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06 答疑:修订间差异

添加229,119字节 、​ 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33A




我们今天继续上忍波罗蜜的讲义208页。几?三,别名忍辱,别名忍辱,大家不用不用担心等一下抄不到,我讲到里你们抄在旁边比较准。等一下,那这个人主导师在这里就跟我们,说明就是大乘菩萨,他在修学菩萨道的时候?那当然,声闻道不是说完全没有人,就是说他没有像大圣菩萨道如此,把忍忍辱这一个项目放在修道的平屏幕里面。所以,跟声纹的道品比对的话,最明显不一样的,就是忍辱,布施持戒那些,还有,就是顺服分三伏夜的部分还有。但是这个忍辱,在圣文法里面是没有被列为其中一个项目,这个是非常特殊。所以在大乘菩萨道里面,他知道有发现这个,我们进修德性的发展过程里面,的过程里面,这个忍忍耐或者忍辱是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之一。所以,那在大乘法义里面,人就慢慢的被重视起来,而成为其中的一个,波罗蜜,很重要的,波罗蜜也显示出大乘的一个不公的特质。我们大致的论现在也是上到人波罗蜜,那上完了,明天应该是上京经波罗蜜。那导师陈佛知道这里的六度当然是没有,大致都是那么灯光,不过精要的部分,导师在书上都有提到了,我们来看讲义208页。那一般学佛的人,乃至一般众生,不管是受到任何的一种考验,名誉的财产,事业或者身体的损害,那这个是我们一般凡夫最难忍受的,那也因为这样子,所以需要学佛。那当然在禅波罗蜜大智度论的地方,他也会提到说,其实前面几个,布施,持戒跟忍辱,你不用特别精进,一个人,多少都有经验到一点的,他讲都会经验,经验到了,就比如说人,我们有小孩,有家庭的人,大家最清楚,我们怎么样都会学到人,那这种忍忍辱?在大家都论里面提到,说这个没有特别要去休息,但是凡夫也能够提多少体验到一些,但是在佛法里面所提到的真正的人的话,或者其他的话,那更有一些深意,那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来看导师的解释,受到别人的损害的时候,我们会引起嗔恨的反应,那采取敌视,或者是报复,等等的心态,那这一些本来就是凡夫的本性。不过也因为如此,那世尊才跟我们开始忍的一个德性。因为假如我们能够善于利用这个忍辱的这个屏幕来修行的话,它可以累积了非常多的一个功德,比如说我们在修定的时候,我们到禅波罗蜜的时候,我们就会提到,就是在修禅定的时候,我们要忍,外在的也有内在的,一定会遇到这个忍辱的这个作用。为什么?他说如果我们打坐的地方,或者进修的地方太闷热,太不舒服,你要忍外在的这种风雨等等的虫害,这一种外在的也要忍,那内在的?什么?散乱心,放不下,很多的那一种,念头在缠绕着自己,放不下的话,那这一些我们在修定或者修慧的时候,这些我们都要忍耐,忍耐什么?就是忍耐暂时放下它,那就是专注在自己的所缘上,那这样子培养我们所应该学息的定跟慧。所以这个人人主人在佛法就会被重视起来,那大家既然有兴趣的话,我会在跟愿长申请,我们到商超禅波罗蜜的时候,我看在找一堂课,我们在大殿那那个地方学习打坐一下。这样,那时候你们就要忍了,你们不能够摇了摇就吃香板,那我们来看下面的第一项第一称它有何意义?自他真优苦。那老师给我们解释是说自身的失败,绝不单是别人的一种欺压或者是损害,那很可能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自身的不健全,就是所谓的内因,还有外缘,那换言之,自己才是损害自己的主要原因。所以古人说君子有终生之忧而无一日之患,眼前的受损害,受委屈,在自己如法的进修当中,没有不被了解而恢复的。为什么?因为在如法的进修的时候?我们对于这种眼前的这一种冤屈,那我们会把它想成是或许是讨债,纵然我自己没有神通,但是我们会把它想成或许是讨债,那或许是自己的过去,解一下不好的因缘,那精神要做这样子的一个果报,那又或者是,有福德善神来考验我们也说不定 。所以这点,都可能。成为自己在如法进修当中,了解他的那个生起起的因缘,灭去的因缘之后,那恢复原来的一个心态。那导师说,这种委屈,这种损害,其实,没有不应该太过在乎他。为什么?你看导师接下去的那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唯有自己不向上到死而得业无成才是可忧虑的,那个地方等一下也是有,我们直接讲到的。依佛法说,不要说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委屈,牺牲在无限生死的过程里面,这算的什么,唯有不能去向佛道,永远在生死中头出头目才是可悲。所以导师认为说这不应该嗔恨报复,应该修学安人那这里的话,所以古德才有这样子的名言,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有没有?接下来,退一步海阔天空,我自己看到导师这句话,我觉得导师的人为人就是类似这样,你看导师的平凡的一生里面,多少人在批评他,多少人在有多少的考验?一生里面,那导师?觉得说在这无尽生死里面,这一生短短的几十年,受到这样子的侮辱,受到这样子的委屈,算得了什么?我们今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你如果把这个生命拉长过去,现在,未来来看的话,这个一刹那的几几十年算得了什么,那如果是导师把眼光看在整体来看的话?过去,现在,未来来看的话,假如今生,那还不利用自己有正念正知的时候赶快修学福慧资粮的话,那下辈子继续轮回,又遇到不好的因缘,导师说那个才可悲。那今天我们所遭遇到的那个可能是自己的因缘。那不要太过在意,不要太过在意。那我们就是把剩下的一个生命,多余的这种时间好好用功。这个比较,有价值这种安人这两个字,在佛法里面,这两个字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我们假如内心能够安忍自己的情绪,能够安忍自己的贪嗔痴的话,安忍这种无欲的,这种诱惑的话?我们的心会平静,我们的心会平静,我们通常都会被情绪所左右。


32B
像我最近,有一个同学呀,他的朋友就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一个同学,那上两个礼拜就是突然车祸往生,纵使是这个同学,纵使他已经出家了,但是他还是觉得打击很大,因为是从小一起读,国中高中,一起工作这样子,那还很年轻,才30岁这样,所以,这个同学就非常难过,那我就我就跟他讲说,你如果是难过的话,我不会跟我不会像一般那种一般那种什么心理辅导说,那你就哭出来。这样现在都流行这样,你要发泄情绪就出来了,因为我们已经是都出家了,还怎么可以这样子,那我就跟他讲说,那你就你你觉得怎么方式好,你觉得你你你觉得怎么样的方式,你会比较平静的话,你就用那个方式,那我就我就不跟他多谈了,他知道我讲什么,所以我走了之后,他就自己打坐,他就自己反省我们所学过的一些道理。就是,这个同学虽然是很好,也很年轻的,突然这样子的意外往生,那他就自己反省过后,还找我,他说反省过后,用佛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现在好很多。他说真的,我们很容易受到自己的那一种情感所影响。他说对,跟我们有亲的人,跟我们有亲的人,如果他有什么意外,我们都会特别影响我们,那如果不是跟我们有关系的,你看我们看看新闻,像今天今天的网络的那个那个注意重要新闻,就是那个美国那个自利,不是有7.7的大地震,你们有看到吗?昨天?但是今早我看到那个 email ,所以你看我们虽然是也有台湾本身我们也有经历过大地震,但是现在地震,虽然我们也非常同情,也非常的难过,但是这一种很快,你你把那个那个电脑关起来,你很快就忘记,因为他不是跟我们有关的,不是自己的切身的这种亲人。所以这个同学这样子想过,他就说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容易受自己的亲人,自己有有这种爱的人受影响。后来他自己这样反省过后,才知道说,其实真的这种情绪起来,你能够安忍的话,那你才能够理智地思考一些事情,所以他都去参加他的,他就去参加他的那个入殓仪式,跟他念佛。那他回到来学愿,就就是请我们认识的几个同学,一起诵经回向。我也跟他说,我说这些才比较有意义。你伤心他不死都已经死了,我们要接下去要帮他做的功德,那祝福他就是往生上去这一种更有意义。所以这个安人,在佛法里面,就是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学佛过后的人应该跟没有学佛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能够冷静,能够冷静,假如我们不冷静的话,我们比如说听到一个电话,那是诈骗集团,说说我是你的孩子,我要多少钱,你快点来数我,那你就很快就上当,所以你如果能进的话,你稍微故意问他几个问题,他就他就露出马脚来了,所以很多东西其实假如我们有心能够平静的话,其实不太容易受烦恼所左右。


''' 、菩薩淨 戒,是不 三心而 '''
第三,向渊敌报复并不就是并不就是恢复已受的损害,不忍报复,只是徒增自己的那个优酷。为什么?因为你向别人报复的时候,虽然别人可能因为我受到伤害,但是你一你的情绪这样子一发出来之后,身心也燥热不安,所以我们才有一个 pp 说,你要拿那个火,那个火炭,去丢人的时候,先烧到自己的手,有没有?有这样子的譬喻?。所以,我们要发大乘心的时候,要三思第四,以冤报冤。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那个出妖精才有说不可焉,语焉,终以得休息。就是他是不可能能够获得平平息的,那只有忍辱才能够得到那个洗洗掉这种怨气,那这个才是真正的如来法。所以在六祖坛经我写在黑板的这一这一段话,我看过后,我觉得以前就是在看六祖坛经的时候,也有看到这种古古德,他们在修行的过程里面,都一定学习到这个安全这两个字都一定学习到,因为他们说,古德说,假如我们不甘于平淡,甘于平凡,或者是,懂得自己内敛的话,那其实你不安忍在自己的这种道义上,只是意意味着,随着情绪而走的话,那如此的话,修行是很难有结果的。所以我,我们有时候跟我们的市长在聊天的时候,我们市长都会提醒我们,他说我们学得越多,学得越高,学得越久的人,假如他懂得安然的话,他会很内敛,他会非常内敛,他不让人家那么知道他,那个光芒 射他会非常腻。那当然,我们,你要出来弘法利生的话,那多少你都会,曝光率会比较高,但是假如我们有这样子的心的话,那还是,会非常谨慎,不会那么容易去,为名闻利养而去说法,所以谈经这句话就就说自悟修行,我们自己,就是禅师,六祖禅师,慧能大师自己说,自悟修行不在于真,不在于真,若争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大家如果有看过六祖坛经的话,你知道,慧能大师是他得到衣钵的时候,是被人家注意,被人家去去抢夺他的衣钵。所以你看,纵使是大家都是学佛的人,都是修行的人,你看还是跟世俗凡夫这样子的一种情况还是会发生。那这一点的话,就是不懂得真正解脱法,我们来看。第二,真会有五种过失。修忍,辱有五种功德。第一个,休息,休息,布施持 戒, 虽然 很好, 过假如我们不能够时常安忍的话,一念嗔心起,那都会把全部的摧毁。那所以经典上有说,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布施跟持戒的善法,一刹那情就会顿坏,无语。所以形容称,是如火一般能焚烧功德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说因果,因果,我们种下布施的因,直接的因,不会被撑的火把它全部烧毁掉吗?你们觉得会全部把它烧毁掉?因为我们不是有一个偈诵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那你称心起的话就供火烧功德林,那请问你们,你们听了这些偈诵,你们觉得说我们做过的善法,做过的善事,会因为曾经这样全部烧完了,然后又重新再做这样你们觉得会吗?不会。那不会。那怎么样?什么根善根 的因还在表面上是烧掉。怎么怎么烧?功不唐捐。这句话也是也是对。假如我们就是你很了解因果道理的话,如是因,如是果的话,那他这句话最主要只是要强调成为的过失,有没有?但是你们所做过的善不会说这样子一个烦恼起来就会把它烧毁完了。为什么?很简单的,比如说你看你想回提婆达多,他不是有做过无间业,无间业,但是为什么在法华经也授记他成佛?如果真的是他那么样的那种恶坏的业力,他不可能那个善的业,善的种子,应该全部给它毁掉了才对,但是法华经还是收集他成佛。所以有种下的因是不会不见,只是说称 。他为什么能够烧功德林?就是因为嗔心,就如无名火。我们如果称心起的话,我们所做过的一切我们可以暂时放一边,那先造这个重罪在先?那你造了这样子重大的恶业,不顾一切 去毁坏,比如说戒律,等等,那你不顾一切去毁坏的话,这种嗔恨心会让我们先受这一种重大的恶业。善业慢慢排队了,百家很厚了,因为你造这个称的业太重了。所以你看比如说有一些人他喝醉酒,或者是说一个一个警察,他喝醉酒,他不小心开枪打死人,那我们就很奇怪说,或者是说他生气的时候,他就把他太太突然打死,那我们不能说他一生所做的这种功德都不见了,不是吗?不会,但是他因为这样子的一个嗔恨或者一个烦恼的起来,让他去坐牢了有没有?他要先还这个重重恶业,这个重称心的一个报。所以那个善的种子,就把它往后推了了。本来我们一般人都希望上先报,但是如果这种成真心,我们不注意它的话,它就能够像烧功德林这一烧。那我们就先说恶报。因为为什么会这样讲?就是,就好像我们之前有讲过,我们累积了很多年的木材,但是你只要一把火就可以把它全部焚焚化掉一样。所以这个车型是非同小可,我们一定要注意,第二,假使能知道嗔恚的过失,安忍的功德,那智慧自然会以理智来折服嗔恚恼,那也就是说,不能够忍 人就是没有理智,意思就是这样,那这会有什么过失?来,我们看下一页,


'''1、【菩薩雖 自己 戒, 而決 輕視毀犯戒法 生。 】'''
209页,这个也许我想你中看的,一定是非常受用。第一个坏事,他说嗔心起的话,除了自己,全身热血分奔腾之外,那会衰老得很快,所以大家要注意一下,不要那么凶。所以,这个是坏事。第二,是事变,就是因为你曾经去失去理智,没有冷静的头脑,所以你跟人家辩驳,或者是在论理的时候,你就失去理智。所以你看有一些人,他要跟人家论理的时候,如果他越论越情绪,他通常都输的,他赢的只是声因比人家大而已。或者是他的他的地位,他的权力也比人家高,人家暂时折服而已,不是真正的服从。所以这一点就是,晨会的一个过失。那第三善事远离,就是善知识?会远离我们,为什么?因为怕跟我们节约?因为太过嗔恨。毁戒。第四个,就是才会发作的时候,我们会不顾一切失去理智。所以你看现在不是有很多年轻人就是要错,就错到底。这句话其实就是因为有嗔恨心吗?那有这种,不,不怕因果的这种念头是很恐怖的。第五,堕落。这样的累积成业?一旦死了,那还有什么善报可言?那一定是先中二恶趣的业,那这个就是先恶业令恶业先报。因为这个嗔恨心太重。那我 自己 在我们就是在修行的过程里面,也很容易遇到这样子的事情,就是假如我们是一个一个学生,或者是一个像大家,你们是一个在家中,通常我们都会比较要求,比如说像师父,比如说比我们高的人,都是不可以憎恨的,不可以生气,如果你生气的话,他就觉得说,这师父,或者这个住 ,没有修行,但是在菩萨戒里面他不是这样讲的,在菩萨 里面。所以这一点大家也要注意,就是当有一天,当我们换角色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所以有时一个修行人,他真的是如果是真的是修行道家的话,其实应该要很不要说成行,就是他会很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就是当你要起,将起未起,为其将起的心的时候,你都能够察觉到的话,这个就是你有功夫,就是为其将起的时候,你就有功夫了。那假如你起过后自己还不觉得自己有错误的话,那个是自觉力很差的人,那这个应该要多学习直观。那我也有遇过,有一些人就是称为,就是我们说叫那个叫什么称,有一有一个有一个名词叫做什么李琛 是有叫一个语词叫李成道理的理,李晨就是他有理的话,他可以骂人,就叫李晨。那这一种就是就所谓的善事会远离我们。那我也真的也有碰过这样子的人,就是他觉得他自己观察力很好,什么都很好,所以他骂人,是都是正面的,那别人,都是负面的,那这样子的话,慢慢真的是自己的孤独老人了,到最后都变成孤独老人。所以,我们假如要希望大家都是那么多善缘 话,一 很多好朋友的话,那我们的情绪自己要掌控一下




菩萨也是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性格,自己做得好,假如我们只是用自己做得好的水平、程度去衡量众生的话,这个哪有慈悲心?所以导师在这里就是要评论这个,他说


  【'''【從 來說 可憐憫 ,而不是 可輕視 的。 】'''
  修人的功德,一念不忍产生这样的恶果,怎可不加以折服?反之,如能够忍冤,那么就有五个功德,第一个就是相貌端严,第二,辩才明细,第三,善有共聚,第四,不犯境界,第五生人天向佛道。那在5000功法里面虽然也有提到人,比如说我们布施持戒的时候,等等这些我们也要学习人。不过这里所要提到的是菩萨难忍能忍的部分,所以大家都论,我在白板上有写,我们上两个礼拜有上到这一段的话,就是不能够忍的人是贤圣善人所亲近,那能够忍辱的人反而是小人所轻慢。所以 家都是说,请问这两种你要做一种?你要是给无知的人轻慢?还是给圣贤所轻慢?你要一种圣贤所轻慢?你要是手轻慢。不是。我们宁可给小人轻慢,就是你要修忍辱。宁可给小。为什么?因为你修忍辱的话,那些小人就会故意在那边讲,你说你这个是懦弱的人,你这个是没胆。没胆子,就是所以小人的情况,我们不要管他,因为他是小人,那这种难忍能忍的,这种,菩萨心肠?那在修学过程里面,其实真的,蛮有意思的,你看忍辱才那么短就讲完了,大家都认真的是没得比的,那在最近我在看 it 查的书的时候,有几段话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样,查禅时候,他提到说我们在休息的过修行的过程里面,那不需要说去打击别人,或者是去征服别人,有这样子的一个心态。应该,要征服自己的心,要征服自己的烦恼,那个才重要。那假如我们不能够征服自己的心,能够耐一些人的话?那我们跟没有学习佛法的人是一样的。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那禅师有提到说怨恨是不能够怨恨,只能够透过不怨恨来对付他。怨恨只能够对透过,不怨恨来对治。就是你。假如我们要学习不要怨恨的话?那才能够指这个怨恨。第三,每一个学习佛法的人,我们在过程里面,在修学过程里面,我们都会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时非常好要修行,有时非常好要听闻佛法,有时,不太想听佛法,不太想修行。所以,常常常是说,你喜欢修行的时候也好,你不喜欢修行的时候也好,你都要持之以恒,就是你自己许下的承诺,你要保持持之以恒。那这样子的话就是他说你就是能够学习到什么叫做安人。所以你看到比如说我们在坐立不安的时候,或者是我们自己在上班或者在家里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或者是不想拜佛不想,静静看书的时候,你就看着自己的 心, 他真的是不断在跑,在找借口,就 要懈怠,要放映 他真的很会找借口。 找到让自己非常好的那个台阶能够下去那。其实,常常说,你其实 要管那么多,你许下的承诺,跟三宝面前许下的承诺,你每天的定课,或者是给自己的功课,就是喜欢有心情,心情好的时候也做,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做,你保持了一段,他说要保持一段很长的时间,那他就会过这个关了,你如果过不了这个关的话,这一个过程都 起起伏伏的,像你打坐也一样的,打坐,跟念佛也一样的,有时你会非常平静的,但是念了一段时间,生意还是不是很好,家里也没有什么改善,那你慢慢就会放弃,那也就是你不能够安忍在这个功德法里面的话,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退失信心,我们再来看接下去,我们的进度要快一点了,现在某事的话,就是综合前面三度来看,布施,持戒,忍辱,我们直接看导师的解释,上面所说过的布施,境界,安忍。三度,要综合一下,也就说明了六度对修行的重要,成佛 重要性


 为 什么可怜悯?因 众生 烦恼太 贪嗔痴一碰触境就生 ,所 菩萨 应该 悲悯 ,而不是 轻视 。那所以 导师 在这 里继续
  第一个,布施,持戒,安忍,多位在人说,老师说出家人,应该重在止观禅修那所以这三度,前面三度,多 在家人说,尤其是布施,布施里面的禅师都 在家弟子说。出家人,是随分随力,假如出家人也跟在家人,那样 话,积极财富,会延伸很 多, 过失非佛所至 ,所 许可,那这个是对针对声闻界。那如果菩萨戒的话, 菩萨 假如他要累积一些东西利益众生,那前提也是 立身为主 ,而不是 ,累积这种东西是要扩张自己的,那个名闻利养的话,那你就是违反世尊的一个世界因缘。第二,布施,持戒,安忍是成佛的福德之良好,请看下一页210页福跟会,我们一开头六度的时候已经有提到,布施,持戒忍辱是福德 。那 禅定波若是智慧,那经济?通两个 所以 前三度来讲,它是培养福德之量。那第三布施,持戒忍辱是佛的色身因缘,也就是说我们假如要跟佛如此的庄严相好的话,那要修 三个布施,持戒,安忍。那假如你觉得 丑丑也可以,没也可以成佛的话,也没关系,但是通常你不会要圆满才能够成佛,这个是一定的。所以这三者,是佛的色身因缘。那智慧因缘的话?就是禅。还有 b ,是佛的法身因缘。那这个就是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得很清楚。中间那个图表。


  【'''雖然犯戒 不可能還復清淨 ,不是 不可能 成佛的。 凡輕視毀犯 的, 一定 自以為持戒 ,自己 是怎樣 清淨如 法。不 這早落 執我慢 分別心中 ,不成菩 戒波羅蜜多了 】'''
  前面三度 ,是 多位在家人说,大家要注意那个多 多位 不是 只是为在家人说,多位在家人说而已。那第二, 成佛的 福德资粮 第三佛的色身因缘。前面三度,那后面三度 话?都为出家人说 成佛的智慧资粮 还有佛的法身因缘。那 自己 说佛 二身,肉身 身,三声四声的一个关系?我有画在黑板上,那大家再参考一下,其实它三种生或者两种生都互通,我们再来看第五个 b 就是波罗蜜,我们来看那个波罗蜜,第五个波罗蜜就是精进波罗蜜,那精进波罗蜜在这里,内容也不是很多 我们直接来看两种资粮。211页211那晶晶,虽然在前面有提到说晶晶是属于智慧之量, 过老师在这里又补充说,其实它是可以通两个,晶晶是通两个,我们来看二圣的精进,还有大圣的精进。第二,阿拉伯数字一三生共法中以说正经,正经经就是八正 里面的正经经,那大圣的经济?有着更深远的意义。第二,修菩萨行,他因为有无尽法界为所缘,所以他的心量是穷虚空遍法界,什么都是讲一切一切,所以导师 解释的时候就跟 们说,菩萨的大愿,大行,还有大国,就是成佛,假如没有无限 精进 能够 就的。所以 萨的精进度?应该有无厌足 心量,没有厌足,那求佛法而不满足,正得功德而不以少为主。所以假如我们求法无厌,那如大海一样,百纳能百川,能够容纳的话?那才能够学习圆满的功德法。那那个阿三才有讲过这样子的一句话,他说不论你里不擅长,你里有缺失。他说我们修行其实就在那个地方,加紧用功。假如你能够发现自己有一些地方不擅长,有一些地方有缺失,就在那些地方用功。那真正用功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就是你自己才知道自己一个部分有问题


所以菩萨持净戒,自己持得好,那应该要精进;自己持得不好,应该要惭愧,那别人持的不好,应该要同情,要怜悯,而不是去轻视众生。


'''2、【 ,如 輕視毀犯 由於意識 上的 對立 ,不 容易 化他 ,也就 去菩 薩利 他的方 便 不如不 輕毀犯 憐愍 安慰 他, 容易 他感化過來 】'''
我们来看刮胡。一,大乘的精进,不是有限的精进,那导师在书上又举了一个譬喻,说有两个农夫,假的农夫?就是尽力的收获,得到了一些,然后他就回家休息,那乙的农夫也尽力收获,那他得到过后?他继续做,做到圆满了,告一个段落,他才回家,老师说二圣人就有点像这个假的农夫,那赶快修,赶快解脱,就觉得圆满了,就是就到此为止。但是他说大乘的菩萨应该是做到圆满,有一点点不圆满的,要改善为止,那改到它最圆满为止?那这个才是菩萨的广大的这种慈悲跟智慧,那这一点的话是像以那样的圆满。我们来看刮胡二精进是持之以恒,而不是不自量力的激进。就好像两个人上山,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虽然很快到到了半山,但是他半山过后,就心跳脚酸,只好停留下来,但是另外一个人,因为他是能够安稳自己的情绪,一步一步来,保持体力,反 能够平安的很快的等到山顶,那这个就是持之以恒的耐力。所以其实我们在学佛的过程里面,我曾经导师在做服务员的时候,我们有请教过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说导师你读那么多书,你是不是每天晚上都熬夜?都常常熬夜?他说不是,老师说不是,就是他的作息和他的生活作息都很正常。你看我们每一天导师吃的东西,都固定的,我两三种菜就是磨成碎碎碎的,然后就是配方就是这样子吃它每天的东西都一样,然后作息很正常。所以他说假如我们能够这样子保持那个新的那个稳定度,你能够安忍自己每一天的这一种情绪的话,就让他这样子平稳的度过的话 才能够做得到真正所谓的细水长流。你急进勇退的话,这个其实没有什么伟大可言,急流勇退,这个没有什么伟大。所以导师说真正菩萨到达是要持之以恒,所以大家 果发愿来上大智度论,应该要上到我们愿长不能讲为止,蒋愿长说停止不讲了,这样你们才停止才是 要发这样子的持之以恒的愿力。其实我觉得修行真的是蛮困难的,我最近,我最近也在恢复一些那个自己的功课,就是比如说因为我们在学愿有时很忙,有时改功课,或者是,像大家你们没有做作业给我还好,我不知道你们的程度到里。但是在学校不同,在学校,同学都要做功课给我们,或者考试,你看到那些这样子的那个心态,真是有时很很难过很难过,就是剃了头了还不懂得用功,有时很多感触,所以有时候在或者是受到一些世俗的这种情绪影响的时候。有时晚 我临睡 时候,我不能想东西 我一想东西就睡 着了。你们会这样吗?会呀。这样,我 你一个方法,假如你都会这样,你去拜佛,真的拜佛,你不要拜,拜拜到满身大汗。因为我们不能洗那么多次澡,那你如果不要影响人家 如果家人睡觉你自己 睡不着了,那你 出去到客厅里面,去礼佛, 拜佛,你就慢慢地拜,你掰下来的时候,你就观察自己的手的动作,然后起来的时候就看着佛像,你就是你比如说你是礼拜观世因 萨的话,你就那么大慈大悲,观世因菩萨你拜下去,然后起来我跟你讲,你只要拜15分钟就很好睡,你不相信我,你今天回去试一下你我我自己的经验就是,假如你有这样子的功课的话,有一个定课,虽然不长,它能够持续你一晚上也不会不太会颠倒梦想。你们会颠倒梦想吗?会。通常做梦多的人起来好累, 比没有睡更累。所以我们不要让自己做那么多没有意义 梦的话,真的是临睡之前,去拜佛一下,真的是很好的。我们不要说要求什么,消业障,先不要想那种了,就是纯粹的你,你放下自己的这种世俗的东西,你就是很轻松的这样子去礼佛,真的很不同,你起来过后,你又很想你一看到佛像,你又所以起来之后,你又很想继续再拜的。因为这就是让我们的心恢复到平静。其实我们的心要恢复平静是很困难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现代人心要恢复平静是一件蛮困难的事情,所以要真正要禅修,假如我讲说以后我们两堂课,一堂课变变成禅修,另外一堂课讲课,我看搞不好剩下薪资一个人在那里关负责关灯。没有那么严重,不过就是因为有时你当你在用功一个 法的时候,假如有人陪我们一起修,或者是你自己修的也很法喜的时候,这一些法门你才会对他有信心的。但是假如你修了一段时间,还没有的话,什么都没有的话,那你就会信心会受打击的,心情会受打击,所以我们在学佛过程里面,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从这里开始,我们到后面就有提到,导师开始会介绍一些大声的念佛法门,什么法门,我们到后面还会再跟大家一起研讨,我们来看这个最后挂胡二最后一行。总之,吴彦祖不修止的善行才是大乘的精进。你看接下来 第三,更有意思,在修学的过程中,有时会山穷水尽,无法再进,有的就终止退市,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有,如果你学佛很浅的话,你 会体会到的。如果你学佛很久的,通常都会体会到什么叫山穷水尽,如果柳柳暗花明还好, 果没有的话?真的是山穷水尽。但是菩萨的精进,现有的体力,自利,财力,能力,虽然是可敬,但内心有无限的精进,却永 停止 所以你看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承认失败,放弃努力才是真正的失败。当然,菩萨在修行过程里面,由于力量不足 无法前进的时候,至少内心要保持前进的决心。你看老师写的话真的很有意思,就是大家都能有这样子的一个故事。你们看一下,佛过去是一个商人,过去式,本身曾经是一个商人,那他要度过险境,到邻村,那到邻国?去做生意,那他夜晚在录这个险,那个山深山的时候,就遇到一个鬼王鬼王出来,他阻止他,这个鬼王非常大力鬼王,所以他就显神通,就按住那个就抓住这个释迦佛的本身,过去成这个商人,他抓住他,然后抓住他的身体,然后那个这个商人,就用右手去打那个鬼王那个,因为那个鬼王非常有神力,所以他就那个眼睛一瞪,他那个手就硬掉了,右手就硬掉,然后再瞪左手又硬掉,然后他就用右脚,要去踢他,左脚来去踢他,总之全部到后来就是头也一样要去撞 他, 但是这个鬼王都用神通 它全部就是固定下来,硬硬的在那里不能动。但是这帮人跟鬼王讲说你怎么阻止我都没有用的了,我的心是不会输给你的,我一定要过这座山的。后来这个鬼王,听了之后,觉得说很佩服这个商人的毅力,纵使你六六只不能够动,四肢不能动,身体不能动,头也不能动,但是你也心不死的话,还是给你过。所以这个鬼王到最后就给这个佛的本身,继续去做生意,那这个就是有这样的决心,我们休息一下,待会再继续


所以别人做错了,或者是我们看到不清净的这一种众生的时候,应该要善意的引导他们回复清净,而不是一直要让人家好像下不了台,一定要让他的罪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样子的话是让人家没有悔过自新的一个因缘,这个是非常的不应该。因为我自己觉得说,真正要感化一个人,比如说要教好一个小孩子,还是说我们的兄弟姐妹,你真正要把一个行为要感化人家,除非是你自己做得很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除非对方有惭愧心的时候,他觉得不足,那你讲,就容易感化他。假如人家在做的不好的时候,还是没有在持戒的时候,就把人家价值用自己主观的意识在判断人家的话,那这样子的对立,反而是不容易达到教化的这个意义,这是很不应该的。


所以这种意识上的对立,就是像我们之前所讲的,就是那种意念上不清净,才有这样子的一个结果。


那有惭愧心的人做得不好,知道自己有错,只要生起惭愧心,这些人在心很柔软的时候,刚好就是最好的教育的时间,不是放弃他,反而是慢慢应该要引导他入回正轨,那个才是。


'''3、菩薩的淨戒,是無所得的空慧為方便,對於持戒、犯戒,都是不著相的。能達 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輪體空的淨戒波羅蜜多了。】'''


所以真正持戒清净的话,导师在这里有提到说,要配合智慧才行,假如没有无所得的智慧,那你持戒也是非常在意人家的眼光,别人的肯定。如此的话,你的我执我慢,并没有因为持戒而消除,那这一点是很可惜的。所以我们持戒,比如说我们现在传承下来的,像我们出家众,我们因为有声闻戒在身,所以我们纵使有受菩萨戒的话,我们的形象还是要以声闻的那个形象为先,然后你内心才有这样子的菩萨的心情。有点像古代外现声闻像,内密菩萨行。为什么?因为声闻的这一个比丘的传统,或者比丘尼的传统,这一种声闻的戒律形象,已经在这个世界建立得非常清净的形象。所以菩萨的这个样貌还是非常尊重这一种声闻戒律的规范。所以我们应该要保持怎么样的心态?导师说,就是要做到这样:
33B


'''热肠而冷眼的看待众生''',就是我们基于我们这样子的身份,我们不能像大家一样,你随便去哪一个场合都没关系,你要去度化哪一个众生也没关系,但是师父不可以。我听说假如师父到某某地去走,众目睽睽地看着你在买东西,我们马来西亚就是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才前阵子而已,上半年就是有法师去那个百货公司里面去买东西,然后被记者拍照起来,然后放在报纸上,说法师怎么可以去逛百货公司?后来就有人出来澄清了,现在这种科技时代,你要看他去哪里才比较重要,而不是说所有的地方不能去。他就说这个这些法师要是去买电脑仪器,因为法师他们现在用电脑是很普遍的事情。


  以,就要看 家在 什么事情 然后才做 这样的 报道 不是这样 一味 批评 。所以有一些 地方 老实讲 还是 很不 方便 。所以你不要 ,我们到 哪里 ,到 海边去玩 ,到 去玩 。所以不要 父到处去 比较安全
  我们要继续上课,我们上到就是二两百一十二页最上面,我看同学们很多,真的是上班很劳累,你们听了精进,可能可 想一个方式 ,就 是你躺着的时候,虽然身体很累,但是心是不死的,还是 继续听下去下,因为 到大 真的好累,那菩萨的精进的决心,就是身累心不累,身苦心不苦。所以你看,我们其实真的 这一生里面能够听闻到佛法 能够 这样 子来跟大家结善缘,我觉得是很有福气,很有福气。那我们假如没有福报 其实你要这样子大家一起有因缘学习佛法也 不是 很容易,所以有 这样 子的决心,虽然自己做不好,导师自己讲的这里真真 是讲得非常人性化 就是我们当然知道佛法很好,也很想精进,但是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因缘,不尽相同,每个人的遭遇也不尽相同, 所以 乃至自己的身体的这个身体,也不尽相同。 有一些 人,很容易累 有些人的报体 精神好 不得了,所以有一些就 有福报,他 用工作,所以他就整个人可以到处去听课,有一些就没有福报,一定要养家糊口 。所以你 看我们至少我们知道导师这样子的启示,以后我们就知道,就是虽然是自己没有办法非常身体力行的非常好,但是心,要保持对法的那种确认对法的一种信心。那否则的话,我们如果跟法师,你放弃了 不要 学习,你放弃了不要,时间的这种心一死掉之后?导师说,就如,我们病倒或者情绪崩溃的时候,假如我们这个决心,静静的决心,或者想法的决心,会提之后?那我们就会自己会不畏因果,那什么都敢做了那。所以假如我们对于法还是如此的信心,身体虽然做不好,但是我们心还是保持那一份热忱的话,那还是非常功德,功不唐捐,所以菩萨道才有一句话,导 的著作里面有提到 就是菩萨要乐常而冷眼的看待众生。你看 我们 世间,放眼天下,我们能帮的人有几个?没有几个,我们能帮得到的人,你看我们现在虽然大家坐在一起,都觉得哇佛法还不错,尤其我们上大学都论坛都有几百人上,我觉得哇佛法很兴盛,你把我们汇率讲堂这几百个人到那个台北火车站 看,我看这几百个人在那边,我看也没有没有什么影响力,那对于外面的这个社会,这种众生来讲,那是极少数的一群,所以我们要用功的空间,还是很大,所以不要以少为主。就这样。那古德又讲了一个偈诵,我有写在黑板,未改心常热,全脸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那这种古德的那种修辞,它不在于有没有名闻利养,不在于自己今生能够做到什么丰功伟业,但能,留下这一些佛法的光明?照照耀众生,那和自己的身体虽然是牺牲了,也在所不惜,我们继续看藏难对治。藏难对治202页的这个偈诵。对于大乘佛法不能够进修,老师说不外乎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不想修,第二个,是不敢修,不想修,老师说是因为我们懈怠。第二个原因,就是懒着,世间的人,懒惰是通常我们会对五欲懒惰很深的人,你通常跟佛法都很难相应 我真的我真的是有观察过这样子的人,这个同参道友,如果他非常这个对于五欲,五盖,一点觉知都没有的人,他在生活上是体验不 什么法律的,就是他的无常,苦,空,无我,只是用来背诵而已的 在生命里面是体验不 的。所以在导师佛法概论还是孔子探究 面,有提到一个他说理呀。李泽,比如说是三法,无常,苦,无我,或者无,无常,无我,涅槃,这个是法应无常,无我,涅槃,这个是。李泽,这个是真理,但是他落实在修行的行为,他是厌离欲灭尽的,就是无常 假如我们懂得无常这个道理,他会以它会生起起什么行为?厌离厌离怎么念?离无欲,你看,假如我们所懂得无常,但是你们对五欲,色,声香味触,你没有离异的话,那个不叫做懂得无常,你只懂得知识而已,不懂得无常, 所以 你看,假如我们懂得无常的人,我们还是可以做,你还是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的一种启发,就是我们工作是什么?你还是会做。做了,我跟你讲,你做了就放下,做了就放下。有些人 是的话,他 把这些做过的话都要记录得一清二楚。要让人家知道什么,那这一些是一种放不下。所以真正的修行禅修。比如说你禅修,我有一个 兄跟我讲,以前我师兄我现在已经好几个师兄在马来西亚还是叫禅修的,其中有一个师兄他就跟我们讲,说你禅修要进步的话 有一个方 就是写日记,写日记,你写日日记,日记发 部标准戴了写


 问 时候有一个冬 瓜和尚 ,他 日日走街坊 ,其实他心 念佛 ,后 舍报 的时候,他就 留下 一个 偈子……
  那为什么要写 dr ?要写日日记?就是他说你假如今天你不可能每一天都写度过,你多丢脸,所以你如果懂得每天做作业,你打坐过后,你都记录你刚刚用功的那个情况的话,你看回你那个日记,你就会有所惭愧,要赶快用功。我们不写日记,修行人不写日记的人,很难进步的。在南京不?比如说你们说懂得做善法,修行善,我们懂得请 你们上个礼拜这个礼拜了,这个礼拜就好了,这个礼拜你们做了几件慈善法,不是说我们要分别说我们要把它记下来,不是,是我们太随便了,我们太随便了。所以有没有做其实都是随缘,我们都是这样讲,都是随缘,但是随缘到你很长的一段都不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做的话,你那种善心所是会不见了的。所以我曾经有我我那是因为我楼上,我去那个柜子还有找到一个以前那个史记的有一本小册子,他报道他们在国外吃鸡赈灾,那其中有一个他有讲有写到说证严法 早期在花莲的时候,他有推行那个一天十块钱还是五块钱的那个布施?一天好像是五毛钱。五毛钱。那他们推行的时候,那些法师到菜市场去跟那些菩萨们要这个五毛钱的时候?那那个那些菩萨们都讲说我可不可以给你一个月的?你就不用每天这样子来收,那么麻烦。我觉得他那个法师讲得很很有道理,那些法师解释说,我,其实你一个月交给我,跟每天你教给我有一点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你每天早上你只要看到我,你都会生起起这个布施的心的话,你今天有生起起善心所在阿比达摩来讲,你一天里面如果都没有申请上厕所的话,那是很很可耻的事情,在阿比达摩来讲,在南方阿比达摩来讲,你一天里面如果没有生起欲界善心的话,但是禽兽不如的。你不生你,除非你都保持无记性,不然都是恶心,所以善心,虽然它很小,但是你每一天都让他重一点的话,持之以恒的话,它会有力量 所以你大家还记得吗?我好像去年我在讲课的 时候有 在跟大家提醒说,假如我们每次来回的讲堂都花心,你都放十块钱还是五块钱,你每一次来,因为我们在这里用水电什么,那你就每 一个 礼拜来,放五块钱还是十块钱?我不是要大家说你要在这里储蓄了,你不要当成这里是你的,善业的储蓄场了,不是,就是最主要的,你要让自己培养,每每次来上课至少有那种布施的心。所以我有一些同学,很好,他们拿什么那个什么怎么坐公车,那个什么那个什么手册,他们也会拿来给师父 a 给我,拿给我,今天还有蒲扇,拿一条巧克力给我, 怕师父冷,吃巧克力。很好很好。其实我们出家人,我们要的东西其实不多了,那些要的多的人,除非 是做大菩萨,不然一定是心态有问题的,很喜欢很多东西的人。所以你假如懂得要随缘教化的人,随缘尽分的人,只要真能起善心,是不是自己享用 ,其实 那个不重要。你看到众生起善心,我们才说你在众生的教育上,你让他愿意去善心,你诱发 愿意起善 ,这个就 成功了一半。为什么?因为我们度众生 像我们 面会提到菩萨度众生,他不是说我讲了你不懂,就是说你这个是劣根性,那我不教你,你给我出去外面这样不是等一下我们看到那个异行道就知道连龙树菩萨都讲,你真的难行道六度波罗蜜,你觉得太难,我就跟你讲易行道。为什么?因为众生需要。龙树菩萨不会说你这个那么笨的人,你去学别的法门。我不跟你开始,那么多浪费我的口水,不会这样讲,等一下我们看到就知道,因为真正的菩萨,他的波若波罗蜜,他的悲心, 是要具足才可以当一个菩萨。那你当这样子的一个大法师,一个大修行人 的时候 ?假如没有办法诱导众生 诱导众生生善心,生解脱的心的话,那我们就是教育失败,所以大家要记住,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小孩,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家人。其实你不用说要 一定要来听佛法,要来看书不是,当然这一种是助缘,但是真正你要做到的, 是你要在言语或者行为当中,让他养生这一种想去做善事,想去修行的那一个念头生起起来,这个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是他发自于内心想去做的。那假如我们能够影响别人也 起来做的话,那这 就是让他生起起善心,开始修行的心。那这一点我们应该要积极。


师父:这种菩萨的故事或者禅宗的故事有,就是被人家误会的,到最后很洒脱的走也有了,但是这种毕竟是少数这种大菩萨的实现,我们这种凡夫菩萨还是不要那么危险,整天去逛。然后你就说你是肉身再来。如果你真的是的话,我觉得你就不会害怕别人的诽谤,或者是你自己也做得非常好,那假如不是的话,还是不要去冒这个险了,那居士的话是无妨了。


  问:讲 持戒 提到受 戒或者受菩萨戒等等 ,那 如果 愿意持圆满了 那结 果后来 说日常生活当中 确可能 会有一 两条 或者是 几条 没办法 时候 ,或者是说 已经犯了 。那 除了刚才 师父说 家师父忏悔 ,那这一 不能 或者 你考虑 可能未来也不 容易 能够 持得住 那需 需要舍戒
  我们回 来,本文不想修行,那导师说,除了推延懈怠 就是懒着世间的热。 五, 娱乐。所以导师说有第一阿拉伯数字一的地方有几个项目?我们要多多意念,第一个看第二行,第二行多多依恋什么?人命在呼吸间第一第二?死亡不分老少。第三,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经语文,那这三点?多多意念的话,我们会想修行,为什么我要这样讲?多念无常,能够册立修行。就是我那个同学,我刚刚讲 个典故有没有?我 那个同学,他的朋友往生了,才30岁而已,才往生他很伤心,但是他过隔了一个礼拜,现 又很开心,所以我就我都不晓得要怎么形容才好,也不是说很 心,就是这一种无常的事情很快就淡忘掉,因为我们人 是这样,假如是自己,假如是自己的话 别人。如 我的朋友是对我这样,我在棺木里面看到我这个朋友怎么这样子的话,你会怎么样感受,然 第二,有些是贪浊世间的乐,那忙得不不亦乐乎,所以不想修行。假如能够观察到世间不究竟引起未 的苦果,那 在的甜蜜?不过 刀头上的蜜而已。减少世间 难爱,那就 想清楚了。所以假如我们要,真正修持佛法的话,你一定要跟五欲背道而驰,才 办法进修,那当然,修行我们不是要跟别人比较,或者要做给别人看。 定要对症自己的烦恼才是。第二,不敢修行。为什么说不敢修行?是因为轻视自己, 或者 觉得现在是末法时代,我们修也是没有什么用的了,自己业障深重,那是无法成功的了,那这样心生怯懦,不敢承担,当然 是没 办法 精进的。假如心心怯弱,也容易退取小乘,走迂回 路。为什么?因为行星怯弱 那叫你修广大行三大阿僧祈劫 或者 无量阿僧祈劫来养成,要培养服务的质量,你会觉得说何苦,今生赶快了脱生死不 更好?所以你心心怯弱的话,没有担当的那个耐力,我们就会取小成果,,那大家觉得 我们之前好像提过,佛法是不是末法时代?其实在于人为在于人为。所以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语词叫做佛法不待时,等待的待。佛法不待时,为什么?他不是不需要等待时间,那药,只要众生拿来服的话,能治疗到,那就是好药 所以你不用的话, 个要摆在藏经里面,或者是,要等 师父 来开始你才用的话,那个就是,就成就有所谓的末法了,如果没有的话,有修行人,那就随时随地,我们来看别致却账下面,212的下面心性怯弱,不敢进修。广大行的佛道,主要有三个地方怯弱,退去,第一个就是部位,或者是恐惧,这个佛果难得,因为佛的功德太圆满。比如 我们看那个大智度论32相的地方,佛有一项叫长舌像,舌头很长,它长到列 来的时候,可 覆盖那个脸 整个头像覆盖完就是这样盖起来。 那这一 个长舌象的功德?它的因,它的因是怎么样? 讲妄语,不讲二口,不讲那种口过,那才有这样子的舌舌象。所以大家如果你你发现你的舌头很短,要注意一下。真的?你要注意一下,如果舌头很短的人,你过去是可 是不是非常口语很好的人,可能他在想,因为你看到佛的舌头那么长,就是不不不打妄语,不造这个口业。那如果是你舌头还长一点的话,还可以,但是不要做两折了,所以我们所以你看佛的功德那么圆满,他生生世世无量劫,要不打妄语,才有这样子32相的长舌相。所以很多众生因为这样子的原因,就觉得佛道佛果很难成,很难修,佛果很难修。所以古德经经,释迦牟尼佛有讲这样子 一句话,我们看212212讲义倒数第四行,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去 有没有?这就是佛自己 的。然后第二,从前曾经堕落恶趣也有成佛的人,那现在堕落恶趣,将来也 可能 成佛,所以成佛的人每个人都有机会。我们今生现在难得能够生起为人间,又听闻到这里奉行佛法,为什么还害怕?所以导师在这里跟我们,鼓励,请看213页,这是第一个位置,就是 确佛果难成。第二个理由?为什么?为却难行苦行。那导师说,修行本 就是要经历苦的了,你打坐就是要忍腿痛,你,你拜佛就要忍腰痛,腰酸背痛。你今晚回去试一下,你们?那导师在这里有说听听到菩萨修难行苦行,要布施,手足头目,实在太难,觉得自己做不到,就不敢进修,这 也不 对,老师说,真正我们难过的是应该是无量劫堕落恶道。那既然现在有因缘修学佛道,为佛道而修行,为什么要害怕?老师举一个譬喻很好,他说,比如说我们生一场病,或者很严重的病,假如我们一次刀开刀,忍耐一点点痛? 能够 治疗长久 是很划得来 就划得来。所以导师说长痛,长痛不如短痛,短痛,是忍耐一下这个难行,苦行,那成就的是无量的,这种功德非常值得。


师父:五戒这个他本来就是性罪,你持戒你犯戒,只是说你多了一个叫戒罪,持戒的罪,就是你答应三宝你没有做好,而且毁约的意思。但是,你纵使你这条戒放舍了,但是假如你还是继续犯的话,他还是有业报。这个不持,因为它是性罪,不管你持不持,它是一种业力来的。


  如果说 遮戒 ,不 饮酒戒 ,那 当然 比较小 的。 如果 像喝酒这种可能 好, 为在 智度论》有讲酒有35种过失 纵然 放手了 这一 条戒 ,你 喝酒 会造很严重 业力 像《大智度论》所讲 的, 它就 造下 这一种 愚痴 等等其他
  第二,菩萨的难行跟外道的苦行不同。菩萨的修行是有善巧,有次第,那人力成就的时候,悲心增生的时候?那有利益的时候,对众生有利益,或者是对修行有益才布施这个身体,而并非只 专受,专以受苦为修道 那这是 对的。那有一些人就标榜以苦行才是修行 ,那 个是,不 佛的中道法第三,除了为却难行苦行之外?第三个理由,为却什么?为却生死漫长,无边 资粮很难能够极晚集成 请问大家,我们虽然 知道大乘法很圆满,但 我们一听到说菩萨要无量阿僧祈劫,你们有什么心?你们有什么感觉吗?众生无边誓愿度,多 听,我们不要说无边,我们一个外国人来叫 你说你 了度这个众生,你要去学英文,我看还是不要了,我现 把年纪,学不来了 。你 说你要行菩萨道,那还不够大心。所以真正 种福智之量的累积,对于我们众生来讲,是 个很大的负担来的 假如 我们没有担当的话,所 老师在这里跟我们解释,第一,听说菩萨修行要长久在处在这个生死大海里面度众生,累积福德资粮,福慧资粮,那觉得自己修不了,那就不敢修了,为什么?因为时间太长了,众生太多了,那菩萨能够通达生死,如幻藏在生死度众生 那并 是授业而来 的, 乘愿而来 的, 受苦的,所以这个不用担心。所以导师说菩萨他能够通达生死如幻, 个是关键。导师在七理气机之人间佛教里面。最后一页你去看,最后倒数第二页有 段话,老师说,假如我们在今生学佛的时候,能培养这 波的正见,就能够对于生死如幻的正见二地无外的正见,培养起来 话,那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 是不会堕落恶趣受苦的。那个就是大乘三星里面 圣解 空性就是空性,空性见,这个是最主要的,第二,无量之量是无边就有无边功德会嫌多?


 问 如果 说犯 了性 ,你 跟出 忏悔 了, 果你还是 再继续犯 ,那 个忏悔 就没有 意义
  谁会听到财富多而怕计算的麻烦?请问大家,请问,我想问一下那些女众们,你们会害怕衣服太多,然后?没地方放吗?不会,对呀,那会,呀,真的是种子都有地方可以放,鞋子也不放,放不完。我跟你讲,我我这次暑假去美国,我遇到一个大富长者,他很难,他对我印象也很好,他就带我们就是服务员了,几个法师愿长,我们到去参观他的那个新家,他现在他说他住在他的小孩的家,那我们很惊讶,说为什么你那么有钱,为什么要住在你小孩的家?原来他老家把他拆掉,重盖重盖盖的好大间,然后他带我们还没有盖完了,他带我们去参观。这个参观他的主人房,我是有一点吓到,就是主人房,然后旁边还有一间小的,就像我们的差不多跟多大,我看比心智的房间大一倍。大两倍,我看应该比心智的房间大两倍。差不多是这样,就是佛看这里,到到这边这样子的。差不多这两。那我们就很惊讶,说这一间为什么特别小件,是要给谁住的?他说这个不是住人的,这个是我太太放鞋子衣服的地方,我快晕倒了。所以还有福报的人真的是也很有福报的,但是这个这个佛法大德还还蛮蛮护持佛法的,佛教的,那还难得,我们继续看下面最后一段。对于这些,导师说由于心性怯弱而想褪去,那应该由上面的理论多多训练自己,让自己坚强起来,静静地荷担如来家业。不过也不要把成佛看得太容易,那以少为主,那以为?修微小的功德就会成佛。导师这里其实他是点出一个 题,就是有些人专题某一个法门能够遁悟成佛,不广积福慧资粮,生世世,来人间,度众生,培养福智之良,修忍波罗蜜等等,你不做这些,你说你能够成就无边福慧的佛果吗?所以如是因, ,有一些道理,有一些现象,我们学佛过后应该要辨识清楚,那这货是从怯弱懈怠中不知天高地厚,如出生犊儿不怕虎那样,那如自以为。等到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的时候,也就太晚 。我们继续看异形。方便方便设置。那佛一众生根 分别说不同的法门 虽然一切众生毕竟能够成佛,但是现实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有一些众生它是适合学习菩萨道的,有一些它是格格不入的,也想学,但是不敢修,有的,是想学但是不敢修,那 们是属于第一,第二,第三,你们是属于一个第一的?举,请举手,适合菩萨行的同学们举手看看,与菩萨法格格不入的请举手看看。我想应该不会来听大乘不共法章的,那有想学而不敢学的?举手看,想学不敢修。有吗?呀,也没有,不错。那其他的你们是什么?不想学也不想修好,我们看底下,第一,是和菩萨根的,佛会为他说无上道,无上道就是佛道。第二,与菩萨心行格格不入的,就好像那些怯弱的根性,如法华经的穷子,欲什么?从此回到 乡,那看到这个大富长者,恐慌失措,吓的,逃走都来不及,这个长这个长者其实是他的巴巴,这琼子玉,你看过法华经就知道这是他的 亲,那太有钱 了, 他觉得反而被吓走了,对于这一类众生,导师说不得不为,不为他说什么?方便法门,类似声闻法门,圆觉法门,渐渐地影射话倒他他乐,因缘具足,在回小向大,这是法华经的一个因缘,第三,想修但是不敢修。这就是一般凡夫知道羡慕佛 的究竟圆满,但对于菩萨的广大心行不敢担当,精进修行,缺乏自信,生怕退多小乘,或者是沉沦苦海。对于这一类众生更方便,因为他是要,今生,或者是,非常快的时间能够聊到,解脱生死。那对于众生来讲?他又觉得这么困难,我也不要,那菩萨那么长远,他也不敢,那佛只有用特别的方便来诱导他。那这个特别的方便就是下面第二项。就所谓特别的方便,就是易行道,对于确立下列的根性,说易行道就是特殊的方便,或者叫易方便,叫一方便,下面的解释。第一,这类怯弱下劣的根性,想成佛而不愿意修学菩萨的大型难行,希望需求一简单易行而又迅速的方便到,但这是不是菩萨的愿行的?因为求成佛道是绝不修广大行的道理。所以龙树菩萨说这一些就是怯弱,无有大心,不是大丈夫所言。这个是发现的地方。龙树菩萨诃策这一类人,我们看第二需求简易迅速地方便道,虽然缺乏大丈夫的气魄,但是佛有无量善巧,还是为他建立这个特殊的方便,克服他的信心,这种初学人的信心,使他不至于退失信心,而顺利的去路达成,这就是易行道的开阳。开心,这就是,龙树菩萨说,佛有这样子的一个开阳,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看下一页,215页。正如龙树菩萨斯朱比波萨论里,虽然呵斥了一番,但仍然是受,他说, 假如想听这种一方面我 还是 会说,佛有无量法门,有有难的,有容易的。那如世间的譬喻来讲?他说,就如走陆地,则苦,走水道乘船,择日,则容易。所以菩萨道,也一样有难行,苦行。或者,也有性方便 易行道,两种都可以到达不退转地,就是阿比八字,都可以倒转 ,那 一行道 是以信愿而入佛法的一流。划线的地方有 没有 看到


  师父: 不是, 其实 忏了 ,你的 戒罪给 禅净 ,但是你 的业罪 还是 的。就是 凡是身口 ,不 管你有 没有 受戒 性罪 五戒 你造了就是会 过失 ,有 果报 说假如我们真的有在三宝面前发露忏悔 重罪会轻报 假如我们继续做善业的话。
  第三,易行道的真正含义。易行道,就是比较简,比较简易的,不过这个简易在龙树菩萨斯州比伯萨论也提到,说这个简易, 不是 说他念一佛 而是念十方佛。所以 主修可以主修一尊佛或者一尊菩萨 但是 话,心念是所有佛,所有菩萨平等,要了解吗? 可以称念阿弥陀佛,没问题 ,但是 我们阿弥陀佛我们不会去,不会去看待?其他菩萨或者其他佛,觉得他们都不够阿弥陀佛殊胜,我们不可以这样子去比较,有因缘要念的时候,还是十方佛,十方菩萨,造孽,这样子才是。那 主修可以主修一个。第二,一行道除了称名念佛或者称菩萨名号以外, 要意念礼拜跟称赞。意念 什么?常常意念好,那鸠摩罗斯 一个翻译,意念就是如理作意,他另外一个翻译就叫如理作意,这个意念 所以这个意念, 就是 我们念佛的名号,还要 念在心 是,嘴皮在念他,嘴唇在念心 没有 在意。臆想佛的话 你的佛的那 影像模糊的话 那个都不叫做 ,有 在修这个易行道 那还 礼拜,还要称赞 所以口称名 口业,意念?是什么?心?李静?生 你看注脚23 你看


问:我们所谓舍戒,通常是什么样情况下叫舍戒,像那种非性罪的这种才可以舍吗?


  师父: 以,如果是 按照 我们 比丘戒 ,你 要是 比丘 的话, 纵使给 你舍完,你 是有五 ,他们也有这 样子 的说法,因为 五戒 是法 如是的 性罪
  注脚23,有写意念是心,称名是口,李靖是身,身口意 像那一尊佛。真诚的修辞的话,那一定会达到这个修辞的功能,第三,运行到不单只是称名礼拜论继续说,要得不退转,还要做什么?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所以一行道就是修弃之,23度角23,一念称名,礼敬,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或者是普贤的十大愿,普贤的十大愿,普贤十大愿多了一个?多了一个?少了不是多了一个普贤十大愿。请佛住世多了,常随佛学也是多了,恒顺众生也是多,恒顺众生是不是随喜?水洗,它是水洗工的,水洗工的,所以多了这三个了,刚好,那忏悔的话?我在始祖比伯萨论以前,在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么理智的龙树菩萨,为什么他在忏悔法门的时候,他竟然有一个忏悔文,内是给菩萨念的忏悔文,你们有看过吗?龙龙树菩萨,大家印象中作中论,做大智度论,是不是非常理性,很理性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会写这样子的忏悔文,我是很感很感动,所以我有发给大家。你看最后一页,最后一页附录的附录二,有没有看到附录二最后一页,这一份讲义的最后一页,龙树菩萨十足匹波萨论的忏悔法有吗?有。那这一些忏悔法在十足比波萨论?这一段引文,你看到第一句,佛自说忏悔法,若菩萨欲忏悔罪障,应作如是说,底下就是你念的,就是菩萨念的,那念很多了,我们来看1234,一直到20,就是或不是佛法身,无始以来,我们看,我们先看最上面,第四行,我于无始生死以来,有看到吗?索取罪业,为贪嗔痴所逼迫,或不认识佛法身,不是罪福,或身口意多做重罪等等等等,一直到20,你看20,或者说是法,非法,说非法是法有没有,好像有同学没找到。最后一页最后一页,第五页,附录的第五页,大家看底下那一段。今已是最于现在诸佛知者,见者,正者所,就是在佛前,在佛前,或者是修行人的面前。进阶发露,不敢复强,从今以后不敢复作,若我有罪,应堕地狱,出生恶鬼阿修罗中,不至三尊。什么意思?不治,不能遇到三宝,生在灾难,就是生在八难,愿以此罪,今世先受我们无始以来所照顾的这种恶业。不晓得下辈子一个业力要先成熟,自己不知道。所 金刚经也有这样子的一个一个经文 就是菩萨,他 如果 精进修行的话,未来将要受的恶报,他会精神先报,重罪轻报。因为当你堕落这三个去的时候,三二去他没有说你的油锅或你念佛的话,那油会冷一点,不要那么烫。你到二区里面没有这样的讨价还价了的。你要报的话是拉到现在他这个文 未来可能得到三,二区的报。今生我先报那只要在人间报的,他已经属于情报,为什么?因为 我们 这里是上去,上去你说的包都属于情报,所以金刚经有说,也许你受到别人的诽谤谩骂,或者是一些桑达破坏,他说这一种搞不好就是重罪,禽兽的一个因缘,金刚经有讲,所以大家用功。假如有遇到这样子的问题 ,你 除了冷之外,也可以这样子设想,这个可能是自己重罪轻报了,过去就就是安忍,让它过去就好了。,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真的太多太多了,不晓得 怎么讲,我们我我复制一个给大家,就 假如你觉得说八十八佛忏悔文太长,这个短短的,有空 的话 多念一下,我觉得蛮好的,短短的。那龙树菩萨所引这段文,就是过去菩萨求佛道的时候如此忏悔业障,现在未来都一样,那当然,我们现在有心要实现这个忏悔法,当然是我们说就业要销,但是不要造新疆,,找新的,否则旧的消了新的又来,造不完。所以那个愿长听说他不是有这样开始吗?我们在这里点灯消灾可以,没问题。但是你笑了,不要造新的。不要再造新的。所以这个忏悔忏悔记,这,这才一页而已,你们回去可以背起来,你们有背过经文吗?这个应该短短的应该可以背?你们有背过八十八佛吗?。没有。阿弥陀经。有没有背阿弥陀经?有。我们在学愿有考试的。这两部经因为是一个是单的,一个是双热恋的。我们在敷衍要考试的内,他会问你说阿弥陀经里面有几个舍利佛?惨了,要从头念一遍来计算,我们上次是这样考 ,你 知道,里面有几个舍利佛,复次 利佛,请问你们,你们念阿弥陀经多少次?请问你有几个复次舍利佛?有。有算过吗?没有,回去算一下。以前我们考试,就是八十八佛也是这样考。这个很好。为什么?你看南传,他们法师上来弘法,禅师,他们都这样念,巴利文念,念 了,他就开始了这样。他们南传的传统跟藏传的传传统,都是小从小出家,就背诵经律论,他们都是这样。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要背诵吗?因为我们凡夫,花太多时间在颠倒梦想,我们花太多时间,我们的想法,我有时候自己在想,因为以前我很喜欢写东西,我最近很少写,我觉得以前怎么那么多这种想法,那么厉害,没有想那么多。然后,然后?那个好像在演电影一样,想到最后等一下也是回到现实来生活,所以我们花太多时间,浪费太多时间在做这种东西,那假如能够念一些经文,背诵一些偈诵,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回到215页第四阿拉伯数字四的地方。易行道为心性怯弱的出血说的,所以这是对初学说的,重在社会信心。龙树论如此说,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也如此说。对于初学行性怯弱的众生。那导师在大乘起信论讲记。大家可以记一下注脚25号猪脚25 ,你 注意一下导师的那个妙云集大乘行人讲记的页码,401页到405页有解释这一段经文,要解释这段经文,他是老师是这样说,因为初学,他为什么要这种易行道?最主要就是他心性怯弱,那假如,佛法有这一种方便,让他成就这个信心的话,他就顺利能够进入石柱为石柱里面的出处,大家记得吗?我们不是说实性石柱实行十回向菩萨的道次地,那你要有记住这个信心成就,这是性成就的话,那初学你修易行道是鼓励的, 很鼓励你的。你信心成就过后,你进入石柱的第一个出处的话,发心住那就没问题了。在保基金奖金里面,老师 提到说发心住,第一个注其实是得到,相当于正定句,就是不退转。在凡夫位来讲,它进入菩萨的发心住的话,就是他那个发型是坚定的,执手直走下去的,叫镇定句,镇定,就是八正道那个镇定。然后距,就是那个相聚的聚,相聚的句,镇定句第 五, 易行道能够设负信心,这里可以开两个,第一个,或以信愿念佛往生,那在净土那里,慢慢修行,达到不退转,这是一般说的。第二个说法,就是 修难行道没问题,还是易行道没问题,但是,当他信心兼顾过后,他可以转入南行道,转入南行道,那怎么说,菩萨以忏悔劝请,随喜回向的缘故,那浮力转身,心调柔软,这样子的一个修行,让他福利增广,心调柔软的话,那对于佛的功德无边,能够尽兴无疑,凡夫所不能信的,他都能够信,如此的话,他有资格慢慢,随学难行道。所以你看导师后面的解释,这个就是菩萨从易行方便到引入菩萨难行正常道。所以你看这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它是能够让我们培养福德利,能够,达到让我们心性调柔。所以心性刚强的众生常常要忏悔劝请随喜回向,那当心性条楼,那你要修南行道,那就不是问题,我们,接下去是谈弥陀法门,还有净土法门,老师跟我们介绍那这两个法门,尤其净土法,大家,请问你 有上主练法师的净土学论集吗?有几位上举手看看。礼拜三, 蛮多人 上,所以我这里可能就很快的就会带过去了,因为你们重点 里导师点的很简单,那详细的可能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个就连法师的讲义,净土学论集那边讲净土法门讲得很详尽,我们今天因为时间 关系,我们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吗,师父,请问一下,我们通常在 念佛 门,都是那个,你先先到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去,然后再回度,说佛,度友情,然后听起来好像是说已经成佛之后才才来回度娑婆那,我,我现在的疑问是 说到底,我们是应该就是说在还没有成佛之前,因为。 因为 有一句话就是说,就是说你如果说自己未能自度而度他的话,无有是处,自己未能自度而度他的话,就先渡别人了,自己都还没有度,自己没有得到无有是处。无有 处,我们常常会这样说。所以净土 门是不是就是应该是你已经成佛了之后,然后你再回头说佛才度友情,还是说你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你就应该随随分随力,然后来度众? 果按照导师这里的叙述的话,他 说到了净土,你得到对于无上菩提 不退转,然后才是说你就可以贿赂娑婆,所以他到净土,他不是成佛,他是得不退转,然后就要回入娑婆度众生。对对对对,也有到十方佛国的,不一定到人就有能力度众就是。对对对对对对对,当然了,因为他不退转就得无生法忍,有广大神通了,那我们今天到这里,我们下个礼拜再继续上,我们明下个礼拜就会上到那个禅波罗蜜的,我们如果我规划好一天要上,要学习那个打坐的话,我再跟你讲,那你们那一天就可以穿运动裤来,不要穿牛仔裤,穿牛仔裤可能没办法盘腿了


我们今天,延续上周讨论到的精进波罗蜜,那我们下个礼在上课之前,我待会第二堂课,因为有些同学比较晚到,我待会也会在宣布,就是我们实际实际学习禅坐,我有跟住持和尚请教,就是我们下周第二堂课,下个礼拜五的第二堂课。那我们全部到一楼去。这样好,基本上。没有什么,你们没有什么需要准备,就纯粹是准备,就是穿的比较宽松的衣服来,这样就好了,宽松的衣服,如果你们是上班的,下班可能就。就比较难了,不过是,就是尽尽量,我们。下个礼拜的课程有一点点不同了,因为我们今天就会上到禅波罗蜜。今天就会上到,我们今天还是继续精进波罗蜜。是讲义的216页。那从上周讨论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已经是精进波罗蜜的尾声,那导师在精进波罗蜜的时候,举了两个法门,然后让让我们来就是要学习修学佛法的人要如何精进,那举了这样子的一个实例,让我们有一个方向好,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就是净土法门,那净土法门就是所谓的,阿弥陀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那这个净土导师,一开头就说第一项的时候,就提到以信愿为本的,以信誉为本的这个净土法门?那他如果是以心愿去入佛道,都可以说他是比较偏重于乐行者,就是他没有那个勇气,勇气去做一些男性或者男人的这些修辞的方式。那念佛法门,在经典上认为他是比较热情一点的,就是他不是很辛苦的,不是很辛苦的,你们你们觉得念佛很辛苦吗?不会,所以就是热情法门了,当然也不是说跟世间的那些方法一样,就是娱乐的,不是那种热情,他这里的热情就是比较轻松的而已了。因为一般如果是按照正常道的话,就是你要修六度波罗蜜,那你就要实际到人间,到人世间去做布施,做忍辱,做持戒等等,那。那一些跟净土法门的方法是有一点不同。那再来就是导师也,形容他是一个就是经典形容的了,是一个他律的法门,就是因为仰仗阿弥陀佛的一个功德,所以大圣经导师在这里有提到说虽然他赞叹非常非常多的净土,但是,特别这个阿弥陀佛净土,特别跟这个沙婆世界有缘,所以,佛释迦牟尼佛,也赞叹的比较多一点,这样,大家如果有,念过阿弥陀经就知道了,所以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个法门,


'''戊三、忍度'''


'''己 、攝 為本'''
第二阿拉伯数字二,虽然,我们说,释迦牟尼佛赞叹极乐世界是非常殊胜,不过因为佛佛道同了,他当然也不是说有什么,非常,不同,最主要就是极乐世界,他阿弥陀佛的本愿,跟其他佛的本愿有一点点不同。所以他所愿力,所被自功德所形成的这个世界,看起来,众生看起来或者差别相看起来,它就比别的净土来得殊胜。所以导师在这里说,当然在这种差别项来说,它还是比较殊胜一点的。因为它是比如说黄金铺地等等。那这一些是比较特殊,那这个是第二项,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那经典上是记载说这个极乐世界是在我们的西方十万亿国土以外,那这个是超出我们的想象。最近大家不晓得有没有看那个天文学的那个报道,说我们银河系以外,还有发现好像有一个新的这个星系和银河系,所以科学家有认定说,可能在我们之前认定的银河系的范畴以外,可能还有无量的世界。所以我觉得像世尊这样子的神通,或者是这种佛国净土,那是,那是离我们这些凡夫的肉眼或者科学所能够测验到的,我想是很正常,再来看第二项,阿弥陀佛所表现的特色。那我们都知道阿弥陀佛就是大家耳熟能详,就是有48愿,但是比较少人全是阿弥陀佛,我的24愿乃至还有一个叫36愿,还有一种说法是36愿,所以阿弥陀佛不管他是发发几个月,那比一,一般我们的凡夫,他的愿就是比较多,我们要发一个四弘誓愿,都觉得好像,做起来蛮困难的,发要发24愿或者48愿的,那真的是要蛮有勇气的。我们待会我会带大家看几个月,那跟我们比较关切的几几则愿?大家就知道,他的悲心,那这种极乐世界的兴起,导师说是佛的悲智功德所形成。那而且肯定地说,阿弥陀佛。肯定地说,我们看二之一,第二行,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乃至十念。后面这句话是重点,大家画起来,只要你能够做得到,要做到这样子,做到什么程度?专程前进, 心不乱,就能够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 极乐世界。所以导师他写书,他不会说,他所要强调的是什么?其实如果按照导师这样子的形容来看的话,我们念佛要念到非常的专程虔诚,或者一心不乱的话,还是要靠自己,你要用功用到这样子的程度,阿弥陀佛才会出来,才会出现。如果你没有自利自自己的这个用功没有用到这样的程度的话,那也没有办法跟佛力感应到家。


'''19-【 攝護於眾 生,菩 忍度 】'''
  所以不是我们这样子,随心散乱心,这样拿着念珠这样晃来晃去念,这样子就能够一心不乱。那个是还很遥远的,我们待会下一页就会提到。所以这个法门老师说特别他有这样子的一个说明,就是他让众生在临终的时候,有这样子的一个,希望就是死后,能够到这样子的一个,一个能够继续修学的场所,那这样子的净土的设立的话,是非常特殊。那在这里,谈到我们修学佛法的死后问题,在这里,我有想到一个印度的一个小故事,你们听听了,在古,就是古代的印度,或者是现代的印度,都有一个传说,就是凡是印度人,他们死的时候,如果这个身体能够葬在恒河的话,是一生的荣幸,而且他们认为说恒河,是能够让他们永 生, 让他们永生,那所以,很多,一些有钱人当然不说了,那有一些没有钱的那些乞丐,他们就是要临终的时候,都会到,因为平常可以身体健康的时候,可以到处去企划,但是如果你临终的时候,他们就要到这个恒河旁边去住下来,然后就在那边继续,其实那就是因为临终了,所以他们他们一生的愿望就死了,然后就那个就葬在恒河里面这样子得永生。那其中有一个旅行家,他去到这个恒河旁的时候,就是看到有这样子的情情况,他就很特别的,他就看到有一个老老的乞丐,那他就问他说,老乞丐,我去年来的时候你你还在?你也在?为什么你人家不是说恒河旁边的这些老人都是将要死才来的吗?你为什么我去年来的时候你你也来,你也在?今年来的时候你也在,你怎么可以这样?然后这个老这个老乞丐,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虽然都死掉,但是隔天早上又复活,我也没办法,他要这样子我也没办法。所以你今年来后还可以再看到我。所以其实,假如我们把我们的那个每一天,都有做这样子的观察,我觉得我们不会,计划,有时计划太长。当然不是说不可以计划,只是说有时候当我们的计划跟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的时候,我们是很难过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其实每一年乃至每一天我们都有生死过一次,其实假如今天就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的话,那终止睡觉如死了一般,那第二天有没有起来,那个都无怨无悔。那这样子的话,可能生命会非常有价值,我们回到本文第二,阿拉伯数字二。那在极乐世界,因为它有,这样子的一个功德,所以,物质非常的丰富。没有这一种求不得苦。或者是没有,因为大家都是诸上善人。所以来到那个地方,也没有验证会苦,爱别离苦,当然,因为它是化生,他不是业力所感,他不是,父母交合,所以,是莲花化生的话,他就没有生老病死苦。那这一些在沙婆世界是没有的。所以这一点来讲的话,极乐世界是让很多不同根性的众生到那里,能够非常安稳,非常的,就是安定的继续修行下去。所以导师这里有跟我们形容说,虽然这些人虽然极乐世界有分上品,中品,下品,但是,只要你拿到一个品,那就没关系,他说终止生死。还没了,还没修行完成了,但是已已经可以说已经了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到那里报道了,到那里报道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了。这样第三,总之,极乐净土修学,不论时间多长,那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所以,我们初学者,导师说出针对初学,老师说,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心性缺弱,这是第一点,信心缺了。第二,菩萨道难行。第三,恐怕堕落恶肾。第四,害怕,死的时候?随业力去漂流的话,不能够去向佛道的话,那不妨选择成念阿弥陀佛讲。那上面的这些原因,大家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那假如我们是的话?那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是,是非常妥当的,我们看下一页两百二十两百一十七页三一净土的论典,来说,五门而修。一,五门而修。那导师在这里?又跟一般的称扬净土的法门的高僧大德的说法有一点不同,导师还特别留意到,像龙树菩萨,或者是这一些,世亲 萨的著书,对于净土法门的著书,那解释得非常特殊。我们来看一下,成念阿弥陀佛应该礼拜,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以净土的论来说,应该以五门渐次而修。那当然,假如你能够从礼拜赞叹,礼拜就是深夜,赞叹就是口业,那而进入止观,然后回向只,我们等一下注脚会看到子就是 定,观,就是修慧,回向,就是修大悲心,因为回向众生,也就能够让智慧慈悲跟方便具足那所以能够速得不退转就是阿毗跋之菩萨。所以龙树菩萨在论典也说,我们上个礼拜有提到那求不退转的菩萨,或者阿维耶之菩萨,那不能只有意念心里面想,或者是口聪明,或者是身体理境而已。还要什么?还要修止观跟回向。所以我们来看一下注脚30跟31这些是在净土方面比较少人谈的,我不晓得,就是周三的那个主连老师的课,会不会提是就是晚一点会不会迟到提到这些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五门渐次成就,就是往生论 往生论注脚30,


'''己 類忍義【耐怨 受苦 及諦 察法 】'''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就是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那什么是五念门?一,礼拜 ,赞叹三,祝愿四,观察五回向,底下就是他的解释。什么是礼拜?就是生,要礼敬阿弥陀佛,然后想要往生那极乐世界去,就是我们的身体也要常常礼敬佛陀,礼敬阿弥陀佛。所以这个是深夜,这个是深夜。所以我上个礼拜不是跟大家说,大家如果晚上睡不好的话,多礼拜一些佛,然后再睡,一定很好睡。你们有没有去尝试?有。有有没有效?没笑。那你掰得不够多。你要拜到天旋地转了,一倒下去就睡了,那就拜个不够多了,你拜个300不够。真的300不够。云何赞叹?什么是赞叹?口赞叹?就是要称如来的名字,名号。要要发愿,要向佛的这一种如来的光明之相,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要如他所彰显的这种名义。来赞叹,来赞叹。如实的修行。第三,什么是作用?就是心要常常祝愿,就是一心专念,这是关键字。一心专念,你不能够说三心两意, 心两意是不能转念,那要专业的话,一定一心,所以你得禅定。我们说得禅定就是一心,我们的心,是很难能够专注在一个地方,很难能够得一心,所以要修经过修学禅定,才会这样子得到这样的训练。所以我们上大致都论上个礼拜有提到,六度的一个特质,就是它精进。为什么说可以设在智慧门?就是因为禅定跟智慧,如果没有精进用功的话,是不会获得的,你求都求不到的,就是一定要自己,比如说要经过训练,打坐,或者是观察这一些过程,才能够获得这样子的成果那否则的话,是不可不可能。所以我们心要常常祝愿,就是希望能够往生极乐净土。然后,希望能够专心地念,一心不乱,那就能够让我们如实地修行什么?什么?它就是子子。所以在净土法门要成就这种禅定,这种定的一心,它跟一般我们学安般念,安般念或者四无量心的方法有一点点不同,就是它的方便善巧不同。他说他如果按照这里的形容来看的话,就是我们的心要住在里?要住在说念念往生,念念阿弥陀佛,这样子才能够得到禅定。但是他跟修 般念有一点不同的话,所以我下个礼拜要教,如果我们到一楼去打坐的时候 我教大家就是安般念。因为在那么多餐法里面,安般念是最安全的,就是熟习观,它是最安全的,你要着魔都很难,所以他是世尊所修的方法,不念,所以我下个礼拜比较会教这个方法。但是我们在禅修如果要获得一星的话,那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愿心,要持续不断,持续不断,这样子的作用才有力量,而不是我们在佛像面前,只是说,愿我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子的那个一心,是达不到的,而且很杂乱,比如说你给我们拜佛下去,虽然口念,比如说南无观世因菩萨,这经过,这个过程,不晓得想了多少样事情,你看我们可以那个念头可以中断,就是比如说我掰下去这个动作,中间我们的信念,可以穿插非常非常多的念头,你你如果是自己用功,你会发现我们的心,要一心是很难的,真的太难了,所以要经过训练。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说,要怎么样让自己就是从非常多的这种杂念当中慢慢训练成一心?那是要逐渐来。所以导师跟我们说,比如说我为什么说叫大家你慢慢的拜佛,拜佛是深夜比较粗,所以你可以观 到自己的信念有没有杂念,很容易发现很容易发现。那你在拜的时候?你如果发现自己杂念还是很很多的话,你继续摆,你摆久一点,他就没有理想那么多事情,比如说你打坐一样,你觉得说打坐半个小时,几乎半个小时都被那个杂念乱到自己的心很累,你知道吗?我跟你讲,如果你要降服这种,你继续做,你继续做。我曾经问过一个老师,我说老师,我们坐下来,每个晚上只打坐40分钟,我说每个晚上坐下来都是杂念,每个晚上都杂念,我要注意这里都注意不到,断断续续。那这个老师就。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他说你就想,继续想,想着你不想的时候,他自然就不会想了。这样。后来我觉得,就是假如你喜欢,你能够相应打坐或者念佛,你就是那个时间要拉长一点,你就看到你就能够把这个散乱的心能够收回来。因为我们平常,平常当中我们放出去太远了,就你这样放风筝,放出去放太远,所以你说那40分钟一个小时要拉回来,我看还没有拉到一半,就这样回向这样。所以你就没有都没有觉得过自己曾经有一心的那一种喜悦。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可以慢慢经过训练的。当然我跟大家说,要记要训练这种一心,也有一些方 的,如果你们不怕的话,我可以跟你们讲,以前我在学,我们在学经行的时候,那老师你比如说我要跟大家说,你这你可以学习念佛,就是进行就是从这里走过去,走到墙壁那边,然后你再走回来,就像直线的走,那以前我们年轻,刚学的时候这样走过去,走过来一条路这样子走过去,这样子才没多少距离。但是那个妄想多得很,多的你都很像,有时候会模糊掉自己在用功的所缘是什么,那多几次过后,我们的老师就知道我们没有进步,他就说要你我们专心,可以呀,换场所,走桌子上面走桌子。就是这样,从头走到尾,从尾走到头,这样你就是如果你的桌子是这样子的话,你们走一走看看看你们能不能很专注,我想一定很专注。你怕摔下来吗?你们要不要试一下?如果你们不怕的话,是可以让你们试试。因为我觉得学佛修行,我们不要再太在意这种外向,就是要保持形象,要什么实际能够对治烦恼,那个比较重要一点。这些只是工具。我请问一下,刚刚老师就是说你打算打造的时候,方向。但是有一个那个那个情况你知道吗?就是说到达妄想到最后来会很累,对。很累,然后会睡着,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你是想到累了,变变成。而且我跟你讲,如果我们只是想一件事情,比较不会累,我们是想太多了,那变成多到。真的是。你看我们如果要想一个人,你只是想单纯的一个人,你一直讲你都不会累的,但是如果又想这个好的又坏的,又好的又坏的,你这样子交叉,我跟你讲那个我们的。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睡觉,其实是因为想到累睡着了的,它不是安眠的,它不是安眠,他是想到累了,然后睡着了这样,所以你看我们其实这样子的情况就是你就是我们要给自己就是你磨练的那一个要求。要稍微高一点。高一点,比如说我刚刚说的是惊喜,打坐也一样。打坐,你下个礼拜,大家试看看,我们在一楼,你是看看你能不能专注了,如果不行的话,我在改变方法,就是你们坐桌子上面,坐在桌子上面,因为坐在桌子上面你也你你你试看看这样子摇摆一下看,你就知道,我们的心非常难收涩,非常难专注,那假如我们的环境是有很多风险的话,我们就会知道生命在旦夕之间,那就会比较能够专注。因为我们太过放松自己的心,所以有时没有方法收回来的话,你看念佛,为什么我们很难念到像印光大师,或者是什么,以前那个古德念到时候很多感应没有,就是因为我们不够成。不过自成,老师讲的,做不到这个,专程前进前进。所以没有办法能够感应到脚的,真的没有办法的。那假如你要的话,你不要我我也没办法。如果你要的话,那你也可以自己在家里试试,看看坐在桌子上,你下个礼拜给我报告看看是不是比较有效果一点,还有问题吗?师父刚刚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个所缘。打坐的时候,当然刚开始你可以按念,然后。那后来你认为说这样子并不能够真正往生,所以应该说缘是在念佛,那这样子就是配合呼吸吗?那你念佛心中念的时候要配合呼吸吗?这里的念佛法门并没有叫我们要配合呼吸的。不用,我的意思是说你你在打坐的时候,你你也是在心里在念佛?不一定。出身。是不是这样子?如果念佛法门的话,你纯粹念佛,你当然有一些法师有教我们说他可以做,它可以结合。没有,这个也是打坐的,一心专念这个作用也是要打坐里面的。所以他这个作用按照这里的字眼来看的话,他不是想就是我们不是在佛前佛前这样子一念而已。而不是,他是真的是坐下来的,真的是坐下来的,那心是设在这个佛的功德或者是愿力里面的


如果绕佛的时候念佛?绕佛的时候也是也是可以念,可以。只是说在在我们五根那五根在动的时候,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在动的时候,要得到一心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坐下来,没有。不一定要坐下来,但是你至少要停住,你要培养一心的话,一定要停止停止。这样如果你身体的动作全部在在动的话,是不可能能够得到的。你不要跟我说那些禅宗有人站着一只手这样指着往生,我们不要跟那些禅宗大师比了,回到我们凡夫生这样子来学,所以最后也是在定的时候也是不出声,就是心中默念这样子就是都静下来。五跟六就是他只有意念,就是只对我们到禅波罗蜜的时候,老师会提到这个部分,这个是住愿,就是第三个第三门。那第四门的话是观察,就是用智慧去观察什么?或者是用正面来观察什么?观察三样东西,所以他的你看净土法门的毗婆舍那v83,观察他是观察这三样东西跟我们修安般念的观察不太一样,所以你假如大家要修净土法门的话,应该要把这一些重点要学起来。第一个观察佛国土的功德庄严,那大家也许会说,我没有到过极乐世界,我怎么知道古德有把它有一些修行的那些修行者把它画下来,有没有?你就是要抓那个净土世界的那个影像,就是你要关,比如说要观鸟,观水,关注,你不要说那个图,有一个极乐世界图很复杂,你会感觉很复杂,如果是,但是你如果要修净土法门,要关极乐世界的话,那就还是要看那个图,这样再来的话就是观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你就是选一尊你很相应的阿弥陀佛像,然后就是大张也好,小张也就是常常看着,那看到就是你一闭眼睛,他那个影像就出来,就好像你们在意念你的你的爱人的时候,那么清楚,那就成功。所缘成功。第三的话,就是要观察诸菩萨的功德,就是因为莲池海会是佛跟菩萨一起,所以我也也同时可以依念一些菩萨的庄严,像观世因菩萨,大师子菩萨这一些,第五门,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祝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所以你看他的大悲心是透过什么?回向功德来培养的。你看,所以我们普贤十大愿说随喜回向,或者是,我们常常做一个功德北传,有这样子的一个有这样子的一个方面上讲,就是比如说我们说法过后还是做法回购不是有回向吗?原来你看那些古德,他们是截取这一种修行法门的一些精华,而编成这样子的一个修辞的仪轨,其实它是有意义的。假如我们懂得的话,就是在回乡的时候,其实是要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比如说愿众生都能够皆共成佛道,这些其实就是在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不忍众生苦,是要这样子培养的。所以你看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要实存五官,不要散心杂话,就是这样,不要说吃饭了,就是行住坐卧,大大家,如果你有看过进行品进行品或者是比你的用,你就知道真正一个菩萨的一天的生活里面,它促进能够关照任何的法律?念念都是回向众生,就是回到他关怀众生这一点上。为什么?因为大乘的菩萨是以什么为他的原则?以利他为原则,利他不是自利,如果你是自利的话?以自利为原则的话,那就是二神的性格。那假如你能够做得到念念众生的话,那就是,以利他为先的话,那这个就是菩萨的一个特质,那这一点我们已经谈过很多次了,这个就是午门建设成就。再来看注脚31,这是四行菩萨所解释的,也是往生论,如是菩萨舍摩他毗婆舍那广列修行,就是菩萨在修学这个止观的时候,那能够让一个修行者成就柔软心,这个其实是要经过条件,我们的心才会柔软,否则的话,我们听到不满意的事情,一句话,可以让我们整晚翻滚,没办法入眠,我们的心是非常,刚强难化,在经典上形容是叫做刚强难化。,叫做什么?外柔内刚。还有?什么中干?中干前面是什么?外墙?中干,外强中干。所以我曾经也有碰过不少人,凭表现出来是非常的柔和,语言,性格很柔和,但是里面的那一种那种自己的我执,自己的成见是非常的刚强,那这一点是假如自己不能发现的话,那是要得到直观,那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家知道为什么说有直观心地会跳楼吗?就是我们假如其一个痰盂盖,比如说我很喜欢吃这个面,你起贪欲盖,假如你没有禅定的话,你会随着这个盖,它会把你覆盖住,其实你已经被它盖住了。你你不晓得。然后你会让你的这一个这个贪欲心满足了,放下了,才回到你的那个没有这个贪欲生起的时候,我们平常在五盖生活当中是很难发现。那假如我们在这个柔软的情况里面,能够发现痰盂盖,在非常逆境的时候,能够发现陈灰钙,这个时候其实有些时候,是要有调柔柔软的心才可以发现你,你的心假如能够柔软的话,散发就能够生起起来,所以柔软性从里来,他是要赔,就是要经过训练,要经过训练。所以你看为什么古德,大家,你如果是喜欢看高僧传,不妨去看一下。你们有看过玉林国师吗?玉林国师?他非常小说性的那个国师,那有一些人没有看过。玉林国师他没有成为国师之前,他还是小刚出家的时候,小和尚的时候,他有一个师兄叫什么叫什么?他有一个师兄玉兰玉兰国师,他师兄其实是度化他的一个一个一个长者,那他有一次,就是因为他师兄的表现,就是疯疯癫癫的,就是那一种,叫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性格,有一次有一个有一个人来,就是有一个员外来拜访他的师父,那他师父就说那个员外问这个师父说,师父你有几个徒弟?他说我只有一个半徒弟,我只有一个半徒弟,那这个玉林,玉林在旁边,那时候他还小孩子。他就说,我看我的师兄,都是那么糜烂,那半个应该是他,一个应该是我,你知道,一个半马,一个半土地。然后他就逮到机会,然后他就问他师父,师父,请问你说的一个半?我是半个还是一个?然后他师父跟他说你是半个,你师兄是一个,那他就很纳闷,说为什么这样,他不服气,他说平常师兄都在房间睡觉而已什么他后来他师父就知道,这个是时机到了,他就叫他师兄过来,然后就说你们两个,现在听师父的话就是我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你把法华经抄完给我。法华经,一字不漏的用毛笔抄给我看谁抄得最庄严,那就谁比较有修行。那这个玉林就就拼命抄了,人家抄那他在抄,平常还是要吃饭,所以他经过他师兄的房间,都整天在睡觉。他就说,我看,这是不用比的,一定知道那半个就是他了。那当一个礼拜的时时间到了,那玉林也刚好把那个井全部抄完,那抄完的时候他拿去给师父的时候,他师父说,写得不错,那他就他就趁这个机会想把他师兄就就修理一番。他说,那师兄的?师兄整天在睡觉,我看他是还没有叫来,然后师父就回答说,你师兄三天前就交来了,然后他就真的是拿出来,拿出来给大家看,你看,写得比你的庄严,他的师父就跟他解释说,你的师兄是再来人,你不要小看他,所以那个半个是你,一个的是你师兄就调教他。所以,其实我跟你,我就是有时候我们在看高僧传的时候,古德学佛,不像我们现在的人学佛那么轻松,那么愉快的,你以前学佛都要被磨的,现在和师父凶一点。兔子和尚讲话大声一点,就说呀,我看这个寺庙没有正法的,我要离开了,怎么可以起嗔心。你去看一下那些禅宗故事,你去看一下,其实真的凡夫,我们不管说这些长者有没有修行我们不管,但是我们听到这些话,我们跟没有学佛的人的反应是一样的,就是不喜欢,然后逃避,然后?远离,一样一样,那学佛过后没有什么进步的话?那这一些是能够检验自己,那是应该还要大大死一番才能够有所进步那,否则的话是很难的,我们继续来。这是调调柔心。




 那 忍波罗蜜 非常精 要的, 导师点出一些 我们 日常生活里面 都会 到的 ,对 我们 菩萨道非 常有 意义 事情。 要讲忍辱之前 ,我们 要知道 个忍波罗蜜它可以分成很多种 。我们 想到'''忍''' 不是 忍辱而已 或者忍耐 在修行人来讲 的话, 他可 内跟外的东西他都 就是 外在 的, 无情物、 情物他 都要 。无 情物 就是 下大雨、刮大风、下雪 那些天灾人祸 如果是内 是有 的话,就是 有人伤害他 ,那 果是 在的事情,我们要 的话, 就好像自己烦恼、贪欲 ,这些 的。
  再来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方便回向。 方便回向到底又是什么?那接下去就解释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那其实就是,礼拜等五种修行所及的一切功德善根,那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做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国,愿众生都能够跟我一样能够修持,得生极乐世界 ,是 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那接下去,四行菩萨就说,那什么叫做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这个是修行人应该 留意 。第一个 以智慧门来说,我们不能求自己安乐而已。再来远离我心,贪着自身,就是要先修学佛法,要培养这种智慧,就是不能单为自己求安乐。那假如 我们 任何事情 不只是单为自己求安乐的话?那同时 破了两种我执,两种我执?就是俱生我执,还有分别我执,假如有智慧的话,就能够破这两种我执,那能够通达无我的智慧。第二,慈悲门,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那远离那什么?不想去让,不想去让众生得 安乐 心。所以你看 我们 有一些自己如果有那种常 常有 那种对立 的那 种心态的人,就是假如别人遭殃的时候 ,我们 内心,口没有讲出来,但是内心都会有一份莫名其妙的喜悦, 些就就是没有,没有办法做得到,能够令众生获得安乐的心 就是假如 我们 说,他不应该有这样子的安乐, 要让他有安乐,因为他就 不好的人。假如 这样的心的话,应该是菩萨要对治的。第三一方便门怜悯一切众生心 远离什么?供养恭敬自身心 就是我们假如有方便的智慧 的话, 就是要 众生为先,不 恭敬供养 ,就 为了自己而已。所以假如我们不是只纯粹是为自己 那所 的一切 跟人家分享的话,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学息的机会。所以市民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那什么又是三种随顺菩提门法那?那接下去这三者就是应该菩萨 常常具足的 第一个, 染清净心,没有杂染 清净心, 就是 以不为自身求诸乐,不为自己求安乐 第二,安清净心,就是能安一切众生 安在里?安 清净心当中。把众生的苦。那为什么会有苦?那 因为 颠倒的心。那假如都能够引导众生获得清净心 的话 ,那就不会有苦了。第三乐清净心 ,就是 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以摄取众生生彼国 ,那 就是希望让众看众生,一起同生极乐 ,这样子的愿心,这样子的一种娱乐,那才 真正的菩萨应该要修学满足的。所以你看,其实净土法门 世亲菩萨 解释来看的话,其实老师非常赞叹。 事情 还有榕树的说法 就是 我们 修净土法门的修行人,就是除了身口意, 常常跟弥陀相应 的话, 日常生活或者是我们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或者无耻的修学过程里面,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学习什么忏悔,劝请,随喜跟回乡 能够让这个净土法门更加的具备质量,那所需那个所愿皆成,那这个 净土法门的一个特殊 一个部分,我们要休息一下了,因为刚好告一段落,我们接下去再看那个药师法门


所以忍辱的范围可以放在内、外,有情、无情,还有身口意都可以解释到这个忍。你可以身忍,但是你的口不忍,所以有些人就拼命骂人,但是又不敢打人那种。或者是用意念来去咒骂人家、诅咒人家,身口又不敢表达出来。这个就是忍辱可以用在很多部分。


我们前几堂课已经有提到六度里面的持戒还有忍辱,它的原则都是规定在人与人间和乐相处为原则,持戒跟忍辱,这个是要对人来说的,对有情来说,这是这两个波罗蜜的一个特质。那在其他六波罗蜜来讲的话,《大智度论》有提到说有两种善心,那善心有分粗的善心跟细的善心,'''粗的善心就是忍辱,细 的善心就是禅定,'''这两种心能够遮掉众恶。《大智度论》有提到说诸烦恼中嗔的烦恼是最重,因为它很粗。然后所有果报里面,嗔的果报是最大。所以大家应该有听过以前有一个王后,她的嗔心很重,后来她是得了什么果报?蟒蛇。


所以《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有提到,就是这里嗔为灭悲之毒,就是菩萨以大悲为为首,但是这个嗔对于菩萨来讲,它是首要克服的,因为假如你起嗔心的话,众生就不敢亲近我们。


所以假如你亲近一个师父,假如那个师父在你眼前发过一次脾气,你会牢牢记住的,对不对?但是你们在师父的面前发过很多次脾气,师父都可以原谅你们,因为师父给人的希望太大,所以都要希望做到安忍。假如我们学习菩萨道的话,真的这个安忍,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乐相处是非常必要的。
34A


上个礼拜上课,院长他说他这他的座右铭,我不晓得有没有写错字,你们看一下:人之聪明才智,都不用来责己,是用来责人,那不用于己所长,就是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赶快去发挥,去救助人家,帮助人家,都用于护住自己的所短,尽量的掩饰不要让人家知道,这个就是世间的聪明才智。那这一些聪明才智,假如你用在佛法上,包括忍辱、持戒、布施,你用错地方的话,你原本很好的,本来可以造功德的,你变成是你的世智辩聪、小聪明。那该忍的,我们忍下来,忍气吞声,那还好过你自己就是在那边起烦恼,造了很多这种不好的业力的话,结下恶缘其实也划不来。导师到后面就跟我们讲,其实这个都没有必要。但是这个初学我们都是慢慢来的,不能够一下子了。


 我讲一个人在 旅游印 度的时候的一个小故事 ……书名叫《穷 人的幸 福》 。所以我们在人 会有很多这样 的一 个小事、 都需要 我们来 忍辱
 我 们今天,延续上周讨论到的精进波罗蜜,那我们下个礼在上课之前,我待会第二堂课,因为有些同学比较晚到,我待会也会在宣布,就是我们实际实际学习禅坐,我有跟住持和尚请教,就是我们下周第二堂课,下个礼拜五的第二堂课。那我们全部到一楼去。这样好,基本上。没有什么,你们没有什么需要准备,就纯粹是准备,就是穿的比较宽松的衣服来,这样就好了,宽松的衣服,如果你们是上班的,下班可能就。就比较难了,不过是,就是尽尽量,我们。下个礼拜的课程有一点点不同了,因为我们今天就会上到禅波罗蜜。今天就会上到,我们今天还是继续精进波罗蜜。是 义的216页。那从上周讨论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已经是精进波罗蜜的尾声,那导师在精进波罗蜜的时候,举了两个法门,然后让让我们来就是要学习修学佛法的人要如何精进,那举了这样子的一个实例,让我们有一个方向好,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就是净土法门,那净土法门就是所谓的,阿弥陀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那这个净土导师,一开头就说第 项的时候,就提到以信愿为本的,以信誉为本的这 净土法门?那他如果是以心愿去入佛道,都可以说他是比较偏重于乐行者,就是他没有那个勇气,勇气去做一些男性或者男 的这些修辞的方式。那念佛法门, 经典上认为他是比较热情一点的,就是他不是很辛苦的,不是很辛苦的,你们你们觉得念佛很辛苦吗?不会,所以就是热情法门了,当然也不是说跟世间的那些方法一样,就是娱乐的,不是那种热情,他这里的热情就是比较轻松的而已了。因为一般如果是按照正常道的话,就是你要修六度波罗蜜,那你就要实际到人间,到人世间去做布施,做忍辱,做持戒等等,那。那一些跟净土法门的方法是有一点不同。那再来就是导师也,形容他是一个就是经典形容的了,是一个他律的法门,就是因为仰仗阿弥陀佛的一个功德,所以大圣经导师在这里有提到说虽然他赞叹非常非常多的净土,但是,特别这个阿弥陀佛净土,特别跟这个沙婆世界有缘,所以,佛释迦牟尼佛,也赞叹的比较多一点,这样,大家如果有,念过阿弥陀经就知道了,所以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个法门,好看。第二阿拉伯数字二,虽然,我们说,释迦牟尼佛赞叹极乐世界是非常殊胜,不过因为佛佛道同了,他当然也不是说有什么,非常,不同,最主要就是极乐世界,他阿弥陀佛的本愿,跟其他佛的本愿有一点点不同。所以他所愿力,所被自功德所形成的这个世界,看起来,众生看起来或者差别相看起来,它就比别的净土来得殊胜。所以导师在这里说,当然在这种差别项来说,它还是比较殊胜一点的。因为它是比如说黄金铺地等等。那这一些是比较特殊,那这个是第二项,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那经典上是记载说这个极乐世界是在我们的西方十万亿国土以外,那这个是超出我们的想象。最近大家不晓得有没有看那个天文学的那个报道,说我们银河系以外,还有发现好像有一个新的这个星系和银河系,所以科学家有认定说,可能在我们之前认定的银河系的范畴以外,可能还有无量的世界。所以我觉得像世尊这样子的神通,或者是这种佛国净土,那是,那是离我们这些凡夫的肉眼或者科学所能够测验到的,我想是很正常,再来看第二项,阿弥陀佛所表现的特色。那我们都知道阿弥陀佛就是大家耳熟能详,就是有48愿,但是比较少人全是阿弥陀佛,我的24愿乃至还有一个叫36愿,还有一种说法是36愿,所以阿弥陀佛不管他是发发几个月,那比一,一般我们的凡夫,他的愿就是比较多,我们要发一个四弘誓愿,都觉得好像,做起来蛮困难的,发要发24愿或者48愿的,那真的是要蛮有勇气的。我们待会我会带大家看几个月,那跟我们比较关切的几几则愿?大家就知道,他的悲心,那这种极乐世界的兴起,导师说是佛的悲智功德所形成。那而且肯定地说,阿弥陀佛。肯定地说,我们看二之一,第二行,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乃至十念。后面这句话是重点,大家画起来,只要你能够做得到,要做到这样子,做到什么程度?专程前进,一心不乱,就能够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导师他写书,他不会说,他所要强调的是什么?其实如果按照导师这样子的形容来看的话,我们念佛要念到非常的专程虔诚,或者一心不乱的话,还是要靠自己,你要用功用到这样子的程度,阿弥陀佛才会出来,才会出现。如果你没有自利自自己的这个用功没有用到这样的程 的话,那也没有办法跟佛力感应到家。想了解吗?所以不是我们这样子,随心散乱心,这样拿着念珠这样晃来晃去念,这样子就能够一心不乱。那个是还很遥远的,我们待会下一页就会提到。所以这个法门老师说特别他有这样子的一个说明,就是他让众生在临终 的时候 ,有这样子的一个,希望就是死后,能够到这样子的一个,一个能够继续修学的场所,那这样子的净土的设立的话,是非常特殊。那在这里,谈到我们修学佛法的死后问题,在这里,我有想到一个印度 的一个小故事 ,你们听听了,在古,就是古代的印度,或者是现代的印度,都有一个传说,就是凡是印度 ,他们死的时候,如果这个身体能够葬在恒河 话,是一生的荣 ,而且他们认为说恒河,是能够让他们永生,让他们永生,那所以,很多,一些有钱人当然不说了,那有一些没有钱的那些乞丐,他们就是要临终的时候,都会到,因为平常可以身体健康的时候,可以到处去企划,但是如果你临终的时候,他们就要到这个恒河旁边去住下来,然后就在那边继续,其实那就是因为临终了,所以他们他们一生的愿望就死了,然后就那个就葬在恒河里面这样子得永生。那其中有一个旅行家,他去到这个恒河旁的时候,就是看到有这样子的情情况,他就很特别的,他就看到有一个老老的乞丐,那他就问他说,老乞丐,我去年来的时候你你还在?你也在?为什么你人家不是说恒河旁边的这些老人都是将要死才来的吗?你为什么我去年来的时候你你也来,你也在?今年来的时候你也在,你怎么可以这样?然后这个老这个老乞丐,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虽然都死掉,但是隔天早上又复活,我也没办法,他要这样子我也没办法 。所以 你今年来后还可以再看到我。所以其实,假如 我们 把我们的那个每一天,都有做这样子的观察,我觉得我们不会,计划,有时计划太长。当然不是说不可以计划,只是说有时候当我们的计划跟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的时候,我们是很难过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其实每一年乃至每一天我们都有生死过一次,其实假如今天就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的话,那终止睡觉如死了一般,那第二天有没有起来,那个都无怨无悔。那这样子的话,可能生命会非常有价值,我们回到本文第二,阿拉伯数字二。那 极乐世界,因为它有,这样子的一个功德,所以,物质非常的丰富。没有这一种求不得苦。或者是没有,因为大家都是诸上善 。所以来到那个地方,也没有验证 苦,爱别离苦,当然,因为它是化生,他不是业力所感,他不是,父母交合,所以,是莲花化生的话,他就没有生老病死苦。那这一些在沙婆世界是没 的。所以这一点来讲的话,极乐世界是让 很多 不同根性的众生到那里,能够非常安稳,非常的,就是安定的继续修行下去。所以导师这里有跟我们形容说,虽然这些人虽然极乐世界有分上品,中品,下品,但是,只要你拿到一个品,那就没关系,他说终止生死。还没了,还没修行完成了,但是已已经可以说已经了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到那里报道了,到那里报道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了。 这样 第三,总之,极乐净土修学,不论时间多长,那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所以,我们初学者,导师说出针对初学,老师说,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心性缺弱,这是第一点,信心缺了。第二,菩萨道难行。第三,恐怕堕落恶肾。第四,害怕,死的时候?随业力去漂流的话,不能够去向佛道的话,那不妨选择成念阿弥陀佛讲。那上面的这些原因,大家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那假如我们是的话?那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是,是非常妥当的,我们看下一页两百二十两百一十七页三一净土 论典,来说,五门而修。一,五门而修。那导师在这里?又跟 般的称扬净土的法门的高僧 德的说法有一点不同,导师还特别留意到,像龙树菩萨,或者是这一些,世亲菩萨的著书,对于净土法门的著书 那解释得非常特殊。 我们来 看一下,成念阿弥陀佛应该礼拜,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以净土的论来说,应该以五门渐次而修。那当然,假如你能够从礼拜赞叹,礼拜就是深夜,赞叹就是口业,那而进入止观,然后回向只,我们等一下注脚会看到子就是修定,观,就是修慧,回向,就是修大悲心,因为回向众生,也就能够让智慧慈悲跟方便具足那所以能够速得不退转就是阿毗跋致菩萨。所以龙树菩萨在论典也说,我们上个礼拜有提到那求不退转的菩萨,或者阿维越致菩萨,那不能只有意念心里面想,或者是口聪明,或者是身体理境而已。还要什么?还要修止观跟回向


''' 、為「攝化」「護 」於眾 生而修 忍度'''
所以我们来看 下注脚30跟31这些是在净土方面比较少人谈的,我不晓得,就是周三的那个主连老师的课,会不会提是就是晚一点会不会迟到提到这些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五门渐次成就,就是往生论。往生论注脚30,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就是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那什么是五念门?一,礼拜二,赞叹三,祝愿四,观察五回向,底下就是他的解释。什么是礼拜?就是生,要礼敬阿弥陀佛,然后想要往生那极乐世界去,就是我们的身体也要常常礼敬佛陀,礼敬阿弥陀佛。所以这个是深夜,这个是深夜。所以我上个礼拜不是跟大家说,大家如果晚上睡不好的话,多礼拜一些佛,然后再睡,一定很好睡。你们有没有去尝试?有。有有没有效?没笑。那你掰得不够多。你要拜到天旋地转了,一倒下去就睡了,那就拜个不够多了,你拜个300不够。真的300不够。云何赞叹?什么是赞叹?口赞叹?就是要称如来的名字,名号。要要发愿,要向佛的这一种如来的光明之相,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要如他所彰显的这种名义。来赞叹,来赞叹。如实的修行。第三,什么是作用?就是心要常常祝愿,就是一心专念,这是关键字。一心专念,你不能够说三心两意,三心两意是不能转念,那要专业的话,一定一心,所以你得禅定。我们说得禅定就是一心,我们的心,是很难能够专注在一个地方,很难能够得一心,所以要修经过修学禅定,才会这样子得到这样的训练。所以我们上大致都论上个礼拜有提到,六度的一个特质,就是它精进。为什么说可以设在智慧门?就是因为禅定跟智慧,如果没有精进用功的话,是不会获得的,你求都求不到的,就是一定要自己,比如说要经过训练,打坐,或者是观察这一些过程,才能够获得这样子的成果那否则的话,是不可不可能。所以我们心要常常祝愿,就是希望能够往生极乐净土。然后,希望能够专心地念,一心不乱,那就能够让我们如实地修行什么?什么?它就是子子。所以在净土法门要成就这种禅定,这种定的一心,它跟一般我们学安般念,安般念或者四无量心的方法有一点点不同,就是它的方便善巧不同。他说他如果按照这里的形容来看的话,就是我们的心要住在里?要住在说念念往生,念念阿弥陀佛,这样子才能够得到禅定。但是他跟修安般念有一点不同的话,所以我下个礼拜要教,如果我们到一楼去打坐的时候,我教大家就是安般念。因为在那么多餐法里面,安般念是最安全的,就是熟习观,它是最安全的,你要着魔都很难,所以他是世尊所修的方法,不念,所以我下个礼拜比较会教这个方法。但是我们在禅修如果要获得一星的话,那就是我们的信 ,我们的愿心,要持续不断,持续不断,这样子的作用才有力量,而不是我们在佛像面前,只是说,愿我往 极乐世界,这样子的那个一心,是达不到的, 且很杂乱,比如说你给我们拜佛下去,虽然口念,比如说南无观世因菩萨,这经过,这个过程,不晓得想了多少样事情,你看我们可以那个念头可以中断,就是比如说我掰下去这个动作,中间我们的信念,可以穿插非常非常多的念头,你你如果是自己用功,你会发现我们的心,要一心是很难的,真的太难了,所以要经过训练。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说,要怎么样让自己就是从非常多的这种杂念当中慢慢训练成一心?那是要逐渐来。所以导师跟我们说,比如说我为什么说叫大家你慢慢的拜佛,拜佛是深夜比较粗,所以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信念有没有杂念,很容易发现很容易发现。那你在拜的时候?你如果发现自己杂念还是很很多的话,你继续摆,你摆久一点,他就没有理想那么多事情,比如说你打坐一样,你觉得说打坐半个小时,几乎半个小时都被那个杂念乱到自己的心很累,你知道吗?我跟你讲,如果你要降服这种,你继续做,你继续做。我曾经问过一个老师,我说老师,我们坐下来,每个晚上只打坐40分钟,我说每个晚上坐下来都是杂念,每个晚上都杂念,我要注意这里都注意不到,断断续续。那这个老师就。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他说你就想,继续想,想着你不想的时候,他自然就不会想了。这样。后来我觉得,就是假如你喜欢,你能够相应打坐或者念佛,你就是那个时间要拉长一点,你就看到你就能够把这个散乱的心能够收回来。因为我们平常,平常当中我们放出去太远了,就你这样放风筝,放出去放太远,所以你说那40分钟一个小时要拉回来,我看还没有拉到一半,就这样回向这样。所以你就没有都没有觉得过自己曾经有一心的那一种喜悦。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可以慢慢经过训练的。当然我跟大家说,要记要训练这种一心,也有一些方法的,如果你们不怕的话,我可以跟你们讲,以前我在学,我们在学经行的时候,那老师你比如说我要跟大家说,你这你可以学习念佛,就是进行就是从这里走过去,走到墙壁那边,然后你再走回来,就像直线的走,那以前我们年轻,刚学的时候这样走过去,走过来一条路这样子走过去,这样子才没多少距离。但是那个妄想多得很,多的你都很像,有时候会模糊掉自己在用功的所缘是什么,那多几次过后,我们的老师就知道我们没有进步,他就说要你我们专心,可以呀,换场所,走桌子上面走桌子。就是这样,从头走到尾,从尾走到头,这样你就是如果你的桌子是这样子的话,你们走一走看看看你们能不能很专注,我想一定很专注。你怕摔下来吗?你们要不要试一下?如果你们不怕的话,是可以让你们试试。因为我觉得学佛 行,我们不要再太在意这种外向,就是要保持形象,要什么实际能够对治烦恼,那个比较重要一点。这些只是工具。我请问一下,刚刚老师就是说你打算打造的时候,方向。但是有一个那个那个情况你知道吗?就是说到达妄想到最后来会很累,对。很累,然后会睡着,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你是想到累了,变变成。而且我跟你讲,如果我们只是想一件事情,比较不会累,我们是想太多了,那变成多到。真的是。你看我们如果要想一个人,你只是想单纯的一个人,你一直讲你都不会累的,但是如果又想这个好的又坏的,又好的又坏的,你这样子交叉,我跟你讲那个我们的。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睡觉,其实是因为想到累睡着了的,它不是安眠的,它不是安眠,他是想到累了,然后睡着了这样,所以你看我们其实这样子的情况就是你就是我们要给自己就是你磨练的那一个要求。要稍微高一点。高一点,比如说我刚刚说的是惊喜,打坐也一样。打坐,你下个礼拜,大家试看看,我们在一楼,你是看看你能不能专注了,如果不行的话,我在改变方法,就是你们坐桌子上面,坐在桌子上面,因为坐在桌子上面你也你你你试看看这样子摇摆一下看,你就知道,我们的心非常难收涩,非常难专注,那假如我们的环境是有很多风险的话,我们就会知道生命在旦夕之间,那就会比较能够专注。因为我们太过放松自己的心,所以有时没有方法收回来的话,你看念佛,为什么我们很难念到像印光大师,或者是什么,以前那个古德念到时候很多感应没有,就是因为我们不够成。不过自成,老师讲的,做不到这个,专程前进前进。所以没有办法能够感应到脚的,真的没有办法的。那假如你要的话,你不要我我也没办法。如果你要的话,那你也可以自己在家里试试,看看坐在桌子上,你下个礼拜给我报告看看是不是比较有效果一点,还有问题吗?


'''1、【成佛一定要修集攝受眾生的「布施」,護念眾生的「淨戒」,才能利益眾生而後成佛。'''


'''2、但眾 生是 愚昧 的,可 能會給予布施 而不 知感恩 ,或 反而相仇害 ; 護 眾生而持戒 眾生卻偏 來嬈害 的。如不能 堅忍 施與戒 功德 ,都是 會因而破壞 的。所以 菩薩非 忍度 而忍成為菩薩 的大行 了! 】'''
师父刚刚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个所缘。打坐的时候,当然刚开始你可以按念,然后。那后来你认为说这样子并不能够真正往 ,所以应该说缘是在念佛,那这样子就是配合呼吸吗?那你念佛心中念的时候要配合呼吸吗?这里的念佛法门并没有叫我们要配合呼吸的。不用,我的意思是说你你在打坐的时候,你你也是在心里在念佛?不一定。出身。 不是这样子?如果念佛法门 你纯粹念佛,你当然有一些法师有教我们说他 以做,它可以结合。没有,这个也是打坐的,一心专念这个作用也是要打坐里面的。所以他这个作用按照这里的字眼来看的话,他不是想就是我们不是在佛前佛前这样子一念而已。 而不 是,他是真的是坐下来的,真的是坐下来的 那心是设在这个佛的功德 者是愿力里面的。如果绕佛的时候念佛?绕佛 时候也是也是可以 念, 可以。只是说在在我们五根那五根在动的时候,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在动的时候,要得到一心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坐下来,没有。不一定要坐下来,但是你至少要停住,你 培养一心 话,一定要停止停止 这样 果你身体的动作全部在在动的话,是 能够得到的。你不要跟我说那些禅宗有人站着一只手这样指着往生 我们不要跟那些禅宗大师比了,回到我们凡夫生这样子来学,所以最后也是在定 时候也是不出声 就是心中默念这样子就是 静下来。五跟六就是他只有意念,就 只对我们到禅波罗蜜 时候,老师会提到这个部分,这个是住愿,就是第三个第三门 那第四门的话是观察,就是用智慧去观察什么?或者是用正面来观察什么?观察三样东西, 所以 他的你看净土法门的毗婆舍那v83,观察他是观察这三样东西跟我们 安般念的观察 太一样,所以你假如大家要修净土法门的话 应该要把这一些重点要学起来。第一个观察佛国土 功德庄严,那 家也许会说,我没有到过极乐世界,我怎么知道古德有把它有一些修 的那些修行者把它画下来,有没有?你就是要抓那个净土世界的那个影像,就是你要关,比如说要观鸟,观水,关注,你不要说那个图,有 个极乐世界图很复杂,你会感觉很复杂,如果是,但是你如果要修净土法门,要关极乐世界的话,那就还是要看那个图,这样再来的话就是观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你就是选一尊你很相应的阿弥陀佛像,然后就是大张也好,小张也就是常常看着,那看到就是你一闭眼睛,他那个影像就出来,就好像你们在意念你的你的爱人的时候,那么清楚,那就成功。所缘成功。


第三的话,就是要观察诸菩萨的功德,就是因为莲池海会是佛跟菩萨一起,所以我也也同时可以依念一些菩萨的庄严,像观世因菩萨,大师子菩萨这一些,第五门,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祝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所以你看他的大悲心是透过什么?回向功德来培养的。你看,所以我们普贤十大愿说随喜回向,或者是,我们常常做一个功德北传,有这样子的一个有这样子的一个方面上讲,就是比如说我们说法过后还是做法回购不是有回向吗?原来你看那些古德,他们是截取这一种修行法门的一些精华,而编成这样子的一个修辞的仪轨,其实它是有意义的。假如我们懂得的话,就是在回乡的时候,其实是要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比如说愿众生都能够皆共成佛道,这些其实就是在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不忍众生苦,是要这样子培养的。所以你看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要实存五官,不要散心杂话,就是这样,不要说吃饭了,就是行住坐卧,大大家,如果你有看过进行品进行品或者是比你的用,你就知道真正一个菩萨的一天的生活里面,它促进能够关照任何的法律?念念都是回向众生,就是回到他关怀众生这一点上。为什么?因为大乘的菩萨是以什么为他的原则?以利他为原则,利他不是自利,如果你是自利的话?以自利为原则的话,那就是二乘的性格。那假如你能够做得到念念众生的话,那就是,以利他为先的话,那这个就是菩萨的一个特质,那这一点我们已经谈过很多次了,这个就是午门建设成就。再来看注脚31,这是四行菩萨所解释的,也是往生论,如是菩萨舍摩他毗婆舍那广列修行,就是菩萨在修学这个止观的时候,那能够让一个修行者成就柔软心,这个其实是要经过条件,我们的心才会柔软,否则的话,我们听到不满意的事情,一句话,可以让我们整晚翻滚,没办法入眠,我们的心是非常,刚强难化,在经典上形容是叫做刚强难化。,叫做什么?外柔中干,,外柔内刚。还有?什么中干?中干前面是什么?外墙?中干,外强中干。所以我曾经也有碰过不少人,凭表现出来是非常的柔和,语言,性格很柔和,但是里面的那一种那种自己的我执,自己的成见是非常的刚强,那这一点是假如自己不能发现的话,那是要得到直观,那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家知道为什么说有直观心地会跳楼吗?就是我们假如其一个痰盂盖,比如说我很喜欢吃这个面,你起贪欲盖,假如你没有禅定的话,你会随着这个盖,它会把你覆盖住,其实你已经被它盖住了。你你不晓得。然后你会让你的这一个这个贪欲心满足了,放下了,才回到你的那个没有这个贪欲生起的时候,我们平常在五盖生活当中是很难发现。那假如我们在这个柔软的情况里面,能够发现痰盂盖,在非常逆境的时候,能够发现陈灰钙,这个时候其实有些时候,是要有调柔柔软的心才可以发现你,你的心假如能够柔软的话,散发就能够生起起来,所以柔软性从里来,他是要赔,就是要经过训练,要经过训练。所以你看为什么古德,大家,你如果是喜欢看高僧传,不妨去看一下。你们有看过玉林国师吗?玉林国师?他非常小说性的那个国师,那有一些人没有看过。玉林国师他没有成为国师之前,他还是小刚出家的时候,小和尚的时候,他有一个师兄叫什么叫什么?他有一个师兄玉兰玉兰国师,他师兄其实是度化他的一个一个一个长者,那他有一次,就是因为他师兄的表现,就是疯疯癫癫的,就是那一种,叫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性格,有一次有一个有一个人来,就是有一个员外来拜访他的师父,那他师父就说那个员外问这个师父说,师父你有几个徒弟?他说我只有一个半徒弟,我只有一个半徒弟,那这个玉林,玉林在旁边,那时候他还小孩子。他就说,我看我的师兄,都是那么糜烂,那半个应该是他,一个应该是我,你知道,一个半马,一个半土地。然后他就逮到机会,然后他就问他师父,师父,请问你说的一个半?我是半个还是一个?然后他师父跟他说你是半个,你师兄是一个,那他就很纳闷,说为什么这样,他不服气,他说平常师兄都在房间睡觉而已什么他后来他师父就知道,这个是时机到了,他就叫他师兄过来,然后就说你们两个,现在听师父的话就是我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你把法华经抄完给我。法华经,一字不漏的用毛笔抄给我看谁抄得最庄严,那就谁比较有修行。那这个玉林就就拼命抄了,人家抄那他在抄,平常还是要吃饭,所以他经过他师兄的房间,都整天在睡觉。他就说,我看,这是不用比的,一定知道那半个就是他了。那当一个礼拜的时时间到了,那玉林也刚好把那个井全部抄完,那抄完的时候他拿去给师父的时候,他师父说,写得不错,那他就他就趁这个机会想把他师兄就就修理一番。他说,那师兄的?师兄整天在睡觉,我看他是还没有叫来,然后师父就回答说,你师兄三天前就交来了,然后他就真的是拿出来,拿出来给大家看,你看,写得比你的庄严,他的师父就跟他解释说,你的师兄是再来人,你不要小看他,所以那个半个是你,一个的是你师兄就调教他。所以,其实我跟你,我就是有时候我们在看高僧传的时候,古德学佛,不像我们现在的人学佛那么轻松,那么愉快的,你以前学佛都要被磨的,现在和师父凶一点。兔子和尚讲话大声一点,就说呀,我看这个寺庙没有正法的,我要离开了,怎么可以起嗔心。你去看一下那些禅宗故事,你去看一下,其实真的凡夫,我们不管说这些长者有没有修行我们不管,但是我们听到这些话,我们跟没有学佛的人的反应是一样的,就是不喜欢,然后逃避,然后?远离,一样一样,那学佛过后没有什么进步的话?那这一些是能够检验自己,那是应该还要大大死一番才能够有所进步那,否则的话是很难的,我们继续来。这是调调柔心。再来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方便回向。那方便回向到底又是什么?那接下去就解释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那其实就是,礼拜等五种修行所及的一切功德善根,那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做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国,愿众生都能够跟我一样能够修持,得生极乐世界,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那接下去,四行菩萨就说,那什么叫做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这个是修行人应该要留意的。


那要布施,要持戒,我觉得假如我们在实践的过程里面,也有这样子的一个考验的话,那自己就要学习忍辱。


'''3、世間尚且 忍為國』71 『小 忍則亂大謀』 何況 無量 死中度眾 而成佛 的大 ,那有 忍而 能成 就呢!'''
第一个,以智慧门来说,我们不能求自己安乐而已。再来远离我心,贪着自身,就是要先修学佛法,要培养这种智慧,就是不能单为自己求安乐。那假如我们任何事情都不只是单为自己求安乐的话?那同时会破了两种我执,两种我执?就是俱生我执,还有分别我执,假如有智慧的话,就能够破这两种我执,那能够通达无我的智慧。第二,慈悲门,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那远离那什么?不想去让,不想去让众生得到安乐的心。所以你看我们有一些自己如果有那种常常有那种对立的那种心态的人,就是假如别人遭殃的时候,我们内心,口没有讲出来,但是内心都会有一份莫名其妙的喜悦,这些就就是没有,没有办法做得到,能够令众生获得安乐的心。就是假如我们说,他不应该有这样子的安乐,不要让他有安乐,因为他就是不好的人。假如有这样的心的话,应该是菩萨要对治的。第三一方便门怜悯一切众生心,远离什么?供养恭敬自身心,就是我们假如有方便的智慧的话,就是要以众生为先,不 恭敬供养,就只是为了自己而已。所以假如我们不是只纯粹是为自己的话,那所有的一切都跟人家分享的话,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学息的机会。所以市民远离三种菩提门 违法,那什么又是三种随顺菩提门法那?那接下去这三者就是应该菩萨要常常具足的。第一个,无染清净心,没有杂染的清净心,就是以不为自身求诸乐 ,不 为自己求安乐。第二,安清净心 就是能安一切众生。安在里?安 清净心当中。把众 的苦。那为什么会有苦?那是因为有颠倒的心。那假如都能够引导众 获得清净心 话,那就不会有苦了。第三乐清净心,就是以令一切众生得 菩提,以摄取众生生彼国,那就是希望让众看众生,一起同生极乐果,这样子的愿心,这样子的一种娱乐 ,那 才是真正的菩萨应该要修学满足的。所以你看,其实净土法门在世亲菩萨的解释来看的话,其实老师非常赞叹。事情还 榕树的说法,就是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修行人,就是除了身口意,要常常跟弥陀相应的话,日常生活或者是我们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或者无耻的 学过程里面,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学习什么忏悔,劝请,随喜跟回乡,那这一些 够让这个净土法门更加的具备质量,那所需那个所愿皆 ,那这个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殊的一个部分,我们要休息一下了,因为刚好告一段落,我们接下去再看那个药师法门。


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众生,你说不修忍,怎么能够活得下去?


'''【所以菩薩非修忍度不可,而忍成為菩薩 的大行之一了!】'''


这个菩薩非修忍度不可,而成为菩萨道重要的条件之一。




'''二、忍的意義'''


'''1、忍是忍耐'''
34B
'''2、忍辱不過是忍的最重要的一項'''


'''※ 從忍(kSAnti)之字義看:【72】'''


'''(1)堪忍、 忍辱:屬意志 '''
我们今天,延续上周讨论到的精进波罗蜜,那我们下个礼在上课之前,我待会第二堂课,因为有些同学比较晚到,我待会也会在宣布,就是我们实际实际学习禅坐,我有跟住持和尚请教,就是我们下周第二堂课,下个礼拜五的第二堂课。那我们全部到一楼去。这样好,基本上。没有什么,你们没有什么需要准备,就纯粹是准备,就是穿的比较宽松的衣服来,这样就好了,宽松的衣服,如果你们是上班的,下班可能就。就比较难了,不过是,就是尽尽量,我们。下个礼拜的课程有一点点不同了,因为我们今天就会上到禅波罗蜜。今天就会上到,我们今天还是继续精进波罗蜜。是讲义的216页。那从上周讨论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已经是精进波罗蜜的尾声,那导师在精进波罗蜜的时候,举了两个法门,然后让让我们来就是要学习修学佛法的人要如何精进,那举了这样子的一个实例,让我们有一个方向好,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就是净土法门,那净土法门就是所谓的,阿弥陀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那这个净土导师,一开头就说第一项的时候,就提到以信愿为本的,以信誉为本的这个净土法门?那他如果是以心愿去入佛道,都可以说他是比较偏重于乐行者,就是他没有那个勇气,勇气去做一些男性或者男人的这些修辞的方式。那念佛法门,在经典上认为他是比较热情一点的,就是他不是很辛苦的,不是很辛苦的,你们你们觉得念佛很辛苦吗?不会,所以就是热情法门了,当然也不是说跟世间的那些方法一样,就是娱乐的,不是那种热情,他这里的热情就是比较轻松的而已了。因为一般如果是按照正常道的话,就是你要修六度波罗蜜,那你就要实际到人间,到人世间去做布施,做 忍辱 ,做持戒等等,那。那一些跟净土法门的方法是有一点不同 那再来就是导师也,形容他是一个就是经典形容的了,是一个他律的法门,就是因为仰仗阿弥陀佛的一个功德,所以大圣经导师在这里有提到说虽然他赞叹非常非常多的净土,但是,特别这个阿弥陀佛净土,特别跟这个沙婆世界有缘,所以,佛释迦牟尼佛,也赞叹的比较多一点,这样,大家如果有,念过阿弥陀经就知道了,所以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个法门,


这个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比如说我的意志,我的堪忍就是要把这个孩子养大,很多妈妈都可以做得很好。


'''(2) 忍可 、認 :屬 知解。'''
第二阿拉伯数字二,虽然,我们说,释迦牟尼佛赞叹极乐世界是非常殊胜,不过因为佛佛道同了,他当然也不是说有什么,非常,不同,最主要就是极乐世界,他阿弥陀佛的本愿,跟其他佛的本愿有一点点不同。所以他所愿力,所被自功德所形成的这个世界,看起来,众生看起来或者差别相看起来,它就比别的净土来得殊胜。所以导师在这里说,当然在这种差别项来说,它还是比较殊胜一点的。因为它是比如说黄金铺地等等。那这一些是比较特殊,那这个是第二项,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那经典上是记载说这个极乐世界是在我们的西方十万亿国土以外,那这个是超出我们的想象。最近大家不晓得有没有看那个天文学的那个报道,说我们银河系以外,还有发现好像有一个新的这个星系和银河系,所以科学家有认定说,可能在我们之前认定的银河系的范畴以外,可能还有无量的世界。所以我觉得像世尊这样子的神通,或者是这种佛国净土,那是,那是离我们这些凡夫的肉眼或者科学所能够测验到的,我想是很正常,再来看第二项,阿弥陀佛所表现的特色。那我们都知道阿弥陀佛就是大家耳熟能详,就是有48愿,但是比较少人全是阿弥陀佛,我的24愿乃至还有一个叫36愿,还有一种说法是36愿,所以阿弥陀佛不管他是发发几个月,那比一,一般我们的凡夫,他的愿就是比较多,我们要发一个四弘誓愿,都觉得好像,做起来蛮困难的,发要发24愿或者48愿的,那真的是要蛮有勇气的。我们待会我会带大家看几个月,那跟我们比较关切的几几则愿?大家就知道,他的悲心,那这种极乐世界的兴起,导师说是佛的悲智功德所形成。那而且肯定地说,阿弥陀佛。肯定地说,我们看二之一,第二行,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乃至十念。后面这句话是重点,大家画起来,只要你能够做得到,要做到这样子,做到什么程度?专程前进,一心不乱,就能够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导师他写书,他不会说,他所要强调的是什么?其实如果按照导师这样子的形容来看的话,我们念佛要念到非常的专程虔诚,或者一心不乱的话,还是要靠自己,你要用功用到这样子的程度,阿弥陀佛才会出来,才会出现。如果你没有自利自自己的这个用功没有用到这样的程度的话,那也没有办法跟佛力感应到家。想了解吗?所以不是我们这样子,随心散乱心,这样拿着念珠这样晃来晃去念,这样子就能够一心不乱。那个是还很遥远的,我们待会下一页就会提到。所以这个法门老师说特别他有这样子的一个说明,就是他让众生在临终的时候,有这样子的一个,希望就是死后,能够到这样子的一个,一个能够继续修学的场所,那这样子的净土的设立的话,是非常特殊。那在这里,谈到我们修学佛法的死后问题,在这里,我有想到一个印度的一个小故事,你们听听了,在古,就是古代的印度,或者是现代的印度,都有一个传说,就是凡是印度人,他们死的时候,如果这个身体能够葬在恒河的话,是一生的荣幸,而且他们认为说恒河,是能够让他们永生,让他们永生,那所以,很多,一些有钱人当然不说了,那有一些没有钱的那些乞丐,他们就是要临终的时候,都会到,因为平常可以身体健康的时候,可以到处去企划,但是如果你临终的时候,他们就要到这个恒河旁边去住下来,然后就在那边继续,其实那就是因为临终了,所以他们他们一生的愿望就死了,然后就那个就葬在恒河里面这样子得永生。那其中有一个旅行家,他去到这个恒河旁的时候,就是看到有这样子的情情况,他就很特别的,他就看到有一个老老的乞丐,那他就问他说,老乞丐,我去年来的时候你你还在?你也在?为什么你人家不是说恒河旁边的这些老人都是将要死才来的吗?你为什么我去年来的时候你你也来,你也在?今年来的时候你也在,你怎么可以这样?然后这个老这个老乞丐,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虽然都死掉,但是隔天早上又复活,我也没办法,他要这样子我也没办法。所以你今年来后还可以再看到我。所以其实,假如我们把我们的那个每一天,都有做这样子的观察,我觉得我们不会,计划,有时计划太长。当然不是说不可以计划,只是说有时候当我们的计划跟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的时候,我们是很难过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其实每一年乃至每一天我们都有生死过一次,其实假如今天就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的话,那终止睡觉如死了一般,那第二天有没有起来,那个都无怨无悔。那这样子的话,可能生命会非常有价值,我们回到本文第二,阿拉伯数字二。那在极乐世界,因为它有,这样子的一个功德,所以,物质非常的丰富。没有这一种求不得苦。或者是没有,因为大家都是诸上善人。所以来到那个地方,也没有验证会苦,爱别离苦,当然,因为它是化生,他不是业力所感,他不是,父母交合,所以,是莲花化生的话,他就没有生老病死苦。那这一些在沙婆世界是没有的。所以这一点来讲的话,极乐世界是让很多不同根性的众生到那里,能够非常安稳,非常的,就是安定的继续修行下去。所以导师这里有跟我们形容说,虽然这些人虽然极乐世界有分上品,中品,下品,但是,只要你拿到一个品,那就没关系,他说终止生死。还没了,还没修行完成了,但是已已经可以说已经了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到那里报道了,到那里报道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了。这样第三,总之,极乐净土修学,不论时间多长,那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所以,我们初学者,导师说出针对初学,老师说,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心性缺弱,这是第一点,信心缺了。第二,菩萨道难行。第三,恐怕堕落恶肾。第四,害怕,死的时候?随业力去漂流的话,不能够去向佛道的话,那不妨选择成念阿弥陀佛讲。那上面的这些原因,大家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那假如我们是的话?那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是,是非常妥当的,我们看下一页两百二十两百一十七页三一净土的论典,来说,五门而修。一,五门而修。那导师在这里?又跟一般的称扬净土的法门的高僧大德的说法有一点不同,导师还特别留意到,像龙树菩萨,或者是这一些,世亲菩萨的著书,对于净土法门的著书,那解释得非常特殊。我们来看一下,成念阿弥陀佛应该礼拜,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以净土的论来说,应该以五门渐次而修。那当然,假如你能够从礼拜赞叹,礼拜就是深夜,赞叹就是口业,那而进入止观,然后回向只,我们等一下注脚会看到子就是修定,观,就是修慧,回向,就是修大悲心,因为回向众生,也就能够让智慧慈悲跟方便具足那所以能够速得不退转就是阿毗跋之菩萨。所以龙树菩萨在论典也说,我们上个礼拜有提到那求不退转的菩萨,或者阿维耶之菩萨,那不能只有意念心里面想,或者是口聪明,或者是身体理境而已。还要什么?还要修止观跟回向。所以我们来看一下注脚30跟31这些是在净土方面比较少人谈的,我不晓得,就是周三的那个主连老师的课,会不会提是就是晚一点会不会迟到提到这些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五门渐次成就,就是往生论。往生论注脚30,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就是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那什么是五念门?一,礼拜二,赞叹三,祝愿四,观察五回向,底下就是他的解释。什么是礼拜?就是生,要礼敬阿弥陀佛,然后想要往生那极乐世界去,就是我们的身体也要常常礼敬佛陀,礼敬阿弥陀佛。所以这个是深夜,这个是深夜。所以我上个礼拜不是跟大家说,大家如果晚上睡不好的话,多礼拜一些佛,然后再睡,一定很好睡。你们有没有去尝试?有。有有没有效?没笑。那你掰得不够多。你要拜到天旋地转了,一倒下去就睡了,那就拜个不够多了,你拜个300不够。真的300不够。云何赞叹?什么是赞叹?口赞叹?就是要称如来的名字,名号。要要发愿,要向佛的这一种如来的光明之相,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要如他所彰显的这种名义。来赞叹,来赞叹。如实的修行。第三,什么是作用?就是心要常常祝愿,就是一心专念,这是关键字。一心专念,你不能够说三心两意,三心两意是不能转念,那要专业的话,一定一心,所以你得禅定。我们说得禅定就是一心,我们的心,是很难能够专注在一个地方,很难能够得一心,所以要修经过修学禅定,才会这样子得到这样的训练。所以我们上大致都论上个礼拜有提到,六度的一个特质,就是它精进。为什么说可以设在智慧门?就是因为禅定跟智慧,如果没有精进用功的话,是不会获得的,你求都求不到的,就是一定要自己,比如说要经过训练,打坐,或者是观察这一些过程,才能够获得这样子的成果那否则的话,是不可不可能。所以我们心要常常祝愿,就是希望能够往生极乐净土。然后,希望能够专心地念,一心不乱,那就能够让我们如实地修行什么?什么?它就是子子。所以在净土法门要成就这种禅定,这种定的一心,它跟一般我们学安般念,安般念或者四无量心的方法有一点点不同,就是它的方便善巧不同。他说他如果按照这里的形容来看的话,就是我们的心要住在里?要住在说念念往生,念念阿弥陀佛,这样子才能够得到禅定。但是他跟修安般念有一点不同的话,所以我下个礼拜要教,如果我们到一楼去打坐的时候,我教大家就是安般念。因为在那么多餐法里面,安般念是最安全的,就是熟习观,它是最安全的,你要着魔都很难,所以他是世尊所修的方法,不念,所以我下个礼拜比较会教这个方法。但是我们在禅修如果要获得一星的话,那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愿心,要持续不断,持续不断,这样子的作用才有力量,而不是我们在佛像面前,只是说,愿我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子的那个一心,是达不到的,而且很杂乱,比如说你给我们拜佛下去,虽然口念,比如说南无观世因菩萨,这经过,这个过程,不晓得想了多少样事情,你看我们可以那个念头可以中断,就是比如说我掰下去这个动作,中间我们的信念,可以穿插非常非常多的念头,你你如果是自己用功,你会发现我们的心,要一心是很难的,真的太难了,所以要经过训练。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说,要怎么样让自己就是从非常多的这种杂念当中慢慢训练成一心?那是要逐渐来。所以导师跟我们说,比如说我为什么说叫大家你慢慢的拜佛,拜佛是深夜比较粗,所以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信念有没有杂念,很容易发现很容易发现。那你在拜的时候?你如果发现自己杂念还是很很多的话,你继续摆,你摆久一点,他就没有理想那么多事情,比如说你打坐一样,你觉得说打坐半个小时,几乎半个小时都被那个杂念乱到自己的心很累,你知道吗?我跟你讲,如果你要降服这种,你继续做,你继续做。我曾经问过一个老师,我说老师,我们坐下来,每个晚上只打坐40分钟,我说每个晚上坐下来都是杂念,每个晚上都杂念,我要注意这里都注意不到,断断续续。那这个老师就。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他说你就想,继续想,想着你不想的时候,他自然就不会想了。这样。后来我觉得,就是假如你喜欢,你能够相应打坐或者念佛,你就是那个时间要拉长一点,你就看到你就能够把这个散乱的心能够收回来。因为我们平常,平常当中我们放出去太远了,就你这样放风筝,放出去放太远,所以你说那40分钟一个小时要拉回来,我看还没有拉到一半,就这样回向这样。所以你就没有都没有觉得过自己曾经有一心的那一种喜悦。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可以慢慢经过训练的。当然我跟大家说,要记要训练这种一心,也有一些方法的,如果你们不怕的话,我可以跟你们讲,以前我在学,我们在学经行的时候,那老师你比如说我要跟大家说,你这你可以学习念佛,就是进行就是从这里走过去,走到墙壁那边,然后你再走回来,就像直线的走,那以前我们年轻,刚学的时候这样走过去,走过来一条路这样子走过去,这样子才没多少距离。但是那个妄想多得很,多的你都很像,有时候会模糊掉自己在用功的所缘是什么,那多几次过后,我们的老师就知道我们没有进步,他就说要你我们专心,可以呀,换场所,走桌子上面走桌子。就是这样,从头走到尾,从尾走到头,这样你就是如果你的桌子是这样子的话,你们走一走看看看你们能不能很专注,我想一定很专注。你怕摔下来吗?你们要不要试一下?如果你们不怕的话,是可以让你们试试。因为我觉得学佛修行,我们不要再太在意这种外向,就是要保持形象,要什么实际能够对治烦恼,那个比较重要一点。这些只是工具。我请问一下,刚刚老师就是说你打算打造的时候,方向。但是有一个那个那个情况你知道吗?就是说到达妄想到最后来会很累,对。很累,然后会睡着,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你是想到累了,变变成。而且我跟你讲,如果我们只是想一件事情,比较不会累,我们是想太多了,那变成多到。真的是。你看我们如果要想一个人,你只是想单纯的一个人,你一直讲你都不会累的,但是如果又想这个好的又坏的,又好的又坏的,你这样子交叉,我跟你讲那个我们的。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睡觉,其实是因为想到累睡着了的,它不是安眠的,它不是安眠,他是想到累了,然后睡着了这样,所以你看我们其实这样子的情况就是你就是我们要给自己就是你磨练的那一个要求。要稍微高一点。高一点,比如说我刚刚说的是惊喜,打坐也一样。打坐,你下个礼拜,大家试看看,我们在一楼,你是看看你能不能专注了,如果不行的话,我在改变方法,就是你们坐桌子上面,坐在桌子上面,因为坐在桌子上面你也你你你试看看这样子摇摆一下看,你就知道,我们的心非常难收涩,非常难专注,那假如我们的环境是有很多风险的话,我们就会知道生命在旦夕之间,那就会比较能够专注。因为我们太过放松自己的心,所以有时没有方法收回来的话,你看念佛,为什么我们很难念到像印光大师,或者是什么,以前那个古德念到时候很多感应没有,就是因为我们不够成。不过自成,老师讲的,做不到这个,专程前进前进。所以没有办法能够感应到脚的,真的没有办法的。那假如你要的话,你不要我我也没办法。如果你要的话,那你也可以自己在家里试试,看看坐在桌子上,你下个礼拜给我报告看看是不是比较有效果一点,还有问题吗?师父刚刚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个所缘。打坐的时候,当然刚开始你可以按念,然后。那后来你认为说这样子并不能够真正往生,所以应该说缘是在念佛,那这样子就是配合呼吸吗?那你念佛心中念的时候要配合呼吸吗?这里的念佛法门并没有叫我们要配合呼吸的。不用,我的意思是说你你在打坐的时候,你你也是在心里在念佛?不一定。出身。是不是这样子?如果念佛法门的话,你纯粹念佛,你当然有一些法师有教我们说他可以做,它可以结合。没有,这个也是打坐的,一心专念这个作用也是要打坐里面的。所以他这个作用按照这里的字眼来看的话,他不是想就是我们不是在佛前佛前这样子一念而已。而不是,他是真的是坐下来的,真的是坐下来的,那心是设在这个佛的功德或者是愿力里面的。如果绕佛的时候念佛?绕佛的时候也是也是可以念,可以。只是说在在我们五根那五根在动的时候,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在动的时候,要得到一心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坐下来,没有。不一定要坐下来,但是你至少要停住,你要培养一心的话,一定要停止停止。这样如果你身体的动作全部在在动的话,是不可能能够得到的。你不要跟我说那些禅宗有人站着一只手这样指着往生,我们不要跟那些禅宗大师比了,回到我们凡夫生这样子来学,所以最后也是在定的时候也是不出声,就是心中默念这样子就是都静下来。五跟六就是他只有意念,就是只对我们到禅波罗蜜的时候,老师会提到这个部分,这个是住愿,就是第三个第三门。那第四门的话是观察,就是用智慧去观察什么?或者是用正面来观察什么?观察三样东西,所以他的你看净土法门的毗婆舍那v83,观察他是观察这三样东西跟我们修安般念的观察不太一样,所以你假如大家要修净土法门的话,应该要把这一些重点要学起来。第一个观察佛国土的功德庄严,那大家也许会说,我没有到过极乐世界,我怎么知道古德有把它有一些修行的那些修行者把它画下来,有没有?你就是要抓那个净土世界的那个影像,就是你要关,比如说要观鸟,观水,关注,你不要说那个图,有一个极乐世界图很复杂,你会感觉很复杂,如果是,但是你如果要修净土法门,要关极乐世界的话,那就还是要看那个图,这样再来的话就是观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你就是选一尊你很相应的阿弥陀佛像,然后就是大张也好,小张也就是常常看着,那看到就是你一闭眼睛,他那个影像就出来,就好像你们在意念你的你的爱人的时候,那么清楚,那就成功。所缘成功。第三的话,就是要观察诸菩萨的功德,就是因为莲池海会是佛跟菩萨一起,所以我也也同时可以依念一些菩萨的庄严,像观世因菩萨,大师子菩萨这一些,第五门,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祝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所以你看他的大悲心是透过什么?回向功德来培养的。你看,所以我们普贤十大愿说随喜回向,或者是,我们常常做一个功德北传,有这样子的一个有这样子的一个方面上讲,就是比如说我们说法过后还是做法回购不是有回向吗?原来你看那些古德,他们是截取这一种修行法门的一些精华,而编成这样子的一个修辞的仪轨,其实它是有意义的。假如我们懂得的话,就是在回乡的时候,其实是要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比如说愿众生都能够皆共成佛道,这些其实就是在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不 众生苦,是要这样子培养的。所以你看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要实存五官,不要散心杂话,就是这样,不要说吃饭了,就是行住坐卧,大大家,如果你有看过进行品进行品或者是比你的用,你就知道真正一个菩萨的一天的生活里面,它促进能够关照任何的法律?念念都是回向众生,就是回到他关怀众生这一点上。为什么?因为大乘的菩萨是以什么为他的原则?以利他为原则,利他不是自利,如果你是自利的话?以自利为原则的话,那就是二乘的性格。那假如你能够做得到念念众生的话,那就是,以利他为先的话,那这个就是菩萨的一个特质,那这一点我们已经谈过很多次了,这个就是午门建设成就。再来看注脚31,这是四行菩萨所解释的,也是往生论,如是菩萨舍摩他毗婆舍那广列修行,就是菩萨在修学这个止观的时候,那能够让一个修行者成就柔软心,这个其实是要经过条件,我们的心才会柔软,否则的话,我们听到不满意的事情,一句话, 以让我们整晚翻滚,没办法入眠,我们的心是非常,刚强难化,在经典上形容是叫做刚强难化。,叫做什么?外柔中干,,外柔内刚。还有?什么中干?中干前面是什么?外墙?中干,外强中干。所以我曾经也有碰过不少人,凭表现出来是非常的柔和,语言,性格很柔和,但是里面的那一种那种自己的我执,自己的成见是非常的刚强,那这一点是假如自己不能发现的话,那是要得到直观,那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家知道为什么说有直观心地会跳楼吗?就是我们假如其一个痰盂盖,比如说我很喜欢吃这个面,你起贪欲盖,假如你没有禅定的话,你会随着这个盖,它会把你覆盖住,其实你已经被它盖住了。你你不晓得。然后你会让你的这一个这个贪欲心满足了,放下了,才回到你的那个没有这个贪欲生起的时候,我们平常在五盖生活当中是很难发现。那假如我们在这个柔软的情况里面,能够发现痰盂盖,在非常逆境的时候,能够发现陈灰钙,这个时候其实有些时候,是要有调柔柔软的心才 以发现你,你的心假如能够柔软的话,散发就能够生起起来,所以柔软性从里来,他是要赔,就是要经过训练,要经过训练。所以你看为什么古德,大家,你如果是喜欢看高僧传,不妨去看一下。你们有看过玉林国师吗?玉林国师?他非常小说性的那个国师,那有一些人没有看过。玉林国师他没有成为国师之前,他还是小刚出家的时候,小和尚的时候,他有一个师兄叫什么叫什么?他有一个师兄玉兰玉兰国师,他师兄其实是度化他的一个一个一个长者,那他有一次,就是因为他师兄的表现,就是疯疯癫癫的,就是那一种,叫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性格,有一次有一个有一个人来,就是有一个员外来拜访他的师父,那他师父就说那个员外问这个师父说,师父你有几个徒弟?他说我只有一个半徒弟,我只有一个半徒弟,那这个玉林,玉林在旁边,那时候他还小孩子。他就说,我看我的师兄,都是那么糜烂,那半个应该是他,一个应该是我,你知道,一个半马,一个半土地。然后他就逮到机会,然后他就问他师父,师父,请问你说的一个半?我是半个还是一个?然后他师父跟他说你是半个,你师兄是一个,那他就很纳闷,说为什么这样,他不服气,他说平常师兄都在房间睡觉而已什么他后来他师父就知道,这个是时机到了,他就叫他师兄过来,然后就说你们两个,现在听师父的话就是我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你把法华经抄完给我。法华经,一字不漏的用毛笔抄给我看谁抄得最庄严,那就谁比较有修行。那这个玉林就就拼命抄了,人家抄那他在抄,平常还是要吃饭,所以他经过他师兄的房间,都整天在睡觉。他就说,我看,这是不用比的,一定 道那半个就是他了。那当一个礼拜的时时间到了,那玉林也刚好把那个井全部抄完,那抄完的时候他拿去给师父的时候,他师父说,写得不错,那他就他就趁这个机会想把他师兄就就修理一番。他说,那师兄的?师兄整天在睡觉,我看他是还没有叫来,然后师父就回答说,你师兄三天前就交来了,然后他就真的是拿出来,拿出来给大家看,你看,写得比你的庄严,他的师父就跟他 释说,你的师兄是再来人,你不要小看他,所以那个半个是你,一个的是你师兄就调教他。所以,其实我跟你,我就是有时候我们在看高僧传的时候,古德学佛,不像我们现在的人学佛那么轻松,那么愉快的,你以前学佛都要被磨的,现在和师父凶一点。兔子和尚讲话大声一点,就说呀,我看这个寺庙没有正法的,我要离开了,怎么可以起嗔心。你去看一下那些禅宗故事,你去看一下,其实真的凡夫,我们不管说这些长者有没有修行我们不管,但是我们听到这些话,我们跟没有学佛的人的反应是一样的,就是不喜欢,然后逃避,然后?远离,一样一样,那学佛过后没有什么进步的话?那这一些是能够检验自己,那是应该还要大大死一番才能够有所进步那,否则的话是很难的,我们继续来。这是调调柔心。再来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方便回向。那方便回向到底又是什么?那接下去就解释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那其实就是,礼拜等五种修行所及的一切功德善根,那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做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国,愿众生都能够跟我一样能够修持,得生极乐世界,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那接下去,四行菩萨就说,那什么叫做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这个是修行人应该要留意的。第一个,以智慧门来说,我们不能求自己安乐而已。再来远离我心,贪着自身,就是要先修学佛法,要培养这种智慧,就是不能单为自己求安乐。那假如我们任何事情都不只是单为自己求安乐的话?那同时会破了两种我执,两种我执?就是俱生我执,还有分别我执,假如有智慧的话,就能够破这两种我执,那能够通达无我的智慧。第二,慈悲门,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那远离那什么?不想去让,不想去让众生得到安乐的心。所以你看我们有一些自己如果有那种常常有那种对立的那种心态的人,就是假如别人遭殃的时候,我们内心,口没有讲出来,但是内心都会有一份莫名其妙的喜悦,这些就就是没有,没有办法做得到,能够令众生获得安乐的心。就是假如我们说,他不应该有这样子的安乐,不要让他有安乐,因为他就是不好的人。假如有这样的心的话,应该是菩萨要对治的。第三一方便门怜悯一切众生心,远离什么?供养恭敬自身心,就是我们假如有方便的智慧的话,就是要以众生为先,不要恭敬供养,就只是为了自己而已。所以假如我们不是只纯粹是为自己的话,那所有的一切都跟人家分享的话,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学息的机会。所以市民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那什么又是三种随顺菩提门法那?那接下去这三者就是应该菩萨要常常具足的。第一个,无染清净心,没有杂染的清净心,就是以不为自身求诸乐,不为自己求安乐。第二,安清净心,就是能安一切众生。安在里?安在清净心当中。把众生的苦。那为什么会有苦?那是因为有颠倒的心。那假如都能够引导众生获得清净心的话,那就不会有苦了。第三乐清净心,就是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以摄取众生生彼国,那就是希望让众看众生,一起同生极乐果,这样子的愿心,这样子的一种娱乐,那才是真正的菩萨应该要修学满足的。所以你看,其实净土法门在世亲菩萨的解释来看的话,其实老师非常赞叹。事情还有榕树的说法,就是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修行人,就是除了身口意,要常常跟弥陀相应的话,日常生活或者是我们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或者无耻的修学过程里面,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学习什么忏悔,劝请,随喜跟回乡,那这一些能够让这个净土法门更加的具备质量,那所需那个所愿皆成,那这个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殊的一个部分,我们要休息一下了,因为刚好告一段落,我们接下去再看那个药师法门


这个是比较少人去谈的,就是知解方面,是属于认可或者认可。古代的那个忍,它是通“认”的。所以忍也可以称为认,就是确认、肯认的意思。


我们来看一下注脚【72】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p.89:
35


<u> 語羼 提, 不但 忍辱 ,忍可( 認透確 ) </u>
我们今天,继续,我们上个礼拜才要进行禅波罗蜜的解说之前来介绍直观的重要,就是修定跟学会的重要,那进行到讲义的221页221在底下直观 cd 第一项定与会或者是指以官,那我们上个礼拜已经稍微有解说过,阿拉伯数字一就是会是以简择为性,v83那这个语词是不管 文或者巴利文,它都是叫做v83那它的意义?就是观,这个观察的意思,它是有一种特性,就是选择微信就是选择。所以导师在阿拉伯数字第三行有 到说有人以为说有智慧,只是明了,就叫管会的话,这个是不合乎经义的,因为明了它只是禅定的一个功能 并不是智慧的功能。我们到后面禅波罗蜜的地方,导师会很详细的跟我们分析这一部分。那再来阿拉伯数字二梵语的什么?他萨马达巴利文也是杀马达,那翻译成子,他的特质,就是心意,精心,心意尽心,就是心住在一个境里面就叫心意尽心,内心相续就是在这个这个境里面,不断的相续,不让他中断,那再来就是定式,看下一页,第一行定是平等慈心的意思,让心能够平等地住在这个所缘当中,那安安心的住在这个静,而不被闪动,那这个子,萨马达这个子?心住在一个所缘上,这个也要分别说,就是佛教有本身所规定,所传承下来的一些修定的所缘跟修观的所缘,那简单讲修定的所缘,我们要成就禅定的话,那有一些谎言是非常有帮助,我们到后面就会有提到,比如说佛陀本身他自己是修念,就是熟习观,佛陀自己他是修安念的,弟子当中也有修不净观等等,那这些就是禅定的法门。那什么是 pps ?什么是会的?方便?会的。方便的话就是观察志向,还有共享法的志向还有共享或者是观察理跟是市里观察。这个就是 pps 。我们到会波萝波密的地方的时候,会在讨论什么是市里的观察,或者是什么是志向跟共享。因为那个有一点,因为他要学过观察跟简洁,所以它的意义非常的生气,如果没有了解很透彻的话,这个智慧也是很难产生起来,那不过折磨他的话,它是比较单纯,就是就是心能够住在一个所缘,就是禅定的所缘,如果能够做得非常的不间断的话,就会养成定力。那这个子跟官为什么说那么重要?那我今天有去翻那个,大家有听过我们的法句经吗?有,那法律经有一句话很著名,就是,若人生百岁不闻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而闻生灭法。有听过这句吗?没有,就是假如你有100岁的话,那不如,就是你今天听到生灭法,就是说在佛法里面讨论到这生灭法,那时候是,比任何东西都还重要。所以假如我们有100岁都没有听过的话,那就实在是太浪费生命了。最近是这样形容,我之前以为说法基金,因为很常人引用这一句话,所以我就很常以为说,法律已经只有这样子的一句话。后来我今天去翻,原来他若人生百岁是有很多个形容,大概有五句,其中还有一个就是若人生百岁不不休息直观,那你也是同样的浪费了生命,这样是修定跟慧。,你如果活到100岁,不晓得怎么修定跟修观的话,那真的是浪费生命。那自己说定更会的一个重要,在佛教里面他有这样子的很多,我们禅宗的故事,都有这样子的一个描述,就是它的重要性,就是曾经有一个禅师,中国,有一个禅师,就是说假如你在他这里修学五年,你满五年的话,那假如你考验及格,你就可以下山,就是你可以去当助教也好,或者是你要自修也好。其中有一个人,他去拜访这个禅师,那五年满了,他就去见禅师,那禅师就要考验他了?那当天下雨,当天下雨。所以这个行者,就撑着伞,去见禅师,当他进到禅堂的时候,禅师就问他说,你要审核及格的话,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那你你刚刚进来禅堂的时候?你脱鞋子,请问你是先脱下左脚的鞋子,还是脱下右脚的鞋子?那你先放在地上,是左左脚的鞋子先放,还是右脚的鞋子先放?你们刚刚是左脚先上的,请举手,右脚先第二方的右脚先放的请举手,左脚尖。那这个行者?他就说他不知道,他不知道。那禅师就说,那再来问你一个很简单的,更粗糙的,就是说今天外面下雨,你撑着伞过来,那请问你的伞,是放在门的左边还是放在门的右边?他也想不出来。所以禅师就跟他讲说,那你再继续续五年还不可以下山,那这个要问大家说,为什么我们要平常,要保持政治而著,其实政治而做。比如说我问大家,刚刚还蛮多人都有举手,你知道自己先放先脱掉左边的鞋子,还是右脚的鞋子?你还清楚?不过这不代表有智慧的我因为正知而著。我们待会会上到。正知而著只是禅定的一个专注小小的功夫而已。他还不代表智慧的,还离波若波罗蜜还很遥远,所以我们今天,待会第二堂课,我们要到楼下去实习。就是就是修这个修字就禅定这个部分。那当然,因为第一次,我们不似乎不会太严格,你们不用太担心。要放轻松一点。那修什么他就修止?它有一个关键就是你,你就是要记住一件事,一一件事情就可以了,你就是你,什么东西都不要管,不管声因,身体的反应,心理的躁动,或者是腿痛什么,你全部东西都放下。禅修后他是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所有东西都要暂时放下,你如果闻到有什么哇思维,你不要想说呀,会不会等一下就爆炸了,在经典里面说你假如打坐被炸死会生起天。,真的有这样子讲?就是你很死的话会生起天,因为你在你在修止修观这样,所以也不用担心这个。所以禅修他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要放下,然后坐下来的时候,你只要关心一件事,其他的事情你都不要管。我等一下做过后,我会调查你们的,看是不是爱管闲事。那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情,就是你守住你的所缘,比如说我待会教大家的所缘很简单,就是熟悉熟悉,那你的所言就是在这个人中的地方,在人中的地方,那有一些人像我以前我在学的时候,其实我我觉得应该很多人都比我利更,因为我在刚学安博念的时候,其实我是抓不到我的复息的,我是抓不到的,我在那枯坐而已。后来我我做了一阵子都抓不到这个习,一点感觉都没有,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我后来我老师就教我修腹部上下的,这是马西的禅法,腹部上下,那修了一段时间后再回来专注就可以了。所以其实,注意呼吸。他,你就是注意这个地方,注意这个人中的地方就可以。那待会我还会在实际再跟大家讲,我们如果注意不到的话,其实没有什么好害羞的,就是你把手指放在这里,因为经典也有人也有人问,佛陀说,为什么我好像没有习,那修安般念的老师,会跟你讲说世界上有几个人没有呼吸,第一个就是死人,那我们还活着。所以一定是有。那有几个关,有几个可能性,就是一就是你的心太粗,所以注意不到,第二就是你本身的喜就是很细,所以你要发现这个习要比别人多一点点那个专注力讲,所以他没有洗有没有洗的那个可能性,那只要你有方法,有老师教你的话,其实他就可以发现,以前我还有遇过,那些女众,她抓不到心,你知道他怎么样吗?那你就很喜欢抹那些油。呀,他就抹。你你不相信,你等一下可以试一下,你抹一下拉拉的油,在这里你的 c 会很清楚,学习呀,也会感觉很清楚,那待会我们再来,在十几十几我们在一楼实息的时候,我再跟大家说,我们先回到讲义这个部分,然后我们现在继续进行,就是二二百二十二的部分。上面。第二,休息止观的次第直观。在佛法里面。老师有这样子跟我们说明,就是他虽然是可以成就定格会,不过他还是有休息的先后吃地。当然导师有说并不是说先完成了子的休息再来修观。不是,因为我很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以前我在我们学愿在长期的时候,因为我们老师教我们说你就注意你的安全,那我们就注意。所以当因为有时注意你短的时间,你要注意自己的主席,你还可以,但是因为七天他一天大概六七只香,你你做到,有时你如果不是很得力的话,你会很累,因为很累,使不上力的时候,就是好像没有无力感无力感的时候,不晓得要怎么办,枯燥。所以那时候小陈我就我们就问那个妖精长老,我跟他说,如果 我们这样的状况怎么办?他说那你不要浪费那个时间,你也不用跟他在那边硬,你就换方法,换什么?换官 所以这里老师有跟我们讲,其实只跟光它是可以相互组成,就是当你修了指的一段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吸引力 足的时候,你可以换来观。观什么?光说,我懂到的佛理,比如说你可以念一遍心经,或者你观察这个心经,说五蕴皆空,色受想形式等等的这一种道理,当你关了,你觉得说感觉身体开始又能够安定下来,那你就放下那个官,然后你再回到你的所缘。所以只跟关它是可以互相这样子搭配来修的。所以导师在讲一这里有跟我们说明,他说事实上主观是可以相互组成,在没有修成,只在没有修息子成就之前,也可以做散心的观察。那为什么说先修止?是因为如果按成就来说,就是假如我们要得到 pps 那的成就?一定要先有值的成就,就是指的成就完成了才会产生 pp 神,他的成就因此而说先有子而才有关。 是并不是说修完了定才来修观。那这一点大家应该可以了解了,那看第四行,阿拉伯数字一的第四行,如定心不成就,那光会也就不可能成就。所以我们在学波若波罗蜜的时候,大家有三大制度论的同学,我不晓得你们记不记得,我们在卷15的地方有提到一个一个一个重点,就是若散乱心,则不能见诸法实相。就是说假如我们要在一个暗室里面见到里面所有的这一种做法的话,那假如你那个灯光,或者烛光是摇摆不动的话,你是看不清的,那一定要非常稳固,非常稳定,你心的状不会受这个散乱影响,那你才能够把室内的一些诸法看得很清楚,就把我们的心法看得很清楚。那当然我们在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先决条件要先培养,那这里第一堂课我就是会带大家看一些,全方面的重点,第二,经中说直观惭愧,或者是定慧,总是先定而后悔,这个是休息的必然次第,不管你怎么说,他一定要先休息直观,然后如法的次第进行,这样子才不会有差错。那自己说只跟官有很多种说法,我们来看一下注脚九。注脚九看导师控制探究的说明,定更会的休息是要经过休息而成,我们待会后后下一页也可以讲就是定更会,他不是说你遇到境界 忍耐 一下 那就可以修 辱波罗蜜这样禅定跟智慧比较特殊,它是要你自己挪一点时间来用功才休息成的,他不会说你这样吃饭,或者是你走路专注,这样子就能够得定会不是那么简单,他要专注力非常强,而且非常的持久,那才会有这一种禅定的产生跟智慧的产生。如果你太短暂的话,它的力道是不够的,弹力量是不够的。分别说修止就是什么?他可以得定,修观,毗婆舍那 以得慧。直观只是助于心,让心住于一处,观是事理的观察。在修辞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关,而是,相互组成。所以咱经常有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观,修习观礼,以成于子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所以,休息。其实在佛教来讲,它有两种方法,所以我发现的地方,是我们现在,如果大家稍微有助于禅修的话,都有这两种方法,第一个就是先修止而后修观,就是如果大家遇到一些老师,他纯粹教你熟习惯,或者是不净观,那这一些就是属于先修止,后成关,那一些是先修观而后臣子?就是比如说大家有听过吗?西吗?马喜的禅法,或者是说四大差别观,就世界差别观,地水火风,那假如你修这一些业主的话,就叫做先修观而后成子。因为有一些人,你叫他专注在一个地方,他没有办法专注,那佛陀为了要对着这些众生,他就说那你喜欢想,就给你去管。先修观而成子也可以。所以就是,修四大的差别观等等,那这一些就是方法的不同,那当然我我这一部分比较没有学到,就是世界差别观,但是如果是执行观的话,我们都有学过,那假如能够一直观拒修,就能够得到全身不等的解脱解,那我们继续看下一个,科判进正式进入长度就是禅波罗蜜,我们看下一页。禅定在经典上,都有一个特殊的一个功德,就是执,执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在二,二三页第一个就是有提到,这个是禅定的一个重点,我们来看导师的解释,一,为什么要休息子儿能够得到禅定?因为一子而得定,就能承办种种有毅力的事业。所以说执行一处50不办。那为什么说要,让心住在一个地方?这就有点像是你主导他,主导这颗心,散乱的心住在一个地方,那假如你能够持久的话,它会让你达到无事不办的一个功效。那到底什么叫无事不办,待会就会有提到。我们来看一下注脚石直径一处,无事不办。我们来看一下注脚时注脚石遗教经,第四行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有看到吗?就是我们的五根,其实六根是以心为主,所以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我们五根对五尘,色,声,香,味,触,为什么会那么懒着?那是因为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狱未足浴。那这里一教经佛就譬喻说,就好像有一个人,手拿着那个有密的这个,这个仪器,自己,洋洋得意地在那边吃,但是,不见脚下有深坑,那就好像我们,放纵五欲,放纵我们自己的五欲?不知道,我们随时都有这一种无常会在我前面等着我们。那假如没有警惕在心的话?不收拾这个这个散乱性的话?那是后患无穷。再来就是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疼要跳职,难可禁制,当 错之,勿令防御,纵使心者伤人,善事之心置之一处,无事不办。所以当群精进,折伏如新。那以教经是,对比丘说的。不过以教经里面的很多含义。是非常好。好执行一处无事不办。那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办得到?。我们看回上上面的本文第二阿拉伯数字二,修止而能够住心的话,我们身心会引发轻安,那假如身心能够得到轻快舒适的话,那才有行善离恶的力量,导师说我们一般在散乱心的众生很难有力量去行善,所以我们在,比如说在很烦的时候,我们是什么东西都不想做的,我们只是想去放松自己,那假如身心没有得到舒适的话,我们也提不起劲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你看我们学习佛法,假如没有得到申请安,也没有得到心情安的话,那是不能持久的,是不能自救。所以我们不是,我们来上佛学班,我们来听闻佛法,不是要得到什么,我们在寺庙,我们师父们也不会给大家什么,就是要要给大家,就是你在这里能够得到什么?身心的情感,这一点我觉得是我们在物质生活里面是买不到的。买不到的。那一个礼拜或者是多久我们能听到一句受用的法语,我觉得这个比什么都还来得有意义。所以导师在这里解释跟我们说,假如我们在散乱心当中,对于第一个对于欲境,就是无欲的境界的抗拒力是很弱的,因为你很乱,你看不到自己心,看到眼见色,其他你根本不发现,那贪得无厌的时候?得到后患了,得到过分了,才知道自己刚刚起的贪心不对,那这样子的一个贪静的起来,你并没有对抗的力量,那你只有让他收拾的力量而已,那这个是散乱性所常遇到的境界。第二,烦恼的折服力,就是我们烦恼起来的时候,假如没有禅 ,是很难控制。我前两个礼拜不是说有到台中去上课我去台中上课,他们那个基金会,就是上完课有作业的,不像你们这么好好命,不用我在那边上课,他们还要做作业,然后老师不是讲完回来就没 了,讲完回来还要我四五十,大概是三四十分大概参加的人有一百五一百四一百五了。但是交作业的人主动交作业的人大概三四十个。我还要跟他们批改,然后机会去给他们。其中我这一次我讲了一个月讲一次,这个十一十一月上个月讲的这一次就比较特殊,因为我是讲缘起,讲缘起,那我到时会把那些精华都在我们波罗波罗蜜的时候,我也在跟大家讲,那个那个缘起的部分。那讲过后,其中我发现,因为其中有一个作业就是我其中有一个主题就是修道过后得到解脱的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得心解脱,慧解脱。有听过吗?那讲完这些过后,其中就有学生就是写到说他们平常非常仰慕这一种自在解脱的心情,为什么?因为平常我们在世俗的生活里面,遇到的境界,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其中有好几个男中,都说他们的诚心,在家里已经不是只有心里面的称而已,已经除了破口大骂之外,他还有那一种那一种推他太太的那一种那种动作,所以他自己很难过,他说他控制不了,但是他写作业的时候他都敢跟师父发怒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蛮有善心。所以我觉得我们,一般在世间,尤其大家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其实真的是蛮有压力的,老实讲,所以有些人很很仰慕出家众的修行,但是又没有勇气,没有福报来出家。你们就慢慢佩服。看下辈子了。但是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负担,不过我觉得在家人,真的这一个部分,就是对于欲望或者是烦恼的折服力,确实比起出家人来得多考验,考验多很多倍。所以这一点敬请大家,学佛过后,真的是好好的影响我们的家人,大家能够得到这一种烦恼的折服,否则其实纵使你能调整得很好,你不去影响身边的人的话,身边的人生气还是会打你。他不是说你学佛过后我不打你。所以有时候真的是蛮蛮同情的,蛮同情。其实我自己想,我以前我在在学校教书,我以前是教过小教小孩子,所以我很喜欢小孩子,纵使我那时候也是学佛,但是那些小孩子如果顽皮起来,你说不生气,那是只为观世因菩萨了。所以有时候真的你如果是你那种职业跟那种环境会很容易让你起诚信的话,你真的说你能修到能够控制的那么好,我觉得是是在家人是实在太难了。所以这一点希望我们彼此真相,彼此勉励,大家提醒。再来


 所以 論說忍 有三:
  第三就是假如散乱心的话,我们也没有办法让自己内心想做行善的事业,这一些心理都非常的薄弱,总觉得,有心无力,如逆水行舟,就好像我,我听到那个,我之前以为就只有我们一些班,人数会比较少,前两个礼拜再加上大智度论,有没有听我们愿长的话中好像也觉得说,因为大家都认真的,有录因,也有录因,所以很多人知道过后,就有些人就很随意的缺席,请假这样,因为他们说,反正都有的看,而且还有字幕出来,你知道吗?又讲也有字幕,又有人可以看到,不一定要到会日。所以愿长也感触很多,因为真的是我们郭愿长讲一个理由也很好,他说你说你可以在家里一下子能够囤几卷,吞几个小时的的那种,进度,但是你能消化得了吗?。那倒不如我们给自己一些这一些身上的一些机缘,每个礼拜来一次,每个礼拜来一次,两次,让自己触发这种善心。大家还记得我讲说我们如果每一个礼拜来上课都投十块钱去去做布施的话,这一种至少让自己有身上了听法,也是善心,欲界善心这一种,这一种机会如果多让自己学息的话,确实对自己是比较有利。因为我们尤其现代人,我们的思考常常负面的比正面的多的,那除非你我们来这里共修,来这里听法,这里的善知识,这里的通常就不太一样,跟外面的话,你看就比起来就差很多。所以我们能够在这里聚集在一堂,虽然平常回到生活里面还是如逆水行舟,但是应该能改善很多,能进步很多,所以导师说身体如此,身体也如此,他说健康的时候有时也会,心律不振的感觉,但是如果是久病,更加能够让人身心停顿下来。我确实也有看过很多人,当他病到自己也没有,对医生也没有信心的时候,他的生活就放弃了,就放弃,他就就这样子,过一天算一天。这个是很可惜。那卢修止而能住在镇定当中,那你看,依住心而发生,可能性就是,假如我们能够让心住在所缘,当我们宁静的时候,它会产生一种力量,你看,我们通常要有启发,我不晓得大家这里有没有人是作家还是艺术家?我不晓得。假如你是执笔的,或者是你是艺术家,你很在意宁静的环境,你因为那个宁静的环境,会让你有很多创造力出来,很多的那种启发,很多的感动会从创造力出来。当然这个如果按照毗婆舍那的话,这个是属于响应,叫做概念法,这个不是真实的,不过在人间来讲,在人间来讲,这一种让心安静下来的力量,我们是能够发现它的意义,心住在宁静当中会发现它的意义,所以我们心假如能够住在所缘,能够产生宁静的话,会发生一种可能性,就是从身心境当中会产生这种从身轻安当中会产生深情境,因为你体验到身体放松过后那种喜悦。因为平常我们工作我不晓得大家我们如果是我们是常常你有在打坐修行的人,你会发现我们身体其实很容易绷紧,所以有时候你看有一些人工作,他如果是做工厂或者是做什么工作的话,他同样做一个动作,比如说他是做包装,他同样一个动作,每天都在做的时候,他这个手会比较比较比较劳累,所以在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当中,我是在台湾才有有听过这样的名称,就是50件。,我在马来西亚我们是没有听过这50件的一个名称,只是知道肩膀痛而已。那50件我不单只听过,我还听过就是就是纤维化。纤维化,这一些都是要注意,因为假如你透过有休息,禅定的话,身体的放松,它会让我们达到,很快恢复体力的那个状况的话,这个就是能够得到身心安,因为身轻安固,所以我们能够产生神经,静神经经,就好像我教大家说你会去拜佛,白到没有效,你就对这个动作没有信心,你就不会想去做。但是如果你在禅修或者是这种仪轨当中,你你这样子的深深的付出过后,付出力量之后,你能够得到轻安的话,你对这个动作你就会产生信心,比如说你有一些人平常工作压力很大,来这里念做法会,或者诵经,能够喊一下,能够那个意念佛菩萨的那种功德一下,他好像充了很多电,也有这样子的功效。所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那个那个特质。那从心轻安能够得到新经济,所以我们一般在谈精进波罗蜜的时候,要谈人生心境跟心经,心经济,其实要看有没有发生情胺,如果有发生情感的话才能够持久,如果没有发生情感,你这种仅仅是有时是,不是很真实,不是很真实,不持久,可以说不持久,那过去无能不堪的情形全部改观。改观什么?就是你会觉得自己累的事,因为你有这样子的经验过,所以你只要改次,遇到同样,比如说遇到伤心的时候,遇到什么烦恼的时候,或者是心里不安的时候,你就打坐一下,你打坐一下,让心沉淀,你有一些思维就能够调整回平衡点,你不会一直往负面的地方想。假如你觉得你有一段时间你自己的那种散乱,干扰到你没有办法心安的时候,你就做一下真的自己打坐一下,让自己安静一下,当你回到平衡点的时候,你再来看同样的事情,可能决策就不太一样,一直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就能勇于精进,进修那做成所要做的事业那。第三,佛教到底叫我们说,修定过后能无事不办,到底是什么事情?是不是去,杀人放火?不是。真正要做的事情。修禅定,它是能够让我们达到一些效用,这些效用就是一定能够产生的。所以他说无事不办,是要办这些事,不是办什么事。发现的地方。如果按声文人来说,假如修行禅定,就能够获得什么?宪法乐住。宪法乐住就是身现在这个当下的身心会得到轻安,身心会得到平安,就叫宪法乐住。殊胜之见,那就是得五神通等等。分别会?分别会不是说你本来不会分别那么多,你休息禅定过后你会乱分别。不是,他这里的分别是正治而著,正知而住,就是你能够分别我刚刚,是放那个左脚先脱鞋子还是右脚先脱鞋子,你这种分别会很清楚。那得漏尽解脱就是一禅定,能够做 pp 神那关,只成就过后?能做官成就,所以能得解脱。当然在刮胡,就是在注脚11刮胡四的地方,导师在别的一本著作里面,谈得比较广,比较深入一点,比如说我们看一下注脚刮胡是第一得现法,乐住,就是他是献身,就能让这种禅定乐,不单是心净,心的明净轻安,身体也会随地获得轻安。明静是禅定的功德,就是明了跟安静,跟宁静。那得殊胜之见。第二,是什么?书圣之剑当然是五神通。你看刮胡三就是五神通,但是还有刮胡一跟刮胡二,就是假如在修光明想的部分,假如你修成功的话,你的书生之见,这里的书生之见,不是佛法的殊胜自见,这里的书生之见只是说比起一般凡夫,散乱心的凡夫,他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比如说刮胡一修光明想,他能够做到什么?做到跟天人通话,而且还可以问他,你是什么名字,你这个天人是什么名字?这个是叫吕洞宾,还是叫什么,铁拐李,那你还可以问他,还是可以问他们的寿命?你喜欢吃什么,你看这个是光明想有这样子的一个神通刮胡二修静想。静想就是静观,就是静观,在十篇处里面就是白骨观,因为白骨跟不禁有一点不同,当我们身体腐烂了过后,膨胀青淤腐烂,最后剩下的是一堆白骨,那个白骨因为它是干净的,所以叫静观。他这个景观不是说达到清净那个静,而不是它是比起蓝展览的话,他比较干净。在景观,比如说你观地水火风或者关地是平的,地如手掌那么平,没有。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子,没有什么。你观察那个地?如如掌中那么平的话,你这样子的观察所缘,修地偏处能成就的话,这个也是透过这种就形容为静观,因为他不是污秽的东西,它是干净的东西,所以叫静观。那这个是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有没有看到?这四个,地水火风就是大金黄色,白是四种颜色。那你就问说,可不可以修紫色?我喜欢紫色。对不起,我们的禅法里面没有修紫片处。金黄赤白,有十种偏处,四种颜色,我们来看刮胡二的第五行。刮胡二的第五行,比较出体制的部分,光明想就是刮胡一跟刮胡二近景色的观想是圣洁座椅就是假想观。为什么说是假想观?就是比如说光明,我现在看到的是比如说大家比如说你们看一下,看一下台上你你能看得到这个光明吗?感觉得到光或者是说你早上你去看太阳,本来你眼睛是没有什么精神,但是如果你看太阳看久的话,它不是好像有一层白色的在这里这样粘住,有没有?你们有没有这样感觉过?如果你一直注视那个阳光的话,它会一直在,就好像有一个摆在这里,那就改变出就是修那个光明想也是这样,你看假如我们 所以有 一些人睡觉不是要把眼睛盖起来,要戴眼罩,还是说他要在关灯的时候才能睡?为什么?因为白片就是或者是光明光明这个像,他是刚好跟黑暗对立,所以他也是黑暗代表昏沉,所以你有光明想的话是不会混淆的。就好像我们你假如没有办法抓到那个影像,你明天早上去看一下太阳,你要看个五分钟这样,然后你看什么东西都是白色的,有没有?就是那一个想。那这一种假想观是本来是只有一个地方摆,但是你可以用你的心力,把它推演到整个世界都是白,那你力量越大的话,它这个这个推广的那个限度就会越广就叫假想关假相关。比如说再来举例,就是比如说白骨,白骨本来它只是在史诗的白骨上面的白色,本来就是骨头的白色。比如说你就是抓一个,比如说我桌上的这个书本上面它有一个白色,比如说我要修白天书的话,就是本来那个白色只有那么小的部分,比如说白骨也是只有骨头白色,但是当你只是注意那个颜色的时候,注意到成就的时候,用白天就修成就的时候,他的白,是能够推演到你看什么东西都白,它本来是只有一点点白,但是你可以把它推到什么都白,那就叫白片处。那这一种假想观,导师解释说不是真实观,真实观的话就是志向观跟共享观。志向跟共享,这是 pps ,是对于定性的增强,烦恼的对治,而不是影像解脱的生意关系。所以你假如只是在这个定性里面休息的话,或者是只喜喜欢这种宪法了的话,是远离解脱的。所以这个禅定我们只要培养到一个基础,像阿比达摩奖励,假如能够培养到九住心过后的,进行定的话,预计最高的定的话,那就足够做 pps 关了,第 发五神通。再来第三个是得分别会,假如休息禅会的人以佛法说是日常生活去学息的,就是修禅,他也是要从生活去培养。很简单,比如说我刚刚问大家说脱鞋子的事情,那我可以再问你,那你进入会的讲堂,自己做建筑物,你是左脚尖踏上来还是右脚先踏上来?乃至我在追前再去问?你下车的时候是左脚先下,右脚先下,我们好像有一些地方比较可以注意到,有一些地方就不可以,比如说一天里面在分别在这里就是说我们要休息子跟关系,要从生活里面去慢慢养成,它可以细水长流的话,能够让这个定力能够延伸,能够扩大,那假如我们只是在打坐的四五十分,这里用功其实还是有限的。所以要在平常里面,假如你都能够保持正念正值,你一坐下来,很快就能够得到禅定,而不是在那边,在那边放风筝放得太远了,要收回来,收不回来,我们来看一下下一页。声闻人是得知四种功德,那大乘人,是一定能够引发什么身心轻安,还有,神通等功德,这个跟声闻人是一样。再来,菩萨还能够深入顺利,更能够做牢狱众生的事业。总之,佛法的殊胜功德是离不了定的,所以应该要专心修习禅定。那这一点就是导师一再强调,那我们修定的资粮就是前方便,我们上次也是有提过,不过我们时间到了,所以这个部分我们下个礼拜再来说明好了。


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


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


忍可諸法無生性 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
36A


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
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
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
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所以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 


  強毅不拔 意解力;菩薩 此忍力 即能 切外來或內在 惡環境、惡勢力所屈伏 苦難 看得徹底 穩當 ,以 無限 悲願熏心 般若 因種種而引起自己 煩惱 退失自 己的本 心。所以, 內剛而 能無限 忍耐 而內心 不變初衷 為了達成理想 的目 標而忍。  佛法 勸人忍辱 ,是 勸人學菩薩 ,是 大悲 實踐 非奴隸式 忍辱!
  上个礼拜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上到讲义的224页二二,四,那大家回去学了这个,打坐的那个姿势有回家有没有练习呀?有,还是你们只是回去学卧蚕而已?我是没有时间,因为我们后面的进度还是蛮赶的,我原本是自学习,预算要讲到波罗波罗蜜,但是后来我觉得如果太赶的话,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讲得很详细,那讲详细,我们的波罗波罗蜜可能只 进行到前面的一部分,来自学习就要结束了。那至于其他 一些禅 的一些方法,以后有因缘 看看下学期再教大家。因为 管是行行禅,或者是就类似刚刚所讲的,睡觉,其实也是佛陀有教的,是指我,它是有一个知识的,像我们我们出家中就是有有这样子的 个要求就是行住坐卧都要保持正念的话,那你睡觉的时候就是要有一个四指握,就是右侧右侧就是你右手这样子,就是我们都好像看佛像,他都是这样碰着我们 脸,实际上 我不晓 得, 因为以前我在学南传,他们在卧蚕的时候,实际上不是不不是这样,就是惦着你的脸这样子睡 因为这样不可能睡 着对 你起来也是一个手印在这里而已。所 他实际上叫我们 是有一点有一点放开的。这个手有一点放开。那没有。没有时间在,有时间我再教几位同学 然后他们在互 教你们这样,那我们回到讲义来。赶一下进度,我们的禅波罗蜜二四第二项修定的质量中间,那修定的质量,导师在禅波罗蜜这里就提到,有两项 就是,修定 可缺少 质量,就是慈心,还有境界,就是依持诸境界,这里面有两项 就是慈 ,还有境界 那这里因为他已经到禅波罗蜜, 所以 导师只是点到为止,实际上在底下的补充,出处里面?导师在前面的部分,那好,前面几个章节已经有谈过蛮多的 那为了方便,我们就把它再引一次出来。那简单扼要的跟大家说明一下,那修学禅定不可不有两种准备,否则弊多于利,就 依于两者,一个就是慈心,另 一个就是境界。那老师说我们修学禅定不是为了好奇,或者是要得到什么神通来报仇,最主要就是我们希望学的这样子的一个直观 开发我们 博瑞智慧 那以这样子的一个 力?来利益众生。所以我们修学佛法 远大 的目 标应该是为了利益众生,当然实际上着手来说,当然也要从,净化身心开始,否则自己没有体验到任何 佛法, 没有任何喜悦轻安的话,我们 没有办法引导众生也能够一起来得到离苦得乐。所以这些修学禅定的一个内容 导师说这个 是我 一个动机 就是要从存着执念,这个是很重要


那因为有慈心,老师说第二行,心地就会柔和,那容易成就,容易成就。假如没有因为众生这样子的一个为利乐众生的一个观念来修学的话,往往我们也是成就了,会狂妄,因为没有正知见,那会狂妄,不单只是拿来恼人,而且还扰乱其他的众生,那是非常不应该的,那当然,拿来诈骗的那个就是来扰乱众生的,所以这些扰乱众生,他广义的话,包括现在不是很多诈骗有没有?我前几天看报纸还是看里,还有一个一个神秘的,好像是在桃园还是总理,你没有看到那则新闻吗?就是他在他们的那个修修道愿里面,就是有一对夫妇,就好像封掉了就把那些神像这样子摔就是摔他那一间店这样。所以我是觉得蛮蛮什么的,就是修学方佛法,如果没有政治界,那你后面的一些用功,等你得到有成就的时候,有所体验的时候,往往那种体验,那种神秘经验的那种体验,那可能会引发很多我们内在烦恼的一种,另外一种弊端。所以政治见识非常重要,我们不用太急着说现在就要体验什么,很高深的一些毅力,或者是说一些境界。所以导师的著作里面就是不断在强调这一个。你有政治建议?以后你只要一有因缘,因缘一剧组,或者你一碰到这样子的扇子是教你修禅定的善知识,或者是直观的,你很快就会上路,因为你的直接没问题第二项,助于境界,那必须手持境界。为什么?因为假如我们身口意不清净的话,往往也容易,招感不好的一些,因缘,所以行业不端也容易着魔。所以一般讲说修学禅定容易走火入魔,那以导师来说,其实除非你是就是学佛过后,也没有三皈依,也没有五戒,也不懂得时尚,就是连这种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的话,那你修定才容易走火入魔,否则的话,其实不容易走火入魔的。好不容易走火入魔的就是一定是行业不端,才会招感这一种不干净的东西,那也许我们在这一生里面,你选择过过去自己的以往,未必有,但是有些业力是从过去晨曦过来的,那你就要更加的用功,或者是更加的忏悔自己过去的业力。所以我们说学佛,就是古德,中国古代也有说,我写在黑板上,就是我们言道非难,行之难,就是说道理,没有很难,一直就是熟能生巧,你也会讲得头头是道,现在很多人都很会讲,但是真的是愿意去照着这种道理去做的,那个是很困难的。那是很困难。为什么?因为比如说佛教教我们修禅定,第一个条件就是你要离五欲,要离五盖,那这一些就跟我们世俗的那一种享乐的那种心情是相冲的。所以我们在那种生活里面你会觉得怎么处处很像很难得到什么感受,或者是比如说念佛也好,为什么好像念到没有那一种喜悦。所以我们有时就要到一个地方,就是离开我们的世俗的缘,然后到一些道场去参加禅修或者念佛,因为你离开了一些因缘,你专心去,这样子用功的话,你会比较体验深刻。你在家里面,你怎么关在自己的房间?你听到那些声因?你的心都不会在房间里面的。所以,为什么说我们,环境,对初学者是非常重要的,再者第二句,


<u>【梵語羼提 不但 忍辱 還忍苦耐勞 (即認 確定)事理 】</u>
就是说知过非难改之难,知错能改,虽然我们小孩子就都懂了,但是真正会改不容易,所以我们的行业不端,我们不要想到那一种 那些杀人放火,那些恶人,其实行业不断 我们在好像五行功法的时候有介绍一个语词叫做友情,凡就是凡,情有19倍,就是人的人的根性,你们可以分成19类, 19类 只是像这里所讲的贪,嗔,痴,慢,疑这几类而已,有一些禅禅的禅讲,禅修的经验,他分到19类那么细,他说为什么?他说有一些人,生跟口他都能够控制得很好, 是他信念很邪恶。一恶,邪念很恶,那邪念恶又包括很多,你可能是贪的恶,你可能是真的。二 你可能是淫欲的恶。所以这一些在意念上没有表现在生活的。那这一些我觉得我们已经学佛了的人 这一点应该是比较 以发现到了学佛了的人。因为我们比较能够有持戒的话,有三皈依的话,我们身口比较能够防范,但是我们的意念,就要开始注意。所以在佛教里面就有教我们说要自尽其意,就讲那自净其意,心里面要把这一种不好的念头拿掉,修改过来不是三两天的事情,它是要 过方法修行。比如说我们贪欲心,比如说淫欲很淫,淫淫欲念很重,那佛就有教我们要修不净观,你用这样子的观来对着这样子的意,意念的,就是这种不好的意念,你要用这样子来对治,那假如你不在这些方法上用功的话,我们只是知道而已,知道有这样子的过失,但是你要改,没有利使不上力,因为无始无明,太强烈,我们使不上力,那使不上力每次就说,没关系,今生能够听闻佛法,下辈子再修,没关系,如果是我们能保持正念到往生,还不错,但是我们不晓得我们是不是都那么有福报,能够善终。其实在论典上,大毗婆沙论说,其实欲界的众生要真正能够做到那个受,什么寿终就寝,正情不是就去睡觉 他说,极少数可以,极少数可以,所以,这一点,我们应该可以好好的勉励自己,我们继续看补充底下的补充,


  这个事跟理 ,如果 照菩萨道 个, 理是 事, 我们 事相 就是 道理 菩萨道来讲 其实它可以 类似三乘所共证的 解脱的心 境, 也有菩萨 共的心境 。那 理的话就是无自性、胜义谛 个是, 大家 所证 悟到 胜义谛都一样
  那其实它就是解释上面的阿拉伯数字二了,就是 ,如果按 五成功法的内容来说,修定的质量还有调身,调息和调心,我们 看下一页, 225,那绅士最初 习是第二 再来 第三,条形那我们上个礼拜有稍微有介绍过,这 以前也有说过 我们再来快速的看 调声就是 我们 在结痂趺坐的时候就 身体要平直平稳 那要舒适安和 就是 要放轻松 要舒适。所以有一些比较就 比较不错的一些禅修的地方的话,他们还开冷气,他们还有开冷气,因为你要 那种状况下 你比较容易进入状况。当然我们不是 我们要懒惰 个环境,但是这 有借助一些帮助 一道一些出血,如果久学是比较不会,比较 。那 昨天上个礼拜有同学跟我讲说生,我说身体要放松 要安河那有 同学跟我说,因为他 八点到九点,他说他一坐下去就快睡着了 ,所 以,那就 明你有放松,你的方法放对了才会睡得着,那当然就是坐正的时候就不能随便摆动,那身体不能有紧张积压 感觉,那闭口闭目,舌抵舌抵上颚,不可用力舌抵上,二是看看你 习惯,舌抵上,


 那 事境 就有所不 同了 声闻 声闻 的, 菩萨 菩萨 的。那我们 要怎么认可这些事 理?那慢慢学 我们就 知道了 我们 谈到般若 时候 谈到很多 种无自性 到时候 我们再来 确认它 内容。
  这种是天台智者大师的一种一种全方面的说明,实际上在南传还没有这一条的,没有叫人家舌抵上腭,就是你舌头要顶 个上颚,轻轻地点。他说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些人口水多过茶,他口水很多。所以,他打坐 时候,他一直想想咽下去,那你 办法专注 言,所以他就,这个大师就教我们一种方法,就是你舌抵上颚的话,那个口水就会就会这样倒流,倒流进去肚子里面这样。但是如果你 习惯的话,你顶你顶你顶着那个上二 很难专注 的, 很不舒服。这样,我 这样的,所以我没有,我没有舌抵上了 的。 看人,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只要你觉得你有放轻松就可以了。再来调息,调息就是呼吸, 这里的话是要求间隙见长,所以一开始坐下来的时候是不能要求一下子就达到禅定,他是要从粗到细, 我们 待会到后面,导师会举念佛法门, 跟我们 实际上说明,很详细,老师说的,那这是调息,再来 是不可以有声因,不可动心,那是有是无,就是若存若亡,若存若亡,那也要见习而成,不可过急 条形的部分,就是使 我们的 心专注于单一所缘,单一所缘不可以散乱,那这个 慢慢会安定下来。那导师最后说三者是彼此有关,以心为主,心能够主导 个身体,所以身心如果安定 身体很快就会进入状况,那洗也很快就恢复自然。所以 我们 的心如果是力道友的话。那就很快能够响应。 再来 第三修八断行灭五过失能得镇定。下面那个图表直接就说明了了。我们来看一下下面 图表,


 那论 里面 说忍
  左栏是应该要灭去的五种过失。那要灭掉这五种过失。就懈怠,旺盛言。分成调举,不做行,还有做行要对这这五种,是要用右栏这八个,叫八段形来对治这五个,欲,情,性,请安,正念,正知,思更舍。那后面陆续会跟我们解释,大家你如果要知道他的耶稣的话,我稍微讲一下,懈怠就是在226,就是我们下一页226,旺盛言是也是在226,昏沉掉举是在232,不做行是在233,作形是在234,我们来进入第一课,就是怎么对治懈怠,懈怠是要用四项来对治,所以懈怠的话是我们初学都要面对的,我们来看讲义226上面第一项,禅定是修所成的功德就是禅定是要用功才得到的。他不会像说,忍辱,你要遇到境界,你稍微忍一下,就有忍了,他禅定不是禅定,就是你要花时间去练习,所以他说是修所成就是你要加行,在佛教的用词就叫加行,他不是比较少生起得,但是都是要靠加行,那要有信心和耐心不断学习才能成就。所以初学,要学习成就的话,第一个老师说要找,第一个要找就是要对治懈怠, 他因为是修学禅定的大障碍,其实好像是学所有佛法借贷都是大障碍,所以有一些同学,我们上个礼拜上争 的时候有上到五盖,提到睡眠盖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到说,每次看到这种经论解释这个睡眠,自己都觉得很羞愧。不晓得那个自己要怎么办才好。我以前也是这样。不要讲你们,我以前,我刚学佛的时候也是,我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那,我见到我师兄来弘法,我就叫他把那个遗教经,讲睡眠的那一个,就是若睡蛇未出,那你安眠的话,那就叫翻译,那如果你睡时已出,那你睡觉的话就还可以这样。所以假如我们还没有很很困的时候,就是稍微忍耐,等睡着出了再睡一下还是可以睡了,那时候我还叫我师兄写的111,就是把一觉经那一段抄出来,用用毛笔抄出来,贴在我的房间一样,但是贴了好像还是睡得很好好看。第二,懈怠的对治,已静静的休息。第一个阿拉伯数字一,懈怠。什么是懈怠导师?用白话的跟我们解释就是对于善事缺乏勇气,因为做善事有些时候确实是要勇气的。做恶事勇气是。是,你不用,都都能够非常精进的了。那上市的话,有时候确实是要勇气,什么勇气?就是跟我们内在的那种自私,那种自利,或者是,就是说看有没有利益关系呀,或者有没有那一种适合的情况,才做善事。那这样子的话就是应该要改过来,那这一些就是我们要勇于为善的勇气,它是能够对治懈怠的。那导师其实在别的著作 里面 也有提到,就是我们 一些过去的这 习气,假如我们现在学佛过,发现它会影响我们的,我们要有勇气去改过它。


  忍受 事間 苦迫
  那天我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叫我那个同学举例子,他就想不到什么例子,那后来我就举一个例子说,比如说我学佛,我学佛以前,我动不动都喜欢,就是就是喜欢破口骂 ,那学佛过后我们知道这样子的一个习惯不好的话,那你学佛过后就要有勇气要改,就是要把这一些坏的习惯了,动不动就喜欢恋人,有些人就是习惯了,然后喜欢恋人,然后不然就喜欢骂人这样子的习惯。要要改一下。因为有时我们不知道的话,其实我们一句话出去也是,你就好像泼出去的水,你就泼出去了而已,但是那个水淋湿了人家,或者是你这句话伤到别人的心,有些时候是很难拿走的,很难拿走的。所以这些印象的话,假如我们能够警惕,其实是,应该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继续看。懈怠是障碍,精进的烦恼,所以我们应该要彻底的消除它。那第二行定的修习精进要从禅定,对于禅定的就是希望获得禅定这样子的意愿而来,就是我我对于禅定的修习,假如要得到精进的话,就是希望每天我都能够多一点时间来修学禅定止观的话,那这样子的一个动能。导师说你要从希望得到禅定而来,就是你有希望要得到禅定,那这样子 话,我们就愿意每天花一点时间去培养餐厅,那就好像我们念佛一样 我们都希望能够获得念佛三昧,得到念佛的那个定力。但是你假如每天没有这样子的培养的话,这个这个念佛三昧或者是定力,是培养不起来的。所以他说你要对这样子要有一个愿望,那假如一心想要成就禅定的功德,非得不可,你看,那自然就乐意休息,而不疲倦。第二,当然我们会对于这个产 这种愿望,这种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得到禅定,那当然是因为你对这个禅法,或者对这种老师,或者得到禅定的功德有信心,那否则的话,我们修修了老半天,什么都得不到,他得不到的时候,心里就会很很伤,很伤感,或者是,就会很排斥。那这一点的话就是我们,在学习认证法门,要确认。第二项这个地方就是深信禅定的功德,那深深信什么?可以通过修学能够获得的,能够成就的。他更相信自己是确实可以休学的,一定能够成就。那有了这样子的一个信念,自然就能够什么性为御医,性就是信心,欲就是欲望,愿欲,性为御医,欲为情一,那这一个就是我们常常有提到过的了


  受身心的 勞苦 ,以 及風雨寒熱 ,叫法 忍。
  好看阿拉伯数字三,在禅定的信心中,第一要深信定静的轻安自在,就是获得禅定的时候,那个境界他还没有到禅定之前,其实他就获得了的。我们到后面会介绍到九住心,九住心其实在后面那几个心,已经是有深深清安跟性情安了的。但是如果真正你说要获得禅定的话,就是比如说你要做到味道一定前面,还有一个预约定,或者是说他前面还有一个心氢胺跟生氰胺,那如果发生到非常强烈的时候,那你就知道说他快要进入禅定了,他有一些征兆的就对了,那假如我们每次打坐或者念佛都没有感 过那个平安,那就证明我们离离开那个定还有一段距离,,那你不要就是每次打坐就开冷气,开大大哇,很轻安的,那个不是,要那种情感是要发自心里面的。第二就是 身心 永瑞,什么叫身心永瑞?就是我们上个礼拜有提到,就是假如获得禅定或者是身心禅定有这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执心一处,无事不办。有这样子的可能性,使自己的身心进入新的境界。为什么说进入新的境界?比如说我们是欲界的众生,有没有,如果我们获到获得色界定的话,他是进入另外一个空间的,所以它是完全一个是我们散乱心所不曾体验过的。所以那种境界,禅定的境界的话,就是一种全新的境界,它是跟我们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色界,无色界也好等等,这种境界是完全不同的。那如果一定的氰胺能够深信引发精进,是引发精心的要找。那能够得到这样子的情况的话,这个是我们所心愿的才对,第四个修行欲情安安就是平安。这四种断行能够消除什么?携带那这一种对这懈怠,实际上它不只是初学禅定的时候要留意,或者是应该学息的,其实他应该是在学佛的整个过程里面,它是贯彻始终的,它是贯彻始终,持之以恒的。而在开始的时候,尤其我们初学的时候,是特别特别要重视这个学成什么学成?就是性培养,信心培养愿意培养精进跟希望获得轻安这样子的一个学生,是初学的时候应该要特别重视的,,就好像我们上大学都没有上到一个地方,就是说精进 时候,就好像我们在要想挖掘井水,他不是有一个譬喻说我们挖挖挖,挖了老半天,看到那个泥土湿湿的,泥土湿湿的,那我们看到是试试的,我们就觉得说,已经很累了,没有体力了,就不要再挖下去,你看到泥土是你不要这样子就放弃。那大致能形容晶晶就是要继续挖,挖到有水出来,那个才真正能够喝到水,取到水。那这个就是我们开始的时候要特别留意的了,那懈怠的那种我们众生的毛 病, 真的是在生活上处处都能够体验到。在。在印度,在印度有这样子的一个一个非常他们的那种懈怠的表现。言语表现出来是很有哲理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懈怠的表现,一有懈怠懈怠的心态。怎么说?就有一个教授教授级的老师,就是教佛学的一个教授。那他家里?这个印度人,家里,有一个那个工人,他们印度人有那种习惯,就是他们非常穷,所 那些乡下的人来打工的话,他们就习惯乡下的生活,他们就是拿一条布,拿一条布,他们的生活就是擦桌子也用这一条布,然后,那个洗洗好餐盘也是用这条布来擦餐盘,然后 一下,那个,那个电视脏了也是用这条布去擦。这个教授看到这个新工人,刚来的这个工人,就很纳闷,他说小姐,你可不可以拿几条布,几条抹布,稍微分开一下,这个是卖桌子的,这个是卖电视机的,这个是卖餐盘的抹布。这个小姐你知道怎么跟她教授讲吗?她说你是研究佛学的,你怎么可以揽进,分得那么清楚,你怎么能够体验到佛法这样,你看这个工人,他们印度的这种小孩子,竟然能讲出这样的话,真的是不可思议。感觉上 言语,有时候我们常常都会耍嘴皮,就是讲的话,看起来是很有智慧,实际上他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什么?他就是懈怠,他就是懒惰。这样。像最近我在学愿,你碰到这样子的一个学生,他是开玩笑,但是我觉得应该有这样子的人,我们就是在在打扫的时候,我们在打扫的时候,就是时间到了,我们就是有一些东西没有办法收,是就是整理得很好。那所以就有一些收尾我们就说,我们要不要做完了,然后在一起休息?其中就有同学怎么讲,他说你难道没有读过新晋国土境吗?我给他打败了。我说,我们来看第二项,旺盛言,那怎么对治这个忘事,就是圣人的一些教诲。旺圣言。然后第一项,以正念成就心力尽兴,执行一处就是定,心一境性就是执行一处,或者是等于定,那要肯定的话,一定要有念来培养,所以念是定的一个全方面尽方便。我们说,我们说有缘方便,有近方便。念的话是定的近方便。那在修止的时候,主要能够使心能够同一镜像上安定,安定下来。因为我们那个散乱的心不容易安定下来,那就是要靠修定。第二,假如我们能够把心系在一个地方,其实这个是念的力量,这是念的力量,那有这个念帮助我们,就好像有一条绳子,帮助这只猴子的话,那他系在一个地方久了,他自然会生病。所以念它就好像一条绳子一样,我们看227念是什么?念什么经?就是这个正面,到底它的所缘,他对象要要往里去?老师说是晨曦缘。什么 晨曦媛?就是曾经习惯洗了的一些镜像,就是一些所缘,曾经你看过,比如说,你曾经看过佛像,那这些佛像你曾经看过的,你习以为常,已经看得非常习惯的这种像,那就可以成为你的所缘境。那底下两个圈圈,就是他的举例,第一个如念佛,我们就要先观察佛像,那修行一念佛像,这时候,那这个佛像就能够在心中显现,就是这个就是你曾经灌洗了的这一种所缘境,,那你看我们,很多人他在恐怖的时候,意念不了佛 的,那就是你的成绩远了,太浅了,太浅,所以你就意念不到,比如说我们在我们的车子被人家撞到,或者是说我们突然跌倒,我们通常都是破口骂的,都是那种先骂那种不好的话的,然后才想到,呦,我现在学佛了,我,不可以讲这种话,才会才会稍微收敛一点,那这些就是你程序员,你把就是我们学习佛法的那一种关系呀,还不够强,他不会立刻就闪出来的话,那就证明你挂机了,那种还很浅,那这个就要多多加强


  忍可諸 叫無生忍 無生忍即般若慧
  ,第二个圈圈就是修不净观的话,就要先取清淤弄烂不尽像,那我们再回到座位的时候,这种像才能够现起,那比如说很简单,我问大家,你们把眼睛闭起来,你们把眼睛闭起来你们,就是能脑海能够一起,就是我们讲台前面这一尊大的玉佛吗?能够一起的请举手,放下。那请问他是左手放在脚上面,还是右手放在脚上面?左,左脚左边的,左手的请举手,你们不要张开眼睛来看。天,讲右手的请举手,都有,你们张开眼睛看看,他是左手放在上面的,右手放在下面。这个是。这个是什么印?。触地就是降魔印。降魔印。所以这种有表示的话就是降魔印的,所以我们假如我们不是非常就是常常灌输的一些影像的话,不容易浮现,浮现了你也模糊,那模糊的话,你说你修念佛,或者你修行习惯,你能够成就定的话,还有一段距离。想了解吗,我们继续来看。那圈圈底下念就是成习静的意念就是修定,修炼才能够肯定。你看这句话,其实这整句都是重点,你修炼才能够肯定。所以定不是从幻想而来的,它是从我们过去熏息的所缘境而来的,第三,有了正念,就能够对自旺盛言。为什么?因为你保持不忘失。那圣者的开示的 律,作为修止的所缘。那念念不忘所缘,就能够令心不像其他地方慈善,心就慢慢能够得到安定。那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好看。第二得定能获得明跟进,就是明显。还有安住。那这一段,是相当重要的,这一段是相当重要,就是假如你有禅定经验的话,你会你会非常喜欢这一段。第一,众 的心就是明了的时候 就是清醒的时候,它就是散乱的,那那昏昏欲睡的时候?他就是昏沉的,那昏沉而不明了的,就是无力的,那明了而散乱的 就如风中的烛光一样摇摆不定。所以这两者都没有什么大用可言


 一个 ,【忍受 人事 苦迫】 ,这是人 ,不是 世间 ,是 忍受 事間 苦迫 叫生忍
  第三行修止禅定的主要目标,当然我们刚刚有讲过,就是要那个心力增强,就是能够提生起这个可能性,能做常人所做不到的事情,那真正能够让这颗心第 一个 能够增强它的力道?能够做到凡 做不到的 情。第一项就是一的最后一行就是你对于你 所缘能够明显而安住,安住而是明显 ,这 个是重点。什么意思?就 一般人,假如你给他一个佛像,或者你叫他专注他的所缘呼吸,他没有办法明显的一般散乱 的心,他没有办法明显就是他那个佛像现出来,没有办法很明显整顿,就很像我刚刚问大家说我后面这尊佛像是怎么样,也许。大家有在看,但是不是看得非常详细,也没有讯息都非常关系的话,那先出来就是你用猜的,很多时候你会用猜的,那这样子的话是不能够得到的。所以这里有讲说你真正能够让你的所言非常明显的话,而且能够按住不动,其实那个已经快要到顶了 ,不 到定也快要定了。就是比如说你注意复习,上上个礼拜我教大家那个暑习惯有没有?假如说明显而安住,就 我讲完之后,你注意习得出跟入 你就 碰触这个 中,我上次有画一个图给大家看过,很久以前,就是我们注意洗的那个那个方法。没有看过的请举手。我画过那边的没有看过吗?有?我再画一次,我怕上个礼拜教大家没有看清楚了,就是没有听清楚。比如说这个是我们的鼻子,很大的鼻子,这是我们的嘴巴。那上个礼拜我有跟大家说,我们注意人中,所谓人中这个地方就是这里,到这里这个部位,这个部位,嘴唇以上,那鼻孔以下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所谓的人中这个地方,人中那个地方,那注意属习惯。假如我们的所缘都放在这一个区域的话,那就是能够让这个所缘明显而安住,安住而明显的话,那我们会进入,就是得到禅定。那我说呼吸处的时候,呼吸呼出来的时候,碰触到这里的时候,你只要觉察到这个喜碰触这里就好,你不要我们的心,不要跟着那个洗,这样一直一直流出来,你就是只要注意到碰触这个地方就好,那吸进去的时候也一样,碰触这里这个区这一块区域 时候 你明了就好


  【忍受身心 勞苦病苦 ,以 及風雨寒熱 ,叫法 。有 点像 是那 种内外
  所以息的进跟出你里都不要管,你就守住这个地方,你能够守住的话,所以安博念它是它是以处为路,为他的入门。安般念他是以触点,就是这个人中是他的触点,那因为深处他还是属于武士之意,它还是属于武士之一。那这个的话你不管你如果我们一直落入那个出售出售的话,也是不能够得到禅定 的, 但是得到禅定也一定要靠他。那 安博念来讲的话,假如我们这个所缘都一直守在这个地方,有一些人,他是在鼻孔里面的,就是比如说这个是鼻孔了,这是鼻孔,他有一些人,是在这些部位,就是这些旁边他的敏感他的那个接触点,他很明显的,反正有些人是在这样子的,在里面,那有一些人是在底下,就是你会一个地方就对了,你要抓一个地方就好,你不要左边右边左边这样很好玩。这样,不是,你就是一个地方,你看在在一个部位,就是就是那一个点,很清楚的,就是进跟出,你都会觉察到那个点的话,那就是用那里为下手处。那我们怎么从五四转到意识?因为我不是之前一直有在跟大家讲,我们要 真正得到入定的话 一定要意识,前五次是不能够入定的,一定要意识,第六意识才能够得到禅定。那我们要从深处里面转到一处,其实它就是你对于我们的这个深处的掌握跟安住,就是你要让他明显又按住他,这样子练习久了,它会成为我们的在在阿毗达摩里面称它为法所缘,这种所言,这种影像,安不念的影像,他这种所缘成为我们意识里面的法所缘,一对法,一对法。那这这这个时候?当我们是纯意识状态的这个形象的时候,产生的时候,那个 做形象产生,那形象假如产生的话,它我们再不会发现到它是深处的话,它只是一个像的话,它有一个明显的状况出来的话,你就不会注意到你的洗了的,你就会在那个向上就安住在那里面的。所以那个我们假如是修安般念的人,修数息观的人,我们是借助这个主席在这个人中的地方守住跟安住。但是久了,你不会觉察到在这个地方的,他自然就是在你眼前而已,在那在你眼前的话,那是用意识里面去看这个所缘的话,那你只要是纯意识的状况,那才有办 进入禅定 那我们要谈念佛的话,我们后面老师就有讲了,等一下我们就会讲到,念佛的话老师等一下就会讲,待会有问题我们,等一下有空再来再来讨论,我们继续先看内容 第二,怎么样能够安住而明显,所以导师说这是以正念为主,正知为辅,来休息这两者,正念还 正知,那此心能够铭记所缘,不知忘事,那妄念就 障碍,正念 死心忘失所缘。


  【 忍可諸法無生性 ,叫 無生忍 無生忍即般若慧 那这一 比较难 的,不过我们 菩萨 的话,慢慢 ,那 先学第一种忍 还有第二种忍 。我们看一下导师的 诠释:
  所以休息的时候,如果心有正念的力量,能够安住所缘,不像其他地方流散,那它就能够让我们的心住在相续地住在所缘上,如此的话 才能够明显。就是他安住在一个所缘 那他能不能明显,那就是正知 确知他就是住在 里,那他就会明显了。那底下就是举例。第三,阿拉伯数字三。如念佛,不但要心在佛像上,而且要明了是佛像,佛像渐渐地明显现前, 样按住又明显,明显又安住的话,是修辞学成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那切勿以为专心 境就得了,落入了无际昏沉还不懂得。所以有一些人打坐或者念佛,打佛七的时候,他还觉得我非常的喜悦,但是你问他你的感觉 怎么样 的, 我就觉得就是很舒服,讲 出一个所以然。在禅定的经验里面,我们我们学 或者看导师的著作里面讲所谓你得定的话,他是没有说讲不出所以然的,如果他说讲不出所以然,那个不是得禅定,得禅定,我们上次妙境长老来参长期的时候,他说你是非常清楚的,清楚地怎么样?他说就好像我们开车,我们开车前面,我们开车看前面的镜子,是我们专注,保持正面,但是镜子前面好,别人也没有超车,就是有没有路障这种,我们用政治来觉知它,所以正面跟政治,假如他一配合的话,车子驱使我们会发现它会非常的顺畅,非常的,不会相续,非常的不会断,中断。那禅定也是这样的,假如 我们 对于所缘,我们能够按住他,就是住在这个地方,那用正知来保持它的那个明显度的话,那个安住性明显度 的话, 慢慢 治理,假如你修的话,慢慢在这里,我们原本守住是守住这里 慢慢他的 个地方,你守住的所缘,它不是在这个地方来的,他不是在这个地方来的,它会在你的前面而已 他就在你前面出现了 所以 上个礼拜问你们说你 有没有就正式看过这个灯光或者是阳光,你们有没有去去 看一下 ?看了大概不到30秒,你在看别的地方,它就是一团白的,一团白的,你得到禅定的时候假如你有这样的经验,就快进入禅定了,它是所缘就变成是跟你的意识结合一体的时候,它就好像整个你不会再注意这个地方,聊的不会再注意这个地方,那念佛也一样的, 导师 后面会讲,假如你明显而清楚,又安住的时候,他佛像跟这个念佛的人,他不会去区分对待的,那么明显 ,他所缘就是他了。


【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
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
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 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


  种情况下 如果不能安忍的话 怎么去继续度众生 假如你没有 这样 忍耐力 话, 我们 遇到这种以怨报德 就可以把 打败了。有些人 这样,他遇 个, 然后就退失菩提心 不要 再做 了。这个 不容易实践的 菩萨道就是这样。所以要度众生的话,成佛 大事必定要大忍 才能 完成。 下面 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有一些人不是古德不是说即心念佛,即心是佛,即心作佛就是 因为他跟所缘结合为一个讲 所以他在心所何以 对对对对,就 这样 。那禅禅修禅 过程里面也一样 。那假如 我们 在练息 过程 你想跳过这 步骤,你想 想只 平安 那个禅香的话 你永远得 到,你还是 经过这样子的一个观察。还没有那么快能手伤亡就无我 了。 还没有, 这个 禅定而已 在波若波罗蜜 时候 会讲到 所双亡,没关系,我们等一 再看其他,后 有很多例子,老师讲得很清楚,我们待会再来看。


忍是 強毅 意解(志)力; 菩薩修此 即能 為一切外來或內在 惡環境、惡勢力所屈伏 受得苦難 ,看得 徹底 穩當 ,以 無限 悲願熏 心, 般若相應 ,能不因 種種(逆境)而引起自己的煩惱 退失自 己 本心
36B那刚下课有同学提醒,就是上次我们上忍辱波罗蜜的时候有说到,第一 辱的第一页的时候有说到说,大致对论有提到两种善心,就 善心我们知道,就是在佛法里面有粗的,有细的,那粗的话就是还没有得到禅定的细心的话,比如说我们,比起恶的话,我们会忍着这些恶 要去犯,有持戒 人,那这种忍辱所得到的一种善心或者善的反应,善的情感的话,那一种是,透过这种 我们 要去做控制自己而得到 的。 但是真正去的话 按照这里来 的话,它是而从内心里面产生的喜悦这一种禅定乐生起起之后?那它会促使你。就是分别说他这个不是跟这一种用忍耐而获 它是自然内心里面显示的一种。你 到这样子的喜悦过后 你会知道说,我不要再懒惰这种欲界的这种五欲乐。为什么?因为那种太粗糙了。那种太粗糙了。那你有这种禅定热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微细,你会渗透到经典上的形容,就是所有身体的毛孔会出气,所 经典上也有形容,好像毛孔会微笑。大家有看过吗?好像有。大乘 经典就是瑜伽师地论也有提到,就是真正我们修属习惯的人。当你 够细的时候 很细腻的时候,你能够觉察到毛孔有在呼吸 然后可 在呼吸。这样。所以其实这种细的善心,他是要透过训练,它 像忍辱比较粗, 为你忍辱不一定要有禅定,只要我有一些资金 我就可以忍耐蛮多东西 的。


所以, 內剛 外柔 ,能 無限 忍耐 ,而 心能不 變初衷 達成理想 目標 忍。  佛法 勸人忍 辱,是 學菩薩 ,是 大悲 實踐 非奴隸式 忍辱!】
515概念我们就可以稍微忍。所以它是比较粗,但是禅定的善心的话就是比较细,我们来回到原来的227的讲义,不知道,我们是第三项,而其第三项,细心一静,有人以为我不取向而修就是无分别,不用细心一静,也就是有修有证。老师说这当然是误会。老师说,其实不执着,无分别的。这种智慧,就是你的名相。虽然是这样子说,实际上你还是因为了解它的含义而有心想专心去修学。 所以 这些含义所代表的 所指示的内涵,它不是一个所缘是什么它只是不 一个形象 已,它是一个法义,它是一个法医,那你还是一个所缘,所以所缘导师后面会提到,有一些是具体的,有一些是抽象的。那如果什么都不想,那幽灵似的茫无着落 那怎么 够成成就什么东西。第二,例如中国 禅者提起一句说念佛者是谁?托斯斯是谁?虽然由此激起怡情,方便小小不同 但由此 ,打成一片,打成一片的话,就是不会有其他杂念,就只有一个要打成一片,若破落无边妄念,这还不算是信念于一。所以其实中国禅宗的这种修法,这种移情,我自己在看阿含的时候,我也觉得中国禅宗这种修法,假如你有善根的话,他不在字幕上着手,它在根本上琢琢磨,就是它针对的就是我执,就是萨迦耶见。你看比如说他说念佛者是谁,你会 念的人是谁,所念的法是什么?那就是你有一个分别吗?有分别者,有戏论,也有戏论的话,你就没有智慧了,那根源在里?我执。但是这一种假如你的那个方便善巧 学得不够圆满的话,那你还是会事倍功半,所以有一些次第的学法,当然它的方向是没有错误。因为你只要破除 这种念佛者是谁的移情的话,那当然你也会知道说能所双亡的状况,那个是根本,这个是我执,因为假如没有这个我执的话,没有这个我执的话,有一个所谓佛像可念,或者有一个所缘会出来,都是因为你而有所 ,因为你有能 有所的,说是因为能而来,那你能所双亡的人,怎么会有时候还会在意这种分别?所以真正其实中国的这种修法,你假如有一些 佛法 的基础,跟之间,比较容易欺 因为他就 打,打就是一,假如我们不习惯你守住一个呼吸的所缘,那你可以用这种方法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要问?就是你要知道说你念佛是为什么?你为了怎么念佛?就是乃至说你这个念佛的 到底是谁?如果你说还是就是还是李小龙 你念佛者还 李小龙,那你有这种 我的 那一种形象那么深刻的话 那是没有办法见法 人,我们继续看二类所缘刚刚讲的。新的和不一样。不一样的。对呀。得禅定的话,它叫心所合一,就是他不会再分成外在的所缘跟内能观的人,他合一的话就是他只有长相,只有禅定的像禅定的相,那这一种是得禅定。但是所谓能所双亡,是他没有一个能关的人跟所观的境,他是破这个能关的。这个我的话那个是属于pps那就是属于般若波罗蜜的部分,


这里所提到的以无限的悲跟愿,悲就是大悲,愿,菩提愿,就是菩提心,般若就是智慧,这个就是大乘三心。假如我们有这样子的大乘三心的话,才能够保得住自己的当初的本心、本愿。那如此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所以,忍是內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而內心能不變初衷,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而忍。 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


也不是消业障的忍辱 是无 大悲 实践 。所 以在人世间 我以前看过朱墨长老写 过这 马来西亚很著名 的一个 大陆去 书法家 ,就 是太虚大 师的 学生,他写过 这样 子的 一个 偈颂:难得尽随人意 但求 悔我心 就是 我们做菩萨道生在人世间 ,就是 样,我们 要任何事情都尽随人意 ,那 是很困难 的。所 人会批评我们 ,不 满意我们 起我们 这个就是 人世间不圆满 部分 无悔自己 心,那因果之道,佛菩萨也知道 ,我们 就是如实照着自己的愿意去做就可以了
8,第一个 到底应该注意什么所缘才能够成就禅定?这个 们好像应该要重视 的。 甚至说 缘是没有一定的 没有一定, 不是说什么都可以 说在可为念经 种种缘中是没有 定的,就是你喜欢念佛,你念阿弥陀佛也可以,也是念佛,你念观因菩萨也叫念佛法门就对了,念佛跟菩萨都教授念佛法门,那你只要在那个范围内都可以,你只要不要离开那 范围就好,但有一些不该言 的, 待会 会提到,第二,瑜伽 就修禅定 人于切斯说有四种所缘。瑜伽师地论有 这样 说,有四种,第 一个, 遍满所缘,就是有分别影像, 分别影像 有分别的话 就是 无分别的话 就是 指那子跟官到底有怎么 不同,我们来看一下下一页。下一页有。先讲 ,我们 来看229229的第三行就是阿拉伯数字三所缘 待会会讲到这些。下面 个图表 这种所缘待会会提到 他说导师说这些所缘都通于子跟观,就是通于修定跟修慧这些 所有 的所缘都通于两个,那如果细心于这 所缘,令心安住 ,不 流散 ,不 加观察,就是你明显而安住,安住而明显而已的话 ,这个 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修奢摩他修止修定,那有分别影像? 就是 我们前面所提到 选择及检测周边寻思周边观察 大家还记得吗?那边就 皮波神那关,那详细的内容一定 到波若波罗蜜 时候才会想会说明 ,我们 回到228遍


  那论《论语》也 有提到, 造事必于 是, 颠沛必于 是,就是 对于 自己的菩 提愿 ,要 坚持 ,不 管遇 什么流离 ,或者是不 圆满 自己都 会退失
  满所缘 四个,刚刚 提到 两个 现在第三个 编辑性 尽所有性跟如所有性。很简单 你就记着尽所有性的话 就是 志向观, 自己的 自字相观就是特像。比如说,设法有障碍,相受?领那相他的志向,色受想形式这一种,他的志向,如所有性是什么?共享,大家所共通的,比如说无常,不管你色受想形式,他都有一种共享,无常苦无我,这些就是他的。如所有性就是共享,共就是共同的共,共同的共一共有多少钱?那个共。所作成办。第四个就是修止观成就。这是这四个就是遍满所缘。那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所缘。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所缘。那第二进行所缘不净观,慈命观。缘性缘起皆差别,安那般那念不净观知道,慈命观就是慈心观,或者叫慈悲观。缘性缘起就是缘起观,它翻成缘性缘起而已,其实它就是缘起。然后借差别安娜巴拉念,就是熟习惯,出入习惯,属习惯。为什么叫净行所缘?行,就是因为我们众生有分贪行人,嗔行人,痴行人,所以他净化这一些行,叫净行所缘。了解吗?就是贪行人,行人这一些行。那以这样子来区分这五种方便阿拉伯数字三,善巧所缘为什么说善巧所缘?就是你了解的这些内容,它是佛法里面最重要的善巧,所以 萨以善巧方便度众生,不是随便的,要有一些重要的内容。真正这种善巧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的是蕴处,蕴界处,缘起处,非处,那我们比较不熟悉,就是最后一个,处非处,其实它很简单,处还有非处这两个名词,那他其实按照注脚19来看的话,它其实就是跟缘起是同一内容来的。你看第一行注脚19,第一行处非处,善巧当知,即是缘起善巧差别有没有?那有什么不同?。你看第二行,善不善,法有果,一手就是一手就是爆满 我们要了知。学佛的人?他说 了知善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法会得 可爱的果,一手就是善法,会让我们感到可爱的果报 ,不 犯法会让我们感到不可爱的果报,,这个就是除非处,那真正的这个上面三第三?上交所言这个内容,我们在五行功法的时候讲过蛮多,运出界这些讲过很多缘起,那归纳起来这五个,它就是生心,还有缘起,它的内容,它的重点就只有三项,身心,还有缘起,那也许大家说我们 底一些缘起 ,或者是 它可不可以变成一个我们能够记忆起来的?以前我在读缘起观的时候,我想以后我们如果到波若波罗蜜的时候,我也有有足够时间的话,我是希望够了,我会再提,因为在佛法概论导师用阿含经讲缘起,讲的太精彩。那我最近在台中讲课,我就把这些很复杂的东西画成一个表,画成一个图表,然后我就记下来,我到里,我 用看书的,我就把那他三个章节讲缘起,佛法概论三个章节,我画成一个图表,这就是记起这个善巧所言,这些内容你不用特别记,你记这个表就好。在佛法概论导师跟我们说,其实学佛的道次第 ,不 外乎三个东西,第一个,真谛法,什么叫真谛法?就是静,我们的李静就是我们希望学息的这个对象。第二,第二是什么?中 法,这是行


  为什么 说学 习忍辱是无 大悲 实践?因为当 我们在 忍辱外境 时候 《大智度论》 有讲,一 般凡夫很容易被 这一 种外境 影响,别人只 要说, 这个 胆小鬼 这个 什么的话 ,那 侮辱你 会觉 说你不应该忍 应该要反击 有时不 知道,六 度里面假如没 忍波罗蜜的话 ,那 不能显示菩萨的 种堪忍 那这 一点 ,我 觉得现在 很多人, 仗着自己 口才 仗着自己 种辩才 ,那就 能说什么能做 什么都 尽量发挥 。我 觉得现代人已经忘了很多 其实像佛法里面讲 这种忍 功德 ,我们 都急于发表自己 的意 是有 时听听别人 看法 有时不见 自己 意见 真的那么 ,有 时候听一听别人 的是 的。
  第三解脱法,这是果,老师 这个是修行,注意,最简要的倒地就是进行果,有听过吗?这个所谓近的话就是我们 息的一个对象, 理性,那这个是 我们 要建立之间这一些你都要先建立起来的。你 佛法概论里面 一开头导师就有讲这三项 第一章节就 有讲 章节,就有讲这三个。那到底这个我们要理理解的 种真谛法有一些?它可以分成三项, 43项,第 个果从因生,第二世代里成,第三,有一空利。那什么叫做果从因生?这就是我们 了解的事项。我们一般学佛法不是 要事理无碍 ,这个 就是四项世代里程 ,这个 就是理想 ,那 空地就是自理无碍了。那四项的话在我们 真谛法要了解的事项 是我们能够看 到的事项,就是原生法,就是死 而缘起之就是所谓的原生法 那什么叫做礼?礼有两个,一个 叫缘起法,缘起自性,一个叫缘起自性,这叫圣道之性。那缘起缘生法大家 知道 吗?因缘所生的法,比如说无名 行等等 根,这种都是原生缘起。自性是什么?就是两个流转,还 什么?对幻灭,那流转分成什么?苦集灭就是灭道了,灭地,圣道之心就是道,苦集灭道 ,那 ,就是这些的综合, 所谓我要跟大家讲这个,讲 个观念,就是我们说修行就是要行中道法,不苦不乐 中道法,但是我们要行这个不外乎就是八支圣道,中间乃至怎么?镇定 这就是中道行。八正道就称为中道行。那也许 很多人 都说,到底八正道在里?行,一开头就要行 那为什么一开头就要行?就是这一个正见,其实他就是要培养这个内容,你要了解上面真地把这些全部的内容就是产生正见最基本 条件你有了,那你后面证实为赠与证言 证明 些行为 ,那就 没有偏差,因为你了解了整个 什么 ?生死的流转,还有还灭,你 如实知 。我 们的蕴处界的产生 我们有身心 产生,我们都知道它是怎么而来 的,我们 是怎么样而来 ?比如说第一个果从因生是什么 思?就是我们现在得到的这个果 是有 因有缘而来的,果是从婴儿来 的, 比如说我为什么会长得那么笨?这个果,为什么会长 那么笨?你 因,就是毁谤三宝,就是不信,不正信,那一些婴儿来你,我们今生就没有智慧,所以认 真的 果,它是有因,所以能够对治外道的邪因论,无因论,所以原生法所有这一些是建立我们在因果上,是不再迷惑,相信因果, 四代里程的话就是这种礼节,就是我们有生必有死,有生根有死是事实,这个果是事实。但是为什 有生必有死?它是一种法则,必然的法则 ,有 生会主,会意会灭,这种法则 话就叫四代理成这个这个语词,你不要觉得很难,你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这个果它 从因何来这这上面 这种事项这个事项。事情不是事情是事项。这个事项是从这些理由而成,所以叫四代里程


 所 其实 喜欢听 佛法,我 不喜欢讲 听是非常享受 事情 ,你知道吗?而 上课 后都 会有压力。
  那这些 有的存在,不管是事项的,或者是理则的这些存在,有就是存在,它是一空而安立的,你这样子的话就全部都能够记下来了。他这种名相只要你这样子一个一个记起来的话,它是有那个它的含义的,你就能够背起来了。那我们假如培养正见的时候,能够透彻地了解这些经的话,那我们就知道我们的蕴处界是怎么而来的。那假如 们不要再这样子生死流转的话, 们要怎么还灭?那 陀说知道还灭,那落实在生活上就是要如实地行,所以你正见了这些 过后 们就要从日常生活里面怎么样?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然后培养正念的正定,那得了镇定过后,他就会得解脱,那则解脱就是下到这个了,叫解脱果了。那解脱果是什么?见到或者是出国出国一直到什么?四国。这就是解脱过。所以整个如果是按照我们学 佛, 一个要基本最基本要了解的整个善巧所缘 ,你 就是要 知道 苦集灭道运出界,还有缘起,会讲得很快。太快 吗? 会。还不太理解。你们是看不到吗?看得到吗?看得到。这个是要修。 Pps那个时候,我有因缘。在跟大家说pps那个波罗蜜的时候,因为我们要了解缘起,了解生从何来,死亡何去这些缘起观,它是要透过这样子的一个因缘苦集灭道的观察 得到的。所以pps那个我们到波若波罗蜜的时候。你们可以的话,到波罗波罗蜜的时候不要缺席,不然你也听不懂。真的。因为我觉得很难,那个地方好难。波罗波罗蜜。所以,现在我是画一个图给大家,以后如果有时间我再详细的解说,我会再把他的那个图表,再印给你们。因为我有一个学生台中的学生,他把我 上课 的这些表,发出来,用电脑画出来,我觉得他画得还 错,


 我们在 学院刚 是, 因为 些都 是出 家众 ,你 他们 副样子 ,如 果懈怠 ,你 实在是很不忍心 很怜悯 他。 我看到 一些同学因为一 过来了 不晓得 没有吃饭 些人很累( 在那里 打瞌睡) 是非常 同情。如果 在佛学院 的话, 我是把那个粉笔 这样 丢过去 。当 然不是说这种不修忍辱 而是说 我们的 对象不同 ,我 院教书三年四年 ,有一 些毕业 大概2/3的人都不会继续读的 。那 很多出家众 ,你就是 自己受教育 如果 不严格一点 的话,他 就是就是 不能成为 个很好的僧材。所以 在这里讲课 这样 负担 ,所 果真 的是 ,我会修 忍辱波罗蜜
  再请教一个问题,这里所说的那个瑜伽师地瑜伽师说的四种所缘,那一,二,三,四,那这样子是有4d吗?还是没有?没有,随便选一个都可以,随便找一个所缘都可以, 我们 到后面下面就会讲了。到后面, 下面接下去就要讲了。他先介绍四种就是所缘有四种,但是实际上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一个秩序或者是内容,我们下面就会看到。 看。第四,进货所缘或有分成两种货,一个是世间或一个 出世间 就是会障碍我们的出世间的祸。 世间的祸?是什么?就 禅定的货。假如你有禅定,能够对治世间的祸,什么祸?散乱。那 世间会障碍出世间的那种或是什么?我执,自信见。所以要用苦集灭道来断。所以他比起一般世俗人的话 ,你 能够得 禅定,至少你能够身心,已经超越这个欲界的 种散乱的烦恼 贪欲的烦恼。但是假 你能够出世间 智慧也产生 连凡夫所有的我执我爱,我们全部断除 那你比 们更加的处理三界 所以这是分有两种,金货所言 两种,咽下心上就是咽下地心, 帝的话 是世间道,就是修禅定道 也叫 漏道,那修苦集灭道?叫无漏道 无漏道那修禅定。他的 个原则就是咽下心上,怎么?比如说我现 要希望获得味道,必定,比如说我希望获得味道一定, 这个是我心上的目标,为什么?因为他比下面的欲界散乱,他还出生,为什么他是进庙 里, 所以你就要管他出苦藏,就是你不喜欢下地 展览,下地 散乱, 们要厌厌离他,那你心脏 的话 就是心上界进庙里 ,这样 子的功德,我们才会需求他才会希望获得 你得到 我们 得到味道,一定想进入初禅乃至二禅 时候,你也是这样咽下心上这样子了解吗?就好像比如说很简单 比如说 上这一楼是第几楼?二楼,如果你要 禅定的话,就是很像二产那二层,假如你要进步的话,你就是要到333楼,那你要先远离了这一楼 你觉得这一楼没 什么,每次上课都在这 楼,没有什么新鲜 所以我要上三楼 。那 这个就是你咽下心上 你就 会伤到三禅讲那禅定,它 一节一节的 就是你验机 验多少? D 的话 下地有多少 那你就能够吸引到一个地方。这样,他是 是这样子的一个对待世俗道就是这样,那 世间道的话,它 不同,苦集灭道,它 能够吃地段到后面会提到,他可以吃低段, 就是 从苦急灭,他可以顿断它,也 以顿断 顿断是什么?就像类似那 种,直接观灭谛 ,就 是观涅槃,那他也可以顿断所 有的 烦恼。两种都有,我们看第三项 圣教中 说的种种所缘,一定要合乎两 原则,第一个,禁止火葬,第二,顺气顺正理。那下面会解释这两个凡原始而休息住心就是假 我们要,我们 所缘,希望 透过他的修行能够让我们安住的话,就这个所缘 会让 们烦恼,渐渐地扶扶扶助,然后, 慢慢的断而不起,而且会隐身镇定。那定到底是什么?老师说定是离欲而 得的。离欲,这或是共识,间或是处事能相于处理到的断货正真,这才是值得。缘以为镜就是以他为所缘境才值得。就是这些所缘,能够带领我们离开世间的散乱心,或者是离开三界的我执我慢,这种所缘才有价值


'''三、忍 特性'''
导师接下去说如约如云,那些荒谬剥离 反正烦恼的所缘,如淫欲,如渊渊敌,或者是土块石头这种没有意义的东西,这不发狂成病就算万幸,不要说能够得到定。所以学习佛法的修学,它有一定的所缘的话,那我们就要学习这些所缘,我们不要自己去创造一个新的所缘,,那也许我们会说,为什么圆圆那个渊底呀,为什么不可以?对初学不可以了,但是如果你去玩四无量心的话,当然是可以,但是你一开头如果你的所言这只是锁定在那个月底,不一定是有效的,可能会越越圆他越苍老,说不定好。第四,这个开始解释禁止或账还有顺移真理的内容。第一个顺治对治烦恼而建服的就是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嗔恚,缘起观对治愚痴戒差悲观,对自我执执行念,就是出入息呀,能够对自散乱,这是谁烦恼的增强,而给予不同的对治法门。第二,顺于真理的,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这是指要了解智慧的一个最主要的地在清净道论心形容它为惠帝慧的地,它是一个基础,会的这个大地,它是一个基础,这些内容是会的,那有了这些基础,你要长出那个丰硕的果实才有可能,这五种善巧所言,这五者都是什么?顺其正理而能够灭除愚痴的,


'''1、【忍 意志堅定 經得起打擊 了磨難 不問怎樣艱苦 保持 自己,不受 外來 影響 而改變宗旨 ,或者 罪過 】'''
我们看下一页229那出世间断货的总相所缘,就 一切法无我,还有一切法性空。所以我们归纳最后的图表,这些所缘导师都说,假如你方法对的话 它可以让你学习无分别影像 就是能够获 肯定 但是假如你也懂得ppos那关的话 有分别影像这些所言同样 够让你得到智慧,那 自己 说怎么样,带回底下导师会举那个念佛观,念佛观我们来看一下多邪恶念。第一个,声闻法与菩萨法修定的所缘境有些不同,什么不同?第一个,声闻法多修不净观跟慈禧念就是出路信念 ,不 净观跟出入信念,因为这些是对治贪欲跟散乱最容易发生的禅法。第二,大乘佛教的修学禅定的方法也有两个,最普遍 欢迎的,第一个是念佛法门,还有修学习观,那执行念跟熟悉观是一样 的, 就是他 声纹 或者 大乘法都有,都有这两个。不过导师说慈心念多少有着重于身体的倾向,因为我们是注重在身体的息的出路,保重身体,大乘以成佛为目标,所以念佛是大乘的要门,如一行道的称名,念佛若得一心不乱,就成就念佛三昧。不过佛陀也是修安般念的,我我对也是喜欢不念的,第二,念佛为大乘的要门,有听那个念,净土学论及,念佛法门那一门课的,可能你对这个就比较不会陌 的,念佛为大乘的要门。第一个念佛法门的重点是念佛的身相,还有功德 旧的名称称为观想念佛或观想念佛,因为假如我们念佛的影像,这个影像会产生,是从心而来的,所以也可以称为唯心念佛这个状况,那唯心念佛过后,假如我们能够,能所双亡,就称为实相念佛。这样,所以你看注脚22,


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有提到四种念佛法门,第一个,称名念佛,称名就是念名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种,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就是观他的佛像相好庄严, 32相, 80中,就是观相念佛,再来是唯心念佛,就是在心里面这个佛像会自然显现出来的,你就不用再称名念佛了,那佛像显现出来就是你跟这个佛像,如果按照波罗三昧经的话,你还可以问答,跟那个阿弥陀佛像问答,但是这个状况你还没有达到实相念佛,一直要到你破除能所双亡,才到实相念佛讲。所以大乘的禅法有分很多类,这个就是,老师在这里简单给我们介绍的,我好阿拉伯数字二,前一些念佛有忏除业障,好集善根的功能,深一些的话,原这种相貌,能够得到禅定,进而能够去入开悟,所以念佛法门它是由浅至深,贯彻一切。所以大乘的五进行早就以念佛来替代界差别观,所以我们上面那个图表有一个戒,善巧所缘里面有一个界差别观,有一个界官世界的戒在大乘里面?以念佛来取代他。右左蓝不是有一个第四个不是有一个借差别关,到大乘的时候,是取用念佛来取代这一个了,就是这个没有人要修了,这个方法没有人要学了,他就用念佛观取代了他,你看注脚,这个注脚我没有赢,


  常常改变宗旨的人,就 意志懦弱 意志薄弱 为什 能忍受内外 一种 因缘,会让自己'''引生罪過'''? 有一 些人 当他生气嗔心起 时候 是不 怕因果 ,我 真的有遇过 样子的人 有时 蛮感慨 ,他受过五戒 的人, 他因为自己的 检点 然后别人 跟他说 ,你 持五戒 的吗? 你怎 么还可 这样 子在外面拈花惹草 同参道友 讲他 然后他就说 我不持戒 就不 持了 ,我 就从今天开始我就不 持了 也敢讲出这样子 的话 。所以 觉得 就是 在家 人有 在家人 方便 ,但是这一 种非常轻视戒,而造下这样子 因果 业力也 是很多。所以 大家 也是 要提醒正念 提醒自己
  导师 说明有了 我们看继续看第三项所念 对象 那你念佛,除了佛之外,还可以念菩萨,观因菩萨等等,那这样子也能够摄心修学,进一步好看下一页230页进一步演化到怎 样?金刚夜叉也都是佛菩萨的化现,所以也可以休息成就, 过这些跟天修天 一种 方式 有一 点结合 所以它出现 这种佛像或者菩萨像,就是怒目相 或者 贪欲像, 再是那种解脱相,痴是对象了。那这 点我们要留意 导师后面有第三项有提醒我们,他说我们学大乘,要记住,我们并 是学天秤 ,我 们修止或者是修光, 个要分清楚,也要分清楚 尽管可 称它为念佛,但是到底,这些方式已经 流入天秤 方式。学佛 的人 到底知不知道是化天秤行而入佛乘 还是拜佛乘进入天化?这个我们要要稍微留意到 说,那就要看我们修 人本身懂 懂得大乘的特质 ,就 是三心相印,否则你修学的这样子的法门 ,你 拜这些夜叉,这些法门,反而是修天秤去了,那 很可惜 ,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我刚刚那个有提到就是无分别影像,那就是不观察 吗? 不加观察。那那个有分别影像的话是指观察什 ?佛像 是对佛像或者是志向,就是善巧所缘那个地方?那 是问题是说你在观察佛像的时候,不就就是心缘在那里, 这样 会定吗 我觉得你 会去想 观察佛像 ,就 是心 是一直在里。所以那个观,其实佛教的观有很多层的含义 ,我 分清楚。假如你观佛像 你的目 是要成就禅定 的话 ,你就是关很复杂的东西,比如说很简单,你比如说你们看师父,你们看师父,假如 说你只要看师父的人的影像就好,那你 就是 看到一个讲台有一个 的影响。虽然我也 眼睛也有眼镜有很多复杂 东西 ,但是 你不会去细分它,因为你要成你关 个像要成就的是定,那纵使你去分辨它,但是假如你是一个笼统的 个整体性 一个观察 话,它虽然里面还 很多 复杂的东西,但是它的一个所缘是整体的话,那还是成为禅定的一个所缘来的 他只是他的 言比较复杂,相对于出入席的话,他的对象比较复杂,但是他还是 一个整体来看。那个有分别影像的观察,并不是那个官,并不是就是说细细的去去关,就是 有可能是c项,因为导师导师在就是你讲的229的最上面第三行,老师有说这些所缘不管是禁止所就是五种进心所缘,或者 五种上交所缘,这些所缘都可以称为子跟观就是可以 他可以


  其实我们同参道友 ,能够 互相提醒 是非常 福报的 ,假如你 们家人 起来学佛 更好 的,不 你自己 很孤单。 去, 家人问 你,你要 干什 ?回 习惯 或者你在家 没有 佛的 人住 的不 习惯, 喜欢 大爱台 ,我不 喜欢 大爱台 ,那两 个人 就在那 嗔心 。你 到一 个家里一楼一台电视 ,二 台电视,三楼 台电视 ,这 样就 冲突了 是这个 其实没 解决 办法 大家转移目标 了。 所以忍辱 其实 的是 蛮实际 人间可以 常实践 的。 
  所谓观的话,就是除了你这样子的分别之外,他还可以带领你结合四圣谛观。 Pps那关就是你结合四圣谛的观察的话 能够 破我我所还是可以。现在修不净观 很多经典也 说你修不净观 ,假如你 修到离了贪欲,因为你修毕竟根本来是对着贪欲,你得到禅定而已,但是你进 步的你关这个白骨,你关这个色身,它 无常苦无我的话,那就能够进入生意 的, 你透过这个不净观,但是你能够进入供相关也一样能够得到解脱。所以这种所言它可以是指也可以是关。所以这边的那个对 起,那个就说这里的那个所缘。是任何任何一种, 你自己 相应你 想用一种 关都可以了 对。但是 当然也前提也要知道 就是修止有修止的一个方法,那 你要 修观的话,这一些你修止的同样一个所言,比如说不静观,你要知道修关他的方法是怎 操作,你才能够得到会,否则你修来修 去不 净观只是得到定而已 那这里没有讲到怎么变成会?这 里没有 ,但是后面有讲到念佛观,有举念佛观的例子。念 观。这边还有问题。说对不起。那如果这样讲 话,那到230页三的话,那应该是修复便会修关。那先体检 是先把主修复了, 是?你 再回去 看,我 们再回来看。 222222。第二项。修学止观的次第子跟观不同,假如我们要修学子的话,休息止观,那应该要先休息子。 过后面你 到后面?他说不是把定修好了再来修关。不是,它是可以同时互相影响 互相增上的。但是你还是要让这个定成就过后,你的pps 才会成就。但是同时上路 者都可以就对了。同时上路你还没有成就有皮有禅定之前,你还是可以学这种散心观,或者是这种智慧的观察,还是可以,就是无常苦我,或者四圣谛的观察还是可以学。这样是那意思, 像说 念佛的时候也可以把佛相关出来,可以,就是这样。就就是这样子是?不只是观佛像出来,你还要关掉,就是能观者是谁你就要回到 一种是就是观自性无我,或者是观缘 空那种道理去,才有办法跟这个关结合 否则 是在修定而已,在修辞而已。那念佛的话后面刚刚我没有念过 有讲 ,就是a 229229的底下第二项的二之 一,二 就是阿拉伯数字 一,这 个假如我们取向念佛,佛像出来了,叫做观想念佛或者观想念佛, 过我们知道说这个佛像是因为由心而现 的,唯心所现的,那这个就叫唯心念佛。那假如你进而能够再进一步的观察说,那佛像的如实相是怎么样?他本来因为你的心要他见他才见的,所以这个能 你这个能 控制 这个 所缘的,你要让他转,那个佛像就会转,所以 一个禅师已经跟我们讲说,他说我们的心的力量,那跟微细,你能够发现 不得 他说微细到怎么样?比如说有一些人他打坐,他会觉得他要这样子稍微晃动一点,他才舒服,就是稍微摇动,外面的人看起来就好像你,你这个做得好厉害,怎么会有这样子的那个情况。然后我们的禅师,我们有一个老师,他就回答,我觉得他回答得很好,他说我们 其实 结跏趺坐,不容易动 ,这个这个姿势 佛陀降魔的一个姿势 是非 好的一个稳 一个姿势


 
你会动的话 ,他 说就好像他说就好像我们的手指 你看我们的手指 比如说是这样 但是我的手指会动的话 请问是手指自己动吗? 控制打动 说只有心动 心控制它 这个 手动。所以你看假如我们的意念里 想这个身体动,它 会动 所以我们在修禅观的时候 比如说 我我刚刚 讲说我们修 比如说修学习观 ,那 本来 就是 武士,深处 但是假如 的所缘能够训练到 他已经跟你的心是结合为一 的话 就是 你的 所言变成是纯粹是只有一 影像的话 纯意念的影像的话 那你如果是那些初学者 因为 没有遇过这样的影像,或者是你观念佛, 没有 像现出来 你第 次看到 时候 你都很兴奋的 兴奋的时候 你会你 假如你稍微照着 那个佛像会动了 它可以拉近拉远,拉近拉远,这样的话,那 的那个形象的所缘也 样的 他可以玩弄那个所缘的。那假如 不觉得他这个 玩弄所缘,这个没有意义,那如果是有经验 的老师, 他会跟你说 ,你 应该要再继续的保持按住明显明显按住 这样他实际上会他会让你回到那个原点。所以 刚刚讲 的那 种等于是一种公跟佛像对话。就是跟在打坐中 有时候会自己感 到变成 巨大 腿伸长 自己缩小 这种情况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对这种。会感 身体膨胀缩小或者是会 怎么 样?这种还是很粗浅的不一样 跟佛像那一种所缘 你的心要他退 让他来让他退。那个是。 有一点 檀香了的。不一样 那种会感觉身体高 那种 那种是一种 们意识里面的一种沉寂静的一种感觉而已 ,还 还没有到那个餐厅里面还没 有。 所以这个 正常的。解释一下。 个差别 是世界差别 地水火风世界差别观地水火风地 坚信 水有湿性 风有动性。还有?地水火火有那个热性?热性 是要关它的特性 关它的特性。为什么这样 能对自称会?因为比如说我 们是 当然他 现在 南传讲界差别它只有四种 但是如果按照这里 导师 引的界差别?瑜伽斯蒂伦他是六界 就是地水火风空是六个 ,是的话 就是意思 那就是主要就是我执了 精神跟物质 ,还 有这个空间,地水火风空识 那假如我们能够观察到说为什么要分析 ?假 我们能够观察到 的我 们的生命体 ,我 存在 过是 这六个愿素组成 你还有什么好我们的?就是 样。那接下来 这个 处就 那个上桥所缘处。处就是借下面这个为什么它可以对治与此 。这个 指什么?里有对治愚痴 我看缘起观对 治愈师 然后旁边 就是 处。不是的,这个是两种所言 12345不是 这样 。对过 来? 不是吗?就是不 。不 是。不是这样子。不是 。不是 。它是。 这里的处是指什么? 12处或者六处 眼耳鼻舌身意 或者是加色声香味触法六畜,或者是二处,也是身 。所以蕴处界 三个都是身心 物质跟精神 那这个表 是这样子看对 ,不是不 是不是两种不同 东西 两种 同的东西 ,那 大家有问题 ,我们 私底下再来讨论 。我们 今天上 到这里。
'''2、【從前 舍利弗六十劫修菩薩行,有人來乞求眼睛。】【舍利弗對 這並無用處 他卻一定要乞化。等到給了他 他又嫌他腥臊 丟在地上,很不滿意的走了。 舍利弗覺得眾生難度,因此退了大 心, 這就 不能忍而失敗的一例。73】'''
 
因为他们没有那种很高明的医术 那个年代有 这个 祗求眼睛的人,又真的是在他 要把眼睛拔出来给他 '''舍利弗'''就跟他讲 ,你 这样子拔出来也没 也没有保护 也没有什么。但是 那个 人一定要跟他乞化,他 真的 这样子挖出来了 。你 们可以试试看怎么挖 我也不晓得用手怎么挖。挖出来给他,那这 人说 ,你 这个没有修行 人,怎么那么臭,你这 眼球 还丢在地上 用脚去踩。所以舍利弗就从此觉得说这个众生太难度了 所以 就放弃菩萨道,而去证入阿罗汉果了。
 
所以 你看 ,连 陀十大弟子里面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要成就这个忍波罗蜜多那么难,更何况我们这种智慧100都赶不上舍利弗(万分之 人?所以 我们开始学习菩萨道 忍就要开始 就要慢慢慢慢累积这样子 一个能力 才有办法应付众生。
 
那想讲到忍,你们在下面坐 你们比较不知道 就是当 们换 个角色过后 ,你 知道( 台上讲法多么不容易)。我以前当学生 时候,哇, 老师 讲课我做笔记什么 然后讲得不好我还会打一个问号,或者举手问 老师 这里解释错误什么。后来换一个角色过后,变成我当老师了 ,我的 老师变成长老了, 我自己做老师过后我才发现 '''当你 好的东西要跟别人分享的时候 不见得所有的人都 够纳受的,真的 '''
 
当你你 得这个经是非常好非常好的时候,你告诉别人,别人表面应付的时候,你应该要 怎么 去对待 。 
 
我虽然不是说非常辛苦 从新竹过来 其实我对大家现在已经超过一年了,多少会 有一点 愿望 希望 家把整本书学完 因为讲完过后 就不晓得敢不敢再接第二本书了 为什么?因为给别人机会,因为我们福严 还有 很多法师 我自己有 样的心愿的话,有时 会要修忍辱波罗蜜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来的人 时候不一定的 也许你们不太会发现 因为你们来 坐下来 然后走 走了,你 不会发现,但 我坐在上面的我很清楚的。真的,你看 现在 左右很不平衡的 一高一低 …… 以我觉得说 你纵使(因为时间或者别的原因不能来上这门课) 如果你能够还是继续精进(上别的课) 的话, 你没有在课堂上 我还 很怀念大家的 ,还 是很高兴
 
 
'''四、忍的種類 74'''
 
'''1、耐怨害忍'''
 
'''【怨仇損害,刀杖傷害,挾怨誣害,惡意誹毀,這是一般人最難忍受的,菩薩應 修安忍:憐憫對方,覺得他為煩惱所驅迫,為惡勢力所轉動;忍受怨敵的傷害 而不生瞋忿,不加報復。】'''
 
是一般人最难忍受的。当然前面几 ,比 说【'''怨仇損害,刀杖傷害,挾怨誣害,惡意誹毀,】'''真 是不容易消解。 最近看一些杂志 ,我 看到有一些意外,父母,他小孩往生,他非常 怀恨某某司机 某某某人,但是经 一些像慈济团体还 什么团体去关怀他过后 化解了 一种仇恨,父母不再怨恨 这个 司机的时候也看了,我觉得真的 非常感动
 
因为我曾经有过 样子的一 经验,就 含冤,那种冤说不清 他说不清的时候 有一次那么严重 ,就是 我几乎晚上都没有再睡。我一直在想 为什么别人要 这样 形容你,别人为什么这样子来看待我 假如 真的 自己 对的话,那就要忏悔,那要改过 那假如 不是 自己错的话, 就没关系 你就忍耐了。后来我觉得 真的,假如你真的有经过很刻骨铭 心这 样子的一次忍辱 你以后对事情都比较有堪忍性 假如你都小小忍都忍 ,不 要说大忍了,我觉得你要承担一些大事情
 
所以你看有一些人 他虽然整天给人家毁谤,因为他脸皮很厚,他 怕人家毁谤 ,那 一些也不好,那些就变成很皮了。假如你真 是修行人,那被人家毁谤 但是 我们 很清白的相信因果的,那这些就要忍耐下来 因为修行是个人的事情,那涵养也是个人的事情,那 我们 没有办法辩证的,也不需要留一个纸条说,从此再见。这样你留一个纸条,事情也是没有解决的,那这一些怀恨在心的不满,或者是这一种怨气,今生不解决,难道我们愿意带 下辈子?所以我们尽量能够化解的,今生就要赶快化解。
 
所以我们住持和尚才会说,我们要消灾,千万不要今生再结很多仇人,消了旧灾新灾又来,这样子的话是消不完的。
 
 
'''2、安受苦忍'''
 
'''(1)外界'''
 
'''A、無情物:風、雨、寒、熱等。'''
'''B、有情物:蛇、蚊等。'''
 
那这一种安忍的话,当然有一些东西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说蛇,你知道有蛇的话,那你就不要走过那些地方。那蚊子也一样,蚊子会扰乱我们情绪的话,你就挂蚊帐,这么简单。以前我们在家没有学佛的时候,要睡觉之前都喷那个杀虫剂,两三个小时过后就进去睡觉,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蚊帐。后来我们出家之后就知道这样的问题,所以就要挂蚊帐。有些人是非常好睡,他躺下去犹如死了一般。不过如果是睡眠很浅,而且情绪非常容易波动的人,你最好要让自己晚上也能够非常安眠。因为我真的有看过那些人生气,为那个蚊子生气到,墙壁都是那个鞋印,我真的是有看过。就是晚上要打那只令他不得安眠那一只蚊子。这就是没有学习忍。
 
'''(2)自身 '''
 
'''【出家,乞食,遊化,修行,也都是會引生苦痛的。這都要磨練心志,安心忍受;不能忍,那不是引起煩惱罪惡,就是障礙自己的修行。】'''
 
所以忍,如果是按照出家众来讲的话,我们上个礼拜有上到,逆缘或者恶缘,外在的我们才会想到忍。但是内心里面的话我们比较不会想到,或者是它非常柔软,非常舒服的我们也不会想到要忍。所以《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用词叫'''软贼'''。什么叫软贼?恭敬供养,就是名闻利养,就是你碰不到也摸不到,但是会让你非常陶醉的,很舒服的名闻利养,这个就叫'''软贼''',很柔软的。
 
我们收到别人的赞叹,说,哇,你今天怎么那么漂亮!人家搞不好是后面要影射什么,你还在那边很陶醉,不会忍,那就中人家的圈套了。所以忍他有逆的,也有顺的,我们都要忍了。
 
人是能够消除我们跟外在的对立,或者跟内心烦恼的对立,消除我执的一种修行方法。所以对外可以如此,对内的话,贪嗔痴生起的时候或者蠢蠢欲动的时候,我们就要忍耐,不要让它继续生长蔓延下去。
 
'''3、諦察法忍'''
 
'''【 法是佛法,審細諦察而悟入佛法,】'''谛是真实的,意思就是如实的观察,而悟入佛法。
 
'''【忍是安心入理的意思。】'''意思就是你内心非常的安定,非常的冷静,能够入到佛法的大海里面。
 
'''【如浮光掠影,不能安 心深入,就不能獲得深廣的法益了!】'''
 
而不是如浮光掠影,就是散乱轻浮,这样子的话是不能够安心深入佛法大海的。所以你看有一些人,假如他的内心是非常散乱的,你不要说叫他念经,念经可能他用木鱼还可以继续念,念佛,但是如果你叫他看书,很容易知道自己心是不是散乱的。你回去测试,你就打开《成佛之道》,从第一页这样看看,看完你盖起来,你问自己说, 皈敬三宝章导师讲了什么重点?看你记不记得起来,每一个字我都会读读到这,但是我想不起 皈敬三宝章在讲什么,这个叫散乱。
 
所以我们念《药师经》,念《金刚经》也一样,每个字都会念,但是有一些人练到熟的时候,他只是嘴皮在动而已,他的脑海可以想非常多事情,这个就是很难能够安心深入法义,因为他心轻浮散乱。
 
那这一些的话,我们能够培养这种比较粗的善心,就是修忍辱。那微细的善话,我们到禅波罗蜜的时候再会跟大家说明,所以我们善心有两种,粗的还有细的。
 
 
问:之前有讲过说,嗔是因为我们都会对外在的环境不满意,所以才会有那个反应。是不是说,我们总是要借着外在的环境去肯定自己的想法?因为得不到肯定,所以你会有反感。那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从这样子的理解成去修那个忍会比较容易。如果都不要去执着说,借着外在环境去肯定自己想法的时候,就比较不会起嗔心?
 
师父:这个当然也是一个,就是我们不需要外在的任何人事物来肯定自己的生存价值。你不需要靠这个的话,那逆的你当然能够忍,但是顺着你也能够发现,能够忍,因为你不需要人家肯定。你知道佛法讲无我,那我们就不需要别人肯定。因为我知道有些人学佛,他很在乎别人的肯定,那这样子你是没有学到无我的。所以有一些肯定是非常微细,他希望他的名字在师父的内心里面能够建立一个位置。所以他就要透过什么方法,让师父记得他,但是这一些都是为了名,或者为了什么,不是真正为了修行。如果你真的非常用功的话,其实师父就会记得你,不需要为了什么这样。
 
问:我有一次在电视上听有师父弘法,谈不杀生戒,然后他就说他们那个道场夏天蚊子很多,那时候南部不是有登革热吗?他就下令说就杀蚊子,是清那个水沟,喷杀虫剂或什么的。那我想说他是怕这边的信众得登革热等等,所以他他的出发心是这样,所以他有杀生。那这样子他有讲,这种时候我就该杀还是要杀,他的意思是这样吧?师父你觉得就这一点,那个不杀生戒那个真正的本意来讲,这样是对的吗?
 
师父:如果按照我们所知道的,五戒是从来没有这样讲的,就是该杀的还是要杀。这句话我是没有接受过这样子的讯息。(问:他的可能意思是这样,但用的文字不是不见得,就是该杀他,他的意思就是说,这样子就已经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了,那可能就是逼不得已了,不得不的时候。人有的时候总是会面对这种持的时候,你在持戒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不得不的时候,那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
 
师父:这就有关系到自己的发心。还有你对了解因果业报的问题了,假如你知道说故作业必有报,那你也愿意承担这样子的因果,然后去成就大众的话,这样子当然是跟菩萨戒是相应的。但是你在杀当中,或者是你在做这个行为当中,你是不是真的是大悲为首,或者是无我为上?这样子才是。那假如真的是有一念嗔心的话,其实不是真正有在做到菩萨戒的精神。
 
问:所以这个时候他不得不的时候,如果他的出发心其实是在慈心,他的信念如果说是为了大众,这个果报他也愿意承受了。
 
师父:对,不是说你是大悲心就不用果报的,(问:所以他就表示说他应该到时候就会愿意承担?)对。不过如果是说自己不杀,叫人杀也不可以。
 
问:这种情形不得不的时候,你又不能说师父一个人下。
 
师父:所以你要下达这样的命令的时候,你就要让大众知道,做这个行为会有这样子的因果,然后因为基于什么理由,而大家一起来做。先决条件是要让大家都知道,而不是成为一种惯例,或者成为一种很随便的这一种判定,说这种有害生命的这种就要杀掉。
 
 
问:师父,我再讲一个反过来的例子,有一个朋友的办公室没有空调,因为闷,所以同事们想要打开那个窗户。有一个学佛的的人,他就说打开窗户会有虫子跑进来,或者蚊子。那可能就会造成杀蚊子的可能,所以他就坚持不把窗户打开。那结果大家觉得非常困扰,有人会抱怨,为什么不打开窗户?那这样子变成说,大家知道他要学佛,因为他坚持这样的理由不打开窗户。像这个时候应该要怎么去处理?
 
师父:这样的大家讨论一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做纱窗。你这个学佛的人,一个纱窗没有很贵,如果大家不愿意,你就自己出钱去买。如果是我我会 样做吧。不然你就是点电蚊香,电蚊香是可以驱走蚊子的。点蚊香也可以,但是 面的人可能会闷死了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