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95
次編輯
小無編輯摘要 |
小無編輯摘要 |
||
第2行: | 第2行: | ||
{{DEFAULTSORT: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2023-04-28}} | {{DEFAULTSORT: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2023-04-28}} | ||
{| class="wikitable" | |||
!编号 | |||
!出处 | |||
!提问日期 | |||
!提问人 | |||
!问题 | |||
|- | |||
|1 | |||
|俱舍论 | |||
|2023-04-27 | |||
|燕雀 | |||
|我们在学俱舍论的时候,有人讲,大众部说整个缘起都是无为的,但说一切有部说缘起是杂染的,流转是杂染的,圣道才是无为的。请问:说一切有部圣道不也是缘起的吗?怎么成了无为了?另外,在俱舍论无为75法里面,有没有说到涅槃? | |||
|- | |||
|2 | |||
|俱舍论 | |||
|2023-04-27 | |||
|燕雀 | |||
|《俱舍论》讲:法的定义是任持自性,大乘中观不是说一切法无自性吗?这二者是否矛盾?唯识对这个“任持自性,有自性和无自性”,如何解说? | |||
|- | |||
|3 | |||
|阿含经 | |||
|2023-04-27 | |||
|燕雀 | |||
|阿含经说古仙人道是常法,但三法印不是说诸行无常吗?这里无常和常法,有没有矛盾之处?另外,当说古仙人道的时候,指的是解脱道,这个无常能否作无自性解?但这个时候好像没有讲到大乘道无自性道层面吧? | |||
|- | |||
|4 | |||
|其它 | |||
|2023-04-27 | |||
|花子 | |||
|初果圣人断什么惑?什么惑没有断? | |||
|- | |||
|5 | |||
|其它 | |||
|2023-04-27 | |||
|花子 | |||
|四果阿罗汉断什么惑,和七八地菩萨比,什么智慧是一样的?恳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 |||
|- | |||
|6 | |||
|其它 | |||
|2023-04-27 | |||
|照华法师 | |||
|留惑润生是针对1-6地的菩萨,还是7-8地以上的菩萨讲的?菩萨为什么要留惑润生?他不留惑润生行不行?怎样留惑呢?是不是不做定中起观? | |||
|- | |||
|7 | |||
|其它 | |||
|2023-04-27 | |||
|照华法师 | |||
|初果圣人还有思惑,他是否造有漏业?如果说他造的都是无漏业,不造有漏业,他不是还有思惑吗?有思惑一点点有漏业,但不会造三恶道的那种重大的恶业? | |||
|- | |||
|8 | |||
|其它 | |||
|2023-04-28 | |||
|坤 | |||
|无明只是指见惑吗? | |||
|- | |||
|9 | |||
|其它 | |||
|2023-04-28 | |||
|坤 | |||
|七、八地以上的菩萨,在断烦恼的智慧上和阿罗汉一样,那阿罗汉断了见思二惑烦恼就不能来三界了。同样是断了见思二惑烦恼的菩萨,照说他烦恼断了,也来不了三界了,那他怎么就可以来三界呢?他是以什么来三界度众生的? | |||
|- | |||
|10 | |||
|其它 | |||
|2023-04-28 | |||
|坤 | |||
|在读导师讲的《法华经》的时候,里面说,当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本来不接受的,是释迦牟尼佛劝观世音菩萨为哀愍大众故应接受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把供养的璎珞分成两分」:一分供养「释迦牟尼佛」,一分供养「多宝佛塔」。导师说,菩萨接受供养后,又以此供养两位世尊,这样展转供养,增长功德,令最初布施者亦增长功德。说明观世音菩萨,为了众生增长功德而接受供养,并展转供养于佛,为众生作模范。当然,以上是大菩萨的境界了。 | |||
我想问的是,我们世间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辗转供养的情况?比如有道友因为信任我,把供养品交给我委托我替他做供养,供养某个寺院或者法师,这算不算辗转供养? | |||
但如果我不确定供养的对象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或者是我对这个被供养者还有疑虑,我替他人这样做的供养,有没有业?是善业还是恶业?那些委托我供养的人,他们的功德和我替他们供养的功德是一样的吗? | |||
|- | |||
|11 | |||
|成佛之道 | |||
|2023-04-28 | |||
|慈佳 | |||
|《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的偈颂:「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导师书中讲到,“烦恼对于业有二种力量,一、发业力:无论善业或恶业,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于烦恼,直接或间接的引发而起的。二、润生力。 | |||
请教师父:这里的“直接”和“间接”和在《俱舍论》有讲,惑是苦的根本因,业是直接因,这里的“根本因和直接因”与这个“直接、“间接”有什么区别? 还是就是一样的意思? | |||
|- | |||
|12 | |||
|其它 | |||
|2023-04-28 | |||
|慈佳 | |||
|师父说打坐的时候前五识不起作用,那感觉到脚麻的时候,是身识在起作用,还是意识在起作用?如果前五识不起作用,敲磬可以引他出定,这个时候耳识不是有在作用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说明打坐前五识不起作用呢? | |||
|- | |||
|13 | |||
|成佛之道 | |||
|2023-04-28 | |||
|慈佳 | |||
|成佛之道-87集1:35:26讲缘起性空的时候,有道友问:持戒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是五乘里头还是三乘里面都一样?师父:不是都一样,意义上不大一样。 | |||
请问:都是戒,为什么不一样呢?如何不一样? | |||
|- | |||
|14 | |||
|其它 | |||
|2023-04-28 | |||
|慈佳 | |||
|阿罗汉断了烦恼,说他还有习气,那他的习气指的是什么? | |||
|- | |||
|15 | |||
|其它 | |||
|2023-04-28 | |||
|慈佳 | |||
|二果圣人断了什么烦恼?和初果圣人在断烦恼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
|- | |||
|16 |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
|2023-04-28 | |||
|宗纯 |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
一、P133 | |||
”在法體現在實有的根本理論下,其將一切法分為兩種:概念法與究竟法,……「概念法」是假法,沒有實體,如我、人、車、山林等等,這些都是施設而有的概念法,這種種概念法也即是所謂的世俗諦。然而構成這些概念法背後的「法」卻是實有的,即是所謂的「究竟法」,又稱為勝義諦。究竟法有四種,即色法、心、心所法和涅槃法。其中前三類是有為法,涅槃則是無為法。 例如「人」是概念法,是由五蘊和合而成,只是一個概念,究竟意義上是沒有實體的,所以是假法。但五蘊的一一蘊,色(色法)、受、想、行(三者為心所法)和識(心法)等,則是究竟法,是實有的。……”南傳上座部的修行理念就是立足在這兩種法上而建立的。簡單地說,就是依實破假,即認識到究竟法的真實性,從而破除對概念法的執著。。破除這「我執」的方法,就是藉由教導、認識、分析究竟法,讓眾生了解何者為實、何者為假。當眾生能證知,色、心、心所為究竟真實,而「我」只不過是這三種實法所和合或交織出來的概念而已,就能破除我執得涅槃。“ | |||
请教师父: | |||
1、南传上座部的认为色、心、心所为真实法的“真实”和说一切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都是实有的“实有”含义相同吗? | |||
2、南传的修行方式“即認識到究竟法的真實性,從而破除對概念法的執著”,对这里的“真实性”还是不能理解?现在的南传就是这种修学方法吗? | |||
3、色、心、心所是实法,实法如何和合? | |||
4、阿含经里说,色等是无常、变异,坏法,由此而观五受蕴是无我、无我所,不是和这里相矛盾吗? | |||
5、说一切有部的“实法”是指构成现象物背后的质素,能持其自性(即自己的特性)而不失,并不是说这些质素是实有不变的,那中观在破除一切法的自性执的同时也承认一一法有区别于他法的特性(即自性),那两家不是一样的吗? | |||
|- | |||
|17 |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
|2023-04-28 | |||
|宗纯 | |||
|二、P118 | |||
“4、說假部 | |||
說假部,梵文 Praj?āptivādin,praj?āpti 常譯為「假名」、「假施設」,所以譯為說假部,又可稱為施設論部。 | |||
說假部常分別世、出世的種種假、實法,故又稱為分別說部。” | |||
问:这里的分别说部,和上座分别说部不是一样的吧? | |||
|- | |||
|18 |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
|2023-04-28 | |||
|宗纯 | |||
|“(2)蘊、處、界三科中,唯五蘊是實有,十二處和十八界不是實有的。這是說,在蘊門中,諸法不分所依和所緣,唯是積聚,所以是實有。但在處和界門中,諸法分為所依和所緣,要和合才有用,所以是假施設。” | |||
这一段弟子不理解请师父再开示一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