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56,090字节 、​ 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1




'''介绍'''
解深密经-2


唯识本来就是一堂蛮深蛮复杂的课程,上次「唯识学概要」,师父尽所能把它简化,让大家知道说唯识学基本在谈些什么,有一个概念之后,我们再借由基本概念一步步地再深入。
上次师父讲过,「唯识学概要」讲过之后,要从最早的经典,唯识所依的经典,最早的叫一经一论。一经,哪一经?(答:《阿含经》)。《阿含经》是(大小乘)所有共通的,不只是唯识,《解深密经》是唯识的最早最根本的经典。一论是什么论?《瑜伽师地论》,一经一论,最根本最早的一经一论。《瑜伽师地论》,我现在有一个想法,我以后会找其中跟唯识比较关键最重要的地方,把它拿出来讲一讲。
1  '''《解深密经》最早的唯识经典,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达磨的形式表现'''
我们先来上《解深密经》,《解深密经》在「唯识学概要」有介绍过,但是既然要讲完整的课,还是要讲一下,《解深密经》它是最早的唯识经典,大约在公元300年左右集出,它正式跃上佛教的历史舞台,大概在公元300年左右。所有的经当然都是佛说的,但是你要知道,古代佛说的经,很多经是包括佛、佛弟子、及他们的讨论,也包括天龙八部对佛法的讨论。基本上我还是以佛跟佛弟子说的为主,佛弟子是以出家弟子为主,当然也包括有少数在家弟子,所以经以佛跟佛的出家弟子,包括少数的在家弟子为主。
什么叫做集出?就是佛当初散在各部到处讲经说法,讲经说法之后并没有人把它笔记下来,那时候跟你们这个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在下面纪录,都是听了然后想办法去理解。后来佛灭时,大迦叶就召集五百罗汉来结集经典,但是就算召集五百罗汉来结集经典,是不是等于统括所有佛的教法,其实还遗漏了很多(佛的教说),五百人能算什么,当然算是主流啦,但是还不能包括所有。
我是举个例子,不是我就这样,我举个例子而已,比如说我在全加拿大到处讲法,也到台湾去,也到哪里去讲一讲。有一天大家说来看看如源师父,这一二十年到底讲了些什么(把师父这几年讲的东西结集起来),但是能找的人有限。又不是一个人能认识所有的——台湾,大陆,加拿大,所有都懂,也只能尽可能去召集而已。有没有可能在某些地方讲的漏掉了,没有召集进来?有可能很多。(所以第一次)结集之后,还是有很多佛的教法从不同地方一直流露出来,就会有第二结集,第三结集。刚开始结集的经典也不是写下来的,都是背的,所以很多佛法流传跟佛教思想,可能在潜流当中,等因缘时机出现就浮上台面。所以我这里讲说公元300年左右集出,是指这样一个状况,不是说公元300年忽然一个这样的思想跑出来,不是,它早就在潜流当中,只是没有浮上台面而已。
这部经跟其他经有点不大一样,因为佛陀的教学是非常活泼,而且是根据根机的,所以佛不会像我们这样开一班,从头到尾最基本的一个一个教出来,佛不会这样。各位要记得,佛当初的生活是游化,早年是游化,等到年纪比较大,体力不行了才住下来。所以佛陀(早期)的生活是游化,就是周遭跟了一大班弟子,以中印度跟东北印为主的教区,四处游化。什么叫游化?就是一个地方不会住太久,有时候可能住一个月两个月就换地方,有可能住一阵子就换地方。就像孔子周游列国,佛当初也是周游列国,但是孔子的目的跟佛的目的不太一样,佛周游列国没想要找官做,佛周游列国主要是干嘛?弘扬他的理念,弘扬佛法,教导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就这样一国一国,一区一区地去,这是佛的教说。
所以佛每去到一个地方,因为佛有这种能耐,他知道众生根机是怎样,他就依众生根机说不同的教法,有时候讲人天善法,有时候谈业报,有时候讲信,有时候讲智,有时候讲解脱法,有时候讲大乘佛法,如果是遇到菩萨根机的,就讲讲大乘佛法,如果遇到只是解脱根机的,就讲解脱道。佛就是在这样一个状况之下(宣说佛法)。所以当初佛灭之后,大家在集经典时,因为佛是散说的,所以在集经典时,也没按照系统的从最低到最高结集,而是哪一类就哪一类集在一起。比如说讲四圣谛的集在一起,讲十二因缘的集在一起,讲五蕴的集在一起,讲般若的集在一起,讲法华的集在一起,就是这样一类一类而已,并没有深浅系统地组织起来。
所以经是佛随处散说,弟子把它结集起来,所以经本身来讲,有时候是没有什么修行次第的,经本身并没有成次第。所以古代祖德有说,「修多罗次第所显」,修多罗就是经的意思,经没有次第。为什么叫次第所显?就因为没有次第,所以后来人必须弄次第出来,不然一般人很难修。我忽然间碰到的是最高最妙的法,我不是那个根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后来的祖师,佛陀的弟子,再传弟子,那些后来的菩萨们,就想办法把它弄成次第,但实际上经本来是没什么太大次第的,但是论就非常有次第。
记得论是什么吗?论是佛灭以后,后代弟子对经的解说。今天我要造一部论,并不是随机因缘,像佛一样,我会根据经典,根据自己的修行,还有自己的理解,系统化地组织起来。你要写东西,你当然要先有次第跟系统,你要写论,你要先把佛讲的东西消化融会贯通,接下来(才能造论)。你总不能随便,喜欢从哪里写就从哪里写,这样后面谁看得懂?你写论的目的是什么,诠释经,就是要让后面的人能够懂,所以你要尽量地次第、系统、组织,这样后面人才看得懂,不然人家去看经就好了,所以做论的人第一个要有系统组织。第二个他要解释(经)。
论有两个特色,第一个要有系统地把所要写的东西组织起来;第二个要解释,要让当时人能明白,后面的人能不能明白我不知道,至少当时的人要能够明白,当时的人要能够明白,必须用当时的文化跟语言,你拿到中国也是这样。还有论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叫释经论,一种叫宗经论,有没有听过,释经论是什么?解释某一部经的,消文,从头到尾一字一字地讲,比如说我要解释《金刚经》,「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是什么意思,「一时佛」,佛是什么意思,在哪里哪里,什么什么,就逐字逐字这样解释,这叫释经论。还有一种叫宗经论,宗经论是什么,就综合起来,只是符合经的意思而已,没有特别解释哪一部经。
在佛灭之后,论师开始针对当初所结集下来的,尤其是以《阿含经》为主的开始写论,以《阿含经》为主的后代这些论师,以解脱道《阿含经》为主的开始写的论,他把它组织化,系统化,浅白地解释,这些论就叫做阿毘达磨。所以具有阿毘达磨的形式,这样知道阿毘达磨是什么了。
上次有没听师父讲过《俱舍论》,有人有听,有人没有,《俱舍论》就是阿毘达磨的论之一,全名叫做《阿毘达磨俱舍论》,因为阿毘达磨很庞大。因为阿毘达磨是后面的这些论师对《阿含经》开始解释解释,各式各样的都有,变成很庞大的一大部论的系统。现在问题又来了,那么庞大,你怎么入手?上次师父不是说过,后来玄奘大师翻译的其中一部叫做《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前面一个大,可见很大、很多,叫做《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你知道几卷吗?两百卷。一卷中文字差不多一万字,整个藏经厚厚一大本,两百卷就等于两百万字,而且里面很多的东西又非常深,你可以穷尽一切时间,去解释,去看那些东西,一辈子都研究不完。
那这样问题就来了,除了像师父这样闲闲的,不然谁有时间去研究,比较繁忙的不就都没办法学了?所以慢慢就有一些把它浓缩的,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阿毘达磨《俱舍论》,具舍就是含藏的意思,好像一个宝藏一样,含藏,就好像把一大部的精髓浓缩起来,就含藏了阿毘达磨的意思,所以叫做《俱舍论》。为什么说这部经虽然叫经,但是有阿毘达磨的形式,因为它的组织次第非常完整,好像经过刻意安排的样子,有没有看过《金刚经》?《金刚经》次第不好找,它就是一个对话,其实《解深密经》也是一个对话,但是每一品有它的主题。但是《金刚经》从头看到尾,你也可能大概知道,《金刚经》可能要谈些什么,但是你有点困难找出它的系统,后面的人必须从中找出它的系统。但是这部经(《解深密经》)你一看它的系统就很清楚,它是经,但是它系统非常完整。所以说有阿毘达磨的形式,再来它的论证严密,论证跟其他经比起来算是严密,所以说有阿毘达磨的形式,不是像一种故事,佛来了,你讲什么,弟子讲什么,很简单地像故事一样地回答,它不是这样而已,它里面有比较严谨的论证。
'''2  主要思想:'''
'''1)三时教:阿含(有教)、般若(空教)、《解深密经》(亦空亦有教)'''
'''2)观念论:因禅观而产生唯心思想'''
'''3)阿赖耶识的思想'''
'''4)依三性三无性成立大乘空义'''
重点:
1)第一个,'''谈三时教'''。
(1)'''《阿含经》讲第一时教,是有教''',为什么是有教?上次师父讲过,为什么是有教,不是我空法有,你这样讲不能说错,但重点不是在这里。《阿含经》是不是在讲法有,这是有争议的,有教,就是指谛实,真实有,四圣谛真不真实,真实,审实不虚,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真实有涅槃可证,真实有道可修。有教,四圣谛审实不虚。
'''(2)(第二时教)般若经叫空教'''。什么空教,一切法空,四圣谛空不空?空,涅槃空不空?空,一切皆空!《金刚经》就是讲一切法空,《金刚经》可以代表中期的空教,《心经》也是。《阿含经》是有教,讲有没有十二缘起,有没有十二缘起?有,有没有无明?有,有没有行?有,有无明就会行,有生,有,有老死,有,有没有五蕴?有,只是叫你不要执着而已。《心经》第一句讲什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它是空教,般若讲一切法空。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举一个例子好了,佛陀在《阿含经》讲苦真实是苦,但是如果你从更高的胜义谛来讲,苦是真实的吗?苦也是虚妄的,如果苦是真实的,你除不了的,苦是虚妄的。那集是真实的吗?也是虚妄的,也不真,那集里面有什么?有惑跟业,有烦恼跟业,既然集是空,烦恼跟业真实的吗?虚妄的。不虚妄的话,那麻烦了,烦恼如果是真实的,你断不了,真实的东西你怎么断?就变成凡夫永远是凡夫,佛永远是佛,凡夫没办法断烦恼,因为烦恼是真实有,它就是这样子讲的,包括涅槃也没有真实可证。师父星期天讲的是三乘共法,是讲有的,我们修道要除烦恼,有道可修,有烦恼可除,断了烦恼就证涅槃,所以有涅槃可证。所以你不要自己问,师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课程不一样,这个是高级部课程,星期天那个是基础课程,如果你真正了解就没有冲突,但是初学时会觉得有冲突,但是你真正了解的话其实没冲突。
我记得以前在大学有个教授,他教西方宗教,大一时他讲西方宗教体系跟系统,西方宗教体系从犹太教开始,(说)犹太人跟上帝有了合约,所以神爱世人?错!神爱谁?神爱犹太人。这不是我讲的,最早是这样子,你们学过基督教的,基督教可能不会讲这个,旧约上是这样子的,他跟神立了契约,神爱跟他有契约的人,遵循他的人。他在建立这样一个系统之后,慢慢延伸到有耶稣,耶稣由神派下来,谈谈谈到大四时。他第一堂课,也是探讨西方宗教的东西,他说你们把我在大一的课讲的东西全部忘记,我现在重新讲一套,这一套是在否定他大一讲的东西。他大一把一套西方宗教系统建立得很完整,到大三大四全部把它毁掉,他自己建的?还是?他当然不是自己建的,是依一般的教学方法。一些研究的书,是建立基本观念,但是到大四他全部把它毁掉,甚至可以探讨耶稣到底有没有真的这个人,他也是根据基督教教义。还是,大学教的比较不一样,他会谈基督教教义,但不是叫你去相信它,他告诉你基督教是这样讲的,到大三大四,就是到了基督教教义的高层次,就可以讨论他这样的教义是不是真实从耶稣过来的,还是从徒弟再徒弟,还是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假借某些名字把它宣扬出来的。
同样的,我在(讲)三乘共法时,是建立一套四谛十二因缘的系统,不是我建立,佛在《阿含经》建立四谛十二因缘的系统,这系统是针对谁讲的?凡夫!不是信徒,就算是非信徒,佛教来讲它也是这样子,谁都逃不开这个苦。苦真实是苦,这套系统不是究竟的,是立于我们凡夫的立场来谈的,但是到了般若经,他把这些系统打破,所以叫空。如果真的了解的话(二者)其实没有冲突,只是看你怎么去了解,所以这就是学般若有困难的地方,学般若弄不好会落入断灭见。
所以师父一直讲,你没有将《阿含经》这套体系学起来就去学般若,(弄不好会落入断灭见。)禅宗是从般若衍生出来的,动不动就会天马行空,谈得又高又妙又玄,落到底下怎么做不知道,每次谈都很高很妙很玄,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什么嘛。当然若从般若体系来看,它是有用意的,是打破你固有执见,固有观念,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要先建立这样一套,凡夫所认知的系统来学习,然后再拉到上面,来破除固有执见,变成二谛融合,二谛圆通,不知道这样的话,真的有些就会落入断灭见。所以般若不好学,如果基础没打好,不能乱学般若的。以前印顺导师还在福严时,初入学者没有三年不可学般若,过了三年要学般若,要先找印顺导师谈一谈,他看你的根机到底够不够,会不会落入恶取见或断灭见。但是现在很多人是这个样子,动不动就谈六祖坛经高境界的东西,谈明心见性的东西,结果实践怎么做,你看他从来没有在做。
(3)到了'''第三时,《解深密经》谈亦空亦有''',有些该空,有些不该空。因为他发现有些人学般若会学到断灭见,为了纠正那些学般若学到错误观念的人,提出亦空亦有,有时有,有时空。怎么样有时有,有时空,上次上过「唯识学概要」,你们大概应该知道,但是后面会讲得更清楚,这叫三时教。
2)、 '''观念论 由禅观而产生的唯心思想'''
记得师父上次讲过,在禅观里面,由于一种胜解作意,什么叫胜解作意?就是硬把什么东西观想成其他东西。比如说,佛教禅修有所谓遍一切处法,青黄赤白或地水火风。比如说,借由禅观的功夫,你把地硬观成水,对你来讲就是水,是真实的水,别人看还是地。在禅修的观想中就会发现,其实世间东西都是依于不同众生的业力跟类别,所见到的是不一样的,既然禅观可以把地观成水,火观成风,可见事物的本然没有实在本性,从中就产生唯心的思想——外境虚妄,内心相对来讲真实,这个我们先谈到这里。因为《解深密经》里面后面第六品弥勒菩萨会谈,谈禅观为什么会产生一种唯心的思想。
'''3)、阿赖耶识的思想。'''
很多人多多少少接触过唯识,唯识讲有几个识?八识,《解深密经》里面有谈到阿赖耶识,但是它并没有明确谈到阿赖耶识是第八识,它有讲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识,但是它并没有说那个是第八识。也就是说从《解深密经》往前推的时候,阿毘达磨里面只谈六识,一般《阿含经》也谈六识,从《阿含经》来的阿毘达磨也谈六识。但是师父讲过,有些印度教派或是叫部派佛教,有些会觉得虽然只有六识,但第六识可以有浅有深,它慢慢会有这种想法出现,不然记忆从哪里来?再探讨业力到底存在于哪里。所以慢慢会把本来只有六识的东西,不是有前五识,有第六识,他们认为第六识应该有个浮面的,还有个潜在里面的,比较深沉的。比较深沉的这个,在《解深密经》就叫做阿赖耶或叫阿陀那。所以在《解深密经》,它不明确提到有八个,但是明确提到一切种子识,阿陀那还有阿赖耶,所以有可能它是倾向于好像有七个识,倾向于有一个根本种子识,前面现出六个,所以叫六转识。那你说,没有第七识,那染污呢?本身它(阿赖耶识)既是种子又是染污,又是执着。
阿陀那识,异名,同一东西,从不同角度切入,名称不大一样,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大一样,但它认为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师父可以有不同身份,你们称我师父,但我在其他场合,比如说在学校,学生可能叫我教授或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师父这个概念,他认为我穿得怪怪的而已,你没跟他解释,反正印度人也穿长的,他也没有那个概念。所以它叫一切种子识,叫阿陀那,叫阿赖耶,同一个东西,意思不大一样。
4)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依三性三无性成立大乘空义''',这个上次《唯识学概论》有稍微讲了一下,现在要细讲,所以你会发现《解深密经》讲到头来,师父在唯识学概论很多观念都谈过,只是这里谈得更细。所以在师父教你们唯识的时候,有一个用意,就是一步一步把你们诱导进来,一步一步让你们从最简单的,概念一样,但是深浅度不同,一步一步地越来越深,越来越复杂,这样的话,你就容易理解。好像比如以前我们当兵射击时,同样拿一支枪,没有换枪,他先教你射25公尺,不会一次叫你射300公尺,他先教你射25公尺,教你所有动作,然后教你射25公尺,25公尺可以了,换50公尺,所有动作都一样,难度增加了,50公尺可以了,后来变射300公尺。你知道那个三百公尺,我手画的这么大一个靶,很大吧,你想说,这个瞎了都可以射得到,这么大一个,在三百公尺远就只有这样而已,你稍微近视一点都看不到,问题是你拿的同样一支枪,射击方法什么都一样,难度不同,深浅度不同。师父教唯识也是一样,同样是唯识,也一样是讲阿赖耶,三性三无性都一样,但是后面会越来越深,讲得会越来越复杂。
问:《解深密经》这里面会谈到,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师父:没谈到那些。(问:那是印度祖师大德后来,想要详细描述......?)可以这样讲,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他们想描述,解释这些经在讲什么,所以又弄了一套更复杂的理论。(问:所以在《瑜伽师地论》也没提?)我印象中是还没提到这些,《瑜伽师地论》和《解深密经》,都是很初期的唯识学,像《解深密经》根本没讲八识,只讲六转识和一个阿赖耶,这样而已。
问:《解深密经》是属于唯识里面的是吧?
师父:不是唯识里面,它是一部经。
问:它是最前还是最后?
师父:它是最早的唯识经典,提出八个识是在它之后。老实说,就历史思想我不敢这样讲,我只能说在这里面它没讲到八个识,只讲阿赖耶和前六转识,是不是当初同时已经有其他的在讲八识?有可能,但是我不知道,就现在我们能找到的经典论典的话,应该是这样子,从六到七,然后到八。
问:讲八个识应该是到《瑜伽师地论》才有?
师父:应该是到《瑜伽师地论》慢慢开始有了,你说实际上到什么时候,我也不敢讲,我只能说这部经还没有八个识,只有七个,是阿赖耶和前六转识。
问:三时教刚才讲的意思是不是,阿含有教就像国小,然后到般若是到国中?
师父:也不能这样讲,学般若学中观的,绝不会说他学的是国中的。
问:第四点——依三性三无性成立大乘空义,大乘空义指的是不是般若?
师父:这个后面我都会讲,都会解释清楚,这四个是《解深密经》里会谈的重点,三性三无性绝对是重点。

'''3  经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解深密经》 (相续解脱)'''
'''Saṁdhi: 结, 连结、 甚深意= 密意;甚深意: 般若经中佛说,一切法空'''
'''nirmocana: 解、解开 ,解说 ;解说般若经中佛说甚深意=一切法空'''
这个有点长,叫作Samdhi-nirmocana,sutra,sutra是经,Samdhi-nirmocana,sutra,这个这么长,我们再怎么念都不会像,一定要叫印度人来念,印度人讲英文每一字都卷舌,有时印度人打电话来,我一个头两个大。有时候看梵文字,比如说r,r下面有个点,r如果下面一点要怎么念?卷舌,对,要卷舌,加个i,下面点的很多,印度人喜欢卷舌,是因为他们的文字里有很多卷舌,所以不要怪他们。Samdhinirmocana,Sutra,sutra是经,翻成《解深密经》或相续解脱。
你看这个名字,奇怪,一个翻'''解深密''',一个叫'''相续解脱''',两个好像没什么关系。不要被中文字给搞混,所以有时候不能光看中文,这两个,一个叫解深密,一个叫相续解脱。我问你,如果你照中文,解深密跟相续解脱有没有什么关系?没看出来有什么关系,不懂的话以为是两部经,一部是《解深密经》,一部是「相续解脱经」,结果它是同一部经。《维摩诘经》有没有听过,又叫《净名经》,另外《维摩诘经》又翻为《毘盆迦罗经》,你要看到《维摩诘经》可能知道这是什么,你要看到《毘盆迦罗经》,这什么东西?两个都是直译,但是译得真是天差地别。这个也是一样,你以为没关系,其实两个解释都对,指的都是同一部经。
因为samdhi,是连结、结合的意思,记得师父讲sam吗,sam不是聚集吗?所以这里的结跟连结,跟yoga又不太一样,这里的结跟连结,它不是连在一起而已,它是有打结的意思,打结之后弄成一团,或是东西弄连结在一起,它不是东西跟东西连结而已,不是connection,是mix it up。不是连接在一起而已,是整个扭在一起,转在一起,两团东西把它弄在一起,这样子的结,打结打到最后,一拉,里面到底A这条B这条已经弄得拉不开了,它有这样的意思。从中把它引申成甚深意,等于“密”。这里的密,不是我私底下跟你讲什么,是很难懂的意思。
我问你,两个东西弄在一起了,你要解开容易吗/两团已经整个团在一起,像毛线球一样搞在一起,你要拉出来容易吗?很难,所以它的引申意变成一种甚深意,有时又叫密意。这里的密意跟密教的密不太一样,不是secret(秘密),不是我偷偷跟你讲什么,是很深,很难懂,所以这里的结是甚深密意。
所以甚深意指般若经中佛说的甚深意,就是一切法空。这里的深意是指般若经里的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容不容易懂,我刚才说不小心就落入断灭见,很难懂。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佛在般若经里面到底讲些什么,般若经本身也告诉你,般若经的教法本身就不是给一般人读的,不是给新发意菩萨说的,是久学的菩萨。虽然说新发意菩萨也必须要学,真正的般若深意只有久学菩萨才懂,新发心菩萨是不能懂的,他只能有心要去学,发大心度众生而已,没办法懂这个,太深太难。般若经典是这样明白告诉我们的,顺道讲一句,师父不是一直讲,六祖坛经里六祖慧能告诉我们说,他的教法是给上上上根机的人所说的。是啊,跟般若经用意一样,不是一般人能懂,六祖慧能依《金刚经》印心的,他也取了《金刚经》的意趣,不是给一般人学的,难懂啊,所以这里讲甚深意。
nimochana就是解开的意思,所以叫解结,相续解脱,后面的解脱把相续给解脱掉,本来弄在一起的,把它解开了,解深密,它是把动词掉过来。梵文字动词在后面,解开前面的甚深意,解开前面的结,但是玄奘大师在翻译时掉过来,依中文来理解,所以叫做解深密,深密就是指甚深密意。另外一部,等一下我会说是谁翻译的,他按照原来的,没把动词掉过来,他讲'''相续解脱,相续就是连结的意思,解脱就是把相续脱掉'''。不要讲说这里的解说就是生死解脱,不是那个意思。解释般若经中佛说甚深意,就是在解释什么是一切法空,就是《解深密经》的用意。《解深密经》的用意就是在解说,佛在般若经里讲的一切法空,从经典的立场就是佛本身觉得,他讲的般若经一切法空太深了,现在佛换一个角度来解说一下,免得大家都听不懂搞不懂它到底是什么,这是解深密的意思。
问:密宗的密也就是甚深密的密?
师父:那个我们可以另外讨论,密宗的密有甚深的意思,但是还有师徒传授的意思,别人是不知道的,它有两个意思,不过这个我们可以再讨论,
问:像我这种初学的,你要是开经单的话,先读哪个经后读哪个经?
师父:你说只有经论吗,是书,还是教学?
问:防止混乱,结果不知所云?
师父:你问得非常好,比如说读《成佛之道》,导师的《佛法概论》,那个教学会用。如果光是经论来讲,我的建议第一个先读《阿含经》,学佛绝对一定要读《阿含经》,《阿含经》不读的话,很多观念是没有的,而且是没基础的。《阿含经》部头很大,没关系,先读杂阿含,杂阿含是根,杂阿含读完了,可以的话继续读其他,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它是渐次补增的。中阿含是以杂阿含去补增的,汉传现在有四部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是最根本,谈的是都是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入处,都是谈基本的修行法门,还有佛法基本观念,谈无我,无常,苦,这些。再增广的,就是中阿含,以杂阿含,中阿含加起来再增广,就是长阿含。再把其他不足的再依,一到十的数目排下来的就是增一阿含。为什么叫增一?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三加一等于四,一是什么,比如说一乘道,一什么,一什么,二有什么,二谛,二什么什么,这样子,用这种法数慢慢加起来,所以先读杂阿含,有时间再读其他阿含。
再来,基本经读完了,读《俱舍论》,当然,叫你自己读有困难,最好有人解说。《俱舍论》读完了,开始学般若经,先读《心经》再读《金刚经》,可以的话再读其他般若经典。般若经读完之后,就可以再涉略其他不同的大乘经,《法华经》,《华严经》,其他大部头的,《维摩诘经》都可以,都可以涉略这些。大乘经读一读之后,开始读大乘论,《中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当然唯识的可以读《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这些都可以读。
如果你能够这样子一辈子读下来,不要说全部读完全部都懂,就是大约涉略过,你的佛法根基一定非常扎实,绝对不会走错路,也不会被天魔外道或是卖药膏的郎中随便讲两句你就跟着走。那当然这些都不容易懂,所以学一些基础你就自己可以去看。基本上,师父觉得有一经,三论,不管你是在家出家,能读最好去读,学佛这辈子最好都去读一下,一经就是《阿含经》,三论就是《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
我再讲一次,我自己觉得,如果真要学佛深入,对自己有帮助,对别人有帮助,一经三论非得要接触不可。第一个《阿含经》一定要读,三论就是第一个《俱舍论》,第二个《瑜伽师地论》,第三个《摄大乘论》。为什么师父没说到很多大乘经,因为在《瑜伽师地论》,尤其是《摄大乘论》里面,它已经提到很多很多的大乘经,有时候会告诉你这个大乘经的重点,某些地方在谈什么,它会告诉你。也就是《摄大乘论》,已经综合了大乘佛法的精要在里面,你自己读大乘经,读来读去不一定能懂它的意思,但《摄大乘论》已经把精华都呈现给你。
问:《入菩萨行论》放在哪个位置,哪个阶段?
师父:《入菩萨行论》,当然都可以融摄在《摄大乘论》里,因为《入菩萨行论》小小的一点,谈的还都是大悲心,菩提心,但是《摄大乘论》这些都谈了,一百卷《摄大乘论》,全部都包括了。
'''4 译本'''
'''无梵文原典'''
'''中译现存四译本'''
'''另有藏文本'''
译本,目前所传的译本,没有梵文原典,中译现存有四个译本。
一、《相续解脱经》,求那跋陀罗,在公元443到453年翻译,(一卷,不全)
二、《深密解脱经》菩提流支,在公元514年翻译,(五卷,全)
再来,《解节经》,真谛大师,557年到569年翻译,(一卷,不全)五卷版的都全,一卷版的都不全,不是浓缩版,是不全,
还有,最有名的《解深密经》,玄奘大师翻译,在647年,(五卷版,全)。
我们现在大部分所依的都是玄奘大师的译本,但是可以比对,另外有藏文本,但是藏文本都是很后面的。你们要知道,虽然很多大乘经藏文有,中文也有,但是中文所依的都是早期版本,比较原始的版本,藏文本都是比较后面的版本。现在的梵文版,很多时候出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印度本身找到的,另外一个很多是在西藏找到的,西藏有很多寺院有类似图书馆的东西,里面藏了很多梵文经典,几百年可能没人去找也不知道。有些外国人,尤其英国人,法国人在殖民地时期,这些外国人当然有好有坏,给人家殖民不大好,但是有点好处,他们对这些人类文化把它当成宝藏,不会去破坏,会拿来保留、研究。从那边他们发现佛教很多经典,在印度,甚至有时在西藏也是这样。所以现在梵文原典出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在西藏找到的,一个是在印度本土找到的。但是不要以为,梵文原典就一定比较原版,因为在西藏找到的很多梵文原典,很多是后来的版本,比如说,同样有这样译经,藏文版翻译可能是公元1000年左右的,但是你看中文,最早的完整版是514,可能相差了五六百年,所以他们依的梵文原典是不一样的。而且一般来讲,中文所依的梵文原典是比较早版的,所以不要以为找到的梵文版,就一定是原来早期的,不一定,很多都是后面的。
还有我以前讲过,有关西藏的翻译和中文的翻译,有两个很大的特色,中文的译经,还有中国人的特性,比如说同样是这个经,这时候有人翻了,后面的人再翻,他会把原来的保留,不会去改它。不会说,我现在这一本,你又带了新的过来,《金刚经》,我看一看,翻一翻,怎么跟之前的不大一样,可能是他翻错,把它改一改,不会这样,他会把人家原来翻译的保留,一字一句不动地保留,不会去改前面版本。所以有好几译每一个都保留,所以你看这个有四译,虽然有的不全,但是全部保留,这对后人的研究有非常大帮助,甚至可看出有些经典的增补。有些经典最早可能三卷四卷而已,不是残缺,它本来就这样,在流传当中会被增补进来,有的会把其他经典拿来,把它弄在一块,也可看出经典的发展和增补。但是西藏不一样,西藏喜欢统一性,有时候后面的人会去改前面版本,所以改来改去变成大家都差不多,但是这样有时就失去研究价值,看不出它最早是什么样子,它会有这样子的状况,这是它的翻译。
所以目前来讲,《解深密经》有中文版,藏文版,为什么没有梵文版,这是个很大的谜,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当时译那么多,它的梵文版到底放到哪去,目前是一个谜,但是也不是完全。二十年前有人在猜,但是做了一个莫名奇妙的结论,玄奘大师为了合于自己的口味,为了怕后面人去比对,所以把全部都烧掉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真是莫名奇妙。因为后来在中国大陆,修补很多寺院或佛像时挖到很多地宫,甚至大佛的肚子里,都曾经找到一些梵文版本,从这样情形可知道他翻译完之后,原来的一定是找地方藏起来,把它保留下来。因为中国经过长年来的打仗战乱,千百年来的战乱,各个朝代可能都有散失,最严重就是唐朝的三武一宗的毁佛,会昌法难毁得最严重,那时代大家知道可能藏什么地方,在哪个庙或哪个地宫有,但是战乱久了之后人事变动,就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一千年过了之后,当时确实换了很多寺庙,都是有记载的,所以现在会有发现地宫。还有,其实中国藏了很多,没有人研究,这个我敢讲,藏了很多,有找到,保存起来,为什么保存起来,自己没人才研究又不想让外国人研究,是有的。因为人才还没培养到那些,我们现在接触资讯有限,是有找到,不是没找到,找到没人研究,先存起来,以后再栽培出来研究。只是要栽培这样的研究人员,需要很多条件,社会文化水平,教育知识程度。我问你,宗教的高等研究,在战乱时或不富裕的国家,或不重视文化的国家,是没办法做这种研究的。一般像理工的或商业是最开始的,等到所有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提升到一个程度之后,文的东西才会慢慢栽培高级人才,尤其是宗教的东西,一定要到这样程度才会去研究,不过又是题外话。
问:大陆那边好像也有不少,像大藏经好像含藏不少经典?
师父:甘珠尔、戈珠尔都是藏文,一个是经一个是论,汉译的话,现在大藏经,大部分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大正年间,大正大学整个弄起来现在叫大正藏,它是目前汉译最完整的,我们做研究出处都是依那部为主。
问:大藏经里有好多祖师的文章,什么样的祖师能进大藏经?
师父:以前古代皇帝会有入藏的审核,皇帝下令,会一群人去审核,呈报上去,审核过就入藏,古代会有这样子,慢慢就没有了,现代就没有了。古代有入藏的程序或审核,要入藏不容易,审核过呈报上去,皇帝下旨下次编的后把他入藏,表示这是位高僧大德,近代从宋,明以后慢慢就没有了,干隆大藏经呢,那是编辑一套大藏经,跟他讲的重点不一样。
4  '''纲目(组织架构) :共八品'''
'''一、序品'''
'''二、胜义谛相品:佛教真理'''
'''三、心意识相品: 成立阿赖耶(所知依/作用的理)'''
'''四、一切法相品: 三性(所知相/事物的相)'''
'''五、无自性相品: 三无性(事物的客观本性)'''
'''六、分别瑜伽品: 由禅观而成立唯识无境'''
'''七、地波罗蜜多品: 菩萨十地'''
'''八、如来成所作事品: 佛果'''
组织架构
第一个,序品,序品只有玄奘大师的有,其他译本没有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讲佛教的真理,胜义谛在讲佛教的真理;第三,心意识相品,成立阿赖耶识,所知依和作用的道理,在讲理,讲阿赖耶识,心意识相,但这里的心意识相,不要以为是后来唯识讲的心,意还有识,(后来的唯识),它心是阿赖耶,意是指第七识,识是第六跟前五识,(这里)不是,它心意识是一个东西。(第四)、一切法相品,一个谈理,一个谈相,所知依及所知相,就是讲三性,还记得哪三性吗?要有次第说,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这里讲得很清楚。(第五)、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性三无性,讲事物的客观本性叫做无自性。(第六)、分别瑜伽品,分别瑜伽品里面特别的主角是弥勒菩萨,特别讲依禅观而成立的唯识无境,由禅观所衍生出来的观念——唯识无境。(第七)、地波罗蜜多品:讲菩萨十地,配合十波罗蜜多。你们一般听的是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是般若系统的立法,像这类的唯识经论的立法都是十波罗蜜。所以不要以为波罗蜜就一定是六个,早期《大毗婆沙论》立四波罗蜜,还有些部派立六波罗蜜,还有讲十波罗蜜,所以一般谈的都是般若经的六波罗蜜,不要以为就是六波罗蜜而已。谈波罗蜜当然是菩萨行,菩萨的修行就叫波罗蜜,十地就是配合十波罗蜜。最后(第八)是如来成所作事品,很明显的叫作如来,是讲佛果。
问:分别瑜伽品,由禅观成立唯识无境,万法唯心?
师父:唯识无境就是外境是虚的,心是真实的,因为外境是心所现出来的,师父之前「唯识学概要」,不是讲了老半天的唯识无境,境是虚,心是实,境是虚,我们会去执着境,现在境是虚的话,我们内心没什么好执着的,上上礼拜,讲唯识的最后一堂课,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故,还记得吗?1:11:45加图片
'''5 科判:'''
'''一、胜义谛相品-------------------胜义境'''
'''二、心意识相品'''
'''三、一切法相品'''
'''四、无自性相品-------'''
'''五、分别瑜伽品---------------'''
'''六、地波罗蜜多品-----------'''
'''七、如来成所作事品'''
科判,除了序品以外,它这几品是用境,行,果来安排,境,就是告诉你它的道理,跟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我们要学佛,我们要知道佛的法义教理到底是什么,讲清楚,清楚了之后才知道你到底要修什么,你现在到底什么问题,清楚了之后告诉你,怎么做,第二步再告诉你怎么做,就叫行,最后才告诉你,这样做了有什么结果。
所以佛教常常会依境行果而立,境行果里面,第一,胜义谛相品是谈胜义境,心意识相品跟一切法相品是指法相,无自性相品是指法性,讲的两个都是世俗境,但是世俗境它的目的,是要引导你到胜义谛,叫作依俗契真实。
还记得师父讲以楔出楔吗,还是要用世俗的语言、方法、经论,有文字记载,这都是世俗的,但这些世俗东西它是随顺胜义的,惟有经过这样的学习,再去修行,到最后才能契真实。前面讲的胜义境,是超越的,是胜义谛的,后面讲的世俗境,虽然是世俗的,但是它是随顺胜义的,是要告诉我们怎样去除烦恼,怎样修行。
所以法相跟法性很重要,我们了解之后,才能知道怎样依唯识修行,最后才是果,这课的重点放在一二三四五,后面六跟七,可能不讲或稍微讲一下,因为,第一个,很多地方,以后教的很多东西都会再讲,包括《摄大乘论》也会讲,波罗蜜品和如来成所做事品,都会讲,第二个,因为它是果上的东西,谈一下就好,不要在里面谈太多,因为师父也没这境界,我只能依经典告诉你们,比较重要就是,现在我们要了解的到底是什么,禅观上我们要怎么去修,重点在一二三四五,怎样去了解唯识,这应该没什么问题,科判而已,所以是以境行果来安排。
一、胜义谛相品:佛教真理
一、胜义谛相品:佛教真理
佛教二谛概观:
胜义谛 (paramārtha):胜 (parama)+义(artha)
般若所认知的超胜对像: the ultimateobject。事物的真实面貌(无自性)。
智境的融合: parama 般若+ artha 境。在般若的深证中,智境一如
顺于体证般若的教法: 闻、思、修慧
第一个,谈胜义谛相品,这是里面的第二品,第一品是序,共八品,序品只是讲一些开头,没什么,好像说,一个戏开始,前面有人出来稍微介绍,所以我们开始的第一个叫做胜义谛相品,也就是佛教讲的什么叫胜义谛,其实你们听师父讲胜义谛这名称,一定不下一次两次,也绝不会是第一次听到,你在这里面是最新的,你有没有听过师父讲胜义谛这三个字,经常,很多人可能有点概念,但是不清楚佛教讲胜义谛到底在谈什么,师父今天就依这个把它讲清楚,佛教讲二谛,二谛尤其是般若和中观的主轴,佛教讲二谛,如果你们学佛或是多多少少接触的话,应该会知道佛教讲二谛,第一个叫世俗谛,还一个叫胜义谛,这个叫二谛,二谛,《阿含经》里面也有谈,但意义不大一样,般若经里面谈最多,龙树中观也引这个谈二谛,所以叫世俗谛,胜义谛,了解这二谛之后,对你以后对很多佛法观念的了解非常重要,
首先,胜义境,第一章就告诉你什么是胜义谛,它告诉你最后的境界,最后你要了解的真理到底是什么,所谓胜义谛可以说是佛教的真理,用一句简单的话,胜义谛就是在谈佛教的真理。“胜义”,殊胜的意义,就是在讲佛教的真理,但佛教的真理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必须要稍微说明一下。
第一个我们来谈佛教的二谛观,胜义谛梵文叫paramartha,parama是胜,殊胜,超胜,超越的意思,义,叫做artha,artha,它意思比较多样化,但是总结可以两个意思,artha可以是meaning(意义),也可以是object(对象),object(对象)或meaning(意义),释迦牟尼佛的本名叫什么,悉达多,叫作Siddhartha,Gautama,悉达多如果翻成中文一般会翻成什么,你们去查佛学大字典一定都查得到,瞿昙是Gautama,是他的家姓,我说名字,悉达多,Siddhartha,一切义成,这是把悉达多中翻,意译的翻法,悉达多是音译,一切义成是意译,为什么师父忽然提到这个,因为它叫Siddhartha,Siddha-artha,它是两个字合起来,Siddha,一切,全部,artha,义,所以如果直接翻叫做一切义,但是后来都翻做一切义成或一切义成就,所以刚刚说,翻成英文它有两个意思,一个叫object,一个叫meaning,所以你们知道这个artha的意思,这个artha,可以是meaning,可以是,object,那个h不发音.,artha,这个h,这个我们很难发,印度人才发得出来,t加一个h的音,你去问印度人他们很会,我们很难念,就好像我们教洋人四声,我说妈麻马骂,他说妈妈妈妈,他跟我们念这个一样,你怎么h印度人都说不对,
胜义谛,paramartha,殊胜的意义,在佛教,总归起来它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它把artha当成是对象(object),所以它说般若所认知的超胜对象,the,ultimate,object事物的真实面貌,般若所认知的对象,是事物的本然相,还记得师父分析般若这个字,般若的梵文字,Prajna,pra是直接,jna是认知,直接认知到事物的本然,我们一般都是vijna,我们认知都被无明我执所掩盖,所以无法认知到事物的本然,Prajna是认知到事物的本然,般若所认识的是事物的本然面貌,那个本然面貌就是胜义谛,般若所认知的超胜对象,不是一般的对象,不是桌子椅子这些东西,它是桌子,椅子,人后面的本然,到底是什么,这就是胜义谛,是般若所认识的,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重在于智跟境的融合,parama是般若,artha是境,所以在般若的深证中,境智一如,也就是就这个立场来看,佛教的真理不是一个客观的什么东西,也不是一个客观的什么道理,也不是一个普遍的法则,它是指,我们对这个普遍法则真理的一种证悟,才能叫真理,师父在星期五上课时,不是佛陀说缘起甚深,但缘起它只是一个法则而已,所以缘起甚深,缘起的道理就第二个这个立场来讲,还不叫真理,涅槃才是真理,涅槃是什么,涅槃是我们对缘起这个真理的完全体悟,你对缘起这个真理的完全体悟,你就不会再有我执,就会断掉你所有烦恼,会产生真正般若,所以他是境智一如。
所以胜义谛不是死板板的客观的真理,它是我们对真正的证悟的境界,这个才是胜义谛,所以它是阿罗汉,佛,内心的真正的证悟,那个叫胜义谛,能不能了解师父在讲什么,我的意思是佛教里面有三个解释,第二个是讲境智一如,也就是,当我们证悟到真理实相时,那种超越,你不能说我是能证,对象是所证,我去证悟到它,不是,真正到那个境界的时候,是融合在一起的,都没有那种执着,而且真理跟你是合一的,它不是死板板的一个法则在那边而已,这样不能叫佛教的真理,真理是亲证的才叫真理,
问:从第二个的意义来说,这个胜义其实是不能言说的?
师父:是啊,后面会讲,是超越语言概念的一切,后面分析就在讲这些,超越形式,超越语言,境智一如的。
问:它是不是就是其他经讲的真如?
师父:是,对,实际,涅槃,真如,包括佛性,都可以这样讲,它用各式各样名称表达,要表达的是我们对真理的真正证悟,境智的一如,是超越一切的,但是超越一切,那我不讲了,像禅宗,我坐那里不动,你们来,我在那边坐一节,然后下课,所以叫做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还是要想办法告诉你证智一如,虽然是说超越一切名相,但是还告诉你,它是超越一切的,有时候又用空,空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师父花了很多心血研究,以后有机会开个一两节课,告诉你空到底是什么,不过我在这里也会稍微讲一下,有时候又用空,所以很多名词可以用,真如也是其中一个,实际也是一个经典上用的,涅槃也是一个,实相也是一个,般若也是,所以当佛教谈胜义谛时,要知道它是指我们般若智慧对实相,对万事万物真理的体悟,融合在一起的那个,不能再分这个是真理,这个是我,是真正体悟到的,所以佛教的真理,不是谈一个好像牛顿定律,它是离开我们,所以师父一直讲,佛教从修行到证悟都离不开这个身心,不是离开我们有一个普遍的真理在那边,那个叫佛教的真理,不是,所以缘起法则是一种真理没错,但还不是佛教真正要讲的真理,是对这个真理证悟的那种涅槃境界,超越一切的那个才叫真正的真理,所以佛才讲缘起甚深,更倍甚深者涅槃,所以你们现在知道胜义谛是什么,是诸圣,佛,初地以上菩萨,阿罗汉,所证悟到的境界,
第三个,随顺于体证般若的教法闻思修,随顺的也可以,虽然是方便,但是他是随顺于,朝那个方向去的,闻思修也可以叫胜义谛,但是基本上以第一跟第二为主,这里又以第二为主,因为很多经典描述,大部分描述的都是第二,
师父刚刚讲到共不共叵说,音我可能发错,居心叵测的叵,叵是什么意思,否定的,不可,共不共都不可说,空,不可说,非空,不可说,空非空,就是共跟不共,空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叫做空非空,不共叫做非空亦非非空,这样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这个叵是不可,很有趣,一,空,真理实相,空只是假名说,其实空也不能表达,二,非空,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共,什么叫共,这两个加起来,所以第三个叫空、非空,第四叫做不共嘛,不共叫作非空,非非空,这个叫四句,《中论》又讲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个叫四句,还有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意思就是一个存在的东西,你分析起来,要就是第一,要就是第二,再胡扯一点就是第三,再扯得更远一点就是第四,其实真正证悟到是离这个,这个叫四句,《中论》里面很喜欢谈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跟各位谈,意思是,什么叫离四句绝百非,真正的证悟是离这个四句的,你说他有不对,你说他没有也不对,你说亦有亦没有,不对,非有非没有,也不对,因为是超越的,超越殊胜的,叫做离四句绝百非,但是它有作用,断一切的恶,连善都不可执,讲得太玄了一点,所以般若不好学,弄错了就落入断灭,为什么会有《解深密经》出现就是这样,
随顺于这样学习的,也是胜义谛,所以我们在学什么,学胜义谛,因为我们还没证悟,但我们在随顺,随顺就是想办法离四句,想办法绝百非,断所有恶,不落入任何边,不落入任何边或执见,就是离四句,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学习的,今天如果回去,有人问你师父讲了什么,离四句绝百非,实,非实,非实、非非实,以前这边有两个同学,年轻夫妻,那时师父在讲《金刚经》,因为先生晚上要上班,有时候不用,有时候不用上班就两个一起来,要上班时就太太来,先生上完班来载她,就问她,师父今天讲什么,讲空,过两三个礼拜又来载她,师父今天又讲什么,讲空,你不是去听《金刚经》吗,师父总不能从头到尾在讲空,《金刚经》就是在讲空。这就是胜义谛,师父这样的表达你们知道吗,是圣人,诸佛菩萨,阿罗汉,所证悟的境界,智境合一,超越一切的语言表达,这样才叫胜义谛,佛教的真理就是指胜义谛,不是客观的真理或客观的法则而已。
世俗谛
vyavahāra 世俗共认
世间语言的指涉
世间所共同认知
世物和认识的生起因缘
saṁvṛti 遮盖
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无生性空,而众生颠倒故妄生执着,于世间为实
再来,世俗谛是什么,有胜义有世俗,世俗谛稍微复杂了一点点,因为世俗谛一般有两个梵文字,两个梵文字所指涉的不大一样,一个叫vyavahara,这还是应该找印度人来念,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叫世俗的共认,一般的共认,另外一个字叫samvrti,有没有看到那个r下面一点,所以v加r,要卷舌,很难念,vrti有覆盖,遮盖的意思,所以世俗谛两个字用的地方不一样,所以有时中文翻成世俗,翻成假名,但是你真正要看梵文字用的是什么,如果用的是vyavahara,指的只是世俗共认而已,世俗共认的,语言可以表达的,第一个世俗共认是什么,世间语言的指涉,世间语言的指涉是一种,大家共认的,协调出来的,语言就是大家协调共认出来的,中文就是古代祖先大家认同说这样子...,像这个叫桌子,在国语或是叫普通话里,大家共认这个叫桌子,没有好坏,就是大家共认的,还有世间共同认知的,你看到那边一座山,我看到也一座山,那是大家共知的,你不要说我看到看到一座山,你说那是海,大家所共同认识到的,叫世俗的认知,也叫做世俗谛,还有事物和认知的生起因缘,比如说六根对六境,根境的认识跟接触的因缘,那也是世俗的,所以世俗谛有世间大家共认,共同协调出来的东西,是人就有人大家共通的认识,动物就有动物共通的认识,不管是哪一类的共通认识,它就是共通认识,那样的认识没有绝对性,所以世俗有变化不拘的意思,这个叫世俗,刚才讲的胜义就是绝对的,但是佛教讲世俗很多时候又用samvrti,遮盖的意思,这个就有价值的判断,就有是非在里面,他讲世俗谛是一切诸法本来无生性空,但是众生颠倒,生妄执,于世间执为有,所以用samvrti讲世俗时,它有执着的意思,有覆盖真实的意思,所以讲世俗谛,它有可能指的是大家共通的认识,但是跟遍计所执一样,世间人对世间的共通认识一定有执着,所以世俗谛又有覆盖真实,还有执着的意思在里面,指的就是在大家共通的认识上会起执着,然后会覆盖真实,叫做世俗谛,所以世俗谛的谛,只在我们大家的认知当中是真实而已,不是超越绝对的真实,所以这叫二谛,但是话说回来,二谛并不是两件事,这只是原理区分,二谛只是方便教说,后面会讲,佛陀的方便教说,其实诸法实相只有一谛,一切法空,一切法真如,世俗谛是方便安立而已,事物的本然也不离开真实,所以《心经》里面讲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虽然有五蕴,十二入处,等等,但诸法的共相就是空相,这是般若经,《金刚经》的用意,为了说明教说,教导,方便安立为二谛,今天先讲到这里,
问:俗谛是相对真理,胜义谛是绝对真理,是这样理解?
师父:是,世俗谛是我们共认的相对真理,胜义谛是超越的绝对真理,但是就真实来讲,只有一个真理,这个下礼拜再谈,我们先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2
前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


 各位同学大家好!师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上次我们讲到胜义谛相品,《解深密经》的序言不要算,它的第一正式的品是叫做胜义谛相品,很明显地是在讲胜义谛,你们要是读佛经,看经书,或是听佛教的讲经,一定会常常听到胜义谛,世俗谛,而且这胜义谛,世俗谛,老实说有点复杂,很难区分,但是讲穿了其实也容易分,但是呢,不管容易,不管困难,不管复杂,总是要把它说清楚。胜义谛相品很明显是在谈胜义谛,但是谈胜义谛,绝对不能离开世俗谛谈胜义谛,胜义谛不是独立的,胜义谛不是离开世俗谛以外,去谈一个胜义谛,所以谈胜义谛一定要谈世俗谛。这个上礼拜有讲过,我再稍微复习一下下。
 各位同学大家好!师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上次我们讲到胜义谛相品,《解深密经》的序言不要算,它的第一正式的品是叫做胜义谛相品,很明显地是在讲胜义谛,你们要是读佛经,看经书,或是听佛教的讲经,一定会常常听到胜义谛,世俗谛,而且这胜义谛,世俗谛,老实说有点复杂,很难区分,但是讲穿了其实也容易分,但是呢,不管容易,不管困难,不管复杂,总是要把它说清楚。胜义谛相品很明显是在谈胜义谛,但是谈胜义谛,绝对不能离开世俗谛谈胜义谛,胜义谛不是独立的,胜义谛不是离开世俗谛以外,去谈一个胜义谛,所以谈胜义谛一定要谈世俗谛。这个上礼拜有讲过,我再稍微复习一下下。
第347行: 第45行:
 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无生性空,而众生颠倒故妄生执着,于世间为实
 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无生性空,而众生颠倒故妄生执着,于世间为实


 世俗谛有两个,两个梵文字的意思不大一样,一个叫 做vyavahara ,一个叫做 ,samvrti,Vyavahara 是比较重在世俗的共认,世间共认有什么?世间语言,世间语言是大家共识,世俗的共识,世间语言是世俗的共识,方言这些等等,种种都是一种世俗的共认,大家说好了,如果今天来到这个佛学会大家说好了,这个不要叫桌子,也不要叫table,这个叫三角形,就变成我们的密语了,但是是我们这一群适用,其它不适用,这个就叫做世俗的共识,语言的指涉,世俗的共识,还有世间所共同认知的,那个就不是大家说好了,这是大家感官上所共同认识到的,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能说我们不要看这个样子,作为人只要是你的眼根眼识正常,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这个叫做世间所共同认知的。
 世俗谛有两个,两个梵文字的意思不大一样,一个叫 做vyavahāra ,一个叫做 ,saṁvṛti,vyavahāra 是比较重在世俗的共认,世间共认有什么?世间语言,世间语言是大家共识,世俗的共识,世间语言是世俗的共识,方言这些等等,种种都是一种世俗的共认,大家说好了,如果今天来到这个佛学会大家说好了,这个不要叫桌子,也不要叫table,这个叫三角形,就变成我们的密语了,但是是我们这一群适用,其它不适用,这个就叫做世俗的共识,语言的指涉,世俗的共识,还有世间所共同认知的,那个就不是大家说好了,这是大家感官上所共同认识到的,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能说我们不要看这个样子,作为人只要是你的眼根眼识正常,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这个叫做世间所共同认知的。


 世间事物和认识的生起的因缘,比如说有眼根,有境,这些识,这些东西会造成我们认识的生起,这些东西也都是世俗的,反正就是第一个大家共识的,第二个大家共同认知的,感官上认知的,这一切都是世俗,因为大家共同认知的有一个相对的真实,这个所以叫做世俗谛,因为我们大家看到那个是红色的,你不能说没有,我看到的是黄色的,所以说世俗谛是相对里面,会有一个确实的真实,相对的而已,但是这就胜义谛来讲都是虚妄的。
 世间事物和认识的生起的因缘,比如说有眼根,有境,这些识,这些东西会造成我们认识的生起,这些东西也都是世俗的,反正就是第一个大家共识的,第二个大家共同认知的,感官上认知的,这一切都是世俗,因为大家共同认知的有一个相对的真实,这个所以叫做世俗谛,因为我们大家看到那个是红色的,你不能说没有,我看到的是黄色的,所以说世俗谛是相对里面,会有一个确实的真实,相对的而已,但是这就胜义谛来讲都是虚妄的。
第355行: 第53行:
 师父:全部都是世俗谛,因为这些东西有可能会改变,以前我上哲学课的时候,那个哲学老师很妙,他问说,你们相信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吗,我说我目前相信,他说为什么,我说我目前所接受到的所有的资料跟资讯,还有所论证的全部都是这样子,他问我说,你有没有可能有一天接受另外的说法,我说有可能,为什么?更多的资料出现的时候,来推翻我之前的认识,那我可以接受的,你现在会觉得很莫名其妙,问题如果你活在五百年前,有人告诉你,我们地球是绕着太阳跑的,你会相信吗,有人这样讲你一定在那边笑的,所以说世俗都是相对形成的,都是缘起的作用上相对形成的。
 师父:全部都是世俗谛,因为这些东西有可能会改变,以前我上哲学课的时候,那个哲学老师很妙,他问说,你们相信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吗,我说我目前相信,他说为什么,我说我目前所接受到的所有的资料跟资讯,还有所论证的全部都是这样子,他问我说,你有没有可能有一天接受另外的说法,我说有可能,为什么?更多的资料出现的时候,来推翻我之前的认识,那我可以接受的,你现在会觉得很莫名其妙,问题如果你活在五百年前,有人告诉你,我们地球是绕着太阳跑的,你会相信吗,有人这样讲你一定在那边笑的,所以说世俗都是相对形成的,都是缘起的作用上相对形成的。


 另外一个叫 做samvrti,samvrti ,它有遮蔽颠倒的意思,这里比较重在不单只是世俗的共认而已,它比较重在说我们凡夫的认知上起了颠倒,世俗的共认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惜我们一般的人众生凡夫有我执,都会对世俗的共认上起执着,认为就是这样,非得这样不可,所以有颠倒的意思在里面,有遮蔽的意思,遮蔽真实的道理,遮蔽真实的境相,这个也是世俗谛,也是世俗谛的一个意思。
 另外一个叫 做saṁvṛti,saṁvṛti ,它有遮蔽颠倒的意思,这里比较重在不单只是世俗的共认而已,它比较重在说我们凡夫的认知上起了颠倒,世俗的共认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惜我们一般的人众生凡夫有我执,都会对世俗的共认上起执着,认为就是这样,非得这样不可,所以有颠倒的意思在里面,有遮蔽的意思,遮蔽真实的道理,遮蔽真实的境相,这个也是世俗谛,也是世俗谛的一个意思。


 所以如果我们要分、要看的话,如果一个阿罗汉,这两个世俗谛里面,第一个他会不会有?有!第二个他会不会有?不会!所以一个阿罗汉或是证悟的人,他是存世俗的,你们讲的话他也知道,他做为人他跟我们的感官共识也是一样,只要不要用神通,跟我们的认知感官也是一样的,我们看到桌子,看到人,看到狗,看到什么,他也是一样看到这些,我们吃到是咸的,他也吃到是咸的,不会说我们吃的是咸的,他吃的是甜的,只是他没有那种颠倒的执着而已,所以世俗谛有这两个层面。
 所以如果我们要分、要看的话,如果一个阿罗汉,这两个世俗谛里面,第一个他会不会有?有!第二个他会不会有?不会!所以一个阿罗汉或是证悟的人,他是存世俗的,你们讲的话他也知道,他做为人他跟我们的感官共识也是一样,只要不要用神通,跟我们的认知感官也是一样的,我们看到桌子,看到人,看到狗,看到什么,他也是一样看到这些,我们吃到是咸的,他也吃到是咸的,不会说我们吃的是咸的,他吃的是甜的,只是他没有那种颠倒的执着而已,所以世俗谛有这两个层面。
第627行: 第325行:
 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无生性空,而众生颠倒故妄生执着,于世间为实
 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无生性空,而众生颠倒故妄生执着,于世间为实


 世俗谛有两个,两个梵文字的意思不大一样,一个叫 做vyavahara ,一个叫做 ,samvrti,Vyavahara 是比较重在世俗的共认,世间共认有什么?世间语言,世间语言是大家共识,世俗的共识,世间语言是世俗的共识,方言这些等等,种种都是一种世俗的共认,大家说好了,如果今天来到这个佛学会大家说好了,这个不要叫桌子,也不要叫table,这个叫三角形,就变成我们的密语了,但是是我们这一群适用,其它不适用,这个就叫做世俗的共识,语言的指涉,世俗的共识,还有世间所共同认知的,那个就不是大家说好了,这是大家感官上所共同认识到的,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能说我们不要看这个样子,作为人只要是你的眼根眼识正常,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这个叫做世间所共同认知的。
 世俗谛有两个,两个梵文字的意思不大一样,一个叫 做vyavahāra ,一个叫做 ,saṁvṛti,vyavahāra 是比较重在世俗的共认,世间共认有什么?世间语言,世间语言是大家共识,世俗的共识,世间语言是世俗的共识,方言这些等等,种种都是一种世俗的共认,大家说好了,如果今天来到这个佛学会大家说好了,这个不要叫桌子,也不要叫table,这个叫三角形,就变成我们的密语了,但是是我们这一群适用,其它不适用,这个就叫做世俗的共识,语言的指涉,世俗的共识,还有世间所共同认知的,那个就不是大家说好了,这是大家感官上所共同认识到的,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能说我们不要看这个样子,作为人只要是你的眼根眼识正常,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这个叫做世间所共同认知的。


 世间事物和认识的生起的因缘,比如说有眼根,有境,这些识,这些东西会造成我们认识的生起,这些东西也都是世俗的,反正就是第一个大家共识的,第二个大家共同认知的,感官上认知的,这一切都是世俗,因为大家共同认知的有一个相对的真实,这个所以叫做世俗谛,因为我们大家看到那个是红色的,你不能说没有,我看到的是黄色的,所以说世俗谛是相对里面,会有一个确实的真实,相对的而已,但是这就胜义谛来讲都是虚妄的。
 世间事物和认识的生起的因缘,比如说有眼根,有境,这些识,这些东西会造成我们认识的生起,这些东西也都是世俗的,反正就是第一个大家共识的,第二个大家共同认知的,感官上认知的,这一切都是世俗,因为大家共同认知的有一个相对的真实,这个所以叫做世俗谛,因为我们大家看到那个是红色的,你不能说没有,我看到的是黄色的,所以说世俗谛是相对里面,会有一个确实的真实,相对的而已,但是这就胜义谛来讲都是虚妄的。
第635行: 第333行:
 师父:全部都是世俗谛,因为这些东西有可能会改变,以前我上哲学课的时候,那个哲学老师很妙,他问说,你们相信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吗,我说我目前相信,他说为什么,我说我目前所接受到的所有的资料跟资讯,还有所论证的全部都是这样子,他问我说,你有没有可能有一天接受另外的说法,我说有可能,为什么?更多的资料出现的时候,来推翻我之前的认识,那我可以接受的,你现在会觉得很莫名其妙,问题如果你活在五百年前,有人告诉你,我们地球是绕着太阳跑的,你会相信吗,有人这样讲你一定在那边笑的,所以说世俗都是相对形成的,都是缘起的作用上相对形成的。
 师父:全部都是世俗谛,因为这些东西有可能会改变,以前我上哲学课的时候,那个哲学老师很妙,他问说,你们相信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吗,我说我目前相信,他说为什么,我说我目前所接受到的所有的资料跟资讯,还有所论证的全部都是这样子,他问我说,你有没有可能有一天接受另外的说法,我说有可能,为什么?更多的资料出现的时候,来推翻我之前的认识,那我可以接受的,你现在会觉得很莫名其妙,问题如果你活在五百年前,有人告诉你,我们地球是绕着太阳跑的,你会相信吗,有人这样讲你一定在那边笑的,所以说世俗都是相对形成的,都是缘起的作用上相对形成的。


 另外一个叫 做samvrti,samvrti ,它有遮蔽颠倒的意思,这里比较重在不单只是世俗的共认而已,它比较重在说我们凡夫的认知上起了颠倒,世俗的共认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惜我们一般的人众生凡夫有我执,都会对世俗的共认上起执着,认为就是这样,非得这样不可,所以有颠倒的意思在里面,有遮蔽的意思,遮蔽真实的道理,遮蔽真实的境相,这个也是世俗谛,也是世俗谛的一个意思。
 另外一个叫 做saṁvṛti,saṁvṛti ,它有遮蔽颠倒的意思,这里比较重在不单只是世俗的共认而已,它比较重在说我们凡夫的认知上起了颠倒,世俗的共认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惜我们一般的人众生凡夫有我执,都会对世俗的共认上起执着,认为就是这样,非得这样不可,所以有颠倒的意思在里面,有遮蔽的意思,遮蔽真实的道理,遮蔽真实的境相,这个也是世俗谛,也是世俗谛的一个意思。


 所以如果我们要分、要看的话,如果一个阿罗汉,这两个世俗谛里面,第一个他会不会有?有!第二个他会不会有?不会!所以一个阿罗汉或是证悟的人,他是存世俗的,你们讲的话他也知道,他做为人他跟我们的感官共识也是一样,只要不要用神通,跟我们的认知感官也是一样的,我们看到桌子,看到人,看到狗,看到什么,他也是一样看到这些,我们吃到是咸的,他也吃到是咸的,不会说我们吃的是咸的,他吃的是甜的,只是他没有那种颠倒的执着而已,所以世俗谛有这两个层面。
 所以如果我们要分、要看的话,如果一个阿罗汉,这两个世俗谛里面,第一个他会不会有?有!第二个他会不会有?不会!所以一个阿罗汉或是证悟的人,他是存世俗的,你们讲的话他也知道,他做为人他跟我们的感官共识也是一样,只要不要用神通,跟我们的认知感官也是一样的,我们看到桌子,看到人,看到狗,看到什么,他也是一样看到这些,我们吃到是咸的,他也吃到是咸的,不会说我们吃的是咸的,他吃的是甜的,只是他没有那种颠倒的执着而已,所以世俗谛有这两个层面。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