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添加54,532字节 、​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第3行: 第3行:




《解深密经》-3
我们《解深密经》上完之后会上《摄大乘论》,《摄大乘论》是一部其实蛮艰深的论,既然叫做艰深,那就表示很丰富,对佛法有好乐的人,其实绝对可以满足您对佛法求法的欲望---善法欲。
《解深密经》包括序品有八品,如果序品不讲就只有七品而已,它依境行果来分的。第一品叫作胜义谛相品,胜义谛相品是在讲胜义境,就是告诉我们证悟的状况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证悟的时候到底要了解的是什么,那个东西不是一般我们意识所能了解的。我们拉到世俗来,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认识什么,这个叫做世俗境。世俗境分三品,第一个叫做「心、意、识相品」,第二个叫做「一切法相品」,这个在讲法相,还有「无自性相品」在讲法性,所以在世俗境我们分为法相跟法性来了解。
我们现在要讲的第二品叫作「心、意、识相品」,是属于法相还是法性?是属于法相。法相里面分为两种,一个叫做所知的根本,另外一个叫做所知的现象。所知的根本叫做心、意、识,所知的现象就叫做一切法。
所以现在我们来讲所知的根本所依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认识到底都是从哪里来的?进一步扩大说我们造业到底,业力的受持是什么?还有三界轮回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轮回?佛教讲无我,但是又讲轮回,没有一个我在轮回,但是却有一股力量会引导我们去轮回,这股力量到底是什么?这个就是「心、意、识相品」所要了解的。
你如果没有读过唯识,没关系,因为这个不会很深,你如果读过唯识,那么你要注意了。为什么师父说要注意?你要了解一点,唯识学是在发展中渐进完成,唯识学是在发展中趋近完成,在印度最完成的时候,就是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讲得很完整。但是并不是什么观念或是早期唯识经论的观念,都可以用《唯识三十颂》来了解的,有些观念不大一样,方向上大体相同,但有些观念并不是那么相似。所以当您在读《解深密经》的时候,你必须要把后面某些唯识观念先放在一边,然后先到《解深密经》来看,《解深密经》是怎么来谈这些东西的,所以你一定要了解。
师父再讲一次,一定要了解一个观念,唯识并不是一下子就非常的完整,唯识是经过佛陀所讲的经典,然后后代的论师从经典为了要让我们了解,所以慢慢发展解说,然后趋近于完成。所以你不要以为说,唯识一下子就像一整套系统就很完整,不是的。
接下来我们来谈所知依,就是我们认识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个叫做「心、意、识相品」。如果你没学过唯识当然你不知道,如果你学过唯识的话,你觉得这个心、意、识,到底是在讲三个,还是在讲两个?是在讲心,意,还有识,还是在讲什么。就这个品的名称,心、意、识,标点符号应该怎么分,三个不一样的东西,你会用“心”and“意”and“识”?你是说心、意、识三个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你学过唯识,从后面的唯识来看,你会觉得它是三个在讲心、意、识,三个不能没有关系,但我说它的标点符号怎么标,是心跟意识,还是心跟意跟识?因为学过唯识一般来讲会把它当成三个:心、意、识。心是指什么?如果从后面的唯识来讲,心指第八识;意,末那,第七识;识可以说是第六识,第六识当然是指作用的前六识都可以。确实《唯识三十颂》是这样分的没有错,心,意,识是三个。
我现在不给你答案,我讲完这个之后,你可以看看它到底在讲什么,我可以明白告诉你,(《解深密经》)跟后面《唯识三十颂》不大一样,我们先来看,它叫「心、意、识相品」,它开宗明义讲。
'''二、「心、意、识相品」'''
'''一) 一切种子识:'''
'''1、六道轮回的所依:'''
'''2、投胎成长: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合和、增长、广大。'''
'''a、投胎识:一切种子心识成熟'''
'''b、展转合和: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c、增长广大:胎儿渐渐成长'''
一)、第一个,我们要谈的是'''一切种子识'''。
一切种子识我们都知道,不一定在讲第八,但是应该是在讲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摄持种子,一般会这样认为,这里也不会差太远。但是师父上次讲《解深密经》有提到说,《解深密经》没有很明显地去区分第八跟第七,我们先来看一切种子识。
1、第一个,它开宗明义地这样子讲,'''一切种子识就是六道轮回的所依,'''也就是我们讲的阿赖耶识。佛教讲有轮回,但是没有一个本质根本不变的我在轮回,这股轮回的力量,这个轮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不是需要解说,我们的业力到底储存在哪里,到底什么东西在轮回,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在轮回。但是它就是说:一切种子识就是六道轮回的所依,就叫做一切种子识。不管我们的记忆,业力,不管善,不管恶,我们造了业,然后有烦恼,烦恼造业全部都在这个种子识里面。因为我们烦恼没有解脱,我们造业有烦恼储存在这个种子识里面,所以我们没办法解脱。有这个烦恼我们就会造业,不管善不管恶,然后这个业力,一样储存在这个种子识里面,然后就会引导我们在三界里面轮回。所以它开宗明义的第一个六道轮回的所依,明白了吗?清楚!
《阿含经》里面(对业力)可没有讲得那么明白,《阿含经》想办法用各种的比喻,薪尽火相传,蜡烛喻,烧材喻,各式各样喻。但是这里很明显的就讲说,一切种子识就是六道轮回的所依,但是它是在变化的,它不是不变的,如果不变的话,就变成有一个我,那就跟外道的理论一样了。所以这个种子识它是在变化的,因为我们每一辈子身口意造作都有增有减,有现行的,有造作的,就是一直这样子,所以它一直在变化当中。也就是说这个一切种子识是在变化的,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就像是一条河,你看得出来这里是一条河吗?它有名字,有河道,有河流,你不会把这一条河跟其他河混同,确实你会看出(这是)一条河,你远远看它有没有在变,像Bow River,如果你跑到Northhill,往下看,你会不会觉得这条河有在变动?看不出来,但是你近看的时候,它整个大江的水是川流不息地一直在流动。所以它后面就会用这样子的比喻,讲说这个是在变动的,后面最后一句,它会用一个很漂亮的句子。
'''2、投胎成长: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合和、增长、广大。'''
它既然是六道轮回所依,六道轮回所依它当然会牵扯到投胎。它谈这个种子识怎么投胎成长?它说'''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合和、增长、广大'''。它在讲一切种子识的投胎,六道的所依,它最开始当然讲投怎么胎,它说于中最初,最初不是讲无始以来最原本,它是说从这一辈子开始。这一辈子开始,我们要从哪里开始谈?一般人我们眼睛看得到,都是从娃娃生出来那一刹那开始来谈(这一辈子开始),但是佛教可不是这么谈。佛教讲这一辈子从哪里开始?父精母血识入胎开始谈,因为有没有人胎死腹中?有,很多。所以佛教说这一辈子不是从你生出来开始,而是从入胎就开始了,所以它说'''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合和、增长、广大'''。
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
a、'''投胎识:是一切种子心识成熟'''。
什么叫种子心识成熟?就是你投生的因缘成熟了,跟你有缘的父精母血合和的因缘条件够了,那当然必先是你上辈子死掉了,这一切种子识已经放弃执持上辈子的根身。我讲的根身就是这个身体,已经没办法再执持了,放弃了接下来他是不是要投胎。投胎是不是看因缘有没有成熟,那就是说刚好他过去的因缘结束了,这一辈子的因缘这个业力已经带引你,这辈子的因缘具足了,那就开始投胎了,所以叫做一切种子心识成熟。
'''b、展转合和: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什么叫做辗转合和?这边讲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应该听过十二缘起吧?十二因缘是在讲三世轮回的整个状况,无明缘行,行缘识。识就是这里的投胎识,无明跟行就是过去造作的,有烦恼造业,烦恼业力就潜藏在一切种子识里面,一切种子识这里要投胎的就叫投胎识。接下来名跟色,入胎了就是这里讲的——'''辗转合和,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投胎识进入之后,会有初显的精神现象就叫做名,会有物质现象就叫做色。什么叫物质现象?胚胎。看得到的这些,或是X光检查得到的物质的胚胎,身体就叫做色,名就是精神体。精神体,现在机器有没有办法稍微了解精神在动?用超声波检查这个胎儿是活的,是不是心脏在跳动,是脑波有反应有在动,那个就类似是名,精神体。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讲,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呢?因为这个投胎识它必须有力量去执持它(名、色),但是这个投胎识也必须依靠这两个,如果怀孕的母亲发生了什么问题,譬如说跌到撞到,导致这个色或是名出现问题的话,这个识也没办法继续在胚胎里面活下去。所以两个(识和名、色)是互依的,这个叫做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辗转合和。
'''c、增长广大:胎儿渐渐成长'''
后面有增长广大,增长广大就是慢慢的成长,慢慢成长就是后面会有六入,从胚胎慢慢形成一个胎儿的样子,所以胎儿渐渐成长叫做增长广大。所以这里从一切种子识开始,第一个它讲六道轮回的所依,第二个既然是六道轮回的所依,就要讲投胎,一切种子识去投胎,用语言可以这样描述。
什么叫合和?投胎识进去之后跟胚胎整个是混在一起的,这里合和特别是指识跟名色,合和在佛教里面用很多,譬如说僧团也叫合和,合和众,这里是指识跟名色,名色是父精母血在一起,然后识入胎,什么叫辗转?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两个互依,这个越强,这个就越好,这个越好,这个就越强,然后就这个样子辗转越来越成长,所以叫做辗转,然后后来增长广大。合和这样写是不是有它特殊的含义,第一个合是结合在一起,第二个和是,peace,(和平),homony(融合),所以刚开始父精母血然后识入胎,识跟名色混在一起的时候是合,你要这样细节也可以,,是合,两个结合在一起,然后两个是没有排斥的,如果要用A跟B的话,这两个不但要结合在一起而且不能排斥的,你说结婚一样,男的跟女的第一个先合在一起,后来的生活不一定会和,你可以这样子解释,你从这个地方,所以它特别是指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从这个地方你也可以看出来,当它入胎的时候它是合。再接下来,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互依辗转的时候那是和,可以这样解释,因为当初师父没有就两个字分解起来,应该是怎么样,合和僧也是这个样子,先合起来然后要和平共处,不要虽然合起来但是在里面吵架,谢谢你的提醒,然后更进一步可以分析,同学都可以尽量提出你们的看法,有些是蛮有建议价值的。
识可以影响名色的发展,比如说,引业,满业,有时候胎儿刚开始正常,但是中间发生变化,你会想说为什么发生变化呢,不管是基因突变或者是怎么样,佛教就是讲说,识所带来过去的满业,是有问题的,没有那么完整,所以你看佛教里面讲说这两个是互依的,这个会影响这个,刚才师父讲过说,如果你把这个东西,比如母亲跌倒撞到,这个东西出了问题,识也会造成执持很大的障碍,有可能就死掉了,如果这个(名色)坏的太严重,识就没办法借由它再生存下去了;同样地,因为你过去造的业力在识里面,比如说满业有一点问题,它(识)在成长过程中会影响到它的(名色),
问:这个名是精神活动,和我们通常的自我意识或者说记忆,有什么关系?
师父:因为我们的记忆还有过去的,都在这个识里面,但是识必须要靠名色才能活动,也就是说名色越强的话,识的活动能力越强。你说没办法了解胚胎时候的事情,因为胚胎这时候的名色不够完整,一直到六入处,这时候比较完整一点,出了胎,越来越成熟,六根的发展越来越完整,我们的认知、记忆就越来越强,但是慢慢老化之后,又开始记忆不大清楚了,所以两个会互相影响就是这样子。
(动物)自我意识很低,但只是借由这个身体没办法发展出来而已,物质体的限制。如你有一台电脑,你的软体非常好,但是你的电脑不够强,跑不动,你可以说表显上它的自我意识没有那么强,因为它只是没办法发展的那么好,并不是说内在的烦恼它比较低。
师父上次用一个小孩跟大人的例子,小孩不是说他比较有修行比较单纯,所以他烦恼低,他比较没烦恼,不是喔,是他的五根没办法,还有大脑还没发展到那样,所以他有时候要表达什么,他没办法很明显的表达出来而已,但是他内在的那些精神烦恼,其实每个人差不多都一样;这里又提到一个说,那为什么记不起前世的事情?因为你换的是一个新的名色,所以变成你要重新去适应它,然后让它慢慢成长,也就是说你过去存了很多data,(资料),但是你换了一台电脑,这台电脑,一下子没办法去跑那些所有的东西,你要慢慢去开发,去发展,有时候会,在某些状况下是会的,但是一般是不会,因为根身一下子破坏的太严重了;鬼神众生那方面的通会比我们强,因为它的肉身没有我们这样子的状况,所以我们的识必须靠这个大脑,物质的大脑,你才能充分发挥,才能活动,但是有好有坏,就是这样子,人才有办法修行,因为他依的这个东西不一样,但是也就是这样,所以神通一般人是没有的。
问:这里的是是第八识吗?
这里的识,直接讲就是投胎识,在唯识里面,他认为就是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但是比如中观学派,他们就认为那个就是投胎识而已,就是由烦恼造业所形成的那股业力,那股业力要投胎的时候,就变成投胎识,他就不用第八识或阿赖耶,但是在唯识里面,他就把它界定为一切种子识,尤其在这里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等一下会讲,它也叫做阿赖耶,但是阿赖耶跟后面的定义不大一样。
问:对过去的记忆,这一生能否知道?
师父:叫不出来,但是经过特殊的开发,修禅定,有可能,宿命通可以开发出来,就是说你这辈子的电脑,目前没办法去用那个,但是可能叫一个工程师,来稍微动动手脚,弄一弄,有可能,但是那些都是储存在的,并没有消失,当然就唯识学来讲阿赖耶就是一切种子识,一切种子都储存在里面。刚才WU提的合跟和不错,老实说师父刚开始没有就字义上,因为论上的注释它就是特别讲这个东西,但是这样讲起来,合跟和是非常有道理的。
2. 二种执受
2. 二种执受
依二种执受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合和增长、广大。
执受: a) 执取为自我 b)依之而生存
1) 所依有色诸根和所依:
有色诸根:净色根能发识取境,即所谓的五根。类似神经作用
所依:(浮扶尘根)为净色根所依处,有扶助净色根之作用,即一般感觉器官,如眼球、耳穴等。
刚才讲一切种子识,第二个,它提到投胎两种执受,依二种执受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合和增长广大,就是说他投胎进去之后,他要依两种执受,什么叫做执受?执取为自我,然后第二,执受的意思是依它而生存,这个执受的意思,新的名称,这是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执受,在佛教里面,尤其是唯识的论点上,非常喜欢用这两个字叫做执受,当我们入胎之后,他要依两种执受,我们的一切种子识跟胚胎,才能一直生存下去,所以叫做两种执受,这个执受就是第一个:摄取为自我,有一个力量把它摄取这个叫做我,现在师父有没有执受?有!我的精神体把这个五官,把我这个身心执受为有我这样一个东西存在,然后还要依它而生存。
所以执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摄取为自我,第二个,要依这个执受才能生存,所以他依两种执受,哪两种执受,第一个叫做,所依有色诸根和所依,什么叫做有色诸根?眼、耳、鼻、舌、身叫做有色诸根,我们这个身体本来就有,如果是物质根,我们不是有六根吗,眼耳鼻舌身意,意根是精神根,精神根就由识,名,识跟名来统括,但是色根呢,色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根,这五根是物质根,就是色,所以它叫做所依有色诸根和诸根的所依,什么叫做有色诸根,净色根能发识取境即所谓的五根,类似神经作用,什么叫所依?所依就是浮尘根为净色根所依,有扶助净色根的作用,即一般感觉器官,如眼球,耳穴等等,讲什么,如果你们学过具舍论应该不会太陌生,我们的色根分成两种:粗跟细,我们五根,又叫做净色根,浮尘根,净色根很细,浮尘根粗,浮尘根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眼耳鼻舌身的这种器官,只要明显看得到的这些,比较粗色的这些器官,我们都可以叫做浮尘根,但是它有一种叫做净色根,这个净色根就是发识取境,是所谓的五根,类似神经作用。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探讨这个净色根到底指的是什么,后来探讨的结果,还有印顺导师的意思,他是说很像我们五根里面的神经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器官,五根有比较粗的,看得到的器官,像眼球,我讲眼睛,看得到的眼睛,眼球是黑的,外面有眼白,这个是净色根,还是浮尘根?这是浮尘根,粗!但是眼睛的神经到底怎么样,作用,这个是指什么,净色根,这个可能不是一般就可以了解或看得到的,所以我们五根可以分粗跟细,就是浮尘根跟净色根,所依有色诸根和所依,浮尘根跟净色根是第一个执受,也就是这里讲的,我们的胚胎要继续成长的话,就是五根这个色是第一个执受,他必须比如有完整的营养,不受到太大的迫害,然后他要继续地成长,这样子胚胎生的过程,他才可以继续生长;浮尘根或扶尘根,两个都可以,两个都有人用,取一个字就可以了,这个就是第一个执受,我们身心的身,所依的生理作用,是他的一个执受,必须要依这个他才可以继续活下去,
2) 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
相:事物
名:名称
分别:能分别的心
言说:语言和意言
戏论:不正确的认识,执一切为我我所的认识
习气:过去所熏成的种子
小结: 一切种子识执根依处为自所依,执持种子为自所摄。
第二个,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也就是说这个种子识,这个投胎识,必须有他一直执持下去的力量,他一直执持下去的力量在哪里,也就是说他这个投胎识要有足够的种子,一直发芽现行,他才可以一直执持这个东西一直下去,他种子从哪里来,叫做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这里的习气是什么,这里习气不是烦恼很重留下一些习气,这里的习气就叫做种子,又叫做熏习,所以有时候经论上在讲习气的时候,它指的是我们烦恼所带来的习气。
这里师父要稍微跟大家讲一下:当你看到经论上讲习气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它讲的习气到底是指什么,习气有三个意思,第一个粗习,第二个馀习,第三个种子:什么叫做粗习,就是烦恼很重,有烦恼外露出来的,有些年纪大出家或是在家的时候,很多习惯动作很差,经论上就说你习气这么重,你的习气非常不好,这个叫做有烦恼带出来的粗习,这是第一个习气的意思,第二个习气叫做馀习,像阿罗汉把烦恼断尽之后,过去无始以来烦恼所带来的这种习惯,虽然烦恼断了,但是这种习惯还没完全清静,但是这个不影响他断烦恼,已经开悟,不再来三世轮回,不影响,他只是一种惯性作用而已,这个叫做馀习,这个我在成佛之道里面会讲,这个是没有烦恼,但是过去烦恼因为无始以来太久了,虽然现在断尽了,但是那种惯性有时候还在,这个叫做馀习,另外一个就是唯识里面特别讲的,这里的习气跟种子一样,为什么叫习气,熏习而来的,所以熏习而成的又叫习气又叫种子,但是特别指的是烦恼,有染污的,因为他在解说流转面的时候,特别指的都是染污的,清净的那边,修道以后再讲,但是这里解说都是指染污的,所以特别又叫做习气,因为熏习而成的。
所以这里讲的相名分别言说,也可以讲说相名分别言说戏论种子,相是事物,名是名称,分别是能分别的心,言说是语言和意言,“相”应该知道是什么东西,师父上次有讲五法,哪五法?我在唯识学概论里面讲到,唯识在谈五法,世俗面或染污面三法,出世面两法,相,名,分别,是世俗的,出世的,无漏的是什么,如如,正智,这里不讲如如、正智,这里在讲三世投胎,他在讲投胎,当然不讲正智如如,他是在讲一切种子识是三世轮回投胎的,所以他当然是在讲染污面的,相,名,分别,相就是指事物,名就是事物的名称,分别是能分别的世俗心,就是一般我们的染污心,言说包括语言和意言,什么叫语言,嘴巴讲出来的,什么叫意言,心里形成的概念,为什么言说要包括语言和意言,因为有些你虽然讲不出来,但是你是想这样子,比如说你刚来这里英文不大通,但是一个外国人骂你,你听得懂,你也想骂他,但是你语言不是很好,你讲了一堆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东西,你虽然没有用语言很完整的表达出来,但是你内心的意言有没有,有,很完整,只是你是用中文的模式,你骂他怎么怎么骂他一堆,但是在你的内心里面很清楚这个是什么,只是你不知道英文要用什么表达出来而已,这个叫做意言,所以有些人没办法表达,他有可能有两个状况,第一个是意言不清楚,第二个是语言不清楚,什么叫做意言不清楚,有些人思维逻辑是乱七八糟的,思路是不清的,所以他讲出来的话是没有条理的,没有头绪,但是他不是不会讲话,他不是不会用这种语言讲话,他会讲,但是他本身的逻辑,还有他的组织架构乱七八糟,所以这种叫做意言不清,另外一种是他的意言很清楚,组织架构要表达的,要讲什么,其实在内心里面清清楚楚,只是语言不好,他不知道用你这种语言怎么表达而已,所以言说它包括意言和语言在里面,习气,
再来,戏论,什么叫戏论?很多时候在佛教里面,把烦恼所带领出来的所有思维,还有表达,身口意全部叫做戏论,因为不符合正理,不符合真理,全部都叫做戏论,叫做不正确的认识,执一切为我我所的认识,就叫做戏论,所以这里讲的戏论不是很广泛地说,我跟你聊天,聊一些东南西北的就叫做戏论,我跟你开玩笑,讲一些言不及义的叫做戏论,其实我们一般凡夫,只要思维,还有讲说没有符合正理的,都是在我我所里面打转的都叫戏论,所以戏论也可以说是烦恼,我执还有我所执所开展出来的这一切,都可以叫做戏论。顺于正理的就不能叫做戏论,所以师父现在在讲法,你不能说师父在说戏论,因为师父现在在讲法是顺于佛法,顺于正理的,那如果你们三不五时三五个聚在一起,喝咖啡聊是非,那个就叫做戏论,很多哲学倾向于灌输有一个我,有一个神,有一个不变的,那些算不算戏论,都叫戏论,不是说你很正式在探讨一个东西,就不是叫戏论,只要不符合佛法正确观念的,不顺于破除我执的全部都叫做戏论。
第二个执持就是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不正确的认识执一切为我我所的,你看相名还有分别,还有语言,言说,都由戏论所带出来的,习气,过去所熏成的种子,也就是说由过去烦恼造业,包括身口意三种,熏习所带出来的种子,这些种子会持续变成一股力量,让你这辈子这种投胎生长继续下去,因为这些如果断的话你没办法,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没办法再来三界轮回,你除了这个根身,物质体坏掉以外,如果没有这些过去的烦恼习气,然后熏习产生的这些种子,成为一种投胎的力量。
所以我们要断烦恼怎么样,不要继续造作这些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不要再熏习这些,所以阿罗汉不熏习这些然后断了,让他缘缺不生阿罗汉不会再来三界投胎了,所以这一股三界轮回的力量,要执持下去就是说,除了这个身体色身要保持住以外,就是刚才第一个五根要有正常的发展以外,还有就是一切种子识的种子,过去熏习而来的种子的力量够,所以可以维持你一直在三界里面投胎,我们要解脱就是不要再由,烦恼的相名分别习气戏论这样子熏习,所以说穿了就是说一切种子识投胎,第一个这个色根要保持好,第二个他是依于过去熏习种子形成的力量,让你这辈子继续来投胎的,所以一切种子识执根依处为自所依,什么叫根依处,就是五根,第二个,执持种子为自所摄,这个叫做执受,他一方面依这个物质根继续生存,这个精神要继续下去就是必须依种子,过去种子的力量摄持住,这样子的话这个胎才能够继续发展,慢慢出胎然后接触外面,接触外面之后就继续去,相名分别言说戏论继续去熏习,所以它就讲说,这一切种子识是我们三界六道轮回的根本,也是我们投胎的投胎识,然后他刚开始投胎进去之后,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两个条件让他继续生存下去,第一个这个色必须完整不受到破坏,然后他执持为自我,第二个过去熏习的种子要够,然后才可以让我们继续生存,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们凡夫过去熏习的,这些相名分别习气种子绝对够,你不修行绝对够让你投胎轮回好几辈子,如果你不修行的话。
上过唯识学概要之后,这些东西应该都不会太难理解,因为师父已经在唯识学概要里面,把阿赖耶识种子什么都解释过一次。
《解深密经》多长?五卷,完整版五卷,五卷五万字;具舍论三十卷,大智度论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般若六百卷,大毘婆沙论两百卷,大般若经六百卷,那你说五卷是小case。
问:师父你真的五万个字都看过?
师父:应该是大部分都看过,所以上次师父有讲过一句话,你们问问题如果是针对真有问题来问的话,基本上师父大概都能回答,但是你用存心考师父的话,你随便去哪里翻了一个什么来问我,我绝对不知道,百分之百不知道,因为在台湾曾经有人问我说,师父为什么我们问问题你都能回答,不是因为师父厉害,是因为师父二十年来都在摸这些,所以你们所懂的范围大概是哪里,就不会跑出去,如果是纯粹想了解的话,应该大部份都可以,但是如果你纯粹考我,到藏经里面随便去翻一本,我说你问十个,十个师父不知道,
问:像我们这样读《解深密经》,《摄大乘论》,我们应该去读原文吗?
师父:暂时不适合,因为你读了有读等于没读,而且容易被一些表面的语言文字搞混,因为里面有太多的名相,太多不是表面上文字这样的东西,所以初学者暂时不适合读原文,你要学真的要学一阵子以上,把成佛之道这些基础都打好了,然后有一定程度之后当然我建议读原文,但是刚开始不适合去读原文,因为常常会误解意思。
问:其实这些原文也有大量的重复跟重叠是吗?


师父:对,有重叠的部分有些真的就是重叠,但是有些是细节上就是不一样,有时候表面上看一样但是事实上,它指的就是不大一样,所以我觉得是暂时不适合去看原文,老实说《解深密经》让你去看原文,你绝对看不懂而且容易误解。


 《解深密经》-3
3. 异名
 
3、 异名
 
阿陀那识:执持;执受诸根(身体)令不坏失;遀遂根身
 
阿赖耶识:藏识;此识藏于身中,与此身心同安危。
 
心(cita):积聚、滋长 。集聚:种子的积聚;滋长:由外境(色、声、香、味、触)等滋长
 
异名,刚刚不是讲一切种子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它有其他名称,第一个名称叫做阿陀那识,它除了一切种子识以外它还叫做阿陀那,但是它名称不一样只是表达切入点不一样,同一个东西切入不一样,它解释的意义就不大一样,但是同一个东西,第一个,这一切种子识叫做阿陀那,阿陀那识是执持的意思,执持什么?第一个执受诸根令不坏失,刚才不是说这个一切种子识,这个识投胎,这个根要发展,你没有这个识去支持着它,由过去业力去支持着它,这个根是没办法成长的,我说如果你过去的满业有问题,这个根就会跟着产生某些问题,不完整,所以有些生下来当然都是人五官具全,但是有些生下来眼睛不好,耳朵不好,牙齿不好也会有这样的叫做满业不完整,所以这些必须要有阿陀那识执受身体诸根,然后令不坏失,这个叫做阿陀那。
 
还有它第二个作用,随逐根身,什么叫做随逐根身,这个随逐根身是真的经典上的语言,所以会想说师父我叫你自己去看,什么叫做随逐根身,很简单,有没有听过,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就是水草去哪里他追到哪里,随逐根身,根身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你会不会,那就能可怕了,你今天人在这边听经听一听,结果结束回去了,你的阿陀那识留在这里,然后人跑回去了,那就真的是有点可怕,不会,放心,它一定是随逐根身的,只要你没死,它一定是随逐根身的,你根身去到哪里它就到哪里,所以你不会人回去了,根身在这里,所以它是随逐根身,一切种子识又叫做阿陀那,但这时候是它的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说它会执受根身,让它不失坏,如果有外力破坏的话,那它就没办法了,但是正常状况它会执持着,根身去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就是身心的统一。
 
问:这是好还是不好?
 
师父:这没有好不好,它就是一种作用而已。
 
问:是末那,第七识吗?
 
师父:不是末那,这里没有讲第八,反正这里讲的就是阿赖耶或一切种子识,所以我说后面讲第八,但是这里没有讲第七,可以讲都是第八,但是这里没有特别讲什么叫做第七识,所以从这里来讲它只有讲七个识而已,第七个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后来论师又把它分开了,让它更清楚一点,所以就有八个,所以师父说唯识在发展中完成,从第六,然后把第六区分成深层的,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浅的就叫做意识,后来的论师觉得这样子还不够,又把它切了一下就变成七跟八。
 
现在讲的是《解深密经》,如果就时间的前后来讲,《解深密经》早还是楞伽经早,如果就它的出现当然是这个早,因为这是唯识经典最早的经,楞伽经是在五世纪,这个是在四世纪,师父说过这个出现在西元300多年。师父就是说唯识是在发展中,不管是经还是论,你就可以看出他的一些轨迹。
 
因为佛教有讲宿缘跟现缘,师父以前讲过,宿缘就是过去的业所造成的,现缘就是说现实的条件或现前的条件,譬如说很多现象是,这个小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父母亲可能吃了什么药,或是弄得什么东西还是怎么样,所以造成这个小孩子的某些发展不健全,这个不是他过去的业力所影响,这个是父母亲不小心造成的,吃了什么药,弄了什么样,然后造成他某些方面发展不良,所以佛教来讲比较完整的就是说,但是如果现代医学的话,它没办法解释,现代医学没办法解释什么?宿缘跟现缘!现代医学没办法解释什么,现代医学没办法解释宿缘,因为他们不承认有三世轮回的,他很多东西都尽量去推现缘,但是很多东西就是查不到现缘有什么问题,但是他来就是这样子,佛教有些人又误解了,又走到另外极端,把任何东西都推到过去生,宿缘,但是佛教是讲缘起的,讲缘起就是包括有宿有现,就是讲各种原因造成的。
 
第二个除了阿陀那以外,它还有叫做阿赖耶,之前讲阿赖耶是什么,阿赖耶的直接翻译叫什么,alaya,含藏,就叫藏识,上次师父在讲唯识学概要的时候,是依后来发展比较完整的唯识来讲,讲藏识是藏一切种子识,就是藏种子所以叫藏识,玄奘大师有讲说能藏、所藏、我爱执藏,后面发展得很完整的东西了,就是这样解释,但是我们又来看《解深密经》在最初期的时候,它讲阿赖耶叫藏识,没错,但是他不是讲藏一切种子,因为一切种子识前面已经讲说一切种子,这里是什么意思,此识藏于身中与此身同安危,这里的藏后来包括楞伽经,包括世亲菩萨后来解释的藏就不大一样,它不是藏种子,它不是摄藏种子,它讲的是这个阿赖耶,这个一切种子识藏在身体里面,你说上面那个阿陀那也是藏在身体里面,随逐根身,但是两个不大一样,你看它说与此身同安危,怎么样叫与此身同安危,如果你这个身体遭受到太大的迫害,那这个阿赖耶就没办法再藏了,他就只好再去另外投胎了,所以这个身安,阿赖耶就安,身受到危险破害,阿赖耶就受到危险破害,这个身破坏到一定程度,没办法再活下去了,阿赖耶就说bye,bye,另外去投胎了,所以与身同安危。
 
问:它说藏于身中是在哪里呢?
 
师父:不知道,它只说在身中,它没有说到底在脑中,在意中,在哪里中,它没有说,它只说藏在身中,与身同安危。
 
如果藏在心中,换一颗心脏,那问题就大了,藏在脑中,如果开刀换脑的话,那问题更大,所以基本上他不去解释这个问题的,他只是讲说他就跟我们这个根身存在而已,其实要说也可以其实具舍论也有讨论,因为它是精神的,身体是物质的,所以它不占空间,它在里面,但是它不占空间,所以你不能说它到底在身体的哪一部分,不一定是绝对在哪一个部分,因为这个东西它不探讨,就佛教来讲,如果说哪一个部分那就落入了一种极端,说在头中一种极端,说在心中一种极端,所以它到成唯识论里面刚开始它就有讨论,它说只藏在身中,但是它不能说在哪一个部分,因为它说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你不能说在哪里,因为在哪里变成占有空间。
 
问:阿陀那跟阿赖耶先提到哪一个?
 
师父:它先提阿陀那,这个师父释照经文来的,师父不会把它乱掉,它先提阿陀那,再来提阿赖耶,再来提心。
 
  阿陀那和阿赖耶,一个是藏在身中,一个是执持,作用不同。一切种子识是指它摄持种子,然后它可以投胎。然后它讲阿陀那的时候是,它执持根身令不坏失,然后谈阿赖耶识时候,比较重在于它藏在身中,然后与身同安危,所以它的切入角度不一样,但是它是在解释同一个东西,你会问说:为什么要解释这样?因比较完整,才不会我等一下讲一切种子识,你会问说师父那到底谁在投胎,一切种子识,那你又问说:如果我们这个身体受到破害怎么样,或破坏掉怎么样,所以我说 《解深密经》 很像阿毘达磨,它的逻辑论证分析结构非常的完整,非常的清楚,所以它讲一个东西,它从不同角度告诉你说,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让你更完整的去认识到它。
 
你从各方面去了解它,有助于对它多元了解,有助于对它更完整的了解,譬如说你常常来师父这里听经,知道师父叫如源,你为了对师父有更完整的了解,会不会想说师父出生于哪里,从哪里来的,现在除了当师父在这边教书外,还有在哪里做什么吗,那有助于对你这个人更完整的了解。有时候师父跟你们聊天会讲说,你什么工作,你有没有结婚,这个就是对你做更完整的了解;譬如说GF在家里就是家庭主妇,在外面是女强人,来这边就是师父的徒弟,那你知道说原来她是一个佛教徒,她在外面又有自己的工作,在家庭又是家庭主妇,家庭主妇跟单身那又不一样,如果她是家庭主妇,然后有一天打电话跟我说,师父我家里很忙我今天不能去,我说好,如果她单身,有一天她打电话跟我说师父我家里很忙,我会想说你到底在讲什么。它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让我们更了解完整的了解一件事情,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
 
再来,它又叫心,心有积聚有滋长的意思,“心”梵文叫cita,,中文翻成心,但是这个cita是积聚的意思,它积聚什么呢,第一个种子的聚,所以你就会发现说,后来很多论师或是经典把它解释说,阿赖耶识就是一个仓库藏种子,但是在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它没有仓库的概念,它就是一堆东西堆在一起,它没有说一个仓库里面藏东西,它是积聚,聚在一起,就是种子聚在一起,就是这样而已,当然后面你要解释得更清楚,就是说,把它比喻为仓库然后里面藏种子,也不能说不对,我只是说初期的它只是一堆聚,再来滋长,心怎么滋长,透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一直交流,然后种子就一直熏习进来,熏习进来表面上看起来,一般我们的概念就是说,一直熏习它就一直滋长,所以它种子会越来越多,如果你用一般世俗的概念,你会问说:师父那越来越多,我这个身体会不会藏不下去,我说它是比喻、解说,而且它是精神,精神不占空间,所以你不用去担心说,我身体又不大,多到最后装不下去怎么办,不用去烦恼这些问题,这些就变成戏论。所以阿赖耶它又有心,然后意识,然后这个心就是一种积聚滋长,种子的积聚,然后这些种子,不是就停住不动,它是一直在现行,然后现行的时候又一直在熏习,眼耳鼻舌身意,看到的,说的,想的,这些种子就一直熏进来,所以它有滋长。
 
4. 心、意、识和六转识
 
4、 心、意、识和六转识
 
1 )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2) 认识的生起
 
3) 一意识师:五识同分一意识,随根得名;如浪与水,镜与影
 
这个应该是心、意、识和六转识,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六识身转,它没有具体提到第七,它讲阿陀那为依止为建立故,所以有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我讲到这里,现在你会觉得,它的「心、意、识相品」到底在讲什么,讲两个还是讲三个,还是只有讲一个,「心、意、识相品」,师父讲到这里,你会觉得「心、意、识相品」应该怎么断,心、意、识应该怎么断句,是一个还是在讲两个东西,我不是说它的描述,我是说这个句子,它是在讲心,and,意,and,识,还是在讲心and,意识,还是心、意、识是连在一起的?
 
你看它这里,刚刚都是在讲一切种子识,这里在讲什么,这里已经转移到,一切种子识跟你交代清楚之后,转移到浮面上我们怎么去认识外界,所以在讲六转识,六转识,这里是以意识为主的,所以讲到这里,师父就告诉你从它的内容来看,它分成两大部分,一个部分专门在讲一切种子识的状况,另外一个部分,依一切种子识所以有现行的六识活动,现行的六识活动是依意识为主,所以它的「心、意、识相品」它其实,如果就内容来看,应该是讲,心,and,意识。我知道你如果读过唯识,后面的唯识分成心,意,识,第八,第七,第六,你当然会把它分成三个,但这里很明显的它并没有提第七识,它没有分八个,它只说,这个是经文,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它没有说七转识。
 
问:有一个方法叫做以经解经,如果我们用楞伽经来解释《解深密经》的话,楞伽经里面也经常提心、意、识。。。?
 
师父:以经解经,我不是很认同,因为经有前后的出现,而且它有发展,当然这是师父的意见,因为有时候你要了解一个经的用意,你不能用唯识来解释中观,那会出问题,你不能用中观的东西来解释唯识的经论,那会出问题,因为佛陀会这样子讲都有他的用意,你要是说:那宗教用意呢?楞伽经后面会讲,某些人根机怎么样他就讲怎么样,后面会讲,佛陀有说,先跳到后面一下,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所以佛陀有时候不讲,你不能用有讲的来解释不讲的,他不讲有他的用意,所以师父是不认同,用楞伽经来解释《解深密经》,有共通的地方,不共通的地方,你要去了解它不共通的地方在哪里,你也不能用唯识来解释中观,有时候会产生一些误差的,你也不能用中观来解释唯识会有一些误差,你要知道佛陀有时候用意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用意不一样他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凡夫千百万种。
 
师父的意见!SU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类似这种问题,你不要说师父不认同以后就不提,继续提,因为这也是一种分析跟表达,你不讲,同学们也不知道会有这样子的状况。譬如说楞伽经是早期禅宗的印心,如果都一样的话,慧能不需要把它转成般若经,楞伽经里面有谈如来藏,《解深密经》里面是不谈如来藏的东西的,所以它会有它的不同点。有问题尽量提出来,提出来师父才知道你们在想甚么,SU你以后尽量过来,尽量提供这类的意见让同学们做参考,师父也可以借这样来回答师父的看法。
 
问:如果把圆成实理解成如来藏是不是也可以?
 
师父:论师是不认同这样子,不是说不行,楞伽经会有这样子的意思,但是如果就唯识的论师的话,是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因为它有它的不同点,因为如来藏是本具,圆成实是转成,圆成实它有转成的味道,有这样子稍微差异的不同点,所以真正的唯识的论师,基本上他不大提如来藏,但是楞伽经确实有这样子的意味,这个谈得有点比较远一点,以后慢慢再谈楞伽经的东西。
 
它怎么生起,认识的生起它说阿陀那,由阿陀那会现出识,然后眼根,然后色,由根境识就会产生眼识,然后就等于是分别的意思,什么意思,我下面讲一意识师五识同分一意识,我们不是说根对境产生识,这个识到底是眼识还是耳识,还是什么识,其实就《解深密经》来讲,它的识就是一个--意识,但是这个识随着根的作用不同,所以它扮五种角色或甚至是六种角色,它自己是意识,但是如果这个意识是由眼根而发的,它就叫做眼识,如果借由耳根而发的,它就叫做耳识,如果借由鼻根而发的,它就叫做鼻识,如果身根而发的,就叫做身识,所以这里认为其实五识,说起来是五识但是其实就是一个意识,这个意识因于不同的根所发,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识,但是总说起来它是一个意识,所以这里有讲叫做一意识师,虽然它都是从阿陀那里面的种子现出来的,但是它所现出来,其实就是阿陀那识跟意识两个东西而已,前五识还是意识,这个意识依根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名称。所以经论上会有一些比喻,最好的比喻,它说一个笼子五个洞,关了一只猴子,比如说有洞ABCDE,同样一只猴子,这只猴子从这个洞你看到一只猴子,它很快地跑到这个洞你又看到一只猴子,它跑到这个洞你又看到一只猴子,如果不要告诉你,里面有几只猴子,你真的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几只,经典就是说,它就像是一只猴子关在笼子里面,然后有五个洞,你以为好像是有五只猴子,但其实就是一只猴子。意识如果依眼根而现就变成眼识,依耳根而现就变成耳识,所以这种叫做一意识师,五识同分一意识,随根得名。
 
所以它现在在谈说,我们有一个阿陀那,或叫做一切种子识,现在这个种子现行之后,就是产生我们的认识,这个认识最重要就是意识,这个意识由于根的不同,根发出去的时候,它可以认识到不同的东西,所以依根不同叫做五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但是总归起来,它就是一个识,就叫做意识,所以它到最后讲得很简单,我们的种子跟现行,根本跟认识,就是一切种子识跟意识,就这两个,一个是种子位,一个是现行位,产生意识虽然说意识是从这边出来的,有不同的根所以会有不同的识产生,其实就是一个意识,这就是师父为什么说,它在讲种子位,还有转识位,转识位虽然叫做六转识,但是实际上它里面讲说其实就是一个意识,所以不用叫做六转识,就是一个意识转,但是因为根不同,变成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所以重点在于,一个是一切种子识,一个是转识就这两个,所以叫做“心”,还有“意识"。
 
它里面又用,浪与水,镜与影来说明,这个水就是意识,浪就是前五识,但是它的本质还是水,只是随着不同的形状,它就叫浪,叫波,还有叫做泡,叫什么都有,但是它还是水,还有一个叫做境与影,它是同一个镜子但是由于不同的影子,所以它显现出来不同的东西,你看一个镜子,今天你来它出现就是你,乙过来他出现就是乙,但是它看来看去就是一面镜子,只是说东西来不一样,它就现出来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它的本质还是镜子,它的意思是说同样一个识叫做意识,只是根不一样,所以显现出来的好像不同的识一样,有眼耳鼻舌身识,但是它是同一个意识,所以总括来讲这里讲的心、意、识,就是心跟意识两个,就是一个叫做前六识,一个叫做种子识,所以它没有谈第八第七,它有六个,但是实际上它六个还是一个,所以它这里没有分别数目,到底七识还是八识还是什么,它没有特别去分,浪是前五识一样的,水就是意识,这个地方,它特别是在讲,意识跟前五识的关系,所以它在讲一意识师,五识同依一意识随根得名,紧接着它就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所以这个地方不是在说明,阿陀那跟前六识的关系,它这里是在特别说明,因为阿陀那跟前六识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所有的识都是阿陀那识跑出来的,这个很清楚,它现在特别在分别意识跟前五识,到底同一还是不同,所以它就用这样来比喻,所以叫做一意识师,为什么,因为在具舍论师父以前解释过,有些是认为意识跟其他五识是不大一样的。
 
问:猴子的ABCDE的意思是,我在A给他东西他从A出来,我可以从A看到,我从B给它东西,它从B跑出来,这样的意思是不是它不可能同时发生,刹那里面同时发生?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它的认知是很快的,那个刹那是百千万分之一秒的,是没办法分别的,它是不停留很久的,但是那是很快的,师父以前在具舍论曾经谈论过这个问题。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就是说,当然一切识都是从阿陀那展现出来的,但是阿陀那其实现出来就是一个意识,但是只是依根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识,但是还是一个意识,所以整体来讲它就是说,一个心,一个意识,心有多种说法,意识是一个意识,但是由于根的不同所以显现不同的识,讲来讲去就是讲这些。
 
这地方意识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与前五识的关系,六识身转,六识身,转就是从阿陀那转出来,它说依阿陀那有六识身转,但是它下面就是解释说,这六识到底是六个还是一个,《解深密经》的认为是一个,就是意识。
 
问:这个意识是依阿陀那识引发的?
 
师父:当然,它最后面把所有的总结起来,它就讲了一句话,它先分别一切种子识,讲完了之后,然后一切种子识投胎,投胎的状况是怎么样,然后它有异名,异名应该怎么称呼,它的作用不一样,然后再讲说:现行,转识又是怎么一回事,转识就是一个意识,虽然有六个,但是实际上就是一个,就是谈种子跟现行的一些关系之后,最后它做一个小结叫做:“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它这个在针对什么?在针对一些有人认为说,根本没有阿陀那就是六识而已,它说:其实是有的,因为它很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是甚么意思?变动的,不是停止的,一直在变化当中的。然后我于凡愚不开演?它不随便讲这个东西的,为什么,不懂的人会把它分别执为我,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在投胎,认为我有一个什么东西,然后执为一个我,会误解,但是这个阿赖耶或是阿陀那,是在变动的,你不能把它当成是我,你可以当成是假名我,就是暂时称呼的一个我,不能把它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本体我,如果认为是一个不变的本体我,那又执着了,又是三界的轮回根本。
 
问:这里的凡愚是包括声闻?
 
师父:有可能是这样子,在《摄大乘论》它是认为是这样子。


我们今天上到这里,因为时间其实差不多了,剩五分钟而已,很感谢各位,唯识一个学期来,唯识学概要也很有耐心听完了,《解深密经》也刚开始了,唯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我们可以慢慢讲,我跟各位简单的谈一下,要注意一下就是师父的教学,你们应该都慢慢很清楚,我喜欢基础渐进式的,一步一步慢慢来,因为教唯识师父当然可以直接,用一部成唯识论来教,但是这样教很难教,而且大家会搞得模模糊糊的,所以师父会希望先把一些主要的概念,最简单的,打一点基础,然后从最早的经跟论来谈,它初期的形状到底是怎么样,然后慢慢进阶下去就谈《摄大乘论》,《摄大乘论》是中期唯识,它的很多东西已经慢慢渐趋完整了,然后慢慢到最后《唯识三十颂》,再最后成唯识论,就是这样的基础跟次第,我慢慢展开来,其实这样子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讲,才能受有最完整的学习,师父不是把我懂得一下子全部弄进来,这样你们绝对越搞越迷糊,绝对不但弄不清楚,而且越搞越迷糊,而是师父知道阶段性的,现阶段你们必须要了解什么,你们能够学什么,这个是师父教学的用意,当然师父也欢迎,本来就学过或自己稍微有去看书的人,也欢迎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因为我也尽量满足大家,但是我不会在那边探讨太多,我会尽量把他拉过来以目前大家懂得为主,如果同学还有什么问题,都非常欢迎私底下来找师父讨论,放假这段时间,如果有问题,都欢迎来找师父,很谢谢各位,我们今天谈到这里,我们先来回向:




第15行: 第251行:
 《解深密经》-4
 《解深密经》-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


 各位同学大家好!师父好!我们来上《解深密经》,新来的同学如果有不知道的话,或是不了解的话,这是要时间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问师父,因为大家经过三个月之后,对唯识在讲什么可能已经不大清楚,而且很多同学,可能是有新来的,有归巢的,本来在这里上了很久的课,后来一阵子不知道跑去哪里,可能回中国,还是回香港,还是去哪里,总之过了一阵子之后忽然又出现,因为可能不知道师父现在在讲什么,所以师父大体分析一下,跟各位讲说唯识学在谈些什么。
 各位同学大家好!师父好!我们来上《解深密经》,新来的同学如果有不知道的话,或是不了解的话,这是要时间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问师父,因为大家经过三个月之后,对唯识在讲什么可能已经不大清楚,而且很多同学,可能是有新来的,有归巢的,本来在这里上了很久的课,后来一阵子不知道跑去哪里,可能回中国,还是回香港,还是去哪里,总之过了一阵子之后忽然又出现,因为可能不知道师父现在在讲什么,所以师父大体分析一下,跟各位讲说唯识学在谈些什么。
第21行: 第256行:
 很简单的,现在师父在上唯识学,“唯识所现”是佛教里面的一个学派、一个宗派,专门在谈我们的认识状况出了什么问题,佛教说:我们人生有问题,唯识告诉我们说:问题是哪里来呢?唯识说:我们在认识的当下产生了问题,一切的问题就是产生于错误的认知,因为错误的认知所以产生我们的痛苦。什么错误的认知?很简单,师父从一个最简单的说法,一个很简单的图,唯识学,学就是一门教说的意思,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什么,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缘起,缘起可以分为哪两门?流转门跟还灭门,这个可能懂的同学已经讲过不下上百次了,但是这是最根本的佛教教理,所以师父还是要提一下,然后把它汇归到唯识,流转门里面有哪两个?苦、集,还灭门呢?灭、道;这是佛教最基本最简单的教理,你们一定要记得,苦说明了现实的真实的状况,人生的真实状况,开示了人生深一层的真实状况,所以人生一切是苦,但是说苦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不是很消极的,也不是只是在浮面上说,我们有苦有乐,我们一般的生活上是有苦有乐,但是佛教在讲人生是苦的时候是深一层的去透析人生的真实面貌,不管你认不认可,暂时你先放着,为什么?因为师父会告诉你,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到最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说原来是如此!集包括哪两个?惑跟业,集是惑跟业,惑是烦恼,烦恼造业,然后就来受报,就是苦;灭有两个一个是指灭烦恼的当下,一个是指灭烦恼以后的境界,道是什么?怎么修行,方法,怎么走,怎么到达目的地,所以那个灭是目的地,道就是方法,这个苦集灭道在佛教叫做四圣谛,叫做圣谛就是说,它是真实不变的,审实不虚的,叫做圣谛,这个就是审实不虚的,为什么叫做圣谛?它是针对我们有情凡夫,烦恼具足的众生,不是针对佛菩萨,如果是佛菩萨这一套讲不通,因为佛菩萨不会苦,他也没有集,没有烦恼,所以佛陀开示四圣谛,是针对凡夫众生讲四圣谛,你只要是凡夫众生就适用四圣谛,就绝对是四圣谛,人生绝对是苦,苦有原因,但是我们有灭苦之道,也就是我们有办法可以消除这个苦的原因,消除之后就能够到达离苦得乐的境界,这是佛教整体、根本中心要讲的;但是佛教在讲离苦得乐的时候不是说,你一定要死掉以后,不是,而是师父有讲过,你只要吸收佛教的一分道理,然后把这一分道理在日常生活上用上一分,你就可以得到一分的快乐,所以叫做现法乐,所以不要以为一定要死掉之后,还是一定要练到什么境界,才有办法得到佛教的受用,不是的,你只要能够吸收一分了解一分受用一分,你就会有一分的受用跟快乐。
 很简单的,现在师父在上唯识学,“唯识所现”是佛教里面的一个学派、一个宗派,专门在谈我们的认识状况出了什么问题,佛教说:我们人生有问题,唯识告诉我们说:问题是哪里来呢?唯识说:我们在认识的当下产生了问题,一切的问题就是产生于错误的认知,因为错误的认知所以产生我们的痛苦。什么错误的认知?很简单,师父从一个最简单的说法,一个很简单的图,唯识学,学就是一门教说的意思,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什么,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缘起,缘起可以分为哪两门?流转门跟还灭门,这个可能懂的同学已经讲过不下上百次了,但是这是最根本的佛教教理,所以师父还是要提一下,然后把它汇归到唯识,流转门里面有哪两个?苦、集,还灭门呢?灭、道;这是佛教最基本最简单的教理,你们一定要记得,苦说明了现实的真实的状况,人生的真实状况,开示了人生深一层的真实状况,所以人生一切是苦,但是说苦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不是很消极的,也不是只是在浮面上说,我们有苦有乐,我们一般的生活上是有苦有乐,但是佛教在讲人生是苦的时候是深一层的去透析人生的真实面貌,不管你认不认可,暂时你先放着,为什么?因为师父会告诉你,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到最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说原来是如此!集包括哪两个?惑跟业,集是惑跟业,惑是烦恼,烦恼造业,然后就来受报,就是苦;灭有两个一个是指灭烦恼的当下,一个是指灭烦恼以后的境界,道是什么?怎么修行,方法,怎么走,怎么到达目的地,所以那个灭是目的地,道就是方法,这个苦集灭道在佛教叫做四圣谛,叫做圣谛就是说,它是真实不变的,审实不虚的,叫做圣谛,这个就是审实不虚的,为什么叫做圣谛?它是针对我们有情凡夫,烦恼具足的众生,不是针对佛菩萨,如果是佛菩萨这一套讲不通,因为佛菩萨不会苦,他也没有集,没有烦恼,所以佛陀开示四圣谛,是针对凡夫众生讲四圣谛,你只要是凡夫众生就适用四圣谛,就绝对是四圣谛,人生绝对是苦,苦有原因,但是我们有灭苦之道,也就是我们有办法可以消除这个苦的原因,消除之后就能够到达离苦得乐的境界,这是佛教整体、根本中心要讲的;但是佛教在讲离苦得乐的时候不是说,你一定要死掉以后,不是,而是师父有讲过,你只要吸收佛教的一分道理,然后把这一分道理在日常生活上用上一分,你就可以得到一分的快乐,所以叫做现法乐,所以不要以为一定要死掉之后,还是一定要练到什么境界,才有办法得到佛教的受用,不是的,你只要能够吸收一分了解一分受用一分,你就会有一分的受用跟快乐。


 如果讲到这里,同学们还不是很明白,那没关系,旧同学应该大概知道了,但是新同学可能还不知道,佛教这个苦集灭道在讲什么,师父再用一个很简单的图,来剖析一下什么叫做苦集灭道,哪一个简单图,还记得吗,两个圈,A、B,应该是三个圈还有C,这三个圈,AB两个是冲突的,A是什么?有一个我执,就有一个我所,我执就是以我自己为中心,什么东西都是由我自己为出发来看待一切,你依这样看周遭的一切,你就会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一切希望依你所意愿的去做,你才能得到快乐,所以我们是把自己投射往外放映出去的,然后想去控制周遭的一切。A是我执,有我就会有我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我所有,我所执着的,我所爱的,我所拥有的,我所希望的,我所控制的,所以有我就会有我所,这个我往外投射出去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那个就叫做我所。我们人,凡夫众生,都是在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下去运作的,你不要跟我说:师父我没有。不可能没有,不管你观察得到观察不到,除非你是解脱圣人,不然你是凡夫就绝对是这个样子,B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一切法真实相貌是无常,那当然这个无常也可以代表就是无我,就是无自性,般若经讲无自性或是空,《阿含经》讲无常、无我,反正意思都是差不多,都是诸法实相,真实的相貌,我执跟无常空是冲突不相容的,因为一个你想控制一切,一个是你不可能控制无常的,一切在变化当中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你只能说我尽力的去做一些事情,但你能不能完全掌控所有的,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两个冲突之下就会造成苦,就是C。
 如果讲到这里,同学们还不是很明白,那没关系,旧同学应该大概知道了,但是新同学可能还不知道,佛教这个苦集灭道在讲什么,师父再用一个很简单的图,来剖析一下什么叫做苦集灭道,哪一个简单图,还记得吗,两个圈,A、B,应该是三个圈还有C,这三个圈,AB两个是冲突的,A是什么?有一个我执,就有一个我所,我执就是以我自己为中心,什么东西都是由我自己为出发来看待一切,你依这样看周遭的一切,你就会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一切希望依你所意愿的去做,你才能得到快乐,所以我们是把自己投射往外放映出去的,然后想去控制周遭的一切。A是我执,有我就会有我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我所有,我所执着的,我所爱的,我所拥有的,我所希望的,我所控制的,所以有我就会有我所,这个我往外投射出去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那个就叫做我所。我们人,凡夫众生,都是在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下去运作的,你不要跟我说:师父我没有。不可能没有,不管你观察得到观察不到,除非你是解脱圣人,不然你是凡夫就绝对是这个样子,B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一切法真实相貌是无常,那当然这个无常也可以代表就是无我,就是无自性,般若经讲无自性或是空, 《阿含经 》讲无常、无我,反正意思都是差不多,都是诸法实相,真实的相貌,我执跟无常空是冲突不相容的,因为一个你想控制一切,一个是你不可能控制无常的,一切在变化当中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你只能说我尽力的去做一些事情,但你能不能完全掌控所有的,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两个冲突之下就会造成苦,就是C。


 谁告诉我从这个图怎么样跟四圣谛搭配?谁要试一下,新同学旧同学都可以。ABC这个图跟四圣谛苦集灭道怎么搭配?中间的冲突点就是苦--苦圣谛,集就是中间的星星,是吗?集是A,我执,惑跟业有我执就会造有漏业,有漏业就会三世来轮回,轮回的时候你又产生执着,基本上A是我执,所以ABC这个图基本上是在解释苦集,是我们人生的真实相貌。
 谁告诉我从这个图怎么样跟四圣谛搭配?谁要试一下,新同学旧同学都可以。ABC这个图跟四圣谛苦集灭道怎么搭配?中间的冲突点就是苦--苦圣谛,集就是中间的星星,是吗?集是A,我执,惑跟业有我执就会造有漏业,有漏业就会三世来轮回,轮回的时候你又产生执着,基本上A是我执,所以ABC这个图基本上是在解释苦集,是我们人生的真实相貌。
第35行: 第270行:
 我们现在要拉回来讲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现在在讲《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的基本经典,我很快的把他的重点提一下,如果是新来的同学听不懂没关系,这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如果你听得懂,那恭喜你,如果你之前有上过听过恭喜你,但是这个需要时间的,你不要以为说,我今天听不懂,其他人都懂我听不懂,那我下次不来了,千万不要有这种心,有这种心里就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GF你刚开始来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懂吗,压根不懂,但是现在你却可以回答出来,唯识听了一学期,现在就懂了,所以这个东西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唯识叫做熏习,要多熏多习,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是指过去生中熏习的够多,所以就变成天才,所以这世间没有天才,只是你有没有用心,下的功夫多不多,下的功夫多表面上你就比别人行。
 我们现在要拉回来讲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现在在讲《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的基本经典,我很快的把他的重点提一下,如果是新来的同学听不懂没关系,这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如果你听得懂,那恭喜你,如果你之前有上过听过恭喜你,但是这个需要时间的,你不要以为说,我今天听不懂,其他人都懂我听不懂,那我下次不来了,千万不要有这种心,有这种心里就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GF你刚开始来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懂吗,压根不懂,但是现在你却可以回答出来,唯识听了一学期,现在就懂了,所以这个东西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唯识叫做熏习,要多熏多习,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是指过去生中熏习的够多,所以就变成天才,所以这世间没有天才,只是你有没有用心,下的功夫多不多,下的功夫多表面上你就比别人行。


 基本上《解深密经》分成八品,第一个是序品,就是讲解刚开始怎么回事,胜义谛相品是在讲佛教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心意识相品就是讲阿赖耶识,一切法相品是讲三性,就是刚才讲的: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就是在讲三性叫做一切法相,为什么叫一切法相,一切的现象,一切法,一切法无外乎就是三性;无自性相品,为什么他特别强调无自性,因为他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解释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分别瑜伽品是在讲禅观,由于禅观成立唯识无境,后面都是在讲修行讲菩萨十地,讲佛果,我们的重点会放在前面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还有分别瑜伽品,重点会放在这里。
 基本上《解深密经》分成八品,第一个是序品,就是讲解刚开始怎么回事,胜义谛相品是在讲佛教的真理到底是什么, 识相品 就是讲阿赖耶识,一切法相品是讲三性,就是刚才讲的: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就是在讲三性叫做一切法相,为什么叫一切法相,一切的现象,一切法,一切法无外乎就是三性;无自性相品,为什么他特别强调无自性,因为他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解释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分别瑜伽品是在讲禅观,由于禅观成立唯识无境,后面都是在讲修行讲菩萨十地,讲佛果,我们的重点会放在前面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还有分别瑜伽品,重点会放在这里。


 首先胜义谛相品讲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讲二谛,因为这个解释过所以我很简单的讲,所谓二谛,世俗谛,胜义谛就叫做二谛,世俗谛就是我们的认知,凡夫的认知,凡夫的共识,凡夫的一切认知乃至凡夫的执着,都叫做世俗,因为这个在相对的我们大家的共识来讲,那些东西是真实的,我们的生命是真实的,你是真实的,我也是真实的,桌子椅子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叫做世俗的缘起法,大家的共知共认,大家的经验,一般的共通经验,就叫做世俗谛。胜义谛是什么,胜义谛就是诸佛菩萨的真实认识,圣人对真实事物的认知就叫做胜义谛。
 首先胜义谛相品讲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讲二谛,因为这个解释过所以我很简单的讲,所谓二谛,世俗谛,胜义谛就叫做二谛,世俗谛就是我们的认知,凡夫的认知,凡夫的共识,凡夫的一切认知乃至凡夫的执着,都叫做世俗,因为这个在相对的我们大家的共识来讲,那些东西是真实的,我们的生命是真实的,你是真实的,我也是真实的,桌子椅子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叫做世俗的缘起法,大家的共知共认,大家的经验,一般的共通经验,就叫做世俗谛。胜义谛是什么,胜义谛就是诸佛菩萨的真实认识,圣人对真实事物的认知就叫做胜义谛。
第65行: 第300行:
 谛是真实的意思,但是世俗谛的谛跟胜义谛的谛,有点不太一样,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那就是心里面产生的那个鬼也叫做谛,但是只有对他来讲是真实的而已,或是说某些东西是我们这群人共认的,是相对真实,比如说什么叫做这些人共认的,我们都讲国语,讲中文,中文对我们来讲真不真实,对我们这群人来讲真实,所以它有它的作用,所以我讲什么你们听得懂,但是对一个听不懂中文的洋人来讲,真不真实,那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
 谛是真实的意思,但是世俗谛的谛跟胜义谛的谛,有点不太一样,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那就是心里面产生的那个鬼也叫做谛,但是只有对他来讲是真实的而已,或是说某些东西是我们这群人共认的,是相对真实,比如说什么叫做这些人共认的,我们都讲国语,讲中文,中文对我们来讲真不真实,对我们这群人来讲真实,所以它有它的作用,所以我讲什么你们听得懂,但是对一个听不懂中文的洋人来讲,真不真实,那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


 第二品,心意识相品,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第二品, 识相品 ,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摄大乘论》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摄大乘论》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第131行: 第366行:
 (加图)
 (加图)


 我们继续来讲心意识相品,是在讲心跟意识,心就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还有前七识,心是指阿赖耶识,意识是指第六意识,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唯识里面,这个心是阿赖耶,我们的心会有所谓的前六识,这个是前五识,这个是意识,其实五识跟意识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就是心跟意识,我们阿赖耶,这个心是没办法认识东西的,它是一个大仓库而已,我们一般对外界的认识是主要透过哪一个?前六识,虽然叫做前六识但是总归起来,就是还是一个意识,前五识也是由意识所产生的,因为它只是透过不同的根,如果透过眼根对色的认识,这个眼识,其实就是意识透过眼根所变现的产生的,就叫做眼识,如果我们的意识透过这个鼻根,然后闻到味道,这时候叫做鼻识,但是这个鼻识就其实就是意识,它是透过不同的根所以会有五识,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意识,所以我们这个心跟意识,所以这个心就叫做心,意识就是那个意识,心叫做阿赖耶,前六识叫做转识,心叫做根本识,所以有根本有转识,阿赖耶是不能认识到东西的,阿赖耶就是纯粹的一个仓库而已,经过六识才能够认识到外界所有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去认识到外界这个境,这个C的时候,是由意识所认识到的,阿赖耶自己再变现出一个,然后意识再去认识到这个东西,这个叫做心还有意识相品,这个就是这里要讲的,这个师父都不讲因为以前都讲过了,所以这里你看,心意识和六转识,阿陀那就是指阿赖耶,然后阿陀那有变现出意识,有眼根,然后还有外面的色,三个和合之后就造成眼识,然后就是分别意识,所以能够对外境产生分别是意识的作用,只是依根不同会有不同的识。
 我们继续来讲 识相品 ,是在讲心跟意识,心就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还有前七识,心是指阿赖耶识,意识是指第六意识,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唯识里面,这个心是阿赖耶,我们的心会有所谓的前六识,这个是前五识,这个是意识,其实五识跟意识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就是心跟意识,我们阿赖耶,这个心是没办法认识东西的,它是一个大仓库而已,我们一般对外界的认识是主要透过哪一个?前六识,虽然叫做前六识但是总归起来,就是还是一个意识,前五识也是由意识所产生的,因为它只是透过不同的根,如果透过眼根对色的认识,这个眼识,其实就是意识透过眼根所变现的产生的,就叫做眼识,如果我们的意识透过这个鼻根,然后闻到味道,这时候叫做鼻识,但是这个鼻识就其实就是意识,它是透过不同的根所以会有五识,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意识,所以我们这个心跟意识,所以这个心就叫做心,意识就是那个意识,心叫做阿赖耶,前六识叫做转识,心叫做根本识,所以有根本有转识,阿赖耶是不能认识到东西的,阿赖耶就是纯粹的一个仓库而已,经过六识才能够认识到外界所有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去认识到外界这个境,这个C的时候,是由意识所认识到的,阿赖耶自己再变现出一个,然后意识再去认识到这个东西,这个叫做心还有意识相品,这个就是这里要讲的,这个师父都不讲因为以前都讲过了,所以这里你看,心 识和六转识,阿陀那就是指阿赖耶,然后阿陀那有变现出意识,有眼根,然后还有外面的色,三个和合之后就造成眼识,然后就是分别意识,所以能够对外境产生分别是意识的作用,只是依根不同会有不同的识。


 问:前面说眼根对外境产生识,这个地方还适用那个吗?
 问:前面说眼根对外境产生识,这个地方还适用那个吗?
第195行: 第430行:
 第二个慢慢来看为什么叫做遍计所执?他是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相就是因缘所成事物,就是上面讲的事物的假施设,名就语言概念,所以你们还记得五法吗,哪五法?世俗,胜义,世俗里面有能知,所知,这边的能知是分别,第一个法,然后它分别什么,相跟名,胜义这方面有什么,正智就是般若,还有如如,就是实相一切法本然。它说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所以遍计所执相指的是什么?是指这个相名,相就是缘起的事物,名就是我们给他的名称,为什么他遍计所执?因为相名是所遍计的,分别心就是意识为能遍计,所以分别能够执着计着相名,分别是对相名产生执着,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分别叫做能遍计,这个相名叫做所遍计。所以从我们凡夫一般立场来讲的话,周遭的一切我们看到的相,还有给它安立的名称,我们对它都会起分别执着,因为我们这个分别,意识的认知,在自然而然的无形中,已经加上我执在里面了,所以凡夫众生位一切的认知一切的分别,一定就有我执在里面的,所以叫做遍计所执,我们认识到一切一定都是遍计所执。
 第二个慢慢来看为什么叫做遍计所执?他是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相就是因缘所成事物,就是上面讲的事物的假施设,名就语言概念,所以你们还记得五法吗,哪五法?世俗,胜义,世俗里面有能知,所知,这边的能知是分别,第一个法,然后它分别什么,相跟名,胜义这方面有什么,正智就是般若,还有如如,就是实相一切法本然。它说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所以遍计所执相指的是什么?是指这个相名,相就是缘起的事物,名就是我们给他的名称,为什么他遍计所执?因为相名是所遍计的,分别心就是意识为能遍计,所以分别能够执着计着相名,分别是对相名产生执着,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分别叫做能遍计,这个相名叫做所遍计。所以从我们凡夫一般立场来讲的话,周遭的一切我们看到的相,还有给它安立的名称,我们对它都会起分别执着,因为我们这个分别,意识的认知,在自然而然的无形中,已经加上我执在里面了,所以凡夫众生位一切的认知一切的分别,一定就有我执在里面的,所以叫做遍计所执,我们认识到一切一定都是遍计所执。


 你们记得以前师父谈过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你们一定想说,我们有很多法门,有净土法门,有念佛法门,有般若法门,有密教法门,有各种法门,但是这各种的法门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根本的法门叫做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就是六根对六境,根对境产生识,这个识才能对六境产生认识,六六法门的问题在哪里?烦恼把根跟境连在一起,还记得黑牛白牛吗,两只牛,师父很喜欢讲这个,因为这是根本的法门,这只是黑牛,这只是白牛,然后两只牛被一个轭锁在一起拉车,《阿含经》里面,佛说两只牛为什么分不开呢,他说: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为什么我们根对境会产生执着呢?不是根的问题也不是境的问题,是这个轭的问题,这个轭就是这个识,这个识在凡夫位已经有我执的染着在里面。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当然那个讲的重,但是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定有烦恼我执在里面。这个六六法门就是说,我们这个识不是简单的识,不是纯粹的认识而已,我们的认识都已经有染着在里面,这个识就是这里的分别,这个境,包括我们给他的名称,就是这里的相名,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是我们的能执着心所执着的对象。
 你们记得以前师父谈过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你们一定想说,我们有很多法门,有净土法门,有念佛法门,有般若法门,有密教法门,有各种法门,但是这各种的法门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根本的法门叫做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就是六根对六境,根对境产生识,这个识才能对六境产生认识,六六法门的问题在哪里?烦恼把根跟境连在一起,还记得黑牛白牛吗,两只牛,师父很喜欢讲这个,因为这是根本的法门,这只是黑牛,这只是白牛,然后两只牛被一个轭锁在一起拉车, 《阿含经 》里面,佛说两只牛为什么分不开呢,他说: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为什么我们根对境会产生执着呢?不是根的问题也不是境的问题,是这个轭的问题,这个轭就是这个识,这个识在凡夫位已经有我执的染着在里面。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当然那个讲的重,但是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定有烦恼我执在里面。这个六六法门就是说,我们这个识不是简单的识,不是纯粹的认识而已,我们的认识都已经有染着在里面,这个识就是这里的分别,这个境,包括我们给他的名称,就是这里的相名,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是我们的能执着心所执着的对象。


 安立自性差别,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不是自性本空那个实有自性,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万事万物的特性,所以它说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本来它的特性只是各种不同的特性,可惜我们都会执着它是实有,然后对它起染着,它的自性本来只是不同的特性而已,但是我们一但起实有的自性执着,这个就变成了遍计所执,意思就是能执着叫做能遍计,相名叫做所遍计。
 安立自性差别,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不是自性本空那个实有自性,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万事万物的特性,所以它说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本来它的特性只是各种不同的特性,可惜我们都会执着它是实有,然后对它起染着,它的自性本来只是不同的特性而已,但是我们一但起实有的自性执着,这个就变成了遍计所执,意思就是能执着叫做能遍计,相名叫做所遍计。
第255行: 第490行:
 很简单的,现在师父在上唯识学,“唯识所现”是佛教里面的一个学派、一个宗派,专门在谈我们的认识状况出了什么问题,佛教说:我们人生有问题,唯识告诉我们说:问题是哪里来呢?唯识说:我们在认识的当下产生了问题,一切的问题就是产生于错误的认知,因为错误的认知所以产生我们的痛苦。什么错误的认知?很简单,师父从一个最简单的说法,一个很简单的图,唯识学,学就是一门教说的意思,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什么,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缘起,缘起可以分为哪两门?流转门跟还灭门,这个可能懂的同学已经讲过不下上百次了,但是这是最根本的佛教教理,所以师父还是要提一下,然后把它汇归到唯识,流转门里面有哪两个?苦、集,还灭门呢?灭、道;这是佛教最基本最简单的教理,你们一定要记得,苦说明了现实的真实的状况,人生的真实状况,开示了人生深一层的真实状况,所以人生一切是苦,但是说苦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不是很消极的,也不是只是在浮面上说,我们有苦有乐,我们一般的生活上是有苦有乐,但是佛教在讲人生是苦的时候是深一层的去透析人生的真实面貌,不管你认不认可,暂时你先放着,为什么?因为师父会告诉你,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到最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说原来是如此!集包括哪两个?惑跟业,集是惑跟业,惑是烦恼,烦恼造业,然后就来受报,就是苦;灭有两个一个是指灭烦恼的当下,一个是指灭烦恼以后的境界,道是什么?怎么修行,方法,怎么走,怎么到达目的地,所以那个灭是目的地,道就是方法,这个苦集灭道在佛教叫做四圣谛,叫做圣谛就是说,它是真实不变的,审实不虚的,叫做圣谛,这个就是审实不虚的,为什么叫做圣谛?它是针对我们有情凡夫,烦恼具足的众生,不是针对佛菩萨,如果是佛菩萨这一套讲不通,因为佛菩萨不会苦,他也没有集,没有烦恼,所以佛陀开示四圣谛,是针对凡夫众生讲四圣谛,你只要是凡夫众生就适用四圣谛,就绝对是四圣谛,人生绝对是苦,苦有原因,但是我们有灭苦之道,也就是我们有办法可以消除这个苦的原因,消除之后就能够到达离苦得乐的境界,这是佛教整体、根本中心要讲的;但是佛教在讲离苦得乐的时候不是说,你一定要死掉以后,不是,而是师父有讲过,你只要吸收佛教的一分道理,然后把这一分道理在日常生活上用上一分,你就可以得到一分的快乐,所以叫做现法乐,所以不要以为一定要死掉之后,还是一定要练到什么境界,才有办法得到佛教的受用,不是的,你只要能够吸收一分了解一分受用一分,你就会有一分的受用跟快乐。
 很简单的,现在师父在上唯识学,“唯识所现”是佛教里面的一个学派、一个宗派,专门在谈我们的认识状况出了什么问题,佛教说:我们人生有问题,唯识告诉我们说:问题是哪里来呢?唯识说:我们在认识的当下产生了问题,一切的问题就是产生于错误的认知,因为错误的认知所以产生我们的痛苦。什么错误的认知?很简单,师父从一个最简单的说法,一个很简单的图,唯识学,学就是一门教说的意思,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什么,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在讲缘起,缘起可以分为哪两门?流转门跟还灭门,这个可能懂的同学已经讲过不下上百次了,但是这是最根本的佛教教理,所以师父还是要提一下,然后把它汇归到唯识,流转门里面有哪两个?苦、集,还灭门呢?灭、道;这是佛教最基本最简单的教理,你们一定要记得,苦说明了现实的真实的状况,人生的真实状况,开示了人生深一层的真实状况,所以人生一切是苦,但是说苦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不是很消极的,也不是只是在浮面上说,我们有苦有乐,我们一般的生活上是有苦有乐,但是佛教在讲人生是苦的时候是深一层的去透析人生的真实面貌,不管你认不认可,暂时你先放着,为什么?因为师父会告诉你,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到最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说原来是如此!集包括哪两个?惑跟业,集是惑跟业,惑是烦恼,烦恼造业,然后就来受报,就是苦;灭有两个一个是指灭烦恼的当下,一个是指灭烦恼以后的境界,道是什么?怎么修行,方法,怎么走,怎么到达目的地,所以那个灭是目的地,道就是方法,这个苦集灭道在佛教叫做四圣谛,叫做圣谛就是说,它是真实不变的,审实不虚的,叫做圣谛,这个就是审实不虚的,为什么叫做圣谛?它是针对我们有情凡夫,烦恼具足的众生,不是针对佛菩萨,如果是佛菩萨这一套讲不通,因为佛菩萨不会苦,他也没有集,没有烦恼,所以佛陀开示四圣谛,是针对凡夫众生讲四圣谛,你只要是凡夫众生就适用四圣谛,就绝对是四圣谛,人生绝对是苦,苦有原因,但是我们有灭苦之道,也就是我们有办法可以消除这个苦的原因,消除之后就能够到达离苦得乐的境界,这是佛教整体、根本中心要讲的;但是佛教在讲离苦得乐的时候不是说,你一定要死掉以后,不是,而是师父有讲过,你只要吸收佛教的一分道理,然后把这一分道理在日常生活上用上一分,你就可以得到一分的快乐,所以叫做现法乐,所以不要以为一定要死掉之后,还是一定要练到什么境界,才有办法得到佛教的受用,不是的,你只要能够吸收一分了解一分受用一分,你就会有一分的受用跟快乐。


 如果讲到这里,同学们还不是很明白,那没关系,旧同学应该大概知道了,但是新同学可能还不知道,佛教这个苦集灭道在讲什么,师父再用一个很简单的图,来剖析一下什么叫做苦集灭道,哪一个简单图,还记得吗,两个圈,A、B,应该是三个圈还有C,这三个圈,AB两个是冲突的,A是什么?有一个我执,就有一个我所,我执就是以我自己为中心,什么东西都是由我自己为出发来看待一切,你依这样看周遭的一切,你就会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一切希望依你所意愿的去做,你才能得到快乐,所以我们是把自己投射往外放映出去的,然后想去控制周遭的一切。A是我执,有我就会有我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我所有,我所执着的,我所爱的,我所拥有的,我所希望的,我所控制的,所以有我就会有我所,这个我往外投射出去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那个就叫做我所。我们人,凡夫众生,都是在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下去运作的,你不要跟我说:师父我没有。不可能没有,不管你观察得到观察不到,除非你是解脱圣人,不然你是凡夫就绝对是这个样子,B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一切法真实相貌是无常,那当然这个无常也可以代表就是无我,就是无自性,般若经讲无自性或是空,《阿含经》讲无常、无我,反正意思都是差不多,都是诸法实相,真实的相貌,我执跟无常空是冲突不相容的,因为一个你想控制一切,一个是你不可能控制无常的,一切在变化当中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你只能说我尽力的去做一些事情,但你能不能完全掌控所有的,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两个冲突之下就会造成苦,就是C。
 如果讲到这里,同学们还不是很明白,那没关系,旧同学应该大概知道了,但是新同学可能还不知道,佛教这个苦集灭道在讲什么,师父再用一个很简单的图,来剖析一下什么叫做苦集灭道,哪一个简单图,还记得吗,两个圈,A、B,应该是三个圈还有C,这三个圈,AB两个是冲突的,A是什么?有一个我执,就有一个我所,我执就是以我自己为中心,什么东西都是由我自己为出发来看待一切,你依这样看周遭的一切,你就会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一切希望依你所意愿的去做,你才能得到快乐,所以我们是把自己投射往外放映出去的,然后想去控制周遭的一切。A是我执,有我就会有我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我所有,我所执着的,我所爱的,我所拥有的,我所希望的,我所控制的,所以有我就会有我所,这个我往外投射出去想要控制周遭的一切,那个就叫做我所。我们人,凡夫众生,都是在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下去运作的,你不要跟我说:师父我没有。不可能没有,不管你观察得到观察不到,除非你是解脱圣人,不然你是凡夫就绝对是这个样子,B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一切法真实相貌是无常,那当然这个无常也可以代表就是无我,就是无自性,般若经讲无自性或是空, 《阿含经 》讲无常、无我,反正意思都是差不多,都是诸法实相,真实的相貌,我执跟无常空是冲突不相容的,因为一个你想控制一切,一个是你不可能控制无常的,一切在变化当中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你只能说我尽力的去做一些事情,但你能不能完全掌控所有的,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两个冲突之下就会造成苦,就是C。


 谁告诉我从这个图怎么样跟四圣谛搭配?谁要试一下,新同学旧同学都可以。ABC这个图跟四圣谛苦集灭道怎么搭配?中间的冲突点就是苦--苦圣谛,集就是中间的星星,是吗?集是A,我执,惑跟业有我执就会造有漏业,有漏业就会三世来轮回,轮回的时候你又产生执着,基本上A是我执,所以ABC这个图基本上是在解释苦集,是我们人生的真实相貌。
 谁告诉我从这个图怎么样跟四圣谛搭配?谁要试一下,新同学旧同学都可以。ABC这个图跟四圣谛苦集灭道怎么搭配?中间的冲突点就是苦--苦圣谛,集就是中间的星星,是吗?集是A,我执,惑跟业有我执就会造有漏业,有漏业就会三世来轮回,轮回的时候你又产生执着,基本上A是我执,所以ABC这个图基本上是在解释苦集,是我们人生的真实相貌。
第269行: 第504行:
 我们现在要拉回来讲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现在在讲《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的基本经典,我很快的把他的重点提一下,如果是新来的同学听不懂没关系,这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如果你听得懂,那恭喜你,如果你之前有上过听过恭喜你,但是这个需要时间的,你不要以为说,我今天听不懂,其他人都懂我听不懂,那我下次不来了,千万不要有这种心,有这种心里就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GF你刚开始来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懂吗,压根不懂,但是现在你却可以回答出来,唯识听了一学期,现在就懂了,所以这个东西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唯识叫做熏习,要多熏多习,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是指过去生中熏习的够多,所以就变成天才,所以这世间没有天才,只是你有没有用心,下的功夫多不多,下的功夫多表面上你就比别人行。
 我们现在要拉回来讲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现在在讲《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的基本经典,我很快的把他的重点提一下,如果是新来的同学听不懂没关系,这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如果你听得懂,那恭喜你,如果你之前有上过听过恭喜你,但是这个需要时间的,你不要以为说,我今天听不懂,其他人都懂我听不懂,那我下次不来了,千万不要有这种心,有这种心里就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GF你刚开始来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懂吗,压根不懂,但是现在你却可以回答出来,唯识听了一学期,现在就懂了,所以这个东西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唯识叫做熏习,要多熏多习,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是指过去生中熏习的够多,所以就变成天才,所以这世间没有天才,只是你有没有用心,下的功夫多不多,下的功夫多表面上你就比别人行。


 基本上《解深密经》分成八品,第一个是序品,就是讲解刚开始怎么回事,胜义谛相品是在讲佛教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心意识相品就是讲阿赖耶识,一切法相品是讲三性,就是刚才讲的: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就是在讲三性叫做一切法相,为什么叫一切法相,一切的现象,一切法,一切法无外乎就是三性;无自性相品,为什么他特别强调无自性,因为他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解释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分别瑜伽品是在讲禅观,由于禅观成立唯识无境,后面都是在讲修行讲菩萨十地,讲佛果,我们的重点会放在前面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还有分别瑜伽品,重点会放在这里。
 基本上《解深密经》分成八品,第一个是序品,就是讲解刚开始怎么回事,胜义谛相品是在讲佛教的真理到底是什么, 识相品 就是讲阿赖耶识,一切法相品是讲三性,就是刚才讲的: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就是在讲三性叫做一切法相,为什么叫一切法相,一切的现象,一切法,一切法无外乎就是三性;无自性相品,为什么他特别强调无自性,因为他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解释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分别瑜伽品是在讲禅观,由于禅观成立唯识无境,后面都是在讲修行讲菩萨十地,讲佛果,我们的重点会放在前面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还有分别瑜伽品,重点会放在这里。


 首先胜义谛相品讲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讲二谛,因为这个解释过所以我很简单的讲,所谓二谛,世俗谛,胜义谛就叫做二谛,世俗谛就是我们的认知,凡夫的认知,凡夫的共识,凡夫的一切认知乃至凡夫的执着,都叫做世俗,因为这个在相对的我们大家的共识来讲,那些东西是真实的,我们的生命是真实的,你是真实的,我也是真实的,桌子椅子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叫做世俗的缘起法,大家的共知共认,大家的经验,一般的共通经验,就叫做世俗谛。胜义谛是什么,胜义谛就是诸佛菩萨的真实认识,圣人对真实事物的认知就叫做胜义谛。
 首先胜义谛相品讲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讲二谛,因为这个解释过所以我很简单的讲,所谓二谛,世俗谛,胜义谛就叫做二谛,世俗谛就是我们的认知,凡夫的认知,凡夫的共识,凡夫的一切认知乃至凡夫的执着,都叫做世俗,因为这个在相对的我们大家的共识来讲,那些东西是真实的,我们的生命是真实的,你是真实的,我也是真实的,桌子椅子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叫做世俗的缘起法,大家的共知共认,大家的经验,一般的共通经验,就叫做世俗谛。胜义谛是什么,胜义谛就是诸佛菩萨的真实认识,圣人对真实事物的认知就叫做胜义谛。
第299行: 第534行:
 谛是真实的意思,但是世俗谛的谛跟胜义谛的谛,有点不太一样,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那就是心里面产生的那个鬼也叫做谛,但是只有对他来讲是真实的而已,或是说某些东西是我们这群人共认的,是相对真实,比如说什么叫做这些人共认的,我们都讲国语,讲中文,中文对我们来讲真不真实,对我们这群人来讲真实,所以它有它的作用,所以我讲什么你们听得懂,但是对一个听不懂中文的洋人来讲,真不真实,那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
 谛是真实的意思,但是世俗谛的谛跟胜义谛的谛,有点不太一样,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那就是心里面产生的那个鬼也叫做谛,但是只有对他来讲是真实的而已,或是说某些东西是我们这群人共认的,是相对真实,比如说什么叫做这些人共认的,我们都讲国语,讲中文,中文对我们来讲真不真实,对我们这群人来讲真实,所以它有它的作用,所以我讲什么你们听得懂,但是对一个听不懂中文的洋人来讲,真不真实,那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世俗谛的谛是相对的真实,胜义谛的谛是绝对的真实。


 第二品,心意识相品,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第二品, 识相品 ,唯识在讲说,我们六道怎么轮回,刚刚不是说这个心缘这个外相的时候,会自己造出一个相,唯识是讲说其实这个心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一个大的储存库,这个大的储存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都会变成像种子一样的东西,然后储存在里面,我们在见闻觉知的时候,就由这个仓库里面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外境的时候,我们从这个心,这个心就叫做阿赖耶,从他的种子变现出另外一个相出来,由于我们这个阿赖识是被我执所染污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这个相的时候,会产生我的执着,这样的一个心就叫做一切种子识,或叫做阿赖耶识,讲的比较世俗一点,我们的投胎就是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在投胎的,六道的轮回也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一切种子识在轮回,所以我们叫做六道轮回的所依,因为你会想说,我造的一切业,难道就不见了吗?没有,造的一切业,见闻熏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形成种子,然后储存在我们这个大的database里面,因缘具足成熟的时候它就会显现出来。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摄大乘论》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我再进一步讲一个东西,上一次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不是有两个圈吗,B是外境,C是我们的认知,我们认识到外境,但是并不是直接认识到这个B,是心里面再映现出一个相(c),但是这个相必须依于这个B,外界的托质所产生的,所以两个(B和C)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识的这个相(C)是外境,这个相是心所变现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是外面的(B),然后对他产生执着,现在有一件事情就是说,有人会问,这一个外境(B)怎么来的?共业所成的,绝对是共业所成的!就唯识来讲,师父更进一步讲一下,本来是以后在《摄大乘论》才会讲,但是我怕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问说那个东西哪里来的,既然叫做共业所成,那就是所有人阿赖耶里面的现出的一分。
第365行: 第600行:
 (加图)
 (加图)


 我们继续来讲心意识相品,是在讲心跟意识,心就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还有前七识,心是指阿赖耶识,意识是指第六意识,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唯识里面,这个心是阿赖耶,我们的心会有所谓的前六识,这个是前五识,这个是意识,其实五识跟意识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就是心跟意识,我们阿赖耶,这个心是没办法认识东西的,它是一个大仓库而已,我们一般对外界的认识是主要透过哪一个?前六识,虽然叫做前六识但是总归起来,就是还是一个意识,前五识也是由意识所产生的,因为它只是透过不同的根,如果透过眼根对色的认识,这个眼识,其实就是意识透过眼根所变现的产生的,就叫做眼识,如果我们的意识透过这个鼻根,然后闻到味道,这时候叫做鼻识,但是这个鼻识就其实就是意识,它是透过不同的根所以会有五识,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意识,所以我们这个心跟意识,所以这个心就叫做心,意识就是那个意识,心叫做阿赖耶,前六识叫做转识,心叫做根本识,所以有根本有转识,阿赖耶是不能认识到东西的,阿赖耶就是纯粹的一个仓库而已,经过六识才能够认识到外界所有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去认识到外界这个境,这个C的时候,是由意识所认识到的,阿赖耶自己再变现出一个,然后意识再去认识到这个东西,这个叫做心还有意识相品,这个就是这里要讲的,这个师父都不讲因为以前都讲过了,所以这里你看,心意识和六转识,阿陀那就是指阿赖耶,然后阿陀那有变现出意识,有眼根,然后还有外面的色,三个和合之后就造成眼识,然后就是分别意识,所以能够对外境产生分别是意识的作用,只是依根不同会有不同的识。
 我们继续来讲 识相品 ,是在讲心跟意识,心就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还有前七识,心是指阿赖耶识,意识是指第六意识,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唯识里面,这个心是阿赖耶,我们的心会有所谓的前六识,这个是前五识,这个是意识,其实五识跟意识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就是心跟意识,我们阿赖耶,这个心是没办法认识东西的,它是一个大仓库而已,我们一般对外界的认识是主要透过哪一个?前六识,虽然叫做前六识但是总归起来,就是还是一个意识,前五识也是由意识所产生的,因为它只是透过不同的根,如果透过眼根对色的认识,这个眼识,其实就是意识透过眼根所变现的产生的,就叫做眼识,如果我们的意识透过这个鼻根,然后闻到味道,这时候叫做鼻识,但是这个鼻识就其实就是意识,它是透过不同的根所以会有五识,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意识,所以我们这个心跟意识,所以这个心就叫做心,意识就是那个意识,心叫做阿赖耶,前六识叫做转识,心叫做根本识,所以有根本有转识,阿赖耶是不能认识到东西的,阿赖耶就是纯粹的一个仓库而已,经过六识才能够认识到外界所有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去认识到外界这个境,这个C的时候,是由意识所认识到的,阿赖耶自己再变现出一个,然后意识再去认识到这个东西,这个叫做心还有意识相品,这个就是这里要讲的,这个师父都不讲因为以前都讲过了,所以这里你看,心 识和六转识,阿陀那就是指阿赖耶,然后阿陀那有变现出意识,有眼根,然后还有外面的色,三个和合之后就造成眼识,然后就是分别意识,所以能够对外境产生分别是意识的作用,只是依根不同会有不同的识。


 问:前面说眼根对外境产生识,这个地方还适用那个吗?
 问:前面说眼根对外境产生识,这个地方还适用那个吗?
第429行: 第664行:
 第二个慢慢来看为什么叫做遍计所执?他是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相就是因缘所成事物,就是上面讲的事物的假施设,名就语言概念,所以你们还记得五法吗,哪五法?世俗,胜义,世俗里面有能知,所知,这边的能知是分别,第一个法,然后它分别什么,相跟名,胜义这方面有什么,正智就是般若,还有如如,就是实相一切法本然。它说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所以遍计所执相指的是什么?是指这个相名,相就是缘起的事物,名就是我们给他的名称,为什么他遍计所执?因为相名是所遍计的,分别心就是意识为能遍计,所以分别能够执着计着相名,分别是对相名产生执着,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分别叫做能遍计,这个相名叫做所遍计。所以从我们凡夫一般立场来讲的话,周遭的一切我们看到的相,还有给它安立的名称,我们对它都会起分别执着,因为我们这个分别,意识的认知,在自然而然的无形中,已经加上我执在里面了,所以凡夫众生位一切的认知一切的分别,一定就有我执在里面的,所以叫做遍计所执,我们认识到一切一定都是遍计所执。
 第二个慢慢来看为什么叫做遍计所执?他是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相就是因缘所成事物,就是上面讲的事物的假施设,名就语言概念,所以你们还记得五法吗,哪五法?世俗,胜义,世俗里面有能知,所知,这边的能知是分别,第一个法,然后它分别什么,相跟名,胜义这方面有什么,正智就是般若,还有如如,就是实相一切法本然。它说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可以了知,所以遍计所执相指的是什么?是指这个相名,相就是缘起的事物,名就是我们给他的名称,为什么他遍计所执?因为相名是所遍计的,分别心就是意识为能遍计,所以分别能够执着计着相名,分别是对相名产生执着,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分别叫做能遍计,这个相名叫做所遍计。所以从我们凡夫一般立场来讲的话,周遭的一切我们看到的相,还有给它安立的名称,我们对它都会起分别执着,因为我们这个分别,意识的认知,在自然而然的无形中,已经加上我执在里面了,所以凡夫众生位一切的认知一切的分别,一定就有我执在里面的,所以叫做遍计所执,我们认识到一切一定都是遍计所执。


 你们记得以前师父谈过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你们一定想说,我们有很多法门,有净土法门,有念佛法门,有般若法门,有密教法门,有各种法门,但是这各种的法门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根本的法门叫做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就是六根对六境,根对境产生识,这个识才能对六境产生认识,六六法门的问题在哪里?烦恼把根跟境连在一起,还记得黑牛白牛吗,两只牛,师父很喜欢讲这个,因为这是根本的法门,这只是黑牛,这只是白牛,然后两只牛被一个轭锁在一起拉车,《阿含经》里面,佛说两只牛为什么分不开呢,他说: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为什么我们根对境会产生执着呢?不是根的问题也不是境的问题,是这个轭的问题,这个轭就是这个识,这个识在凡夫位已经有我执的染着在里面。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当然那个讲的重,但是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定有烦恼我执在里面。这个六六法门就是说,我们这个识不是简单的识,不是纯粹的认识而已,我们的认识都已经有染着在里面,这个识就是这里的分别,这个境,包括我们给他的名称,就是这里的相名,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是我们的能执着心所执着的对象。
 你们记得以前师父谈过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你们一定想说,我们有很多法门,有净土法门,有念佛法门,有般若法门,有密教法门,有各种法门,但是这各种的法门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根本的法门叫做六六法门,什么叫六六法门?就是六根对六境,根对境产生识,这个识才能对六境产生认识,六六法门的问题在哪里?烦恼把根跟境连在一起,还记得黑牛白牛吗,两只牛,师父很喜欢讲这个,因为这是根本的法门,这只是黑牛,这只是白牛,然后两只牛被一个轭锁在一起拉车, 《阿含经 》里面,佛说两只牛为什么分不开呢,他说: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为什么我们根对境会产生执着呢?不是根的问题也不是境的问题,是这个轭的问题,这个轭就是这个识,这个识在凡夫位已经有我执的染着在里面。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当然那个讲的重,但是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定有烦恼我执在里面。这个六六法门就是说,我们这个识不是简单的识,不是纯粹的认识而已,我们的认识都已经有染着在里面,这个识就是这里的分别,这个境,包括我们给他的名称,就是这里的相名,所以这个相名叫做遍计所执,是我们的能执着心所执着的对象。


 安立自性差别,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不是自性本空那个实有自性,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万事万物的特性,所以它说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本来它的特性只是各种不同的特性,可惜我们都会执着它是实有,然后对它起染着,它的自性本来只是不同的特性而已,但是我们一但起实有的自性执着,这个就变成了遍计所执,意思就是能执着叫做能遍计,相名叫做所遍计。
 安立自性差别,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不是自性本空那个实有自性,这里的自性是指特性,万事万物的特性,所以它说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本来它的特性只是各种不同的特性,可惜我们都会执着它是实有,然后对它起染着,它的自性本来只是不同的特性而已,但是我们一但起实有的自性执着,这个就变成了遍计所执,意思就是能执着叫做能遍计,相名叫做所遍计。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