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添加351,419字节 、​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标签替换 手工回退 可视化编辑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这里的遍计所执相也可以说遍计所执性,这里谈的性跟相是一样的东西,都是在谈它的特性特征,是一样的东西,你们要注意一点就是师父有时候常常会讲,遍计所执,但是师父谈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中国人好简略有时候会把尾巴的部分去掉,但是你们要知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比如说我们常常讲般若波罗蜜,但是有些人是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怎么讲?心经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是不要在多上面多做文章,多就是把它名词化而已,不要再在多上面多做文章,般若波罗蜜多的多在梵文字叫做ta,就是,prajnaparmita,ta我们就翻成多,就是叫般若波罗蜜然后多,但是有时候就是我们常常讲,讲久了就变成般若波罗蜜,就会把这个多省略掉,你说那多这个多字怎么样,这个多很像英文字里面的,很多英文字我们把它名词化,tion,我们把它名词化当然会有ing,ing的名词化跟tion的名词化有点不大一样,ing名词化比较像动作上的名词化,tion比较像是一种状态,已经呈现出一种状态出来了,很多东西加tion,还有一个,tion有些东西可以加有些东西不可以加,不能自己随便乱加,但是有些是没有这样子,但是你可以把它加上去,叫做ness,很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把它加ness,学英文的洋人他知道你在讲什么,Nothing后面可不可以加ness,有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加ness,就很像梵文字的ta,所以多了那个ta其实就是多,有时候我们讲会把它省略掉,但是省略掉不是说它没有,是有的。我们在这里讲,遍计所执相有时候又翻成遍计所执性,但是有时候我们口语讲久了会变成,遍计所执,但是你们要记得,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有相的,只是师父在讲话的时候把它省略掉而已。
这三个是什么,上个礼拜有讲,但是我们复习一下因为这个比较重要,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假名安立就是假施设,没有实体,自性差别就是现象事物的不同特性,就是说依于缘起,缘起,各式各样东西都是因缘而组成的,因缘组成之后它就会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会现出事物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会去认知到这些差别,认知到这些差别又赋予给它一些语言,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那个是Ken,这个是Eric,就是这样子的,问题就是说事物本来没有实体是假施设,假施设就是暂时拥有暂时存在,没有实体的,没有实体但它又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到这边为止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遍计所执相必须要接下来看第二个。
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相是因缘所成的事物,名是语言的概念,但是我们偏偏在相名为所遍计,分别心(意识)为能遍计,我们会在这些因缘所现起的事物上,再赋予一个我们所认为的东西,然后去执着它,这个东西就叫做遍计所执,我们有这样子一个东西,师父喜欢这样画,譬如这个外境,这是我们的心,这个是A(心),这个是B,我们A在认识外境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认识,师父已经讲过很多次,但是因为这个比较复杂所以还是要继续讲,更有趣的是师父在大学这几天也在教唯识,所以师父总是觉得你们比较幸运,师父虽然中文也不是很好,但是再怎么样中文总是自己的语言,用英文表达再怎么样都比不上用中文表达,所以那些学生听起来就会有点痛苦,但是我说这是正常的,你不要说是我英文不好的问题,很多是当地的老师他们要描述也很困难,就像师父要描述遍计所执、依他起,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度,但是再怎么样讲起来师父在这边的描述,绝对比在大学清楚很多,那是绝对的,而且比较不会造成误解。当我们认识这个的时候,我们的心又现出一个相出来,我们称做这个叫C,我们不是直接认识B,我们认识到的是C,这个C我们认识到它的时候,这个C就是相跟名,这个就是相跟名,相就是有实质存在的东西,名就是名称,比如说桌子,我讲说桌子是指这个东西,是相,还是名,如果我指的这个,是相,桌子这样的名称就叫做名,desk也是名,table也是名,但是这个东西,就是相,所以叫做相名为所遍计,分别心为能遍计,可惜的是当我们认识B的时候,我们没办法真正认识到B是什么,我们A认识到B的时候从我们的心,会现出一个我们自己现出来的东西,我们认识到的其实是C的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相跟名,我们现出这个东西之后,会对这个东西产生遍计执着,C就是遍计所执相,因为C是所遍计的,被遍计的,所以这个英文要用被动式的,叫做,being,attached,A要用主动式的,叫做attaching,这个是能遍计,能执着,这个是所遍计,所执着,所以这整个C就叫做遍计所执相,所以说相名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为什么,这个就是相名,所以这个就是遍计所执相,所以这个是能遍计,这个是所遍计,这个是被遍计的,被执着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被执着的这个东西从哪里来,还是从我们的执着心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心认识到一个东西的时候,现出一个被执着的东西,然后这个心再去执着它,所以唯识告诉我们,这整个是我们自己执着映现出来的妄相。
所以唯识跟中观比较不一样的地方,中观就告诉你说一切法毕竟空,没有实质的自性所以不要去执着,但是唯识会更细微更清楚的告诉你,我们执着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唯识就是在这边谈,所以中观比较在理上讲,唯识学比较在事上谈,唯识谈这一套理论要做什么?告诉你说除了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在日常生活上怎么运用,当你今天起烦恼在执着什么东西的时候,跟人家争执不下,或者是对什么东西非常喜欢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个图牢记在心里面说,当有一天你上街去看到LV包包,非买不可的时候,你就要了解,LV包包是B,它真的那么好吗,不知道,但是你觉得它很好非买不可就是C,很喜欢非买不可,你用一千个理由要去买,那一千个理由所造成出来的假象,就是C,所以这个东西,LV包包是因缘和合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没有所谓的好不好,觉得它很好非得要不可是C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由这样子过来,那这个问题哪里来,不是B造成的,是我们的A自己显现出来的,那要讲得更详细一点就是,这整个都是我们的阿赖耶变现的,所以我常常谈六六法门,我说六六法门不是一个单一的法门,六六法门是所有法门的法门,不管念佛禅宗密宗,唯识宗,什么宗,都在谈六六法门,这个就是告诉你六六法门,在阿含经里面它说白牛黑牛,我们的六识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我们的六识中间已经对它产生执着了,所以不是六根去执着六境,也不是六境有它的魔力去吸引你,不是,是中间的这个识已经是染着的识,对这个六境产生执着,只是唯识讲得更细,他说我们执着的不是这个东西,其实我们执着的是,我们认识到它的时候现出一个妄相,然后自己再去执着它,所以唯识只是在这个进一步的发展而已。
依他起相,它说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上次师父在想唯识学概要的时候,是不是告诉你依他起是缘起,缘起通杂染,还记得吗,缘起只是一个事件的道理,一个万事万物的道理,道理告诉什么,万事万物都依因待缘而成的,但是这个依因待缘而成,在讲的是我们的身心生命,我讲了好几次,它不是在谈彗星撞地球怎么造成的,它是在谈我们身心生命怎么回事,这样的一个缘起,我们身心生命它分为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讲杂染,怎么样烦恼惑业苦的流转,还灭面讲怎么样把惑业苦去除,杂染然后转染成净,怎样修行解脱;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不是在讲缘起,依他起在讲缘起,依他起就是唯识解释的缘起,唯识用依他起相来解释阿含经所讲的缘起,缘起性,。
一切法依“此故彼”的法则,依因待缘而成,所以它在讲的唯识所现,它后面又讲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蕴,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句子跟这个句子,好像很熟,一切法缘生自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还有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蕴,这个句子实际上是在阿含经里面的,阿含经在讲缘起缘生的时候,都是这样子讲的,解深密经把这样的句子,完全的转到解深密经里面去,只是它的解释有一点点不太一样,大方向差不多,只是细节上有一点不大一样,所以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这个在讲什么,当然是讲缘起的流转面,如果你对缘起的经教清楚的话,它就是在讲缘起的流转面,缘起有流转,有还灭,所以我说四谛是佛教的最基本教理,缘起四谛,不管你要了解大大小小的佛教,你缘起四谛一定要懂,流转面有苦集,然后这边有灭道,这个就叫做四圣谛,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蕴在讲什么,当然在苦集上面,无明是烦恼,行是业,无明缘行然后识,识就是纯大苦聚,有识入胎就是大苦聚,所以它在讲流转面的东西,所以它在讲缘起,但是它现在在讲缘起的流转面。
然后它又讲,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那你说为什么依他起在讲流转面呢,师父上次讲过依他起相本来是通染净,但是就凡夫面来讲它是染着的,我们凡夫面是这一面,所以它是染着的,所以它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所以这里的依他起相比较重在,缘起的流转面上来谈,什么叫执以为缘故可以了知?我们看到这个东西心变现出来,这一个是甲,这一个是乙,本来唯识在谈依他起的时候,是说阿赖耶现行,这样的一个因缘状况就叫做依他起,但是这里特别讲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可以了知,但是偏偏在凡夫位的时候,本来由这个阿赖耶缘起现起的这个相,是依他起相,但是在凡夫位,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已经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这个依他起相,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依他起相自然而然就等于,遍计所执相,在凡夫位我们不可能单纯的现出一个相而已,在凡夫位现出的这个相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它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因为我们已经产生遍计执了,所以依他起相而可以了之,简单地讲,依他起相就是阿赖耶的现行跟熏习,但是在凡夫的阶位,阿赖耶的现起就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的依他起相,本身就是遍计所执相,这个是一般比较会搞混的地方,依他起相本来是不是应该是中性的,因为就是缘起而现起,是没错本来应该是这样,它只是在谈缘起现起的道理而已,本来有问题的是遍计所执相,但是就现实来讲,在凡夫位我们现起的东西就一定是杂染的,杂染的话就没有清净的依他起。
这是一般比较弄不清楚的地方,上次师父画过绳子跟蛇,那个是阶段性的分开来说明,因为那个时候,我不想一下子把这个弄在一起,大家会搞混,所以依他起归依他起,遍计执归遍计执,但是到这里我要告诉你,凡夫位的他起就是遍计执
3 圆成实相
3 圆成实相
1)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
于此通达渐渐修集,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
2)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于依他起相上去除“执着”=圆成实相
接下来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也就是说第一个,一切法的平等真如,它本来是如此没错,它本来如此不是说在你身上就有了,你还是要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如理作意无倒思惟,这个是经上的话师父把它节录出来而已,要如理作意无倒思惟,这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牵扯到什么,牵扯到思想,它告诉你第一个要做正确的思考,为因缘才可以通达,不是你糊理糊涂的在那边弄一弄,就可以通达的,这要透过思惟的,,而且要透过作意,无倒思惟叫做正确的思维,如理作意是什么意思,如理作意是叫你要专注的,不是你今天爱弄不弄想一想,明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然后后天又回来,一个礼拜又回来,就唯识来讲熏不起来的,你记得唯识学讲熏习吗,既然叫熏习那就是怎么样,第一个时间要长,我所谓长不是说你坐在那边一个星期,我意思是说你要长久不断的,第二个次数要频繁,熏习就是次数要频繁,比如说我们喷香水,你如果一个礼拜喷一次,你这个衣服不可能会熏习的,你喷一次一个礼拜后这个味道都跑掉了,你如果三餐都喷,那很厉害衣服一个礼拜后味道就很重了,你一个礼拜后一个月不喷衣服还是有味道,所以唯识讲熏习,熏习第一个就是说次数要频繁,第二个时间要长,所以你不要想说我短时间内,就要达到什么程度,很难的,如果你过去熏习不够,你不要想说你短期间内可能要怎么样,所以熏习就是说第一个时间要长,第二个次数要频繁,既然熏习的话,它叫你说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现在牵扯到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佛教很根本的原理,师父要强调的原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怎么样熏习才会强,刚才师父已经讲过两个,但是现在要讲一个更重要的重点,如果说你次数很频繁而且时间也很长,要用心,讲得很好要用心,你不用心的话熏习不会强,熏习再久力道也不够的,比如说我去师父那边听经很久了,你才去两个月为什么你比我懂,很简单人家来两个月是专心集中,你来两年是每天打妄想,偶尔听听然后心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你每个星期五星期天都来,你也来三四年了,,但是你每次来心不在焉,有一个人他是只来一年,他也跟你一样星期五和星期天来,但是为什么他懂得比你多,他用心在听,所以讲熏习用不用脑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们还记得师父讲说阿毘达磨具舍论里面,包括唯识里面,它讲业力的形成,必定怎么样,业必定是有善有恶的,无记的不造业,但是有善有恶就表示你必须要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表示你有在思考,起心动念所造成的善或是恶,才能造成有力的力量去形成他的业力,所以就唯识的熏习也一样,你用不用心牵扯到你熏的种子强不强,你不用心我不能说没有种子,但是毕竟种子羸弱,你用心种子就强,所以为什么这边的一个平等真如告诉你,诸菩萨要勇猛精进,再来,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所以他第一个告诉你要勇猛精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就是要集中,如理作意跟无倒思维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如理作意告诉你要用心要集中,无倒思惟告诉你,心无颠倒认识的要对,你如果认识的不对,或是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变成你有熏习,熏习强,但是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叫做无倒思维,就是说第一个你要长时间,第二个你要频繁的,第三个你思维要专心集中,再来理解的东西要正确,这个就是乃能通达。
于此通达,通达之后还要渐渐修集,通达很难但是你通达之后,菩萨要渐渐地修集,修集各种资粮,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叫做圆成实的圆满,所以必须要透过不断地熏习,不断地修行,这个是告诉你实际上该怎么做,几个重点第一个要精进勇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第三个要无倒思维,之后要在事行上去积集这些功德。如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师父告诉你再进一步这里在讲什么,这里的渐渐修集,已经不是在讲一般的,这里渐渐修集在讲菩萨成初地以后的事情,菩萨成初地以后乃至到八地以后,要到各方广度众生,到各佛国去供养佛,师父以前讲过叫做般若道,方便道,严土熟生,后面的是在讲严土熟生,前面在讲什么,这个是般若道,这个是方便道,般若道在讲什么,般若道在讲理上怎么开悟,方便道在讲说开悟了之后,你怎么样去修集无漏的圆满功德,上面是般若道下面是方便道,上面是针对凡夫,下面是针对已经解脱的菩萨,上面般若道是针对还没解脱的凡夫,叫你应该怎么做,下面这一个,于此通达渐渐修集,是讲入初地以后的菩萨应该要怎么做,它有这样子大概的区分,但是你说那我不能渐渐修集,你还是可以,但是它的重点有一点不大一样。
问:是不是能把第一个当成闻跟思,第二个是修?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可以这样讲,是修道位在修,大乘的修道位不是阿毘达磨的修道位,阿毘达磨修道位,只是告诉你从初果到阿罗汉,但是大乘的修道位在说,菩萨怎么积集无量资粮成佛,所以这个重在于悟般若,这个重在于方便的严土熟生。
问:前面不是讲在凡夫位的话,我们只有遍计所执没有圆成实相?
师父:是没错,没有,但是不是告诉你,你不能修,前面两个告诉你问题在哪里,这个要告诉你我们怎么修,我们前面告诉你你有病,这个告诉你说那我们怎么办,不是告诉你你现在有了,现在告诉你要怎么去做。
所以现在原理道理上怎么做,下面告诉你,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在依他起相上除去执着,就是圆成实相,就是告诉你,现在要告诉你是这边的事情,所以灭道都可说是圆成实,灭如果你到达那个境界圆满了就是圆成实,道就是这两个,悟般若还有严土熟生都是道,你真正圆满成熟了就是一切法真如平等。我怎么去修?依他起相上无执以为性,告诉你这些东西,是你自己的执着性显现出来的,所以你要在依他起相上,不要去产生这个执着,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什么叫做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心现出来的相不要有执着在里面,除去我们这个染污的执着,这个相是怎么样我们就怎样去认识他,不要加上我们自己虚妄的认知在里面,就是告诉你当我们现起一个相,我们自己再执着的时候,我们去想这个相是虚无的是我们自己执着,不要去执着它,你一执着它,贪嗔痴烦恼就是这样起来的,你不去执着它贪嗔痴烦恼就会慢慢地羸弱,圆成实就是在依他起相上除去那个执着。经过不断地这样熏习之后,清净的种子透过熏习,透过无执,然后还入到阿赖耶里面去,让阿赖耶里面的清净种子,或无漏种子越来越多,根据唯识是说无漏种子能对治有漏种子,未来你的善法现起的机会就越来越大,熏习善法的能力就越来越多,就算是你还没开悟解脱,你现起这个相的时候,这个执着相也会羸弱,也不会那么强,所以有些人有修行比较不会那么执着,有些人没有修行执着心很强,就差在这里,经过这样地不断熏修,因为阿赖耶里面的无漏种子,会对治有漏种子,阿赖耶里面的善种子也会去克制恶种子,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往善的方面去熏修。师父这里讲的熏修不是只是听经闻法而已,这里讲的熏修包括戒定慧,包括闻思修所成慧,都是。你平时的一举动,往好的方面,还是往不好的方面,这个都叫熏修,所以你不要以为,只是来这里听经叫做熏修,这里听经绝对是熏修,但是你平时遇到事情往哪一方面去思考,也是熏修,如果你往坏的去思考,那就是坏的熏修,你往好的方面去思考,那就是好的熏修,这个就是唯识圆成实的一个道理,它就是在理论上告诉你应该怎么做,除了理论上那现实上应该怎么做。
圆成实就是圆满成就,“实”是实相,最清净实相。性境,带质境那一些以后师父再讲,跟这个图有关系但是那个讲得更细,解深密经没有谈到那么细的东西,性境、带质境那个已经到后面,成唯识论里面的,师父为什么不谈呢?你要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对唯识学习没有办法了解,你一下子谈成唯识论,把一套很复杂的东西一下塞进来,没几个人搞得懂,为什么?你没有一个大架构,最好像说你要去寻宝,我没有给你一个大的方向一个图,我一下子把你丢进去里面,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你一定迷路的,现在我给你一个藏宝图,把一个大架构给你告诉你说,宝物在这里你看着这个图去找,你找到的机率很大,因为你知道这个大架构,师父现在就是尽量把那些太繁琐的东西,太烦琐的东西先放着,唯识不管是前期后期整个大架构的理论,在谈什么,把它突显出来告诉你,唯识学在谈什么,你知道这个大架构之后,以后你进一步进来,很细微的地方再谈,你就知道原来这个在谈什么,比如说带质境,这个认识这个,它会多一个东西性境、带质境,然后又加上见分相分弄了一大堆,我现在讲你绝对听不懂师父在讲什么,但是如果就简单这样的图,你就知道师父在讲什么,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解深密经》没有谈到那么细,它只是很大体地就是谈这个东西,下次谈《摄大乘论》,会更微细一点,《唯识三十颂》会更微细一点点,然后到了《成唯识论》的话,你那些东西就全部都有了。
问:大圆圈是阿赖耶,大圆圈为什么不包括B?
师父:因为B是众缘所成的,每一个众生都贡献了一分,因为师父画的这个阿赖耶是个人的阿赖耶,如果把B画下去的话,你会以为连这个都是个人阿赖耶显现的,这样子问题会比较大一点,或一小部分,你要怎么画,你只要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就可以了,比如我买这栋房子一百万你捐了25分,你是要告诉师父说你是有捐还是没有捐,这个有没有你贡献的一分,我不能说没有,但是我一百万你捐了25分我怎么跟你说有,这样你知道师父的意思吗,你当然可以,把它包括在里面,但是你包括在里面会让人家觉得,是不是连这个都是我所现的,所以我说唯识不很注重这个东西(B),唯识很注重这一个东西(AC),所以师父说唯识承认有一个B的独立境,这个独立境跟你有没有关系,有,但是几乎是微之又微,不能说没有但是微之又微,是所有众生所贡献出来的一分,众业所成的,你有一份在里面。
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如果混在一起那问题就大了,那你做的业跟我造的业混在一起,每个人有各人的阿赖耶识,或许在某一些经或是谈什么,有可能会有模糊,但是我告诉你正宗的,从弥勒到无着后来到成唯识论讲的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这一定要弄清楚的。
这个图其实你们应该有一点熟悉了,不要跟我说你们从来都没看过,就是那个图,只是现在师父讲完了之后又厘清一下,师父喜欢做图,做这种动态的图,我做了一些动态的图,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就问那些学生说,我不知道这个动态图英文怎么讲,他们有一个人说visual,example,在课堂上图是动态的,不是这样一下子整个出来,这个就是重新再复习一下,因为刚刚三性已经解说过了,现在用这个图师父再解说一下,基本上唯识在讲缘起的时候,缘起就是依他起性,他的依他,这个“他”是什么意思,是阿赖耶没错,但是你不能一下子讲阿赖耶,这个他是指因缘,但是因缘里面有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唯识的亲因缘是指阿赖耶,是主要的因,所以唯识的缘起是在讲阿赖耶缘起,但是缘起现出来的有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在讲苦集,此有故彼有,然后无明缘行,纯大苦聚。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依他是在讲苦集,依他一定是遍计所执相,从还灭面来讲,依他起相上把遍计所执除去了,因苦集里面所造成的原因是烦恼,烦恼业然后就有苦,所以“集”最主要的是烦恼,把烦恼除去,就是把遍计所执除去,无执,除去之后就成为灭道,所以在这个还灭相上面的,他的依他起是在无执上面所谈的,是在除去执着,除去A对C的执着,之后成为的清净相就叫做圆成实,这样子来谈三性应该就明白了,所以唯识中观谈来谈去离不开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四谛绝对离不开的,开缘起四谛就不叫佛教了。
4 喻
1) 眼翳喻
4 喻:1) 眼翳喻
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
依他起相:眼翳过患,故种种影相生
遍计所执: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
圆成实相: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解深密经后来用两个主要的比喻,佛陀在经教上,佛陀用很多比喻,这些比喻无外乎就是要让我们了解,但是比喻你只能取其相似,你不要在比喻上面又在那边争执,所以经教上曾经讲过,比如他说你的脸如满月,你的脸如满月是告诉你,一般是好的,古代传统来讲说你的脸如满月是好的,经教上说,当我说你的脸如满月是要取什么,你要取他告诉你是洁白圆润有福报的样子,你不要在你的脸怎么会跟月亮一样,你有鼻子有耳朵,眼睛,然后月没有,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佛教讲比喻有时候讲隐喻,这时候你要知道说他取的到底是什么,比如我骂一个人说,你怎么像猪一样,当我们讲一个人像猪一般是指骂人的,你不要讲说猪很可爱没关系,我们的认知,当然猪也可能不笨,但是中国传统认为猪很笨,所以他说你怎么像猪的时候是指你脑筋笨,你们的话叫做脑子不好使,这是比喻,他取得只是猪的那个,你不要说你不要污辱猪,那意义就不见了,所以讲比喻的时候,你要知道它重点在谈什么,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挑的话那比喻的意义就没有了,还有佛教常会用比喻跟隐喻,你们知道比喻跟隐喻的不同点吗,佛教有时候会用比喻有时候会用隐喻,有没有听过比喻跟隐喻,比喻有时候叫譬喻,有时候叫做隐喻,隐喻跟比喻有什么不一样?明的,暗的,是用一种东西来形容其他另一个东西,比如说用猪来形容一个人,但是有时候有比喻有时候有隐喻,什么是比喻,什么是隐喻?现在师父用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这是比喻还是隐喻,像人一样的,我们把风比喻成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说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讲了,但是这时候你不要说是不是有鬼,不是,我现在把风隐藏的把它比喻做人一样,风不会敲门,人和动物会敲门,尤其是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来敲我的门,那这样文学性就掉漆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掉漆吗?现在台湾很流行,逊色了就叫掉漆了,也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隐喻,比如说你今天说我很厉害,我做一个动作给你看,结果你跌倒了,我说你掉漆了,这也是一种隐喻,本来漆不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是他现在把它用在人身上,表示你逊色了,褪色了,你根本没有那么强。
佛教里面常常会用这样子的,有时候隐喻有时候比喻,现在解深密经里面用了两个比喻,这个不是隐喻它是用比喻的,但是它没有说像,它就是直接用,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有没有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师父很清楚,本来一个像而已师父看起来是三四个像,我看到红绿灯是好几个这样子,但是人家红绿灯只有一个而已,这个叫做眼翳,我的眼睛有病,眼翳的过患,所有种种影像依他起,依他起就是讲说你这个眼睛有病,在造成认知的时候会有错误的影像,遍计所执,就是眼翳过患人执种种相为真实,所以当师父看到红绿灯有五个灯,我告诉你说有五个灯,你说只有一个,你说一个,我说五个,因为我的眼睛有病,所以我看到的东西是五个,但是这个五个是我自己的错误有病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是这个样子,但是我看到五个我还认为说绝对是五个,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就是认为,我有一个我在里面,我认为这个东西是这样就绝对是这样,就是一种执着,这样子的一个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执他看到种种错误的扭曲的东西是真实的,这个就叫做遍计所执。
圆成实相就像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使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现在你把眼睛治好了,你看到东西本来这样它就是这样,你不会再有这种乱相出现了,没有乱相出现,你就不会执着那些错误的观念,这个就叫做圆成实,所以眼翳过患所执着的种种那些错误境界,叫做遍计所执,整个这样认知的一个过程,在有病的状况,就叫做杂染的依他起,圆成实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东西,清净的这个就是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所以我说依他起通两边,杂染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
圆成实就是直接指向B,但是对B不会再起执着,看到它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对它不会给任何执着,不会再产生出一个这个东西出来,就是没有C,C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当然在成唯识论里面讲得更复杂,那以后我们再讲,成唯识论是说在圆成实的时候,你还是没办法认识到这个东西,但是那以后再讲
凡夫位所有看到都是C,而且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在入见道的时候,是把根本的身见那个错误的一下子去掉,一下断掉,但是在长期要成佛的过程当中,还要一点一滴的让他更圆满,有些东西可以顿断,有些东西必须要渐渐修集,但是我说在入见道位或菩萨初地的时候,这种顿断也不是说,你都不修集然后今天忽然间顿断,也是前面去累积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叫做量变变成质变,就顿断。这个其实师父在具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怎么断,这个其实跟具舍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在般若道的时候,前面这些资粮要慢慢的修集,修集到一定程度之后止观相应你可以顿断,根本的我执见不见了,但是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必须要去修集,这些必须要慢慢去累积。
就是说顿断的时候,你已经可以认识到B的真实一分了,还不圆满,必须要长期再修集,所以记得上次师父在唯识学概要里面说有,有转识成智吗?转八识成为四智,圆成实还有平等性智,不是一下子可以全部清净的,圆成实的话入菩萨就一分了,到成佛圆满的话就最清净了,智就变成大圆镜智,从入初地断见惑那一刻开始到成佛,这段过程是圆成实性,一分一分渐渐让它圆满,最终成就了就是最圆满的圆成实,但是入菩萨初地已经有一分的圆成实了。
问:刚才讲三性的时候是先讲遍计所执,三性有没有顺序问题?
师父:它刚刚是从遍计所执先解释的,如果为了便于了解的话,实际上我们先把依他起是什么,解说清楚会比较好一点,但它为什么会从遍计所执先讲,它是从缘起的杂染跟还灭,苦集灭道这样子来谈的。
圆成实相两种,一种是说它本来如此,一切法的平等性,但问题是它本来如此也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我们真正开始有圆成实相是从入初地才开。
问:苦集灭道后面那个灭道就是圆成实,我们前面学戒定慧八正道,那个是不是已经开始进入初地?
师父:还没,那个是随顺胜义,或是你可以讲随顺圆成实,但是还没真正证悟到圆成实一分,入初地才证圆成实一分,前面所学的都顺于圆成实,虽然说我们所学的闻思修还没真正开悟,还没真正断烦恼,但是闻思修佛教叫做随顺无倒,就是随顺胜义,就是往正确的方向随顺而去的,这些都有对治错误对治烦恼的作用。
喻: 2) 染色水晶喻
2) 染色水晶喻 :
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色
依他起相:清净水晶
遍计所执:杂染依他起相:染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能执:见水晶为种种色,并执为真实
圆成实相: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无自性;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
刚刚用眼睛比喻,现在用染色的水晶比喻,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颜色,水晶本来应该是透明的,但是水晶在依他起是清净水晶,遍计所执是杂染依他起,就是水晶被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能执就是见水晶为种种色并执为真实,水晶本身是依他起的,但是在凡夫位就是水晶被染成种种颜色,但是那不是水晶的本性,但是在杂染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样子,圆成实相就是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就是没有自性的,就是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性,就是说水晶上面的种种颜色不是真实的,是没有实质自性的,我们要修行就是把水晶上面的种种杂染颜色去除,还水晶一个本来面目,就是见到水晶的真实相,这个就是圆成实,见到事物的本然性就是圆成实,但是在凡夫位,水晶绝对是被染成各种颜色的,在凡夫位水晶绝对不是清净的。
问:我怎么知道我入初地?
师父: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这里有一个蹊跷地方,你要入初地不是你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修一修就入初地,而是经过无量劫,或是无量时间的熏修,因为你有闻思修的过程,就好像说打坐,你经过不断知识上的增长,再打坐配合,所以你知道你到了轻安的时候是怎么样,你自然而然慢慢会知道,但是自然而然不是说你不学自己知道,而是经过你前面这样不断地熏闻,所以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所以阿含经告诉你的就是,比如说你肚子饿了你知不知道,不用人家告诉你肚子饿了,你吃饱了,也不用人家告诉你吃饱了,这些基于前面不断地熏修不断地熏闻,闻思修这样的过程,如果没有闻思修这样的过程,真的你讲得很对,有些人会产生增上慢,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叫大妄语,一种叫增上慢,没有开悟以为自己开悟了,如果纯粹是骗人那个叫大妄语,但是有些人是没有开悟自己以为开悟了,可能你打坐只是有点相似的境界,有点轻安,我的人不见了,万物皆寂,然后就告诉人家我好像开悟了,那差得远了,为什么他会这样以为?因为他对经教不熟,但是如果你经教很熟,然后又透过不断地去熏修,到时候真正证悟了你就会知道,当然你现在有疑惑,你现在离那个很远你当然会有疑惑,师父也有疑惑。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有讲,一个解脱的人他一定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身,定身,慧身,一个不持戒的,绝对不会开悟的,不持戒乱七八糟来的,绝对不可能他是开悟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那一种,那绝对不是开悟的,开悟的人因为他烦恼断了根本的,所以他对于戒,我不是说很微细的那一种,对于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不会很有意,或是很杂染的想要去做,定,至少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不要跟我说你开悟了,这个就是从经教上学来的,你没有未到地定,你打坐没有到身心发起的真实轻安,你不可能开悟的,慧,你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怎么样叫做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师父上次在成佛之道最后面讲的,以无我无常为观的所缘,然后又修止又修观,止观相应,你没有这样子做过,你不要想说有一天起来你会开悟,开悟不是偶尔开悟的,一定是用心不断地听闻,然后由闻所成,思所成,修所成,就是止观相应,这样子不断的操作,然后好几辈子了累积来才有可能开悟,所以我说到时候你会知道,因为你经过这样子不断不断地,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比如说,你寻宝,你到最后有没有找到真正你要的宝藏,如果你之前都没有做功课,你可能找到的是错误的东西,你都以为那是你找到的宝藏,但是你如果之前做过很多功课,研究过我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什么朝代的,然后它在哪里,你有丰富的知识之后,到时候你找到这个东西,你才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我要的,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要听经闻法,至少你可以判断你现在的程度,到底是不是这样子,没有听经闻法的人忽然会告诉你说,我开悟了,你连打坐都没有打坐,你连未到地定都没有,你连慧学的观念,佛教讲的无常是什么你都不懂,你不可能开悟的。以后这个师父会依唯识再多讲一点,但是大体上就是师父现在讲的这个样子。
转染成净
转染成净
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5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
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转染成净,这个地方有一点逻辑,你稍微思考一下,但是这个就是告诉你怎么转染成净,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什么是无相之法?没有实性,在依他起相上,了知遍计所执相,知道说这个是我们遍计所执着的,产生出来的妄执,你就可以了解无相之法,这个就是无相之法,这个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是没有真实相貌的,这个叫做无相之法,这是第一步,要我们认知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东西,是我们自己执着所产生出来的
第二步,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重点在于先了解流转,依他起相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即能了解杂染法,这是有一点大家会迷糊的地方,依他起相你本来想说是中性缘起,但是记得依他起相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是惑业苦的流转,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即能了解杂染法,因为在凡夫位的依他起是杂染的。
诸菩萨如实了解圆成实,即能了解一切法清净法,没问题吧,圆成实就是清净法,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杂染的依他起是遍计所执,虚幻的,这个是无相的,你就不需要产生执着,因为这是执着相产生出来的,你如果能这样认知的话,你就不要去执着他,你就可以慢慢的断灭杂染相法,断灭这个C。
这个例子不错,你看3D一个钻石出现,如果你不知道这是3D电影,你以为真的有一个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但是现在是告诉你,这个钻石其实是借由3D的过程产生的,所以它是无相之法,但是唯识要讲得更复杂就是说,不但这个钻石产生,而且这个钻石一产生,我们会有遍计执着在里面,所以不是单纯的钻石产生,而是我们错误的认知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是遍计所执,但是遍计所执是我们内心变现出来的,所以那个是无相之法,所以如果你能够了知无相之法,你就能断杂染,因为无相之法是你的杂染遍计所执产生的,你能知道那个无相是不真实的,慢慢熏修你就能断灭杂染法,因为依他起相的遍计执是杂染的。
这里的菩萨是指发心在修行的时候,普遍的告诉你说我们应该怎么修,应该怎么做,然后你能做到那样就能怎么样,若诸菩萨,“若”,if(假如),这个是共相,重点在了解无相之法,无相之法是一切法的共相。这个东西不管它是圆是扁是什么,是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这个是诸法共相,所以这个还是在讲悟般若,但是这个是第一步,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所以他的过程就是告诉你,第一步,你先要了解我们这样惑业苦的流转,这个东西是假的,是我们的遍计所执,能执的心所变现出来的,然后我们自己再执着它,在凡夫位这个东西绝对是一种执着杂染,我们要知道这个是没有真实的,所以不要再去执着它,你慢慢就会远离它把它除灭,如果除灭的话你就能到得到圆成清净相法,所以还记得是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我们内心现出一个相,我们内心再去执着那个相,现在告诉你这个不真实的,这个相是假的,是错误的,是我们这个心现出来的,我们的心再去杂染,现在告诉你说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的心也没什么好执着的,所以第一步是告诉你,外相是假,内心比较真,第二步告诉你如果外相是假,内心的现,其实内心也不真实,所以叫做能所双亡,就现出了清净之相。
他说三乘共一解脱床,都是依三性三无性而得解脱的,所以阿罗汉不可能没有这样,没有这样不能解脱的。后面会讲种性的问题,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当然一定阿罗汉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他怎么开悟解脱。
圣义谛 从依他起上遣除遍计所执,即能见事物的本相 (一切法缘起)  
刚刚已经用语言文字讲了一堆,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还是用一个动态图,绳子本来讲的是依他起相,然后我们有眼睛去认识到绳子,因为你老眼昏花,把绳子认成一条蛇,所以师父不是说依他起本来是绳子,遍计所执是蛇,但是现在我要进一步告诉你,在我们的认知里面,蛇本身就是依他起,为什么?因为绝对是染污的,绳子的依他起,因为在我们现出来的绳子绝对是蛇,C现出来的在凡夫位绝对是蛇,所以蛇本身就是杂染的依他起,如果我们能够把遍计执去除掉,还复清净真如,它本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就是圆成实,从依他起相上遣除遍计所执,即能见一切事物的本相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缘起重点在于,去除我们对于物质的染着,跟自我的执着还有我执,这个是重点,这个就是我们讲三自性的重点。
四、 无自性相品:三无性
四、 无自性相品:三无性
1、般若经一切法空
2、三无自性
3、解深密的意趣
4、五事不具者
5、一乘与三乘
6、了义与不了义
7、三时教
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已经讲三性了,现在我们再来讲三无性,无自性相品也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内容在里面,刚刚讲的一切法相品就是讲三自性而已,现在讲的无自性相品基本上虽然讲三无性,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它要先谈般若经一切法空,还有什么叫做三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还有解深密的意趣到底在谈什么,为什么叫解深密经,它就是在解深密经的意趣里面谈的,告诉你为什么叫做解深密经,还有五事不具足者,你当然现在不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师父会讲,解深密经告诉你,唯识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讲的,唯识不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唯识是对比较中或中下根机的人讲的,你说为什么中下根机,这个叫做初级佛学课,以后上摄大乘论还要叫高级佛学课,我们这里讲的根机不是说你的头脑怎么样,上什么课而已,是你对诸法真实的悟性到底怎么样,是从修行上,你的悟性来讲的,所以从那个立场来讲,其实师父当然也是非常低根机的,所以就解深密经来讲它认为,般若经那一类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所以六祖慧能,从五祖开始,依金刚经印心,所以六祖慧能讲的没错,他说你的戒定慧是大乘的戒定慧,我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没错,般若经本来它本身就是告诉你说,解深密经告诉你,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这种高根机就师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找不出有几个真正高根机的,那是不是就不能学般若?不是,你可以学,你还是要把阿含经、具舍论,包括这个东西看,你才不会跳空,不然你讲很多空变成在口头上谈空,很多人学禅宗没有落实到戒定慧怎么修,只是在口头上谈禅,叫做口头禅,但是现实落下来他什么都不做,我看过很多人动不动谈的又玄又妙:一切法无相故,所以无戒定慧故,心清净故,所以持戒不持戒,都是在谈哪些,无相戒法。但是落到现实上来他什么都不做,他嘴巴谈了一大堆实际上他什么都不做,师父讲过好几次,以前在福严,要读般若经的要先去询问过印顺导师,印顺导师要看你这个人是踏实不踏实,对般若经还是对佛教基本教理有没有懂,懂的话踏实的话你可以去读,读了事半功倍,你真正了解你会真正的下苦功去做,如果你只是在脑子上面那边空,妙,真空妙有,这样子的话他认为你的根机还没到不要去读,这个很容易落入断灭。所以解深密经才说为断灭的人,整天口口谈空的那些人,谈三性,三无性,这不是我讲这是里面讲,五事不具足的人没办法读般若经,所以讲唯识。
一乘与三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听过师父成佛之道里面有讲,什么叫一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但重点在哪里,一乘叫做一乘等究竟,,三乘叫做三乘有差别,一乘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三乘就是告诉你有些会成声闻,有些会成缘觉,有些可以佛,一乘就是告诉你唯有一乘道,就叫做佛道,不管你任何人或是修了声闻变成阿罗汉,或是怎么样都没关系,你到最后必定成佛,法华经的思想;三乘告诉你有些人成不了佛,有些人可能只能成阿罗汉,成独觉,有些人可以成佛,这以后我们会讲,你大概有这样的区分就好。
了义与不了义也是这个地方讲的,你们怎么认识了义,不了义,一般来讲我们对于了义不了义就是说,谈的究竟不究竟,比如告诉你怎么成佛的,一切法空怎么成佛的就叫做了义,如果只是方便运用引你入善道的,引你入佛道的就叫做不了义,比如般若经来讲说有佛性,如果告诉你说佛性本来是空,般若经讲那个叫做了义,究竟了义,一切法毕竟空,最究竟的真实,但是如果为了引导某些众生说,我们本来是佛那一类的,般若经或者是中观会认为那是方便,为了让你生起一些信心,然后愿意来修学,那个就叫做不了义,这是一般我们比较常认识的说法,谈得最究竟最胜义的那个就是了义,只是方便应用的引你入佛道的,就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有它一套不同的说法,怎么说以后我会讲。
三时教,有阿含时,般若时,解深密时,这个都是无自性相品里面讲的,而且非常有趣。
般若经一切法空
(一 ) 般若经一切法空
1 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2“空”在般若经中的阐述----空的双重意义
1)小品般若:胜义“自性空”( svabhāva śūnyatā)
2)大品般若: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首先来谈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五蕴本来空,还是你照见了它才空?本来是空。为什么你要去照见?本来无性,本来一切法如此,但是你在凡夫位,你就有C,所以现在告诉你C不真实的,你必须要照见真实相的,因为凡夫位有烦恼,所以我们认为五蕴不空,现在告诉你五蕴本来是空,但是对我们来讲我们的烦恼执着,所以以为他不空,所以告诉你他是空的,你必须去照见诸法实相,用诸法实相的观念认知,来破除你对,事物的执着,你不要以为诸法不生不灭本来是空,那个是在最胜义究竟上讲的,但是落到我们凡夫面的话,其实我们有烦恼,所以对我们来讲不空,所以我们才要去观照,你不要老是在理上一直谈,落在事相上什么都不做,只会靠一张嘴巴一直谈一直谈,这样子是不对的,落在世上,你真正要照见五蕴皆空不是思想上,思想上要改变是要经过闻思修不断地做,而且闻思修要改变,不是只是我听经闻法而已,听经闻法还要配合戒定慧,你的烦恼习气,必须要用戒来克制,因为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认知,我执常常是透过我们的身口意展现出来的,你必须要初浅的从戒来克制,从外来的戒来克制你的烦恼外现,再来内心的烦恼,定来压制,比较微细的烦恼,但是定还只是压制而已,由慧才能彻底断,所以在事相上还是戒定慧什么都要做,而且佛教里面为什么对戒会有那么多要求,因为现实上来讲,我们不要谈太多理,理上是没错,但是现实上来讲,我们凡夫,我们的烦恼,很多都是从习气透露出来的,师父讲过好几次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出家之后,什么东西你不要谈太多,把威仪先要求好,什么叫威仪?你的行住坐卧吃,人家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为什么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吃没吃相,粗重烦恼的外现,是一种重的掉举,你吃个东西摇头晃脑的,佛教讲这个就是粗重烦恼的掉举相,这是烦恼相,重的烦恼相外漏,所以你先不要谈理上怎么样,你先把事上面的怎么样规范做好,因为你烦恼重所以会从身口意外漏出来,所以必须要透过威仪的要求,戒律的要求,把这些烦恼克制下来,然后让他慢慢的减少然后收摄到一个程度,不要一直外漏。
师父讲过好几次就是,以前年轻的时候学功夫练武术,但是武术上面要求要有武德,其实我告诉你,对那些年轻人来讲,武德两个字有等于没有,我不是批评,老实说我的过程就是这样,武德只挂在嘴巴上讲而已,实际上年轻学功夫的时候是争强好斗,看能不能打赢人家,都是这个样子的,是真实的,功夫学惯的之后不懂得往内观照的时候,就是变成会越来越粗糙,什么东西越来越粗糙,会动不动跳,要吃个面,进去面摊里面,不是拿椅子来慢慢坐好,那时候年轻人怎么坐,脚一勾出来,一跳上去,蹲在上面的,看过太多了,文武合一,武德,这个东西不是不可能,是非常难,我要告诉你,你没有内观的时候,你就是常常这些习气烦恼就是会外漏,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为什么出家会有那么多,像八万四千威仪,虽然真的没那么多,但是三千威仪就是要学。
虽然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灭,所以叫做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这里讲的一切诸法本然如此,所以师父要强调一次,为什么解深密经,唯识要弄出这一套,其实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是告诉你,不是在嘴巴上、理上谈,这一套是叫你随时去观照五蕴皆空的,是叫你去观照我们这个五蕴的执着相,这一套是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观照自己,但是空在般若经中的阐述,空有双重意义,小品般若重在自性空,大品般若重在世俗的无性自性空,两个有什么不一样,小品般若讲的自性空是指胜义谛,是指一切诸佛菩萨证悟到那个境界,所观察到法的本然性,不只是一个客观的真理,还是一种身心的体悟,那个叫做自性空,所以你能够悟到一切法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本来寂静,但是这种东西是超越经验的,是一种自证的境界,这个怎么讲呢,很难说明,所以后来的大品般若经把这样的境界,从世俗言语上可以描述形容的,就叫做无自性空,就告诉你一切法缘起,缘起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用这样一套理论来解说,这一套理论被发展的最究竟圆满的,或是被逻辑系统说明的,就是龙树菩萨,所以龙树菩萨是有根据的,他根据大品般若,所以他写出两部论,非常经典的佛教里面最重要的两部论,大智度论没错,还有,为什么我们叫中道,一部叫中论,中论谈来谈去都是在逻辑在各方面论证,一切法无自性空,中论所以叫做甚深义,还有一个广大论,大智度论,都是根据这样所以龙树做了两套论,他的论很多,大家公认的两部论,《中论》,《大智度论》,是两部最重要的论,两部论最基本的道理都是在阐述,世俗的无自性空,所以虽然讲空,但是般若经在讲空,小品跟大品讲的有点不太一样,但是两个是可通的,因为你从佛菩萨证悟的超越境界,来看世俗的一切法,其实是无自性,但是无自性不等于就在讲一切法的自性空,因为一切法的自性空包含你的自证在里面,所以佛教讲实相的时候,不是讲一个客观真理,佛教讲实相讲胜义的时候是指,我们的般若跟客观真理的融合,对客观真理证悟,那个才叫实相,不是讲一个客观的真理而已,是讲说你的心境已经证悟到那个境界,这个才叫做实相,所以讲得更具体一点,般若证悟诸法的本然才叫做实相,那个就叫做自性空,如果要用语言来解释的话就叫做无自性空,这是般若经的空的双重意义。
小品跟大品怎么区分?小品就是般若经在结集的时候比较小部,比较早期一点的,慢慢扩展成大部的,所以一般小品我们叫做,八千颂,大品就是两万七千颂或两万四千颂,大品的我们叫做《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还有一个小品的,但是小品不只是一个翻译而已,它有好几部翻译,比如道行般若,什么什么般若这一些,所以般若经不只是一部或一套而已,它其实是一个庞杂的类集,后来玄奘大师把所有的,不管大大小小全部类集起来,就叫做《大般若经》,但是大般若经不是本来就是这么一大套,它是玄奘大师在印度能收集到,所有的般若经全部翻译过来,所以它里面有小品中品大品,这以后师父有空在谈般若经的时候再谈,金刚经师父有没有谈这些,前面,一开始介绍金刚经的时候就有谈过,你有空把金刚经不用全部看完,前面的听一听师父在里面有介绍。
般若经是叫做无性自性空,你就把他理解成无自性空就好了,这只是翻译的人语言上的描述,它其实就叫做无自性空就可以了,就是讲诸法无自性,没有真实的自性,但是般若经上面的用语是讲无性自性空。
问:无自性空跟自性空有什么区别?
师父:自性空是指,诸佛菩萨内心对诸法实相的真实证悟,那一种证悟就叫做自性空,因为那个是超越的你没办法用言语来描述,你又不能讲出那个到底是什么,但是也不能不讲,所以后来到大品般若就是用无自性空,就告诉你说你证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你从这个境界来看一切万法,一切万法都是没有真实自性的,都是缘起组成的,所以一个是指证悟的境界,一个是指事物客观的真相,事物的客观真相就是无自性,你证悟的境界就是上面的自性空,所以上面是比较重在于正面的诠释,下面比较重在否定,其实般若经讲了好几种空,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无外乎就是这两种。
空的双重意义我们继续来解释,胜义自性空是指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胜义谛,真如,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无二,这是证悟的境界,世俗无性自性空与缘起相关,跟缘起配合起来说明,可以用世俗言的说,以无实,无自性为重点,龙树菩萨所特重而且发挥的。
不是你证悟到的东西,是你证悟到内心的超越的境界,这是主观的,只有你自己到了那个境界你才知道,可以这样子讲,讲不出来,你证悟到了你才知道,涅槃我们讲语言无法形容,第二个是客观的,是大家都能知道怎么回事,都能描述出来的,道理能说的。
问:能不能说自性空是主观的,无自性空是客观的?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无自性空就是,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告诉你客观真理是怎么回事,缘起无自性的就是第二个。
问:胜义自性空可以说是现量的?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现量有好几种现量,这个叫做证悟的现量,比量就是道理上语言上能够说明出来,但是你用现量比量,很多同学可能会搞不清楚,不过你知道就好。
凡夫凡夫,既非凡夫,是名凡夫,你真正认知到后面那个是名凡夫,就是你亲证到,凡夫凡夫,既非凡夫的那个否定,就是在讲无自性,因为一切凡夫无自性,是名凡夫,这个是名凡夫就是你对无自性了解证悟,对凡夫的一个真实的认识,那样的认识就是胜义空,凡夫凡夫,既非凡夫的既非凡夫,就是告诉你凡夫是没有自性的,后面是名凡夫,你真的认识到这样超越的境界,就是上面的自性空,所以我一直说自性空是一种自证悟的境界,超越的,没办法描述的,无自性空是可以用语言,道理逻辑去推出来的,两个不是不相关,只是一个是超越的境界,一个是指事物客观真实的相貌,
  解深密经-6
我们再来看解深密经的无自性相品,无自性相品主要讲的就是三无性,唯识的重点,师父说过三性三无性,三性三无性是唯识的重点,解说一切法相,,解说一切法的差别相,解说缘起缘生相,生命身心的差别相,就是依三性,三性哪三性?一般的排列,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的凡夫位是杂染,依他起的清净位是清净,就是圆成实,杂染位就是遍计执,所以一般在排列解说的时候,是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还有圆成实性,三个来排的,但是你要知道,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在凡夫位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在圣位就是圆成实性。
四、 无自性相品:三无性
1、般若经一切法空
2、三无自性
3、解深密的意趣
4、五事不具者
5、一乘与三乘
6、了义与不了义
7、三时教
三性的另一个方面,三性是谈一切法的差别相,但是一切法的共相、总相就是三无性,一体两面,从一个面是三性,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三无性。无自性相品重点就是在讲三无性,三无性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前面三性在讲一切法,后面三性,就是从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三无性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有两个角度可以看,一切法有别相的角度,从别相的角度来讲,一切法就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特色,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三性三无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三无性在解释一切法无自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的别相,一切法的现象,我们怎么认识到外面,认识的时候又产生什么事,产生什么问题,这些种种现象就是三性,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性。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三无性,解深密经在解什么深密,什么是深密?一切法无自性。哪一部经最早讲出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般若经。所以师父最早在讲解深密经意趣的时候讲,解深密经其实是在解释般若经的,因为般若经甚深,所以很多人不懂,所以佛就在第三时教里面,用浅显易懂的东西来解释般若经的深义,所以就叫做“解深密”,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解释般若经一切法空义,所以无自性相品第一个在讲,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当然这一部经不会讲说我在讲般若经,他是说我在以前在什么时候,就跟各位讲甚深法义,甚深法义就是一切法空,这个语句跟般若经里面的语句一模一样,但是我们要了解既然是这样,般若经一切法空大概在谈什么,我们要大概了解一下,接下来就进入三无自性里面来谈,解深密经的三无自性到底怎么谈,解深密经的意趣,在经里面佛自己说的,还有,五事不具者,一乘与三乘,了义与不了义,三时教,这是我们在这一品里面要讲的。
(一 ) 般若经一切法空
(一 ) 般若经一切法空
1 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2“空”在般若经中的阐述----空的双重意义
1)小品般若:胜义“自性空”( svabhāva śūnyatā)
2)大品般若: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般若经一切法空,上次讲到这里,解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个在般若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句,只是描述的语词怎么用而已,心经有没有这样讲,心经有没有讲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有。心经怎么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经这类的句子太多了,《解深密经》与《般若经》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即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只是妄相,生死的妄相当下的本性即是涅槃,这是般若经上面这样讲,这样讲太深,所以般若经讲一切涅槃一切法空,其实般若经里面对实相的描述用得太多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真如、实际等等,太多的用词,但到最后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名相,叫什么?空。到最后几乎是空用得最多,在早期小品般若里面他用得太多了,无生无灭,自性,涅槃,实际,真如,这一类用的太多了,无外乎都是在描述诸法实相,胜义谛,但到最后比较统一共用的名相,被大家拿来比较通用的就是“空”,所以他用空来描述一切法的胜义。
现在有一个佛教的千古大奇案,这个千古大谜案,就是“空”到底是什么,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因为般若经里面讲空,不只讲一个空,讲十八空,讲二十四空,有性无性空,自性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不是我自己讲,空空是般若经里面用的,内空外空,无性自性空,无性空,无相空,自相空,到处都在讲空,但是实际上真正归纳起来,般若经里面的空有两种,两种是相关的,不是不相关的,两种空是相关的,但是它的用意不大一样,你要稍微去理解一下,第一个,小品般若讲的是胜义自性空,大品般若里面讲的是世俗无性自性空,叫做无自性空,要记得这两个,佛教里面讲空,尤其是般若经里面讲空,讲那么多所有归纳起来就是这两种,一个表示胜义谛,胜义是超越一切的无法描述的,一个是在世俗语言上来描述胜义,相对的描述胜义。
空的双重义
空的双重义
1)胜义“自性空”( svabhāva śūnyatā)
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
胜义谛:真如
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无二
2)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śūnyatā)
与缘起相关
世俗言说
以无实,无自性为重点
龙树菩萨所特重的发挥
空的双重义,第一个,胜义自性空,这个胜义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境界,这里讲的诸圣,佛教对圣人有定义的,佛教对圣人不能乱称呼的,佛教对圣人的定义跟其他宗教不大一样,跟儒家也不大一样,儒家什么样叫做圣人?孔夫子是,但怎么定义,你举的是例子,我问你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你不能跟我说释迦牟尼佛是圣人,我问你怎么定义,儒家有没有很清楚地定义圣人,品德好是圣人,问题是什么叫品德好,君子是不是圣人,儒家里面对君子跟圣人定义有没有一样。。。孟子是亚圣不是圣人,尧舜汤禹周公都是圣人,所以争议就很大,亚圣只是说他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而已,但他还是圣人,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我不是说儒教,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是,他有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没有,但是他是圣人。我虽然是华人,我也背过论语,孟子,但老实说我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我真的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如果你们有专家,可以告诉师父,儒家怎么定义圣人,我相信你去问那些国学大师,他也很难跟你讲儒家怎么定义圣人。他有一些描述但是他没有很具体的说,这样就是(圣人),不是明确的。
佛教怎么定义圣人?更具体的,断三结,佛教讲断三结才叫圣人,入圣位,断三结,入圣位,入圣位的第一位叫什么,须陀洹叫入流,入圣之流,或叫预流,已经预入圣流,断三结,哪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身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对这些名相一定要弄清楚,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绝对要弄清楚的,这个在具舍论里面讲的明明白白非常清楚,断三结才能叫做圣人,怎么断,具舍论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的,不会跟你打马虎眼的,佛教的好处就是他定义的清清楚楚,不能给你随便定义的,所以就佛教正统来讲,大乘在入初地,三乘所共或者是小乘入初果,断三结,入初地也断三结,入初果也断三结,身见就叫做我执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里面最重要就是这个身见,因为断了身见,你不会有戒禁取见,因为路清楚明白了,路清楚明白你就不会胡搞瞎搞,戒禁取见是胡搞瞎搞无意义的修行方法,叫做戒禁取见,你断了(身见),明白了知道路怎么走了,不可能再胡搞瞎搞,还有疑,疑主要是对三宝四谛的疑,当然你都已经证初果了,你还对三宝怀疑什么,你还对四谛怀疑什么,证初果是对四谛的彻底体悟。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我再问你一件事情,佛教有没有讲一个客观的真理,客观的宇宙法则?有,缘起!记清楚,佛教是有讲一个客观的宇宙法则,这个法则就叫做缘起,你们不要听师父讲那么多,还是学佛学了很久之后,问你佛教在讲什么,你说不知道,好像有,好像没有,佛教有讲一个法则,宇宙的循环法则,一切万事万物的法则,就叫做缘起,依这个法则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就叫做缘生。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一切法相三性就是在讲缘生。但是如果要讲佛教的真理,不只是单单指宇宙一个普遍的法则而已,普遍的宇宙法则还不能是佛教讲的真理,所以阿含经里面讲说缘起甚深涅槃复甚深,佛教讲真正的真理,是指我们对宇宙普遍真理的证悟,这样才能叫做真理。第一个,佛教讲一个法则,普遍的法则,缘起,宇宙万事万物普遍的法则,“缘起”,很深了,这个东西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但是佛教在讲真理的时候,是指“涅槃”,“空”,“真如”,两个有什么相关性,这是一个法则,但是法则不能跟我们身心没关系的,真理是我们内心对法则的证悟,所以真正佛教的真理不是指这个法则而已,是指涅槃,空,真如,都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智慧,对法则对缘起的证悟,对缘起的完全证悟就叫做真理,所以佛教讲的真理,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已,缘起的法则所产生的现象,是一个客观的真理,缘起在描述客观事实的生起现象,是一个客观的法则,但是对这个客观法则的证悟才能叫做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一定是身心和真理的和合,和法则的认知和融合,这样才叫做佛教的真理,胜义自性空在讲哪一个?是在讲2(真理),胜义自性空涅槃的同义语真理,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是在讲这个,这个东西是超越语言没办法描述的。
谁有办法告诉我,什么叫做我们内心对缘起的证悟,为什么说我们内心对缘起真实的了知跟证悟,就会达到解脱烦恼的境界谁要跟我解释一下?用一个图来解释,我们在凡夫位内心都是有烦恼的,有执着的,当你真正认清了缘起,你的我执就断掉了,然后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所以两个不是没相关的,是我们内心对客观法则的认知,他讲的没错,我们凡夫位,会有我执烦恼,是因为没有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还记得师父讲那个图,我执,无常,苦,当我们有我执的时候,你就不会去接受无常,为什么一切法无常?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常,我是缘起,我是无常,你就不愿意去接受无常,你就会去执着一个幻象的我,以为有真实的东西,一起了这种执着,你就想去控制缘起的无常性,但是实际上你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产生变化的时候你就有苦,如果你能够接受到万事万法缘起,真正证悟到缘起的话,你会不会去接受一切法的无常性,你真正接受到一切法的无常性,你是不是要认知到这个我,不变的我是虚幻的,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如果认知到缘起,就破除自我,破除自我就是能接受缘起,能接受缘起就是能接受一切法无常性,无常是缘起的一个面,缘起的绝对是无常的,无常是依于缘起的真理,所以一切法无常,所以接受了无常,接受了真理,你就可以证悟到缘起性,你就可以接受一切法的变动性,破除了我执就叫做真理,佛教讲来讲去就是在讲这一套。所以你可以讲缘起性空,可以讲缘起无我,同样的道理,缘起是不是无我,无我扩大一点是不是性空,般若经也是在讲性空,在讲无我,也是在讲一切法的证悟性,其实般若经就是在讲这个,“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众生你要真正了解众生,就要知道众生的缘起性,众生的缘起性就是众生的没有实质性,你这样去了解众生,才是我们真正所谓的众生,般若经无非就是在讲这一些。
这样你们大概知道,第一个胜义自性空是在讲什么吗,胜义自性空在指这个,世俗的无自性空,现在这个是超越语言没办法解释的,但是你如果证悟到这个境界的话,我说这个境界是不是对缘起的证悟,缘起的这个法则能不能描述?是可以描述的,客观真理是可以描述的。所以世俗无性自性空,从胜义自性空的境界来看万法,就可以了解万法都是缘起的,万法都是无自性的,所以叫做与缘起相关是世俗可以言说的,是用无实、无自性为重点的,所以这个缘起就必定是无自性的,这个无我就是无自性,龙树菩萨就是在这样可以言说的角度里面,去完成他的理论--中论,“中论”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然后用逻辑性辩论性辩证性来告诉我们,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空,他最常用的就是八不中道的辩论,八不中道,八不缘起,这个就是龙树所特重的。所以基本上你们要知道,般若经讲空实际上有这两种空的意义,一个是指超越的证悟的境界,一个是指超越的证悟境界,所看下来的一切法的缘起性,就是第二个是世俗无自性空。所以佛教讲真理的时候,他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法则而已,他是讲你对法则真实的证悟性。
问:打个比方,我知道一桌好菜都是缘起,为什么我知道它是缘起,为什么我还是想要多吃一碗两碗?
师父:因为我这里讲的认知只是简单的描述而已,这是要透过无时的修行的,不是我今天讲的你懂了明天就做得到了,这种的体悟包括,对缘起法的认知这整个过程,他是有程度性的,从闻思修,到证,前面还有一个生得慧,这几个都是慧学的过程,这都是慧学的过程,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到现证慧,谈的都是这一套认知的程度,证悟的程度不一样。
问:从闻到证也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师父:不需要,个人的状况不一样,三大阿僧祇劫是成佛了,但是这个是我们现在现前所能做到的,你现在到师父这里来听经闻法,你知道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空我们不能去执着,你只是这样子知识上的了解,无误了,你这个只是生得慧而已,你不要以为这个叫做闻所成慧,没那么简单,知识正确的认知叫做生得慧,这是你一般的智慧逻辑来判断的,这个叫做生得慧,认知无误的叫做生得慧,但是你从生得慧到闻所成慧,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闻所成慧要到什么程度,养成佛教的思维习惯,碰到什么事佛教的思维习惯一下子就起来。如那一桌菜,我是因为肚子饿我吃没关系,还是因为我嘴馋,我多吃一碗是因为我今天肚子饿,肚子饿是正常的吃,如果是说今天实在太好吃了,明明已经饱了吃不下了,我这个多吃一点那个多吃一点,这个就叫做嘴馋,就是贪欲心起作用,佛教思维模式就是说,今天你肚子饿吃饱了,就想说吃饱了就好了,马上思维模式就是不要在贪瞋痴美味上,又多这个,多那个,去计较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如果这样想就叫做佛教的思维模式。我所说的闻所成慧思维模式,是很自然而然起来的,但是你现在去思考这样子对,这样子错,还是怎么样,都还在生得慧这个阶段,到闻所成慧绝对是自然而然起的思维模式,到了思所成慧自然的行为模式,修所成慧必须是止观相应,现证慧入初果,不是说我今天讲了,我知道了,为什么还没开悟,哪有那么容易,今天讲知道了明天开悟了,除非说你过去根机非常非常的高,像舍利弗、目键连那一种的。
这个就是空的双重意义,这是般若经里面的两种空,不管是龙树还是这里其实他们所重的,有第一个空,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在描述的时候是讲第二个无自性空,因为无自性空比较能够用理论,还有语言来描述,然后借由无自性空导向自性空,也就是说自性空是胜义谛,世俗的无自性空是随顺胜义,什么是随顺胜义?就是说你现在还没证悟,还没到达胜义谛,但是你所听所闻的是导引向胜义的,这个就叫做随顺胜义,所以佛法是随顺胜义,告诉你一切法是无自性的这些理论,全部都是随顺胜义,闻思慧的三种只要是正确的认识,都是随顺胜义。所以上面那个是胜义谛,下面这个是随顺胜义是引导你向于胜义,也就是说不依世俗谛无法得第一义谛。
(二)、 三无自性
(二)、 三无自性
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
相无自性性
生无自性性
胜义无自性性
我们来看解深密经里面三无自性怎么说,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解深密经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说,其实我在般若经里面讲的无自性,如果要解释得清楚,应该是要用三种无自性,我在般若经里面讲得不是很清楚,只讲一切法空而已,但是实际上我讲的一切法空,指的是三种无自性,解深密经里面佛告诉弟子,那些菩萨,这样子讲的,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三种无自性是显意,显了密意,般若经里面讲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解深密经认为那是密意,就是解释得不清楚,太深了,三种无自性是显了意,三种无自性是在显了一切法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所以一切法无自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因此一切法无自性,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用三无自性,来解说一切法无自性,来解说般若经的一切法无自性。
问:这三种无自性性和断见有什么区别?
师父:断灭见就是什么都没有,无自性是要破除一个实有不变的东西而已,但是它不否定法相的东西,这个就是它的关键性,它承认有法相,所以它有三性,三性的另外一边就是三无自性,法相是存在的,但是法相里面,它要破除的是你在法相的这些现象里面,去执着一个本质的东西,它就要破除,所以它一方面承认有法相,一方面又告诉你这些法相是无自性的,断灭见就是连法相都不存在,比如说:它认为死掉什么都没有,人一死什么都没有,我这样讲你比较容易清楚一点。当然古代的印度哲学家里面有些人是认为,人在这边也没有什么真实的东西的,但是没有什么真实的东西,跟佛教讲的又不大一样,我现在讲一个例子,断灭见就是告诉我们说:你一死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你还记得三性三无性是有它的认知的,只是杂染的认知跟清净的认知,他认知上错误,但是有没有办法导成正确的认知?有,不是一死百了什么都没有了,依他起的阿赖耶现起的有生死轮回的现象。这里讲的无自性,是讲无自性不是讲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一面有三性讲一切法相,是承认一切法相的存在,所以它用三性来解释一切法相,从另外一面来讲,这一切法相的下面是没有实质的东西,我再讲下去你就知道,因为三性三无性有它很特殊的解释。所以你只要记住一点,佛教破这个“我”的时候,他并没有破这个缘起和合的假我,有没有如源师父,有没有这个五蕴身心?有!有没有一个什么不变的东西在里面?没有!当我说破是破那个不变的本质的,不是破这个缘起和合的身心,缘起和合的这个身心是存在的,业力的轮回就缘起相上来讲也是有的,三世轮回都是有的。
我们世俗现起的现象,有它一定的因缘跟条件,我们看到的东西,比如说你看到的这个桌子是黄色的,这些是共业规定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样,你不能说没有那个桌子,但是要认知到那个桌子,有没有它的本质不变的东西在里面,重点在于这里,当你认知到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加一个我执的执着在里面,你如果说那个白云变成一只绵羊,大家看的都是一只绵羊,不是个人的诠释而已,所以这个例子会有一个大问题,因为就人类所认知到的,除非你某些根上有问题,大家认知到的毕竟是差不多的东西,因为那个是缘起所成的,师父要告诉你的就是说,在一般的大体上,除非幻觉错觉不讲,一般大体上人类有他的业力所成,在某些东西的认知是有他的共通性,师父上次举一个例子,红色,比如说Tina穿的衣服是红色的,大家看应该没问题吧,有没有人说是黄色的,应该不会,如果你讲的是黄色的话可能就是你的根,像师父这个白内障,看到的都是黄的还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大,但是这种东西是人类的共业所成的,只要是根、识上没问题,看到的必须是共认的,但是红到什么样的程度,那可就每个人有些微上的差距,但是这并不是佛教讲无我的重点,佛教讲无我的重点在于说,当你认知到他的时候,你放了一个我的执着,然后用这个执着产生贪嗔痴在里面,这才是佛教讲的重点,当你看到这件衣服的时候,它不过就是一件衣服可以保暖的东西,一般的认识是没问题,但是可惜当我们认识到它都会产生,这件衣服好漂亮,这是我所喜欢的,我喜欢的这种款式是最好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在里面。
对错的分别心,如果是大家共认的东西,你不能在里面去挑世俗的毛病,这样会坏世俗,世俗共认的你不能在里面挑毛病,如果大家世俗的共业看到这是红色,你不能在里面挑毛病说红色是你认为,我不认为是红色的,问题是我们根境识的认识就是这样子,只是说我们在里面如果起贪嗔痴的执着,这个就是我们必须要破除的,你不能在世俗的共知上在那边起,那个就变成有点狡辩学家在狡辩,这个就没什么太大意义;不要一直执着我自己是对的,就佛教来讲这个是正确的,但这个不适用于大家普遍上的共认跟共识,比如说大家认为中文里面的狗,是指那个东西,你只可以说这是我们大家的共知共认而已,不一定非得这样子不可,但是你不能在大家一个共知里面破斥说,人家说狗,你就在那边强辩说,人家不一定叫狗,我就要叫它dog,这样就破坏世俗的共知,就没有意义了。你讲的一点是没错,我们常会加入我的执着在里面,这是对的,但是这个执着在里面怎么加,这个就必须要探讨的;佛教讲的空就是什么执着都不要,是没错,就是这个,但怎么说执着都不要,你们慢慢来,在胜义跟世俗中间怎么样二谛融合、融通,这个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不要依胜义去破世俗,也不要执着世俗而忽略胜义,这个就是我们要慢慢学习的地方。你有很多认知,但是慢慢已经靠近佛教这些东西,只是因为你刚学不久,所以有些还必须慢慢再加强一些,让佛教讲的这个轮廓更清楚。
1)、相无自性性
1)、相无自性性:
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遍计所执相
假名安立: 为妄相而无体,如 mirage
自相安立:有体之物,如五蕴
遍计所执相是在缘生的自相事物上起我法执的妄相,所以是有妄相而无体
从三性里面去看三无性,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相无自性性就是诸法遍计所执相,诸法遍计所执相,相无自性性就是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这里面有几个重点:
第一个,他说相无自性性指的就是诸法遍计所执相,为什么遍计所执相就是相无自性,他说是因为他是假名安立,是妄相而无体的,妄相而无实体,如,mirage,海市蜃楼,自相安立,,有体之物,如五蕴,所以遍计所执相,它是我们的执着所产生的东西,这个相是没有实体的。
但是自相安立的相它是缘起之物,它在世俗的认知里面是有实体的,但是不是我们认为不变的实体那种东西。
举一个例子,这支笔,蓝色,这个形状是缘起的,是自相安立的,它是蓝色你不能跟我说它不是蓝色,因为它是现前因缘显现出来的,在我们的认知里面它是蓝色,有这样子的一个东西,这个就叫做自相安立,什么叫做假名安立是妄相而无体的?现在师父身上最好用,我这只眼睛有问题,这只眼睛开刀后是没有问题的,我这只眼睛挡起来之后它就是一支笔,清清楚楚一支笔,当我这只眼睛遮起来看的时候,它是三支笔,这支笔本来是长这个样子,这个是自相安立为相,但是当你把它看成是这个样子的时候,因为我眼睛里面看到的是这个样子,我以为四支,这四支笔,就是假名安立为相,是错误认知所产生的相,所以当我这只眼睛遮起来,这个东西显现出来它是真实的相貌,是缘起所和成的真实相貌,它是一支蓝色长方形的话,这个叫自相安立为相,当我另外一只眼睛看的时候,怎么好几支,我就认为它是就是好几支笔,这个叫做假名安立为相;当你在沙漠中看到了一滩水,你在沙漠中看到沙是自相安立为相,但是你在沙漠中没有一滩水,由于各种状况,或是你的认知错误产生一滩水在那边,那个叫做假名安立为相,是妄相。
所以他说相无自性是指遍计所执相,为什么?它是假名安立为相,非自相安立为相。它是在自相上面妄立一个假名,所以遍计所执相是在缘生的自相事物上,起我法的妄相,所以是有妄相而无实体,所以叫做相无自性,相是妄相是虚幻的,五蕴身心有没有?有,但是你在五蕴身心上取我执,这个我执是虚妄的,这个我执叫做假名安立为相,五蕴缘起相叫做自相安立为相;我常常喜欢用车子或名牌的包包(做例子),这个名牌包包,它是各式因缘,比如说最好的皮,设计款式,这样因缘所构成的,其实看起来就是各式各样东西所组合成的,但它是LV的这种名牌是我们灌输给它的,或是大家品牌宣传,等等弄出来的,然后你看到它的时候,起了这种名牌很好很想要,很贵,但是我就是想要的这种执着,它是一个名牌很好的这种执着,就是假名安立为相,但是LV包包很自然缘起的形成,一个东西在那边,那个叫做自相安立为相,是缘起相,所以我们不是说,遍计所执相是在依他起相起错误的认知,这个错误的认知这个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遍计所执相,是在缘生的自相事物上起我法执的妄相,但是我法的妄相是虚妄,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不是真实的,所以是有妄相而无体,所以叫做相无自性,相是没有实体的。
问:所以这个相是指我们认知的所有事物吗?
师父:我们认知的所有事物的里面起了我法二执,起了执着,遍计所执是指,我们看的东西都是我们执着现起的,我们看到的相是执着生起的所以相无自性,相都是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它是相无自性,但是他并没有否定它是缘起的和合物,世俗的缘起性他并不否定,他只是否定我们看到的相,是无实的,缘起性是怎么样我们等一下会讲,但是我们在缘起性上起了我法的执着,贪嗔痴的执着,现起的譬如说LV包包这种品牌,是很高贵,很高尚,很喜欢,这种就是虚妄相。
自相安立是有体之物,是缘起之物,海市蜃楼不是当时真实存在在那个境况之下,是我们自己妄相所产生出来的,它本身就是遍计所执相,不是一种,是本身就是遍计所执相,自相安立是没问题的,是缘起的,自相安立的东西我们等一下会解释,他是怎么样子的无自性,你现在先把相无自性先搞清楚,是虚妄相先搞清楚。自相安立的有体之物,如五蕴,你先不要去管他,你先去管我在缘起生起的东西里面,起了另外一个错误的妄相出来,先认知这一点,师父刚才用笔的例子,笔就缘起的事物上有存在这个东西,这个缘起的东西是不是无自性,等一下会讲,现在在讲相无自性,我们在缘生的这个东西上面,起了错误的认知,就好像说本来是真的是一只笔,但是我把它看成三支笔,这个三支笔就是遍计所执相,这个相是没有实质安立的,不是缘起性的,是我的妄执所产生的。至于有体之物这个到底是怎么样,后面的讲依他起相讲生无自性会讲。
问:这个跟前面讲ABC的图能不能联系起来?
师父:如图:心(A),缘起物(B),我们看它的时候生起另外一个C,简单的说,B是自相安立,C是假名安立,为什么,这个C不是缘起,这是我们认识缘起事物的时候,自己产生的妄相,所以B是自相安立,C是假名安立,C是相无自性,妄相没有实质的,B是相有自性,但是生无自性,什么生无自性我们后面再讲。
学佛主是要去除烦恼,烦恼是不是来自假名安立,假名安立就是烦恼所产生的,自相安立会不会产生烦恼,自相安立是缘起的,我们产生烦恼的话就是假名安立,不是假名安立产生烦恼,是烦恼产生假名安立。
问:自相安立可不可以说就是圆成实?
师父:还不完全是,但是后面会讲,圆成实必须在B上面去除C,这样才能叫做圆成实,所以你说的并不完全不对,我们等一下会再解释的更清楚一点,这个地方有点复杂,但是没关系,慢慢来,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
刚刚同学跟我提了一下我再讲清楚,遍计所执相,相无自性性就是说,这个遍计所执相是没有自性的,遍计所执相就是这个相,是没有自性的,为什么它没自性,它不是依于缘起而生起的,它是我们缘这个缘起法生起的万法里面,我们自己加了一个我自己执着的看法,这种执着的看法是没有实体的,是我自己的认知而已,但是就佛教来讲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这个就叫做相无自性。
问:如果遍计这两个字改成妄心所执相,要好理解一些?
师父:你如果要这样了解那也是可以,但是师父不可以随便乱改,千百年来翻译的名字我不能自己随便乱改,可以注解成这样子,但是师父自己不能随便乱改,不然人家想这个师父胡说八道,人家叫遍计所执给人家改成妄心所执,它确实是妄心所执相,这是能执的妄心,这是所执的相,所以叫做遍计,为什么叫做遍计?它有它的意思,因为普遍计较,空间上到哪里都这样,时间上不管几辈子它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它有普遍的意思,因为它是翻译,它是梵文的翻译,遍计所执有不同的翻译,但是玄奘大师就是这样翻译的,因为我没有办法,玄奘大师翻译的更厉害,所以我不想乱翻译,因为梵文不是妄心,所以不能自己去加一个妄心,意义上是妄心没错,但是梵文没有妄心,所以不能自己去翻译一个妄心出来。
“相”的意思,特征特色行相都可以,心所缘相都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处得到的都可以,但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就是显现出一个你可以自以为是,看得到认知的这样的相,相就是显现出来,你内心可以认知得到的都可以叫做相,内心所可以认识得到的都可以叫做相。
2) 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诸法依他起相
此由依他缘力故有:诸法依因缘而有。
非自然有:不是无因而自己生起
一切事物皆依因带缘而现起,非自生,所以是“生无自性”。
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所以刚刚告诉你遍计所执相的另外一面就是相无自性,现在告诉你,依他起相的另外一面就是生无自性,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不是自己生起来的,是依他缘力,什么叫他缘力,他是别人,如果要进一步讲就是缘起,依因待缘,因跟缘就叫做他,他里面不是有各种因缘吗,有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生起你的认知,在唯识里面亲因缘就是阿赖耶的种子,所以认知过程上万事万物的生起,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在缘起的条件和合上显现出来的。下面这几个是在注解,不是一个outline,是这几个是在注解这一个的,第一个生无自性性是指诸法依他起相,此由依他缘力故有,什么意思,诸法依因缘而有,非自然有,不是无因而自己跑出来的,所以叫做依他,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所以简单的说,这句话就是把这句话白话一点,一切事物皆依因带缘而现起,不是自己生出来的,所以是生无自性,不是自己生出来跑出来的,所以前面是在讲形成的现象上,这个是没有实质的,后面这里在讲说,东西事物的现起来,也是依因待缘而起的,不是莫名其妙自己跑出来的。
问:是不是执着一个我,相对有一个他?
师父:那个他不能这样子解释,这里的他是指不是自己,是各种因缘带起来的,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的意思,不是自我相对,我还有一个他的意思,不是这样子讲,这个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他”,简单的讲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他,就是指这些因缘,里面的亲因缘就唯识来讲是阿赖耶的种子,他就是包括四缘,从具舍论以来都是这样子讲的,不能说长短分别,或是相对的,不是这个意思。
刚刚有说过,ABC,C是遍计,B是依他,遍计所执这个是相无自性,依他起虽然这个是自相安立,但是自相安立的生起还是无自性,所以刚刚师父不是讲说这一支笔,它有没有,有,但它怎么来的,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缘起各种因缘带它,和合产生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叫做生无自性,但是当我们错误的执着它的时候,产生一个妄相,就像师父这样眼睛遮起来三支笔,那三支笔是一种妄相,这种妄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相无自性,但是这一支笔是自相安立,有实质的,但是这个实质是指说,因为它在世俗的缘起共知上,它是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它叫做自相安立,但是它生起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佛教是讲这个笔是有的,它不是断灭,它是有的,但是他是说这个有的生起,是缘起而有,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说它是怎么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当它有的时候,自己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妄相,这个妄相一般叫做我法二执,就是这种执着。
问:佛教的禅宗,是不是明心见性就是一下子就看到B?
师父:禅宗的明心见性到底怎么定义,他有很复杂的状况。
问:不就是看到事物的真相,真相不就是B?
师父:照说如果明心见性,照说确实是应该见到事物的本然性是没错,明心见性照说应该是见到B的本然性,破除了这个妄相,B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是没错,但是如果你谈到禅宗的话,我就不确定,禅宗的明心见性到底定义成什么样子,本来如果照说真正的明心见性是要入初果,如果就印度佛教传来的经论定义,明心见性真正要到达,必需要入初果,大乘菩萨入初地,就那样的定义来讲没错,破除了这个遍计所执相,认识到B的缘起性,没错,叫明心见性,因为这个心不再染污了,清楚了,见到诸法的本性了,一切法性空,一切法缘起。现在问题在于你说禅宗的,那我就不确认了,我不在明心见性,我(问题)在禅宗的明心见性,我不知道禅宗的明心见性,那还要去研究。圣严法师曾经在书上说过,禅宗的明心见性其实,不能定义成印度佛教的明心见性,禅宗的明心见性,他认为很多时候可能是闻所成慧而已,所以不要把禅宗很多谈的东西,跟印度佛教的东西,好像看起来有点像把它等同,这样问题会很大,把他对应起来问题会很大,可以对应,怎么对应那要另外再去研究,不能说看起来有点像,他说我的真实面貌,那是不是就是,字面上好像是就把他对应,那问题会很大。
无自性的自性到底是怎么解释?自性就是没有一个本质不变的,一样的,原来的不变的东西就叫做自性,所以他讲相无自性的时候,就是没有本质的,他讲生无自性的时候,不是自己生起来的,也是没有本质的,生起来也是没有不变的本质的,这里的自性叫做不变的本质,无自性就是说没有不变的本质。因为现在师父讲这些东西,我不是泛泛地讲一些佛教的泛通而已,我现在是在很精确的定义,唯识学在某些理论上的定义,不能泛泛地说这个叫自,那个叫他,因为在这真正里面,自他就有一定的定义。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修行就是这样,他为什么要把这些定义清楚,你修行上才不会模糊,他要把圣位是什么定义清楚,才不会有一天自己打坐忽然,达到一种泯然的境界,万事皆寂以为自己开悟了,他就是要破除这种,你因为经论没有深入不了解,所以会产生了增上慢,他就要破除,产生增上慢很糟糕的,你一辈子没办法再修学,因为你已经错误,你认为自己开悟了,认为自己这样子是对的,其实是错的,你一辈子没有办法再修学,所以是很糟糕,不但你自己没办法修学,你还乱去指导人家,这个问题就很大,所以为什么经论研究很多东西,定义定得很清楚,你可以检视你的修行是什么样子。
问:刚刚师父笔的那个例子,虽然我们眼睛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看到的笔还是遍计所执?
师父:这就是他一个triky的地方,真正讲起来我们凡夫位,一定是师父这个眼睛的(有问题的眼睛),凡夫位绝对不是这个眼睛的,客观来讲是有一个客观的缘起,很可惜我说过,在凡夫位这两个(BC)绝对是重叠的,凡夫位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绝对是染污的,就是怕有些同学,师父你一下子又说这个,所以你要记得本来缘起是法理的客观性,但是你要知道因为缘起通染净,凡夫位的缘起绝对是遍计所执的,凡夫位的依他绝对是遍计所执,只是在凡夫位的依他的遍计的妄相上,从看到的相上来讲,它是相无自性,从生起上来讲,它的生起不是自己冒出来的,哪怕是妄相的生起也不是自己冒出来的,所以从生起上来讲叫做生无自性,从相本身来讲它就是相无自性。所以你现在把这个分清楚了就知道了,这个比较会模糊的地方就是,本来依他起跟遍计是不一样,理论上是不一样的东西,两件东西,但就现实上来讲凡夫位来讲,经上也告诉你,等一下他后面会讲,这两个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是同样的东西,在圣位,它还是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它是清净的依他,凡夫位是杂染的依他。
听经闻法的态度,从唯识来讲,它是一种熏习,你就算是现在真的听不懂师父在讲什么,但你要是动脑筋思考,熏习是脑筋,越动熏习的力道才会越强,你迷迷糊糊的熏习,力量不会强,师父说过:要形成重大的业,必须要有发心,好的就是强的好业,坏的就是强的坏业,所以要形成业必须要发心,记得吗,无心不成业,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你发心才有足够的力量形成种子,要发心必须动脑子,这个道理很简单的。无意杀人还是处心积虑的杀人比较重?当然是处心积虑,你忽然碰到的车擦撞不小心,吵架,然后挥拳把他打死了,这样判的重,还是谋财害命,已经设计十年了,然后把他毒死,哪一种比较重,当然是后者,就业力来讲也是后者比较重,从唯识学来讲,讲得通,发心力量大所以熏习的种子强,所以我们很多听经闻法的时候,你动脑子去思考,熏习的力道就强,而且我们这个脑袋,经过现代的研究也是这个样子,你在一个文化或是在一个环境里面,你熏久了,不管说你用不用,当然你用脑子思考是更好的,你那个模式会慢慢受影响的,这种影响就佛教里面,叫“熏习”,熏习成种子进入阿赖耶识里面,所以你不要以为我来这边听不懂,其实听不懂没关系,你多少听,今天唯识完全都听不懂没关系,你至少回去会想起一个名相叫做生无自性,至少会记得师父讲过一个叫做三性三无性,这就是第一个印象了,所以听经闻法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熏习,来到这边不断地来,一直地来,概念慢慢就会越来越清楚,如果你动脑子的话,时间速度是越快的。
3 ) 胜义无自性-1
3 )胜义无自性-1
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
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
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胜义无自性,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它有两个定义这个是1,我们再来念一次,,,缘生法它本身就是生无自性,清净所缘境界,这里你会搞混就是,依他起相会是清净所缘境界,凡夫位依他起相现起的这个相,是染的,是惑业苦,所以它不是清净所缘,但是依他起相的另一面是缘生法,缘起所成的,认知到缘起,所以缘起的认知它是清净法,你要是知道缘起的生无自性,一切法依缘而生,这是清净法,你认知到这样的话他就叫做胜义无自性,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生无自性是清净的,所以它是胜义无自性。
问:胜义无自性是不是针对圆成实讲的?
师父:等一下会讲,它有两个定义,他下面讲,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是有关的。
但是他分两段来讲,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通染净,但是在这里讲的依他是杂染的,所以不是清净所缘,但是依他起有一个意义是依因缘而起的,就因缘而起的这个认知上,你就不会产生一个我执的杂染在里面,所以从生无自性来讲它是清净的,生无自性这个概念是清净的,因为它是清净的,所以它是胜义的,它就叫做胜义,等于无自性。依他起当中的依因待缘的这个概念,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的所以它就是胜义的,依因待缘的这个概念是无自性的,胜义是无自性的,胜义本身就是无自性的认知。但是它为什么说依他起相非清净所缘,你要知道依他起相本来是杂染的,但是生无自性是清净的。就是在认知的方面,确认一切法缘起无自性这是清净的,就是在认知的方面一定很重要,当然了,但是就现实的依他起上面,这个依他起现起的是杂染的,因为它是惑业苦,但是依因待缘的这个道理,它是清净的,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个道理,不愿意去认知这个道理。这个B本来是依因待缘而起的,只可惜在我们凡夫位(B)依因待缘而起时,因为我们阿赖耶是杂染的,所以依因待缘我们认知到(B)的时候,(B)一定就是等于(C),因为现起的一定是(C),所以依他起相在凡夫位绝对是杂染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知到,为什么我们会起这个杂染,因为有我执,所以我们没办法认知到东西的本然性,但是他现在告诉你一个道理,一切法这些都是缘起的,你认知到缘起就一定认知到真如自性,当你接受生无自性,知道(B)不是真实的,这是因缘待缘而成的,既然(B)不是真实的我不要去执着它(A),这样的话就会破除掉我们的执着,重点在于认知这个缘起,所以它说生无自性,所以叫做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你认知到一切法无自性那就是胜义了。
问:二个性,划掉一个,都对吗,无自性性,两个性,划掉一个都对吧?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它就是后面加一个ta,后面加一个ness,,梵文加一个ta,所以它有时候会拿掉,有时候会放进去,胜义即是无自性,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一切法缘起它本来就是胜义的,你认知到一切法缘起,不再起任何执着,诸法普遍的道理本来就是胜义的。
一般胜义讲无自性是从圆成实来讲,但是他除了圆成实以外,他还讲这个东西,所以亦为,(亦名),也可以说,这个意思是说其实这是第二种说法,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解深密经,把第二种说法拿来放在第一个,但是我们说他是第二种说法,是从后面的经论来讲,是第二种说法,但是实际上就解深密经来讲,这是他的第一种说法。
问:因为他是先有遍计所执然后有依他起,依他起分两部分,从依他起的第二个部分,实际上对圆成实来说是第一个部分?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
你问的两个性,后面那个“性”是指特性特征,后面那个性你先不要管,无自性就是没有一个本质,也没有这样一个本质为特征。大学英文会这样子讲,The,characteristic,of,no,intrinsic,nature,no,intrinsic,nature,就是无自性,The,characteristic,of,就是后面的那个性,就是无自性的特征,如果你真的还不明白,没关系,为什么师父说没关系,因为以后唯识不讲三性三无性还要讲什么?以后摄大乘论还是讲三性三无性,以后唯识三十颂还是讲三性三无性,以后成唯识论还是讲三性三无性,道理上大概相似,但是细节上有点不大一样,它会讲得更复杂,所以这边如果不通没关系,以后我们慢慢再讲,但是如果你通了,清楚的话恭喜你,以后路会更好走,不通的话没关系,以后你一定会通。
无自性就是胜义,胜义就是讲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依他起的概念,依因待缘的缘起这个部分,是清净的是无自性的,这一个部分是无自性的,所以说这一部分是胜义的,这个道理是胜义的,这个道理就是说一切法是缘生的,依因待缘生起的法是无自性的,刚刚讲生无自性的时候,实际上是讲,一切法是依因待缘而起来的,这样的一个道理,现象是胜义的,一切法缘生无自性它是胜义的,因为它是无自性,所以它是胜义的,胜义等于无自性,前面是由生无自性性,推到它是胜义的,由生无自性性,说名无自性性,亦名胜义无自性性,就是说它的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无自性本身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胜义的,因为我们一般都会执着自性,你了解无自性这件事情,它本身就是胜义的,无自性本身它就是胜义的。
问:可不可以理解,三无性,从性质上来说,相无自性性是从性质上来说,产生的过程是生无自性,从认知来说它是胜义无自性。
师父:他是不是从认知上来说,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可以这样子讲,等一下我们谈圆成实的时候,可能会更清楚一点。
问:我是这样理解的,诸法由生无自性,生无自性性的原因,就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胜义无自性的概念,就是缘起来的,就是从我们凡夫生起来的,所以缘起来的概念,本身就是胜义无自性?
师父:不能从凡夫这样缘起来,依他起才是从凡夫这边来的,依他起,生无自性,依他起在凡夫位因为是杂染的,所以他下面说依他起不是清净所缘,但是从他生起来的缘生法,一切法缘起这样子的认知,认知到一切法生无自性,这样的一个道理或是这样子的一个东西,这个是胜义的,因为生无自性不能光从凡夫位来谈,是从普遍的道理来谈,回到刚刚师父画的一个东西,缘起在凡夫位所现出来的缘生法,这个缘起本身是依他,依他起在现实的凡夫位来讲是杂染的,但是从另外一面来讲,既然是缘起的那是生无自性的,生无自性这个是胜义的,所以叫做缘起无自性,这个就是胜义的,为什么他说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你要了解一个道理,虽然一切法是缘起,但是在凡夫缘起的生命现象上是依他的,它是杂染的,在凡夫位虽然是依缘起的道理现起,但是它的种子都是杂染的,所以它是非清净所缘,但是生无自性,生起是没有实质自性的,这个道理是胜义的,所以依他起从凡夫位来讲他是杂染的,但是依他起从他生起的无自性来讲,这个是胜义的,缘起无自性这个是胜义的,因为你唯有认知到它才能破除我执。所以刚刚师父最早讲了一个,这个真如是我们内心对缘起的真实认识,对缘起的真实认识,就是认识到一切法生起是缘起的,一切法是无自性的,那当然就是的胜义的,这样子有没有明白一点。
问:无自性讲的是没一个不变的本质,胜义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
问:胜义本身就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胜义应该是一个真理的东西?
师父:等一下我们在讲圆成实你就会知道,他这个地方好像是在讲,缘起没有一个真实的本质,到圆成实又是在讲我们对这个东西的证悟,等一下我们继续再讲下去,你就会知道佛教在讲这个真理的时候,它描述来,描述去,到最后不是在讲一个客观的道理而已,讲的还是我们的内心,我执的去除跟杂染,这个才叫做真理,才叫做圆成实,这个地方先放着没关系,你等一下把它连接起来。
3 ) 胜义无自性-2
3 ) 胜义无自性-2
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何以故?
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
是一切法胜义谛故
无自性性之所显故。
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第二,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所以诸法圆成实也叫做胜义无自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这两个是并列的,是一切法胜义谛是无自性所显现的,怎么回事呢,在依他起告诉你一个是相无自性,一个是生无自性,依他起相上破除杂染的,显现出他的清净的,这个就叫做圆成实,圆成实是由二无自性所显的,一个叫相无性,一个叫生无性,所以是无自性性所显,所以它是必须要破除这个的,上次不是说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到最后如果你能知道说,不管是杂染还是清净,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从生无自性理解之后你就知道,B的生起是无自性的,是没有实质的,所以你慢慢经过熏修之后,你知道这个(B)是无自性的,所以你就会显现出,其实相(C)是无自性的,所以你不要在(C)起执着,把(C)去除掉,你知道这两个是无自性的才不会产生执着,你不执着了就现起它清净相,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它是无自性所显。
圆成实是相对立场来讲,你去除了杂染显现了清净认知,那个就是圆成实,认知到B,B是什么它就是B,你不要在这个B上再起C的执着,但是怎么样认知到B是什么就是B,因为你要知道B的生起就是缘起的,就是无自性的,你知道它是缘起是无自性的,你就不会再产生C这样的执着,那你慢慢就能够转染成净,所以叫作圆成实是无自性性所显,但是在凡夫位,依他(B)起来的一定是这样的东西(C),没有独立的这个东西(B),凡夫位的B,绝对是成为C的,当下绝对是C的,因为它是杂染种子,但是唯有你认知到这个生起是无自性的,然后这个是你自己的执着,也是无自性的,然后慢慢熏修之后把杂染种子转成清净,之后你才能显现出清净的依他,但是这个过程当中,你必须要认知到一切法无自性,到时候清净的认知,还是从无自性的认知而来的,你认知到一切法的本然,不会再执着,是从你知道缘起一切法是和合而来的。
中观跟唯识哪里不一样?中观是理上谈,唯识重在事相修,因为中观说不要讲那么复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不要讲那么复杂,问题是理论上一切法无自性,问题是凡夫位你有没有自性,因为你有执着,不是说你本身有自性,你还是有执着,所以我说为什么唯识在事上谈,在事相修,所以在理上唯识没办法遍计即是圆成,遍计所执跟圆成实是不一样,所以唯识在讲事上的时候,遍计所执是有的,你是的有执着,你不能马上变成圆成实的,但是中观可以即空即有,怎么样即空即有。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7
各位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又回到我们的解深密经,今天我们来谈解深密经的第三,我们现在讲到哪里你知道,无自性相品,在谈一切法无自性,解深密经有几个最重要,一个叫做一切法相,一切法相在谈什么?三性,不是三无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法相,但是当我们谈一切法相,这是佛教的术语,一切法相如果要用现在的语言,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
但是在这里我要再说明一下,当佛教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他不是真的在谈我们现在认知的一切现象,我们现在所谓的一切现象包括什么,现在谈的一切现象范围很广:彗星撞地球,月亮怎么绕地球转,地球怎么绕太阳转,还有这座山怎么形成,亚伯特怎么形成,化石怎么形成,恐龙,这些种种都在谈现象概念一切现象。但是佛教不谈这些,这些不是佛教的重点,佛教所谓一切的现象在谈什么,身心生命的流转,有情自他的关系,这个是佛教讲的一切现象,不要离开有情,去谈彗星撞地球,大爆炸,那些就佛教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教不离我们这个身心生命,还有这个身心生命怎么跟外界产生关联,所谓跟外界产生关联就是说,有情跟有情,所谓的有情跟有情,可以说是人类跟其他众生,重点还是人类跟人类中间怎么样关联,我们怎么去认识外在,在认识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因缘在哪里,根源在哪里,从他的根源怎么去解决,所以这个叫做一切的现象,在佛教里面就叫做一切法相,所以你们要记得一切法相品,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现象就佛教来讲,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的现象,还有我们跟周遭有情之间的一些现象,这些都跟什么有关系,跟生死烦恼,解脱,怎么苦,生死烦恼的流转,生死烦恼的解脱有关系,离不开这一些。
就解深密经还有唯识来讲,一切法相由哪三个来解说,一切法相可以归纳为三个重点,三性,记得吗,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依他起相是流转还灭的核心,依他起相通染净,所以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依他起的流转就是生死的流转,就是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的还灭,就是清净相就是圆成实相,所以你们这样可以了解说,唯识在谈一切法相的时候,他在谈什么,这样大概了解,所以师父再重新画一次,佛教讲缘起,缘起通染净面,染面叫做流转,净面叫做还灭,从早期的佛教基本教理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子,流转面,染面有苦集;还灭面,灭道,这个苦集灭道叫做四圣谛。这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在解深密经或在佛教其他所有的教典里面,他认为一切法相,就是这整个,解说怎么缘起,流转,还灭,然后这个叫做苦集灭道,苦集可以用所谓的蕴处界来说明,灭就是涅槃,道的内容就是三学八正道,就包括所有的,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解说,都是在这里面。
唯识学尤其是解深密经讲得更详细,缘起用什么来解说,缘起在唯识里面用什么来解说?依他起,这个“他”是指什么,讲得最精确就是阿赖耶,但是这样子并不非常正确,这个他是指各式各样的因缘,这个他是指因跟缘,因跟缘里面的主因,在唯识学指的是什么,阿赖耶,我们不是有四缘吗,我们的认识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产生所有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就在这四缘里面产生,佛教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在认识里面产生问题,这是佛教要讲的,问题怎么来,怎么解决,就是这里来的,他从唯识学来讲就是阿赖耶,根本的因缘就是阿赖耶,苦集用什么来解说,苦集用遍计所执,灭道用圆成实,这样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说明生死流转,和怎么样修行、还灭,就叫做一切法相。
接下来我们讲无自性相品,就是在讲一切法的共相,讲一切法的无自性,就般若经来解说,般若经说这一切,这样的流转跟还灭,其实我们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就叫做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的话,因为苦集灭道这个根本的教理,是佛在基本的教法里面,阿含经所讲的,后来般若经讲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空,到了解深密经,他说一切法空,从这个图里面怎么解说一切法空,既然唯识讲三性,唯识既然讲三性,他的一切法空当然从三性里面去下手,所以他说依他起是什么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依他起的另一面是生无自性,为什么他是叫生无自性,为什么依他起叫生无自性?生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生起不是自生的,是没有实质性的,因为他是依他起,当然无自性,他是什么意思,各种各样的因跟缘,既然一切法依因跟缘起的,就不是自己生的,不是自己莫名其妙产生的,所以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是,观察依他起的另外一个面叫做生无自性。
但是师父有讲过一句话要记得,依他起虽然通染净,但是在凡夫面,在凡夫面是哪一个,凡夫面是这一个(苦集),我们一直在苦集里面,所以在现实的凡夫面,依他起就是在这一面(苦集),而且依他起的当下就是遍计,因为我们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的,因为我们依他起的种子还有因,都是染的,都是我执所系缚的,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但是生无自性的这个理解,这个是清净的,遍计所执是什么无自性?是相无自性。为什么相无自性?因为遍计所执是妄相,是虚妄的相,不是真实的相,不是缘起所成的相,是我们自己在缘起的事物上面,加入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这个错误的认知不是缘起的,这个错误的认知,是我们自己的我执妄念产生的,所以依他起是相无自性。所以你们如果还记得ABC的话,这样定义好了,第一组的ABC,叫做A跟B冲突所以有C,那个是第一组是在讲人生是苦,第二组的ABC叫做,A跟B认识产生C,你觉得现在师父要画哪一组,第二组的ABC是什么?A是我们的心,B是因缘所成的外境,我们的心去认识外境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认识到外境(B),我们认识外境的当下我们又产生一个C,叫做妄境或幻境,就是妄境(C),这个C就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它并不是缘起而生的,这个是缘起的B,在这个B上面我们加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它叫做妄相,妄相当然是没有自性的,叫做相无自性,这个B因缘所生的,这自相安立的,但是这个C,它跟B不一样,这个C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妄相,就好像师父说一条绳子,它的因缘组合是B,但是我们看到绳子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是蛇,所以蛇它是妄相,是自己错认而产生的虚妄的产物,不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所以这个蛇叫做相无自性,那个绳子叫做依他起性。有一点师父一直要强调的,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因为在凡夫的阶段绳子就绝对是蛇,在凡夫的阶段绳子绝对是蛇,所以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绝对是遍计所执,但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说从空性来讲,它是相无自性,因为是妄相。
圆成实呢,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为什么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呢?因为它是无自性所显,在依他起上了解我们这个遍计所执的错误,然后去除遍计所执,知道说,生是无自性,相是虚妄的也是无自性的,我们就能了解依他起,所以第一个胜义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第二个胜义本身是由无自性所显的,就是说当我们了解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证悟圆成实,这个就是解深密经要讲的。
解深密经有一个重点,就是这个三性三无性和阿赖耶的成立,最早我们都可以在解深密经里面发现,也就是说,他可以说是唯识的鼻祖经典,后面解说的还是依他所说的轨迹上面来谈,只是谈得更复杂,讲得更详细,但是他的初型已经在解深密经里面,可以看得到了,阿赖耶三性三无性都是在这里面看得到。后面师父要讲的,包括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最后的成唯识论,全部都是立足在这样的基本教理观念下,讲得更微细。所以你只要把解深密经的通遍的道理,弄通了以后,学唯识很容易,如果这个地方没弄通,以后学唯识会,越来越搞到最后不知道在学什么,因为后面的唯识会更复杂,怎么复杂法,我先提一下你们不要吓到,我大概讲一下。
在成唯识论或唯识三十颂,他会说当我们见到B产生C,还不止,C的妄相,还是阿赖耶所现出来的没问题,A会显出第六识,然后有第七识,第七识会执着第八识的见分,第六识看到的C时候会另外再产生D出来,所以师父这里不讲这个,因为讲了你们会头昏脑胀,后面他们还会讲,如果圆实成佛,我们能不能真的见到B,他说还是不行,但是我们会显出一个相C,但是这时候是清净的C,这个C,百分之百相似于B,那个东西叫做带相真如,所以不管你成不成佛,还是凡夫你都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外境,只是你带的这个相是跟外境有扭曲的,还是跟外境一模一样的,所以你们记得,我们转第八识成什么智?大圆镜智。为什么叫做大圆镜智?为什么用镜子来比喻呢,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你不要跟我说这个玻璃有问题,我们是比喻,你不要说那个哈哈镜瘦的变胖的,不要扯这些,用比喻,比喻就是取他要告诉我们的地方,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一盆花来它就显现出花,一只狗来它显现出来的就是狗,他不会把它扭曲,但是我们在凡夫,他会把B扭曲,C跟B,很多时候是不大相似的,但是在成佛的时候C跟B,是百分之百的,reflection(反射),相似度百分之百,但是本身还不是C。你以前问过师父,只是师父那时候不提,为什么,一下子把它弄到这边,你下次可能不敢来了,下次不想来了,但是师父现在为什么要提,我会每个时候放一点给你们,等到你回头一望,我已经学那么多东西了,如果我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丢给你们,你们一定学不起来的,所以我每到一个时间差不多了,你理解到一个程度,我就把稍微复杂的东西再丢一点,过一阵子再丢一点,然后你就发现其实你回头一望,发现你已经学了很多东西了,如果刚开始一大堆你一定觉得说,我不想学这个太复杂了。
佛陀转第八识叫做大圆镜智,他还不是真正见到B,他是带B的真如相,B是怎么样,反应在他的认知里面就是怎么样,不过知道就好,暂时不去谈这个,谈这个等一下又有同学要晕了,我大概提一下就好。
目录
(三)解深密的意趣
(三)解深密的意趣
1) 密意:善男子! 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2) 三性三无性的圆观: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
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
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现在重点在哪里,我讲了那么多其实是在讲这个,师父这边讲那么多不是跟这个没关系,就是在讲这个,讲什么?密意,他说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法皆无自性。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哪一部经里面讲的,金刚经虽然没有讲一切法无自性,但是金刚经是用无相,但是在般若经里面这种通用名称很多,无相,无自性,空,他用的都是这些,实际,涅槃,他都用这些,但是他总说一切法无自性,就是般若经里面讲的,金刚经当然是般若经之一,心经也是,心经第一句话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其实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的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讲一切法有没有告诉你什么叫一切法,心经第一句说照见五蕴皆空,但是实际上师父说,心经其实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空是无自性,他有没有在讲一切法,后面有没有解说一切法,他讲一切法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后接下来,有没有讲十二因缘,有没有讲十二入处?有。有没有讲四圣谛?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这个就是十二因缘,苦集的相生就是在讲十二因缘,苦就是五蕴,这个苦可以用十二入处来解说,所以心经在讲,这整个东西是无自性的,他举例的所有东西都包括在这里面,离不开。
他接下来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以我们在解说三性三无性的时候,可以分开解说,因为不分开解说你一定搞不清楚,但是实际上他说三性三无性是圆观的,他这样讲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他就是说你不能把遍计所执,依他起还有圆成实,独立起来去看,别观,他不是别观,他是圆观,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我们在说明的时候当然是一个一个来说,但是真正在观的时候,他是一体的,所以我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谓的圆观就是这整个圆圈,他是整个一体的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你独立起来看意义就不存在了,我们在谈依他起的时候,能不能忽略遍计执还有圆成实,依他起要是离开的遍计所执,那依他起到底是什么,依他起不是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没有独立的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怎么回事?遍计所执是在依他起相上错误的认知,圆成实是在依他起相上正确的认知,三个有没有很深的关系,讲来讲去是一件事,都在认知上的对跟错,所以说他是圆观不是别观。
所以下面是,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怎么回事,然由有情,有情就是我们,在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就是在没有的东西上,加上我们自己的错误认知,“增益”,这个是古文,增益就是没有的你把它当有,增加的,他说我立三种无自性性,什么叫增益?本来依他起上的B,你在B上面增加了C,这个就叫做增益,你增加了C就叫增益,本来B就是B,你增加了C这个叫做增益,但是这个C不见了,你能确切认识到B,没有多没有少,这个就叫圆成实。所以他只是要让你说B就是B,你不要再加上C,所以依他起的清净本身就是圆成实,圆成实你正确认识到B,他就是清净的依他,就是圆成。所以讲来讲去,你只要记住C是错的就好了,这个就是修行,这个就是叫做修行。
所以很多人问说师父,你讲那么多有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叫修行,有啊,就告诉你,你在一切的认知上面不要加上C,很多同学叫师父举例子,现在师父举得也累了,你们谁跟我举例子,生活上的例子把这个ABC套进去用:一辆车本身就是一个交通工具,但是有些人就喜欢好牌子的,例如宝马、奔驰,然后产生执着,其他的他就讨厌,就只有那个才行,所以这种就有增益上去的好跟坏。其实很多东西是我们自己认知的,当然在缘起上面它有它的一定性能,但是是不是我们认知的那种好恶,好恶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从这个图上来讲说,B就是什么,宝马的车子,当我们认识到宝马车子的时候,我们产生好坏,喜欢不喜欢的厌恶,这个就是C,从这个C所引生就会有烦恼痛苦,如果只是一台普普通通的车子你开出去,被人家不小心K了一个洞,没关系,这无所谓,但是宝马的不行,进去办公室出来,被挖一个,你可能在那边骂了半天。有一次我开车去买菜,隔壁一个年轻人开了一台非常好的车子,有时候富二代,非常好的车子,他要回来之前,我刚好看到一个老太太,停车停的非常的近但是没有碰到,就是对面这样停进来,两个相对,停的非常非常近,但是我知道没碰到,那个年轻人一来看那么近以为撞到了,他不先看看到底有没有撞到,先在那边骂人家祖宗十八代之后,然后他看我出来,我想说应该是没碰到,我就去看怎么回事,他问我说那老太太有没有碰到我的车,我说没有,我在旁边,真的没碰到,你看看,这个就是由C所引生来的贪嗔痴,那就造口业了,意业先对人家不满,不爽,然后口业开始造了,还好老太太不在,老太太要是慢走一步可能会被他K一顿,这个就是我们生活上的很多种种,你把它想想这个东西,其实真的可以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里面来,这个就叫做修行跟检讨。讲得简单,但是说简单也不简单,师父花了很多时间好几个礼拜,在解释这个三性三无性,所以三性三无性是圆观的,是这整个你要把它弄通,不是别开来去谈的,所以师父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
问:如果刚才那个小伙子皈依您了,您怎么教育他呢?
师父:我就叫他说,你首先把宝马车卖掉,买一台普通的车子,不会增益你的遍计所执,然后剩下的钱做些功德,当然师父不会说剩下的钱做些功德,就是捐到中道来,师父会跟他讲说你一个年轻人,我知道这个钱绝对不是你自己的,绝对是父母亲的他看起来十七八九岁而已,如果他愿意听,我会跟他讲说,你年纪轻轻不要开那么好的车子。
增益,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因为我们凡夫会受到外境的影响,所以外境的东西会增益我们的贪嗔痴,不然就是执着,不然就是起嗔,这是现实,如果他真的愿意听,来这边听经闻法一阵子我就会跟他这样讲,这整个里面包括了有依他,有遍计,有圆成,有生无自性,有相无自性,有胜义无自性,整个这样圆观起来的。
你跟师父解说一下,怎么用这个来讲叶公好龙,一开始他很喜欢龙,他想的那条龙跟真实的龙不一样,真实的龙是B,,他想的那个龙是C,但是他见了真的龙之后他就害怕了,那个C就幻灭了,从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我们常常把一个东西,没有经过特别思考,产生好恶,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那个龙之前在他心里面的概念,就是那个C,因为龙实际上不是那个样子,不是他想像的那个样子,是他自己想像创造出来的,所以会对龙非常的喜欢。
(四) 对像:五事不具者
(四) 对像:五事不具者
若诸有情从本已来:
1) 未种善根
2)未清净障
3)未成熟相续
4) 未多修胜解
5) 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这里你们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这是经上讲的,他说唯识这个东西,三性三无性,尤其是三无性到是对谁讲的,为什么般若经讲一切法空就好了,为什么到了解深密经、唯识经典还要讲,用三性三无性来解说一切法空,他是说,若有一些人,诸有情从本已来,这整个叫做五事不具者,哪五事,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以他必须,依三无自性性说明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说解深密经讲白了,佛是在对根机比较差的人讲的,佛在解深密经里面讲明白,我在般若里面讲一切法空,我是在对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具备这五事,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这里的未种善根他的解说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所以他不了解什么叫一切法空,他还在执着我所做的这些功德,我所做的这些福报。我再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梁武帝的故事,我不是批评梁武帝,他很厉害了,可惜他还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也很厉害了,我不是说他不好,他是真的很有功德,但可惜菩提达摩讲的是一切法空,他跟他讲说没有功德,他在讲一切法空,但是梁武帝因为五事不具,未种善根,不是他不好,他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他一直在执着他的这些功德,所以说出世和大乘善根。
还有未清净障,虽然有些人种了善根也多少有学习,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习灭烦恼之法,因为你唯有了解一切法空才可以灭烦恼,还有未成熟相续,这个就是佛教的名词,你们知道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吗,这个相续你们在很多经典都会看到,但是他每次谈相续,意义都不太一样,这里的相续指我们的身心,为什么我们的身心叫相续呢,因为我们的身在不断的变化中,相续,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停止,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的心也在相续,他讲的相续就是说不是常,为什么你说我们的身心一直在相续呢,因为在刹那变化生灭中一直相续,我们这个肉体有没有在刹那变化?绝对有的,新陈代谢都是在变化,因为我们这边很多读理工的,你们一定了解这个身体,从我看到你,从你进来的那一刹那到现在,细微上你的身体已经产生变化,只是没有大变化我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有天眼什么眼可以看到某些变化,心有没有变化,绝对有的,至少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你刚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至少你现在知道了,有变化,所以一般来讲在很多经典里面,当谈到相续的时候他指的是我们身心相续,所以未成熟相续就是说,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不要吓你们,我举个例子,我这个就是把身体调整为,不要紧张,不要怕,举个例子,师父这个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身跟心,有没有搞懂师父在讲什么,师父说我这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心向于解脱,身也向于解脱。你会问说师父那一定要像你这样剃度出家,才叫身心调整,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但是你在家能不能调整呢?比如说每天在家做功课,起来以后一些宗教活动,这些都是调整身心,比如说我们每天起来礼佛,每天起来念咒或是每天起来诵经,这个就是调整,当然你不要跟我说我只嘴巴念我心不在,那就有身没心了,一定要身心,你心要向于解脱,因为心的发心,身也要趋向,你不要老是谈的又空又妙的,但是落到身心什么都不做。所以第一个持戒,持戒就是心还有身趋向于解脱,比如说你要布施,还有师父常讲的要有宗教行为,要礼佛拜佛诵经这些都好,打坐这些都是身体的,身体表现出你的内心相,这个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不是只是在知见上光理解,也不是口里面讲一讲而已,所以我说在身心调整里面。
以前我在成佛之道讲过,为什么在三皈依的时候,你们三皈依能不能在家里躺在床上说,我很想皈依,所以我现在发心的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这样,能不能这样子,不可以喔,这样子是没有真正达到皈依的要求,皈依必须是身口意三业,所以叫做身心的投入,所以你皈依的时候必须要有出家的法师在,有三宝在,然后你是身、口、意,意念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身体要拜,要合掌,要忏悔,嘴巴要忏诵:我某某人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某某人断无始贪嗔痴,然后忏悔...,是身口意的调整,所以你们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只是在认知上这样就好了,不是,是身口意的投入,这个叫做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
还有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学佛之后,每天还非常重视这个外表,当然礼貌上应该要,但是每天在那边抹啊,梳啊,画啊,弄啊,有没有把身体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没有,你还是很执着的,但是你说脸洗干净稍微整理一下,不要好像邋邋遢遢的这样子,这样子不礼貌,稍微整理一下,这个是应该要的,但是过份就变成是什么,对身体的执着,就没有调整为出世之身。很多例子都可以举的,以前我在佛学院刚进去的时候,很久了二十几年前,我刚进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是在家,进去不到两个月我就剃度出家,后来放假回俗家,有人问我说你学佛就好,很多人在家也学得不错,为什么要出家呢,我说别人的根性,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但是就我来讲,我说,真理的追寻,好像很伟大,不过我当初真的是这样子想,我说真理的追寻,绝对是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我这样子跟他讲,然后那个朋友忽然哑口无言,那个朋友学是很会辩的嘴巴很会辩的,还没出家前两个常常辩来辩去,也不知道谁赢,但是一出家之后学到了一点点东西,拿那个跟他谈一下,他哑口无言,我说别人我不知道,叫我来讲,我说真理的追求,真理的追求就是佛法的学习,是身心生命完全的投入,绝对不是只是凭空想像一些东西而已,或是只是读一读看一看绝对不是这样子。从这边,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些,但是实际上他真的牵扯到我们日常生活上,很多修行的态度跟东西,如果你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般若经的一切法空,你真的只是知见上观念上,了解了解,你真的没办法体会到。
还有未多修胜解,没有学习佛法的知见,这个很明显的就是说没有多听经闻法,没有在佛法的观念知见上下功夫,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最后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真的是我们如果现生福智资粮不够,现生马上修集,因为过去积集的不足,现世来赶快再修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智慧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上多关照,福德就是要持戒、要布施、要忍辱,这些都要做,这个就是福德资粮。所以你看他讲得够不够详细,这个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上必需要去做的。
现在的人修行常常有两个极端跟两个毛病,一种就是不听经闻法,不听经闻法他也修行,但是他就只是会做一些身的投入,什么叫做身的投入,他喜欢拜佛礼佛,做一些宗教行为,很好没有错,但是心呢,智慧呢,他没有听经闻法,所以他到底做的这些是对是错,还是他是用什么心去做,他完全不知道,在这个状况下,他做很多东西的行为,跟其他宗教是很类似的,这是一种极端跟错误;另外一种极端跟错误,就是他喜欢听经闻法,但是他从来没有宗教行为,也不拜佛也不诵经,不布施,也不持戒,什么都不做,你问他,他就说我的根机是高的,这个都是两种极端,这个都是没有把,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放在心里面。既要有福德又要有智慧,不要以为你光诵经就可以开智慧,诵经是累积善根,熏习,但真正要开智慧大大小小的经典都说,你一定要听经闻法,你绝对要听经闻法,你如果不听经闻法我问你一件事情,你诵金刚经,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知道什么叫四生吗,胎湿卵化,你可能知道胎生是什么,问题是化生呢,你可能搞不清楚,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知道什么叫做,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你如果不听经闻法,你会知道这一句话那才怪,你可能会胡乱解释,如果你从来不听经闻法,心经讲舍利子,你知道什么叫舍利子吗,我就听过有些人在那边谈论,说舍利子就是佛圣人死掉之后,涅槃,烧掉剩下那个叫做舍利子,那个也叫舍利子,但不是心经里面的舍利子,你不要笑喔,真的有空去看看外面不懂的人,你真的去问,很多人是把这两个搞在一起,你听过人家把那两个舍利子搞在一起的。听过,这不是师父瞎编的,是真的有人这样子的,所以就是要听经闻法,才能了解佛教讲的真正意义。
问:三性,三无性,实际上这个东西本身它是不存在的,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是用这个方法来教育我们?
师父:你可以这样讲,是一种应机对应的,但是他有他一定的道理,他不是没有道理,他是应机对应,用这些道理跟方法来解释给我们听,所以从胜义谛来讲一切法无自性,你可以说他不存在,但是就我们现在的凡夫来讲,你还是必须依这样来理解,不然为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如果你五事具的话就当下一切法空就好了,这就是他微妙的所在。根性高的,讲般若经讲一切法空,他马上知道,但是可惜我们大部分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不要说师父你也是五事不具,对啊,我就是五事不具,没有比你们好多少,所以你讲的也对,但是那个比较从胜义谛上来谈,是没错,一切法毕竟空,依他也是空,圆成也是空,所以依他叫做生无自性,但是五事不具,佛陀就必须用这套道理来跟我们讲,从胜义谛来讲苦集灭道空不空,从最高的胜义谛来讲苦集灭道空不空?当然空,但是就凡夫来讲这四圣谛还是四圣谛,因为我们还在这种妄执当中。
问:在印度大乘两种学派主要是唯识还有中观,大乘往往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唯识是不是真的就是叫唯识,唯识是不是实际上还是自性空,我不知道他们这个里面是怎么样?
师父:唯识到最后就是现在讲的,他讲空尤其是三无自性来讲一切法空,只是他在这个一切法相上,下了更多的功夫,这个一切法相上下了更多功夫,在解说上,他倾向于用唯识来讲,所以叫做虚妄唯识,这是他切入的点,但是你说他要归究,他到最后还是归究到一切法空,只是说他在讲一切法空的时候,他讲得更细,用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我是依解深密经来讲的。
问:我们妄心是假的但是我们有一个真心?
师父:对不起,我们以后再谈真心的问题,唯识不谈真心,你们要记得一件事情,唯识不谈真心,唯识讲转识成智,没有本来的真心,中观唯识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后来的真谛三藏,他是有讲第九识的,真心识,但是一直到世亲菩萨这一段的唯识,不讲真心的,讲转识成智,所以唯识也不讲真心的。你说华严经,还是有其他经典,如来藏经典,讲真心,那没错。但是唯识学派的学说,一直到世亲菩萨,他不讲真心的,以后在成佛之道我讲到大乘三系,大乘哪三系,中观,唯识,如来藏,讲到这三系的时候,我就会谈如来藏的观念是怎么样,但是就学派来讲只有中观,唯识,中观唯识家,他们不谈真心。
你的问题很好,私底下可以跟师父多探讨,不过大体上,我们要了解,不管中观还是唯识,就唯识来讲一直到世亲菩萨不谈真心。真心是显,唯识谈转,所以师父在大学课堂上,用问英文就很容易说明,中观要成佛叫做,accumulation,收集,积集福德智慧资粮功德,唯识叫做transformation,转,如来藏叫做,manifestation,显,显现出来,所以从英文你就可以知道,他的三个观念是不大一样的,真心讲显。
五事不具足不是理论上的而已,这个真的可以用来参考,思量,考量,你现在身心生命的状态,很多时候师父常常遇到一些人跑来跟我说,他的根机很高,中观唯识什么他都懂,每次听到这样我就一个头两个头大,如果他真的学过,然后学到一定程度,他不会这样跟我讲的,一般他会这样跟我讲的,就是我执比较重,我执比较重,他一定学一点东西,他就以为什么都通了,一通百通,以为什么都通了,所以每次碰到这样,我的头都很大。如果我碰到有些同学跟我说,师父我是学过但是我也根机不好,学了一些东西,老实说真的也没有学什么,希望能够来这边好好的、有系统的学习,那个我心里就很高兴。自认为钝根的那真的是根机高的,自认为利根的那个是根机真的不怎么样。当然这个师父不是用来批评谁,自我检讨。
问:还有自认为是利根的老说自己是钝根的,假谦虚的那算哪一类?
师父:如果真的是利根的话,他也不会告诉你他自己是利根,他是真的会很谦虚不是假谦虚,老实说钝利,除非你是大菩萨不然谁是利根,或是修行到快开悟了那个才是真利根,不然谁敢说他自己利根,真利根是我执很弱他也不需要骗你什么。
(五)一乘与三乘
(五)一乘与三乘
两种一乘道义:
因上说:指方法,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乘究竟
果上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一切究竟
本经意趣
从因上说: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性)
三乘究竟:声闻、独觉、如来种性。
一向趣寂声闻:无法成佛
回向菩提声闻:能回小向大
下一个主题解深密经讲的非常有趣,但是如果有跟你心里想的有点冲突,思考看看,一乘与三乘,太妙了,这里牵扯到到一些问题,各位同学可能要好好思考了解一下,先问你们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有没有看过《法华经》,没看过没关系,法华经里面有两个重点,没有其他什么乘就是一乘,但是关键点还不在这里,关键点,法华经有两个重点,一个叫做“开迹显本”,一个叫做“开权显实”,你不要听师父一讲又是这种绕口令,讲简单一点,一个重点告诉你,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成佛他是示现的,其实释迦牟尼佛本来就已经成佛,久远劫前已经成佛了,这个是他叫做开迹显本,迹就是形相轨迹看得到的,他说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成佛那个,是看得到的,但是那个只是示现一个迹相而已,他实际上是给我们看的,但是释迦牟尼佛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了,这是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重点一乘思想,一乘道,什么叫一乘道,简单的讲,所有众生皆当成佛,不管你修什么,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不是信基督教,信耶稣得,信什么,不管你信小乘大乘什么乘,不管你证阿罗汉,证不证什么都没关系,皆共成佛道,所有众生,有情众生,最终必成佛,一乘思想。
三乘思想是什么,声闻,缘觉,菩萨,菩萨就是成佛,三乘思想他告诉你,有些人会成为阿罗汉,有些人会成为辟支佛,有些人会成佛,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成佛,这个叫做三乘思想,这个就是我们一般所认知到的,一乘跟三乘的想法,简单的说,一乘就是佛乘,就是每个人都会成佛,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有些人成为声闻,就是最终成为阿罗汉,有些会成为辟支佛,有些会成为佛。如果从法华经的立场跟观念来讲,如果像舍利弗目键莲那一些,大迦叶,他们成为阿罗汉之后有没有机会再成佛?从法华经来讲,有,因为他认为那个是化城,不管你有没有读过法华经我大概讲一下,他说阿罗汉的涅槃是化城。什么叫化城?就是暂时给他们休息的地方,有没有解脱烦恼?有。有没有究竟?没有。因为成佛才是究竟,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们最终会自己起来继续往前走,不需要人家去叫他,到最后他自己必定会往前再走,最终那些人还是会成佛。但是有些经典他讲三乘,就是说某些人证了阿罗汉,辟支佛,他就是到那边为止,那些人就没办法成佛了,所以他就鼓励说,我们刚开始就要发心修大乘佛法,这样才有机会成佛,修大乘法,发大乘愿,行菩萨道,这样才有机会成佛,另外有些经典是这样讲的。
你不要问我说,哪一种比较好,暂时先不谈这些,我只告诉你有这样的状况,这里一乘与三乘,解深密经是这样讲的,刚刚师父讲的是一般一乘的说法,但是在解深密经里面,他提出另外一种一乘道的不同说法,他说其实一乘道有两种,一种是在因上说是指方法,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乘方法究竟,三乘都是究竟,修行的这个路或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叫做一乘,是在修行的方法上面说;另外一种是果上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一切究竟,一切众生皆会成佛,这个是在果上说,所以刚才讲的法华经那种观念,是在因上说,还是在果上说?果上说,因为果上说,在果上讲一乘是指所有的果都成佛果,这叫果上说。因上说是说,三乘的修行理论道理,走的路,道理是一样的,叫做三乘同一解脱床。三乘同一解脱床,三乘要解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路走得长跟近而已。
怎么说呢?就解深密经来讲三性三无性,是不是只用于菩萨道,如果阿罗汉辟支佛要解脱,是不是也需要依三性三无性的道理,绝对,所以三性三无性的道理,是通三乘的,从这个道理来讲,这个道理的理论跟修行叫做一乘道,他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成佛,他是说,不管你要修声闻,修缘觉,要成为阿罗汉,还是辟支佛,还是成菩萨,理论上都是这个样子的,都是依三性三无性的来修行来了解的,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讲的具体一点,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所以他说菩萨要不要三学八正道?要。声闻辟支佛是不是学三学八正道?对。三学八正道,依唯识的三性三无性来修三学八正道,这个道理是共通普遍的,所以这个叫做一乘道。所以他的一乘道是从修行的因上,还有理论上来谈的,不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成佛,所以在一乘道的说法上有两种说法,一个因上说是指方法,是三乘同一解脱的方法,另外一个是在果上说,叫做一切众生皆当成佛道,法华经是站在这个(果)立场上来讲的,很可惜,解深密经是站在这个(因)立场上来讲。
接下来本经的意趣,因上说三乘同一解脱方法,叫做三性三无性,所以解深密经他讲的一乘道,他也同意有一乘道,但是他同意是说三乘都是修同样方法,同样的理论,但是他说三乘等究竟,他认为声闻、独觉、如来证悟到都是真实的,他认为阿罗汉跟独觉证到的不是化城而已,他们证到的是真实的,他是真实解脱自我的,他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说其实我们的根性,有三种种性,一个叫做声闻种性,一个叫做独觉种性,一个叫做如来种性。
简单解释有馀涅槃,无馀涅槃,涅槃的基本定义叫做贪嗔痴永尽,当你断了贪瞋痴以后,这个业报身还在,这个叫做有馀依,有馀涅槃;但是如果你涅槃之后,不久之后连这个身体都死了,这个叫做无馀涅槃,无馀依涅槃,这是最根本的解释。
他说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缘觉如来种性是三乘种性的,其中有一种就是一向趣寂声闻,就是说他只能修声闻只能成阿罗汉,他是没办法成佛的,所以声闻有两种,一种叫做一向趣寂声闻,一种叫做回向菩提声闻,有没有看到这个,如来种性就不管了,如来种性就绝对成佛,他就绝对修菩萨道,你不要讲他他都会修菩萨道,所以这个叫做如来种性,但是有一种叫做声闻跟独觉种性,这种种性是有两种,一个叫做一向趣,一个叫做回向,一向趣,就是这种你怎么劝他都没用,他就是只能修小乘,只能修声闻乘,最后只能成阿罗汉或辟支佛,你劝他都没用,佛来跟他讲都没用,他到最后就是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还有一种就叫做回向菩提声闻,只要有足够的人,有德行够的,比如佛,其他大菩萨来劝他,他就会回小向大,这个叫做回向菩提声闻。所以解深密经实际上他是有种性说的,就是说有些人是没办法成佛的。
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辟支佛也是真正究竟,就是停止的,到这边为止,他不是化城而已,所以这里指的三乘究竟是指一向趣寂声闻,他跟法华经的意趣有点不大一样,所以我说本经的意趣,法华经有他的意趣,解深密经有他的意趣,因为有不同的意趣所以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祖师就会有判教的思想产生,但是你不要问我哪一个比较好,这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讲的。不是我的能力范围。
问: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声闻缘觉他们是小乘?
师父:在某个立场可以这样讲。
问:小乘大乘的区别是不是就在能不能利他,这是唯一的区别吗?
师父:可以利他,成的果不一样,小乘就是乘声闻辟支佛果,大乘就是利他究竟就是成佛。
缘起流转还灭,缘起通染净那个图,三乘都包括,但是他后面会讲佛是最圆满究竟的,佛是完全的清净,声闻辟支佛是断了见思惑,但是阿赖耶里面还有很多种子还没完全转,要到佛才能完全转清净,但是声闻辟支佛由于他的根本烦恼断了,有漏种子不再作用,所以他不会再来三界轮回了。
声闻辟支佛也要修很长的时间,当然要很长时间修习,如果就法华经他绝对会再回来,绝对会成佛,法华经,声闻独觉有两种,一种就是一向趣他不会再回来,他解脱就是解脱,法华经就不一样。所以我说本经的意趣。
问:但是他不回来去哪儿?
师父:我不知道这个不能谈,这个没办法谈,“涅槃有无,涅槃有,涅槃无,涅槃亦有亦无,涅槃非有非无”这个不是能记别的,在佛教里面叫十四无记之一,要了解。
问:六道轮回好像就是在小圈圈里面转,声闻辟支佛就是跳出来?
师父:比喻是可以,但不要在比喻里鸡蛋挑骨头,就是说三界六道一直轮回,声闻辟支佛还有佛就已经跳出来,比喻是这样可以。
问:声闻和缘觉去了我执没有?
师父:绝对去了(我执),他没苦,解脱了,一定要记得,目的已经达到了,那是声闻缘觉的目的,自己的苦没了,但是别人的苦还有,所以发大愿成佛就是,自己的苦没有了还不能,我还要想办法去度别人。
问:如果没有我的话,那就没有众生?
师父:以后师父再讲,这个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师父有空在般若经里面,所谓的缘起,还有差别相,还有性空的空寂性上面,不能落一边,所以金刚经也没有说没众生,金刚经第一句讲什么,须菩提问了什么,须菩提问说要怎么样发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要发心度一切众生?有。有没有要度一切众生,众生有没有胎湿卵化?有,不是没有,但是他是如幻,你不能执着,所以你不能落空一边,也不能落有一边,如果落一边,你就不是真正的了解,所以叫做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菩提心要发?要。能不能去执着?不能。要跟无相相应,度众生要不要度?要。度众生能不能执著有这个相?不能。所以这不能落一边,师父简单的讲,有机会,以后谈般若的时候,这个很有趣可以慢慢谈。
问:有一种说法是,小乘是圆满了法身,但是没圆满报身化身,成佛以后就是法报化(身)都圆满?
师父:可以这么讲,因为你从阿赖耶的清净种子整个转成了,全都转清净圆满了,法身就是从诸法的共相来讲,声闻缘觉都证了一分的法身,是没错,可以这样子讲没问题。
依这个来讲,你们会不会认为,怎么法华经跟解深密经,为什么会有不同,师父既然讲解深密经,我就要把解深密经的意趣要讲给你听,这是我的责任,以后怎么分辨,我们可以慢慢再谈,但是我不能把这个隐瞒起来,然后说他跟什么都一样的,讲解深密经,我就要把解深密经的意趣讲给你听,在《瑜伽师地论》,还是后来的其他论里面,他其实又把种性又更细分为五种,叫做定性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佛种性,所谓的定性就是一定就是这样子,还有不定种性,什么叫不定,有可能变,他修什么就是什么,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就是这里讲的一向趣声闻,定性如来种性,就是这边的如来种性,不定性呢,不定性就是有可能是回向菩提声闻,他遇到什么法他就修什么,所以这种不定性的人,他遇到小乘法他就修小乘,但是你劝他他可以回小向大不定性,还有很可惜,最后一种叫做无性种性,他说这种人只能具备世间善法,他没办法修出世解脱法,更别说成佛,后来的经论上他有这样分,他依这个更细分成五种种性,但是这里他大概就是讲,所谓的如来种性声闻缘觉种性三种,但是声闻缘觉种性里面还有分为,一向趣的,还有回向的,他就是简单的这样讲。
问:说无性种性的是什么经?
师父: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这样子讲。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
师父:最早从哪里是怎么来的我很难回答你,他可能看到有一些人,修了好几劫,他就是一直都在三界六道里面的轮回,他一直就觉得他没有出世的善根,可能会觉得这样子,至于你认为是不是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你自己看,因为法华经是这样子讲的,你如果硬要问说师父你觉得怎么样,我是觉得法华经的一切皆共成佛道,我是认为是这样子的,但是在过程上这个是可以用的,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在过程上,这个可以用,但是最终最究我还是觉得法华经那个为主,所以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他到最后,他中间都有讲解深密经的唯识他有讲,但是他到最后面,他依什么为主,既然叫成佛之道,如果有些人不能成佛,看成佛之道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最后印顺导师是依法华经的皆共成佛道,最终的结论他是这样子讲的,但是在过程上,他是有提到这些的。
所以如果你要问师父怎么通,简单,怎么通,当你学佛的时候,学到很多东西用来检讨自己,又是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是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所以你可以把它拿来说你自己呢,你是无性种性吗,你修的每天弄来弄去,其实只是在弄人天善法而已,你自己是不是无性种性,还是你是声闻种性,你自己检视你自己,你学很多没错,你也学出世解脱法没错,但是你很多时候,是不是不大愿意去帮助别人,或是不大愿意为这个社会贡献些什么东西,你自己检视,所以我说这个能不能拿来用,可以啊,你检视自己,你是不是无性种性,所谓无性种性不是说你是坏人,你是好人没错,但是你并没有具备出世解脱的善法,你很多做的时候并没有跟无我相应,乃至你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没有依出世佛法来做自我的检讨,那你就是无性种性。所以梁武帝是无性种性,在那个阶段上,我不是说他永远,在那个阶段上我们来探讨,他可以算,但是他可以回小向大的,点通了就可以回小向大,所以我说如果你硬要问师父怎么用,解深密经的这个东西其实很好用,用来现在的修行自我检讨很好用,因为有些人如果我用法华经说,一切皆成佛道,未来绝对成佛,所以现在放逸一点无所谓,反正未来都会成佛,有时候会有这种怠惰的思想观念出现,如果你把解深密经这个拿来自我检讨,你就知道说我现阶段是无性(种性)吗,是大乘种性吗,是声闻缘觉吗。
我现在再讲一个,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用这个来检讨,可不可以是无性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声闻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大乘的念佛,你每天谈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你还很念着很执着,这个世间各式各样的东西,七情六欲都在,很强,而且每天在这种贪嗔痴烦恼里面打滚,从来不了解经教什么叫做无我,什么叫做我执,也不认为这个世间是很苦的,或是你可能相似的知道苦,但是你不知道真正的苦到底是什么,你修的很多是人天善法而已,以为你这样念佛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种人念佛,他知道世间苦,他也学佛大概了解各种的苦,但是他认为因为这个地方很苦,然后一直强调那个地方非常快乐,所以我要离苦得乐,你就是想说那个地方像天堂,那个叫声闻缘觉的念佛; 还有一种真正的念佛,净土法门真正要讲的是,这个地方很苦,我也很苦,众生也很苦,但我不是光只解决我的苦,我去的那边就太好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不是这样子,你觉得这个地方苦,所以我要想办法帮忙这个地方的众生,因为我亲自的体验到这种苦,我也知道众生同样这样的苦,我想要帮助他但是我现在的能力不够,所以我要到一个地方去训练,然后训练到一定能力程度跟信心之后,我希望回来这边,回入娑婆度有情,这个叫做真正西方净土的大愿相应,西方净土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种性才能去。这不是我瞎编的,世亲菩萨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说这个可不可以检讨?可以!你现在修什么法门你用这个来检讨,你不要自己法门修一修认为自己是大乘,都是嘴巴在讲大乘。
如来种性是他绝对会修大乘法,从一开始他就修菩萨道,他不会回折,就算他现在修声闻法到最后他还是会转成,自动会转成,如来种性是这样子的,如来种性他绝对一开始就是修菩萨道的。不管是声闻缘觉还是如来种性,这个都不是一辈子的事情,都是好几辈子的事情,他是说最终的,经过好几辈子好几劫,最终会变成什么,不是说这辈子没有成声闻不是声闻种性,因为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开悟的,除非你修了好几辈子再来有可能,但是一般人是不可能,都是好几辈子才能,哪怕声闻成为阿罗汉六十劫。
问:两个人一个人发大乘心,一个人没有发,但是都到了四禅,那两个人那个时候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师父:会不一样,这个牵扯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你修禅定有没有发愿再来人间,还是你不发愿,发还是不发都达到第四禅,但是不发愿再来人间的话,你就随着你禅定的不动业,因为禅修是一种极大的善法,你如果不发愿,死了之后就往生四禅天,变成四禅天的天众,天道众生,你发愿有强烈的想要再来人间学佛,那么你就会再来人间,听经闻法。到了四禅天还是轮回,发大乘心的人就可以再来人间接着修行,所以叫做人间好修行,所以发不发愿其实差很多的。所以从法华经的立场,从大乘佛教的立场,我们都要发愿修大乘佛教,要发大心,发愿很重要。
问:开悟是什么东西?
师父:就印度佛教真正定义开悟,至少初果,断了身见,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至少我执断掉,这样才能叫开悟,就是佛教的圣人,大乘入初地,小乘初果,至少身见我执见,绝对断掉,这样才能叫圣人,这是最基本的定义,至于什么是身见我执见,师父在具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很细,有空你可以去看看,所以你们对圣人不要乱定义,上礼拜好像才讲而已。
(六)了不了意
(六)了不了意
1)般若经: 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
2)解深密经:
a)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不了义。
b)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   不了义
c)般若经为具五事者说
d)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   了义教
e)为五事不具者说
还有几分钟我们继续来看,看更有趣的,又有一个很有趣的topic(主题),刚刚种性问题,有趣吗,以前都是皆共成佛道,所以可以知道佛法里面,其实很多不同的思考想法,但是这些总归起来拿来用,都是对我们身心有益的。还有一个了义不了义,所以解深密经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经典,了义不了义,你们觉得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人天善法了不了义?不了义。自我解脱声闻独觉了不了义?不了义,成佛了不了义?了义。所以一般是指最究竟的叫了义。
可惜解深密经不这样认为,《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佛法的最根本核心讲缘起一切法空,是最究竟,最了义的,就般若经来讲,讲真心的,讲有本具佛性的都是不了义,般若经的立场,《解深密经》认为,了不了义不能以究不究竟来说,他说了义不了义要以说明清不清楚,来谈了义不了义,说明清楚的叫了义,说明不清楚的叫不了义。他的意趣又跟般若经不一样了,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因为没有说明清楚,他只对高根机的人说,那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因为讲的不清不楚的,甚深显密意太深了,说不清楚,般若经是为具五事者说,知道五事是什么,多修集善根,福慧二资粮这些,所以般若经实际上,他为什么可以宣说一切法空,他是为高根机的,五事具足的人说一切法空,但是这种东西太深了,你不具足五事的话没办法了解,但是你如果根机很高,具足五事你绝对可以了解,但是因为他太深了讲不清楚所以叫不了义。解深密经说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因为他清楚的说明了,所以叫做了义,所以他是说我讲得清楚讲的明白,你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叫作了义,如果讲得不清楚不明白,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叫做不了义,他是这样解说的,所以说三性三无性他是了义,他是为五事不具的人说的,所以在某个意义上,他觉得这种经典会比较符合大众,也比较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因为他是适合一般根机的,五事不具足的人说得清楚明白,他都可以了解,但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是为具足五事的人说的,所以只要点一下他就通了,不用讲得太清楚太明白,这样大概知道这边在讲什么,这个叫做了义不了义。
所以古代的经典常常在谈了义不了义,所以必须要了解在经典上他谈了义不了义,有这两种意趣,一种是说:说得明白的叫做了义,一种是说:究竟的叫做了义,所以般若经的立场是,因我谈一切法空,毕竟空,这是最究竟的教法,是了义,解深密经认为,要讲得清楚明白的,连一般根机都清楚的都了解的,这个叫做了义,所以里面两个也没有什么冲突,他还是承认般若经的境界比较高,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不同的根机,所以我说没有最好的法门,任何的法门都是适应不同的根机,所以解深密经是适应五事不具足的根机,般若经是适应五事具足的根机,总之就是不同的根机,所以佛要有不同的经典,宣说不同的东西。
般若经和解深密经都是佛驼的教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佛陀讲的很清楚,因为般若经是对五事具足的人说的,解深密经是对五事不具足的人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认为解深密经是对我们讲的,我们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们里面有没有五事具足的,我不知道,最好是有。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8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你继续问我等一下分别的解说。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不了义,包括解深密经都是不了义?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谈一切法空的,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般若经来讲,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了义的,所以他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自性执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的解说,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般若经或是中观学系他认为,中观学系的学者认为,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说得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这个图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来都是这个,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这样清楚明白吗。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我执,无常,苦,那个图,那个你要去汇通,就是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都是在里面的,因为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我指的那个我执就是指自性执,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观一切法,观到最后真正在止观双修的时候,还是要观这个五蕴身心,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也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刚刚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师父讲得太快,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基本上,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他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那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他在强调智慧跟定,他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我等一下会讲。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也是有,强调信的呢?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信愿他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他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他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在偏重上那不是他的偏重,他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他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般若经,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他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他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他是一个经典的系,讲法华他也是一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他也是一个系,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有些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大部分在讲般若把它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一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不了义,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不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不了义,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了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不了义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了义。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有扭曲他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要讲究竟的话,解深密经跟般若经,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般若经解深密经都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究竟不等于了义,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了义,般若经:究竟等于了义。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义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你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问:对学生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重点,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问: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讲了不了义,意义到底在哪里?
师父:让我们能够正确地了解不同,各种各式的经典,不要执着于任何说,我就是这个其他的都不好。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谈得这些无外乎,以前具舍论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师父说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了义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所以第一个,谈的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他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师父以前在讲具舍论的时候,第一个讲说,我们修行,第一步要很严苛的去检讨检视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己,第二个你所学的法门,你现在生病了,你要治病,你是不是要很清楚明白你到底什么病,你现在要看医生了,你是不是要确认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医生,是不是专科,到底懂不懂,是啊,是不是这样子,这就是了解这些的用意,不然一般外面很多修行人,或是学佛的是打模糊仗的,什么是打模糊仗?两件事一个是对自己不了解,第二个对自己现在修的东西不了解,人家说很好很好他就去了,人家说诵这部经多好功德多大,能够超越多少劫,我就来诵,过一阵子人家说那个什么多好,你又换了,太多了,现在你既然来学了,师父就有责任告诉你这些东西。
目录
(七)三时教
(七)三时教
1、第一时教
1、教法:四谛(有上有容,是未了义)
2、对像:为发趣声闻乘者说
2、第二时教
1、教法:密意说一切法空(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
2、对像:发趣修大乘者说
3、第三时教
1、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
2、对像:发趣一切乘者
三时教,这其实跟了不了义也有关系,而且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解深密经里面说他有三时教,其实这等于是解深密经的判教,第一个他认为: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不了义,这个不了义,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了义不了义,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不了义,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如是我闻一时”,那个一时又有另外的解释,我们另外来谈,那个一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个是有学问的,有很多意义在里面,还有不同的解释在里面,因为依于他表达的,我只能说他依时间来安排,那就是别三时,那到底是不是有通三时,就发挥汇通来讲,可以有,但是他没讲,我也不好意思,当然我也可以讲得天花乱坠,别五时里面又有通三时,别三时又有通三时,通三时,因为在第一时教里面,他又有三时什么什么,师父不能这样子讲。
因为解深密经他没有这样讲,三转法轮都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三转法轮我在成佛之道里面讲的,都是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他先说这些东西你们要知道,然后说这些东西你们要去修,然后说这些东西我已经达到了,三转四圣谛,刚好十二,都是在讲这个,没有在讲这两个,当然意义上可以汇通,佛陀讲说一切法空你们要知道,一切法空你们要去修,一切法空我已经证了,也可以这样子汇通。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具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具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五 分别瑜伽品
五 分别瑜伽品
1、止观的修学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他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他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
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首先来看,他一开始就谈所缘,四种所缘境,什么叫做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所系的地方叫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边我们再引伸出来,修定的对象叫做所缘,广泛地说心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个定义再狭义的定义,从禅修的立场来讲,禅观的时候心所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心就是能缘,既然你要修禅观,你是不是要很明白的了解,既然我现在要修禅观,我是不是要了解我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能观,什么东西不能观,什么东西能当所缘,什么东西不能当所缘,有规定!你不能随便乱观的,这都是要很清楚明白的,你不能随随便便来的,有人说心所缘,心很乱,师父说找一个地方集中,我拿一个石头过来,一直看着这个石头,你要是不送进精神病医院的话,你算是很幸运的,所以不能乱观,乱观就会出问题。所以所缘有一定的规定,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当所缘的,所以当要修禅观的时候第一步,你要先了解所缘到底是什么,所以分别瑜伽品一开始他就谈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这个是经典上直接的名称,不了解没关系,我只是先列出来给你知道而已,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讲义上面都有,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境事,都叫所缘境事,再来叫做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你看每一个后面都讲到所缘境事,为什么叫所缘境事,因为他是所缘而且他是事他是一个东西,你必须去集中。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具舍论里面师父说过一句话,定的定义叫做什么?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讲得很好,心一境性,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所缘上面。
1、所缘境事
所缘:心认识的对像,修止观的集中对像
种类:总有四种
1)遍满所缘(深密经所提): a)有分别影像所缘;b)无分别影像所缘;c)事边际所缘;d) 所作成就所缘。
2)净行所缘:五停心观(净治烦恼)
3)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4)净惑所缘:世间、出世间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种类,有四种,这四种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后面这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我讲的这四种,是后面那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所以说解深密经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修止的时候修到一定程度,修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开始转观的时候,要观缘起,这个时候叫有分别影像,没错!有分别影像是在修观的;无分别影像呢?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的过程当中,心一境性,只有一个境相没有分别,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有分别影像就是在修观,讲得很好,师父过去讲的东西总算没白费,还真的有人记得,我相信其他同学有些也知道,只是有的不好意思讲。
1) 遍满所缘
1) 遍满所缘
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
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事边际所缘:
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
尽所有性:别相所缘,如蕴处界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境行所缘在讲什么,遍满所缘,遍满是在讲一切的,净行所缘在讲五停心观,是净治烦恼的,善巧所缘讲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是指顺于正理的,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我下面慢慢讲。
首先来讲遍满所缘,我们先讲第一个遍满所缘,第一个有分别影像所缘,第二个无分别影像,第三个事边际所缘,第四个所作成就所缘,你不要被这个绕口令给绕晕了,现在是在讲禅定的对象,禅观时候的对象。
第一个有分别影像所缘,为什么叫做影像,为什么叫做有分别?就是说心对影像有分别,是修观用的,心对所缘作分别,是修观用的,不是心一境性,是在观察,为什么叫做影像?师父以前也讲过,这里的影像有时候又可以称为行相,心所行之相,这里特别叫做影像,变成心里面的相叫做影像,不用讲那么复杂,心里面形成一个影像,我们讲一般的,不需要特别从唯识,因为我们在讲禅修,我们心对所缘,这是一个所缘,不管是佛像,还是数息都好,当我们心观所缘的时候,不是一直眼睁睁的看着他,我们是把他念,念是追忆,把他记起来,然后变成心的一个相,这个叫做影像,所以这个是所缘,这个是所缘影像,把这个所缘摄收起来的时候变成心,所以你看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很像师父常讲的,A、B、C,所以他是当心观所缘的时候,把所缘摄属在心中,接下来你现在观的不再是外面这个所缘,你现在观的是心里面的那个影像,又叫做行相,所以他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这里指修观是心对所缘做分别,这里讲心对所缘做分别已经是对这个影像,做分别了,不是对外面这个,是对这个摄属进来的影像作分别,所以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心对影像做分别。
第二个无分别影像所缘叫做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这个所缘摄属在心中的时候,你不要去分别他,粗胖高细,只要摄心集中知道这个东西,清楚明白的在心中而没有跑掉,这样就好了,所以不要分别,是摄心集中,刚开始你要观佛像要从小地方,不能从大的,然后你观,比如说观白毫,你要观的时候要先拿一尊真正的佛像,不能凭空想像,看看看,眼睛闭起来,去回想他的相是怎么样,这时候你是在制造这个影像,但是你是不是一下子就很清楚?不是,你必须千百万次一直看,闭起来,,有,,,不见了,,看,,闭起来,这时候是在制造那个影像,经过不断练习之后,会让佛像的白毫影像,变成影像,这时候你会清楚明白,现在心中,跟你开眼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一样的清楚明白,要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个当然难。这个影像不是只是一个有形的,有时候是无形的,数息就是要让这个息清楚明白,在内心清清楚楚明白感觉到这里,气的粗短,冷热,细到什么程度,每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感觉也是所谓的影像,你如果只是摄心集中的话,这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
有分别影像也可能是抽象的理,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比较有实质的东西,后面会讲,是有事有理的,都是所观的境,所观的相可以是一切法空,可以是无我,可以是五蕴,就是你心中现的C,观的也是可以是抽象的理,比如说什么叫做身、受、心、法,观身不净比较具体,观受是苦,苦就稍微比较抽象一点了,观心无常,无常就很抽象,无常是一个抽象的道理,这也是所观境,后面会讲。
问:影像到最后是不管睁眼还是闭眼,都可以看得到?
师父:睁眼你当然看得到,闭眼的影像清清楚楚,影像是你依所缘相所造出来的影像,必须一致清楚明白。
问:我听说白骨观的时候,到最后是观骷髅?
师父:那个叫做胜解作意。
问:有的人说看到佛了,那种是精神错乱的看到佛?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具舍论里面有讲,从一个小拇指观脚掌,你不要观一个小拇指,然后开始观脚掌的时候出现一个腿,就不对了,总之你观什么必须要出现什么,乱来的那个就是错误的,就是妄想。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师父:不是,两个都要训练的,现在是在讲禅观,但是我后面会讲,他讲说你真正要禅观的时候,前面要具备什么他会讲,你要具备观你要先听经闻法,我刚好这里有,你要观,你必须要有,“文”就是闻思慧,要有“义”就是闻思慧,你必须要有这样的程度,你对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你必须要经过文然后到义,清楚明白了到闻思,这就是闻思慧了,你才能拿来作观,所以你要是对教法不明白你要观什么,所以为什么说内观不容易观,因为你对教法不明白,你对佛教讲什么都不明白,你到底要观什么。
无分别影像刚开始是要摄心集中,所以这个刚开始是要分开修的,一方面听经闻法,不断地听经闻法,另一方面平时打坐,不断地摄心集中来打坐,这种摄心集中方法很多,我们后面等一下讲所缘那些,我们会讲。所以师父一再强调说,你如果根机很高听经听到开悟,那个另外,但是师父说你来这边听经,师父只有一个期望,你听经然后打坐修行,两个期望,在听经闻法上面,,希望你在有生之年,能够闻所成慧成就,叫做正见养成;打坐,我后面会讲他的次第,希望你打坐从摄心集中一直往上,能到未到地定,如果你有生之年,慧能够到闻思慧,然后能够到未到地定,那很强了,那个你这辈子学佛足够了,几十年下来不枉费此行。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根机是怎么样,也不知道修行次第是怎么样,然后看到很多经典,那些经典描述的都是大菩萨,佛的境界,然后自己都认为自己行了,因为自己即是佛了,然后讲说这个这么简单,然后动不动以自己开悟了,或自己已经到达几禅几禅了,或自己已经到达非想非非想处了,师父不是说有些人打坐不到几个礼拜,发现身心泯然不见了,以为是不是叫开悟了,还早,还差得远了,所以为什么说要依这样的次第来了解,至少你知道你的程度到哪里,而不要未证言证,未证言证有两个,第一个叫妄语,是自己知道,还有一个更麻烦,第一个很糟糕,,第二个很麻烦,增上慢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没证到,自己以为证到了,他不是故意骗人,比如说他自己坐一坐忽然间几个礼拜之后,忽然泯然寂静,好像自己的身心都不见了,他说我这样开悟了,然后自己就到处跟人家讲说他开悟了,他不是要骗人,他是误解,这个叫做增上慢,为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没有的东西他认为有,为什么是慢,因为没有到那个程度他认为到那个程度,是一种慢,这种东西如果他错误的话,很难再修行了,因为他自己以为他开悟了,所以为什么说一定要这样清楚明白,这些禅修的对象是什么,缘是什么。
问:这个存不存在次第问题,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观是在后头?
师父:这个不是在讲次第的问题,这个在讲所缘的问题,是叫你缘什么,先要把所缘弄明白之后才能谈次第,你连缘什么都不清楚,,你要谈次第,他先告诉你缘什么,后面会讲次第。
第一个叫有分别影像,第二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什么叫做事边际,它分两个,事跟边际,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问:观无我无常这种抽象的东西的时候,怎么跟真实的东西连在一起?
师父:因为你必须要经过这样的次第,是不是真实的,你这个地方就要去了解明白,这个地方就经过不断地思辨,不断地讨论,甚至不断地辩论,就是在这个地方你就要去弄明白,不要在这个地方再来知道说,我这样的观念好像是错误的,这个地方就是要去弄明白,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就是要,尽量的听经闻法,把佛教的基本道理讲的是什么,次第是什么,这个地方就要弄清楚,你才能保证后面走的路是对的。
问:他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怎么去观?
师父:从理上,先去了解,因为你现在还没听经闻法,就是说没有把一些观念弄到很清楚,比如说无我的观念,这个观念会一直加强,或一切法空这个观念会一直加强,加强到一个抽象或直觉的概念,但是你现在不会有,不一定你是再来的那另外再谈,一般来讲现在不会有,因为你现在对什么叫缘起,什么叫一切法空都不大很清楚,也没有很确认到底真实的事实是不是这样,你都会有怀疑还不是很清楚,你怎么会有这个概念出现,当你有一天清楚明白确认,然后不断地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到最后变成一个直觉概念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现在没办法在定中作观,现在你所做的实物是一种摄心集中而已,是属于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不是修观,观抽象的东西因为很难,没错很难,所以刚开始都叫你从具体的东西去观,比如摄心,呼吸跟无我两个,哪一个比较容易集中,当然是呼吸,佛像跟缘起法哪一个比较好观,当然是佛像,当然也是难不是那么容易,这个后面会讲很多,你现在如果还有问题没关系,后面还会再讲,这个东西要一步一步来,所以你一定要一直来,不然你过一阵子,又会重复问师父同样的问题。
那个东西你是平时就要想的,不是在观里面去想的,前方便,你这个东西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去思考的,在观里面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观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因为那个时候你必须是已经养成一种概念、观念,而不是在观念还没养成还在思考,他是不是一切无常变化,我看到的东西都是这样吗,这个东西都是在平时听经闻法,还有平时在人事物上去观察的,那些复杂的思考不是在这个地方做的。
很自然而然你知道这样是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习以成性,正见养成的时候就变成直觉的概念,不需要再去思考,怎么观,瑜伽师地论后面会讲得很清楚,他是补充解深密经,他把观分得很清楚,怎么观,后面会讲。
事边际所缘,分两个一个叫做如所有性,另外一个叫做尽所有性,你看到这个如,就可以猜他是指真相真理,所以如所有性叫做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个都是一切法的共相,都是总相,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法的如性,一切法的如性就是本性,一切法的本性本然性共相共性,就是,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些都是,都是一切法的共相,缘起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缘起你看观他的相还是观他的性,观缘起性那就属于这个,观缘起相那就属于这个。
还有叫做尽所有性,这个尽就是所有的一切,指现象事物所有的一切,包括可以观察五蕴,十二入处还有六界或是十八界都可以,都是观察的对象,尽所有性就是法的别别的别相,各个法的别相,还有一个叫所做作成就所缘,叫做止观成就,是现证转依,这个所作成办已经观成了,这个至少到初果了,所以他叫做现证转依,转什么依?转阿赖耶,无漏种子成清净种子。我们后面会坐得更详细,所以你不要看到这里说师父,止观禅修这么复杂,那我能不能不要坐,还是说太复杂了,我就简简单单念个佛就好了,你要念佛也没那么容易,你不要以为修行是容易的事情,你不要在修行上怠惰,太复杂了我找一个简单就好了,天下没有简单的法门,就像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样的道理,天下绝对没有简单的法门。你要对治烦恼对治习气哪有简单的事情。
这四个因为他的特性不大一样,他是并列的关系,不是次第,因为他讲的东西不大一样,因为前面两个是从能分别的心,来谈所缘的状况,后面这些都是在谈影像。四谛、无常就是在平常就要去了解,因为这两个都是道理,蕴处界这个比较具体一点,但是就算是具体,这些道理你平时闻思就要去了解,文义里面你刚开始就要去了解,你不了解到时候你要观什么。
问:事边际,事什么,边际是什么?
师父:“事”就是诸法别相,诸法别相叫事,比如说蕴是事,处是事,界也是事,“边际”就是诸法的共相,穷究其边际,就是指无常,四谛,缘起,或是无我这些,都是诸法的共相,一个是诸法的别相,一个是诸法的共相,所以你看尽所有性是别相所缘,,缘别相,如所有性是总相所缘,缘诸法的共相或总相,诸法的共相总相包括无常无我四谛缘起,缘起性这些都是,别相蕴处界这些都是。细节上我们慢慢会讲,因为现在才刚开始而已。
所作成办就是止观成就,这个地方比较没有什么,因为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你只要止观成就就是所作成办。
2) 净行所缘(净治烦恼):五停心观
2) 净行所缘(净治烦恼):五停心观
1)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
2)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
3) 多痴众生因缘观:对治无智慧者
4) 多散众生数息观:对治内心多散乱者
5)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法业障重者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具舍论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退一步来说,这些都是禅观,但是我们退一步来说,这些你在平时的闻思上可以去了解,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你要知道他真正更精确的用功方法,是在禅修的时候。
然后多散众生叫做数息观,多贪众生就是贪欲很重的,不管你对什么贪欲,物质也好,感情事物也好,尤其是对治欲界的淫贪,这上次在具舍论讲得很清楚,这个叫作嗔怒,如果你容易暴怒的,脾气很差的,你当然可以修慈悲观,平时就可以熏修了,再来就是多痴众生因缘观,观因缘的缘起,数息,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数息,对治多散,但是要记住一点,他这个叫做别对治,有没有总对治,有,你修任何一种只要是禅观,都可以对治这些,只要是禅观多少都可以对治这些,只是说他有偏重的对治,有总别的对治。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9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同学们第一个,如果你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解深密经跟瑜伽师地论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解深密经他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解深密经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解深密经他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接下来的2),,3),,4),都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后面,2),3),4),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遍满所缘里面,只是瑜伽师地论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目录
所缘境事
1) 遍满所缘
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
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事边际所缘:
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
尽所有性:别相所缘,如蕴处界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解深密经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做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这个我之前讲过,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再讲,所以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有分别影像,我再稍微画一下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就叫做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做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第一个。
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就是无分别影像,如果做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做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第三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总相所缘,缘一切法的共相如无常无我,空,缘起,四谛,这些都是诸法共相,如果你这样子观察诸法共相的话,就可以断烦恼所以叫做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缘别相,诸法的别相,因为诸法有各式各样的种种,缘诸法种种不同的特性这个叫做别相,比如蕴、处、界,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然后处非处、缘起,缘这些法的不同的种种现象或种种特性,都是叫做尽所有性,你如果修尽所有性的话,虽然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相对的有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你修蕴处界这些,都有相对的伏烦恼的作用。
还有最后所作成办所缘,这叫做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什么叫做现证转依,什么是依?阿赖耶,在唯识学里面一切法所依就是阿赖耶,转依就是把染污的阿赖耶转成清净的,经过止观就叫做现证,止观成就,现证转依,这个就是遍满所缘里面所谈的。
2) 净行所缘(净治烦恼):五停心观
1)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
2)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
3) 多痴众生因缘观:对治无智慧者
4) 多散众生数息观:对治内心多散乱者
5)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法业障重者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净行所缘,很直接地讲就是清净我们的修行,或清净我们的行为,就是他有净治烦恼的作用,内容包括我们一般所谈的五停心观,叫做贪、嗔、痴、散、障,多贪众生修不净观,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尤其是欲界的贪,欲界里面的贪就是五欲之贪,什么是五欲之贪,哪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我不能说那不对,但是在佛教里面那个可以叫做粗五欲,但是佛教里面常常讲的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因为所有的贪都可以用色声香味触来分析,各各别开来的分析,所以我们对财色名食睡的贪,其实把它分析起来,是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所以你要记得佛教里面讲的五欲,他有分粗五欲和细五欲,但是一般真正讲五欲之贪是讲色身香味触,不是讲财色名食睡,尤其是欲界的五欲里面,有各种各式的贪,但是以淫欲之贪为主,是最重的,色声香味触都包括在里面;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脾气不好,爆怒容易发怒的,,脾气不好,容易起嗔心的;多痴众生修因缘观,对治无智慧的,让我们去了解事情有它的因果,不会倒果为因,倒因为果,多散众生,散就是心散乱,多散众生修数息观,数息是容易对治散乱的;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的,界差别观,就是六界,地,水,火,风,空,识,让我们了解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无外乎就是这些六界的组成,没有一个本质的我,所以不需要起贡高我慢,贡高我慢一般都是我执太重,自我感觉超级良好才会贡高我慢。我们修行要共勉,常常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要越能够谦虚,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真正把佛法听进去了,你要越能够谦虚,不要听经闻法才听了不久,懂了一些东西就以为我什么都懂了,这种慢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自以为自己非常好的,另外一种是无形中自以为,自我感觉修证修的很高,修行修得很好的,这两种都是很要不得,尤其是有时候还没有听经闻法,或还没有学佛就算了,有些学佛越学越贡高我慢,觉得我每天念了好几部经,我的咒每天持了好几百遍,所以我什么都比人家强,或是有些听经闻法听一听就说,你们外面那些都不懂,你们懂得都很浅,像我这种懂得深的才有办法谈那些,既玄又高又妙的东西;还有一种就是说他有在修行,但是他的修行没有真正修到心里面,他做的修行都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已,什么宗教行为,比如说他很努力地拜佛,诵咒,大礼拜什么拜都好,每天都磕好几个头,然后他就自以为我的修证很高了,我这一辈子可能可以得阿罗汉了,或自以为我已经是几地菩萨了,这种都是很要不得,这种都是多慢众生。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
问:界差别观,这“差别”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师父:界差别观就是每个界的不同,就是界差别,地水火风空识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他能够治贡高我慢,贡高我慢最终的来源,都是自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对我的执着,对我的执着更强烈发展出来,透出来就是对我这个身心生命,这个身心生命再透露出来,就是一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你修界差别观就是告诉你说,你这个无外乎就是因缘,就是六界所成的,没有什么好在这边起执着的,从这里就可以去破一点消漫一些我执,消漫一些我执自我感觉就不会那么良好,自我感觉很良好都是由这个身心生命,精神的和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是觉得我知识比别人好,我的修行比别人好,有的认为是我的外观比别人好,我高180几长得又高又瘦的又帅的,所以去到哪里都一副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所以如果你告诉他没什么好那个的,这个都是因缘法,这个东西会变坏的,六界所成的,内心也是一直在变化当中。
这些细节上要从平时的听经闻法慢慢养成,所以我说这五停心观,不是你今天听了明天马上能用,比如说什么叫做不净观,如果你不懂的话,你很难用,包括一个简单的数息,如果你对经教不了解,你很难用,所以等一下解深密经也是告诉你,要修这些第一步先听经闻法,养成闻思慧,我一再的强调,闻思慧非常地重要,听经闻法非常地重要。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的,其实业障重讲的就是普遍的烦恼重,我再讲一次虽然讲业障重,但是同学们要有一个概念,除非你的修证修为真的很好,不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六道轮回,每个人的业障都差不多,没有谁比谁好,有时候所谓的业障重,我们有一个主要就是烦恼障,就是烦恼比别人重,烦恼比别人重,就是我执比别人重,所以还是要听经闻法消弥这个我执,所以不要动不动讲我业障太重了,然后在那边自暴自弃,这个刚好跟上面的多慢众生,两个刚好极端的相反,一个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是一种障碍,另外一个是自卑,超级自卑,我都不如别人,我业障太重,人家都修的那么好,每天在那边唉声叹气的,这个也是一种障碍,这个叫做多障众生,这些都是一种极端的,多障众生因为烦恼重所以修佛的清净相,可以对治我们这种普遍的烦恼,不是特别的哪一种,就是普遍性的烦恼。
总的来讲不管你上面修哪一种,你只要能够有一点点的境界产生,我说正确的修行,正确的境界,一定两个作用,一个可以伏欲界的五欲,第二个可以伏嗔心,摄心集中当然每个都要,这里面每个都要摄心集中,只是特性不大一样而已,但是摄心集中到一个程度,这两个作用不管你修哪一种一定有,第一个,对治欲界的五欲,你禅修到一定的功夫五欲的欲望一定少,第二个,嗔心弱,不会那么强脾气不会那么暴躁,不会动不动发怒,这个就是五停心观,总的对治还有别别的对治。
问:念佛观就是多障众生,是自认为多障,并不是因为这个人老是坎坎坷坷,感觉到他的业障比别人重?
师父:是,有时候会产生这个状况,相对来讲可能会觉得有些人业障重,但就实来讲,还没修为到一定的程度,每个人的业障都很重,只是问题重在于说,谁的烦恼重,如果你不了解佛法,没有听经闻法,烦恼都很重,在这个状况之下普遍的对治就是修念佛观,所以相对来讲某些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谁业障特别重,但是就是来讲每个大家都很重。就好像说前面几个,相对来讲觉得谁的贪欲比较重,相对的显现来讲,谁的贪欲比较重,谁比较嗔恨比较重,都是相对性的,但是就实来讲其实,还没有解脱还没有真正的禅修功夫,这里面每个我们大家都很重,只是特性上相对来讲,哪一个比较明显一点。
我们刚开始是缘这个,取这个像然后产生这个像,到最后是集中在这个像上,我们刚开始一定是取这个,你真正在修定的时候是产生这个像,然后缘这个像,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修念佛,念佛不是嘴巴念,是修观想佛像,刚开始要拿一尊佛像,你不能凭空乱想像,因为你凭空想像会有什么问题,你凭空想像现在想的这一尊,等一下会想其他一尊,会不一样,所以你必须要拿一个具体的佛像,当然越具体越好越细越好,细节上我慢慢再谈,你到时候修的时候你刚开始观的是这个像,但是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你去观的时候,依念作意观的时候,到时候产生的其实是这个像,你后来修到遍满一切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外面这个佛像遍满一切,好像神通一样,一个你把他弄成好多个到处都是,不是,是这一个,是你自己的作意产生的,包括慈悲观不净观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那个叫做心所行的影像,我们后面还会讲更多,所以为什么前面讲有分别影像,心对影像做分别,无分别影像,心对影像不做分别。
3) 善巧所缘(契合正理)
3) 善巧所缘(契合正理)
蕴:五蕴
处:十二入处
界:十八界
缘起:观十二缘起的流转
处非处:因果相应,因果相合为处(理)
善巧所缘,所谓“善巧”的意思,就是在训练摄心集中禅定的善巧,前面重点在对治烦恼—五停心观,这个重在训练禅修,训练禅定的善巧,所以他有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我为什么这边写一个契合正理,因为这些的修行,都要符合佛教的教理跟正理,比如说什么叫五蕴,你一定要学佛听经闻法才知道五蕴,到最后养成一个概念,你才知道我怎么样依这个为所缘来修行,每一个都有他的细节,缘起这里是观十二缘起的流转,而不是观缘起的法性,如果观缘起的法性那就是如所有性,是可以解脱的,但是这里重在十二缘起的流转观。我稍微讲一下,五蕴就是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观察,十二入处,这个重在于我们心对外界怎么分析,十八界,就是十二入处加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还有眼识耳识鼻识到意识,加起来十八就叫做十八界;还有缘起观十二缘起的流转,处非处就是要了解因果相应不相应,这些都必须从听经闻法而来的,你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不符合道理的。比如说有人如果说,诵经很好,诵经绝对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你认为光诵经可以诵到开悟的,这个叫“非处”,诵经修集福德智慧训练一些,我们对经教认识,,可以,但是你如果以为说我光诵经就可以开悟,这个就非处,因为因果不符,他的处非处只要是因果不符的都是非处,不要以为非处就是一定坏的才叫非处,戒禁取当然是非处,我举例了好几次,比如说古代的人认为,我学牛吃草可以升天,那当然是非处,不符合道理的。
问:善巧所缘是不是就是遍满所缘里面,事边际所缘的尽所有性?
师父:是,一样的内容,我刚才讲说遍满所缘可以摄下面三个,只要不是如所有性的,都可以算是遍所有性,这些只要是诸法别相的,这个都是诸法别相,诸法别相都是事边际的事,都是遍所有性。等一下我会画一个图,让大家把那几个收摄起来。
这个是在讲禅修的对象所缘。
4) 净惑所缘
4) 净惑所缘
世间:观下地苦、粗、障+ 上地静、妙、离(六行观)
出世间:四谛、真如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还有离,离开下界的苦粗障,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他,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以后慢慢再讲,寻伺老实说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如果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慢慢讲,我在具舍论里面有讲,三禅的特性叫做一心离喜妙乐,所以你必须要舍离二禅的喜,因为你说喜很好,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你当然有殊胜内心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他你没办法往上,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你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师父:每一禅有每一禅的禅支,我以后慢慢再讲,你要是急的话你可以回师父的具舍论里面,师父在具舍论里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尤其是四禅讲得很清楚,每一个禅有他的禅支还有分别的特性,你可不可以检视你有没有到达未到地定,可以,未到地定一定有内心很强的轻安乐,你只要有那种轻安乐你就差不多,可以想说你几乎到达未到地定了,但是那种轻安乐,不是你在修的平时会生起的一点点,那一点点都不算,你说我怎么知道,你真的察觉了你就知道了,那个东西生起来你一定知道的,就好像说你肚子饿了,我东西给你吃,你吃饱了知道吗,你一定知道你饿了,你一定知道你吃饱了,因为这是生理的正常作用,我们禅定的身心作用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要判断,为什么你可以知道这些呢,因为都是听经闻法对经教的了解而来的。
所以这些禅修禅观的一些知识,都是佛陀教下来然后这些佛弟子学过来,然后把这个经验一代一代传下来,由这些你就可以去判断说,你到底有没有到达那种境界,而不是随口乱讲的,或是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开悟了得涅槃了,增上慢,很多是这一种的。
你要检视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有没有退步怎么检视,你不要以为神通多少,我修一修可以知道你过去未来,或是哪一个算命的跟你讲,如果以神通来讲那算命的都有修行,不是以我们知道别人特别不知道,或者是超胜的能力Super,natural,power,不是以那种的,简单一句话你去检视,你的贪瞋痴有没有减少,很简单,你的贪嗔痴减少了多少,我说过不管任何教派,禅宗密教念佛都好,你可以检视你的修行,贪嗔痴减少多少,你平时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我说你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不是问你佛拜多少,不是问你经诵多少,不是问你咒诵多少遍,我问你是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你说师父我念经念很多,我也念大悲咒,我说可以啊,但是你要知道,念这些有没有跟戒定慧相应,我说的是真实的,有人咒持越多脾气越差,持那些咒语有用吗,自己要检视,这个是经验之谈,不只是理论,有人以前人还不错学了佛之后怪怪的,到哪里都跟人家过意不去,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那这样学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你学佛你要减低你的贪嗔痴,真的你的贪嗔痴减低了你的心量越大了,你会给周遭的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和谐的相处。
所以跟各位共勉一句话,印顺导师说过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学佛有没有修行,一定要看在人事物上你怎么去对应,以前心量很小,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个,动不动跟人家吵架,动不动就在外面弄一身脾气很大,很痛苦,每天不管是从工作还是从哪里回来,苦苦恼恼然后complain抱怨,我那公司又怎么样,,我同事又怎么样,上司又怎么样,,哪里又怎么样,现在学佛心量大了,比较不会去跟人家计较那些,有些东西比较能够用智慧去处理,有进步了,你不要学佛越学越多,然后越造成周遭人的不便,弄到周遭的人怨声载道,有没有人这个样子,有而且很多,不过这个都是一个过程,一定要听经闻法把道里弄懂。
刚刚讲是欣上厌下,出世间的就是要了解四谛真理,厌离六道轮回的世间,欣求出离,这个叫做净惑所缘。所以当你去缘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这个叫做四谛真理,净惑所缘里面能真正断烦恼的。
子女对父母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深好还是不好,这个要分别来讲,所谓的不执着贪嗔痴烦恼少,并不是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人一般都是贪嗔痴烦恼很重,真正烦恼贪嗔痴少的人其实是很懂得感恩,因为心量大,心量越大的人越懂得感恩,越懂得知道人家对他好,所以我们要有一定的回馈或者去利益,所以我说有修行的人,他不会对社会漠不关心的,不然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讲经说法,那些阿罗汉也到处去度众生,所以这个要拿捏,感恩还有执着,这个中间里面你要慢慢去学习,去知道,什么时候叫做感恩和知恩回报,什么时候叫做执着,我告诉你原则是这样,但是你们一定要在听经闻法里面,慢慢慢慢去了解,原来是这个样子。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能真正感恩的人一定是贪嗔痴比较弱的人,感恩或者是烦恼执着重,你可以去分析,你可以去观察,他是真感恩还是真的很黏着,很固着,当然在我们一般的事相上,刚开始常常这两个会弄在一起搞不清楚,但是说一句话,这就是一种学习跟修行,至于怎么分别怎么观察,因为事相太多了,各式各样,甲这个叫做感恩还是叫做染着,乙这个,我不能一一地来分辨,而且你说拿一个例子,因为例子是你描述出来的,我不知道他真实是怎么样子,我必须真实去观察,然后我们才能判断他是怎么样子,师父在这边教你们的是什么?教你们是从听经闻法里面,所来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一步一步,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去运用,思考学习你才能知道的。
止观之不同所缘
止观之不同所缘
修止之所缘:无分别影像
修观之所缘:有分别影像
具所缘:
事边际所缘:
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
尽所有性:别相所缘,如蕴处界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止观的不同所缘,我们再来归纳一下,止观的不同所缘,修止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专门摄心集中而已,对影像不起分别,修观的所缘叫做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就是修观,就是对这个影像起分别,做观察;具所缘就是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就所缘,事边际所缘叫做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空,尽所有性叫做别相所缘,,如蕴处界,还有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但是事边际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都可以修止修观,因为是同一个所缘,比如说空,你修观可以用空,你修止也可以依空,但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以后我慢慢再讲。你修无常,诸行无常,你修无常,依无常为所缘是如所有性,你可以依无常修观,也可以依无常修止,所以同一个所缘,所以这样的所缘包括别相、包括总相,都可以修止修观,所以就这个真实的所缘对象来看,他可以修止又修观,但是就心对这个所缘,有没有分别的话,有分别只能修观,心对这个相无分别就是修止。
什么叫无分别呢?比如说我是依数息为主,如果你心摄心集中在这里,只是去感觉气的出跟入,清楚明白,感觉触的冷暖这些,摄心集中在这里而已,跑掉拉回来,跑掉拉回来,这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修止,所缘这里,这个地方叫所缘,我现在是依数息来讲,因为我们所缘可以很多种,可以是佛像可以是不净观,可以是其他的,因为师父常修数息,所以比较有经验可以分享一下,你叫我分享不净观我也没办法分享,当你缘这里到最后去观察息的出入,是有常的呢,是无常的呢,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有因而来,,无因而来,还是它是无常变化的呢,如果你这样去观察这个叫修观。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师父讲过好几次不要说没有印象,尤其是听过具舍论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天才,没关系,我们不是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有两个观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的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修定可以修到三界,心的境界,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忽然有人问师父说,师父讲的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还是禅定,基本上师父在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但是也有这种三界的众生,在具舍论的分别世间品里面,就讲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现在在讲色无色界,是在讲色无色界的定,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到地定。下面都是散心所以不能称定,到未到地基本上他是在欲界但是,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它摄属初禅。往上这些全部都叫什么,全部都叫定,所以定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心一境性,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三摩地,翻成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三摩地,那就是定,你们不要以为还有什么另外的东西,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色界的定有四个基本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色界的四个一般来讲可以称做禅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只有色界的这四个禅可以叫做禅定,你不要说无色界禅定,不对,无色界这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问:是不是不一定要到初禅二禅,才能证如所有性?
师父:如所有性,就根本的佛教教理来讲,一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就印度佛教传过来的基本教理来讲,你要证悟如所有性的话,真正要所作成就,止观成就,现证转依的话,至少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因为下面的散心没办法做观,后面他会有提。
问:念佛名号的时候,有时候佛像出来了,也是在修止不是在修观吗?
师父:不是,第一个,你念佛号集中在佛号上面不能出任何像,你念阿弥陀佛就集中在阿弥陀佛。
问:我念阿弥陀佛陀佛可以观阿弥陀佛的相?
师父:不可以,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好,你要观像另外再观,只能持名念佛,你要持名念佛,你就好好的持名念佛,因为你这样已经一心多用了,你要观佛像的话,真正具体的修观想念佛,一定要拿一个佛像来观。
问:佛像可以观起来吗?
师父:当然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拿那个佛像,有那个佛像你看了以后自己观想。
问:佛像观起来的时候,我还是在持名念佛?
师父:不可以,就不要了,这样才能摄心集中,你如果一边念一边观那个,那念的意义就没有了。
问:我观起来的时候呼吸还是正常的?
师父:那时候就跟呼吸没有关系,你那时候不要去管呼吸,呼吸还是正常,你的所缘注意力应该是在佛像上,对,包括你集中在这里的时候呼吸都是正常的,你不要以为你在这里的时候去控制呼吸,人家说修禅观的人修得好的话,呼吸是很长又细,你就吸,吸到没气,你又不是在练气功,摄心集中不在控制呼吸,呼吸要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自然你不要去控制他,快就快慢就慢不要去管他,只要集中在这里气出多少就知道出多少,气入多少知道入多少,冷就冷热就热清清楚楚,不管你呼吸快慢那是另外一回事。
问:这样听起来好像是我们六识集中一个?
师父:可以,你这样讲有点问题,六识前五识不管,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禅修是第六意识的事情不是前五识的事情,前五识是不要受其他东西的干扰,重点在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
开念佛机,你刚开始听可以,听完之后关掉,脑子里面要去缘那个声音,这时候不是耳朵吸进来的,这时候是你心的影像,耳朵吸进来的是这个东西,后来你观的这个影像,是你意识里面自己观出来的,所以我们重点不是在这个,当然这个重点也是要符合那些才可以,但是这个吸进来之后重点在这个,所以后来的禅修禅观比较重在这一个,这些东西是有规定的,规定的进来之后,就要变成是这个像了,你不要一放,一边听一边以为这样,,不行的,当然你如果是方便放个佛号,稍微摄心一下是可以,但是我现在谈的不是稍微摄心,我现在谈的是专心集中心一境性的修禅观,或修止观,不是散心的。
这个影像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像,可以是听到的,影像不一定是具体的一个像,色像,声像也可以,包括道理都可以,比如空,空难道是一个像吗,你不要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像,然后想成一个空间,不是这样,这样就错了,当我讲一切法空作为一个所缘,它是一个道理,无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从五蕴先观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你到时候透如所有性的无我,那是一个道理,缘起你可以观缘起流转十二支,但是到最后你要了解的是那个道理,虽然道理也可以做观但是这个比较难,问题是如所有性的话,你必须要观如所有性,才能真正的断烦恼解脱,如所有性的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平时的听经闻法养成闻慧,再来思慧才有能力,后面其实他都会讲。
为什么师父一直要强调这个呢,外面就是这样:要嘛学佛不注重禅修,要嘛就是有些人很注重禅修,问题是要禅修的时候,不是观念不正确就是贪快,好高骛远,所以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以为禅修很容易,以为双脚一合,眼睛一闭就叫禅修了,其实禅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看这多少内容在里面,后面还有不是这样而已,有多少内容在里面,你要先把这些先弄清楚,才有办法正确地修行。你们在提问题的时候师父会针对这个地方,因为有时候一个问题离这个不是很远,谈一谈,这个东西又引伸下来,那问题就很多了,就没办法拉回去了,所以有时候师父会看情况,我觉得跟这个有相关的可以用的可以讲,但是如果拉太远的师父可能就会告诉你说,我们把他拉回去,那些问题以后下课,或是休息你们都可以来找师父谈。
小结
小结:
1)从能缘心说:
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
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2)从所缘境说:
净治烦恼:五停心观、六行观
契合正理:
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
小结,,上次讲过,从能缘心说,有分别影像是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无分别影像是修止,心对所缘没有分别,至于怎么分别,下面会慢慢来谈,从所缘境来说,净治烦恼,五停心观六行观都是净治烦恼的,契合正理,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都是一些契合正理的。
所以我们大概来复习一下,整个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再来善巧所缘,最后,净惑所缘,就是这四种所缘,第一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最后一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有,如所有性诸法共相,尽所有性诸法别相,如所有性是诸法共相,尽所有性就可以包括蕴处界,可以包括下面的三种,如所有性三种里面也有一个,这样你们可以分得出来了吗,然后最后一个叫做所作成办。
有一个图你们可以去画画看,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指的是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叫做净惑所缘,净惑是断烦恼的他有两种,一是六行观,第二个,出世间的,有四谛,无常,无我,遍满所缘有四个,第一个叫做有分别,,,第二个无分别,第三个,事边际,,事的边跟际,第四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分成两个哪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我们来分一下,净行所缘还有善巧所缘这两个,其实都在修什么,事边际里面的哪一个,尽所有性,因为尽所有性在修诸法的别相,五停心观跟善巧所缘都在修什么,别相,,是属于尽所有性,所以这两个就是在尽所有性里面包含了,只是他把尽所有性讲个更详细一点而已,净惑所缘的六行观,他是在尽所有性里面的,因为他不是出世,他还是在修诸法的别相而已,出世间的这个呢,很明显的不用再想了,这个是这里的如所有性,这样都清楚了吗,除了有分别无分别这两个以外,下面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依他修无分别,依境来讲所有的这些境,不管是别相的,共相的,不管是边跟际,尽所有性或是如所有性,都可以作为止跟观的所缘,你可以依同一个境,不管他是世间的境或是出世间的如所有性,可以依他修止又修观,里面只有有分别跟无分别这两个比较特殊,他不是就所缘来谈的,他是从心的作用来谈心怎么对所缘作用,他不是谈所缘本身的事情,他是在谈心怎么对所缘起作用,起怎么样的作用,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以下这些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或者是无分别,举一个例子,,数息,你当摄心集中在这里的时候,你都不要去分别他,只是很集中注意这里,感觉不是去分别,感觉气的出多长,入,你不要去管多长,多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知道每个气在出的时候你都感觉得到,多长不管,冷跟暖你要明白的感觉,数息是什么所缘?尽所有性,也是无分别影像,又是什么所缘?净行所缘。但是你在修观的时候,你开始修慧观的时候你依这个数息,先依息,息的出跟入,他是无常的,息是没有实体自性的,息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然后依这个息,再修息摄属于色,观色的无常性,空性,当观这个息的无常性空性的时候,这个叫做如所有性,有分别影像修观,有分别,因为你去分这个是何所从来何所从去,是无自性的吗,还是有自性的,当然这时候你不能去思考这些,这时候一定要知道息是无自性的,你去谈一切法无自性,你去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时候,一切法无常的时候这个是如所有性,是净惑所缘里面的出世间没有错。
问:做观的时候还属不属于净行所缘?
师父:不是,他这时候叫做如所有性,净行所缘的时候他只能是修止,当你有分别的时候,而且你去分别他,无常无我的时候,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当然净惑所缘也可以修观,但是那种观是世间的观,不是出世间的观,但是那种观刚开始观的时候,是一种观,但是不我们一般讲的止观的观,止观的观一般来讲,慢慢从观世间法要配合出世间才可以,你刚开始也是可以观一些世间的,但是到最后真正在观的时候,必须配合出世间的才叫做观,所以我们在谈观的时候,一般都是配合慧学上的才叫做观。但是你说在某些时候比如说这种六行观,还有净惑所缘的五停心观,这种一般叫做修定的观,一般在止观里面这是摄属于修止的。当我们谈观的时候,一般会比较界定在慧观上面的。
问:十二入处怎么观无分别影像?
师父:一般来讲十二入处是一个道理,你集中在这个道理上面,你不去分别他,你只是摄心集中而已,因为这是一个道理,你这摄心集中在这个道理上面不去分别他,是无常无我,还是眼对色是怎么样你不去分别他,那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问:是不是意味着要修无分别影像,最好是在有分别影像基础上?
师父:不能这样子说,因为无分别影像重点是在摄心集中,有分别影像是在慧观上的分别,他只能说心的作用不一样,你讲的不是没有道理,这两种基本上,你都要有一定的佛学概念跟基础,你没有佛学的概念跟基础,你不知道什么叫十二入处,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二缘起,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八界,这时候你止观都没办法修,因为我们必须要有闻、思,然后有思的时候,再配合止到未到地定的境界,这两个配合起来才叫做修,所以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针对心对所缘的作用,是指心对所缘这个影像的作用,这个像到底是怎么样,他是十二入处,是五蕴,到底是什么,你必须平时在闻思上面下功夫才可以。
如所有性要另外做慧观,比如说五蕴,你观五蕴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一种善巧所缘而已,你观色,色自性,质碍性这样子观,然后依色,比如说色里面的息,你光摄心集中,你不去分别他,色是到底无常无我的,如果你这样子观你就是做无分别影像观,是修止的,进一步如果你依色,观色的无常性无我性,这个就叫做观,这时候就是有分别影像,是观色的如所有性。师父再讲一次一般我们谈观的时候,谈毘婆舍那的时候,他比较重在慧学上的观察,重点都是在观如所有性,一般会比较界定在那个,而比较不着重在我们一般讲的这种,六行观或境行所缘,这个东西一般来讲都是摄心作用而已。
如所有性真观成的话,当然成就初果,叫做现证转依,当然没那么容易,你要从持戒修止,然后慧学上要闻思,然后两个去配合,配合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你这样就可以,可能无数次的千百万次的一直做,但是我说,这辈子如果你能够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上,你能够修到思所成慧,止能够做到未到地定,那你这辈子学佛很成功了,你不要以为思所成慧很容易,我讲过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学佛要运用在对人对事上面,你要到思所成慧那不得了了,经上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那不得了了,思所成慧成就,你待人处事一定都是,会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待人处事,你的行为也绝对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行为,什么叫做无我无常的行为,我说相应不是你真的证到了,少执着,少贪嗔痴,不会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些计较那些,不会动不动心眼很小,不会动不动脾气很大,心量大很多事情会替别人着想,不会自以为自己感觉多良好,在行为上也绝对符合五戒,饮酒呢,你要是能够符合无我的态度,你如果能够在贪嗔痴上减低的话,你为什么还要喝酒呢,你喝酒的目的到底是怎么样,杀盗淫妄更不用讲,你怎么可能符合佛法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还会去造那种贪嗔痴的杀盗淫妄,杀盗淫妄的来源无外乎是贪嗔痴太重,贪嗔痴太重无外乎我执太强,又加上你有未到地定的能力,那当然能够伏住你很多欲界的烦恼,所以这个就是修行,至于你两个要怎么配合,理论上告诉你怎么做,你可以去操作,但是你不要以为我这样修了两三年,我就可以开悟了,没那么容易,开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不是挂在口头上讲的事情。
问:在观的时候过程当中,是不是只要加一个念头就可以了?
师父:一个简单明白的念头,不是太详细的分析,太详细的分析都是在平时闻思上面去做的,你到观的时候也是观同样的东西,但是不是在那边分辨,比如说一个无自性、无我,比如说你观五蕴无我,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五蕴无我一个概念,一切法无我这样一个概念,不用再去分析,是我吗我从哪里来,不是这样子,这个都是平时闻思的时候必须要去训练的,你真的到养成的时候,就是一个概念。
问:念头一直都存在,那剩下的念头应该是什么?
师父:不是念头,是观念。
问:观的时候先加一个念头我要观,加了这个念头之后,我就不再有我要观的念头?
师父:要,要,要。
问:所以我的心念是一直要有?
师父:一直要有所缘,所缘都一直在,这个所缘,,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不可能没有我要观,还是要作意,所以禅修的过程一定是有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一定要一直作意,没错,我后面会讲什么叫心一境性,一直要作意,不用作意,那个都不对,无相,不想任何东西,那个都是错的,你从瑜伽师地论,任何所有讲禅修的经论来讲,一定有这个影像,先有这个所缘,然后有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都是这个样子,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有心,无分别只是心摄心集中无分别而已,不是没有心。
问:如果我们一直在作意的话,我们须不须要明了能作意的这个东西?
师父:不用管这些我后面会讲,后面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这个我后面会讲,你只要摄心集中,有心对所缘就好了,你不要再去管谁在作意什么,那个不是这时候在用的,禅宗的那些观念是在慧学上,平时就要去熏修的,谁在观,谁在什么,那种打念头啊,那个都是平时闻思慧上面要去用功的,不是在这时候在用的。
观的时候还有其他念头冒出来,那个念头就不对,那就是妄念,任何念头跑出来都是错的,“心一境性”一定要记住,等一下我还会讲心一境性到底是什么。
“处非处”就是合乎因果道理的,不合乎因果道理的叫做非处,但是这种因果道理平时就要熏修了,不是禅修的时候再来,禅修观的只是一个观念而已。
二、止观的修习
1、闻所成慧
1、闻所成慧
1)对像:十二分教
契经(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
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
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
讽诵(gatha):由应诵(geya)再分出
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很多运动可以做为什么偏要选择游泳,这个道理都可以救人包括自救。
你说一切空,所以不要执着,所以可以游泳,有人说不要执着为什么一定要游泳。以前出家人游行碰到河不会游泳怎么过去,大河可能有渡轮,小的你又怕过去淹死,那你就要会游泳。讲不可以的有没有人要说明一下,比丘有三千威仪所以游泳不合威仪,也是一个道理,不管对错我们现在就是讨论,基本上是这样子。佛陀当初是规定可以游泳不可以戏水,而且游泳必须要学,因为古代又不像现在那么方便,你哪一天被水流了,你不会游泳,你会游泳至少还有一个自救的机会,还有生存的机会,你不会游泳,那就两眼睁开准备投胎,你会游泳,就算会死你还是可以有机会生存,还有就是刚刚讲的,你要过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难道你就待在那边吗,所以基本上是可以游泳,但是不可以戏水,戏水就是两个人在那边喷,玩,那个就是真的不符合威仪。
我刚刚是谈到说法制戒因缘,为什么会制这个戒呢?因为刚开始大家都不用有什么问题,因为你要过河很自然的,古代的生活就是我要旅游,要去游行,我就必须要学会游泳,这很简单的事情,后来为什么要制不可以戏水呢,因为就是有一堆年轻的比丘,可能二十出头,童心未泯,然后在河边洗澡或是游泳的状况下,在那边戏水你喷我我喷你,两个抓起来丢进河里面在那边玩,结果被居士看到了,居士就觉得这样太没有威仪了,就跑去跟佛陀讲,佛陀想这是对的,所以佛陀就制定,可以游泳不可以戏水,合理,这就是制戒的因缘;还有一个因缘就是提一下,你们不要想说不公平,因缘就是这样子,为什么男众可以七进七出,出家,男众可以七次出家,第七次再还俗就不能再出家,女众只能有一次,因为他当初有一些因缘,有一个比丘他的修行状况非常好,佛陀知道他可以证阿罗汉的,但是由于过去生中某些因缘未了,所以有一天跑来跟佛陀说,我父亲生病很重都没有兄弟姐妹,自己孤孤伶伶的,我必须要回去照顾他,我能还俗回去吗,佛陀说好孝心很重要,还俗回去,病好了,回来了我就出家了,然后过一阵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佛陀就说可以,因为他有这种根机,第七次回来的时候事情了了,证阿罗汉了,所以就有这样子的一个因缘,因为那个因缘所以佛陀说从此以后,男众七次,女众一直没有这个因缘,没有人说我家里什么事,没有这样的因缘,所以就一直没有这样子,他就是依因缘,所以这个就是告诉你,因缘就是说法制戒的因缘,比如说法,佛陀会遇到什么事情,佛陀就说有什么事,我就告诉大家,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个法应该是怎么样,就会有这样子的因缘。
问:律是不是都属于说法制戒的因缘?
师父:不一定,这里特别是指说法制戒因缘,后来的律有专门的谈律的,他也会讲,但是这个地方特别是把那一些故事,全部类集成一个特别的类别,所以他有些类别是重复的,只是这个类别是特别把说法制戒因缘的故事,发生某某事情,把他类集出来,然后成为一个部类,所以很多律里面可能有同样的故事,经在某些里面也有同样的故事,阿含经跟律里面有些故事是重复的,律不能说是在阿含经基础上,律跟经不一样,等一下后面讲,“律”是专门在规范比丘还是比丘尼僧团,还有一般居士的行为,或是说僧团应该怎样出家怎么样受戒,专门谈这些的,有具体重点在于这些规范应该怎么做的,但是这个说法制戒因缘重在于谈因缘,他没有特别谈说你应该怎么出家,应该...,没有这样子讲,不重在那边。所以我说他很多地方故事会重复,故事有时候会重复的。
所以印度祖师讲一句话很重要,比奈耶因缘所显,比奈耶就是戒,因缘所显,谈戒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知道他当初制戒背后的故事,跟用意到底是什么,就是他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所以很多真正要研究戒律的人,他一定要去研究说法制戒的因缘,他不能死死的说,这一条可以,这一条就不行,问题是佛陀没有说不能抽烟,难道就可以抽烟吗,那当然大家知道社会习俗是不应该的,嚼槟榔也没讲,如果今天师父嚼槟榔嚼的嘴巴红红的,你觉得怎么样,这当然在社会规范里面是不符合的。
所有的戒里面除了杀盗淫妄是性戒,其他都是遮戒,性戒是最严重的,杀盗淫妄不管任何人,从居士,到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都是最重的,当然细节上我们可以再谈,因为他是性戒,所谓性戒就是,他本身就是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以后谈戒我们再谈。
自救的时候杀人,这细节上可以慢慢再谈,因为这样谈又在谈戒律了,因为现在在谈十二分教不是在谈戒律。
譬喩: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
本事:因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
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
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
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
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
譬喻,他叫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很多大乘经就是在譬喻里面,他在谈佛陀还有佛弟子还有菩萨,在过去生中他们有怎么样的菩萨大行,怎么样光辉的事迹,很多大乘经,就被归纳到这个里面来。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具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解深密经-10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专门在谈修止观的,分别瑜伽品有一个很特殊的状况就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几乎把分别瑜伽品里面的很多经教,绝大多数都引到瑜伽师地论里面去了,解深密经里面没有解释很清楚的地方,瑜伽师地论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说,所以很多地方我们会相对的引用,瑜伽师地论来说明,就针对止观或唯识的部分,如果加了解深密经其实相对的也看了,具舍论这个重要的部分,有关于修止观,所谓的修止观,我们就是一般所谓的打坐,打坐以修止为主,当然有了止之后你才能进而修观,但是如果你要修观的话必须要有什么慧,你要修观你必须要有什么慧你才能修观,不是见道位,见道位你已经开悟了,闻思慧要有思慧,要有思慧当然要先有闻慧,要有闻慧,必须要先听经闻法了解佛教在讲什么,你这样子才能进而去闻所成,然后思所成。
所以我再强调一下,佛教的基本修行无外乎就是戒定慧三学,佛教的修学绝对离不开戒定慧三学,戒当然就是持戒在家人以五戒为主,重要的戒包括一些习气这些都要调整,这个不是我们的重点,当然这个有空我们可以慢慢讲,“定”,要修止,止是修学的过程,定是到一定的程度,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才能叫做定,止开始摄心集中叫做修止,修止成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你才能修观。慧学的修学,首先听经闻法要养成闻所成慧,闻所成慧进而思所成慧,到最后把这两个,慧--思所成慧,定--未到地定,把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叫做“修慧”,修慧是一个修习的过程,修慧成就了叫什么?修慧成就叫做现证慧。现证慧在大乘至少要到初地,到了三乘所共或者是小乘叫做初果,到了现证慧,已经是开悟的圣人,断了根本烦恼。
这个是一个修行的大体系,所以我说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你说师父我现在诵经拜佛念咒,跟这有什么关系,诵经拜佛念咒这些都可以当成戒定慧的辅助,可以增加你的宗教信仰跟宗教情操,诵经也可以稍微的摄心,但是没办法真正修止,可以大方向的摄心,诵经也是修慧的前方便,当你不懂金刚经的时候,没关系!我先诵先背起来,但是难道诵跟背就是目的而已吗!不是,他只是前方便而已,就是修慧的前方便,像我们以前读论语或三字经,还不懂的时候小孩子先把它背起来,以前国中的时候要背论语背三字经,难道论语三字经目的是叫你背起来而已吗,不是。接下来要了解,你慢慢去信受去了解就是闻所成慧,佛教的经典也是一样,佛教经典不管教你诵经背经,到最后,你还是要了解,了解之后,要怎么去做,所以师父讲过:佛教的任何经典无外乎,是生活的指导手册,他的神圣性在于正确的无误的,自他和利的指导你在生活上怎么去生活,这个都是佛教经典的用意。
现在我们在讲分别瑜伽品的时候,这是在谈定跟慧,在谈止观,当然思所成慧跟修在这个阶段叫做止观相应,这个地方叫做止观相应,修所成慧的时候这个阶段,止观相应叫修慧,现在我们来谈既然要谈修定跟修观,就要谈所缘,谈修定修观就要谈所缘,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列出四种所缘,瑜伽师地论把所有的所缘归纳成四种所缘,我们来复习一下,不要看笔记,先不要看,一看就失去了训练你记忆力跟脑袋的机会了,当然看笔记是一件好事情,你有好习惯你说马上要查,,好事情,但是相对来讲你碰到什么先不要翻,先去记忆先去想,想看看那个到底是什么,我相信你刚开始一定一片空白,静下来慢慢的呼吸,什么所缘,慢慢去想,,真的想不出来了,你再去看笔记,,训练,第一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净行所缘,第三个善巧所缘,第四个净惑所缘,修定所有的所缘都包括在里面,遍满所缘有四种,第一个叫有分别影像,第二个叫无分别影像,然后事边际,再来所作成办或所作成就都可以,有分别影像是修观的,无分别影像是修止的,事边际有两种,,,哪两种,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观诸法的共相,叫如,,观诸法的如是,什么叫如是,缘起的无自性缘起的无我,缘起的无常,苦,诸法的实相叫做如,尽所有性,诸法的别相或者是诸法的自相,所作成办,就是这边的现证转依,净行所缘是什么,五停心观重在修止,但是他也可以修观,他修观的话可以观他的自相,也可以观他的共相,所以刚刚讲到这里,事边际性他可以修止又可以修观,这个净行所缘是五停心观,五停心观你可以重在修止,也可以重在修观,五停心观是一个对象,你可以依这个对象修止也可以修观,如果你修观的时候,你如果是修他的自相观,那就是一般所谓的五停心观,是修他的尽所有性,但是如果你依五停心观的任何一个,你依他的任何自相透到共相去的话,他是在修他的如所有性,那是出世之观不是世间观,世间观都可以修止都可以成定,都有降伏烦恼的能力,如果修如所有性的出世间观的话,那就可以根本地断烦恼,简单的讲是这样,但是中间的过程跟训练,是还有一点复杂,但是大体上就是离不开这样的一个原则,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这两个其实是有些重复的地方,但是你只要知道这个是在降伏烦恼的,这个是在训练定的技巧的,净惑所缘也是两种,哪两种,,世间,,出世间,世间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出世间就是观如所有性,包括四谛无常无我这些是可以断烦恼的,我们整个的修行还有修定就是这个样子,未来其实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解深密经引用还有瑜伽师地论的解释,他在很多地方讲的蛮细的,但是师父在这个地方,不把所有的五停心观很多细节上,不谈,因为有些地方用不到,但是我会谈的东西原理差不多,为什么师父说有些地方用不到,比如说:不净观,依现在的社会来讲很难修,老实说他的过程还有他的传承,还有修法,当然书里面都有记载,但是第一个环境不允许,现在的环境哪里让你去看死尸,第二个没有实际上的传承,你说到南传或许有可能,但是现在的社会很少在修不净观,所以这个地方他谈得很细,我们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也可以,但是实际上知道就好,如果要用的话,真的要有修行上的传承才有办法,而且就经典上的记载,不净观修不好,出差错,讲简单叫走火入魔,现在语言叫做后遗症很大,所以师父这里讲的会比较重在,师父常用或是教你们的数息观为主,我会依数息观为例子把里面所有的东西,讲详细一点。
以后师父会用数息观,偶尔会用慈悲观来谈一下,但是大部份以数息观来谈,这是谈所缘的大部分理论是这个样子,比如说尽所有性的五停心观我们有数息,有不净,有慈悲观这些,在善巧所缘里面有蕴处界,其实在修蕴处界的时候,包括在修缘起十二有支的时候他讲得很细,但是这些东西不管他讲怎么细,其实就是基本的教理,你对五蕴是什么要清楚,不然你没办法做观,所以现在就讲到了,理论懂了之后接下来,他告诉你,你要先开始听经闻法,他不是一下子叫你开始修,他列出了一个条件,他每次在讲观的时候不管讲什么观,他都叫你先听经闻法,然后听经闻法的时候他会告诉你,闻所成慧是怎么样,思所成慧是怎么样,修所成慧是怎么样,他每次都会强调,闻所成,思所成,都一直这样地强调,所以刚开始解深密经里面所缘讲完之后,他告诉你要听闻佛法,他列出的是三藏十二部,三藏十二部我们上礼拜才讲,虽然他讲的十二部里面,他有广有狭,但是你要记住一点,他的用意无外乎就是叫你多听经闻法,而且不限于哪一部经,记得,他讲三藏十二部,他没有叫你只是听闻哪一部经就好了,他希望你广学多闻多听,然后把佛教的重点抓住,然后慢慢去熏修,慢慢去熏修的过程当中,第一个当然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之后第一步养成闻慧,养成闻慧,师父常讲的就是说,有一句经典师父很喜欢引用的叫做: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就是你已经具足的正见了,正见增上,,你已经立足在正见上面了,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你知见很强,观念很正确了,你大致上不会做什么太差劲的事情,这是基本教法的东西。
目录
闻慧五相:于经教
闻慧五相:于经教
善听:专心谛听
善受:受持
言善通利:读诵、解说
意善寻思:思考
见善通达:知见
解深密经,继续来讲,你对三藏十二部开始听闻修学的时候,第一步要养成闻慧,他说闻慧五相,要怎么养成闻慧,第一个善听:专心谛听,这个善当然可以包括范围很大,包括你学习的技巧,你听经闻法的用心跟态度,你学习的技巧还有你听经闻法的态度,成佛之道在闻法趣入里面,印顺导师写得清楚讲了好几个,听经闻法所必需要注意的,还有必备的态度,首先你听经闻法要专心当然,再来就是不要一开始有偏见,你不专心的话就好像一个碗有漏洞,漏洞你撑不了水,水一进去就漏了,不专心,再来不要一开始就抱持有偏见,不要一开始,我修禅宗的我来看看你怎么讲,我告诉你,如果你抱持这种态度,你学不了东西的,你会不会觉得师父是在开玩笑的,不是,真的是有人跟师父这样讲,听了很久以后来跟师父说:师父,对不起!我说什么回事,两年前我来听经的时候,我就是抱持这种态度,你听经闻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你不要抱持说我来看看你几斤几两,你要抱持着我是来学习的这种态度,你也不要抱持我是修什么宗,我是净土的,你要是抱持着净土就是,反正我就是往生净土就对了,一句佛号我就是修净土就对了,当然你可以修净土,没错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抱持一个态度就是说,如果我把这些基本的教法,听懂了弄清楚了,在这些教法的基础上再来修净土,你事半功倍。你不要抱持着说,需要听经闻法吗,人家不需要啊,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好了,那我告诉你你来这边没有意义,真的没有太大意义,也不要说我是大乘的,顿教的,我是圆顿的,你这种次第,这样子根机不是很好,如果你这样的话意义真的不大,你是密宗的,我用一些仪式,,师父怎么都没有讲仪式,这些仪式很重要啊,我都常常灌灌顶就好了,怎么听这么多呢,灌灌顶就开智慧了,如果你这样的话,我没办法帮你灌顶,你就找能灌顶的去灌吧。其实你们到任何寺院都一样,如果你今天觉得真的很不相应,我的建议是那你不要去,你不要去了,然后又不很不相应,然后师父讲了心里又在那边很多偏见,很多成见,在那边摇摇晃晃的,真的浪费时间。
所以听经闻法的一个专心谛听,第二个不要有成见,再来要有恳切的心,我的恳切的心就是说,你要明白你听经闻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然如果你觉得我只是来听听看也可以,方便吗,但是你听一阵子之后老实说,你一定要有一个心态就是说,我是真的觉得佛法可以解决我本身某些问题,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文化很深的一部分,不只中国文化,包括南传、西藏都是,那么多古代的圣人一定有他优点的地方,我想来学,要抱持这样子的学习心态,有这样子的热忱,老实说,有热忱没热忱,你的学习真的效果差很多。我在大学教书,教一教后来,他们不是都有evaluation(评估),我以前不太会去看,但是偶尔翻翻看一看,每次的状况都不太一样,2011,2012,2013,教的时候,我觉得那时候学生不错,就是很用心,都觉得说,要听这个老师的,不管多难一定要用心听,但是这次我发现一个很好笑的问题,evaluation,(评估)都会自己给自己打分数,你这个课你觉得可以拿多少分,有学生写C,,或者是写C+,会有人自己预期自己拿C,我就觉得非常纳闷,后来我看了一下很好笑的状况,把自己打B或B以下,都会批评:这个老师教的不好这个...,这个次第不对那个书什么都不好就对了,但是你给自己打A或是A-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保持着非常正面的,觉得说他可以学到很多,觉得考试很难,但是他可以训练,觉得五十分钟的期中考,他要写十个名相,四个申论题,很多,,我知道很多,但是每次学生跟我讲很多的时候我就说,我外国人我当初都可以学了,你本国人为什么没办法学,他就没办法讲什么。所以我发现说,给自己有一些期许的人,他真的会用心去学,一开始就说我学不了,我来混混就好了,他就真的不会用心去学,他写自己C+,他最后真的拿C-或C,把自己定义在A,他到最后真的是拿A或A-,因为他是真的有期许愿意来学些东西的,然后到时候他都会认为说我学了很多东西,很值得。我们这边不考试不打分数,但是我希望自己给自己一个期许,这个就是谛听善听,这个善包括的条件跟因缘太多了。
听经闻法我再重复一个特性,刚才师父讲了几个,还有一个熏习,听经闻法重熏习,你不要说我听过了,为什么菩萨戒里面有一条说方圆五十里内,如果有人听经闻法,你不去的话犯菩萨戒,那我不敢受了,不然我搬离师父远一点,我搬到南部去,不然师父常常在这边讲经,我又不去,其实他的意思不是真的犯了什么大戒,重点在于因为我们听经闻法的学习,不是一次两次,是一种熏习,不断的听,不断的熏进你的内心,不断地慢慢增进改变你的思惟模式,我成佛之道讲三遍,有些听过了就不用来了,有些还真的有跟师父讲说,我每听一遍,感觉都不一样,每听一遍心得都不一样,当然你没用心的话你不大会不一样,你用心十年前听成佛之道,跟十年后听成佛之道真的差很多,所以听经闻法首重熏习,态度不要有成见,专心,然后再来就是,首重熏习,所以你不要嫌师父啰嗦,又重复了几百次,四种所缘我至少重复十次应该有,这几个礼拜至少重复十次。
善受:受持,就是你要有一个心态,你学习的这个东西是要拿来用的,而不是只是来听听而已,以前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时候因为刚进去大家都外行,就算在外面学多久你进去佛学院,那个真的是走出象牙塔,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什么叫做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因为很多人会觉得我当居士的时候,读得够多了,进去佛学院一看,怎么我全部都没有读过,因为佛法大海你在外面如果,没有真正有系统的,有时间的去学习的话,你读的、你懂得其实都是一点一滴而已,所以叫做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以前还没进入佛学院的时候,要考试然后以为自己懂很多,读了很多了,结果进去发现什么都不懂,那时候就很高兴大家就猛K,猛读,这么多读读,到最后有一个现象,大家读来聊天,聊天的时候好像一副什么都懂,你天台也懂,你也读过华严,导师那些书你全部看完了,谈啊聊啊,好像什么都懂,后来再过几年之后才知道,原来那时候只是过程,很多时候都是读来做聊天话题,深怕在聊天里面你会觉得,人家怎么都懂我怎么都不懂,聊天都没有话题,拿来聊天茶馀饭后的话题,但是不是这样子,学佛是要受持的,是拿来生活上运用学习的。
言善通利,言善通利这里有讲到可读诵,重点,语言的表达跟了解,这个他列出来的,这个是注解,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言善通利,语言的了解,从言善通利这边,就是告诉你,你要听经闻法,你不能不读书,你不读书没办法达到言善通利,当然不是书的读得多你就一定懂,我是说,你如果能读书到一定程度的话,学习起来比较方便。我再退一步来讲,我问你要学习佛教,是懂中文方便学还是懂英文方便学,当然是懂中文方便学,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经典,我不能说大部分,是很多,当然也有藏文有梵文,但是大乘佛教的经典绝大多数,汉译占最多,我讲的正确一点,大乘佛教的经典,汉译占的最多,包括原始佛教的经典,还有阿毘达磨的经典,汉译佛教跟南传佛教比例一样,我再讲一次,,就语言经典来讲的话,阿含经还有阿毘达磨汉译的量,跟南传差不多,就大乘经典来讲,当然南传就不用谈大乘经典,就大乘经典来讲,汉译的大乘经典比藏译还多,也比梵文还多,为什么比梵文多?失传,流失,但是在中国,中国人有保存资料的习惯,也有烧毁资料的习惯,但是也有保存资料的习惯,对历史的记载非常热衷。但是印度不注重历史的记载,印度人很注重宗教性,不大注重历史性,我再讲一次,印度人很重视宗教性,不大重视历史性,所以经典在印度非常容易流失,那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梵文的经典所剩不多,就大乘经典来讲,我所了解的大概,汉译跟藏文三比二,汉译三分,藏文两分,三比二的比例,汉译的经典比较多的是在:初期和中期的大乘经典;藏传经典比较多的是:中期还有后期的大乘经典;密教经典当然是藏传最多了,但是我刚刚讲的是大乘佛教我没有说密教,密教经典当然是藏传最多了,但是比例上如果是大乘经典,汉译的最多,所以从整个大体上来看的话,整个佛教整体来讲所有的经典经论的话,汉译经典占的是最多的,
再来谈律典,古代在印度有好几个部派,每个部派都传律典,南传只传分别说系的他们的上座律,西藏大部分来讲只传,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汉译五部律都有,而且很庞大,所以你要研究律典律制的话,还是要研究汉译,当然你能通藏文能通巴利文那是更好了,所以我说言善通利重不重要?重要!很多洋人跑来说,Venerable,你有在讲经,我说有,我能去听吗,我说谁都欢迎,你听得懂中文就来,他就说那没办法,什么时候要开英文课呢,会,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所以这没办法,言善通利。我现在讲普通话,中文不是只有一种语言而已,我现在讲普通话,你来这边听得多多少少,就算不是很通,你多多少少,总得要听懂一些普通话,当然有些其他地方的法师,像台湾有讲闽南语,广东或是香港讲广东话,你如果能懂那当然就好了,你说言善通利重不重要。
这是我的经验,如果不懂中文学佛法是很痛苦的,不只是你的经验,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尤其你是更有这种经验。愿除“三障”诸烦恼,不是“三藏”,他讲的没错,语言产生的问题,确实是很痛苦,有些说,怎么办我会讲会听,但是看不懂中文,那问题也是很大,所以言善通利,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学佛真正要学听经闻法到一个程度,说法的人意言跟语言都要通,你听过师父讲意言跟语言吗,意言跟语言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意言跟语言是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什么叫做意言?我们语言要表达之前先要有意言,就是内心有一套系统,你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你要随着这个系统,还有次第,有了这样的系统在内心以后,然后才借由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在内心形成的这种语言概念,意言有时候又叫做语言概念,有了这套语言概念之后,接下来才有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不管你是讲经的还是听经的,如果这两个产生了问题,那么你听经闻法就有很大的困难,就不叫言善通利了,什么叫做意言有问题,如果语言不通,或者你对某种语言,我讲国语或普通话,但是你对普通话不是很熟,你有可能会误解,而且误解的机率比一般人大,连你听得懂的都会误解了,更何况你听不大懂,七七八八的,可能就会有误解,还有意言,有很多说师父你讲的这个每个字我都懂,你讲的中文每个字我都懂,但是听进去之后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就是说在意言上,他没办法接受师父的这一套系统,你要慢慢习惯师父讲的这一套系统是什么,因为每一种学科都有他的系统,你学电脑是不是要有一个系统,你要学电脑我不是说电脑里面的系统,我们去学习了解电脑的这一套系统,你学医学也是一套系统,你学音乐也有一套系统,你要进入这一套系统那不是语言的问题,而且有时候牵涉到意言的问题,意言是听讲经的人自己去理会,但是有时候理会上可能会有问题。
问:“意言”,就是自己去理会的那个意思?
师父:可以这样的意思。但是表达的人比如说现在师父讲经,我有意言跟语言,你有没有听过语言很强讲话很犀利,但是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的,不是你的理解问题,是他的前后逻辑,是因为他在内心里面的这一套很乱,所以他讲出来的时候虽然口齿伶俐,咬字发音都非常的清楚,但是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有没有人这样子,尤其是生气吵架的时候,讲话是没有逻辑的,你看有些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头头是道,一旦生气起来讲话的时候,他讲出来虽然每句话你都听得懂,但是他讲的完全是不合逻辑的,因为生气的时候脑子乱了,脑子乱的时候,意言也乱了。
所以一个讲经或当老师的人,要训练这个意言,一定要训练意言,所以师父要安排他的次第,让大家知道说顺着师父的这个逻辑次第,什么先教什么后教清清楚楚的,这个是一个意言系统,我要表达什么清清楚楚的,不要前后颠倒,听的人觉得到底你在讲什么,接下来才是语言把它表达,言善通利。
再来,意善寻思,听经的人,,要会思考,师父常常强调思考思考,这不是师父讲的,所有的经典论点,,尤其是论点都告诉你,论上有句话叫做论开慧辩,“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开慧辩”,这叫做经律论三藏,诠一心,一心可以说是集中,也可以说摄归你的心,也就是说这个心的解释比较广,你的热忱心,你要想学的心,对经教对法的热忱的心,也可以说摄导你,集中都可以;律规三业,很简单,律是在规范你身口意的,论开慧辩,你有了这个心还不够,你要想办法,你看慧是要由辩,辩不只是辩论,辨别,区辨,思考,检视讨论都是,这整个慧辩谈的就是意善寻思,你必须要能思考,所以师父讲过好几次佛教是智慧的宗教,智慧哪里来,学习思考而来的,不学习不思考没有智慧,你看意善寻思。
最后才是见善通达,你经过这样子之后才能养成正见,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不但要通要达,而且是见,所以这个叫作闻慧五相,所以千万不要误解,百千年来由于中国的背景包括混乱,战乱,各方面都好,让佛教的学习从唐末以来,一直处于慢性衰退的现象,在中国,佛教最新盛的辉煌时期,是在唐初跟唐中,玄奘大师那个时代到达一个顶点,接下来往后掉,到了第八世纪的毁佛,毁佛之后整个一落千丈,之后要复兴很难,就处于一种慢性衰退的现象,到最后慢慢觉得学佛不需要听经闻法,不需要动脑筋,造成这样的一个误解,接下来又经过几百年的这种消退,到最后竟然认为,学佛就只是念念佛就好了,学佛只是谈谈又玄又妙的东西,学佛只是拜拜头、磕磕头、点点香、诵诵经,就以为这样而已,但是却不知道古代的那些大德,尤其是唐前,多少优秀的祖师大德,做了多少的论着出来,然后就埋没在经海里面,那么大套那么多的藏经一套一套的,每个寺院都有,我去过很多寺院,每个寺院都有大藏经,问题是大部分没有人去翻,你去翻说那个不要乱翻那个是很珍贵的,那个不是拿来用,是摆在那边的,这是错误的,经典就是要拿来这一些(闻慧),然后寻思,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习跟学佛。
“经诠一心”,可以说对法的热忱心,你可以摄心集中的摄心,对佛法的热忱心,诠在这里也可以是诠释的意思,但也不是完全是诠释的意思,好像把你的心打开了这个样子。
思所成慧
2、思所成慧
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
作意思惟
对像:上述十二分教
独处:独住,不受干扰
空闲:环境不吵杂
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
思所成慧,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什么叫做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刚刚是不是有谛听,意善寻思,这个是经文,下面是解释,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就是刚才,闻慧的那些内容,接下来要独处,空闲,作意思惟,但是这个还不是在修止观没有那么快,这个是在思所成慧而已,他意思是说,对象:上述十二分教。反正指的就是佛法的经律论,独处,,独住,,不受干扰,空闲,环境不吵杂,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这个叫做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就是所谓的经教教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独处:独住,不受干扰,空闲:环境不吵杂,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所以你可以这样子讲,就是说闻所成慧,比较重于刚开始的听经闻法,还有日常生活的应对进退,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你要把那些东西在一个不吵杂的空间,不要有太多的干扰之下,做更深更细的思辨跟思惟。
其实在佛法的学习当中,任何环境都有它相对的优跟缺,我说在佛法的学习当中,任何环境都有它相对的优跟缺,比如说,在比较人事多一点的地方,什么叫人事多一点?比如说大的公司有很多的同事很多的人,很多同事很多人就会有什么,很多莫名其妙的事,很多的意见,这些都好,这些当然可以说用来历事练心,你没有这一些你不知道怎么用,但是话说回来,当你程度还不够,对佛法思惟还不是那么强正确通达的时候,太多的这些,会让你扰乱,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独处,,,空闲,,才能作意思惟。
出家当然好,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出家,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家,所以师父一向都鼓励人家学佛,但是出家,慢慢再谈,出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然就是说,我刚才说,在闻慧的时候比较重在于听经闻法,听经闻法慢慢观念会正确,用在日常生活里面,去检视这些东西,等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你必须要有一个清静的地方,让你对这些东西重新的再检视,重新的往更深的地方去探讨,因为你要对未来解脱的路做准备,那你要对未来解脱的路做准备,为观做准备,你对教理没有一个很深的理解,或是很深的思惟,你没有很深的思惟就没有很深的理解,没有很深的理解,你就没有办法达到思所成慧,没有到达思所成慧你不要想说,止观里面你有办法做观。
在另外其他经教的里面,他对闻慧、思慧是这样解释的,也是师父常常喜欢采用的比较清楚一点,就是:闻慧重于思惟模式的养成,思慧重于行为模式的养成,这是另外其他经教里面所讲的,思,思考模式,,闻慧,行为模式,思慧,因为其他经典常讲,思慧成就--戒行成就,你会自然而然的做不违背五戒,不违背善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行为,所以正思惟,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古代又翻为正志,正志是推动行为的内心力量,叫做正志,所以叫做行为模式的养成,这是另外的经论常常会提到的。
瑜伽师地论这里当然也不违反,他只是说思慧比较重在于更深一层的思惟,这个思惟你不要以为只是一般的想一想,也就是思惟到你有办法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去应用去做,这个叫做思所成慧。
修止
3、修止(奢摩他/ śamatha)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原则:无分别影像所缘;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内心:九住心之内住
相续:九住心之等住
安住:九住心之安住
身心轻安
主要是听经闻法具备了,当然还要持戒,持戒以后慢慢再谈,其实成佛之道里面的一些前方便,都讲得很清楚,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要独处,要善调身息心,这些都要具备,慢慢就要开始来修止,在解深密经里面他先讲,修奢摩他,samatha,有没有看到梵文,samatha,这是梵文,罗马拼音,把天城体改成罗马拼音,s,,一撇这些是依后来梵文音,天城体转过来的罗马拼音,又翻成奢摩陀或奢摩他,有些人会讲奢摩陀,当然也可以叫奢摩他,因为tha,在英文里面是念tha,tha梵文里面要念,ta,,ha,但是我们很难念,,有空叫印度人念给你听。加拿大这边很多会打电话来推销,很多请印度人,一打电话来听到印度英文很痛苦,我想说不然你讲梵文,他们不一定是梵文,有一些叫,panjabi,但是你叫他们来念这个,他们一定念的非常清楚,他们知道怎么念,印度人很喜欢卷舌,卷的音真的很重,你会听到他们有hr,的音,就是因为samatha。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这个能思惟心要怎么样,他刚才不是说思所成慧吗,不是有说同样经教,同样对象,能思惟心要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这边有几个重点第一个能思惟的心,能思惟这个心要怎么样呢,这个是心,这个是境,这个是所缘,心对所缘会取一个影像,他说这个能思惟的心,对这个影像,现在开始要做什么,要内心要相续,然后作意思惟之外,还要正行,要多安住,然后接下来很重要,要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这个才能叫做奢摩他,samatha,要有身轻安及心轻安的产生,才能叫做奢摩他或叫做奢摩陀,samatha。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解释很清楚,注解里面都引用瑜伽师地论来说明,瑜伽师地论把修止的从最开始,到入未到地的时候,讲得很清楚,等一下我会讲。
这里讲,原则,修止要以无分别影像所缘,心对这个影像不能做慧的分别,重点在于观这个之后,摄心集中,只摄心集中不去观他无常无我,不观这些,长短粗细不观这些,唯取摄心集中,摄心集中他有几个过程,这个地方他只列了三个过程,叫做内心,,相续,,安住,记得把这个内心、相续、安住写下来,比对于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他讲得更细,他把这个过程,扩大成为九个阶段,这个过程修止怎么摄心集中,一直到未到地定的这个过程,修止开始到未到地定的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叫做九住心,这里解深密经所讲的,内心相续安住就是九住心里面的三个,因为解释可以讲的细,可以讲的简要,他讲的内心就是九住心的内住,相续就是九住心的等住,安住就是九住心的安住,先把这个写下来。
附论:九住心
第一阶段:重在住心
附论:九住心(瑜伽师地论)
 第一阶段:重在住心
1.内住:将心向内住于所缘
2.续住:心慢慢能持续住于所缘
3.安住: 忘念一起,心一散,能立即察觉
4.近住: 不起忘念,不向外散常,能先制服忘念
 第二阶段: 重在伏烦恼(离欲恶不善法)
5.调顺: 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离五欲)
6.寂静: 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
7.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
我们来看九住心到底是什么,附论:九住心,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虽然解深密经谈得很简要,但是这个过程可以用瑜伽师地论来补充,就是从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心很乱,开始要摄心集中的时候一直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生起身心的轻安,过程里面分成九个阶段就叫做九住心,九住心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内住,讲义跟这里都有一个内住,将心向内住于所缘,这个叫内住,比如说你现在修数息观,你的心本来是往外跑的,跑来跑去,现在你开始修数息观,师父不是说,你修数息观要把心集中在这里,去感觉到这里,注意到这里,要怎么样才知道你注意到这里,这里最明显的东西就是有气在跑,有呼吸在跑进跑出的,你只要感觉到有呼吸跑进跑出,你就可以察觉到这个地方,你现在把乱跑的心,,现在开始收摄回来,注意在这里感觉到呼吸的出跟入,现在感觉到了这个就是内住的开始,所以是将心向内住于所缘,为什么向内呢,因为我们的心一向都是往外跑的,想其他的那些东西,都是叫做向外,你心除了修定的摄心所缘之外,其他乱跑东想西想的那些,三世十方想的那些东西都外缘,叫做往外跑,现在把这些心全部拉回来,摄心在这里所以叫做向内住于所缘,这样的训练,开始训练就叫做内住,这是第1步,,内住,所以你现在开始要修止,眼睛闭起来开始去察觉,身体怎么做那个以后再讲,开始去察觉有没有气,刚开始绝对察觉不出来,刚开始一定察觉不出来,但是不能察觉不出来说,师父没有气,不可能,没有气你还能坐在这里,所以开始感觉,你只要摄心集中安静下来,你真的有去感觉了,那真的就是会有气,有气,你不要跟着气跑,你就集中在这个地方,去感觉气的出跟入就好了,接下来也可以数,之前有讲过,可以一二三四这样子数,刚开始一定是有感觉了,心跑掉了,上次是不是有个同学叫做一休大师,我问什么一休大师,师父不是说数到五或者数到十,我每次一数完就跑了,然后就回来一,又跑了,师父我是不是心很散乱,我说,你至少知道你跑掉,那是好事,很多人是心跑掉不知道的,所以你开始集中,,,数,那个开始叫做内住,但是你会一直跑,跑掉拉回来,原则就是跑掉拉回来,这是原则因为叫做心一境性,跑掉拉回来,经过不断的训练,你不要以为刚开始,师父我坐了一个礼拜,我真的是很糟糕,我每次心还是一直跑,我说你一个礼拜算什么,人家坐三年,坐三年心还是会跑,还是常常跑,你不要以为坐一个礼拜心就不会跑了,那大家马上都到未到地定,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心慢慢能持续住在所缘,慢慢能持续,到底持续多久很难讲,比如说几秒都可以,从几秒到十几秒到一分钟两分钟,接下来慢慢跑拉跑拉,不断地训练,你千万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世间上的任何东西只是一种熏习,你要熏习就要不断地做,你看奥林匹克要得冠军的,人家同一个动作做了多少次,他几乎每天在那边翻、做,同一个动作做了多少次,又没有叫你在那边翻,叫你坐在那边注意这里而已,你不要想说,我坐了一个月了为什么都没办法摄心,正常的,只要你有用心,所以只要你不断地做,心就会慢慢的摄心住在所缘上,慢慢慢慢能够住在这里你要清楚,而不是打妄想觉得我很清楚,所以修禅定心一境性的觉性要够,所谓的觉性要够就是说,心有没有集中,有没有摄心,你要清楚明白,你不要跑掉了以为自己很摄心,然后妄想打了一堆,以为我已经坐了很久了,这很多人常会发生的错误,不然就是睡了一觉起来,以为自己已经坐了40分钟了,不是掉举就是昏沉,会有这样的状况,所以我说打坐觉性要够,因为我看过很多,他明明在打瞌睡,起来你刚才不错嘛,是啊,我坐得很好,你睡了一觉当然好,我明明没睡,我都看到你头歪一边。
安住,忘念一起心一散,就能立即察觉,不是忘掉念头,是忘了你现在在摄心集中,有的人也可以写一个女的那个妄,打妄想,但是不一定是打妄想,有时候你会睡觉,那个忘就是说不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不一定是妄想那个妄,因为打妄想是掉举,但是你有可能在昏沉睡眠,心没有在所缘上全部都可以叫做忘念,“念”是有作意,铭记所缘,心跑掉就是忘记了那个所缘。
近住,不起忘念,就是你已经能够摄心集中,等一下再讲。因为现在在讲安住,安住就是忘念一起,心一外散,外散不一定是打妄想,掉举就是想东想西的,昏沉都可以叫做忘念,因为忘记所缘,我们修止要先有念,不是有正念吗,然后才能止,念是不断的铭记所缘,安住就是你现在开始能够集中了,但是会打妄想会昏沉,一旦起来,你就要察觉,这个就是到了安住,一旦想打瞌睡你要察觉,我开始要打瞌睡了,一旦妄念起来,我察觉忘念起来了,所以第3的这个安住,是重在于觉,你是不是昏沉,还是你在掉举,老实说你要是不断地训练你能到第三个,那已经是很不错了,你能够到第3个阶段那已经相当不错了。
第4个近住就是,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常,能先克制忘念,刚刚是有忘念但是会察觉,现在是已经不再起忘念,或是说起忘念的机率很少,知道他的差别在哪里,就是不起掉举昏沉,刚刚是会起但是起要察觉,现在是已经渐渐的不起了,已经开始不起了。这已经到第一个阶段了。
所以第一个阶段重在住心,什么叫做住心,第一个阶段是想办法把心控制在所缘上面,这个其实师父以前在成佛之道有讲过,在具舍论也讲过,不过没关系因为现在很多新同学,你不要说你在网路上看,你在这边听过师父讲过九住心的举手,在这边地下室,听过师父讲过九住心的举手,才十来个而已,近住不起忘念不向外散,这4个阶段你就可以摄心集中了,慢慢慢慢已经不起忘念,这是第一个阶段摄心,其实很多人都是在这个阶段打转,师父你之前说要修道未到地定很难,你现在甚至说都是在这几个打转,是啊,因为本来就很难,我从来没有跟你说容易,为什么外面很多人觉得容易呢,因为你不懂就觉得容易,你懂了就觉得那个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外面很多谈的都是谈得很高的境界,动不动就是菩萨再来菩萨几地,动不动就是活佛,动不动就是他方佛再来,什么菩萨再示现,动不动就是几果几果,讲久了之后让大家觉得好像修行很容易,到处是圣人的样子,到处开花结果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老实说真正修行起来,你要到这两个阶段都已经很不容易,如果你真的有在用心的话,你一定会认同师父说,你要到这两步34都不容易,而且很容易退,你好不容易坐坐坐,,已经到后面了,过阵子一忙,,工作来了家庭又怎么样,又回去了,或是甚至本来坐得很好一个礼拜没坐,老实说回去了,这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坐,定学你不能不学,如果你能够到第四个阶段的接下来。
第二阶段:重在伏烦恼
 第二阶段: 重在伏烦恼(离欲恶不善法)
5.调顺: 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离五欲)
6.寂静: 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
7.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
第二阶段:重在降伏烦恼,离欲恶不善法,重在降伏烦恼,尤其是欲,尤其是五欲,开始已经有降伏五欲了,哪五欲?色声香味触,外在五欲的引诱,你慢慢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5步你已经慢慢可以调伏了,接下来,调顺,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就是能离五欲,那就是由第4阶段继续再修,内心轻安的力量慢慢有一点开始生起了,你内心有轻安的生起,不是完全的还不到,开始有这种感觉的时候,这股力量可以克制你对外在五欲的吸引,因为这股轻安绝对比你在欲界,任何外在五欲的诱惑,比这种的更舒服,你既然有这么内心生起轻安的欢喜,相对来讲外来五欲的诱惑,就不会那么乐,一个工作每个月付给你一万块,你现在工作每个月付给你三千块,你要哪一个工作,工作量差不多一样的,内容也是差不多的,当然一万块,你当然会想说最好两个都拿,那当然不可能,当然是选择一万块的,因为慢慢降伏五欲烦恼的离欲恶不善法,轻微的轻安生起的时候,比较上来讲,会比外面五欲的乐,比较上就强的太多了,所以慢慢你就会去克制五欲的烦恼,所以除了持戒外,出家绝对要修定,在座当然如果你们想要慢慢学离欲的话,修解脱法,当然一定要学定学打坐,不止说这样子,老实说,如果你在家人能够学到这一步的话,能够学到这一步,离五欲的话,对你的生活很有帮助,为什么?离欲恶你也不大会发脾气,离嗔,你对外在的诱惑,不会有强烈追求的心,所以可以省很多钱,对外的这些东西你真的会比较淡泊。
问:没有持戒能不能达到第三个第四个步骤?
师父:五戒没有说不能吃肉,我简单的讲是这样子,戒是在克制我们的粗重烦恼,定是再进一步克制从内心生起的微细烦恼,你如果粗重烦恼不克制,你不要想说我内心的细烦恼可以克制,所以重点不在于持不持戒,重点在于持戒的意义跟目的到底在哪里,持戒的意义跟目的就是:你要先由粗而细,要先把粗重的三业的烦恼克制住了,让他已经慢慢不起了,问题是外来的克制住,但是烦恼是内心的,你还是会一直起来,这个东西就是要修定,所以你要是不持戒,外在的烦恼很粗,然后对五欲的追求也非常的强,老实说你在这两个阶段都很困难了,一打坐下来,那一天北京烤鸭,还是韩国烤肉,那一天去那边跳舞那个音乐,满脑子都是那些东西的。
问:第二阶段重在降伏烦恼,不管是在静中或者是动中都是这样,还是只是静坐?
师父:我这样回答你,你练功夫练到一定的阶段,功夫不错了,你是在练的时候才厉害,还是平时都算蛮厉害的,平时也都厉害,但是如果你觉得很厉害就荒废不练了,你还会很厉害吗,,不会,你这样知道师父的意思吗,你如果能够坐到这个阶段,你平时也可以对五欲的欲求会很淡泊,但是这个是你要常打坐,之后留下来的这股力量,但是你要是一阵子不坐,这个力量会慢慢不见,所以打坐要常坐,而且变成固定坐,固定坐这股力量就会强然后会持续,但是你要是不坐跟我们一般人,很多技巧一样,你不坐,那力道就没有了。意思就是多打坐,你没有在打坐的时候也可以有这股力量,你要是光打坐出来就没有,那问题很大了,你怎么可能去那边看到打坐,我很想买这个,打个坐。
止,我们一般都是静坐练习的,但是出来还是有这个持续的力量,一定会有的,你问这个也厘清的一些观念,你打坐这个力量会生起,但是当你起来的时候这股力量会持续,但是持续多久看个人,也看你常常打坐的频繁度,频繁度越多力量越强,那当然你平时维系的力量就越大,但是你如果三天两头打坐,除非你的定力很强,而且会退的,不打坐就会退,所以我说你常打坐到一定的状况,可以伏五欲,所以你去外面的时候五欲心会比较淡泊,是指这股力量可以为维续到你起来的时候。比如说你每天早上都打坐,整天你就会有这样的力量,甚至两三天都可以,慢慢慢慢,但是你再不打坐,力量就会慢慢消失。
不断坚持下去的话会形成良性循环,佛教叫辗转,WE利用的叫做良性循环,当然有可能恶性循环,你不打坐五欲越重,五欲越重越不想打坐,越不想打坐五欲越重,要坐下来很难,良性循环就要每天坐,坐了有轻安的生起,有轻安的生起慢慢可以克制五欲,你克制五欲,就越容易打坐,越容易打坐,一坐力量就越强。当然如果这么理想的话大家都未到地定,只可惜怕的就是,当你功夫还没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外缘就太多了,比如说你好不容易到这里,要往上的时候,忽然间,什么事情来了弄到你头昏脑胀,又是公司又是家庭,你可能一两个礼拜之后退回这里,这是很正常的状况。
问:近住的阶段已经都不起忘念了,是不是说不受外界的诱惑力?
师父:不一定,不是很稳定,你只是能住心而已,我说退的机会很大,而且不稳定。
问:如果在第4个阶段保持得很好,跟第5个阶段有什么不一样?
师父:如果你这个地方继续用心下去的话,不会说一直保持,你就是会一直往上进,如果你真的做得很好,然后一直往上进环境条件都很好的话,其实你会一直往上进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一直继续这样子,接下来调顺的时候会有相似的轻安生起,这时候就可以克制重在伏烦恼,所以你知道他的特性吗,这一个是重在于住心,这一个是轻安一点慢慢生起,可以伏住五欲的烦恼。
问:第4个不起妄念应该是说不受诱惑了?
师父:不一定啊,我说不稳定,我功夫很好不一定可以打败敌人,但是很不稳定,我练到这个程度了,但是很不稳定,有可能随时会退,你如果继续练下去到第5个阶段,起来的时候,就更稳定。这个是一种很有机的东西,你要把它分成18个阶段都可以。
所以叫做近住,住在所缘,这里是调顺,也就是可以调整你的烦恼,你只要记得一个重在于住心,一个重在于烦恼可以慢慢降伏,因为力量生起来,这个住心只是摄心而已,微细的轻安还没办法起来,到这里才可以,轻安乐慢慢起来才可以伏住外面的烦恼。
在时间上可以讲,静坐通常你在止的时间比较短,比如说3分钟5分钟这段时间没有忘念,没有掉举没有昏沉没有忘念,后面慢慢你可以持续的时间加长,你能持续10分钟跟你能持续半小时,那是不一样的事情,你能持续半个小时以上,那个轻安慢慢就起来了,那就到了调顺了。
都是在谈修止还没谈到修观,还是在止,因为我刚才讲九住心,还没有断,降伏而已,五停心观的数息可以降伏,还有其他都可以降伏,“止”,是在什么性,刚刚不是有净行所缘,我说净行所缘可以伏烦恼,所以止可以伏欲界的烦恼,我现在谈止而已还没在谈观,但是观还有两种,观自相的一般世间像五停心还有出世间的,观以后慢慢会讲,现在还在讲止,你顺着师父那个下来会讲止,你们讲义翻到后面是不是有在谈观,修观,现在在谈止不要弄混了,止还是可以降伏欲界烦恼,是降伏不是断,当然你如果定力越高,降的力量越强,你如果能入初禅,那欲界的五欲还有嗔,绝对完全降伏了,未到地定也有相似的这种力量,而且还算蛮强的。但是你要问问题是这样,你要做,不然师父讲的你也不知道师父在讲什么,想办法回去坐一坐你就知道,你有坐,真的师父一讲你就知道,你没坐师父讲半天,有这样子。
刚开始有一点开始,但是真正的轻安乐还在后面,开始有,其实偶尔在这些阶段里面,偶尔都会有,但是有时候可能一下子消失了,但到第5阶段的时候,就会持续的比较久,其实前面的四个就很难,但是有时候偶而会起来,你会觉得舒服,但是那个都还是很轻微,但是很快就不见了,前面很像在爬坡,骑脚踏车爬上去了后面是平的,就自然了,所以我说前面几个很容易退,但是你到第4个第5个以后,相对来讲比较不会退,我说相对,不是绝对。
寂静: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这以前讲过离五欲五盖,不正寻思还是有强烈的掉举,这个慢慢已经可以降伏而且不让他起来,后面已经可以降伏一些不正的观念跟寻思,寻思是什么意思?寻思就把他想胡思乱想就好了,其实他有一些内容,以后我慢慢再谈这些内容,国土寻思、不死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你已经有很强的力量可以克制了。
接下来,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比较微细的,,后面讲得更微细了,前面的掉举是很粗的,后面这个寻思是比较细的,前面是在讲心跑掉,现在是在讲心能够集中,而且慢慢有轻安,但是在里面还有微细的,包括初禅二禅,二禅是比较没有了,到了初禅中间禅都还有微细的,这里也是指比较微细一点的。
我刚刚不是讲说前面四个是心跑掉了,这里是在所缘里面但是还有微细的,但是他还是心跑掉了,但是相对来讲,因为他的心有粗有细相对来讲,比如说你到的初禅都还有有寻有伺,你有没有听过有寻有伺三摩地,到了中间禅无寻有伺三摩地,到二禅才是无寻无伺,还是有微细的,但是不是那种很粗的,心跑掉那一种的,你现在一直问我,师父也没有办法说到底微细到怎么样,你先想办法回去,想办法慢慢调整这些,万一以后你能够到这里之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微细,不然师父再讲微细再讲粗你也很难去抓到,去模拟他到底是怎么样。
五盖是贪欲盖嗔恚盖那些,不是贪嗔痴慢疑,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恶作掉举,疑,后面讲降伏烦恼的时候会再慢慢讲。
他说小朋友跑掉,比如说,刚开始小朋友乱跑,你想办法说来上课了,大家来坐好,你好不容易叫一个坐了,你一转身跑掉了,你又把他叫回来坐好,你一转身要写黑板他又跑掉了,接下来他比较乖一点,他可以坐久一点,,但是还是会跑掉,你又把他叫回来,到这里,忘念一起心立刻察觉,他一想站起来,你就说坐好,到这里他就真的坐好了,到这里不但坐好而且能开始乖乖的听,这个例子也不错,,但是例子归例子,你们要知道我们的心就是像这样子,慢慢慢慢越来越专心,而且能够降伏想要跑起来的冲动,已经能够很安静了而且会喜欢坐,坐在那边听不会再想跑,最后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寻思是比较微细的,你要到那个阶段我才能告诉你什么叫微细。
这个全部都是在打坐,前面那个你要知道是整个跑掉了,前面四个重点在于住心要把他抓在这里,不要让他跑掉了,但是纵使集中在这里,内面还有一些微细的,寻思还是要去调整,第一个阶段是重在于就是他讲的,小朋友跑掉想办法让他坐好,接下来坐好之后你要叫他注意听讲,不要胡思乱想,第二个阶段重在于他已经能够住心,他要有轻安起来慢慢一点轻安起来,可以降伏五欲(烦恼),再来,连里面这些微细的寻思都要慢慢降伏。
第三阶段:相似定境
 第三阶段:相似定境
8.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 动乱,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
9.等持:专注 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
 定成就(未到地定)
轻安乐: 由心轻安起身轻安
于所缘自在:随时可以依所缘止心
第三阶段,相似的定境,慢慢定的力量开始起来了,相似的定境起来了,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干扰,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也就是说到这个阶段,你已经内外都不会受到干扰了,外面的当然不会干扰,你心绝对不可能跑掉,内在寻思的扰动,你也已经把他降伏了,好像你骑脚踏车,骑骑骑,骑到你已经不需要很用力,但是要稍微踏一下,你刚开始很用力,我就说爬坡爬到平路了,你也要踩,但是你已经可以不用很多力量,他说内外,不受内外,内就是我自己起来的小寻思,外就是外面的那些干扰,想明天要怎么样明天要吃便当什么,不可能了,,不会再干扰你了,这叫做专注一趣,专注一趣就是说,你百分之百能够集中摄心在所缘上,专注一趣已经达到止的真正功用了,已经摄心到所缘上面了。
等持: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有一种你脚踏车骑骑到很快,到最后快到你不用再踩,他都很平稳的一直前进,也就是说你之前要很用心的去集中才可以,但是到了第九的时候,他已经无作行了,就是说,你已经自然而然的不要再很用力,不要再勉强,已经形成一种所谓的惯性,叫做“人定合一”,好像我们开车,你开到一种习惯性的时候,你看到红灯不用去思考,你就会停,你看到绿灯不用去思考,你就会加油,看到有车过来,你不用思考就会知道,应该往哪里闪,这种惯性,或是说刚刚举的骑脚踏车也可以,前面几个是一直爬坡爬爬爬,爬到中间平路了,但是平路还要踩,但是这里等于是下坡了你不用踩,他都可以自己很自然而然的前进。爬坡---平行---下坡,所以这个地方的等持跟专注一趣,这里重点在于你已经可以真正集中了,不会受到内外的干扰,这里重在于不但能集中,而且不用用心了,很自然而然的可以摄心集中,不用再很用心的去强调,所以叫做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
到这里,九住心--第9步了,到了九住心,这样继续训练下去,慢慢慢慢成功,成功在什么呢?定成就,未到地定,轻安乐的生起,生起了强烈的轻安乐才能叫做未到地定,到最后训练下去就会生起轻安乐,我说前面已经慢慢有了,但是这里是真正很强烈的轻安乐,一比较就知道不一样,所以要起了轻安乐,才能叫作定成就,到这里都还不能算,要到定成就未到地定必须是,轻安乐——由心轻安起身轻安,为什么叫做由心轻安起身轻安?我们一般的快乐是外来的刺激,欲界的快乐是外来的刺激,但是这种轻安乐是内心生起的,内心生起所感到快乐当然是内心先快乐,内心快乐到一定的程度就影响身体,所以就是心轻安进一步再强烈就是身轻安,所以会感到心跟身的完全舒畅,那个你一定感觉到你都不用来问,你一定知道那个是什么,你如果真的修到有这样的状况出现的话,这个是第一个,要到这样才能叫做未到地定成就,轻安的生起才能到叫做未到地定成就。
于所缘自在,随时可以依所缘止心,也就是说你今天打坐一两个小时,身心舒畅起来了,第二天要再坐,今天怎么一直没办法集中,,不会,如果能够到达这样,第二天,要坐可以随时依所缘止心,或是你早上起来,中午睡觉起来想要坐,随时可以入,,随时可以摄心,不会像刚开始跑来跑去弄得很痛苦,怎么一直心很乱呢,,不会这样子,当然你这个还是要持续,不然你一两个月不坐那个力量都会退,我先讲到这里下个礼拜有空可以继续再谈,请合掌,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