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58,559字节 、​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这里的遍计所执相也可以说遍计所执性,这里谈的性跟相是一样的东西,都是在谈它的特性特征,是一样的东西,你们要注意一点就是师父有时候常常会讲,遍计所执,但是师父谈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中国人好简略有时候会把尾巴的部分去掉,但是你们要知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比如说我们常常讲般若波罗蜜,但是有些人是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怎么讲?心经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是不要在多上面多做文章,多就是把它名词化而已,不要再在多上面多做文章,般若波罗蜜多的多在梵文字叫做ta,就是,prajnaparmita,ta我们就翻成多,就是叫般若波罗蜜然后多,但是有时候就是我们常常讲,讲久了就变成般若波罗蜜,就会把这个多省略掉,你说那多这个多字怎么样,这个多很像英文字里面的,很多英文字我们把它名词化,tion,我们把它名词化当然会有ing,ing的名词化跟tion的名词化有点不大一样,ing名词化比较像动作上的名词化,tion比较像是一种状态,已经呈现出一种状态出来了,很多东西加tion,还有一个,tion有些东西可以加有些东西不可以加,不能自己随便乱加,但是有些是没有这样子,但是你可以把它加上去,叫做ness,很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把它加ness,学英文的洋人他知道你在讲什么,Nothing后面可不可以加ness,有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加ness,就很像梵文字的ta,所以多了那个ta其实就是多,有时候我们讲会把它省略掉,但是省略掉不是说它没有,是有的。我们在这里讲,遍计所执相有时候又翻成遍计所执性,但是有时候我们口语讲久了会变成,遍计所执,但是你们要记得,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有相的,只是师父在讲话的时候把它省略掉而已。
  解深密经-5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这里的遍计所执相也可以说遍计所执性,这里谈的性跟相是一样的东西,都是在谈它的特性特征,是一样的东西,你们要注意一点就是师父有时候常常会讲,遍计所执,但是师父谈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中国人好简略有时候会把尾巴的部分去掉,但是你们要知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比如说我们常常讲般若波罗蜜,但是有些人是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怎么讲?心经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是不要在多上面多做文章,多就是把它名词化而已,不要再在多上面多做文章,般若波罗蜜多的多在梵文字叫做ta,就是,prajnaparmita,ta我们就翻成多,就是叫般若波罗蜜然后多,但是有时候就是我们常常讲,讲久了就变成般若波罗蜜,就会把这个多省略掉,你说那多这个多字怎么样,这个多很像英文字里面的,很多英文字我们把它名词化,tion,我们把它名词化当然会有ing,ing的名词化跟tion的名词化有点不大一样,ing名词化比较像动作上的名词化,tion比较像是一种状态,已经呈现出一种状态出来了,很多东西加tion,还有一个,tion有些东西可以加有些东西不可以加,不能自己随便乱加,但是有些是没有这样子,但是你可以把它加上去,叫做ness,很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把它加ness,学英文的洋人他知道你在讲什么,Nothing后面可不可以加ness,有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加ness,就很像梵文字的ta,所以多了那个ta其实就是多,有时候我们讲会把它省略掉,但是省略掉不是说它没有,是有的。我们在这里讲,遍计所执相有时候又翻成遍计所执性,但是有时候我们口语讲久了会变成,遍计所执,但是你们要记得,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有相的,只是师父在讲话的时候把它省略掉而已。


 这三个是什么,上个礼拜有讲,但是我们复习一下因为这个比较重要,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假名安立就是假施设,没有实体,自性差别就是现象事物的不同特性,就是说依于缘起,缘起,各式各样东西都是因缘而组成的,因缘组成之后它就会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会现出事物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会去认知到这些差别,认知到这些差别又赋予给它一些语言,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那个是Ken,这个是Eric,就是这样子的,问题就是说事物本来没有实体是假施设,假施设就是暂时拥有暂时存在,没有实体的,没有实体但它又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到这边为止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遍计所执相必须要接下来看第二个。
 这三个是什么,上个礼拜有讲,但是我们复习一下因为这个比较重要,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假名安立就是假施设,没有实体,自性差别就是现象事物的不同特性,就是说依于缘起,缘起,各式各样东西都是因缘而组成的,因缘组成之后它就会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会现出事物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会去认知到这些差别,认知到这些差别又赋予给它一些语言,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那个是Ken,这个是Eric,就是这样子的,问题就是说事物本来没有实体是假施设,假施设就是暂时拥有暂时存在,没有实体的,没有实体但它又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到这边为止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遍计所执相必须要接下来看第二个。
第1,270行: 第1,272行: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解深密经-10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专门在谈修止观的,分别瑜伽品有一个很特殊的状况就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几乎把分别瑜伽品里面的很多经教,绝大多数都引到瑜伽师地论里面去了,解深密经里面没有解释很清楚的地方,瑜伽师地论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说,所以很多地方我们会相对的引用,瑜伽师地论来说明,就针对止观或唯识的部分,如果加了解深密经其实相对的也看了,具舍论这个重要的部分,有关于修止观,所谓的修止观,我们就是一般所谓的打坐,打坐以修止为主,当然有了止之后你才能进而修观,但是如果你要修观的话必须要有什么慧,你要修观你必须要有什么慧你才能修观,不是见道位,见道位你已经开悟了,闻思慧要有思慧,要有思慧当然要先有闻慧,要有闻慧,必须要先听经闻法了解佛教在讲什么,你这样子才能进而去闻所成,然后思所成。
所以我再强调一下,佛教的基本修行无外乎就是戒定慧三学,佛教的修学绝对离不开戒定慧三学,戒当然就是持戒在家人以五戒为主,重要的戒包括一些习气这些都要调整,这个不是我们的重点,当然这个有空我们可以慢慢讲,“定”,要修止,止是修学的过程,定是到一定的程度,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才能叫做定,止开始摄心集中叫做修止,修止成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你才能修观。慧学的修学,首先听经闻法要养成闻所成慧,闻所成慧进而思所成慧,到最后把这两个,慧--思所成慧,定--未到地定,把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叫做“修慧”,修慧是一个修习的过程,修慧成就了叫什么?修慧成就叫做现证慧。现证慧在大乘至少要到初地,到了三乘所共或者是小乘叫做初果,到了现证慧,已经是开悟的圣人,断了根本烦恼。
这个是一个修行的大体系,所以我说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你说师父我现在诵经拜佛念咒,跟这有什么关系,诵经拜佛念咒这些都可以当成戒定慧的辅助,可以增加你的宗教信仰跟宗教情操,诵经也可以稍微的摄心,但是没办法真正修止,可以大方向的摄心,诵经也是修慧的前方便,当你不懂金刚经的时候,没关系!我先诵先背起来,但是难道诵跟背就是目的而已吗!不是,他只是前方便而已,就是修慧的前方便,像我们以前读论语或三字经,还不懂的时候小孩子先把它背起来,以前国中的时候要背论语背三字经,难道论语三字经目的是叫你背起来而已吗,不是。接下来要了解,你慢慢去信受去了解就是闻所成慧,佛教的经典也是一样,佛教经典不管教你诵经背经,到最后,你还是要了解,了解之后,要怎么去做,所以师父讲过:佛教的任何经典无外乎,是生活的指导手册,他的神圣性在于正确的无误的,自他和利的指导你在生活上怎么去生活,这个都是佛教经典的用意。
现在我们在讲分别瑜伽品的时候,这是在谈定跟慧,在谈止观,当然思所成慧跟修在这个阶段叫做止观相应,这个地方叫做止观相应,修所成慧的时候这个阶段,止观相应叫修慧,现在我们来谈既然要谈修定跟修观,就要谈所缘,谈修定修观就要谈所缘,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列出四种所缘,瑜伽师地论把所有的所缘归纳成四种所缘,我们来复习一下,不要看笔记,先不要看,一看就失去了训练你记忆力跟脑袋的机会了,当然看笔记是一件好事情,你有好习惯你说马上要查,,好事情,但是相对来讲你碰到什么先不要翻,先去记忆先去想,想看看那个到底是什么,我相信你刚开始一定一片空白,静下来慢慢的呼吸,什么所缘,慢慢去想,,真的想不出来了,你再去看笔记,,训练,第一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净行所缘,第三个善巧所缘,第四个净惑所缘,修定所有的所缘都包括在里面,遍满所缘有四种,第一个叫有分别影像,第二个叫无分别影像,然后事边际,再来所作成办或所作成就都可以,有分别影像是修观的,无分别影像是修止的,事边际有两种,,,哪两种,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观诸法的共相,叫如,,观诸法的如是,什么叫如是,缘起的无自性缘起的无我,缘起的无常,苦,诸法的实相叫做如,尽所有性,诸法的别相或者是诸法的自相,所作成办,就是这边的现证转依,净行所缘是什么,五停心观重在修止,但是他也可以修观,他修观的话可以观他的自相,也可以观他的共相,所以刚刚讲到这里,事边际性他可以修止又可以修观,这个净行所缘是五停心观,五停心观你可以重在修止,也可以重在修观,五停心观是一个对象,你可以依这个对象修止也可以修观,如果你修观的时候,你如果是修他的自相观,那就是一般所谓的五停心观,是修他的尽所有性,但是如果你依五停心观的任何一个,你依他的任何自相透到共相去的话,他是在修他的如所有性,那是出世之观不是世间观,世间观都可以修止都可以成定,都有降伏烦恼的能力,如果修如所有性的出世间观的话,那就可以根本地断烦恼,简单的讲是这样,但是中间的过程跟训练,是还有一点复杂,但是大体上就是离不开这样的一个原则,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这两个其实是有些重复的地方,但是你只要知道这个是在降伏烦恼的,这个是在训练定的技巧的,净惑所缘也是两种,哪两种,,世间,,出世间,世间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出世间就是观如所有性,包括四谛无常无我这些是可以断烦恼的,我们整个的修行还有修定就是这个样子,未来其实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解深密经引用还有瑜伽师地论的解释,他在很多地方讲的蛮细的,但是师父在这个地方,不把所有的五停心观很多细节上,不谈,因为有些地方用不到,但是我会谈的东西原理差不多,为什么师父说有些地方用不到,比如说:不净观,依现在的社会来讲很难修,老实说他的过程还有他的传承,还有修法,当然书里面都有记载,但是第一个环境不允许,现在的环境哪里让你去看死尸,第二个没有实际上的传承,你说到南传或许有可能,但是现在的社会很少在修不净观,所以这个地方他谈得很细,我们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也可以,但是实际上知道就好,如果要用的话,真的要有修行上的传承才有办法,而且就经典上的记载,不净观修不好,出差错,讲简单叫走火入魔,现在语言叫做后遗症很大,所以师父这里讲的会比较重在,师父常用或是教你们的数息观为主,我会依数息观为例子把里面所有的东西,讲详细一点。
以后师父会用数息观,偶尔会用慈悲观来谈一下,但是大部份以数息观来谈,这是谈所缘的大部分理论是这个样子,比如说尽所有性的五停心观我们有数息,有不净,有慈悲观这些,在善巧所缘里面有蕴处界,其实在修蕴处界的时候,包括在修缘起十二有支的时候他讲得很细,但是这些东西不管他讲怎么细,其实就是基本的教理,你对五蕴是什么要清楚,不然你没办法做观,所以现在就讲到了,理论懂了之后接下来,他告诉你,你要先开始听经闻法,他不是一下子叫你开始修,他列出了一个条件,他每次在讲观的时候不管讲什么观,他都叫你先听经闻法,然后听经闻法的时候他会告诉你,闻所成慧是怎么样,思所成慧是怎么样,修所成慧是怎么样,他每次都会强调,闻所成,思所成,都一直这样地强调,所以刚开始解深密经里面所缘讲完之后,他告诉你要听闻佛法,他列出的是三藏十二部,三藏十二部我们上礼拜才讲,虽然他讲的十二部里面,他有广有狭,但是你要记住一点,他的用意无外乎就是叫你多听经闻法,而且不限于哪一部经,记得,他讲三藏十二部,他没有叫你只是听闻哪一部经就好了,他希望你广学多闻多听,然后把佛教的重点抓住,然后慢慢去熏修,慢慢去熏修的过程当中,第一个当然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之后第一步养成闻慧,养成闻慧,师父常讲的就是说,有一句经典师父很喜欢引用的叫做: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就是你已经具足的正见了,正见增上,,你已经立足在正见上面了,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你知见很强,观念很正确了,你大致上不会做什么太差劲的事情,这是基本教法的东西。
目录
闻慧五相:于经教
闻慧五相:于经教
善听:专心谛听
善受:受持
言善通利:读诵、解说
意善寻思:思考
见善通达:知见
解深密经,继续来讲,你对三藏十二部开始听闻修学的时候,第一步要养成闻慧,他说闻慧五相,要怎么养成闻慧,第一个善听:专心谛听,这个善当然可以包括范围很大,包括你学习的技巧,你听经闻法的用心跟态度,你学习的技巧还有你听经闻法的态度,成佛之道在闻法趣入里面,印顺导师写得清楚讲了好几个,听经闻法所必需要注意的,还有必备的态度,首先你听经闻法要专心当然,再来就是不要一开始有偏见,你不专心的话就好像一个碗有漏洞,漏洞你撑不了水,水一进去就漏了,不专心,再来不要一开始就抱持有偏见,不要一开始,我修禅宗的我来看看你怎么讲,我告诉你,如果你抱持这种态度,你学不了东西的,你会不会觉得师父是在开玩笑的,不是,真的是有人跟师父这样讲,听了很久以后来跟师父说:师父,对不起!我说什么回事,两年前我来听经的时候,我就是抱持这种态度,你听经闻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你不要抱持说我来看看你几斤几两,你要抱持着我是来学习的这种态度,你也不要抱持我是修什么宗,我是净土的,你要是抱持着净土就是,反正我就是往生净土就对了,一句佛号我就是修净土就对了,当然你可以修净土,没错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抱持一个态度就是说,如果我把这些基本的教法,听懂了弄清楚了,在这些教法的基础上再来修净土,你事半功倍。你不要抱持着说,需要听经闻法吗,人家不需要啊,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好了,那我告诉你你来这边没有意义,真的没有太大意义,也不要说我是大乘的,顿教的,我是圆顿的,你这种次第,这样子根机不是很好,如果你这样的话意义真的不大,你是密宗的,我用一些仪式,,师父怎么都没有讲仪式,这些仪式很重要啊,我都常常灌灌顶就好了,怎么听这么多呢,灌灌顶就开智慧了,如果你这样的话,我没办法帮你灌顶,你就找能灌顶的去灌吧。其实你们到任何寺院都一样,如果你今天觉得真的很不相应,我的建议是那你不要去,你不要去了,然后又不很不相应,然后师父讲了心里又在那边很多偏见,很多成见,在那边摇摇晃晃的,真的浪费时间。
所以听经闻法的一个专心谛听,第二个不要有成见,再来要有恳切的心,我的恳切的心就是说,你要明白你听经闻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然如果你觉得我只是来听听看也可以,方便吗,但是你听一阵子之后老实说,你一定要有一个心态就是说,我是真的觉得佛法可以解决我本身某些问题,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文化很深的一部分,不只中国文化,包括南传、西藏都是,那么多古代的圣人一定有他优点的地方,我想来学,要抱持这样子的学习心态,有这样子的热忱,老实说,有热忱没热忱,你的学习真的效果差很多。我在大学教书,教一教后来,他们不是都有evaluation(评估),我以前不太会去看,但是偶尔翻翻看一看,每次的状况都不太一样,2011,2012,2013,教的时候,我觉得那时候学生不错,就是很用心,都觉得说,要听这个老师的,不管多难一定要用心听,但是这次我发现一个很好笑的问题,evaluation,(评估)都会自己给自己打分数,你这个课你觉得可以拿多少分,有学生写C,,或者是写C+,会有人自己预期自己拿C,我就觉得非常纳闷,后来我看了一下很好笑的状况,把自己打B或B以下,都会批评:这个老师教的不好这个...,这个次第不对那个书什么都不好就对了,但是你给自己打A或是A-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保持着非常正面的,觉得说他可以学到很多,觉得考试很难,但是他可以训练,觉得五十分钟的期中考,他要写十个名相,四个申论题,很多,,我知道很多,但是每次学生跟我讲很多的时候我就说,我外国人我当初都可以学了,你本国人为什么没办法学,他就没办法讲什么。所以我发现说,给自己有一些期许的人,他真的会用心去学,一开始就说我学不了,我来混混就好了,他就真的不会用心去学,他写自己C+,他最后真的拿C-或C,把自己定义在A,他到最后真的是拿A或A-,因为他是真的有期许愿意来学些东西的,然后到时候他都会认为说我学了很多东西,很值得。我们这边不考试不打分数,但是我希望自己给自己一个期许,这个就是谛听善听,这个善包括的条件跟因缘太多了。
听经闻法我再重复一个特性,刚才师父讲了几个,还有一个熏习,听经闻法重熏习,你不要说我听过了,为什么菩萨戒里面有一条说方圆五十里内,如果有人听经闻法,你不去的话犯菩萨戒,那我不敢受了,不然我搬离师父远一点,我搬到南部去,不然师父常常在这边讲经,我又不去,其实他的意思不是真的犯了什么大戒,重点在于因为我们听经闻法的学习,不是一次两次,是一种熏习,不断的听,不断的熏进你的内心,不断地慢慢增进改变你的思惟模式,我成佛之道讲三遍,有些听过了就不用来了,有些还真的有跟师父讲说,我每听一遍,感觉都不一样,每听一遍心得都不一样,当然你没用心的话你不大会不一样,你用心十年前听成佛之道,跟十年后听成佛之道真的差很多,所以听经闻法首重熏习,态度不要有成见,专心,然后再来就是,首重熏习,所以你不要嫌师父啰嗦,又重复了几百次,四种所缘我至少重复十次应该有,这几个礼拜至少重复十次。
善受:受持,就是你要有一个心态,你学习的这个东西是要拿来用的,而不是只是来听听而已,以前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时候因为刚进去大家都外行,就算在外面学多久你进去佛学院,那个真的是走出象牙塔,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什么叫做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因为很多人会觉得我当居士的时候,读得够多了,进去佛学院一看,怎么我全部都没有读过,因为佛法大海你在外面如果,没有真正有系统的,有时间的去学习的话,你读的、你懂得其实都是一点一滴而已,所以叫做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以前还没进入佛学院的时候,要考试然后以为自己懂很多,读了很多了,结果进去发现什么都不懂,那时候就很高兴大家就猛K,猛读,这么多读读,到最后有一个现象,大家读来聊天,聊天的时候好像一副什么都懂,你天台也懂,你也读过华严,导师那些书你全部看完了,谈啊聊啊,好像什么都懂,后来再过几年之后才知道,原来那时候只是过程,很多时候都是读来做聊天话题,深怕在聊天里面你会觉得,人家怎么都懂我怎么都不懂,聊天都没有话题,拿来聊天茶馀饭后的话题,但是不是这样子,学佛是要受持的,是拿来生活上运用学习的。
言善通利,言善通利这里有讲到可读诵,重点,语言的表达跟了解,这个他列出来的,这个是注解,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言善通利,语言的了解,从言善通利这边,就是告诉你,你要听经闻法,你不能不读书,你不读书没办法达到言善通利,当然不是书的读得多你就一定懂,我是说,你如果能读书到一定程度的话,学习起来比较方便。我再退一步来讲,我问你要学习佛教,是懂中文方便学还是懂英文方便学,当然是懂中文方便学,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经典,我不能说大部分,是很多,当然也有藏文有梵文,但是大乘佛教的经典绝大多数,汉译占最多,我讲的正确一点,大乘佛教的经典,汉译占的最多,包括原始佛教的经典,还有阿毘达磨的经典,汉译佛教跟南传佛教比例一样,我再讲一次,,就语言经典来讲的话,阿含经还有阿毘达磨汉译的量,跟南传差不多,就大乘经典来讲,当然南传就不用谈大乘经典,就大乘经典来讲,汉译的大乘经典比藏译还多,也比梵文还多,为什么比梵文多?失传,流失,但是在中国,中国人有保存资料的习惯,也有烧毁资料的习惯,但是也有保存资料的习惯,对历史的记载非常热衷。但是印度不注重历史的记载,印度人很注重宗教性,不大注重历史性,我再讲一次,印度人很重视宗教性,不大重视历史性,所以经典在印度非常容易流失,那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梵文的经典所剩不多,就大乘经典来讲,我所了解的大概,汉译跟藏文三比二,汉译三分,藏文两分,三比二的比例,汉译的经典比较多的是在:初期和中期的大乘经典;藏传经典比较多的是:中期还有后期的大乘经典;密教经典当然是藏传最多了,但是我刚刚讲的是大乘佛教我没有说密教,密教经典当然是藏传最多了,但是比例上如果是大乘经典,汉译的最多,所以从整个大体上来看的话,整个佛教整体来讲所有的经典经论的话,汉译经典占的是最多的,
再来谈律典,古代在印度有好几个部派,每个部派都传律典,南传只传分别说系的他们的上座律,西藏大部分来讲只传,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汉译五部律都有,而且很庞大,所以你要研究律典律制的话,还是要研究汉译,当然你能通藏文能通巴利文那是更好了,所以我说言善通利重不重要?重要!很多洋人跑来说,Venerable,你有在讲经,我说有,我能去听吗,我说谁都欢迎,你听得懂中文就来,他就说那没办法,什么时候要开英文课呢,会,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所以这没办法,言善通利。我现在讲普通话,中文不是只有一种语言而已,我现在讲普通话,你来这边听得多多少少,就算不是很通,你多多少少,总得要听懂一些普通话,当然有些其他地方的法师,像台湾有讲闽南语,广东或是香港讲广东话,你如果能懂那当然就好了,你说言善通利重不重要。
这是我的经验,如果不懂中文学佛法是很痛苦的,不只是你的经验,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尤其你是更有这种经验。愿除“三障”诸烦恼,不是“三藏”,他讲的没错,语言产生的问题,确实是很痛苦,有些说,怎么办我会讲会听,但是看不懂中文,那问题也是很大,所以言善通利,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学佛真正要学听经闻法到一个程度,说法的人意言跟语言都要通,你听过师父讲意言跟语言吗,意言跟语言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意言跟语言是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什么叫做意言?我们语言要表达之前先要有意言,就是内心有一套系统,你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你要随着这个系统,还有次第,有了这样的系统在内心以后,然后才借由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在内心形成的这种语言概念,意言有时候又叫做语言概念,有了这套语言概念之后,接下来才有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不管你是讲经的还是听经的,如果这两个产生了问题,那么你听经闻法就有很大的困难,就不叫言善通利了,什么叫做意言有问题,如果语言不通,或者你对某种语言,我讲国语或普通话,但是你对普通话不是很熟,你有可能会误解,而且误解的机率比一般人大,连你听得懂的都会误解了,更何况你听不大懂,七七八八的,可能就会有误解,还有意言,有很多说师父你讲的这个每个字我都懂,你讲的中文每个字我都懂,但是听进去之后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就是说在意言上,他没办法接受师父的这一套系统,你要慢慢习惯师父讲的这一套系统是什么,因为每一种学科都有他的系统,你学电脑是不是要有一个系统,你要学电脑我不是说电脑里面的系统,我们去学习了解电脑的这一套系统,你学医学也是一套系统,你学音乐也有一套系统,你要进入这一套系统那不是语言的问题,而且有时候牵涉到意言的问题,意言是听讲经的人自己去理会,但是有时候理会上可能会有问题。
问:“意言”,就是自己去理会的那个意思?
师父:可以这样的意思。但是表达的人比如说现在师父讲经,我有意言跟语言,你有没有听过语言很强讲话很犀利,但是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的,不是你的理解问题,是他的前后逻辑,是因为他在内心里面的这一套很乱,所以他讲出来的时候虽然口齿伶俐,咬字发音都非常的清楚,但是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有没有人这样子,尤其是生气吵架的时候,讲话是没有逻辑的,你看有些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头头是道,一旦生气起来讲话的时候,他讲出来虽然每句话你都听得懂,但是他讲的完全是不合逻辑的,因为生气的时候脑子乱了,脑子乱的时候,意言也乱了。
所以一个讲经或当老师的人,要训练这个意言,一定要训练意言,所以师父要安排他的次第,让大家知道说顺着师父的这个逻辑次第,什么先教什么后教清清楚楚的,这个是一个意言系统,我要表达什么清清楚楚的,不要前后颠倒,听的人觉得到底你在讲什么,接下来才是语言把它表达,言善通利。
再来,意善寻思,听经的人,,要会思考,师父常常强调思考思考,这不是师父讲的,所有的经典论点,,尤其是论点都告诉你,论上有句话叫做论开慧辩,“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开慧辩”,这叫做经律论三藏,诠一心,一心可以说是集中,也可以说摄归你的心,也就是说这个心的解释比较广,你的热忱心,你要想学的心,对经教对法的热忱的心,也可以说摄导你,集中都可以;律规三业,很简单,律是在规范你身口意的,论开慧辩,你有了这个心还不够,你要想办法,你看慧是要由辩,辩不只是辩论,辨别,区辨,思考,检视讨论都是,这整个慧辩谈的就是意善寻思,你必须要能思考,所以师父讲过好几次佛教是智慧的宗教,智慧哪里来,学习思考而来的,不学习不思考没有智慧,你看意善寻思。
最后才是见善通达,你经过这样子之后才能养成正见,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不但要通要达,而且是见,所以这个叫作闻慧五相,所以千万不要误解,百千年来由于中国的背景包括混乱,战乱,各方面都好,让佛教的学习从唐末以来,一直处于慢性衰退的现象,在中国,佛教最新盛的辉煌时期,是在唐初跟唐中,玄奘大师那个时代到达一个顶点,接下来往后掉,到了第八世纪的毁佛,毁佛之后整个一落千丈,之后要复兴很难,就处于一种慢性衰退的现象,到最后慢慢觉得学佛不需要听经闻法,不需要动脑筋,造成这样的一个误解,接下来又经过几百年的这种消退,到最后竟然认为,学佛就只是念念佛就好了,学佛只是谈谈又玄又妙的东西,学佛只是拜拜头、磕磕头、点点香、诵诵经,就以为这样而已,但是却不知道古代的那些大德,尤其是唐前,多少优秀的祖师大德,做了多少的论着出来,然后就埋没在经海里面,那么大套那么多的藏经一套一套的,每个寺院都有,我去过很多寺院,每个寺院都有大藏经,问题是大部分没有人去翻,你去翻说那个不要乱翻那个是很珍贵的,那个不是拿来用,是摆在那边的,这是错误的,经典就是要拿来这一些(闻慧),然后寻思,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习跟学佛。
“经诠一心”,可以说对法的热忱心,你可以摄心集中的摄心,对佛法的热忱心,诠在这里也可以是诠释的意思,但也不是完全是诠释的意思,好像把你的心打开了这个样子。
思所成慧
2、思所成慧
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
作意思惟
对像:上述十二分教
独处:独住,不受干扰
空闲:环境不吵杂
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
思所成慧,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什么叫做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刚刚是不是有谛听,意善寻思,这个是经文,下面是解释,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就是刚才,闻慧的那些内容,接下来要独处,空闲,作意思惟,但是这个还不是在修止观没有那么快,这个是在思所成慧而已,他意思是说,对象:上述十二分教。反正指的就是佛法的经律论,独处,,独住,,不受干扰,空闲,环境不吵杂,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这个叫做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就是所谓的经教教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独处:独住,不受干扰,空闲:环境不吵杂,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所以你可以这样子讲,就是说闻所成慧,比较重于刚开始的听经闻法,还有日常生活的应对进退,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你要把那些东西在一个不吵杂的空间,不要有太多的干扰之下,做更深更细的思辨跟思惟。
其实在佛法的学习当中,任何环境都有它相对的优跟缺,我说在佛法的学习当中,任何环境都有它相对的优跟缺,比如说,在比较人事多一点的地方,什么叫人事多一点?比如说大的公司有很多的同事很多的人,很多同事很多人就会有什么,很多莫名其妙的事,很多的意见,这些都好,这些当然可以说用来历事练心,你没有这一些你不知道怎么用,但是话说回来,当你程度还不够,对佛法思惟还不是那么强正确通达的时候,太多的这些,会让你扰乱,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独处,,,空闲,,才能作意思惟。
出家当然好,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出家,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家,所以师父一向都鼓励人家学佛,但是出家,慢慢再谈,出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然就是说,我刚才说,在闻慧的时候比较重在于听经闻法,听经闻法慢慢观念会正确,用在日常生活里面,去检视这些东西,等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你必须要有一个清静的地方,让你对这些东西重新的再检视,重新的往更深的地方去探讨,因为你要对未来解脱的路做准备,那你要对未来解脱的路做准备,为观做准备,你对教理没有一个很深的理解,或是很深的思惟,你没有很深的思惟就没有很深的理解,没有很深的理解,你就没有办法达到思所成慧,没有到达思所成慧你不要想说,止观里面你有办法做观。
在另外其他经教的里面,他对闻慧、思慧是这样解释的,也是师父常常喜欢采用的比较清楚一点,就是:闻慧重于思惟模式的养成,思慧重于行为模式的养成,这是另外其他经教里面所讲的,思,思考模式,,闻慧,行为模式,思慧,因为其他经典常讲,思慧成就--戒行成就,你会自然而然的做不违背五戒,不违背善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行为,所以正思惟,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古代又翻为正志,正志是推动行为的内心力量,叫做正志,所以叫做行为模式的养成,这是另外的经论常常会提到的。
瑜伽师地论这里当然也不违反,他只是说思慧比较重在于更深一层的思惟,这个思惟你不要以为只是一般的想一想,也就是思惟到你有办法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去应用去做,这个叫做思所成慧。
修止
3、修止(奢摩他/ śamatha)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原则:无分别影像所缘;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内心:九住心之内住
相续:九住心之等住
安住:九住心之安住
身心轻安
主要是听经闻法具备了,当然还要持戒,持戒以后慢慢再谈,其实成佛之道里面的一些前方便,都讲得很清楚,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要独处,要善调身息心,这些都要具备,慢慢就要开始来修止,在解深密经里面他先讲,修奢摩他,samatha,有没有看到梵文,samatha,这是梵文,罗马拼音,把天城体改成罗马拼音,s,,一撇这些是依后来梵文音,天城体转过来的罗马拼音,又翻成奢摩陀或奢摩他,有些人会讲奢摩陀,当然也可以叫奢摩他,因为tha,在英文里面是念tha,tha梵文里面要念,ta,,ha,但是我们很难念,,有空叫印度人念给你听。加拿大这边很多会打电话来推销,很多请印度人,一打电话来听到印度英文很痛苦,我想说不然你讲梵文,他们不一定是梵文,有一些叫,panjabi,但是你叫他们来念这个,他们一定念的非常清楚,他们知道怎么念,印度人很喜欢卷舌,卷的音真的很重,你会听到他们有hr,的音,就是因为samatha。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这个能思惟心要怎么样,他刚才不是说思所成慧吗,不是有说同样经教,同样对象,能思惟心要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这边有几个重点第一个能思惟的心,能思惟这个心要怎么样呢,这个是心,这个是境,这个是所缘,心对所缘会取一个影像,他说这个能思惟的心,对这个影像,现在开始要做什么,要内心要相续,然后作意思惟之外,还要正行,要多安住,然后接下来很重要,要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这个才能叫做奢摩他,samatha,要有身轻安及心轻安的产生,才能叫做奢摩他或叫做奢摩陀,samatha。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解释很清楚,注解里面都引用瑜伽师地论来说明,瑜伽师地论把修止的从最开始,到入未到地的时候,讲得很清楚,等一下我会讲。
这里讲,原则,修止要以无分别影像所缘,心对这个影像不能做慧的分别,重点在于观这个之后,摄心集中,只摄心集中不去观他无常无我,不观这些,长短粗细不观这些,唯取摄心集中,摄心集中他有几个过程,这个地方他只列了三个过程,叫做内心,,相续,,安住,记得把这个内心、相续、安住写下来,比对于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他讲得更细,他把这个过程,扩大成为九个阶段,这个过程修止怎么摄心集中,一直到未到地定的这个过程,修止开始到未到地定的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叫做九住心,这里解深密经所讲的,内心相续安住就是九住心里面的三个,因为解释可以讲的细,可以讲的简要,他讲的内心就是九住心的内住,相续就是九住心的等住,安住就是九住心的安住,先把这个写下来。
附论:九住心
第一阶段:重在住心
附论:九住心(瑜伽师地论)
 第一阶段:重在住心
1.内住:将心向内住于所缘
2.续住:心慢慢能持续住于所缘
3.安住: 忘念一起,心一散,能立即察觉
4.近住: 不起忘念,不向外散常,能先制服忘念
 第二阶段: 重在伏烦恼(离欲恶不善法)
5.调顺: 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离五欲)
6.寂静: 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
7.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
我们来看九住心到底是什么,附论:九住心,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虽然解深密经谈得很简要,但是这个过程可以用瑜伽师地论来补充,就是从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心很乱,开始要摄心集中的时候一直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生起身心的轻安,过程里面分成九个阶段就叫做九住心,九住心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内住,讲义跟这里都有一个内住,将心向内住于所缘,这个叫内住,比如说你现在修数息观,你的心本来是往外跑的,跑来跑去,现在你开始修数息观,师父不是说,你修数息观要把心集中在这里,去感觉到这里,注意到这里,要怎么样才知道你注意到这里,这里最明显的东西就是有气在跑,有呼吸在跑进跑出的,你只要感觉到有呼吸跑进跑出,你就可以察觉到这个地方,你现在把乱跑的心,,现在开始收摄回来,注意在这里感觉到呼吸的出跟入,现在感觉到了这个就是内住的开始,所以是将心向内住于所缘,为什么向内呢,因为我们的心一向都是往外跑的,想其他的那些东西,都是叫做向外,你心除了修定的摄心所缘之外,其他乱跑东想西想的那些,三世十方想的那些东西都外缘,叫做往外跑,现在把这些心全部拉回来,摄心在这里所以叫做向内住于所缘,这样的训练,开始训练就叫做内住,这是第1步,,内住,所以你现在开始要修止,眼睛闭起来开始去察觉,身体怎么做那个以后再讲,开始去察觉有没有气,刚开始绝对察觉不出来,刚开始一定察觉不出来,但是不能察觉不出来说,师父没有气,不可能,没有气你还能坐在这里,所以开始感觉,你只要摄心集中安静下来,你真的有去感觉了,那真的就是会有气,有气,你不要跟着气跑,你就集中在这个地方,去感觉气的出跟入就好了,接下来也可以数,之前有讲过,可以一二三四这样子数,刚开始一定是有感觉了,心跑掉了,上次是不是有个同学叫做一休大师,我问什么一休大师,师父不是说数到五或者数到十,我每次一数完就跑了,然后就回来一,又跑了,师父我是不是心很散乱,我说,你至少知道你跑掉,那是好事,很多人是心跑掉不知道的,所以你开始集中,,,数,那个开始叫做内住,但是你会一直跑,跑掉拉回来,原则就是跑掉拉回来,这是原则因为叫做心一境性,跑掉拉回来,经过不断的训练,你不要以为刚开始,师父我坐了一个礼拜,我真的是很糟糕,我每次心还是一直跑,我说你一个礼拜算什么,人家坐三年,坐三年心还是会跑,还是常常跑,你不要以为坐一个礼拜心就不会跑了,那大家马上都到未到地定,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心慢慢能持续住在所缘,慢慢能持续,到底持续多久很难讲,比如说几秒都可以,从几秒到十几秒到一分钟两分钟,接下来慢慢跑拉跑拉,不断地训练,你千万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世间上的任何东西只是一种熏习,你要熏习就要不断地做,你看奥林匹克要得冠军的,人家同一个动作做了多少次,他几乎每天在那边翻、做,同一个动作做了多少次,又没有叫你在那边翻,叫你坐在那边注意这里而已,你不要想说,我坐了一个月了为什么都没办法摄心,正常的,只要你有用心,所以只要你不断地做,心就会慢慢的摄心住在所缘上,慢慢慢慢能够住在这里你要清楚,而不是打妄想觉得我很清楚,所以修禅定心一境性的觉性要够,所谓的觉性要够就是说,心有没有集中,有没有摄心,你要清楚明白,你不要跑掉了以为自己很摄心,然后妄想打了一堆,以为我已经坐了很久了,这很多人常会发生的错误,不然就是睡了一觉起来,以为自己已经坐了40分钟了,不是掉举就是昏沉,会有这样的状况,所以我说打坐觉性要够,因为我看过很多,他明明在打瞌睡,起来你刚才不错嘛,是啊,我坐得很好,你睡了一觉当然好,我明明没睡,我都看到你头歪一边。
安住,忘念一起心一散,就能立即察觉,不是忘掉念头,是忘了你现在在摄心集中,有的人也可以写一个女的那个妄,打妄想,但是不一定是打妄想,有时候你会睡觉,那个忘就是说不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不一定是妄想那个妄,因为打妄想是掉举,但是你有可能在昏沉睡眠,心没有在所缘上全部都可以叫做忘念,“念”是有作意,铭记所缘,心跑掉就是忘记了那个所缘。
近住,不起忘念,就是你已经能够摄心集中,等一下再讲。因为现在在讲安住,安住就是忘念一起,心一外散,外散不一定是打妄想,掉举就是想东想西的,昏沉都可以叫做忘念,因为忘记所缘,我们修止要先有念,不是有正念吗,然后才能止,念是不断的铭记所缘,安住就是你现在开始能够集中了,但是会打妄想会昏沉,一旦起来,你就要察觉,这个就是到了安住,一旦想打瞌睡你要察觉,我开始要打瞌睡了,一旦妄念起来,我察觉忘念起来了,所以第3的这个安住,是重在于觉,你是不是昏沉,还是你在掉举,老实说你要是不断地训练你能到第三个,那已经是很不错了,你能够到第3个阶段那已经相当不错了。
第4个近住就是,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常,能先克制忘念,刚刚是有忘念但是会察觉,现在是已经不再起忘念,或是说起忘念的机率很少,知道他的差别在哪里,就是不起掉举昏沉,刚刚是会起但是起要察觉,现在是已经渐渐的不起了,已经开始不起了。这已经到第一个阶段了。
所以第一个阶段重在住心,什么叫做住心,第一个阶段是想办法把心控制在所缘上面,这个其实师父以前在成佛之道有讲过,在具舍论也讲过,不过没关系因为现在很多新同学,你不要说你在网路上看,你在这边听过师父讲过九住心的举手,在这边地下室,听过师父讲过九住心的举手,才十来个而已,近住不起忘念不向外散,这4个阶段你就可以摄心集中了,慢慢慢慢已经不起忘念,这是第一个阶段摄心,其实很多人都是在这个阶段打转,师父你之前说要修道未到地定很难,你现在甚至说都是在这几个打转,是啊,因为本来就很难,我从来没有跟你说容易,为什么外面很多人觉得容易呢,因为你不懂就觉得容易,你懂了就觉得那个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外面很多谈的都是谈得很高的境界,动不动就是菩萨再来菩萨几地,动不动就是活佛,动不动就是他方佛再来,什么菩萨再示现,动不动就是几果几果,讲久了之后让大家觉得好像修行很容易,到处是圣人的样子,到处开花结果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老实说真正修行起来,你要到这两个阶段都已经很不容易,如果你真的有在用心的话,你一定会认同师父说,你要到这两步34都不容易,而且很容易退,你好不容易坐坐坐,,已经到后面了,过阵子一忙,,工作来了家庭又怎么样,又回去了,或是甚至本来坐得很好一个礼拜没坐,老实说回去了,这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坐,定学你不能不学,如果你能够到第四个阶段的接下来。
第二阶段:重在伏烦恼
 第二阶段: 重在伏烦恼(离欲恶不善法)
5.调顺: 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离五欲)
6.寂静: 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
7.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
第二阶段:重在降伏烦恼,离欲恶不善法,重在降伏烦恼,尤其是欲,尤其是五欲,开始已经有降伏五欲了,哪五欲?色声香味触,外在五欲的引诱,你慢慢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5步你已经慢慢可以调伏了,接下来,调顺,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就是能离五欲,那就是由第4阶段继续再修,内心轻安的力量慢慢有一点开始生起了,你内心有轻安的生起,不是完全的还不到,开始有这种感觉的时候,这股力量可以克制你对外在五欲的吸引,因为这股轻安绝对比你在欲界,任何外在五欲的诱惑,比这种的更舒服,你既然有这么内心生起轻安的欢喜,相对来讲外来五欲的诱惑,就不会那么乐,一个工作每个月付给你一万块,你现在工作每个月付给你三千块,你要哪一个工作,工作量差不多一样的,内容也是差不多的,当然一万块,你当然会想说最好两个都拿,那当然不可能,当然是选择一万块的,因为慢慢降伏五欲烦恼的离欲恶不善法,轻微的轻安生起的时候,比较上来讲,会比外面五欲的乐,比较上就强的太多了,所以慢慢你就会去克制五欲的烦恼,所以除了持戒外,出家绝对要修定,在座当然如果你们想要慢慢学离欲的话,修解脱法,当然一定要学定学打坐,不止说这样子,老实说,如果你在家人能够学到这一步的话,能够学到这一步,离五欲的话,对你的生活很有帮助,为什么?离欲恶你也不大会发脾气,离嗔,你对外在的诱惑,不会有强烈追求的心,所以可以省很多钱,对外的这些东西你真的会比较淡泊。
问:没有持戒能不能达到第三个第四个步骤?
师父:五戒没有说不能吃肉,我简单的讲是这样子,戒是在克制我们的粗重烦恼,定是再进一步克制从内心生起的微细烦恼,你如果粗重烦恼不克制,你不要想说我内心的细烦恼可以克制,所以重点不在于持不持戒,重点在于持戒的意义跟目的到底在哪里,持戒的意义跟目的就是:你要先由粗而细,要先把粗重的三业的烦恼克制住了,让他已经慢慢不起了,问题是外来的克制住,但是烦恼是内心的,你还是会一直起来,这个东西就是要修定,所以你要是不持戒,外在的烦恼很粗,然后对五欲的追求也非常的强,老实说你在这两个阶段都很困难了,一打坐下来,那一天北京烤鸭,还是韩国烤肉,那一天去那边跳舞那个音乐,满脑子都是那些东西的。
问:第二阶段重在降伏烦恼,不管是在静中或者是动中都是这样,还是只是静坐?
师父:我这样回答你,你练功夫练到一定的阶段,功夫不错了,你是在练的时候才厉害,还是平时都算蛮厉害的,平时也都厉害,但是如果你觉得很厉害就荒废不练了,你还会很厉害吗,,不会,你这样知道师父的意思吗,你如果能够坐到这个阶段,你平时也可以对五欲的欲求会很淡泊,但是这个是你要常打坐,之后留下来的这股力量,但是你要是一阵子不坐,这个力量会慢慢不见,所以打坐要常坐,而且变成固定坐,固定坐这股力量就会强然后会持续,但是你要是不坐跟我们一般人,很多技巧一样,你不坐,那力道就没有了。意思就是多打坐,你没有在打坐的时候也可以有这股力量,你要是光打坐出来就没有,那问题很大了,你怎么可能去那边看到打坐,我很想买这个,打个坐。
止,我们一般都是静坐练习的,但是出来还是有这个持续的力量,一定会有的,你问这个也厘清的一些观念,你打坐这个力量会生起,但是当你起来的时候这股力量会持续,但是持续多久看个人,也看你常常打坐的频繁度,频繁度越多力量越强,那当然你平时维系的力量就越大,但是你如果三天两头打坐,除非你的定力很强,而且会退的,不打坐就会退,所以我说你常打坐到一定的状况,可以伏五欲,所以你去外面的时候五欲心会比较淡泊,是指这股力量可以为维续到你起来的时候。比如说你每天早上都打坐,整天你就会有这样的力量,甚至两三天都可以,慢慢慢慢,但是你再不打坐,力量就会慢慢消失。
不断坚持下去的话会形成良性循环,佛教叫辗转,WE利用的叫做良性循环,当然有可能恶性循环,你不打坐五欲越重,五欲越重越不想打坐,越不想打坐五欲越重,要坐下来很难,良性循环就要每天坐,坐了有轻安的生起,有轻安的生起慢慢可以克制五欲,你克制五欲,就越容易打坐,越容易打坐,一坐力量就越强。当然如果这么理想的话大家都未到地定,只可惜怕的就是,当你功夫还没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外缘就太多了,比如说你好不容易到这里,要往上的时候,忽然间,什么事情来了弄到你头昏脑胀,又是公司又是家庭,你可能一两个礼拜之后退回这里,这是很正常的状况。
问:近住的阶段已经都不起忘念了,是不是说不受外界的诱惑力?
师父:不一定,不是很稳定,你只是能住心而已,我说退的机会很大,而且不稳定。
问:如果在第4个阶段保持得很好,跟第5个阶段有什么不一样?
师父:如果你这个地方继续用心下去的话,不会说一直保持,你就是会一直往上进,如果你真的做得很好,然后一直往上进环境条件都很好的话,其实你会一直往上进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一直继续这样子,接下来调顺的时候会有相似的轻安生起,这时候就可以克制重在伏烦恼,所以你知道他的特性吗,这一个是重在于住心,这一个是轻安一点慢慢生起,可以伏住五欲的烦恼。
问:第4个不起妄念应该是说不受诱惑了?
师父:不一定啊,我说不稳定,我功夫很好不一定可以打败敌人,但是很不稳定,我练到这个程度了,但是很不稳定,有可能随时会退,你如果继续练下去到第5个阶段,起来的时候,就更稳定。这个是一种很有机的东西,你要把它分成18个阶段都可以。
所以叫做近住,住在所缘,这里是调顺,也就是可以调整你的烦恼,你只要记得一个重在于住心,一个重在于烦恼可以慢慢降伏,因为力量生起来,这个住心只是摄心而已,微细的轻安还没办法起来,到这里才可以,轻安乐慢慢起来才可以伏住外面的烦恼。
在时间上可以讲,静坐通常你在止的时间比较短,比如说3分钟5分钟这段时间没有忘念,没有掉举没有昏沉没有忘念,后面慢慢你可以持续的时间加长,你能持续10分钟跟你能持续半小时,那是不一样的事情,你能持续半个小时以上,那个轻安慢慢就起来了,那就到了调顺了。
都是在谈修止还没谈到修观,还是在止,因为我刚才讲九住心,还没有断,降伏而已,五停心观的数息可以降伏,还有其他都可以降伏,“止”,是在什么性,刚刚不是有净行所缘,我说净行所缘可以伏烦恼,所以止可以伏欲界的烦恼,我现在谈止而已还没在谈观,但是观还有两种,观自相的一般世间像五停心还有出世间的,观以后慢慢会讲,现在还在讲止,你顺着师父那个下来会讲止,你们讲义翻到后面是不是有在谈观,修观,现在在谈止不要弄混了,止还是可以降伏欲界烦恼,是降伏不是断,当然你如果定力越高,降的力量越强,你如果能入初禅,那欲界的五欲还有嗔,绝对完全降伏了,未到地定也有相似的这种力量,而且还算蛮强的。但是你要问问题是这样,你要做,不然师父讲的你也不知道师父在讲什么,想办法回去坐一坐你就知道,你有坐,真的师父一讲你就知道,你没坐师父讲半天,有这样子。
刚开始有一点开始,但是真正的轻安乐还在后面,开始有,其实偶尔在这些阶段里面,偶尔都会有,但是有时候可能一下子消失了,但到第5阶段的时候,就会持续的比较久,其实前面的四个就很难,但是有时候偶而会起来,你会觉得舒服,但是那个都还是很轻微,但是很快就不见了,前面很像在爬坡,骑脚踏车爬上去了后面是平的,就自然了,所以我说前面几个很容易退,但是你到第4个第5个以后,相对来讲比较不会退,我说相对,不是绝对。
寂静: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这以前讲过离五欲五盖,不正寻思还是有强烈的掉举,这个慢慢已经可以降伏而且不让他起来,后面已经可以降伏一些不正的观念跟寻思,寻思是什么意思?寻思就把他想胡思乱想就好了,其实他有一些内容,以后我慢慢再谈这些内容,国土寻思、不死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你已经有很强的力量可以克制了。
接下来,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比较微细的,,后面讲得更微细了,前面的掉举是很粗的,后面这个寻思是比较细的,前面是在讲心跑掉,现在是在讲心能够集中,而且慢慢有轻安,但是在里面还有微细的,包括初禅二禅,二禅是比较没有了,到了初禅中间禅都还有微细的,这里也是指比较微细一点的。
我刚刚不是讲说前面四个是心跑掉了,这里是在所缘里面但是还有微细的,但是他还是心跑掉了,但是相对来讲,因为他的心有粗有细相对来讲,比如说你到的初禅都还有有寻有伺,你有没有听过有寻有伺三摩地,到了中间禅无寻有伺三摩地,到二禅才是无寻无伺,还是有微细的,但是不是那种很粗的,心跑掉那一种的,你现在一直问我,师父也没有办法说到底微细到怎么样,你先想办法回去,想办法慢慢调整这些,万一以后你能够到这里之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微细,不然师父再讲微细再讲粗你也很难去抓到,去模拟他到底是怎么样。
五盖是贪欲盖嗔恚盖那些,不是贪嗔痴慢疑,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恶作掉举,疑,后面讲降伏烦恼的时候会再慢慢讲。
他说小朋友跑掉,比如说,刚开始小朋友乱跑,你想办法说来上课了,大家来坐好,你好不容易叫一个坐了,你一转身跑掉了,你又把他叫回来坐好,你一转身要写黑板他又跑掉了,接下来他比较乖一点,他可以坐久一点,,但是还是会跑掉,你又把他叫回来,到这里,忘念一起心立刻察觉,他一想站起来,你就说坐好,到这里他就真的坐好了,到这里不但坐好而且能开始乖乖的听,这个例子也不错,,但是例子归例子,你们要知道我们的心就是像这样子,慢慢慢慢越来越专心,而且能够降伏想要跑起来的冲动,已经能够很安静了而且会喜欢坐,坐在那边听不会再想跑,最后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寻思是比较微细的,你要到那个阶段我才能告诉你什么叫微细。
这个全部都是在打坐,前面那个你要知道是整个跑掉了,前面四个重点在于住心要把他抓在这里,不要让他跑掉了,但是纵使集中在这里,内面还有一些微细的,寻思还是要去调整,第一个阶段是重在于就是他讲的,小朋友跑掉想办法让他坐好,接下来坐好之后你要叫他注意听讲,不要胡思乱想,第二个阶段重在于他已经能够住心,他要有轻安起来慢慢一点轻安起来,可以降伏五欲(烦恼),再来,连里面这些微细的寻思都要慢慢降伏。
第三阶段:相似定境
 第三阶段:相似定境
8.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 动乱,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
9.等持:专注 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
 定成就(未到地定)
轻安乐: 由心轻安起身轻安
于所缘自在:随时可以依所缘止心
第三阶段,相似的定境,慢慢定的力量开始起来了,相似的定境起来了,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干扰,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也就是说到这个阶段,你已经内外都不会受到干扰了,外面的当然不会干扰,你心绝对不可能跑掉,内在寻思的扰动,你也已经把他降伏了,好像你骑脚踏车,骑骑骑,骑到你已经不需要很用力,但是要稍微踏一下,你刚开始很用力,我就说爬坡爬到平路了,你也要踩,但是你已经可以不用很多力量,他说内外,不受内外,内就是我自己起来的小寻思,外就是外面的那些干扰,想明天要怎么样明天要吃便当什么,不可能了,,不会再干扰你了,这叫做专注一趣,专注一趣就是说,你百分之百能够集中摄心在所缘上,专注一趣已经达到止的真正功用了,已经摄心到所缘上面了。
等持: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有一种你脚踏车骑骑到很快,到最后快到你不用再踩,他都很平稳的一直前进,也就是说你之前要很用心的去集中才可以,但是到了第九的时候,他已经无作行了,就是说,你已经自然而然的不要再很用力,不要再勉强,已经形成一种所谓的惯性,叫做“人定合一”,好像我们开车,你开到一种习惯性的时候,你看到红灯不用去思考,你就会停,你看到绿灯不用去思考,你就会加油,看到有车过来,你不用思考就会知道,应该往哪里闪,这种惯性,或是说刚刚举的骑脚踏车也可以,前面几个是一直爬坡爬爬爬,爬到中间平路了,但是平路还要踩,但是这里等于是下坡了你不用踩,他都可以自己很自然而然的前进。爬坡---平行---下坡,所以这个地方的等持跟专注一趣,这里重点在于你已经可以真正集中了,不会受到内外的干扰,这里重在于不但能集中,而且不用用心了,很自然而然的可以摄心集中,不用再很用心的去强调,所以叫做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
到这里,九住心--第9步了,到了九住心,这样继续训练下去,慢慢慢慢成功,成功在什么呢?定成就,未到地定,轻安乐的生起,生起了强烈的轻安乐才能叫做未到地定,到最后训练下去就会生起轻安乐,我说前面已经慢慢有了,但是这里是真正很强烈的轻安乐,一比较就知道不一样,所以要起了轻安乐,才能叫作定成就,到这里都还不能算,要到定成就未到地定必须是,轻安乐——由心轻安起身轻安,为什么叫做由心轻安起身轻安?我们一般的快乐是外来的刺激,欲界的快乐是外来的刺激,但是这种轻安乐是内心生起的,内心生起所感到快乐当然是内心先快乐,内心快乐到一定的程度就影响身体,所以就是心轻安进一步再强烈就是身轻安,所以会感到心跟身的完全舒畅,那个你一定感觉到你都不用来问,你一定知道那个是什么,你如果真的修到有这样的状况出现的话,这个是第一个,要到这样才能叫做未到地定成就,轻安的生起才能到叫做未到地定成就。
于所缘自在,随时可以依所缘止心,也就是说你今天打坐一两个小时,身心舒畅起来了,第二天要再坐,今天怎么一直没办法集中,,不会,如果能够到达这样,第二天,要坐可以随时依所缘止心,或是你早上起来,中午睡觉起来想要坐,随时可以入,,随时可以摄心,不会像刚开始跑来跑去弄得很痛苦,怎么一直心很乱呢,,不会这样子,当然你这个还是要持续,不然你一两个月不坐那个力量都会退,我先讲到这里下个礼拜有空可以继续再谈,请合掌,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