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45字节 、​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5
  解深密经 -5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 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 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 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 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 ,这里的遍计所执相也可以说遍计所执性,这里谈的性跟相是一样的东西,都是在谈它的特性特征,是一样的东西,你们要注意一点就是师父有时候常常会讲,遍计所执,但是师父谈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中国人好简略有时候会把尾巴的部分去掉,但是你们要知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比如说我们常常讲般若波罗蜜,但是有些人是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怎么讲?心经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是不要在多上面多做文章,多就是把它名词化而已,不要再在多上面多做文章,般若波罗蜜多的多在梵文字叫做ta,就是,prajnaparmita,ta我们就翻成多,就是叫般若波罗蜜然后多,但是有时候就是我们常常讲,讲久了就变成般若波罗蜜,就会把这个多省略掉,你说那多这个多字怎么样,这个多很像英文字里面的,很多英文字我们把它名词化,tion,我们把它名词化当然会有ing,ing的名词化跟tion的名词化有点不大一样,ing名词化比较像动作上的名词化,tion比较像是一种状态,已经呈现出一种状态出来了,很多东西加tion,还有一个,tion有些东西可以加有些东西不可以加,不能自己随便乱加,但是有些是没有这样子,但是你可以把它加上去,叫做ness,很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把它加ness,学英文的洋人他知道你在讲什么,Nothing后面可不可以加ness,有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加ness,就很像梵文字的ta,所以多了那个ta其实就是多,有时候我们讲会把它省略掉,但是省略掉不是说它没有,是有的。我们在这里讲,遍计所执相有时候又翻成遍计所执性,但是有时候我们口语讲久了会变成,遍计所执,但是你们要记得,当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有相的,只是师父在讲话的时候把它省略掉而已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 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 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 :【''' 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 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


 这 三个 什么 上个礼拜 有讲,但是 复习一下因为这个比较重 要,遍计所执相 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 说, 假名安立就 假施设 没有实体 自性差别 就是 现象事物 不同特性 ,就是 说依于缘起 缘起 各式各样东西都是因缘而组 因缘组成之后它 就会 现出各式各 样的 差别 ,会现出 事物各式各样的差别 我们会去认知到这些差别 认知到这 差别又赋予给它一 语言 这个 桌子那个 子, 那个是Ken,这个是Eric, 这样 的, 问题 是说事物本来没有 假施设 假施设就是暂时拥 存在 ,没有 实体的,没有实体但它又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 到这边为止本来 问题 ,但是遍计所执相必须要接下来看第二个
 这 里的遍计所执相也可以说遍计所执性,这里谈的性跟相是一样的东西,都是在谈它的特性特征,是一样的东西。你们要注意一点就 是, 师父 时候常常会 遍计所执,但是师父谈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遍计所执相,中国人好简略,有时候会把尾巴的部分去掉 ,但是 们要 知道 师父讲遍计所执的时候是指 遍计所执相 。比如 我们常常讲般若波罗蜜 但是有些人 讲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怎么讲?《心经》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是不要在「多」上面多做文章 「多」 就是 把它名词化而已。般若波罗蜜多 「多」在梵文字叫做ta ,就是 ,prajnaparmita,ta我们就翻成「多」 就是叫般若波罗蜜然后多。但是有时候就是我们常常讲 讲久了就变 般若波罗蜜 ,就会 把这个「多」省略掉,你说那这个多字怎么 ,这个多很像英文字里面 (名词化)。很多英文字我们把它名词化,tion 我们把它名词化当然 有ing,ing的名词化跟tion的名词化有点不大一样,ing名词化比较像动作上的名词化,tion已经呈 现出 一种状态出来了。很多动词后加tion 还有一个,tion 词可以加有 词不可以加 不能自己随便乱加,但 有些 没有这样 。很多词你可以自己把它加ness 学英文的洋人他知道你在讲什么,Nothing后面可不可以加ness。有时候 会有 这样的 状况加ness ,就 很像梵文字的ta,所以多了那个ta其 ,有时 候我们讲会把它省略掉 但是省略掉不是说它 没有,是有的。


  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相是因缘所成的事物,名是语言的概念,但是我们偏偏在相名为所遍计,分别心(意识)为能遍计, 我们 在这 些因缘所现起的事物上 再赋予一个我们所认为的东西,然后去执着它,这个东西就叫做 遍计所执 ,我们 这样子一个东西,师父喜欢这样画,譬如这个外境,这是我们的心,这个是A(心),这个是B,我们A在认识外境的 时候 ,并不是单纯的认识,师父已经讲过很多次,但是因为这个比较复杂所以还是要继续讲,更有趣的是师父在大学这几天也在教唯识,所以师父总是觉得你们比较幸运,师父虽然中文也不是很好,但是再怎么样中文总是自己的语言,用英文表达再怎么样都比不上用中文表达,所以那些学生听起来就会有点痛苦,但是我说这是正常的,你不要说是我英文不好的问题,很多是当地的老师他们要描述也很困难,就像师父要描述 遍计所执 、依他起 是有 一定的困难度,但是再怎么样讲起来师父在这边的描述,绝对比在大学清楚很多,那是绝对的,而且比较不会造成误解。当我们认识这个的 时候 我们 的心又现出一个相出来,我们称做这个叫C,我们不是直接认识B,我们认识到的是C,这个C我们认识到它的时候,这个C就是相跟名,这个就是相跟名,相就是有实质存在的东西,名就是名称,比如说桌子,我 说桌子是指这个东西,是相,还是名,如果我指的这个,是相,桌子这样的名称就叫做名,desk也是名,table也是名,但是这个东西,就是相,所以叫做相名为所遍计,分别心为能遍计,可惜的是当我们认识B的时候,我们没办法真正认识到B是什么,我们A认识到B的时候从我们的心, 现出一个我们自己现出来的东西,我们认识到的其实是C的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相跟名,我们现出这个东西之后,会对这个东西产生遍计执着,C就是 遍计所执 因为C 所遍计的,被遍计的,所以这个英文 用被动式的 叫做,being,attached,A要用主动式的,叫做attaching,这个是能遍计,能执着,这个是所 遍计 所执 着,所以这整个C就叫做遍计所执相,所以说相名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为什么,这个就 是相 名,所以这个就是遍计所执相,所以这个是能遍计,这个是所遍计,这个是被遍计的,被执着 的, 你要知道,这个被执着的这个东西从哪里来,还是从我们的执着心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心认识到一个东西 的时候 ,现出一个被执着的东西,然后这个心再去执着 ,所以唯识告诉我们,这整个是我们自己执着映现出来的妄相
 我们在这 里讲 ,遍计所执 有时候 又翻成 遍计所执 是有时候我们 口语 久了 变成 遍计所执, 你们 记得 当师父讲 遍计所执 的时候 相的, 师父在讲话 的时候 省略掉而已


 所 以唯识跟中观比较不一样的地方,中观就告诉你说一切法毕竟空,没有实质的自性所以不要去执着,但是唯识会更细微更清楚的告诉你,我们执着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唯识就是在这边谈,所以中观比较在理上讲,唯识学比较在事上谈,唯识谈这一套理论要做什么?告诉你说除了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在日常生活上怎么运用,当你今天起烦恼在执着什么东西的时候,跟人家争执不下,或者是对什么东西非常喜欢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个图牢记在心里面说,当有一天你上街去看到LV包包,非买不可的时候,你就要了解,LV包包是B,它真的那么好吗,不知道,但是你觉得它很好非买不可就是C,很喜欢非买不可,你用一千个理由要去买,那一千个理由所造成出来的假象,就是C,所以这个东西,LV包包是因缘和合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没有所谓的好不好,觉得它很好非得要不可是C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由这样子过来,那这个问题哪里来,不是B造成的,是我们的A自己显现出来的,那要讲得更详细一点就是,这整个都是我们的阿赖耶变现的,所以我常常谈六六法门,我说六六法门不是一个单一的法门,六六法门是所有法门的法门,不管念佛禅宗密宗,唯识宗,什么宗,都在谈六六法门,这个就是告诉你六六法门,在阿含经里面它说白牛黑牛,我们的六识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我们的六识中间已经对它产生执着了,所以不是六根去执着六境,也不是六境有它的魔力去吸引你,不是,是中间的这个识已经是染着的识,对这个六境产生 着,只是唯识讲得更细,他说我们执着的不是这个东西,其实我们执着的是,我们认识到它的时候现出一个妄 ,然后自己再去执着它,所以唯识只是在这个进一步的发展而已。
'''1 遍计 所执相'''


依他起相,它说 谓一切法 缘生 自性 ,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上次师父在想唯识学概要的时候,是不是告诉你依他起是缘起,缘起通杂染,还记得吗,缘起只是一个事件的道理,一个万事万物的道理,道理告诉什么,万事万物都依因待缘而成的,但是这个依因待缘而成,在讲的是我们的身心生命,我讲了好几次,它不是在谈彗星撞地球怎么造成的,它是在谈我们身心生命怎么回事,这样的一个缘起,我们身心生命它分 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讲杂染,怎么样烦恼惑业苦的流转,还灭面讲怎么样把惑业苦去除,杂染然后转染成净,怎样修行解脱;依他 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不是在讲缘起,依他起在讲缘起,依他起就是唯识解释的缘起,唯识用依他起相来解释阿含经所讲的缘起,缘起性,
'''1) 谓一切法 假名安立, 自性 差别乃至 令随 言说 '''


  一切法 “此故彼” 法则 缘而成,所 它在讲的 识所现,它 后面又 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蕴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 句子跟 这个 句子 好像很熟 ,一切法缘生自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还有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蕴,这个句子实际上是在阿含经里面的,阿含经在讲缘起缘生的时候,都是这样子讲的,解深密经把这样的句子 完全的转到解深密经里面去,只是它的解释有一点点不太一样,大方向差不多,只是细节上有一点不大一样 所以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这个在讲什么 当然是讲缘起的流转面,如果你对缘起的经教清楚的话,它就是在讲缘起的流转面 缘起有流转,有还灭,所以 说四谛是佛教的最基本教理, 缘起四谛,不管 你要了解大大小小的佛教, 缘起四谛一定要懂,流转面有苦集,然后这边有灭道,这个就叫做四圣谛 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蕴在讲什么 当然在苦集上面 无明是烦恼,行是业,无明缘行然后识,识就是纯大苦聚,有识入胎就是大苦聚 所以它在讲流转面的东西,所以它在讲缘起,但是它现在在讲缘起的流转面。
  假名安立就是假施设,没有实体。自性差别就是现象事物的不同特性,就是说 于缘起,各式各样东西都是因缘而组成 的,因缘 组成之后它就会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会现出事物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会去认知到这些差别,认知到这些差别又赋予给它一些语言,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那个是Ken,这个是Eric,就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事物本来没有实体是假施设,假施设就是暂时拥有暂时存在,没有实体的,没有实体但它又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别。
 
 
2)'''相、名 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 可了知。'''
 
'''相'''是因缘所 的事物,'''名'''是语言的概念 我们在相、名为 遍计,分别心(意识)为能遍计,我们会在这些因缘所现起的事物上,再赋予一个我们所认为的东西,然后去执着它,这个东西就叫做遍计所执。
 
我们有这样子一个东西,譬如这个外境,这是我们的心,这个是A(心),这个是B(外境),我们A在认识外境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认识。
 
当我们认识这个的时候,我们的心又现出一个相出来,我们称做这个叫C,我们不是直接认识B,我们认识到的是C,这个C我们认识到 的时候,这个C就是相跟名。相就是有实质存 的东西,名就是名称,比如说桌子,我 说桌子是指这个东西,是相,还是名?如果我指的这个是相,桌子这样 名称就叫做名,desk也是名,table也是名,但是这个东西,就是相,所以叫做相、名为所遍计,分别心为能遍计。可惜的是当我们心在认识B的时候,我们没办法真正认识到B是什么,我们A认识到B的时候从我们的心,会现出来一个东西C,我们认 到的其实是C的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相跟名。我们心现出这个东西之后,会对这个东西产生遍计执着,C就是遍计所执相,因为C是所遍计的,被遍计的,所以这个英文要用被动式的,叫做attached,A要用主动式的,叫做attaching,这个是能遍计,能执着,这个是所遍计,所执着,所以这整个C就叫做遍计所执相。
 
所以说【'''相、名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为什么?这个就是相名,所以这个就是遍计所执相, 以这个是能遍计,这个是所遍计,这个是被遍计的,被执着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被执着的这个东西从哪里来?还是从我们的执着心现出来的。当我们心认识到一个东西的时候, 出一个被执着的东西 然后这个心再去执着 ,所以唯识告诉我们,这整个(名、相)是我们自己执着映现出来的妄相。
 
所以唯识跟中观比较不一样的地方,中观就告诉你说一切法毕竟空,没有实质的自性所以不要去执着。但是唯识会更细微更清楚的告诉你,我们执着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唯识就是在这边谈。所以中观比较在理上 讲, 唯识学比较在事上谈,唯识谈这一套理论要做什么?告诉 说除了不要执着以后,还有告诉我 在日常生活上怎么运用。当你今天起烦恼在执着什么东西的时候,跟人家争执不下,或者是对什么东西非常喜欢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个图牢记在心里面。当 一天你上街去看到LV包包非买不可的时候,你就要了解,LV包包是B,它真的那么好吗?不知道,但是你觉得它很好非买不可就是C,很喜欢非买不可,你用一千个理由要去买,那一千个理由所造成出来的假象,就是C。所以这个LV包包是因缘和合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它 没有 所谓的好不好, 觉得 它很好非得要不可是C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由这样子过来,那这个问题哪里来?不是B造成的,是我们的A自己显现出来的,那讲得更详细一点就是,这整个都是我们的阿赖耶变现的。所以我常常谈六六法门,我说六六法门不是一个单一的法门,六六法门是所有法门的法门,不管念佛禅宗、密宗、唯识宗,什么宗,都在谈六六法门。这个就是告诉你六六法门,在《阿含经》里面它说白牛黑牛,我们的六识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我们的六识中间已经对它产生执着了。所以不是六根去执着六境,也不是六境有它的魔力去吸引你,是中间的 这个 已经染着的识,对这个六境产生执着,只是唯识讲得更细。他说我们执着的不是 这个 东西(B),其实我们执着的是我们认识到它的时候现出一个妄相(C) 然后自己再去执着它 所以唯识只是在这个进一步的发展而已。
 
'''2 依他起相'''
 
'''1)谓 一切法缘生自性,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
 
上次师父在讲《唯识学概要。的时候,是不是告诉你依他起是缘起,缘起通杂染,还记得吗?缘起只是一个万事万物的道理。道理告诉我们什么?万事万物都依因待缘而成的,但是这个依因待缘而成,在讲的是我们的身心生命。我讲了好几次,它不是在谈彗星撞地球怎么造成的,它是在谈我们身心生命怎么回事。这样的一个缘起,我们身心生命它分为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讲杂染,怎么样烦恼惑业苦的流转 ,还 灭面讲怎么样把惑业苦去除,杂染然后转染成净,怎样修行解脱。
 
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此有故彼 ,此生故彼生'''】,是不是在讲缘起?依他起在讲缘起,依他起就是唯识解释的缘起,唯识用依他起相来解释《阿含经》所讲的缘起,缘起性。
 
【'''缘起性:一切法依“此故彼”的法则,依因待缘而成。'''】所以它在讲唯识所现,它后面又讲【''' 谓无明缘行 乃至 招集 纯大苦蕴 。'''】 你们有没有觉得 两个句子好像很熟?
 
这两 个句子实际上是在 阿含经 里面的, 阿含经 在讲缘起缘生的时候,都是这样子讲的, 解深密经 把这样的句子完全的转到 解深密经 里面去,只是它的解释有一点点不太一样,大方向差不多,只是细节上有一点不大一样 所以''' 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这个在讲什么 当然是讲缘起的流转面,如果你对缘起的经教清楚的话,它就是在讲缘起的流转面
 
缘起有流转,有还灭,所以说四谛是佛教的最基本教理,你要了解大大小小的佛教,缘起四谛一定要懂,流转面有苦集,然后这边有灭道,这个就叫做四圣谛 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蕴在讲什么 当然在苦集上面 无明是烦恼,行是业,无明缘行然后识,''' 识就是纯大苦聚''' ''' 有识入胎就是大苦聚'''。 所以它在讲流转面的东西,所以它在讲缘起,但是它现在在讲缘起的流转面。
 
'''3)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那你说为什么依他起在讲流转面呢?师父上次讲过依他起相本来是通染净,但是就凡夫面来讲它是染着的,我们凡夫面是这一面,所以它是染着的。所以它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所以这里的依他起相比较重在缘起的流转面上来谈,什么叫【'''“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我们看到这个由心变现出来,这一个是甲,这一个是乙,本来唯识在谈依他起的时候,是说阿赖耶现行,这样的一个因缘状况就叫做依他起。但是这里特别讲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本来由这个阿赖耶缘起现起的这个相是依他起相,但是在凡夫位,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已经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这个依他起相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依他起相自然而然就等于遍计所执相。在凡夫位我们不可能单纯的现出一个相而已,在凡夫位现出的这个相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它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因为我们已经产生遍计执了,所以依他起相而可以了知。
 
简单地讲,依他起相就是阿赖耶的现行跟熏习,但是在凡夫的阶位,阿赖耶的现起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的依他起相,本身就是遍计所执相,这个是一般比较会搞混的地方。依他起相本来应该是中性的,因为就是缘起而现行,本来应该是这样,它只是在谈缘起现起的道理而已。但是就现实来讲,在凡夫位我们现起的东西就一定是杂染的,杂染的话就没有清净的依他起,所以凡夫位的他起就是遍计执。23:17
 
 
'''3  圆成实相'''
 
'''1)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1)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般若道)'''
 
'''(2)于此通达渐渐修集,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方便道)'''
 
'''2)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于依他起相上去除“执着”=圆成实相'''


然后它又讲,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那你说为什么依他起在讲流转面呢,师父上次讲过依他起相本来是通染净,但是就凡夫面来讲它是染着的,我们凡夫面是这一面,所以它是染着的,所以它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所以这里的依他起相比较重在,缘起的流转面上来谈,什么叫执以为缘故可以了知?我们看到这个东西心变现出来,这一个是甲,这一个是乙,本来唯识在谈依他起的时候,是说阿赖耶现行,这样的一个因缘状况就叫做依他起,但是这里特别讲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可以了知,但是偏偏在凡夫位的时候,本来由这个阿赖耶缘起现起的这个相,是依他起相,但是在凡夫位,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已经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这个依他起相,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依他起相自然而然就等于,遍计所执相,在凡夫位我们不可能单纯的现出一个相而已,在凡夫位现出的这个相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它说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因为我们已经产生遍计执了,所以依他起相而可以了之,简单地讲,依他起相就是阿赖耶的现行跟熏习,但是在凡夫的阶位,阿赖耶的现起就绝对是染着的,所以在凡夫位的依他起相,本身就是遍计所执相,这个是一般比较会搞混的地方,依他起相本来是不是应该是中性的,因为就是缘起而现起,是没错本来应该是这样,它只是在谈缘起现起的道理而已,本来有问题的是遍计所执相,但是就现实来讲,在凡夫位我们现起的东西就一定是杂染的,杂染的话就没有清净的依他起。


这是一般比较弄不清楚的地方,上次师父画过绳子跟蛇,那个是阶段性的分开来说明,因为那个时候,我不想一下子把这个弄在一起,大家会搞混,所以依他起归依他起,遍计执归遍计执,但是到这里我要告诉你,凡夫位的他起就是遍计执


3 圆成实相
3 圆成实相


3 圆成实相
1)'''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1)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般若道)


1)谓 一切法平等真如
也就是说第一个, 一切法 平等真如 ,它本来是如此没错,它本来如此不是说在你身上就有了,你还是要依【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如理作意无倒思惟】,这个是经上的话师父把它节录出来而已,要如理作意无倒思惟,这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牵扯到什么?牵扯到思想。他告诉你要依做正确的思考为因缘才可以通达,不是你糊理糊涂的在那边弄一弄,就可以通达的,这要透过思惟的。而且要透过作意,无倒思惟叫做正确的思维,如理作意是什么意思?如理作意是叫你要专注的,不是你今天爱弄不弄想一想,明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然后后天又回来,一个礼拜又回来,就唯识来讲熏不起来的。你记得唯识学讲熏习,既然叫熏习那就是时间要长,我所谓长不是说你坐在那边一个星期,我意思是说你要长久不断的。而且熏习的次数要频繁。


  于此真 如, 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 。如理作意无倒思惟 为因缘故 乃能通达
  说我们喷香水 你如果一个礼拜喷一次,你这个衣服不可能会熏习的,你喷一次一个礼拜后这个味道都跑掉了,你如果三餐前都喷,那衣服一个礼拜后味道就很重了,你一个礼拜后一个月不喷衣服还是有味道。所以唯识讲熏习,熏习第一个就是说次数要频繁,第二个时间要长,所以你不要想说我短时间内就要达到什么程度,很难的,如果你过去熏习不够,你不要想说你短期间内可能要怎么样 既然熏习的话,它叫你说 如理作意无倒思惟, 现在牵扯到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佛教很根本的原理,师父要强调的原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怎么样熏习才会强?刚才师父已经讲过两个,但是现在要讲一个更重要的重点,如果说你次数很频繁而且时间也很长,还要很用心,你不用心的话熏习再久力道也不够的


  于此通 渐渐修集 乃至 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
  比如说我去师父那边听经很久了,你才去两个月为什么你比我懂?很简单人家来两个月是专心集中,你来两年是每天打妄想,偶尔听听然后心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你每个星期五星期天都来,你也来三四年了,但是你每次来心不在焉。有一个人他是只来一年,他也跟你一样星期五和星期天来,但是为什么他懂得比你多?他用心在听。所以讲熏习用不用脑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们还记得师父讲说阿毘 磨具舍论里面,包括唯识里面,它讲业力的形成,必定怎么样?业必定是有善有恶的 ,无 记的不造业,但是有善有恶就表示你必须要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表示你有在思考,起心动念所造成的善或是恶,才能造成有力的力量去形成他的业力。


2)依他起相上遍计 执相 “无执” 以为缘故, 实相而可了知
以就唯识的熏习也一样 你用不用心牵扯到你熏的种子强不强,你不用心我不能说没有种子,但是毕竟种子羸弱,你用心种子就强。所 以为 什么这边说【'''如此真如,诸菩萨要勇猛精进为因 缘故 。如理作意。'''】所以他第一个告诉你要勇猛精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就是要集中。如理作意跟无倒思维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如理作意告诉你要用心要集中 无倒思惟告诉你,心无颠倒认识的要对。你如果认识的不对,或是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变 你有熏习,熏习强,但是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叫做无倒思维。就是说第一个你要长时间,第二个你要频繁的,第三个你思维要专心集中,再来理解的东西要正确,这个就是【'''乃能通达'''】


 于 依他起相 去除“执着”= 圆成实
  (2)(方便道)''' 此通达''',通达之后还要渐渐修集,通达很难。但是你通达之后,'''菩萨要渐渐地修集各种资粮,乃至无 正等菩提方证圆满,叫做 圆成实 的圆满'''。所以必须要透过不断地熏习,不断地修行,这个是告诉你实际上该怎么做,几个重点:


  接下来圆成实相,谓 切法平等真如 于此真如,诸菩萨众 勇猛 精进为因缘故 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 也就是说第一 ,一切法的平等真如,它本来是如此没错,它本来如此不是说在你身上就有了,你还是 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 如理作意 无倒思惟 是经上的话师父把它节录出来而已 ,要 如理作意 无倒思 ,这 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牵扯到什么 牵扯到思想 告诉你 个要做正确的思考,为因缘才可以通达,不是你糊理糊涂的 那边弄一弄,就可以通达的,这要透过思惟的,,而且要透过作意,无倒思惟叫做正确的思维,如理作意是 什么 意思 如理作意是叫你要专注的,不是你今天爱弄不弄想一想,明天不知道跑到哪 去了,然后后天又回来,一个礼拜又回来,就唯识来讲熏不起来 的, 你记得唯识学讲熏习吗,既然叫熏习那就是怎么样,第一个时间要长,我所谓长 不是 说你坐 那边 个星期,我意思是说你要长久不断 的, 第二个次数要频繁,熏习就是次数要频繁,比如说我们喷香水,你如果一个礼拜喷一次,你 个衣服不可能会熏习 ,你喷一次一个礼拜 这个味道都跑掉了,你如果三餐都喷,那很厉害衣服一个礼拜后味道就很重了,你一个礼拜 一个月不喷衣服还是有味道,所以唯识讲熏习,熏习第一个就是说次数要频繁,第二个时间要长,所以你不要想说我短时间内 什么程 度, 很难的,如果你过 熏习不够,你不要想说你短期间内可能要怎么样,所以熏习就是说第一个时间要长,第二个次数要频繁,既然熏习的话,它叫你说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现在牵扯到一件事情,这是一个 教很根本的原理, 师父 要强调的原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怎么样熏习才会强,刚才师父已经 讲过 两个 但是现在要讲一个更重要的重点,如果说你次数很频繁而且时间也很长,要用心,讲得很好要用心,你不用心的话熏习不会强,熏习再久力 也不够的,比如说我去师父那边听经很久了,你才去两个月为什么你比我懂,很简单人家来两个月是专心集中 你来两年是每天打妄想 偶尔听听然 心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你每个星期五星期天都来,你也来三四年了,,但 你每次来心不 焉,有一个人他是只来一年,他也跟你一样星期五和星期天来,但是为什么他懂得比你多,他用心在听,所以 熏习用不用脑子 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们还记得师父讲说阿毘达磨具舍论里 ,包括唯识里面,它 业力的形成,必定怎么样,业必定是有善有恶的,无记的不造业,但是有善有恶就表示你必须要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表示你有在思考,起心动念所造成的善或是恶,才能造成有力的力量去形成他的业力,所以就唯识的熏习也一样,你用不用心牵扯到你熏的种子强不强,你不用心我不能说没有种子,但是毕竟种子羸弱,你用心种子就强,所以为 什么这 边的一 平等真如告诉你,诸菩萨要勇猛精进,再来,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所以他第一个告诉你要勇猛精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就 要集中,如理作意跟无倒思维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如理作意告诉你要用心要集中,无倒思惟告诉你,心无颠倒认识的要对,你如果认识的不对,或是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变成你有熏习,熏习强,但是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叫做无倒思维,就是说第一个你要长时间,第二个你要频繁的,第三个你思维要专心集中,再来理解的东西要正确 ,这个 乃能通达
  要精进 勇猛, 第二 ,个要如理作意, 第三 个,要无倒思 之后要在事行上去积集 些功德。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师父 告诉你 再进 步这里 什么, 里的 渐渐修集 已经 不是在 的,这 里渐渐修集在讲菩萨成初地以后 事情。菩萨成初地以 乃至到八地以 后,要到 各方广 众生 到各佛国 供养 师父 以前 讲过 叫做般若道 方便 道, 严土熟生 ,后 面的 是在讲 严土熟生 讲什么 这个是 般若道 ,这个是 方便道


  于此通达,通达之后还要渐渐修集,通达很难但是你通达之后,菩萨要渐渐地修集,修集各种资粮,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叫做圆成实的圆满,所以必须要透过不断地熏习,不断地修行,这个是告诉你实际上该怎么做,几个重点第一个要精进勇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第三个要无倒思维,之后要在事行上去积集这些功德。如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师父告诉你再进一步这里在讲什么,这里的渐渐修集,已经不是在讲一般的,这里渐渐修集在讲菩萨成初地以后的事情,菩萨成初地以后乃至到八地以后,要到各方广度众生,到各佛国去供养佛,师父以前讲过叫做般若道,方便道,严土熟生,后面的是在讲严土熟生,前面在讲什么,这个是般若道,这个是方便道, 般若道在讲什么,般若道在讲理上怎么开悟,方便道在讲说开悟了之后,你怎么样去修集无漏的圆满功德,上面是般若道下面是方便道 上面是针对凡夫,下面是针对已经解脱的菩萨 上面般若道是针对还没解脱的凡夫,叫你应该怎么做,下面这一个,于此通达渐渐修集,是讲入初地以后的菩萨应该要怎么做,它有这样子大概的区分 但是你说那我不能渐渐修集,你还是可以,但是它的重点有一点不大一样。
 般若道在讲什么,般若道在讲理上怎么开悟,方便道在讲说开悟了之后,你怎么样去修集无漏的圆满功德,上面是般若道下面是方便道 上面是针对凡夫,下面是针对已经解脱的菩萨 上面般若道是针对还没解脱的凡夫,叫你应该怎么做,下面这一个,于此通达渐渐修集,是讲入初地以后的菩萨应该要怎么做,它有这样子大概的区分 但是你说那我不能渐渐修集,你还是可以,但是它的重点有一点不大一样。


 问:是不是能把第一个当成闻跟思,第二个是修?
 问:是不是能把第一个当成闻跟思,第二个是修?


 师父:可以这样子 讲,可以这样 讲,是修道位在修,大乘的修道位不是阿毘达磨的修道位,阿毘达磨修道位 只是告诉你从初果到阿罗汉 但是大乘的修道位在说,菩萨怎么积集无量资粮成佛,所以这个重在于悟般若,这个重在于方便的严土熟生。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是修道位在修,大乘的修道位不是阿毘达磨的修道位,阿毘达磨修道位只是告诉你从初果到阿罗汉 而已。 但是大乘的修道位在说,菩萨怎么积集无量资粮成佛,所以这个重在于悟般若 (-1)) ,这个 (-2)) 重在于方便的严土熟生。


 问:前面不是讲在凡夫位的话,我们只有遍计所执没有圆成实相?
 问:前面不是讲在凡夫位的话,我们只有遍计所执没有圆成实相?


 师父:是没错,没有 但是不是告诉你 你不能修,前面两个告诉你问题在哪里,这个要告诉你我们怎么修 ,我们 前面告诉你你有病,这个告诉你说那我们怎么办,不是告诉你你现在有了,现在告诉你要怎么去做。
 师父:是没错,没有但是不是告诉你你不能修,前面两个告诉你问题在哪里,这个要告诉你我们怎么修 前面告诉你你有病,这个告诉你说那我们怎么办,不是告诉你你现在有了,现在告诉你要怎么去做。 所以现在原理道理上怎么做,下面告诉你。
 
2)'''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在依他起相上除去执着,就是圆成实相。'''


  所以现在原理道理上怎么做,下面告诉你,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在依他起相上除去执着,就是圆成实相,就是告诉你, 现在要告诉你是这边的事情,所以灭道都可说是圆成实,灭如果你到达那个境界圆满了就是圆成实,道就是这两个,悟般若还有严土熟生都是道,你真正圆满成熟了就是一切法真如平等 。我怎么去修?依他起相上无执以为性,告诉你这些东西,是你自己的执着性显现出来的,所以你要在依他起相上,不要去产生这个执着,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什么叫做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心现出来的相不要有执着在里面,除去我们这个染污的执着,这个相是怎么样我们就怎样去认识他,不要加上我们自己虚妄的认知在里面,就是告诉你当我们现起一个相,我们自己再执着的时候,我们去想这个相是虚无的是我们自己执着,不要去执着它,你一执着它,贪嗔痴烦恼就是这样起来的,你不去执着它贪嗔痴烦恼就会慢慢地羸弱,圆成实就是在依他起相上除去那个执着。经过不断地这样熏习之后,清净的种子透过熏习,透过无执,然后还入到阿赖耶里面去,让阿赖耶里面的清净种子,或无漏种子越来越多,根据唯识是说无漏种子能对治有漏种子,未来你的善法现起的机会就越来越大,熏习善法的能力就越来越多,就算是你还没开悟解脱,你现起这个相的时候,这个执着相也会羸弱,也不会那么强,所以有些人有修行比较不会那么执着,有些人没有修行执着心很强,就差在这里,经过这样地不断熏修,因为阿赖耶里面的无漏种子,会对治有漏种子,阿赖耶里面的善种子也会去克制恶种子,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往善的方面去熏修。师父这里讲的熏修不是只是听经闻法而已,这里讲的熏修包括戒定慧,包括闻思修所成慧,都是。你平时的一举动,往好的方面,还是往不好的方面,这个都叫熏修,所以你不要以为,只是来这里听经叫做熏修,这里听经绝对是熏修,但是你平时遇到事情往哪一方面去思考,也是熏修,如果你往坏的去思考,那就是坏的熏修,你往好的方面去思考,那就是好的熏修,这个就是唯识圆成实的一个道理,它就是在理论上告诉你应该怎么做,除了理论上那现实上应该怎么做
 现在要告诉你是这边 (灭道) 的事情,所以灭道都可说是圆成实,灭如果你到达那个境界圆满了就是圆成实,道就是这两个 (般若道、方便道) ,悟般若还有严土熟生都是道,你真正圆满成熟了就是一切法真如平等。


  圆成实就是圆满成就,“实”是实 ,最清净实相。 带质境那一 以后师父再讲 跟这个图有关系但 那个讲得更细,解深密经没有谈到那么细 东西, 境、带质境那个已经到后面,成唯识论里面 的, 师父为什么不谈呢? 你要 知道为什么很多人 对唯识学习没有办法了解 下子谈成唯识论,把一套很复杂 东西 下塞进 ,没几 人搞得懂,为什么?你没 一个大架构 最好像说你要 寻宝, 没有给你一 方向一 图,我一下子把你丢进去里面,然后告诉你应该 怎么样怎 样, 你一定迷路 ,现 在我 给你 一个 藏宝图 把一个大架构给你告诉你说,宝物在这里你看 这个图去找,你找到 机率很大 因为你知道 这个 大架构,师父现在就 尽量把那些太繁琐 东西,太烦琐的东西先放 着, 唯识 管是前期后期整个大架构的理论,在谈什么,把 突显出来告诉 ,唯识学在谈什么,你知道这个大架构之后,以后你进 步进来 很细微的地方再谈,你 知道原来这个在谈什么,比如说带质境,这个认识这个,它会多一个东西性境、带质境,然后又加上见分相分弄了一大堆,我现在讲你绝对听不懂师父在讲什么,但 如果就简单 这样的 ,你 就知道师父在讲什么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解深密经》没有谈到那么细,它只是很大体地 是谈这个东西,下次谈《摄大乘论》, 更微细一点,《唯识三十颂》会更微细一点点,然后到了《成唯识论》的话,你那些东西就全部都有了
  那我怎么去修?依他起 上'''无执'''以为 性, 告诉你这 东西 ,是 你自己 执着 显现出来 的, 所以 你要 在依他起相上 不要去产生这个执着 还他 个本来 面目。什么叫做还他 个本 的面目?这 心现出来的相不要 执着在里面 去我 们这 染污 执着,这 相是 怎么样 我们就 怎样 去认识他 不要加上我们自己虚妄 认知 里面。就是告诉你当 们心现起 一个 我们自己再执 着的 时候 我们去想 这个 虚无 是我们自己执 着,不 要去执着 你一 执着它 贪嗔痴烦恼 就是这样 起来 的,你 不去执着它 贪嗔痴烦恼 就会 慢慢地羸弱


  问:大 是阿赖耶,大 圆圈为什 么不 包括B?
 圆 成实就 在依他起相上除去那个执着。经过不断地这样熏习之后,清净的种子透过熏习,透过无执,然后还入到 阿赖耶 里面去,让阿赖耶里面的清净种子或无漏种子越来越多。根据唯识是说无漏种子能对治有漏种子 未来你的善法现起的机会就越来越 ,熏习善法的能力就越来越多。就算是你还没开悟解脱,你现起这个相的时候,这个执着相也会羸弱,也不会那 强。所以有些人有修行比较 会那么执着,有些人没有修行执着心很强,就差在这里。


  师父:因为B是众缘所成的,每一个众生都贡献了一分 ,因为 师父画的这个 阿赖耶 是个人 阿赖耶,如果把B画下去的话 你会以为连这个都是个人 阿赖耶 显现 ,这样 问题 比较大一点,或一小部分,你要怎么画 ,你 只要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就可以了,比如我买这栋房子 百万你捐了25分,你是 告诉 师父 说你是有捐还是没有捐, 个有没有你贡献 一分,我 能说没有,但 我一百万你捐了25分我怎么跟你说有 ,这 样你知道师父 意思吗 你当然可以,把它 包括 在里面 是你 包括在里 会让人家觉得 ,是不 是连 这个都 是我所现的, 所以 我说唯识 很注重 个东西(B) 唯识很注重 这一 个东西(AC) 所以师父说唯识承认有一个B的独立境 这个独立境跟 有没有关系 有,但 几乎是微之又微 不能说没有但是微之又微 ,是 所有众生所贡献出来 一分,众业所 成的,你 有一份在里面
  经过这样地不断熏修 ,因为阿赖耶 里面 无漏种子会对治有漏种子 ,阿赖耶 里面 善种 去克制恶种子 也就是说 你一 往善的方面去熏修。 师父这 里讲 熏修 不是 只是听经闻法而已 ,这 里讲 熏修包括戒定慧 ,包括 闻思修所成慧 平时的一举动,往好的方 面, 好的方面, 这个都 叫熏修。 所以 要以为,只是来 里听经叫做熏修 ,这 里听经绝对是熏修,但是你平时遇到事情往哪 方面去思考 也是熏修 如果 往坏的去思考 那就 坏的熏修 你往好的方面去思考 那就 熏修。这个就是唯识圆 一个道理 它就是在理论上告诉 应该怎么做,除了理论上那现实上应该怎么做


  每一个人有每个人 阿赖耶识,如果混在一起 问题就大了,那你做的业跟我造的业混在一起 每个人 各人的阿赖耶识,或许在某一些经或是谈 什么 ,有可能会有模糊,但是我告诉你正宗的,从弥勒到无着后来到成唯识论讲的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这一定要弄清楚的。
  问:「圆、成、实」具体怎么解释?这个ABC图和八识规矩颂里面 性境、带质境 ,有什么 联系?


 这个图其实你们应该有一点熟悉了,不要跟我说你们从来都没看过,就是那个图,只是现在师父讲完了之后又厘清一下,师父喜欢做图,做这种动态的图,我做了一些动态的图,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就问那些学生说,我不知道这个动态图英文怎么讲,他们有一个人说visual,example,在课堂上图是动态的,不是这样一下子整个出来,这个就是重新再复习一下,因为刚刚三性已经解说过了,现在用这个图师父再解说一下,基本上唯识在讲缘起的时候,缘起就是依他起性,他的依他,这个“他”是什么意思,是阿赖耶没错,但是你不能一下子讲阿赖耶,这个他是指因缘,但是因缘里面有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唯识的亲因缘是指阿赖耶,是主要的因,所以唯识的缘起是在讲阿赖耶缘起,但是缘起现出来的有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在讲苦集,此有故彼有,然后无明缘行,纯大苦聚。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依他是在讲苦集,依他一定是遍计所执相,从还灭面来讲,依他起相上把遍计所执除去了,因苦集里面所造成的原因是烦恼,烦恼业然后就有苦,所以“集”最主要的是烦恼,把烦恼除去,就是把遍计所执除去,无执,除去之后就成为灭道,所以在这个还灭相上面的,他的依他起是在无执上面所谈的,是在除去执着,除去A对C的执着,之后成为的清净相就叫做圆成实,这样子来谈三性应该就明白了,所以唯识中观谈来谈去离不开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四谛绝对离不开的,开缘起四谛就不叫佛教了。
师父:“圆、成”,就是圆满成就,“实”是实相,最清净实相。性境,带质境那一些以后师父再讲,跟这个图有关系但是那个讲得更细,《解深密经》没有谈到那么细的东西,性境、带质境那个已经到后面《成唯识论》里面的,师父为什么不谈呢?你要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对唯识学习没有办法了解,你一下子谈《成唯识论》,把一套很复杂的东西一下塞进来,没几个人搞得懂。为什么?你没有一个大架构,最好像说你要去寻宝,我没有给你一个大的方向一个图,我一下子把你丢进去里面,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你一定迷路的。现在我给你一个藏宝图,把一个大架构给你告诉你说,宝物在这里你看着这个图去找,你找到的机率很大。因为你知道这个大架构,师父现在就是尽量把那些太繁琐的东西,太烦琐的东西先放着,唯识不管是前期、后期整个大架构的理论,师父把它突显出来告诉你唯识学在谈什么,你知道这个大架构之后,以后你进一步可以在很细微的地方再谈,你就知道原来这个在谈什么。比如说带质境,这个认识这个,它会多一个东西性境、带质境,然后又加上见分相分弄了一大堆,我现在讲你绝对听不懂师父在讲什么。但是如果就简单这样的图,你就知道师父在讲什么,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解深密经》没有谈到那么细,它只是很大体地就是谈这个东西,下次谈《摄大乘论》,会更微细一点,《唯识三十颂》会更微细一点点,然后到了《成唯识论》的话,你那些东西就全部都有了。
 
 
 
问:这个小圆圈是阿赖耶,大圆圈为什么不包括B?
 
师父:因为B是众缘所成的,每一个众生都贡献了一分,因为师父画的这个阿赖耶是个人的阿赖耶,如果把B画下去的话,你会以为连这个都是个人阿赖耶显现的,这样子问题会比较大一点。
 
或一小部分,你要怎么画,你只要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就可以了,比如我买这栋房子一百万你捐了25分,你是要告诉师父说你是有捐还是没有捐,这个有没有你贡献的一分,我不能说没有,但是我一百万你捐了25分我怎么跟你说有,这样你知道师父的意思吗,你当然可以,把它包括在里面,但是你包括在里面会让人家觉得,是不是连这个都是我所现的,所以我说唯识不很注重这个东西(B),唯识很注重这一个东西(AC),所以师父说唯识承认有一个B的独立境,这个独立境跟你有没有关系,有,但是几乎是微之又微,不能说没有但是微之又微,是所有众生所贡献出来的一分,众业所成的,你有一份在里面。
 
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如果混在一起那问题就大了,那你做的业跟我造的业混在一起,每个人有各人的阿赖耶识,或许在某一些经或是谈什么,有可能会有模糊,但是我告诉你正宗的,从弥勒到无着后来到《成唯识论》讲的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这一定要弄清楚的。
 
 这个图其实你们应该有一点熟悉了,不要跟我说你们从来都没看过,就是那个图,只是现在师父讲完了之后又厘清一下,师父喜欢做图,做这种动态的图,我做了一些动态的图,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就问那些学生说,我不知道这个动态图英文怎么讲,他们有一个人说visual,example,在课堂上图是动态的,不是这样一下子整个出来,这个就是重新再复习一下,因为刚刚三性已经解说过了,现在用这个图师父再解说一下,基本上唯识在讲缘起的时候,缘起就是依他起性,他的依他,这个“他”是什么意思,是阿赖耶没错,但是你不能一下子讲阿赖耶,这个他是指因缘,但是因缘里面有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唯识的亲因缘是指阿赖耶,是主要的因,所以唯识的缘起是在讲阿赖耶缘起,但是缘起现出来的有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在讲苦集,此有故彼有,然后无明缘行,纯大苦聚。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依他是在讲苦集,依他一定是遍计所执相,从还灭面来讲,依他起相上把遍计所执除去了,因苦集里面所造成的原因是烦恼,烦恼业然后就有苦,所以“集”最主要的是烦恼,把烦恼除去,就是把遍计所执除去,无执,除去之后就成为灭道,所以在这个还灭相上面的,他的依他起是在无执上面所谈的,是在除去执着,除去A对C的执着,之后成为的清净相就叫做圆成实,这样子来谈三性应该就明白了,所以唯识中观谈来谈去离不开 阿含经 所讲的四谛,缘起四谛绝对离不开的,开缘起四谛就不叫佛教了。


4 喻
4 喻
第70行: 第134行:
 圆成实相: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圆成实相: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解深密经后来用两个主要的比喻,佛陀在经教上,佛陀用很多比喻,这些比喻无外乎就是要让我们了解,但是比喻你只能取其相似,你不要在比喻上面又在那边争执,所以经教上曾经讲过,比如他说你的脸如满月,你的脸如满月是告诉你,一般是好的,古代传统来讲说你的脸如满月是好的,经教上说,当我说你的脸如满月是要取什么,你要取他告诉你是洁白圆润有福报的样子,你不要在你的脸怎么会跟月亮一样,你有鼻子有耳朵,眼睛,然后月没有,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佛教讲比喻有时候讲隐喻,这时候你要知道说他取的到底是什么,比如我骂一个人说,你怎么像猪一样,当我们讲一个人像猪一般是指骂人的,你不要讲说猪很可爱没关系,我们的认知,当然猪也可能不笨,但是中国传统认为猪很笨,所以他说你怎么像猪的时候是指你脑筋笨,你们的话叫做脑子不好使,这是比喻,他取得只是猪的那个,你不要说你不要污辱猪,那意义就不见了,所以讲比喻的时候,你要知道它重点在谈什么,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挑的话那比喻的意义就没有了,还有佛教常会用比喻跟隐喻,你们知道比喻跟隐喻的不同点吗,佛教有时候会用比喻有时候会用隐喻,有没有听过比喻跟隐喻,比喻有时候叫譬喻,有时候叫做隐喻,隐喻跟比喻有什么不一样?明的,暗的,是用一种东西来形容其他另一个东西,比如说用猪来形容一个人,但是有时候有比喻有时候有隐喻,什么是比喻,什么是隐喻?现在师父用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这是比喻还是隐喻,像人一样的,我们把风比喻成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说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讲了,但是这时候你不要说是不是有鬼,不是,我现在把风隐藏的把它比喻做人一样,风不会敲门,人和动物会敲门,尤其是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来敲我的门,那这样文学性就掉漆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掉漆吗?现在台湾很流行,逊色了就叫掉漆了,也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隐喻,比如说你今天说我很厉害,我做一个动作给你看,结果你跌倒了,我说你掉漆了,这也是一种隐喻,本来漆不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是他现在把它用在人身上,表示你逊色了,褪色了,你根本没有那么强。
  解深密经 后来用两个主要的比喻,佛陀在经教上,佛陀用很多比喻,这些比喻无外乎就是要让我们了解,但是比喻你只能取其相似,你不要在比喻上面又在那边争执,所以经教上曾经讲过,比如他说你的脸如满月,你的脸如满月是告诉你,一般是好的,古代传统来讲说你的脸如满月是好的,经教上说,当我说你的脸如满月是要取什么,你要取他告诉你是洁白圆润有福报的样子,你不要在你的脸怎么会跟月亮一样,你有鼻子有耳朵,眼睛,然后月没有,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佛教讲比喻有时候讲隐喻,这时候你要知道说他取的到底是什么,比如我骂一个人说,你怎么像猪一样,当我们讲一个人像猪一般是指骂人的,你不要讲说猪很可爱没关系,我们的认知,当然猪也可能不笨,但是中国传统认为猪很笨,所以他说你怎么像猪的时候是指你脑筋笨,你们的话叫做脑子不好使,这是比喻,他取得只是猪的那个,你不要说你不要污辱猪,那意义就不见了,所以讲比喻的时候,你要知道它重点在谈什么,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挑的话那比喻的意义就没有了,还有佛教常会用比喻跟隐喻,你们知道比喻跟隐喻的不同点吗,佛教有时候会用比喻有时候会用隐喻,有没有听过比喻跟隐喻,比喻有时候叫譬喻,有时候叫做隐喻,隐喻跟比喻有什么不一样?明的,暗的,是用一种东西来形容其他另一个东西,比如说用猪来形容一个人,但是有时候有比喻有时候有隐喻,什么是比喻,什么是隐喻?现在师父用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这是比喻还是隐喻,像人一样的,我们把风比喻成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说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讲了,但是这时候你不要说是不是有鬼,不是,我现在把风隐藏的把它比喻做人一样,风不会敲门,人和动物会敲门,尤其是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来敲我的门,那这样文学性就掉漆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掉漆吗?现在台湾很流行,逊色了就叫掉漆了,也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隐喻,比如说你今天说我很厉害,我做一个动作给你看,结果你跌倒了,我说你掉漆了,这也是一种隐喻,本来漆不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是他现在把它用在人身上,表示你逊色了,褪色了,你根本没有那么强。


 佛教里面常常会用这样子的,有时候隐喻有时候比喻,现在解深密经里面用了两个比喻,这个不是隐喻它是用比喻的,但是它没有说像,它就是直接用,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有没有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师父很清楚,本来一个像而已师父看起来是三四个像,我看到红绿灯是好几个这样子,但是人家红绿灯只有一个而已,这个叫做眼翳,我的眼睛有病,眼翳的过患,所有种种影像依他起,依他起就是讲说你这个眼睛有病,在造成认知的时候会有错误的影像,遍计所执,就是眼翳过患人执种种相为真实,所以当师父看到红绿灯有五个灯,我告诉你说有五个灯,你说只有一个,你说一个,我说五个,因为我的眼睛有病,所以我看到的东西是五个,但是这个五个是我自己的错误有病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是这个样子,但是我看到五个我还认为说绝对是五个,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就是认为,我有一个我在里面,我认为这个东西是这样就绝对是这样,就是一种执着,这样子的一个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执他看到种种错误的扭曲的东西是真实的,这个就叫做遍计所执。
 佛教里面常常会用这样子的,有时候隐喻有时候比喻,现在 解深密经 里面用了两个比喻,这个不是隐喻它是用比喻的,但是它没有说像,它就是直接用,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有没有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师父很清楚,本来一个像而已师父看起来是三四个像,我看到红绿灯是好几个这样子,但是人家红绿灯只有一个而已,这个叫做眼翳,我的眼睛有病,眼翳的过患,所有种种影像依他起,依他起就是讲说你这个眼睛有病,在造成认知的时候会有错误的影像,遍计所执,就是眼翳过患人执种种相为真实,所以当师父看到红绿灯有五个灯,我告诉你说有五个灯,你说只有一个,你说一个,我说五个,因为我的眼睛有病,所以我看到的东西是五个,但是这个五个是我自己的错误有病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是这个样子,但是我看到五个我还认为说绝对是五个,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就是认为,我有一个我在里面,我认为这个东西是这样就绝对是这样,就是一种执着,这样子的一个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执他看到种种错误的扭曲的东西是真实的,这个就叫做遍计所执。


 圆成实相就像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使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现在你把眼睛治好了,你看到东西本来这样它就是这样,你不会再有这种乱相出现了,没有乱相出现,你就不会执着那些错误的观念,这个就叫做圆成实,所以眼翳过患所执着的种种那些错误境界,叫做遍计所执,整个这样认知的一个过程,在有病的状况,就叫做杂染的依他起,圆成实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东西,清净的这个就是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所以我说依他起通两边,杂染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
 圆成实相就像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使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现在你把眼睛治好了,你看到东西本来这样它就是这样,你不会再有这种乱相出现了,没有乱相出现,你就不会执着那些错误的观念,这个就叫做圆成实,所以眼翳过患所执着的种种那些错误境界,叫做遍计所执,整个这样认知的一个过程,在有病的状况,就叫做杂染的依他起,圆成实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东西,清净的这个就是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所以我说依他起通两边,杂染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


 圆成实就是直接指向B,但是对B不会再起执着,看到它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对它不会给任何执着,不会再产生出一个这个东西出来,就是没有C,C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当然在成唯识论里面讲得更复杂,那以后我们再讲,成唯识论是说在圆成实的时候,你还是没办法认识到这个东西,但是那以后再讲
 圆成实就是直接指向B,但是对B不会再起执着,看到它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对它不会给任何执着,不会再产生出一个这个东西出来,就是没有C,C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当然在 成唯识论 里面讲得更复杂,那以后我们再讲, 成唯识论 是说在圆成实的时候,你还是没办法认识到这个东西,但是那以后再讲


 凡夫位所有看到都是C,而且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在入见道的时候,是把根本的身见那个错误的一下子去掉,一下断掉,但是在长期要成佛的过程当中,还要一点一滴的让他更圆满,有些东西可以顿断,有些东西必须要渐渐修集,但是我说在入见道位或菩萨初地的时候,这种顿断也不是说,你都不修集然后今天忽然间顿断,也是前面去累积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叫做量变变成质变,就顿断。这个其实师父在具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怎么断,这个其实跟具舍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在般若道的时候,前面这些资粮要慢慢的修集,修集到一定程度之后止观相应你可以顿断,根本的我执见不见了,但是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必须要去修集,这些必须要慢慢去累积。
 凡夫位所有看到都是C,而且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在入见道的时候,是把根本的身见那个错误的一下子去掉,一下断掉,但是在长期要成佛的过程当中,还要一点一滴的让他更圆满,有些东西可以顿断,有些东西必须要渐渐修集,但是我说在入见道位或菩萨初地的时候,这种顿断也不是说,你都不修集然后今天忽然间顿断,也是前面去累积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叫做量变变成质变,就顿断。这个其实师父在具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怎么断,这个其实跟具舍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在般若道的时候,前面这些资粮要慢慢的修集,修集到一定程度之后止观相应你可以顿断,根本的我执见不见了,但是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必须要去修集,这些必须要慢慢去累积。
第108行: 第172行:
 问:我怎么知道我入初地?
 问:我怎么知道我入初地?


 师父: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这里有一个蹊跷地方,你要入初地不是你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修一修就入初地,而是经过无量劫,或是无量时间的熏修,因为你有闻思修的过程,就好像说打坐,你经过不断知识上的增长,再打坐配合,所以你知道你到了轻安的时候是怎么样,你自然而然慢慢会知道,但是自然而然不是说你不学自己知道,而是经过你前面这样不断地熏闻,所以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所以阿含经告诉你的就是,比如说你肚子饿了你知不知道,不用人家告诉你肚子饿了,你吃饱了,也不用人家告诉你吃饱了,这些基于前面不断地熏修不断地熏闻,闻思修这样的过程,如果没有闻思修这样的过程,真的你讲得很对,有些人会产生增上慢,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叫大妄语,一种叫增上慢,没有开悟以为自己开悟了,如果纯粹是骗人那个叫大妄语,但是有些人是没有开悟自己以为开悟了,可能你打坐只是有点相似的境界,有点轻安,我的人不见了,万物皆寂,然后就告诉人家我好像开悟了,那差得远了,为什么他会这样以为?因为他对经教不熟,但是如果你经教很熟,然后又透过不断地去熏修,到时候真正证悟了你就会知道,当然你现在有疑惑,你现在离那个很远你当然会有疑惑,师父也有疑惑。
 师父: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这里有一个蹊跷地方,你要入初地不是你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修一修就入初地,而是经过无量劫,或是无量时间的熏修,因为你有闻思修的过程,就好像说打坐,你经过不断知识上的增长,再打坐配合,所以你知道你到了轻安的时候是怎么样,你自然而然慢慢会知道,但是自然而然不是说你不学自己知道,而是经过你前面这样不断地熏闻,所以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所以 阿含经 告诉你的就是,比如说你肚子饿了你知不知道,不用人家告诉你肚子饿了,你吃饱了,也不用人家告诉你吃饱了,这些基于前面不断地熏修不断地熏闻,闻思修这样的过程,如果没有闻思修这样的过程,真的你讲得很对,有些人会产生增上慢,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叫大妄语,一种叫增上慢,没有开悟以为自己开悟了,如果纯粹是骗人那个叫大妄语,但是有些人是没有开悟自己以为开悟了,可能你打坐只是有点相似的境界,有点轻安,我的人不见了,万物皆寂,然后就告诉人家我好像开悟了,那差得远了,为什么他会这样以为?因为他对经教不熟,但是如果你经教很熟,然后又透过不断地去熏修,到时候真正证悟了你就会知道,当然你现在有疑惑,你现在离那个很远你当然会有疑惑,师父也有疑惑。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有讲,一个解脱的人他一定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身,定身,慧身,一个不持戒的,绝对不会开悟的,不持戒乱七八糟来的,绝对不可能他是开悟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那一种,那绝对不是开悟的,开悟的人因为他烦恼断了根本的,所以他对于戒,我不是说很微细的那一种,对于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不会很有意,或是很杂染的想要去做,定,至少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不要跟我说你开悟了,这个就是从经教上学来的,你没有未到地定,你打坐没有到身心发起的真实轻安,你不可能开悟的,慧,你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怎么样叫做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师父上次在成佛之道最后面讲的,以无我无常为观的所缘,然后又修止又修观,止观相应,你没有这样子做过,你不要想说有一天起来你会开悟,开悟不是偶尔开悟的,一定是用心不断地听闻,然后由闻所成,思所成,修所成,就是止观相应,这样子不断的操作,然后好几辈子了累积来才有可能开悟,所以我说到时候你会知道,因为你经过这样子不断不断地,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比如说,你寻宝,你到最后有没有找到真正你要的宝藏,如果你之前都没有做功课,你可能找到的是错误的东西,你都以为那是你找到的宝藏,但是你如果之前做过很多功课,研究过我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什么朝代的,然后它在哪里,你有丰富的知识之后,到时候你找到这个东西,你才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我要的,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要听经闻法,至少你可以判断你现在的程度,到底是不是这样子,没有听经闻法的人忽然会告诉你说,我开悟了,你连打坐都没有打坐,你连未到地定都没有,你连慧学的观念,佛教讲的无常是什么你都不懂,你不可能开悟的。以后这个师父会依唯识再多讲一点,但是大体上就是师父现在讲的这个样子。
 所以在 阿含经 里面有讲,一个解脱的人他一定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身,定身,慧身,一个不持戒的,绝对不会开悟的,不持戒乱七八糟来的,绝对不可能他是开悟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那一种,那绝对不是开悟的,开悟的人因为他烦恼断了根本的,所以他对于戒,我不是说很微细的那一种,对于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不会很有意,或是很杂染的想要去做,定,至少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不要跟我说你开悟了,这个就是从经教上学来的,你没有未到地定,你打坐没有到身心发起的真实轻安,你不可能开悟的,慧,你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怎么样叫做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师父上次在成佛之道最后面讲的,以无我无常为观的所缘,然后又修止又修观,止观相应,你没有这样子做过,你不要想说有一天起来你会开悟,开悟不是偶尔开悟的,一定是用心不断地听闻,然后由闻所成,思所成,修所成,就是止观相应,这样子不断的操作,然后好几辈子了累积来才有可能开悟,所以我说到时候你会知道,因为你经过这样子不断不断地,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比如说,你寻宝,你到最后有没有找到真正你要的宝藏,如果你之前都没有做功课,你可能找到的是错误的东西,你都以为那是你找到的宝藏,但是你如果之前做过很多功课,研究过我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什么朝代的,然后它在哪里,你有丰富的知识之后,到时候你找到这个东西,你才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我要的,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要听经闻法,至少你可以判断你现在的程度,到底是不是这样子,没有听经闻法的人忽然会告诉你说,我开悟了,你连打坐都没有打坐,你连未到地定都没有,你连慧学的观念,佛教讲的无常是什么你都不懂,你不可能开悟的。以后这个师父会依唯识再多讲一点,但是大体上就是师父现在讲的这个样子。


 转染成净
 转染成净
第162行: 第226行:
7、三时教
7、三时教


 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已经讲三性了,现在我们再来讲三无性,无自性相品也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内容在里面,刚刚讲的一切法相品就是讲三自性而已,现在讲的无自性相品基本上虽然讲三无性,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它要先谈般若经一切法空,还有什么叫做三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还有解深密的意趣到底在谈什么,为什么叫解深密经,它就是在解深密经的意趣里面谈的,告诉你为什么叫做解深密经,还有五事不具足者,你当然现在不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师父会讲,解深密经告诉你,唯识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讲的,唯识不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唯识是对比较中或中下根机的人讲的,你说为什么中下根机,这个叫做初级佛学课,以后上摄大乘论还要叫高级佛学课,我们这里讲的根机不是说你的头脑怎么样,上什么课而已,是你对诸法真实的悟性到底怎么样,是从修行上,你的悟性来讲的,所以从那个立场来讲,其实师父当然也是非常低根机的,所以就解深密经来讲它认为,般若经那一类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所以六祖慧能,从五祖开始,依金刚经印心,所以六祖慧能讲的没错,他说你的戒定慧是大乘的戒定慧,我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没错,般若经本来它本身就是告诉你说,解深密经告诉你,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这种高根机就师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找不出有几个真正高根机的,那是不是就不能学般若?不是,你可以学,你还是要把阿含经、具舍论,包括这个东西看,你才不会跳空,不然你讲很多空变成在口头上谈空,很多人学禅宗没有落实到戒定慧怎么修,只是在口头上谈禅,叫做口头禅,但是现实落下来他什么都不做,我看过很多人动不动谈的又玄又妙:一切法无相故,所以无戒定慧故,心清净故,所以持戒不持戒,都是在谈哪些,无相戒法。但是落到现实上来他什么都不做,他嘴巴谈了一大堆实际上他什么都不做,师父讲过好几次,以前在福严,要读般若经的要先去询问过印顺导师,印顺导师要看你这个人是踏实不踏实,对般若经还是对佛教基本教理有没有懂,懂的话踏实的话你可以去读,读了事半功倍,你真正了解你会真正的下苦功去做,如果你只是在脑子上面那边空,妙,真空妙有,这样子的话他认为你的根机还没到不要去读,这个很容易落入断灭。所以解深密经才说为断灭的人,整天口口谈空的那些人,谈三性,三无性,这不是我讲这是里面讲,五事不具足的人没办法读般若经,所以讲唯识。
 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已经讲三性了,现在我们再来讲三无性,无自性相品也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内容在里面,刚刚讲的一切法相品就是讲三自性而已,现在讲的无自性相品基本上虽然讲三无性,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它要先谈般若经一切法空,还有什么叫做三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还有解深密的意趣到底在谈什么,为什么叫 解深密经 ,它就是在 解深密经 的意趣里面谈的,告诉你为什么叫做 解深密经 ,还有五事不具足者,你当然现在不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师父会讲, 解深密经 告诉你,唯识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讲的,唯识不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唯识是对比较中或中下根机的人讲的,你说为什么中下根机,这个叫做初级佛学课,以后上摄大乘论还要叫高级佛学课,我们这里讲的根机不是说你的头脑怎么样,上什么课而已,是你对诸法真实的悟性到底怎么样,是从修行上,你的悟性来讲的,所以从那个立场来讲,其实师父当然也是非常低根机的,所以就 解深密经 来讲它认为,般若经那一类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所以六祖慧能,从五祖开始,依金刚经印心,所以六祖慧能讲的没错,他说你的戒定慧是大乘的戒定慧,我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没错,般若经本来它本身就是告诉你说, 解深密经 告诉你,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这种高根机就师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找不出有几个真正高根机的,那是不是就不能学般若?不是,你可以学,你还是要把 阿含经 、具舍论,包括这个东西看,你才不会跳空,不然你讲很多空变成在口头上谈空,很多人学禅宗没有落实到戒定慧怎么修,只是在口头上谈禅,叫做口头禅,但是现实落下来他什么都不做,我看过很多人动不动谈的又玄又妙:一切法无相故,所以无戒定慧故,心清净故,所以持戒不持戒,都是在谈哪些,无相戒法。但是落到现实上来他什么都不做,他嘴巴谈了一大堆实际上他什么都不做,师父讲过好几次,以前在福严,要读般若经的要先去询问过印顺导师,印顺导师要看你这个人是踏实不踏实,对般若经还是对佛教基本教理有没有懂,懂的话踏实的话你可以去读,读了事半功倍,你真正了解你会真正的下苦功去做,如果你只是在脑子上面那边空,妙,真空妙有,这样子的话他认为你的根机还没到不要去读,这个很容易落入断灭。所以 解深密经 才说为断灭的人,整天口口谈空的那些人,谈三性,三无性,这不是我讲这是里面讲,五事不具足的人没办法读般若经,所以讲唯识。


 一乘与三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听过师父成佛之道里面有讲,什么叫一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但重点在哪里,一乘叫做一乘等究竟,,三乘叫做三乘有差别,一乘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三乘就是告诉你有些会成声闻,有些会成缘觉,有些可以佛,一乘就是告诉你唯有一乘道,就叫做佛道,不管你任何人或是修了声闻变成阿罗汉,或是怎么样都没关系,你到最后必定成佛,法华经的思想;三乘告诉你有些人成不了佛,有些人可能只能成阿罗汉,成独觉,有些人可以成佛,这以后我们会讲,你大概有这样的区分就好。
 一乘与三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听过师父成佛之道里面有讲,什么叫一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但重点在哪里,一乘叫做一乘等究竟,,三乘叫做三乘有差别,一乘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三乘就是告诉你有些会成声闻,有些会成缘觉,有些可以佛,一乘就是告诉你唯有一乘道,就叫做佛道,不管你任何人或是修了声闻变成阿罗汉,或是怎么样都没关系,你到最后必定成佛,法华经的思想;三乘告诉你有些人成不了佛,有些人可能只能成阿罗汉,成独觉,有些人可以成佛,这以后我们会讲,你大概有这样的区分就好。


 了义与不了义也是这个地方讲的,你们怎么认识了义,不了义,一般来讲我们对于了义不了义就是说,谈的究竟不究竟,比如告诉你怎么成佛的,一切法空怎么成佛的就叫做了义,如果只是方便运用引你入善道的,引你入佛道的就叫做不了义,比如般若经来讲说有佛性,如果告诉你说佛性本来是空,般若经讲那个叫做了义,究竟了义,一切法毕竟空,最究竟的真实,但是如果为了引导某些众生说,我们本来是佛那一类的,般若经或者是中观会认为那是方便,为了让你生起一些信心,然后愿意来修学,那个就叫做不了义,这是一般我们比较常认识的说法,谈得最究竟最胜义的那个就是了义,只是方便应用的引你入佛道的,就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有它一套不同的说法,怎么说以后我会讲。
 了义与不了义也是这个地方讲的,你们怎么认识了义,不了义,一般来讲我们对于了义不了义就是说,谈的究竟不究竟,比如告诉你怎么成佛的,一切法空怎么成佛的就叫做了义,如果只是方便运用引你入善道的,引你入佛道的就叫做不了义,比如般若经来讲说有佛性,如果告诉你说佛性本来是空,般若经讲那个叫做了义,究竟了义,一切法毕竟空,最究竟的真实,但是如果为了引导某些众生说,我们本来是佛那一类的,般若经或者是中观会认为那是方便,为了让你生起一些信心,然后愿意来修学,那个就叫做不了义,这是一般我们比较常认识的说法,谈得最究竟最胜义的那个就是了义,只是方便应用的引你入佛道的,就叫做不了义,但是 解深密经 又有它一套不同的说法,怎么说以后我会讲。


 三时教,有阿含时,般若时,解深密时,这个都是无自性相品里面讲的,而且非常有趣。
 三时教,有阿含时,般若时,解深密时,这个都是无自性相品里面讲的,而且非常有趣。
第182行: 第246行:
2)大品般若: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2)大品般若: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首先来谈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五蕴本来空,还是你照见了它才空?本来是空。为什么你要去照见?本来无性,本来一切法如此,但是你在凡夫位,你就有C,所以现在告诉你C不真实的,你必须要照见真实相的,因为凡夫位有烦恼,所以我们认为五蕴不空,现在告诉你五蕴本来是空,但是对我们来讲我们的烦恼执着,所以以为他不空,所以告诉你他是空的,你必须去照见诸法实相,用诸法实相的观念认知,来破除你对,事物的执着,你不要以为诸法不生不灭本来是空,那个是在最胜义究竟上讲的,但是落到我们凡夫面的话,其实我们有烦恼,所以对我们来讲不空,所以我们才要去观照,你不要老是在理上一直谈,落在事相上什么都不做,只会靠一张嘴巴一直谈一直谈,这样子是不对的,落在世上,你真正要照见五蕴皆空不是思想上,思想上要改变是要经过闻思修不断地做,而且闻思修要改变,不是只是我听经闻法而已,听经闻法还要配合戒定慧,你的烦恼习气,必须要用戒来克制,因为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认知,我执常常是透过我们的身口意展现出来的,你必须要初浅的从戒来克制,从外来的戒来克制你的烦恼外现,再来内心的烦恼,定来压制,比较微细的烦恼,但是定还只是压制而已,由慧才能彻底断,所以在事相上还是戒定慧什么都要做,而且佛教里面为什么对戒会有那么多要求,因为现实上来讲,我们不要谈太多理,理上是没错,但是现实上来讲,我们凡夫,我们的烦恼,很多都是从习气透露出来的,师父讲过好几次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出家之后,什么东西你不要谈太多,把威仪先要求好,什么叫威仪?你的行住坐卧吃,人家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为什么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吃没吃相,粗重烦恼的外现,是一种重的掉举,你吃个东西摇头晃脑的,佛教讲这个就是粗重烦恼的掉举相,这是烦恼相,重的烦恼相外漏,所以你先不要谈理上怎么样,你先把事上面的怎么样规范做好,因为你烦恼重所以会从身口意外漏出来,所以必须要透过威仪的要求,戒律的要求,把这些烦恼克制下来,然后让他慢慢的减少然后收摄到一个程度,不要一直外漏。
 
首先来谈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 心经 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五蕴本来空,还是你照见了它才空?本来是空。为什么你要去照见?本来无性,本来一切法如此,但是你在凡夫位,你就有C,所以现在告诉你C不真实的,你必须要照见真实相的,因为凡夫位有烦恼,所以我们认为五蕴不空,现在告诉你五蕴本来是空,但是对我们来讲我们的烦恼执着,所以以为他不空,所以告诉你他是空的,你必须去照见诸法实相,用诸法实相的观念认知,来破除你对,事物的执着,你不要以为诸法不生不灭本来是空,那个是在最胜义究竟上讲的,但是落到我们凡夫面的话,其实我们有烦恼,所以对我们来讲不空,所以我们才要去观照,你不要老是在理上一直谈,落在事相上什么都不做,只会靠一张嘴巴一直谈一直谈,这样子是不对的,落在世上,你真正要照见五蕴皆空不是思想上,思想上要改变是要经过闻思修不断地做,而且闻思修要改变,不是只是我听经闻法而已,听经闻法还要配合戒定慧,你的烦恼习气,必须要用戒来克制,因为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认知,我执常常是透过我们的身口意展现出来的,你必须要初浅的从戒来克制,从外来的戒来克制你的烦恼外现,再来内心的烦恼,定来压制,比较微细的烦恼,但是定还只是压制而已,由慧才能彻底断,所以在事相上还是戒定慧什么都要做,而且佛教里面为什么对戒会有那么多要求,因为现实上来讲,我们不要谈太多理,理上是没错,但是现实上来讲,我们凡夫,我们的烦恼,很多都是从习气透露出来的,师父讲过好几次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出家之后,什么东西你不要谈太多,把威仪先要求好,什么叫威仪?你的行住坐卧吃,人家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为什么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吃没吃相,粗重烦恼的外现,是一种重的掉举,你吃个东西摇头晃脑的,佛教讲这个就是粗重烦恼的掉举相,这是烦恼相,重的烦恼相外漏,所以你先不要谈理上怎么样,你先把事上面的怎么样规范做好,因为你烦恼重所以会从身口意外漏出来,所以必须要透过威仪的要求,戒律的要求,把这些烦恼克制下来,然后让他慢慢的减少然后收摄到一个程度,不要一直外漏。


 师父讲过好几次就是,以前年轻的时候学功夫练武术,但是武术上面要求要有武德,其实我告诉你,对那些年轻人来讲,武德两个字有等于没有,我不是批评,老实说我的过程就是这样,武德只挂在嘴巴上讲而已,实际上年轻学功夫的时候是争强好斗,看能不能打赢人家,都是这个样子的,是真实的,功夫学惯的之后不懂得往内观照的时候,就是变成会越来越粗糙,什么东西越来越粗糙,会动不动跳,要吃个面,进去面摊里面,不是拿椅子来慢慢坐好,那时候年轻人怎么坐,脚一勾出来,一跳上去,蹲在上面的,看过太多了,文武合一,武德,这个东西不是不可能,是非常难,我要告诉你,你没有内观的时候,你就是常常这些习气烦恼就是会外漏,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为什么出家会有那么多,像八万四千威仪,虽然真的没那么多,但是三千威仪就是要学。
 师父讲过好几次就是,以前年轻的时候学功夫练武术,但是武术上面要求要有武德,其实我告诉你,对那些年轻人来讲,武德两个字有等于没有,我不是批评,老实说我的过程就是这样,武德只挂在嘴巴上讲而已,实际上年轻学功夫的时候是争强好斗,看能不能打赢人家,都是这个样子的,是真实的,功夫学惯的之后不懂得往内观照的时候,就是变成会越来越粗糙,什么东西越来越粗糙,会动不动跳,要吃个面,进去面摊里面,不是拿椅子来慢慢坐好,那时候年轻人怎么坐,脚一勾出来,一跳上去,蹲在上面的,看过太多了,文武合一,武德,这个东西不是不可能,是非常难,我要告诉你,你没有内观的时候,你就是常常这些习气烦恼就是会外漏,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为什么出家会有那么多,像八万四千威仪,虽然真的没那么多,但是三千威仪就是要学。


 虽然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灭,所以叫做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这里讲的一切诸法本然如此,所以师父要强调一次,为什么解深密经,唯识要弄出这一套,其实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是告诉你,不是在嘴巴上、理上谈,这一套是叫你随时去观照五蕴皆空的,是叫你去观照我们这个五蕴的执着相,这一套是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观照自己,但是空在般若经中的阐述,空有双重意义,小品般若重在自性空,大品般若重在世俗的无性自性空,两个有什么不一样,小品般若讲的自性空是指胜义谛,是指一切诸佛菩萨证悟到那个境界,所观察到法的本然性,不只是一个客观的真理,还是一种身心的体悟,那个叫做自性空,所以你能够悟到一切法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本来寂静,但是这种东西是超越经验的,是一种自证的境界,这个怎么讲呢,很难说明,所以后来的大品般若经把这样的境界,从世俗言语上可以描述形容的,就叫做无自性空,就告诉你一切法缘起,缘起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用这样一套理论来解说,这一套理论被发展的最究竟圆满的,或是被逻辑系统说明的,就是龙树菩萨,所以龙树菩萨是有根据的,他根据大品般若,所以他写出两部论,非常经典的佛教里面最重要的两部论,大智度论没错,还有,为什么我们叫中道,一部叫中论,中论谈来谈去都是在逻辑在各方面论证,一切法无自性空,中论所以叫做甚深义,还有一个广大论,大智度论,都是根据这样所以龙树做了两套论,他的论很多,大家公认的两部论,《中论》,《大智度论》,是两部最重要的论,两部论最基本的道理都是在阐述,世俗的无自性空,所以虽然讲空,但是般若经在讲空,小品跟大品讲的有点不太一样,但是两个是可通的,因为你从佛菩萨证悟的超越境界,来看世俗的一切法,其实是无自性,但是无自性不等于就在讲一切法的自性空,因为一切法的自性空包含你的自证在里面,所以佛教讲实相的时候,不是讲一个客观真理,佛教讲实相讲胜义的时候是指,我们的般若跟客观真理的融合,对客观真理证悟,那个才叫实相,不是讲一个客观的真理而已,是讲说你的心境已经证悟到那个境界,这个才叫做实相,所以讲得更具体一点,般若证悟诸法的本然才叫做实相,那个就叫做自性空,如果要用语言来解释的话就叫做无自性空,这是般若经的空的双重意义。
 虽然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灭,所以叫做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这里讲的一切诸法本然如此,所以师父要强调一次,为什么 解深密经 ,唯识要弄出这一套,其实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是告诉你,不是在嘴巴上、理上谈,这一套是叫你随时去观照五蕴皆空的,是叫你去观照我们这个五蕴的执着相,这一套是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观照自己,但是空在般若经中的阐述,空有双重意义,小品般若重在自性空,大品般若重在世俗的无性自性空,两个有什么不一样,小品般若讲的自性空是指胜义谛,是指一切诸佛菩萨证悟到那个境界,所观察到法的本然性,不只是一个客观的真理,还是一种身心的体悟,那个叫做自性空,所以你能够悟到一切法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本来寂静,但是这种东西是超越经验的,是一种自证的境界,这个怎么讲呢,很难说明,所以后来的大品般若经把这样的境界,从世俗言语上可以描述形容的,就叫做无自性空,就告诉你一切法缘起,缘起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用这样一套理论来解说,这一套理论被发展的最究竟圆满的,或是被逻辑系统说明的,就是龙树菩萨,所以龙树菩萨是有根据的,他根据大品般若,所以他写出两部论,非常经典的佛教里面最重要的两部论,大智度论没错,还有,为什么我们叫中道,一部叫中论,中论谈来谈去都是在逻辑在各方面论证,一切法无自性空,中论所以叫做甚深义,还有一个广大论,大智度论,都是根据这样所以龙树做了两套论,他的论很多,大家公认的两部论,《中论》,《大智度论》,是两部最重要的论,两部论最基本的道理都是在阐述,世俗的无自性空,所以虽然讲空,但是般若经在讲空,小品跟大品讲的有点不太一样,但是两个是可通的,因为你从佛菩萨证悟的超越境界,来看世俗的一切法,其实是无自性,但是无自性不等于就在讲一切法的自性空,因为一切法的自性空包含你的自证在里面,所以佛教讲实相的时候,不是讲一个客观真理,佛教讲实相讲胜义的时候是指,我们的般若跟客观真理的融合,对客观真理证悟,那个才叫实相,不是讲一个客观的真理而已,是讲说你的心境已经证悟到那个境界,这个才叫做实相,所以讲得更具体一点,般若证悟诸法的本然才叫做实相,那个就叫做自性空,如果要用语言来解释的话就叫做无自性空,这是般若经的空的双重意义。


 小品跟大品怎么区分?小品就是般若经在结集的时候比较小部,比较早期一点的,慢慢扩展成大部的,所以一般小品我们叫做,八千颂,大品就是两万七千颂或两万四千颂,大品的我们叫做《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还有一个小品的,但是小品不只是一个翻译而已,它有好几部翻译,比如道行般若,什么什么般若这一些,所以般若经不只是一部或一套而已,它其实是一个庞杂的类集,后来玄奘大师把所有的,不管大大小小全部类集起来,就叫做《大般若经》,但是大般若经不是本来就是这么一大套,它是玄奘大师在印度能收集到,所有的般若经全部翻译过来,所以它里面有小品中品大品,这以后师父有空在谈般若经的时候再谈,金刚经师父有没有谈这些,前面,一开始介绍金刚经的时候就有谈过,你有空把金刚经不用全部看完,前面的听一听师父在里面有介绍。
 小品跟大品怎么区分?小品就是般若经在结集的时候比较小部,比较早期一点的,慢慢扩展成大部的,所以一般小品我们叫做,八千颂,大品就是两万七千颂或两万四千颂,大品的我们叫做《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还有一个小品的,但是小品不只是一个翻译而已,它有好几部翻译,比如道行般若,什么什么般若这一些,所以般若经不只是一部或一套而已,它其实是一个庞杂的类集,后来玄奘大师把所有的,不管大大小小全部类集起来,就叫做《大般若经》,但是大般若经不是本来就是这么一大套,它是玄奘大师在印度能收集到,所有的般若经全部翻译过来,所以它里面有小品中品大品,这以后师父有空在谈般若经的时候再谈,金刚经师父有没有谈这些,前面,一开始介绍金刚经的时候就有谈过,你有空把金刚经不用全部看完,前面的听一听师父在里面有介绍。
第210行: 第274行:
 凡夫凡夫,既非凡夫,是名凡夫,你真正认知到后面那个是名凡夫,就是你亲证到,凡夫凡夫,既非凡夫的那个否定,就是在讲无自性,因为一切凡夫无自性,是名凡夫,这个是名凡夫就是你对无自性了解证悟,对凡夫的一个真实的认识,那样的认识就是胜义空,凡夫凡夫,既非凡夫的既非凡夫,就是告诉你凡夫是没有自性的,后面是名凡夫,你真的认识到这样超越的境界,就是上面的自性空,所以我一直说自性空是一种自证悟的境界,超越的,没办法描述的,无自性空是可以用语言,道理逻辑去推出来的,两个不是不相关,只是一个是超越的境界,一个是指事物客观真实的相貌,
 凡夫凡夫,既非凡夫,是名凡夫,你真正认知到后面那个是名凡夫,就是你亲证到,凡夫凡夫,既非凡夫的那个否定,就是在讲无自性,因为一切凡夫无自性,是名凡夫,这个是名凡夫就是你对无自性了解证悟,对凡夫的一个真实的认识,那样的认识就是胜义空,凡夫凡夫,既非凡夫的既非凡夫,就是告诉你凡夫是没有自性的,后面是名凡夫,你真的认识到这样超越的境界,就是上面的自性空,所以我一直说自性空是一种自证悟的境界,超越的,没办法描述的,无自性空是可以用语言,道理逻辑去推出来的,两个不是不相关,只是一个是超越的境界,一个是指事物客观真实的相貌,


   解深密经-6
    解深密经 -6
 




 我们再来看解深密经的无自性相品,无自性相品主要讲的就是三无性,唯识的重点,师父说过三性三无性,三性三无性是唯识的重点,解说一切法相,,解说一切法的差别相,解说缘起缘生相,生命身心的差别相,就是依三性,三性哪三性?一般的排列,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的凡夫位是杂染,依他起的清净位是清净,就是圆成实,杂染位就是遍计执,所以一般在排列解说的时候,是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还有圆成实性,三个来排的,但是你要知道,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在凡夫位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在圣位就是圆成实性。
 我们再来看 解深密经 的无自性相品,无自性相品主要讲的就是三无性,唯识的重点,师父说过三性三无性,三性三无性是唯识的重点,解说一切法相,,解说一切法的差别相,解说缘起缘生相,生命身心的差别相,就是依三性,三性哪三性?一般的排列,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的凡夫位是杂染,依他起的清净位是清净,就是圆成实,杂染位就是遍计执,所以一般在排列解说的时候,是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还有圆成实性,三个来排的,但是你要知道,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在凡夫位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在圣位就是圆成实性。


 四、 无自性相品:三无性
 四、 无自性相品:三无性
第233行: 第298行:
 三性的另一个方面,三性是谈一切法的差别相,但是一切法的共相、总相就是三无性,一体两面,从一个面是三性,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三无性。无自性相品重点就是在讲三无性,三无性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前面三性在讲一切法,后面三性,就是从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三无性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有两个角度可以看,一切法有别相的角度,从别相的角度来讲,一切法就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特色,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三性三无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三无性在解释一切法无自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的别相,一切法的现象,我们怎么认识到外面,认识的时候又产生什么事,产生什么问题,这些种种现象就是三性,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性。
 三性的另一个方面,三性是谈一切法的差别相,但是一切法的共相、总相就是三无性,一体两面,从一个面是三性,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三无性。无自性相品重点就是在讲三无性,三无性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前面三性在讲一切法,后面三性,就是从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三无性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有两个角度可以看,一切法有别相的角度,从别相的角度来讲,一切法就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特色,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三性三无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三无性在解释一切法无自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的别相,一切法的现象,我们怎么认识到外面,认识的时候又产生什么事,产生什么问题,这些种种现象就是三性,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性。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三无性,解深密经在解什么深密,什么是深密?一切法无自性。哪一部经最早讲出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般若经。所以师父最早在讲解深密经意趣的时候讲,解深密经其实是在解释般若经的,因为般若经甚深,所以很多人不懂,所以佛就在第三时教里面,用浅显易懂的东西来解释般若经的深义,所以就叫做“解深密”,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解释般若经一切法空义,所以无自性相品第一个在讲,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当然这一部经不会讲说我在讲般若经,他是说我在以前在什么时候,就跟各位讲甚深法义,甚深法义就是一切法空,这个语句跟般若经里面的语句一模一样,但是我们要了解既然是这样,般若经一切法空大概在谈什么,我们要大概了解一下,接下来就进入三无自性里面来谈,解深密经的三无自性到底怎么谈,解深密经的意趣,在经里面佛自己说的,还有,五事不具者,一乘与三乘,了义与不了义,三时教,这是我们在这一品里面要讲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三无性, 解深密经 在解什么深密,什么是深密?一切法无自性。哪一部经最早讲出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般若经。所以师父最早在讲 解深密经 意趣的时候讲, 解深密经 其实是在解释般若经的,因为般若经甚深,所以很多人不懂,所以佛就在第三时教里面,用浅显易懂的东西来解释般若经的深义,所以就叫做“解深密”,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解释般若经一切法空义,所以无自性相品第一个在讲,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当然这一部经不会讲说我在讲般若经,他是说我在以前在什么时候,就跟各位讲甚深法义,甚深法义就是一切法空,这个语句跟般若经里面的语句一模一样,但是我们要了解既然是这样,般若经一切法空大概在谈什么,我们要大概了解一下,接下来就进入三无自性里面来谈, 解深密经 的三无自性到底怎么谈, 解深密经 的意趣,在经里面佛自己说的,还有,五事不具者,一乘与三乘,了义与不了义,三时教,这是我们在这一品里面要讲的。


(一 ) 般若经一切法空
(一 ) 般若经一切法空
第247行: 第312行:
2)大品般若: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2)大品般若: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般若经一切法空,上次讲到这里,解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个在般若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句,只是描述的语词怎么用而已,心经有没有这样讲,心经有没有讲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有。心经怎么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经这类的句子太多了,《解深密经》与《般若经》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即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只是妄相,生死的妄相当下的本性即是涅槃,这是般若经上面这样讲,这样讲太深,所以般若经讲一切涅槃一切法空,其实般若经里面对实相的描述用得太多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真如、实际等等,太多的用词,但到最后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名相,叫什么?空。到最后几乎是空用得最多,在早期小品般若里面他用得太多了,无生无灭,自性,涅槃,实际,真如,这一类用的太多了,无外乎都是在描述诸法实相,胜义谛,但到最后比较统一共用的名相,被大家拿来比较通用的就是“空”,所以他用空来描述一切法的胜义。
 般若经一切法空,上次讲到这里, 解深密经 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个在般若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句,只是描述的语词怎么用而已, 心经 有没有这样讲, 心经 有没有讲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有。 心经 怎么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经这类的句子太多了,《解深密经》与《般若经》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即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只是妄相,生死的妄相当下的本性即是涅槃,这是般若经上面这样讲,这样讲太深,所以般若经讲一切涅槃一切法空,其实般若经里面对实相的描述用得太多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真如、实际等等,太多的用词,但到最后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名相,叫什么?空。到最后几乎是空用得最多,在早期小品般若里面他用得太多了,无生无灭,自性,涅槃,实际,真如,这一类用的太多了,无外乎都是在描述诸法实相,胜义谛,但到最后比较统一共用的名相,被大家拿来比较通用的就是“空”,所以他用空来描述一切法的胜义。


 现在有一个佛教的千古大奇案,这个千古大谜案,就是“空”到底是什么,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因为般若经里面讲空,不只讲一个空,讲十八空,讲二十四空,有性无性空,自性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不是我自己讲,空空是般若经里面用的,内空外空,无性自性空,无性空,无相空,自相空,到处都在讲空,但是实际上真正归纳起来,般若经里面的空有两种,两种是相关的,不是不相关的,两种空是相关的,但是它的用意不大一样,你要稍微去理解一下,第一个,小品般若讲的是胜义自性空,大品般若里面讲的是世俗无性自性空,叫做无自性空,要记得这两个,佛教里面讲空,尤其是般若经里面讲空,讲那么多所有归纳起来就是这两种,一个表示胜义谛,胜义是超越一切的无法描述的,一个是在世俗语言上来描述胜义,相对的描述胜义。
 现在有一个佛教的千古大奇案,这个千古大谜案,就是“空”到底是什么,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因为般若经里面讲空,不只讲一个空,讲十八空,讲二十四空,有性无性空,自性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不是我自己讲,空空是般若经里面用的,内空外空,无性自性空,无性空,无相空,自相空,到处都在讲空,但是实际上真正归纳起来,般若经里面的空有两种,两种是相关的,不是不相关的,两种空是相关的,但是它的用意不大一样,你要稍微去理解一下,第一个,小品般若讲的是胜义自性空,大品般若里面讲的是世俗无性自性空,叫做无自性空,要记得这两个,佛教里面讲空,尤其是般若经里面讲空,讲那么多所有归纳起来就是这两种,一个表示胜义谛,胜义是超越一切的无法描述的,一个是在世俗语言上来描述胜义,相对的描述胜义。
第279行: 第344行: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我再问你一件事情,佛教有没有讲一个客观的真理,客观的宇宙法则?有,缘起!记清楚,佛教是有讲一个客观的宇宙法则,这个法则就叫做缘起,你们不要听师父讲那么多,还是学佛学了很久之后,问你佛教在讲什么,你说不知道,好像有,好像没有,佛教有讲一个法则,宇宙的循环法则,一切万事万物的法则,就叫做缘起,依这个法则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就叫做缘生。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一切法相三性就是在讲缘生。但是如果要讲佛教的真理,不只是单单指宇宙一个普遍的法则而已,普遍的宇宙法则还不能是佛教讲的真理,所以阿含经里面讲说缘起甚深涅槃复甚深,佛教讲真正的真理,是指我们对宇宙普遍真理的证悟,这样才能叫做真理。第一个,佛教讲一个法则,普遍的法则,缘起,宇宙万事万物普遍的法则,“缘起”,很深了,这个东西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但是佛教在讲真理的时候,是指“涅槃”,“空”,“真如”,两个有什么相关性,这是一个法则,但是法则不能跟我们身心没关系的,真理是我们内心对法则的证悟,所以真正佛教的真理不是指这个法则而已,是指涅槃,空,真如,都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智慧,对法则对缘起的证悟,对缘起的完全证悟就叫做真理,所以佛教讲的真理,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已,缘起的法则所产生的现象,是一个客观的真理,缘起在描述客观事实的生起现象,是一个客观的法则,但是对这个客观法则的证悟才能叫做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一定是身心和真理的和合,和法则的认知和融合,这样才叫做佛教的真理,胜义自性空在讲哪一个?是在讲2(真理),胜义自性空涅槃的同义语真理,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是在讲这个,这个东西是超越语言没办法描述的。
 我再问你一件事情,佛教有没有讲一个客观的真理,客观的宇宙法则?有,缘起!记清楚,佛教是有讲一个客观的宇宙法则,这个法则就叫做缘起,你们不要听师父讲那么多,还是学佛学了很久之后,问你佛教在讲什么,你说不知道,好像有,好像没有,佛教有讲一个法则,宇宙的循环法则,一切万事万物的法则,就叫做缘起,依这个法则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就叫做缘生。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一切法相三性就是在讲缘生。但是如果要讲佛教的真理,不只是单单指宇宙一个普遍的法则而已,普遍的宇宙法则还不能是佛教讲的真理,所以 阿含经 里面讲说缘起甚深涅槃复甚深,佛教讲真正的真理,是指我们对宇宙普遍真理的证悟,这样才能叫做真理。第一个,佛教讲一个法则,普遍的法则,缘起,宇宙万事万物普遍的法则,“缘起”,很深了,这个东西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但是佛教在讲真理的时候,是指“涅槃”,“空”,“真如”,两个有什么相关性,这是一个法则,但是法则不能跟我们身心没关系的,真理是我们内心对法则的证悟,所以真正佛教的真理不是指这个法则而已,是指涅槃,空,真如,都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智慧,对法则对缘起的证悟,对缘起的完全证悟就叫做真理,所以佛教讲的真理,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已,缘起的法则所产生的现象,是一个客观的真理,缘起在描述客观事实的生起现象,是一个客观的法则,但是对这个客观法则的证悟才能叫做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一定是身心和真理的和合,和法则的认知和融合,这样才叫做佛教的真理,胜义自性空在讲哪一个?是在讲2(真理),胜义自性空涅槃的同义语真理,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是在讲这个,这个东西是超越语言没办法描述的。


 谁有办法告诉我,什么叫做我们内心对缘起的证悟,为什么说我们内心对缘起真实的了知跟证悟,就会达到解脱烦恼的境界谁要跟我解释一下?用一个图来解释,我们在凡夫位内心都是有烦恼的,有执着的,当你真正认清了缘起,你的我执就断掉了,然后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所以两个不是没相关的,是我们内心对客观法则的认知,他讲的没错,我们凡夫位,会有我执烦恼,是因为没有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还记得师父讲那个图,我执,无常,苦,当我们有我执的时候,你就不会去接受无常,为什么一切法无常?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常,我是缘起,我是无常,你就不愿意去接受无常,你就会去执着一个幻象的我,以为有真实的东西,一起了这种执着,你就想去控制缘起的无常性,但是实际上你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产生变化的时候你就有苦,如果你能够接受到万事万法缘起,真正证悟到缘起的话,你会不会去接受一切法的无常性,你真正接受到一切法的无常性,你是不是要认知到这个我,不变的我是虚幻的,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如果认知到缘起,就破除自我,破除自我就是能接受缘起,能接受缘起就是能接受一切法无常性,无常是缘起的一个面,缘起的绝对是无常的,无常是依于缘起的真理,所以一切法无常,所以接受了无常,接受了真理,你就可以证悟到缘起性,你就可以接受一切法的变动性,破除了我执就叫做真理,佛教讲来讲去就是在讲这一套。所以你可以讲缘起性空,可以讲缘起无我,同样的道理,缘起是不是无我,无我扩大一点是不是性空,般若经也是在讲性空,在讲无我,也是在讲一切法的证悟性,其实般若经就是在讲这个,“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众生你要真正了解众生,就要知道众生的缘起性,众生的缘起性就是众生的没有实质性,你这样去了解众生,才是我们真正所谓的众生,般若经无非就是在讲这一些。
 谁有办法告诉我,什么叫做我们内心对缘起的证悟,为什么说我们内心对缘起真实的了知跟证悟,就会达到解脱烦恼的境界谁要跟我解释一下?用一个图来解释,我们在凡夫位内心都是有烦恼的,有执着的,当你真正认清了缘起,你的我执就断掉了,然后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所以两个不是没相关的,是我们内心对客观法则的认知,他讲的没错,我们凡夫位,会有我执烦恼,是因为没有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还记得师父讲那个图,我执,无常,苦,当我们有我执的时候,你就不会去接受无常,为什么一切法无常?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常,我是缘起,我是无常,你就不愿意去接受无常,你就会去执着一个幻象的我,以为有真实的东西,一起了这种执着,你就想去控制缘起的无常性,但是实际上你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产生变化的时候你就有苦,如果你能够接受到万事万法缘起,真正证悟到缘起的话,你会不会去接受一切法的无常性,你真正接受到一切法的无常性,你是不是要认知到这个我,不变的我是虚幻的,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如果认知到缘起,就破除自我,破除自我就是能接受缘起,能接受缘起就是能接受一切法无常性,无常是缘起的一个面,缘起的绝对是无常的,无常是依于缘起的真理,所以一切法无常,所以接受了无常,接受了真理,你就可以证悟到缘起性,你就可以接受一切法的变动性,破除了我执就叫做真理,佛教讲来讲去就是在讲这一套。所以你可以讲缘起性空,可以讲缘起无我,同样的道理,缘起是不是无我,无我扩大一点是不是性空,般若经也是在讲性空,在讲无我,也是在讲一切法的证悟性,其实般若经就是在讲这个,“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众生你要真正了解众生,就要知道众生的缘起性,众生的缘起性就是众生的没有实质性,你这样去了解众生,才是我们真正所谓的众生,般若经无非就是在讲这一些。
第307行: 第372行:
 胜义无自性性
 胜义无自性性


 我们来看解深密经里面三无自性怎么说,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解深密经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说,其实我在般若经里面讲的无自性,如果要解释得清楚,应该是要用三种无自性,我在般若经里面讲得不是很清楚,只讲一切法空而已,但是实际上我讲的一切法空,指的是三种无自性,解深密经里面佛告诉弟子,那些菩萨,这样子讲的,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三种无自性是显意,显了密意,般若经里面讲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解深密经认为那是密意,就是解释得不清楚,太深了,三种无自性是显了意,三种无自性是在显了一切法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所以一切法无自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因此一切法无自性,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用三无自性,来解说一切法无自性,来解说般若经的一切法无自性。
 我们来看 解深密经 里面三无自性怎么说,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解深密经 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说,其实我在般若经里面讲的无自性,如果要解释得清楚,应该是要用三种无自性,我在般若经里面讲得不是很清楚,只讲一切法空而已,但是实际上我讲的一切法空,指的是三种无自性, 解深密经 里面佛告诉弟子,那些菩萨,这样子讲的,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三种无自性是显意,显了密意,般若经里面讲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 解深密经 认为那是密意,就是解释得不清楚,太深了,三种无自性是显了意,三种无自性是在显了一切法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所以一切法无自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因此一切法无自性,所以 解深密经 里面用三无自性,来解说一切法无自性,来解说般若经的一切法无自性。


 问:这三种无自性性和断见有什么区别?
 问:这三种无自性性和断见有什么区别?
第423行: 第488行: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它就是后面加一个ta,后面加一个ness,,梵文加一个ta,所以它有时候会拿掉,有时候会放进去,胜义即是无自性,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一切法缘起它本来就是胜义的,你认知到一切法缘起,不再起任何执着,诸法普遍的道理本来就是胜义的。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它就是后面加一个ta,后面加一个ness,,梵文加一个ta,所以它有时候会拿掉,有时候会放进去,胜义即是无自性,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一切法缘起它本来就是胜义的,你认知到一切法缘起,不再起任何执着,诸法普遍的道理本来就是胜义的。


 一般胜义讲无自性是从圆成实来讲,但是他除了圆成实以外,他还讲这个东西,所以亦为,(亦名),也可以说,这个意思是说其实这是第二种说法,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解深密经,把第二种说法拿来放在第一个,但是我们说他是第二种说法,是从后面的经论来讲,是第二种说法,但是实际上就解深密经来讲,这是他的第一种说法。
 一般胜义讲无自性是从圆成实来讲,但是他除了圆成实以外,他还讲这个东西,所以亦为,(亦名),也可以说,这个意思是说其实这是第二种说法,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 解深密经 ,把第二种说法拿来放在第一个,但是我们说他是第二种说法,是从后面的经论来讲,是第二种说法,但是实际上就 解深密经 来讲,这是他的第一种说法。


 问:因为他是先有遍计所执然后有依他起,依他起分两部分,从依他起的第二个部分,实际上对圆成实来说是第一个部分?
 问:因为他是先有遍计所执然后有依他起,依他起分两部分,从依他起的第二个部分,实际上对圆成实来说是第一个部分?
第429行: 第494行: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


 你问的两个性,后面那个“性”是指特性特征,后面那个性你先不要管,无自性就是没有一个本质,也没有这样一个本质为特征。大学英文会这样子讲,The,characteristic,of,no,intrinsic,nature,no,intrinsic,nature,就是无自性,The,characteristic,of,就是后面的那个性,就是无自性的特征,如果你真的还不明白,没关系,为什么师父说没关系,因为以后唯识不讲三性三无性还要讲什么?以后摄大乘论还是讲三性三无性,以后唯识三十颂还是讲三性三无性,以后成唯识论还是讲三性三无性,道理上大概相似,但是细节上有点不大一样,它会讲得更复杂,所以这边如果不通没关系,以后我们慢慢再讲,但是如果你通了,清楚的话恭喜你,以后路会更好走,不通的话没关系,以后你一定会通。
 你问的两个性,后面那个“性”是指特性特征,后面那个性你先不要管,无自性就是没有一个本质,也没有这样一个本质为特征。大学英文会这样子讲,The,characteristic,of,no,intrinsic,nature,no,intrinsic,nature,就是无自性,The,characteristic,of,就是后面的那个性,就是无自性的特征,如果你真的还不明白,没关系,为什么师父说没关系,因为以后唯识不讲三性三无性还要讲什么?以后摄大乘论还是讲三性三无性,以后唯识三十颂还是讲三性三无性,以后 成唯识论 还是讲三性三无性,道理上大概相似,但是细节上有点不大一样,它会讲得更复杂,所以这边如果不通没关系,以后我们慢慢再讲,但是如果你通了,清楚的话恭喜你,以后路会更好走,不通的话没关系,以后你一定会通。


 无自性就是胜义,胜义就是讲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依他起的概念,依因待缘的缘起这个部分,是清净的是无自性的,这一个部分是无自性的,所以说这一部分是胜义的,这个道理是胜义的,这个道理就是说一切法是缘生的,依因待缘生起的法是无自性的,刚刚讲生无自性的时候,实际上是讲,一切法是依因待缘而起来的,这样的一个道理,现象是胜义的,一切法缘生无自性它是胜义的,因为它是无自性,所以它是胜义的,胜义等于无自性,前面是由生无自性性,推到它是胜义的,由生无自性性,说名无自性性,亦名胜义无自性性,就是说它的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无自性本身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胜义的,因为我们一般都会执着自性,你了解无自性这件事情,它本身就是胜义的,无自性本身它就是胜义的。
 无自性就是胜义,胜义就是讲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依他起的概念,依因待缘的缘起这个部分,是清净的是无自性的,这一个部分是无自性的,所以说这一部分是胜义的,这个道理是胜义的,这个道理就是说一切法是缘生的,依因待缘生起的法是无自性的,刚刚讲生无自性的时候,实际上是讲,一切法是依因待缘而起来的,这样的一个道理,现象是胜义的,一切法缘生无自性它是胜义的,因为它是无自性,所以它是胜义的,胜义等于无自性,前面是由生无自性性,推到它是胜义的,由生无自性性,说名无自性性,亦名胜义无自性性,就是说它的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无自性本身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胜义的,因为我们一般都会执着自性,你了解无自性这件事情,它本身就是胜义的,无自性本身它就是胜义的。
第473行: 第538行: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7
  解深密经 -7


 各位同学大家好!
 各位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又回到我们的解深密经,今天我们来谈解深密经的第三,我们现在讲到哪里你知道,无自性相品,在谈一切法无自性,解深密经有几个最重要,一个叫做一切法相,一切法相在谈什么?三性,不是三无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法相,但是当我们谈一切法相,这是佛教的术语,一切法相如果要用现在的语言,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
 很高兴又回到我们的 解深密经 ,今天我们来谈 解深密经 的第三,我们现在讲到哪里你知道,无自性相品,在谈一切法无自性, 解深密经 有几个最重要,一个叫做一切法相,一切法相在谈什么?三性,不是三无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法相,但是当我们谈一切法相,这是佛教的术语,一切法相如果要用现在的语言,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


 但是在这里我要再说明一下,当佛教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他不是真的在谈我们现在认知的一切现象,我们现在所谓的一切现象包括什么,现在谈的一切现象范围很广:彗星撞地球,月亮怎么绕地球转,地球怎么绕太阳转,还有这座山怎么形成,亚伯特怎么形成,化石怎么形成,恐龙,这些种种都在谈现象概念一切现象。但是佛教不谈这些,这些不是佛教的重点,佛教所谓一切的现象在谈什么,身心生命的流转,有情自他的关系,这个是佛教讲的一切现象,不要离开有情,去谈彗星撞地球,大爆炸,那些就佛教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教不离我们这个身心生命,还有这个身心生命怎么跟外界产生关联,所谓跟外界产生关联就是说,有情跟有情,所谓的有情跟有情,可以说是人类跟其他众生,重点还是人类跟人类中间怎么样关联,我们怎么去认识外在,在认识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因缘在哪里,根源在哪里,从他的根源怎么去解决,所以这个叫做一切的现象,在佛教里面就叫做一切法相,所以你们要记得一切法相品,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现象就佛教来讲,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的现象,还有我们跟周遭有情之间的一些现象,这些都跟什么有关系,跟生死烦恼,解脱,怎么苦,生死烦恼的流转,生死烦恼的解脱有关系,离不开这一些。
 但是在这里我要再说明一下,当佛教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他不是真的在谈我们现在认知的一切现象,我们现在所谓的一切现象包括什么,现在谈的一切现象范围很广:彗星撞地球,月亮怎么绕地球转,地球怎么绕太阳转,还有这座山怎么形成,亚伯特怎么形成,化石怎么形成,恐龙,这些种种都在谈现象概念一切现象。但是佛教不谈这些,这些不是佛教的重点,佛教所谓一切的现象在谈什么,身心生命的流转,有情自他的关系,这个是佛教讲的一切现象,不要离开有情,去谈彗星撞地球,大爆炸,那些就佛教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教不离我们这个身心生命,还有这个身心生命怎么跟外界产生关联,所谓跟外界产生关联就是说,有情跟有情,所谓的有情跟有情,可以说是人类跟其他众生,重点还是人类跟人类中间怎么样关联,我们怎么去认识外在,在认识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因缘在哪里,根源在哪里,从他的根源怎么去解决,所以这个叫做一切的现象,在佛教里面就叫做一切法相,所以你们要记得一切法相品,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现象就佛教来讲,是指我们身心生命的现象,还有我们跟周遭有情之间的一些现象,这些都跟什么有关系,跟生死烦恼,解脱,怎么苦,生死烦恼的流转,生死烦恼的解脱有关系,离不开这一些。


 就解深密经还有唯识来讲,一切法相由哪三个来解说,一切法相可以归纳为三个重点,三性,记得吗,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依他起相是流转还灭的核心,依他起相通染净,所以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依他起的流转就是生死的流转,就是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的还灭,就是清净相就是圆成实相,所以你们这样可以了解说,唯识在谈一切法相的时候,他在谈什么,这样大概了解,所以师父再重新画一次,佛教讲缘起,缘起通染净面,染面叫做流转,净面叫做还灭,从早期的佛教基本教理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子,流转面,染面有苦集;还灭面,灭道,这个苦集灭道叫做四圣谛。这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在解深密经或在佛教其他所有的教典里面,他认为一切法相,就是这整个,解说怎么缘起,流转,还灭,然后这个叫做苦集灭道,苦集可以用所谓的蕴处界来说明,灭就是涅槃,道的内容就是三学八正道,就包括所有的,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解说,都是在这里面。
 就 解深密经 还有唯识来讲,一切法相由哪三个来解说,一切法相可以归纳为三个重点,三性,记得吗,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依他起相是流转还灭的核心,依他起相通染净,所以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依他起的流转就是生死的流转,就是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的还灭,就是清净相就是圆成实相,所以你们这样可以了解说,唯识在谈一切法相的时候,他在谈什么,这样大概了解,所以师父再重新画一次,佛教讲缘起,缘起通染净面,染面叫做流转,净面叫做还灭,从早期的佛教基本教理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子,流转面,染面有苦集;还灭面,灭道,这个苦集灭道叫做四圣谛。这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在 解深密经 或在佛教其他所有的教典里面,他认为一切法相,就是这整个,解说怎么缘起,流转,还灭,然后这个叫做苦集灭道,苦集可以用所谓的蕴处界来说明,灭就是涅槃,道的内容就是三学八正道,就包括所有的,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解说,都是在这里面。


 唯识学尤其是解深密经讲得更详细,缘起用什么来解说,缘起在唯识里面用什么来解说?依他起,这个“他”是指什么,讲得最精确就是阿赖耶,但是这样子并不非常正确,这个他是指各式各样的因缘,这个他是指因跟缘,因跟缘里面的主因,在唯识学指的是什么,阿赖耶,我们不是有四缘吗,我们的认识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产生所有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就在这四缘里面产生,佛教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在认识里面产生问题,这是佛教要讲的,问题怎么来,怎么解决,就是这里来的,他从唯识学来讲就是阿赖耶,根本的因缘就是阿赖耶,苦集用什么来解说,苦集用遍计所执,灭道用圆成实,这样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说明生死流转,和怎么样修行、还灭,就叫做一切法相。
 唯识学尤其是 解深密经 讲得更详细,缘起用什么来解说,缘起在唯识里面用什么来解说?依他起,这个“他”是指什么,讲得最精确就是阿赖耶,但是这样子并不非常正确,这个他是指各式各样的因缘,这个他是指因跟缘,因跟缘里面的主因,在唯识学指的是什么,阿赖耶,我们不是有四缘吗,我们的认识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产生所有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就在这四缘里面产生,佛教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在认识里面产生问题,这是佛教要讲的,问题怎么来,怎么解决,就是这里来的,他从唯识学来讲就是阿赖耶,根本的因缘就是阿赖耶,苦集用什么来解说,苦集用遍计所执,灭道用圆成实,这样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说明生死流转,和怎么样修行、还灭,就叫做一切法相。


 接下来我们讲无自性相品,就是在讲一切法的共相,讲一切法的无自性,就般若经来解说,般若经说这一切,这样的流转跟还灭,其实我们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就叫做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的话,因为苦集灭道这个根本的教理,是佛在基本的教法里面,阿含经所讲的,后来般若经讲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空,到了解深密经,他说一切法空,从这个图里面怎么解说一切法空,既然唯识讲三性,唯识既然讲三性,他的一切法空当然从三性里面去下手,所以他说依他起是什么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依他起的另一面是生无自性,为什么他是叫生无自性,为什么依他起叫生无自性?生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生起不是自生的,是没有实质性的,因为他是依他起,当然无自性,他是什么意思,各种各样的因跟缘,既然一切法依因跟缘起的,就不是自己生的,不是自己莫名其妙产生的,所以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是,观察依他起的另外一个面叫做生无自性。
 接下来我们讲无自性相品,就是在讲一切法的共相,讲一切法的无自性,就般若经来解说,般若经说这一切,这样的流转跟还灭,其实我们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就叫做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的话,因为苦集灭道这个根本的教理,是佛在基本的教法里面, 阿含经 所讲的,后来般若经讲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空,到了 解深密经 ,他说一切法空,从这个图里面怎么解说一切法空,既然唯识讲三性,唯识既然讲三性,他的一切法空当然从三性里面去下手,所以他说依他起是什么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依他起的另一面是生无自性,为什么他是叫生无自性,为什么依他起叫生无自性?生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生起不是自生的,是没有实质性的,因为他是依他起,当然无自性,他是什么意思,各种各样的因跟缘,既然一切法依因跟缘起的,就不是自己生的,不是自己莫名其妙产生的,所以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是,观察依他起的另外一个面叫做生无自性。


 但是师父有讲过一句话要记得,依他起虽然通染净,但是在凡夫面,在凡夫面是哪一个,凡夫面是这一个(苦集),我们一直在苦集里面,所以在现实的凡夫面,依他起就是在这一面(苦集),而且依他起的当下就是遍计,因为我们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的,因为我们依他起的种子还有因,都是染的,都是我执所系缚的,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但是生无自性的这个理解,这个是清净的,遍计所执是什么无自性?是相无自性。为什么相无自性?因为遍计所执是妄相,是虚妄的相,不是真实的相,不是缘起所成的相,是我们自己在缘起的事物上面,加入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这个错误的认知不是缘起的,这个错误的认知,是我们自己的我执妄念产生的,所以依他起是相无自性。所以你们如果还记得ABC的话,这样定义好了,第一组的ABC,叫做A跟B冲突所以有C,那个是第一组是在讲人生是苦,第二组的ABC叫做,A跟B认识产生C,你觉得现在师父要画哪一组,第二组的ABC是什么?A是我们的心,B是因缘所成的外境,我们的心去认识外境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认识到外境(B),我们认识外境的当下我们又产生一个C,叫做妄境或幻境,就是妄境(C),这个C就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它并不是缘起而生的,这个是缘起的B,在这个B上面我们加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它叫做妄相,妄相当然是没有自性的,叫做相无自性,这个B因缘所生的,这自相安立的,但是这个C,它跟B不一样,这个C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妄相,就好像师父说一条绳子,它的因缘组合是B,但是我们看到绳子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是蛇,所以蛇它是妄相,是自己错认而产生的虚妄的产物,不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所以这个蛇叫做相无自性,那个绳子叫做依他起性。有一点师父一直要强调的,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因为在凡夫的阶段绳子就绝对是蛇,在凡夫的阶段绳子绝对是蛇,所以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绝对是遍计所执,但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说从空性来讲,它是相无自性,因为是妄相。
 但是师父有讲过一句话要记得,依他起虽然通染净,但是在凡夫面,在凡夫面是哪一个,凡夫面是这一个(苦集),我们一直在苦集里面,所以在现实的凡夫面,依他起就是在这一面(苦集),而且依他起的当下就是遍计,因为我们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的,因为我们依他起的种子还有因,都是染的,都是我执所系缚的,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但是生无自性的这个理解,这个是清净的,遍计所执是什么无自性?是相无自性。为什么相无自性?因为遍计所执是妄相,是虚妄的相,不是真实的相,不是缘起所成的相,是我们自己在缘起的事物上面,加入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这个错误的认知不是缘起的,这个错误的认知,是我们自己的我执妄念产生的,所以依他起是相无自性。所以你们如果还记得ABC的话,这样定义好了,第一组的ABC,叫做A跟B冲突所以有C,那个是第一组是在讲人生是苦,第二组的ABC叫做,A跟B认识产生C,你觉得现在师父要画哪一组,第二组的ABC是什么?A是我们的心,B是因缘所成的外境,我们的心去认识外境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认识到外境(B),我们认识外境的当下我们又产生一个C,叫做妄境或幻境,就是妄境(C),这个C就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它并不是缘起而生的,这个是缘起的B,在这个B上面我们加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它叫做妄相,妄相当然是没有自性的,叫做相无自性,这个B因缘所生的,这自相安立的,但是这个C,它跟B不一样,这个C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妄相,就好像师父说一条绳子,它的因缘组合是B,但是我们看到绳子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是蛇,所以蛇它是妄相,是自己错认而产生的虚妄的产物,不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所以这个蛇叫做相无自性,那个绳子叫做依他起性。有一点师父一直要强调的,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因为在凡夫的阶段绳子就绝对是蛇,在凡夫的阶段绳子绝对是蛇,所以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绝对是遍计所执,但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说从空性来讲,它是相无自性,因为是妄相。


 圆成实呢,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为什么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呢?因为它是无自性所显,在依他起上了解我们这个遍计所执的错误,然后去除遍计所执,知道说,生是无自性,相是虚妄的也是无自性的,我们就能了解依他起,所以第一个胜义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第二个胜义本身是由无自性所显的,就是说当我们了解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证悟圆成实,这个就是解深密经要讲的。
 圆成实呢,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为什么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呢?因为它是无自性所显,在依他起上了解我们这个遍计所执的错误,然后去除遍计所执,知道说,生是无自性,相是虚妄的也是无自性的,我们就能了解依他起,所以第一个胜义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第二个胜义本身是由无自性所显的,就是说当我们了解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证悟圆成实,这个就是 解深密经 要讲的。


 解深密经有一个重点,就是这个三性三无性和阿赖耶的成立,最早我们都可以在解深密经里面发现,也就是说,他可以说是唯识的鼻祖经典,后面解说的还是依他所说的轨迹上面来谈,只是谈得更复杂,讲得更详细,但是他的初型已经在解深密经里面,可以看得到了,阿赖耶三性三无性都是在这里面看得到。后面师父要讲的,包括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最后的成唯识论,全部都是立足在这样的基本教理观念下,讲得更微细。所以你只要把解深密经的通遍的道理,弄通了以后,学唯识很容易,如果这个地方没弄通,以后学唯识会,越来越搞到最后不知道在学什么,因为后面的唯识会更复杂,怎么复杂法,我先提一下你们不要吓到,我大概讲一下。
  解深密经 有一个重点,就是这个三性三无性和阿赖耶的成立,最早我们都可以在 解深密经 里面发现,也就是说,他可以说是唯识的鼻祖经典,后面解说的还是依他所说的轨迹上面来谈,只是谈得更复杂,讲得更详细,但是他的初型已经在 解深密经 里面,可以看得到了,阿赖耶三性三无性都是在这里面看得到。后面师父要讲的,包括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最后的 成唯识论 ,全部都是立足在这样的基本教理观念下,讲得更微细。所以你只要把 解深密经 的通遍的道理,弄通了以后,学唯识很容易,如果这个地方没弄通,以后学唯识会,越来越搞到最后不知道在学什么,因为后面的唯识会更复杂,怎么复杂法,我先提一下你们不要吓到,我大概讲一下。


 在成唯识论或唯识三十颂,他会说当我们见到B产生C,还不止,C的妄相,还是阿赖耶所现出来的没问题,A会显出第六识,然后有第七识,第七识会执着第八识的见分,第六识看到的C时候会另外再产生D出来,所以师父这里不讲这个,因为讲了你们会头昏脑胀,后面他们还会讲,如果圆实成佛,我们能不能真的见到B,他说还是不行,但是我们会显出一个相C,但是这时候是清净的C,这个C,百分之百相似于B,那个东西叫做带相真如,所以不管你成不成佛,还是凡夫你都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外境,只是你带的这个相是跟外境有扭曲的,还是跟外境一模一样的,所以你们记得,我们转第八识成什么智?大圆镜智。为什么叫做大圆镜智?为什么用镜子来比喻呢,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你不要跟我说这个玻璃有问题,我们是比喻,你不要说那个哈哈镜瘦的变胖的,不要扯这些,用比喻,比喻就是取他要告诉我们的地方,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一盆花来它就显现出花,一只狗来它显现出来的就是狗,他不会把它扭曲,但是我们在凡夫,他会把B扭曲,C跟B,很多时候是不大相似的,但是在成佛的时候C跟B,是百分之百的,reflection(反射),相似度百分之百,但是本身还不是C。你以前问过师父,只是师父那时候不提,为什么,一下子把它弄到这边,你下次可能不敢来了,下次不想来了,但是师父现在为什么要提,我会每个时候放一点给你们,等到你回头一望,我已经学那么多东西了,如果我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丢给你们,你们一定学不起来的,所以我每到一个时间差不多了,你理解到一个程度,我就把稍微复杂的东西再丢一点,过一阵子再丢一点,然后你就发现其实你回头一望,发现你已经学了很多东西了,如果刚开始一大堆你一定觉得说,我不想学这个太复杂了。
 在 成唯识论 或唯识三十颂,他会说当我们见到B产生C,还不止,C的妄相,还是阿赖耶所现出来的没问题,A会显出第六识,然后有第七识,第七识会执着第八识的见分,第六识看到的C时候会另外再产生D出来,所以师父这里不讲这个,因为讲了你们会头昏脑胀,后面他们还会讲,如果圆实成佛,我们能不能真的见到B,他说还是不行,但是我们会显出一个相C,但是这时候是清净的C,这个C,百分之百相似于B,那个东西叫做带相真如,所以不管你成不成佛,还是凡夫你都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外境,只是你带的这个相是跟外境有扭曲的,还是跟外境一模一样的,所以你们记得,我们转第八识成什么智?大圆镜智。为什么叫做大圆镜智?为什么用镜子来比喻呢,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你不要跟我说这个玻璃有问题,我们是比喻,你不要说那个哈哈镜瘦的变胖的,不要扯这些,用比喻,比喻就是取他要告诉我们的地方,百分之百,reflection(反射),一盆花来它就显现出花,一只狗来它显现出来的就是狗,他不会把它扭曲,但是我们在凡夫,他会把B扭曲,C跟B,很多时候是不大相似的,但是在成佛的时候C跟B,是百分之百的,reflection(反射),相似度百分之百,但是本身还不是C。你以前问过师父,只是师父那时候不提,为什么,一下子把它弄到这边,你下次可能不敢来了,下次不想来了,但是师父现在为什么要提,我会每个时候放一点给你们,等到你回头一望,我已经学那么多东西了,如果我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丢给你们,你们一定学不起来的,所以我每到一个时间差不多了,你理解到一个程度,我就把稍微复杂的东西再丢一点,过一阵子再丢一点,然后你就发现其实你回头一望,发现你已经学了很多东西了,如果刚开始一大堆你一定觉得说,我不想学这个太复杂了。


 佛陀转第八识叫做大圆镜智,他还不是真正见到B,他是带B的真如相,B是怎么样,反应在他的认知里面就是怎么样,不过知道就好,暂时不去谈这个,谈这个等一下又有同学要晕了,我大概提一下就好。
 佛陀转第八识叫做大圆镜智,他还不是真正见到B,他是带B的真如相,B是怎么样,反应在他的认知里面就是怎么样,不过知道就好,暂时不去谈这个,谈这个等一下又有同学要晕了,我大概提一下就好。
第511行: 第576行:
 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现在重点在哪里,我讲了那么多其实是在讲这个,师父这边讲那么多不是跟这个没关系,就是在讲这个,讲什么?密意,他说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法皆无自性。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哪一部经里面讲的,金刚经虽然没有讲一切法无自性,但是金刚经是用无相,但是在般若经里面这种通用名称很多,无相,无自性,空,他用的都是这些,实际,涅槃,他都用这些,但是他总说一切法无自性,就是般若经里面讲的,金刚经当然是般若经之一,心经也是,心经第一句话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其实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的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讲一切法有没有告诉你什么叫一切法,心经第一句说照见五蕴皆空,但是实际上师父说,心经其实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空是无自性,他有没有在讲一切法,后面有没有解说一切法,他讲一切法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后接下来,有没有讲十二因缘,有没有讲十二入处?有。有没有讲四圣谛?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这个就是十二因缘,苦集的相生就是在讲十二因缘,苦就是五蕴,这个苦可以用十二入处来解说,所以心经在讲,这整个东西是无自性的,他举例的所有东西都包括在这里面,离不开。
 现在重点在哪里,我讲了那么多其实是在讲这个,师父这边讲那么多不是跟这个没关系,就是在讲这个,讲什么?密意,他说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法皆无自性。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哪一部经里面讲的,金刚经虽然没有讲一切法无自性,但是金刚经是用无相,但是在般若经里面这种通用名称很多,无相,无自性,空,他用的都是这些,实际,涅槃,他都用这些,但是他总说一切法无自性,就是般若经里面讲的,金刚经当然是般若经之一, 心经 也是, 心经 第一句话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其实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 心经 的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 心经 讲一切法有没有告诉你什么叫一切法, 心经 第一句说照见五蕴皆空,但是实际上师父说, 心经 其实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空是无自性,他有没有在讲一切法,后面有没有解说一切法,他讲一切法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后接下来,有没有讲十二因缘,有没有讲十二入处?有。有没有讲四圣谛?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这个就是十二因缘,苦集的相生就是在讲十二因缘,苦就是五蕴,这个苦可以用十二入处来解说,所以 心经 在讲,这整个东西是无自性的,他举例的所有东西都包括在这里面,离不开。


 他接下来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以我们在解说三性三无性的时候,可以分开解说,因为不分开解说你一定搞不清楚,但是实际上他说三性三无性是圆观的,他这样讲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他就是说你不能把遍计所执,依他起还有圆成实,独立起来去看,别观,他不是别观,他是圆观,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我们在说明的时候当然是一个一个来说,但是真正在观的时候,他是一体的,所以我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谓的圆观就是这整个圆圈,他是整个一体的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你独立起来看意义就不存在了,我们在谈依他起的时候,能不能忽略遍计执还有圆成实,依他起要是离开的遍计所执,那依他起到底是什么,依他起不是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没有独立的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怎么回事?遍计所执是在依他起相上错误的认知,圆成实是在依他起相上正确的认知,三个有没有很深的关系,讲来讲去是一件事,都在认知上的对跟错,所以说他是圆观不是别观。
 他接下来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以我们在解说三性三无性的时候,可以分开解说,因为不分开解说你一定搞不清楚,但是实际上他说三性三无性是圆观的,他这样讲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他就是说你不能把遍计所执,依他起还有圆成实,独立起来去看,别观,他不是别观,他是圆观,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我们在说明的时候当然是一个一个来说,但是真正在观的时候,他是一体的,所以我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谓的圆观就是这整个圆圈,他是整个一体的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你独立起来看意义就不存在了,我们在谈依他起的时候,能不能忽略遍计执还有圆成实,依他起要是离开的遍计所执,那依他起到底是什么,依他起不是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没有独立的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怎么回事?遍计所执是在依他起相上错误的认知,圆成实是在依他起相上正确的认知,三个有没有很深的关系,讲来讲去是一件事,都在认知上的对跟错,所以说他是圆观不是别观。
第545行: 第610行: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这里你们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这是经上讲的,他说唯识这个东西,三性三无性,尤其是三无性到是对谁讲的,为什么般若经讲一切法空就好了,为什么到了解深密经、唯识经典还要讲,用三性三无性来解说一切法空,他是说,若有一些人,诸有情从本已来,这整个叫做五事不具者,哪五事,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以他必须,依三无自性性说明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说解深密经讲白了,佛是在对根机比较差的人讲的,佛在解深密经里面讲明白,我在般若里面讲一切法空,我是在对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具备这五事,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这里的未种善根他的解说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所以他不了解什么叫一切法空,他还在执着我所做的这些功德,我所做的这些福报。我再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梁武帝的故事,我不是批评梁武帝,他很厉害了,可惜他还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也很厉害了,我不是说他不好,他是真的很有功德,但可惜菩提达摩讲的是一切法空,他跟他讲说没有功德,他在讲一切法空,但是梁武帝因为五事不具,未种善根,不是他不好,他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他一直在执着他的这些功德,所以说出世和大乘善根。
 这里你们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这是经上讲的,他说唯识这个东西,三性三无性,尤其是三无性到是对谁讲的,为什么般若经讲一切法空就好了,为什么到了 解深密经 、唯识经典还要讲,用三性三无性来解说一切法空,他是说,若有一些人,诸有情从本已来,这整个叫做五事不具者,哪五事,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以他必须,依三无自性性说明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说 解深密经 讲白了,佛是在对根机比较差的人讲的,佛在 解深密经 里面讲明白,我在般若里面讲一切法空,我是在对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具备这五事,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这里的未种善根他的解说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所以他不了解什么叫一切法空,他还在执着我所做的这些功德,我所做的这些福报。我再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梁武帝的故事,我不是批评梁武帝,他很厉害了,可惜他还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也很厉害了,我不是说他不好,他是真的很有功德,但可惜菩提达摩讲的是一切法空,他跟他讲说没有功德,他在讲一切法空,但是梁武帝因为五事不具,未种善根,不是他不好,他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他一直在执着他的这些功德,所以说出世和大乘善根。


 还有未清净障,虽然有些人种了善根也多少有学习,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习灭烦恼之法,因为你唯有了解一切法空才可以灭烦恼,还有未成熟相续,这个就是佛教的名词,你们知道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吗,这个相续你们在很多经典都会看到,但是他每次谈相续,意义都不太一样,这里的相续指我们的身心,为什么我们的身心叫相续呢,因为我们的身在不断的变化中,相续,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停止,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的心也在相续,他讲的相续就是说不是常,为什么你说我们的身心一直在相续呢,因为在刹那变化生灭中一直相续,我们这个肉体有没有在刹那变化?绝对有的,新陈代谢都是在变化,因为我们这边很多读理工的,你们一定了解这个身体,从我看到你,从你进来的那一刹那到现在,细微上你的身体已经产生变化,只是没有大变化我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有天眼什么眼可以看到某些变化,心有没有变化,绝对有的,至少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你刚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至少你现在知道了,有变化,所以一般来讲在很多经典里面,当谈到相续的时候他指的是我们身心相续,所以未成熟相续就是说,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不要吓你们,我举个例子,我这个就是把身体调整为,不要紧张,不要怕,举个例子,师父这个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身跟心,有没有搞懂师父在讲什么,师父说我这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心向于解脱,身也向于解脱。你会问说师父那一定要像你这样剃度出家,才叫身心调整,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但是你在家能不能调整呢?比如说每天在家做功课,起来以后一些宗教活动,这些都是调整身心,比如说我们每天起来礼佛,每天起来念咒或是每天起来诵经,这个就是调整,当然你不要跟我说我只嘴巴念我心不在,那就有身没心了,一定要身心,你心要向于解脱,因为心的发心,身也要趋向,你不要老是谈的又空又妙的,但是落到身心什么都不做。所以第一个持戒,持戒就是心还有身趋向于解脱,比如说你要布施,还有师父常讲的要有宗教行为,要礼佛拜佛诵经这些都好,打坐这些都是身体的,身体表现出你的内心相,这个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不是只是在知见上光理解,也不是口里面讲一讲而已,所以我说在身心调整里面。
 还有未清净障,虽然有些人种了善根也多少有学习,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习灭烦恼之法,因为你唯有了解一切法空才可以灭烦恼,还有未成熟相续,这个就是佛教的名词,你们知道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吗,这个相续你们在很多经典都会看到,但是他每次谈相续,意义都不太一样,这里的相续指我们的身心,为什么我们的身心叫相续呢,因为我们的身在不断的变化中,相续,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停止,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的心也在相续,他讲的相续就是说不是常,为什么你说我们的身心一直在相续呢,因为在刹那变化生灭中一直相续,我们这个肉体有没有在刹那变化?绝对有的,新陈代谢都是在变化,因为我们这边很多读理工的,你们一定了解这个身体,从我看到你,从你进来的那一刹那到现在,细微上你的身体已经产生变化,只是没有大变化我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有天眼什么眼可以看到某些变化,心有没有变化,绝对有的,至少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你刚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至少你现在知道了,有变化,所以一般来讲在很多经典里面,当谈到相续的时候他指的是我们身心相续,所以未成熟相续就是说,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不要吓你们,我举个例子,我这个就是把身体调整为,不要紧张,不要怕,举个例子,师父这个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身跟心,有没有搞懂师父在讲什么,师父说我这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心向于解脱,身也向于解脱。你会问说师父那一定要像你这样剃度出家,才叫身心调整,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但是你在家能不能调整呢?比如说每天在家做功课,起来以后一些宗教活动,这些都是调整身心,比如说我们每天起来礼佛,每天起来念咒或是每天起来诵经,这个就是调整,当然你不要跟我说我只嘴巴念我心不在,那就有身没心了,一定要身心,你心要向于解脱,因为心的发心,身也要趋向,你不要老是谈的又空又妙的,但是落到身心什么都不做。所以第一个持戒,持戒就是心还有身趋向于解脱,比如说你要布施,还有师父常讲的要有宗教行为,要礼佛拜佛诵经这些都好,打坐这些都是身体的,身体表现出你的内心相,这个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不是只是在知见上光理解,也不是口里面讲一讲而已,所以我说在身心调整里面。
第557行: 第622行:
 最后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真的是我们如果现生福智资粮不够,现生马上修集,因为过去积集的不足,现世来赶快再修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智慧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上多关照,福德就是要持戒、要布施、要忍辱,这些都要做,这个就是福德资粮。所以你看他讲得够不够详细,这个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上必需要去做的。
 最后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真的是我们如果现生福智资粮不够,现生马上修集,因为过去积集的不足,现世来赶快再修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智慧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上多关照,福德就是要持戒、要布施、要忍辱,这些都要做,这个就是福德资粮。所以你看他讲得够不够详细,这个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上必需要去做的。


 现在的人修行常常有两个极端跟两个毛病,一种就是不听经闻法,不听经闻法他也修行,但是他就只是会做一些身的投入,什么叫做身的投入,他喜欢拜佛礼佛,做一些宗教行为,很好没有错,但是心呢,智慧呢,他没有听经闻法,所以他到底做的这些是对是错,还是他是用什么心去做,他完全不知道,在这个状况下,他做很多东西的行为,跟其他宗教是很类似的,这是一种极端跟错误;另外一种极端跟错误,就是他喜欢听经闻法,但是他从来没有宗教行为,也不拜佛也不诵经,不布施,也不持戒,什么都不做,你问他,他就说我的根机是高的,这个都是两种极端,这个都是没有把,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放在心里面。既要有福德又要有智慧,不要以为你光诵经就可以开智慧,诵经是累积善根,熏习,但真正要开智慧大大小小的经典都说,你一定要听经闻法,你绝对要听经闻法,你如果不听经闻法我问你一件事情,你诵金刚经,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知道什么叫四生吗,胎湿卵化,你可能知道胎生是什么,问题是化生呢,你可能搞不清楚,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知道什么叫做,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你如果不听经闻法,你会知道这一句话那才怪,你可能会胡乱解释,如果你从来不听经闻法,心经讲舍利子,你知道什么叫舍利子吗,我就听过有些人在那边谈论,说舍利子就是佛圣人死掉之后,涅槃,烧掉剩下那个叫做舍利子,那个也叫舍利子,但不是心经里面的舍利子,你不要笑喔,真的有空去看看外面不懂的人,你真的去问,很多人是把这两个搞在一起,你听过人家把那两个舍利子搞在一起的。听过,这不是师父瞎编的,是真的有人这样子的,所以就是要听经闻法,才能了解佛教讲的真正意义。
 现在的人修行常常有两个极端跟两个毛病,一种就是不听经闻法,不听经闻法他也修行,但是他就只是会做一些身的投入,什么叫做身的投入,他喜欢拜佛礼佛,做一些宗教行为,很好没有错,但是心呢,智慧呢,他没有听经闻法,所以他到底做的这些是对是错,还是他是用什么心去做,他完全不知道,在这个状况下,他做很多东西的行为,跟其他宗教是很类似的,这是一种极端跟错误;另外一种极端跟错误,就是他喜欢听经闻法,但是他从来没有宗教行为,也不拜佛也不诵经,不布施,也不持戒,什么都不做,你问他,他就说我的根机是高的,这个都是两种极端,这个都是没有把,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放在心里面。既要有福德又要有智慧,不要以为你光诵经就可以开智慧,诵经是累积善根,熏习,但真正要开智慧大大小小的经典都说,你一定要听经闻法,你绝对要听经闻法,你如果不听经闻法我问你一件事情,你诵金刚经,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知道什么叫四生吗,胎湿卵化,你可能知道胎生是什么,问题是化生呢,你可能搞不清楚,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你知道什么叫做,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你如果不听经闻法,你会知道这一句话那才怪,你可能会胡乱解释,如果你从来不听经闻法, 心经 讲舍利子,你知道什么叫舍利子吗,我就听过有些人在那边谈论,说舍利子就是佛圣人死掉之后,涅槃,烧掉剩下那个叫做舍利子,那个也叫舍利子,但不是 心经 里面的舍利子,你不要笑喔,真的有空去看看外面不懂的人,你真的去问,很多人是把这两个搞在一起,你听过人家把那两个舍利子搞在一起的。听过,这不是师父瞎编的,是真的有人这样子的,所以就是要听经闻法,才能了解佛教讲的真正意义。


 问:三性,三无性,实际上这个东西本身它是不存在的,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是用这个方法来教育我们?
 问:三性,三无性,实际上这个东西本身它是不存在的,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是用这个方法来教育我们?
第565行: 第630行:
 问:在印度大乘两种学派主要是唯识还有中观,大乘往往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唯识是不是真的就是叫唯识,唯识是不是实际上还是自性空,我不知道他们这个里面是怎么样?
 问:在印度大乘两种学派主要是唯识还有中观,大乘往往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唯识是不是真的就是叫唯识,唯识是不是实际上还是自性空,我不知道他们这个里面是怎么样?


 师父:唯识到最后就是现在讲的,他讲空尤其是三无自性来讲一切法空,只是他在这个一切法相上,下了更多的功夫,这个一切法相上下了更多功夫,在解说上,他倾向于用唯识来讲,所以叫做虚妄唯识,这是他切入的点,但是你说他要归究,他到最后还是归究到一切法空,只是说他在讲一切法空的时候,他讲得更细,用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我是依解深密经来讲的。
 师父:唯识到最后就是现在讲的,他讲空尤其是三无自性来讲一切法空,只是他在这个一切法相上,下了更多的功夫,这个一切法相上下了更多功夫,在解说上,他倾向于用唯识来讲,所以叫做虚妄唯识,这是他切入的点,但是你说他要归究,他到最后还是归究到一切法空,只是说他在讲一切法空的时候,他讲得更细,用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我是依 解深密经 来讲的。


 问:我们妄心是假的但是我们有一个真心?
 问:我们妄心是假的但是我们有一个真心?
第599行: 第664行:
 回向菩提声闻:能回小向大
 回向菩提声闻:能回小向大


 下一个主题解深密经讲的非常有趣,但是如果有跟你心里想的有点冲突,思考看看,一乘与三乘,太妙了,这里牵扯到到一些问题,各位同学可能要好好思考了解一下,先问你们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有没有看过《法华经》,没看过没关系,法华经里面有两个重点,没有其他什么乘就是一乘,但是关键点还不在这里,关键点,法华经有两个重点,一个叫做“开迹显本”,一个叫做“开权显实”,你不要听师父一讲又是这种绕口令,讲简单一点,一个重点告诉你,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成佛他是示现的,其实释迦牟尼佛本来就已经成佛,久远劫前已经成佛了,这个是他叫做开迹显本,迹就是形相轨迹看得到的,他说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成佛那个,是看得到的,但是那个只是示现一个迹相而已,他实际上是给我们看的,但是释迦牟尼佛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了,这是第一个重点。
 下一个主题 解深密经 讲的非常有趣,但是如果有跟你心里想的有点冲突,思考看看,一乘与三乘,太妙了,这里牵扯到到一些问题,各位同学可能要好好思考了解一下,先问你们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有没有看过《法华经》,没看过没关系,法华经里面有两个重点,没有其他什么乘就是一乘,但是关键点还不在这里,关键点,法华经有两个重点,一个叫做“开迹显本”,一个叫做“开权显实”,你不要听师父一讲又是这种绕口令,讲简单一点,一个重点告诉你,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成佛他是示现的,其实释迦牟尼佛本来就已经成佛,久远劫前已经成佛了,这个是他叫做开迹显本,迹就是形相轨迹看得到的,他说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成佛那个,是看得到的,但是那个只是示现一个迹相而已,他实际上是给我们看的,但是释迦牟尼佛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了,这是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重点一乘思想,一乘道,什么叫一乘道,简单的讲,所有众生皆当成佛,不管你修什么,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不是信基督教,信耶稣得,信什么,不管你信小乘大乘什么乘,不管你证阿罗汉,证不证什么都没关系,皆共成佛道,所有众生,有情众生,最终必成佛,一乘思想。
 第二个重点一乘思想,一乘道,什么叫一乘道,简单的讲,所有众生皆当成佛,不管你修什么,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不是信基督教,信耶稣得,信什么,不管你信小乘大乘什么乘,不管你证阿罗汉,证不证什么都没关系,皆共成佛道,所有众生,有情众生,最终必成佛,一乘思想。
第605行: 第670行:
 三乘思想是什么,声闻,缘觉,菩萨,菩萨就是成佛,三乘思想他告诉你,有些人会成为阿罗汉,有些人会成为辟支佛,有些人会成佛,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成佛,这个叫做三乘思想,这个就是我们一般所认知到的,一乘跟三乘的想法,简单的说,一乘就是佛乘,就是每个人都会成佛,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有些人成为声闻,就是最终成为阿罗汉,有些会成为辟支佛,有些会成为佛。如果从法华经的立场跟观念来讲,如果像舍利弗目键莲那一些,大迦叶,他们成为阿罗汉之后有没有机会再成佛?从法华经来讲,有,因为他认为那个是化城,不管你有没有读过法华经我大概讲一下,他说阿罗汉的涅槃是化城。什么叫化城?就是暂时给他们休息的地方,有没有解脱烦恼?有。有没有究竟?没有。因为成佛才是究竟,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们最终会自己起来继续往前走,不需要人家去叫他,到最后他自己必定会往前再走,最终那些人还是会成佛。但是有些经典他讲三乘,就是说某些人证了阿罗汉,辟支佛,他就是到那边为止,那些人就没办法成佛了,所以他就鼓励说,我们刚开始就要发心修大乘佛法,这样才有机会成佛,修大乘法,发大乘愿,行菩萨道,这样才有机会成佛,另外有些经典是这样讲的。
 三乘思想是什么,声闻,缘觉,菩萨,菩萨就是成佛,三乘思想他告诉你,有些人会成为阿罗汉,有些人会成为辟支佛,有些人会成佛,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成佛,这个叫做三乘思想,这个就是我们一般所认知到的,一乘跟三乘的想法,简单的说,一乘就是佛乘,就是每个人都会成佛,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有些人成为声闻,就是最终成为阿罗汉,有些会成为辟支佛,有些会成为佛。如果从法华经的立场跟观念来讲,如果像舍利弗目键莲那一些,大迦叶,他们成为阿罗汉之后有没有机会再成佛?从法华经来讲,有,因为他认为那个是化城,不管你有没有读过法华经我大概讲一下,他说阿罗汉的涅槃是化城。什么叫化城?就是暂时给他们休息的地方,有没有解脱烦恼?有。有没有究竟?没有。因为成佛才是究竟,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们最终会自己起来继续往前走,不需要人家去叫他,到最后他自己必定会往前再走,最终那些人还是会成佛。但是有些经典他讲三乘,就是说某些人证了阿罗汉,辟支佛,他就是到那边为止,那些人就没办法成佛了,所以他就鼓励说,我们刚开始就要发心修大乘佛法,这样才有机会成佛,修大乘法,发大乘愿,行菩萨道,这样才有机会成佛,另外有些经典是这样讲的。


 你不要问我说,哪一种比较好,暂时先不谈这些,我只告诉你有这样的状况,这里一乘与三乘,解深密经是这样讲的,刚刚师父讲的是一般一乘的说法,但是在解深密经里面,他提出另外一种一乘道的不同说法,他说其实一乘道有两种,一种是在因上说是指方法,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乘方法究竟,三乘都是究竟,修行的这个路或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叫做一乘,是在修行的方法上面说;另外一种是果上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一切究竟,一切众生皆会成佛,这个是在果上说,所以刚才讲的法华经那种观念,是在因上说,还是在果上说?果上说,因为果上说,在果上讲一乘是指所有的果都成佛果,这叫果上说。因上说是说,三乘的修行理论道理,走的路,道理是一样的,叫做三乘同一解脱床。三乘同一解脱床,三乘要解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路走得长跟近而已。
 你不要问我说,哪一种比较好,暂时先不谈这些,我只告诉你有这样的状况,这里一乘与三乘, 解深密经 是这样讲的,刚刚师父讲的是一般一乘的说法,但是在 解深密经 里面,他提出另外一种一乘道的不同说法,他说其实一乘道有两种,一种是在因上说是指方法,三乘同一解脱方法,三乘方法究竟,三乘都是究竟,修行的这个路或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叫做一乘,是在修行的方法上面说;另外一种是果上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一切究竟,一切众生皆会成佛,这个是在果上说,所以刚才讲的法华经那种观念,是在因上说,还是在果上说?果上说,因为果上说,在果上讲一乘是指所有的果都成佛果,这叫果上说。因上说是说,三乘的修行理论道理,走的路,道理是一样的,叫做三乘同一解脱床。三乘同一解脱床,三乘要解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路走得长跟近而已。


 怎么说呢?就解深密经来讲三性三无性,是不是只用于菩萨道,如果阿罗汉辟支佛要解脱,是不是也需要依三性三无性的道理,绝对,所以三性三无性的道理,是通三乘的,从这个道理来讲,这个道理的理论跟修行叫做一乘道,他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成佛,他是说,不管你要修声闻,修缘觉,要成为阿罗汉,还是辟支佛,还是成菩萨,理论上都是这个样子的,都是依三性三无性的来修行来了解的,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讲的具体一点,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所以他说菩萨要不要三学八正道?要。声闻辟支佛是不是学三学八正道?对。三学八正道,依唯识的三性三无性来修三学八正道,这个道理是共通普遍的,所以这个叫做一乘道。所以他的一乘道是从修行的因上,还有理论上来谈的,不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成佛,所以在一乘道的说法上有两种说法,一个因上说是指方法,是三乘同一解脱的方法,另外一个是在果上说,叫做一切众生皆当成佛道,法华经是站在这个(果)立场上来讲的,很可惜,解深密经是站在这个(因)立场上来讲。
 怎么说呢?就 解深密经 来讲三性三无性,是不是只用于菩萨道,如果阿罗汉辟支佛要解脱,是不是也需要依三性三无性的道理,绝对,所以三性三无性的道理,是通三乘的,从这个道理来讲,这个道理的理论跟修行叫做一乘道,他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成佛,他是说,不管你要修声闻,修缘觉,要成为阿罗汉,还是辟支佛,还是成菩萨,理论上都是这个样子的,都是依三性三无性的来修行来了解的,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讲的具体一点,都是依三学八正道来修的,所以他说菩萨要不要三学八正道?要。声闻辟支佛是不是学三学八正道?对。三学八正道,依唯识的三性三无性来修三学八正道,这个道理是共通普遍的,所以这个叫做一乘道。所以他的一乘道是从修行的因上,还有理论上来谈的,不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成佛,所以在一乘道的说法上有两种说法,一个因上说是指方法,是三乘同一解脱的方法,另外一个是在果上说,叫做一切众生皆当成佛道,法华经是站在这个(果)立场上来讲的,很可惜, 解深密经 是站在这个(因)立场上来讲。


 接下来本经的意趣,因上说三乘同一解脱方法,叫做三性三无性,所以解深密经他讲的一乘道,他也同意有一乘道,但是他同意是说三乘都是修同样方法,同样的理论,但是他说三乘等究竟,他认为声闻、独觉、如来证悟到都是真实的,他认为阿罗汉跟独觉证到的不是化城而已,他们证到的是真实的,他是真实解脱自我的,他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说其实我们的根性,有三种种性,一个叫做声闻种性,一个叫做独觉种性,一个叫做如来种性。
 接下来本经的意趣,因上说三乘同一解脱方法,叫做三性三无性,所以 解深密经 他讲的一乘道,他也同意有一乘道,但是他同意是说三乘都是修同样方法,同样的理论,但是他说三乘等究竟,他认为声闻、独觉、如来证悟到都是真实的,他认为阿罗汉跟独觉证到的不是化城而已,他们证到的是真实的,他是真实解脱自我的,他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说其实我们的根性,有三种种性,一个叫做声闻种性,一个叫做独觉种性,一个叫做如来种性。


 简单解释有馀涅槃,无馀涅槃,涅槃的基本定义叫做贪嗔痴永尽,当你断了贪瞋痴以后,这个业报身还在,这个叫做有馀依,有馀涅槃;但是如果你涅槃之后,不久之后连这个身体都死了,这个叫做无馀涅槃,无馀依涅槃,这是最根本的解释。
 简单解释有馀涅槃,无馀涅槃,涅槃的基本定义叫做贪嗔痴永尽,当你断了贪瞋痴以后,这个业报身还在,这个叫做有馀依,有馀涅槃;但是如果你涅槃之后,不久之后连这个身体都死了,这个叫做无馀涅槃,无馀依涅槃,这是最根本的解释。


 他说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缘觉如来种性是三乘种性的,其中有一种就是一向趣寂声闻,就是说他只能修声闻只能成阿罗汉,他是没办法成佛的,所以声闻有两种,一种叫做一向趣寂声闻,一种叫做回向菩提声闻,有没有看到这个,如来种性就不管了,如来种性就绝对成佛,他就绝对修菩萨道,你不要讲他他都会修菩萨道,所以这个叫做如来种性,但是有一种叫做声闻跟独觉种性,这种种性是有两种,一个叫做一向趣,一个叫做回向,一向趣,就是这种你怎么劝他都没用,他就是只能修小乘,只能修声闻乘,最后只能成阿罗汉或辟支佛,你劝他都没用,佛来跟他讲都没用,他到最后就是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还有一种就叫做回向菩提声闻,只要有足够的人,有德行够的,比如佛,其他大菩萨来劝他,他就会回小向大,这个叫做回向菩提声闻。所以解深密经实际上他是有种性说的,就是说有些人是没办法成佛的。
 他说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缘觉如来种性是三乘种性的,其中有一种就是一向趣寂声闻,就是说他只能修声闻只能成阿罗汉,他是没办法成佛的,所以声闻有两种,一种叫做一向趣寂声闻,一种叫做回向菩提声闻,有没有看到这个,如来种性就不管了,如来种性就绝对成佛,他就绝对修菩萨道,你不要讲他他都会修菩萨道,所以这个叫做如来种性,但是有一种叫做声闻跟独觉种性,这种种性是有两种,一个叫做一向趣,一个叫做回向,一向趣,就是这种你怎么劝他都没用,他就是只能修小乘,只能修声闻乘,最后只能成阿罗汉或辟支佛,你劝他都没用,佛来跟他讲都没用,他到最后就是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还有一种就叫做回向菩提声闻,只要有足够的人,有德行够的,比如佛,其他大菩萨来劝他,他就会回小向大,这个叫做回向菩提声闻。所以 解深密经 实际上他是有种性说的,就是说有些人是没办法成佛的。


 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辟支佛也是真正究竟,就是停止的,到这边为止,他不是化城而已,所以这里指的三乘究竟是指一向趣寂声闻,他跟法华经的意趣有点不大一样,所以我说本经的意趣,法华经有他的意趣,解深密经有他的意趣,因为有不同的意趣所以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祖师就会有判教的思想产生,但是你不要问我哪一个比较好,这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讲的。不是我的能力范围。
 三乘究竟就是说,声闻辟支佛也是真正究竟,就是停止的,到这边为止,他不是化城而已,所以这里指的三乘究竟是指一向趣寂声闻,他跟法华经的意趣有点不大一样,所以我说本经的意趣,法华经有他的意趣, 解深密经 有他的意趣,因为有不同的意趣所以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祖师就会有判教的思想产生,但是你不要问我哪一个比较好,这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讲的。不是我的能力范围。


 问: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声闻缘觉他们是小乘?
 问: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声闻缘觉他们是小乘?
第649行: 第714行:
 师父:可以这么讲,因为你从阿赖耶的清净种子整个转成了,全都转清净圆满了,法身就是从诸法的共相来讲,声闻缘觉都证了一分的法身,是没错,可以这样子讲没问题。
 师父:可以这么讲,因为你从阿赖耶的清净种子整个转成了,全都转清净圆满了,法身就是从诸法的共相来讲,声闻缘觉都证了一分的法身,是没错,可以这样子讲没问题。


 依这个来讲,你们会不会认为,怎么法华经跟解深密经,为什么会有不同,师父既然讲解深密经,我就要把解深密经的意趣要讲给你听,这是我的责任,以后怎么分辨,我们可以慢慢再谈,但是我不能把这个隐瞒起来,然后说他跟什么都一样的,讲解深密经,我就要把解深密经的意趣讲给你听,在《瑜伽师地论》,还是后来的其他论里面,他其实又把种性又更细分为五种,叫做定性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佛种性,所谓的定性就是一定就是这样子,还有不定种性,什么叫不定,有可能变,他修什么就是什么,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就是这里讲的一向趣声闻,定性如来种性,就是这边的如来种性,不定性呢,不定性就是有可能是回向菩提声闻,他遇到什么法他就修什么,所以这种不定性的人,他遇到小乘法他就修小乘,但是你劝他他可以回小向大不定性,还有很可惜,最后一种叫做无性种性,他说这种人只能具备世间善法,他没办法修出世解脱法,更别说成佛,后来的经论上他有这样分,他依这个更细分成五种种性,但是这里他大概就是讲,所谓的如来种性声闻缘觉种性三种,但是声闻缘觉种性里面还有分为,一向趣的,还有回向的,他就是简单的这样讲。
 依这个来讲,你们会不会认为,怎么法华经跟 解深密经 ,为什么会有不同,师父既然讲 解深密经 ,我就要把 解深密经 的意趣要讲给你听,这是我的责任,以后怎么分辨,我们可以慢慢再谈,但是我不能把这个隐瞒起来,然后说他跟什么都一样的,讲 解深密经 ,我就要把 解深密经 的意趣讲给你听,在《瑜伽师地论》,还是后来的其他论里面,他其实又把种性又更细分为五种,叫做定性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佛种性,所谓的定性就是一定就是这样子,还有不定种性,什么叫不定,有可能变,他修什么就是什么,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就是这里讲的一向趣声闻,定性如来种性,就是这边的如来种性,不定性呢,不定性就是有可能是回向菩提声闻,他遇到什么法他就修什么,所以这种不定性的人,他遇到小乘法他就修小乘,但是你劝他他可以回小向大不定性,还有很可惜,最后一种叫做无性种性,他说这种人只能具备世间善法,他没办法修出世解脱法,更别说成佛,后来的经论上他有这样分,他依这个更细分成五种种性,但是这里他大概就是讲,所谓的如来种性声闻缘觉种性三种,但是声闻缘觉种性里面还有分为,一向趣的,还有回向的,他就是简单的这样讲。


 问:说无性种性的是什么经?
 问:说无性种性的是什么经?
第657行: 第722行: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


 师父:最早从哪里是怎么来的我很难回答你,他可能看到有一些人,修了好几劫,他就是一直都在三界六道里面的轮回,他一直就觉得他没有出世的善根,可能会觉得这样子,至于你认为是不是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你自己看,因为法华经是这样子讲的,你如果硬要问说师父你觉得怎么样,我是觉得法华经的一切皆共成佛道,我是认为是这样子的,但是在过程上这个是可以用的,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在过程上,这个可以用,但是最终最究我还是觉得法华经那个为主,所以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他到最后,他中间都有讲解深密经的唯识他有讲,但是他到最后面,他依什么为主,既然叫成佛之道,如果有些人不能成佛,看成佛之道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最后印顺导师是依法华经的皆共成佛道,最终的结论他是这样子讲的,但是在过程上,他是有提到这些的。
 师父:最早从哪里是怎么来的我很难回答你,他可能看到有一些人,修了好几劫,他就是一直都在三界六道里面的轮回,他一直就觉得他没有出世的善根,可能会觉得这样子,至于你认为是不是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你自己看,因为法华经是这样子讲的,你如果硬要问说师父你觉得怎么样,我是觉得法华经的一切皆共成佛道,我是认为是这样子的,但是在过程上这个是可以用的,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在过程上,这个可以用,但是最终最究我还是觉得法华经那个为主,所以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他到最后,他中间都有讲 解深密经 的唯识他有讲,但是他到最后面,他依什么为主,既然叫成佛之道,如果有些人不能成佛,看成佛之道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最后印顺导师是依法华经的皆共成佛道,最终的结论他是这样子讲的,但是在过程上,他是有提到这些的。


 所以如果你要问师父怎么通,简单,怎么通,当你学佛的时候,学到很多东西用来检讨自己,又是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是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所以你可以把它拿来说你自己呢,你是无性种性吗,你修的每天弄来弄去,其实只是在弄人天善法而已,你自己是不是无性种性,还是你是声闻种性,你自己检视你自己,你学很多没错,你也学出世解脱法没错,但是你很多时候,是不是不大愿意去帮助别人,或是不大愿意为这个社会贡献些什么东西,你自己检视,所以我说这个能不能拿来用,可以啊,你检视自己,你是不是无性种性,所谓无性种性不是说你是坏人,你是好人没错,但是你并没有具备出世解脱的善法,你很多做的时候并没有跟无我相应,乃至你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没有依出世佛法来做自我的检讨,那你就是无性种性。所以梁武帝是无性种性,在那个阶段上,我不是说他永远,在那个阶段上我们来探讨,他可以算,但是他可以回小向大的,点通了就可以回小向大,所以我说如果你硬要问师父怎么用,解深密经的这个东西其实很好用,用来现在的修行自我检讨很好用,因为有些人如果我用法华经说,一切皆成佛道,未来绝对成佛,所以现在放逸一点无所谓,反正未来都会成佛,有时候会有这种怠惰的思想观念出现,如果你把解深密经这个拿来自我检讨,你就知道说我现阶段是无性(种性)吗,是大乘种性吗,是声闻缘觉吗。
 所以如果你要问师父怎么通,简单,怎么通,当你学佛的时候,学到很多东西用来检讨自己,又是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是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所以你可以把它拿来说你自己呢,你是无性种性吗,你修的每天弄来弄去,其实只是在弄人天善法而已,你自己是不是无性种性,还是你是声闻种性,你自己检视你自己,你学很多没错,你也学出世解脱法没错,但是你很多时候,是不是不大愿意去帮助别人,或是不大愿意为这个社会贡献些什么东西,你自己检视,所以我说这个能不能拿来用,可以啊,你检视自己,你是不是无性种性,所谓无性种性不是说你是坏人,你是好人没错,但是你并没有具备出世解脱的善法,你很多做的时候并没有跟无我相应,乃至你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没有依出世佛法来做自我的检讨,那你就是无性种性。所以梁武帝是无性种性,在那个阶段上,我不是说他永远,在那个阶段上我们来探讨,他可以算,但是他可以回小向大的,点通了就可以回小向大,所以我说如果你硬要问师父怎么用, 解深密经 的这个东西其实很好用,用来现在的修行自我检讨很好用,因为有些人如果我用法华经说,一切皆成佛道,未来绝对成佛,所以现在放逸一点无所谓,反正未来都会成佛,有时候会有这种怠惰的思想观念出现,如果你把 解深密经 这个拿来自我检讨,你就知道说我现阶段是无性(种性)吗,是大乘种性吗,是声闻缘觉吗。


 我现在再讲一个,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用这个来检讨,可不可以是无性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声闻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大乘的念佛,你每天谈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你还很念着很执着,这个世间各式各样的东西,七情六欲都在,很强,而且每天在这种贪嗔痴烦恼里面打滚,从来不了解经教什么叫做无我,什么叫做我执,也不认为这个世间是很苦的,或是你可能相似的知道苦,但是你不知道真正的苦到底是什么,你修的很多是人天善法而已,以为你这样念佛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种人念佛,他知道世间苦,他也学佛大概了解各种的苦,但是他认为因为这个地方很苦,然后一直强调那个地方非常快乐,所以我要离苦得乐,你就是想说那个地方像天堂,那个叫声闻缘觉的念佛; 还有一种真正的念佛,净土法门真正要讲的是,这个地方很苦,我也很苦,众生也很苦,但我不是光只解决我的苦,我去的那边就太好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不是这样子,你觉得这个地方苦,所以我要想办法帮忙这个地方的众生,因为我亲自的体验到这种苦,我也知道众生同样这样的苦,我想要帮助他但是我现在的能力不够,所以我要到一个地方去训练,然后训练到一定能力程度跟信心之后,我希望回来这边,回入娑婆度有情,这个叫做真正西方净土的大愿相应,西方净土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种性才能去。这不是我瞎编的,世亲菩萨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说这个可不可以检讨?可以!你现在修什么法门你用这个来检讨,你不要自己法门修一修认为自己是大乘,都是嘴巴在讲大乘。
 我现在再讲一个,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用这个来检讨,可不可以是无性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声闻的念佛,可不可以是大乘的念佛,你每天谈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你还很念着很执着,这个世间各式各样的东西,七情六欲都在,很强,而且每天在这种贪嗔痴烦恼里面打滚,从来不了解经教什么叫做无我,什么叫做我执,也不认为这个世间是很苦的,或是你可能相似的知道苦,但是你不知道真正的苦到底是什么,你修的很多是人天善法而已,以为你这样念佛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种人念佛,他知道世间苦,他也学佛大概了解各种的苦,但是他认为因为这个地方很苦,然后一直强调那个地方非常快乐,所以我要离苦得乐,你就是想说那个地方像天堂,那个叫声闻缘觉的念佛; 还有一种真正的念佛,净土法门真正要讲的是,这个地方很苦,我也很苦,众生也很苦,但我不是光只解决我的苦,我去的那边就太好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不是这样子,你觉得这个地方苦,所以我要想办法帮忙这个地方的众生,因为我亲自的体验到这种苦,我也知道众生同样这样的苦,我想要帮助他但是我现在的能力不够,所以我要到一个地方去训练,然后训练到一定能力程度跟信心之后,我希望回来这边,回入娑婆度有情,这个叫做真正西方净土的大愿相应,西方净土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种性才能去。这不是我瞎编的,世亲菩萨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说这个可不可以检讨?可以!你现在修什么法门你用这个来检讨,你不要自己法门修一修认为自己是大乘,都是嘴巴在讲大乘。
第679行: 第744行:
1)般若经: 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
1)般若经: 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


2)解深密经:
2) 解深密经


a)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不了义。
a)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不了义。
第691行: 第756行:
e)为五事不具者说
e)为五事不具者说


 还有几分钟我们继续来看,看更有趣的,又有一个很有趣的topic(主题),刚刚种性问题,有趣吗,以前都是皆共成佛道,所以可以知道佛法里面,其实很多不同的思考想法,但是这些总归起来拿来用,都是对我们身心有益的。还有一个了义不了义,所以解深密经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经典,了义不了义,你们觉得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人天善法了不了义?不了义。自我解脱声闻独觉了不了义?不了义,成佛了不了义?了义。所以一般是指最究竟的叫了义。
 还有几分钟我们继续来看,看更有趣的,又有一个很有趣的topic(主题),刚刚种性问题,有趣吗,以前都是皆共成佛道,所以可以知道佛法里面,其实很多不同的思考想法,但是这些总归起来拿来用,都是对我们身心有益的。还有一个了义不了义,所以 解深密经 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经典,了义不了义,你们觉得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人天善法了不了义?不了义。自我解脱声闻独觉了不了义?不了义,成佛了不了义?了义。所以一般是指最究竟的叫了义。


 可惜解深密经不这样认为,《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佛法的最根本核心讲缘起一切法空,是最究竟,最了义的,就般若经来讲,讲真心的,讲有本具佛性的都是不了义,般若经的立场,《解深密经》认为,了不了义不能以究不究竟来说,他说了义不了义要以说明清不清楚,来谈了义不了义,说明清楚的叫了义,说明不清楚的叫不了义。他的意趣又跟般若经不一样了,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因为没有说明清楚,他只对高根机的人说,那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因为讲的不清不楚的,甚深显密意太深了,说不清楚,般若经是为具五事者说,知道五事是什么,多修集善根,福慧二资粮这些,所以般若经实际上,他为什么可以宣说一切法空,他是为高根机的,五事具足的人说一切法空,但是这种东西太深了,你不具足五事的话没办法了解,但是你如果根机很高,具足五事你绝对可以了解,但是因为他太深了讲不清楚所以叫不了义。解深密经说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因为他清楚的说明了,所以叫做了义,所以他是说我讲得清楚讲的明白,你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叫作了义,如果讲得不清楚不明白,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叫做不了义,他是这样解说的,所以说三性三无性他是了义,他是为五事不具的人说的,所以在某个意义上,他觉得这种经典会比较符合大众,也比较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因为他是适合一般根机的,五事不具足的人说得清楚明白,他都可以了解,但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是为具足五事的人说的,所以只要点一下他就通了,不用讲得太清楚太明白,这样大概知道这边在讲什么,这个叫做了义不了义。
 可惜 解深密经 不这样认为,《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佛法的最根本核心讲缘起一切法空,是最究竟,最了义的,就般若经来讲,讲真心的,讲有本具佛性的都是不了义,般若经的立场,《解深密经》认为,了不了义不能以究不究竟来说,他说了义不了义要以说明清不清楚,来谈了义不了义,说明清楚的叫了义,说明不清楚的叫不了义。他的意趣又跟般若经不一样了,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因为没有说明清楚,他只对高根机的人说,那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因为讲的不清不楚的,甚深显密意太深了,说不清楚,般若经是为具五事者说,知道五事是什么,多修集善根,福慧二资粮这些,所以般若经实际上,他为什么可以宣说一切法空,他是为高根机的,五事具足的人说一切法空,但是这种东西太深了,你不具足五事的话没办法了解,但是你如果根机很高,具足五事你绝对可以了解,但是因为他太深了讲不清楚所以叫不了义。 解深密经 说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因为他清楚的说明了,所以叫做了义,所以他是说我讲得清楚讲的明白,你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叫作了义,如果讲得不清楚不明白,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叫做不了义,他是这样解说的,所以说三性三无性他是了义,他是为五事不具的人说的,所以在某个意义上,他觉得这种经典会比较符合大众,也比较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因为他是适合一般根机的,五事不具足的人说得清楚明白,他都可以了解,但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是为具足五事的人说的,所以只要点一下他就通了,不用讲得太清楚太明白,这样大概知道这边在讲什么,这个叫做了义不了义。


 所以古代的经典常常在谈了义不了义,所以必须要了解在经典上他谈了义不了义,有这两种意趣,一种是说:说得明白的叫做了义,一种是说:究竟的叫做了义,所以般若经的立场是,因我谈一切法空,毕竟空,这是最究竟的教法,是了义,解深密经认为,要讲得清楚明白的,连一般根机都清楚的都了解的,这个叫做了义,所以里面两个也没有什么冲突,他还是承认般若经的境界比较高,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
 所以古代的经典常常在谈了义不了义,所以必须要了解在经典上他谈了义不了义,有这两种意趣,一种是说:说得明白的叫做了义,一种是说:究竟的叫做了义,所以般若经的立场是,因我谈一切法空,毕竟空,这是最究竟的教法,是了义, 解深密经 认为,要讲得清楚明白的,连一般根机都清楚的都了解的,这个叫做了义,所以里面两个也没有什么冲突,他还是承认般若经的境界比较高,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不同的根机,所以我说没有最好的法门,任何的法门都是适应不同的根机,所以解深密经是适应五事不具足的根机,般若经是适应五事具足的根机,总之就是不同的根机,所以佛要有不同的经典,宣说不同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不同的根机,所以我说没有最好的法门,任何的法门都是适应不同的根机,所以 解深密经 是适应五事不具足的根机,般若经是适应五事具足的根机,总之就是不同的根机,所以佛要有不同的经典,宣说不同的东西。


 般若经和解深密经都是佛驼的教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佛陀讲的很清楚,因为般若经是对五事具足的人说的,解深密经是对五事不具足的人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认为解深密经是对我们讲的,我们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们里面有没有五事具足的,我不知道,最好是有。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般若经和 解深密经 都是佛驼的教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佛陀讲的很清楚,因为般若经是对五事具足的人说的, 解深密经 是对五事不具足的人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认为 解深密经 是对我们讲的,我们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们里面有没有五事具足的,我不知道,最好是有。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8
  解深密经 -8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 解深密经 ,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 解深密经 里面的了不了义, 解深密经 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 解深密经 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 解深密经 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 解深密经 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 解深密经 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 解深密经 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 解深密经 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 解深密经 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 解深密经 的意趣。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问:站在 解深密经 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你继续问我等一下分别的解说。
 师父: 心经 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你继续问我等一下分别的解说。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不了义,包括解深密经都是不了义?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不了义,包括 解深密经 都是不了义?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谈一切法空的,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般若经来讲,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了义的,所以他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谈一切法空的,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般若经来讲, 阿含经 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 阿含经 是了义的,所以他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自性执
 自性执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的解说,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般若经或是中观学系他认为,中观学系的学者认为,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说得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这个图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来都是这个,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这样清楚明白吗。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 阿含经 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 解深密经 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 解深密经 ,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 解深密经 ,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 阿含经 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的解说,个人怎么对 阿含经 的无我去说明,般若经或是中观学系他认为,中观学系的学者认为,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 阿含经 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说得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这个图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来都是这个,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这样清楚明白吗。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 阿含经 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我执,无常,苦,那个图,那个你要去汇通,就是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都是在里面的,因为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我指的那个我执就是指自性执,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观一切法,观到最后真正在止观双修的时候,还是要观这个五蕴身心,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也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我执,无常,苦,那个图,那个你要去汇通,就是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都是在里面的,因为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我指的那个我执就是指自性执,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观一切法,观到最后真正在止观双修的时候,还是要观这个五蕴身心,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也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 阿含经 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刚刚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师父讲得太快,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基本上,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他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那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刚刚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师父讲得太快,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基本上,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他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那当然 解深密经 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他在强调智慧跟定,他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我等一下会讲。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也是有,强调信的呢?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信愿他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他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他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在偏重上那不是他的偏重,他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 解深密经 ,他在强调智慧跟定,他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我等一下会讲。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也是有,强调信的呢?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信愿他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他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他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在偏重上那不是他的偏重,他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他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般若经,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他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他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他是一个经典的系,讲法华他也是一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他也是一个系,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有些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大部分在讲般若把它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他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般若经,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他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他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他是一个经典的系,讲法华他也是一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他也是一个系,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有些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大部分在讲般若把它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一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不了义,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一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不了义,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 解深密经 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不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不了义,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了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不了义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了义。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不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不了义,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了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不了义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了义。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第735行: 第800行: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有扭曲他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 阿含经 的,你并没有扭曲他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 阿含经 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要讲究竟的话,解深密经跟般若经,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般若经解深密经都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究竟不等于了义,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了义,般若经:究竟等于了义。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义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要讲究竟的话, 解深密经 跟般若经,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般若经 解深密经 都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究竟不等于了义,从 解深密经 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了义,般若经:究竟等于了义。 解深密经 :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 解深密经 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义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 解深密经 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 解深密经 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你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你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究不究竟,因为 解深密经 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问:对学生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问:对学生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 解深密经 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从 解深密经 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重点,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重点,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第787行: 第852行:
2、对像:发趣一切乘者
2、对像:发趣一切乘者


 三时教,这其实跟了不了义也有关系,而且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解深密经里面说他有三时教,其实这等于是解深密经的判教,第一个他认为:
 三时教,这其实跟了不了义也有关系,而且是 解深密经 里面讲的, 解深密经 里面说他有三时教,其实这等于是 解深密经 的判教,第一个他认为: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 阿含经 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 解深密经 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 解深密经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不了义,这个不了义,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了义不了义,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不了义,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我现在是在讲 解深密经 ,三时教的立场是从 解深密经 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不了义,这个不了义,是从 解深密经 自己的立场来讲了义不了义,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不了义,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解深密经 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第807行: 第872行: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 解深密经 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如是我闻一时”,那个一时又有另外的解释,我们另外来谈,那个一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个是有学问的,有很多意义在里面,还有不同的解释在里面,因为依于他表达的,我只能说他依时间来安排,那就是别三时,那到底是不是有通三时,就发挥汇通来讲,可以有,但是他没讲,我也不好意思,当然我也可以讲得天花乱坠,别五时里面又有通三时,别三时又有通三时,通三时,因为在第一时教里面,他又有三时什么什么,师父不能这样子讲。
 “如是我闻一时”,那个一时又有另外的解释,我们另外来谈,那个一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个是有学问的,有很多意义在里面,还有不同的解释在里面,因为依于他表达的,我只能说他依时间来安排,那就是别三时,那到底是不是有通三时,就发挥汇通来讲,可以有,但是他没讲,我也不好意思,当然我也可以讲得天花乱坠,别五时里面又有通三时,别三时又有通三时,通三时,因为在第一时教里面,他又有三时什么什么,师父不能这样子讲。


 因为解深密经他没有这样讲,三转法轮都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三转法轮我在成佛之道里面讲的,都是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他先说这些东西你们要知道,然后说这些东西你们要去修,然后说这些东西我已经达到了,三转四圣谛,刚好十二,都是在讲这个,没有在讲这两个,当然意义上可以汇通,佛陀讲说一切法空你们要知道,一切法空你们要去修,一切法空我已经证了,也可以这样子汇通。
 因为 解深密经 他没有这样讲,三转法轮都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三转法轮我在成佛之道里面讲的,都是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他先说这些东西你们要知道,然后说这些东西你们要去修,然后说这些东西我已经达到了,三转四圣谛,刚好十二,都是在讲这个,没有在讲这两个,当然意义上可以汇通,佛陀讲说一切法空你们要知道,一切法空你们要去修,一切法空我已经证了,也可以这样子汇通。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解深密经 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 解深密经 ,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具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具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 解深密经 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 解深密经 ,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具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具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五 分别瑜伽品
 五 分别瑜伽品
第825行: 第890行: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他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他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 解深密经 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他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他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第859行: 第924行:
4)净惑所缘:世间、出世间
4)净惑所缘:世间、出世间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种类,有四种,这四种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后面这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我讲的这四种,是后面那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种类,有四种,这四种后面的三种不是 解深密经 讲的,听清楚,后面这三种不是 解深密经 讲的,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 解深密经 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我讲的这四种,是后面那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 解深密经 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 解深密经 ,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 解深密经 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所以说解深密经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所以说 解深密经 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修止的时候修到一定程度,修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开始转观的时候,要观缘起,这个时候叫有分别影像,没错!有分别影像是在修观的;无分别影像呢?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的过程当中,心一境性,只有一个境相没有分别,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有分别影像就是在修观,讲得很好,师父过去讲的东西总算没白费,还真的有人记得,我相信其他同学有些也知道,只是有的不好意思讲。
 修止的时候修到一定程度,修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开始转观的时候,要观缘起,这个时候叫有分别影像,没错!有分别影像是在修观的;无分别影像呢?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的过程当中,心一境性,只有一个境相没有分别,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有分别影像就是在修观,讲得很好,师父过去讲的东西总算没白费,还真的有人记得,我相信其他同学有些也知道,只是有的不好意思讲。
第933行: 第998行:
 那个东西你是平时就要想的,不是在观里面去想的,前方便,你这个东西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去思考的,在观里面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观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因为那个时候你必须是已经养成一种概念、观念,而不是在观念还没养成还在思考,他是不是一切无常变化,我看到的东西都是这样吗,这个东西都是在平时听经闻法,还有平时在人事物上去观察的,那些复杂的思考不是在这个地方做的。
 那个东西你是平时就要想的,不是在观里面去想的,前方便,你这个东西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去思考的,在观里面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观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因为那个时候你必须是已经养成一种概念、观念,而不是在观念还没养成还在思考,他是不是一切无常变化,我看到的东西都是这样吗,这个东西都是在平时听经闻法,还有平时在人事物上去观察的,那些复杂的思考不是在这个地方做的。


 很自然而然你知道这样是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习以成性,正见养成的时候就变成直觉的概念,不需要再去思考,怎么观,瑜伽师地论后面会讲得很清楚,他是补充解深密经,他把观分得很清楚,怎么观,后面会讲。
 很自然而然你知道这样是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习以成性,正见养成的时候就变成直觉的概念,不需要再去思考,怎么观,瑜伽师地论后面会讲得很清楚,他是补充 解深密经 ,他把观分得很清楚,怎么观,后面会讲。


 事边际所缘,分两个一个叫做如所有性,另外一个叫做尽所有性,你看到这个如,就可以猜他是指真相真理,所以如所有性叫做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个都是一切法的共相,都是总相,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法的如性,一切法的如性就是本性,一切法的本性本然性共相共性,就是,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些都是,都是一切法的共相,缘起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缘起你看观他的相还是观他的性,观缘起性那就属于这个,观缘起相那就属于这个。
 事边际所缘,分两个一个叫做如所有性,另外一个叫做尽所有性,你看到这个如,就可以猜他是指真相真理,所以如所有性叫做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个都是一切法的共相,都是总相,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法的如性,一切法的如性就是本性,一切法的本性本然性共相共性,就是,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些都是,都是一切法的共相,缘起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缘起你看观他的相还是观他的性,观缘起性那就属于这个,观缘起相那就属于这个。
第965行: 第1,030行: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 解深密经 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具舍论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具舍论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975行: 第1,040行: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9
  解深密经 -9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同学们第一个,如果你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解深密经跟瑜伽师地论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同学们第一个,如果你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 解深密经 跟瑜伽师地论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解深密经他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解深密经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解深密经他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接下来的2),,3),,4),都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后面,2),3),4),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遍满所缘里面,只是瑜伽师地论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解深密经 他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 解深密经 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 解深密经 他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接下来的2),,3),,4),都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后面,2),3),4),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遍满所缘里面,只是瑜伽师地论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目录
 目录
第999行: 第1,064行: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解深密经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做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这个我之前讲过,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再讲,所以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有分别影像,我再稍微画一下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就叫做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做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第一个。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 解深密经 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做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这个我之前讲过,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再讲,所以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有分别影像,我再稍微画一下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就叫做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做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第一个。


 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就是无分别影像,如果做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做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就是无分别影像,如果做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做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1,029行: 第1,094行:
 师父:界差别观就是每个界的不同,就是界差别,地水火风空识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他能够治贡高我慢,贡高我慢最终的来源,都是自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对我的执着,对我的执着更强烈发展出来,透出来就是对我这个身心生命,这个身心生命再透露出来,就是一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你修界差别观就是告诉你说,你这个无外乎就是因缘,就是六界所成的,没有什么好在这边起执着的,从这里就可以去破一点消漫一些我执,消漫一些我执自我感觉就不会那么良好,自我感觉很良好都是由这个身心生命,精神的和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是觉得我知识比别人好,我的修行比别人好,有的认为是我的外观比别人好,我高180几长得又高又瘦的又帅的,所以去到哪里都一副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所以如果你告诉他没什么好那个的,这个都是因缘法,这个东西会变坏的,六界所成的,内心也是一直在变化当中。
 师父:界差别观就是每个界的不同,就是界差别,地水火风空识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他能够治贡高我慢,贡高我慢最终的来源,都是自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对我的执着,对我的执着更强烈发展出来,透出来就是对我这个身心生命,这个身心生命再透露出来,就是一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你修界差别观就是告诉你说,你这个无外乎就是因缘,就是六界所成的,没有什么好在这边起执着的,从这里就可以去破一点消漫一些我执,消漫一些我执自我感觉就不会那么良好,自我感觉很良好都是由这个身心生命,精神的和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是觉得我知识比别人好,我的修行比别人好,有的认为是我的外观比别人好,我高180几长得又高又瘦的又帅的,所以去到哪里都一副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所以如果你告诉他没什么好那个的,这个都是因缘法,这个东西会变坏的,六界所成的,内心也是一直在变化当中。


 这些细节上要从平时的听经闻法慢慢养成,所以我说这五停心观,不是你今天听了明天马上能用,比如说什么叫做不净观,如果你不懂的话,你很难用,包括一个简单的数息,如果你对经教不了解,你很难用,所以等一下解深密经也是告诉你,要修这些第一步先听经闻法,养成闻思慧,我一再的强调,闻思慧非常地重要,听经闻法非常地重要。
 这些细节上要从平时的听经闻法慢慢养成,所以我说这五停心观,不是你今天听了明天马上能用,比如说什么叫做不净观,如果你不懂的话,你很难用,包括一个简单的数息,如果你对经教不了解,你很难用,所以等一下 解深密经 也是告诉你,要修这些第一步先听经闻法,养成闻思慧,我一再的强调,闻思慧非常地重要,听经闻法非常地重要。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的,其实业障重讲的就是普遍的烦恼重,我再讲一次虽然讲业障重,但是同学们要有一个概念,除非你的修证修为真的很好,不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六道轮回,每个人的业障都差不多,没有谁比谁好,有时候所谓的业障重,我们有一个主要就是烦恼障,就是烦恼比别人重,烦恼比别人重,就是我执比别人重,所以还是要听经闻法消弥这个我执,所以不要动不动讲我业障太重了,然后在那边自暴自弃,这个刚好跟上面的多慢众生,两个刚好极端的相反,一个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是一种障碍,另外一个是自卑,超级自卑,我都不如别人,我业障太重,人家都修的那么好,每天在那边唉声叹气的,这个也是一种障碍,这个叫做多障众生,这些都是一种极端的,多障众生因为烦恼重所以修佛的清净相,可以对治我们这种普遍的烦恼,不是特别的哪一种,就是普遍性的烦恼。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的,其实业障重讲的就是普遍的烦恼重,我再讲一次虽然讲业障重,但是同学们要有一个概念,除非你的修证修为真的很好,不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六道轮回,每个人的业障都差不多,没有谁比谁好,有时候所谓的业障重,我们有一个主要就是烦恼障,就是烦恼比别人重,烦恼比别人重,就是我执比别人重,所以还是要听经闻法消弥这个我执,所以不要动不动讲我业障太重了,然后在那边自暴自弃,这个刚好跟上面的多慢众生,两个刚好极端的相反,一个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是一种障碍,另外一个是自卑,超级自卑,我都不如别人,我业障太重,人家都修的那么好,每天在那边唉声叹气的,这个也是一种障碍,这个叫做多障众生,这些都是一种极端的,多障众生因为烦恼重所以修佛的清净相,可以对治我们这种普遍的烦恼,不是特别的哪一种,就是普遍性的烦恼。
第1,223行: 第1,288行:
1)对像:十二分教
1)对像:十二分教


 契经(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
 契经(修多罗): 阿含经 的长行部分


 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
 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
第1,235行: 第1,300行: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 解深密经 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 阿含经 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 阿含经 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 阿含经 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 阿含经 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很多运动可以做为什么偏要选择游泳,这个道理都可以救人包括自救。
 很多运动可以做为什么偏要选择游泳,这个道理都可以救人包括自救。
第1,245行: 第1,310行:
 问:律是不是都属于说法制戒的因缘?
 问:律是不是都属于说法制戒的因缘?


 师父:不一定,这里特别是指说法制戒因缘,后来的律有专门的谈律的,他也会讲,但是这个地方特别是把那一些故事,全部类集成一个特别的类别,所以他有些类别是重复的,只是这个类别是特别把说法制戒因缘的故事,发生某某事情,把他类集出来,然后成为一个部类,所以很多律里面可能有同样的故事,经在某些里面也有同样的故事,阿含经跟律里面有些故事是重复的,律不能说是在阿含经基础上,律跟经不一样,等一下后面讲,“律”是专门在规范比丘还是比丘尼僧团,还有一般居士的行为,或是说僧团应该怎样出家怎么样受戒,专门谈这些的,有具体重点在于这些规范应该怎么做的,但是这个说法制戒因缘重在于谈因缘,他没有特别谈说你应该怎么出家,应该...,没有这样子讲,不重在那边。所以我说他很多地方故事会重复,故事有时候会重复的。
 师父:不一定,这里特别是指说法制戒因缘,后来的律有专门的谈律的,他也会讲,但是这个地方特别是把那一些故事,全部类集成一个特别的类别,所以他有些类别是重复的,只是这个类别是特别把说法制戒因缘的故事,发生某某事情,把他类集出来,然后成为一个部类,所以很多律里面可能有同样的故事,经在某些里面也有同样的故事, 阿含经 跟律里面有些故事是重复的,律不能说是在 阿含经 基础上,律跟经不一样,等一下后面讲,“律”是专门在规范比丘还是比丘尼僧团,还有一般居士的行为,或是说僧团应该怎样出家怎么样受戒,专门谈这些的,有具体重点在于这些规范应该怎么做的,但是这个说法制戒因缘重在于谈因缘,他没有特别谈说你应该怎么出家,应该...,没有这样子讲,不重在那边。所以我说他很多地方故事会重复,故事有时候会重复的。


 所以印度祖师讲一句话很重要,比奈耶因缘所显,比奈耶就是戒,因缘所显,谈戒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知道他当初制戒背后的故事,跟用意到底是什么,就是他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所以很多真正要研究戒律的人,他一定要去研究说法制戒的因缘,他不能死死的说,这一条可以,这一条就不行,问题是佛陀没有说不能抽烟,难道就可以抽烟吗,那当然大家知道社会习俗是不应该的,嚼槟榔也没讲,如果今天师父嚼槟榔嚼的嘴巴红红的,你觉得怎么样,这当然在社会规范里面是不符合的。
 所以印度祖师讲一句话很重要,比奈耶因缘所显,比奈耶就是戒,因缘所显,谈戒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知道他当初制戒背后的故事,跟用意到底是什么,就是他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所以很多真正要研究戒律的人,他一定要去研究说法制戒的因缘,他不能死死的说,这一条可以,这一条就不行,问题是佛陀没有说不能抽烟,难道就可以抽烟吗,那当然大家知道社会习俗是不应该的,嚼槟榔也没讲,如果今天师父嚼槟榔嚼的嘴巴红红的,你觉得怎么样,这当然在社会规范里面是不符合的。
第1,267行: 第1,332行:
 譬喻,他叫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很多大乘经就是在譬喻里面,他在谈佛陀还有佛弟子还有菩萨,在过去生中他们有怎么样的菩萨大行,怎么样光辉的事迹,很多大乘经,就被归纳到这个里面来。
 譬喻,他叫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很多大乘经就是在譬喻里面,他在谈佛陀还有佛弟子还有菩萨,在过去生中他们有怎么样的菩萨大行,怎么样光辉的事迹,很多大乘经,就被归纳到这个里面来。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 阿含经 的分类?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具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 阿含经 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具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 阿含经 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