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訂間差異

移除 503 位元組 、​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行 1: 行 1: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 -5
 解深密经 -5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
行 76: 行 76:
 比如说我们喷香水,你如果一个礼拜喷一次,你这个衣服不可能会熏习的,你喷一次一个礼拜后这个味道都跑掉了,你如果三餐前都喷,那衣服一个礼拜后味道就很重了,你一个礼拜后一个月不喷衣服还是有味道。所以唯识讲熏习,熏习第一个就是说次数要频繁,第二个时间要长,所以你不要想说我短时间内就要达到什么程度,很难的,如果你过去熏习不够,你不要想说你短期间内可能要怎么样。既然熏习的话,它叫你说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现在牵扯到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佛教很根本的原理,师父要强调的原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怎么样熏习才会强?刚才师父已经讲过两个,但是现在要讲一个更重要的重点,如果说你次数很频繁而且时间也很长,还要很用心,你不用心的话熏习再久力道也不够的。
 比如说我们喷香水,你如果一个礼拜喷一次,你这个衣服不可能会熏习的,你喷一次一个礼拜后这个味道都跑掉了,你如果三餐前都喷,那衣服一个礼拜后味道就很重了,你一个礼拜后一个月不喷衣服还是有味道。所以唯识讲熏习,熏习第一个就是说次数要频繁,第二个时间要长,所以你不要想说我短时间内就要达到什么程度,很难的,如果你过去熏习不够,你不要想说你短期间内可能要怎么样。既然熏习的话,它叫你说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现在牵扯到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佛教很根本的原理,师父要强调的原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怎么样熏习才会强?刚才师父已经讲过两个,但是现在要讲一个更重要的重点,如果说你次数很频繁而且时间也很长,还要很用心,你不用心的话熏习再久力道也不够的。


 比如说我去师父那边听经很久了,你才去两个月为什么你比我懂?很简单人家来两个月是专心集中,你来两年是每天打妄想,偶尔听听然后心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你每个星期五星期天都来,你也来三四年了,但是你每次来心不在焉。有一个人他是只来一年,他也跟你一样星期五和星期天来,但是为什么他懂得比你多?他用心在听。所以讲熏习用不用脑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们还记得师父讲说阿毘达磨 舍论里面,包括唯识里面,它讲业力的形成,必定怎么样?业必定是有善有恶的,无记的不造业,但是有善有恶就表示你必须要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表示你有在思考,起心动念所造成的善或是恶,才能造成有力的力量去形成他的业力。
 比如说我去师父那边听经很久了,你才去两个月为什么你比我懂?很简单人家来两个月是专心集中,你来两年是每天打妄想,偶尔听听然后心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你每个星期五星期天都来,你也来三四年了,但是你每次来心不在焉。有一个人他是只来一年,他也跟你一样星期五和星期天来,但是为什么他懂得比你多?他用心在听。所以讲熏习用不用脑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们还记得师父讲说阿毘达磨 《俱 舍论 里面,包括唯识里面,它讲业力的形成,必定怎么样?业必定是有善有恶的,无记的不造业,但是有善有恶就表示你必须要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表示你有在思考,起心动念所造成的善或是恶,才能造成有力的力量去形成他的业力。


 所以就唯识的熏习也一样,你用不用心牵扯到你熏的种子强不强,你不用心我不能说没有种子,但是毕竟种子羸弱,你用心种子就强。所以为什么这边说【'''如此真如,诸菩萨要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所以他第一个告诉你要勇猛精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就是要集中。如理作意跟无倒思维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如理作意告诉你要用心要集中,无倒思惟告诉你,心无颠倒认识的要对。你如果认识的不对,或是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变成你有熏习,熏习强,但是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叫做无倒思维。就是说第一个你要长时间,第二个你要频繁的,第三个你思维要专心集中,再来理解的东西要正确,这个就是【'''乃能通达'''】。
 所以就唯识的熏习也一样,你用不用心牵扯到你熏的种子强不强,你不用心我不能说没有种子,但是毕竟种子羸弱,你用心种子就强。所以为什么这边说【'''如此真如,诸菩萨要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所以他第一个告诉你要勇猛精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就是要集中。如理作意跟无倒思维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如理作意告诉你要用心要集中,无倒思惟告诉你,心无颠倒认识的要对。你如果认识的不对,或是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变成你有熏习,熏习强,但是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叫做无倒思维。就是说第一个你要长时间,第二个你要频繁的,第三个你思维要专心集中,再来理解的东西要正确,这个就是【'''乃能通达'''】。
行 110: 行 110:




 问:这个 圆圈是阿赖耶,大圆圈为什么不包括B?
 问:这个 圆圈是阿赖耶,大圆圈为什么不包括B?


 师父:因为B是众缘所成的,每一个众生都贡献了一分,因为师父画的这个阿赖耶是个人的阿赖耶,如果把B画下去的话,你会以为连这个都是个人阿赖耶显现的,这样子问题会比较大一点。
 师父:因为B是众缘所成的,每一个众生都贡献了一分,因为师父画的这个阿赖耶是个人的阿赖耶,如果把B画下去的话,你会以为连这个都是个人阿赖耶显现的,这样子问题会比较大一点。


 或一小部分 你要怎么画,你只要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就可以了,比如我买这栋房子一百万你捐了25分,你是要告诉师父说你是有捐还是没有捐 这个有没有你贡献的一分 我不能说没有,但是我一百万你捐了25分我怎么跟你说有 这样你知道师父的意思吗 你当然可以 把它包括在里面 但是你包括在里面会让人家觉得,是不是连这个都是我所现的 所以我说唯识不很注重这个东西(B),唯识很注重这一个东西(AC) 所以师父说唯识承认有一个B的独立境 这个独立境跟你有没有关系,有,但是几乎是微之又微,不能说没有但是微之又微,是所有众生所贡献出来的一分,众业所成的,你有一份在里面。
  (问: 或一小部分 ?)  你要怎么画,你只要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就可以了,比如我买这栋房子一百万你捐了25分,你是要告诉师父说你是有捐还是没有捐 这个有没有你贡献的一分 我不能说没有,但是我一百万你捐了25分我怎么跟你说有 这样你知道师父的意思吗 你当然可以把它 (B) 包括在里面 但是你 (把B) 包括在里面会让人家觉得,是不是连这个 (B) 都是我所现的 所以我说唯识不很注重这个东西(B),唯识很注重这一个东西(A、C) 所以师父说唯识承认有一个B的独立境 这个独立境跟你有没有关系,有,但是几乎是微之又微,不能说没有但是微之又微,是所有众生所贡献出来的一分,众业所成的,你有一份在里面。


 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如果混在一起 那问题就大了 ,那 你做的业跟我造的业混在一起,每个人有各人的阿赖耶识,或许在某一些经或是谈什么,有可能会有模糊,但是我告诉你正宗的,从弥勒到无着后来到《成唯识论》讲的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这一定要弄清楚的。
  问:是不是 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如果混在一起 的话 ,那


  这个图其实你们应该有一点熟悉了,不要跟我说你们从来都没看过,就是那个图,只是现在 师父 讲完了之后又厘清 下,师父喜欢做图,做这种动态的图,我做了一些动态的图,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就问那些学生说,我不知道这 动态图英文怎么讲,他们 个人 说visual,example ,在 课堂上图是动态的,不是这样 下子整个出来,这个 是重新再复习一下,因为刚刚三性已经解说过 了, 用这个图师父再解说 下,基本上唯识在讲缘 起的 时候,缘起就是依他起性,他的依他,这个“他”是什么意思,是 阿赖耶 没错 你不 一下子讲阿赖耶,这个他是指因缘 ,但是 因缘里面有亲因缘 所缘缘,增上缘,等 间缘, 唯识的 亲因缘是指阿赖耶 ,是 主要 因,所以唯识的缘起是在讲 阿赖耶 缘起 但是缘起现出来的有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在讲苦集,此有故彼有,然后无明缘行,纯大苦聚。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依他是在讲苦集,依他 一定 是遍计所执相,从还灭面来讲,依他起相上把遍计所执除去了,因苦集里面所造成的原因是烦恼,烦恼业然后就有苦,所以“集”最主 的是烦恼,把烦恼除去,就是把遍计所执除去,无执,除去之后就成为灭道,所以在这个还灭相上面的,他的依他起是在无执上面所谈的,是在除去执着,除去A对C的执着,之后成为的 净相就叫做圆成实,这样子来谈三性应该就明白了,所以唯识中观谈来谈去离不开《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四谛绝对离不开 ,开缘起四谛就不叫佛教了
 师父 :每 一个 个人 的阿赖耶识 如果混 在一 起那问题 了, 那你做的业跟我造的业混 在一起 。每个人有各人 的阿赖耶 或许在某一些经或 谈什么有可 会有模糊 ,但是 我告诉你正宗的 从弥勒到 著后来到《成 唯识 论》讲 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 的阿赖耶 一定要 的。


4
  一切法相:三性


1) 眼翳喻
  加图


4 喻:1) 眼翳喻


  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
  刚刚三性已经解说过了,现在用这个图师父再解说一下,基本上唯识在讲缘起的时候,缘起就是依他起性,他的依他,这个“他”是什么意思?是阿赖耶没错,但是你不能一下子讲阿赖耶,这个'''他'''是指因缘。但是因缘里面有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唯识的亲因缘是指阿赖耶,阿赖耶是主要的因,所以唯识的缘起是在讲阿赖耶缘起,但是缘起现出来的有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在讲苦集,此有故彼有,然后无明缘行,纯大苦聚。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依他是在讲苦集,凡夫位的依他起一定是遍计所执相。从还灭面来讲,在依他起相上把遍计所执除去了,之后就成为灭道。所以在这个还灭相上面的,他的依他起是在无执上面所谈的,是在除去A对C的执着,之后成为的清净相就叫做圆成实,这样子来谈三性应该就明白了。所以唯识中观谈来谈去离不开《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四谛绝对离不开的,开缘起四谛就不叫佛教了。


依他起相:眼翳过患,故种种影相生


  遍计所执: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
'''4 喻'''


  圆成实相:如净 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1) 翳喻'''


《解深密经》后来用两个主要的比喻,佛陀在经教上,佛陀用很多比喻,这些比喻无外乎就是要让我们了解,但是比喻你只能取其相似,你不要在比喻上面又在那边争执,所以经教上曾经讲过,比如他说你的脸如满月,你的脸如满月是告诉你,一般是好的,古代传统来讲说你的脸如满月是好的,经教上说,当我说你的脸如满月是要取什么,你要取他告诉你是洁白圆润有福报的样子,你不要在你的脸怎么会跟月亮一样,你有鼻子有耳朵, 睛,然后月没有,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佛教讲比喻有时候讲隐喻,这时候你要知道说他取的 底是什么,比如我骂一个人说,你怎么像猪一样,当我们讲一个人像猪一般是指骂人的,你不要讲说猪很可爱没关系,我们的认知,当然猪也可能不笨,但是中国传统认为猪很笨,所以他说你怎么像猪的时候是指你脑筋笨,你们的话叫做脑子不好使,这是比喻,他取得只是猪的那个,你不要说你不要污辱猪,那意义就不见了,所以讲比喻的时候,你要知道它重点在谈什么,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挑的话那比喻的意义就没有了,还有佛教常会用比喻跟隐喻,你们知道比喻跟隐喻的不同点吗,佛教有时候会用比喻有时候会用隐喻,有没有听过比喻跟隐喻,比喻有时候叫譬喻,有时候叫做隐喻,隐喻跟比喻有什么不一样?明的,暗的,是用一 东西来形容其他另一个东西,比如说用猪来形容一个人,但是有时候有比喻有时候有隐喻,什么是比喻,什么是隐喻?现在师父用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这是比喻还是隐喻, 人一样的,我们把风比喻成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说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我直接讲了,但是这时候你不要说是不是有鬼,不是,我现在把风隐藏的把它比喻做人一样,风不会敲门,人和动物会敲门,尤其是人,但是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来敲我的门,那这样文学性就掉漆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掉漆吗?现在台湾很流行,逊色了就叫掉漆了,也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隐喻,比如说你今天说我很厉害,我做一个动作给你看,结果你跌倒了,我说你掉漆了,这也是一种隐喻,本来漆不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是他现在把它用在人身上,表示你逊色了,褪色了,你根本没有那么强。
''' 翳病:看 到种 种影 '''


佛教里面常常会用这样子的,有时候隐喻有时候比喻,现在《解深密经》里面用了两个比喻,这个不是隐喻它是用比喻的,但是它没有说像,它就是直接用,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有没有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师父很清楚,本来一个像而已师父看起来是三四个像,我看到红绿灯是好几个这样子,但是人家红绿灯只有一个而已,这个叫做眼翳,我的眼睛有病,眼翳的过患,所有种种影像依他起, 依他起 就是讲说你这个眼睛有病,在造成认知的时候会有错误的影像,遍计所执,就是眼翳过患人执种种 为真实,所以当师父看到红绿灯有五个灯,我告诉你说有五个灯,你说只有一个,你说一个,我说五个,因为我的眼睛有病,所以我看到的东西是五个,但是这个五个是我自己的错误有病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是这个样子,但是我看到五个我还认为说绝对是五个,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就是认为,我有一个我在里面,我认为这个东西是这样就绝对是这样,就是一种执着,这样子的一个 眼翳过患 人执种种为真实 执他看到 种种 错误的扭曲的东西是真实的,这个就叫做遍计所执。
''' 依他起相 眼翳过患, 种种 影相生'''


圆成实相就像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使净眼本性 行无乱境界,现在你把眼睛治好了,你看到东西本来这样它就是这样,你不会再有这种乱相出现了,没有乱相出现,你就不会 着那些错误的观念,这个就叫做圆成实,所以 眼翳过患 着的 种种 那些错误境界,叫做遍计所执,整个这样认知的一个过程,在有病的状况,就叫做杂染的依他起,圆成实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东西,清净的这个就是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所以我说依他起通两边,杂染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圆成
'''遍计 所执 眼翳过患 执种种 为真 '''


圆成实 就是直接指向B,但是对B不会再起执着,看到它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对它不会给任何执着,不会再产生出一个这个东西出来,就是没有C,C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当然在《成唯识论》里面讲得更复杂,那以后我们再讲,《成唯识论》是说在圆成实的时候,你还是没办法认识到这个东西,但是那以后再讲
''' 圆成实 相: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凡夫位所有看到都是C,而且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在入见道的时候,是把根本的身见那个错误的一下子去掉,一下断掉,但是在长期要成佛的过程当中,还要一点一滴的让他更圆满,有些东西可以顿断,有些东西必须要渐渐修集,但是我说在入见道位或菩萨初地的时候,这种顿断也不是说,你都不修集然后今天忽然间顿断,也是前面去累积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叫做量变变成质变,就顿断。这个其实师父在具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怎么断,这个其实跟具舍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在般若道的时候,前面这些资粮要慢慢的修集,修集到一定程度之后止观相应你可以顿断,根本的我执见不见了,但是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必须要去修集,这些必须要慢慢去累积。


 就是说 顿断 时候 ,你 已经可以认识到B 真实 分了 还不圆 满, 必须 长期再修集 所以记得上次师父 唯识学概要 有,有转识成智吗 转八识成为四智 圆成实还 平等性智 是一 下子 以全部清净 的, 圆成实的话入菩萨就一分了 到成佛圆满 话就最清净了 智就变成大圆镜智,从入初地断见惑那一刻开始到成佛 ,这 段过程 圆成实性 一分一分渐渐让它圆满 最终成 就了 就是最圆满 圆成实 但是入菩萨初地已经有 圆成实 了。
  《解深密经》后来用两个主要的比喻。在经教上,佛陀用很多比喻,这些比喻无外乎 就是 要让我们了解,但是比喻你只能取其相似,你不要在比喻上面又在那边争执。所以经教上曾经讲过,比如他 脸如满月 ,你的 脸如满月是告诉你, 般是好的 从古代传统来讲说你的脸如 月是好的。经教上说 当我说你的脸如满月是要取什么?你 取他告诉你是有福报的样子 你不要 (那 争论 )我的脸怎么会跟月亮一样 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 佛教讲比喻 时候讲隐喻 这时候你要知道说他取的到底 什么。比如我骂 个人说,你怎么像猪一样,当我们讲一个人像猪一般是指骂人的,你不要讲说猪很 爱没关系。我们 认知 当然猪也可能不笨,但是中国传统认为猪很笨 所以他说你怎么像猪 时候是指你脑筋笨 叫做脑子不好使 ,这是 比喻 他取的只是猪的那个笨 你不要说你不要污辱猪!那意义 不见 。所以讲比喻 时候,你要知道它重点在谈什么,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 ,一 挑的话那比喻 意义就没有 了。


  问:刚才讲三性 的时候是 先讲遍计所执 三性 有没有 顺序问题
  还有佛教常会用比喻跟隐喻,你们知道比喻跟隐喻 不同点吗?佛教有时候会用比喻,有 时候 会用隐喻,有没有听过比喻跟隐喻?隐喻跟比喻有什么不一样?明的,暗的,是用一种东西来形容其他另一个东西。现在师父用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这是比喻还是隐喻?我们把风比喻成人,但 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敲着我的门 我直接说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但是这时候你不要说是不是 鬼?不是,我现在把风隐藏的把它比喻人一样,风不会敲门,人和动物会敲门,尤其是人,但是我 没有 说风像人一样来敲我的门,那这样文学性就掉漆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掉漆吗 现在台湾很流行,逊色了就叫掉漆了,也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隐喻。比如说你今天说我很厉害,我做一个动作给你看,结果你跌倒了,我说你掉漆了,这也是一种隐喻,本来漆不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是他现在把它用在人身上,表示你逊色了,褪色了,你根本没有那么强。


  师父:它刚刚是从遍计所执先解释 的, 如果为 便于了解 实际上我们先把依他起 什么 解说 清楚 会比较 一点 ,但 它为什么会从遍计所执先讲,它 从缘起的杂染跟还灭 苦集灭道 样子来谈的
  佛教里面常常会用这样子 的, 有时候隐喻有时候比喻,现在《解深密经》里面用 两个比喻,这个不是隐喻它是用比喻 。但是它没有说像 它就 直接用,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 有没有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师父很 清楚 ,本来一个像而已师父看起来是三四个像,我看到红绿灯是 几个 ,但是 人家红绿灯只有一个而已 ,这 个叫做眼翳


  圆成实相两种 一种是说它本来如此,一切法的平等性,但问题是它本来如此也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我们真正开始有圆成实相是从入初地才开。
'''1) 眼翳喻 :眼翳病 看到種種影像'''


问:苦集灭道后面那个灭道就是圆成实 我们前面学戒定慧八正道,那个是不是已经开始进入初地?
'''依他起相:眼翳過患 故種種影相生'''


  师父:还没,那个是随顺胜义 或是你可以讲随顺圆成实,但是还没真正证悟到圆成实一分,入初地才证圆成实一分,前面所学 都顺于圆成实 虽然说我们 学的闻思修还没真正开悟,还没真正断烦恼,但是闻思修佛教叫做随顺无倒 ,就是 随顺胜义 就是往正确的方向随顺而去 ,这些都 对治 错误 对治烦恼 作用
  我的眼睛有病 眼翳 过患 ,所 有种种影像依他起 依他起 就是 讲说你这个眼睛有病 在造成认知 时候会 有错误的 影像


2) 染色水晶喻
'''遍计所执 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


2) 染色水晶喻 :
  所以当师父看到红绿灯,我告诉你说有五个灯,你说只有一个,你说一个,我说五个,因为我的眼睛有病,所以我看到的东西是五个,但是这个五个是我自己的错误有病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是这个样子,但是我看到五个我还认为说绝对是五个,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就是认为我有一个我在里面,我认为这个东西是这样就绝对是这样,就是一种执着,这样子的一个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执他看到种种错误的扭曲的东西是真实的,这个就叫做遍计所执。


染色水晶 种种不同色
'''圆 实相:像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使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依他起 相: 清净 水晶
  现在你把眼睛治好了,你看到东西本来这样它就是这样,你不会再有这种乱相出现了,没有乱相出现,你就不会执着那些错误的观念,这个就叫做圆成实。所以眼翳过患所执着的种种那些错误境界,叫做遍计所执,整个这样认知的一个过程,在有病的状况,就叫做杂染的依他起。圆成实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东西,清净的这个就是清净的 依他起 ,就是圆成实。所以我说依他起通两边,杂染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 清净 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


  遍计所 :杂染依他起相:染成各 不同颜色 ;能 :见水晶为种种色 并执为真
  圆成实就是直接指向B,但是对B不会再起执着,看到它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对它不会给任何 着,不会再产生出一个这个东西出来,就是没有C。C是一 错误 的执 着,当然在《成唯识论》里面讲得更复杂,那以后我们再讲 《成唯识论》是说在圆成 的时候,你还是没办法认识到这个东西,但是那以后再讲。


圆成实相: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无自性;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


 刚刚用眼睛比喻,现在用染色的水晶比喻,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颜色,水晶本来应该是透明的,但是水晶在依他起是清净水晶,遍计所执是杂染依他起,就是水晶被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能执就是见水晶为种种色并执为真实 水晶本身是依他起的,但是在凡夫位就是水晶被染成种种颜色,但是那不是水晶的本性,但是在杂染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样子 圆成实相就是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就是没有自性的 就是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性 就是说水晶上面的种种颜色不是真实的,是没有实质自性的,我们要修行就是把水晶上面的种种杂染颜色去除,还水晶一个本来面目,就是见到水晶的真实相,这个就是圆成实 见到事物的本然性就是圆成实,但是在凡夫位,水晶绝对是被染成各种颜色的,在凡夫位水晶绝对不是清净的。
  凡夫位所有看到都是C,而且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在入见道的时候,是把根本的身见那个错误的一下子去掉,但是在长期要成佛的过程当中,还要一点一滴的让他更圆满。有些东西可以顿断,有些东西必须要渐渐修集。但是我说在入见道位或菩萨初地的时候,这种顿断也不是说,你都不修集然后今天忽然间顿断,也是前面去累积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叫做量变变成质变,就顿断。这个其实师父在《俱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怎么断,这个其实跟《俱舍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在般若道的时候,前面这些资粮要慢慢的修集,修集到一定程度之后,止观相应你可以顿断,根本的我执见不见了,但是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必须要去修集,这些必须要慢慢去累积。
 
就是说顿断的时候,你已经可以认识到B的真实一分了,还不圆满,必须要长期再修集。所以记得上次师父在《唯识学概要》里面说转识成智吗?转八识成为四智。圆成实还有平等性智,不是一下子可以全部清净的,圆成实的话入初地菩萨就一分了,到成佛圆满的话就最清净了,智就变成大圆镜智。(问:从入初地断见惑那一刻开始到成佛,这段过程是圆成实性?)一分一分渐渐让它圆满,最终成就了就是最圆满的圆成实,但是入菩萨初地已经有一分的圆成实了。
 
 
问:刚才讲三性的时候是先讲遍计所执……这个三性有没有顺序问题?
 
师父:它刚刚是从遍计所执先解释的,如果为了便于了解的话,实际上我们先把依他起是什么,解说清楚会比较好一点。但它为什么会从遍计所执先讲?它是从缘起的杂染跟还灭,苦集灭道这样子来谈的。
 
圆成实相两种,一种是说它本来如此,一切法的平等性,但问题是它本来如此也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我们真正开始有圆成实相,是从入初地才开有。
 
 
问:苦集灭道后面那个灭道就是圆成实,我们前面学修戒定慧八正道,那个是不是已经开始进入初地?
 
师父:还没,那个是随顺胜义,或是你可以讲随顺圆成实,但是还没真正证悟到圆成实一分,入初地才证圆成实一分,前面所学的都顺于圆成实。虽然说我们所学的闻思修还没真正开悟,还没真正断烦恼,但是闻思修佛教叫做随顺无倒,就是随顺胜义,就是往正确的方向随顺而去的,这些都有对治错误对治烦恼的作用。 刚刚用眼睛比喻,现在用染色的水晶比喻
 
 
'''2) 染色水晶喻: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色'''
 
'''依他起相:清净水晶'''
 
'''遍计所执:杂染依他起相:染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能执:见水晶为种种色 并执为真实'''
 
'''圆成实相: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无自性;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
 
 
 
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颜色,水晶本来应该是透明的,但是水晶在依他起是清净水晶,遍计所执是杂染依他起,就是水晶被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能执就是见水晶为种种色并执为真实 水晶本身是依他起的,但是在凡夫位就是水晶被染成种种颜色,但是那不是水晶的本性,但是在杂染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样子 圆成实相就是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就是没有自性的 就是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性
 
就是说水晶上面的种种颜色不是真实的,是没有实质自性的,我们要修行就是把水晶上面的种种杂染颜色去除,还水晶一个本来面目,就是见到水晶的真实相,这个就是圆成实 见到事物的本然性就是圆成实,但是在凡夫位,水晶绝对是被染成各种颜色的,在凡夫位水晶绝对不是清净的。


 问:我怎么知道我入初地?
 问:我怎么知道我入初地?


 师父: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这里有一个蹊跷地方,你要入初地不是你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 修一修就入初地,而是经过无量劫,或是无量时间的熏修 因为你有闻思修的过程,就好像说打坐,你经过不断知识上的增长,再打坐配合,所以你知道你到了轻安的时候是怎么样,你自然而然慢慢会知道 但是自然而然不是说你不学自己知道,而是经过你前面这样不断地熏闻,所以到最后你就会知道 所以《阿含经》告诉你的就是,比如说你肚子饿了你知不知道 不用人家告诉你肚子饿了,你吃饱了,也不用人家告诉你吃饱了,这些基于前面不断地熏修不断地熏闻,闻思修这样的过程 如果没有闻思修这样的过程 ,真的你讲得很对 ,有些人会产生增上慢 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叫大妄语,一种叫增上慢,没有开悟以为自己开悟了,如果纯粹是骗人那个叫大妄语,但是有些人是没有开悟自己以为开悟了 可能你打坐只是有点相似的境界,有点轻安,我的人不见了,万物皆寂,然后就告诉人家我好像开悟了,那差得远了 为什么他会这样以为?因为他对经教不熟,但是如果你经教很熟,然后又透过不断地去熏修,到时候真正证悟了你就会知道 当然你现在有疑惑,你现在离那个很远你当然会有疑惑,师父也有疑惑。
 师父: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这里有一个蹊跷地方,你要入初地不是你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修一修就入初地,而是经过无量劫,或是无量时间的熏修 因为你有闻思修的过程,就好像说打坐,你经过不断知识上的增长,再打坐配合,所以你知道你到了轻安的时候是怎么样,你自然而然慢慢会知道 但是自然而然不是说你不学自己知道,而是经过你前面这样不断地熏闻,所以到最后你就会知道 所以《阿含经》告诉你的就是,比如说你肚子饿了你知不知道 不用人家告诉你肚子饿了,你吃饱了,也不用人家告诉你吃饱了,这些基于前面不断地熏修不断地熏闻,闻思修这样的过程 如果没有闻思修这样的过程,有些人会产生增上慢 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叫大妄语,一种叫增上慢,没有开悟以为自己开悟了,如果纯粹是骗人那个叫大妄语,但是有些人是没有开悟自己以为开悟了 可能你打坐只是有点相似的境界,有点轻安,我的人不见了,万物皆寂,然后就告诉人家我好像开悟了,那差得远了 为什么他会这样以为?因为他对经教不熟,但是如果你经教很熟,然后又透过不断地去熏修,到时候真正证悟了你就会知道 当然你现在有疑惑,你现在离那个很远你当然会有疑惑,师父也有疑惑。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有讲,一个解脱的人他一定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身,定身,慧身 一个不持戒的,绝对不会开悟的,不持戒乱七八糟来的,绝对不可能他是开悟的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那一种,那绝对不是开悟的,开悟的人因为他烦恼断了根本的,所以他对于戒,我不是说很微细的那一种,对于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不会很有意,或是很杂染的想要去做 定,至少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不要跟我说你开悟了,这个就是从经教上学来的 你没有未到地定,你打坐没有到身心发起的真实轻安,你不可能开悟的 慧,你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怎么样叫做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 师父上次在成佛之道最后面讲的,以无我无常为观的所缘,然后又修止又修观,止观相应,你没有这样子做过,你不要想说有一天起来你会开悟 ,开悟不是偶尔开悟的,一定是用心不断地听闻,然后由闻所成,思所成,修所成,就是止观相应,这样子不断的操作,然后好几辈子了累积来才有可能开悟,所以我说到时候你会知道,因为你经过这样子不断不断地,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比如说,你寻宝,你到最后有没有找到真正你要的宝藏,如果你之前都没有做功课,你可能找到的是错误的东西,你都以为那是你找到的宝藏,但是你如果之前做过很多功课,研究过我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什么朝代的,然后它在哪里,你有丰富的知识之后,到时候你找到这个东西,你才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我要的,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要听经闻法,至少你可以判断你现在的程度,到底是不是这样子,没有听经闻法的人忽然会告诉你说,我开悟了,你连打坐都没有打坐,你连未到地定都没有,你连慧学的观念,佛教讲的无常是什么你都不懂,你不可能开悟的。以后这个师父会依唯识再多讲一点,但是大体上就是师父现在讲的这个样子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有讲,一个解脱的人他一定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身,定身,慧身 一个不持戒的,绝对不会开悟的,不持戒乱七八糟来的,绝对不可能他是开悟的 。「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坐 那一种,那绝对不是开悟的,开悟的人因为他烦恼断了根本的,所以他对于戒,我不是说很微细的那一种,对于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不会很有意,或是很杂染的想要去做 定,至少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不要跟我说你开悟了,这个就是从经教上学来的 你没有未到地定,你打坐没有到身心发起的真实轻安,你不可能开悟的 慧,你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怎么样叫做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 师父上次在 成佛之道 最后面讲的,以无我无常为观的所缘,然后又修止又修观,止观相应,你没有这样子做过,你不要想说有一天起来你会开悟。


  转染
  开悟不是偶尔开悟的,一定是用心不断地听闻,然后由闻所 、思所成、修所成,就是止观相应。这样子不断的操作,然后好几辈子了累积来才有可能开悟。所以我说到时候你会知道,因为你经过这样子不断不断地,到最后你就会知道。


  转染成净
  比如说,你寻宝,你到最后有没有找到真正你要的宝藏,如果你之前都没有做功课,你可能找到的是错误的东西,你都以为那是你找到的宝藏。但是你如果之前做过很多功课,研究过我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什么朝代的,然后它在哪里,你有丰富的知识之后,到时候你找到这个东西,你才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我要的。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要听经闻法,至少你可以判断你现在的程度到底是不是这样子。没有听经闻法的人忽然会告诉你说,我开悟了,你连打坐都没有打坐,你连未到地定都没有,你连慧学的观念,佛教讲的无常是什么你都不懂,你不可能开悟的。以后这个师父会依唯识再多讲一点,但是大体上就是师父现在讲的这个样子。


  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 切无相之法
  这个地方有 点逻辑,你稍微思考一下,但是这个就是告诉你怎么转染成净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 相法。5
'''转 成净'''


若 菩萨 如实了知 圆成实 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 清净 相法。
'''于 法依他起相上。 如实了知 遍计所执 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 法。'''


若诸菩萨 能于 依他起相 。如实了知 无相之法。即能断灭 杂染相法。
''' 若诸菩萨 如实了知 依他起相。 即能 如实了知 一切 杂染相法。'''


能断灭杂染 。即能 证得 清净相法。
''' 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 相。即能 如实了知一切 清净相法。'''


转染成净,这个地方有一点逻辑,你稍微思考一下,但是这个就是告诉你怎么转染成净, 诸法 依他起相上 如实了知 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 无相之法 ,什么是无 ?没有实性,在依他起相上,了知遍计所执相,知道说这个是我们遍计所执着的,产生出来的妄执,你就可以了解无相之法,这个就是无相之法,这个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是没有真实相貌的,这个叫做无相之法,这是第一步,要我们认知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东西,是我们自己执着所产生出来的
'''若诸菩萨能 于依他起相上 如实了知无相之法 。即能断灭杂染 相法 。'''


第二步, 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 如实了知一切 杂染相法 ,重点在于先了解流转,依他起相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 即能 了解杂染法,这是有一点大家会迷糊的地方,依他起相你本来想说是中性缘起,但是记 依他起 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是惑业苦的流转,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即能了解杂染 ,因为在凡夫位的依他起是杂染的
''' 若能 断灭 杂染相法 即能 清净 相法。'''


 诸菩萨如实了解圆成实,即能了解一切法清净法 ,没问题吧, 圆成实就是清净法 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 杂染的依他起是遍计所执,虚幻的,这个是无相的,你就不需要产生执着,因为这是执着相产生出来的,你如果能这样认知的话,你就不要去执着他,你就可以慢慢的断灭杂染相法,断灭这个C。
 
 
  【'''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什么是无相之法?没有实性,在依他起相上,了知遍计所执相,知道说这个是我们遍计所执着的,产生出来的妄执,你就可以了解无相之法,这个就是无相之法,这个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是没有真实相貌的,这个叫做无相之法。这是第一步,要我们认知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东西,是我们自己执着所产生出来的。
 
第二步,【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重点在于先了解流转,依他起相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即能了解杂染法。
 
依他起相,本来是中性的,但是记得:依他起相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是惑业苦的流转,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即能了解杂染法,因为在凡夫位的依他起是杂染的。
 
第三步、【 诸菩萨如实了解圆成实,即能了解一切法清净法 。】
 
圆成实就是清净法
 
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 。】
 
杂染的依他起是遍计所执,虚幻的,这个是无相的,你就不需要产生执着,因为这是执着相产生出来的,你如果能这样认知的话,你就不要去执着他,你就可以慢慢的断灭杂染相法,断灭这个C。


 这个例子不错,你看3D一个钻石出现,如果你不知道这是3D电影,你以为真的有一个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但是现在是告诉你,这个钻石其实是借由3D的过程产生的,所以它是无相之法,但是唯识要讲得更复杂就是说,不但这个钻石产生,而且这个钻石一产生,我们会有遍计执着在里面,所以不是单纯的钻石产生,而是我们错误的认知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是遍计所执,但是遍计所执是我们内心变现出来的,所以那个是无相之法,所以如果你能够了知无相之法,你就能断杂染,因为无相之法是你的杂染遍计所执产生的,你能知道那个无相是不真实的,慢慢熏修你就能断灭杂染法,因为依他起相的遍计执是杂染的。
 这个例子不错,你看3D一个钻石出现,如果你不知道这是3D电影,你以为真的有一个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但是现在是告诉你,这个钻石其实是借由3D的过程产生的,所以它是无相之法,但是唯识要讲得更复杂就是说,不但这个钻石产生,而且这个钻石一产生,我们会有遍计执着在里面,所以不是单纯的钻石产生,而是我们错误的认知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是遍计所执,但是遍计所执是我们内心变现出来的,所以那个是无相之法,所以如果你能够了知无相之法,你就能断杂染,因为无相之法是你的杂染遍计所执产生的,你能知道那个无相是不真实的,慢慢熏修你就能断灭杂染法,因为依他起相的遍计执是杂染的。


 这里的菩萨是指发心在修行的时候,普遍的告诉你说我们应该怎么修,应该怎么做,然后你能做到那样就能怎么样,若诸菩萨,“若”,if(假如),这个是共相,重点在了解无相之法,无相之法是一切法的共相。这个东西不管它是圆是扁是什么,是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这个是诸法共相,所以这个还是在讲悟般若,但是这个是第一步,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这里的菩萨是指发心在修行的时候,普遍的告诉你说我们应该怎么修,应该怎么做,然后你能做到那样就能怎么样,若诸菩萨,“若”,if(假如),这个是共相,重点在了解无相之法,无相之法是一切法的共相。这个东西不管它是圆是扁是什么,是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这个是诸法共相,所以这个还是在讲悟般若,但是这个是第一步, 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 清净相法。】
 
所以他的过程就是告诉你,第一步,你先要了解我们这样惑业苦的流转,这个东西是假的,是我们的遍计所执,能执的心所变现出来的。然后我们自己再执着它,在凡夫位这个东西绝对是一种执着杂染,我们要知道这个是没有真实的,所以不要再去执着它,你慢慢就会远离它把它除灭,如果除灭的话你就能到得到圆成 清净相法。


  所以他的过程就是告诉你,第一步,你先要了解我们这样惑业苦的流转,这个东西是假的,是我们的遍计所执,能执的心所变现出来的,然后我们自己再执着它,在凡夫位这个东西绝对是一种执着杂染,我们要知道这个是没有真实的,所以不要再去执着它,你慢慢就会远离它把它除灭,如果除灭的话你就能到得到圆成清净相法, 所以还记得是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我们内心现出一个相,我们内心再去执着那个相,现在告诉你这个不真实的,这个相是假的,是错误的,是我们这个心现出来的,我们的心再去杂染 现在告诉你说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的心也没什么好执着的 所以第一步是告诉你,外相是假,内心比较真,第二步告诉你 如果 外相是假 ,内心的现 ,其实内心也不真实,所以叫做能所双亡,就现出了清净之相。
 所以还记得是 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 ,我们内心现出一个相,我们内心再去执着那个相,现在告诉你这个不真实的,这个相是假的,是错误的,是我们这个心现出来的,我们的心再去杂染 现在告诉你说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的心也没什么好执着的 所以第一步是告诉你,外相是假,内心比较真,第二步告诉你 不仅 外相是假,其实内心也不真实,所以叫做能所双亡,就现出了清净之相。


 他说三乘共一解脱床,都是依三性三无性而得解脱的,所以阿罗汉不可能没有这样,没有这样不能解脱的。后面会讲种性的问题,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当然一定阿罗汉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他怎么开悟解脱。
 他说三乘共一解脱床,都是依三性三无性而得解脱的,所以阿罗汉不可能没有这样,没有这样不能解脱的。后面会讲种性的问题,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当然一定阿罗汉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他怎么开悟解脱。
行 226: 行 269:
7、三时教
7、三时教


 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已经讲三性了,现在我们再来讲三无性,无自性相品也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内容在里面,刚刚讲的一切法相品就是讲三自性而已,现在讲的无自性相品基本上虽然讲三无性,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它要先谈般若经一切法空,还有什么叫做三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还有解深密的意趣到底在谈什么,为什么叫《解深密经》,它就是在《解深密经》的意趣里面谈的,告诉你为什么叫做《解深密经》,还有五事不具足者,你当然现在不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师父会讲,《解深密经》告诉你,唯识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讲的,唯识不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唯识是对比较中或中下根机的人讲的,你说为什么中下根机,这个叫做初级佛学课,以后上摄大乘论还要叫高级佛学课,我们这里讲的根机不是说你的头脑怎么样,上什么课而已,是你对诸法真实的悟性到底怎么样,是从修行上,你的悟性来讲的,所以从那个立场来讲,其实师父当然也是非常低根机的,所以就《解深密经》来讲它认为,般若经那一类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所以六祖慧能,从五祖开始,依金刚经印心,所以六祖慧能讲的没错,他说你的戒定慧是大乘的戒定慧,我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没错,般若经本来它本身就是告诉你说,《解深密经》告诉你,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这种高根机就师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找不出有几个真正高根机的,那是不是就不能学般若?不是,你可以学,你还是要把《阿含经》、 舍论,包括这个东西看,你才不会跳空,不然你讲很多空变成在口头上谈空,很多人学禅宗没有落实到戒定慧怎么修,只是在口头上谈禅,叫做口头禅,但是现实落下来他什么都不做,我看过很多人动不动谈的又玄又妙:一切法无相故,所以无戒定慧故,心清净故,所以持戒不持戒,都是在谈哪些,无相戒法。但是落到现实上来他什么都不做,他嘴巴谈了一大堆实际上他什么都不做,师父讲过好几次,以前在福严,要读般若经的要先去询问过印顺导师,印顺导师要看你这个人是踏实不踏实,对般若经还是对佛教基本教理有没有懂,懂的话踏实的话你可以去读,读了事半功倍,你真正了解你会真正的下苦功去做,如果你只是在脑子上面那边空,妙,真空妙有,这样子的话他认为你的根机还没到不要去读,这个很容易落入断灭。所以《解深密经》才说为断灭的人,整天口口谈空的那些人,谈三性,三无性,这不是我讲这是里面讲,五事不具足的人没办法读般若经,所以讲唯识。
 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已经讲三性了,现在我们再来讲三无性,无自性相品也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内容在里面,刚刚讲的一切法相品就是讲三自性而已,现在讲的无自性相品基本上虽然讲三无性,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它要先谈般若经一切法空,还有什么叫做三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还有解深密的意趣到底在谈什么,为什么叫《解深密经》,它就是在《解深密经》的意趣里面谈的,告诉你为什么叫做《解深密经》,还有五事不具足者,你当然现在不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师父会讲,《解深密经》告诉你,唯识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讲的,唯识不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唯识是对比较中或中下根机的人讲的,你说为什么中下根机,这个叫做初级佛学课,以后上摄大乘论还要叫高级佛学课,我们这里讲的根机不是说你的头脑怎么样,上什么课而已,是你对诸法真实的悟性到底怎么样,是从修行上,你的悟性来讲的,所以从那个立场来讲,其实师父当然也是非常低根机的,所以就《解深密经》来讲它认为,般若经那一类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所以六祖慧能,从五祖开始,依金刚经印心,所以六祖慧能讲的没错,他说你的戒定慧是大乘的戒定慧,我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没错,般若经本来它本身就是告诉你说,《解深密经》告诉你,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这种高根机就师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找不出有几个真正高根机的,那是不是就不能学般若?不是,你可以学,你还是要把《阿含经》、 《俱 舍论 ,包括这个东西看,你才不会跳空,不然你讲很多空变成在口头上谈空,很多人学禅宗没有落实到戒定慧怎么修,只是在口头上谈禅,叫做口头禅,但是现实落下来他什么都不做,我看过很多人动不动谈的又玄又妙:一切法无相故,所以无戒定慧故,心清净故,所以持戒不持戒,都是在谈哪些,无相戒法。但是落到现实上来他什么都不做,他嘴巴谈了一大堆实际上他什么都不做,师父讲过好几次,以前在福严,要读般若经的要先去询问过印顺导师,印顺导师要看你这个人是踏实不踏实,对般若经还是对佛教基本教理有没有懂,懂的话踏实的话你可以去读,读了事半功倍,你真正了解你会真正的下苦功去做,如果你只是在脑子上面那边空,妙,真空妙有,这样子的话他认为你的根机还没到不要去读,这个很容易落入断灭。所以《解深密经》才说为断灭的人,整天口口谈空的那些人,谈三性,三无性,这不是我讲这是里面讲,五事不具足的人没办法读般若经,所以讲唯识。


 一乘与三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听过师父成佛之道里面有讲,什么叫一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但重点在哪里,一乘叫做一乘等究竟,,三乘叫做三乘有差别,一乘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三乘就是告诉你有些会成声闻,有些会成缘觉,有些可以佛,一乘就是告诉你唯有一乘道,就叫做佛道,不管你任何人或是修了声闻变成阿罗汉,或是怎么样都没关系,你到最后必定成佛,法华经的思想;三乘告诉你有些人成不了佛,有些人可能只能成阿罗汉,成独觉,有些人可以成佛,这以后我们会讲,你大概有这样的区分就好。
 一乘与三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听过师父成佛之道里面有讲,什么叫一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但重点在哪里,一乘叫做一乘等究竟,,三乘叫做三乘有差别,一乘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三乘就是告诉你有些会成声闻,有些会成缘觉,有些可以佛,一乘就是告诉你唯有一乘道,就叫做佛道,不管你任何人或是修了声闻变成阿罗汉,或是怎么样都没关系,你到最后必定成佛,法华经的思想;三乘告诉你有些人成不了佛,有些人可能只能成阿罗汉,成独觉,有些人可以成佛,这以后我们会讲,你大概有这样的区分就好。
行 340: 行 383:
 空的双重义,第一个,胜义自性空,这个胜义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境界,这里讲的诸圣,佛教对圣人有定义的,佛教对圣人不能乱称呼的,佛教对圣人的定义跟其他宗教不大一样,跟儒家也不大一样,儒家什么样叫做圣人?孔夫子是,但怎么定义,你举的是例子,我问你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你不能跟我说释迦牟尼佛是圣人,我问你怎么定义,儒家有没有很清楚地定义圣人,品德好是圣人,问题是什么叫品德好,君子是不是圣人,儒家里面对君子跟圣人定义有没有一样。。。孟子是亚圣不是圣人,尧舜汤禹周公都是圣人,所以争议就很大,亚圣只是说他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而已,但他还是圣人,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我不是说儒教,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是,他有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没有,但是他是圣人。我虽然是华人,我也背过论语,孟子,但老实说我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我真的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如果你们有专家,可以告诉师父,儒家怎么定义圣人,我相信你去问那些国学大师,他也很难跟你讲儒家怎么定义圣人。他有一些描述但是他没有很具体的说,这样就是(圣人),不是明确的。
 空的双重义,第一个,胜义自性空,这个胜义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境界,这里讲的诸圣,佛教对圣人有定义的,佛教对圣人不能乱称呼的,佛教对圣人的定义跟其他宗教不大一样,跟儒家也不大一样,儒家什么样叫做圣人?孔夫子是,但怎么定义,你举的是例子,我问你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你不能跟我说释迦牟尼佛是圣人,我问你怎么定义,儒家有没有很清楚地定义圣人,品德好是圣人,问题是什么叫品德好,君子是不是圣人,儒家里面对君子跟圣人定义有没有一样。。。孟子是亚圣不是圣人,尧舜汤禹周公都是圣人,所以争议就很大,亚圣只是说他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而已,但他还是圣人,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我不是说儒教,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是,他有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没有,但是他是圣人。我虽然是华人,我也背过论语,孟子,但老实说我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我真的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如果你们有专家,可以告诉师父,儒家怎么定义圣人,我相信你去问那些国学大师,他也很难跟你讲儒家怎么定义圣人。他有一些描述但是他没有很具体的说,这样就是(圣人),不是明确的。


 佛教怎么定义圣人?更具体的,断三结,佛教讲断三结才叫圣人,入圣位,断三结,入圣位,入圣位的第一位叫什么,须陀洹叫入流,入圣之流,或叫预流,已经预入圣流,断三结,哪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身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对这些名相一定要弄清楚,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绝对要弄清楚的,这个在 舍论里面讲的明明白白非常清楚,断三结才能叫做圣人,怎么断, 舍论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的,不会跟你打马虎眼的,佛教的好处就是他定义的清清楚楚,不能给你随便定义的,所以就佛教正统来讲,大乘在入初地,三乘所共或者是小乘入初果,断三结,入初地也断三结,入初果也断三结,身见就叫做我执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里面最重要就是这个身见,因为断了身见,你不会有戒禁取见,因为路清楚明白了,路清楚明白你就不会胡搞瞎搞,戒禁取见是胡搞瞎搞无意义的修行方法,叫做戒禁取见,你断了(身见),明白了知道路怎么走了,不可能再胡搞瞎搞,还有疑,疑主要是对三宝四谛的疑,当然你都已经证初果了,你还对三宝怀疑什么,你还对四谛怀疑什么,证初果是对四谛的彻底体悟。
 佛教怎么定义圣人?更具体的,断三结,佛教讲断三结才叫圣人,入圣位,断三结,入圣位,入圣位的第一位叫什么,须陀洹叫入流,入圣之流,或叫预流,已经预入圣流,断三结,哪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身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对这些名相一定要弄清楚,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绝对要弄清楚的,这个在 《俱 舍论 里面讲的明明白白非常清楚,断三结才能叫做圣人,怎么断, 《俱 舍论 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的,不会跟你打马虎眼的,佛教的好处就是他定义的清清楚楚,不能给你随便定义的,所以就佛教正统来讲,大乘在入初地,三乘所共或者是小乘入初果,断三结,入初地也断三结,入初果也断三结,身见就叫做我执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里面最重要就是这个身见,因为断了身见,你不会有戒禁取见,因为路清楚明白了,路清楚明白你就不会胡搞瞎搞,戒禁取见是胡搞瞎搞无意义的修行方法,叫做戒禁取见,你断了(身见),明白了知道路怎么走了,不可能再胡搞瞎搞,还有疑,疑主要是对三宝四谛的疑,当然你都已经证初果了,你还对三宝怀疑什么,你还对四谛怀疑什么,证初果是对四谛的彻底体悟。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行 444: 行 487:
 问:是不是执着一个我,相对有一个他?
 问:是不是执着一个我,相对有一个他?


 师父:那个他不能这样子解释,这里的他是指不是自己,是各种因缘带起来的,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的意思,不是自我相对,我还有一个他的意思,不是这样子讲,这个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他”,简单的讲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他,就是指这些因缘,里面的亲因缘就唯识来讲是阿赖耶的种子,他就是包括四缘,从 舍论以来都是这样子讲的,不能说长短分别,或是相对的,不是这个意思。
 师父:那个他不能这样子解释,这里的他是指不是自己,是各种因缘带起来的,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的意思,不是自我相对,我还有一个他的意思,不是这样子讲,这个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他”,简单的讲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他,就是指这些因缘,里面的亲因缘就唯识来讲是阿赖耶的种子,他就是包括四缘,从 《俱 舍论 以来都是这样子讲的,不能说长短分别,或是相对的,不是这个意思。


 刚刚有说过,ABC,C是遍计,B是依他,遍计所执这个是相无自性,依他起虽然这个是自相安立,但是自相安立的生起还是无自性,所以刚刚师父不是讲说这一支笔,它有没有,有,但它怎么来的,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缘起各种因缘带它,和合产生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叫做生无自性,但是当我们错误的执着它的时候,产生一个妄相,就像师父这样眼睛遮起来三支笔,那三支笔是一种妄相,这种妄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相无自性,但是这一支笔是自相安立,有实质的,但是这个实质是指说,因为它在世俗的缘起共知上,它是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它叫做自相安立,但是它生起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佛教是讲这个笔是有的,它不是断灭,它是有的,但是他是说这个有的生起,是缘起而有,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说它是怎么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当它有的时候,自己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妄相,这个妄相一般叫做我法二执,就是这种执着。
 刚刚有说过,ABC,C是遍计,B是依他,遍计所执这个是相无自性,依他起虽然这个是自相安立,但是自相安立的生起还是无自性,所以刚刚师父不是讲说这一支笔,它有没有,有,但它怎么来的,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缘起各种因缘带它,和合产生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叫做生无自性,但是当我们错误的执着它的时候,产生一个妄相,就像师父这样眼睛遮起来三支笔,那三支笔是一种妄相,这种妄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相无自性,但是这一支笔是自相安立,有实质的,但是这个实质是指说,因为它在世俗的缘起共知上,它是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它叫做自相安立,但是它生起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佛教是讲这个笔是有的,它不是断灭,它是有的,但是他是说这个有的生起,是缘起而有,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说它是怎么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当它有的时候,自己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妄相,这个妄相一般叫做我法二执,就是这种执着。
行 736: 行 779:
 问:开悟是什么东西?
 问:开悟是什么东西?


 师父:就印度佛教真正定义开悟,至少初果,断了身见,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至少我执断掉,这样才能叫开悟,就是佛教的圣人,大乘入初地,小乘初果,至少身见我执见,绝对断掉,这样才能叫圣人,这是最基本的定义,至于什么是身见我执见,师父在 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很细,有空你可以去看看,所以你们对圣人不要乱定义,上礼拜好像才讲而已。
 师父:就印度佛教真正定义开悟,至少初果,断了身见,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至少我执断掉,这样才能叫开悟,就是佛教的圣人,大乘入初地,小乘初果,至少身见我执见,绝对断掉,这样才能叫圣人,这是最基本的定义,至于什么是身见我执见,师父在 《俱 舍论 里面讲得很清楚,很细,有空你可以去看看,所以你们对圣人不要乱定义,上礼拜好像才讲而已。


 (六)了不了意
 (六)了不了意
行 822: 行 865: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谈得这些无外乎,以前 舍论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师父说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了义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谈得这些无外乎,以前 《俱 舍论 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师父说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了义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所以第一个,谈的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他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所以第一个,谈的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他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师父以前在讲 舍论的时候,第一个讲说,我们修行,第一步要很严苛的去检讨检视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己,第二个你所学的法门,你现在生病了,你要治病,你是不是要很清楚明白你到底什么病,你现在要看医生了,你是不是要确认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医生,是不是专科,到底懂不懂,是啊,是不是这样子,这就是了解这些的用意,不然一般外面很多修行人,或是学佛的是打模糊仗的,什么是打模糊仗?两件事一个是对自己不了解,第二个对自己现在修的东西不了解,人家说很好很好他就去了,人家说诵这部经多好功德多大,能够超越多少劫,我就来诵,过一阵子人家说那个什么多好,你又换了,太多了,现在你既然来学了,师父就有责任告诉你这些东西。
 师父以前在讲 《俱 舍论 的时候,第一个讲说,我们修行,第一步要很严苛的去检讨检视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己,第二个你所学的法门,你现在生病了,你要治病,你是不是要很清楚明白你到底什么病,你现在要看医生了,你是不是要确认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医生,是不是专科,到底懂不懂,是啊,是不是这样子,这就是了解这些的用意,不然一般外面很多修行人,或是学佛的是打模糊仗的,什么是打模糊仗?两件事一个是对自己不了解,第二个对自己现在修的东西不了解,人家说很好很好他就去了,人家说诵这部经多好功德多大,能够超越多少劫,我就来诵,过一阵子人家说那个什么多好,你又换了,太多了,现在你既然来学了,师父就有责任告诉你这些东西。


 目录
 目录
行 880: 行 923: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 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 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 《俱 舍论 》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 《俱 舍论 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五 分别瑜伽品
 五 分别瑜伽品
行 908: 行 951: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 舍论里面师父说过一句话,定的定义叫做什么?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讲得很好,心一境性,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所缘上面。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 《俱 舍论 里面师父说过一句话,定的定义叫做什么?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讲得很好,心一境性,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所缘上面。


1、所缘境事
1、所缘境事
行 972: 行 1,015: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 舍论里面有讲,从一个小拇指观脚掌,你不要观一个小拇指,然后开始观脚掌的时候出现一个腿,就不对了,总之你观什么必须要出现什么,乱来的那个就是错误的,就是妄想。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 《俱 舍论 里面有讲,从一个小拇指观脚掌,你不要观一个小拇指,然后开始观脚掌的时候出现一个腿,就不对了,总之你观什么必须要出现什么,乱来的那个就是错误的,就是妄想。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行 1,032: 行 1,075: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 舍论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 《俱 舍论 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退一步来说,这些都是禅观,但是我们退一步来说,这些你在平时的闻思上可以去了解,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你要知道他真正更精确的用功方法,是在禅修的时候。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退一步来说,这些都是禅观,但是我们退一步来说,这些你在平时的闻思上可以去了解,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你要知道他真正更精确的用功方法,是在禅修的时候。


 然后多散众生叫做数息观,多贪众生就是贪欲很重的,不管你对什么贪欲,物质也好,感情事物也好,尤其是对治欲界的淫贪,这上次在 舍论讲得很清楚,这个叫作嗔怒,如果你容易暴怒的,脾气很差的,你当然可以修慈悲观,平时就可以熏修了,再来就是多痴众生因缘观,观因缘的缘起,数息,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数息,对治多散,但是要记住一点,他这个叫做别对治,有没有总对治,有,你修任何一种只要是禅观,都可以对治这些,只要是禅观多少都可以对治这些,只是说他有偏重的对治,有总别的对治。
 然后多散众生叫做数息观,多贪众生就是贪欲很重的,不管你对什么贪欲,物质也好,感情事物也好,尤其是对治欲界的淫贪,这上次在 《俱 舍论 讲得很清楚,这个叫作嗔怒,如果你容易暴怒的,脾气很差的,你当然可以修慈悲观,平时就可以熏修了,再来就是多痴众生因缘观,观因缘的缘起,数息,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数息,对治多散,但是要记住一点,他这个叫做别对治,有没有总对治,有,你修任何一种只要是禅观,都可以对治这些,只要是禅观多少都可以对治这些,只是说他有偏重的对治,有总别的对治。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行 1,136: 行 1,179:
 出世间:四谛、真如
 出世间:四谛、真如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还有离,离开下界的苦粗障,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他,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以后慢慢再讲,寻伺老实说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如果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慢慢讲,我在 舍论里面有讲,三禅的特性叫做一心离喜妙乐,所以你必须要舍离二禅的喜,因为你说喜很好,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你当然有殊胜内心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他你没办法往上,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你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还有离,离开下界的苦粗障,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他,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以后慢慢再讲,寻伺老实说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如果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慢慢讲,我在 《俱 舍论 里面有讲,三禅的特性叫做一心离喜妙乐,所以你必须要舍离二禅的喜,因为你说喜很好,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你当然有殊胜内心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他你没办法往上,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你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师父:每一禅有每一禅的禅支,我以后慢慢再讲,你要是急的话你可以回师父的 舍论里面,师父在 舍论里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尤其是四禅讲得很清楚,每一个禅有他的禅支还有分别的特性,你可不可以检视你有没有到达未到地定,可以,未到地定一定有内心很强的轻安乐,你只要有那种轻安乐你就差不多,可以想说你几乎到达未到地定了,但是那种轻安乐,不是你在修的平时会生起的一点点,那一点点都不算,你说我怎么知道,你真的察觉了你就知道了,那个东西生起来你一定知道的,就好像说你肚子饿了,我东西给你吃,你吃饱了知道吗,你一定知道你饿了,你一定知道你吃饱了,因为这是生理的正常作用,我们禅定的身心作用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要判断,为什么你可以知道这些呢,因为都是听经闻法对经教的了解而来的。
 师父:每一禅有每一禅的禅支,我以后慢慢再讲,你要是急的话你可以回师父的 《俱 舍论 里面,师父在 《俱 舍论 里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尤其是四禅讲得很清楚,每一个禅有他的禅支还有分别的特性,你可不可以检视你有没有到达未到地定,可以,未到地定一定有内心很强的轻安乐,你只要有那种轻安乐你就差不多,可以想说你几乎到达未到地定了,但是那种轻安乐,不是你在修的平时会生起的一点点,那一点点都不算,你说我怎么知道,你真的察觉了你就知道了,那个东西生起来你一定知道的,就好像说你肚子饿了,我东西给你吃,你吃饱了知道吗,你一定知道你饿了,你一定知道你吃饱了,因为这是生理的正常作用,我们禅定的身心作用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要判断,为什么你可以知道这些呢,因为都是听经闻法对经教的了解而来的。


 所以这些禅修禅观的一些知识,都是佛陀教下来然后这些佛弟子学过来,然后把这个经验一代一代传下来,由这些你就可以去判断说,你到底有没有到达那种境界,而不是随口乱讲的,或是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开悟了得涅槃了,增上慢,很多是这一种的。
 所以这些禅修禅观的一些知识,都是佛陀教下来然后这些佛弟子学过来,然后把这个经验一代一代传下来,由这些你就可以去判断说,你到底有没有到达那种境界,而不是随口乱讲的,或是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开悟了得涅槃了,增上慢,很多是这一种的。
行 1,176: 行 1,219: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师父讲过好几次不要说没有印象,尤其是听过 舍论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天才,没关系,我们不是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有两个观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的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修定可以修到三界,心的境界,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忽然有人问师父说,师父讲的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还是禅定,基本上师父在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但是也有这种三界的众生,在 舍论的分别世间品里面,就讲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现在在讲色无色界,是在讲色无色界的定,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到地定。下面都是散心所以不能称定,到未到地基本上他是在欲界但是,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它摄属初禅。往上这些全部都叫什么,全部都叫定,所以定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心一境性,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三摩地,翻成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三摩地,那就是定,你们不要以为还有什么另外的东西,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色界的定有四个基本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色界的四个一般来讲可以称做禅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只有色界的这四个禅可以叫做禅定,你不要说无色界禅定,不对,无色界这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师父讲过好几次不要说没有印象,尤其是听过 《俱 舍论 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天才,没关系,我们不是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有两个观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的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修定可以修到三界,心的境界,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忽然有人问师父说,师父讲的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还是禅定,基本上师父在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但是也有这种三界的众生,在 《俱 舍论 的分别世间品里面,就讲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现在在讲色无色界,是在讲色无色界的定,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到地定。下面都是散心所以不能称定,到未到地基本上他是在欲界但是,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它摄属初禅。往上这些全部都叫什么,全部都叫定,所以定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心一境性,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三摩地,翻成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三摩地,那就是定,你们不要以为还有什么另外的东西,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色界的定有四个基本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色界的四个一般来讲可以称做禅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只有色界的这四个禅可以叫做禅定,你不要说无色界禅定,不对,无色界这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行 1,334: 行 1,377: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 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 《俱 舍论 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