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
行 1: | 行 1: |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
解深密经 -5 | |||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 | 我们继续来谈唯识学,上次谈到第三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在谈三性,三性就是在谈一切的现象,唯识学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三性来谈。但是唯识学在谈一切现象的时候,不在谈天文地理,这座山那棵树这些,它在谈身心生命的现象,在谈我们认识的过程是怎么样,身心生命的现象怎么样现起,现起之后在我们见闻觉知的过程上产生什么问题,其实唯识学谈的一切法相现象,是在指这些东西。这一切的法相身心生命的流转和还灭,都可以用三性来谈,所以它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遍计所执相,二依他起相,三圆成实相'''。】 | ||
行 76: | 行 76: | ||
比如说我们喷香水,你如果一个礼拜喷一次,你这个衣服不可能会熏习的,你喷一次一个礼拜后这个味道都跑掉了,你如果三餐前都喷,那衣服一个礼拜后味道就很重了,你一个礼拜后一个月不喷衣服还是有味道。所以唯识讲熏习,熏习第一个就是说次数要频繁,第二个时间要长,所以你不要想说我短时间内就要达到什么程度,很难的,如果你过去熏习不够,你不要想说你短期间内可能要怎么样。既然熏习的话,它叫你说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现在牵扯到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佛教很根本的原理,师父要强调的原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怎么样熏习才会强?刚才师父已经讲过两个,但是现在要讲一个更重要的重点,如果说你次数很频繁而且时间也很长,还要很用心,你不用心的话熏习再久力道也不够的。 | 比如说我们喷香水,你如果一个礼拜喷一次,你这个衣服不可能会熏习的,你喷一次一个礼拜后这个味道都跑掉了,你如果三餐前都喷,那衣服一个礼拜后味道就很重了,你一个礼拜后一个月不喷衣服还是有味道。所以唯识讲熏习,熏习第一个就是说次数要频繁,第二个时间要长,所以你不要想说我短时间内就要达到什么程度,很难的,如果你过去熏习不够,你不要想说你短期间内可能要怎么样。既然熏习的话,它叫你说如理作意无倒思惟,现在牵扯到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佛教很根本的原理,师父要强调的原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怎么样熏习才会强?刚才师父已经讲过两个,但是现在要讲一个更重要的重点,如果说你次数很频繁而且时间也很长,还要很用心,你不用心的话熏习再久力道也不够的。 | ||
比如说我去师父那边听经很久了,你才去两个月为什么你比我懂?很简单人家来两个月是专心集中,你来两年是每天打妄想,偶尔听听然后心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你每个星期五星期天都来,你也来三四年了,但是你每次来心不在焉。有一个人他是只来一年,他也跟你一样星期五和星期天来,但是为什么他懂得比你多?他用心在听。所以讲熏习用不用脑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们还记得师父讲说阿毘达磨 | 比如说我去师父那边听经很久了,你才去两个月为什么你比我懂?很简单人家来两个月是专心集中,你来两年是每天打妄想,偶尔听听然后心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你每个星期五星期天都来,你也来三四年了,但是你每次来心不在焉。有一个人他是只来一年,他也跟你一样星期五和星期天来,但是为什么他懂得比你多?他用心在听。所以讲熏习用不用脑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你们还记得师父讲说阿毘达磨 《俱 舍论 》 里面,包括唯识里面,它讲业力的形成,必定怎么样?业必定是有善有恶的,无记的不造业,但是有善有恶就表示你必须要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表示你有在思考,起心动念所造成的善或是恶,才能造成有力的力量去形成他的业力。 | ||
所以就唯识的熏习也一样,你用不用心牵扯到你熏的种子强不强,你不用心我不能说没有种子,但是毕竟种子羸弱,你用心种子就强。所以为什么这边说【'''如此真如,诸菩萨要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所以他第一个告诉你要勇猛精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就是要集中。如理作意跟无倒思维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如理作意告诉你要用心要集中,无倒思惟告诉你,心无颠倒认识的要对。你如果认识的不对,或是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变成你有熏习,熏习强,但是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叫做无倒思维。就是说第一个你要长时间,第二个你要频繁的,第三个你思维要专心集中,再来理解的东西要正确,这个就是【'''乃能通达'''】。 | 所以就唯识的熏习也一样,你用不用心牵扯到你熏的种子强不强,你不用心我不能说没有种子,但是毕竟种子羸弱,你用心种子就强。所以为什么这边说【'''如此真如,诸菩萨要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所以他第一个告诉你要勇猛精进,第二个要如理作意,就是要集中。如理作意跟无倒思维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如理作意告诉你要用心要集中,无倒思惟告诉你,心无颠倒认识的要对。你如果认识的不对,或是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变成你有熏习,熏习强,但是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叫做无倒思维。就是说第一个你要长时间,第二个你要频繁的,第三个你思维要专心集中,再来理解的东西要正确,这个就是【'''乃能通达'''】。 | ||
行 110: | 行 110: | ||
问:这个 | 问:这个 大 圆圈是阿赖耶,大圆圈为什么不包括B? | ||
师父:因为B是众缘所成的,每一个众生都贡献了一分,因为师父画的这个阿赖耶是个人的阿赖耶,如果把B画下去的话,你会以为连这个都是个人阿赖耶显现的,这样子问题会比较大一点。 | 师父:因为B是众缘所成的,每一个众生都贡献了一分,因为师父画的这个阿赖耶是个人的阿赖耶,如果把B画下去的话,你会以为连这个都是个人阿赖耶显现的,这样子问题会比较大一点。 | ||
或一小部分 | (问: 或一小部分 ?) 你要怎么画,你只要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就可以了,比如我买这栋房子一百万你捐了25分,你是要告诉师父说你是有捐还是没有捐 ? 这个有没有你贡献的一分 ? 我不能说没有,但是我一百万你捐了25分我怎么跟你说有 ? 这样你知道师父的意思吗 ? 你当然可以把它 (B) 包括在里面 。 但是你 (把B) 包括在里面会让人家觉得,是不是连这个 (B) 都是我所现的 ? 所以我说唯识不很注重这个东西(B),唯识很注重这一个东西(A、C) 。 所以师父说唯识承认有一个B的独立境 ? 这个独立境跟你有没有关系,有,但是几乎是微之又微,不能说没有但是微之又微,是所有众生所贡献出来的一分,众业所成的,你有一份在里面。 | ||
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如果混在一起 | 问:是不是 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阿赖耶识,如果混在一起 的话 ,那 ? | ||
师父 :每 一个 人 有 每 个人 的阿赖耶识 , 如果混 在一 起那问题 就 大 了, 那你做的业跟我造的业混 在一起 。每个人有各人 的阿赖耶 识 , 或许在某一些经或 是 谈什么有可 能 会有模糊 ,但是 我告诉你正宗的 , 从弥勒到 无 著后来到《成 唯识 论》讲 的, 都 是 每个人有每个人 的阿赖耶 识 , 这 一定要 弄 清 楚 的。 | |||
一切法相:三性 | |||
加图 | |||
刚刚三性已经解说过了,现在用这个图师父再解说一下,基本上唯识在讲缘起的时候,缘起就是依他起性,他的依他,这个“他”是什么意思?是阿赖耶没错,但是你不能一下子讲阿赖耶,这个'''他'''是指因缘。但是因缘里面有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唯识的亲因缘是指阿赖耶,阿赖耶是主要的因,所以唯识的缘起是在讲阿赖耶缘起,但是缘起现出来的有流转面跟还灭面。流转面在讲苦集,此有故彼有,然后无明缘行,纯大苦聚。所以在凡夫位现起的依他是在讲苦集,凡夫位的依他起一定是遍计所执相。从还灭面来讲,在依他起相上把遍计所执除去了,之后就成为灭道。所以在这个还灭相上面的,他的依他起是在无执上面所谈的,是在除去A对C的执着,之后成为的清净相就叫做圆成实,这样子来谈三性应该就明白了。所以唯识中观谈来谈去离不开《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四谛绝对离不开的,开缘起四谛就不叫佛教了。 | |||
'''4 喻''' | |||
'''1) 眼 翳喻''' | |||
''' 眼 翳病:看 到种 种影 像''' | |||
''' 依他起相 : 眼翳过患, 故 种种 影相生''' | |||
'''遍计 所执 : 眼翳过患 人 执种种 为真 实''' | |||
''' 圆成实 相: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 |||
就是说 | 《解深密经》后来用两个主要的比喻。在经教上,佛陀用很多比喻,这些比喻无外乎 就是 要让我们了解,但是比喻你只能取其相似,你不要在比喻上面又在那边争执。所以经教上曾经讲过,比如他 说 你 的 脸如满月 ,你的 脸如满月是告诉你, 一 般是好的 , 从古代传统来讲说你的脸如 满 月是好的。经教上说 , 当我说你的脸如满月是要取什么?你 要 取他告诉你是有福报的样子 , 你不要 在 (那 里 争论 说 )我的脸怎么会跟月亮一样 ? 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 , 佛教讲比喻 有 时候讲隐喻 , 这时候你要知道说他取的到底 是 什么。比如我骂 一 个人说,你怎么像猪一样,当我们讲一个人像猪一般是指骂人的,你不要讲说猪很 可 爱没关系。我们 的 认知 , 当然猪也可能不笨,但是中国传统认为猪很笨 , 所以他说你怎么像猪 的 时候是指你脑筋笨 , 叫做脑子不好使 ,这是 比喻 , 他取的只是猪的那个笨 , 你不要说你不要污辱猪!那意义 就 不见 了 。所以讲比喻 的 时候,你要知道它重点在谈什么,你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 ,一 挑的话那比喻 的 意义就没有 了。 | ||
还有佛教常会用比喻跟隐喻,你们知道比喻跟隐喻 的 不同点吗?佛教有时候会用比喻,有 时候 会用隐喻,有没有听过比喻跟隐喻?隐喻跟比喻有什么不一样?明的,暗的,是用一种东西来形容其他另一个东西。现在师父用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这是比喻还是隐喻?我们把风比喻成人,但 是 我没有说风像人一样敲着我的门 , 我直接说风轻轻地敲着我的门。但是这时候你不要说是不是 有 鬼?不是,我现在把风隐藏的把它比喻人一样,风不会敲门,人和动物会敲门,尤其是人,但是我 没有 说风像人一样来敲我的门,那这样文学性就掉漆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掉漆吗 ? 现在台湾很流行,逊色了就叫掉漆了,也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隐喻。比如说你今天说我很厉害,我做一个动作给你看,结果你跌倒了,我说你掉漆了,这也是一种隐喻,本来漆不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是他现在把它用在人身上,表示你逊色了,褪色了,你根本没有那么强。 | |||
佛教里面常常会用这样子 的, 有时候隐喻有时候比喻,现在《解深密经》里面用 了 两个比喻,这个不是隐喻它是用比喻 的 。但是它没有说像 , 它就 是 直接用,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 , 有没有眼翳病看到种种影像?师父很 清楚 ,本来一个像而已师父看起来是三四个像,我看到红绿灯是 好 几个 ,但是 人家红绿灯只有一个而已 ,这 个叫做眼翳 。 | |||
'''1) 眼翳喻 :眼翳病 , 看到種種影像''' | |||
'''依他起相:眼翳過患 , 故種種影相生''' | |||
我的眼睛有病 , 眼翳 的 过患 ,所 有种种影像依他起 , 依他起 就是 讲说你这个眼睛有病 , 在造成认知 的 时候会 有错误的 影像 。 | |||
'''遍计所执 : 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 | |||
所以当师父看到红绿灯,我告诉你说有五个灯,你说只有一个,你说一个,我说五个,因为我的眼睛有病,所以我看到的东西是五个,但是这个五个是我自己的错误有病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是这个样子,但是我看到五个我还认为说绝对是五个,我们一般都是这样子。就是认为我有一个我在里面,我认为这个东西是这样就绝对是这样,就是一种执着,这样子的一个眼翳过患人执种种为真实,执他看到种种错误的扭曲的东西是真实的,这个就叫做遍计所执。 | |||
'''圆 成 实相:像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使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 | |||
现在你把眼睛治好了,你看到东西本来这样它就是这样,你不会再有这种乱相出现了,没有乱相出现,你就不会执着那些错误的观念,这个就叫做圆成实。所以眼翳过患所执着的种种那些错误境界,叫做遍计所执,整个这样认知的一个过程,在有病的状况,就叫做杂染的依他起。圆成实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东西,清净的这个就是清净的 依他起 ,就是圆成实。所以我说依他起通两边,杂染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 清净 的依他起就是圆成实。 | |||
圆成实就是直接指向B,但是对B不会再起执着,看到它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对它不会给任何 执 着,不会再产生出一个这个东西出来,就是没有C。C是一 种 错误 的执 着,当然在《成唯识论》里面讲得更复杂,那以后我们再讲 , 《成唯识论》是说在圆成 实 的时候,你还是没办法认识到这个东西,但是那以后再讲。 | |||
刚刚用眼睛比喻,现在用染色的水晶比喻,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颜色,水晶本来应该是透明的,但是水晶在依他起是清净水晶,遍计所执是杂染依他起,就是水晶被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 凡夫位所有看到都是C,而且是一种错误的执着。在入见道的时候,是把根本的身见那个错误的一下子去掉,但是在长期要成佛的过程当中,还要一点一滴的让他更圆满。有些东西可以顿断,有些东西必须要渐渐修集。但是我说在入见道位或菩萨初地的时候,这种顿断也不是说,你都不修集然后今天忽然间顿断,也是前面去累积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叫做量变变成质变,就顿断。这个其实师父在《俱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怎么断,这个其实跟《俱舍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在般若道的时候,前面这些资粮要慢慢的修集,修集到一定程度之后,止观相应你可以顿断,根本的我执见不见了,但是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必须要去修集,这些必须要慢慢去累积。 | ||
就是说顿断的时候,你已经可以认识到B的真实一分了,还不圆满,必须要长期再修集。所以记得上次师父在《唯识学概要》里面说转识成智吗?转八识成为四智。圆成实还有平等性智,不是一下子可以全部清净的,圆成实的话入初地菩萨就一分了,到成佛圆满的话就最清净了,智就变成大圆镜智。(问:从入初地断见惑那一刻开始到成佛,这段过程是圆成实性?)一分一分渐渐让它圆满,最终成就了就是最圆满的圆成实,但是入菩萨初地已经有一分的圆成实了。 | |||
问:刚才讲三性的时候是先讲遍计所执……这个三性有没有顺序问题? | |||
师父:它刚刚是从遍计所执先解释的,如果为了便于了解的话,实际上我们先把依他起是什么,解说清楚会比较好一点。但它为什么会从遍计所执先讲?它是从缘起的杂染跟还灭,苦集灭道这样子来谈的。 | |||
圆成实相两种,一种是说它本来如此,一切法的平等性,但问题是它本来如此也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我们真正开始有圆成实相,是从入初地才开有。 | |||
问:苦集灭道后面那个灭道就是圆成实,我们前面学修戒定慧八正道,那个是不是已经开始进入初地? | |||
师父:还没,那个是随顺胜义,或是你可以讲随顺圆成实,但是还没真正证悟到圆成实一分,入初地才证圆成实一分,前面所学的都顺于圆成实。虽然说我们所学的闻思修还没真正开悟,还没真正断烦恼,但是闻思修佛教叫做随顺无倒,就是随顺胜义,就是往正确的方向随顺而去的,这些都有对治错误对治烦恼的作用。 刚刚用眼睛比喻,现在用染色的水晶比喻 。 | |||
'''2) 染色水晶喻: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色''' | |||
'''依他起相:清净水晶''' | |||
'''遍计所执:杂染依他起相:染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能执:见水晶为种种色 , 并执为真实''' | |||
'''圆成实相: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无自性;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 | |||
染色水晶成种种不同颜色,水晶本来应该是透明的,但是水晶在依他起是清净水晶,遍计所执是杂染依他起,就是水晶被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 能执就是见水晶为种种色并执为真实 。 水晶本身是依他起的,但是在凡夫位就是水晶被染成种种颜色,但是那不是水晶的本性,但是在杂染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样子 。 圆成实相就是水晶上的各种颜色,非水晶之真实色,就是没有自性的 。 就是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非真实性 。 | |||
就是说水晶上面的种种颜色不是真实的,是没有实质自性的,我们要修行就是把水晶上面的种种杂染颜色去除,还水晶一个本来面目,就是见到水晶的真实相,这个就是圆成实 。 见到事物的本然性就是圆成实,但是在凡夫位,水晶绝对是被染成各种颜色的,在凡夫位水晶绝对不是清净的。 | |||
问:我怎么知道我入初地? | 问:我怎么知道我入初地? | ||
师父: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这里有一个蹊跷地方,你要入初地不是你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 | 师父: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这里有一个蹊跷地方,你要入初地不是你这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修一修就入初地,而是经过无量劫,或是无量时间的熏修 。 因为你有闻思修的过程,就好像说打坐,你经过不断知识上的增长,再打坐配合,所以你知道你到了轻安的时候是怎么样,你自然而然慢慢会知道 。 但是自然而然不是说你不学自己知道,而是经过你前面这样不断地熏闻,所以到最后你就会知道 。 所以《阿含经》告诉你的就是,比如说你肚子饿了你知不知道 ? 不用人家告诉你肚子饿了,你吃饱了,也不用人家告诉你吃饱了,这些基于前面不断地熏修不断地熏闻,闻思修这样的过程 。 如果没有闻思修这样的过程,有些人会产生增上慢 。 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叫大妄语,一种叫增上慢,没有开悟以为自己开悟了,如果纯粹是骗人那个叫大妄语,但是有些人是没有开悟自己以为开悟了 。 可能你打坐只是有点相似的境界,有点轻安,我的人不见了,万物皆寂,然后就告诉人家我好像开悟了,那差得远了 。 为什么他会这样以为?因为他对经教不熟,但是如果你经教很熟,然后又透过不断地去熏修,到时候真正证悟了你就会知道 。 当然你现在有疑惑,你现在离那个很远你当然会有疑惑,师父也有疑惑。 | ||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有讲,一个解脱的人他一定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身,定身,慧身 |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有讲,一个解脱的人他一定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身,定身,慧身 。 一个不持戒的,绝对不会开悟的,不持戒乱七八糟来的,绝对不可能他是开悟的 。「 酒肉穿肠过 、 佛祖心中坐 」 那一种,那绝对不是开悟的,开悟的人因为他烦恼断了根本的,所以他对于戒,我不是说很微细的那一种,对于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不会很有意,或是很杂染的想要去做 。 定,至少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不要跟我说你开悟了,这个就是从经教上学来的 。 你没有未到地定,你打坐没有到身心发起的真实轻安,你不可能开悟的 。 慧,你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怎么样叫做没有修所成慧不可能开悟 ? 师父上次在 《 成佛之道 》 最后面讲的,以无我无常为观的所缘,然后又修止又修观,止观相应,你没有这样子做过,你不要想说有一天起来你会开悟。 | ||
开悟不是偶尔开悟的,一定是用心不断地听闻,然后由闻所 成 、思所成、修所成,就是止观相应。这样子不断的操作,然后好几辈子了累积来才有可能开悟。所以我说到时候你会知道,因为你经过这样子不断不断地,到最后你就会知道。 | |||
比如说,你寻宝,你到最后有没有找到真正你要的宝藏,如果你之前都没有做功课,你可能找到的是错误的东西,你都以为那是你找到的宝藏。但是你如果之前做过很多功课,研究过我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什么朝代的,然后它在哪里,你有丰富的知识之后,到时候你找到这个东西,你才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我要的。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要听经闻法,至少你可以判断你现在的程度到底是不是这样子。没有听经闻法的人忽然会告诉你说,我开悟了,你连打坐都没有打坐,你连未到地定都没有,你连慧学的观念,佛教讲的无常是什么你都不懂,你不可能开悟的。以后这个师父会依唯识再多讲一点,但是大体上就是师父现在讲的这个样子。 | |||
这个地方有 一 点逻辑,你稍微思考一下,但是这个就是告诉你怎么转染成净 。 | |||
'''转 染 成净''' | |||
'''于 诸 法依他起相上。 如实了知 遍计所执 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 无 相 之 法。''' | |||
''' 若诸菩萨 如实了知 依他起相。 即能 如实了知 一切 杂染相法。''' | |||
''' 若 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 相。即能 如实了知一切 清净相法。''' | |||
'''若诸菩萨能 于依他起相上 。 如实了知无相之法 。即能断灭杂染 相法 。''' | |||
''' 若能 断灭 杂染相法 。 即能 证 得 清净 相法。''' | |||
诸菩萨如实了解圆成实,即能了解一切法清净法 | |||
【'''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什么是无相之法?没有实性,在依他起相上,了知遍计所执相,知道说这个是我们遍计所执着的,产生出来的妄执,你就可以了解无相之法,这个就是无相之法,这个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是没有真实相貌的,这个叫做无相之法。这是第一步,要我们认知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东西,是我们自己执着所产生出来的。 | |||
第二步,【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 |||
重点在于先了解流转,依他起相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即能了解杂染法。 | |||
依他起相,本来是中性的,但是记得:依他起相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是惑业苦的流转,所以你了解依他起相即能了解杂染法,因为在凡夫位的依他起是杂染的。 | |||
第三步、【 诸菩萨如实了解圆成实,即能了解一切法清净法 。】 | |||
圆成实就是清净法 。 | |||
【 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 。】 | |||
杂染的依他起是遍计所执,虚幻的,这个是无相的,你就不需要产生执着,因为这是执着相产生出来的,你如果能这样认知的话,你就不要去执着他,你就可以慢慢的断灭杂染相法,断灭这个C。 | |||
这个例子不错,你看3D一个钻石出现,如果你不知道这是3D电影,你以为真的有一个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但是现在是告诉你,这个钻石其实是借由3D的过程产生的,所以它是无相之法,但是唯识要讲得更复杂就是说,不但这个钻石产生,而且这个钻石一产生,我们会有遍计执着在里面,所以不是单纯的钻石产生,而是我们错误的认知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是遍计所执,但是遍计所执是我们内心变现出来的,所以那个是无相之法,所以如果你能够了知无相之法,你就能断杂染,因为无相之法是你的杂染遍计所执产生的,你能知道那个无相是不真实的,慢慢熏修你就能断灭杂染法,因为依他起相的遍计执是杂染的。 | 这个例子不错,你看3D一个钻石出现,如果你不知道这是3D电影,你以为真的有一个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但是现在是告诉你,这个钻石其实是借由3D的过程产生的,所以它是无相之法,但是唯识要讲得更复杂就是说,不但这个钻石产生,而且这个钻石一产生,我们会有遍计执着在里面,所以不是单纯的钻石产生,而是我们错误的认知钻石,然后对它产生执着是遍计所执,但是遍计所执是我们内心变现出来的,所以那个是无相之法,所以如果你能够了知无相之法,你就能断杂染,因为无相之法是你的杂染遍计所执产生的,你能知道那个无相是不真实的,慢慢熏修你就能断灭杂染法,因为依他起相的遍计执是杂染的。 | ||
这里的菩萨是指发心在修行的时候,普遍的告诉你说我们应该怎么修,应该怎么做,然后你能做到那样就能怎么样,若诸菩萨,“若”,if(假如),这个是共相,重点在了解无相之法,无相之法是一切法的共相。这个东西不管它是圆是扁是什么,是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这个是诸法共相,所以这个还是在讲悟般若,但是这个是第一步,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 这里的菩萨是指发心在修行的时候,普遍的告诉你说我们应该怎么修,应该怎么做,然后你能做到那样就能怎么样,若诸菩萨,“若”,if(假如),这个是共相,重点在了解无相之法,无相之法是一切法的共相。这个东西不管它是圆是扁是什么,是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这个是诸法共相,所以这个还是在讲悟般若,但是这个是第一步, 【 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 清净相法。】 | ||
所以他的过程就是告诉你,第一步,你先要了解我们这样惑业苦的流转,这个东西是假的,是我们的遍计所执,能执的心所变现出来的。然后我们自己再执着它,在凡夫位这个东西绝对是一种执着杂染,我们要知道这个是没有真实的,所以不要再去执着它,你慢慢就会远离它把它除灭,如果除灭的话你就能到得到圆成 清净相法。 | |||
所以还记得是 「 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 」 ,我们内心现出一个相,我们内心再去执着那个相,现在告诉你这个不真实的,这个相是假的,是错误的,是我们这个心现出来的,我们的心再去杂染 。 现在告诉你说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的心也没什么好执着的 。 所以第一步是告诉你,外相是假,内心比较真,第二步告诉你 不仅 外相是假,其实内心也不真实,所以叫做能所双亡,就现出了清净之相。 | |||
他说三乘共一解脱床,都是依三性三无性而得解脱的,所以阿罗汉不可能没有这样,没有这样不能解脱的。后面会讲种性的问题,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当然一定阿罗汉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他怎么开悟解脱。 | 他说三乘共一解脱床,都是依三性三无性而得解脱的,所以阿罗汉不可能没有这样,没有这样不能解脱的。后面会讲种性的问题,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当然一定阿罗汉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他怎么开悟解脱。 | ||
行 226: | 行 269: | ||
7、三时教 | 7、三时教 | ||
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已经讲三性了,现在我们再来讲三无性,无自性相品也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内容在里面,刚刚讲的一切法相品就是讲三自性而已,现在讲的无自性相品基本上虽然讲三无性,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它要先谈般若经一切法空,还有什么叫做三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还有解深密的意趣到底在谈什么,为什么叫《解深密经》,它就是在《解深密经》的意趣里面谈的,告诉你为什么叫做《解深密经》,还有五事不具足者,你当然现在不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师父会讲,《解深密经》告诉你,唯识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讲的,唯识不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唯识是对比较中或中下根机的人讲的,你说为什么中下根机,这个叫做初级佛学课,以后上摄大乘论还要叫高级佛学课,我们这里讲的根机不是说你的头脑怎么样,上什么课而已,是你对诸法真实的悟性到底怎么样,是从修行上,你的悟性来讲的,所以从那个立场来讲,其实师父当然也是非常低根机的,所以就《解深密经》来讲它认为,般若经那一类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所以六祖慧能,从五祖开始,依金刚经印心,所以六祖慧能讲的没错,他说你的戒定慧是大乘的戒定慧,我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没错,般若经本来它本身就是告诉你说,《解深密经》告诉你,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这种高根机就师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找不出有几个真正高根机的,那是不是就不能学般若?不是,你可以学,你还是要把《阿含经》、 | 第四品,无自性相品在讲三无性,已经讲三性了,现在我们再来讲三无性,无自性相品也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内容在里面,刚刚讲的一切法相品就是讲三自性而已,现在讲的无自性相品基本上虽然讲三无性,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它要先谈般若经一切法空,还有什么叫做三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还有解深密的意趣到底在谈什么,为什么叫《解深密经》,它就是在《解深密经》的意趣里面谈的,告诉你为什么叫做《解深密经》,还有五事不具足者,你当然现在不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师父会讲,《解深密经》告诉你,唯识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讲的,唯识不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唯识是对比较中或中下根机的人讲的,你说为什么中下根机,这个叫做初级佛学课,以后上摄大乘论还要叫高级佛学课,我们这里讲的根机不是说你的头脑怎么样,上什么课而已,是你对诸法真实的悟性到底怎么样,是从修行上,你的悟性来讲的,所以从那个立场来讲,其实师父当然也是非常低根机的,所以就《解深密经》来讲它认为,般若经那一类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所以六祖慧能,从五祖开始,依金刚经印心,所以六祖慧能讲的没错,他说你的戒定慧是大乘的戒定慧,我的戒定慧是上上乘的戒定慧,没错,般若经本来它本身就是告诉你说,《解深密经》告诉你,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这种高根机就师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找不出有几个真正高根机的,那是不是就不能学般若?不是,你可以学,你还是要把《阿含经》、 《俱 舍论 》 ,包括这个东西看,你才不会跳空,不然你讲很多空变成在口头上谈空,很多人学禅宗没有落实到戒定慧怎么修,只是在口头上谈禅,叫做口头禅,但是现实落下来他什么都不做,我看过很多人动不动谈的又玄又妙:一切法无相故,所以无戒定慧故,心清净故,所以持戒不持戒,都是在谈哪些,无相戒法。但是落到现实上来他什么都不做,他嘴巴谈了一大堆实际上他什么都不做,师父讲过好几次,以前在福严,要读般若经的要先去询问过印顺导师,印顺导师要看你这个人是踏实不踏实,对般若经还是对佛教基本教理有没有懂,懂的话踏实的话你可以去读,读了事半功倍,你真正了解你会真正的下苦功去做,如果你只是在脑子上面那边空,妙,真空妙有,这样子的话他认为你的根机还没到不要去读,这个很容易落入断灭。所以《解深密经》才说为断灭的人,整天口口谈空的那些人,谈三性,三无性,这不是我讲这是里面讲,五事不具足的人没办法读般若经,所以讲唯识。 | ||
一乘与三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听过师父成佛之道里面有讲,什么叫一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但重点在哪里,一乘叫做一乘等究竟,,三乘叫做三乘有差别,一乘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三乘就是告诉你有些会成声闻,有些会成缘觉,有些可以佛,一乘就是告诉你唯有一乘道,就叫做佛道,不管你任何人或是修了声闻变成阿罗汉,或是怎么样都没关系,你到最后必定成佛,法华经的思想;三乘告诉你有些人成不了佛,有些人可能只能成阿罗汉,成独觉,有些人可以成佛,这以后我们会讲,你大概有这样的区分就好。 | 一乘与三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三乘,听过师父成佛之道里面有讲,什么叫一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但重点在哪里,一乘叫做一乘等究竟,,三乘叫做三乘有差别,一乘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三乘就是告诉你有些会成声闻,有些会成缘觉,有些可以佛,一乘就是告诉你唯有一乘道,就叫做佛道,不管你任何人或是修了声闻变成阿罗汉,或是怎么样都没关系,你到最后必定成佛,法华经的思想;三乘告诉你有些人成不了佛,有些人可能只能成阿罗汉,成独觉,有些人可以成佛,这以后我们会讲,你大概有这样的区分就好。 | ||
行 340: | 行 383: | ||
空的双重义,第一个,胜义自性空,这个胜义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境界,这里讲的诸圣,佛教对圣人有定义的,佛教对圣人不能乱称呼的,佛教对圣人的定义跟其他宗教不大一样,跟儒家也不大一样,儒家什么样叫做圣人?孔夫子是,但怎么定义,你举的是例子,我问你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你不能跟我说释迦牟尼佛是圣人,我问你怎么定义,儒家有没有很清楚地定义圣人,品德好是圣人,问题是什么叫品德好,君子是不是圣人,儒家里面对君子跟圣人定义有没有一样。。。孟子是亚圣不是圣人,尧舜汤禹周公都是圣人,所以争议就很大,亚圣只是说他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而已,但他还是圣人,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我不是说儒教,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是,他有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没有,但是他是圣人。我虽然是华人,我也背过论语,孟子,但老实说我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我真的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如果你们有专家,可以告诉师父,儒家怎么定义圣人,我相信你去问那些国学大师,他也很难跟你讲儒家怎么定义圣人。他有一些描述但是他没有很具体的说,这样就是(圣人),不是明确的。 | 空的双重义,第一个,胜义自性空,这个胜义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境界,这里讲的诸圣,佛教对圣人有定义的,佛教对圣人不能乱称呼的,佛教对圣人的定义跟其他宗教不大一样,跟儒家也不大一样,儒家什么样叫做圣人?孔夫子是,但怎么定义,你举的是例子,我问你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你不能跟我说释迦牟尼佛是圣人,我问你怎么定义,儒家有没有很清楚地定义圣人,品德好是圣人,问题是什么叫品德好,君子是不是圣人,儒家里面对君子跟圣人定义有没有一样。。。孟子是亚圣不是圣人,尧舜汤禹周公都是圣人,所以争议就很大,亚圣只是说他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而已,但他还是圣人,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我不是说儒教,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是,他有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没有,但是他是圣人。我虽然是华人,我也背过论语,孟子,但老实说我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我真的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如果你们有专家,可以告诉师父,儒家怎么定义圣人,我相信你去问那些国学大师,他也很难跟你讲儒家怎么定义圣人。他有一些描述但是他没有很具体的说,这样就是(圣人),不是明确的。 | ||
佛教怎么定义圣人?更具体的,断三结,佛教讲断三结才叫圣人,入圣位,断三结,入圣位,入圣位的第一位叫什么,须陀洹叫入流,入圣之流,或叫预流,已经预入圣流,断三结,哪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身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对这些名相一定要弄清楚,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绝对要弄清楚的,这个在 | 佛教怎么定义圣人?更具体的,断三结,佛教讲断三结才叫圣人,入圣位,断三结,入圣位,入圣位的第一位叫什么,须陀洹叫入流,入圣之流,或叫预流,已经预入圣流,断三结,哪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身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对这些名相一定要弄清楚,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绝对要弄清楚的,这个在 《俱 舍论 》 里面讲的明明白白非常清楚,断三结才能叫做圣人,怎么断, 《俱 舍论 》 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的,不会跟你打马虎眼的,佛教的好处就是他定义的清清楚楚,不能给你随便定义的,所以就佛教正统来讲,大乘在入初地,三乘所共或者是小乘入初果,断三结,入初地也断三结,入初果也断三结,身见就叫做我执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里面最重要就是这个身见,因为断了身见,你不会有戒禁取见,因为路清楚明白了,路清楚明白你就不会胡搞瞎搞,戒禁取见是胡搞瞎搞无意义的修行方法,叫做戒禁取见,你断了(身见),明白了知道路怎么走了,不可能再胡搞瞎搞,还有疑,疑主要是对三宝四谛的疑,当然你都已经证初果了,你还对三宝怀疑什么,你还对四谛怀疑什么,证初果是对四谛的彻底体悟。 | ||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 ||
行 444: | 行 487: | ||
问:是不是执着一个我,相对有一个他? | 问:是不是执着一个我,相对有一个他? | ||
师父:那个他不能这样子解释,这里的他是指不是自己,是各种因缘带起来的,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的意思,不是自我相对,我还有一个他的意思,不是这样子讲,这个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他”,简单的讲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他,就是指这些因缘,里面的亲因缘就唯识来讲是阿赖耶的种子,他就是包括四缘,从 | 师父:那个他不能这样子解释,这里的他是指不是自己,是各种因缘带起来的,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的意思,不是自我相对,我还有一个他的意思,不是这样子讲,这个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他”,简单的讲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他,就是指这些因缘,里面的亲因缘就唯识来讲是阿赖耶的种子,他就是包括四缘,从 《俱 舍论 》 以来都是这样子讲的,不能说长短分别,或是相对的,不是这个意思。 | ||
刚刚有说过,ABC,C是遍计,B是依他,遍计所执这个是相无自性,依他起虽然这个是自相安立,但是自相安立的生起还是无自性,所以刚刚师父不是讲说这一支笔,它有没有,有,但它怎么来的,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缘起各种因缘带它,和合产生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叫做生无自性,但是当我们错误的执着它的时候,产生一个妄相,就像师父这样眼睛遮起来三支笔,那三支笔是一种妄相,这种妄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相无自性,但是这一支笔是自相安立,有实质的,但是这个实质是指说,因为它在世俗的缘起共知上,它是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它叫做自相安立,但是它生起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佛教是讲这个笔是有的,它不是断灭,它是有的,但是他是说这个有的生起,是缘起而有,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说它是怎么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当它有的时候,自己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妄相,这个妄相一般叫做我法二执,就是这种执着。 | 刚刚有说过,ABC,C是遍计,B是依他,遍计所执这个是相无自性,依他起虽然这个是自相安立,但是自相安立的生起还是无自性,所以刚刚师父不是讲说这一支笔,它有没有,有,但它怎么来的,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缘起各种因缘带它,和合产生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叫做生无自性,但是当我们错误的执着它的时候,产生一个妄相,就像师父这样眼睛遮起来三支笔,那三支笔是一种妄相,这种妄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相无自性,但是这一支笔是自相安立,有实质的,但是这个实质是指说,因为它在世俗的缘起共知上,它是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它叫做自相安立,但是它生起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佛教是讲这个笔是有的,它不是断灭,它是有的,但是他是说这个有的生起,是缘起而有,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说它是怎么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当它有的时候,自己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妄相,这个妄相一般叫做我法二执,就是这种执着。 | ||
行 736: | 行 779: | ||
问:开悟是什么东西? | 问:开悟是什么东西? | ||
师父:就印度佛教真正定义开悟,至少初果,断了身见,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至少我执断掉,这样才能叫开悟,就是佛教的圣人,大乘入初地,小乘初果,至少身见我执见,绝对断掉,这样才能叫圣人,这是最基本的定义,至于什么是身见我执见,师父在 | 师父:就印度佛教真正定义开悟,至少初果,断了身见,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至少我执断掉,这样才能叫开悟,就是佛教的圣人,大乘入初地,小乘初果,至少身见我执见,绝对断掉,这样才能叫圣人,这是最基本的定义,至于什么是身见我执见,师父在 《俱 舍论 》 里面讲得很清楚,很细,有空你可以去看看,所以你们对圣人不要乱定义,上礼拜好像才讲而已。 | ||
(六)了不了意 | (六)了不了意 | ||
行 822: | 行 865: | ||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 ||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谈得这些无外乎,以前 |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谈得这些无外乎,以前 《俱 舍论 》 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师父说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了义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 ||
所以第一个,谈的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他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 所以第一个,谈的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他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 ||
师父以前在讲 | 师父以前在讲 《俱 舍论 》 的时候,第一个讲说,我们修行,第一步要很严苛的去检讨检视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己,第二个你所学的法门,你现在生病了,你要治病,你是不是要很清楚明白你到底什么病,你现在要看医生了,你是不是要确认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医生,是不是专科,到底懂不懂,是啊,是不是这样子,这就是了解这些的用意,不然一般外面很多修行人,或是学佛的是打模糊仗的,什么是打模糊仗?两件事一个是对自己不了解,第二个对自己现在修的东西不了解,人家说很好很好他就去了,人家说诵这部经多好功德多大,能够超越多少劫,我就来诵,过一阵子人家说那个什么多好,你又换了,太多了,现在你既然来学了,师父就有责任告诉你这些东西。 | ||
目录 | 目录 | ||
行 880: | 行 923: | ||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所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 ||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 |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 《俱 舍论 》 》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 《俱 舍论 》 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 ||
五 分别瑜伽品 | 五 分别瑜伽品 | ||
行 908: | 行 951: | ||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 ||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 |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 《俱 舍论 》 里面师父说过一句话,定的定义叫做什么?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讲得很好,心一境性,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所缘上面。 | ||
1、所缘境事 | 1、所缘境事 | ||
行 972: | 行 1,015: | ||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 ||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 |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 《俱 舍论 》 里面有讲,从一个小拇指观脚掌,你不要观一个小拇指,然后开始观脚掌的时候出现一个腿,就不对了,总之你观什么必须要出现什么,乱来的那个就是错误的,就是妄想。 | ||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 ||
行 1,032: | 行 1,075: | ||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 ||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 |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 《俱 舍论 》 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 ||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退一步来说,这些都是禅观,但是我们退一步来说,这些你在平时的闻思上可以去了解,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你要知道他真正更精确的用功方法,是在禅修的时候。 |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退一步来说,这些都是禅观,但是我们退一步来说,这些你在平时的闻思上可以去了解,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你要知道他真正更精确的用功方法,是在禅修的时候。 | ||
然后多散众生叫做数息观,多贪众生就是贪欲很重的,不管你对什么贪欲,物质也好,感情事物也好,尤其是对治欲界的淫贪,这上次在 | 然后多散众生叫做数息观,多贪众生就是贪欲很重的,不管你对什么贪欲,物质也好,感情事物也好,尤其是对治欲界的淫贪,这上次在 《俱 舍论 》 讲得很清楚,这个叫作嗔怒,如果你容易暴怒的,脾气很差的,你当然可以修慈悲观,平时就可以熏修了,再来就是多痴众生因缘观,观因缘的缘起,数息,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数息,对治多散,但是要记住一点,他这个叫做别对治,有没有总对治,有,你修任何一种只要是禅观,都可以对治这些,只要是禅观多少都可以对治这些,只是说他有偏重的对治,有总别的对治。 | ||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 ||
行 1,136: | 行 1,179: | ||
出世间:四谛、真如 | 出世间:四谛、真如 | ||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还有离,离开下界的苦粗障,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他,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以后慢慢再讲,寻伺老实说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如果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慢慢讲,我在 |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还有离,离开下界的苦粗障,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他,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以后慢慢再讲,寻伺老实说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如果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慢慢讲,我在 《俱 舍论 》 里面有讲,三禅的特性叫做一心离喜妙乐,所以你必须要舍离二禅的喜,因为你说喜很好,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你当然有殊胜内心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他你没办法往上,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你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 ||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 ||
师父:每一禅有每一禅的禅支,我以后慢慢再讲,你要是急的话你可以回师父的 | 师父:每一禅有每一禅的禅支,我以后慢慢再讲,你要是急的话你可以回师父的 《俱 舍论 》 里面,师父在 《俱 舍论 》 里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尤其是四禅讲得很清楚,每一个禅有他的禅支还有分别的特性,你可不可以检视你有没有到达未到地定,可以,未到地定一定有内心很强的轻安乐,你只要有那种轻安乐你就差不多,可以想说你几乎到达未到地定了,但是那种轻安乐,不是你在修的平时会生起的一点点,那一点点都不算,你说我怎么知道,你真的察觉了你就知道了,那个东西生起来你一定知道的,就好像说你肚子饿了,我东西给你吃,你吃饱了知道吗,你一定知道你饿了,你一定知道你吃饱了,因为这是生理的正常作用,我们禅定的身心作用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要判断,为什么你可以知道这些呢,因为都是听经闻法对经教的了解而来的。 | ||
所以这些禅修禅观的一些知识,都是佛陀教下来然后这些佛弟子学过来,然后把这个经验一代一代传下来,由这些你就可以去判断说,你到底有没有到达那种境界,而不是随口乱讲的,或是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开悟了得涅槃了,增上慢,很多是这一种的。 | 所以这些禅修禅观的一些知识,都是佛陀教下来然后这些佛弟子学过来,然后把这个经验一代一代传下来,由这些你就可以去判断说,你到底有没有到达那种境界,而不是随口乱讲的,或是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开悟了得涅槃了,增上慢,很多是这一种的。 | ||
行 1,176: | 行 1,219: | ||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 ||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师父讲过好几次不要说没有印象,尤其是听过 |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师父讲过好几次不要说没有印象,尤其是听过 《俱 舍论 》 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天才,没关系,我们不是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有两个观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的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修定可以修到三界,心的境界,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忽然有人问师父说,师父讲的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还是禅定,基本上师父在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但是也有这种三界的众生,在 《俱 舍论 》 的分别世间品里面,就讲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现在在讲色无色界,是在讲色无色界的定,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到地定。下面都是散心所以不能称定,到未到地基本上他是在欲界但是,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它摄属初禅。往上这些全部都叫什么,全部都叫定,所以定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心一境性,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三摩地,翻成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三摩地,那就是定,你们不要以为还有什么另外的东西,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色界的定有四个基本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色界的四个一般来讲可以称做禅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只有色界的这四个禅可以叫做禅定,你不要说无色界禅定,不对,无色界这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 ||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 ||
行 1,334: | 行 1,377: | ||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 ||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 |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 《俱 舍论 》 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 ||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