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訂間差異

移除 75 位元組 、​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2行: 第2行:




  《解深密经》-6


   解深密经 -6






 我们再来看《解深密经》的「无自性相品」,「无自性相品」主要讲的就是三无性 ,唯识的重点 ,师父说过三性 三无性,三性 三无性是唯识的重点 ,解说一切法相, ,解说一切法的差别相 解说缘起缘生相,生命身心的差别相,就是依三性, 三性 哪三性? 一般的排列, 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的凡夫位是杂染,依他起的清净位 是清净,就 是圆成实,杂染位就是遍计执 所以一般在排列解说的时候,是从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还有圆成实性 三个来排的 但是你要知道,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在凡夫位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在圣位就是圆成实性。
 我们再来看《解深密经》的 第四品 「无自性相品」,「无自性相品」主要讲的就是三无性,师父说过三性 三无性是唯识的重点,解说一切法的差别相 解说缘起缘生相,生命身心的差别相,就是依三性,哪三性?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的凡夫位是杂染,依他起的清净位是圆成实,杂染位就是遍计执 所以一般在排列解说的时候,是从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还有圆成实性三个来排的 但是你要知道,依他起是中心,依他起通染净,依他起在凡夫位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在圣位就是圆成实性。


四、  无自性相品 :三无性
'''第 、 无自性相品:三无性'''


1、般若经一切法空
大纲:


2 三无自性
'''1 《般若经》一切法空'''


3 解深密的意趣
'''2 三无自性'''


4 五事不具者
'''3 解深密的意趣'''


5 一乘与三乘
'''4 五事不具者'''


6 了义 不了义
'''5 一乘 三乘'''


7 三时教
'''6 了义与不了义'''


三性的另一个方面,三性是谈一切法的差别相,但是一切法的共相 总相就是三无性,一体两面,从一个面是三性,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三无性。「无自性相品」重点就是在讲三无性,三无性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前面 性在讲一切法,后面三性,就是从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三无性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有两个角度可以看,一切法有别相的角度,从别相的角度来讲,一切法就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特色,一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三性三无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三无性在解释一切法无自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的别相,一切法的现象,我们怎么认识到外面,认识的 候又产生什么事,产生什么问题,这些种种现象就是三性,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性。
'''7 、三时 教'''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三无性,《解深密经》在解什么深密,什么是深密?一切法无自性。哪一部经最早讲出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般若经。所以师父最早在讲《解深密经》意趣的时候讲,《解深密经》其实是在解释般若经的,因为般若经甚深,所以很多人不懂,所以佛就在第三时教里面,用浅显易懂的东西来解释般若经的深义,所以就叫做“解深密”,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解释般若经一切法空义,所以「无自性相品」第一个在讲,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当然这一部经不会讲说我在讲般若经,他是说我在以前在什么时候,就跟各位讲甚深法义,甚深法义就是一切法空,这个语句跟般若经里面的语句一模一样,但是我们要了解既然是这样,般若经一切法空大概在谈什么,我们要大概了解一下,接下来就进入三无自性里面来谈,《解深密经》的三无自性到底怎么谈,《解深密经》的意趣,在经里面佛自己说的,还有,五事不具者,一乘与三乘,了义与不了义,三时教,这是我们在这一品里面要讲的。


( ) 般若经 一切法
三性是谈一切法的差别相,但是一切法的共相、总相就是三无性,一体两面,从一个面是三性,另外一个面就是三无性。「无自性相品」重点就是在讲三无性,三无性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前面三性在讲 切法,后面三无性就是讲 一切法 无自性。


( ) 般若经 一切法
所以一切法有两个角度可以看,一切法从别相的角度来讲,一切法就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特色,就是三性; 切法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三性三无性,三性在解释一切法的别相,一切法的现象,我们怎么认识到外面,认识的时候又产生什么事,产生什么问题,这些种种现象就是三性,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 一切法 的共相就是三无性。


1 深密经 般若经 一切 无自性无 灭本来寂静 自性 涅槃
  《解 深密经 》在解什么深密,什么是深密?一切法无自性。哪一部经最早讲出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 般若经 》。所以师父最早在讲《解深密经》意趣的时候讲,《解深密经》其实是在解释《般若经》的,因为《般若经》甚深,所以很多人不懂,所以佛就在第三时教里面,用浅显易懂的东西来解释《般若经》的深义,所以就叫做“解深密”。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解释《般若经》 一切法 空义。所以「 无自性 相品」第一个在讲,《般若经》的一切法空,当然这一部经不会讲说我在讲《般若经》,他是说佛在以前在什么时候,就跟各位讲甚深法义,甚深法义就是一切法空,这个语句跟《般若经》里面的语句一模一样。但是既然是这样,《般若经》一切法空大概在谈什么,我们要大概了解一下,接下来就进入三 自性里面来谈,《解深密经》的三 无自性 到底怎么谈,《解深密经》的意趣,在经里面佛自己说的。还有,五事不具者,一乘与三乘,了义与不了义,三时教,这是我们在这一品里面要讲的。


2“空”在般若经中的阐述----空的双重意义


1) 小品 般若 :胜义“自性 ”( svabhāva śūnyatā)
'''(一 ) 般若 经》一切法 '''


2)大品 般若: 世俗“ 无性自性 空”(abhāva svabhāva
'''1 、深密经引《 般若 经》 一切诸法皆 无生无灭本来寂静 自性 涅槃'''


般若经一切法 ,上次讲到这里,《解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个 般若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句,只是描述的语词怎么用而已, 心经》有没有这样讲,《心经》有没有讲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有。《心经》怎么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 经这类的句子太多了,《解深密 经》 与《般若经》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即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只是妄相,生死的妄相当下的本性即是涅槃,这是般若经上面这样讲,这样讲太深,所以般若经讲一切涅槃一切法空,其实般若经里面对实相的描述用得太多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真如、实际等等,太多 用词,但到最后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名相,叫什么?空。到最后几乎是空用得最多,在早期小品般若里面他用得太多了,无生无灭,自性,涅槃,实际,真如,这一类用的太多了,无外乎都是在描 诸法实相,胜义谛,但到最后比较统一共用的名相,被大家拿来比较通用的就是“空”,所以他用 来描述一切法
'''2、“ 在《般若经》 ---- 空的 双重意 '''


  现在有一个佛教的千古大奇案,这个千古大谜案,就是“空”到底是什么,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因为般若经里面讲空,不只讲一个空,讲十八空,讲二十四空,有性无性空,自性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不是我自己讲,空空是般若经里面用的,内空外空,无性自性空,无性空,无相空,自相空,到处都在讲空,但是实际上真正归纳起来,般若经里面的空有两种,两种是相关的,不是不相关的,两种空是相关的,但是它的用意不大一样,你要稍微去理解一下,第一个, 小品般若 讲的是 胜义自性空 ,大品般若里面讲的是世俗无性自性空,叫做无自性空,要记得这两个,佛教里面讲空,尤其是般若经里面讲空,讲那么多所有归纳起来就是这两种,一个表示胜义谛,胜义是超越一切的无法描述的,一个是在世俗语言上来描述胜义,相对的描述胜义。
'''1) 小品般若 胜义 自性空 ”( svabhāva śūnyatā)'''


的双重义
'''大品般若:世俗“无性自性 ”(abhāva svabhāva)'''


空的双重义


1)胜义“ 自性空 ”( svabhāva śūnyatā)
《般若经》一切法空,上次讲到这里,《解深密经》引《般若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 自性 涅槃,这个在《般若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句,只是描述的语词怎么用而已。《心经》有没有讲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有。《心经》讲「是诸法 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经》这类的句子太多了。《解深密经》与《般若经》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即涅槃,当下如此,生死只是妄相,生死的妄相当下的本性即是涅槃,这是《般若经》上面这样讲,这样讲太深。所以《般若经》讲一切涅槃一切法空,其实《般若经》里面对实相的描述用得太多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真如、实际等等,太多的用词,但到最后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名相,叫什么?空。到最后几乎是空用得最多。


 涅槃的 语:诸圣 证悟 境界
  在早期《小品般若》里面,「无生,无灭,自性, 涅槃 ,实际,真如」,这一类词语用 太多了,无外乎都是在描述诸法实相,胜 谛,但到最后比较统一共用的名相,被大家拿来比较通用的就是“空”, 以他用空来描述一切法 胜义。


  胜义谛:
  现在有一个佛教的千古大谜案,这个千古大谜案,就是“空”到底是什么,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因为《般若经》里面讲空,不只讲一个空,还讲十八空,讲二十四空,有性无性空,自性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这个不是我自己讲,空空是《般若经》里面用的,内空、外空,无性自性空,无性空,无相空,自相空,到处都在讲空。但是实际上 正归纳起来,《般若经》里面的空,不是不相关的,两种空是相关的,但是它的用意不大一样,你要稍微去理解一下。


 超越一切 而诸 平等无二
  第一个,《小品般若》讲的是胜义自性空,《大品般若》里面讲的是世俗无性自性空,叫做无自性空,要记得这两个。佛教里面讲空,尤其是《般若经》里面讲空,讲那么多所有归纳起来就是这两种,一个表示胜义谛,胜义是 超越一切 的无 描述的,一个是在世俗语言上来描述胜义,相对的描述胜义。


2)世俗“无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śūnyatā)


与缘起相关
'''2)空的双重义'''


  世俗言说
'''(1)胜义“自性空”( svabhāva śūnyatā)'''


以无实,无自性为重点
'''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


龙树菩萨所特重的发挥
'''胜义谛:真如'''


空的双重义,第 个,胜义自性空,这个胜义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境界,这里讲的 圣,佛教对圣人有定义的,佛教对圣人不能乱称呼的,佛教对圣人的定义跟其他宗教不大一样,跟儒家也不大一样,儒家什么样叫做圣人?孔夫子是,但怎么定义,你举的是例子,我问你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你不能跟我说释迦牟尼佛是圣人,我问你怎么定义,儒家有没有很清楚地定义圣人,品德好是圣人,问题是什么叫品德好,君子是不是圣人,儒家里面对君子跟圣人定义有没有一样。。。孟子是亚圣不是圣人,尧舜汤禹周公都是圣人,所以争议就很大,亚圣只是说他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而已,但他还是圣人,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我不是说儒教,舍利佛是不是圣人,?是,他有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没有,但是他是圣人。我虽然是华人,我也背过论语,孟子,但老实说我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我真的不知道儒教怎么定义圣人,如果你们有专家,可以告诉师父,儒家怎么定义圣人,我相信你去问那些国学大师,他也很难跟你讲儒家怎么定义圣人。他有一些描述但是他没有很具体的说,这样就是(圣人),不是明确的。
'''超越 切而 法平等无二'''


佛教怎么定义圣人?更具体的,断三结,佛教讲断三结才叫圣人,入圣位,断三结,入圣位,入圣位的第一位叫什么,须陀洹叫入流,入圣之流,或叫预流,已经预入圣流,断三结,哪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身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对这些名相一定要弄清楚,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绝对要弄清楚的,这个在《俱舍论》里面讲的明明白白非常清楚,断三结才能叫做圣人,怎么断,《俱舍论》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的,不会跟你打马虎眼的,佛教的好处就是他定义的清清楚楚,不能给你随便定义的,所以就佛教正统来讲,大乘在入初地,三乘所共或者是小乘入初果,断三结,入初地也断三结,入初果也断三结,身见就叫做我执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里面最重要就是这个身见,因为断了身见,你不会有戒禁取见,因为路清楚明白了,路清楚明白你就不会胡搞瞎搞,戒禁取见是胡搞瞎搞 意义的修行方法,叫做戒禁取见,你断了( 身见) ,明白了知道路怎么走了,不可能再胡搞瞎搞,还有疑,疑主要是对三宝四谛的疑,当然你都已经证初果了,你还对三宝怀疑什么,你还对四谛怀疑什么,证初果是对四谛的彻底体悟。
'''(2)世俗“ 性自性空”(abhāva svabhāva śūnyatā)'''


这里讲,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诸圣,至少初果 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 相的一分 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所以早期般若经的 自性 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用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因 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实际上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会产生一些岐异,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 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 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
'''与缘起相关;世俗言说; 实, 自性为 重点;龙树菩萨 特重 发挥 '''


我再问你一件事情,佛教有没有讲一个客观的真理,客观的宇宙法则?有,缘起!记清楚,佛教是有讲一个客观的宇宙法则,这个法则就叫做缘起,你们不要听师父讲那么多,还是学佛学了很久之后,问你佛教在讲什么,你说不知道,好像有,好像没有,佛教有讲一个法则,宇宙的循环法则,一切万事万物的法则,就叫做缘起,依这个法则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就叫做缘生。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一切法相三性就是在讲缘生。但是如果要讲佛教的真理,不只是单单指宇宙一个普遍的法则而已,普遍的宇宙法则还不能是佛教讲的真理,所以《阿含经》里面讲说缘起甚深涅槃复甚深,佛教讲真正的真理,是指我们对宇宙普遍真理的证悟,这样才能叫做真理。第一个,佛教讲一个法则,普遍的法则,缘起,宇宙万事万物普遍的法则,“缘起”,很深了,这个东西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但是佛教在讲真理的时候,是指“涅槃”,“空”,“真如”,两个有什么相关性,这是一个法则,但是法则不能跟我们身心没关系的,真理是我们内心对法则的证悟,所以真正佛教的真理不是指这个法则而已,是指涅槃,空,真如,都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智慧,对法则对缘起的证悟,对缘起的完全证悟就叫做真理,所以佛教讲的真理,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已,缘起的法则所产生的现象,是一个客观的真理,缘起在描述客观事实的生起现象,是一个客观的法则,但是对这个客观法则的证悟才能叫做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一定是身心和真理的和合,和法则的认知和融合,这样才叫做佛教的真理,胜义自性空在讲哪一个?是在讲2(真理),胜义自性空涅槃的同义语真理,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是在讲这个,这个东西是超越语言没办法描述的。


谁有办法告诉我,什么叫做我们内心对缘起的证悟,为什么说我们内心对缘起真实的了知跟证悟,就会达到解脱烦恼的境界谁要跟我解释一下?用一个图来解释,我们在凡夫位内心都是有烦恼的,有执着的,当你真正认清了缘起,你的我执就断掉了,然后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所以两个不是没相关的,是我们内心对客观法则的认知,他讲的没错,我们凡夫位,会有我执烦恼,是因为没有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还记得师父讲那个图,我执,无常,苦,当我们有我执的时候,你就不会去接受无常,为什么一切法无常?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常,我是缘起,我是无常,你就不愿意去接受无常,你就会去执着一个幻象的我,以为有真实的东西,一起了这种执着,你就想去控制缘起的无常性,但是实际上你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产生变化的时候你就有苦,如果你能够接受到万事万法缘起,真正证悟到缘起的话,你会不会去接受一切法的无常性,你真正接受到一切法的无常性,你是不是要认知到这个我,不变的我是虚幻的,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如果认知到缘起,就破除自我,破除自我就是能接受缘起,能接受缘起就是能接受一切法无常性,无常是缘起的一个面,缘起的绝对是无常的,无常是依于缘起的真理,所以一切法无常,所以接受了无常,接受了真理,你就可以证悟到缘起性,你就可以接受一切法的变动性,破除了我执就叫做真理,佛教讲来讲去就是在讲这一套。所以你可以讲缘起性 ,可以讲缘起无我,同样的道理,缘起是不是无我,无我扩大一点是不是性空,般若经也是在讲性空,在讲无我,也是在讲一切法的证悟性,其实般若经就是在讲这个,“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众生你要真正了解众生,就要知道众生的缘起性,众生的缘起性就是众生的没有实质性,你这样去了解众生,才是我们真正所谓 众生,般若经无非就是在讲这一些。
2) 空的 双重义


  这样你们大概知道, 第一个 胜义自性空是在讲什么吗 ,胜义自性空 在指这个,世俗的无自性空,现在这个是超越语言没办法解释的,但是你如果证悟到这个境界的话,我说这个境界是不是对缘起的证悟,缘起的 这个 法则能不能描述?是可以描述的,客观真理是可以描述的。所以世俗无性自性空,从 胜义自性空 的境界来看万法,就可以了解万法都是缘起的,万法都是无自性的,所以叫做与缘起相关是世俗可以言说的,是用无实、无自性为重点的,所以这个缘起就必定是无自性的,这个无我就是无自性,龙树菩萨就 在这样可以言说 角度里面,去完成他的理论--《中论》,“《中论》”就是从不 的角度切入,然后用逻辑性辩论性辩证性来告诉我们,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空 他最常用的就 八不中道的辩论,八不中道,八不缘起,这个就是龙树 特重的。所以基本上你们要知道,般若经讲空实际上有这两种空的意义,一个是指超越的 证悟 境界 ,一个是指超越的证悟境界,所看下来的一切法的缘起性,就是第二个是世俗无自性空。所以佛教讲真理的时候,他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法则而已,他是讲你对法则真实的证悟性
  (1) 第一个,胜义自性空 这个胜义自性空是 涅槃 的同 义语 ,是 诸圣 所证悟境界。


 问 :打个比方 ,我 知道 桌好菜 都是 缘起 为什 么我知道 它是缘起 为什 么我 想要多吃一碗两碗?
  这里讲的诸圣,佛教对圣人有定义的,佛教对圣人不能乱称呼的,佛教对圣人的定义跟其他宗教不大一样,跟儒家也不大一样,儒家什么样叫做圣人?(答:孔夫子),你举的是例子,我 你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你不能跟我说释迦牟尼佛是圣人 ,我 问你怎么定义。儒家有没有很清楚地定义圣人?品德好是圣人,问题是什么叫品德好,君子是不是圣人》儒家里面对君子跟圣人定义有没有 样?孟子是亚圣不是圣人,尧舜汤禹周公 都是 圣人 所以争议就很大,亚圣只是说他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而已,但他还是圣人。舍利弗是不是圣人?是,他有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没有,但是他是圣人。我也背过《论语》《孟子》,但老实说我不知道儒教怎 定义圣人, 真的不 知道 儒教怎么定义圣人,如果你们有专家,可以告诉师父 儒家怎 定义圣人, 相信你去问那些国学大师,他也很难跟你讲儒家怎么定义圣人。他有一些描述但是他没有很具体的说,这样就是(圣人),不 明确的。


 师父:因为我这里讲的认知只是简单的描述而已,这是要透过无 的修行的,不是我今天讲的你懂了明天就做得到了 这种 的体悟包括, 对缘起法的认知这整个过程,他是有程度性的,从闻思修,到证,前面还有一个生得慧,这几个都是慧学的过程 ,这都是慧学的过程, 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到现证慧,谈的都是这一套认知的程度,证悟的程度不一样。
佛教怎么定义圣人?佛教讲断三结才叫圣人,入圣位,断三结。入圣位的第一位须陀洹,也叫入流,入圣之流,或叫预流,已经预入圣流。断哪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身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对这些名相一定要弄清楚,断三结才能叫做圣人,怎么断,《俱舍论》里面讲得清清楚楚,不会跟你打马虎眼的,佛教的好处就是他定义的清清楚楚,不能给你随便定义的。所以就佛教正统来讲,大乘在入初地断三结,入初果也断三结,身见就叫做我执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里面最重要就是这个身见。因为断了身见,你不会有戒禁取见,因为路清楚明白了,路清楚明白你就不会胡搞瞎搞,戒禁取见是胡搞瞎搞无意义的修行方法,叫做戒禁取见,你断了(身见),明白了知道路怎么走了,不可能再胡搞瞎搞。还有疑,疑主要是对三宝四谛的疑,当然你都已经证初果了,你还对三宝、四谛怀疑什么,证初果是对四谛的彻底体悟。
 
这里讲,'''勝義「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诸圣所证悟的境界。'''
 
诸圣,至少初果以上,菩萨也要初地以上,他们证悟的境界是至少断了身见我见,悟到诸法实相的一分,最清净究竟的是佛。如果就烦恼的断来讲话,阿罗汉就已经达到真如,涅槃了。
 
所以'''早期《般若经》的【自性空是涅槃的同义语,是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胜义谛,是真如,是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无二'''】。
 
你证到那个境界当然就没有法的差别相,但是你证到那个境界你怎么去描述?很难描述,没办法描述。但是在没办法描述之中,是不是要用一些名称来稍微提一下?这些名称当然不是法的本身,这些名称佛教讲过无数次,你们很多人也知道,佛教叫做标月指。月在哪里?不知道,看我的手指指哪里,这些手指虽然没办法等于就是那个月,但是这一些有指向于月的味道,这些在语言上就用「涅槃,真如,法性,平等,实际」这一些种种名相,来描述诸圣所证悟的境界。
 
因为这些不同的名相,除了表示真如、法性,表示诸圣以外,另外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如果你用涅槃,但是在佛教里面涅槃有不同的意义,佛到最后也入涅槃,阿罗汉断了贪嗔痴,烦恼断尽也叫涅槃。所以佛有大般涅槃,阿罗汉也有涅槃,所以(同样的名相)会产生一些岐义,所以很多名相有它自己另外的指涉,所以到最后,大家公认不会有岐异的,就是用“空”。所以佛教经典里面,很多时候用“空”来描述这种境界,所以“空”的第一个意义也是最早的意义,就是指诸圣所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就<u>这个意义来讲,佛教的真理,不是指客观的一个宇宙法则,佛教的真理是我们对客观宇宙法则的体悟,这个才能叫做佛教的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是动态的,不是一种死板板的一个真理,或是一个宇宙法则这样而已。</u>
 
我再问你一件事情,佛教有没有讲一个客观的真理,客观的宇宙法则?有,缘起!记清楚,佛教是有讲一个客观的宇宙法则,这个法则就叫做缘起。
 
佛教有讲一个宇宙的循环法则,一切万事万物的法则,就叫做缘起,依这个法则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就叫做缘生。依他起就是在讲缘起,一切法相三性就是在讲缘生。但是如果要讲佛教的真理,不只是单单指宇宙一个普遍的法则而已,普遍的宇宙法则还不是佛教讲的真理,所以《阿含经》里面讲说,「缘起甚深、涅槃复甚深」。佛教讲真正的真理,是指我们对宇宙普遍真理的证悟,这样才能叫做真理。
 
1-法则——缘起(很深了)
 
2-(佛教讲)真理(的时候)——“涅槃”、“空”、“真如”
 
 
第一个,佛教讲一个宇宙万事万物普遍的法则——“缘起”,这个很深了,这个东西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但是佛教在讲真理的时候,是指“涅槃”、“空”、“真如”。这两个有什么相关性?这是一个法则,但是法则不能跟我们身心没关系的,真理是我们内心对法则的证悟。所以真正佛教的真理不是指这个法则而已,是指涅槃,空,真如,都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智慧对法则对缘起的完全证悟就叫做真理。所以佛教讲的真理,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已。
 
缘起在描述客观事实的生起现象,是一个客观的法则,但是对这个客观法则的证悟才能叫做真理,所以佛教的真理一定是身心和真理的和合,和法则的认知和融合,这样才叫做佛教的真理。
 
胜义自性空在讲哪一个?是在讲 (2-真理),胜义自性空涅槃的同义语真理,超越一切而诸法平等,是在讲这个,这个东西是超越语言没办法描述的。
 
谁有办法告诉我,什么叫做我们内心对缘起的证悟,为什么说我们内心对缘起真实的了知跟证悟,就会达到解脱烦恼的境界?谁要跟我解释一下?用一个图来解释。(答:我们在凡夫位内心都是有烦恼的,有执着的,当你真正认清了缘起,你的我执就断掉了,然后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所以两个不是没相关的,是我们内心对客观法则的认知,他讲的没错,我们凡夫位,会有我执烦恼,是因为没有认知到一切法的缘起性。
 
还记得师父画的那个图A-我执,B-无常,C-苦。当我们有我执的时候,你就不会去接受无常,为什么一切法无常?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常。我是不是缘起,我是不是无常?是。但是你就不愿意去接受无常,你就会去执着一个幻象的我,以为有真实的东西。一起了这种执着,你就想去控制缘起的无常性,但是实际上你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产生变化的时候你就有苦。
 
如果你能够真正证悟到缘起的话,你会不会去接受一切法的无常性?你真正接受到一切法的无常性,你是不是要认知到这个我,不变的我是虚幻的,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如果认知到缘起,就破除自我,破除自我就是能接受缘起,能接受缘起就是能接受一切法无常性。
 
无常是缘起的一个面,缘起的绝对是无常的,无常是依于缘起的真理,所以一切法无常。所以接受了无常,接受了真理,你就可以证悟到缘起性,你就可以接受一切法的变动性,破除了我执就叫做真理,佛教讲来讲去就是在讲这一套。
 
所以你可以讲缘起性空,可以讲缘起无我,同样的道理。缘起是不是无我?无我扩大一点是不是性空?《般若经》也是在讲性空,在讲无我,也是在讲一切法的证悟性,其实《般若经》就是在讲这个——“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众生,你要真正了解众生,就要知道众生的缘起性,众生的缘起性就是众生的没有实质性,你这样去了解众生,才是我们真正所谓的众生,《般若经》无非就是在讲这一些。
 
这样你们大概知道,第一个胜义自性空是在讲什么吗,胜义自性空在指这个(2-真理)。
 
(2)'''世俗的无自性空'''。
 
现在这个(2)是超越语言没办法解释的,但是你如果证悟到这个境界的话,我说这个境界是不是对缘起的证悟?缘起的这个法则能不能描述?是可以描述的,这个客观真理是可以描述的。所以世俗无性自性空,从胜义自性空的境界来看万法,就可以了解万法都是缘起的,万法都是无自性的,所以叫做【'''与缘起相关是世俗可以言说的,是用无实、无自性为重点的'''】。所以这个缘起就必定是无自性的,这个'''我'''就是无自性,龙树菩萨就是在这样可以言说的角度里面,去完成他的理论《中论》。《中论》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然后用逻辑性、辩论性、辩证性来告诉我们,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空,他最常用的就是八不中道的辩论,八不中道,八不缘起,这个就是龙树所特重的。
 
所以你们要知道,《般若经》讲空实际上有这两种空的意义,一个是指超越的证悟的境界,一个是指超越的证悟境界所看下来的一切法的缘起性,就是第二个——世俗无自性空。所以佛教讲真理的时候,他不是只是一个客观的法则而已,他是讲你对法则真实的证悟性。
 
 
问:打个比方,我知道一桌好菜都是缘起,为什么我知道它是缘起,我还是想要多吃一碗两碗,还是有贪染?
 
 师父:因为我这里讲的认知只是简单的描述而已,这是要透过无 的修行的,不是我今天讲的你懂了明天就做得到了 这种对缘起法的认知这整个过程,他是有程度性的,从闻 修,到证,前面还有一个生得慧,这几个都是慧学的过程 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到现证慧,谈的都是这一套认知的程度,证悟的程度不一样。


 问:从闻到证也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问:从闻到证也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师父:不需要,个人的状况不一样,三大阿僧祇劫是成佛了,但是这个是我们 现在 现前所能做到的 你现在到师父这里来听经闻法,你知道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空我们不能去执着,你只是这样子知识上的了解 无误了,你这个只是生得慧而已,你不要以为这个叫做闻所成慧,没那么简单 知识正确的认知叫做生得慧,这是你一般的智慧逻辑来判断的,这个叫做生得慧,认知无误的叫做生得慧 但是你从生得慧到闻所成慧,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闻所成慧要到什么程度,养成佛教的思维习惯,碰到什么事佛教的思维习惯一下子就起来。如那一桌菜,我是因为肚子饿我吃没关系, 还是因为我嘴馋,我多吃一碗是因为我今天肚子饿,肚子饿 是正常的吃,如果是说今天实在太好吃了,明明已经饱了吃不下了, 这个多吃一点那个多吃一点,这个就叫做嘴馋,就是贪欲心起作用 佛教思维模式就是说,今天你肚子饿吃饱了,就想说吃饱了就好了,马上思维模式就是不要在贪瞋痴美味上,又多这个 多那个,去计较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如果这样想就叫做佛教的思维模式。 所说的闻所成慧思维模式,是很自然而然起来的,但是你现在去思考这样子对,这样子错,还是怎么样,都还在生得慧这个阶段 到闻所成慧绝对是自然而然起的思维模式,到了思所成慧自然的行为模式,修所成慧必须是止观相应,现证慧入初果 不是说 今天讲了,我知道了,为什么还没开悟,哪有那么容易 今天讲知道了明天开悟了,除非说你过去根机非常非常的高,像舍利弗、目键连那一种的。
 师父:不需要,个人的状况不一样,三大阿僧祇劫是成佛了,但是这个是我们现前所能做到的 你现在到师父这里来听经闻法,你知道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空 我们不能去执着,你只是这样子知识上的了解无误了,你这个只是生得慧而已,你不要以为这个叫做闻所成慧,没那么简单 知识正确的认知叫做生得慧,这是你一般的智慧逻辑来判断的,这个叫做生得慧,认知无误的叫做生得慧 但是你从生得慧到闻所成慧,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闻所成慧要到什么程度,养成佛教的思维习惯,碰到什么事 佛教的思维习惯一下子就起来。
 
如那一桌菜,我是因为肚子饿我吃没关系, 是正常的吃,如果是说今天 这个菜 实在太好吃了,明明已经饱了吃不下了,这个多吃一点那个多吃一点,这个就叫做嘴馋,就是贪欲心起作用 佛教 思维模式就是说,今天你肚子饿吃饱了,就想说吃饱了就好了,马上思维模式就是不要在贪瞋痴美味上,又多这个多那个,去计较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如果这样想就叫做佛教的思维模式。
 
所说的闻所成慧思维模式,是很自然而然起来的,但是你现在去思考这样子对,这样子错,还是怎么样,都还在生得慧这个阶段 到闻所成慧绝对是自然而然起的思维模式,到了思所成慧自然的行为模式,修所成慧必须是止观相应,现证慧入初果 不是说 师父 今天讲了,我知道了,为什么还没开悟,哪有那么容易 今天讲知道了明天开悟了,除非说你过去根机非常非常的高,像舍利弗、目键连那一种的。
 
这个就是空的双重意义,这是《般若经》里面的两种空。
 
不管是龙树还是这里,他们所重的有第一个空,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在描述的时候是讲第二个——无自性空。因为无自性空比较能够用理论,还有语言来描述,然后借由无自性空导向自性空。也就是说自性空是胜义谛,世俗的无自性空是随顺胜义,什么是随顺胜义?就是说你现在还没证悟,还没到达胜义谛,但是你所听所闻的是导引向胜义的,这个就叫做随顺胜义。所以佛法是随顺胜义,告诉你一切法是无自性的这些理论,全部都是随顺胜义,闻思慧的三种只要是正确的认识,都是随顺胜义。所以上面那个是胜义谛,下面这个是随顺胜义是引导你向于胜义,也就是说不依世俗谛无法得第一义谛,我们来看《解深密经》里面三无自性怎么说。35:20
 


  这个就是空的双重意义,这是般若经里面的两种空,不管是龙树还是这里其实他们所重的,有第一个空,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在描述的时候是讲第二个 无自性 空,因为无自性空比较能够用理论,还有语言来描述,然后借由无自性空导向自性空,也就是说自性空是胜义谛,世俗的无自性空是随顺胜义,什么是随顺胜义?就是说你现在还没证悟,还没到达胜义谛,但是你所听所闻的是导引向胜义的,这个就叫做随顺胜义,所以佛法是随顺胜义,告诉你一切法是无自性的这些理论,全部都是随顺胜义,闻思慧的三种只要是正确的认识,都是随顺胜义。所以上面那个是胜义谛,下面这个是随顺胜义是引导你向于胜义,也就是说不依世俗谛无法得第一义谛。
'''(二)、 无自性'''


(二)、  三无自性
'''佛说:我依 无自性 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


(二)、 三 无自性
'''相 无自性 性'''


佛说:我依三种 无自性性 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
'''生 无自性性'''


无自性性
'''胜义 无自性性'''


生无自性性


胜义无自性性


  我们来看《解深密经》里面三无自性怎么说,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解深密经》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说,其实我在般若经里面讲的无自性,如果要解释得清楚,应该是要用三种无自性,我在般若经里面讲得不是很清楚,只讲一切法空而已,但是实际上我讲的一切法空,指的是三种无自性 《解深密经》里面佛告诉弟子 那些菩萨, 这样子讲的, 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三种无自性是显意,显了密意,般若经里面讲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解深密经》认为那是密意,就是解释得不清楚,太深了,三种无自性是显了意,三种无自性是在显了一切法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所以一切法无自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因此一切法无自性,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用三无自性,来解说一切法无自性,来解说般若经的一切法无自性。
 《解深密经》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说,其实我在 般若经 里面讲的无自性,如果要解释得清楚,应该是要用三种无自性,我在 般若经 里面讲得不是很清楚,只讲一切法空而已,但是实际上我讲的一切法空,指的是三种无自性 《解深密经》里面佛告诉弟子那些菩萨, 【''' 佛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 ,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三种无自性是显意,显了密意, 般若经 里面讲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解深密经》认为那是密意,就是解释得不清楚,太深了,三种无自性是显了意,三种无自性是在显了一切法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所以一切法无自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因此一切法无自性,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用三无自性,来解说一切法无自性,来解说 般若经 的一切法无自性。


 问:这三种无自性性和断见有什么区别?
 问:这三种无自性性和断见有什么区别?
第279行: 第329行:
 唯识学尤其是《解深密经》讲得更详细,缘起用什么来解说,缘起在唯识里面用什么来解说?依他起,这个“他”是指什么,讲得最精确就是阿赖耶,但是这样子并不非常正确,这个他是指各式各样的因缘,这个他是指因跟缘,因跟缘里面的主因,在唯识学指的是什么,阿赖耶,我们不是有四缘吗,我们的认识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产生所有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就在这四缘里面产生,佛教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在认识里面产生问题,这是佛教要讲的,问题怎么来,怎么解决,就是这里来的,他从唯识学来讲就是阿赖耶,根本的因缘就是阿赖耶,苦集用什么来解说,苦集用遍计所执,灭道用圆成实,这样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说明生死流转,和怎么样修行、还灭,就叫做一切法相。
 唯识学尤其是《解深密经》讲得更详细,缘起用什么来解说,缘起在唯识里面用什么来解说?依他起,这个“他”是指什么,讲得最精确就是阿赖耶,但是这样子并不非常正确,这个他是指各式各样的因缘,这个他是指因跟缘,因跟缘里面的主因,在唯识学指的是什么,阿赖耶,我们不是有四缘吗,我们的认识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产生所有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就在这四缘里面产生,佛教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在认识里面产生问题,这是佛教要讲的,问题怎么来,怎么解决,就是这里来的,他从唯识学来讲就是阿赖耶,根本的因缘就是阿赖耶,苦集用什么来解说,苦集用遍计所执,灭道用圆成实,这样整个就叫做一切法相,说明生死流转,和怎么样修行、还灭,就叫做一切法相。


 接下来我们讲「无自性相品」,就是在讲一切法的共相,讲一切法的无自性,就般若经来解说,般若经说这一切,这样的流转跟还灭,其实我们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就叫做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的话,因为苦集灭道这个根本的教理,是佛在基本的教法里面,《阿含经》所讲的,后来般若经讲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空,到了《解深密经》,他说一切法空,从这个图里面怎么解说一切法空,既然唯识讲三性,唯识既然讲三性,他的一切法空当然从三性里面去下手,所以他说依他起是什么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依他起的另一面是生无自性,为什么他是叫生无自性,为什么依他起叫生无自性?生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生起不是自生的,是没有实质性的,因为他是依他起,当然无自性,他是什么意思,各种各样的因跟缘,既然一切法依因跟缘起的,就不是自己生的,不是自己莫名其妙产生的,所以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是,观察依他起的另外一个面叫做生无自性。
 接下来我们讲「无自性相品」,就是在讲一切法的共相,讲一切法的无自性,就 般若经 来解说, 般若经 说这一切,这样的流转跟还灭,其实我们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就叫做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的话,因为苦集灭道这个根本的教理,是佛在基本的教法里面,《阿含经》所讲的,后来 般若经 讲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切法空,到了《解深密经》,他说一切法空,从这个图里面怎么解说一切法空,既然唯识讲三性,唯识既然讲三性,他的一切法空当然从三性里面去下手,所以他说依他起是什么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依他起的另一面是生无自性,为什么他是叫生无自性,为什么依他起叫生无自性?生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生起不是自生的,是没有实质性的,因为他是依他起,当然无自性,他是什么意思,各种各样的因跟缘,既然一切法依因跟缘起的,就不是自己生的,不是自己莫名其妙产生的,所以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是,观察依他起的另外一个面叫做生无自性。


 但是师父有讲过一句话要记得,依他起虽然通染净,但是在凡夫面,在凡夫面是哪一个,凡夫面是这一个(苦集),我们一直在苦集里面,所以在现实的凡夫面,依他起就是在这一面(苦集),而且依他起的当下就是遍计,因为我们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的,因为我们依他起的种子还有因,都是染的,都是我执所系缚的,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但是生无自性的这个理解,这个是清净的,遍计所执是什么无自性?是相无自性。为什么相无自性?因为遍计所执是妄相,是虚妄的相,不是真实的相,不是缘起所成的相,是我们自己在缘起的事物上面,加入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这个错误的认知不是缘起的,这个错误的认知,是我们自己的我执妄念产生的,所以依他起是相无自性。所以你们如果还记得ABC的话,这样定义好了,第一组的ABC,叫做A跟B冲突所以有C,那个是第一组是在讲人生是苦,第二组的ABC叫做,A跟B认识产生C,你觉得现在师父要画哪一组,第二组的ABC是什么?A是我们的心,B是因缘所成的外境,我们的心去认识外境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认识到外境(B),我们认识外境的当下我们又产生一个C,叫做妄境或幻境,就是妄境(C),这个C就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它并不是缘起而生的,这个是缘起的B,在这个B上面我们加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它叫做妄相,妄相当然是没有自性的,叫做相无自性,这个B因缘所生的,这自相安立的,但是这个C,它跟B不一样,这个C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妄相,就好像师父说一条绳子,它的因缘组合是B,但是我们看到绳子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是蛇,所以蛇它是妄相,是自己错认而产生的虚妄的产物,不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所以这个蛇叫做相无自性,那个绳子叫做依他起性。有一点师父一直要强调的,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因为在凡夫的阶段绳子就绝对是蛇,在凡夫的阶段绳子绝对是蛇,所以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绝对是遍计所执,但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说从空性来讲,它是相无自性,因为是妄相。
 但是师父有讲过一句话要记得,依他起虽然通染净,但是在凡夫面,在凡夫面是哪一个,凡夫面是这一个(苦集),我们一直在苦集里面,所以在现实的凡夫面,依他起就是在这一面(苦集),而且依他起的当下就是遍计,因为我们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的,因为我们依他起的种子还有因,都是染的,都是我执所系缚的,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但是生无自性的这个理解,这个是清净的,遍计所执是什么无自性?是相无自性。为什么相无自性?因为遍计所执是妄相,是虚妄的相,不是真实的相,不是缘起所成的相,是我们自己在缘起的事物上面,加入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这个错误的认知不是缘起的,这个错误的认知,是我们自己的我执妄念产生的,所以依他起是相无自性。所以你们如果还记得ABC的话,这样定义好了,第一组的ABC,叫做A跟B冲突所以有C,那个是第一组是在讲人生是苦,第二组的ABC叫做,A跟B认识产生C,你觉得现在师父要画哪一组,第二组的ABC是什么?A是我们的心,B是因缘所成的外境,我们的心去认识外境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认识到外境(B),我们认识外境的当下我们又产生一个C,叫做妄境或幻境,就是妄境(C),这个C就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它并不是缘起而生的,这个是缘起的B,在这个B上面我们加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它叫做妄相,妄相当然是没有自性的,叫做相无自性,这个B因缘所生的,这自相安立的,但是这个C,它跟B不一样,这个C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妄相,就好像师父说一条绳子,它的因缘组合是B,但是我们看到绳子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是蛇,所以蛇它是妄相,是自己错认而产生的虚妄的产物,不是因缘和合的东西,所以这个蛇叫做相无自性,那个绳子叫做依他起性。有一点师父一直要强调的,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因为在凡夫的阶段绳子就绝对是蛇,在凡夫的阶段绳子绝对是蛇,所以在凡夫的阶段依他起绝对是遍计所执,但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说从空性来讲,它是相无自性,因为是妄相。
第305行: 第355行:
 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现在重点在哪里,我讲了那么多其实是在讲这个,师父这边讲那么多不是跟这个没关系,就是在讲这个,讲什么?密意,他说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法皆无自性。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哪一部经里面讲的,《金刚经》虽然没有讲一切法无自性,但是《金刚经》是用无相,但是在般若经里面这种通用名称很多,无相,无自性,空,他用的都是这些,实际,涅槃,他都用这些,但是他总说一切法无自性,就是般若经里面讲的,《金刚经》当然是般若经之一,《心经》也是,《心经》第一句话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其实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的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讲一切法有没有告诉你什么叫一切法,《心经》第一句说照见五蕴皆空,但是实际上师父说,《心经》其实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空是无自性,他有没有在讲一切法,后面有没有解说一切法,他讲一切法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后接下来,有没有讲十二因缘,有没有讲十二入处?有。有没有讲四圣谛?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这个就是十二因缘,苦集的相生就是在讲十二因缘,苦就是五蕴,这个苦可以用十二入处来解说,所以《心经》在讲,这整个东西是无自性的,他举例的所有东西都包括在这里面,离不开。
 现在重点在哪里,我讲了那么多其实是在讲这个,师父这边讲那么多不是跟这个没关系,就是在讲这个,讲什么?密意,他说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法皆无自性。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哪一部经里面讲的,《金刚经》虽然没有讲一切法无自性,但是《金刚经》是用无相,但是在 般若经 里面这种通用名称很多,无相,无自性,空,他用的都是这些,实际,涅槃,他都用这些,但是他总说一切法无自性,就是 般若经 里面讲的,《金刚经》当然是 般若经 之一,《心经》也是,《心经》第一句话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其实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的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心经》讲一切法有没有告诉你什么叫一切法,《心经》第一句说照见五蕴皆空,但是实际上师父说,《心经》其实是在讲一切法无自性,空是无自性,他有没有在讲一切法,后面有没有解说一切法,他讲一切法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后接下来,有没有讲十二因缘,有没有讲十二入处?有。有没有讲四圣谛?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这个就是十二因缘,苦集的相生就是在讲十二因缘,苦就是五蕴,这个苦可以用十二入处来解说,所以《心经》在讲,这整个东西是无自性的,他举例的所有东西都包括在这里面,离不开。


 他接下来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以我们在解说三性三无性的时候,可以分开解说,因为不分开解说你一定搞不清楚,但是实际上他说三性三无性是圆观的,他这样讲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他就是说你不能把遍计所执,依他起还有圆成实,独立起来去看,别观,他不是别观,他是圆观,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我们在说明的时候当然是一个一个来说,但是真正在观的时候,他是一体的,所以我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谓的圆观就是这整个圆圈,他是整个一体的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你独立起来看意义就不存在了,我们在谈依他起的时候,能不能忽略遍计执还有圆成实,依他起要是离开的遍计所执,那依他起到底是什么,依他起不是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没有独立的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怎么回事?遍计所执是在依他起相上错误的认知,圆成实是在依他起相上正确的认知,三个有没有很深的关系,讲来讲去是一件事,都在认知上的对跟错,所以说他是圆观不是别观。
 他接下来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以我们在解说三性三无性的时候,可以分开解说,因为不分开解说你一定搞不清楚,但是实际上他说三性三无性是圆观的,他这样讲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他就是说你不能把遍计所执,依他起还有圆成实,独立起来去看,别观,他不是别观,他是圆观,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我们在说明的时候当然是一个一个来说,但是真正在观的时候,他是一体的,所以我说三性三无性的圆观,所谓的圆观就是这整个圆圈,他是整个一体的你不能把他独立起来看,你独立起来看意义就不存在了,我们在谈依他起的时候,能不能忽略遍计执还有圆成实,依他起要是离开的遍计所执,那依他起到底是什么,依他起不是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没有独立的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怎么回事?遍计所执是在依他起相上错误的认知,圆成实是在依他起相上正确的认知,三个有没有很深的关系,讲来讲去是一件事,都在认知上的对跟错,所以说他是圆观不是别观。
第339行: 第389行: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这里你们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这是经上讲的,他说唯识这个东西,三性三无性,尤其是三无性到是对谁讲的,为什么般若经讲一切法空就好了,为什么到了《解深密经》、唯识经典还要讲,用三性三无性来解说一切法空,他是说,若有一些人,诸有情从本已来,这整个叫做五事不具者,哪五事,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以他必须,依三无自性性说明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说《解深密经》讲白了,佛是在对根机比较差的人讲的,佛在《解深密经》里面讲明白,我在般若里面讲一切法空,我是在对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具备这五事,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这里的未种善根他的解说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所以他不了解什么叫一切法空,他还在执着我所做的这些功德,我所做的这些福报。我再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梁武帝的故事,我不是批评梁武帝,他很厉害了,可惜他还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也很厉害了,我不是说他不好,他是真的很有功德,但可惜菩提达摩讲的是一切法空,他跟他讲说没有功德,他在讲一切法空,但是梁武帝因为五事不具,未种善根,不是他不好,他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他一直在执着他的这些功德,所以说出世和大乘善根。
 这里你们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这是经上讲的,他说唯识这个东西,三性三无性,尤其是三无性到是对谁讲的,为什么 般若经 讲一切法空就好了,为什么到了《解深密经》、唯识经典还要讲,用三性三无性来解说一切法空,他是说,若有一些人,诸有情从本已来,这整个叫做五事不具者,哪五事,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以他必须,依三无自性性说明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说《解深密经》讲白了,佛是在对根机比较差的人讲的,佛在《解深密经》里面讲明白,我在般若里面讲一切法空,我是在对高根机的人讲的,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具备这五事,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这里的未种善根他的解说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所以他不了解什么叫一切法空,他还在执着我所做的这些功德,我所做的这些福报。我再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梁武帝的故事,我不是批评梁武帝,他很厉害了,可惜他还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也很厉害了,我不是说他不好,他是真的很有功德,但可惜菩提达摩讲的是一切法空,他跟他讲说没有功德,他在讲一切法空,但是梁武帝因为五事不具,未种善根,不是他不好,他是没有种出世和大乘善根,他一直在执着他的这些功德,所以说出世和大乘善根。


 还有未清净障,虽然有些人种了善根也多少有学习,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习灭烦恼之法,因为你唯有了解一切法空才可以灭烦恼,还有未成熟相续,这个就是佛教的名词,你们知道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吗,这个相续你们在很多经典都会看到,但是他每次谈相续,意义都不太一样,这里的相续指我们的身心,为什么我们的身心叫相续呢,因为我们的身在不断的变化中,相续,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停止,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的心也在相续,他讲的相续就是说不是常,为什么你说我们的身心一直在相续呢,因为在刹那变化生灭中一直相续,我们这个肉体有没有在刹那变化?绝对有的,新陈代谢都是在变化,因为我们这边很多读理工的,你们一定了解这个身体,从我看到你,从你进来的那一刹那到现在,细微上你的身体已经产生变化,只是没有大变化我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有天眼什么眼可以看到某些变化,心有没有变化,绝对有的,至少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你刚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至少你现在知道了,有变化,所以一般来讲在很多经典里面,当谈到相续的时候他指的是我们身心相续,所以未成熟相续就是说,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不要吓你们,我举个例子,我这个就是把身体调整为,不要紧张,不要怕,举个例子,师父这个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身跟心,有没有搞懂师父在讲什么,师父说我这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心向于解脱,身也向于解脱。你会问说师父那一定要像你这样剃度出家,才叫身心调整,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但是你在家能不能调整呢?比如说每天在家做功课,起来以后一些宗教活动,这些都是调整身心,比如说我们每天起来礼佛,每天起来念咒或是每天起来诵经,这个就是调整,当然你不要跟我说我只嘴巴念我心不在,那就有身没心了,一定要身心,你心要向于解脱,因为心的发心,身也要趋向,你不要老是谈的又空又妙的,但是落到身心什么都不做。所以第一个持戒,持戒就是心还有身趋向于解脱,比如说你要布施,还有师父常讲的要有宗教行为,要礼佛拜佛诵经这些都好,打坐这些都是身体的,身体表现出你的内心相,这个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不是只是在知见上光理解,也不是口里面讲一讲而已,所以我说在身心调整里面。
 还有未清净障,虽然有些人种了善根也多少有学习,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习灭烦恼之法,因为你唯有了解一切法空才可以灭烦恼,还有未成熟相续,这个就是佛教的名词,你们知道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吗,这个相续你们在很多经典都会看到,但是他每次谈相续,意义都不太一样,这里的相续指我们的身心,为什么我们的身心叫相续呢,因为我们的身在不断的变化中,相续,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停止,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我们的心也在相续,他讲的相续就是说不是常,为什么你说我们的身心一直在相续呢,因为在刹那变化生灭中一直相续,我们这个肉体有没有在刹那变化?绝对有的,新陈代谢都是在变化,因为我们这边很多读理工的,你们一定了解这个身体,从我看到你,从你进来的那一刹那到现在,细微上你的身体已经产生变化,只是没有大变化我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有天眼什么眼可以看到某些变化,心有没有变化,绝对有的,至少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五事不具,你刚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至少你现在知道了,有变化,所以一般来讲在很多经典里面,当谈到相续的时候他指的是我们身心相续,所以未成熟相续就是说,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不要吓你们,我举个例子,我这个就是把身体调整为,不要紧张,不要怕,举个例子,师父这个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身跟心,有没有搞懂师父在讲什么,师父说我这样子,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心向于解脱,身也向于解脱。你会问说师父那一定要像你这样剃度出家,才叫身心调整,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但是你在家能不能调整呢?比如说每天在家做功课,起来以后一些宗教活动,这些都是调整身心,比如说我们每天起来礼佛,每天起来念咒或是每天起来诵经,这个就是调整,当然你不要跟我说我只嘴巴念我心不在,那就有身没心了,一定要身心,你心要向于解脱,因为心的发心,身也要趋向,你不要老是谈的又空又妙的,但是落到身心什么都不做。所以第一个持戒,持戒就是心还有身趋向于解脱,比如说你要布施,还有师父常讲的要有宗教行为,要礼佛拜佛诵经这些都好,打坐这些都是身体的,身体表现出你的内心相,这个就是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不是只是在知见上光理解,也不是口里面讲一讲而已,所以我说在身心调整里面。
第345行: 第395行:
 以前我在《成佛之道》讲过,为什么在三皈依的时候,你们三皈依能不能在家里躺在床上说,我很想皈依,所以我现在发心的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这样,能不能这样子,不可以喔,这样子是没有真正达到皈依的要求,皈依必须是身口意三业,所以叫做身心的投入,所以你皈依的时候必须要有出家的法师在,有三宝在,然后你是身、口、意,意念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身体要拜,要合掌,要忏悔,嘴巴要忏诵:我某某人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某某人断无始贪嗔痴,然后忏悔...,是身口意的调整,所以你们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只是在认知上这样就好了,不是,是身口意的投入,这个叫做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
 以前我在《成佛之道》讲过,为什么在三皈依的时候,你们三皈依能不能在家里躺在床上说,我很想皈依,所以我现在发心的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这样,能不能这样子,不可以喔,这样子是没有真正达到皈依的要求,皈依必须是身口意三业,所以叫做身心的投入,所以你皈依的时候必须要有出家的法师在,有三宝在,然后你是身、口、意,意念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身体要拜,要合掌,要忏悔,嘴巴要忏诵:我某某人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某某人断无始贪嗔痴,然后忏悔...,是身口意的调整,所以你们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只是在认知上这样就好了,不是,是身口意的投入,这个叫做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心。


 还有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学佛之后,每天还非常重视这个外表,当然礼貌上应该要,但是每天在那边抹啊,梳啊,画啊,弄啊,有没有把身体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没有,你还是很执着的,但是你说脸洗干净稍微整理一下,不要好像邋邋遢遢的这样子,这样子不礼貌,稍微整理一下,这个是应该要的,但是过份就变成是什么,对身体的执着,就没有调整为出世之身。很多例子都可以举的,以前我在佛学院刚进去的时候,很久了二十几年前,我刚进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是在家,进去不到两个月我就剃度出家,后来放假回俗家,有人问我说你学佛就好,很多人在家也学得不错,为什么要出家呢,我说别人的根性,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但是就我来讲,我说,真理的追寻,好像很伟大,不过我当初真的是这样子想,我说真理的追寻,绝对是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我这样子跟他讲,然后那个朋友忽然哑口无言,那个朋友学是很会辩的嘴巴很会辩的,还没出家前两个常常辩来辩去,也不知道谁赢,但是一出家之后学到了一点点东西,拿那个跟他谈一下,他哑口无言,我说别人我不知道,叫我来讲,我说真理的追求,真理的追求就是佛法的学习,是身心生命完全的投入,绝对不是只是凭空想像一些东西而已,或是只是读一读看一看绝对不是这样子。从这边,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些,但是实际上他真的牵扯到我们日常生活上,很多修行的态度跟东西,如果你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般若经的一切法空,你真的只是知见上观念上,了解了解,你真的没办法体会到。
 还有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学佛之后,每天还非常重视这个外表,当然礼貌上应该要,但是每天在那边抹啊,梳啊,画啊,弄啊,有没有把身体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没有,你还是很执着的,但是你说脸洗干净稍微整理一下,不要好像邋邋遢遢的这样子,这样子不礼貌,稍微整理一下,这个是应该要的,但是过份就变成是什么,对身体的执着,就没有调整为出世之身。很多例子都可以举的,以前我在佛学院刚进去的时候,很久了二十几年前,我刚进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是在家,进去不到两个月我就剃度出家,后来放假回俗家,有人问我说你学佛就好,很多人在家也学得不错,为什么要出家呢,我说别人的根性,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但是就我来讲,我说,真理的追寻,好像很伟大,不过我当初真的是这样子想,我说真理的追寻,绝对是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我这样子跟他讲,然后那个朋友忽然哑口无言,那个朋友学是很会辩的嘴巴很会辩的,还没出家前两个常常辩来辩去,也不知道谁赢,但是一出家之后学到了一点点东西,拿那个跟他谈一下,他哑口无言,我说别人我不知道,叫我来讲,我说真理的追求,真理的追求就是佛法的学习,是身心生命完全的投入,绝对不是只是凭空想像一些东西而已,或是只是读一读看一看绝对不是这样子。从这边,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些,但是实际上他真的牵扯到我们日常生活上,很多修行的态度跟东西,如果你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之身, 般若经 的一切法空,你真的只是知见上观念上,了解了解,你真的没办法体会到。


 还有未多修胜解,没有学习佛法的知见,这个很明显的就是说没有多听经闻法,没有在佛法的观念知见上下功夫,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还有未多修胜解,没有学习佛法的知见,这个很明显的就是说没有多听经闻法,没有在佛法的观念知见上下功夫,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第355行: 第405行:
 问:三性,三无性,实际上这个东西本身它是不存在的,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是用这个方法来教育我们?
 问:三性,三无性,实际上这个东西本身它是不存在的,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是用这个方法来教育我们?


 师父:你可以这样讲,是一种应机对应的,但是他有他一定的道理,他不是没有道理,他是应机对应,用这些道理跟方法来解释给我们听,所以从胜义谛来讲一切法无自性,你可以说他不存在,但是就我们现在的凡夫来讲,你还是必须依这样来理解,不然为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如果你五事具的话就当下一切法空就好了,这就是他微妙的所在。根性高的,讲般若经讲一切法空,他马上知道,但是可惜我们大部分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不要说师父你也是五事不具,对啊,我就是五事不具,没有比你们好多少,所以你讲的也对,但是那个比较从胜义谛上来谈,是没错,一切法毕竟空,依他也是空,圆成也是空,所以依他叫做生无自性,但是五事不具,佛陀就必须用这套道理来跟我们讲,从胜义谛来讲苦集灭道空不空,从最高的胜义谛来讲苦集灭道空不空?当然空,但是就凡夫来讲这四圣谛还是四圣谛,因为我们还在这种妄执当中。
 师父:你可以这样讲,是一种应机对应的,但是他有他一定的道理,他不是没有道理,他是应机对应,用这些道理跟方法来解释给我们听,所以从胜义谛来讲一切法无自性,你可以说他不存在,但是就我们现在的凡夫来讲,你还是必须依这样来理解,不然为什么叫做五事不具,如果你五事具的话就当下一切法空就好了,这就是他微妙的所在。根性高的,讲 般若经 讲一切法空,他马上知道,但是可惜我们大部分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不要说师父你也是五事不具,对啊,我就是五事不具,没有比你们好多少,所以你讲的也对,但是那个比较从胜义谛上来谈,是没错,一切法毕竟空,依他也是空,圆成也是空,所以依他叫做生无自性,但是五事不具,佛陀就必须用这套道理来跟我们讲,从胜义谛来讲苦集灭道空不空,从最高的胜义谛来讲苦集灭道空不空?当然空,但是就凡夫来讲这四圣谛还是四圣谛,因为我们还在这种妄执当中。


 问:在印度大乘两种学派主要是唯识还有中观,大乘往往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唯识是不是真的就是叫唯识,唯识是不是实际上还是自性空,我不知道他们这个里面是怎么样?
 问:在印度大乘两种学派主要是唯识还有中观,大乘往往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唯识是不是真的就是叫唯识,唯识是不是实际上还是自性空,我不知道他们这个里面是怎么样?
第437行: 第487行:
 问:如果没有我的话,那就没有众生?
 问:如果没有我的话,那就没有众生?


 师父:以后师父再讲,这个《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师父有空在般若经里面,所谓的缘起,还有差别相,还有性空的空寂性上面,不能落一边,所以《金刚经》也没有说没众生,《金刚经》第一句讲什么,须菩提问了什么,须菩提问说要怎么样发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要发心度一切众生?有。有没有要度一切众生,众生有没有胎湿卵化?有,不是没有,但是他是如幻,你不能执着,所以你不能落空一边,也不能落有一边,如果落一边,你就不是真正的了解,所以叫做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菩提心要发?要。能不能去执着?不能。要跟无相相应,度众生要不要度?要。度众生能不能执著有这个相?不能。所以这不能落一边,师父简单的讲,有机会,以后谈般若的时候,这个很有趣可以慢慢谈。
 师父:以后师父再讲,这个《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师父有空在 般若经 里面,所谓的缘起,还有差别相,还有性空的空寂性上面,不能落一边,所以《金刚经》也没有说没众生,《金刚经》第一句讲什么,须菩提问了什么,须菩提问说要怎么样发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要发心度一切众生?有。有没有要度一切众生,众生有没有胎湿卵化?有,不是没有,但是他是如幻,你不能执着,所以你不能落空一边,也不能落有一边,如果落一边,你就不是真正的了解,所以叫做无相菩提心。有没有菩提心要发?要。能不能去执着?不能。要跟无相相应,度众生要不要度?要。度众生能不能执著有这个相?不能。所以这不能落一边,师父简单的讲,有机会,以后谈般若的时候,这个很有趣可以慢慢谈。


 问:有一种说法是,小乘是圆满了法身,但是没圆满报身化身,成佛以后就是法报化(身)都圆满?
 问:有一种说法是,小乘是圆满了法身,但是没圆满报身化身,成佛以后就是法报化(身)都圆满?
第471行: 第521行:
 (六)了不了意
 (六)了不了意


1)般若经: 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
1) 般若经 : 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


2)《解深密经》:
2)《解深密经》:
第477行: 第527行:
a)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不了义。
a)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不了义。


b)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   不了义
b) 般若经 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   不了义


c)般若经为具五事者说
c) 般若经 为具五事者说


d)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   了义教
d)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   了义教
第487行: 第537行:
 还有几分钟我们继续来看,看更有趣的,又有一个很有趣的topic(主题),刚刚种性问题,有趣吗,以前都是皆共成佛道,所以可以知道佛法里面,其实很多不同的思考想法,但是这些总归起来拿来用,都是对我们身心有益的。还有一个了义不了义,所以《解深密经》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经典,了义不了义,你们觉得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人天善法了不了义?不了义。自我解脱声闻独觉了不了义?不了义,成佛了不了义?了义。所以一般是指最究竟的叫了义。
 还有几分钟我们继续来看,看更有趣的,又有一个很有趣的topic(主题),刚刚种性问题,有趣吗,以前都是皆共成佛道,所以可以知道佛法里面,其实很多不同的思考想法,但是这些总归起来拿来用,都是对我们身心有益的。还有一个了义不了义,所以《解深密经》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经典,了义不了义,你们觉得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人天善法了不了义?不了义。自我解脱声闻独觉了不了义?不了义,成佛了不了义?了义。所以一般是指最究竟的叫了义。


 可惜《解深密经》不这样认为,《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佛法的最根本核心讲缘起一切法空,是最究竟,最了义的,就般若经来讲,讲真心的,讲有本具佛性的都是不了义,般若经的立场,《解深密经》认为,了不了义不能以究不究竟来说,他说了义不了义要以说明清不清楚,来谈了义不了义,说明清楚的叫了义,说明不清楚的叫不了义。他的意趣又跟般若经不一样了,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因为没有说明清楚,他只对高根机的人说,那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因为讲的不清不楚的,甚深显密意太深了,说不清楚,般若经是为具五事者说,知道五事是什么,多修集善根,福慧二资粮这些,所以般若经实际上,他为什么可以宣说一切法空,他是为高根机的,五事具足的人说一切法空,但是这种东西太深了,你不具足五事的话没办法了解,但是你如果根机很高,具足五事你绝对可以了解,但是因为他太深了讲不清楚所以叫不了义。《解深密经》说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因为他清楚的说明了,所以叫做了义,所以他是说我讲得清楚讲的明白,你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叫作了义,如果讲得不清楚不明白,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叫做不了义,他是这样解说的,所以说三性三无性他是了义,他是为五事不具的人说的,所以在某个意义上,他觉得这种经典会比较符合大众,也比较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因为他是适合一般根机的,五事不具足的人说得清楚明白,他都可以了解,但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是为具足五事的人说的,所以只要点一下他就通了,不用讲得太清楚太明白,这样大概知道这边在讲什么,这个叫做了义不了义。
 可惜《解深密经》不这样认为,《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佛法的最根本核心讲缘起一切法空,是最究竟,最了义的,就 般若经 来讲,讲真心的,讲有本具佛性的都是不了义, 般若经 的立场,《解深密经》认为,了不了义不能以究不究竟来说,他说了义不了义要以说明清不清楚,来谈了义不了义,说明清楚的叫了义,说明不清楚的叫不了义。他的意趣又跟 般若经 不一样了, 般若经 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因为没有说明清楚,他只对高根机的人说,那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因为讲的不清不楚的,甚深显密意太深了,说不清楚, 般若经 是为具五事者说,知道五事是什么,多修集善根,福慧二资粮这些,所以 般若经 实际上,他为什么可以宣说一切法空,他是为高根机的,五事具足的人说一切法空,但是这种东西太深了,你不具足五事的话没办法了解,但是你如果根机很高,具足五事你绝对可以了解,但是因为他太深了讲不清楚所以叫不了义。《解深密经》说以三无自性清楚说明一切法空,因为他清楚的说明了,所以叫做了义,所以他是说我讲得清楚讲的明白,你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叫作了义,如果讲得不清楚不明白,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叫做不了义,他是这样解说的,所以说三性三无性他是了义,他是为五事不具的人说的,所以在某个意义上,他觉得这种经典会比较符合大众,也比较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因为他是适合一般根机的,五事不具足的人说得清楚明白,他都可以了解,但 般若经 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是为具足五事的人说的,所以只要点一下他就通了,不用讲得太清楚太明白,这样大概知道这边在讲什么,这个叫做了义不了义。


 所以古代的经典常常在谈了义不了义,所以必须要了解在经典上他谈了义不了义,有这两种意趣,一种是说:说得明白的叫做了义,一种是说:究竟的叫做了义,所以般若经的立场是,因我谈一切法空,毕竟空,这是最究竟的教法,是了义,《解深密经》认为,要讲得清楚明白的,连一般根机都清楚的都了解的,这个叫做了义,所以里面两个也没有什么冲突,他还是承认般若经的境界比较高,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
 所以古代的经典常常在谈了义不了义,所以必须要了解在经典上他谈了义不了义,有这两种意趣,一种是说:说得明白的叫做了义,一种是说:究竟的叫做了义,所以 般若经 的立场是,因我谈一切法空,毕竟空,这是最究竟的教法,是了义,《解深密经》认为,要讲得清楚明白的,连一般根机都清楚的都了解的,这个叫做了义,所以里面两个也没有什么冲突,他还是承认 般若经 的境界比较高,是对高根机的人讲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不同的根机,所以我说没有最好的法门,任何的法门都是适应不同的根机,所以《解深密经》是适应五事不具足的根机,般若经是适应五事具足的根机,总之就是不同的根机,所以佛要有不同的经典,宣说不同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不同的根机,所以我说没有最好的法门,任何的法门都是适应不同的根机,所以《解深密经》是适应五事不具足的根机, 般若经 是适应五事具足的根机,总之就是不同的根机,所以佛要有不同的经典,宣说不同的东西。


 般若经和《解深密经》都是佛驼的教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佛陀讲的很清楚,因为般若经是对五事具足的人说的,《解深密经》是对五事不具足的人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认为《解深密经》是对我们讲的,我们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们里面有没有五事具足的,我不知道,最好是有。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般若经 和《解深密经》都是佛驼的教说,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佛陀讲的很清楚,因为 般若经 是对五事具足的人说的,《解深密经》是对五事不具足的人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认为《解深密经》是对我们讲的,我们都是五事不具足,你们里面有没有五事具足的,我不知道,最好是有。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8
 《解深密经》-8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 般若经 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所以 般若经 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 般若经 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 般若经 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 般若经 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 般若经 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 般若经 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 般若经 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 般若经 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你继续问我等一下分别的解说。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 般若经 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 般若经 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 般若经 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你继续问我等一下分别的解说。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不了义,包括《解深密经》都是不了义?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 般若经 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 般若经 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不了义,包括《解深密经》都是不了义?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谈一切法空的,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般若经来讲,《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了义的,所以他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谈一切法空的,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 般若经 来讲,《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了义的,所以他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自性执
 自性执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的解说,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般若经或是中观学系他认为,中观学系的学者认为,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说得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这个图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来都是这个,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这样清楚明白吗。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 般若经 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 般若经 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 般若经 ,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的解说,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 般若经 或是中观学系他认为,中观学系的学者认为,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说得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这个图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为什么这样下来都是这个,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这样清楚明白吗。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 般若经 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我执,无常,苦,那个图,那个你要去汇通,就是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都是在里面的,因为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我指的那个我执就是指自性执,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观一切法,观到最后真正在止观双修的时候,还是要观这个五蕴身心,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也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我执,无常,苦,那个图,那个你要去汇通,就是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都是在里面的,因为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我指的那个我执就是指自性执,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观一切法,观到最后真正在止观双修的时候,还是要观这个五蕴身心,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也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刚刚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师父讲得太快,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基本上,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他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那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刚刚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师父讲得太快,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 般若经 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基本上,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他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 般若经 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那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他在强调智慧跟定,他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我等一下会讲。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也是有,强调信的呢?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信愿他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他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他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在偏重上那不是他的偏重,他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他在强调智慧跟定,他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我等一下会讲。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也是有,强调信的呢?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信愿他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他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他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在偏重上那不是他的偏重,他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他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般若经,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他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他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他是一个经典的系,讲法华他也是一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他也是一个系,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有些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大部分在讲般若把它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他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 般若经 ,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他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他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他是一个经典的系,讲法华他也是一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他也是一个系,很多 般若经 加在一起,有些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大部分在讲般若把它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一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不了义,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一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不了义,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第527行: 第577行: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不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不了义,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了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不了义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了义。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不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不了义,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了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不了义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了义。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 般若经 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有扭曲他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有扭曲他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要讲究竟的话,《解深密经》跟般若经,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般若经《解深密经》都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究竟不等于了义,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了义,般若经:究竟等于了义。《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义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要讲究竟的话,《解深密经》跟 般若经 ,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 般若经 《解深密经》都认为, 般若经 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究竟不等于了义,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了义, 般若经 :究竟等于了义。《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义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 般若经 ,《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 般若经 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 般若经 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你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你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第537行: 第587行:
 问:对学生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问:对学生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 般若经 就是了义,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 般若经 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重点,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重点,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第585行: 第635行: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 般若经 ,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 般若经 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 般若经 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 般若经 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不了义,这个不了义,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了义不了义,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不了义,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不了义,这个不了义,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了义不了义, 般若经 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不了义, 般若经 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 般若经 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 般若经 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第635行: 第685行:
 首先来看,他一开始就谈所缘,四种所缘境,什么叫做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所系的地方叫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边我们再引伸出来,修定的对象叫做所缘,广泛地说心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个定义再狭义的定义,从禅修的立场来讲,禅观的时候心所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心就是能缘,既然你要修禅观,你是不是要很明白的了解,既然我现在要修禅观,我是不是要了解我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能观,什么东西不能观,什么东西能当所缘,什么东西不能当所缘,有规定!你不能随便乱观的,这都是要很清楚明白的,你不能随随便便来的,有人说心所缘,心很乱,师父说找一个地方集中,我拿一个石头过来,一直看着这个石头,你要是不送进精神病医院的话,你算是很幸运的,所以不能乱观,乱观就会出问题。所以所缘有一定的规定,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当所缘的,所以当要修禅观的时候第一步,你要先了解所缘到底是什么,所以分别瑜伽品一开始他就谈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这个是经典上直接的名称,不了解没关系,我只是先列出来给你知道而已,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讲义上面都有,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境事,都叫所缘境事,再来叫做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你看每一个后面都讲到所缘境事,为什么叫所缘境事,因为他是所缘而且他是事他是一个东西,你必须去集中。
 首先来看,他一开始就谈所缘,四种所缘境,什么叫做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所系的地方叫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边我们再引伸出来,修定的对象叫做所缘,广泛地说心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个定义再狭义的定义,从禅修的立场来讲,禅观的时候心所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心就是能缘,既然你要修禅观,你是不是要很明白的了解,既然我现在要修禅观,我是不是要了解我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能观,什么东西不能观,什么东西能当所缘,什么东西不能当所缘,有规定!你不能随便乱观的,这都是要很清楚明白的,你不能随随便便来的,有人说心所缘,心很乱,师父说找一个地方集中,我拿一个石头过来,一直看着这个石头,你要是不送进精神病医院的话,你算是很幸运的,所以不能乱观,乱观就会出问题。所以所缘有一定的规定,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当所缘的,所以当要修禅观的时候第一步,你要先了解所缘到底是什么,所以分别瑜伽品一开始他就谈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这个是经典上直接的名称,不了解没关系,我只是先列出来给你知道而已,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讲义上面都有,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境事,都叫所缘境事,再来叫做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你看每一个后面都讲到所缘境事,为什么叫所缘境事,因为他是所缘而且他是事他是一个东西,你必须去集中。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 般若经 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俱舍论》里面师父说过一句话,定的定义叫做什么?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讲得很好,心一境性,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所缘上面。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俱舍论》里面师父说过一句话,定的定义叫做什么?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讲得很好,心一境性,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所缘上面。
editor、​limited
3,6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