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402字节 、​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83行: 第183行:
'''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遍计所执相'''
''' (注解上文): 遍计所执相'''


'''假名安立: 为妄相而无体,如 mirage'''
'''假名安立: 为妄相而无体,如 mirage'''
第224行: 第224行:
 问:这个跟前面讲ABC的图能不能联系起来?
 问:这个跟前面讲ABC的图能不能联系起来?


 师父:如图:心(A),缘起物(B),我们看它的时候生起另外一个C,简单的说,B是自相安立,C是假名安立,为什么 这个C不是缘起,这是我们认识缘起事物的时候 自己产生的妄相 所以B是自相安立,C是假名安立,C是相无自性 ,妄相没有实质的 ,B是相有自性,但是生无自性,什么生无自性我们后面再讲。
 师父:如图:心(A),缘起物(B),我们看它的时候生起另外一个C,简单的说,B是自相安立,C是假名安立,为什么 这个C不是缘起,这是我们认识缘起事物的时候自己 内心 产生的妄相 所以B是自相安立,C是假名安立,C是相无自性,B是相有自性,但 是生无自性,什么生无自性我们后面再讲。


 学佛主是要去除烦恼,烦恼是不是来自假名安立 假名安立就是烦恼所产生的,自相安立会不会产生烦恼 自相安立是缘起的,我们产生烦恼的话就是假名安立,不是假名安立产生烦恼,是烦恼产生假名安立。
  问: 学佛主是要去除烦恼,烦恼是不是来自假名安立 假名安立就是烦恼所产生的,自相安立会不会产生烦恼
 
师父: 自相安立是缘起的,我们产生烦恼的话就是假名安立,不是假名安立产生烦恼,是烦恼产生假名安立。


 问:自相安立可不可以说就是圆成实?
 问:自相安立可不可以说就是圆成实?


 师父: 还不完全是,但是后面会讲, 圆成实必须在B上面去除C,这样才能叫做圆成实,所以你说的并不完全不对,我们等一下会再解释的更清楚一点,这个地方有点复杂,但是没关系,慢慢来,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
 师父:圆成实必须在B上面去除C,这样才能叫做圆成实,所以你说的并不完全不对,我们等一下会再解释的更清楚一点,这个地方有点复杂,但是没关系,慢慢来,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
 
刚刚同学跟我提了一下,我再讲清楚,遍计所执相=相无自性性就是说,这个遍计所执相是没有自性的,遍计所执相就是这个相C,是没有自性的,为什么它没自性?它不是依于缘起而生起的,它是我们缘这个缘起法生起的万法里面,我们自己加了一个我自己执着的看法,这种执着的看法是没有实体的,是我自己的认知而已,但是就佛教来讲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这个就叫做相无自性。
 


  刚刚同学跟我提了一下我再讲清楚, 遍计所执相 ,相无自性性就是说, 这个 遍计 所执相 是没有自性的,遍计所执相就是这个相 ,是 没有自性的,为什么它没自性,它 不是 依于缘起而生起的,它是我们缘这个缘起法生起的万法里面,我们自己加了 个我自己执着的看法,这种执着的看法是没有实体的,是我自己的认知而已,但是就佛教来讲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这个就叫做相无自性。
  问:如果“ 遍计所执相 字改成“妄心 所执相 ,是不是 要好理解 些?


  :如果遍计 这两个字 改成妄心所执相, 要好理解 些?
  师父 如果 要这样了解那也是可以,但是师父不可以随便乱改,千百年来翻译的名字我不能自己随便乱改,可以注解成这样子,但是师父自己不能随便乱改。不然人家想这个师父胡说八道,人家叫 遍计 所执给人家 改成 妄心所执,它确实是 妄心所执相 。这是能执的妄心 这是所执的相,所以叫做遍计,为什么叫做遍计?它有它的意思,因为普遍计较,空间上到哪里都这样,时间上不管几辈子它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它有普遍的意思,因为它是翻译,它是梵文的翻译,遍计所执有不同的翻译,但是玄奘大师就是这样翻译的,因为我没有办法,玄奘大师翻译的更厉害,所以我不想乱翻译。因为梵文它(遍计)不是'''妄心''',所以不能自己去加一个'''妄心''',意义上是'''妄心'''没错,但是梵文没有'''妄心''',所以不能自己去翻译 个'''妄心'''出来。


  师父:你如果要这样了解那也是 可以, 但是师父不 可以 随便乱改 千百年来翻译 名字我不能自己随便乱改, 可以 注解成这样子 ,但是 师父自己不能随便乱改,不然人家想 个师父胡说八道,人家叫 遍计 所执给人家改成妄心所执,它确实是妄心 所执相, 能执的妄心,这是所执的相,所 叫做遍计,为什么叫做遍计?它有它的意思,因为普遍计较,空间上到哪里都这样,时间上不管几辈子它都是这个样子,所 它有普遍的意思,因 翻译,它是梵文的翻译,遍计所执有不同 翻译,但是玄奘大师就是 这样 翻译 的, 因为我没有办法,玄奘大师翻译的更厉害,所以我不想乱翻译,因为梵文不是妄 ,所 不能自己去加一个妄心,意义上是妄心没错,但是梵文没有妄心,所 不能自己去翻译一个妄心出来
  “相”的意思,特征特色行相都 可以, 心所缘相都 可以, 看得到摸得到处得到 可以,但是这 里的 遍计所执相, 显现出一个你可 以为是 看得到认知 的这样的 相出来 你内 认知得到的都可 叫做相


“相”的意思,特征特色行相都可以,心所缘相都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处得到的都可以,但是这里的遍计所执相,就是显现出一个你可以自以为是,看得到认知的这样的相,相就是显现出来,你内心可以认知得到的都可以叫做相,内心所可以认识得到的都可以叫做相。


2) 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2) 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诸法依他起相
'''(注解上文): 诸法依他起相 。此由依他缘力故有:诸法依因缘而有。非自然有:不是无因而自己生起。一切事物皆依因带缘而现起,非自生,所以是“生无自性”。'''


此由依他缘力故有:诸法依因缘而有。


  然有 是无 因而 己生起
  刚刚告诉你遍计所执相的另外一面就是相无 性。现在告诉你 依他起相的另外一面就 无自 性。


一切事物皆 因带 而现起 ,非自 生,所以是“生无自性”
'''生无自性性:谓诸法 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 力故有 ,非自 然有 '''


  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所以刚刚告诉你遍计所执相的另外一面就是相无自性,现在告诉你,依他起相的另外一面就是生无自性,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不是自己生起来的,是依他缘力,什么叫他缘力 他是别 ,如果要进一步讲就是缘起,依因待缘,因跟缘就叫做他,他里面不是有各种因缘吗 有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生起你的认知,在唯识里面亲因缘就是阿赖耶的种子 所以认知过程上万事万物的生起,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在缘起的条件和合上显现 出来的。下面这几个是在注解,不是一个outline,是这几个是在注解这一个的,第一个生无自性性是指诸法依他起相,此由依他缘力故有,什么意思,诸法依因缘而有,非自然有,不是无因而自己跑出来的,所以叫做依他,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所以简单的说,这句话就是把这句话白话一点,一切事物皆依因带缘而现起,不是自己生出来的,所以是生无自性,不是自己生出来跑出来的,所以前面是在讲形成的现象上,这个是没有实质的,后面这里在讲说,东西事物的现起来,也是依因待缘而起的,不是莫名其妙自己跑 出来的。
 不是自己生起来的,是依他缘力,什么叫他缘力 他是别 ,如果要进一步讲就是缘起,依因待缘,因跟缘就叫做 ,他里面不是有各种因缘吗 有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生起你的认知,在唯识里面亲因缘就是阿赖耶的种子 所以认知过程上万事万物的生起,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在缘起的条件和合上显现出来的。


  问: 不是执着 一个 ,相 有一个 他?
  这几个 在注解这一个的,第 一个, 生无自性性是指诸法依他起 ,此由依他缘力故 ,什么意思?诸法依因缘而有,非自然有:不是无因而自己跑出来的,所以叫做依他。所以简单的说,这几句话就是把这句话('''生无自性性……)'''白话一点, 切事物皆依因带缘而现起,不是自己生出来的,所以是生无自性。所以前面是在讲形成的现象上,这 是没有实质的;后面这里在讲说,东西事物的现起来,也是依因待缘而起的,不是莫名其妙自己跑出来的。


师父:那个他不能这样子解释,这里的他是指不是自己,是各种因缘带起来的,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的意思,不是自我相对,我还有一个他的意思,不是这样子讲,这个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他”,简单的讲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他,就是指这些因缘,里面的亲因缘就唯识来讲是阿赖耶的种子,他就是包括四缘,从《俱舍论》以来都是这样子讲的,不能说长短分别,或是相对的,不是这个意思。


 刚刚有说过 ,ABC ,C是遍计,B是依他,遍计所执这个是相无自性,依他起虽然这个是自相安立,但是自相安立的生起还是无自性 所以刚刚师父不是讲说这一支笔,它有没有,有,但它怎么来的,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缘起各种因缘带它,和合产生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叫做生无自性 但是当我们错误的执着它的时候,产生一个妄相,就像师父这样眼睛遮起来三支笔,那三支笔是一种妄相,这种妄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相无自性 但是这一支笔是自相安立,有实质的,但是这个实质是指说,因为它在世俗的缘起共知上,它是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它叫做自相安立,但是它生起也是无自性的 所以佛教是讲这个笔是有的,它不是断灭,它是有的,但是他是说这个有的生起 是缘起而有 ,不是自己跑出来的,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说它是怎么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当它有的时候,自己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妄相,这个妄相一般叫做我法二执,就是这种执着。
问:这里是不是执着一个我,相对有一个他?
 
师父:那个“他”不能这样子解释,这里的“他”是指不是自己,是各种因缘带起来的,这个他,是指各种因缘的意思,不是自我相对,有我还有一个他的意思,不是这样子讲。这个他就是指各种因缘,“他”,简单的讲是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他,就是指这些因缘,里面的亲因缘就唯识来讲是阿赖耶的种子,“他”就是包括四缘。从《俱舍论》以来都是这样子讲的,不能说长、短分别,或是相对的,不是这个意思。
 
 刚刚有说过 ,A、B、C ,C是遍计,B是依他,遍计所执这个是相无自性,依他起虽然这个是自相安立,但是自相安立的生起还是无自性 (共相的无自性)。 所以刚刚师父不是讲说这一支笔,它有没有,有,但它怎么来的,不是自己跑出来的,是缘起各种因缘带它,和合产生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叫做生无自性 但是当我们错误的执着它的时候,产生一个妄相,就像师父这样眼睛遮起来三支笔,那三支笔是一种妄相,这种妄相是没有实质的,所以叫做相无自性 但是这一支笔是自相安立,有实质的,但是这个实质是指说,因为它在世俗的缘起共知上,它是有它形成的条件,所以它叫做自相安立,但是它生起也是无自性的 所以佛教是讲这个笔是有的,它不是断灭,它是有的,但是他是说这个有的生起是缘起而有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说它是怎么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当它有的时候,自己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妄相,这个妄相一般叫做我法二执,就是这种执着。


 问:佛教的禅宗,是不是明心见性就是一下子就看到B?
 问:佛教的禅宗,是不是明心见性就是一下子就看到B?
第264行: 第270行:
 问:不就是看到事物的真相,真相不就是B?
 问:不就是看到事物的真相,真相不就是B?


 师父:照说如果明心见性, 照说 确实是应该见到事物的本然性是没错 明心见性照说应该是见到B的本然性,破除了这个妄 ,B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是没错 但是如果你谈到禅宗的话 ,我就不确定 ,禅宗的明心见性到底定义成什么样子, 本来如果照说真正的明心见性是要入初果, 如果就印度佛教传来的经论定义,明心见性真正要到达,必需要入初果,大乘菩萨入初地,就那样的定义来讲 没错 ,破除了这个遍计所执相,认识到B的缘起性, 没错, 叫明心见性 因为这个心不再染污 了,清楚 了,见到诸法的本性了,一切法性空,一切法缘起。现在问题在于你说 禅宗的,那我就不确认了,我不在明心见性,我(问题)在禅宗的明心见性,我不知道 禅宗的明心见性,那还要去研究。圣严法师曾经在书上说过,禅宗的明心见性其实,不能定义成印度佛教的明心见性,禅宗的明心见性,他认为很多时候可能是闻所成慧而已 所以不要把禅宗很多谈的东西,跟印度佛教的东西,好像看起来有点像把它等同,这样问题会很大 ,把他对应起来问题会很大, 可以对应,怎么对应那要另外再去研究,不能说看起来有点像,他说我的真实面貌,那是不是就是 字面上好像是就把他对应,那问题会很大。
 师父:照说如果明心见性,确实是应该见到事物的本然性是没错 明心见性照说应该是见到B的本然性,破除了这个妄 相C ,B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是没错 但是如果你谈到禅宗的话,禅宗的明心见性到底定义成什么样子, 我就不确定。 如果就印度佛教传来的经论定义,明心见性真正要到达,必需要入初果,大乘菩萨入初地,就那样的定义来讲,破除了这个遍计所执相,认识到B的缘起性, 这个 叫明心见性 因为这个心不再染污了,见到诸法的本性了,一切法性空,一切法缘起。现在问题在于你说禅宗的明心见性,那还要去研究。圣严法师曾经在书上说过,禅宗的明心见性其实,不能定义成印度佛教的明心见性,禅宗的明心见性,他认为很多时候可能是闻所成慧而已 所以不要把禅宗很多谈的东西,跟印度佛教的东西,好像看起来有点像把它等同,这样问题会很大 可以对应,怎么对应那要另外再去研究,不能说看起来有点像,他说我的真实面貌,那是不是就是 (明心见性)? 字面上好像是 相似, 就把他对应,那问题会很大。
 
问:无自性的自性到底是怎么解释?
 
师父:自性就是没有一个本质,不变的的东西就叫做自性。所以他讲相无自性的时候,就是没有本质的(它的缘生是通过四缘,这个无自性也是从共相的角度);他讲生无自性的时候,不是自己生起来的(共相的角度说无自性,但从别相的角度还是有自性,还是缘生,这个缘生可以是共业,自他的缘),也是没有本质的(也是共相的角度)。
 
这里的'''自性'''叫做'''不变的本质''',无自性就是说'''没有不变的本质'''(共相)。
 
现在师父讲这些东西,我不是泛泛地讲一些佛教的泛通而已,我现在是在很精确的定义,唯识学在某些理论上的定义,不能泛泛地说这个叫'''自''',那个叫'''他'''。因为在这里面,'''自他'''就有一定的定义。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修行就是这样,他为什么要把这些定义清楚,你修行上才不会模糊。他要把圣位是什么定义清楚,才不会有一天自己打坐忽然,达到一种泯然的境界,万事皆寂以为自己开悟了,他就是要破除这种。因为你经论没有深入、不了解,所以会产生了增上慢,他就要破除,产生增上慢很糟糕的,因为你已经错误,你认为自己开悟了,认为自己这样子是对的,其实是错的,你一辈子没有办法再修学,所以是很糟糕。不但你自己没办法修学,你还乱去指导人家,这个问题就很大,所以为什么经论研究很多东西,定义定得很清楚,你可以检视你的修行是什么样子。
 


  无自性的自性到底是怎么解释?自性就是没有一个本质不变的,一样的,原来的不变的东西就叫做自性,所以他讲相无自性的时候,就是没有本质的,他讲生无自性的时候,不是自己生起来的,也是没有本质的,生起来也是没有不变的本质的,这里的自性叫做不变的本质,无自性就是说没有不变的本质。因为现在 师父 讲这些东西,我不是泛泛地讲一些佛教 泛通而已,我现在是在很精确的定义,唯识学在某些理论上的定义,不能泛泛地说这个叫自, 那个 叫他 因为在这真正里面,自他就有一定的定义。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修行就是这样,他为什么要把这些定义清楚,你修行上才不会模糊,他要把圣位是什么定义清楚,才不会有一天自己打坐忽 ,达到一种泯然的境界,万事皆寂以为自己开悟了,他就是要破除这种,你因为经论 没有 深入不了解,所以会产生了增上慢,他就要破除,产生增上慢很糟糕的,你一辈子没办法再修学,因为你已经错误,你认为自己开悟了,认为自己这样子是对的,其实是错的,你一辈子没有办法再修学,所以是很糟糕,不但你自己没办法修学,你还乱去指导人家,这个 问题 就很大 所以 为什么 经论研究很多东西,定义定得很清楚,你可以检视你 修行 什么样子。
  问:刚刚 师父 说笔 的那个 例子 我们眼睛 没有问题, 但是 为什么 我们看到 笔还 遍计所执?


  问:刚刚 师父 那个例子 虽然 我们 眼睛没 有问题, 我们 笔还 是遍计 所执?
 师父 :这就是他一个棘手 地方 真正讲起来 我们 凡夫位,一定是像师父这个( 有问题 的)眼睛 凡夫位绝对不 这个眼睛 有一个客观 缘起。在凡夫位这两个(B、C)绝对是重叠的,凡夫位的依他绝对 是遍计 ,绝对是染污的。


  师父:这就是他一个triky的地方,真正讲起来我们凡夫位,一定是师父这个眼睛的(有问题的眼睛),凡夫位绝对不是这个眼睛的,客观来讲是有一个客观的缘起,很可惜我说过,在凡夫位这两个(BC)绝对是重叠的,凡夫位的依他绝对是遍计,绝对是染污的,就是怕有些同学,师父你一下子又说这个, 所以你要记得本来缘起是法理的客观性,但是你要知道因为缘起通染净,凡夫位的缘起绝对是遍计所执的,凡夫位的依他绝对是遍计所执 只是在凡夫位的依他的遍计的妄相上,从看到的相上来讲,它是相无自性,从生起上来讲,它的生起不是自己冒出来的,哪怕是妄相的生起也不是自己冒出来的,所以从生起上来讲叫做生无自性,从相本身来讲它就是相无自性 。所以你现在把这个分清楚了就知道了,这个比较会模糊的地方就是,本来依他起跟遍计是不一样,理论上是不一样的东西,两件东西,但就现实上来讲凡夫位来讲,经上也告诉你,等一下他后面会讲,这两个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是同样的东西,在圣位,它还是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它是清净的依他,凡夫位是杂染的依他
 所以你要记得 本来缘起是法理的客观性,但是你要知道 因为缘起通染净,凡夫位的缘起绝对是遍计所执的,凡夫位的依他绝对是遍计所执 只是在凡夫位的依他的遍计的妄相上,从看到的相上来讲,它是相无自性,从生起上来讲,它的生起不是自己冒出来的,哪怕是妄相的生起也不是自己冒出来的,所以从生起上来讲叫做生无自性,从相本身来讲它就是相无自性。


听经闻法的态度,从唯识来讲,它是一种熏习,你就算是现在真的听不懂师父在讲什么,但你要是动脑筋思考,熏习是脑筋,越动熏习的力道才会越强,你迷迷糊糊的熏习,力量不会强,师父说过:要形成重大的业,必须要有发心,好的就是强的好业,坏的就是强的坏业,所以要形成业必须要发心,记得吗,无心不成业,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你发心才有足够的力量形成种子,要发心必须动脑子,这个道理很简单的。无意杀人还是处心积虑的杀人比较重?当然是处心积虑,你忽然碰到的车擦撞不小心,吵架,然后挥拳把他打死了,这样判的重,还是谋财害命,已经设计十年了,然后把他毒死,哪一种比较重,当然是后者,就业力来讲也是后者比较重,从唯识学来讲,讲得通,发心力量大所以熏习的种子强,所以我们很多听经闻法的时候,你动脑子去思考,熏习的力道就强,而且我们这个脑袋,经过现代的研究也是这个样子,你在一个文化或是在一个环境里面,你熏久了,不管说你用不用,当然你用脑子思考是更好的,你那个模式会慢慢受影响的,这种影响就佛教里面,叫“熏习”,熏习成种子进入阿赖耶识里面,所以你不要以为我来这边听不懂,其实听不懂没关系,你多少听,今天唯识完全都听不懂没关系,你至少回去会想起一个名相叫做生无自性,至少会记得师父讲过一个叫做三性三无性,这就是第一个印象了,所以听经闻法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熏习,来到这边不断地来,一直地来,概念慢慢就会越来越清楚,如果你动脑子的话,时间速度是越快的。


3 ) 胜义无自性-1
  所以你现在把这个分清楚了就知道了,这个比较会模糊的地方就是,本来依他起跟遍计是不一样,理论上是不一样的东西,两件东西。但就现实上来讲凡夫位来讲,经上也告诉你,这两个在凡夫位是杂染的,是同样的东西。在圣位,它还是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它是清净的依他,凡夫位是杂染的依他。


3 )胜义 自性-1
  听经闻法的态度,从唯识来讲,它是一种熏习,你就算是现在真的听不懂师父在讲什么,但你要是动脑筋思考,熏习是脑筋,越动熏习的力道才会越强,你迷迷糊糊的熏习,力量不会强。师父说过,要形成重大的业,必须要有发心,好的就是强的好业,坏的就是强的坏业,所以要形成业必须要发心,记得吗? 心不成业。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你发心才有足够的力量形成种子,要发心必须动脑子,这个道理很简单的。问你,无意杀人还是处心积虑的杀人比较重?当然是处心积虑,你车擦撞不小心,吵架,然后挥拳把他打死了,这样判的重,还是已经设计十年了,然后把他毒死,哪一种比较重?就业力来讲也是后者比较重。


  谓诸 生无自性性 故,说名 自性 性, 即缘生 法, 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从唯识学来讲,发心力量大所以熏习的种子强。所以我们很多听经闻 的时候,你动脑子去思考,熏习的力道就强。而且我们这个脑袋,经过现代的研究也是这个样子,你在一个文化或是在一个环境里面,你熏久了,不管说你用不用,当然你用脑子思考是更好的,你那个模式会慢慢受影响的,这种影响就佛教里面,叫“熏习”。熏习成种子进入阿赖耶识里面,所以你不要以为我来这边听不懂,其实听不懂没关系,你多少听,今天唯识完全都听不懂没关系,你至少回去会想起一个名相叫做 生无自性 ,至少会记得师父讲过一个叫做三 无性, 这就是第一个印象了。所以听经闻 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熏习 来到这边不断地来,一直地来,概念慢慢就会越来越清楚,如果你动脑子的话,时间速度是越快的


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


  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
'''3 )胜义无自性'''


故亦 胜义无自性性。
'''(1)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 ,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 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胜义无自性,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 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 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它有两个定义这个是1,我们再来念一次 ,, ,缘生法它本身就是生无自性,清净所缘境界,这里你会搞混就是,依他起相会是清净所缘境界,凡夫位依他起相现起的这个相,是染的,是惑业苦,所以它不是清净所缘,但是依他起相的另一面是缘生法,缘起所成的,认知到缘起,所以缘起的认知它是清净法,你要是知道缘起的生无自性,一切法依缘而生,这是清净法,你认知到这样的话他就叫做胜义无自性,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 ,生无自性是清净的,所以它是胜义无自性。
''' 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 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 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2)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胜义无自性它有两个定义 这个是1,我们再来念一次,缘生法它本身就是生无自性,清净所缘境界,这里你会搞混就是,依他起相会是清净所缘境界,凡夫位依他起相现起的这个相,是染的,是惑业苦,所以它不是清净所缘,但是依他起相的另一面是缘生法,缘起所成的,认知到缘起,所以缘起的认知它是清净法,你要是知道缘起的生无自性,一切法依缘而生,这是清净法,你认知到这样的话他就叫做胜义无自性,所以依他起是杂染的,生无自性是清净的,所以它是胜义无自性。


 问:胜义无自性是不是针对圆成实讲的?
 问:胜义无自性是不是针对圆成实讲的?
第296行: 第314行:
 问:二个性,划掉一个,都对吗,无自性性,两个性,划掉一个都对吧?
 问:二个性,划掉一个,都对吗,无自性性,两个性,划掉一个都对吧?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它就是后面加一个ta,后面加一个ness ,梵文加一个ta,所以它有时候会拿掉,有时候会放进去,胜义即是无自性,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一切法缘起它本来就是胜义的,你认知到一切法缘起,不再起任何执着,诸法普遍的道理本来就是胜义的。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它就是后面加一个ta,后面加一个ness,梵文加一个ta,所以它有时候会拿掉,有时候会放进去,胜义即是无自性,无自性本身就是胜义,一切法缘起它本来就是胜义的,你认知到一切法缘起,不再起任何执着,诸法普遍的道理本来就是胜义的。


 一般胜义讲无自性是从圆成实来讲,但是他除了圆成实以外,他还讲这个东西,所以亦为,(亦名),也可以说,这个意思是说其实这是第二种说法,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解深密经》,把第二种说法拿来放在第一个,但是我们说他是第二种说法,是从后面的经论来讲,是第二种说法,但是实际上就《解深密经》来讲,这是他的第一种说法。
 一般胜义讲无自性是从圆成实来讲,但是他除了圆成实以外,他还讲这个东西,所以亦为,(亦名),也可以说,这个意思是说其实这是第二种说法,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解深密经》,把第二种说法拿来放在第一个,但是我们说他是第二种说法,是从后面的经论来讲,是第二种说法,但是实际上就《解深密经》来讲,这是他的第一种说法。
第324行: 第342行:
 师父:等一下我们在讲圆成实你就会知道,他这个地方好像是在讲,缘起没有一个真实的本质,到圆成实又是在讲我们对这个东西的证悟,等一下我们继续再讲下去,你就会知道佛教在讲这个真理的时候,它描述来,描述去,到最后不是在讲一个客观的道理而已,讲的还是我们的内心,我执的去除跟杂染,这个才叫做真理,才叫做圆成实,这个地方先放着没关系,你等一下把它连接起来。
 师父:等一下我们在讲圆成实你就会知道,他这个地方好像是在讲,缘起没有一个真实的本质,到圆成实又是在讲我们对这个东西的证悟,等一下我们继续再讲下去,你就会知道佛教在讲这个真理的时候,它描述来,描述去,到最后不是在讲一个客观的道理而已,讲的还是我们的内心,我执的去除跟杂染,这个才叫做真理,才叫做圆成实,这个地方先放着没关系,你等一下把它连接起来。


3 ) 胜义无自性-2


3 ) 胜义无自性-2
3 ) 胜义无自性
 
(2)


 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第400行: 第419行:
 增益,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因为我们凡夫会受到外境的影响,所以外境的东西会增益我们的贪嗔痴,不然就是执着,不然就是起嗔,这是现实,如果他真的愿意听,来这边听经闻法一阵子我就会跟他这样讲,这整个里面包括了有依他,有遍计,有圆成,有生无自性,有相无自性,有胜义无自性,整个这样圆观起来的。
 增益,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因为我们凡夫会受到外境的影响,所以外境的东西会增益我们的贪嗔痴,不然就是执着,不然就是起嗔,这是现实,如果他真的愿意听,来这边听经闻法一阵子我就会跟他这样讲,这整个里面包括了有依他,有遍计,有圆成,有生无自性,有相无自性,有胜义无自性,整个这样圆观起来的。


 你跟师父解说一下,怎么用这个来讲叶公好龙,一开始他很喜欢龙,他想的那条龙跟真实的龙不一样,真实的龙是B ,他想的那个龙是C,但是他见了真的龙之后他就害怕了,那个C就幻灭了,从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我们常常把一个东西,没有经过特别思考,产生好恶,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那个龙之前在他心里面的概念,就是那个C,因为龙实际上不是那个样子,不是他想像的那个样子,是他自己想像创造出来的,所以会对龙非常的喜欢。
 你跟师父解说一下,怎么用这个来讲叶公好龙,一开始他很喜欢龙,他想的那条龙跟真实的龙不一样,真实的龙是B,他想的那个龙是C,但是他见了真的龙之后他就害怕了,那个C就幻灭了,从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我们常常把一个东西,没有经过特别思考,产生好恶,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那个龙之前在他心里面的概念,就是那个C,因为龙实际上不是那个样子,不是他想像的那个样子,是他自己想像创造出来的,所以会对龙非常的喜欢。


 (四) 对像:五事不具者
 (四) 对像:五事不具者
第580行: 第599行: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上上个礼拜还没放假之前,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帮忙我们解脱,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 ,, ,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不空,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他说,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那个“了”,重点在那个了,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怎么样,清楚的意思,所以我们才会称为了不了义,了可以究竟明了,有究竟明了的意思,了就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因为他讲的不清楚,因为《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所以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但是一般人五事不具足的话,就是没有具足哪五事?第一个,未种善根,第五个,未积极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他说这五事情不具足者,如果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但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解释一切法空,以三性三无自性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管说你现在能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再来就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
第666行: 第685行: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一时教,教法,四谛缘起,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就是说他在这里,上面还有,讲得明白就是这样,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 ,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第二个,第二时教,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时教,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第680行: 第699行: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 ,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第700行: 第719行: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 ,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他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他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他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他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是,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第736行: 第755行: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种类,有四种,这四种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后面这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我讲的这四种,是后面那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种类,有四种,这四种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后面这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我讲的这四种,是后面那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 ,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 ,善巧所缘 ,净惑所缘。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第766行: 第785行:
 第一个有分别影像所缘,为什么叫做影像,为什么叫做有分别?就是说心对影像有分别,是修观用的,心对所缘作分别,是修观用的,不是心一境性,是在观察,为什么叫做影像?师父以前也讲过,这里的影像有时候又可以称为行相,心所行之相,这里特别叫做影像,变成心里面的相叫做影像,不用讲那么复杂,心里面形成一个影像,我们讲一般的,不需要特别从唯识,因为我们在讲禅修,我们心对所缘,这是一个所缘,不管是佛像,还是数息都好,当我们心观所缘的时候,不是一直眼睁睁的看着他,我们是把他念,念是追忆,把他记起来,然后变成心的一个相,这个叫做影像,所以这个是所缘,这个是所缘影像,把这个所缘摄收起来的时候变成心,所以你看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很像师父常讲的,A、B、C,所以他是当心观所缘的时候,把所缘摄属在心中,接下来你现在观的不再是外面这个所缘,你现在观的是心里面的那个影像,又叫做行相,所以他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这里指修观是心对所缘做分别,这里讲心对所缘做分别已经是对这个影像,做分别了,不是对外面这个,是对这个摄属进来的影像作分别,所以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心对影像做分别。
 第一个有分别影像所缘,为什么叫做影像,为什么叫做有分别?就是说心对影像有分别,是修观用的,心对所缘作分别,是修观用的,不是心一境性,是在观察,为什么叫做影像?师父以前也讲过,这里的影像有时候又可以称为行相,心所行之相,这里特别叫做影像,变成心里面的相叫做影像,不用讲那么复杂,心里面形成一个影像,我们讲一般的,不需要特别从唯识,因为我们在讲禅修,我们心对所缘,这是一个所缘,不管是佛像,还是数息都好,当我们心观所缘的时候,不是一直眼睁睁的看着他,我们是把他念,念是追忆,把他记起来,然后变成心的一个相,这个叫做影像,所以这个是所缘,这个是所缘影像,把这个所缘摄收起来的时候变成心,所以你看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很像师父常讲的,A、B、C,所以他是当心观所缘的时候,把所缘摄属在心中,接下来你现在观的不再是外面这个所缘,你现在观的是心里面的那个影像,又叫做行相,所以他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这里指修观是心对所缘做分别,这里讲心对所缘做分别已经是对这个影像,做分别了,不是对外面这个,是对这个摄属进来的影像作分别,所以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心对影像做分别。


 第二个无分别影像所缘叫做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这个所缘摄属在心中的时候,你不要去分别他,粗胖高细,只要摄心集中知道这个东西,清楚明白的在心中而没有跑掉,这样就好了,所以不要分别,是摄心集中,刚开始你要观佛像要从小地方,不能从大的,然后你观,比如说观白毫,你要观的时候要先拿一尊真正的佛像,不能凭空想像,看看看,眼睛闭起来,去回想他的相是怎么样,这时候你是在制造这个影像,但是你是不是一下子就很清楚?不是,你必须千百万次一直看,闭起来 ,有 ,, ,不见了 ,看 ,闭起来,这时候是在制造那个影像,经过不断练习之后,会让佛像的白毫影像,变成影像,这时候你会清楚明白,现在心中,跟你开眼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一样的清楚明白,要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个当然难。这个影像不是只是一个有形的,有时候是无形的,数息就是要让这个息清楚明白,在内心清清楚楚明白感觉到这里,气的粗短,冷热,细到什么程度,每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感觉也是所谓的影像,你如果只是摄心集中的话,这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
 第二个无分别影像所缘叫做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这个所缘摄属在心中的时候,你不要去分别他,粗胖高细,只要摄心集中知道这个东西,清楚明白的在心中而没有跑掉,这样就好了,所以不要分别,是摄心集中,刚开始你要观佛像要从小地方,不能从大的,然后你观,比如说观白毫,你要观的时候要先拿一尊真正的佛像,不能凭空想像,看看看,眼睛闭起来,去回想他的相是怎么样,这时候你是在制造这个影像,但是你是不是一下子就很清楚?不是,你必须千百万次一直看,闭起来,有,不见了,看,闭起来,这时候是在制造那个影像,经过不断练习之后,会让佛像的白毫影像,变成影像,这时候你会清楚明白,现在心中,跟你开眼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一样的清楚明白,要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个当然难。这个影像不是只是一个有形的,有时候是无形的,数息就是要让这个息清楚明白,在内心清清楚楚明白感觉到这里,气的粗短,冷热,细到什么程度,每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感觉也是所谓的影像,你如果只是摄心集中的话,这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


 有分别影像也可能是抽象的理,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比较有实质的东西,后面会讲,是有事有理的,都是所观的境,所观的相可以是一切法空,可以是无我,可以是五蕴,就是你心中现的C,观的也是可以是抽象的理,比如说什么叫做身、受、心、法,观身不净比较具体,观受是苦,苦就稍微比较抽象一点了,观心无常,无常就很抽象,无常是一个抽象的道理,这也是所观境,后面会讲。
 有分别影像也可能是抽象的理,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比较有实质的东西,后面会讲,是有事有理的,都是所观的境,所观的相可以是一切法空,可以是无我,可以是五蕴,就是你心中现的C,观的也是可以是抽象的理,比如说什么叫做身、受、心、法,观身不净比较具体,观受是苦,苦就稍微比较抽象一点了,观心无常,无常就很抽象,无常是一个抽象的道理,这也是所观境,后面会讲。
第780行: 第799行:
 问:有的人说看到佛了,那种是精神错乱的看到佛?
 问:有的人说看到佛了,那种是精神错乱的看到佛?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 ,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俱舍论》里面有讲,从一个小拇指观脚掌,你不要观一个小拇指,然后开始观脚掌的时候出现一个腿,就不对了,总之你观什么必须要出现什么,乱来的那个就是错误的,就是妄想。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俱舍论》里面有讲,从一个小拇指观脚掌,你不要观一个小拇指,然后开始观脚掌的时候出现一个腿,就不对了,总之你观什么必须要出现什么,乱来的那个就是错误的,就是妄想。
第786行: 第805行: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师父:不是,两个都要训练的,现在是在讲禅观,但是我后面会讲,他讲说你真正要禅观的时候,前面要具备什么他会讲,你要具备观你要先听经闻法,我刚好这里有,你要观,你必须要有,“文”就是闻思慧,要有“义”就是闻思慧,你必须要有这样的程度,你对一切法无常 ,一切法无我,你必须要经过文然后到义,清楚明白了到闻思,这就是闻思慧了,你才能拿来作观,所以你要是对教法不明白你要观什么,所以为什么说内观不容易观,因为你对教法不明白,你对佛教讲什么都不明白,你到底要观什么。
 师父:不是,两个都要训练的,现在是在讲禅观,但是我后面会讲,他讲说你真正要禅观的时候,前面要具备什么他会讲,你要具备观你要先听经闻法,我刚好这里有,你要观,你必须要有,“文”就是闻思慧,要有“义”就是闻思慧,你必须要有这样的程度,你对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你必须要经过文然后到义,清楚明白了到闻思,这就是闻思慧了,你才能拿来作观,所以你要是对教法不明白你要观什么,所以为什么说内观不容易观,因为你对教法不明白,你对佛教讲什么都不明白,你到底要观什么。


 无分别影像刚开始是要摄心集中,所以这个刚开始是要分开修的,一方面听经闻法,不断地听经闻法,另一方面平时打坐,不断地摄心集中来打坐,这种摄心集中方法很多,我们后面等一下讲所缘那些,我们会讲。所以师父一再强调说,你如果根机很高听经听到开悟,那个另外,但是师父说你来这边听经,师父只有一个期望,你听经然后打坐修行,两个期望,在听经闻法上面 ,希望你在有生之年,能够闻所成慧成就,叫做正见养成;打坐,我后面会讲他的次第,希望你打坐从摄心集中一直往上,能到未到地定,如果你有生之年,慧能够到闻思慧,然后能够到未到地定,那很强了,那个你这辈子学佛足够了,几十年下来不枉费此行。
 无分别影像刚开始是要摄心集中,所以这个刚开始是要分开修的,一方面听经闻法,不断地听经闻法,另一方面平时打坐,不断地摄心集中来打坐,这种摄心集中方法很多,我们后面等一下讲所缘那些,我们会讲。所以师父一再强调说,你如果根机很高听经听到开悟,那个另外,但是师父说你来这边听经,师父只有一个期望,你听经然后打坐修行,两个期望,在听经闻法上面,希望你在有生之年,能够闻所成慧成就,叫做正见养成;打坐,我后面会讲他的次第,希望你打坐从摄心集中一直往上,能到未到地定,如果你有生之年,慧能够到闻思慧,然后能够到未到地定,那很强了,那个你这辈子学佛足够了,几十年下来不枉费此行。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根机是怎么样,也不知道修行次第是怎么样,然后看到很多经典,那些经典描述的都是大菩萨,佛的境界,然后自己都认为自己行了,因为自己即是佛了,然后讲说这个这么简单,然后动不动以自己开悟了,或自己已经到达几禅几禅了,或自己已经到达非想非非想处了,师父不是说有些人打坐不到几个礼拜,发现身心泯然不见了,以为是不是叫开悟了,还早,还差得远了,所以为什么说要依这样的次第来了解,至少你知道你的程度到哪里,而不要未证言证,未证言证有两个,第一个叫妄语,是自己知道,还有一个更麻烦,第一个很糟糕 ,第二个很麻烦,增上慢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没证到,自己以为证到了,他不是故意骗人,比如说他自己坐一坐忽然间几个礼拜之后,忽然泯然寂静,好像自己的身心都不见了,他说我这样开悟了,然后自己就到处跟人家讲说他开悟了,他不是要骗人,他是误解,这个叫做增上慢,为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没有的东西他认为有,为什么是慢,因为没有到那个程度他认为到那个程度,是一种慢,这种东西如果他错误的话,很难再修行了,因为他自己以为他开悟了,所以为什么说一定要这样清楚明白,这些禅修的对象是什么,缘是什么。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根机是怎么样,也不知道修行次第是怎么样,然后看到很多经典,那些经典描述的都是大菩萨,佛的境界,然后自己都认为自己行了,因为自己即是佛了,然后讲说这个这么简单,然后动不动以自己开悟了,或自己已经到达几禅几禅了,或自己已经到达非想非非想处了,师父不是说有些人打坐不到几个礼拜,发现身心泯然不见了,以为是不是叫开悟了,还早,还差得远了,所以为什么说要依这样的次第来了解,至少你知道你的程度到哪里,而不要未证言证,未证言证有两个,第一个叫妄语,是自己知道,还有一个更麻烦,第一个很糟糕,第二个很麻烦,增上慢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没证到,自己以为证到了,他不是故意骗人,比如说他自己坐一坐忽然间几个礼拜之后,忽然泯然寂静,好像自己的身心都不见了,他说我这样开悟了,然后自己就到处跟人家讲说他开悟了,他不是要骗人,他是误解,这个叫做增上慢,为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没有的东西他认为有,为什么是慢,因为没有到那个程度他认为到那个程度,是一种慢,这种东西如果他错误的话,很难再修行了,因为他自己以为他开悟了,所以为什么说一定要这样清楚明白,这些禅修的对象是什么,缘是什么。


 问:这个存不存在次第问题,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观是在后头?
 问:这个存不存在次第问题,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观是在后头?


 师父:这个不是在讲次第的问题,这个在讲所缘的问题,是叫你缘什么,先要把所缘弄明白之后才能谈次第,你连缘什么都不清楚 ,你要谈次第,他先告诉你缘什么,后面会讲次第。
 师父:这个不是在讲次第的问题,这个在讲所缘的问题,是叫你缘什么,先要把所缘弄明白之后才能谈次第,你连缘什么都不清楚,你要谈次第,他先告诉你缘什么,后面会讲次第。


 第一个叫有分别影像,第二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什么叫做事边际,它分两个,事跟边际,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第一个叫有分别影像,第二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什么叫做事边际,它分两个,事跟边际,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第818行: 第837行:
 问:事边际,事什么,边际是什么?
 问:事边际,事什么,边际是什么?


 师父:“事”就是诸法别相,诸法别相叫事,比如说蕴是事,处是事,界也是事,“边际”就是诸法的共相,穷究其边际,就是指无常,四谛,缘起,或是无我这些,都是诸法的共相,一个是诸法的别相,一个是诸法的共相,所以你看尽所有性是别相所缘 ,缘别相,如所有性是总相所缘,缘诸法的共相或总相,诸法的共相总相包括无常无我四谛缘起,缘起性这些都是,别相蕴处界这些都是。细节上我们慢慢会讲,因为现在才刚开始而已。
 师父:“事”就是诸法别相,诸法别相叫事,比如说蕴是事,处是事,界也是事,“边际”就是诸法的共相,穷究其边际,就是指无常,四谛,缘起,或是无我这些,都是诸法的共相,一个是诸法的别相,一个是诸法的共相,所以你看尽所有性是别相所缘,缘别相,如所有性是总相所缘,缘诸法的共相或总相,诸法的共相总相包括无常无我四谛缘起,缘起性这些都是,别相蕴处界这些都是。细节上我们慢慢会讲,因为现在才刚开始而已。


 所作成办就是止观成就,这个地方比较没有什么,因为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你只要止观成就就是所作成办。
 所作成办就是止观成就,这个地方比较没有什么,因为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你只要止观成就就是所作成办。
第854行: 第873行: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同学们第一个,如果你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解深密经》跟瑜伽师地论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同学们第一个,如果你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解深密经》跟瑜伽师地论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解深密经》他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解深密经》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解深密经》他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接下来的2) ,3) ,4),都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后面,2),3),4),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遍满所缘里面,只是瑜伽师地论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 ,善巧所缘 ,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解深密经》他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解深密经》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解深密经》他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接下来的2),3),4),都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后面,2),3),4),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遍满所缘里面,只是瑜伽师地论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目录
 目录
第876行: 第895行: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解深密经》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做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这个我之前讲过,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再讲,所以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有分别影像,我再稍微画一下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就叫做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做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第一个。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解深密经》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做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这个我之前讲过,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再讲,所以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有分别影像,我再稍微画一下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就叫做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做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第一个。


 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 ,就是无分别影像,如果做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做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就是无分别影像,如果做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做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两个 ,, ,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第三个如所有性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总相所缘,缘一切法的共相如无常无我,空,缘起,四谛,这些都是诸法共相,如果你这样子观察诸法共相的话,就可以断烦恼所以叫做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缘别相,诸法的别相,因为诸法有各式各样的种种,缘诸法种种不同的特性这个叫做别相,比如蕴、处、界,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然后处非处、缘起,缘这些法的不同的种种现象或种种特性,都是叫做尽所有性,你如果修尽所有性的话,虽然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相对的有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你修蕴处界这些,都有相对的伏烦恼的作用。
 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第三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总相所缘,缘一切法的共相如无常无我,空,缘起,四谛,这些都是诸法共相,如果你这样子观察诸法共相的话,就可以断烦恼所以叫做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缘别相,诸法的别相,因为诸法有各式各样的种种,缘诸法种种不同的特性这个叫做别相,比如蕴、处、界,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然后处非处、缘起,缘这些法的不同的种种现象或种种特性,都是叫做尽所有性,你如果修尽所有性的话,虽然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相对的有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你修蕴处界这些,都有相对的伏烦恼的作用。


 还有最后所作成办所缘,这叫做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什么叫做现证转依,什么是依?阿赖耶,在唯识学里面一切法所依就是阿赖耶,转依就是把染污的阿赖耶转成清净的,经过止观就叫做现证,止观成就,现证转依,这个就是遍满所缘里面所谈的。
 还有最后所作成办所缘,这叫做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什么叫做现证转依,什么是依?阿赖耶,在唯识学里面一切法所依就是阿赖耶,转依就是把染污的阿赖耶转成清净的,经过止观就叫做现证,止观成就,现证转依,这个就是遍满所缘里面所谈的。
第898行: 第917行: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净行所缘,很直接地讲就是清净我们的修行,或清净我们的行为,就是他有净治烦恼的作用,内容包括我们一般所谈的五停心观,叫做贪、嗔、痴、散、障,多贪众生修不净观,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尤其是欲界的贪,欲界里面的贪就是五欲之贪,什么是五欲之贪,哪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我不能说那不对,但是在佛教里面那个可以叫做粗五欲,但是佛教里面常常讲的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因为所有的贪都可以用色声香味触来分析,各各别开来的分析,所以我们对财色名食睡的贪,其实把它分析起来,是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所以你要记得佛教里面讲的五欲,他有分粗五欲和细五欲,但是一般真正讲五欲之贪是讲色身香味触,不是讲财色名食睡,尤其是欲界的五欲里面,有各种各式的贪,但是以淫欲之贪为主,是最重的,色声香味触都包括在里面;多瞋众生慈悲观 ,对治脾气不好,爆怒容易发怒的 ,脾气不好,容易起嗔心的;多痴众生修因缘观,对治无智慧的,让我们去了解事情有它的因果,不会倒果为因,倒因为果,多散众生,散就是心散乱,多散众生修数息观,数息是容易对治散乱的;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的,界差别观,就是六界,地,水,火,风,空,识,让我们了解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无外乎就是这些六界的组成,没有一个本质的我,所以不需要起贡高我慢,贡高我慢一般都是我执太重,自我感觉超级良好才会贡高我慢。我们修行要共勉,常常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要越能够谦虚,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真正把佛法听进去了,你要越能够谦虚,不要听经闻法才听了不久,懂了一些东西就以为我什么都懂了,这种慢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自以为自己非常好的,另外一种是无形中自以为,自我感觉修证修的很高,修行修得很好的,这两种都是很要不得,尤其是有时候还没有听经闻法,或还没有学佛就算了,有些学佛越学越贡高我慢,觉得我每天念了好几部经,我的咒每天持了好几百遍,所以我什么都比人家强,或是有些听经闻法听一听就说,你们外面那些都不懂,你们懂得都很浅,像我这种懂得深的才有办法谈那些,既玄又高又妙的东西;还有一种就是说他有在修行,但是他的修行没有真正修到心里面,他做的修行都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已,什么宗教行为,比如说他很努力地拜佛,诵咒,大礼拜什么拜都好,每天都磕好几个头,然后他就自以为我的修证很高了,我这一辈子可能可以得阿罗汉了,或自以为我已经是几地菩萨了,这种都是很要不得,这种都是多慢众生。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
 净行所缘,很直接地讲就是清净我们的修行,或清净我们的行为,就是他有净治烦恼的作用,内容包括我们一般所谈的五停心观,叫做贪、嗔、痴、散、障,多贪众生修不净观,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尤其是欲界的贪,欲界里面的贪就是五欲之贪,什么是五欲之贪,哪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我不能说那不对,但是在佛教里面那个可以叫做粗五欲,但是佛教里面常常讲的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因为所有的贪都可以用色声香味触来分析,各各别开来的分析,所以我们对财色名食睡的贪,其实把它分析起来,是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所以你要记得佛教里面讲的五欲,他有分粗五欲和细五欲,但是一般真正讲五欲之贪是讲色身香味触,不是讲财色名食睡,尤其是欲界的五欲里面,有各种各式的贪,但是以淫欲之贪为主,是最重的,色声香味触都包括在里面;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脾气不好,爆怒容易发怒的,脾气不好,容易起嗔心的;多痴众生修因缘观,对治无智慧的,让我们去了解事情有它的因果,不会倒果为因,倒因为果,多散众生,散就是心散乱,多散众生修数息观,数息是容易对治散乱的;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的,界差别观,就是六界,地,水,火,风,空,识,让我们了解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无外乎就是这些六界的组成,没有一个本质的我,所以不需要起贡高我慢,贡高我慢一般都是我执太重,自我感觉超级良好才会贡高我慢。我们修行要共勉,常常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要越能够谦虚,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真正把佛法听进去了,你要越能够谦虚,不要听经闻法才听了不久,懂了一些东西就以为我什么都懂了,这种慢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自以为自己非常好的,另外一种是无形中自以为,自我感觉修证修的很高,修行修得很好的,这两种都是很要不得,尤其是有时候还没有听经闻法,或还没有学佛就算了,有些学佛越学越贡高我慢,觉得我每天念了好几部经,我的咒每天持了好几百遍,所以我什么都比人家强,或是有些听经闻法听一听就说,你们外面那些都不懂,你们懂得都很浅,像我这种懂得深的才有办法谈那些,既玄又高又妙的东西;还有一种就是说他有在修行,但是他的修行没有真正修到心里面,他做的修行都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已,什么宗教行为,比如说他很努力地拜佛,诵咒,大礼拜什么拜都好,每天都磕好几个头,然后他就自以为我的修证很高了,我这一辈子可能可以得阿罗汉了,或自以为我已经是几地菩萨了,这种都是很要不得,这种都是多慢众生。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


 问:界差别观,这“差别”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问:界差别观,这“差别”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第930行: 第949行:
 处非处:因果相应,因果相合为处(理)
 处非处:因果相应,因果相合为处(理)


 善巧所缘,所谓“善巧”的意思,就是在训练摄心集中禅定的善巧,前面重点在对治烦恼—五停心观,这个重在训练禅修,训练禅定的善巧,所以他有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我为什么这边写一个契合正理,因为这些的修行,都要符合佛教的教理跟正理,比如说什么叫五蕴,你一定要学佛听经闻法才知道五蕴,到最后养成一个概念,你才知道我怎么样依这个为所缘来修行,每一个都有他的细节,缘起这里是观十二缘起的流转,而不是观缘起的法性,如果观缘起的法性那就是如所有性,是可以解脱的,但是这里重在十二缘起的流转观。我稍微讲一下,五蕴就是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观察,十二入处,这个重在于我们心对外界怎么分析,十八界,就是十二入处加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还有眼识耳识鼻识到意识,加起来十八就叫做十八界;还有缘起观十二缘起的流转,处非处就是要了解因果相应不相应,这些都必须从听经闻法而来的,你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不符合道理的。比如说有人如果说,诵经很好,诵经绝对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你认为光诵经可以诵到开悟的,这个叫“非处”,诵经修集福德智慧训练一些,我们对经教认识 ,可以,但是你如果以为说我光诵经就可以开悟,这个就非处,因为因果不符,他的处非处只要是因果不符的都是非处,不要以为非处就是一定坏的才叫非处,戒禁取当然是非处,我举例了好几次,比如说古代的人认为,我学牛吃草可以升天,那当然是非处,不符合道理的。
 善巧所缘,所谓“善巧”的意思,就是在训练摄心集中禅定的善巧,前面重点在对治烦恼—五停心观,这个重在训练禅修,训练禅定的善巧,所以他有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我为什么这边写一个契合正理,因为这些的修行,都要符合佛教的教理跟正理,比如说什么叫五蕴,你一定要学佛听经闻法才知道五蕴,到最后养成一个概念,你才知道我怎么样依这个为所缘来修行,每一个都有他的细节,缘起这里是观十二缘起的流转,而不是观缘起的法性,如果观缘起的法性那就是如所有性,是可以解脱的,但是这里重在十二缘起的流转观。我稍微讲一下,五蕴就是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观察,十二入处,这个重在于我们心对外界怎么分析,十八界,就是十二入处加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还有眼识耳识鼻识到意识,加起来十八就叫做十八界;还有缘起观十二缘起的流转,处非处就是要了解因果相应不相应,这些都必须从听经闻法而来的,你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不符合道理的。比如说有人如果说,诵经很好,诵经绝对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你认为光诵经可以诵到开悟的,这个叫“非处”,诵经修集福德智慧训练一些,我们对经教认识,可以,但是你如果以为说我光诵经就可以开悟,这个就非处,因为因果不符,他的处非处只要是因果不符的都是非处,不要以为非处就是一定坏的才叫非处,戒禁取当然是非处,我举例了好几次,比如说古代的人认为,我学牛吃草可以升天,那当然是非处,不符合道理的。


 问:善巧所缘是不是就是遍满所缘里面,事边际所缘的尽所有性?
 问:善巧所缘是不是就是遍满所缘里面,事边际所缘的尽所有性?
第946行: 第965行:
 出世间:四谛、真如
 出世间:四谛、真如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还有离,离开下界的苦粗障,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 ,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他,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以后慢慢再讲,寻伺老实说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如果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慢慢讲,我在《俱舍论》里面有讲,三禅的特性叫做一心离喜妙乐,所以你必须要舍离二禅的喜,因为你说喜很好,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你当然有殊胜内心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他你没办法往上,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你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还有离,离开下界的苦粗障,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他,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以后慢慢再讲,寻伺老实说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如果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慢慢讲,我在《俱舍论》里面有讲,三禅的特性叫做一心离喜妙乐,所以你必须要舍离二禅的喜,因为你说喜很好,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你当然有殊胜内心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他你没办法往上,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你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第956行: 第975行:
 你要检视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有没有退步怎么检视,你不要以为神通多少,我修一修可以知道你过去未来,或是哪一个算命的跟你讲,如果以神通来讲那算命的都有修行,不是以我们知道别人特别不知道,或者是超胜的能力Super,natural,power,不是以那种的,简单一句话你去检视,你的贪瞋痴有没有减少,很简单,你的贪嗔痴减少了多少,我说过不管任何教派,禅宗密教念佛都好,你可以检视你的修行,贪嗔痴减少多少,你平时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我说你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不是问你佛拜多少,不是问你经诵多少,不是问你咒诵多少遍,我问你是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你说师父我念经念很多,我也念大悲咒,我说可以啊,但是你要知道,念这些有没有跟戒定慧相应,我说的是真实的,有人咒持越多脾气越差,持那些咒语有用吗,自己要检视,这个是经验之谈,不只是理论,有人以前人还不错学了佛之后怪怪的,到哪里都跟人家过意不去,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那这样学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你学佛你要减低你的贪嗔痴,真的你的贪嗔痴减低了你的心量越大了,你会给周遭的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和谐的相处。
 你要检视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有没有退步怎么检视,你不要以为神通多少,我修一修可以知道你过去未来,或是哪一个算命的跟你讲,如果以神通来讲那算命的都有修行,不是以我们知道别人特别不知道,或者是超胜的能力Super,natural,power,不是以那种的,简单一句话你去检视,你的贪瞋痴有没有减少,很简单,你的贪嗔痴减少了多少,我说过不管任何教派,禅宗密教念佛都好,你可以检视你的修行,贪嗔痴减少多少,你平时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我说你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不是问你佛拜多少,不是问你经诵多少,不是问你咒诵多少遍,我问你是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你说师父我念经念很多,我也念大悲咒,我说可以啊,但是你要知道,念这些有没有跟戒定慧相应,我说的是真实的,有人咒持越多脾气越差,持那些咒语有用吗,自己要检视,这个是经验之谈,不只是理论,有人以前人还不错学了佛之后怪怪的,到哪里都跟人家过意不去,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那这样学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你学佛你要减低你的贪嗔痴,真的你的贪嗔痴减低了你的心量越大了,你会给周遭的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和谐的相处。


 所以跟各位共勉一句话,印顺导师说过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学佛有没有修行,一定要看在人事物上你怎么去对应,以前心量很小,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个,动不动跟人家吵架,动不动就在外面弄一身脾气很大,很痛苦,每天不管是从工作还是从哪里回来,苦苦恼恼然后complain抱怨,我那公司又怎么样 ,我同事又怎么样,上司又怎么样 ,哪里又怎么样,现在学佛心量大了,比较不会去跟人家计较那些,有些东西比较能够用智慧去处理,有进步了,你不要学佛越学越多,然后越造成周遭人的不便,弄到周遭的人怨声载道,有没有人这个样子,有而且很多,不过这个都是一个过程,一定要听经闻法把道里弄懂。
 所以跟各位共勉一句话,印顺导师说过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学佛有没有修行,一定要看在人事物上你怎么去对应,以前心量很小,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个,动不动跟人家吵架,动不动就在外面弄一身脾气很大,很痛苦,每天不管是从工作还是从哪里回来,苦苦恼恼然后complain抱怨,我那公司又怎么样,我同事又怎么样,上司又怎么样,哪里又怎么样,现在学佛心量大了,比较不会去跟人家计较那些,有些东西比较能够用智慧去处理,有进步了,你不要学佛越学越多,然后越造成周遭人的不便,弄到周遭的人怨声载道,有没有人这个样子,有而且很多,不过这个都是一个过程,一定要听经闻法把道里弄懂。


 刚刚讲是欣上厌下,出世间的就是要了解四谛真理,厌离六道轮回的世间,欣求出离,这个叫做净惑所缘。所以当你去缘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这个叫做四谛真理,净惑所缘里面能真正断烦恼的。
 刚刚讲是欣上厌下,出世间的就是要了解四谛真理,厌离六道轮回的世间,欣求出离,这个叫做净惑所缘。所以当你去缘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这个叫做四谛真理,净惑所缘里面能真正断烦恼的。
第980行: 第999行: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止观的不同所缘,我们再来归纳一下,止观的不同所缘,修止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专门摄心集中而已,对影像不起分别,修观的所缘叫做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就是修观,就是对这个影像起分别,做观察;具所缘就是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就所缘,事边际所缘叫做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空,尽所有性叫做别相所缘 ,如蕴处界,还有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但是事边际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都可以修止修观,因为是同一个所缘,比如说空,你修观可以用空,你修止也可以依空,但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以后我慢慢再讲。你修无常,诸行无常,你修无常,依无常为所缘是如所有性,你可以依无常修观,也可以依无常修止,所以同一个所缘,所以这样的所缘包括别相、包括总相,都可以修止修观,所以就这个真实的所缘对象来看,他可以修止又修观,但是就心对这个所缘,有没有分别的话,有分别只能修观,心对这个相无分别就是修止。
 止观的不同所缘,我们再来归纳一下,止观的不同所缘,修止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专门摄心集中而已,对影像不起分别,修观的所缘叫做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就是修观,就是对这个影像起分别,做观察;具所缘就是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就所缘,事边际所缘叫做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空,尽所有性叫做别相所缘,如蕴处界,还有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但是事边际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都可以修止修观,因为是同一个所缘,比如说空,你修观可以用空,你修止也可以依空,但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以后我慢慢再讲。你修无常,诸行无常,你修无常,依无常为所缘是如所有性,你可以依无常修观,也可以依无常修止,所以同一个所缘,所以这样的所缘包括别相、包括总相,都可以修止修观,所以就这个真实的所缘对象来看,他可以修止又修观,但是就心对这个所缘,有没有分别的话,有分别只能修观,心对这个相无分别就是修止。


 什么叫无分别呢?比如说我是依数息为主,如果你心摄心集中在这里,只是去感觉气的出跟入,清楚明白,感觉触的冷暖这些,摄心集中在这里而已,跑掉拉回来,跑掉拉回来,这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修止,所缘这里,这个地方叫所缘,我现在是依数息来讲,因为我们所缘可以很多种,可以是佛像可以是不净观,可以是其他的,因为师父常修数息,所以比较有经验可以分享一下,你叫我分享不净观我也没办法分享,当你缘这里到最后去观察息的出入,是有常的呢,是无常的呢,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有因而来 ,无因而来,还是它是无常变化的呢,如果你这样去观察这个叫修观。
 什么叫无分别呢?比如说我是依数息为主,如果你心摄心集中在这里,只是去感觉气的出跟入,清楚明白,感觉触的冷暖这些,摄心集中在这里而已,跑掉拉回来,跑掉拉回来,这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修止,所缘这里,这个地方叫所缘,我现在是依数息来讲,因为我们所缘可以很多种,可以是佛像可以是不净观,可以是其他的,因为师父常修数息,所以比较有经验可以分享一下,你叫我分享不净观我也没办法分享,当你缘这里到最后去观察息的出入,是有常的呢,是无常的呢,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有因而来,无因而来,还是它是无常变化的呢,如果你这样去观察这个叫修观。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师父讲过好几次不要说没有印象,尤其是听过《俱舍论》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天才,没关系,我们不是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有两个观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的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修定可以修到三界,心的境界,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忽然有人问师父说,师父讲的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还是禅定,基本上师父在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但是也有这种三界的众生,在《俱舍论》的分别世间品里面,就讲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现在在讲色无色界,是在讲色无色界的定,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到地定。下面都是散心所以不能称定,到未到地基本上他是在欲界但是,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它摄属初禅。往上这些全部都叫什么,全部都叫定,所以定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心一境性,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三摩地,翻成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三摩地,那就是定,你们不要以为还有什么另外的东西,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色界的定有四个基本的,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只有色界的四个一般来讲可以称做禅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只有色界的这四个禅可以叫做禅定,你不要说无色界禅定,不对,无色界这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师父讲过好几次不要说没有印象,尤其是听过《俱舍论》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天才,没关系,我们不是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有两个观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的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修定可以修到三界,心的境界,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忽然有人问师父说,师父讲的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还是禅定,基本上师父在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但是也有这种三界的众生,在《俱舍论》的分别世间品里面,就讲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现在在讲色无色界,是在讲色无色界的定,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到地定。下面都是散心所以不能称定,到未到地基本上他是在欲界但是,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它摄属初禅。往上这些全部都叫什么,全部都叫定,所以定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心一境性,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三摩地,翻成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三摩地,那就是定,你们不要以为还有什么另外的东西,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色界的定有四个基本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色界的四个一般来讲可以称做禅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只有色界的这四个禅可以叫做禅定,你不要说无色界禅定,不对,无色界这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第1,018行: 第1,037行:
 师父:可以,你这样讲有点问题,六识前五识不管,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禅修是第六意识的事情不是前五识的事情,前五识是不要受其他东西的干扰,重点在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
 师父:可以,你这样讲有点问题,六识前五识不管,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禅修是第六意识的事情不是前五识的事情,前五识是不要受其他东西的干扰,重点在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


 开念佛机,你刚开始听可以,听完之后关掉,脑子里面要去缘那个声音,这时候不是耳朵吸进来的,这时候是你心的影像,耳朵吸进来的是这个东西,后来你观的这个影像,是你意识里面自己观出来的,所以我们重点不是在这个,当然这个重点也是要符合那些才可以,但是这个吸进来之后重点在这个,所以后来的禅修禅观比较重在这一个,这些东西是有规定的,规定的进来之后,就要变成是这个像了,你不要一放,一边听一边以为这样 ,不行的,当然你如果是方便放个佛号,稍微摄心一下是可以,但是我现在谈的不是稍微摄心,我现在谈的是专心集中心一境性的修禅观,或修止观,不是散心的。
 开念佛机,你刚开始听可以,听完之后关掉,脑子里面要去缘那个声音,这时候不是耳朵吸进来的,这时候是你心的影像,耳朵吸进来的是这个东西,后来你观的这个影像,是你意识里面自己观出来的,所以我们重点不是在这个,当然这个重点也是要符合那些才可以,但是这个吸进来之后重点在这个,所以后来的禅修禅观比较重在这一个,这些东西是有规定的,规定的进来之后,就要变成是这个像了,你不要一放,一边听一边以为这样,不行的,当然你如果是方便放个佛号,稍微摄心一下是可以,但是我现在谈的不是稍微摄心,我现在谈的是专心集中心一境性的修禅观,或修止观,不是散心的。


 这个影像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像,可以是听到的,影像不一定是具体的一个像,色像,声像也可以,包括道理都可以,比如空,空难道是一个像吗,你不要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像,然后想成一个空间,不是这样,这样就错了,当我讲一切法空作为一个所缘,它是一个道理,无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从五蕴先观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你到时候透如所有性的无我,那是一个道理,缘起你可以观缘起流转十二支,但是到最后你要了解的是那个道理,虽然道理也可以做观但是这个比较难,问题是如所有性的话,你必须要观如所有性,才能真正的断烦恼解脱,如所有性的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平时的听经闻法养成闻慧,再来思慧才有能力,后面其实他都会讲。
 这个影像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像,可以是听到的,影像不一定是具体的一个像,色像,声像也可以,包括道理都可以,比如空,空难道是一个像吗,你不要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像,然后想成一个空间,不是这样,这样就错了,当我讲一切法空作为一个所缘,它是一个道理,无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从五蕴先观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你到时候透如所有性的无我,那是一个道理,缘起你可以观缘起流转十二支,但是到最后你要了解的是那个道理,虽然道理也可以做观但是这个比较难,问题是如所有性的话,你必须要观如所有性,才能真正的断烦恼解脱,如所有性的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平时的听经闻法养成闻慧,再来思慧才有能力,后面其实他都会讲。
第1,044行: 第1,063行:
 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
 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


 小结 ,上次讲过,从能缘心说,有分别影像是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无分别影像是修止,心对所缘没有分别,至于怎么分别,下面会慢慢来谈,从所缘境来说,净治烦恼,五停心观六行观都是净治烦恼的,契合正理,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都是一些契合正理的。
 小结,上次讲过,从能缘心说,有分别影像是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无分别影像是修止,心对所缘没有分别,至于怎么分别,下面会慢慢来谈,从所缘境来说,净治烦恼,五停心观六行观都是净治烦恼的,契合正理,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都是一些契合正理的。


 所以我们大概来复习一下,整个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再来善巧所缘,最后,净惑所缘,就是这四种所缘,第一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最后一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有,如所有性诸法共相,尽所有性诸法别相,如所有性是诸法共相,尽所有性就可以包括蕴处界,可以包括下面的三种,如所有性三种里面也有一个,这样你们可以分得出来了吗,然后最后一个叫做所作成办。
 所以我们大概来复习一下,整个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再来善巧所缘,最后,净惑所缘,就是这四种所缘,第一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最后一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有,如所有性诸法共相,尽所有性诸法别相,如所有性是诸法共相,尽所有性就可以包括蕴处界,可以包括下面的三种,如所有性三种里面也有一个,这样你们可以分得出来了吗,然后最后一个叫做所作成办。


 有一个图你们可以去画画看,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指的是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叫做净惑所缘,净惑是断烦恼的他有两种,一是六行观,第二个,出世间的,有四谛,无常,无我,遍满所缘有四个,第一个叫做有分别 ,, ,第二个无分别,第三个,事边际 ,事的边跟际,第四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分成两个哪两个,如所有性 ,尽所有性,我们来分一下,净行所缘还有善巧所缘这两个,其实都在修什么,事边际里面的哪一个,尽所有性,因为尽所有性在修诸法的别相,五停心观跟善巧所缘都在修什么,别相 ,是属于尽所有性,所以这两个就是在尽所有性里面包含了,只是他把尽所有性讲个更详细一点而已,净惑所缘的六行观,他是在尽所有性里面的,因为他不是出世,他还是在修诸法的别相而已,出世间的这个呢,很明显的不用再想了,这个是这里的如所有性,这样都清楚了吗,除了有分别无分别这两个以外,下面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依他修无分别,依境来讲所有的这些境,不管是别相的,共相的,不管是边跟际,尽所有性或是如所有性,都可以作为止跟观的所缘,你可以依同一个境,不管他是世间的境或是出世间的如所有性,可以依他修止又修观,里面只有有分别跟无分别这两个比较特殊,他不是就所缘来谈的,他是从心的作用来谈心怎么对所缘作用,他不是谈所缘本身的事情,他是在谈心怎么对所缘起作用,起怎么样的作用,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以下这些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或者是无分别,举一个例子 ,数息,你当摄心集中在这里的时候,你都不要去分别他,只是很集中注意这里,感觉不是去分别,感觉气的出多长,入,你不要去管多长,多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知道每个气在出的时候你都感觉得到,多长不管,冷跟暖你要明白的感觉,数息是什么所缘?尽所有性,也是无分别影像,又是什么所缘?净行所缘。但是你在修观的时候,你开始修慧观的时候你依这个数息,先依息,息的出跟入,他是无常的,息是没有实体自性的,息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然后依这个息,再修息摄属于色,观色的无常性,空性,当观这个息的无常性空性的时候,这个叫做如所有性,有分别影像修观,有分别,因为你去分这个是何所从来何所从去,是无自性的吗,还是有自性的,当然这时候你不能去思考这些,这时候一定要知道息是无自性的,你去谈一切法无自性,你去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时候,一切法无常的时候这个是如所有性,是净惑所缘里面的出世间没有错。
 有一个图你们可以去画画看,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指的是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叫做净惑所缘,净惑是断烦恼的他有两种,一是六行观,第二个,出世间的,有四谛,无常,无我,遍满所缘有四个,第一个叫做有分别,第二个无分别,第三个,事边际,事的边跟际,第四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分成两个哪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我们来分一下,净行所缘还有善巧所缘这两个,其实都在修什么,事边际里面的哪一个,尽所有性,因为尽所有性在修诸法的别相,五停心观跟善巧所缘都在修什么,别相,是属于尽所有性,所以这两个就是在尽所有性里面包含了,只是他把尽所有性讲个更详细一点而已,净惑所缘的六行观,他是在尽所有性里面的,因为他不是出世,他还是在修诸法的别相而已,出世间的这个呢,很明显的不用再想了,这个是这里的如所有性,这样都清楚了吗,除了有分别无分别这两个以外,下面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依他修无分别,依境来讲所有的这些境,不管是别相的,共相的,不管是边跟际,尽所有性或是如所有性,都可以作为止跟观的所缘,你可以依同一个境,不管他是世间的境或是出世间的如所有性,可以依他修止又修观,里面只有有分别跟无分别这两个比较特殊,他不是就所缘来谈的,他是从心的作用来谈心怎么对所缘作用,他不是谈所缘本身的事情,他是在谈心怎么对所缘起作用,起怎么样的作用,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以下这些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或者是无分别,举一个例子,数息,你当摄心集中在这里的时候,你都不要去分别他,只是很集中注意这里,感觉不是去分别,感觉气的出多长,入,你不要去管多长,多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知道每个气在出的时候你都感觉得到,多长不管,冷跟暖你要明白的感觉,数息是什么所缘?尽所有性,也是无分别影像,又是什么所缘?净行所缘。但是你在修观的时候,你开始修慧观的时候你依这个数息,先依息,息的出跟入,他是无常的,息是没有实体自性的,息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然后依这个息,再修息摄属于色,观色的无常性,空性,当观这个息的无常性空性的时候,这个叫做如所有性,有分别影像修观,有分别,因为你去分这个是何所从来何所从去,是无自性的吗,还是有自性的,当然这时候你不能去思考这些,这时候一定要知道息是无自性的,你去谈一切法无自性,你去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时候,一切法无常的时候这个是如所有性,是净惑所缘里面的出世间没有错。


 问:做观的时候还属不属于净行所缘?
 问:做观的时候还属不属于净行所缘?
第1,080行: 第1,099行:
 问:所以我的心念是一直要有?
 问:所以我的心念是一直要有?


 师父:一直要有所缘,所缘都一直在,这个所缘 ,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不可能没有我要观,还是要作意,所以禅修的过程一定是有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一定要一直作意,没错,我后面会讲什么叫心一境性,一直要作意,不用作意,那个都不对,无相,不想任何东西,那个都是错的,你从瑜伽师地论,任何所有讲禅修的经论来讲,一定有这个影像,先有这个所缘,然后有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都是这个样子,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有心,无分别只是心摄心集中无分别而已,不是没有心。
 师父:一直要有所缘,所缘都一直在,这个所缘,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不可能没有我要观,还是要作意,所以禅修的过程一定是有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一定要一直作意,没错,我后面会讲什么叫心一境性,一直要作意,不用作意,那个都不对,无相,不想任何东西,那个都是错的,你从瑜伽师地论,任何所有讲禅修的经论来讲,一定有这个影像,先有这个所缘,然后有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都是这个样子,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有心,无分别只是心摄心集中无分别而已,不是没有心。


 问:如果我们一直在作意的话,我们须不须要明了能作意的这个东西?
 问:如果我们一直在作意的话,我们须不须要明了能作意的这个东西?
第1,110行: 第1,129行: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 ,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 ,祇夜 ,记说,修多罗 ,《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很多运动可以做为什么偏要选择游泳,这个道理都可以救人包括自救。
 很多运动可以做为什么偏要选择游泳,这个道理都可以救人包括自救。
第1,146行: 第1,165行: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俱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俱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 ,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 ,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 ,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