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添加285字节 、​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 -8
 解深密经-8


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有些对「了、不了义」的定义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了、不了义」。


  所以 般若 经》 以究不究竟为 「了、不了义」, 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 的空、有的不空 他认为这是 「了、不了义」的 教法 但是就《解深密经》 来讲 他说 以说明清不清楚为 「了义」, 重点在那 ”。《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 究竟 的意思 ,《解深密经》 认为那个“了” 是清楚 的意思
  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我们谈到 解深密 经》 里面的 「了、不了义」, 《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 其他经典 「了、不了义」的 定义有些不大一样 一般我们 来讲,「了义」 就是讲胜义谛的 讲最终教义的,可 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 叫「 义」,诸法 究竟 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 ,《解深密经》 讲的就 说,讲得清不 清楚 就叫「了义」「不了义」


 所以《 解深密 经》 清楚明白 为「了义」, 《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 一切法空, 但《解深密经》 认为 《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 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 「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 又认为 ,为什么《般若经》讲得 不清楚 不明白呢?因 为《般若经》是 为高根机的人说 的, 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其实 般若 经》 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 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 修行很久 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
 所以《 般若 经》以 究不究竟 为「 了、不 了义」,一切法 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有的空、有的不 空, 认为 是「不了义」 的教法 。但是 《解深密经》 来讲,它以 明清 不清楚为 「了义」,所以重点在那个“了”。 《般若经》 认为那个“了” 究竟 意思 ,《 解深密 经》 那个“了” 清楚 意思


  但是如果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这样子的话就没办法解说了。 所以 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细致一点。这就是为什么 《解深密经》 要用三性三无性来 清楚明白说 一切法空, 就叫做「了义」教,因 「了义」教指的是 清楚明白的 教义 就容易清楚明白, 但是 你不要 你现在能 清楚明白 因为 他讲 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 所以这个要学。 为五事 具足 说的, 这个 就是所 谓的「 、不了义」,《 深密经》的意趣
 所以《解深密经》 是以''' 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 说一切法空''' 但《解深密经》认 《般若经》 面讲得不 清楚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 明白的, 所以叫做「不 义」。 但是 《解深密经》又认为 ,为什么《般若经》讲得 不清楚 明白 呢? 因为 《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 ,为五事具足 的人 说的 。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 久学菩萨当然 就是 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 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 了解 很容易明白


但是如果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这样子的话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细致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说你现在还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了、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了、不了义」的话?


  师父 :《 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 经》 的, 阿弥陀 那些就《般若经》来讲 是「 了、 不了义」 站在 《般若经》的 角度也是 「了 不了义」的
  站在 解深密 经》的 角度来看 其他 是「不了义」, 按照 《般若经》 竟不究竟,定义 「了 义」「 不了义」的 话,比如《心经》《金刚经》?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了、不了义」,包括《解深密经》都是「了、不了义」?


  师父 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 说, 也就是说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 义」,就 《般若经》 来讲 《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 中观般若来讲,他 认为《 阿含 经》是「了义」 所以 他是 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 了说就叫做无我 若究竟明白说就 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寥寥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他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
  :以 究竟不究竟来 说, 了《般若经》 用这种标准 就认为 除了我 般若 经》是「了义」 以外 经典都 「不 义」 包括《解深密经》都 「不了义」?


  自性执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般若经》来讲。(问: 那《阿含经》呢?)《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了义」的,所以它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了了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它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你问的这个问题
很好,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


 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 了、 不了义」的。
 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 法的定义不一样。我 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 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


 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 个人的解说, 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不清楚这样而已。
 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 这些中观学派 ,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不清楚这样而已。 为什么?


 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 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
 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 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这个 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 (问: 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 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我执-无常-苦的ABC图, 你要去会通,那个 执包括一切 执, 因为从“我”下去还是自性 执, 所以 个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 因为一个重点:当你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问:之前的 我执-无常-苦的ABC图, 只提到 我执, 没有提到法 执,那?


  刚刚有问说 其他经典 「了、 了义」 是这样子 的, 强调 一切法空的 「了义」经典 从《 般若经》的 立场来讲 不同 经典 有他要强调的 同部分
  师父:你要去会通,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因为从“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 个ABC图,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 自性执。只 为什么师父 说一切法 因为一个重点:当你在闻思慧上 整个理解 可以了解 一切法空 ,但真正在止观双运 观的时候,他还 叫你观五蕴身心 观蕴处界。 般若 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 经》 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 '''还 这样子观 。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 ,不 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师父以前讲过,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 我只能说 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 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刚刚同学有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 师父以前讲过,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 ''' ,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 悲心''' 的;有的经典在强调''' ''' ,强调''' 信心怎么生起的''' ,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 我只能说 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 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 在强调智慧跟定, 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
  问你们, 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 论—— 《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 在强调智慧跟定, 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


 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强调信的呢?《佛说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强调信愿它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它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它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它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 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 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强调信的呢?《佛说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强调信愿它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它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它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它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 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 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在中观学者要看他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 《法华经》 《华严经》 的话,他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 华严经》这些 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 经》 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 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你要 (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 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它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 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它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它是一个经典的系列,讲法华也是一个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讲般若,也是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把讲般若的经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 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 ,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问:那 《法华经》 《华严经》 《大 般涅槃 经》在 中观 看来也是不 了义 吗?


师父:在中观学者要看它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都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 的空是究竟空义,究竟 切毕竟空,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 了、不了义 」,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扩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问:所以不能 部经 了、不了义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不了义」是这样子的 ,龙树菩萨是认为 这些经典如果 强调 到最后 归向 切法空的 如果只 强调 些信愿 那个 「了、 了义」 如果在里面有归向 切法空 的, 在归向一切 空的那 一部 分就是「了义」 的, 你不要以为「了、不了义」就是不好的 有些 典强调信愿 ,有些经典 强调悲心 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 话,就 是真正的 。所以 就龙树菩萨 立场来 ,当某些 典强调信愿的时候 你可以说 引初学者,引导 居士大德进来 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 ,这 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 了义 。如果 你讲悲心的时候 如果你强调的悲心 只是 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 跟般若空相应 ,那 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师父:那你要看(论师) 比如 龙树菩萨 ,他 取哪一部分来 认为 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 都是太笼统 概念。古代它不 那么庞大的 大部分,包括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 也不是本来就 那么 大套 般若 它里面还 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 是一 个经典 系列 华也是 个个部头全 加在一起 。讲般若 很多般若 加在一起。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 他把讲般若的 集在一起 但是 有些 系的 经典 不一定 主题都有 不大 一样 。所以 你很笼统 的讲 说哪一部 经, 如果 小部 的, 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 ,这 样子就明白讲(了、不 了义 但是 如果 说《华严经》 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 大套里面 不同不同 意趣 ,那 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我认为)有很多大乘经典就 看讲经的人 ,他 发挥到什么程度,可以 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 到底 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 ,在 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 扭曲他 意思 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 他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他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他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
问:龙树菩萨 中观学者 ,他说的 究竟空义 龙树菩萨 哪里 很明显 、不 义」?


  要讲究竟的话, 解深密经 般若经 ,都承认 一切 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 有点 被你 语言弄混了 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 般若经 《解深密经》都认 ,《般若经》的一切法空 究竟 的,但是 究竟不等于「 义」 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 究竟不等于「 义」 《般若经》:究竟等于「了义」 。《解深密经》 :究竟不等于「了义」 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 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 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了、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义」「了、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 ,是 《般若 》,《解深密经》的「 义」「了、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了、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 所以 你刚才问 父说究不究竟 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 认为 一切法空是究竟 的, 就算你 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 《般若经》 一切法空 究竟 的。
  师父:当然他在 中论 里面就这样认为, 中论 里面广扩 一切有 任何一点 点的 执着 。《 中论 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 唯识学家 在他后面 的,但是 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 了, 所以他有在破种子论 我们谈到这里就好 了, 因为同学会晕 上次我们说 《解深密经》 大概在300多年 龙树菩萨 在150年到250年左右 人物 种子论很早就已 。(问: 所以 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 师, 是我们这样 认为的,是 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 概念?) 是的 ,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你要问 其实 是「 了、 不了义」,「 了、不 了义」是 根据 同的根机来谈 了、 不了义」,不是 根据究不究竟 因为《解深密 》认为究竟 不等于 「了义」的, 因为究竟 他不 定讲得明白 你也 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 话,那个 是「不了义」 。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 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 「了义」 的。但 要以为 「不了义」 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 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 不是 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 当某些 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 的「了义」 。如果你讲悲心 时候 如果你强调 悲心,只是 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 那就 叫真正的大悲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问: 对学生来 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问: 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 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


 师父: 可以 区分「了、不了义」 但是你不要太认为 一个专门不变 定义,去定义 什么 叫做「了、不了义」 因为这里的「了、 不了 义」是有 点应机而 讲的, 对某些人来讲某些 经典 「了义」 来讲《般若经》 就是 「了 」,对他来讲 解深密 经》 「了义」,对他来讲 华严 经》就 是「 义」 对不同 根机他 不同「了义」 意义 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 最「了义」 法门 完全是看根机
 师父:可以 说发挥到什么程度 经典本身重 到底是 什么, 你能 解他。(问:如果 个中观学者 《阿含经》,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 意思 ,经典 可以诠释,但 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 如果 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 就是 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 跟立场上是可以通 阿含 经》 的,你并没有扭曲它的意思。但 如果你说 阿含 经》 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 扭曲 它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 可以去诠释它 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 有的 特色去诠释 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它 特色 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金刚经》 讲的 “法无定法”是从这个立场来 讲的, 这个还 完全 《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 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 切法缘起而成的 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 一个 不变的东西 ,那个 叫法无定法,因为 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问:佛陀跟一般人 讲的 究竟,和对一般人 讲的 究竟 不是不一 一个 人刚开始修和修了多少界之后 ,那个 究竟就不 样了?


  《解深密经》 来讲 讲得清楚明白 的, 他可以 ,就是「了义」,不应机就 是「了、不了义」, 可以这样子 讲, 所以 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 ,《般若经》的 主机者,就是能了解 一切法空的 菩萨,旁教者就 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 一切法空,所以《金刚 经》 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 叫初果,所以他旁化这些,这些也可以 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了。
  师父:要讲究竟的话, 《解深密经》 跟《般若经》 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 的, 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 。现在我们谈 的是「了、不了义」, 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 的话 《般若经》《解深密 》都认为 ,《般若经》的一切法空 是究竟 。但 '''从《 深密 经》 的立场来讲 究竟 等于「 义」 《般若经》:究竟等于「 义」'''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 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 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 ,重点 ,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 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 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问: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讲了「不了义」,意义到底在哪里?
 
你刚才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它的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问:对初学者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问:这个就是《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的意思?
 
师父: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无自性)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问:佛讲的法对于大菩萨、高根机来说,能够明白就是了义,但是对于一般人他听不懂,那?)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的这些人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问: 菩提心是什么?
 
师父: 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 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 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 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 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 —— 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 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问: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讲「了、不了义」,意义到底在哪里?
 问: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讲「了、不了义」,意义到底在哪里?


 师父:让我们能够正确地了解 不同, 各种各式的经典,不要执着于任何说,我就是这个其他的都不好。
 师父:让我们能够正确地了解各种各式的经典,不要执着于任何说,我 这个经典最好,其他的都不好。
 
 
问:我觉得这样定义会不会造成一种错觉: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 造成这种现象?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 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 样子的问题。
 
所以谈得这些,以前《俱舍论》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你说师父,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了义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所以第一个,谈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它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师父以前在讲《俱舍论》的时候讲说,我们修行要很严苛的去检讨检视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己(的现状),第二个你所学的法门。你现在生病了,你要治病,你是不是要很清楚明白你到底什么病,你现在要看医生了,你是不是要确认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医生,是不是专科,到底懂不懂,是不是这样子?这就是了解这些(了、不了义)的用意。不然一般外面很多修行人,或是学佛的是打模糊仗的,什么是打模糊仗?一个是对自己不了解,第二个对自己现在修的东西不了解。人家说很好很好他就去了,人家说诵这部经多好功德多大,能够超越多少劫,我就来诵;过一阵子人家说那 什么多好,你又换了。这种状况太多了,现在你既然来学了,师父就有责任告诉你这些东西。39:00
 
 
 
'''(七)三时教'''
 
 
三时教,这 实跟「了、不了义」也有关系,而且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解深密经》里面说它有三时教,其实这等于是《解深密经》的判教。
 
 
'''1、第一时教'''
 
'''1)、教法:四谛(有上有容,是「未了义」)'''
 
'''2)、对像:为发趣声闻乘者说'''
 
 
'''2、第二时教'''
 
'''1)、教法:密意说一切法空(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
 
'''2)、对像:发趣修大乘者说'''
 
 
'''3、第三时教'''
 
'''1)、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
 
'''2)、对像:发趣一切乘者'''
 
 
 
1、第一时教:
 
1)教法,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
 
2)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讲得明白就是说 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 ,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2)第二时教:
 
1)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2)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3)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
 
1)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
 
所以你看两个(教法) 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 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 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
 
2)'''对象:发趣一切乘者。'''
 
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问: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了、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 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 ,但 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 执着中 会产生这样子 问题 ,所以 谈得 些无外乎 以前 俱舍论 师父 过一句话 无外乎,第一个,检视 自己 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师父 说我 头脑不好,不 ,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 候是 ,我 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 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 「了义」 但是实际上落下来 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在是在讲《解深密经》 立场 从《解深密经》 立场 把佛 教法分成三时教 ,所以 当他讲 个「不了义」 是从 解深密经 自己的立场来 「不了义」 《般若经》不会 自己 说我是 第二 所以 我是「 了义」, 《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 的。


  所以第一个 这些要检视自己 能力 智慧 到底 是怎么样 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 东西 ,到 底是怎 你真 正确明白了解 你现在所学 这些经典或这些 门吗 还是你只是把 夸张的 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 内容谈什么,只 在一种很信愿 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 他是说佛陀在最早 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 时候 我们不知道 到底 哪一期 他没有明白 佛陀从多少岁 多少岁讲什 。他只说 早期一开始讲 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 到中期讲 就是般若教 法, 最后 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 ,他是 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 的。


  师父以前在讲 俱舍论 》的 时候,第一个讲说,我们修行,第一步要很严苛的去检讨检视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己,第二个你所学的法门,你现在生病 ,你要治病,你是 是要很清楚明白你到底什么病,你现在要看医生 ,你是不是要确认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医生,是不是专科,到底懂不懂,是啊,是不是这样子,这 就是 了解这些的用意,不然一般外面很多修行人,或是学佛的是打模糊仗的,什么是打模糊仗?两件 一个是对自己 了解,第二个对自己现在修 东西不了解, 家说很好很好他就去了,人家说诵这部经多好功德多大,能够超越多少劫,我就 诵,过一阵子人家 那个什么多好,你又换了,太多了,现在你既然来学了,师父就有责任告诉你这些东西。
  问: 解深密经 》的 义」「 不了 义」 就是 围绕五 事不 具足 的人来说 的?


  目录
  师父:《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了、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问:潜台词是说,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是,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七) 三时教
  问:这里说 三时教 ,不是还有五时教吗?


1 一时教
师父:“五时教”,华严 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叫,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 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那怎么办?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 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为了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 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1、 法:四谛(有上有容 ,是 未「了义」)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 教, 祖师的判教。


2 对像: 发趣声闻乘者说
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 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那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 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经》《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2、第二 时教
问:这个“三 时教 ”,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吧……


1 :密 意说 一切法空( 容受 ,是 未「了义」)
师父: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 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 说。因为从他的 义上来讲,他好像是 说有 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 什么不行 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2、对像 发趣修大乘者说
所以这里的三时的“时”和“如是我闻一时”那个“时”是一样的意思?


3、 第三时
师父:那个“一时”又有另外的解释,我们另外来谈,那个“一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个是有学问的,有很多意义在里面,还有不同的解释在里面。这边因为依于他表达的,我只能说他依时间来安排,那就是别三时,那到底是不是有通三时?就会通来讲,可以有,但是他没讲,我也不好意思,当然我也可以讲得天花乱坠,别五时里面又有通三时,别三时又有通三时,什么通三时?因为在 一时教里面,他又有 三时 什么什么,师父不能这样子讲,因为《解深密经》他没有这样讲。


1、教法 以显了相说明一切
那佛的三转 轮有没有时间的意思?


2 对像:发趣 一切 乘者
师父:三转法轮都是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他先说这些东西你们要知道,然后说这些东西你们要去修,然后说这些东西我已经达到了,三转四圣谛,刚好十二,都是在讲这个(第一时教),没有在讲这两个(第二 第三时教)。当然意义上可以会通,佛陀讲说一切法空你们要知道,一切法空你们要去修, 一切 法空我已经证了,也可以这样子会通。


  三时教,这其实跟「了、不了义」也有关系,而且是 《解深密经》 里面讲 的,《解深密经》里面说 有三 时教 其实这 《解深密经》 判教 一个 他认为:
 《解深密经》 是一部非常好 经典 ,《解深密经》 ,戒定慧 里面 它重慧跟定,我 每个经典都有它的特重, 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它怎么不重戒律,它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它重视慧跟定,所以它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要知道阿赖耶,三性 无性就是它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它的梵文叫yoga,叫做相应。简单讲,它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 身心的平 ,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 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 时候就是胡思乱想 今天看了 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 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心飞扬。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暗寐相。


  第一时教 教法,四谛缘起 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 四谛缘起对象是 发趣声闻乘者说的, 就是 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 ,有 上有容 所以 是未「了义」 其实还有更高的 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 以往上 就是说 他在 这里,上 还有, 讲得 明白就是这样 就是说 他在这 里,有上,还有 上面的 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 ,上面还 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 有些经典又称观行 观跟行 禅修 就是 观跟行 ,有 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 所以 《解深密经》非常好 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 一部不 多得的经典 ,他在 止观方 讲得 非常的清楚 ,他在 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 个架构又说得 详细 但是大架构 经在这个地方 有。


  第二个 第二 时教,教 密意 一切 是《般若经》 他说 上有容受 是未「 义」 ,但是这 里讲 有上有容受 是指说, 他说 上面不 更高 因为 不是 讲得很 明白 还有空间可以 发挥, 讲得 很明白 还有空间可以发挥 ,所以 第二时教 对象是发趣修大乘 的,就 是为修大乘者说 ,为什么他是未「 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它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非常重要),所谓的三大系就是 我们依 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 教, 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 。禅修我不 是说 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 非常清楚 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 毁佛 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 那么严谨 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 了,但是 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 三系 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了 是指 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 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 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 。但 是有 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 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 的禅修 讲得很 清楚 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 发挥 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 再来,《俱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 净的时候, 讲得 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 《俱舍论》上次读过了 ,所以 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它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 觉音或叫做佛音尊 所写 《清净道论》 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 非常 清楚 。1:00


最后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他说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所以你看两个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了、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对象,发趣一切乘者,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只对,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第五 品  分别瑜伽品'''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了、不了义」,这个「了、不了义」,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了义」「了、不了义」,《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了 不了义」,《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
'''1 止观 修学'''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 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几岁到几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 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2、从禅观 悟解 切为唯识'''


 《 解深密经 》的 「了义」「了、 了义」 简单 的来说 就是讲的明不明白 清不清楚 《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对,他随便一点他就懂 了, 义」「了、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 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 因为 们大家都 够笨 包括我,我 是说 们,所谓有够笨 只是智慧不开 福报不足,没 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 ,我们 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 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 我。 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 第二时教是「了义」 的, 我们 五事不具足 就是 「了、不了义」 的,因为他 没有说 清楚明白, 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 究竟 的,但是 他「了、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现在我们来谈 瑜伽师地论 里面 禅修观念,所以你们 要以为禅修很 简单, 双脚一盘 眼睛一闭 开始打瞌睡。睡 两个小时起来 师父我今天坐 两个小时 或是40分钟起来 ,我 坐了40分钟。打坐 很多内容的 你这些 了解 你不 知道自己在修什么 这些很 ,我们 看《瑜伽师地论》 里面告诉 们很多清楚的道理 所以第一个 《解深密经》里面 分别瑜伽品 在告诉 我们 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 一个重点 就是 ,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 人他重视这一品 ,因为 它讲止观的修行,学者 也重视这一品,因为它里面 清楚明白 的,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 里面很明显 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 ,但是 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怎么办,简单,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了、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 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了 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 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 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 一、所 缘:四 所缘境事'''


“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 大师他就 有别 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 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1、一 影像 缘境事 '''


“如是我闻一时”,那个一时又有另外的解释,我们另外来谈,那个一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个是有学问的,有很多意义在里面,还有不同的解释在里面,因为依于他表达的,我只能说他依时间来安排,那就是 三时,那到底是不是有通三时,就发挥会通来讲,可以有,但是他没讲,我也不好意思,当然我也可以讲得天花乱坠,别五时里面又有通三时,别三时又有通三时,通三时,因为在第一时教里面,他又有三时什么什么,师父不能这样子讲
'''2、二者、无分 影像所缘境事 '''


因为《解深密经》他没有这样讲, 转法轮都在讲四谛十二因 ,三转法轮我在《成佛之道》里面讲的,都是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他先说这些东西你们要知道,然后说这些东西你们要去修,然后说这些东西我已经达到了,三转四圣谛,刚好十二,都是在讲这个,没有在讲这两个,当然意义上可以会通,佛陀讲说一切法空你们要知道,一切法空你们要去修,一切法空我已经证了,也可以这样子会通
'''3、 者、事边际所 境事 '''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他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他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他怎么不重戒律,他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他重视慧跟定, 以他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 以他要知道内容是什么,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他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他的梵文叫yoga,yoga,叫做相应,其实简单讲,他是在讲修什么,他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师父问你说三性是什么,所以身心飞扬。什么叫下来?有高有低,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下来,暗寐相。刚刚我好像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这么精彩的课你打瞌睡,你太不给师父面子了吧,眼睛眼睁的大大的,然后看看看忽然间
'''4、四者、 作成办 缘境事 '''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就是connection,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他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俱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俱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他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


  五 分别瑜伽品
  首先来看,他一开始就谈所缘,四种所缘境,什么叫做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所系的地方叫所缘。从这边我们再引生出来,广泛地说心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个定义再狭义的定义,从禅修的立场来讲,禅观的时候心所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心就是能缘。


  五 分别瑜伽品
  既然我现在要修禅观,我是不是要了解我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能观,什么东西不能观,什么东西能当所缘,什么东西不能当所缘,有规定。你不能随便乱观的,这都是要很清楚明白的,你不能随随便便来的。


1、止 的修学
有人说心所缘,要找一个地方集中,我拿一个石头过来,一直看着这个石头,你要是不送进精神病医院的话,你算是很幸运的,所以不能乱观,乱 就会出问题。


2、从 禅观 中悟 解一 切为唯识
所以所缘有一定的规定,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当所缘的。所以当要修 禅观 的时候,你要先了 所缘到底是什么,所以分别瑜伽品 开始就谈四种所缘。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媻,眼睛 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 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 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有很多内容的 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 道理 所以 《解深密经》里面的 分别 瑜伽品 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 怎么修禅观的 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 一个 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 ,所 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 因为他 讲止观的修行,学者 也重视这一品,因为 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当机者 ,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 的对答跟讨论 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 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一个 叫做有 别影像所缘境事 ,这 个是经典上直接 名称 ,第 叫做无 分别 影像所缘境事 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境事 都叫所缘境事 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你看每 一个 后面都讲到'''所缘境事''' 为什么叫 缘境事? 因为他 是所缘而且 是事 他是 东西 你必须去集 中。


  、所缘 :四种 缘境事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 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它告诉你是有 所缘 的, 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


 一 、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比如如果你 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这里(腹部)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


 一 者有分别影像 缘境事
  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 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 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二者 分别影像 所缘 境事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 相,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师父教的这些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谁记得在《俱舍论》里面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修定是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 所缘 上面


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


四者所作成办 所缘境事
'''1、 所缘境事 (《瑜伽师地论》提到的)'''


首先来看,他一开始就谈所缘,四种所缘境,什么叫做 所缘 所系 的对 象或心所系的地方叫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边我们再引伸出来 ,修 定的对象叫做所缘,广泛地说心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个定义再狭义的定义,从禅修的立场来讲,禅 观的 时候心所 集中 象叫做所缘,心就是能缘,既然你要修禅观,你是不是要很明白的了解,既然我现在要修禅观,我是不是要了解我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能观,什么东西不能观,什么东西能当所缘,什么东西不能当所缘,有规定!你不能随便乱观的,这都是要很清楚明白的,你不能随随便便来的,有人说心所缘,心很乱,师父说找一个地方集中,我拿一个石头过来,一直看着这个石头,你要是不送进精神病医院的话,你算是很幸运的,所以不能乱观,乱观就会出问题。所以所缘有一定的规定,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当所缘的,所以当要修禅观的时候第一步,你要先了解所缘到底是什么,所以分别瑜伽品一开始他就谈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有分别影 所缘境事,这个是经典上直接的名称,不了解没关系,我只是先列出来给你知道而已,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讲义上面都有,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境事,都叫所缘境事,再来叫做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你看每一个后面都讲到所缘境事,为什么叫所缘境事,因为他是所缘而且他是事他是一个东西,你必须去集中。
''' 所缘 认识 的对 ,修 观的集中对像'''


很多人问师父说, 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他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慧,讲无相,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说你要嘛就是胡思乱想,但是你自己没有警觉,你以为自己没有在想,不然你就是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的想,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久了头痛,因为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错误的地方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种类:总 四种'''


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你说我已 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我也没办法。因为谁记得在《俱舍论 里面师父说过一句话,定的定义叫做什么?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讲得很好,心一境性,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 缘上面。
'''1)遍满 缘(《解深密 经》所 提):'''


1、 所缘
'''a)有分别影像 所缘 ;b)无分别影像所缘;c) 边际所缘;d) 所作成就所缘。'''


所缘:心 认识的对像,修止 的集中对像
'''2)净行 所缘: 五停 心观(净治烦恼)'''


种类 总有四种
'''3)善巧所缘 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1 遍满 所缘(深密经所提) a)有分别影像所缘;b)无分别影像所缘;c)事边际所缘;d) 所作成就所缘。
'''4 净惑 所缘: 世间、出世间'''


2)净行所缘:五停心观(净治烦恼)


3)善巧 所缘 :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1、 所缘 境事


4)净惑 所缘: 世间、出世间
所缘: 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


  
有四个,所缘境事,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 种类 有四种,这 四种 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 ,后面这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 ,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第一个又分为,abcd ,他的第一个里面有四种, 所以当前面讲 所缘四种的时候, 我讲的 四种,是后面那 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 有分别影像 无分别影像 事边际 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种类 有四种,这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遍满所缘 ''' 第一个又分为,abcd 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 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 —— 有分别影像 无分别影像 事边际 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 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 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 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 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 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 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所以说《解深密经》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所以说《解深密经》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