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
| |
|
| 解深密经-8
| |
|
| |
|
|
| |
|
| 我们继续来讲《解深密经》,我们谈到《解深密经》里面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跟《般若经》还有其他经典,对「了、不了义」的定义有些不大一样。一般我们来讲,「了义」就是讲胜义谛的,讲最终教义的,可以引导我们解脱,甚至可以成佛的,这个叫「了义」,诸法究竟实相叫「了义」;还有一种「了义」,《解深密经》讲的就是说,讲得清不清楚就叫「了义」「不了义」。
| |
|
| |
| 所以《般若经》以究不究竟为「了、不了义」,一切法空是最究竟的教法,一切法有的空、有的不空,他认为这是「不了义」的教法。但是就《解深密经》来讲,它以说明清不清楚为「了义」,所以重点在那个“了”。《般若经》认为那个“了”是究竟的意思,《解深密经》认为那个“了”是清楚的意思。
| |
|
| |
| 所以《解深密经》是以'''清楚明白'''为「了义」,《般若经》'''以甚深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空''',但《解深密经》认为《般若经》里面讲得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的,所以叫做「不了义」。但是《解深密经》又认为说,为什么《般若经》讲得不清楚不明白呢?因为《般若经》是为高根机的人说的,为五事具足的人说的。其实《般若经》里面也讲,般若法门是为久学菩萨所说,久学菩萨当然就是修行很久的人,根机够的人,所以他这样讲一切法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
| |
|
| |
| 但是如果这五事不具足的人,一下讲甚深法空他不了解,这样子的话就没办法解说了。所以为这五事不具足的人,就要说得清楚明白一点,就要说得更复杂细致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解深密经》要用三性三无性来清楚明白说明一切法空,就叫做「了义」教。因为这里「了义」教指的是清楚明白的教义,听了就容易清楚明白。但是你不要说你现在还不能清楚明白,因为他讲说清楚明白,就我们来讲还可能不那么容易清楚明白,所以这个要学。为五事不具足者说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了、不了义」,《解深密经》的意趣。
| |
|
| |
|
| |
| 问:站在《解深密经》的角度来看,其他经都是「不了义」,按照《般若经》究的竟不究竟,定义「了义」「不了义」的话,比如《心经》《金刚经》?
| |
|
| |
| 师父:《心经》《金刚经》都是属于《般若经》系的,《阿弥陀经》那些就《般若经》来讲是「不了义」的,站在《般若经》的角度也是「不了义」的。
| |
|
| |
|
| |
| 问:以究竟不究竟来说,除了《般若经》用这种标准,他就认为除了我《般若经》是「了义」以外,其他经典都是「不了义」,包括《解深密经》都是「不了义」?
| |
|
| |
|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但是要分别解说,也就是说只要是经典上谈一切法空的,都可以说是「了义」,就《般若经》来讲。(问: 那《阿含经》呢?)《阿含经》可以分别解说,怎么说明呢,如果就中观般若来讲,他认为《阿含经》是「了义」的,所以它是通教。因为中观学家认为,若了了说就叫做无我,若究竟明白说就是空。所以中观学家认为,无我跟空是同一个意趣,无我是通空的。什么叫做了了说,就是大致的说明,用在身心生命叫做无我,把它扩大到一切法就叫做一切法空。你问的这个问题
很好,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争了很久后来师父画了一个图,这个图你们在福严的网路上的一些讲义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但是这个图的出处者当然都是佛陀,但是把文字描述成图的是师父,这个图一画你们就明白了。
| |
|
| |
|
| |
| 这样的一个图,这个叫做“我”,这个叫做“法”,这个图够明白了吗,《阿含经》泛泛说讲无我,但是他认为无我通于空,所以是「了义」,我现在是讲中观,唯识跟中观对我、法的定义不一样。我、法二执本来就有,但是中观对我、法二执的定义解释跟唯识不大一样。我现在画的这个是中观的,所以就中观或《般若经》来讲,《解深密经》或唯识的某些理论,他认为是「不了义」的。
| |
|
| |
| 我说就般若来讲,所以《般若经》跟《解深密经》,双方面对于「了、不了义」的定义就不大一样,你问说师父为什么这样?佛陀不是讲了,为不同根机讲不同教法,为五事不具足者就讲《解深密经》,为五事具足者就讲《般若经》。那《阿含经》到底属于什么?看个人怎么对《阿含经》的无我去说明。像龙树、清辨、月称菩萨这些中观学派,他们就认为,《阿含经》的无我是通般若的法空的,只是说得清楚、不清楚这样而已。为什么?
| |
|
| |
| 这个是中观学者的图,他认为我跟法其实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重点在于无自性,如果这个刚好是自性执的话,你把这个自性执,用到我的范围就叫做我执,用到法上就叫做法执。法,当然它的范围比较宽,同样都是一个自性执,你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就叫做我执,用在我这个身心生命往外扩张的一切,就叫做法执。所以我法二执其实不是什么不一样,他同样都立足在一个自性执上面。所以说不管你是观察我下去,还是观察法下去,他要破的都是自性执。所以当这个无自性用到我上面,就叫做无我,这个无自性用到一切法上面,就叫做一切法空。
| |
|
| |
| 这个法可以指很多万事万物,还有构成万事万物背后的元素,(问:我是不是也包括在法里面?)包括,但是必须要区分开来,这样才容易明白,你把它混在一起那又说不明白了。我当然包括在法里面,因为法的范围很宽,但是为了区分《阿含经》讲的我,还有《般若经》讲的一切法,还是把它分开来说明,但是就你讲的法是包括一切的。
| |
|
| |
| 问:之前的 我执-无常-苦的ABC图,只提到我执,没有提到法执,那?
| |
|
| |
| 师父:你要去会通,那个我执包括一切执,因为从“我”下去还是自性执,所以那个ABC图,你要明白这里的我执指的就是自性执。只是为什么师父不说一切法?因为一个重点:当你在闻思慧上的整个理解,可以了解一切法空,但真正在止观双运的观的时候,他还是叫你观五蕴身心,观蕴处界。般若是这样子,中观也是这样子,《阿含经》更是这个样子。唯识观到最后也是在'''观我跟我的识所现的境,'''还是这样子观的。这里讲得比较稍微深一点,所以能了解尽量了解,不了解没关系慢慢来。
| |
|
| |
| 刚刚同学有问说那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了义」?是这样子的,强调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经典,从《般若经》的立场来讲,但是不同的经典,有他要强调的不同部分。师父以前讲过,所有的经典大概可以用「知、情、意」来分,知情意怎么分?就是有的经典在强调'''知''',就是强调智慧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情感,就是在强调'''悲心'''的;有的经典在强调'''意''',强调'''信心怎么生起的''',比较重在宗教性的,宗教情操的,我只能说它在偏重上是偏重什么。但是到最后一切经典,《般若经》认为一定要归向一切法空。当然《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但是要在缘起上说明的话,就是要用三性三无性来说明。
| |
|
| |
| 问你们,强调智慧的是哪些经典?当然般若系统的全部在强调智慧,论——《中论》《大智度论》,都在强调智慧。包括这个《解深密经》,它在强调智慧跟定,它的智慧是什么?三性三无性,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三无自性,一切法有就是三性,还是在强调智慧跟定的。
| |
|
| |
| 强调悲心的经典是什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强调他的大悲愿,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愿地藏王菩萨,也是在强调他的悲心。强调信的呢?《佛说阿弥陀经》这一类的经典,强调某些信愿的,但是我不是说强调信愿它就没有智慧的部分,只是它偏重来讲比较强调信愿,但是在某些地方它有没有提到八正道、四圣谛?还是有。只是它比较偏重在你要依怎么样的信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子的。所以在偏重上的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经典,但是就般若来讲的话,他认为必须要归向于一切法空。
| |
|
| |
| 问:那《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在中观看来也是不了义的吗?
| |
|
| |
| 师父:在中观学者要看它是哪一部分,因为你讲《法华经》,《华严经》的话都很大部头。你要知道《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大部头,都有他不同的部分,你要看《法华经》那后面的菩萨那些,是在强调悲愿的,前面是在强调他的方便,还有他的究竟所显的,所以有时候要谈要看细节上是看哪一部份。
| |
|
| |
| 问:所以不能说那一部经了、不了义?
| |
|
| |
| 师父:那你要看(论师),比如龙树菩萨,他是取哪一部分来认为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法华、华严,都是太笼统的概念。古代它不是那么庞大的一大部分,包括玄奘大师翻译600卷大般若,也不是本来就是那么一大套的般若,它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小部分经。所以当我们在讲华严,它是一个经典的系列,讲法华也是一个个部头全部加在一起的。讲般若,也是很多般若经加在一起。像般若,他会比较统一,他把讲般若的经集在一起,但是有些系的经典不一定,他的主题都有不大一样。所以你很笼统的讲说哪一部经,如果是单一小部的,比如说《阿弥陀经》,比如说《金刚经》,这样子就明白讲(了、不了义)。但是如果说《华严经》,那六十华严、四十华严,他一大套里面有不同不同的意趣,那我们可以分开来说明。
| |
|
| |
|
| |
| 问:龙树菩萨是中观学者,他说的空是究竟空义,龙树菩萨在哪里有很明显的说,这是「了、不了义」?
| |
|
| |
| 师父:当然他在《中论》里面就这样认为,《中论》里面广扩一切有任何一点点的执着。《中论》里面有提到种子这些东西,因为唯识学家是在他后面的,但是种子论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有在破种子论,我们谈到这里就好了,因为同学会晕。上次我们说《解深密经》大概在300多年,龙树菩萨是在150年到250年左右的人物,但是种子论很早就已经有了。(问:所以龙树菩萨是中国八大宗派的祖师,是我们这样认为的,是因为龙树菩萨有提到种子说的概念?)是的,但是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你们暂时先不要去了解这一些。
| |
|
| |
| 刚刚回到说某些经典「了义」,是这样子的,龙树菩萨是认为这些经典,如果强调的到最后是归向一切法空的;如果只是强调一些信愿的话,那个是「不了义」。但是如果在里面有归向一切法空的,在归向一切法空的那一部分就是「了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不了义」就是不好的经典,有些经典强调信愿,有些经典强调悲心,但是光强调悲心如果不跟般若空相应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就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当某些经典强调信愿的时候,你可以说是引初学者,引导一般的居士大德进来,但是真正要谈到转信愿成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信愿必须要一切法空相应,才是真正的「了义」。如果你讲悲心的时候,如果你强调的悲心,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已,没有跟般若空相应的话,那就不叫真正的大悲。
| |
|
| |
| 以前师父在讲《学佛三要》的时候,必须要三心相应,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一切法空。所以就般若经典,或是龙树菩萨的立场来讲的话,比如说《阿弥陀经》里面如果强调的是信愿,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空,这样的信愿,他认为只是引导一般众生生起信心而已。但是如果你从这个信愿里面,去了解佛教的真义、真谛,是无我空相应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不再只是一般的信愿而已。
| |
|
| |
| 问:有很多大乘经典就是看讲经的人,他发挥到什么程度?
| |
|
| |
| 师父:可以说发挥到什么程度,还有经典本身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不能了解他。(问:如果一个中观学者讲《阿含经》,那他?)他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经典可以诠释,但是不能扭曲经典本来的意思,如果你是用这个无自性,然后把无我发挥成无我就是无自性的话,在一个意义跟立场上是可以通《阿含经》的,你并没有扭曲它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说《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阿赖耶识,那个就扭曲了它的意思。发挥可以发挥,可以去诠释它的意思,但是必须依于经典本来有的特色去诠释,但是如果你扭曲经典它的特色的话,这个就比较有点疑问了。
| |
|
| |
| 问:佛陀跟一般人讲的究竟,和对一般人讲的究竟,是不是不一样,那一个人刚开始修和修了多少界之后,那个究竟就不一样了?
| |
|
| |
| 师父:要讲究竟的话,《解深密经》跟《般若经》,都承认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对不起,师父刚才有点被你的语言弄混了。现在我们谈的是「了、不了义」,但是如果究竟不究竟来讲的话,《般若经》《解深密经》都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但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来讲,究竟不等于「了义」,《般若经》:究竟等于「了义」'''。
| |
|
| |
| 《解深密经》:究竟不等于「了义」,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的「了义」是讲得清不清楚,当然有微细的差别,因为他们在「了义」「不了义」的定义不一样,「了、不了义」等于究不究竟,是《般若经》;《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不等于究不究竟,他的「了义」「不了义」等于讲得清不清楚,明不明白。所以你刚才问师父说究不究竟,'''在任何状况下,《解深密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他都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的,就算你是五事不具足,他也是认为《般若经》的一切法空是究竟的。'''
| |
|
| |
| 你刚才要问的其实是「了、不了义」,「了、不了义」是根据不同的根机来谈「了、不了义」,不是根据它的究不究竟。因为《解深密经》认为究竟的不等于「了义」的,因为究竟的他不一定讲得明白,你也不一定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讲什么。
| |
|
| |
|
| |
| 问:对初学者来讲没有必要太区分「了、不了义」?
| |
|
| |
| 师父:你可以区分「了、不了义」,但是你不要太认为有一个专门不变的定义,去定义什么叫做「了、不了义」,因为这里的「了、不了义」是有一点应机而讲的。对某些人来讲某些经典就是「了义」,对你来讲《般若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解深密经》就是「了义」,对他来讲《华严经》就是「了义」,对不同的根机他有不同「了义」的意义。所以师父说没有一个最好的最「了义」的法门,完全是看根机。
| |
|
| |
|
| |
| 问:这个就是《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的意思?
| |
|
| |
| 师父:这个还不完全是《金刚经》讲的意思,《金刚经》讲的法无定法,他是从这个立场(无自性)来讲的,为什么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没有不变的本质,你还要定什么?一切法缘起而成的,所以你不能把他设定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叫法无定法,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决定性。
| |
|
| |
| 从《解深密经》来讲,讲得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了解的,就是「了义」,(问:佛讲的法对于大菩萨、高根机来说,能够明白就是了义,但是对于一般人他听不懂,那?)不应机就是「不了义」,可以这样子讲。所以经典他有主机者,有旁化者,《般若经》的主机者,就是能了解一切法空的菩萨,旁教者就是声闻缘觉,为什么叫做旁教者?因为他们也可以了解一切法空。所以《金刚经》说,初果如果执着他自己初果,那不叫初果,所以他旁化的这些人也可以了解,那其他凡夫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
| |
|
| |
| 问:菩提心是什么?
| |
|
| |
| 师父:菩提心就是最终的愿,要发大菩提就是说,不是我只要成就阿罗汉,或是自己解脱就好了,要发无上菩提愿,那个就是要成佛的愿,菩提心就是最终觉悟的心,就是要走到最终为目标——成佛,那个就叫菩提心。我们一般讲菩提心都是讲成佛,但是实际上,在经典里面,讲菩提有三种菩提,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佛陀是大觉者,但是另外还有声闻、缘觉,也就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是觉,他也是悟了,但是他只重在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而已,不是说他很自私,他的重点在这里——身心生命的自我解脱,那个也叫觉,所以那个也叫菩提。但是一般我们在讲大菩提心的时候,指的都是佛菩提。
| |
|
| |
| 问: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讲「了、不了义」,意义到底在哪里?
| |
|
| |
| 师父:让我们能够正确地了解各种各式的经典,不要执着于任何说,我这个经典最好,其他的都不好。
| |
|
| |
|
| |
| 问:我觉得这样定义会不会造成一种错觉:我应该去学「了义」的经典,而不是「不了义」的经典,有可能就造成这种现象?
| |
|
| |
| 师父:有时候会有这种现象,有时候不看自己到底能力怎么样,总是要学最圆顿最好的,但是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然后口口谈空,落在自我的执着中,会产生这样子的问题。
| |
|
| |
| 所以谈得这些,以前《俱舍论》师父讲过一句话,无外乎,第一个,检视自己的能力跟头脑是什么样子。你说师父,我头脑不好,不是,师父头脑也不好,师父智慧也没那么高,师父也是五事不具足,你必须要承认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学。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我说外面,不包括在座的,很多认为自己根机非常高。他嘴巴不讲自己根机很高,但是他的行为跟谈吐都觉得自己根机很高,然后每次都要谈最究竟最了义的,但是实际上落下来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做。
| |
|
| |
| 所以第一个,谈这些要检视自己的能力智慧到底是怎么样,再来检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你真的正确明白了解,你现在所学的这些经典或这些法门吗?还是你只是把他夸张的,还是你根本不去了解它内容谈什么,只是在一种很信愿的理想下,认为是这个样子。
| |
|
| |
| 师父以前在讲《俱舍论》的时候讲说,我们修行要很严苛的去检讨检视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己(的现状),第二个你所学的法门。你现在生病了,你要治病,你是不是要很清楚明白你到底什么病,你现在要看医生了,你是不是要确认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医生,是不是专科,到底懂不懂,是不是这样子?这就是了解这些(了、不了义)的用意。不然一般外面很多修行人,或是学佛的是打模糊仗的,什么是打模糊仗?一个是对自己不了解,第二个对自己现在修的东西不了解。人家说很好很好他就去了,人家说诵这部经多好功德多大,能够超越多少劫,我就来诵;过一阵子人家说那个什么多好,你又换了。这种状况太多了,现在你既然来学了,师父就有责任告诉你这些东西。39:00
| |
|
| |
|
| |
|
| |
| '''(七)三时教'''
| |
|
| |
|
| |
| 三时教,这其实跟「了、不了义」也有关系,而且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解深密经》里面说它有三时教,其实这等于是《解深密经》的判教。
| |
|
| |
|
| |
| '''1、第一时教'''
| |
|
| |
| '''1)、教法:四谛(有上有容,是「未了义」)'''
| |
|
| |
| '''2)、对像:为发趣声闻乘者说'''
| |
|
| |
|
| |
| '''2、第二时教'''
| |
|
| |
| '''1)、教法:密意说一切法空(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
| |
|
| |
| '''2)、对像:发趣修大乘者说'''
| |
|
| |
|
| |
| '''3、第三时教'''
| |
|
| |
| '''1)、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
| |
|
| |
| '''2)、对像:发趣一切乘者'''
| |
|
| |
|
| |
|
| |
| 1、第一时教:
| |
|
| |
| 1)教法,四谛缘起是第一时教,《阿含经》所讲的
| |
|
| |
| 2)四谛缘起对象:是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的,就是要自我解脱的人说的。【'''有上有容,所以是「未了义」'''】,其实还有更高的,'''有容'''就是说还有空间可以往上。讲得明白就是说他在这里,'''有上''',还有更上面的,上面还有东西。'''有上有容''',比如说三楼你爬到二楼而已,上面还有一层,还有空间可以上,如果十楼,你爬到十楼,上面就是'''无上无容'''了,所以是「未了义」。
| |
|
| |
| 2)第二时教:
| |
|
| |
| 1)教法:是密意说一切法空,讲的是《般若经》,他说【'''有上有容受,是「未了义」】''',但是这里讲的'''有上有容受'''是指说,他说有上面不是说有更高,因为他不是讲得很明白,还有空间可以发挥。2)对象:是发趣修大乘者说的,就是为修大乘者说的。为什么他是「未了义」教?他说还有容受,是指还有发挥的空间。
| |
|
| |
| 3)第三时教,指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
| |
|
| |
| 1)教法:'''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
| |
|
| |
| 所以你看两个(教法)都是一切法空,《般若经》是密意说一切法空,因为讲得不清楚,有诠释的空间,所以「不了义」。这个说以显了清楚明白的说一切法空,所以'''无上无容''',无上无容就是没有再什么好说的,教法上没有更高的,空间上不用再诠释,因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以显了相说明一切法空。
| |
|
| |
| 2)'''对象:发趣一切乘者。'''
| |
|
| |
| 为什么对象叫'''发趣一切乘者'''?还记得什么叫做一乘教吗?他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你要成佛,都是要依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下去修的,所以叫做发趣一切乘者。所以不管你发声闻,还是发辟支佛,还是要成佛,都可以来读《解深密经》。
| |
|
| |
| 但是如果你只是要修声闻缘觉的话,因为《般若经》他叫你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金刚经》开宗明义叫你做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要度一切众生胎湿卵化,但是又要无相相应。所以他说其实《般若经》他是鼓励大家要发大愿修大乘,所以他是'''为发趣大乘者说'''的。
| |
|
| |
|
| |
| 我现在是在讲《解深密经》,三时教的立场是从《解深密经》的立场,把佛的教法分成三时教,所以当他讲这个「不了义」,是从《解深密经》自己的立场来讲「不了义」,《般若经》不会自己讲说我是第二时教,所以我是「不了义」,《般若经》里面不会这样讲的。
| |
|
| |
| 三时教是依照时间来看,他是说佛陀在最早的时候,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期,他没有明白的说,佛陀从多少岁到多少岁讲什么。他只说,早期一开始讲的是声闻法,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到中期讲的就是般若教法,最后他就讲类似三性三无性这种教法,他是依佛陀讲经的时间来分的。
| |
|
| |
| 问:《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就是围绕五事不具足的人来说的?
| |
|
| |
| 师父:《解深密经》的「了义」「不了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讲的明不明白,清不清楚,《般若经》是跟上上根机大菩萨讲的,他随便一点他就懂了,「了义」「了、不了义」是针对五事不具的人说的,要说得清楚明白你们才懂,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够笨。包括我,我不是说你们,所谓有够笨不只是智慧不开,福报不足,没有把身心调整为出世解脱,我们都是属于这种根机的,但是如果在座有大菩萨,你自己要示现成这个样子不能怪我。(问:潜台词是说,对上上根机的大菩萨来说,第二时教是「了义」的,但是对我们五事不具足来说就是「不了义」的?)是,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明白,所以他也认为《般若经》是究竟的,但是他「不了义」,因为他没有说明白。
| |
|
| |
| 问:这里说三时教,不是还有五时教吗?
| |
|
| |
| 师父:“五时教”,华严、天台都有他的判教。某一个宗派他的判教,你讲的那个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为什么中国祖师要判教/华严有五时叫,天台也有他的藏通别圆,这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判?佛陀在印度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教法,翻译到中国的时候,这些祖师在研究这些经典发现,很多经典讲的其实有些矛盾。有的讲空,有的讲不空,有的讲我们有一个真性,有的讲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他认为那都是佛陀讲的,那怎么办?判教,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立场来判教。所以你刚刚举的那些都是中国祖师的判教,我们现在不谈对不对的问题,只谈他遇到的困难跟他当时候遇到的状况,所以他必须要判教。不判教,你会说通通融在一起,为什么有些这样讲有些那样讲?他就为了解决矛盾,所以他会认为,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所以他就会依时间、特性来判教。判教的问题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师父再谈。
| |
|
| |
| 所以同一个意义来讲,这个也是判教,这是经典自己的判教,不是祖师的判教。
| |
|
| |
| 判教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分判,一个叫做判摄,分判就是依某一个特性,依时间也好,特色也好,把同类的经典归纳在一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给他「究竟、不究竟」,「了义、不了义」,叫做evaluate,有价值批判在里面。所以我们先把那么多庞杂的教法,然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分,可以依主题来分,可以依时间来分,可以依他的特性来分,分好了之后说有五大类,那怎么排?他就说依教义的究竟不究竟开始排起,也可以依时间来排。但是不管依教义依时间,他都有他的批判价值在里面。简单的讲,华严宗当然以《华严经》的教法为最圆顿,最究竟的;天台宗以《法华经》《涅槃经》,没有天台经这种东西,讲到这里就好再下去很多人会晕了。因为师父现在在大学上课也在教判教,跟你们用中文讲太容易了,用英文讲有时候我也不大懂我在讲什么,他也听不大懂我在讲什么。
| |
|
| |
| 问:这个“三时教”,也不见得就是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吧……
| |
|
| |
| 师父:因为他也没有讲得很明白,智者大师他就有别五时、通五时,六道也可以有别六道、通六道,但是《解深密经》并没有讲得很明白,所以我也没办法说。因为从他的意义上来讲,他好像是说有这样时间安排的意义,这个是别,但是有没有通/因为他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也不敢乱讲。但是就发挥的意义来讲,能不能讲通?可以,也没有什么不行,但是为什么师父不特别讲,因为我不能自己乱发挥。
| |
|
| |
| 问:所以这里的三时的“时”和“如是我闻一时”那个“时”是一样的意思?
| |
|
| |
| 师父:那个“一时”又有另外的解释,我们另外来谈,那个“一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个是有学问的,有很多意义在里面,还有不同的解释在里面。这边因为依于他表达的,我只能说他依时间来安排,那就是别三时,那到底是不是有通三时?就会通来讲,可以有,但是他没讲,我也不好意思,当然我也可以讲得天花乱坠,别五时里面又有通三时,别三时又有通三时,什么通三时?因为在第一时教里面,他又有三时什么什么,师父不能这样子讲,因为《解深密经》他没有这样讲。
| |
|
| |
| 问:那佛的三转法轮有没有时间的意思?
| |
|
| |
| 师父:三转法轮都是在讲四谛十二因缘,他先说这些东西你们要知道,然后说这些东西你们要去修,然后说这些东西我已经达到了,三转四圣谛,刚好十二,都是在讲这个(第一时教),没有在讲这两个(第二、第三时教)。当然意义上可以会通,佛陀讲说一切法空你们要知道,一切法空你们要去修,一切法空我已经证了,也可以这样子会通。
| |
|
| |
| 《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解深密经》,戒定慧里面它重慧跟定,我说每个经典都有它的特重,有些专门谈戒律的,你问,它怎么不重戒律,它不是不重戒律,戒律你去律典看就好了,它重视慧跟定,所以它先谈“慧”。慧就是你要知道的内容,所以要知道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就是它慧的内容;接下来他在谈“定”,所以他在分别瑜伽品里面,讲的定。分别瑜伽,瑜伽是什么?它的梵文叫yoga,叫做相应。简单讲,它就是在讲修定,瑜伽就是yoga,相应,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相应?身心的相应,身心的平等,身心的平衡。什么叫做身心不平等?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还有什么叫做心不平等?因为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打坐下来,把那个电影从头演一遍,丝毫不差,连台词都记得,心飞扬。什么叫做不平衡?心的暗寐相。
| |
|
| |
| 瑜伽是connection-相应,有些经典又称观行,观跟行,因为禅修就是观跟行,有时候yoga又称为观行。所以《解深密经》非常好,第一个他把阿赖耶三性三无性讲得很清楚。再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他在止观方面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他在止观方面很大部分被引进《瑜伽师地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个架构又说得更详细,但是大架构已经在这个地方有。
| |
|
| |
| 它的止观好在哪里?禅修在三大系里面(非常重要),所谓的三大系就是,我们依时间南传佛教,什么是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禅修我不是说禅宗,弄清楚,禅修在古代的中国非常兴盛,而且次第方法非常清楚,但是在唐末第九世纪的毁佛,里面很多传承全部都被毁掉了。所以后来在汉传佛教里面的禅修的传承就比较没有那么严谨,后来慢慢大家已经不再注重禅修了,但是禅修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维持很好的传统跟很严密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要谈汉传佛教的禅修,其实这三系的禅修大同小异,我说大同小异只是传承不见了而已。我说传承不见了是指汉传佛教的禅修传承不见而已,但是你在汉译的经典里面,有三部经典你可以看到禅修的说法很清楚,当然还有更多,早期翻的禅修经典都有。但是有三部经论讲得非常的清楚,第一个就是《解深密经》他的禅修讲得很清楚,第二个依《解深密经》而再发挥的《瑜伽师地论》讲得更清楚,再来,《俱舍论》里面在讲定品的时候,在讲怎么观数息观不净的时候,讲得也非常清楚。现在我们有幸,《俱舍论》上次读过了,所以如果要修禅定的话,这三部论一定要把它融通一下,如果能够再加上南传的《清净道论》,觉音或叫做佛音尊者所写的《清净道论》,整个禅修的观念跟次第就非常的清楚了。1:00
| |
|
| |
|
| |
| '''第五 品 分别瑜伽品'''
| |
|
| |
| '''1、止观的修学'''
| |
|
| |
| '''2、从禅观中悟解一切为唯识'''
| |
|
| |
| 现在我们来谈《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禅修观念,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禅修很简单,双脚一盘,眼睛一闭,开始打瞌睡。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师父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或是40分钟起来,我坐了40分钟。打坐有很多内容的,你这些不了解你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这些很有幸,我们看《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清楚的道理。所以第一个,《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禅修的,怎么修禅观的。从修禅观里面再衍生出来一个重点就是,从禅观中悟解一切唯识。所以修行的人他重视这一品,因为它讲止观的修行,学者他也重视这一品,因为它里面清楚明白的,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两个的对答跟讨论,在讨论禅观,但是里面很明显的讲到,从禅观中谈到一切唯识,这我们会慢慢讲,但是我们先会把止观的修学讲清楚。
| |
|
| |
|
| |
| '''一、所缘:四种所缘境事'''
| |
|
| |
| '''1、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 |
|
| |
| '''2、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 |
|
| |
| '''3、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
| |
|
| |
| '''4、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 |
|
| |
|
| |
| 首先来看,他一开始就谈所缘,四种所缘境,什么叫做所缘?心所系的对象或心所系的地方叫所缘。从这边我们再引生出来,广泛地说心的对象叫做所缘,从这个定义再狭义的定义,从禅修的立场来讲,禅观的时候心所集中的对象叫做所缘,心就是能缘。
| |
|
| |
| 既然我现在要修禅观,我是不是要了解我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能观,什么东西不能观,什么东西能当所缘,什么东西不能当所缘,有规定。你不能随便乱观的,这都是要很清楚明白的,你不能随随便便来的。
| |
|
| |
| 有人说心所缘,要找一个地方集中,我拿一个石头过来,一直看着这个石头,你要是不送进精神病医院的话,你算是很幸运的,所以不能乱观,乱观就会出问题。
| |
|
| |
| 所以所缘有一定的规定,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当所缘的。所以当要修禅观的时候,你要先了解所缘到底是什么,所以分别瑜伽品一开始就谈四种所缘。
| |
|
| |
| 第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这个是经典上直接的名称,第二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境事,都叫所缘境事,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你看每一个后面都讲到'''所缘境事''',为什么叫所缘境事?因为他是所缘而且他是事他是一个东西,你必须去集中。
| |
|
| |
| 很多人问师父说,有人跟我说,禅修的时候就是无相、无念,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可惜分别瑜伽品没有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它告诉你是有所缘的,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我问你,你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你在妄想,你自己没有察觉,所以很多的错误观念以为说,什么都不要想,所以我修的是无相,不是。
| |
|
| |
| 《般若经》讲无相是在慧学上,让你去了解无相的意义,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叫你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想最糟糕的状况,就是你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其实你心的集中已经在错误的地方。比如如果你一直集中在头,久了会头痛,更严重的过了几年有可能会中风;集中在这里(腹部)有可能会便秘,是真的有人就是这样。
| |
|
| |
| 以前曾经有人跟师父说,他修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到最后很严重的时候就是一坐就头痛,他问我师父怎么会这样,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方法错误,我叫他数息,你现在开始集中到这里来,试试看,试了一个礼拜之后,他说他打坐不会再头痛了。师父很清楚因为你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个症状是很明显的,所以大家要很清楚的明白。
| |
|
| |
| 所以当有人再告诉你说,修禅定就是什么都不要想,你说我已经修了好几年的无相,那个是错误的观念,当然师父教的这些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办法。谁记得在《俱舍论》里面三摩地或定的定义叫做什么?心一境性!修定是有境的不是没境的,有一个境的,那个境就是所缘,就是叫你心集中在一个所缘上面。
| |
|
| |
|
| |
| '''1、所缘境事(《瑜伽师地论》提到的)'''
| |
|
| |
| '''所缘:心认识的对像,修止观的集中对像'''
| |
|
| |
| '''种类:总有四种'''
| |
|
| |
| '''1)遍满所缘(《解深密经》所提):'''
| |
|
| |
| '''a)有分别影像所缘;b)无分别影像所缘;c)事边际所缘;d) 所作成就所缘。'''
| |
|
| |
| '''2)净行所缘:五停心观(净治烦恼)'''
| |
|
| |
| '''3)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 |
|
| |
| '''4)净惑所缘:世间、出世间'''
| |
|
| |
|
| |
| 1、所缘境事
| |
|
| |
| 所缘:心认识的对象,修止观的集中对象。
| |
|
| |
| 种类:有四种,这后面的三种不是《解深密经》讲的,听清楚,这整个的四种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深密经》只谈到第一个'''遍满所缘,'''第一个又分为,abcd。所以当前面讲所缘四种的时候,是这里四种的第一种,所以他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作成办,我们在回过来看。
| |
|
| |
|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所有的所缘划分成这四种,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这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所以《解深密经》里面的四种,是就《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遍满所缘所说的,依只提这个第一个而已,第一个就有四种,《瑜伽师地论》又谈到了,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 |
|
| |
| 但是师父在这里讲一下,你会问说为什么《解深密经》,他只提到前面的第一个呢?因为这第一个可以涵盖后面的,所以他提这四种就够了。因为《解深密经》是比较短的经典,他整个禅修就是在分别瑜伽品这边谈而已,但是《瑜伽师地论》把它扩大讲得更细,所以他可以讲得更清楚。所以基本上这后面三个,我们可以说是就第一个再详细的划分,其实这第一个里面可以包含这三个,怎么包含,等一下师父讲完你就清楚了。
| |
|
| |
| 所以说《解深密经》很好,但是老实说,你要自己看一定有困难,因为你自己看,我问你,师父不解说你知道有分别影像是什么吗,当然不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师父就不用坐在这里,其实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有讲过,应该有,只是可能你们忘了,还是有谁记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记得你说明一下没关系,因为师父重点在于提醒你的回忆。
| |
|
| |
| 修止的时候修到一定程度,修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开始转观的时候,要观缘起,这个时候叫有分别影像,没错!有分别影像是在修观的;无分别影像呢?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的过程当中,心一境性,只有一个境相没有分别,无分别影像就是在修止,有分别影像就是在修观,讲得很好,师父过去讲的东西总算没白费,还真的有人记得,我相信其他同学有些也知道,只是有的不好意思讲。
| |
|
| |
| 1) 遍满所缘
| |
|
| |
| 1) 遍满所缘
| |
|
| |
| 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
| |
|
| |
| 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 |
|
| |
| 事边际所缘:
| |
|
| |
| 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
| |
|
| |
| 尽所有性:别相所缘,如蕴处界
| |
|
| |
|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 |
|
| |
|
境行所缘在讲什么,遍满所缘,遍满是在讲一切的,净行所缘在讲五停心观,是净治烦恼的,善巧所缘讲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是指顺于正理的,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我下面慢慢讲。
| |
|
| |
| 首先来讲遍满所缘,我们先讲第一个遍满所缘,第一个有分别影像所缘,第二个无分别影像,第三个事边际所缘,第四个所作成就所缘,你不要被这个绕口令给绕晕了,现在是在讲禅定的对象,禅观时候的对象。
| |
|
| |
| 第一个有分别影像所缘,为什么叫做影像,为什么叫做有分别?就是说心对影像有分别,是修观用的,心对所缘作分别,是修观用的,不是心一境性,是在观察,为什么叫做影像?师父以前也讲过,这里的影像有时候又可以称为行相,心所行之相,这里特别叫做影像,变成心里面的相叫做影像,不用讲那么复杂,心里面形成一个影像,我们讲一般的,不需要特别从唯识,因为我们在讲禅修,我们心对所缘,这是一个所缘,不管是佛像,还是数息都好,当我们心观所缘的时候,不是一直眼睁睁的看着他,我们是把他念,念是追忆,把他记起来,然后变成心的一个相,这个叫做影像,所以这个是所缘,这个是所缘影像,把这个所缘摄收起来的时候变成心,所以你看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很像师父常讲的,A、B、C,所以他是当心观所缘的时候,把所缘摄属在心中,接下来你现在观的不再是外面这个所缘,你现在观的是心里面的那个影像,又叫做行相,所以他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这里指修观是心对所缘做分别,这里讲心对所缘做分别已经是对这个影像,做分别了,不是对外面这个,是对这个摄属进来的影像作分别,所以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心对影像做分别。
| |
|
| |
| 第二个无分别影像所缘叫做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这个所缘摄属在心中的时候,你不要去分别他,粗胖高细,只要摄心集中知道这个东西,清楚明白的在心中而没有跑掉,这样就好了,所以不要分别,是摄心集中,刚开始你要观佛像要从小地方,不能从大的,然后你观,比如说观白毫,你要观的时候要先拿一尊真正的佛像,不能凭空想像,看看看,眼睛闭起来,去回想他的相是怎么样,这时候你是在制造这个影像,但是你是不是一下子就很清楚?不是,你必须千百万次一直看,闭起来,有,不见了,看,闭起来,这时候是在制造那个影像,经过不断练习之后,会让佛像的白毫影像,变成影像,这时候你会清楚明白,现在心中,跟你开眼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一样的清楚明白,要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个当然难。这个影像不是只是一个有形的,有时候是无形的,数息就是要让这个息清楚明白,在内心清清楚楚明白感觉到这里,气的粗短,冷热,细到什么程度,每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感觉也是所谓的影像,你如果只是摄心集中的话,这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
| |
|
| |
| 有分别影像也可能是抽象的理,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比较有实质的东西,后面会讲,是有事有理的,都是所观的境,所观的相可以是一切法空,可以是无我,可以是五蕴,就是你心中现的C,观的也是可以是抽象的理,比如说什么叫做身、受、心、法,观身不净比较具体,观受是苦,苦就稍微比较抽象一点了,观心无常,无常就很抽象,无常是一个抽象的道理,这也是所观境,后面会讲。
| |
|
| |
| 问:影像到最后是不管睁眼还是闭眼,都可以看得到?
| |
|
| |
| 师父:睁眼你当然看得到,闭眼的影像清清楚楚,影像是你依所缘相所造出来的影像,必须一致清楚明白。
| |
|
| |
| 问:我听说白骨观的时候,到最后是观骷髅?
| |
|
| |
| 师父:那个叫做胜解作意。
| |
|
| |
| 问:有的人说看到佛了,那种是精神错乱的看到佛?
| |
|
| |
| 师父: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说,你刚开始初观的时候,你观什么就必须是什么,没有错误的,比如说,举个简单一点的,你观阿弥陀佛不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出现观世音菩萨就是妄相,你不要观阿弥陀佛,不错了,昨天观世音菩萨跑来找我,那你问题就大了,你不要观出菩萨就是好的,当然真菩萨是好的,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菩萨就是不好的,那样子就是错乱的。
| |
|
| |
| 比如说观白骨观观到遍地,但是不是一下子,必须要是扩张扩张扩张,上次师父在《俱舍论》里面有讲,从一个小拇指观脚掌,你不要观一个小拇指,然后开始观脚掌的时候出现一个腿,就不对了,总之你观什么必须要出现什么,乱来的那个就是错误的,就是妄想。
| |
|
| |
| 问: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水到渠成的?
| |
|
| |
| 师父:不是,两个都要训练的,现在是在讲禅观,但是我后面会讲,他讲说你真正要禅观的时候,前面要具备什么他会讲,你要具备观你要先听经闻法,我刚好这里有,你要观,你必须要有,“文”就是闻思慧,要有“义”就是闻思慧,你必须要有这样的程度,你对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你必须要经过文然后到义,清楚明白了到闻思,这就是闻思慧了,你才能拿来作观,所以你要是对教法不明白你要观什么,所以为什么说内观不容易观,因为你对教法不明白,你对佛教讲什么都不明白,你到底要观什么。
| |
|
| |
| 无分别影像刚开始是要摄心集中,所以这个刚开始是要分开修的,一方面听经闻法,不断地听经闻法,另一方面平时打坐,不断地摄心集中来打坐,这种摄心集中方法很多,我们后面等一下讲所缘那些,我们会讲。所以师父一再强调说,你如果根机很高听经听到开悟,那个另外,但是师父说你来这边听经,师父只有一个期望,你听经然后打坐修行,两个期望,在听经闻法上面,希望你在有生之年,能够闻所成慧成就,叫做正见养成;打坐,我后面会讲他的次第,希望你打坐从摄心集中一直往上,能到未到地定,如果你有生之年,慧能够到闻思慧,然后能够到未到地定,那很强了,那个你这辈子学佛足够了,几十年下来不枉费此行。
| |
|
| |
|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根机是怎么样,也不知道修行次第是怎么样,然后看到很多经典,那些经典描述的都是大菩萨,佛的境界,然后自己都认为自己行了,因为自己即是佛了,然后讲说这个这么简单,然后动不动以自己开悟了,或自己已经到达几禅几禅了,或自己已经到达非想非非想处了,师父不是说有些人打坐不到几个礼拜,发现身心泯然不见了,以为是不是叫开悟了,还早,还差得远了,所以为什么说要依这样的次第来了解,至少你知道你的程度到哪里,而不要未证言证,未证言证有两个,第一个叫妄语,是自己知道,还有一个更麻烦,第一个很糟糕,第二个很麻烦,增上慢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没证到,自己以为证到了,他不是故意骗人,比如说他自己坐一坐忽然间几个礼拜之后,忽然泯然寂静,好像自己的身心都不见了,他说我这样开悟了,然后自己就到处跟人家讲说他开悟了,他不是要骗人,他是误解,这个叫做增上慢,为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没有的东西他认为有,为什么是慢,因为没有到那个程度他认为到那个程度,是一种慢,这种东西如果他错误的话,很难再修行了,因为他自己以为他开悟了,所以为什么说一定要这样清楚明白,这些禅修的对象是什么,缘是什么。
| |
|
| |
| 问:这个存不存在次第问题,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观是在后头?
| |
|
| |
| 师父:这个不是在讲次第的问题,这个在讲所缘的问题,是叫你缘什么,先要把所缘弄明白之后才能谈次第,你连缘什么都不清楚,你要谈次第,他先告诉你缘什么,后面会讲次第。
| |
|
| |
| 第一个叫有分别影像,第二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什么叫做事边际,它分两个,事跟边际,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 |
|
| |
| 问:观无我无常这种抽象的东西的时候,怎么跟真实的东西连在一起?
| |
|
| |
| 师父:因为你必须要经过这样的次第,是不是真实的,你这个地方就要去了解明白,这个地方就经过不断地思辨,不断地讨论,甚至不断地辩论,就是在这个地方你就要去弄明白,不要在这个地方再来知道说,我这样的观念好像是错误的,这个地方就是要去弄明白,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就是要,尽量的听经闻法,把佛教的基本道理讲的是什么,次第是什么,这个地方就要弄清楚,你才能保证后面走的路是对的。
| |
|
| |
| 问:他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怎么去观?
| |
|
| |
| 师父:从理上,先去了解,因为你现在还没听经闻法,就是说没有把一些观念弄到很清楚,比如说无我的观念,这个观念会一直加强,或一切法空这个观念会一直加强,加强到一个抽象或直觉的概念,但是你现在不会有,不一定你是再来的那另外再谈,一般来讲现在不会有,因为你现在对什么叫缘起,什么叫一切法空都不大很清楚,也没有很确认到底真实的事实是不是这样,你都会有怀疑还不是很清楚,你怎么会有这个概念出现,当你有一天清楚明白确认,然后不断地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到最后变成一个直觉概念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现在没办法在定中作观,现在你所做的实物是一种摄心集中而已,是属于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不是修观,观抽象的东西因为很难,没错很难,所以刚开始都叫你从具体的东西去观,比如摄心,呼吸跟无我两个,哪一个比较容易集中,当然是呼吸,佛像跟缘起法哪一个比较好观,当然是佛像,当然也是难不是那么容易,这个后面会讲很多,你现在如果还有问题没关系,后面还会再讲,这个东西要一步一步来,所以你一定要一直来,不然你过一阵子,又会重复问师父同样的问题。
| |
|
| |
| 那个东西你是平时就要想的,不是在观里面去想的,前方便,你这个东西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去思考的,在观里面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观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做那么复杂的思考,因为那个时候你必须是已经养成一种概念、观念,而不是在观念还没养成还在思考,他是不是一切无常变化,我看到的东西都是这样吗,这个东西都是在平时听经闻法,还有平时在人事物上去观察的,那些复杂的思考不是在这个地方做的。
| |
|
| |
| 很自然而然你知道这样是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习以成性,正见养成的时候就变成直觉的概念,不需要再去思考,怎么观,《瑜伽师地论》后面会讲得很清楚,他是补充《解深密经》,他把观分得很清楚,怎么观,后面会讲。
| |
|
| |
| 事边际所缘,分两个一个叫做如所有性,另外一个叫做尽所有性,你看到这个如,就可以猜他是指真相真理,所以如所有性叫做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个都是一切法的共相,都是总相,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法的如性,一切法的如性就是本性,一切法的本性本然性共相共性,就是,四谛无常无我空,这些都是,都是一切法的共相,缘起也可以这样子讲,但是缘起你看观他的相还是观他的性,观缘起性那就属于这个,观缘起相那就属于这个。
| |
|
| |
| 还有叫做尽所有性,这个尽就是所有的一切,指现象事物所有的一切,包括可以观察五蕴,十二入处还有六界或是十八界都可以,都是观察的对象,尽所有性就是法的别别的别相,各个法的别相,还有一个叫所做作成就所缘,叫做止观成就,是现证转依,这个所作成办已经观成了,这个至少到初果了,所以他叫做现证转依,转什么依?转阿赖耶,无漏种子成清净种子。我们后面会坐得更详细,所以你不要看到这里说师父,止观禅修这么复杂,那我能不能不要坐,还是说太复杂了,我就简简单单念个佛就好了,你要念佛也没那么容易,你不要以为修行是容易的事情,你不要在修行上怠惰,太复杂了我找一个简单就好了,天下没有简单的法门,就像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样的道理,天下绝对没有简单的法门。你要对治烦恼对治习气哪有简单的事情。
| |
|
| |
| 这四个因为他的特性不大一样,他是并列的关系,不是次第,因为他讲的东西不大一样,因为前面两个是从能分别的心,来谈所缘的状况,后面这些都是在谈影像。四谛、无常就是在平常就要去了解,因为这两个都是道理,蕴处界这个比较具体一点,但是就算是具体,这些道理你平时闻思就要去了解,文义里面你刚开始就要去了解,你不了解到时候你要观什么。
| |
|
| |
| 问:事边际,事什么,边际是什么?
| |
|
| |
| 师父:“事”就是诸法别相,诸法别相叫事,比如说蕴是事,处是事,界也是事,“边际”就是诸法的共相,穷究其边际,就是指无常,四谛,缘起,或是无我这些,都是诸法的共相,一个是诸法的别相,一个是诸法的共相,所以你看尽所有性是别相所缘,缘别相,如所有性是总相所缘,缘诸法的共相或总相,诸法的共相总相包括无常无我四谛缘起,缘起性这些都是,别相蕴处界这些都是。细节上我们慢慢会讲,因为现在才刚开始而已。
| |
|
| |
| 所作成办就是止观成就,这个地方比较没有什么,因为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你只要止观成就就是所作成办。
| |
|
| |
| 2) 净行所缘(净治烦恼):五停心观
| |
|
| |
| 2) 净行所缘(净治烦恼):五停心观
| |
|
| |
| 1)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
| |
|
| |
| 2)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
| |
|
| |
| 3) 多痴众生因缘观:对治无智慧者
| |
|
| |
| 4) 多散众生数息观:对治内心多散乱者
| |
|
| |
| 5)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
| |
|
| |
|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法业障重者
| |
|
| |
|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 |
|
| |
|
刚刚讲的那几种叫做遍满所缘,因为他已经穷究一切了,在细节上,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不是《解深密经》里面讲的,但是我觉得为了更了解有必要把它列出来,净行所缘,净就是清净,清净你的行为,或是清净你的修行,净行所缘他是净治烦恼用的,他可以净治烦恼,比如五停心观,比如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因为这几种都可以降伏清净我们的烦恼,但是不是断烦恼,他只是相对的可以降伏烦恼而已,因为你要断烦恼,你必须要观诸法共相才能断烦恼,无常无我这些,但是很明显你看这些是在观诸法别相,是属于刚才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只是在净治我们的烦恼而已,还没真正断,你要真正断要观如所有性,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 |
|
| |
|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不净观怎么修,我在《俱舍论》里面谈很多,师父这边就不多加说明,但是后面我会讲数息观怎么观,所以我们课程都是重在数息观怎么观,再讲更得明白一点,因为师父也没有修过不净观,所以我只能在理论上告诉你们,理论上我可以讲得很明白但是,不净观老实说我没修过,师父所修的是数息观,所以在数息观上多多少少有点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 |
|
| |
|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退一步来说,这些都是禅观,但是我们退一步来说,这些你在平时的闻思上可以去了解,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你要知道他真正更精确的用功方法,是在禅修的时候。
| |
|
| |
| 然后多散众生叫做数息观,多贪众生就是贪欲很重的,不管你对什么贪欲,物质也好,感情事物也好,尤其是对治欲界的淫贪,这上次在《俱舍论》讲得很清楚,这个叫作嗔怒,如果你容易暴怒的,脾气很差的,你当然可以修慈悲观,平时就可以熏修了,再来就是多痴众生因缘观,观因缘的缘起,数息,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数息,对治多散,但是要记住一点,他这个叫做别对治,有没有总对治,有,你修任何一种只要是禅观,都可以对治这些,只要是禅观多少都可以对治这些,只是说他有偏重的对治,有总别的对治。
| |
|
| |
| 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 |
|
| |
|
| 《解深密经》-9 | | 《解深密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