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訂間差異

增加 233,069 位元組 、​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2行: 第2行:




《解深密经》-10


 解深密经 -9
  我们继续来看《 解深密经 》的“「分别瑜伽品」”,《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专门在谈修止观的,「分别瑜伽品」有一个很特殊的状况就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几乎把「分别瑜伽品」里面的很多经教,绝大多数都引到瑜伽师地论里面去了,《解深密经》里面没有解释很清楚的地方,瑜伽师地论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说,所以很多地方我们会相对的引用,瑜伽师地论来说明,就针对止观或唯识的部分,如果加了《解深密经》其实相对的也看了,具舍论这个重要的部分,有关于修止观,所谓的修止观,我们就是一般所谓的打坐,打坐以修止为主,当然有了止之后你才能进而修观,但是如果你要修观的话必须要有什么慧,你要修观你必须要有什么慧你才能修观,不是见道位,见道位你已经开悟了,闻思慧要有思慧,要有思慧当然要先有闻慧,要有闻慧,必须要先听经闻法了解佛教在讲什么,你这样子才能进而去闻所成,然后思所成。


 我 们继续来讲 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 修行 止观 问题 师父 稍微讲得详细 点,所以如果有的人真的很懂的话 有耐心 多听几次,第二 如果 清楚很模糊 正好多复习几次。 修止 ,修 禅观 修禅 ,不 禅宗 是禅 ,最重 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 的时候 ,心集中 的对象就 叫做所 ,所 以“ 缘”狭义的 义就是 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 就叫做 所缘 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 以狭义 定义 特别指 止观 定时候的所缘 。在 《解深密经》跟《瑜伽师 论》里面 他特别把 缘讲得非常地清楚 因为这 修定最主要 观念
  所以 再强调一下 佛教的基本 修行 无外乎就是戒定慧三学,佛教 修学绝对离不开戒定慧三学 戒当然就是持戒在家人 五戒为主,重 的戒包括 些习气这些都 调整 个不 是我们 重点,当然这个有空我们可以慢慢讲 “定”,要 修止, 止是 学的过程 ,定是 到一定 程度 ,定 至少 到未到地定才能叫做 定, 止开始摄 心集中叫做 修止,修止成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你才能修观。慧学的修学,首先听经闻法要养成闻 成慧 闻所成慧进而思 成慧,到最后把这两个,慧--思 成慧,定--未到地 定, 把这两个结合起来 就叫做 “修慧” 修慧 一个修习 过程 ,修 慧成就了叫什么? 慧成就叫做现证慧 现证慧 大乘至少要到初 地, 到了三乘 共或者是小乘叫做初果,到了现证慧 已经 开悟 圣人,断了根本烦恼


  《解深密经》谈到四种所缘,第 一个 《解深密经》所谈 叫做遍满 ,有 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 还有所作 成办 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 第一个所缘 接下 的2),3),4)的所缘 《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 的, 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 ,是我们 一般讲 五停心观;第 做善巧所缘 ,就是 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 缘有世间出世间 这个 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 包括在1)遍满所缘里面 《瑜伽师地论》为 详细 又把2),3),4) 别出来 叫做净行 缘善 善巧所缘 净惑所缘 我们一 一个来看
  这个是 一个 修行 大体系, 以我说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你说师父我现在诵经拜佛念咒 跟这 什么关系 诵经拜佛念咒这些都可以当 戒定慧的辅助,可以增加你的宗教信仰跟宗教情操,诵经也可以稍微的摄心,但是没 法真正修止,可以大方向的摄心,诵经也 修慧的前方便,当你不懂金刚经的时候 没关系!我先诵先背起 来, 但是难道诵跟背就 而已吗!不是 他只是前方便而已 修慧的前方便,像 我们 以前读论语或三字经,还不懂的时候小孩子先把它背起来,以前国中 时候要背论语背三字经,难道论语 字经目的是 你背起来而已吗,不是。接下来要了解 你慢慢去信受去了解 就是 成慧 佛教的经典也 一样 佛教经典不管教你诵经背 经, 到最后,你还 了解, 了解之后 要怎么去做 ,所 以师父讲过:佛教的任何经典无外乎 是生活的指导手册,他的神圣性在于正确的无误的 自他和利的指导你在生活上怎么去生活 都是佛教经典的用意


现在我们在讲「分别瑜伽品」的时候,这是在谈定跟慧,在谈止观,当然思所成慧跟修在这个阶段叫做止观相应,这个地方叫做止观相应,修所成慧的时候这个阶段,止观相应叫修慧,现在我们来谈既然要谈修定跟修观,就要谈所缘,谈修定修观就要谈所缘,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列出四种所缘,瑜伽师地论把所有的所缘归纳成四种所缘,我们来复习一下,不要看笔记,先不要看,一看就失去了训练你记忆力跟脑袋的机会了,当然看笔记是一件好事情,你有好习惯你说马上要查,好事情,但是相对来讲你碰到什么先不要翻,先去记忆先去想,想看看那个到底是什么,我相信你刚开始一定一片空白,静下来慢慢的呼吸,什么所缘,慢慢去想,真的想不出来了,你再去看笔记,训练,第一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净行所缘,第三个善巧所缘,第四个净惑所缘,修定所有的所缘都包括在里面,遍满所缘有四种,第一个叫有分别影像,第二个叫无分别影像,然后事边际,再来所作成办或所作成就都可以,有分别影像是修观的,无分别影像是修止的,事边际有两种,哪两种,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观诸法的共相,叫如,观诸法的如是,什么叫如是,缘起的无自性缘起的无我,缘起的无常,苦,诸法的实相叫做如,尽所有性,诸法的别相或者是诸法的自相,所作成办,就是这边的现证转依,净行所缘是什么,五停心观重在修止,但是他也可以修观,他修观的话可以观他的自相,也可以观他的共相,所以刚刚讲到这里,事边际性他可以修止又可以修观,这个净行所缘是五停心观,五停心观你可以重在修止,也可以重在修观,五停心观是一个对象,你可以依这个对象修止也可以修观,如果你修观的时候,你如果是修他的自相观,那就是一般所谓的五停心观,是修他的尽所有性,但是如果你依五停心观的任何一个,你依他的任何自相透到共相去的话,他是在修他的如所有性,那是出世之观不是世间观,世间观都可以修止都可以成定,都有降伏烦恼的能力,如果修如所有性的出世间观的话,那就可以根本地断烦恼,简单的讲是这样,但是中间的过程跟训练,是还有一点复杂,但是大体上就是离不开这样的一个原则,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这两个其实是有些重复的地方,但是你只要知道这个是在降伏烦恼的,这个是在训练定的技巧的,净惑所缘也是两种,哪两种,世间,出世间,世间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出世间就是观如所有性,包括四谛无常无我这些是可以断烦恼的,我们整个的修行还有修定就是这个样子,未来其实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解深密经》引用还有瑜伽师地论的解释,他在很多地方讲的蛮细的,但是师父在这个地方,不把所有的五停心观很多细节上,不谈,因为有些地方用不到,但是我会谈的东西原理差不多,为什么师父说有些地方用不到,比如说:不净观,依现在的社会来讲很难修,老实说他的过程还有他的传承,还有修法,当然书里面都有记载,但是第一个环境不允许,现在的环境哪里让你去看死尸,第二个没有实际上的传承,你说到南传或许有可能,但是现在的社会很少在修不净观,所以这个地方他谈得很细,我们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也可以,但是实际上知道就好,如果要用的话,真的要有修行上的传承才有办法,而且就经典上的记载,不净观修不好,出差错,讲简单叫走火入魔,现在语言叫做后遗症很大,所以师父这里讲的会比较重在,师父常用或是教你们的数息观为主,我会依数息观为例子把里面所有的东西,讲详细一点。


''' 所缘 '''
以后师父会用数息观,偶尔会用慈悲观来谈一下,但是大部分以数息观来谈,这是谈 所缘 的大部分理论是这个样子,比如说尽所有性的五停心观我们有数息,有不净,有慈悲观这些,在善巧所缘里面有蕴处界,其实在修蕴处界的时候,包括在修缘起十二有支的时候他讲得很细,但是这些东西不管他讲怎么细,其实就是基本的教理,你对五蕴是什么要清楚,不然你没办法做观,所以现在就讲到了,理论懂了之后接下来,他告诉你,你要先开始听经闻法,他不是一下子叫你开始修,他列出了一个条件,他每次在讲观的时候不管讲什么观,他都叫你先听经闻法,然后听经闻法的时候他会告诉你,闻所成慧是怎么样,思所成慧是怎么样,修所成慧是怎么样,他每次都会强调,闻所成,思所成,都一直这样地强调,所以刚开始《解深密经》里面所缘讲完之后,他告诉你要听闻佛法,他列出的是三藏十二部,三藏十二部我们上礼拜才讲,虽然他讲的十二部里面,他有广有狭,但是你要记住一点,他的用意无外乎就是叫你多听经闻法,而且不限于哪一部经,记得,他讲三藏十二部,他没有叫你只是听闻哪一部经就好了,他希望你广学多闻多听,然后把佛教的重点抓住,然后慢慢去熏修,慢慢去熏修的过程当中,第一个当然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之后第一步养成闻慧,养成闻慧,师父常讲的就是说,有一句经典师父很喜欢引用的叫做: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就是你已经具足的正见了,正见增上,你已经立足在正见上面了,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你知见很强,观念很正确了,你大致上不会做什么太差劲的 情,这是基本教法的东西。


'''1) 遍满所缘'''


'''(1)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


'''(2)无分别影像所缘 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闻慧五相 于经教


'''(3)事边际所缘 '''
善听 专心谛听


'''       A:如所有性 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
  善受 受持


'''       B:尽所有性 别相所缘,如蕴处界'''
  言善通利 读诵、解说


'''(4)所作成就所缘 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意善寻思 思考


见善通达:知见


  遍满所缘 里面有 个,一 个叫做 分别影像 ,一个 叫无分别影像 第三 叫做 的事边 际所缘 ,第 四个叫做所作成 所作
  《解深密经》,继续来讲,你对三藏十二部开始听闻修学的时候,第一步要养成闻慧,他说闻慧五相,要怎么养成闻慧,第一个善听:专心谛听,这个善当然可以包括范围很大,包括你学习的技巧,你听经闻法的用心跟态度,你学习的技巧还有你听经闻法的态度,成佛之道在闻法趣入 里面 ,印顺导师写得清楚讲了好几个,听经闻法所必需要注意的,还 必备的态度,首先你听经闻法要专心当然,再来就是不要一开始有偏见,你不专心的话就好像一 碗有漏洞,漏洞你撑不了水,水一进去就漏了,不专心,再来不要一开始就抱持有偏见 不要 开始,我修禅宗的我来看看你怎么讲,我告诉你,如果你抱持这种态度,你学不了东西的,你会不会觉得师父是在开玩笑的,不是,真的是 人跟师父这样讲,听了很久以后来跟师父说:师父,对不起!我说什么回事,两年前我来听经的时候,我就是抱持这种态度 你听经闻法一定要有 一个 正确的态度,你不要抱持说我来看看你几斤几两,你要抱持着我是来学习的这种态度,你也不要抱持我是修什么宗,我是净土的,你要是抱持着净土就是,反正我就是往生净土就对了,一句佛号我就是修净土就对了,当然你可以修净土,没错都可以 但是你一定要抱持一 态度就是说,如果我把这些基本的教法,听懂了弄清楚了,在这些教法 基础上再来修净土,你 半功倍。你不要抱持着说,需要听经闻法吗,人家不需要啊,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好了,那我告诉你你来这 没有意义,真的没有太大意义,也不要说我是大乘的,顿教的,我是圆顿的 你这种次 ,这样子根机不是很好,如果你这样的话意义真的不大,你是密宗的,我用一些仪式,师父怎么都没有讲仪式,这些仪式很重要啊,我都常常灌灌顶就好了,怎么听这么多呢,灌灌顶就开智慧了,如果你这样的话,我没办法帮你灌顶,你 找能灌顶的去灌吧。其实你们到任何寺院都一样,如果你今天觉得真的很不相应,我的建议 那你不要去,你不要去了,然后又不很不相应,然后师父讲了心里又在那边很多偏见,很多 见,在那边摇摇晃晃的,真的浪费时间


  一个,有 分别影像 ,就是心 对所缘做 修观用 的, 观叫做“毘婆舍那” 你们 《解深密经》或其 经典上 ,看 到毘婆舍那就 ,我 后面会解释更清楚 ,就是心 对所缘做分别 做分析 作观察 ,但是这 概要 的, 样思 考的。 总之 分别影像 就是 心对影像做分别 心取所缘 的时候, 会再跑出 一个 ,这个 影像 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观察 ,这个 就叫做有分别影像
  所以听经闻法的 一个 专心谛听 第二个不要 成见,再来要有恳切的心 我的恳切的心 就是 说,你要明白你听经闻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然如果你觉得我只是来听听看也可以,方便吗,但是你听一阵子之后老实说,你一定要有一个 态就是说,我是真的觉得佛法可以解决我本身某些问题,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文化很深的一部 ,不只中国文化,包括南传、西藏都 ,那么多古代的圣人一定有他优点的地方,我想来学,要抱持这样子的学习心态,有这样子 热忱,老实说 有热忱没热忱 你的学习真的效 差很多。我 大学教书,教一教后来, 们不是都有evaluation(评估) 我以前不太会去 ,但 偶尔翻翻看一看,每次的状况都不太一样,2011,2012,2013,教的时候 ,我 觉得那时候学生不错 ,就是 很用 心, 都觉得说,要听这个老师的 不管多难一定要用心听 ,但是这 次我发现一个 好笑 问题,evaluation,(评估)都会自己给自己打分数,你这个课你觉得可以拿多少分,有学生写C 或者 写C+,会有人自己预期自己拿C,我就觉得非常纳闷,后来 看了 下很好笑的状况,把自己打B或B以下,都会批评: 个老师教的不好这个...,这个次第不对那个书什么都不好就对了,但是你给自己打A或是A-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保持着非常正面的,觉得说他可以学到很多,觉得考试很难,但是他可以训练,觉得五十分钟的期中 ,他要写十个名相,四个申论题,很多,我知道很多,但是每次学生跟我讲很多 时候我就说,我外国人我当初都可以学了,你本国人为什么没办法学,他就没办法讲什么 。所 以我发现说,给自己 一些期许的人,他真的会用心去学,一开始就说我学不了,我来混混就好了,他 真的不会用心去学,他写自己C+,他最后真的拿C-或C,把自己定义在A,他到最后真的 拿A或A- 因为他 真的有期许愿意来学些东西 ,然后到 时候 他都会认为说我学了很多东西,很值得。我们这边不考试不打分数 但是我希望自己给自己 一个 期许 ,这个 谛听善听 ,这个 善包括的条件跟因缘太多了


  第二 个, 无分别影像 就是说心对这 影像摄心集中 ,不 做分析跟观察 只是摄心集中而已 这个就叫做修止。 如果 作观察就叫做修观 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 也是 谈所缘 重点在于心 对这个影像 做分别 做分别 ,重 点在这里 做分别就叫作观 不做分别唯摄 集中 就是
  听经闻法我再重复一 特性 刚才师父讲了几个 还有一 熏习,听经闻法重熏习 要说我听过了 为什么菩萨戒里面有一条说方圆五十里内 ,如果 有人听经闻法,你不去的话犯菩萨戒,那我不敢受了,不然我搬离师父远一点,我搬到南部去 师父常常 这边讲经,我又不去 其实他的意思不 真的犯了什么大戒, 重点在于 因为我们听经闻法的学习,不是一次两次,是一种熏习,不断的听,不断的熏进你的内 心, 不断地慢慢增进改变你的思惟模式,我成佛之道讲三遍,有些听过了就不用来了,有些 真的有跟师父讲说,我每听一遍,感觉都不一样,每听一遍心得都不一样,当然你没用心的话你不大会 一样,你用心十年前听成佛之道,跟十年后听成佛之道真的差很多 所以听经闻法首 熏习 态度不要有成见 ,然后再来 就是 ,首重熏习,所以你不要嫌师父啰嗦,又重复了几百次,四种所缘我至少重复十次应该有,这几个礼拜至少重复十次


  第三 个, 叫做事边际所缘 分两个 如所有性 尽所 性。如所 就是 总相所缘 缘一切法 共相如无常无我 缘起 四谛 这些都是诸 共相, 如果你 这样子观察诸法共相 就可以断烦恼 所以叫做 如所有性 尽所有性就是缘别相,诸法 别相 诸法有各式各样的种种 缘诸法种种 同的特性 这个 叫做别相。比如蕴、处、界 蕴就是五蕴 处就是十二入处 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 处非处、缘起 缘这些法的不同的种种现象或种种特性 ,都是 尽所有性。 如果修尽所 的话 ,虽然没有办法断烦恼 ,但是 相对的有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你修蕴处界 都有相对 伏烦恼 作用
  善受:受持,就是你要有一 心态 你学习的这个东西是要拿来用的 而不是只是来听听而已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 ,有 一个很 趣的现象,那时候因为刚进去大家都外行, 算在外面学多久你进去佛学院,那个真的 走出象牙塔,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 什么叫做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因为很多人会觉得我当居士 时候 读得够多了 进去佛学院一看 怎么我全部都没有读过 因为佛 大海你在外面 如果 ,没有真正有系统的,有时间的去学习的话, 、你懂得其实都是一点一滴而已 ,所以叫做 进入佛学院走出象牙塔 以前还没进入佛学院 时候 要考试然后以 自己懂很多,读了很多了 结果进去发现什么都 懂,那时候就很高兴大家就猛K,猛读, 么多读读,到最后有一 现象,大家读来聊天,聊天的时候好像一副什么都懂,你天台也懂,你也读过华严 导师那些书你全部看完了 谈啊聊啊 好像什么都懂 ,后 来再过几年之后才知道 原来那时候只是过程 很多时候 都是 读来 聊天话题,深怕在聊天里面 会觉得,人家怎么都懂我怎么都不懂,聊天都没 话题,拿来聊天茶馀饭后 的话 ,但是 不是 样子 学佛是要受持 ,是拿来生活上运用学习 的。


  第四 个, 所作成 所缘 这叫做止观成 就, 现证转依 什么叫做 证转依 什么 依? 赖耶 在唯识学里面 切法所依 赖耶 转依 就是 把染污 阿赖耶转成清净 的,经 过止观 叫做 止观成 就, 现证转依 这个就 遍满 缘里面
  言善通利,言善通利这里有讲到可读诵,重点,语言的表达跟了解,这个他列出来的,这 是注解,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言善通利,语言的了解,从言善通利这边,就是告诉你,你要听经闻法,你不能不读书 你不读书没 法达到言善通利 当然不是书的读得多你 一定懂,我是说 你如果能读书到一定程度的话,学习起来比较方便 我再退一步来讲,我问你要学习佛教,是懂中文方便学还是懂英文方便学,当然是懂中文方便学,因为 在大部分的经典,我不能说大部分,是很多 当然也有藏文有梵文,但 大乘佛教的经典绝大多数,汉译占最多,我讲的正确一点,大乘佛教的经典,汉译占的最多,包括原始佛教的经典,还有 毘达磨的经典 汉译佛教跟南传佛教比例一样,我再讲 次, 语言经典来讲的话,阿含经还有 毘达磨汉译的量,跟南传差不多 ,就 大乘经典来讲,当然南传就不用谈大乘经典,就大乘经典来讲,汉译的大乘经典比藏译还多,也比梵文还多,为什么比梵文多?失传,流失,但是在中国,中国人有保存资料的习惯,也有烧毁资料的习惯,但 也有保存资料的习惯,对历史 记载非常热衷。但是印度不注重历史 记载 印度人很注重宗教性,不大注重历史性,我再讲一次,印度人很重视宗教性,不大重视历史性,所以 典在印度非常容易流失,那也 是为什么 在梵文的经典所剩不多 ,就 大乘经典来讲,我所了解的大概 汉译跟藏文三比二,汉译三分,藏文两分,三比二的比例,汉译的经典比较多的是在:初期和中期的大乘经典;藏传经典比较多的是:中期还有后期的大乘经典;密教经典当然是藏传最多了,但是我刚刚讲的是大乘佛教我没有说密教,密教经典当然是藏传最多了 但是比例上如果 大乘经典,汉译的最多, 以从整个大体上来看的话,整个佛教整体来讲 有的经典经论的话,汉译经典占的是最多


2) 净行 缘(净治烦恼):五停心观
  再来谈律典,古代在印度有好几个部派,每个部派都传律典,南传只传分别说系的他们的上座律,西藏大部分来讲只传,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汉译五部律都有,而且很庞大,所以你要研究律典律制的话,还是要研究汉译,当然你能通藏文能通巴利文那是更好了,所以我说言善通利重不重要?重要!很多洋人跑来说,Venerable,你有在讲经,我说有,我能去听吗,我说谁都欢迎,你听得懂中文就来,他就说那没办法,什么时候要开英文课呢,会,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以这没办法,言善通利。我现在讲普通话,中文不是只有一种语言而已,我现在讲普通话,你来这边听得多多少少,就算不是很通,你多多少少,总得要听懂一些普通话,当然有些其他地方的法师,像台湾有讲闽南语,广东或是香港讲广东话,你如果能懂那当然就好了,你说言善通利重不重要。


1) 贪众 生不 净观:对治欲贪
  这是我的经验,如果不懂中文学佛法是很痛苦的,不只是你的经验,很 人都有这种经验,尤其你是更有这种经验。愿除“三障”诸烦恼,不是“三藏”,他讲的没错,语言产 的问题,确实是很痛苦,有些说,怎么办我会讲会听,但是看 懂中文,那问题也是很大,所以言善通利,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2) 多瞋众 慈悲观: 治易怒者
  学佛真正要学听经闻法到一个程度,说法的人意言跟语言都要通,你听过师父讲意言跟语言吗,意言跟语言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意言跟语言是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什么叫做意言?我们语言要表达之前先要有意言,就是内心有一套系统,你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你要随着这个系统,还有次第,有了这样的系统在内心以后,然后才借由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在内心形成的这种语言概念,意言有时候又叫做语言概念,有了这套语言概念之后,接下来才有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不管你是讲经的还是听经的,如果这两个产 了问题,那么你听经闻法就有很大的困难,就不叫言善通利了,什么叫做意言有问题,如果语言不通,或者你 某种语言,我讲国语或普通话,但是你对普通话不是很熟,你有可能会误解,而且误解的机率比一般人大,连你听得懂的都会误解了,更何况你听不大懂,七七八八的,可能就会有误解,还有意言,有很多说师父你讲的这个每个字我都懂,你讲的中文每个字我都懂,但是听进去之后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就是说在意言上,他没办法接受师父的这一套系统,你要慢慢习惯师父讲的这一套系统是什么,因为每一种学科都有他的系统,你学电脑是不是要有一个系统,你要学电脑我不是说电脑里面的系统,我们去学习了解电脑的这一套系统,你学医学也是一套系统,你学音乐也有一套系统,你要进入这一套系统那不是语言的问题,而且有时候牵涉到意言的问题,意言是听讲经的人自己去理会,但是有时候理会上可能会有问题。


3) 多痴众生因缘观 对治无智慧者
  “意言”,就是自己去理会的那个意思?


4) 多散众生数息观 对治 内心 多散
  师父 可以这样的意思。但是表达的人比如说现在师父讲经,我有意言跟语言,你有没有听过语言很强讲话很犀利,但是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的,不是你的理解问题,是他的前后逻辑,是因为他在 内心 里面的这一套很乱,所以他讲出来的时候虽然口齿伶俐,咬字发音都非常的清楚,但是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有没有人这样子,尤其是生气吵架的时候,讲话是没有逻辑的,你看有些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头头是道,一旦生气起来讲话的时候,他讲出来虽然每句话你都听得懂,但是他讲的完全是不合逻辑的,因为生气的时候脑子乱了,脑子乱的时候,意言也 了。


5)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 慢者
所以一个讲经或当老师的人,要训练这个意言,一定要训练意言,所以师父要安排他的次第,让大家知道说顺着师父的这个逻辑次第,什么先教什么后教清清楚楚的,这个是一个意言系统, 要表达什么清清楚楚的,不要前后颠倒,听的人觉得到底你在讲什么,接下来才是语言把它表达,言善通利。


  多障众生念佛观: 对法业 障重者
  再来,意善寻思,听经的人,要会思考,师父常常强调思考思考,这不是师父讲的,所有的经典论点,尤其是论点都告诉你,论上有句话叫做论开慧辩,“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开慧辩”,这叫做经律论三藏,诠一心,一心可以说是集中,也可以说摄归你的心,也就是说这个心的解释比较广,你的热忱心,你要想学的心,对经教 对法 的热忱的心,也可以说摄导你,集中都可以;律规三 ,很简单,律是在规范你身口意的,论开慧辩,你有了这个心还不够,你要想办法,你看慧是要由辩,辩不只是辩论,辨别,区辨,思考,检视讨论都是,这整个慧辩谈的就是意善寻思,你必须要能思考,所以师父讲过好几次佛教是智慧的宗教,智慧哪里来,学习思考而来的,不学习不思考没有智慧,你看意善寻思。


<nowiki>*</nowiki> 方便:离欲贪
最后才是见善通达,你经过这样子之后才能养成正见,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不但要通要达,而且是见,所以这个叫作闻慧五相,所以千万不要误解,百千年来由于中国的背景包括混乱,战乱,各方面都好,让佛教的学习从唐末以来,一直处于慢性衰退的现象,在中国,佛教最新盛的辉煌时期,是在唐初跟唐中,玄奘大师那个时代到达一个顶点,接下来往后掉,到了第八世纪的毁佛,毁佛之后整个一落千丈,之后要复兴很难,就处于一种慢性衰退的现象,到最后慢慢觉得学佛不需要听经闻法,不需要动脑筋,造成这样的一个误解,接下来又经过几百年的这种消退,到最后竟然认为,学佛就只是念念佛就好了,学佛只是谈谈又玄又妙的东西,学佛只是拜拜头、磕磕头、点点香、诵诵经,就以为这样而已,但是却不知道古代的那些大德,尤其是唐 ,多少优秀的祖师大德,做了多少的论着出来,然后就埋没在经海里面,那么大套那么多的藏经一套一套的,每个寺院都有,我去过很多寺院,每个寺院都有大藏经,问题是大部分没有人去翻,你去翻说那个不要乱翻那个是很珍贵的,那个不是拿来用,是摆在那边的,这是错误的,经典就是要拿来这一些(闻慧),然后寻思,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习跟学佛。


“经诠一心”,可以说对法的热忱心,你可以摄心集中的摄心,对佛法的热忱心,诠在这里也可以是诠释的意思,但也不是完全是诠释的意思,好像把你的心打开了这个样子。


  净行 缘,很直接地讲就是清净我们的修行,或清净我们的行为,就是它有净治烦恼的作用,内容包括五停心观,叫做贪、嗔、痴、散、障。多贪众生修不净观,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尤其是欲界的贪,欲界里面的贪就是五欲之贪,什么是五欲之贪,哪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你如果说财色名食睡,我不能说那不对,但是在佛教里面那个可以叫做粗五欲。但是佛教里面常常讲的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因为所有的贪都可以用色声香味触各各别开来的分析。所以我们对财色名食睡的贪,其实把它分析起来,是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所以你要记得佛教里面讲的五欲,他有分粗五欲和细五欲,但是一般真正讲五欲之贪是讲色身香味触,不是讲财色名食睡,尤其是欲界的五欲里面,有各种各式的贪,但是以淫欲之贪是最重的。
  成慧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脾气不好,爆怒容易发怒的,容易起嗔心的;多痴众生修因缘观,对治无智 的,让我们去了解事情有它的因果,不会倒果为因,倒因为果;多散众生,散就是心散乱,多散众生修数息观,数息是容易对治散乱的;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的,界差别观,就是六界——地,水,火,风,空,识,让我们了解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无外乎就是这些六界的组成,没有一个本质的我,所以不需要起贡高我慢。
2、思所成


  贡高我慢一般都 我执太重,自我感觉超级良好才会贡高我慢。我们修行要共勉,常常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要越能够谦虚,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真正把佛法听进去了,你要越能够谦虚。不要听经闻法才听了不久,懂了一些东西就以为我什么都懂了,反而慢心起来了。这种慢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自以为自己非常好的,另外一种是无形中自以为,自我感觉修证修的很高,修行修得很好的,这两种都是很要不得。尤其是有时候还没有听经闻法,或还没有学佛就算了,有些学佛越学越贡高我慢,觉得我每天念了好几部经,我的咒每天持了好几百遍, 以我什么都比人家强。或是有些听经闻 听一听就说,你们外面那些都不懂,你们懂得都很浅,像我这种懂得深的才有办法谈那些,既玄又高又妙的东西。还有一种就是说他有在修行,但是他的修行没有真正修到心里面,他做的修行都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已,什么宗教行为?比如说他很努力地拜佛,诵咒,大礼拜什么拜都好,每天都磕好多少个头,然后他就自以为我的修证很高了,我这一辈子可能可以得阿罗汉了,或自以为我已经是几地菩萨了,这种都是很要不得,这种都是多慢众生。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
  即于如 是所 善思惟 独处空闲


  问:界差别观,这“差别”这两个字是什么 意思
  意思


  师父 '''界差别观就是每个界的不同''',地、水、火、风、空、识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它能够治贡高我慢?贡高我慢最终的来源,都是自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对我的执着更强烈发展出来。透出来就是对我这个身心生命,这个身心生命再透露出来,就是一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你修界差别观就是告诉你说,你这个身心这个无外乎就是因缘,就是六界所成的,没有什么好在这边起执着的,从这里就可以去破一点消弥一些我执,自我感觉就不会那么良好。自我感觉很良好都是由这个身心生命,精神的和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是觉得我知识比别人好,我的修行比别人好,有的认为是我的外观比别人好,我高180几长得又高又帅的,所以去到哪里都一副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所以如果你告诉他没什么好得意的,这个都是因缘法,这个东西会变坏的,六界所成的而已。
  对像 上述十二分教


  这些细节上要从平时的听经闻法慢慢养成 所以我说这五停心观,不是你今天听了明天马上能用。比如说什么叫做不净观,如果你 懂的话,你很难用,包括一个简单的数息,如果你对经教不了解,你很难用。所以等一下《解深密经》也是告诉你,要修这些第一步先听经闻法,养成闻思慧。
  独处:独住 ,不 受干扰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的,其实业障重讲的就是普遍的烦恼重。我再讲一次,虽然讲业障重,但是同学们要有一个概念,除非你的修为真的很好, 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六道轮回,每个人的业障都差不多,没有谁比谁好。有时候所谓的业障重,我们有一个主要的就是烦恼障,就是烦恼比别人重,就是我执比别人重,所以还是要听经闻法消弥这个我执。所以不要动不动讲我业障太重了,然后在那边自暴自弃,这个刚好跟上面的多慢众生是相反的,一个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是一种障碍;另外一个是自卑,超级自卑,我都不如别人,我业障太重,人家都修的那么好,每天在那边唉声叹气的,这个也是一种障碍。这个叫做多障众生,这些都是一种极端的,多障众生因为烦恼重所以修佛的清净相,可以对治我们这种普遍的烦恼,不是特别的哪一种,就是普遍性的烦恼。
  空闲:环境 吵杂


  总的来讲,不管你修哪一种,你只要能够有一点点的境界产生,我说正确的修行一定两个 用。一个可以伏欲界的五欲,第二个可以伏嗔心。摄心集中当然每个都要,这里面每个都要摄心集中,只是特性不大一样而已,但是摄心集中到一个程度,这两个 用不管你修哪一种一定有作用,第一个,对治欲界的五欲,你禅修到一定的功夫五欲的欲望一定少;第二个,嗔心弱,不会那么强脾气不会那么暴躁,不会动不动发怒,这个就是五停心观,有总的对治还有别别 对治。
 作 意思惟: 更深入 思辨


思所成慧,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什么叫做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刚刚是不是有谛听,意善寻思,这个是经文,下面是解释,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就是刚才,闻慧的那些内容,接下来要独处,空闲,作意思惟,但是这个还不是在修止观没有那么快,这个是在思所成慧而已,他意思是说,对象:上述十二分教。反正指的就是佛法的经律论,独处,独住,不受干扰,空闲,环境不吵杂,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这个叫做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就是所谓的经教教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独处:独住,不受干扰,空闲:环境不吵杂,作意思惟:作更深入的思辨,所以你可以这样子讲,就是说闻所成慧,比较重于刚开始的听经闻法,还有日常生活的应对进退,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你要把那些东西在一个不吵杂的空间,不要有太多的干扰之下,做更深更细的思辨跟思惟。


  问:念 是针对 障众生而言 ,但是 自认为自己多障 不是 因为 这个 人老是坎坎坷坷 别人感觉到他的业障比别人重?
  其实在 法的学习当中,任何环境都有它相对的优跟缺,我说在佛法的学习当中,任何环境都有它相对的优跟缺,比如说,在比较人事多一点的地方,什么叫人事多一点?比如说大的公司有很多的同事很多的人,很多同事很多人 会有什么,很 莫名其妙的事,很多的意见,这些都好,这些当然可以说用来历事练心,你没有这一些你不知道怎么用 ,但是 话说回来 当你程度还不够,对佛法思惟还 不是 那么强正确通达的时候,太多的 些,会让你扰乱,所以必须要有一 个, 独处,空闲,才能作意思惟。


  师父: 是, 有时候会产生这 状况 相对来讲可能会觉得有些 业障重 ,但 究实来讲 还没修为到一定的程度 每个人的业障都很重 重在于 说, 烦恼 。如果你不了解佛 法, 没有 听经闻法, 烦恼都很重 个状况 普遍 的对 治就修念佛观。所以相对来讲某 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谁业障特别 重, 但是究实来讲每个人大家业障都很 。就好像说前面几个 对来 讲觉得谁 贪欲比较重 的显现 讲,谁 贪欲比较重 谁比较嗔恨比较重 都是相 的, 没有解 脱还 没有 真正 禅修功夫 我们大家业障都很重 只是特性上相对来讲 哪一个比较明显一点。19:30
  出家当然好,但是不 每个人都可以出家 也不是每 人都适合出家 所以师父一向都鼓励 家学佛 ,但 是出家 慢慢再谈 出家不是那么容易 当然就 是说, 我刚才说,在闻慧 时候比较 在于听经闻 法,听经闻法 慢慢观念会正确 用在日常生活里面 去检视 些东西,等到一定的程度 你必须要有一个清静 地方,让你 东西 新的再检视 ,重 新的往更深的地方去探讨 因为你要 解脱 路做准备 那你要 解脱 路做准备 为观做准备 教理没有一个很深 理解 很深的思惟,你 没有 很深的思惟就没有很深的理 没有 很深 理解 你就没有办法达到思所成慧 没有到达思所成慧你不要想说 止观里面你有办法做观。


在另外其他经教的里面,他对闻慧、思慧是这样解释的,也是师父常常喜欢采用的比较清楚一点,就是:闻慧重于思惟模式的养成,思慧重于行为模式的养成,这是另外其他经教里面所讲的,思,思考模式,闻慧,行为模式,思慧,因为其他经典常讲,思慧成就--戒行成就,你会自然而然的做不违背五戒,不违背善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行为,所以正思惟,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古代又翻为正志,正志是推动行为的内心力量,叫做正志,所以叫做行为模式的养成,这是另外的经论常常会提到的。


  加图
  瑜伽师地论这里当然也不违反,他只是说思慧比较重在于更深一层的思惟,这个思惟你不要以为只是一般的想一想,也就是思惟到你有办法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去应用去做,这个叫做思所成慧。


修止


3、修止(奢摩他/ śamatha)


  问:所缘境 哪一个?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 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师父 我们刚开始是缘这个,取这个像然后产生这个像,到最后是集中在这个像上。我们刚开始一定是取这个(所),你真正在修定的时候是产生这个像,然后缘这个像。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修念佛,念佛不是嘴巴念,是修观想佛像,刚开始要拿一尊佛像,你不能凭空乱想像,因为你凭空想像会有什么问题,你凭空想像现在想的这一尊,等一下会想其他一尊,会不一样。所以你必须要拿一个具体的佛像,当然越具体越好越细越好,细节上我慢慢再谈。你到时候修的时候你刚开始观的是这个像,但是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你去观的时候,依念作意观的时候,到时候产生的其实是这个像,你后来修到遍满一切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外面这个佛像遍满一切,好像神通一样,一个你把他弄成好多个到处都是,不是,是这一个(像)。是你自己的作意产生的,包括慈悲观、不净观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那个叫做心所行的影像,我们后面还会讲更多。所以为什么前面讲有 分别影像 心对 影像做分别, 无分别 影像, 对影像不做分别。
  原则 分别影像 所缘; 心对 所缘 无分别 唯摄 集中


内心:九住心之内住


相续:九住心之等住


'''3) 善巧所缘(契合正理)'''
  安住:九住心之安住


'''蕴:五蕴'''
身心轻安


''' :十二入处'''
主要是听经闻法具备了,当然还要持戒,持戒以后慢慢再谈,其实成佛之道里面的一些前方便,都讲得很清楚,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要独 ,要善调身息心,这些都要具备,慢慢就要开始来修止,在《解深密经》里面他先讲,修奢摩他,samatha,有没有看到梵文,samatha,这是梵文,罗马拼音,把天城体改成罗马拼音,s,一撇这些是依后来梵文音,天城体转过来的罗马拼音,又翻成奢摩陀或奢摩他,有些人会讲奢摩陀,当然也可以叫奢摩他,因为tha,在英文里面是念tha,tha梵文里面要念,ta,ha,但是我们很难念,有空叫印度人念给你听。加拿大这边很多会打电话来推销,很多请印度人,一打电话来听到印度英文很痛苦,我想说不然你讲梵文,他们不一定是梵文,有一些叫,panjabi,但是你叫他们来念这个,他们一定念的非常清楚,他们知道怎么念,印度人很喜欢卷舌,卷的音真的很重,你会听到他们有hr,的音,就是因为samatha。


'''界:十八界'''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这个能思惟心要怎么样,他刚才不是说思所成慧吗,不是有说同样经教,同样对象,能思惟心要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这边有几个重点第一个能思惟的心,能思惟这个心要怎么样呢,这个是心,这个是境,这个是所缘,心对所缘会取一个影像,他说这个能思惟的心,对这个影像,现在开始要做什么,要内心要相续,然后作意思惟之外,还要正行,要多安住,然后接下来很重要,要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这个才能叫做奢摩他,samatha,要有身轻安及心轻安的产生,才能叫做奢摩他或叫做奢摩陀,samatha。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解释很清楚,注解里面都引用瑜伽师地论来说明,瑜伽师地论把修止的从最开始,到入未到地的时候,讲得很清楚,等一下我会讲。


''' 起: 十二缘起 流转'''
这里讲,原则,修止要以无分别影像所 ,心对这个影像不能做慧的分别,重点在于观这个之后,摄心集中,只摄心集中不去观他无常无我,不 这些,长短粗细不观这些,唯取摄心集中,摄心集中他有几个过程,这个地方他只列了三个过程,叫做内心,相续,安住,记得把这个内心、相续、安住写下来,比对于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他讲得更细,他把这个过程,扩大成为九个阶段,这个过程修止怎么摄心集中,一直到未到地定的这个过程,修止开始到未到地定的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叫做九住心,这里《解深密经》所讲的,内心相续安住就是九住心里面的三个,因为解释可以讲的细,可以讲的简要,他讲的内心就是九住心的内住,相续就是九住心的等住,安住就是九住心 安住,先把这个写下来。


'''处非处:因果相应,因果相合为处(理)'''
附论:九住心


第一阶段:重在住心


附论:九住心(瑜伽师地论)


  善巧所缘,所谓“善巧”的意思,就是 训练摄心集中禅定的善巧。前面五停 观重点在对治烦恼,这个重在训练禅修,训练禅定的善巧,所以他有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我为什么这边写一个契合正理?因为这些的修行都要符合佛教的教理跟正理。比如说什么叫五蕴,你一定要学佛听经闻法才知道五蕴,到最后养成一个概念,你才知道我怎么样依这个为所缘来修行,每一个都有他的细节。
   第一阶段:重


缘起 这里是观十二缘起的流转,而不是观缘起的法性,如果'''观缘起的法性那就是如 有性,是可以解脱的''',但是这里重在十二 起的流转观。
1.内住 将心向内住于 所缘


我稍微讲一下,五蕴就是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观察,十二入处,这个重在 我们心对外界怎么分析,十八界,就是十二入处加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还有眼识耳识鼻识到意识,加起来十八就叫做十八界;还有 起观十二缘起的流转,处非处就是要了解因果相应不相应,这些都必须从听经闻法而来的,你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不符合道理的。比如有人如果说诵经很好,诵经绝对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你认为光诵经可以诵到开悟的,这个叫“非处”。诵经修集福德智慧训练一些,我们对经教认识,可以,但是你如果以为说我光诵经就可以开悟,这个就非处,因为因果不符。他的处非处只要是因果不符的都是非处,不要以为非处就是一定坏的才叫非处,戒禁取当然是非处。我举例了好几次,比如说古代的人认为,我学牛吃草可以升天,那当然是非处,不符合道理的。
2.续住:心慢慢能持续住


3.安住: 忘念一起,心一散,能立即察觉


  问:(3))善巧所缘是 是就是(1))遍满所缘里面(3))事边际所缘的(B)尽所有性?
4.近住: 起忘念,不向外散常,能先制服忘念


  师父:是一样的内容,我刚才讲说遍满所缘可以摄下面三个,只要 是如所有性的,都可以算是尽所有性,这个都是诸 别相,诸法别相都是事边际的事,都是尽所有性。等一下我会画一个图,让大家把那几个收摄起来。这个是在讲禅修的对象所缘。
   第二阶段: 重在伏烦恼(离欲恶 )


5.调顺: 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离五欲)


'''4) 净惑所缘'''
6.寂静: 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


'''世间:观下地——苦、粗、障 + 上地——  、妙、离(六行观)'''
7.最寂 :寻思一起,立即调伏


''' 出世 间: 谛、 如'''
我们来看九住心到底是什么,附论:九住心,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虽然《解深密经》谈得很简要,但是这个过程可以用瑜伽师地论来补充,就是从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心很乱,开始要摄心集中的时候一直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生起身心的轻安,过程里面分成九个阶段就叫做九住心,九住心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内住,讲义跟这里都有一个内住,将心向内住于所缘,这个叫内住,比如说你现在修数息观,你的心本来是往外跑的,跑来跑去,现在你开始修数息观,师父不是说,你修数息观要把心集中在这里,去感觉到这里,注意到这里,要怎么样才知道你注意到这里,这里最明显的东西就是有气在跑,有呼吸在跑进跑出的,你只要感觉到有呼吸跑进跑出,你就可以察觉到这个地方,你现在把乱跑的心,现在开始收摄回来,注意在这里感觉到呼吸的 跟入,现在感觉到了这个就是内住的开始,所以是将心向内住于所缘,为什么向内呢,因为我们的心一向都是往外跑的,想其他的那些东西,都是叫做向外,你心除了修定的摄心所缘之外,其他乱跑东想西想的那些,三 十方想的那些东西都外缘,叫做往外跑,现在把这些心全部拉回来,摄心在这里所以叫做向内住于所缘,这样的训练,开始训练就叫做内住,这是第1步,内住,所以你现在开始要修止,眼睛闭起来开始去察觉,身体怎么做那个以后再讲,开始去察觉有没有气,刚开始绝对察觉不出来,刚开始一定察觉不出来,但是不能察觉不出来说,师父没有气,不可能,没有气你还能坐在这里,所以开始感觉,你只要摄心集中安静下来,你真的有去感觉了,那真的就是会有气,有气,你不要跟着气跑,你就集中在这个地方,去感觉气的出跟入就好了,接下来也可以数,之前有讲过,可以一二三 这样子数,刚开始一定是有感觉了,心跑掉了,上次是不是有个同学叫做一休大师,我问什么一休大师,师父不是说数到五或者数到十,我每次一数完就跑了,然后就回来一,又跑了,师父我是不是心很散乱,我说,你至少知道你跑掉,那是好事,很多人是心跑掉不知道的,所以你开始集中,数,那个开始叫做内住,但是你会一直跑,跑掉拉回来,原则就是跑掉拉回来,这是原则因为叫做心一境性,跑掉拉回来,经过不断的训练,你不要以为刚开始,师父我坐了一个礼拜,我 的是很糟糕,我每次心还是一直跑,我说你一个礼拜算什么,人家坐三年,坐三年心还是会跑,还是常常跑,你不要以为坐一个礼拜心就不会跑了,那大家马上都到未到地定,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净惑 所缘, 世间跟出世间 观下 ——苦、粗、障 上地——静、妙、离 还有出 世间的 四谛真如。什么 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 ,你 从未到 定要入初禅的时候 ,你要 观欲界 身心的苦 欲界身心的粗 五欲的粗 五欲的烦恼障碍 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 欣求离生喜乐 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 一心的 集中。 所以 只要 厌离下界的苦粗障 欣求上面 殊胜,妙、美妙或者身 受乐的妙 ,你 就可以往上。每一地 每一地 下面这 某些东西 会成为上面那一地 障碍 所以 舍离它。 从初禅 上二禅 你就要舍离寻跟伺 寻跟伺 是初禅的主要禅支 但是 种寻伺你要上二禅 时候 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 不了 二禅。所 以就 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 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 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 三禅的特性叫做离喜妙乐。 所以 你必须 舍离二禅的喜 ,因为你 说喜 很好, 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 你当然 有殊胜内心的喜悦 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它你 办法往上 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 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接下来就是心慢慢能持续住在 所缘, 慢慢能持续,到底持续多久很难讲,比如说几秒都可以,从几秒到十几秒到一分钟 分钟 接下来慢慢跑拉跑拉 不断 训练 你千万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 ,世间 任何东西只 一种熏习 ,你 要熏习就要不断 ,你 看奥林匹克 得冠军 的, 人家同一个动作做了多少次 他几乎每天在那边翻、做 同一个动作做了多少次 又没 叫你在那边翻 叫你坐在那边注意这里而已 你不要想说 我坐了 个月了为什么都没办法摄 ,正常 ,只要你有用 所以只要 你不断地做 心就会慢慢 住在所缘上 慢慢慢慢能够住在这里 要清楚 而不是打妄想觉得我很清楚 所以修禅定心 境性 觉性要够 所谓 觉性要够就是说,心有没有集中,有没有摄心 ,你要 清楚明白, 跑掉了以为自己很摄心 然后妄想打了一堆 以为 已经坐了很久了 ,这 很多人常会发生 错误 ,不 然就是睡 一觉起来, 为自己已经坐了40分钟了,不是掉举 是昏沉 会有这样 状况 ,所以 我说打坐觉性 ,因为 我看过很多,他明明在打瞌睡,起来 刚才不错嘛,是啊,我坐得 很好,你 睡了一觉 当然 我明明 我都看到 头歪一边


安住,忘念一起心一散,就能立即察觉,不是忘掉念头,是忘了你现在在摄心集中,有的人也可以写一个女的那个妄,打妄想,但是不一定是打妄想,有时候你会睡觉,那个忘就是说不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不一定是妄想那个妄,因为打妄想是掉举,但是你有可能在昏沉睡眠,心没有在所缘上全部都可以叫做忘念,“念”是有作意,铭记所缘,心跑掉就是忘记了那个所缘。


  问: 时候 ,我 们怎么知道 是在 个阶段
  近住,不起忘念,就是你已经能够摄心集中,等一下再讲。因为现在在讲安住,安住就是忘念一起,心一外散,外散不一定是打妄想,掉举就是想东想西的,昏沉都可以叫做忘念,因为忘记所缘,我们 止要先有念,不是有正念吗,然后才能止,念是不断 铭记所缘,安住就是你现在开始能够集中了,但是会打妄想会昏沉,一旦起来,你就要察觉,这个就是到了安住,一旦想打瞌睡你要察觉 ,我 开始要打瞌睡了,一旦妄念起来, 察觉忘念起来了,所以第3的这个安住,是重在于觉,你是不是昏沉,还 掉举,老实说你要是不断地训练你能到第三个,那已经是很不错了,你能够到第3 个阶段 那已经相当不错了。


  师父:每一禅有每一禅的禅支,我以后慢慢再讲,你要 急的话你可以回师父的《俱舍论》里面 师父在《俱舍论》里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 尤其是四禅讲得很清楚,每一个禅有他的禅支还有分别的特性。你可 可以检视你有没有到达未到地定?可以 未到地定一定有内心很强的轻安乐 你只要 那种轻安乐,你就差不多可以想你几乎到达未到地定了。 但是 那种轻安乐 ,不 是你在修的平时会生 的一点点 那一点点都不算。你 我怎么知道?你真 察觉了你就知道了 那个东西生起来你一定 知道的,就 好像说你肚子饿了,我东西给你吃,你吃饱了知道吗?你一定知道你饿了 你一定知道你吃饱了,因为这 生理的正常作用。我们禅定的身心作用也 这个样子,所以你 判断 为什么你可以知道这些呢?因为都 闻法对 教的 解而来的 所以这些禅修禅观的一些知识,都是佛陀教下来然后这些佛弟子学过来,然后把 验一代一代传下来,由这些你就可以去判断说,你 底有没有到达那种境界,而不是随口乱讲的。或是自己有 点小小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开悟 得涅槃了,增上慢,很多是这一种的
  第4个近住就 是, 不起妄念 ,不 向外散常 能先克制忘念 刚刚是 忘念 但是 会察觉 现在是已经 忘念 或是 起忘念 机率很少 ,知道 差别在哪里 ,就 是不起掉举昏沉 刚刚 会起但 察觉 现在 渐渐的不起了,已 开始不起 了。这 经到 个阶段 了。


  你要检视自己修行 有没有进步有没有退步怎 检视?你不要以为神通多少 我修 修可 去未来 或是哪一个算命的跟你 。如果以神通来讲那算命的都有修行 ,不 是以我们知道 别人特别 知道 或者是超胜 能力Super natural power 不是以那种 。简单一句话你去检视 你的贪瞋痴有没有减少 我说过 管任何教派,禅宗密教 佛都好 ,你可以 检视你的修行 贪嗔痴减少 ,你 平时有没有在戒 慧上用功。我说 有没有 戒定慧上用功,不 问你佛拜多少 问你经诵多少 不是问你咒诵多少遍 ,我 问你是有 没有 在戒定慧上用功。 你说 师父我念经念 很多, 我也念大悲咒 我说可以啊,但 你要知道 你念这些有没有跟戒定慧相应?我说 的是 真实 的, 有人咒持越多脾气越差 持那些咒语有用吗?自己要检视,这个 经验之谈 ,不 理论。以前有人本 错学 之后 怪怪 的,到 哪里都跟人家过意 去, 这个 也不 那这样学佛 意义到底 哪里? 学佛 你要 减低 你的 贪嗔痴。真的 的贪嗔痴减低了 的心量越大了 ,你 会给周遭 人带 舒适的感觉,和谐的相处
  所以第一个阶段重在住心 叫做住心 个阶段是想办法把心控制在所缘上面,这个其实师父 前在成佛之 有讲 过, 在具舍论也 ,不 过没关系因为现在很多新同学 要说你在网路上看 你在这边听过师父讲过九住心 举手,在这边地下室 听过师父讲过九住心 举手 才十来个而已 近住 起忘 不向外散 这4个阶段 可以 摄心集中了,慢慢慢慢已经不起忘念,这是第一个阶段摄心 其实很 人都是在这个阶段打转 师父 之前说要修道未到地 很难, 甚至说都 在这几个打转 ,是 因为本来就很难 ,我 从来 没有 你说 容易,为什么外面 很多 人觉得容易呢 因为你不懂就觉得容易 你懂了就觉得那个不 那么容易 因为外面很多谈 谈得很高 境界 动不动就是菩萨再来菩萨几地 动不动就 活佛 动就 他方佛再 ,什么菩萨再示现,动 动就是几果几果,讲久 了之后 让大家觉 好像修行很容易,到处是圣人 样子 ,到 处开花结果的样子,但是实际上 这个 样子,老实说真正修 起来,你要到这两 阶段都已经很 容易 如果你真 用心的话, 一定会认同师父说, 你要 到这两步34都不容易,而且很容易退, 好不容易坐坐坐,已经到后面了,过阵子一忙,工作来了家庭又怎么样,又回去了,或是甚至本来坐得很好一个礼拜没坐,老实说回去了,这没办法 事情,但是 必须要坐,定学 不能不学 如果 能够到第四个阶段 接下 来。


  所以跟各位共勉一句话,印顺导师说过一句话非常 要,他说学佛有没有修行,一定要看 在待人接物上你怎么去对应。以前心量很小,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个,动不动跟人家吵架,动不动就在外面弄一身脾气很大,很痛苦,每天不管是从工作还是从哪里回来,苦苦恼 然后complain抱怨,我那公司又怎么样,我同事又怎么样,上司又怎么样,哪里又怎么样。现在学佛心量大了,比较不会去跟人家计较那些,有些东西比较能够用智慧去处理,有进步了,你不要学佛越学越多,然后越造成周遭人的不便,弄到周遭的人怨声载道,有没有人这个样子,有而且很多,不过这个都是一个过程,一定要听经闻法把道里弄懂。
  第二阶段: 重在 伏烦


  刚刚讲是世间——欣上厌下,出世间——要了解四谛真理,厌离六道轮回的世间,欣求出 ,这个叫做净惑所缘。所以当你去缘一切法空一切 无我的时候,这个叫做四谛真理,净惑所缘是能真正断烦恼的。
   第二阶段: 重在伏烦恼( 欲恶不善 )


5.调顺: 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离五欲)


  问:判断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刚才谈到了自己贪嗔痴消弭的多少来判断,那么父母孩子,孩子爱父母、夫妻之间的思念,这些在不在贪嗔痴里面?像憨山大师出家,就回家见了母亲一次还是二次,(虚云大师)和家人基本上失去了感情联系;但地藏经里面说地藏王菩萨 前世思母甚深, 惜变卖家产以供佛;就连释迦牟尼佛都上忉利天为母说 。那么,这种孝道到底是深好还是 深好呢?
6.寂静: 以静调伏内心 的不 正寻思和五盖


师父:子女对父母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深好还是不好,这个要分别来讲,所谓的不执着贪嗔痴烦恼少,并不是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人一般都是贪嗔痴烦恼很重。真正烦恼贪嗔痴少的人其实是很懂得感恩,因为心量大,心量越大的人越懂得感恩,越懂得知道人家对他好,所以我们要有一定的回馈或者去利益。所以我说有修行的人,他不会对社会漠不关心的,不然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讲经说法,那些阿罗汉也到处去度众生。所以这个要拿捏,感恩还有执着,这个中间里面你要慢慢去学习,去知道,什么时候叫做感恩和知恩回报,什么时候叫做执着。我告诉你原则是这样,但是你们一定要在听经闻法里面,慢慢慢慢去了解,原来是这个样子。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能真正感恩的人一定是贪嗔痴比较弱的人,感恩或者是烦恼执着重,你可以去分析,你可以去观察,他是真感恩还是真的很黏着。当然在我们一般的事相上,刚开始常常这两个会弄在 一起 搞不清楚,但是这就是一种学习跟修行。至于怎么分别怎么观察,因为事相太多了,各式各样,甲这个叫做感恩还是叫做染着?乙这个?我不能一一地来分辨,而且你说拿一个例子,因为例子是你描述出来的,我不知道他真实是怎么样子,我必须真实去观察,然后我们才能判断他是怎么样子。师父在这边教你们的是什么?教你们是从听经闻法所来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一步一步,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去运用、思考 你才能知道的。
7.最寂静:寻思 一起, 立即调伏


* ''' 观之 缘'''
第二阶段:重在降伏烦恼,离欲恶不善法,重在降伏烦恼,尤其是欲,尤其是五欲,开始已经有降伏五欲了,哪五欲?色声香味触,外在五欲的引诱,你慢慢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5步你已经慢慢可以调伏了,接下来,调顺,不为外境五欲所诱惑,就是能离五欲,那就是由第4阶段继续再修,内心轻安的力量慢慢有一点开始生起了,你内心有轻安的生起,不是完全的还不到,开始有这种感觉的时候,这股力量可以克制你对外在五欲的吸引,因为这股轻安绝对比你在欲界,任何外在五欲的诱惑,比这种的更舒服,你既然有这么内心生起轻安的欢喜,相对来讲外来五欲的诱惑,就不会那么乐,一个工作每个月付给你一万块,你现在工作每个月付给你三千块,你要哪一个工作,工作量差不多一样的,内容也是差不多的,当然一万块,你当然会想说最好两个都拿,那当然不可能,当然是选择一万块的,因为慢慢降伏五欲烦恼的离欲恶不善法,轻微的轻安生起的时候,比较上来讲,会比外面五欲的乐,比较上就强的太多了,所以慢慢你就会去克制五欲的烦恼,所以除了持戒外,出家绝对要修定,在座当然如果你们想要慢慢学离欲的话,修解脱法,当然一定要学定学打坐,不 说这样子,老实说,如果你在家人能够学到这一步的话,能够学到这一步,离五欲的话,对你的生活很有帮助,为什么?离欲恶你也不大会发脾气,离嗔,你对外在的诱惑, 会有强烈追求的心, 以可以省很多钱,对外的这些东西你真的会比较淡泊。


'''修止之所缘 无分别影像'''
没有持戒能不能达到第三个第四个步骤?


''' 观之 缘:有分别影像'''
师父:五戒没有说不能吃肉,我简单的讲是这样子,戒是在克制我们的粗重烦恼,定是再进一步克制从内心生起的微细烦恼,你如果粗重烦恼不克制,你不要想说我内心的细烦恼可以克制,所以重点不在于持不持戒,重点在于持戒的意义跟目的到底在哪里,持戒的意义跟目的就是:你要先由粗而细,要先把粗重的三业的烦恼克制住了,让他已经慢慢不起了,问题是外来的克制住,但是烦恼是内心的,你还是会一直起来,这个东西就是要 定, 以你要是不持戒,外在的烦恼很粗,然后对五欲的追求也非常的强,老实说你在这两个阶段都很困难了,一打坐下来,那一天北京烤鸭,还是韩国烤肉,那一天去那边跳舞那个音乐,满脑子都是那些东西的。


'''具所缘 '''
第二阶段重在降伏烦恼,不管是在静中或者是动中都是这样,还是只是静坐?


'''事 际所缘:'''
师父:我这样回答你,你练功夫练到一定的阶段,功夫不错了,你是在练的时候才厉害,还是平时都算蛮厉害的,平时也都厉害,但是如果你觉得很厉害就荒废不练了,你还会很厉害吗,不会,你这样知道师父的意思吗,你如果能够坐到这个阶段,你平时也可以对五欲的欲求会很淡泊,但是这个是你要常打坐,之后留下来的这股力量,但是你要是一阵子不坐,这个力量会慢慢不见,所以打坐要常坐,而且变成固定坐,固定坐这股力量就会强然后会持续,但是你要是不坐跟我们一般人,很多技巧一样,你不坐,那力道就没有了。意思就是多打坐,你没有在打坐的时候也可以有这股力量,你要是光打坐出来就没有,那问题很大了,你怎么可能去那 看到打坐,我很想买这个,打个坐。


''' 如所 有性:总相 ,如 四谛、无常'''
止,我们一般都是静坐练习的,但是出来还是有这个持续的力量,一定会有的,你问这个也厘清的一些观念,你打坐这个力量会生起,但是当你起来的时候这股力量会持续,但是持续多久看个人,也看你常常打坐的频繁度,频繁度越多力量越强,那当然你平时维系的力量就越大,但是你 果三天两头打坐,除非你的定力很强,而且会退的,不打坐就会退, 以我说你常打坐到一定的状况,可以伏五欲, 以你去外面的时候五欲心会比较淡泊 是指这股力量可以为维续到你起来的时候。比 说你每天早上都打坐,整天你就会有这样的力量,甚至两三天都可以,慢慢慢慢,但是你再不打坐,力量就会慢慢消失。


'''尽所 有性 :别相所 缘,如 蕴处界'''
不断坚持下去的话会形成良性循环,佛教叫辗转,WE利用的叫做良性循环,当然 可能恶性循环,你不打坐五欲越重,五欲越重越不想打坐,越不想打坐五欲越重,要坐下来很难,良 循环就要每天坐,坐了有轻安的生起,有轻安的生起慢慢可以克制五欲,你克制五欲,就越容易打坐,越容易打坐,一坐力量就越强。当然如果这么理想的话大家都未到地定,只可惜怕的就是,当你功夫还没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外 就太多了 说你好不容易到这里,要往上的时候,忽然间,什么事情来了弄到你头昏脑胀,又是公司又是家庭,你可能一两个礼拜之后退回这里,这是很正常的状况。


'''所作成就所缘 止观成就 现证转依'''
近住的阶段已经都不起忘念了 是不是说不受外界的诱惑力?


师父:不一定,不是很稳定,你只是能住心而已,我说退的机会很大,而且不稳定。


问:如果在第4个阶段保持得很好,跟第5个阶段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再来归纳一 下, 止观的 同所缘 修止叫 无分别影像 ,是 专门摄心集中而已 对影像不起分别;修观 所缘叫做 分别影像 有分别影像 就是 修观 就是对 这个 影像 分别 作观察
  师父:如果你这个地方继续用心 去的话 ,不 会说一直保持,你就是会一直往上进 如果你真的 得很好,然后一直往上进环境条件都很好的话,其实你会一直往上进的 也就 说如果你能够一直继续这样子 接下来调顺 时候会 相似的轻安生起 这时候 可以克制重在伏烦恼,所以你知道他的特性吗,这一个 重在于住心 ,这 是轻安一点慢慢生 起, 可以伏住五欲的烦恼


  具所缘 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就所缘。事边际所缘叫做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空,尽所有性叫做别相所缘,如蕴处界。还有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但 '''事边际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都可以修止修观''',因为是同一个所缘。比如 空,你修观可以用空,你修止也可以依空,但是空 是什么都没有,这以后我慢慢再讲。
  第4个不起妄念应该 是说不 受诱惑了?


  你修无常 依无常为所缘是如所有性 可以 依无常修观 也可以依无常修止。所以 样的所缘包括别相、包括总相 以修止修观。所以就这 真实 所缘对象来看 可以修止又修观,但是 心对 这个 所缘,有没 分别 别只能修观,心对这 相无分别就是修止
  师父:不一定啊 我说不稳定 我功夫很好不一定 可以 打败敌人 但是很不稳定,我练到 个程度了,但是很不稳定 能随时会退,你如果继续练下去到第5 阶段,起来 时候 ,就 更稳定。 这个 是一种很 东西 你要把它 成18 阶段都可以


  什么 无分别呢?比如说我是依数息为主 如果你心摄心集中 在这里, 去感觉气 出跟入清楚明白 感觉触的冷暖这些 气跑掉拉回来,跑掉拉回来,这 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修止,我现 是依数息来讲。因为我们所缘可以很多种,可以是佛像、 可以 是不净观 可以是其他的。 因为 师父常修数息 所以比较有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你叫我分享不净观我也 没办法 分享。当你缘 这里 到最后去观察息的出入,是有常的呢,是无常的呢 息是从哪里 来的 呢,是有因而来,无因而来,还是它是无常变化的呢,如果你这样去观察这个叫修观
  所以 做近住 所缘, 这里 是调顺 也就 可以调整你 烦恼 你只要记得一个重在于住心 于烦恼 可以 慢慢降伏 ,因为 力量生起来 这个住心只是摄心而已 微细的轻安还 没办法 起来,到 这里 才可以 轻安乐慢慢起 才可以伏住外面 烦恼


  问: 观和禅宗 禅定 什么区别?
  在时间上可以讲,静坐通常你在 止的 时间比较短,比如说3分钟5分钟这段时间没 忘念,没有掉举没有昏沉没有忘念,后面慢慢你可以持续的时间加长,你能持续10分钟跟你能持续半小时,那是不一样的事情,你能持续半个小时以上,那个轻安慢慢就起来了,那就到了调顺了。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 是止没 他有他特定的定义 ,我 禅定是指什么, 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 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俱舍论》里面说 三界:欲界 色界 无色界。这里有两个 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 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 修定 可以 修到三界 心的境界 ,是 另外一个概念 所以两个 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 人问师父 说, 师父讲 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 是禅定?基本上师父 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 ,但是 三界的这 众生 在《俱舍论》 分别 世间 品里面 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 现在在讲 色无色界 是在 色无色界的定 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 地定。下 散心所以 能称定 到未到地基本上他 欲界, 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 近分定 所以它摄属 初禅 。往上这些全部都叫定 所以定 范围很广 只要是心一境性 摄心集中 定的 程度 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 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 三摩地。定 ,你 要以为还有 什么 另外的东西 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 色界的定 四个基本的——初禅,二禅 三禅,四禅,只有色界 四个 般来 可以称做禅定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不要说无色界禅定 不对,无色界 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在谈修 谈到修观 在止 因为 刚才 九住 心, 还没 降伏而已 五停心 观的 数息可以降伏 还有其他都 可以 降伏 “止” ,是 在什么性 刚刚不 是有 净行所缘,我 净行所缘可以伏烦恼 所以止可以伏欲界 烦恼,我现在谈止而已 谈观 ,但是 观还 种, 观自相 一般 世间 像五停心还有出世间的 观以后慢慢会 现在 在讲 你顺着师父那个下来会 你们讲义翻 面是不 是有在谈观,修观,现在在谈止不要弄混了 止还 可以降伏 欲界 烦恼 ,是 降伏不是断,当然你如果定力越高,降 力量越强 你如果能入 初禅, 那欲界 五欲还有嗔 绝对完全降伏了 也有相似 这种力量 而且还算蛮强的 但是你要问问题是这样 ,你 要做,不然师父讲的你也 知道师父在讲 什么, 想办法回去坐一坐你就知道 师父 一讲 你就知道 ,你 没坐师父讲半天 样子


  禅宗 东西以 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 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 他是拿 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 或者 领悟的 修行 那一套 所以 简称做禅 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 禅,跟 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 个很 重要的观念 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 在谈戒定慧的定 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 ,很 多时候他 是不 需要去打坐 他是要 平时日常生活当中 各式各样 突发事件当中 去悟诸法的如 有性到底是什么 ,但是我 并没有 禅宗的那些祖师 修这个(定),只 他们重点在哪里
  刚开始有一点开始,但是真正 轻安乐还在 开始有 其实偶尔在 些阶段里面,偶尔都会有 有时候可能一下子消失了 但到第5阶段 时候 ,就 会持续的比较久 其实前面 的四个 有时候偶而会起来 你会觉得舒服 但是那个都还是 轻微,但 很快就 见了 前面很像 爬坡 骑脚踏车爬上去了后面 的, 就自然了, 以我说前面几个很容易退 ,但是 你到第4个第5个以后,相对来讲比较不会退, 我说 相对, 不是 绝对


  :是不是不 一定要到初禅二禅 才能证如所 性?
  寂静 以静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正寻思和五盖,这以前讲过离五欲五盖,不正寻思还 有强烈的掉举,这个慢慢已经可以降伏而且 让他起来,后面已经可以降伏一些不正的观念跟寻思,寻思 什么意思?寻思就把他想胡思乱想就好了,其实他有一些内容,以后我慢慢再谈这些内容,国土寻思、 死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你已经 很强的力量可以克制了。


  师父:如所有性 就根本的佛教教理来讲 ,一 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 就印度佛教传过来 基本教理来 讲, 你要证悟如所有性 真正要所作成就 止观成就 ,现 证转依 至少一定要 地定 能力 因为下面 散心没办法作观
  接下来 最寂静 寻思 起立即调伏 比较微细 ,后面 得更微细了 前面的掉举是很粗 的, 后面这个寻思是比较细的 前面是在讲心跑掉 ,现 在是在讲心能够集中,而且慢慢有轻安,但是在里面还有微细 的, 包括初禅二禅,二禅是比较没 了, 了初禅中间禅都还有微细 的, 这里也是指比较微细一点 的。


  问:念佛名号 时候 ,有 时候佛像出 来了, 是在 修止 不是 在修观吗?
  我刚刚不是讲说前面四个是心跑掉了,这里是在所缘里面但是还有微细 的, 但是他还是心跑掉了,但是相对来讲,因为他的心 粗有细相对 讲,比如说你到的初禅都还有有寻有伺,你有没有听过有寻有伺三摩地,到 中间禅无寻有伺三摩地,到二禅才是无寻无伺,还是有微细的 但是不 那种很粗的,心跑掉那一种的,你现 一直问我,师父也没有办法说到底微细到怎么样,你先想办法回去,想办法慢慢调整这些,万一以后你能够到这里之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微细, 然师父再讲微细再讲粗你也很难去抓到,去模拟他到底 怎么样。


  师父: 不是, 第一个 你念佛号集中在佛号上 不能出任何像,你念阿弥陀佛就集中在阿弥陀佛
  五盖是贪欲盖嗔恚盖那些, 不是 贪嗔痴慢疑,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恶作掉举 讲降伏烦恼的时候会再慢慢讲


  问:我念阿弥陀佛 可以 观阿弥陀佛 相?
  他说小朋友跑掉,比如说,刚开始小朋友乱跑,你想办法说来上课了,大家来坐好,你好不容易叫一个坐了,你一转身跑掉了,你又把他叫回来坐好,你一转身要写黑板他又跑掉了,接下来他比较乖一点,他 可以 坐久一点,但是还是会跑掉,你又把他叫回来,到这里,忘念一起心立刻察觉,他一想站起来,你就说坐好,到这里他就真 坐好了,到这里不但坐好而且能开始乖乖的听,这个例子也不错,但是例子归例子,你们要知道我们的心就是像这样子,慢慢慢慢越来越专心,而且能够降伏想要跑起来的冲动,已经能够很安静了而且会喜欢坐,坐在那边听不会再想跑,最后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寻思是比较微细的,你要到那个阶段我才能告诉你什么叫微细。


  师父:不可以 ,你 念阿弥陀佛就好 观像另外再观。你 持名念佛 就好好 的持名念佛 因为你这样 已经 多用了 观佛像的话 真正具体 修观想念佛,一定 拿一个佛像来观
  这个全部都是在打坐 前面那个 你要 知道是整个跑掉了,前面四个重点在于住心要把他抓在这里 让他跑掉了,但是纵使集中在这里,内面还有一些微细的,寻思还是 去调整 第一个阶段是重在于 是他讲的,小朋友跑掉想办法让他坐 ,接下来坐 之后你要叫他注意听讲,不要胡思乱想 第二个阶段重在于他 已经 能够住 心, 有轻安起来慢慢一点轻安起来,可以降伏五欲(烦恼),再来 连里面这些微细 寻思都 慢慢降伏


  佛像可以观起来吗?
  第三阶段 相似定境


  师父 当然可以,但是你一 要拿那个佛像,有那个佛像你看了以后自己观想。
   第三阶段 相似


  问:佛像观起来的时候 我还是在 名念佛?
8.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 动乱 临到了平等正直 心的阶段


  师父:不可以 不要 这样才能摄心集中,你如果一边念一边观那个 那念 意义就没有了。
9.等持:专注 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 ,不要 再加功用 “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 无散乱 相续而住


  问:我观起来的时候呼吸还是正常的?
   定成就(未到地定)


  师父:那时候就跟呼吸没有关系,你那时候不要去管呼吸,呼吸还是正常,你的所缘注意力应该是在佛像上,包括你集中在这里的时候呼吸都是正常的。你不要以为你在这里的时候去控制呼吸,人家说修禅观的人修得好的话,呼吸是很长又细,你就吸,吸到没气,你又不是在练气功,摄 集中不在控制呼吸,呼吸要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自然你不要去控制他,快就快慢就慢不要去管他,只要集中在这里气出多少就知道出多少,气入多少知道入多少,冷就冷热就热清清楚楚,不管你呼吸快慢那是另外一回事。
  轻安乐: 由 轻安起身轻安


  这样听起来好像是我们六识集中一个?
  于所缘自在 随时可以依所缘止心


  师父 :你 这样讲有点问题 前五识 第六意识集中 在一 个所缘境上。禅修 第六意识的事情 不是 前五识 事情 前五识 是不 要受其他东西的 干扰, 重点在第六意识 集中在一 所缘 上。
  第三阶段,相似的定境,慢慢定的力量开始起来了,相似的定境起来了,专注一趣 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干扰,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也就是说到这个阶段, 已经内外都不会受到干扰了,外面的当然不会干扰 你心绝对 可能跑掉 寻思的扰动,你也已经把他降伏了,好像你骑脚踏车,骑骑骑,骑到你已经不需要很用力,但是要稍微踏 下,你刚开始很用力,我就说爬坡爬到平路了,你也要踩,但 你已经可以不用很多力量,他说内外, 受内外,内就 我自己起来 小寻思 外就 外面的那些干扰,想明天要怎么样明天要吃便当什么, 可能了,不会再 干扰 你了 这叫做专注一趣,专注一趣就是说,你百分之百能够 集中 摄心 所缘上,专注 趣已经达到止的真正功用了,已经摄心到 所缘上 面了


等持: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有一种你脚踏车骑骑到很快,到最后快到你不用再踩,他都很平稳的一直前进,也就是说你之前要很用心的去集中才可以,但是到了第九的时候,他已经无作行了,就是说,你已经自然而然的不要再很用力,不要再勉强,已经形成一种所谓的惯性,叫做“人定合一”,好像我们开车,你开到一种习惯性的时候,你看到红灯不用去思考,你就会停,你看到绿灯不用去思考,你就会加油,看到有车过来,你不用思考就会知道,应该往哪里闪,这种惯性,或是说刚刚举的骑脚踏车也可以,前面几个是一直爬坡爬爬爬,爬到中间平路了,但是平路还要踩,但是这里等于是下坡了你不用踩,他都可以自己很自然而然的前进。爬坡---平行---下坡,所以这个地方的等持跟专注一趣,这里重点在于你已经可以真正集中了,不会受到内外的干扰,这里重在于不但能集中,而且不用用心了,很自然而然的可以摄心集中,不用再很用心的去强调,所以叫做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


  问:开念佛机修禅 以?
  到这里,九住心--第9步了,到了九住心,这样继续训练下去,慢慢慢慢成功,成功在什么呢?定成就,未到地定,轻安乐的生起,生起了强烈的轻安乐才能叫做未到地 ,到最后训练下去就会生起轻安乐,我说前面已经慢慢有了,但是这里是真正很强烈的轻安乐,一比较就知道 一样,所 要起了轻安乐,才能叫作定成就,到这里都还不能算,要到定成就未到地定必须是,轻安乐——由心轻安起身轻安,为什么叫做由心轻安起身轻安 我们一般的快乐是外来的刺激,欲界的快乐是外来的刺激,但是这种轻安乐是内心生起的,内心生起所感到快乐当然是内心先快乐,内心快乐到一定的程度就影响身体,所以就是心轻安进一步再强烈就是身轻安,所以会感到心跟身的完全舒畅,那个你一定感觉到你都不用来问,你一定知道那个是什么,你如果真的修到有这样的状况出现的话,这个是第一个,要到这样才能叫做未到地定成就,轻安的生起才能到叫做未到地定成就。


  师父:开念佛机 你刚开始听 可以, 听完之后关掉 脑子里面 去缘那个声音 这时候 是耳朵吸进来的 ,这时 是你 心的影像。耳朵吸进 的是这个东西 你观的这个影像是你意识里面自己观出来的。所 我们重点不是在这个(所) 当然这个重点也是要符合那些才 可以, 但是这个吸进 之后重点在这个(像) 所以后来的禅修禅观比较重在这 个(像) ,这 些东西(所)是有规定的 规定的进来之后,就要变成是 这个 像了。你不 一放,一边听一边以为这样 ,不 行的,当 然你 如果是方便放 佛号 稍微摄心一 可以 。但是我现在 的不是稍微摄心 我现在谈的是专心集中心一境性的修禅观 或修止观,不是散心的观。
  于所缘自在 随时 可以 依所缘止心 也就是说你今天打坐一两个小时 身心舒畅起来了,第二天 再坐,今天怎么一直没办法集中 ,不 如果能够到达 样,第二天,要坐可以随 依所缘止心,或 是你 早上起 来, 中午睡觉起 想要坐,随时可 随时 可以 摄心 不会像刚开始跑 跑去弄得很痛苦 怎么 直心很乱呢 不会 样子 当然你 这个 还是 持续 ,不然你 一两个月不坐那 力量都会退 我先讲到这里 个礼拜有空 可以 继续再 谈, 请合掌


  问:这个影像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像,可以是听到的?
  《解深密经》-11


  师父:影像不一定是具体的一个色像,声像也可以,包括道理都可以,比如空,「空」难道是一个像吗,你不要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像,然后想成一个空间,不是这样,这样就错了。当我讲一切法空作为一个所缘,它是一个道理,无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从五蕴先观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你到时候透如所有性的无我,那是一个道理。缘起你可以观缘起流转十二支,但是到最后你要了解的是那个道理,虽然道理也可以作观,但是这个比较难。问题是如所有性的话,你必须要观如所有性,才能真正的断烦恼解脱,如所有性的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平时的听经闻法养成闻慧,再来思慧才有能力。55:00
  各位同学大家好!


  为什么 师父 一直要 强调这 个呢?外面就 是这 样:要么学佛不注重禅修 要么就 人很注重禅修。问题 要禅修 的时候,不 是观念不正确就是贪快 好高骛远,所以会产生 些错误的观念 ,以为禅修 很容易,以为双脚 眼睛一闭就叫 禅修 其实禅修不 那么容易 事情 你看这多少内容在里面。你要先把这些先弄清楚 才有办法正确地 行。你们在提问题 时候师父会针对这个地 方, 因为有时候一个问题离这个 不是 很远,谈一谈,这个东西又引生开来,那问题就很多了,就没办法拉回去了。所以有时候师父会看情况,我觉得跟这个有相关 可以用 可以讲 如果拉 远的师父可能 会告诉你说 我们把他拉回去,那些问题下课以后都可以来找师父谈
  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在讲禅修的地方,上次已经讲到九住心,“九住心”不是《解深密经》讲的,是瑜伽师地论讲的, 师父 只是把他引来做补充,因为每个经典或论点,所 强调 的东西不一样,有的地方 部经典会提到,但 有些东西, 部经典提到那部可能没提到 在某 地方可能这部经论,提的会更细一点,所以他当初在编辑,或 在写这些经跟论 的时候, 有时候他的重点 太一样 有些细有些粗 你们不要 以为 南传、北传、藏传, 禅修 的方法不 ,禅修 的原则基本上都一样 方便不大一样 我再讲一次 修的 原则 法其实都一样 ,不 藏传的汉传 还是南传 的, 入手的方便有点不 一样 这样而已 不是禅修有不一样


上个礼拜说,我们开始打坐摄心修止,止、观、定、慧,你们知道止观跟定慧有什么不一样吗,大体上大原则来讲,修“止”成“定”,修“观”成“慧”,所以定跟慧,止跟观,他的根本原则跟意义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偏重不一样,当讲止跟观的时候比较重在,方法上修行上来谈,定跟慧比较重在于成就上有结果了,所以定跟慧第一个他跟止观相对比起来,在一起谈的时候他比较重视结果,这个比较重在于修行过程,再来定跟慧通用的范围比较广,所以我们叫做戒定慧,我们没有说戒止观,所以定慧通遍的用法,含括的意义比较广,止跟观他特别重在修的时候的摄心,还有在定中起观,这个我们现在会讲。


''' 结:'''
开始摄心修行的时候,比如说我们依的是数息观,数息观是摄心集中在这里,你开始去注意气在这边的出跟入,气出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个地方有东西,会感觉到这个地方有东西,你刚开始感觉的时候你就必须要开始数息,可以数出,可以数入,出来数一或进去数一再出来不用数,就是借由这样的一个东西,叫做所缘,所缘讲过很多,当数息的时候这个地方叫所缘,就是把心集中在这里,利用气的出跟入,因为这个地方如果你不去感觉气的出跟入,你刚开始很难集中在这里,你不知道怎么集中,所以你必须利用气的出跟入去感觉,感觉这里就是其他东西都不想,只想这里,关注这里,关注这里的气出跟入然后去感觉这里,心跑掉了,拉回来,这个就叫做内住,你如果真的有在打坐的时候,你就知道你一坐下去那个心马上就跑掉了,一定的你坐下去不到两秒心就跑掉了,上次TM说一个例子就像 朋友一样,上课了但是小朋友还在教室里面四处乱跑,你要坐好把他抓来坐好,坐下来你一转身他马上又跑了,你就不断地要想办法去把他抓来坐好,坐好不能动,你一转身他又跑了,这个时候就叫做内住,我们一样你叫你的心集中在这里不要跑,集中,不到两秒跑掉了,你就是无时的跟你散乱的心一直斗争,不是跑掉就是昏沉打瞌睡,昏沉跟掉举的基本意义是一样就是心跑掉了,一个比较暗昧,一个比较高扬。


'''1)从 能缘心说 :'''
第2个阶段心慢慢能持续,慢慢能持续,不是说你已经可以,也就是说你那个小孩把他抓来,坐好,他可以坐个十秒跑掉了,但是比第1个阶段好很多,他现在已经能够坐下来了,也就是说他现在能够几秒一数到五,都不会跑,再一数到五还是不会跑还不错,但是接下来跑掉了,如果你能够让心持续地住在这里几秒钟,或者一数到五,好几次的五,这个就叫做心慢慢能够住在所缘上,这是一个过程,心就慢慢能住在所缘上,很多同学问我说,师父那持咒念佛呢,也可以,但是你要有一个观念,持咒念佛的境比较大,所以他基本上不是真正的心一境,因为任何的咒除非你是念OM,不管任何咒他有好几个咒语,最简单的比如说嗡嘛呢叭咪吽,至少有六七个节拍,OM,MANI,PAD,ME,HUM,至少有七个节拍,那就表示有七个境,但如果说就大方向比你散乱的心,你现在心很散乱想东想西,然后想办法把他拉到这个咒语上来讲,集中到这个咒语比你心乱跑,更能够摄心集中,所以刚开始可能很多人很难马上摄心集中,你先拜佛,乃至先念佛都可以,比如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但是你不要以为这样念,可以摄心到初禅、二禅,不可能的,因为那不是心一境,心一境只有单一个所缘而已,但是在入手刚开始你心很乱的时候,可以用,可以相对的来运用,但是当你心渐渐静下来以后,还是必须摄心在单一所缘上,这样了解吗,所以你念咒或者是念经,念经能不 摄心集中?可以!但是还是大范围的,比如我现在念这部经,心都不想其他的只念这部经,可以相对的集中,但是要跟所谓的心一境性那还差得远,但是初入手的方便,是非常的大非常的有用的。但是要注意,有时候就是你太多所 的时候,其实也容易跑掉,当你经念得很熟,或一个咒念的很熟的时候,你心很容易跑掉的,你不要以为我念一个字都没错,心经从头背到尾没有错半个字,我念二十遍都没有错半个字,你以为我很集中,其实有时候你的心在想其他东西,但是你不会念错,因为太熟了。我以前念大悲咒,因为以前不懂,我以为念了半个小时,念的全身发光,念得觉得自己修行不错,念了一个小时,那时候念得最快差不多30秒40秒,可以念一遍大悲咒,有时候坐在那边一点点小声音,我同学跑进来原来你在念咒,我以为什么声音,一直在那边嘎,那时候没有觉照,所以以为自己这样就叫做修行,后来慢慢入佛学院知道一些状况,然后打坐,自己自我观照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很多时候我在念咒,其实心已经都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但是刚开始没人跟我讲,不知道,以为自己这样子很修行很集中,可以30秒40秒念一次,一个小时,你念多少次,以为自己这样子很行了,但是实际上后来才发现,自己其实 都已经跑掉了。所以我 打坐一定要有一个观念要觉照,打坐绝对是觉照的绝对不是昏沉,也绝对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干嘛,那问题就很大。


''' 分别影像所缘: 修观 —— 所缘 作分别'''
进一步就是忘念一起心一散立刻察觉,就是说这个小朋友已经坐在这里了,他站起来想跑了你就知道坐下,站起来想跑坐下,你没 机会让他跑起来,他开始在动你就知道,这小孩又开始动了,要起来坐好,一方面或是他站起来想跑你就说坐好,这个很微细,我这样很难解释,你如果没有坐我很难解释,到底是怎么样,就是说忘念一起,你心开始要散的时候,开始想跑知道,拉回来,你能到这个阶段已经不错了,看个人。你问师父说,到这个阶段我要修多久,很难讲,看个人,你 多久你的 念正不正确,再来就是你现在的生活有没有办法配合,你的生活如果很忙,然后压力很大,其实很困难,或是你有太多东西要去烦恼,很难的,比如说你坐一坐,坐得不错,电话一响,不理它,你不可能不理它,它一直响你怎么可能不理它,会不会有什么急事,会不会谁打来,会不会怎么样,不可能不理他的,一响你就绝对会想说干脆去听,听了没事放下来,原来是广告放下来,放下来再重新坐下来,你马上能摄 吗?很难,所以打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是前方便要具足非常的困难, 以在这边再讲一下,师父为什么说要盖一个禅修中心,就是要让大家来的时候,至少那一天或是至少那几天,万 放下,连电话都不会有,你放心,那边真正禅修的时候电话会切掉,只有知客或者是护关、护法的人,他才会接电话或行动电话,你们带行动电话一定会没收掉,有什么急事你要留一下那边的电话,家人会通知,只有一个人会接电话,至少一天两天或三天,让你这样摄心集中,这样才有一定的效果,这个叫做第3。


'''无分别影像 缘:修止—— 所缘 无分别 唯摄心 集中'''
第4近住,不起忘念,不向外散,忘念快要起来还没起来,你就可以把他制伏了, 以到了第4你已经可以摄 集中了,到了第4的阶段近住,你已经可以集中在 所缘 上面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这个小孩已经能够坐好,一直坐在那边,不向外散,能制伏忘念,这个小孩动一动,你就知道他又想干什么,你就(先制止他),继续听课,动一动,(先制止他),他就继续听课,所以就是说你一直 集中 在这里,已经心不会向外散,乃至忘念刚要起还没起你就可以事先克服,你到第4的话那已经很不错了,老实说你练了几年或几个月,到第4已经相当不错了。


'''2) 从所 缘境说:'''
进一步到了第5,调顺,就是第4你继续用功加强,你就不会为外境所诱惑,然后能离五欲,接下来的5、6、7,就是会有降伏烦恼的能力,我说能够有降伏烦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会有一点点的轻安渐渐地生起,会有轻安渐渐地生起,这种轻安力,如果跟外面的五欲比起来,这种轻安是非常的快乐,非常舒畅的。有很多人不知道,问我说师父那轻安是怎么样,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就是,你把他想像你现在感冒,大家都感冒过,感冒的时候除了流鼻水发烧头很痛,是不是会有一种全身粗重的感觉,平时身体好好的走路健步如飞,去运动打球什么都没问题,但是一感冒全身酸痛,连爬起来,我说重感冒,不是小感冒,连 床上爬起来你都觉得很辛苦,经典常讲粗重--身心粗重,你就把它想成你感冒时候的身心状态,就是叫做身心粗重,你想想看,你在身心粗重的状况下,忽然间全部都好了,你比较好的时候跟重感冒的时候的状况,好的时候跟重感冒的状况比较起来,好的时候就叫做身心轻安,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身心状况,叫做身心粗重,你一旦打坐达到第5,调顺,有渐渐轻安感生起的时候,感觉上来讲你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做轻安,什么叫做粗重,当你有轻安慢慢生起来调整起来的时候,这种轻安是可以克服你的五欲烦恼的,因为外面的这些欲望或快乐,都比不上打坐内心生起的这种轻安快乐,两个比起来差太多了, 以有办法克服你对外界的欲望,相对的那种欲望可以降伏下来。


'''净治烦恼: 观、六行观'''
接下来寂静就是调伏内心的不善法,不善寻思,离开五欲五盖, 盖是什么,我成佛之道里面有讲很多,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再谈,接下来就是,最寂静,寻思一起,立即调伏,这个寻思就是,上次有同学问师父,我再讲一次就是说,什么叫寻思?寻思是一种细微的思考,刚刚最开始前面是说,因为我们的心是向外跑的,这个叫做掉举或昏沉,刚开始在1234的时候是心向外跑,现在我们心向内拉,这个是1234,到第7最寂静,寻思的时候,什么是寻思呢,其实你心虽然集中在这个所缘上,但是你还有一些微细的寻思,在这里面还有一些散乱,但是不是像往外散的这种那么粗重的散乱,还有一些微细的散乱,其实我们的 哪怕在禅定都会有,你知道最集中的是在哪一个定吗?最集中是在非想非非想定。所以每一定都有它降伏的寻思,一般这种比较细的寻思,基本上来讲到了二禅就没有了,这个地方会有但是起来会把它降伏,会把它调伏,真正没有要到二禅才可以,这些微细的寻思,在第7的时候会慢慢把他调伏,但是没有完全不见还是会有,只是你很能够完整的去调伏他。


'''契合 理:'''
第三阶段,你看第一阶段是摄心,第二个阶段是降伏烦恼,第三阶段是定境的生起,所谓定境的生起就是第8个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动乱,临到了平等 直持心的阶段,就是真正能够平直摄心下来了,什么叫做不受内外,就是外面的五欲,还有内在各式各样的寻思,各式各样不同的想法,因为烦恼是内在的,外面是一个诱因,但是不是说外面那些不见了,里面烦恼就不会有,还是一样会生起,但是这里就是说,内外的不良因素都已经把他调伏下来。


'''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到了第9,等持,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这个无作行就是说,你刚开始,在第8的时候,虽然可以调伏但是还是要用心,到了第9叫做任运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养成一种惯性,你不要很用心的集中你都可以集中,叫做自然而然能集中,一种惯性,但是在这个阶段已经都有轻安。


'''总相: 缘起 、四谛、 常、苦'''
但是真正的强烈轻安生起,是在第9之后接下来,强烈的轻安生起了,那是真正的轻安,这时候才能成就未到地定,所以叫做轻安乐,由心轻安起身轻安,这个就叫做轻安乐,不但是内心的喜悦,这种由内心打坐产生的喜悦,会进一步影响到你的身体,让你的身体产生乐受,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轻安,才叫做未到地定,前面的那些,一般来讲进进退退,到未到地定的话就比较稳定,你到未到地定有两个状况,一个轻安乐生起,第二个于所 自在,比如说你现在打坐打完了,休息了,下午再进去,很容易就可以进去了,很容易心就可以摄心集中,不会说早上坐了,到了未到地定,轻安乐很舒服,下午要来一大堆又不行了,不会这样子,你真正能到未到地定那真的是不得了了,而且你会很喜欢打坐,会享受禅乐,然后你随时要坐都可以很快的摄心,这个就叫做未到地定。这个止要修到未到地定,有未到地定的能力,才能叫作定成就,要到未到地定才能叫定成就,不到未到地定都不叫定成就,而且你要依定 观,师父讲过 数次,一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要到未到地定才能依定起观,至于依定怎么起观我后面详细的会讲,这个就是我们修止的一个大概过程。


輕安樂


原文 :「心堪任性」


上次讲过,从能缘心说,有分别影像是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无分别影像是修止,心对所缘没有分别,至于怎么分别,下面会慢慢来谈。从所缘境来说,五停心观、六行观,都是净治烦恼的。契合正理,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都是一些契合正理的。
Prasrabdhi: ease


  所以我们大概来复习一下,整个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再来善巧所缘,最后,净惑所缘,就是这四种所缘 第一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最后一个所作成办。其中事边际性有分如所有性:诸法共相,尽所有性:诸法别相。如所有性是诸法共相,尽所有性就 以包括蕴处界,可以包括下面 三种。如所有 三种里面也有一个 这样你们可以分得出来了吗,然后最后一个叫做所作成办
  身、心的輕便與安適 身心輕便安適 增加身心對外 抵抗力和抗壓 性, 故說為「堪任性」


  有一个图你们可以去画画看
  身輕安 與前五識相應


心輕安: 與意識相應


  四种所缘第 一个叫做 遍满所缘 第二个 叫做 净行所缘 净行所缘指 的是 五停 第三个 叫做 善巧所缘 第四 个叫做 净惑 净惑 断烦恼 种, 六行观 第二个 出世间 的,有 四谛 无常 无我 遍满所缘有四 个, 一个 叫做有分别 第二 无分别 第三个 事边际 边跟际 第四个 成办 ,事 边际性分成两个哪两个 如所 尽所
  接下来我们来谈轻安乐,轻安乐我再讲 次,因为《解深密经》没有很清楚的讲轻安乐,因为他可能会觉得,轻安乐在那 时候很多人知道,也懂,但是在俱舍论或其他经论里面,把轻安乐做比较详细的描述,什么样详细的描述,这里的原文其实是俱舍论的原文,我这个是以俱舍论而谈的,俱舍论原文 叫做 心的堪任性,如果我们没有轻安乐,现在我们叫做身心的不堪任性 或者 叫做 身心的粗重性 或叫做心 不堪任性,为什么叫做不堪任性,因为我们身心粗重,不管要听经闻法还 要打坐,由于这种身 粗重,都会阻止变成一种我们要听经闻法,或是我们要修定的一种大障碍 所以 叫做 心的不堪任性,还有,我们的心力很弱,我们现在的心力很弱,其实我们的抗压性很差,我说一般人 但是每 人的状况不一样,但是为什么这 叫做 心的堪任性呢?你摄心集中修定的时候,你的心力大,你的心力大,承受压力的力量就非常的大, 以我告诉你你打坐打的好的人 不会有精神病的,我跟各位讲的 真的,你打坐打的好 人,不会 精神病的,因为大部分的精神病,都是来自于各式各样的原因,然后承受不了那 压力,很多时候长期的压力 我们常常 把这种外在或承受的压力,把他压到潜意识里面去了 但是我们一般人如果你没有学佛没有打坐 一般人把他压到潜意识里面去 时候 其实他是没 把压力释放掉的 他是一直储存在潜意识里面 然后不断地扩张不断地扩张 加上你这 人如果很执著 比较放得开的人 般压力比较小,如果你这 人很执著,不管是对工作,对人情是故,对朋友,各方面都一样 加上你这 人很执著,心力又弱,你接收到外面的压力又不知道怎么舒发,不管在理性的知见怎么舒发,或情感意志上的舒发都不懂,你这样子的一直压,压到有一天 承受不了的话 爆发起来就有精神病的产生 为什么现在人 忧郁症那么多,忧郁症、精神病一堆 就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压力 压力不只是工 作, 你们很多人结过婚,夫妻间的相处会不会是一种压力,一定会,当然如果你相处的好,那是另外一回 事, 但是很多时候是相处不好的,有小孩会不会有压力,压力当然很大,你要栽培他从小把他拉拔到大,压力很大的,照顾父母亲会不会 压力,尤其是父母亲当年纪慢慢大了,身体慢慢不行的时候,那压力很大的,我看过照顾老人照顾到崩溃的 照顾小孩照顾到崩溃的也 ,现在很多现象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来分一下 净行 缘还有善巧所缘 两个 其实都在修事边际里面 哪一个?尽所有性 ,因为 尽所 性在修诸法 。五停 观跟善巧所缘都在修别相 是属于尽所有 性,所以这 两个就是在尽 所有 性里面包含了 只是他 尽所有性讲 更详细一点而已。净惑所缘 六行观 ,他 是在尽所有性里面 的, 因为它不是修出世 他还是在修诸法 别相而已
  所以为什么轻安乐叫做心堪任性,因为他摄心集中之后 ,所 起来的 股心的力量很强大 可以承受各式各样 压力 ,因为 这种轻安力量,身心 舒畅,没有这种粗重感,所以身跟心是 互依,身体弱会影响你心的抗压性,你 力量弱,长期的累积然后压力大,会产生身体的疾病,然后可以每况愈下 心理的抗压 ,所以 压力很大,然后影响身体,身体不好又影响心,就 样每况愈下, 心理疾病的人身体一般都不大好,同样地如果你能修定打坐 然后又能听经闻法 压力释放开来,你心理健康,就会多少产生对身体 帮助 你再加上其 他的 因缘让身体健康,也可以相对的辅助心理的力量 就这样辗转 这个就叫做心 堪任性


  出世间 这个 就是这里 性, 这样都清楚了吗?除了有分别、无分别这两个以外 下面这所有 东西 可以 依他修有 依他修无分别。依境来讲所有 这些境 不管 相的 、共 相的, 不管事边际 尽所有性或 如所有性 ,都 可以作为止跟观 所缘。你可以依同一 不管他 世间 境(尽所有性)或是出世间 的如 可以依他修止又修观
  他翻成因文叫做ease,身心 轻便与安适,身心轻便安适可增加 身心对外 抵抗力和抗压性, 以说为堪任 性, 心的堪任性不是师父讲的,心的堪任性是俱舍论经文本身讲的 叫做心 堪任性 就叫做轻安,它 可以分 为身轻安跟心轻安 身心 轻安 心轻安 与意识 应的,所以我们刚开始产生轻安 时候,会内心先生起,内心的快乐轻安舒适感会先生起,他是跟意识 的, 那时候刚开始只是内心感到愉悦而已,还没产生对身体 影响,但 继续下去力量越来越强的时候,会由内往外,然后产生对身体的轻安 等到连身体 感受很舒畅 时候,那 叫做身轻安是前五识相应,哪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相应 反正就 身体 感受,全身的舒畅,什么叫做意识相应跟前五识相应,比如说你去找工作,突然收到通知说被录用了,薪水又很高,你很高兴,这个叫做心 喜悦,今天 果去泡温泉,温泉泡下去全身舒畅,会不会 全身舒畅的感觉,泡温泉的这种全身舒畅就叫做身的喜乐,身的乐叫做身的轻安,这样知道身心的差别吗 身心在很多状况下是不一样的


  里面只 有有 分别跟 分别 个比 较特殊 不是就 所缘 的, 心怎么 对所缘作用( 边)来谈 不是 谈所缘本 的事情
  在一般我们生活中会不会在某些状况下是,身体很舒服但是内心很痛苦, 这样的状况,要减肥的时候,有时候是这样子,吃了心里很难受,罪恶感,我要减肥我明明晚上不能吃的,但是肚子又饿,肚子饿没办法所以吃了,肚子很舒畅不会饿了,吃了很舒服饱足,内心很后悔我明明要减肥,怎么还吃了,这个例子不错,内心觉得 限的后悔:我这样不行,我们常常会有 样。还有没有什么例子,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很多,师父以前举一个例子说,你去泡温泉或是去按摩,身体又痛又舒服,然后忽然间你接到一 电话说,你被解雇了,身体还是舒服,因为泡温泉,但是内心很不舒服,会有这样的状况,有没有什么时候身体很累很痛,但是内心非常舒服,有没有什么时候是这样子的。 如说来寺院帮忙 做得很累但是内心很高兴,我能够积点福德,去寺院为大家做点事,相当不错,但是我做的很累,脚都抬 起来,明天到傍晚有可能会有这种状况产生,明天去那边的时候可能会有这种状况产生,这 一个好例子。有时候我们做什么东西,做到很累,但是内心会有成 感,会很舒服,我以前练功夫练跆拳道参加比赛,拿到奖牌的那一刹那,本 那场比赛比完已经连走路都很困难了,当你上台领奖那一刹那,你其实是全身酸痛,但是内心无比 喜悦,刚刚十分钟以前脚已经都不能动了,而且快要瘫在那边了 你现在上去好像没事一样,不 没事是因为内心的太喜悦,内 那股力量支持你,你会躺在那边不动,你去替我领奖, 怎么 能, 我打的要死拼活的你去替我领奖 可能,自己上去,内心很舒畅很有成就感,但 酸痛


  是在 缘起作用 怎么样的 作用 有分别影像 修观 无分别 是修止。
  刚刚为什么讲那么多我要告诉各位的就是,心的喜悦和身的快乐的差别 是在 哪里,你会想说,为什么打坐里面,会从 的轻安再到身的轻安,为什 不是从身轻安再到心轻安?我们一般的快乐,可以是心理的可以是身体的,但是很多时候外来的刺激,是由外面的五识先进来然后再产生内心的, 以这种快乐不是很快乐,因为他有隔了一层,好像隔靴搔痒,有没有搔到,你不能说没有但是没有搔到痛点,因为我们一般的快乐是外来的,五欲的刺激经由这样子的刺激,再进来内心的 所以再 怎么 快乐都不会真正的很喜悦,但是禅定不一 ,禅定不是经由这种感观肉体的刺激 的, 内心直接生起来的,等到他生起来强大的时候 他就会扩张然后 响到你的身体,所以定的这种喜乐 从内心的喜,扩张到我们五识的乐,所以这个就叫做轻安。你到了有这个轻安生起就叫做止成就, 修止 成定就已经有定成就了


  举一个例子,数息,你当摄心集中在这里的时候,你都不要去分别它,只 很集中注意这里,感觉 不是 去分别,感觉气的出多长,入,你不要去管多长,多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知道每个气在出的时候你都感觉得到,冷跟暖你 明白的感觉。
  问:打坐 是不是 一定 结跏趺坐?


 这个 数息 什么所缘? 尽所有性 ,也是 无分别影像 净行所缘。但 是你 在修观 时候 ,你开始 修慧观的时候你依息 出跟入 观它 无常的 没有实体自性 的, 无所从 无所从去 。然后依这个息,再 息摄属于色 观色的无常性 空性 ,当 观这个息的无常性空性 时候 这个叫做如所有性 ,有 分别影像修观 有分别 因为 去分这个是何所从来何所从去 ,是 无自性的吗 还是有 性的 这时候 不能去思考 这时候一定 知道息是无自性的 谈一切法无自性 你去观一切法无自性 ,一 切法无我的时候 一切法无常的时候 这个是 如所有性,是净惑所缘里面的出世间
  师父:结跏趺坐是最好的比较平稳,四平八稳,年轻人训练这样子训练,因为 是最标准也是最平稳的坐法,跏趺坐的这种坐法第一 说,不会让你容易产生懒散或掉举,你如果坐这样子做的话老实说,这种舒适的姿势很容易让你打瞌睡,他又不会太紧或者 太辛苦,其实打坐里面站的也可以 躺著 可以,有的 躺著 躺著容易睡著,站著太辛苦,就 容易让你产生不集中,容易让你的心跑掉,如果 一般这样子其实太过舒服 ,你 容易慢慢慢就这样子,就 开始 懈怠了,开始懈怠开始昏沉 所以盘坐是最好 的, 居中,他不会太舒服也不会压力太大 盘坐 最居中 的, 我们话讲回 ,不是你能盘坐就表示你 功夫很好 不是 重点是你能不能摄心集中那才是重点 ,当 有些年纪稍微大一点 的, 以前没坐过现在脚已经没办法盘了 或是脚 病的 我会跟他讲说没关系 ,你 就坐在椅子上也可以 你坐在椅子上背不要靠 因为你靠背 然而然会把力量靠到背上 ,然 后慢慢慢慢越来越舒服,就开始跟周公下棋,所以 样子坐半板凳就好 做全板凳,全板凳太舒服不行,做半板凳容易把腰挺直 也不会 靠,双手也不用合了,放在两个大腿上 这样子坐也可以 但是年轻的话脚还是练 ,这个 修止


4、修觀(毘婆舍那/ vipassanà,)


问:依息作观的时候 属不属于净行所缘?
4、修觀(毘婆舍那/ vipassanà )


  师父 净行所缘的时候它只能是修止,当你去分别息的无常无我的时候,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当然净惑所缘也可以修观,但是那种观是世间的观,不是出世间的观,但是刚开始观的时候,是一种观,但是不我们一般讲的止观的观,止观的观一般来讲,慢慢从观世间法要配合出世间才可以。你刚开始也是可以观一些世间的,但是到最后真正在观的时候,必须配合出世间的才叫作观。所以我们在谈观的时候,一般都是配合慧学上的才叫作观。但是你说在某些时候比如说这种六行观,还有净惑所缘的五停心观,这种一般叫做'''修定的观''',在 观里面这是摄属于修止的。当我们谈观的时候,一般会比较界定在慧观上面的。
  第一步 轉觀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


 问 :十二入处 怎么观这个 分别 影像?
  修止没 题了我们再来谈修观,修观,止观双运这是大家能够朗朗上口的,但是止观 怎么 双运,这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概念也不知道的,修观,观叫做毘婆舍那,vipassana,毘婆舍那翻译成 ,vi,那个vi是什么意思,你们在哪里有看到这个vi,Vijnana,识叫做Vijnana,Vi+jna,jna,什么意思,jna,是,to,know,前面加一个vi就变成vijna识、知,这个一样,vi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vi是分别,比对,分别,别开来,这个跟 这个 不一样分开来,就是可以辨别的意思,所以vi是辨别的意思,后面是passana,“Pas”是,“to,see”--看,“vijna”是“to,know”,Pas是,to,see,看,所以vipassana就是 分别 的去认知,所以他不是止不是光摄心集中而已,他是要分辨的,所以观可以说是在定中去分辨,第一步,由止转观,刚刚不是讲说未到地定,开始有止的力量,有定的力量,《解深密经》把samatha,止,奢摩他讲完之后,接下来要讲观的时候,中间有一个过程叫做由止转观,怎么由止转观,这里有一个关键非常重要,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有没有看到,为什么师父用红色的字用那么大,这个是《解深密经》的原文,他说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也就是说你要作观的时候,当我们一般讲依定起观或定中作观,重点在于依定安立,是依定的禅支力量才能作观,没有这种摄心集中的轻安力或是禅支力,你没办法作观,你一般做的都是散观,那种力量都不强,那个可以熏修到闻思慧,但是没办法真正的作观,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在瑜伽师地论说他所引的《解深密经》这一段,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他说依定为所依,瑜伽师地论所引的《解深密经》,他说为依定为所依故,所以当我们讲定中起观,依定起观的时候,依定起观主要是依定的禅支力量,或者是依定的轻安力量,依这种力量在这种摄心集中的力量下,你才能真正的作观。


  师父:一般来讲 十二入处 是一个道理, 集中在 这个 理上面 去分别它 无常无我 ,那个 叫做无分别影像。
  所以以前南传北传 南传就 比如说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北传曾经有 一个 问题在讨论,很多时候我们说定中作观或是依定作观,但是南传清净道论还有其他论都说,都说出定作观,他们说定中不能作观,他们讲的也是有 道理, 因为定是心一境性是摄心 集中 ,他们讲说,真正要作观的时候必须出定,依定所留下来的那一股力量作观,但是可惜北传的很多经典包括大小称都有,都讲说依定作观或是定中作观,现 后来我们经过很多讨论探讨才知 道, 其实南传北传只是对定的定义 太一样而已,但是两个共通的都是说依定的力量,北传 说只要你那股轻安力和禅支还在 那个 叫做 依定或者是定中,南传是说当你从 无分别影像 一转,那个时候就不能叫做在定中了,所以两个并没有冲突,只是对定的范围,的定义跟设定的界线不太一样而已,南传的设定界线比较狭隘一点,北传的设定界线比较广一点


  问: 意味着 无分别影像 ,最好是在 有分别影像 基础上?
  所以有这样的差别,从这里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来他 说,依身心轻安为所依,另外一个翻译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就说,依定为所依故,依身心轻安为所依,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等一下我会分析,这一句话是由定作观或 依定转观,由止转观的一个关键,首先 有止的身心轻安,第二个关键在哪里,善思惟法三摩地所行影像,这是什么,就是你心取的所缘相,内三摩地是止或定,三摩地所行的影像,就是你那个所缘相,我简单的讲,依你刚刚观出来的这个相,你观出来的是什么像就是什么像,取你刚刚出现的这个像,我等一下会细讲,所以第一句话重点是身心轻安,第二句话的重点是影像,内三摩地所善思惟法就是刚才,善思惟法是什么,比如说五停心观里面的数息也好,慈悲观也好,白骨观,什么都好,三摩地所行影相,重点在三摩地所行影相,胜解观察,转成有分别影像,刚才 无分别影像 转成 有分别影像 ,接下来,舍离心相,这就是一个关键舍离心相。


  师父: 样子说,因为无分别影像重点 是在 摄心集 中, 有分 影像是 慧观上的分别 只能 作用不 样。你讲 的不 是没 道理 这两种基本上 ,你 都要有 定的佛学概念跟基础 ,你 没有佛学 概念跟基础 你不知道 什么 叫十二入处 你不知道 什么 叫做十二缘起 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八界 这时候你止 都没办法修。因为我们必须要有闻、思, 然后 有思的时候 再配合止 到地 的境界,这 两个配合起来才叫做修。所以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 ,是 指心对所缘 这个 影像的作用。 这个 像到底 怎么样 ,他是 十二入处,是五蕴,到底是 什么 ,你必须平时在闻思上面下功夫才可以
  这个是开始要作观而已, 要把它当成境界很高已经开悟了, 是在 要开始转成作观而已,这个师父要讲一下 不是师父特 别在 强调什么 而是 佛法 学习 定要研究,佛法 学习 用心研究, 时候就会依文解义 不然就会误解意思 ,你 如果不去研究的话,光这 句你可以自己随便去乱解释 ,你 可以说身心轻安就是身心非常 舒畅 已经达到 什么 境界,然后善思惟内三摩地 已经有三摩地了那就是很高的,比如说非想非非想定,或是 什么 三昧一大堆的 可以讲一大堆 然后就想说胜解 然后 舍离心相 舍离心相就 了无相,所以就是 了第几 菩萨 的境界,这 是胡说乱解释 但是他的经文不 是这个 意思, 这个 必需要去理解要去研究 然后知道 本身 在讲 什么。


 如所有 性:
  其实从瑜伽师地论,还有从印度的,或者是中国古代的祖师大德所理解的,他的意思是什么,还有他的前后文,那如果他还有梵文藏文的话可以比对一下,他的意思是什么,他是说原则,当你要作观的时候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心对影像作分别这是一个大原则,接下来现在是依定起观,所以他是身心轻安为所依,第三个对象,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你现在到底要观什么?观三摩地所行影像。什么叫三摩地所行影像?第一个 如所 善思惟法,就是前面提的三藏十二部,或是前面所提的所缘境,比如数息,就是前面所提的那些,首先你要 所缘的境界,再来,你对佛法要有一定的认知跟概念,所以很多说我去内观,观什么你不懂,五蕴是什么你不懂,心心所法到底有哪些是善哪些是恶你不懂,没办法观,因为你不知道要观什么,所以他一再强调说,所善思惟法前面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的法要,法要,然后,内三摩地所行影像,定心中现起之影像,所行就是定心的对象,心中现起之影像,这个是心,会有一个所缘,心取所缘,修定是心取所缘,然后C在哪里,C叫做影像,心摄所缘摄进心里面,然后慢慢形成所缘在心里面呈现,这个就叫心的影像或是定的影像,就是这里讲三摩地所行影像,指的就是这一个,外面这一个跟你没有关系了,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你现在摄心集中其实是这个东西,所以你观察是依心摄取所缘,摄取进来之后,你现在观察的是这一个,这个可能是摄心集中,摄进来集中的数息,有可能是三藏十二部的法要,有可能是缘起有可能是空,五蕴都可以,这个地方已经是他的所行影像,所以叫做内三摩地所行影像,定中现起的影像,为什么叫做所行,定心的对象,因为这个境是摄心集中这个叫做所行,心在这边跑,他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他就在这边跑,所以叫做所行,还有观察,我们后面会讲怎么观察,胜解就是内心印可,先分析观察,然后确认,观察确认,不断地,比如说缘起,观察,对,确认缘起就是这样子,道理就是这样,一切法空观察,确认对,一切法空就是这样,这时候已经在作观了。


然后,舍离心相,舍去止的心相,即心是相,刚刚摄心的时候是无分别影像,现在开始要转换成有分别影像,你要转换成有分别影像就要舍去止的心相,即心是相,因为这个东西有没有离心,没有,这个东西本身也是心相,所以他是舍离止的心相,因为本来是无分别影像,舍去无分别影像现在开始做有分别影像,也就是关键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南传认为,舍离了的那个心相就是出定了,当然他的用法名称不大一样,这个东西或者是所缘,南传清净道论叫做业处,不过这个有机会再谈。只是我现在告诉各位说名称不大一样,道理一样,名称不大一样,他们认为你舍离的这个心相的时候,就是出定了,那你就开始作观,但是北传不一定认为,北传认为你只是舍离的这个心相,但是从无分别影像转成有分别影像,舍离止的心相,因为你现在开始对这个同样的相,对这个同样的心相,你已经开始做不同的作用,由无分别影像转成有分别影像,你会发现为什么他刚开始明明在讲所缘,他会特别去用能缘的心,讲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因为他的关键在于,你开始作观的时候,止跟观心的作用不同,但是他在谈的时候,不只是这个能缘的心,是在谈说这个东西你起了什么变化,你的心在这个东西上怎么作用,你当修止的时候这个东西就是止的心相,就是无分别影像,当你修观的时候这个东西就是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这个做分别,所以他谈的都是以这个为主来谈,无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


  要另外做慧观 比如说五蕴,你 五蕴刚开始 时候 他是 种善巧所缘而已 ,你 观色 色自性,质碍性这样子观 依色 比如说色里面的息 你光摄心集中 ,你不 去分别他,色是到底无常无我 的, 如果你 做无分别影像观,是修止的 步如果你依色,观色 无常性无我性 ,这个 就叫作观 这时候 就是 有分别影像,是观色的如所有性。师父再讲 般我们谈观的时候 谈毘婆舍那的时候,他比较重在慧学上的观察,重点都 在观如所 一般会比较界定在那 个, 而比较不着重在我们一般讲 这种 六行观或境行所缘 这个东西 讲都 是摄心 作用而已
  慢慢学习 这个是打坐作 必要认知 一个东西 ,一 些基本的知识 ,你 真的要打坐这些要学好 你不学好 要打坐很困难 哪怕出现什么状况你都不知道怎么办 打坐要坐得好不可能没有状况 就像 要赚大钱 可能没有亏钱 的,这 种例 会不会怪怪的, 要赚钱或 说你要 ,一 定要经过很复杂 过程 ,这个 过程有起有落有高有低,起起伏伏 ,就是 说你 定会经历 些坎坷你才会成功 打坐你要 完全没 状况 情形 你真 很厉害很会打坐 过去生中坐了无数 ,一来 马上就,再来就 没有状况产生你根本没有 摄心 ,所以你还没有资格产生状况,就是这样


  如所有性真观成的话,当然成就初果,叫做现证转依,当然没那么容易,你要从持戒修止,然后慧学上要闻思,然后两个去配合,配合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你这样就可以,可能无数次的千百万次的一直做,但是我说,这辈子如果你能够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上,你能够修到思所成慧,止能够做到未到地定,那你这辈子学佛很成功了,你不要以为思所成慧很容易,我讲过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学佛要运用在对人对事上面,你要到思所成慧那不得了了,经上说 “假使 世间,正见增上者,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那不得了了,思 成慧成就,你待人处事一定都是,会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待人处事,你的行为也绝对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行为,什么叫做无我无常的行为,我说相应不是你真的证到了,少执着,少贪嗔痴,不会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些计较那些,不会动不动心眼很小,不会动不动脾气很大 ,心 量大很多事情会替别人着想,不会自以为自己感觉多良好,在行为上也绝对符合五戒,饮酒呢,你要是能够符合无我的态度,你如果能够在贪嗔痴上减低的话,你为什么还要喝酒呢,你喝酒的目的到底是怎么样,杀盗淫妄更不用讲,你怎么可能符合佛法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还会去造那种贪嗔痴的杀盗淫妄,杀盗淫妄的来源无外乎是贪嗔痴太重,贪嗔痴太重无外乎我执太强,又加上你有未到地定的能力,那当然能够伏住你很多欲界的烦恼, 以这个就是修行,至于你两个要怎么配合,理论上告诉你怎么做,你可以去操 ,但是你不要以为我这样修了两三年,我就可以开悟了,没那么容易,开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不是挂在口头上讲的事情。
  原則 :有 分別影像 ,心 分別


  在观的时候过程当中,是不是只要加一个念头就可以了?
  依定起觀 身心輕安為所依


  师父 一个简单明白的念头,不是太详细的分析,太详细的分析都是在平时闻 上面去做的,你到观的时候也是观同样的东西,但是不是在那边分辨,比如说一个无自性、无我,比如说你观五蕴无我,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五蕴无我一个概念,一切 无我这样一个概念,不用再去分析,是我吗我从哪里来,不是这样子,这个都是平时闻思的时候必须要去训练的,你真的到养成的时候,就是一个概念。
  對像 如所善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


  念头一直都存在,那剩下的念头应该是什么?
   如所善思惟法 前所提之十二部法要


  师父 不是念头,是观念。
  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 定心中現起之影像


  观的时候先加一个念头我要观,加了这个念头 后,我就不再有我要观的念头?
   所行 定心 對像


  师父 要,要,要。
  觀察 觀察


  所以我的 念是一直要有?
  勝解 印可


  师父 一直要有所缘,所缘都一直在,这个所缘,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不可能没有我要观,还是要作意,所以禅修 过程一定是有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一定要一直作意,没错,我后面会讲什么叫 一境性,一直要作意,不用作意,那个都不对,无 ,不想任何东西,那个都是错的,你从《瑜伽师地论》,任何所有讲禅修的经论来讲,一定有这个影像,先有这个所缘,然后有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都是这个样子,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有 ,无分别只 心摄心集中无分别而已,不是没有心。
  捨離心相 捨去止 的心相 。即 心是


  问:如果我们一直在作 意的 我们须 须要明 能作意 的这个东西
  由止转观,为什么叫做内三摩地,有外三摩地吗,是指心内不是外面的,没有外三摩地,三摩地都是属于内的,为什么他特别指内? 思就是说不是外面你缘的那个东西,是内心三摩地所行的影像,就是(C)这个,而不是这个(B),这个,(B),是外,这个,(C),是内,这个是定心所行 影像 这个时候的心 是散心,这时候是指定心,因为你已经摄心集中 ,所以这个C是内,B是外,所以红色的这一边是内,B是外,所以他特别指 就是 个东西


  师父 不用管这些我后面会讲,后面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这个我后面会讲,你只要摄心集 中, 有心对所缘就好了,你不要再去管谁在作意什么,那个不是这时候在用的,禅宗的那些观念是在慧学上,平时就要去熏修的,谁在观,谁在什么,那种打念头啊,那个都是平时闻 思慧 上面要去用功的 在这时候在用的。
  第二步 觀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 中, 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 、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 、若見、若觀 ,是 名毘鉢舍那


 观的时候 还有其他念头冒出来 那个念头就 是妄念 任何念头跑出来都 的, “心一境性”一定 记住 等一下我还会讲心一境性到底 是什么。
  第二步,观,我们刚刚讲第一步,由止转观,刚才已经转过来了,把无分别影像舍掉了转成有分别影像,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婆舍那,你看这边都是思择,周遍寻思,这是 的特性,这就是观。这里有几个重点,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这个是三摩地所行影像,不只是这个而已,所知义,这个东西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刚刚修止 的时候, 需要知道他的内容是什么 你只要摄心在他的相上 可以了 现在你必须要去知道他 内容是什么 因为你现在 作观了 你要知道他的内容 是什么 ,在他的内容里面去做思择,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然后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就是毘婆舍那,重点在于这四个。首先是义,义我们以后再讲,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重点就在这里


  “处非处”就 合乎因果道理 的,不 合乎因果道理 的叫做 非处 但是这种因果道理平时就要熏修 了, 禅修 时候再来 禅修观 一个观 而已
  即心是相是什么意思?这个相 哪里来的,这个心所变现出来 的, 所以这个相是心,心是相,这个相 是外来 ,这个相是心摄取之后然后产生,所以这个相是心变现出来的,所以 叫做 即心是相 而且他重点在讲无分别影像,你把无分别影像舍去 了, 舍去心 无分别影像 转成心 有分别影像,所以叫做即心 相,后面会讲,就是由这样子而产生唯识的概 念。


问:有分别影像是不是对无分别影像的分析?


'''二、止观 修习'''
师父:不是,无分别影像是无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是有分别影像,同样一个相我上次说过,你可以对这个相摄心集中,不去分别他这叫做无分别影像,你去对这个相分别分析,这样子思择则就叫做有分别影像,但是这个相是所缘进来 影像,当你无分别摄心的时候叫做无分别影像。摄心进来叫做影像,三摩地所行影像,你如果对这个影像不分别,只是摄心集中而已那个叫无分别影像,但是你对同样的影像开始做分别,就叫做有分别影像,不是说你一摄进来就叫做无分别影像,不是这样子。


'''1、闻所成慧'''
问:同样一个相,无分别影像是在有分别影像之前的步骤?


'''1、闻所成慧'''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


'''1)对 :十二 教'''
问:怎么叫做舍去无分别影 就是有 别影像?


'''契经(修多罗) 《阿含经》 '''
师父 因为你现在心 作用不一样,因为他的舍去是舍去无分别的作用,心无分别的作用,不是舍去影像,影像还在,所以三摩地所 影像,可以是有分别或者是无 别影像,你不要以为舍去,影像就不见了,不是这样子。


'''应诵(geya) 后的 偈诵'''
用数息观做例子,数息观一开始集中在人中,所缘在这里, 来你看不到他 时候就成为一种影像,心一境的时候到那个地方就是止,止进入观的时候就是再对他进行观察,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就这一点能弄这么多名堂吗?


'''记 :分别与问答 ,对 甚深理 阐明'''
师父:可以,等一下我讲你就知道名堂可多了,多到让你真的会觉得烦,但是我后面会讲,不用紧张,我后面就是讲 那要怎么思择,什么叫做能正思择,最极思择,你不要以为集中一点,息的出跟入,集中感觉息的出跟入,你不要以为气很简单,你们能够想出来息或气,在这里跑进跑出能有多少相,能有多少特色,我举一个例子,长跟短,还有呢,冷跟热,粗跟细,快跟慢 有四 了够多,还有其他的,还有息的内跟外,什么叫做息的内跟外,气属外是我们吸进去的内息叫做属内,气属外但是摄属于内,因为息的出跟入,息有没有无常性,有,息有没有空相,有,息是不是色相,息是不是四大所成,够不够多,太多了,后面会讲,其实思择就是在思择这些,但是,这是东西你平时闻思的时候就要弄清楚了,不是在坐的时候在才在想是这个样子吗,在那个时候都是概念上 一个思择跟认定。


'''讽诵(gatha):由应诵(geya)再 分出'''
如果是观佛像的时候,他的颜色很多,更多了,刚刚连息简单而已,都可以 析他的粗细长短,佛像要分的就更多了,想像另外一个比对吗,不是比对,这个佛像的粗高胖瘦,色相是怎么样,五蕴相是怎么样,这个都可以思考的,太多了,还有佛从何来,佛从何去,佛不来亦不去,这些都是思择的,你们现在不用急,我后面会讲,包括五停心观所有的,都可以这样子思考,因为太多了所以我不一一列 来,五停心观思考全部可以,包括慈悲观,不净观都可以这样思考,为何不净,是真不净还是假不净,还是相对的不净,不净是空相还是有相,是无常相吗,这些都是可以思择的,有六项可以思择六项里面又可以细分。


'''自说 由应诵(geya)再分出'''
所觀境 三摩地影像所知義


'''因缘 说法制戒的因缘'''
觀行相 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止观 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異名:


  很多运动可以做为什么偏要选择游泳 这个道理都 以救人包括自救。
  若忍:忍解 深刻了解而印


  你说一切空 ,所 以不要执着,所以可以游泳,有人说不要执着为什么一定要游泳。以前出家人游行碰到河不会游泳怎么过去,大河可能有渡轮,小的你又怕过去淹死,那你就要会游泳。讲不可以的有没有人要说明一下,比丘有三千威仪所以游泳不合威仪,也是一个道理,不管对错我们现在就是讨论,基本上是这样子。佛陀当初是规定可以游泳不可以戏水,而且游泳必须要学,因为古代又不像现在那么方便,你哪一天被水流了,你不会游泳,你会游泳至少还有一个自救的机会,还有 存的机会,你不会游泳,那就两眼睁开准备投胎,你会游泳,就算会死你还是可以有机会生存,还有就是刚刚讲的,你要过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难道你就待在那边吗,所以基本上是可以游泳,但是不可以戏水,戏水就是两个人在那边喷,玩,那个就是真 不符合威仪。
  若樂:受樂 由離障 所生


  我刚刚是谈到说法制戒因缘,为什么会制这个戒呢?因为刚开始大家都不用有什么问题,因为你要过河很自然的,古代的生活就是我要旅游,要去游行,我就必须要学会游泳,这很简单的事情,后来为什么要制不可以戏水呢,因为就是有一堆年轻的比丘,可能二十出头,童心未泯,然后在河边洗澡或是游泳的状况下,在那边戏水你喷我我喷你,两个抓起来丢进河里面在那边玩,结果被居士看到了,居士就觉得这样太没有威仪了,就跑去跟佛陀讲,佛陀想这是对的,所以佛陀就制定,可以游泳不可以戏水,合理,这就是制戒的因缘;还有一个因缘就是提一下,你们不要想说不公平,因缘就是这样子,为什么男众可以七进七出,出家,男众可以七次出家,第七次再还俗就不能再出家,女众只能有一次,因为他当初有一些因缘,有一个比丘他的修行状况非常好,佛陀知道他可以证阿罗汉的,但是由于过去生中某些因缘未了,所以有一天跑来跟佛陀说,我父亲生病很重都没有兄弟姐妹,自己孤孤伶伶的,我必须要回去照顾他,我能还俗回去吗,佛陀说好孝心很重要,还俗回去,病好了,回来了我就出家了,然后过一阵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佛陀就说可以,因为他有这种根机,第七次回来的时候事情了了,证阿罗汉了,所以就有这样子的一个因缘,因为那个因缘所以佛陀说从此以后,男众七次,女众一直没有这个因缘,没有人说我家里什么事,没有这样的因缘,所以就一直没有这样子,他就是依因缘,所以这个就是告诉你,因缘就是说法制戒的因缘,比如说法,佛陀会遇到什么事情,佛陀就说有什么事,我就告诉大家,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个法应该是怎么样,就会有这样子的因缘。
  若慧:分別


  律是不是都属于说法制戒的因缘?
  若見 推求若觀:觀察


  师父:不一定 这里特别是指说法制戒因缘 后来的律有专门的谈律的 他也会 讲, 但是 这个地 方特别 把那一些故事 全部类集成一 特别的类别 所以 有些类别是重复 的, 这个类别 特别把说法制戒因缘的故事 发生某某事情 把他类集出来 然后成为一个部类 ,所以 很多律里面可能 同样 故事 经在某些里面也 同样 故事 《阿含经》跟律里 有些故事 重复 的, 律不能说 在《阿含经》基础上 律跟经不一样,等一 “律” 专门在规范比丘还 比丘尼僧团 还有一般居士 行为 说僧团应该怎样出家怎么样受戒 专门谈 这些的, 有具 重点在于这些规范应该 怎么 做的 这个 法制戒因缘重在于谈因缘 他没有特别谈 你应该怎 出家 应该... 没有这样子讲 不重在那边。所以我说他很多地方故事会重复,故事有时候会重复 的。
  所观境 三摩地影像所知义 什么叫做所知义 我刚才 ,这个 东西是三摩 所行影像,现在要提义,义就 他的内容 先观这 有了 现在观要观察 他的 内容 内容,或是meaning,观行相,观什么行相,观的特色 什么,能正思择 最极思择 周遍寻思 周遍伺察 ,所以有 对象还有观 特性 观的作用特点到底是什么,观 异名:若忍,忍解,深刻了解而印可 这些下 全部都 异名 上面 观的行相 ,下面 是观的异名,若忍 深刻了解而印可,若乐 受乐 由离障所产生 乐,若慧,慧是分别,若见是推求 若观 观察 ,这些 全部都是观 异名 不管是认可,还是由离障所生起的乐,分别,进一步往深度去推求,还是整 的叫作观察,全部都叫作观, 怎么 观?忍、乐、慧、见观 若就 或可以 或者 是什么什 么, 若不是(观的异名) 若全部去掉 忍乐慧见观都是观 异名


  所以印度祖师讲一句话很重要,比奈耶因缘所显,比奈耶就是戒,因缘所显,谈戒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知道他当初制戒背后的故事,跟用意到底是什么,就是他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所以很多真正要研究戒律的人,他一定要去研究说法制戒的因缘,他不能死死的说,这一条可以,这一条就不行,问题是佛陀没有说不能抽烟,难道就可以抽烟吗, 当然大家知道社会习俗是不应该的,嚼槟榔也没讲,如果今天师父嚼槟榔嚼的嘴巴红红的,你觉得怎么样,这当然在社会规范里面是不符合的。
  四種毘鉢舍 (瑜伽論)


 所 有的戒里面除了杀盗淫妄是性戒,其他都是遮戒,性戒是最严重的,杀盗淫妄不管任何人,从居士,到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都是最重的,当然细节上我们可以再谈,因为他是性戒 ,所 戒就是,他本身就是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以后谈戒我们再谈。
1.能正思擇: 於淨行 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淨惑所緣境界 能正思擇盡


自救的时候杀人,这细节 可以慢慢再谈,因为这样谈又在谈戒律了,因为现在在谈十二分教不是在谈戒律
2.最極思擇:於 述境界思擇如所有性


3.周遍尋思:於所緣境尋思六事:義、事、相、品、時、理


'''譬喩 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
4.周遍伺察 如所安立復審觀察


'''本 :因现 在事 而说到过去生 '''
四种毘婆舍那,瑜伽师地论里面特别针对这个地方作说明,四种毘婆舍那,第一个叫做能正思择,第二个叫做最极思择,第三个叫做周遍寻思,第四个叫做周遍伺察,能正思择叫做,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净惑所缘境界,能正思择尽所有性,所谓的能正思择叫做思择其尽所有性,最极思择就是上述境界思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叫做别相,如所有性叫做共相,就是思择其别相跟共相,周遍寻思就是于所缘境寻思六事,义,事,相,品,时,理,周遍伺察就是如所安立复审观察,就是对于上面再做审查,再做印可,所以能正思择叫做思择尽所有性,就是自相,最极思择就是思择如所有性就是共相,周遍寻思除了自相共相,还有更细的就是义, ,相,品,时,理,这个做更细的观察了,所以从自相共相还有更细的观察,这个是重复的再作观察,这个细节我接下来就会讲,如果到这边不懂没关系就多听,以后你 打坐慢慢来讲都会有帮助的。能正思择就是诸法的自相尽所有性,最极思择共相如所有性,周遍寻思六 ,我后面会特别讲这六 ,周遍伺察,如所安立复审观察,重复的对这个东西再做审察。


'''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 '''
尋思六 (瑜伽論)


'''方广 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
語言、名相之內容


'''希有法 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
內外俱体事


'''论议 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
自相、共相


  譬喻,他叫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很多大乘经就是在譬喻里面,他在谈佛陀还有佛弟子还有菩萨,在过去生中他们有怎么样的菩萨大行,怎么样光辉的事迹,很多大乘经,就被归纳到这个里面来。
  品:黑品、白品


  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 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三時 事當在三世


  师父 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俱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觀待道理:尋思世俗為世俗、勝義、因緣


作用道理:諸法之作用
 
証成道理:至教量、比度量、現証量
 
法爾道理:諸法如是道理
 
寻思六事,因为这六事就包括了自相跟共相,所以你们要记得,尽所有性是自相,如所有性是共相,这是自相共相再做更细的六事,这个就是对这些六事再做审察,寻思六事这个瑜伽师地论特别对,这六事提出来做更细的解释,义,事,相,品,时,理,义指语言名相的内容,事指内外俱体事,相指自相共相,品是黑品白品,时是三时,过去现在未来,还有理:观待道理,寻思世俗为世俗、胜义、因缘,作用道理:诸法之作用,证成道理:至教量、比教量、现证量,法而道理:诸法如是道理。
 
义就是内容,比如:十二缘起是法,十二缘起的义是什么,十二缘起的义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就叫做义,所以义叫作内容,我们有名相,比如说阿罗汉—法,那你去解释阿罗汉是什么,阿罗汉就是证了四果,断了三界见惑思惑,断尽贪嗔痴烦恼,不再来三界,这个叫做义,佛是个语言名相,佛是什么,佛就是证了无上正等正觉,断尽尘沙惑,度了一切众生,到了的最究竟圆满的觉悟,这个叫做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做佛,这样的解释就叫做义,所以这个义是语言名相指涉的内容,八正道是法,八正道的义是什么,正见正思惟正语正
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