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訂間差異

移除 16,018 位元組 、​ 2023年8月26日 (星期六)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行 1: 行 1: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small>息入,息身,息入——-刚入的时候叫息入,入接下来那一整段叫做息身。(问:强、弱的问题……)到最后就变成出了,没有弱的问题,你不要以为很强到变很弱,当然你观察到弱是可以,先有息入然后观息身,是息的问题,强弱是你自己的问题。等这个息身到最后结束的时候,就变出息。入——息身——处。因为息刚进去——入息,这个叫息入,然后中间那一段,那一段一结束,马上就变出息了,气就出来了,所以他要我们出入息要观察这两段。</small>


<small>数,只是帮助而已,你不能我数出息,所以入息我不管它,那你的心就跑掉了,你不管是数出数入,你在这里要清楚明白,观察息出息入清楚明白。(问:不数可以吗?)不数叫随,你可以不数数,一、二、三、四,不数,但是还是要清楚明白,那个叫随。我们不是有数息,再来随息吗?这个叫随息,但是还是要清楚明白,你不能数出不数入,入的时候就不管他了,心就跑掉了,这样是不对的。自相观之后接下来要转共相观。</small>


<small>'''共相观''':又正寻思入息灭已有出息生,出息灭已有入息生,入出息转系属命根及有识身。</small>


<small>什么叫命根?命根简单的讲叫生命现象,什么叫有识身?有识身,这个身体有精神体在里面。什么叫做【'''入出息转 系属命根及有识身'''】?死的人会不会呼吸?死的人没有命根没有生命现象,也没有识,当然不呼吸,只有活的人才会呼吸。所以息出息入,是属于有生命现象及精神体的这个东西的,就是我们这个身心生命。你观察息是无常的出入,这个无常的出入,是属于这个命根身。</small>


解深密经 -12
<small>【'''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所依止是指什么?就是这个命根还有有识身。息是出入无常的,你由息的出入无常进观息所依的命根还有有识身,也是变化无常的,这样一观的话就观到诸法共相。虽然这样子讲,但是这里的操作有一点你要注意,你要先观的息无常性,你不能一下子就观就个身心的无常性,也不是不行,如果你慧根很高的话。但是一般刚开始操作必须先观息的无常性,观一阵子之后,再把这个无常性延伸到观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的无常性。</small>


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 我们谈到“ ,观 叫做毘婆舍那 《解深密经》里面 「分别瑜伽品」 最主 是在谈止 的修 行, 分辨止 观的 差别 分别各种止 。我们 已经 把止讲完 了, 我们 这个 地方有 点复杂 有一 念不容易了解 同学们多注意集中 慢慢来
<small>其实四念住就是这样操作的 当你 命根和有识身的时候 同样的要从受、想、行、识作 。息已经色了 有识身的身也是色 的, 这个所依身有识身有受想 一个一个去 。操作第一个好了,比如说你现在开始能作观了,你花了好几个月甚至一年 时间观察息无常,你对无常性清楚明白了很深刻了 再来 五蕴的无常;五蕴色 已经 了, 受的无常性。就是 样一 个一 个操作 这样操作才能对诸法共相越来越清楚,等到你操作 阵子之后,你可以直接 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操作 这个叫做共相观 </small>


《瑜伽师地论》说有四种观叫做四种毘婆舍那,观是什么意思?这是《解深密经》的原文它说: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这里的关键点就是那四个,就是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这几个只要你能够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就能够知道所谓的观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依定的轻安乐,你要把之前所学的法拿来观,那要怎么观,要观什么,这里所讲的四个,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就是这四个,这四个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叫做四种毘婆舍那,所观境叫做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什么叫做三摩地影像所知义,这个是所缘,心要开始修禅定的时候摄心所缘,摄住一个影像,这个叫做三摩地所行影像,所以当我们开始观的时候,并不是观外在的所缘,而是观这个三摩地所行影像,这个时候观是观这个影像,这个影像就叫三摩地所行影像,对这个影像作思择,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观到什么程度?要忍解,认识,深刻了解,要起那种由对正法理解观察,深刻认识之后,要能够离除障碍离除烦恼,不是断,只是暂时降伏而已,然后有分别,推求,然后观察,下面都是观的异名,我们现在就要来讲,你开始观的时候,要怎么样观,四种毘婆舍那,这是《瑜伽师地论》讲的,也是对于《解深密经》的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做了一个解释跟注解。


第一个 什么 叫做能正思择,就是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净惑所缘境界, 正思择尽所有性,就是观察所行影像的自相,尽所有性,不是如所有性,第一个是要 察所缘影像的自相,这个叫做尽所有性,也叫做能正思择,从自 开始观起。
<small>问:出入息要到 什么 时状况才 能观 ?</small>


第二步 ,观共相 最极 择,由 自相 而入 共相,为 什么 能直 观共相? 可以, 你很 善巧很熟练 经教非常了解明白 ,你的 禅修功夫也非常好 时候 当然可以直接 诸法共相。但 刚开始 训练一般 从自相而入共相 什么 自相共相,等 一下我 会拿数息 来做解释
<small>师父:很难讲,要你很熟悉,很清楚你才可以修共相 你自己要操作到什么时候才能 观共相 ,这我很难告诉你。怎么作息的共相观呢?继续出入息,但是观息的出入是生灭无常的,这 一个观念,依息的出入无常,导入一个无常的观念,所以我说这个观念你在平时闻 的时候必须要培养。观 自相共相 这两个都是观 我们现在在讲观不是在讲止,这个东西本来就 容易,以前如果没有 触过也不了解,会有一些问题,现在搞不懂没关系,你也不要担心,你私底下 可以 继续来跟师父讨论 师父很愿意跟 谈。因为我知道, 多人 这些是没概念的,以前你还没来这里听师父讲 ,你 对止观有概念吗?哪怕你学三四十年 佛,你对止观是真的没概念,我不是说全部,但我敢说很多人学了三四十年 他不知道止 的概念到底 怎么修 ,也不知道原来要定中起观, 到思所成慧的能力才可以 很多人 搞不清楚这个。以为我 来, 就可以 一切法空,然后一切法空整天在那边弄,那个都是胡思乱想 </small>


周遍寻思就 于所缘寻 六事 时,理 ,这个就 更进一步了 也就 说除 相共相以外 进一步 要做 相共相更微细 观察 所以 它是 从粗到细 一步一步教导 怎么观察下去 所以叫做义 ,这个是 什么等一下我会解释
<small>你刚才讲的那些 的时候 所以这些观念我说平时就要培养 不但是听经闻法培养 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 但是我们现在是在讲更深的修所成慧怎么操作。有闻思修所成慧三慧 闻慧依听经闻法养成正确的观念 ,这个就 是你刚才讲的,你在平常日常生活中人家骂你你要知道,这是无自性的,还是有自性的 ,是 无常的吗?现在别人骂 我,我 己起了嗔心 这个到底是实性 是无 性的呢?平时从听经闻法养成闻所成慧。接下来思所成慧就是养成,符合佛法 行为模式,闻是思考模式 思是行为模式。两个有 的不同点,但是这样还不够,你有思考模式、行为模式,但 是,你 的烦恼还没断 力道也不强 比一般人强很多了 但是我说力道不强 是真正就烦恼来断你还是凡夫。所以你真正要让他深的话 甚至能够强而有力的去降伏烦恼的话 你必须要有修慧 ,这个 修慧就是止观,止就是到未到地定,观就 依之前所学的闻思的内容,拿来作观 </small>


最后 周遍伺察 依义事相品时理重复 ,这个 叫做周遍寻思 周遍伺察 ,这 有一 点分别 ,一 般不会这样分别 但这 一点分别就 是, 寻思是初开始 微细 伺察 对寻思所 东西再次的肯认 这里 微细 一点点分别 所以叫做周遍寻思 周遍伺察 这个就是 观。
<small>师父现在是在讲这个地方,修所成慧 这个地方,我现在不是在讲这两个 程度上我 在讲这个,同样的内容更深入 去观,定中作 观,这 都是不用定的 这两个都是在平时训练的 真正在定的时候是 个。你操作的时候不是模糊不清,是 有一 个一个慢慢操作的 师父现在是在讲止观的观,是vipassanà,(毘婆舍那),vipassanà(毘婆舍那)是很深刻的东西。所以外面很多办内观禅观,你去那边几天然后让心静下来,让心静下来就是修止有 定相对的效用, 是在修观的时候效果很差,为什么?因为你根本没有 个(闻思), 的甚至去根本不 佛教徒 甚至去完全没有听过佛教在讲什么,那你要 什么?观你的五蕴 很多人搞不清楚五蕴 什么。观身,身有什么好 观的 ?受,受是什么?观情绪,平时我脾气起来就起来了 到底 多少人平时观察自己现在情绪怎么 ,很难的。平时心都是向外 的, 我情绪起来就起来 管我现在情绪怎么样 变成 的效果很差 </small>


什么叫做周遍寻思的义、事、相、品、时、理?义是指语言名相的内容,也就是对法义你要了解,你现在修什么法你要清楚明白,你现在修的止还有观到底是什么,你要清楚明白,你修数息观,数息观是什么怎么修,有什么作用你要清楚明白,要学习的清清楚楚,你修不净观,不净观到底有什么作用,不净观到底是什么,怎么修,你要清楚明白, 所以 这个叫义,在经典里面佛陀常说一句话叫做,讲经说法要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饶就是利益,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法饶益就是要说对的法,对对方有帮助,比如这个人它根本还没具备解脱的智慧,你不要一下子跟它讲空无我,它会整个搞不清楚,会落入断灭,搞不清楚那是 什么, 所以这时候 就跟它讲世间法,这个叫做法饶益,这个人如果具备了出世间的智慧还有根性,你就不要光跟它讲世间善法就好了,你要跟它讲出世间善法,这个叫做法饶益,就是针对根机 讲对它 帮助的法 这个人是大乘根机你就要跟它讲大乘菩萨道,这个叫法饶益,而且讲 是要对的法,你 要我跟你讲世间的,结果你跟它胡说八道,不只 法饶益还要义饶益,义就是法里面的内容,比如这个人是一般的根机而已,是世俗根机的,是世间善法的,它 没有 办法学出世间善法,那我就讲一些世间善法,你讲 世间善法 比如要守五戒,你讲守五戒 对的,但是五戒的内容你不能跟它乱解释,说偷盗:大的不要偷,小的无所谓, 这样 就乱解释一通了,也不能 说,我告诉你那个杀,就是连水都不能喝,里面有虫,它说我看不到,看不到里面也一样有虫,那还是错 的, 因为如果你不了解乱解释的话,会搞到都没办法生活,因为有虫没虫不能用天眼来看,要用肉眼来看,这才是对的道理。所以你不但在法 确,你连 的内容也要正确,所以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讲的东西必须鼓励它去修行 梵行就是修行,所以 个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讲经说法一定要具备尽可能地去,法饶益就 讲的法要正确,义饶益内容要正确,梵行饶益就 讲的这些必须鼓励它 修行,因为如果你没有梵行饶益 你讲的一大套,实际上对它真实的生活,还有身 的调整没有帮助,因为它只知道 套,但 它从来没有在做,所以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所以 讲的 义是什么呢?就是内容 你现在学的这个东西的内容你要清楚明白,你念佛观佛像,怎么观,你要清楚明白,为什么要观,你要清楚明白,有什么帮助,能够到达什么程度,你要清楚明白,你不要跟我说我光念佛号,不管念什么佛号,有些人错误的观念,我念就可以念到解脱,证得无上正 正觉,不可能的事情,有人这样跟你讲就是胡说八道,这不符合义的内容,任何法门不管是念佛观、不净观还是数息观,它都是世间共缘而已,是净行所缘,是降伏你的烦恼而已,如果你是观这些自相而已,能降伏烦恼,你要出世解脱你必须要观共相,念佛观也好,数息观也好,你必须要透入诸法实相,叫做 切法无常、 切法无我,你要这样 透入才有办法解脱,所以变成这个义就是你要认识正确的道理,就是这个义
<small> 所以 师父为 什么 一直强调 ,你 必须 要有 闻思慧 师父 强调 不是没有 道理 的, 是这样讲的, 【'''依入出息念增 上正法 听闻受持增上力故'''】 ,这是 原文不 师父加进 去的, 五停 观每 个前面都 是这 讲的,等一 下我会用另外 个例 子。</small>


还有事就是你观就个东西的具体内外事,到底是什么,我们等一下会举个例子来讲,还有相:自相,共相,自相就是万事万物各别的特性,讲万事万物的时候,佛教讲的一切法跟外面的一切法不大一样,师父这里常常讲万事万物的时候,并不是讲地球,月亮,草,经典常常讲的万事万物一切法,指的是身心跟对外的交涉叫做一切法,为什么必须是身心跟对外的一切交涉,因为我们学佛,了解佛法不外乎就是说,我们身心跟对外怎么去认识,对外认识交涉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才是我们要解决的关心所在,你不要去离开我们这个身心生命的认识,跟相关性,排开这个然后去谈外面的,宇宙万物大地的这些,在佛教来讲没有意义,因为跟烦恼没有关系。


所以当佛教讲 一切 时候 五蕴十二 因为五蕴十二入处 外乎就 是, 我们自我 身心跟外界 是怎么 交涉 问题 产生的都是 谈这 谈自相共相的时候 ,很多时候 谈自相 观察也 外乎就是 净行所缘那些东西 观察五蕴 观察十二入处 ,有 五停心观 ,这 些止观,观 都是 我们的身心 相关 的, 能够降伏烦恼的 离开了 身心的 烦恼跟降伏 离开 们的身心来谈,其它这些东西,意义不大, 不是 佛教的重点, 一定要 抓住这个,不要跑来问师父,佛教怎么解释美 鱼,我怎么知道佛教怎么解释美人鱼,师父佛教里面认为有没有独角兽 ,你 来这样问我 话意义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怎么空,这个有意义,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心 样观察我们的身心 这才 意义重点 所在。你不 跑来跟我讲,独角兽美 鱼佛教怎么看,这个东西跟我们身心解脱烦恼没有太大关系
<small>问:怎么理解观息的无常性? 一切 都是无常 ,这个 大的观念,念念都在变化 然后他有出有 入, 空气不同这些都可以观察这些都是 常性,息的冷热长短也 无常性 这些都是可以观察 ,但 怎么 样,你平时要有闻思慧的观念 也就是你对无常要非常地肯认,无常性不 我们光嘴巴上讲无常而已,什 叫做嘴巴上讲无常我问你一件事情。我现 个例子 你们不要 为师父 诅咒谁 ,很多时候 听经闻法学了一辈子 佛,平常嘴巴挂著无常一切法 常,但有一天最亲爱的人死了 最关心的人死了 痛哭流涕 之后才能真正的体悟到什么叫无常 前后 没有一样 ,这 个人 前面讲无常 后面讲无常,有没 一样,绝对不一样 的, 前面讲无常 嘴巴上讲而已 后面讲无常是 身心 真实 体悟到体会到 ,我不是 说你 一定要 最亲的 发生状况 而是说 要用心地去体会观察,而 是觉得 对啊 无常 的要 生百态上去观察 </small>


品:黑品 ,白 黑品 就是 白品 就是 时:三时 现在未来 任何时候都可以 过去现在未来 三世当我们讲三世三 时的时候, 特定 哪一世 任何时候都可以 有过 去现在未来 理:观待道理 作用道理 证成道理 还有法尔道理。这 个我 上次 讲过, 样子讲过之后 ,你一 定似懂非懂 这样 讲过之后 清清楚楚明白 的, 举手告诉师父,师父 都懂了 ,你 一定 但是也 不是 完全不懂 ,大 概可以抓个四分五分 没关系 因为这 样子讲 太模糊
<small>我以前讲过一件事,对一件事情能不能观察能不能体会,每个人真的是不一样,我去喝喜酒,不是出家后去喝喜酒 是还没出家前,因为当业务员常常会有 帖红帖一堆,常常有机会去喝喜酒 去喝喜酒大家很高兴,很多人去喝喜酒 就是 要看看新郎新娘,看看好朋友 有些人去喝喜酒 就是 不醉不归 反正钱都交了能喝就尽量喝 喝喜酒 我常常 一种感触 那是真的 种无常感,很高兴喝,但 每次那种无常感出现的 候,师父觉得最无常感 的时候, 就是新郎新娘上台,台湾 这样,他们会上台到中间然后介绍,介绍新郎新娘在哪里认识 的,是 怎么谈恋爱的, 一段很离奇的爱情故事,一副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王子与公主从此就要 著幸福快乐的日子 好像童话的ending(结束) 以前童话讲从此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 好像是那个样子 刹那让 觉得很无常感,为什么,我常常 说这骗人的吧,不可能从此以后 著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是骗人的 ,为 什么这是骗人的,老实说,台上的 一对新人,未来的几年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台下的那一堆人就是 的见证,台下那 堆人有结婚几年的,十年二十年的 那一堆人就是 个的见证,台下那一堆人怎么 ,先生划拳太太猛拉不要喝醉了,先生说小孩子顾好小孩子乱跑,小孩子是 的,我 生的 ,你不 是爸爸 叫你 要喝酒喝那么多,每天那么醉,然后小孩跑来跑去,旁边就 这么一个人生百态 当下的这一 群,就见证台上的这一对,未来几年到几十年,还有老先生老太太的,还是夫妻,但是好像无所谓 老头子要怎么样随便他 管不了一辈子他就是那个 样子 。所以师父 无常的时候,不是理论上或嘴巴讲,理论上一定要弄清楚,不然你不能起观,但是理论一定要用在实际上去观察 </small>


依數 六事(瑜伽論)
<small>品,有黑品白品,数 时,心乱恶寻 为黑品,反者为白品,这应该不会很难,数息本来就是要摄心一处,治你的散心,数息时如果心乱,恶的思考,东想西想那个就叫做黑品,不好的;如果你能够摄心集中,降伏你的乱心,这个就叫做白品,</small>


入出息 念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於 入出息 所緣境界 繫心了達無忘明記 阿那波那念義
<small>時 正尋思去來今世 入出息 轉繫屬身心,身心繫屬 出息, 名為尋思其時 </small>


繫屬身故外處攝故內外差別
<small>理 </small>


<small>觀待 尋思此中都無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屬於彼。唯於從因從緣所生諸行。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有能持入出息者。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其理。</small>


自相 :又正尋思 入息有二、出息有二。若風入內名為入息 風出外名為出息,復正了知 如是 為長 出息。 如是為短入息出息…
<small>作用 :又正尋思若 如是入出息 念。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尋思 </small>


共相 :又正尋思 入息滅已 出息生。出息滅已 入息生。入出息轉繫屬命根及 識身 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 是無常…
<small>証成 :又正尋思 如是道理 至教量、 內證智、 比度法 </small>


數息時,心亂惡尋 為黑品,反者為白品
<small>法爾 有成立法性、難 法性、安住法性 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small>


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寻思 六事到底是怎么寻思,首先,依数 寻思六事 义,当你观数 的时候,数息的义到底是什么,论上说,依入 出息 念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 就是说 你要了解数息修数息的第 你一定要听经闻法,了解数 观到底是什么 它怎么操作,它怎么定义,它有 什么 作用 它在止观里面扮演什么角色 ,你 就是 要这 样明明白白听经闻法,清楚了之后你 才能去 操作 所以 叫做 :依 入出息 念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 能正了知于 入出 息所缘境界 系心了达无忘明记 阿那波那念。阿那波那 就是入 安那般那 是说 总之 句话, 先要 息的 各种状况到底 什么,这个叫做寻思义
<small>时 寻思 去来今世入出 转系属身心 身心系属入 息出息, 如是名为寻思其时。这个 就是说 我们 直以来都不断地 身心跟 互相系属 ,什么 叫做身心跟息互相摄数属 身心要靠息才能活下去 ,你 的息也 个身心 才能 出跟入,不断地现在过去未来,就是不断地一直延续下 去, 这个 叫做 时,就是去来今世 入出息 转系属身心 身心系属 出, 如是名为寻思其时,从过去一直到未来一直 这样,只要你没死人家讲说一口气在,这口气 就是 入息, 常常讲 ,只要我有一口气在 定跟 没完没 ,一口气就是出 入息 ,这样 想法就 黑品 </small>


什么叫做 寻思 系属身故外处摄故内外差别 系数 这个 东西是一件事,你要寻思事是什么,系数 外故 外处摄,还 内处摄 有内外的差别 什么叫做内外的差别 有没有内外 气吸进去 就是 外在所摄 所以 叫做 摄属外在 当你吸进来 时候 内摄 系属于身 你把 这个 气吐出去的时候 由内向外 你把 这个 气吸进来的时候,由外内向, 这个叫做息 的这 件事情 所以叫做要知道事 所以当你集中摄心 这里 时候 师父 你去 察息的 叫做 事——息的 件事 所以你 在观 ,你 摄心集 ,你 怎么知道摄心集中 在这 因为气 出跟入你去 察,你才知 道, 原来我有摄心在这里 依息这件事而修 所以 叫做事
<small>理,第一个观待道理,第二个作用道理,第三证成道理,第四法尔道理,观待道理就是 寻思 此中都无持入息者 也没有持出息者 系属于彼 就是 这个身 从因从缘所生诸行 然后依这个因缘所生诸行 发起假想施设言论 说有能持入出 者,如是名为观待道理寻思其理 ,就是 说虽然我们这个人能够持这个息 ,叫做 持息者,实际上不管是息本身或是这个能持息者 其实都 相对而成立 的, 都不 真实的 都不是不变的 所以只是依 这个 因缘所生法 然后再赋予名称 ,这个 叫做五蕴 这个叫做 人,这个人能够持出入 息, 只是这样 施设言论,施设名称,暂时称呼他就是 样而已 一切法无外乎就是因缘的相互因待 相对存 在的, 这个 待道理,不管是 出入息 还是持 出入息 者, 个叫作观待道理 其实这个理论有点 谈无我相了,这个叫作 待道理 但是 要观 个观待道理的话 ,你 平时的闻思一定要懂,你不要到时候才 个那样 这个时候 的观 理已经是一个概念了 不是很微细的再去分析了 ,所以 我说闻思慧一定要有 </small>


息的相,可分为自相跟共相,什么是自相 ,寻思入息 有二 出息有二 对论 注解释 这样解释,入息有二,刚入息 一个 中间的这整段 一个,所以师父讲说你数 出入息的 时候 ,你 不能刚进去这个我知道 但是 间你忘了、跑掉了,所以刚入息 时候这个是一个 ,你 必须要明白 中间的 整段 叫做 息身,你要清楚明白 ,这个 叫做入息有二 刚进去的时候,还有中间整段一直进去的时候,比 你现在数入息,开始呼吸了,吸气,一吸知道气 来了,清楚明白知道,中间整段明白了然, 直,一,这一段清楚明白,所以叫做 息有二;当然入息有二 出息 定有二 你不 出入不知道 入跟出搞 清楚,如果搞不清楚表示你 跑掉了,一出知道现在换出气了,刚刚入气现在换出气了,一出来之后中间这整段的出气,你也要明白清楚 清清楚楚的明白 这个叫 出入息有二,若风入内名为入息,若风出外名为出息
<small>再来作用道理 又正 寻思 若于如是 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寻思 这里 寻思就 昏沉睡眠或者 胡思乱想 是出入息的 修行有什么作用 如果 是修止 摄心集 安那般那 他能够治 的散心 散心 里就 叫做 寻思 所以他有 这个 作用 但是你 果能 进一 步透 诸法实相 无我无常 切法空的话 尽断烦恼 ,不 只是降伏寻思或者是散乱 而已 ,这个叫 做作用道理 </small>


这个应该没问题,你问说师父这个这么清楚为什么它 要写 我们平时明白清楚,但 你在观察的时候就不明白不清楚了 因为心会跑掉 所以它对入出息的定义清楚明白 气进去叫做入 ,气出 叫做出息 它是这样定义 的, 复正了知如是为长入息出息 如是为短入 出息,要明明白白 察息的各种特性,粗细长短,其实要讲的话还有包括冷热,都 观察的对象 你必须借由这样的训练,才 慢慢的把观的技巧训练成熟 ,如果 训练这样的自相观察,清楚明白了然,然后纯熟 的话, 接下来你才能训练共相,不然有时候你要直接观共相很难 ,所以 很多人口口谈空,行在有中,什么叫口口谈空,动不动一切法空,一切法如是,动不动本然如此,本来是佛,问题是 些诸法共相不是那么容易 观的 ,也不是你常常可以挂在头口头上念的,你真正在 修行 止观的时候 它次第操作 的, 不是 随随便便讲 就是入定的时候观一切法无我,用嘴巴讲 较快,入定 怎么观一切法无我,这个是很好的论,你看论还有经 它就清楚明白告诉,你止观是 怎么 修的,很多同学来这边听课,听到慢慢讲到这里,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一些人会有一种感受 就是 ,原来是这个样子,以 懂得都迷迷糊糊的,听人家 定慧相应,止观双修,谈得好像很容易 样子,谈到好像每个人都很容易, 坐下来就入了,好像很简单,现在它恍然大悟说原来没那么简单,如果那么简单那 家都开悟了,到处都是圣人,原来是没有那么简单,这是一种,正面的,就会发心用功继续用心修行,继续用心听讲,继续用心去修,另外一种: 么麻烦,那我找一 简单的好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修行更没有白吃的午餐,修行方法没有简单的,简单的就叫做方便,是引导你入门的方便,如果是简单的就只是引导你入门的方便,你真正要往上提升的话,绝对不简单,师父真的苦口婆心的跟大家讲,你真正要修要入门往上提升的时候,绝对不简单,这个不简单包括困难,也包括复杂,这个当然复杂,但是你真正止观要学的时候 能不能不学 些?还是要学,你真正要打坐,要止观要禅修,你就是要学,第一 告诉你义,要清楚明白你这些搞不懂,你就是没办法学,你在操作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你不要以为坐下来开始弄,我这样就 打坐了,如果这些不懂你没办法操作的
<small> 有证成道理 又正寻思如 道理有至教量 有内证智 有比度法 观最早谁教下 释迦牟尼佛教 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你说 息观 、不净观 二甘露门 不但 降伏烦恼 进一步 如果能 透入无常无我或四念处 的话, 可以断烦恼 ,所以这 样数息 观的修行,有 至教量——佛教 的, 有内证量—— 要去做 还有 度量—— 可以去推理 ,怎么 推理 就是前 讲的一大 这些 东西 ,这个叫 做证成道理 </small>


你会问为什么经要讲得那么详细 我以前 没有讲过说我在台湾讲经的时候 ,有一 个非常大公司的高级干部 它也是很逻辑的 头脑很清楚的 它以前对佛教也都 一知半解,它也不敢 说是 完全迷信 它认为佛教就 到寺院去诵经拜佛 都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 或者是你们这些女人在 的、在信仰的 ,因为 它跟它老婆一起来,它常常 这个想法 这个就 你们那些头脑 不是 很灵光 修的、在信仰的 它一直 这样 认为 它太太跟它讲说 我们师父在讲经不 那么简单 我告诉你,你不 定听得懂,它不信邪,它说哪 这种事情,它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又 公司当高级干部 它会觉得,我这么复杂 这些东西都搞得懂 它觉得佛教就是去拜拜佛念经 讲讲 什么 怎么会搞 它来听 它老婆就说:你来听听看 如果你真的懂,还是你觉得没 你下次不要来 可以 继续骂我迷信 ,但是 如果你听了之 有些感受,或 喜欢愿意的话,你下次不能再用那一种,好像 点轻视的语言来批评我 它老婆说你来一次看看。来的那 时候 我正在讲止观的操作,但 我那个时候讲 是慈悲观 在讲 讲这个它可能会更 不同的看 法, 那时候讲慈悲观 讲得比较没 稍微那么细 但是已经很系统了 讲完之后中场休 它跑来告诉我:师父!你讲 这些我非常的认同 我以为佛教 就是 去诵经就好了,现在才发现原来有那么系统次第 东西 原来修行是这个样子 的, :对啊!不然你认为是什么样子。它就笑一笑 它后来跟我讲了 句话 我觉得还蛮能够拿来参考 的, 因为它有 一个 感同深受的就是:魔鬼就藏在细节当中。它讲 句话什么意 思, 什么叫做魔鬼就藏在细节中 问题 出在细节当中,它讲 魔鬼一种隐喻 其实它讲的 就是 问题就出 细节中 为什么问题会出在细节中 心粗 细节上没有搞清楚问题就来了 ,这 跟它的工作 什么关系 ,有 关系 很多产品 品质管控,就出在细节没有掌握 ,小事情到最后出大问题,所以品质管控很重要,整个生产过程当中细节没搞 好, 出来的产品 有瑕疵,师父 讲什么,同 样的, 你的整 过程 很多的细节 你没弄清楚 不会有问题的状况只有两个:你觉得没问题;再来就是 你根本马马虎虎 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就是 产品根本没办法出来不会有 问题 ,再来就 出来有瑕疵,你没有感觉到 因为你是迷迷糊糊的。所 为什么要谈那么细 确实问题就是藏在细节中 你要把细节尽 可能 ,你能力范围内 的, 要去搞清楚。但 话说回来,也不要太去钻牛角尖,它 它到达一定的程度 ,这些 程度必须配合你去操作 你不要一直问师父问到底结果你都不做,那我 怎么 跟你解释 ,就 像轻安到底是怎么 样, 问了一大堆 我说你去做做看 你从来不去做一直问 轻安到底是什么,你做做看,当你有一点点小感觉 时候 ,你 可能就了解原来师父讲半天就是那个。所以太过不及都不好 不及就是 懒得去 解,懒得动脑筋不想去学习,这是不好,太过就是说,你根本不操作然后就一直 问, 老实说,语言的表达就只能到一个程度而已,再过去你必须自己去做,所以 这个叫做 自相的寻思
<small>还有法尔道理 ,有 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唯应信解 这里 点复杂大家要听清楚 有成立法性 什么叫做成立法性 是说 诸法法尔如 是, 什么叫做诸法法尔如 是, 数息用什么修?眼耳鼻舌身意,用鼻修 为什么数息不用耳朵 修,因为 法尔如 是, 在数气 不是在 数声音,这个叫做法尔道理 依于法尔 这样 的道理 当然数息是用气 数息就 数气 眼耳鼻舌身意哪 个东西 出跟入 只有鼻有气 出跟入 眼睛没有 眼睛可以修 什么 ,眼睛可以修 净观 耳朵可以 耳根圆通 楞严经里面 讲耳根圆通 反闻闻自性 耳朵 可以,但是 他到最 声音而已 他到 时候 深到内心 法性 所以法尔道理就 是这 样子 成立 性就是说 他就是依于法尔道理 鼻子有气 他依于这样来成立 这个数 修行 还有难思法性 就是 说比较微细 的, 一般没办法观察得到 的, 比如 地水火风难思法性 ,一 切色法皆由地水火风而成 数息的气 是地水火风哪 一个 ,风大增胜,他说 个叫做难 法性 还有安住法性 一切法 是这样成立 的, 安住 就是 一切法立 他应该有的地方 森然罗列 如此如此 所以他也是告诉你说 因为我们立 个数息观 他各个不同 应该 的特性 依于这样 特性森然罗列安排得 好好 ,就在 状况之下 所以我们可以依这 鼻子 然后来修 摄心集中后 可以降伏我们 乱心 ,就是 样子, 问题是 我们一般人会知道吗 ,以 前佛陀不教下来 一般人会知道吗 可能 知道 的, 这就 佛陀才可以了解 法尔法性 这些 东西 佛陀才知道应该 怎么 弄告诉我们教我们 我们 子修 这样子修 确实可以达到 佛陀告诉 这些效果 除非 修错 除非 在细节上出 了问 ,这个叫做 法尔道理 </small>


息入 息身 息入——-刚入 的时候 入接下来那 整段叫做息身。没有弱 问题 要以为很强到变很弱 当然你观察到弱 是可以, 先有息入然后观息身 ,不 是稳定的问题 是息 问题 强弱是 自己的问题 等这 身到最后结束 的时 就变出了 ,就 变出息 ,因为 息刚进去入息 这个息入 然后中间那 ,那一 段一结束 就变出息了,气就出来了, 以它要我们出入息要观察这两段
<small>师父要讲一下就是说,因为法门很多但是道理共通 这二十几年来对于经教当然学了一些 但是真正止观打坐 的时候 ,师父用的是数 所以数息法师父可以跟你们多谈 些,经验 分享 ,不 只是经教上 而且 依于经教而有一些经验上或过程上, 可以 多跟你们分享 但是其他的 比如说 净观慈悲观那些东西 师父只能依经教相通 道理来告诉你们 有些东西比如说不净观我没办法跟 分享,因为我没有在修不净观 的时 间、能力、头脑有限 师父不是大菩萨什么都修过那一种 师父为什么特别依这个数息观 是这样子 这个东西 因为 师父多多少少,有在多少的练一练坐一坐 操作操作 所以可以跟大家谈 至于有一些不净观或是界差别观 那一 我只能依经教 上所 讲的跟各位谈而已 </small>


只是帮助而已 ,你不能我 所以入息我不管它 那你的心就跑掉了 你不管是数 数入 你在这里要清楚明白 ,观 察它的息 息入清楚明白 不数叫随 ,你 可以不数数 ,一 二三四不数 要清楚明白, 那个 叫随 我们 不是 数息 再来随息吗 叫随息 但是还是要清楚明白 你不 数出不数入 入的时候就不管它了心就跑掉了 这样是不对的
<small>还有现在外面很多时候,有些不管在家出家在弘法的时候,有些比如说弘扬他在修禅观的时候,都会写的很夸张 比如说他有修过什么什么什么,他全部都修过,其实写得很夸张那些 ,你不 要去相信,因为人的 力状况有限,举个例子 上次看一个 家众 才出家十年而已,他在教禅观 打坐 他列 南传的他也修过 禅宗的他也修过 天台的小止 什么,他都修到很熟,什么什么他都修过, 家十年怎么修那么多东西呢 就很像说我懂16种语言 问题是 每一种都会讲,hello,how,are,you,就这样而已 因为人的头脑真的 生有限的 除非说那个真的 再来的,问题 再来人不会把自己夸张成 那个 样子 ,不是 说他广告打得多大,说他什么东西都修过 你就真的以为 内行人就知道那 是骗人的 卖药的一定会把他的药写的很夸张的 如果一个卖药说我这个只 治这个而已 可能那些也没办法 那谁要去买 </small>


自相观之后接下来要转共相观,又正寻思入息灭已有出息生,出息灭已有入息生,入出息转系属命根及有识身,命根简单的讲叫生命现象,有识身——-这个身体有精神体在里面,什么叫做入出息转系属命根及有识身,死的人会不会呼吸,死的人没有命根没有生命现象,也没有识,当然不呼吸,只有活的人才会呼吸,所以 出息入,是属于有生命现象及精神体的这个东西的,就 我们这个身心生命,你观察息是无常的出入,这个无常的出入,是属于这个命根身,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所依止是指什么?就是这个命根还有有识身,息是出入无常的,你由息的出入无常进观,息所依的命根还有有识身,也是变化无常的,这样一观的话就观到诸法共相。虽然这样子讲,但是这里的操作有一点你要注意,你要先观的息无常性,你 能一下子就观就个身心的无常性,也不是不行如果你慧根很高的话,但是一般刚开始操作必须先观息的无常性,观一阵子之后,再把这个无常性延伸到,观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的无常性,其实四念住就是这样操作的,当你观命根和有识身的时候,同样的要从受想行识,色的息已经色了,有识身的也 色的,你要进观这个所依身有识身有受想行识,一个一个去观,操作第一个好了,比如说你现在开始能做观了,你花了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观察息无常,你对无常性清楚明白了,很深刻的,再来观,五蕴的无常,五蕴色已经观了,再来是观受的无常性,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操作,唯有这样操作才能对诸法共相越来越清楚,等到你操作一阵子之后,你 可以 直接观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 操作,这个叫做共相
<small>问:数 息是不是可以 由止自然 ?</small>


出入息 要到 什么 状况 才能观 共相?
<small>师父 不是自然的, 作意的,任何的止转成观都要作意的,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可以自然转的,你听错,师父没有说自然转,止跟观,包括修止都要很刻意的去作意,修观也要很刻意的去转,才能操作没有说自然的,我说的自然是说你修止修 九住心,修到的第九住的 候就很自然,我是这样子说的,就是说你不用很刻意的再去摄心,他自然而然能摄心。例如踩脚踏车你刚开始要很用力,踩到越来越顺,踩到最后变惯性了,你就稍微用一点点力量不用很大力,他就一直跑了,那个叫做自然任运,要到第九住 有这个 力,九住心,刚开始很辛苦,跑了又抓,抓了又跑,慢慢到第九住才有这种自然任运,这个师父是讲第九住心的时候,不是说止转观自然会变成 ,没有这样子,一定要用心转作意,从无分别影像,转成有分别影像,前面不是说怎么接吗,师父有说怎么接,这个都一定要用心才可以。</small>


师父:很难 ,要你很熟悉,很清楚你才可以修共相,你自己要操作到什么时候才能观共相 ,这 我很难告诉你,继续出入息,但是观息的出入是生灭无常的,这是一个观念,依息的出入无常,导入一 无常的观念,所以我说这个观念你在平时闻思的时候,必须要培养,观自相共相这两个都是观,因为我们现在在讲观不是在讲 ,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容易,以前如果没有接触过也不了解,会有一些问题 念没错 现在搞不懂没关系 你也 要担心,你私底下可以继续来跟师父讨论,师父很愿意跟你谈,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对这些是没概念的,以前你还没来这里听师父讲,你对止观有概念吗,哪怕你学三四十年的佛,你对止观 是真的 没概念,我敢说很多人是这样,我不是说全部但我敢说很多人,学了三四十年的佛,它不知道 止观 的概念到底是怎么修的 也不知道原来要定中起观 要到思所成慧的能力才可以,很多人是搞不清楚这个,以为我一坐下来,我就可以观一切法空,然 一切法空整天在那边弄,那个都是胡思乱想
<small>我后面会 讲,这个 叫做随顺 止观, 随顺而已 ,不是真的止观, 他后面会讲 《解深密经》 面会讲 </small>


你刚才讲的那些是闻 的时候 所以 些观念我说平时 要培养,不但 听经闻法培养 而且 在日常生活中 培养 但是我们现在是在讲更深的,修所成慧怎 操作,有闻思 所成慧三慧,闻慧依听经闻法养成正确的观念, 这个 就是你 刚才 的, 你在平常日常生活中人家骂你 你要 知道 怎么回事 是无自性的 还是有自信 的,是 无常的吗 现在骂了我自己起了嗔 心, 这个 实性还是无自性的呢,平时从听经闻法养成闻所成慧 接下来思所成慧 就是 养成 符合佛 法的 模式 闻是思考模式 行为模式,两个 它的不同点 但是 这样 还不够 你有思考模式、行 模式,但 的烦恼还没断,力道也不强,比一般人强很多 了, 但是我说力道不强,是真正 烦恼来断你还 凡夫 ,所以 你真正要让它深的话,然后甚至 够强而有力的去降伏烦恼 你必须要有 修, 这个 慧就是止 观, 是到未到地定 ,观就是 依之前所学的闻思的内容 拿来作观
<small>不应 议,不应分别,唯应信解 ,这 里告诉你 就是 因为这个东西他就 这样子你不要硬 为什 么修这个 数息可以降伏,我 刚才 说佛陀是因为发现这样子教导下来 的,你要 推度 要比度但 到一个程度而已 不要一直去钻 你一直去钻 话意义就不见了 你要 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直问为什么摄心集中就可以降伏分别 心, 最后我也没办法告诉你怎么样。重点 在数息 ,就是 有这些作用 这些作用是因为 作用,你问我说耳朵 什么不能修数息 因为耳朵没有气出入 你要 说耳多也 空气在出入 ,这样 变成在鸡蛋里乱挑骨头 前面不 告诉 法尔 因为他缘起的相貌安排 就是 这样子 ,所以 利用中间这样子 状况 数息观 ,修 数息 在一个道理的状况之下 法尔 能对治我们的散乱心 包括修不净 观就 可以对治贪欲心,他可以讲出一定的道理出来,但 在更到底怎么样 你去做做看就知道 </small>


师父现在 在讲这 地方 修所成慧的 这个 地方, 现在不是在 这两个 程度上我 这个 同样的内容更深入的去观 定中作 ,这两个都是不用定 ,这两个 是在平时训练的 真正在定的时候 这个,它操作不是模糊不清 是有 个一个慢慢 操作的 ,师父现在是在讲止观的观,是vipassanà,(毘婆舍那),vipassanà(毘婆舍那)是很深刻的东西 ,所以 外面很多办内观禅 什么在修止的时候 你几天去那边 然后 让心静下来 让心静下 修止上有 定相对的效用,但是在修观的时候效果很差,为什么 ,因为 你根本没有这个(闻思),有的甚至去根本不是佛教徒,有的甚至去完全没有听过佛教在讲什么,那你要 什么 观你的五蕴很多人搞 清楚五蕴是什么,观身,身有什么好 的,受,受是什么,观情绪,平时我脾气起来 起来了,到底有多少人平时观察我现在情绪怎么样,很 的,平时都是向外的,我起来就起来管我现在情绪怎么样,变成观的效果很差
<small>如果同学还不 很清楚我们再举一 例子 因为 这个 作观 稍微多一点,依慈悲寻思六事 《瑜伽师地论》 其实《瑜伽师地论》 把五停心 观的 寻思六事全部 讲完了 我觉得有些东西可能 ,一 般比较难 操作的 ,所以 我以数息 观为 ,然后 如果不明白 我们以慈悲观再 ,因为 慈悲 多多少少可以用 ,不 观就 比较 用一点 </small>


所以师父为什么一直强调,你必须要有闻 慧,思的强调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是这样讲的,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这是原文不是师父加进去的,五停心观每一个前面都是这样讲的,等一下我会用另外一个例子。
<small>依慈悲尋 六事(瑜伽論)</small>


怎么理解观吸的无常性?念念都在变化,然后它有出有入,空气不同这些都可以观察这些都是无常性,息的冷热长短也是无常性,这些都是可以观察的,但是再怎么样,你平时要有闻思慧的观念,也就是你对无常要非常地肯认,无常性不是我们光嘴巴 讲无常而已,什么叫做嘴巴 讲无常我问你一件事情。我现在举一个例子 你们不要以为师父在诅咒谁 很多时候听经闻法学了一辈子的佛,平常嘴巴挂著无常一切法无常,但 一天最亲爱的人死了,最关心的人死了,痛哭流涕,之后才能真正的体悟到什么叫无常,前后有没有一样,这个人的前面讲无常跟后面讲无常,有没有一样,绝对不一样的,前面讲无常是嘴巴上讲而已,后面讲无常是身心真实的体悟到体会到,我不是说你一定要最亲的人发生状况,而是说你真的要用心地去体会观察,而不是觉得,对啊,无常,什么都无常,而是真的要用人生百态上去观察。
<small>義:依慈愍增 正法聽聞受持增 力故 由欲利益安樂意樂 於諸 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small>


我以前讲过一件 ,对一件事情能不能观察能不能体会,每个人真的是不一样,我去喝喜酒,不是出家后去喝喜酒,是还没出家前,因为当业务员常常会有白帖红帖一堆,常常有机会去喝喜酒,去喝喜酒大家很高兴,很多人去喝喜酒就是要看看新郎新娘,看看好朋友,有些人去喝喜酒就是不醉不归,反正钱都交了能喝就尽量喝,我去喝喜酒,我常常有一种感触,那是真的一种无常感,很高兴喝,但是每次那种无常感出现的时候,师父觉得最无常感的时候,就是新郎新娘上台,台湾是这样,它们会上台到中间然后介绍,介绍新郎新娘在哪里认识的,是怎么谈恋爱的,有一段很离奇的爱情故事,一副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王子与公主从 就要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好像童话的ending(结束),以前童话讲从 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好像是那个样子,那个刹那让我觉得很无常感,为什么,我常常讲说这骗人的吧,不可能从 以后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是骗人的,为什么这是骗人的,老实说,台上的这一对新人,未来的几年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台下的那一堆人就是你的见证,台下那一堆人有结婚几年的,十年二十年的,那一堆人就是这个的见证,台下那一堆人怎么样,先生划拳太太猛拉不要喝醉了,先生说小孩子顾好小孩子乱跑,小孩子是你生的,我生的,你不是爸爸,叫你不要喝酒喝那么多,每天那么醉,然后小孩跑来跑去,旁边就是这么一个人生百态,当下的这一大群,就见证台上的这一对,未来几年到几十年,还有老先生老太太的,还是夫妻,但是好像无所谓,老头子要怎么样随便它,管不了一辈子它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师父讲无常的时候 不是理论上或嘴巴讲,理论上一定要弄清楚,不然你不能起观,但是理论一定要用在实际上去观察
<small> :思擇 為親品 為怨品 中庸品… 又若親品名為內事 怨中庸品名為外事 </small>


品,有黑品白品,数息时,心乱恶寻思为黑品,反者为白品,这应该不会很难,数息本来就是要摄心一处,治你的散心,数息时如果心乱,恶的思考,东想西想那个就叫做黑品,不好的;如果你能够摄心集中,降伏你的乱心,这个就叫做白品,
<small>相:</small>


正尋思去來今世入出息轉繫屬身心,身心繫屬入息出息,如 名為尋思其時。
<small>自相 於三品相救苦給樂 自相</small>


  理:
<small>共相:應於一切有情之類,皆當發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見。及起相似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與樂勝解,是名尋思慈 愍共相</small>


觀待 尋思此中都無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屬 於彼。 唯於從因從緣 生諸行 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 能持入出息者 名依觀待道理尋思其理。
<small>品 我若 於彼 不饒益者,發生瞋恚便為顛倒 黑品 諍法 …我若於彼不起瞋恚便無顛倒,白品所攝, 無諍法</small>


作用 :又正尋思若於 如是 入出息念 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尋思
<small>义:依慈愍增上,依慈悲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还是一样,你还是要听经闻法,知道什么叫做慈悲,慈悲怎么发起的,慈悲心是怎么来的,怎么转的,还是要听经闻法,由欲利益安乐意乐,就是想要帮助安乐有情,想要是那个欲,欲就是想要,然后利益安乐意乐,就是想要让有情得到安乐,其他有情得到安乐的心,于诸有情 意发起胜解,什么叫做于诸有情作意,就是 心去观察去胜解,观注我们对有情起了增上的快乐,让他离苦得乐,比如他现在很痛苦,你去观察他现在变得很快乐,这样子观察,就是这样的观察,胜解,胜解是在谈定的时候一个很特殊的名相,就是说,他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但是你利用你的心力把他观成这个样子,就叫做胜解,佛教里面观有两种观,一个叫做如实作意,一个叫胜解作意,如实作意,观察事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做如实作意,比如你观察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是本来就是这样,还是你把他想成这样,他本来就这样,所以叫做真 作意,还有一种叫做胜解作意,就是他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你硬把他观成那个样子,上次师父举一个例子,他本来是地,你经由胜解作意硬把他观成是水,但是实际上就一般的状况来讲他是地,但是就一个禅修有定力的人把他观成水,对他来讲他是水,但 事实上就相对客观来讲,他并不是水,是因为你把他观成那个样子的,所以这个叫作胜解作意,就是依我们的心力硬把他观成是那个样子,跟事实是违反的叫做胜解作意 这里就是观众生的苦成乐,希望你给他们乐,但是实际上这个众生他是不是真的变乐了,不一定,也可能不是,但是你硬把他观成那个样子,比如说他这个人现在躺在那边生病,很痛,有时候我就可以观照说你现在变得很快乐,你很舒畅整个身体都好了,这样子观这个叫做胜解作意,但实质上他还可能躺在那边痛;慈悲观有时候就是这样子,拔苦予乐,这里的拔苦予乐不是一般的状况,是在说禅 禅观,在定中观察众生得到快乐。首先第一个你要了解什么叫做慈悲观,他怎么操作,一样 </small>


証成 :又 正尋 思如是 道理 至教量、 內證智、
<small>事 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 若亲品名为内事,怨中庸品名为外事,有没有听过师父在讲《俱舍论》的时候,有讲慈悲观,还是忘记了,慈悲观刚开始修的时候,你们要观,我观怨亲平等,打坐观怨亲平等,那是胡观乱观,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我说佛教操作有他一定的次第,因为你所缘的对象是有情众生,你不要去观树,坐在那边观树长得快长得快,那个是错误的,观那棵树赶快长大,苹果生出来,这是痴相应,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你不要去搞这些,就算真的有这种事情那是外道邪术,不要去搞这个。慈悲观是缘有情,于有情予乐拔苦,但是你不要以为一下子观可以怨亲平等,要分三品,把诸众生分成三品,第一个最亲的,第二个中的,第三个最远的,或是说最亲的,第二个不认识的,第三个怨敌,你很讨厌痛恨他的,跟你有过节的,是你的敌人的,要先这样子分三品,这样才有办法观,分三品之后要从哪一品先观,有没有人说从怨敌先观,不可能的,这是很合乎道理的,所以说法尔道理,不可能的,你要开始你的心力不够大,还是你的法的闻 还没到那个程度,你的嗔恨心还没降伏,你先观怨敌,本来还只是有点讨厌而已,越观越讨厌,不是这样,所以你不能去观怨敌,师父说怨亲平等,所以今天坐下来,那我观小时候最讨厌那个人,那个常常欺负我,观他,观他说我愿意放弃一切我们的恩怨,越观越不对,怎么放,小时候连我的午餐都偷拿去吃,然后做了坏事嫁祸给我,越想越气,他到底住哪里,明天我去找他,如果你先从怨品观那是不行的,因为法尔 如是 ,我们嗔心很容易起来,所以你要从最亲的开始观,观于我们亲人我给他法乐,还有给他一般的世俗之乐,比如说没 饭吃,给他饭吃,他现在身体 病痛,我观他病痛好了,还 佛法利益他,要从最亲的观起才可以,亲的这个操作到一定程 可以了,然后再观不相干的,一般的,一般的可以观了再从,跟你有怨恨的,怨品这个才能观;然后从一村,然后到乡里,然后到遍,到一切,这样子观,所以这里讲说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就是这个意思,若亲品名为内事,怨中庸品名为外事,所以亲品中品怨品,这都是我们要观的事,就是对象,最亲的叫内事,中的外的都叫做外事 </small>


法爾: 成立 法性 、難思 法性 、安住 法性 應思議、 應分別、唯應信解
<small>还有观察相,自相,于三品相救苦给乐是自相,因为慈悲就是拔苦给乐,是慈悲观的自相,数息观有没有拔苦给乐,数息观没有,数息观是重在降伏你自己的散心,所以刚才数息观没有说拔苦给乐,但是这里的慈悲观,就是于三品相救苦给乐是他的自相,他的特性就是拔苦予乐,定中观拔苦予乐就是他的特性叫自相,进一步他的共相,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见,心平等性见然后还 ,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与乐胜解,是名寻思慈愍共相,很明显就是说你要观一切平等,一切 无我行无常 所以一切 平等 ,所以三品亲没有任何一品是真亲,是假亲,是中庸的,但这个已经透入 法性 了,是诸法的共相,你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观到这样子的,但到最后你必须要观这个共相,你才能真正达到所谓的断烦恼解脱,但是这个 是那么容易,刚开始还是要先从亲品,然后中品怨品观,然后观操作观到最后,你才能透入共相一切怨亲平等,因为一切 管是怨是亲皆是诸法实相,皆是无自性的,皆是无常的,这个叫做共相,就是慈悲观的共相 </small>


正寻思去来今世入出息转系属身心 身心系属入息出息 名为寻思其时。这个 就是 说我们一直以来都 断地 身心跟息互相系属,什么叫做身心跟息互相 数属 身心要靠息才能活下去 ,你的 息也要靠这个身心才能出跟入 ,不 断地现在过去未来 ,就 是不断地一直延续下去,这个叫做时,就是去 今世入出息转系属身心 系属入息出 如是名为寻思其 ,从过去一直到未来一直是 这样, 只要 你没 死人家讲说 口气在 ,这 口气 就是 出入息 不是常常讲说 只要 有一口气在一定跟 没完没了,一口气就是出入息 ,这样的 想法 就是 品。
<small>品 我若于彼不饶益者 发生瞋恚便为颠倒 黑品所摄 有诤法,有诤法 就是 有烦恼法,若于彼 起瞋恚便无颠倒 白品所 是无诤法 也就是说你观慈悲的时候 ,你 是要观众生 怜悯 要越观越嗔恨 ,就 像师父刚才讲的本 好好的 越观嗔 越起 候我们会 ,你 不去想 事,你 去想越想那个心 越来越火,如果你 样的话那 就是 黑品所摄 如果你能观众生给他快乐 他痛苦我愿意用 能力所及之内能帮助 你, 如果 这样 子能够饶益众生 话, 就是 所摄,这个叫做慈悲观 </small>


理,第一个观待道理,第二个作 道理,第三证成道理,第四法尔道理,观待道理就是寻思此中都无持入息者,也没有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系属于彼,就是这个身心,唯有从因从缘所生诸行,然后依这个因缘所生诸行,发起假想施设言论,说有能持入出息者,如是名为 待道理寻思其理,就是说虽然我们这个人能够持这个息,叫做持息者,实际上不管是息本身或是这个能持息者,其实都是相 而成立的,都不是真实的,都不是不变的,所以只是依这个因缘所生法,然后再赋予名称,这个叫做五蕴这个叫做人,这个人能够持出入息,只是这样的施设言论,施设名称,暂时称呼它就是这样而已,一切法无外乎就是因缘的相互因待,相 存在的,这个叫做观待道理,不管是出入息还是持出入息者,这个叫做观待道理,其实这个理论 点在谈无我相了,这个叫做观待道理,但是你定中要观这个观待道理的话,你平时的闻思一定要懂,你不要到时候才在想这个那样,这个时候的观待道理已经是一个概念了,不是很微细的再去分析了,所以我说闻思慧一定要有。
<small>问:我 慈悲 观对对 甚么作用?</small>


作用道理 又正寻思若于如是入出息念 善习善多修习能断寻思 ,这 寻思就 昏沉睡眠或者 胡思乱想 ,就 是出入息 修行有什 作用 ,如果你是 修止 集中安那般那 它能够治你 散心 散心 寻思 有这个 作用 但是你如果能进一步透入诸法实相 无常一切法空 的话, 它能尽断烦恼 不只 降伏寻思或者是散乱 而已 这个叫做作用道理
<small>师父:两个说法,一个就我们一般凡夫的状况 讲,间接的给众生快乐,你不要以为这个间接的力量很小 当你能够这样子做的话 你能够 这个慈悲观的话,因为这个力量很强 由于 种禅观 力量,我不 说你直接给众生,而 在未来你遇到众生的时候 有那股强大 力量,再怎 样你都愿意去帮忙 不然 如果你 嘴巴讲一讲,要帮助众生,但是实际上遇到的时候你可能:最好不要靠过去,脏的要命。有时候我们会这样子 我们发不起悲 去帮助真正穷苦 人,上次有一个新闻:布希跟柯林顿两个,他们已经卸任总统了,他们到灾区访问 两个人 反应不一样,去跟那些人握手,其中一个伸出来考虑了一下,因为摄影机在拍,还是去握了,握了之后,他居然把手往旁边一抹,意思就是好脏 ,这就 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虽然讲慈悲,但是实际上,遇到的时候很多时候是 不到的,讲得很好 我们可 到医院去帮助那些老人家,帮他们冲大便洗大便,去到那边鼻子一捏我不敢进去,有没 很多人是这样子, 这个 就是增上意乐不够,所以后面讲增上意乐 心力不够强,很不容易 ,我 知道,所以你修慈悲观 的话, 虽然说你在修的时候,当下没有直接对有情有帮助 增加你内 慈悲的愿力,越来越强 到最后你能够在实际上的实践去帮助他 </small>


还有证成道理,又正寻思如是道理有 教量 有内证智 有比度法 数息观最早谁教下来 的, 释迦牟尼佛教 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你说 数息观、不净观是二甘露门 能降伏烦恼 进一步如果能透入无常无 或四念处 话,可以断烦恼,所以 这样 数息观 的修行, 有至教量——佛教 的, 有内证量—— 你要去做, 比度量—— 可以 推理 怎么推理就 前面讲 一大堆 些东西 这个叫做证成道理
<small> 于地上的菩萨 他们真的用他们的观想就可以帮众生 那不是我们要谈的 也不是这里要谈 的, 我们 能力还没办法到达 有办法做这种观然后直接帮助众生 还没有那个能力 ,但 是经典上讲说 ,我 能力就是借由 这样的修行, 提升你的心力,到最后能真正在事行上去做,你不要以为所谓 悲心就是,我回来诵经回向给他就好了,不是 ,你 要是真正 要去做 ,有 能力碰到 就要 做了 你要 碰到了做都不做,你要回向给谁,因为你有切身的经验,所以告诉你真正 慈悲观,是越有 样的观想力,定的力量,提升我们的心力 然后到时候真正能在事行上去从事 </small>


还有法尔道理,有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不应 议,不应分别,唯应信解,这里有点复杂大家要听清楚一 ,有成立法性,什么叫做成立法性,就是说诸法法尔如是,什么叫做诸法法尔如是,数息用什么修?眼耳鼻舌身意,用鼻修,为什么数息不用耳朵修,因为法尔如是,你是在数气不是在数声音, 这个 叫做法尔道理 依于法尔这样的 理,当然数息是用气,数息就是数气,眼耳鼻舌身意哪一个东西有气在出跟入,只有鼻有气 出跟入 眼睛没有,眼睛可 什么 ,眼睛可以修不净观,耳朵可以,耳根圆通,楞严经里面 讲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耳朵可以,但是它到最后不是只有声音而已 它到时候也是深到内心的法性,所以法尔道理 就是这样子, 还有成立法性就是说,它就是依于法尔道理,鼻子有气有出,它依于这样来成立,这个数息观的修行,还有难思法性就是说比较微细的, 一般 没办法观察得到的,比如说地水火风难思法性,一切色法皆由地水火风而成,数息的气的息,是地水火风哪一个,风大增胜,它说这个叫做难思法性,还有安住法性,一切法就 是这样 成立的,安住就是一切法立在它应该有的地方,森然罗列 如此如此,所以它 是告诉你说,因为我们立这个数息观有它各个 同,应该有的特性,依于这样的特性森然罗列安排得好好的,就在 这样子 的状况之下 以我 们可以依这个鼻 有气,然后来修,摄心集中后 可以降伏 们的乱心, 是这个样子,问题是我们一般人会知道吗,以前佛陀 教下来,一般人会知道吗 ,不 可能知道的,这就 唯有佛陀才可以了解 法尔法性 这些东西, 佛陀才知道应该怎么弄告诉我们教我们 我们就这样子修 这样子修 确实可以达 ,佛陀告诉我们 这些效果 除非你修错,除非你 细节上出了问题 叫做法尔道理
<small>就这两个(闻 )接 来再配合 这个(修) 那力 非常 什么有 些人能够舍身救人 ,就是这样子, 不然 一般 不敢 这样 ,也不 会想要 这样子 去做 但也不要 为说 没办法做到那样 子, 我就不 ,不是,这些东西 都要慢慢训练的 你讲的没错 从思维模式的惯性 ,到 行为模式 惯性 进一步 定中的惯性 定中那 力量更强 </small>


师父要讲一下就是说,因为法门很多但是道理共通,这二十几年来对于经教当然学了一些,但是真正止观打坐的时候,师父用的是数息法,所以数息法师父可以跟你们多谈一些,经验的分享,不只是经教上,而且是依于经教而 一些经验上或过程上 可以多跟你们分享 但是 它的,比如说不净观慈悲观那些东西,师父只能依经教相通的道理来告诉你们, 些东西比如说不净观我没办法跟你分享 因为 没有在修不净观, 个人的时间、能力、头脑有限,师父不 大菩萨什么都修过那一种,师父为什么特别依这个数息观就是这样子,这个东西因为师父多多少少,有在多少的练一练坐一坐,操作操作,所以可以跟大家谈一谈,至于有一些不净观或是界差别观那一些,我只能依经教上所讲的跟各位谈而已
<small>時:諸過去世求欲得樂 情之類 彼皆過去 我當云何能與 樂。諸現在世 情之類 ,我 今願彼盡未來世於 切時常受快樂。 名尋思諸慈愍時 </small>


还有现在外面很多时候,有些不管在家出家在弘法的时候,有些比如说弘扬它在修禅观的时候,都会写的很夸张,比如说它有修过什么什么什么,它全部都修过,其实写得很夸张那些,你不要去相信,因为人的能力状况有限,举个例子我上次看一个出家众,才出家十年而已,它在教禅观,打坐,它列出南传的它也修过,禅宗的它也修过,天台的小止观什么,它都修到很熟,什么什么它都修过,出家十年怎么修那么多东西呢,就很像说我懂16种语言,问题是你每一种都会讲,hello,how,are,you,就这样而已,因为人的头脑真的一生有限的,除非说那个真的是再来的,问题是再来人不会把自己夸张成那个样子,不是说它广告打得多大,说它什么东西都修过,你就真的以为,内行人就知道那个是骗人的,卖药的一定会把它的药写的很夸张的,如果一个卖药说我这个只能治这个而已,可能那些也没办法,那谁要去买。
<small>理:</small>


数息是不是可以由止自然的转观?
<small>觀待 此中都無我及有情或求樂者或與樂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中假想施設言論,此求樂者,此與樂者</small>


师父 不是自然的,要作意的,任何的止转成观都要作意的,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可以自然转的,你听错,师父没有说自然转,止跟观,包括 止都要很刻意的去作意, 观也要很刻意的去转,才 操作没有说自然的,我说的自然是说你修止修到九住心,修到的第九住的时候就很自然,我是这样子说的,就是说你不用很刻意的再去摄心,它自然而然能摄心。例如踩脚踏车你刚开始要很用力,踩到越来越顺,踩到最后变惯性了,你就稍微用一点点力量不用很大力,它就一直跑了,那个叫做自然任运,要到第九住才有这个能力,九住心,刚开始很辛苦,跑了又抓,抓了又跑,慢慢到第九住才有这种自然任运,这个师父是讲第九住心的时候,不是说止转观自然会变成观,没有这样子,一定要用心转作意,从无分别影像,转成有分别影像,前面不是说怎么接吗,师父有说怎么接,这个都一定要用心才可以
<small>作用 慈愍善 善習善多 斷瞋恚 </small>


我后面会讲,这个叫做随顺止观,随顺而已,不 真的止观,它后面会讲,《解深密经》后面会讲
<small>証成:又正尋思如 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 </small>


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唯应信解,这里告诉你就是说,因为这个东西它就是这样子你不要硬去钻,为什么修这个数息可以降伏,我刚才说佛陀是因为发现这样子教导下来的,你要推度,要比度但是到一个程度而已,不要一直去钻,你一直去钻的话意义就不见了,你要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问为什么摄心集中就可以降伏分别心,问到最后我也没办 告诉你怎么样。重点是在数息,就是有这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因为 尔的作用,你问我说耳朵为什么不能修数息 因为耳朵没有气出入,你要是说耳多也有空气在出入,这样变 在鸡蛋里乱挑骨头,因为前面不是告诉你 尔了吗,因为它缘起的相貌 排就是这样子,所以就能利用中间这样子的状况,来修数息观, 数息观在一个道理的状况之下,法尔就 对治我们的散乱心 包括修 净观就可以对治贪欲心,它可以讲出一定的 道理 出来,但是在更到底怎么样,你去做做看就知道。
<small> 爾:又即此 法,成 立法性、難思 性、 住法性。謂 慈愍 斷瞋恚 ,不 應思議不應分別應生勝解。如是名依法爾 道理 尋思慈愍</small>


如果同学还不是很清楚 们再举一个例子 因为这个作观 们讲稍微多 依慈悲 寻思 六事 《瑜伽师地论》讲 的, 其实《瑜伽师地论》,把五停心 的寻思六事全部都讲完了 但是 觉得 些东西可能 一般比较难操作 所以 以数息观为主 然后如果不明白 ,我 们以慈悲观再 因为慈悲 多多少少可以用 不净观就比较难用一点
<small>时,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彼皆过去, 当云何能与其乐,诸现在世有情之类 ,我 今愿彼尽未来世于 切时常受快乐 是名 寻思 诸慈愍时 说过去 众生我也帮不了 现在的众生我要用这种 ,我 要愿意去帮助他,还 未来的众生 遇到 时候 ,我 也能够尽我能力去帮助他,这个叫做时 也是三时 过去的 没办法,但是现在的未 的我能够做到的 定要做 但是不是这样发愿而已,是在定中去 想这样 这样力量才会强 </small>


依慈悲尋思六事(瑜伽論)
<small>观待道理,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这个观待道理有点像什么,像我们讲的三轮体空,没有施者,没有施的对象,没有施的物品,就是观待,因为一切法都是在观待的,都是在一切法的缘起观待中成立的,你必须要这样去理解才能跟诸法共相相应,所以他说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缘起的诸蕴诸行,于中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这个是不是跟数息差不多也是这样子观,因为一切法观待,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观待。</small>


義:依 慈愍 增上 正法 聽聞受持增上力故 由欲利益 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
<small>作用, 慈愍 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瞋恚,证成又 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证智,有比度法,同样差不多的道理,法尔,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难思 ,安 住法性,跟数息观的 义差不多,所以谓修慈愍能断瞋恚 是他法尔如是的道理,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应生胜 ,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同样的道理,这个叫做慈悲观修行寻思六事,就是观,但是同样的,还是要一步一步,从最亲的人,然后观察他的痛苦不见了,我给他快乐,然后进一步他能得到佛法的快乐,一步一步的去观必须要这样子做,就是观待道理。</small>


事: 擇此為親品此為怨品此中庸品…。 若親品名為內事 怨中庸品名為外事
<small>禅宗如果起一个念头“念佛者是谁”,是观待道理,但是问题是说你要做这种观待道理,前方便是什么,一定要有闻 的观念,你要是没有佛法的基本观念,你没有这些观念的话,你一直去弄弄到最后发神经了,重点在于禅宗讲的那些东西我讲过,是给根机很高的,但是那些人对基本的这些道理一定都懂了,才能去搞那些,不懂不能随便乱搞那些东西,你叫一个其他外道的对佛法不懂,你叫他说念佛者是谁这样有意义吗,谁在念佛,我的本来面目是谁,未生我时我是谁,生我之后我 是谁,如果你对佛法的道理不懂的话,你这样胡思乱想就会想出问题来 所以他前面都一定有一个前提,闻思,对教理要懂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随便乱观乱想的,不然那就是胡思乱想 </small>


<small>闻思内容具备,程度还不够,不断地熏习听经闻法,你要养成闻思慧,几个,第一个 你一定要不断地听经闻法,不然你怎么养成闻思慧,因为你听经闻法才会熏习,不断地熏习,第二个:你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把闻思学来的这些东西不断地去运用,你的观念才会深,你才可以纠正一些观念上的错误,有些你以为你懂了但是真正用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个样子,所以不断地听经闻法,不断地熏习,再来把听经闻法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运用,这个叫做行为日常生活的熏习,再来:要有一些宗教行为,诵经礼佛拜佛念咒这些全部都要有,因为这些是强力的辅助,再来:还有当然是在宗教行为上,还要打坐止观这些多少都要做,唯有在这样的三管齐下之下,你才能慢慢养成闻思慧。</small>


自相 於三品相救苦給樂是自相
<small>问 现在我们闻的够多吗?</small>


共相 應於一切有情之類,皆當發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見 及起相似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與樂勝解,是名尋思慈 愍共相
<small>师父 不够 </small>


我若於彼 饒益者,發生瞋恚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我若於彼不起瞋恚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
<small>问 《成佛之道》《解深密经》讲完了还 够?</small>


依慈愍增上,依慈悲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还是一样,你还是要听经闻法,知 什么叫做慈悲,慈悲怎么发起 ,慈悲心 怎么来 的, 怎么转的,还 要听经闻法,由欲利益安乐意乐,就是想要帮助安乐有情,想要是那 欲,欲就是想要,然后利益安乐意乐,就是想要让有情得到安乐,其它有情得到安乐 心,于诸有情作意发起胜解,什么叫做于诸有情作意,就 用心去观察去胜解 观注我们 有情起了增上的快乐 让它离苦得乐,比如它现在 痛苦 你去观察它 在变得很快乐,这 子观察,就 这样的观察 胜解,胜解是 谈定 时候一个很特殊的名相,就是说 它本来 是这个样子,但是你利用你 心力把它观成这个样子,就叫做胜解,佛 里面观 两种观 一个叫做如实作意 一个叫胜解作意,如实作意,观察事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这个叫做如实作意,比如 观察 切法无常 切法无我 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是本来就是这样,还是 把它想成这样,它本 就这样 所以叫做真 作意,还 一种叫做胜解作意 就是它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你硬把它观成那个样子,上次师父举一个例子,它本来是地,你经由胜解作意硬把它观成是水,但是实际上就一般 状况来讲它是地 就一个禅修有定力 人把它观成水,对它来讲它是水 事实上就相对客观来 讲, 它并不是水 ,是 因为 把它观成那个样子 的,所以 这个叫作胜解作意,就是依我们的心力硬把它观成是那个样子,跟事实是违反的叫做胜解作意。这里就是观众生的苦成乐,希望你给它们乐 ,但是 实际上这个众生它是不是真的变乐了,不一定,也可能 不是 ,但是你硬把它观成那个样子,比如 它这个人现在躺在那边生病,很痛,有时候 就可以观照说你现在变得很快乐,你 舒畅整个身体都好了, 这样 子观这个叫做胜解作意 但实质上它还可能躺 那边痛;慈悲观有时候就是这样子,拔苦予乐,这里的拔苦予乐 是一般 状况 是在说禅修禅观 在定中观察众生得到快乐。首先第一个你 了解 什么 叫做慈悲观,它怎么操作,一样
<small>师父 因为《成佛之 》讲 的是 佛教通遍 根本道理 通遍 道理如果你 第一次听 不够 因为 多人过了一两年回来再听 听的东西一 体悟不同 如果你能够尽可能 不同 经教 ,不 你要 次第 有些经教次第比较深 你不要跳上去 ,你 步的尽量广学多闻 然后对于佛教的共通道理 会越 越深刻 说你 时候国小教的东西 到了国中高中在教 东西 有时候并不 完全不同 东西 得更深 更细 而且有些东西 不断 印象 ,所以 师父会鼓励多听经闻法 ,但是 多听经闻法 不是说我 学了 这样, 而是 在不 经教上学 学到最后要抓住 佛教根本的 义是 什么。</small>


事: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又若亲品名为内事,怨中庸品名为外事,有没有听过师父在讲《俱舍论》的时候,有讲慈悲观,还是忘记了,慈悲观刚开始修的时候,你们要观,我观怨亲平等,打坐观怨亲平等,那是胡观乱观,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 我说佛教操作有它 次第,因为你所缘的对象是有 众生 你不要去观树,坐在那边观树长得快长得快,那个是错误的,观那棵树赶快长大,苹果生 来,这是痴相应,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你不要去搞 这些, 就算真的有这种事情 那是 外道邪术, 要去搞这个。慈悲观是缘有情,于有情予乐拔苦 ,但是 你不要以为一下子观可以怨亲平等,要分三品,把诸众生分成三品,第一个最亲的,第二个中的,第三个最远的,或是 最亲的 第二个不认识 的, 个怨敌,你很讨厌痛恨它 ,跟你有过节的,是你的敌人的,要先这样子分三品,这样才有办法 观, 分三品之后要从哪一品先观 有没有人说从怨敌先观,不可 能的 ,这是很合乎 道理 ,所以 尔道理 ,不 可能的,你 开始你的心力不够大,还是你的法的闻思还没到 那个 程度 你的嗔恨心还 降伏,你先观怨敌,本来还只是 点讨厌而已,越观越讨厌,不是这样, 以你 能去观怨敌,师父说怨亲平等 ,所 以今天坐下来,那我观小时候最讨厌那个人,那个常常欺负我,观它,观它说我愿意放弃一切我们 恩怨,越观越不对, 怎么 小时候连我的午餐都偷拿去吃,然后做了坏事嫁祸给我,越想越气,它到底住哪里,明天我去找它,如果你先从怨品观那 不行的,因为法尔如是,我们嗔心很容易起来,所以 要从最亲的开始观,观于我们亲人我给它法乐,还有给它一般的世俗之乐,比 说没有饭吃,给它饭吃,它现在身体有病痛,我观它病痛好了,还有 法利益它,要从最亲的观起才可以,亲的这个操作到一定程度可以了,然后再观不相干的,一般的,一般的可以观 再从,跟你有怨恨的,怨品这个才能观;然后从一村,然后到乡里,然后到遍,到一切,这样子观,所以这里讲说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 ,就是 这个意思,若亲品名为内事,怨中庸品名为外事,所以亲品中品怨品,这都是我们要观 对象,最亲的叫内事,中的外的都叫做外事
<small> 所以 这是 辈子 情, 师父一 家就摸 这些 经教弄了二十几年 ,那 是不 ,但是 师父敢 说, 观念 绝对比出家两 的观 绝对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能 够掌握 的道理 ,能够更精确 ,所以 听经闻 绝对是一辈子的事情 ,不要 以为说 那个 我听过了 ,没有所 谓听 听过 只有 谓熏习 程度到底 怎么 样而已 是你如 果把《成 之道》弄通 了,就是 说基本 道理你会知道 深度还不够 </small>


还有观察相,自相,于三品相救苦给乐是自相,因为慈悲就是拔苦给乐,是慈悲观的自相,数息观有没有拔苦给乐,数息观没有,数息观是重在降伏你自己的散心,所以刚才数息观没有说拔苦给乐,但是这里的慈悲观,就是于三品相救苦给乐是它的自相,它的特性就是拔苦予乐,定中观拔苦予乐就是它的特性叫自相,进一步它的共相,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 平等性心平等性见,心平等性见然后还有,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与乐胜解,是名寻思慈愍共相,很明显就是说你要观一切平等,一切法无我行无常性所以一切法平等性,所以 品亲没有任何一品是真亲,是假亲,是中庸的,但这个已经透入法性了,是诸法的共相,你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观到这样子的,但到最后你必须要观这个共相,你才能真正达到所谓 断烦恼解脱,但是这个不是那么容易,刚开始还是要先从亲品,然后中品怨品观,然后观操作观到最后,你才能透入共相一切怨亲平等, 为一切不管是怨是亲皆是诸法实相,皆是无自性的,皆是无常的,这个叫做共相,就是慈悲观的共相。
<small> 起三 覺:立六事差別觀 </small>


品,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有诤法就是有烦恼法,若于彼不起瞋恚便无颠倒,白品所摄是无诤法,也就是说你观慈悲的时候,你是要观众生的怜悯,你不要越观越嗔恨,就像师父刚才讲的本来好好的,越观嗔心越起,有时候我们会这个样子,你不去想没事,你 去想越想那个心,越来越火,如果你这样的话那就是黑品所摄,如果你能观众生给它快乐,它痛苦我愿意用我能力所及之内能帮助你,如果这样子能够饶益众生的话,就是白品所摄,这个叫做慈悲观。
<small> 、語義覺:尋思語義故</small>


我用慈悲观对对方有甚么作用?
<small>二、事邊際覺 尋思事、自相</small>


师父:两个说法,一个就我们一般凡夫的状况来讲,间接的给众生快乐,你不要以为这个间接的力量很小,当你能够这样子做的话,你能够修这个慈悲观的话,因为这个力量很强,由于这种禅观的力量,我不是说你直接给众生,而是在未来你遇到众生的时候,你就有那股强大的力量,再怎么样你都愿意去帮忙,不然 果你只是嘴巴讲一讲,要帮助众生,但是实际上遇到的时候你可能:最好不要靠过去,脏的要命。有时候我们会这样子,我们发不起悲心去帮助真正穷苦的人,上次有一个新闻 布希跟柯林顿两个,它们已经卸任总统了,它们到灾区访问,两个人的反应不一样,去跟那些人握手,其中一个伸出来考虑了一下,因为摄影机在拍,还是去握了,握了之后,它居然把手往旁边一抹,意 就是好脏,这就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虽然讲慈悲,但是实际上,遇到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讲得很好,我们可以到医院去帮助那些老人家,帮它们冲大便洗大便,去到那边鼻子一捏我不敢进去,有没有很多人是这样子,这个就是增上意乐不够,所以后面讲增上意乐,心力不够强,很不容易,我知道,所以你修慈悲观的话,虽然说你在修的时候,当下没有直接对有情有帮助,但是增加你内心慈悲的愿力,越来越强,到最后你能够在实际上的实践去帮助它。
<small>三、 實覺 共相、品、時、理</small>


至于地上 菩萨 它们真的用它们的观想就 可以 帮众生 那不是 我们 要谈 的, 是这里要谈 的, 我们 能力还没办法到达 有办法 种观 然后直接帮助众生 还没有那个能力 但是经典上讲说 我们的能力就是借由这样的修行 提升你的心力 到最后能真正在事行上去做 你不要 为所谓的悲心就是 我回来诵经回向给它就好 了, 是, 你要 真正要去做的 ,有 能力碰到你就要去做了 你要 碰到了做都不做 你要回 给谁 因为你有切身 经验 ,所以 告诉你真正的慈悲观 是越有这样的 想力 定的力量,提升 我们 的心力,然后到时候真正能在事行上去从事。
<small>起三觉,寻思六事起三觉,哪三觉,立六事差别观 原因,语义觉,寻思语义故,可以起语义觉,可以让你了解道理 而且对道理 可以 有更深刻的印象,事边际觉,寻思事,自相 ,我们 前面有讲事边际,起事边际觉,了解诸法 自相 了解诸法 特性 依于诸法不同 特性 ,做 种观 的训练方便 如实觉 寻思共相 起如实观 ,了 解诸法的共相 如实观还有实观觉 可以断烦恼的 如实观 共相 他的品 在于转恶向善 时也是在转恶 但是这个理跟共相是可以断烦恼 的,所以 叫做如实觉 下礼拜我们来讲随顺修行止 观,我们 先来回向:</small>


就这两个(闻思)接下来再配合这个(修),那力道非常的强,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舍身救人,就是这样子,不然一般人是不敢这样子,也不会想要这样子去做,但也不要以为说我没办法做到那样子,那我就不好,不是,这些东西都要慢慢训练的,对,你讲的没错,从思维模式的惯性,到行为模式的惯性,进一步在定中的惯性,定中那个力量更强。
<small>《解深密经》-13</small>


諸過去世求欲得樂 情之類 彼皆過去 我當云何 與其樂。諸現 情之類 我今願彼盡未來世於 切時常受快樂。 名尋 諸慈愍時
<small>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上《解深密经》,在讲止观,止观越讲越细,已经谈到观的细节,观万法的六相,六种相 语义相,寻思事,自相共相,品,时,理,这个都讲过,寻思语义起,语义觉,语义觉就是名称还 内容,观察了解他的名称内容,比如什么叫做八正道,八正道是名称,八正道的内容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个叫做义是他的内容,相对的来讲,如果说正见是一种名称,正见的内容,到底什么叫做正见,这个就叫做义,所以学佛你要能够修止观,你必须对佛法的道理,名相是什么,道理是什么 他代表什么意义要先有一个通彻的了解 能在 定中依平时的了解到达一定的程度,然后才能作观,第二个我们要了解就是说寻思事还有自相,这些都讲过,这个叫做起事边际觉,这就更微细了,接下来如实觉就是寻思共相,品,时,理,只 第三个寻思共相起如实觉才能断烦恼,第二个事边际觉能降伏烦恼 个是学佛的最基本态度,从学佛的基本态度改革你的思想,到第二个可以降伏烦恼,第二个这个都 观,当然我们要从闻跟思开始,第二个可以降伏烦恼,第三个就可以断烦恼,寻 六相有这样的次第跟功用 </small>


  理:
<small>5 随顺修行止观</small>


觀待:此中都無我及有情或求樂者或與樂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中假想施設言論,此求樂者,此與樂者
<small><br /></small>


 作 慈愍 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瞋恚
<small> 隨順修行止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 意當名何等?佛告慈氏菩薩曰 男子! 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small>


  証成:又正尋 思如是 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
<small> 隨順修行觀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 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 如是 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 非毘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small>


法爾:又即此法 ,成 立法性、難 法性、 性。謂 修慈 愍能斷瞋恚 ,不 應思議 應分別應生勝 解。如是 名依法爾道理尋思慈愍
<small>上个礼拜讲到这里,止观都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我们必须再谈,第五个随顺修行止观,什么叫做随顺修行止观,这个是同学之前常常问师父的,现在我在这边做一个比较完整的回答,叫做随顺修行止观,他怎么说随顺修行止观,首先他说随顺修行止,第一个随顺修行止什么意思,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重点,所有作意当名何等,这个是弥勒菩萨问的,佛告慈氏,你知道慈氏是谁吗,慈氏就是弥勒菩萨,佛告弥勒菩萨,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就是不是在修止,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他问说如果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什么叫做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你要是了解他的理论其实都不难,什么叫做缘心为境,这个是心,这个是所缘,修止观,我们取这个所缘之后,修定的时候,自己内心会产生一个叫做,三摩地所行,定所产生的影像,缘心为境,我们刚修定的时候有一个所缘,但是我们缘所缘的时候,其实到最后,取这个所缘为内心相,到时候我们心取得是这个所缘而已,实际上这个影像是唯心所现的,这个叫做缘心为相,这个心,缘这个影像叫做缘心为相,所以就是说当你修止观的时候,你现在心取这个相,然后自己再产生一个影像,这个就是修止观最基本的,所以这个叫做缘心为境或是缘心为相,所以他说诸菩萨缘心为境,本来是外境但是你现在缘的是这个东西,修定到最后是缘这个东西的 这个叫做缘心为境;这个变 是境,内思惟心,这个是思惟心,这个是缘心为境,这个是 惟心,就是在修止的时候,乃至未得身心轻安,师父说真正的身心轻 要到未到地定,也就是说你刚开始修止,摄心集中,不管你修五停心观的哪一个,现在开始修数息,但是你只是初学,但是你慢慢修,在九次第的里面,你还没到达未到地定,中间在那边跑来跑去拉来拉去修来修去,想办 摄心集中,但是你还没 到未到地定,也就是还没起身心轻安,如果在这个状况下,应该怎么称呼,所有作意当名何等,作意就是摄心集中,在这个时候的摄心集中应该怎么称呼,他说佛告 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奢摩他是什么,止,定也可以,但是实际上翻成止比较精确一点,佛跟弥勒菩萨讲说,现在佛跟未来佛讲说 这个 叫奢摩他作意, 是真正的修止,应该怎么称呼叫做,随顺奢摩他胜 相应作意叫做随顺修止 但是一般我们也不加随顺,就说我现在在修止,但是《解深密经》给他一个更精确的定义,叫做 果你现在开始摄心集中,打坐,开始摄心修止,然后摄心所缘在这里,想办法所谓的内住续住等住,这样慢慢九次第,一直要到未到地定,但是你只是在开始的阶段,九个不管在哪一个阶段,就《解深密经》来讲都不 真正在修止,都叫做随顺修止,因为他是随顺摄心,目标是要得到身心轻安,要到未到地定,从未到地定之后才能入初禅二禅,所以在这个状况下,叫做随顺奢摩他相应作意,叫做随顺修止。</small>


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 彼皆过去 我当云何能与其乐,诸现 世有情之类,我今愿彼尽未来世于 切时常受快乐,是 寻思诸慈愍 时,就 是说过去 众生我也帮不了 现在 众生我要用这种 我要愿 去帮助它 ,还有 未来 众生 遇到的时候 能够尽我能力去帮助它 ,这个叫做 是三 ,过 的我 没办法 但是 现在的 未来 我能够 的一定 做, 但是不 是这样 发愿而已 ,是 在定中去 这样,这 样力量才会强
<small>胜解就是说 用很深刻的印象把他认定是这个样子 就是很专心注意的集中 ,在 另外 相的 胜解你 把他当成定相应 定相应 的观 就叫做胜解 未来师父会讲有两种修定叫做胜解作 意,还有 一个叫做真实作意,胜解作意就是不是这样子 的, 你硬把他观成这样子 ,也 就是用很强烈的集中把一个东西观出来 ,这个叫做 胜解,举一个例子 一尊佛像,你观这个所缘之后,把这个佛像观成内在的 摩地所行影像 当然他的 程很多 只是大概的讲一下,他有很细节的过程 到最后这个佛像出 现在 内心里面,清楚明白,像眼睛打开看 一样,这个叫 胜解,用很强烈 摄心集中让那个影像浮出在内心,这个叫做胜解,所以 般修 ,共通来讲都会叫 胜解 超胜,用超胜的心把他理解成 说把他 ,这 个叫做胜解作意 </small>


观待道理 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 观待道理有点像什么 像我们讲的三轮体空 没有施者 ,没 有施的对象 ,没 有施的物品 ,就是 观待 因为一切法都 在观待 的, 在一切法的缘起观待中成立的, 必须要这样去理解才能跟诸法共相相应 所以它 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 或与乐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缘起的诸蕴诸行,于中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这个 跟数息差不多也是这样子 观, 因为一切 观待,一切法缘起所以一切法观待
<small>这个叫做随顺修止 随顺奢摩他相应胜解作意 第一 个, 就是随顺 顺著这一条路走就会到 只是你还 因为你还 得到轻安 你到了轻安 就是 未到地定了 那就 真正 达到止,止相应 是你 还没达到你只是随顺 随顺就是 你顺著他走 前提 念什么都要正确 都要正确 </small>


作用 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瞋恚 证成又正寻思 如是 道理 有至教量 有内证智 有比度法 差不多的道理 法尔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 难思法性,安住法性,跟数息观的意义差 不多, 所以谓 慈愍能断瞋恚 是它法尔如是 道理 不应思议 分别应生胜解,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同样的道理 ,这个叫做 慈悲观 行寻思六事, 就是 ,但是 同样 是要一步一步 从最亲的人 然后观察它的痛苦不见了 我给它快乐,然后进一步它能得 佛法的快乐 一步一步的去观必须要这样子做,就是观待道理
<small>“诸菩萨缘心为境”他只是说你开始摄心集中而已,从最初开始 他这个是通遍 他是说 果你缘心为境这样摄心集中,但 你还没到达轻安的程度 身心轻安还没生起 我讲得白话一点就是说 各位菩萨如果 当然他这 这个因为是大乘经 如果你现在开始摄心集中要修止 但是 管你修 久还是你刚开始修 还是你 很久都好 你在修 过程上面你还没起身心轻安 就是还没到达未到地定 这个 该怎么称呼呢 ,这个叫做 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就是随顺 止。 就是 各位你们如果现在开始打坐了,也开始摄心集中所缘 ,但是 身心轻安 没生起 那这个应该怎么称呼 这个叫做随顺修止 你还没真正达 你在随顺修止 </small>


禅宗如果起一个念头“念佛者是谁” 是观待道理,但是问题 是说你 要做这种观待道理 前方便 什么,一定要有闻思的观念, 要是没有佛法的基本 念,你没 有这 些观念的话,你 直去弄弄到最后发神经了,重点在于禅宗讲的那些 东西 我讲过 是给根机很高的 那些人对基本 这些道理一定都懂了,才能去搞那些,不懂不能随便乱搞那些东西 你叫 个其它外道 对佛法 懂,你 它说念佛者是谁这样有意义吗,谁在念佛 ,我的 本来面目是谁 未生我时我是谁 生我之后我又 谁, 如果你 法的道理不懂的话 ,你 胡思乱想 会想出问题来 ,所以 它前面 一定有一个前提 闻思 对教理要懂到一定 程度 不能随便乱观乱想的,不然那就是胡思乱想
<small>重点在于奢摩他 我不 是说 本来是外境 是你 把他 成内心 有这 东西, 这个就叫做胜解 因为这不 一般 而已 ,一 想象 胜解 比如 回想昨天中午吃 一个排骨便当 那个不能叫胜解 是如果你 相观成在里面,内心影像已经很明显 而且跟 眼睛打开看到的是一 ,那个 叫胜解 ,所以 一般胜解 是用在止观的修行 才叫胜解 尤其是用在止或是奢摩他 修行 才叫做胜解 </small>


闻思内容具备,程度还不够,不断地熏习听经闻法,你要养成闻思慧,几个,第一个 你一定要不断地听经闻法,不然你怎么养成闻思慧,因为你听经闻法才会熏习,不断地熏习,第二个:你一定要 日常生活中,把闻思学来的这些东西不断地去运用,你的观念才会深,你才可以纠正一些 念上的错误,有些你以为你懂了但是真正用 的时候, 发现不是那个样子,所以不断地听经闻法,不断地熏习,再来 听经闻法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运用,这 叫做行为日常生 的熏习,再来:要有一些宗教行为,诵经礼佛拜佛念咒这些全部都要有,因为这些是强力的辅助,再来:还有当然是在宗教行为上,还要打坐止观这些多少都要做,唯有在这样的三管齐下之下,你才能慢慢养成闻思慧。
<small>问 真正佛像 观的时候, 应该 他观成一 个活 人?</small>


:现在我 们闻 够多吗?
<small>师父 不是,我大概讲一下因为现在不是在讲这个,你观哪一尊就必须要现哪一尊出来,你观的是必需要观刻的那个像,你不能出现人,因为你不知道人是什么样子,因为你不知道活著的人是什么样子,所以为什么会这样讲,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起妄想妄念,比如说你 现在 观的是师父前面,你们在拜的那一尊,那一尊释迦牟尼佛,而且你观要那一尊出现,其他尊的释迦牟尼佛也不行,你观中国式的佛像,不能出现南传那种比较尖比较瘦的,那个都不行的,因为胜解作意,定是胜解作意,你必须要把他观成那样子才能,如果你说 念念,忽然出现什么影像,那个都是妄想而且非常危险,你不要观佛像然后七仙女出现,那很危险的,那都是可能乱心、乱相、妄相,或是乃至外面 魔扰都有可能。</small>


师父 不够。
<small>问 观相的话以前说要观到佛对你说法,但是相怎么对你说法?</small>


《成 之道》《解深密经》讲完 够?
<small>师父 可以你只要这样观就可以,但是还是要那一尊,还是那个相,白色就是白色,黄色就是黄色,你不能乱观然后忽然间,我只是观他坐著然后忽然间,没事你没有观他跑起来了,错的,大家不要以为师父在开玩笑,真的会发生这种情形,有些居士就观一观,观一尊 ,观一观眼睛忽然睁开他吓一跳,我说那你就是打妄想,你没有这样观,他就不能做这种动作,也就是说我没有叫你做这种动作,你不能做这种动作,我观这样就是这样,哪怕你观的是这一尊都没错,但是眼睛突然睁开 ,那不行的,那也不对,你没这样观就 能出现这样的状况。</small>


师父:因 《成佛之道》讲的 佛教通遍 根本道理 ,但是这个 通遍的道理如果你是第一次听 绝对 很多人过了一两年回 再听 发现听 东西一 但是体悟不同 ,如 果你能够尽可能在不同的 不同 的经 教你要有次第 有些 教次第比较深 ,你 不要跳上去 ,你要 一步一步 尽量广学多闻 ,然后 对于 教的共通道理 会越 越深刻 比如 说你 有时候国小教 的东西, 到了国中高中在教的东西,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不同 东西,只是它讲得 更深, 更细,而且有些东西是给 你不 断的印象,所以师父会鼓励多 听经闻法, 多听经闻 不是 我学了很多这样,而是在不同 经教上学,学到最后要抓住,佛教根本的要义是什么。
<small>你没有胜解作意你没有这样观,他忽然笑了那就不行,佛像在你面前距离多远?要你看得清楚为主,你不能放得很远然后看不清楚,看得清楚 主你不要弄得太近,看不出他是什么,就 一般 距离 ,但是 也不是一下子观整尊,他必须从白毫或是从脚母趾或是从手指,要从一点开始观起, 这个 以前师父讲过 ,不 过有兴趣以后慢慢再谈.所以叫做胜解 ,为 什么他特别提胜解,就唯识或禅定是,你把他观成的不是他自己跑出 是你 定心把他观成这个 子,所以师父以前在做这些研究 说观佛三昧海 经, 还是各式各样 经, 观佛像各式 典,后来师父的心得是这样,就是说 为什么佛像可以跟 说法 因为 本身之前闻思慧 有很深 熏修力了 你如果之前都不读经 然后 也不了解,我告诉你你要观 说法他就不跟你说, 观不出 来, 因为你不知道要说什么法,所以他 法其实相对来讲就是,相对的重新印证 之前学 的东西, 让你内心对法 胜解力 更深 如果 平时 不听经闻法, 没办 跟你 .</small>


所以这是一辈子的事情,师父一出家就摸这些经教弄了二十几年,那还是不够,但是师父敢 ,我的观念,绝对比出家两三年的观念,绝对更清楚印象更深刻,能够掌握的道理,能够更精确,所以听经闻 绝对 一辈子的事情,不要以为说那个我听 了,没有所谓听不听过,只有所谓熏习 程度到底怎么样而已,但 你如果把《成佛之道》弄通了,就是说基本 道理你会知道,但是深度还不够。
<small>问:佛像 说法是 原来学 过的 ?</small>


起三覺 立六事差別觀 原因
<small>师父 基本上都是你原来学过的,而且要学得很深刻,你学过的东西在经过禅定这样子观坐之后,那种法的浮现已经不是你之前泛泛的听,你已经有很深刻的印证跟了解,一种很强烈的回忆,不只是回忆而且是理解肯定,什么叫做理解肯定,你以前听法的时候师父讲这个空,不知道真的是这样还是假的,你不是很肯切的认为是这个样子,但是经过几年的熏修,你对这个空,还是一切唯识所现,这样子的观念越来越深刻,然后慢慢内心里面认定是这个样子没错,在经由禅观的这种观法,出现之后,你对佛法的认定力、印可力,已经非常非常强,那个就不是我们一般泛泛的来听闻就好了,所以不只是回忆而已,而是不断 经过回忆跟熏习之后,自己内心肯定这样的观念是对的,已经形成你内心的一种知见跟思考模式。</small>


、語義覺:尋思語義故
<small>就唯识来讲都是唯心所现,所以我说你平时就要熏修了,这个时候不是在争对错的问题,对错什么时候在争,什么时候在思辨,闻思的时候就要思辨了,你这时候再去怀疑对错的话,那就有问题了,也就是说你在闻思,在现在这个状况,你就要去思考这样对,这样错,这个道理合不合理,然后在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说佛法这样讲,缘起这样子,师父说 切苦一切法无常,这样的道理对不对,平时就要去熏修了。</small>


二、事邊際覺 事、自相
<small>问 我对一个非常高深的道理有疑问,我平时在闻 的时候可能对这个有偏差?</small>


三、 實覺:尋 共相、品、時、理
<small>师父:所以这个东西不容易修,为什么,这个《解深密经》刚开始每次一定强调说,你在闻思慧上一定要到一个程度,因为现在师父在讲止观,你这样修的话也是在观,所以为什么一直强调一定在闻思慧上,要有一定程度的真正认知跟了解, 果你的程度不到,最好是不要乱观,但是问题是你程度还没到你要这样观,其实也是有点困难,也就是师父常常讲说,你要走火入魔也没那么容易,你要是每天在那边打妄想你要入什么,一般要走火入魔都会有一定的程度,才有办法走火入魔,你每天坐就打瞌睡胡 乱想想了一通,你也没机会走火入魔,你一定要有一个程度,你的观念又错误,这样就有一点危险,你说要观到有像出现,那也很不容易。</small>


起三觉 寻思六事起 觉,哪 立六事差别观的原因 语义觉 语义故 可以起语义觉 ,可以 让你 解道理 而且对道理可以 更深刻 印象 事边际觉,寻思事 自相,我们前面 讲事边际,起事边际觉,了解诸法的自相,了解诸法不同的特性,依于诸法不同的特性,做一种观 训练方便 ,如 实觉 寻思共相 理,可 起如实 观, 了解诸法的共相 如实 还有实 觉是可以断烦恼的 如实观是共相 还有它的品 品是在于转恶向善,时也是在转恶向善,但是 个理跟共相是可以断烦恼 的,所以 叫做如实觉 下礼拜我们来讲 随顺 修行止观,我们先来回向:
<small>所以师父讲的前提就是 你要亲近 宝皈依 宝持五戒 这些全部都要做 然后要听经闻法不断地熏修 师父说要闻慧 慧的养成 闻慧思慧的养成 不是靠你自己随便去读几本书就 可以了, 善知识 引导 所以修禅定一定要有善知识引导 善知识引导很危险 的, 今天 果你没来听经 没听师父跟你讲这些 你知道吗 你不知道 ,以 为听人家说 佛像 你就观 ,观观 世音菩萨结果跑出释迦牟尼佛来 那更好 这样就错啊 样走火入魔 机会就很大了 ,所以 有善知识的引导,有正确的熏修跟听闻 你走的路就是 随顺 。</small>


深密经》-13
<small>所以师父并没有急的逼著你们要打坐,马上要有什么境界,不是,师父反而强调的就是说,闻思慧,拜托,多听经闻法,多了 佛法讲的是什么,把闻慧先养成,把知见的观念先搞正确,这是第一步,然后每天有空多打坐,随顺修奢摩他,随顺修止。</small>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上《解深密经》,在讲止 观, 止观越讲越细 已经谈到观的细节,观万 的六相 六种相:语义相 自相共相 这个都讲过,寻思语义起,语义觉,语义觉就是名称 还有 内容 ,观 察了解它的名称内容 比如什么叫做八正道 八正道 名称,八 内容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个 叫做义 它的内容 相对的来讲,如果 正见是一种名称,正见的内容, 底什么叫做正见,这个就叫做义 ,所以 学佛 你要 能够修止观 ,你 必须对佛法 道理,名相是什么,道理是什么,它代表什么意义要先有一个通彻 了解,才 中依平时的了解 达一 的程度 然后才能作观 第二个 们要了解就 是说 寻思事还有自相 这些都讲过 这个叫做起事边际觉 ,这就 更微细 了, 接下来如实觉就是寻思共相,品,时,理,只 第三个寻思共相起如实觉才能断烦恼,第二个 边际觉能降伏烦恼 学佛 最基本态度 从学佛的基本态度改革 你的 思想 ,到 第二个 可以 降伏烦恼 第二个 这个 当然我们要从闻跟思开始 第二 可以降伏烦恼 第三 就可 断烦恼,寻思六相 这样的次第跟功用
<small>随顺修行 观, 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 于如所思所有诸 法, 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 有分别影像作意 如是作意当名何等 善男子 非毘婆舍那作意 是随顺毘婆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你如果止 到身心轻安的境界 你说我能不能做点 观, 可以 但是这不 正的 ,这个 只能说随顺观,但 师父当然建议说 这边 还没有 轻安 ,所以 师父说 你要 开悟 ,你的 的能 力一 要到未 定, 因为要身心轻安生起 你不要以为 都没有定力,或 是说 我只是坐一坐而已 我坐了几年的好像身心满谐调的 好像蛮能平静的 你以为 样我来作观 可以解脱 了, 这种 ,一 定要到未到地定,就 身心轻安真正 生起 ,你 才能做真正 那如果说我还没 可以 相似的作 但是 这个 随顺而已 但是这个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那 不叫作观 只是随顺而已,所 必须要 未到地定身心轻安生起 </small>


随顺修行
<small>你要真正作观,有点效果的话,我再讲一次你的闻思慧能力一定要够,至少对佛法,第一个要清楚,第二个对佛法很多基本的,最根本的理论,你要肯切的认可,什么叫肯切的认可?你对诸行无常,你对一切法无我,你对缘起四谛,你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认定说是这个样子,不然你要观什么,你要观的时候认为说好像不是无常,好像这个世间还蛮不错的,你这样观不起来,所以第一个,你要作观,至少要有闻思慧的能力,真正的观,要有未到地定,这样才叫做真正的毘婆舍那修行,如果你说我现在听经闻法听了好几年,虽然还没养成正见,我也常打坐,虽然还没到未到地定,可以相似的观,这个叫做随顺,但是这个师父不很建议,因为你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就变成打妄想,所以师父为什么说不建议,你最好平时还是打坐归打坐,听经闻法,慢慢熏习,把这些东西拿到日常生活中去检讨自己,去应用,这个就是慧学的养成,常常打坐就是定学的养成,如果你能这样做的话两个可以互相帮助。因为定可以降伏你五欲的欲望,让你持戒更容易,让你日常生活要内观的力量更强,因为你有定力你要内观,细节的你就更强,慧学上你的观念知见正确,也可以引导你修定的方向,因为修定方向不正确的话,很容易走火入魔或出现禅病,或一些味定,因为有些人观念不正确,不知道说为什么我要修禅定,为什么我要打坐,刚开始观念就不正确了,开始坐下去有一点点身心轻安起来,他觉得很舒服,他就想要那个东西,每天坐他就是想要那种身心舒畅的感觉而已,他已经忘了他自己打坐要做什么,甚至更危险的是,一开始打坐坐到最后,观念不很清楚或是说虽然懂得佛法,但是对佛法的知见不是那么印可,开始有一点神通出现了,那更危险,因为你们有没有听师父常讲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那些外道经过禅定的修行,看到我们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但是他的智慧又不够,不知道这些东西背后的因果到底是怎么样,所以就用他看到的东西下去乱揣测,结果就产生了邪知邪见,什么叫乱揣测?师父常用的例子,比如第一个例子就是有些学牛吃草,为什么要学牛吃草,有没有听过师父说印度外道学牛吃草,就是因为他有打坐有禅定的力量,但是又开发一点天眼通,所以他看到一只牛死掉,然后他的神识上天,一般人能不能看得到,一般人看不到这样,问题是他看得到,但是他不知道背后的因果道理,所以他就说牛会升天,牛平时做什么事,要嘛睡觉,要嘛吃草,睡觉是大家都会睡的,所以应该不是睡觉升天,所以有可能就是吃草升天,所以他就学牛吃草,还有很多这种外道,所以你们去印度可以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修行方法,后来他去问佛陀,佛陀就告诉他说因为你有天眼通,但是你的智慧力不够,不了解背后的因果道理,所以你自己去乱揣测乱揣摩,就产生这种毛病出来,好的话,你以后就变牛,不好的话,你以后可能会下三恶道或下地狱,因为有些人会搞到变成是杀盗淫妄,不懂的话他会去拜那种有屠杀性的,或者嗜血性的那种神,会去宰杀生命来供养祭祀,他说那你这下三恶道的机率很大,印度更严重的曾经去杀人来供养神的,所以佛陀就告诉他说,你要是轻一点就变成牛,重一点就下三恶道,看你目前有做过什么事,他就很难过,就很惊慌,佛陀说没关系,因为你生命还长,所以你从现在开始,皈依佛法好好的修行,把这些坏的毛病跟习气改掉,因为你学牛,如果你没有造什么恶业,你学牛你就变成牛的习气,牛的习气你就是相应,这个就是叫做 随顺修行观 。</small>


<small>6 止觀一異</small>


<small><br />
止觀同一所緣</small>


 隨順修行止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非奢摩它作意,是隨順奢摩它勝解相應作意。」
<small>異</small>


 隨順修行觀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 所緣 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 非毘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small>止:無分別影 所緣 境</small>


上个礼拜讲到这里,止观都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还 一些细节我们必须再谈,第五个随顺修行止观,什么叫做随顺修行止观,这个是同学之前常常问师父的,现在我在这边做一个比较完整的回答,叫做随顺修行止观,它怎么说随顺修行止观,首先它说随顺修行止,第一个随顺修行止什么意思,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重点,所有作意当名何等,这个是弥勒菩萨问的,佛告慈氏,你知道慈氏是谁吗,慈氏就是弥勒菩萨,佛告弥勒菩萨,善男子,非奢摩它作意,就是不是在修止,是随顺奢摩它胜解相应作意,它问说如果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什么叫做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你要是了解它的理论其实都不难,什么叫做缘心为境,这个是心,这个是所缘,修止观,我们取这个所缘之后,修定的时候,自己内心会产生一个叫做,三摩地所行,定所产生的影像,缘心为境,我们刚修定的时候有一个所缘,但是我们缘所缘的时候,其实到最后,取这个所缘为内心相,到时候我们心取得是这个所缘而已,实际上这个影像是唯心所现的,这个叫做缘心为相,这个心,缘这个影像叫做缘心为相,所以就是说当你修止观的时候,你现在心取这个相,然后自己再产生一个 像,这个就是修止观最基本的,所以这个叫做缘心为境或是缘心为相, 以它说诸菩萨缘心为境,本来是外境但是你现在缘的是这个东西,修定到最后是缘这个东西的,这个叫做缘心为境;这个变成是境,内思惟心,这个是思惟心,这个是缘心为 ,这个是思惟心,就是在修止的时候,乃至未得身心轻安,师父说真正的身心轻安要到未到地定,也就是说你刚开始修止,摄心集中,不管你修五停心观的哪一个,现在开始修数息,但是你只是初学,但是你慢慢修,在九次第的里面,你还没到达未到地定,中间在那边跑来跑去拉来拉去修来修去,想办法摄心集中,但是你还没修到未到地定,也就是还没起身心轻安,如果在这个状况下,应该怎么称呼,所有作意当名何等,作意就是摄心集中,在这个时候的摄心集中应该怎么称呼,它说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它作意,奢摩它是什么,止,定也可以,但是实际上翻成止比较精确一点,佛跟弥勒菩萨讲说,现在佛跟未来佛讲说,这个不叫奢摩它作意,不是真正的修止,应该怎么称呼叫做,随顺奢摩它胜解相应作意叫做随顺修止。但是一般我们也不加随顺,就说我现在在修止,但是《解深密经》给它一个更精确的定义,叫做如果你现在开始摄心集中,打坐,开始摄心修止,然后摄心所缘在这里,想办法所谓的内住续住等住,这样慢慢九次第,一直要到未到地定,但是你只是在开始的阶段,九个不管在哪一个阶段,就《解深密经》来讲都不是真正在修止,都叫做随顺修止,因为它是随顺摄心,目标是要得到身心轻安,要到未到地定,从未到地定之后才能入初禅二禅,所以在这个状况下,叫做随顺奢摩它相应作意,叫做随顺修止。
<small>觀: 分別 影所 </small>


胜解 就是说,用 很深刻 印象把它认定 是这个 样子, 就是 很专心注意的集中 ,在 另外一个名相的 时候 ,胜解你 把它当成定相应的观 定相应的观 叫做胜解,未来师父会 有两种修定叫做胜解作意 还有 一个 叫做真实作意 胜解作意就 是不 是这 子的 ,你 硬把它观成这 也就 强烈的集中把 一个东西观 来, 这个叫做胜解 个例子 是一 尊佛像 你观 这个所缘之后 ,把 这个 像观 成内在的三摩地所行 影像, 当然它 过程很多 的, 我只 大概 的讲 一下,它有很细节 过程 到最后 这个 出现在 的内 里面 清楚明白 ,像 眼睛打开看 样,这个 胜解 用很强烈 集中让那个 影像 浮出在内 心,这个叫做 胜解 ,所以 一般修定 共通 来讲 都会 叫做 胜解 超胜,用超胜 的心 把它理解成这 样子,或 说把它观成这 样子,这个叫做胜解作意
<small>这边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止观的一跟异,接下来 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止观到底是一还 异,你们 止观到底是一还是异,你们要知道 佛教常常讲非一非异,不要被非一非异搞混了,佛教常常会讲一些一般我们很难 ,叫做非一非异,非一非异常常用不二,但 是这个 不二不等于 就是 ,在 很多 时候 他讲不二不等于 是一 不然他 直接 说就是一个 但是你又不能说他是 一个, 你又不能说他完全 样,你 讲他完全不一 那又错,你说他是同一件事情那又不对 你会问师父说那到底 怎么样,怎么回事呢, 简单佛教常常谈一个东西,是 一个东西 从不同角度切入,所以有时候就会一,有时候就会异,从不同角度切进去,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面向。他就问说止跟 到底是一还是异?他说一,同样的,从一个角度 看他是同样的 什么角度 止观同 所缘 从所缘的角度来看他 是一, 也就是说修定取 这个 所缘,取 所缘之后 显现出 这个 ,但是你后来不管修止或修 都是缘这个 影像, 只是做有分别跟无分别而已,所以从同一所缘来讲 话,他是一,因为缘同一所缘,另外一点,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切入 话,他就说那是异 为什么 异呢,因为心 作用不同,就修止来 讲的 心对 这个 是不起分别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是修止,但是如果 你心 对这个影像起六行观,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 起这种观 观这个影 像的 共相,自相共相如果起这 的观的话,那叫做有分别影像 从心对 这个 所缘影像,做分别还是 无分别来讲的话 止观是不同 ,止就是 影像 不做分别,观就是 对影像作分别观察 所以他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们要 样的了解,有些人讲话常常:那 都一样,不二,都一样,那一样为什么 叫做 止又叫作观 ,所以 这时候你就知道 从所缘 来讲叫做 无二 从能观 的心 来讲的话,就叫做有二,一 个是 有分别一 是无分别 </small>


叫做随顺修止 随顺奢摩它 应胜 作意 一个, 随顺 顺著这 条路走就 会到,只是 你还 ,因为 你还 得到轻安 ,你 到了轻安就是未到地定了 那就是真正 达到止,止 没达到你只 随顺 随顺就是说你顺著它走 ,但是 前提 你观念什么都要正确 方法都要正确
<small>戒定慧是同一的吗?从某个角度来讲他是同一的,但是你从另外一 角度来讲他也是有区别的,他有他的不同相貌 学佛重在于分别这些别 ,然后进一步了 他的共相,学佛不是把有差别的缘起相 整个揉在 起,然后说那 没关系都一样 生死跟涅槃 同一的吗 为什么不 样,死了不 去涅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涅槃,要修行才能去涅槃,我们现在是在生死,圣人是在涅槃,不修行怎么可以 涅槃,但是如果从诸法第一谛来讲 最胜义来讲的话,生死涅槃都 只是 幻相,所以 有所谓的不同 但是你不能 因为 这样把他整个揉在一起,我现在就在涅槃了, 有这种事情 所以 要从什么角度切进去,从胜义谛来看生死即涅槃 从我们现前 诸法缘起 来讲 生死还 生死涅槃 还是 涅槃 不能用第一谛来破坏世俗谛 ,但是 世俗谛只 缘起的各种现象,显现出来而已 他只是相对的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 </small>


“诸菩萨缘心为境”它只 开始摄心集中而已 ,从 最初开始 它这个 通遍 说如果你缘心为境这样摄心集中 ,但是 你还没到达轻安 程度 身心轻安还没生起 我讲得白话一点就是说 各位菩萨如果 当然它这样称 这个因为是大乘经 如果 你现在 开始摄心集中要修止 ,但是 不管你修多久还是你刚开始修 还是你修 久都好 你在修的过程上面你还没起身心轻安 ,就 是还没到达未到地定 ,这 个应该怎么称呼呢 ,这个 叫做随顺奢摩它胜解相应作意,就是随顺修止。 就是各 位你们如果现在开始打坐了 也开始摄心集中所缘,但是 你的 身心轻安还没生起 那这 应该怎么称呼 这个叫做随顺修止 ,你 还没真正达到止 你在随顺修止
<small>师父讲那么深要干嘛,不是讲深,我 告诉 你, 很多东西都可以 不同角度去切入 现在 末法时期吗 大体上 是,但是 在经典也有说,在末法 时候 在不同地区他也有正法 正法的时候在很多其他地方也有末法 佛陀在世的时候 佛教以北印度为主 南印度跟其他国家就没有佛法 没有佛法 能叫他正法吗,相对来讲, 现在 是末法 ,但是 有些地方佛教也很兴盛 而且理解 正确 相对来讲 那个地方 有正法,所以有别有共,有自有他。所以有时候学佛要融通一点 不要死板板的好像九十度转弯 ,这个 世间本来 就是 ,一个东西 种面都可以切入 ,你 通彻的佛法 佛法是一 活的东西 不要把他弄死了 但是也不要因为 不想把他弄死 所以变成什么都可以 </small>


  重点在于奢摩它,我不是说:你本来是外境,但是你把它观成内心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就叫做胜解,因为这不是一般的而已,一般的想象不能叫胜解,比如我回想昨天中午吃的一个排骨便当,那个不能叫胜解,但是如果你把佛相观 在里面,内心影像已经很明显,而且跟你眼睛打开看到的是一样,那个就叫胜解,所以一般胜解都是用在止观的修行,才叫胜解,尤其是用在止或是奢摩它的修行,才叫做胜解。
<small><br />
三、 立唯識</small>


  问:真正佛像在作观的时候,应该把它观成一个活人?
<small>1) 定境唯心所現</small>


师父:不是,我大概讲一下因为现在不是在讲这个,你观哪一尊就必须要现哪一 出来,你观的是必需要观刻的 个像,你不能出现人,因为你不知道人是什么样子,因为你不知道活著的人是什么样子, 以为什么会这样讲,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起妄想妄念,比如说你现在观的是师父前面,你们在拜的那一尊,那一尊释迦牟尼佛,而且你观要那一尊出现,其它尊的释迦牟尼佛也不 ,你观中国式的佛像,不能出现南传那种比较尖比较瘦的,那个都不行的,因为胜解作意,定是胜解作意,你必须要把它观成那样子才能,如果你说我念念,忽然出现什么 影像, 那个都是妄想而且非常危险,你不要观佛像然后七仙女出现,那很危险的,那都是可能乱 、乱相、妄相,或是乃至外面的魔扰都 可能。
<small>「世 !諸毘鉢舍 三摩地 所行影像, 彼與此 當言 異當言無異?」</small>


  问:观相的话 前说要观到佛对你说法,但 相怎么对你说法?
<small>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當言無異。何 故?由彼影像唯 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small>


师父:可以你只要这样观就可以,但是还是要那一 尊, 还是那个相,白色就是白色,黄色就是黄色,你不 乱观 后忽然间,我只 观它坐著然后忽然间,没事你没有观它跑起来了,错的,大家不要以为师父在开玩笑,真的会发 这种情形,有些居士就观一观,观一尊佛,观一观眼睛忽然睁开它吓一跳 我说那你就是打妄想,你没 这样观,它就不能做这种动作,也就 说我没有叫你做这种动作,你不能做这种动作,我观这样就是这样,哪怕你观的是这一尊都没错,但是眼睛突然睁开了,那不行的,那也不对,你没这样观就不能出现这样的状况
<small>「世 !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 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 見少法。 即此心如 是生 影像顯現 」</small>


你没有胜解作意你没有 样观,它忽然笑 那就不行 佛像 你面前距离多远? 你看得清楚为主 你不能放得 远然后看不清楚 看得清楚为主你不要弄得太近,看不出它 什么 ,就是 一般 距离 但是也不是一下子 整尊 它必须从白毫或 从脚母趾或 从手指 要从一点开始观 起, 这个 前师父讲过 不过有兴趣以后慢慢再谈. 所以 叫做胜解 ,为 什么它特别提胜解 ,就唯识 禅定 ,你 把它观成的 不是 它自己跑出来 的, 是你的定心把它观成这个样子 ,所以 师父 前在做这些研究 说观佛三昧海经 各式各样 禅经 观佛像各式经典 ,后 来师父 心得是这样,就是说 为什么佛像可以跟你说法 因为 本身之前闻思慧要 很深 熏修 ,你 如果之前 不读经然后也不了解 我告诉 你要观佛说法它就 你观不出来 因为 不知道要说什么法 ,所以 它说法其实相对来讲就 ,相对 重新印证你之前学的东西,让你内心对法的胜解力更深刻,如果你平时 听经闻法 没办法跟你说法的.
<small>成立唯识, 个太好 了, 你们记得师父 讲唯识学概 的时候,曾经说过唯识的形成跟成立 跟禅观禅修有 大的关系 那些瑜伽师 我所谓的瑜伽师 就是 禅修的修行人,经过打坐经过禅观经过胜解之后发现:其实定中所现 东西,比外境更真实 定所 成的东西可以改变外境 我说的 真正有定力,至少 初禅二禅三禅 依定而 的神通 他可 突破我们业力的规范 ,所以 会让这些禅观者 心所现的东西比外境更真实 所以经由这样 产生 唯识 的观念出来。什么叫做心所产生的东西比外界更真实,首先在佛教里面讲, 禅定 叫做不动业 ,你 要是修到未到地定或初禅二禅叫做 动业,也就 说他是很强 善业 他不会被其他业所撼动 ,所以 当你打坐到初禅二禅三禅 ,如 果你没有发愿下辈子要去西方极乐净土 你没有发愿下辈子要再来欲界人身做人,你会被这股强大 定力 你往生 死掉之 会被这股强大 善业力,引导去投胎 投身到色界或无色界 ,你 如果这辈子修行 初禅 能力,一直维持, 量很强 一直到 命终的时候 还有这种力量 这股力量就会变成 动业, 一往生 气一断 ,你 的神识第八识 马上投胎到哪里?到初禅天变成初禅天的众生。 所以 一股很强 善业叫 动业 第一个。</small>


说法是 原来学过 ?
<small>第二个,你 师父我怎么办,所以师父不很强调你必须打坐到初禅二禅,师父没有这样讲,师父说你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就算是你有初禅二禅的能力,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很难,如果你真的有这种能力那我要恭喜你了,你能到未到地定那已经不错了,初禅二禅三禅以上那是非常难的,但是我说难不是说没有机会,如果万一真的让你太用功不小心,有了初禅二禅的能力,你一定投胎到那个地方,因为你到初禅二禅天以上很难学习佛法,所以 你要发愿,你只要这辈子有足够的熏习力,对佛法有足够的了解,对佛 有足够的愿心,你可以依这个愿力引导你再回来当人,而且不但当人, 一个很有福报的人,而且不但一个很有福报 人,而且 能够听经闻法 人,那你就不用担心了,所以要发愿。</small>


师父 基本上都是你原来学过的,而且要学得很深刻,你学过的东西在经过禅定这样子观坐之后,那种法的浮现已经不是你之前泛泛的听,你已经 很深刻的印证跟了解,一种很强烈的回忆,不只是回忆而且是理解肯定,什么叫做理解肯定,你以前听法的时候师父讲这个空,不知道真的是这样还是假的,你不是很肯切的认为是这个样子,但是经过几年的熏 ,你对 个空,还是 切唯识所现,这样子的观念越来越深刻,然 慢慢内心里面认定是这个样子没错,在经由禅观的这种观法,出现 你对佛法的认定力、印可力,已经非常非常强,那个就不是我们一般泛泛的来听闻就 了,所以不只 回忆而已,而是不断 经过回忆跟熏习之后,自己内心肯定这样的观念是对的,已经形成你内心的一种知见跟思考模式。
<small>问 :有 行人说 这一 世去世之 有隔阴 要再遇到上师同参 很困难 ?</small>


就唯识来 都是唯心所现 所以 平时就要熏 时候 是在争对错的问题 对错什么 候在争 什么时候在思辨 闻思的时候就 思辨了 时候再去怀疑对错的话 那就 问题了,也就 说你在闻思 在现在这个状况,你就要去思考 这样 这样错 这个道理合不合理 然后在日常生活运用 时候 你就 要知道 说佛法这样讲 缘起这样子 师父说一切苦一切法无常,这样的 理对不对,平时就要去熏修了
<small>师父:这种说法跟经教 得不合 ,我 只能跟你这样讲,第一个 讲大 行人,大到哪里 他可以预知...,那 个不 叫大修行人 能预知 有神通也不叫大修行人 他可以预知他要往生之后 投胎到哪里 ,这 个不能叫大修行人 ,有 神通不一定 大修行人 因为印度外道他可以修到 这样 的程度 真正的大修行人 我依印度经教来讲 真正能够称作大修行人 的,要 嘛初果,要嘛初地,他到底是什么境界我不 知道, 我没有神通我也不是他 所以我不知 他什么境界 </small>


问:我对 一个 高深 的道 理有疑 问, 平时 在闻思 的时候可 对这 偏差?
<small>佛教讲的是善因善果,因果相应,更具体的就是说,在经典上有 一个 叫做摩诃男,他跟佛陀讲说,我平时修戒定慧,而且很用功在修行,但是我每次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看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我 常想这时候我失去正念 ,因为太乱了,这时候如果我不小心被车撞死了,因为那时候没有正念现前,比如说投胎到恶 去,佛陀说我 你一句话,如果这棵树往东边长,你把他砍断了他会往哪边倒?往东倒,所以你只要平时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一定要证果,而是你平时累积的善业,到时候这股业力就引导你到你所应该相应的地方去,平时造太多恶业,那就是到恶道去 ,平时的 善业足够,贪嗔痴弱,戒定慧强,他就引导你到应该去的地方,所以经典上是这样讲的,第一个,要有善业,善业最基本的就是五戒,把人该做的善业做好就是五戒,你就有资格做人,第二个,还不够,你除了五戒守好之外,要布施,因为你做人要做有福报的人,你要是做没有福报的人有 时候 很辛苦的,还不够,你这辈子要多听经闻法,发愿下辈子能够继续来的话,当然你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或他方国,那另外一回事,如果你能够发愿听经闻法,而且不只发愿,而是现在能够尽量积极的熏习听经闻法,那么你下辈子再来第一个你 以当人,第二个你可以当有福报的人,第三个绝 有机会听经闻法。所以在座的各位你不要以为,你们是今天碰巧刚好跑来的,过去生中一定有结下这样听经闻法的缘,还有 样的业,而且更重要都有些福报,没 福报的话你可能现在还外面很忙,连吃晚餐都还没机会吃,不要说想要来听经闻法。</small>


师父 所以这个 西不容易修 ,为什么, 这个《解深密经》刚开始每次一定强调说,你在闻思慧上一定要到一个程度,因为现在师父在讲止观,你这样修 话也是在观,所以为什么一直强调一定在闻思慧上,要有一定程度的真正认知跟了解,如果你的程度不到, 好是不要乱观,但是问题是你程度还没到你要这样观,其实也是有点困难,也就是师父常常讲说,你要走火入魔也没那么容易,你要是每天在 边打妄想你要入什么, 般要走火入魔都会有一定的程度,才有办法走火入魔,你每天坐就打瞌睡胡思乱想想了一通,你也没机会走火入魔,你一定 有一个程度,你的观念又错误,这样就有一点危险,你说要观到有像出现,那也很不容易。
<small>问 树往 边倒 为什么 大乘佛教 把往生前 的最 那一 刻看得很重 ?</small>


所以 师父 前提就 是, 你要亲近三宝皈依三宝持五戒 这些全部都要做 然后要听 闻法不断地熏修,师父 要闻慧思慧 养成 闻慧思慧 养成 靠你自己 便去读几本书就可以了 还有 知识的引导 所以修禅定一定要 有善 知识引导 没有 知识引导 危险 的, 今天 如果你没来 听经 没听师父 跟你 讲这些 ,你 知道吗 ,你不知道, 以为听人家说观佛像 ,你 就观 观观世音菩萨结果跑出释迦牟尼佛来 那更好,这样 错啊, 这样走火入魔的机会就很大 了, 所以 善知识的引导 ,有 正确的熏修跟听闻 你走 就是 随顺
<small> 师父 :最后一刻 重要 因为 《成佛之道》里面说 《成佛之道》不是导师说的 典上 说的, 引导我们人投胎 三个基本条件,随重,随习,随念 随重就 重的业力 不管 不管恶 如果你平时没 重的 恶业 因为 恶业是 强烈的决定你 的, 再来 如果你没 有很强烈的善恶业,习气,随习,因为你平时熏习什么就相应,再 才是随念,最后才是随念,我们为什么一直要强调最后一念,老实说你现在要死了,重就是业力,习就是习气 业力 习气 现在临终 ,你 有没有办法去改变 我也没有办法改变 ,我 不知道 你这个人过去怎么样 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 帮助 提起正念 你这辈子过去造了什么业我也不知道 ,就 算是 造了善造 我也没 办法去改变 你这辈子 什么习气我现在来改也来不及了 我现在能做 的就是 能够希望帮助你提起正念 </small>


所以师父并 没有 急的逼著 们要打坐 马上要有什么境界 不是 ,师父 反而强调 是说, 慧,拜托,多听经闻法,多 解佛法讲 是什么 把闻慧先养成 把知见的观念先搞正确 然后每天 空多打坐 随顺修奢摩它,随顺修止
<small>那个人在车水马龙的地方 没有 正念, 来跟我解释 随重 随习 因为 师父 讲随重,善 重业 第一个条件,他为什么 树往东边长往东边倒 就是说他平时造 善业 所以你不用怕你临终那一念会怎样 而且你也可以说 树往东边长 是一 种惯性的相应,所以我说 你们 时候要来听《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已经重复好几次了 </small>


随顺修行观,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有分别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毘婆舍那作意,是随顺毘婆舍那胜解相应作意,你 如果 止还没有到身心轻安的境界,你 说我 能不能做点观,可以,但是这不是真正的观,这个只能说随顺观,但是师父当然建议说,这边说还没有到轻安,所以师父说你要开悟,你的止的能力一定要到未到地定,因为要身心轻安生起,你不要以为我都没有定力,或是说我只是坐一坐而已,我坐了几年的好像身心满谐调的,好像蛮能平静的,你以为这样我来作观就可以解脱 ,没有这种事情,一定要到未到地定,就是身心轻安真正的生起,你才能做真正 ,那 如果说我还没到,可以相似 作,但是这个只是随顺而已,但是这个没有那么容易,所以这里特别强调那个 叫作观,那个只是随顺而已,所以必须要有未到地定身心轻安生起。
<small>问: 如果说我 前面造 很重 ,那 临终 念也 管用?</small>


你要真正作观,有点效果的话, 再讲一次你的闻思慧 力一定要够,至少对佛法,第一个要清楚,第二个对佛法很多基本的,最根本的理论,你要肯切的认可,什么叫肯切的认可?你对诸行无常,你对一切法无我,你对缘起四谛,你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认定 是这个样子, 然你要观什么 你要观的时候认为说好像不 无常,好像这个世间还蛮不错的,你这样观不起来,所以第一个,你要作观,至少要有闻思慧的 力,真正的观,要有未到地定,这样才叫做真正的毘婆舍那修行,如果你 我现在听经闻法听了好几年,虽然还没养成正见,我也常打坐,虽然还没到未到地定,可以相似的观,这个叫做随顺 ,但是 这个师父不 建议,因为你如果操作 好,很容易就变成打妄想,所以师父为什么说不建议,你最好平时还 打坐归打坐,听经闻法,慢慢熏习,把这些东西拿到日常生活中去检讨自己,去应用 这个就是慧学的养成,常常打坐就是定学的养成,如果你能这样做的话两个可以互相帮助。因为定可以降伏你五欲的欲望,让你持戒更容易,让你日常生活要内观的力量更强,因为 你有 定力你要内观,细节的你就更 ,慧学上你 观念知见正确 也可以引导你修定的方向,因为修定方向不正确 话,很容易走火入魔或出现禅病,或一些味定,因为有些人观念不正确,不知道说为什么我要修禅定,为什么我要打坐,刚开始观念就不正确了,开始坐下去有一点点身 轻安起来 觉得 很舒服,它就想要那个东西,每天坐它就是想要那种身心舒畅的感觉而已,它已经忘了它 自己 打坐要 什么,甚至更危险 是,一开始打坐坐到最后,观念不 清楚或是说虽然懂得佛法 但是对佛法的知见不 那么印可,开始 一点神通出现了,那更危险,因为你们有没有听师父常讲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那些外道经过禅定 修行 看到我们一般人所看 东西 但是它的智慧又不够,不知道这些东西背 的因果到底是怎么样 所以就用它看到的东西下去乱揣测,结果就产生了邪知邪见,什么叫乱揣测? 师父 常用的例子 比如第一个例子就是有些学牛吃草,为什么要学牛吃草,有没有听过 师父 说印度外道学牛吃草 ,就 是因为它有打坐有禅 的力量 但是又开发一点天眼通 所以它看到一只牛死掉,然后它的神识上天,一般人能不能看得到,一般人看不到这样,问题是它看得到,但是它不知道背后的因果道理,所以它就说牛会升天,牛 平时 做什么事, 嘛睡觉 ,要 嘛吃草,睡觉是大家都会睡的,所以应该不是睡觉升天,所以有可能就是吃草升天,所以它就学牛吃草 ,还有 很多这种外道,所以你们去印度 可以 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修行方 法, 后来它去问佛陀,佛陀就 告诉 它说因为 你有 天眼通,但是你 智慧力不够 解背后的因果道理 所以你自己去乱揣测乱揣 摩, 就产生这种毛病出来,好的话,你以后就变牛,不好的话,你以后可能会下三恶道或下地狱,因为有些人会搞 变成是杀盗淫妄,不懂的话它会去拜 种有屠杀性的,或者嗜血性的那种神,会去宰杀生命 供养祭祀 它说那你 下三恶道的机率很大,印度更严重的曾经去杀人来供养神 的,所以 佛陀就告诉它说 ,你要是 轻一点就变成牛,重一点就下三恶道,看你目 什么 事,它就很难过,就很惊慌,佛陀说没关系,因为你生命还长,所以你从现在开始,皈依佛法好好的修行,把这些坏的毛病跟习气改掉,因为你学牛,如果你没有造什么恶业,你学牛你就变成牛的习气,牛的习气你就是相应,这个就是叫做随顺修行观
<small>师父: 能说 百分之百 管用 我只 能说 很难 ,但是很 不是 表示没机会 ,你有 忏悔心 很强烈 心,觉得自己 过去 做的 真的 愿意去忏悔 那还 是有 机会 的, 老实说十恶 的, 你叫他最 临终来忏悔很困难 ,师父 话讲回来 ,师父 还是强调 你平时 要勤修戒 熄灭贪嗔痴 善业 平时 累积了 你不 想说 没关系我 还有 最终一念 可以 想办 法, 告诉你 很多时候是没办法 临终一念 的, 直接就走 了, 就像 诃男他说 到那 边忽然间车一 碰一声走了 很多时候是 个样子 的,所以 不要寄望我还有最后临终一念 ,你要 寄望 我现在现 做什么。</small>


6 止觀
<small>下生畜生道不就不知道,不知道也就没事了,下生畜生道不是没事了,畜生道就佛法来说是愚痴,或是 些贪婪残杀,那其实很苦的,我们现在当人有吃有穿当然不觉得苦,你到外面去看那些弱肉强食那种环境,有时候真的你要跑都没机会跑,人类是动物最大的天敌,你碰到人类你想逃都来不及,这个其实在《成佛之道》里面应该要讨论的,不是在《解深密经》讨论,因为在座有很多新的,师父能尽量回答都回答。</small>


<small>一般真正能够到初禅的,不管你有没有临终一念,你的禅定力量太强,不动业力量太强,不管临终念不念你都一定会到初禅去,那就是随重,除非你平时就有发愿,因为你平时发愿的愿力强,那就会让愿力引导这个善业再来当人,当人的话,你可能会有先天生下来的一些特别的能力。</small>


止觀同一所緣
<small>问:我在做临终服务做志工的时候看到,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往生的时候都是懵懵懂懂的,那他们往生之后到哪里?</small>


<small>师父:很难讲,看他平时造什么业,懵懵懂懂如果平时还是不错的人,贪嗔痴也不会太重,那有可能再来当人,当什么都有可能,看他平时做什么,熏修的是什么。</small>


止 無分別影所緣境
<small>问 我发现有时候死的样子很难看?</small>


觀 有分別影所緣境
<small>师父 那问题就比较大一点,这个师父不判断,判断这个要讲到《成佛之道》讲到三世轮回,因为那个时候师父讲很多,《解深密经》我不讲太多那个,《成佛之道》以后你可以问。</small>


这边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止观的一跟异,接下来就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止观到底是一还是异, 止观到底是一还是异, 们要知道 佛教常常讲非 非异,不要被非一非异搞混了,佛教常常会讲一些一般我们很难用到 的, 叫做非一非异,非一非异常常用不二,但是这 不二不等于就是一,在很多 时候 它讲不二不 等于 就是一,不然它就直接讲说就是一个,但是你又不能说它是一个,但是你又不能说它完全不一样,你讲它完全不一样那又错,你说它是同一件事情那又不对,你会问师父说那到底 怎么样,怎么回事呢,很简单佛教常常谈一个 西,是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切入 ,所以 有时候 会一,有时候就会异,从不同角度切进去 ,所以 会产生 同的面向。它就问 止跟观到底是一还是异?它说一,同样的 个角度来看它是同样的,什 角度 止观同一所缘,从所缘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也 是说修定取 个所缘 缘之后显现出这个影像,但是 不管修止 修观 是缘这个影像 只是 有分别跟无分别而已 所以从同一所缘来讲的话 它是一,因为缘同一所缘,另外一点 ,你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切入的话,它就说那 为什么 异呢,因为心的作用 同,就修止来讲的话,心对这个影像 不起分别唯摄心集中 而已, 这个 修止,但是如果你心对这个影像起六行观,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起这 观,观这个影像 共相,自相共相如果起这样的观的话 那叫做 分别影像 从心对 个所缘影像,做分别还是 无分别来讲的话 止观 是不 的, 止就是心对影像不 分别,观就是心对影像作分别观察,所以它是不 样的,所以你们要这样的了解 ,有 些人讲话常常:那个都一样,不二,都一样,那一样为什么叫做止又叫做观,所以这时候你就知道,从所缘来讲叫 无二,但是从能观的心来讲的话, 叫做有二 一个是有分别一个是无分别
<small> 天天 那个种子会灌输 的内心里面去 变成 股强烈 习惯跟愿力 所以那 个时候 等于 边长的 ,所以 砍断 往东边倒 ,所以 如果你天天发愿 用担心 天出去骑马跌倒死了怎 ,就 不用担心 ,所 要天天 听经闻法也好, 是在家里听经闻法 然后把五戒 然后多发愿 愿意下辈子当人能够听经闻法这样就好了 ,你 最好 能天天发愿 发愿越多越好但 是不是 口头 而已, 有那 肯切 ,有 时候很多宗教仪式 是希望你 样子 做, 有时候我们 了解他 意义 到变成 种麻木 觉得说我 有做就 变成交代了事 </small>


慧是同一 吗?从某 角度来讲它 同一 的, 你从另外 个角度来 它也 有区别 ,它有它 不同相貌 学佛重在于分别 些别相 然后进 步了解它 共相 学佛不 差别 缘起相 揉在 然后 那个没关系都 一样, 生死跟涅槃 同一 吗,为什么 不一样, 死了不会去涅槃 ,不是 每个人都可以 涅槃 要修行才能去涅槃 我们现 是在生死 圣人是在涅槃 ,不 修行怎么可 到涅槃,但是如果从诸法第一谛来讲,最胜义来 讲的 话,生死涅槃都只 幻相 所以没有所谓的 但是你不能因为这样把它整个揉在一起 我现在就在涅槃了 这种事情,所以你要从 什么 角度切进 去, 从胜义谛来看生死即涅槃 从我们现前的诸法缘起相来讲 生死还 生死涅槃还是涅槃 ,不 能用第一谛来破坏世俗谛 世俗谛只 缘起 各种现象 显现出来而已,它只 是相 对的真实 不是 绝对 真实。
<small>就没有这种肯切的心愿,所以师父讲的东西你可以做参考,不一 觉得师父讲 东西,你就非得这样相信不可,你做参考,第二 就是绝对都 经典上有根据 的, 而且不 随便抓 本两本,断章取义的随便 ,都 通遍 绝对是很多经典上 根据 ,这 两点各位要注意一下 个,师父讲东西都不是我自己讲 的, 都绝对 经论上讲的 根据 的, 第二 师父讲的东西很多状况,如果你觉得跟其他地方不 有可能只是解 切入角度不 一样 而已 有可能 的不一样, 这时候你怎么办 师父讲的才对? 不是 ,参考看看,自己 思辨抉择 好的拿来用 其实佛陀 《阿含经》里面他跟阿难这样讲 佛陀跟阿难讲说 为我 讲的 对的 对你自己去思考 抉择 运用 然后 有什么 问题回来找我讨论,然后再 思考 抉择 运用 佛陀 跟阿难这样讲的 要只是信仰 佛讲的都 的, 你如果 这样的 信也 不是 佛陀所喜欢 ,</small>


师父讲那么深要干嘛 不是讲深 ,我是 告诉你 很多东西都 可以 从不同角度去切入 现在 末法时期吗 大体上 是, 但是在经典也有说 在末法 时候 在不同地区它也 法, 正法 时候在 多其它地方也有末法 佛陀在世 时候 佛教 北印度为主 南印度跟其它国家就没 佛法 没有佛法 能叫它正法吗 相对来讲 现在是末法 但是有些地方佛教也 兴盛, 而且 理解很正确 相对来讲,那个地方 有正法,所 有别有共,有自有它。所以有时候学佛要融通一点 ,不 要死板板 好像九十度转弯 这个世间本来就 是, 一个东西各种面都 可以 切入 你懂 通彻 佛法 佛法是一个活 东西 不要把它弄死了 也不要 因为 你不想 它弄死,所以 变成 都可 以。
<small>不再谈往生的事 我们来谈成立唯识 所以 说定 一种很强烈的善业叫不动业 而且他 可以 改变我们业力所规范的,神通有两种 一种 与生俱来的那个比较弱 一种 修来的 一般修来的要开发神通至少要依 初禅以上 能力 依禅定开发神通 所以修来 神通他就 但是修来 神通 必须依定至少是初禅二禅三禅 所以 了神通 ,你 可以改变业力所规范的一些东西 比如天眼通 我们眼睛看到多远 不会 而且 会被东西挡住 但是天眼通 透视 是我们 能力范围,一般人是没有 种能力 你有定力 依定力开发神通就 可以, 所以我说定力所产生 力量,是比我们 业力更强 可以改变我们业力 规范 所以从这样子来看会有产生唯识所现 外境 内心所现, 因为 我依于定力跟神通,我要 外境改 变成 怎么样就怎 样,一般来讲,所 他会觉得心力比外境更强,在这个状况下《解深密经》就讲 </small>


<small>第一个定境唯心所现,首先先从定境讲起,他说世尊,诸毘婆舍那,毘婆舍那是观,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什么意思,诸毘婆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这三个哪一个是三摩地所行影像,B,他说诸三摩地所行影像跟这个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影像跟心到底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他是这样问的,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他说这两个其实都是心的东西,这两个其实都是在我们内心里面的,识所缘唯识所现,他的心是识,心的认识作用就叫识,识就是这个心缘到这个东西,以这个东西为缘,三摩地所行影像,其实这个东西是心所现的,也就是同一个心剖成两半,一个叫作能缘,就是识,一个叫作所缘,所以他其实都是一个心,很明显这个影像本来就是心所现的,所以佛告慈氏菩萨,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白话就是说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两个没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内心所现出的这个影像,其实还是心所现出来的,心现出来,再变现成好像能缘所缘去缘他,其实两个都是心,都是唯识所现的,你观一个佛像然后摄进去,然后这个佛像像真的一样,你以为是好像外面的一样,其实这个佛像哪里来的,心显现出来的这个叫三摩地所形影像,不是跟心有什么差别的,我是举一个例子,心好像把他剖成两半,这边叫做能缘,这边叫做所缘,如果要具体的讲就是这样子,但是不管能缘的识,或是所缘的影像,其实都是心,我说心叫做识,心依能认知的作用叫做识,我们不是有心意识吗,心跟意识,心是指阿赖耶识,但是心也可以是指总称,内心的精神体可以叫做心,这个精神体从他能认识分别的作用来讲,他就叫做识,所以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只是有一个心现出能缘所缘这样而已,所以他是同样的东西都是心所现,然后他说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弥勒菩萨就提出一个疑问,他说世尊,如果说这个心所缘的影像,跟这个心没有不一样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能见到这个心,眼睛能不能自看,除非你照镜子,照镜子不谈,眼睛一般看不到自己的,你有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眼睛能不能看到自己,你照镜子不讲因为镜子那个不是真的你自己,他说刀不能自割,刀可以砍别人,但是刀怎么砍刀,砍自己这把刀,所以在佛教里面有这样的比喻跟说法,弥勒菩萨说那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心还可以认识到心,心不能自认,不能自见,他说心怎么可以认识到心呢?释迦牟尼佛怎么解释,他说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其实没有所谓的什么去认识什么,真实来讲没有什么去认识到什么,重点来了,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我们的一般心都是呈现出能缘所缘,有心一现没有能缘哪里来的心,能缘所缘一现,就会有心显现出能缘所缘,其实就实来讲没有所谓的能缘所缘,但是就因缘法来讲,如是心生就有如是影相现,心一生起来自然而然就变成,有影像有能缘所缘,但是就实来讲,真正来讲没有这样,但是就缘生因缘法来讲,心生就有心所认识的对象,心一起来自己就会自动成为,一个所认识的,一个能认识的,就会自己这样形成,为什么会这样子?如果你们把过去师父所讲的融通起来,还是《解深密经》前面所讲的稍微融通一下,其实不难解说,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有有漏种子,就会现成我跟我所,然后我会去执著我所,这个无始以来的,依他起本身在凡夫位就绝对是遍计所执,就一定会现出我跟我所,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是一直这样在分辨的,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虚妄的,但是在我们凡夫因为长期的习气烦恼所熏,所以一定会显现出这样的东西出来。</small>


三、 成立唯識
<small>鏡中相喻:</small>


1) 定境唯心所
<small>放一東西(桌子/A) 在鏡前,鏡中顯 出這個東西的影像(鏡中的桌子/B)</small>


「世尊!諸毘鉢舍那 三摩地 所行 像,彼與此 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small>B不離A: 三摩地影 相不離 所現</small>


佛告慈氏菩薩曰 「善男子! 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 影像 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
<small>A起時B同時起 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 影像 現。</small>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 生時 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small>A和B一般愚夫以為 不一樣的 以為離A有B</small>


成立唯识,这个太好了,你 记得师父在讲唯识学概要 时候 曾经说过唯识 形成跟成立 跟禅观禅修 很大 关系 ,就 是那些瑜伽师, 我所 瑜伽师就 禅修的修行人 经过打坐经过禅观经过胜解之后发 :其 定中 所现的 东西 ,比 外境更真实 定所观成的东西可以改变外境 我说的 真正 定力 至少是初禅二禅三禅 依定而起的神通 它可以突破我们业力 规范 所以 些禅观者,认为心所现的 东西 比外境更真实 ,所以 经由这样就产生唯识的观念出来。什么 叫做 心所产生 东西比外界更真实 首先 佛教 里面 禅定 叫做不 动业 你要 修到未到 定或初禅二禅叫做 动业 是说它是很强 善业 会被其它业所撼动 所以当 打坐到初禅二禅三禅以上 如果 没有发愿下辈子要 西方极乐净土 是你 发愿下辈子要再 欲界人身做人 你会被 股强大 定力 你往生,死掉之后会被 股强大 善业力 引导去投胎 投身到色界或无色界 你如果这辈子修行有初 禅的 能力 ,一 直维持 力量很强 一直 你命终 时候都还有 种力量 ,这 股力量就 变成你 的不 动业,你 往生,气 断,你 第八识,马上投胎到哪里 到初禅天变成初禅天 以它 是一 股很强的善业叫不动业 ,这是 第一个
<small>
就是因为我 们的 烦恼种子,习气种子 一向以来都是这样分辨 的, 所以一生下来就 这种执著 ,就 会有 我所的 这样执著,那 正常 一有心就会自然地显 出能认识所认识,但是 际上这些都是心 所现的, 接下来佛陀用一个很好的 镜中相喻 他这个比喻要比喻如是心生如 相现, 这个心这个相自然就跑出来了 我把他白话 他说放一个东西比如桌子A 在镜子 前面 镜中 自然而然的显现出 东西 的影像 ,所以叫做 镜中 桌子B,桌子是A 镜子前面,镜子 里面 的影像 那个桌子影像叫B,B不离A,会不会有一天桌子拿到镜子前面,镜子现出一个桌子,桌子拿走了影像还在,所以说B不离A,镜中的影像哪里来的,是A来的,A放下去B就自然出现了,所以 叫做 说B 离A 他的意思 三摩地影相不离心所现,我说B不离A,因为B三摩 影相绝对 离开这个心A,他不是自己存在的 ,就 像镜子里面 影像绝对 跟实际上的桌子 能离开的,A起时B同时现起,A放在镜子前面B马上就出现了,不会A放在镜子前面B过了一秒钟才出现 不然 回去试试看 ,你去 晃来晃去看谁先出现 你晃一百次他还 同时出现, 晃一万次他还是同时出现,A起时B绝对当下同时现起,所以心如是生时即 如是影像显现,因为无始以 就是这样,一有心就有境 但是 个境其实是心所现 的, 但是 里重点来了,A和B一般愚夫以为是不一样 的, 以为离A有B 什么意思 他已经把 影像 把他运用到 般我们日常生活来了 他就是说其实我们一般日常生活里面 所见 到的这 个影像,其实是心所生的 但是我们一般不知道以为 个是离心所有,所以 产生对这个东西 执著、分别,那 是已经 步的步向我们之前谈 了吗 所以他 重点在于说,因为是心 但是我们不了解,我们都把外境当成是离心 有的,其实外境无外乎就 我们心,所认识所产生的 个影像而已 ,这 个已经 比较从禅观里面慢慢推到唯识 </small>


第二个,你 师父我怎么办,所以师父不很强调你必须打坐到初禅二禅,师父没有这样讲,师父说你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就算 你有初禅二禅的能力,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很难,如果你真的有这 能力那我要恭喜你了,你能到未到地定那已经不错了,初禅二禅三禅以上那是非常难的,但是我说难不是说没有机会,如果万一真的让你太用功不小心,有了初禅二禅的能力,你一定投胎到那个地方,因为你到初禅二禅天以上很难学习佛法,所以佛教说你要发愿,你只要这辈子有足够的熏习力,对佛法有足够的了解,对佛法有足够的愿心,你可以依这个愿力引导你再回来当人,而且不但当人,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而且不但一个很有福报的人,而且是能够听经闻法的人,那你就不用担心了,所以要发愿。
<small> :影像B 观念?</small>


:有 大修行人 说这一 世去世之后有隔阴之迷 要再遇 上师同参好友 很困难的?
<small>师父 不只是一种观念而已,他现在是包括你见闻觉知所 的东西,不是观念而已,比如我 你观佛像,观到佛像出现,那不是一种观念而已,你是可以看得到的,是真正显现在你眼前的,他由 样子进 步推到我们现前 生活上所看 的东西其实也 心所现,他重点要表达这个。</small>


师父: 这种说 法跟经教讲得 ,我 只能 你这样讲 一个 行人 大到哪里 它可以预 ... 那个不叫大修行人 能预知时至 有神通 也不 叫大修行人 它可 预知它要往生之后要投胎到哪里 不能叫大 行人 有神通不 大修行人 因为印度 道它可以修到 样的程度 真正的大修行人 我依印度经教 来讲,真 正能够称作大修行人 的, 要嘛初果 要嘛初地 它到底 什么境界我 知道 我没有神通我也不 所以我不知道它什么境界
<small>两个层次,在修定的时候当然那一尊还是那一尊,你的影像还是你的影像,是没错,是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他现在要由禅修的观念往外推,就推到说其实我们日常生活所有的一切,无外乎都是心所现的,相由心生,但是 这种 相由心生跟中国古语的相由心生,差距很大的,他不是只是 我看到的东西,每个观念 一样而已 他是说 们以为外面的东西,他真实是内心显现出来的,他现在已经有在从禅观 现实的东西 要他连在 起了,所以这 第三点,前面这两点都是在 的状况 然后从禅修引伸出对我们一般 世间事物道理的认 知, 然后再进一步推到说 其实外面世间的东西 ,也 是我们心所变现出来的,但是一般凡夫以为是 一样的 ,以 为离A有B 所以你讲的没错在第一 个修 禅定的层次上 你缘我们佛堂佛像观出来的时候,佛像一模一样的东西出现的时候,你心里面那 尊还 那一尊 ,外 面这一尊还是 一尊 但是问题在于说 你那一尊对于你 来讲, 是比师父那一尊还 的, 当你观成的时候 师父那一尊已经无所谓了 也就 说这个东西已经 重要了 重要的 你观出来的那一尊 对你才是真实的 </small>


佛教讲 是善因善果 因果相应 更具体的 就是 在经典上有一 叫做摩诃男 它跟佛陀讲说 我平时修戒定慧,而且很用功在 修行, 但是 每次 十字路口 的时候,看到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我常常想 时候我失去正念 的,因为太 乱了,这时候如果我不小心被车撞死 ,因为那时候没有正念现前,比如说投胎到恶道去,佛陀说我问你一句话,如果这棵树往东边长,你把它砍断了它会往哪边倒?往东倒 ,所以 你只要平时 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一定要 而是你平时累积 善业,到时候 股业力就引导你到你 应该相应 地方去 平时造太多恶业,那就是到恶道去,平时的善业足够,贪嗔痴弱,戒定慧强,它就引导 到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经典上是 样讲的,第一 个, 要有善业,善业最基本的 就是 五戒 ,把 人该做的善业做好 就是 五戒 你就有资格做人,第二个,还不够,你除了五戒守好之外,要布施,因为你做人要做有福报的人,你要 做没有福报的人有时候很辛苦的,还不够,你 辈子要多听经闻法,发愿下辈子能够继续来的话 当然你要 西方极乐世界或它方国,那另 一回事 如果你能够发愿听经闻法,而且不只发愿,而是现在能够尽量积极的熏习听经闻法,那么你下辈子再来第 个你 以当人 第二个你可以当有福报的人 第三 绝对有机会听经闻法。所以在座的各位你 要以为,你们 今天碰巧刚好跑来的,过去生中一定 结下这样听经闻法 还有这样 业,而且更重要都有些福报,没有福报的话你可能现在还外面很忙,连吃晚餐都还没机会吃,不要说想要来听经闻法
<small>他已经推到说我们外在所认知到 由禅观里面三摩地影像 ,就是 同理可证 因为这 同理可证 这个就是这样子 所以从禅观的 修行 让我们觉得说 ,我 们这个东西修 最后佛像现前 的时候, 真实,但是你 看到 是以为离心中有 么真实 一尊佛像 ,因为太 过真实 了,所以 从这样的 行觉得同理可 证, 外面 的这 个境界其实也心 的, 因为 记得师父讲过什么吗 讲过外面 这个 境界 我把水观成地他 就是 地观成水他 就是 我意思 个三摩地影像 最后是比 面这个所缘更真实 拿这样 套同理 证,用到我们日常生活里面 他觉得 外境这 东西其实也 不是 离心所 有的, 也是心所变现 的。</small>


问:树往东边倒 ,那为什么 大乘佛教 ,把 往生前的最后那一刻看得很重要?
<small>把地观成水的话,可以下去,但是对别人没有用,你可以下去,你下去的时候,对别人来讲就好像,地,你怎么不见了潜进去了 ,那 就是神通了,对别人没用,对别人要有用要更大的作用,但是对自己是有用,所以上次师父不是说,达摩一苇渡江来其实有可能,我是说用理论来讲,达摩所谓的一苇渡江,他是把水观成地,所以他走过来,其实《清净道论》里面确实是这样讲,他说 为什么 你看他在天空走路 其实他 虚空观成楼梯,就走上去,但是别人来讲以为他是腾空踏步。</small>


师父:最后一刻的重要是因为 《成佛之道》里面说,《成佛之道》不 导师说 的,是 经典上 引导我们人投胎的三个基本条件,随重,随习,随念,随重就 说随重的业力 不管善不管恶,如果你平时没有重的善恶业 ,因为 善恶业 很强烈的决定你的 再来如果你没有很强烈 善恶 业, 习气,随习,因为你平时熏习什么就相应,再来才 随念,最后才 随念 ,我们 为什么一直要强调最后一念,老实说你现在要死了,重就是 业力, 习就是习气,业力 习气你现在临终 你有没有办法去改变,我也没有办法改变你,我不知道你 这个 人过去怎么样 ,我们 能够做 是什么,帮助你提起正念,你 辈子过去造了什 业我也不知道,就算是你造了善造了恶 我也 办法 去改变,你这辈子 什么习气我现在来改也来不及了,我现在能做 就是能够希望帮助你提起正念
<small>这边如果有科学家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觉得解释 是说 不一定需要用科学 其实佛教也 一门科学 叫做social,science社会科学 ,因为 我们的科学只 是, 在我们 的业 力规范里面做一些解释而已 问题 说很多东西可以超越 ,我们 自己 业力 以外的东西 他有他的前提 适用性 这个 整个宇宙来讲 ,我们的 科学就 这么 一点点 ,没办法 用对一点点解释所 有的 东西 </small>


那个人在车水马龙的地方没 正念, 来跟我解释 随重,随习,因为师父讲随重,善的重业是第一个条件,它为 什么 说树往东边长往东边倒 意思 就是 说它平时造了重的善业,所以你不用怕你临终那一念会怎 ,而且你也可以说,树往东边长是一种惯性 相应,所以我说,你们有时候要来听《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已经重复好几次了
<small>释迦牟尼佛 告诉 没有 什么 心见自己心 缘起的现象他 就是 显现 的。</small>


: 如果 说我前 造了很重的业 那临终的念也不管用?
<small>那个就是在这个里面发展的更复杂而已,所以你把这个弄懂,以后谈到唯识三十颂,甚至谈到成唯识论的时候你就容易了解了,带质境,独影境,...境,那些其实无外乎就是在A、B里面做学 而已, 如果 你没这个观念以后你读到那个,一定一个头两个大,但是你这个观念拿住了以后讲什么境,无非就是在这里 做文章 讲得更细而已。</small>


师父:我不能说百分 百不管用 但是我只 说很难,但是很难 是表示没机 会, 你有很强烈的忏悔心,很强烈的善 心, 觉得自己过去做的真的很愿意去忏悔,那还是有机 会的 ,老实说十恶不赦的 ,你 叫它最后临终来忏悔很困难,师父话讲回来,师父还 强调,你平时就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善业平时就要累积了,你不要想说, 关系我还有最终一念可以想 办法 ,我告诉你很多时候是 办法有临终一念的,直接就走了 ,就 像摩诃男它说,去到那边忽然间车一来碰一声走了,很多时候 是这 子的 所以不要寄望我还有最后临终一念,你要寄望是我 现在现 前能做什么
<small>你会遇到这样的机会几乎少 又少 一辈子都 遇到 不用担 心, 因为 这样子 人少之又少 ,你 是没办法 汇通 关系 下面他 就是这样 ,现在 已经把禅定的这些理论 象,慢慢引用到日常生活上里面来,接下来他讲得更明确 </small>


下生畜生道不就不知道,不知道也就没事了,下生畜生道不是没事了,畜生道就佛法来说是愚痴,或是一些贪婪残杀,那其实很苦的,我们现在当人有吃有穿当然不觉得苦,你到外面去看那些弱肉强食那种环境,有时候真的你要跑都没机会跑,人类是动物最大的天敌,你碰到人类你想逃都来不及,这个其实在《成佛之道》里面应该要讨论的,不是在《解深密经》讨论,因为在座有很多新的,师父能尽量回答都回答。
<small>2)日常所見亦唯識所現</small>


  一般真正能够到初禅的,不管你 没有临终一念,你的禅定力量太强,不动业力量太强 不管临终念不念你都一定会到初禅去 那就是随重,除非你平时就有发愿,因为你平时发愿的愿力强,那就会让愿力引导这个善业再来当人,当人的话,你可能会有先天生下来的一些特别的能力。
<small>世尊! 若諸 情自性而住 緣色等心所行影像 彼與此心亦無異耶?</small>


问:我在做临终服务做志工的时候看到 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往生的时候都 懵懵懂懂的,那它们往生之后到哪里?
<small>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 於諸影像 能如實知唯 識。作顛倒解。</small>


师父 :很难 讲, 看它平时造 什么业, 懵懵懂懂 如果 平时还是不错 的人, 贪嗔痴 不会太重 ,那 有可能再 人, 什么都有可能, 看它平时做 什么, 熏修 的是 什么
<small>
日常所见亦唯识所现,就这个地方,弥勒菩萨从问释迦牟尼佛禅定的境界,还有禅定的影像,讲到最后他又问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他说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这句话怎么解释,我们先看下面,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那个觉就是认识,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简单的讲上面弥勒菩萨问了释迦牟尼佛说,禅定里面的影像是唯识所现的,没问题,现在若诸有情自性而住,为什么叫做诸有情自性而住,就是 师父 刚才 你是什么有情,你就依于 什么 有情的 力规范,你是人,你就依人而住,你是人就依人的样子来认识,你不能我是人我要用天眼来看,那就不一样,他说诸有情就是每一道众生,依每一道众生业力所规范,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就依那个样子,主要是依人 ,如果 人依人 业力,依 的能力所规范的,来缘色等心所行影像,你去看到色,外面好像有一个影像,你看到色进来,你看到的这个色,这个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 ,也 跟这个心没有差别吗 他是说在禅定里面 个影像,跟心是一样的心所现的,我问你,日常生活里面就我们人 讲,我们 看到的外面这个影像,这个色,例如车子 是黄色 什么 色,难道跟心也没有差别吗,佛陀怎么回答,他说是没有差别,但是你觉得有差别,这个是唯识这个一般人没有办法了解的,但是他重点就在这里,因为一般人的错误,他认为,你们认为你正常我认为我正常,其实你们是错误的,如果佛教 认同一般的认知,那还 什么 以谈的,释迦牟尼佛说,善男子,亦无有异,没有差别,但是重点来了,诸愚夫由颠倒觉,诸影像不 如实知,就是错误认知,对于外面这些境不能如实知道,是我内心所现的,所以作颠倒解 ,什么 颠倒解 认为外面是外面,我 我的心,所以我的心就对外面这些起执著,这个好漂亮,这个我好喜欢,其实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其实是我内心所现出来的 </small>


现有时候 子很
<small>我再回来一次,就是把他汇归到前面讲,依他起,圆成实,遍计所执,我们要汇归一下你们才清楚,我们回到最前面来讲,我问你,如果你觉得外面认识到一般的东西,跟你的心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你还没学这个的时候,你认为外面看到的东西,其实跟你的心是有区别的,不是你的心变出来的,他是他,我的心是我的心,做梦的时候,你喜欢吃什么,都可以,甚么都喜欢吃,梦到很好吃的巧克力跟很好吃的蛋糕,你吃得津津有味觉得很好吃,你觉得梦中的蛋糕跟你的心不一样吗,还是是心所变现出来的,你在梦中的蛋糕,难道是离你的心而另外有一个蛋糕,我说在你的梦里面的蛋糕是从哪里跑来的?是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但 题是你在梦里面,你难道知道我现在在做梦吗,一般不会。所以说,既然在梦中,很多外境都是唯心所现的,所以难道你可以绝对百分之百的肯定说,你现在所看到的东西绝对跟心没有关系,是绝对独立的,有可能是心所现出来的,只是说他的现,师父再讲一下,不然大家会产生一些误解,就是圆成实,依他起,还有遍计执的观念,就是说实际上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很可惜就是说,当 们心去缘这个独立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自己会再变 出一个跟这个,可能相似,可能 点差距的这个影像出来,我们的心其实并不是直接认识到外面这个东西,是直接认识到这个影像,当我们认识的 时候 ,我们就会对这个影像产生执著,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如果这个是一条绳子,我们是把绳子当成是一条蛇,所以我们看到 是蛇而不是绳 ,所以我们会对蛇起惊慌起害怕,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我们看到的影像,会起贪嗔痴,因为你把他认定为是好是坏, 可惜的,就是说,我们由于凡夫无始以来的认知跟条件,一旦 到这个影像从心现出来,一定是这个错误的影像,绝对是这个错误的影像,所以我说在凡夫的依他起绝对是遍计所执,必须要经过无时的修行,不断的熏修,才能在依他起上把这个错误的遍计所执拿掉,然后还事物一个本然性,所谓事物一个本然性就是,你不会再依这个相起执著。</small>


师父:那问题 比较大一点 ,这个 师父不判断 判断 这个 要讲 《成佛之道》讲 三世轮回 因为 那个 时候师父讲很多 《解深密经》我 那个, 《成佛之道》以后 可以 问。
<small>用一个例子 是说,把绳子恢复绳子应有的相貌,不要在绳子上起蛇的这种执著跟概念 所以说 这个 唯识的观念 就是由 样一 禅修的理论,从禅观的修证里面,推到,不只是推而是实际的经验,经验 甚至是推 到, 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一切,也无外乎是唯识所现,唯识要告诉你什么,告诉你日常生活,对一个东西,对相所起的贪嗔痴,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是错误的,这个东西不一定是你见到的 那个 样子,所以你太讨厌的人你也不要太讨厌 你太喜欢的人也 要把全部的感情放下去, 好吃的东西也不要觉得 那个 就是唯一的 如果你能够这样生活的话,老实说刚开始会有一点别扭,什么叫做太讨厌的不要太讨厌,我真的很讨厌,什么叫做太喜欢的,也不要把全部的感情放进去,我真的就是没办法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但是我就是告诉你说,是啊,贪嗔痴自然而然的人性,但是你现在学了你就必须要克制,如果你能够这样子刚开始确实会有一点别扭不容易做,不然为什么要修行,但是到头来,对你是绝对有帮助的,对你跟 周遭的人是绝对有帮助的,而且不会产生忧郁症,不会产生想自杀,不会产生那些种种莫名其妙的 题出现,没什么好杀,你要杀什么,也没有什么好忧郁的,你要忧郁什么,无外乎都是我们自己对影像的执著 </small>


你天天说那个种子会灌输你的内心里面去,变 一股强烈 习惯跟愿力,所以那个时候 等于树是往东边长的,所以砍断就往东边倒,所以如果你天天发愿不用担心说我,哪 天出去骑马跌倒死了怎么办,就不用担心这样,所以你要天天来听经闻法也好,或是在家里听经闻法都好,然后把五戒做好,然后多发愿,愿意下辈子当人能够听经闻法这样就好了,你最好是能天天发愿,发愿越多越好但是不是口头而已,而是有那 肯切的心,有时候很多宗教仪式,是希望你这样子做,但是有时候我们不了解它的意义,会做到变成一种麻木,觉得说我有做就好,变成交代了事。
<small>问:修不 成的 话他还 是一种 理论?</small>


就没有这种肯切的心愿,所以 师父讲 的东西你可以做参考 不一定觉得 师父讲的 东西,你就非得这样相信不可,你做参考,第二个就是 绝对 都是经典 有根据的 而且不是随便抓一本两本 断章取义的随便讲,都是通遍 的绝对 是很多经典 的根据,这两点各位要注意一下,第一个 师父讲东西都不是我自己讲的,都 绝对是 经论上讲的有根据的,第二 师父讲 东西很多状况 如果 觉得跟其它地方 不一 有可能只 解说切入角度不 样而已 ,有 可能是真 不一样,这时候 怎么办,师父讲 才对?不是 参考看看 自己去思辨抉择 拿来用 其实佛陀在《阿含经》里面它跟阿难这样讲 佛陀跟阿难讲说,你不要以为我讲的 是对的,对 自己去思考 抉择,运用,然后有什 问题回来找我讨论 然后再去思考 抉择,运用,佛陀 跟阿难这样讲的,你 要只 信仰 佛讲的都 对的 你如果是这样的相信 佛陀所喜欢
<small> 师父 :你 得很好 ,师父 一次,伟大 事业 绝对 建立在高深的理论 上, 认同吗 伟大 事业 绝对 建立在高深的理论 上, 修行 绝对是 伟大 事业 ,你不 要以为我 定要革命 修行绝对 是一 个伟大的事业 高深 理论 很难有正确 修行 所以先把理论弄清楚 才有机会付诸于实践 你没把理论弄清楚胡搞瞎搞 的, 方向都错误 叫做 随顺。 说马上能够把理论实践吗 如果那 容易就满地神佛了 大家都解脱了 因为 不是 那么容易 理论绝对 第一步 ,也是 最基础 一步。</small>


再谈往生的事 我们 谈成立唯识 所以我说定 一种很强烈 善业叫 动业 而且它可以改变我们业力所规范的 神通 两种 一种 与生俱来 那个比较弱 ,一 种是修 来的, 一般修来 要开发神通至少要依 初禅以上的能力 ,才 有办法依禅定开发神通 所以修来的神通它就很强 修来 神通 必须依定至少 初禅二禅三禅以上 所以 了神通 你可以改变业力所规范 一些东西 比如天眼通,我们眼睛 到多远 ,不 会很远而且会被东西挡住 但是天眼通 可以透视 们的能力范围 一般 有这种能力 但是你有定力 依定力开发神通就 可以, 以我 说定力所产生 力量 ,是 比我们 业力更强 可以改变我们业力的规范 所以从这样子来看 有产生唯识所现 外境是内心所现 因为我依于定力跟神通 我要把外境改变成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般 它会觉得心力比外境更强,在这个状况下《 深密经》就讲
<small> 是变成非愚夫 你这样有点颠倒推过 来, 认知了实相那就不 愚夫了,因为你对理论要真正认知 话要先理解,当然这 是那么快的 不是今天师父讲了你马上就能理解 理解 深浅度的 首先 知识上 理论我知道了 这是第 步,再 你把这个理论付诸经验 时候 这种 经验理论 我认知到了 接下来 是观念上 我已经认可绝对是这个样子 有层次性 的, 也就 师父常常讲的从闻思修下手 养成正见要先 正确的知识 把正确的理论正确的知识不断 熏修 多久 ,不 断地运用,才有办法成为正见 其实你现在 算你不懂你把他背下来都好 因为每个人对于学问的学习本来就 一样,有些人非得理解 才知道 有些 人没 关系我先把他背下来 慢慢再来理解 可以,以 们背五位百法 时候 很多东西其实 讲很内心 东西 你还没到那个程度 很难去体 会, 没关系先背下来 贪嗔痴慢疑 身见边见戒禁取 先背下 来,以 后慢慢自己就去了 解。</small>


个定境 唯心 所现 首先先从定境讲起 它说世尊 诸毘婆舍 那, 毘婆舍 是观,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 异当言无异,什么 思,诸毘婆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 ,这 哪一个是三摩地所行影像,B 它说诸三摩地所行影像跟这个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影像跟心 到底 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它是这样问的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它说 其实都是心的 东西 ,这两个其实都 在我们内 里面的,识所缘唯识 所现 ,它 心是识,心的认识作用就叫识,识就是这个心缘到这个东西 ,以这个东西 为缘,三摩地所行影像,其实这个东西 是心所现的, 也就是同 个心剖成两半 一个叫作能缘,就是 ,一个叫作 ,所 以它其实都是一个心 很明显 这个 影像本来就 心所现 ,所以佛告慈氏菩萨,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白话就是说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两个没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因为内心 所现出的这个影像 其实还是心 现出来的, 现出来,再变现成好像能缘所缘去缘它,其 两个都是心,都是唯识所现的,你观一个佛像然后摄进去 然后这个佛像像真的 样,你以为是好像 外面 的一样,其实 这个 佛像哪里来 的,心 显现出来 这个叫三摩地所形影像,不是跟心 什么差别的 我是举一个例子,心好像把它剖成两半,这边 叫做能 ,这 边叫做所缘 如果要具体的讲 就是 这样子,但是不管能缘的识,或是所缘的影像,其实都是心,我说心 做识,心依能认知的作用叫做识,我们 是有心意识吗,心跟意识,心是指阿赖耶识,但是心也可以是指总称,内心 精神体可以叫做心 ,这个 精神体从它能认识分别的作用 讲,它 叫做识 所以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没有什么不 因为只是有一个心现出能缘所缘这样而已 所以它是同样 东西都 心所现 然后它说世尊 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 异者 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弥勒菩萨就提出 个疑问,它说世尊,如果说这个心所缘的影像,跟这个心 有不一样 为什么这个 能见到这个心,眼睛能 能自看,除非你照镜子,照镜子 眼睛一般看 到自己的, 有没有 办法 看到自己 眼睛能不能 到自己,你照镜子不讲因为镜子那个不 的你 自己,它说刀不能自割,刀可以砍别人,但是刀 怎么 砍刀 砍自 这把刀,所以在佛教里面 这样的比喻跟说法,弥勒菩萨说 既然这样的话 为什么心还可以认识到心,心 能自认,不能自 ,它 说心 怎么可以认识到心呢?释迦牟尼佛怎么解释 它说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 ,其实 没有所谓的什么去认识什么,真实来讲没有什么去认识到什么,重点来了,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我们的一般心 都是 呈现出能缘所缘,有 一现没有能缘哪里来的心,能缘 缘一 ,就会有心显现出能缘所缘,其实就实来讲没有所谓 能缘所缘,但是就因缘法来讲 心生就有如是影相现,心一生起来 变成,有影 有能缘所缘,但是就实来 讲, 真正来讲没有这 样, 就缘生因缘法来讲 心生就有心所认识 对象 心一起来自己就会自动成 ,一个所认识的,一个能认识的,就会自 这样形成 为什么会这样子?如果你们把过去师父所讲的融通起来,还是《解深密经》前面所讲 稍微融通一下,其实不难解说,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有有漏种子,就会现成我跟我所,然后我会去 执著 我所,这个无始以来的,依它起本身在凡夫位 绝对是遍计所执 就一定会现出我跟我所,因为无始以来我们 就是一 直这样在分辨的 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虚妄的,但是在我们凡夫因为长期的习气烦恼所熏,所以一定会显现出这样的东西出来
<small> 唯心, 万法唯识 真正所谓的证道 不是把前面 一台汽车变成牛 ,那 个没 有意 义的 重点不在于外面 这个 东西 到底 要把他观成什么 变成什么 重点在于外面 这个东西是 心所现的, 以这个东西 既然 是心所现的, 你记得上次师父用过 句话 境无 得生 外面 这个 东西 虚妄 的,因为内心 比外面真实 ,所 以内 更真 实,一 外面这个 是虚妄 的, 要执著 东西也没 著落了 所以 叫做能 所双亡 重点在于 就是叫 要再去执著外境 东西 ,这个 理论本 是要经过不断地 如果你今天看到那边 堆黄金 丢在那边没人要 的是 太好了 人很多 但是他们都没看到只 我看到 下想办法 时候 你每天处 积虑 知道会 会被挖走 ,不 管怎么样 就想 办法 要去 后来你去 发现根本就 一堆黄色 金纸,这时候 怎么 那时候你处心积虑想要把他占为 己有那 整个一下子全部 不见 了。唯识的意思告诉你 你每天处 积虑 对外境的执著追求 ,其实 无外乎 都是心所 现的,是 己看错 已, 就像 把那一堆 难听一点 像大便看成黄金一 样, 靠近才发现根本不 黄金 那时候顿时 执著 想要把他占 为己 每天处心积虑 的执著 心忽然 不见了 唯识 就是 要告诉你这 慢慢了解没关系 </small>


鏡中相喻
<small>问 当时如果佛陀和阿难同样看到一个东西,两个人看得有什么不一样?</small>


西(桌子/A)在鏡前 鏡中顯現出這個東 西的 影像(鏡中 子/B)
<small>师父:我很难跟你讲两个看的得是什么样子,我可能依经典说佛看到的是清净的,因为心净所以国土净,但是如果就《阿含经》更重要的就是说,重点是我们依圣人跟凡夫来讲,圣人看到这个东西,他就是纯粹 个东西和合的,能用,他不会起这个东 西 的执著,凡夫看到这个东西他会起执著 他是什么东 西 ,黄金打造 ,所以他值很多钱,这个东西我就不能随便乱换,哪一天不见了我就忧悲苦恼,圣人他觉得这个就是因缘所成,我能用我就用,唯心所现的,所以我不会在这边起执著,他是什么品质,他是什么材质,在相对上我可以卖多少有多好,他不会这样 ,差就差在这里,我们先来回向。</small>


B不離A:三摩地影相不離心所現
<small><br />
《解深密经》-14</small>


A起時B 時起 :心如是生 即有如 影像顯現
<small>各位 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里面的止观的修行,从止观的修行了解到定境唯心所现,也可以说是唯识所现,进一步由定境唯心所现推到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外面的我们所认知到这些外境,其实也就是唯 所现,所以说当很多人在研究唯识的时候,当然唯识的形成跟成立有很多种原因,比 种子的理论,然后上次师父在谈唯识学概论的时候,举出好几种原因,其中有一个,比如说种子的理论,业的理论,轮回的说明种种,其中一个就是说由瑜伽师,瑜伽师就 专重修禅观的人,在修禅观里面发现到:其实我们定境比外境更真实,因为定境可以改变外境,进一步既然这样的话,其实外境是没有真实自相的,因为他是可以受定境的改变,定境是由什么所产 定境由心或是由识产生的,所以就发现其实外境无外乎是识所现,就是由定境的唯识所现,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外境也是唯识所现,这个理论从哪里得到根据,其实就 《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跟根据 </small>


A和B 般愚夫 是不一 的,以 為離A有B
<small>在这个里面,其实是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对话,这是上个礼拜已经讲了,我只是简单的复习一下,首先他讲定境唯心所现,就是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在我们修止观的时候,尤其是定境产生的时候,定所产生的这个影像,他跟心是有差别还是没有差别,是不是同 件事情?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他说没有差别,定境就是心所现的,定的影像就是心所现的,这个就是三个圈的其中一个圈,这个是所缘,这个是A,B,C,这个C是三摩地所行影像,心认识到外面这个B,这个B叫所缘,取相然后现入心中,心A再去认识到这个C,现在弥勒菩萨问的就是说,A跟C两个到底有没有差别,就是问A跟C两个到底有没有差别,就释迦牟尼佛的回答,他说没有差别,因为这个C也是心所现的,所 两个并不 是不一 样,所以佛告慈氏,善男子,当言无异,没有差别,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他说,善男子啊,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影像是这个识所现出来的,所以他说我说识所缘,这个C是所缘,这个A是能缘,所以说心 所缘 唯心所现出来的而已,所 没有什么差别,这个是他的回答。</small>



就是因为我们的烦恼种子,习气种子,一向以来都是这样分辨 的,所以 一生下来就有 的这种执著 就会 我所的 这样 执著,那是正常,一有心 会自然地显现出能认识所认识 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心所现的,接下来佛陀用 一个很 比喻 镜中相喻 这个 比喻要比喻如 是心 生如是相 现,有这个心这个 相自然就跑出来了 ,我 把它白话,它说放一个 东西 比如桌子A 在镜子的前面,镜中会 然而然的显现出这个东西的影像 所以叫做镜中 桌子B 桌子是A,放在 镜子 前面 ,镜子里面的 影像 那个桌子影像叫B,B 离A 会有 天桌子拿到镜子前面 镜子现出一个桌子 桌子拿走了影像还在 ,所以 说B不离A 镜中的影像哪里来 的, 是A来的,A放下去B就自然出现了 叫做说B不离A,它 意思是三摩地影相不离心 我说B不离A,因为B三摩地影相绝对不离开 个心A 它不 是自己 存在的 就像镜 里面的 影像 绝对 际上的桌子不能离开的,A起时B同时现起,A放在镜子前面B马上就出现了 ,不 会A放在镜子前面B 秒钟才出现 不然你回去试试看,你去晃 晃去看谁先出现 你晃一百次它还 同时出现,你晃一万次它还是同时出现,A起时B绝对 下同 现起 所以 如是 时即有 影像 现, 无始以 来就 这样, 有境,但是这个境 其实是 心所现 的,但是 这里重点 了,A和B 般愚夫以为是不 样的 以为离A有B,什么意思,它已经把禅定的影像,把它运用到一般我们日常生活 来了, 就是 说其实我们 般日常生活里面 所见到的这个影像 ,其实是 心所生 的, 但是我们一般 不知道 以为 离心所有,所以会产生对这个东西 执著、分别 那不是已经 一步 一步的步向 我们 之前谈 唯识了吗?所以它的重点在于说 ,因为 是心生但是 我们不 了解 ,我 们都把外境当成是离心所有的 其实外境无外乎就 心,所认识所产生的一个影像 而已 ,这个已经是比较从禅观里面慢慢推到唯识
<small>下面 对话更有趣 ,所以我 说《解深密经》比较像论 弥勒菩萨并没 有这样就 放过 他更问了 一个很 尖锐 问题,他说世尊 彼所行影像——第三个 如果 这个 影像 是心 的话 如果A跟C没 差别的话,那么为什么 这个心 还能见到 这个 心呢,你不要照镜子 ,我 们眼睛可以看到 东西, 我问你眼睛能不能 己看到眼睛 一般来讲不可能 的, 你不要说照 镜子, 镜子里面 看到的眼睛不是你真实 眼睛 所以经典上说眼 自见 自割,你拿 根斧头,斧头可以砍树 斧头可不可以砍他自己 不行 ,所以 弥勒菩萨问了一个问题 他说那这样 为什么这个心还能见到这个心 心可 见到外境 的所 缘那没问题 你说心可以见到 个B没问题 为什么心还可以 自己 见到心呢,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 他说善男 啊,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他说其实真正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但是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 影像 来讲我们所谓见到什么东西 不过 是因缘和合的 个东西而已 真正 讲并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 是当 因缘和合的 即此 心生 影像现,为 什么,心一起 ,他自然而然的就分成能见所见,自然而然 变成 你说真正 什么能见所见吗, 实来讲 其实是 没有 的,但是 就世俗的相对差别性 讲,心如此生即是如此见,就会有 个所缘 个能缘 就自己同时地跑出 来了, 这个 就是 释迦牟尼佛的 个回答,还是很难了解 释迦牟尼佛 当然他 其实 解释给弥勒菩萨听 的, 弥勒菩萨怎么会 不知道 呢,他好像在演一场戏 样子,其实 讲给当时在座其他很多人听 的, 当然更进 一步 其实就是讲给 我们 大家听 的,因为我们 大家都 包括 也不大懂 我只 理论上跟你 而已。</small>


:影像B 是一 种观念?
<small>释迦牟尼佛就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镜中相,他说就像是在镜子中的东西一样,我们放一个东西在子镜前面,比如桌子A在镜子的前面,镜子中显现出这个东西的影像,镜中的影像就叫做B,他这个意思要表达什么,他说其实B不离A,我用画的比较快,这是一面镜子,这是一张桌子——A,里面也显现出一张桌子——B,当你把A放在前面的时候,没有谁先谁后,当下同时,你不能说谁先谁后,B就马上显现出来,你一拿掉(A),B马上不见了,你放下(A),B马上又有了,这要表达,A——如是心生,B——如是相现,他的因缘法就是这个样子,B不能离开A,因为B是A的影像,所以B不能离开A,所以他说三摩地所行影相是心所现的,是这个A的影像,所以B不能离开A,你不能说A不见了B还在,那 题很大,要嘛你要去看精神科,要嘛你要来找师父,他说A起时B同时生起,如是心生即是如是相现,但是现在最后一个重点他要表达的是,但是如果是不懂的人,脑筋不清楚的人,他会以为B这个东西 跟A不 样的,他会这样认为。</small>


师父:不只是 种观念而已 它现 是包括你见闻觉知所有 的东西, 观念 比如 我说 你观佛像 观到佛像出 现, 那不 是一种 观念而已 可以看得到的 ,是 真正显 在你眼前 的, 它由 这样 子进一步 推到我们 现前, 生活 所看到的东西其实 所现, 它重点 要表达 个。
<small>他这样子就放了 个伏笔在里面,其实我们都以为,我们日常生活中 在的 这些 东西,是 离我们心 自己独自存在的,我们的心去认识到他的时候 会产生所谓的贪嗔痴去对他起执著,但是他是要告诉 说, 其实外在这些东西是没有实质自性的,是我们心所 所以他 是一种 假象,我们的心比较真实 要进一步 既然外在 心所 现的 没什么好执著,既然没什么好执著,心要执著的东西不见了,我们这个心的执著也就放下了 他是 这样 告诉我们。所以由定的修行, 推到我们 日常 生活 中也是这个样子, 以他是要我们放下执著不要去外面,不要在我们 看到的东西 里面,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去产生贪嗔痴、我执,因为我们的执著太重了,告诉你无自性什么什么有时候比较难,他直接告诉你为什么外面这个不是实质的,他因为这样而显现, 其实 中观唯识是重在于说,中观直接了当的告诉你他是什么,唯识会在中间演变的过程中更复杂(的解释),到最后还是要告诉你说他实际上是什么,所以中观直接了当告诉你,一切法无自性,但是唯识他就 必须告诉你说,为什么无自性,因为这样所以那样, 以一个叫法性(中观),一个叫法相(唯识),一个在 象上要告诉你 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过程,一个在万法背后的实质上,告诉你直接了当他到底是什么,所以根机高的可以修中观可以修般若,但是五事不具足的,就是必需要这样一步一步的去了解,悟性高的,五事具足的,中观般若直接进,五事不具足的,我们就是要慢慢一步一步的去了解,他为什么这个样子。所以他说A和B凡夫一般以为是不一样的,以为是离A有B,这是他 要表达 的一 个。</small>


两个层次 在修 定的 时候当然那 一尊 影像还 你的影像 ,是 没错 ,是不一 东西 但是它现在要由禅修 观念往外推 就推 到说 其实我 日常生活 一切 无外乎都 心所现 ,相由心 ,但是这种相由心生跟中国古语 相由心 生, 差距很大 的, 它不是只是说我 看到的 东西 观念不一样而已 我们 外面 东西 它真实 内心显现出来的,它现在已经有在从禅观跟现实 的东西, 要它连在 起了 所以这个第三点 前面这两点都是在 禅修的状况 ,然 后从禅修引伸出对我们一般 世间事物道理 的认 然后再进一步推到 ,其实 外面 世间 的东西,也是我们心所 出来 的, 是一般凡夫 以为是不一样的 离A有B ,所以 你讲 没错 第一个修禅定的层次上 你缘我 佛堂佛像观出来 时候 佛像 模一样 东西出 现的 时候 你心里 那一尊还 那一尊 ,外面这 一尊还 是这 一尊 问题在于说,你那一尊对于你来 讲, 是比师父那一尊还真实 ,当你 时候 师父那一尊已经无所谓了 就是 这个 东西已 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观出来的那一尊,对你才是真实 的。
<small>再来他进一步推到,日常生活所见也是唯识所现 弥勒菩萨从 定的 这样一套理论,进 步又问世 ,你看这种对答 非常有趣的,经典上所讲的印证师父所讲的 句话 师父说:佛法的学习跟佛教 学习,常常 辩论跟对答 经典就 这样子,辩论跟对答 绝对不 弥勒菩萨也不问,下面弟子也 问,然后释迦牟尼佛猛讲,他是 种对论跟对谈,都不讲就你对,你也对,大家都对,禅机,不是喔,你看弥勒菩萨他问 的, 从定然后问到比较尖锐 问题 然后又问 那世间这个呢,他 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一般有情依他 业力 状况 他们 怎么样 就怎么样 生, 如果看到外境 ,看到 外境 色这样的影像 这样的一 影像,难道跟心也没有差别吗,然后释迦牟尼佛讲,他说善男子还是没有差别 因为 我们 一般认 是有差别 的,是 不一样 的东西, 到底是 般人对 还是唯识学者对 就佛教来 讲, 是唯识学者认知到真正的事实 因为绝大多数外面 人都 为,外面的这些东西是离我的心而独自存在的 但是唯识学者是 说外面的东西,也 就是这个,其实 是我们 心所现的, 所以他说善男子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只 是一般 凡夫, 叫做愚夫,因 没有认识到真实状况 ,所以 叫做颠倒,觉就是认知,颠倒 认知, 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 是错误 认知 ,一 般人凡夫由于贪嗔痴所执,他们没有了解外面 境界也是我们唯识所 ,所以产生错误 认知 所以会认为外 面是 真实的 由于这样的真实所以对 外面 起贪嗔痴执著, 个就 整个到 里所要讲的,日常生活所见亦唯识所现 这个就 我们 的成立唯识 由定 修行止 观的 修行 产生唯识的概念出现 ,就是 这个经 里面,得到 很大 启发跟证据 </small>


它已经推到 说我们 外在所认知到 的境, 由禅观里面三摩地影像 同理可证 ,因 这个 同理可证 个就是这样子,所以 从禅观 修行让我们觉得说 ,我们这 个东西修到最后 时候 实, 但是你看到是 以为 离心中有 么真 的一尊佛像 ,因为 太过真实了, 以从这样 修行觉得同理可证 ,外面的这个境界其实 心所 的, 因为你记得师父讲过什么吗 讲过外面 这个境界, 我把水观成地它 就是 ,我 把地观成水它就是水 我意思是说 这个 三摩地影像,观到最后 比外面 缘更真实 拿这样 套同 可证,用到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它觉得 外境这个东西其实 离心所有 ,也是心所变现 的。
<small>所以我们从头来复习一下,很简单的,首先弥勒菩萨问佛陀 我们 修定 时候里面这个 境, 到底跟心有没有什么不一样,释迦牟尼佛说没有什么不一样 因为 心所现的,弥勒菩萨反驳了一个蛮尖锐的问题,他说那这样的话心能见到心吗,眼睛能见到眼睛吗,刀能自割吗,释迦牟尼佛说,其实究实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 只是就 缘和合所成的时候, 这个 心一现起来就自然而然会 显现出一个能缘一 所缘,因为因缘和合法 就是这 样子 ,心一产生,如果没有境的话心不产生,这个一产生心就自然而然现出A跟C出来,很自然而然地就现出来了 ,所以 就变成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就像镜中物一样,弥勒菩萨进一步说,如果定境是这样子 那么 我们 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 些,色声香味触难道也是心所现的吗,释迦牟尼 说,对的,没错,也是心所 现的 跟心没有什么不一样 现在只是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唯识 ,以为这 个C 际上在日常生活中 ,因为 这个C是依B 的, 他们认为 外面的 状况 这个境界 看到这些, 其实 是离我们心所有的,一般凡夫,离我们 心所 有的,是独立存在 的, 所以对他起贪嗔痴执著 ,这个 就是凡夫愚夫的 境界, 现在他 就是 要改变你这样的认知 从中去除 ,这个 我们 要谈的 重要的 ,也是 唯识产生来源 一个重要 根据 </small>


把地观成水的话,可以下去,但 对别人没有用,你可以下去,你下去的时候,对别人来讲就好像,地,你怎么 见了潜进去了,那就是神通了,对别人没用,对别人要有用要更大的作用,但 对自己 有用, 以上次师父不是说,达摩一苇渡江来其实有可能,我是说用理论来讲,达摩所谓 一苇渡江,它是把水观成地,所以它走过来,其实《清净道论》里面确实是这样讲,它说为什么你看它在天空走路,其实它把虚空观成楼梯,就走上去,但是别人来讲以为它是腾空踏步。
<small>问:B 是不是 ?</small>


这边 如果 有科学家可 用科学来解释 觉得解释的通 是说 定需要用科学 ,其实 佛教 也是一 门科学 叫做social,science社会科学 ,因为我们的 科学只 是,在我 业力规范里面做 一些 解释而已 ,但是 问题 很多 东西可以超越, 自己 业力 西, 前提跟适用性 这个 宇宙来讲 我们 科学就这 一点点 ,没办法 用对一点点解释所有 的东西。
<small>师父: 如果 就唯识到最后比较完整的理论的来讲,B他的形成, 前师父怎么讲的 一半一半,共业所成 但是共业所成里面也就 是说 ,他其实涵盖有你自己,跟别人一起的,显现出来的 个东西 所以这个B 其实 是共业所成的,所以他 也是 唯心所现,但是这个唯心所现,跟这个C的唯心所现又不一样,因为这个C是完全你的心识所现的,这个B是众生共同的心识跟业力所现的,里面含有你的 分,所以他可以说99.9%以上离开你的心识的,是独立于你的心识以外的,是大家的共业所成的,但是话说回来 唯识到最后不在讨论这个东西 ,因为 唯识所重的是这个东西C,从 我们 修禅定的理论看起来C比B重要,因为你如果说连B都是完全我所现的话,那会有一个很大 问题,什么问题?如果我杀了人,你会说那个人 我唯心所现的,我没有杀人啊,有什么关系 就好像我 梦中杀人,你不能判 罪,那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当我看到Ken,其实Ken他是有他自己的独立性的,也就是B,但是当我看到Ken的时候,我认知中的Ken,可能跟Ken没有太大的关系,是我自己C,所现出来 ,我不能说有太大关系,或许中间,有 一些 关联,一定有关联,不能说没关联 ,但是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的Ken,可能不 他B真实的状况, 数来讲是 我自己 现出来的一种认知,所 为什么有一句话说,情人眼中出西施,我看就很丑,为什么你看很漂亮,我看就丑不拉叽 ,看都不想看,为什么你觉得他是 西 施呢,这只是生活上的一个例子,问题是 你会不会觉得 时候你看 是这样子 但是他看的不一定是 样子,当然也是两个眼睛一 鼻子一 嘴巴,但是你怎么知道他看得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看 实际上到底是什 样子 我们有 办法 认知到,别人认知到 的东西 ,真实百分之百的是什么样子,没有,所以好恶全凭个人 </small>


释迦牟尼佛 告诉 ,没 有什么心见 自己 缘起 的现 象它就是 这样 现的。
<small>你对你自己的认知还是这个C,B是依他起,你自己你不能说别人 共业,当然 也是依于各种因缘所成的,但是你自己的形成,主要是以你自己的业力所成的 你可能 办法真实地认知到你 自己, 我们这个只是把他分开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东西的,上次师父不是画过,其实他是这样子的,只是为了要说明所以把这两个分开来,你这样讲是说你是自己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整个状况,当然你的形成是你自己的业力所成 ,你之所以会生长在 这样 的一个因缘, 在的这个空间里面,当然也是大家的共业所成,但是你不能说你自己这个人是大家共业所成,当然没有这回事,你自己这个人,还是主要依你自己 业力所成为主,你自己怎么样认知到这个你自己,那是一回事,别人怎么认知到你那又是一回事 </small>


那个就是在这个 里面发展 更复杂而已 ,所以你把这个 弄懂 以后谈到唯识三十颂 甚至谈到 唯识论 的时候 容易了解了 带质境 独影境 ...境 那些 其实 无外乎就 在A、B里面做学问而已 ,如果 你没这 观念以后你读到 那个, 一定一 头两个大 你这 个观念 拿住了以后讲什么境 无非就 里面 文章,讲得更细而已
<small>器世间是共业所成,但是我们这个自己,重点在于别业,每个人有自己的别业,所以如果是有情个人的话,以自己的别业为主的,你不能说我自己是共业所成那问题就大了, 我长怎么样子是你们的过失。我是说我们的认识过程,我们认识器世间,所以不可以用在我们认识自我,ABC不太能够这样用,认识自我的话这 是自业所成,自业所成是一回事,错误的认知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说一般我们人的话 就是 五蕴所成,你的五蕴由于过去造的各种业,还有各种因缘所成的,这样的一个五蕴之身,但是你对我这个五蕴之身你怎么认知,重点 于你怎么认知,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他会执著 有一个我,所以基本上一般人对自己还是错误 认知 ,所以 如果 这个ABC用在自己的话, 这个 是你自己 这个时候你就不能说这个B是共业所成 这是自业所 ,但是你对这个认知还是一样是C,这个C是什么,你认为有一个我,这个B是什么,是过去业,还是种种因缘所造作的,还是你自己,是五蕴所和合的身,但是我在认知我自己 的时候 ,会放一个我在里面,所以我 会对我自己产生染著、产生执著,这个叫做我执,由这样的认知再扩大,周遭的一切想要把他揽摄进来 这个叫做我所 佛教是要告诉你进一步的 不管是对我自己还是对别人 ,其实 都是我们自己,在认知B的时候所产生的C。所以我说唯识不谈这个B是什么,因为B是因缘所成,器世间 共业所成 ,如果 是有情 人的话, 就是 人的业力所成的 但是重点在我们认识的时候是怎么认识,不管这 是他人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在认识他的时候 产生一 错误的认知,比如我认识Ken,我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我有一种喜好,对他讨厌或对他喜欢,因为他的种种我对他某些 观念 的认知根本不是他实际的状况 一样是C,师父我自己对我 样的一个状况,我的认知还是一样是C,所以就会叫 我执 </small>


你会遇到这样 机会几乎 之又 少, 可能一辈子都不大 遇到 ,不 用担心 ,因为 子的 人少之又少 ,你 没办法汇通没关系 下面它就 这样讲 ,现在 已经把禅定 这些 理论 现象 慢慢引用到日常 里面 来, 接下来它 得更明确
<small>B应该是无自性空的,当然,因为因缘所成,也是无常,心也是无常。(B)所缘是不是无自性空?当然绝对是无自性空 ,所以佛陀才说究实来讲没有 法能见 法,他虽然是无自性空,但是是缘起所成的,所以他有相有用,在相用的状况下,如此心生如此相现,但是如此心生如此相现,由于是没有自性是空的 所以我们才 说这个B其实跟这个C有时候 ,不 是很配合 ,因为这 个是无常现象因缘所成,这个是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所以这个B叫做生无自性,这个叫C做相无自性,还记得蛇跟绳 ,所以他讲无自性 时候,般若经或中观直接了当讲一切法无自性,因为一切法缘生所以一切法无自性 唯识就要讲说 讲一切法无自性 很多人不了解 现在 告诉你详细一点 的理论, 因为这个是因缘所生的,所以叫做 无自性,记得吗,依他起。这个C是我自己搞出来的东西,所以这样子的相是我自己的执著,所以叫做相无自性,如果你在依他起 能够破掉这样错误的认知,认知到外界外物本 就是一切法缘生,一切法无自性的,那个就叫做胜义无自性,这个就叫做三无自性,三性,三无性 到最后唯识在 的就是这一套 </small>


2)日 常所 見亦唯識
<small>你不要以为这个只是唯识,中观般若经在某些状况下,他也很重视我们的认知,我现在稍微带一下,你们听一下就好,《金刚经》里面是不是 常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管我人众生寿者是什么,其实你知道吗,在梵文里面其实是说,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到最后有一偈叫做一切法无想相,也就是说他其实告诉你们,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这个想是概念,我们现在是用这个相,当用这个相的时候你会以为好像是这个B,当我们谈到想的时候,你会觉得比较重在这个心,他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会以唯识在讲这个外境是没有自性的,但如果他讲是,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你会想说其实他的心,对这个境是没有那种执著的,我布施的时候,我没有你是谁的那种概念,你是Ken,还是你是Laura那个概念,不管你是Ken你是Laura只要你需要我就给你,这是我弟弟 以我给他,这个跟我不相干,我不知道你是谁所以我不给你,如果你一样的想法就是有这个想, 以其实般若经跟《金刚经》他讲,内无想,就是不能有概念的分别,外无相,其实跟这一套也不会差很远,只是他没有讲说这个东西再现这个,他没有讲得那么复杂而已。</small>


世尊! 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 心所 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
<small>问:我觉得B是 法,C是 法, 以这两个是不等同的 </small>


善男 !亦無 而諸愚夫由顛倒覺 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 唯是 識。作顛倒解
<small>师父:对的,但是重点是你现在看到的东西,你以为是外在的,其实是C,我们以为认知到B,其实我们认知到的绝对是C,我们没有办法认知到B,因为如此心生如此相现,我们对这个C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师父上次讲过,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杂染种 ,所现出来的其实是杂染的,所以有句话叫做,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过无非是罪,讲得比较严重,过跟罪的意思是说 杂染烦恼在里面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里面 他讲日常生活亦 识所现,他重的 因为我们没办法真正认识到B,所以其实他谈的C,我们看到C以为是离心外的,但是实际上他是唯心所现的 </small>



日常所见亦唯识所现, 就这 个地方 弥勒菩萨从问释迦牟尼佛禅定 境界 还有禅定 影像 ,讲 到最后它又问了一个更关键 问题,它说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 句话怎么解释,我们先看下面,善男 子, 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那个觉就 认识,于诸影像不能如 知唯是识,作颠倒解,简单 讲上面弥勒菩萨问了释迦牟尼佛说 禅定里面的影像 唯识 所现的, 没问题,现在若诸有情 性而住 为什么叫做诸有情自性而住 ,就是 师父刚才讲的 什么有情,你就依于什么有情的业力规范,你 人,你就依人 人就依人的样子来认识,你不能 是人我要用天眼 看,那 不一样,它说诸 情就是每一道众生,依每一道众生业力所规范,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就依 子,主要是依人,如果人依人 业力 依人 能力所规范的,来缘色等心所行影像, 去看到色 外面好像有一个影像 你看到色进来,你看到的这个色,这个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也跟这个心没有差别吗,它 说在禅定里面那个影像,跟心 一样的心所现的 我问 ,日常 活里面就我们人 ,我 们人看到的外面这个影像,这个色,例如车子,是黄色什么色,难道跟心也没有差别吗,佛陀怎么回答,它 是没有差别,但是你觉得有差别,这个是唯识这个一般人没有办法了解的,但是它重点就在这里,因为 一般人 的错误,它认为, 们认为你正常 认为我正常,其实你们是错误的,如果佛教都认同一般的认知,那还有什么可以谈的,释迦牟尼佛 ,善男 ,亦无有异,没有差别,但是重点 诸愚夫由颠倒觉,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就 错误认知,对于外面这些境不能如实知道,是我内心所现 的,所以 作颠倒解 什么颠倒解 认为外面是外面 我的心是我的心 所以我的心 对外面 些起执著,这个好漂亮,这个我好喜欢,其实它不知道,这些东西其实是我内心所现出来的
<small>大概讲的 样子 执著生出来 分别 分别所生出来 执著 ,讲的 其实就是 个样 子, 他要告诉你说其 外在 东西 他也就 所现的, 价值观也是你 己付予的 如果是后天的教育 就是 分别我执 问题 不只 教育 ,是我 们与生俱 来就 有那样的 贪嗔痴概念 再加上后天 教育给 你, 那就是双重 实际上就算 后天不教育给你 ,你 来,我说一般人你 不要跟 我说 修行好几辈 子来 很容易起执著 的,所以 你看小孩 你不要说小孩最清净 你拿巧克力放在那边看他要不要 他跟你吵跟你闹 ,就 样子 </small>


我再回来一次,就是把它汇归到前面讲,依它起,圆成实,遍计所执,我们要汇归一下你们才清楚,我们回到最前面来讲,我 你,如果你觉得外 认识到一般的东西,跟你的心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你还 学这个的时候,你认为外面看到的东西,其实跟你的心是 区别的,不是你的 变出来的,它 它,我的心是我的心,做梦的时候,你喜欢吃 什么, 都可以,甚么都喜欢吃,梦到很好吃的巧克力跟很好吃的蛋糕,你吃得津津有味觉得很好吃,你觉得梦中的蛋糕跟你的心不一样吗,还是是心所变现出来的,你在梦中的蛋糕,难道是离你的心而另外有一个蛋糕,我 在你的梦里面的蛋糕是从哪里跑来的?是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但问题是你在梦里面,你难道知道我现在在做梦吗,一般不会。所以说,既然在梦中,很多外境都是唯心所现的,所以难道你可以绝对百分之百的肯定说,你现在所看到的东西绝对跟心没有关系,是绝对独立的,有可能 是心 所现出来的,只是说它的现,师父再讲一下,不然大家会产 一些误解,就 圆成实,依它起,还有遍计执的观念,就是说实际上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很可惜就是说,当我们心去缘这个独立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自己会再变 出一个跟这个 可能相似,可能有点差距的这个影像出来,我们的心其实并不是直接认识到外面这个东西,是直接认识到这个影像,当我们认识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这个影像产生执著,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如果这个是一条绳子,我们是把绳子当成是 条蛇,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蛇而不是绳子,所以我们会对蛇起惊慌起害怕,也就是说我们对这 我们看到的影像,会起贪嗔痴,因为你把它认定为是好是坏,很可惜的,就 说,我们由于凡夫无始以来的认知跟条件,一旦看到这个影像从 现出来,一定是这个错误的影像,绝对是这个错误的影像,所以我说在凡夫的依它起绝对是遍计所执,必须要经过无时的修行,不断的熏修,才能在依它起上把这个错误的遍计所执拿掉,然后还事物一个本然性,所谓事物一个本然性就是,你不会再依这个相起执著。
<small> :在唯识里 没有 定义 心是什么, 刚才您 是心生 现, 一个是心?</small>


用一个例子就 把绳子恢复绳子应有 相貌 不要在绳子上起蛇的这 执著跟概念 所以说这个 唯识的 观念 由这样 个禅修 理论 从禅观 修证 里面 ,推到,不只 推而是实际的经验 经验到甚至是推到 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一切 也无外乎是 唯识 所现 唯识 告诉你 什么, 告诉你日常生活 对一 个东西, 所起的贪嗔痴 其实是没 必要 的, 是错误的 东西 一定 你见到的那个样子 你太讨厌的人你也不要太讨厌 你太喜欢的人也不 把全部 感情放下去 太好吃 东西也不要觉得那个 是唯一的 如果 能够这样生活的话,老 说刚开始会有 点别扭 什么叫做太讨厌的不要太讨厌 我真的很讨厌 什么叫做太喜欢的,也 要把全部 感情放进去 我真 的就是 没办法自 而然就是这样 的, 但是我 就是 告诉你说 是啊,贪嗔痴自然而然 人性 ,但是 你现在学了你 必须要克制,如果你能够这样子刚开始确实会有 点别扭不容易做 ,不 然为什么要修行 但是到头来 ,对 你是绝对 帮助的 对你跟你周遭的人 绝对有帮助 ,而且不会产生忧郁症,不会产生想自杀,不会产生那 种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没什么好杀 你要杀什么 也没 什么好忧郁的,你要忧郁什么 无外乎都是我 自己对影像的执著
<small>师父:你现在我们凡夫的杂染心,不 清净心 不是我们讲 像如来藏 佛性那 清净心 因为 唯识 是杂染心,杂染种子,杂染心 ,是 讲我们 杂染心 一般 认知,五蕴 里面 色受想行识哪一个 重在识 以识为主 学佛学 唯识 不但理论要懂 ,要 有一点小小的好记忆, 什么 叫小小的好记忆 师父上次不是说过 在心意识相品里面谈到心跟意识两 个东西, 这时候的心是指阿赖耶,上次讲心意识 讲心还 意识,那时候 心是指阿赖耶 阿赖耶现出来意识 但整 整体来讲 管是阿赖耶还 意识 都可 叫做心 但是如果 在微细上 区分,阿赖耶叫心 现出来 意识, 叫做识 这里 可以讲说其 是阿赖耶现出 个识 然后再现出一个东西 然后由识去认知到他 阿赖耶基本上他 负责认知 作用 基本上阿赖耶 功能 就是 ,现出转识 后让转识去认知到外面 东西 阿赖耶 就是 一个database资料库 他有无限 功能 ,但是 他不直接作用, 好像说 个老大 直接去打仗 他叫旁边的啰啰去打仗 他自己不负责直接去跟外界面 ,心 无限功能 但重点 功能是由显现 来之后 让这些七转识去认知到外面 比如说眼耳鼻舌身意识 第七识去认知到外面 让他 去作用 </small>


  问:修不成的话它还是一种理论?
<small><br />
  四、分別止觀</small>


  师父:你讲得很好,师父再讲一次,伟大的事业绝对建立在高深的理论上,认同吗,伟大的事业绝对建立在高深的理论上, 行绝对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你不要以为我一定要革命,修行绝对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没有高深的理论你很难有正确的修行,所以先把理论弄清楚,才有机会付诸于实践,你没把理论弄清楚胡搞瞎搞的,方向都错误,那就叫做不随顺。你说马上能够把理论实践吗,如果那么容易就满地神佛了,大家都解脱了,就是因为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理论绝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small>1. 止觀三種 </small>


不是变成非愚夫,你这样有点颠倒推过来,认知了实相那就不是愚夫了,因为你对理论要真正认知的话要先理解,当然这不是那么快的,不是今天师父讲了你马上就能理解,理解有深浅度的,首先是知识上的理论我知道了,这是第 步,再来你把这个理论付诸经验的时候,这种的经验理论,我认知到了,接下来才是观念上,我已经认可绝对是这个样子,那是有层次性的,也就是师父常常讲的从闻思 下手,养成正见要先有正确的知识,把正确的理论正确的知识不断的熏修,多久看人,不断地运用,才有办法成为正见,其实你现在就算你不懂你把它背下来都好,因为每个人对于学问的学习本来就不一样,有些人非得理解我才知道,有些人没关系我先把它背下来,慢慢再来理解,都可以,以前我们背五位百法的时候,很多东西其实是讲很内心的东西,你还没到那个程度,很难去体会,没关系先背下来,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戒禁取,先背下来,以后慢慢自己就去了解。
<small> 觀:</small>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真正所谓的证道,不是把前面那一台汽车变成牛,那个没有 义的,重点不在于外面这个东西,你到底要把它观成什么,变成什么,重点在于外面这个东西是你心所现的,所以这个东西既然是心所现的,你记得上次师父用过一句话,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外面这个东西是虚妄的,因为内心比外面真实,所以内心更真实,一旦外面这个是虚妄的,内心要执著的东西也没有著落了,所以叫做能所双亡,重点在于这里,也就是叫你不要再去执著外境的东西,这个理论本来你就是要经过不断地,如果你今天看到那边一堆黄金,丢在那边没人要,真的是太好了,人很多,但是它们都没看到只有我看到,等一下想办法没人的时候,你每天处心积虑不知道会不会被挖走,不管怎么样你就想办法要去,后来你去看发现根本就是一堆黄色的金纸,这时候你会怎么样,那时候你处心积虑想要把它占为己有那种,整个一下子全部不见了。 识的意 告诉你说你每天处心积虑,对外境的执著追求,其实无外乎都是心所变现的,是你自己看错而已,就像把那一堆讲难听一点,像大便看成黄金一样,靠近才发现根本不是黄金,那时候顿时的执著,想要把它占为己有,每天处心积虑的执著 忽然就不见了,唯识就是要告诉你这一点,慢慢了解没关系
<small>相續作 意唯思 </small>


当时如果佛陀和阿难同样看到一个东西 两个人看得 什么不一样?
<small>心相 三摩地所行 ,有 分別影像,毘鉢舍那所緣</small>


师父:我很难跟你讲两个看的得是什么样子,我可能依经典说佛看到的是清净的,因为心净所以国土净,但是如果就《阿含经》更重要的就是说,重点是我们依圣人跟凡夫来讲,圣人看到这个东西,它就是纯粹 个东西和合的,能用,它不会起这个东西的执著,凡夫看到这个东西它会起执著,它是什么东西做的,黄金打造的,所以它值很多钱,这个东西我就不能随便乱换,哪一天不见了我就忧悲苦恼,圣人它觉得这个就是因缘所成,我能用我就用,唯心所现的,所以我不会在这边起执著,它是什么品质,它是什么材质,在相对上我可以卖多少有多好,它不会这样子,差就差在这里,我们先来回
<small> 一向 修止:</small>


<small>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small>


《解深密经》-14
<small>無間心: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small>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里面的 观的 行,从止观的修行了解到定境唯心所现,也可以说是唯识所现,进一步由定境唯心所现推到: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外面的我们所认知到这些外境,其实也就是唯心所现,所以说当很多人在研究唯识的时候,当然唯识的形成跟成立有很多种原因,比如种子的理论,然后上次师父在谈唯识学概论的时候,举出好几种原因,其中有一个,比如说种子的理论,业的理论,轮回的说明种种,其中一个就是说由瑜伽师,瑜伽师就是专重修禅观的人,在修禅观里面发现到 其实我们定境比外境更真实,因为定境可以改变外境,进一步既然这样的话,其实外境是没有真实自相的,因为它是可以受定境的改变,定境是由什么所产生的,定境由心或是由识产生的,所以就发现其实外境无外乎是识所现,就是由定境的唯识所现,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外境也是唯识所现,这个理论从哪里得到根据,其实就是《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跟根据。
<small> 觀雙 修:</small>


在这个里面,其实是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对话,这是上个礼拜已经讲了,我只是简单的复习一下,首先它讲定境唯 所现,就是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在我们修止观的时候,尤其是定境产生的时候,定所产生的这个影像,它跟心是有差别还是没有差别,是不是同 件事情?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它说没有差别,定 就是心所现的,定的影像就是心所现的,这个就是三个圈的其中一个圈,这个是所缘,这个是A,B,C,这个C是三摩地所行影像,心认识到外面这个B,这个B叫所缘,取相然后现入心中,心A再去认识到这个C,现在弥勒菩萨问的就是说,A跟C两个到底有没有差别,就是问A跟C两个到底有没有差别,就释迦牟尼佛的回答,它说没有差别,因为这个C也是心所现的,所以两个并不是不一样,所以佛告慈氏,善男子,当言无异,没有差别,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它说,善男子啊,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影像是这个识所现出来的,所以它说我说识所缘,这个C是所缘,这个A是能缘,所以说心的所缘,唯心所现出来的而已,所以没有什么差别,这个是它的回答
<small>若正思惟 心一境 </small>


下面的对话更有趣,所以我说《解深密经》比较像论,弥勒菩萨并没有这样就放过,它更问了 个很尖锐的问题,它说世尊,彼 所行影像 ——第三个,如果这个影像是心所现的话,如果A跟C没有差别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个心还能见到这个心呢,你不要照镜子,我们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我问你眼睛能不能自己看到眼睛,一般来讲不可能的,你不要说照镜子,照镜子里面看到的眼睛不是你真实的眼睛,所以经典上说眼不自见,刀不自割,你拿一根斧头,斧头可以砍树,斧头可不可以砍它自己,不行,所以弥勒菩萨问了一个问题,它说那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还能见到这个心,心可以见到外境的所缘那没问题,你说心可以见到这个B没问题,但 为什么心还可以自己见到心呢,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它说善男子啊,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它说 实真正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 但是 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就实来讲我们所谓见到什么东西,那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个东西而 ,真正来讲并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但是当因缘和合的时候,即此心生, 此影像现,为什么,心一起来,它自然而然的就分成能见所见,自然而然就变成这个样子,你说真正有什么能见所见吗,就实来讲其实是没有的,但是就世俗的相对差别 来讲,心如此生即是如此见,就会有一个所缘一个能缘,就自己同时地跑出来了,这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回答,还是很难了解,释迦牟尼佛,当然它其实不是解释给弥勒菩萨听的,弥勒菩萨怎么会不知道呢,它好像在演一场戏这样子,其实是讲给当时在座其它很多人听的,当然更进一步其实就是讲给我们大家听的,因为我们大家都不懂,包括我也不大懂,我只是理论上跟你们讲而已。
<small>心 境性:通達三摩地 所行影像 是其 或通達 此已 復思惟 如性</small>


释迦牟尼佛就举了 个例子 ,就是 镜中相 它说就像 在镜子中 东西一样 我们放 个东西在子镜前面 比如桌子A在镜子 前面 镜子中显现出这个东西的 影像, 镜中的 影像 做B 它这 个意思 要表达什么 其实B 离A 我用画的比较快 一面镜子 一张桌子——A ,里面 也显现出一张桌子——B,当你把A放在前面 的时候, 没有谁先谁后 当下同时,你不能 谁先谁后,B就马上显现出来 拿掉(A),B马上不见了 你放下(A),B马上又有了,这要表达,A——如是 生,B——如 相现 因缘法就是 这个 样子,B不能离开A 因为B是A 影像 所以B不能离开A,所以它 三摩地所行影相是 所现的 是这个A的影像 ,所 以B不能离开A ,你 不能说A不见了B还在 那问题很大 要嘛 要去看精神科 要嘛 要来找师父 它说A起时B同时生起 是心 生即 如是相现 但是现 后一个 重点它要表达的是 但是如果 是不 脑筋不清楚的人 它会以为B 这个 东西 跟A不一样的,它会 这样 认为
<small>分别止观,止观三种修,有时候我们这个课会慢 点,因为师父希望你把他弄懂 不要迷迷糊糊的就把他跳过,如果你弄懂忘记没关系 就是 熏习 你有机会可以弄懂不弄懂,含糊跳过,熏习 力量就小了,止观三种修 ,一 向修观叫做相续作意唯思惟心相 所谓 心相就是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毘婆舍那所缘,什么叫做修观 就是有分别 影像, 对三摩地所行 影像 作观察分别,这个 做修观 第二 一向修止,若相续作 惟无间心 无间心他 谓缘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缘,这样讲 清楚 你直接去想什么叫无间,没有间断 师父上次不 说过 在《俱舍论》还 在很多地方说 在佛教 里面 要解释心的作用给我们听 的时候, 他说其实我们的心是这样刹那刹那 为了 明可以把他分成很快刹那刹那 ,一 点一点这样跑 我们所谓的无间 说,前刹那跟后刹那中间没有隔 没有被其他 心隔进去 这个 叫作无间心 什么叫做被其他 心隔进去 师父 前煞那跟后煞那 中间没有被隔进去,叫作无间 谁告诉我什么叫做被心隔进去?没有跑到其他地方去 同一 缘,同一个对象 ,你 跑到其他地方去 对象就改变了 比如说 现在想一杯咖啡 ,你 忽然想一个donut 甜甜圈 对象不一样就 跑掉了,他这里讲的无间 你要一直摄心集中 同一所缘境上,而心无间,前一刹那 后一 刹那没有间隔,没有跑到其他地方去,一直延接下来,这 叫做心无间,叫做无间心,无间心缘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缘 要这个心 间断的没有跑掉 的, 一直在同一个所缘上面 ,这个 就叫做奢摩他,所以他讲来讲去就 是这 </small>


它这样子就放了 一个 伏笔在里面 其实我们都以为 我们日常生活中 外在的 些东西,是离我们心而自己独自存在的,我们 的心 去认识到它的时候 会产生所谓的贪嗔痴去对它起执著,但是它是要告诉我们说,其实外在这些东西是 没有 实质自性的 是我们 所现的 所以它是一种假象,我们的 比较真实,但是要进一步,既然外在是 所现的没什么好执著 既然 什么好执著,心要执著的东西不见了 我们 这个 心的执著也 放下了 它是这样告诉我们。所以由定 修行,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 这个 样子 所以它 要我们放下执著不要去外 ,不要在我们看到 东西里面,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去产生贪嗔痴、我执 ,因为 我们的执著太重了 告诉你无自性什么什么 时候比较难,它直接告诉你为什么外 这个不是实质的 它因为这样而显现,其实中观唯识 重在于说 中观直接了当的告诉你它 什么,唯识会在 中间 演变的过程中更复杂(的解释) 到最后还是 告诉你 它实际上是什么 所以 观直接 当告诉你 一切法 自性 但是唯识它 就是 必须告诉你说,为什么无自性,因为 样所以 样,所以 个叫法性(中观) 叫法相(唯识) 一个在现象 要告诉你 比较复杂的理论过程 一个在万法背后的实质上,告诉你直接了当它到底 什么 ,所以 根机高的可以修中观可以修般若 五事不具足 的, 就是必需要这样一步 步的去了解,悟性高的,五事具足的,中观般若 接进,五事不具足的,我们就是要慢慢 步一步的去了解,它为什么这 样子。 以它说A和B凡夫一般以为是不一样的,以为是离A有B ,这 是它要表达的一 个。
<small>谁记得《俱舍论》师父讲说,有一种缘叫做等无间缘,什么叫做等无间缘,又提到 一个 无间 《俱舍论》 什么叫做等无间缘 前面 个灭去 的心, 无间刹那中间 没有 被隔掉 把后面这个 拉上来 前面这个 灭掉了后面这个 生起来 无间刹那中间 有被隔掉 ,这个就 叫做等无间缘 前面消失 的这个 这个心 等无间缘 ,因为 他前面消逝刹那间 间断的把后 拉起来 无间 是中间 没有隔开 你不 要说 这个心消失了 ,中 间被其他心隔 一段时间之后 这个心再生起来那不叫等 间缘 等无间缘 就是 前面 个心要消失的 那一 刹那 把后面这 心无间的 没有其他间隔的就拉 叫等无间缘 无间 ,所以 这个叫作无间心 没有跑到其他 ,一直 都作意在同 一个所 缘上面 ,这个 叫做修止 </small>


再来它进 步推到 日常生活 见也 所现 弥勒菩萨从定的这样一套理论 进一步又问世尊 你看 种对答是非常有趣的,经典上所 的印证师父所讲的一句话 师父说:佛法的学习跟佛教的学习,常常是辩论跟对答,经典 就是 这样子,辩论跟对答,绝对不是弥勒菩萨也不问,下面弟子也不问,然后释迦牟尼佛猛 ,它是 种对论跟对谈,都不讲就你对,你也对,大家都对,禅机,不是喔 你看弥勒菩萨它问的,从定然后问到比较尖锐的问题,然后又问到那世间 这个 它说世尊若诸 情自性而住 一般 情依它们业力所在 状况 它们是怎 样的众生就怎么样的众生 如果看到外境的色 看到外境的色这样的影像 这样的 一个 影像 难道跟心 没有差别吗 然后释迦牟尼佛讲,它 善男子还是没有差别 但是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是有差别的 不一 样的东西, 底是 般人对 还是唯识学者对,就佛教来讲 当然是唯识学者认知到真正的事实,因为绝大多数外面的人都认为,外面的 些东西是离我的心而独自存在的 ,但是 唯识学者是说外面的东西,也就是 其实是我们的心所现 的, 所以它说善男子也没有 什么 不一样 只是 般的凡夫 叫做愚夫 因为没有认识到真 状况,所以叫做颠倒,觉就 认知,颠倒 认知 在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 作颠倒解,它们 错误 认知 ,一 般人凡夫由于贪嗔痴 它们没有了解外面的境界 也是 我们唯识所现,所以产生错误 认知 所以会认为外面 真实 的, 由于 真实所以对外面起贪嗔痴执著, 这个 就是整个到这里 要讲 的, 日常生活所见亦唯 所现 这个就 我们讲 成立唯识 由定 修行止 的修行 产生唯识 概念出现 ,就是 这个 经里面 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跟证据
<small>修观,止观双修,若正思惟心 境性 心一境性就是通达三摩地 行影像唯 识, 此通达此已 复思惟如性 ,这 个东西在 什么呢 这个东西 就是讲 境性 这个 同一境 ,有 时候做有分别影像 ,有 时候做无分别影像,做分别影像 时候要思惟如性 叫如性 一切法空性 诸法空相 比如说缘同 一个 所缘 他可以修止 可以修观 比如说师父 缘同一个所缘 比如缘呼吸 你缘呼吸 做其他观察, 直很注意 点而已 感觉他气得出跟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 个叫做修止 ,但是 同样集中在 感觉到空气 出入你可以修观 什么 长短然后冷热更进 了解到这个长短冷热 这个气其 实是 生生灭灭 的,是 无常的 ,是 空性 的, 步观这个气 依的这个色 ,也是 无常性 的, 空性 的, 然后进一步观察到 个气所依 的这个 色,其实还有其 心法 受想行还有 识, 无常 的, 也是幻灭 ,然后进一步 五蕴 是幻灭 的, 就是这 样讲,同一 所缘可以修止修观 只是说刚开始必须有次第 </small>


所以我们从头来复习一下,很简单的,首先弥勒菩萨问佛陀说,我们修定的时候里面这个境,到底跟 有没有什么不 样,释迦牟尼佛说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是心所现的,弥勒菩萨反驳了一个蛮尖锐的问题,它说那这样的话心能见到心吗,眼睛能见到眼睛吗,刀能自割吗,释迦牟尼佛说,其实究实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只是就因缘和合所成的时候,这个心一现起来就自然而然会,显现出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因为因缘和合法就是这个样子,心一产生,如果没有 的话心不产生,这个一产生心就自然而然现出A跟C出来,很自然而然地就现出来了,所以就变成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就像镜中物一样,弥勒菩萨进一步说,如果定境是这样子的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这些,色声香味触难道也是心所现的吗,释迦牟尼佛说,对的,没错,也是心所现的跟心没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只是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唯识实 ,以为这个C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这个C是依B所现的,它们认为外面的状况这个境界看到这些,其实是离我们心所有的,一般凡夫,离我们心所有的,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对它起贪嗔痴执著,这个就是凡夫愚夫的境界,现在它就是要改变你这样的认知,从中去除我执,这个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重要的一个理论,也是唯识产生来源的一个重要的根据。
<small> 心一境性(瑜伽論)</small>


问:B是不是也是 心所 现的?
<small> 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 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small>


师父 如果就唯识到最后比较完整的理论的来讲,B它的形成 以前师父怎么讲的,它是一半一半,共业所成 但是共业所成里面也就是说,它 实涵盖有你自己,跟别人一起的,显现出来的一个东西,所以这个B其实是共业所成的,所以它也是唯心所现,但是这个唯心所现,跟这个C的唯心所现又不一样,因为这个C是完全你的心识所现的,这个B是众生共同的心识跟业力所现的,里面含有你的一分,所以它可以说99.9%以上离开你的心识的,是独立于你的心识以外的,是大家的共业所成的,但是话说回来,唯识到最后不在讨论这个东西,因为唯识所重的是这个东西C,从我们修禅 的理论看起来C比B重要,因为你如果说连B都是完全我所现的话,那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如果我杀了人,你会说那个人是我唯心所现的,我没有杀人啊 有什么关系,就好像我在梦中杀人,你不能判我 ,那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当我看到Ken,其实Ken它是有它自己的独立性的,也就是B,但是当我看到Ken的时候,我认知中的Ken,可能跟Ken没有太大的关系,是我自己C,所现出来的,我不能说有太大关系,或许中间,有一些关联,一定有关联,不能说没关联,但是更重要的是我看到的Ken,可能不是它B真实的状况,很大多数来讲是我自己现出来的一种认知 ,所 以为什么有一句话说,情人眼中出西施,我看就很丑,为什么你看很漂亮,我看就丑不拉叽的,看都不想看,为什么你觉得它是西施呢,这只是生活上的一个例子,问题是,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你看的是这样子,但是它看的不一定是这样子,当然也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但是你怎么知道它看得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看的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有没 办法认知到,别人认知到的东西,真实百分之百的是什么样子,没有,所以好恶全凭个人
<small>數數隨念 謂於正法聽聞受持 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 其定 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 流注無 適悅相應 ,所有 正念隨轉安住 </small>


你对你自己的认知还是这个C,B是依它起,你自己你不能说别人有共业,当然你也是依于各种因缘 成的,但是你自己的形成,主要是以你自己的业力 成的,你可能没办法真实地认知到你自己,我们这个只是把它分开来 但实际上这是 个东西的 上次师父不是画过,其实它是这样子的,只是为了要说明所以把这两个 开来,你这样讲是说你是自己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整个状况,当然你的形成是你自己的业力 成的,你之所以会生长在现在这样的一个因缘,现在的这个空间里面,当然也是大家的共业所成,但是你不能说你自己这个人是大家共业所成,当然没有这回事,你自己这个人,还是主要依你自己的业力所成为主,你自己怎么样认知到这个你自己,那是一回事,别人怎么认知到你那又是一回事
<small>同分 緣:謂諸定地 緣境界 眾多種種品類 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 分所 </small>


器世间是共业所成 但是我们这 自己 重点在于别业,每 人有自己 别业 所以如果 有情个人 以自己的别业为主的 ,你不 能说我自己是共业所成那问题就大 了, 那我长怎么样子是 过失。我是说我们的认识过程 我们认识器世间 所以不可以用在我们认识自我,ABC不太能够这样用 认识自我的话这 是自业所成 自业 一回事 错误的认知又 回事 比如 说一 般我们人的话就是五蕴所成 ,你 的五蕴由于过去造的各种业,还有各种因缘所成的 ,这样 一个 五蕴之身 但是你对我这个五蕴之身你怎 认知 重点在 你怎么认知 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 它会执著这一个 一个我 所以基本上一般人对自己还 错误的认知 所以 如果你 要把这个ABC用在自己的话 这个 你自己 ,这 个时候你 不能说这个B 共业所成 这是自业所成 但是你对这个认知还是 样是C 这个C是 什么, 你认为有 一个我,这 个B是 什么, 是过去业 还是种种因缘 造作的 还是 自己 ,是 五蕴所和合 但是我在认知我自己的时候 ,会 放一个我在里面 ,所 以我就会对我自己产生染著、产生执著 ,这个叫做 我执 由这样的认知再扩大 周遭的 切想要把它揽摄进来 ,这个 叫做我所 佛教 要告诉你进一步 的, 不管是对 自己还是对别人 其实都是我们自己 在认知B的 时候 所产生的C。所以我说唯识不谈这个B 什么 因为B 因缘所成 器世间 共业所成 如果 有情个人的话 那就 是个人 的业力所成的,但是重点在我们认识的时候是怎么认识 不管 这个 是它 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在 认识它的时候,还是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比如我认识Ken,我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我有一种喜好,对它讨厌或对它喜欢,因为它的种种我对它某些观念的认知根本 是它实际的状况 一样是C 师父我自己对我 样的一 状况,我 认知还 一样是C,所以就会叫做我执
<small>他对于心一境性有进一步的说明,同样的地方《瑜伽师地论》 他把整 《解深密经》引进去 然后给心一境性做一 更清楚 说明 《瑜伽师地论》里面 的, 他说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 这个如果 真的不懂佛教名相或 不了 ,你 会乱解读,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 亦名为善心一境性 他里面有几个重点 第一 个, 数数随念同分 他的重点,流注无罪,适悦相应 什么叫做流注无罪?他这个流注有点就像 是一 种隐喻法 就好像 直在上面好像水 把他开很小但是不能断 好像 这样一 直持续,那 叫流注的意思 叫无罪 其实这里的无罪就是离 障碍定的烦恼 比如五欲五盖 如果你 五欲五盖 那就 有罪 ,如果你 能离五欲五盖 那就 无罪 ,这 里的无罪 就是 指,离开会障碍定的烦恼,比如五欲 欲望很强 ,一 打坐下来就浮现,色,色声香味触的色 ,什么 色,我昨天去哪里看到一件衣服 或是看到 条项链,那 影像马上跑出来, 等一下打坐完我要去把他买下来 显现出 样的一个东西,那个叫做有罪,为 什么, 你为五欲所障碍了 障碍 如果 打坐开始 心里现出一些音乐来了,这个音乐就 你平时最喜欢听 的, 声嘛 ,会 这样子喔,那就是有罪了 被障碍定的烦恼 障碍住了 ,这个叫做 有罪无罪,离开五欲五盖 令心相续 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 境性 ,这个 善不是好坏那个善 ,是 善巧,技巧纯熟 意思 ,我 们常常讲善 善心一境性 这个 时候 指,skillful ,是 指熟悉技巧很高的意思 ,是 古言 古代不 常常讲说善于...,这 个人 善于欺骗大众 ,这个人 善于修脚踏车 ,我们 当然 会这样子讲 古代常常用善于... ,这个 时候 善就 指非常熟练的意思 </small>


B应该是无自性空的 当然 因为因缘所成 也是无常 心也是无常。(B)所缘 是不 是无自性空 当然绝对是无自性空的 所以 陀才说究实来讲没有少法能见少 法, 它虽 是无自性空 但是 缘起所成的 所以它 在相用 状况下,如此心生如此相现,但 如此心生如此相现 由于是没有自性是空的 ,所以 才会说这个B其实跟这个C 时候 很配合 因为这个是无常现象因 所成 个是 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 ,所以这 个B叫 生无自性 这个叫C做相无自性 还记得蛇跟绳子 所以它 无自性 的时候, 般若经或中 直接了当讲一切法无自性 一切 缘生所以一切法无自性 唯识就要讲说 讲一切法无自性是 对, 但是很多人 了解 ,我 现在 告诉 你详细一点的理论 ,因为 这个是因缘所生 的, 叫做生无自性 记得吗 依它起。这个C 我自己搞出来 东西 所以这样子的相是我自己的执著 所以叫做相无自性 如果 在依它起上能够破掉这样错误的认知 认知到外界外物本来就 一切法缘生,一切法无自性 的, 那个就叫做胜义无自性, 这个 就叫做三无自性 三性,三无性,到最后唯识在 讲的 就是这一套
<small>现在我们来讲数数随念同分所缘,这两个重点在这里数数随念,他里面有解释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 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 要听闻正法 然后从师获得教诫 教诫 什么?教你戒律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 该做,教授 教你教法 ,佛法 道理 ,然 后增上力故 这里的增上 什么意思 ,有 听过三增上学,戒定慧三增上学 戒定慧 增上 什么意思,foundation 基础 ,所以 要了解佛教的增上他 两个意思 第一个 加强 缘, 但是有一 更常用的是基础,foundation 基础 ,所以这 为增上力他指的 是要有听经闻法,然后受持 要从师教授教诫 他为什么特别 教诫教授,因为你在修止观 的时候, 你不持戒不行的,你戒不持好你很难修止 还有 什么教授,你佛 不懂,很难修止观的 ,你对 修止观的这些道理内容 你都 知道,我问你你要修什么,师父曾经讲过 ,我 打坐为什么要持戒,不持戒可以打坐,为什么不行,谁 告诉 我为什么打坐必须要持戒 ,因为 粗重 烦恼被增长,你烦恼太粗重你要想说 我坐下来就可 摄心 没那么容易 因为戒 克制粗重烦恼 的, 你烦恼太重每天去跳Disco 每天去大吃大喝 ,你 不要跟我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瞎扯 道理 老实说 这个 是开玩笑的人讲的道理 不要把他当成是高人 讲的 道理 </small>


你不要以为这 只是唯识 中观般若经 某些状况下,它也很重视 我们的 认知,我现在稍微带一下,你们听一下就好,《金刚经》里 是不是常常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不管 人众生寿者是什么,其实你知 在梵文里面其实是 说, 无我想 无人想 无众生,想无寿者想,到最后有 偈叫做一切法无想相,也就 说它其实告诉你们 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 ,这 个想是概念 ,我们 现在是用这个相 当用这个相的时候你会 以为 好像是这个B 当我们谈到想 时候,你会觉得比较重在这 它说无我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你 唯识在 这个外境是没有自性的,但如果它讲是,无我想,无 无众生想,无寿者想,你会想说其实它 个境 没有那种执 著的, 我布施 时候 我没有 你是 那种概 念, 你是Ken 还是你是Laura那个概念 不管你是Ken你是Laura只要你需要我 给你,这 我弟弟所以我给它 这个跟我不相干 我不知道你是谁所以我不给你,如果你 想法 是有这个想 所以其实般若经跟《金刚经》它 讲, 内无想 就是不能有概念的分别,外无相,其实跟这一套也不会差很远 只是它没有 说这个 东西 再现这个 它没有 么复杂而已
<small>我有一 师兄弟他讲一句话非常的好 其实 在我们的 网路上 ,我 把他列为中 法语之一 误将心机作禅机 误将心机作禅机 学将驴马倒著骑 毛驴 正著骑的 误将心机作禅机 为什么他 样讲 因为很多时候 我们 参不透禅宗公案 ,以为 只要讲一些很特殊的大家搞不懂的 跟人家都不一样 就叫禅机了 懂的人他就真的懂 不懂的 人, 你再怎么说都不对 ,你 不要 为标新立异 一些 家听不懂得 或搞一些乱七八糟 的, 就以为 样就叫禅机了,人家本来马都 的, 你是倒著骑 的,你 就以为这样是禅机,那 很错误 念, 学将毛驴倒著骑 到最后叫作凡圣混作一团泥 反正 就是 讲话奇怪怪那一些 标新立异的那一些 些莫名其妙 把他当成圣人 师父要 什么 因为你常常讲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坐 ,讲 那些 东西 的人绝对不是高人 ,讲那 些的要嘛是开玩笑的,要嘛就是邪知邪见 </small>


问:我觉得B 色法,C 是心 ,所 个是 不等 的?
<small>这里告诉你,你真正要打坐,你必须要听闻佛法,从师获得教诫,还要有教授作为基础,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定的禅支,未到地定必须有轻安,初禅有初禅的禅支相,比如说初禅叫做离生喜乐,他有离欲界干扰所生的喜跟乐还有心一境性,基本上会有这三个禅支,到二禅他只有乐没有喜,但 有心一境性,这个叫做定相,然后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就是指禅定的禅支,未到地定最主要这就 是心 一境性,未到地定的禅支有轻安,有心轻安,身轻安的禅支,这才叫做未到地定,然后缘此为境,流注无罪适悦相应 ,所 有正念随转安住, 这个 叫做数数随念,就 你只要保持注意在 一个所缘境上面。</small>


师父:对的 但是重点是你现在看到的东西 你以 是外在的 其实是C,我们以 认知到B 其实我们认知到的绝对是C 我们没有办法认知到B 因为如此心生如此相现 我们对 个C都 错误的 什么, 师父上次讲过,因为我们无始以来 贪嗔痴烦恼杂染种子 所现出来的其实 杂染的 所以有句话叫做 凡夫的起心动念,无 是过无非是罪 讲得比较严重 过跟罪的意思 是说 有杂染烦恼在里面。释迦牟尼佛在这个里面,它讲日常生活亦唯识 它重的 因为我们没办法真正认识到B, 以其实它谈的C 我们看到C以为是离心外 ,但是实际上它是唯 心所 的。
<small>接下来同分所缘 谓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众多种种品类 缘此为境令心正行说名 此即名 同分所缘 非一众多不是众多品类 是单一品类 不是众多品类 你缘 个就 缘数息,不要缘这个然后一下子就想我来弄个不净 我来弄个 什么, 然后东想西缘 的, 是, 单一 ,非 众多品类 单一 也就 是说 谓的心一境性 在单一 缘上 然后不断 集中在 缘上,然后慢慢,让禅定 定相产生 </small>


  大概讲的就是这样子,执著生出来的分别,分别所生出来的执著,讲的其实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它要告诉你说其实外在的东西,它也就是心所现的,价值观也是你自己付予的,如果是后天的教育,那就是分别我执,问题是不只是教育而已,是我们与生俱来就会有那样的贪嗔痴概念,再加上后天的教育给你,那就是双重,但是实际上就算是后天不教育给你,你天生下来,我说一般人你不要跟我说 行好几辈子来的,也是很容易起执著的,所以你看小孩,你不要说小孩最清净,你拿巧克力放在那边看它要不要,它跟你吵跟你闹,就是这样子。
<small>2. 緣總別法 止觀</small>


问:在唯识里面有没有定义心是什么,刚才您说如是心生如是相现,哪一个是心?
<small>緣總別法:</small>


师父 你现在我们凡夫 杂染心,不是清净心,不是我们讲的像如来藏,佛性那种清净心,因为唯识讲的是杂染心,杂染种子,杂染心,是讲我们一般的杂染心,一般的认知,五蕴里面色受想行识哪一个是心,重在识,以识为主,学佛学唯识不但理论要懂,要有一点小小的好记忆,什么叫小小的好记忆,师父上次不是说过,在心意识相品里面谈到心跟意识两个东西,这时候的心是指阿赖耶,上次讲心意识相品,讲心还有意识,那时候的心是指阿赖耶,阿赖耶现出来意识,但整个整体来讲不管是阿赖耶还是意识,都可以叫做心,但是如果要在微细上的区分,阿赖耶叫心,现出来的意识,就叫做识,这里你可以讲说其实是阿赖耶现出一个识,然后再现出一个东西,然后由识去认知到它,阿赖耶基本上它不负责认知的作用,基本上阿赖耶的功能就是,现出转识然后让转识去认知到外面的东西,阿赖耶就是一个database资料库,它有无限的功能,但是它不直接作用,就好像说 个老大,它不直接去打仗,它叫旁边的啰啰去打仗,它自己不负责直接去跟外界面对,心有无限功能,但重点是它的这些功能是由显现出来之后,让这 七转识去认知到外面,比如说眼耳鼻舌身意识,还有第七识去认知到外面,让它们去作用。
<small>緣別法 各別經典內 的一些 教法修止觀</small>


<small>緣總法:緣一切經教的共同教義—緣真如</small>


四、分別 止觀
<small>修 止觀</small>


1. 止觀 三種
<small>緣 三種 總法:</small>


一向修觀
<small>小總法 各別經典的主要教義</small>


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
<small>大總法:所有受教的經教共通的主要教義</small>


心相 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所緣
<small>無量總法 一切無量如來教法</small>


修止
<small>现在我在谈分别止观,就是止观的种种特色,止观的三种修法已经讲过,还有什么叫做心一境性,第2,缘总别法修止观,缘总法修止观,缘别法修止观,什么叫做缘总别法修止观?《解深密经》里面他这样谈他说,首先第一个叫做缘别法,缘别法修止观,别就是个个单一的,individual,一个一个,他说如果你缘各个不同经典内,所教的一些教法修止观,这个叫做缘别法,比如说某 个经典他特别强调四念处,你缘四念处修止观那可能就是别法,你缘某某经修慈悲观,这个叫做缘别法,比如说某某经里面他讲佛像,你缘佛像 修止 观,讲佛像修止观的很多,最有名的就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叫作观三世一切佛,现前三昧就是叫做般舟三昧。</small>


若相 續作 惟無間心
<small>般舟不是般 ,那个是梵文字,般舟三昧的梵文字很长,但是如果翻成中文他叫做:一切佛现前三昧就叫做般舟三昧,后来把他缩减了,一切佛现前三昧就叫做般舟三昧,般舟不是般若,因为翻成般的很多,还有比如说观佛三昧海经,这些大同小异的,讲的,都是怎么样把佛相观成,观到最后,佛会站起来会说法,然后遍十方都是佛,如果你这样观这样子叫做,缘经典内的个别教法修止观,叫做缘别法修止观,还有有些经典特别强调修不净观,这个叫做缘别法,除了缘别法以外还有一个叫做缘总法,什么叫缘总法,缘一切经教的共同教义也就是缘真如,修止观,缘空性,修止观,缘无常修止观,缘无我修止观,这一些都叫做缘一切经教的共通教义,就叫做缘总法,就是很多经教你去读,慢慢了解去通,经过闻思这样的状况,你不一定对名 记得特别清楚,老实说佛教那么多名相,我看了又忘忘了又看,你现在叫我背我也背不大起来,三十六相,八十种好,我怎么背,有没有听师父讲过,以前我刚去佛学院的时候,还没考试,有一些法师就带我去见我的师父,当初福严佛学院的院长,上真下华老和尚,我就看到一个老和尚,就坐在他房间外面的一个走道,我看到一个老和尚坐在那边,他问我说三法印是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五戒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七觉支懂吗,念出来,八正道,知道,十二缘起呢,那时候我就开始怕了,这样下去还得了,我不是怕我十二缘起背不起来,因为那时候年轻头脑好, 意思 不是很清楚但是背那个没问题,但是我不是怕我十二缘起背不起来,我是怕我十二缘起讲完了,他等一下又要问我什么,三十七道品,五位七十五法懂吗,五位百法懂吗,他没有这样问,我是怕他问三十六相八十种好怎么背,我连三十六相八十种好都背不起来,还好十二缘起背完了,他说好可以还不错,这些基本的观念,还可以从一个年轻人的嘴巴里面出来,算是不错了 </small>


無間 :謂緣彼影像 心, 奢摩它所緣
<small>我现在是要告诉你说,很多人问,师父难道我要把这些名相全都背下来吗,其实学佛学名相,不在于对名相记忆多少,不在你背多少名相,而是经过名相的背也好,理解也好,不管怎么样借由名相的学习,其实在养成一种观念,养成一种概念,所以说再过二十年你再问我说,什么叫做总法,什么叫做别法,你问我这些不一定我记得起来,但是问题是对佛法总法的概念,佛法到底讲的是什么,他应该有怎么样的人生观,那就必须要建立起来,很多人说师父怎么建立,就是由你平时名相了解记忆,然后慢慢经由这样的记忆理解运用之后,养成的观念,以前背四书五经,背论语大学,难道你现在都记得吗,但是问题是你去背论语的时候,就算到最后你背不起来,但是从中你已经养成了某些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不一定可以背的很清楚,但是总之他在讲什么,爱别人如己,把别人的亲戚别人的小孩,或是人家的父母亲,要当成自己父母亲和小孩一样的对待,这个就是概念,你背不起来但是你已经养成概念,这些四书五经还是三字经,你的小孩一定背得比你好,绝对背的比你好,但是难道他们真的懂吗,不是啊但是能说不懂就不要背了,不是,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学佛也是这样,从名相的了解慢慢培养观念的形成,所以不要怕名相繁琐,我没有要考试,你又不是在读佛学院,我们以前五位百法是要背的, 心心 所法法一个字一个字背的,《成佛之道》偈颂全部背的,这个全部背起来的,你现在问我什么不是全部背,但是在哪里我可以告诉你。往生的三个条件,他里面偈颂怎么讲,随重或随息或复随忆念,我不是今天要讲准备,赶快去背一背,然后跑来告诉你,这个朗朗上口 因为以前背起来的 </small>


觀雙
<small>为什么叫缘总法,因为缘一切经教的共同教义,比如说缘真如,缘无常,缘无我,缘一切法空,修 观,这个叫做缘总法,这个总法不是你以前都没学过,现在可以缘,不是,师父讲过好几次,你必须长期的听经闻法,经由法师或者是师父的教授教诫,然后慢慢,把这些观念养成,养成之后对佛法有一个很深的总体概念,知道佛法根本在讲什么,养成这样的观念,接下来你才能缘一切经教的总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法空,一切法唯识,你才能缘这样来 ,这个叫做缘总法。</small>


正思惟心 境性
<small>刚才只是讲别法总法而已,他进一步又说缘三种总法修止观,第一个叫做小总法,第二个叫做大总法,第三个叫做无量总法,小总法就是各别经典的主要教义,就是说这部经的重点在讲什么,他讲了那么多铺陈了那么多,但是他有一个基本的精髓讲什么,缘那个来修止观,《金刚经》的精髓在讲什么,《金刚经》里面有没有谈到空这个字,其实没有他用什么,无相,不管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是讲无相,但是无相跟空是通用的,他只是语言上用的不一样而已,其实不一定要用空,以前般 经里面用空的共通义,用得太多了,实际真如、涅槃、第一义,全部都是无相的通义,也是空的通义,他不一定要用空这个字,其实以前师父在台湾有讲过,以后有机会再谈,为什么到最后要用空,其实很多经典用的不一定是这个字,他用的是实际、真如、涅槃,这些他都用,无为,这些他都用,但是到最后变成空比较统 而已,所以《金刚经》讲空是他的小总法,个别经典的主要教义 </small>


心一 境性:通達三摩 地所 行影 是其 或通達此 復思惟如性
<small>普门品在讲什么?普门品本来就是在讲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你不要讲那么多,普门品就是我们去念观世音菩萨来救我,其实他就是在讲悲,悲,你可以缘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也是一种禅定,所以你缘四无量 ,其实普门品的重点就是在讲悲,还有 些谈愿力的,地藏经在讲什么?大悲愿跟观世音菩萨的愿就一样,所以你要去了解经教的精髓在讲什么,地藏王菩萨在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问题是地狱怎么空,地藏王菩萨里面有没有讲地狱怎么空,他没有用胜义谛来讲说,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所以是众生,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他没有这样讲,你不要自己这样扯,那是把般若的经教带进去,就般若的立场不能说错,但是地藏经他不是在这样讲的,你不要跟我讲地藏经就是讲说,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不是这样子,他没有这样子讲,我问你,地藏菩萨他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实他在地藏经里面有这样的意思,他没有这句话,但是他有这样的意思,后来讲地狱怎么空,你们不能只诵,要了解地藏经里面的精髓到底在讲什么, 狱怎么空,难道地藏菩萨用他的神力,把 有的众生都救出来吗,没有,刚开始好 有那么一点意味,但到最后里面有一个人,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他问释迦牟尼佛说,如果地藏菩萨那么厉害,那为什么现在地狱还有那么多众生,里面有没有这样讲,有,还很多,所以他不 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如果你以为他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里面一个人问佛陀也是很尖锐的问题,如果这么厉害的话,为什么地狱还那么多众生,他替我们问了,地藏菩萨后来怎么回答,他说我有神力有力量把他救出来,但是旋出旋入,不是终究的办法,接下来怎么办,后来地藏王菩萨有没有想出一个,从根著手的方法,从本下手的方法,让众生相信因果,为什么会下地狱,做了恶业当然就下地狱,如果他一直造(恶)业你一直把他拉出来,他一直进去有用吗,没有,那怎么办,到最后他把整个精髓突显出来了,跟众生讲因果,让他们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业报,真诚的去信任因果业报,就不敢再做那些会下地狱的恶业了,或是当恶鬼的恶业,这才是根解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修一些缘起观,修一些因果业报观,所以这个就是地藏经的精髓跟精神,所以你读地藏经的话当然他有很多用意,前面有很多都不错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学,包括有人说他是孝亲那也可以,对父母尽孝应当的,但是我们对父母尽孝,就佛教来讲,我们应该让父母相信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孝,相信佛法,学佛,相信因果,最初的,父母如果喜欢杀生喜欢吃那些,你要跟他讲不要这样继续,你喜欢吃没关系但是你不要去钓鱼,拜托,慢慢用一些方法,尤 父亲很喜欢钓鱼 慢慢要去引导说,你先不要调真鱼钓假鱼,上网去玩玩钓,不要真的钓,慢慢来相信因果,进一步让他相信出世间的因果,地藏王菩萨当然他是初步的,让你相信世间的因果,但是那已经不容易,而且也 经可以防非止恶了,让很多人不会下地狱了。</small>


止观 止观三种修,有 时候 我们这个课会慢一点 因为师父希望 把它弄懂,不 迷迷糊糊的就把它跳过 如果你弄懂忘记没关系就 熏习 但是你有机 可以弄懂不弄懂,含糊跳过,熏习的力量就小了,止观三种修 ,一 向修观叫做相续作意唯思惟心相,所谓 心相就是三摩地所行 有分别影像 毘婆舍那所缘,什么叫做修观,就 有分别影像,对三摩地所行影像做观察分别, 这个 叫做修观 第二个 向修止 若相续作意唯思惟无间心,无间心它说谓缘彼影像心,奢摩它所缘 ,这 不清楚,你直接去想 什么 叫无间 没有间断 师父上次不是说过 在《俱舍论》还是在很多地方说,在佛教里面要解释心的作 给我们听的时候 它说其实我们的心 这样刹那刹那 为了说明可以把它分成很快刹那刹那 ,一点 一点这样跑 ,我 们所谓 无间心就 前刹那跟后刹那中间没有隔 没有被其它的心隔进 这个叫作无间心 什么叫做被其它的心隔进去 师父说前煞那跟后煞那心中间没有被隔进 去, 叫作无间,谁告诉我什么叫做被心隔进去?没有跑到其它地方 去, 同一所缘,同一个对象, 跑到其它 方去 对象就改变了 想一杯咖啡 ,你 忽然想一个donut 甜甜圈,对象不一样就 跑掉了 它这里讲 无间心就 说,你要一直摄心集中 同一所缘境上,而心无间,前一刹那后一刹那没有间隔,没有跑到其它地方去,一直延接下来 ,这个 叫做心无间,叫做无间心,无间心缘彼影像心,奢摩它所缘, 就是要 心不间断的没有跑掉的 一直在同一个所缘上面 ,这个 就叫做奢摩它,所以它 来讲去就是这个样子
<small>什么叫做缘个 经教的主要教义 所以你们读经的 时候,你 去了解说 经典 这样子的 他一定 铺陈 会铺陈 些周遭 东西 然后慢慢引人进入 他一定会把中间 这个 重点突显出来 我们读经典 定要去掌握他 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 ,这 部经的主要教义在 讲什么, 然后去抓住他的根本精神 然后从他的根本精神去学习 然后去运 用, 所以学地藏菩萨或 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诵到最后 如果你对因果 一点 概念都没有的话 觉得你诵 非常失败,或 你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诵诵 功德很大 但是你还继续 钓鱼 喜欢去barbeque烤肉 还喜欢 杀生 甚至 打猎 这样诵 藏菩萨本愿经,有用吗 自己要好好思考 ,如 根本不知道这部经,是 强调因果业报的 ,你 只以为我诵经功德很大这样子而已 你还 继续做你平时很喜欢做的那些 那真 的是 学佛的意义 哪里 ,这个 师父 就是要 强调说, 别经教主要教义 小总法 而且 这个 是《解深密经》 的要缘小总法 </small>


谁记得《俱舍论》师父讲说 ,有一 种缘 叫做 间缘 什么叫做等 间缘 又提到一个 《俱舍论》 什么叫做等 间缘 前面这 灭去 ,无 间刹那中间没有被隔掉 后面这 个心拉上来 前面这个心灭掉 后面这个心生起来 无间刹 中间没有被隔掉 ,这个 就叫做等无间缘 前面消失 的这 个心 就是 面这 等无间缘 因为它前 消逝刹那间 ,没有 间断 的把 后面拉起 来,就是 无间 ,就 是中间 有隔开 你不 说这个心消失 了, 中间被其它心隔了一段 间之后 这个心再生起 那不叫等无间缘 等无间缘 是前面 个心要消失的那 刹那 个心无间的 ,没有 其它间隔 的就 拉上来 ,这个 叫等无间缘 无间 以这个 叫作无间心,就 没有跑到其它的心 ,一直 都作意 同一个所缘上面, 个叫做修止
<small>大总法 教授的经教共通的主要教义,这个跟上面的总法 样,佛教经教的教义,这个 叫做 大总法, 量总法 一切 量如来教法 当然最后的 量总法不是我们有办法 但是尽力 法门 量誓愿学,所以菩萨要遍学各种法门,以方便度众生,但是如果你要度你自己,如果你先不谈度众生,当然我们要,如果你想要度自己的话 ,个 别经教的主要教义,和所有经教的共通教义你必须要弄通,如果你进一步要度其他众生 那无量总法,一切 量如来教法,你能学要尽量学 你学到最 你会发现,很多佛教里 的根本道理,其实是共通的,切入的解释或许会有些不一样,有些方便,有些胜义,有些究竟,但是 些究竟的教法到最后,你会觉得他是共通的,但是如果你不透过多闻熏习的话,如果你不多读一些经教,多弄通一些 多读多 解一些,你很容易本末倒置,就是师父刚才讲经典他有一些铺陈 ,那 如果你对佛教的教理不懂 你在读 这个 经典的时候,你很容易用自己的意思 把他精髓 地方忽略了,去读他旁边 些铺陈的东西 认为那 才是最主要 的, 我知道地藏经里 确实有讲,地藏菩萨的神力 没有 说他 神力,可以 地狱的众生就出 来, 如果有人说,我 就是 相信地藏菩萨有这种神力 所以我 尽量搞 关系 我只 拜地藏菩萨就好 了, 候我下去 他就把我救上 来, 这样的话 对地藏经有很大的误解,有没有人会经上强调的因果道理,他不注重 这一 他会一直注意在地藏菩萨说,你诵我地藏菩萨名号,只要念他我就可以得救了,有没有人会 样认为?有,而且是很多人 你就 没有 抓住,这部经 根本教义在讲什么,你 在外面周遭的这个铺陈,本末倒置 ,这个 是铺陈而已 你以为这个 真实的东西 这个是 所以 一直在这 边钻 </small>


修观 止观双修 若正思惟心 境性 境性就 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 其识 此通达此已 复思惟如性 这个 东西 在讲什么呢 这个东西就是讲心 境性,缘这个同一境,有时候做 有分 别影像 有时候做无分别影像 做分别影像的时候要思惟如性 ,什么 叫如性 一切法空性 诸法空相 比如说缘同一个所缘 它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 比如说师父 缘同一个所缘 比如缘呼吸 ,你 缘呼吸 做其它观察 ,一直很 注意到这 点而已 它气 出跟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叫做修止,但是同样集中在这里,感觉到空气的出入你可以修观,修 什么 观,长短然后冷热更进一步 了解到这个长短冷热,这个气 其实 是生生灭灭的 ,是 无常 的,是 空性的,进一步观 这个 气所依 这个色 也是无常性的,也是空性的,然后进 步观察到这个气所依的这个色 其实还有其所依 心法 受想行还有识 也是无常 的, 也是幻灭的 然后进一步观 是幻灭的 样讲,同一个所缘可以修止修观,只 说刚开始必须有次第
<small>我常常举一个例子 人家请你吃饭 为了要让这个故事生动一点,师父就用 盘龙虾 ,一 盘龙虾出来他全部 龙虾吗,绝对不 他会怎么样 加一大堆菜 然后用红萝卜雕一大堆 东西 点缀 但其实 大盘里面可能只 之一 是真正的龙虾而已 其他都是那些菜雕刻...弄一大堆 什么 要这样 好看 可口 降低成本也行 反正就是他有在铺陈 你能不能 大家吃 你根本从来没吃过龙虾 ,你 知道龙虾是什么,所以你旁边吃到虾饼 然后你吃得津津有味 一直 吃, 好吃 直吃,然后告诉人家说 其实我 觉得 龙虾也没 什么,其实 你吃了一堆虾饼 你不 吃龙虾。如果你没有把经典 教义跟重点弄清楚 很多时候你 是这个 样子 的, 很多人读地藏经读 重点在于说 人家说念地藏经诵地藏王名号 我到时候要下地狱 时候 他就会把我救上来 所以不用那么辛苦持 靠地藏王菩萨就好了 本末倒置了, 要注意他的经义 </small>


心一 境性(瑜伽論)
<small>为什么最后还要有无量总法,其实他是在说你要自利利他,因为《解深密经》是大乘经,他不是说你只要自利就好了,你还要利他,利他要缘无量总法,你能学多少尽量学,所以叫做法门无量誓愿学,你能学多少尽量学多少,千万不要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学多了会分 ,我一门深入就好,那为什么叫你法门无量誓愿学,当然超出你能力范围之外,你没有把东西读熟,就胡乱读一大堆,那当然也不对,但是绝对不是说,我多读了几本经,或多读了一些东西,就会扰乱就没办法集中,也不是这样子,因为我说过佛教的经典,他有他的共通处,你不多读 些经典,你怎么知道,佛教的基本教义跟共通处在哪里。</small>


心一 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 流注無罪適悅 應令心 摩地 為善心 境性
<small>这是一种悲愿一种愿力,论典上对这个有解释,他有说这是一种发 ,比如他说我度无量众生才要成佛,他说那众生无量你怎么成佛,你成不了佛,他说其实是我们发心的一个愿力,要发这样 个大愿力,该成佛的时候还是成佛,问题是你要成佛你发的愿力必须大,你不能说我度你们这些我就要成佛了,你这样子怎么成佛,你心量太小了,这样你了解吗, 以这个是大智度论里面讲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讲到说,其实这是一种愿力,你的愿力要越大,因为是无上正等正觉,你愿力必须要大才可以。功德累积到了 相相 应,很多条件具足了那当然就成佛了 但是悲愿必需要大,悲愿如果有限的话,记得我们讲的佛是无上正等正觉,叫做阿耨多罗三藐 菩提,是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既然是无上的话那就心量不能小,但是问题是就算心量不能小 你也不能乱发一些莫 其妙的,要切实际的,然后能够一步 步去做的,所以地藏王菩萨发的是总愿。大智度论上确实有讨论这个问题,无量无边到底是真的无量无边,还是假的无量无边,他有各式各样的解释 </small>


  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 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
<small>3 止舉捨三 </small>


同分所緣 謂諸定地所緣境界 非一眾多 種種 品類 緣此為境令 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 同分所緣
<small>止相 心掉舉時或將掉舉時,思考掉舉的過失 種種 方法對治 使 收攝,稱 止相 </small>


它对于心一境性有进一步的说明,同样的地方《瑜伽师地论》,它把整个《解深密经》引进去,然后给 一境性做一个更清楚的说明,这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它说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这个如果你真的不懂佛教名相 不了解 你真 会乱解读 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它里面有几个重点,第一个,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是它的重点,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什么叫做流注无罪?它这个流注有点就像是一种隐喻 法, 就好像说 一直在上面好像水,水你把它开很小但是不能断,好像这样一直持续 那个叫流注的意思,什么叫无罪,其实这里的无罪就是离于障碍定的烦恼,比如五欲五盖,如果你有五欲五盖,那就是有罪,如果你能离五欲五盖,那就是无罪,这里的无罪就是指,离开会障碍定的烦恼,比如五欲,欲望很强,一打坐下来就浮现,色,色声香味触的色,什么色,我昨天去哪里看到一件衣服,或是看到一条项链,那个影像马上跑出来,我等一下打坐完我要去把它买下来,显现出这样的一个东西,那个叫做有罪,为什么,你为五欲所障碍了,色所障碍,如果你打坐开始,心里现出一些音乐来了,这个音乐就是你平时最喜欢听的,声嘛,会这样子喔,那就是有罪了,被障碍定的烦恼所障碍住了,这个叫做有罪无罪,离开五欲五盖,令心 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这个善不是好坏那个善,是善巧,技巧纯熟的意思,我们常常讲善,善心一境性,这个时候善是指,skillful,是指熟悉技巧很高的意思,是善,这是古言,古代不是常常讲说善于...,这个人善于欺骗大众,这个人善于修脚踏车,我们现在当然不会这样子讲,但是古代常常用善于...,这个时候的善就是指非常熟练的意思
<small>舉相: 昏沈時 將昏沈時 思考昏沈 過失 起種種對治方 法,心 再起活力 稱為舉 相。</small>


现在我们来讲数数随念同分所缘,这两个重点在这里数数随念,它里面有解释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 教诫教授增上力故 要听闻正法,然后从师获 教诫,教诫是什么?教你戒律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不该做,教授?教你教法,佛法道理,然后增上力故,这里的增上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听过三增上学,戒定慧三增上学,戒定慧的增上是什么意思,foundation,基础,所以你们要了解佛教的增上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加强,助缘,但是有一个更常用的是基础,foundation是基础,所以这里做为增上力它指的,是要有听经闻法,然后受持,要从师教授教诫,它为什么特别讲教诫教授,因为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不持戒不行的,你戒不持好你很难修止观的,还有为什么教授,你佛法不懂,很难修止观的,你对修止观的这些道理内容,你都不知道,我问你你要修什么,师父曾经讲过,我打坐为什么要持戒,不持戒可以打坐,为什么不行 谁告诉我为什么打坐必须要持戒,因为粗重的烦恼被增长,你烦恼太粗重你要想说,我坐下来 就可 以摄心,没那么容易,因为戒是克制粗重烦恼的,你烦恼太重每天去跳Disco,每天去大吃大喝,你 要跟我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那是瞎扯的道理,老实说这个是开玩笑的人讲的道理 不要把它当成是高人讲的道理
<small>捨相:當前兩種過失都 到對治時 心能平等運 ,就可不 再特別用功作意 稱為括相 </small>


有一 师兄弟它 讲一 句话非 常的 其实在 我们的 网路上面 有,我 把它列为 道法语之 一, 误将 机作禅机 误将 机作禅机 学将驴马倒 毛驴 正著骑 的, 误将 机作禅机 什么 它这样讲 ,因为 很多时候我们参不透禅宗公案 ,以 为只要讲 一些 很特殊的 家搞不懂 的, 跟人家 不一样的那 就叫禅机 了, 懂的人它 不懂的人 你再怎么说 都不 ,你 要以为 标新立异讲 一些 人家听 懂得 或搞 些乱七八糟的 样就叫禅机了 人家本 马都 正著骑的 ,你是 倒著骑 的,你 就以为 禅机 很错误 观念,学将毛驴倒 ,到 最后叫作凡圣混作 团泥 反正 就是 讲话奇怪怪那一些 标新立异的 一些 讲一些莫名其妙 话就把它当成圣人 师父要讲 什么, 因为 常常讲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坐 讲那些东西 人绝对不是高人 讲那些的要嘛是开玩笑的 要嘛就是邪知邪见
<small>
其实师父讲《解深密经》是挑重点讲,没有全部解释,我是挑重要的地方讲, 本来觉得这个可能大家知道,就跳过,后来发现,这 还是要 讲一 下比较好,因为我常常觉得说大家应该知道,但是实际上是大家不知道,我们来谈一下,他有说修止观的时候止、举、舍三相,说穿了就是我们常 碰到会用 的, 什么叫做,止相,第一个 我们 修止观,无外乎,会产生问题 就是,掉举还有惛沉,惛沉掉举,会 惛沉或是掉举,首先如果说心掉举时,或是将要掉举的时候,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修止相,就要思考掉举的过失 然后起种种方法来对治让心收摄,这个称为止相,因为 现在开始摄心开始集 了,但是又开始跑了,心又开始想了卖豆腐的卖豆花的,开始乱想 通,这时候你要警觉到,不行,我现在开始在掉举了 那你就要想 我为什么要修止,就是要对治掉举,我的 太散乱了,所以会造成我生活上影响 让我 无时无刻都在那边动荡 这造成我很大,心掉举又容易造成对五欲的执 著, 所以这时候要观察他的过失相,接下来要想出对治相,师父说过心 跑抓回来,放在这里,就 对治,有时候师父曾经讲过说,你真的非常 严重,没办法集中了,那没关系 先站起来,做一些比较粗的摄 心,什么 是比较粗的摄心,拜佛也好,念佛也好 ,因为 毕竟这个东西比较微细 你先做 一些 比较 范围 集中,比如说我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或是念阿弥陀佛 可以,暂时把心先集中在这里,你觉得慢慢念念念,这 我还可以稍微集中,念到心比较平静之后,我开始转换所缘,换到数息 了, 这些 是种种 对治相 如果你今天掉举很严重 非常严重连念佛 你要 去思考到底什么事情在干扰我,有时候我们 以为 没有,但是你详细的去想, 定最近有某 事情你放 下,你以为没有其实把他压到潜意识里面,其实这个潜意识因为你没真正的放下 他真正 直在影响你 以这 个力量会一直起来,但是你把他压到潜意识里面去 你记不起 到底 什么 ,你 好好去思考看看,这 修行 一种经验,比如说你上个礼拜收到什么事 比如说 现在在 里,突然间大陆的亲戚发生什么事情,你刚开始很担心,但 担心也没用没办法回去解决 这样子 事情会一直困扰 ,到 了这个礼拜你以为你把他放下了,其实你 直放在心里面,从那一天开始你每次打坐的时候 ,就是 心神不宁 ,那 这个你要去了解 所以要思考掉举 过失 还有现在为 什么 掉举这么严重 还是 一向以来掉举都很严重 就要起种种方法对治 在对治 时候使心收摄这就叫做止相 因为把心停止下来 这个叫做止相 </small>


里告诉你 ,你 真正要打坐 ,你必须要 听闻佛法,从师获得教诫 有教授作为基础,令其定地诸 现前 禅支 未到地定必须有轻安,初禅有初禅 禅支相 ,比如说 初禅叫做离生喜乐 它有离欲界干扰所生 喜跟乐还有心 境性 上会有这三个禅支 到二禅它只有乐没有喜 ,但是 心一 境性 ,这 个叫 定相 然后令其定地诸相现前 就是指禅定 禅支 未到地定最主 这就是心 境性 未到地定 禅支有轻安 轻安 身轻安 禅支 ,这 才叫做未 地定 然后缘此 流注无罪适悦相应 ,所 有正念随转安住 ,这个叫做 数数随念 就是你只要保持注意在同一 所缘境上面
<small>还有另外一种状况是举相,就是心惛沉或将惛沉的时候,思考惛沉的过失,起种种对治方法,让心再起活力 个就叫做举相,因为掉举跟惛沉两个刚好相反,掉举叫做心飞扬,心整个跑出去了,到处乱跑,惛沉跟睡眠就是心无力,好像电灯,电力快不足了,他慢慢暗起来,慢慢又亮一点,慢慢又暗,心太累了,心太疲惫了 ,你 开始慢慢在惛沉了 所以 你必须要 举相 惛沉 用举 相, 让心 力道再起来 怎么样让心 力道再起来 ,比如说 你今天真的很累,一打坐(惛沉)很厉害,一直要打瞌睡 如果不是很严重 时候,眼睛开 点,让光进来 来不是闭著眼吗 轻轻闭著眼 ,但是 今天真的太严重了,打开一些让光进来一下,光进来自然会刺到你的心,让 稍微(举)力量起来 点,再坐,但是如果你今天真的不行了,连张开眼睛都没办法 ,这 样子,先不要坐起来,先站起来,站起来 什么,一样,拜佛 开始磕头拜佛 慢慢 你不要太快 你不 拜佛像在做运动 那没有意义 的, 慢慢拜,慢慢拜因为你身体动, 的力量就会起来,拜完佛 慢慢 经行,经行一下可以了坐下来 你经过 样子的话心起来了,力量起来了,而且也不会喘 不行 什么说不要拜快,你拜快 坐下来心一直喘,那就又变成是掉举了 ,所 以必须要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去调整你自己的心,经过慢慢这样调整之后坐下来,继续坐,不错 ,这个 叫做 让心起来 叫做举相 </small>


接下来同分所缘,谓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众多种种品类,缘此 境令心正行说名为定,此即名为同分所缘,非一众多不是众多品类,是单一品类,不是众多品类,你缘这个就是缘数息,不要缘这个然后一下子就想我来弄个不净,我来弄个 什么 ,然后东想西缘的,不是,单一,非众多品类,单一,也就是说它所谓的心一境性,就是在单一所缘上,然后不断的摄心集中在所缘上,然后慢慢,让禅定的定相产生。
<small>问:掉举 为什么 用掉?</small>


2. 緣總別
<small>师父:掉不是掉下去的意思,是没办 维持在一定的所缘上,然后乱跑,所以又掉又举,掉就是不能集中的意思,举就是心很飞扬,其实师父讲过心没有办法集中有时候会,无义的做一些动作,掉举也可以是心掉、口掉、身掉,什么叫做口掉?吹口哨或是做事的时候乱哼一些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在哼什么,反正就乱哼就对了,那叫口掉,身掉呢?躁动不安,坐在那边也不是,站著也不是,你有没有看过身掉很严重的人,没办法坐的,他坐在那边不到几分钟,起来弄一弄动一动,站在那边就这边抖抖,那边弄弄的,这是身掉口掉的一种习惯,就是他没办法安 住。</small>


緣總別
<small>理想的状况是精神好的时候打坐,你说,但是我打坐可以调整,告诉你初学者没那个功力,说依打坐来调整精神的话,唯有你坐得很久,而且你有一定的功夫,你才有办 有这种能力,不然一般初学者累的时候,打坐绝对会打瞌睡的,所以师父说的前方便就是说,你的身心不要太疲劳,身心疲劳绝对没办法打坐,所以打坐的理想是你精神好的时候,如果说我的习惯是回来说有点累,但是不是太累,但是打坐之后精神会好,那可以,但是你要有觉照力,你不是打坐的时候睡了一觉,然后告诉我,说我打坐起来很有精神,没关系这本来就很好笑,事实上常常会有这种情形,他打坐打瞌睡了,睡了半小时起来,我功夫很好,打坐调剂精神,后来旁边看你根本打坐在睡觉,所以我说打坐要有觉照力,你是掉举还是惛沉,你自己要清楚。为什么以前禅堂要有纠察师,因为很多人会打瞌睡打到自己不知道,所以纠察师要用香板,先碰他一下,提醒一下,再不行就打下去,在寺院里面出家人打坐还会打瞌睡,告诉你多的很,我不是说那些人不好,而是说,打坐本来就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各方面稍为没有调整好就会有问题,最近出坡太累,有可能会打瞌睡,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早上起来打坐一大堆人打瞌睡,但是没办法,为什么,一大堆都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然后又读书,然后晚上虽然表面上是说9点40分,打板上床,但是你研究一整天的法义,那个脑袋一直是在动的,你没办法马上止息下来,一直在动,所以几乎等到你真正要入睡的时候,都11点了,有时候我在床上东想西想,今天师父说举相到底是什么,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真的可能吗,类似的这些都会,明天找谁去讨论讨论,想想到我怎么还没睡一看,11点了,常常是这样11点睡,睡著了之后第二天几点要起床,4点就要起床了,你整整睡不到5个钟头,那当然在这个状况下,一起床打板刷牙刷一刷,上早殿,一坐下来当然一大堆人就会打瞌睡了,这是正常的,但是你必须要这样撑过去,撑过去你慢慢调整习惯了,读久了法义慢慢通了,也不用花太多脑筋了,因为前几年都已经思考了,慢慢就可以调整了,所以修行是一种调整,你不要以为修行不用调整,修行身心绝对是要调整,而且这种调整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马上调整过来的。</small>


緣別法:各別經典內的一些教法修止觀
<small> 最后来讲舍相,如果当前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就是前面这个,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然后心能平等运转时,心能平等运转摄心在所缘上,你就不要再特别用功作意,你就不要很勉强了,因为这时候你可以平等了,这时候就称为舍相,就是说我也不惛沉了,惛沉被对治了,掉举也被对治了,我能够自然而然任运的在这边摄心,维持这样就好了,不用特别再去怎么样,这个叫做舍,心任自然就叫做舍,就是说你不要在某方面太过于用心了,这个叫做舍,就是让 平等自然,这样子下去就好了,就像你骑脚踏车,太偏这边赶快用过来,太偏这边赶快想办法用过来,你能够走在正直上面,你就不要再去乱动了,你就这样就好了,这个叫做舍相,就会有止相举相舍相三相,我们先来回向。</small>
 
緣總法:緣一切經教的共同教義—緣真如
 
修止觀
 
緣三種總法:
 
小總法:各別經典的主要教義
 
大總法:所有受教的經教共通的主要教義
 
無量總法:一切無量如來教法
 
现在我在谈分别止观,就是止观的种种特色,止观的三种修法已经讲过,还有什么叫做心一境性,第2,缘总别法修止观,缘总法修止观,缘别法修止观,什么叫做缘总别法修止观?《解深密经》里面它这样谈它说,首先第一个叫做缘别法,缘别法修止观,别就是个个单一的,individual,一个一个,它说如果你缘各个不同经典内,所教的一些教法修止观,这个叫做缘别法,比如说某一个经典它特别强调四念处,你缘四念处修止观那可能就是别法,你缘某某经修慈悲观,这个叫做缘别法,比如说某某经里面它讲佛像,你缘佛像修止观,讲佛像修止观的很多,最有名的就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叫做观三世一切佛,现前三昧就是叫做般舟三昧。
 
般舟不是般若,那个是梵文字,般舟三昧的梵文字很长,但是如果翻成中文它叫做:一切佛现前三昧就叫做般舟三昧,后来把它缩减了,一切佛现前三昧就叫做般舟三昧,般舟不是般若,因为翻成般的很多,还有比如说观佛三昧海经,这些大同小异的,讲的,都是怎么样把佛相观成,观到最后,佛会站起来会说法,然后遍十方都是佛,如果你这样观这样子叫做,缘经典内的个别教法修止观,叫做缘别法修止观,还有有些经典特别强调修不净观,这个叫做缘别法,除了缘别法以外还有一个叫做缘总法,什么叫缘总法,缘一切经教的共同教义也就是缘真如,修止观,缘空性,修止观,缘无常修止观,缘无我修止观,这一些都叫做缘一切经教的共通教义,就叫做缘总法,就是很多经教你去读,慢慢了解去通,经过闻思这样的状况,你不一定对名相记得特别清楚,老实说佛教那么多名相,我看了又忘忘了又看,你现在叫我背我也背不大起来,三十六相,八十种好,我怎么背,有没有听师父讲过,以前我刚去佛学院的时候,还没考试,有一些法师就带我去见我的师父,当初福严佛学院的院长,上真下华老和尚,我就看到一个老和尚,就坐在它房间外面的一个走道,我看到一个老和尚坐在那边,它问我说三法印是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五戒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七觉支懂吗,念出来,八正道,知道,十二缘起呢,那时候我就开始怕了,这样下去还得了,我不是怕我十二缘起背不起来,因为那时候年轻头脑好,意思不是很清楚但是背那个没问题,但是我不是怕我十二缘起背不起来,我是怕我十二缘起讲完了,它等一下又要问我什么,三十七道品,五位七十五法懂吗,五位百法懂吗,它没有这样问,我是怕它问三十六相八十种好怎么背,我连三十六相八十种好都背不起来,还好十二缘起背完了,它说好可以还不错,这些基本的观念,还可以从一个年轻人的嘴巴里面出来,算是不错了。
 
我现在是要告诉你说,很多人问,师父难道我要把这些名相全都背下来吗,其实学佛学名相,不在于对名相记忆多少,不在你背多少名相,而是经过名相的背也好,理解也好,不管怎么样借由名相的学习,其实在养成一种观念,养成一种概念,所以说再过二十年你再问我说,什么叫做总法,什么叫做别法,你问我这些不一定我记得起来,但是问题是对佛法总法的概念,佛法到底讲的是什么,它应该有怎么样的人生观,那就必须要建立起来,很多人说师父怎么建立,就是由你平时名相了解记忆,然后慢慢经由这样的记忆理解运用之后,养成的观念,以前背四书五经,背论语大学,难道你现在都记得吗,但是问题是你去背论语的时候,就算到最后你背不起来,但是从中你已经养成了某些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不一定可以背的很清楚,但是总之它在讲什么,爱别人如己,把别人的亲戚别人的小孩,或是人家的父母亲,要当成自己父母亲和小孩一样的对待,这个就是概念,你背不起来但是你已经养成概念,这些四书五经还是三字经,你的小孩一定背得比你好,绝对背的比你好,但是难道它们真的懂吗,不是啊但是能说不懂就不要背了,不是,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学佛也是这样,从名相的了解慢慢培养观念的形成,所以不要怕名相繁琐,我没有要考试,你又不是在读佛学院,我们以前五位百法是要背的,心心所法法一个字一个字背的,《成佛之道》偈颂全部背的,这个全部背起来的,你现在问我什么不是全部背,但是在哪里我可以告诉你。往生的三个条件,它里面偈颂怎么讲,随重或随息或复随忆念,我不是今天要讲准备,赶快去背一背,然后跑来告诉你,这个朗朗上口,因为以前背起来的。
 
为什么叫缘总法,因为缘一切经教的共同教义,比如说缘真如,缘无常,缘无我,缘一切法空,修止观,这个叫做缘总法,这个总法不是你以前都没学过,现在可以缘,不是,师父讲过好几次,你必须长期的听经闻法,经由法师或者是师父的教授教诫,然后慢慢,把这些观念养成,养成之后对佛法有一个很深的总体概念,知道佛法根本在讲什么,养成这样的观念,接下来你才能缘一切经教的总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法空,一切法唯识,你才能缘这样来修,这个叫做缘总法。
 
刚才只是讲别法总法而已,它进一步又说缘三种总法修止观,第一个叫做小总法,第二个叫做大总法,第三个叫做无量总法,小总法就是各别经典的主要教义,就是说这部经的重点在讲什么,它讲了那么多铺陈了那么多,但是它有一个基本的精髓讲什么,缘那个来修止观,《金刚经》的精髓在讲什么,《金刚经》里面有没有谈到空这个字,其实没有它用什么,无相,不管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它是讲无相,但是无相跟空是通用的,它只是语言上用的不一样而已,其实不一定要用空,以前般若经里面用空的共通义,用得太多了,实际真如、涅槃、第一义,全部都是无相的通义,也是空的通义,它不一定要用空这个字,其实以前师父在台湾有讲过,以后有机会再谈,为什么到最后要用空,其实很多经典用的不一定是这个字,它用的是实际、真如、涅槃,这些它都用,无为,这些它都用,但是到最后变成空比较统一而已,所以《金刚经》讲空是它的小总法,个别经典的主要教义。
 
普门品在讲什么?普门品本来就是在讲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你不要讲那么多,普门品就是我们去念观世音菩萨来救我,其实它就是在讲悲,悲,你可以缘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也是一种禅定,所以你缘四无量心,其实普门品的重点就是在讲悲,还有一些谈愿力的,地藏经在讲什么?大悲愿跟观世音菩萨的愿就一样,所以你要去了解经教的精髓在讲什么,地藏王菩萨在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问题是地狱怎么空,地藏王菩萨里面有没有讲地狱怎么空,它没有用胜义谛来讲说,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所以是众生,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它没有这样讲,你不要自己这样扯,那是把般若的经教带进去,就般若的立场不能说错,但是地藏经它不是在这样讲的,你不要跟我讲地藏经就是讲说,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不是这样子,它没有这样子讲,我问你,地藏菩萨它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实它在地藏经里面有这样的意思,它没有这句话,但是它有这样的意思,后来讲地狱怎么空,你们不能只诵,要了解地藏经里面的精髓到底在讲什么,地狱怎么空,难道地藏菩萨用它的神力,把所有的众生都救出来吗,没有,刚开始好像有那么一点意味,但到最后里面有一个人,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它问释迦牟尼佛说,如果地藏菩萨那么厉害,那为什么现在地狱还有那么多众生,里面有没有这样讲,有,还很多,所以它不是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如果你以为它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里面一个人问佛陀也是很尖锐的问题,如果这么厉害的话,为什么地狱还那么多众生,它替我们问了,地藏菩萨后来怎么回答,它说我有神力有力量把它救出来,但是旋出旋入,不是终究的办法,接下来怎么办,后来地藏王菩萨有没有想出一个,从根著手的方法,从本下手的方法,让众生相信因果,为什么会下地狱,做了恶业当然就下地狱,如果它一直造(恶)业你一直把它拉出来,它一直进去有用吗,没有,那怎么办,到最后它把整个精髓突显出来了,跟众生讲因果,让它们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业报,真诚的去信任因果业报,就不敢再做那些会下地狱的恶业了,或是当恶鬼的恶业,这才是根解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修一些缘起观,修一些因果业报观,所以这个就是地藏经的精髓跟精神,所以你读地藏经的话当然它有很多用意,前面有很多都不错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学,包括有人说它是孝亲那也可以,对父母尽孝应当的,但是我们对父母尽孝,就佛教来讲,我们应该让父母相信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孝,相信佛法,学佛,相信因果,最初的,父母如果喜欢杀生喜欢吃那些,你要跟它讲不要这样继续,你喜欢吃没关系但是你不要去钓鱼,拜托,慢慢用一些方法,尤其父亲很喜欢钓鱼,慢慢要去引导说,你先不要调真鱼钓假鱼,上网去玩玩钓,不要真的钓,慢慢来相信因果,进一步让它相信出世间的因果,地藏王菩萨当然它是初步的,让你相信世间的因果,但是那已经不容易,而且也已经可以防非止恶了,让很多人不会下地狱了。
 
什么叫做缘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所以你们读经的时候,你们要去了解说,经典是这样子的,它一定会铺陈,会铺陈一些周遭的东西,然后慢慢引人进入,但是它一定会把中间这个重点突显出来,我们读经典一定要去掌握它,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这部经的主要教义在讲什么,然后去抓住它的根本精神,然后从它的根本精神去学习,然后去运用,所以学地藏菩萨或是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到最后,如果你对因果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话,那我觉得你诵的非常失败,或是你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诵诵,功德很大,但是你还继续去钓鱼,喜欢去barbeque烤肉,还喜欢去杀生,甚至去打猎,那你这样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用吗,自己要好好思考,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部经,是在强调因果业报的,你只以为我诵经功德很大这样子而已,你还是继续做你平时很喜欢做的那些,那真的是学佛的意义在哪里,这个师父就是要强调说,个别经教主要教义,小总法,而且这个是《解深密经》讲的要缘小总法。
 
大总法,所有教授的经教共通的主要教义,这个跟上面的总法一样,佛教经教的教义,这个叫做大总法,无量总法,一切无量如来教法,当然最后的无量总法不是我们有办法,但是尽力,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菩萨要遍学各种法门,以方便度众生,但是如果你要度你自己,如果你先不谈度众生,当然我们要,如果你想要度自己的话,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和所有经教的共通教义你必须要弄通,如果你进一步要度其它众生的话,那无量总法,一切无量如来教法,你能学要尽量学,你学到最后你会发现,很多佛教里面的根本道理,其实是共通的,切入的解释或许会有些不一样,有些方便,有些胜义,有些究竟,但是这些究竟的教法到最后,你会觉得它是共通的,但是如果你不透过多闻熏习的话,如果你不多读一些经教,多弄通一些,多读多了解一些,你很容易本末倒置,就是师父刚才讲经典它有一些铺陈,那如果你对佛教的教理不懂,你在读这个经典的时候,你很容易用自己的意思,把它精髓的地方忽略了,去读它旁边这些铺陈的东西,然后认为那个才是最主要的,我知道地藏经里面确实有讲,地藏菩萨的神力,有没有说它的神力,可以把地狱的众生就出来,如果有人说,我就是相信地藏菩萨有这种神力,所以我就尽量搞没关系,我只要拜地藏菩萨就好了,到时候我下去,它就把我救上来,这样的话就对地藏经有很大的误解,有没有人会经上强调的因果道理,它不注重这一点,然后它会一直注意在地藏菩萨说,你诵我地藏菩萨名号,只要念它我就可以得救了,有没有人会这样认为?有,而且是很多人,你就没有抓住,这部经的根本教义在讲什么,你就在外面周遭的这个铺陈,本末倒置,这个是铺陈而已,你以为这个是真实的东西,你以为这个是本,所以一直在这边钻。
 
我常常举一个例子,人家请你吃饭,为了要让这个故事生动一点,师父就用一盘龙虾,一盘龙虾出来它全部是龙虾吗,绝对不是的,它会怎么样,加一大堆菜,然后用红萝卜雕一大堆东西点缀,但其实一大盘里面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的龙虾而已,其它都是那些菜雕刻...弄一大堆,为什么要这样,好看,可口,降低成本也行,反正就是它有在铺陈,你能不能说大家吃,你根本从来没吃过龙虾,你也不知道龙虾是什么,所以你旁边吃到虾饼,然后你吃得津津有味一直吃,很好吃一直吃,然后告诉人家说,其实我觉得龙虾也没什么,其实你吃了一堆虾饼,你不是吃龙虾。如果你没有把经典的教义跟重点弄清楚,很多时候你是这个样子的,很多人读地藏经读一读,它的重点在于说,人家说念地藏经诵地藏王名号,我到时候要下地狱的时候,它就会把我救上来,所以不用那么辛苦持五戒,靠地藏王菩萨就好了,那就本末倒置了,这就是要注意它的经义。
 
为什么最后还要有无量总法,其实它是在说你要自利利它,因为《解深密经》是大乘经,它不是说你只要自利就好了,你还要利它,利它要缘无量总法,你能学多少尽量学,所以叫做法门无量誓愿学,你能学多少尽量学多少,千万不要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学多了会分心,我一门深入就好,那为什么叫你法门无量誓愿学,当然超出你能力范围之外,你没有把东西读熟,就胡乱读一大堆,那当然也不对,但是绝对不是说,我多读了几本经,或多读了一些东西,就会扰乱就没办法集中,也不是这样子,因为我说过佛教的经典,它有它的共通处,你不多读一些经典,你怎么知道,佛教的基本教义跟共通处在哪里。
 
这是一种悲愿一种愿力,论典上对这个有解释,它有说这是一种发心,比如它说我度无量众生才要成佛,它说那众生无量你怎么成佛,你成不了佛,它说其实是我们发心的一个愿力,要发这样一个大愿力,该成佛的时候还是成佛,问题是你要成佛你发的愿力必须大,你不能说我度你们这些我就要成佛了,你这样子怎么成佛,你心量太小了,这样你了解吗,所以这个是大智度论里面讲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讲到说,其实这是一种愿力,你的愿力要越大,因为是无上正等正觉,你愿力必须要大才可以。功德累积到了,无相相应,很多条件具足了那当然就成佛了,但是悲愿必需要大,悲愿如果有限的话,记得我们讲的佛是无上正等正觉,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既然是无上的话那就心量不能小,但是问题是就算心量不能小,你也不能乱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要切实际的,然后能够一步一步去做的,所以地藏王菩萨发的是总愿。大智度论上确实有讨论这个问题,无量无边到底是真的无量无边,还是假的无量无边,它有各式各样的解释。
 
3 止舉捨三相
 
止相:心掉舉時或將掉舉時,思考掉舉的過失,起種種方法對治,使心收攝,稱為止相。
 
舉相:心昏沈時或將昏沈時,思考昏沈的過失,起種種對治方法,心再起活力,稱為舉相。
 
捨相:當前兩種過失都得到對治時,心能平等運得時,就可不再特別用功作意,稱為括相。
 

其实师父讲《解深密经》是挑重点讲,没有全部解释,我是挑重要的地方讲,我本来觉得这个可能大家知道,就跳过,后来发现,这个还是要讲一下比较好,因为我常常觉得说大家应该知道,但是实际上是大家不知道,我们来谈一下,它有说修止观的时候止、举、舍三相,说穿了就是我们常常碰到会用的,什么叫做,止相,第一个我们修止观,无外乎,会产生问题的就是,掉举还有惛沉,惛沉掉举,会有惛沉或是掉举,首先如果说心掉举时,或是将要掉举的时候,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修止相,就要思考掉举的过失,然后起种种方法来对治让心收摄,这个称为止相,因为我现在开始摄心开始集中了,但是又开始跑了,心又开始想了卖豆腐的卖豆花的,开始乱想一通,这时候你要警觉到,不行,我现在开始在掉举了,那你就要想说我为什么要修止,就是要对治掉举,我的心太散乱了,所以会造成我生活上影响,让我心无时无刻都在那边动荡,这造成我很大,心掉举又容易造成对五欲的执著,所以这时候要观察它的过失相,接下来要想出对治相,师父说过心一跑抓回来,放在这里,就是对治,有时候师父曾经讲过说,你真的非常的严重,没办法集中了,那没关系,先站起来,做一些比较粗的摄心,什么是比较粗的摄心,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因为毕竟这个东西比较微细,所以你先做一些比较大范围的集中,比如说我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是念阿弥陀佛都可以,暂时把心先集中在这里,你觉得慢慢念念念,这个我还可以稍微集中,念到心比较平静之后,我开始转换所缘,换到数息了,这些就是种种的对治相,如果你今天掉举很严重,非常严重连念佛都念不了,那你要去思考到底什么事情在干扰我,有时候我们以为没有,但是你详细的去想,一定最近有某些事情你放不下,你以为没有其实把它压到潜意识里面,其实这个潜意识因为你没真正的放下,它真正一直在影响你,所以这个力量会一直起来,但是你把它压到潜意识里面去,你记不起来到底是什么,你好好去思考看看,这是修行的一种经验,比如说你上个礼拜收到什么事,比如说你现在在这里,突然间大陆的亲戚发生什么事情,你刚开始很担心,但是担心也没用没办法回去解决,但是这样子的事情会一直困扰著你,到了这个礼拜你以为你把它放下了,其实你一直放在心里面,从那一天开始你每次打坐的时候,就是心神不宁,那这个你要去了解,所以要思考掉举的过失,还有现在为什么掉举这么严重,还是你一向以来掉举都很严重,就要起种种方法对治,在对治的时候使心收摄这就叫做止相,因为把心停止下来,这个叫做止相。
 
还有另外一种状况是举相,就是心惛沉或将惛沉的时候,思考惛沉的过失,起种种对治方法,让心再起活力这个就叫做举相,因为掉举跟惛沉两个刚好相反,掉举叫做心飞扬,心整个跑出去了,到处乱跑,惛沉跟睡眠就是心无力,好像电灯,电力快不足了,它慢慢暗起来,慢慢又亮一点,慢慢又暗,心太累了,心太疲惫了,你开始慢慢在惛沉了,所以你必须要举相,惛沉要用举相,让心的力道再起来,怎么样让心的力道再起来,比如说你今天真的很累,一打坐(惛沉)很厉害,一直要打瞌睡,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时候,眼睛开一点,让光进来,你本来不是闭著眼吗,轻轻闭著眼,但是今天真的太严重了,打开一些让光进来一下,光进来自然会刺到你的心,让心稍微(举)力量起来一点,再坐,但是如果你今天真的不行了,连张开眼睛都没办法,这样子,先不要坐起来,先站起来,站起来做什么,一样,拜佛,开始磕头拜佛,慢慢的你不要太快,你不要拜佛像在做运动一样,那没有意义的,慢慢拜,慢慢拜因为你身体动,心的力量就会起来,拜完佛,慢慢的经行,经行一下可以了坐下来,你经过这样子的话心起来了,力量起来了,而且也不会喘到不行,我为什么说不要拜快,你拜快,坐下来心一直喘,那就又变成是掉举了,所以必须要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去调整你自己的心,经过慢慢这样调整之后坐下来,继续坐,不错,这个就叫做让心起来,这个叫做举相。
 
问:掉举为什么用掉?
 
师父:掉不是掉下去的意思,是没办法维持在一定的所缘上,然后乱跑,所以又掉又举,掉就是不能集中的意思,举就是心很飞扬,其实师父讲过心没有办法集中有时候会,无义的做一些动作,掉举也可以是心掉、口掉、身掉,什么叫做口掉?吹口哨或是做事的时候乱哼一些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在哼什么,反正就乱哼就对了,那叫口掉,身掉呢?躁动不安,坐在那边也不是,站著也不是,你有没有看过身掉很严重的人,没办法坐的,它坐在那边不到几分钟,起来弄一弄动一动,站在那边就这边抖抖,那边弄弄的,这是身掉口掉的一种习惯,就是它没办法安止住。
 
理想的状况是精神好的时候打坐,你说,但是我打坐可以调整,告诉你初学者没那个功力,说依打坐来调整精神的话,唯有你坐得很久,而且你有一定的功夫,你才有办法有这种能力,不然一般初学者累的时候,打坐绝对会打瞌睡的,所以师父说的前方便就是说,你的身心不要太疲劳,身心疲劳绝对没办法打坐,所以打坐的理想是你精神好的时候,如果说我的习惯是回来说有点累,但是不是太累,但是打坐之后精神会好,那可以,但是你要有觉照力,你不是打坐的时候睡了一觉,然后告诉我,说我打坐起来很有精神,没关系这本来就很好笑,事实上常常会有这种情形,它打坐打瞌睡了,睡了半小时起来,我功夫很好,打坐调剂精神,后来旁边看你根本打坐在睡觉,所以我说打坐要有觉照力,你是掉举还是惛沉,你自己要清楚。为什么以前禅堂要有纠察师,因为很多人会打瞌睡打到自己不知道,所以纠察师要用香板,先碰它一下,提醒一下,再不行就打下去,在寺院里面出家人打坐还会打瞌睡,告诉你多的很,我不是说那些人不好,而是说,打坐本来就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各方面稍为没有调整好就会有问题,最近出坡太累,有可能会打瞌睡,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早上起来打坐一大堆人打瞌睡,但是没办法,为什么,一大堆都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然后又读书,然后晚上虽然表面上是说9点40分,打板上床,但是你研究一整天的法义,那个脑袋一直是在动的,你没办法马上止息下来,一直在动,所以几乎等到你真正要入睡的时候,都11点了,有时候我在床上东想西想,今天师父说举相到底是什么,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真的可能吗,类似的这些都会,明天找谁去讨论讨论,想想到我怎么还没睡一看,11点了,常常是这样11点睡,睡著了之后第二天几点要起床,4点就要起床了,你整整睡不到5个钟头,那当然在这个状况下,一起床打板刷牙刷一刷,上早殿,一坐下来当然一大堆人就会打瞌睡了,这是正常的,但是你必须要这样撑过去,撑过去你慢慢调整习惯了,读久了法义慢慢通了,也不用花太多脑筋了,因为前几年都已经思考了,慢慢就可以调整了,所以修行是一种调整,你不要以为修行不用调整,修行身心绝对是要调整,而且这种调整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马上调整过来的。
 
最后来讲舍相,如果当前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就是前面这个,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然后心能平等运转时,心能平等运转摄心在所缘上,你就不要再特别用功作意,你就不要很勉强了,因为这时候你可以平等了,这时候就称为舍相,就是说我也不惛沉了,惛沉被对治了,掉举也被对治了,我能够自然而然任运的在这边摄心,维持这样就好了,不用特别再去怎么样,这个叫做舍,心任自然就叫做舍,就是说你不要在某方面太过于用心了,这个叫做舍,就是让 平等自然,这样子下去就好了,就像你骑脚踏车,太偏这边赶快用过来,太偏这边赶快想办法用过来,你能够走在正直上面,你就不要再去乱动了,你就这样就好了,这个叫做舍相,就会有止相举相舍相三相,我们先来回向。
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