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59行: | 第59行: | ||
<small>举一个例子,这是一尊佛像,你观这个所缘之后,把这个佛像观成内在的三摩地所行影像,当然它的过程很多的,我只是大概的讲一下。到最后这个佛像出现在你的内心里面,清楚明白,像眼睛打开看的一样,这个叫做胜解,用很强烈的摄心集中让那个影像浮出在内心,这个叫做胜解。所以一般修定,共通来讲都会叫做胜解,胜是超胜,用超胜的心把它理解成这个样子,或是说把它观成这个样子,这个叫做胜解作意。</small> | <small>举一个例子,这是一尊佛像,你观这个所缘之后,把这个佛像观成内在的三摩地所行影像,当然它的过程很多的,我只是大概的讲一下。到最后这个佛像出现在你的内心里面,清楚明白,像眼睛打开看的一样,这个叫做胜解,用很强烈的摄心集中让那个影像浮出在内心,这个叫做胜解。所以一般修定,共通来讲都会叫做胜解,胜是超胜,用超胜的心把它理解成这个样子,或是说把它观成这个样子,这个叫做胜解作意。</small> | ||
<small>这个叫做随顺修止,随顺奢摩它相应胜解作意,顺着这一条路走就会到,只是你还没到,因为你还没得到轻安,你到了轻安就是未到地定了,那就是真正的达到止。止相应,但是你还没达到你只是随顺,随顺就是说你顺着它走,但是前提是你观念什么都要正确,方法都要正确。</small> | |||
<small>问:“诸菩萨缘心为境”,它已经包括了九住心了吗?</small> | |||
<small> | <small> 师父:没有,只是说你开始摄心集中而已 , 从最初开始 , 他这 个 是通遍 , 他 是 说如果你缘心为境 这 样摄心集中 , 但 是你还没到 达 轻安 的程度 , 身心 轻安 还没生起。我讲得白话一点 就是 说,各位菩萨:当然他这样称 , 这个因为 是 大乘经 , 如果你现在开始摄心集中要修 止,但是 不管你修多久还是你刚开始修,还是你修很久都好,你在修的过程上面 你还没 起身心轻安,就是还没到 达 未 到 地定。这个应该怎么称呼呢?这个叫做 随顺 奢摩它胜解相应作意 , 就是 随顺 修止。 就是 各位 你 们如果现在开始打坐了,也开始摄心集中所缘 ,但是你 的身心轻安还没生起,那这个应该怎 么 称呼?这个叫做随顺修止,你还没真 正 达到止 , 你在随顺修止 。</small> | ||
<small> | <small> 重点在于奢摩 它 ,你就 是摄心集中,这个 本来 是 外 境,但是你 把它观成内 心 有 这样 一个东西 ,这个 就叫做胜解, 因为 这不 是 一般的而已 , 一般的想象不能叫胜解。比 如 我回想昨天 中 午吃的一个排骨便当 , 那个 不 能叫胜解 , 但 是 如果 你 把佛像观成在内心影像已经 很 明显 , 而且跟 你 眼睛打开看到 的是 一样 , 那 个 就 叫胜解 。所以一般胜解都 是 用在止观的 修 行才叫胜解,尤其 是 用 在 止或 是 奢摩它 的 修行 , 才 叫做 胜解 。</small> | ||
<small>问:真正佛像在作观的时候,应该把 | <small>问:真正 用 佛像在作观的时候,应该把 他 观成一个活人 ,而不是一个像 ?</small> | ||
<small>师父:不是,我大概讲一下因为现在不是在讲这个,你观哪一尊就必须要现哪一尊出来,你观的是必 | <small>师父:不是,我大概讲一下 , 因为现在不是在讲这个,你观哪一尊就必须要现哪一尊出来,你观的是必 须是 那个像,你不能出现人,因为你不知道人是什么样子,因为你不知道活 着 的人是什么样子 。 为什么会这样讲 ? 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起妄想妄念,比如说你现在观的是师父前面你们在拜的那一尊,那一尊释迦牟尼佛,而且你观要那一尊出现,其 他 尊的释迦牟尼佛也不行,你观中国式的佛像,不能出现南传那种比较尖比较瘦的,那个都不行的 。 因为胜解作意,定是胜解作意,你必须要把 他 观成那样子才能,如果你说我念念,忽然出现什么影像,那个都是妄想而且非常危险 。 你不要观佛像然后七仙女出现,那很危险的,那都是可能乱心、乱相、妄相,或是乃至外面的魔扰都有可能。</small> | ||
<small> | <small> 问 :观相的 话 , 以前说 要观 到 佛 对 你说 法 ,但是 相怎么 对你 说法?</small> | ||
<small>你 | <small> 师父:可以, 你 只要 这样观就 可以 , 但 是 还 是 要那 一 尊 , 还 是 那个相 ,白 色就 是 白色,黄色就 是 黄色 , 你不能乱 观, 然 后 忽然间 , 我只 是 观他坐着然后忽然间 , 没事 你 没有 观 他 跑 起 来 了 , 错 的 。大家不要 以 为 师父在 开玩笑,真的会发生 这 种情形,有 些 居士就观一观 ,观 一尊 佛, 观一观眼睛忽然睁开他吓一跳,我说那你就 是 打妄想。你没有这 样观, 他就不能做 这 种动作,也 就是说 我没有叫 你 做这种动作 ,你不 能做这种动作 ,我观 这样 就 是这样。哪怕 你观 的是这一尊都没错 , 但 是 眼睛突然睁开了 , 那不行 的, 那也不 对,你 没这样观就 不 能出现这样 的 状况。</small> | ||
<small>问:佛像 | <small> 你没有胜解作意你没有这样观,他忽然笑了那就不行。( 问:佛像 在你面前距离多远?)要你看得清楚为主,你不能放得很远然后看不清楚,看得清楚为主,你不要弄得太近,看不出他 是 什么,就是一般 的 距离。但是也不是一下子观整尊,必须从白毫或是从脚趾或 是 从手指,要从一点开始观起,这个以前师父讲过,不过有兴趣以后慢慢再谈。</small> | ||
<small> | <small> 所以叫做胜 解, 为 什么 它特别提胜 解 ?就唯识或禅 定 是 ,你 把他观成 的,不是 他自己跑出来 的, 是 你的 定心把他观成 这个样子 。所以师父以前在做这些研究 , 比如说《观佛三昧海 经 》 ,还是 各式各 样的 禅经, 观 佛像各式经典 ,后 来师父的 心 得 是这样, 就是说,为什么佛像可以跟你说法?因为你本身之前闻思慧要有很深 的 熏修力了 , 你如果 之 前都不读经然 后 也不了解 , 我告诉你 你 要观 佛 说 法 他就不跟你说 , 你观 不 出 来, 因为你不知道要说什么法。 所以 他说法其实相对来讲就 是, 相对 的 重新印证你 之 前学的东西 , 让你 内心对 法 的 胜解力更深刻 , 如果你平时不听 经 闻法,他是没办法跟 你 说法 的。</small> | ||
<small>问: | <small>问: 佛像给你说法是自己原来学过 的 还是新 的?</small> | ||
<small>师父: | <small>师父: 基本上都是你原来学过的 , 而且要学得很 深 刻 ,你 学过的东西 在 经过禅 定 这样子观坐之后 , 那种法的浮 现 已经不是你之前泛泛的听 ,你 已经有很深刻 的 印证跟了解 ,一 种很 强 烈的回忆,不只是回忆而且是理解、肯 定 。什么叫做理解肯 定 ?你以前听法 的 时候师父讲这个空,不知道 真 的是这样还是假的 ,你 不是很肯切 的 认为 是 这个样子 ,但是 经过几年的熏修, 你 对这个空, 还 是一切唯识所现, 这样 子的 观 念越来越深刻 , 然后慢慢内心里面认定 是 这个样子没错。在经由禅观的这种观法,出现之后,你对佛法的认定力、印可力 , 已经非 常 非 常 强 ,那 个就不 是 我们 一般 泛泛 的 来听闻 就 好 了 。所以不只是回忆而已 , 而是不断的经过回忆跟熏习之后 , 自己内心肯 定 这样 的观念 是对的 , 已经形成你内心的 一 种知见跟思考模式 。</small> | ||
<small> | <small> 问:那 就是 说 , 其实佛 说的 法都还 是 我 自己 内心 熏 习过 的 东西?</small> | ||
<small> | <small>师父 :就唯识来讲都是唯心所现。(问:那我怎么知道这个时候佛讲的法是对 的 呢?)所以我说 你 平时就 要 熏修了,这个时候不是在争对错的问题 , 对错什么时候在争? 什么 时候在思辨?闻思的时候就要思辨了 , 你这时候再去怀疑对错的话 , 那就有问题了。也 就是说 你在 闻思, 在现在这个状况 , 你就要去思考这样对 , 这样错 , 这个道理合不合理 , 然后在日常生活运用 的 时候 , 你就要知道说佛法 这 样讲 , 缘起这样子 , 师父说一切苦一切法无常 , 这样的道理对不对?平时就要去熏 修 了 。</small> | ||
<small> | <small> 问: 我 对一 个 非常高深 的 道理 有 疑问 ,我平 时在闻思 的 时候 可能 对 这个 有偏差 ,那这个 时候他对我说法 ,那 ?</small> | ||
<small> | <small> 师父:所以这个东西不容易修 , 为什么这个《解深密经》刚开始每次一定强调说 ,你 在 闻思慧 上 一定要 到一个程度 , 因为现在师父在讲止观 , 你这样修的话也是在观。所以为什么 一 直强调一定在闻思慧上, 要 有一定程度的真正认知跟了解 , 如果你 的 程度不到 ,最 好是不要乱观 , 但是问题是你程度还没到 你要 这样观 , 其实也是有点困难。也就是师父常 常 讲说 ,你 要走火入魔也没那么容易 ,你 要是每天在那边打妄想 你要 入什么?一般要走火入魔都会 有一定的 程度 , 才有办法走火入魔。 你 每天坐就打瞌睡或胡思乱想想了一通 ,你 也没机会走火入魔,你一定 要 有一个程度,你的 观 念又 错 误 ,这样 就有 一 点走火入魔危险 ,你 说 要观 到有像出现 , 那也很不容易。</small> | ||
<small>所以师父讲 的 前提就是 , 你 要 亲近三宝皈依三宝持五戒 ,这 些全部都要 做, 然后要听经 闻法 不断地熏修 , 师父说要闻慧思慧的养成。闻慧思慧的 养成, 不是靠你自己随便去读几本书就可以了 ,还 有善知识的引导。所以修禅定一 定 要有善知识引导 , 没有善知识引导很危险 的 。今天如果你没来听经 , 没听师父跟你讲 这 些,你知道吗?你 不 知道。以 为 听人家说观佛像 , 你 就 观 , 观观世音菩萨结果跑出释迦牟尼佛来 , 那更 好, 这样就错啊 , 你 这 样走火入魔的机会就很大了。所以有善知识的引导 , 有正确 的 熏修跟听闻 , 你走的路 就是 随顺。</small> | |||
<small>所以师父并没有急 的 逼着 你 们要打坐,马上要有什么境界,不是,师父反而强调 的 就是说,闻思慧,拜托 , 多听经闻法 , 多了解佛法讲 的 是什么 , 把闻慧先养成 , 把知见 的 观念先搞正确 , 这是第一步。然后每天有空多打坐 , 随顺修奢摩它,随顺 修 止。</small> | |||
<small>'''随顺 修 行观'''</small> | |||
<small>'''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 , 于如所思所有诸法 , 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 ,有 分别影像作意思惟 , 如是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毘婆舍那作意 , 是随顺毘婆舍那胜解相应作意。'''</small> | |||
<small>你如果止还没有到身心轻安的境界 , 你说我能 不 能作点观?可以,但是这不是真 正 的观 , 这个只能说随顺观。师父当然建议说,这里说还没有到 轻安, 所以师父说你要开悟 , 你的止的能力一定 要 到未到地定 , 因为 要身心 轻安生起。你不要以为我都没有定力,或是说我只是坐一坐而 已 ,我坐 了 几年的好像身心满谐调的 , 好像蛮能平静 的, 你以为这样我来作观就可以解脱了,没有这种事情,一定要到未 到 地定 , 就 是 身心轻安真正的生起 , 你才能做真正 的 观。那如果说我还没到,可 不可 以相似的作?可以 , 但是这个只是随顺而已 , 但是这个 没有那 么容易。 所 以这里特别强调那个 不 叫作观 , 那个只 是 随顺而已 , 所以必须要有未 到 地定 , 身心轻安生起。</small> | |||
<small>你要真正作观 , 有点效 果 的话 , 我再讲一次,你 的 闻思慧能力一定要够 , 至少对佛法 要 清楚 , 对佛法很多最根本的理论 , 你要肯切的认可。什么叫肯切 的 认可?你对诸行无常 , 你对 一 切法无我 , 你对缘起四谛 , 你必须要有 一 定的了解 , 然后认定说是 这 个 样 子 ,不 然你要观 什么 ?你 要 观 的 时候认为说好像 不是 无常,好像这个世间还蛮不错的 , 你这样观不起来。</small> | |||
<small> 所以 第一个 , 你要作观 , 至少要 有 闻思慧的能力 , 再着说 , 真正 的 观 , 要 有 未到地定 , 这样才叫做真正的毘婆舍那修行。如果 你 说我现在听经闻法听了好几年 , 虽然还没养成正见 , 我也常打坐 , 虽然还没到未到地定 , 可 以 相似 的 观吗?可以 , 这个叫做随顺。但是这个师父不很建议 ,因为 你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就 变成 打 妄 想。你最好平时还是打坐归打坐 , 听经闻法 , 慢慢熏习 , 把 这 些东西拿到日常生活中去检讨自己、去应用 , 这个就是慧学 的养 成 , 常常打坐 就 是定学的养成 , 如果 你 能这样做的话两个可以互相帮助。</small> | |||
<small>因为定可以降伏你五欲的欲望,让你持戒更容易 , 让你日常生活内观的力量更强,因为你有定力你要内观,细节的你就更强。慧学上你的观念知见正确,也可以引导你修定的方向,因为修定方向不正确的话,很容易走火入魔或出现禅病,或一些味定。因为有些人观念不正确,不知道说为什么我要修禅定?为什么我要打坐?刚开始观念就不正确了,开始坐下去有一点 点 身心轻安起来,他觉得很舒服,他就想要那个东西,每天坐他就是想要那种身心舒畅的感觉而已,他已经忘了自己打坐目的要做什么。</small> | |||
<small>甚至更危险的是,开始打坐坐到最后,观念不很清楚或是说虽然懂得佛法,但是对佛法的知见不是那么印可,开始有一点神通出现了,那更危险。因为你们有没有听师父常讲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那些外道经过禅定的修行,看到我们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但是他的智慧又不够,不知道这些东西背后的因果到底是怎么样,所以就用他看到的东西下去乱揣测,结果就产生了邪知邪见。什么叫乱揣测?师父常用的例子,比如第一个例子就是有些学牛吃草,为什么要学牛吃草?有没有听过师父说印度外道学牛吃草?就是因为他有打坐有禅定的力量,但是又开发一点天眼通,所以他看到一只牛死掉,然后牛的神识上天,一般人能不能看得到?一般人看不到这样。问题是他能看得到,但是他不知道背后的因果道理,所以他就说牛升天,那牛平时做什么事?要么睡觉,要么吃草。睡觉是大家都会睡的,所以应该不是睡觉升天,所以有可能就是吃草升天,所以他就学牛吃草,现在还有很多这种外道。</small> | |||
<small>所以你们去印度可以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修行方法。后来他去问佛陀,佛陀就告诉他说因为你有天眼通,但是你的智慧力不够,不了解背后的因果道理,所以你自己去乱揣测乱揣摩,就产生这种毛病出来。好的话,你以后就变牛,不好的话,你以后可能会下三恶道或下地狱,因为有些人会搞到变成是杀盗淫妄,不懂的话他会去拜那种有屠杀性的,或者嗜血性的那种神,会去宰杀生命来供养祭祀。他说那你这下三恶道的机率很大,印度更严重的曾经去杀人来供养神的。所以佛陀就告诉他说,你要是轻一点就变成牛,重一点就下三恶道,看你目前有做过什么事,他就很难过,就很惊慌。 佛陀说没关系,因为你生命还长,所以你从现在开始,皈依佛法好好的修行,把这些坏的毛病跟习气改掉,因为你学牛,如果你没有造什么恶业,你学牛你就变成牛的习气,牛的习气你就是相应,这个就是叫做随顺修行观 。33:27</small> | |||
<small>6 止觀一異</small> | <small>6 止觀一異</small> | ||
<small> | <small>止觀同一所緣</small> | ||
<small>異</small> | <small>異</small> | ||
<small> | <small>止:無分別影所緣境</small> | ||
<small>觀:有分別影所緣境</small> | |||
<small>接下来就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止观到底是一还是异?你们说止观到底是一还是异?你们要知道,佛教常常讲非一非异,不要被非一非异搞混了,佛教常常会讲一些一般我们很难用到的,叫做非一非异。非一非异常常用不二,但是这个不二不等于就是一,在很多时候它讲不二不等于就是一,不然它就直接讲说就是一个,但是你又不能说它是一个,但是你又不能说它完全不一样,你讲它完全不一样那又错。你说它是同一件事情那又不对,你会问师父说那到底是怎么样,怎么回事呢?很简单,佛教常常谈一个东西,是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切入,所以有时候就会一,有时候就会异,从不同角度切进去,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面向。</small> | |||
<small>他就问说止跟观到底是一还是异?他说一,从一个角度来看它是同样的,什么角度?止观同一所缘,从所缘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也就是说修定取这个所缘,取所缘之后显现出这个影像,但是你后来不管修止或修观都是缘这个影像,只是做有分别跟无分别而已。所以从同一所缘来讲的话,它是一,因为缘同一所缘。</small> | |||
<small>另外一点,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切入的话,它就说那是异,为什么是异呢?因为心的作用不同,就修止来讲的话,心对这个影像是不起分别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是修止;但是如果你心对这个影像起六行观,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起这种观,观这个影像的自相、共相,如果起这样的观的话,那叫做有分别影像。</small> | |||
<small> | <small> 从心对这个所缘影像,做分别还是做无分别来讲的话,止观是不同的,止,就是心对影像不做 分 别;观,就是心对 影 像作分别观察, 所 以它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们要这样的了解,有些人讲话常常说,啊!那个都一样,不二,都一样,那一样为什么叫做止又叫作观?所以这时候你就知道,'''从所缘来讲叫做无二,但是从能观的心来讲的话,就叫做有二,一个是有分别,一个是无分别。'''</small> | ||
<small> | <small> 戒定慧 是 同 一的 吗?从某 个 角度来 讲它是 同 一 的 ,但是你 从另外 一个 角度来讲它也 是 有区别的 ,它 有 它 的 不同 相貌。 所以 我们学佛重在于分别这些别相 , 然后 进一 步了解 它的 共相 , 学佛不 是 把有差别 的缘 起相整个揉在 一 起 , 然后 说 那 个 没关系 都 一样。生死跟涅槃 是同一的 吗?不 同,为什么 不一样?不 是 每个人都可以去涅槃 , 要 修 行才能去涅槃。我们现在是在生死 , 圣人 是 在涅槃, 不修 行怎么可以到涅槃? 但是如果 从诸法第一谛来讲 ,最 胜义来讲 的 话 , 生死涅槃都只是幻 相, 所以没 有所 谓 的不同 。但 是 你 不 能因为 这样 把它(二谛)整 个 揉在 一 起 , 我现在 就 在涅槃了 , 没 有 这种事情 。</small> | ||
<small> | <small>所以你要从什么角度切进去,从胜义谛来看生死即涅槃 ; 从我们现前的诸法缘起相来讲,生死还是生死 , 涅槃还是涅槃 。 不能用第一谛来破坏世俗谛,但是世俗谛只是缘起的各种现象显现出来而已,它只是相对的真实 , 不是绝对的真实。</small> | ||
<small>师父讲那么深要干嘛 | <small>师父讲那么深要干嘛 ? 不是讲深,我是告诉你,很多东西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切入 。问你 ,现在是末法时期吗 ? 大体上是,但是在经典也有说,在末法的时候,在不同地区它也有正法,正法的时候在很多其它地方也有末法 。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教以北印度为主,南印度跟其它国家就没有佛法,没有佛法你能叫它正法吗 ? 相对来讲,现在是末法,但是有些地方佛教也很兴盛,而且理解很正确,相对来讲,那个地方就有正法,所以有别有共,有自有 他 。所以有时候学佛要融通一点,不要死板板的好像九十度转弯这样,这个世间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各种面都可以切入,佛法是一个活的东西,不要把它弄死了,但是也不要因为你不想把它弄死,所以变成什么都可以 。41:00</small> | ||
<small><br /> | <small><br /> | ||
''' 三、 成立唯識'''</small> | |||
<small> | <small> 成立唯识,这个太好了,你们记得师父在讲《唯识学概要》的时候,曾经说过唯识的形成跟成立,跟禅观禅修有很大的关系,就是 那 些瑜伽师,我 所 谓的瑜伽师就是禅修的修 行 人,经过打坐经过禅观,经过胜解之后发现:其实定中所现的东西,比外境更真实,定所观成的东西可以改变外境。我说的是真正有定力,至少是初禅二禅三禅,依定而起的神通,它可以突破我们业力的规范 , 所以会让这些禅观者认为 心 所现的东西比外境更真实,所以经由这样就产生唯识的观念出来。</small> | ||
<small>佛 | <small> 什么叫做心所产生的东西比外界更真实?首先在 佛 教里面讲,禅定叫做不动业,你要是修到未到地定或初禅二禅叫做不动业,也就是说它是很强的 善 业,它不会被其它业所撼动 。 所 以 当你打坐到初禅二禅三禅以上,如果你没有发愿下辈子要去西方极乐净土,或 是 你没有发愿下辈子要再来欲界人身做人,你会被这股强大的定力,你死掉之后会被这股强大的 善 业力引导去投胎,投身到色界或无色界 。</small> | ||
<small> | <small> 你如果这辈子修 行有 初禅的能力,一直维持,力量很强,一直到你命终的时候都还有这种力量,这股力量就会变成你的不动业,你气一断 , 你的神识第八识,马上投胎到哪里 ? 到初禅天变成初禅天的众生 。 所以它 是 一股很强的善业叫不动业 , 这 是 第一个 。</small> | ||
<small> | <small>你 问说 师父,我 怎么办? 所 以 师 父不很强调你必须 打坐 到 初禅二禅, 师父没有 这样讲, 师父说 你 至少 要到未到地定 ,就算是你有 初禅二禅 的能力,也 不 用太担心 , 因为 很 难,如果你真 的 有这种能力那我要恭喜你了 ,你 能到未 到 地定那已经不错了。 初禅二禅三禅以上 那是非常难的 , 但是我说难不 是 说 没有 机会 , 如果万一真 的 让 你 太用功 , 不小心 有 了 初 禅二 禅的能力,你一 定 投胎到 那个地方,因为你 到初禅 二 禅天以 上 很 难学习佛法 。</small> | ||
<small> | <small>所以佛教说你要发愿,你只要这辈子有足够的熏习力,对佛法有足够的了解,对佛法有足够的愿心,你可以依这个愿力引导你再回来当人,而且不但当人,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而且不但一个很有福报的人,而且是能够听经闻法的人,那你就不用担心了,所以要发愿。</small> | ||
<small>问:有大修行人说这一世去世之后有隔阴之迷,要再遇到上师同参好友是很困难的?</small> | <small>问:有大修行人说这一世去世之后有隔阴之迷,要再遇到上师同参好友是很困难的?</small> | ||
<small>师父:这种说法跟经教讲得不合,我只能跟你这样讲,第一个你讲大修行人,大到哪里, | <small>师父:这种说法跟经教讲得不合,我只能跟你这样讲,第一个你讲大修行人,大到哪里, 他 可以预知,那个不叫大修行人,能预知时至,有神通也不叫大修行人, 他 可以预知 他 要往生之后要投胎到哪里,这个不能叫大修行人,有神通不一定是大修行人 。 因为印度外道 也 可以修到这样的程度,我依印度经教来讲,真正能够称作大修行人的,要 么 初果,要 么 初地, 他 到底是什么境界我不知道,我没有神通我也不是 他 ,所以我不知道 他 什么境界 。</small> | ||
<small>佛教讲的是善因善果,因果相应,更具体的就是说,在经典上有一个叫做摩诃男,他跟佛陀讲说,我平时修戒定慧,而且很用功在修行,但是我每次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看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我常常想这时候我失去正念的,因为太乱了,这时候如果我不小心被车撞死了,因为那时候没有正念现前,比如说投胎到恶道去。佛陀说我问你一句话,如果这棵树往东边长,你把它砍断了它会往哪边倒?往东倒,所以你只要平时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一定要证果,而是你平时累积的善业,到时候这股业力就引导你到你所应该相应的地方去。平时造太多恶业,那就是到恶道去,平时的善业足够,贪嗔痴弱,戒定慧强,它就引导你到应该去的地方 。</small> | |||
<small> | <small>所以经典上是这样讲的,第一个,要有善业,善业最基本的就是五戒,把人该做的善业做好就是五戒,你就有资格做人 ; 第二个,你除了五戒守好之外,要布施,因为你做人要做有福报的人,你要是做没有福报的人有时候很辛苦的,还不够 ; 你这辈子要多听经闻法,发愿下辈子能够继续来的话,当然你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或它方国,那另外一回事 ; 如果你能够发愿听经闻法,而且不只发愿,而是现在能够尽量积极的熏习听经闻法,那么你下辈子再来第一个你可以当人,第二个你可以当有福报的人,第三个绝对有机会听经闻法。</small> | ||
<small> 所以在座的各位你不要以为,你们是今天碰巧刚好跑来的,过去生中一定有结下这样听经闻法的缘,还有这样的业,而且更重要都有些福报,没有福报的话你可能现在还外面很忙,连吃晚餐都还没机会吃,不要说想要来听经闻法。</small> | |||
<small>问:树往东边倒,那为什么大乘佛教,把往生前的最后那一刻看得很重要?</small> | <small>问:树往东边倒,那为什么大乘佛教,把往生前的最后那一刻看得很重要?</small> | ||
<small>师父:最后一刻的重要是因为,《成佛之道》里面说,《成佛之道》不是导师说的,是经典上说的,引导我们人投胎的三个基本条件,随重 | <small>师父:最后一刻的 认为 重要是因为,《成佛之道》里面说,《成佛之道》不是导师说的,是经典上说的,引导我们人投胎的三个基本条件,随重 、 随习 、 随念 。 随重就是说随重的业力,不管善不管恶,因为善恶业是很强烈的决定 力 的 ; 再来如果你没有很强烈的善恶业,随习,因为你平时熏习什么就相应 ; 再来才是随念,最后才是随念 。 我们为什么一直要强调最后一念 ? 老实说你现在要死了,重就是业力,习就是习气,业力跟习气 , 你现在临终,你有没有办法去改变 ? 我也没有办法改变你,我不知道你这个人过去怎么样 。 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帮助你提起正念,你这辈子过去造了什么业我也不知道,就算是你造了善造了恶,我也没有办法去改变,你这辈子有什么习气现在来改也来不及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能够希望帮助你提起正念。</small> | ||
<small>那个人在车水马龙的地方没有正念, | <small> 问: 那个人在车水马龙的地方 突然死了,他 没有正念, 那怎么办?</small> | ||
<small>师父: 随重,随习,因为善 恶 的重业是第一个条件,它为什么说树往东边长 ,砍了 往东边倒 ? 意思就是说 他 平时造了重的善业,所以你不用怕你临终那一念会怎样 。 而且你也可以说,树往东边长是一种惯性的相应,所以我说,你们有时候要来听《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已经重复 讲 好几次了。</small> | |||
<small>问:如果说我前面造了很重的业,那临终的念也不管用?</small> | <small>问:如果说我前面造了很重的业,那临终的念也不管用?</small> | ||
<small>师父:我不能说百分之百不管用,但是我只能说很难,但是很难不是表示没机会,你有很强烈的忏悔心,很强烈的善心,觉得自己过去做的真的很愿意去忏悔,那还是有机会的 | <small>师父:我不能说百分之百不管用,但是我只能说很难,但是很难不是表示没机会,你有很强烈的忏悔心,很强烈的善心,觉得自己过去做的真的很愿意去忏悔,那还是有机会的 。 老实说十恶不赦的,你叫 他 最后临终来忏悔很困难,师父话讲回来,师父还是强调,你平时就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善业平时就要累积了 。 你不要想说,没关系 , 我还有最终一念可以想办法,我告诉你很多时候是没办法有临终一念的,直接就走了 。 就像摩诃男说,去到那边忽然间车一来碰一声走了,很多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不要寄望我还有最后临终一念,你要寄望是我现在现前能做什么。</small> | ||
<small>下生畜生道不就不知道,不知道也就没事了 | <small> 问:万一突然一 下 卫往 生 下 畜生道 , 不就不知道,不知道也就没事了 ?</small> | ||
<small> | <small> 师父:下生畜生道 不 是 没 事了,畜生道就佛法来说是愚痴,或是 一 些贪婪残杀 , 那其实很苦 的, 我们现在当人有吃有穿当然 不 觉得苦 ,你到 外面 去 看那些弱肉强食 那 种环境 ,有时 候真 的 你要跑都没机 会 跑。 人 类是动物最大的天敌 , 你碰到 人 类 你 想逃都 来 不及,这个其实在《成佛之道》里面应该要讨论 的 ,不是在《解深密经》讨论 。</small> | ||
<small> | <small> 一般真正能够到初禅的,不管你有没有 临终 一念,你 的 禅定力量太强 , 这个 不 动业力量太强 , 不管临终念不念你 都 一定会到初禅去,那就 是 随重。除非你平时就有发愿,因为你平时发愿 的 愿力强 ,那 就会让愿力引导这个善业再来当人,当人的话,你可能会有先天 生 下来的一些特别的能力。</small> | ||
<small>师父:很难讲,看 | <small>问:我在做临终服务做志工的时候看到,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往生的时候都是懵懵懂懂的,那他们往生之后到哪里?</small> | ||
<small>师父:很难讲,看 他 平时造什么业,懵懵懂懂 往生 如果平时还是不错的人,贪嗔痴也不会太重,那有可能再来当人,当什么都有可能,看它平时做什么,熏修的是什么。</small> | |||
<small>问:我发现有时候死的样子很难看?</small> | <small>问:我发现有时候死的样子很难看?</small> | ||
第155行: | 第188行: | ||
<small>师父:那问题就比较大一点,这个师父不判断,判断这个要讲到《成佛之道》讲到三世轮回,因为那个时候师父讲很多,《解深密经》我不讲太多那个,《成佛之道》以后你可以问。</small> | <small>师父:那问题就比较大一点,这个师父不判断,判断这个要讲到《成佛之道》讲到三世轮回,因为那个时候师父讲很多,《解深密经》我不讲太多那个,《成佛之道》以后你可以问。</small> | ||
<small>你天天说那个种子会灌输你的内心里面去,变成一股强烈的习惯跟愿力,所以那个时候是等于树是往东边长的,所以砍断就往东边倒 | 问:就是说自己常常要发愿,不然自己万一哪天突然死了,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 ||
<small> 师父: 你天天说 , 那个种子会灌输你的内心里面去,变成一股强烈的习惯跟愿力,所以那个时候是等于树是往东边长的,所以砍断就往东边倒 。 所以如果你天天发愿不用担心说我哪一天出去骑马跌倒死了怎么办/ 就不用担心这样,所以你要天天来听经闻法也好,或是在家里听经闻法都好,然后把五戒做好,然后多发愿,愿意下辈子当人能够听经闻法这样就好了 。 你最好是能天天发愿,发愿越多越好 , 但是不是口头而已,而是有那种肯切的心,有时候很多宗教仪式,是希望你这样子做,但是有时候我们不了解它的意义,会做到变成一种麻木,觉得说我有做就好,变成交代了事。</small> | |||
<small>大家开放思辨,所以师父讲的东西你可以做参考,不一定觉得师父讲的东西,你就非得这样相信不可,你做参考。第二个就是绝对都是经典上有根据的,而且不是随便抓一本两本,断章取义的随便讲,都是通遍的绝对是很多经典上的根据,这两点。</small> | |||
<small>各位要注意一下,第一个,师父讲东西都不是我自己讲的,都绝对是经论上讲的有根据的,第二个师父讲的东西很多状况,如果你觉得跟其它地方不一样,有可能只是解说切入角度不一样而已。有可能是真的不一样,这时候你怎么办?师父讲的才对?不是,参考看看,自己去思辨抉择,好的拿来用。其实佛陀在《阿含经》里面他跟阿难这样讲,佛陀跟阿难讲说,你不要以为我讲的就是对的,对不对你自己去思考、抉择、运用,然后有什么问题回来找我讨论,然后再去思考,抉择,运用,佛陀是跟阿难这样讲的。你不要只是信仰我是佛讲的都是对的,你如果是这样的相信,也不是佛陀所喜欢的,</small> | |||
<small>我们来谈成立唯识,所以我说定是一种很强烈的善业叫不动业,而且它可以改变我们业力所规范的。神通有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那个比较弱,一种是修来的。一般修来的要开发神通至少要依,初禅以上的能力,才有办法依禅定开发神通。所以修来的神通它就很强,但是修来的神通,必须依定,至少是初禅二禅三禅以上。</small> | |||
<small>所以有了神通,你可以改变业力所规范的一些东西,比如天眼通,我们眼睛看到多远?不会很远,而且会被东西挡住,但是天眼通就可以透视,这不是我们的能力范围,一般人是没有这种能力,但是你有定力,依定力开发神通就可以。所以我说定力所产生的力量,是比我们的业力更强,可以改变我们业力的规范。所以从这样子来看会产生唯识所现,外境是内心所现,因为我依于定力跟神通,我要把外境改变成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它会觉得心力比外境更强。</small> | |||
<small>在这个状况下《解深密经》就讲:1:00</small> | |||
<small>'''1) 定境唯心所現'''</small> | |||
<small>'''「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small> | |||
<small>'''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small> | |||
<small>'''「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small> | |||
<small>先从定境讲起,它说【'''世尊,诸毘婆舍那,毘婆舍那是观,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small> | |||
<small>什么意思?'''诸毘婆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这三个哪一个是三摩地所行影像?C,它说诸三摩地所行影像跟这个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影像跟心到底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他是这样问的。</small> | |||
<small>【'''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small> | |||
<small>他说这两个其实都是心的东西,这两个其实都是在我们内心里面的,识所缘唯识所现,心的认识作用就叫识,识就是这个心缘到这个东西,以这个东西为缘——三摩地所行影像,其实这个东西(C)是心所现的。也就是同一个心剖成两半,一个叫作能缘,就是识,一个叫作所缘,所以它其实都是一个心。很明显这个影像本来就是心所现的,所以【'''佛告慈氏菩萨,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白话就是说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两个没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内心所现出的这个影像,其实还是心所现出来的,心现出来,再变现成好像能缘、所缘去缘它,其实两个都是心,都是唯识所现的。</small> | |||
<small>你观一个佛像然后摄进去,然后你眼睛闭起来,这个佛像像真的一样,你以为是好像外面的一样,其实这个佛像哪里来的?心显现出来的,这个叫三摩地所形影像,不是跟心有什么差别的。</small> | |||
<small>我是举一个例子,这个心好像把它剖成两半,这边叫做能缘,这边叫做所缘,如果要具体的讲就是这样子,但是不管能缘的识,或是所缘的影像,其实都是心。我说心叫做识,心依能认知的作用叫做识,我们不是有心、意识吗?心跟意识,心是指阿赖耶识,但是心也可以是指总称,内心的精神体可以叫做心。这个精神体从它能认识分别的作用来讲,它就叫做识。</small> | |||
<small>所以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只是有一个心现出能缘、所缘这样而已,所以它是同样的东西都是心所现。</small> | |||
<small>然后他说【'''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small> | |||
<small>弥勒菩萨就提出一个疑问说,世尊,如果说这个心所缘的影像,跟这个心没有不一样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能见到这个心?眼睛能不能自看,除非你照镜子,照镜子不谈,眼睛一般看不到自己的,你的眼睛能不能看到自己?你照镜子不讲。因为镜子里面的那个不是真的你自己。</small> | |||
<small>他说刀不能自割,刀可以砍别人,但是刀怎么砍自己这把刀?所以在佛教里面有这样的比喻跟说法。弥勒菩萨说那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心还可以认识到心?心不能自认,不能自见,心怎么可以认识到心呢?</small> | |||
<small>释迦牟尼佛怎么解释,他说【'''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其实没有所谓的什么去认识什么,真实来讲没有什么去认识到什么,重点来了,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small> | |||
<small> | <small>有如是影像显现,我们的一般心都是呈现出能缘所缘,有心一现没有能缘哪里来的心,能缘所缘一现,就会有心显现出能缘所缘,其实就实来讲没有所谓的能缘所缘,但是就因缘法来讲,如是心生就有如是影相现,心一生起来自然而然就变成,有影像有能缘所缘,但是就实来讲,真正来讲没有这样,但是就缘生因缘法来讲,心生就有心所认识的对象,心一起来自己就会自动成为,一个所认识的,一个能认识的,就会自己这样形成,为什么会这样子?如果你们把过去师父所讲的融通起来,还是《解深密经》前面所讲的稍微融通一下,其实不难解说,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有有漏种子,就会现成我跟我所,然后我会去执 着 我所,这个无始以来的,依它起本身在凡夫位就绝对是遍计所执,就一定会现出我跟我所,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是一直这样在分辨的,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虚妄的,但是在我们凡夫因为长期的习气烦恼所熏,所以一定会显现出这样的东西出来。</small> | ||
<small>鏡中相喻:</small> | <small>鏡中相喻:</small> | ||
第173行: | 第246行: | ||
<small>A和B一般愚夫以為是不一樣的,以為離A有B</small> | <small>A和B一般愚夫以為是不一樣的,以為離A有B</small> | ||
<small>
就是因为我们的烦恼种子,习气种子,一向以来都是这样分辨的,所以一生下来就有我的这种执 | <small>
就是因为我们的烦恼种子,习气种子,一向以来都是这样分辨的,所以一生下来就有我的这种执 着 ,就会有我所的这样执 着 ,那是正常,一有心就会自然地显现出能认识所认识,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心所现的,接下来佛陀用一个很好的比喻,镜中相喻,它这个比喻要比喻如是心生如是相现,有这个心这个相自然就跑出来了,我把它白话,它说放一个东西比如桌子A,在镜子的前面,镜中会自然而然的显现出这个东西的影像,所以叫做镜中的桌子B,桌子是A,放在镜子前面,镜子里面的影像,那个桌子影像叫B,B不离A,会不会有一天桌子拿到镜子前面,镜子现出一个桌子,桌子拿走了影像还在,所以说B不离A,镜中的影像哪里来的,是A来的,A放下去B就自然出现了,所以叫做说B不离A,它的意思是三摩地影相不离心所现,我说B不离A,因为B三摩地影相绝对不离开这个心A,它不是自己存在的,就像镜子里面的影像绝对,跟实际上的桌子不能离开的,A起时B同时现起,A放在镜子前面B马上就出现了,不会A放在镜子前面B过了一秒钟才出现,不然你回去试试看,你去晃来晃去看谁先出现,你晃一百次它还是同时出现,你晃一万次它还是同时出现,A起时B绝对当下同时现起,所以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因为无始以来就是这样,一有心就有境,但是这个境其实是心所现的,但是这里重点来了,A和B一般愚夫以为是不一样的,以为离A有B,什么意思,它已经把禅定的影像,把它运用到一般我们日常生活来了,它就是说其实我们一般日常生活里面,所见到的这个影像,其实是心所生的,但是我们一般不知道以为这个是离心所有,所以会产生对这个东西的执 着 、分别,那不是已经一步一步的步向我们之前谈的唯识了吗?所以它的重点在于说,因为是心生但是我们不了解,我们都把外境当成是离心所有的,其实外境无外乎就是我们心,所认识所产生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已经是比较从禅观里面慢慢推到唯识。</small> | ||
<small>问:影像B是一种观念?</small> | <small>问:影像B是一种观念?</small> | ||
第199行: | 第272行: | ||
<small>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small> | <small>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small> | ||
<small>
日常所见亦唯识所现,就这个地方,弥勒菩萨从问释迦牟尼佛禅定的境界,还有禅定的影像,讲到最后它又问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它说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这句话怎么解释,我们先看下面,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那个觉就是认识,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简单的讲上面弥勒菩萨问了释迦牟尼佛说,禅定里面的影像是唯识所现的,没问题,现在若诸有情自性而住,为什么叫做诸有情自性而住,就是师父刚才讲的,你是什么有情,你就依于什么有情的业力规范,你是人,你就依人而住,你是人就依人的样子来认识,你不能我是人我要用天眼来看,那就不一样,它说诸有情就是每一道众生,依每一道众生业力所规范,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就依那个样子,主要是依人,如果人依人的业力,依人的能力所规范的,来缘色等心所行影像,你去看到色,外面好像有一个影像,你看到色进来,你看到的这个色,这个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也跟这个心没有差别吗,它是说在禅定里面那个影像,跟心是一样的心所现的,我问你,日常生活里面就我们人来讲,我们人看到的外面这个影像,这个色,例如车子,是黄色什么色,难道跟心也没有差别吗,佛陀怎么回答,它说是没有差别,但是你觉得有差别,这个是唯识这个一般人没有办法了解的,但是它重点就在这里,因为一般人的错误,它认为,你们认为你正常我认为我正常,其实你们是错误的,如果佛教都认同一般的认知,那还有什么可以谈的,释迦牟尼佛说,善男子,亦无有异,没有差别,但是重点来了,诸愚夫由颠倒觉,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就是错误认知,对于外面这些境不能如实知道,是我内心所现的,所以作颠倒解,什么颠倒解,认为外面是外面,我的心是我的心,所以我的心就对外面这些起执 | <small>
日常所见亦唯识所现,就这个地方,弥勒菩萨从问释迦牟尼佛禅定的境界,还有禅定的影像,讲到最后它又问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它说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这句话怎么解释,我们先看下面,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那个觉就是认识,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简单的讲上面弥勒菩萨问了释迦牟尼佛说,禅定里面的影像是唯识所现的,没问题,现在若诸有情自性而住,为什么叫做诸有情自性而住,就是师父刚才讲的,你是什么有情,你就依于什么有情的业力规范,你是人,你就依人而住,你是人就依人的样子来认识,你不能我是人我要用天眼来看,那就不一样,它说诸有情就是每一道众生,依每一道众生业力所规范,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就依那个样子,主要是依人,如果人依人的业力,依人的能力所规范的,来缘色等心所行影像,你去看到色,外面好像有一个影像,你看到色进来,你看到的这个色,这个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也跟这个心没有差别吗,它是说在禅定里面那个影像,跟心是一样的心所现的,我问你,日常生活里面就我们人来讲,我们人看到的外面这个影像,这个色,例如车子,是黄色什么色,难道跟心也没有差别吗,佛陀怎么回答,它说是没有差别,但是你觉得有差别,这个是唯识这个一般人没有办法了解的,但是它重点就在这里,因为一般人的错误,它认为,你们认为你正常我认为我正常,其实你们是错误的,如果佛教都认同一般的认知,那还有什么可以谈的,释迦牟尼佛说,善男子,亦无有异,没有差别,但是重点来了,诸愚夫由颠倒觉,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就是错误认知,对于外面这些境不能如实知道,是我内心所现的,所以作颠倒解,什么颠倒解,认为外面是外面,我的心是我的心,所以我的心就对外面这些起执 着 ,这个好漂亮,这个我好喜欢,其实它不知道,这些东西其实是我内心所现出来的。</small> | ||
<small>我再回来一次,就是把它汇归到前面讲,依它起,圆成实,遍计所执,我们要汇归一下你们才清楚,我们回到最前面来讲,我问你,如果你觉得外面认识到一般的东西,跟你的心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你还没学这个的时候,你认为外面看到的东西,其实跟你的心是有区别的,不是你的心变出来的,它是它,我的心是我的心,做梦的时候,你喜欢吃什么,都可以,甚么都喜欢吃,梦到很好吃的巧克力跟很好吃的蛋糕,你吃得津津有味觉得很好吃,你觉得梦中的蛋糕跟你的心不一样吗,还是是心所变现出来的,你在梦中的蛋糕,难道是离你的心而另外有一个蛋糕,我说在你的梦里面的蛋糕是从哪里跑来的?是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但问题是你在梦里面,你难道知道我现在在做梦吗,一般不会。所以说,既然在梦中,很多外境都是唯心所现的,所以难道你可以绝对百分之百的肯定说,你现在所看到的东西绝对跟心没有关系,是绝对独立的,有可能是心所现出来的,只是说它的现,师父再讲一下,不然大家会产生一些误解,就是圆成实,依它起,还有遍计执的观念,就是说实际上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很可惜就是说,当我们心去缘这个独立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自己会再变现出一个跟这个,可能相似,可能有点差距的这个影像出来,我们的心其实并不是直接认识到外面这个东西,是直接认识到这个影像,当我们认识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这个影像产生执 | <small>我再回来一次,就是把它汇归到前面讲,依它起,圆成实,遍计所执,我们要汇归一下你们才清楚,我们回到最前面来讲,我问你,如果你觉得外面认识到一般的东西,跟你的心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你还没学这个的时候,你认为外面看到的东西,其实跟你的心是有区别的,不是你的心变出来的,它是它,我的心是我的心,做梦的时候,你喜欢吃什么,都可以,甚么都喜欢吃,梦到很好吃的巧克力跟很好吃的蛋糕,你吃得津津有味觉得很好吃,你觉得梦中的蛋糕跟你的心不一样吗,还是是心所变现出来的,你在梦中的蛋糕,难道是离你的心而另外有一个蛋糕,我说在你的梦里面的蛋糕是从哪里跑来的?是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但问题是你在梦里面,你难道知道我现在在做梦吗,一般不会。所以说,既然在梦中,很多外境都是唯心所现的,所以难道你可以绝对百分之百的肯定说,你现在所看到的东西绝对跟心没有关系,是绝对独立的,有可能是心所现出来的,只是说它的现,师父再讲一下,不然大家会产生一些误解,就是圆成实,依它起,还有遍计执的观念,就是说实际上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很可惜就是说,当我们心去缘这个独立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自己会再变现出一个跟这个,可能相似,可能有点差距的这个影像出来,我们的心其实并不是直接认识到外面这个东西,是直接认识到这个影像,当我们认识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这个影像产生执 着 ,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如果这个是一条绳子,我们是把绳子当成是一条蛇,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蛇而不是绳子,所以我们会对蛇起惊慌起害怕,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我们看到的影像,会起贪嗔痴,因为你把它认定为是好是坏,很可惜的,就是说,我们由于凡夫无始以来的认知跟条件,一旦看到这个影像从心现出来,一定是这个错误的影像,绝对是这个错误的影像,所以我说在凡夫的依它起绝对是遍计所执,必须要经过无时的修行,不断的熏修,才能在依它起上把这个错误的遍计所执拿掉,然后还事物一个本然性,所谓事物一个本然性就是,你不会再依这个相起执 着 。</small> | ||
<small>用一个例子就是说,把绳子恢复绳子应有的相貌,不要在绳子上起蛇的这种执 | <small>用一个例子就是说,把绳子恢复绳子应有的相貌,不要在绳子上起蛇的这种执 着 跟概念,所以说这个唯识的观念,就是由这样一个禅修的理论,从禅观的修证里面,推到,不只是推而是实际的经验,经验到甚至是推到,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一切,也无外乎是唯识所现,唯识要告诉你什么,告诉你日常生活,对一个东西,对相所起的贪嗔痴,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是错误的,这个东西不一定是你见到的那个样子,所以你太讨厌的人你也不要太讨厌,你太喜欢的人也不要把全部的感情放下去,太好吃的东西也不要觉得那个就是唯一的,如果你能够这样生活的话,老实说刚开始会有一点别扭,什么叫做太讨厌的不要太讨厌,我真的很讨厌,什么叫做太喜欢的,也不要把全部的感情放进去,我真的就是没办法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但是我就是告诉你说,是啊,贪嗔痴自然而然的人性,但是你现在学了你就必须要克制,如果你能够这样子刚开始确实会有一点别扭不容易做,不然为什么要修行,但是到头来,对你是绝对有帮助的,对你跟你周遭的人是绝对有帮助的,而且不会产生忧郁症,不会产生想自杀,不会产生那些种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出现,没什么好杀,你要杀什么,也没有什么好忧郁的,你要忧郁什么,无外乎都是我们自己对影像的执 着 。</small> | ||
<small>问:修不成的话它还是一种理论?</small> | <small>问:修不成的话它还是一种理论?</small> | ||
第211行: | 第284行: | ||
<small>不是变成非愚夫,你这样有点颠倒推过来,认知了实相那就不是愚夫了,因为你对理论要真正认知的话要先理解,当然这不是那么快的,不是今天师父讲了你马上就能理解,理解有深浅度的,首先是知识上的理论我知道了,这是第一步,再来你把这个理论付诸经验的时候,这种的经验理论,我认知到了,接下来才是观念上,我已经认可绝对是这个样子,那是有层次性的,也就是师父常常讲的从闻思修下手,养成正见要先有正确的知识,把正确的理论正确的知识不断的熏修,多久看人,不断地运用,才有办法成为正见,其实你现在就算你不懂你把它背下来都好,因为每个人对于学问的学习本来就不一样,有些人非得理解我才知道,有些人没关系我先把它背下来,慢慢再来理解,都可以,以前我们背五位百法的时候,很多东西其实是讲很内心的东西,你还没到那个程度,很难去体会,没关系先背下来,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戒禁取,先背下来,以后慢慢自己就去了解。</small> | <small>不是变成非愚夫,你这样有点颠倒推过来,认知了实相那就不是愚夫了,因为你对理论要真正认知的话要先理解,当然这不是那么快的,不是今天师父讲了你马上就能理解,理解有深浅度的,首先是知识上的理论我知道了,这是第一步,再来你把这个理论付诸经验的时候,这种的经验理论,我认知到了,接下来才是观念上,我已经认可绝对是这个样子,那是有层次性的,也就是师父常常讲的从闻思修下手,养成正见要先有正确的知识,把正确的理论正确的知识不断的熏修,多久看人,不断地运用,才有办法成为正见,其实你现在就算你不懂你把它背下来都好,因为每个人对于学问的学习本来就不一样,有些人非得理解我才知道,有些人没关系我先把它背下来,慢慢再来理解,都可以,以前我们背五位百法的时候,很多东西其实是讲很内心的东西,你还没到那个程度,很难去体会,没关系先背下来,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戒禁取,先背下来,以后慢慢自己就去了解。</small> | ||
<small>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真正所谓的证道,不是把前面那一台汽车变成牛,那个没有意义的,重点不在于外面这个东西,你到底要把它观成什么,变成什么,重点在于外面这个东西是你心所现的,所以这个东西既然是心所现的,你记得上次师父用过一句话,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外面这个东西是虚妄的,因为内心比外面真实,所以内心更真实,一旦外面这个是虚妄的,内心要执 | <small>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真正所谓的证道,不是把前面那一台汽车变成牛,那个没有意义的,重点不在于外面这个东西,你到底要把它观成什么,变成什么,重点在于外面这个东西是你心所现的,所以这个东西既然是心所现的,你记得上次师父用过一句话,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外面这个东西是虚妄的,因为内心比外面真实,所以内心更真实,一旦外面这个是虚妄的,内心要执 着 的东西也没有 着 落了,所以叫做能所双亡,重点在于这里,也就是叫你不要再去执 着 外境的东西,这个理论本来你就是要经过不断地,如果你今天看到那边一堆黄金,丢在那边没人要,真的是太好了,人很多,但是它们都没看到只有我看到,等一下想办法没人的时候,你每天处心积虑不知道会不会被挖走,不管怎么样你就想办法要去,后来你去看发现根本就是一堆黄色的金纸,这时候你会怎么样,那时候你处心积虑想要把它占为己有那种,整个一下子全部不见了。唯识的意思告诉你说你每天处心积虑,对外境的执 着 追求,其实无外乎都是心所变现的,是你自己看错而已,就像把那一堆讲难听一点,像大便看成黄金一样,靠近才发现根本不是黄金,那时候顿时的执 着 ,想要把它占为己有,每天处心积虑的执 着 心忽然就不见了,唯识就是要告诉你这一点,慢慢了解没关系。</small> | ||
<small>问:当时如果佛陀和阿难同样看到一个东西,两个人看得有什么不一样?</small> | <small>问:当时如果佛陀和阿难同样看到一个东西,两个人看得有什么不一样?</small> | ||
<small>师父:我很难跟你讲两个看的得是什么样子,我可能依经典说佛看到的是清净的,因为心净所以国土净,但是如果就《阿含经》更重要的就是说,重点是我们依圣人跟凡夫来讲,圣人看到这个东西,它就是纯粹一个东西和合的,能用,它不会起这个东西的执 | <small>师父:我很难跟你讲两个看的得是什么样子,我可能依经典说佛看到的是清净的,因为心净所以国土净,但是如果就《阿含经》更重要的就是说,重点是我们依圣人跟凡夫来讲,圣人看到这个东西,它就是纯粹一个东西和合的,能用,它不会起这个东西的执 着 ,凡夫看到这个东西它会起执 着 ,它是什么东西做的,黄金打造的,所以它值很多钱,这个东西我就不能随便乱换,哪一天不见了我就忧悲苦恼,圣人它觉得这个就是因缘所成,我能用我就用,唯心所现的,所以我不会在这边起执 着 ,它是什么品质,它是什么材质,在相对上我可以卖多少有多好,它不会这样子,差就差在这里,我们先来回向。</small> | ||
<small><br /> | <small><br /> | ||
第226行: | 第299行: | ||
<small>下面的对话更有趣,所以我说《解深密经》比较像论,弥勒菩萨并没有这样就放过,它更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它说世尊,彼所行影像——第三个,如果这个影像是心所现的话,如果A跟C没有差别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个心还能见到这个心呢,你不要照镜子,我们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我问你眼睛能不能自己看到眼睛,一般来讲不可能的,你不要说照镜子,照镜子里面看到的眼睛不是你真实的眼睛,所以经典上说眼不自见,刀不自割,你拿一根斧头,斧头可以砍树,斧头可不可以砍它自己,不行,所以弥勒菩萨问了一个问题,它说那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还能见到这个心,心可以见到外境的所缘那没问题,你说心可以见到这个B没问题,但是为什么心还可以自己见到心呢,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它说善男子啊,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它说其实真正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但是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就实来讲我们所谓见到什么东西,那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个东西而已,真正来讲并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但是当因缘和合的时候,即此心生,如此影像现,为什么,心一起来,它自然而然的就分成能见所见,自然而然就变成这个样子,你说真正有什么能见所见吗,就实来讲其实是没有的,但是就世俗的相对差别性来讲,心如此生即是如此见,就会有一个所缘一个能缘,就自己同时地跑出来了,这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回答,还是很难了解,释迦牟尼佛,当然它其实不是解释给弥勒菩萨听的,弥勒菩萨怎么会不知道呢,它好像在演一场戏这样子,其实是讲给当时在座其它很多人听的,当然更进一步其实就是讲给我们大家听的,因为我们大家都不懂,包括我也不大懂,我只是理论上跟你们讲而已。</small> | <small>下面的对话更有趣,所以我说《解深密经》比较像论,弥勒菩萨并没有这样就放过,它更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它说世尊,彼所行影像——第三个,如果这个影像是心所现的话,如果A跟C没有差别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个心还能见到这个心呢,你不要照镜子,我们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我问你眼睛能不能自己看到眼睛,一般来讲不可能的,你不要说照镜子,照镜子里面看到的眼睛不是你真实的眼睛,所以经典上说眼不自见,刀不自割,你拿一根斧头,斧头可以砍树,斧头可不可以砍它自己,不行,所以弥勒菩萨问了一个问题,它说那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还能见到这个心,心可以见到外境的所缘那没问题,你说心可以见到这个B没问题,但是为什么心还可以自己见到心呢,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它说善男子啊,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它说其实真正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但是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就实来讲我们所谓见到什么东西,那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个东西而已,真正来讲并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但是当因缘和合的时候,即此心生,如此影像现,为什么,心一起来,它自然而然的就分成能见所见,自然而然就变成这个样子,你说真正有什么能见所见吗,就实来讲其实是没有的,但是就世俗的相对差别性来讲,心如此生即是如此见,就会有一个所缘一个能缘,就自己同时地跑出来了,这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回答,还是很难了解,释迦牟尼佛,当然它其实不是解释给弥勒菩萨听的,弥勒菩萨怎么会不知道呢,它好像在演一场戏这样子,其实是讲给当时在座其它很多人听的,当然更进一步其实就是讲给我们大家听的,因为我们大家都不懂,包括我也不大懂,我只是理论上跟你们讲而已。</small> | ||
<small>释迦牟尼佛就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镜中相,它说就像是在镜子中的东西一样,我们放一个东西在子镜前面,比如桌子A在镜子的前面,镜子中显现出这个东西的影像,镜中的影像就叫做B,它这个意思要表达什么,它说其实B不离A,我用画的比较快,这是一面镜子,这是一张桌子——A,里面也显现出一张桌子——B,当你把A放在前面的时候,没有谁先谁后,当下同时,你不能说谁先谁后,B就马上显现出来,你一拿掉(A),B马上不见了,你放下(A),B马上又有了,这要表达,A——如是心生,B——如是相现,它的因缘法就是这个样子,B不能离开A,因为B是A的影像,所以B不能离开A,所以它说三摩地所行影相是心所现的,是这个A的影像,所以B不能离开A,你不能说A不见了B还在,那问题很大,要 | <small>释迦牟尼佛就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镜中相,它说就像是在镜子中的东西一样,我们放一个东西在子镜前面,比如桌子A在镜子的前面,镜子中显现出这个东西的影像,镜中的影像就叫做B,它这个意思要表达什么,它说其实B不离A,我用画的比较快,这是一面镜子,这是一张桌子——A,里面也显现出一张桌子——B,当你把A放在前面的时候,没有谁先谁后,当下同时,你不能说谁先谁后,B就马上显现出来,你一拿掉(A),B马上不见了,你放下(A),B马上又有了,这要表达,A——如是心生,B——如是相现,它的因缘法就是这个样子,B不能离开A,因为B是A的影像,所以B不能离开A,所以它说三摩地所行影相是心所现的,是这个A的影像,所以B不能离开A,你不能说A不见了B还在,那问题很大,要 么 你要去看精神科,要 么 你要来找师父,它说A起时B同时生起,如是心生即是如是相现,但是现在最后一个重点它要表达的是,但是如果是不懂的人,脑筋不清楚的人,它会以为B这个东西是跟A不一样的,它会这样认为。</small> | ||
<small>它这样子就放了一个伏笔在里面,其实我们都以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外在的这些东西,是离我们心而自己独自存在的,我们的心去认识到它的时候,会产生所谓的贪嗔痴去对它起执 | <small>它这样子就放了一个伏笔在里面,其实我们都以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外在的这些东西,是离我们心而自己独自存在的,我们的心去认识到它的时候,会产生所谓的贪嗔痴去对它起执 着 ,但是它是要告诉我们说,其实外在这些东西是没有实质自性的,是我们心所现的,所以它是一种假象,我们的心比较真实,但是要进一步,既然外在是心所现的没什么好执 着 ,既然没什么好执 着 ,心要执 着 的东西不见了,我们这个心的执 着 也就放下了,它是这样告诉我们。所以由定的修行,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个样子,所以它是要我们放下执 着 不要去外面,不要在我们看到的东西里面,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去产生贪嗔痴、我执,因为我们的执 着 太重了,告诉你无自性什么什么有时候比较难,它直接告诉你为什么外面这个不是实质的,它因为这样而显现,其实中观唯识是重在于说,中观直接了当的告诉你它是什么,唯识会在中间演变的过程中更复杂(的解释),到最后还是要告诉你说它实际上是什么,所以中观直接了当告诉你,一切法无自性,但是唯识它就是必须告诉你说,为什么无自性,因为这样所以那样,所以一个叫法性(中观),一个叫法相(唯识),一个在现象上要告诉你,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过程,一个在万法背后的实质上,告诉你直接了当它到底是什么,所以根机高的可以修中观可以修般若,但是五事不具足的,就是必需要这样一步一步的去了解,悟性高的,五事具足的,中观般若直接进,五事不具足的,我们就是要慢慢一步一步的去了解,它为什么这个样子。所以它说A和B凡夫一般以为是不一样的,以为是离A有B,这是它要表达的一个。</small> | ||
<small>再来它进一步推到,日常生活所见也是唯识所现,弥勒菩萨从定的这样一套理论,进一步又问世尊,你看这种对答是非常有趣的,经典上所讲的印证师父所讲的一句话,师父说:佛法的学习跟佛教的学习,常常是辩论跟对答,经典就是这样子,辩论跟对答,绝对不是弥勒菩萨也不问,下面弟子也不问,然后释迦牟尼佛猛讲,它是一种对论跟对谈,都不讲就你对,你也对,大家都对,禅机,不是喔,你看弥勒菩萨它问的,从定然后问到比较尖锐的问题,然后又问到那世间这个呢,它说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一般有情依它们业力所在的状况,它们是怎么样的众生就怎么样的众生,如果看到外境的色,看到外境的色这样的影像,这样的一个影像,难道跟心也没有差别吗,然后释迦牟尼佛讲,它说善男子还是没有差别,但是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一般人对,还是唯识学者对,就佛教来讲,当然是唯识学者认知到真正的事实,因为绝大多数外面的人都认为,外面的这些东西是离我的心而独自存在的,但是唯识学者是说外面的东西,也就是这个,其实是我们的心所现的,所以它说善男子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一般的凡夫,叫做愚夫,因为没有认识到真实状况,所以叫做颠倒,觉就是认知,颠倒的认知,在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它们是错误的认知,一般人凡夫由于贪嗔痴所执,它们没有了解外面的境界也是我们唯识所现,所以产生错误的认知,所以会认为外面是真实的,由于这样的真实所以对外面起贪嗔痴执 | <small>再来它进一步推到,日常生活所见也是唯识所现,弥勒菩萨从定的这样一套理论,进一步又问世尊,你看这种对答是非常有趣的,经典上所讲的印证师父所讲的一句话,师父说:佛法的学习跟佛教的学习,常常是辩论跟对答,经典就是这样子,辩论跟对答,绝对不是弥勒菩萨也不问,下面弟子也不问,然后释迦牟尼佛猛讲,它是一种对论跟对谈,都不讲就你对,你也对,大家都对,禅机,不是喔,你看弥勒菩萨它问的,从定然后问到比较尖锐的问题,然后又问到那世间这个呢,它说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一般有情依它们业力所在的状况,它们是怎么样的众生就怎么样的众生,如果看到外境的色,看到外境的色这样的影像,这样的一个影像,难道跟心也没有差别吗,然后释迦牟尼佛讲,它说善男子还是没有差别,但是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一般人对,还是唯识学者对,就佛教来讲,当然是唯识学者认知到真正的事实,因为绝大多数外面的人都认为,外面的这些东西是离我的心而独自存在的,但是唯识学者是说外面的东西,也就是这个,其实是我们的心所现的,所以它说善男子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一般的凡夫,叫做愚夫,因为没有认识到真实状况,所以叫做颠倒,觉就是认知,颠倒的认知,在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它们是错误的认知,一般人凡夫由于贪嗔痴所执,它们没有了解外面的境界也是我们唯识所现,所以产生错误的认知,所以会认为外面是真实的,由于这样的真实所以对外面起贪嗔痴执 着 ,这个就是整个到这里所要讲的,日常生活所见亦唯识所现,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成立唯识,由定的修行止观的修行,产生唯识的概念出现,就是在这个经里面,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跟证据。</small> | ||
<small>所以我们从头来复习一下,很简单的,首先弥勒菩萨问佛陀说,我们修定的时候里面这个境,到底跟心有没有什么不一样,释迦牟尼佛说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是心所现的,弥勒菩萨反驳了一个蛮尖锐的问题,它说那这样的话心能见到心吗,眼睛能见到眼睛吗,刀能自割吗,释迦牟尼佛说,其实究实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只是就因缘和合所成的时候,这个心一现起来就自然而然会,显现出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因为因缘和合法就是这个样子,心一产生,如果没有境的话心不产生,这个一产生心就自然而然现出A跟C出来,很自然而然地就现出来了,所以就变成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就像镜中物一样,弥勒菩萨进一步说,如果定境是这样子的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这些,色声香味触难道也是心所现的吗,释迦牟尼佛说,对的,没错,也是心所现的跟心没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只是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唯识实性,以为这个C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这个C是依B所现的,它们认为外面的状况这个境界看到这些,其实是离我们心所有的,一般凡夫,离我们心所有的,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对它起贪嗔痴执 | <small>所以我们从头来复习一下,很简单的,首先弥勒菩萨问佛陀说,我们修定的时候里面这个境,到底跟心有没有什么不一样,释迦牟尼佛说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是心所现的,弥勒菩萨反驳了一个蛮尖锐的问题,它说那这样的话心能见到心吗,眼睛能见到眼睛吗,刀能自割吗,释迦牟尼佛说,其实究实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只是就因缘和合所成的时候,这个心一现起来就自然而然会,显现出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因为因缘和合法就是这个样子,心一产生,如果没有境的话心不产生,这个一产生心就自然而然现出A跟C出来,很自然而然地就现出来了,所以就变成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就像镜中物一样,弥勒菩萨进一步说,如果定境是这样子的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这些,色声香味触难道也是心所现的吗,释迦牟尼佛说,对的,没错,也是心所现的跟心没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只是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唯识实性,以为这个C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这个C是依B所现的,它们认为外面的状况这个境界看到这些,其实是离我们心所有的,一般凡夫,离我们心所有的,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对它起贪嗔痴执 着 ,这个就是凡夫愚夫的境界,现在它就是要改变你这样的认知,从中去除我执,这个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重要的一个理论,也是唯识产生来源的一个重要的根据。</small> | ||
<small>问:B是不是也是心所现的?</small> | <small>问:B是不是也是心所现的?</small> | ||
第240行: | 第313行: | ||
<small>你对你自己的认知还是这个C,B是依它起,你自己你不能说别人有共业,当然你也是依于各种因缘所成的,但是你自己的形成,主要是以你自己的业力所成的,你可能没办法真实地认知到你自己,我们这个只是把它分开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东西的,上次师父不是画过,其实它是这样子的,只是为了要说明所以把这两个分开来,你这样讲是说你是自己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整个状况,当然你的形成是你自己的业力所成的,你之所以会生长在现在这样的一个因缘,现在的这个空间里面,当然也是大家的共业所成,但是你不能说你自己这个人是大家共业所成,当然没有这回事,你自己这个人,还是主要依你自己的业力所成为主,你自己怎么样认知到这个你自己,那是一回事,别人怎么认知到你那又是一回事。</small> | <small>你对你自己的认知还是这个C,B是依它起,你自己你不能说别人有共业,当然你也是依于各种因缘所成的,但是你自己的形成,主要是以你自己的业力所成的,你可能没办法真实地认知到你自己,我们这个只是把它分开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东西的,上次师父不是画过,其实它是这样子的,只是为了要说明所以把这两个分开来,你这样讲是说你是自己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整个状况,当然你的形成是你自己的业力所成的,你之所以会生长在现在这样的一个因缘,现在的这个空间里面,当然也是大家的共业所成,但是你不能说你自己这个人是大家共业所成,当然没有这回事,你自己这个人,还是主要依你自己的业力所成为主,你自己怎么样认知到这个你自己,那是一回事,别人怎么认知到你那又是一回事。</small> | ||
<small>器世间是共业所成,但是我们这个自己,重点在于别业,每个人有自己的别业,所以如果是有情个人的话,以自己的别业为主的,你不能说我自己是共业所成那问题就大了,那我长怎么样子是你们的过失。我是说我们的认识过程,我们认识器世间,所以不可以用在我们认识自我,ABC不太能够这样用,认识自我的话这个是自业所成,自业所成是一回事,错误的认知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说一般我们人的话就是五蕴所成,你的五蕴由于过去造的各种业,还有各种因缘所成的,这样的一个五蕴之身,但是你对我这个五蕴之身你怎么认知,重点在于你怎么认知,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它会执 | <small>器世间是共业所成,但是我们这个自己,重点在于别业,每个人有自己的别业,所以如果是有情个人的话,以自己的别业为主的,你不能说我自己是共业所成那问题就大了,那我长怎么样子是你们的过失。我是说我们的认识过程,我们认识器世间,所以不可以用在我们认识自我,ABC不太能够这样用,认识自我的话这个是自业所成,自业所成是一回事,错误的认知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说一般我们人的话就是五蕴所成,你的五蕴由于过去造的各种业,还有各种因缘所成的,这样的一个五蕴之身,但是你对我这个五蕴之身你怎么认知,重点在于你怎么认知,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它会执 着 这一个有一个我,所以基本上一般人对自己还是错误的认知,所以如果你要把这个ABC用在自己的话,这个是你自己,这个时候你就不能说这个B是共业所成,这是自业所成,但是你对这个认知还是一样是C,这个C是什么,你认为有一个我,这个B是什么,是过去业,还是种种因缘所造作的,还是你自己,是五蕴所和合的身,但是我在认知我自己的时候,会放一个我在里面,所以我就会对我自己产生染 着 、产生执 着 ,这个叫做我执,由这样的认知再扩大,周遭的一切想要把它揽摄进来,这个叫做我所,佛教是要告诉你进一步的,不管是对我自己还是对别人,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在认知B的时候所产生的C。所以我说唯识不谈这个B是什么,因为B是因缘所成,器世间是共业所成,如果是有情个人的话,那就是个人的业力所成的,但是重点在我们认识的时候是怎么认识,不管这个是它人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还是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比如我认识Ken,我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我有一种喜好,对它讨厌或对它喜欢,因为它的种种我对它某些观念的认知根本不是它实际的状况,还是一样是C,师父我自己对我这样的一个状况,我的认知还是一样是C,所以就会叫做我执。</small> | ||
<small>B应该是无自性空的,当然,因为因缘所成,也是无常,心也是无常。(B)所缘是不是无自性空?当然绝对是无自性空的,所以佛陀才说究实来讲没有少法能见少法,它虽然是无自性空,但是是缘起所成的,所以它有相有用,在相用的状况下,如此心生如此相现,但是如此心生如此相现,由于是没有自性是空的,所以我们才会说这个B其实跟这个C有时候,不是很配合,因为这个是无常现象因缘所成,这个是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所以这个B叫做生无自性,这个叫C做相无自性,还记得蛇跟绳子,所以它讲无自性的时候,般若经或中观直接了当讲一切法无自性,因为一切法缘生所以一切法无自性,唯识就要讲说你讲一切法无自性是对,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我现在告诉你详细一点的理论,因为这个是因缘所生的,所以叫做生无自性,记得吗,依它起。这个C是我自己搞出来的东西,所以这样子的相是我自己的执 | <small>B应该是无自性空的,当然,因为因缘所成,也是无常,心也是无常。(B)所缘是不是无自性空?当然绝对是无自性空的,所以佛陀才说究实来讲没有少法能见少法,它虽然是无自性空,但是是缘起所成的,所以它有相有用,在相用的状况下,如此心生如此相现,但是如此心生如此相现,由于是没有自性是空的,所以我们才会说这个B其实跟这个C有时候,不是很配合,因为这个是无常现象因缘所成,这个是我们自己错误的认知,所以这个B叫做生无自性,这个叫C做相无自性,还记得蛇跟绳子,所以它讲无自性的时候,般若经或中观直接了当讲一切法无自性,因为一切法缘生所以一切法无自性,唯识就要讲说你讲一切法无自性是对,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我现在告诉你详细一点的理论,因为这个是因缘所生的,所以叫做生无自性,记得吗,依它起。这个C是我自己搞出来的东西,所以这样子的相是我自己的执 着 ,所以叫做相无自性,如果你在依它起上能够破掉这样错误的认知,认知到外界外物本来就是一切法缘生,一切法无自性的,那个就叫做胜义无自性,这个就叫做三无自性,三性,三无性,到最后唯识在讲的就是这一套。</small> | ||
<small>你不要以为这个只是唯识,中观般若经在某些状况下,它也很重视我们的认知,我现在稍微带一下,你们听一下就好,《金刚经》里面是不是常常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管我人众生寿者是什么,其实你知道吗,在梵文里面其实是说,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到最后有一偈叫做一切法无想相,也就是说它其实告诉你们,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这个想是概念,我们现在是用这个相,当用这个相的时候你会以为好像是这个B,当我们谈到想的时候,你会觉得比较重在这个心,它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会以唯识在讲这个外境是没有自性的,但如果它讲是,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你会想说其实它的心,对这个境是没有那种执 | <small>你不要以为这个只是唯识,中观般若经在某些状况下,它也很重视我们的认知,我现在稍微带一下,你们听一下就好,《金刚经》里面是不是常常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管我人众生寿者是什么,其实你知道吗,在梵文里面其实是说,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到最后有一偈叫做一切法无想相,也就是说它其实告诉你们,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这个想是概念,我们现在是用这个相,当用这个相的时候你会以为好像是这个B,当我们谈到想的时候,你会觉得比较重在这个心,它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会以唯识在讲这个外境是没有自性的,但如果它讲是,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你会想说其实它的心,对这个境是没有那种执 着 的,我布施的时候,我没有你是谁的那种概念,你是Ken,还是你是Laura那个概念,不管你是Ken你是Laura只要你需要我就给你,这是我弟弟所以我给它,这个跟我不相干,我不知道你是谁所以我不给你,如果你一样的想法就是有这个想,所以其实般若经跟《金刚经》它讲,内无想,就是不能有概念的分别,外无相,其实跟这一套也不会差很远,只是它没有讲说这个东西再现这个,它没有讲得那么复杂而已。</small> | ||
<small>问:我觉得B是色法,C是心法,所以这两个是不等同的?</small> | <small>问:我觉得B是色法,C是心法,所以这两个是不等同的?</small> | ||
第250行: | 第323行: | ||
<small>师父:对的,但是重点是你现在看到的东西,你以为是外在的,其实是C,我们以为认知到B,其实我们认知到的绝对是C,我们没有办法认知到B,因为如此心生如此相现,我们对这个C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师父上次讲过,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杂染种子,所现出来的其实是杂染的,所以有句话叫做,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过无非是罪,讲得比较严重,过跟罪的意思是说有杂染烦恼在里面。释迦牟尼佛在这个里面,它讲日常生活亦唯识所现,它重的是因为我们没办法真正认识到B,所以其实它谈的C,我们看到C以为是离心外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唯心所现的。</small> | <small>师父:对的,但是重点是你现在看到的东西,你以为是外在的,其实是C,我们以为认知到B,其实我们认知到的绝对是C,我们没有办法认知到B,因为如此心生如此相现,我们对这个C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师父上次讲过,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杂染种子,所现出来的其实是杂染的,所以有句话叫做,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过无非是罪,讲得比较严重,过跟罪的意思是说有杂染烦恼在里面。释迦牟尼佛在这个里面,它讲日常生活亦唯识所现,它重的是因为我们没办法真正认识到B,所以其实它谈的C,我们看到C以为是离心外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唯心所现的。</small> | ||
<small>大概讲的就是这样子,执 | <small>大概讲的就是这样子,执 着 生出来的分别,分别所生出来的执 着 ,讲的其实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它要告诉你说其实外在的东西,它也就是心所现的,价值观也是你自己付予的,如果是后天的教育,那就是分别我执,问题是不只是教育而已,是我们与生俱来就会有那样的贪嗔痴概念,再加上后天的教育给你,那就是双重,但是实际上就算是后天不教育给你,你天生下来,我说一般人你不要跟我说修行好几辈子来的,也是很容易起执 着 的,所以你看小孩,你不要说小孩最清净,你拿巧克力放在那边看它要不要,它跟你吵跟你闹,就是这样子。</small> | ||
<small>问:在唯识里面有没有定义心是什么,刚才您说如是心生如是相现,哪一个是心?</small> | <small>问:在唯识里面有没有定义心是什么,刚才您说如是心生如是相现,哪一个是心?</small> | ||
第297行: | 第370行: | ||
<small>现在我们来讲数数随念同分所缘,这两个重点在这里数数随念,它里面有解释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要听闻正法,然后从师获得教诫,教诫是什么?教你戒律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不该做,教授?教你教法,佛法道理,然后增上力故,这里的增上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听过三增上学,戒定慧三增上学,戒定慧的增上是什么意思,foundation,基础,所以你们要了解佛教的增上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加强,助缘,但是有一个更常用的是基础,foundation是基础,所以这里做为增上力它指的,是要有听经闻法,然后受持,要从师教授教诫,它为什么特别讲教诫教授,因为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不持戒不行的,你戒不持好你很难修止观的,还有为什么教授,你佛法不懂,很难修止观的,你对修止观的这些道理内容,你都不知道,我问你你要修什么,师父曾经讲过,我打坐为什么要持戒,不持戒可以打坐,为什么不行,谁告诉我为什么打坐必须要持戒,因为粗重的烦恼被增长,你烦恼太粗重你要想说,我坐下来就可以摄心,没那么容易,因为戒是克制粗重烦恼的,你烦恼太重每天去跳Disco,每天去大吃大喝,你不要跟我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那是瞎扯的道理,老实说这个是开玩笑的人讲的道理,不要把它当成是高人讲的道理。</small> | <small>现在我们来讲数数随念同分所缘,这两个重点在这里数数随念,它里面有解释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要听闻正法,然后从师获得教诫,教诫是什么?教你戒律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不该做,教授?教你教法,佛法道理,然后增上力故,这里的增上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听过三增上学,戒定慧三增上学,戒定慧的增上是什么意思,foundation,基础,所以你们要了解佛教的增上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加强,助缘,但是有一个更常用的是基础,foundation是基础,所以这里做为增上力它指的,是要有听经闻法,然后受持,要从师教授教诫,它为什么特别讲教诫教授,因为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不持戒不行的,你戒不持好你很难修止观的,还有为什么教授,你佛法不懂,很难修止观的,你对修止观的这些道理内容,你都不知道,我问你你要修什么,师父曾经讲过,我打坐为什么要持戒,不持戒可以打坐,为什么不行,谁告诉我为什么打坐必须要持戒,因为粗重的烦恼被增长,你烦恼太粗重你要想说,我坐下来就可以摄心,没那么容易,因为戒是克制粗重烦恼的,你烦恼太重每天去跳Disco,每天去大吃大喝,你不要跟我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那是瞎扯的道理,老实说这个是开玩笑的人讲的道理,不要把它当成是高人讲的道理。</small> | ||
<small>我有一个师兄弟它讲一句话非常的好,其实在我们的网路上面有,我把它列为中道法语之一,它说误将心机作禅机,误将心机作禅机,学将驴马倒 | <small>我有一个师兄弟它讲一句话非常的好,其实在我们的网路上面有,我把它列为中道法语之一,它说误将心机作禅机,误将心机作禅机,学将驴马倒 着 骑,毛驴一般是正 着 骑的,误将心机作禅机,为什么它这样讲,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参不透禅宗公案,以为只要讲一些很特殊的大家搞不懂的,跟人家都不一样的那个就叫禅机了,懂的人它就真的懂,不懂的人,你再怎么说都不对,你不要以为标新立异讲一些人家听不懂得,或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就以为这样就叫禅机了,人家本来马都是正 着 骑的,你是倒 着 骑的,你就以为这样是禅机,那是很错误的观念,学将毛驴倒 着 骑,到最后叫作凡圣混作一团泥,反正就是讲话奇怪怪那一些,标新立异的那一些,讲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就把它当成圣人,师父要讲什么,因为你常常讲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讲那些东西的人绝对不是高人,讲那些的要 么 是开玩笑的,要 么 就是邪知邪见。</small> | ||
<small>这里告诉你,你真正要打坐,你必须要听闻佛法,从师获得教诫,还要有教授作为基础,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定的禅支,未到地定必须有轻安,初禅有初禅的禅支相,比如说初禅叫做离生喜乐,它有离欲界干扰所生的喜跟乐还有心一境性,基本上会有这三个禅支,到二禅它只有乐没有喜,但是有心一境性,这个叫做定相,然后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就是指禅定的禅支,未到地定最主要这就是心一境性,未到地定的禅支有轻安,有心轻安,身轻安的禅支,这才叫做未到地定,然后缘此为境,流注无罪适悦相应,所有正念随转安住,这个叫做数数随念,就是你只要保持注意在同一个所缘境上面。</small> | <small>这里告诉你,你真正要打坐,你必须要听闻佛法,从师获得教诫,还要有教授作为基础,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定的禅支,未到地定必须有轻安,初禅有初禅的禅支相,比如说初禅叫做离生喜乐,它有离欲界干扰所生的喜跟乐还有心一境性,基本上会有这三个禅支,到二禅它只有乐没有喜,但是有心一境性,这个叫做定相,然后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就是指禅定的禅支,未到地定最主要这就是心一境性,未到地定的禅支有轻安,有心轻安,身轻安的禅支,这才叫做未到地定,然后缘此为境,流注无罪适悦相应,所有正念随转安住,这个叫做数数随念,就是你只要保持注意在同一个所缘境上面。</small> | ||
第331行: | 第404行: | ||
<small>刚才只是讲别法总法而已,它进一步又说缘三种总法修止观,第一个叫做小总法,第二个叫做大总法,第三个叫做无量总法,小总法就是各别经典的主要教义,就是说这部经的重点在讲什么,它讲了那么多铺陈了那么多,但是它有一个基本的精髓讲什么,缘那个来修止观,《金刚经》的精髓在讲什么,《金刚经》里面有没有谈到空这个字,其实没有它用什么,无相,不管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它是讲无相,但是无相跟空是通用的,它只是语言上用的不一样而已,其实不一定要用空,以前般若经里面用空的共通义,用得太多了,实际真如、涅槃、第一义,全部都是无相的通义,也是空的通义,它不一定要用空这个字,其实以前师父在台湾有讲过,以后有机会再谈,为什么到最后要用空,其实很多经典用的不一定是这个字,它用的是实际、真如、涅槃,这些它都用,无为,这些它都用,但是到最后变成空比较统一而已,所以《金刚经》讲空是它的小总法,个别经典的主要教义。</small> | <small>刚才只是讲别法总法而已,它进一步又说缘三种总法修止观,第一个叫做小总法,第二个叫做大总法,第三个叫做无量总法,小总法就是各别经典的主要教义,就是说这部经的重点在讲什么,它讲了那么多铺陈了那么多,但是它有一个基本的精髓讲什么,缘那个来修止观,《金刚经》的精髓在讲什么,《金刚经》里面有没有谈到空这个字,其实没有它用什么,无相,不管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它是讲无相,但是无相跟空是通用的,它只是语言上用的不一样而已,其实不一定要用空,以前般若经里面用空的共通义,用得太多了,实际真如、涅槃、第一义,全部都是无相的通义,也是空的通义,它不一定要用空这个字,其实以前师父在台湾有讲过,以后有机会再谈,为什么到最后要用空,其实很多经典用的不一定是这个字,它用的是实际、真如、涅槃,这些它都用,无为,这些它都用,但是到最后变成空比较统一而已,所以《金刚经》讲空是它的小总法,个别经典的主要教义。</small> | ||
<small>普门品在讲什么?普门品本来就是在讲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你不要讲那么多,普门品就是我们去念观世音菩萨来救我,其实它就是在讲悲,悲,你可以缘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也是一种禅定,所以你缘四无量心,其实普门品的重点就是在讲悲,还有一些谈愿力的,地藏经在讲什么?大悲愿跟观世音菩萨的愿就一样,所以你要去了解经教的精髓在讲什么,地藏王菩萨在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问题是地狱怎么空,地藏王菩萨里面有没有讲地狱怎么空,它没有用胜义谛来讲说,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所以是众生,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它没有这样讲,你不要自己这样扯,那是把般若的经教带进去,就般若的立场不能说错,但是地藏经它不是在这样讲的,你不要跟我讲地藏经就是讲说,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不是这样子,它没有这样子讲,我问你,地藏菩萨它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实它在地藏经里面有这样的意思,它没有这句话,但是它有这样的意思,后来讲地狱怎么空,你们不能只诵,要了解地藏经里面的精髓到底在讲什么,地狱怎么空,难道地藏菩萨用它的神力,把所有的众生都救出来吗,没有,刚开始好像有那么一点意味,但到最后里面有一个人,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它问释迦牟尼佛说,如果地藏菩萨那么厉害,那为什么现在地狱还有那么多众生,里面有没有这样讲,有,还很多,所以它不是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如果你以为它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里面一个人问佛陀也是很尖锐的问题,如果这么厉害的话,为什么地狱还那么多众生,它替我们问了,地藏菩萨后来怎么回答,它说我有神力有力量把它救出来,但是旋出旋入,不是终究的办法,接下来怎么办,后来地藏王菩萨有没有想出一个,从根 | <small>普门品在讲什么?普门品本来就是在讲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你不要讲那么多,普门品就是我们去念观世音菩萨来救我,其实它就是在讲悲,悲,你可以缘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也是一种禅定,所以你缘四无量心,其实普门品的重点就是在讲悲,还有一些谈愿力的,地藏经在讲什么?大悲愿跟观世音菩萨的愿就一样,所以你要去了解经教的精髓在讲什么,地藏王菩萨在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问题是地狱怎么空,地藏王菩萨里面有没有讲地狱怎么空,它没有用胜义谛来讲说,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所以是众生,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它没有这样讲,你不要自己这样扯,那是把般若的经教带进去,就般若的立场不能说错,但是地藏经它不是在这样讲的,你不要跟我讲地藏经就是讲说,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不是这样子,它没有这样子讲,我问你,地藏菩萨它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实它在地藏经里面有这样的意思,它没有这句话,但是它有这样的意思,后来讲地狱怎么空,你们不能只诵,要了解地藏经里面的精髓到底在讲什么,地狱怎么空,难道地藏菩萨用它的神力,把所有的众生都救出来吗,没有,刚开始好像有那么一点意味,但到最后里面有一个人,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它问释迦牟尼佛说,如果地藏菩萨那么厉害,那为什么现在地狱还有那么多众生,里面有没有这样讲,有,还很多,所以它不是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如果你以为它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里面一个人问佛陀也是很尖锐的问题,如果这么厉害的话,为什么地狱还那么多众生,它替我们问了,地藏菩萨后来怎么回答,它说我有神力有力量把它救出来,但是旋出旋入,不是终究的办法,接下来怎么办,后来地藏王菩萨有没有想出一个,从根 着 手的方法,从本下手的方法,让众生相信因果,为什么会下地狱,做了恶业当然就下地狱,如果它一直造(恶)业你一直把它拉出来,它一直进去有用吗,没有,那怎么办,到最后它把整个精髓突显出来了,跟众生讲因果,让它们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业报,真诚的去信任因果业报,就不敢再做那些会下地狱的恶业了,或是当恶鬼的恶业,这才是根解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修一些缘起观,修一些因果业报观,所以这个就是地藏经的精髓跟精神,所以你读地藏经的话当然它有很多用意,前面有很多都不错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学,包括有人说它是孝亲那也可以,对父母尽孝应当的,但是我们对父母尽孝,就佛教来讲,我们应该让父母相信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孝,相信佛法,学佛,相信因果,最初的,父母如果喜欢杀生喜欢吃那些,你要跟它讲不要这样继续,你喜欢吃没关系但是你不要去钓鱼,拜托,慢慢用一些方法,尤其父亲很喜欢钓鱼,慢慢要去引导说,你先不要调真鱼钓假鱼,上网去玩玩钓,不要真的钓,慢慢来相信因果,进一步让它相信出世间的因果,地藏王菩萨当然它是初步的,让你相信世间的因果,但是那已经不容易,而且也已经可以防非止恶了,让很多人不会下地狱了。</small> | ||
<small>什么叫做缘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所以你们读经的时候,你们要去了解说,经典是这样子的,它一定会铺陈,会铺陈一些周遭的东西,然后慢慢引人进入,但是它一定会把中间这个重点突显出来,我们读经典一定要去掌握它,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这部经的主要教义在讲什么,然后去抓住它的根本精神,然后从它的根本精神去学习,然后去运用,所以学地藏菩萨或是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到最后,如果你对因果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话,那我觉得你诵的非常失败,或是你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诵诵,功德很大,但是你还继续去钓鱼,喜欢去barbeque烤肉,还喜欢去杀生,甚至去打猎,那你这样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用吗,自己要好好思考,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部经,是在强调因果业报的,你只以为我诵经功德很大这样子而已,你还是继续做你平时很喜欢做的那些,那真的是学佛的意义在哪里,这个师父就是要强调说,个别经教主要教义,小总法,而且这个是《解深密经》讲的要缘小总法。</small> | <small>什么叫做缘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所以你们读经的时候,你们要去了解说,经典是这样子的,它一定会铺陈,会铺陈一些周遭的东西,然后慢慢引人进入,但是它一定会把中间这个重点突显出来,我们读经典一定要去掌握它,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这部经的主要教义在讲什么,然后去抓住它的根本精神,然后从它的根本精神去学习,然后去运用,所以学地藏菩萨或是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到最后,如果你对因果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话,那我觉得你诵的非常失败,或是你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诵诵,功德很大,但是你还继续去钓鱼,喜欢去barbeque烤肉,还喜欢去杀生,甚至去打猎,那你这样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用吗,自己要好好思考,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部经,是在强调因果业报的,你只以为我诵经功德很大这样子而已,你还是继续做你平时很喜欢做的那些,那真的是学佛的意义在哪里,这个师父就是要强调说,个别经教主要教义,小总法,而且这个是《解深密经》讲的要缘小总法。</small> | ||
第351行: | 第424行: | ||
<small>捨相:當前兩種過失都得到對治時,心能平等運得時,就可不再特別用功作意,稱為括相。</small> | <small>捨相:當前兩種過失都得到對治時,心能平等運得時,就可不再特別用功作意,稱為括相。</small> | ||
<small>
其实师父讲《解深密经》是挑重点讲,没有全部解释,我是挑重要的地方讲,我本来觉得这个可能大家知道,就跳过,后来发现,这个还是要讲一下比较好,因为我常常觉得说大家应该知道,但是实际上是大家不知道,我们来谈一下,它有说修止观的时候止、举、舍三相,说穿了就是我们常常碰到会用的,什么叫做,止相,第一个我们修止观,无外乎,会产生问题的就是,掉举还有惛沉,惛沉掉举,会有惛沉或是掉举,首先如果说心掉举时,或是将要掉举的时候,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修止相,就要思考掉举的过失,然后起种种方法来对治让心收摄,这个称为止相,因为我现在开始摄心开始集中了,但是又开始跑了,心又开始想了卖豆腐的卖豆花的,开始乱想一通,这时候你要警觉到,不行,我现在开始在掉举了,那你就要想说我为什么要修止,就是要对治掉举,我的心太散乱了,所以会造成我生活上影响,让我心无时无刻都在那边动荡,这造成我很大,心掉举又容易造成对五欲的执 | <small>
其实师父讲《解深密经》是挑重点讲,没有全部解释,我是挑重要的地方讲,我本来觉得这个可能大家知道,就跳过,后来发现,这个还是要讲一下比较好,因为我常常觉得说大家应该知道,但是实际上是大家不知道,我们来谈一下,它有说修止观的时候止、举、舍三相,说穿了就是我们常常碰到会用的,什么叫做,止相,第一个我们修止观,无外乎,会产生问题的就是,掉举还有惛沉,惛沉掉举,会有惛沉或是掉举,首先如果说心掉举时,或是将要掉举的时候,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修止相,就要思考掉举的过失,然后起种种方法来对治让心收摄,这个称为止相,因为我现在开始摄心开始集中了,但是又开始跑了,心又开始想了卖豆腐的卖豆花的,开始乱想一通,这时候你要警觉到,不行,我现在开始在掉举了,那你就要想说我为什么要修止,就是要对治掉举,我的心太散乱了,所以会造成我生活上影响,让我心无时无刻都在那边动荡,这造成我很大,心掉举又容易造成对五欲的执 着 ,所以这时候要观察它的过失相,接下来要想出对治相,师父说过心一跑抓回来,放在这里,就是对治,有时候师父曾经讲过说,你真的非常的严重,没办法集中了,那没关系,先站起来,做一些比较粗的摄心,什么是比较粗的摄心,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因为毕竟这个东西比较微细,所以你先做一些比较大范围的集中,比如说我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是念阿弥陀佛都可以,暂时把心先集中在这里,你觉得慢慢念念念,这个我还可以稍微集中,念到心比较平静之后,我开始转换所缘,换到数息了,这些就是种种的对治相,如果你今天掉举很严重,非常严重连念佛都念不了,那你要去思考到底什么事情在干扰我,有时候我们以为没有,但是你详细的去想,一定最近有某些事情你放不下,你以为没有其实把它压到潜意识里面,其实这个潜意识因为你没真正的放下,它真正一直在影响你,所以这个力量会一直起来,但是你把它压到潜意识里面去,你记不起来到底是什么,你好好去思考看看,这是修行的一种经验,比如说你上个礼拜收到什么事,比如说你现在在这里,突然间大陆的亲戚发生什么事情,你刚开始很担心,但是担心也没用没办法回去解决,但是这样子的事情会一直困扰 着 你,到了这个礼拜你以为你把它放下了,其实你一直放在心里面,从那一天开始你每次打坐的时候,就是心神不宁,那这个你要去了解,所以要思考掉举的过失,还有现在为什么掉举这么严重,还是你一向以来掉举都很严重,就要起种种方法对治,在对治的时候使心收摄这就叫做止相,因为把心停止下来,这个叫做止相。</small> | ||
<small>还有另外一种状况是举相,就是心惛沉或将惛沉的时候,思考惛沉的过失,起种种对治方法,让心再起活力这个就叫做举相,因为掉举跟惛沉两个刚好相反,掉举叫做心飞扬,心整个跑出去了,到处乱跑,惛沉跟睡眠就是心无力,好像电灯,电力快不足了,它慢慢暗起来,慢慢又亮一点,慢慢又暗,心太累了,心太疲惫了,你开始慢慢在惛沉了,所以你必须要举相,惛沉要用举相,让心的力道再起来,怎么样让心的力道再起来,比如说你今天真的很累,一打坐(惛沉)很厉害,一直要打瞌睡,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时候,眼睛开一点,让光进来,你本来不是闭 | <small>还有另外一种状况是举相,就是心惛沉或将惛沉的时候,思考惛沉的过失,起种种对治方法,让心再起活力这个就叫做举相,因为掉举跟惛沉两个刚好相反,掉举叫做心飞扬,心整个跑出去了,到处乱跑,惛沉跟睡眠就是心无力,好像电灯,电力快不足了,它慢慢暗起来,慢慢又亮一点,慢慢又暗,心太累了,心太疲惫了,你开始慢慢在惛沉了,所以你必须要举相,惛沉要用举相,让心的力道再起来,怎么样让心的力道再起来,比如说你今天真的很累,一打坐(惛沉)很厉害,一直要打瞌睡,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时候,眼睛开一点,让光进来,你本来不是闭 着 眼吗,轻轻闭 着 眼,但是今天真的太严重了,打开一些让光进来一下,光进来自然会刺到你的心,让心稍微(举)力量起来一点,再坐,但是如果你今天真的不行了,连张开眼睛都没办法,这样子,先不要坐起来,先站起来,站起来做什么,一样,拜佛,开始磕头拜佛,慢慢的你不要太快,你不要拜佛像在做运动一样,那没有意义的,慢慢拜,慢慢拜因为你身体动,心的力量就会起来,拜完佛,慢慢的经行,经行一下可以了坐下来,你经过这样子的话心起来了,力量起来了,而且也不会喘到不行,我为什么说不要拜快,你拜快,坐下来心一直喘,那就又变成是掉举了,所以必须要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去调整你自己的心,经过慢慢这样调整之后坐下来,继续坐,不错,这个就叫做让心起来,这个叫做举相。</small> | ||
<small>问:掉举为什么用掉?</small> | <small>问:掉举为什么用掉?</small> | ||
<small>师父:掉不是掉下去的意思,是没办法维持在一定的所缘上,然后乱跑,所以又掉又举,掉就是不能集中的意思,举就是心很飞扬,其实师父讲过心没有办法集中有时候会,无义的做一些动作,掉举也可以是心掉、口掉、身掉,什么叫做口掉?吹口哨或是做事的时候乱哼一些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在哼什么,反正就乱哼就对了,那叫口掉,身掉呢?躁动不安,坐在那边也不是,站 | <small>师父:掉不是掉下去的意思,是没办法维持在一定的所缘上,然后乱跑,所以又掉又举,掉就是不能集中的意思,举就是心很飞扬,其实师父讲过心没有办法集中有时候会,无义的做一些动作,掉举也可以是心掉、口掉、身掉,什么叫做口掉?吹口哨或是做事的时候乱哼一些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在哼什么,反正就乱哼就对了,那叫口掉,身掉呢?躁动不安,坐在那边也不是,站 着 也不是,你有没有看过身掉很严重的人,没办法坐的,它坐在那边不到几分钟,起来弄一弄动一动,站在那边就这边抖抖,那边弄弄的,这是身掉口掉的一种习惯,就是它没办法安止住。</small> | ||
<small>理想的状况是精神好的时候打坐,你说,但是我打坐可以调整,告诉你初学者没那个功力,说依打坐来调整精神的话,唯有你坐得很久,而且你有一定的功夫,你才有办法有这种能力,不然一般初学者累的时候,打坐绝对会打瞌睡的,所以师父说的前方便就是说,你的身心不要太疲劳,身心疲劳绝对没办法打坐,所以打坐的理想是你精神好的时候,如果说我的习惯是回来说有点累,但是不是太累,但是打坐之后精神会好,那可以,但是你要有觉照力,你不是打坐的时候睡了一觉,然后告诉我,说我打坐起来很有精神,没关系这本来就很好笑,事实上常常会有这种情形,它打坐打瞌睡了,睡了半小时起来,我功夫很好,打坐调剂精神,后来旁边看你根本打坐在睡觉,所以我说打坐要有觉照力,你是掉举还是惛沉,你自己要清楚。为什么以前禅堂要有纠察师,因为很多人会打瞌睡打到自己不知道,所以纠察师要用香板,先碰它一下,提醒一下,再不行就打下去,在寺院里面出家人打坐还会打瞌睡,告诉你多的很,我不是说那些人不好,而是说,打坐本来就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各方面稍为没有调整好就会有问题,最近出坡太累,有可能会打瞌睡,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早上起来打坐一大堆人打瞌睡,但是没办法,为什么,一大堆都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然后又读书,然后晚上虽然表面上是说9点40分,打板上床,但是你研究一整天的法义,那个脑袋一直是在动的,你没办法马上止息下来,一直在动,所以几乎等到你真正要入睡的时候,都11点了,有时候我在床上东想西想,今天师父说举相到底是什么,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真的可能吗,类似的这些都会,明天找谁去讨论讨论,想想到我怎么还没睡一看,11点了,常常是这样11点睡,睡 | <small>理想的状况是精神好的时候打坐,你说,但是我打坐可以调整,告诉你初学者没那个功力,说依打坐来调整精神的话,唯有你坐得很久,而且你有一定的功夫,你才有办法有这种能力,不然一般初学者累的时候,打坐绝对会打瞌睡的,所以师父说的前方便就是说,你的身心不要太疲劳,身心疲劳绝对没办法打坐,所以打坐的理想是你精神好的时候,如果说我的习惯是回来说有点累,但是不是太累,但是打坐之后精神会好,那可以,但是你要有觉照力,你不是打坐的时候睡了一觉,然后告诉我,说我打坐起来很有精神,没关系这本来就很好笑,事实上常常会有这种情形,它打坐打瞌睡了,睡了半小时起来,我功夫很好,打坐调剂精神,后来旁边看你根本打坐在睡觉,所以我说打坐要有觉照力,你是掉举还是惛沉,你自己要清楚。为什么以前禅堂要有纠察师,因为很多人会打瞌睡打到自己不知道,所以纠察师要用香板,先碰它一下,提醒一下,再不行就打下去,在寺院里面出家人打坐还会打瞌睡,告诉你多的很,我不是说那些人不好,而是说,打坐本来就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各方面稍为没有调整好就会有问题,最近出坡太累,有可能会打瞌睡,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早上起来打坐一大堆人打瞌睡,但是没办法,为什么,一大堆都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然后又读书,然后晚上虽然表面上是说9点40分,打板上床,但是你研究一整天的法义,那个脑袋一直是在动的,你没办法马上止息下来,一直在动,所以几乎等到你真正要入睡的时候,都11点了,有时候我在床上东想西想,今天师父说举相到底是什么,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真的可能吗,类似的这些都会,明天找谁去讨论讨论,想想到我怎么还没睡一看,11点了,常常是这样11点睡,睡 着 了之后第二天几点要起床,4点就要起床了,你整整睡不到5个钟头,那当然在这个状况下,一起床打板刷牙刷一刷,上早殿,一坐下来当然一大堆人就会打瞌睡了,这是正常的,但是你必须要这样撑过去,撑过去你慢慢调整习惯了,读久了法义慢慢通了,也不用花太多脑筋了,因为前几年都已经思考了,慢慢就可以调整了,所以修行是一种调整,你不要以为修行不用调整,修行身心绝对是要调整,而且这种调整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马上调整过来的。</small> | ||
<small>最后来讲舍相,如果当前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就是前面这个,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然后心能平等运转时,心能平等运转摄心在所缘上,你就不要再特别用功作意,你就不要很勉强了,因为这时候你可以平等了,这时候就称为舍相,就是说我也不惛沉了,惛沉被对治了,掉举也被对治了,我能够自然而然任运的在这边摄心,维持这样就好了,不用特别再去怎么样,这个叫做舍,心任自然就叫做舍,就是说你不要在某方面太过于用心了,这个叫做舍,就是让它平等自然,这样子下去就好了,就像你骑脚踏车,太偏这边赶快用过来,太偏这边赶快想办法用过来,你能够走在正直上面,你就不要再去乱动了,你就这样就好了,这个叫做舍相,就会有止相举相舍相三相,我们先来回向。</small> | <small>最后来讲舍相,如果当前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就是前面这个,两种过失都得到对治,然后心能平等运转时,心能平等运转摄心在所缘上,你就不要再特别用功作意,你就不要很勉强了,因为这时候你可以平等了,这时候就称为舍相,就是说我也不惛沉了,惛沉被对治了,掉举也被对治了,我能够自然而然任运的在这边摄心,维持这样就好了,不用特别再去怎么样,这个叫做舍,心任自然就叫做舍,就是说你不要在某方面太过于用心了,这个叫做舍,就是让它平等自然,这样子下去就好了,就像你骑脚踏车,太偏这边赶快用过来,太偏这边赶快想办法用过来,你能够走在正直上面,你就不要再去乱动了,你就这样就好了,这个叫做舍相,就会有止相举相舍相三相,我们先来回向。</sm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