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添加172,432字节 、​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15


<small> 解深密经 -14</small>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 解深密经 的分别瑜伽品,修止观,上个礼拜提到止举舍三相,修止观的时候会有三相对治,会有三个状况就是止举舍,止相,举相,舍相,止相就是心掉举的时候或将掉举的时候,你们知道掉举是什么,因为我们打坐修止观,最重要要克服的刚开始的五欲以外,还有五盖,里面我们最常碰到的就是:恶作掉举还有昏沉睡眠,这我们一般人都会碰到,这两个会一直跟随你,稍微不小心你就会掉进去了,恶作掉举,掉举就是心飞扬,心举动不安,恶作就是追悔过去,恶作当然也是掉举的一种,心躁动不安高扬,好像要飞掉一样这个叫做掉举,当我们开始觉得我们胡思乱想,或是已经胡思乱想的时候,心已经不能集中在所缘的时候,你这时候就是必需要开始训练止相,让心停止下来不要再胡思乱想,就是思考掉举的过失,还有用种种方法来对治,比如数息怎么数,数到五还是数到十,还是怎么样数,就是这种方法,要看状况,要让心收摄下来就是称为止相,所以对治掉举就是要用止相,因为要把心停止下来,不要让心开始乱跑,这个叫做止相,另外一个叫做举相,举相刚好跟上面相反,一个是把心停止下来,一个是把心举起来,让它起来,上面是心的飞扬相,下面是心的昏沉相、暗寐相,昏沉相、暗寐相好像要打瞌睡一样,要把心提振起来,所以叫做心昏沈或将昏沈的时候,思考昏沈的过失,起种种对治,让心再起活力,就是称为举相。


<small>我们 继续来 看《解深密经》 「分别瑜伽品」 里面 止观 行, 从止观 修行 解到定境 所现 可以 唯识所现 进一步由定境唯心所现推到—— 我们 日常生活 中, 外面 的我们 所认知到这些外境 其实也就是唯 心所 现。 所以 说当 在研究唯识 的时候, 当然唯识 形成跟成立有很多种原因 比如种子 理论 上次师父在谈唯识学概论 的时候, 举出 几种原因 其中有一个 比如 说种子的理论 业的理论 轮回的说明种种。其中 个就 是说 由瑜伽师 瑜伽师 是专重修禅观的人 ,在 修禅观里面 现到 其实 们定境比外境更真实,因为 可以 改变外境。他们认为既然这样的话 其实外境 没有真实自相 的, 因为他是可以受定境的改变 </small>
师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开始一直要打瞌睡,如果不是很严重,把眼睛稍微张开让光进来,精神就有了,就可以了,可以再闭起来继续坐,你觉得快打瞌睡,真的连眼睛睁开都不行,起来,走一走,不要走太快,起来慢慢走动,走一走绕一绕,再 继续 坐,如果还不行,可以起来拜佛,慢慢拜,反正这些动作都不能快,你不能去做一些运动,跑步,跑步回 你没办法打坐 的, 跑步回来你整个心起来,刚刚是不及,心太暗寐,让你一搞,心又超过了,你连止都止不下来,这个叫做心 举相,想办法让心力起来,如果你真 太累了累到不 行, 一坐就打瞌睡,你一天工作下来真 太累 ,那我建议你不要坐,去做一些运动,为什么不要坐呢,因为如果你每次坐很累都打瞌睡,这样久而久之会养成不良的习惯,所以师父会建议你,在这个状况下你不要坐,有人问说精神好坐,还是精神不好坐,师父的建议就是,你精神好的时候来坐,第一个不会有昏沉,第二个,哪怕 是心 掉举的时候 你都 可以 有心力把它摄心集中回来,你要知道一件事情就 是, 其实 我们 要用心集 的时候 其实是很耗心力 ,你要心集中的时候,是很耗精神很耗精力的,所以为什么 我们 不容易集中 因为集中 力,你必须要耗很大的体力, 以精神好的时候来打坐是最好的,因为精神好那时候你体力足, 所以 容易坐,你要是精神不济的时候,你本来精神就不济,你要耗费能量集中其实会 累会更累,你问 家不是说打坐可以调剂身心吗,是,那个是有功夫 的时候, 刚开始 时候是没办法这样子 所以刚开始 时候 是精神最好 的时候 来坐 但是我说精神好并不是说,你去运动回来很兴奋这样叫做精神 好,比如 你早上起来 睡觉起来脸洗一洗 稍微散步 下这时候精神最好,这时候来打坐 最好,你 晚上呢,晚上可以 晚上你 洗完澡很舒畅,洗完澡稍微坐一下,这时候洗完澡精神来了,这时候来坐可以,你不要工作一整天回来 很累躺 上快睡著了 你想说 来打坐说不 定可以 提升一下,精神力,结果一打坐,就打瞌睡了 所以打坐不 件容易 事情 很多细节都必须要注意


<small>定境 由什么所产生 ?定境由 或是由识产生的 就发现其实外境无外乎是识所现 ,就 是由定境的唯识所现 推到 我们 日常生活中(认知)的外境也 唯识所现。 这个 理论从哪里得到根据,其实 就是 《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 了很大 启发跟根据 </small>
舍相就 当前面两种过失,都受到对治 时候 就能平等运行,这时候就不再特别用功注意,不要再去调整它了 因为它已经可 平稳了 可以平稳前进了这样 好了 你说 我们 会有舍相吗,你打坐一段时间舍相慢慢都会有,但是一般都维续不长,因为大部分都在止相举相比较多,你训练久了之后舍相慢慢会起来,但 时间都不长,不过没关系, 这个就是 学习跟训练 这个是上礼拜讲 到的。


<small> 在这个 里面 其实 弥勒菩萨 释迦牟尼佛 一个对话 上个礼拜已 讲了 我们简单 再复习 </small>
这个是解深密经,是唯识根据一个很重要的经典,你有没有发现,解深密经有时候 谈唯识,但是 这个 地方好像大部分都在谈止观,在谈禅修,师父上次不是讲说 唯识的思想本来就 是跟 禅修很大 影响 ,是 那些修瑜伽的行者,打坐的行者,禅修的行者,从禅观的理论还有实际 验,然后慢慢得到其实外面的相,无外乎是识所现,所以禅修对唯识的理论 有很大 助益,是 只很大的推手


<small>三、 成立唯識</small>
4 知法知義 (名相與內容)


<small>1)  定境唯心所現</small>
1)  五種相知法(名相)


<small>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 在我们修止观的时候,尤其是定境产生的时候,定所产生的这个影像,他跟心是有差别还是没有差别,是不是同一件事情?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他说没有差别,定境就是心所现的。</small>
知名 安立名稱


 
  知句:句子


知文:字母


<small>这个就是三个圈的其中一个圈,这个是A,B,C,这个C是三摩地所行影像,心认识到外面这个B,这个B叫所缘,取相然后现入心中,心A再去认识到这个C。现在弥勒菩萨问的就是说,A跟C两个到底有没有差别?释迦牟尼佛的回答说没有差别,因为这个C也是心所现的,所以两个并不是不一样。</small>
知別:緣別法


<small>所以【'''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當言無異。何以 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 唯識所現故。」】'''</small>
  知總: 總法


<small>他说 善男子啊 没有差别 ,为什么呢 ?因为 这个 影像 是这 个识所现出 来的, 所以 他说 我说识所缘 这个C 所缘 这个A 能缘。所以说心 所缘 唯心所现出来 而已 ,所以 没有什么差 别, 这个是 他的 回答 </small>
接下来我们来讲第4,知法知义(名相与内容) 为什么这个地方 在谈完止观的主要的部份之后 解深密经 为什么 会特别讲知法知义 ,这就是告诉你们,闻思慧的重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不了解法不了解义,你根本很难打坐的,所以你们会发觉,读这些经跟 些论,你会发觉跟外面某些人讲的不一样,你以前会觉得打坐好像很容易,打坐就是坐下来,念个佛还是,念 咒什么,这样就可以摄心打坐了,后来你读了这些瑜伽师地论,还 是这 些解深密经,你读一读反而觉得(打坐)不是那么容易,老实说本 就不是那么容易,那么容易 话大家都入定了,更不容易的地方是 ,他 要求你必须观念正确,也就是 你对经教要有一定的认知 你要对经教有一定的认知跟了解,不然的话,你很容易搞错走错路 不然就 禅修 方法错误,不然就是经教义理不懂 然后修到最后变成怪怪 的,所以 这个地方又特 教你要禅修 之前 讲了禅修 各种状况之后,特别这边又讲说,你一定要知法知义


<small> 对话 有趣 ,所以说 《解深密经》比较像论 弥勒菩萨并没 这样就放过 他更问了 一个 很尖锐 问题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 異者 云何 此心還見此心?'''】如果 这个 影像 心所现 如果A跟C 没有 差别 什么这个心 (A) 能见到 个心(C)呢?</small>
我们先来简单讲一 法跟义到底是什么,法指的意思,我是说它的定义跟内容,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名相的内容,简单 讲他等一下会讲得 细,比如,三法印就是法,一个名相一个名称,它的义是什么,义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内容 ,所以 三法印是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义,这个就是法跟义的最基本定义,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常常讲 说, 我们讲法,或是教授人家要 有, 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 一个 讲法要对人家有这三个饶益,才能真正 讲法,什么叫做法饶益,义饶益 就是你 的法是对对方,有益的, 帮助的,是对的,再来 你讲 这个 法的内容,也是要有帮助的 对的,再来,你讲的这些东西是可以帮助他修行 的, 这个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有 没有 人讲法,法不饶益 的, 你对初学的讲一切法毕竟空,有法饶益吗,因为他不知道你在讲什 ,一切法毕竟空是法没错,所以你跟初学者讲一切法毕竟空,什么空,所以佛陀在阿含经里面,遇到很多只是一般根机的人跟他讲,他先讲端正法,他不一下子讲断烦恼解脱究竟菩萨道,他不讲这些,他先讲端正法, 什么 端正法,人天三福业,上过成佛之道的还记得吗,端正法叫人天三福业,布施,持戒,打坐,就 ,叫你布施,你没办法修一切法毕竟空,没关系,先布施,持戒,一般居士就是五戒,因为持戒至少符合人伦道德的因果,你不会下恶道,布施有福报,但一般人你一下子叫他持戒很困难,所以叫他修布施,但这样还不够,还要净化内 ,打坐,这就是三福业,叫做端正法,端正我们的身心,端正 没有解脱,如果 样子讲叫做法饶益。


<small>你 照镜子 我们眼睛 以看到东西 我问 眼睛能不 能自己 看到眼睛 一般 来讲 不可能 不要 照镜子 照镜子里面看 的眼睛不 你真实的眼睛。所 以经 典上 自见 自割 ,你 根斧头 斧头可以砍树 斧头可 砍它自己?不行 ,所以 弥勒菩萨问 了一 个问题说 为什 这个 这个心?心可以见到外境的所 那没问题 ,你说 心可以见到这个B没 问题, 为什么心还可以自己见到心呢?释迦牟尼佛怎么回答?</small>
有没有法饶益,但是义不饶益的,刚刚不是说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吗,有没有法饶益但是义 饶益的 能你讲的这些名相是对的 但是 解释错误,有可 你讲的名相是对的,你解释应该也是对,你因为 自己 可能不是很了解,或是你的表达语言不是很好 你讲的东西解释出 的,人家不知道你在 什么,有没有这样 状况, 讲诸行无常,佛法讲因缘讲缘起,人家问 缘起因缘到底是什么呢 佛法讲缘起内容 什么呢, 前我曾 遇到一个同参,因为他之前去到一个地方,就跟居士讲缘起,不久之后我又去了,居士问 佛法讲缘起到底是讲什么内容,你怎么问这个问题, 错喔你还讲缘起,我就跟他讲说缘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他听听到最后说,师父我现在才知道缘起是在讲这些 ,不 然你缘起在讲什么 上次 你一 个同参道友来 跟我说缘起就是我们很有缘 比如你跟我结了 少缘,前辈子来的所 这辈子就怎么样 ,所以 今天来这里大家结 这种善缘,我说当然这是因缘的 部分,但是佛陀讲缘起讲因缘有更深的道理,不是讲这种泛泛的道理而已 如果讲 种泛泛 道理而已 你怎 解脱,我说佛法的核 是缘起,你真正能悟缘起那就是出世解脱了,你 够了解缘起,那你一定会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只是世间道而已,你真正悟 到缘 起,能够了解出世因果 ,你 要修菩萨道你也必须要深懂得缘起,他 佛教讲缘起,有道理,有法饶益, 问题 是他讲的内容 ,是 不正确的这个叫做义不饶益,这个叫做法饶益,义饶益。


<small>他 善男子啊,此中无有少法 见少 。他 其实真 来讲 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 【'''此心如 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究实来 我们所谓见到什么东西 因缘和合的一个东西 而已, 来讲并没有什 东西见到 什么 东西 但是当因缘和合 时候 即此 如此影像现。为什么? 一起 来, 他自然而然的 分成能见、所见,自然而然就变成 样子 说真正有 什么 能见、所见吗,究实来讲其实是没有的 ,但是就 世俗的相对差别性来 讲, 【''' 如此生即是如此见'''】 就会有 一个 所缘 一个能 就自己同时地 来了,这个就是 释迦牟尼佛的一 回答 还是很难了解 </small>
还有一个梵行饶益,也就是 你不但 说正 确的法 你必须要能够引导这些人,或者这些度的众生,要能够指导他们去修行,这个叫做梵行 梵行就 清净行也就 修行,修清净法叫做梵行,所以佛陀说一个 法的人 ,不是 光用嘴巴讲讲 而已, 你必须要能够法饶益,法饶益就是你对佛法要懂,义饶益你对佛法要深入的了解,才能够讲出 确的佛法,你必须懂的引导大家怎 去修行,这个就是师父为 什么, 一直在处心积虑 的, 不要以为听到处 积虑好像不大好事 师父一直在处 积虑的想办法,要让大家 禅修 ,就 这样子 ,因为平时比较忙,除了讲经说法以外,你们拜佛礼佛这些都好, 们自己做,持咒解手印 什么 你们都自己做 ,但是 师父最希望 是说除了慧学, 经听经闻法 还有定学,师父要处 积虑不管找一个地方,买一个地方 一个 地方都好,师父处心积虑 直要想办法,去创造这 修行打坐的空间给大家,所以我希望以后禅修中心盖好,我们先小的再来大的,以后就是先八关斋戒,再来就是禅三,就是这样做,可以的话再禅七,不 一下子逼得太猛 大家都 光了,八关斋戒先一天大家试试看,然后可以了,我们再 禅三,两晚看你们受得了受不 了, 当然 这个 师父会渐进式,不会一下子逼太紧,所以 就是 要大家打坐修行,这个叫做梵行饶益,这 叫做法饶益 义饶益,梵行饶益


<small>释迦牟尼佛 当然 其实不是 释给弥勒菩萨听 的, 弥勒菩萨怎么会不 知道 呢?他们好像在演一场戏 样子 其实是 给当时在座其他很多人听 ,当然更进 步其实 就是 讲给我们大家听 的, 因为我们大家都不懂 包括 大懂 我只 是理 论上跟你们讲而已 </small>
现在这里讲知法知义就是要告诉你,在教理上,名相上,义理上,你要融通你要懂 首先知法 说,五种相知法,怎么去了 佛教的名相,首先在名相 了解上有五种相貌 第一个叫做知名,知句,知文,如果上过俱舍论的就应该要 知道 里指的是什么,名句文 ,讲的 具体 点名句文 就是 ,佛法 语言理论 就叫做名句文,首先他虽然叫名句文 ,我不 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排 他一直这样排,实际上他的排法比较合乎道 一点的,应该是文名句


<small> 迦牟尼佛 举了 一个 子,就 是镜中相喻 他说 像是在镜 东西 一样, 我们放一个东西 子镜前 面, 桌子A 镜子 前面 镜子 显现出 这个 东西 像, 镜中 影像 叫做B 这个 意思要表达什么?他说其实B不离A </small>
我们先从名句文的文来解 ,一般当你看到文的时候,你会以为是一篇文章,如果照中文来排,名句文很好排,名就是名称,句 是很多名称依一定的文法规则,排起来就叫 一个 句子,很多句子凑起来,逻辑的表达,不要不合逻辑,你凑一大堆句 子, 结果都不知道在讲什么,那个 不叫文,首先名称,名称依一定的文法规则安排 表达出有内容的那个 叫做句,句 透过合理 安排,很多句子合起来就叫做文, 般我们中文是不是这 问题是 印度里 它不是这样排,它是说首先文它的文不是文章的意思,这里的文是指字母,第三个文是字母 ,如 果你上过师父的俱舍论你应该听过,俱舍论师父有讲过,这里的文是指字母不是文章,以前我 福严 时候 观还是俱舍论都有提过 这个 问题,那个时候我们一直以为老师讲错,文就是文章,为什么老是一直说是字母,但是实际上它 梵文字指的确实是字母,因为印度是拼音文字,印度不像我们是象形文字,印度是拼音文字, 现在的英文,ABC一样,ABC 是由字母构成 ,那你就把它当作这个文, 是梵文字的字母,梵文字也有ABC,它第一个字母A开头,AEU这样子排下去的,所以梵文字也是字母安排的,所以我们现在会把梵文字的天城体,很容易把它转成罗马拼音 因为它的音也是 样拼的,它也是好几 基本字母凑起来,然后有母音子音构成一个字,所以字母叫做文


<small>这 是一 面镜子 是一 张桌子——A 里面也显现出一张桌子——B 当你把A放在前面 时候 谁先谁后 当下你不能说谁先谁后,B 马上显现出 来, 拿掉(A),B马上不见了 你放下(A),B马上又 了。这要表达什么?A——如 心生,B——如 相现 ,它的 因缘法就 这个样子——B 能离开A 因为B是A 影像,所以B不能离开A </small>
名就 名称,由许多字母排列起来,就叫做 个名称 当然有时候有一个字母也可以 是一 个名称 因为是拼音文字所以不用中文 英文 狗,dog,那个,d,,还有,o, ,g 一个一个的字母就叫做文,dog,凑起来就是一个名称,这个名称 叫做名,所以,dog,是一个名称,student,几个字母排起 来, 也是 个名称,这个叫做名,名称它有很多种 ,有 些名称 动词,有些名称 受词,有些名称是主词 ,它 可以有这样 (区别),但 是不 管它是动词主词受词,它还是很多字母排列起来 变成一个有意义


<small>所以他说三摩地所行影相 心所现 的, 个A 影像 所以B不能离开A 你不能说A不见了B还 在, 那问题很大。他说A起时B同时生起 是心 生即 是相 但是现在最后 个重点他要表达的是,但是如果是不懂的人,脑筋不清楚的人,他会以为B这个 东西 是跟A不一样的,他会这样认为 </small>
句就是句子,句子就 不同的几个名称,里面有主词有动词,然后合乎文法 排列起来,这个就叫做一个句 ,这 个叫做句,名句文 上次谁有上过俱舍论 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里面 排在不相应行法 因为它不 是心 法也不 心所法,它只 是相 对我们安立排列 创造出来的 东西 而已


<small>他这样子 放了一个伏笔在 里面,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为外在 这些东西 离我们心而自己独自存 在的, 我们 心去认识 它的时候 会产生所谓 贪嗔痴,去对它起执着。但 是他是 要告诉我们说 其实外在 些东西 是没有 实质自性 的,是我们 心所现 的,所以 是一 种假象 我们 心比较真实。但 要进 既然外在是心所现 没什么好执着 既然没什么好执着 心要执着 东西 见了 我们这个心的执着也 放下了,他就是这样告诉我们 </small>
知别叫做缘别法,,知总叫做缘总法,什么叫做别法总法还记得吗,上个礼拜才讲而已,别法是什么,经典里面的某一些法义,某一些教义,比如什么叫做五停心观,什么叫做慈悲,什么叫做般若, 是教典 里面 的教义 教法 总法可 说是一部经他根本 教义,道理到底 讲什么,还有佛教的整个道理到底 讲什么,还有无量 总法 各式各样 教理他 底在谈什么 这里谈 都只 是他 的名相跟名称,比如上次讲,普门品讲慈悲,慈悲就 一个总法,一部经,慈悲里面,普门品有讲什么特殊的重点,有一个叫做,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以度之 ,这 一个别法,解深密经里面有 没有 别法跟总法,解深密经里面 别法 修止观就 他的别法,解深密经整个在谈什么,唯识所现,虚妄唯识,这是他的总法,至于内容,内容 我们 等一下讲,内容就是他 ,所以 叫做知法知义,也就 个要修止观的人 或是要修止观 菩萨,或 是一 个行者 修行 你对于佛教的教理要先懂 你对佛教 这些法跟义 修起来很难修不然 会有问题


<small>所以由定 修行 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也 这个样子 所以他 要我们放下执着,不要在我们 看到的 东西——眼 鼻舌身意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去产生贪嗔痴我执。因为我们的执着太重了,告诉你无自性什么什么有时候比较难,他直接告诉你为什么外面这个不是实质的,他因为这样而显现。其实中观唯识是重在于说,中观直接了当 告诉你它是什么,唯识会在中间演变的过程中作更复杂(的解释),到最后还是要告诉你说他实际上是什么。所以中观直接了当告诉你,一切法无自性,但是唯识他就是必须告诉你说,为什么无自性 因为这样所以那样那样。</small>
问:我 理解 名称用语,语言表达出来的 相就 眼睛能 看到的耳 朵能听到 的?


<small>所 以一个 性(中观) 一个 (唯识) ,一个在 现象 要告诉你 ,一个 比较复杂 过程 ,一个在 万法背后的实质上 直接了当告诉 到底是什么 。所以根机高 的可以 修中观可以修 但是 事不具足 的,就是必 要这 步一步 去了解 悟性高 的, 五事具足 的, 中观般若直接进;五 不具足 的, 我们 就是 要慢慢 步一步的去了解它为什么这 个样子 。所以 说A和B 凡夫一般以为 不一样的 以为 离A有B ,这 要表达 一个 </small>
师父:可 这样解释,那是分开来解说,但是佛教里面也有 一个 法,叫 做名 是一起的 名相 起的时候就是佛教名称,或是佛教用语或是佛教名词的意思,那 可以叫做名相。 某些细节 ,名相这两个字可以拆开来用,意义不太一样 ,一 般最常用的名相就是指佛教名称,或是指佛教的用语,所以我们常常讲佛教的用语的时候,会说这 名相,有很多种名相,但是有时候分开来 时候,要看经 在什么时候用,有时候名就是指名称 相就是指它的具体事物,有时候是可以这样子解释的,所以当你在问 一个 东西的时候,师父后面会讲,你要先问对方说你到底 指什么 要先反问 你到底 在讲什么,你是在哪一部经看到,还是在哪一个句子里面看到,它是适合分开解释,还是它指的就是佛教的名称而已,你不能拿一个东西出来问说这 是什么 ,你要看经文的上下文谈 是什么,佛教名相,名跟相 可以 分开解释,上次师父有讲,我们一 讲名相就是指佛教的名称,佛教的语言用词,还有一个五法三自性,唯识二无我还记得吗,五法还记得吗 ,五 法分为世俗的,还有出世的,世俗这边有相名,应该分能知,所知,世间,出世间,能知这边世间 是:分别 然后所知这边世间有两个是相、名,出世间:正智、如如,如如 就是 真如的意思,这边就 分开了, 里的相名就不能把它混在 起了,这里的相是指具体事物可以感觉到 的, 摸得到 的, 看得到 的, 听得到都可以是相,名就是你给这个 名称,比如说你看到这个是,这个东西是相 ,就是 这样的 一个样子 ,你给 一个名称叫做桌子 桌子 这个东西就 唯识就是在 边分得很清楚, 把世间出世间 画得很清楚


<small>他进 步推到 日常生活所见 也是 唯识 弥勒菩萨 这样一套理论 步又问世尊 你看这种对答是非常有趣 的, 经典上 印证师父所讲 的一 句话。师父说,佛法的学习跟佛教 学习 常常 辩论跟对答 经典就是这样子 辩论跟对答。绝对不是弥勒菩萨也不问 下面弟子也不问 然后释迦牟尼佛猛 讲, 是, 他是一种对论跟对谈。都不讲就你对 你也对 大家都对 禅机 是。</small>
在佛教经典里面名句文 直都是这样子排 当然 有人去研究为什么,但 老实说,说不出一个 以然 你也可以讲说 语言 发展来 因为曾经跟 个教授谈过 梵文 发展 其实 语言最开始 发展,都不是刻意去制造 套语言 规则出来 一种自然形成的 所以先有声音 先有我们的沟通 ,讲, 所以 先有一个我们自己简单的名称,然后再由名称 我们具体去用 用之后有这些音声之后 才有书写 有书写你就必须要创造一些书写的方法 一般 这个样子来的


<small>你看弥勒菩萨 的, 定然后 问到比较尖锐 问题 ,然后 又问到 世间 这个 呢?</small>
梵文就是到了差不多两千多年前,后来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因为印度跟中国一样很大,各种民族都有,就算是同一民族讲的方言都不一样, 把梵文主要的,就是那些婆罗门用 主要语言 把它归纳起来,制 一套梵文文法,以后所有的高知识份子,或者经教的经典就照这一套文法来写,所以变成早期的语言都是自然形成,到中期慢慢会有人起来,把它归纳 然后 整理之后,就变成高级知识份子在用的,就变成一种人造语言的模式出现,以后的梵文文法就是依那一套来讲 ,我不知道中文是不是古代有人起来,说我们来制造一套中文文法 ,然后 以后高级知识份子写作,都依这一套文法来,目前好像没有,但是文言文有没有一个大家起来,说我来制造一套中文的文法,以后高级知识份子必需要按照这样子来写。秦始皇的时候文字统一,但是有没有统一文法,不只是文字统一,因为当初 一套梵文,是连文法都把它统一起来,文法怎么用主词应该摆哪里,动词摆哪里,受词摆哪里,然后它的字应该怎么变化,一整套很有系统的全部,德文也是这样子,欧洲文字有这样子的状况,本来是自然的,但是自然在各地就用的都不一样,他就是整个起来全国,比如有一个国家统一他就有一个大家出来,把它整个统一起来,当然很多下面贩夫走卒怎么用不管,但是知识份子或是宗教经典,重要的经典或是历史的记载,就必须要照这种正统的文法来写,不用讨论 这个 问题,中文可能大家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老实说我不知道中文到底有没有。


'''2)日常 見亦唯識'''
五种相和五种相知法,就是法由五种相表现出来,你可以由这五种相来知道,我们 谓的知法到底是怎么样,不是说要知法知义吗,由五种相来了解这个法到底指的是什么,然后这五种相就是,名,句,文,别,总,就是这法的五种相。


''' 現 世尊! 若諸 情自性 緣色等  心所行 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
佛教你要真的懂到深入,其实也不容易,除了义理要懂以外其他的某些东西要懂,光语言就花很多时间了,以前我们有一个教佛教语言的老师,他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话,他说,你读一种语言不是只是懂一种语言,你读一种语言是多生了一个头,多长了一个头,多了一个思考方向,多了解一种文化, 以你对这个文化不了解,你不会真的懂他的语言,你对这个文化懂到一定程度,你必须要了解他的语言,两相配合你才能够真的懂他到底是什么,所以师父有时候不是爱现,有时候我会说他梵文怎么讲,是因为梵文的表达,有时候跟中文确实是不大一样,他有要表达的文字的运用跟思考,是很有趣很 艺术 且可以表示他的用意 像师父上次在讲 经的时候曾经讲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他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其实就梵文意思来讲他是说,在般若波罗蜜中行,他梵文是这样,般若波罗密是位格,就是英文字加一个in在波若波罗蜜前面,在梵文字叫位格就是在什么地方,他是说在般若波罗蜜中行, 以玄奘大师后面又特别加了一个时,时间也可以用位格,地点也可以用位格,所以你看梵文字他要表达的并不是说,你在实践般若波罗蜜,他是说你活在,你的一切举止 动都在般若波罗蜜中。


'''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 倒覺 於諸影像 能如實知唯是識。 作顛倒解。'''
  问:那么多的佛教名相 您给外国人 懂中文的人,讲的课时候有统一的翻译吗?


师父:没有统一的翻译,有两个方法一个直接用梵文,一个就是翻译,翻译就是去看一些学者的著作,看一般大家用什么翻译,比如觉悟的觉,用awakening,用enlightenment,但他们有争议说,用awakening,还是用enlightenment比较好,但是我是说那是你们的事情,有些教授喜欢用awakening,有些喜欢用enlightenment,但每个人的讲法不一样,因为觉确实有awakening的意思,以前我们的老教授喜欢用awakening,这是个人选择,有些东西直接用梵文,比如像buddha,或是,prajna,般若,那些就用梵文,用梵文大部分英文学生不知道那个字,那要解释一下,还是得解释一下,但是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中国古代一千五六百年前,也是遇到同样的问题,到底是要拿中国已经存在的字去解释佛教,还是另外再造一些句子,有时候就是格义,用中国本来的意思去解释就叫做格义,后来就两种都有用,有些人主张这个有些人主张那个,后来有些两种都用。


问:大乘经典以梵文的形式存在还有吗?


<small>他说【世尊若诸 情自性而住】 一般有情依他们业力所 的状况,他们是怎么样的众生就怎么样的众生。如果看 外境 色这样的影像 这样的一个影像,难道跟心 差别吗?然后释迦牟尼佛讲说 善男子!还是没有差别。但是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东西,那 底是一般人对,还是唯识学者对?就佛教来讲,当然是唯识学者认知到真正的事实 </small>
师父:还 有, 很多时候是 西藏找 到的, 印度 也有, 印度现在也找 很多


<small>因为绝 多数外面的人都认为外面的这些东西,是离我的心而独自存在的,但是唯识学者是说外面的东西, 就是这个C,其实是我们的心所现的。所以他说,善男子,也没 什么不一样,只是一般的凡夫=愚夫,因为没有认识到真实状况,所以叫做颠倒,觉就是认知,颠倒的认知。【'''在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一般人凡夫由于贪嗔痴所执,他们没有了解外面的境界也是我们唯识所现,所以产生错误的认知,所以会认为外面是真实的。由于这样的错认所以对外面起贪嗔痴执着,这个就是 这里所要讲的——日常生活所见亦唯识所现。</small>
问:中国 也有 吗?


<small> 这个 我们讲 的, 由定 修行止 观的 修行 产生唯识 概念出 现, 是在 这个 经里面, (唯识 的理 论)得 大的启 跟证据 </small>
师父:中国大陆是 样子,以前有一 谜,但是最近慢慢有点被发掘出来了,以前玄奘大师还是其他法师,从印度带了一些经典回来,不一定只有梵文,反而很多大乘的经典 用中亚 文字写的,他是因为那时候翻译到中亚去 然后用中亚文字写 ,很多是梵文没错,从那个地方带到中国来,翻译之后这些经典都不见了,很多人就猜,甚至以前有一个台湾学者更莫名其妙,他说,玄奘大师翻译完之后,把它烧掉了,因为他觉得玄奘大师自己创了一套 念,跟他原来翻译 不太符合 他自己猜 ,但实际上人家没有那么小心眼,后来在很多地方慢慢发掘,发 其实因为那些东西很珍贵 不能在市面流通,所以都把它藏起来,有可能是盖个的地宫或者 庙的下面,比如说类似像法门寺那一种的,以前还有 佛像的肚子里面找到一堆 典,因为有一尊一千多年的佛像年久失修,后来人家要去修发现,肚子里面空的,因为那尊佛很大, 里面 就藏了很多经典 所以那些经典其实都被藏起来,现在有找到但是一个大问题,能够去考古解读 人不多,真的是不多的,因为这种人才要栽培二三十年,他要懂佛教义 ,又要是语文天才,他要懂佛教各式各样的历史状况,他才有办法去翻那个东西 底是什么东西,中国现在发现很多,但是都先把它留起来,还有 多没 现,人才不足,没办法,人才不足,因为要培养这个人才,没有二三十年培养不出来


<small>我们 简单 的从 头来复习一下 首先弥勒菩萨问佛陀说 们修 时候里面 这个 境(C) ,到 心有没有什么 不一 样?释迦牟尼佛说没有 什么 不一样 因为 心所现 。弥勒菩萨反问 一个蛮尖锐的问题 ,他 那这 的话 心能见到心吗?眼睛能见到眼睛吗?刀能自割吗?</small>
早期 多大乘梵文经典不是在印度找到,是在西藏找到 ,因为在一千多年前,有一大堆经典是 印度被带到西藏 然后就留在西藏 西藏他 很多寺庙就把它留起来,经过战乱年久失 ,东西还在,但是没有人知道那些是什么,但是你知道后来这些梵文大乘经典,都是被谁找到 ,讲到 这个 大家要自立自强 都是洋人找 的,绝大多数都是洋人找到的,因为这些洋人就是在殖民期到处去,那些宗教师还有学者就 著这些人到处去,他们到处去 是去挖掘金银财宝,去挖掘知识,所以到处去找 些经典,不管 什么 经典就到处去找 结果发现很多佛教经典都 在,西藏很多 古老寺庙里面,已经荒废不堪 ,但是东西都藏在那边 ,他 们去翻了之后才知道, 边有 些原来 经典,但是 又说回来,这些经典虽然是梵文写的,都是比较后期的,中文当初翻译经典都是比较早期的,都不是翻成中文原来的那些梵文,那些都是比较后面的。


<small>释迦牟尼佛说,其实究实来讲没有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只是就因缘和合所成的时候,这个心一现起来就自然而然会显现出一个能缘一个所缘,因为因缘和合法就是这个样子。如果没有境的话心不产生,这个心一产生,心就自然而然现出A跟C出来,很自然而然地就现出来了。所以就变成一个能缘(A)一个所缘(C),就像镜中物一样。</small>
2)由十相知義(內容)


<small>弥勒菩萨进一步说,如果定境是这样子的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这些色声香味触难道也是心 现的吗?释迦牟尼佛说,对的,没错,也是心所现的,跟心没 什么不一样。现在只是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唯识实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这个C是依B所现的,他们认为外面的状况这个境界看到这些,其实是离我们心所有的,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对他起贪嗔痴执着,这个就是愚夫的境界。现在他就是要改变你这样的认 ,从中去除我执,这个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重要的 个理论 也是唯识产生来源的一个重要的根据。</small>
知盡 所有性 知一 切染淨法自相 如五蘊、十二入處


知如所有性:知一切染淨法共相、真如


<small>问:B是不是也是 心所 现的?</small>
三者知能取義:內五根及心、 心所


<small>师父 如果就唯识到最后比较完整的理论的来讲,B的形成,以前师父怎么讲的,它是一半一半,共业所成,但是共业所成里面也就是说,它其实涵盖有你自己跟别人一起的显现出来的一个东西,所以这个B其实是共业所成的,所以他也是唯心所现。但是这个唯心所现,跟这个C的唯心所现又不一样,因为这个C是完全你的心识所现的,这个B是众生共同的心识跟业力所现的,里面含有你的一分,所以它可以说99.9%以上离开你的心识的,是独立于你的心识以 的,是大家的共业所成的。但是话说回来,唯识到最后不在讨论这个东西,因为唯识所重的是这个东西C,从我们修禅定的理论看起来C比B重要,因为你如果说连B都是完全我所现的话,那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如果我杀了人,你会说那个人是我唯心所现的,我没有杀人。就好像我在梦中杀人,你不能判我罪,那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当我看到Ken,其实Ken他是有他自己的独立性的,也就是B,但是当我看到Ken的时候,我认知中的Ken,可能跟Ken没有太大的关系,是我自己的C所现出来的。</small>
四者知所取義 :外 六處


<small>我不能说有太大关系,或许中间,有一些关联,一定有关联,不能说没关联,但是更重要的是我看到的Ken, 能不是他B真实的状况,很大多数来讲是我自己现出来的 种认知。所以为什么 一句话说, 人眼中出西施,我看她就觉得她很丑,为什么你看她很漂亮,为什么你觉得他是西施呢?这只是生活上的一个例子。</small>
五者知建立義:器世界 得建立 有情


<small>有 时候你 会不会觉得你看 的是 这样 子, 他看 是这样 当然也 眼睛 一个 鼻子一个嘴巴 但是你怎 知道他看 的到 什么样子 他看 实际上到底 什么 ,我们 有没有办法认 知到, 别人认知到 东西 真实百分 的是什么 样子 有,所以 好恶全凭个人 </small>
他在讲知义的 时候 ,就是内容,他说由十相知义,刚刚师父又讲到一件事情,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师父好像以前也有讲过就是说, 们如果有概念一点 人知道,我们都认为梵文都是贝叶经,贝叶 一种植物的叶 子, 古代就是把东西写在贝叶上面,贝叶 一片一片 ,一片 片的把它串起来,串起来就叫做经,Sutra(经),最早的意思,就是连串贯串的意思,就叫做经,Sutra,这些贝叶经流传下来 是这样 时候发现 一个 问题就是说 为什 很多翻译到中文来 都是说第几卷,因为翻译 中文,中国古代中文的写作跟经典是用竹简,最早 竹简,也有皮卷,后来有纸卷 都不是一本一本 捆起来叫做卷 以前 我们 道,都以为翻 中文以后才叫做卷 一卷两卷,因为它是卷起来 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好很多梵文的经典翻成中文 后,很多时候到达卷终刚好,就是那边就停了,就没有了,停止的地方跟开始 地方,刚好都 卷的最后面跟卷的开始,为 什么 那么恰巧,后来最近前几年才发现,其实印度也是用卷的,也有写一写卷起来的 在印度就 ,所以 大家以前都误会说,印度一定是贝叶经,不是,很多印度古代也有用皮的,写上来然后卷起来,藏在大的瓮里面,然后用蜡封起来,经过一千多年,这是附带的谈一下


  问:那我对我自己的认 还是C?那我 个C 所缘 的B( 己的 五蕴 身)也 依他起 那我 己这个五蕴B 不是也带 大家 的一 业?
  由十相知义就是内容,知尽所有性,这个应该 道, 个上次讲过,讲四种所缘里面的,有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遍满 所缘 里面不是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然后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所以知义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尽所有性,你要知道尽所有性,你才知道怎么去修尽所有性,就是知一切染净法的 相,比如 五蕴 ,十二入处等等,这些都可以说 尽所有性 就是一切佛法的 相,或 一切存在事物佛法怎么去分析它,知如所 性,知一切染净法 共相或是真如,知 切染净法的 相或是真如,染法比如,如果你们上次上过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里面有染法有净法,清净之法比如涅槃,四圣谛,八正道,这些都是净法,染法比如说各式各样的烦恼,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染法,这个叫做由十相知义,由十相知义的第二个,知如所有性。


<small>师父:你对你自己的认 还是这个C,B是依他起 你不 说你自己B跟别人有共业 当然你也 依于各种因缘所成 的, 你自己的形成 主要是以你自己的业力 成的 你可能没办 真实地 认知 到你自己。</small>
第三者 能取义 什么叫做 我们能认识 内五根,心,还有心所法,什么叫做五根,眼耳鼻舌身,还有心 法,因为心 心所 透过五根去取像 识到外境,所以叫做 能取义,


<small>我们这个只是把他分开来 但实际上 是一个东西的,上次师父 是画过 ,其实 这样子 的, 为了要说明所以把这两个 开来 你这样讲是说你是自己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整个状况,当然你的形成是你自己的业力 成的 你之 所以 会生长在现在这样 一个因缘,现在的这个空间里面,当然也是大家的共业所成,但是你不能说你自己这个人是大家共业所成,当然没有这回事。你自己这个人, 还是 主要依你自己 业力所成为主。你自己怎么样认知到这个你自己 那是一回事,别人怎么认知到你那又是一回事。</small>
还有第四知所取义叫做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 边你们会 会觉得 这些 其实 都在讲佛法 内容 也都 在谈佛法怎么去 析外境 怎么去分析我们能知 ,所以 他讲 的还是 佛法 内容


<small>你把自己的 蕴身和共业所成的 器世间 一起了 ,器世间是 共业所成 但是 我们这个 自己 重点在于别业 每个人 自己 别业 ,所以 如果是 有情个 人的话 ,以 自己 别业为主 的, 你不能说我自己 共业所 那问题 大了 那我长 这样 你们 的过 </small>
还有第 知建立义, 器世间 可得建立一切有情界,这个叫做建立义,什么叫做建立,这个建立可以说是foundation,就是说我们有情存 的这个世间,我们是依什么而住 就是指的这个的 器世间 ,或 我们讲的这个山河大地的世界 ,我们 有情众生跟 这个 山河大地是两种 有情是有情识的 山河大地是没 情识 ,有情依这个山河大地而住 ,所以 叫做建立,叫做安立, 有情 依这 世间,山河大地而安住,这个叫做建立,所以叫做知建立义 俱舍论里面有在讲外在 环境,讲三界,六道,有没有讲说三界怎么安立 的, 小世界 怎么形 的,有没有在讲须弥山为中心,有南瞻部洲,西贺牛洲,东胜神州,北俱卢洲,这个 是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对这个器世间 个世界,他是怎么 解释跟安立的,器世间可得建立(一切有情)界,这个地方只 没有讲那么细而已,俱舍论里面讲得比较细,俱舍论里面也有讲劫,这些,如果有兴趣 回去把俱舍论看一看,这个不是以前讲 就是,他很多时候是佛法的共通教义


<small>谈ABC是说我们的认识过程,</small>
六者知受用義:有情受用資具


<small>问 我们认识器世间 所以不可以用在 们认识自 ,ABC不太能够这样用?</small>
七者知顛倒義 能取者(內五根及心、心所法)取著於外 無常計常、無 等。


<small>师父:认识自我的话这个是自业所成,自业所成是一回事,你错误的认知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说一般我们人的话就是五蕴所成,你的五蕴由于过去造的各种业,还有各种因缘所成的 这样的一个五蕴之身。但是你对这个五蕴之身你怎么认 ,重点在于你怎么认知,一般凡夫众生不了解,他会执着这个五蕴身有一个我,所以基本 一般人对自己还是错误的认知。</small>
  八者 無倒義:與 相違


<small>所以如果你要把这个A、B、C用在自己的话,这个B是你自己,这个时候你就不能说这个B是共业所成,这是自业所成。但是你对这个B的认 还是一样是C 这个C是什么?你认为有 个我。这个B是什么?是过去业,还是种种因缘所造作的,还是你自己,是五蕴所和合的身。但是我在认知我自己的时候,会放一个我在里面,所以我就会对我自己产生 执着,这个叫做我执。</small>
九者 雜染義:三界中三種雜染 ,一 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 染、 三者 雜染


<small>由这样的认 再扩大,周遭的一切想要把他揽摄进来,这个叫做我所。佛教是要告诉你进一步的,不管是对我自己还是对别人,其实都 我们自己在认知B的时候 产生的C </small>
十者 清淨義:如 三種雜染 有離繫菩提分法


<small>所以我说唯识不谈这个B是什么 因为B是因缘所成,器世间是共业所成,如果是 有情 个人的话 那就是个人的业力所成的。但是重点在 我们 认识的时候是怎 认识 不管这个是他人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 在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产生 个错误的认知。比如我认识Ken,我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我有一种喜好,对他讨厌或对他喜欢,因为他的种种我对他某 观念的认知根本不是他实际的状况,还是一样是C。师父我自己对我这样的一个状况,我的认知还是一样是C 所以就会叫做我执。30:00</small>

第六知受用义 ,有情 受用资具 比如 我们 吃什么,穿什 么, 用什么 ,我们 依什么而住这 一些,


  问:<small>B应该是无自性空的 因为因缘 也是 无常,心 也是 无常 。(B)所缘 是无 自性空?</small>
  七者知颠倒义,能取者,内五根及心 法取著于外 然后 无常 计常,无我计我等,这个叫做颠倒义,要了解颠倒义,什么是颠倒,就是我们这个心 ,心 所,透过我们这个五根,然后去缘到外境的时候,会起对他的执著,所以叫做 无常 计常,无我计我,然后对他染著,如果这样的染著状况就叫做颠倒义,你们对这个颠倒义要认知,这个叫做知颠倒义,要明白这样的状况 错误的,实际上 是无 常无我的,这个叫做知颠倒义,


<small>师父:当然绝对是 自性空的 所以佛陀才说究实来讲没有少法能见少法,虽然是 自性空 但是是缘起所成的,所以他有 有用。在相用 状况下 如此心生如此相现,但 如此心生如此相现 它由于是没有自性,是空的,所以 我们 才会说这个B其实跟这个C有 时候, 不是很配合,因为这个B 是无常 现象因缘所成,这个C是 们自己错误 认知 所以 个B 叫做 自性 这个叫C做相无自性。</small>
再来第八知 倒义 什么叫做 倒义 跟上面 叫做无倒义 也就 要告诉我们说 我们 里面的五根认识到外境的 时候, 要知道外境其实 是无常 我的, 不要对它起执著, 叫做无 倒义


<small>还记得蛇跟绳子 所以他讲无自性的时候 般若经或中观直接了当因为 切法缘 生, 所以一切法无自性。唯识 要讲说 你讲 一切法 自性 很多人 了解 ,我现在 告诉 详细一点的理论 ,因为这 个B 所以叫做 无自性 依他起。这个C 我自己搞出 的东西 所以这样子的相是 自己 执着 ,所以 叫做相无自性。如果 在(凡夫的)依他起上能够破掉 样错误的认知,认知到外界外物本来就是一切法缘生 ,一 切法无自性的,那 叫做 胜义无自性 这个就叫做三无自性。三性 三无性 到最后唯识 在讲的 就是这一套。</small>
九者知杂染义 三界中三种杂染 ,一 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 杂染 知杂染义也 是知众生怎么轮回的, 们知道这个在 什么吗,第九知杂染义,三界中三种杂染,三界是哪三界,欲界,色界, 色界,三种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就是在讲轮回,怎么轮回,就 在讲四圣谛的前二谛 惑业苦,前二谛 是不 是在讲惑业苦,四圣谛的苦圣谛还有集圣谛,苦就是生,集分成哪两个 ,我现在 是特别讲集而已:缘起,所以现在 不会觉得师父啰嗦 ,因为 师父 个四圣谛的图已经画了几百次了,但 还是要画, 起分成流转跟还灭,流转是苦集,还灭是灭道,苦就是 杂染 因为 长在三界就有苦,集由哪两个构成的--惑业 由惑造业有业力,就会来三界投胎, 三界投胎受苦 就会再滋长 烦恼,然后再造业 ,所以你 们看 里讲什么 三种杂染 一个叫做 烦恼杂染--惑 业杂染--业 生杂染--苦 所以他在讲惑业苦是 在讲 ,三界 流转面,


<small>你不要以为这 唯识 中观般若经在某些状况 下, 他也很重视我们的认 ,我现 稍微带一下,你们听一下就好 《金刚经》里面是 不是 常常 「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不管「我、人、众生、寿者」 什么 其实你知道吗 在梵文里面其实是说 「无我想 无人想 无众生想 无寿者想」 到最后有一偈 叫做 一切法无想相 </small>
第十 知清净义,就是如 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就是告诉我们接 ,知 清净义 讲什么 ,不是 苦集流转的吗,在讲还灭 灭道 第十个在讲灭道 知清净义 就是如 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讲得简单 戒定慧 讲得多一点八正道 再讲更多一点 三十七道品 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去离开苦集的状况 叫做 灭道


<small>也 就是说 他其实告诉你们,「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 想是概念,我们现在是用这个相,当用这个相 时候你会以为好像 这个B,当我们谈到这个想 时候 你会觉得比较重在这个心A,他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会以为 讲这 个外境是没有自性 。但如果 「无我想 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你会想说其实他的心A对这个境B是没有那种执着的。 布施的时候 ,我 没有你是谁的那种概念,你是Ken, 是你是Laura那个概念 不管你是Ken 是Laura只 要你 我就给你。 是我弟弟所以我给他 这个跟我 相干 知道 是谁所以我不给你,如果你一样 想法就 有这个想。所以其实般若经跟《金刚经》他讲,内(A)无想 ,就是 能有 概念的分别,外(B)无相,其实跟这 套也不会差很远,只是他没有讲说这个东西(A)再现这个(C),他没有讲得那么复杂而已 </small>
所以第九第十 就是 在讲流转和还灭,所以师父 讲来讲去 虽然列了十 佛法 内容 师父之前 些佛法 内容, 强调 现在止观 讲过了 ,我还 要再强调 ,你要 修止观 必须 了解 些内容 ,不 然常常会出差错 ,不 修出来 定只 世间定而已 ,就 是能 够稍微降伏烦恼, 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执或 些流弊


<small>问:我觉得B是色法,C是心法,所以这两个是不等同的?</small>
3)五種相了知義


<small>师父 对的,但 重点是你现在看到的东西,你以为是外在的B,其实是C,我们以为认知到B,其实我们认 到的绝对是C 我们没有办法认知到B。因为如此心生 如此相现C,我们对这个C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师父上次讲过,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杂染种子,所现出来的其实是杂染的。所以有句话叫做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这个讲得比较严重,业跟罪的意思是说有杂染烦恼在里面 </small>
遍知事 一切所 知, 謂或諸蘊 或諸內處或諸外處


<small>释迦牟尼佛在这个里面 他讲日常 活亦唯识所现 因为我们没办 真正认识到B,所以其实他谈的C,我们看到C以为是离心外的,但是实际上它 唯心所现的 </small>
遍知義: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 謂:世俗故或勝義故、或功德故或過失故,(四)緣故、(三)世故、或 或住或壞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 或真如實際 界等故。或廣略故。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 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分享:略)<small>执着生出 来的 分别 分别所生出来 执着 ,讲 的其实 就是 样子,但 他要告诉你 其实 在的东西 他也就是 所现 的, 价值观也是你自己赋予 。如果是后天 的教 那就是分别我执,问题是 教育而已 我们 与生俱来就会有那样 贪嗔痴概念 再加上后天的教育给你,那 就是 双重。但是实际上 后天不教育给你 ,你 天生下来 ,我 说一般人你不要跟我说修行好几辈子来 的, 也是很容易起执着的。 所以 你看小孩 你不要说小孩最清净 你拿巧克力放在那边看他要不要,他跟你吵跟你闹 ,就是这 样子。39:00</small>
  解深密经除了讲十种以外,他又讲五种,五种相了知义,其实讲 讲去都是佛法 内容 怎么修行 内容,知法知义,五种相了知义 有十种接下来 五种,遍知事 就是 一切所知或诸蕴,或诸内六处或诸外六处,五蕴还有十二入处涵盖一切法,所以当你们讲说佛教讲一切法,有一 定义 五蕴十二入处,内六入 六处涵盖一切法 一切无外乎我们内 能认知到 的, 六根还有六识,然后外面 六尘或六处,这些包括所有 一切,佛 在讲一切法的时候 有时候 不是 在讲一般经验法 他会把 我们 看到 这些境 把它分析成无外乎 就是 色声香味触法,无外乎 就是 这一些 ,你 讲得再多无外乎就是这一些 还有 们内在 眼耳鼻舌身意根,还有眼耳鼻舌身意识,无外乎这些认知 ,所以 在讲遍知事的时候 一切的所知 比如蕴或内六入外六处 ,就是这 一些东西,这个叫做遍知事,


<small>问:在唯识里面 定义心 什么 ,刚才 您说如 心生 如是 相现 我一睁开眼 哪一 是心?</small>
叫做遍知义,所 品类差别所应知境,品类差别就 就我们 刚才 讲的那些细节分析以外,还有很多东西比较具体的,我们把它翻成各样各样的品类,这个叫做我们所知的境,或 遍知的义,比 什么叫做世俗,什么叫做胜义,还记得解深密经最开始在讲世俗跟胜义,还有什么叫做功德,什么叫做过失,五戒叫做世俗功德,不守五戒叫做世俗过失,你要 常常杀盗淫妄还喜欢喝酒 那就是过失 你要是持五戒皈依三宝这 叫做功德,什么叫功德,什么叫过失,要分别清楚,


<small>师父:现在我们凡夫的杂染心 清净心 是我们 像如来藏 佛性那种清净心,因为 唯识 是杂染种子 杂染心 是讲我们一般 杂染心 ,一 认知。(问:五蕴里面色受想行识哪 心?)重 在识, 以识为主。所以学佛学唯 识不 但理论 ,要有 一点小小的好记忆 什么 小小的好记忆?师父 次不是说过 在「心意 相品」里面谈 心跟意识两 个东西,这 时候 心是指阿赖耶 ,阿赖耶 现出来意识 ,但 整体来讲 阿赖耶还 意识 都可以叫做心 如果 在微细上 区分 阿赖耶叫心 现出来的意识 就叫做识。 这里 你可以 说其实 阿赖耶现出 一个 识,然后再现出一个东西,然后由识去认知到他。</small>
还有什么叫做四缘,四缘生万法,什么叫四缘,一件事情生起来必须要有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生万法,,万法必须要有这四缘生起 尤其 认识 亲因缘就 是我们的 唯识 里面就是说阿赖耶主要 因缘,还有所缘缘,外境所缘 还有等无间缘 前刹那灭去 能够拉起后刹那,这个叫做等无间缘,另外 个叫做增上缘,就是其他辅助 些条件都 增上缘,比如现 师父眼睛看到这一盆花,我的眼 是由阿赖耶变现出来的,这个叫做亲因缘 你如果没有眼 的话,你 不要 讲说你可以看得到 接下来 要有 所缘缘 以所缘这盆花为缘这个 做所缘,还有等无间缘,就是这个眼识 一刹那逝去之后 把下一刹那眼 拉起来,我才能看 个东西 ,还有叫做增上缘,其他刚才讲的这些以外全部都叫做增上缘,比如说我要有眼根,我的眼根必须要好的 ,这 个器官必须要好 才能看到东西 如果你有眼识有 阿赖耶,但 是你眼根不俱足,比如白内障看 到东西,或 眼根坏掉了看不到东西,这个 增上缘 比如上次有讲说要有距离 距离 增上缘,你 有灯光,你灯关掉暗朦朦 看不到 这也是增上缘 所以你说四缘 ,这里讲 四缘,这也 遍知义的 一个 里面;


<small>阿赖耶不负责认知 作用 基本 阿赖耶 功能 现出转识然后让转识去认知到外面 东西 ,阿 赖耶就是 个database资料库 无限 功能 直接作用。就 好像说一 个老大 直接 打仗 ,他 叫旁边 啰啰去打仗 他自己不直接去跟外界面对。</small>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再来,生住坏灭四相,有为法的四相,成住坏灭,这个在俱舍论里面都讲得很详细,如病等故,烦恼,我们 人生痛苦 所以经典 常讲说,当我们起烦恼的时候,人生 像病一样 像我们生了大病一样 痛苦,如脑穿箭 ,阿 含经里面常常描述这些痛苦,如脑穿箭,好像脑被射了 你们有没 在人生上遇到最痛苦 事情,应该都有吧,还是从小养尊处优都没有怎么样 到现在我还 什么都过得很快乐,你们有没有在人生上曾经经历过,一生,你觉得到目前为止觉得最痛苦的事情,你会 会觉得 好像 脑穿箭一样,还是比脑穿箭更痛苦,那时候你选择可能,让我脑穿箭吧,我也不要受这种痛苦,有时候我们人历尽很多痛苦的时候,会想 干脆让我脑穿箭,所以经典上说你真的苦的时候,会像脑穿箭 样,我觉得比起外界的心里的更痛苦 当然我是讲心里的 是讲跌倒受伤,跌倒受伤当然很痛,那种痛有时候治疗过后就好了,但是内心那种痛有时候是很难 克服的 当下很痛,痛到如脑穿箭,但是 又很难去抹灭,可能留了一辈子,这世间就是这样子,经典上常常描述这种痛苦 时候,常常用脑穿箭...,类似这一些


<small>心 无限功 能,但重点是他的这些 功能 由显现出 来之后, 这些 七转识去认知到 ,比 如说眼耳鼻舌身意识 第七识去认 知到 面, 他们去 。 有时候我 们这 会慢一点 ,因为师父 希望 你把他 弄懂 ,不要 迷迷糊糊 就把他跳过 如果 弄懂忘记 关系 就是 熏习 ,但是你 有机 弄懂 弄懂 含糊跳过 熏习 力量 小了。42:40</small>
其实学佛就是这样,如果历经这些事情,你才能知道这个世间是怎么回事,所以为什么学佛的一般不会太年轻,我不是说大家年纪都很大,我说不会太年轻是说,很少有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很少,一般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对人生 一定的经历了,然后也活的大半辈子才知道,才能够慢慢感觉到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很年轻就 够学佛的,那真的是很不容易 ,但 是真正要到一定年纪才好,但是话说回来你又不能太晚学佛,太晚学佛你什么东西都做不来,打坐就打瞌睡,有一些老菩萨跟我讲说,师父我真的业障 ,我到七十岁才听到佛法,现在一打坐我就打瞌睡,因为体力不行了,你说什么我全部都听不懂,能念佛也不错了,但是如果真的要比起来那还是有 不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馀,所以最好就是像各位,目前很多都 三十岁到六十几岁中间,那是最好的,而且年轻又动过脑筋也读过书,又受到一定的教育那最好,因为佛法其实要懂不容易懂,除非你的悟性很高,那另外再谈,如果你的悟性不高,又加上没有受过一定的教育,老实说这些东西在讲什么你懂吗,师父讲破嘴你也不知道师父在讲什么,所以师父曾经讲过,老实说师父在很多地方讲过经,台湾也不错,在台湾的大学也客座过几次,其 地方也讲过,在大学也讲过,其实最有成就感 你知道是哪里,中道,台湾也有两个中道,其实说实在的在 里讲经最有成就感,台湾当然也不错,台湾普遍来讲的话,某 地方年纪都有点偏大,以前也没接触过,他们听师父讲佛法以后发现,佛法怎么 这个样子,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什么叫做缘起,什么叫做十二因缘,什么叫做八正道,从 没有听过这些东西,听了 之后, 佛法怎么是 个样子,一样是学佛几十年,听我讲佛法好像是在听另外一个宗教一样,没办法这个就是以前没机会听,又加上很多年纪都有点大了,年纪大你真的要叫他听也不容易,当然有一 年纪跟各位差不多的,但是毕竟是少部分,在台湾的另 一个地方也一样,在台湾其他大学客座,最痛苦的就是那个,听也听不懂,然后你已经想办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没有反应,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大学生一二年级,而且还是医学院的,不是一般大学,医学院的,我已经想办法把他讲的活泼 可能是台湾的教育 较没有发问 问他有没 问题,大家好像就愣在那边看著我,我也不 底要怎么办,这边大学的学生,也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但是毕竟太过年轻,都是十九,二十岁出头,他们老实说有兴趣也喜欢问,但是你就知道他们问的其实不是人生深入 面, 都只是一些知识这样子而已,他只关心我讲的东西他写不写得出来,只关心考试的时候会考什么,不关心这个跟人生到底有什么关系,都不关心这个,因为毕竟不能怪 他们 ,二十岁的大学生他关心的是什么,吃喝玩乐什么时候赶快毕业,找份工作,赶快赚钱可以自己去玩 去用 ,他 只关心 些,你这样讲当然师父在那边上 ,给他们结结善缘也是不错,但是老实说要说成就感,其实是没有什么成就感,因为佛法就不是这样,在这边讲算是蛮有成就感 ,因为 这边同学毕竟第一个年纪都不大,这边应该没有超过七十岁的,三十到六十而已,大部分都是三十到六十中间,而且很多也受过一定程度水准的教育, 师父 这样来讲当然契入的容易多,而且又能发问,发问是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师父的观念是这样子,师父以前在佛学院就非常喜欢发问,问到同学说你能不能上课不要问,不然 下课自己去问,但是我从佛学院一开始,尤其后来又在这边受过教育,我就发觉对谈跟发问,是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透过这样我才知道你懂不懂,你也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真的 我的话,正确的听进去,你不要老是没有听清楚,曲解师父的话,师父上次不是有说,有一个人在外面跟人家讲说,我们如源师父说不要布施,然后那个人跑回来问说,师父你有没有跟 讲不要布施 布施会起烦恼所以 不要 布施,我说师父 意思不是这样,你上下文要全部听好 ,你 怎么中间取一段然后说,我们师父说布施会起烦恼所以不要布施,有 有人很多布施会起烦恼,我意思是说你布施的时候,要无相,然后 就是 说不要去执著,依于人家的需要,舍除自己的悭贪之心,依这样子来布施,你这样布施才会快活,不然的话,很多时候你很执著,越布施烦恼越重,越执著,然后布施到身心都不协调,烦恼越布施越多,我只是补一句说那你干脆不要布施算了 ,但 问题 这样的意思是不是,师父说 布施 起烦恼所 以不 要布施,师父重点是说你布施的时候不要太执著 太执著容易起烦恼 这会违反布施本来 用意,意思是这样子,他只抓最后一句,说我们如源师父说,布施会起烦恼那 不要布施,谁布施不会起烦恼。


<small><br />
或真如法界等,你们记得真如实际法界都在表达什么吗,表达涅槃,空,胜义谛,诸佛菩萨阿罗汉所证悟的境界,都是在讲这个,这个叫做真如实际法界等,还有或广或略,有时候广说,有时候略说,三学戒定慧略说,三十七道品广说,这个叫做或广或略,一向记或分别记或反问记故或置记,这个就是佛教最有名的四问四答,佛陀在教导他的弟子的时候,有时候人家来问他会有 问四答,什么叫做一向记,一向记一向答,就是这个问题明确的就是一个答案,就是这样子的答案,佛陀就很明确的告诉你就是这样,比如有人问这个世间是无常的吗,怎么回答?是的,世间无常的,诸法无我吗?是的,诸法无我,正确的修八正道能够得到涅槃吗?是的,没错。还有一种分别记,分别记就是要分开来说,分别来说,就像刚才Ray问师父,名相是什么意思,师父怎么回答,师父说可以有几种解释,最常见的是怎么样,然后唯识里面把它分开来解释的时候,是怎么样,这个叫做分别记,我能不能说名相是什么,名相就是佛法的名词就这样,那你改天又跑来问说,五法三自性里面的名相,跟你讲的好像不大一样,这个时候就要分开来讲,这个叫做分别记,就是说分别说明,要分开来说明,很多时候是这个样子,你必须要 开来说明。
''' 別止觀'''</small>


<small>'''1. 止觀三種修'''</small>
  还有反问记,反问记就是说当有人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反问他,这种反问有一种是要厘清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由反问来回答他,上次师父不是举一个例子,他说师父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出家,那怎么办,我怎么回答,我反问,我说那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去开计程车,那怎么办,他说师父那个不可能,我说对啊你回答了,这个叫做反问,有时候是问题问得不清楚,师父要厘清你到底是在问什么,你们很多时候是不是有这样子的状况,你们问然后师父说等一下,你到底是在问什么,不管是你问题不清楚,还是你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师父要问你说你把问题厘清,还是像这个我反问你来回答,这个叫做反问记,


<small>''' 觀:'''</small>
还有最后 个叫做置记,不回答,因为这是无记的问题,很多弟子问佛陀说,涅槃是什么样子,涅槃到底是有,无,亦有亦无,还是非有非无,佛陀默然不答,因为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就好像经典说,你去问石女的儿子女儿长什么样子,石女就是不能生育的女人,她既然不能生育你问她,你儿子长得怎么样,你明明知道她不能生育,她也没有儿子女儿,你问她你儿子长得好吗,几岁了,这个是无记的问题莫名其妙,还有问说这世间有边无边,这个宇宙多大到底有没有边,边是什么样子,佛陀不答没有意义,这个叫做置记,就是说这些问题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根本是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或是跟 行解脱没有太大相关的,很没有意义的,所以如果你跑去问佛陀说原子弹怎么做,佛陀不理你的,以前甚至有人说,到现在其实佛陀也会做原子弹,我说如果这样讲是不懂佛教教义是什么,佛陀当然是一切智者很多都懂,但是你要知道很多都懂,但是很多时候,佛陀只教导我们怎么行菩萨道,怎么修行断烦恼得解脱,这才是重点,而不是教你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个叫做四问四答,经典里面很有名的,佛陀也告诉弟子说这是一个回答的技巧,大家要熟练的学习它,很多时候不要弄一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圈套,或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然后你就跳进去了,然后在那边扯的没完没了,这个四问四答就是我们以前很常记得就是,问问题就是一定要把它弄清楚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然后用这四问四答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来回答解决问题,


<small>'''相續作 惟心相 '''</small>
隐密故或显了故,什么叫做隐密显了,佛陀有时候讲经很明白的是什么 意思 ,但是有时候又有隐含著什么意思,所以经典上有讲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这样讲但是不同的众生,他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候佛陀这个教义,隐含有更深的意义在里面,就看个人怎么去了解明白,有些东西是很显了的,很明白的,比如布施持戒,修五戒,持好五戒,未来就能够得人身,这很明白清楚的,没有在隐摄什么隐含什么,要谈到隐密的话,禅宗最喜欢谈隐密,他表面讲这样但是他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禅宗常常会讲类似,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当然不是闲聊,当然是隐密,就是里面有一些,我们一般不知道的道理在里面,你说那谁知道,这是师徒之间的一些暗语,这个只有对话的两个人才知道


<small>'''心相:三摩 地所 ,有 分別影像 毘鉢舍 那所 緣'''</small>
我讲过一个笑话,以前我们老教授很不错,对我们两个出家人特别好,他知道两个出家人来这边也很辛苦,总是动不动找机会找我们出去吃饭,找我们出去吃饭当然是他出钱,其实他是请我们吃饭,他动不动就找我们出去吃饭,任何人来他都找我们出去吃饭,他有朋友有其他学者教授来,他也找我们出去吃饭,他觉得反正你们两个在家也是自己要煮,就干脆一起出来就好了,刚好他喜欢吃的那间餐厅,刚好在我们住的 方开车不到五分钟,走路都到的了,有一间餐厅里面可以指定做素菜,本来以前没有,后来我们去几次之后,如立师父跟他讲说你应该弄一个素菜单,下次去他有了,去久了之后就变成一种暗号,我们有一次聊天,就说这家变成好像你家的厨房,跟教授说那好像你家的厨房一样,他就说,对啊,这是我家的厨房, 以他每次打电话来问说,你们两个今天有学者来,一起出来吃饭,问说在哪里,在我家的厨房,就知道是那一家餐厅,我们不会真的跑到他家去 ,有 一次一个台湾来的学生,他来考试,考完试之后,教授说我们去吃饭,他说到我家的厨房去,结果那个学生以为是到他家去,结果我们开,那个学生也是台湾的,问我说,法师你教授不是说要去他家厨房,为什么跑来这里 我们两个在 边笑笑,他问怎么回事,我们说他家厨房就是这间餐厅,师父讲这个做什么,就是禅宗公案有时候是,师徒或是朋友之间的一些用语,这种东西你不能用一般的理解来理解,外人你不要去乱猜,乱猜怎么知道在讲什么,我说你家的厨房,如果你不是,你怎么知道你猜了一百次,你也不知道你家的厨房到底是什么,这个就叫做隐密义,有些是字面上显了的就是这样子,你不要再去乱猜,你不要我讲什么你去胡猜瞎猜的,我上次说有一个人跑来问我,然后我写了一张字条,写因缘所生法我说一切空...,我折好给他,他把它放在里面,他说师父有特殊的隐密义,我说我写给你看的,你不要自己以为我要干什么,他以为我有什么隐密义,其实我是显了义,写给你就是拿给你去看。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 以你看这个还是在谈佛法,


<small>'''一向修止 '''</small>
遍知因 當知即是能取前二(遍知事、義),菩提分法,所謂念住或正斷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small>''' 相續作意唯思惟無 '''</small>
遍知果:謂貪恚癡永斷。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及我所說聲聞如來。 共不共世出世 所有功德


<small>'''無間心 :謂 緣彼影像心 奢摩 所緣。'''</small>
此覺了 :謂 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 廣為 說宣揚開示


<small>'''止觀雙 :'''</small>
遍知因,当知即是能取前二,遍知事、义,还有菩提分法,所谓念住,其实这个地方讲清楚遍知因,还有遍知果,是在讲出世间的因,还有出世间的果,刚才那两个在讲世俗的,世间的,遍知事,遍知义,在讲世间的事,这两个在讲出世间的,遍知因讲的更具体一点就是在讲三十七道品,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是在讲遍知因,因为他是出世间的因,谁记得三十七道品是什么,四三十二,,还有五五,还有七八,四三十二是什么,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五,五根五力,五根--信,进,念,定,慧,,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圣道分,你不要以为三十七很多,其实你就四四四五五然后七八,三个四就是十二了,然后五五就十了,就二十二了,还有七八,十五,三十七,很容易的,你了解之后一辈子不会忘记,这是出世间的因,你 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修八正道,也就是修三学,可以让你得到出世间,


<small>'''若正 心一 境性。'''</small>
遍知果,沙门果,他就是要让你知道这些有关修行,世俗的这些你要知道,五蕴十二入处这一些要知道,修行断烦恼的这些你也要知道,烦恼是什么,怎么断烦恼你也要知道,三果你也要了解清楚,你才会不会未证言证,你才不会起增上慢,自己根本没有证到以为证到了,遍知沙门果叫做贪嗔痴永断,贪嗔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及我所说声闻如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共出世间功德,还有不共的出世间,共出世间功德就是四谛缘起,声闻缘觉还有菩萨都修了,不共的出世间功德,就是大乘佛法就是大乘三心六波罗蜜,就是这些东西,这些为什么你要知道,你虽然还没到达,但至少你要大概了解那是什么样子,你才不会未证言证,现在很多人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是大妄语,宗教骗子,还有一种是增上慢,自以为开悟了,经教读的不多就是对刚刚讲的这些,都不清楚,沙门果是怎么样也不清楚,也不知道师父常常讲的,你要证悟要止观相应至少要未到地定,闻思要有 慧的能力,都不懂,然后自己持了几年的咒,诵了可能几万遍的经还是...,就说自己开悟了,这个就是增上慢,为什么他叫慢,言过于实就叫慢,增上就是超过,你自己没有到达那个能力,然后你认为自己已经有那个能力了,这个叫做增上慢,增上慢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说,他有了增上慢之后,他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他没办法再修行了,为什么,他错误的认知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他觉得我这样子就够我已经证悟了,第二个他会常常误导众生,就会有这两个很大的问题,大妄语那当然更严重,大妄语宗教骗子那就不谈,那很严重了,但是增上慢他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会产生这两种弊端,自己没办法再前进了,因为自己以为自己有了,今天如果你辛辛苦苦的工作,我说一般,做了一天才赚多少钱而已,你的太太或先生打电话告诉你说,我们彩券中了一亿,我们从此以后不用工作了,你太高兴了,所以你马上去辞职,老板我不用再看你脸色了,我这几年看你脸色看够了,刚好你老板来找你,说这个今天要做好,放 不用了丢了,从此不再看你脸色了,然后很高兴的走了,回到家里太太或先生跟你说对不起,我彩票看错了,师父要表达什么,就是说他根本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中,他以为自己中的时候,他会以为他自己有了、够了,不用再修了,我已经很行了,就这样证悟了,我都不用再修了,最近台湾都还有很多这种莫名其妙的,自己就称自己是上师、活佛或自己证的几果,甚至什么菩萨,再来一大堆,这种宗教骗子到处都是,有些是骗子,有些是增上慢,以前韩国有一个自己说他已经是成佛了,他一直到处都跟人家讲说他成佛,后来有一群出家法师,因为这些出家法师经教都精通,好你成佛坐下来,问之后出来,说对不起我没有成佛,我也没有开悟,因为他们就是依教理问他,你成佛,讲给我听,很简单,缘起道理讲给我听,所以有 个人跟你说他开悟了,很简单,缘起道理讲给我听,缘起是什么意思,讲不出来开什么悟,无我是什么,讲不出来开什么悟,所以为什么要遍知沙门果就是这样,


<small>'''心 境性:通達 地所 行影像唯是 或通達 已復思惟如性'''</small>
最后此觉了,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最后一个此觉了就是说,你修行,然后你有开悟,接下来就是要度众生,广为他说,当然也不一定你开悟了才能广为他说,但是至少你要了解到一定的程度,下过一定的功夫,你才可以为众生宣说,为众生宣说这个东西不要走两种极端,有一种极端就是没有开悟讲什么经,没有开悟讲的都是虚妄烦恼法,问题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开悟的,这样大家都不用讲了,另外一点就是根本只读一两部经,或是只懂一点东西,就开始知一说十,开始大吹特吹,两种极端都不好,一个是没有开悟,也不讲,问题是那谁能讲,一个是懂一点点就说了一大套,两种都是极端都不好,应该就是你可以讲但是你必须要,下功夫真的去深入,从经教上下过一定深度的功夫,然后在真实的打坐修行上,也要下 定的功夫,配合起来然后尽量谨慎的,懂十分讲三分四分,不要懂 分四分讲了十分,所以师父在讲经一直都是依于这样的原则,所以师父告诉你说,师父讲的东西都是经教上有根据的,因为我不是什么圣人,我很怕很多东西会讲错,以前有一个同学跑来问师父说,师父你会不会觉得你讲的东西都对,我说不对的地方很有可能,很多 方可能是不对的,我又不是佛也不是大菩萨,怎么可能讲的都对,但是至少我对得起我的良心跟良知,因为我下过功夫,而且我讲的东西都一定有经教的根据,而且这种根据是下过功夫的根据,不是断章取义的根据,现在很多人喜欢谈什么,上网很容易,去Google什么东西就随便取一章,什么经讲了一段,就把它放进去,后来你去前文看一看不是那个样子,这一定要下工夫才有办法的,这个就是我们今天 要讲的,下礼拜我们还继续再讲,四种相了知其义,三种相了知 接下来就要谈闻思修的差别,经典上有讲,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愿以 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16


<small>1、 止观 修</small>
  我们继续来谈菩萨知法知义,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在谈 止观 ,谈止观怎么修,中间应该了解什么,比如所缘这些谈完之后,他特别强调,一个学习止观的人要能够知法知义,所谓的知法知义简单的讲就是,要了解经教的名相跟义理,要懂经教的名相跟义理,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当然他讲得很细,他不是随便讲,你们就来听经闻法这样而已,他对听经闻法怎么听,内容是什么,他讲得非常细,他讲说要知法还有知义,法就是名相,要记得,佛教里面这个法的意涵很多,要知道这里的法跟义如果对谈的话,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内容,最简单的讲就是这样子,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内容,他有提到有五种相或五种特性,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名相到底是怎么样,首先要知道佛教的名称,然后由名称构成句子,接下来我们要知道有字母,由字母构成名称,然后名称构成句子,由句子可以了解法的表达内容,可以知道佛法的根本教理到底是什么,这个就是这五 相,名句文还有知别法,知总法,就这五个,上次讲过。


<small>1、''' 观''':【'''相续作意唯 惟心相'''】 </small>
内容有十种相知义,由十种相貌或十种特性,可以了知法的内容,他说尽所有性就是知一切染净法的自相,就像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什么是染净法,比如什么是烦恼法,染法就是烦恼,比如贪嗔痴,净法比如涅槃,三学八正道,这些都是净法,有些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分析的,比如五蕴十二入处这些,这些都是我们要了解的义理内容,所以你不要学佛学了一辈子,不知道五蕴十二入处是什么,我再讲一次,你不要学佛学了一辈子,不知道五蕴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十二入处到底是什么,这样子你没有在学,为什么师父会讲这么严重说,我不知道五蕴,不知道十二入处,就表示我没有在学佛,但是我每天在念佛,我每天在念佛我也诵很多咒,我也每天在诵经,师父,我不了解五蕴,十二入处,你怎么说这样我不算了解佛法,心经第 句话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叫你照见五蕴皆空,你如果不照见五蕴皆空,你怎么修,你所有的 行不管你,你念多少咒也好,你念多少经什么,问题是,你念这些经要做什么,你念这些咒目的是什么,你要先去思考这个问题,你念那么多佛号,目的到底是什么,你不要眼睛瞪大大的瞪著我,你要思考这个问题,佛法的修行到底在修什么,你念很多经,,持很多咒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定要 考这个问题,不然你跟其他宗教有时候会流俗,其他宗教也常诵经,基督教或许比较没有在诵,但是他们会看圣经,但是犹太教很能诵的,他绑一个黑黑的,绑起来,这里面就是他们缩小的法典,然后头一直点就一直诵他们的经,每个宗教都会诵经,佛教当然也有诵经,你看知尽所有性,他告诉你说你要先了解,什么叫做清净,什么叫做杂染,比如什么叫做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东西,你一定要先了解这些东西,然后慢慢依于这些东西的指导下去学,你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


<small>所谓 心相:就是三摩地所 行, 有分别影像 毘婆舍那所缘。 什么叫做修 ,就是 有分 影像 对三摩地所 影像作观察 ,这个 做修 </small>
谁要回答一下,为什么师父说不懂五蕴十二入处,你很难称作修行,我不能说你没修行,但是很难称做真正 行, 为什么,五蕴都不明白怎么照见五蕴皆空,为什么要照见五蕴皆空,因为师父讲过,修行在修自己 ,什么叫做 自己,我们常常会说修行就是要 自己 什么叫做自己,五蕴 就是 自己,你连自己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修自己,修行不是在修 是在修自己,那自己到底是什么,佛教怎么 析了解这个所谓的我,到底是什么,佛教教你应该怎么样看待这个我,你在了解这个我的过程上面有什么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在哪里,怎么去解决,这个就是佛教要讲的最根本的,你要是不了解我是什么那你怎么修,所以五蕴十二入处都是在谈我,都是在谈怎么认识我 以及依于 这个 我,认识外面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有些你听经听那么久,你必须要了解,很多佛教 的宗教仪式,或宗教行为跟佛教 行的理论,到底有什么关系,你一定要把它了解,然后连上,如果你不了解佛教教理,你诵很多经,持很多咒,我不能说没有用,我只能说那个用,相当的有限,因为没有跟佛教的真正教理连上一起,所以你一定要去思考,来师父这边听那么多经,也了解了佛教的基本修行到底是什么,那你现在所做的这些宗教行为,怎么样跟这些连在一起,你诵很多经,你诵般若经,诵心经,从以前到现在一直诵还是你念大悲咒,每天都在持大悲咒,你到底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念大悲咒,不是说大悲咒神力功效很大,可以消灾解难,当然我觉得是可以,问题是怎么消灾解难,不是我光念一念,就受到一股力量保护,那这样很容易跟其他宗教混在一起


<small>2、''' 向修止''':若 续作意唯思惟无 </small>
还有知如所有性, 切染净法的共相真如相,这些都讲过,还有知能取义,内五根及心心所法,知所取义,外六处,你看他告诉你,第二个还是告诉你,要知诸法实相,知诸法的共相真如 ,第三个要知道内六入,第四个叫你知道外六处,佛教讲来讲去就是这些,叫你知道内六入,外六处,内六入认识外六处的时候,中 产生了什么问题,那我们要从那一边去下手,你要这样知道,你所有的诵经拜佛忏悔,跟这个连在一起才叫做跟真修行


<small>无 心:谓缘彼影像心 奢摩他 缘。</small>
知建立义,器世间可得建立一切有情界,了解这个器世间到底是什么样子,佛教分析世间,有分为有情世间,器世 间, 息息相关,知受用义,有情受用资具,这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应用学,是从修行的立场谈我们应该怎么样受用,外来的资具,什么叫外在的资具,就是我们 用的一切物资,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一切物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它,用怎么样的正确态度来看待它,如果你没有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你可能会太过于享受五欲,对外来的资具会太过的著迷,我们不是食衣住行吗,食,吃,你可能会在吃上面下太多不必要的功夫,然后整天执著在吃什么上面,每天是吃哪一家餐厅好吃,或是买什么回来吃,那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居士,包括出家人,主要是居士来讲,当然在某些状况下你可以享受一点吃的,但是不要太过份,要把这个欲望稍为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不要太过分,食衣住行,食衣住行本来是一般具备的资具,但是我们常常在这食衣住行上面,起染著,起执著,用尽太多的功夫在这上面,然后因为这样起很大的烦恼,衣就是穿的东西,住,房子,行,车子,车子最好的双B的,有时候就是在这些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功夫还有花太多的钱在上面,太多的资具受用在上面,


<small>这样讲不清楚,你想什么叫无间?没 间断 师父上次不是说过 在《俱舍论》还是在很多地方说 在佛教里面要解释心的作用给 们听的时候 他说其实 我们 的心是 样刹那刹那 为了说明可以把它分成很快刹那刹那 一点一点这样跑。我们所谓的无间心 就是 前刹那跟后刹那中间没 没有被其他的心隔进去这个叫作无间心。什么叫做被其他的心隔进去?师父说前刹那跟后刹那心 间没有被隔进去 叫作无间 谁告诉我什么叫做被心隔进去?没 跑到其他地方去 同一所缘 同一 对象 你跑到其他地方去 对象就改变了。比 说你现在想一杯咖啡,你忽然想一个donut甜甜圈 对象不一样 就是 跑掉了 </small>
知颠倒义 能取五根执著于外 无常计常 无我计 我, 这个叫做颠倒, 我们 要知道 个叫做颠倒 还有知无倒义 ,就是 和上面相违反的 知杂染义 三界 三种杂染,烦恼 烦恼造业然后会来投胎 叫做知杂染义 最后知清净义 ,如 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就是 三十七道品,所以他讲来讲去这十种


<small>他 讲的 无间心就 说,你要一直摄心集中 同一所缘境上 ,而 心无间 刹那后一刹那没 间隔 跑到其他地方去 一直延接下来 这个叫做心无间 叫做无间心。【无间心缘彼影像心 奢摩他所缘】 ,就是 要这个 不间断 的没有 跑掉 ,一直在同一个所缘上面,这个就叫做奢摩他,所以他讲来讲去就是这个样子 </small>
是不是师父好长一段时间几年来教你们,其实都是在讲 些东西, 来讲去师父教你们 东西都 是在 讲这些 只是讲得更细 已,所以依佛教来讲正确的修止观者 ,一 定要先 佛法的教理概念 教理背景 要有佛法的义理概念 你才能修止观 不然修出来的常常是错误的 不然就走火入魔 不然 类同于外道的,或是只 养养生而已,对你的身 ,对你 精神 没有 任何提升 的。


<small>谁记得《俱舍论》师父讲说,有一 缘叫做等无间缘 什么叫做等无间缘?前面 这个 灭去 中间没有被隔掉 把后面这个心拉上来 前面这个心灭掉了后面这个心生起来 无间刹那中间没有被隔掉 这个就叫做等无间缘。前面消失 这个 心, 后面这个 心的 等无间缘 因为他前面消逝刹那间 没有间断 把后念拉起来 无间 就是中间没有隔开。 不要说这个 消失了 中间被其他 隔了 段时间之后 这个心再生起来那不叫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就 前面这个心要消失 那一刹那 把后面 个心没有其他间隔的就拉 这个 等无间缘。所以这个 叫作无 心, 就是没 跑到其他 的心, 一直 作意在同一个所缘上面 这个叫做修止。</small>
相了知义 ,这个 也是上个礼拜讲过 的, 遍知事 即是一切所知 或诸蕴或诸内外入处 佛教讲的一切事跟一切法 绝对不会离开你 绝对 讲你的身 跟外在 一种交关 所以当我们讲遍知事 要知道一切事 时候 叫你知道一切的天文地理,杂七杂八 他要告诉 ,我们的身 心, 还有我们的身 对外的交涉,到底是怎么 回事 比如说还 一样 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 还是在谈 些东西,所以论点 常说,什么叫作一切法,一切法叫做十二入处,一切法离不开十二入处 什么 作一切法,俱舍论里面讲五位七十五法 叫作 一切法, 外乎就是 心所法 的心 心所对外界怎么认识 物质的,精神的,物质跟精神交关的,谈的 是这些东西


<small>'''止观双修:'''</small>
还有遍知义,所有品类差别,这个上次讲过,什么叫做,世俗,胜义,功德,过失,四缘,三世,生住坏灭,比如如病如患,还有苦集灭道,真如实际或广略,谈的都是这些,或四记四说,什么叫做四记四说,一向记,分别记,反问记,置记,上个礼拜讲的,佛陀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切的问题离不开这四种方式,一切的回答也不离开这四种方式,隐密显了或是等等…,一切叫做遍知义,叫做一切的义,


<small>'''若正思惟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 就是 通达 摩地所行影像唯 其识 ,此 通达 已,复思惟如性 '''</small>
还有遍知因,这个因就是修行的因,怎么样断烦恼的修行因,下面遍知果就是贪嗔痴永断 ,就是 果,从初果二果 果,一直到佛果,都可以说 遍知果 还有 觉了就是告诉你说,你除了修行证果以外,你还要把这些方法跟别人说明开示,这个叫做 觉了


<small> 个东西在讲什么呢,这个东西 就是 讲心 境性,缘这个同一境,有时候做有分别影像,有时候做无分别影像,做分别影像 时候要思惟如性,什么叫如性 ,一切 法空性,诸法空相。比如说缘同一个所缘,他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比如缘呼吸,你缘呼吸不做其他观察,一直很注意到这一点而已,感觉气 出跟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个叫做 止。但是同样集中在这里,感觉到空气的出入你可以修观,修什么观?观气的长短然后冷热更进一步 ,了解 到这个其实是生生灭灭的,是无常的 是空性的。进一步观这个气所依的这个色身,也是无常性的,也是空性的,然 进一步观察到这个气所依的这个色身,其实 有其所依的心 ——受想行还有识,也是无常的 也是幻灭的。然后进一步观五蕴,是幻灭的,他 就是这 样讲,同一个所缘可以修止修观,只是说刚开始必须有次第 </small>
五种相 就是 了解 了解 一切的 还有了解怎么 ,了解 修行证果 后还 要知道怎么样把佛 跟别人分享 ,就是这 五事


4) 四種相了知其義


<small>''' 一境性(瑜伽論)'''</small>
執受義:阿賴耶識執受種子及根身


<small>''' 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 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 性。'''</small>
領納義:受 心所 之領納作用


<small>'''數數隨念 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 ,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small>
了別義 識對 的認知作用


<small>'''同分所緣 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small>
雜染清淨義 指阿賴耶的清淨雜染義


<small> 里对于心一境性有进一步 说明 ,同 地方《瑜伽 地论》 ,他 把整 《解深密经》引进去 然后给心 境性做 一个 更清楚 说明 ,这是 《瑜伽师地论》里面 的。</small>
还有四种相了知其义,你会问说,为什么 么啰唆,了解法 内容为什么要分别那么多 因为他从不 同的 角度, 父说过佛法有一个好处就是 ,他 在解释一 东西的时候,他不会是单面的或单向的 光从一个角度切入谈 个东西,他会常常从不同角度切入,但是他谈的就是 一个 东西,现在讲 十相五相,无外乎就是在告诉你,你要了解佛法的内容到底在谈些什么 ,这 十相还有五相,还有包括现在的四相,其实重点都 在告诉你,佛法的内容你要了解的到底是哪些内容,也就是说佛法到底在谈些什么,主要 主旨到底在谈些什么内容,都是在谈这个,十相、五相、四相


<small>他说:【''' 一境性谓数数随念 同分所缘 流注无罪】''' ,这 个如果你真 不懂 佛教 名相或不 了解,你 真的会乱 【'''流注无罪 适悦相应 相续,名三摩地 亦名为善 一境性 】'''</small>
接下来我们来谈四种相了知其义, 执受义就是阿赖耶识执受种子及根身 心执受义就是在谈阿赖耶的作用 ,这 是比较唯识,前面是通遍的,现在比较精要或是更狭隘的谈要了解什么,从广泛的普遍 的佛 理,谈到唯识里面所要了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唯识所要 了解 的最重要的就是阿赖耶 ,你 了解阿赖耶你就了 唯识 你了解阿赖耶的各种作用 那你就了解唯识 所以 执受义就是 阿赖耶识执受种子及根身叫做 执受义


<small>他里面 几个重点 第一个 【'''数数随念、同分 缘】''' 重点 【'''流注无罪 适悦 应】''' 什么叫做流注 罪?他这个流注有点 是一 种隐喻法 就好像说 一直 上面好像水 水你把它开很小但 不能断 好像 样一直持续 叫流注 意思;什么叫无罪?其实 无罪 就是 离于障碍定 烦恼,比如五欲五盖 </small>
领纳义,受心所对境的领纳作用,还 了别义,识对境的认知作用,杂染清净义 阿赖耶的清净与杂染 ,所 以这四种相说回来其实就 唯识 教理 前面谈了很多三十七道品,当然这些都是共同普遍的教理 但是这四种 特别指的是唯识的教理,唯识的教理 他谈的 外乎 就是 说,阿赖耶还有阿赖耶的杂染跟清净,中间特别讲了 个领纳义 所对境之领纳作用,还有了别义,识对境的认知作用,这两个(了别义,杂染清净)都 谈认知作用,这两个(心执受 领纳义) 在谈所知依 ,这 个(心执受)在谈所知依 (了别义)在谈我们 认知作用, 个(杂染清净)在谈阿赖耶 转依,转染成净的转依,他 就是 在谈大概 唯识作用


<small>''' 如果 五欲五盖 是有罪 ,如果你 能离五欲五盖 就是 无罪 '''这里 无罪就 指离开会障碍定的烦恼,比如五欲欲望很强 ,一 打坐下来 浮现 色声香味触 什么色?我昨天去哪里看 到一 件衣服 或是 到一条项链 那个影像马上跑出来 我等一 打坐完我要去把 买下来 显现出 东西 那个叫做有罪。为什么?你被五欲所障碍 ,色所障碍 </small>
什么叫做大概的唯识作用?每一个人有一个阿赖耶,阿赖耶有很多种子,所以阿赖耶叫作一切的领纳义,阿赖耶执受种子,它可以执受我们这个根身,执受我们这个身体, 如果 这个身体没 阿赖耶的执持 死掉了 ,如果 就很方便来讲的话, 也可以说我们死掉后阿赖耶另外去投胎 所以阿赖耶 就是 生命的根本 有些人死了,你看他器官什么都好好 ,问题 阿赖耶已经跑去投胎了 所以这个身心要能够作用第 这个物质的身体必须是好的 第二个必须有阿赖耶 执持 有些活 到一 定的程度寿尽了,业报尽了 ,看 他器观什么都好好的 突然死了 这是因为他的业力规范之 阿赖耶没办法再执持这个根身走了,人死了 有时候是 个根身受到太大 破坏,阿赖耶也没办法再执持这 根身 阿赖耶就跑 了。


<small>如果 打坐 心里现出 些音乐来 了,这个 音乐 就是 你平时最喜欢听 的, 声嘛 样子 ,那就 了, 被障碍定的烦恼所障碍住 了,这 个叫做有罪无罪 </small>
老的时候就是这个根身变老了,阿赖耶识不会变老,阿赖耶识执持这个肉身,但是这个肉身会变老,变老坏到一定程度阿赖耶就不能再执持了,就好像说,举个例子,车买来的时候是新的 可以 开, 开一开旧了老了,不能修了,车坏了,你就把它丢了另外再买 台车子,六道,鬼也有阿赖耶执持的,这个根身破坏掉 了, 阿赖耶没有办法执持,或是 这个 根身老到一定程度了,没办法再作用了,那阿赖耶没办法再执持了,意思 就是 说,我们人要活著,这个根身要是好 的, 阿赖耶才能执受他,再来 ,这 个根身好的,如果阿赖耶有某些因缘不执持他 ,那 也没办法活下去,什么因缘,比如这个肉身的身体是好的,但是你的业报已经尽了,你过去生中做人的业 只能到这里而已,阿赖耶也没 力量在执持现世这个身体 了, 就另外走 了,这 是业力的功能


<small>【'''离开五欲五盖 心相 名三摩地亦名 心一 境性'''。】</small>
刚刚讲这阿赖耶执受根身 中间讲领纳,受 所对境之领纳作用,还有,识对境的了别作用,阿赖耶当我们认识外面一个境的时候,认识一个外面的境的时候,当你认识到它的时候,你自己阿赖耶认识到他会现出一个 出来,阿赖耶再现出一个心,这个就是六识,我现在画的稍微复杂一点,我们阿赖耶会再自己现出一个六根,识透过根去认识到这个境 当你去认识到这个境的时候,阿赖耶会在自己现出一个相出来,这个东西可以是一种依他起,这整个过程是一个依他起,这样的一个过程,阿赖耶认识对象然后自己现出一个相,这个整个过程叫做依他起,所以这个相是一种依他起,依于外在的因缘然后激发阿赖耶的种子,然后阿赖耶种子现出来,这个叫做依他起相,但是师父上次不是说过,实际上当我们的心认识到这个相的时候,其实这个相已经是一种杂染了,因 我们阿赖耶现出的这个相,我们现在的阿赖耶这里面的种子都是杂染的,都含有我执的存在,所以一但现出这个相的时候,这个相已经是一种错误的相了,这个相叫做遍计所执相,因为在我们凡夫位现出来的这个相,一定是杂染种子所现出来的,所以在阿赖耶凡夫位现出来的这个相,一定是杂染相,然后被这个身心所执取的,被我们这个六识所执取的,这个就是中间讲的,领纳, 对境的领纳作用,还有了别,识对境的认识作用,中间这个认识就是在谈中间这个,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以为那个东西是外在的,其实我们看到那个东西的时候,背后那个东西我们不能看到,不知道那是什么,我们看到那个东西其实我们现出 个相出来,我们阿赖耶现出一个相,我们的心就去执著他,这样一个相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心是能执著的,就是中间这两个,(加图)


还有杂染清净义,透过修行告诉你说,这个相是我们杂染所成是无自性的,我们心不要太去执著他,这个是无自性的所以心也没办法再执著,经过这样不断的熏修,出来的种子本来是杂染的,经过教理的影响认识,熏进去的是清净的,是没有执著的,不只是听而已,包括你平时的受想行识,平时的学习都是一种熏习,今天人家骂你如果你很生气,骂回去,又是熏杂染的回去了,人家今天骂你,你想到说我听到唯识,我如果起嗔恨心,骂他或者跟他打架,又熏烦恼种子进去了,但是人家骂你或讲你怎么样,你想没关系这是因缘所成的,我不需要在这边起烦恼,因为这些无非是唯识所现,我用应该有的方法来对应,你这样一对应,或是用佛法的方法来思考,你这样一思考,一对应,就熏了清净的种子进去了,所以也就是说你本来现出来的是杂染种子,因为他骂你,现出烦恼相出来,但是你经过佛法的思考之后,你熏回去的是佛法的种子,是清净的,那你这里面就有一些清净种子,如果你听的是无漏种子,比如说是出世间的,乃至菩萨成佛修行的大乘种子,你就熏了不但是无漏而且是大乘种子在里面,但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你无始以来杂染种子太多了,所以为什么成佛要那么久的时间,因为它要不断的现行,种生现,现熏种,不断地这样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就是不断地这样熏,久了之后你在阿赖耶里面的种子就变成,清净的多,杂染的少,然后据唯识学说里面的清净种子,或是无漏种子它在某些状况下,有对治烦恼种子的作用,可以克制它,所以其实它种子里面是在拉锯战的,你说拉锯怎么办,端看它现出来的时候,你要熏什么回去,我们凡夫有时候它现出清净的,你会熏烦恼的回去,如果你不了解道理的时候,或是你随著你的习气去走,有人看到佛很不高兴,有人听到法很不高兴,有人听到善法很不高兴,不要说听到佛法,听到善法很不高兴,比如人家在那边布施,人家在那边修功德布施,大家很踊跃的在希望帮助别人,有人在那边那个有什么用,那个他们自己的业力,要钱自己赚,他们就是业障重,所以佛教有讲随喜,你看到善法你要随喜功德,你不要在那边讲那些相反的,然后恶法反而去随喜,人家在那边打架杀人,打得好太妙了,观看,那就熏恶法回去了,所以本来现出来的清净,你看到的清净相,你可能现出烦恼相,再熏恶法回去,所以佛教的重点,修行就是说,修行就是熏善法进去,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心执受义,还有到最后的清净杂染义,阿赖耶的可以转染成净,但是这个转染成净要很长的时间。


问:念经念咒念佛有这个作用吗?


<small>这个善不 好坏那个善 ,是 善巧,技巧纯熟 的意思, 我们常常讲善 善心一境性 这个时候善 指,skillful 是指熟悉技巧很高 意思 ,是 ,这是 古言 古代 是常常讲 善于... 人善于欺骗大众 这个人善于修脚踏车 ,我 们现 不会这样 古代常常用善于... ,这 个时候的善 就是 指非常熟练的意思 </small>
w:他的意思就 光念经念佛就可以了 师父 的意思 是,强调了理解经义,你要知道怎么真正随顺佛教,真正的发无漏的种子,熏进去 光念经如果你 ,, 有种子加进去吗 要清净 种子,念经不清净吗 念经有可能 染污的喔 看你 个念怎么去定义,有时候有的人光 嘴上念心里不去念 心里 清净,我听 有一个故事 老太太一直念经,他孙子在旁边一直找他 老太太就对孙子很烦 他说 我在 念经你怎么老是叫我, 后他孙 跟他说 你老 在念经不打扰我吗 结果你发现其实他没有很好的处理 种事,他孙子在那边做作业需要他,所以 就是 看怎么去对待烦恼


<small>现在我们 讲数数随 同分所缘 这两个重点在这里数数随念,他里面 解释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 ,要 听闻正法 然后从师获得教诫 教诫 什么?教你戒律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 该做 教授?教你教法 佛法道理 然后增上力故 里的 增上 什么意思 ,有 没有听过三增上学 戒定慧三增上学 戒定慧的增上 是什么 意思,foundation 基础 们要 了解佛教的增上 有两个意思 个是加强 助缘,但是 有一个 更常 用的 是基础,foundation是基础 ,所以 这里做 增上力他指 的, 是要 闻法 然后受持 要从师教授教诫 他为什么特别讲教诫教授 因为 在修止观 时候 ,你 不持戒不行 的,你 戒不持好你很难修止观 的, 为什么教授 ,你 佛法 很难修止观的 ,你 对修止观 这些道理内容 ,你 都不知道 我问 你要修什么 师父曾经 我打坐 什么 持戒,不持戒 可以 打坐 为什么不行 谁告诉我为什么打坐必须 持戒 因为粗重 烦恼被增长 ,你 烦恼太粗重 你要 想说 我坐下来就可以摄 心, 么容易 因为戒 克制粗重烦恼 的,你 烦恼太重每天去跳Disco 每天去大吃大喝 ,你不 要跟我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那 是瞎扯 道理 老实说这个是开玩笑 人讲 的道 ,不 要把他当成 高人讲 道理 </small>
师父:世间的事情,刚才师父提到有没有用不清净心 来念 经的 ,有,要 不要举个例子 又念又打妄想 就算不是不清净也 是不 专心 有没有用不清净心来念经的 台湾殡葬业很发达 有一套程序的 面请 人都不 出家人 是在家人也 穿袍子搭衣 来念经 问题是他念经 非常不清净心,他根本不知道经在讲 什么, 他只为了我的工作我念一念,把它念完我就可以收多少钱 他想的是我等一下赶快可 收多少钱,我 说跳过的混过的也有,比如阿弥陀经本来 念四十分钟, 念二十分钟 其他的混过的 师父曾经讲过 一个 很重要东西,你的思考越强,你的 心越强,熏进 种子越强,记得吗,师父讲过 ,所以为 什么说,你没有心造作 就不能熏进去 ,有 没有一句话小和尚念 经, 有口无心,所以你心越强 越专心越集中 越能了解 ,你 熏进去 越强 ,你 对佛法 认知越强越清楚 越知道 在做什么,熏进去 就越强越清净 ,有 句话是说无心的不造业 比如说 现在开车,弄到一个石头,石头弹出去,刚好 小心打死一个人 你有没有罪 ,你 喝酒撞死人那是有罪 的, 但是 正常开车,开,开,弄到一个石头,弹出去打死到一个人 ,你 有没有罪,就正常来讲应该没罪的 就佛教来 这个也不造成杀业 佛教讲杀业一定 有起心动念才 可以, 意思就是说 以发心有起心动念 有动机,你才能熏习成种子,所以没有心 不熏习成种子 所以 诵经,第一个, 你要 是无心的话 完全无 心,那 可能熏习的种子非常弱 就算 连一点善业 功德都很弱 再来 有专心诵 有一点熏习善的 但是 你不 了解 ,那 熏进去 善法种子非常有限,再来 如果你真 了解而且你也能够做,现在来诵,那意义就很不一样了,那熏进去 道, 不是 一般 的。


<small>我有 个师兄弟他讲一句话非常的好,其实在我们的网路上面 ,我把他列为中道法语之一,他说误将 机作禅机 误将心机作禅机,学将驴马倒着骑,毛驴一般是正着骑 的, 误将心机作禅机,为什么他 这样 因为 很多 时候我们参不透禅宗公案 以为只要讲一些很特殊 大家搞不懂 的, 跟人家都不 样的那个就叫禅机 ,懂的 他就真的懂 不懂的人 ,你 再怎么说都不对 你不要以为标新立异讲 些人家听不懂得 或搞一些乱七八糟 的, 就以 为这 样就叫禅机了 ,人家 马都 正着骑 的,你是 倒着骑的 ,你 这样 是禅机 那是很错误 的观 念,学将毛驴倒着骑,到最后叫作凡圣混作一团泥,反正就 讲话奇怪怪那一些,标新立异的那一些,讲一些莫名其妙 话就把他当成圣人,师父要讲什么 因为 常常讲酒肉穿肠 过, 佛祖心中坐,讲那些东西 绝对 高人, 那些 要么是开玩笑 ,要么就是邪知邪见 </small>
所以 定要 有心, 而且越能思考熏习 种子就越强 比如 世间也是一 样, 杀人当然也分成 很多 无意杀人就算是有意 ,但是你没有处心积虑 的, 你是因为 时吵架杀 了人, 这种罪 还是 蓄意谋财害命的 两种罪哪 种比较重 当然是蓄意谋财害命 比较重 为这 个表示你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你说跟 人家 吵架一时起 的,跟蓄意谋财害命的当然 不能比 的, 因为 根本没有想杀他,只 忽然一个脾气起来,吵架 所以 看世间法律都可 以这样 子分 事实上在佛教 业力 这个样子 的,你 处心积虑经 深思熟虑的不管好事坏事 熏习 种子 绝对 比较强。这个就 我们 讲的 四种相了知其义,我们把阿赖耶 理论给复习了一遍


<small> 告诉你 ,你真正要打坐,你 必须要 听闻佛法 从师获得教诫 有教授作为基础 令其定地诸相现前 禅支 地定必须有轻安 初禅 初禅 禅支相 比如 初禅叫做离生喜乐 离欲界干扰所生 喜跟乐还有心 境性 基本上会 这三 禅支 到二禅他只有乐没有喜 但是有心 境性 叫做定相 令其定地诸相现前 ,就 是指禅定 禅支 地定最主 就是心 一境性 未到地定 禅支有轻安 有心轻安 身轻安 禅支 ,这 才叫做未到地定 然后缘此为境 流注无罪适悦相应 ,所 念随转安住 ,这个 叫做数数随念 ,就是你 只要保持注意在同 一个 所缘境上面 </small>
以前我在学校大家都觉得我是学中观的,其实我也很喜欢唯识,因为中观在理上讲得非常好,唯识是在事相上讲得非常好,所以一个叫做法性宗,一个叫做法相宗,唯识是在事相上,还有修行的整个结构,或是历程上讲得非常好, 一套理论可以解释非常多东西,也 告诉你 为什么 必须要 起心动念才有业种子 才有种子可以熏习 告诉你为什么你 经过深思熟虑,那个种子才会强 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说如果光诵经 诵到开悟那是不可能 事情,你光持咒什么都不思考 就想要持这个咒持 开悟 那是门都没 有的 事情 也不要想 即身成佛,师父这样讲 会不会 些人觉得说,真的吗,不能即身成佛吗,就唯识 种子你想要这 辈子成佛 ,有 可能 你是十地菩萨 ,一 生补处再下来的 就是即身成佛,阿赖耶种子已经熏习到最后了 剩下最 的那一个 这辈子一转 成佛了,要不然的话无始以来 这些烦恼习气 你要慢慢去转,你不要想那要等 什么时候,你要是每天想 什么时候你永远不会去做,你就永远没有什么时候,你 就是 当下现在赶快去学去做,所以话再讲回来,摄大乘论里面常常讲正闻熏习,因为你要有强烈的发 动机 必须要是正确 才好 你不要是错误的 你要正确 发心动机 ,这 个正确从哪里来 正确的观念从哪里来 从听经闻法而来的 ,所 以唯识非常重视听经闻法,非常重视 闻熏习 就是 这个 样子,所以你不要以为听经闻法 ,就是 有空来听听,其实听经闻法是很重要的,所以师父才一直讲强调听经闻法的重要性,因为听经闻法 才能不断地,一次又 次的把这 观念给导正


<small>接下来同分所缘 谓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众多种种品类 缘此为境令心正行说名为定,此即名为同分所缘,非 众多不是众多品类 是单 品类 不是众多品类 你缘 就是 缘数息,不要缘这个然后一下子就想我来弄个不净,我来弄个什么,然 东想西缘 单一,非众多品类,单一,也就 说他所谓的心一境性 ,就 是在单一所缘上,然后 断的摄心集中在所缘上 然后慢慢,让禅定的定相产生 </small>
讲刚才你还没发问问题的时候 跟你发问之后师父跟你回答的 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 有没有厘清了 些观念 ,这就是 很大 的不 你要 今天没来 这个观念 就不 知道到何年何月才能厘清 唯识他很多地方讲得很深入


<small>2. 緣總別法修止觀</small>
  问:阿赖耶识跟一般宗教说的灵魂一样吗?


<small>緣總別法 </small>
师父 那不一样,因为阿赖耶识是不固定的,他只是一个名称我们叫他阿赖耶而已,其实他整个是一个复合而成的,一直在变化当中,那灵魂是固定不变的,上次前面的解深密经里面也讲,讲说阿赖耶识如瀑流,我(佛)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因为看起来很像,你不了解他的细节哪里不一样,你可能把它当成是我或灵魂,因为阿赖耶是一个种子聚,种子是一直在变化当中的,所以整个阿赖耶其实说穿了,阿赖耶是空性的,它只是各种种子的作用聚合在一起而已,然后我们称它为阿赖耶,就像这个房子我们称它为房子,但是实际上有没有一个房子的实体?没有,它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构造,然后依于应该有的地方弄一弄,就好像这个五蕴,就是这样子各式各样的东西组合成,称为我或称为一个人,阿赖耶有这样的安立。


<small>緣別法:各別經典內的一些教法修止觀</small>
5) 三種相了知其義


<small>緣總法 緣一切經教的共同教義—緣真如</small>
文義 指名、句、文,語言文字


<small>修止觀</small>
義義:語言文字所詮述的內容


<small>緣三種總法 </small>
界義


<small>小總法 各別經典的主要教義</small>
器世界 山河大地等世間


<small>大總法 受教的經教共通的主要教義</small>
有情界 :有 情眾生


<small>無量總 法:一切無 量如來教法</small>
:一切 諸法,心色、有為 為等等


<small>现在我在谈分别止观,就是止观的种种特色,止观的三种修法已经讲过,还有什么叫做心 境性,第2,缘总别法修止观,缘总法修止观,缘别法修止观,什么叫做缘总别法修止观?《解深密经》里面他这样谈他说,首先第一个叫做缘别法,缘别法修止观,别就是个个单一的,individual,一个一个,他说如果你缘各个不同经典内, 所教的 一些教法修止观,这个叫做缘别法,比如说某一个经典他特别强调四念处,你缘四念处修止观那可能就是别法,你缘某某经修慈悲观,这个叫做缘别法,比如说某某经里面他讲佛像,你缘佛像修止观,讲佛像修止观的很多,最 名的就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叫作观三世一切佛,现前三昧就是叫做般舟三昧。</small>
所調伏界:十方 的有


<small>般舟不是般若,那个是梵文字,般舟三昧的梵文字很长,但是如果翻成中文他叫做 一切佛现前三昧就叫做般舟三昧,后来把他缩减了,一切佛现前三昧就叫做般舟三昧,般舟不是般若,因为翻成般的很多,还有比如说观佛三昧海经,这些大同小异的,讲的,都是怎么样把佛相观成,观到最后,佛会站起来会说法,然后遍十方都是佛,如果你这样观这样子叫做,缘经典内的个别教法修止观,叫做缘别法修止观,还有有些经典特别强调修不净观,这个叫做缘别法,除了缘别法以外还有一个叫做缘总法,什么叫缘总法,缘一切经 教的 共同教义也就是缘真如,修止观,缘空性,修止观,缘无常修止观,缘无我修止观,这一些都叫做缘 一切 经教的共通教义,就叫做缘总 法, 就是很多经教你去读,慢慢了解去通,经过闻思这样的状况,你不一定对名相记得特别清楚,老实说佛教那么多名相,我看了又忘忘了又看,你现在叫我背我也背不大起来,三十六相,八十种好,我怎么背,有没有听师父讲过,以前我刚去佛学院的时候,还没考试,有一些 师就带我去见我的师父,当初福严佛学院的院长,上真下华老和尚,我就看到一个老和尚,就坐在他房间外面的一个走道,我看到一个老和尚坐在那边,他问我说三法印是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五戒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七觉支懂吗,念出来,八正道,知道,十二缘起呢,那时候我就开始怕了,这样下去还得了,我不是怕我十二缘起背不起来,因为那时候年轻头脑好,意思不是很清楚但是背那个没问题,但是我不是怕我十二缘起背不起来,我是怕我十二缘起讲完了,他等一下又要问我什么,三十七道品,五位七十五法懂吗,五位百法懂吗,他没有这样问,我是怕他问三十六相八十种好怎么背,我连三十六相八十种好都背不起来,还好十二缘起背完了,他说好可以还不错,这些基本的观念,还可以从一个年轻人的嘴巴里面出来,算是不错了。</small>
調伏方便 :教 化眾生 的一切 法, 種種


<small>我现在是要告诉你说,很多人问,师父难道我要把这些名 全都背下来吗 其实学佛学名相 不在于对 相记忆多少 不在你背多少名相 经过名相 背也好 理解也好,不管怎么样借由名相的学习,其实在养成 种观念 养成一种概念 ,所 以说再过二十年你再问我说,什么 叫做 总法 ,什么 叫做别法 你问我这些不 定我记得起来 问题 对佛法总法 概念 佛法到底 什么 他应该 怎么样 人生观 必须要建立起 来, 很多人说师父怎么建立 ,就是 由你平时名相了解记忆 ,然后 慢慢经由 这样的 记忆理解运用之后 养成的观念,以前背四书五经,背论语 难道你现在都记得吗 问题 你去背论语的时候 就算到最后你背不起来 但是从中你已经养成了某些观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及人之幼 你不 可以 背的很清楚,但是总之他 讲什么 爱别人如己 把别人的亲戚别人的小孩,或是人家的父母亲,要当成自己父母亲和小孩 对待 ,这个 就是概念,你背 起来但是你已经养成概念 这些四书五经还 三字经,你的小孩 定背得比你好 绝对背的比你好,但 难道他们真 懂吗 不是啊但是能说不懂就不要背了 是,我们都是 这样过来 的, 学佛也是这样 从名相 了解慢慢培养观念 形成 ,所 以不要怕名相繁琐 我没有要考试,你又不 在读佛学院,我们 前五位百法是要背 的, 心心 法法一个字一个字背 的, 《成佛之道》偈颂全部背 的, 这个全部背起 你现在问我什么不 全部背 但是 我可以告诉你。往 生的 条件 ,他 里面偈颂怎么 讲, 随重或随息或复随忆念 我不是今天要 准备 赶快去背一背 然后跑来告诉你 ,这个 朗朗上口,因为以前背起来的 </small>
三种 了知其义 文义 句文 语言文字 义义就 语言文字所诠述 内容 界义就是第 器世界就是山河大地等世间 我们 居住的环境 叫做 器世间,器世界 界是 什么 意思,界有因,还有container(容器)的意思,佛教里面的界有很多种意思,但是界最要有两种意思 ,一 个是因 一个 含藏的意思,另外一个就 一个容器 意思,界有这三种意思 我再 一次,一个 含藏 意思,含藏在里面,所以有一种叫做金胎界,如来藏以前也叫如来界 ,就 是我们含藏有如 的因 还有一个叫做container就是一个容器 器世界这个界 好像 一个容器 ,然后 有情住在这个里面,有 这样 一个隐含 意思 叫做山河 这个叫作我们的居住环境 有情界就 有情众生,还有法界就 一切诸法,包括心法色法 有为法 无为法等等 种种 都可 称为法界 反正 切法都 可以 包含 法界里面 还有所调伏界 十方 切所能教化 有情叫做所调伏界 ,这个 有情界跟所调伏界有什么 一样 有情界 是一 切众生 所调伏界 一切所能教化 有情 叫做所调伏 有情 被调伏的 所以 我们 现在在座的包括师父在内, 都是 十方一切所能教化 有情 都包括在所调伏界里面 在座 ,听经闻法 的, 都包括在 调伏界里面 因为 教化 的,所 能教化 有情 去教堂基督教 那一些 依佛法 暂时目前没有因缘教化的有情 那个只能 有情界 面,还有调伏方便,教化众 生的 一切方法,种种法门,叫做调伏方便,这 方便就是方法 所以叫做调伏方便。你看 他讲 来讲去 包括不管几种几种 ,讲 的都跟修行有关系 所以佛教的分析很多时候都在分析修行 都跟怎么离烦恼有关系 ,这个 叫做三种相了知其义


<small>为什么叫缘总法 因为缘一切经 教的 共同教义,比如说缘真如,缘无常,缘无我,缘一切法空,修止观 ,这个叫做 缘总法 这个总法不 你以前都没学过,现 可以缘 不是 师父 过好几次 你必须长期的听经闻法 经由法师或者是师父的教授教诫 ,然后 慢慢 这些 观念养成 养成之后对 佛法 有一个很深的总体概念 ,知 佛法 根本在讲什么,养成这样 观念,接下来你才能缘一切经 的总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法空,一切法唯识,你才能缘这样来修,这个叫做缘总法 </small>
以目前来讲,能够受到调伏的 能够受到学习 的,这个叫做 所调伏界 其他那些就 是在 有情界里面 他为什么要这样立呢 其实讲来 去还是在说 怎么修行离苦得乐 怎么调伏 ,然后 用什么方法来调伏 谈的还是 这些 东西 所以离不开 佛法,知 法知义都是在了解 佛法的教 理跟意义


<small>刚才只是讲别法总法而已,他进一步又说缘三种总法 止观,第一个叫做小总法,第二个叫做大总法,第三个叫做无量总法,小总法就是各别经典的主要教义,就是说这部经的重点在讲什么,他讲了那么多铺陈了那么多,但是他有一个基本的精髓讲什么,缘那个来修止观,《金刚经》的精髓在讲什么,《金刚经》里面有没有谈到空这个字,其实没有他用什么,无相,不管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是讲无相,但是无相跟空是通用的,他只是语言上用的不一样而已,其实不一定要用空,以前般若经里面用空的共通义,用得太多了,实际真如、涅槃、第一义,全部都是无相的通义,也是空的通义,他不一定要用空这个字,其实以前师父在台湾有讲过,以后有机会再谈,为什么到最后要用空,其实很多经典用的不一定是这个字,他用的是实际、真如、涅槃,这些他都用,无为,这些他都用,但是到最后变成空比较统一而已,所以《金刚经》讲空是他的小总法,个别经典的主要教义。</small>
6) 聞思 差別


<small>普门品在讲什么?普门品本来就是在讲观世音菩萨 慈悲,你不要讲那么多,普门品就是我们去念观世音菩萨来救我,其实他就是在讲悲,悲,你可以缘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也是一种禅定,所以你缘四无量心,其实普门品的重点就是在讲悲,还有一些谈愿力的,地藏经在讲什么?大悲愿跟观世音菩萨的愿就一样,所以你要去了解经教的精髓在讲什么,地藏王菩萨在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问题是地狱怎么空,地藏王菩萨里面有没有讲地狱怎么空,他没有用胜义谛来讲说,众生众生既非众生所以是众生,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他没有这样讲,你不要自己这样扯,那是把般若的经教带进去,就般若的立场不能说错,但是地藏经他不是在这样讲的,你不要跟我讲地藏经就是讲说,地狱地狱既非地狱是名地狱,不是这样子,他没有这样子讲,我问你,地藏菩萨他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实他在地藏经里面 这样的意 ,他没有这句话,但是他有这样的意思,后来讲地狱怎么空,你们不能只诵,要了解地藏经里面的精髓到底在讲什么,地狱怎么空,难道地藏菩萨用他的神力,把所有的众生都救出来吗,没有,刚开始好像有那么一点意味,但到最后里面有一个人,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他问释迦牟尼佛说,如果地藏菩萨那么厉害,那为什么现在地狱还有那么多众生,里面有没有这样讲,有,还很多,所以他不是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如果你以为他在强调地藏菩萨的神力,里面一个人问佛陀也是很尖锐的问题,如果这么厉害的话,为什么地狱还那么多众生,他替我们问了,地藏菩萨后来怎么回答,他说我有神力有力量把他救出来,但是旋出旋入,不是终究的办法,接下来怎么办,后来地藏王菩萨有没有想出一个,从根着手的方法,从本下手的方法,让众生相信因果,为什么会下地狱,做了恶业当然就下地狱,如果他一直造(恶)业你一直把他拉出来,他一直进去有用吗,没有,那怎么办,到最后他把整个精髓突显出来了,跟众生讲因果,让他们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业报,真诚的去信任因果业报,就不敢再做那些会下地狱的恶业了,或是当恶鬼的恶业,这才是根解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修一些缘起观, 一些因果业报观,所以这个就是地藏经的精髓跟精神,所以你读地藏经的话当然他有很多用意,前面有很多都不错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学,包括有人说他是孝亲那也可以,对父母尽孝应当的,但是我们对父母尽孝,就佛教来讲,我们应该让父母相信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孝,相信佛法,学佛,相信因果,最初的,父母如果喜欢杀生喜欢吃那些,你要跟他讲不要这样继续,你喜欢吃没关系但是你不要去钓鱼,拜托,慢慢用一些方法,尤其父亲很喜欢钓鱼,慢慢要去引导说,你先不要调真鱼钓假鱼,上网去玩玩钓,不要真的钓,慢慢来相信因果,进一步让他相信出世间的因果,地藏王菩萨当然他是初步的,让你相信世间的因果,但是那已经不容易,而且也已经可以防非止恶了,让很多人不会下地狱了。</small>
知義 程度 思修 慧三種差別


<small>什么叫做缘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 以你们读经的时候,你们要去了解说,经典是这样子的,他一定会铺陈,会铺陈一些周遭的东西,然后慢慢引人进入,但是他一定会把中间这个重点突显出来,我们读经典一定要去掌握他,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这部经的主要教义在讲什么,然后去抓住他的根本精神,然后从他的根本精神去学习,然后去运用,所以学地藏菩萨或是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到最后,如果你对因果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话,那我觉得你诵的非常失败,或是你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诵诵诵,功德很大,但是你还继续去钓鱼,喜欢去barbeque烤肉,还喜欢去杀生,甚至去打猎,那你这样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用吗,自己要好好思考,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部经,是在强调因果业报的,你只以为我诵经功德很大这样子而已,你还是继续做你平时很喜欢做的那些,那真的是学佛的意义在哪里,这个师父就是要强调说,个别经教主要教义,小总法,而且这个是《解深密经》讲的要缘小总法。</small>
成慧:


<small>大总法,所有教授的经教共通的主要教义,这个跟上面的总法一样,佛教经教的教义,这个叫做大总法,无量总法,一切无量如来教法,当然最后的无量总法不是我们有办法,但是尽力,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菩萨要遍学各种法门,以方便度众生,但是如果你要度你自己,如果你先不谈度众生,当然我们要,如果你想要度自己的话,个别经教的主要教义,和所有经教的共通教义你必须要弄通,如果你进一步要度其他众生的话,那无量总法,一切无量如来教法,你能学要尽量学,你学到最后你会发现,很多佛教里面的根本道理,其实是共通的,切入的解释或许会有些不一样,有些方便,有些胜义,有些究竟,但是这些究竟的教法到最后,你会觉得他是共通的,但是如果你不透过多闻熏习的话,如果你不多读一些经教,多弄通一些,多读多了解一些,你很容易本末倒置,就是师父刚才讲经典他有一些铺陈,那如果你对佛教的教理不懂,你在读这个经典的时候,你很容易用自己的意思,把他精髓的地方忽略了,去读他旁边这些铺陈的东西,然后认为那个才是最主要的,我知道地藏经里面确实有讲,地藏菩萨的神力,有没有说他的神力,可以把地狱的众生就出来,如果有人说,我就是相信地藏菩萨有这种神力,所以我就尽量搞没关系,我只要拜地藏菩萨就好了,到时候我下去,他就把我救上来,这样的话就对地藏经有很大的误解,有没有人会经上强调的因果道理,他不注重这一点,然后他会一直注意在地藏菩萨说,你诵我地藏菩萨名号,只要念他我就可以得救了,有没有人会这样认为?有,而且是很多人,你就没有抓住,这部经的根本教义在讲什么,你就在外面周遭的这个铺陈,本末倒置,这个是铺陈而已,你以为这个是真实的东西,你以为这个是本,所以一直在这边钻。</small>
依語言文字聽受


<small>我常常举一个例子,人家请你吃饭,为了要让这个故事生动一点,师父就用一盘龙虾,一盘龙虾出来他全部是龙虾吗,绝对不是的,他会怎么样,加一大堆菜,然后用红萝卜雕一大堆东西点缀,但其实一大盘里面可能只有三分 一,是真正的龙虾而已,其他都是那些菜雕刻...弄一大堆,为什么要这样,好看,可口,降低成本也行,反正就是他有在铺陈,你能不能说大家吃,你根本从来没吃过龙虾,你也不知道龙虾是什么,所以你旁边吃到虾饼,然后你吃得津津有味一直吃,很好吃一直吃,然后告诉人家说,其实我觉得龙虾也没什么,其实你吃了一堆虾饼,你不是吃龙虾。如果你没有把经典的教义跟重点弄清楚,很多时候你是这个样子的,很多人读地藏经读一读,他的重点在于说,人家说念地藏经诵地藏王名号,我到时候要下地狱的时候,他就会把我救上来,所以不用那么辛苦持五戒,靠地藏王菩萨就好了,那就本末倒置了,这就是要注意他的经义。</small>
唯依教法


<small>为什么最后还要有无量总法,其实他是在说你要自利利他,因为《解深密经》是大乘经,他不是说你只要自利就好了,你还要利他,利他要缘无量总法,你 学多少尽量学,所以叫做法门无量誓愿学,你能学多少尽量学多少,千万不要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学多了会分心,我一门 入就好,那为什么叫你法门无量誓愿学,当然超出你能力范围之外,你没有把东西读熟,就胡乱读一大堆,那当然也不对,但是绝对不是说,我多读了几本经, 多读了一些东西,就会扰乱就没办法集中,也不是这样子,因为我说过佛教的经典,他有他的共通处,你不多读一些经典,你怎么知道,佛教的基本教义跟共 处在哪里。</small>
通達教理 完全融


<small>这是一种悲愿一种愿力,论典上对这个有解释,他有说这是一种发心,比如他说我度无量众生才要成佛,他说那众生无量你怎么成佛,你成不了佛,他说其实是我们发心的一个愿力,要发这样一个大愿力,该成佛的时候还是成佛,问题是你要成佛你发的愿力必须大,你不能说我度你们这些我就要成佛了,你这样子怎么成佛,你心量太小了,这样你了解吗,所以这个是大智度论里面讲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讲到说,其实这是一种愿力,你的愿力要越大,因为是无上正等正觉,你愿力必须要大才可以。功德累积到了,无相相应,很多条件具足了那当然就成佛了,但是悲愿必需要大,悲愿如果有限的话,记 我们讲的佛是无上正等正觉,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既然是无上的话那就心量不能小,但是问题是就算心量不能小,你也不能乱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要切实际的,然后能够一步一步去做的,所以地藏王菩萨发的是总愿。大智度论上确实有讨论这个问题,无量无边到底是真的无量无边,还是假的无量无边,他有各式各样的解释。</small>
定影像


<small>3 止舉捨三相</small>
  能隨順解脫


<small>止相:心掉舉時或將掉舉時,思考掉舉的過失,起種種方法對治,使心收攝,稱為止相。</small>
不能真達解脫


<small>舉 昏沈時或將昏沈時 思考昏沈 過失 起種種對治方 法, 心再 活力 稱為舉相 </small>
闻思修差别,你看师父不断地一直强调,所以这个不是师父讲,解深密经前面也告诉你要闻思修,后面在讲止观的时候,前面不是告诉你要讲要闻思修,他已经讲过一次了,止观讲完了他后面告诉你,还是闻思修,但是他只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他这里是告诉你说,我们知法知义,就是了解义理,他的程度有什么差别,有闻思修上面的三种差别,也就是说同样了解义理,同样学习佛法,但是认知的程度不一样,不是内容不一样,你了解的都是四谛十二因缘,都是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你懂得这些三十七道品,懂得同样都是这些东西,但是认知有深浅,不是懂得内容有什么不一样,是认知有深浅,无 布施,你大概了解到,问题是你真的做得到吗,你做不到的话你的认知就是比较浅,你如果真的做得到,那你的认知就比较深,所以你记得师父说佛法的学习,是一种身心生命的投入,不是只是嘴巴讲讲,头脑想想,必须是身心生命的投入,当我们讲布施的时候不是只是在谈,布施是什么,应该怎么样而已,而是说你身 必须要投入去力行 这个才叫做修佛法 认知 所以当我们讲佛 的慧的时候 不是你只是认知上叫做慧,你真正养成观念了那个叫做闻慧,你真正能去做那个叫做思慧,你能够在定中 观的那个叫做修慧,不要以为慧只是认知就叫做慧 慧包括真正的实践程度


<small>捨相 當前兩種過失都得到對治時 心能平等運得時 就可不再特別用功作意 稱為括相。</small>
有人说布施做好事 做慈善事业 那个是人天福报而已 如果你的福报尽了,你还是要堕地狱的,这个是怎么样的解释?


<small>
其实 师父 讲《解深密经》是挑重点讲 全部解释,我是挑重要 地方讲,我本来觉得这个可能大家 就跳过,后来发现,这个还 要讲 下比较 好, 因为我常常觉得说大家应该知道 但是实际上是大家 知道, 们来谈一下 说修止观 时候止、举、舍三相 说穿了 就是 我们常常碰到会用 的, 什么叫做 止相 第一个我们修止观,无外乎,会产生问题的就 是, 掉举还有惛沉,惛沉掉举,会有惛沉或 掉举,首先 如果 说心掉举时,或是将要掉举 的时候 ,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修止 相, 就要思考掉举的过失,然后起种种方法来对治让 收摄,这个称为止 相, 因为我现在开始摄 开始集中了 但是又开始跑了,心又开始想了卖豆腐的卖豆花的,开始乱想 通, 时候你要警觉到,不行,我现在开始在掉举了,那你就要想说我为什么要修止, 就是 要对治掉举,我的心太散乱了,所以会造成我生活上影响,让我心无时无刻都在那边动荡,这造成我很 大, 心掉举又容易造成对五欲的执着,所以 时候要观察他的过失相,接下来要想出对治相,师父说过心一跑抓回来,放在这里, 就是 对治 有时候师父曾经讲过说 ,你 真的非常的严重, 没办法 集中了 关系 先站起来,做一些比较粗的摄心,什么 比较粗的摄心,拜佛也好, 佛也好 因为毕竟 这个 东西比较微细,所以你先 一些比较大范围 集中 比如说我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 念阿弥陀佛都可以,暂时把心先集中在这里,你觉得慢慢念念念, 这个 我还可以稍微集中 心比较平静之后,我开始转换所缘,换到数息了,这些就 种种 对治相 如果 今天掉举很严重 非常严重连念佛都念不了,那 要去思考到底 什么 事情 干扰我 有时候我们以为没有,但是 详细 去想,一定 某些 情你放不下 你以为 没有 其实把他压到潜意识里面 其实这个潜意识因为你 真正 放下,他真正一直在影响 ,所以 这个 力量会一直起来 但是 把他压到潜意识里面去, 记不起来 到底 是什么 ,你 好好去思考看看 修行 一种经验 比如说你上个礼拜收到什么事,比如说你现 在这里,突然间 亲戚发生什么事情 你刚开始很担心,但 担心也没用没办法回去解决,但是这样子 事情会一直困扰着你,到了这个礼拜你以为你把 放下了 其实你 直放在心里面 从那 天开始 每次打坐的时候,就是心神不宁,那这个你要去了解,所以要思考掉举的过失, 有现在为 什么 掉举这么严重 还是你一向 来掉举都很严重 就要起种种方法对治,在对治的时候使心收摄这就 叫做 止相 因为把心停止下来 ,这个 叫做止相 </small>
师父 :看你透入什么心 认知到底怎么认 不是也 是一 事吗 当然是好事 如果你 了解无 我, 很强烈 执著 那当然 就是 世间 善法 也是善事 但是是世间善法 ,是 轮回法 是如果 你布施 的时候 能够跟无我 能够跟大悲 心相 能够跟菩提 相应 然后回向 切众生 就是大 乘佛法 ,这 就是 随顺解脱 随顺大乘 ,你 虽然还 办法 真的做得到 因为你还 证悟 你已经在学习上有这种观 透进去了 ,这个 随顺 的,是 顺著 这个 方向去的 布施 底是世间还 出世间 的, 透入什么样的教义在里面 透入 什么 里面 透入怎么样 理解在里面。 最有 名的故 师父常讲,梁武帝跟菩提达摩对话,他说我铺桥造路修建那么多寺庙,度那么多人出家 我有 没有 功德 菩提达摩说 有功德,菩提达摩 意思是说 你这个 不是出世间法 因为 还很执著 你到底 有多少功德 ,你 不能说他没有功德 有福报有功德 的, 但是菩提达摩他是 乘根机 的, 所以他 从大乘 胜义谛告诉 他,一 切法毕竟空 ,一 切法毕竟空 你还 执著 什么 功德呢 他说功德本空 所以 叫做 :功德功德,既非功德,是名功德 金刚经 不过我们 里不讲那 个。


<small>还有另外一种状况是举相,就是 惛沉或将惛沉 时候 思考惛沉的过失 起种种对治方法,让心再起活力 这个 就叫做举 相, 因为掉举跟惛沉两 刚好 掉举 叫做 心飞扬 心整个跑出去了,到处乱跑,惛沉 睡眠就 心无力,好像电灯,电力快 足了,他慢慢暗起来,慢慢又亮 点,慢慢又暗,心太累了,心太疲惫了,你开始慢慢在惛沉了,所以你必须要举相,惛沉要用举相,让心的力道再起来,怎么 让心 力道再起来 比如说你今天真的很累,一打坐(惛沉)很厉害,一直要打瞌睡,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时候,眼睛开一点,让光进来,你本来不是闭着眼吗,轻轻闭着眼,但 今天真的太严重了,打开 些让光进来一下,光进来自然会刺到你 让心稍微(举)力量起来一点,再坐,但是 如果你 今天真的不行了,连张开眼睛都没办 样子,先不要坐起来,先站起来,站起来做什么,一样,拜佛,开始磕头拜佛,慢慢 你不要太快 要拜佛像在做运动一样,那没有意义 的, 慢慢拜,慢慢拜因为你身体动,心的力量就会起来,拜完佛,慢慢的经行,经行一下可以了坐下来,你经过 样子的话心起来了,力量起来了,而且也不会喘到不行,我为什么说不要拜快,你拜快,坐下来心一直喘,那 又变成 掉举了 必须要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去调整你自己的心, 过慢慢这样调整之后坐下来,继续坐,不错,这个就叫做让心起来,这个叫做举相 </small>
心的 真实朝圣 向于大乘向于佛道 ,这个 是菩提心 不但是出世间而且是大乘 应的布施 这个就 叫做 六波罗蜜的布施波罗蜜 布施 布施波罗蜜 是不一样的, 布施可能 是一 般世间 布施 ,如果你 能够把佛 法这 边认识 教理透进去 ,不 去执著布施 人我众生 ,这 就是 波罗蜜 ,以 后我再讲般若 时候会再重复


<small>问:掉举 为什么 用掉?</small>
知义的程度有闻思修慧三种差别,这个是师父依解深密经还有瑜伽师地论的,其他不同经典也有解释,那些解释的方法师父常常强调,但这里就是依这个 主,我大概讲一下他的定义是怎么样,首先闻所成慧依语言文字听受,记得闻所成慧依语言文字听受,所以是依听经闻法而成的,再来,唯依教法之义,就是了解教法的内容,依于教法的内容而已,但是他未能通达教理深义或完全融通,意思就是说你可能会养成某些观念知见,但是你并没有完全融通,因为你可能熏习的还不够,但是闻所成慧你要熏习成也不容易,你不要以为很容易,未得定影相,就是你还没真正去修定,不是定相应的,所以闻所成慧不用定相应,就是你不用在定里面,去作观,所以闻所成慧不是依修定而成的,是依听经闻法,然后对教理的不断思维,然后去了解他的义理道理到底是 什么 ,但是他能随顺解脱,他的观念是随顺于解脱,这个是讲出世法,不是讲世间法,他是可以随顺解脱的,但是不能真解脱,不能依这个解脱,还没到这个程度,不能依这个而解脱,但是这个却是基础,所以你没办法依闻所成慧解脱,但是闻所成慧是基础。


<small>师父:掉 是掉下去的意思 ,是没办法 维持在一定的所缘上 ,然 后乱跑,所以又掉又举,掉就是 不能 集中的意思 举就是心很飞扬 其实师父讲过心 办法 集中有时候会 无义的做 些动作,掉举也可以 心掉、口掉、身掉,什么叫做口掉?吹口哨或是做事 时候乱哼一些什么 ,你 自己也不知道在哼什么 反正就乱哼就对了 那叫口掉 身掉呢?躁动不安,坐在那边也不 是, 站着也 不是 ,你有没有看过身掉很严重 没办 ,他坐在那边 到几分钟 弄一弄动一动 站在那边就这边抖抖,那边弄弄的 ,这 是身掉口掉的 种习惯,就是他没办法安止住 </small>
比如你现在要爬楼梯,你现在要爬楼梯到二楼,你 能依第一阶而到二楼 但问题 有第一阶有 办法 到第二阶吗 然不 能, 比如你现在要从一楼到三楼 一楼当然 没办法 让你到三楼 但是 三楼 基础 ,你 必须借由二楼才能到达三楼 所以闻所成慧没办法达到真解脱 但是他是基础 随顺解脱的 不是 依定而得 的, 他是依听经闻 ,然后对教理 的不 断熏习思惟、简择 这样而 当然还是必须要日常生活去运用 ,这 个后面等 下会讲


<small>理想的状况是精神好的 时候 打坐,你说,但是我打坐可以调整,告诉你初学者没那个功 ,说依打坐来调整精神的话,唯有你坐得 而且你有一定 功夫 你才有办法 这种能力,不然 般初学者累 时候 打坐绝对会打瞌睡 的, 所以师父说 前方便 是说 你的身心不要太疲劳 身心疲劳绝对 没办法 打坐,所以打坐 理想 你精 好的时候,如果说我的习惯是回来说有点累 ,但是 不是太累,但是打坐之后精神会好 ,那 可以,但是你要有觉照力,你不是打坐的时候睡了 然后告诉我,说我打坐起 很有精神 ,没 关系这本来就很好笑,事实上常常会 这种情形 ,他 打坐打瞌睡 ,睡了半小时起来 ,我 功夫很好,打坐调剂精神,后来旁边 你根本打坐在睡觉 所以我说打坐要 觉照力 你是掉举还是惛沉 你自己要清楚。 什么以前禅堂要 纠察师,因为很多人会打瞌睡打到自己不知道,所以纠察 师要 用香板,先碰他 一下, 提醒一下,再不行就打下去,在寺院里面出家人打坐还会打瞌睡,告诉 多的很,我 不是 些人不好 打坐本来就是相 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各方面稍为 没有 调整好就会有问题,最近出坡太累,有可能会打瞌睡,以前我们在佛学院,早上起来打坐一大堆人打瞌睡 ,但是 没办 法,为 什么 ,一 大堆都二十出头 年轻人 然后又读书,然后晚上虽然表面上是说9点40分,打板上床,但是你研究 整天的法义,那个脑袋一直是 动的,你 办法马上止息下来,一直在动,所以几乎等到你 真正 要入睡的时候,都11点了 ,有时候 我在床上东想西想 今天师父说举相 底是什么,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真 可能吗 类似 这些都会 明天找谁去讨论讨论,想想到我怎么还没睡一看,11点了,常常 是这 样11点睡,睡着了 后第二天几点要起床,4点就要起床了 你整整睡 到5个钟头,那当然 这个状况下,一起床打板刷牙刷一刷, 早殿 ,一 坐下来当然一大堆人就会打瞌睡了 正常 ,但 你必须要这样撑过去,撑过去你慢慢调整习惯了,读久了法义慢慢通了 不用 花太多脑筋了 因为前几年都已经 考了,慢慢就可以调整了,所以修行 一种调整, 你不 要以为修行不用调整 修行身心绝对是 调整 而且 种调整 时间的,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马上调整过来 的。</small>
你知道有 时候 唯识所现的 以前我在工作 时候 ,有一 片玻璃擦得非常 干净 那玻璃其实是很硬 的, 他真 的就 这样穿过去 玻璃当然破了如果没破那就很夸张了 ,没 破还有 办法 穿过来那真 的是神 ,但是 破了他没受伤 我就看他远远 那一 个东西走走走 走进 来, 他认为那个地方是 没有 玻璃的 ,他 就这样砰一声人已经在里面 了,我 看, 人没 受伤 他唯识所现 他认 那是没 东西的。 补充 一下, 虽然说 诵经 不是那 么专心 你不了解 ,当 没有 办法熏很强 ,但是 那也是初入门的一种方 法, 诵经在某些状况下 可以提升 宗教情操 师父说过: 般我们凡夫 知见 真正 养成 也没 定力的 时候, 你遇 一些灾难 时候 你确实要靠很多宗教行为来护持你 信念 是这 个不是长远 ,不 治标 非常有效 所以刚开始的诵经是 种初入门的方法 很有用 当然他 一个基础 ,不 能说那个没 用, 师父的意 思是 说: 你不 能停止在那边而已 一定 更上一层楼 ,这是 师父 表达 意思


<small>最后来 舍相 如果当前两种 得到对治 ,就是 前面 两种过失都得到 然后心能平等运转时,心能平等运转摄心 所缘 上, 你就 要再特别用功作意 你就不要 勉强了 因为这时候你可 平等了 ,这 时候就称为舍相 说我也不惛沉了,惛沉被对治了,掉举也被对治了,我 能够自然而然 任运的在这边摄心 维持 样就好了 不用特别再去怎么样,这个叫做舍 ,心 任自然就叫做舍 是说 不要 在某方面太过于用心了 叫做舍 让他平等自然 ,这样 子下去就好了 就像你骑脚踏车,太偏 边赶快用过来 太偏 边赶快想办法用过来 你能够走在正直上面 你就不要再去乱动了 你就这样就好了 ,这个 叫做舍相 有止相举相舍相三相 我们先 回向 </small>
思所成慧
 
也依語言文字聽受
 
不但能依教法之義,更能深入思惟深義
 
能通達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
 
未得定影像
 
能更勝隨順解脫
 
不能真達解脫
 
刚才闻所成慧 完了,思所成慧还是依语言文字听受,他的重点是不但能依教法之义,更能深入思惟深义 就是甚深的义理经 不管是哲学式的思考,辩证式的思考,严密性的思考 反正 就是 透过 样的严密思考之后,能够深入并且完全融通教理 所以说能通达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所以 教理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在 其他经教 会说 这是一种佛法行为模式的养成,师父说过这种融通度 是说 我懂得 我可 写很多论文 不是 样而已 真的 能够 付诸于实践, 自然而然 付诸于实践 ,这 个才是真正的融通 所以要记住一句话 我说佛法的学习绝对是身 生命的完全投入 绝对不 嘴巴讲一讲或脑筋思考思考,他每一次都 语言的听受是第一步,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不要去读书, 不要 去听经 都是资智辩聪 那个都 没有用的 佛法不是 这样, 千万不要有 样错误的 ,这 个东西是解深密经讲的 不是师父讲的 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第一步都是依语言文字的听受,都是解深密经讲的,第二步才深入他的教义 第三部通达甚深义理还有融通 ,这个 都是他的差别,思所成慧的融通,他是身心生命的投入 ,会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前面是一种思维的模式 这里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所以闻所成慧也可以说正见养成,思所成慧可以说戒行养成,未得定影相,因为思所成慧也不需要依禅定来开发,后面的修所成慧才需要,所以叫做未得定影相,也就是说你还没有把这样的教理,拿到定中 观察,这种教理是无时的听经闻法,然后去做去实践,然后不断地磨练跟熏习思考而来的,然后更胜的随顺于解脱,也就是说这种随顺的解脱力更强,前面已经有了,这里更强了,但是还是不能达到真解脱,还是不能依思所成慧达到真解脱,这就是思所成慧。这是有阶段的你不要以为,没有闻所成慧可以跳到思所成慧,没有闻思你可以修,没有那种事情
 
修所成慧
 
可依語言文字,也可不用(定心中)
 
不但能依教法之義,更能深入思惟深義
 
能通達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
 
得定影像(止觀)
 
極隨順解脫:由定慧伏煩惱
 
能成就解脫
 
最后,修所成慧,修所成慧不一样,可依语言文字,也可不用,因为修所成慧,很多时候是定中相应,定里面当然没有语言文字,定里面是离语言文字相的,不但能依教法之义,更能深入思惟深义,这个跟思所成慧差不多,能通达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这个跟思所成慧一样,接下来不一样,得定影相,就是修所成慧必须止观相应,就是在定中起观,是跟定配合的,把得来的慧跟定配合,所以叫做得定影相也就是这里修止观了,因为在定中开始观诸法实相,所以能极随顺解脱,能由定跟慧伏烦恼,前面闻思只是用一种思维,或是养成模式的力量,来降伏烦恼而已,但是那种东西有时候薄弱,一旦遇到一些天灾人变,常常会产生一些烦恼出现,但是这里是由定慧来降伏烦恼的,尤其是以定来降伏五欲烦恼,这样的力量就非常大,就不大会起动摇,你不但有慧的力量,知见观念正确,更有定的力量,当你这两种力量都有的时候,老实说,很多你很难被撼动的,哪怕发生什么天灾人变,你都不大会被撼动,我们人有时候是这个样子,师父常讲一句话就是,平时没事的时候你都可以知见正确,发生大事的时候你就知见常常会动摇,就算你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你还是想说:没办法,先这样子做吧,因为你的知情意没办法克服,你的情感意志超胜了你的理智,你平时是由理智来引导情感意志的,比如说你平时比较喜欢听经闻法,有一些观念的佛教徒,平时是由理智、智慧来引导他的情感意志的,他会知道这样不对,不能这样,但是最怕就是遇到大事情或灾变的时候,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考验,尤其是生病,是最容易动摇知见的,你自己生病当然容易动摇知见,但是有时候更容易动摇知见的是:你最关心的人生重病,更容易动摇你的知见,师父常常讲说佛教讲的是诸行无常,告诉你外面的一切变化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能想要去改变外面这个环境,你必须要了解学习训练,怎么去接受这个无常性,我们常常是自己生病,那就算了,我自己想办法去处理,但是我们常常是因为自己所最观心的人,比如父母亲,自己的太太或先生,更重要的,可能是自己的儿女,生了重病,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老实说你的考验就在这里,你的知见到底对不对,正不正确就在这里,你会不会开始去信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哪里有什么神医,他把你的头摸一摸,或是持个什么咒,马上咒到病除,让你喝个什么东西做个什么法,他什么病就马上好了,我告诉你,得病有得病的因缘,治疗有治疗的因缘,但是我们如果不了解佛法的根本真义谛,我们常常会去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很容易动摇的,甚至伦理规范道德的理念,在那个时候老实说,也变得很薄弱,上次师父不是说过,如果你一个最亲爱的儿子和女儿,或是你的父母还是什么都好,今天要洗肾,肾脏已经都不行,必须要换肾,换肾上次师父讲过两个方法,一个排队等人家捐赠,另外一个去买,当然去买,大家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完全都是不合道德行为的,不但是违法而且是不合道德行为的,这时候就考验你,你的知见到底多正确、多深,你的知见稳固到什么程度,有时候很多是我死没关系,但是我希望我周遭的人我最关爱的人,能够好好的活下来,我们常常是这样子的,这时候考验你的知见到底有多深,你的观念到底有多正确,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可以讲大话,那要看看发生事情的时候,知见是怎么样,你还能够提起这些正知正念吗,你不要说,那师父修行有多高,师父是这样的,我一直在反省,常常在读这些经教的时候,常常会问说:万一我遇到的时候我会怎样,你就这样去反省,万一我遇到的时候我会怎么决定,我会做哪一方面的决定,你只要记得一件事情,这世间是无常的,我们对外在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你不要常常想要去改变他,你可以尽力,但是不要在去上面太去琢磨,因为外在这些无常的变化,是世间的真理,我们最亲爱的人,不管多久,不管多长,能跟我们一直在一起吗,能够多久,真的不一定的,今天好好的可能明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小孩从小到大,你不要想说他什么时候会离开你,他随时可能会离开你,现在不离开你,以后长大也会离开你,最亲爱的父母亲,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够长命百岁,但是真能长命百岁就好吗,那也要身体健康才可以,但是问题是,身体健康你必须要有一个想法:生老病死是大家都必须历经的,而且随时可能会发生的,那我们对我们的父母亲所应该尽的孝道,真正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你必须去思考,不是想,包括小孩,还是父母,不是一直把他留在身边,然后用世俗的观念去对待这样就叫做孝,不然有时候会搞到,我们自己认为的,别人不一定是这样的想法,有时候要依比较宽广更高的来理解,我们周遭人事物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就是佛法的学习。 得定影相,极随顺,这个在修所成慧的阶段就是止观相应,我说一方面你至少要有思所成慧的能力,慧学,定学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然后两个合在一起叫做止观相应,怎么相应其实师父前面都有讲,这个就叫做修所成慧,一旦成就了就叫做现证慧,是可以至少证初果,在大乘就是初地,所以这个就叫做能成就解脱,这个才能成就解脱,这个是解脱的直接因,前面两个都是间接因,但是却是基础,所以就是必须要由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然后最后修所成慧,这样的前进,才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次第跟历程。
 
三喻
 
如無三慧則無法見真如
 
如世尊說濁水器喻、不淨鏡喻、撓泉池喻,不任觀察自面影相
 
濁水器:混濁之水不能當鏡照
 
不淨鏡:不淨之鏡也不能照
 
撓泉:撓動的水池
 
三喻,三慧讲完之后释迦牟尼佛提出三个比喻,如果没有闻思修三慧则无法见真如,就是没办法悟实相,什么叫做三喻,弥勒菩萨说如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不任观察自面影相,浊水器喻,就是当你要把一面水,当成镜子来照自己的时候,下面三种不能产生,不然你不能照到自己,首先浊水器,你要把一摊水来照自己的面,但问题是这一摊水不能是脏的,你这摊肮脏的水没有办法清楚的看到自己,浑水里面有混的泥土,混浊的水是没办法反射然后照到自己的,这个就是告诉你说,如果没有闻思修慧话,你是没办法真正觉悟的,开悟的。不净镜,不清净的镜子,镜子上面染了一层灰,你有没有办法照到自己,没办法,这不堪用,挠泉,挠动的水池,一滩水被风吹得到处乱飘,波浪很大动来动去的,你没办法清楚的照到自己。
 
佛陀就用这三个例子来说没有闻思修三慧,我们虽然有具备了觉的性,但是没有闻思修三慧去开发去修行,你是没办法真正见到真如的,也就是说当这个水不干净,或是镜子有灰尘,还是水是扰动的时候,你是没办法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他是用一个例子,所以没有闻思修三慧,是没办法开发真正觉悟的。
 
五.除遣諸相作意
 
五.除遣諸相作意
 
世尊! 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修止觀者
 
要作意(觀)什麼?
 
要遺除什麼?
 
如何遺除?
 
除遣诸相作意,我们现在讲说止观相应,开始在修了,然后知法知义了,然后依教理法义慢慢进去修了,你真正如果要证悟到初果要开悟的话,要修所成慧或是现证慧的时候,你在作观的当下到最后一步,要作一种观,这个观叫做遣除诸相的观,或是叫做遣除诸相作意,叫做以契出契,也就是说,我们比如说要到对岸去,你坐了一个竹筏过去,到了对岸,你不能拿著竹筏不放,这样你没办法上岸的,你一直拿著竹筏不放,你没办法上岸的,也就是说你要上岸你必须要,离开那个竹筏,你坐了一艘船要到对岸去,到了对岸你必须要离开这艘船,你才能到达对岸,你一直觉得,这船是带我的过来的,然后你一直执著那艘船,你没办法到对岸,你以契出契,师父上次不是说,里面塞了一个东西,你拿一根东西把它塞进去,把那个东西弄出来,你那个东西能不能留在里面,你得要把这个东西遣除拿掉,这个叫做遣除诸相作意,也就是说你刚开始观的这些法,有帮助你降伏烦恼,甚至到最后断了烦恼,你也必须要把刚才观的这些法遣除掉,不然又变成一个执著了,但是这个不是在义理或者是在哲学上讲,这是告诉你在止观最后的关键做。 弥勒菩萨说:世尊,修奢摩他毘婆舍那诸菩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这些修止观的菩萨们,要作意什么,简单的讲就是要观什么,要遣除什么,要怎么遣除,也就是说你修观修到最后,要进入开悟了,到最后的这一步你要观什么,最后的什么东西要把它遣除掉,怎么去遣除,这就是他的问题,细不细?细。
 
所除遣之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句、文)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真如作意
 
除遣『法相』及『義相』
 
觀法相自性不可得,其所依之相亦不可得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义相,这个语句清楚吗,若于其名及名自性包括名句文,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怎么遣除?他说,佛告弥勒菩萨,当最后我们要开悟的时候,就是止观相应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怎么做呢,要由做真如作意又叫做真如观,或叫做实相观或叫做实相作意,然后除遣法相及义相,什么是法相义相就是前面讲的,五法知法相,十法五法四法三法知义相,是这些本来的教理是在起观的观相,但到最后你真正要开悟的时候,要把这些观相,在内心的这种相,要把它遣除掉,因为法相义相的这些教理,就像是渡你过河的那个竹筏一样,你没有那个竹筏你没有办法过河,但是真正到了对岸的时候,临那一刹那你要,跳到岸上去,你就要离开这个筏才可以,也就是说刚开始你要遣除烦恼的时候,你必须要借由这个法理教理,然后起观,但是到最后临那一刹那,你要把这些法理教理相对的安立相,把它遣除掉,你才能真正的悟诸法实相,它包括所谓的名及名自性,为什么他讲名,名自性,你们记得刚刚讲法跟义吗,第一个是名句文,从第一个名句文到最后一个界义,就是要把这些全部遣除,不管你依哪一个到最后都要全部遣除,佛教经典常常这样讲,都去拿最前面一个,所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然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拿五蕴里面的色来做解释,其实就是讲说后面的每个都一样,所以这里讲名及名自性,无所得的时候,也不观彼所依的相,就是要这样遣除,遣除名及名自性还有名所依的这个相,都要遣除掉,都不能去执著他,包括文及文自性,也必须要遣除,什么叫做名及名自性?名就是名称,名的自性是什么,名的自性就是语言相,名称所依的相就是外在的那个东西,名称要遣除,名称所依的那个相也要把它遣除掉,必须要这样子做,由什么来观才能遣除呢,观真如作意。
 
这里三个重点第一个要真如作意,要除遣法相跟义相,就是前面讲的几个,第三个要观法相自性不可得,这个法相本身的自相不可得,还要他所依的那个相也不可得,如果你还不是很清楚,没关系,这个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就是慢慢来,但是至少这个师父一定要讲,你们一定要听,你不要因为不懂,所以师父就不讲,不懂就不听,那你永远没有熏习的机会。
 
真如作意是一种观,等一下我会讲,一种禅观,你观真如作意要做什么,要遣除法相跟义相,所以下面这个是真如作意之后,要铲除的东西,真如作意是方法,法相义相是要铲除的东西。为什么师父拿了这三点,因为这三点你弄清楚,就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我们先回到上面,前面这一句不是弥勒菩萨问说,那我们要观什么,就是作意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然后要怎么遣除,不是问了这三个问题吗,释迦牟尼佛就说,要做真如作意,要遣除法相跟义相,然后要怎么做,要观自性不可得,他说依的法也不可得,他不是回答了前面三个问题吗,他是有辉映的,弥勒菩萨问了三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佛就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他说要用什么做观,要观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怎么遣除,他说要做真如作意,遣除法相及义相,要观法自性不可得,然后所依的相也不可得,这是方法,这是遣除的对象,这是做的观。
 
你没有抛弃这个法,你没办法开悟,师父不是说,这条河,法相义相就是教理,你乘这个船这样过来,过来到这里快到了,问题是: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筏,你有没有办法真的到达这里。这种观不是你现在能够思维,这已经到达观的最后境界了,在俱舍论讲说煖、顶、忍,已经到世第一了,是在那个刹那的,这个刹那你如果没有抛开的话,你还有东西在,那还是一种执著。
 
问:他的意思是说我怎么知道我就要到岸了?
 
师父:你就多听经闻法,经过闻思修,就有那个能力跟程度了,你问一个医生你怎么知道我有癌症,人家读了多久之后,然后经过多少临床实验之后,因为经过好长时间训练过来的,师父为什么可以回答你这些问题,我也是好长时间训练过来,所以我知道,所以师父一直说必须要经过闻思修。
 
问:到时候是自然的?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就是说,经过闻思修然后在止观里面运作,这种力量跟认知就会越来越清楚了,所以你不经过闻思修没有用的,因为你不懂,经过闻思修然后教理慢慢懂,懂到那个地方经过止观再运作,你到时候就知道你要怎么抛了,如果遇到一个你从来没有碰过的东西,你问一个专家,他很难跟你讲,他只能说你要从头开始,比如你跟师父把脉,然后说师父你最近肝不好,我问你说你怎么知道我肝不好,你怎么跟我解释,因为我把脉来的,我问你跟我说脉怎么样,我都没有学过,你跟我讲也是白讲,那我怎么办,我真的要学,我就从头开始学,因为就我来讲,我也很难去理解说,你摸摸我这里,你就知道,我哪里不好,肝不好,肾不好,哪里不好,因为你现在没有闻思修,所以你现在会很疑惑说,会这样子吗,师父是相信你把脉没有错,但是老实说真正去思考的话,我会想真的是这样吗,你这样摸一摸就真的知道,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学习过来,你就了解,为什么人家会知道。
 
问:遣除法相是破法执吗?
 
师父:不是破法执而已,法执我执都破,甚至是我执要破,因为这里过去就是开悟的,就中观来讲我执法是同一执,但是这里法跟义,跟我执法执的观念意义不一样,他不在谈我执法执,他这里倒是没有去分那么多,如果有法执就是有我执,这里的法相跟义相,你可以说是一种法执,但是跟我们讲我执法执,那个观念不大一样,反正你有法相义相就是还有一分的执著,如果你把法执我执又带进来,那又把东西弄混了,因为就中观来讲有法执就有我执,有我执就有法执,他只是那个执而已,重点在那个执,法相义相还是那个执,不管你执法执义还是那个执著。
 
如果不懂没关系,师父还是会继续讲下去,你慢慢就会清楚,这个观念会慢慢建立起来。
 
1. 作意:真如作意
 
勝解作意:謂修靜慮者, 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
 
真如作意: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觀諸法自相:色性、受性…
 
觀諸法共相:無常、無我、無自性空
 
觀諸法真如相:涅槃、自性空
 
什么叫做真如作意,什么叫做真如作意,我们讲作意的时候有两种作意,有胜解作意还有真如作意,禅观有一种叫做胜解作意,还有一种真如作意,真如作意就是观法的实际状况,胜解作意就是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就是师父常常讲的,比如不净观,不净观到最后把很多东西观成白骨,但是你现实的实际状况不是这个样子,所以你是把它扩大观的,比如修观佛,观到最后是十方都充满佛,一起现出说法,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就是跟现实不符的,是你把他增加出来的,这个叫做胜解作意,比如上次师父举例,有人把地观成是水,对他是水,但是跟实际状况不合,那个是你增益出来的,实际上是地,只是你把它观成水而已,这一类的就叫做胜解作意,是你依定的力量把他了解,很强的力量把他了解成这个样子,这个叫做胜解作意,这个也是一个修定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修定的方法。
 
另外一种作意就叫做真如作意,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就是观法他本来如此,这个法本来是这样你就观他就是这样子,什么叫做自相作意,共相作意,
 
自相作意就是每个法,他本身的特质到底是什么,这个叫做自相,比如说色以变碍为相或以变碍为性,色法以质碍为性,色法会变坏,会阻碍,占有空间,这个就叫做色,物质的自相,他确实是如此,在世间共通法上来讲他确实是如此,你观他如此就是如此,所以这个叫做真如作意里面的观自相,第一个叫做观诸法自相,比如观色性,观受性,受是领纳为性,受心所,情绪,想是取像,把一个外境东西取进来,摄在我们心里面,这个是想的作用,这个也是想的自性或叫做自相,所以想就是以取像为性,这些就是不同法各个的别相或叫做自相,就世间来讲它确实是如此的,你没有增益也没有把它减损,它确实是如此,所以他也是真如作意的一种,但是这种只能降伏烦恼,你这样观只能降伏烦恼,不能断烦恼。
 
另外还有观诸法共相,比如无常,无我,无自性空,这个叫做诸法共相,一切法的共通相就是无常相,就是无我相,无自性相,这个就是诸法共相,观诸法共相的修行是能断烦恼的,所以三法印叫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是可以断烦恼的。
 
最后还有一种叫做观诸法的真如相,就是观涅槃,其实后面两个是观三法印,观诸法共相是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诸法的真如相,就叫做观一切法涅槃寂静,后面的共相跟真如相,是可以断烦恼的。
 
刚才讲说依真如作意,这三个里面他讲的是哪一个,他刚才说依真如作意可以遣除法相跟义相,他讲的是哪一个,当然第三个一定是可以的,第二个也可以,当然不是第一个,第一个只能降伏烦恼而已,其实第二个第三个都可以遣除诸相,因为无我相,无常相,无自性空相,观诸法的共相还有观诸法的真如相,都是可以遣除烦恼,可以遣除法相及义相。
 
2. 所除遣:法相和義相
 
法相
 
名(名稱);句(句子);文(字母);別(緣別法);總(緣總法)
 
義相
 
十相
 
五相
 
四相
 
三相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是什么,法相就是名句文,缘别法,缘总法,这前面讲的这些,还有义相就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知道师父讲这个十相五相四相三相,就是前面讲的,义相不是由十相五相四相三相来解释吗,义相三相的最后一相是什么,十相五相四相三相,三相的最后一个是什么,界义,就是界,界不是有:有情界…,主要遣除的就是这几个,能遣除的,能作观的,就是观真如相,包括可以是诸法共相:无常、无我,可以是涅槃相,观这个东西,到时候要遣除的就是这些。中观里面有讲说就算你观诸法空相,到最后连那个空相都要遣除,观诸法空相的时候,因为你以空破一切法,但是你到最后连这个空都不能执著,后面会讲。你会觉得说这个目前好像我们没办法做,没关系,没办法做的东西可以加深熏习,而且可以加深你对佛法的概念,我们有时候叫做法乎中则得其下,法乎下则得其下下,我们学习要学高一点的,高不是好高骛远那个高,我意思是你要了解深透一点的,这样才能对佛法真正的理解,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你不要想,没关系,我大概就好了,大概就好了,以后你真正在起修的时候,很多观念就有问题,或是平时的观念就会有问题,你懂的深,平时的这些一般观念绝对没问题,你如果懂得不够深很多时候,遇到事情你很多观念就开始弄不出来,我应该要怎么办,你常常会有这样的状况,
 
解深密经-17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大概都已经讲过了,解深密经其实都很重要,但是里面最根本跟唯识相关的,就是分别瑜伽品,也就是我们现在在讲的这一品,前面讲到三相三性一切法相,这些都蛮重要,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这一个,这一品后面还有所谓的地波罗蜜品,就是在讲菩萨十地的,接下来有讲如来成就品,是在讲如来的境界的,这两品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都有大同小异的说明,所以师父想解深密经讲到分别瑜伽品结束,我们就把解深密经结束,然后我们就开始来上摄大乘论,因为后面的菩萨十地,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有谈到,差不多类似的内容,包括如来品都是一样,还有一个,为什么讲到这个,就是说,其实解深密经到这一品结束的时候,其实就原来的经典来讲他已经结束了,所以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或是在印度的时候,后面的两品是补增进去的,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在这个分别瑜伽品结束的时候,弥勒菩萨有问释迦牟尼佛说,那我们应该怎么称这部经典的名称,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跟他讲说,叫做分别瑜伽甚深解深密,意思就是说这个就是修瑜伽止观者,最甚深的解释,佛陀已经在这里跟弥勒菩萨这样子讲,其实就是结束,意思就是说这部经,就是修行瑜伽者最甚深最深密的解释,就已经结束了,后面的地波罗品其实是另外一个对机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后面就是另外两个菩萨的对话,所以照说原来的经典应该是,到分别瑜伽品为主结束,后面在摄大乘论里面无著菩萨有把它融进去,在摄大乘论里面我们会继续谈。
 
我们继续来讲,这个上礼拜讲过我再讲一下,新来的同学因为,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这个背景,因为这个地方蛮深的,是在谈论止观方面的,如果听不懂没关系尽量听,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这个太深你听不懂,其实师父建议星期天七点的课,相对地会基础一点简单一点,可能一般初入学者会比较听得懂,师父的建议是这样,当然你听不懂没关系,你愿意继续来都欢迎。
 
第五遣除诸相作意是上礼拜讲过,记得我们修行的次第大体上是这样子,慧学上经过闻思修,闻慧,思慧,修慧,然后定学上你要先持戒,持戒清净之后你才可以修禅观禅定,修禅定从摄心开始修到未到地定,至少到未到地定你就可以止观相应,依定中起观,观就是观你平时学的佛教法义,比如五蕴,十二入处,观五蕴空,十二入处空,就是这样观,慢慢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比如我们有说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这样的过程,到了最终末的那一刹那,就是那个阶段,你要开始断根本烦恼的时候,你那时候要遣除诸相,要作意真如、遣除诸相,也就是说你之前学的这些法义,拿来作观的这些法义,你到最后的这个关头,你要把它排除掉,也就是说你对于诸法的法义,平时学的这些法义,它只是对治我们烦恼用的,你到最后的关键不能再执著它,你执著它那就又变成一种执著了,所以连那种法义相你都要排除掉,这时候才能真正悟到诸法实相,入初地或是入初果才能这个样子,所以这个地方最重要就是在讲说,你止观相应经过无数的操作,到最后末的阶段就是要遣除诸相。
 
这样子同学到这里应该清楚了吧,所以他是有一定次第的,所以他说世尊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奢摩他就是止,毘婆舍那就是观,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修止观的人到最后应该要观什么,然后接下来说,要遣除什么,应该要怎么观,然后观什么,我们要排除什么,他就问了这三个问题,然后你看师父这里列出来,要作意什么就是观什么,遣除什么,接下来如何遣除,就是这三个问题,要遣除什么,作意什么,如何遣除,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重点。
 
接下来他说,佛告慈氏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善男子由真如作意,观真如,然后除遣法相和义相,若于其名及名句文,法相义相第一个告诉你的就是语言,然后还有语言指涉的内容,也就是说佛法的名相,还有名相的内容,这些都是遣除的对象,还有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就是这些法义名称,还有法义名称所依的具体对象,这些东西全部要遣除,不能有任何的执著,所以第一个作意真如就叫做真如作意,第二个除遣法相及义相,法相义相讲的明白一点就是佛法说的内容,佛法的名相,还有佛法的内容,接下来观法相自性不可得,其所依之相亦不可得,不但要把佛法的名称还有内容遣除,还有佛法所描述的那些对象,都不能起任何执著,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初学在闻思的阶段,必须依佛法的教义内容来修行,但是你到止观相应末后的那一刹那,连这些你都不能有任何的执著,因为佛法语言文自相还有内容,本来就是破除我们烦恼的,但是如果你在最末的刹那又执著它,最后的这个烦恼是没办法断除的。师父不是举例吗,你要到河的对岸,你必须要有一艘船或一个竹筏,那个竹筏就是佛法,就是语言文字所描述出来,我们的观念跟概念的佛法,当你这个竹筏乘到对岸的时候,你必须要跳过去,你必须要舍弃竹筏跳过去,你要是一直站在竹筏或船上面,你永远没有办法到对岸,这个意思就是说到了临末的那个刹那,你平时这些有寻思的虽然是正确的,随顺佛法的这些语言概念,还有内容,必须要遣除掉,你才能真正到达对岸也就是真正的明心见性,所以是必须透过这样止观修行的,这个就是说第一个要真如作意,第二个要除遣法相及义相,还有法相义相所依的对象也不能起任何执著。
 
其实包括比如说我们念佛,还有观佛像,观到最后师父说佛现前告诉你一些佛法要义,但是最末刹那你连佛,还有法相,还有佛像,都全部要遣除掉,你要观:佛亦不来,佛亦不去,唯心所现唯识所造,所以这些佛所现的的也是虚妄相,你要这样遣除才可以的,这是我们临末的这一刹那要讲的,所以我们从前面讲止观讲佛法义理怎么修,到最后这个已经是临末的刹那,我们的理解跟认知上必须要是这个样子。
 
我们不是有说第一个要真如作意,要除遣法相及义相,什么叫做真如作意,我们先要了解,第一个胜解作意跟真如作意两个是相对的,胜解作意就是禅观的时候,把本来实际上的东西,你用观想或禅定的力量,把它观成跟原来是不一样的,所以它是增益的,随其所欲,于诸事增益,不是这样子你把它观成这样子叫做胜解作意,跟实际上的东西不合,比如地你把它观成水,在禅观人的境界中它是水,对他的作用也是水,比如说师父有这种力量,我把它观成是水的时候,但是对你们大家它是地,对我本身依人的业力来讲,对我本来也应该是地,但是我因为禅观的力量把它观成水,所以在禅观中那个就是水,对我来讲那个就是水,所以这个叫做增益相,也叫做胜解作意,跟真实是不符合的,比如不净观,观到最后都是白骨这个是增益相,比如你修念佛观,观像念佛,观到十方都是佛,那个也是增益相,那个叫做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对一般人是没有作用,但是对禅观的人,他就是真实的,但是我出了定之后,地还是地。
 
第二种作意叫做真如作意,就是说依自相共相还有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自相就是一切法各各的别相,这个叫做自相,共相一切法共通的特性,共通的相貌叫做共相,真如相叫做他的智理合一这个叫做真如相,讲得更具体一点,我们的智慧了解诸法共相,这样的智慧就叫做真如相,所以他是观诸法自相,比如色是质碍性,受是领纳性,想是取像,所以观诸法别别的不同特性,这个叫做诸法自相。眼根有什么特性,不是讲眼耳鼻舌身意吗,眼根有什么特性,眼根第一个它是色,物质,眼根是物质,我们这个眼睛,还有第二个作用它是什么,他有取物质形相的这种作用,这个就是它的自相,耳朵取声相,眼睛跟耳朵作用是不一样,所以它的相就不一样,这个叫做诸法的自相。问题是观诸法自相不能断除烦恼,只能降伏烦恼而已,只有观诸法共相,无常,无我,无自性,这样才能断除烦恼,因为你能够观诸法的共相的话,就能了解无常就能真正体验到无我,就能体验到无自性,这样子的话就能破除我执,所以他才说当他讲真如作意的时候,其实是指观诸法的共相,还有观诸法的真如相,是指这两个,不是指诸法的自相,因为唯有观诸法的共相还有真如相,这样的真如作意才能断烦恼,除了观诸法共相外,还有观诸法的真如相,就是观诸法的一切法平等平等,一切法毕竟涅槃就是讲的涅槃还有自性空,只有这样观,我们才能真正断除烦恼,所以这个叫做真如作意。
 
问:地观成水,为什么要把它扭曲?
 
师父:因为这个有点像神通,有一点在修神通的作用,不只是扭曲,它有它的作用,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他观不净观的时候,他把一个本来好好的东西观成是白骨,是脓烂,一步步,但是它跟实际东西不合,我先说观不净观,你把一个很漂亮的男色或女色,一般男人喜欢观女色很漂亮,女的喜欢观男色很漂亮,问题在佛教里面说要对治这种欲望,最好的某一种状况的修行方法应该怎么对治,不净观,你就要把它观成不净相,但是实际上这个跟现实不合,他是最后但是不是现在,你是把它观成现在就是这样子,比如一个很漂亮的女众,你因为要降伏我们这种欲贪,你把她观成不净白骨,但是实际上她现在是好好的,但是你为了对治内心的淫欲跟欲贪,你把她观成这样子,所以这个叫做胜解,它的作用是什么,它有降伏烦恼的作用,降伏欲贪的作用,包括数息念佛观都有这样的作用,你问好好的把地观成水要做什么,这是一种修发神通,因为借由这样子我们可以修发神通,比如在经典里面说虚空是没有东西的,你把它观成一个阶梯,你就可以走上去,旁边的人以为你在凌波微步,你是在虚空走的,如果对面是条河,你不会游泳但是你有神通,你有这种观想力,你把它观成有一条桥走过去,别人旁边看起来以为你在蜻蜓点水,神通就是这样修发来的。
 
所以他的这种禅观跟胜解作意,每一个都有他的用意,但是话讲回来,这个是世俗的,不能断烦恼,胜解作意还有自相观是不能断烦恼的。
 
观要至少到未到地定,你们要知道依定起观,这个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不一定要到初禅,但是未到地定摄属初禅,白骨观本身是一种修止,有了这种基本止的能力,再依止起观,但是这时候属于观,是一种胜解作意的观,你刚开始他还是要集中,比如集中在这一点,师父在俱舍论里面有谈,他到最后回来要集中的,再依这种集中力观所有都是白骨。
 
在观空空的时候会讲,遣除是这样子比如说观一切法空,如果观一切法空已经可以遣除所有的执著了,那就没问题,但最怕就是说你观一切法空还执著一个空,那就必须要空空来对治,就是以空来破空,所以意思就是说,当你观一个东西把它观空的时候,你又产生另外一种执著,那你又要另外来破它,如果你观一切法空还有一个空的执著,你还是有执著,你还是要用空空来对治空,但是,有些根性比较好的,他观一切法空之后就不执著了,就不需要再空空了,你问得很好,这两个后面都会讲,一个是说那真如相要遣除吗,后面讲十八空十六空的时候还会讲,有多少种空必须可以修的,我们后面会讲。
 
不管新的同学旧的同学你就尽量听,听多少算多少,真如作意这样清楚吗,所以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你到最末的刹那你要观诸法共相,或是观真如作意就是观涅槃,一切法涅槃毕竟寂静,或是一切法自性空,还是说观无常,无我,无自性空,两个都可以,都是可以断烦恼的真如相。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到底要遣除什么呢,简单的讲遣除的就是你之前,对佛法学习的这些概念,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我说要遣除佛法的这些概念不是说,你之前学的这些佛法不对,只是说因为这些东西,还是你一般脑袋的寻思相,也就是说,不是说你要过河的这个竹筏是错误的,不是,意思是说你到最末刹那,要破除最后的执著这样子而已,不是说你前面学的那些东西不对,不是这样子,是遣除遍计所执,不是遣除依他起,是遣除我们现出来错误的蛇的相,不是遣除那个绳子的相,所以就是要遣除我们之前学习佛法的时候的这些概念,这些如果最后还有一点概念在,你要把它遣除掉,这样你才能真正亲证悟到实相,至少是证初果或者是初地,一定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就印度佛教来讲,叫做真正的明心见性,在禅宗里面就是最后一关叫做生死关,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讲说他明心见性,老实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你要经过这些过程,你要真正明心见性要悟诸法实相,要有这些过程,你有没有根本的禅定力量,你的闻思修慧到底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不可能的,如果连四谛是什么讲不出来,他不可能明心见性的,不但要讲出来,而且要很透彻的,明白的讲出四圣谛到底是什么,因为那已经是他的根本人生观念,如果这个人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是很清楚而且他的行为上,对一切的东西还那么的执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悟无常相,对内对外,什么叫做内?自己的根身还有自己的心,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对内对外都还很执著,你看那个样子,那不可能是明心见性的。
 
具体的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这讲过,还记得法相及义相吗,法相有名句文,还有缘别法缘总法,你们看缘法相和义相那个地方,五法了知法相,接下来有十相五相四相三相,了知义相,之前就是要你去了解这些,你说会不会很奇怪,之前一直要叫你去了解这些内容,在止观里面相应,到最后他又叫你要破除这些,如果你们了解佛法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不会你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佛教里面讲第一个说,乘船你要处心积虑的把竹筏或这艘船做好,你才可以过去,坐到那边你要把这艘船舍去,跳过去,你才能真正到达对岸,所以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一定要去坐这艘船,但是真正度过之后要叫你把这艘船放弃,没有什么问题,还有解深密经,唯识学最喜欢用的以契出契,水管里面塞了东西,通水管要用一根东西,现在水管塞住了,去买了一根长长的东西,买来把它通干净了,通干净你不能把那一根留在里面,你要把它抽出来,你说你之前处心积虑的叫我去买,然后把它伸进去,现在你又叫我把它拿出来,你是耍我吗,笨的人就会以为在耍你,但是真正聪明的人就知道说这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就是说,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要学佛法,要持戒、修定、修慧,要闻思,但是你真正入了止观到最后那一刹那的时候,你又告诉我说之前学的这些,还有一般世间思维的这种概念,要把他摒除掉,才能真正悟到那个相。
 
悟真如相(圓成實)
 
問:世尊! 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答:善男子! 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
 
無有相:相無自性
 
無所得:生無自性
 
如果你修学佛法这是很合理的事情,到最后悟圆成实相,刚才这个地方弥勒菩萨有同样的问题,他说世尊,诸所了知真如义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我们不是说观真如相吗,观真如相可以把法相义相遣除掉,刚刚讲完观真如的时候,是把之前的法相义相遣除掉,现在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我们观真如相把之前的法相义相遣除了,我们会不会还有一个真如相呢,这里释迦牟尼佛回答他说:善男子,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何所遣,真如相本来就是破法相义相的,破了法相义相如果你真明白的话,就不会再有什么真如相,但是如果根机不够利有可能,有可能会再执著一个真如相,再执著一个真如相怎么办,真如相就是空相,后面就会讲说那就用空空来破,但实际上如果你观真如相你真的明白的时候,真如相就是告诉你一切法无相,所以他说,真如相是无有相,还有是无所得,你要是这样了解的话,你就不会有一个真如相,就好像说,如果你真的了解,我这一根东西伸进去,是要把里面的东西弄通的,你就不会执著我这一根抱著不放,如果你了解说我坐船过去是要到对岸的,你就不会抱著船不放,这样就没问题了。他讲真如相是要破法相义相的,不是告诉你说有一个什么真如义相,就好像说当我们讲一切法无自性空的时候,就是告诉你一切法和合,所以万事万法没有一个本质的存在,这个叫做空,但是你不能再去执著,有一个什么空的东西,一切法相破的时候还执著一个空,那又错了,所以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你说,其实你讲真如相的时候,他是观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毕竟空寂,这样来破我们的寻思概念的,但是你不能说,破了这个寻思概念,还执著叫做一切法空寂的东西。所以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在中观里面告诉你说,这只是用来描述的一个言语而已,你不要以为还有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他说因为相无自性,是一切无相,所以你不能起任何的执著,所以叫做生无自性。 你现在的阶段还是在法相、义相当中,借由闻思,听经闻法来了解佛法的道理,因为这个叫做随顺胜义,这个是不能跳过的,现在很多人有一个大问题,他跳过前面的闻思,一直在谈最后阶段的一切法无相,金刚经就是告诉你,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般若经一直要强调的就是说,那个方便的船,到那一刹那你要跳开,金刚经一直在强调,但是因为他一直在强调,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刚开始阶段的闻思,法相义相,很多人就排开那个不管,以为自己现在已经坐船到对岸了,其实根本都不是,我们现在都还在那边想办法要把船做好而已,你现在听了经之后你就会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叫做谈空说妙,有些人就是站在此岸,望著彼岸,然后站在那边什么都不做,一直说,其实我们到那边的时候告诉你们,那个船也都是无自性的,所以这个船也都是要抛开,你要登到对岸,所以这个船是空的,是无所有的,是不能执著的,他讲的有道理,但是他的问题在,他只站在岸边什么都不做,然后一直在那边空口说白话一直讲,他现在连动手怎么去做船都没有,这个就是一般很多人会犯的很大的毛病,也就是说很多人误解禅宗,不了解禅宗所会犯的毛病,或误解般若,不了解般若所会犯的毛病,就是犯在这里,他没有把之前的法相义相弄清楚,他没有真正的去做这艘船,人家在做的时候他就想说,这个船是无自性的,这个是...,这个叫做谈空说妙,我们现在要知道,理上我们知道到最后是要抛开的,但是事相上我们还是要依闻思,戒定慧,然后法相义相这样一直去修行,到最后你才能有这个船形成,你才能真正做上船渡岸,渡到彼岸快到的那时候,你才能真正遣除法相义相。
 
由觀空遣除諸相
 
1.般若經之十八空
 
內空:內六入空
 
外空:外六處空
 
內外空:十二入處空,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
 
空空: 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滅故
 
大空: 十方、十方相空
 
第一義空: 第一義名涅槃,涅槃、涅槃空 。
 
有為空:一切有為法空
 
無為空:無為法空
 

我们说遣除法相义相观真如,其实观真如就是观空,有无自性空,有自性空,解深密经这里很体贴的又告诉我们,其实真如作意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他讲了许多微细的东西,让我们怎么去空,怎么去观,因为由于根机的问题,如果很利根的话,可以观总空相叫作一切法空,或是无自性空,或叫做自性空;但是由于我们一般人的根机不是那么利,所以他经由某些地方来切入,当我们执著什么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那个东西是空,所以我们就经由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来观这个空,其实他空的原理道理都是一样,只是说由切入的角度不同,还有我们执著的东西不同。
 
我们来分别的作观,分别的观各个东西的空,所以在解深密经引了大般若经里面讲的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般若经里面有讲四空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里面当然有些重复,我们先来看看般若经里面讲的,由观空遣除诸相的十八空到底指的是什么,把这十八空了解之后,我们再来了解解深密经里面讲的,由二十四空或十八空相遣除十种相,也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叫我们怎么观空,还是从我们不同的执著来告诉你,那些怎么观空,总空相的原理一个,但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所以般若经开列了四种空,十六空十八空还有二十四空,但是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还有观不同东西的空。
 
首先我们来看,内空,第一个叫内空,内空叫做内六入空,哪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叫做内六入,还有就是由六根所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识,所以这个叫做内六入空,因为根空,识就空,因为依根发识,两个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当他讲内六入空他只是讲,内在的我们这个根身的东西,他是空的这个叫做内空。
 
第二个外空,外六处空---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个是我们的六根所对所认识的对象,我们六根认识这个对象的时候,会起执著,所以这里要告诉我们说,你所看到的这一些东西,外面的这些色身香味触法无外乎是,因缘和合所成,没有实质自性的,他是无常变化,你不需要去执著它,就唯识来讲其实他是唯识所现,是内心所现的,是虚妄内心所现相,你不要去执著它,所以当我们讲内六入空的时候,所以有人很执著外相,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当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的时候,就要观内六入空,当有人很执著我所看到的外相的时候,就是观外空。
 
第三个叫做内外空,就是十二入处空,十二入处中无我、无我所就是内外空,外六尘是空内六入也是空。
 
你问师父有什么例子,很简单什么叫做内六入对我自己很执著的,有没有人对自己很执著,其实在很多时候可以表现出来,你平时观察都可以,依现在比较常有的例子,有没有人很喜欢自拍的,去到哪里都自拍,人家去都拍风景他不是拿来都自拍,然后比各种姿势东拍西拍,如果你就佛法的观点来分析,这种喜欢自拍的叫做执著这个根身,就是执著这种内六入,我的眉毛、头发、眼睛大不大漂不漂亮,眼睛不够大想办法去整容把它弄大一点,不然把它画大一点,眼睫毛不够长,装个假的,这个就是对自己的眼根执著,耳朵整容的比较少,鼻不够高不够挺,弄高一点尖一点,鼻孔太大缩小一点,舌没有,但是牙齿嘴巴,身体换肤,拉皮,各式各样都有,佛法这样讲有道理,很多人确实是对内六根很执著的,这时候就是要观内六入空,就是观内空,告诉你这个身心生命五蕴和合,因缘所成的,在能够的范围之内保持他的正常作用跟健康,但是不要在里面下太多功夫,不然就是太执著了,所以他就是告诉你,这个是一个我,这有内六入。
 
对的,就是一个外境,这个是六尘或是外六处,我们根对境,你还记得黑牛白牛吗,根对境,中间会产生一个六识,但是这个识他不是正常的认识,他已经有一个执取在里面,所以这个六识让这个内六入去取这个外六处,他就告诉你这个六识怎么破,第一个告诉你说这个是假的,在某些状况下有些人他对这个我比较无所谓,但是对外面这些很执著,色,男色女色都好,声,很喜欢听音乐,音乐很动人我每天非得要听这种音乐,香要闻什么,吃什么,舌,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这样子会对外六处起执著,所以当有人对这个外六处起执著的时候,对外境的东西非常喜欢看到什么,他不一定什么都喜欢,但是他就是对某些东西非常执著,但是这些执著不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所构成的,这个时候你可以观外六处空,这个叫做外空。
 
第三个内外空,这个更严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喜欢自拍以外,对于外境的这些东西也非常执著,周遭这种人其实占多数,不但执著自我的根身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去到外面又喜欢看好的东西听好的,所以我们常说打扮得漂漂亮亮穿得帅帅的,然后去餐厅吃东西去跳舞,去享受五欲之乐,色声香味触,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这样子,到了年纪大一点可能享受够了,或是身体状况各方面比较不允许了,比如说也知道金钱的重要,因为有一大家子要养,可能身体的机能已经没有像年轻那样子了,年轻的机能很强,以前年轻的时候熬夜,第二天又好像一条活龙一样,那是很正常的,现在不行现在稍微晚睡一点,第二天起来很累,以前开车一个人直接开到温哥华没问题,现在开个两三个小时累的快死了一样,你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一点看开了,不执著,其实不是,是很多原因,让你没有办法把这个烦恼激发出来,其实你说内六入、外六处的这个烦恼其实都在,只是没办法,你的机能有限,或是环境有限,没办法让你发展出来而已。比如有钱人跟没有钱的人,其实对五欲的贪执没有谁高谁低,只是有钱人为什么比较挥霍,因为环境跟钱容许他这样去搞,不是没有钱的人比较无执,比较高尚,不是,是因为没有能力,没钱去花,但是一般没有修行的人这些五欲的欲望,还有内六根外六处的执著是一样的,如果不修行的人是一样的,我们内六入对外六处所产生的六识,所以这种执取,所以这个叫做内外空,十二入处空,无我,无我所,就告诉你说这个六识是没有的,这个是一般中观就是告诉你说,这个是缘起的,这个也是缘起的,只是因为我们有烦恼在才会去执著,唯识讲的道理差不多,唯识只是说我然后还有一个阿赖耶,中观般若经就是告诉你这个就是因缘和合法,所以是假的,唯识告诉你我们缘这个境的时候,自己现出一个遍计所执相,然后我们对这个相起执著,这个相无外乎是我们内心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是假的,你说这个呢,这个也是因缘和合的,不过唯识不谈这个,因为唯识谈的是,这个我们自己现出来的虚妄相,因为这个虚妄相本来是依他起,但是在六识对六根的烦恼执取里面,这个已经遍计所执了,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有一分我们的执著在里面,这个就是唯识所讲的,般若中观就是告诉你说,你不用谈太多,这个本身就是因缘和合,就是无自性的,唯识是告诉你说,你缘这个的时候再现出一个相,这个相是虚妄的,是唯心所现的,这个叫做内外空。
 
还有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这个告诉你空空,依空破空,一切法空,当你讲一切法空的时候,是告诉你一切法无自性没有本质,一切法都是缘起的,这个叫做空,但是你不要在破除一切法之外,还产生一个叫做真如的空的东西,如果你这样的话那又落入有执了,这个时候就要用空空来破,所以这个叫作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什么叫做非常非灭?你记得心经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我们现在周遭看到的一切有生灭,但这些生灭是不是真实的?缘起的,这些生灭其实不是真实的,所以一切法其实是非生非灭的,我们看到只是现象上的生灭而已,不是真正法的有什么东西在生跟灭,所以真正的一切法本然寂静,非生非灭,但是因为我们在这中间起了执,所以我们要用空来破,但是你破了知道一切法非生非灭这样就好了,如果你还执著有一个什么东西的话,那就要空空来破,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是非生非灭的,本来如此,了解一切法非生非灭本然如此,一切寂静,一切涅槃,这个叫做第一义空,又叫做自性空,如果你了解一切法因缘和合没有本质,这个叫做无自性空,两个根本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在表述上有点不一样,这个叫做空空。
 
还有大空,十方,十方相空,十方在佛教的空间观里面,他是相对来讲,依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面朝北所以有东西南北,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还有上下,这样就是十方,这个就是佛教的空间观,他变成一个立体的空间观,所以你们记得阿弥陀经里面有讲,西方有什么国,东方有什么国,东方有阿閦佛国西方,有阿弥陀净土佛国,有上下,他就是描述一个十方的空间,所以当讲十方的时候就是佛教的空间观,他讲十方十方相空,指空间是空的,空间是无自性的,假法的,为什么空间是假法,空间只是一个观念而已,没有实质的东西,在佛教里面这样讲,他说:我问你,如果这世界完全没有东西,有没有空间的存在,如果这世间完全都没有东西,地球太阳全部都没有,空里面就存在有,佛教里面是这样讲,如果所有东西都没有就没有所谓空的概念,空怎么产生的,空是一种概念是相对于有才有空的概念,我现在有一支这个笔,现在叫做有,笔拿掉了这个叫做空,多一个空间出来,所以当我讲空的时候是相对于有才讲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空什么呢,所以空也是一种概念而已,不是真实有什么,大空就是指空间不是实质的,所以叫做十方十方相空,空间是相对于有才讲空的,所以空间是没有实质的。
 
第一义空,第一义名涅槃,胜义谛,涅槃、涅槃空,什么叫做涅槃,涅槃空,第一义就是涅槃,第一义又叫做胜义谛,胜义谛,第一义空,涅槃,涅槃空,什么叫做涅槃、涅槃空,我们所谓的证入涅槃,是把本来长期以来所积蓄的这种错误妄执,把它遣除掉而已,你不是真的有得到什么,你只是把错误的观念跟行为纠正这样而已,你把错误的观念跟行为纠正了,遣除了本来一向虚妄的贪嗔痴,这样叫做涅槃,真正究实来讲理你有没有证得什么涅槃,究实来讲没有,但是你现在的凡夫位,有涅槃可证,有贪嗔痴可除,但是你真正证到那个境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只是把以前错误的东西,还他一个本来面目而已,你只是以前错误的认知,现在正确的认知,所以没有真正的什么涅槃,这个叫做涅槃空。
 
因此还记得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句话,初果如果认为自己证了初果,须陀洹如果认为自己证的须陀洹,那就不是真正的须陀洹,包括阿罗汉证涅槃,阿罗汉如果真的认为自己证得阿罗汉的话,执著自己证得阿罗汉那就不是真正证得,这个叫做涅槃空的意思,就是第一义空,只是把过去无始以来错谬的认知跟行为,把他排除掉了,还一个东西的本来面目就这样而已,就好像唯识说,你现在错误的认知,你现在只是正确的认知,这个是什么,这个东西跟这个是一样的,认知到它是什么而已,只是把过去的错误扭过来,变成正确的认知,本来是绳子,你误以为是蛇,那个蛇是妄相,你现在眼睛揉一揉弄清楚了原来是绳子,就是这样而已,只是把错误的遣除而已,没有真的证得了什么,你把绳子看成是蛇的时候叫做增益的虚妄,当你把这个增益的错误弄掉了之后,你还回他原来一个绳子的面貌,你以为你证了什么,很了不起吗,没有,你只是还他一个原来面貌而已,这个叫做第一义空。
 
第一个,涅槃不是一个地方,你们不要笑喔,有人包括很多出家法师,把涅槃解释为一个地方,像极乐世界这样的地方,那是完全错误的,涅槃也不只是一个idea,涅槃是一种诸法实相,反正涅槃就是你的心境真实的境界上,贪嗔痴永灭,认知到诸法的真实面,就是这样叫涅槃。
 
问:为什么佛陀说宾头卢不可以去涅槃?
 
师父:那是告诉我们说因为佛陀不这样子讲,我们不知道那个是什么,所以涅槃他用两个字,不然佛陀都不要讲话,涅槃绝对不是一个地方,这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一种形容词,“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是怎么办,还是以假名说,所以叫做涅槃涅槃既非涅槃是名涅槃,他再怎么样还是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你不要因为一个字或一个名相来形容,就落入了语言相,你不要因为佛陀说不能入涅槃,你就认为他不能去到一个地方,你这样又落入一个面下去了,这个故事要告诉你的意思就是说,佛教里面不能乱显神通,乱显神通的弊病很大,所以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衍生下来,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他是一个阿罗汉,他证了有馀涅槃,有馀涅槃是贪嗔痴永尽,这个肉身还在,这个叫做有馀涅槃,当这个肉身舍报之后叫做无馀涅槃,佛陀意思就是叫他说,你现在已经有馀涅槃了,贪嗔痴永尽了,你不要舍这个报身,永远留在世间给大家供养,他是指这个意思,不是说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没有证涅槃,他有他贪嗔痴永尽,证得有馀涅槃,佛陀因于那个故事叫他,肉身不要舍,留在世间,但是你不要在这个故事上起执著,可以这样子吗,那佛陀为什么要叫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佛陀自己为什么不永住世间,那问题就大了,你只要知道这个故事,他本来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佛陀也可以不入涅槃,
 
有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空,一切无为法空,什么叫做有为法,有为法跟无为法怎么样分,最简单的分,依于缘起而有生住异灭的就叫做有为法,依于缘起的和合还有生住异灭的,所以梵文字的有为法是复合而成的,一切东西叫做有为法,无为法就是,他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的,因为没有作为,没有现起,没有现象,有现象的生住异灭叫做有为,没有生住异灭现象的就叫做无为法,如果你们读过俱舍论的话,俱舍论里面有三种无为法,俱舍论里面讲一切法五位七十五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佛教里面讲一切法,不是单讲说我们看到的这些具体的东西,他是说看到这些具体的东西把它分析到,背后构成的质素,有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无为法有几种,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因为这些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现起的,虚空无为他是虚空的特性,不是虚空的相,所以这个叫做无为法。
 
有为法空就是一切有为法是空的,他只是现象上生住异灭而已,他没有实质的东西,无为法空,无为法相对有为法而立的,所以不要执著真的有无为法,所以当我们讲无为法的时候,是针对有为法安立无为法,有为无为是相对安立的,你不要执著真的有一个什么无为法,就是这里讲的叫做无为法空,所以师父之前讲说当你证得涅槃的时候,你把贪瞋痴除掉,但是问题是贪嗔痴本来就是一种妄相,你真的有除掉吗,你真的除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真正除的,你只是现在忽然间认知到事物的真实面而已,“妄”本来就没有实质的,既然没有实质你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除,所以无为也是一样,有为既然是空,那还有无为是真实吗,既然有为无为是相对而立的,既然这个是空的难道这个会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所以叫做有为空无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法也是空,就是没有真实的实质性。
 
所以这里常常会有困难的地方,如果了解的人就真的了解,不了解的人就常常会落入断灭,一切法空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修行,一切法空,理上是这样子,问题是你现在空不空,现在你不空的,现在烦恼贪嗔痴对你来讲都是真实的,所以就有真实的戒定慧可修,因为你现在还在河的这一边,所以你就有船可以做,可以造,你要讲一切空等你到了那一边再来跟我讲,这些讲的其实都是在禅观中,理论上是这样,而且禅观到最后也是这样子,但是不是叫你现在马上这样子,理上是这样但是事上还是要修,所以理上可顿悟,但是事上还要渐渐地去俱足。
 
问:刚才您讲的有为是指,依缘起生起而有生住异灭的相叫做有为法,依因缘而有现起的生住异灭相,我们讲缘起的时候,不是说一切法都是缘生的吗?
 
师父:指的是有为法,问题是那无为法呢,因为无为法是假相,相对有为而安立的,实际上没有无为法这种实质的东西,所以讲回来一切法还是缘起的,看不到,摸不到,听不到,它是相对有为而安立的无为,在很多状况下也把涅槃称为无为法,
 
问:无为法也是缘起的?
 
师父:无为法不依于缘起,但是你要记得依于缘起而现出的各种现象,这个叫做有为法,相对有为法另外的这三个法就叫做无为法,但是既然有为法是假象安立的,那么难道无为法是真实的吗,那当然也不是真实,它只是相对安立而已,所以你们记得解深密经,应该是在第一章的时候,他说佛陀为了引导我们能够趣入佛法,所以假名安立有为无为,如果你们还有印象的话回去翻翻看,有为就告诉你缘起语言各种相貌,无非就是要契入我们引导怎么去修行,等到你修行解脱了就能契入无为,但是你悟到涅槃的时候,也没有有为、无为相对的对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现象上当然有生住异灭,但是他实际上没有实质的如梦幻泡影,所以有为法是不真实的。
 
问:我一直卡在一个地方不知道卡在哪里,空空,从一期生命结束后,到下一期生命开始中间的那是有的东西吗?
 
师父:是有的,但是他是缘起复杂的现象,往前推移的一个东西,那个是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
 
问:他不是一个无为的吗?
 
师父:不能这样讲,他还是有为的,生命的现象是依于缘起,有烦恼造业无始以来,这样一个复合的东西一直往前推移,它有也一直变化往前推移,就像一条河,它有无限的因缘构成,但是这一条河是不是可以分辨出来,是一条河一直在往前推移,分辨得出来看的出来,但是你真正去看他的时候,这一条河有没有什么不变的东西,没有,所以在现象上,你可以说这条河是有无数因缘形成,但是在真实相貌上,他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你这样理解的话,它有为的当下其实就是无为,所以生住异灭即是不生不住不异不灭,但是你不要师父讲一个不生不住不异不灭,就以为有一个什么东西在那边不变的,不是这样子,所以万事万物依缘起而现起的生住异灭相,他有这样的各种现象,是没错,但是这各种现象是依于缘起而往前推移的,它不是真实有什么东西的,所以它是假安立的,我们暂时这样去称呼它、了解它,既然是假安立的,相对的无为法也是假安立的,所以拉到第一谛究实来讲,没有所谓的有为无为。你就不要一直落入想要找出,一个有实质的东西,包括涅槃,你也不要想,它有一个实质的什么东西。
 
问:没有实质的东西和断灭见有什么区别?
 
师父:断灭见是说:前后就没有关系了,断灭见就是说前一期生命死了就完了,或是说前一期跟后一期是中间是没有连结的,这个叫做断灭见,比如他说我这一辈子死了就没有业力,也没有轮回就没有了,这个叫做断灭见。
 
问:空空也是没有的?
 
师父:不是,空空是破除你的执著而已,破除你对空的执著而已,所以这一些十八空他都没有否定,有现象上的生住异灭跟轮回,他没有否定,他是说有轮回,但是轮回是依于无限的因缘,比如有烦恼造业然后轮回受苦,有这样一切无限因缘往前推移,在往前推移的这一条大河流,现象上看是有的,不是什么都没有,断灭见就是说连这个都否定的。
 
当然这个牵扯到佛教很深,无我又要谈轮回,确实是一般比较难理解的东西,老实说要谈轮回的话印度教很好说明,而且容易理解,印度教说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灵魂,这个灵魂叫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阿特曼是印度教所讲的,阿特曼就是不变的小我灵魂,一直在轮回当中他说有轮回的主体,主体就是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每一生每一世都不一样,因为每一生每一世这他现的这个相都不一样,可能前一辈子是动物,这一辈子可能是人,就这样一直轮回,但是阿特曼是真实的,但是轮回的这个相是假的,他是这样子解说的。
 
所以没有把阿赖耶识搞清楚的话,会把阿赖耶当成阿特曼,所以记得解深密经里面讲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是会把阿赖耶执成阿特曼,但是阿赖耶识不是阿特曼,他在变化当中,阿赖耶识种子所聚的,他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东西叫做阿赖耶,他是无限的种子所聚合而成的而已,他说阿赖耶识一个聚,藏,是一个种子的聚合体,这些种子一直在变化当中的,一直现熏种、种生现,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当中,举一个例子,比如彗星,你远远的看,它好像是不变的东西一直在那边跑,但是你真正进去看的时候,彗星还是各种东西组合而成的,很多无限的东西组合而成,你会看到有东西一直吸进来,但是有东西一直跑掉,你就大概这样理解,所以跟阿特曼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不了解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像,有时候有,所以佛陀才会特别讲说阿赖耶我不随便讲,因为凡夫还有外道这些凡跟愚,会把他当成像阿特曼一样的东西,所以是很危险的,所以佛陀不随便开示这种东西。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無始空: 若法初來處不可得,非常非滅故 。
 
散空: 散名諸法無滅,非常非滅故
 
性空:法性空
 
自相空:法相空
 
諸法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求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
 
無法空:「無法」亦空
 
有法空:「有法」是空
 
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亦空
 
毕竟空,无有馀不空法是名毕竟空,什么叫做毕竟空,一切法空,如果还有什么事在一切法空之外的,那个也是空,所以般若经讲说一切法空,那么涅槃空不空,涅槃照样空,有没有不空的,没有,就叫做毕竟空,就是空到底,这个叫做毕竟空。
 
还有无始空,若法初来处不可得,非常非灭故,这个无始空有两个解释,你看若法初来处不可得意思是无始,他就是说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没有一个,最终的开始,你执著有一个最终的开始那就错了,没有最终的开始叫做无始,所以无始等于空,这是对无始的肯定这是第一个解释,我再讲一次无始空有两个解释,一种叫做无始等于空,无始就是说没有一个最根本的本源,破除这种最根本的本源就是无始,所以万法一切法没有一个最根本的开始,我们的身心生命一样,没有办法去追溯最根本的开始是从哪里开始,这个叫做无始,那无始就是等于空,第二个解释,更深一层的,连无始这样子的概念都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有无始确实是有一点时间上的概念,而且更重要是他后面讲非常非灭,既然一切法非常非灭,那就没有无始不始的问题,你谈了无始就好像跟始又相对了,所以如果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的话,那就没有所谓的始不始的问题,所以连无始这样子的概念都不能有,最好像你梦见有一个鬼要追你,你醒来之后觉得说那个鬼到底从哪里来的,那是一种妄相而已,所以没有始不始的问题,你说那个鬼是有始吗还是那个鬼是无始吗,都落入一种偏见里面,所以无始就是两个解释一个是没有开始,另外一个就是连没有开始的这种观念,都不存在,因为这个也是一种假安立的,这个叫做无始空。
 
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散是什么,散名诸法灭,非常非灭故,所以这个散空也可以两种解释,第一个解释:一切法不是无常吗,什么叫做无常,就是有聚有散,诸法因缘和合一聚就是诸法生,诸法因缘慢慢灭去的时候这个法就散了,就灭了,这个叫做聚跟散,所以依于缘起有聚有散,我们世间的万法不就是这样子,比如这个教室,师父立了这样子的一个教室,告诉你们七点半来这边上课,时间到了,刚好星期五师父又在没事,也没有说要取消,所以时间到大家就聚来,就有这样的一个课,这个叫做诸法聚,时间到了,九点半了,起立立正敬礼下课,大家跑回去了,这个课不见了,叫做诸法散,所以他说散名诸法灭,所以这样一个课时间因缘到了大家走了,叫做法灭了,这个课就灭了,这个叫做散空,所以第一个解释散等于空,诸法灭就等于空,第二个解释其实是非常非灭,心经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既然不生了还有什么灭,所以究实来讲一切法只是现象上的生灭而已,究实来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法,所以散灭也都是假象而已,这个就叫做散空,因为非常非灭故。这个散空跟无始空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一切法本不生既然本不生哪来灭,这些现象只是告诉你,这些课程是依缘起而生的,究实来讲没有这样一个生灭法在。
 
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灭也是空,因为诸法本来不生哪来的灭,因为非常非灭故,本来诸法灭叫散,但是般若经里面特别讲,散,这是第一个解释也是阿含经的解释,第二个是般若经的解释,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诸法本不生,本不生哪来灭,所以般若经是依第二种解释,因为诸法本不生不灭,是诸法空相或是叫诸法空性,诸法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哪里来的散,所以叫做诸法无灭,因为诸法非常非灭。
 
性空,叫做自性空,又叫做法性空,就是法的本质,还有一个自相空叫做法相空,就是现出来的相,什么叫做本质跟本相,我举一个例子,色法的本质是什么,色法的本质是质碍性,色法的本性叫质碍性或叫做自性,色法的相呢,在俱舍论里面色法有相,什么相,比如地水火风,五根,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都是色法的相,因为你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触得到,但是质碍,你看得到摸得到吗,因为质碍是一种他的特性跟概念,所以色法以质碍为性,第一个色法的特性就是会阻碍,会变坏,色法叫做一个会质碍一个会变坏,色法的特性,但是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我们讲色法就是物质,就佛教里面讲物质的特性叫做质碍,变碍为性,色法的特性,物质的特性叫做变碍为性,第一个它会变坏,会毁坏,第二个它会质碍,这个是色法的特性,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比如青、黄、赤、白,影、光、暗这些种种,还有触相,这些种种都可以是色法,色声香味触都是色法的特相,变碍就是色法的特性,所以一个叫做性一个叫做相。
 
会变化,会障碍,这个有桌子,我就过不去,这个是色法,是物质,要拿掉我才过得去,这两个色法都是物质,会质碍,还有这个色法它会变化,你放在那边一百年,你都不要动它,它还是会坏掉,所以色法的特性叫做变碍,会变化会质碍,色法的相就是比如说色声香味触,比如根叫做眼耳鼻舌身,这根也是色法还有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就是色法显现出来的特性,如果这些都是空的一个叫做自性空,一个叫做自相空,又叫做法性空一个叫做法相空。
 
这个“质”才对,因为有本质物质的东西,所有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
 
问:因缘和合本身是非常非灭吗?
 
师父:是,和合这个动作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但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可以了解碰触的到,所以是假象。
 
没有这些动作的话,讲的没有我们要从两个立场来讲,一个就是说就世俗谛来讲,世俗来讲有这些变化生住异灭,但是你跳到最究竟第一谛来讲的话,这些全部都是没有的是假的,没有是指假的意思,不是说在世俗谛上有没有变化,世俗谛上还是有和合变化的,所以在中观里面讲二谛圆融,什么叫二谛圆融,你不能用第一谛来是破坏世俗谛,你不能执著在世俗谛,你执著在世俗谛那就是永远轮回不能解脱,观念上是这样,所以你必须要从世俗谛观念跳到第一谛,才能断我执跟轮回,但是你不能用第一谛来破除世俗谛,如果用第一谛来破除世俗谛,那就变成断灭了,就变成口口谈空了,所以我们叫做二谛圆融。你要知道这些生住异灭来讲,在我们现在的现象上,是有生住异灭的,是缘起和合的,但是就他的本质本性来讲,其实万法,一切法当下空寂,所以经典上常常用水跟波,但是常常用水跟波又会让人落入,好像有一个什么本质在那边,他说水跟波是这样子,我们有波、涛、浪各式各样的现象,但他的本质无非是水,所以当波涛浪不管怎么汹涌,他的当下还不就是水,波涛浪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不管他怎么波浪涛还是水性,他意思要告诉你,生灭波浪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的水性,但是当他这样比喻的时候有人就会以为,有一个水性是不变的在那边,那就误会了这样比喻的用意了,他告诉你只是万法不生不灭而已,你不要以为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在那边,所以要解释这个很困难,你这样讲,它落入另外一边,你用这个比喻他又掉入另外一个,所以就是佛法有时候难解释的地方。
 
问:这种理论有时候觉得是懂,但实际上还是不懂,修定过程当中,比如九住心,有没有修到一个点突然全明白了?
 
师父:九住心只是修止而已,不是在修观,修止是共外道的,外道都可以摄心修止,但是他修止到最后如果慧观不正确的话,那你还没办法开悟,比如印度教修止他也是这样九住心起来,但是他的慧观方面,他可能,从以前以来一直学有一个阿特曼,然后梵我合一,他可能是这样子学的,就是他在慧观上跟佛教是不一样的,师父现在在讲这些理论,不是在讲修止,修止那些已经过去,师父讲这些理论是在讲观,而且是在讲诸法的法义,依佛法闻思在修的时候到最后一个阶段,你要怎么去破,所以你讲九住心那个是修止的概念,现在师父是在讲慧学,在讲观的概念。
 
问:那就是打坐也没有什么帮助?
 
师父:不是,打坐有帮助,就是第一个打坐摄心,让心明白,你在听课,听课的时候,你容易摄心集中,有时候我们不明白不是因为真的不明白,不是你慧学力不够,是因为你的心没办法集中,没办法集中你就没办法思考,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相对来讲,你如果打坐心清净的话,我说随顺观,你是可以用的,不是真的观,是随顺观,师父前面有讲随顺止跟随顺观,你还没到未到地定可以随顺的用,但是师父建议不要乱用,因为很容易变成打妄想,这样子你有没有,所以你打坐摄心集中修止有两个好处,第一个你修九住心修止,可以降伏五欲,第二个心力容易集中,容易在慧学上起集中的思考,包括平时听经闻法看书都是这样子,师父说过我们平时没办法思考,有两个状况,第一个是可能你的慧学力真的不够,你的哲学概念或者是你的佛法概念还不够,第二个是你有能力思考只是你没办法集中,因为你一思考就开始想昨天做什么,等一下我要做什么,明天工作要做什么你就没办法思考,师父的经验为什么师父每次要备课的时候,要花一整天甚至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这些很深的东西你必须要静下心来,你才有办法去思考他,师父没有能力弄到回来,一坐下来马上可以思考,有时候在真的要花很多时间,慢慢去思考这些东西。
 
没有捷径,修行不要找捷径,第一个闻思修,接下来持戒打坐,慧学就是闻思修慢慢不断的熏习,思考思考再思考,反省反省再反省,没有捷径,打坐也没有捷径,打坐要用什么捷径,人家修了好几年,他告诉我念个什么咒是最快的,人家三年你三天,没有这种东西,跟生病看医一样,病重就是一定有他的疗治过程,你不要去信名医神医,随便吞一个什么东西,癌症三期明天马上好
 
问: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是不停的想,空空空?
 
师父:不是,下次师父再回答你,你还是没有把止跟观搞清楚,不停的空空空,这个你平时就要学习了,不是打坐的时候在学习的,你平时的听闻佛法,闻思你就要把它弄清楚了,不是打坐的时候才在这个是空吗,那个不是空,打坐不能去思考这些东西,所以这些概念是平时就要学的,不是打坐的时候再来弄的,所以说为什么要经过听经闻法,经过闻思,我们先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解深密经-18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是这学期解深密经最后一天,师父会尽量把解深密经讲完,但是讲完是把分别瑜伽品讲完,另外两品其实应该照说是别出的,因为在摄大乘论里面有相似的内容,所以那个我们就留到摄大乘论里面再讲,因为里面是有相似重复的,我们讲说,刚开始闻慧思慧,听经闻法,然后养成佛法的观念,这个叫做闻所成慧,正见养成,有了佛法的观念之后接下来,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修行,然后慢慢养成了所谓的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就是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这样子还不够,一方面你要持戒,然后一方面要打坐,打坐至少要训练止观到未到地定,最后两个融合在一起,依于这样子你就能够止观双运,然后依定成慧,依定观慧,观慧就是观佛法的,诸法的自相共相,观自相可以降伏烦恼,观共相可以断除烦恼,你在止观这样不断地运作之下,到最后那一个关头,会有一些比较执著的相,包括法相,义相,就是之前学习的这些佛法,它已经是内心一个概念,但是你到临最后要接近开悟的那一刹那,连这些法相、义相都要排除,排除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解深密经提出,用空破除十种比较困难的相,叫做遣除诸相,用空来遣除,这种空,解深密经所引用的,其实还是般若经里面的,般若经里面有谈四种空,十六空,1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你不要以为十六空,二十四空,其实有些是重复的,师父上次就是把般若经里面的十八空稍微讲一下,讲到自相空或是法空,这就是一切法空。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無始空: 若法初來處不可得,非常非滅故 。散空: 散名諸法無滅,非常非滅故
 
性空:法性空
 
自相空:法相空
 
諸法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求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
 
無法空:「無法」亦空
 
有法空:「有法」是空
 
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亦空
 
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来讲,诸法空就是一切法空,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一切叫做一切法空,不管是看得到摸得到的,还是现象背后的元素,还是现象的种种,都是空,这个叫做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之后,我们来讲不可得空,求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所谓的不可得即空,为什么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外乎就是生灭的现象,万事万物没有一法可以暂时停留,都是刹那即生即灭,在因缘的组合,离散上这样往前推移,究实来讲没有一法我们可以真正的掌握住,表面上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但是究实上,如果你真实的去探讨深层的话,其实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暂时留住,也就是我们说不曾真正拥有什么东西,这个叫做不可得空,也就是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即空,讲不可得最多的,我们常常必较容易碰触到,是哪一部经讲不可得的,心经讲不可得,以无所得故,无所得就是不可得,心经常常讲以无所得故,我们要修出世法,我们要具足成佛的资粮,一切法都不可以执著,不可以有任何一点一滴的执著,一点一滴的执著就是生灭的生死法,就是三界的轮回之法,唯有不可得才可以跳出三界,唯有不可得才能具备真正的成佛资粮,一有执著那就是我们的三界轮回。
 
但是你问师父我现在学佛,我没办法达到不可得,我怎么办,你们觉得怎么办,我们虽然现在还没办法达到真正不可得,但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叫做随顺,随顺不可得,随顺第一义,随顺佛法,我们现在没办法马上做到,但是我们必须在观念上在认知上养成,养成不可得叫做随顺不可得,记得师父之前讲过随顺止观吗,我们现在止跟观都还没修好,但是你在修的时候还没完成,你只是在训练这个叫做随顺止,随顺观,所以我们现在学佛就是学习随顺不可得,这是出世法。
 
无法空,无法亦空,无法就是不存在,比如现在这个地方不存在,没有东西,我现在放下去这个叫做有法,我拿掉了不存在叫做无法,所以不存在就叫做无法,无法亦空,因为有无是相对的,因为有这样一个东西相对,这个是东西,这个地方没东西,所以这个地方叫做没有东西,叫做无法,这个地方叫有法,有法就是存在,无法就是不存在,所以实际上如果真正探究起来,有无是相对而论的,所以没有一个排开有法叫作无法的东西。没有,依假名我们的认知我们说他是没有,没有一个真正什么叫做没有,所以没有所谓的不存在,不存在只是相对于有,没有的地方我们叫做不存在,所以不存在只是一个概念而已,不是真实的东西,所以叫做无法亦空,不存在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存在,所以不存在也是假的,所以叫做无法亦空,你们会觉得奇怪,不存在还需要探讨真假吗,印度哲学还有西方哲学,在某些时候也会去探讨,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有没有听过这样子的,有没有听过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但是佛法就认为说,不存在只是相对于存在而谈不存在,所以没有真实的,所以叫做无法亦空。
 
有法空,有法刚才讲过,有法就是存在,存在很简单,一切的存在是一切的缘起的现象,没有真实的,所以叫做存在是空,存在这个概念也是空的。
 
无法有法空,叫做存在跟不存在,这样子同时的概念也是假法,因为在印度,他们探讨一件事情,或一个概念或一个东西,它是怎么样的时候,印度常常会用四句来表达,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比如佛教里面常常谈,其他的宗教常常跑来问佛或者佛弟子说,涅槃到底是有还是无,因为涅槃是超越经验现象的以外的,你是没办法用我们一般的概念寻思,所以你不能说涅槃是有,因为你讲有,你就会落入,那是不是一个什么世界存在,还是你到底进入一个什么状况,但是你不能说涅槃无,因为你讲涅槃无,你就会认为我修到最后什么都没有,那就叫断灭见了,你说既然不是有也不是无,那是不是亦有亦无,那也不是,那是不是叫做非有非无,那也不是,这个叫做四句,所以这种涅槃的境界是离四句,叫做离四句绝百非。
 
所以印度哲学其他宗教,在探讨一个东西的时候,他觉得一个东西的离不开这四句的范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常是这样去探讨,但是在佛教里面这样讲,一切法都是这样,你讲无也不对,你讲有也不对,你也不能说他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因为第一个涅槃是超越的,就算不是涅槃,一切万法,它也是因为在这样生灭缘起的现象上去推移,究实来讲你也很难说它是有是无,因为它是一切法如幻,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你讲有就落入一个实在的,你讲无又好像是一个东西没有了,这个叫做无法有法亦空,但是你要谈的话他也可以讲说,非有非无亦空,这个就是这里无法有法空的意思。
 
总之他要讲的就是说,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然后诠释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是没有一个实体的,是假象的所以叫做空,但是这个世间依于缘起有森罗的万象,各式各样的表相,所以当我们智慧还不足的时候,经上讲说智慧够一个空可以解决一切,但是因为我们练得还不纯熟,我们的观念知见还不纯熟,所以必须这样的万事万物,你可以从各种角度切入,那么就是要谈各种各式各样的空,你执这个他就破你这个,你破掉这个又跑到那边又执那个,他又要破掉你这个,所以当我们讲“我”,然后讲“无我”,有人以为无我又有一个什么东西,是超越无我的一个什么实质的,那你又要破,所以要破“常”,要破“非常”。
 
总之就要让你认知缘起一切法空,这是般若经的用意,你说一切法空然后怎么样,就是叫你不要执著,这个就是般若经的十八空,有时候会谈二十四空,但是离不开这些。你会问为什么谈十八,二十四,不谈四十六、谈五十七,谈一百零八,因为大智度论上告诉我们说,谈多了繁琐,变成没有必要,谈少了不清不楚,所以18,24刚刚好,因为如果你有这个问题的话,就算是我说了46,你会想说,你为什么讲46不讲48,好,那我讲48,那你又想为什么不讲47,你总是有这种疑问,所以佛教里面有说中道、适中,我讲的不清不楚,你没办法明白,我讲的太繁琐反而造成困扰,所以我讲的刚刚好,你们大概可以知道是怎么样,佛陀就是这样子。
 
大概提的也就是刚才师父提得,因为他说你讲多了太繁琐,他本来也有讲四空,但是讲四空你不清楚,还有很多其他你不懂,所以他讲十六,十八然后讲二十四,大智度论告诉我们说为什么不讲更多,因为讲更多太繁琐,变成没有必要。
 
2 十種空遣除十相(解深密經)
 
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
 
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
 
了知能取義故,有顧戀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
 
了知所取義故,有顧戀財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
 
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刚刚讲的是般若经上面的,般若经讲十八空,解深密经里面到最后的临那一刹那,他讲十种空遣除十种相
 
第一个他说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这个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一切法空,就是万法空,本来学习佛法了知法义是应该的,闻思修,听经闻法看书看经典,了解这些义理,这是应该的,但是最怕的就是两个情形,一个就是,有时候我们会执著语言文字相,本来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是以楔出楔,这些是一种工具要遣除你的执著的,但是当你读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反而产生执著,这个叫做著语言文字相,比如说,现在桌子很脏你用肥皂下去洗,肥皂可以把脏东西洗掉,这些泡沫到时候要用清水把它清干,所以听经闻法是绝对要,而且是第一步,但是听经闻法从语言文字上听来的这些东西,本来是要破除你的执著的,但是有些人第一种状况,他会执著语言文字相,这个就必须要破,第二个师父讲说禅修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到最后那临刹那的时候,之前所观的这些法义的概念也要破除掉,因为法义的概念还是一种语言文字相,一种观念,这个在禅修最后观的那一刹那,也要把它遣除掉,这个叫做破除语言文字相,这个要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做一切法空?就是万事万物刚才讲的,一切法是空的,因为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语言所描述出来的,所以叫做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这个第一个是叫你平时在修行的时候,要由语言文字来破除你的执著,而不要在语言文字上又起执著。第二个在禅观深观里面最后临那一刹那,要把我们本来佛法的观念也破除掉,我说破除掉不是把它丢掉,是最后那一刹那,你要是没有抛除的话,你是没办法真正开悟的,也就是没有办法真正悟诸法实相。
 
第二个,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相,了知安立真如义,这里的安立真如义,在唯识的经典里面他立了七种真如,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第二个叫做相真如,第三个叫做了别真如,第四个叫做安立真如,第五个叫做邪行真如,第六个叫做清净真如,第七个叫做正行真如,一共是两组,流转真如叫做无常,一切行无常,相真如叫做无我,了别真如叫做一切法唯识性,接下来这四个可以配合,佛教最有名的根本教理,哪四个,苦,集,灭,道,就是这样配合,为什么它全部叫做真如,意思就是说这些都是实相,都是真实的实相,是我们所必需要学的,所以它全部叫做真如,首先什么叫做流转真如,佛教讲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第一个叫诸行无常,是流转法,流转生灭,所以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因为诸行无常的生灭现象是这世界的真实,所以它是真如叫做无常,相真如,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它是不是一个相,虽然它是生灭不拘的,但是缘起上我们是可以暂时的了知,在世俗谛上可以了知它的相,我们可以见闻觉知,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听到东西,但是我们看到听到的没有一个真实性,所以它叫做相,相真如是无我性,因为我们有看到森罗万象,但是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它叫做无我,还有一个了别真如是唯识特立的,了别就是认知,唯识说:其实我们一切所认知到的,是唯心所造,唯识所现,还有下来的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都是依苦集灭道而立的,这个苦是依于下面的邪行,而有苦,所以是一种安立相,所以苦道就是安立真如,邪行真如,为什么叫邪行,邪行真如为什么是集,集是什么?烦恼,业,因为有烦恼所以我们会造业,因为有业所以我们会三界里面轮回,所以整个三界轮回的根源就是烦恼,所以从未能解脱的意义上,这个叫作邪行,他倒不是说从世间善恶来讲叫做邪行,他的意思就是说,邪行真如这个集谛,是烦恼,业,这个烦恼三界轮回的根本,所以叫做邪行,清净就是把烦恼灭之后,达到这个灭谛,当然灭谛就是涅槃,这个当然就是清净,这应该没问题吧,这叫清净真如,还有正行--道,这个称作正行,这个称作邪行,为什么道叫做正行,既然集是邪行,那道刚好是反著邪行的,道是用来对治邪行的,修道是用来断除烦恼的,所以修道是刚好来对治邪行的,所以它叫做正行。
 
因此在唯识学里面他立了这七种真如,无外乎就是告诉我们,世间的相是什么样子,然后我们修行从轮回到解脱是什么样子,就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实际上的状况是什么样子,所以立七种真如。
 
问:这个真如跟我们实际上悟到的实相,有什么不一样?
 
师父: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他告诉我们的是说,事物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但是他不是完全从第一谛来告诉我们,真实的面貌到底是什么,他是有胜义谛,世俗谛的,但是他的用意是在修行,比如说,这里他告诉我们说认知的真实面貌,还有世间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这个是讲世间的真实面貌,这个是讲认知的真实面貌,这两个是讲身心生命流转的真实面貌,这个告诉我们,究实的真正面貌到底是什么,你讲说我们一般讲的真如,是讲第一谛的真如,那种东西是以灭谛来讲的,但这里开的比较广,因为唯识有一个重点:不只在理上谈,唯识很喜欢从修上,修行的修,还有行,这个行,很喜欢从这个地方来谈东西,告诉我们怎么做、怎么走、怎么修,所以中观比较偏理,唯识比较偏事,我是说偏,不是说唯识就不讲理。
 
问?为什么用安立这两个字?
 
师父:他是说我们的生死安立,佛教常常会喜欢用安立或建立,就是说这个事情是依于什么样的状况下,才会有这种东西的,这个苦讲安立是指我们生死的安立,生死的现象。
 
谈到了这里,了知安立真如是什么,有生住异灭相,了知安立真如,有生住异灭相依相,此由相空及无先后空能遣除,因为安立真如是苦,苦是从无常上来的,还记得师父讲,无常故苦,所以会有这种安立相,这种安立相,苦集二谛相续流转,因为无常我们计常,无我我们计我,所以就会有这样子的苦集相续流转,外界的无常还有无我,但是我们的烦恼会执著我们的身心有一个我,然后想要去控制外在的一切,苦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个叫做安立真如,安立真如义就会有生住异灭相续随转相,这是相空及无先后空能正遣除,相空就是叫你了知无我,了知一切法无我,如果还不清楚师父再画这个你们就知道了,画三个圈,第一个圈叫我执,第二个圈叫无常,当然这个无常就是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这两个冲突,然后这个苦,这个不是因为这样冲突才产生的,是一种安立,你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要用无我相,用无我相来破除,所以说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相,由相空及无先后空,就是说一切的流转是假象没有先后,师父刚才讲说相空是一切法无我,所以叫做相真如,要用无我还有一切法相是缘起性,是没有真实的,这样来破除。这个东西你们尽量去了解,前面如果你们弄清楚师父讲的整套理论,这边来听会比较容易一点。
 
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遣除,什么叫了知能取义,这边跟这边,哪一个是能取,哪一个是所取,A跟B哪一个能取哪一个所取,A这个是我们的身心,B这个是外相,我们所认知到的是这样子,所以A这个身心是所谓的能取,我,我有身有心,这个是我,我认知到外面,所以我执取,所以我们这个身心是能取,外面这个是所取,一般我们讲能取就是六根六识,就是六根六识对外的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识取六尘,所以这个叫能取,这个叫所取。他现在讲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我们这个是能取,我执著我这个身心,所以会有我慢,这个我慢其实是一种我执,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遣除,内空是空什么?身心,更具体的是内六入空,前面讲内空是讲内六入空,当一个人很执著自己的时候,你要告诉他这个东西无外乎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些都是因缘所成法,所以我们叫内六入,内空叫做内六入空,还有无所得空,无所得是一切法无所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讲以无所得故,不可得空,因为你会执取,他告诉你,一切法不可得你要执取什么呢,所以就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破除这样子的。因为你会执著这个身心,那就是用内空来破除你的内六入。
 
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此由外空能遣除,了知所取义故,有恋顾财相,这里的财相包括资具,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你不要以为财就是钱而已,property,你所拥有的东西,都可以叫做财,所以叫做财产,进一步也可以认为说你所拥有的,比如说友情,妻子,先生,儿女,这些都可以,但是这里会比较重视无情的,比如说车子,房子,你的钱这些,这些叫做外六处,这些无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还有法,这个叫做外六尘,所取义,佛教里面讲到所认知的对象,不管是什么东西它分析起来,无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一辆车分析起来它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你喜欢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触感,还有你对车的概念,法,无外乎就是这些,我们执著的无外乎就是这些,我们对外的执著无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别的,离色声香味触法以外没有别的,现在要用什么空?由外空能正遣除,外空是外六处空,内空叫做内六入空,外空叫做外六处空,这个由外空能正遣除。
 
了知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相,外净妙相,此由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遣除,前面是切一半单就A来讲叫做内六入空,切一半由你所执著的来讲,现在是整个合起来,对内我们有受用,受用就有内安乐,我们喜欢这个东西,拥有了,心里好高兴,外有净妙相,这个净妙相不是所谓的清净,这是我们认为它是好的,比如师父说一辆车,一辆车这种形状是好还是坏,没有好坏,它就是能用,安全,交通工具,但是我们会不会在这些本来是中性的,加入我们的认知,然后觉得这个东西看起来多好,多舒服,这个对我们来讲叫做净妙相,所以外五尘,色声香味触,我们一旦对它起执著的时候,我们会认为那个是好的,是净妙,是多好,我多喜欢它;还有男女承事资具,这是对有情跟有情来讲,我们对于外在的不只是物质的,还有情,人对人的情,你们大家应该都有一点年纪,有结婚,你们想想看,当初年轻的时候,说当初年轻有点怪怪,因为在座还有些人蛮年轻的,在交男女朋友的时候,是不是有内的安乐相,外的清净、净妙相,我多喜欢,我的男朋友和女朋友或先生,哪里来的,告诉你情人眼中出西施,当你在谈恋爱的时候,对方就是西施,是最漂亮的,这个叫做净妙相,就是男女承事,还有资具,资具就是非情的,是物质的,男女就是有情的,当然不只是男女的关系而已,你也可以扩展到亲情的关系,儿女,父子,朋友,这些都可以,有些人你看起来就讨厌你不会跟他交朋友,有些人你看起来就是舒服,不一定是男女,有些人就算都是男的想交朋友,就是觉得他看起来舒服,感觉起来舒服,这就是整个,这个由内外空来破,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认知,无外乎就是一种认知而已,它不是一种实相,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是一种假法,所以两个的产生无外乎只是我们的执著,在里面作祟而已,这个叫做内外空,内六入空外六处空,还有本性空,这所有的东西一切法自性不实,是空的,可以破除我们这样的内外执著。
 
你会问师父说,前面讲内空,后面又讲外空,为什么现在又讲内外空,会不会重复,他是这样子,有人对自己比较不会那么执著,但是对于自己认知的对象非常的执著,有些人是不大在乎关心别人,很在乎自己,周遭有没有人是不大关心外在的,但是他特别对自己,每天涂涂抹抹,有些人是特别执著外面的东西,有些人是特别执著我本身的东西,这个就偏重来讲可以有不同的对治,有些是内外全部执著,这就要内外空来对治。
 
这些不但你平时能用,而且平时闻思的时候就要用,而且到了最后面在禅观的时候,到最后就是要用这些,来遣除、来破除我们在某一方面最重的执著,可以用这样的其中一个来破除,因为每个人特性不一样,有些人,比如说第一个,语言文字相,比如有些学者,他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在乎,他对外面的这些,平常的这些财产,好东西,车子房子,他可能不是很在意,但是他非常的执著他的学术成就跟著作,每天在专研到茶不思饭不想,为了这个他可以什么东西都无关紧要不在乎,相似来讲,我们可以说这种,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相,或对他的知识非常的执著,也可以是这样子讲,所以我就是说这十种空他在讲的时候,是在破除我们每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特别执著的东西,他就是要对治破除那样的执著。
 
6、六者了知建立義故有無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
 
7、七者了知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
 
8、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若唯識相及勝義相,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
 
9、九者由了知清淨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
 
10、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第六,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建立义是什么意思,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前面有一个安立,后面有一个建立,建立指的是什么,在知法知义里面的义里面,有十种相其中一个叫建立义,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器世间建立义,器世间是佛教专有名词,器世间就是我们这个居住的山河大地,宇宙万物叫做器世间,因为我们这个世间可以分成,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另外一种是没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这些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依什么而建立,生活在这些无情物的山河大地上面,这个建立有一点foundation的意思,这个是翻译上,也就是说这些外在的山河大地,是我们所依托的,所以叫做建立,叫做foundation,是我们这些有情生物的foundation,叫做建立义故,这个建立有一种基石,foundation的意思,佛教里面在描述,是一种描述不是真实的,他是描述比喻这个世间好像是一个container,一个容器,我们有情众生就在里面生活,所以佛教就叫做器世间,佛教把这些没有情识的东西,叫做器世间,把我们这些有情识的叫做有情世间,所以我们讲世间的时候,你必须谈的是器世间或是有情世间,俱舍论你们读过,他在讲世间品的时候,他有分器世间和有情世间来谈,了知建立义故就是了知这个器世间有无量相,为什么这个器世间会有无量相,器世间太多东西了,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房子汽车...太多了,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大空是什么空,,是空间,大空是指空间的意思,其实空间也是假象,安立在这些上面的无量相,其实一切万物无外乎是空,所以器世间是空,无量的空间也是空,所以他说这种器世间,无外乎就是依于空间而立的,所以万事万物无外乎就是空,就是由大空能遣除,刚才讲到建立义故是指器世间,大空,因为大空是指空间空,器世间是依空间,空间是空,器世间当然是空。
 
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这里的无色是什么意思,这跟前面的建立义故有些相关性,无色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我说跟上面讲的有关系,上面讲的是器世间,讲器世间,讲的无色是什么?无色界,它不是有内寂静解脱相吗,他上面可以是讲一切的器世间,两个比对起来,这个可以讲是器世间里面的欲界、色界,这里讲的是无色界,了知无色故,因为你证到无色界的话,你必须要修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你才可以达到无色界,你才有办法了知无色界,你证到无色界的时候,你就会有内寂静解脱相,不是真解脱,是相似解脱,外道修到无色界定以为自己已经解脱了,佛陀的故事里面不是有讲吗,他之前,外道修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还有非想非非想处,他以为已经到达解脱了,那只是无色定而已,无色界还有无色界的众生,无色界的定,无色界的众生他是没有色的,没有物质的,他只有精神状态而已,你修到无色界的定,内心相当寂静的,那种欲界色界的扰动都不见了,他以为自己解脱了,但没有。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为什么他叫有为空能正遣除?因为有为里面的三界,当然无色界是最高层次的,而且无色界已经没有这种物质性的,他只有精神性而已,精神性他又很微细,但是他还是有为,这种最微细的东西你就用有为空来破除,一切有为,不管是什么,定,那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生灭法,一切有为就是生灭法就是不实在的,这个叫做有为空,所以叫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法里面最微细的就是无色界,尤其是无色界里面的非想非非想,他只有微细的精神体而已,就是有些人修到无色界定了,很微细了但是没有解脱,这时候就要用有为空来破除,破除他以为这种非想非非想的寂静解脱,是真正的解脱涅槃,这样是错误的,要用有为空来破除。
 
第八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若唯识相及胜义相,此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能正遣除,了知相真如义故,刚才讲的相真如是什么?相真如是无我,了知相真如,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其实我们讲无我是统括,细节上这个无我可以分成两种,但是两种都叫做无我,一个叫做人无我,一个叫做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了知相真如故,相真如就是知道无我,他说了知相真如就有补特伽罗无我相,还有法无我相,你会有这种无我的观念,什么叫做人无我?人无我就是知道这个身心生命,我自己的身心生命,还有他人的身心生命,“人”又叫补特伽罗是指有情的身心生命,了知有情的身心生命,无我没有实体的,叫做人无我,法无我是什么?法无我指的是构成这个人的元素,比如五蕴、六根、六识,这些东西都叫做法,你要知道:不但有情这个复合的东西,这些生命体是无我,连构成有情的这些元素,也都是没有实体的,因为我们这个人是由五蕴所构成的,你认为这个复合的身心生命体,没有实体,这个叫做人无我,你连构成这样身心生命的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也是没有实体的,这个叫做法无我,反正一个叫作具体的事物,有情的具体事物,一个叫做构成有情的元素,构成有情的元素就叫做法,在佛教里面就叫做法,但是佛教这个法的意义很多,以后我们慢慢可以谈。
 
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还有唯识相及胜义相,你说这个有什么问题,你本来不是要了知无我吗,本来不是要了知一切法唯识性吗,不是要了知胜义吗,这个本来是没有问题的,本来就是要认知无我,本来就是要认知唯识性,本来就要认知一切法毕竟胜义,但是师父有讲过,这十种空在遣除的时候是怎么样,是到了你禅修到最后那一个临刹那那一脚,连之前的无我相、无常相这些都要遣除,这些是在遣除那种相的,不然到最后临刹那你不能跳上岸的,你刚开始当然要用无我来遣除我的执著,你用无我或用空,这样来修行,然后禅观,止观双运,到了最终的那一刹那的时候,你连这种无我相都要遣除,不然你就一直执著在你本来的这个工具,一直没有办法跳上对岸去,就好像师父一直讲说,你本来这个管子里面塞了东西,塞了东西,这个在佛教的比喻叫做我执,你现在用佛法,一根东西,这是佛法,佛法就是叫你要有无我无常的观念,然后进去把它通出来,进去把这个脏东西通掉之后,你不能把这一根留在里面?这一根要拿出来,所以到最后,这个无我相是对的,因为般若经讲无我相无人相,这个只是讲两个而已,但是实际上既然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就是表示一切无我了,无我包括唯识教你要认识唯识,这个叫做胜义,但是到临最后那一刹那,你连这些观念都要破除,怎么破除?用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胜义空,就是叫你连胜义都是空的,连毕竟都是空的,你也不能执著有无我,这里就是这样子讲。
 
补特伽罗翻译叫做数取趣,简单的讲,就是有情众生的身心和合体,就叫做补特伽罗,构成有情和合体里面的这些元素,包括地水火风,五蕴,六根,这些都是构成有情和合体里面的元素,这些叫做法,法也是没有实质的,叫做法无我,这个补特伽罗是没有实质的叫做人无我,补特伽罗一般又翻译成“人”,所以你们不要看到那边一个人这边一个人,两个就把它看成是同样的,不一定喔,看到有一个我,这边有一个我,两个指的就是同一个意思,不一定喔,经典里面讲得太多名相是同样一个字,意义是不一样的。
 
第九由了知清净真如义故,清净真如,刚才讲七真如,清净真如指哪一个真如,灭谛,了知清净真如,了解灭谛,有无为相无变异相,此由无为空,了知清净真如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是你也不能执著有一个清净真如,你观一切法毕竟空,入禅修,观,观到最后,你连这个毕竟空都要破除,清净真如就是涅槃,灭,无为相,所以这里就要用无为空来破除,我们说有为无为,有为就是缘起的万事万物,无为就是一切法无自性不生不灭,相对于有为来讲的,佛教里面又常常把清净真如,或毕竟涅槃称作无为,所以你当观一切法自性空或一切法胜义、一切法涅槃,不生不灭,这样观,到最后你连这种不生不灭的观念都要破除,如果你不破除就没办法真正的证悟,如果你能了解,那就没问题,但是你如果到最后卡在那边,那必须要用无为空来破除你的无为概念,所以讲的具体一点就是说,如果你真的了解而不去执著的话,那就没问题,但是到最后如果你有产生那么一丁点的话,这一丁点就要用另外一个东西来破,本来一切法毕竟空这样的观念是对的,你用这样起修,修到最后如果你知道了,你不会去执著他,没问题,但是到最后如果你还有这么一丁点,一切法毕竟空这样的概念在,没办法遣除,就用无为空来破除,连无为都是空的。这个是比较深了一点,这是佛法出世间比较深入一点的概念。
 
第十即于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遣除,所以空空破一切空,你用空破有,破执著,破我,破一切法,但是师父说过如果你对空能真了解,所以叫做破有不著空,因为你对东西有执著,所以用空来对治你的执著,一旦你用空来对治,但是你还有一个空的概念存在,那这要对治了,所以你可以用诸法一切共相,一切空相,来对治这种我的执著,但到最后如果你还有这种空的执著,那就必须用空空来破,你问;如果我破了一个空还有执著一个空空,那怎么办,那就用空空空,但是你不会这样无数的延续下去,因为经典上面,这里要让你了解的只是说,你破了任何东西之后,你不能再执著其他的有另外一个,就像师父讲说,这个管子里面,你拿了一个东西弄进去是要把它弄出来的,你不能连这一支都执著住了,你能够了解,这样一个空就够用了,你真的了解空就够用了,但就是怕平时或是你真的在禅观的时候,到最后临刹那你还有那么一点,对空,对毕竟空,对什么空的执著,那么就要用空空来破。
 
總空性相
 
善男子! 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淨,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如果没问题我们再来看最后,总空相,上面讲的那么多其实,唯识的总空相无外乎就是这个,总结: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大乘中总空性相,唯识学的空无外乎就是,讲得简单一点,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显圆成实,这个就叫做空,所以他讲空的时候就是要你,毕竟远离遍计所执,在依他起上远离遍计所执,这个就叫做圆成实,圆成实就叫做总相空,所以他说善男子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重点在于要远离遍计所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离了遍计所执那当然是无所得了,这个叫做大乘中总空性相。
 
如果已经从前面上唯识,然后解深密经三性到现在,这句话一听应该就懂了,但是因为有新来的同学,也有中间来的,师父还是大概讲一下,用一个图再跟大家复习一下,有ABC三个圈的两种图,是哪一个,绳和蛇那个,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圈,还有一个就是(绳和蛇那个),心这个又叫做识,或叫做第八识阿赖耶,然后外面有一个境,这个东西我不谈,当然这个境也是其他人的阿赖耶,或是其他人的阿赖耶共相所成的,但是不谈,这个心见到这个相的时候,这个心会自己现出一个相出来,这个是从阿赖耶现出来的相,我们这个心会再现出一个识,就叫做六识,然后确认识到这一个所谓的所缘,这是唯识的理论,如果只是这样单纯的认识的话是没问题的,本来这个所缘这个相叫做依他起相,依他怎么起,依缘起,但是缘起是整个阿赖耶的缘起作用起来的,现在问题出在哪里,可惜在凡夫位,他的依他起相,由于我们心的阿赖耶识的种子已经是染污的,所以染污的种子现起的这个相,跟这个已经是不搭了,不是这个东西了,是自己现出的一个执著相,所以凡夫位的这个依他起相,其实这个已经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好像是你带了一个有色的眼镜,在这有色眼镜你所看到的东西,比如你带一个黄色的眼镜或是墨镜,你看到一切都是黄色的,在你这个眼镜里面所有的相,他已经不是原来的相了,他都已经是被扭曲之后的相,那个相就叫做遍计所执,所以在凡夫位他依于这个心所现出来的,绝对不是清净相,而是一种染污的相错误的相,这个叫做遍计所执,而且它现出来的这个六识,一定含有执著在里面,这个叫做能执,因为它由心现出来的也是染污的能够执著的,它现出来的这个相是被执著的,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它还是依他起,但是在凡夫位的依他起,它绝对就是遍计所执,因为是染污的,所以凡夫位没有清净的依他,凡夫位的依他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
 
怎么空呢,他说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要先了解到,我们认知的这个东西,其实已经不是外面的这个,这是我们自己的错误,这个是我们错误的认知,所以这个根本是没有实境的,是由我们错误的染污里面所显现出来的,这个既然是假的,就叫我们六识里面不要去执著这个东西,既然这个东西是假的,你不要再去执著,这个无所执著的话,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本来是这两个存在,才会在那边执来执去,你一旦能认知到这个是假的,当然是六识去认知到,六识本身也会认为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经由这样的熏习,熏习之后,会慢慢的把阿赖耶识的种子给清净,清净之后渐渐就能在这个依他起相上,把错误的认知拿掉,就是本来是太阳眼镜是红色的,慢慢把它拿掉,当然师父比喻说拿掉,你可以马上拿,但是就修行上要慢慢把它清净,好像你这个红色越来越淡,修了很久之后,你慢慢的就能够把这个依他起,已经慢慢不再是遍计所执,而是纯粹的依他起,由这个认知的清净种子,显现出来的清净的依他起,跟这个外境,是渐渐接近的,是相符的,因为你不再起任何执著了,这个在唯识里面到最后变成清净的时候,就是清净的依他,清净的依他就叫做圆成实,所以依他起通杂染,在凡夫位是杂染,所以我们要借由修行把它弄清净,在圣位它就是清净,到佛就是无上完全清净,所以这个叫做总相空,总相空就是告诉你遍计所执是虚妄不实的,前面讲那么多,其实就是要破我们的遍计所执,告诉你,我们现在的认知都是起执著的,我要怎么样才能是正确的呢,依佛法所说的理论和修行下去做,那就是正确的行为,然后慢慢就能清净我们内心的杂染种子,这个叫做总相空。
 
我们有那么一点点的执著,其实就是遍计所执,我们现在说我们没有办法完全证到,但是现在叫做随顺,随顺正法熏习,所以正法熏习可以包括戒、定、慧,戒行为上,不能有太错误身口的行为,定内心烦恼,你必须要用定去降伏它,慧要经由闻思修不断地去熏习,所以你不要以为听经闻法不重要,你不要以为听几天,我懂了就可以了,其实师父讲过,来听经闻法最重要重于熏习,你听了一次就有一次的进来,听了两次就有两次的进来,就是不断地熏习,熏习在古代的中国,也有那么一点点的这种理念但是不完全。
 
有没有听过三人似虎,还有曾子杀人也是一样,就是说你讲一次不信,你讲第二次他会觉得不大相信,但是讲第三次他就有点相信了,你讲七八次他以为是真的,这个当然不完全是熏习,但是从故事可以讲说,很多东西讲久了之后,熏久了你会以为那是真的,好坏都是这样子,如果你跟了一群坏朋友,每个人都跟你讲说赌博是好的,赌博没事赢点钱,小赌怡情,无伤大雅,久了会觉得那没什么,真的是这样,喝酒以前不敢喝,啤酒很淡不会醉的,喝了一杯蛮不错,喝久了大家觉得喝酒是正常的,佛教的熏习也是这样,好事可以熏习,坏事能不能熏习,坏事更容易熏习,为什么叫坏事更容易熏习,因为坏事是顺著我们贪瞋痴的,很容易熏,有些人不要教他就会了,父母亲如果常赌博,以前我的朋友国小二三年级就会打麻将,因为家里常常打,国小二三年级每天在那边看,有一天跑来跟我们讲说知道怎么打,你怎么会呢,熏习来的,爸爸妈妈朋友每天在那边打,他每天站在那边看,二十元你去买些东西回来吃,买了,回来继续看,小孩子学东西很快你不教他,他都自己知道怎么弄,熏习,好的也要熏习,但是好的熏习不容易,真的,好的熏习不容易养成,就是不容易所以要更用功,然后让他不断地熏习,所以学佛就是熏习不只是听经,听经当然很重要,但是你在外面的身口意都是一种熏习,你今天起心动念都是一种熏习,所以佛法的好处就是说,你来这边听经知道这个道理,你在外面的起心动念,就是必须要顺于这个道理,就是好的熏习,不顺于这个道理的,随著你的贪瞋痴习气的,就是坏的熏习,我们就是不断地在这种熏习当中,希望是不断地前进,这个就叫做修行。所以修行讲更具体一点,就唯识来讲修行就是熏习,修行就是好的熏习,随顺于佛法的熏习,就叫做修行,所以不要想说有什么捷径,就唯识来讲没有捷径的,那么多种子你就是不断地熏习,那要很长久的时间,还有就是看你够不够用功,努不努力,你努力当然快一点,你不努力当然慢一点,所以不要想有捷径,没有捷径的,唯识的理论就是这样子,还能怎么样,这样的理论没有捷径,你那么多有漏种子就是要慢慢去修,那么多习气种子就是要慢慢去修,哪有什么捷径。
 
止觀之因、果、業
 
 
以清淨之尸羅、清淨聞思正見以為因
 
 
所有世間及出世間善法以為果
 
業(作用):離二縛
 
相縛:對心所緣之對相起執著,在依他起上起遍計執
 
粗重縛:阿賴耶中的煩惱種子
 
止观是因果业,分别瑜伽品讲止观,讲到这里几乎要告一个段落了,这个课的三分之二师父都在上分别瑜伽品,都是在谈止观,止观有那么多好谈的,师父谈了快两个多月,快十堂课都在谈止观,止观就是那么多东西,如果新同学不懂,止观就是打坐修行,你就这样想就好了打坐,打坐师父讲了两个多月,都是在讲打坐的很多细节,而且这个经的里面这个都专门在讲打坐的,他说止观依清净的尸罗为因,尸罗是戒,止观立于清净戒,所以如果你基本的五戒不持,习气太重,烦恼太重,根本没办法打坐的,因为你必须要先持戒然后降伏粗重烦恼,才有办法打坐,所以不持戒的那一种没办法打坐的,你不要说有些人酒肉穿肠过,还能佛祖心中坐,还能...,戒持不好你没办法打坐,你想都不用想,所以外面很多宗教骗子,他跟你讲他是世俗胜义合一,因为我的境界比较高所以不用吃素,我不是说不吃素就是不持戒,只是举个例子,你不持戒就不要假借一些借口,因为我们凡夫都有很重的烦恼,刚开始就是必须要持戒来对治,持戒把粗重烦恼对治了,你才能真正坐得下来,坐得下来,你才能摄心集中,不然你烦恼太重,你坐下来那些东西全部都跑出来,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讨厌的东西,昨天的东西,前天的东西,十年前的东西,全部都跑出来,所以要以清净的戒为主。
 
还有师父常讲的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解深密经里面的经文亲自讲的,师父只是把它节录出来而已,以清净之尸罗,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在讲观,师父常常讲说如果你没有闻思的能力,你慧学上,你听经闻法还有平时的认知,在知见观念上,没有达到闻思的观念的话,你不要想说你可以在定中起慧观,不可能的,你定中无法起慧观,你就没办法解脱,你就没办法明心见性,如果你这些经典都读得透彻一点的话,今天一个人跑来告诉你说,我是个开悟的圣人,你绝对有办法分辨的,他有没有闻思的正见,基本的四谛十二因缘他懂多少,如果都不懂然后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那个绝对不是开悟的,所以他必须以持戒。再来以,清净闻思正见为主,你才能真正的止观相应,才有办法真正去打坐修定。
 
果,所有世间及出世间善法以为果,为什么世间善法呢,因为你有佛法的知见,还能打坐,你一般的行为还会偏差到哪里去吗,你持戒还有能修定,还有你有闻思的知见,你的烦恼已经很弱了,虽然没断,但是已经降伏的差不多了,你怎么可能会有太多的行为偏差,你怎么还会去偷东西呢,你怎么还会对人恶口呢,你有一般定的力量你都不大会起瞋心的,你怎么还会很瞋怒的去骂人跟人家争吵,怎么还会去夺财害命呢,怎么还会去偷人家东西呢,怎么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讲妄语骗人呢,怎么还会去喝得醉醺醺的呢,所以他不但是出世间善法的门径,他也是世间善法,因为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人类的恶性本质,就是贪瞋痴,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贪瞋痴,既然现在贪瞋痴都被对治了,那当然就算是世间的善法,就是所谓的戒定慧,它是世间善而且是通向出世间的道路。
 
还有最后它的作用,因果业,业是作用,这里的业是指作用意,什么作用,离二缚,他的作用可以离相缚,粗重缚,对心所缘之对相起执著这个叫做相缚,在依他起上起遍计执这个叫做相缚,你有止观你就可以对治遍计所执,还有粗重缚,阿赖耶中的烦恼种子,也就是说你如果能依,持戒修定然后有慧学,你就能一方面对这个相缚不会起执著,再来这些可以对治阿赖耶里面的烦恼种子,烦恼种子对治越多,你对外面越不会执著,同样地经过熏习,告诉你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执著,你就可以相对地去清净阿赖耶里面的种子。
 
这个叫做止观的因果业,他就是叫你修行没有什么捷径,修行就是戒定慧,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修行大乘来讲就是六波罗蜜,没有什么特殊途径,念佛诵经持咒这些都是在辅助戒定慧的,你的这些宗教仪式包括诵经礼佛拜佛,大礼拜,持咒,都好,如果你这些都是辅助顺于戒定慧的,这些都是好的法门、好的修行,如果你做这些没有跟戒定慧关系的,那你自己就要好好反省,这不是真修行,有没有人不了解佛教教理,不懂戒定慧,持戒越持烦恼越重,越持瞋心越重,有没有人这样?很多。有没有听过一个笑话,一个老奶奶在念经,小朋友来旁边拉一下,奶奶在诵经不要吵,孙子又跑来旁边拉一下,我告诉你第二次了奶奶说诵经不要吵,孙子又来拉,她整个火起来了,什么东西全部都骂出来了,什么诅咒都骂出来了,那你诵经跟戒定慧有关系吗,恶口,而且瞋心都起来了,最后小孩说奶奶我要上厕所,因为五岁不会,这个例子告诉你说,不管我们平时的任何宗教行为,必须都要跟戒定慧相应,如果不相应的时候你自己真的要好好反省,你这些到底有没有真正的修行,跟戒定慧相应就能降伏贪瞋痴,如果你平时所有的这些宗教行为,不跟戒定慧相应,对贪瞋痴没有任何的对治,你就要好好反省:你这样是真的在修行吗。
 
还有有些人是越修瞋心越强,有些人是越修越贡高我慢,上次我到一个佛教办的慈善机构去,找他们的负责人聊天,然后碰到他们里面的一个义工,这件事情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一件事情,义工如果不了解佛法,有时候真的是知见会偏差很多,他跑来跟那个负责人说,他们叫做筹款小组,他说你看我又去筹了这一些来,他就说他碰到了另外一个大的佛教慈善机构,里面的筹款小组,他就跟人家开示了一下,说那些人都辩不过他,我很好奇问说你是辩什么,他就说我第一句话就吓倒他们了,我就问你什么的一句话吓倒他们,一开口说我一天念107遍大悲咒,你有吗,然后那些人就静了,然后他说,对啊你看他们都没有,这句话就被我唬住了,所以你看他们就是没有人有这种功力,我的这种功力是练得多久...开始讲一堆,都是在夸奖自己的,所以那些人都没办法跟他辩论,你知道我心里怎么想吗,我心里是想说,那些人心里想说遇到一个疯子。你念大悲咒,是让你来显现出你的能力很强的吗,让你显现出你跟人辩论很行的吗,是让你显现出你的修行是第一个的吗,我很想说,你所念的大悲咒,跟大悲咒的用意完全相反。念大悲咒做什么?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悲心,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之,跟人家聊天是要让人家起欢喜心,起顺乐心,觉得跟你相处很舒服的,愿意听你讲什么,愿意跟你相处的,有什么困难需要你帮助,愿意来找你帮助,怎么念大悲咒好像拿了一支关刀一样,要去跟人家决生死这样,不是这样子的。
 
各位同学到最后师父要讲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修的是什么法门都好,你念了多少咒都好,你修了多少定,念了多少佛,一定要跟戒定慧相应,一定要对贪瞋痴的对治有一定的作用。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 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此名瑜伽了義之教。於此瑜伽了義之教汝當奉持,說此瑜伽了義教時。」
 
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此兩品於攝大乘中有相似解說,故於攝論中解說
 
这个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不是师父把它节录到最终,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他是这样讲的,他说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你看他说解深密法门,里面在讲止观修行,他不是在告诉你在念什么咒,他说于是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就是说这整个应该要怎么称呼呢,我当云何奉持,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说此瑜伽了义教,所以解深密经也可以说瑜伽了义经。
 
后面有地波罗蜜多品第七,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此两品于摄大乘中有相似解说,所以我们在摄大乘论中说明。
 
这一部经因为就是取这里说,是尊此是解深密法门所以叫做解深密经,从这样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叫做瑜伽了义经,因为他专门在讲修瑜伽的究竟。
 
瑜伽叫做yoga,意思是connection,yoga就是连结,身心的连结,身心相应连结,为什么叫身心相应,因为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讲得更明白一点所谓的瑜伽就是禅修,有时候又翻成观行,瑜伽就是打坐、观行、禅修就叫做瑜伽。
 
解深密经的核心,如果你问师父,师父的想法认为,就是分别瑜伽品这一章,前面当然讲三性都跟分别瑜伽品有关系的,前面如果没有弄懂,分别瑜伽品很难弄懂,但是核心就是分别瑜伽品,因为他特别讲得到这里,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后面这两个其实就是在讲果上的事情,大菩萨还有佛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这个之前全部都在讲,凡夫怎么修行的问题,怎么打坐怎么修行怎么听经闻法的问题,师父本身认为当然都很重要,如果非说核心是哪里我认为分别瑜伽品,所以师父才整个解深密经,花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讲分别瑜伽品,唯识大乘教派里面,跟中观是两个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够把唯识的经教教义了解个几分,对你的修行,还有对别人,也就是你讲佛法给人听,都有很大的帮助,至少不会随随便便被呼拢,至少不会把修行的路走错,所以很感谢各位这几个月半年来的听经闻法,谢谢各位!我们来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