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60,100字节 、​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15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修止观,上个礼拜提到止举舍三相,修止观的时候会有三相对治,会有三个状况就是止举舍,止相,举相,舍相,止相就是心掉举的时候或将掉举的时候,你们知道掉举是什么,因为我们打坐修止观,最重要要克服的刚开始的五欲以外,还有五盖,里面我们最常碰到的就是:恶作掉举还有昏沉睡眠,这我们一般人都会碰到,这两个会一直跟随你,稍微不小心你就会掉进去了,恶作掉举,掉举就是心飞扬,心举动不安,恶作就是追悔过去,恶作当然也是掉举的一种,心躁动不安高扬,好像要飞掉一样这个叫做掉举,当我们开始觉得我们胡思乱想,或是已经胡思乱想的时候,心已经不能集中在所缘的时候,你这时候就是必需要开始训练止相,让心停止下来不要再胡思乱想,就是思考掉举的过失,还有用种种方法来对治,比如数息怎么数,数到五还是数到十,还是怎么样数,就是这种方法,要看状况,要让心收摄下来就是称为止相,所以对治掉举就是要用止相,因为要把心停止下来,不要让心开始乱跑,这个叫做止相,另外一个叫做举相,举相刚好跟上面相反,一个是把心停止下来,一个是把心举起来,让它起来,上面是心的飞扬相,下面是心的昏沉相、暗寐相,昏沉相、暗寐相好像要打瞌睡一样,要把心提振起来,所以叫做心昏沈或将昏沈的时候,思考昏沈的过失,起种种对治,让心再起活力,就是称为举相。


  师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开始一直要打瞌睡,如果不是很严重,把眼睛稍微张开让光进来,精神就有了,就可以了,可以再闭起来继续坐,你觉得快打瞌睡,真的连眼睛睁开都不行,起来,走一走,不要走太快,起来慢慢走动,走一走绕一绕,再继续坐,如果还不行,可以起来拜佛,慢慢拜,反正这些动作都不能快,你不能去做一些运动,跑步,跑步回来你没办法打坐的,跑步回来你整个心起来,刚刚是不及,心太暗寐,让你一搞,心又超过了,你连止都止不下来,这个叫做心的举相,想办法让心力起来,如果你真的太累了累到不行,一坐就打瞌睡,你一天工作下来真的太累了,那我建议你不要坐,去做一些运动,为什么不要坐呢,因为如果你每次坐很累都打瞌睡,这样久而久之会养成不良的习惯,所以师父会建议你,在这个状况下你不要坐,有人问说精神好坐,还是精神不好坐,师父的建议就是,你精神好的时候来坐,第一个不会有昏沉,第二个,哪怕是心掉举的时候,你都可以有心力把它摄心集中回来,你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其实我们要用心集中的时候,其实是很耗心力的,你要心集中的时候,是很耗精神很耗精力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容易集中,因为集中心力,你必须要耗很大的体力,所以精神好的时候来打坐是最好的,因为精神好那时候你体力足,所以容易坐,你要是精神不济的时候,你本来精神就不济,你要耗费能量集中其实会很累会更累,你问人家不是说打坐可以调剂身心吗,是,那个是有功夫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是没办法这样子,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是精神最好的时候来坐,但是我说精神好并不是说,你去运动回来很兴奋这样叫做精神好,比如你早上起来,睡觉起来脸洗一洗,稍微散步一下这时候精神最好,这时候来打坐是最好,你说晚上呢,晚上可以,晚上你就洗完澡很舒畅,洗完澡稍微坐一下,这时候洗完澡精神来了,这时候来坐可以,你不要工作一整天回来,很累躺在沙发上快睡著了,你想说我来打坐说不定可以提升一下,精神力,结果一打坐,就打瞌睡了,所以打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细节都必须要注意。
  《解深密经》-16


舍相就是当前面两种过失,都受到对治的时候心就能平等运行,这时候就不再特别用功注意,不要再去调整它了,因为它已经可以平稳了,可以平稳前进了这样就好了,你说我们会有舍相吗,你打坐一段时间舍相慢慢都会有,但是一般都维续不长,因为大部分都在止相举相比较多,你训练久了之后舍相慢慢会起来,但是时间都不长,不过没关系,这个就是学习跟训练,这个是上礼拜讲到的。
 我们继续来谈菩萨知法知义, 解深密经 的分别瑜伽品在谈止观,谈止观怎么修,中间应该了解什么,比如所缘这些谈完之后,他特别强调,一个学习止观的人要能够知法知义,所谓的知法知义简单的讲就是,要了解经教的名相跟义理,要懂经教的名相跟义理,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当然他讲得很细,他不是随便讲,你们就来听经闻法这样而已,他对听经闻法怎么听,内容是什么,他讲得非常细,他讲说要知法还有知义,法就是名相,要记得,佛教里面这个法的意涵很多,要知道这里的法跟义如果对谈的话,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内容,最简单的讲就是这样子,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内容,他有提到有五种相或五种特性,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名相到底是怎么样,首先要知道佛教的名称,然后由名称构成句子,接下来我们要知道有字母,由字母构成名称,然后名称构成句子,由句子可以了解法的表达内容,可以知道佛法的根本教理到底是什么,这个就是这五种相,名句文还有知别法,知总法,就这五个,上次讲过。
 
这个是解深密经,是唯识根据一个很重要的经典,你有没有发现,解深密经有时候在谈唯识,但是这个地方好像大部分都在谈止观,在谈禅修,师父上次不是讲说,唯识的思想本来就是跟禅修很大的影响,是那些修瑜伽的行者,打坐的行者,禅修的行者,从禅观的理论还有实际经验,然后慢慢得到其实外面的相,无外乎是识所现,所以禅修对唯识的理论,有很大的助益,是一只很大的推手。
 
4 知法知義 (名相與內容)
 
1) 五種相知法(名相)
 
知名:安立名稱
 
知句:句子
 
知文:字母
 
知別:緣別法
 
知總:緣總法
 
接下来我们来讲第4,知法知义(名相与内容),为什么这个地方,在谈完止观的主要的部份之后,解深密经为什么会特别讲知法知义呢,这就是告诉你们,闻思慧的重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不听经闻法,不了解法不了解义,你根本很难打坐的,所以你们会发觉,读这些经跟这些论,你会发觉跟外面某些人讲的不一样,你以前会觉得打坐好像很容易,打坐就是坐下来,念个佛还是,念个咒什么,这样就可以摄心打坐了,后来你读了这些瑜伽师地论,还是这些解深密经,你读一读反而觉得(打坐)不是那么容易,老实说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那么容易的话大家都入定了,更不容易的地方是,他要求你必须观念正确,也就是说你对经教要有一定的认知,就是你要对经教有一定的认知跟了解,不然的话,你很容易搞错走错路,不然就是禅修的方法错误,不然就是经教义理不懂,然后修到最后变成怪怪的,所以这个地方又特别教你要禅修,之前他讲了禅修的各种状况之后,特别这边又讲说,你一定要知法知义。
 
我们先来简单讲一下法跟义到底是什么,法指的意思,我是说它的定义跟内容,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名相的内容,简单的讲他等一下会讲得更细,比如,三法印就是法,一个名相一个名称,它的义是什么,义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内容,所以三法印是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义,这个就是法跟义的最基本定义,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常常讲说,我们讲法,或是教授人家要有,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一个讲法要对人家有这三个饶益,才能真正的讲法,什么叫做法饶益,义饶益,就是你说的法是对对方,有益的,有帮助的,是对的,再来,你讲这个法的内容,也是要有帮助的是对的,再来,你讲的这些东西是可以帮助他修行的,这个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有没有人讲法,法不饶益的,你对初学的讲一切法毕竟空,有法饶益吗,因为他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一切法毕竟空是法没错,所以你跟初学者讲一切法毕竟空,什么空,所以佛陀在阿含经里面,遇到很多只是一般根机的人跟他讲,他先讲端正法,他不一下子讲断烦恼解脱究竟菩萨道,他不讲这些,他先讲端正法,什么端正法,人天三福业,上过成佛之道的还记得吗,端正法叫人天三福业,布施,持戒,打坐,就这三个,叫你布施,你没办法修一切法毕竟空,没关系,先布施,持戒,一般居士就是五戒,因为持戒至少符合人伦道德的因果,你不会下恶道,布施有福报,但一般人你一下子叫他持戒很困难,所以叫他修布施,但这样还不够,还要净化内心,打坐,这就是三福业,叫做端正法,端正我们的身心,端正还没有解脱,如果这样子讲叫做法饶益。
 
有没有法饶益,但是义不饶益的,刚刚不是说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吗,有没有法饶益但是义不饶益的,有可能你讲的这些名相是对的,但是你解释错误,有可能你讲的名相是对的,你解释应该也是对,你因为自己可能不是很了解,或是你的表达语言不是很好,你讲的东西解释出来的,人家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有没有这样的状况,你讲诸行无常,佛法讲因缘讲缘起,人家问说缘起因缘到底是什么呢,佛法讲缘起内容到底是什么呢,以前我曾经遇到一个同参,因为他之前去到一个地方,就跟居士讲缘起,不久之后我又去了,居士问说佛法讲缘起到底是讲什么内容,你怎么问这个问题,不错喔你还讲缘起,我就跟他讲说缘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他听听到最后说,师父我现在才知道缘起是在讲这些,不然你缘起在讲什么,上次你一个同参道友来,跟我说缘起就是我们很有缘,比如你跟我结了不少缘,前辈子来的所以这辈子就怎么样,所以今天来这里大家结了这种善缘,我说当然这是因缘的一部分,但是佛陀讲缘起讲因缘有更深的道理,不是讲这种泛泛的道理而已,如果讲这种泛泛的道理而已,你怎么解脱,我说佛法的核心是缘起,你真正能悟缘起那就是出世解脱了,你能够了解缘起,那你一定会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只是世间道而已,你真正悟到缘起,能够了解出世因果,你要修菩萨道你也必须要深懂得缘起,他说佛教讲缘起,有道理,有法饶益,问题是他讲的内容,是不正确的这个叫做义不饶益,这个叫做法饶益,义饶益。
 
还有一个梵行饶益,也就是说你不但能说法,说正确的法,还有你必须要能够引导这些人,或者这些度的众生,要能够指导他们去修行,这个叫做梵行,梵行就是清净行也就是修行,修清净法叫做梵行,所以佛陀说一个讲法的人,不是光用嘴巴讲讲而已,你必须要能够法饶益,法饶益就是你对佛法要懂,义饶益你对佛法要深入的了解,才能够讲出正确的佛法,你必须懂的引导大家怎么去修行,这个就是师父为什么,一直在处心积虑的,不要以为听到处心积虑好像不大好事,师父一直在处心积虑的想办法,要让大家来禅修,就是这样子,因为平时比较忙,除了讲经说法以外,你们拜佛礼佛这些都好,你们自己做,持咒解手印什么你们都自己做,但是师父最希望就是说除了慧学,讲经听经闻法,还有定学,师父要处心积虑不管找一个地方,买一个地方,盖一个地方都好,师父处心积虑一直要想办法,去创造这个修行打坐的空间给大家,所以我希望以后禅修中心盖好,我们先小的再来大的,以后就是先八关斋戒,再来就是禅三,就是这样做,可以的话再禅七,不能一下子逼得太猛,大家都跑光了,八关斋戒先一天大家试试看,然后可以了,我们再来禅三,两晚看你们受得了受不了,当然这个师父会渐进式,不会一下子逼太紧,所以就是要大家打坐修行,这个叫做梵行饶益,这个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
 
现在这里讲知法知义就是要告诉你,在教理上,名相上,义理上,你要融通你要懂,首先知法他说,五种相知法,怎么去了解佛教的名相,首先在名相的了解上有五种相貌,第一个叫做知名,知句,知文,如果上过俱舍论的就应该要知道,这里指的是什么,名句文,讲的具体一点名句文就是,佛法的语言理论,就叫做名句文,首先他虽然叫名句文,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排,但是他一直这样排,实际上他的排法比较合乎道理一点的,应该是文名句。
 
我们先从名句文的文来解释,一般当你看到文的时候,你会以为是一篇文章,如果照中文来排,名句文很好排,名就是名称,句就是很多名称依一定的文法规则,排起来就叫一个句子,很多句子凑起来,逻辑的表达,不要不合逻辑,你凑一大堆句子,结果都不知道在讲什么,那个就不叫文,首先名称,名称依一定的文法规则安排,表达出有内容的那个就叫做句,句子透过合理的安排,很多句子合起来就叫做文,一般我们中文是不是这样子,问题是在印度里面它不是这样排,它是说首先文它的文不是文章的意思,这里的文是指字母,第三个文是字母,如果你上过师父的俱舍论你应该听过,俱舍论师父有讲过,这里的文是指字母不是文章,以前我在福严的时候,上中观还是俱舍论都有提过这个问题,那个时候我们一直以为老师讲错,文就是文章,为什么老是一直说是字母,但是实际上它的梵文字指的确实是字母,因为印度是拼音文字,印度不像我们是象形文字,印度是拼音文字,像现在的英文,ABC一样,ABC,是由字母构成的,那你就把它当作这个文,就是梵文字的字母,梵文字也有ABC,它第一个字母A开头,AEU这样子排下去的,所以梵文字也是字母安排的,所以我们现在会把梵文字的天城体,很容易把它转成罗马拼音,因为它的音也是这样拼的,它也是好几个基本字母凑起来,然后有母音子音构成一个字,所以字母叫做文。
 
名就是名称,由许多字母排列起来,就叫做一个名称,当然有时候有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名称,因为是拼音文字所以不用中文,英文的狗,dog,那个,d,,还有,o,,还有,g,一个一个的字母就叫做文,dog,凑起来就是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做名,所以,dog,是一个名称,student,几个字母排起来,也是一个名称,这个叫做名,名称它有很多种,有些名称是动词,有些名称是受词,有些名称是主词,它可以有这样的(区别),但是不管它是动词主词受词,它还是很多字母排列起来,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字。
 
句就是句子,句子就是不同的几个名称,里面有主词有动词,然后合乎文法的排列起来,这个就叫做一个句,这个叫做句,名句文的句,上次谁有上过俱舍论,它在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里面,排在不相应行法,因为它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法,它只是相对我们安立排列,创造出来的一些东西而已。
 
知别叫做缘别法,,知总叫做缘总法,什么叫做别法总法还记得吗,上个礼拜才讲而已,别法是什么,经典里面的某一些法义,某一些教义,比如什么叫做五停心观,什么叫做慈悲,什么叫做般若,就是教典里面的教义,教法,总法可以说是一部经他根本的教义,道理到底是讲什么,还有佛教的整个道理到底在讲什么,还有无量的总法,各式各样的教理他到底在谈什么,这里谈的都只是他的名相跟名称,比如上次讲,普门品讲慈悲,慈悲就是一个总法,一部经,慈悲里面,普门品有讲什么特殊的重点,有一个叫做,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以度之,这就是一个别法,解深密经里面有没有别法跟总法,解深密经里面的别法,修止观就是他的别法,解深密经整个在谈什么,唯识所现,虚妄唯识,这是他的总法,至于内容,内容我们等一下讲,内容就是他的义,所以叫做知法知义,也就是说一个要修止观的人,或是要修止观的菩萨,或是一个行者,修行的人,你对于佛教的教理要先懂,你对佛教的这些法跟义不懂,修起来很难修不然就会有问题。
 
问:我的理解,名是名称用语,语言表达出来的,相就是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
 
师父:可以这样解释,那是分开来解说,但是佛教里面也有一个讲法,叫做名相是一起的,名相一起的时候就是佛教名称,或是佛教用语或是佛教名词的意思,那个可以叫做名相。在某些细节上,名相这两个字可以拆开来用,意义不太一样,一般最常用的名相就是指佛教名称,或是指佛教的用语,所以我们常常讲佛教的用语的时候,会说这个名相,有很多种名相,但是有时候分开来的时候,要看经论在什么时候用,有时候名就是指名称,相就是指它的具体事物,有时候是可以这样子解释的,所以当你在问一个东西的时候,师父后面会讲,你要先问对方说你到底在指什么,要先反问你到底在讲什么,你是在哪一部经看到,还是在哪一个句子里面看到,它是适合分开解释,还是它指的就是佛教的名称而已,你不能拿一个东西出来问说这是什么,你要看经文的上下文谈的是什么,佛教名相,名跟相可以分开解释,上次师父有讲,我们一般讲名相就是指佛教的名称,佛教的语言用词,还有一个五法三自性,唯识二无我还记得吗,五法还记得吗,五法分为世俗的,还有出世的,世俗这边有相名,应该分能知,所知,世间,出世间,能知这边世间的是:分别,然后所知这边世间有两个是相、名,出世间:正智、如如,如如就是真如的意思,这边就必须要分开了,这里的相名就不能把它混在一起了,这里的相是指具体事物可以感觉到的,摸得到的,看得到的,听得到都可以是相,名就是你给这个事物的名称,比如说你看到这个是,这个东西是相,就是这样的一个样子,你给他一个名称叫做桌子,桌子是名,这个东西就是相,唯识就是在这边分得很清楚,他把世间出世间的画得很清楚。
 
在佛教经典里面名句文一直都是这样子排,当然也有人去研究为什么,但是老实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你也可以讲说从语言的发展来,因为曾经跟一个教授谈过,梵文的发展,其实所有的语言最开始的发展,都不是刻意去制造一套语言的规则出来,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所以先有声音,讲,先有我们的沟通,讲,所以是先有一个我们自己简单的名称,然后再由名称,我们具体去用,用之后有这些音声之后,才有书写,有书写你就必须要创造一些书写的方法,一般是这个样子来的。
 
梵文就是到了差不多两千多年前,后来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因为印度跟中国一样很大,各种民族都有,就算是同一民族讲的方言都不一样,他把梵文主要的,就是那些婆罗门用的主要语言,把它归纳起来,制定一套梵文文法,以后所有的高知识份子,或者经教的经典就照这一套文法来写,所以变成早期的语言都是自然形成,到中期慢慢会有人起来,把它归纳然后整理之后,就变成高级知识份子在用的,就变成一种人造语言的模式出现,以后的梵文文法就是依那一套来讲的,我不知道中文是不是古代有人起来,说我们来制造一套中文文法,然后以后高级知识份子写作,都依这一套文法来,目前好像没有,但是文言文有没有一个大家起来,说我来制造一套中文的文法,以后高级知识份子必需要按照这样子来写。秦始皇的时候文字统一,但是有没有统一文法,不只是文字统一,因为当初那一套梵文,是连文法都把它统一起来,文法怎么用主词应该摆哪里,动词摆哪里,受词摆哪里,然后它的字应该怎么变化,一整套很有系统的全部,德文也是这样子,欧洲文字有这样子的状况,本来是自然的,但是自然在各地就用的都不一样,他就是整个起来全国,比如有一个国家统一他就有一个大家出来,把它整个统一起来,当然很多下面贩夫走卒怎么用不管,但是知识份子或是宗教经典,重要的经典或是历史的记载,就必须要照这种正统的文法来写,不用讨论这个问题,中文可能大家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老实说我不知道中文到底有没有。
 
五种相和五种相知法,就是法由五种相表现出来,你可以由这五种相来知道,我们所谓的知法到底是怎么样,不是说要知法知义吗,由五种相来了解这个法到底指的是什么,然后这五种相就是,名,句,文,别,总,就是这法的五种相。
 
佛教你要真的懂到深入,其实也不容易,除了义理要懂以外其他的某些东西要懂,光语言就花很多时间了,以前我们有一个教佛教语言的老师,他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话,他说,你读一种语言不是只是懂一种语言,你读一种语言是多生了一个头,多长了一个头,多了一个思考方向,多了解一种文化,所以你对这个文化不了解,你不会真的懂他的语言,你对这个文化懂到一定程度,你必须要了解他的语言,两相配合你才能够真的懂他到底是什么,所以师父有时候不是爱现,有时候我会说他梵文怎么讲,是因为梵文的表达,有时候跟中文确实是不大一样,他有要表达的文字的运用跟思考,是很有趣很有艺术而且可以表示他的用意,像师父上次在讲心经的时候曾经讲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他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其实就梵文意思来讲他是说,在般若波罗蜜中行,他梵文是这样,般若波罗密是位格,就是英文字加一个in在波若波罗蜜前面,在梵文字叫位格就是在什么地方,他是说在般若波罗蜜中行,所以玄奘大师后面又特别加了一个时,时间也可以用位格,地点也可以用位格,所以你看梵文字他要表达的并不是说,你在实践般若波罗蜜,他是说你活在,你的一切举止行动都在般若波罗蜜中。
 
问:那么多的佛教名相,您给外国人不懂中文的人,讲的课时候有统一的翻译吗?
 
师父:没有统一的翻译,有两个方法一个直接用梵文,一个就是翻译,翻译就是去看一些学者的著作,看一般大家用什么翻译,比如觉悟的觉,用awakening,用enlightenment,但他们有争议说,用awakening,还是用enlightenment比较好,但是我是说那是你们的事情,有些教授喜欢用awakening,有些喜欢用enlightenment,但每个人的讲法不一样,因为觉确实有awakening的意思,以前我们的老教授喜欢用awakening,这是个人选择,有些东西直接用梵文,比如像buddha,或是,prajna,般若,那些就用梵文,用梵文大部分英文学生不知道那个字,那要解释一下,还是得解释一下,但是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中国古代一千五六百年前,也是遇到同样的问题,到底是要拿中国已经存在的字去解释佛教,还是另外再造一些句子,有时候就是格义,用中国本来的意思去解释就叫做格义,后来就两种都有用,有些人主张这个有些人主张那个,后来有些两种都用。
 
问:大乘经典以梵文的形式存在还有吗?
 
师父:还有,很多时候是在西藏找到的,印度也有,印度现在也找到很多。
 
问:中国大陆也有找到吗?
 
师父:中国大陆是这样子,以前有一个谜,但是最近慢慢有点被发掘出来了,以前玄奘大师还是其他法师,从印度带了一些经典回来,不一定只有梵文,反而很多大乘的经典是用中亚的文字写的,他是因为那时候翻译到中亚去,然后用中亚文字写的,很多是梵文没错,从那个地方带到中国来,翻译之后这些经典都不见了,很多人就猜,甚至以前有一个台湾学者更莫名其妙,他说,玄奘大师翻译完之后,把它烧掉了,因为他觉得玄奘大师自己创了一套观念,跟他原来翻译的不太符合,他自己猜的,但实际上人家没有那么小心眼,后来在很多地方慢慢发掘,发现其实因为那些东西很珍贵,不能在市面流通,所以都把它藏起来,有可能是盖个的地宫或者是庙的下面,比如说类似像法门寺那一种的,以前还有在佛像的肚子里面找到一堆经典,因为有一尊一千多年的佛像年久失修,后来人家要去修发现,肚子里面空的,因为那尊佛很大,里面就藏了很多经典,所以那些经典其实都被藏起来,现在有找到但是一个大问题,能够去考古解读的人不多,真的是不多的,因为这种人才要栽培二三十年,他要懂佛教义理,又要是语文天才,他要懂佛教各式各样的历史状况,他才有办法去翻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中国现在发现很多,但是都先把它留起来,还有很多没发现,人才不足,没办法,人才不足,因为要培养这个人才,没有二三十年培养不出来。
 
早期很多大乘梵文经典不是在印度找到,是在西藏找到的,因为在一千多年前,有一大堆经典是从印度被带到西藏,然后就留在西藏,西藏他们很多寺庙就把它留起来,经过战乱年久失修,东西还在,但是没有人知道那些是什么,但是你知道后来这些梵文大乘经典,都是被谁找到的,讲到这个大家要自立自强,都是洋人找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洋人找到的,因为这些洋人就是在殖民期到处去,那些宗教师还有学者就跟著这些人到处去,他们到处去不是去挖掘金银财宝,去挖掘知识,所以到处去找一些经典,不管什么经典就到处去找,结果发现很多佛教经典都是在,西藏很多的古老寺庙里面,已经荒废不堪了,但是东西都藏在那边,他们去翻了之后才知道,那边有这些原来的经典,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些经典虽然是梵文写的,都是比较后期的,中文当初翻译经典都是比较早期的,都不是翻成中文原来的那些梵文,那些都是比较后面的。
 
2)由十相知義(內容)
 
知盡所有性:知一切染淨法自相,如五蘊、十二入處
 
知如所有性:知一切染淨法共相、真如
 
三者知能取義:內五根及心、心所法
 
四者知所取義:外六處
 
五者知建立義:器世界可得建立一切有情界
 
他在讲知义的时候,就是内容,他说由十相知义,刚刚师父又讲到一件事情,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师父好像以前也有讲过就是说,你们如果有概念一点的人知道,我们都认为梵文都是贝叶经,贝叶是一种植物的叶子,古代就是把东西写在贝叶上面,贝叶是一片一片的,一片一片的把它串起来,串起来就叫做经,Sutra(经),最早的意思,就是连串贯串的意思,就叫做经,Sutra,这些贝叶经流传下来是这样翻,但是那个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很多翻译到中文来的都是说第几卷,因为翻译到中文,中国古代中文的写作跟经典是用竹简,最早是竹简,也有皮卷,后来有纸卷,都不是一本一本的,是这样捆起来叫做卷,以前我们都知道,都以为翻到中文以后才叫做卷,一卷两卷,因为它是卷起来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好很多梵文的经典翻成中文之后,很多时候到达卷终刚好,就是那边就停了,就没有了,停止的地方跟开始的地方,刚好都是卷的最后面跟卷的开始,为什么那么恰巧,后来最近前几年才发现,其实印度也是用卷的,也有写一写卷起来的,在印度就有了,所以大家以前都误会说,印度一定是贝叶经,不是,很多印度古代也有用皮的,写上来然后卷起来,藏在大的瓮里面,然后用蜡封起来,经过一千多年,这是附带的谈一下。
 
由十相知义就是内容,知尽所有性,这个应该知道,这个上次讲过,讲四种所缘里面的,有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遍满所缘里面不是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然后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所以知义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尽所有性,你要知道尽所有性,你才知道怎么去修尽所有性,就是知一切染净法的自相,比如五蕴,十二入处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尽所有性,就是一切佛法的自相,或是一切存在事物佛法怎么去分析它,知如所有性,知一切染净法的共相或是真如,知一切染净法的共相或是真如,染法比如,如果你们上次上过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里面有染法有净法,清净之法比如涅槃,四圣谛,八正道,这些都是净法,染法比如说各式各样的烦恼,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染法,这个叫做由十相知义,由十相知义的第二个,知如所有性。
 
第三者知能取义,什么叫做能取,就是我们能认识的心,就是内五根,心,还有心所法,什么叫做五根,眼耳鼻舌身,还有心,心所法,因为心,心所法透过五根去取像认识到外境,所以叫做知能取义,
 
还有第四知所取义叫做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到这边你们会不会觉得,这些其实也是都在讲佛法的内容,也都是在谈佛法怎么去分析外境,怎么去分析我们能知所知,所以他讲的还是佛法的内容,
 
还有第五知建立义,器世间可得建立一切有情界,这个叫做建立义,什么叫做建立,这个建立可以说是foundation,就是说我们有情存在的这个世间,我们是依什么而住,就是指的这个的器世间,或是我们讲的这个山河大地的世界,我们有情众生跟这个山河大地是两种,有情是有情识的,山河大地是没有情识的,有情依这个山河大地而住,所以叫做建立,叫做安立,有情依这个世间,山河大地而安住,这个叫做建立,所以叫做知建立义,所以俱舍论里面有在讲外在的环境,讲三界,六道,有没有讲说三界怎么安立的,小世界是怎么形成的,有没有在讲须弥山为中心,有南瞻部洲,西贺牛洲,东胜神州,北俱卢洲,这个就是佛教的世界观,佛教对这个器世间这个世界,他是怎么样解释跟安立的,器世间可得建立(一切有情)界,这个地方只是没有讲那么细而已,俱舍论里面讲得比较细,俱舍论里面也有讲劫,这些,如果有兴趣的回去把俱舍论看一看,这个不是以前讲过就是,他很多时候是佛法的共通教义。
 
六者知受用義:有情受用資具
 
七者知顛倒義:能取者(內五根及心、心所法)取著於外,無常計常、無我計我等。
 
八者知無倒義:與上相違
 
九者知雜染義: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
 
十者知清淨義:如是三種雜染所有離繫菩提分法。
 

第六知受用义,有情受用资具,比如我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我们依什么而住这一些,
 
七者知颠倒义,能取者,内五根及心,心所法取著于外,然后无常计常,无我计我等,这个叫做颠倒义,要了解颠倒义,什么是颠倒,就是我们这个心,心所,透过我们这个五根,然后去缘到外境的时候,会起对他的执著,所以叫做无常计常,无我计我,然后对他染著,如果这样的染著状况就叫做颠倒义,你们对这个颠倒义要认知,这个叫做知颠倒义,要明白这样的状况是错误的,实际上是无常无我的,这个叫做知颠倒义,
 
再来第八知无倒义,什么叫做无倒义,跟上面相反的叫做无倒义,也就是要告诉我们说,当我们里面的五根认识到外境的时候,要知道外境其实是无常无我的,不要对它起执著,这个叫做无倒义,
 
九者知杂染义,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知杂染义也就是知众生怎么轮回的,你们知道这个在讲什么吗,第九知杂染义,三界中三种杂染,三界是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就是在讲轮回,怎么轮回,就是在讲四圣谛的前二谛,惑业苦,前二谛是不是在讲惑业苦,四圣谛的苦圣谛还有集圣谛,苦就是生,集分成哪两个,我现在是特别讲集而已:缘起,所以现在你不会觉得师父啰嗦,因为师父这个四圣谛的图已经画了几百次了,但是还是要画,缘起分成流转跟还灭,流转是苦集,还灭是灭道,苦就是生杂染,因为生长在三界就有苦,集由哪两个构成的--惑业,就是由惑造业有业力,就会来三界投胎,来三界投胎受苦,就会再滋长我们的烦恼,然后再造业,所以你们看这里讲什么,三种杂染一个叫做烦恼杂染--惑,业杂染--业,生杂染--苦,所以他在讲惑业苦是在讲,三界的流转面,
 
第十个知清净义,就是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就是告诉我们接下来,知清净义在讲什么,不是在讲苦集流转的吗,在讲还灭,灭道,第十个在讲灭道,知清净义,就是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讲得简单,戒定慧,讲得多一点八正道,再讲更多一点,三十七道品,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去离开苦集的状况,就叫做灭道。
 
所以第九第十就是在讲流转和还灭,所以师父说讲来讲去,虽然列了十个讲的都是佛法的内容,都是师父之前讲的这些佛法的内容,他就是强调,现在止观我讲过了,我还要再强调,你要修止观你必须要了解这些内容,不然常常会出差错,不然你修出来的定只是世间定而已,就算是能够稍微降伏烦恼,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执或一些流弊。
 
3)五種相了知義
 
遍知事:即是一切所知,謂或諸蘊、或諸內處或諸外處。
 
遍知義: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謂:世俗故或勝義故、或功德故或過失故,(四)緣故、(三)世故、或生或住或壞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或廣略故。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解深密经除了讲十种以外,他又讲五种,五种相了知义,其实讲来讲去都是佛法的内容,怎么修行的内容,知法知义,五种相了知义,有十种接下来讲五种,遍知事就是一切所知或诸蕴,或诸内六处或诸外六处,五蕴还有十二入处涵盖一切法,所以当你们讲说佛教讲一切法,有一个定义是讲说五蕴十二入处,内六入外六处涵盖一切法,一切无外乎我们内心能认知到的,六根还有六识,然后外面的六尘或六处,这些包括所有的一切,佛教在讲一切法的时候,有时候不是在讲一般经验法,他会把我们看到的这些境,把它分析成无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无外乎就是这一些,你讲得再多无外乎就是这一些,还有我们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根,还有眼耳鼻舌身意识,无外乎这些认知,所以在讲遍知事的时候,一切的所知,比如蕴或内六入外六处,就是这一些东西,这个叫做遍知事,
 
还有叫做遍知义,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品类差别就是说,就我们刚才讲的那些细节分析以外,还有很多东西比较具体的,我们把它翻成各样各样的品类,这个叫做我们所知的境,或是遍知的义,比如什么叫做世俗,什么叫做胜义,还记得解深密经最开始在讲世俗跟胜义,还有什么叫做功德,什么叫做过失,五戒叫做世俗功德,不守五戒叫做世俗过失,你要是常常杀盗淫妄还喜欢喝酒,那就是过失,你要是持五戒皈依三宝这个叫做功德,什么叫功德,什么叫过失,要分别清楚,
 
还有什么叫做四缘,四缘生万法,什么叫四缘,一件事情生起来必须要有四缘,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生万法,,万法必须要有这四缘生起,尤其是认识,亲因缘就是我们的识,在唯识里面就是说阿赖耶主要的因缘,还有所缘缘,外境所缘,还有等无间缘,前刹那灭去的识,能够拉起后刹那,这个叫做等无间缘,另外一个叫做增上缘,就是其他辅助的这一些条件都是增上缘,比如现在师父眼睛看到这一盆花,我的眼识是由阿赖耶变现出来的,这个叫做亲因缘,你如果没有眼识的话,你不要讲说你可以看得到,接下来要有所缘缘,以所缘这盆花为缘这个叫做所缘,还有等无间缘,就是这个眼识上一刹那逝去之后,把下一刹那眼识拉起来,我才能看到这个东西,还有叫做增上缘,其他刚才讲的这些以外全部都叫做增上缘,比如说我要有眼根,我的眼根必须要好的,这个器官必须要好的才能看到东西,如果你有眼识有阿赖耶,但是你眼根不俱足,比如白内障看不到东西,或是眼根坏掉了看不到东西,这个是增上缘,比如上次有讲说要有距离,距离是增上缘,你要有灯光,你灯关掉暗朦朦的看不到,这也是增上缘,所以你说四缘,这里讲四缘,这也是遍知义的一个里面;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再来,生住坏灭四相,有为法的四相,成住坏灭,这个在俱舍论里面都讲得很详细,如病等故,烦恼,我们的人生痛苦,所以经典上常讲说,当我们起烦恼的时候,人生的苦就像病一样,像我们生了大病一样的痛苦,如脑穿箭,阿含经里面常常描述这些痛苦,如脑穿箭,好像脑被射了一箭,你们有没有在人生上遇到最痛苦的事情,应该都有吧,还是从小养尊处优都没有怎么样,到现在我还是什么都过得很快乐,你们有没有在人生上曾经经历过,一生,你觉得到目前为止觉得最痛苦的事情,你会不会觉得好像脑穿箭一样,还是比脑穿箭更痛苦,那时候你选择可能,让我脑穿箭吧,我也不要受这种痛苦,有时候我们人历尽很多痛苦的时候,会想说干脆让我脑穿箭,所以经典上说你真的苦的时候,会像脑穿箭一样,我觉得比起外界的心里的更痛苦,当然我是讲心里的不是讲跌倒受伤,跌倒受伤当然很痛,那种痛有时候治疗过后就好了,但是内心那种痛有时候是很难去克服的,当下很痛,痛到如脑穿箭,但是他又很难去抹灭,可能留了一辈子,这世间就是这样子,经典上常常描述这种痛苦的时候,常常用脑穿箭...,类似这一些,
 
其实学佛就是这样,如果历经这些事情,你才能知道这个世间是怎么回事,所以为什么学佛的一般不会太年轻,我不是说大家年纪都很大,我说不会太年轻是说,很少有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很少,一般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对人生有一定的经历了,然后也活的大半辈子才知道,才能够慢慢感觉到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很年轻就能够学佛的,那真的是很不容易,但是真正要到一定年纪才好,但是话说回来你又不能太晚学佛,太晚学佛你什么东西都做不来,打坐就打瞌睡,有一些老菩萨跟我讲说,师父我真的业障重,我到七十岁才听到佛法,现在一打坐我就打瞌睡,因为体力不行了,你说什么我全部都听不懂,能念佛也不错了,但是如果真的要比起来那还是有点不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馀,所以最好就是像各位,目前很多都是三十岁到六十几岁中间,那是最好的,而且年轻又动过脑筋也读过书,又受到一定的教育那最好,因为佛法其实要懂不容易懂,除非你的悟性很高,那另外再谈,如果你的悟性不高,又加上没有受过一定的教育,老实说这些东西在讲什么你懂吗,师父讲破嘴你也不知道师父在讲什么,所以师父曾经讲过,老实说师父在很多地方讲过经,台湾也不错,在台湾的大学也客座过几次,其他地方也讲过,在大学也讲过,其实最有成就感的你知道是哪里,中道,台湾也有两个中道,其实说实在的在这里讲经最有成就感,台湾当然也不错,台湾普遍来讲的话,某些地方年纪都有点偏大,以前也没接触过,他们听师父讲佛法以后发现,佛法怎么是这个样子,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什么叫做缘起,什么叫做十二因缘,什么叫做八正道,从来没有听过这些东西,听了之后,佛法怎么是这个样子,一样是学佛几十年,听我讲佛法好像是在听另外一个宗教一样,没办法这个就是以前没机会听,又加上很多年纪都有点大了,年纪大你真的要叫他听也不容易,当然有一些年纪跟各位差不多的,但是毕竟是少部分,在台湾的另外一个地方也一样,在台湾其他大学客座,最痛苦的就是那个,听也听不懂,然后你已经想办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没有反应,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大学生一二年级,而且还是医学院的,不是一般大学,医学院的,我已经想办法把他讲的活泼,可能是台湾的教育比较没有发问,问他有没有问题,大家好像就愣在那边看著我,我也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这边大学的学生,也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但是毕竟太过年轻,都是十九,二十岁出头,他们老实说有兴趣也喜欢问,但是你就知道他们问的其实不是人生深入面,都只是一些知识这样子而已,他只关心我讲的东西他写不写得出来,只关心考试的时候会考什么,不关心这个跟人生到底有什么关系,都不关心这个,因为毕竟不能怪他们,二十岁的大学生他关心的是什么,吃喝玩乐什么时候赶快毕业,找份工作,赶快赚钱可以自己去玩去用,他们只关心这些,你这样讲当然师父在那边上课,给他们结结善缘也是不错,但是老实说要说成就感,其实是没有什么成就感,因为佛法就不是这样,在这边讲算是蛮有成就感,因为这边同学毕竟第一个年纪都不大,这边应该没有超过七十岁的,三十到六十而已,大部分都是三十到六十中间,而且很多也受过一定程度水准的教育,师父这样来讲当然契入的容易多,而且又能发问,发问是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师父的观念是这样子,师父以前在佛学院就非常喜欢发问,问到同学说你能不能上课不要问,不然你下课自己去问,但是我从佛学院一开始,尤其后来又在这边受过教育,我就发觉对谈跟发问,是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透过这样我才知道你懂不懂,你也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真的把我的话,正确的听进去,你不要老是没有听清楚,曲解师父的话,师父上次不是有说,有一个人在外面跟人家讲说,我们如源师父说不要布施,然后那个人跑回来问说,师父你有没有跟他讲不要布施,布施会起烦恼所以不要布施,我说师父的意思不是这样,你上下文要全部听好,你怎么中间取一段然后说,我们师父说布施会起烦恼所以不要布施,有没有人很多布施会起烦恼,我意思是说你布施的时候,要无相,然后就是说不要去执著,依于人家的需要,舍除自己的悭贪之心,依这样子来布施,你这样布施才会快活,不然的话,很多时候你很执著,越布施烦恼越重,越执著,然后布施到身心都不协调,烦恼越布施越多,我只是补一句说那你干脆不要布施算了,但问题是这样的意思是不是,师父说你布施会起烦恼所以不要布施,师父重点是说你布施的时候不要太执著,太执著容易起烦恼,这会违反布施本来的用意,意思是这样子,他只抓最后一句,说我们如源师父说,布施会起烦恼那就不要布施,谁布施不会起烦恼。
 
或真如法界等,你们记得真如实际法界都在表达什么吗,表达涅槃,空,胜义谛,诸佛菩萨阿罗汉所证悟的境界,都是在讲这个,这个叫做真如实际法界等,还有或广或略,有时候广说,有时候略说,三学戒定慧略说,三十七道品广说,这个叫做或广或略,一向记或分别记或反问记故或置记,这个就是佛教最有名的四问四答,佛陀在教导他的弟子的时候,有时候人家来问他会有四问四答,什么叫做一向记,一向记一向答,就是这个问题明确的就是一个答案,就是这样子的答案,佛陀就很明确的告诉你就是这样,比如有人问这个世间是无常的吗,怎么回答?是的,世间无常的,诸法无我吗?是的,诸法无我,正确的修八正道能够得到涅槃吗?是的,没错。还有一种分别记,分别记就是要分开来说,分别来说,就像刚才Ray问师父,名相是什么意思,师父怎么回答,师父说可以有几种解释,最常见的是怎么样,然后唯识里面把它分开来解释的时候,是怎么样,这个叫做分别记,我能不能说名相是什么,名相就是佛法的名词就这样,那你改天又跑来问说,五法三自性里面的名相,跟你讲的好像不大一样,这个时候就要分开来讲,这个叫做分别记,就是说分别说明,要分开来说明,很多时候是这个样子,你必须要分开来说明。
 
还有反问记,反问记就是说当有人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反问他,这种反问有一种是要厘清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由反问来回答他,上次师父不是举一个例子,他说师父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出家,那怎么办,我怎么回答,我反问,我说那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去开计程车,那怎么办,他说师父那个不可能,我说对啊你回答了,这个叫做反问,有时候是问题问得不清楚,师父要厘清你到底是在问什么,你们很多时候是不是有这样子的状况,你们问然后师父说等一下,你到底是在问什么,不管是你问题不清楚,还是你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师父要问你说你把问题厘清,还是像这个我反问你来回答,这个叫做反问记,
 
还有最后一个叫做置记,不回答,因为这是无记的问题,很多弟子问佛陀说,涅槃是什么样子,涅槃到底是有,无,亦有亦无,还是非有非无,佛陀默然不答,因为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就好像经典说,你去问石女的儿子女儿长什么样子,石女就是不能生育的女人,她既然不能生育你问她,你儿子长得怎么样,你明明知道她不能生育,她也没有儿子女儿,你问她你儿子长得好吗,几岁了,这个是无记的问题莫名其妙,还有问说这世间有边无边,这个宇宙多大到底有没有边,边是什么样子,佛陀不答没有意义,这个叫做置记,就是说这些问题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根本是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或是跟修行解脱没有太大相关的,很没有意义的,所以如果你跑去问佛陀说原子弹怎么做,佛陀不理你的,以前甚至有人说,到现在其实佛陀也会做原子弹,我说如果这样讲是不懂佛教教义是什么,佛陀当然是一切智者很多都懂,但是你要知道很多都懂,但是很多时候,佛陀只教导我们怎么行菩萨道,怎么修行断烦恼得解脱,这才是重点,而不是教你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个叫做四问四答,经典里面很有名的,佛陀也告诉弟子说这是一个回答的技巧,大家要熟练的学习它,很多时候不要弄一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圈套,或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然后你就跳进去了,然后在那边扯的没完没了,这个四问四答就是我们以前很常记得就是,问问题就是一定要把它弄清楚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然后用这四问四答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来回答解决问题,
 
隐密故或显了故,什么叫做隐密显了,佛陀有时候讲经很明白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有时候又有隐含著什么意思,所以经典上有讲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这样讲但是不同的众生,他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候佛陀这个教义,隐含有更深的意义在里面,就看个人怎么去了解明白,有些东西是很显了的,很明白的,比如布施持戒,修五戒,持好五戒,未来就能够得人身,这很明白清楚的,没有在隐摄什么隐含什么,要谈到隐密的话,禅宗最喜欢谈隐密,他表面讲这样但是他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禅宗常常会讲类似,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当然不是闲聊,当然是隐密,就是里面有一些,我们一般不知道的道理在里面,你说那谁知道,这是师徒之间的一些暗语,这个只有对话的两个人才知道。
 
我讲过一个笑话,以前我们老教授很不错,对我们两个出家人特别好,他知道两个出家人来这边也很辛苦,总是动不动找机会找我们出去吃饭,找我们出去吃饭当然是他出钱,其实他是请我们吃饭,他动不动就找我们出去吃饭,任何人来他都找我们出去吃饭,他有朋友有其他学者教授来,他也找我们出去吃饭,他觉得反正你们两个在家也是自己要煮,就干脆一起出来就好了,刚好他喜欢吃的那间餐厅,刚好在我们住的地方开车不到五分钟,走路都到的了,有一间餐厅里面可以指定做素菜,本来以前没有,后来我们去几次之后,如立师父跟他讲说你应该弄一个素菜单,下次去他有了,去久了之后就变成一种暗号,我们有一次聊天,就说这家变成好像你家的厨房,跟教授说那好像你家的厨房一样,他就说,对啊,这是我家的厨房,所以他每次打电话来问说,你们两个今天有学者来,一起出来吃饭,问说在哪里,在我家的厨房,就知道是那一家餐厅,我们不会真的跑到他家去,有一次一个台湾来的学生,他来考试,考完试之后,教授说我们去吃饭,他说到我家的厨房去,结果那个学生以为是到他家去,结果我们开,那个学生也是台湾的,问我说,法师你教授不是说要去他家厨房,为什么跑来这里,我们两个在那边笑笑,他问怎么回事,我们说他家厨房就是这间餐厅,师父讲这个做什么,就是禅宗公案有时候是,师徒或是朋友之间的一些用语,这种东西你不能用一般的理解来理解,外人你不要去乱猜,乱猜怎么知道在讲什么,我说你家的厨房,如果你不是,你怎么知道你猜了一百次,你也不知道你家的厨房到底是什么,这个就叫做隐密义,有些是字面上显了的就是这样子,你不要再去乱猜,你不要我讲什么你去胡猜瞎猜的,我上次说有一个人跑来问我,然后我写了一张字条,写因缘所生法我说一切空...,我折好给他,他把它放在里面,他说师父有特殊的隐密义,我说我写给你看的,你不要自己以为我要干什么,他以为我有什么隐密义,其实我是显了义,写给你就是拿给你去看。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所以你看这个还是在谈佛法,
 
遍知因:當知即是能取前二(遍知事、義),菩提分法,所謂念住或正斷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遍知果:謂貪恚癡永斷。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及我所說聲聞如來。若共不共世出世間所有功德。
 
此覺了:謂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
 
遍知因,当知即是能取前二,遍知事、义,还有菩提分法,所谓念住,其实这个地方讲清楚遍知因,还有遍知果,是在讲出世间的因,还有出世间的果,刚才那两个在讲世俗的,世间的,遍知事,遍知义,在讲世间的事,这两个在讲出世间的,遍知因讲的更具体一点就是在讲三十七道品,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是在讲遍知因,因为他是出世间的因,谁记得三十七道品是什么,四三十二,,还有五五,还有七八,四三十二是什么,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五,五根五力,五根--信,进,念,定,慧,,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圣道分,你不要以为三十七很多,其实你就四四四五五然后七八,三个四就是十二了,然后五五就十了,就二十二了,还有七八,十五,三十七,很容易的,你了解之后一辈子不会忘记,这是出世间的因,你修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修八正道,也就是修三学,可以让你得到出世间,
 
遍知果,沙门果,他就是要让你知道这些有关修行,世俗的这些你要知道,五蕴十二入处这一些要知道,修行断烦恼的这些你也要知道,烦恼是什么,怎么断烦恼你也要知道,三果你也要了解清楚,你才会不会未证言证,你才不会起增上慢,自己根本没有证到以为证到了,遍知沙门果叫做贪嗔痴永断,贪嗔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及我所说声闻如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共出世间功德,还有不共的出世间,共出世间功德就是四谛缘起,声闻缘觉还有菩萨都修了,不共的出世间功德,就是大乘佛法就是大乘三心六波罗蜜,就是这些东西,这些为什么你要知道,你虽然还没到达,但至少你要大概了解那是什么样子,你才不会未证言证,现在很多人未证言证,有两种一种是大妄语,宗教骗子,还有一种是增上慢,自以为开悟了,经教读的不多就是对刚刚讲的这些,都不清楚,沙门果是怎么样也不清楚,也不知道师父常常讲的,你要证悟要止观相应至少要未到地定,闻思要有思慧的能力,都不懂,然后自己持了几年的咒,诵了可能几万遍的经还是...,就说自己开悟了,这个就是增上慢,为什么他叫慢,言过于实就叫慢,增上就是超过,你自己没有到达那个能力,然后你认为自己已经有那个能力了,这个叫做增上慢,增上慢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说,他有了增上慢之后,他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他没办法再修行了,为什么,他错误的认知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他觉得我这样子就够我已经证悟了,第二个他会常常误导众生,就会有这两个很大的问题,大妄语那当然更严重,大妄语宗教骗子那就不谈,那很严重了,但是增上慢他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会产生这两种弊端,自己没办法再前进了,因为自己以为自己有了,今天如果你辛辛苦苦的工作,我说一般,做了一天才赚多少钱而已,你的太太或先生打电话告诉你说,我们彩券中了一亿,我们从此以后不用工作了,你太高兴了,所以你马上去辞职,老板我不用再看你脸色了,我这几年看你脸色看够了,刚好你老板来找你,说这个今天要做好,放心不用了丢了,从此不再看你脸色了,然后很高兴的走了,回到家里太太或先生跟你说对不起,我彩票看错了,师父要表达什么,就是说他根本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中,他以为自己中的时候,他会以为他自己有了、够了,不用再修了,我已经很行了,就这样证悟了,我都不用再修了,最近台湾都还有很多这种莫名其妙的,自己就称自己是上师、活佛或自己证的几果,甚至什么菩萨,再来一大堆,这种宗教骗子到处都是,有些是骗子,有些是增上慢,以前韩国有一个自己说他已经是成佛了,他一直到处都跟人家讲说他成佛,后来有一群出家法师,因为这些出家法师经教都精通,好你成佛坐下来,问之后出来,说对不起我没有成佛,我也没有开悟,因为他们就是依教理问他,你成佛,讲给我听,很简单,缘起道理讲给我听,所以有一个人跟你说他开悟了,很简单,缘起道理讲给我听,缘起是什么意思,讲不出来开什么悟,无我是什么,讲不出来开什么悟,所以为什么要遍知沙门果就是这样,
 
最后此觉了,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最后一个此觉了就是说,你修行,然后你有开悟,接下来就是要度众生,广为他说,当然也不一定你开悟了才能广为他说,但是至少你要了解到一定的程度,下过一定的功夫,你才可以为众生宣说,为众生宣说这个东西不要走两种极端,有一种极端就是没有开悟讲什么经,没有开悟讲的都是虚妄烦恼法,问题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开悟的,这样大家都不用讲了,另外一点就是根本只读一两部经,或是只懂一点东西,就开始知一说十,开始大吹特吹,两种极端都不好,一个是没有开悟,也不讲,问题是那谁能讲,一个是懂一点点就说了一大套,两种都是极端都不好,应该就是你可以讲但是你必须要,下功夫真的去深入,从经教上下过一定深度的功夫,然后在真实的打坐修行上,也要下一定的功夫,配合起来然后尽量谨慎的,懂十分讲三分四分,不要懂三分四分讲了十分,所以师父在讲经一直都是依于这样的原则,所以师父告诉你说,师父讲的东西都是经教上有根据的,因为我不是什么圣人,我很怕很多东西会讲错,以前有一个同学跑来问师父说,师父你会不会觉得你讲的东西都对,我说不对的地方很有可能,很多地方可能是不对的,我又不是佛也不是大菩萨,怎么可能讲的都对,但是至少我对得起我的良心跟良知,因为我下过功夫,而且我讲的东西都一定有经教的根据,而且这种根据是下过功夫的根据,不是断章取义的根据,现在很多人喜欢谈什么,上网很容易,去Google什么东西就随便取一章,什么经讲了一段,就把它放进去,后来你去前文看一看不是那个样子,这一定要下工夫才有办法的,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下礼拜我们还继续再讲,四种相了知其义,三种相了知其义,接下来就要谈闻思修的差别,经典上有讲,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16
 
 我们继续来谈菩萨知法知义,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在谈止观,谈止观怎么修,中间应该了解什么,比如所缘这些谈完之后,他特别强调,一个学习止观的人要能够知法知义,所谓的知法知义简单的讲就是,要了解经教的名相跟义理,要懂经教的名相跟义理,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当然他讲得很细,他不是随便讲,你们就来听经闻法这样而已,他对听经闻法怎么听,内容是什么,他讲得非常细,他讲说要知法还有知义,法就是名相,要记得,佛教里面这个法的意涵很多,要知道这里的法跟义如果对谈的话,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内容,最简单的讲就是这样子,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内容,他有提到有五种相或五种特性,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名相到底是怎么样,首先要知道佛教的名称,然后由名称构成句子,接下来我们要知道有字母,由字母构成名称,然后名称构成句子,由句子可以了解法的表达内容,可以知道佛法的根本教理到底是什么,这个就是这五种相,名句文还有知别法,知总法,就这五个,上次讲过。


 内容有十种相知义,由十种相貌或十种特性,可以了知法的内容,他说尽所有性就是知一切染净法的自相,就像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什么是染净法,比如什么是烦恼法,染法就是烦恼,比如贪嗔痴,净法比如涅槃,三学八正道,这些都是净法,有些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分析的,比如五蕴十二入处这些,这些都是我们要了解的义理内容,所以你不要学佛学了一辈子,不知道五蕴十二入处是什么,我再讲一次,你不要学佛学了一辈子,不知道五蕴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十二入处到底是什么,这样子你没有在学,为什么师父会讲这么严重说,我不知道五蕴,不知道十二入处,就表示我没有在学佛,但是我每天在念佛,我每天在念佛我也诵很多咒,我也每天在诵经,师父,我不了解五蕴,十二入处,你怎么说这样我不算了解佛法,心经第一句话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叫你照见五蕴皆空,你如果不照见五蕴皆空,你怎么修,你所有的修行不管你,你念多少咒也好,你念多少经什么,问题是,你念这些经要做什么,你念这些咒目的是什么,你要先去思考这个问题,你念那么多佛号,目的到底是什么,你不要眼睛瞪大大的瞪著我,你要思考这个问题,佛法的修行到底在修什么,你念很多经,,持很多咒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不然你跟其他宗教有时候会流俗,其他宗教也常诵经,基督教或许比较没有在诵,但是他们会看圣经,但是犹太教很能诵的,他绑一个黑黑的,绑起来,这里面就是他们缩小的法典,然后头一直点就一直诵他们的经,每个宗教都会诵经,佛教当然也有诵经,你看知尽所有性,他告诉你说你要先了解,什么叫做清净,什么叫做杂染,比如什么叫做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东西,你一定要先了解这些东西,然后慢慢依于这些东西的指导下去学,你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
 内容有十种相知义,由十种相貌或十种特性,可以了知法的内容,他说尽所有性就是知一切染净法的自相,就像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什么是染净法,比如什么是烦恼法,染法就是烦恼,比如贪嗔痴,净法比如涅槃,三学八正道,这些都是净法,有些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分析的,比如五蕴十二入处这些,这些都是我们要了解的义理内容,所以你不要学佛学了一辈子,不知道五蕴十二入处是什么,我再讲一次,你不要学佛学了一辈子,不知道五蕴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十二入处到底是什么,这样子你没有在学,为什么师父会讲这么严重说,我不知道五蕴,不知道十二入处,就表示我没有在学佛,但是我每天在念佛,我每天在念佛我也诵很多咒,我也每天在诵经,师父,我不了解五蕴,十二入处,你怎么说这样我不算了解佛法,心经第一句话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叫你照见五蕴皆空,你如果不照见五蕴皆空,你怎么修,你所有的修行不管你,你念多少咒也好,你念多少经什么,问题是,你念这些经要做什么,你念这些咒目的是什么,你要先去思考这个问题,你念那么多佛号,目的到底是什么,你不要眼睛瞪大大的瞪著我,你要思考这个问题,佛法的修行到底在修什么,你念很多经,,持很多咒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不然你跟其他宗教有时候会流俗,其他宗教也常诵经,基督教或许比较没有在诵,但是他们会看圣经,但是犹太教很能诵的,他绑一个黑黑的,绑起来,这里面就是他们缩小的法典,然后头一直点就一直诵他们的经,每个宗教都会诵经,佛教当然也有诵经,你看知尽所有性,他告诉你说你要先了解,什么叫做清净,什么叫做杂染,比如什么叫做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东西,你一定要先了解这些东西,然后慢慢依于这些东西的指导下去学,你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
第166行: 第18行:
 是不是师父好长一段时间几年来教你们,其实都是在讲这些东西,讲来讲去师父教你们的东西都是在讲这些,只是讲得更细而已,所以依佛教来讲正确的修止观者,一定要先有佛法的教理概念,要有教理背景,要有佛法的义理概念,你才能修止观,不然修出来的常常是错误的,不然就走火入魔,不然就类同于外道的,或是只是养养生而已,对你的身心,对你的精神没有任何提升的。
 是不是师父好长一段时间几年来教你们,其实都是在讲这些东西,讲来讲去师父教你们的东西都是在讲这些,只是讲得更细而已,所以依佛教来讲正确的修止观者,一定要先有佛法的教理概念,要有教理背景,要有佛法的义理概念,你才能修止观,不然修出来的常常是错误的,不然就走火入魔,不然就类同于外道的,或是只是养养生而已,对你的身心,对你的精神没有任何提升的。


 五种相了知义,这个也是上个礼拜讲过的,遍知事,即是一切所知,或诸蕴或诸内外入处,佛教讲的一切事跟一切法,绝对不会离开你的身心的,绝对是讲你的身心跟外在的一种交关,所以当我们讲遍知事,要知道一切事的时候,不是叫你知道一切的天文地理,杂七杂八,他要告诉你,我们的身心,还有我们的身心对外的交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说还是一样的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还是在谈这些东西,所以论点上常说,什么叫作一切法,一切法叫做十二入处,一切法离不开十二入处,什么叫作一切法,俱舍论里面讲五位七十五法叫作一切法,无外乎就是心心所法,还有你的心心所对外界怎么认识,物质的,精神的,物质跟精神交关的,谈的都是这些东西,
 五种相了知义,这个也是上个礼拜讲过的,遍知事,即是一切所知,或诸蕴或诸内外入处,佛教讲的一切事跟一切法,绝对不会离开你的身心的,绝对是讲你的身心跟外在的一种交关,所以当我们讲遍知事,要知道一切事的时候,不是叫你知道一切的天文地理,杂七杂八,他要告诉你,我们的身心,还有我们的身心对外的交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说还是一样的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还是在谈这些东西,所以论点上常说,什么叫作一切法,一切法叫做十二入处,一切法离不开十二入处,什么叫作一切法, 俱舍论 里面讲五位七十五法叫作一切法,无外乎就是心心所法,还有你的心心所对外界怎么认识,物质的,精神的,物质跟精神交关的,谈的都是这些东西,


 还有遍知义,所有品类差别,这个上次讲过,什么叫做,世俗,胜义,功德,过失,四缘,三世,生住坏灭,比如如病如患,还有苦集灭道,真如实际或广略,谈的都是这些,或四记四说,什么叫做四记四说,一向记,分别记,反问记,置记,上个礼拜讲的,佛陀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切的问题离不开这四种方式,一切的回答也不离开这四种方式,隐密显了或是等等…,一切叫做遍知义,叫做一切的义,
 还有遍知义,所有品类差别,这个上次讲过,什么叫做,世俗,胜义,功德,过失,四缘,三世,生住坏灭,比如如病如患,还有苦集灭道,真如实际或广略,谈的都是这些,或四记四说,什么叫做四记四说,一向记,分别记,反问记,置记,上个礼拜讲的,佛陀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切的问题离不开这四种方式,一切的回答也不离开这四种方式,隐密显了或是等等…,一切叫做遍知义,叫做一切的义,
第212行: 第64行:
 问:阿赖耶识跟一般宗教说的灵魂一样吗?
 问:阿赖耶识跟一般宗教说的灵魂一样吗?


 师父:那不一样,因为阿赖耶识是不固定的,他只是一个名称我们叫他阿赖耶而已,其实他整个是一个复合而成的,一直在变化当中,那灵魂是固定不变的,上次前面的解深密经里面也讲,讲说阿赖耶识如瀑流,我(佛)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因为看起来很像,你不了解他的细节哪里不一样,你可能把它当成是我或灵魂,因为阿赖耶是一个种子聚,种子是一直在变化当中的,所以整个阿赖耶其实说穿了,阿赖耶是空性的,它只是各种种子的作用聚合在一起而已,然后我们称它为阿赖耶,就像这个房子我们称它为房子,但是实际上有没有一个房子的实体?没有,它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构造,然后依于应该有的地方弄一弄,就好像这个五蕴,就是这样子各式各样的东西组合成,称为我或称为一个人,阿赖耶有这样的安立。
 师父:那不一样,因为阿赖耶识是不固定的,他只是一个名称我们叫他阿赖耶而已,其实他整个是一个复合而成的,一直在变化当中,那灵魂是固定不变的,上次前面的 解深密经 里面也讲,讲说阿赖耶识如瀑流,我(佛)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因为看起来很像,你不了解他的细节哪里不一样,你可能把它当成是我或灵魂,因为阿赖耶是一个种子聚,种子是一直在变化当中的,所以整个阿赖耶其实说穿了,阿赖耶是空性的,它只是各种种子的作用聚合在一起而已,然后我们称它为阿赖耶,就像这个房子我们称它为房子,但是实际上有没有一个房子的实体?没有,它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构造,然后依于应该有的地方弄一弄,就好像这个五蕴,就是这样子各式各样的东西组合成,称为我或称为一个人,阿赖耶有这样的安立。


5) 三種相了知其義
5) 三種相了知其義
第254行: 第106行:
 不能真達解脫
 不能真達解脫


 闻思修差别,你看师父不断地一直强调,所以这个不是师父讲,解深密经前面也告诉你要闻思修,后面在讲止观的时候,前面不是告诉你要讲要闻思修,他已经讲过一次了,止观讲完了他后面告诉你,还是闻思修,但是他只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他这里是告诉你说,我们知法知义,就是了解义理,他的程度有什么差别,有闻思修上面的三种差别,也就是说同样了解义理,同样学习佛法,但是认知的程度不一样,不是内容不一样,你了解的都是四谛十二因缘,都是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你懂得这些三十七道品,懂得同样都是这些东西,但是认知有深浅,不是懂得内容有什么不一样,是认知有深浅,无相布施,你大概了解到,问题是你真的做得到吗,你做不到的话你的认知就是比较浅,你如果真的做得到,那你的认知就比较深,所以你记得师父说佛法的学习,是一种身心生命的投入,不是只是嘴巴讲讲,头脑想想,必须是身心生命的投入,当我们讲布施的时候不是只是在谈,布施是什么,应该怎么样而已,而是说你身心必须要投入去力行,这个才叫做修佛法的认知,所以当我们讲佛法的慧的时候,不是你只是认知上叫做慧,你真正养成观念了那个叫做闻慧,你真正能去做那个叫做思慧,你能够在定中起观的那个叫做修慧,不要以为慧只是认知就叫做慧,慧包括真正的实践程度。
 闻思修差别,你看师父不断地一直强调,所以这个不是师父讲, 解深密经 前面也告诉你要闻思修,后面在讲止观的时候,前面不是告诉你要讲要闻思修,他已经讲过一次了,止观讲完了他后面告诉你,还是闻思修,但是他只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他这里是告诉你说,我们知法知义,就是了解义理,他的程度有什么差别,有闻思修上面的三种差别,也就是说同样了解义理,同样学习佛法,但是认知的程度不一样,不是内容不一样,你了解的都是四谛十二因缘,都是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你懂得这些三十七道品,懂得同样都是这些东西,但是认知有深浅,不是懂得内容有什么不一样,是认知有深浅,无相布施,你大概了解到,问题是你真的做得到吗,你做不到的话你的认知就是比较浅,你如果真的做得到,那你的认知就比较深,所以你记得师父说佛法的学习,是一种身心生命的投入,不是只是嘴巴讲讲,头脑想想,必须是身心生命的投入,当我们讲布施的时候不是只是在谈,布施是什么,应该怎么样而已,而是说你身心必须要投入去力行,这个才叫做修佛法的认知,所以当我们讲佛法的慧的时候,不是你只是认知上叫做慧,你真正养成观念了那个叫做闻慧,你真正能去做那个叫做思慧,你能够在定中起观的那个叫做修慧,不要以为慧只是认知就叫做慧,慧包括真正的实践程度。


 问:有人说布施做好事,做慈善事业,那个是人天福报而已,如果你的福报尽了,你还是要堕地狱的,这个是怎么样的解释?
 问:有人说布施做好事,做慈善事业,那个是人天福报而已,如果你的福报尽了,你还是要堕地狱的,这个是怎么样的解释?
第262行: 第114行:
 内心的真实朝圣,向于大乘向于佛道,这个是菩提心相应,这个不但是出世间而且是大乘相应的布施,这个就叫做六波罗蜜的布施波罗蜜,布施跟布施波罗蜜是不一样的,布施可能是一般世间的布施,如果你能够把佛法这边认识的教理透进去,不去执著布施的人我众生,这个就是波罗蜜,以后我再讲般若经时候会再重复。
 内心的真实朝圣,向于大乘向于佛道,这个是菩提心相应,这个不但是出世间而且是大乘相应的布施,这个就叫做六波罗蜜的布施波罗蜜,布施跟布施波罗蜜是不一样的,布施可能是一般世间的布施,如果你能够把佛法这边认识的教理透进去,不去执著布施的人我众生,这个就是波罗蜜,以后我再讲般若经时候会再重复。


 知义的程度有闻思修慧三种差别,这个是师父依解深密经还有瑜伽师地论的,其他不同经典也有解释,那些解释的方法师父常常强调,但这里就是依这个为主,我大概讲一下他的定义是怎么样,首先闻所成慧依语言文字听受,记得闻所成慧依语言文字听受,所以是依听经闻法而成的,再来,唯依教法之义,就是了解教法的内容,依于教法的内容而已,但是他未能通达教理深义或完全融通,意思就是说你可能会养成某些观念知见,但是你并没有完全融通,因为你可能熏习的还不够,但是闻所成慧你要熏习成也不容易,你不要以为很容易,未得定影相,就是你还没真正去修定,不是定相应的,所以闻所成慧不用定相应,就是你不用在定里面,去作观,所以闻所成慧不是依修定而成的,是依听经闻法,然后对教理的不断思维,然后去了解他的义理道理到底是什么,但是他能随顺解脱,他的观念是随顺于解脱,这个是讲出世法,不是讲世间法,他是可以随顺解脱的,但是不能真解脱,不能依这个解脱,还没到这个程度,不能依这个而解脱,但是这个却是基础,所以你没办法依闻所成慧解脱,但是闻所成慧是基础。
 知义的程度有闻思修慧三种差别,这个是师父依 解深密经 还有瑜伽师地论的,其他不同经典也有解释,那些解释的方法师父常常强调,但这里就是依这个为主,我大概讲一下他的定义是怎么样,首先闻所成慧依语言文字听受,记得闻所成慧依语言文字听受,所以是依听经闻法而成的,再来,唯依教法之义,就是了解教法的内容,依于教法的内容而已,但是他未能通达教理深义或完全融通,意思就是说你可能会养成某些观念知见,但是你并没有完全融通,因为你可能熏习的还不够,但是闻所成慧你要熏习成也不容易,你不要以为很容易,未得定影相,就是你还没真正去修定,不是定相应的,所以闻所成慧不用定相应,就是你不用在定里面,去作观,所以闻所成慧不是依修定而成的,是依听经闻法,然后对教理的不断思维,然后去了解他的义理道理到底是什么,但是他能随顺解脱,他的观念是随顺于解脱,这个是讲出世法,不是讲世间法,他是可以随顺解脱的,但是不能真解脱,不能依这个解脱,还没到这个程度,不能依这个而解脱,但是这个却是基础,所以你没办法依闻所成慧解脱,但是闻所成慧是基础。


 比如你现在要爬楼梯,你现在要爬楼梯到二楼,你不能依第一阶而到二楼,但问题是你没有第一阶有办法到第二阶吗,当然不可能,比如你现在要从一楼到三楼,一楼当然没办法让你到三楼,但是一楼是三楼的基础,你必须借由二楼才能到达三楼,所以闻所成慧没办法达到真解脱,但是他是基础,他是随顺解脱的,他不是依定而得的,他是依听经闻法,然后对教理的不断熏习思惟、简择,这样而来的,当然还是必须要日常生活去运用,这个后面等一下会讲。
 比如你现在要爬楼梯,你现在要爬楼梯到二楼,你不能依第一阶而到二楼,但问题是你没有第一阶有办法到第二阶吗,当然不可能,比如你现在要从一楼到三楼,一楼当然没办法让你到三楼,但是一楼是三楼的基础,你必须借由二楼才能到达三楼,所以闻所成慧没办法达到真解脱,但是他是基础,他是随顺解脱的,他不是依定而得的,他是依听经闻法,然后对教理的不断熏习思惟、简择,这样而来的,当然还是必须要日常生活去运用,这个后面等一下会讲。
第282行: 第134行:
 不能真達解脫
 不能真達解脫


 刚才闻所成慧讲完了,思所成慧还是依语言文字听受,他的重点是不但能依教法之义,更能深入思惟深义,就是甚深的义理经过不管是哲学式的思考,辩证式的思考,严密性的思考都好,反正就是透过这样的严密思考之后,能够深入并且完全融通教理,所以说能通达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所以对教理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在其他经教上会说,这是一种佛法行为模式的养成,师父说过这种融通度不是说,我懂得很深,我可以写很多论文,不是这样而已,他是真的能够付诸于实践,自然而然付诸于实践,这个才是真正的融通,所以要记住一句话,我说佛法的学习绝对是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绝对不是嘴巴讲一讲或脑筋思考思考,他每一次都说语言的听受是第一步,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不要去读书,不要去听经,那个都是资智辩聪,那个都是没有用的,佛法不是这样,千万不要有这样错误的,这个东西是解深密经讲的,不是师父讲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第一步都是依语言文字的听受,都是解深密经讲的,第二步才深入他的教义,第三部通达甚深义理还有融通,这个都是他的差别,思所成慧的融通,他是身心生命的投入,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前面是一种思维的模式,这里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所以闻所成慧也可以说正见养成,思所成慧可以说戒行养成,未得定影相,因为思所成慧也不需要依禅定来开发,后面的修所成慧才需要,所以叫做未得定影相,也就是说你还没有把这样的教理,拿到定中来观察,这种教理是无时的听经闻法,然后去做去实践,然后不断地磨练跟熏习思考而来的,然后更胜的随顺于解脱,也就是说这种随顺的解脱力更强,前面已经有了,这里更强了,但是还是不能达到真解脱,还是不能依思所成慧达到真解脱,这就是思所成慧。这是有阶段的你不要以为,没有闻所成慧可以跳到思所成慧,没有闻思你可以修,没有那种事情。
 刚才闻所成慧讲完了,思所成慧还是依语言文字听受,他的重点是不但能依教法之义,更能深入思惟深义,就是甚深的义理经过不管是哲学式的思考,辩证式的思考,严密性的思考都好,反正就是透过这样的严密思考之后,能够深入并且完全融通教理,所以说能通达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所以对教理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在其他经教上会说,这是一种佛法行为模式的养成,师父说过这种融通度不是说,我懂得很深,我可以写很多论文,不是这样而已,他是真的能够付诸于实践,自然而然付诸于实践,这个才是真正的融通,所以要记住一句话,我说佛法的学习绝对是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绝对不是嘴巴讲一讲或脑筋思考思考,他每一次都说语言的听受是第一步,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不要去读书,不要去听经,那个都是资智辩聪,那个都是没有用的,佛法不是这样,千万不要有这样错误的,这个东西是 解深密经 讲的,不是师父讲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第一步都是依语言文字的听受,都是 解深密经 讲的,第二步才深入他的教义,第三部通达甚深义理还有融通,这个都是他的差别,思所成慧的融通,他是身心生命的投入,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前面是一种思维的模式,这里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所以闻所成慧也可以说正见养成,思所成慧可以说戒行养成,未得定影相,因为思所成慧也不需要依禅定来开发,后面的修所成慧才需要,所以叫做未得定影相,也就是说你还没有把这样的教理,拿到定中来观察,这种教理是无时的听经闻法,然后去做去实践,然后不断地磨练跟熏习思考而来的,然后更胜的随顺于解脱,也就是说这种随顺的解脱力更强,前面已经有了,这里更强了,但是还是不能达到真解脱,还是不能依思所成慧达到真解脱,这就是思所成慧。这是有阶段的你不要以为,没有闻所成慧可以跳到思所成慧,没有闻思你可以修,没有那种事情。


 修所成慧
 修所成慧
第348行: 第200行:
 真如作意是一种观,等一下我会讲,一种禅观,你观真如作意要做什么,要遣除法相跟义相,所以下面这个是真如作意之后,要铲除的东西,真如作意是方法,法相义相是要铲除的东西。为什么师父拿了这三点,因为这三点你弄清楚,就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我们先回到上面,前面这一句不是弥勒菩萨问说,那我们要观什么,就是作意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然后要怎么遣除,不是问了这三个问题吗,释迦牟尼佛就说,要做真如作意,要遣除法相跟义相,然后要怎么做,要观自性不可得,他说依的法也不可得,他不是回答了前面三个问题吗,他是有辉映的,弥勒菩萨问了三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佛就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他说要用什么做观,要观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怎么遣除,他说要做真如作意,遣除法相及义相,要观法自性不可得,然后所依的相也不可得,这是方法,这是遣除的对象,这是做的观。
 真如作意是一种观,等一下我会讲,一种禅观,你观真如作意要做什么,要遣除法相跟义相,所以下面这个是真如作意之后,要铲除的东西,真如作意是方法,法相义相是要铲除的东西。为什么师父拿了这三点,因为这三点你弄清楚,就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我们先回到上面,前面这一句不是弥勒菩萨问说,那我们要观什么,就是作意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然后要怎么遣除,不是问了这三个问题吗,释迦牟尼佛就说,要做真如作意,要遣除法相跟义相,然后要怎么做,要观自性不可得,他说依的法也不可得,他不是回答了前面三个问题吗,他是有辉映的,弥勒菩萨问了三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佛就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他说要用什么做观,要观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怎么遣除,他说要做真如作意,遣除法相及义相,要观法自性不可得,然后所依的相也不可得,这是方法,这是遣除的对象,这是做的观。


 你没有抛弃这个法,你没办法开悟,师父不是说,这条河,法相义相就是教理,你乘这个船这样过来,过来到这里快到了,问题是: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筏,你有没有办法真的到达这里。这种观不是你现在能够思维,这已经到达观的最后境界了,在俱舍论讲说煖、顶、忍,已经到世第一了,是在那个刹那的,这个刹那你如果没有抛开的话,你还有东西在,那还是一种执著。
 你没有抛弃这个法,你没办法开悟,师父不是说,这条河,法相义相就是教理,你乘这个船这样过来,过来到这里快到了,问题是: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筏,你有没有办法真的到达这里。这种观不是你现在能够思维,这已经到达观的最后境界了,在 俱舍论 讲说煖、顶、忍,已经到世第一了,是在那个刹那的,这个刹那你如果没有抛开的话,你还有东西在,那还是一种执著。


 问:他的意思是说我怎么知道我就要到岸了?
 问:他的意思是说我怎么知道我就要到岸了?
第406行: 第258行: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是什么,法相就是名句文,缘别法,缘总法,这前面讲的这些,还有义相就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知道师父讲这个十相五相四相三相,就是前面讲的,义相不是由十相五相四相三相来解释吗,义相三相的最后一相是什么,十相五相四相三相,三相的最后一个是什么,界义,就是界,界不是有:有情界…,主要遣除的就是这几个,能遣除的,能作观的,就是观真如相,包括可以是诸法共相:无常、无我,可以是涅槃相,观这个东西,到时候要遣除的就是这些。中观里面有讲说就算你观诸法空相,到最后连那个空相都要遣除,观诸法空相的时候,因为你以空破一切法,但是你到最后连这个空都不能执著,后面会讲。你会觉得说这个目前好像我们没办法做,没关系,没办法做的东西可以加深熏习,而且可以加深你对佛法的概念,我们有时候叫做法乎中则得其下,法乎下则得其下下,我们学习要学高一点的,高不是好高骛远那个高,我意思是你要了解深透一点的,这样才能对佛法真正的理解,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你不要想,没关系,我大概就好了,大概就好了,以后你真正在起修的时候,很多观念就有问题,或是平时的观念就会有问题,你懂的深,平时的这些一般观念绝对没问题,你如果懂得不够深很多时候,遇到事情你很多观念就开始弄不出来,我应该要怎么办,你常常会有这样的状况,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是什么,法相就是名句文,缘别法,缘总法,这前面讲的这些,还有义相就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知道师父讲这个十相五相四相三相,就是前面讲的,义相不是由十相五相四相三相来解释吗,义相三相的最后一相是什么,十相五相四相三相,三相的最后一个是什么,界义,就是界,界不是有:有情界…,主要遣除的就是这几个,能遣除的,能作观的,就是观真如相,包括可以是诸法共相:无常、无我,可以是涅槃相,观这个东西,到时候要遣除的就是这些。中观里面有讲说就算你观诸法空相,到最后连那个空相都要遣除,观诸法空相的时候,因为你以空破一切法,但是你到最后连这个空都不能执著,后面会讲。你会觉得说这个目前好像我们没办法做,没关系,没办法做的东西可以加深熏习,而且可以加深你对佛法的概念,我们有时候叫做法乎中则得其下,法乎下则得其下下,我们学习要学高一点的,高不是好高骛远那个高,我意思是你要了解深透一点的,这样才能对佛法真正的理解,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你不要想,没关系,我大概就好了,大概就好了,以后你真正在起修的时候,很多观念就有问题,或是平时的观念就会有问题,你懂的深,平时的这些一般观念绝对没问题,你如果懂得不够深很多时候,遇到事情你很多观念就开始弄不出来,我应该要怎么办,你常常会有这样的状况,


 解深密经-17
  解深密经 -17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大概都已经讲过了,解深密经其实都很重要,但是里面最根本跟唯识相关的,就是分别瑜伽品,也就是我们现在在讲的这一品,前面讲到三相三性一切法相,这些都蛮重要,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这一个,这一品后面还有所谓的地波罗蜜品,就是在讲菩萨十地的,接下来有讲如来成就品,是在讲如来的境界的,这两品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都有大同小异的说明,所以师父想解深密经讲到分别瑜伽品结束,我们就把解深密经结束,然后我们就开始来上摄大乘论,因为后面的菩萨十地,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有谈到,差不多类似的内容,包括如来品都是一样,还有一个,为什么讲到这个,就是说,其实解深密经到这一品结束的时候,其实就原来的经典来讲他已经结束了,所以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或是在印度的时候,后面的两品是补增进去的,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在这个分别瑜伽品结束的时候,弥勒菩萨有问释迦牟尼佛说,那我们应该怎么称这部经典的名称,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跟他讲说,叫做分别瑜伽甚深解深密,意思就是说这个就是修瑜伽止观者,最甚深的解释,佛陀已经在这里跟弥勒菩萨这样子讲,其实就是结束,意思就是说这部经,就是修行瑜伽者最甚深最深密的解释,就已经结束了,后面的地波罗品其实是另外一个对机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后面就是另外两个菩萨的对话,所以照说原来的经典应该是,到分别瑜伽品为主结束,后面在摄大乘论里面无著菩萨有把它融进去,在摄大乘论里面我们会继续谈。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 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大概都已经讲过了, 解深密经 其实都很重要,但是里面最根本跟唯识相关的,就是分别瑜伽品,也就是我们现在在讲的这一品,前面讲到三相三性一切法相,这些都蛮重要,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这一个,这一品后面还有所谓的地波罗蜜品,就是在讲菩萨十地的,接下来有讲如来成就品,是在讲如来的境界的,这两品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都有大同小异的说明,所以师父想 解深密经 讲到分别瑜伽品结束,我们就把 解深密经 结束,然后我们就开始来上摄大乘论,因为后面的菩萨十地,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有谈到,差不多类似的内容,包括如来品都是一样,还有一个,为什么讲到这个,就是说,其实 解深密经 到这一品结束的时候,其实就原来的经典来讲他已经结束了,所以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或是在印度的时候,后面的两品是补增进去的,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在这个分别瑜伽品结束的时候,弥勒菩萨有问释迦牟尼佛说,那我们应该怎么称这部经典的名称,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跟他讲说,叫做分别瑜伽甚深解深密,意思就是说这个就是修瑜伽止观者,最甚深的解释,佛陀已经在这里跟弥勒菩萨这样子讲,其实就是结束,意思就是说这部经,就是修行瑜伽者最甚深最深密的解释,就已经结束了,后面的地波罗品其实是另外一个对机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后面就是另外两个菩萨的对话,所以照说原来的经典应该是,到分别瑜伽品为主结束,后面在摄大乘论里面无著菩萨有把它融进去,在摄大乘论里面我们会继续谈。


 我们继续来讲,这个上礼拜讲过我再讲一下,新来的同学因为,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这个背景,因为这个地方蛮深的,是在谈论止观方面的,如果听不懂没关系尽量听,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这个太深你听不懂,其实师父建议星期天七点的课,相对地会基础一点简单一点,可能一般初入学者会比较听得懂,师父的建议是这样,当然你听不懂没关系,你愿意继续来都欢迎。
 我们继续来讲,这个上礼拜讲过我再讲一下,新来的同学因为,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这个背景,因为这个地方蛮深的,是在谈论止观方面的,如果听不懂没关系尽量听,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这个太深你听不懂,其实师父建议星期天七点的课,相对地会基础一点简单一点,可能一般初入学者会比较听得懂,师父的建议是这样,当然你听不懂没关系,你愿意继续来都欢迎。
第430行: 第282行:
 所以他的这种禅观跟胜解作意,每一个都有他的用意,但是话讲回来,这个是世俗的,不能断烦恼,胜解作意还有自相观是不能断烦恼的。
 所以他的这种禅观跟胜解作意,每一个都有他的用意,但是话讲回来,这个是世俗的,不能断烦恼,胜解作意还有自相观是不能断烦恼的。


 观要至少到未到地定,你们要知道依定起观,这个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不一定要到初禅,但是未到地定摄属初禅,白骨观本身是一种修止,有了这种基本止的能力,再依止起观,但是这时候属于观,是一种胜解作意的观,你刚开始他还是要集中,比如集中在这一点,师父在俱舍论里面有谈,他到最后回来要集中的,再依这种集中力观所有都是白骨。
 观要至少到未到地定,你们要知道依定起观,这个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不一定要到初禅,但是未到地定摄属初禅,白骨观本身是一种修止,有了这种基本止的能力,再依止起观,但是这时候属于观,是一种胜解作意的观,你刚开始他还是要集中,比如集中在这一点,师父在 俱舍论 里面有谈,他到最后回来要集中的,再依这种集中力观所有都是白骨。


 在观空空的时候会讲,遣除是这样子比如说观一切法空,如果观一切法空已经可以遣除所有的执著了,那就没问题,但最怕就是说你观一切法空还执著一个空,那就必须要空空来对治,就是以空来破空,所以意思就是说,当你观一个东西把它观空的时候,你又产生另外一种执著,那你又要另外来破它,如果你观一切法空还有一个空的执著,你还是有执著,你还是要用空空来对治空,但是,有些根性比较好的,他观一切法空之后就不执著了,就不需要再空空了,你问得很好,这两个后面都会讲,一个是说那真如相要遣除吗,后面讲十八空十六空的时候还会讲,有多少种空必须可以修的,我们后面会讲。
 在观空空的时候会讲,遣除是这样子比如说观一切法空,如果观一切法空已经可以遣除所有的执著了,那就没问题,但最怕就是说你观一切法空还执著一个空,那就必须要空空来对治,就是以空来破空,所以意思就是说,当你观一个东西把它观空的时候,你又产生另外一种执著,那你又要另外来破它,如果你观一切法空还有一个空的执著,你还是有执著,你还是要用空空来对治空,但是,有些根性比较好的,他观一切法空之后就不执著了,就不需要再空空了,你问得很好,这两个后面都会讲,一个是说那真如相要遣除吗,后面讲十八空十六空的时候还会讲,有多少种空必须可以修的,我们后面会讲。
第438行: 第290行: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到底要遣除什么呢,简单的讲遣除的就是你之前,对佛法学习的这些概念,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我说要遣除佛法的这些概念不是说,你之前学的这些佛法不对,只是说因为这些东西,还是你一般脑袋的寻思相,也就是说,不是说你要过河的这个竹筏是错误的,不是,意思是说你到最末刹那,要破除最后的执著这样子而已,不是说你前面学的那些东西不对,不是这样子,是遣除遍计所执,不是遣除依他起,是遣除我们现出来错误的蛇的相,不是遣除那个绳子的相,所以就是要遣除我们之前学习佛法的时候的这些概念,这些如果最后还有一点概念在,你要把它遣除掉,这样你才能真正亲证悟到实相,至少是证初果或者是初地,一定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就印度佛教来讲,叫做真正的明心见性,在禅宗里面就是最后一关叫做生死关,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讲说他明心见性,老实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你要经过这些过程,你要真正明心见性要悟诸法实相,要有这些过程,你有没有根本的禅定力量,你的闻思修慧到底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不可能的,如果连四谛是什么讲不出来,他不可能明心见性的,不但要讲出来,而且要很透彻的,明白的讲出四圣谛到底是什么,因为那已经是他的根本人生观念,如果这个人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是很清楚而且他的行为上,对一切的东西还那么的执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悟无常相,对内对外,什么叫做内?自己的根身还有自己的心,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对内对外都还很执著,你看那个样子,那不可能是明心见性的。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到底要遣除什么呢,简单的讲遣除的就是你之前,对佛法学习的这些概念,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我说要遣除佛法的这些概念不是说,你之前学的这些佛法不对,只是说因为这些东西,还是你一般脑袋的寻思相,也就是说,不是说你要过河的这个竹筏是错误的,不是,意思是说你到最末刹那,要破除最后的执著这样子而已,不是说你前面学的那些东西不对,不是这样子,是遣除遍计所执,不是遣除依他起,是遣除我们现出来错误的蛇的相,不是遣除那个绳子的相,所以就是要遣除我们之前学习佛法的时候的这些概念,这些如果最后还有一点概念在,你要把它遣除掉,这样你才能真正亲证悟到实相,至少是证初果或者是初地,一定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就印度佛教来讲,叫做真正的明心见性,在禅宗里面就是最后一关叫做生死关,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讲说他明心见性,老实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你要经过这些过程,你要真正明心见性要悟诸法实相,要有这些过程,你有没有根本的禅定力量,你的闻思修慧到底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不可能的,如果连四谛是什么讲不出来,他不可能明心见性的,不但要讲出来,而且要很透彻的,明白的讲出四圣谛到底是什么,因为那已经是他的根本人生观念,如果这个人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是很清楚而且他的行为上,对一切的东西还那么的执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悟无常相,对内对外,什么叫做内?自己的根身还有自己的心,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对内对外都还很执著,你看那个样子,那不可能是明心见性的。


 具体的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这讲过,还记得法相及义相吗,法相有名句文,还有缘别法缘总法,你们看缘法相和义相那个地方,五法了知法相,接下来有十相五相四相三相,了知义相,之前就是要你去了解这些,你说会不会很奇怪,之前一直要叫你去了解这些内容,在止观里面相应,到最后他又叫你要破除这些,如果你们了解佛法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不会你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佛教里面讲第一个说,乘船你要处心积虑的把竹筏或这艘船做好,你才可以过去,坐到那边你要把这艘船舍去,跳过去,你才能真正到达对岸,所以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一定要去坐这艘船,但是真正度过之后要叫你把这艘船放弃,没有什么问题,还有解深密经,唯识学最喜欢用的以契出契,水管里面塞了东西,通水管要用一根东西,现在水管塞住了,去买了一根长长的东西,买来把它通干净了,通干净你不能把那一根留在里面,你要把它抽出来,你说你之前处心积虑的叫我去买,然后把它伸进去,现在你又叫我把它拿出来,你是耍我吗,笨的人就会以为在耍你,但是真正聪明的人就知道说这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就是说,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要学佛法,要持戒、修定、修慧,要闻思,但是你真正入了止观到最后那一刹那的时候,你又告诉我说之前学的这些,还有一般世间思维的这种概念,要把他摒除掉,才能真正悟到那个相。
 具体的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这讲过,还记得法相及义相吗,法相有名句文,还有缘别法缘总法,你们看缘法相和义相那个地方,五法了知法相,接下来有十相五相四相三相,了知义相,之前就是要你去了解这些,你说会不会很奇怪,之前一直要叫你去了解这些内容,在止观里面相应,到最后他又叫你要破除这些,如果你们了解佛法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不会你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佛教里面讲第一个说,乘船你要处心积虑的把竹筏或这艘船做好,你才可以过去,坐到那边你要把这艘船舍去,跳过去,你才能真正到达对岸,所以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一定要去坐这艘船,但是真正度过之后要叫你把这艘船放弃,没有什么问题,还有 解深密经 ,唯识学最喜欢用的以契出契,水管里面塞了东西,通水管要用一根东西,现在水管塞住了,去买了一根长长的东西,买来把它通干净了,通干净你不能把那一根留在里面,你要把它抽出来,你说你之前处心积虑的叫我去买,然后把它伸进去,现在你又叫我把它拿出来,你是耍我吗,笨的人就会以为在耍你,但是真正聪明的人就知道说这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就是说,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要学佛法,要持戒、修定、修慧,要闻思,但是你真正入了止观到最后那一刹那的时候,你又告诉我说之前学的这些,还有一般世间思维的这种概念,要把他摒除掉,才能真正悟到那个相。


 悟真如相(圓成實)
 悟真如相(圓成實)
第472行: 第324行:
 無為空:無為法空
 無為空:無為法空


 
我们说遣除法相义相观真如,其实观真如就是观空,有无自性空,有自性空,解深密经这里很体贴的又告诉我们,其实真如作意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他讲了许多微细的东西,让我们怎么去空,怎么去观,因为由于根机的问题,如果很利根的话,可以观总空相叫作一切法空,或是无自性空,或叫做自性空;但是由于我们一般人的根机不是那么利,所以他经由某些地方来切入,当我们执著什么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那个东西是空,所以我们就经由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来观这个空,其实他空的原理道理都是一样,只是说由切入的角度不同,还有我们执著的东西不同。
 
我们说遣除法相义相观真如,其实观真如就是观空,有无自性空,有自性空, 解深密经 这里很体贴的又告诉我们,其实真如作意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他讲了许多微细的东西,让我们怎么去空,怎么去观,因为由于根机的问题,如果很利根的话,可以观总空相叫作一切法空,或是无自性空,或叫做自性空;但是由于我们一般人的根机不是那么利,所以他经由某些地方来切入,当我们执著什么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那个东西是空,所以我们就经由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来观这个空,其实他空的原理道理都是一样,只是说由切入的角度不同,还有我们执著的东西不同。


 我们来分别的作观,分别的观各个东西的空,所以在解深密经引了大般若经里面讲的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般若经里面有讲四空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里面当然有些重复,我们先来看看般若经里面讲的,由观空遣除诸相的十八空到底指的是什么,把这十八空了解之后,我们再来了解解深密经里面讲的,由二十四空或十八空相遣除十种相,也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叫我们怎么观空,还是从我们不同的执著来告诉你,那些怎么观空,总空相的原理一个,但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所以般若经开列了四种空,十六空十八空还有二十四空,但是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还有观不同东西的空。
 我们来分别的作观,分别的观各个东西的空,所以在 解深密经 引了大般若经里面讲的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般若经里面有讲四空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里面当然有些重复,我们先来看看般若经里面讲的,由观空遣除诸相的十八空到底指的是什么,把这十八空了解之后,我们再来了解 解深密经 里面讲的,由二十四空或十八空相遣除十种相,也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叫我们怎么观空,还是从我们不同的执著来告诉你,那些怎么观空,总空相的原理一个,但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所以般若经开列了四种空,十六空十八空还有二十四空,但是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还有观不同东西的空。


 首先我们来看,内空,第一个叫内空,内空叫做内六入空,哪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叫做内六入,还有就是由六根所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识,所以这个叫做内六入空,因为根空,识就空,因为依根发识,两个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当他讲内六入空他只是讲,内在的我们这个根身的东西,他是空的这个叫做内空。
 首先我们来看,内空,第一个叫内空,内空叫做内六入空,哪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叫做内六入,还有就是由六根所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识,所以这个叫做内六入空,因为根空,识就空,因为依根发识,两个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当他讲内六入空他只是讲,内在的我们这个根身的东西,他是空的这个叫做内空。


 第二个外空,外六处空---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个是我们的六根所对所认识的对象,我们六根认识这个对象的时候,会起执著,所以这里要告诉我们说,你所看到的这一些东西,外面的这些色身香味触法无外乎是,因缘和合所成,没有实质自性的,他是无常变化,你不需要去执著它,就唯识来讲其实他是唯识所现,是内心所现的,是虚妄内心所现相,你不要去执著它,所以当我们讲内六入空的时候,所以有人很执著外相,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当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的时候,就要观内六入空,当有人很执著我所看到的外相的时候,就是观外空。
 第二个外空,外六处空 ——-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个是我们的六根所对所认识的对象,我们六根认识这个对象的时候,会起执著,所以这里要告诉我们说,你所看到的这一些东西,外面的这些色身香味触法无外乎是,因缘和合所成,没有实质自性的,他是无常变化,你不需要去执著它,就唯识来讲其实他是唯识所现,是内心所现的,是虚妄内心所现相,你不要去执著它,所以当我们讲内六入空的时候,所以有人很执著外相,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当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的时候,就要观内六入空,当有人很执著我所看到的外相的时候,就是观外空。


 第三个叫做内外空,就是十二入处空,十二入处中无我、无我所就是内外空,外六尘是空内六入也是空。
 第三个叫做内外空,就是十二入处空,十二入处中无我、无我所就是内外空,外六尘是空内六入也是空。
第502行: 第354行:
 师父:那是告诉我们说因为佛陀不这样子讲,我们不知道那个是什么,所以涅槃他用两个字,不然佛陀都不要讲话,涅槃绝对不是一个地方,这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一种形容词,“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是怎么办,还是以假名说,所以叫做涅槃涅槃既非涅槃是名涅槃,他再怎么样还是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你不要因为一个字或一个名相来形容,就落入了语言相,你不要因为佛陀说不能入涅槃,你就认为他不能去到一个地方,你这样又落入一个面下去了,这个故事要告诉你的意思就是说,佛教里面不能乱显神通,乱显神通的弊病很大,所以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衍生下来,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他是一个阿罗汉,他证了有馀涅槃,有馀涅槃是贪嗔痴永尽,这个肉身还在,这个叫做有馀涅槃,当这个肉身舍报之后叫做无馀涅槃,佛陀意思就是叫他说,你现在已经有馀涅槃了,贪嗔痴永尽了,你不要舍这个报身,永远留在世间给大家供养,他是指这个意思,不是说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没有证涅槃,他有他贪嗔痴永尽,证得有馀涅槃,佛陀因于那个故事叫他,肉身不要舍,留在世间,但是你不要在这个故事上起执著,可以这样子吗,那佛陀为什么要叫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佛陀自己为什么不永住世间,那问题就大了,你只要知道这个故事,他本来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佛陀也可以不入涅槃,
 师父:那是告诉我们说因为佛陀不这样子讲,我们不知道那个是什么,所以涅槃他用两个字,不然佛陀都不要讲话,涅槃绝对不是一个地方,这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一种形容词,“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是怎么办,还是以假名说,所以叫做涅槃涅槃既非涅槃是名涅槃,他再怎么样还是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你不要因为一个字或一个名相来形容,就落入了语言相,你不要因为佛陀说不能入涅槃,你就认为他不能去到一个地方,你这样又落入一个面下去了,这个故事要告诉你的意思就是说,佛教里面不能乱显神通,乱显神通的弊病很大,所以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衍生下来,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他是一个阿罗汉,他证了有馀涅槃,有馀涅槃是贪嗔痴永尽,这个肉身还在,这个叫做有馀涅槃,当这个肉身舍报之后叫做无馀涅槃,佛陀意思就是叫他说,你现在已经有馀涅槃了,贪嗔痴永尽了,你不要舍这个报身,永远留在世间给大家供养,他是指这个意思,不是说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没有证涅槃,他有他贪嗔痴永尽,证得有馀涅槃,佛陀因于那个故事叫他,肉身不要舍,留在世间,但是你不要在这个故事上起执著,可以这样子吗,那佛陀为什么要叫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佛陀自己为什么不永住世间,那问题就大了,你只要知道这个故事,他本来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佛陀也可以不入涅槃,


 有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空,一切无为法空,什么叫做有为法,有为法跟无为法怎么样分,最简单的分,依于缘起而有生住异灭的就叫做有为法,依于缘起的和合还有生住异灭的,所以梵文字的有为法是复合而成的,一切东西叫做有为法,无为法就是,他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的,因为没有作为,没有现起,没有现象,有现象的生住异灭叫做有为,没有生住异灭现象的就叫做无为法,如果你们读过俱舍论的话,俱舍论里面有三种无为法,俱舍论里面讲一切法五位七十五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佛教里面讲一切法,不是单讲说我们看到的这些具体的东西,他是说看到这些具体的东西把它分析到,背后构成的质素,有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无为法有几种,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因为这些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现起的,虚空无为他是虚空的特性,不是虚空的相,所以这个叫做无为法。
 有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空,一切无为法空,什么叫做有为法,有为法跟无为法怎么样分,最简单的分,依于缘起而有生住异灭的就叫做有为法,依于缘起的和合还有生住异灭的,所以梵文字的有为法是复合而成的,一切东西叫做有为法,无为法就是,他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的,因为没有作为,没有现起,没有现象,有现象的生住异灭叫做有为,没有生住异灭现象的就叫做无为法,如果你们读过 俱舍论 的话, 俱舍论 里面有三种无为法, 俱舍论 里面讲一切法五位七十五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佛教里面讲一切法,不是单讲说我们看到的这些具体的东西,他是说看到这些具体的东西把它分析到,背后构成的质素,有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无为法有几种,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因为这些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现起的,虚空无为他是虚空的特性,不是虚空的相,所以这个叫做无为法。


 有为法空就是一切有为法是空的,他只是现象上生住异灭而已,他没有实质的东西,无为法空,无为法相对有为法而立的,所以不要执著真的有无为法,所以当我们讲无为法的时候,是针对有为法安立无为法,有为无为是相对安立的,你不要执著真的有一个什么无为法,就是这里讲的叫做无为法空,所以师父之前讲说当你证得涅槃的时候,你把贪瞋痴除掉,但是问题是贪嗔痴本来就是一种妄相,你真的有除掉吗,你真的除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真正除的,你只是现在忽然间认知到事物的真实面而已,“妄”本来就没有实质的,既然没有实质你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除,所以无为也是一样,有为既然是空,那还有无为是真实吗,既然有为无为是相对而立的,既然这个是空的难道这个会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所以叫做有为空无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法也是空,就是没有真实的实质性。
 有为法空就是一切有为法是空的,他只是现象上生住异灭而已,他没有实质的东西,无为法空,无为法相对有为法而立的,所以不要执著真的有无为法,所以当我们讲无为法的时候,是针对有为法安立无为法,有为无为是相对安立的,你不要执著真的有一个什么无为法,就是这里讲的叫做无为法空,所以师父之前讲说当你证得涅槃的时候,你把贪瞋痴除掉,但是问题是贪嗔痴本来就是一种妄相,你真的有除掉吗,你真的除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真正除的,你只是现在忽然间认知到事物的真实面而已,“妄”本来就没有实质的,既然没有实质你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除,所以无为也是一样,有为既然是空,那还有无为是真实吗,既然有为无为是相对而立的,既然这个是空的难道这个会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所以叫做有为空无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法也是空,就是没有真实的实质性。
第514行: 第366行:
 问:无为法也是缘起的?
 问:无为法也是缘起的?


 师父:无为法不依于缘起,但是你要记得依于缘起而现出的各种现象,这个叫做有为法,相对有为法另外的这三个法就叫做无为法,但是既然有为法是假象安立的,那么难道无为法是真实的吗,那当然也不是真实,它只是相对安立而已,所以你们记得解深密经,应该是在第一章的时候,他说佛陀为了引导我们能够趣入佛法,所以假名安立有为无为,如果你们还有印象的话回去翻翻看,有为就告诉你缘起语言各种相貌,无非就是要契入我们引导怎么去修行,等到你修行解脱了就能契入无为,但是你悟到涅槃的时候,也没有有为、无为相对的对待。
 师父:无为法不依于缘起,但是你要记得依于缘起而现出的各种现象,这个叫做有为法,相对有为法另外的这三个法就叫做无为法,但是既然有为法是假象安立的,那么难道无为法是真实的吗,那当然也不是真实,它只是相对安立而已,所以你们记得 解深密经 ,应该是在第一章的时候,他说佛陀为了引导我们能够趣入佛法,所以假名安立有为无为,如果你们还有印象的话回去翻翻看,有为就告诉你缘起语言各种相貌,无非就是要契入我们引导怎么去修行,等到你修行解脱了就能契入无为,但是你悟到涅槃的时候,也没有有为、无为相对的对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现象上当然有生住异灭,但是他实际上没有实质的如梦幻泡影,所以有为法是不真实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现象上当然有生住异灭,但是他实际上没有实质的如梦幻泡影,所以有为法是不真实的。
第536行: 第388行:
 当然这个牵扯到佛教很深,无我又要谈轮回,确实是一般比较难理解的东西,老实说要谈轮回的话印度教很好说明,而且容易理解,印度教说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灵魂,这个灵魂叫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阿特曼是印度教所讲的,阿特曼就是不变的小我灵魂,一直在轮回当中他说有轮回的主体,主体就是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每一生每一世都不一样,因为每一生每一世这他现的这个相都不一样,可能前一辈子是动物,这一辈子可能是人,就这样一直轮回,但是阿特曼是真实的,但是轮回的这个相是假的,他是这样子解说的。
 当然这个牵扯到佛教很深,无我又要谈轮回,确实是一般比较难理解的东西,老实说要谈轮回的话印度教很好说明,而且容易理解,印度教说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灵魂,这个灵魂叫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阿特曼是印度教所讲的,阿特曼就是不变的小我灵魂,一直在轮回当中他说有轮回的主体,主体就是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每一生每一世都不一样,因为每一生每一世这他现的这个相都不一样,可能前一辈子是动物,这一辈子可能是人,就这样一直轮回,但是阿特曼是真实的,但是轮回的这个相是假的,他是这样子解说的。


 所以没有把阿赖耶识搞清楚的话,会把阿赖耶当成阿特曼,所以记得解深密经里面讲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是会把阿赖耶执成阿特曼,但是阿赖耶识不是阿特曼,他在变化当中,阿赖耶识种子所聚的,他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东西叫做阿赖耶,他是无限的种子所聚合而成的而已,他说阿赖耶识一个聚,藏,是一个种子的聚合体,这些种子一直在变化当中的,一直现熏种、种生现,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当中,举一个例子,比如彗星,你远远的看,它好像是不变的东西一直在那边跑,但是你真正进去看的时候,彗星还是各种东西组合而成的,很多无限的东西组合而成,你会看到有东西一直吸进来,但是有东西一直跑掉,你就大概这样理解,所以跟阿特曼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不了解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像,有时候有,所以佛陀才会特别讲说阿赖耶我不随便讲,因为凡夫还有外道这些凡跟愚,会把他当成像阿特曼一样的东西,所以是很危险的,所以佛陀不随便开示这种东西。
 所以没有把阿赖耶识搞清楚的话,会把阿赖耶当成阿特曼,所以记得 解深密经 里面讲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是会把阿赖耶执成阿特曼,但是阿赖耶识不是阿特曼,他在变化当中,阿赖耶识种子所聚的,他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东西叫做阿赖耶,他是无限的种子所聚合而成的而已,他说阿赖耶识一个聚,藏,是一个种子的聚合体,这些种子一直在变化当中的,一直现熏种、种生现,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当中,举一个例子,比如彗星,你远远的看,它好像是不变的东西一直在那边跑,但是你真正进去看的时候,彗星还是各种东西组合而成的,很多无限的东西组合而成,你会看到有东西一直吸进来,但是有东西一直跑掉,你就大概这样理解,所以跟阿特曼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不了解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像,有时候有,所以佛陀才会特别讲说阿赖耶我不随便讲,因为凡夫还有外道这些凡跟愚,会把他当成像阿特曼一样的东西,所以是很危险的,所以佛陀不随便开示这种东西。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第564行: 第416行:
 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散是什么,散名诸法灭,非常非灭故,所以这个散空也可以两种解释,第一个解释:一切法不是无常吗,什么叫做无常,就是有聚有散,诸法因缘和合一聚就是诸法生,诸法因缘慢慢灭去的时候这个法就散了,就灭了,这个叫做聚跟散,所以依于缘起有聚有散,我们世间的万法不就是这样子,比如这个教室,师父立了这样子的一个教室,告诉你们七点半来这边上课,时间到了,刚好星期五师父又在没事,也没有说要取消,所以时间到大家就聚来,就有这样的一个课,这个叫做诸法聚,时间到了,九点半了,起立立正敬礼下课,大家跑回去了,这个课不见了,叫做诸法散,所以他说散名诸法灭,所以这样一个课时间因缘到了大家走了,叫做法灭了,这个课就灭了,这个叫做散空,所以第一个解释散等于空,诸法灭就等于空,第二个解释其实是非常非灭,心经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既然不生了还有什么灭,所以究实来讲一切法只是现象上的生灭而已,究实来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法,所以散灭也都是假象而已,这个就叫做散空,因为非常非灭故。这个散空跟无始空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一切法本不生既然本不生哪来灭,这些现象只是告诉你,这些课程是依缘起而生的,究实来讲没有这样一个生灭法在。
 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散是什么,散名诸法灭,非常非灭故,所以这个散空也可以两种解释,第一个解释:一切法不是无常吗,什么叫做无常,就是有聚有散,诸法因缘和合一聚就是诸法生,诸法因缘慢慢灭去的时候这个法就散了,就灭了,这个叫做聚跟散,所以依于缘起有聚有散,我们世间的万法不就是这样子,比如这个教室,师父立了这样子的一个教室,告诉你们七点半来这边上课,时间到了,刚好星期五师父又在没事,也没有说要取消,所以时间到大家就聚来,就有这样的一个课,这个叫做诸法聚,时间到了,九点半了,起立立正敬礼下课,大家跑回去了,这个课不见了,叫做诸法散,所以他说散名诸法灭,所以这样一个课时间因缘到了大家走了,叫做法灭了,这个课就灭了,这个叫做散空,所以第一个解释散等于空,诸法灭就等于空,第二个解释其实是非常非灭,心经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既然不生了还有什么灭,所以究实来讲一切法只是现象上的生灭而已,究实来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法,所以散灭也都是假象而已,这个就叫做散空,因为非常非灭故。这个散空跟无始空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一切法本不生既然本不生哪来灭,这些现象只是告诉你,这些课程是依缘起而生的,究实来讲没有这样一个生灭法在。


 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灭也是空,因为诸法本来不生哪来的灭,因为非常非灭故,本来诸法灭叫散,但是般若经里面特别讲,散,这是第一个解释也是阿含经的解释,第二个是般若经的解释,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诸法本不生,本不生哪来灭,所以般若经是依第二种解释,因为诸法本不生不灭,是诸法空相或是叫诸法空性,诸法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哪里来的散,所以叫做诸法无灭,因为诸法非常非灭。
 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灭也是空,因为诸法本来不生哪来的灭,因为非常非灭故,本来诸法灭叫散,但是般若经里面特别讲,散,这是第一个解释也是 阿含经 的解释,第二个是般若经的解释,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诸法本不生,本不生哪来灭,所以般若经是依第二种解释,因为诸法本不生不灭,是诸法空相或是叫诸法空性,诸法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哪里来的散,所以叫做诸法无灭,因为诸法非常非灭。


 性空,叫做自性空,又叫做法性空,就是法的本质,还有一个自相空叫做法相空,就是现出来的相,什么叫做本质跟本相,我举一个例子,色法的本质是什么,色法的本质是质碍性,色法的本性叫质碍性或叫做自性,色法的相呢,在俱舍论里面色法有相,什么相,比如地水火风,五根,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都是色法的相,因为你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触得到,但是质碍,你看得到摸得到吗,因为质碍是一种他的特性跟概念,所以色法以质碍为性,第一个色法的特性就是会阻碍,会变坏,色法叫做一个会质碍一个会变坏,色法的特性,但是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我们讲色法就是物质,就佛教里面讲物质的特性叫做质碍,变碍为性,色法的特性,物质的特性叫做变碍为性,第一个它会变坏,会毁坏,第二个它会质碍,这个是色法的特性,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比如青、黄、赤、白,影、光、暗这些种种,还有触相,这些种种都可以是色法,色声香味触都是色法的特相,变碍就是色法的特性,所以一个叫做性一个叫做相。
 性空,叫做自性空,又叫做法性空,就是法的本质,还有一个自相空叫做法相空,就是现出来的相,什么叫做本质跟本相,我举一个例子,色法的本质是什么,色法的本质是质碍性,色法的本性叫质碍性或叫做自性,色法的相呢,在 俱舍论 里面色法有相,什么相,比如地水火风,五根,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都是色法的相,因为你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触得到,但是质碍,你看得到摸得到吗,因为质碍是一种他的特性跟概念,所以色法以质碍为性,第一个色法的特性就是会阻碍,会变坏,色法叫做一个会质碍一个会变坏,色法的特性,但是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我们讲色法就是物质,就佛教里面讲物质的特性叫做质碍,变碍为性,色法的特性,物质的特性叫做变碍为性,第一个它会变坏,会毁坏,第二个它会质碍,这个是色法的特性,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比如青、黄、赤、白,影、光、暗这些种种,还有触相,这些种种都可以是色法,色声香味触都是色法的特相,变碍就是色法的特性,所以一个叫做性一个叫做相。


 会变化,会障碍,这个有桌子,我就过不去,这个是色法,是物质,要拿掉我才过得去,这两个色法都是物质,会质碍,还有这个色法它会变化,你放在那边一百年,你都不要动它,它还是会坏掉,所以色法的特性叫做变碍,会变化会质碍,色法的相就是比如说色声香味触,比如根叫做眼耳鼻舌身,这根也是色法还有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就是色法显现出来的特性,如果这些都是空的一个叫做自性空,一个叫做自相空,又叫做法性空一个叫做法相空。
 会变化,会障碍,这个有桌子,我就过不去,这个是色法,是物质,要拿掉我才过得去,这两个色法都是物质,会质碍,还有这个色法它会变化,你放在那边一百年,你都不要动它,它还是会坏掉,所以色法的特性叫做变碍,会变化会质碍,色法的相就是比如说色声香味触,比如根叫做眼耳鼻舌身,这根也是色法还有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就是色法显现出来的特性,如果这些都是空的一个叫做自性空,一个叫做自相空,又叫做法性空一个叫做法相空。
第592行: 第444行:
 师父:不是,下次师父再回答你,你还是没有把止跟观搞清楚,不停的空空空,这个你平时就要学习了,不是打坐的时候在学习的,你平时的听闻佛法,闻思你就要把它弄清楚了,不是打坐的时候才在这个是空吗,那个不是空,打坐不能去思考这些东西,所以这些概念是平时就要学的,不是打坐的时候再来弄的,所以说为什么要经过听经闻法,经过闻思,我们先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师父:不是,下次师父再回答你,你还是没有把止跟观搞清楚,不停的空空空,这个你平时就要学习了,不是打坐的时候在学习的,你平时的听闻佛法,闻思你就要把它弄清楚了,不是打坐的时候才在这个是空吗,那个不是空,打坐不能去思考这些东西,所以这些概念是平时就要学的,不是打坐的时候再来弄的,所以说为什么要经过听经闻法,经过闻思,我们先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解深密经-18
  解深密经 -18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是这学期解深密经最后一天,师父会尽量把解深密经讲完,但是讲完是把分别瑜伽品讲完,另外两品其实应该照说是别出的,因为在摄大乘论里面有相似的内容,所以那个我们就留到摄大乘论里面再讲,因为里面是有相似重复的,我们讲说,刚开始闻慧思慧,听经闻法,然后养成佛法的观念,这个叫做闻所成慧,正见养成,有了佛法的观念之后接下来,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修行,然后慢慢养成了所谓的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就是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这样子还不够,一方面你要持戒,然后一方面要打坐,打坐至少要训练止观到未到地定,最后两个融合在一起,依于这样子你就能够止观双运,然后依定成慧,依定观慧,观慧就是观佛法的,诸法的自相共相,观自相可以降伏烦恼,观共相可以断除烦恼,你在止观这样不断地运作之下,到最后那一个关头,会有一些比较执著的相,包括法相,义相,就是之前学习的这些佛法,它已经是内心一个概念,但是你到临最后要接近开悟的那一刹那,连这些法相、义相都要排除,排除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解深密经提出,用空破除十种比较困难的相,叫做遣除诸相,用空来遣除,这种空,解深密经所引用的,其实还是般若经里面的,般若经里面有谈四种空,十六空,1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你不要以为十六空,二十四空,其实有些是重复的,师父上次就是把般若经里面的十八空稍微讲一下,讲到自相空或是法空,这就是一切法空。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是这学期 解深密经 最后一天,师父会尽量把 解深密经 讲完,但是讲完是把分别瑜伽品讲完,另外两品其实应该照说是别出的,因为在摄大乘论里面有相似的内容,所以那个我们就留到摄大乘论里面再讲,因为里面是有相似重复的,我们讲说,刚开始闻慧思慧,听经闻法,然后养成佛法的观念,这个叫做闻所成慧,正见养成,有了佛法的观念之后接下来,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修行,然后慢慢养成了所谓的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就是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这样子还不够,一方面你要持戒,然后一方面要打坐,打坐至少要训练止观到未到地定,最后两个融合在一起,依于这样子你就能够止观双运,然后依定成慧,依定观慧,观慧就是观佛法的,诸法的自相共相,观自相可以降伏烦恼,观共相可以断除烦恼,你在止观这样不断地运作之下,到最后那一个关头,会有一些比较执著的相,包括法相,义相,就是之前学习的这些佛法,它已经是内心一个概念,但是你到临最后要接近开悟的那一刹那,连这些法相、义相都要排除,排除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 解深密经 提出,用空破除十种比较困难的相,叫做遣除诸相,用空来遣除,这种空, 解深密经 所引用的,其实还是般若经里面的,般若经里面有谈四种空,十六空,1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你不要以为十六空,二十四空,其实有些是重复的,师父上次就是把般若经里面的十八空稍微讲一下,讲到自相空或是法空,这就是一切法空。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第644行: 第496行:
 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刚刚讲的是般若经上面的,般若经讲十八空,解深密经里面到最后的临那一刹那,他讲十种空遣除十种相
 刚刚讲的是般若经上面的,般若经讲十八空, 解深密经 里面到最后的临那一刹那,他讲十种空遣除十种相


 第一个他说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这个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一切法空,就是万法空,本来学习佛法了知法义是应该的,闻思修,听经闻法看书看经典,了解这些义理,这是应该的,但是最怕的就是两个情形,一个就是,有时候我们会执著语言文字相,本来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是以楔出楔,这些是一种工具要遣除你的执著的,但是当你读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反而产生执著,这个叫做著语言文字相,比如说,现在桌子很脏你用肥皂下去洗,肥皂可以把脏东西洗掉,这些泡沫到时候要用清水把它清干,所以听经闻法是绝对要,而且是第一步,但是听经闻法从语言文字上听来的这些东西,本来是要破除你的执著的,但是有些人第一种状况,他会执著语言文字相,这个就必须要破,第二个师父讲说禅修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到最后那临刹那的时候,之前所观的这些法义的概念也要破除掉,因为法义的概念还是一种语言文字相,一种观念,这个在禅修最后观的那一刹那,也要把它遣除掉,这个叫做破除语言文字相,这个要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做一切法空?就是万事万物刚才讲的,一切法是空的,因为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语言所描述出来的,所以叫做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这个第一个是叫你平时在修行的时候,要由语言文字来破除你的执著,而不要在语言文字上又起执著。第二个在禅观深观里面最后临那一刹那,要把我们本来佛法的观念也破除掉,我说破除掉不是把它丢掉,是最后那一刹那,你要是没有抛除的话,你是没办法真正开悟的,也就是没有办法真正悟诸法实相。
 第一个他说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这个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一切法空,就是万法空,本来学习佛法了知法义是应该的,闻思修,听经闻法看书看经典,了解这些义理,这是应该的,但是最怕的就是两个情形,一个就是,有时候我们会执著语言文字相,本来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是以楔出楔,这些是一种工具要遣除你的执著的,但是当你读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反而产生执著,这个叫做著语言文字相,比如说,现在桌子很脏你用肥皂下去洗,肥皂可以把脏东西洗掉,这些泡沫到时候要用清水把它清干,所以听经闻法是绝对要,而且是第一步,但是听经闻法从语言文字上听来的这些东西,本来是要破除你的执著的,但是有些人第一种状况,他会执著语言文字相,这个就必须要破,第二个师父讲说禅修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到最后那临刹那的时候,之前所观的这些法义的概念也要破除掉,因为法义的概念还是一种语言文字相,一种观念,这个在禅修最后观的那一刹那,也要把它遣除掉,这个叫做破除语言文字相,这个要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做一切法空?就是万事万物刚才讲的,一切法是空的,因为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语言所描述出来的,所以叫做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这个第一个是叫你平时在修行的时候,要由语言文字来破除你的执著,而不要在语言文字上又起执著。第二个在禅观深观里面最后临那一刹那,要把我们本来佛法的观念也破除掉,我说破除掉不是把它丢掉,是最后那一刹那,你要是没有抛除的话,你是没办法真正开悟的,也就是没有办法真正悟诸法实相。


 第二个,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相,了知安立真如义,这里的安立真如义,在唯识的经典里面他立了七种真如,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第二个叫做相真如,第三个叫做了别真如,第四个叫做安立真如,第五个叫做邪行真如,第六个叫做清净真如,第七个叫做正行真如,一共是两组,流转真如叫做无常,一切行无常,相真如叫做无我,了别真如叫做一切法唯识性,接下来这四个可以配合,佛教最有名的根本教理,哪四个,苦,集,灭,道,就是这样配合,为什么它全部叫做真如,意思就是说这些都是实相,都是真实的实相,是我们所必需要学的,所以它全部叫做真如,首先什么叫做流转真如,佛教讲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第一个叫诸行无常,是流转法,流转生灭,所以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因为诸行无常的生灭现象是这世界的真实,所以它是真如叫做无常,相真如,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它是不是一个相,虽然它是生灭不拘的,但是缘起上我们是可以暂时的了知,在世俗谛上可以了知它的相,我们可以见闻觉知,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听到东西,但是我们看到听到的没有一个真实性,所以它叫做相,相真如是无我性,因为我们有看到森罗万象,但是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它叫做无我,还有一个了别真如是唯识特立的,了别就是认知,唯识说:其实我们一切所认知到的,是唯心所造,唯识所现,还有下来的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都是依苦集灭道而立的,这个苦是依于下面的邪行,而有苦,所以是一种安立相,所以苦道就是安立真如,邪行真如,为什么叫邪行,邪行真如为什么是集,集是什么?烦恼,业,因为有烦恼所以我们会造业,因为有业所以我们会三界里面轮回,所以整个三界轮回的根源就是烦恼,所以从未能解脱的意义上,这个叫作邪行,他倒不是说从世间善恶来讲叫做邪行,他的意思就是说,邪行真如这个集谛,是烦恼,业,这个烦恼三界轮回的根本,所以叫做邪行,清净就是把烦恼灭之后,达到这个灭谛,当然灭谛就是涅槃,这个当然就是清净,这应该没问题吧,这叫清净真如,还有正行-- 道,这个称作正行,这个称作邪行,为什么道叫做正行,既然集是邪行,那道刚好是反著邪行的,道是用来对治邪行的,修道是用来断除烦恼的,所以修道是刚好来对治邪行的,所以它叫做正行。
 第二个,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相,了知安立真如义,这里的安立真如义,在唯识的经典里面他立了七种真如,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第二个叫做相真如,第三个叫做了别真如,第四个叫做安立真如,第五个叫做邪行真如,第六个叫做清净真如,第七个叫做正行真如,一共是两组,流转真如叫做无常,一切行无常,相真如叫做无我,了别真如叫做一切法唯识性,接下来这四个可以配合,佛教最有名的根本教理,哪四个,苦,集,灭,道,就是这样配合,为什么它全部叫做真如,意思就是说这些都是实相,都是真实的实相,是我们所必需要学的,所以它全部叫做真如,首先什么叫做流转真如,佛教讲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第一个叫诸行无常,是流转法,流转生灭,所以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因为诸行无常的生灭现象是这世界的真实,所以它是真如叫做无常,相真如,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它是不是一个相,虽然它是生灭不拘的,但是缘起上我们是可以暂时的了知,在世俗谛上可以了知它的相,我们可以见闻觉知,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听到东西,但是我们看到听到的没有一个真实性,所以它叫做相,相真如是无我性,因为我们有看到森罗万象,但是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它叫做无我,还有一个了别真如是唯识特立的,了别就是认知,唯识说:其实我们一切所认知到的,是唯心所造,唯识所现,还有下来的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都是依苦集灭道而立的,这个苦是依于下面的邪行,而有苦,所以是一种安立相,所以苦道就是安立真如,邪行真如,为什么叫邪行,邪行真如为什么是集,集是什么?烦恼,业,因为有烦恼所以我们会造业,因为有业所以我们会三界里面轮回,所以整个三界轮回的根源就是烦恼,所以从未能解脱的意义上,这个叫作邪行,他倒不是说从世间善恶来讲叫做邪行,他的意思就是说,邪行真如这个集谛,是烦恼,业,这个烦恼三界轮回的根本,所以叫做邪行,清净就是把烦恼灭之后,达到这个灭谛,当然灭谛就是涅槃,这个当然就是清净,这应该没问题吧,这叫清净真如,还有正行 —— 道,这个称作正行,这个称作邪行,为什么道叫做正行,既然集是邪行,那道刚好是反著邪行的,道是用来对治邪行的,修道是用来断除烦恼的,所以修道是刚好来对治邪行的,所以它叫做正行。


 因此在唯识学里面他立了这七种真如,无外乎就是告诉我们,世间的相是什么样子,然后我们修行从轮回到解脱是什么样子,就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实际上的状况是什么样子,所以立七种真如。
 因此在唯识学里面他立了这七种真如,无外乎就是告诉我们,世间的相是什么样子,然后我们修行从轮回到解脱是什么样子,就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实际上的状况是什么样子,所以立七种真如。
第682行: 第534行:
10、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10、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第六,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建立义是什么意思,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前面有一个安立,后面有一个建立,建立指的是什么,在知法知义里面的义里面,有十种相其中一个叫建立义,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器世间建立义,器世间是佛教专有名词,器世间就是我们这个居住的山河大地,宇宙万物叫做器世间,因为我们这个世间可以分成,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另外一种是没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这些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依什么而建立,生活在这些无情物的山河大地上面,这个建立有一点foundation的意思,这个是翻译上,也就是说这些外在的山河大地,是我们所依托的,所以叫做建立,叫做foundation,是我们这些有情生物的foundation,叫做建立义故,这个建立有一种基石,foundation的意思,佛教里面在描述,是一种描述不是真实的,他是描述比喻这个世间好像是一个container,一个容器,我们有情众生就在里面生活,所以佛教就叫做器世间,佛教把这些没有情识的东西,叫做器世间,把我们这些有情识的叫做有情世间,所以我们讲世间的时候,你必须谈的是器世间或是有情世间,俱舍论你们读过,他在讲世间品的时候,他有分器世间和有情世间来谈,了知建立义故就是了知这个器世间有无量相,为什么这个器世间会有无量相,器世间太多东西了,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房子汽车...太多了,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大空是什么空,,是空间,大空是指空间的意思,其实空间也是假象,安立在这些上面的无量相,其实一切万物无外乎是空,所以器世间是空,无量的空间也是空,所以他说这种器世间,无外乎就是依于空间而立的,所以万事万物无外乎就是空,就是由大空能遣除,刚才讲到建立义故是指器世间,大空,因为大空是指空间空,器世间是依空间,空间是空,器世间当然是空。
 第六,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建立义是什么意思,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前面有一个安立,后面有一个建立,建立指的是什么,在知法知义里面的义里面,有十种相其中一个叫建立义,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器世间建立义,器世间是佛教专有名词,器世间就是我们这个居住的山河大地,宇宙万物叫做器世间,因为我们这个世间可以分成,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另外一种是没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这些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依什么而建立,生活在这些无情物的山河大地上面,这个建立有一点foundation的意思,这个是翻译上,也就是说这些外在的山河大地,是我们所依托的,所以叫做建立,叫做foundation,是我们这些有情生物的foundation,叫做建立义故,这个建立有一种基石,foundation的意思,佛教里面在描述,是一种描述不是真实的,他是描述比喻这个世间好像是一个container,一个容器,我们有情众生就在里面生活,所以佛教就叫做器世间,佛教把这些没有情识的东西,叫做器世间,把我们这些有情识的叫做有情世间,所以我们讲世间的时候,你必须谈的是器世间或是有情世间, 俱舍论 你们读过,他在讲世间品的时候,他有分器世间和有情世间来谈,了知建立义故就是了知这个器世间有无量相,为什么这个器世间会有无量相,器世间太多东西了,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房子汽车...太多了,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大空是什么空,,是空间,大空是指空间的意思,其实空间也是假象,安立在这些上面的无量相,其实一切万物无外乎是空,所以器世间是空,无量的空间也是空,所以他说这种器世间,无外乎就是依于空间而立的,所以万事万物无外乎就是空,就是由大空能遣除,刚才讲到建立义故是指器世间,大空,因为大空是指空间空,器世间是依空间,空间是空,器世间当然是空。


 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这里的无色是什么意思,这跟前面的建立义故有些相关性,无色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我说跟上面讲的有关系,上面讲的是器世间,讲器世间,讲的无色是什么?无色界,它不是有内寂静解脱相吗,他上面可以是讲一切的器世间,两个比对起来,这个可以讲是器世间里面的欲界、色界,这里讲的是无色界,了知无色故,因为你证到无色界的话,你必须要修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你才可以达到无色界,你才有办法了知无色界,你证到无色界的时候,你就会有内寂静解脱相,不是真解脱,是相似解脱,外道修到无色界定以为自己已经解脱了,佛陀的故事里面不是有讲吗,他之前,外道修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还有非想非非想处,他以为已经到达解脱了,那只是无色定而已,无色界还有无色界的众生,无色界的定,无色界的众生他是没有色的,没有物质的,他只有精神状态而已,你修到无色界的定,内心相当寂静的,那种欲界色界的扰动都不见了,他以为自己解脱了,但没有。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为什么他叫有为空能正遣除?因为有为里面的三界,当然无色界是最高层次的,而且无色界已经没有这种物质性的,他只有精神性而已,精神性他又很微细,但是他还是有为,这种最微细的东西你就用有为空来破除,一切有为,不管是什么,定,那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生灭法,一切有为就是生灭法就是不实在的,这个叫做有为空,所以叫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法里面最微细的就是无色界,尤其是无色界里面的非想非非想,他只有微细的精神体而已,就是有些人修到无色界定了,很微细了但是没有解脱,这时候就要用有为空来破除,破除他以为这种非想非非想的寂静解脱,是真正的解脱涅槃,这样是错误的,要用有为空来破除。
 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这里的无色是什么意思,这跟前面的建立义故有些相关性,无色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我说跟上面讲的有关系,上面讲的是器世间,讲器世间,讲的无色是什么?无色界,它不是有内寂静解脱相吗,他上面可以是讲一切的器世间,两个比对起来,这个可以讲是器世间里面的欲界、色界,这里讲的是无色界,了知无色故,因为你证到无色界的话,你必须要修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你才可以达到无色界,你才有办法了知无色界,你证到无色界的时候,你就会有内寂静解脱相,不是真解脱,是相似解脱,外道修到无色界定以为自己已经解脱了,佛陀的故事里面不是有讲吗,他之前,外道修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还有非想非非想处,他以为已经到达解脱了,那只是无色定而已,无色界还有无色界的众生,无色界的定,无色界的众生他是没有色的,没有物质的,他只有精神状态而已,你修到无色界的定,内心相当寂静的,那种欲界色界的扰动都不见了,他以为自己解脱了,但没有。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为什么他叫有为空能正遣除?因为有为里面的三界,当然无色界是最高层次的,而且无色界已经没有这种物质性的,他只有精神性而已,精神性他又很微细,但是他还是有为,这种最微细的东西你就用有为空来破除,一切有为,不管是什么,定,那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生灭法,一切有为就是生灭法就是不实在的,这个叫做有为空,所以叫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法里面最微细的就是无色界,尤其是无色界里面的非想非非想,他只有微细的精神体而已,就是有些人修到无色界定了,很微细了但是没有解脱,这时候就要用有为空来破除,破除他以为这种非想非非想的寂静解脱,是真正的解脱涅槃,这样是错误的,要用有为空来破除。
第702行: 第554行:
 如果没问题我们再来看最后,总空相,上面讲的那么多其实,唯识的总空相无外乎就是这个,总结: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大乘中总空性相,唯识学的空无外乎就是,讲得简单一点,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显圆成实,这个就叫做空,所以他讲空的时候就是要你,毕竟远离遍计所执,在依他起上远离遍计所执,这个就叫做圆成实,圆成实就叫做总相空,所以他说善男子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重点在于要远离遍计所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离了遍计所执那当然是无所得了,这个叫做大乘中总空性相。
 如果没问题我们再来看最后,总空相,上面讲的那么多其实,唯识的总空相无外乎就是这个,总结: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大乘中总空性相,唯识学的空无外乎就是,讲得简单一点,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显圆成实,这个就叫做空,所以他讲空的时候就是要你,毕竟远离遍计所执,在依他起上远离遍计所执,这个就叫做圆成实,圆成实就叫做总相空,所以他说善男子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重点在于要远离遍计所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离了遍计所执那当然是无所得了,这个叫做大乘中总空性相。


 如果已经从前面上唯识,然后解深密经三性到现在,这句话一听应该就懂了,但是因为有新来的同学,也有中间来的,师父还是大概讲一下,用一个图再跟大家复习一下,有ABC三个圈的两种图,是哪一个,绳和蛇那个,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圈,还有一个就是(绳和蛇那个),心这个又叫做识,或叫做第八识阿赖耶,然后外面有一个境,这个东西我不谈,当然这个境也是其他人的阿赖耶,或是其他人的阿赖耶共相所成的,但是不谈,这个心见到这个相的时候,这个心会自己现出一个相出来,这个是从阿赖耶现出来的相,我们这个心会再现出一个识,就叫做六识,然后确认识到这一个所谓的所缘,这是唯识的理论,如果只是这样单纯的认识的话是没问题的,本来这个所缘这个相叫做依他起相,依他怎么起,依缘起,但是缘起是整个阿赖耶的缘起作用起来的,现在问题出在哪里,可惜在凡夫位,他的依他起相,由于我们心的阿赖耶识的种子已经是染污的,所以染污的种子现起的这个相,跟这个已经是不搭了,不是这个东西了,是自己现出的一个执著相,所以凡夫位的这个依他起相,其实这个已经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好像是你带了一个有色的眼镜,在这有色眼镜你所看到的东西,比如你带一个黄色的眼镜或是墨镜,你看到一切都是黄色的,在你这个眼镜里面所有的相,他已经不是原来的相了,他都已经是被扭曲之后的相,那个相就叫做遍计所执,所以在凡夫位他依于这个心所现出来的,绝对不是清净相,而是一种染污的相错误的相,这个叫做遍计所执,而且它现出来的这个六识,一定含有执著在里面,这个叫做能执,因为它由心现出来的也是染污的能够执著的,它现出来的这个相是被执著的,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它还是依他起,但是在凡夫位的依他起,它绝对就是遍计所执,因为是染污的,所以凡夫位没有清净的依他,凡夫位的依他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
 如果已经从前面上唯识,然后 解深密经 三性到现在,这句话一听应该就懂了,但是因为有新来的同学,也有中间来的,师父还是大概讲一下,用一个图再跟大家复习一下,有ABC三个圈的两种图,是哪一个,绳和蛇那个,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圈,还有一个就是(绳和蛇那个),心这个又叫做识,或叫做第八识阿赖耶,然后外面有一个境,这个东西我不谈,当然这个境也是其他人的阿赖耶,或是其他人的阿赖耶共相所成的,但是不谈,这个心见到这个相的时候,这个心会自己现出一个相出来,这个是从阿赖耶现出来的相,我们这个心会再现出一个识,就叫做六识,然后确认识到这一个所谓的所缘,这是唯识的理论,如果只是这样单纯的认识的话是没问题的,本来这个所缘这个相叫做依他起相,依他怎么起,依缘起,但是缘起是整个阿赖耶的缘起作用起来的,现在问题出在哪里,可惜在凡夫位,他的依他起相,由于我们心的阿赖耶识的种子已经是染污的,所以染污的种子现起的这个相,跟这个已经是不搭了,不是这个东西了,是自己现出的一个执著相,所以凡夫位的这个依他起相,其实这个已经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好像是你带了一个有色的眼镜,在这有色眼镜你所看到的东西,比如你带一个黄色的眼镜或是墨镜,你看到一切都是黄色的,在你这个眼镜里面所有的相,他已经不是原来的相了,他都已经是被扭曲之后的相,那个相就叫做遍计所执,所以在凡夫位他依于这个心所现出来的,绝对不是清净相,而是一种染污的相错误的相,这个叫做遍计所执,而且它现出来的这个六识,一定含有执著在里面,这个叫做能执,因为它由心现出来的也是染污的能够执著的,它现出来的这个相是被执著的,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它还是依他起,但是在凡夫位的依他起,它绝对就是遍计所执,因为是染污的,所以凡夫位没有清净的依他,凡夫位的依他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


 怎么空呢,他说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要先了解到,我们认知的这个东西,其实已经不是外面的这个,这是我们自己的错误,这个是我们错误的认知,所以这个根本是没有实境的,是由我们错误的染污里面所显现出来的,这个既然是假的,就叫我们六识里面不要去执著这个东西,既然这个东西是假的,你不要再去执著,这个无所执著的话,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本来是这两个存在,才会在那边执来执去,你一旦能认知到这个是假的,当然是六识去认知到,六识本身也会认为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经由这样的熏习,熏习之后,会慢慢的把阿赖耶识的种子给清净,清净之后渐渐就能在这个依他起相上,把错误的认知拿掉,就是本来是太阳眼镜是红色的,慢慢把它拿掉,当然师父比喻说拿掉,你可以马上拿,但是就修行上要慢慢把它清净,好像你这个红色越来越淡,修了很久之后,你慢慢的就能够把这个依他起,已经慢慢不再是遍计所执,而是纯粹的依他起,由这个认知的清净种子,显现出来的清净的依他起,跟这个外境,是渐渐接近的,是相符的,因为你不再起任何执著了,这个在唯识里面到最后变成清净的时候,就是清净的依他,清净的依他就叫做圆成实,所以依他起通杂染,在凡夫位是杂染,所以我们要借由修行把它弄清净,在圣位它就是清净,到佛就是无上完全清净,所以这个叫做总相空,总相空就是告诉你遍计所执是虚妄不实的,前面讲那么多,其实就是要破我们的遍计所执,告诉你,我们现在的认知都是起执著的,我要怎么样才能是正确的呢,依佛法所说的理论和修行下去做,那就是正确的行为,然后慢慢就能清净我们内心的杂染种子,这个叫做总相空。
 怎么空呢,他说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要先了解到,我们认知的这个东西,其实已经不是外面的这个,这是我们自己的错误,这个是我们错误的认知,所以这个根本是没有实境的,是由我们错误的染污里面所显现出来的,这个既然是假的,就叫我们六识里面不要去执著这个东西,既然这个东西是假的,你不要再去执著,这个无所执著的话,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本来是这两个存在,才会在那边执来执去,你一旦能认知到这个是假的,当然是六识去认知到,六识本身也会认为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经由这样的熏习,熏习之后,会慢慢的把阿赖耶识的种子给清净,清净之后渐渐就能在这个依他起相上,把错误的认知拿掉,就是本来是太阳眼镜是红色的,慢慢把它拿掉,当然师父比喻说拿掉,你可以马上拿,但是就修行上要慢慢把它清净,好像你这个红色越来越淡,修了很久之后,你慢慢的就能够把这个依他起,已经慢慢不再是遍计所执,而是纯粹的依他起,由这个认知的清净种子,显现出来的清净的依他起,跟这个外境,是渐渐接近的,是相符的,因为你不再起任何执著了,这个在唯识里面到最后变成清净的时候,就是清净的依他,清净的依他就叫做圆成实,所以依他起通杂染,在凡夫位是杂染,所以我们要借由修行把它弄清净,在圣位它就是清净,到佛就是无上完全清净,所以这个叫做总相空,总相空就是告诉你遍计所执是虚妄不实的,前面讲那么多,其实就是要破我们的遍计所执,告诉你,我们现在的认知都是起执著的,我要怎么样才能是正确的呢,依佛法所说的理论和修行下去做,那就是正确的行为,然后慢慢就能清净我们内心的杂染种子,这个叫做总相空。
第728行: 第580行:
 止观是因果业,分别瑜伽品讲止观,讲到这里几乎要告一个段落了,这个课的三分之二师父都在上分别瑜伽品,都是在谈止观,止观有那么多好谈的,师父谈了快两个多月,快十堂课都在谈止观,止观就是那么多东西,如果新同学不懂,止观就是打坐修行,你就这样想就好了打坐,打坐师父讲了两个多月,都是在讲打坐的很多细节,而且这个经的里面这个都专门在讲打坐的,他说止观依清净的尸罗为因,尸罗是戒,止观立于清净戒,所以如果你基本的五戒不持,习气太重,烦恼太重,根本没办法打坐的,因为你必须要先持戒然后降伏粗重烦恼,才有办法打坐,所以不持戒的那一种没办法打坐的,你不要说有些人酒肉穿肠过,还能佛祖心中坐,还能...,戒持不好你没办法打坐,你想都不用想,所以外面很多宗教骗子,他跟你讲他是世俗胜义合一,因为我的境界比较高所以不用吃素,我不是说不吃素就是不持戒,只是举个例子,你不持戒就不要假借一些借口,因为我们凡夫都有很重的烦恼,刚开始就是必须要持戒来对治,持戒把粗重烦恼对治了,你才能真正坐得下来,坐得下来,你才能摄心集中,不然你烦恼太重,你坐下来那些东西全部都跑出来,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讨厌的东西,昨天的东西,前天的东西,十年前的东西,全部都跑出来,所以要以清净的戒为主。
 止观是因果业,分别瑜伽品讲止观,讲到这里几乎要告一个段落了,这个课的三分之二师父都在上分别瑜伽品,都是在谈止观,止观有那么多好谈的,师父谈了快两个多月,快十堂课都在谈止观,止观就是那么多东西,如果新同学不懂,止观就是打坐修行,你就这样想就好了打坐,打坐师父讲了两个多月,都是在讲打坐的很多细节,而且这个经的里面这个都专门在讲打坐的,他说止观依清净的尸罗为因,尸罗是戒,止观立于清净戒,所以如果你基本的五戒不持,习气太重,烦恼太重,根本没办法打坐的,因为你必须要先持戒然后降伏粗重烦恼,才有办法打坐,所以不持戒的那一种没办法打坐的,你不要说有些人酒肉穿肠过,还能佛祖心中坐,还能...,戒持不好你没办法打坐,你想都不用想,所以外面很多宗教骗子,他跟你讲他是世俗胜义合一,因为我的境界比较高所以不用吃素,我不是说不吃素就是不持戒,只是举个例子,你不持戒就不要假借一些借口,因为我们凡夫都有很重的烦恼,刚开始就是必须要持戒来对治,持戒把粗重烦恼对治了,你才能真正坐得下来,坐得下来,你才能摄心集中,不然你烦恼太重,你坐下来那些东西全部都跑出来,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讨厌的东西,昨天的东西,前天的东西,十年前的东西,全部都跑出来,所以要以清净的戒为主。


 还有师父常讲的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解深密经里面的经文亲自讲的,师父只是把它节录出来而已,以清净之尸罗,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在讲观,师父常常讲说如果你没有闻思的能力,你慧学上,你听经闻法还有平时的认知,在知见观念上,没有达到闻思的观念的话,你不要想说你可以在定中起慧观,不可能的,你定中无法起慧观,你就没办法解脱,你就没办法明心见性,如果你这些经典都读得透彻一点的话,今天一个人跑来告诉你说,我是个开悟的圣人,你绝对有办法分辨的,他有没有闻思的正见,基本的四谛十二因缘他懂多少,如果都不懂然后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那个绝对不是开悟的,所以他必须以持戒。再来以,清净闻思正见为主,你才能真正的止观相应,才有办法真正去打坐修定。
 还有师父常讲的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 解深密经 里面的经文亲自讲的,师父只是把它节录出来而已,以清净之尸罗,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在讲观,师父常常讲说如果你没有闻思的能力,你慧学上,你听经闻法还有平时的认知,在知见观念上,没有达到闻思的观念的话,你不要想说你可以在定中起慧观,不可能的,你定中无法起慧观,你就没办法解脱,你就没办法明心见性,如果你这些经典都读得透彻一点的话,今天一个人跑来告诉你说,我是个开悟的圣人,你绝对有办法分辨的,他有没有闻思的正见,基本的四谛十二因缘他懂多少,如果都不懂然后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那个绝对不是开悟的,所以他必须以持戒。再来以,清净闻思正见为主,你才能真正的止观相应,才有办法真正去打坐修定。


 果,所有世间及出世间善法以为果,为什么世间善法呢,因为你有佛法的知见,还能打坐,你一般的行为还会偏差到哪里去吗,你持戒还有能修定,还有你有闻思的知见,你的烦恼已经很弱了,虽然没断,但是已经降伏的差不多了,你怎么可能会有太多的行为偏差,你怎么还会去偷东西呢,你怎么还会对人恶口呢,你有一般定的力量你都不大会起瞋心的,你怎么还会很瞋怒的去骂人跟人家争吵,怎么还会去夺财害命呢,怎么还会去偷人家东西呢,怎么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讲妄语骗人呢,怎么还会去喝得醉醺醺的呢,所以他不但是出世间善法的门径,他也是世间善法,因为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人类的恶性本质,就是贪瞋痴,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贪瞋痴,既然现在贪瞋痴都被对治了,那当然就算是世间的善法,就是所谓的戒定慧,它是世间善而且是通向出世间的道路。
 果,所有世间及出世间善法以为果,为什么世间善法呢,因为你有佛法的知见,还能打坐,你一般的行为还会偏差到哪里去吗,你持戒还有能修定,还有你有闻思的知见,你的烦恼已经很弱了,虽然没断,但是已经降伏的差不多了,你怎么可能会有太多的行为偏差,你怎么还会去偷东西呢,你怎么还会对人恶口呢,你有一般定的力量你都不大会起瞋心的,你怎么还会很瞋怒的去骂人跟人家争吵,怎么还会去夺财害命呢,怎么还会去偷人家东西呢,怎么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讲妄语骗人呢,怎么还会去喝得醉醺醺的呢,所以他不但是出世间善法的门径,他也是世间善法,因为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人类的恶性本质,就是贪瞋痴,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贪瞋痴,既然现在贪瞋痴都被对治了,那当然就算是世间的善法,就是所谓的戒定慧,它是世间善而且是通向出世间的道路。
第748行: 第600行:
 此兩品於攝大乘中有相似解說,故於攝論中解說
 此兩品於攝大乘中有相似解說,故於攝論中解說


 这个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不是师父把它节录到最终,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他是这样讲的,他说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你看他说解深密法门,里面在讲止观修行,他不是在告诉你在念什么咒,他说于是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就是说这整个应该要怎么称呼呢,我当云何奉持,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说此瑜伽了义教,所以解深密经也可以说瑜伽了义经。
 这个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不是师父把它节录到最终,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他是这样讲的,他说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你看他说解深密法门,里面在讲止观修行,他不是在告诉你在念什么咒,他说于是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就是说这整个应该要怎么称呼呢,我当云何奉持,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说此瑜伽了义教,所以 解深密经 也可以说瑜伽了义经。


 后面有地波罗蜜多品第七,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此两品于摄大乘中有相似解说,所以我们在摄大乘论中说明。
 后面有地波罗蜜多品第七,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此两品于摄大乘中有相似解说,所以我们在摄大乘论中说明。


 这一部经因为就是取这里说,是尊此是解深密法门所以叫做解深密经,从这样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叫做瑜伽了义经,因为他专门在讲修瑜伽的究竟。
 这一部经因为就是取这里说,是尊此是解深密法门所以叫做 解深密经 ,从这样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叫做瑜伽了义经,因为他专门在讲修瑜伽的究竟。


 瑜伽叫做yoga,意思是connection,yoga就是连结,身心的连结,身心相应连结,为什么叫身心相应,因为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讲得更明白一点所谓的瑜伽就是禅修,有时候又翻成观行,瑜伽就是打坐、观行、禅修就叫做瑜伽。
 瑜伽叫做yoga,意思是connection,yoga就是连结,身心的连结,身心相应连结,为什么叫身心相应,因为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讲得更明白一点所谓的瑜伽就是禅修,有时候又翻成观行,瑜伽就是打坐、观行、禅修就叫做瑜伽。


 解深密经的核心,如果你问师父,师父的想法认为,就是分别瑜伽品这一章,前面当然讲三性都跟分别瑜伽品有关系的,前面如果没有弄懂,分别瑜伽品很难弄懂,但是核心就是分别瑜伽品,因为他特别讲得到这里,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后面这两个其实就是在讲果上的事情,大菩萨还有佛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这个之前全部都在讲,凡夫怎么修行的问题,怎么打坐怎么修行怎么听经闻法的问题,师父本身认为当然都很重要,如果非说核心是哪里我认为分别瑜伽品,所以师父才整个解深密经,花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讲分别瑜伽品,唯识大乘教派里面,跟中观是两个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够把唯识的经教教义了解个几分,对你的修行,还有对别人,也就是你讲佛法给人听,都有很大的帮助,至少不会随随便便被呼拢,至少不会把修行的路走错,所以很感谢各位这几个月半年来的听经闻法,谢谢各位!我们来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解深密经 的核心,如果你问师父,师父的想法认为,就是分别瑜伽品这一章,前面当然讲三性都跟分别瑜伽品有关系的,前面如果没有弄懂,分别瑜伽品很难弄懂,但是核心就是分别瑜伽品,因为他特别讲得到这里,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后面这两个其实就是在讲果上的事情,大菩萨还有佛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这个之前全部都在讲,凡夫怎么修行的问题,怎么打坐怎么修行怎么听经闻法的问题,师父本身认为当然都很重要,如果非说核心是哪里我认为分别瑜伽品,所以师父才整个 解深密经 ,花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讲分别瑜伽品,唯识大乘教派里面,跟中观是两个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够把唯识的经教教义了解个几分,对你的修行,还有对别人,也就是你讲佛法给人听,都有很大的帮助,至少不会随随便便被呼拢,至少不会把修行的路走错,所以很感谢各位这几个月半年来的听经闻法,谢谢各位!我们来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