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172,621字节 、​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16
《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在谈止观怎么修,中间应该了解什么,所缘这些谈完之后,他特别强调一个学习止观的人要能够「知法知义】,所谓的知法知义简单的讲,就是要了解经教的名相跟义理,要懂经教的名相跟义理,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多听经闻法。当然他讲得很细,不是说你们就来听经闻法这样而已,他对听经闻法怎么听,内容是什么,他讲得非常细。他讲说要知法还有知义,法就是名相,要记得,佛教里面这个「法」的意涵很多,这里的法跟义如果对谈的话,法就是名相,义就是内容,最简单的讲就是这样子。
有提到 1) 五種相知法(名相),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名相到底是怎么样,首先要知道佛教的名称,然后由名称构成句子,接下来我们要知道有字母,由字母构成名称,然后名称构成句子,由句子可以了解法的表达内容,可以知道佛法的根本教理到底是什么,这个就是1) 五種相知法(名相)——名、句文、还有知别法,知总法。
'''2)由十相知義(內容)''':由十种相貌或十种特性,可以了知法的内容。
('''1)知尽所有性''':就是知一切染净法的自相,就像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什么是染净法,比如什么是烦恼法,染法就是烦恼,比如贪嗔痴;净法比如涅槃,三学八正道,这些都是净法。有些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分析的,比如五蕴十二入处这些,这些都是我们要了解的义理内容,所以你不要学佛学了一辈子,不知道五蕴十二入处是什么。为什么师父会讲这么严重,说你不知道五蕴,不知道十二入处,就表示你没有在学佛?你说,但是我每天在念佛我也诵很多咒,我也每天在诵经,我不了解五蕴,十二入处,你怎么说这样我不算了解佛法?
《心经》第一句话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叫你照见五蕴皆空,你如果不照见五蕴皆空,你怎么修?你所有的修行不管你念多少咒,你念多少经,问题是,你念这些经要做什么,你念这些咒目的是什么?你要先去思考这个问题。你要思考这个问题,佛法的修行到底在修什么?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不然你跟其他宗教有什么不同?其他宗教也常诵经,基督教或许比较没有在诵,但是他们会看圣经。犹太教很能诵经的,每个宗教都会诵经,佛教当然也有诵经,你看知尽所有性,他告诉你说你要先了解什么叫做清净、什么叫做杂染,比如什么叫做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东西,你一定要先了解这些东西,然后慢慢依于这些东西的指导下去学,你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
为什么师父说不懂五蕴十二入处你很难称作修行?我不能说你没修行,但是很难称做真正的修行。为什么?五蕴都不明白怎么照见五蕴皆空?为什么要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常常会说修行就是要修自己,什么叫做自己?五蕴就是自己,你连自己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修自己?修行不是在修别人,修行是在修自己。那自己到底是什么,佛教怎么分析了解这个所谓的我,佛教教你应该怎么样看待这个我,你在了解这个我的过程上面有什么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在哪里,怎么去解决,这个就是佛教要讲的最根本的。
你要是不了解我是什么那你怎么修?所以五蕴十二入处都是在谈我,都是在谈怎么认识我,以及依于这个我,认识外面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你听经听那么久,你必须要了解,很多佛教做的宗教仪式或宗教行为跟佛教修行的理论,到底有什么关系,你一定要把它了解,然后连上。如果你不了解佛教教理,你诵很多经,持很多咒,我不能说没有用,我只能说那个用,相当的有限,因为没有跟佛教的真正教理连上一起。所以你一定要去思考,来师父这边听那么多经,也了解了佛教的基本修行到底是什么,那你现在所做的这些宗教行为,怎么样跟这些连在一起。
你诵《般若经》,诵《心经》,每天都在持《大悲咒》,你为什么要念大悲咒?不是说大悲咒神力功效很大,可以消灾解难,当然是可以,问题是怎么消灾解难?不是我光念一念,就受到一股力量保护,那这样很容易跟其他宗教混在一起。
(2)'''知如所有性''':知一切染净法的共相真如相,这些都讲过
(3)'''知能取义''':内五根及心心所法。
(4)'''知所取义''':外六处。佛教讲来讲去就是这些,叫你知道内六入,外六处,内六入认识外六处的时候,中间产生了什么问题,那我们要从那一边去下手,你要这样知道,你所有的诵经拜佛忏悔,跟这个连在一起才叫做跟真修行。
'''(5)知建立义''':器世间可得建立一切有情界。了解这个器世间到底是什么样子,佛教分析世间,有分为有情世间、器世间,二者息息相关。
(6)'''知受用义''':有情受用资具。这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应用学,是从修行的立场谈我们应该怎么样受用外来的资具,什么叫外在的资具?就是我们所用的一切物资,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一切物资,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正确态度来看待它。如果你没有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你可能会太过于享受五欲,对外来的资具会太过的痴迷。我们不是食衣住行吗?食,你可能会在吃上面下太多不必要的功夫,然后整天执著在吃什么上面,每天想着哪一家餐厅好吃,或是买什么回来吃。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居士,包括出家人,主要是居士来讲,当然在某些状况下你可以享受一点吃的,但是不要太过份,要把这个欲望稍为控制在一个范围内。食衣住行本来是一般具备的资具,但是我们常常在这食衣住行上面起染着、起执着,用尽太多的功夫在这上面,然后因为这样起很大的烦恼。衣就是穿的东西,住——房子,行——车子,车子最好的,双B的,有时候就是在这些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功夫还钱。
(7)'''知颠倒义:'''能取五根执著于外,无常计常,无我计我,这个叫做颠倒,我们要知道这个叫做颠倒。
(8)'''知无倒义''':就是和上面相违反的
(9)'''知杂染义''':三界中三种杂染,烦恼,业,还有苦,烦恼造业然后会来投胎,这个叫做知杂染义。
(10)最后'''知清净义''',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所以他讲来讲去这十种。
师父好几年来教你们,其实都是在讲这些东西,只是有的讲得更细而已。所以依佛教来讲,正确的修止观者,一定要先有佛法的教理概念,要有教理背景,要有佛法的义理概念,你才能修止观。不然修出来的常常是错误的,不然就走火入魔,不然就类同于外道的,或是只是养养生而已,对你的身心,对你的精神没有任何提升的。
3)'''五种相了知义'''
('''1)遍知事''':即是一切所知,或诸蕴或诸内外入处,佛教讲的一切事跟一切法,绝对不会离开你的身心的,绝对是讲你的身心跟外在的一种交关,所以当我们讲遍知事。要知道一切事的时候,不是叫你知道一切的天文地理,杂七杂八的事,他要告诉你,我们的身心,还有我们的身心对外的交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说还是一样的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还是在谈这些东西,所以论典上常说,什么叫作一切法,一切法叫做十二入处,一切法离不开十二入处。什么叫作一切法?《俱舍论》里面讲五位七十五法叫作一切法,无外乎就是心心所法,还有你的心心所对外界怎么认识,物质的,精神的,物质跟精神交关的,谈的都是这些东西,
('''2)遍知义''':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什么叫做世俗,胜义,功德,过失,四缘,三世,生住坏灭,比如如病如患,还有苦集灭道,真如、实际或广略,谈的都是这些,或四记四说。什么叫做四记四说?一向记,分别记,反问记,置记。佛陀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切的问题离不开这四种方式,一切的回答也不离开这四种方式,隐密显了故。如是等 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3)遍知因''':这个因就是修行的因,怎么样断烦恼的修行因。
'''(4)遍知果''':贪嗔痴永断就是果,从初果二果三果,一直到佛果,都可以说是遍知果。
'''(5)此觉了''':就是告诉你说,你除了修行证果以外,你还要把这些方法跟别人说明开示,这个叫做此觉了。
这五种相就是了解一切的事,了解一切的义,还有了解怎么修行,了解修行证果,最后还要知道怎么样把佛法跟别人分享,就是这五事。
还有4)四种相了知其义,你会问说,为什么这么啰唆,了解法的内容为什么要分别那么多,因为他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师父说过佛法有一个好处,他在解释一个东西的时候,他不会是单面的或单向的,只从一个角度切入谈一个东西,他会常常从不同角度切入,但是他谈的就是一个东西。现在讲的十相、五相,还有包括现在的四相,其实重点都是在告诉你,佛法的内容你要了解的到底是哪些内容,也就是说佛法主要的主旨到底在谈些什么内容?都是在谈这个,十相、五相、四相。
'''4) 四種相了知其義'''
'''(1)心執受義:阿賴耶識執受種子及根身'''
'''(2)領納義:受心所對境之領納作用'''
'''(3)了別義:識對境的認知作用'''
'''(4)雜染清淨義:指阿賴耶的清淨雜染 義'''
心执受义就是阿赖耶识执受种子及根身,心执受义就是在谈阿赖耶的作用,这是比较唯识,前面是通遍的,现在比较精要或是更狭隘的谈要了解什么。从广泛的普遍的佛法教理,谈到唯识里面所要了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唯识所要了解的最重要的就是阿赖耶,你了解阿赖耶你就了解唯识,你了解阿赖耶的各种作用,那你就了解唯识。所以心执受义就是,阿赖耶识执受种子及根身叫做心执受义。
(2)领纳义:受心所对境的领纳作用
(4)了别义:识对境的认知作用
(4)杂染清净义:阿赖耶的清净与杂染。
所以这四种相其实就是唯识的教理,前面谈了很多,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当然这些都是共同普遍的教理,但是这四种相特别指的是唯识的教理,唯识的教理。他谈的无外乎就是说,阿赖耶还有阿赖耶的杂染跟清净,中间特别讲了一个领纳义——受心所对境之领纳作用;还有了别义——识对境的认知作用。这两个(了别义,杂染清净)都在谈认知作用,这两个(心执受,领纳义)是在谈所知依,这个(心执受)在谈所知依,这个(了别义)在谈我们的认知作用,这个(杂染清净)在谈阿赖耶的转依,他就是在谈大概的唯识作用。
什么叫做大概的唯识作用?每一个人有一个阿赖耶,阿赖耶有很多种子,所以阿赖耶叫作一切的领纳义。
阿赖耶执受种子,他可以执受我们这个根身,执受我们这个身体,如果这个身体没有阿赖耶的执持,你就死掉了。如果就很方便来讲的话,你也可以说我们死掉后阿赖耶另外去投胎,所以阿赖耶就是生命的根本。
有些人死了,你看他器官什么都好好的,问题是阿赖耶已经跑去投胎了,所以这个身心要能够作用,第一个就是这个物质的身体必须是好的,第二个必须有阿赖耶的执持。有些活到一定的程度寿尽了,业报尽了,看他器官什么都好好的,突然死了,这是因为他的业力规范之下,他阿赖耶没办法再执持这个根身走了,人就死了;有时候是这个根身受到太大的破坏,阿赖耶也没办法再执持这个根身,阿赖耶就跑了。
老的时候就是这个根身变老了,阿赖耶识不会变老,阿赖耶识执持这个肉身,但是这个肉身会变老,变老坏到一定程度阿赖耶就不能再执持了。
举个例子,车买来的时候是新的你可以开,开一开车旧了老了,不能修了,车坏了,你就把它丢了另外再买一台车子。
六道,鬼也有阿赖耶执持的,这个根身破坏掉了,阿赖耶没有办法执持,或是这个根身老到一定程度了,没办法再作用了,那阿赖耶没办法再执持了。意思就是说,我们人要活著,这个根身要是好的,阿赖耶才能执受他;如果这个根身好的,如果阿赖耶有某些因缘不执持他,那也没办法活下去。比如这个肉身的身体是好的,但是你的业报已经尽了,你过去生中做人的业就只能到这里而已,阿赖耶也没有力量在执持现世这个身体了,就另外走了,这是业力的功能。23:30
刚刚讲 阿赖耶执受根身,又讲受心所对境之领纳作用,还有,识对境的了别作用。
当我们认识外面一个境的时候,你自己阿赖耶认识到他会现出一个相出来,阿赖耶再现出一个心,这个就是六识。
我现在画的稍微复杂一点,我们阿赖耶会再自己现出一个六根,识透过根去认识到这个境,当你去认识到这个境的时候,阿赖耶会在自己现出一个相出来。
这个东西可以是一种依他起,这整个过程是一个依他起,这样的一个过程,阿赖耶认识对象然后自己现出一个相,这个整个过程叫做依他起,所以这个相是一种依他起,依于外在的因缘然后激发阿赖耶的种子,然后阿赖耶种子现出来,这个叫做依他起相。
但是师父上次不是说过,实际上当我们的心认识到这个相的时候,其实这个相已经是一种杂染了,因为我们阿赖耶现出的这个相,我们现在的阿赖耶这里面的种子都是杂染的,都含有我执的存在,所以一但现出这个相的时候,这个相已经是一种错误的相了,这个相叫做遍计所执相。
因为在我们凡夫位现出来的这个相,一定是杂染种子所现出来的,所以在阿赖耶凡夫位现出来的这个相,一定是杂染相,被我们这个六识所执取的。这个就是讲心对境的领纳作用,还有了别——识对境的认识作用,(图里面)中间这个认识就是在谈中间这个,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以为那个东西是外在的,其实我们看到那个东西的时候,背后那个东西我们不能看到,不知道那是什么,我们看到那个东西其实是我们阿赖耶现出一个相,我们的心就去执著他,这样一个相叫做遍计所执,这个心是能执著的,就是中间这两个。
(4)杂染清净义:透过修行告诉你说,这个相是我们杂染所成,是无自性的,我们心不要太去执著他,这个相是无自性的,所以心也没办法再执著。经过这样不断的熏修熏修,出来的种子本来是杂染的,经过教理的影响认识,熏进去的是清净的,是没有执著的。不只是听闻佛法而已,包括你平时的受想行识,平时的学习都是一种熏习,今天人家骂你如果你很生气,骂回去,又是熏杂染的回去了。人家今天骂你,你想到说我听到唯识,我如果起嗔恨心,骂他或者跟他打架,又熏烦恼种子进去了。但是人家骂你或讲你怎么样,你想没关系这是因缘所成的,我不需要在这边起烦恼,因为这些无非是唯识所现,我用应该有的方法来对应。
你这样一对应,或是用佛法的方法来思考,你这样一思考、一对应,就熏了清净的种子进去了。也就是说你本来现出来的是杂染种子,因为他骂你,你现出烦恼相出来,但是你经过佛法的思考之后,你熏回去的是佛法的种子,是清净的,那你这里面就有一些清净种子。如果你听的是无漏种子,比如说是出世间的,乃至菩萨成佛修行的大乘种子,你就熏了不但是无漏而且是大乘种子在里面。
但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你这里面无始以来杂染种子太多了,所以为什么成佛要那么久的时间?因为他要不断的现行,种生现、现熏种,不断地这样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就是不断地这样熏。久了之后在你阿赖耶里面的种子就变成,清净的多,杂染的少。然后据唯识学说里面的清净种子,或是无漏种子它在某些状况下,有对治烦恼种子的作用,可以克制它。所以其实它种子在里面是在拉锯战的,你说拉锯怎么办,端看它现出来的时候,你要熏什么回去。
我们凡夫有时候他现出清净的,你会熏烦恼的回去,如果你不了解道理的时候,或是你随着你的习气去走。有人看到佛很不高兴,有人听到法很不高兴,有人听到不要说听到佛法,听到善法很不高兴。比如人家在那边布施,人家在那边修功德布施,大家很踊跃的在希望帮助别人,有人在那边说,捐那个有什么用?那个他们自己的业力,要钱自己赚,他们就是业障重。
所以佛教有讲随喜,你看到善法你要随喜功德,你不要在那边讲那些相反的话,然后恶法反而去随喜,人家在那边打架杀人,打得好太妙了、观看,那就熏恶法回去了。所以本来现出来的清净,你看到的清净相,你可能现出烦恼相,再熏恶法回去。所以佛教的重点,修行就是熏善法进去,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心执受义,还有到最后的清净杂染义,阿赖耶的可以转染成净,但是这个转染成净要很长的时间。
问:念经、念咒、念佛,不是有这个熏习作用吗?(师父:谁替师父回答一下?)
问-1:他的意思就是光念经念佛就可以了,但是师父之前告诉我们,要强调理解经义,你要知道怎么真正随顺佛教,真正的发无漏的种子熏进去。
问:光念经不是有种子加进去吗,念经不清净吗?
师父:念经有可能是染污的喔。
问-1:看你这个念怎么去定义,有时候有的人光是嘴上念心里不去念,心里不清净。我听师父说有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一直念经,孙子在旁边一直喊她,老太太就对孙子很烦,她说我在念经你怎么老是叫我?然后她孙子跟他说,你老是在念经不打扰我吗?你发现其实她没有很好的处理念经这种事,也许他孙子在那边做作业需要安静,她这样念经吵到他了。
师父:刚才师父提到有用不清净心来念经的,要不要举个例子?又念又打妄想,就算不是不清净也是不专心。有没有用不清净心来念经的?台湾殡葬业很发达,有一套程序的,他里面请的人都不是出家人,是在家人也有穿袍子搭衣来念经,问题是他念经是非常不清净心,他根本不知道经在讲什么。他只为了我的工作我念一念,把它念完我就可以收多少钱,他想的是我等一下可以收多少钱,偷工减料,跳过的混过的也有。比如阿弥陀经本来要念四十分钟,他念二十分钟。
师父曾经讲过一件事情,你的思考越强,你的用心越强,熏进的种子越强。所以为什么说,你没有心造作的就不能熏进去,有没有一句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你心越强,越专心越集中,越能了解,你熏进去的越强;你对佛法的认知越强越清楚,越知道你在做什么,熏进去的就越强越清净。
有句话是说无心的不造业,比如说你现在开车压到一个石头,石头弹出去,刚好不小心打死一个人,你有没有罪?就佛教来讲这个也不造成杀业,因为佛教讲杀业一定要有起心动念才可以。意思就是说,你要以发心、有起心动念、有动机,你才能熏习成种子。所以没有心的造作不熏习成种子。
所以你诵经,你要是完全无心,那可能熏习的种子非常弱,就算有一点善业的功德都很弱;再来,你有专心诵,有一点熏习善的,但是你不了解,那熏进去的善法种子非常有限;再来,如果你真的了解而且你也能够做,再来诵经,那熏进去的力道,可不是一般的。
所以一定要有心,而且越能思考熏习的种子力道就越强。世间法也是一样,比如杀人,杀人罪也分成很多种。无意杀人,你没有处心积虑的要杀他,你是因为一时吵架杀了人,这种罪,和你蓄意谋财害命的,两种罪哪一种比较重?当然是蓄意谋财害命的比较重。因为这个表示你经过深思熟虑过的,你说跟人家吵架一时生气的杀罪当然是不能比的,因为你根本没有想杀他。所以你看世间法律都可以这样子分,事实上在佛教的业力观也是这个样子的,你处心积虑经过深思熟虑的不管好事坏事,熏习的种子绝对比较强。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四种相了知其义,我们把阿赖耶的理论给复习了一遍。
以前我在学校大家都觉得我是学中观的,其实我也很喜欢唯识,因为中观在理上讲得非常好,唯识是在事相上讲得非常好,所以一个叫做法性宗,一个叫做法相宗。唯识是在事相上,还有修行的整个结构或是历程上讲得非常好,这一套理论可以解释非常多东西,也告诉你为什么必须要起心动念才有业种子,才有种子可以熏习,告诉你为什么你要经过深思熟虑那个种子才会强。
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说,如果光诵经诵到开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光持咒什么都不思考,就想要持这个咒持到开悟,那是门都没有的事情,也不要想说即身成佛。师父这样讲,会不会有些人觉得说,真的吗,不能即身成佛吗?就唯识的种子你想要这一辈子成佛,有一个可能,你是十地菩萨,一生补处再下来的,那个就是即身成佛,阿赖耶种子已经熏习到最后了,剩下最后的那一个,这辈子一转就成佛了。要不然的话无始以来的这些烦恼习气,你要慢慢去转,你不要想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你要是每天想要什么时候,你永远不会去做,你就永远没有什么时候,你就是当下赶快去学去做。
所以话再讲回来,《摄大乘论》里面常常讲正闻熏习,因为你要有强烈的发心动机,必须要是正确的才好,你不要是错误的。你要正确的发心动机,这个正确的观念从哪里来?从听经闻法而来的。所以唯识非常重视听经闻法,非常重视正闻熏习,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你不要以为听经闻法,就是有空来听听,其实听经闻法是很重要的,所以师父才一直讲强调听经闻法的重要性,因为听经闻法你才能不断地,一次又一次的把这个观念给导正。41:23
问:佛教说阿赖耶识是投胎的,那他跟一般宗教说的灵魂一样吗?
师父:那不一样,因为阿赖耶识是不固定的,他只是一个名称我们叫他阿赖耶而已,其实他整个是一个复合而成的,一直在变化当中,那灵魂是固定不变的。上次前面的《解深密经》里面也讲,讲说「阿陀那识如瀑流,我(佛)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因为二者看起来很像,你不了解他的细节哪里不一样,你可能把它当成是我或灵魂。
因为阿赖耶是一个种子聚,他里面种子是一直在变化当中的,所以整个阿赖耶其实说穿了,阿赖耶是空性的,它只是各种种子的作用聚合在一起而已,然后我们称它为阿赖耶。就像这个房子我们称它为房子,但是实际上有没有一个房子的实体?没有,它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构造,然后依于应该有的地方弄一弄。就好像这个五蕴,就是这样子各式各样的东西组合成,称为我、或称为一个人,阿赖耶有这样的安立。43:00
'''5) 三種相了知其義'''
'''文義:指名、句、文,語言文字'''
'''義義:語言文字所詮述的內容'''
'''界義:'''
'''器世界:山河大地等世間'''
'''有情界:有情眾生'''
'''法界:一切諸法,心色、有為無為等等'''
'''所調伏界:十方一切所能教化的有情'''
'''調伏方便:教化眾生的一切方法,種種法們'''
三种相了知其义
1)文义:指名句文,语言文字
2)义义:就是语言文字所诠述的内容
3)界义:有很多种义。
佛教里面的「界」有很多种意思,一个是因;一个是含藏的意思;另外一个就是一个容器的意思,界有这三种意思。我再讲一次,一个是因,还有含藏的意思,含藏在里面,所以有一种叫做金胎界,如来藏以前也叫如来界,就是我们含藏有如来的因;还有一个叫做container就是一个容器,器世界这个界就好像是一个容器,然后有情住在这个里面,有这样一个隐含的意思。
(1)第一个,器世界:就是山河大地等世间,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叫做器世间,叫做山河大地,这个叫作我们的居住环境。
(2)有情界:就是有情众生。
(3)法界:就是一切诸法,包括心法、色法,有为法,无为法等等,都可以称为法界,反正一切法都可以包含在法界里面。
(4)所调伏界:十方一切所能教化的有情叫做所调伏界。
这个有情界跟所调伏界有什么不一样?有情界是一切众生,所调伏界是一切所能教化的有情,叫做所调伏。所以我们现在在座的包括师父在内,都是十方一切所能教化的有情,都包括在所调伏界里面。因为是可以教化的,所能教化的有情,去教堂基督教的那一些,依佛法来讲,就是暂时目前没有因缘教化的有情,那个只能在有情界里面。
(5)调伏方便:教化众生的一切方法、种种法门,叫做调伏方便。这个方便就是方法,所以叫做调伏方便。
你看他讲来讲去,不管几种,讲的都跟修行有关系,所以佛教的分析很多时候都在分析修行,都跟怎么离烦恼有关系,这个叫做三种相了知其义。
问:【所調伏界:十方一切所能教化的有情】,不包括过去生熏修过佛法,但此生没有再熏修的?
师父:以目前来讲,能够受到调伏的,能够受到学习教化的,这个叫做所调伏界,其他那些就是在有情界里面。他为什么要这样立呢?其实讲来讲去还是在说,怎么修行离苦得乐,怎么调伏,然后用什么方法来调伏,谈的还是这些东西,所以离不开佛法,知法知义都是在了解佛法的教理跟意义。47:46
'''6) 聞思修差別'''
'''知義的程度有聞思修慧三種差別'''
'''聞所成慧:'''
'''依語言文字聽受'''
'''唯依教法之義'''
'''未能通達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
'''未得定影像'''
'''能隨順解脫'''
'''不能真達解脫'''
6)闻思修差别
你看师父不断地一直强调闻思修,所以这个不是师父讲,《解深密经》也告诉你要闻思修。在讲止观的时候,前面不是告诉你要讲要闻思修,他已经讲过一次了,止观讲完了他后面告诉你,还是闻思修,但是他只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他这里是告诉你说,我们知法知义,就是了解义理,它的程度有什么差别——有闻思修上面的三种差别。
也就是说同样了解义理,同样学习佛法,但是认知的程度不一样。不是内容不一样,你了解的都是四谛十二因缘,都是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你懂得这些三十七道品,懂得同样都是这些东西,但是认知有深浅,不是懂得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无相布施,你大概了解到,问题是你真的做得到吗?你做不到的话你的认知就是比较浅,你如果真的做得到,那你的认知就比较深。所以你记得师父说,佛法的学习是一种身心生命的投入,不是只是嘴巴讲讲、头脑想想,必须是身心生命的投入。当我们讲布施的时候不是只是在谈布施是什么,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而已,而是说你身心必须要投入去力行,这个才叫做修佛法的认知。所以当我们讲佛法的慧的时候,不是你只是认知上叫做慧,你真正养成观念了那个叫做闻慧,你真正能去做那个叫做思慧,你能够在定中起观的那个叫做修慧。不要以为慧只是认知就叫做慧,慧包括真正的实践程度。
问:有人说布施做好事,做慈善事业,那个是人天福报而已,如果你的福报尽了,你还是要堕地狱的,这个是怎么样的解释?
师父:看你透入什么心,还有你的认知到底怎么认知的,(问:布施也是一件好事,)当然是好事,如果你不了解无我,还有很强烈的执著,那当然就是世间的善法,也是善事,但是是世间善法,是轮回法。但是如果你布施的时候能够跟无我相应,能够跟大悲心相应,能够跟菩提心相应,然后回向一切众生,这个就是大乘佛法。这个就是随顺解脱,随顺大乘,你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真的做得到,因为你还没证悟,但是你已经在学习上有这种观念透进去了,这个叫做随顺的,是顺著这个方向去的。
布施到底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看你透入什么样的教义在里面,看你透入什么心在里面,看你透入怎么样的理解在里面。最有名的故事师父常讲,梁武帝跟菩提达摩对话,梁武帝说我铺桥造路修建那么多寺庙,度那么多人出家,我有没有功德?菩提达摩说没有功德。菩提达摩的意思是说你这个不是出世间法,因为你还很执著你到底有多少功德。你不能说梁武帝没有功德,他是有福报有功德的,但是菩提达摩他是在找大乘根机的,所以他是从大乘的胜义谛告诉他,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毕竟空你还执著什么功德呢?所以他说功德本空。所以叫做:「功德功德,既非功德,是名功德」,这个是《金刚经》,不过我们这里不讲那个。
【知义的程度有闻思修慧三种差别】,这个是师父依《解深密经》还有《瑜伽师地论》的,其它不同经典也有解释,那些解释的方法师父常常强调,但这里就是依这个为主,我大概讲一下它的定义是怎么样。
首先,闻所成慧:
【'''依语言文字听受'''】,记得,闻所成慧依语言文字听受,所以是依听经闻法而成的;再来,【'''唯依教法之义'''】,就是了解教法的内容,依于教法的内容。但是他可能【'''未能通达教理深义或完全融通'''】,意思就是说你可能会养成某些观念知见,但是你并没有完全融通,因为你可能熏习的还不够。但是闻所成慧你要熏习成也不容易,你不要以为很容易。
【'''未得定影相'''】,就是你还没真正去修定,不是定相应的,所以闻所成慧不用定相应,就是你不用在定里面去作观,所以闻所成慧不是依修定而成的,是依听经闻法,然后对教理的不断思维,然后去了解义理道理到底是什么。但是【'''它能随顺解脱'''】,它的观念是随顺于解脱。这个是讲出世法,不是讲世间法,它是可以随顺解脱的,但是不能依这个解脱,还没到这个程度,但是这个却是解脱基础。所以你没办法依闻所成慧解脱,但是闻所成慧是基础。
比如你现在要爬楼梯到二楼,你不能依第一阶而到二楼,但问题是你没有第一阶有办法到第二阶吗?当然不可能。比如你现在要从一楼到三楼,一楼当然没办法让你到三楼,但是一楼是三楼的基础,你必须借由二楼才能到达三楼。所以【'''闻所成慧没办法达到真解脱'''】,但是它是基础,它是随顺解脱的,它不是依定而得的,它是依听经闻法,然后对教理的不断熏习思惟、简择这样而来的,当然还是必须要日常生活去运用。
师父要补充一下,虽然说你诵经不是那么专心,或是你不了解,当然没有办法熏很强,但是那也是初入门的一种方法,因为诵经在某些状况下,可以提升一定的宗教情操。师父说过,一般我们凡夫在知见没有真正养成,也没有定力的时候,你遇到一些灾难的时候,你确实要靠很多宗教行为来护持你的信念,但是这个不是长远之计,不过在治标上非常有效。所以刚开始的诵经是一种初入门的方法,也是很有用的当然他是一个基础,不能说那个没用,师父的意思是说,你不能停止在那边而已,一定要更上一层楼,这是师父要表达的意思。1:00
'''思所成慧'''
'''也依語言文字聽受'''
'''不但能依教法之義,更能深入思惟深義'''
'''能通達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
'''未得定影像'''
'''能更勝隨順解脫'''
'''不能真達解脫'''
刚才闻所成慧讲完了,思所成慧还是【'''依语言文字听受'''】,他的重点是【'''不但能依教法之义,更能深入思惟深义'''】,就是甚深的义理经过不管是哲学式的思考,辩证式的思考,严密性的思考都好,反正就是透过这样的严密思考之后,能够深入并且完全融通教理。所以说【'''能通达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对教理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在其它经教上会说,这是一种佛法行为模式的养成。师父说过这种融通度不是说我懂得很深,我可以写很多论文,不是这样而已,是真的能够自然而然付诸于实践,这个才是真正的融通。所以要记住一句话,我说佛法的学习绝对是身心生命的完全投入,绝对不是嘴巴讲一讲或脑筋思考思考,他每一次都说语言的听受是第一步。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佛法的学习,不要去读书,不要去听经,那个都是世智辩聪,那个都是没有用的,佛法不是这样,千万不要有这样错误的。
这个东西是《解深密经》讲的,不是师父讲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第一步都是依语言文字的听受,第二步才深入它的教义,第三步通达甚深义理还有融通,这个都是它的差别。思所成慧的融通,他是身心生命的投入,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前面是一种思维的模式,这里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所以'''闻所成慧也可以说正见养成,思所成慧可以说戒行养成。'''
【'''未得定影相'''】,因为思所成慧也不需要依禅定来开发,后面的修所成慧才需要,所以叫做未得定影相。也就是说你还没有把这样的教理,拿到定中来观察,这种教理是无始的听经闻法,然后去做去实践,然后不断地磨练跟熏习思考而来的。
【能更胜的随顺于解脱】,也就是说这种随顺的解脱力更强,前面已经有了,这里更强了,但是还是【'''不能达到真解脱'''】。还是不能依思所成慧达到真解脱,这就是思所成慧。这是有阶段的,你不要以为没有闻所成慧可以跳到思所成慧,没有闻思你可以修,没有那种事情。
'''修所成慧'''
'''可依語言文字,也可不用(定心中)'''
'''不但能依教法之義,更能深入思惟深義'''
'''能通達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
'''得定影像(止觀)'''
'''極隨順解脫:由定慧伏煩惱'''
'''能成就解脫'''
修所成慧
修所成慧不一样,【'''可依语言文字,也可不用(定心中)'''】,因为修所成慧,很多时候是定中相应,定里面当然没有语言文字,定里面是离语言文字相的。
【'''不但能依教法之义,更能深入思惟深义'''】,这个跟思所成慧差不多。
【'''能通达教理深意或完全融通'''】,这个跟思所成慧一样,接下来不一样:
【'''得定影相'''】,就是修所成慧必须止观相应,就是在定中起观,是跟定配合的,把得来的慧跟定配合,所以叫做得定影相,也就是这里修止观了。因为在定中开始观诸法实相,所以
【'''能极随顺解脱:由定跟慧伏烦恼'''】,前面闻思只是用一种思维,或是养成模式的力量,来降伏烦恼而已,但是那种东西有时候力量薄弱,一旦遇到一些天灾人变,常常会产生一些烦恼出现。但是这里是由定慧来降伏烦恼的,尤其是以定来降伏五欲烦恼,这样的力量就非常大,就不大会起动摇。你不但有慧的力量,知见观念正确,更有定的力量,当你这两种力量都有的时候,老实说,你很难被撼动的,哪怕发生什么天灾人变,你都不大会被撼动。
我们人有时候是这个样子,平时没事的时候你都可以知见正确,发生大事的时候你就知见常常会动摇,就算你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你还是想说:没办法,先这样子做吧,因为你的知情意没办法克服,你的情感意志超胜了你的理智。你平时是由理智来引导情感意志的,比如说你平时比较喜欢听经闻法,有一些观念的佛教徒,平时是由理智、智慧来引导他的情感意志的,他会知道这样不对,不能这样,但是遇到大事情或灾变的时候,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考验,尤其是生病,是最容易动摇知见的。
你自己生病当然容易动摇知见,但是有时候更容易动摇知见的是你最关心的人生重病,更容易动摇你的知见。师父常常讲说佛教讲的是诸行无常,告诉你外面的一切变化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能想要去改变外面这个环境,你必须要了解学习训练,怎么去接受这个无常性。我们常常是自己生病,我自己想办法去处理,但是我们常常是因为自己所最关心的人,比如父母亲,自己的太太或先生,更重要的可能是自己的儿女,生了重病,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老实说你的考验就在这里,你的知见到底对不对,正不正确就在这里。你会不会开始去信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哪里有什么神医,他把你的头摸一摸,或是持个什么咒,马上咒到病除,让你喝个什么东西做个什么法,他什么病就马上好了。
我告诉你,得病有得病的因缘,治疗有治疗的因缘,但是我们如果不了解佛法的根本真义谛,我们常常会去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信念很容易动摇的,甚至伦理规范道德的理念,在那个时候老实说,信念也变得很薄弱。上次师父不是说过,如果你一个最亲爱的儿子和女儿,或是你的父母还是什么,肾脏已经都不行,必须要换肾。上次师父讲过,换肾两个方法,一个排队等人家捐赠,另外一个去买。去买,大家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不但是违法而且是不合道德行为的,这时候就考验你的知见到底多正确、多深,你的知见稳固到什么程度。有时候很多是我死没关系,但是我希望我周遭的人我最关爱的人能够好好的活下来,我们常常是这样子的。
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可以讲大话,那要看看发生事情的时候,知见是怎么样,你还能够提起这些正知正念吗?你不要说,师父修行有多高。师父是这样的,我常常在读这些经教的时候,常常会问说:万一我遇到的时候我会怎样。你就这样去反省,万一我遇到的时候,我会做哪一方面的决定。你只要记得一件事情,这世间是无常的,我们对外在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你不要常常想要去改变它,你可以尽力,但是不要在去上面太去琢磨。因为外在无常的变化是世间的真理,我们最亲爱的人,不管多久,不管多长,能跟我们一直在一起吗?能够多久真的不一定的,今天好好的可能明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小孩从小到大,你不要想说他什么时候会离开你,他随时可能会离开你,现在不离开你,以后长大也会离开你。最亲爱的父母亲,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够长命百岁,但是真能长命百岁就好吗?那也要身体健康才可以。
但是问题是,身体健康你必须要有一个想法:生老病死是大家都必须历经的,而且随时可能会发生的,那我们对我们的父母亲所应该尽的孝道,真正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你必须去思考。包括父母对小孩,不是一直把他留在身边,然后用世俗的观念去对待这样就叫做孝,有时候真的会搞到(家庭不和)。有些我们自己认为的,别人不一定是这样的想法,有时候要依比较宽广更高的来理解,我们周遭人事物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就是佛法的学习。
【'''得定影相,极随顺解脱'''】,这个在修所成慧的阶段就是止观相应。一方面你慧学至少要有思所成慧的能力,定学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然后两个合在一起叫做止观相应,怎么相应其实师父前面都有讲,这个就叫做修所成慧,一旦成就了就叫做现证慧,小乘至少证初果,在大乘就是初地,所以这个就叫做
【能成就解脱】,这个才能成就解脱,这个是解脱的直接因,前面两个都是间接因,但是却是基础。所以就是必须要由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然后最后修所成慧,这样的前进,才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次第跟历程。1:13:00
'''三喻'''
'''如無三慧則無法見真如'''
'''如世尊說濁水器喻、不淨鏡喻、撓泉池喻,不任觀察自面影相'''
'''濁水器:混濁之水不能當鏡照'''
'''不淨鏡:不淨之鏡也不能照'''
'''撓泉:撓動的水池'''
三慧讲完之后,释迦牟尼佛提出三个比喻:
【'''如果没有闻思修三慧则无法见真如'''】,就是没办法悟实相,什么叫做三喻?
弥勒菩萨说【'''如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不任观察自面影相,浊水器喻】'''
就是当你要把一面水,当成镜子来照自己的时候,下面三种不能产生,你不能照到自己。
1、首先,'''浊水器''':你要把一摊水来照自己的面,但问题是这一摊水不能是脏的,你这摊肮脏的水没有办法清楚的看到自己。混浊的水是没办法反射然后照到自己的,这个就是告诉你说,如果没有闻思修慧话,你是没办法真正觉悟、开悟的。
2、'''不净镜''':不清净的镜子,镜子上面染了一层灰,你有没有办法照到自己,没办法,这不堪用。
3、'''挠泉''':挠动的水池,一滩水被风吹得到处乱飘,波浪很大动来动去的,你没办法清楚的照到自己。
佛陀就用这三个例子来说没有闻思修三慧,我们虽然有具备了觉的性,但是没有闻思修三慧去开发去修行,你是没办法真正见到真如的。也就是说当这个水不干净,或是镜子有灰尘,还是水是扰动的时候,你是没办法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他是用一个例子,所以没有闻思修三慧,是没办法开发真正觉悟的。1:15:45
'''五.除遣諸相作意'''
'''世尊! 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修止觀者:要作意(觀)什麼?要遺除什麼?如何遺除?'''
我们现在讲说止观相应,开始在修了,然后知法知义了,然后依教理法义慢慢进去修了,你真正如果要证悟到初果要开悟的话,要修所成慧或是现证慧的时候,你在作观的当下到最后一步,要作一种观,这个观叫'''做遣除诸相的观''',或是叫做遣除诸相作意,叫做以契出契。
也就是说,我们比如说要到对岸去,你坐了一个竹筏过去,到了对岸,你不能拿著竹筏不放,你一直拿著竹筏不放,这样你没办法上岸的。也就是说你要上岸你必须要离开那个竹筏。你坐了一艘船要到对岸去,到了对岸你必须要离开这艘船,你才能到达对岸,你一直觉得,这船是带我的过来的,然后你一直执著那艘船,你没办法到对岸。
以契出契:师父上次不是说,一根管子里面塞了一个东西,你拿一根东西把它塞进去,把那个东西弄出来,你那个东西能不能留在里面/你得要把这个东西遣除拿掉,这个叫做遣除诸相作意。也就是说你刚开始观的这些法,有帮助你降伏烦恼的作业,甚至到最后断了烦恼,你也必须要把刚才观的这些法遣除掉,不然又变成一个执著了。
但是这个不是在义理或者是在哲学上讲,这是告诉你在止观最后的关键怎么做。 弥勒菩萨说:【'''世尊,修奢摩他毘婆舍那诸菩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
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这些修止观的菩萨们,【'''要作意什么,要观什么?要遣除什么,要怎么遣除?'''】也就是说你修观修到最后,要进入开悟了,到最后的这一步你要观什么,最后的什么东西要把它遣除掉,怎么去遣除,这就是他的问题,细不细?细。1:19:00
'''所除遣之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句、文)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真如作意'''
'''除遣『法相』及『義相』'''
'''觀法相自性不可得,其所依之相亦不可得'''
怎么遣除?他说,佛告弥勒菩萨,当最后我们要开悟的时候,就是止观相应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怎么做呢?要由做真如作意又叫做真如观,或叫做实相观或叫做实相作意,然后除遣法相及义相。什么是法相、义相?就是前面讲的,【五法知法相,十法五法、四法、三法知义相】,这些本来的教理是在起观的观相,但到最后你真正要开悟的时候,要把这些在内心的这种相,要把它遣除掉。因为法相义相的这些教理,就像是渡你过河的那个竹筏一样,你没有那个竹筏你没有办法过河,但是真正到了对岸的时候,临那一刹那你要跳到岸上去,你就要离开这个筏才可以。
也就是说刚开始你要遣除烦恼的时候,你必须要借由这个法理教理然后起观,但是到最后临那一刹那,你要把这些法理教理相对的安立相,把它遣除掉,你才能真正的悟诸法实相。它包括所谓的名及名自性,为什么他讲名,名自性?你们记得刚刚讲法跟义吗?从第一个是名句文,从第一个名句文到最后一个界义,就是要把这些全部遣除,不管你依哪一个到最后都要全部遣除。
佛教经典常常这样讲,都去拿最前面一个,所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然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拿五蕴里面的色来做解释,其实就是讲说后面的每个都一样。所以这里讲名及名自性,无所得的时候,也不观彼所依的相,就是要这样遣除,遣除名及名自性还有名所依的这个相,都要遣除掉,都不能去执著它。包括文及文自性,也必须要遣除。什么叫做名及名自性?名就是名称,名的自性是什么,名的自性就是语言相,名称所依的相就是外在的那个东西,名称要遣除,必须要这样子做。由什么来观才能遣除呢?观真如作意。
这里三个重点:
第一个,'''真如作意'''
第二个,'''要除遣法相跟义相''',就是前面讲的几个
第三个,'''要观法相自性不可得''',这个法相本身的自相不可得,还要'''他所依的那个相也不可得'''。
如果你还不是很清楚,没关系,这个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就是慢慢来,但是这个师父一定要讲,你们一定要听。你不要因为不懂,就不听,那你永远没有熏习的机会。
真如作意是一种禅观,你观真如作意要做什么?要遣除法相跟义相,所以下面这个是真如作意之后要铲除的东西,真如作意是方法,法相义相是要铲除的东西。为什么师父拿了这三点?因为这三点你弄清楚,就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
我们先回到前面,这一句不是弥勒菩萨问说,那我们要观什么,就是作意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然后要怎么遣除,不是问了这三个问题吗?释迦牟尼佛就说,要做真如作意,要遣除法相跟义相,然后要观自性不可得,依的法也不可得。佛陀不是回答了前面三个问题吗?他是有回应的,弥勒菩萨问了三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佛就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弥勒菩萨问说要用什么做观,要观什么,然后要遣除什么,怎么遣除?释迦牟尼佛就说要做真如作意,遣除法相及义相,要观法自性不可得,然后所依的相也不可得。这是方法(观法自性不可得,然后所依的相也不可得),这是遣除的对象(法相及义相),这是做的观(真如)1:26:08
问:遣除法相及义相与开悟的前后关系是什么?
师父:你不抛弃这个法,你没办法开悟。师父不是说,这条河,法相义相就是教理,你乘这个船这样过来,到这里快到了,问题是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筏,你有没有办法真的到达这里?
问:我抛弃了这个船,那我怎么知道自己开悟了?
师父:那是一种观,这种观不是你现在能够思维,这已经到达观的最后境界了,在《俱舍论》讲说煖、顶、忍,已经到世第一了,是在那个刹那的,这个刹那你如果没有抛开的话,你还有东西在,那还是一种执着。
问:他的意思是说我怎么知道我就要到岸了?
师父:你就多听经闻法,经过闻思修,就有那个能力跟程度了。你问一个医生你怎么知道我有癌症,人家读书读了多久,然后经过多少临床实验之后,经过好长时间训练过来的?师父为什么可以回答你这些问题,我也是好长时间训练过来,所以我知道,所以师父一直说必须要经过闻思修。
问:到时候是自然的?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就是说,经过闻思修然后在止观里面运作,这种力量跟认知就会越来越清楚了。所以你不经过闻思修没有用的,因为你不懂,经过闻思修然后教理慢慢懂,懂到那个地方经过止观再运作,你到时候就知道你要怎么抛了。如果遇到一个你从来没有碰过的东西,你问一个专家,他很难跟你讲,他只能说你要从头开始。比如你跟师父把脉,然后说师父你最近肝不好,我问你说你怎么知道我肝不好?你怎么跟我解释?你说因为我把脉来的。
我问你跟我说脉怎么样,我都没有学过,你跟我讲也是白讲,那我怎么办?我真的要学,我就从头开始学,因为就我来讲,我也很难去理解说你摸摸我这里,你就知道,我哪里不好,肝不好,肾不好,哪里不好。因为你现在没有闻思修,所以你现在会很疑惑说,会这样子吗?师父是相信你把脉没有错,但是老实说真正去思考的话,我会想真的是这样吗,你这样摸一摸就真的知道。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学习过来,你就了解说为什么人家会知道。
问:遣除法相就是破法执吗?
师父:不是破法执而已,法执我执都破,这里甚至是我执要破。因为这里一过去就是开悟的,就中观来讲我执法是同一执,但是这里法跟义,跟我执法执的观念意义不一样,他不在谈我执法执,他这里倒是没有去分那么多。如果有法执就是有我执,这里的法相跟义相,你可以说是一种法执,但是跟我们讲我执法执那个观念不大一样,反正你有法相义相就是还有一分的执著。如果你把法执我执又带进来,那又把东西弄混了,因为就中观来讲有法执就有我执,有我执就有法执,它重点在那个执,法相义相还是那个执,不管你执法执义还是那个执著。如果不懂没关系,师父还是会继续讲下去,你慢慢就会清楚,这个观念会慢慢建立起来。1:32:14
'''1. 作意:真如作意'''
'''勝解作意:謂修靜慮者, 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
'''真如作意: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觀諸法自相:色性、受性…'''
'''觀諸法共相:無常、無我、無自性空'''
'''觀諸法真如相:涅槃、自性空'''
什么叫做真如作意?我们讲作意的时候有两种作意,有胜解作意还有真如作意。
禅观有一种叫做胜解作意,还有一种真如作意。
'''真如作意''':观法的实际状况;
'''胜解作意: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
这个就是师父常常讲的,比如不净观,不净观到最后把很多东西观成白骨,但是你现实的实际状况不是这个样子,所以你是把它扩大观的。比如修观佛,观到最后是十方都充满佛,一起现出说法,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就是跟现实不符的,是你把他增加出来的,这个叫做胜解作意。比如上次师父举例,有人把地观成是水,对他是水,但是跟实际状况不合,那个是你增益出来的,实际上是地,只是你把它观成水而已,这一类的就叫做胜解作意。是你依定的很强的力量把他了解成这个样子,这个叫做胜解作意,这个也是一个修定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真如作意: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
就是观法他本来如此,这个法本来是这样你就观他就是这样子,什么叫做自相作意,共相作意?
自相作意:就是每个法,他本身的特质到底是什么,这个叫做自相。比如说色法以质碍为性,色法会变坏,会阻碍,占有空间,这个就叫做色,物质的自相。在世间共通法上来讲它确实是如此,你观它如此就是如此,所以这个叫做真如作意里面的观自相。
第一个,'''观诸法自相''':比如观色性,观受性。
受是领纳为性,受心所,情绪;观想,想是取像,把一个外境东西取进来,摄在我们心里面,这个是想的作用,这个也是想的自性或叫做自相,所以想就是以取像为性。这些就是不同法各个的别相或叫做自相,就世间来讲它确实是如此的,你没有增益也没有把它减损,它确实是如此,所以他也是真如作意的一种,但是这种观只能降伏烦恼,不能断烦恼。
第二个,'''观诸法共相:'''比如无常,无我,无自性空,这个叫做诸法共相。一切法的共通相就是无常相,就是无我相,无自性相,这个就是诸法共相。观诸法共相的修行是能断烦恼的,所以三法印叫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是可以断烦恼的。
第三个,'''观诸法的真如相''':就是观涅槃。
其实后面两个是观三法印,观诸法共相是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诸法的真如相,就是观一切法涅槃寂静。后面的这个共相跟真如相,是可以断烦恼的。
他刚才说依真如作意可以遣除法相跟义相,他讲的是哪一个?当然第三个一定是可以的,第二个也可以。当然不是第一个,第一个只能降伏烦恼而已,其实第二个第三个都可以遣除诸相,因为无我相,无常相,无自性空相,观诸法的共相还有观诸法的真如相,都是可以遣除烦恼,可以遣除法相及义相。
'''2. 所除遣:法相和義相'''
'''法相'''
'''名(名稱);句(句子);文(字母);別(緣別法);總(緣總法)'''
'''義相'''
'''十相'''
'''五相'''
'''四相'''
'''三相'''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是什么?法相就是名句文,缘别法,缘总法,这前面讲的这些。还有义相就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知道师父讲这个十相、五相、四相、三相吗?就是前面讲的,义相不是由十相、五相、四相、三相来解释吗?义相三相的最后一相是什么?界义,就是界。界义不是有器世间、有情界…五个,主要遣除的就是这几个。能遣除的,能作观的,就是观真如相,包括可以是诸法共相——无常、无我;可以是涅槃相,到时候要遣除的就是这些。
中观里面有讲说,就算你观诸法空相,到最后连那个空相都要遣除。观诸法空相的时候,因为你以空破一切法,但是你到最后连这个空都不能执著,后面会讲。
你会觉得说这个目前好像我们没办法做,没关系,没办法做的东西可以熏习,而且可以加深你对佛法的概念。我们叫做法乎中则得其下,法乎下则得其下下,我们学习要学高一点的,高不是好高骛远那个高。我意思是你要了解深透一点的,这样才能对佛法真正的理解,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你不要想,没关系,我大概就好了,大概就好了,以后你真正在起修的时候,很多观念就有问题,或是平时的观念就会有问题。你懂的深,平时的这些一般观念绝对没问题,你如果懂得不够深很多时候,遇到事情你很多观念就开始弄不出来,我应该要怎么办,你常常会有这样的状况。
回向!
《解深密经》-17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大概都已经讲过了,《解深密经》其实都很重要,但是里面最根本跟唯识相关的,就是分别瑜伽品,也就是我们现在在讲的这一品,前面讲到三相三性一切法相,这些都蛮重要,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这一个,这一品后面还有所谓的地波罗蜜品,就是在讲菩萨十地的,接下来有讲如来成就品,是在讲如来的境界的,这两品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都有大同小异的说明,所以师父想《解深密经》讲到分别瑜伽品结束,我们就把《解深密经》结束,然后我们就开始来上《摄大乘论》,因为后面的菩萨十地,其实在《摄大乘论》里面有谈到,差不多类似的内容,包括如来品都是一样,还有一个,为什么讲到这个,就是说,其实《解深密经》到这一品结束的时候,其实就原来的经典来讲他已经结束了,所以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或是在印度的时候,后面的两品是补增进去的,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在这个分别瑜伽品结束的时候,弥勒菩萨有问释迦牟尼佛说,那我们应该怎么称这部经典的名称,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跟他讲说,叫做分别瑜伽甚深解深密,意思就是说这个就是修瑜伽止观者,最甚深的解释,佛陀已经在这里跟弥勒菩萨这样子讲,其实就是结束,意思就是说这部经,就是修行瑜伽者最甚深最深密的解释,就已经结束了,后面的地波罗品其实是另外一个对机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后面就是另外两个菩萨的对话,所以照说原来的经典应该是,到分别瑜伽品为主结束,后面在《摄大乘论》里面无著菩萨有把它融进去,在《摄大乘论》里面我们会继续谈。
我们继续来讲,这个上礼拜讲过我再讲一下,新来的同学因为,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这个背景,因为这个地方蛮深的,是在谈论止观方面的,如果听不懂没关系尽量听,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这个太深你听不懂,其实师父建议星期天七点的课,相对地会基础一点简单一点,可能一般初入学者会比较听得懂,师父的建议是这样,当然你听不懂没关系,你愿意继续来都欢迎。
第五遣除诸相作意是上礼拜讲过,记得我们修行的次第大体上是这样子,慧学上经过闻思修,闻慧,思慧,修慧,然后定学上你要先持戒,持戒清净之后你才可以修禅观禅定,修禅定从摄心开始修到未到地定,至少到未到地定你就可以止观相应,依定中起观,观就是观你平时学的佛教法义,比如五蕴,十二入处,观五蕴空,十二入处空,就是这样观,慢慢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比如我们有说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这样的过程,到了最终末的那一刹那,就是那个阶段,你要开始断根本烦恼的时候,你那时候要遣除诸相,要作意真如、遣除诸相,也就是说你之前学的这些法义,拿来作观的这些法义,你到最后的这个关头,你要把它排除掉,也就是说你对于诸法的法义,平时学的这些法义,它只是对治我们烦恼用的,你到最后的关键不能再执著它,你执著它那就又变成一种执著了,所以连那种法义相你都要排除掉,这时候才能真正悟到诸法实相,入初地或是入初果才能这个样子,所以这个地方最重要就是在讲说,你止观相应经过无数的操作,到最后末的阶段就是要遣除诸相。
这样子同学到这里应该清楚了吧,所以他是有一定次第的,所以他说世尊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奢摩他就是止,毘婆舍那就是观,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修止观的人到最后应该要观什么,然后接下来说,要遣除什么,应该要怎么观,然后观什么,我们要排除什么,他就问了这三个问题,然后你看师父这里列出来,要作意什么就是观什么,遣除什么,接下来如何遣除,就是这三个问题,要遣除什么,作意什么,如何遣除,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重点。
接下来他说,佛告慈氏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善男子由真如作意,观真如,然后除遣法相和义相,若于其名及名句文,法相义相第一个告诉你的就是语言,然后还有语言指涉的内容,也就是说佛法的名相,还有名相的内容,这些都是遣除的对象,还有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就是这些法义名称,还有法义名称所依的具体对象,这些东西全部要遣除,不能有任何的执著,所以第一个作意真如就叫做真如作意,第二个除遣法相及义相,法相义相讲的明白一点就是佛法说的内容,佛法的名相,还有佛法的内容,接下来观法相自性不可得,其所依之相亦不可得,不但要把佛法的名称还有内容遣除,还有佛法所描述的那些对象,都不能起任何执著,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初学在闻思的阶段,必须依佛法的教义内容来修行,但是你到止观相应末后的那一刹那,连这些你都不能有任何的执著,因为佛法语言文自相还有内容,本来就是破除我们烦恼的,但是如果你在最末的刹那又执著它,最后的这个烦恼是没办法断除的。师父不是举例吗,你要到河的对岸,你必须要有一艘船或一个竹筏,那个竹筏就是佛法,就是语言文字所描述出来,我们的观念跟概念的佛法,当你这个竹筏乘到对岸的时候,你必须要跳过去,你必须要舍弃竹筏跳过去,你要是一直站在竹筏或船上面,你永远没有办法到对岸,这个意思就是说到了临末的那个刹那,你平时这些有寻思的虽然是正确的,随顺佛法的这些语言概念,还有内容,必须要遣除掉,你才能真正到达对岸也就是真正的明心见性,所以是必须透过这样止观修行的,这个就是说第一个要真如作意,第二个要除遣法相及义相,还有法相义相所依的对象也不能起任何执著。
其实包括比如说我们念佛,还有观佛像,观到最后师父说佛现前告诉你一些佛法要义,但是最末刹那你连佛,还有法相,还有佛像,都全部要遣除掉,你要观:佛亦不来,佛亦不去,唯心所现唯识所造,所以这些佛所现的的也是虚妄相,你要这样遣除才可以的,这是我们临末的这一刹那要讲的,所以我们从前面讲止观讲佛法义理怎么修,到最后这个已经是临末的刹那,我们的理解跟认知上必须要是这个样子。
我们不是有说第一个要真如作意,要除遣法相及义相,什么叫做真如作意,我们先要了解,第一个胜解作意跟真如作意两个是相对的,胜解作意就是禅观的时候,把本来实际上的东西,你用观想或禅定的力量,把它观成跟原来是不一样的,所以它是增益的,随其所欲,于诸事增益,不是这样子你把它观成这样子叫做胜解作意,跟实际上的东西不合,比如地你把它观成水,在禅观人的境界中它是水,对他的作用也是水,比如说师父有这种力量,我把它观成是水的时候,但是对你们大家它是地,对我本身依人的业力来讲,对我本来也应该是地,但是我因为禅观的力量把它观成水,所以在禅观中那个就是水,对我来讲那个就是水,所以这个叫做增益相,也叫做胜解作意,跟真实是不符合的,比如不净观,观到最后都是白骨这个是增益相,比如你修念佛观,观像念佛,观到十方都是佛,那个也是增益相,那个叫做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对一般人是没有作用,但是对禅观的人,他就是真实的,但是我出了定之后,地还是地。
第二种作意叫做真如作意,就是说依自相共相还有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自相就是一切法各各的别相,这个叫做自相,共相一切法共通的特性,共通的相貌叫做共相,真如相叫做他的智理合一这个叫做真如相,讲得更具体一点,我们的智慧了解诸法共相,这样的智慧就叫做真如相,所以他是观诸法自相,比如色是质碍性,受是领纳性,想是取像,所以观诸法别别的不同特性,这个叫做诸法自相。眼根有什么特性,不是讲眼耳鼻舌身意吗,眼根有什么特性,眼根第一个它是色,物质,眼根是物质,我们这个眼睛,还有第二个作用它是什么,他有取物质形相的这种作用,这个就是它的自相,耳朵取声相,眼睛跟耳朵作用是不一样,所以它的相就不一样,这个叫做诸法的自相。问题是观诸法自相不能断除烦恼,只能降伏烦恼而已,只有观诸法共相,无常,无我,无自性,这样才能断除烦恼,因为你能够观诸法的共相的话,就能了解无常就能真正体验到无我,就能体验到无自性,这样子的话就能破除我执,所以他才说当他讲真如作意的时候,其实是指观诸法的共相,还有观诸法的真如相,是指这两个,不是指诸法的自相,因为唯有观诸法的共相还有真如相,这样的真如作意才能断烦恼,除了观诸法共相外,还有观诸法的真如相,就是观诸法的一切法平等平等,一切法毕竟涅槃就是讲的涅槃还有自性空,只有这样观,我们才能真正断除烦恼,所以这个叫做真如作意。
问:地观成水,为什么要把它扭曲?
师父:因为这个有点像神通,有一点在修神通的作用,不只是扭曲,它有它的作用,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他观不净观的时候,他把一个本来好好的东西观成是白骨,是脓烂,一步步,但是它跟实际东西不合,我先说观不净观,你把一个很漂亮的男色或女色,一般男人喜欢观女色很漂亮,女的喜欢观男色很漂亮,问题在佛教里面说要对治这种欲望,最好的某一种状况的修行方法应该怎么对治,不净观,你就要把它观成不净相,但是实际上这个跟现实不合,他是最后但是不是现在,你是把它观成现在就是这样子,比如一个很漂亮的女众,你因为要降伏我们这种欲贪,你把她观成不净白骨,但是实际上她现在是好好的,但是你为了对治内心的淫欲跟欲贪,你把她观成这样子,所以这个叫做胜解,它的作用是什么,它有降伏烦恼的作用,降伏欲贪的作用,包括数息念佛观都有这样的作用,你问好好的把地观成水要做什么,这是一种修发神通,因为借由这样子我们可以修发神通,比如在经典里面说虚空是没有东西的,你把它观成一个阶梯,你就可以走上去,旁边的人以为你在凌波微步,你是在虚空走的,如果对面是条河,你不会游泳但是你有神通,你有这种观想力,你把它观成有一条桥走过去,别人旁边看起来以为你在蜻蜓点水,神通就是这样修发来的。
所以他的这种禅观跟胜解作意,每一个都有他的用意,但是话讲回来,这个是世俗的,不能断烦恼,胜解作意还有自相观是不能断烦恼的。
观要至少到未到地定,你们要知道依定起观,这个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不一定要到初禅,但是未到地定摄属初禅,白骨观本身是一种修止,有了这种基本止的能力,再依止起观,但是这时候属于观,是一种胜解作意的观,你刚开始他还是要集中,比如集中在这一点,师父在《俱舍论》里面有谈,他到最后回来要集中的,再依这种集中力观所有都是白骨。
在观空空的时候会讲,遣除是这样子比如说观一切法空,如果观一切法空已经可以遣除所有的执著了,那就没问题,但最怕就是说你观一切法空还执著一个空,那就必须要空空来对治,就是以空来破空,所以意思就是说,当你观一个东西把它观空的时候,你又产生另外一种执著,那你又要另外来破它,如果你观一切法空还有一个空的执著,你还是有执著,你还是要用空空来对治空,但是,有些根性比较好的,他观一切法空之后就不执著了,就不需要再空空了,你问得很好,这两个后面都会讲,一个是说那真如相要遣除吗,后面讲十八空十六空的时候还会讲,有多少种空必须可以修的,我们后面会讲。
不管新的同学旧的同学你就尽量听,听多少算多少,真如作意这样清楚吗,所以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你到最末的刹那你要观诸法共相,或是观真如作意就是观涅槃,一切法涅槃毕竟寂静,或是一切法自性空,还是说观无常,无我,无自性空,两个都可以,都是可以断烦恼的真如相。
所遣除的法相和义相到底要遣除什么呢,简单的讲遣除的就是你之前,对佛法学习的这些概念,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我说要遣除佛法的这些概念不是说,你之前学的这些佛法不对,只是说因为这些东西,还是你一般脑袋的寻思相,也就是说,不是说你要过河的这个竹筏是错误的,不是,意思是说你到最末刹那,要破除最后的执著这样子而已,不是说你前面学的那些东西不对,不是这样子,是遣除遍计所执,不是遣除依他起,是遣除我们现出来错误的蛇的相,不是遣除那个绳子的相,所以就是要遣除我们之前学习佛法的时候的这些概念,这些如果最后还有一点概念在,你要把它遣除掉,这样你才能真正亲证悟到实相,至少是证初果或者是初地,一定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就印度佛教来讲,叫做真正的明心见性,在禅宗里面就是最后一关叫做生死关,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讲说他明心见性,老实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你要经过这些过程,你要真正明心见性要悟诸法实相,要有这些过程,你有没有根本的禅定力量,你的闻思修慧到底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不可能的,如果连四谛是什么讲不出来,他不可能明心见性的,不但要讲出来,而且要很透彻的,明白的讲出四圣谛到底是什么,因为那已经是他的根本人生观念,如果这个人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是很清楚而且他的行为上,对一切的东西还那么的执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悟无常相,对内对外,什么叫做内?自己的根身还有自己的心,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对内对外都还很执著,你看那个样子,那不可能是明心见性的。
具体的是十相五相四相三相这讲过,还记得法相及义相吗,法相有名句文,还有缘别法缘总法,你们看缘法相和义相那个地方,五法了知法相,接下来有十相五相四相三相,了知义相,之前就是要你去了解这些,你说会不会很奇怪,之前一直要叫你去了解这些内容,在止观里面相应,到最后他又叫你要破除这些,如果你们了解佛法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不会你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佛教里面讲第一个说,乘船你要处心积虑的把竹筏或这艘船做好,你才可以过去,坐到那边你要把这艘船舍去,跳过去,你才能真正到达对岸,所以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一定要去坐这艘船,但是真正度过之后要叫你把这艘船放弃,没有什么问题,还有《解深密经》,唯识学最喜欢用的以契出契,水管里面塞了东西,通水管要用一根东西,现在水管塞住了,去买了一根长长的东西,买来把它通干净了,通干净你不能把那一根留在里面,你要把它抽出来,你说你之前处心积虑的叫我去买,然后把它伸进去,现在你又叫我把它拿出来,你是耍我吗,笨的人就会以为在耍你,但是真正聪明的人就知道说这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就是说,之前处心积虑的叫你要学佛法,要持戒、修定、修慧,要闻思,但是你真正入了止观到最后那一刹那的时候,你又告诉我说之前学的这些,还有一般世间思维的这种概念,要把他摒除掉,才能真正悟到那个相。
悟真如相(圓成實)
問:世尊! 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答:善男子! 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
無有相:相無自性
無所得:生無自性
如果你修学佛法这是很合理的事情,到最后悟圆成实相,刚才这个地方弥勒菩萨有同样的问题,他说世尊,诸所了知真如义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我们不是说观真如相吗,观真如相可以把法相义相遣除掉,刚刚讲完观真如的时候,是把之前的法相义相遣除掉,现在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我们观真如相把之前的法相义相遣除了,我们会不会还有一个真如相呢,这里释迦牟尼佛回答他说:善男子,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何所遣,真如相本来就是破法相义相的,破了法相义相如果你真明白的话,就不会再有什么真如相,但是如果根机不够利有可能,有可能会再执著一个真如相,再执著一个真如相怎么办,真如相就是空相,后面就会讲说那就用空空来破,但实际上如果你观真如相你真的明白的时候,真如相就是告诉你一切法无相,所以他说,真如相是无有相,还有是无所得,你要是这样了解的话,你就不会有一个真如相,就好像说,如果你真的了解,我这一根东西伸进去,是要把里面的东西弄通的,你就不会执著我这一根抱著不放,如果你了解说我坐船过去是要到对岸的,你就不会抱著船不放,这样就没问题了。他讲真如相是要破法相义相的,不是告诉你说有一个什么真如义相,就好像说当我们讲一切法无自性空的时候,就是告诉你一切法和合,所以万事万法没有一个本质的存在,这个叫做空,但是你不能再去执著,有一个什么空的东西,一切法相破的时候还执著一个空,那又错了,所以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你说,其实你讲真如相的时候,他是观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毕竟空寂,这样来破我们的寻思概念的,但是你不能说,破了这个寻思概念,还执著叫做一切法空寂的东西。所以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在中观里面告诉你说,这只是用来描述的一个言语而已,你不要以为还有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他说因为相无自性,是一切无相,所以你不能起任何的执著,所以叫做生无自性。 你现在的阶段还是在法相、义相当中,借由闻思,听经闻法来了解佛法的道理,因为这个叫做随顺胜义,这个是不能跳过的,现在很多人有一个大问题,他跳过前面的闻思,一直在谈最后阶段的一切法无相,金刚经就是告诉你,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般若经》一直要强调的就是说,那个方便的船,到那一刹那你要跳开,金刚经一直在强调,但是因为他一直在强调,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刚开始阶段的闻思,法相义相,很多人就排开那个不管,以为自己现在已经坐船到对岸了,其实根本都不是,我们现在都还在那边想办法要把船做好而已,你现在听了经之后你就会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叫做谈空说妙,有些人就是站在此岸,望著彼岸,然后站在那边什么都不做,一直说,其实我们到那边的时候告诉你们,那个船也都是无自性的,所以这个船也都是要抛开,你要登到对岸,所以这个船是空的,是无所有的,是不能执著的,他讲的有道理,但是他的问题在,他只站在岸边什么都不做,然后一直在那边空口说白话一直讲,他现在连动手怎么去做船都没有,这个就是一般很多人会犯的很大的毛病,也就是说很多人误解禅宗,不了解禅宗所会犯的毛病,或误解般若,不了解般若所会犯的毛病,就是犯在这里,他没有把之前的法相义相弄清楚,他没有真正的去做这艘船,人家在做的时候他就想说,这个船是无自性的,这个是...,这个叫做谈空说妙,我们现在要知道,理上我们知道到最后是要抛开的,但是事相上我们还是要依闻思,戒定慧,然后法相义相这样一直去修行,到最后你才能有这个船形成,你才能真正做上船渡岸,渡到彼岸快到的那时候,你才能真正遣除法相义相。
由觀空遣除諸相
1.般若經之十八空
內空:內六入空
外空:外六處空
內外空:十二入處空,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
空空: 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滅故
大空: 十方、十方相空
第一義空: 第一義名涅槃,涅槃、涅槃空 。
有為空:一切有為法空
無為空:無為法空

我们说遣除法相义相观真如,其实观真如就是观空,有无自性空,有自性空,《解深密经》这里很体贴的又告诉我们,其实真如作意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他讲了许多微细的东西,让我们怎么去空,怎么去观,因为由于根机的问题,如果很利根的话,可以观总空相叫作一切法空,或是无自性空,或叫做自性空;但是由于我们一般人的根机不是那么利,所以他经由某些地方来切入,当我们执著什么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那个东西是空,所以我们就经由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来观这个空,其实他空的原理道理都是一样,只是说由切入的角度不同,还有我们执著的东西不同。
我们来分别的作观,分别的观各个东西的空,所以在《解深密经》引了大《般若经》里面讲的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般若经》里面有讲四空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里面当然有些重复,我们先来看看《般若经》里面讲的,由观空遣除诸相的十八空到底指的是什么,把这十八空了解之后,我们再来了解《解深密经》里面讲的,由二十四空或十八空相遣除十种相,也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叫我们怎么观空,还是从我们不同的执著来告诉你,那些怎么观空,总空相的原理一个,但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所以《般若经》开列了四种空,十六空十八空还有二十四空,但是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还有观不同东西的空。
首先我们来看,内空,第一个叫内空,内空叫做内六入空,哪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叫做内六入,还有就是由六根所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识,所以这个叫做内六入空,因为根空,识就空,因为依根发识,两个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当他讲内六入空他只是讲,内在的我们这个根身的东西,他是空的这个叫做内空。
第二个外空,外六处空——-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个是我们的六根所对所认识的对象,我们六根认识这个对象的时候,会起执著,所以这里要告诉我们说,你所看到的这一些东西,外面的这些色身香味触法无外乎是,因缘和合所成,没有实质自性的,他是无常变化,你不需要去执著它,就唯识来讲其实他是唯识所现,是内心所现的,是虚妄内心所现相,你不要去执著它,所以当我们讲内六入空的时候,所以有人很执著外相,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当有人很执著自我的根身的时候,就要观内六入空,当有人很执著我所看到的外相的时候,就是观外空。
第三个叫做内外空,就是十二入处空,十二入处中无我、无我所就是内外空,外六尘是空内六入也是空。
你问师父有什么例子,很简单什么叫做内六入对我自己很执著的,有没有人对自己很执著,其实在很多时候可以表现出来,你平时观察都可以,依现在比较常有的例子,有没有人很喜欢自拍的,去到哪里都自拍,人家去都拍风景他不是拿来都自拍,然后比各种姿势东拍西拍,如果你就佛法的观点来分析,这种喜欢自拍的叫做执著这个根身,就是执著这种内六入,我的眉毛、头发、眼睛大不大漂不漂亮,眼睛不够大想办法去整容把它弄大一点,不然把它画大一点,眼睫毛不够长,装个假的,这个就是对自己的眼根执著,耳朵整容的比较少,鼻不够高不够挺,弄高一点尖一点,鼻孔太大缩小一点,舌没有,但是牙齿嘴巴,身体换肤,拉皮,各式各样都有,佛法这样讲有道理,很多人确实是对内六根很执著的,这时候就是要观内六入空,就是观内空,告诉你这个身心生命五蕴和合,因缘所成的,在能够的范围之内保持他的正常作用跟健康,但是不要在里面下太多功夫,不然就是太执著了,所以他就是告诉你,这个是一个我,这有内六入。
对的,就是一个外境,这个是六尘或是外六处,我们根对境,你还记得黑牛白牛吗,根对境,中间会产生一个六识,但是这个识他不是正常的认识,他已经有一个执取在里面,所以这个六识让这个内六入去取这个外六处,他就告诉你这个六识怎么破,第一个告诉你说这个是假的,在某些状况下有些人他对这个我比较无所谓,但是对外面这些很执著,色,男色女色都好,声,很喜欢听音乐,音乐很动人我每天非得要听这种音乐,香要闻什么,吃什么,舌,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这样子会对外六处起执著,所以当有人对这个外六处起执著的时候,对外境的东西非常喜欢看到什么,他不一定什么都喜欢,但是他就是对某些东西非常执著,但是这些执著不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所构成的,这个时候你可以观外六处空,这个叫做外空。
第三个内外空,这个更严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喜欢自拍以外,对于外境的这些东西也非常执著,周遭这种人其实占多数,不但执著自我的根身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去到外面又喜欢看好的东西听好的,所以我们常说打扮得漂漂亮亮穿得帅帅的,然后去餐厅吃东西去跳舞,去享受五欲之乐,色声香味触,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这样子,到了年纪大一点可能享受够了,或是身体状况各方面比较不允许了,比如说也知道金钱的重要,因为有一大家子要养,可能身体的机能已经没有像年轻那样子了,年轻的机能很强,以前年轻的时候熬夜,第二天又好像一条活龙一样,那是很正常的,现在不行现在稍微晚睡一点,第二天起来很累,以前开车一个人直接开到温哥华没问题,现在开个两三个小时累的快死了一样,你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一点看开了,不执著,其实不是,是很多原因,让你没有办法把这个烦恼激发出来,其实你说内六入、外六处的这个烦恼其实都在,只是没办法,你的机能有限,或是环境有限,没办法让你发展出来而已。比如有钱人跟没有钱的人,其实对五欲的贪执没有谁高谁低,只是有钱人为什么比较挥霍,因为环境跟钱容许他这样去搞,不是没有钱的人比较无执,比较高尚,不是,是因为没有能力,没钱去花,但是一般没有修行的人这些五欲的欲望,还有内六根外六处的执著是一样的,如果不修行的人是一样的,我们内六入对外六处所产生的六识,所以这种执取,所以这个叫做内外空,十二入处空,无我,无我所,就告诉你说这个六识是没有的,这个是一般中观就是告诉你说,这个是缘起的,这个也是缘起的,只是因为我们有烦恼在才会去执著,唯识讲的道理差不多,唯识只是说我然后还有一个阿赖耶,中观《般若经》就是告诉你这个就是因缘和合法,所以是假的,唯识告诉你我们缘这个境的时候,自己现出一个遍计所执相,然后我们对这个相起执著,这个相无外乎是我们内心所显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是假的,你说这个呢,这个也是因缘和合的,不过唯识不谈这个,因为唯识谈的是,这个我们自己现出来的虚妄相,因为这个虚妄相本来是依他起,但是在六识对六根的烦恼执取里面,这个已经遍计所执了,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有一分我们的执著在里面,这个就是唯识所讲的,般若中观就是告诉你说,你不用谈太多,这个本身就是因缘和合,就是无自性的,唯识是告诉你说,你缘这个的时候再现出一个相,这个相是虚妄的,是唯心所现的,这个叫做内外空。
还有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这个告诉你空空,依空破空,一切法空,当你讲一切法空的时候,是告诉你一切法无自性没有本质,一切法都是缘起的,这个叫做空,但是你不要在破除一切法之外,还产生一个叫做真如的空的东西,如果你这样的话那又落入有执了,这个时候就要用空空来破,所以这个叫作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什么叫做非常非灭?你记得《心经》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我们现在周遭看到的一切有生灭,但这些生灭是不是真实的?缘起的,这些生灭其实不是真实的,所以一切法其实是非生非灭的,我们看到只是现象上的生灭而已,不是真正法的有什么东西在生跟灭,所以真正的一切法本然寂静,非生非灭,但是因为我们在这中间起了执,所以我们要用空来破,但是你破了知道一切法非生非灭这样就好了,如果你还执著有一个什么东西的话,那就要空空来破,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是非生非灭的,本来如此,了解一切法非生非灭本然如此,一切寂静,一切涅槃,这个叫做第一义空,又叫做自性空,如果你了解一切法因缘和合没有本质,这个叫做无自性空,两个根本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在表述上有点不一样,这个叫做空空。
还有大空,十方,十方相空,十方在佛教的空间观里面,他是相对来讲,依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面朝北所以有东西南北,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还有上下,这样就是十方,这个就是佛教的空间观,他变成一个立体的空间观,所以你们记得阿弥陀经里面有讲,西方有什么国,东方有什么国,东方有阿閦佛国西方,有阿弥陀净土佛国,有上下,他就是描述一个十方的空间,所以当讲十方的时候就是佛教的空间观,他讲十方十方相空,指空间是空的,空间是无自性的,假法的,为什么空间是假法,空间只是一个观念而已,没有实质的东西,在佛教里面这样讲,他说:我问你,如果这世界完全没有东西,有没有空间的存在,如果这世间完全都没有东西,地球太阳全部都没有,空里面就存在有,佛教里面是这样讲,如果所有东西都没有就没有所谓空的概念,空怎么产生的,空是一种概念是相对于有才有空的概念,我现在有一支这个笔,现在叫做有,笔拿掉了这个叫做空,多一个空间出来,所以当我讲空的时候是相对于有才讲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空什么呢,所以空也是一种概念而已,不是真实有什么,大空就是指空间不是实质的,所以叫做十方十方相空,空间是相对于有才讲空的,所以空间是没有实质的。
第一义空,第一义名涅槃,胜义谛,涅槃、涅槃空,什么叫做涅槃,涅槃空,第一义就是涅槃,第一义又叫做胜义谛,胜义谛,第一义空,涅槃,涅槃空,什么叫做涅槃、涅槃空,我们所谓的证入涅槃,是把本来长期以来所积蓄的这种错误妄执,把它遣除掉而已,你不是真的有得到什么,你只是把错误的观念跟行为纠正这样而已,你把错误的观念跟行为纠正了,遣除了本来一向虚妄的贪嗔痴,这样叫做涅槃,真正究实来讲理你有没有证得什么涅槃,究实来讲没有,但是你现在的凡夫位,有涅槃可证,有贪嗔痴可除,但是你真正证到那个境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只是把以前错误的东西,还他一个本来面目而已,你只是以前错误的认知,现在正确的认知,所以没有真正的什么涅槃,这个叫做涅槃空。
因此还记得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句话,初果如果认为自己证了初果,须陀洹如果认为自己证的须陀洹,那就不是真正的须陀洹,包括阿罗汉证涅槃,阿罗汉如果真的认为自己证得阿罗汉的话,执著自己证得阿罗汉那就不是真正证得,这个叫做涅槃空的意思,就是第一义空,只是把过去无始以来错谬的认知跟行为,把他排除掉了,还一个东西的本来面目就这样而已,就好像唯识说,你现在错误的认知,你现在只是正确的认知,这个是什么,这个东西跟这个是一样的,认知到它是什么而已,只是把过去的错误扭过来,变成正确的认知,本来是绳子,你误以为是蛇,那个蛇是妄相,你现在眼睛揉一揉弄清楚了原来是绳子,就是这样而已,只是把错误的遣除而已,没有真的证得了什么,你把绳子看成是蛇的时候叫做增益的虚妄,当你把这个增益的错误弄掉了之后,你还回他原来一个绳子的面貌,你以为你证了什么,很了不起吗,没有,你只是还他一个原来面貌而已,这个叫做第一义空。
第一个,涅槃不是一个地方,你们不要笑喔,有人包括很多出家法师,把涅槃解释为一个地方,像极乐世界这样的地方,那是完全错误的,涅槃也不只是一个idea,涅槃是一种诸法实相,反正涅槃就是你的心境真实的境界上,贪嗔痴永灭,认知到诸法的真实面,就是这样叫涅槃。
问:为什么佛陀说宾头卢不可以去涅槃?
师父:那是告诉我们说因为佛陀不这样子讲,我们不知道那个是什么,所以涅槃他用两个字,不然佛陀都不要讲话,涅槃绝对不是一个地方,这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一种形容词,“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是怎么办,还是以假名说,所以叫做涅槃涅槃既非涅槃是名涅槃,他再怎么样还是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你不要因为一个字或一个名相来形容,就落入了语言相,你不要因为佛陀说不能入涅槃,你就认为他不能去到一个地方,你这样又落入一个面下去了,这个故事要告诉你的意思就是说,佛教里面不能乱显神通,乱显神通的弊病很大,所以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衍生下来,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他是一个阿罗汉,他证了有馀涅槃,有馀涅槃是贪嗔痴永尽,这个肉身还在,这个叫做有馀涅槃,当这个肉身舍报之后叫做无馀涅槃,佛陀意思就是叫他说,你现在已经有馀涅槃了,贪嗔痴永尽了,你不要舍这个报身,永远留在世间给大家供养,他是指这个意思,不是说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没有证涅槃,他有他贪嗔痴永尽,证得有馀涅槃,佛陀因于那个故事叫他,肉身不要舍,留在世间,但是你不要在这个故事上起执著,可以这样子吗,那佛陀为什么要叫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佛陀自己为什么不永住世间,那问题就大了,你只要知道这个故事,他本来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佛陀也可以不入涅槃,
有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空,一切无为法空,什么叫做有为法,有为法跟无为法怎么样分,最简单的分,依于缘起而有生住异灭的就叫做有为法,依于缘起的和合还有生住异灭的,所以梵文字的有为法是复合而成的,一切东西叫做有为法,无为法就是,他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的,因为没有作为,没有现起,没有现象,有现象的生住异灭叫做有为,没有生住异灭现象的就叫做无为法,如果你们读过《俱舍论》的话,《俱舍论》里面有三种无为法,《俱舍论》里面讲一切法五位七十五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佛教里面讲一切法,不是单讲说我们看到的这些具体的东西,他是说看到这些具体的东西把它分析到,背后构成的质素,有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无为法有几种,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因为这些是没有生住异灭相现起的,虚空无为他是虚空的特性,不是虚空的相,所以这个叫做无为法。
有为法空就是一切有为法是空的,他只是现象上生住异灭而已,他没有实质的东西,无为法空,无为法相对有为法而立的,所以不要执著真的有无为法,所以当我们讲无为法的时候,是针对有为法安立无为法,有为无为是相对安立的,你不要执著真的有一个什么无为法,就是这里讲的叫做无为法空,所以师父之前讲说当你证得涅槃的时候,你把贪瞋痴除掉,但是问题是贪嗔痴本来就是一种妄相,你真的有除掉吗,你真的除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真正除的,你只是现在忽然间认知到事物的真实面而已,“妄”本来就没有实质的,既然没有实质你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除,所以无为也是一样,有为既然是空,那还有无为是真实吗,既然有为无为是相对而立的,既然这个是空的难道这个会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所以叫做有为空无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无为法也是空,就是没有真实的实质性。
所以这里常常会有困难的地方,如果了解的人就真的了解,不了解的人就常常会落入断灭,一切法空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修行,一切法空,理上是这样子,问题是你现在空不空,现在你不空的,现在烦恼贪嗔痴对你来讲都是真实的,所以就有真实的戒定慧可修,因为你现在还在河的这一边,所以你就有船可以做,可以造,你要讲一切空等你到了那一边再来跟我讲,这些讲的其实都是在禅观中,理论上是这样,而且禅观到最后也是这样子,但是不是叫你现在马上这样子,理上是这样但是事上还是要修,所以理上可顿悟,但是事上还要渐渐地去俱足。
问:刚才您讲的有为是指,依缘起生起而有生住异灭的相叫做有为法,依因缘而有现起的生住异灭相,我们讲缘起的时候,不是说一切法都是缘生的吗?
师父:指的是有为法,问题是那无为法呢,因为无为法是假相,相对有为而安立的,实际上没有无为法这种实质的东西,所以讲回来一切法还是缘起的,看不到,摸不到,听不到,它是相对有为而安立的无为,在很多状况下也把涅槃称为无为法,
问:无为法也是缘起的?
师父:无为法不依于缘起,但是你要记得依于缘起而现出的各种现象,这个叫做有为法,相对有为法另外的这三个法就叫做无为法,但是既然有为法是假象安立的,那么难道无为法是真实的吗,那当然也不是真实,它只是相对安立而已,所以你们记得《解深密经》,应该是在第一章的时候,他说佛陀为了引导我们能够趣入佛法,所以假名安立有为无为,如果你们还有印象的话回去翻翻看,有为就告诉你缘起语言各种相貌,无非就是要契入我们引导怎么去修行,等到你修行解脱了就能契入无为,但是你悟到涅槃的时候,也没有有为、无为相对的对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现象上当然有生住异灭,但是他实际上没有实质的如梦幻泡影,所以有为法是不真实的。
问:我一直卡在一个地方不知道卡在哪里,空空,从一期生命结束后,到下一期生命开始中间的那是有的东西吗?
师父:是有的,但是他是缘起复杂的现象,往前推移的一个东西,那个是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
问:他不是一个无为的吗?
师父:不能这样讲,他还是有为的,生命的现象是依于缘起,有烦恼造业无始以来,这样一个复合的东西一直往前推移,它有也一直变化往前推移,就像一条河,它有无限的因缘构成,但是这一条河是不是可以分辨出来,是一条河一直在往前推移,分辨得出来看的出来,但是你真正去看他的时候,这一条河有没有什么不变的东西,没有,所以在现象上,你可以说这条河是有无数因缘形成,但是在真实相貌上,他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你这样理解的话,它有为的当下其实就是无为,所以生住异灭即是不生不住不异不灭,但是你不要师父讲一个不生不住不异不灭,就以为有一个什么东西在那边不变的,不是这样子,所以万事万物依缘起而现起的生住异灭相,他有这样的各种现象,是没错,但是这各种现象是依于缘起而往前推移的,它不是真实有什么东西的,所以它是假安立的,我们暂时这样去称呼它、了解它,既然是假安立的,相对的无为法也是假安立的,所以拉到第一谛究实来讲,没有所谓的有为无为。你就不要一直落入想要找出,一个有实质的东西,包括涅槃,你也不要想,它有一个实质的什么东西。
问:没有实质的东西和断灭见有什么区别?
师父:断灭见是说:前后就没有关系了,断灭见就是说前一期生命死了就完了,或是说前一期跟后一期是中间是没有连结的,这个叫做断灭见,比如他说我这一辈子死了就没有业力,也没有轮回就没有了,这个叫做断灭见。
问:空空也是没有的?
师父:不是,空空是破除你的执著而已,破除你对空的执著而已,所以这一些十八空他都没有否定,有现象上的生住异灭跟轮回,他没有否定,他是说有轮回,但是轮回是依于无限的因缘,比如有烦恼造业然后轮回受苦,有这样一切无限因缘往前推移,在往前推移的这一条大河流,现象上看是有的,不是什么都没有,断灭见就是说连这个都否定的。
当然这个牵扯到佛教很深,无我又要谈轮回,确实是一般比较难理解的东西,老实说要谈轮回的话印度教很好说明,而且容易理解,印度教说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灵魂,这个灵魂叫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阿特曼是印度教所讲的,阿特曼就是不变的小我灵魂,一直在轮回当中他说有轮回的主体,主体就是阿特曼,他一直在轮回每一生每一世都不一样,因为每一生每一世这他现的这个相都不一样,可能前一辈子是动物,这一辈子可能是人,就这样一直轮回,但是阿特曼是真实的,但是轮回的这个相是假的,他是这样子解说的。
所以没有把阿赖耶识搞清楚的话,会把阿赖耶当成阿特曼,所以记得《解深密经》里面讲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是会把阿赖耶执成阿特曼,但是阿赖耶识不是阿特曼,他在变化当中,阿赖耶识种子所聚的,他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东西叫做阿赖耶,他是无限的种子所聚合而成的而已,他说阿赖耶识一个聚,藏,是一个种子的聚合体,这些种子一直在变化当中的,一直现熏种、种生现,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当中,举一个例子,比如彗星,你远远的看,它好像是不变的东西一直在那边跑,但是你真正进去看的时候,彗星还是各种东西组合而成的,很多无限的东西组合而成,你会看到有东西一直吸进来,但是有东西一直跑掉,你就大概这样理解,所以跟阿特曼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不了解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像,有时候有,所以佛陀才会特别讲说阿赖耶我不随便讲,因为凡夫还有外道这些凡跟愚,会把他当成像阿特曼一样的东西,所以是很危险的,所以佛陀不随便开示这种东西。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無始空: 若法初來處不可得,非常非滅故 。
散空: 散名諸法無滅,非常非滅故
性空:法性空
自相空:法相空
諸法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求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
無法空:「無法」亦空
有法空:「有法」是空
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亦空
毕竟空,无有馀不空法是名毕竟空,什么叫做毕竟空,一切法空,如果还有什么事在一切法空之外的,那个也是空,所以《般若经》讲说一切法空,那么涅槃空不空,涅槃照样空,有没有不空的,没有,就叫做毕竟空,就是空到底,这个叫做毕竟空。
还有无始空,若法初来处不可得,非常非灭故,这个无始空有两个解释,你看若法初来处不可得意思是无始,他就是说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没有一个,最终的开始,你执著有一个最终的开始那就错了,没有最终的开始叫做无始,所以无始等于空,这是对无始的肯定这是第一个解释,我再讲一次无始空有两个解释,一种叫做无始等于空,无始就是说没有一个最根本的本源,破除这种最根本的本源就是无始,所以万法一切法没有一个最根本的开始,我们的身心生命一样,没有办法去追溯最根本的开始是从哪里开始,这个叫做无始,那无始就是等于空,第二个解释,更深一层的,连无始这样子的概念都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有无始确实是有一点时间上的概念,而且更重要是他后面讲非常非灭,既然一切法非常非灭,那就没有无始不始的问题,你谈了无始就好像跟始又相对了,所以如果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的话,那就没有所谓的始不始的问题,所以连无始这样子的概念都不能有,最好像你梦见有一个鬼要追你,你醒来之后觉得说那个鬼到底从哪里来的,那是一种妄相而已,所以没有始不始的问题,你说那个鬼是有始吗还是那个鬼是无始吗,都落入一种偏见里面,所以无始就是两个解释一个是没有开始,另外一个就是连没有开始的这种观念,都不存在,因为这个也是一种假安立的,这个叫做无始空。
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散是什么,散名诸法灭,非常非灭故,所以这个散空也可以两种解释,第一个解释:一切法不是无常吗,什么叫做无常,就是有聚有散,诸法因缘和合一聚就是诸法生,诸法因缘慢慢灭去的时候这个法就散了,就灭了,这个叫做聚跟散,所以依于缘起有聚有散,我们世间的万法不就是这样子,比如这个教室,师父立了这样子的一个教室,告诉你们七点半来这边上课,时间到了,刚好星期五师父又在没事,也没有说要取消,所以时间到大家就聚来,就有这样的一个课,这个叫做诸法聚,时间到了,九点半了,起立立正敬礼下课,大家跑回去了,这个课不见了,叫做诸法散,所以他说散名诸法灭,所以这样一个课时间因缘到了大家走了,叫做法灭了,这个课就灭了,这个叫做散空,所以第一个解释散等于空,诸法灭就等于空,第二个解释其实是非常非灭,《心经》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既然不生了还有什么灭,所以究实来讲一切法只是现象上的生灭而已,究实来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法,所以散灭也都是假象而已,这个就叫做散空,因为非常非灭故。这个散空跟无始空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一切法本不生既然本不生哪来灭,这些现象只是告诉你,这些课程是依缘起而生的,究实来讲没有这样一个生灭法在。
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灭也是空,因为诸法本来不生哪来的灭,因为非常非灭故,本来诸法灭叫散,但是《般若经》里面特别讲,散,这是第一个解释也是《阿含经》的解释,第二个是《般若经》的解释,散名诸法无灭,为什么无灭?因为诸法本不生,本不生哪来灭,所以《般若经》是依第二种解释,因为诸法本不生不灭,是诸法空相或是叫诸法空性,诸法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哪里来的散,所以叫做诸法无灭,因为诸法非常非灭。
性空,叫做自性空,又叫做法性空,就是法的本质,还有一个自相空叫做法相空,就是现出来的相,什么叫做本质跟本相,我举一个例子,色法的本质是什么,色法的本质是质碍性,色法的本性叫质碍性或叫做自性,色法的相呢,在《俱舍论》里面色法有相,什么相,比如地水火风,五根,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都是色法的相,因为你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触得到,但是质碍,你看得到摸得到吗,因为质碍是一种他的特性跟概念,所以色法以质碍为性,第一个色法的特性就是会阻碍,会变坏,色法叫做一个会质碍一个会变坏,色法的特性,但是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我们讲色法就是物质,就佛教里面讲物质的特性叫做质碍,变碍为性,色法的特性,物质的特性叫做变碍为性,第一个它会变坏,会毁坏,第二个它会质碍,这个是色法的特性,色法所显现出来的相,比如青、黄、赤、白,影、光、暗这些种种,还有触相,这些种种都可以是色法,色声香味触都是色法的特相,变碍就是色法的特性,所以一个叫做性一个叫做相。
会变化,会障碍,这个有桌子,我就过不去,这个是色法,是物质,要拿掉我才过得去,这两个色法都是物质,会质碍,还有这个色法它会变化,你放在那边一百年,你都不要动它,它还是会坏掉,所以色法的特性叫做变碍,会变化会质碍,色法的相就是比如说色声香味触,比如根叫做眼耳鼻舌身,这根也是色法还有影光暗,青黄赤白,这些就是色法显现出来的特性,如果这些都是空的一个叫做自性空,一个叫做自相空,又叫做法性空一个叫做法相空。
这个“质”才对,因为有本质物质的东西,所有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
问:因缘和合本身是非常非灭吗?
师父:是,和合这个动作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但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可以了解碰触的到,所以是假象。
没有这些动作的话,讲的没有我们要从两个立场来讲,一个就是说就世俗谛来讲,世俗来讲有这些变化生住异灭,但是你跳到最究竟第一谛来讲的话,这些全部都是没有的是假的,没有是指假的意思,不是说在世俗谛上有没有变化,世俗谛上还是有和合变化的,所以在中观里面讲二谛圆融,什么叫二谛圆融,你不能用第一谛来是破坏世俗谛,你不能执著在世俗谛,你执著在世俗谛那就是永远轮回不能解脱,观念上是这样,所以你必须要从世俗谛观念跳到第一谛,才能断我执跟轮回,但是你不能用第一谛来破除世俗谛,如果用第一谛来破除世俗谛,那就变成断灭了,就变成口口谈空了,所以我们叫做二谛圆融。你要知道这些生住异灭来讲,在我们现在的现象上,是有生住异灭的,是缘起和合的,但是就他的本质本性来讲,其实万法,一切法当下空寂,所以经典上常常用水跟波,但是常常用水跟波又会让人落入,好像有一个什么本质在那边,他说水跟波是这样子,我们有波、涛、浪各式各样的现象,但他的本质无非是水,所以当波涛浪不管怎么汹涌,他的当下还不就是水,波涛浪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不管他怎么波浪涛还是水性,他意思要告诉你,生灭波浪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的水性,但是当他这样比喻的时候有人就会以为,有一个水性是不变的在那边,那就误会了这样比喻的用意了,他告诉你只是万法不生不灭而已,你不要以为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在那边,所以要解释这个很困难,你这样讲,它落入另外一边,你用这个比喻他又掉入另外一个,所以就是佛法有时候难解释的地方。
问:这种理论有时候觉得是懂,但实际上还是不懂,修定过程当中,比如九住心,有没有修到一个点突然全明白了?
师父:九住心只是修止而已,不是在修观,修止是共外道的,外道都可以摄心修止,但是他修止到最后如果慧观不正确的话,那你还没办法开悟,比如印度教修止他也是这样九住心起来,但是他的慧观方面,他可能,从以前以来一直学有一个阿特曼,然后梵我合一,他可能是这样子学的,就是他在慧观上跟佛教是不一样的,师父现在在讲这些理论,不是在讲修止,修止那些已经过去,师父讲这些理论是在讲观,而且是在讲诸法的法义,依佛法闻思在修的时候到最后一个阶段,你要怎么去破,所以你讲九住心那个是修止的概念,现在师父是在讲慧学,在讲观的概念。
问:那就是打坐也没有什么帮助?
师父:不是,打坐有帮助,就是第一个打坐摄心,让心明白,你在听课,听课的时候,你容易摄心集中,有时候我们不明白不是因为真的不明白,不是你慧学力不够,是因为你的心没办法集中,没办法集中你就没办法思考,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相对来讲,你如果打坐心清净的话,我说随顺观,你是可以用的,不是真的观,是随顺观,师父前面有讲随顺止跟随顺观,你还没到未到地定可以随顺的用,但是师父建议不要乱用,因为很容易变成打妄想,这样子你有没有,所以你打坐摄心集中修止有两个好处,第一个你修九住心修止,可以降伏五欲,第二个心力容易集中,容易在慧学上起集中的思考,包括平时听经闻法看书都是这样子,师父说过我们平时没办法思考,有两个状况,第一个是可能你的慧学力真的不够,你的哲学概念或者是你的佛法概念还不够,第二个是你有能力思考只是你没办法集中,因为你一思考就开始想昨天做什么,等一下我要做什么,明天工作要做什么你就没办法思考,师父的经验为什么师父每次要备课的时候,要花一整天甚至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这些很深的东西你必须要静下心来,你才有办法去思考他,师父没有能力弄到回来,一坐下来马上可以思考,有时候在真的要花很多时间,慢慢去思考这些东西。
没有捷径,修行不要找捷径,第一个闻思修,接下来持戒打坐,慧学就是闻思修慢慢不断的熏习,思考思考再思考,反省反省再反省,没有捷径,打坐也没有捷径,打坐要用什么捷径,人家修了好几年,他告诉我念个什么咒是最快的,人家三年你三天,没有这种东西,跟生病看医一样,病重就是一定有他的疗治过程,你不要去信名医神医,随便吞一个什么东西,癌症三期明天马上好
问: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是不停的想,空空空?
师父:不是,下次师父再回答你,你还是没有把止跟观搞清楚,不停的空空空,这个你平时就要学习了,不是打坐的时候在学习的,你平时的听闻佛法,闻思你就要把它弄清楚了,不是打坐的时候才在这个是空吗,那个不是空,打坐不能去思考这些东西,所以这些概念是平时就要学的,不是打坐的时候再来弄的,所以说为什么要经过听经闻法,经过闻思,我们先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解深密经》-18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是这学期《解深密经》最后一天,师父会尽量把《解深密经》讲完,但是讲完是把分别瑜伽品讲完,另外两品其实应该照说是别出的,因为在《摄大乘论》里面有相似的内容,所以那个我们就留到《摄大乘论》里面再讲,因为里面是有相似重复的,我们讲说,刚开始闻慧思慧,听经闻法,然后养成佛法的观念,这个叫做闻所成慧,正见养成,有了佛法的观念之后接下来,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修行,然后慢慢养成了所谓的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就是养成佛法的行为模式,这样子还不够,一方面你要持戒,然后一方面要打坐,打坐至少要训练止观到未到地定,最后两个融合在一起,依于这样子你就能够止观双运,然后依定成慧,依定观慧,观慧就是观佛法的,诸法的自相共相,观自相可以降伏烦恼,观共相可以断除烦恼,你在止观这样不断地运作之下,到最后那一个关头,会有一些比较执著的相,包括法相,义相,就是之前学习的这些佛法,它已经是内心一个概念,但是你到临最后要接近开悟的那一刹那,连这些法相、义相都要排除,排除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解深密经》提出,用空破除十种比较困难的相,叫做遣除诸相,用空来遣除,这种空,《解深密经》所引用的,其实还是《般若经》里面的,《般若经》里面有谈四种空,十六空,1十八空,二十四空,但是你不要以为十六空,二十四空,其实有些是重复的,师父上次就是把《般若经》里面的十八空稍微讲一下,讲到自相空或是法空,这就是一切法空。
畢竟空: 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無始空: 若法初來處不可得,非常非滅故 。散空: 散名諸法無滅,非常非滅故
性空:法性空
自相空:法相空
諸法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求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
無法空:「無法」亦空
有法空:「有法」是空
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亦空
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来讲,诸法空就是一切法空,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一切叫做一切法空,不管是看得到摸得到的,还是现象背后的元素,还是现象的种种,都是空,这个叫做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之后,我们来讲不可得空,求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所谓的不可得即空,为什么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外乎就是生灭的现象,万事万物没有一法可以暂时停留,都是刹那即生即灭,在因缘的组合,离散上这样往前推移,究实来讲没有一法我们可以真正的掌握住,表面上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但是究实上,如果你真实的去探讨深层的话,其实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暂时留住,也就是我们说不曾真正拥有什么东西,这个叫做不可得空,也就是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即空,讲不可得最多的,我们常常必较容易碰触到,是哪一部经讲不可得的,《心经》讲不可得,以无所得故,无所得就是不可得,《心经》常常讲以无所得故,我们要修出世法,我们要具足成佛的资粮,一切法都不可以执著,不可以有任何一点一滴的执著,一点一滴的执著就是生灭的生死法,就是三界的轮回之法,唯有不可得才可以跳出三界,唯有不可得才能具备真正的成佛资粮,一有执著那就是我们的三界轮回。
但是你问师父我现在学佛,我没办法达到不可得,我怎么办,你们觉得怎么办,我们虽然现在还没办法达到真正不可得,但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叫做随顺,随顺不可得,随顺第一义,随顺佛法,我们现在没办法马上做到,但是我们必须在观念上在认知上养成,养成不可得叫做随顺不可得,记得师父之前讲过随顺止观吗,我们现在止跟观都还没修好,但是你在修的时候还没完成,你只是在训练这个叫做随顺止,随顺观,所以我们现在学佛就是学习随顺不可得,这是出世法。
无法空,无法亦空,无法就是不存在,比如现在这个地方不存在,没有东西,我现在放下去这个叫做有法,我拿掉了不存在叫做无法,所以不存在就叫做无法,无法亦空,因为有无是相对的,因为有这样一个东西相对,这个是东西,这个地方没东西,所以这个地方叫做没有东西,叫做无法,这个地方叫有法,有法就是存在,无法就是不存在,所以实际上如果真正探究起来,有无是相对而论的,所以没有一个排开有法叫作无法的东西。没有,依假名我们的认知我们说他是没有,没有一个真正什么叫做没有,所以没有所谓的不存在,不存在只是相对于有,没有的地方我们叫做不存在,所以不存在只是一个概念而已,不是真实的东西,所以叫做无法亦空,不存在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存在,所以不存在也是假的,所以叫做无法亦空,你们会觉得奇怪,不存在还需要探讨真假吗,印度哲学还有西方哲学,在某些时候也会去探讨,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有没有听过这样子的,有没有听过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但是佛法就认为说,不存在只是相对于存在而谈不存在,所以没有真实的,所以叫做无法亦空。
有法空,有法刚才讲过,有法就是存在,存在很简单,一切的存在是一切的缘起的现象,没有真实的,所以叫做存在是空,存在这个概念也是空的。
无法有法空,叫做存在跟不存在,这样子同时的概念也是假法,因为在印度,他们探讨一件事情,或一个概念或一个东西,它是怎么样的时候,印度常常会用四句来表达,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比如佛教里面常常谈,其他的宗教常常跑来问佛或者佛弟子说,涅槃到底是有还是无,因为涅槃是超越经验现象的以外的,你是没办法用我们一般的概念寻思,所以你不能说涅槃是有,因为你讲有,你就会落入,那是不是一个什么世界存在,还是你到底进入一个什么状况,但是你不能说涅槃无,因为你讲涅槃无,你就会认为我修到最后什么都没有,那就叫断灭见了,你说既然不是有也不是无,那是不是亦有亦无,那也不是,那是不是叫做非有非无,那也不是,这个叫做四句,所以这种涅槃的境界是离四句,叫做离四句绝百非。
所以印度哲学其他宗教,在探讨一个东西的时候,他觉得一个东西的离不开这四句的范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常是这样去探讨,但是在佛教里面这样讲,一切法都是这样,你讲无也不对,你讲有也不对,你也不能说他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因为第一个涅槃是超越的,就算不是涅槃,一切万法,它也是因为在这样生灭缘起的现象上去推移,究实来讲你也很难说它是有是无,因为它是一切法如幻,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你讲有就落入一个实在的,你讲无又好像是一个东西没有了,这个叫做无法有法亦空,但是你要谈的话他也可以讲说,非有非无亦空,这个就是这里无法有法空的意思。
总之他要讲的就是说,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然后诠释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是没有一个实体的,是假象的所以叫做空,但是这个世间依于缘起有森罗的万象,各式各样的表相,所以当我们智慧还不足的时候,经上讲说智慧够一个空可以解决一切,但是因为我们练得还不纯熟,我们的观念知见还不纯熟,所以必须这样的万事万物,你可以从各种角度切入,那么就是要谈各种各式各样的空,你执这个他就破你这个,你破掉这个又跑到那边又执那个,他又要破掉你这个,所以当我们讲“我”,然后讲“无我”,有人以为无我又有一个什么东西,是超越无我的一个什么实质的,那你又要破,所以要破“常”,要破“非常”。
总之就要让你认知缘起一切法空,这是《般若经》的用意,你说一切法空然后怎么样,就是叫你不要执著,这个就是《般若经》的十八空,有时候会谈二十四空,但是离不开这些。你会问为什么谈十八,二十四,不谈四十六、谈五十七,谈一百零八,因为大智度论上告诉我们说,谈多了繁琐,变成没有必要,谈少了不清不楚,所以18,24刚刚好,因为如果你有这个问题的话,就算是我说了46,你会想说,你为什么讲46不讲48,好,那我讲48,那你又想为什么不讲47,你总是有这种疑问,所以佛教里面有说中道、适中,我讲的不清不楚,你没办法明白,我讲的太繁琐反而造成困扰,所以我讲的刚刚好,你们大概可以知道是怎么样,佛陀就是这样子。
大概提的也就是刚才师父提得,因为他说你讲多了太繁琐,他本来也有讲四空,但是讲四空你不清楚,还有很多其他你不懂,所以他讲十六,十八然后讲二十四,大智度论告诉我们说为什么不讲更多,因为讲更多太繁琐,变成没有必要。
2 十種空遣除十相(解深密經)
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
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
了知能取義故,有顧戀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
了知所取義故,有顧戀財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
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刚刚讲的是《般若经》上面的,《般若经》讲十八空,《解深密经》里面到最后的临那一刹那,他讲十种空遣除十种相
第一个他说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这个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一切法空,就是万法空,本来学习佛法了知法义是应该的,闻思修,听经闻法看书看经典,了解这些义理,这是应该的,但是最怕的就是两个情形,一个就是,有时候我们会执著语言文字相,本来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是以楔出楔,这些是一种工具要遣除你的执著的,但是当你读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反而产生执著,这个叫做著语言文字相,比如说,现在桌子很脏你用肥皂下去洗,肥皂可以把脏东西洗掉,这些泡沫到时候要用清水把它清干,所以听经闻法是绝对要,而且是第一步,但是听经闻法从语言文字上听来的这些东西,本来是要破除你的执著的,但是有些人第一种状况,他会执著语言文字相,这个就必须要破,第二个师父讲说禅修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到最后那临刹那的时候,之前所观的这些法义的概念也要破除掉,因为法义的概念还是一种语言文字相,一种观念,这个在禅修最后观的那一刹那,也要把它遣除掉,这个叫做破除语言文字相,这个要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什么叫做一切法空?就是万事万物刚才讲的,一切法是空的,因为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语言所描述出来的,所以叫做由一切法空能正遣除,这个第一个是叫你平时在修行的时候,要由语言文字来破除你的执著,而不要在语言文字上又起执著。第二个在禅观深观里面最后临那一刹那,要把我们本来佛法的观念也破除掉,我说破除掉不是把它丢掉,是最后那一刹那,你要是没有抛除的话,你是没办法真正开悟的,也就是没有办法真正悟诸法实相。
第二个,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相,了知安立真如义,这里的安立真如义,在唯识的经典里面他立了七种真如,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第二个叫做相真如,第三个叫做了别真如,第四个叫做安立真如,第五个叫做邪行真如,第六个叫做清净真如,第七个叫做正行真如,一共是两组,流转真如叫做无常,一切行无常,相真如叫做无我,了别真如叫做一切法唯识性,接下来这四个可以配合,佛教最有名的根本教理,哪四个,苦,集,灭,道,就是这样配合,为什么它全部叫做真如,意思就是说这些都是实相,都是真实的实相,是我们所必需要学的,所以它全部叫做真如,首先什么叫做流转真如,佛教讲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第一个叫诸行无常,是流转法,流转生灭,所以第一个叫做流转真如,因为诸行无常的生灭现象是这世界的真实,所以它是真如叫做无常,相真如,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它是不是一个相,虽然它是生灭不拘的,但是缘起上我们是可以暂时的了知,在世俗谛上可以了知它的相,我们可以见闻觉知,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听到东西,但是我们看到听到的没有一个真实性,所以它叫做相,相真如是无我性,因为我们有看到森罗万象,但是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它叫做无我,还有一个了别真如是唯识特立的,了别就是认知,唯识说:其实我们一切所认知到的,是唯心所造,唯识所现,还有下来的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都是依苦集灭道而立的,这个苦是依于下面的邪行,而有苦,所以是一种安立相,所以苦道就是安立真如,邪行真如,为什么叫邪行,邪行真如为什么是集,集是什么?烦恼,业,因为有烦恼所以我们会造业,因为有业所以我们会三界里面轮回,所以整个三界轮回的根源就是烦恼,所以从未能解脱的意义上,这个叫作邪行,他倒不是说从世间善恶来讲叫做邪行,他的意思就是说,邪行真如这个集谛,是烦恼,业,这个烦恼三界轮回的根本,所以叫做邪行,清净就是把烦恼灭之后,达到这个灭谛,当然灭谛就是涅槃,这个当然就是清净,这应该没问题吧,这叫清净真如,还有正行——道,这个称作正行,这个称作邪行,为什么道叫做正行,既然集是邪行,那道刚好是反著邪行的,道是用来对治邪行的,修道是用来断除烦恼的,所以修道是刚好来对治邪行的,所以它叫做正行。
因此在唯识学里面他立了这七种真如,无外乎就是告诉我们,世间的相是什么样子,然后我们修行从轮回到解脱是什么样子,就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实际上的状况是什么样子,所以立七种真如。
问:这个真如跟我们实际上悟到的实相,有什么不一样?
师父: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他告诉我们的是说,事物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但是他不是完全从第一谛来告诉我们,真实的面貌到底是什么,他是有胜义谛,世俗谛的,但是他的用意是在修行,比如说,这里他告诉我们说认知的真实面貌,还有世间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这个是讲世间的真实面貌,这个是讲认知的真实面貌,这两个是讲身心生命流转的真实面貌,这个告诉我们,究实的真正面貌到底是什么,你讲说我们一般讲的真如,是讲第一谛的真如,那种东西是以灭谛来讲的,但这里开的比较广,因为唯识有一个重点:不只在理上谈,唯识很喜欢从修上,修行的修,还有行,这个行,很喜欢从这个地方来谈东西,告诉我们怎么做、怎么走、怎么修,所以中观比较偏理,唯识比较偏事,我是说偏,不是说唯识就不讲理。
问?为什么用安立这两个字?
师父:他是说我们的生死安立,佛教常常会喜欢用安立或建立,就是说这个事情是依于什么样的状况下,才会有这种东西的,这个苦讲安立是指我们生死的安立,生死的现象。
谈到了这里,了知安立真如是什么,有生住异灭相,了知安立真如,有生住异灭相依相,此由相空及无先后空能遣除,因为安立真如是苦,苦是从无常上来的,还记得师父讲,无常故苦,所以会有这种安立相,这种安立相,苦集二谛相续流转,因为无常我们计常,无我我们计我,所以就会有这样子的苦集相续流转,外界的无常还有无我,但是我们的烦恼会执著我们的身心有一个我,然后想要去控制外在的一切,苦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个叫做安立真如,安立真如义就会有生住异灭相续随转相,这是相空及无先后空能正遣除,相空就是叫你了知无我,了知一切法无我,如果还不清楚师父再画这个你们就知道了,画三个圈,第一个圈叫我执,第二个圈叫无常,当然这个无常就是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这两个冲突,然后这个苦,这个不是因为这样冲突才产生的,是一种安立,你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要用无我相,用无我相来破除,所以说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相,由相空及无先后空,就是说一切的流转是假象没有先后,师父刚才讲说相空是一切法无我,所以叫做相真如,要用无我还有一切法相是缘起性,是没有真实的,这样来破除。这个东西你们尽量去了解,前面如果你们弄清楚师父讲的整套理论,这边来听会比较容易一点。
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遣除,什么叫了知能取义,这边跟这边,哪一个是能取,哪一个是所取,A跟B哪一个能取哪一个所取,A这个是我们的身心,B这个是外相,我们所认知到的是这样子,所以A这个身心是所谓的能取,我,我有身有心,这个是我,我认知到外面,所以我执取,所以我们这个身心是能取,外面这个是所取,一般我们讲能取就是六根六识,就是六根六识对外的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识取六尘,所以这个叫能取,这个叫所取。他现在讲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我们这个是能取,我执著我这个身心,所以会有我慢,这个我慢其实是一种我执,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遣除,内空是空什么?身心,更具体的是内六入空,前面讲内空是讲内六入空,当一个人很执著自己的时候,你要告诉他这个东西无外乎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些都是因缘所成法,所以我们叫内六入,内空叫做内六入空,还有无所得空,无所得是一切法无所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讲以无所得故,不可得空,因为你会执取,他告诉你,一切法不可得你要执取什么呢,所以就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破除这样子的。因为你会执著这个身心,那就是用内空来破除你的内六入。
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此由外空能遣除,了知所取义故,有恋顾财相,这里的财相包括资具,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你不要以为财就是钱而已,property,你所拥有的东西,都可以叫做财,所以叫做财产,进一步也可以认为说你所拥有的,比如说友情,妻子,先生,儿女,这些都可以,但是这里会比较重视无情的,比如说车子,房子,你的钱这些,这些叫做外六处,这些无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还有法,这个叫做外六尘,所取义,佛教里面讲到所认知的对象,不管是什么东西它分析起来,无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一辆车分析起来它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你喜欢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触感,还有你对车的概念,法,无外乎就是这些,我们执著的无外乎就是这些,我们对外的执著无外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别的,离色声香味触法以外没有别的,现在要用什么空?由外空能正遣除,外空是外六处空,内空叫做内六入空,外空叫做外六处空,这个由外空能正遣除。
了知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相,外净妙相,此由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遣除,前面是切一半单就A来讲叫做内六入空,切一半由你所执著的来讲,现在是整个合起来,对内我们有受用,受用就有内安乐,我们喜欢这个东西,拥有了,心里好高兴,外有净妙相,这个净妙相不是所谓的清净,这是我们认为它是好的,比如师父说一辆车,一辆车这种形状是好还是坏,没有好坏,它就是能用,安全,交通工具,但是我们会不会在这些本来是中性的,加入我们的认知,然后觉得这个东西看起来多好,多舒服,这个对我们来讲叫做净妙相,所以外五尘,色声香味触,我们一旦对它起执著的时候,我们会认为那个是好的,是净妙,是多好,我多喜欢它;还有男女承事资具,这是对有情跟有情来讲,我们对于外在的不只是物质的,还有情,人对人的情,你们大家应该都有一点年纪,有结婚,你们想想看,当初年轻的时候,说当初年轻有点怪怪,因为在座还有些人蛮年轻的,在交男女朋友的时候,是不是有内的安乐相,外的清净、净妙相,我多喜欢,我的男朋友和女朋友或先生,哪里来的,告诉你情人眼中出西施,当你在谈恋爱的时候,对方就是西施,是最漂亮的,这个叫做净妙相,就是男女承事,还有资具,资具就是非情的,是物质的,男女就是有情的,当然不只是男女的关系而已,你也可以扩展到亲情的关系,儿女,父子,朋友,这些都可以,有些人你看起来就讨厌你不会跟他交朋友,有些人你看起来就是舒服,不一定是男女,有些人就算都是男的想交朋友,就是觉得他看起来舒服,感觉起来舒服,这就是整个,这个由内外空来破,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认知,无外乎就是一种认知而已,它不是一种实相,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是一种假法,所以两个的产生无外乎只是我们的执著,在里面作祟而已,这个叫做内外空,内六入空外六处空,还有本性空,这所有的东西一切法自性不实,是空的,可以破除我们这样的内外执著。
你会问师父说,前面讲内空,后面又讲外空,为什么现在又讲内外空,会不会重复,他是这样子,有人对自己比较不会那么执著,但是对于自己认知的对象非常的执著,有些人是不大在乎关心别人,很在乎自己,周遭有没有人是不大关心外在的,但是他特别对自己,每天涂涂抹抹,有些人是特别执著外面的东西,有些人是特别执著我本身的东西,这个就偏重来讲可以有不同的对治,有些是内外全部执著,这就要内外空来对治。
这些不但你平时能用,而且平时闻思的时候就要用,而且到了最后面在禅观的时候,到最后就是要用这些,来遣除、来破除我们在某一方面最重的执著,可以用这样的其中一个来破除,因为每个人特性不一样,有些人,比如说第一个,语言文字相,比如有些学者,他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在乎,他对外面的这些,平常的这些财产,好东西,车子房子,他可能不是很在意,但是他非常的执著他的学术成就跟著作,每天在专研到茶不思饭不想,为了这个他可以什么东西都无关紧要不在乎,相似来讲,我们可以说这种,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相,或对他的知识非常的执著,也可以是这样子讲,所以我就是说这十种空他在讲的时候,是在破除我们每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特别执著的东西,他就是要对治破除那样的执著。
6、六者了知建立義故有無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
7、七者了知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
8、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若唯識相及勝義相,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
9、九者由了知清淨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
10、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第六,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建立义是什么意思,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前面有一个安立,后面有一个建立,建立指的是什么,在知法知义里面的义里面,有十种相其中一个叫建立义,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器世间建立义,器世间是佛教专有名词,器世间就是我们这个居住的山河大地,宇宙万物叫做器世间,因为我们这个世间可以分成,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另外一种是没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这些有生命现象跟情识的,依什么而建立,生活在这些无情物的山河大地上面,这个建立有一点foundation的意思,这个是翻译上,也就是说这些外在的山河大地,是我们所依托的,所以叫做建立,叫做foundation,是我们这些有情生物的foundation,叫做建立义故,这个建立有一种基石,foundation的意思,佛教里面在描述,是一种描述不是真实的,他是描述比喻这个世间好像是一个container,一个容器,我们有情众生就在里面生活,所以佛教就叫做器世间,佛教把这些没有情识的东西,叫做器世间,把我们这些有情识的叫做有情世间,所以我们讲世间的时候,你必须谈的是器世间或是有情世间,《俱舍论》你们读过,他在讲世间品的时候,他有分器世间和有情世间来谈,了知建立义故就是了知这个器世间有无量相,为什么这个器世间会有无量相,器世间太多东西了,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房子汽车...太多了,此由大空能正遣除,大空是什么空,,是空间,大空是指空间的意思,其实空间也是假象,安立在这些上面的无量相,其实一切万物无外乎是空,所以器世间是空,无量的空间也是空,所以他说这种器世间,无外乎就是依于空间而立的,所以万事万物无外乎就是空,就是由大空能遣除,刚才讲到建立义故是指器世间,大空,因为大空是指空间空,器世间是依空间,空间是空,器世间当然是空。
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这里的无色是什么意思,这跟前面的建立义故有些相关性,无色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我说跟上面讲的有关系,上面讲的是器世间,讲器世间,讲的无色是什么?无色界,它不是有内寂静解脱相吗,他上面可以是讲一切的器世间,两个比对起来,这个可以讲是器世间里面的欲界、色界,这里讲的是无色界,了知无色故,因为你证到无色界的话,你必须要修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你才可以达到无色界,你才有办法了知无色界,你证到无色界的时候,你就会有内寂静解脱相,不是真解脱,是相似解脱,外道修到无色界定以为自己已经解脱了,佛陀的故事里面不是有讲吗,他之前,外道修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还有非想非非想处,他以为已经到达解脱了,那只是无色定而已,无色界还有无色界的众生,无色界的定,无色界的众生他是没有色的,没有物质的,他只有精神状态而已,你修到无色界的定,内心相当寂静的,那种欲界色界的扰动都不见了,他以为自己解脱了,但没有。此由有为空能正遣除,为什么他叫有为空能正遣除?因为有为里面的三界,当然无色界是最高层次的,而且无色界已经没有这种物质性的,他只有精神性而已,精神性他又很微细,但是他还是有为,这种最微细的东西你就用有为空来破除,一切有为,不管是什么,定,那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生灭法,一切有为就是生灭法就是不实在的,这个叫做有为空,所以叫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法里面最微细的就是无色界,尤其是无色界里面的非想非非想,他只有微细的精神体而已,就是有些人修到无色界定了,很微细了但是没有解脱,这时候就要用有为空来破除,破除他以为这种非想非非想的寂静解脱,是真正的解脱涅槃,这样是错误的,要用有为空来破除。
第八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若唯识相及胜义相,此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能正遣除,了知相真如义故,刚才讲的相真如是什么?相真如是无我,了知相真如,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其实我们讲无我是统括,细节上这个无我可以分成两种,但是两种都叫做无我,一个叫做人无我,一个叫做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了知相真如故,相真如就是知道无我,他说了知相真如就有补特伽罗无我相,还有法无我相,你会有这种无我的观念,什么叫做人无我?人无我就是知道这个身心生命,我自己的身心生命,还有他人的身心生命,“人”又叫补特伽罗是指有情的身心生命,了知有情的身心生命,无我没有实体的,叫做人无我,法无我是什么?法无我指的是构成这个人的元素,比如五蕴、六根、六识,这些东西都叫做法,你要知道:不但有情这个复合的东西,这些生命体是无我,连构成有情的这些元素,也都是没有实体的,因为我们这个人是由五蕴所构成的,你认为这个复合的身心生命体,没有实体,这个叫做人无我,你连构成这样身心生命的五蕴,十二入处这些,也是没有实体的,这个叫做法无我,反正一个叫作具体的事物,有情的具体事物,一个叫做构成有情的元素,构成有情的元素就叫做法,在佛教里面就叫做法,但是佛教这个法的意义很多,以后我们慢慢可以谈。
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还有唯识相及胜义相,你说这个有什么问题,你本来不是要了知无我吗,本来不是要了知一切法唯识性吗,不是要了知胜义吗,这个本来是没有问题的,本来就是要认知无我,本来就是要认知唯识性,本来就要认知一切法毕竟胜义,但是师父有讲过,这十种空在遣除的时候是怎么样,是到了你禅修到最后那一个临刹那那一脚,连之前的无我相、无常相这些都要遣除,这些是在遣除那种相的,不然到最后临刹那你不能跳上岸的,你刚开始当然要用无我来遣除我的执著,你用无我或用空,这样来修行,然后禅观,止观双运,到了最终的那一刹那的时候,你连这种无我相都要遣除,不然你就一直执著在你本来的这个工具,一直没有办法跳上对岸去,就好像师父一直讲说,你本来这个管子里面塞了东西,塞了东西,这个在佛教的比喻叫做我执,你现在用佛法,一根东西,这是佛法,佛法就是叫你要有无我无常的观念,然后进去把它通出来,进去把这个脏东西通掉之后,你不能把这一根留在里面?这一根要拿出来,所以到最后,这个无我相是对的,因为《般若经》讲无我相无人相,这个只是讲两个而已,但是实际上既然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就是表示一切无我了,无我包括唯识教你要认识唯识,这个叫做胜义,但是到临最后那一刹那,你连这些观念都要破除,怎么破除?用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胜义空,就是叫你连胜义都是空的,连毕竟都是空的,你也不能执著有无我,这里就是这样子讲。
补特伽罗翻译叫做数取趣,简单的讲,就是有情众生的身心和合体,就叫做补特伽罗,构成有情和合体里面的这些元素,包括地水火风,五蕴,六根,这些都是构成有情和合体里面的元素,这些叫做法,法也是没有实质的,叫做法无我,这个补特伽罗是没有实质的叫做人无我,补特伽罗一般又翻译成“人”,所以你们不要看到那边一个人这边一个人,两个就把它看成是同样的,不一定喔,看到有一个我,这边有一个我,两个指的就是同一个意思,不一定喔,经典里面讲得太多名相是同样一个字,意义是不一样的。
第九由了知清净真如义故,清净真如,刚才讲七真如,清净真如指哪一个真如,灭谛,了知清净真如,了解灭谛,有无为相无变异相,此由无为空,了知清净真如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是你也不能执著有一个清净真如,你观一切法毕竟空,入禅修,观,观到最后,你连这个毕竟空都要破除,清净真如就是涅槃,灭,无为相,所以这里就要用无为空来破除,我们说有为无为,有为就是缘起的万事万物,无为就是一切法无自性不生不灭,相对于有为来讲的,佛教里面又常常把清净真如,或毕竟涅槃称作无为,所以你当观一切法自性空或一切法胜义、一切法涅槃,不生不灭,这样观,到最后你连这种不生不灭的观念都要破除,如果你不破除就没办法真正的证悟,如果你能了解,那就没问题,但是你如果到最后卡在那边,那必须要用无为空来破除你的无为概念,所以讲的具体一点就是说,如果你真的了解而不去执著的话,那就没问题,但是到最后如果你有产生那么一丁点的话,这一丁点就要用另外一个东西来破,本来一切法毕竟空这样的观念是对的,你用这样起修,修到最后如果你知道了,你不会去执著他,没问题,但是到最后如果你还有这么一丁点,一切法毕竟空这样的概念在,没办法遣除,就用无为空来破除,连无为都是空的。这个是比较深了一点,这是佛法出世间比较深入一点的概念。
第十即于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遣除,所以空空破一切空,你用空破有,破执著,破我,破一切法,但是师父说过如果你对空能真了解,所以叫做破有不著空,因为你对东西有执著,所以用空来对治你的执著,一旦你用空来对治,但是你还有一个空的概念存在,那这要对治了,所以你可以用诸法一切共相,一切空相,来对治这种我的执著,但到最后如果你还有这种空的执著,那就必须用空空来破,你问;如果我破了一个空还有执著一个空空,那怎么办,那就用空空空,但是你不会这样无数的延续下去,因为经典上面,这里要让你了解的只是说,你破了任何东西之后,你不能再执著其他的有另外一个,就像师父讲说,这个管子里面,你拿了一个东西弄进去是要把它弄出来的,你不能连这一支都执著住了,你能够了解,这样一个空就够用了,你真的了解空就够用了,但就是怕平时或是你真的在禅观的时候,到最后临刹那你还有那么一点,对空,对毕竟空,对什么空的执著,那么就要用空空来破。
總空性相
善男子! 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淨,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如果没问题我们再来看最后,总空相,上面讲的那么多其实,唯识的总空相无外乎就是这个,总结: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大乘中总空性相,唯识学的空无外乎就是,讲得简单一点,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显圆成实,这个就叫做空,所以他讲空的时候就是要你,毕竟远离遍计所执,在依他起上远离遍计所执,这个就叫做圆成实,圆成实就叫做总相空,所以他说善男子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重点在于要远离遍计所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离了遍计所执那当然是无所得了,这个叫做大乘中总空性相。
如果已经从前面上唯识,然后《解深密经》三性到现在,这句话一听应该就懂了,但是因为有新来的同学,也有中间来的,师父还是大概讲一下,用一个图再跟大家复习一下,有ABC三个圈的两种图,是哪一个,绳和蛇那个,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圈,还有一个就是(绳和蛇那个),心这个又叫做识,或叫做第八识阿赖耶,然后外面有一个境,这个东西我不谈,当然这个境也是其他人的阿赖耶,或是其他人的阿赖耶共相所成的,但是不谈,这个心见到这个相的时候,这个心会自己现出一个相出来,这个是从阿赖耶现出来的相,我们这个心会再现出一个识,就叫做六识,然后确认识到这一个所谓的所缘,这是唯识的理论,如果只是这样单纯的认识的话是没问题的,本来这个所缘这个相叫做依他起相,依他怎么起,依缘起,但是缘起是整个阿赖耶的缘起作用起来的,现在问题出在哪里,可惜在凡夫位,他的依他起相,由于我们心的阿赖耶识的种子已经是染污的,所以染污的种子现起的这个相,跟这个已经是不搭了,不是这个东西了,是自己现出的一个执著相,所以凡夫位的这个依他起相,其实这个已经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好像是你带了一个有色的眼镜,在这有色眼镜你所看到的东西,比如你带一个黄色的眼镜或是墨镜,你看到一切都是黄色的,在你这个眼镜里面所有的相,他已经不是原来的相了,他都已经是被扭曲之后的相,那个相就叫做遍计所执,所以在凡夫位他依于这个心所现出来的,绝对不是清净相,而是一种染污的相错误的相,这个叫做遍计所执,而且它现出来的这个六识,一定含有执著在里面,这个叫做能执,因为它由心现出来的也是染污的能够执著的,它现出来的这个相是被执著的,所以这个叫做遍计所执,它还是依他起,但是在凡夫位的依他起,它绝对就是遍计所执,因为是染污的,所以凡夫位没有清净的依他,凡夫位的依他是染污的,就叫做遍计所执。
怎么空呢,他说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要先了解到,我们认知的这个东西,其实已经不是外面的这个,这是我们自己的错误,这个是我们错误的认知,所以这个根本是没有实境的,是由我们错误的染污里面所显现出来的,这个既然是假的,就叫我们六识里面不要去执著这个东西,既然这个东西是假的,你不要再去执著,这个无所执著的话,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本来是这两个存在,才会在那边执来执去,你一旦能认知到这个是假的,当然是六识去认知到,六识本身也会认为这个六识也不是真实的,经由这样的熏习,熏习之后,会慢慢的把阿赖耶识的种子给清净,清净之后渐渐就能在这个依他起相上,把错误的认知拿掉,就是本来是太阳眼镜是红色的,慢慢把它拿掉,当然师父比喻说拿掉,你可以马上拿,但是就修行上要慢慢把它清净,好像你这个红色越来越淡,修了很久之后,你慢慢的就能够把这个依他起,已经慢慢不再是遍计所执,而是纯粹的依他起,由这个认知的清净种子,显现出来的清净的依他起,跟这个外境,是渐渐接近的,是相符的,因为你不再起任何执著了,这个在唯识里面到最后变成清净的时候,就是清净的依他,清净的依他就叫做圆成实,所以依他起通杂染,在凡夫位是杂染,所以我们要借由修行把它弄清净,在圣位它就是清净,到佛就是无上完全清净,所以这个叫做总相空,总相空就是告诉你遍计所执是虚妄不实的,前面讲那么多,其实就是要破我们的遍计所执,告诉你,我们现在的认知都是起执著的,我要怎么样才能是正确的呢,依佛法所说的理论和修行下去做,那就是正确的行为,然后慢慢就能清净我们内心的杂染种子,这个叫做总相空。
我们有那么一点点的执著,其实就是遍计所执,我们现在说我们没有办法完全证到,但是现在叫做随顺,随顺正法熏习,所以正法熏习可以包括戒、定、慧,戒行为上,不能有太错误身口的行为,定内心烦恼,你必须要用定去降伏它,慧要经由闻思修不断地去熏习,所以你不要以为听经闻法不重要,你不要以为听几天,我懂了就可以了,其实师父讲过,来听经闻法最重要重于熏习,你听了一次就有一次的进来,听了两次就有两次的进来,就是不断地熏习,熏习在古代的中国,也有那么一点点的这种理念但是不完全。
有没有听过三人似虎,还有曾子杀人也是一样,就是说你讲一次不信,你讲第二次他会觉得不大相信,但是讲第三次他就有点相信了,你讲七八次他以为是真的,这个当然不完全是熏习,但是从故事可以讲说,很多东西讲久了之后,熏久了你会以为那是真的,好坏都是这样子,如果你跟了一群坏朋友,每个人都跟你讲说赌博是好的,赌博没事赢点钱,小赌怡情,无伤大雅,久了会觉得那没什么,真的是这样,喝酒以前不敢喝,啤酒很淡不会醉的,喝了一杯蛮不错,喝久了大家觉得喝酒是正常的,佛教的熏习也是这样,好事可以熏习,坏事能不能熏习,坏事更容易熏习,为什么叫坏事更容易熏习,因为坏事是顺著我们贪瞋痴的,很容易熏,有些人不要教他就会了,父母亲如果常赌博,以前我的朋友国小二三年级就会打麻将,因为家里常常打,国小二三年级每天在那边看,有一天跑来跟我们讲说知道怎么打,你怎么会呢,熏习来的,爸爸妈妈朋友每天在那边打,他每天站在那边看,二十元你去买些东西回来吃,买了,回来继续看,小孩子学东西很快你不教他,他都自己知道怎么弄,熏习,好的也要熏习,但是好的熏习不容易,真的,好的熏习不容易养成,就是不容易所以要更用功,然后让他不断地熏习,所以学佛就是熏习不只是听经,听经当然很重要,但是你在外面的身口意都是一种熏习,你今天起心动念都是一种熏习,所以佛法的好处就是说,你来这边听经知道这个道理,你在外面的起心动念,就是必须要顺于这个道理,就是好的熏习,不顺于这个道理的,随著你的贪瞋痴习气的,就是坏的熏习,我们就是不断地在这种熏习当中,希望是不断地前进,这个就叫做修行。所以修行讲更具体一点,就唯识来讲修行就是熏习,修行就是好的熏习,随顺于佛法的熏习,就叫做修行,所以不要想说有什么捷径,就唯识来讲没有捷径的,那么多种子你就是不断地熏习,那要很长久的时间,还有就是看你够不够用功,努不努力,你努力当然快一点,你不努力当然慢一点,所以不要想有捷径,没有捷径的,唯识的理论就是这样子,还能怎么样,这样的理论没有捷径,你那么多有漏种子就是要慢慢去修,那么多习气种子就是要慢慢去修,哪有什么捷径。
止觀之因、果、業
以清淨之尸羅、清淨聞思正見以為因
所有世間及出世間善法以為果
業(作用):離二縛
相縛:對心所緣之對相起執著,在依他起上起遍計執
粗重縛:阿賴耶中的煩惱種子
止观是因果业,分别瑜伽品讲止观,讲到这里几乎要告一个段落了,这个课的三分之二师父都在上分别瑜伽品,都是在谈止观,止观有那么多好谈的,师父谈了快两个多月,快十堂课都在谈止观,止观就是那么多东西,如果新同学不懂,止观就是打坐修行,你就这样想就好了打坐,打坐师父讲了两个多月,都是在讲打坐的很多细节,而且这个经的里面这个都专门在讲打坐的,他说止观依清净的尸罗为因,尸罗是戒,止观立于清净戒,所以如果你基本的五戒不持,习气太重,烦恼太重,根本没办法打坐的,因为你必须要先持戒然后降伏粗重烦恼,才有办法打坐,所以不持戒的那一种没办法打坐的,你不要说有些人酒肉穿肠过,还能佛祖心中坐,还能...,戒持不好你没办法打坐,你想都不用想,所以外面很多宗教骗子,他跟你讲他是世俗胜义合一,因为我的境界比较高所以不用吃素,我不是说不吃素就是不持戒,只是举个例子,你不持戒就不要假借一些借口,因为我们凡夫都有很重的烦恼,刚开始就是必须要持戒来对治,持戒把粗重烦恼对治了,你才能真正坐得下来,坐得下来,你才能摄心集中,不然你烦恼太重,你坐下来那些东西全部都跑出来,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讨厌的东西,昨天的东西,前天的东西,十年前的东西,全部都跑出来,所以要以清净的戒为主。
还有师父常讲的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解深密经》里面的经文亲自讲的,师父只是把它节录出来而已,以清净之尸罗,清净闻思正见以为因果,这个是在讲观,师父常常讲说如果你没有闻思的能力,你慧学上,你听经闻法还有平时的认知,在知见观念上,没有达到闻思的观念的话,你不要想说你可以在定中起慧观,不可能的,你定中无法起慧观,你就没办法解脱,你就没办法明心见性,如果你这些经典都读得透彻一点的话,今天一个人跑来告诉你说,我是个开悟的圣人,你绝对有办法分辨的,他有没有闻思的正见,基本的四谛十二因缘他懂多少,如果都不懂然后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那个绝对不是开悟的,所以他必须以持戒。再来以,清净闻思正见为主,你才能真正的止观相应,才有办法真正去打坐修定。
果,所有世间及出世间善法以为果,为什么世间善法呢,因为你有佛法的知见,还能打坐,你一般的行为还会偏差到哪里去吗,你持戒还有能修定,还有你有闻思的知见,你的烦恼已经很弱了,虽然没断,但是已经降伏的差不多了,你怎么可能会有太多的行为偏差,你怎么还会去偷东西呢,你怎么还会对人恶口呢,你有一般定的力量你都不大会起瞋心的,你怎么还会很瞋怒的去骂人跟人家争吵,怎么还会去夺财害命呢,怎么还会去偷人家东西呢,怎么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讲妄语骗人呢,怎么还会去喝得醉醺醺的呢,所以他不但是出世间善法的门径,他也是世间善法,因为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人类的恶性本质,就是贪瞋痴,世间的恶法来源无外乎就是贪瞋痴,既然现在贪瞋痴都被对治了,那当然就算是世间的善法,就是所谓的戒定慧,它是世间善而且是通向出世间的道路。
还有最后它的作用,因果业,业是作用,这里的业是指作用意,什么作用,离二缚,他的作用可以离相缚,粗重缚,对心所缘之对相起执著这个叫做相缚,在依他起上起遍计执这个叫做相缚,你有止观你就可以对治遍计所执,还有粗重缚,阿赖耶中的烦恼种子,也就是说你如果能依,持戒修定然后有慧学,你就能一方面对这个相缚不会起执著,再来这些可以对治阿赖耶里面的烦恼种子,烦恼种子对治越多,你对外面越不会执著,同样地经过熏习,告诉你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执著,你就可以相对地去清净阿赖耶里面的种子。
这个叫做止观的因果业,他就是叫你修行没有什么捷径,修行就是戒定慧,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修行大乘来讲就是六波罗蜜,没有什么特殊途径,念佛诵经持咒这些都是在辅助戒定慧的,你的这些宗教仪式包括诵经礼佛拜佛,大礼拜,持咒,都好,如果你这些都是辅助顺于戒定慧的,这些都是好的法门、好的修行,如果你做这些没有跟戒定慧关系的,那你自己就要好好反省,这不是真修行,有没有人不了解佛教教理,不懂戒定慧,持戒越持烦恼越重,越持瞋心越重,有没有人这样?很多。有没有听过一个笑话,一个老奶奶在念经,小朋友来旁边拉一下,奶奶在诵经不要吵,孙子又跑来旁边拉一下,我告诉你第二次了奶奶说诵经不要吵,孙子又来拉,她整个火起来了,什么东西全部都骂出来了,什么诅咒都骂出来了,那你诵经跟戒定慧有关系吗,恶口,而且瞋心都起来了,最后小孩说奶奶我要上厕所,因为五岁不会,这个例子告诉你说,不管我们平时的任何宗教行为,必须都要跟戒定慧相应,如果不相应的时候你自己真的要好好反省,你这些到底有没有真正的修行,跟戒定慧相应就能降伏贪瞋痴,如果你平时所有的这些宗教行为,不跟戒定慧相应,对贪瞋痴没有任何的对治,你就要好好反省:你这样是真的在修行吗。
还有有些人是越修瞋心越强,有些人是越修越贡高我慢,上次我到一个佛教办的慈善机构去,找他们的负责人聊天,然后碰到他们里面的一个义工,这件事情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一件事情,义工如果不了解佛法,有时候真的是知见会偏差很多,他跑来跟那个负责人说,他们叫做筹款小组,他说你看我又去筹了这一些来,他就说他碰到了另外一个大的佛教慈善机构,里面的筹款小组,他就跟人家开示了一下,说那些人都辩不过他,我很好奇问说你是辩什么,他就说我第一句话就吓倒他们了,我就问你什么的一句话吓倒他们,一开口说我一天念107遍大悲咒,你有吗,然后那些人就静了,然后他说,对啊你看他们都没有,这句话就被我唬住了,所以你看他们就是没有人有这种功力,我的这种功力是练得多久...开始讲一堆,都是在夸奖自己的,所以那些人都没办法跟他辩论,你知道我心里怎么想吗,我心里是想说,那些人心里想说遇到一个疯子。你念大悲咒,是让你来显现出你的能力很强的吗,让你显现出你跟人辩论很行的吗,是让你显现出你的修行是第一个的吗,我很想说,你所念的大悲咒,跟大悲咒的用意完全相反。念大悲咒做什么?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悲心,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之,跟人家聊天是要让人家起欢喜心,起顺乐心,觉得跟你相处很舒服的,愿意听你讲什么,愿意跟你相处的,有什么困难需要你帮助,愿意来找你帮助,怎么念大悲咒好像拿了一支关刀一样,要去跟人家决生死这样,不是这样子的。
各位同学到最后师父要讲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修的是什么法门都好,你念了多少咒都好,你修了多少定,念了多少佛,一定要跟戒定慧相应,一定要对贪瞋痴的对治有一定的作用。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 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此名瑜伽了義之教。於此瑜伽了義之教汝當奉持,說此瑜伽了義教時。」
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此兩品於攝大乘中有相似解說,故於攝論中解說
这个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不是师父把它节录到最终,是分别瑜伽品的最后他是这样讲的,他说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你看他说解深密法门,里面在讲止观修行,他不是在告诉你在念什么咒,他说于是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就是说这整个应该要怎么称呼呢,我当云何奉持,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说此瑜伽了义教,所以《解深密经》也可以说瑜伽了义经。
后面有地波罗蜜多品第七,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此两品于摄大乘中有相似解说,所以我们在《摄大乘论》中说明。
这一部经因为就是取这里说,是尊此是解深密法门所以叫做《解深密经》,从这样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叫做瑜伽了义经,因为他专门在讲修瑜伽的究竟。
瑜伽叫做yoga,意思是connection,yoga就是连结,身心的连结,身心相应连结,为什么叫身心相应,因为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讲得更明白一点所谓的瑜伽就是禅修,有时候又翻成观行,瑜伽就是打坐、观行、禅修就叫做瑜伽。
《解深密经》的核心,如果你问师父,师父的想法认为,就是分别瑜伽品这一章,前面当然讲三性都跟分别瑜伽品有关系的,前面如果没有弄懂,分别瑜伽品很难弄懂,但是核心就是分别瑜伽品,因为他特别讲得到这里,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后面这两个其实就是在讲果上的事情,大菩萨还有佛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这个之前全部都在讲,凡夫怎么修行的问题,怎么打坐怎么修行怎么听经闻法的问题,师父本身认为当然都很重要,如果非说核心是哪里我认为分别瑜伽品,所以师父才整个《解深密经》,花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讲分别瑜伽品,唯识大乘教派里面,跟中观是两个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够把唯识的经教教义了解个几分,对你的修行,还有对别人,也就是你讲佛法给人听,都有很大的帮助,至少不会随随便便被呼拢,至少不会把修行的路走错,所以很感谢各位这几个月半年来的听经闻法,谢谢各位!我们来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