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95
次編輯
小 (→第一阶段:学习成为自己的朋友) |
小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
行 8: | 行 8: | ||
=== 一 《清净道论》所说的十一种利益 === | === 一 《清净道论》所说的十一种利益 === | ||
一)睡眠安稳 ''Sukham supati'' | 一)睡眠安稳 ''Sukham supati'' —— 他睡著时,有如入定;即使没睡好觉,他还是快乐,因为他能完全放松,不会像别人那样辗转反侧睡不安稳。老人家睡不好,如果有慈心观,会完全放松,身心舒适。 | ||
二)醒来安适 ''Sukham patibhujati'' | 二)醒来安适 ''Sukham patibhujati'' —— 因为睡得好,所以他早晨会快乐地醒过来,不会痛苦呻吟地起身。 | ||
三)不作恶梦 ''Na pápakam supinam passati'' | 三)不作恶梦 ''Na pápakam supinam passati'' —— 他不会作令心不安的梦,比如被盗贼围困、野兽追逐等等;他所作都是好梦,如梦到礼佛塔、作供养及闻法等。所以他睡得好,起来也快乐。 | ||
四)为人爱敬 ''Manussánam piyo hoti'' | 四)为人爱敬 ''Manussánam piyo hoti'' —— 慈心观行者到处受欢迎。 | ||
五)为非人爱敬 ''Amanussánam piyo hoti'' | 五)为非人爱敬 ''Amanussánam piyo hoti'' —— 很多故事都谈到佛怎么令天人、鬼神变成他的好朋友、护法。 | ||
六)诸天护佑 ''Devatá rakkhanti'' | 六)诸天护佑 ''Devatá rakkhanti'' —— 诸天如父母保护子女一般地保护他,所以慈心观行者很安全。 | ||
七)不为火烧刀伤或毒害 ''Nassa aggi vá visam vá sattham vá khamati'' | 七)不为火烧刀伤或毒害 ''Nassa aggi vá visam vá sattham vá khamati'' —— 在很多故事中,不仅佛自己从过去生就一直这样修,佛的弟子、居士在佛世时也是这样修。《清净道论》引用了很多这类的故事,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
王舍城有一个很有名的妓女叫 ''Sirimá'',长得很美。有个大福报的商人 ''Annagadna'',其夫人 ''Uttará'' 是佛的大弟子,她很努力地学习佛法,对男女众问题没兴趣,所以允许她的先生去找 ''Sirimá''。''Sirimá'' 喜欢这个商人,因而对 ''Uttará'' 心生嫉妒,想办法要杀害她,以便嫁给商人。一次,她烧了一锅热油,倒在夫人身上。但''Uttará'' 用慈心观入了定,所以没受伤。''Sirimá'' 见识了夫人的厉害,转而尊敬她,决定不再伤害她。 | 王舍城有一个很有名的妓女叫 ''Sirimá'',长得很美。有个大福报的商人 ''Annagadna'',其夫人 ''Uttará'' 是佛的大弟子,她很努力地学习佛法,对男女众问题没兴趣,所以允许她的先生去找 ''Sirimá''。''Sirimá'' 喜欢这个商人,因而对 ''Uttará'' 心生嫉妒,想办法要杀害她,以便嫁给商人。一次,她烧了一锅热油,倒在夫人身上。但''Uttará'' 用慈心观入了定,所以没受伤。''Sirimá'' 见识了夫人的厉害,转而尊敬她,决定不再伤害她。 | ||
行 26: | 行 26: | ||
这种故事很多,说明佛面对敌人时,如何以慈心观出离所有问题。佛不只身为人时这样修,身为动物时也不断地如此练习。所以在本生故事中,佛曾为鸟身,森林大火伤不了他;为鱼身时,因缺水将死,他用慈心观和真谛波罗蜜,忆念过去生从未伤害过众生,于是天降大雨救了他。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或是一生,而是多生的修行,才能“不为火烧刀伤或毒害”。 | 这种故事很多,说明佛面对敌人时,如何以慈心观出离所有问题。佛不只身为人时这样修,身为动物时也不断地如此练习。所以在本生故事中,佛曾为鸟身,森林大火伤不了他;为鱼身时,因缺水将死,他用慈心观和真谛波罗蜜,忆念过去生从未伤害过众生,于是天降大雨救了他。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或是一生,而是多生的修行,才能“不为火烧刀伤或毒害”。 | ||
八)心得迅速等持 ''Tuvatam cittam samádhiyati'' | 八)心得迅速等持 ''Tuvatam cittam samádhiyati'' —— 熟悉慈心观的人因为有轻安,不须勉强,能马上完全自然入定。所以,不管修什么法门,慈心观就直指修行。因为行者在入观的过程中一定会面对很多障碍,若有慈心观,则容易出离。 | ||
在佛教里面有四种修行可以保护修行人,它们被称为“四护卫禅”,其中第一个就是慈心观,以此出离瞋恨;第二是以不净观出离贪欲;第三是佛随念,令无信心者出离不信;第四是以死随念出离不精进。修观前一定要先学这四种法门,以面对内观过程中的所有障碍。 | 在佛教里面有四种修行可以保护修行人,它们被称为“四护卫禅”,其中第一个就是慈心观,以此出离瞋恨;第二是以不净观出离贪欲;第三是佛随念,令无信心者出离不信;第四是以死随念出离不精进。修观前一定要先学这四种法门,以面对内观过程中的所有障碍。 | ||
行 32: | 行 32: | ||
这四种修行,其实每一种都与所有障碍的对治有关。例如,修佛随念是特别对治不乐,不乐,是因为信心不够;修死随念是因缺乏精进,对境界模糊,不会努力;修不净观是因为有贪欲、瞋恨。但其实每一修法也都可以对治其他的障碍,其中又以慈心观为第一,可用来面对所有的障碍,前提是行者已习惯且熟悉此一境界而有轻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马上入定,不须勉强。入定才能如实观,所以不会长时滞留在那些不适合的妄念境界。 | 这四种修行,其实每一种都与所有障碍的对治有关。例如,修佛随念是特别对治不乐,不乐,是因为信心不够;修死随念是因缺乏精进,对境界模糊,不会努力;修不净观是因为有贪欲、瞋恨。但其实每一修法也都可以对治其他的障碍,其中又以慈心观为第一,可用来面对所有的障碍,前提是行者已习惯且熟悉此一境界而有轻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马上入定,不须勉强。入定才能如实观,所以不会长时滞留在那些不适合的妄念境界。 | ||
九)容颜光彩 ''Mukhavanno vipasídati'' | 九)容颜光彩 ''Mukhavanno vipasídati'' —— 慈心观能令人身心自然轻安放松,所以如果修行有进步,能安住在轻安中,就会显得肤色润泽、容光焕发。为什么呢?这有如瞋恨是心最黑的一面,慈悲则是最白、最亮的一面,能让整个身心好像发光一般。 | ||
十)临终不昏迷 ''Asamúlho kálam karoti'' | 十)临终不昏迷 ''Asamúlho kálam karoti'' —— 为什么?因为他是轻安的。我们死亡的过程当然很辛苦,而修行的重点是在面对死亡、准备死亡的过程。在死亡的过程中,身体要面对很多不可意的苦痛。但也有很多关于人好像死了但又回来者的研究报告说,人在临终时,身体会变成软弱无力,出现很安静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已习惯修慈心观的人,很容易入定。佛说慈心观是“生梵天最好的方法”,因为行者已习惯于轻安的境界。顺此境界,慈心观的心是很明亮的,此即梵天境界。 | ||
十一)当世若未得解脱,则生于梵天 ''Uttarim'' ''apativijanto brahmalokúpádo hoti'' | 十一)当世若未得解脱,则生于梵天 ''Uttarim'' ''apativijanto brahmalokúpádo hoti'' —— 这是慈心观的最后一项利益。如果行者内观能力还不足,无法当生得到解脱,死时将生于梵天,不须做特别的准备。其实我们读《慈经》,在思惟中修慈心观,则虽身在此处,却已犹如处于天堂中,不用刻意寻找天堂。 | ||
=== 二 谁真的有慈心观? === | === 二 谁真的有慈心观? === | ||
行 53: | 行 53: | ||
''Abhaya'' 王子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也是耆那''Jina Mahávíra'' 教教主 ''Niggantha'' 尼干子的弟子。佛世时有两个大修行人自称是“有一切种智者”,就是佛陀和耆那。印度有三大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佛教兴起后,印度教衰微了,但直到现在,耆那教还没中断,有两派在印度西部特别有影响力。 | ''Abhaya'' 王子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也是耆那''Jina Mahávíra'' 教教主 ''Niggantha'' 尼干子的弟子。佛世时有两个大修行人自称是“有一切种智者”,就是佛陀和耆那。印度有三大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佛教兴起后,印度教衰微了,但直到现在,耆那教还没中断,有两派在印度西部特别有影响力。 | ||
佛陀和耆那都有教导“ 一切种智” | 佛陀和耆那都有教导“ 一切种智” ——''sarvajnatá'',就是对一切的法都很清楚。他们两人都说,如果弟子随学他们的法,不学吠陀也能了解一切。所有的印度教都依于吠陀,只有后来变成独立宗教的佛教和耆那教不是靠吠陀,而是依佛陀和耆那的一切种智。很有意思的是,他们两人都住在王舍城,但彼此没见过面,只有弟子间互相讨论。耆那想善巧的辩倒佛,所以鼓励 ''Abhaya kumára'' 去问佛:“圣人(或是有一切智者)能不能讲粗鲁的话,让人觉得不舒服或难过?” | ||
耆那告诉 ''Abhaya kumára'':“如果佛回答‘圣人亦有粗鲁、触恼语’,那你就问他‘那圣人与凡夫有什么不一样?’若答‘圣人不说粗语、触恼语’,你就问他‘那你为什么说因为提婆达多行为不好,无法改善己心,必堕阿鼻地狱?你这样说是会令提婆达多难过的呀!那你不是有矛盾吗?’”''Abhaya kumára'' 于是前往拜访佛陀,问了这个问题:“有一切智者说不说令人难过之粗语?”佛说:“此类问题有赖于分析,并无固定的解答。”那时 ''Abhaya'' 王子正好抱著他的小孩,佛就问他:“汝儿若吞下一颗石,你如何是好?”他说: | 耆那告诉 ''Abhaya kumára'':“如果佛回答‘圣人亦有粗鲁、触恼语’,那你就问他‘那圣人与凡夫有什么不一样?’若答‘圣人不说粗语、触恼语’,你就问他‘那你为什么说因为提婆达多行为不好,无法改善己心,必堕阿鼻地狱?你这样说是会令提婆达多难过的呀!那你不是有矛盾吗?’”''Abhaya kumára'' 于是前往拜访佛陀,问了这个问题:“有一切智者说不说令人难过之粗语?”佛说:“此类问题有赖于分析,并无固定的解答。”那时 ''Abhaya'' 王子正好抱著他的小孩,佛就问他:“汝儿若吞下一颗石,你如何是好?”他说: | ||
行 87: | 行 87: | ||
=== 四 慈心观是出离内观障碍的最大方便 === | === 四 慈心观是出离内观障碍的最大方便 === | ||
阿毘达摩提到修慈心观有两大明显目标。第一目标是 ''ipassanasukha'' | 阿毘达摩提到修慈心观有两大明显目标。第一目标是 ''ipassanasukha'' —— 在内观中出离障碍,让内观过程顺利、快乐、易修。第二目标是 ''bhava''。''bhava'' 的意思是“有”,''sampatti'' 是“成就”,意思是说,修慈心观能投生善趣,尤其是生梵天最有效的法门。梵天是 ''bhava sampatti'' 所达到的最良好情况。 | ||
修内观的过程中,四无量心是一个特别顺于般若智慧的境界。依阿毘达摩,智慧、观、正知是同义词,只是依不同的佛教传统,会有不同的解释。'''在内观过程中,修行人特别要思惟无常,所以修内观就是修无常想,在经典中,“无常想”与“内观”是同义词'''。无常想亦名苦想、无我想,行者在修无常想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障碍,因为行者在内观过程中才能够成道、出离、断而断烦恼,而在此过程中,障碍会特别大;修定过程中的障碍就不那么严重。不过,如果定的所缘是世间的所缘, 如安般念、四无量心仍是缘众生,那无法断而断烦恼,要配合内观、无常想才可以。 | 修内观的过程中,四无量心是一个特别顺于般若智慧的境界。依阿毘达摩,智慧、观、正知是同义词,只是依不同的佛教传统,会有不同的解释。'''在内观过程中,修行人特别要思惟无常,所以修内观就是修无常想,在经典中,“无常想”与“内观”是同义词'''。无常想亦名苦想、无我想,行者在修无常想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障碍,因为行者在内观过程中才能够成道、出离、断而断烦恼,而在此过程中,障碍会特别大;修定过程中的障碍就不那么严重。不过,如果定的所缘是世间的所缘, 如安般念、四无量心仍是缘众生,那无法断而断烦恼,要配合内观、无常想才可以。 | ||
行 98: | 行 98: | ||
佛法特别强调智慧。《瑜伽师地论》说,智慧的作用乃是依于不同的作意,它们因开合不同及诠释角度不同,又有七种作意和四十种作意之说,而不论哪一种分法,“[[胜解作意]]”和“[[真实作意]]”都在其中。这两种作意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四无量心,尤其是慈心观的修行,有赖于胜解作意, 因为你决意要“观一切众生快乐,利益他们”。 | 佛法特别强调智慧。《瑜伽师地论》说,智慧的作用乃是依于不同的作意,它们因开合不同及诠释角度不同,又有七种作意和四十种作意之说,而不论哪一种分法,“[[胜解作意]]”和“[[真实作意]]”都在其中。这两种作意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四无量心,尤其是慈心观的修行,有赖于胜解作意, 因为你决意要“观一切众生快乐,利益他们”。 | ||
由于这样观,你服务了他们,也包括自己在内。你因为有此胜解、有此决心而能感到快乐,也能不论他们快不快乐,都可真的思惟他们是快乐的。若能有此态度,不管有人要利益你或伤害你,你仍然都是用友谊、用没有烦恼的爱来利益他们。诚如经典中佛所言,能够这样修慈心,具有真实无烦恼之爱,则无论到何处,都会受欢迎,能做人家的朋友,能超越所有的瞋恨与敌意。如同我们在讲《慈经》时所说的 ''mitta anusámsa'' 本生故事 | 由于这样观,你服务了他们,也包括自己在内。你因为有此胜解、有此决心而能感到快乐,也能不论他们快不快乐,都可真的思惟他们是快乐的。若能有此态度,不管有人要利益你或伤害你,你仍然都是用友谊、用没有烦恼的爱来利益他们。诚如经典中佛所言,能够这样修慈心,具有真实无烦恼之爱,则无论到何处,都会受欢迎,能做人家的朋友,能超越所有的瞋恨与敌意。如同我们在讲《慈经》时所说的 ''mitta anusámsa'' 本生故事 —— 行者到处受欢迎,这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 ||
佛不只在《法句经》中,在其他经典很多地方也都说到:“唯有清净的爱能出离瞋恨。于诸战争中制服敌人,不如以慈心克己。能以慈心克己者,是为真克服<ref>《南传法句经》第八〈千品〉第 103、104 颂:“彼于战场上,虽胜百万人,未若克己者,战士之最上!”“能克制自己,过于胜别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ref>。”因此,要如《慈经》所教,才能对治及克服内敌外敌。 | 佛不只在《法句经》中,在其他经典很多地方也都说到:“唯有清净的爱能出离瞋恨。于诸战争中制服敌人,不如以慈心克己。能以慈心克己者,是为真克服<ref>《南传法句经》第八〈千品〉第 103、104 颂:“彼于战场上,虽胜百万人,未若克己者,战士之最上!”“能克制自己,过于胜别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ref>。”因此,要如《慈经》所教,才能对治及克服内敌外敌。 | ||
行 113: | 行 113: | ||
根据南传佛教的传统,慈心观的胜解要靠四种愿,《清净道论》、《那仙经》等很多地方都这么说。“欲”和“愿”是同样的过程:“欲”是欲作;“愿”则如菩萨大愿的愿,如四弘誓愿的“众生无边誓愿度”。 | 根据南传佛教的传统,慈心观的胜解要靠四种愿,《清净道论》、《那仙经》等很多地方都这么说。“欲”和“愿”是同样的过程:“欲”是欲作;“愿”则如菩萨大愿的愿,如四弘誓愿的“众生无边誓愿度”。 | ||
慈心观有四个愿,四个欲,慈心观三个阶段的修行都要用到它们。 佛说:''sabbe dhammá chandamúliká'',意思是:一切法都依于愿、依于欲。欲分二种:烦恼欲和法欲。法欲没有烦恼,是所有善法的条件;若不是法欲,则欲与贪欲是同义词。慈心观的“欲”不是烦恼,它是法欲 | 慈心观有四个愿,四个欲,慈心观三个阶段的修行都要用到它们。 佛说:''sabbe dhammá chandamúliká'',意思是:一切法都依于愿、依于欲。欲分二种:烦恼欲和法欲。法欲没有烦恼,是所有善法的条件;若不是法欲,则欲与贪欲是同义词。慈心观的“欲”不是烦恼,它是法欲 —— 愿自己、愿一切众生都快乐,这是顺法,不是顺烦恼。 | ||
= 叁 简介慈心观修行的三个阶段 = | = 叁 简介慈心观修行的三个阶段 = | ||
行 158: | 行 158: | ||
'''二 破坏名言概念的限制''' | '''二 破坏名言概念的限制''' | ||
瞋恨与贪欲虽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心,却是同一个过程 | 瞋恨与贪欲虽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心,却是同一个过程 —— 由爱而取的过程。我们烦恼的所缘,多半在众生;但事实上,众生只不过是名言概念而已,而烦恼的境界就是名言概念的境界。 | ||
我们所执著的境界,如众生、好车、好房子等等,这些在佛法中都只是概念;真实的经验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如果我们的心处在真实经验的境界中,一般并不会起烦恼;只有在概念中才会起烦恼,认为“这是我的房子、我的汽车、我的太太、我的什么什么”。当起烦恼时,我们并不会想:“这是我的色法,我的受蕴、我的想蕴、我的行蕴、我的识蕴……”不这么想,对不对? | 我们所执著的境界,如众生、好车、好房子等等,这些在佛法中都只是概念;真实的经验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如果我们的心处在真实经验的境界中,一般并不会起烦恼;只有在概念中才会起烦恼,认为“这是我的房子、我的汽车、我的太太、我的什么什么”。当起烦恼时,我们并不会想:“这是我的色法,我的受蕴、我的想蕴、我的行蕴、我的识蕴……”不这么想,对不对? | ||
行 200: | 行 200: | ||
有些人特别讨厌自己,没办法从自己开始,那怎么办?一些禅师会教导先观想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像小小狗狗、小小猫猫,这样感觉会很舒服。它们不惹你生气,对不对?这样观想,再把这种温暖的感觉转给自己,由此入慈心观的过程。 | 有些人特别讨厌自己,没办法从自己开始,那怎么办?一些禅师会教导先观想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像小小狗狗、小小猫猫,这样感觉会很舒服。它们不惹你生气,对不对?这样观想,再把这种温暖的感觉转给自己,由此入慈心观的过程。 | ||
另一个方便是用北传所强调的“观己为他” | 另一个方便是用北传所强调的“观己为他” —— 自他交换法。自他交换法和慈心观都是发菩提心的方便;而发菩提心,是学习如何彻底自利利他的方便。发菩提心和自利利他是一个过程,能令自己与他人、与一切众生同在一起。慈心观的修行, 就是让行者来准备这种境界 —— 发菩提心;《维摩诘经》也强调这个道理。当慈心观的修行成了习惯,发菩提心也就成为自然了。这是很好的方便。总之,修行是为了发达一种特别的智慧,修的时候才会知道哪个方法最好,能够让自己入慈心观清净的感觉,让这种感觉进入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 ||
先以能够专注于自己为前提,等定力增加了,就可以用慈心观注意身体不同的部位,特别是那些有不可意、不舒服的感觉的部分,送给它们这个“暖暖的”慈心的气,放松自己。或者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用慈心观逐一扫过身体的每一部位。 | 先以能够专注于自己为前提,等定力增加了,就可以用慈心观注意身体不同的部位,特别是那些有不可意、不舒服的感觉的部分,送给它们这个“暖暖的”慈心的气,放松自己。或者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用慈心观逐一扫过身体的每一部位。 | ||
行 206: | 行 206: | ||
'''五 所有方便是为得轻安''' | '''五 所有方便是为得轻安''' | ||
不管是哪一种方便,重要的是达到这个目标 | 不管是哪一种方便,重要的是达到这个目标 —— 在自己身心相续中,到处都能感到慈心的放松、清净与轻安。'''总之,轻安最重要。要了解,在《慈经》里面,佛所赞美能作为慈心观修行条件的功德,几乎都与轻安有关。这是南传佛教阿毘达摩的特色,北传佛教没有。南传佛教认为轻安是了解止观修行特别重要的心所,也是七觉支之一,有轻安才有定,没有轻安不能修定。''' | ||
南传阿毘达摩提到有五种心所与轻安关系密切,它们其实是轻安的不同层面: | 南传阿毘达摩提到有五种心所与轻安关系密切,它们其实是轻安的不同层面: | ||
* 一)轻而不重 ''lahutá'' | * 一)轻而不重 ''lahutá'' —— 它在南传佛教被视为一种心所,能出离昏沉的烦恼。昏沉是粗重最明显的现象。 | ||
* 二)温和(柔软)''mudutá'' | * 二)温和(柔软)''mudutá'' —— 温和就是柔软,两者意思差不多。它们与轻安有密切的关系,有轻安才会有柔软;心有柔软、有温和,则不会执著自己的意见,也没有我慢,因为不正见和我慢一定与粗重有关。 | ||
* 三)适业 ''kammannatá'' | * 三)适业 ''kammannatá'' —— 《俱舍论》说轻安的定义是“适业”,在南传佛教,它属于一个独立的心所。 | ||
* 四)练达 ''pagunnatá'' | * 四)练达 ''pagunnatá'' —— 这个心所也是属于轻安的范围,有轻安,才会有练达。身和心“没有毛病”,也就是没有生病、没有障碍,这种情况就是练达。 | ||
* 五)端正、直接 ''ujukatá'' | * 五)端正、直接 ''ujukatá'' —— 这是修慈心观最重要的功德,也是所有功德中佛唯一讲了两次的功德。 | ||
这五个心所特别与轻安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属于轻安,但在南传佛教,它们是独立的心所。修慈心观,五种心所和轻安要特别明显,才能转感觉向外,用清净的爱克服所有的敌人。 | 这五个心所特别与轻安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属于轻安,但在南传佛教,它们是独立的心所。修慈心观,五种心所和轻安要特别明显,才能转感觉向外,用清净的爱克服所有的敌人。 | ||
行 221: | 行 221: | ||
===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 ===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 ||
'''一 了解受,知道心的限制''' | |||
所谓“破坏限制”,就是要破坏“有限制的心”。何谓有限制的心?就是执著分别的心 | 所谓“破坏限制”,就是要破坏“有限制的心”。何谓有限制的心?就是执著分别的心 —— 执著有个“我”、有个“你”,有我、众生的分别 。怎么知道心有限制呢?关键在于了解受、了解感觉、了解感情。如果执著可意的受或拒绝不可意的受,就是心有限制;模糊地领纳不可意或非不可意的受,也是心有限制。心有限制,才会起烦恼;心在没有限制的境界,就不起烦恼了。不起烦恼, 心就有轻安;有轻安,则能入定;入定则能如实观 。 | ||
* '''一)令 心 里外皆具慈 心 观''' | |||
修慈心观,里外都要变成同样的境界,里外皆具慈心观;“能观”和“所观”是一个过程,不是两个。所以,应当学习如何运用同样的慈心观于身心内外。“破坏限制”就是让内外同具慈心观的一个方便,此即“超越限制”的慈心观。 | 修慈心观,里外都要变成同样的境界,里外皆具慈心观;“能观”和“所观”是一个过程,不是两个。所以,应当学习如何运用同样的慈心观于身心内外。“破坏限制”就是让内外同具慈心观的一个方便,此即“超越限制”的慈心观。 | ||
这个第二阶段要慢慢地习惯。每次修破坏限制 | 这个第二阶段要慢慢地习惯。每次修破坏限制 的阶段时,要先能调自己舒服,让自己有慈心观轻安、放松、舒服、喜乐的感觉。然后,再慢慢学习把这个感觉转给所喜欢的人、中性的人、讨厌的人,让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 ||
* '''二)破坏限制才 能 出现止相''' | |||
依《清净道论》,破坏限制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很明显的止相 - ''samathanimitta'',来超越散乱心的境界而得定;若无止相,无法入定。在第一阶段是“无 分别慈心观”,所缘还不会很明显;到了第二阶段, 所缘变得明显,此时才能调心,经过努力学习,才能完全体会慈心观破坏限制以后的境界,否则“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将只是概念而已,不会变成自己的经验。 | |||
依《清净道论》,破坏限制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很明显的止相-''samathanimitta'',来超越散乱心的境界而得定;若无止相,无法入定。在第一阶段是“无 | |||
这是什么意思? 第 一 阶段 有成就了 , 用慈 心 观来观自己 , 作为一种方便 , 来深入 慈心观 舒服的、轻安的、喜乐 的境界, 内外皆然。能够这样,就可以开始把这种感觉转向所亲爱 的 五个人物;如果每次影像都很清楚 , 就再转到下一组人物 。 | |||
* '''三)所缘只 是方便, 不能用 来入 定''' | |||
要记住,那些我们用来作为所缘的人物只是一种方便而已,并不是用他们来入定;我们并不是长时间在思惟他们,只是借由他们来了解什么是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因此,不论所缘的人物是男是女, 是生者或亡者,重要的是心要持续地停留在同样的感觉中,不管是思惟自身或那些人物。 | 要记住,那些我们用来作为所缘的人物只是一种方便而已,并不是用他们来入定;我们并不是长时间在思惟他们,只是借由他们来了解什么是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因此,不论所缘的人物是男是女, 是生者或亡者,重要的是心要持续地停留在同样的感觉中,不管是思惟自身或那些人物。 | ||
'''二 转己心向外,观想三组人物''' | |||
第二阶段是转己心向外,而以三组人物为所缘。若有修“自他交换”等方法来观己为他,那么, 第二阶段会变得特别容易。 | 第二阶段是转己心向外,而以三组人物为所缘。若有修“自他交换”等方法来观己为他,那么, 第二阶段会变得特别容易。 | ||
* ''' 一)第一组对象:亲爱的人''' | |||
先观想自己微笑、放松的样子,然后观想 第一组 —— 我们 所亲爱的、所喜欢的 人 物。他们可以 是 我们的 亲 属、父母兄弟姊妹、 朋友, 也 可 以 是 老师 或 同学 。 | |||
的颜面微笑、很放松的样子,然后再观想所观想的 | 这第一组对象最容易观,因为我们跟这些人是亲朋好友,不需要勉强就可作观。有些论典建议观想五个人,也有些建议观想四个人,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想时,人物的印象或影像要很清楚。而想要观人像清楚,最好的方便是先观想自己 的颜面微笑、很放松的样子,然后再观想所观想的 亲爱的人物也是同样的微笑、放松的样子。这时,用四个愿来调他们的影像清楚。如果影像清楚,你对他们的感觉会变成像对自己一样地稳定,这时,就可以从第一人物转到第二人物、乃至到第五人物,把慈心观用于日常生活中。 | ||
因此,要能让慈心观变成保护己心 的 武器,令心不会生气。瞋恨 是 最黑 的 心,所以最重要 的 修行就是减少瞋恨,这 样 才能够说我们有受到佛法的利益 。 | |||
《中阿含经》有一部《''Kakacúpama sutta'' 锯喻经》,锯子 的 比喻 。 这部经典蛮有意思的:“佛告诸比丘,若有两名大汉以锯截汝身,而汝犹能生瞋,即非佛弟子<ref>''《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9 冊《中部經典一.第 21 經》P182:「諸 比丘!若以有柄之兩面鋸,共盜賊、賤業者,以肢肢截斷之,其時 若亂其意者,彼 如 是非遵我教者也。」另參見《大正藏》第 1 卷 P744 上欄《中阿含.牟梨破群那經》。''</ref>。”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很难做到 , 其实这是要一步步渐次学来的。 | |||
修慈心观和忍波罗蜜是一个过程,修慈心观特别是为了减少瞋恨。如果起瞋,那是在拒绝境界;而不拒绝,就是忍。若能胜解忍 的 修行 , 那就是不拒绝境界 , 也 就 是不拒绝法。因为依佛法,所有的境界都是法,除了法 以 外,并没有什么对象。应当这样了解 , 才能深入佛法的境界。有很多本 生 故事说明这个道理 。 | |||
* '''二)第二组对象:中性人物''' | |||
心 | 如果方法很清楚、已能习惯专注于慈心观,调己 心 很舒服,有喜乐、放松 的 感觉 , 就可以开始练习第二组——以中性人物为 所 缘。对中性人物保持同样 的 心 是 难一点 , 不过若已习惯、熟悉慈心观舒服 的 感觉,也不会很难 。 | ||
哪些人物属于 中 性的呢?就是你所认识 , 但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 的 人 。 可以用邻居、旧识、过去 的 同学等等为对象,因为跟他们不够熟 , 所 以 不会执著于要喜欢或讨厌他们。不论喜不喜欢或讨不讨厌,行者都基于同样的道理 , 以慈心观想他们微笑的样子,然后传送四个愿给他们 而 不改变自己的感觉,让他们也出现同样的感觉。 | |||
如果还没有深入自己、感觉到身心相续舒服, 要多多修前面所讲过的方便法,比如观自己是金字塔等等。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方便而已。若已具有这种感觉的经验,则可用第一组——亲爱的人物,来保护同样的感觉、同样的心。若已有进步,熟悉了这些喜乐、放松、舒服的感觉,就可以修第二组——中性人物,然后继续往下修第三组。 | |||
* '''三)第三组对象:敌 人''' | |||
''' (一)观想仇敌如母如子''' | |||
这样,先从自己开始,再来是用五个亲爱的人物,然后是五个中性的人物,最后是五个敌人。行者最好每次都用同样的人作所缘,比如,观亲爱的人,一直就是固定那五个;中性或敌人亦然。这样才能让影像越来越明显,而不需特别去调他们的影像。 | 这样,先从自己开始,再来是用五个亲爱的人物,然后是五个中性的人物,最后是五个敌人。行者最好每次都用同样的人作所缘,比如,观亲爱的人,一直就是固定那五个;中性或敌人亦然。这样才能让影像越来越明显,而不需特别去调他们的影像。 | ||
由于对敌人修慈心较不容易,行者对敌人的观 | 由于对敌人修慈心较不容易,行者对敌人的观想尤其要特别努力,一定要达到思惟他们如母如子的程度才可以。佛就是这样修的,所以最后,他无量生命中的敌对者提婆达多在堕入阿鼻地狱之际,就皈依了佛,佛也为他授记在无量劫之后成为独觉。 | ||
提婆达多其实不是普通人,他是很有智慧的, 但不用智慧来度众生,反而害了众生。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黑的心 | 提婆达多其实不是普通人,他是很有智慧的, 但不用智慧来度众生,反而害了众生。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黑的心 —— 嫉妒。他嫉妒佛,受不了佛成功而自己不成功。其实他也想成佛,但没有办法像佛,所以越来越恨佛,一直想尽办法要杀害佛,佛却变得越来越厉害。我们若能学佛,修这么一点点,也就很了不起了。 | ||
==== (二)对敌人修慈,才是真修慈心观 ==== | ==== (二)对敌人修慈,才是真修慈心观 ==== | ||
行 377: | 行 344: | ||
==== 一)五法有其次第 ==== | ==== 一)五法有其次第 ==== | ||
(一)现起 | (一)现起 —— 行者是用四个愿来让慈心观现 | ||
起,这是现起慈心观的方便。 | 起,这是现起慈心观的方便。 | ||
(二)胜解 | (二)胜解 —— 现起以后是胜解,就是令心留在此一境界,不离开它。所有的波罗蜜都有这个次第,修慈心观也是这样,要让慈心的感觉常在心中。 | ||
(三)作意 | (三)作意 —— 就是在心中作此境界。由于胜 | ||
解,此一境界在心中会变得明显,需要它,它就出 | 解,此一境界在心中会变得明显,需要它,它就出 | ||
行 391: | 行 358: | ||
现,因为行者已经习惯。行者对此境界有修胜解, 能令此境界长时留在心中,所以当需要时马上能记得这个境界,一作意,它马上出现。 | 现,因为行者已经习惯。行者对此境界有修胜解, 能令此境界长时留在心中,所以当需要时马上能记得这个境界,一作意,它马上出现。 | ||
(四)方便 | (四)方便 —— 由于有前三,所以能学习如何 | ||
把它用在每日生活中、如何用它来入定、用它来修智慧。 | 把它用在每日生活中、如何用它来入定、用它来修智慧。 | ||
(五)成功 | (五)成功 —— 最后,行者可以用它来修定、 | ||
修智慧。要这样学。 | 修智慧。要这样学。 | ||
行 480: | 行 447: | ||
“一切执著者”。 | “一切执著者”。 | ||
众生有五取蕴,所以有执著;佛不执著,所以有智慧的人用了“佛”这个中国字,就是人字边加上“弗”。弗的意思是“非”,亦即“弗人” | 众生有五取蕴,所以有执著;佛不执著,所以有智慧的人用了“佛”这个中国字,就是人字边加上“弗”。弗的意思是“非”,亦即“弗人” —— | ||
不是“人”,而是超越了“人”。众生执著,而佛就是不执著,全部放下,连习气都放下,所以成为 | 不是“人”,而是超越了“人”。众生执著,而佛就是不执著,全部放下,连习气都放下,所以成为 | ||
行 510: | 行 477: | ||
(五)''sabbe attábhávapariyapanná'':一切有五取蕴者 | (五)''sabbe attábhávapariyapanná'':一切有五取蕴者 | ||
''attá'' 在佛法中很重要。''attá'',梵文为 ''atman'',意思是“我”。印度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 ''átman''、''attá'' | ''attá'' 在佛法中很重要。''attá'',梵文为 ''atman'',意思是“我”。印度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 ''átman''、''attá'' —— 我。印度哲学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梵、我为一,无二”;但佛法不这么说,佛法不说“有 | ||
我”,而说“无我”。 | 我”,而说“无我”。 | ||
行 516: | 行 483: | ||
我在斯里兰卡的时候,有一个美国来的出家 | 我在斯里兰卡的时候,有一个美国来的出家 | ||
人。他在学佛成为比丘前,曾在印度学瑜伽,成为一名 ''sádhu'',即瑜伽行者,所以到斯里兰卡后,穿印度外教出家人的衣服。师父问他的法名,他说他叫 ''átman'' | 人。他在学佛成为比丘前,曾在印度学瑜伽,成为一名 ''sádhu'',即瑜伽行者,所以到斯里兰卡后,穿印度外教出家人的衣服。师父问他的法名,他说他叫 ''átman'' —— 我。后来皈依了佛教,师父把他改名为“无我”,他就从“有我”法师变成“无我”法师了,很有意思。 | ||
佛法说“无我”,虽然仍用到“我”这个字, 但这只是在概念上使用的假我,实际上是“无我”的,不然怎么称呼众生呢?总不能叫你:“来来来, 五取蕴,你过来”吧! | 佛法说“无我”,虽然仍用到“我”这个字, 但这只是在概念上使用的假我,实际上是“无我”的,不然怎么称呼众生呢?总不能叫你:“来来来, 五取蕴,你过来”吧! | ||
行 522: | 行 489: | ||
那怎么称呼众生呢?''attábháva''。-''bháva'' 就是 | 那怎么称呼众生呢?''attábháva''。-''bháva'' 就是 | ||
phenomena | phenomena —— 现象,“我”就只是现象而已,它只存在于世俗谛,在胜义谛是没有“我”的。因为佛教不说“我”,所以叫它 ''attábháva'' —— 一切众生没有我,只有五取蕴,这五取蕴就叫做“我”的现象。 | ||
以上是五个“无分别对象”。欲界一切众生都 | 以上是五个“无分别对象”。欲界一切众生都 | ||
行 538: | 行 505: | ||
在十二个所缘中,只有这个所缘是用 ''sabbá'' | 在十二个所缘中,只有这个所缘是用 ''sabbá'' | ||
—— 阴性,其他的十一个都是 ''sabbe'' —— 阳性的。这里是说“一切雌性的,阴性的、女性的”。 | |||
(七)''sabbe purisá'':一切雄性者 | (七)''sabbe purisá'':一切雄性者 | ||
行 563: | 行 530: | ||
(十一)''sabbe manussá'':一切人类 | (十一)''sabbe manussá'':一切人类 | ||
我们就是 ''manussá'' | 我们就是 ''manussá'' —— 人。为什么 ''manussá'' 是 | ||
“人”的意思? 因为在印度第一个人类名叫''manussá'';我们都是 ''manussá'' 的后裔。在欧洲的第一个人类则是Adam(亚当)。 | “人”的意思? 因为在印度第一个人类名叫''manussá'';我们都是 ''manussá'' 的后裔。在欧洲的第一个人类则是Adam(亚当)。 | ||
行 604: | 行 571: | ||
东方的一切有情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然后“愿东方的一切有气息者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一直到第十二个所缘:“愿东方的一切恶趣众生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 | 东方的一切有情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然后“愿东方的一切有气息者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一直到第十二个所缘:“愿东方的一切恶趣众生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 | ||
这样,从东方开始,再来是西方的十二个所缘,如此依序向十个方向、对十二个所缘,每一个所缘都给予慈心观四个愿的祝福。这样算起来,一共有四百八十次。如果已经有定,那就是会有四百八十次入定 | 这样,从东方开始,再来是西方的十二个所缘,如此依序向十个方向、对十二个所缘,每一个所缘都给予慈心观四个愿的祝福。这样算起来,一共有四百八十次。如果已经有定,那就是会有四百八十次入定 —— 出定、入定 —— 出定,因为每次都要出定才能改变所缘。在缅甸,修扩大所缘者通常是已有禅定的行者,他们能在一个小时内很快做完四百八十次的出入定,心变得很柔软。 | ||
=== 五․重要的次第 === | === 五․重要的次第 === | ||
行 724: | 行 691: | ||
意思是说:这个心,它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 不受限制,没有什么地方是它不能够去的。在第三阶段的练习中,你们就能渐渐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不要机械地修,要用智慧修。 | 意思是说:这个心,它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 不受限制,没有什么地方是它不能够去的。在第三阶段的练习中,你们就能渐渐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不要机械地修,要用智慧修。 | ||
''Ekacaram'' | ''Ekacaram'' ——''eka'' 是“一”,''cara'' 是“行”。它“一行” —— 自己走,是说心它独来独往,谁都不需要陪它。 | ||
''Asaríram'' | ''Asaríram'' —— 心无有形体。要了解这个心是没有形体的,这样才能解脱。 | ||
''Guhásayam'' | ''Guhásayam'' ——''Guha '' 是山洞。“心住在山洞”。什么是心的山洞?心脏。西方人相信心的依处是在脑部,但有智慧的人相信心依止之处不在脑部,而是在心脏;脑部只是支援的功能。奥义书《吠陀》和中国哲学也认为心的依处在心脏。因为心是被感觉所把持的,如果感觉没有束缚,心没有束缚;感觉有束缚,心才会有束缚。 | ||
心,它可以走很远,而且可以自己走,不须别 | 心,它可以走很远,而且可以自己走,不须别 | ||
行 734: | 行 701: | ||
人陪它。如果你想念在台湾的亲属,它就到台湾去 | 人陪它。如果你想念在台湾的亲属,它就到台湾去 | ||
了,没有什么障碍。它的速度更是不可思议,谁也无法测量。人类还可以测出光速,心的速度却是现代任何科学仪器也无法测知的。为什么呢?就是这个秘密 | 了,没有什么障碍。它的速度更是不可思议,谁也无法测量。人类还可以测出光速,心的速度却是现代任何科学仪器也无法测知的。为什么呢?就是这个秘密 ——''Ekacara'',它自己走了! | ||
''Ye cittam sannamessanti mokkhanti Márabandhaná'' | ''Ye cittam sannamessanti mokkhanti Márabandhaná'' | ||
行 871: | 行 838: | ||
==== 二)用慈悲化解所有冲突 ==== | ==== 二)用慈悲化解所有冲突 ==== | ||
佛陀特别劝告僧团大众:“所有的问题,当以慈悲观管理、控制自己的身语意业,如此则能内外悉无冲突。”若有冲突时,具有慈悲,才能用智慧处理;没有慈悲就很难。所以佛陀称慈悲为“最大的福报”,有这样的福报,再配合般若,才算是菩萨行。佛自己就是这样修的 | 佛陀特别劝告僧团大众:“所有的问题,当以慈悲观管理、控制自己的身语意业,如此则能内外悉无冲突。”若有冲突时,具有慈悲,才能用智慧处理;没有慈悲就很难。所以佛陀称慈悲为“最大的福报”,有这样的福报,再配合般若,才算是菩萨行。佛自己就是这样修的 —— 欢喜修行、欢喜断烦恼,来培养大慈悲。如果不欢喜修行、不欢喜断烦恼,无法发达大慈悲。 | ||
希望大家继续这样思惟,发愿深入慈心观的修行。能这样做,学习悲、喜、舍三无量心就会容易得多,不然境界将仍是模糊的。慈心观的修行是第一,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无量心的基础,当慈心观的境界明显,自然较能了解悲、喜、舍的必要。 | 希望大家继续这样思惟,发愿深入慈心观的修行。能这样做,学习悲、喜、舍三无量心就会容易得多,不然境界将仍是模糊的。慈心观的修行是第一,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无量心的基础,当慈心观的境界明显,自然较能了解悲、喜、舍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