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6
个编辑
小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小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
第221行: | 第221行: | ||
===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 ===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 ||
==== '''一 了解受,知道心的限制''' ==== | |||
所谓“破坏限制”,就是要破坏“有限制的心”。何谓有限制的心?就是执著分别的心 —— 执著有个“我”、有个“你”,有我、众生的分别。怎么知道心有限制呢?关键在于了解受、了解感觉、了解感情。如果执著可意的受或拒绝不可意的受,就是心有限制;模糊地领纳不可意或非不可意的受,也是心有限制。心有限制,才会起烦恼;心在没有限制的境界,就不起烦恼了。不起烦恼, 心就有轻安;有轻安,则能入定;入定则能如实观。 | 所谓“破坏限制”,就是要破坏“有限制的心”。何谓有限制的心?就是执著分别的心 —— 执著有个“我”、有个“你”,有我、众生的分别。怎么知道心有限制呢?关键在于了解受、了解感觉、了解感情。如果执著可意的受或拒绝不可意的受,就是心有限制;模糊地领纳不可意或非不可意的受,也是心有限制。心有限制,才会起烦恼;心在没有限制的境界,就不起烦恼了。不起烦恼, 心就有轻安;有轻安,则能入定;入定则能如实观。 | ||
'''一)令心里外皆具慈心观''' | |||
修慈心观,里外都要变成同样的境界,里外皆具慈心观;“能观”和“所观”是一个过程,不是两个。所以,应当学习如何运用同样的慈心观于身心内外。“破坏限制”就是让内外同具慈心观的一个方便,此即“超越限制”的慈心观。 | 修慈心观,里外都要变成同样的境界,里外皆具慈心观;“能观”和“所观”是一个过程,不是两个。所以,应当学习如何运用同样的慈心观于身心内外。“破坏限制”就是让内外同具慈心观的一个方便,此即“超越限制”的慈心观。 | ||
第231行: | 第231行: | ||
这个第二阶段要慢慢地习惯。每次修破坏限制的阶段时,要先能调自己舒服,让自己有慈心观轻安、放松、舒服、喜乐的感觉。然后,再慢慢学习把这个感觉转给所喜欢的人、中性的人、讨厌的人,让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 这个第二阶段要慢慢地习惯。每次修破坏限制的阶段时,要先能调自己舒服,让自己有慈心观轻安、放松、舒服、喜乐的感觉。然后,再慢慢学习把这个感觉转给所喜欢的人、中性的人、讨厌的人,让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 ||
'''二)破坏限制才能出现止相''' | |||
依《清净道论》,破坏限制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很明显的止相 - ''samathanimitta'',来超越散乱心的境界而得定;若无止相,无法入定。在第一阶段是“无分别慈心观”,所缘还不会很明显;到了第二阶段, 所缘变得明显,此时才能调心,经过努力学习,才能完全体会慈心观破坏限制以后的境界,否则“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将只是概念而已,不会变成自己的经验。 | 依《清净道论》,破坏限制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很明显的止相 - ''samathanimitta'',来超越散乱心的境界而得定;若无止相,无法入定。在第一阶段是“无分别慈心观”,所缘还不会很明显;到了第二阶段, 所缘变得明显,此时才能调心,经过努力学习,才能完全体会慈心观破坏限制以后的境界,否则“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将只是概念而已,不会变成自己的经验。 | ||
第237行: | 第237行: | ||
这是什么意思?第一阶段有成就了,用慈心观来观自己,作为一种方便,来深入慈心观舒服的、轻安的、喜乐的境界,内外皆然。能够这样,就可以开始把这种感觉转向所亲爱的五个人物;如果每次影像都很清楚,就再转到下一组人物。 | 这是什么意思?第一阶段有成就了,用慈心观来观自己,作为一种方便,来深入慈心观舒服的、轻安的、喜乐的境界,内外皆然。能够这样,就可以开始把这种感觉转向所亲爱的五个人物;如果每次影像都很清楚,就再转到下一组人物。 | ||
'''三)所缘只是方便,不能用来入定''' | |||
要记住,那些我们用来作为所缘的人物只是一种方便而已,并不是用他们来入定;我们并不是长时间在思惟他们,只是借由他们来了解什么是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因此,不论所缘的人物是男是女, 是生者或亡者,重要的是心要持续地停留在同样的感觉中,不管是思惟自身或那些人物。 | 要记住,那些我们用来作为所缘的人物只是一种方便而已,并不是用他们来入定;我们并不是长时间在思惟他们,只是借由他们来了解什么是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因此,不论所缘的人物是男是女, 是生者或亡者,重要的是心要持续地停留在同样的感觉中,不管是思惟自身或那些人物。 | ||
'''二 转己心向外,观想三组人物''' | ==== '''二 转己心向外,观想三组人物''' ==== | ||
第二阶段是转己心向外,而以三组人物为所缘。若有修“自他交换”等方法来观己为他,那么, 第二阶段会变得特别容易。 | 第二阶段是转己心向外,而以三组人物为所缘。若有修“自他交换”等方法来观己为他,那么, 第二阶段会变得特别容易。 | ||
'''一)第一组对象:亲爱的人''' | |||
先观想自己微笑、放松的样子,然后观想第一组 —— 我们所亲爱的、所喜欢的人物。他们可以是我们的亲属、父母兄弟姊妹、朋友,也可以是老师或同学。 | 先观想自己微笑、放松的样子,然后观想第一组 —— 我们所亲爱的、所喜欢的人物。他们可以是我们的亲属、父母兄弟姊妹、朋友,也可以是老师或同学。 | ||
第257行: | 第256行: | ||
修慈心观和忍波罗蜜是一个过程,修慈心观特别是为了减少瞋恨。如果起瞋,那是在拒绝境界;而不拒绝,就是忍。若能胜解忍的修行,那就是不拒绝境界,也就是不拒绝法。因为依佛法,所有的境界都是法,除了法以外,并没有什么对象。应当这样了解,才能深入佛法的境界。有很多本生故事说明这个道理。 | 修慈心观和忍波罗蜜是一个过程,修慈心观特别是为了减少瞋恨。如果起瞋,那是在拒绝境界;而不拒绝,就是忍。若能胜解忍的修行,那就是不拒绝境界,也就是不拒绝法。因为依佛法,所有的境界都是法,除了法以外,并没有什么对象。应当这样了解,才能深入佛法的境界。有很多本生故事说明这个道理。 | ||
'''二)第二组对象:中性人物''' | |||
如果方法很清楚、已能习惯专注于慈心观,调己心很舒服,有喜乐、放松的感觉,就可以开始练习第二组——以中性人物为所缘。对中性人物保持同样的心是难一点,不过若已习惯、熟悉慈心观舒服的感觉,也不会很难。 | 如果方法很清楚、已能习惯专注于慈心观,调己心很舒服,有喜乐、放松的感觉,就可以开始练习第二组——以中性人物为所缘。对中性人物保持同样的心是难一点,不过若已习惯、熟悉慈心观舒服的感觉,也不会很难。 | ||
第265行: | 第264行: | ||
如果还没有深入自己、感觉到身心相续舒服, 要多多修前面所讲过的方便法,比如观自己是金字塔等等。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方便而已。若已具有这种感觉的经验,则可用第一组——亲爱的人物,来保护同样的感觉、同样的心。若已有进步,熟悉了这些喜乐、放松、舒服的感觉,就可以修第二组——中性人物,然后继续往下修第三组。 | 如果还没有深入自己、感觉到身心相续舒服, 要多多修前面所讲过的方便法,比如观自己是金字塔等等。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方便而已。若已具有这种感觉的经验,则可用第一组——亲爱的人物,来保护同样的感觉、同样的心。若已有进步,熟悉了这些喜乐、放松、舒服的感觉,就可以修第二组——中性人物,然后继续往下修第三组。 | ||
'''三)第三组对象:敌人''' | |||
'''(一)观想仇敌如母如子''' | * '''(一)观想仇敌如母如子''' | ||
这样,先从自己开始,再来是用五个亲爱的人物,然后是五个中性的人物,最后是五个敌人。行者最好每次都用同样的人作所缘,比如,观亲爱的人,一直就是固定那五个;中性或敌人亦然。这样才能让影像越来越明显,而不需特别去调他们的影像。 | 这样,先从自己开始,再来是用五个亲爱的人物,然后是五个中性的人物,最后是五个敌人。行者最好每次都用同样的人作所缘,比如,观亲爱的人,一直就是固定那五个;中性或敌人亦然。这样才能让影像越来越明显,而不需特别去调他们的影像。 | ||
第275行: | 第274行: | ||
提婆达多其实不是普通人,他是很有智慧的, 但不用智慧来度众生,反而害了众生。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黑的心——嫉妒。他嫉妒佛,受不了佛成功而自己不成功。其实他也想成佛,但没有办法像佛,所以越来越恨佛,一直想尽办法要杀害佛,佛却变得越来越厉害。我们若能学佛,修这么一点点,也就很了不起了。 | 提婆达多其实不是普通人,他是很有智慧的, 但不用智慧来度众生,反而害了众生。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黑的心——嫉妒。他嫉妒佛,受不了佛成功而自己不成功。其实他也想成佛,但没有办法像佛,所以越来越恨佛,一直想尽办法要杀害佛,佛却变得越来越厉害。我们若能学佛,修这么一点点,也就很了不起了。 | ||
* ''' (二)对敌人修慈,才是真修慈心观''' | |||
修慈心观如果是以自己的母亲或儿女为对象,当然很容易;如果所缘对像是敌人,现在只是练习而已,将来真的能对敌人修慈心观,才真的厉害。 | 修慈心观如果是以自己的母亲或儿女为对象,当然很容易;如果所缘对像是敌人,现在只是练习而已,将来真的能对敌人修慈心观,才真的厉害。 | ||
第282行: | 第282行: | ||
切记:每次对敌人修慈心观以前,都要先从自己开始。由于对亲爱的人物、中性的人物已经习惯了,所以能很快地经过,用稳定的作意磨练心,再把心转到所讨厌的人物。最好限制五个人物,每次对同样的人物祝愿。要了解,行者只是用他们来培养稳定的作意、稳定的心、稳定的感觉,他们是谁并不重要,他们只是行者的方便而已。 | 切记:每次对敌人修慈心观以前,都要先从自己开始。由于对亲爱的人物、中性的人物已经习惯了,所以能很快地经过,用稳定的作意磨练心,再把心转到所讨厌的人物。最好限制五个人物,每次对同样的人物祝愿。要了解,行者只是用他们来培养稳定的作意、稳定的心、稳定的感觉,他们是谁并不重要,他们只是行者的方便而已。 | ||
对敌人修慈心观,是破坏限制最重要的关键, | 对敌人修慈心观,是破坏限制最重要的关键,很重要。''' 如果无法爱你的敌人,就表示还欢喜众生受苦;能爱敌人,才能不欢喜众生受苦。''' 论典上也说:“无法学会爱中性众生者,即表示对众生冷漠, 无有关怀、不感兴趣。”那就难以修行菩萨道。《慈经》对这一点讲得特别清楚。所以,不管众生如何, 行者都要保持很稳定的慈心观的作意,渐渐学习视众生为己母,才能克服心中的不安。菩萨道特别如 此。 | ||
'''1 因为有抗拒,所以心不安''' | |||
论典说明,众生心中有不安、怖畏,是因为过去的生气、抗拒-''byápada''。''byápada'' 的同义词是''patighá'',''patighá'' 就是“抗拒”。因为心仍有抗拒的倾向,所以有不安、怖畏;不安、怖畏是抗拒、反对-resistance 的象征。 | 论典说明,众生心中有不安、怖畏,是因为过去的生气、抗拒-''byápada''。''byápada'' 的同义词是''patighá'',''patighá'' 就是“抗拒”。因为心仍有抗拒的倾向,所以有不安、怖畏;不安、怖畏是抗拒、反对-resistance 的象征。 | ||
如果心还有抗拒,可以参考寂天菩萨的《入菩 | 如果心还有抗拒,可以参考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它对慈心观、慈悲的修行说得特别清楚。因为心中有抗拒的倾向,最伤害的是自己,而菩萨道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完全除灭心中抗拒的倾向。如果还会生气,就表示还没有能力利益自己;无法利己,就无法利他。佛无量劫的生命就是这样修,一直到完全除灭抗拒,即使是小小的微细的抗拒的习气,佛完全灭除无遗。 | ||
'''2 如何不生气?要修慈心观''' | |||
事。 | 关于这点,我说一个佛修慈心观不生气的故 事。 | ||
佛在行菩萨道的某一世中,出生在一个大婆罗门家,父母很疼爱这个独生子。由于宿世因缘,菩萨对在家生活完全不感兴趣,想出家修行。但他是独子,长大后父母给他压力,要他结婚(大迦叶尊者也有同样的故事)。菩萨多才多艺,就画了一个绝世美女,说:“能觅得如此美女,我始成婚。”父母费尽功夫到处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相像的女子,菩萨只好结婚了。 | 佛在行菩萨道的某一世中,出生在一个大婆罗门家,父母很疼爱这个独生子。由于宿世因缘,菩萨对在家生活完全不感兴趣,想出家修行。但他是独子,长大后父母给他压力,要他结婚(大迦叶尊者也有同样的故事)。菩萨多才多艺,就画了一个绝世美女,说:“能觅得如此美女,我始成婚。”父母费尽功夫到处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相像的女子,菩萨只好结婚了。 | ||
不过,菩萨的夫人对家庭生活也没兴趣,所以两人的生活就像朋友,不像夫妻。他们趣味相投, | 不过,菩萨的夫人对家庭生活也没兴趣,所以两人的生活就像朋友,不像夫妻。他们趣味相投,具有慈心,父母过世后就布施了所有的财产,然后,如他们无量劫来所做的,到雪山用功修慈心定。由于在雪山一直很难找到食物,他们也需要盐,只好下山,住在国王的林园中。根据印度传统,王依法有义务要照顾修行人、婆罗门,否则不算是好国王,会被反抗的。王因为照顾他们的生活,对菩萨的夫人起了贪著爱染心而无法克服,就抢了她。 | ||
那时,菩萨一语不发,转头望向别处,让夫人给王带走。夫人被带到宫殿后,从此绝食,王因此起了惭愧心,把她送还菩萨,并问他:“我抢你的夫人时,你为什么看也不看我一眼?”菩萨说:“因为我心中仍有一丝瞋怒,所以转头,不现怒相给你看。”这是佛行菩萨道时所修的慈心观。 | 那时,菩萨一语不发,转头望向别处,让夫人给王带走。夫人被带到宫殿后,从此绝食,王因此起了惭愧心,把她送还菩萨,并问他:“我抢你的夫人时,你为什么看也不看我一眼?”菩萨说:“因为我心中仍有一丝瞋怒,所以转头,不现怒相给你看。”这是佛行菩萨道时所修的慈心观。 | ||
第316行: | 第302行: | ||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佛还是菩萨时,有一世当国王。他有一个园丁喜欢打猎,也帮国王打猎,并看守国王的花园,不让老虎等等有危险的动物接近,因为园里也养了鹿和其他动物。 |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佛还是菩萨时,有一世当国王。他有一个园丁喜欢打猎,也帮国王打猎,并看守国王的花园,不让老虎等等有危险的动物接近,因为园里也养了鹿和其他动物。 | ||
一次,园丁远远看,好像有一只老虎。园丁是个很好的弓箭手,射箭很准,他就拉弓射虎,没想到射死了一个住在国王园林中的独觉。原来,当时印度的出家人会身披虎皮,园丁以为他是老虎。 | 一次,园丁远远看,好像有一只老虎。园丁是个很好的弓箭手,射箭很准,他就拉弓射虎,没想到射死了一个住在国王园林中的独觉。原来,当时印度的出家人会身披虎皮,园丁以为他是老虎。王就是我们慈心的菩萨,他当然不高兴,就要园丁离开,不想再看到他。但是这个园丁可不是普通的园丁,他是菩萨的大弟子。他不放弃,每年都回来请求国王再任用他。国王一直不肯见他,到了第三次才接见他,并说:“好,如果你不是故意犯错,就可以继续做园丁。”园丁问:“王为何第一次、第二次都不愿见我,第三次才肯见我?”王回答:“我不愿见你,是因对你还有仇怨。避不见面, 我得以保护己心,不起忿恨。” | ||
佛 因为过去这样修,才渐渐能达到无缘慈悲的境界。要这样修 , 才能了解真的 慈心观 的意思,否则不能。想要保任慈心,前提 是 能忍所有里外诸多的不便和痛苦 , 忍人们对我们 的 不好 , 这样才能深入慈心观的 修 行,不然,无法理解何以慈心为无量心,而只会停留在妄想中。 | |||
==== 三 运用修波罗蜜的五法 ==== | |||
由于第二阶段破坏限制是慈心观最重要的部分,其中观想中性人物乃至敌人尤其困难,所以在此多做些说明,好让大家能突破这个学习过程中的难关。 | |||
蜜有五种方法 | 在南传佛教,慈心观算是波罗蜜,是十个波罗蜜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摄大乘论》提到,修波罗 蜜有五种方法<ref>''《攝大乘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重要論典之一,為 無著菩薩所作,有三個漢譯本。今引唐玄奘大師譯文:「云何應知 修習如是波羅蜜多?應知此修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 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攝大 乘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重要論典之一,為無著菩 薩所作,有三個漢譯本。今引唐玄奘大師譯文:「云何應知修習如 是波羅蜜多?應知此修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 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ref> ,我们在修慈心观时可以对照参 考,以利实修。 | ||
'''一)五法有其次第''' | |||
(一)现起——行者是用四个愿来让慈心观现 | (一)现起——行者是用四个愿来让慈心观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