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6
个编辑
小 (→三 运用修波罗蜜的五法) |
小 (→(二)以慈心原谅敌人的大白象) |
||
第327行: | 第327行: | ||
'''二)佛无量劫对敌人修慈心''' | '''二)佛无量劫对敌人修慈心''' | ||
''' (一)以德报怨的金鹿''' | |||
有一世,我们的菩萨是只金色的鹿。金色的鹿非常稀有,众人瞩目。有一次雨季时,''Ganga'' 恒河的水位涨得很高, 起大洪水。由于菩萨不是普通的鹿,能听懂人语, 当他听到恒河中有声音在喊“救命!救命!请帮我忙!”他就前往河中,看到一个溺水的商人,就丢了根木头给他,救了商人一命,平安上了岸。后来商人去到舍卫国的首都。那时王后梦到这只金鹿, 就要求国王一定要找到金鹿。因为她怀孕,凡有所请求,国王都愿意满足她,就派人到处宣告,若有人看到金鹿,可拿到很大的奖赏。商人知道后就向国王报告,王就派人捉到金鹿,带进皇宫。国王和王后很高兴,款待商人并赏他很多钱。 | 有一世,我们的菩萨是只金色的鹿。金色的鹿非常稀有,众人瞩目。有一次雨季时,''Ganga'' 恒河的水位涨得很高, 起大洪水。由于菩萨不是普通的鹿,能听懂人语, 当他听到恒河中有声音在喊“救命!救命!请帮我忙!”他就前往河中,看到一个溺水的商人,就丢了根木头给他,救了商人一命,平安上了岸。后来商人去到舍卫国的首都。那时王后梦到这只金鹿, 就要求国王一定要找到金鹿。因为她怀孕,凡有所请求,国王都愿意满足她,就派人到处宣告,若有人看到金鹿,可拿到很大的奖赏。商人知道后就向国王报告,王就派人捉到金鹿,带进皇宫。国王和王后很高兴,款待商人并赏他很多钱 。国王很喜欢金鹿,就问商人金鹿住在哪里等等的问题,商人就说出金鹿如何救他一命的事。王听了很生气,认为商人忘恩负义,就捉住他,要立刻处死他。虽然商人对金鹿那么不好,金鹿还是劝阻国王,再次救了商人。这名商人就是提婆达多,国王即阿难,是金鹿当时的好朋友 。 | ||
'''(二)以慈心原谅敌 人的 大白象''' | |||
还有一个故事,提到佛行菩萨道,为大象身时,如何孝养瞎眼的母亲,并以慈心原谅 敌人。在印度,大王都有大白象当坐骑,王当时正在找他的国象。有个猎人曾被我们的菩萨大象救过一命,就向国王通报他在哪里看过这么一只大白象。大象被捕入宫,因为长得很好看,王很喜欢他,拿最好的东西给他吃,但他什么都不吃。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王很担心,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告诉国王,他的母亲眼瞎了,看不见,在森林里, 需要他照顾,他怎吃得下呢?国王问明原因,知道是猎人出卖了大白象,很生气,要处决猎人,我们的菩萨再度求情,又救了 敌人。 | |||
还有一个故事,提到佛行菩萨道,为大象身时,如何孝养瞎眼的母亲,并以慈心原谅敌人。 | |||
'''(三) 向 侵略者发送慈心 的国王''' | |||
国王 | 佛在人身时,也是如此不断地修行慈心观。 有一世,我们的菩萨是国王。有位大臣很羡慕国王有那么多的妃子,心想:“反正大王有那么多妃子,他数不清。”就潜入其中一间闺房,结果被守门人逮个正著。平常像这种情况,他是要马上被处决的, 国王 却只是驱逐他,所以他去了另一个国家。菩萨的大臣都是聪 明 人,这名大臣也很聪明, 性格却很坏。他到了邻国,邻王很赏识他的才智, 而他也想对菩萨报仇,就对王说:“我本来那个国王心肠很软,不喜欢打仗,你可以攻打他,他一定不会反抗的。”王很高兴,赏给这名大臣很多钱,然后派军进攻,向菩萨索取国土。菩萨说:“好,你就拿去吧!”邻王就把菩萨关入监牢中。菩萨在狱中,向邻王发送慈心观 , 邻王浑身发热,受不了。我们的菩萨慈心观这么厉害,你们会不会这样修,对敌人起那么有力量的慈心观?邻王 知道了 菩萨的厉害,也明 白 了怎么回事 , 很生气, 马上 要 杀那个恶臣。 菩萨 劝说:“你不能杀他,你要对他好 , 他才能改变。”如此 又救了 大臣。佛行菩萨道时是这样不断地挑战自己,以慈心面对敌人来修行的,所以慈心观越来越强,终至成佛。他的心不离慈悲,所以得以圆满成就智慧。智慧也依于慈悲,没有慈悲不会有般若,所以论典说,所有的波罗蜜其实是一个过程。 | ||
'''三)劝修''' | |||
说这些故事,是为了鼓励大家精进、努力来修第二阶段最后的部分,就是让慈心观现起,用胜解培养它,用稳定的作意来观敌人,调己心到完全没有敌人的情况。如果现在还有敌人,那观世音菩萨会祝福你们,帮助你们有好因缘,把心调到完全没有敌人的情况。 | 说这些故事,是为了鼓励大家精进、努力来修第二阶段最后的部分,就是让慈心观现起,用胜解培养它,用稳定的作意来观敌人,调己心到完全没有敌人的情况。如果现在还有敌人,那观世音菩萨会祝福你们,帮助你们有好因缘,把心调到完全没有敌人的情况。 | ||
如果没有可用来作所缘的敌人,怎么办?很简单。大家过去一定有一些不喜欢的老师或同学,可以拿他们当对象来练习。或者,古今中外,毫无例 | 如果没有可用来作所缘的敌人,怎么办?很简单。大家过去一定有一些不喜欢的老师或同学,可以拿他们当对象来练习。或者,古今中外,毫无例外,每个国家都有一些杀害了很多人的历史人物,也可以用他们为所缘。 | ||
修“以敌人为所缘的慈心观”特别重要,能够成功,才是真的慈心观,能以一切众生为所缘。若能成就对敌人的慈心观,第三阶段“扩大所缘为无量”才容易进行,否则很难修,因为能对敌人修慈悲,才能了解何谓“超越分别的慈心观”。 | 修“以敌人为所缘的慈心观”特别重要,能够成功,才是真的慈心观,能以一切众生为所缘。若能成就对敌人的慈心观,第三阶段“扩大所缘为无量”才容易进行,否则很难修,因为能对敌人修慈悲,才能了解何谓“超越分别的慈心观”。 | ||
第375行: | 第350行: | ||
慈心观第三阶段扩大所缘的修法,是以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为所缘,行者同样以慈心观的四个愿送给他们。关于何谓“一切众生”,我们已在《慈经》的定学部分详细说明过,现在则要根据《清净道论》来说明扩大所缘的实修过程。 | 慈心观第三阶段扩大所缘的修法,是以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为所缘,行者同样以慈心观的四个愿送给他们。关于何谓“一切众生”,我们已在《慈经》的定学部分详细说明过,现在则要根据《清净道论》来说明扩大所缘的实修过程。 | ||
=== 一 | ==== 一 了解并熟记十二种所缘 ==== | ||
《清净道论》对扩大所缘的过程说得特别详细。它把“一切众生”分为十二个所缘,这十二个 | 《清净道论》对扩大所缘的过程说得特别详细。它把“一切众生”分为十二个所缘,这十二个所缘包含了所有一切众生;《慈经》则是把一切众生归纳为软弱、强大、长、大、中等、短小、精细、粗显、可见、不可见、远、近、已出生的、将投生的,共有十四个所缘。 | ||
我们可以 分别 学习这两种分法,来彻底了解一切众生都已包括在这十二种或十四种所缘当中,没有例外。这样,在练习扩大所缘的祝愿时,影像会更明显。行者也要很熟悉这些 所缘, 不能 在 修 的 时侯还要想:“我愿谁快乐呢?”所以要记住它们 。 是哪十二个所缘呢? 先是五种 “无分别 众生 ” :一切有情者、一切 有 气息 者 、 一切 已出 生 者、 | |||
然无色界的众生没有气,也没有色取蕴,只有受、想、行、识四蕴,但仍然是在一切众生当中;欲界众生则都是众生、都有气、都已出生、都有其性格、都有五取蕴(也就是“我”)。 | 一切有性格者、一切有五取蕴者;然后是七种“有分别众生”:一切雌性有情、一切雄性有情、一切圣人、一切凡夫、一切天人、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这样,一共有十二个。所谓“无分别所缘”,是指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在内的一切众生。至于为什么叫作“无分别”?因为具有这五个特性者就代表一切众生,虽 然无色界的众生没有气,也没有色取蕴,只有受、想、行、识四蕴,但仍然是在一切众生当中;欲界众生则都是众生、都有气、都已出生、都有其性格、都有五取蕴(也就是“我”)。 | ||
=== 二 | ==== 二 详细说明十二个所缘 ==== | ||
==== 一)五种“无分别众生” ==== | ==== 一)五种“无分别众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