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其它:第三章 慈无量心的行法:修订间差异

第563行: 第563行:
[[业处]]是修行的所缘。'''“业”是努力,“处”是处所、地方、目标'''。修行人努力地把心放在修行的所缘上,他的心所专注的目标或所缘,就是“业处”。修行时不能把两个所缘放在一起,心专注在一个所缘,才可能得定。这并不表示行者不知道别的所缘,他很清楚,但并不专注于它们。
[[业处]]是修行的所缘。'''“业”是努力,“处”是处所、地方、目标'''。修行人努力地把心放在修行的所缘上,他的心所专注的目标或所缘,就是“业处”。修行时不能把两个所缘放在一起,心专注在一个所缘,才可能得定。这并不表示行者不知道别的所缘,他很清楚,但并不专注于它们。


 所以,修安那般念时,心是在入息出息;同理, 慈心观的所缘是在四个愿,而不是在安那般念。行者在修慈心观时,知道安那般念,但那不是他的业处。不能够同时修两个业处,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所以,修安那般念时,心是在入息出息;同理,''' 慈心观的所缘是在四个愿''' ,而不是在安那般念。行者在修慈心观时,知道安那般念,但那不是他的业处。不能够同时修两个业处,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 二 先修安般令心内转,再修慈观令心欢喜 ===
=== 二 先修安般令心内转,再修慈观令心欢喜 ===
 修慈心观时,如果心乱,无法留在所缘上,那可以有一段时间先用安那般念,令心专注,再继续修慈心观,让慈心观的感觉在自己的相续中很明显。如果它持续明显,那就不一定要继续念四个愿,可以安住在这个感觉中。如果感觉不改变,那就是定。
 修慈心观时,如果心乱,无法留在所缘上,那可以有一段时间先用安那般念,令心专注,再继续修慈心观,让慈心观的感觉在自己的相续中很明显。如果它持续明显,那就不一定要继续念四个愿,可以安住在这个感觉中。如果感觉不改变,那就是定。


 有人修安那般念时,身体好像有发热、兴奋、气跑到头上的现象。有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杂阿含经》中说:“应先令心欢喜。”如何令心欢喜? 就是修慈心观;而修安般念,重点则在令心内转, 心能内转之后,再令它欢喜。这是两者不同的运用。
 有人修安那般念时,身体好像有发热、兴奋、气跑到头上的现象。有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杂阿含经》中说:“应先令心欢喜。”如何令心欢喜? 就是修慈心观;而修安般念,重点则在令心内转, 心能内转之后,再令它欢喜。这是两者不同的运用。


 所以,对刚开始时还跑来跑去的心,可以先用
 所以,对刚开始时还跑来跑去的心,可以先用安那般念来让心稳定下来,这就是改变业处来调心稳定。然而,改变业处只是个方便,若心已能不断地专注,就继续修慈心的四个愿。所以两个业处不会混在一起的。如果混在一起,心当然会乱,对所缘会模糊。止观的过程不能出现在模糊的境界,它只能出现在很清楚、很明显的境界。如果境界不明显,就没有什么止观可言。
 
安那般念来让心稳定下来,这就是改变业处来调心稳定。然而,改变业处只是个方便,若心已能不断地专注,就继续修慈心的四个愿。所以两个业处不会混在一起的。如果混在一起,心当然会乱,对所缘会模糊。止观的过程不能出现在模糊的境界,它只能出现在很清楚、很明显的境界。如果境界不明显,就没有什么止观可言。


 我已经给了好多怎么做的方便,希望大家能习惯用慈心观来调心,令自己舒服。如果还不太清楚,表情还没出现微笑、很舒服的感觉,这表示没有把正念用在四个愿中,而是一直在打妄想。不过无所谓,慢慢来,有人学得快,有的慢。反正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把自己的境界调到很舒服、很放松。这很重要。
 我已经给了好多怎么做的方便,希望大家能习惯用慈心观来调心,令自己舒服。如果还不太清楚,表情还没出现微笑、很舒服的感觉,这表示没有把正念用在四个愿中,而是一直在打妄想。不过无所谓,慢慢来,有人学得快,有的慢。反正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把自己的境界调到很舒服、很放松。这很重要。


=== 三 有止相才能入定 ===
=== 三 有止相才能入定 ===
 根据《清净道论》,若以自己为所缘,并不能
 根据《清净道论》,若以自己为所缘,并不能够入[[ 安止定]] ,只能入[[ 近行定]] 。不过,这个道理是针对初学者说的,行者如果已有慈心定,则不管是以自己或他人为所缘、所缘是一个人或是多个人,或是注意感觉,都可以马上入禅定,没什么区别。
 
够入安止定,只能入近行定。不过,这个道理是针对初学者说的,行者如果已有慈心定,则不管是以自己或他人为所缘、所缘是一个人或是多个人,或是注意感觉,都可以马上入禅定,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修过第二阶段破坏限制,对自己的境界很清楚。《清净道论》说,修习第二阶段的破坏限制是 ''samatha''-止相的条件,如果没有破坏限制,不能生止相;而有止相才能入定, 没有止相,什么样的相也不能入定。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修过第二阶段破坏限制,对自己的境界很清楚。《清净道论》说,修习第二阶段的破坏限制是 ''samatha''-止相的条件,如果没有破坏限制,不能生止相;而有止相才能入定, 没有止相,什么样的相也不能入定。


=== 四 第一阶段每次练习都要做 ===
=== 四 第一阶段每次练习都要做 ===
在慈心观的修行中,第一阶段格外重要。因为行者在此阶段如已习惯于感受到自己相续在慈心观舒服的感觉中,很熟悉这个感觉,则不须勉强就可转向外;若还不习惯,也无所谓,慢慢学,因为, 不论在哪个阶段,每次都还是要练习第一阶段的。至于第二阶段,如果已经熟练,那么,未来修第三阶段时,有时候就不一定要做。
''' 在慈心观的修行中,第一阶段格外重要''' 。因为行者在此阶段如已习惯于感受到自己相续在慈心观舒服的感觉中,很熟悉这个感觉,则不须勉强就可转向外;若还不习惯,也无所谓,慢慢学,因为,不论在哪个阶段,每次都还是要练习第一阶段的。至于第二阶段,如果已经熟练,那么,未来修第三阶段时,有时候就不一定要做。


 不论向外或向内,行者都是用慈心观的定来磨练。此时虽然观外面的人物、所缘、动物、或众生, 然而心是专注于内的,是住在慈心观的境界中的。这样,心才得以培育出慈心观的力量。
 不论向外或向内,行者都是用慈心观的定来磨练。此时虽然观外面的人物、所缘、动物、或众生, 然而心是专注于内的,是住在慈心观的境界中的。这样,心才得以培育出慈心观的力量。


= 柒 品尝慈心观的甘露 =
= 柒 品尝慈心观的甘露 =
 以上说明了慈心观行法,希望大家好好修,深入自己的业处。如果没有培养自己的经验,体会到什么是慈心观的快乐,那很难修慈无量心,也不容易往下修其他三个无量心。所以《瑜伽师地论》说:
 以上说明了慈心观行法,希望大家好好修,深入自己的业处。如果没有培养自己的经验,体会到什么是慈心观的快乐,那很难修慈无量心,也不容易往下修其他三个无量心。所以《瑜伽师地论》说:“有信心才会有欲。”
 
“有信心才会有欲。”
 
=== 一․长时保持善法欲 ===
这里的“欲”,是法欲,法欲来自信心,而慈悲心是“法”最美的部分,若无慈悲,则不受法; 不受法,则不思惟法;不思惟法,就不精进。所以, 有法欲才能精进,有精进才有轻安。有轻安,则无


 懈怠,才能培育慈心观美丽的经验。希望大家依《瑜伽师地论》的道理来修,克服懈怠,入正念的修行, 保持慈心。
=== 一 长时保持善法欲 ===
这里的“欲”,是法欲,法欲来自信心,而慈悲心是“法”最美的部分,若无慈悲,则不受法; 不受法,则不思惟法;不思惟法,就不精进。所以, 有法欲才能精进,有精进才有轻安。有轻安,则无 懈怠,才能培育慈心观美丽的经验。希望大家依《瑜伽师地论》的道理来修,克服懈怠,入正念的修行, 保持慈心。


 行者修慈心观,要持续地修其所缘,即使没办法不断地念四愿,也要让心常常思惟慈心观的好处,这样那些好处才会越来越明显。我们熟悉它, 在需要它时,它能当下出现,不用等很久。
 行者修慈心观,要持续地修其所缘,即使没办法不断地念四愿,也要让心常常思惟慈心观的好处,这样那些好处才会越来越明显。我们熟悉它, 在需要它时,它能当下出现,不用等很久。
第604行: 第596行:
 即使行者还没有明显的定的境界,也要努力让慈心观的印象很明显,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才会越来越清楚感受到慈心观的利益。
 即使行者还没有明显的定的境界,也要努力让慈心观的印象很明显,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才会越来越清楚感受到慈心观的利益。


=== 二 修慈悲是最好的习惯 ===
=== 二 修慈悲是最好的习惯 ===
 佛法不说“我”;所谓的“我”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习惯”。而在佛法中,修慈心观,也就是修慈悲,可说是最好的习惯,因为这个习惯最利己
 佛法不说“我”;所谓的“我”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习惯”。而在佛法中,修慈心观,也就是修慈悲,可说是最好的习惯,因为这个习惯最利己利人。但要如何让慈悲成为习惯呢?这来自于长时思惟、熟悉此一境界,了解这个境界的需要和智慧。当我们思惟苦时,心中一定要有慈悲的力量。传说中,观世音菩萨一思惟众生苦就落泪,但因菩萨修行的境界高,所以他的眼泪变成了“白度母”。像这样,慈悲的修行变成一种挑战,来增长自己的慈悲。其实白度母在某些方面比观世音菩萨还厉害,因为他是从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出来的。在西藏,白度母是最流行的,可能比观世音菩萨更普遍,他代表慈悲;汉传佛教比较少见,但还是有。这是什么意思?因为白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的眼泪来的,而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慈悲无量,所以白度母也是如此,甚至与众生关系更亲近。可以这么说:菩萨从慈悲生长慈悲,以慈悲更增慈悲,由更多慈悲渐成无量慈悲,而无量慈悲就是佛。
 
利人。但要如何让慈悲成为习惯呢?这来自于长时
 
思惟、熟悉此一境界,了解这个境界的需要和智慧。当我们思惟苦时,心中一定要有慈悲的力量。传说中,观世音菩萨一思惟众生苦就落泪,但
 
因菩萨修行的境界高,所以他的眼泪变成了“白度母”。像这样,慈悲的修行变成一种挑战,来增长自己的慈悲。其实白度母在某些方面比观世音菩萨还厉害,因为他是从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出来的。在西藏,白度母是最流行的,可能比观世音菩萨更普遍,他代表慈悲;汉传佛教比较少见,但还是有。这是什么意思?因为白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
 
的眼泪来的,而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慈悲无
 
量,所以白度母也是如此,甚至与众生关系更亲近。可以这么说:菩萨从慈悲生长慈悲,以慈悲更增慈悲,由更多慈悲渐成无量慈悲,而无量慈悲就是佛。
 
=== 三․慈悲是最大的福报 ===
何谓无量慈悲?无量慈悲即无缘慈悲,不须勉


 强、不须有所缘,慈悲一直在,所以能安住在没有烦恼的境界中,一作意就进入众生的心境,了解他们的烦恼。由于过去无量劫的修行,数数修习,培育了慈悲,而能对自己和众生的烦恼越来越清楚, 这样才能发达不可思议的力量,以智慧出离自己的烦恼,也帮助众生出离烦恼。
=== 三 慈悲是最大的福报 ===
何谓无量慈悲?无量慈悲即无缘慈悲,不须勉 强、不须有所缘,慈悲一直在,所以能安住在没有烦恼的境界中,一作意就进入众生的心境,了解他们的烦恼。由于过去无量劫的修行,数数修习,培育了慈悲,而能对自己和众生的烦恼越来越清楚, 这样才能发达不可思议的力量,以智慧出离自己的烦恼,也帮助众生出离烦恼。


==== 一)善业的力量来自慈悲 ====
==== 一)善业的力量来自慈悲 ====
 真正慈悲的修行人,骂人是很厉害的,不过他们的心不动,他们是用慈悲骂。他们可能会用粗鲁的言辞来激励人们修行。像这样,若有慈悲,不论做什么,一定能做得好,虽然有时会被误会,以为你在做不好的事情,其实你是在做好事,对他们是有帮助的;如果没有慈悲,即使做好事也无法做得好,行善也是有漏善法。
 真正慈悲的修行人,骂人是很厉害的,不过他们的心不动,他们是用慈悲骂。他们可能会用粗鲁的言辞来激励人们修行。像这样,若有慈悲,不论做什么,一定能做得好,虽然有时会被误会,以为你在做不好的事情,其实你是在做好事,对他们是有帮助的;如果没有慈悲,即使做好事也无法做得好,行善也是有漏善法。


 总之,有慈悲才能自在;若无慈悲,则虽好像
 总之,有慈悲才能自在;若无慈悲,则虽好像在修一些善业,其实那些善业并没有什么力量,因为善业的力量是从慈悲来的。这样思惟,我们对慈心观的修行才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有法欲;有法欲,就会有精进;有精进,就可深入慈心观的轻安。
 
在修一些善业,其实那些善业并没有什么力量,因
 
为善业的力量是从慈悲来的。这样思惟,我们对慈心观的修行才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有法欲;有法欲,就会有精进;有精进,就可深入慈心观的轻安。


 所以,不一定需要禅定,慈心观的轻安就跟著我们。当面对障碍时,因为已有这种慈心观的习惯,我们很熟悉,所以轻安的感觉会马上出来,不一定需要入定,入定只不过是方便,来增强慈悲的感觉。
 所以,不一定需要禅定,慈心观的轻安就跟著我们。当面对障碍时,因为已有这种慈心观的习惯,我们很熟悉,所以轻安的感觉会马上出来,不一定需要入定,入定只不过是方便,来增强慈悲的感觉。
行政员、​editor、​flow-bot、​界面管理员、​limited、​监督员、​管理员
101,29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