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其它:第八章 问答集:修订间差异

删除153字节 、​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第209行: 第209行:
 找到適合的地方用功,這是很大的福報,應該珍惜,好好用功。
 找到適合的地方用功,這是很大的福報,應該珍惜,好好用功。


=== 十四)問: ===
=== 十四)問: 💡 ===
 當練習以一個人物為所緣時,影像不能時時顯
 當練習以一個人物為所緣時,影像不能時時顯 現清楚。請問 1)是否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心,而不在影像清楚與否?2)定力加深後,影像會自然清楚嗎?


現清楚。請問 1)是否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心,而不在影像清楚與否?2)定力加深後,影像會自然清楚嗎?
'''答:'''


=== 答: ===
 當然。定力增加,比較容易觀想;若定力不明 顯,較不易觀想。觀想能增加心的一境性。影像不太明顯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它在你的境界中應該能清晰到足以維持穩定的感覺,這才是重要的,影像本身並不那麼重要。要強調的不是影像,而是在慈心境界中的穩定作意。
 當然。定力增加,比較容易觀想;若定力不明


  易觀想。觀想能增加心的 境性 影像不太明顯並 是太大 問題 它在你的境界中應該 清晰到足以維 持穩定的感覺,這才是重 要的,影像本身並不那麼重要 要強調 的不是 影像 而是在 慈心境界 穩定作 意。
  所以 ,不 是說你對所緣 定要看得很清楚 須把他 眼睛、鼻子、耳朵等等看得很清楚 而是 對所緣保 持穩定的感覺,這才是重 '''你應當瞭解:你 所緣 不是 某個人物 ,慈心 觀的所緣是一切眾生,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準備你的 境界 ,不然你對何謂「一切眾生」 的意 義將會模糊,對慈心觀的道理也是模糊不清的'''


 所 說你對所緣 一定 要看得很清楚 。你不 須把 的眼睛、鼻子、耳朵等等看得很清楚 而是 對所緣保持穩定 感覺 這才是重點 你應當
'''慈心觀的道理,是能思惟「一個眾生如同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如同一個眾生」'''<ref>此謂菩薩功德中五平等心之一的第四平等心─法緣慈無量心。《瑜伽師地論•初持瑜伽處菩薩功德品》曰:「謂菩薩於緣諸行,…… 知一有情 有法性 是一 切有情法性,以法平等俱行之心,於諸有情住平等心。」</ref> ''',這樣,心才能夠穩 ,超越分別的煩惱''' 如果在觀想敵人時,能瞭解他是代表一切眾生,那 會對 生氣 才算真 克服瞋恨 傾向 連小小的瞋恨的傾向也能消除


為什麼叫作「無量心」?因為所緣的對象無量。不論是一個人、自己、敵人、所喜歡的人,都能夠「於一眾生中見一切眾生,於一切眾生中見一眾生」。慈心觀修行的觀點就在於此,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瞭解這個道理,若沒有經過這個過程,沒有辦法,你只是用妄想而已。你以為你瞭解了,其實還不瞭解,因為你沒有經過這種熏陶。


  瞭解:你 的所 是某 人物 慈心觀的所緣是
  由於我們的心習慣於那些不合理 分別, 以起煩惱;現在有機會學習減少 合理的分別,所以要特別努力瞭解這 道理:「一眾生即一切眾生 ,一 切眾生即一眾生」。


切眾生,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準備你的境界,不然你對何謂「一切眾生」的意義將會模糊,對慈心觀的道理也是模糊不清的。
 在四無量心、慈心觀的境界中,「我」和「你」其實沒有什麼差別,意思是,在分別中也無煩惱。為什麼?''' 因為了知一切眾生即一個眾生,一個眾生即一切眾生。明白這個道理,才能重視眾生、愛眾生,也才真能愛自己,這就是慈心觀的意思。若不能瞭解這個道理,很難成為自己的朋友,心也不會有慈心定的力量。'''
 
慈心觀的道理,是能思惟「一個眾生如同一切
 
58
 
眾生,一切眾生如同一個眾生」 ,這樣,心才能
 
夠穩定,超越分別的煩惱。如果在觀想敵人時,能瞭解他是代表一切眾生,那你就不會對他生氣,才算真能克服瞋恨的傾向,連小小的瞋恨的傾向也能消除。
 
為什麼叫作「無量心」?因為所緣的對象無量。不論是一個人、自己、敵人、所喜歡的人,都能夠「於一眾生中見一切眾生,於一切眾生中見一眾生」。慈心觀修行的觀點就在於此,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瞭解這個道理,若沒有經過這個過程,沒
{| class="wikitable"
|
|-
|
|
|}
41   此謂菩薩功德中五平等心之一的第四平等心─法緣慈無量心。
 
《瑜伽師地論•初持瑜伽處菩薩功德品》曰:「謂菩薩於緣諸行,…… 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以法平等俱行之心,於諸有情住平等心。」
 
 
有辦法,你只是用妄想而已。你以為你瞭解了,其實還不瞭解,因為你沒有經過這種熏陶。
 
由於我們的心習慣於那些不合理的分別,所以起煩惱;現在有機會學習減少不合理的分別,所以要特別努力瞭解這個道理:「一眾生即一切眾生,
 
一切眾生即一眾生」。
 
 在四無量心、慈心觀的境界中,「我」和「你」其實沒有什麼差別,意思是,在分別中也無煩惱。為什麼?因為了知一切眾生即一個眾生,一個眾生即一切眾生。明白這個道理,才能重視眾生、愛眾生,也才真能愛自己,這就是慈心觀的意思。若不能瞭解這個道理,很難成為自己的朋友,心也不會有慈心定的力量。


 正因為你和眾生是一個境界,眾生也就是你, 所以,經過破壞限制的過程才會出現止相,因為你瞭解這個道理,明白「你」跟「他」根本沒有什麼差別,你跟你所愛或所憎的他,在四無量心的境界中無差別。
 正因為你和眾生是一個境界,眾生也就是你, 所以,經過破壞限制的過程才會出現止相,因為你瞭解這個道理,明白「你」跟「他」根本沒有什麼差別,你跟你所愛或所憎的他,在四無量心的境界中無差別。


 不過,這不是用想的,要用行證來瞭解,才能有效出離煩惱,否則不可能。人為什麼還會生氣? 是因為不瞭解「我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我」這個道理。若能徹底明瞭,自然不會再生氣;即使有生氣的表現,也不是真生氣,因為不是真的起煩惱,就不會有明顯的瞋恨。
 不過,這不是用想的,要用行證來瞭解,才能有效出離煩惱,否則不可能。人為什麼還會生氣? 是因為不瞭解「我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我」這個道理。若能徹底明瞭,自然不會再生氣;即使有生氣的表現,也不是真生氣,因為不是真的起煩惱,就不會有明顯的瞋恨。


 所以,不要機械性地操作練習,應當以智慧來
 所以,不要機械性地操作練習,應當以智慧來瞭解: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做;如果能「端正」、「直接」地這麼做,又能受到什麼利益?所以,不要害怕煩惱。不怕煩惱,才能開啟這種智慧。若能開發這種智慧,就不可能、也無法再輕視眾生;你不輕視眾生,在眾生界中就可無障礙。
 
瞭解: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做;如果能「端正」、
 
「直接」地這麼做,又能受到什麼利益?所以,不要害怕煩惱。不怕煩惱,才能開啟這種智慧。若能開發這種智慧,就不可能、也無法再輕視眾生;你不輕視眾生,在眾生界中就可無障礙。


=== 十五)問: ===
=== 十五)問: ===
1)在第一、第二階段是以自己和親、中、怨
1)在第一、第二階段是以自己和親、中、怨三組人物為所緣,那麼,第三階段擴大所緣為十方,在觀空間時要以什麼為所緣呢?是不是無量的眾生?2)要怎麼觀?
 
三組人物為所緣,那麼,第三階段擴大所緣為十方,在觀空間時要以什麼為所緣呢?是不是無量的
 
眾生?2)要怎麼觀?
 
=== 答: ===


'''答:'''


 要以一切眾生為所緣。佛教所說的世界包括眾生界和器世界,器世界的意思即眾生,若無眾生, 器世則不具意義。十方世界中到處都有眾生,所以十方才構成意義。器世的意義在於眾生,而不在器世。因為眾生有心,有心,才有意義。
 要以一切眾生為所緣。佛教所說的世界包括眾生界和器世界,器世界的意思即眾生,若無眾生, 器世則不具意義。十方世界中到處都有眾生,所以十方才構成意義。器世的意義在於眾生,而不在器世。因為眾生有心,有心,才有意義。
第281行: 第243行:
 科學上傾向於分別「能觀」和「所觀」,雖然現代科學已瞭解到這是不能分開的,但我們很落後,仍繼續在分別。佛法是講緣起,器世與眾生都是緣起,不過,緣起真正要說的是眾生的緣起,不是眾生所緣的器世。這是緣起觀很重要的方面。
 科學上傾向於分別「能觀」和「所觀」,雖然現代科學已瞭解到這是不能分開的,但我們很落後,仍繼續在分別。佛法是講緣起,器世與眾生都是緣起,不過,緣起真正要說的是眾生的緣起,不是眾生所緣的器世。這是緣起觀很重要的方面。


 至於「無量」怎麼觀?要用感覺觀,所以,要經過破壞限制的階段,以男女、聖凡等等為所緣, 而保持同等慈悲的感覺。這當然是抽象的,誰也看
 至於「無量」怎麼觀?要用感覺觀,所以,要經過破壞限制的階段,以男女、聖凡等等為所緣, 而保持同等慈悲的感覺。這當然是抽象的,誰也看不到一切眾生,但是沒辦法,因為心本來也就是抽象的,所以你放什麼所緣在心裡,心就思惟什麼; 如果心不是抽象的,就沒有辦法思惟所有的所緣。因此,要把所緣放在心裡,才能夠思惟它。這是你的修行,你不把它放在心裡,就無法思惟,也就無法瞭解到你和眾生是在一起的、都存在於心。心外見不到一切眾生,只有在心中看得到,不過先要用作意把所緣的一切眾生放在心中,這樣才能夠思惟他們。這是你的方便。如果不這樣做,你如何瞭解你和一切眾生是一體的,能觀所觀都是一起的呢?
 
 
不到一切眾生,但是沒辦法,因為心本來也就是抽
 
象的,所以你放什麼所緣在心裡,心就思惟什麼; 如果心不是抽象的,就沒有辦法思惟所有的所緣。因此,要把所緣放在心裡,才能夠思惟它。這
 
是你的修行,你不把它放在心裡,就無法思惟,也就無法瞭解到你和眾生是在一起的、都存在於心。心外見不到一切眾生,只有在心中看得到,不過先要用作意把所緣的一切眾生放在心中,這樣才能夠思惟他們。這是你的方便。如果不這樣做,你如何瞭解你和一切眾生是一體的,能觀所觀都是一起的呢?


 因此,我在禪修一開始就強調,這是般若的方便法門,不是普通的禪定,它跟般若很有關係,所以佛在所有定的境界中特別讚美四無量心。
 因此,我在禪修一開始就強調,這是般若的方便法門,不是普通的禪定,它跟般若很有關係,所以佛在所有定的境界中特別讚美四無量心。


=== 十六)問: ===
=== 十六)問: ===
 前幾回開示時,您教我們三段觀想,昨晚則說
 前幾回開示時,您教我們三段觀想,昨晚則說 只觀一個人。請問:1)可否不修三段觀,觀一個人?2)三段觀一共要觀十五個人,想得頭痛,怎麼辦?


只觀一個人。請問:1)可否不修三段觀,觀一個
'''答:'''


 人 ?2) 三段 共要觀十五 個人,想 得頭痛
1) 當然可以,可以從自己開始,前提是你已瞭解三個階段的磨練。它的意思我剛才講過:你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你。要瞭解這個道理,否則你只是對一個 物打妄想而已,你不瞭解一個人物是代表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在一個人物。明白這點,才能修四無量心。所以'''不能輕視 個階 的磨練,它是很重要的'''。在這個過程,所緣變得很清楚了,就能夠以 一個人 物為所緣 他來入定。如慈心觀 觀想一個你所尊敬的人而入定。


 
2) 觀十五個人,如果已經習慣他們了,可以很快地觀過去,不必細想個別的長相,他的頭髮、眼睛、鼻子怎麼樣等等,不是這樣的;若這樣做, 就完全不對了。''' 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培養穩定的作意而已,如此才能保持你對一切眾生穩定的境界'''
麼辦?
 
=== 答: ===
1) 當然可以,可以從自己開始,前提是你已瞭解三個階段的磨練。它的意思我剛才講過:你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你。要瞭解這個道理,否則你只是對一個人物打妄想而已,你不瞭解一個人物是代表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在一個人物。明白這點,才能修四無量心。所以不能輕視三個階段的
 
磨練,它是很重要的。在這個過程,所緣變得很清楚了,就能夠以一個人物為所緣,觀想他來入定。如慈心觀,觀想一個你所尊敬的人而入定。
 
2) 觀十五個人,如果已經習慣他們了,可以很快地觀過去,不必細想個別的長相,他的頭髮、眼睛、鼻子怎麼樣等等,不是這樣的;若這樣做, 就完全不對了。你只是用那些人物來培養穩定的作
 
意而已,如此才能保持你對一切眾生穩定的境界。


=== 十七)問: ===
=== 十七)問: ===
 能否請長老再解說一次破壞限制中十個方位
 能否請長老再解說一次破壞限制中十個方位的走向?是順時鐘嗎?
 
 
的走向?是順時鐘嗎?
 
=== 答: ===
沒錯,有些修行人是以順時鐘方向來修的,這
 
是印度曼達拉的道理。先走四個大方向:東→南→ 西→北,接著走四個隨方向:東南→西南→西北→ 東北,然後是上→下,這樣,順時鐘依序而轉。要記得:你的前方是東,右邊是南,後方是西,左邊是北。
 
你也可以根據《清淨道論》的修法:先是東方
 
→西方→北方→南方,這樣,前、後、左、右,四
 
個大方向就建立起來了。再來是四個隨方向:東南
 
→西北→東北→西南;最後是下→上。
 
不過,這個走法的次序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每次修時都必須用同一種走法,並須瞭解一切眾生在十個方向裡到處都有,這種感覺要很清楚。如果平常沒有這樣修,這種感覺不會很清楚;要努力修,境界才會變得清楚。
 
所以,不要輕視這個修行。佛和他的弟子安排
 


這樣的修法,是因為他們瞭解如果不這樣修,影像
'''答:'''


 就還是模糊的,而在模糊的境界是不能修定的。所以依照這樣修,修個兩三次,影像清楚就夠了,不一定要重複很多次;若不這麼修,影像不會很清楚,就不能徹底瞭解一切眾生和你是一個境界。你的心不是屬於你,它是屬於一切眾生的,所以,如果你氣一個人,就是在氣自己;氣自己,就是害自己,也就是害一切眾生。因為你不是你自己,而是一切眾生。這個道理是不容易瞭解的。
  沒錯,有些修行人是以順時鐘方向來修的,這是印度曼達拉的道理。先走四個大方向:東→南→ 西→北,接著走四個隨方向:東南→西南→西北→ 東北,然後是上→下,這樣,順時鐘依序而轉。要記得:你的前方是東,右邊是南,後方是西,左邊是北。你也可以根據《清淨道論》的修法:先是東方→西方→北方→南方,這樣,前、後、左、右,四個大方向就建立起來了。再來是四個隨方向:東南→西北→東北→西南;最後是下→上。不過,這個走法的次序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每次修時都必須用同一種走法,並須瞭解一切眾生在十個方向裡到處都有,這種感覺要很清楚。如果平常沒有這樣修,這種感覺不會很清楚;要努力修,境界才會變得清楚。所以,不要輕視這個修行。佛和他的弟子安排這樣的修法,是因為他們瞭解如果不這樣修,影像 就還是模糊的,而在模糊的境界是不能修定的。所以依照這樣修,修個兩三次,影像清楚就夠了,不一定要重複很多次;若不這麼修,影像不會很清楚,就不能徹底瞭解一切眾生和你是一個境界。你的心不是屬於你,它是屬於一切眾生的,所以,如果你氣一個人,就是在氣自己;氣自己,就是害自己,也就是害一切眾生。因為你不是你自己,而是一切眾生。這個道理是不容易瞭解的。


=== 十八)問: ===
=== 十八)問: ===
1)「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慈心觀的行者如何在語業上不犯過失?2)反過來說,「言者有心,聽者無意」,那麼,是否修行人不領納惡意的
1)「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慈心觀的行者如何在語業上不犯過失?2)反過來說,「言者有心,聽者無意」,那麼,是否修行人不領納惡意的 語言,就沒有苦受了?


語言,就沒有苦受了?
'''答:'''


=== 答: ===
1) 那要用些智慧。這不是說話人的問題,而是聽話人的問題。說話的人若無意傷人,不說粗魯語,而是說真話,那他沒有犯什麼;而聽話的人會 受傷,是因為沒智慧,那他不管聽什麼話都會受傷。如果有智慧,就不會受傷。所以一定要修行, 不要打妄想。
1) 那要用些智慧。這不是說話人的問題,而是聽話人的問題。說話的人若無意傷人,不說粗魯語,而是說真話,那他沒有犯什麼;而聽話的人會


 
2)這也是要靠智慧,若無智慧,什麼都會受傷;若有智慧,就不會受傷,就這麼簡單。有智慧,所有的矛盾都很容易出離;沒有智慧,處處是矛盾。所以一定要修定,開發智慧,則所有矛盾都不見了。那些矛盾對修行沒有什麼用,對修行有用的是止觀。
受傷,是因為沒智慧,那他不管聽什麼話都會受
 
傷。如果有智慧,就不會受傷。所以一定要修行, 不要打妄想。
 
2) 這也是要靠智慧,若無智慧,什麼都會受傷;若有智慧,就不會受傷,就這麼簡單。有智慧, 所有的矛盾都很容易出離;沒有智慧,處處是矛盾。所以一定要修定,開發智慧,則所有矛盾都不見了。那些矛盾對修行沒有什麼用,對修行有用的是止觀。


 這個問題所提出的看法沒有什麼止觀。如果心沒有問題,就一切都沒問題;心有問題,什麼都有問題。所以要調心,讓心沒有問題,這就是修行, 哪還會有那些妄想呢?
 這個問題所提出的看法沒有什麼止觀。如果心沒有問題,就一切都沒問題;心有問題,什麼都有問題。所以要調心,讓心沒有問題,這就是修行, 哪還會有那些妄想呢?


=== 十九)問: ===
=== 十九)問: ===
 您說到瞋恨是最黑的心,那麼有沒有紅色的
 您說到瞋恨是最黑的心,那麼有沒有紅色的心、橘色的心,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和白色的心?
 
心、橘色的心,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和白色的心?
 
=== 答: ===


'''答:'''


 有,當然有。不過我們現在不是講這個境界。你們若對這個好奇,在印度的 Madurai 瑜伽博物館,可以看得到每一個不同樣的感覺有它的顏色。瑜伽士可以看得到在心臟的血液中、眼睛下、頭部周圍的顏色,每一個感覺有它的顏色。不過這不是我們的主題。
 有,當然有。不過我們現在不是講這個境界。你們若對這個好奇,在印度的 Madurai 瑜伽博物館,可以看得到每一個不同樣的感覺有它的顏色。瑜伽士可以看得到在心臟的血液中、眼睛下、頭部周圍的顏色,每一個感覺有它的顏色。不過這不是我們的主題。


=== 廿)問: ===
=== 廿)問: ===
 當練習發出慈心給敵人時,感覺好像是要拿食
 當練習發出慈心給敵人時,感覺好像是要拿食物給眼鏡蛇,很不舒服。我知道這只是感覺,不是正念,可是應該怎麼做呢?是否應該 1)繼續對敵人的練習?2)退回到對自己的練習?3)退回到對中性對象的練習?
 
物給眼鏡蛇,很不舒服。我知道這只是感覺,不是正念,可是應該怎麼做呢?是否應該 1)繼續對敵
 
人的練習?2)退回到對自己的練習?3)退回到對中性對象的練習?
 
=== 答: ===
若能用穩定的心來觀敵人,那是最好的修行;


如果不能,那就隨自己的瞭解,看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能夠讓心穩定,就退回到中性的人物或是對自己的練習都可以。
'''答:'''


 修行是為了培育智慧,並沒有絕對必然的方
  若能用穩定的心來觀敵人,那是最好的修行;如果不能,那就隨自己的瞭解,看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能夠讓心穩定,就退回到中性的人物或是對自己的練習都可以。 修行是為了培育智慧,並沒有絕對必然的方 法,說一定要這樣或那樣。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才知道哪一法對自己有最好的效果、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能夠保持穩定的心,而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所以論典並沒有提到這些,行者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出離自己的問題。每一個人的經驗不同,某段時間可能對敵人很難作觀,另一段時間可能變成容易。


我給過方便法:先能觀自己微笑,再觀想敵人微笑,才比較能有效地克服這些問題。先記得自己微笑的感覺,再把這種感覺轉向外面的對象。希望大家明白:修行最重要的是靠方法,而不是靠妄想,妄想無量,沒完沒了。你是要修行來斷妄想,不是來起新的妄想。修行是用來瞭解妄想的不利, 而不是增加妄想。


法,說一定要這樣或那樣。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才知道哪一法對自己有最好的效果、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能夠保持穩定的心,而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所以論典並沒有提到這些,行者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出離自己的問題。每一個人的經驗不同,某段時間可能對敵人很難作觀,另一段時間可能變成容易。
 妄想是不如法的分別,它讓心起煩惱,因為你是在修正念正知,所以雖然有時難免會有不合理的作意出現,但是你不要讓它們繼續。這樣,你會越來越清楚什麼境界對修行有利,什麼境界可以成為修行的方便,來保持清淨的心。有這樣的認識,才是在修業處,缺少這種認識就不是在修業處。所以要用修行來瞭解修行,不要用妄想。佛也告誡弟子,要聽取善知識的教授,來瞭解自己是在用妄想還是在用方法。
 
我給過方便法:先能觀自己微笑,再觀想敵人
 
微笑,才比較能有效地克服這些問題。先記得自己微笑的感覺,再把這種感覺轉向外面的對象。希望大家明白:修行最重要的是靠方法,而不是靠妄想,妄想無量,沒完沒了。你是要修行來斷妄想, 不是來起新的妄想。修行是用來瞭解妄想的不利, 而不是增加妄想。
 
 妄想是不如法的分別,它讓心起煩惱,因為你是在修正念正知,所以雖然有時難免會有不合理的作意出現,但是你不要讓它們繼續。這樣,你會越來越清楚什麼境界對修行有利,什麼境界可以成為修行的方便,來保持清淨的心。有這樣的認識,才
 
 
是在修業處,缺少這種認識就不是在修業處。所以要用修行來瞭解修行,不要用妄想。佛也告誡弟子,要聽取善知識的教授,來瞭解自己是在用妄想還是在用方法。
 
=== 廿一)問: ===
=== 廿一)問: ===
1)每次作觀,都要走過全部的所緣者嗎?從自己開始,經過親、中、怨……,一直到十二個所緣,每一次都要這樣做嗎?2)每次念四個願的時候,對一種人物是念一遍還是幾遍?
1)每次作觀,都要走過全部的所緣者嗎?從自己開始,經過親、中、怨……,一直到十二個所緣,每一次都要這樣做嗎?2)每次念四個願的時候,對一種人物是念一遍還是幾遍?


===  答: ===
''' 答:'''
1) 做幾次之後,發現哪一個比較不明顯,就


 練習那一個;哪一個已經明顯了,就可以很快觀過去。最好還是快速經過,這樣影像會越來越清楚, 你會把影像都合起來。如果不這麼做,可以像看電影的快速前進一樣,嘟-嘟-嘟-嘟,對那些人物很快地觀過去,因為已經習慣了。這是深入境界很好的練習。
1) 做幾次之後,發現哪一個比較不明顯,就 練習那一個;哪一個已經明顯了,就可以很快觀過去。最好還是快速經過,這樣影像會越來越清楚, 你會把影像都合起來。如果不這麼做,可以像看電影的快速前進一樣,嘟-嘟-嘟-嘟,對那些人物很快地觀過去,因為已經習慣了。這是深入境界很好的練習。


2) 看你的需要。我剛才說過,修行是一種智
2) 看你的需要。我剛才說過,修行是一種智慧,你要瞭解在什麼情況下你能保持穩定的感覺和作意。依照這個道理修,先磨練,讓這個境界在心中產生影像,若影像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未必每次都得照次第修,可以有時從自己直接到一切眾生, 或從自己到另一個人物。
 
 
慧,你要瞭解在什麼情況下你能保持穩定的感覺和作意。依照這個道理修,先磨練,讓這個境界在心中產生影像,若影像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未必每次都得照次第修,可以有時從自己直接到一切眾生, 或從自己到另一個人物。


 但是,要能這樣做,必須你的境界要很清楚, 因為在模糊的境界是無法入定的,境界很清楚才能入定。如果你這樣合起來,那個境界變得很清楚, 然後不管你是思惟自己或敵人、思惟一個人物或一切眾生,馬上可進入這種慈心觀的境界,不論是定或穩定的作意,都能與輕安共住,因為你已習慣了這種心境。你要培養這種習慣,它不會自己來。心的力量是靠習慣而有的。
 但是,要能這樣做,必須你的境界要很清楚, 因為在模糊的境界是無法入定的,境界很清楚才能入定。如果你這樣合起來,那個境界變得很清楚, 然後不管你是思惟自己或敵人、思惟一個人物或一切眾生,馬上可進入這種慈心觀的境界,不論是定或穩定的作意,都能與輕安共住,因為你已習慣了這種心境。你要培養這種習慣,它不會自己來。心的力量是靠習慣而有的。


=== 廿二)問: ===
=== 廿二)問: ===
 請問長老,如果說一二三階段這樣子練習了,
 請問長老,如果說一二三階段這樣子練習了, 那如果入了定,可不可以住在定中,還是要繼續這樣練習一二三階段?


那如果入了定,可不可以住在定中,還是要繼續這樣練習一二三階段?
'''答:'''


=== 答: ===
 我們在緬甸是這樣學的:先一次、兩次,在定中修四百八十次出入定,令心變得很柔軟,然後就不需要再做。之後,你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入定,不管是思惟一個眾生還是一切眾生或是自己, 都很順利。練習入─出、入─出定,也表示能夠不執著定。要在一小時內能四百八十次入定出定,那你一定要放下定,不然你還會執著這種感覺。這也是一種磨練。
 
 
 我們在緬甸是這樣學的:先一次、兩次,在定
 
中修四百八十次出入定,令心變得很柔軟,然後就不需要再做。之後,你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入定,不管是思惟一個眾生還是一切眾生或是自己, 都很順利。練習入─出、入─出定,也表示能夠不執著定。要在一小時內能四百八十次入定出定,那你一定要放下定,不然你還會執著這種感覺。這也是一種磨練。


=== 廿三)問: ===
=== 廿三)問: ===
 思惟敵人微笑的時候,是你讓他微笑,還是他
 思惟敵人微笑的時候,是你讓他微笑,還是他在笑?
 
在笑?
 
=== 答: ===
你笑他就笑,你不笑他也不會笑。他是你的


心,從你的心來的。他是你的作品,你怎麼調他, 他就怎麼出現模樣。如果你自己有微笑,就很容易調出他也微笑的影像;如果你自己生氣,還可以調出他微笑的樣子嗎?那要修行很厲害才行。
'''答:'''


 我在中國大陸蘇州靠近寒山寺的一所佛學院
  你笑他就笑,你不笑他也不會笑。他是你的心,從你的心來的。他是你的作品,你怎麼調他, 他就怎麼出現模樣。如果你自己有微笑,就很容易調出他也微笑的影像;如果你自己生氣,還可以調出他微笑的樣子嗎?那要修行很厲害才行。 我在中國大陸蘇州靠近寒山寺的一所佛學院 裡,曾看過一座濟公活佛的雕像。他的臉半邊是高興的表情,另外半邊是生氣的樣子。能這樣修,當然是很厲害,但是我們一般的修行人如果自己無法微笑,就很難觀想別的眾生在微笑,是不是這樣? 不過,未來你要下定決心能夠這樣修:一方面笑, 一方面生氣。能夠這樣,就能超越所有感覺的束縛。這很不容易。


=== 廿四)問:💡 ===
修慈心觀時,最後要觀想同性而令人尊敬的人物,您說這是入慈心定的方便。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進步?是影像明顯,給予喜樂的感覺存在, 時間越來越長,之後呢?要多久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裡,曾看過一座濟公活佛的雕像。他的臉半邊是高
'''答:'''


興的表情,另外半邊是生氣的樣子。能這樣修,當然是很厲害,但是我們一般的修行人如果自己無法微笑,就很難觀想別的眾生在微笑,是不是這樣? 不過,未來你要下定決心能夠這樣修:一方面笑, 一方面生氣。能夠這樣,就能超越所有感覺的束縛。這很不容易。
 我們說過好幾次,學禪定的過程,不論是用四無量心或是何種方便或境界,都一樣,要保持心在同一境界不改變。如果這個境界是合適的,心就能深入並融入這個境界而成為禪定。不過,這要練習很久;若還沒有禪定的經驗,你改變了境界就無法入禪定。由於四無量心的所緣無量,修行的過程和時間也就特別長,若不明瞭所緣就無法入禪定,要所緣清楚才可以。
 
=== 廿四)問: ===
修慈心觀時,最後要觀想同性而令人尊敬的人
 
物,您說這是入慈心定的方便。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進步?是影像明顯,給予喜樂的感覺存在, 時間越來越長,之後呢?要多久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 答: ===
 我們說過好幾次,學禪定的過程,不論是用四
 
無量心或是何種方便或境界,都一樣,要保持心在同一境界不改變。如果這個境界是合適的,心就能深入並融入這個境界而成為禪定。不過,這要練習
 
 
很久;若還沒有禪定的經驗,你改變了境界就無法
 
入禪定。由於四無量心的所緣無量,修行的過程和時間也就特別長,若不明瞭所緣就無法入禪定,要所緣清楚才可以。


 因此,要先破壞限制,瞭解所緣是無量的,才能明白何謂心住於無分別的慈心中,再用這個心, 對一個人物來培養穩定的作意、穩定的想、穩定的受。所以,心不改變、安住不動,即可入定;入定時,感覺、境界也都不改變。這樣心力就會變得很強,能完全融入所緣,而不受別的所緣的影響,這就是禪定。
 因此,要先破壞限制,瞭解所緣是無量的,才能明白何謂心住於無分別的慈心中,再用這個心, 對一個人物來培養穩定的作意、穩定的想、穩定的受。所以,心不改變、安住不動,即可入定;入定時,感覺、境界也都不改變。這樣心力就會變得很強,能完全融入所緣,而不受別的所緣的影響,這就是禪定。


如果學會了維持禪定在同一境界,就很容易用
''' 如果學會了維持禪定在同一境界,就很容易用其他的所緣學禪,這個過程並不複雜。若有學安那般念禪定,就很容易學別的禪定。安般禪定最適合磨練穩定的作意,特別是南傳所教的所緣,思惟在鼻孔周圍的「觸」,就很容易調令作意穩定,以此入定。'''
 
其他的所緣學禪,這個過程並不複雜。若有學安那般念禪定,就很容易學別的禪定。安般禪定最適合磨練穩定的作意,特別是南傳所教的所緣,思惟在鼻孔周圍的「觸」,就很容易調令作意穩定,以此入定。
 
一般來說,修安那般念之後,就再修不淨觀,
 
 
觀三十二身分;南北傳佛教都有同樣的道理,天臺
 
宗也是說先修安那般念,而後不淨觀,觀三十二或三十六身分,再修四無量心。這種修法多半是阿蘭若(指寂靜處或森林)修行道場的修學次第。


'''一般來說,修安那般念之後,就再修不淨觀,觀三十二身分;南北傳佛教都有同樣的道理,天臺宗也是說先修安那般念,而後不淨觀,觀三十二或三十六身分,再修四無量心。這種修法多半是阿蘭若(指寂靜處或森林)修行道場的修學次第。'''
=== 廿五)問: ===
=== 廿五)問: ===
 請問師父,可以用慈心觀的四個願來祝福已經
 請問師父,可以用慈心觀的四個願來祝福已經往生的親友投生善趣嗎?對他們是否有助益?
 
往生的親友投生善趣嗎?對他們是否有助益?
 
=== 答: ===
心力若很強,當然可以。這是心的秘密。我曾
 
誦過《法句經》對「心」所作的描述。佛說:「心可以去很遠的地方。它是獨行者,它自己走。心沒有形體,宛如住於穴洞。如此思惟,可解脫一切魔羅的束縛。」若要明瞭解脫的境界,一定要瞭解何謂「無有形體的心」。請多思惟這個道理,尤其是喜歡唯識學的行者,應多思惟這個道理。


心是很大的奧秘,力量不可思議。心與所有的法都有關,沒有心,則什麼法都沒有。心力強者, 可以影響很多不同的法;心力弱者,則容易被所緣
'''答:'''


 
  心力若很強,當然可以。這是心的秘密。我曾誦過《法句經》對「心」所作的描述。佛說:「心可以去很遠的地方。它是獨行者,它自己走。心沒有形體,宛如住於穴洞。如此思惟,可解脫一切魔羅的束縛。」若要明瞭解脫的境界,一定要瞭解何謂「無有形體的心」。請多思惟這個道理,尤其是喜歡唯識學的行者,應多思惟這個道理。心是很大的奧秘,力量不可思議。心與所有的法都有關,沒有心,則什麼法都沒有。心力強者, 可以影響很多不同的法;心力弱者,則容易被所緣 把握,而不是把握所緣。所以應當學習用心把握所緣,而不是被所緣把持。
 把握,而不是把握所緣。所以應當學習用心把握所
 
緣,而不是被所緣把持。


 至於有沒有助益,其實在於自己的決定。如果自己的決定、勝解很強,迴向的修行很有進步,就會有力量。因為你的親屬有思念你的習氣,而你也有想念他的習氣,這樣就一定會有影響。
 至於有沒有助益,其實在於自己的決定。如果自己的決定、勝解很強,迴向的修行很有進步,就會有力量。因為你的親屬有思念你的習氣,而你也有想念他的習氣,這樣就一定會有影響。


=== 廿六)問: ===
=== 廿六)問: ===
 禪堂中靜坐時有人打噴嚏,有人咳嗽,有人打
 禪堂中靜坐時有人打噴嚏,有人咳嗽,有人打 嗝,有人排氣。有二種說法:一、「寧動千江水, 莫擾道人心」,所以要小心避免。二、這是自然的生理狀態,應該寬容,不必生氣。聲音只是聲音, 驚嚇只是驚嚇,其他人應該體驗心的感受,而不是生氣。尊者您的看法如何?


嗝,有人排氣。有二種說法 一、「寧動千江水, 莫擾道人心」,所以要小心避免。二、這是自然的生理狀態,應該寬容,不必生氣。聲音只是聲音, 驚嚇只是驚嚇,其他人應該體驗心的感受,而不是生氣。尊者您的看法如何?
'''答 '''


=== 答: ===
 第一個看法,我同意,要注意不干擾他人。但是我想沒有人會故意這樣做,我好像沒聽到什麼太大的聲音。
 第一個看法,我同意,要注意不干擾他人。但是我想沒有人會故意這樣做,我好像沒聽到什麼太大的聲音。


 第二種看法,當然是不必生氣。你們是在修慈
 第二種看法,當然是不必生氣。你們是在修慈心觀,如果生氣,那就沒有慈心觀了。「聲音只是聲音,驚嚇只是驚嚇……」,那些都只是無明問。為什麼是無明問?因為那些都只是觀待─如果故意咳嗽、干擾,那就有問題;如果不是故意的、
 
 
心觀,如果生氣,那就沒有慈心觀了。「聲音只是
 
聲音,驚嚇只是驚嚇……」,那些都只是無明問。為什麼是無明問?因為那些都只是觀待─如果故意咳嗽、干擾,那就有問題;如果不是故意的、
 
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小心地做,也沒有什麼問題。在修行時,不能特別掛心那些現象;有掛心,
 
表示無法入修行,以致心跑到與修行無關的境界去
 
了。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裡裡外外的障礙,面對障礙就是修行;沒有障礙,就沒有修行。
 


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小心地做,也沒有什麼問題。在修行時,不能特別掛心那些現象;有掛心,表示無法入修行,以致心跑到與修行無關的境界去了。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裡裡外外的障礙,面對障礙就是修行;沒有障礙,就沒有修行。


= 問答篇(二) =
== 問答篇(二) ==
 悲無量心的行法
 悲無量心的行法


行政员、​editor、​flow-bot、​界面管理员、​limited、​监督员、​管理员
101,02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