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
行 1: | 行 1: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佛法概论-16A | |||
到这里,导师把缘起跟三法印和四圣谛的关系作为一个总结,所以里面有一些关键字,把习惯性圈起来,因为导师是比较早期的人,他的古中文都很好,但是对我们现代的人来说,最好每一个顿号什么都要标上去才看得懂,所以有时候这个就是需要多读几遍,就会能够理解。我们第一节 谈三法印的定义,还有三法印的真实性,次第性,就是修行的次第性,实践性,不过大部分,就是着重在阿含经它的本身的特质来说。 | |||
接下来,导师在第二节的部分,就开始要谈到一些部派的一些异说,但在佛法概论本身,导师并没有没有提到很详细,所以我也补充了一些补充资料给大家。 | |||
我们常谈缘起原则,其实缘起的定义、原则,很简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就是此故彼。但是我们要了解这样子的理论并不很难,而且要把它背诵下来也可以。只是说这个此故彼,在我们的生活上,我们的观照上,如何能够使上力量,这个就是因人而异,就看个人的慧根的观照。 | |||
我最近有听一个老师的开示,他举了一个例子,他介绍说日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他为国效劳,非常出力,他的随从也都知道这个将军做事很认真,不会随便开玩笑。因为一个大将军,他身边一定有非常亲近的侍者,但有一年换了一个新的侍者,很年轻。他今年遇到大风雪的时候, 那这个将军就吩咐这个侍者说,明天我要一大早出门办事,请你给我在门口准备好那个鞋子,侍者就说好。 | |||
就 | 当将军穿上那个鞋子的时候,他 就 觉得怪怪 的, 你知道 为 什么怪怪的吗?他穿下去觉得鞋子很暖和 ,所以, 他觉得不太正常。他 就把 那个侍者叫出 来 问 ,是不 是 你 偷穿 我的 鞋子?那侍者就回答 说 不是 , 天还没亮,你 要 出门又下大雪,我担心将军你着凉 。所以, 我整晚把 那 个鞋子放在 我的 怀里睡觉 ,就是 让它保温,早上一大早赶快把鞋子放在那个室外 , 让那个将军去穿 , 这个将军知道过后 ,就 非常 的 感动。 | ||
实 | 这个小小的一个故事,老 实 说在很多方面的对我们是一种启发 性 的 , 假如说我只要把我份内的工作做好,其他其实 不 管我的事的 , 这也 是 一种生活态度;……但 是 假如我们能够把自己 的 份内 的 事情做 到 最好 的 话 ,有 时候彼此的关系就会 大大的 改善。 所以我们说缘起的 世间本来 就是 彼 此 相牵连, 彼 此 有 关系 , 但是有时候你疏忽了一些用心 , 很多因缘就建立 不 起来。 | ||
第二節、三法印與 一 法印 | |||
一、從無 我 中貫徹 一 切 | |||
( 一)三印 的 統 一 取決於諸法無 我 印 | |||
【'''本章的標題 ,是 三大理性 的 統一 。 三 者能不能 統 一?】''' | |||
1、古來學派間為三印 的 矛盾 所 困惱 | |||
(1)無常與涅槃 的 對立與矛盾 | |||
【'''有的學者以為三 法 印中的諸行無常與涅槃寂靜 , 是相 反的 。16 因 為凡是無常的 , 即是 有 為法 ,有 為法是生、住、異、滅 的;涅槃是無為法 , 無為是不生、不滅的。17 生滅 的 與不生滅 的, 如何統一? 因 此古來某些學派 , 為這二者的矛盾 所 困惱 。 】''' | |||
【16】 | |||
印 順導師《中觀今論》 ,(p.30-p.32): | |||
一般聲聞學 者 ,為名相章句所迷,將有為生死與無為涅槃 的 真義誤會了 。 〔 一 〕如薩婆多部 , 把 有 為與無為 , 看作兩種根本不同性質的實體法 。 這由於缺乏無生 無為 的 深悟 , 專在名相上轉 , 所以不能正見《阿含》的教義 , 不能理解釋迦何以依緣起而建 立 一 切。 涅槃 即是依緣起 的 「此無故彼無 , 此滅故彼滅」的法則而顯示 的, 如何離卻緣起而 | |||
另指 一 物! 〔 二 〕又如經 部 師以無為 是 無 ,有 為 才是 實 有; 那 麼佛法竟 是 教導眾生離開 真 實 而 歸 向 | |||
絕對 的 虛無了!要知道: 生 滅相續 的 是無常 , 蘊等和合 的 是無我 , 依無常無我 的 事相,說明 流轉門。能夠體悟無我無 我 所,達到「此滅故彼滅 , 此無故彼無」的涅槃 , 這 是 還滅門。這 雖是釋尊所教示 的, 但這不過 是 從緣起事相 的 消散過程 上 說。這「無」與「滅」 , 實是 有 與生 的否定 , 還是 建立 在有為事實上 的, 這 那 裏能說 是 涅槃──滅諦? 所以 古人說:「滅尚非真 , 三諦焉 是 」? | |||
〔三〕還有,大眾系學者,誤會 不 生 不 滅的意義 , 因 而 成立各式各樣 的 無為 , 都 是 離開 事相的 理性 。 | |||
所 以不 是 將無為與 涅槃 看作離事實而別有實體 , 即 是 看作沒 有。 尤其 生 滅無常 , 被他們 局限 在 緣 起 事相上說 , 根本 不 成 其 為法印! | |||
所以我 | 〔四〕大乘學者從無生無為的深悟中,直見正覺內容的──無為的不生不滅。 所以 說無 常,即了知常性不可得;無 我, 即 我 性不 可 得;涅槃 , 即 是 生滅自性 不 可得。這都 是 立 足 於 空相應緣起的 , 所以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一切。常性不可得 , 即現為因果生滅相續相;從生 滅相續 的 無常事相中 , 即 了 悟常性的空寂 。 我性不可得,即現為 因 緣和合的無我相; 在 這無 我 的 和合 相 中 , 即了悟我性 的 空寂 。 生滅性不可 得, 即生非實生 , 滅非實滅 , 所以「此有故 彼有 , 此生故彼生」 的 緣起相 , 必然 的 歸結於「此滅故彼滅 , 此無故彼無」。由此「此無故彼 無 , 此滅故彼滅」 的 事 相, 即能徹了生滅 的 空寂 。 | ||
大乘 | 大乘 行 者 從「一切法本 不生 」 的 無 生 體悟 中 ,揭發諸法本性空寂的真實, 直 示聖賢悟證 的真相。因此 , 釋迦 的 三法印,在一以貫之的空寂中,即稱為一實相印。一實相印即是三法 印,真理是 不 會異樣的。《大智度論》卷二二說:「有為法無常,念念 生 滅故,皆屬因緣無有 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 不 著故即是寂滅涅槃」 。 又說:「觀無 常即是觀空因緣(「觀心 生 滅如流水燈焰 , 名入 空 智門」) , 如觀色念念無常 , 即 知 為空。...... 空即 是 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 , 其實 是 一,說 有 廣略」。諸 法 生滅不住 , 即是無自性 , 無 自 性 即無生無滅 ,所以 生滅的本性即是不生不滅的 , 這即是不生不滅 的 緣起 。 這 是 通過了生 滅的現象,深刻把握它的本性與緣 起 生滅 , 並非彼此不同 。 依此去了解佛說 的 三法印,無常 等即是空義 , 三印即 是 一印 。 | ||
为什么?因为诸行 无 常是 有为法,因为他有 生住异灭相。那涅槃寂静 它是 无为法 , 它 是 不生不住、不异不灭 的 相 ,那 一个是有为 , 一个是无为 , 完全 是 两个不同的世界 ,所以导师 问说那 这 怎么统一 , 所以古来 有 一些学派 , 对于这两者感 到 非 常 的困扰。 | |||
就是 一个 是 世间的 , 一 个是 出世间的 , 大家看一下注解【16】中观经论 这 个地方:【一般聲聞學者 , 為名相章句所迷 , 將 有 為 生 死與無為涅槃 的 真義誤會了。】 那这 里导师总共介绍了四大部派里面有三 个, 然后(四) ,是 大乘的 。 | |||
学派里面最有代表性 的有 三个 。 | |||
〔一〕如薩婆多部 ,就 是说 一 切 有 部 。他 把 有为 和无为 , 看作 是 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实体 法,就是 实在的 法,它是 存在的。但是 , 这两个是没 有 交集的 ,因为 它是不同性 ,就 像水跟油,它 是 分开的, 没有 办 法 结合 的 。 | |||
无 | 〔二〕又如經部師,他认为 无 为是 无,就是无为是 没 有的, 有为才 是 有 的。 导师后面 那 句话就 是说, 那如果 是 这样讲 的话,就 好像离开真实而归向绝对的虚 无。 导师对进步有一点意见。 | ||
( 三 ) 大 众系 的 学者 , 他 们 誤會不生不滅 的 意義 , 因而成立各式各樣 的 無為 , 都 是 離開 事相 的 理性 。 | |||
导师 说 ,在部派里面,【不 是 将无为跟涅盘看作 是 离事实而别 有 实体 ,就是 看作 是 没 有 。】就 是 认 为 涅盘 是 存在 的 实体 , 否则 , 就 是 看作是没有 的 东西 , 这个 是 部派 的 一个困扰。 | |||
【尤其生滅無常,被 他 們 局限在緣起事相 上 說 , 根本不 成其 為 法印!】 | |||
在阿含经 , 通常它 定 义无常是生灭, 这是 没有问题 ,是 有 为, 也没有问题。 所以 这 个是 经文本身就 有 这 样 子的局限。 我 给大家看 一 下杂阿含293经。 | |||
常是指涅槃 | 佛陀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是涅槃。如此二法,为有为跟无为。】 | ||
有为的是生住异灭,无为的是不生不灭。 所以你看,在阿含经本身,就把有为、缘起,当成是生住异灭灭,那无为的涅槃,是不生不灭。所以经文本身就有这样子,不是部派论师故意在那个思想在打架,本身经文就是有这样分别。 | |||
所以我们看到这样子的经文,再看导师这样子的说明,我们就可以意会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读经不能只是读一两部就满足了,像阿含经你要全部读,读得越多越好了。为什么?因为在谈缘起的相貌,佛陀用不同的方式来诠释。所以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这个293经,我们就会觉得说,有为无为就是这样,不了解不同的事实,这样就会落入这样子的一个前提。但是因为有导师这样子的提示,我们就可以清楚,有些东西是需要会通的,就是互相贯通,才不会有这样子思想的一个矛盾性。 | |||
我们来看注解【16】,大乘怎么说? | |||
【〔四〕大乘學者從無生無為的深悟中,直見正覺內容的──無為的不生不滅。】 | |||
那为什么他能够直接从不生不灭下手?原来他是【立足於 空相應緣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一切。】所以了知一切法都是本性空寂而这样会通的,就是所有缘起的一切法,它透过无自性把它贯通起来。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子的理解了。 | |||
就是我们说缘起是有为,这个是经文讲的,所以这个是没有什么错误;空或者是涅槃,它是无为,这个也是经说的,不可能经文有什么错。但是在这一部经里面,293经,他多了这样子的一句话,他说,缘起,它是随顺于空,或者是空它是随顺于缘起。就是这两者,它们彼此是有关系的,我们要证到空性,或者要进入涅槃,也是要透过缘起,那真正了知缘起当体也就是空。所以这当中有一个关键,就是这是龙树菩萨的特色。导师认为,透过无自性的理解,可以知道一切因缘和合的有为法,实际上他没有自性,所以,它就是属于空,或者是涅槃。通过无自性的了解,所以能够会通这两者。 | |||
那也许我们就会追着问,说到底无自性是没有什么性?这里,导师就有说,【<u>常性不可得</u>,即現為因果生滅相續相;從生 滅相續的無常事相中,即了悟常性的空寂。<u>我性不可得</u>,即現為因緣和合的無我相;在這無 我的和合相中,即了悟我性的空寂。<u>生滅性不可得</u>……】 | |||
<u>常性不可得……</u>我性不可得,常性用无常来对治,我性我无我来对治,还有 生灭性用不生不灭来对治,就是用涅槃来对治。 | |||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说空性,或者是无自性的这个「性」,实际上它是要对这三种有情根本的这种自性执,什么自性执?常的自性执,我的自性执,还有对于生灭法,认为是实在的自性执。所以在这一些自性执当中,我们假如能够透过这个缘起和合的这样子的观察的话,它就是可以从这一一义当中,透到这个空或者是涅槃来。 | |||
为什么说缘起也是等于生灭法? | |||
涅槃是等于什么?不生不灭法。生灭跟不生不灭,它是可以贯通的。怎么贯通?就是用缘起、无我,这两者来贯通。待会我们就会看到,有些它是用空跟无我来贯通两者,但实际上生灭法就是缘起,不生不灭就是涅槃。待会我们会看到经文,他是要用什么方式来贯通这两者。 | |||
我们看看补充讲义大智度论卷22,有没有找到?他说【有为法无常,就是无常法印显示就是有为法,它是念念生灭,无有常性,皆属因缘,无有自在。因为没有自在的缘故,就是没有主宰性,所以是无我,无我法印。由无常的观察,能够进入无我,那无常无我,无相可得。所以我们的心就不落入执着,无相不着,就能够寂静涅槃。】 | |||
那接下来,也是大智度论,他说,无常是观空的因缘。为什么?因为观色法,就是有为法念念无常,所以知道它是空的,就是无我的,无我或者是空,所以它是不生不灭。那不生不灭跟生灭,其实是一说,有广略。 | |||
我们继续看,诸法生灭不住,即是无自性。就是法没有执着的话,那就是无自性,无自性本身就是不生不灭。所以生灭的本性就是不生不灭,那不生不灭也就是不生不灭的缘起。 | |||
那观察,都是透过生灭的现象,深刻把握它的本性跟缘起生灭并非彼此不同,这个就是三印跟一印的一个汇通。 | |||
这个大概大家先有一个概念,我们继续看那个佛法概论的文会更清楚。 | |||
我们回到本文。 | |||
(2)二者的截然分開破壞了佛法的完整、統一性 | |||
【'''看重無常,將涅槃看作無常以外的; 重視涅槃常住的,又輕忽了無常。 | |||
這樣,佛法的完整性、統一性,被破壞了'''。】 | |||
部派当中有的重视无常,就是重视有为。所以把无为,把涅槃看作是无常以外的东西,无常以外的实体。 | |||
那假如重视涅槃,常住的、无为的,又忽略了无常、有为。【'''所以佛法的完整性,还有统一性被破坏。'''】为什么说佛法的完整性会破坏?就是把这两者——有为跟无为,把它拆成两半来看的话,成为彼此的关系,会让修行者无从明白。 | |||
有为法是我们现象的事实,那无为是我们希望证悟的境界,那我怎么透过这个有为生灭的法,进入到这个无为不生不灭的境界?彼此的关系要怎么进入?导师说因为我们对于法相没有完整的理解,那彼此的关系就说不明白,说不明白就没有办法进入那个领域。 | |||
所以在我最近听一个老师的开示, | |||
他说我们一些汉译的典籍,都是会有一个情况:这一些法跟法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是碍于文字的表达,还是我们现代人跟古代人的理解有落差,所以我们很难能够知道到底它们彼此的关系是怎么样。比如说我们讲最简单的讲戒定慧,到底我怎么守戒能够守到让我得到定,因为这三者它是有关系的。然后我得定过后,我修禅定过后,我是怎么样又进入慧的领域?现在我们学习的过程都是把三者切开来学,但是它们彼此的关系, | |||
我要怎么样让我学戒会让自己增上进入定学,那在定学怎么增上成为慧学?那得了慧学那当然如果我们懂得增上,那就能够解脱了。他是戒、定、慧、解脱,这样的次第。但是如果中间那个关系我们没有办法理解,这些一块一块的知识,我们可以建立,但是没有办法修。所以导师他在很多部分有做这一方面的工作。这个三法印就是导师用很多行理作汇通的地方,我们先来看导师三法印怎么会通。这三者,导师是着重在诸法无我来汇通。 | |||
2、導師從<u>諸法</u>無我貫通三印 | |||
【'''其實三法印是綜貫相通的;能統一三者的,即著重於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印'''。】 | |||
(1)闡明有為、無為的諸法是無我性 | |||
【'''諸法,通於「有為」與「無為」,從「有為、無為」同是無我性去理解,即能將「常」 與「無常」統一起來。'''18】 | |||
【18】《瑜伽師地論》卷 93: 云何如前聖說甚深?謂能開示甚深緣起、究竟涅槃,三相相應有為、無為體性差別。有為無 常,無為常住;諸行皆苦,涅槃寂靜。一切有為,總唯是苦及唯苦因;一切無為,總唯眾苦 及因永滅。 | |||
大家一定要把这是'''诸法'''圈起来,因为接下来的三段,你看到第一个字都是诸法,因为导师强调的是诸法无我,所以要谈诸法的那个特性。诸法,它是通于有为跟无为,就是世间和出世间,那同样是这两者,那可以用无我性去理解它,这样就能够将常跟无常统一起来。 | |||
你看,导师前面用有为、 | |||
无为,到后面导师是用常跟无常,所以那个常是指什么?常是指有为吗?不是, | |||
常是指涅槃 。 那 指 无为,无常才是有为吗?上面不是有吗?上面那边那有没有涅槃常住,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会觉得,怎么 常 ?导师怎么会把那个 常 突然又在这里冒出来,实际上它是只是汇通的一个语词了,我们不要把它想到那个常乐我净的场去了再来刮胡。二,诸法的无我性可以透过缘起去说明,因为缘起通两方,一个是流转,一个是还灭。流转,它的关 键 词是相声,就是就是会生出一灭了,那它是无常,还灭?它的关 键 词?是寂灭,就是涅槃。那缘起贯彻这两端。因缘起 自 性,就是流转门和还灭门。大家迹得。 | |||
那缘起是无我,所以,可以贯通这两端,刮胡山最后一行,所以诸法又是诸法的,所以相声还灭。导师,其实相声的方面是两个主持来的,相声是指什么?流转门,反面?反面门就是说诸法的所以无常或者是涅槃,诸法的有为或者无为,可以透过这样子的理解。所以我们来看下一页。166怎么理解?导师说,一切法因缘和合,所以能够升起来,因缘消散,一切法就归于灭。那请问流转跟还灭这两个,一个是流转?生,生是流转, | 那缘起是无我,所以,可以贯通这两端,刮胡山最后一行,所以诸法又是诸法的,所以相声还灭。导师,其实相声的方面是两个主持来的,相声是指什么?流转门,反面?反面门就是说诸法的所以无常或者是涅槃,诸法的有为或者无为,可以透过这样子的理解。所以我们来看下一页。166怎么理解?导师说,一切法因缘和合,所以能够升起来,因缘消散,一切法就归于灭。那请问流转跟还灭这两个,一个是流转?生,生是流转, | ||
因缘和合的时候流转生,那因缘消散?还灭所以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实体在那里生,还有灭其实并没有实体的 | 因缘和合的时候流转生,那因缘消散?还灭所以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实体在那里生,还有灭其实并没有实体的 自 性可得,没有实在的 自 性在生命,如果真的是石油,那就用不着生,也用不着灭,如确乎是真实有他,也绝不会灭。所以一切法的相生还有还灭这两个主持,一切法的流转和还灭。理解他本来是无 自 性,空本来无我,所以要怎么理解流转的画面?导师是透过无我。就缘起来看,因为缘起无有 自 性法寄居于因缘和合,此有故必有,所以它流转,所以它会生灭法,所以它是有为法。那因缘消散, | ||
此无故彼无的时候?当这个理则就是这个四项回归于寂静的时候,它就回归于灭,那就是还灭,那显示法的本相。所以在无我或者是缘起的道理,通这两边,就是透过无我来了达,通达这个无常跟涅槃。好,我们来看刮胡。二,这三法应统一于空无我的思想。所以空跟无我,导师,很多地方,它是一起使用这个空跟我黑板上写的那个空等同涅盘有稍稍有一点不同。所以我上个礼拜我跟大家说空在阿含经,它是有很多角色的。这个空所以这个空有时候它是指什么? | 此无故彼无的时候?当这个理则就是这个四项回归于寂静的时候,它就回归于灭,那就是还灭,那显示法的本相。所以在无我或者是缘起的道理,通这两边,就是透过无我来了达,通达这个无常跟涅槃。好,我们来看刮胡。二,这三法应统一于空无我的思想。所以空跟无我,导师,很多地方,它是一起使用这个空跟我黑板上写的那个空等同涅盘有稍稍有一点不同。所以我上个礼拜我跟大家说空在阿含经,它是有很多角色的。这个空所以这个空有时候它是指什么? | ||
那个方法修行的方法,比如说18空,有没有空三昧这种?就是属于方法,修行的方法。那你修空三昧能够得到什么?空余贪嗔痴,空三毒就是它的结果,它的果,挣得的果。所以空有时候是方法,有时候是它的结果,空余三毒,空于贪嗔痴,这个不是涅盘又是什么?所以我们在这里。导师,在这里说空,就是无我。导师是用空来当中间一个关 | 那个方法修行的方法,比如说18空,有没有空三昧这种?就是属于方法,修行的方法。那你修空三昧能够得到什么?空余贪嗔痴,空三毒就是它的结果,它的果,挣得的果。所以空有时候是方法,有时候是它的结果,空余三毒,空于贪嗔痴,这个不是涅盘又是什么?所以我们在这里。导师,在这里说空,就是无我。导师是用空来当中间一个关 键 词之一。主要为什么?因为这个空是无 自 性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是无我, | ||
用这个空无我来汇通生灭,还有不生不灭,所以空有时候它角色大家不要混淆就可以了,这个空无我的思想非常深刻,像那种利根的像舍利弗才能完满的通达。那导师没有举舍利弗,导师举画佛画家张严经就是摩诃迦三言,摩诃迦传言,是论义第一的弟子。佛为他说中道,直接的说,离离有无二,边行中道。那这个我们上个礼拜已经有看过,角度注脚时期,主角时期。所以,我们直接看佛法概论上面的解释就可以了 | 用这个空无我来汇通生灭,还有不生不灭,所以空有时候它角色大家不要混淆就可以了,这个空无我的思想非常深刻,像那种利根的像舍利弗才能完满的通达。那导师没有举舍利弗,导师举画佛画家张严经就是摩诃迦三言,摩诃迦传言,是论义第一的弟子。佛为他说中道,直接的说,离离有无二,边行中道。那这个我们上个礼拜已经有看过,角度注脚时期,主角时期。所以,我们直接看佛法概论上面的解释就可以了 | ||
行 81: | 行 159: | ||
那迦旃延到底是怎么样了解有无?我们来看导师的解释。一般人见到法的升起就会产生有,见法的消失就是灭了,就会产生无限,所以不是落落有,就是落入无。导师举一个例子很好,他说如常人看到一朵花,那就以为是在有花的体呀,等到花谢了就以为什么都没有,小孩也是,从舞台出来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有情字体,等到死了又以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世间人总是如此,实有跟实物的颠倒见。那佛说的缘起法就不同了,这个是一般的人,那佛法?怎么说?, | 那迦旃延到底是怎么样了解有无?我们来看导师的解释。一般人见到法的升起就会产生有,见法的消失就是灭了,就会产生无限,所以不是落落有,就是落入无。导师举一个例子很好,他说如常人看到一朵花,那就以为是在有花的体呀,等到花谢了就以为什么都没有,小孩也是,从舞台出来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有情字体,等到死了又以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世间人总是如此,实有跟实物的颠倒见。那佛说的缘起法就不同了,这个是一般的人,那佛法?怎么说?, | ||
这个是我们很关心的了,因为我们读很多词有不必有人,所以我们要看导师跟怎么解释。请看167见到法的生之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法它是因缘和合而生起。所以,在世俗谛上,它的名字,它的相状,它的因,果,都可以说是有。为什么?我们知道花是无 | 这个是我们很关心的了,因为我们读很多词有不必有人,所以我们要看导师跟怎么解释。请看167见到法的生之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法它是因缘和合而生起。所以,在世俗谛上,它的名字,它的相状,它的因,果,都可以说是有。为什么?我们知道花是无 自 性的,但是你我们不可以说花是无 自 性,所以,没有玫瑰花,没有什么花什么香都一样,你觉得一样吗?不一样。我给你一个一个那个玫瑰花还是菊花?一个乡? | ||
一个乡玫瑰花你们喜欢一个玫瑰花还是菊花?菊花。菊花。男孩子可能喜欢菊花了那女孩子大部分喜欢玫瑰花。所以导师在这里说,就是此有故必有缘起和合的这种法,在世俗谛上来说,它是有的,我们不能说它没有,它是有的了。我们还是很清楚的,玫瑰香是玫瑰香,它不是菊花香,如果连这个都不能分辨,那个叫做大,那个不叫做有智慧。所以在世俗谛上的分别,是应该分别。大家还迹得吗?我们在陈伯之道导师说,无分别,不是什么都不分别,是没有 | 一个乡玫瑰花你们喜欢一个玫瑰花还是菊花?菊花。菊花。男孩子可能喜欢菊花了那女孩子大部分喜欢玫瑰花。所以导师在这里说,就是此有故必有缘起和合的这种法,在世俗谛上来说,它是有的,我们不能说它没有,它是有的了。我们还是很清楚的,玫瑰香是玫瑰香,它不是菊花香,如果连这个都不能分辨,那个叫做大,那个不叫做有智慧。所以在世俗谛上的分别,是应该分别。大家还迹得吗?我们在陈伯之道导师说,无分别,不是什么都不分别,是没有 自 性的分别,无分别,是没有 自 性的分别。什么 自 性? | ||
我们不会认为说玫瑰花就玫瑰花的执行,我们不会这样,我们认为它也是要有种子,水分,什么肥料才会 | 我们不会认为说玫瑰花就玫瑰花的执行,我们不会这样,我们认为它也是要有种子,水分,什么肥料才会 常 大,所以,它会有这样子的想当然,跟他的基因有关,那等等这一些,我们知道它是和合的东西,那知道它升起来是有它的世俗真实性,所以我们不会认为它是无中生有的,它是有因缘条件聚集而成,所以是此有故彼有。那见到法灭去,就是知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那法因缘消散了,所以他就回归于无,回归于灭,由此不起。有见,不会认为说唉他现在灭了,但是它存在宇宙, | ||
存在这个轮回当中,有一天他会突然又出来。这种就是有见了,这个就有限了,待会导师还会再分辨了,我们不急着看那个结论,我们慢慢看下来就可以。能够离于有无二件,就是安住于中道,不了解缘起本空,容易认为佛法是狡辩。为什么世俗人见到生灭法它会生有跟无间,那佛弟子同样是看到生灭法,却不会生起有无间?那是因为常人的心目中总是认为真实,不空见到生,见到面的情绪,情感, | 存在这个轮回当中,有一天他会突然又出来。这种就是有见了,这个就有限了,待会导师还会再分辨了,我们不急着看那个结论,我们慢慢看下来就可以。能够离于有无二件,就是安住于中道,不了解缘起本空,容易认为佛法是狡辩。为什么世俗人见到生灭法它会生有跟无间,那佛弟子同样是看到生灭法,却不会生起有无间?那是因为常人的心目中总是认为真实,不空见到生,见到面的情绪,情感, | ||
全部都会跟着翻起涟漪,那很容易让自己堕入有间跟无间。那这个我觉得真的不要说常人,我们其实佛弟子也经常都会这样,真的,宗旨是不要说大家重视我们出家众,也会这样,为什么?因为这个 | 全部都会跟着翻起涟漪,那很容易让自己堕入有间跟无间。那这个我觉得真的不要说常人,我们其实佛弟子也经常都会这样,真的,宗旨是不要说大家重视我们出家众,也会这样,为什么?因为这个 自 性 执 ,我们认为真实不空死有生死有灭的那一种 自 性,是根深蒂固的。我,它是无孔不入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忠实是,道理是了解,但是实际上发生在自己生活上的时候,他那个我,那个 自 性的我和他会强烈的跟他对抗。比如说最近,我就是有人寄一个转寄一个函件给我,那我就我就想说,这个函件这个人他认识我, | ||
为什么他不直接写信给我,为什么他要透过第二个人,然后让那个人再转寄给我,这样就是,我看到了我就要回应他,这样我觉得不管在辈份上还是在什么,好像有点不礼貌,你你也认识我,为什么你不直接问我,你要透过第三个人,再转给我?这样,我就很纳闷,当我纳闷的时候,就是内心里面有了这种有无间的时候唉。每隔一个小时后,他写一封信来了,他亲自写一封信来唉,那我就觉得我们的心真的很容易,你一下子的你你当那那个事情的当下?你会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没有没有礼貌,你会对他,就是印象都不不是很好。但是突然才一个小时过后, | 为什么他不直接写信给我,为什么他要透过第二个人,然后让那个人再转寄给我,这样就是,我看到了我就要回应他,这样我觉得不管在辈份上还是在什么,好像有点不礼貌,你你也认识我,为什么你不直接问我,你要透过第三个人,再转给我?这样,我就很纳闷,当我纳闷的时候,就是内心里面有了这种有无间的时候唉。每隔一个小时后,他写一封信来了,他亲自写一封信来唉,那我就觉得我们的心真的很容易,你一下子的你你当那那个事情的当下?你会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没有没有礼貌,你会对他,就是印象都不不是很好。但是突然才一个小时过后, | ||
他写信来,他亲自写信来,他,他说,可不可以这样?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心,很容易很容易让这个这个 | 他写信来,他亲自写信来,他,他说,可不可以这样?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心,很容易很容易让这个这个 自 性 执 主宰了,真的很容易影响。我们没有办法说,冷静冷静。一个礼拜过后,再看是不是他真的是那么没有礼貌,我们忍不住的,我们立刻要答案了,你知道吗?所以,就会很多这种事情发生这样。所以有些事情真的因为我们凡夫太习惯于这一种 自 性的执着,所以我们碰到任何事情,我觉得学佛者导师待会也会讲了,学佛者虽然有这样的前提,但是我们真的纵使我们修禅定或者修 ps ,那不是修得很好, | ||
但是有一个很基本的能够做得到的就是稍微冷静,沉淀自己,让自己沉淀,或者是,去找别人聊聊,看,到底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为什么那个人会这样,会这样,有时聊开了,或者是,是 | 但是有一个很基本的能够做得到的就是稍微冷静,沉淀自己,让自己沉淀,或者是,去找别人聊聊,看,到底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为什么那个人会这样,会这样,有时聊开了,或者是,是 世 间,过一段 世 间冷静了,也就不会受到影响也说不定。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要像一般没有学佛的人,就好像那个那个什么,那个,我们说硬碰硬,你你怎么讲你丢得越越大利,他弹的就越高那个那个弹珠你丢的越大力,它就弹得越高。那学佛的人应该要像那个海绵,那个什么,那种粘土,丢下去是迹住的,他不会弹回来的,为什么?因为他会冷静,它会沉淀自己的。 | ||
所以有时候观察缘起也是如此。待会我们后面?我我我补充一个今天很好的资料给大家,解脱道论的资料,这个对我们观察引起的质地相当好。那我们先来看这个,学佛者,刚刚我们是讲一般人,刮胡寺,是学佛者,学佛者学习了世间正见,还有出世间正见,就能够明白一切法本来是空无我,一切现象,是有生有灭,佛法并不否认它现象确实是有因果体用,体用就一般讲的体相用了,它是通的,升起或者是还灭。不否认他有这样子的现象,但没有一些是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这三个条件大家还迹得吗?实在的, | 所以有时候观察缘起也是如此。待会我们后面?我我我补充一个今天很好的资料给大家,解脱道论的资料,这个对我们观察引起的质地相当好。那我们先来看这个,学佛者,刚刚我们是讲一般人,刮胡寺,是学佛者,学佛者学习了世间正见,还有出世间正见,就能够明白一切法本来是空无我,一切现象,是有生有灭,佛法并不否认它现象确实是有因果体用,体用就一般讲的体相用了,它是通的,升起或者是还灭。不否认他有这样子的现象,但没有一些是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这三个条件大家还迹得吗?实在的, | ||
常住的,独存的是什么定义? | 常住的,独存的是什么定义? 自 性的定义,但是他少了一个, 自 性的定义有四个,他少了一个,一个主宰?或者是乐。所以你比对一下奖励一一百六十二页,讲义162页,你比对一下,你就知道这个 自 性。这三种定义,它是通于人跟法的,人法都通这个 自 性,所以我们说诸法无我,那个法,它是通人,我的这种 自 性,常读跟实在 那他不能够。只有属于我的 自 性的?跟法是不共的。我的 自 性是一个很特别的,除了这三个,它多了一个乐, 或者是主宰,这样, | ||
那这三个?它是通于人跟法的,所以诸法无我。那个法,它是谈这个共的部分,谈共的部分。那既然知道一切法是了无 | 那这三个?它是通于人跟法的,所以诸法无我。那个法,它是谈这个共的部分,谈共的部分。那既然知道一切法是了无 自 性,没有实在 常 存独存的这个 自 性,有的只是如幻的生灭。能够把握这一点,就不碌碌有为,正处中道。如幻的生灭是中观,或者是波尔很强调的一个观念,如幻如画的一个观念。但是这种如幻如画,他又实实在在的我我们知道他是如幻如梦,但是他还是对凡夫来说他还是相当实在,只是我们不要认为他是一个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只是一个思想的和合体就好了。好,我们待会再继续讨论那个缘起无我的内涵,我们休息一下。 | ||
16B | 16B | ||
行 109: | 行 187: | ||
灭而不起无间生灭都只是缘起本空。所以我们凡事不管是设法也好,看到它的生灭,不会随着它其有见无见,那我们的心心所法也一样,我们生什么心心所法都好,他生起灭去,生起灭去感受也一样。等等。这种能够如实看到生灭法,就是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那如果说自己升起的那个心就很执取那个感受,认为他就是不会消失,他是很真实,那这种的话?那就是没有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好,再来缘起法的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才是空, | 灭而不起无间生灭都只是缘起本空。所以我们凡事不管是设法也好,看到它的生灭,不会随着它其有见无见,那我们的心心所法也一样,我们生什么心心所法都好,他生起灭去,生起灭去感受也一样。等等。这种能够如实看到生灭法,就是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那如果说自己升起的那个心就很执取那个感受,认为他就是不会消失,他是很真实,那这种的话?那就是没有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好,再来缘起法的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才是空, | ||
就是法的此无故彼无,不是因为它消散了,必不得已而说它是灭,说它是空,导师说生一次来讲?不是,是因为,当诸法生起的时候,存在的时候,因为他了无 | 就是法的此无故彼无,不是因为它消散了,必不得已而说它是灭,说它是空,导师说生一次来讲?不是,是因为,当诸法生起的时候,存在的时候,因为他了无 自 性可得,所以,如幻如化空寂灭,就是当体即空,是从,法还存在,还生起因缘具足的当下,明白它是无 自 性。那这样子,才是真正是机密的一个特性,深深刻的特性,从无我而深入到本性,本寂灭,本性不生不灭,就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中去看出来的,就是这一种缘起的空,或者是无我的空性,不生不灭。它虽然是, | ||
此无故比无才能够显出,不过导师说真正比较深刻的是在它还存在,还升起的时候,因为他了无 | 此无故比无才能够显出,不过导师说真正比较深刻的是在它还存在,还升起的时候,因为他了无 自 性,所以它就是空,寂灭。那这一种寂灭,或者是空,不生不灭的这种境界?不需要离开这个,等它灭过后,或者是不存在了才能够看得出来。或者是,它是灭无过后的一个,另外一个单独的一个实体的境界,这个都不对。导师说应该是在这这个不生不灭,没有离开这个生灭无常法当中能够看得出来。不是因为离开了生灭,才有不生不灭。而是,在这个生命当中,就能够看得到它是不生不灭。为什么?因为在生灭法的过程里面, | ||
它是因缘和合,此有故必有,因缘消散的时候,此无故,比如涅槃就显示了。或者是,因缘和合的法当体,它就是无 | 它是因缘和合,此有故必有,因缘消散的时候,此无故,比如涅槃就显示了。或者是,因缘和合的法当体,它就是无 自 性。无 自 性,就没有实体可言,没有实体可言,它就是本身就是寂灭性,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谈它不生不灭。所以我们不能够离开生灭的无常现象来谈不生不灭。那怎么贯通?。下面有三个圈圈,生灭无常。所以?它是空无我。空无我,所以他是不生不灭。那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那就是我上一堂课画的表了。就是无常。就是生灭。还有涅槃。不生不灭,中间透过什么?空或者是无我来观测, | ||
那这个空或者是无我,就是缘起法本性空,就贯彻三应到这里应该可以了吧?,因为导师都其实在重复那些重点而已,我们来继续看一分学者的误会,以为涅槃是要除灭什么?如海中的波浪熄灭才能得到平静,因此常无常就是涅盘,或者是有为,生灭或不生灭,对立而不能统一,对于缘起法的流转,还灭也达成两节。那这个我们刚刚看那个补充资料,导师已经有给我们分析。好,我们来看这个小结。最后要从缘起无我的生意去了解, | 那这个空或者是无我,就是缘起法本性空,就贯彻三应到这里应该可以了吧?,因为导师都其实在重复那些重点而已,我们来继续看一分学者的误会,以为涅槃是要除灭什么?如海中的波浪熄灭才能得到平静,因此常无常就是涅盘,或者是有为,生灭或不生灭,对立而不能统一,对于缘起法的流转,还灭也达成两节。那这个我们刚刚看那个补充资料,导师已经有给我们分析。好,我们来看这个小结。最后要从缘起无我的生意去了解, | ||
行 121: | 行 199: | ||
我们继续看第二个小标题,168页,三法印即是一法印。导师不断地重复再讲这个主题。平常说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时相应,似乎是如此,但是并不恰当,为什么?因为在龙树的论里面,都有说,声闻多说无我了,或者是多说三法印大乘,多说空或者是多说一法印,那这个都是偏重不同,实际上无我或者是空,它们是相通的,我没有引出来,其实他应该有一段文,就是声闻多说无我,大乘人多说空了, | 我们继续看第二个小标题,168页,三法印即是一法印。导师不断地重复再讲这个主题。平常说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时相应,似乎是如此,但是并不恰当,为什么?因为在龙树的论里面,都有说,声闻多说无我了,或者是多说三法印大乘,多说空或者是多说一法印,那这个都是偏重不同,实际上无我或者是空,它们是相通的,我没有引出来,其实他应该有一段文,就是声闻多说无我,大乘人多说空了, | ||
那其实这两者是可以一致的,空跟无我是可以一致的,为什么?因为大家假如有拿楼下院 | 那其实这两者是可以一致的,空跟无我是可以一致的,为什么?因为大家假如有拿楼下院 常 的新的那本讲义控制探究,你们有情吗?有,有一些可能不敢请,是不是?。手很深就不要请这样。那本书很好,以前我在学院唉,院 常 也叫我开过一次。所以有有对里面的内容有稍微有一点了解,其中空之探究,它最主要就是研究这个空,这个空有时候是修行的过程,有时候是结果,刚刚已经讲过但是在阿含经空三昧,三昧有很多种,四种三昧,空三昧,无量三昧, | ||
无所有三昧,还有,无相三昧四种,四种心解脱,或者四种三昧,其中空三昧,它的它的内涵,怎么修?他说就是我无我所,这个就是空三昧的修法,我跟无我所是空三昧的修法,但我刚刚有一个注脚,我引了舍利弗,舍利弗就是修空三昧的利根者,舍利弗智慧第一,他是修空三昧的,在孔子他就那边导师有引出来,他怎么修?很好玩,我我有一个,就是我有一个同学,我们一起去讲工资探究,最近那刚好,那个就是那个云龙法师。 | 无所有三昧,还有,无相三昧四种,四种心解脱,或者四种三昧,其中空三昧,它的它的内涵,怎么修?他说就是我无我所,这个就是空三昧的修法,我跟无我所是空三昧的修法,但我刚刚有一个注脚,我引了舍利弗,舍利弗就是修空三昧的利根者,舍利弗智慧第一,他是修空三昧的,在孔子他就那边导师有引出来,他怎么修?很好玩,我我有一个,就是我有一个同学,我们一起去讲工资探究,最近那刚好,那个就是那个云龙法师。 | ||
他因为我都我没有想到那么天真的答案了,他他突然讲出来唉,让我也印象很新鲜,你知道吗?因为在阿含经谈到舍利弗修空三昧,它的它的内容就是说,舍利弗到去托钵,眼见色,就不取相,不执着,就是如实知,如实践就是守护根门六根如实知见,就是所有的这这种现象。那这个是修空三昧,为什么?因为它在远建设的时候,没有一个常乐我净,或者有一个 | 他因为我都我没有想到那么天真的答案了,他他突然讲出来唉,让我也印象很新鲜,你知道吗?因为在阿含经谈到舍利弗修空三昧,它的它的内容就是说,舍利弗到去托钵,眼见色,就不取相,不执着,就是如实知,如实践就是守护根门六根如实知见,就是所有的这这种现象。那这个是修空三昧,为什么?因为它在远建设的时候,没有一个常乐我净,或者有一个 自 性件,所以在眼建设的当中,它是有无我的正见在里头,那这个就可以属于空三昧。那他的方法? | ||
都是六根对六境这样子来修的。我它都是跟我们生活很有关系的,六根对六进来修的,就是在这当中我们要有无我的境界,这个就叫做空三昧。那看了这一部经,你知道袁龙袁龙法师怎么说吗?他说一般我们在修打坐,修止观,是不是都结跏趺坐,正身而坐,但是这个舍利弗修的空三昧,他修的这个,这个这个三昧,他是要张开眼睛来修,他不是闭着眼睛说,他是张开眼睛来说。我说,这个 pp 很好。它这个说明,因为这部经确实是这样子的。舍利弗,他的修行,是行住坐卧的,他不是只有坐的而已,行住坐卧都有的, | 都是六根对六境这样子来修的。我它都是跟我们生活很有关系的,六根对六进来修的,就是在这当中我们要有无我的境界,这个就叫做空三昧。那看了这一部经,你知道袁龙袁龙法师怎么说吗?他说一般我们在修打坐,修止观,是不是都结跏趺坐,正身而坐,但是这个舍利弗修的空三昧,他修的这个,这个这个三昧,他是要张开眼睛来修,他不是闭着眼睛说,他是张开眼睛来说。我说,这个 pp 很好。它这个说明,因为这部经确实是这样子的。舍利弗,他的修行,是行住坐卧的,他不是只有坐的而已,行住坐卧都有的, | ||
行 137: | 行 215: | ||
他说佛法皆是一种一味,一一种味?他说是苦尽解脱味,就是苦,苦边,苦受就是没有了,苦到尽头,就解脱了,解脱的味。他说这种解脱为又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淡字卫生,就类似声纹,但自为身,自己的身。第二,是间为一切众生。所以虽然大家都是同样真正的法,但是,有有这样子的一个稍微有这样子的分别了那这个大家要知道了所以佛法真理没有什么两样。那首先本文?回到本文,导师先给我们再重复的说明。 | 他说佛法皆是一种一味,一一种味?他说是苦尽解脱味,就是苦,苦边,苦受就是没有了,苦到尽头,就解脱了,解脱的味。他说这种解脱为又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淡字卫生,就类似声纹,但自为身,自己的身。第二,是间为一切众生。所以虽然大家都是同样真正的法,但是,有有这样子的一个稍微有这样子的分别了那这个大家要知道了所以佛法真理没有什么两样。那首先本文?回到本文,导师先给我们再重复的说明。 | ||
站在法相上来说,世俗谛来说,三法印是可以差别说的。无常就是诸法延续性,念念生灭的变异,称为无常。无我,就是相互依存,一个是恒观,一个是树冠,彼此相关,没有自体,没有 | 站在法相上来说,世俗谛来说,三法印是可以差别说的。无常就是诸法延续性,念念生灭的变异,称为无常。无我,就是相互依存,一个是恒观,一个是树冠,彼此相关,没有自体,没有 自 性,称为无我。无常,无我的观察,离一切戏论,孙策到法性的局面,这个就称为涅槃。站在世俗法相来说,它三者的定义,内涵是不太一样的,这个我想大家都理解,但是彼此他是有先后次第可以正入的。如杂含经270斤提到,无常,想能够建立无我,诸如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 ||
所以无常,无我,涅槃,他三者是相顺的。好,我们请看169,刚刚那一个是差别说,那这一个?从真正得到这一种无我的智慧的时候?这个是从胜利地来说,或者是从空性上来说。这一段,是从空性上来说。导师说,假如我们能够证得无我的智慧体证涅槃,从无我的无我的自证空集当中,就能够通达三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内涵。那接下来。Abc ,。我重复的看了,才发现其实导师,他用词稍微不同,但实际上,它算法印,在这里,它都分成四项,还有法性, | 所以无常,无我,涅槃,他三者是相顺的。好,我们请看169,刚刚那一个是差别说,那这一个?从真正得到这一种无我的智慧的时候?这个是从胜利地来说,或者是从空性上来说。这一段,是从空性上来说。导师说,假如我们能够证得无我的智慧体证涅槃,从无我的无我的自证空集当中,就能够通达三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内涵。那接下来。Abc ,。我重复的看了,才发现其实导师,他用词稍微不同,但实际上,它算法印,在这里,它都分成四项,还有法性, | ||
行 147: | 行 225: | ||
那现象当然就是相互依存的。涅槃也一样,涅槃,他说相续的和,和的有情,生死,所以相续的是指什么?无常和合?无我的有情,生死,如果能够得到无我的智慧,就解脱,正涅槃。涅槃的不生不灭。从事相上来说,这一段它就有分了,有分四项上跟法相上来说。从事相上来说,涅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涅槃,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过程,才能够成立。这样子的一个涅盘的境界,就是贪嗔痴勇进这样子的一个境界, | 那现象当然就是相互依存的。涅槃也一样,涅槃,他说相续的和,和的有情,生死,所以相续的是指什么?无常和合?无我的有情,生死,如果能够得到无我的智慧,就解脱,正涅槃。涅槃的不生不灭。从事相上来说,这一段它就有分了,有分四项上跟法相上来说。从事相上来说,涅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涅槃,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过程,才能够成立。这样子的一个涅盘的境界,就是贪嗔痴勇进这样子的一个境界, | ||
在四象上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我才说了,之流转跟还灭,他还不是,他还没有讲到真正涅槃的内涵,他要这个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过程过后,成立了这样子的一个境界。三毒永尽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涅槃。这个是从事相上来说,从法性上来说,并不是因为法的消散才显示涅槃,不是从法的本性或者理性上来说,诸法存在的时候,升起的时候,他本来就是无有 | 在四象上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我才说了,之流转跟还灭,他还不是,他还没有讲到真正涅槃的内涵,他要这个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过程过后,成立了这样子的一个境界。三毒永尽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涅槃。这个是从事相上来说,从法性上来说,并不是因为法的消散才显示涅槃,不是从法的本性或者理性上来说,诸法存在的时候,升起的时候,他本来就是无有 自 性,没有 自 性可得,所以,它本来的特性就是空集,本来的特性就是涅槃,所以涅槃无生性, | ||
实际上就是可以让众生实现几经涅槃。所以从三法印来看,实际上它可以分成四项,跟理性这两个层面。那我们纯粹了解四象的三法印?这个就是前面,刮胡一那个,从缘起的法相说是可以差别的,但是如果了解事项跟理性一体的话,那就是生意了,这样明白吗??,好,我们继续看。无常性,无我性,无生灭性,或者称为无生性,那他都同一个空性,所以我刚刚也写给大家,空性或者是无 | 实际上就是可以让众生实现几经涅槃。所以从三法印来看,实际上它可以分成四项,跟理性这两个层面。那我们纯粹了解四象的三法印?这个就是前面,刮胡一那个,从缘起的法相说是可以差别的,但是如果了解事项跟理性一体的话,那就是生意了,这样明白吗??,好,我们继续看。无常性,无我性,无生灭性,或者称为无生性,那他都同一个空性,所以我刚刚也写给大家,空性或者是无 自 性,那个性?主要是这没有这三个姓,常信我性, | ||
生灭性 那会得佛法的宗旨,三法印就是三解脱门,然后能够出证世尊的正觉,接下来就是一个小节了。三法印是同一空性的一一,意象,真理并没有两样,否则执着无我,执着无常,堕落,断灭,里可以成为法律。所以真正的无常和无我,还是要透过缘起,或者是空性来理解,才不会落入,断裂,或者是 | 生灭性 那会得佛法的宗旨,三法印就是三解脱门,然后能够出证世尊的正觉,接下来就是一个小节了。三法印是同一空性的一一,意象,真理并没有两样,否则执着无我,执着无常,堕落,断灭,里可以成为法律。所以真正的无常和无我,还是要透过缘起,或者是空性来理解,才不会落入,断裂,或者是 常 这样的问题佛位一般的根性,大多数说无常无我,次第引入涅槃,就是善法印次第,学次,地震一般的更新。但是如果是对于利根的加章言? | ||
就只是涅槃不落。有无两边声闻的弟子多疑一般的次第。所以声闻乘多说三法印,就好像我们前一个章节,大家可以翻一下,163,你就会清楚了。为什么声闻多说三法印?是第门?你看163,163,。163本文,倒数第三行完备的三法印,依声闻常道来说,先观无常,有无常,观无我,由无我正涅槃为修行的次第过程,有没有一般的声纹的质地?都是如此的好,我们回到169,倒数第二行。那大乘, | 就只是涅槃不落。有无两边声闻的弟子多疑一般的次第。所以声闻乘多说三法印,就好像我们前一个章节,大家可以翻一下,163,你就会清楚了。为什么声闻多说三法印?是第门?你看163,163,。163本文,倒数第三行完备的三法印,依声闻常道来说,先观无常,有无常,观无我,由无我正涅槃为修行的次第过程,有没有一般的声纹的质地?都是如此的好,我们回到169,倒数第二行。那大乘, | ||
行 159: | 行 237: | ||
请看170,拘泥于名相的传统学者,就是指一些部派的论师了,信受三法印而不信受一法应,但是,久而久之,一些大乘的学者,优数典忘祖,就是又忘迹了释迦佛的本怀,自以为一法印就好了,不生不灭就好了,而轻视三法印,说人家是钝根,那这样子其实都是没有中道,所以导师的结论说应该要向龙树菩萨看齐,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贯彻了三印,很有一一。那这一段我们刚刚已经有讲过了,你现在再来看一次,你就会很清楚了。有为法无常,念念生灭,皆属因缘。 | 请看170,拘泥于名相的传统学者,就是指一些部派的论师了,信受三法印而不信受一法应,但是,久而久之,一些大乘的学者,优数典忘祖,就是又忘迹了释迦佛的本怀,自以为一法印就好了,不生不灭就好了,而轻视三法印,说人家是钝根,那这样子其实都是没有中道,所以导师的结论说应该要向龙树菩萨看齐,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贯彻了三印,很有一一。那这一段我们刚刚已经有讲过了,你现在再来看一次,你就会很清楚了。有为法无常,念念生灭,皆属因缘。 | ||
无有自在,就是无有 | 无有自在,就是无有 自 性就是无法主宰,没有主宰性,所以是无我无常,无我无相,心不执着,不执着当体就是涅槃。那有为法,当然也包含设法了,或者是民法。那这里榕树局,设法,设法就是我们的物质,念念生灭就明白它是空,空其实不生不灭。所以这个空,实际上就是无我,在这里就是无我,无我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跟生灭,其实是一是可以贯通的,说有广略而已。 | ||
这真是只谈佛法甘心的明论我们现在就是每个礼拜六学习这个佛法的甘心明论所以大家要用心一点。好,我们剩下的 | 这真是只谈佛法甘心的明论我们现在就是每个礼拜六学习这个佛法的甘心明论所以大家要用心一点。好,我们剩下的 世 间,我们来慢慢看这个补充讲义。最后这个,这个是实在太重要了,我先给大家稍微说明一下那个,好,我们看完这个解脱道论再来回来看补充讲义第二页那个总表了,最后才看那个总表,我们先看解脱道论第三,补充讲义第三页,解脱道论的修会次第。其实导师介绍这个解脱道论,就是一般难传解脱的修行之地,他跟清净道论是很吻合的, | ||
只是汉译的只有解脱道论,大藏经里面,但是现在的近代,有把清净道论翻译过来。好,我们来看一下解脱道论,导师在星空学探员有很好的解释,这里讲得很细,我这样讲过,你们如果迹得到就迹了,写得到就尽量写了解脱道论纯粹是依修行的过程,戒定慧次第而组织,所以解脱道论,大家假如要知道决定会怎么修,可以看清净道论,也可以去看解脱道论,他整部论就是讲戒定慧的吧?讲那在说明在会议最后的时候会会的观察的时候,解脱道论,倒是说他有谈到对现观见面得到的问题,大家还迹得那个那个见到有两种吗?我上次有跟大家说,见到有两种, | 只是汉译的只有解脱道论,大藏经里面,但是现在的近代,有把清净道论翻译过来。好,我们来看一下解脱道论,导师在星空学探员有很好的解释,这里讲得很细,我这样讲过,你们如果迹得到就迹了,写得到就尽量写了解脱道论纯粹是依修行的过程,戒定慧次第而组织,所以解脱道论,大家假如要知道决定会怎么修,可以看清净道论,也可以去看解脱道论,他整部论就是讲戒定慧的吧?讲那在说明在会议最后的时候会会的观察的时候,解脱道论,倒是说他有谈到对现观见面得到的问题,大家还迹得那个那个见到有两种吗?我上次有跟大家说,见到有两种, 部 派里面,一个叫盾,一个叫见现观,渐次的一个叫顿现观见现观见现观,那一个是顿现观见到的时候,我们见法的时候,见到的时候又可以分成这两类。那现在这里解脱道论,是属于对线关这样顿现观歼灭得到的问题。歼灭就是灭谛的灭谛,四谛的灭谛。歼灭得到, | ||
那这个大家先不管了,我们来看修会的次第。修会的次第这里第三行。首先他跟我们介绍的时候应该要先观察孕处界得到关上巧慧,这个是第一个步骤。接下来,他就说接着论说,观察色无常苦,还有无我,就是对于蕴处界的诸法做无常苦,无我的广泛观察,基于根本。佛教到这里可以吗?那其实,在关上巧慧的地方,第三行,前面,它其实是关志向,认识蕴是什么?处是什么, | 那这个大家先不管了,我们来看修会的次第。修会的次第这里第三行。首先他跟我们介绍的时候应该要先观察孕处界得到关上巧慧,这个是第一个步骤。接下来,他就说接着论说,观察色无常苦,还有无我,就是对于蕴处界的诸法做无常苦,无我的广泛观察,基于根本。佛教到这里可以吗?那其实,在关上巧慧的地方,第三行,前面,它其实是关志向,认识蕴是什么?处是什么, | ||
这是什么?好好的了解他的志向。那要观察这种五蕴?无常,苦无我,是什么相共享。所以后面?第三行,后面?观察色无常,苦无我,这个就观共享了,先观志向,再观共享。好,我们进入第二段,这个是第一个步骤。 mm ,一个前提而已,接下来要教我们第一个步骤。第其次,它对于无常等下了这样的定义,于形色无常是灭意,苦不亦无我,不死亦,对于蕴处界一切法亦无常苦,无我广泛观察就能够对 | 这是什么?好好的了解他的志向。那要观察这种五蕴?无常,苦无我,是什么相共享。所以后面?第三行,后面?观察色无常,苦无我,这个就观共享了,先观志向,再观共享。好,我们进入第二段,这个是第一个步骤。 mm ,一个前提而已,接下来要教我们第一个步骤。第其次,它对于无常等下了这样的定义,于形色无常是灭意,苦不亦无我,不死亦,对于蕴处界一切法亦无常苦,无我广泛观察就能够对 治 什么? | ||
三种颠倒见 | 三种颠倒见 常 乐,我为什么? 常 就是用无常来对 治 ,乐就是用苦来对 治 。我?就用无我来对 治 内心安住于什么?无相,无愿,空界这三者,他把无常,苦,无我,而有无相,无愿,空界配合起来,就成为无相亦无常,亦是无相,苦亦是无愿,无我亦是空界。这种观察叫做分别字,这个是后面大家刮胡,这个是第一步的第一步骤的观察。第一个步骤的观察就是,在于这个蕴处界当中,五蕴六处,六界当中,了之, | ||
它是这个无常苦无我。因为了解这三者,能够让我们进入无相无愿空,进一步起诸行分别制。什么叫诸行分别字?接下来要解释,观缘起的起灭就起灭就是生灭了,起灭那个起就是生,侧重在无常义,缘起是指有情生死流转的当体,所以经中说缘起,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都是重视生灭无常意,所以阿含经谈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是着重生灭无常意的生灭, | 它是这个无常苦无我。因为了解这三者,能够让我们进入无相无愿空,进一步起诸行分别制。什么叫诸行分别字?接下来要解释,观缘起的起灭就起灭就是生灭了,起灭那个起就是生,侧重在无常义,缘起是指有情生死流转的当体,所以经中说缘起,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都是重视生灭无常意,所以阿含经谈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是着重生灭无常意的生灭, | ||
行 175: | 行 253: | ||
,那论接下去说一切诸行以起出边成分别,以灭后边成分别,这个起,它全部都是生了,这个起,大家把它圈起来,起个灭,圈起来它就是生灭,生灭这样了。然后最到最后面,他说,唉,我们把它念完好了一起出,变成积极,以灭后编成积极。请问大家了不了解?可以我。我是不太了解,我等一下要看导师的白话我才了解你。那论还说以起初边一起从启无初以灭,从灭无后有没有事故其灭之就是生灭之, | ,那论接下去说一切诸行以起出边成分别,以灭后边成分别,这个起,它全部都是生了,这个起,大家把它圈起来,起个灭,圈起来它就是生灭,生灭这样了。然后最到最后面,他说,唉,我们把它念完好了一起出,变成积极,以灭后编成积极。请问大家了不了解?可以我。我是不太了解,我等一下要看导师的白话我才了解你。那论还说以起初边一起从启无初以灭,从灭无后有没有事故其灭之就是生灭之, | ||
成诸行分别制。这个,这个是论的,我们直接看导师的白话,对于缘起的生灭分别观察得到了善巧十,这个是关 | 成诸行分别制。这个,这个是论的,我们直接看导师的白话,对于缘起的生灭分别观察得到了善巧十,这个是关 键 的,从流转门见到是由行而来了之,世事无常,苦无我,当下就是寂灭。所以你看,解脱道论这里,他叫我们观察缘起,他 pps 那关,当我们了知这些共享第一个步骤过后,他开始要教我们进入缘起关了。缘起关,它就是要从流转门先下手。流转门,我们大家还迹得吗?我们上个礼拜有讲三个连接,还迹得吗?南传第一个连接就是行跟四, | ||
第二个连接是受跟爱,第三个连接?有跟生还迹不迹得?你看那个图表就知道了。三连结的地方,第一个连接就是行跟事那所以你看解读到论这里,他就用第一个连接,他说假如我们知道说是,无明形式那个事,是由行而来的话,那就可以知道这个事,实际上他也是无常苦,我当下就是寂灭还灭门,由于行的灭,世也跟着灭,这也可见的是是寂灭的,流转各方面,所以不论是缘起的生或者是灭, | 第二个连接是受跟爱,第三个连接?有跟生还迹不迹得?你看那个图表就知道了。三连结的地方,第一个连接就是行跟事那所以你看解读到论这里,他就用第一个连接,他说假如我们知道说是,无明形式那个事,是由行而来的话,那就可以知道这个事,实际上他也是无常苦,我当下就是寂灭还灭门,由于行的灭,世也跟着灭,这也可见的是是寂灭的,流转各方面,所以不论是缘起的生或者是灭, | ||
都可以通达它是机密到这里,就是我想就是观生灭,有生灭,通达它是寂灭,不生不灭。这个 ok ,接下来他说,同时法从缘生,没有本有的抽象法,法规灭,没有常住的后项,就是法因缘生,没有本有的图象,就是知道他因缘生,所以不会执着它是实有的,或者是不会落入无间,因为他是因缘和合而生,此有故必有。法法规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它不是落入一个 | 都可以通达它是机密到这里,就是我想就是观生灭,有生灭,通达它是寂灭,不生不灭。这个 ok ,接下来他说,同时法从缘生,没有本有的抽象法,法规灭,没有常住的后项,就是法因缘生,没有本有的图象,就是知道他因缘生,所以不会执着它是实有的,或者是不会落入无间,因为他是因缘和合而生,此有故必有。法法规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它不是落入一个 常 的后巷,也不是落入一个断灭,这些都是在发挥胜义空经的思想。 | ||
胜利空经就是我们杂含的335经,就是数数法跟第一义空法那一部经。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大家迹得吗?衍生时无有来处就是法,你看眼见色,我们能够见到这种事,跟进产生事,都是因缘和合的法。所以他没有本有的抽象,不是说,有一个什么实在的 | 胜利空经就是我们杂含的335经,就是数数法跟第一义空法那一部经。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大家迹得吗?衍生时无有来处就是法,你看眼见色,我们能够见到这种事,跟进产生事,都是因缘和合的法。所以他没有本有的抽象,不是说,有一个什么实在的 自 性,让我眼睛去看到射程,或者有一个 y 是实在的外外层,让我见到没有灭时,无有去处,方法规灭,所以没有常住的后项。为什么?因为这两者,都是无 自 性,都是因缘而已。 | ||
从广泛的无常,苦无我的观察,缩小范围,专门观察生灭无际,就是生无所从来,灭无所去,都是没有。没有迹得没有一个没有一个一个编辑,这是第二步的观察。所以如果你按照这一段来看的话,实际上观察缘起,当我们缩小范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是。引起我们前面看过很多类,比如说他这里举的就是无明形式,他到这里他说他他举了行跟事来谈,假如有行,他就有事,所以这个事他不是常在的,他是要有这个行的造作, | 从广泛的无常,苦无我的观察,缩小范围,专门观察生灭无际,就是生无所从来,灭无所去,都是没有。没有迹得没有一个没有一个一个编辑,这是第二步的观察。所以如果你按照这一段来看的话,实际上观察缘起,当我们缩小范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是。引起我们前面看过很多类,比如说他这里举的就是无明形式,他到这里他说他他举了行跟事来谈,假如有行,他就有事,所以这个事他不是常在的,他是要有这个行的造作, | ||
行 199: | 行 277: | ||
苦无我到这里为止都是属于法住智,法住智接下来,还要以涅槃为所缘,进入倒置升起,就是以涅槃为所缘,进入那个那个见到的时候,因为他的所言是涅槃,所以那个时候,就称它为涅槃字。所以,泡泡禅师他解释南传的虚神经是这样解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好,最后一段,因缘起生灭,广观无常苦无我就归到见灭得道,跟杂含所说的正道次第大体相顺。所以为什么我要引这一段给大家,就是因为解脱道论这一段,无常苦我的观察导师说蛮相顺杂含的。所以大家假如要知道怎么观察这种三法应用怎么会通, | 苦无我到这里为止都是属于法住智,法住智接下来,还要以涅槃为所缘,进入倒置升起,就是以涅槃为所缘,进入那个那个见到的时候,因为他的所言是涅槃,所以那个时候,就称它为涅槃字。所以,泡泡禅师他解释南传的虚神经是这样解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好,最后一段,因缘起生灭,广观无常苦无我就归到见灭得道,跟杂含所说的正道次第大体相顺。所以为什么我要引这一段给大家,就是因为解脱道论这一段,无常苦我的观察导师说蛮相顺杂含的。所以大家假如要知道怎么观察这种三法应用怎么会通, | ||
或者是缘起怎么关这这个解脱道论的说明。好好回去看。我去参,我以前看了,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到现在还想跟大家分享好,我们剩下一点 | 或者是缘起怎么关这这个解脱道论的说明。好好回去看。我去参,我以前看了,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到现在还想跟大家分享好,我们剩下一点 世 间我来归纳一下。最后请看补充讲义第二页最后这个图表,讲补充讲义第二业有 一个图表 这个图表是我自己发明的,让你给它汇通的,先从第一章开始,佛法概论第一章再谈三宝。那首先导师介绍的是法宝,为什么?因为导师说法是佛是由法而来的,没有法的话,佛是不能成佛,他悟到真理, | ||
所以法是根本。那生,又是依法而行的人,所以叫身,所以法在三宝里面,导师在佛法跟人说这个是最重要的了,法达玛的最重要法,又分成什么法,分成很多种法,那其中导师说最究竟的学佛者就是皈依法,皈依法有三种,就是我们这个图表的最左边有灰色的那三个佛弟子应该要知道这三种法,一个是真谛法,第二中道法,第三解脱法,这三个,那假如你回去看第一章,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在谈真谛法的时候,导师在佛法概论,就是提到缘起跟4d对不对。所以,真谛法的内涵, | 所以法是根本。那生,又是依法而行的人,所以叫身,所以法在三宝里面,导师在佛法跟人说这个是最重要的了,法达玛的最重要法,又分成什么法,分成很多种法,那其中导师说最究竟的学佛者就是皈依法,皈依法有三种,就是我们这个图表的最左边有灰色的那三个佛弟子应该要知道这三种法,一个是真谛法,第二中道法,第三解脱法,这三个,那假如你回去看第一章,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在谈真谛法的时候,导师在佛法概论,就是提到缘起跟4d对不对。所以,真谛法的内涵, | ||
,大家可以在那个图表的上面,三重因缘,还有四圣地的地方,你可以在上面刮胡,就是我们第十章的内容,第十章,我论因,所以那一章的内容,三重因缘,跟四圣谛的关系。那第十章谈完过后?就谈第11章,第11章就是谈缘起,缘起法,缘起法最主要在第11章,导师介绍流转门和还灭门,那个就是在缘起 | ,大家可以在那个图表的上面,三重因缘,还有四圣地的地方,你可以在上面刮胡,就是我们第十章的内容,第十章,我论因,所以那一章的内容,三重因缘,跟四圣谛的关系。那第十章谈完过后?就谈第11章,第11章就是谈缘起,缘起法,缘起法最主要在第11章,导师介绍流转门和还灭门,那个就是在缘起 自 性这个地方,主要是在第11章谈缘起 自 性,那第十二章我们今天谈的?跟上个礼拜谈的,是谈什么三法印,所以你在三法印那里以后可以写一个第十二章,挂钩第十二章,最主要就是谈这三法印,无常,无我, | ||
涅槃讲那,所以这个是我们要成,成就我们像佛法,成佛之道讲的,我们建立世间因果的正见,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假如要解脱生死,要成佛,就一定要培养什么?出世间正见出世间的内正见,最主要的内涵就是真谛法,就是缘起跟四谛三法印。所以假如我们这个真谛法了解的完整,就是等于我们要行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成就了,就是能够完整地学习到了这样,那这个正见成就,不是等于我们就挣到果了?还没有,还很远,我们只是八正道里面的第一个。有了这样子的文学会成就,正见性成就。那有了这样子的正见,我们接下去就好办事了。有了正见, | 涅槃讲那,所以这个是我们要成,成就我们像佛法,成佛之道讲的,我们建立世间因果的正见,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假如要解脱生死,要成佛,就一定要培养什么?出世间正见出世间的内正见,最主要的内涵就是真谛法,就是缘起跟四谛三法印。所以假如我们这个真谛法了解的完整,就是等于我们要行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成就了,就是能够完整地学习到了这样,那这个正见成就,不是等于我们就挣到果了?还没有,还很远,我们只是八正道里面的第一个。有了这样子的文学会成就,正见性成就。那有了这样子的正见,我们接下去就好办事了。有了正见, | ||
行 209: | 行 287: | ||
会引发我们正思维,正思维那就会表现于身,口意,就是正语,正业,正命。然后再来正精进,正勤就是正精进,再来就是修止观,正念和正定。那最后当然,如果我们透过定的休息,止观双运,就能够断烦恼,能够进入解脱法,就是果位出国,二国,三国,四国,或者是,出第2d等等,或者是,成佛讲,这个就是果那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个缘起跟诗经的内涵,因为他是在观念上的一种一种,广度。所以导师举了相当多的经典,用很大的篇幅来谈。那我们接下去要谈的,今天有大家有拿到一个新的讲义吗? | 会引发我们正思维,正思维那就会表现于身,口意,就是正语,正业,正命。然后再来正精进,正勤就是正精进,再来就是修止观,正念和正定。那最后当然,如果我们透过定的休息,止观双运,就能够断烦恼,能够进入解脱法,就是果位出国,二国,三国,四国,或者是,出第2d等等,或者是,成佛讲,这个就是果那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个缘起跟诗经的内涵,因为他是在观念上的一种一种,广度。所以导师举了相当多的经典,用很大的篇幅来谈。那我们接下去要谈的,今天有大家有拿到一个新的讲义吗? | ||
有,我们来看一行就好,来看一两行就好我知道大家要回家了,大家看第13章,中道泛论我们下个礼拜要讲的,我先稍微预告一下,奖励173页第三,第四行,第四行,173页第四行,世尊的正觉开示了缘起 | 有,我们来看一行就好,来看一两行就好我知道大家要回家了,大家看第13章,中道泛论我们下个礼拜要讲的,我先稍微预告一下,奖励173页第三,第四行,第四行,173页第四行,世尊的正觉开示了缘起 自 性,还有圣道 自 性,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到现在那接下去你看到导师说圣道是恰到好处的道德,是像于正觉必经的肠道,所以称为中道,正道,古仙人道,那佛陀所开始的唯一的人生正道,八正道,你看这一段, | ||
你就可以了解缘起 | 你就可以了解缘起 自 性上面讲完了,接下来要讲什么?圣道 自 性,这样可以吗?所以我们前面为什么说归纳缘起是真谛法,按照我们这个图表来讲,是是应该是不会错到里去的,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谈圣道 自 性,就是这个图表的中道法这里。八正道,这样可以吗?我们会一步步谈到谈到解脱法的,所以这个图表,你们就是带在身边了很好用这样。好,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个礼拜讲圣道 自 性,中道泛论,大家有 世 间会去先预习, | ||
行 224: | 行 302: | ||
那其中第一个小节就是从人到从神到人。那首先要说明一下,就是导师在这一章第13章里面,它分成两个就是开始在谈德行。因为我们前面,这个学期开始,一直在谈缘起, | 那其中第一个小节就是从人到从神到人。那首先要说明一下,就是导师在这一章第13章里面,它分成两个就是开始在谈德行。因为我们前面,这个学期开始,一直在谈缘起, | ||
谈缘起 | 谈缘起 自 性,或者是圣道 自 性,那那些,都是比较着重在像我们第一章所讲的真谛法的部分。那从这一章开始,那就是实际上,导师就跟我们讲什么是佛法里面所介绍的德行,就是中道的德行,那这个就是中道法了中道法。那我读,我读那个佛法概论,我也有跟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是每个人的解读有一点不同。所以,我到最后,我有我会做一个科判给大家参考,就是收摄整本书的一个次第这样那为什么要用这样子的一个次第?因为导师在第一章的时候有提到,我们佛教徒所学习的法主要就是皈依法,皈依法有三项,就是真谛法,中道法, | ||
还有解脱法,那导师不断在重复这三项,那我们先来看这个中道法,中道泛论,佛法不是为了说明世间,而是为了解放自己,净化世间。当然佛法里面也有讲世间的现象,比如说苦,急等等,但是,他说的并没有像世间学问那么多,世间学问,像天时地利,天文科学等等这些比较在阐明,世间的现象或者是海洋学等等。但是佛法,它的着重点不是在这里,虽然世尊也能够看到3000大千世界对不对,但是,真正的目的还是在解放自己跟净化世间。所谓解放自己就是解脱自己。 | 还有解脱法,那导师不断在重复这三项,那我们先来看这个中道法,中道泛论,佛法不是为了说明世间,而是为了解放自己,净化世间。当然佛法里面也有讲世间的现象,比如说苦,急等等,但是,他说的并没有像世间学问那么多,世间学问,像天时地利,天文科学等等这些比较在阐明,世间的现象或者是海洋学等等。但是佛法,它的着重点不是在这里,虽然世尊也能够看到3000大千世界对不对,但是,真正的目的还是在解放自己跟净化世间。所谓解放自己就是解脱自己。 | ||
行 232: | 行 310: | ||
那就是解脱烦恼,那由自己得到解脱,就是众生清净,然后才达到净化世间,就是国土清净。这个都有一个先后的次第,而且彼此息息相关。佛法是理智,德行,知行纵观的宗教,所以理智的就是知德行的就行,那后面,就是知行合一的宗教,要从生活经验实现出来。因为佛法,不离世间,不离开生活经验。然后真正的一个就是解脱的阵型,或者是中道,它是从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去体验出来的,说他是最高的则学,不如说它是完善的道德,深广的道德。那我们前面已经有提到世尊觉悟的内容, | 那就是解脱烦恼,那由自己得到解脱,就是众生清净,然后才达到净化世间,就是国土清净。这个都有一个先后的次第,而且彼此息息相关。佛法是理智,德行,知行纵观的宗教,所以理智的就是知德行的就行,那后面,就是知行合一的宗教,要从生活经验实现出来。因为佛法,不离世间,不离开生活经验。然后真正的一个就是解脱的阵型,或者是中道,它是从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去体验出来的,说他是最高的则学,不如说它是完善的道德,深广的道德。那我们前面已经有提到世尊觉悟的内容, | ||
缘起 | 缘起 自 性和圣道 自 性。 | ||
那缘起之境前面已经谈了很多,所以接下来,要有深入的介绍。圣道 | 那缘起之境前面已经谈了很多,所以接下来,要有深入的介绍。圣道 自 性,为什么?因为有 览就是转进,圣道 自 性是很重要的一个,德行。那所以导师,用非常大的篇幅来介绍。我们看了这里的圣道 自 性,和导师说,这个也称为古仙人道,或者是中道,或者是正道,八正道,但是,你看了整张,导师并没有解释八声道,我没有解释八个,并没有,等一下我们看完大家就知道,并导师不是在这里解释八声道,所以他的中道法,他解释真谛法中道法,这个中道法是蛮 常 蛮蛮多个章节的,以我理解来看,所以导师比较在后面,好像出家的德行那一些章节好,才有真正地介绍到八正道的内涵。那这里? | ||
这一个章节还是在同方的介绍什么是不苦不乐的中道等等。或者说世间的德行跟出世间的德行,有什么不同?这样子的关系而已。好,我们来看一下正道的具体说明,很深也很广,不过略说它两大特色,就是这个章节要介绍的,就是人类的德行,还有正觉的德行。好,我们来继续接下去看。神教者以为德行的根源是神,既然称为神教者,它不是佛教者,所以神教者当然是以神为主,为根源。那当然,一般我们所知道的神,最主要就是我们能够跟神作为一种沟通, | 这一个章节还是在同方的介绍什么是不苦不乐的中道等等。或者说世间的德行跟出世间的德行,有什么不同?这样子的关系而已。好,我们来看一下正道的具体说明,很深也很广,不过略说它两大特色,就是这个章节要介绍的,就是人类的德行,还有正觉的德行。好,我们来继续接下去看。神教者以为德行的根源是神,既然称为神教者,它不是佛教者,所以神教者当然是以神为主,为根源。那当然,一般我们所知道的神,最主要就是我们能够跟神作为一种沟通, | ||
行 242: | 行 320: | ||
或者是效法神的这一种意识,那这一种其实他都还是站在主人跟就是不不人这样子的一个角色,就是服侍神或者是体贴神的意思,那这个就称为神的德行,或者是神教的一种德行,实际上它也是神的一种奴役。那乃至,导师说迷惘的宗教行为也被看作是道德更有价值的,这个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邪见。那接下去导师会给我们举一些阿含经的例子,一些宗教行为看起来是道德的,但是,它却是遭罪的,他就是遭罪的。好,我们来看,那刚刚介绍了神教者,那接下来刮胡二? | 或者是效法神的这一种意识,那这一种其实他都还是站在主人跟就是不不人这样子的一个角色,就是服侍神或者是体贴神的意思,那这个就称为神的德行,或者是神教的一种德行,实际上它也是神的一种奴役。那乃至,导师说迷惘的宗教行为也被看作是道德更有价值的,这个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邪见。那接下去导师会给我们举一些阿含经的例子,一些宗教行为看起来是道德的,但是,它却是遭罪的,他就是遭罪的。好,我们来看,那刚刚介绍了神教者,那接下来刮胡二? | ||
导师就介绍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他刚好跟神教相反,从人与人,人与人就是自他,人与人就自他,从合理的行为,深化到内心,就是从外深化到内。所以一般我们一般讲说合理的行为,你看我们要教小孩子,小孩子他不会分别善恶的,你要让他养成外外外线的行为,养成善的习惯性,那么当当他年纪慢慢 | 导师就介绍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他刚好跟神教相反,从人与人,人与人就是自他,人与人就自他,从合理的行为,深化到内心,就是从外深化到内。所以一般我们一般讲说合理的行为,你看我们要教小孩子,小孩子他不会分别善恶的,你要让他养成外外外线的行为,养成善的习惯性,那么当当他年纪慢慢 常 大了,能够分辨善恶的时候,你才跟他说,唉,你这样子的行为实际上才是也不会再损害到人家,或者不会损害到,小动物等等,那实际上小孩子的时候?,他不知道,这一种动作实际上就是符合我们人间正行,人间道德的行为,他升到深化到内心的部分, | ||
他还不太清楚,但是大人?,我们也可以透过一些,教育,也是能够从外影响到内心,乃至,从个人扩展到一切有情,乃至这个地球以外的无边世界。所以佛法?他,接下来你看导师,导师说,从人本的立场,使德行从神的意志中解放出来。 | 他还不太清楚,但是大人?,我们也可以透过一些,教育,也是能够从外影响到内心,乃至,从个人扩展到一切有情,乃至这个地球以外的无边世界。所以佛法?他,接下来你看导师,导师说,从人本的立场,使德行从神的意志中解放出来。 | ||
行 254: | 行 332: | ||
就是从内心里面开始做起。那也许大家会问说,那师父,如果我们要知道怎么从内心做起,那要怎么样?其实导师的著作里面都有给一些方向,但是实际上要操作的话,我们还是要去参考别的东西。这样子,不能只是停留在导师的著作,因为我觉得有一些人在读导师著作就认为,这个导师就是佛这样子,实际上你看导师的时候,导师从来不会讲,导师都鼓励我们回到阿寒,回到经律论,对所以不可能导师只是要我们读他的书就好的。所以我们会来上大学读论是很好的,有机会我们还要上阿含经,还要上其他的,这样慢慢那个具体内心的一种操作,那才有机会跟大家说明一下, | 就是从内心里面开始做起。那也许大家会问说,那师父,如果我们要知道怎么从内心做起,那要怎么样?其实导师的著作里面都有给一些方向,但是实际上要操作的话,我们还是要去参考别的东西。这样子,不能只是停留在导师的著作,因为我觉得有一些人在读导师著作就认为,这个导师就是佛这样子,实际上你看导师的时候,导师从来不会讲,导师都鼓励我们回到阿寒,回到经律论,对所以不可能导师只是要我们读他的书就好的。所以我们会来上大学读论是很好的,有机会我们还要上阿含经,还要上其他的,这样慢慢那个具体内心的一种操作,那才有机会跟大家说明一下, | ||
我们看看以后有没有 | 我们看看以后有没有 世 间。好,我们继续来看那世尊。虽然是有这样子以人本为立场的这样子的一个角色,从自净其意乃至到一切有情都进化这样子的一个由小而大的这样子的一个次第,一个教育。那实际上,导师?看阿含经看得非常熟,所以我这我这一张,我引了非常多的注脚,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全部去看,我自己看的我都满头雾水了,因为太多了,你知道吗,我觉得导师超厉害的,就是他一句话,里面就几部经验,所以有时候我没有去查回那些经论,还不知道导师真的是读了读那么多,所以真的是很敬佩导师 | ||
我们来看一下,首先导师举,就是一般神教徒的一些问题,举印度的,导师其实是举印度的状况,就是,印度的外道,那首先是举中阿含伽弥尼经,这里是指,导师的说明,最主要举这部经,就是在否定神教的祈祷,那在印度的时候,负责祈祷的人就叫婆罗门,那印度教的三就是婆罗门的三大纲领,其中第一个就是婆罗门之上,婆罗门至上。所以它们的任务,它们的神职,就是要为众生祈祷。那刚好这一部经,导师看了,佛陀说这些范字,或者婆罗门,那至高就自视过高。他认为,奉是若干天, | 我们来看一下,首先导师举,就是一般神教徒的一些问题,举印度的,导师其实是举印度的状况,就是,印度的外道,那首先是举中阿含伽弥尼经,这里是指,导师的说明,最主要举这部经,就是在否定神教的祈祷,那在印度的时候,负责祈祷的人就叫婆罗门,那印度教的三就是婆罗门的三大纲领,其中第一个就是婆罗门之上,婆罗门至上。所以它们的任务,它们的神职,就是要为众生祈祷。那刚好这一部经,导师看了,佛陀说这些范字,或者婆罗门,那至高就自视过高。他认为,奉是若干天, | ||
行 285: | 行 363: | ||
你看第二行,注脚第二行。他说,假设我见彼等苦行人 他说苦行的人,佛陀说,我有一些看到他命中堕地狱,这个没问题,但是有一些苦行人,命中却升天上,我那有一些苦行人,喜欢苦行,所以他命中的时候,就堕地狱,有一些人,苦行的人,他喜欢苦行,那神话命中却升天那,所以按照这样子来看的话,就是苦行,他佛陀不竟然都完全都一概不取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佛法里面也有十二头陀,只是说有一些只见,要注意就对了好,那导师引了两段,就是否定祭祀, | 你看第二行,注脚第二行。他说,假设我见彼等苦行人 他说苦行的人,佛陀说,我有一些看到他命中堕地狱,这个没问题,但是有一些苦行人,命中却升天上,我那有一些苦行人,喜欢苦行,所以他命中的时候,就堕地狱,有一些人,苦行的人,他喜欢苦行,那神话命中却升天那,所以按照这样子来看的话,就是苦行,他佛陀不竟然都完全都一概不取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佛法里面也有十二头陀,只是说有一些只见,要注意就对了好,那导师引了两段,就是否定祭祀, | ||
要否定祈祷,否定祭祀,再来就是否定咒术,迷信。175最上面,第一段,那对于印度的吠陀,特别是阿达伯吠陀,阿达伯吠陀是吠陀里面的最后一个,它就是凡是讲习斋开运咒,咒术等等的这一种,学说理论,或者是占相吉凶的迷信。那导师引了范东经, | 要否定祈祷,否定祭祀,再来就是否定咒术,迷信。175最上面,第一段,那对于印度的吠陀,特别是阿达伯吠陀,阿达伯吠陀是吠陀里面的最后一个,它就是凡是讲习斋开运咒,咒术等等的这一种,学说理论,或者是占相吉凶的迷信。那导师引了范东经, 常 安含范东心说,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就是佛陀,并没有谈这些事,这都是无知的产物。为什么?因为凡是见到的人,见地人,就是见到的人,绝对不会相信这一些,占相吉凶,那乃至?认为,持一周,两周等等就能够解脱?那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说得彻底一点,就如杂阿含所说,幻法落学令人堕地狱。就一些一些迷幻众生的法。那假如让人家学人,反而让人家堕地狱,为什么?会产生邪见?。产生邪见那其实主角九注角,九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其实如果按照经文范动静来看的话,是蛮多的,是非常多的,就是佛陀反对的事情还是蛮多的。那这个大家可以慢慢自己看了,因为太多了再来,就是第11, | ||
注脚11这个办法落学者令人堕地这一句话,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有兴趣,为什么?因为我找回注脚11这个经文的时候,这句话,是这个故事是佛陀说出来没有错,但是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阿修罗讲的,我一个阿修罗讲的,我们来看一下,注脚11第三行,就是有一天有一个阿修罗,他生病了,他来见这个试题法印,他跟试题环境说,你赶快把我的病医好,那让我不要痛苦。那身体环境就跟这个阿修罗讲说可以,你教我换法,魔术法,这样了,魔术法。然后,我就把你的病医好,就是交换,交换条件,然后那个这个阿修罗,就自己不敢教, | 注脚11这个办法落学者令人堕地这一句话,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有兴趣,为什么?因为我找回注脚11这个经文的时候,这句话,是这个故事是佛陀说出来没有错,但是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阿修罗讲的,我一个阿修罗讲的,我们来看一下,注脚11第三行,就是有一天有一个阿修罗,他生病了,他来见这个试题法印,他跟试题环境说,你赶快把我的病医好,那让我不要痛苦。那身体环境就跟这个阿修罗讲说可以,你教我换法,魔术法,这样了,魔术法。然后,我就把你的病医好,就是交换,交换条件,然后那个这个阿修罗,就自己不敢教, | ||
行 307: | 行 385: | ||
那我们来看佛陀怎么样?总结,你看一下,大家看一下那个注脚十二,从下注脚十二,经文倒数倒过来数比较快了,倒数第五行经文倒数第五行,就脚注十二善男子先所共养三火应断灭,就是共养山火的善男子,善女人,要让一些东西灭掉,那灭什么东西?佛陀说灭贪嗔痴火,所以我们共养山火,实际上是要灭三种火,贪嗔是火,所以我们共养,而不是为了要,要得到更多的福报,还是什么?不是究竟的,是因为我们想得到,贪嗔痴火都灭去,就是涅槃咯,贪嗔之火灭去就是涅槃所以这个是经文字讲得很彻底的。所以虽然是拜三种火,但是它确实灭了三种不好的火,你看多有意思,好,那这个是三火。再来是礼拜六方神教徒,其中那个上升?他有礼拜六方的习惯,那礼拜六方就是在东南西北上下,然后那佛陀,就把他合理化,就是把它说成是亲子师生父夫妇,亲友,主仆,宗教师跟信徒间的合理行为。 | 那我们来看佛陀怎么样?总结,你看一下,大家看一下那个注脚十二,从下注脚十二,经文倒数倒过来数比较快了,倒数第五行经文倒数第五行,就脚注十二善男子先所共养三火应断灭,就是共养山火的善男子,善女人,要让一些东西灭掉,那灭什么东西?佛陀说灭贪嗔痴火,所以我们共养山火,实际上是要灭三种火,贪嗔是火,所以我们共养,而不是为了要,要得到更多的福报,还是什么?不是究竟的,是因为我们想得到,贪嗔痴火都灭去,就是涅槃咯,贪嗔之火灭去就是涅槃所以这个是经文字讲得很彻底的。所以虽然是拜三种火,但是它确实灭了三种不好的火,你看多有意思,好,那这个是三火。再来是礼拜六方神教徒,其中那个上升?他有礼拜六方的习惯,那礼拜六方就是在东南西北上下,然后那佛陀,就把他合理化,就是把它说成是亲子师生父夫妇,亲友,主仆,宗教师跟信徒间的合理行为。 | ||
那角度13中阿含善生经这一部经,实际上我本来,我本来这一部经要慢慢讲的,因为我们居家的那个同学,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没有看过这一部经,因为这部经其实对我们要当一个在家的佛教徒,很重要的就是这些家庭伦理呀,是很基本的,当然也许你会说,唉,佛陀举的那些项目,好像不是很完整,但是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参考,那我在这里因为 | 那角度13中阿含善生经这一部经,实际上我本来,我本来这一部经要慢慢讲的,因为我们居家的那个同学,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没有看过这一部经,因为这部经其实对我们要当一个在家的佛教徒,很重要的就是这些家庭伦理呀,是很基本的,当然也许你会说,唉,佛陀举的那些项目,好像不是很完整,但是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参考,那我在这里因为 世 间的关系,我们只可以举几个了,举两个来看看,我们来看角度13,刮胡一东方东方是共养父母就是亲子关系的,那你看刮胡一后面?, | ||
儿子要怎么关待父母?儿子应该呀,要以五四恭敬共养父母。那五个?争议财物被办,重视,所欲则奉,自知不为所有失物尽于奉上,这个是指?对,就是下对上的,那倒过来了,接下来就是倒过来的,就是那儿子这样子对父母了,那父母应该怎么样对小孩?那他佛陀也说有五项,第一个,就是爱念儿子,第二,共给无法。第三,令子不负债。唉。你看,不要说,他负债那是他的事,不关我的事,那第四,是婚娶称可。第五? | 儿子要怎么关待父母?儿子应该呀,要以五四恭敬共养父母。那五个?争议财物被办,重视,所欲则奉,自知不为所有失物尽于奉上,这个是指?对,就是下对上的,那倒过来了,接下来就是倒过来的,就是那儿子这样子对父母了,那父母应该怎么样对小孩?那他佛陀也说有五项,第一个,就是爱念儿子,第二,共给无法。第三,令子不负债。唉。你看,不要说,他负债那是他的事,不关我的事,那第四,是婚娶称可。第五? | ||
父母可以所有财物尽与父子,当然了,我们现在这这种社会,当然很多项目可能有一点不同了,但是你看,佛经上,竟然有讲那么详细的内涵,有讲那么详细的内涵。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师 | 父母可以所有财物尽与父子,当然了,我们现在这这种社会,当然很多项目可能有一点不同了,但是你看,佛经上,竟然有讲那么详细的内涵,有讲那么详细的内涵。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师 常 跟弟子的这个,这个也不错,第二,南方弟子怎么样来恭敬共养导师?或者是师 常 ?第一个善恭顺,就是要善心的恭敬,随顺。第二,善成事,就是要奉献,第三,竖起,大家知道什么叫竖起吗?不是看到师父来了,一个跳起来了,应该是要比师父早起,比师父晚睡,比师父早起, | ||
如果比师父早睡的话,那个就是不乖,或者比师父晚起来,还要师父来敲门,那个也不乖。那第四?所做善业,就是弟子要懂得做善业,做 业散,所作 业散。第五,能奉敬师 | 如果比师父早睡的话,那个就是不乖,或者比师父晚起来,还要师父来敲门,那个也不乖。那第四?所做善业,就是弟子要懂得做善业,做 业散,所作 业散。第五,能奉敬师 常 。那倒过来?市 常 要怎么对地址?第一个要教他技术。第二,塑胶。不可以故意的,慢慢的让你难堪,一年教一招,这样交到老了这样不可以了所以要快点交近郊所知,第三第四?安处上方,第五?,你看到第五也是很重要,就是师 常 , | ||
对于弟子的教育还要付嘱他善知识就是要给他干了,就是说要给他一些分辨好朋友和朋友的这样子的一个一个指引。 | 对于弟子的教育还要付嘱他善知识就是要给他干了,就是说要给他一些分辨好朋友和朋友的这样子的一个一个指引。 | ||
那否则的话,他都是交到坏朋友,交到一些吃喝玩乐的朋友那当然,那人家都说,这个就是某某师父的徒弟,某某某法师的徒弟。那你也要负一点责任,因为你没有介绍他好朋友。如果是你介绍的三只是他不喜欢的话,他自己找那个是他的事但是至少我们当市 | 那否则的话,他都是交到坏朋友,交到一些吃喝玩乐的朋友那当然,那人家都说,这个就是某某师父的徒弟,某某某法师的徒弟。那你也要负一点责任,因为你没有介绍他好朋友。如果是你介绍的三只是他不喜欢的话,他自己找那个是他的事但是至少我们当市 常 的要有这样子的一个指引刮胡山。第三?西方?是,说明夫妻俩,丈夫跟妻子,丈夫对妻子有五项,你看最后一行,妻子对丈夫有13项,我的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大家不要太紧张,你回去慢慢看了, | ||
没办法讲那么多不知道怎么会是三项,突然那么多。那下一页,第四项?北方,是主人跟仆人,就是主人跟下人的关系,那下人,也是比较多,下人要奉是九项也是蛮多的那刮胡五下方,就是亲友关系。第六,上方就是,施主观修行者,就是就是信徒跟跟师父了,这样子的意思那这个大家请回去慢慢自己看了,因为这一部经也蛮不错的,蛮好的那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177页最上面。 | 没办法讲那么多不知道怎么会是三项,突然那么多。那下一页,第四项?北方,是主人跟仆人,就是主人跟下人的关系,那下人,也是比较多,下人要奉是九项也是蛮多的那刮胡五下方,就是亲友关系。第六,上方就是,施主观修行者,就是就是信徒跟跟师父了,这样子的意思那这个大家请回去慢慢自己看了,因为这一部经也蛮不错的,蛮好的那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177页最上面。 | ||
行 417: | 行 495: | ||
什么叫一致不一致?,所以我们修行,有时候也是要分辨一下,我们看角度。34刮胡二学佛三要411字布一四?是四一里面的其中一个,它总共有四个。四一第一个是 a 上面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于医疗,易经不依不了义经。最后一个?一致不一致那导师的解释就是,这是修会的指导标准,就是修学智慧,一字不一是是一个标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是有漏有取,有我我所的妄想分别,他只会障碍我们证悟的,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修学智慧, | 什么叫一致不一致?,所以我们修行,有时候也是要分辨一下,我们看角度。34刮胡二学佛三要411字布一四?是四一里面的其中一个,它总共有四个。四一第一个是 a 上面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于医疗,易经不依不了义经。最后一个?一致不一致那导师的解释就是,这是修会的指导标准,就是修学智慧,一字不一是是一个标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是有漏有取,有我我所的妄想分别,他只会障碍我们证悟的,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修学智慧, | ||
把这个有肉无明的事转换成智慧。为什么?因为自然是刚好跟这个是相反,他是破除我执,前除邪见,无 | 把这个有肉无明的事转换成智慧。为什么?因为自然是刚好跟这个是相反,他是破除我执,前除邪见,无 自 性无分别的会关,它不只是能够破除这种我执,那当然的,他能够降伏烦恼,引发真正的无漏智慧。所以就是修行也许有些人说,我只要唉能够深入某个方法,那是最好。但是平常生活里面,其实我们应该要我们的正念正知,假如也能够保持二六十中,你就会发现我们能够见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 ||
你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个正面正直,他经常会提醒你说,唉你这样子的一个法印,一个直觉,一句话,实际上你里面有没有我在里面很清楚的,你看到为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多多谈?因为 | 你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个正面正直,他经常会提醒你说,唉你这样子的一个法印,一个直觉,一句话,实际上你里面有没有我在里面很清楚的,你看到为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多多谈?因为 世 间的关系,比如说我在谈到刚刚谈到说,男女平等的问题呀,但有一些人会说,这个就是戒律里面就这样讲,干导师一定要跟借力这样唱反调?要提倡这样的男女平等?。当然我们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假如知道说佛世界的因缘,那就要体谅当时有这样子的一个情况,社会的制度,那我们现在没有,当然我们不是说我们不行就可以产生傲慢, | ||
我们不行,我们不实行这样的方式,那我们就静静的不行就好了,没有人要求你行,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佛法里面,我们的思维,任何东西,有没有我在里头,其实自己知道的,自己知道的,包括我们修行任何方法也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候跟人家相处,我有看到一些修行者,他跟人家相处,他是看外表的,他是看外表的,如果你对他不恭敬,也没有共养,他不理你,所以现在的修行者,很伤脑筋,真的。所以,变成了怎么样?出家中本来是引导在家中修行,变到出家这种自己本身都没有办法。 | 我们不行,我们不实行这样的方式,那我们就静静的不行就好了,没有人要求你行,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佛法里面,我们的思维,任何东西,有没有我在里头,其实自己知道的,自己知道的,包括我们修行任何方法也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候跟人家相处,我有看到一些修行者,他跟人家相处,他是看外表的,他是看外表的,如果你对他不恭敬,也没有共养,他不理你,所以现在的修行者,很伤脑筋,真的。所以,变成了怎么样?出家中本来是引导在家中修行,变到出家这种自己本身都没有办法。 | ||
很好。为什么我会这样想。为。为什么我会这样讲?因为我自己出家。我想那法师应该也很清楚,我到一些场所我,我假如我在马来西亚,我到一些场所遇到出家中,我们会至少会合掌,大部分,但是我在台湾,有一些场合,是是没有的,是看不见的。这样,我很多感触。真的,我非常非常有感触,就是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子的修行者。为什么大家看到大家好像都分得很清楚。这样。所以这个我想我们应该要教育,因为举出家中是有居士来的,那我现在不跟你们讲以后,但其中你们有人发心出家,那也是 | 很好。为什么我会这样想。为。为什么我会这样讲?因为我自己出家。我想那法师应该也很清楚,我到一些场所我,我假如我在马来西亚,我到一些场所遇到出家中,我们会至少会合掌,大部分,但是我在台湾,有一些场合,是是没有的,是看不见的。这样,我很多感触。真的,我非常非常有感触,就是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子的修行者。为什么大家看到大家好像都分得很清楚。这样。所以这个我想我们应该要教育,因为举出家中是有居士来的,那我现在不跟你们讲以后,但其中你们有人发心出家,那也是 慧 学到这种的, | ||
我们修行修行人,有时候初初发心可贵,但是久学了,自己变得什么样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为什么古德说莫忘初心,不是没有一一的,是很深很深的一一,很深很深的一一。所以你看现在那些人,不会跟人家应酬,不会打交道的,人家都说那些人是过时的人,就是老古董了,这样,实际上那一些能够坚持那么走这一条寂寞的路,不跟人家做这一种,应付,这种,这种在法上 | 我们修行修行人,有时候初初发心可贵,但是久学了,自己变得什么样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为什么古德说莫忘初心,不是没有一一的,是很深很深的一一,很深很深的一一。所以你看现在那些人,不会跟人家应酬,不会打交道的,人家都说那些人是过时的人,就是老古董了,这样,实际上那一些能够坚持那么走这一条寂寞的路,不跟人家做这一种,应付,这种,这种在法上 常 期用功的,这种才可贵所以大家好好培养正见,自己去分别了当然,只要还是有正确的参团,有这种,政治界的, | ||
我们还是要扶持这个是应该的好,我们来继续看。除了医治不一是以外,如专谈法法平等,不知行为的法,或者是非法导师的破折号,大家一定要留意导师用法,这个破折号的用法,法跟非法,他或者过去,就是顺语法跟不顺语法,这两个是对对应的 所以破折号刚好他是这样,所以不知行为的差别。差别两种差别?一个是法或者是非法,法就是顺于法,非法就不顺于法,那这种差别也是不对的,不能反弹空,这种法跟非法不去分别。他就好像我我我说我可以有很高的知见, | 我们还是要扶持这个是应该的好,我们来继续看。除了医治不一是以外,如专谈法法平等,不知行为的法,或者是非法导师的破折号,大家一定要留意导师用法,这个破折号的用法,法跟非法,他或者过去,就是顺语法跟不顺语法,这两个是对对应的 所以破折号刚好他是这样,所以不知行为的差别。差别两种差别?一个是法或者是非法,法就是顺于法,非法就不顺于法,那这种差别也是不对的,不能反弹空,这种法跟非法不去分别。他就好像我我我说我可以有很高的知见, | ||
行 439: | 行 517: | ||
所以我们看大智度论倒数第二行,他说无智人闻空解脱门,没有智慧的人听到空,不行诸功德,只是想证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你看讲得多么真实。我们看导师学佛三要第二行,假如离开信戒卑定而专谈高深的无漏慧,都是妄想,你看,所以我们,在还没有真正体验空的时候,实际上这一些都是有帮助我们的。 | 所以我们看大智度论倒数第二行,他说无智人闻空解脱门,没有智慧的人听到空,不行诸功德,只是想证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你看讲得多么真实。我们看导师学佛三要第二行,假如离开信戒卑定而专谈高深的无漏慧,都是妄想,你看,所以我们,在还没有真正体验空的时候,实际上这一些都是有帮助我们的。 | ||
所以不能够遗弃。所以谈到这里,导师就,一个一句话结束了,导师说,世尊的教导修行不外乎依法而行,行道法的体证。所以我之前有跟大家说,因为。因为我有讲过一个主题了,在美国叫法的研究,法就是大马法,那佛陀讲法,一般人就认为它是则理,真理,则理,则学。但是佛教的法,导师的解释,跟人家不同的,因为在阿含经讲的法,它是有一个学习的对象, | 所以不能够遗弃。所以谈到这里,导师就,一个一句话结束了,导师说,世尊的教导修行不外乎依法而行,行道法的体证。所以我之前有跟大家说,因为。因为我有讲过一个主题了,在美国叫法的研究,法就是大马法,那佛陀讲法,一般人就认为它是则理,真理,则理,则学。但是佛教的法,导师的解释,跟人家不同的,因为在阿含经讲的法,它是有一个学习的对象, 观 照的对象有一个静,那法,也有,行那法,也有过, | ||
所以佛教讲的法,佛法,佛法,它是告诉你真理是什么样貌的。第二,他告诉你,怎么样走?,怎么样实践,会达到这样子的境界,那再来,你达到这样子,体验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你会获得怎么样的解脱,都是法的内涵。所以我们在了解法的时候,佛教宗教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学问不同,就是这样,他一定要你去实践的,他一定要你去实践的。好,我们来看画线的地方。182倒数第二行,依法修行,虽然因为根性不同,不一定现身就能够达到见法的目的。我,我那时候在讲这这个课的时候,我一开始就讲,假如今生, | 所以佛教讲的法,佛法,佛法,它是告诉你真理是什么样貌的。第二,他告诉你,怎么样走?,怎么样实践,会达到这样子的境界,那再来,你达到这样子,体验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你会获得怎么样的解脱,都是法的内涵。所以我们在了解法的时候,佛教宗教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学问不同,就是这样,他一定要你去实践的,他一定要你去实践的。好,我们来看画线的地方。182倒数第二行,依法修行,虽然因为根性不同,不一定现身就能够达到见法的目的。我,我那时候在讲这这个课的时候,我一开始就讲,假如今生, | ||
行 451: | 行 529: | ||
你你早上起来得进步?那有可能。所以这是容易到达达到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照着佛的话去做那接下来这句,是很有名的一部经。对于法的刮胡三对于法的实证,很有可能,有可能。佛归纳说,世尊的宪法律就是佛陀所开示的法规律,它是能够让我们离开热闹的,非时通达,非时就是随时,不待时的意思,非时通达,给予宪法,就是就能够当下能够体现法,自己能够觉悟,这个就是这句话的意思。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在阿含经是非常非常重要, | 你你早上起来得进步?那有可能。所以这是容易到达达到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照着佛的话去做那接下来这句,是很有名的一部经。对于法的刮胡三对于法的实证,很有可能,有可能。佛归纳说,世尊的宪法律就是佛陀所开示的法规律,它是能够让我们离开热闹的,非时通达,非时就是随时,不待时的意思,非时通达,给予宪法,就是就能够当下能够体现法,自己能够觉悟,这个就是这句话的意思。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在阿含经是非常非常重要, | ||
就是我们学习佛法学习过后有没有离开热闹,请问大家,你学佛那么久?,热闹是不是离开你越来越远了?还是。唉,有这佛教好苦,我没有学佛之前还没那么苦,学佛更苦。那我们要检讨,没有离诸热恼那其实体验佛法也不带 | 就是我们学习佛法学习过后有没有离开热闹,请问大家,你学佛那么久?,热闹是不是离开你越来越远了?还是。唉,有这佛教好苦,我没有学佛之前还没那么苦,学佛更苦。那我们要检讨,没有离诸热恼那其实体验佛法也不带 世 间,随时都可以,自己能够觉悟。所以如能够修行,当下就能够觉悟此法。好怪不是佛法对于如实正知的如此重视,如实正知就是如实知见一般经文都用如实知见,非常重视,为什么?因为他提倡说,修行者,应该要理智, | ||
德行合一呀。理智就知,德行就行了。知行合一的佛法能够让我们产生新的生命,什么生命?就是转迷情,无明爱的这种生命,转为正觉的生活。所以这个是修行的关 | 德行合一呀。理智就知,德行就行了。知行合一的佛法能够让我们产生新的生命,什么生命?就是转迷情,无明爱的这种生命,转为正觉的生活。所以这个是修行的关 键 它是凡圣关,就是凡夫跟圣人的关 键 ,或者是大小乘的关 键 这个没有多大差别,不过下手处跟究竟多少不同而已。那所以如实正知这个是关 键 词,就是他是凡圣观,或者是大小乘的观,所以在阿含经提到的如实知见,这个用词,或者是如实正知,阿含经都用如实知见比较多。如实知见什么? | ||
那我们前面有看过,知跟见,实际上不是我们,我们的认知或者是看见而已。知跟见都是慧的别名,智慧的别名。所以,就是我们能够用智慧,如实地见到什么真实法,或者是能够见到我们的五蕴,能够如实的了知它,那我们就能够怎么样?如实了知无欲,就能够断我我所知, | 那我们前面有看过,知跟见,实际上不是我们,我们的认知或者是看见而已。知跟见都是慧的别名,智慧的别名。所以,就是我们能够用智慧,如实地见到什么真实法,或者是能够见到我们的五蕴,能够如实的了知它,那我们就能够怎么样?如实了知无欲,就能够断我我所知, | ||
行 461: | 行 539: | ||
好,我看我们没有办法讲完了,那这个有关于刚刚我讲的那那部经。离诸热恼,飞时通达那个。注脚41。注脚41,有很重要的说明,我看我下个礼拜再详细跟大家解说好了因为这部经太重要。大家有 | 好,我看我们没有办法讲完了,那这个有关于刚刚我讲的那那部经。离诸热恼,飞时通达那个。注脚41。注脚41,有很重要的说明,我看我下个礼拜再详细跟大家解说好了因为这部经太重要。大家有 世 间回去看一下,注脚41的内涵。那我们下个礼拜大家有拿到新的奖励吗?但是我还没有拿到,我刚刚忘迹去 office ,那我还没有拿到。所以我们下个礼拜讲完这里,就会继续第14章。好,那我们今天就上课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