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3:修订间差异

添加4,848字节 、​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3行: 第3行:
 佛法概论-16B
 佛法概论-16B


刚刚上面的一段,是解释由缘起无性,洞彻空无我的思想。现在开始,是要跟我们解释依缘起无我,


刚刚上面的一段,是解释由缘起无性,洞彻空无我的思想。现在开始,是要解释依缘起无我贯彻三印。


  贯彻三印,无常与常的观测, 所以这个 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就涅槃。 那无常跟涅槃的贯彻?就在这缘起的空无我中建立。按照上面来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没有真实性,所以生而不起有见,
 所以这个 常, 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 涅槃。


灭而不起无间生灭都只是缘起本空。所以我们凡事不管是设法也好,看到它的生灭,不会随着它其有见无见,那我们的心心所法也一样,我们生什么心心所法都好,他生起灭去,生起灭去感受也一样。等等。这种能够如实看到生灭法,就是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那如果说自己升起的那个心就很执取那个感受,认为他就是不会消失,他是很真实,那这种的话?那就是没有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好,再来缘起法的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才是空,


就是法的此无故彼无,不是因为它消散了,必不得已而说它是灭,说它是空,导师说生一次来讲?不是,是因为,当诸法生 的时候,存在的时候,因为他了无自性可得,所以,如幻如化空寂灭,就是当体即空,是从,法还存在,还生起因缘具足的当下,明白它是无自性。那这样子,才是真正是机密的一个特性,深深刻的特性,从无我而深入到本性,本寂灭,本性不生不灭,就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中去看出来的,就是这一种缘起的空,或者是无 的空性,不生不灭。它虽然是,
(三)依緣 貫徹三印


  此无故比无才能够显出 不过导师说真正比较深刻的是在它还存 ,还升 起的 时候,因为他了无自性,所以它就是 ,寂灭。那这一种寂灭,或者是空,不生不灭的这种境界?不需要离开这个,等它灭过后,或者是不存在了才能够看得出来。或者是,它是灭无过后的一个,另外一个单独的一个实体的境界,这个都不对。导师说应该是在这这个不生不灭,没有离开这个生灭无常法当 能够看得出来 不是因为离开了生灭,才有不生不灭。而是,在这个生命当中,就能够看得到它是不生不灭。为什么?因为在生灭法的过程里面,
  【'''無常與常的貫徹 這緣 起的空 無我 建立'''


它是因缘和合,此有故必有,因缘消散的时候,此无故,比如涅槃就显示了。或者是,因缘和合的法当体,它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没有实体可言,没有实体可言,它就是本身就是寂灭性,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谈它不生不灭。所以我们不能够离开生灭的无常现象来谈不生不灭。那怎么贯通?。下面有三个圈圈,生灭无常。所以?它是空无我。空无我,所以他是不生不灭。那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那就是我上一堂课画的表了。就是无常。就是生灭。还有涅槃。不生不灭,中间透过什么?空或者是无我来观测,


那这个空或者是无我,就 ,就贯彻三应到这里应该可以了吧?,因为导师都其实在重复那些重点而已,我们来继续看一分学者的误会,以为涅槃是要除灭什么?如海中的波浪熄灭才能得到平静,因此常无常就是涅盘,或者是有为,生灭或不生灭,对立而不能统一,对于缘起法 流转,还灭也达成两节。那这个我们刚刚看那个补充资料,导师已经有给我们分析。好,我们来看这个小结。最后要从缘起无我的生意去了解,
1、生滅 起本空的 


  才能够汇通三印。所以生意,大家要圈起来 ,法 的生起 幻化而 就是法 因为它是缘起和合,它是如幻如化,灭,也是幻化而灭 ,生 灭无常,本来寂灭。那佛弟子的正的涅槃,不过是显出诸法的实相 已,他并 是离开这个生命,去求另外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没 有, 它只是显示诸法原来的面貌,空寂性,诸法的实相性,还它本来如是的面貌。所以三法印里是个别对立 而不 能够贯通?它们的彼此的关系是很明显的 当时说 很一致的,绝对没有矛盾 的。 好,
  【'''照上面說 一切 起的, 沒有真實性 所以 生而不 而不 起無見 生滅都 緣起本空 的。'''】


 我们 继续看第二个小标题,168页 三法印即 一法印。导师不断地重复再讲这个主题。平常说小乘三 印,大乘 时相应 似乎是如此 但是并 恰当 为什么?因为在龙树的论里面 都有说 声闻多说无我了 或者 多说三法印大乘,多说 或者是多 一法印, 偏重 ,实 际上无我或者是空 它们是相通 的, 没有 引出来,其实他应该有一段文,就是声闻多说无我,大乘人多说 了,
  所以 我们 不管是色法也好 我们的心心所 看到它的生灭 ,不 会随着它起有见、无见 那他生起、灭去 生起、灭去 感受也一样。这种能够如实看到生灭法 明白什么叫缘起本 。那如果 自己生起了那个心就很执取 那个 感受,认为他就 是不 会消失 他是很真 那这种 那就是 没有 明白什么叫缘起本


那其实这两者是可以一致的,空跟无我是可以一致的,为什么?因为大家假如有拿楼下院常的新的那本讲义控制探究,你们有情吗?有,有一些可能不敢请,是不是?。手很深就不要请这样。那本书很好,以前我在学院唉,院常也叫我开过一次。所以有有对里面的内容有稍微有一点了解,其中空之探究,它最主要就是研究这个空,这个空有时候是修行的过程,有时候是结果,刚刚已经讲过但是在阿含经空三昧,三昧有很多种,四种三昧,空三昧,无量三昧,


无所有三昧,还有,无相三昧四种,四种心解脱,或者四种三昧,其中 三昧, 它的 它的内涵,怎么修?他说就是我无我所,这个就是空三昧的修法,我跟无我所是空三昧的修法,但我刚刚有一个注脚,我引 舍利弗,舍利弗就是修空三昧的利根者,舍利弗智慧第一,他是修 三昧 ,在孔子他就那边导师有引出来,他怎么修?很好玩,我我有一个,就是我有一个同学,我们一起去讲工资探究,最近那刚好,那个就是那个云龙法师。
2、緣起本 是從 它的 生起存在而 知幻化


  他因为我都我没有想到那么天真 答案了,他他突然讲出来唉,让我也印象很新鲜,你知道吗?因为在阿含经谈到舍利弗修空三昧 ,它 的它的内容就 说,舍利弗到去托钵,眼见色,就 取相,不执着,就 如实知,如实践就 守护根门六根如实知见,就 所有的这这种现象。那这个是修 三昧,为什么?因为它在远建设的时候,没有一个常乐我净,或者有一个自性件,所以在眼建设的当中 它是有无我的正见在里头,那这个就可以属于空三昧。那他的方法?
  【 '''緣起法 歸於滅 它是 空;這 不是 因緣離散才 滅、 是空, 】'''


都是六根对六境这样子来修的。我它都是跟我们生活很有关系的,六根对六进来修的,就是在这当中我们要有无我的境界,这个就叫做空三昧。那看了这一部经,你知道袁龙袁龙法师怎么说吗?他说一般我们在修打坐,修止观,是不是都结跏趺坐,正身而坐,但是这个舍利弗修的空三昧,他修的这个,这个这个三昧,他是要张开眼睛来修,他不是闭着眼睛说,他是张开眼睛来说。我说,这个 pp 很好。它这个说明,因为这部经确实是这样子的。舍利弗,他的修行,是行住坐卧的,他不是只有坐的而已,行住坐卧都有的,


  这个才叫空三昧。那平常我们练习那一种?其实都当然了 ,因为 我们没有舍利弗那么劣根,那当然还是要闭上眼睛 否则我们都 专心,怎么张开眼睛?睁开眼睛就不专心?,动中禅,对对对,洞中餐,那个泰国的。中中餐,你有做过?,泰国基本上泰国很多的修行方法都 这样 就是 们就 行住坐卧的 它们 会比较强调在做而已。所以那个洞中禅就 泰国的 隆波禅师好,那其实阿含经都有蛮多这样子的修行方法了
  就是法的此无故彼无 不是 因为 它消散了 得已而说它 它是 空,从深一层来讲 ,不是。


  我们比较少人去练习跟学习而已。那所以空跟无我。导师 工资上就有说 其实它们两者是相关的 ,所以 就可以补充我们这里那声闻多说三法印,大乘多说一法印,那不过 多说而已,不是不说了。比 说声闻阿含没有说一法印吗?有 他就是说 相应缘起呀,还有,只是比较少,他谈到彼此 关系,比较少那佛法本无大小,佛法 真理并没有两样,也不应该有两样,就是佛法只有一个 那这个是很很有趣的问题
 是 因为'''【當諸法的生起時、存  由於了無自性可得 ,所以是如 幻如化 ,空的 、寂滅 的。 】'''


  我们来看注脚20 注解20,刮胡一,刮胡一。大智度论卷十第四行第四行,佛 无大小 无大无小 ,无 内无外,一切皆得修行,譬如服药,以除病为主,不择贵贱大小 。这 个大家赞同吧所以你看龙树的 pe 非常好你不管你修什么大乘经,小乘经都好,除我们的烦恼为主 这个 才是 最重要。你坐禅也好,你行程也好,你卧蚕也好,都 对治烦恼为主了,不要忘了本,在那些技巧上,在那边比大小,这 都没有一一。再来刮胡 二大智度论卷100这一句也很好,
  就是当体即空 是从 还存在 还生起因缘具足的当下 明白它是 自性 样子 ,才是 真正 寂灭的一 深刻的特性


  他说佛法皆是一种一味,一一种味?他说是苦尽解脱味,就是苦,苦边,苦受就是没有了,苦到尽头,就解脱了,解脱 味。他说这种解脱为又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淡字卫 生, 就类似声纹,但自为身,自己 身。第二,是间为一切众 。所以虽然大家都是同样真正的法,但是,有有这样子的一个稍微有这样子的分别了那这个大家要知道了所以佛法真理没有什么两样。那首先本文?回到本文,导师先给我们再重复的说明。
  【'''從無我而深入 本空、本寂滅、本性不 不滅 即在這緣起 的生 滅無常中看出。21 】'''


站在法相上来说,世俗谛来说,三法印是可以差别说的。无常就是诸法延续性,念念生灭的变异,称为无常。无我,就是相互依存,一个是恒观,一个是树冠,彼此相关,没有自体,没有自性,称为无我。无常,无我的观察,离一切戏论,孙策到法性的局面,这个就称为涅槃。站在世俗法相来说,它三者的定义,内涵是不太一样的,这个我想大家都理解,但是彼此他是有先后次第可以正入的。如杂含经270斤提到,无常,想能够建立无我,诸如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所以无常 ,无我, 涅槃 他三者 相顺 。好 我们请看169 刚刚那一个 差别说 ,那 这一个?从真正得到 这一种 无我的智慧 时候? 个是从胜利地来说 ,或者是 从空性上 是从空性上来说 。导师说, 假如我们 能够 无我的智慧体证涅槃 从无我的无我的自证空集 当中,就能够 通达三印, 外乎同一 内涵 那接下来。Abc  ,。 我重复的看了 才发现其 导师 他用词稍微不同,但 际上 ,它 算法印 ,它 都分成四项,还有法性,
  就是这一种缘起的空 或者是 无我 的空性 不生不灭。它虽然是此无故彼无才能够显出 不过真正比较深刻的 在它还存在,还生起 时候 因为他了无自性 所以它就 寂灭。 那这一种 寂灭,或者是空,不生不灭 的这 种境界,不需要等它灭过后 ,或者是 不存在了才能够看得出 来。 或者是,它是灭、无过后的另外一个单独的 个实体的境界 这个都不对 。导师说 应该是在这这个不生不灭 没有离开这个生灭无常法当中 能够 出来。不是因为离开了生灭 才有不生不灭。而是在这个生命 当中,就能够 看得到它是不生 灭。为什么?因为在生灭 法的 过程里面,它是因缘和合,此有故必有,因缘消散的时候,此无故彼无,涅槃就显示了 或者是,因缘和合的法当体 它就是无自性 无自性 就没有 体可言 没有 体可言 ,它 就是本身就是寂灭性 因为 样的缘故 所以谈 不生不灭。


 所以我 在黑板上有写给大家,就是无常可以分成四项 ,还有法性,法性就是理了,是理无碍,就是四跟理, 无常 有四根理,无我也有四根理,涅槃也有四根理,那到底是里是里里?我 在跟大家讲,你要你要写快一点,你写在旁边。他 a ,由于法的本性空,随缘生灭,而现为无常相,这个像,这种像,就是四项,就是我们看得到的,肉眼看得到的世俗谛,四相如实有 空,那 的就 ,灭的就不能生,没有便秘可说,就不成其为无常,所以无常就无有常性,这个大家理解了,
 所以我 们不能够离开生灭 的无常现 象来谈 不生不灭 。那怎么贯通?看下面:


在思想上它本来就是会成住坏空 住异灭才叫无 常, 这个 它定义的内涵。这个是四项。接下来第三行?这个是他说从这种生灭无常相当中,如果能够从法性上来说,就是从理上来看?无常就是无有常性事项,所以有变异可能的理则就是就是理性。所以上面是四项,下面是法性,或者是下面是理性,无我,无我也是这样,无 第一行,彼此相依相成,一切众缘和合 假,有没有自成体,这个是四项,接下来,所以从法性说,这个法性,就是理性,无我,就是无有我性,无我性,
'''【 滅無 常, 空無 我的;'''


那现象当然就是相互依存的。涅槃也一样,涅槃,他说相续的和,和的有情,生死,所以相续的 指什么?无常和合?无我的有情,生死,如果能够得到无我的智慧,就解脱,正涅槃。涅槃的 不生不 灭。从事相上来说,这一段它就有分了,有分四项上跟法相上来说。从事相上来说,涅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涅槃,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过程,才能够成立。这样子的一个涅盘的境界,就是贪嗔痴勇进这样子 一个境界,
'''空無我即 是不生不 ;'''


在四象上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我才说了,之流转跟还灭,他还 不是 ,他还没有讲到真正涅槃 内涵,他要这个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过程过后,成立了这样子的一个境界 三毒永尽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涅槃。这个是从事相上来说,从法性上来说,并不是因为法的消散才显示涅槃,不是从法的本性或者理性上来说,诸法存在的时候,升起的时候,他本来就是无有自性,没有自性可得,所以,它本来的特性就是空集,本来的特性就是涅槃,所以涅槃无生性,
'''不生 滅即 生滅無常 的。'''


 实际上就是可以让众生实现几经涅槃。所以从三法印来看,实际上它可以分成 四项 ,跟理性这两个层面。那我们纯粹了解四象的三法印?这个就是前面,刮胡一那个,从缘起的法相说是可以差别的,但是如果了解事项跟理性一体的话,那就是生意了,这样明白吗??,好,我们继续看。无常性,无我性,无生灭性,或者称为无生性,那他都同一个空性,所以我刚刚也写给大家,空性或者是无自性,那个性?主要是这没有这三个姓,常信我性,
'''這樣,緣起法的本性空──無我,就貫徹三印了'''。】
 
这就是我上一堂课画的表了,就是无常就是生灭、涅槃是不生不灭,中间透过空或者是无我来观测,
 
那这个空或者是无我,就是缘起法本性空,就贯彻三印,到这里应该可以了吧?因为导师其实在重复那些重点而已,我们来继续看:
 
 
3、一般學者的誤會
 
【'''一部分學者的誤會,即以為涅槃是要除滅什麼,如海中的波浪息滅,才能說是平靜 一樣。因此,常與無常,生滅與不生滅,對立而不能統一。對於緣起法的流轉與還 滅,也打成兩橛(截)'''。】
 
那这个我们刚刚看那个补充资料,导师已经有给我们分析。
 
4、誤解的釐清
 
【'''要是從緣起無我的<u>深義</u>去了解,】'''才能够会通三印。
 
 
'''【那麼法的生起是幻起,還滅是幻滅,生滅無常而本 來空寂。】'''
 
法的生起,因为它是缘起和合,它是如幻如化,灭,也是幻化而灭,生灭无常,本来寂灭。
 
'''【所以佛弟子的證得涅槃,不過是顯出諸法實相,還它個本來如是。】'''
 
所以佛弟子的證得涅槃,不过是显出诸法的实相而已,他并不是离开这个生命,去求另外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没有,它只是显示诸法原来的面貌,空寂性,诸法的实相性,还它本来如是的面貌。
 
所以'''【三法印, 那裡是隔別對立而不可貫通呢?】'''
 
它们的彼此的关系是很明显的,是很一致的,绝对没有矛盾的。
 
 
二、三法印即是一法印
 
(一)明三法印與一法印的真理本無二致
 
1、一般對三法印與一法印的分類
 
 
导师不断地重复再讲这个主题。
 
【 '''平常說:小乘三法印,大乘一實相印。這是似乎如此,而並不恰當的。】'''
 
为什么?
 
'''【 《阿含經》與聲聞學者,確乎多說三法印; 大乘經與大乘學者,也確乎多說一法印。 這三印與一印,好像是大乘、小乘截然不同的。其實,這不過多說而已。'''23】
 
 
因为在龙树的论里面有说,声闻多说无我了,或者是多说三法印;大乘多说空或者是多说一法印,那这个都是偏重不同,实际上无我或者是空,它们是相通的。我没有引出来,其实他应该有一段文,就是声闻多说无我,大乘人多说空了,其实这两者是可以一致的。大家假如有《空之探究》,对里面的内容稍微有一点了解,就知道它最主要就是研究这个空。这个空有时候是修行的过程,有时候是结果,刚刚已经讲过,在阿含经 讲空三昧,三昧有很多种,四种三昧:空三昧,无量三昧,无所有三昧,无相三昧。
 
四种心解脱,或者四种三昧,其中空三昧,它的内涵怎么修?他说无我跟无我所,就是空三昧的修法。 我刚刚有一个注解引了舍利弗,舍利弗就是修空三昧的利根者,舍利弗智慧第一,他是修空三昧的。
 
在《空之探究》导师有引出来,他怎么修?在阿含经谈到舍利弗修空三昧,它的内容就是说,舍利弗到处去托钵,眼见色就不取相,不执着,就是如实知、如实见,就是守护根门如实知见,那这个是修空三昧。为什么?因为他在眼见色的时候,没有一个常乐我净,或者有一个自性见,所以在眼见色的当中,它是有无我的正见在里头,那这个就可以属于空三昧。
 
那他的方法都是六根对六境这样子来修的。它都是跟我们生活很有关系的,就是在这当中我们要有无我的境界,这个就叫做空三昧。那看了这一部经,你知道某某法师怎么说吗?他说一般我们在修打坐修止观,是不是都结跏趺坐,正身而坐,但是这个舍利弗修的空三昧,他是要张开眼睛来修,他不是闭着眼睛修,因为这部经确实是这样子的。舍利弗他的修行,是行住坐卧的,他不是只有坐的而已,行住坐卧都有的,这个才叫空三昧。
 
当然了,因为我们没有舍利弗那么劣根,那平常我们练习那一种,当然还是要闭上眼睛,否则我们都不专心。动中禅,那个泰国的,泰国很多的修行方法都是这样,就是他们就是行住坐卧的,他们不会强调在坐而已。其实阿含经都有蛮多这样子的修行方法了,只是我们比较少人去练习跟学习而已。
 
所以空跟无我,导师在《空之探究》就有说,其实它们两者是相关的,所以就可以补充我们这里。
 
那声闻多说三法印,大乘多说一法印,那不过是多说而已,不是不说了。比如说阿含没有说一法印吗?有,他就是说空相应缘起。只是他谈到彼此的关系,比较少。
 
23(1)《大智度論》卷 20〈1 序品〉(大正 25,207c4-20):
 
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 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譬如 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 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二門。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名為門,通塗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 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阿毘曇義中:是空解脫門,緣苦諦,攝五眾;無相解脫門,緣一法,所謂數緣盡;無作解 脫門,緣三諦,攝五眾。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 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2)《大智度論》卷 79〈65 稱揚品〉(大正 25,615b12-c1): 復次,有菩薩未得無生法忍,未入菩薩位,行般若波羅蜜力故,常思惟籌量,求諸法實 相,能信解、忍,通一切法無生相,空,虛誑、不堅固。有如是等相諸菩薩摩訶薩,佛 稱名讚歎。
 
「虛誑不實、不堅固」者,皆是無常、苦、無我門。
 
「一切法空」者,即是空門。
 
「一切法無生」者,即是諸法實相,滅諸觀。 復次,「虛誑不實、不堅固」,即是無作解脫門;
 
「一切法空」,即是空解脫門;
 
「一切法無生」,即是無相解脫門。 如是等三種差別。是人出柔順法忍,未得無生法忍;出凡夫法,未入聖法,而能信受聖 法,似得聖法人,是故希有。如佛所稱譽阿鞞跋致菩薩,能斷二地、得受記;是人為佛 所稱譽,亦如是。如是相人,雖未得無生法忍,智慧力故,為諸佛稱名讚歎。今以信根 力勝故,佛亦稱名讚歎,何者是?所謂「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聞是深般若,其 心明利,不疑、不悔,作是念:『是事如佛所說。』」
 
 
2、明三法印與一法印的真理無二致的理由
 
【 佛法本無大小,24佛法的真理並沒有兩樣,也不應該有兩樣。25】
 
注解【24】
 
(1)《大智度論》卷 10〈1 序品〉(大正 25,130b16-24): 問曰:大者應行,小者何以能來? 答曰:在功德,不在大小。若失功德利,行不善法,雖老而小;若有功德利,行善法,雖
 
小而大。復次,此小者遠來,人見則歎:小而能爾,為法遠來!亦顯佛法小大皆得 奉行。外道法中,婆羅門得行其法,非婆羅門不得行;佛法無大、無小,無內、無 外,一切皆得修行。譬如服藥,以除病為主,不擇貴賤大小。
 
(2)《大智度論》卷 100〈90 囑累品〉(大正 25,756b18-24): 佛法皆是一種一味,所謂苦盡解脫味。此解脫味有二種:一者、但自為身;二者、兼為一 切眾生。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是故有大小乘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 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
 
 
 
2、明三法印與一法印的真理無二致的理由
 
【'''佛法本無大小,24佛法的真理並沒有兩樣,也不應該有兩樣'''。 】
 
24(1)《大智度論》卷 10〈1 序品〉(大正 25,130b16-24): 問曰:大者應行,小者何以能來? 答曰:在功德,不在大小。若失功德利,行不善法,雖老而小;若有功德利,行善法,雖
 
小而大。復次,此小者遠來,人見則歎:小而能爾,為法遠來!亦顯佛法小大皆得 奉行。外道法中,婆羅門得行其法,非婆羅門不得行;佛法無大、無小,無內、無 外,一切皆得修行。譬如服藥,以除病為主,不擇貴賤大小。
 
(2)《大智度論》卷 100〈90 囑累品〉(大正 25,756b18-24): 佛法皆是一種一味,所謂苦盡解脫味。此解脫味有二種:一者、但自為身;二者、兼為一 切眾生。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是故有大小乘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 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
 
 
就是佛法只有一个。那这个是很有趣的问题。
 
我们来看注解大智度论卷10。【佛法无大小,无大无小,无内无外,一切皆得修行,譬如服药,以除病为主,不择贵贱大小。】这个大家赞同吧,所以你看龙树的 譬喻非常好,不管你修什么大乘经,小乘经都好,除我们的烦恼为主,这个才是最重要。你坐禅也好,你行禅也好,你卧禅也好,都是对治烦恼为主了,不要忘了本,在那些技巧上比大小,这个都没有意义。
 
再看大智度论卷100,这一句也很好,他说【佛法皆是一种一味,苦尽解脱味】,就是苦边,苦受没有了,苦到尽头,就解脱了,解脱的味。他说这种解脱为又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但自为身,就类似声闻,,自己的身。第二,是兼为一切众生。所以虽然大家都证同样的法,但是,有这样稍微的分别了。那这个大家要知道了,所以佛法真理没有什么两样。回到本文,导师先给我们再重复的说明。
 
 
1)從緣起法相說三法印的差別,且三者有著次第的關係
 
 
站在法相世俗谛来说,三法印是可以差别说的。
 
 
【'''無常、無我、寂滅,從緣起法相說,是可以差別的。'''
 
'''A、明無常  <u>豎觀</u> 諸法的延續性,念念生滅的變異,稱為無常。'''
 
'''B、明無我  <u>橫觀</u> 諸法的相互依存,彼此相關而沒有自體,稱為無我。'''
 
'''C、明涅槃  從無常、無我的觀察,離一切戲論,深徹法性寂滅,無累自在,稱為涅槃。】'''
 
 
 
站在世俗法相来说,三者的定义、内涵是不太一样的,但是彼此他是有先后次第可以证入的。
 
 
'''D、【引經證  《雜阿含經》(卷一○‧二七○經)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26 這是依三法印而漸入涅槃的明證。'''】
 
所以无常,无我,涅槃,他三者是相顺的。
 
【26】《雜阿含經》卷 10(270 經) (大正 2,70c25-71a2): 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 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 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 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2)從智證空寂闡明三法印是同一本空性(法性)的內容
 
【 '''然而真得無我智的,真能體證涅槃的,從無我智證空寂中,必然通達到三法印不 外乎同一法性的內容。'''】
 
 
刚刚那一个是差别说,那这一个 ,从真正得到这一种无我的智慧的时候,这个是从胜义谛来说,或者是从空性上来说,这一段,是从空性上来说。导师说,假如我们能够证得无我的智慧体证涅槃,从无我的自证空寂当中,就能够通达三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内涵。
 
 
那接下来的A、B、C ,我重复的看了,才发现其实导师用词稍微不同,但实际上三法印在这里,它分成事相,还有法性,就是无常可以分成事相的,还有法性,法性就是理了,事理无碍,就是事跟理。无常有事跟理,无我也有事跟理,涅槃也有事跟理,那到底哪里是事,哪里是理?
 
A、明無常
 
【'''由於(法的)本性空,所以隨緣生滅而現為無常相。】'''
 
 
由于法的本性空,随缘生灭而现为无常相,这种像就是事相,就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世俗谛。
 
'''【如實有不空,那生的即不能滅,滅的 即不能生,沒有變異可說,即不成其為無常了。】'''
 
所以无常就无有常性,这个大家理解了,在事相上它本来就是会成住坏空、生住异灭,才叫无常,这个是它定义的内涵,这个是事相。
 
'''【 所以延續的生滅無常相,如從法性說,無常即無有常性,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 的理則。'''】
 
他说从这种生灭无常相当中,如果能够从法性上来说,就是从理上来看,无常就是无有常性 ,'''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 的理則。'''就是理性,所以上面是事相,下面是法性,或者是下面是理性。无我也是这样。
 
 
B、明無我
 
【'''彼此相依相成,一切是眾緣和合的假有,沒有自存體。 所以從法性說,無我即無有我性;無我性,所以現象是這樣的相互依存。'''】
 
 
 
,彼此相依相成,一切众缘和合的假,有没有自成体,这个是事相,接下来,所以从法性说,这个法性,就是理性,无我,就是无有我性,无我性,
 
那现象当然就是相互依存的。涅槃也一样,涅槃,他说相续的和,和的有情,生死,所以相续的是指什么?无常和合?无我的有情,生死,如果能够得到无我的智慧,就解脱,正涅槃。涅槃的不生不灭。从事相上来说,这一段它就有分了,有分事相上跟法相上来说。从事相上来说,涅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涅槃,它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过程,才能够成立。这样子的一个涅盘的境界,就是贪嗔痴勇进这样子的一个境界,
 
在四象上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我才说了,之流转跟还灭,他还不是,他还没有讲到真正涅槃的内涵,他要这个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过程过后,成立了这样子的一个境界。三毒永尽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涅槃。这个是从事相上来说,从法性上来说,并不是因为法的消散才显示涅槃,不是从法的本性或者理性上来说,诸法存在的时候,生起的时候,他本来就是无有自性,没有自性可得,所以,它本来的特性就是空集,本来的特性就是涅槃,所以涅槃无生性,
 
 实际上就是可以让众生实现几经涅槃。所以从三法印来看,实际上它可以分成 事相 ,跟理性这两个层面。那我们纯粹了解四象的三法印?这个就是前面,刮胡一那个,从缘起的法相说是可以差别的,但是如果了解事项跟理性一体的话,那就是生意了,这样明白吗??,好,我们继续看。无常性,无我性,无生灭性,或者称为无生性,那他都同一个空性,所以我刚刚也写给大家,空性或者是无自性,那个性?主要是这没有这三个姓,常信我性,


 生灭性 那会得佛法的宗旨,三法印就是三解脱门,然后能够出证世尊的正觉,接下来就是一个小节了。三法印是同一空性的一一,意象,真理并没有两样,否则执着无我,执着无常,堕落,断灭,里可以成为法律。所以真正的无常和无我,还是要透过缘起,或者是空性来理解,才不会落入,断裂,或者是常这样的问题佛位一般的根性,大多数说无常无我,次第引入涅槃,就是善法印次第,学次,地震一般的更新。但是如果是对于利根的加章言?
 生灭性 那会得佛法的宗旨,三法印就是三解脱门,然后能够出证世尊的正觉,接下来就是一个小节了。三法印是同一空性的一一,意象,真理并没有两样,否则执着无我,执着无常,堕落,断灭,里可以成为法律。所以真正的无常和无我,还是要透过缘起,或者是空性来理解,才不会落入,断裂,或者是常这样的问题佛位一般的根性,大多数说无常无我,次第引入涅槃,就是善法印次第,学次,地震一般的更新。但是如果是对于利根的加章言?
第90行: 第259行:
 你要用这个观生灭生跟灭也可以,也可以在这当中看到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也可以将。然后第三个连接是什么?有根生这样。所以在缘起当中怎么看生命,或者缩小范围怎么观察?它是在我们在 pps 那关的时候,他要你缩小范围来关,看你要用一个连接都可以。所以有时十二之后,我们在了解过后,在观察的时候,不一定就是每一个阶段都是用完十二个好,有时不一定的这样,那这十二个是最完整。好,我们来看更进一步,接下来就更更细了。
 你要用这个观生灭生跟灭也可以,也可以在这当中看到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也可以将。然后第三个连接是什么?有根生这样。所以在缘起当中怎么看生命,或者缩小范围怎么观察?它是在我们在 pps 那关的时候,他要你缩小范围来关,看你要用一个连接都可以。所以有时十二之后,我们在了解过后,在观察的时候,不一定就是每一个阶段都是用完十二个好,有时不一定的这样,那这十二个是最完整。好,我们来看更进一步,接下来就更更细了。


 不注意,观生为见心灭,就是不要不要去注意,不要去注意生,只是看那个面,看那个面,这时候不光 起,像专观灭,为什么?因为有两个要注意,第一个关注法必归于灭,第二,管那些还没有灭的诸法,生就是起无所起,生无所生,住无所住,不是字体能起能住,如闪电般刹那刹那,当体都归于灭,就是它当体即空的意思,所以你我们这样子注意法的灭的时候,你看到他论文竟然有这么好的句子,他说倒数第三行第一,
 不注意,观生为见心灭,就是不要不要去注意,不要去注意生,只是看那个面,看那个面,这时候不光 起,像专观灭,为什么?因为有两个要注意,第一个关注法必归于灭,第二,管那些还没有灭的诸法,生就是起无所起,生无所生,住无所住,不是字体能起能住,如闪电般刹那刹那,当体都归于灭,就是它当体即空的意思,所以你我们这样子注意法的灭的时候,你看到他论文竟然有这么好的句子,他说倒数第三行第一,


 一中无来去你看第二行后面,不见去来不见生,诸法不生,如虚空,犹如电起须一灭就是看到他就是在我们的心念里面,看到法的生跟灭,它是如闪电般这样子,那么的刹那,那如果说我们只是注意它的灭的话?那请问大家为什么我们要注意面?你看很简单的,比如说我现在喜欢这个时钟,这个时钟他现在还是住的阶段,她很漂亮,所以我想永远都获得它。所以这个生,我们很容易都会懒着,凡夫很容易拦住。那我们如果说关它的灭,因为生者必灭,我就我就关它变异,
 一中无来去你看第二行后面,不见去来不见生,诸法不生,如虚空,犹如电起须一灭就是看到他就是在我们的心念里面,看到法的生跟灭,它是如闪电般这样子,那么的刹那,那如果说我们只是注意它的灭的话?那请问大家为什么我们要注意面?你看很简单的,比如说我现在喜欢这个时钟,这个时钟他现在还是住的阶段,她很漂亮,所以我想永远都获得它。所以这个生,我们很容易都会懒着,凡夫很容易拦住。那我们如果说关它的灭,因为生者必灭,我就我就关它变异,


 坏了颜色变了,那生锈了,你还会还会想要拥有它吗?No ,我才不要,对不对。所以法的为什么论点教我们关,他要到这个时候,他要叫你观灭,他要让我们接下去以后,他要教的,要让我们产生厌离。厌离。好,我们来看后面。第四页一切法皆归于灭,灭的当体就是空,这是如来根本教法当中无常观空的方式,这个解脱道论称它为观灭字。所以这种观念字,是对于诸法中归云灭 起了恐怖厌倦星球解脱,我们敢,还拥有的这些法,还深入的法,
 坏了颜色变了,那生锈了,你还会还会想要拥有它吗?No ,我才不要,对不对。所以法的为什么论点教我们关,他要到这个时候,他要叫你观灭,他要让我们接下去以后,他要教的,要让我们产生厌离。厌离。好,我们来看后面。第四页一切法皆归于灭,灭的当体就是空,这是如来根本教法当中无常观空的方式,这个解脱道论称它为观灭字。所以这种观念字,是对于诸法中归云灭 起了恐怖厌倦星球解脱,我们敢,还拥有的这些法,还深入的法,


 还希望它永恒不变,就不会因为你观灭的那个智慧越来越锐利了,它还存在,你就看着他就是有面相,那我们就不会想要占有他了,所以大家看到新衣服,你要帮他灭,很像那个骂不骂马脚不一样,那你就不要去买那么多新衣。这样知道吗?,可以省点钱。从观无常,苦无我能够证得正性离身,真性离身就是见到了。进入真见灭谛,刹那顿悟四圣谛,证得出国。那我最近在看泡泡禅师的书,他有解释法住智制跟涅槃制的,层次很清楚,很简单,他说修 ps 那关,从志向一直到这里,关第三行,无常,
 还希望它永恒不变,就不会因为你观灭的那个智慧越来越锐利了,它还存在,你就看着他就是有面相,那我们就不会想要占有他了,所以大家看到新衣服,你要帮他灭,很像那个骂不骂马脚不一样,那你就不要去买那么多新衣。这样知道吗?,可以省点钱。从观无常,苦无我能够证得正性离身,真性离身就是见到了。进入真见灭谛,刹那顿悟四圣谛,证得出国。那我最近在看泡泡禅师的书,他有解释法住智制跟涅槃制的,层次很清楚,很简单,他说修 ps 那关,从志向一直到这里,关第三行,无常,


 苦无我到这里为止都是属于法住智,法住智接下来,还要以涅槃为所缘,进入倒置 起,就是以涅槃为所缘,进入那个那个见到的时候,因为他的所言是涅槃,所以那个时候,就称它为涅槃字。所以,泡泡禅师他解释南传的虚神经是这样解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好,最后一段,因缘起生灭,广观无常苦无我就归到见灭得道,跟杂含所说的正道次第大体相顺。所以为什么我要引这一段给大家,就是因为解脱道论这一段,无常苦我的观察导师说蛮相顺杂含的。所以大家假如要知道怎么观察这种三法应用怎么会通,
 苦无我到这里为止都是属于法住智,法住智接下来,还要以涅槃为所缘,进入倒置 起,就是以涅槃为所缘,进入那个那个见到的时候,因为他的所言是涅槃,所以那个时候,就称它为涅槃字。所以,泡泡禅师他解释南传的虚神经是这样解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好,最后一段,因缘起生灭,广观无常苦无我就归到见灭得道,跟杂含所说的正道次第大体相顺。所以为什么我要引这一段给大家,就是因为解脱道论这一段,无常苦我的观察导师说蛮相顺杂含的。所以大家假如要知道怎么观察这种三法应用怎么会通,


 或者是缘起怎么关这这个解脱道论的说明。好好回去看。我去参,我以前看了,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到现在还想跟大家分享好,我们剩下一点世间我来归纳一下。最后请看补充讲义第二页最后这个图表,讲补充讲义第二业有 一个图表 这个图表是我自己发明的,让你给它汇通的,先从第一章开始,佛法概论第一章再谈三宝。那首先导师介绍的是法宝,为什么?因为导师说法是佛是由法而来的,没有法的话,佛是不能成佛,他悟到真理,
 或者是缘起怎么关这这个解脱道论的说明。好好回去看。我去参,我以前看了,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到现在还想跟大家分享好,我们剩下一点世间我来归纳一下。最后请看补充讲义第二页最后这个图表,讲补充讲义第二业有 一个图表 这个图表是我自己发明的,让你给它汇通的,先从第一章开始,佛法概论第一章再谈三宝。那首先导师介绍的是法宝,为什么?因为导师说法是佛是由法而来的,没有法的话,佛是不能成佛,他悟到真理,
第220行: 第389行:
 那否则的话,他都是交到坏朋友,交到一些吃喝玩乐的朋友那当然,那人家都说,这个就是某某师父的徒弟,某某某法师的徒弟。那你也要负一点责任,因为你没有介绍他好朋友。如果是你介绍的三只是他不喜欢的话,他自己找那个是他的事但是至少我们当市常的要有这样子的一个指引刮胡山。第三?西方?是,说明夫妻俩,丈夫跟妻子,丈夫对妻子有五项,你看最后一行,妻子对丈夫有13项,我的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大家不要太紧张,你回去慢慢看了,
 那否则的话,他都是交到坏朋友,交到一些吃喝玩乐的朋友那当然,那人家都说,这个就是某某师父的徒弟,某某某法师的徒弟。那你也要负一点责任,因为你没有介绍他好朋友。如果是你介绍的三只是他不喜欢的话,他自己找那个是他的事但是至少我们当市常的要有这样子的一个指引刮胡山。第三?西方?是,说明夫妻俩,丈夫跟妻子,丈夫对妻子有五项,你看最后一行,妻子对丈夫有13项,我的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大家不要太紧张,你回去慢慢看了,


 没办法讲那么多不知道怎么会是三项,突然那么多。那下一页,第 四项 ?北方,是主人跟仆人,就是主人跟下人的关系,那下人,也是比较多,下人要奉是九项也是蛮多的那刮胡五下方,就是亲友关系。第六,上方就是,施主观修行者,就是就是信徒跟跟师父了,这样子的意思那这个大家请回去慢慢自己看了,因为这一部经也蛮不错的,蛮好的那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177页最上面。
 没办法讲那么多不知道怎么会是三项,突然那么多。那下一页,第 事相 ?北方,是主人跟仆人,就是主人跟下人的关系,那下人,也是比较多,下人要奉是九项也是蛮多的那刮胡五下方,就是亲友关系。第六,上方就是,施主观修行者,就是就是信徒跟跟师父了,这样子的意思那这个大家请回去慢慢自己看了,因为这一部经也蛮不错的,蛮好的那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177页最上面。


 小杰世尊就是清除神教的宗教道德,使人生正道从神教解放出来,确立人类的立场为佛法中道的特色。我们要要快一点了。第二,从少数人到多数人,那人类原本是平等,就原始的时候,是平等的,不过因为职业或者是种族的关系而有上下主仆之分。那种古代的社会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出有初期的宗教的时期与宗族与种族相结合,成为士族的宗教。氏族?就是就是有血缘关系的那些谱系,
 小杰世尊就是清除神教的宗教道德,使人生正道从神教解放出来,确立人类的立场为佛法中道的特色。我们要要快一点了。第二,从少数人到多数人,那人类原本是平等,就原始的时候,是平等的,不过因为职业或者是种族的关系而有上下主仆之分。那种古代的社会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出有初期的宗教的时期与宗族与种族相结合,成为士族的宗教。氏族?就是就是有血缘关系的那些谱系,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