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妙境长老:四念住」:修訂間差異

增加 45 位元組 、​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行: 第1行:
《四 念 住》
 妙境长老,1996 年于法雲寺佛學院
 
 
 
第一天講課
 
1996  年于法雲寺佛學院


== 第一天講課 ==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的佛學院準備很久了,到今天正式開課。現在所學習的課程是「四念處」。舊的翻譯叫做「四念處」,新的翻譯叫做「四念住」。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的佛學院準備很久了,到今天正式開課。現在所學習的課程是「四念處」。舊的翻譯叫做「四念處」,新的翻譯叫做「四念住」。


第15行: 第10行:
 其中,讀《阿含經》、或者我們現在想要學習的《瑜伽師地論》,都有提到一件事:就是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靈明的這一念心,念念地知道現在在做什麼。《阿含經》、阿毘達磨論乃至《瑜伽師地論》這些大乘經典,都有提到這個修行方法,就是你用功的時候,這個心常常知道現在在做什麼。這句話是很簡單,但是你若做起來就不可思議。這樣子用功,這是一個方法,我們這樣子去學習止, 學習奢摩他這個止,也就是這個念,這是一個方法。
 其中,讀《阿含經》、或者我們現在想要學習的《瑜伽師地論》,都有提到一件事:就是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靈明的這一念心,念念地知道現在在做什麼。《阿含經》、阿毘達磨論乃至《瑜伽師地論》這些大乘經典,都有提到這個修行方法,就是你用功的時候,這個心常常知道現在在做什麼。這句話是很簡單,但是你若做起來就不可思議。這樣子用功,這是一個方法,我們這樣子去學習止, 學習奢摩他這個止,也就是這個念,這是一個方法。


 其次,在經論上也有其他的方法。其他的方法,它的作用是一樣,但是有一點不同,就是要選擇出來一個所緣境;選擇一個所緣境之後,就把自己靈明的這一念心,安住在那裡不動,這又是一個方法。這個所緣境也是很多,但是我現在就先介紹一種。這個方法用的時候可以這樣,我們姑且這樣說,盤上腿坐下來,身體各部分都感覺到正常了,然後,你舌頭不要動,不要出聲音,你心裡面念兩句話,心裡面念兩句話。那兩句話呢?「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念這兩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你念這兩句話。
 其次,在經論上也有其他的方法。其他的方法,它的作用是一樣,但是有一點不同,就是要選擇出來一個所緣境;選擇一個所緣境之後,就把自己靈明的這一念心,安住在那裡不動,這又是一個方法。這個所緣境也是很多,但是我現在就先介紹一種。這個方法用的時候可以這樣,我們姑且這樣說,盤上腿坐下來,身體各部分都感覺到正常了,然後,你舌頭不要動,不要出聲音,你心裡面念兩句話,心裡面念兩句話。那兩句話呢?「''' 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 」,念這兩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你念這兩句話。


 「息」,我也是講過很多次,在《瑜伽師地論》裡面也說得非常地詳細。我們這口氣呼出去、又吸進來。呼出去,當然它是逐漸地呼出去,到時候就不呼了,可是也沒有吸進來,在這個中間有一個息,這個息就是停止的意思,這個時候也不出、也不入,這個息就叫做「出息」。這個出息的時間當然不是很長,應該說是很短。這個息過去了的時候,就開始吸,把這個氣又吸進來,吸、而又吸,又不吸了,不吸了,可也沒有立刻呼出去,又有一個息,那叫做「入息」。我現在簡單就這樣說。這個入息時間也不長,也是很短。它又開始又呼出去,這個氣又呼出去,又有個息, 然後又吸進來。就是這樣,又呼出去、又吸進來。我們不靜坐的人,不感覺到有這件事,還有個息的,不感覺;但是常常靜坐, 我們的內心經過長時期地靜坐,息的現象就出來了,這個出息、入息的現象就出來了,而且逐漸地也會加長,出息也長一點、入息也會長一點。按生理的自然的現象來說,小孩子的入息長,老年人出息長,壯年人是相等的,但是靜坐用功修行的人,他也會有變化,會有變化的。
 「息」,我也是講過很多次,在《瑜伽師地論》裡面也說得非常地詳細。我們這口氣呼出去、又吸進來。呼出去,當然它是逐漸地呼出去,到時候就不呼了,可是也沒有吸進來,在這個中間有一個息,這個息就是停止的意思,這個時候也不出、也不入,這個息就叫做「出息」。這個出息的時間當然不是很長,應該說是很短。這個息過去了的時候,就開始吸,把這個氣又吸進來,吸、而又吸,又不吸了,不吸了,可也沒有立刻呼出去,又有一個息,那叫做「入息」。我現在簡單就這樣說。這個入息時間也不長,也是很短。它又開始又呼出去,這個氣又呼出去,又有個息, 然後又吸進來。就是這樣,又呼出去、又吸進來。我們不靜坐的人,不感覺到有這件事,還有個息的,不感覺;但是常常靜坐, 我們的內心經過長時期地靜坐,息的現象就出來了,這個出息、入息的現象就出來了,而且逐漸地也會加長,出息也長一點、入息也會長一點。按生理的自然的現象來說,小孩子的入息長,老年人出息長,壯年人是相等的,但是靜坐用功修行的人,他也會有變化,會有變化的。
第54行: 第49行:


= 《大般若波羅蜜經》第六分〈念住品〉第五 =
= 《大般若波羅蜜經》第六分〈念住品〉第五 =
 第六分〈念住品〉第五。這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六分。它一共是十六分,這是第六分,〈念住品〉說到四念住的事情。我現在的想法,就是引這一段文說四念住的大意,就是把它的要義說出來。然後我們再稍微詳細地、一樣一樣地再解釋。
 第六分〈念住品〉第五。這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六分。它一共是十六分,這是第六分,〈念住品〉說到四念住的事情。我現在的想法,就是引這一段文說四念住的大意,就是把它的要義說出來。然後我們再稍微詳細地、一樣一樣地再解釋。<blockquote> 爾時,[[ 最勝]] 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知路、非路者,心緣何住?」</blockquote> 「爾時,最勝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個「最勝」,是一個天王的名字,當時的法會裡面有一個天王叫做最勝。「復從座起」:就是
 
爾時,最勝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知路、非路者,心緣何住?」 =
「爾時,最勝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個「最勝」,是一個天王的名字,當時的法會裡面有一個天王叫做最勝。「復從座起」:就是


 以前他已經從座起,向佛請問過一些問題,佛答覆了以後,他又從座起。「偏覆左肩」:我們人有兩個肩,不是兩個肩都覆蓋住,就是偏於一面,左肩是覆蓋住,這表示右肩還是袒露的,偏袒右肩,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就是左膝沒有著地,他這樣的一種禮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合掌是兩個掌合起來,內心是很恭敬、很尊重的,而白佛言。
 以前他已經從座起,向佛請問過一些問題,佛答覆了以後,他又從座起。「偏覆左肩」:我們人有兩個肩,不是兩個肩都覆蓋住,就是偏於一面,左肩是覆蓋住,這表示右肩還是袒露的,偏袒右肩,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就是左膝沒有著地,他這樣的一種禮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合掌是兩個掌合起來,內心是很恭敬、很尊重的,而白佛言。
第73行: 第65行:
 匪、或者有什麼障礙,這就不是道路了,那地方不可以通行了,就不是道路了。就是平坦的、安全的這條路,這才是可以名之為路。這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情況,但是這裡是說,佛法說的這些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這個涅槃的道路,這是很安全、很安穩、常樂我淨的道路;世間上這個虛妄分別心、多諸煩惱、流轉生死的這種境界,這是不安全的道路。
 匪、或者有什麼障礙,這就不是道路了,那地方不可以通行了,就不是道路了。就是平坦的、安全的這條路,這才是可以名之為路。這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情況,但是這裡是說,佛法說的這些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這個涅槃的道路,這是很安全、很安穩、常樂我淨的道路;世間上這個虛妄分別心、多諸煩惱、流轉生死的這種境界,這是不安全的道路。


 「能如是知路、非路者,心緣何住?」他的內心在緣念什麼境界、安住在那裡呢?心緣何住?緣這個所緣境,就安住在那裡不動。這等於說,這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聖人,就是這些大菩薩,他們的內心住在什麼地方?譬如說是,我們是個生死凡夫,我們的內心在那裡活動?在什麼地方活動?我們的內心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在這五欲上活動,在世間上這些是是非非、煩煩惱惱的,在這上活動,我們凡夫就是這樣,一有點事情過不去,就在那上想又想,想又想。這些聖人,「能如是知路、非路」的聖人,他們的內心在什麼地方活動呢?
 「能如是知路、非路者,心緣何住?」他的內心在緣念什麼境界、安住在那裡呢?心緣何住?緣這個所緣境,就安住在那裡不動。這等於說,這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聖人,就是這些大菩薩,他們的內心住在什麼地方?譬如說是,我們是個生死凡夫,我們的內心在那裡活動?在什麼地方活動?我們的內心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在這五欲上活動,在世間上這些是是非非、煩煩惱惱的,在這上活動,我們凡夫就是這樣,一有點事情過不去,就在那上想又想,想又想。這些聖人,「能如是知路、非路」的聖人,他們的內心在什麼地方活動呢?<blockquote>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凡所遊行城邑、聚落,開(聞)說利養,心不貪染。如佛世尊戒經中說,善自憶念,離諸煩惱。</blockquote>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這底下回答。「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佛回答他的這個問題,你應該知道,這些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聖人,「心正無亂」:他們的心是很平正、不亂的、不散亂的。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凡所遊行城邑、聚落,開(聞)說利養,心不貪染。如佛世尊戒經中說,善自憶念,離諸煩惱。 =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這底下回答。「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佛回答他的這個問題,你應該知道,這些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聖人,「心正無亂」:他們的心是很平正、不亂的、不散亂的。


 「亂」,可以作兩種解釋:一個是妄想紛紛就是亂,一個是顛倒也是亂。這個「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散亂的亂,不能夠明靜而住,這叫做亂,這個亂是我們很習慣了的這種散亂的境界;顛倒名之為亂,也是我們的境界。什麼叫做顛倒呢?我們沒能夠契入法性的真理,我們心就是顛倒的。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幻化虛妄的,我們認為都是真的,這就是顛倒。所以,凡夫一切時、一切處都是顛倒。若是得了禪定的人,沒有散亂的這種過失,但是還有顛倒的過失。若是得成聖道以後,他才沒有顛倒的錯亂。不過,得成聖道的人,他也並不是一下子就圓滿了;到了成佛的時候, 才是一切過失都息滅了、一切功德都圓滿了, 那是沒有顛倒。其他的一切聖人,還有所不足,他還是有一點事情。所以,這句話若這樣解釋,就包括很多的事情了。現在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心正」:他的無分別的智慧與法性理相應了, 
 「亂」,可以作兩種解釋:一個是妄想紛紛就是亂,一個是顛倒也是亂。這個「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散亂的亂,不能夠明靜而住,這叫做亂,這個亂是我們很習慣了的這種散亂的境界;顛倒名之為亂,也是我們的境界。什麼叫做顛倒呢?我們沒能夠契入法性的真理,我們心就是顛倒的。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幻化虛妄的,我們認為都是真的,這就是顛倒。所以,凡夫一切時、一切處都是顛倒。若是得了禪定的人,沒有散亂的這種過失,但是還有顛倒的過失。若是得成聖道以後,他才沒有顛倒的錯亂。不過,得成聖道的人,他也並不是一下子就圓滿了;到了成佛的時候, 才是一切過失都息滅了、一切功德都圓滿了, 那是沒有顛倒。其他的一切聖人,還有所不足,他還是有一點事情。所以,這句話若這樣解釋,就包括很多的事情了。現在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心正」:他的無分別的智慧與法性理相應了, 
行政員、​editor、​flow-bot、​介面管理員、​limited、​監督員、​管理員
101,2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