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5:修订间差异

删除1,308字节 、​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73行: 第73行:
 这里讲说这个名色,是我们一切认识的对象,可以总摄一切的精神物质。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如果名色是五蕴的话,名是什么?受 想 行 识,色就是色。所以我们一般来讲,我们认识的是我们这个身体,五蕴的身心,那么我们的色就是肉体,受 想 行 识就是我们的精神。比如说对我自己,我的认识包括什么,我对这个身体的认识,还有我内心观念的认识,这都属于自我的认识。
 这里讲说这个名色,是我们一切认识的对象,可以总摄一切的精神物质。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如果名色是五蕴的话,名是什么?受 想 行 识,色就是色。所以我们一般来讲,我们认识的是我们这个身体,五蕴的身心,那么我们的色就是肉体,受 想 行 识就是我们的精神。比如说对我自己,我的认识包括什么,我对这个身体的认识,还有我内心观念的认识,这都属于自我的认识。


 如果是我们的对象,当然除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外,我们对象还有别人外境。比如说我看到A,我看到A之后,我的前五根先缘到他,A在叫师父,我眼睛看 到静堂 ,看到他是什么样貌,这个叫做形色,是指那个颜色或是形状,就是境的那个色。接下来 ,我听到那个声音,声音也属于色法。然后 ,他拿一个很香的咖啡给我,我闻到味道,这就是我产生的认识。那接下来我内心里面,由于我认识到他,把信息吸收进来之后 ,我的意识去把我五根所取的这个境拿进来之后,我意识去分别,经过分别之后,我的意识推论判断这个是A,他拿了一杯咖啡,这个就是第六意识的认识跟推论。
 如果是我们的对象,当然除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外,我们对象还有别人外境。比如说我看到A,我看到A之后,我的前五根先缘到他,A在叫师父,我眼睛看 到B ,看到他是什么样貌,这个叫做形色,是指那个颜色或是形状,就是境的那个色。接下来 ,我听到那个声音,声音也属于色法。然后 ,他拿一个很香的咖啡给我,我闻到味道,这就是我产生的认识。那接下来我内心里面,由于我认识到他,把信息吸收进来之后 ,我的意识去把我五根所取的这个境拿进来之后,我意识去分别,经过分别之后,我的意识推论判断这个是A,他拿了一杯咖啡,这个就是第六意识的认识跟推论。


 所以我对他的名色产生认识,如果对象是没有精神的,那就是只对色产生认识。因此名色六入触这个地方 ,他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有时候分开,那这样子的话,就会产生师父讲的那个图,就是那个三个圈的图。我们的认识是我执,我们一般来讲,以我执产生认识,那产生对什么认识,对名色的认识,这个名色的认识 ,就是包括我自己身心的名色,也包括别人身心的名色,反正就是名跟色,物质跟精神的一个统括的认识。
 所以我对他的名色产生认识,如果对象是没有精神的,那就是只对色产生认识。因此名色六入触这个地方 ,他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有时候分开,那这样子的话,就会产生师父讲的那个图,就是那个三个圈的图。我们的认识是我执,我们一般来讲,以我执产生认识,那产生对什么认识,对名色的认识,这个名色的认识 ,就是包括我自己身心的名色,也包括别人身心的名色,反正就是名跟色,物质跟精神的一个统括的认识。
第85行: 第85行:




问:那个触,不是还有个叫无明相应触吗?因为从这个地方看,这个触还没有产生心理方面的作用,或者说跟烦恼相应的。


  还是你有 (弟子有个问题 就是那 个触 ,不 还有个叫 无明相应触 ,无明相应触, 因为从 这个 地方看 ,这个触 还没有产身心理方面的,或者说跟烦恼 相应的 其实我们后面会说 其实 般来讲,我们凡夫众生,这 触一定都是什么触, 无明相应触 ,如果你不 是无明相应触 的话 你对这个受 不会怎么样 产生爱,但是我们 这个 触,都 我执相应的 ,这个 时候,另外一个术语叫做 无明相应触, 我们触都是跟我执相应 的, 那我执本来 就是 无明的根本 所以叫做无 明相应触,那就是 谈到修行的切入点 这个 后面师父会讲, 那也就 因为 这个触是无明相应触, 所以才会 所以他后面 受开始 其实就已经是 烦恼 那这个情绪 一定会 引起 爱, 如果那里 明相应触 ,那 就不会了 面的受 爱就没有了 这是从认识论上 就会有 状况 那后 面师父 明相应触 跟无明相应 触, 他现在 在谈什 ,谈流转,谈流转 那一定 怎么样,一个一个引起 的, 个触既 是流转 的, 没有特别 那一定是无明相应触,那无明相应触 ,你有情绪 波动 ,有 以无明相应触 所以你一定会 产生 爱,所以这个地方就是 认识 作用 ,认识 作用,那个觸境繫心,然后 ,逐物流转,谢谢 师父, 那个静能你 有问题 (师父有两个 第一个问题 就是说, 咱们现在,当然现在还没有 这个十支 然后 因为如果,弟子再结合五蕴 五蕴就 色受想行 识, 那十支里面 比如说这个五蕴 这个 色,是 不是其实就 等于,刚才您 的这 十支里面的 这个, 名色里的色, 就是 名色,然后 个受 实际上 就是 咱们十支里 的这个受 也可以这样子讲 那个六入和触 实际上 更详细 解释了,怎么从色 ,就 到了受的这个过程 ,是这 种心的领纳的过程吗,可以 么理解) 其实这六根,六根跟 认识, 这个 这里是六根,当然六根也是,我们 这个 名色里面 但问题就 说, 个东西 其实在谈 我们的认识 比如说我们 六根 六根产生认识 我们 产生认识 除了对,比如 师父自己来讲 这六根 可以是 静堂 认识,但更多时候是对我自己的认识, 但这 六根还是我的五蕴 的,六根 属色蕴 (但 其实 是说 因为现在 是这里面 说的 就是导师 那个分析 是不是就是说实际上 就是弟子因为没 过为是 感觉上是不是说 为是 际上 是, 他重点不是说 外界 的认识, 通过对自己 ,缘 自己对自己 认识 ,而 去认识外界 不能这么 其实不管外界还是对自己认识 对他来讲 都是认识 对象 因为我 认识 静堂会是透过六根六识,我认识我自己 名色,也是透 怎么样 到自己 我想 我自己也是这样子,只是说 一个差别 我对我 这个 自己更执著 那对静堂可能就是我 我所 我所 ,那如果 我我所的话 会变成 一个 问题 是说,更进一步叫做,识是 我, 受想 ,是我 ,就 是四识住的问题,所以它是一层一层 的, 那到最后就是,我执 根本, 色的 一切都是我所,(还 触,您刚才说 ,其实 是认识作用的开始,认识 开始 ,如果是 说六入生起觉触,如果是这个加上觉 的话, 弟子感觉 ,是 又超过了 开始的这么一个东西),它觉触 一个描述,触 就是 觉就 因为触 一定有感觉 ,这是 导师的语气,让 们更加强这个触 ,这个 有时候 的身 我们 是说色 声 香 味 触,这个触有身体的触,有 认识 六根对六境 触,但这里讲的整个触 ,是 六根对六境 整个触 不只是身体的触而已,它就叫做觉触,就强调说 我们 的认识,六根 六境 的认识 等一下会讲说,从哪里会 产生为 一些观念出来 产生一些为 的观念出来,这个地方同学 尽量去听, 这个 地方导师分析 比较细 但确实是 为什么 ,因为很多 对《阿含经》 的认识, 到缘起支,一定 三世两重因果 十二缘起 但事实上《阿含经》在 缘起支 时候 更详细 可不只是 样而已 它有惑业苦 有五支说 有十支说 有十二支说,有胎生 循环 说,有 认识论 觸境繫心说 所以因为导师的分析 所以很多人之前没有看过导 的东西 看 《杂阿含经》会想说 到底十二有支在讲什么 为什么这里讲的跟那个讲的不一样 为什么《杂阿含经》里面 ,讲识 时候讲六识 但是在中《阿含经》里面讲识的时候 讲投胎识 到底 哪一个对 ,就 会产生 种矛盾,但事实上导师跟 我们 解说,事实上佛陀在讲缘起支的时候 ,是 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在解说 的, (师父,第一次想问 ,就 是您刚那幅图 ,我 执和名色 名就像 就是 五蕴世间的无常 ,但是 这里又有一个受 想 行 识,受 想 行 识 其实 已经在我在里面了) 名就 精神 ,就 可以如果 我们五蕴的话 名就 什么 受 想 行 识 是身体,(但是受 想 行 识本身 我们就是凡夫来说 其实已 是在我 意识) 就是这样子 你把它想说,这 是我自己 这个是也 是我 的这个身心 但是我的我执认识 我的身心 你能不能认识到你的 心可以 ,比如说 我看到我师父 看到镜子里面 我去思考 怎么样的,这就 们自己对五蕴的认识,谢谢师父,那这个名色不只是可以,我我们自己可以对,为我们自己产生认识,因为我们的执著,就是我们这个身心是最强的,我也可以对别人产生认识,我也会对静堂的五蕴产生认识,那我可以对色蕴产生认识,比如说无情物就是色蕴,色蕴产生认识,那师父要讲的就是说,这个名色是无常的,无常变化本来如此,但是 ,我们的高兴喜欢不喜欢,全在于我们的自己的主观认知,因为我说过,你觉得现在对你有利的,你就喜欢,现在对你不利的你就不喜欢,师父刚才不是说吗,你现在就去爬山,你希望好天气,那当然你就喜欢啊,顺利,顺利你就心情愉悦,但是你今天卖雨伞的,怎么样,卖雨伞他当然没有下雨,他卖不出去啊,好几天都是那个太阳高挂,万里无云,他就不喜欢,他就溴了,所以这就是什么,我们对于无常变化,我们自己是很主观性的,那这种主观性,就会产生你的情绪,进一步我们就对情绪产生什么,爱染纠结,就是这个样子,(师父 要照这么说的话,一切问题),可以这样讲,但是 ,我们不能把触当成,他的问题所在,为什么 ,(因为触也是缘六根对六境),其实推到最后,他为什么会推到这里,因为我们触里面是带有这个(我执)的,(因为刚才还是说,你因为是无明相应,所以还是一个问题,但你名相应了,就没有后面那些),对对对,这个后面师父刚好会讲,所以师父在那个,很多人慢慢,就是会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有些学者,或是有些人分析,会认为说爱,但是导师从经典,他有经典根据的,讲起来说,其实整个触的认识开始,就是一种我执,无明相应触在里面,我们后面再讲的时候,会分析的更细,针对这个问题会提出来看,来那个静观你的问题,(弟子还是回到刚刚那个问题,就是弟子还是觉得像,名其实本身已经包括了,我执在 ,那是不是在,比如说他的这个图里面,名因为,比如说受 想 行 识,受你已经有乐受苦受,这个已经有,这个感觉在那里,那是不是名其实应该是,在我执 下面,而色是在 就是在无常来说 ), 不是,现在讲起来就是说,这个是认识的对象,你现在不要解,这个是认识的对象,这个是我主观的能认识,但是我的主观能认识,一定是含有我执在的,那这个只是说,名色可以是我自己的名色,可以是别人的名色,你只要把这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这样就好了,其他,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没问题,再来有问题可以提出来,那师父尽可能的去解,去帮你解说解答,那就会没问题,等一下那个静元,把那个弄下面一点,把那个挡的东西,弄下来,挡的东西不是整个灯,不是往下,挡的东西往下,再下来一点,好可以,(师父弟子又回到刚才那个,就是这个六入,生起触的这个问题,那其实这个触,这个六入其实也有问题,他也有这个净色根,和浮尘根,所以那个地方,他已经也有染污的问题),当我们讲六根的时候,只要是讲净色根,浮尘根只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所以浮尘根不是认识的根本,净色根才是认识的根本,大同小异,除非你自己的根产生了问题,比如说眼瞎,有可能是你的根,净色根出了问题,那当然浮尘根,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浮尘根产生问题,净色根也很难依托,因为净色根必依浮尘根,依托而有,不是,净色根就根基高低没有问题,就是灵不灵敏,比如说你眼睛有问题,你的净色根,可能就没有那么灵敏,但这个跟智慧没有关系,跟智慧,因为智慧的关系不在你根,不在你的根,所以我们说触本身不是问题,但是我们是讲一个叫做,无明相应的,还是明相应的,这才是问题,所以你看,我们之前师父讲过黑牛白牛,黑牛白牛,一个根一个境,根没问题,黑牛白牛都不是问题,是识,但这个识也不是纯粹的认识,是有取识,所以这个有取识到这里的触,就变成什么触,无明相应触,这样清楚,如果不清楚,我们后面再讲,慢慢再理解,所以名色是认识对象,缘名色而有六入触,所以名色是认识的对象,你看缘名色而有六入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的四支,说明了觸境繫心的过程,导师说名色有六入,一个是对象,一个是认识的感官,然后就会有情绪,有了情绪就会有爱染,所以这四支在讲哪几个 ,从名色,他这里是讲什么,从名色有六入触,你就要知道说名色是对象,然后六入是根,然后触就会产生认识,产生四支后,因为我说过这是无明相应触,所以会有情绪的作用,有情绪作用就会有,那怎样,染爱,所以这四支,他这里是把六入触染成,弄做一支,所以叫做名色六入触受爱,这几个是一个认识,谈一个认识的过程,但这个认识的过程,不简单的只是纯粹的认识,而是已经有爱染在里面的,那个执著,我执在里面的认识,所以这个叫做什么,觸境繫心,触就是六入触,境名色繫心就是什么,受根爱,繫心就是爱,系在你的心里面,染著在你的心里面,这个叫做 觸境繫心的认识过程,其实我们一般的认识,都是这样子认识,只是没人告诉你,没人分析给你听,我们不会去察觉,现在佛陀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这样,我们就会慢慢从中去察觉,去了解,我们今天认识的是怎么样,所以我们接下来,这个就会慢慢再继续说,讲到这里可以吗,接下来,我们谈的是十支,现在少了哪一支,识还没讲,这里的识,跟一般阿毗达摩的方识不大一样,阿毗达摩是说,就是说,根对境产生识,识产生触,阿毗达摩是这样说,也对,只是说,这里的识比较特殊,你看,这个是一个一个这样说过来的,我们为什么可以产生六入触,产生认识,因为有对象,那么进一步,我们就来谈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这里,受,等一下,我们先来讲 觸境繫心的四支,这四个,緣名色有六入觸,緣觸有受,缘触而有受,缘受有爱的四支 ,说明了 觸境繫心的过程,名色是认识的对象,六入 触是以感觉的机构,六根,让客观的名色,反映到六根门头来,六根摄取名色的影像,生起主观的感觉,才成为认识,这就六入 触的认识,一个是对象,六根认识之后,把它的影像行相,反射到我们内心里面来,其他的影像,然后就产生认识,这个叫做名色跟六入 触,名色跟六入 触,接下来,由于我们内心产生了一个,特定东西的认识之后,就会有受,因为受名色的波动,因为我们刚才认识名色,印到心里面,比如说,静能今天赞叹师父,然后我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意识怎么样,取他这些话,印到我声音,我的内心里面,然后意识去分辨,然后把这些讯息认识说,他是在赞叹我的,那就是产生这种,名色跟六入 触,就产生了认识了,认识了之后,他赞叹师父,师父内心会产生受,这受不是简单的领纳而已,他领纳之后,会有主动的情绪作用,他赞叹师父,师父会产生什么,如如不动,其实会开心,我说这一般正常的状况,产生开心,所以因为受名色的波动,这里的名色就是说,声音是色,但是这声音里面,是有传达意识的,不是打鼓乒乒乓乓,鸟叫风吹,进来没有意识的,他这种赞叹是有意识的,我了别了他这个意识之后,他是在赞叹我的,但是不是在讽刺,是纯粹赞叹,我受到这样子的话,内心会起波动,高兴是内心起波动,泛起了欣喜,那当然赞叹是欣喜,尤其的情绪,到这里因为味着对象,就是受啦,执著对象,被環境的束縛轉 移,不得自在,因为我被他这句话,怎么样赞叹的,昏头转向,师父是宇宙最会讲经的,因为被他这样一赞叹之后,整个都晕头转向了,就受到的这样境界的一个系缚,接下来爱,因内心苦乐的系著,开始用他主动的姿态,对生命塵世而傾向 戀慕,对生命对塵世,因为根本的是生命,为什么他赞叹我,我会高兴,高兴会执著,因为我还是很执着我这个,我讲经大家觉得怎么样,还是在执著这样的东西,那当然塵世,那塵世多了,我们碰触到的所有的一切,产生怎么样,而倾向恋慕,就会这样子,我们都是这样的过程,都是这样过程,所以这几支,那个取有没有,爱 受 六入 触 名色,名色 六入 触 爱取,这边是识,识是在这边,然后我们是名色,然后这边爱,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我们内心接触到东西,就会产生情绪,这些情绪为什么,因为我们产生认识,认识什么,认识名色,所以六入触认识名色,所以会产生受,受就会产生爱,这整个叫做怎么样,觸境繫心,也就是说我们六根,缘名色就会有六入触,这整个是在一起的,然后会产生受,然后就会产生爱,这是一个 觸境繫心的一个过程,可以吗,讲到这里,那当然,如果你用师父的这三个圈,来理解的话,那就,一下子就容易明白了,这三个圈,一边就是我执,一边就是名色,那我的六根六境,我的我执,怎么认识到名色,当然还是透过六根,名色就是六境,只是师父,这个圈画得比较简要,因为我不需要在根对境,上面画得太细,因为这个是针对烦恼,怎么作用的而来的,讲到这里可以吗,(师父弟子问个问题,这里面讲的名色,色是那个,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那个六尘,名就是受想行识,这里面一个,名就是受想行识,体现它的功能性,就是说它有这种,受想行识的功能,但是真的还没起作用,因为 在名色的后面),你这里把名色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就好,把它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它主要在认为说,你六根一定要对六境,那这六境就是什么,你的名色,或是别人的名色,或是你自己的名色,六根对六境,这样就可以了,反正名色,就是你的认识对象,(它也是带有点,我所那个什么,像是境的意思),就是境,认识对象就是境,六根对六境,那个名色就是你的六境,这样就可以了,那这个六境,可以是你自己的五蕴,也可以是别人的五蕴,接下来,那识 ,识还没讲到,那识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一下这里,识,入胎识,生命体,现在是在讲什么,依胎生学而有的认识观,我们不要讲,弄到最后搞混了,我们先来看前面在讲什么,依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记得,依胎生学而有的觸境繫心,那我们把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名色 六入触 受爱,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已经讲过了,分析过了,是觸境繫心,那接下来什么,以胎生学为基础了,那很明显,这个识是什么,投胎识,所以我们在,我们之前讲这十支,这十支说,依中阿含,之前是讲大缘方便经,第一个是以中阿含为主,所以这里就是投胎识,所以你看到,入胎识。生命体,识与名色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从探索认识活动的根源,触发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见地,名色 可以概括,内外一切物质精神,概括认识的一切对象,但经中每每用它 ,来代表有情身心组织的全体,因此,名色从父母的精血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主要原因不能不说是识,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但依于,但依於現前身心而持續,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切的认识 ,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当然就是从怎么样,从哪里来的,从我们投胎以后,所以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必须要分辨的一个问题,这两支,名色 如果跟识来相对比的话,识是投胎识,名色可以说是胞胎,但是投胎之后,开始生活了,这个时候,名色就变成是认识的对象,所以我们之所以这辈子能认识 ,是因为过去生中的投胎而来的,那既然投胎而来的,那我们就产生了认识,那我们如果认识不了解,中间有什么问题,我们就依认识而产生执著,产生执著烦恼,就会继续什么,身口意的造作,然后就有业力烦恼的存在,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我们烦恼的爱染 ,继续在润生,那就生生不息了,所以,这个就是从认识论上来分析,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生不息的,一直轮回轮回,所以到最后 ,我们这几次的分析,还是回到我们这三个圈,我们的苦也是因为这样子而来的,讲到这里,说实在,这是比较复杂,比较深的分析,以前师父在我们这个《阿含经》,之前也是有讲到这个,因为讲根本的缘起法,但是就讲十二缘起支,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因为已经讲那么久了,师父应该是把大家当成,从第一节就已经听到现在了,但事实上,在座好像没有人,从第一节听到现在,海策第一节你就在了,还是你第一节在大陆,你在吗,我们是《阿含经》是,静观在,靖略也在,《阿含经》的第一节,靖略也在,还有一半都在,那不错,我以为全部都不见了,靖堂你第一,《阿含经》的第一节你在吗,没有啦,我们哪一年开始讲的,17年8月,3月12,17年3月12,六年了,不过六年中间,疫情完全停了一年,疫情至少停了两年,然后就颠颠拨拨的,就是终于走到现在,六年了,所以《阿含经》不容易,听到《阿含经》的时候,刚开始大家很有兴趣,来了三十几个人,中间七七五五,有多有少,不过现在疫情刚过后,也能够这样也不错,挺好的,当然越讲越深,人都是这样,刚开始有兴趣,热忱一过,好奇心一过,那就是考验的开始了,考验的开始了,那越讲越细,越讲越困难的时候,那就考验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个热忱,继续听了,这个到现在就是,那个靖庙跟靖言也在,那很好,那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还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在,那也不错,不错很好,你麦克风有开吗,开着了,(师父这个投胎识 是那里面,是不是特注意,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业种子 全是这里面),那个,先不要谈那么深,我们先把这个地方所讲,因为这地方不会是讲阿赖耶,不过有可能引发阿赖耶的观念,但这个地方不是在谈阿赖耶识,但是有可能引发,第六识在详细的地方,可能有一个细意识,有可能会这样的引发,我们往后看就知道了,再来我们来看,刚刚那个尽量这样讲,事实上,以前在讲唯识学的时候,也是,你看到,如果他纯依胎生学来讲的话,识缘名色,是胞胎,胞胎里面有肉体的,也有精神的,那也就是说,表面上除精神的以外,还有一个什么,投胎的识的生命体,为是确实是,拿这样的一个东西来说,那我问你,如果这个名是受 想 行 识的话,那这个识又是什么,那么,部派佛教说,这个就是投胎识,那这投胎识 两个要在一起,那这识又是什么,那就会产生细意识,微细的细意识,以及生命体,那么在唯识学就认为说,他就是阿赖耶,为是在成立阿赖耶,你要听师父讲《摄大乘论》,为是在成立阿赖耶,所以就拿这样的一个来说明,阿赖耶的投胎,这样清楚,但是不是《阿含经》本来的意思,《阿含经》没有讲那么清楚,那个静人,你有什么,(好奇的问一下,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怎么分析这个识和名色),中观的角度,大体上中观都是依《阿含经》的,他就没有另外再成立什么东西,他大方向上,很多分析大方向上,他没有做太细的分析,不过大方向上,他引的都是《阿含经》里面的,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下,再来看一个东西,接下来小結,小結,这个 那个静修来,(师父您能,回到前面吗,最后一句 ,识入胎并执持根身,什么叫执持根身),执持根身是不是,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投胎识或生命体,我们有精神,有根身,那我们这个根身,为什么能继续 ,比如说有一个人刚死掉,我不要说师父刚死掉,你看一个人刚死掉,前面 后面,这个根身没有太大的变化,刚死,没错吧,那为什么是死的,一个是活的,这就是说我们一个生命体,在执持的这个根身,那就是活的,如果我们这个生命体,不再就是长住,执持的这个根身,那这个根身就是怎么样,死掉了,这个就是执持的意思,静修,也就是说我们,我们 以业力,来投胎之后,我们这个生命体,会应用这个根身,去让它可以持续去运作,那这个根身,也要透过这个根身,也要透过一些,什么吃住来长养,那这个根身,也有保护我们,这个生命体的作用,这是在欲界,欲界我们人,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做执持根身,来静能,(我也是想问这个,如果是这样的话,说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如果从为是,刚才您说为是的角度,说这个识,实际上是细意识,或是第八阿赖耶识,那这阿赖耶识,它不仅,是不是最早,《阿含经》时候提过说,阿赖耶识实际上是一个,含藏的作用,它就是那个,类似于吸收资料,那它就不仅是,能吸收资料,它还能去执持这个根),如果就为是就是这样,唯识学当然我们,大概讲一下就好,唯识学的投胎是阿赖耶,然后认识之后 ,也是阿赖耶,但是为是从执持根身,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阿赖耶就叫做阿陀那,从他的执持根身来讲,就叫做阿陀那,当然解深密经跟后面讲的,有一点点些许的差别,不过大体上就是说,为是从他的认识以及他的投胎,就叫阿赖耶,从他投胎之后,他不但能作用,而且能让我们的根身不败坏,他就叫做阿陀那,所以从执持根身来讲叫做阿陀那,是对,没错,然后阿赖耶 ,如果从他含藏,就是含藏一切资料跟讯息的话,就又叫做一切种子识,那没关系,这个反正是后话,后面唯识学所说的,那个有空师父那边,有两本唯识学的,可以去看一看,我们是不是休息了,还有三分钟,没关系,给你们多三分钟,多吃点零食,师父弟子有问题,那我们三分钟留给静修吧,静修来,(师父,感谢师父,就是关于上一点,名色從父精母血的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说是识的入胎),我们一般来讲,就是说,如果依佛教来分析入胎的话,他一定师父精母血,但我们看到的科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但是佛教里面又看到什么识入胎,也就是说,一个生命的,就是说现前生命的诞生,一定师父精母血,还有什么,识依业力而入胎,但是我们的医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但是你不能没有精神,没有他的生命体,所以为什么有些就是说,中间胎死腹中,那就是这个生命体的业力还有各方面,可能受到的什么影响,他就死掉了,他死掉虽然说他的胎,还有营养还存活一阵子,但实际上他的精神体已经不在,但是他早晚还是会,就会早晚还是会死掉,那当然这个就是比较,可以以后可以慢慢来谈,父精母血是入胎,(师父那您说,那就是说不能不说是,这个识实际上就你刚才说的,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识),如果为是来讲,他指的就是这个,(那这个识包括最后一句话,那个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的这个识,也是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是可以,因为您说是不同的阶段,或者说不同的阶段的作用),对对对,不同的作用,还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如果,就是从识到名色,就这一环的时候,只是投胎识,但是你一旦可以有认识了,然后是名色,然后这个识,从为是角度,那三种识了),那 为是都会就把它讲说,阿赖耶跟第七识在一起,然后 ,那个六入触他就是六识,(从为是的角度来说他就又有藏识),因为为是来讲,他就说 ,阿赖耶除了生命体以外,他还是一切认识资料的来源,就是叫一切种子识,不过因为我们讲《阿含经》,这个地方就后话了,以后以后有在讲为是,我们可以再讲,不过你们现在如果有兴趣,那个师父的唯识学概论可以去看一看,因为这边讲《阿含经》,如果一直扯扯扯,就转到那边去了,我们先休息,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回来,我们进一步来谈,刚才讲的是什么,胎生学的,觸境繫心观,现在 ,接下来来谈小結,小結,小結刚刚讲过了,没有吗,經上說識與名色,是同時相依而共存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这就刚才你们要问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你要知道吗,我们不是说识缘名色吗,那识缘名色这两个,是说缘起支中的,就是缘起支中有识然后名色,名色就是五蕴的话,那就是色受想行识,这外面有一个识,里面有一个识,那不是重复了吗,名色之中有四蕴,缘起支中又有四支,這二識同時,似乎不是六識論者所能圓滿 解說的,六识论就只有六识,没有七识八识,所以这里导师意思是什么,如果光用六识的话,很难去解说,那里面那个识,跟外面那个识,到底是同一识还是不同识,但事实上,《阿含经》解说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同时存在,它同时存在,识跟名色是同时存在的,你如果从认识论来讲,那没问题,但是它又有胎生学的观念,那两个就同时有识的存在,所以六识说就很难去圆满,因此就会产生了,细意识跟投胎识,以及所谓的,进一步就会有阿赖耶识的出现,后来大乘唯识学的,結生相續,執持根身,有没有看到,六识所依的本识,就是阿赖耶或是细意识,就根据这个思想,也就是这缘起支的具体说明,而衍生出来的进一步的解说,所以师父不是说,《摄大乘论》还有唯识学早期,都是引这两个,识缘名色 名色 缘识,而成立有细意识说,部派佛教叫细意识,或叫根本识,很多名称,唯识学就叫做阿赖耶识,或叫做一切种子识,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灵活的存在做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就叫做胎生学,这一句话最后一句什么意思,他说认识作用,觸境繫心是一种认识作用,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的灵活存在,这不是有什么灵体,就是生命体的存在,作为依托,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我们得有这个生命,有这个生命,我问你 石头会不会产生认识,石头当然不会,桌子椅子粉笔不会产生认识,那我们会有认识,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我们才会产生认识,所以才会在觸境繫心外,加一个投胎 结生识,所以这个就是说存在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叫胎生学,这个叫做觸境繫心,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说,这个是十支说的其中第一个,讲到这里,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静能来,(这个导师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说,似乎不是六识论者所能圆满解说的,那最初这个六识论者是怎么解说的),六识论者,基本上《阿含经》不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是说就是这样子,那部派佛教得解决,(部派佛教怎么解决),那到最后 ,他就讲出了一个细意识或根本识,他就说其实我们看到的六识是茎枝叶,就是茎枝叶,但是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根,那你树叶掉,枝叶生长被砍掉了,这个都没关系,它的根是在的,所以就是这个根,就像是我们有一个根本识,会一直投胎轮回这样,他就立出了一个叫做细意识,或叫做根本识,师父的《俱舍论》,后面有一篇论文,专门在谈第八识的产生的一个过程,那到最后在解深密经开始就谈了 ,阿赖耶识出现了,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说明,再来,二 依认识论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这个就纯认识论,就不再谈胎生了,纯粹认识论,就是纯粹师父的那三个图那三个圈,一个是我执认识到无常的对象,然后产生苦,就是在谈这样一个认识论,所以师父一直讲一句话,唯识学出发于认识论,但是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后面再来看看,说明,纯粹从认识论的见地,说明觸境繫心的十支说,差别在哪里,刚刚那个是怎么样,依胎生学作为基础而谈的认识论,这一个是纯认识论,然后刚刚那个依的是什么,中阿含,记得吗,中阿含大缘方便经,以及长阿含的大因经,大缘方便经,所以那个时候的那个识都是指入胎识,但是现在我们依的是杂阿含294经,还有,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因为入胎识是不同于六识的,所以因此说六识,一定是指认识六尘了别的,境的了别识,所以师父常说一句话,在《杂阿含经》里面,相对来讲,他十二有支里面谈的识,比较偏重在六识,所以是很清楚的认识论,比较纯的认识论,到了中阿含谈的识,慢慢转变为投胎识,它的差别在这里,这杂阿含跟中阿含的差别,不然真的你要是,你要是从中阿含的投胎识,再来看《杂阿含经》,有人问我说,师父这《杂阿含经》为什么,讲这个识是六识,不是投胎吗,怎么会是六识,如果你硬把它认为说它不变,那问题就会有说,那不是打架了吗,你就要知道说,它的重点特色会不大一样,还有 一定是认识的六境,来就是六尘 就是六识,我们来看一下,经文杂阿含249经,这个是比较经典的,其实还有很多经典,他在讲 尤其是《杂阿含经》,其他很多经典在讲,识的时候指的都是六识,因为导师 你看,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所以我们来看一下,我找一个人来帮师父念一念,静宽,刚好你手上有麦克风,这个经文帮师父念一下,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 鼻 舌  身 意觸入處 ,等一下我看后面还有没有,后面是另外一个经,我们先来看这个,他说什么,他说,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有没有看到,他把识生先说,内有此识生,然后外有名舍 ,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 ,他现在是说有识生,能认识的主体,然后还有什么,所认识的对象,有能认识的主体,还有所认识的对象,所以会产生触认识,这里的识生,就不再纯粹的只是投胎识,是一个认识的,能认识的主体,这个就是杂阿含249经,他就不再讲叫他叫投胎识,他是讲,他一个生命的认识主体,如果这个经还不清楚的话,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一个,看这个多长,下面这个很长,很长,但是你可以大概知道,他整个十二有支在说明什么,那个静宽来继续,这个是杂阿含298经,杂阿含298,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 口行 意行,稍等一下,无明缘行,现在知道这里的行是指什么吗,身 口 意 三 业,就是三行,身行 口行 意行,身 口 意 三 业,緣行識者,云何為識,为六识身——眼識身  耳識身 ,鼻識身 舌識身 身識身 意識身,先停一下,有没有清楚看到,这里无明 缘行,行 缘识的识是指什么,六识身,他不只讲六识而已,他指识身,就是一个认识的体六识,继续,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  此色及前所說名 是為名色,先等一下,有没有看到,名色是什么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 受 想 行 识,那你就想说,奇怪 这里是色,四大,那个色 受 想 行 识,这里又有六识身,但是 不是投胎,这边是名色,然后这是六识身,但前面那一经讲什么,记得前面这一经讲什么,内有识身,外有名色,二因缘生触,这很明显在谈什么 认识论,这个是249,这个是298,差了多少经,294,这个第几经,298,差四经,其实中间几个讲的都差不多,没有那么长,所以它几乎是同一主题的,你要知道说《阿含经》,它有一个特色,前面讲一些,就是这摆在一起的,它是同一个主题的,比如说它可能是在讲因缘,讲缘起 而且中间,可能有几个是讲得很简要的,但是中间差几个经,可能就是可以整个连结在一起,因此到了中阿含 长阿含,它可能把这几个经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东西,它就变成中阿含了,至于说加了什么东西,师父以前讲过,你们回去可以去看一看,如果录像带太长,不知道去哪里找,师父的佛陀的教室,前面讲《阿含经》的结集,以及扩大的时候,里面也讲了一些东西,当然这是导师的研究,不是师父自己的研究,师父只是 你们难得去看导师的书,导师书太多了,师父把它摘要出来给大家认识一下,所以这两个几乎是差不多的经典,所以你可以把它两个一起来看,很明显它在讲认识论,这个就是 六识身,以及你的认识对象,静宽继续,讲到哪里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 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 意入處,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 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先等一下,这里是把六入跟触分开来,六入是六根,触是跟认识对象时候所产生的,一开始的认识就是触,这里是把它分开来,但是在其他经典,它有时候把它合在一起,就是根对境产生的认识,继续,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 不苦不樂受,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 愛、無色愛,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 取、見取、戒取、我取,緣取有者,云何為有?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先等一下,这里讲的生,是生命在欲界,不管哪一界的开始,但是它大部分是在讲什么,欲界,因为如果是讲无色界,它根本没有六根,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稍等一下,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就是一个一个众生,彼彼众生,一个一个的众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什么叫彼彼生种类,因为你出生在不同的人,然后有比如说动物,种种种种,就算是出生为人,但是你每个还是不一样,就是彼彼种类,然后超越和合,超越就是转化出来,和合就是因缘,比如说父亲母亲和合,然后得阴 阴是什么 五蕴,得界,六境或十八界都可以,然后 ,得入处  得六入处 六根 ,得命根 命根就是我们的寿命,或是那个精神体,或是我们的生命体,生命体,是名为生 ,那么,緣生老死者,这个经把老都描述 出来,它说什么,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师父剃光头,所以看不出来,其实头发要稍微长一点就发白,那个 靖量你是发白还是发黑,发黑,你的头发还蛮多的,你跟师父年纪差不多,你头发有染吗,没染那发真的黑,老了自然就白,然后什么,发白露顶,露顶很明显是指什么秃头,露顶 顶跑出来了,露顶,靖卫师父没有讲你,这个其实就是老 没什么,白也没什么,你说师父 怎么讲我秃顶,我就最怕人家讲我秃顶,这老了就是这样,很正常一件事情,发白秃顶,皮緩根,熟,就是慢慢慢慢的,皮缓,缓是什么,松弛的,松弛就皱纹了,然后支弱背僂 ,就是驼背了 四肢体无力,垂頭呻吟,下去上来,上去下来眼花撩乱,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这个反正全部都是年老的一些现象,佛陀告诉我们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子,没什么好那个的,就是老就是这样,最后来 ,那个静观来,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这里火离,什么火,那为什么不写地离 ,对啦 身体凉了,因为我们说三个,阿毗达磨就是根据这个讲,我们这个人活着,要有三个叫做:,寿 暖 识,寿命就是业力给我们的规范的一个寿命,但是这个寿不一定的,你要自杀,那这个寿当然就没有,还有,你本来应该可以,过去生中的业力,投胎本来可以活得很长,本来啦 但是当然还有现成的条件,你要是大吃大喝,不照顾身体,抽烟喝酒,那当然这个,身体会造成身体的羸弱,那个寿再长也没用,还有,如果你这辈子杀生,尽造不好的业,过去生中哪怕你可以长寿,但是因为由于你这辈子的造作,会让你本来应该有的,这个什么寿命会减短,所以寿 暖 识,寿 就是生命本来规范的,业力的一个生命的长短,暖 就是我们的什么温度,还有识 我们的生识,这寿 暖 识 任何一个走了,当然死掉就是这三个就没了,寿命不见了,识离 离胎 识离体,还有怎么样,暖 慢慢慢慢温度就没了,这个就是死亡,那当然这个,师父为什么全部弄出来了,因为这让大家了解一下说,这佛教里面在讲时候,这个生老死,这是什么一回事,让大家了解这个经典,那当然重点就是说认识论,重点就是前面的认识论,析辨,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那可以说識支是「識」,识支就是无明缘行,识的识支是识,因为刚刚讲这个识是六识,识支是识,名色 支是境,六入支是根,有没有看到,然后 ,这三和合便能产生触,所以这里讲的是什么识,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识 一般来讲我们是说根对境产生识,然后产生触,这是阿毗达摩的认识说法,但是如果纯从这个经来讲的话,它是我们有六识的识身体,认识的那个本体,有认识体,然后这个认识体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那就是触,然后触接下来就有种种的,受爱取有,所以这个就是认识的一个开始,在触支以前,建 立識、名色、 六入三支,不外乎敘述構成認識的 條件,依『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这《杂阿含经》第294经,不是249,294,内有此识身,就是这里的六识,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入触所触,看来这导师的推论,他不是纯推论而已,确实是这样,识与名色是主观客观的对立,一个是能认识的,主观认识体,一个是所认识的一个对象,经过感觉机构的六根的联合,才能产生触,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识是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也就是要一个能认识的认识体,你才能透过根去缘到境,然后才产生认识的触,總之,「二和生識,三和合觸」 ,这是佛教的常谈,但这个过程有一点点不一样,阿毗达摩开始,当然《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说,他是说根对境产生识,根境识三和合产生触,这是一般的谈法,但如果从这一经来讲,他是说什么 有识身,透过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触,有了触,那当然后面有受,然后爱取有,这样子一个过程,这是 觸境繫心认识的一个,不在胎生学上,而纯粹就认识论上的说明,认识论上的说明,也就是,刚刚师父的语言的表达化成具体的图,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有一个识身,识身透过根对名色,就是对象产生认识 就是触,产生认识的触之后 ,就会有情绪的领纳,接下来就有爱取有 生老死,一连串的各种内心的一种作用,讲到这里,(这里面那个触是不是,是别的经派里面的识的意思,触本身是不是有识的意思在里面,触的怎样,触是不是在别的来说就是识),触是识的一种转化认识,是直接缘到境的认识,这个叫触,当然了,它是识体吧,识体本身是认识的功能性,它有这种潜在的认识体,但是它必须透过六根,对六境才能产生作用,所以你可以说触是识的显现发挥作用,而去认识到对象,可以,有没有问题,进修什么问题,(师父弟子的问题是,就是说您刚才解释的两种,认识过程,一个是胎生学,一个是认识论,然后最后的结果都是触,这个触肯定都是无明相应触,是的,这个再往前说,就是这个,从认识学来讲,识身和根对境产生识的,胎生学里面这两个识,是不一样的识),是不一样的,解释的不一样,一个是指六识,一个是指入胎,(还有就是说,在胎生学里面的根对境,这个境指的是名色),对,(那和认识论里面的名色,一样是名色),同样都是对象,这里的名色跟前面的认识,你只要知道说,刚刚胎生学为主的,跟这本认识论的,它唯一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只有这个识不一样而已,其他这三个讲的,都一模一样的,(根也是一样的,根就是六入,就是六入和根都是一样),一样一样,只是有一个地方,它把六入跟触,把它合在一起,前面讲的,有把它合在一起,这个就是识身,我看后面是什么,这是识身,所以我们现在,那个Jason来,(师父我先问一下这个,这个地方的触,跟那个心所法里的五遍行的触,是不是一回事),基本上有点点不一样,但是它的体是相同的,五遍行包括阿毗达磨里面的分析,触都是从这里取过去,做说明的,因为三合生触指的都是认识的开始,只是阿毗达磨里面跟为是里面,把它当成认识的,开始的那一刹那,当然在这个地方,讲的就比较会有一点点不是很顺,但你要知道他们讲的触体都是一样的,可以吗,这个就是我们,觸境繫心里面的,觸境繫心的那个认识论,从十支里面谈它的纯认识的,这时候这里就不是胎生的,来那个静宽来,(就是想问一下,就前面就是298经的,一开始他就说,有六识身然后眼识身耳识身,这个识身在这个当下,它是不是一个,就是说是器官的),不是器官,它是能认识的主体,你不要把这个当身体,你当身体会想成器官,这个体 它就是有一个具体的存在,就是有一个存在,也不是说,比如说不是神经,比如说神经系统,因为这里是识 识是精神体,那个静宽来,(能回到上一页吗,上一页这里,师父说这个识,就是倒数第二句话,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就不知道当体到底什么意思),反正你就是把它当成说,有一个存在,能产生认识的认识体,这个认识体,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因为刚刚不是说,我有生命体才能产生认识吗,非生命体是不能产生认识的,你就把它当成能认识的生命体,这样就好了,可以吗,等一下再说,再说下去你就会知道说,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讲到这里可以吗,它就不是说投胎识,它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体,它本身就有认识的功能,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有认识功能,所以才能透过六根去产生认识,但这个功能也是从这个识来的,因为你说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所以你这个功能肯定是从识来的,这个认识功能本身就是识来的,应该这样说,这个识身就是认识的功能,本身就是生命的认识功能,那如果还有问,还有「有」点疑惑,那我们这样讲吧,因为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会启发出一个什么思想,为是的思想  不是如来藏,为是的思想它会认为说,我们的认识来源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识身而来的,这个识身是什么 阿赖耶识,但是这里就不是说阿赖耶识投胎,它是认为说,我们阿赖耶识投胎之后,就成为我们这个生命体的根本,那我们这个生命体之所以能认识,也是从这个阿赖耶识 种子显现出来的,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观念,所以你们如果去看师父的为是的话,画一个阿赖耶,然后变现出六识,然后变现出六境,那就是纯粹这个为是的思想,当然这识就更进一步了,那就要慢慢慢慢再从各种因缘里面,包括神通的,包括禅定的,包括种种理论,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思想出现,所以这个地方的识,如果从这个纯粹这个来讲,这个地方的识就不是入胎识,这个就是一个什么,已经存在了我们现今生活的,一个能认识的体跟功能体,然后这个功能体必须透过六根,必须有境  ,能认识的那个认识体,面对对象还不能产生认识,还必须有什么 六根,这三个才能产生认识,认识之后 就会有领纳的情绪,有了领纳的情绪,就会有怎么样,后面的爱取有产生,他是这样子的说明,可以吗,(这个识身,能不能认为是那种觉性),你不要把它想那么多,你把它觉性,因为觉性有,你讲的觉性有很多种意思,你把它当成是说我可以去修行,然后成为佛的正觉,你不要去想那么多,这个识身的,你要讲觉性,那就是认识的 那个觉,可以是  ,认识到对象也可以叫觉,你就不要去想那么多,可以吗,可以,好来,我们继续来看,十二支说,我们十支说解说了,缘起观中说明最详细的,佛弟子最常用的,形成緣起論標準的,那要推十二 支,十二支说在十支以上,再加上无明与行,所以其实你把它看一下,刚刚讲的十支的第二种是纯粹认识论,第一种是胎生学的认识论,实际上你如果把它跟十二支合在一起,会变成是什么,刚刚讲纯粹认识论的十支,如果再加上无明 缘行,那还不是成为什么,胎生学的认识论,如果你再往前推,刚刚纯粹的认识论,那个识不是投胎是认识,但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现在的认识体,往前推还是因为无明行而来的有这一生,这样清楚了吗,明白,所以十二有支,其实说起来,也是就是往前再推而已,那么十二支,在十支以上,再加无明与行,行 行为 經裡說是身行、口行 、意行,刚刚有讲身口意三业,或者身口意三业,它一般来讲,这种行一定是有动机  起心动念,那一定是有善有恶,所以就会罪行、福行、不動行,不动行是什么,为什么叫不动,因为是那个禅定 ,禅定,禅定叫不动业,它如果讲罪行、福行,一个叫做,无善 无恶行,那无善无恶行就没有业力的关系了,它是福行是善业,但是它跟一般的不一样,因为禅定的力量很强,所以它又叫做不动业,因为很难被其他东西,一般的善一般的恶给撼动,所以禅定又叫做,定又叫做善,但是它是叫做不动业的那种善 是很强的,再来,前面说的四支,或者是最初的入胎识,或者是对境觉知的六识,但识为什么会入胎,为什么入此胎而不入彼胎,为什么在这有情身上起灭,而不在另一个有情身中起灭,就是识入胎为什么入你的胎,不入这个家庭,为什么,你当福二代我就不是福二代,那我要当福二代不行吗,当然可以啊,你就好好修行布施,那为什么你的父母亲是这个,我的父母亲这样,为什么入此胎不入彼胎,那就是过去身中的什么 行,而规范了我们这辈子的业,进一步,要解释这一些,所以又举出行缘识,这是前生行为的结果,因为前生行为所创造,所准备的生命潜流,得到了三事和合的條件,新生命就 必然的出现,一下子就出现了,然后依止过去的行业的性质,自己规定和和再造未来的身份,又依所感召的根身,再现起能知的六识,这个就是导师把前面两个做一个综合,过去的行为,然后造作生命的潜流,然后来投胎 投胎了之后,就成为一个能认识的生命体,然后有这个认识的生命体 ,就会有识认识的识体,然后经过六根去认识对象,那就产生的触,就是真正的认识了,然后就有受 爱 取 有,导师就把这些综合起来,就产生我们对,认识还有胎生各方面的一种有支,不管是十二支,十一支的这样一个,生命奥秘的一个说明,这就是我们的行,我们的行,接下来无明,再進一步探求行業的因,为什么我们会造业,为什么我这样子做是有漏的,为什么我这样做是会来轮回投胎的,因为行,它不是根本的问题,它是有原因造作的,所以就发现了生死的根本  无明,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反而障碍了真实的智慧,不能通达人生的真谛,所以无明的根本就是我执,只有一个我,那么从不知道无我来讲就叫无明,从错误的认知来讲,就是执著有一个我,那就是叫我执,那我执当然不知道,人生真实的相貌是无我的,所以就叫无明,它就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就是师父这个图里面讲的我执 无明,我看后面是什么,你在改是什么,可以了吗,我们进一步说,无明就是无知,从一个意义上来讲他是无知,无知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不知道真实相貌,那就不知道无我,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无明 是 從它不知與障礙真知方面說的,若从他所见的方面说,就是错误與倒執,错误的执著跟颠倒的执著,因不真知 的無知倒執,爱 见 慢等种种烦恼,就都紛紛的 起來,發動身、口、意或善、或 惡的行為,生死的狂流,就在這樣的情形下,無限止的奔放,所以一切根源就是无明,就是我们四圣谛的惑,四圣谛的苦、集,集就是惑跟业,他的惑的根本就是无明,在这,然后我们就是不断的这样,无明认识中间取执著,取执著就会有造业,造业之后 ,业力的烦恼又在,我们烦恼又去润身这个业力,所以就规范了下一辈子,会继续来生死轮回的这样一个潜能,等到你这辈子死了,主要的业力就叫做引业,就会引导你再去投胎,投胎之后,我们一样觸境繫心,烦恼又开始造作,然后又随物逐流,就这样不断的循环 循环再循环,生死就这样不断的下去,生死就这样下去,小結,从生命相互依存的见解去考察,发现了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互为缘的存在,观察到识支 可说已经圆满了,經裡也曾說「齊識而還,不復 能過」,在生命依持以上,更說明了生死本源的緣起觀,那就是识跟无明,这就是十二有支,就是缘起支作五支 十支 十二支的探讨,那十二支,当然这个就是三世两重因果一般所谓谈的,这个在过去已经讲过了,那么因为时间也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可能就,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时间到了吗,还有三分钟,差不多了,就讲到这个就是三世两重,但是三世两重因果  师父也讲,就是在一开始不久就,课程一开始不久就讲,而且这个也讲过好几次,连那个《俱舍论》里面也说过,所以我们就大概知道,有这样的一件事情,虽然说我们缘起支分析,已经分析完了,大概知道说,未来你们知道《阿含经》的缘起支,有这种种种的不同的分析,但是我们不只是只是知道这样而已,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无明相应触,就是说在不管五支还是十二支,还是十支十二 支里面,那我们这样的循环里面,我们修行应该从哪里切入,那我们就要知道说,我们的认识对境,认识的时候产生了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触,一般来讲是无明相应触,然后怎么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就是修行的切入的开始,就是六根对六境的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刚才有讲,一般是无明相应触,我们要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细节我们就下回分解,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来分析,明相应触种种,包括这个修行的各种,。
  师父:其实一般来讲 我们凡夫众生 个触 一定都 是无明相应触, 如果你不是 无明相应触 的话 你对 这个 受就不会产生爱 但是我们 这个触 都是我执 相应的, 这个时候 另外 一个 术语叫做 无明相应触 。我们触都是跟我执相应的,那我执本来就 无明的根本,所以叫做 无明相应触, 是谈到修行的切入点 这个 后面师父会讲。那也就 因为 这个 触是 无明相应触, 所以他后面 受开始 其实 已经 有烦恼 那这个情绪一定会引起爱。如果是 明相应触,那 对后面的受、 爱 没有了,这 从认识论上来谈 就会有 样的一 状况。 后面师父会讲 明相应触 跟无明相应触 但是他现在 在谈流转,谈流转的话 那一定是一个一个引起的。那 这个触 既然是流转的,没有特别说明,那一定 是无明相应触, 那无明相应触  你有情绪 波动 ,有 无明相应触 所以你 一定会 产生 爱, 所以这个地方就 认识作用 ,那 个觸境繫心 后 , 逐物流转。
 
问:这个十支,如果弟子结合五蕴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那十支里面,比如说 个五蕴 是不是就是等于十支里 名色里的色?那个受,实际上就是十支里说的这个受?
 
师父 :也可以这样子
 
  问:但是那个六入和 触, 实际上 更详细的解释了?怎 从色就到了受 这个过程 这种心的领纳 过程 可以 么理解吗?
 
师父:当 六根也是我们这个名色里面 但问题就是 说, 这两个东西其实在谈我们 认识 比如说我们 六根 六根 产生认识, 那我们产生 认识 。比如说就 师父 自己来讲 我这六根可以 对A的认识,但更多时候 对我自己的认识 但这六根还是我的五蕴里面的,六根属色蕴。
 
:导师的那个分析 是不是 就是说 实际上 他重点不是 对外界的认识 通过缘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而去认识外界?
 
师父: 其实不管外界还是对自己认识 对他 的对象 因为我认识A会是透过六根六识 我认识我自己 色, 透过我看到自己,我想到我自己也是这样子。只 是说 有一 差别,我对我 这个 自己更执著 那对B可能 就是 我的我所。 如果是我我所的话 会变成一个问题 就是说, 更进一步叫做 受想 我所,就 四识住 问题 所以它是一层一层的。那到最后 我执 根本,名色的 一切都是我所。
 
问: 个触 您刚才说是 认识 作用的开始 如果是说 入生起觉触 如果是 这个 加上觉 话,弟子感觉 ,是 不是又超过了开始的 么一 个东西
 
师父:觉触是一个描述 触就是觉,觉就是触 因为触就一定 感觉,这是导师的语气 让我们更加强这个触。这个触 有时候 我们 的身体 我们不是 色 声 香 味 触 ,这 个触有身体的触,有 六根对 六境 触。 但这里 整个触 六根 对六境的整个触 不只 身体的触而已,它 叫做觉触 ,就 强调 我们 认识 六根对六境 认识。等一下会讲说 从哪里会产生唯识的一些观念出来 这个地方同 们尽量去听 这个地方导师分析的比较细 但确 实是 有的难  因为很多人 《阿含经》 的认识, 都以为说到缘起支,一定 三世两重因果 十二 起。但事实上《阿含经》在讲缘起支 时候 更详细 可不只是这样 它有惑业苦三支 说, 有五支说 有十支说 有十二支说,有胎生 循环说 认识 觸境繫心说。
 
因为很多人之前没有看 导师的东西 ,看 《杂阿含经》会想说 ,到 底十二 支在讲什么 为什么 里讲的跟那 讲的不一样 为什么《杂阿含经》里面 讲识的时候讲六识 '''在《中阿含经》里面讲识的时候讲投胎识 '''到底是哪 一个 对? 会产生这种矛盾。但导师跟 们解说 事实上佛陀在讲缘起支的时候 ,是 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在解说的。
 
问:您那幅图, 执和名色 像五蕴世间 无常 是名 里又 受 想 行 识 受 想 行 识 其实 已经在我在里面了?
 
师父:名就是精神 的,如果是 我们五蕴 的话, 名就是受 想 行 识 色就 身体。(问:但 受 想 行 识本身 我们 就是 凡夫来说 其实已经 在我的意识中) 本来 是这样子,你把它想说 ,这 是我 自己 ,这个 是也是我的这个身心 但是我的我执认识到 我的身 你能 认识 到你 身心?可以。比如说我看到镜子里面,我去思考 怎么样 的, 这就是 我们 自己 五蕴 的认识 这个名色不只 我们对自己 产生 认识,因 我们 执著 们这个 身心是最强 的, 我也可以对别 产生认识,我也会对B 五蕴产生 认识, 那我可 对色蕴产生认识。
 
比如 无情物就 色蕴 我们对色蕴产生认识 那师父要 讲的 就是说 ,这 个名色是无常的 无常变化本来如此 但是  我们的喜欢不喜欢 全在于我们的自己 主观认知。因为我 你觉得现在对你 的, 你就喜欢 现在对你不利的你就不喜欢。 父刚才不是说吗 你现在就去爬山 是好天气 当然你就喜欢啊 顺利、顺心你就心情愉悦。但是如果你今天是卖雨伞 的, 天没有下雨 他伞卖不出去啊 好几天都 太阳高挂,万里无云,他就不喜欢 溴了。所以 就是 我们 对于无常变化 我们自己对感觉 很主观性 的, 那这种主观性 ,就 会产生你的情绪 进一步 们就对情绪产生什么,爱染纠结 ,就是 这个样子。
 
虽然这样讲 ,但是 我们不能把触当成他的问题所 ,为什么 其实 推到最后 他为什么会推到这里?因为我们触里面 带有这个(我执)
 
问:还 因为 无明相应 所以还 一个问题 但你明相应了 ,就 没有后面那些?
 
  师父:对 这个后面师父刚好会讲,因为有些学者或 有些人分析 会认为说爱。但是导师从经典,他有 典根据 的, 讲起 其实整 触的认识开始 一种 无明相应触在里面。
 
问:回 刚刚那个问题 弟子还是觉得像,名本 已经包括了我执在 ,这个图里面 ,比如说 受 想 行 识 受你已经有乐受苦受 这个已经有,这个感觉在那里 那是不 名其实应该 下面,而色是在就是在无常来说
 
师父: 不是,现在讲起来就是说,这个是认识的对象,你现在不要解,这个是认识的对象,这个是我主观的能认识,但是我的主观能认识,一定是含有我执在的,那这个只是说,名色可以是我自己的名色,可以是别人的名色,你只要把这个,当成是认识的对象,这样就好了,其他,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没问题,再来有问题可以提出来,那师父尽可能的去解,去帮你解说解答,那就会没问题,等一下那个静元,把那个弄下面一点,把那个挡的东西,弄下来,挡的东西不是整个灯,不是往下,挡的东西往下,再下来一点,好可以,(师父弟子又回到刚才那个,就是这个六入,生起触的这个问题,那其实这个触,这个六入其实也有问题,他也有这个净色根,和浮尘根,所以那个地方,他已经也有染污的问题),当我们讲六根的时候,只要是讲净色根,浮尘根只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所以浮尘根不是认识的根本,净色根才是认识的根本,大同小异,除非你自己的根产生了问题,比如说眼瞎,有可能是你的根,净色根出了问题,那当然浮尘根,有保护净色根的作用,浮尘根产生问题,净色根也很难依托,因为净色根必依浮尘根,依托而有,不是,净色根就根基高低没有问题,就是灵不灵敏,比如说你眼睛有问题,你的净色根,可能就没有那么灵敏,但这个跟智慧没有关系,跟智慧,因为智慧的关系不在你根,不在你的根,所以我们说触本身不是问题,但是我们是讲一个叫做,无明相应的,还是明相应的,这才是问题,所以你看,我们之前师父讲过黑牛白牛,黑牛白牛,一个根一个境,根没问题,黑牛白牛都不是问题,是识,但这个识也不是纯粹的认识,是有取识,所以这个有取识到这里的触,就变成什么触,无明相应触,这样清楚,如果不清楚,我们后面再讲,慢慢再理解,所以名色是认识对象,缘名色而有六入触,所以名色是认识的对象,你看缘名色而有六入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的四支,说明了觸境繫心的过程,导师说名色有六入,一个是对象,一个是认识的感官,然后就会有情绪,有了情绪就会有爱染,所以这四支在讲哪几个 ,从名色,他这里是讲什么,从名色有六入触,你就要知道说名色是对象,然后六入是根,然后触就会产生认识,产生四支后,因为我说过这是无明相应触,所以会有情绪的作用,有情绪作用就会有,那怎样,染爱,所以这四支,他这里是把六入触染成,弄做一支,所以叫做名色六入触受爱,这几个是一个认识,谈一个认识的过程,但这个认识的过程,不简单的只是纯粹的认识,而是已经有爱染在里面的,那个执著,我执在里面的认识,所以这个叫做什么,觸境繫心,触就是六入触,境名色繫心就是什么,受根爱,繫心就是爱,系在你的心里面,染著在你的心里面,这个叫做 觸境繫心的认识过程,其实我们一般的认识,都是这样子认识,只是没人告诉你,没人分析给你听,我们不会去察觉,现在佛陀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这样,我们就会慢慢从中去察觉,去了解,我们今天认识的是怎么样,所以我们接下来,这个就会慢慢再继续说,讲到这里可以吗,接下来,我们谈的是十支,现在少了哪一支,识还没讲,这里的识,跟一般阿毗达摩的方识不大一样,阿毗达摩是说,就是说,根对境产生识,识产生触,阿毗达摩是这样说,也对,只是说,这里的识比较特殊,你看,这个是一个一个这样说过来的,我们为什么可以产生六入触,产生认识,因为有对象,那么进一步,我们就来谈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这里,受,等一下,我们先来讲 觸境繫心的四支,这四个,緣名色有六入觸,緣觸有受,缘触而有受,缘受有爱的四支 ,说明了 觸境繫心的过程,名色是认识的对象,六入 触是以感觉的机构,六根,让客观的名色,反映到六根门头来,六根摄取名色的影像,生起主观的感觉,才成为认识,这就六入 触的认识,一个是对象,六根认识之后,把它的影像行相,反射到我们内心里面来,其他的影像,然后就产生认识,这个叫做名色跟六入 触,名色跟六入 触,接下来,由于我们内心产生了一个,特定东西的认识之后,就会有受,因为受名色的波动,因为我们刚才认识名色,印到心里面,比如说,静能今天赞叹师父,然后我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意识怎么样,取他这些话,印到我声音,我的内心里面,然后意识去分辨,然后把这些讯息认识说,他是在赞叹我的,那就是产生这种,名色跟六入 触,就产生了认识了,认识了之后,他赞叹师父,师父内心会产生受,这受不是简单的领纳而已,他领纳之后,会有主动的情绪作用,他赞叹师父,师父会产生什么,如如不动,其实会开心,我说这一般正常的状况,产生开心,所以因为受名色的波动,这里的名色就是说,声音是色,但是这声音里面,是有传达意识的,不是打鼓乒乒乓乓,鸟叫风吹,进来没有意识的,他这种赞叹是有意识的,我了别了他这个意识之后,他是在赞叹我的,但是不是在讽刺,是纯粹赞叹,我受到这样子的话,内心会起波动,高兴是内心起波动,泛起了欣喜,那当然赞叹是欣喜,尤其的情绪,到这里因为味着对象,就是受啦,执著对象,被環境的束縛轉 移,不得自在,因为我被他这句话,怎么样赞叹的,昏头转向,师父是宇宙最会讲经的,因为被他这样一赞叹之后,整个都晕头转向了,就受到的这样境界的一个系缚,接下来爱,因内心苦乐的系著,开始用他主动的姿态,对生命塵世而傾向 戀慕,对生命对塵世,因为根本的是生命,为什么他赞叹我,我会高兴,高兴会执著,因为我还是很执着我这个,我讲经大家觉得怎么样,还是在执著这样的东西,那当然塵世,那塵世多了,我们碰触到的所有的一切,产生怎么样,而倾向恋慕,就会这样子,我们都是这样的过程,都是这样过程,所以这几支,那个取有没有,爱 受 六入 触 名色,名色 六入 触 爱取,这边是识,识是在这边,然后我们是名色,然后这边爱,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我们内心接触到东西,就会产生情绪,这些情绪为什么,因为我们产生认识,认识什么,认识名色,所以六入触认识名色,所以会产生受,受就会产生爱,这整个叫做怎么样,觸境繫心,也就是说我们六根,缘名色就会有六入触,这整个是在一起的,然后会产生受,然后就会产生爱,这是一个 觸境繫心的一个过程,可以吗,讲到这里,那当然,如果你用师父的这三个圈,来理解的话,那就,一下子就容易明白了,这三个圈,一边就是我执,一边就是名色,那我的六根六境,我的我执,怎么认识到名色,当然还是透过六根,名色就是六境,只是师父,这个圈画得比较简要,因为我不需要在根对境,上面画得太细,因为这个是针对烦恼,怎么作用的而来的,讲到这里可以吗,(师父弟子问个问题,这里面讲的名色,色是那个,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那个六尘,名就是受想行识,这里面一个,名就是受想行识,体现它的功能性,就是说它有这种,受想行识的功能,但是真的还没起作用,因为 在名色的后面),你这里把名色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就好,把它当成是你认识的对象,它主要在认为说,你六根一定要对六境,那这六境就是什么,你的名色,或是别人的名色,或是你自己的名色,六根对六境,这样就可以了,反正名色,就是你的认识对象,(它也是带有点,我所那个什么,像是境的意思),就是境,认识对象就是境,六根对六境,那个名色就是你的六境,这样就可以了,那这个六境,可以是你自己的五蕴,也可以是别人的五蕴,接下来,那识 ,识还没讲到,那识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一下这里,识,入胎识,生命体,现在是在讲什么,依胎生学而有的认识观,我们不要讲,弄到最后搞混了,我们先来看前面在讲什么,依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记得,依胎生学而有的觸境繫心,那我们把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名色 六入触 受爱,这四支的觸境繫心,已经讲过了,分析过了,是觸境繫心,那接下来什么,以胎生学为基础了,那很明显,这个识是什么,投胎识,所以我们在,我们之前讲这十支,这十支说,依中阿含,之前是讲大缘方便经,第一个是以中阿含为主,所以这里就是投胎识,所以你看到,入胎识。生命体,识与名色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从探索认识活动的根源,触发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见地,名色 可以概括,内外一切物质精神,概括认识的一切对象,但经中每每用它 ,来代表有情身心组织的全体,因此,名色从父母的精血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主要原因不能不说是识,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但依于,但依於現前身心而持續,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切的认识 ,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当然就是从怎么样,从哪里来的,从我们投胎以后,所以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必须要分辨的一个问题,这两支,名色 如果跟识来相对比的话,识是投胎识,名色可以说是胞胎,但是投胎之后,开始生活了,这个时候,名色就变成是认识的对象,所以我们之所以这辈子能认识 ,是因为过去生中的投胎而来的,那既然投胎而来的,那我们就产生了认识,那我们如果认识不了解,中间有什么问题,我们就依认识而产生执著,产生执著烦恼,就会继续什么,身口意的造作,然后就有业力烦恼的存在,业力的存在,业力的存在,我们烦恼的爱染 ,继续在润生,那就生生不息了,所以,这个就是从认识论上来分析,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生不息的,一直轮回轮回,所以到最后 ,我们这几次的分析,还是回到我们这三个圈,我们的苦也是因为这样子而来的,讲到这里,说实在,这是比较复杂,比较深的分析,以前师父在我们这个《阿含经》,之前也是有讲到这个,因为讲根本的缘起法,但是就讲十二缘起支,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因为已经讲那么久了,师父应该是把大家当成,从第一节就已经听到现在了,但事实上,在座好像没有人,从第一节听到现在,海策第一节你就在了,还是你第一节在大陆,你在吗,我们是《阿含经》是,静观在,靖略也在,《阿含经》的第一节,靖略也在,还有一半都在,那不错,我以为全部都不见了,靖堂你第一,《阿含经》的第一节你在吗,没有啦,我们哪一年开始讲的,17年8月,3月12,17年3月12,六年了,不过六年中间,疫情完全停了一年,疫情至少停了两年,然后就颠颠拨拨的,就是终于走到现在,六年了,所以《阿含经》不容易,听到《阿含经》的时候,刚开始大家很有兴趣,来了三十几个人,中间七七五五,有多有少,不过现在疫情刚过后,也能够这样也不错,挺好的,当然越讲越深,人都是这样,刚开始有兴趣,热忱一过,好奇心一过,那就是考验的开始了,考验的开始了,那越讲越细,越讲越困难的时候,那就考验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个热忱,继续听了,这个到现在就是,那个靖庙跟靖言也在,那很好,那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还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在,那也不错,不错很好,你麦克风有开吗,开着了,(师父这个投胎识 是那里面,是不是特注意,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业种子 全是这里面),那个,先不要谈那么深,我们先把这个地方所讲,因为这地方不会是讲阿赖耶,不过有可能引发阿赖耶的观念,但这个地方不是在谈阿赖耶识,但是有可能引发,第六识在详细的地方,可能有一个细意识,有可能会这样的引发,我们往后看就知道了,再来我们来看,刚刚那个尽量这样讲,事实上,以前在讲唯识学的时候,也是,你看到,如果他纯依胎生学来讲的话,识缘名色,是胞胎,胞胎里面有肉体的,也有精神的,那也就是说,表面上除精神的以外,还有一个什么,投胎的识的生命体,为是确实是,拿这样的一个东西来说,那我问你,如果这个名是受 想 行 识的话,那这个识又是什么,那么,部派佛教说,这个就是投胎识,那这投胎识 两个要在一起,那这识又是什么,那就会产生细意识,微细的细意识,以及生命体,那么在唯识学就认为说,他就是阿赖耶,为是在成立阿赖耶,你要听师父讲《摄大乘论》,为是在成立阿赖耶,所以就拿这样的一个来说明,阿赖耶的投胎,这样清楚,但是不是《阿含经》本来的意思,《阿含经》没有讲那么清楚,那个静人,你有什么,(好奇的问一下,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怎么分析这个识和名色),中观的角度,大体上中观都是依《阿含经》的,他就没有另外再成立什么东西,他大方向上,很多分析大方向上,他没有做太细的分析,不过大方向上,他引的都是《阿含经》里面的,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下,再来看一个东西,接下来小結,小結,这个 那个静修来,(师父您能,回到前面吗,最后一句 ,识入胎并执持根身,什么叫执持根身),执持根身是不是,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投胎识或生命体,我们有精神,有根身,那我们这个根身,为什么能继续 ,比如说有一个人刚死掉,我不要说师父刚死掉,你看一个人刚死掉,前面 后面,这个根身没有太大的变化,刚死,没错吧,那为什么是死的,一个是活的,这就是说我们一个生命体,在执持的这个根身,那就是活的,如果我们这个生命体,不再就是长住,执持的这个根身,那这个根身就是怎么样,死掉了,这个就是执持的意思,静修,也就是说我们,我们 以业力,来投胎之后,我们这个生命体,会应用这个根身,去让它可以持续去运作,那这个根身,也要透过这个根身,也要透过一些,什么吃住来长养,那这个根身,也有保护我们,这个生命体的作用,这是在欲界,欲界我们人,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做执持根身,来静能,(我也是想问这个,如果是这样的话,说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如果从为是,刚才您说为是的角度,说这个识,实际上是细意识,或是第八阿赖耶识,那这阿赖耶识,它不仅,是不是最早,《阿含经》时候提过说,阿赖耶识实际上是一个,含藏的作用,它就是那个,类似于吸收资料,那它就不仅是,能吸收资料,它还能去执持这个根),如果就为是就是这样,唯识学当然我们,大概讲一下就好,唯识学的投胎是阿赖耶,然后认识之后 ,也是阿赖耶,但是为是从执持根身,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阿赖耶就叫做阿陀那,从他的执持根身来讲,就叫做阿陀那,当然解深密经跟后面讲的,有一点点些许的差别,不过大体上就是说,为是从他的认识以及他的投胎,就叫阿赖耶,从他投胎之后,他不但能作用,而且能让我们的根身不败坏,他就叫做阿陀那,所以从执持根身来讲叫做阿陀那,是对,没错,然后阿赖耶 ,如果从他含藏,就是含藏一切资料跟讯息的话,就又叫做一切种子识,那没关系,这个反正是后话,后面唯识学所说的,那个有空师父那边,有两本唯识学的,可以去看一看,我们是不是休息了,还有三分钟,没关系,给你们多三分钟,多吃点零食,师父弟子有问题,那我们三分钟留给静修吧,静修来,(师父,感谢师父,就是关于上一点,名色從父精母血的和合,渐渐发展成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说是识的入胎),我们一般来讲,就是说,如果依佛教来分析入胎的话,他一定师父精母血,但我们看到的科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但是佛教里面又看到什么识入胎,也就是说,一个生命的,就是说现前生命的诞生,一定师父精母血,还有什么,识依业力而入胎,但是我们的医学,只看到父精母血而已,但是你不能没有精神,没有他的生命体,所以为什么有些就是说,中间胎死腹中,那就是这个生命体的业力还有各方面,可能受到的什么影响,他就死掉了,他死掉虽然说他的胎,还有营养还存活一阵子,但实际上他的精神体已经不在,但是他早晚还是会,就会早晚还是会死掉,那当然这个就是比较,可以以后可以慢慢来谈,父精母血是入胎,(师父那您说,那就是说不能不说是,这个识实际上就你刚才说的,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识),如果为是来讲,他指的就是这个,(那这个识包括最后一句话,那个识能入胎,并执持根身的这个识,也是阿赖耶 阿陀那和一切种子,是可以,因为您说是不同的阶段,或者说不同的阶段的作用),对对对,不同的作用,还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如果,就是从识到名色,就这一环的时候,只是投胎识,但是你一旦可以有认识了,然后是名色,然后这个识,从为是角度,那三种识了),那 为是都会就把它讲说,阿赖耶跟第七识在一起,然后 ,那个六入触他就是六识,(从为是的角度来说他就又有藏识),因为为是来讲,他就说 ,阿赖耶除了生命体以外,他还是一切认识资料的来源,就是叫一切种子识,不过因为我们讲《阿含经》,这个地方就后话了,以后以后有在讲为是,我们可以再讲,不过你们现在如果有兴趣,那个师父的唯识学概论可以去看一看,因为这边讲《阿含经》,如果一直扯扯扯,就转到那边去了,我们先休息,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回来,我们进一步来谈,刚才讲的是什么,胎生学的,觸境繫心观,现在 ,接下来来谈小結,小結,小結刚刚讲过了,没有吗,經上說識與名色,是同時相依而共存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这就刚才你们要问的,名色支中有識蘊,緣起支同時又有識支,你要知道吗,我们不是说识缘名色吗,那识缘名色这两个,是说缘起支中的,就是缘起支中有识然后名色,名色就是五蕴的话,那就是色受想行识,这外面有一个识,里面有一个识,那不是重复了吗,名色之中有四蕴,缘起支中又有四支,這二識同時,似乎不是六識論者所能圓滿 解說的,六识论就只有六识,没有七识八识,所以这里导师意思是什么,如果光用六识的话,很难去解说,那里面那个识,跟外面那个识,到底是同一识还是不同识,但事实上,《阿含经》解说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同时存在,它同时存在,识跟名色是同时存在的,你如果从认识论来讲,那没问题,但是它又有胎生学的观念,那两个就同时有识的存在,所以六识说就很难去圆满,因此就会产生了,细意识跟投胎识,以及所谓的,进一步就会有阿赖耶识的出现,后来大乘唯识学的,結生相續,執持根身,有没有看到,六识所依的本识,就是阿赖耶或是细意识,就根据这个思想,也就是这缘起支的具体说明,而衍生出来的进一步的解说,所以师父不是说,《摄大乘论》还有唯识学早期,都是引这两个,识缘名色 名色 缘识,而成立有细意识说,部派佛教叫细意识,或叫根本识,很多名称,唯识学就叫做阿赖耶识,或叫做一切种子识,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灵活的存在做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就叫做胎生学,这一句话最后一句什么意思,他说认识作用,觸境繫心是一种认识作用,认识作用要有现实生命的灵活存在,这不是有什么灵体,就是生命体的存在,作为依托,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我们得有这个生命,有这个生命,我问你 石头会不会产生认识,石头当然不会,桌子椅子粉笔不会产生认识,那我们会有认识,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我们才会产生认识,所以才会在觸境繫心外,加一个投胎 结生识,所以这个就是说存在依托,所以觸境繫心以后,更说明了生命依此的缘起观,这个叫胎生学,这个叫做觸境繫心,胎生学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说,这个是十支说的其中第一个,讲到这里,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静能来,(这个导师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说,似乎不是六识论者所能圆满解说的,那最初这个六识论者是怎么解说的),六识论者,基本上《阿含经》不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是说就是这样子,那部派佛教得解决,(部派佛教怎么解决),那到最后 ,他就讲出了一个细意识或根本识,他就说其实我们看到的六识是茎枝叶,就是茎枝叶,但是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根,那你树叶掉,枝叶生长被砍掉了,这个都没关系,它的根是在的,所以就是这个根,就像是我们有一个根本识,会一直投胎轮回这样,他就立出了一个叫做细意识,或叫做根本识,师父的《俱舍论》,后面有一篇论文,专门在谈第八识的产生的一个过程,那到最后在解深密经开始就谈了 ,阿赖耶识出现了,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说明,再来,二 依认识论为基础的觸境繫心观,这个就纯认识论,就不再谈胎生了,纯粹认识论,就是纯粹师父的那三个图那三个圈,一个是我执认识到无常的对象,然后产生苦,就是在谈这样一个认识论,所以师父一直讲一句话,唯识学出发于认识论,但是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后面再来看看,说明,纯粹从认识论的见地,说明觸境繫心的十支说,差别在哪里,刚刚那个是怎么样,依胎生学作为基础而谈的认识论,这一个是纯认识论,然后刚刚那个依的是什么,中阿含,记得吗,中阿含大缘方便经,以及长阿含的大因经,大缘方便经,所以那个时候的那个识都是指入胎识,但是现在我们依的是杂阿含294经,还有,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因为入胎识是不同于六识的,所以因此说六识,一定是指认识六尘了别的,境的了别识,所以师父常说一句话,在《杂阿含经》里面,相对来讲,他十二有支里面谈的识,比较偏重在六识,所以是很清楚的认识论,比较纯的认识论,到了中阿含谈的识,慢慢转变为投胎识,它的差别在这里,这杂阿含跟中阿含的差别,不然真的你要是,你要是从中阿含的投胎识,再来看《杂阿含经》,有人问我说,师父这《杂阿含经》为什么,讲这个识是六识,不是投胎吗,怎么会是六识,如果你硬把它认为说它不变,那问题就会有说,那不是打架了吗,你就要知道说,它的重点特色会不大一样,还有 一定是认识的六境,来就是六尘 就是六识,我们来看一下,经文杂阿含249经,这个是比较经典的,其实还有很多经典,他在讲 尤其是《杂阿含经》,其他很多经典在讲,识的时候指的都是六识,因为导师 你看,凡是说四支是六识的也可以参考,所以我们来看一下,我找一个人来帮师父念一念,静宽,刚好你手上有麦克风,这个经文帮师父念一下,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 鼻 舌  身 意觸入處 ,等一下我看后面还有没有,后面是另外一个经,我们先来看这个,他说什么,他说,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 此識身,有没有看到,他把识生先说,内有此识生,然后外有名舍 ,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 ,他现在是说有识生,能认识的主体,然后还有什么,所认识的对象,有能认识的主体,还有所认识的对象,所以会产生触认识,这里的识生,就不再纯粹的只是投胎识,是一个认识的,能认识的主体,这个就是杂阿含249经,他就不再讲叫他叫投胎识,他是讲,他一个生命的认识主体,如果这个经还不清楚的话,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一个,看这个多长,下面这个很长,很长,但是你可以大概知道,他整个十二有支在说明什么,那个静宽来继续,这个是杂阿含298经,杂阿含298,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 口行 意行,稍等一下,无明缘行,现在知道这里的行是指什么吗,身 口 意 三 业,就是三行,身行 口行 意行,身 口 意 三 业,緣行識者,云何為識,为六识身——眼識身  耳識身 ,鼻識身 舌識身 身識身 意識身,先停一下,有没有清楚看到,这里无明 缘行,行 缘识的识是指什么,六识身,他不只讲六识而已,他指识身,就是一个认识的体六识,继续,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  此色及前所說名 是為名色,先等一下,有没有看到,名色是什么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是四大,色 受 想 行 识,那你就想说,奇怪 这里是色,四大,那个色 受 想 行 识,这里又有六识身,但是 不是投胎,这边是名色,然后这是六识身,但前面那一经讲什么,记得前面这一经讲什么,内有识身,外有名色,二因缘生触,这很明显在谈什么 认识论,这个是249,这个是298,差了多少经,294,这个第几经,298,差四经,其实中间几个讲的都差不多,没有那么长,所以它几乎是同一主题的,你要知道说《阿含经》,它有一个特色,前面讲一些,就是这摆在一起的,它是同一个主题的,比如说它可能是在讲因缘,讲缘起 而且中间,可能有几个是讲得很简要的,但是中间差几个经,可能就是可以整个连结在一起,因此到了中阿含 长阿含,它可能把这几个经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东西,它就变成中阿含了,至于说加了什么东西,师父以前讲过,你们回去可以去看一看,如果录像带太长,不知道去哪里找,师父的佛陀的教室,前面讲《阿含经》的结集,以及扩大的时候,里面也讲了一些东西,当然这是导师的研究,不是师父自己的研究,师父只是 你们难得去看导师的书,导师书太多了,师父把它摘要出来给大家认识一下,所以这两个几乎是差不多的经典,所以你可以把它两个一起来看,很明显它在讲认识论,这个就是 六识身,以及你的认识对象,静宽继续,讲到哪里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 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 意入處,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 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先等一下,这里是把六入跟触分开来,六入是六根,触是跟认识对象时候所产生的,一开始的认识就是触,这里是把它分开来,但是在其他经典,它有时候把它合在一起,就是根对境产生的认识,继续,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 不苦不樂受,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 愛、無色愛,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 取、見取、戒取、我取,緣取有者,云何為有?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先等一下,这里讲的生,是生命在欲界,不管哪一界的开始,但是它大部分是在讲什么,欲界,因为如果是讲无色界,它根本没有六根,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稍等一下,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就是一个一个众生,彼彼众生,一个一个的众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什么叫彼彼生种类,因为你出生在不同的人,然后有比如说动物,种种种种,就算是出生为人,但是你每个还是不一样,就是彼彼种类,然后超越和合,超越就是转化出来,和合就是因缘,比如说父亲母亲和合,然后得阴 阴是什么 五蕴,得界,六境或十八界都可以,然后 ,得入处  得六入处 六根 ,得命根 命根就是我们的寿命,或是那个精神体,或是我们的生命体,生命体,是名为生 ,那么,緣生老死者,这个经把老都描述 出来,它说什么,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师父剃光头,所以看不出来,其实头发要稍微长一点就发白,那个 靖量你是发白还是发黑,发黑,你的头发还蛮多的,你跟师父年纪差不多,你头发有染吗,没染那发真的黑,老了自然就白,然后什么,发白露顶,露顶很明显是指什么秃头,露顶 顶跑出来了,露顶,靖卫师父没有讲你,这个其实就是老 没什么,白也没什么,你说师父 怎么讲我秃顶,我就最怕人家讲我秃顶,这老了就是这样,很正常一件事情,发白秃顶,皮緩根,熟,就是慢慢慢慢的,皮缓,缓是什么,松弛的,松弛就皱纹了,然后支弱背僂 ,就是驼背了 四肢体无力,垂頭呻吟,下去上来,上去下来眼花撩乱,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这个反正全部都是年老的一些现象,佛陀告诉我们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子,没什么好那个的,就是老就是这样,最后来 ,那个静观来,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这里火离,什么火,那为什么不写地离 ,对啦 身体凉了,因为我们说三个,阿毗达磨就是根据这个讲,我们这个人活着,要有三个叫做:,寿 暖 识,寿命就是业力给我们的规范的一个寿命,但是这个寿不一定的,你要自杀,那这个寿当然就没有,还有,你本来应该可以,过去生中的业力,投胎本来可以活得很长,本来啦 但是当然还有现成的条件,你要是大吃大喝,不照顾身体,抽烟喝酒,那当然这个,身体会造成身体的羸弱,那个寿再长也没用,还有,如果你这辈子杀生,尽造不好的业,过去生中哪怕你可以长寿,但是因为由于你这辈子的造作,会让你本来应该有的,这个什么寿命会减短,所以寿 暖 识,寿 就是生命本来规范的,业力的一个生命的长短,暖 就是我们的什么温度,还有识 我们的生识,这寿 暖 识 任何一个走了,当然死掉就是这三个就没了,寿命不见了,识离 离胎 识离体,还有怎么样,暖 慢慢慢慢温度就没了,这个就是死亡,那当然这个,师父为什么全部弄出来了,因为这让大家了解一下说,这佛教里面在讲时候,这个生老死,这是什么一回事,让大家了解这个经典,那当然重点就是说认识论,重点就是前面的认识论,析辨,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从佛教认识论的见解,做比较自由的观察,那可以说識支是「識」,识支就是无明缘行,识的识支是识,因为刚刚讲这个识是六识,识支是识,名色 支是境,六入支是根,有没有看到,然后 ,这三和合便能产生触,所以这里讲的是什么识,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识 一般来讲我们是说根对境产生识,然后产生触,这是阿毗达摩的认识说法,但是如果纯从这个经来讲的话,它是我们有六识的识身体,认识的那个本体,有认识体,然后这个认识体透过根,产生对境的认识,那就是触,然后触接下来就有种种的,受爱取有,所以这个就是认识的一个开始,在触支以前,建 立識、名色、 六入三支,不外乎敘述構成認識的 條件,依『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这《杂阿含经》第294经,不是249,294,内有此识身,就是这里的六识,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入触所触,看来这导师的推论,他不是纯推论而已,确实是这样,识与名色是主观客观的对立,一个是能认识的,主观认识体,一个是所认识的一个对象,经过感觉机构的六根的联合,才能产生触,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识是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也就是要一个能认识的认识体,你才能透过根去缘到境,然后才产生认识的触,總之,「二和生識,三和合觸」 ,这是佛教的常谈,但这个过程有一点点不一样,阿毗达摩开始,当然《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说,他是说根对境产生识,根境识三和合产生触,这是一般的谈法,但如果从这一经来讲,他是说什么 有识身,透过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触,有了触,那当然后面有受,然后爱取有,这样子一个过程,这是 觸境繫心认识的一个,不在胎生学上,而纯粹就认识论上的说明,认识论上的说明,也就是,刚刚师父的语言的表达化成具体的图,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有一个识身,识身透过根对名色,就是对象产生认识 就是触,产生认识的触之后 ,就会有情绪的领纳,接下来就有爱取有 生老死,一连串的各种内心的一种作用,讲到这里,(这里面那个触是不是,是别的经派里面的识的意思,触本身是不是有识的意思在里面,触的怎样,触是不是在别的来说就是识),触是识的一种转化认识,是直接缘到境的认识,这个叫触,当然了,它是识体吧,识体本身是认识的功能性,它有这种潜在的认识体,但是它必须透过六根,对六境才能产生作用,所以你可以说触是识的显现发挥作用,而去认识到对象,可以,有没有问题,进修什么问题,(师父弟子的问题是,就是说您刚才解释的两种,认识过程,一个是胎生学,一个是认识论,然后最后的结果都是触,这个触肯定都是无明相应触,是的,这个再往前说,就是这个,从认识学来讲,识身和根对境产生识的,胎生学里面这两个识,是不一样的识),是不一样的,解释的不一样,一个是指六识,一个是指入胎,(还有就是说,在胎生学里面的根对境,这个境指的是名色),对,(那和认识论里面的名色,一样是名色),同样都是对象,这里的名色跟前面的认识,你只要知道说,刚刚胎生学为主的,跟这本认识论的,它唯一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只有这个识不一样而已,其他这三个讲的,都一模一样的,(根也是一样的,根就是六入,就是六入和根都是一样),一样一样,只是有一个地方,它把六入跟触,把它合在一起,前面讲的,有把它合在一起,这个就是识身,我看后面是什么,这是识身,所以我们现在,那个Jason来,(师父我先问一下这个,这个地方的触,跟那个心所法里的五遍行的触,是不是一回事),基本上有点点不一样,但是它的体是相同的,五遍行包括阿毗达磨里面的分析,触都是从这里取过去,做说明的,因为三合生触指的都是认识的开始,只是阿毗达磨里面跟为是里面,把它当成认识的,开始的那一刹那,当然在这个地方,讲的就比较会有一点点不是很顺,但你要知道他们讲的触体都是一样的,可以吗,这个就是我们,觸境繫心里面的,觸境繫心的那个认识论,从十支里面谈它的纯认识的,这时候这里就不是胎生的,来那个静宽来,(就是想问一下,就前面就是298经的,一开始他就说,有六识身然后眼识身耳识身,这个识身在这个当下,它是不是一个,就是说是器官的),不是器官,它是能认识的主体,你不要把这个当身体,你当身体会想成器官,这个体 它就是有一个具体的存在,就是有一个存在,也不是说,比如说不是神经,比如说神经系统,因为这里是识 识是精神体,那个静宽来,(能回到上一页吗,上一页这里,师父说这个识,就是倒数第二句话,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就不知道当体到底什么意思),反正你就是把它当成说,有一个存在,能产生认识的认识体,这个认识体,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因为刚刚不是说,我有生命体才能产生认识吗,非生命体是不能产生认识的,你就把它当成能认识的生命体,这样就好了,可以吗,等一下再说,再说下去你就会知道说,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讲到这里可以吗,它就不是说投胎识,它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体,它本身就有认识的功能,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有认识功能,所以才能透过六根去产生认识,但这个功能也是从这个识来的,因为你说识,是有认识作用的心识当体,所以你这个功能肯定是从识来的,这个认识功能本身就是识来的,应该这样说,这个识身就是认识的功能,本身就是生命的认识功能,那如果还有问,还有「有」点疑惑,那我们这样讲吧,因为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会启发出一个什么思想,为是的思想  不是如来藏,为是的思想它会认为说,我们的认识来源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识身而来的,这个识身是什么 阿赖耶识,但是这里就不是说阿赖耶识投胎,它是认为说,我们阿赖耶识投胎之后,就成为我们这个生命体的根本,那我们这个生命体之所以能认识,也是从这个阿赖耶识 种子显现出来的,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观念,所以你们如果去看师父的为是的话,画一个阿赖耶,然后变现出六识,然后变现出六境,那就是纯粹这个为是的思想,当然这识就更进一步了,那就要慢慢慢慢再从各种因缘里面,包括神通的,包括禅定的,包括种种理论,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思想出现,所以这个地方的识,如果从这个纯粹这个来讲,这个地方的识就不是入胎识,这个就是一个什么,已经存在了我们现今生活的,一个能认识的体跟功能体,然后这个功能体必须透过六根,必须有境  ,能认识的那个认识体,面对对象还不能产生认识,还必须有什么 六根,这三个才能产生认识,认识之后 就会有领纳的情绪,有了领纳的情绪,就会有怎么样,后面的爱取有产生,他是这样子的说明,可以吗,(这个识身,能不能认为是那种觉性),你不要把它想那么多,你把它觉性,因为觉性有,你讲的觉性有很多种意思,你把它当成是说我可以去修行,然后成为佛的正觉,你不要去想那么多,这个识身的,你要讲觉性,那就是认识的 那个觉,可以是  ,认识到对象也可以叫觉,你就不要去想那么多,可以吗,可以,好来,我们继续来看,十二支说,我们十支说解说了,缘起观中说明最详细的,佛弟子最常用的,形成緣起論標準的,那要推十二 支,十二支说在十支以上,再加上无明与行,所以其实你把它看一下,刚刚讲的十支的第二种是纯粹认识论,第一种是胎生学的认识论,实际上你如果把它跟十二支合在一起,会变成是什么,刚刚讲纯粹认识论的十支,如果再加上无明 缘行,那还不是成为什么,胎生学的认识论,如果你再往前推,刚刚纯粹的认识论,那个识不是投胎是认识,但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现在的认识体,往前推还是因为无明行而来的有这一生,这样清楚了吗,明白,所以十二有支,其实说起来,也是就是往前再推而已,那么十二支,在十支以上,再加无明与行,行 行为 經裡說是身行、口行 、意行,刚刚有讲身口意三业,或者身口意三业,它一般来讲,这种行一定是有动机  起心动念,那一定是有善有恶,所以就会罪行、福行、不動行,不动行是什么,为什么叫不动,因为是那个禅定 ,禅定,禅定叫不动业,它如果讲罪行、福行,一个叫做,无善 无恶行,那无善无恶行就没有业力的关系了,它是福行是善业,但是它跟一般的不一样,因为禅定的力量很强,所以它又叫做不动业,因为很难被其他东西,一般的善一般的恶给撼动,所以禅定又叫做,定又叫做善,但是它是叫做不动业的那种善 是很强的,再来,前面说的四支,或者是最初的入胎识,或者是对境觉知的六识,但识为什么会入胎,为什么入此胎而不入彼胎,为什么在这有情身上起灭,而不在另一个有情身中起灭,就是识入胎为什么入你的胎,不入这个家庭,为什么,你当福二代我就不是福二代,那我要当福二代不行吗,当然可以啊,你就好好修行布施,那为什么你的父母亲是这个,我的父母亲这样,为什么入此胎不入彼胎,那就是过去身中的什么 行,而规范了我们这辈子的业,进一步,要解释这一些,所以又举出行缘识,这是前生行为的结果,因为前生行为所创造,所准备的生命潜流,得到了三事和合的條件,新生命就 必然的出现,一下子就出现了,然后依止过去的行业的性质,自己规定和和再造未来的身份,又依所感召的根身,再现起能知的六识,这个就是导师把前面两个做一个综合,过去的行为,然后造作生命的潜流,然后来投胎 投胎了之后,就成为一个能认识的生命体,然后有这个认识的生命体 ,就会有识认识的识体,然后经过六根去认识对象,那就产生的触,就是真正的认识了,然后就有受 爱 取 有,导师就把这些综合起来,就产生我们对,认识还有胎生各方面的一种有支,不管是十二支,十一支的这样一个,生命奥秘的一个说明,这就是我们的行,我们的行,接下来无明,再進一步探求行業的因,为什么我们会造业,为什么我这样子做是有漏的,为什么我这样做是会来轮回投胎的,因为行,它不是根本的问题,它是有原因造作的,所以就发现了生死的根本  无明,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无明就是无知,因他所见的不正确,反而障碍了真实的智慧,不能通达人生的真谛,所以无明的根本就是我执,只有一个我,那么从不知道无我来讲就叫无明,从错误的认知来讲,就是执著有一个我,那就是叫我执,那我执当然不知道,人生真实的相貌是无我的,所以就叫无明,它就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就是师父这个图里面讲的我执 无明,我看后面是什么,你在改是什么,可以了吗,我们进一步说,无明就是无知,从一个意义上来讲他是无知,无知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不知道真实相貌,那就不知道无我,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无明 是 從它不知與障礙真知方面說的,若从他所见的方面说,就是错误與倒執,错误的执著跟颠倒的执著,因不真知 的無知倒執,爱 见 慢等种种烦恼,就都紛紛的 起來,發動身、口、意或善、或 惡的行為,生死的狂流,就在這樣的情形下,無限止的奔放,所以一切根源就是无明,就是我们四圣谛的惑,四圣谛的苦、集,集就是惑跟业,他的惑的根本就是无明,在这,然后我们就是不断的这样,无明认识中间取执著,取执著就会有造业,造业之后 ,业力的烦恼又在,我们烦恼又去润身这个业力,所以就规范了下一辈子,会继续来生死轮回的这样一个潜能,等到你这辈子死了,主要的业力就叫做引业,就会引导你再去投胎,投胎之后,我们一样觸境繫心,烦恼又开始造作,然后又随物逐流,就这样不断的循环 循环再循环,生死就这样不断的下去,生死就这样下去,小結,从生命相互依存的见解去考察,发现了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互为缘的存在,观察到识支 可说已经圆满了,經裡也曾說「齊識而還,不復 能過」,在生命依持以上,更說明了生死本源的緣起觀,那就是识跟无明,这就是十二有支,就是缘起支作五支 十支 十二支的探讨,那十二支,当然这个就是三世两重因果一般所谓谈的,这个在过去已经讲过了,那么因为时间也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可能就,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时间到了吗,还有三分钟,差不多了,就讲到这个就是三世两重,但是三世两重因果  师父也讲,就是在一开始不久就,课程一开始不久就讲,而且这个也讲过好几次,连那个《俱舍论》里面也说过,所以我们就大概知道,有这样的一件事情,虽然说我们缘起支分析,已经分析完了,大概知道说,未来你们知道《阿含经》的缘起支,有这种种种的不同的分析,但是我们不只是只是知道这样而已,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无明相应触,就是说在不管五支还是十二支,还是十支十二 支里面,那我们这样的循环里面,我们修行应该从哪里切入,那我们就要知道说,我们的认识对境,认识的时候产生了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触,一般来讲是无明相应触,然后怎么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就是修行的切入的开始,就是六根对六境的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刚才有讲,一般是无明相应触,我们要把它转成明相应触,这个细节我们就下回分解,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来分析,明相应触种种,包括这个修行的各种,。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九十八讲,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已经把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不管是从惑业苦的三支,还是后面的从爱开始,爱取有生老五支,以及所谓的十支最后的十二支,我们都做了一个解说,那么在这解说当中,那个缘起十二支再写一下,从这边列过来,每天复习,总有一天你永远不会忘记,那么在这十二有支的解说当中,有一个,不管是从胎生学还是认识论,那不管是哪一种认识论 还是胎生学,都是谈到一个认识,都有谈到认识的问题,那么谈到认识的问题的时候,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认识的开始,如果我们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我们不管是几支,当然五支是没有提到,但是从十支跟十二支,十支的两种解说到十二支,中间都提到一个触,不管是入胎的识,还是这个识是一个认识的当体,从一个认识的认识当体来讲,由于我们有这个能认识的体,所以这个认识的体,会借由六根,然后去认识我们的对象,六根缘对象的时候,产生认识的开始,就是这个触,所以六六法门里面,这个认识的开始触,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佛教很重视我们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那这认识当中到底是产生怎么样的认识,是对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是没有执著的认识,还是有执著的认识,这个观念,关键里面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有人问说,修行从哪里开始切入,那十二有支里面,还是六六法门里面,其实都谈到了这个触,都谈到这个触,所以在《阿含经》里面就谈到了,所谓的明相应触,还有无明相应触,也就是说,在我们凡夫的当体,我们认识事实上都带有烦恼无明在里面,但是却不妨碍我们经过训练,经过教法的认识之后,可以去察觉到这个无明,然后进一步在认识的当下,去把无明给反转过来,从无明相应触而变成明相应触,这个是佛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非常重要一个观念,所以这一节开始,我们来谈一个观念,就叫做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这个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那如果是十支的话,识缘名色,识体借由六根,产生对对象,接触对象产生这个触,产生这个触之后,就是认识的开始,一认识开始之后,我们就有烦恼带在里面,这个叫无明相应触,一旦有无明相应触,那么对情绪这个受的起伏,我们就一定会有反应,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烦恼的触,对这个受,我们受的情绪起伏,就一定会有反应,有反应就会有,这反应就是所谓的爱,那么当然爱你也可以是憎,可以是恨,所以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接下来就一定有受一定有情绪,有了情绪,不管是内心的还是身体的,接下来就一定会有这个爱,所以问题根源,如果我们要了解,那我们认识开始,应该怎么样去对佛教修行,就是在这个触的问题,在这个触的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经典上怎么说,无明相应触,无明相应的触,这个在杂阿含识16经 63经 293经都有提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五受陰,五受,五受陰就叫做五蕴,那么,何为五,色受陰,受想行识受陰,他就什么五受陰,五受陰,那么,色受想行识,都是受陰,都是这个受陰,那么在《阿含经》里面,有时候也会去区分,有时候不会去区分,区分五蕴或是五蕴,跟五受蕴,哪里不一样,一般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特别去分辨的话,五蕴跟五受蕴是一样的,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一般来讲,五蕴的话,都是有取的,都是执著的,所以五蕴跟五取都是指执著的,但是如果去分辨的话,有时候《阿含经》,如果去特别分辨的话,五蕴就是单纯的五蕴之身,如果对五蕴之身有执取,那就叫做五受蕴,就是这里所讲的五受蕴,何等为五,色受想行识等五受蕴,若诸沙门婆罗门有见我者,什么叫有见我者,有执着我的,一切皆在五受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 我,见受想行识是我,亦我,相在,我在色中,色在我中,这一个就叫做什么,执我,一般有执我的,都是在这五蕴里面,五蕴里面去执我,那你说,师父有没有在五蕴外面执我的,比较少,几乎很少,但问题是,那你说,那在五蕴外面执我,没有意义啊,一般会执我都是,以我这个身心,认为有一个我,我们一般不会在这个身心以外,天上哪里有一个我,那如果那个我,你那个我跟我这个没关系,那这是什么,所以他说一般来讲,我们执我,一定是在这个五蕴身心,在这个和合的身体上,执为一个我,那你如果执,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我,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和合体,一般分析起来,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物质的就这个肉体,精神的是有,受、想、行、识部分,那我们进一步如果要分析的话,我们一般会不会,执著这个肉体,如果执著一个,根本不变的我的话,会不会在肉体上执著,我们是会执著这个肉体,觉得很珍贵 没错了,但是如果你很执著一个我,有一个不变的我,或精神或灵魂又什么的,会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一般比较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的变化,容易感受得到,而且很粗糙,你不会觉得这是个我,当然我们一般,对人的分辨,都是由这个身体来分辨,不过我看到靖修,看到靖能,看到靖宽,都是由这个来分辨,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样是一个我,那就太粗糙了一点,因为我们知道从小到大,这个东西都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讲,一个人如果认为有我,认为有我的话,他一般可能会,就是认为说,你就是这个身体,但是如果稍微去,有一点哲学思维,或宗教思维的话,一般你说会执著这个肉身是我,一般比较,如果稍微思考分析,一般比较不会,因为你这个变化你看得到,尤其是死掉了,那这个肉体就死掉了,那你这样子执著一个我,就变成断灭论,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点去分析的话,或是宗教的分析,或是外道的分析,哲学的分析,可能不大会认为,如果有一个我是,不会是这个肉体的,那一定是在,这个肉体的里面,精神上,是不是有一个不变的,这种灵魂或是,或什么东西的,那他进一步就说,那这样的话,我们精神体就 ,可以分成四部分,就是受、想、行、识,那到底哪一个是我,佛陀就说,如果一般我们执着我,就是在这个身心上面去执著,要么就是肉体,不是肉体就是精神,那精神就是,看是受或想或行或识,那这个佛陀都一一的,把它破斥掉了,意思就是说,我只是一个,身心的和合的一个不断运作,变化的一个假我而已,没有一个不变的真实的我,所以他这里说,如果一切有见我者,一切就在五受阴上面见我,那至于这个二十种我见,我跟五蕴合起来的,二十种我见,你们可以,那个 师父书上有,你们可以去看一下,然后他说,我们就在五蕴上面执着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无明就根本的我执,所以会见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色在我中,我在色中,这个叫做相在,要么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我比色大,要么色比我大,如果是我在色中,那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大,色在我中,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小,所以如果色是我,那色本身就等于我,那如果色不是我的话,那色到底是跟我是,如果是跟我不一样的话,那到底是色大还是我大,然后就这样去分辨,就有二十种身见,那么,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有没有看到,言我真实不舍,就是一直执著一个我,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諸 根長已,增諸觸,他的诸根增长,你可以从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的有没有,看到这里,这边有,我们回去看一下,他的诸根增长就是,十二缘起支的 六入 ,如果是投胎的话,那就是诸根增长,那投胎之后,接下来触到外面,就会产生触认识,还是在谈认识,所以他说,诸根增长,诸根增长以增诸触,有没有看到,增诸触,触就是认识到外面,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这个苦乐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受,觉受,就是说,我们六入触的话,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这个叫做什么,以无明故而触,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这就叫无明相应触,我们在这一段,下面这段经文很重要,我们再来看一下,他说,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有没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无明,无明就是执著有一个我,然后,见色是我亦我相在,反正你只要无明,他就会执著一个我,不管是色或是受、想、行、识,执著一个我,言我真实不舍,所以会执著一个我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增长已,增诸触,有没有,就会触,但是你这个触,一定是跟无明相应的,所以会一直触中,所以一直有我执,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就是有苦有乐的受,那接下来就会有爱取有,然后这个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所以我们这个就讲说,六根对六境,由于一直以来都是无明相应的,所以会增诸受 ,或是增诸觉,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一旦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由于无明相应,我执相应,就一定会接下来,会有爱,或是正,那就「爱、取、有、生、老死」,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无明相应触,这个经文讲到这里,可以吗,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继续来看,来看下一个,不是下一个,这个经文还没完,经文还没完,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 ,有没有,无明触就无明相应触,从刚刚经文已经讲下来,是无明,这里更清楚明白是讲,无明相应触,无明触故,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意界是什么,十八界里面的意界,意触什么,法,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色身香味触法,有意界有法界,然后就产生了,怎么样,六识界,我们有六根界,六境界,产生六识界,这里就是讲,意界 法界,为什么意界法界,无明界,因为根触,如果要分析来讲,任何的哪意根,触到哪一个境,比如说眼根触到舌境产生眼识,里面要不要有意识在,一定要的,如果没有意识在的话,我们根对境是不产生觉受的,所以前五根碰触到他的境,之所以能认识能产生作用,一定是有意识在里面,所以他特别取意界跟法界,那意界法界,为什么多一个无明界,一定是无明相应的认识,所以叫做无明相应触,意界 法界 无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有没有看到,起有覺、無覺、有無覺,什么叫有覺、無覺、有無覺,你看 ,等一下,注,有没有看到,有覺、無覺、有無覺,这里用黑字弄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执我見覺(註),就起种种的,我们说知觉也好,或是认识也好,或是执著也好,然后,如是知,如是见解,皆由六入触故,都是认识的开始,然后,多闻圣弟子,于此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有没有看到,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悲觉 我执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 後明觸覺起,就是灭,无明相应触,而起明相应触,那么,这里有一个注,有我、無我、亦有我亦無我、非有我非 無我,我比較殊勝、我跟他人一樣、我比別人差。 我执、我見,这里就是,有觉无觉有无觉,这一句的意思,师父去查了研究之后,他的意思是指,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就是这里的有无觉,还有,有无觉就是亦有我亦无我,还有非有我非无我,还有我比较殊胜,我跟他人一样,我比别人差,这个叫做,我执跟我见,因为你执著一个我,那你执著一个我,一定会怎么样起一个,既然有一个我,那你就会有很多哲学,或是很多宗教会胡思乱想,你从一个我执开始就会说,那这个我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还是亦存在亦不存在,还是非不存在非不存在,就会这样胡思乱想一堆,那这个我跟别人的我是一样吗,是平等的吗,还是我这个人是比别人,还是这个我是比别人殊胜,反正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不管是一般的胡思乱想,还是哲学上的去贪讨,还是宗教上的去执著,其实都是由一个我而引起的,那这样的一个我引起而已,引起的时候,如果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这个我是一个根本烦恼,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我带进去,然后就种种的问题就来了,这个叫做无明相应触,那佛陀现在告诉你,我们都是无明相应触,你这个时候,你就要怎么样,多闻圣弟子与子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就不会明就是知道是无我的,那这个无我不是,相对于有我而讲一个无我,而是我本来就是,是真实的无我,而不是在某一些有我的思维之下,对有一个我而产生一个相对的无我,不是这样相对而有的无我,而是真实的无我,所以,就会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认识之后,你就会知道说,那这一些种种都是一种妄想,悲觉,悲就是我比较不等,圣觉我是超越人家,等觉是我跟人家一样,悲就是我不如人,那这一些种种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先所起无明触会灭,后明触生起,这个就叫做无明相应触,与无明相应触,这样讲到这里,可以,没有问题,那么这个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在理论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而且大概的操作认识也大概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前面有一个经文,他对于六六境界,六六境界讲的其实会更清楚一点,就来看析辨,来看一下析辨,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这个是成佛之道里面,导师的分析,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 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以说是三者的和合而有触,反正这是两派不同的想法,根境識三合而生触,还是触让根境識三者和合,这都没关系,反正你就知道,有根有境有识就会产生触就对了,触就是认识的开始,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在触对境界的时候,首先发生了合意的不合意的,或者非合意非不合意的反应,这个可叫做可意触不可意触,具非触,认识到的时候,就会有顺应你的想法的,不顺你的想法的,还是没有所谓的顺不顺的,这个都叫做触,都是认识都叫触,接下来,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叫做无明相应触,就是刚才,其实这个印顺导师这一段,就是在,就是依刚才《阿含经》所说的,做的比较详细的分析跟解说,就是在讲明跟无明相应触,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无明相应触,所以触对境界后,就会依自我中心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有没有看到,就会以自我中心,这个自我中心就是我执 ,刚才不是说,我见我执身后吗,刚才那个经典,我见我执身后,就是种种我见,就会起种种的复杂心理,这种种种的复杂心理可以范围很广,但是刚刚《阿含经》里面讲什么,有我无我,还是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还是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记忆力很好,师父念了好几次,不一定记得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胜就是说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等我们差不多一样,我卑我什么都不如人,所以有时候不是卑就好了,有时候卑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卑,比如说我比不过别人,一般我们修行人,总是要谦虚,说我比别人差,但是很多人是,无明相应的卑,我什么都比不过别人,我生在世间没有用,不要来管我,让我自己就好了,干脆去跳河了,这种卑是负面情绪的卑,不是真实的,自认为自己,应该要谦卑一点,不是那种谦卑,真正谦卑是很正面的,我找一个人,Jason,师父说真正的谦卑,是很正面的,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谦虚,我知道,你这样只是换一个语言来讲而已,能不能讲得实际一点,正面的谦卑,负面情绪的卑师父已经讲了,那么正面的谦卑,是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向别人学习,所以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低下的位置),你前面第一句讲得非常好,正面情绪正面的卑,是会向上学习的,会勇猛精进的,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这很容易分辨,当你是负面情绪的卑,你是自暴自弃的,甚至是会产生更不好的,就是嫉妒,嫉妒 羡慕 恨,但是正面的是勇猛精进,去向别人学习的,我不如佛菩萨,我不如这位师兄,不如这位居士,我跟师父还是差一点距离,没关系,怎么样,我努力的去训练去学习,那这就是正面的,这是正面的真正的谦卑,不是自暴自弃的卑,所以你看到导师说,蒙蔽 就会依心中的,自我心中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就刚才讲的那种复杂的心理,造种种的善恶行为,因为你有这种种的负面心理,你就会透出于身口意,意就是有这种,思考之后你就会想要去做,那你就会付诸于身口,那就是种种的善恶行为,导师这里说善恶行为,不是说只有恶而已,你有无明你会不会造善,还是会啊,我们世间是有好人的,但是仅止于世间的善,但是你在世间造善的时候,你有很多的烦恼在里面,所以严格来讲,世间有善但是都是相对善,而且所以佛教叫做有漏善,漏是烦恼无明,所以是有无明蒙蔽的,有烦恼相应的善,所以才会落入生死循环,所以他叫做善恶行为,生死轮回是不能避免的,这是印顺导师讲的这一段,佛所以教诫弟子,要守护根门,在根境相触时,如有智慧的观照,就称为明相应触,那从此就能透出,裂破十二缘起的连锁,不管是十二缘起的 ,三世两从因果 分位缘起,还是认识论上面的,他中间都很重要过程,他触对境界认识的当下,要去思考认识到,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矫正调整,这就是佛教讲的根本法门,所以师父常说六六法门,也常说六根门头好修行,就是这个样子,其实你要是离开了这个,没有所谓的修行,这是根本的修行方法,讲到这里,没有,今天五支,五支家在修理,修屋顶,刚刚有跟师父传的,那个谁,还慢,下午有事,不是听不懂,干脆就听早上就好,他对这个还是有兴趣,来我们再来看,明相应触,这明相应触还是有经文的,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在我们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明相应触,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经教导,我在讲的时候,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后面会讲是哪一个经文,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导,现见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 即此见 缘自觉,世尊你以前所说的这一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佛陀回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 能提問,不懂的就要能够提问,当眼睛看见东西的时候,他现在是以眼见色作为例子,当然还有什么,眼、耳、鼻、舌、身,还有意,当眼见色的,眼见色就是,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进一步,能够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这个就叫做什么,察觉到无明相应触,要知道你现在的触是无明相应的,所以有贪欲的生起,先能看到,当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你要清楚认识到,我是有看到东西的,不是忽然间看到了一个什么幻影,什么影,你要先 ,这个叫做正知正念,先清楚明白,我是有看到东西的是正知,所以进一步,能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看见东西,眼见色,并察觉到眼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这里的现见法的法,并不是佛法,而是说东西你清楚明白,你现在的见闻觉知是看到什么,第一个先看到什么,第二个要清楚明白,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是起贪还是起瞋,还是起不贪不瞋的痴,所以我要清楚明白,这就是什么,现见法,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当中,就是要先去觉察到,这是第一步,这个就叫做现见法,现见法,再来,(师父你刚说那个法是东西在这里,这个现见法就是),现见法就是,不管你是看到的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法,还是你听到什么,这个听到的东西也叫做法,法不一定是指佛法,一切东西都可以称为法,所以有时候我们称为万法,这样静宽知道吗,这里他的现见法不是说是,这是一种方法吗,还是不是一种方式,这个法是指东西,比如说你看见这件事情,然后你意识到,这个好吃的,我想去占有,我想吃,那这个是你看到了,然后有贪欲,对吧,那你就想去占有,这一个整个,这个行为就叫现见法,你看到东西,你看到法,你觉察到我起瞋,这个也可以说是现见法,(就是你觉察到,你起了这个贪念,或者什么,这个就叫现见法),对对对,起了贪念,起了嗔念,起了不贪不嗔,第一个,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你先看,确认你看到东西,而不是迷迷糊糊的,起来根本没有,没有睡醒,然后午睡没起来,看到看到一个幻影,这个不能算,你要先第一个,先清楚明白你看到东西,这是正知,因为你要先看到东西,你才能进一步去察觉,我到底起了什么,你看到东西,或是你听到东西,第一步,第二步,你看到这个东西,你起了贪,还是起了嗔,这个叫做现见,当下知道的,叫做现见法,(也就是说,你的知和觉,这两步骤),对,就要清楚明白,因为现在马上的,你不要过后再去思考,我刚刚到底看到什么,这样就过了,当然这个也不是不行,就是这样子,这样就已经过了,就不是现见了,所以它叫做现见法,当下就要去察觉到,当下就要产生正知正念,这叫现见法,什么又是叫做,『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当比丘看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到自己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对境,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叫做灭熾然,这个叫做,灭熾然,为什么叫灭熾然,灭所起的无明,熾然就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烦恼又叫做熾然,五蕴之身,五蕴之身,会烧,烧我们这个身心,让我们这个身心好像发烧一样,这个烦恼就叫炽盛,这个叫做熾然,所以烦恼叫熾然,把烦恼当下消除掉,就叫做灭熾然,意思就是说,第一个,现见法,是确认看到东西,然后确认你起怎么样的心态,起了不好的心态,那我当下察觉到,我要把它怎么样,消除掉,这个叫做灭熾然,叫灭熾然,不待时,为什么叫不待时,不再等,等明天再来,这个真好吃,但是我吃了会胖,没关系,今天先吃明天开始,发誓不再吃,这个不叫不待时,这个待明天,更待何时,等待吉祥日,所以不待时,那就是说,你现在就做,看到了清楚明白,要做现在就做,就叫做不待时,正向,那当然什么正向,灭熾然,是朝没有烦恼的方向,是朝明相应的方向,就正向,即此见,这即此见意思就是说,我现在马上知道的,还有缘自觉,而缘自觉是什么,是自己的,不是人家看到的,我刚刚是不是看到那个净糖,我刚刚是不是看到净糖,好像是,你有没有起烦恼,你自己要观照,我刚刚是不是起烦恼了,我不知道了,你是不是有起烦恼,我现在有没有把烦恼消掉了,我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把烦恼消掉,就是缘自觉就是说,是自己察觉到的,是自己要去做的,是自己要去灭的,这个叫做缘自觉,不是别人告诉你,你起烦恼了,当然,如果你的觉照力没那么强,没那么强,那可能要人家提醒你,但你总不能老是人家提醒你,你的觉照力要慢慢训练训练,到最后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这个叫做缘自觉,叫正向 即此见,就马上看到的,这个就叫做所谓的,什么六根门头好修行,六六法门,也就是我们在讲,怎么让从无明相应触,而朝向于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这《阿含经》里面就讲得非常的详细跟清楚,这个叫做明相应触,以及无明相应触,讲到这里,(刚刚师父讲那个觉贪 觉不贪,或是觉嗔 觉不嗔是从哪里来的),等一下你,你再讲一次,你讲什么,师父没有听见,刚才师父讲,因为那个觉有三个不同,就是你觉贪,你是上一页那个觉吗,这个吗,就是我们说觉贪,或是觉不贪,贪欲,贪欲我们说贪欲的,觉知 ,觉知贪欲,它有三个不同,你是觉贪或是觉不贪,或是觉不嗔不贪),不管你是贪不贪,你都要清楚明白,(但是它从哪里来,那个觉它从哪里来),觉就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要自己去醒觉察觉到,(但是如果我说我觉不贪,如果我觉到的是不贪),觉到的不贪,那你也要清楚明白知道,这样知道,你察觉到是我没有起贪,我没有起嗔,我没有痴,你也要明白清楚,那佛陀就告诉你,如果是这样,那你就继续维持这样,(但我有一点点就是,不清楚,就是如果我觉不贪),这个觉不是觉悟,这个觉是察觉,不是觉悟,不是那种,无上正等正觉那种觉悟,这是察觉,你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们是说,我们是察觉,我们不贪,那么我们说那个无明相应触,它有一点点,无明相应,无明相应就有一点点矛盾),对,你要先从这个方向开始,还是有无明,但是这时候无明,不会跟很粗的贪嗔痴起相应,那你要从这边,慢慢慢慢的去怎么样,把粗糙的降伏,(弟子在觉得,可能是不是那个师兄觉得,其实那个无明和明,就不是说百分百,不是非黑即白的,其实大部分的时候,也许我们是在无明中,但是我们还是有部分的明在里面,就不是说你一是无明就),问题是说,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到底现在是无明还是明,到底从哪里去了解,那就是从你的见闻觉知里面,慢慢去察觉,不然我怎么知道我在,我从哪里,那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会知道,听经闻法,佛陀跟我们讲的,为什么师父会知道,因为我去佛学院,那些师长老师,或是法师跟我讲的,那他们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师父怎么跟他们讲的,那推推到最后,为什么会知道,要这样子做,佛陀从经教里面跟我们讲的,所以第一个,你要听经闻法,你才知道你必须要这样做,第二个,你必须去做,你才知道这是什么,还有一个,当然你从净宽来讲说,我们当然不可能现在百分之百,因为有轻微,比如说你贪,你有很贪很强烈,你有轻微的,当然是这样子,你也不能说,我今天察觉了,明天就断了,不可能,但是你的训练,就是必须要不断的这样训练,你这样的训练,然后不断的训练,不断的训修,不断的做,那你的无明就会慢慢慢慢减弱,那无明,粗糙的无明减弱了之后,你才能修定,你最后才有可能去用慧来断烦恼,如果很强盛,你根本不可能修定,不可能有觉慧的,所以这还是训练,还是不断的训练,那问题是说,那训练要有一个方法,要有一个着手处,到底从哪里,就是从六入处 ,(师父想请教个问题,就是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明是自觉觉知,所以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在接触就是根对境的时候,这个触觉是明明白白自我觉知的,能这样理解吗),这是第一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这是正知是第一步,但还不够,两步,你先清楚知道我看到东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是正知,但是你还要有一个正念,就是你要知道,我有没有起贪瞋痴,这是第二步,他提起了贪瞋痴,这两步整个加起来就叫做现见法,那接下来第二步,灭熾然,如果我没有起贪瞋痴,我清楚明白那很好,但是如果我起了,我要把它转化,这个叫做灭熾然,这样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讲,师父曾经讲过,正知正念,正知正念,可以是慧学的,可以是定学的,可以是慧学,可以是定学的,同学们听过吗,我先讲定学的,定学的正知正念是训练,你专注集中在你现前所做的事情上,这是定的训练,我说的定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四念处的身念处,比如说你现在在听师父讲课,你会分心,你分心了,察觉到你的心跑掉了,你这个叫做正知,你要先知道,我现在在听课,我的心是在听课,还是已经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你知道在听课,或是跑到地方去的你察觉到了,这个都叫做正知,那正念把它抓回来,在你做的东西上面,这个就是训练定的正知正念,也是一般修定的时候讲的身念处,这样清楚明白,那打坐下来,那更不用讲了,打坐的时候的正知正念那更严格,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训练起来,你有没有缘住你的所缘,清楚明白知道正知,跑掉了还是没有跑掉,跑掉了一定要抓回来正念,这是修定的,正知正念,慧的正知正念,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你先清楚明白,你现在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然后有没有起贪瞋痴,清楚明白,这个叫正知正念,如果没有起贪瞋痴 很好,继续维持,如果起贪瞋痴,就要把它消弥,这个叫做正念,正念就是合于慧的念头,合于正确的念头,这叫做正念,那合于正确的念头,当然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叫做正知正念,而跟我们一般,真正的佛教的修行,跟我们一般某一些,方便之道不一样,有一些人会告诉你,所谓的正知正念,所谓的净土法门正知正念,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但事实上这是不大对劲的,为什么,你要是开车的时候,不专注你应该开车的地方,而脑子里面都在念佛,很容易有危险,所以佛教正知正念,绝对不是说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不然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讲,第一个 师父讲,就是说对于这些教法,他不是很清楚,第二个 都是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人家这样讲我就这样讲,好像这样就对,或是无时无刻都在念经,无时无刻都在念咒,事实上这是不符合修行的真实意义,所以这就是学《阿含经》的好处,学《阿含经》告诉你,真正修行是怎么样,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法则,缘生法讲完了,接下来(第三节)增上慧学的内容,是缘起四圣谛,我们要来讲四圣谛,师父为什么用这个图出来,这个图见过吗,应该都见过,再跟我讲没见过那问题很大,可能都在打瞌睡,净堂见过这个图吗,应该见过了,这个图就是我们《阿含经》的内容,相应《阿含经》 《杂阿含经》修多罗的内容,它整个就是在讲这一部分,那我们有讲缘起法则,那缘起的内容,法则就是流转与还灭,那么缘生法就是苦集的相生,也可以说惑业苦的相生,灭道就是缘起的还灭,那这加起来就是四圣谛,那在讲苦集的时候,苦集的时候又谈到惑跟业,那么谈到这个苦集谛,有没有苦集谛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蕴处界的无常,谈惑业苦,就是这个地方,那么我们谈到灭,就是所谓的正解脱学,是最后面的,增上慧后面是正解脱学,就是这个灭谛,道谛里面的戒定慧,其实戒定都已经讲了,现在是在讲慧学,那么慧学它的内容,无外乎就是缘起四谛,那么我们缘起的法则讲了,然后缘起的有支,缘生相,怎么样还灭,怎么样流转,也讲了,那我们细节要讲,现在的细节是在讲,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灭道,讲完之后我们会讲苦法门,然后怎么做缘起观,这是一个图给你们看一下,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告诉你们,我们现在在讲什么,我们现在 ,不是增上慧学的开始,增上慧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现在师父只是告诉你,我们缘起法门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讲什么法门,四谛法门,增上慧学里面有一共有七节,第一节叫做何谓增上慧,讲完了,增上慧无外乎就是缘起四圣谛,那么缘起四圣谛,第一个要讲缘起法门,缘起法门里面讲,缘起的法则跟缘生相,讲完了,清楚吗,所以现在接下来要讲什么,四圣谛,四圣谛我们做一个分析,那四圣谛其实以前也讲过,刚开始的根本教法已经讲了,只是那时候很大要给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现在我们在讲四圣谛,本来它就是慧学的内容,就是前面大家都经过的戒定慧,增上戒学、定学,增上信这些,这时候再来讲四圣谛法门,你会有更深的印象,以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会更加深你所对四圣谛的认识,愿意真正的去实践跟修行,所以现在我们来谈四圣谛,而且里面会让有一些观念,我们要弄清楚,那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什么,苦法门,然后接下来讲蕴处界法门,然后讲无常法门,讲无我法门,如果这一些,都是刚刚那个图里面的,我们会这样看,有没有四圣谛法门,苦法门,那你说师父,集灭道之前已经讲过了,苦法门,然后再分析蕴处界,然后分析蕴处界讲无常,然后讲无我,再来,可以,现在师父是告诉你们,增上慧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样子安排,为什么这样子安排,这样子安排无外乎,都是这个依这个图,这是佛教的根本,四谛缘起,四谛缘起,缘起跟四圣谛,这是根本的,那我们还是照这样的安排来说,有问题吗,可以吗,Jason可以吗,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进入,进入了四圣谛法门,三转四圣谛,可以说是佛陀开悟之后,遇到五比丘,佛陀的第一批弟子,是五比丘,这五比丘,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谈,为什么是五个,当然因为年久失修了,年久代考,为什么会五个,当然我们就是根据现在所有的资料,比如说有个是跟他出来的,有一两个是,他的父亲派去保护他的,然后跟他出来的,就是车诺就是车夫,那车夫当然不能回去,然后后来又有 他的爸爸派 ,侍卫去保护他,然后就跟他留下来,然后前后加起来一共就是五个,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大概提到为什么是五个,那么中间的修行,佛陀传里面都有,我就不再讲,开悟之后,佛陀第一个想说,我到底要跟谁讲法,所以他就想起了谁,那时候还不叫比丘,那五个修行人,也可以叫比丘,就那五个,因为那时候佛陀还没刚开始,但是你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 ,五个修行人,五个随从,还是五个,所以后来都是叫五比丘,那事实上,佛陀还没跟他开示的时候,根本还不叫比丘,所以就想起了这五个人,一起跟他修行,那也算是善根深厚了,所以佛陀就第一个想到,回去跟这五个人,讲他所悟到的正法,也希望这五个人能够跟他一样,断一切烦恼而得涅槃,所以他现在就开始,第一个,三转四圣谛是一切,佛陀开始教导的,教法的最早的,就是三转四圣谛,三转四圣谛,我们来看一下,三转四圣谛,第一个叫做示轉,示轉的意思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尔时 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正当思维时,正当思维时,就是现在你必须要开始思维,应该是思维,生眼 智 明 觉,眼 智 明 觉,都是智慧的异名,眼智明觉,此苦集 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维时,这个标点我不好,生 眼 智 明 觉,这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说,你现在,我告诉你,由苦集灭道,我现在告诉你,你要去思维,你去思维之后,就会生智慧,就会生眼智明觉,那这个时,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记号在时的前面,比较正确,比较正确一点,这个叫做什么,示轉,再来,劝转,示轉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比如说,有人打电话给你,跟你说你有一个包裹,没有铃,然后你在旁边跟他讲,我告诉你,这是一个骗子,就是告诉你有这回事,我告诉你,这一定是一个骗子,你千万不要被骗,然后,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这个字是知,知道的知,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或知當復知,你现在知道了,要真正的认可,要真正的认可,本所未聞法 當正 思惟 ,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有没有看到,当断,第一个这是苦,我之前跟你讲的,但是我没有叫你一定要认可,现在我跟你讲的,我就是建议,你要认可世间是苦,那么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苦有它的原因,所以你要怎么样,去断这个集,我现在是劝告你,积极的鼓励你要要去修,所以他说,知当复知,然后,已知当断,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要证灭谛,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这个就告诉你,我刚刚是跟你讲有这回事,现在我积极的鼓励你要去做,就是告诉,刚刚比如说,你收到这个电话,我告诉你这是个骗子,那么你可不可以说,我告诉你是个骗子,你爱信不信随便你,当然你可以这样子,但是现在意思说,这是一个骗子,希望你不要被骗了,不要相信他,这是第二步,我先告诉你这是个骗子,然后接下来,你千万不要相信他,佛陀说有四圣谛,世间是苦 然后苦有它的原因,然后你是可以灭掉,然后证不苦的境界,然后有灭苦的方法,我告诉你,但是佛陀不只是这样子,他告诉你就是说,这个是苦你要知道,但是不但要知道,你要肯认,肯认世间是苦,这个是叫智(知)當復知,然后有它的原因,你这个原因,你不是知道就好了,你要去断它的烦恼,断它的原因,我鼓励你,你应该去断,接下来,断了之后,有它到达的境界,离苦得乐的境界,我希望你能够证到这个境界,达到这个境界,接下来有它的方法,佛积极鼓励你,你应该去做,这个叫做什么,劝转,这个叫做劝转,所以佛陀先告诉你世间真相,接下来告诉你,你一定要去证悟,觉悟世间真相,两个讲完了,然后接下来,第三个是什么,證轉,什么转完了,这样两转而已啊,三转 ,第三转转完了,但是第三转要转什么,我都跟你讲了,我叫你去做了,但是会有一个问题,那你到底你是什么程度,你是不是真的达到那种境界了,不然你来跟我胡瞎扯一团,胡瞎扯一团,那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还假的,刚刚人家打电话,这是骗子,你不要被骗了,我已经被骗过了,当然不是啊,之前他要骗我,我没有被他骗了,所以我是亲身经验告诉你,不是我已经被骗了,所以你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佛陀说四圣谛,诸法实相是如此,你要真的去修,那你说你会不会骗我的,不是,我自己已经真正的做到这样子了,证到这样子了,我以我自己做什么样,一个亲身的证明,这个叫做什么,證轉,所以有,示轉,劝转,證轉,示轉 劝转 證轉,复次 比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复次 ,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有没有,他知而且已知出,就是他已经肯认了,而且他这个以断出,就是我已经断烦恼了,然后,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 ,就是佛陀已经证悟了,真正证到了灭谛,已作证,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 ,他已经修了,所以你看,中文都放一个 已,你很清楚明白,如果他是梵文或巴利文的话,他都用什么式,完成式,过去完成式,或是完成式,当然过去式也可以,就是说他,一般就是完成式,会比较完,他已经完成了,已确实已经做到,他不是讲一讲而已,是佛自己,真的这样子做了,这个叫做證轉,證轉,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这个就是所谓的證轉,结论,諸比丘!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 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 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佛陀就说,我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那么,我已经得到这样子,这个,天、魔、梵、沙門,就是在所有的这些众生当中,我是最尊胜的,我已经超越出这样子了,已经不再轮回了,不再天、魔、梵、沙門、婆羅門 ,哪怕是沙门,有些沙门也不一定能够证到这样子,佛陀已经真实证到了,这一些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就是这一些都是在修行,都是在闻法中,我已经比他们殊胜,我是真的超脱了,而且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自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成佛,所以这叫做 ,三转法轮,三转十二行,那么后来的阿毗达摩,就以这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来谈这样的一些事情,那么因为时间到了,不是时间到了,休息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分钟,我们继续来看,所以我们三转十二圣谛,示轉,人生是苦,他告诉你这么一件事情,这个示是揭示,告诉你实相,把实相告诉你,所以佛陀第一个叫做,人生是苦,苦有其因,苦是可以灭除的,灭除有它的方法,灭苦有它的方法,这个叫做苦集灭,苦集灭道,告诉你有这一回事,劝转,人生是苦,你应当认知,你要肯认,你不要跟我在那边讲,瞎扯胡扯的,不要跟我辩,你要认知它,你要真正解决问题,你要先认识,承认人生是苦,苦有其因,所以你要断它的因,你必须去断,苦是可以灭除的,那你就要证到它灭除的境界,还有 灭苦是有方法的,所以你要去修,你要去修,最后面證轉,佛陀说人生是苦,我已经肯认了,人生确实是苦,苦有因,我已经把这个苦的因断了,然后,灭苦之后的境界,我已经证到了,最后,灭苦有方法,我已经做了修了,这个叫做什么,三转十二圣谛,就是證轉,劝转,示轉,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我们要讨论一下,因果,有不同的角度来谈因果,这里面很明显的,这个是果,没错,这个是因,这个是果,但是从佛陀的劝告,以及你愿意去修行来讲,刚刚那个是产生的因果,现在我们来谈一个东西叫做,愿意修行及认知的因果,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愿意去修行以及认知的因果,那就不太一样了,愿意去修行及认知的因果,我们是不是先要了解,而且肯认这世间是苦,没错吧,如果你都不觉得世间是苦,那后面的都不用谈,所以从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来讲,世间是苦,是四圣谛的什么,第一个因,好了,知道世间是苦,那么接下来讲说,那我世间是苦又怎么样,有它的因,所以你必须先认知世间是苦,你才能去谈它的因,如果一开始你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那你谈因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意义,那么接下来,知道因,那我能不能灭苦 可以的,是可以达到那个境界的,你有癌症,那为什么,因为你生活几十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长癌症,那我怎么办,回家去等死,那你跟我讲这干,你一定恨透这个医生了,那你不要跟我讲,我还可以快快乐乐,爱吃爱吃 爱喝爱喝,过过要死了就算了,叫我回家去等死,那你不要跟我讲,你没办法解决的东西,你不要跟我讲,但是现在不是,我有癌症 那怎么办,可以解决治疗的,真的吗,愿意,接下来怎么办,你一定会问,接下来你会问什么,你有没有什么仙丹妙药,怎么治,你才会产生怎么治,如果告诉你没救了,回家等死,那你要是医生 ,求求你跟我讲方法,就告诉你没得救了,那现在就是可以救,可以治疗 ,但是很辛苦,没关系 我愿意,要花很多钱,没关系 我愿意,所以这个就是什么,从认知而引发,愿意去做的谈因果,那就是什么,苦集灭道,所以它不是在理论上,谈生起的因果,生起的因果当然是什么,集苦,道跟灭,这是产生的因果,但是我们现在是,现实上要修行的话,是在谈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的因果,那就是苦集灭道,这个很重要,因为后面我们会讲,而且认知了这样一件事情之后,基本上,就算是你没有很强烈意愿的修行,想要修行,基本上不会被糊弄,也不会被忽悠,也不会被一些宗教骗子,或外道给随便乱唬乱骗,这个就是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十二圣谛,再来,接下来我们来看四圣谛,刚才是三转十二法轮,四圣谛,四圣谛第一个谛,谛是什么意思,谛当然一般来讲就是,真实不虚,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四圣谛 ,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時,有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就是礼佛,合掌白佛,惟然 世尊所说四圣谛 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佛 问大家说,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比丘起来说,有 我们有受持四圣谛,佛 就问说,你们是怎么受持的,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 我悉受持,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 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雜 417)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个什么叫做谛,这里面哪些字或哪些 ,在描述它是谛,圣所谛,然后,圣所谛四圣谛,圣所谛,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可以吗,还是不行是不是,那没关系,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有插,我问你,这里面有几个字,第一个,你们会比较清楚明白的,不用太多翻译的是,刚刚讲的,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哪几个字你一般会用,看了就知道,真实,不颠倒,真实不颠倒,一般会用,不颠倒那就是正的,真实那就是真实,那么现在就是,有一个比较困惑的,審諦 当然还是不是很困惑的,審諦也是真实不虚的,那么现在这边就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可能会比较困扰困惑一点,那其实这几个字,也是在说明真实的意思,那么你说他讲那么多,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他讲那么多,这个字,比如说如如、不異如,到底什么意思,我们等一下会说,但这里这个弟子所说的,你会觉得他好像有点 在说闲话,在说一些好像本来就是这样的话,但是这里在表达一个什么东西,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真实不虚,师父常说一件事情,认识知道跟知见是不一样的,这个弟子,他不是认识知道而已,他是变成他的真实的认知,跟对这个世间人生的真实认知,已经是他的知见的,他认为确实如此,没有任何怀疑,苦圣谛人生是苦,他清楚明白,而且肯认人生是苦,而不会只是说,我只是知道是,但是我不会就是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怎么样,我没有深入我的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如果没有深入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只是知道说,好像有这么一回事而已,你不会想要去断烦恼,因为你对他有所疑惑,那么你对于苦圣谛,认知的越恳切,而且认为他是真实的,你越会想要知道,那原因在哪里,你就会愿意想要说,那灭掉这个原因,达到乐的状况是什么,你会更想修行,就像师父说的,很多佛教徒讲因果业报,但是还是造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造了很多恶业,喝酒的继续喝,胡说八道的继续胡说八道,那你跟他讲因果的道理,他讲的比你好,问题是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子,这些因果对他来讲是知识,他并没有把它为是如,不离如 审谛不真实,因为他如果肯认因果业报,是世间的真实,已经跟他身心结合在一起,变成有知见的,他还会去做坏事吗,就算是违反小的不好的习惯,也不会做成很恶的恶事,哪怕说有烦恼,但是他敢会造恶,会犯一些小错,不会犯大过,因为因果业报的真实,在他心里面是真实产生作用的,同样的 ,四圣谛他讲了这么多,有没有真实产生作用,佛陀从这个弟子的描述里面,佛陀认为说,他是真实这样认知的,所以他才说,这个是他受持四圣谛的一个,佛陀认为说,很好,因为你不但只是知识而已,你已经认为你的人生知见,所以佛陀认为说,才说 善哉善哉,不错不错,你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那么这里的如如 不异如,什么如 到底是什么,如如,如如,我们的梵文字,叫做 tathā,是形容词,就是如,或翻成真实的,形容词,如,或者是真实的,它是形容词,就叫做如,那么,以前我们在大学跟佛教授翻译的时候,我们常常翻译成,T-H-U-S,Thus,T-H-U-S,Thus,就是说,本来就是这样子,本来就是如此,第二个字,为什么叫如如,tathatā,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加一个tā,变成名词,变成名词之后,它的翻译不好翻,名词化之后,有时候翻成如如,有时候翻成如性,但是它的意义还是什么,真实,所以以前如果我们是翻如如的话,在翻译会翻成,翻成什么,如果形容词是Thus,然后如果变成名词要翻成什么,那个静能你说什么,As it is,有时候我们会翻成,Thus as it is,或是直接一个叫做,Thusness,N-E-S-S,Thusness,名词化,那么很多字,在中文里面,名词化之后,它会把它翻成,性,所以空跟空性,很多时候只是,形容词跟名词而已,空叫Śūnya ,空性叫Śūnyatā,那个tā,是名词化之后所变化的,所以叫Śūnya Śūnyatā,所以Prajñāpāramitā,tā 音译就叫他翻成多,Prajñāpāramitā 就 般若波罗密多,那很多时候那个tā 没有把它翻出来,就般若波罗密,那么如果有把那个tā 翻出来,就是音译就叫多了,所以不要在般若波罗密,跟般若波罗密多去做文章,多一个 多,就是很多,就是什么什么,般若波罗密就是菩萨的,般若波罗密多就是佛的,那就是胡说八道,现在很多注解就是 ,以文解字 这样乱注一通,但是如果你知道梵文,它就是名词跟形容词之间的变化,但是当然经典有时候会,名词形容词有时候会做,有些大同小异的解说,是会有的,所以你看,tathā(形) 如,真實的,tathatā(名),如如,如性,真實,所以有时候如如 他就直接,换成如性 也是真实的意思,不离如 avitathatā:a-vi-tathatā,——— 不離如性—無錯誤 ,阿 是什么,阿 是没有或否定或没有,叫做无量光无量寿,叫做无,阿罗汉叫做Arhat,就是无生,阿就是无,或是相反,所以Agama,阿含,但是gama是有,A+gama,本来是去,阿,否定或是相反 变来,这个a-vi-tathatā——— 不離如性 ,vi 什么意思,分别,记得吗 vijna分别认识,比对 去别别的认识,所以叫做分离,a-vi-tathatā 叫做不分离,所以翻成不离如,没错啊 它不离如 ,那它不离如就是,跟真实并没有两样 ,这样了解 这叫做a-vi-tathatā,那如来 Tathāgata,那个gata是去 前面a,是母音分开的,Tata叫做如 ,TTathāgata 如来,不离如,或是我们从意思上来讲叫做没有错误的,不異如
 anaññathatā: a-nañ-ñathatā ,A-Na 这两个是T跟T的结合,变成 本来是T变成N,上面这两个是音变,这整个意思叫做如以外的,叫做不例外,没有例外的,意思就是说 ,没有如以外的东西,没有如以外的东西 叫做没有例外,意思就是说 就是如,除了这个如以外 没有任何东西是离开这个如,或这个如以外的东西, 这个叫做不异如,不离如 不异如,反正讲起来就是真实的意思,这个叫做无例外 一个叫做无错误,真实 无错误,无例外 審諦不颠倒,就是真实 ,讲到这里 ,可以吗 有问题吗 ,圣所谛,刚才说是谛,现在叫做圣所谛,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谛不虚 不离如,亦非颠倒真谛審實,合 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 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这里是什么意思,中阿含,他告诉你苦圣谛,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但是什么,一般人,圣人才能 就是佛陀刚刚讲的,此是苦 我已知,此是集 我已断,这个真实 确实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才叫凡夫,是不是这样 是圣人告诉我们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叫做圣所知 圣所谛 圣所有,圣所见 圣所了 圣所得,为什么叫圣所得,圣人才能真正证得的,圣所有 是圣人才知道,那你说 那这本来就是大家都是这样,问题是你不知道啊,我们都活在缘起当中,我不知道缘起, 所以这个谛,是真实不虚 但是是圣人 ,告诉我们 才有 我们才能清楚明白,所以这叫做圣所谛,叫做圣所谛 这样知道吗,讲到这里,那个静修有什么问题,(弟子就是想到平时诵心经,揭谛揭谛 不过那个谛应该跟这个谛,不是一个谛),不一样,这个是真实 那个是那个音译 ,那个是梵文音译的 所以不一样,(师父那个 審實 或者審谛,这个審在这里是怎么解),審谛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以想说 经过不断的抉择之后,认知它是真实如此,也可以这样子讲,(弟子也就在想 因为審 有一个就是,你在思考过 再去检查过),对啊 也可以这样子讲,所以他就是说 圣所谛 圣所谛,中阿含分别圣谛经,所以他是真实不虚的,再来,在阿含 经里面,他讲如如 不异如,如的时候,用到两个地方 ,一个是四圣谛的谛 是如,他另外用一个地方,缘起法 也是如,所以我们再讲一个 缘起法也是如,所以缘起法也是真实不虚的,你看,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谓此有故彼有 谓无明缘行,谓无明 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 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 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 如、法爾,有没有看到,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 顛倒,在《阿含经》里面他谈到两个「如」,一个是用来表示缘起法,另外一个来表示四圣谛,那当然缘起法是佛未出世 佛不出世,都是这样子的,没问题,但他也没有说缘起法,你看 你把这两个弄清楚一点,他这个(2)是如,没错,不离如,但是他说是,圣所谛 圣所知 圣所见,这里(3),缘起法他告诉你什么,若佛出世若未出世,不管圣人 不管凡夫,他就是缘起,不管你是流转,不管你是还灭,他就是缘起,不管你知不知道,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知道了,佛陀告诉我们了,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照着去修行的,他就是缘起的还灭,所以这里有两层意思,不管我们知不知道,缘起的流转跟还灭,一直都是如此,所以他就是什么 缘起法,那缘起法用在身心生命上的话,就是苦集灭道,但是这苦集灭道,必须圣人告诉我们,我们才能够去怎么样,清楚认识以及修行,那里面有某一些道理,我们之后后面我们再来谈论,我们再来谈,所以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从这个地方,后面会产生出一些更深一步的,不管是哲学,或是教育上的分析跟认识,之后进一步会产生,般若经的思想,我们后面慢慢再来谈,那个静修你在笑什么,(就是您留的这个,让人思考的问题实在是),包袱太大了 ,没关系,现在你先不去思考也没关系,师父在这里做了一个伏笔,你想得到想不到,也就不要想没关系,只是说很多听过师父讲课的,多多少少都会想到一些这个问题,那未来我们慢慢讲完之后,会再来谈到这个问题,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谛以及缘起法的法则,本来就是如此,师父问你们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思考看看,这两个的差别在哪里,佛陀开悟了,是不是离苦得乐,没错吧,离苦得乐了,佛陀开悟了,缘起法是不是还是缘起法,没错吧,一个是离苦得乐,一个是缘起法还是缘起法,那这样子可以想,可以思考,去思考看看说,佛陀开悟了,离苦得乐,但是不管佛陀开不开悟,缘起法还是缘起法,我们慢慢可以再来讨论,再来看一下,4、真實無餘 ,为什么讲圣所谛跟 真實無餘 ,因为你前面你看,真實無餘 是如以外,没有以外的东西,什么叫真實無餘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真实以外的东西,就是这里讲的不异如,就是无例外,没有如以外,圣谛就是真实的,他没有跟如不一样,没有在如以外还有什么,他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师父才会讲说,圣所谛还有缘起法如,以及真實無餘 ,这里的真實無餘 其实就是什么,不异如,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 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我當捨,更立苦聖諦者,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讲到这一段,什么意思,讲到这里,因为后面就是苦集灭道,都是一样的,我再念一次,你们看看,佛告诸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有没有看到,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沙门是婆罗门以外的修行人,婆罗门是当初的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这些人都在探求宇宙世间真理,他说如果这些修行人,这样说,作是说 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就是世尊佛陀所说的圣谛 我当舍,你说的那种圣谛我不接受,舍,然后我当舍,更立,更立苦圣谛者,你说的那个苦圣谛,我舍掉,其实还有其他的苦圣谛,跟你讲的不一样的,还有其他的苦圣谛,他立了一个这样的一个道理跟教法,你的苦圣谛不是很真实的,我另立一个苦圣谛,那么我当舍 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數 什么意思,但有言數就是说,只是语言上空口说白话,你只是这样讲而已,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独角兽,独角兽你拿来给我看,我们可以有这个三个字,独角兽,但没有这种东西,这个叫做但有言數,言就是语言,言數就是语言的这一类,只是有这种语眼耳已,但有言數 问已不知,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增其疑惑,那你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更疑惑了,你说有但是,你说佛陀教的那些不算 另外有,那我问你 是什么,你也讲不出来,那到底是怎么样,增其疑惑,已非其境界故,什么意思,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怎么样,瞎掰瞎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已,佛陀说四圣谛,我告诉你,你讲的没有,我有另外的,那个讲的不算,是假的 我有另外的,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为什么,增加了我的疑惑,那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自己也没证到 也不知道,所以他没证,那佛陀是怎么样,有证,所以佛陀才会告诉他一个,才会讲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他说,以非其境界故,他根本没有证到那样境界,他只是空口说白话,讲一讲而已,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今當捨,更立餘四聖諦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 疑惑,以非其境界故,反正上面弄通了,下面这句你就知道,因为苦圣谛,接下来就苦集灭道,他自己弄了一个四圣谛,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 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这无间等叫现观,没错,叫现观,所以,为什么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因为四圣谛的真實無餘 ,是因为三个圈,三个圈,此緣性 緣起的流轉和還滅 
,所以四圣谛,从苦圣谛来讲就是真實無餘 ,就是真的这样子,没有例外的,所以这里你就可以思考那三个圈,师父画过好几次了,就是告诉你,你只要是一个凡夫,我执未破你就是苦,但是你苦了好几辈子你不知道,你是真实苦,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佛陀告诉你,佛陀告诉你的东西,是你的真实的东西,这个叫做審實不虚,那你不要想在这三个圈以外,再去弄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子,这个叫做什么,真實無餘 ,苦圣谛就是这样,那为什么人生真实是苦,那三个圈知道了吧,净堂画一下,你下次还是得坐这里,你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坐,(弟子问一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讲的那个如,是不是您曾经讲的那个涅槃,涅槃的可证,一个是证得的境界,还有一个是证的过程,您刚才讲那个如 ,在《阿含经》里面,缘起法和四圣谛都有表述,是这两个方向吗),还不是这样子,那再思考一下,师父给你一个方向,这个苦圣谛到底是相对的存在的圣谛,还是绝对的圣谛,缘起法是绝对的谛,缘起法是绝对的如,我已经讲过一个,不管佛陀出不出世,佛陀在不在,缘起法都是怎么样,非佛作非余人作非什么什么,但苦圣谛,苦集灭道圣谛是圣所谛,它是相对的谛 还是绝对的谛,我要给你们思考的是这样,可以吗,有空再思考思考一下,三个圈,没错吧,所以这里讲的,这个就是四圣谛,没错吧,苦圣谛 集圣谛,然后,灭圣谛,然后,道圣谛,这就是四圣谛,那四圣谛,集圣谛就是我执,那么道圣谛就是怎么样,灭我执,然后可以灭苦的境界,所以这个就是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在我们 ,凡夫身心是審實不虚的,是審實不虚吗,是真实的,因为凡夫有这个(我执),这个(无常)是缘起的真实性,所以这个(无常)叫做缘起的如如,这个(我执)叫做四圣谛的如如,这样清楚了吗,我不要讲得太清楚,不然以后没得讲,般若经就是在这个地方 不离《阿含经》,而做一个更深的认识跟分析,所以大乘佛教的般若,它的根本教义跟思想,很多人以前都以为,跟《阿含经》是两个 ,但是从印顺导师开始之后,做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般若经的空性,不离《阿含经》的缘起无我,中阿含确实也是讲缘起性空,中观讲缘起性空,《阿含经》讲缘起无我,所以中观的论师说,如果泛泛说,就是没有谈得很深的话,就是缘起无我,但是如果究竟了意说,就是从这个无我再深入到究竟的话,就是缘起性空,所以无我通与性空,它的本质是一样,这个就是导师抉择般若中观,归向《阿含经》的根本教义,从这里,我们今天剩一分钟,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先谈到这里,那个此缘性跟三个圈,都已经讲过好多次了,所以我们先来回向,回向完之后,我们下礼拜继续来分析,师父现在要分析的,一定是比之前讲的那个,之前讲的简单一点,现在给大家多一些思考,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九十八讲,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已经把缘生法的十二有支,不管是从惑业苦的三支,还是后面的从爱开始,爱取有生老五支,以及所谓的十支最后的十二支,我们都做了一个解说,那么在这解说当中,那个缘起十二支再写一下,从这边列过来,每天复习,总有一天你永远不会忘记,那么在这十二有支的解说当中,有一个,不管是从胎生学还是认识论,那不管是哪一种认识论 还是胎生学,都是谈到一个认识,都有谈到认识的问题,那么谈到认识的问题的时候,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认识的开始,如果我们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回到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我们不管是几支,当然五支是没有提到,但是从十支跟十二支,十支的两种解说到十二支,中间都提到一个触,不管是入胎的识,还是这个识是一个认识的当体,从一个认识的认识当体来讲,由于我们有这个能认识的体,所以这个认识的体,会借由六根,然后去认识我们的对象,六根缘对象的时候,产生认识的开始,就是这个触,所以六六法门里面,这个认识的开始触,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佛教很重视我们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那这认识当中到底是产生怎么样的认识,是对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是没有执著的认识,还是有执著的认识,这个观念,关键里面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有人问说,修行从哪里开始切入,那十二有支里面,还是六六法门里面,其实都谈到了这个触,都谈到这个触,所以在《阿含经》里面就谈到了,所谓的明相应触,还有无明相应触,也就是说,在我们凡夫的当体,我们认识事实上都带有烦恼无明在里面,但是却不妨碍我们经过训练,经过教法的认识之后,可以去察觉到这个无明,然后进一步在认识的当下,去把无明给反转过来,从无明相应触而变成明相应触,这个是佛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非常重要一个观念,所以这一节开始,我们来谈一个观念,就叫做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这个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那如果是十支的话,识缘名色,识体借由六根,产生对对象,接触对象产生这个触,产生这个触之后,就是认识的开始,一认识开始之后,我们就有烦恼带在里面,这个叫无明相应触,一旦有无明相应触,那么对情绪这个受的起伏,我们就一定会有反应,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烦恼的触,对这个受,我们受的情绪起伏,就一定会有反应,有反应就会有,这反应就是所谓的爱,那么当然爱你也可以是憎,可以是恨,所以有了这个无明相应触,接下来就一定有受一定有情绪,有了情绪,不管是内心的还是身体的,接下来就一定会有这个爱,所以问题根源,如果我们要了解,那我们认识开始,应该怎么样去对佛教修行,就是在这个触的问题,在这个触的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经典上怎么说,无明相应触,无明相应的触,这个在杂阿含识16经 63经 293经都有提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五受陰,五受,五受陰就叫做五蕴,那么,何为五,色受陰,受想行识受陰,他就什么五受陰,五受陰,那么,色受想行识,都是受陰,都是这个受陰,那么在《阿含经》里面,有时候也会去区分,有时候不会去区分,区分五蕴或是五蕴,跟五受蕴,哪里不一样,一般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特别去分辨的话,五蕴跟五受蕴是一样的,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一般来讲,五蕴的话,都是有取的,都是执著的,所以五蕴跟五取都是指执著的,但是如果去分辨的话,有时候《阿含经》,如果去特别分辨的话,五蕴就是单纯的五蕴之身,如果对五蕴之身有执取,那就叫做五受蕴,就是这里所讲的五受蕴,何等为五,色受想行识等五受蕴,若诸沙门婆罗门有见我者,什么叫有见我者,有执着我的,一切皆在五受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 我,见受想行识是我,亦我,相在,我在色中,色在我中,这一个就叫做什么,执我,一般有执我的,都是在这五蕴里面,五蕴里面去执我,那你说,师父有没有在五蕴外面执我的,比较少,几乎很少,但问题是,那你说,那在五蕴外面执我,没有意义啊,一般会执我都是,以我这个身心,认为有一个我,我们一般不会在这个身心以外,天上哪里有一个我,那如果那个我,你那个我跟我这个没关系,那这是什么,所以他说一般来讲,我们执我,一定是在这个五蕴身心,在这个和合的身体上,执为一个我,那你如果执,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我,这个五蕴身心是一个和合体,一般分析起来,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物质的就这个肉体,精神的是有,受、想、行、识部分,那我们进一步如果要分析的话,我们一般会不会,执著这个肉体,如果执著一个,根本不变的我的话,会不会在肉体上执著,我们是会执著这个肉体,觉得很珍贵 没错了,但是如果你很执著一个我,有一个不变的我,或精神或灵魂又什么的,会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一般比较不会认为是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的变化,容易感受得到,而且很粗糙,你不会觉得这是个我,当然我们一般,对人的分辨,都是由这个身体来分辨,不过我看到靖修,看到靖能,看到靖宽,都是由这个来分辨,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样是一个我,那就太粗糙了一点,因为我们知道从小到大,这个东西都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讲,一个人如果认为有我,认为有我的话,他一般可能会,就是认为说,你就是这个身体,但是如果稍微去,有一点哲学思维,或宗教思维的话,一般你说会执著这个肉身是我,一般比较,如果稍微思考分析,一般比较不会,因为你这个变化你看得到,尤其是死掉了,那这个肉体就死掉了,那你这样子执著一个我,就变成断灭论,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点去分析的话,或是宗教的分析,或是外道的分析,哲学的分析,可能不大会认为,如果有一个我是,不会是这个肉体的,那一定是在,这个肉体的里面,精神上,是不是有一个不变的,这种灵魂或是,或什么东西的,那他进一步就说,那这样的话,我们精神体就 ,可以分成四部分,就是受、想、行、识,那到底哪一个是我,佛陀就说,如果一般我们执着我,就是在这个身心上面去执著,要么就是肉体,不是肉体就是精神,那精神就是,看是受或想或行或识,那这个佛陀都一一的,把它破斥掉了,意思就是说,我只是一个,身心的和合的一个不断运作,变化的一个假我而已,没有一个不变的真实的我,所以他这里说,如果一切有见我者,一切就在五受阴上面见我,那至于这个二十种我见,我跟五蕴合起来的,二十种我见,你们可以,那个 师父书上有,你们可以去看一下,然后他说,我们就在五蕴上面执着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无明就根本的我执,所以会见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色在我中,我在色中,这个叫做相在,要么色是我,要么色不是我,要么我比色大,要么色比我大,如果是我在色中,那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大,色在我中,就是怎么样,色比我小,所以如果色是我,那色本身就等于我,那如果色不是我的话,那色到底是跟我是,如果是跟我不一样的话,那到底是色大还是我大,然后就这样去分辨,就有二十种身见,那么,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有没有看到,言我真实不舍,就是一直执著一个我,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諸 根長已,增諸觸,他的诸根增长,你可以从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的有没有,看到这里,这边有,我们回去看一下,他的诸根增长就是,十二缘起支的 六入 ,如果是投胎的话,那就是诸根增长,那投胎之后,接下来触到外面,就会产生触认识,还是在谈认识,所以他说,诸根增长,诸根增长以增诸触,有没有看到,增诸触,触就是认识到外面,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这个苦乐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受,觉受,就是说,我们六入触的话,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这个叫做什么,以无明故而触,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这就叫无明相应触,我们在这一段,下面这段经文很重要,我们再来看一下,他说,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有没有,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无明,无明就是执著有一个我,然后,见色是我亦我相在,反正你只要无明,他就会执著一个我,不管是色或是受、想、行、识,执著一个我,言我真实不舍,所以会执著一个我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增长已,增诸触,有没有,就会触,但是你这个触,一定是跟无明相应的,所以会一直触中,所以一直有我执,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 凡夫起苦樂覺,就是有苦有乐的受,那接下来就会有爱取有,然后这个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 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所以我们这个就讲说,六根对六境,由于一直以来都是无明相应的,所以会增诸受 ,或是增诸觉,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一旦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由于无明相应,我执相应,就一定会接下来,会有爱,或是正,那就「爱、取、有、生、老死」,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就叫做什么,无明相应的触,无明相应触,这个经文讲到这里,可以吗,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继续来看,来看下一个,不是下一个,这个经文还没完,经文还没完,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 ,有没有,无明触就无明相应触,从刚刚经文已经讲下来,是无明,这里更清楚明白是讲,无明相应触,无明触故,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意界是什么,十八界里面的意界,意触什么,法,眼耳鼻舌身意,然后色身香味触法,有意界有法界,然后就产生了,怎么样,六识界,我们有六根界,六境界,产生六识界,这里就是讲,意界 法界,为什么意界法界,无明界,因为根触,如果要分析来讲,任何的哪意根,触到哪一个境,比如说眼根触到舌境产生眼识,里面要不要有意识在,一定要的,如果没有意识在的话,我们根对境是不产生觉受的,所以前五根碰触到他的境,之所以能认识能产生作用,一定是有意识在里面,所以他特别取意界跟法界,那意界法界,为什么多一个无明界,一定是无明相应的认识,所以叫做无明相应触,意界 法界 无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有没有看到,起有覺、無覺、有無覺,什么叫有覺、無覺、有無覺,你看 ,等一下,注,有没有看到,有覺、無覺、有無覺,这里用黑字弄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执我見覺(註),就起种种的,我们说知觉也好,或是认识也好,或是执著也好,然后,如是知,如是见解,皆由六入触故,都是认识的开始,然后,多闻圣弟子,于此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有没有看到,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悲觉 我执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 後明觸覺起,就是灭,无明相应触,而起明相应触,那么,这里有一个注,有我、無我、亦有我亦無我、非有我非 無我,我比較殊勝、我跟他人一樣、我比別人差。 我执、我見,这里就是,有觉无觉有无觉,这一句的意思,师父去查了研究之后,他的意思是指,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亦有我亦无我,就是这里的有无觉,还有,有无觉就是亦有我亦无我,还有非有我非无我,还有我比较殊胜,我跟他人一样,我比别人差,这个叫做,我执跟我见,因为你执著一个我,那你执著一个我,一定会怎么样起一个,既然有一个我,那你就会有很多哲学,或是很多宗教会胡思乱想,你从一个我执开始就会说,那这个我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还是亦存在亦不存在,还是非不存在非不存在,就会这样胡思乱想一堆,那这个我跟别人的我是一样吗,是平等的吗,还是我这个人是比别人,还是这个我是比别人殊胜,反正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不管是一般的胡思乱想,还是哲学上的去贪讨,还是宗教上的去执著,其实都是由一个我而引起的,那这样的一个我引起而已,引起的时候,如果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这个我是一个根本烦恼,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我带进去,然后就种种的问题就来了,这个叫做无明相应触,那佛陀现在告诉你,我们都是无明相应触,你这个时候,你就要怎么样,多闻圣弟子与子六入触,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就不会明就是知道是无我的,那这个无我不是,相对于有我而讲一个无我,而是我本来就是,是真实的无我,而不是在某一些有我的思维之下,对有一个我而产生一个相对的无我,不是这样相对而有的无我,而是真实的无我,所以,就会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认识之后,你就会知道说,那这一些种种都是一种妄想,悲觉,悲就是我比较不等,圣觉我是超越人家,等觉是我跟人家一样,悲就是我不如人,那这一些种种种种,种种的胡思乱想,先所起无明触会灭,后明触生起,这个就叫做无明相应触,与无明相应触,这样讲到这里,可以,没有问题,那么这个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在理论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而且大概的操作认识也大概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前面有一个经文,他对于六六境界,六六境界讲的其实会更清楚一点,就来看析辨,来看一下析辨,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这个是成佛之道里面,导师的分析,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 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以说是三者的和合而有触,反正这是两派不同的想法,根境識三合而生触,还是触让根境識三者和合,这都没关系,反正你就知道,有根有境有识就会产生触就对了,触就是认识的开始,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在触对境界的时候,首先发生了合意的不合意的,或者非合意非不合意的反应,这个可叫做可意触不可意触,具非触,认识到的时候,就会有顺应你的想法的,不顺你的想法的,还是没有所谓的顺不顺的,这个都叫做触,都是认识都叫触,接下来,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叫做无明相应触,就是刚才,其实这个印顺导师这一段,就是在,就是依刚才《阿含经》所说的,做的比较详细的分析跟解说,就是在讲明跟无明相应触,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无明相应触,所以触对境界后,就会依自我中心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有没有看到,就会以自我中心,这个自我中心就是我执 ,刚才不是说,我见我执身后吗,刚才那个经典,我见我执身后,就是种种我见,就会起种种的复杂心理,这种种种的复杂心理可以范围很广,但是刚刚《阿含经》里面讲什么,有我无我,还是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还是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记忆力很好,师父念了好几次,不一定记得起来,我勝 覺、我等覺、我卑覺,我胜就是说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我等我们差不多一样,我卑我什么都不如人,所以有时候不是卑就好了,有时候卑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卑,比如说我比不过别人,一般我们修行人,总是要谦虚,说我比别人差,但是很多人是,无明相应的卑,我什么都比不过别人,我生在世间没有用,不要来管我,让我自己就好了,干脆去跳河了,这种卑是负面情绪的卑,不是真实的,自认为自己,应该要谦卑一点,不是那种谦卑,真正谦卑是很正面的,我找一个人,Jason,师父说真正的谦卑,是很正面的,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谦虚,我知道,你这样只是换一个语言来讲而已,能不能讲得实际一点,正面的谦卑,负面情绪的卑师父已经讲了,那么正面的谦卑,是怎么样叫做正面的谦卑,(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向别人学习,所以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低下的位置),你前面第一句讲得非常好,正面情绪正面的卑,是会向上学习的,会勇猛精进的,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这很容易分辨,当你是负面情绪的卑,你是自暴自弃的,甚至是会产生更不好的,就是嫉妒,嫉妒 羡慕 恨,但是正面的是勇猛精进,去向别人学习的,我不如佛菩萨,我不如这位师兄,不如这位居士,我跟师父还是差一点距离,没关系,怎么样,我努力的去训练去学习,那这就是正面的,这是正面的真正的谦卑,不是自暴自弃的卑,所以你看到导师说,蒙蔽 就会依心中的,自我心中的执取,起种种复杂的心理,就刚才讲的那种复杂的心理,造种种的善恶行为,因为你有这种种的负面心理,你就会透出于身口意,意就是有这种,思考之后你就会想要去做,那你就会付诸于身口,那就是种种的善恶行为,导师这里说善恶行为,不是说只有恶而已,你有无明你会不会造善,还是会啊,我们世间是有好人的,但是仅止于世间的善,但是你在世间造善的时候,你有很多的烦恼在里面,所以严格来讲,世间有善但是都是相对善,而且所以佛教叫做有漏善,漏是烦恼无明,所以是有无明蒙蔽的,有烦恼相应的善,所以才会落入生死循环,所以他叫做善恶行为,生死轮回是不能避免的,这是印顺导师讲的这一段,佛所以教诫弟子,要守护根门,在根境相触时,如有智慧的观照,就称为明相应触,那从此就能透出,裂破十二缘起的连锁,不管是十二缘起的 ,三世两从因果 分位缘起,还是认识论上面的,他中间都很重要过程,他触对境界认识的当下,要去思考认识到,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矫正调整,这就是佛教讲的根本法门,所以师父常说六六法门,也常说六根门头好修行,就是这个样子,其实你要是离开了这个,没有所谓的修行,这是根本的修行方法,讲到这里,没有,今天五支,五支家在修理,修屋顶,刚刚有跟师父传的,那个谁,还慢,下午有事,不是听不懂,干脆就听早上就好,他对这个还是有兴趣,来我们再来看,明相应触,这明相应触还是有经文的,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在我们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明相应触,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经教导,我在讲的时候,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后面会讲是哪一个经文,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导,现见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 即此见 缘自觉,世尊你以前所说的这一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佛陀回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 能提問,不懂的就要能够提问,当眼睛看见东西的时候,他现在是以眼见色作为例子,当然还有什么,眼、耳、鼻、舌、身,还有意,当眼见色的,眼见色就是,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进一步,能够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这个就叫做什么,察觉到无明相应触,要知道你现在的触是无明相应的,所以有贪欲的生起,先能看到,当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你要清楚认识到,我是有看到东西的,不是忽然间看到了一个什么幻影,什么影,你要先 ,这个叫做正知正念,先清楚明白,我是有看到东西的是正知,所以进一步,能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看见东西,眼见色,并察觉到眼见色时,起了贪欲,这就称为现见法,这里的现见法的法,并不是佛法,而是说东西你清楚明白,你现在的见闻觉知是看到什么,第一个先看到什么,第二个要清楚明白,我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是起贪还是起瞋,还是起不贪不瞋的痴,所以我要清楚明白,这就是什么,现见法,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当中,就是要先去觉察到,这是第一步,这个就叫做现见法,现见法,再来,(师父你刚说那个法是东西在这里,这个现见法就是),现见法就是,不管你是看到的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法,还是你听到什么,这个听到的东西也叫做法,法不一定是指佛法,一切东西都可以称为法,所以有时候我们称为万法,这样静宽知道吗,这里他的现见法不是说是,这是一种方法吗,还是不是一种方式,这个法是指东西,比如说你看见这件事情,然后你意识到,这个好吃的,我想去占有,我想吃,那这个是你看到了,然后有贪欲,对吧,那你就想去占有,这一个整个,这个行为就叫现见法,你看到东西,你看到法,你觉察到我起瞋,这个也可以说是现见法,(就是你觉察到,你起了这个贪念,或者什么,这个就叫现见法),对对对,起了贪念,起了嗔念,起了不贪不嗔,第一个,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你先看,确认你看到东西,而不是迷迷糊糊的,起来根本没有,没有睡醒,然后午睡没起来,看到看到一个幻影,这个不能算,你要先第一个,先清楚明白你看到东西,这是正知,因为你要先看到东西,你才能进一步去察觉,我到底起了什么,你看到东西,或是你听到东西,第一步,第二步,你看到这个东西,你起了贪,还是起了嗔,这个叫做现见,当下知道的,叫做现见法,(也就是说,你的知和觉,这两步骤),对,就要清楚明白,因为现在马上的,你不要过后再去思考,我刚刚到底看到什么,这样就过了,当然这个也不是不行,就是这样子,这样就已经过了,就不是现见了,所以它叫做现见法,当下就要去察觉到,当下就要产生正知正念,这叫现见法,什么又是叫做,『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当比丘看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到自己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欲,这就称作『滅熾然』、『不待時』,『正 向』、『即此見』、『緣自覺』,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对境,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叫做灭熾然,这个叫做,灭熾然,为什么叫灭熾然,灭所起的无明,熾然就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烦恼又叫做熾然,五蕴之身,五蕴之身,会烧,烧我们这个身心,让我们这个身心好像发烧一样,这个烦恼就叫炽盛,这个叫做熾然,所以烦恼叫熾然,把烦恼当下消除掉,就叫做灭熾然,意思就是说,第一个,现见法,是确认看到东西,然后确认你起怎么样的心态,起了不好的心态,那我当下察觉到,我要把它怎么样,消除掉,这个叫做灭熾然,叫灭熾然,不待时,为什么叫不待时,不再等,等明天再来,这个真好吃,但是我吃了会胖,没关系,今天先吃明天开始,发誓不再吃,这个不叫不待时,这个待明天,更待何时,等待吉祥日,所以不待时,那就是说,你现在就做,看到了清楚明白,要做现在就做,就叫做不待时,正向,那当然什么正向,灭熾然,是朝没有烦恼的方向,是朝明相应的方向,就正向,即此见,这即此见意思就是说,我现在马上知道的,还有缘自觉,而缘自觉是什么,是自己的,不是人家看到的,我刚刚是不是看到那个净糖,我刚刚是不是看到净糖,好像是,你有没有起烦恼,你自己要观照,我刚刚是不是起烦恼了,我不知道了,你是不是有起烦恼,我现在有没有把烦恼消掉了,我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把烦恼消掉,就是缘自觉就是说,是自己察觉到的,是自己要去做的,是自己要去灭的,这个叫做缘自觉,不是别人告诉你,你起烦恼了,当然,如果你的觉照力没那么强,没那么强,那可能要人家提醒你,但你总不能老是人家提醒你,你的觉照力要慢慢训练训练,到最后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这个叫做缘自觉,叫正向 即此见,就马上看到的,这个就叫做所谓的,什么六根门头好修行,六六法门,也就是我们在讲,怎么让从无明相应触,而朝向于明相应触的一个过程,这《阿含经》里面就讲得非常的详细跟清楚,这个叫做明相应触,以及无明相应触,讲到这里,(刚刚师父讲那个觉贪 觉不贪,或是觉嗔 觉不嗔是从哪里来的),等一下你,你再讲一次,你讲什么,师父没有听见,刚才师父讲,因为那个觉有三个不同,就是你觉贪,你是上一页那个觉吗,这个吗,就是我们说觉贪,或是觉不贪,贪欲,贪欲我们说贪欲的,觉知 ,觉知贪欲,它有三个不同,你是觉贪或是觉不贪,或是觉不嗔不贪),不管你是贪不贪,你都要清楚明白,(但是它从哪里来,那个觉它从哪里来),觉就是自己要去察觉到,要自己去醒觉察觉到,(但是如果我说我觉不贪,如果我觉到的是不贪),觉到的不贪,那你也要清楚明白知道,这样知道,你察觉到是我没有起贪,我没有起嗔,我没有痴,你也要明白清楚,那佛陀就告诉你,如果是这样,那你就继续维持这样,(但我有一点点就是,不清楚,就是如果我觉不贪),这个觉不是觉悟,这个觉是察觉,不是觉悟,不是那种,无上正等正觉那种觉悟,这是察觉,你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们是说,我们是察觉,我们不贪,那么我们说那个无明相应触,它有一点点,无明相应,无明相应就有一点点矛盾),对,你要先从这个方向开始,还是有无明,但是这时候无明,不会跟很粗的贪嗔痴起相应,那你要从这边,慢慢慢慢的去怎么样,把粗糙的降伏,(弟子在觉得,可能是不是那个师兄觉得,其实那个无明和明,就不是说百分百,不是非黑即白的,其实大部分的时候,也许我们是在无明中,但是我们还是有部分的明在里面,就不是说你一是无明就),问题是说,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到底现在是无明还是明,到底从哪里去了解,那就是从你的见闻觉知里面,慢慢去察觉,不然我怎么知道我在,我从哪里,那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会知道,听经闻法,佛陀跟我们讲的,为什么师父会知道,因为我去佛学院,那些师长老师,或是法师跟我讲的,那他们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师父怎么跟他们讲的,那推推到最后,为什么会知道,要这样子做,佛陀从经教里面跟我们讲的,所以第一个,你要听经闻法,你才知道你必须要这样做,第二个,你必须去做,你才知道这是什么,还有一个,当然你从净宽来讲说,我们当然不可能现在百分之百,因为有轻微,比如说你贪,你有很贪很强烈,你有轻微的,当然是这样子,你也不能说,我今天察觉了,明天就断了,不可能,但是你的训练,就是必须要不断的这样训练,你这样的训练,然后不断的训练,不断的训修,不断的做,那你的无明就会慢慢慢慢减弱,那无明,粗糙的无明减弱了之后,你才能修定,你最后才有可能去用慧来断烦恼,如果很强盛,你根本不可能修定,不可能有觉慧的,所以这还是训练,还是不断的训练,那问题是说,那训练要有一个方法,要有一个着手处,到底从哪里,就是从六入处 ,(师父想请教个问题,就是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明是自觉觉知,所以明相应触可以理解为,在接触就是根对境的时候,这个触觉是明明白白自我觉知的,能这样理解吗),这是第一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这是正知是第一步,但还不够,两步,你先清楚知道我看到东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是正知,但是你还要有一个正念,就是你要知道,我有没有起贪瞋痴,这是第二步,他提起了贪瞋痴,这两步整个加起来就叫做现见法,那接下来第二步,灭熾然,如果我没有起贪瞋痴,我清楚明白那很好,但是如果我起了,我要把它转化,这个叫做灭熾然,这样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讲,师父曾经讲过,正知正念,正知正念,可以是慧学的,可以是定学的,可以是慧学,可以是定学的,同学们听过吗,我先讲定学的,定学的正知正念是训练,你专注集中在你现前所做的事情上,这是定的训练,我说的定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四念处的身念处,比如说你现在在听师父讲课,你会分心,你分心了,察觉到你的心跑掉了,你这个叫做正知,你要先知道,我现在在听课,我的心是在听课,还是已经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你知道在听课,或是跑到地方去的你察觉到了,这个都叫做正知,那正念把它抓回来,在你做的东西上面,这个就是训练定的正知正念,也是一般修定的时候讲的身念处,这样清楚明白,那打坐下来,那更不用讲了,打坐的时候的正知正念那更严格,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训练起来,你有没有缘住你的所缘,清楚明白知道正知,跑掉了还是没有跑掉,跑掉了一定要抓回来正念,这是修定的,正知正念,慧的正知正念,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你先清楚明白,你现在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然后有没有起贪瞋痴,清楚明白,这个叫正知正念,如果没有起贪瞋痴 很好,继续维持,如果起贪瞋痴,就要把它消弥,这个叫做正念,正念就是合于慧的念头,合于正确的念头,这叫做正念,那合于正确的念头,当然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个叫做正知正念,而跟我们一般,真正的佛教的修行,跟我们一般某一些,方便之道不一样,有一些人会告诉你,所谓的正知正念,所谓的净土法门正知正念,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但事实上这是不大对劲的,为什么,你要是开车的时候,不专注你应该开车的地方,而脑子里面都在念佛,很容易有危险,所以佛教正知正念,绝对不是说无时无刻都在念佛,不然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讲,第一个 师父讲,就是说对于这些教法,他不是很清楚,第二个 都是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人家这样讲我就这样讲,好像这样就对,或是无时无刻都在念经,无时无刻都在念咒,事实上这是不符合修行的真实意义,所以这就是学《阿含经》的好处,学《阿含经》告诉你,真正修行是怎么样,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十二有支已经讲完了,缘起的法则,缘生法讲完了,接下来(第三节)增上慧学的内容,是缘起四圣谛,我们要来讲四圣谛,师父为什么用这个图出来,这个图见过吗,应该都见过,再跟我讲没见过那问题很大,可能都在打瞌睡,净堂见过这个图吗,应该见过了,这个图就是我们《阿含经》的内容,相应《阿含经》 《杂阿含经》修多罗的内容,它整个就是在讲这一部分,那我们有讲缘起法则,那缘起的内容,法则就是流转与还灭,那么缘生法就是苦集的相生,也可以说惑业苦的相生,灭道就是缘起的还灭,那这加起来就是四圣谛,那在讲苦集的时候,苦集的时候又谈到惑跟业,那么谈到这个苦集谛,有没有苦集谛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蕴处界的无常,谈惑业苦,就是这个地方,那么我们谈到灭,就是所谓的正解脱学,是最后面的,增上慧后面是正解脱学,就是这个灭谛,道谛里面的戒定慧,其实戒定都已经讲了,现在是在讲慧学,那么慧学它的内容,无外乎就是缘起四谛,那么我们缘起的法则讲了,然后缘起的有支,缘生相,怎么样还灭,怎么样流转,也讲了,那我们细节要讲,现在的细节是在讲,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灭道,讲完之后我们会讲苦法门,然后怎么做缘起观,这是一个图给你们看一下,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告诉你们,我们现在在讲什么,我们现在 ,不是增上慧学的开始,增上慧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现在师父只是告诉你,我们缘起法门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讲什么法门,四谛法门,增上慧学里面有一共有七节,第一节叫做何谓增上慧,讲完了,增上慧无外乎就是缘起四圣谛,那么缘起四圣谛,第一个要讲缘起法门,缘起法门里面讲,缘起的法则跟缘生相,讲完了,清楚吗,所以现在接下来要讲什么,四圣谛,四圣谛我们做一个分析,那四圣谛其实以前也讲过,刚开始的根本教法已经讲了,只是那时候很大要给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现在我们在讲四圣谛,本来它就是慧学的内容,就是前面大家都经过的戒定慧,增上戒学、定学,增上信这些,这时候再来讲四圣谛法门,你会有更深的印象,以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会更加深你所对四圣谛的认识,愿意真正的去实践跟修行,所以现在我们来谈四圣谛,而且里面会让有一些观念,我们要弄清楚,那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什么,苦法门,然后接下来讲蕴处界法门,然后讲无常法门,讲无我法门,如果这一些,都是刚刚那个图里面的,我们会这样看,有没有四圣谛法门,苦法门,那你说师父,集灭道之前已经讲过了,苦法门,然后再分析蕴处界,然后分析蕴处界讲无常,然后讲无我,再来,可以,现在师父是告诉你们,增上慧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样子安排,为什么这样子安排,这样子安排无外乎,都是这个依这个图,这是佛教的根本,四谛缘起,四谛缘起,缘起跟四圣谛,这是根本的,那我们还是照这样的安排来说,有问题吗,可以吗,Jason可以吗,可以,没问题,没问题我们进入,进入了四圣谛法门,三转四圣谛,可以说是佛陀开悟之后,遇到五比丘,佛陀的第一批弟子,是五比丘,这五比丘,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谈,为什么是五个,当然因为年久失修了,年久代考,为什么会五个,当然我们就是根据现在所有的资料,比如说有个是跟他出来的,有一两个是,他的父亲派去保护他的,然后跟他出来的,就是车诺就是车夫,那车夫当然不能回去,然后后来又有 他的爸爸派 ,侍卫去保护他,然后就跟他留下来,然后前后加起来一共就是五个,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有大概提到为什么是五个,那么中间的修行,佛陀传里面都有,我就不再讲,开悟之后,佛陀第一个想说,我到底要跟谁讲法,所以他就想起了谁,那时候还不叫比丘,那五个修行人,也可以叫比丘,就那五个,因为那时候佛陀还没刚开始,但是你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 ,五个修行人,五个随从,还是五个,所以后来都是叫五比丘,那事实上,佛陀还没跟他开示的时候,根本还不叫比丘,所以就想起了这五个人,一起跟他修行,那也算是善根深厚了,所以佛陀就第一个想到,回去跟这五个人,讲他所悟到的正法,也希望这五个人能够跟他一样,断一切烦恼而得涅槃,所以他现在就开始,第一个,三转四圣谛是一切,佛陀开始教导的,教法的最早的,就是三转四圣谛,三转四圣谛,我们来看一下,三转四圣谛,第一个叫做示轉,示轉的意思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尔时 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正当思维时,正当思维时,就是现在你必须要开始思维,应该是思维,生眼 智 明 觉,眼 智 明 觉,都是智慧的异名,眼智明觉,此苦集 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维时,这个标点我不好,生 眼 智 明 觉,这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标点我不好有点不一样,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说,你现在,我告诉你,由苦集灭道,我现在告诉你,你要去思维,你去思维之后,就会生智慧,就会生眼智明觉,那这个时,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应该是下面这个比较对,记号在时的前面,比较正确,比较正确一点,这个叫做什么,示轉,再来,劝转,示轉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比如说,有人打电话给你,跟你说你有一个包裹,没有铃,然后你在旁边跟他讲,我告诉你,这是一个骗子,就是告诉你有这回事,我告诉你,这一定是一个骗子,你千万不要被骗,然后,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这个字是知,知道的知,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或知當復知,你现在知道了,要真正的认可,要真正的认可,本所未聞法 當正 思惟 ,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 斷,有没有看到,当断,第一个这是苦,我之前跟你讲的,但是我没有叫你一定要认可,现在我跟你讲的,我就是建议,你要认可世间是苦,那么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苦有它的原因,所以你要怎么样,去断这个集,我现在是劝告你,积极的鼓励你要要去修,所以他说,知当复知,然后,已知当断,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要证灭谛,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这个就告诉你,我刚刚是跟你讲有这回事,现在我积极的鼓励你要去做,就是告诉,刚刚比如说,你收到这个电话,我告诉你这是个骗子,那么你可不可以说,我告诉你是个骗子,你爱信不信随便你,当然你可以这样子,但是现在意思说,这是一个骗子,希望你不要被骗了,不要相信他,这是第二步,我先告诉你这是个骗子,然后接下来,你千万不要相信他,佛陀说有四圣谛,世间是苦 然后苦有它的原因,然后你是可以灭掉,然后证不苦的境界,然后有灭苦的方法,我告诉你,但是佛陀不只是这样子,他告诉你就是说,这个是苦你要知道,但是不但要知道,你要肯认,肯认世间是苦,这个是叫智(知)當復知,然后有它的原因,你这个原因,你不是知道就好了,你要去断它的烦恼,断它的原因,我鼓励你,你应该去断,接下来,断了之后,有它到达的境界,离苦得乐的境界,我希望你能够证到这个境界,达到这个境界,接下来有它的方法,佛积极鼓励你,你应该去做,这个叫做什么,劝转,这个叫做劝转,所以佛陀先告诉你世间真相,接下来告诉你,你一定要去证悟,觉悟世间真相,两个讲完了,然后接下来,第三个是什么,證轉,什么转完了,这样两转而已啊,三转 ,第三转转完了,但是第三转要转什么,我都跟你讲了,我叫你去做了,但是会有一个问题,那你到底你是什么程度,你是不是真的达到那种境界了,不然你来跟我胡瞎扯一团,胡瞎扯一团,那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还假的,刚刚人家打电话,这是骗子,你不要被骗了,我已经被骗过了,当然不是啊,之前他要骗我,我没有被他骗了,所以我是亲身经验告诉你,不是我已经被骗了,所以你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佛陀说四圣谛,诸法实相是如此,你要真的去修,那你说你会不会骗我的,不是,我自己已经真正的做到这样子了,证到这样子了,我以我自己做什么样,一个亲身的证明,这个叫做什么,證轉,所以有,示轉,劝转,證轉,示轉 劝转 證轉,复次 比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复次 ,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有没有,他知而且已知出,就是他已经肯认了,而且他这个以断出,就是我已经断烦恼了,然后,所未闻法 正当思维,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 ,就是佛陀已经证悟了,真正证到了灭谛,已作证,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 ,他已经修了,所以你看,中文都放一个 已,你很清楚明白,如果他是梵文或巴利文的话,他都用什么式,完成式,过去完成式,或是完成式,当然过去式也可以,就是说他,一般就是完成式,会比较完,他已经完成了,已确实已经做到,他不是讲一讲而已,是佛自己,真的这样子做了,这个叫做證轉,證轉,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这个就是所谓的證轉,结论,諸比丘!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 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 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佛陀就说,我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那么,我已经得到这样子,这个,天、魔、梵、沙門,就是在所有的这些众生当中,我是最尊胜的,我已经超越出这样子了,已经不再轮回了,不再天、魔、梵、沙門、婆羅門 ,哪怕是沙门,有些沙门也不一定能够证到这样子,佛陀已经真实证到了,这一些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就是这一些都是在修行,都是在闻法中,我已经比他们殊胜,我是真的超脱了,而且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自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成佛,所以这叫做 ,三转法轮,三转十二行,那么后来的阿毗达摩,就以这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来谈这样的一些事情,那么因为时间到了,不是时间到了,休息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分钟,我们继续来看,所以我们三转十二圣谛,示轉,人生是苦,他告诉你这么一件事情,这个示是揭示,告诉你实相,把实相告诉你,所以佛陀第一个叫做,人生是苦,苦有其因,苦是可以灭除的,灭除有它的方法,灭苦有它的方法,这个叫做苦集灭,苦集灭道,告诉你有这一回事,劝转,人生是苦,你应当认知,你要肯认,你不要跟我在那边讲,瞎扯胡扯的,不要跟我辩,你要认知它,你要真正解决问题,你要先认识,承认人生是苦,苦有其因,所以你要断它的因,你必须去断,苦是可以灭除的,那你就要证到它灭除的境界,还有 灭苦是有方法的,所以你要去修,你要去修,最后面證轉,佛陀说人生是苦,我已经肯认了,人生确实是苦,苦有因,我已经把这个苦的因断了,然后,灭苦之后的境界,我已经证到了,最后,灭苦有方法,我已经做了修了,这个叫做什么,三转十二圣谛,就是證轉,劝转,示轉,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我们要讨论一下,因果,有不同的角度来谈因果,这里面很明显的,这个是果,没错,这个是因,这个是果,但是从佛陀的劝告,以及你愿意去修行来讲,刚刚那个是产生的因果,现在我们来谈一个东西叫做,愿意修行及认知的因果,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愿意去修行以及认知的因果,那就不太一样了,愿意去修行及认知的因果,我们是不是先要了解,而且肯认这世间是苦,没错吧,如果你都不觉得世间是苦,那后面的都不用谈,所以从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来讲,世间是苦,是四圣谛的什么,第一个因,好了,知道世间是苦,那么接下来讲说,那我世间是苦又怎么样,有它的因,所以你必须先认知世间是苦,你才能去谈它的因,如果一开始你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那你谈因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意义,那么接下来,知道因,那我能不能灭苦 可以的,是可以达到那个境界的,你有癌症,那为什么,因为你生活几十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长癌症,那我怎么办,回家去等死,那你跟我讲这干,你一定恨透这个医生了,那你不要跟我讲,我还可以快快乐乐,爱吃爱吃 爱喝爱喝,过过要死了就算了,叫我回家去等死,那你不要跟我讲,你没办法解决的东西,你不要跟我讲,但是现在不是,我有癌症 那怎么办,可以解决治疗的,真的吗,愿意,接下来怎么办,你一定会问,接下来你会问什么,你有没有什么仙丹妙药,怎么治,你才会产生怎么治,如果告诉你没救了,回家等死,那你要是医生 ,求求你跟我讲方法,就告诉你没得救了,那现在就是可以救,可以治疗 ,但是很辛苦,没关系 我愿意,要花很多钱,没关系 我愿意,所以这个就是什么,从认知而引发,愿意去做的谈因果,那就是什么,苦集灭道,所以它不是在理论上,谈生起的因果,生起的因果当然是什么,集苦,道跟灭,这是产生的因果,但是我们现在是,现实上要修行的话,是在谈认知而引发,愿意修行的因果,那就是苦集灭道,这个很重要,因为后面我们会讲,而且认知了这样一件事情之后,基本上,就算是你没有很强烈意愿的修行,想要修行,基本上不会被糊弄,也不会被忽悠,也不会被一些宗教骗子,或外道给随便乱唬乱骗,这个就是三转十二圣谛,三转十二圣谛,再来,接下来我们来看四圣谛,刚才是三转十二法轮,四圣谛,四圣谛第一个谛,谛是什么意思,谛当然一般来讲就是,真实不虚,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四圣谛 ,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時,有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就是礼佛,合掌白佛,惟然 世尊所说四圣谛 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佛 问大家说,你们有没有受持我说的四圣谛,比丘起来说,有 我们有受持四圣谛,佛 就问说,你们是怎么受持的,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 我悉受持,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 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雜 417)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个什么叫做谛,这里面哪些字或哪些 ,在描述它是谛,圣所谛,然后,圣所谛四圣谛,圣所谛,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可以吗,还是不行是不是,那没关系,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有插,我问你,这里面有几个字,第一个,你们会比较清楚明白的,不用太多翻译的是,刚刚讲的,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哪几个字你一般会用,看了就知道,真实,不颠倒,真实不颠倒,一般会用,不颠倒那就是正的,真实那就是真实,那么现在就是,有一个比较困惑的,審諦 当然还是不是很困惑的,審諦也是真实不虚的,那么现在这边就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可能会比较困扰困惑一点,那其实这几个字,也是在说明真实的意思,那么你说他讲那么多,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 是名苦聖諦,他讲那么多,这个字,比如说如如、不異如,到底什么意思,我们等一下会说,但这里这个弟子所说的,你会觉得他好像有点 在说闲话,在说一些好像本来就是这样的话,但是这里在表达一个什么东西,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真实不虚,师父常说一件事情,认识知道跟知见是不一样的,这个弟子,他不是认识知道而已,他是变成他的真实的认知,跟对这个世间人生的真实认知,已经是他的知见的,他认为确实如此,没有任何怀疑,苦圣谛人生是苦,他清楚明白,而且肯认人生是苦,而不会只是说,我只是知道是,但是我不会就是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怎么样,我没有深入我的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如果没有深入内心里面去认可他,你只是知道说,好像有这么一回事而已,你不会想要去断烦恼,因为你对他有所疑惑,那么你对于苦圣谛,认知的越恳切,而且认为他是真实的,你越会想要知道,那原因在哪里,你就会愿意想要说,那灭掉这个原因,达到乐的状况是什么,你会更想修行,就像师父说的,很多佛教徒讲因果业报,但是还是造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造了很多恶业,喝酒的继续喝,胡说八道的继续胡说八道,那你跟他讲因果的道理,他讲的比你好,问题是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子,这些因果对他来讲是知识,他并没有把它为是如,不离如 审谛不真实,因为他如果肯认因果业报,是世间的真实,已经跟他身心结合在一起,变成有知见的,他还会去做坏事吗,就算是违反小的不好的习惯,也不会做成很恶的恶事,哪怕说有烦恼,但是他敢会造恶,会犯一些小错,不会犯大过,因为因果业报的真实,在他心里面是真实产生作用的,同样的 ,四圣谛他讲了这么多,有没有真实产生作用,佛陀从这个弟子的描述里面,佛陀认为说,他是真实这样认知的,所以他才说,这个是他受持四圣谛的一个,佛陀认为说,很好,因为你不但只是知识而已,你已经认为你的人生知见,所以佛陀认为说,才说 善哉善哉,不错不错,你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那么这里的如如 不异如,什么如 到底是什么,如如,如如,我们的梵文字,叫做 tathā,是形容词,就是如,或翻成真实的,形容词,如,或者是真实的,它是形容词,就叫做如,那么,以前我们在大学跟佛教授翻译的时候,我们常常翻译成,T-H-U-S,Thus,T-H-U-S,Thus,就是说,本来就是这样子,本来就是如此,第二个字,为什么叫如如,tathatā,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加一个tā,变成名词,变成名词之后,它的翻译不好翻,名词化之后,有时候翻成如如,有时候翻成如性,但是它的意义还是什么,真实,所以以前如果我们是翻如如的话,在翻译会翻成,翻成什么,如果形容词是Thus,然后如果变成名词要翻成什么,那个静能你说什么,As it is,有时候我们会翻成,Thus as it is,或是直接一个叫做,Thusness,N-E-S-S,Thusness,名词化,那么很多字,在中文里面,名词化之后,它会把它翻成,性,所以空跟空性,很多时候只是,形容词跟名词而已,空叫Śūnya ,空性叫Śūnyatā,那个tā,是名词化之后所变化的,所以叫Śūnya Śūnyatā,所以Prajñāpāramitā,tā 音译就叫他翻成多,Prajñāpāramitā 就 般若波罗密多,那很多时候那个tā 没有把它翻出来,就般若波罗密,那么如果有把那个tā 翻出来,就是音译就叫多了,所以不要在般若波罗密,跟般若波罗密多去做文章,多一个 多,就是很多,就是什么什么,般若波罗密就是菩萨的,般若波罗密多就是佛的,那就是胡说八道,现在很多注解就是 ,以文解字 这样乱注一通,但是如果你知道梵文,它就是名词跟形容词之间的变化,但是当然经典有时候会,名词形容词有时候会做,有些大同小异的解说,是会有的,所以你看,tathā(形) 如,真實的,tathatā(名),如如,如性,真實,所以有时候如如 他就直接,换成如性 也是真实的意思,不离如 avitathatā:a-vi-tathatā,——— 不離如性—無錯誤 ,阿 是什么,阿 是没有或否定或没有,叫做无量光无量寿,叫做无,阿罗汉叫做Arhat,就是无生,阿就是无,或是相反,所以Agama,阿含,但是gama是有,A+gama,本来是去,阿,否定或是相反 变来,这个a-vi-tathatā——— 不離如性 ,vi 什么意思,分别,记得吗 vijna分别认识,比对 去别别的认识,所以叫做分离,a-vi-tathatā 叫做不分离,所以翻成不离如,没错啊 它不离如 ,那它不离如就是,跟真实并没有两样 ,这样了解 这叫做a-vi-tathatā,那如来 Tathāgata,那个gata是去 前面a,是母音分开的,Tata叫做如 ,TTathāgata 如来,不离如,或是我们从意思上来讲叫做没有错误的,不異如
 anaññathatā: a-nañ-ñathatā ,A-Na 这两个是T跟T的结合,变成 本来是T变成N,上面这两个是音变,这整个意思叫做如以外的,叫做不例外,没有例外的,意思就是说 ,没有如以外的东西,没有如以外的东西 叫做没有例外,意思就是说 就是如,除了这个如以外 没有任何东西是离开这个如,或这个如以外的东西, 这个叫做不异如,不离如 不异如,反正讲起来就是真实的意思,这个叫做无例外 一个叫做无错误,真实 无错误,无例外 審諦不颠倒,就是真实 ,讲到这里 ,可以吗 有问题吗 ,圣所谛,刚才说是谛,现在叫做圣所谛,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谛不虚 不离如,亦非颠倒真谛審實,合 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 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这里是什么意思,中阿含,他告诉你苦圣谛,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但是什么,一般人,圣人才能 就是佛陀刚刚讲的,此是苦 我已知,此是集 我已断,这个真实 确实是世间的真实,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才叫凡夫,是不是这样 是圣人告诉我们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叫做圣所知 圣所谛 圣所有,圣所见 圣所了 圣所得,为什么叫圣所得,圣人才能真正证得的,圣所有 是圣人才知道,那你说 那这本来就是大家都是这样,问题是你不知道啊,我们都活在缘起当中,我不知道缘起, 所以这个谛,是真实不虚 但是是圣人 ,告诉我们 才有 我们才能清楚明白,所以这叫做圣所谛,叫做圣所谛 这样知道吗,讲到这里,那个静修有什么问题,(弟子就是想到平时诵心经,揭谛揭谛 不过那个谛应该跟这个谛,不是一个谛),不一样,这个是真实 那个是那个音译 ,那个是梵文音译的 所以不一样,(师父那个 審實 或者審谛,这个審在这里是怎么解),審谛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也就是真实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以想说 经过不断的抉择之后,认知它是真实如此,也可以这样子讲,(弟子也就在想 因为審 有一个就是,你在思考过 再去检查过),对啊 也可以这样子讲,所以他就是说 圣所谛 圣所谛,中阿含分别圣谛经,所以他是真实不虚的,再来,在阿含 经里面,他讲如如 不异如,如的时候,用到两个地方 ,一个是四圣谛的谛 是如,他另外用一个地方,缘起法 也是如,所以我们再讲一个 缘起法也是如,所以缘起法也是真实不虚的,你看,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谓此有故彼有 谓无明缘行,谓无明 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 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 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 如、法爾,有没有看到,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 顛倒,在《阿含经》里面他谈到两个「如」,一个是用来表示缘起法,另外一个来表示四圣谛,那当然缘起法是佛未出世 佛不出世,都是这样子的,没问题,但他也没有说缘起法,你看 你把这两个弄清楚一点,他这个(2)是如,没错,不离如,但是他说是,圣所谛 圣所知 圣所见,这里(3),缘起法他告诉你什么,若佛出世若未出世,不管圣人 不管凡夫,他就是缘起,不管你是流转,不管你是还灭,他就是缘起,不管你知不知道,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知道了,佛陀告诉我们了,我们还是在缘起的流转,你照着去修行的,他就是缘起的还灭,所以这里有两层意思,不管我们知不知道,缘起的流转跟还灭,一直都是如此,所以他就是什么 缘起法,那缘起法用在身心生命上的话,就是苦集灭道,但是这苦集灭道,必须圣人告诉我们,我们才能够去怎么样,清楚认识以及修行,那里面有某一些道理,我们之后后面我们再来谈论,我们再来谈,所以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如,从这个地方,后面会产生出一些更深一步的,不管是哲学,或是教育上的分析跟认识,之后进一步会产生,般若经的思想,我们后面慢慢再来谈,那个静修你在笑什么,(就是您留的这个,让人思考的问题实在是),包袱太大了 ,没关系,现在你先不去思考也没关系,师父在这里做了一个伏笔,你想得到想不到,也就不要想没关系,只是说很多听过师父讲课的,多多少少都会想到一些这个问题,那未来我们慢慢讲完之后,会再来谈到这个问题,这个叫做缘起法的如,还有四圣谛的谛以及缘起法的法则,本来就是如此,师父问你们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思考看看,这两个的差别在哪里,佛陀开悟了,是不是离苦得乐,没错吧,离苦得乐了,佛陀开悟了,缘起法是不是还是缘起法,没错吧,一个是离苦得乐,一个是缘起法还是缘起法,那这样子可以想,可以思考,去思考看看说,佛陀开悟了,离苦得乐,但是不管佛陀开不开悟,缘起法还是缘起法,我们慢慢可以再来讨论,再来看一下,4、真實無餘 ,为什么讲圣所谛跟 真實無餘 ,因为你前面你看,真實無餘 是如以外,没有以外的东西,什么叫真實無餘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真实以外的东西,就是这里讲的不异如,就是无例外,没有如以外,圣谛就是真实的,他没有跟如不一样,没有在如以外还有什么,他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师父才会讲说,圣所谛还有缘起法如,以及真實無餘 ,这里的真實無餘 其实就是什么,不异如,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 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我當捨,更立苦聖諦者,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讲到这一段,什么意思,讲到这里,因为后面就是苦集灭道,都是一样的,我再念一次,你们看看,佛告诸比丘 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有没有看到,汝悉持之,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沙门是婆罗门以外的修行人,婆罗门是当初的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这些人都在探求宇宙世间真理,他说如果这些修行人,这样说,作是说 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就是世尊佛陀所说的圣谛 我当舍,你说的那种圣谛我不接受,舍,然后我当舍,更立,更立苦圣谛者,你说的那个苦圣谛,我舍掉,其实还有其他的苦圣谛,跟你讲的不一样的,还有其他的苦圣谛,他立了一个这样的一个道理跟教法,你的苦圣谛不是很真实的,我另立一个苦圣谛,那么我当舍 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數 什么意思,但有言數就是说,只是语言上空口说白话,你只是这样讲而已,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独角兽,独角兽你拿来给我看,我们可以有这个三个字,独角兽,但没有这种东西,这个叫做但有言數,言就是语言,言數就是语言的这一类,只是有这种语眼耳已,但有言數 问已不知,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增其疑惑,那你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更疑惑了,你说有但是,你说佛陀教的那些不算 另外有,那我问你 是什么,你也讲不出来,那到底是怎么样,增其疑惑,已非其境界故,什么意思,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怎么样,瞎掰瞎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已,佛陀说四圣谛,我告诉你,你讲的没有,我有另外的,那个讲的不算,是假的 我有另外的,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为什么,增加了我的疑惑,那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自己也没证到 也不知道,所以他没证,那佛陀是怎么样,有证,所以佛陀才会告诉他一个,才会讲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他说,以非其境界故,他根本没有证到那样境界,他只是空口说白话,讲一讲而已,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今當捨,更立餘四聖諦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 疑惑,以非其境界故,反正上面弄通了,下面这句你就知道,因为苦圣谛,接下来就苦集灭道,他自己弄了一个四圣谛,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 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这无间等叫现观,没错,叫现观,所以,为什么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四圣谛是真實無餘 ,因为四圣谛的真實無餘 ,是因为三个圈,三个圈,此緣性 緣起的流轉和還滅 
,所以四圣谛,从苦圣谛来讲就是真實無餘 ,就是真的这样子,没有例外的,所以这里你就可以思考那三个圈,师父画过好几次了,就是告诉你,你只要是一个凡夫,我执未破你就是苦,但是你苦了好几辈子你不知道,你是真实苦,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佛陀告诉你,佛陀告诉你的东西,是你的真实的东西,这个叫做審實不虚,那你不要想在这三个圈以外,再去弄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子,这个叫做什么,真實無餘 ,苦圣谛就是这样,那为什么人生真实是苦,那三个圈知道了吧,净堂画一下,你下次还是得坐这里,你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坐,(弟子问一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讲的那个如,是不是您曾经讲的那个涅槃,涅槃的可证,一个是证得的境界,还有一个是证的过程,您刚才讲那个如 ,在《阿含经》里面,缘起法和四圣谛都有表述,是这两个方向吗),还不是这样子,那再思考一下,师父给你一个方向,这个苦圣谛到底是相对的存在的圣谛,还是绝对的圣谛,缘起法是绝对的谛,缘起法是绝对的如,我已经讲过一个,不管佛陀出不出世,佛陀在不在,缘起法都是怎么样,非佛作非余人作非什么什么,但苦圣谛,苦集灭道圣谛是圣所谛,它是相对的谛 还是绝对的谛,我要给你们思考的是这样,可以吗,有空再思考思考一下,三个圈,没错吧,所以这里讲的,这个就是四圣谛,没错吧,苦圣谛 集圣谛,然后,灭圣谛,然后,道圣谛,这就是四圣谛,那四圣谛,集圣谛就是我执,那么道圣谛就是怎么样,灭我执,然后可以灭苦的境界,所以这个就是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在我们 ,凡夫身心是審實不虚的,是審實不虚吗,是真实的,因为凡夫有这个(我执),这个(无常)是缘起的真实性,所以这个(无常)叫做缘起的如如,这个(我执)叫做四圣谛的如如,这样清楚了吗,我不要讲得太清楚,不然以后没得讲,般若经就是在这个地方 不离《阿含经》,而做一个更深的认识跟分析,所以大乘佛教的般若,它的根本教义跟思想,很多人以前都以为,跟《阿含经》是两个 ,但是从印顺导师开始之后,做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般若经的空性,不离《阿含经》的缘起无我,中阿含确实也是讲缘起性空,中观讲缘起性空,《阿含经》讲缘起无我,所以中观的论师说,如果泛泛说,就是没有谈得很深的话,就是缘起无我,但是如果究竟了意说,就是从这个无我再深入到究竟的话,就是缘起性空,所以无我通与性空,它的本质是一样,这个就是导师抉择般若中观,归向《阿含经》的根本教义,从这里,我们今天剩一分钟,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先谈到这里,那个此缘性跟三个圈,都已经讲过好多次了,所以我们先来回向,回向完之后,我们下礼拜继续来分析,师父现在要分析的,一定是比之前讲的那个,之前讲的简单一点,现在给大家多一些思考,
第92行: 第127行:
 中道佛学会 《阿含经》讲要 第九十九讲 
 中道佛学会 《阿含经》讲要 第九十九讲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现在在讲四圣谛,增上慧学的四圣谛,那就是缘起四圣谛,现在在讲四圣谛,那上次讲到真实无余,真实无余就是说圣谛以外的,就是这个圣谛,没有其他,四圣谛以外的圣谛,只要讲到圣谛,那无非就是四圣谛,没有离开四圣谛以外的圣谛,那至于说苦圣谛,还有它为什么是圣谛,就是师父说的三个圈,图三个圈,它就是圣谛,那为什么会苦,因为它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是苦呢,它是必然的,为什么又是苦,因为它是此缘性,那就是缘起的流转跟还灭,这个师父已经之前讲过了,未来有机会我们会再提醒再讲,那今天我们再来讲另外一个,四圣谛是正法要,是一切佛法的核心教义,只要谈到出世间,那无外乎就是四圣谛,那至于大乘佛教,还是依四圣谛而建立起来的,依四圣谛而建立起来的,师父已经讲过好几次,只是说它建立起来之后,可能切入深广会有不同,但是还是立足于四圣谛,绝对不能离开四圣谛,那我们来看正法要,有一个经文,是杂阿含404经,它怎么说呢,【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师父常常讲这个故事,行下帕树林,申恕林,坐樹下。爾時, 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  大林樹葉為多,佛陀在那个申恕林中,行下帕树林当中,带着弟子们在那边打坐,其实佛陀那个时候也是住在那边,就是有一些,可能简单的茅棚,就住在那边,带着弟子就住在那边,就跟着弟子们在树林里面打坐,打完座,出定之后,佛陀就开始开示,开示的时候,就在地上因为很多落叶,在地上抓起一把树叶,就问弟子们说,你看我手中抓了一把树叶,你们觉得是我手中的树叶多,还是整片,大树林的树叶多,那么,我们是一般以 ,人间佛陀的这种角度来谈,你不要跟我讲那个,孙悟空西游记那神话故事,那个孙悟空神话故事,那里面的那个什么,那个孙悟空飞了十万八千里,还是没有逃出如来的手掌心,那这样看起来的话,如来随便抓一把那个树叶,是无量无限的,但我不是在谈那些神话故事,我们在谈什么,人间佛陀修行上的故事,那么比丘白佛言,当然就一般来讲人间佛陀,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当然你怎么去比,这树叶那么大一片不知道多少树叶,那你随便抓一把,这里面这个树叶是非常少的,手中的树叶非常少,比较起来的话,那这一大片的树林的树叶,那当然是不可比,那不是千万倍可比的,然后佛陀要说什么呢,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 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 涅槃,是故諸比丘!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 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他意思是什么,佛陀说他,我曾正觉,自所见法,為人 定說者,如手中樹葉,那佛陀的意思是说什么,他成佛之后,从过去以来到现在,自所见法,意思是说他成佛,然后所知道的东西非常的多,到底多少不知道,很多很多,但是这很多里面,有一些东西你可能不需要知道,但是有一些东西你必定要知道,有一些法义有一些教法,你必定要知道非知道不可,这些东西是什么呢,他说这些东西呢,虽然我懂得很多但这些东西里面,不是很多 就是这么一些,你必定要知道的,那这些是什么呢,这些东西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不可,因为这些东西呢,是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这个法义,逗点可能要去掉,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为什么  ,明、慧、正覺、向於 涅槃,为什么这些东西,你必须要知道,因为其他的,可能有助于,其他很多东西有帮助,但是现在他要告诉你的,根本这个东西呢,是有助于你解脱涅槃的,有帮助你脱离生死的,所以他叫做,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194,00:07:08,840 --> 00:07:10,360,他为什么叫做法饒益,一般来讲他会讲法饒益 义饒益,梵行饒益,法饒益就是说这个是法,必定是对的 这个东西,义饒益就是说,法的内容,梵行饒益就是说,法内容,还有佛叫你正确的去实践的方法,这个叫做梵行,梵行就是修行的清净法,那么,师父以前也解释过 我再说一次,比如说我们讲,八正道是法,那八正道的一一正道,比如说正见正思维,一直到什么,正命正定,正念正定,这八个都叫做法,你要是说一一这,八正道可以向于解脱,没问题 但 是,现在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你正见正思维,一直到正语正命,正念正定你怎么解说他的内容,有些人是八正道讲的说,有些人是告诉你,八正道向于涅槃没问题,但是他在解释正见正思维的时候,是解释错误的,所以他的义就错误了,所以变成说你法要解释的对,你内容义,义就是meaning,内容也要解释对,才能有帮助,现在很多人是,讲的好像是对,但是内容解释错误就有点似是而非,比如说有些人说,我们要相信有业力,没问题 对的,但是他对业力所解说的,把他解说成为宿命论,那就有问题了,变成是义的内容,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法是对的,义的内容也是对的,那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修行,最后指导修行的方针,怎么样去实践,也必须是对的,这叫做梵行饒益,那么四圣谛就是,法 饒益 义 饒益 梵行饒益,然后呢,明 慧 正觉 向于涅槃,这个明 慧 正觉,都是什么,智慧的异名,明就是针对无明来讲的,慧就是戒定慧的慧,正觉就是觉悟,缘起觉悟涅槃,然后呢,向于涅槃,比法 饒益义 饒益梵行饒益,明 慧 正觉向于涅槃,向于涅槃,那你说那师父,这些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佛陀说我们必定要知道的,佛陀接下来告诉你,是故諸比丘!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 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那是什么,四圣谛意思就是说,你要向于解脱,要向于断烦恼,解脱轮回,那么四圣谛就一定得知道不可,一定得学习一定得修行不可,所以佛陀虽然知道很多东西,可能世间出世间的种种种种,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重要的东西,就是四圣谛,四圣谛你必须,要清楚明白,你才有办法向于解脱,这个就是四圣谛,所以他说于四圣谛,为无间等者,这个无间等 上次师父说过是什么,无间等是什么,现观,那这无间等的现观,可从浅到粗 可深可浅,现观,如果依论师们的解说,是在定中见诸法实相叫现观,但是当然,你也不必要一下子定到那么高那么深,那你说师父不用定到那么深,那要怎么样,其实《阿含经》里面倒没有说定义的,非常深或非常清楚,只要从论师里面的说明来讲的话,现观要在,定中见诸法实相,你变成是,入定 作观,又叫做修慧,那就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未到地定的能力,一个是怎么样,有闻思慧的能力,那你要到有这个能力的话,那你必须要先前要具备,怎么样修定,先你要会要到达,能够有修慧的话那你前面要有闻思慧,所以,你现在虽然没有入定 作观的能力,但是你现在可以再具备,什么慧,你现在是在具备闻慧的阶段,闻慧的阶段,你有闻慧,你才能有思慧,有思慧,再加上你有未到地定,你才能入定中,做定中 作观的操作,你才有办法什么献官,所以我们现在目前都是在训练闻慧,那有同学又问说,那闻慧要怎么样才算养成呢,师父也解释过好几次,闻慧的养成,一定要到什么程度呢,谁知道,杰森你听过最近复习,有听过师父讲过吗,闻慧要算怎么样才养成,(对法理大开圆解),是,当然一定要对缘起法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没关系,那个敬堂,怎么样才叫做闻慧养成,多了一个 敬堂,真不错,早上五次,然后接一声敬堂,怎么样才叫做闻慧养成,(闻慧养成又叫正见养成),闻慧养成就是正见养成,就是八正道的正见养成,你觉得师父,这样放你过去可以吗,接着说,(碰到任何的境界,然后脑子里面反应出来的,第一个就是与四圣谛,相应的东西,这样才叫正见养成),很接近的,你再说一次,(碰到任何顺境或者逆境的时候,那个第一反应,就是与佛法相应的,与四圣谛相应的),他讲的不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顺逆境,碰到什么事情你的第一个反应,都是与四圣谛的态度来面对的,那么师父也常讲过,这样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叫做四圣谛的思维,或佛法的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的一个思维惯性,跟思维模式,这跟你长期以来受的教育有关系,师父举一个例子,大家分享分享,以前我们上次,我们落成的时候,请了插花老师,好像不是插花老师,好像是如立师父那种,我们在这边布置了一个,很漂亮的,由插花老师来插,大型的插花,那这大型的插花有点困难,就是说,它可能是一棵小树,它是插花的一部分,那你这棵小树你很难插,你不可能拿一大棒子把它插进去,所以要摆在地上,然后用各种方法让它立起来,然后很多同学专门多弄细弄,弄了半天弄不起来,然后我们里面有一位数学的,说这个要经过计算,我说你弄这个还要经过计算,然后弄到半天,然后立师父说来来来,他就七弄八弄,弄一些方法它就立起来,我还要经过你回家去计算好,等你计算好,我这个都已经不知道摆了多久了,那师父不是说对错,而是说这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他学数学他就学着说,我这个要立起来,我要经过计算多少立多少,这就是什么,他长期以来训练的思维模式,那我们很多时候,生活上都是这种思维模式,艺术家看到一片土地,来到看到 哇 中道禅林 好漂亮,然后就做诗吟诗,做一首什么词句,吴子霖有没有做过中道禅林的诗句,怎么样,你做过,等一下有空的时候下课念给大家听,早忘了,早忘了,这就是一个什么,学文学学艺术的,那有些人可能拍照,有些人后来不是听经闻法,他拍照,而且拍了好几次,百拍不厌,冬天也来拍 夏天也来拍 春天也来拍,极光也来拍,拍 就是他的一个思维模式,他学这个东西,有些呢,做房地产的,现在很值钱,以前买多少,现在涨几倍,思维的就是这个东西,他眼看到的就是房地产,现在这些都在涨价,土地都在涨价,房子都在涨价,他学房地产就是这种思维,也不能怪这些人,因为这些要提的就是思维模式,你学佛就是要把,四圣谛养成你的思维模式,你有了四圣谛的思维模式,你遇到事情,不管顺不管逆,你才能用四圣谛来面对它,好,敬堂,因为你下午才来,不能这样就放过你,那我们来谈一下,遇到逆境,四圣谛的思维模式没问题,四圣谛是什么,大声一点,四圣谛是苦集灭道,逆境,苦集灭道没问题,尤其是苦,顺境呢,遇到你又娶媳妇又赚大钱,又事业成功,什么都有 人生的胜利者,那你遇到顺境的时候,你怎么四圣谛的思维,顺境它也是无常的,也是因缘和合的,所以它也会变坏,这里面就有坏苦,他说什么,大家要听经楚,他说就算是顺境,它也是变化的,现在好不一定下一刹那好,也不一定明天就好,所以它是变化的,变化当中就有什么苦,未来就有坏苦,什么时候不知道,有可能你今天赚了大钱明天亏了,有可能今天股票涨起来,你赚了一堆明天马上跌了,所以这个,变化当中你的顺境就有,坏苦的存在,所以就是苦圣谛,所以顺利都不要太执著,太忧愁,好的会变,坏的也会变,因为无常变化当中,就是苦集灭道,那个武子你是不是要讲什么,(师父 弟子问个问题,这个三苦就是苦苦 坏苦 辛苦,坏苦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坏苦本身,比如说,前面是天天挨打,第二天变成挨骂了,他感觉好快乐 今天没打,但是还是挨骂他感觉很快乐),挨骂很快乐,(因为他以前是天天挨打,这次是变成不打了,挨骂了他感觉比较快乐,还有就是,刀尖上的蜜,你表面上是快乐,本身他也是苦的,这两种解释哪个是对的),哪两种解释,(他一种解释就是说,人的乐,本身就是坏苦,相当于说,本来你是天天挨打,结果变成挨骂了,你感觉这很快乐,我不挨打了,还有就是说,你乐的当下,本身他也是苦的),不乐的当下,(乐的当下本身他也是苦的,表面上看是乐,实际上他也是苦的),这个都是一种区分,但是这种区分有他的不同特性在,主要的是,现前不顺你意的,现前不顺你意的,相对客观不顺你意的,这个,现前的苦就叫做苦苦,现前不顺意的,客观上,不顺意的就是苦苦,现前顺意的,会产生快乐的,他存在着变化,所以叫做坏苦,至于你说从挨打变挨骂,那我问你,我们不要跟挨打比较,谁愿意被骂,被骂谁都不高兴,如果不清楚,师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用,牙痛很痛受不了,头痛比较轻受得了,问题是你愿意头痛吗,还是不愿意,所以只要是不顺现前近的,我们客观上,不觉得就是不自在的,不顺的这个都叫苦苦,现前上是快乐的,这个就叫做什么 坏苦,因此有人问,天人都是享乐的,尤其是,那个欲界天,要什么有什么福报很大,那到了色 无色界,那个几乎就是苦乐都没有了,就是唯一的清净,那这个就不谈,当然那个也会堕下来,那你说天人,他要什么有什么 他也不会头痛脚痛,他也不会肚子痛,他也不会没东西吃,他要什么有什么享受,那很快乐 是很快乐,但是他存在着什么,他存在着变化以后,还是会继续,继续六道轮回,那这个就是叫什么 坏苦,这样知道吗,那不管是苦苦坏苦,中间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存在一个诸行无常的变化,这个就叫做五蕴炽盛,又叫做辛苦 ,静堂 刚刚不错,有替我们说明了一下,大概就知道说,为什么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人世间的真实,我们人生的实相,讲到这里,可以吗,没问题我们再来看,那无间等就是现观,再来,人生难得,一般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生难得,一定要确认人生难得,那既然确认人生难得,那会要知道说那人生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人生的价值,当然有不同的人,我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们现在既然是学佛,就从佛陀,揭示开示人生的特性,跟人生他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一定要肯认出人生的价值,还有人生的殊胜处,你才能肯认,不然的话有时候会产生一些问题,问题是什么 ,我们等一下再来谈,人生难得,【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 一盲龜壽無量劫 ,他说大地,都是成为大海,这个在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你们要去恐龙薄物馆,他几亿年前,土地很少都是海,他说如果说所有的土地都化成大海,有一盲龟,盲龟就是瞎眼的龟,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 ,什么叫百年一出其头,一百年浮出水面,海面一次,那他这个,大地形成大海,意思就是很大很宽,这是一只,你看他把前提都设定好,一只看不到东西的乌龟,然后这只乌龟的,寿命很长无量劫,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然后 海中有一块浮木,只有一孔,他就是这个浮木上面有一个孔,有一个洞,漂流海浪,随风东西,就是漂来漂去,盲龟百年一出其头,當得遇此孔不,他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乌龟一百年,才浮出一次,那有一个木头中间一个洞,然后在大海上随风漂来漂去,这大海很大,很大很大,那有没有可能有一次,它浮出水面的时候,因为盲龟它看不到,它如果看到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它看不到,然后刚好凸出来的时候,刚好头塞进那个孔里面,有没有可能呢,当然  几率非常非常少,可能你得一百万次的一千万奖券,他可能才有办法遇到一次,机会很少很少,大家都知道有可能,理论上有可能 机会很少很少,那么阿难白佛言,不能 世尊 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 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他什么意思 阿难说,几乎不可能 ,因为这盲龟四处游,那个浮木也四处漂,那地球那么大海那么多,它们相碰在一起的机会非常少,更何况又它浮出来,头伸进那个洞里面,那几乎是不大可能,阿难意思说不大可能,佛告阿难,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意思就是说差很大 ,或復相得,或復相得什么意思,也许有可能,愚癡凡夫漂流五趣 ,暫復人身 甚難於彼,什么意思,他说我们凡夫在五道里面轮回,那一般有时候讲六道,有时候里面讲五道,师父讲过为什么五道跟六道,其实是一样的东西,他说我们众生有情,在六道里面不断的,无始以来一直轮回,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无可考,一直轮回,暫復人身,甚難於彼,什么意思,你要能够得到人身,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他叫做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 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 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你就是造各种恶业,不懂得佛法,然后杀盗淫妄样样来,所以一旦失去人身,我们叫做万劫不复,意思就是说,要得人身非常困难,因为大家不了解佛法,不懂得怎么样,持戒行善,所以是非常困难的,非常困难,因为众生都是这样,是 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 ,當勤方便, 起增上欲,學無間等,所以他说什么,佛陀这个经里面要告诉你的,不只是强调人生难得而已,他要强调的是什么,佛法难闻,佛法难闻,然后呢,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意思就是说,你要好好的掌握我们这一辈子的人生,好好去听四圣谛,实践四圣谛,这才是他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人身的价值来到这个世间,以我们这个人能够得到,这个人身来到这个世间,他的价值性就是,我们的人,人生能学佛,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强调人身难得,才有意义,那如果,师父曾经讲过 经典上讲,如果其他道众生,也那么容易能修行,那佛讲人身难得就没有太大意义了,但是有人会问说,师父那为什么经典上有很多,也讲说,其他道众生能修行呢,我告诉你,那个跟人道比起来,少之又少,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算,是的 经典确实有说,某一些状况之下,有一些其他道众生或许有可能,但这种有可能的可能,跟盲龟浮木几率是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拿,其他道众生能修行来说事,因为这个几率是非常非常少的,等于是没有可以忽略不算,那有时候,是要鼓励或是说在某些,适应文化之下会说其他道众生,然而我们要根本,抓住的是这《杂阿含经》里面,405经他讲人生难得,人生难得今已得,既然是人生难得今已得,也唯有人,人身能真正的修行佛法,能真正的听经闻法,能真正的实践,所以要珍惜此人身,好好的学佛,那学佛的核心就是四圣谛,四圣谛,讲到这里,可以 ,来那个,静宽你先吧,(师父能不能解释一下,那个不行真实),不行真实,不行善 不行真实 就是不想去了解,了解人生的实相,人生的真义,跟人生的真谛,这样了解 ,其实大家在座的会来,其实有时候都会有一个,讲到这里会有一个跟师父,可能以前有一些想,有一些思维跟想法是一样,会有相通点 就是说,你们可能也曾经考虑过,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间,来到这个世间有什么意义跟目的,那来到这个世间,这人生的真实相,跟他的真实意义到底在哪里,这世间的实相到底是什么,世间的真理到底是什么,你们或许有曾经思考过,或许没有,我跟你讲 师父从很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所以,才会出家学佛,印顺导师说他为了追寻真理,宁愿出家去修学,目的是什么,追求真理啊,就是这里讲的<nowiki>'''</nowiki>行真实<nowiki>'''</nowiki>,就是追求人生的真相跟实相,你这里有什么问题,(师父弟子问一个问题,咱们上午讲到持五戒 行十善,注定能得到一个人身,这个是不是就是,这里面,要是愚癡凡夫 不学法,那你就很难得到人身,但是我学法行持佛法的话,就容易得到人身,是不是有这个意义),愚癡凡夫众生,不学法 他讲什么,怎么样,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 不行善,不行真实 辗转杀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但是你现在,对四圣谛能无间等,那你对四圣谛能无间等,意思就是说什么,你能学四圣谛,那你学四圣谛,从道圣谛开始那就是什么,戒定慧,因此早上有说,你们早上都在,第一个你把戒持好,戒持好你就是不会不行其义,不行法 不行善,你就不会辗转杀害,所以把五戒持好,五戒持好不是说很圆满,把根本的五戒持好,你可以保证得人身,是不是,那么进一步你不能说,我五戒持好得人生这样就够了,不是啊 你要有福德的人,所以五戒持好 持戒布施,然后呢,听经闻法学法相应,那么进一步发心,那这个发什么心早上有说,你可以是增上身心,你可以是解脱 你可以是菩提心,那么照这样的次第去实践的话,那这个就叫无间等,但是这一些,还是离不开 四圣谛,讲到这里,( 这个一比 学佛赚大了),当然 ,学佛赚大了,懂得聪明的有智慧的,就好好来学佛,而且这些是真谛,你们如果好好去思维现在讲的,佛陀的教导,这是真谛你们去思维一下,现在的宗教很多,讲的很多东西不大一样,但是你真的,可以去思考,这些不同的宗教讲的很多东西,到底合不合理,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公平性,佛教讲,缘起业力轮回,哪怕我们没办法理解的,很清楚 但他的大方向,上来讲不是谁,去规定你的,也不是谁去操纵你的,各自造业各自担,是你自己造作自己,必须去承担的,这样有没有一定的公平性,当然有,对吧,我们现在讲一句话,师父自己的认知,如果相信业力跟相信,有一个神在操纵,就我来讲,我觉得神操纵很不公平,你高兴就好 你不高兴我怎么办,但是如果是业力轮回的话,我自己可以,主宰我自己的人生跟我自己的命运,那这相对是不是很公平,所以宗教,师父曾经讲过,宗教有几个重点,第一个,必须说明生老病死,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宗教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大部分,只要被承认是宗教,都要解释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管合不合理他就必须要解说,不管他说是用泥土捏的,还是什么都好,反正就是他必须解说,另外一个,要说明人生很多不公不义,表面上不公不义,表面上的各种种种问题,他的公平性在哪里,英文叫做,Justice,怎么样,为什么我做那么多好事,为什么会受到,这么不好的遭遇,我们常常会有这样子,那这个应该怎么解说,这应该怎么解说,你不要说谁在考验我,为什么要考验我,我好好的你考验我干,所以 宗教就必须要说明,人生的公平性,那如果就,人生的公平性来讲的话,你是要相信有一个,大而无外的东西在操控,还是你愿意相信一个,一个轮回,一个法则,谁怎么做不管是谁,他都一定要顺于这个法则,那就是因果循环缘起的法则,自己这个好好可以想一想,不然很多宗教讲的不一样,我也要信宗教那我要信哪一个,讲的才合理呢,自己要好好去思维看看,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学佛赚大了,但是你要真的学到教法,你不是说只是,拜一拜然后求求一求,祈祷祈祷这样而已,这样还是只是通一般的宗教行为而已,那个净宽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没问题 ,来我们继续来看,这边同学都可以吧,所以 这边有一些新来的同学,所以师父提出来你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再来,正法难闻,人生难得,正法难闻,这个人生难得 正法难闻,是不是到,学佛的人都耳熟能详,这个就是人生难得 正法难闻,最早的经典出处,找一个,国语比较好一点的,来帮师父念一下,谁要先帮师父念这一段,智雷吧,可以吗,慢慢念不要急,师父我到那边,你来你在前面没关系,小心慢慢来,不急,【日月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间者,一切众星亦不出于世间,晝夜、半月、一月、時節、 歲數,刻數、須臾,皆悉不現,世間常冥,無有 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若如來、 應供、等正覺不出世間時,不說苦聖諦、苦集聖 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世間盲 冥,無有明照。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於世,先到这里,你旁边先坐一下,等一下再继续念,净宽这段什么意思,你那边,有没有麦克风,你自己准备一支麦克风,大概 不是说每一个细节 ,(世间它的日月,日月的变化,也是,就是它不断地有,有规律地,日月有阴晴圆缺,在这个时候,在我们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正法的话,就像在暗夜里一样),你说什么,(就是如果我们没有,正法的指导的话,就是像在那个暗夜里),那他前面说日月不出世间,什么意思 日月不出世间,这些什么东西,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没有像佛陀没有真理,我们换个人吧,你可能大概知道吧,你讲不出来是什么,谁要说明这一段,不一定很细,大开方向,(我的理解就是,这段是说,如果没有佛法也没有佛陀的教示的话,人会一直,或者说一直会处在六道轮回中,就像漫漫黑夜一样,一直没有光亮),那他为什么说日月呢,因为,太阳是,带来光辉的),有太阳出现,才有阳光,有佛陀出现才有佛法,那没有佛法的话,众生愚痴就像是没有阳光一样,一直在无期的,长夜当中,那有太阳月亮出现才有光亮,那世间有佛陀出现,佛陀代表智慧的光明,我们才有机会可以,听闻佛法脱离长夜的黑暗,那至于说他说什么,一 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晝夜、半月、一月、時節、 歲數、 刻數、須臾,皆悉不現,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一直黑暗,你还有一天两天可以算吗,没有吧,一直都是黑暗,这个也是很有趣,跟现在是一样的,我们一天两天是以什么来算的,昼夜来算,那你长夜黑暗 你怎么去算一天两天,那没有一天两天可以算,你也没办法去分,一天几个小时啊,那你没有昼夜,你也没办法去分一个月到底几个昼夜,所以太阳如果不出,一切黑暗 没有时间可算了,那就长夜黑暗,就长期的黑暗,那现在有佛陀出现,就是有太阳出现,才可以带出阳光,才可以变成光亮,那有佛陀出现我们才可以去解决,众生无知的长期黑暗,这个就是 正法难闻,佛陀出现讲四圣谛,我们众生才有机会可以脱离,来我们继续下面,【若日月出於世間,眾星亦現,晝夜、半月、 一月、時節、歲數、尅數,須臾,悉現世間,長 夜明照,出於世間,如是,如來、應、等正覺出 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 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 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他这个就是刚才讲的,如果佛陀不出现那我们就永远轮回,没有办法听经闻法,佛陀出现了就像是太阳,月亮会出来一样,那一切大地就明亮了,佛陀出现讲四圣谛,我们依四圣谛修行,就有一道光芒可以让我们解脱,离开长夜的暗明,这个叫做,日月喻 正法难闻,佛陀出现在世间,所以讲的四圣谛讲的佛法,我们学佛才有机会脱离长期无始以来的黑暗,这叫做 正法难闻,所以刚才武子说,学佛就赚大了,可惜这世间人就是这样,那么好的东西,摆在现前的宝物,不拿不学,那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而且很贵,必须倾家荡产的,就愿意去拿,愿意千辛万苦去弄,这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这没办法的事情,这就是众生的愚痴,众生凡夫的愚痴,所以大家要知道,用我们的智慧去思考,不一定免费的就一定是不好的,不一定是很贵的才是好的,你要用你的智慧去分辨去思考,有佛法就好好的听经闻法,那个智慧我们可以了,还是你要坐这里也可以,那边也可以,讲到这里没有什么问题,这叫做 正法难闻,那你看在《阿含经》里面,他的 正法都是以四圣谛为根本,那师父也讲过,四圣谛不是小乘的,知道吗,四圣谛不是小乘的而已,四圣谛是大乘的基础,弄通弄清 是通大乘的,那师父现在要问了,我看不要再问敬堂了,四圣谛怎么通大乘,苦圣谛怎么通大乘,那个静修你要表示,还是Jason,你们两位哪一位,静修来讲吧,四圣谛怎么通大乘,(如果一谛一谛的说,就是说苦圣谛,那菩萨就是要拔苦,然后与乐于一切众生,即圣谛就是了解,这个苦的原因,然后那菩萨正是因为,还有佛菩萨正是因为,深刻的了解,并且与乐就是教给大家,如何离苦得乐,苦集灭,灭就是最后就是向于解脱,道 就是八正道,然后与乐,教给大家如何去修行,才能够离苦得乐,所以四圣谛是通于大乘,这是弟子的理解),如果你把四圣谛拿来自己用,救自己怎么样脱离轮回,那这就是解脱道,如果你把苦圣谛的苦谛,扩大到其他众生,而理解到,只要是凡夫众生,这个苦他就脱离不了,所以你是这么的苦,那你的悲心所缘,你也很清楚明白,别人也是这么的苦,不是只有你苦,是别人也苦,而且这个既然是苦圣谛,既然是圣谛,他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是穷人苦,我问你有钱人苦不苦 苦,凡夫种种苦,皇帝苦不苦  苦,你没钱很苦,有钱人苦不苦 苦,有钱人什么苦,生老病死怨憎恚,爱别离 五阴炽盛,有钱人表面有钱,就算是他现在不觉得他苦,但是他有坏苦跟辛苦,穷人那更苦,三苦都有,苦苦 坏苦 辛苦都有,所以这苦是一个普遍性,那这样的一个普遍性之下,发悲愿,而不只是自己要离苦得乐,希望有一个方法,同大家都能依起离苦得乐,这样的悲愿,那就是菩萨的菩提心跟大悲心,所以四圣谛是解脱道的根本,但是通深了理解透彻了,那就是也是什么,通往大乘之路,这样大概可以吗,静宽你有什么问题,(师父就像苦,弟子可以理解就是和大乘相应,集是惑业,惑业那怎么样在这个方面与大乘相应,惑业 大乘也不能离开惑 业,是啊,但是这个就是说您自己的理解,还是说惑业,就是你还是说你要去跟,别人去分享),是啊,你要让人家知道,苦你想要渡众生,你想要让众生也能离苦得乐,那你怎么让众生离苦得乐,交给他们四圣谛,那教导四圣谛不是说每个人,都讲经说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状况环境不一样,有些人,师父早上也说,师父讲经说法 我没有能力,讲经说法所以我不行大乘,不是 你帮忙也行啊,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啊,包括录音录影,包括来排桌子 包括来擦地,一分一毫一点,这个都是的,(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其实那更多是道),道就是八正道啊,但是如果你把八正道扩大了,不是你自己用而已,而是什么,而是给大众生,都能接受愿意去用,那就是大乘的悲愿,可以吗,这就是一个大原则 ,细节上要听早上的成佛之道,才知道细节上,可以吗,我们再来看,土石喻,还是在说明四圣谛,爾時,世尊手執土石,問諸比丘,此手中土石為多?彼大雪山土石為多,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雪山,土石甚多無量,百千巨億,算數譬類不可為,比。」,这个跟申恕林比喻差不多,只是地点不一样,那这个雪山,一般我们的认知跟考据,因为佛陀出生在什么地方,尼泊尔,古代当然是称为印度,泛印度地区,其实我们讲地理,讲出生在印度是没错的,泛印度地区,因为古代的尼泊尔也属于印度,叫泛印度地区,但是如果精确来讲,他是出生在现在的尼泊尔,那尼泊尔靠近什么,喜马拉雅山,所以佛陀当初的活动地区,是非常靠近喜马拉雅山的,所以他们常常拿雪山,指的其实就是,喜马拉雅山山脉,所以他说,他抓了一把土石,说我手上的土石多,还是整个喜马拉雅山的土石多,当然是喜马拉雅山的土石多,所以徒弟们就说当然是喜马拉雅山的多,佛告比丘:「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如我手中所持土石,这个跟上面有点不大一样,这跟上面不大一样,我们再看一次,上面这个看起来,好像类似,佛陀抓了一把土说,我这个手上的土多,还是喜马拉雅山的土多,弟子说当然喜马拉雅山的土多,你手上就这么一把而已,佛陀说什么,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如我手中所持土石,他的意思说,众生中那么多,真正这些众生,真正能够了解四圣谛的,是非常非常少的,就像是现在啊,地球多少人口,七十多亿,有多少人在学佛,那有些虽然表面上学佛,但是不是真实的学佛,为什么,如果他学佛从来不知道四圣谛是什么,那不是真学佛,因为这个地方是佛陀说的,所以,但是不是说你真的已经证到了,就是说你一定要了解四圣谛到底是怎么样,才能起勇猛心,真正的去学佛,所以地球人口这么多,佛教徒比例上很少,但是在佛教徒里面,真正能够去了解,不要说你已经悟到了,就是真正愿意去学习四圣谛,依四圣谛的认知,而发起勇猛学佛的心,那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佛陀才会说,真正对四圣谛愿意去了解,愿意知的,那就是这么少,所以他说,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數無量,知四圣谛的这么少,不知四圣谛的这么多,所以他说,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 上欲,學無間等,所以佛陀鼓励大家,四圣谛是佛法的教法核心,你们一定要认知了解,而起勇猛心,什么叫勇猛心呢,增上欲,起增 上欲,學無間等,才能真实的精进,那这个师父等一下再,画那个圈再说明一下,时间到了是不是,两分钟没关系 ,送你们喝点咖啡,四十分回来我们继续来上课,师父一直说,四圣谛是三乘所共的,声闻 缘觉 菩萨都必须要学要修,凡夫要走向出世路,也必须修四圣谛,师父不是空口说白话,这是经典上《阿含经》,确实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所以今天,让你们看看佛陀在《阿含经》里面他怎么说,叫做一切圣所证,一切圣所证来我们来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若善男子正信非家,他什么叫正信非家,离家 ,有时候叫正信离家,正信离家,善男子善女人,有时候就叫做诸信子,善男子善女人正信出家,出家学道,那出家学道要学什么,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為 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 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 ,这里面意思就是说,还有很多有关四圣谛的经典,因为这个就比较代表性,刚刚弄的其实都是四圣谛的经典,所以出家学什么,学四圣谛,出家学四圣谛,所以不管你在南传北传汉传藏传,出家就是学四圣谛,当然你大乘佛教学的更多,但是四圣谛一定得修,四圣谛修了,保证你的路不会走错,因为现在知见丛林,太多这个派,那个宗那个教那个什么,一大堆,不要说宗教一堆,连佛教里面的教派都一堆,那教他一堆,那我要学什么,核心是什么四圣谛,师父常画一个东西,师父缘起四圣谛,常画一个东西,学佛有一个核心,但是由于众生的根基,还有文化,还有因为从印度传到全世界,然后从2500年前到现在,有太多的适应,所以会有什么,种种不同的教法跟教派,什么净土法门也好,什么禅宗也好 密宗也好,华严宗 净土宗,什么宗都很多,但是这些中间,有没有一个根本的,你不能去不学的,是什么,是缘起四圣谛,就是这一块东西,这一块东西,所以你从任何法门入,他都必须,都有这一块东西在里面,然后你看,这一块橘色的地方就是缘起四圣谛,由于根基众生种种的不一样,所以我们会有这些方便,会有这些方便,那我们很可能是这些方便,目前是适合我们进去的,适合我们进去的,但是你进去之后,你不能只学这一块,这样是没有碰触到佛法的真实义的,碰触到佛法的真实意义,你必须由这些不同法门,深入到碰触到这一块,然后由这一块去了解其他,由这一块来了解我自己的法门,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学佛,才不会走偏,你学任何的教派,到最后他的真实意义,一定是通向四圣谛的,一定是以四圣谛为核心的,这样各位同学了解吗,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经文怎么说,他说出家学四圣谛,出家学四圣谛,证果 还是四圣谛,他说,又同一经文,又三結盡,得須陀洹,初果,哪三结,还有什么,身见就是我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是根本的见惑,根本的我执烦恼断了,初果,他说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 當見無間等。」,他以什么得初果,得初果,四圣谛得初果,得初果之后,要得二果,还是什么,四圣谛,还是四圣谛,来看,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他说什么,你得二果是因为你对四圣谛如实知,这个是二果,三结尽 薄贪瞋痴,欲界的,何等為 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集无间等,知四圣谛,你得二果是怎么得的,还是由四圣谛进一步深入的悟,而断了,断三结以外,还薄贪瞋痴,欲界的贪瞋痴,细节上有空可以去,请那个,这边有 师父的《俱舍论》=精要,有空可以拿回去看一看,很多同学都看过了,细节上是怎么回事,二果,三果,五下分结尽,什么是五下分结,三结以下,然后再加上什么,欲界的贪跟瞋,五下分结,五下分结尽,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 ,彼一切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苦集灭道,五下分结简单的说,就是欲界的一切烦恼,就叫做五下分结,欲界烦恼断尽,证三果,他说,不還此世 ,他的不還此世 是什么意思,不再来欲界,为什么,因为欲界烦恼断尽了,你不会依欲界的烦恼,再润身来欲界,但你有可能升上二界,色界无色界,所以 要得三果还是四圣谛,进一步,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  何等為四,一切漏尽,无漏心慧解脱,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阿罗汉,到了阿罗汉的境界,才能说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意思说他已经烦恼断尽,不会再来三界轮回了,就叫做不受后有,什么叫做所 作已作,意思说该修行的他修完了,因为阿罗汉是以断烦恼,涅槃为主,所以他从断烦恼涅槃来讲,大家都已经该学的都学好了,就是叫做无学位,前面的初果二果三果都叫做还有学,为什么 烦恼还没断尽,那现在说他烦恼是怎么断尽的,学什么修什么断尽的,四圣谛,四圣谛而断尽,不是 断尽的,那你说那难道只有,解脱的四果,是修四圣谛吗,不是的,我们继续来看,辟支佛,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苦集灭道,所以辟支佛学什么,还是四圣谛,因为解脱无二路缘起四圣谛,那我问你啊,有没有某一些说,阿罗汉证四圣谛,然后 ,辟支佛修十二缘起支所以就叫做缘觉,有没有这样说法的,其实是有这样说法的,在大智度论,还是其他的某些经典里面,确实有这样子说,所以会导致有一些人造成,根本上的误解,误解以为四圣谛就是阿罗汉修的,然后辟支佛修缘起,十二缘起支,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样子的说法,叫做方便说 了了说,在某些状况下说,这样知道吗,不是究竟了义说,如果是究竟了义说,一切圣所证,那就是四圣谛,而且四圣谛,跟十二缘起它是同一件事情 不是两件事,(十二缘起支,可不可以认为十二缘,十二缘起支就是对,四圣谛的这种戒行,十二缘起支,就是对,十二缘起支就是对四圣谛的,戒行 四圣谛,十二缘起支,是不是包含了四圣谛),十二缘起支就是四圣谛的,四圣谛的流转 还灭,所以就是十二缘起支的什么,法相,缘生跟缘灭,你看,我们说缘起,缘起 不是讲一切的缘起,讲身心生命的缘起,那身心生命缘起,就分为生死的流转,生死的不停流转,还有什么,生死的修行 还灭,生死的流转,就是所谓的苦集,还灭就是什么,灭跟道,集分为什么 惑业,那惑业苦的不断循环,就是十二缘起支,这在前面有说过,那如果十二缘起支 从无明,缘无明而有行,那不断到有生所以有老死,那不断的这样的循环就是,苦集的不断循环,那你现在知道这个问题,那么从十二缘起支里面,把无明灭掉,但是你无明灭掉,其实是在哪里去灭无明的,无明灭则行灭,但你不能是追到我过去生去灭无明,其实无明随时,都跟着我们在一起,在哪个地方去开始修学,开始是降伏无明  灭无明的,对,无明 行 识 明相应触,虎子你好像一副,很惊讶的样子,谁叫你上礼拜没来,不惊讶,明相应触,就是十二缘起支的,认识论里面,从六根对六境然后产生六识,然后开始产生触,从这个地方,去降伏无明,而成为明,这个叫做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如果不懂的话,回到上个礼拜,这个地方明相应触特别讲,讲得很清楚,可以回上礼拜去看一看,那如果能这样的话,那就造成就会形成,所谓的苦集灭道的还灭,所以叫无无明故无行,这个叫做还灭,那照这样的道理来讲的话,所谓的圣人,要断除烦恼,是不是都是得这一套,如果没有这一套,那就有问题 ,什么问题,前面讲圣谛无余,记得吗,不是离开四圣谛还有另外一个什么东西,这样清楚明白吗,所以叫做圣谛无余,前面不是讲一个无余吗,真实无余吗,意思就是这个就是圣谛,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的圣谛可言,大乘教法还是,立足在四圣谛上面来谈的,只是谈的广跟狭,深跟浅,广跟狭隘而已,所以你看,辟支佛道还是知苦集灭道,只是辟支佛,无师自悟,但是他不是过去生中无师,他只是这辈子无师而已,过去生中还是跟着什么,佛陀跟着什么,他的老师跟着他的师父去学的,只是说,他过去生中的因缘非常具足,来到这辈子善根很强,所以就 在无佛无法的时代,证悟了那就是辟支佛,但是对于世间的苦集灭道,他还是清清楚楚的,离不开,讲到这里,可以,辟支佛悟四圣谛,没问题,成佛呢,佛陀能不能离开四圣谛呢,这里告诉你,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 苦滅聖諦,成佛离不开四圣谛,为什么成佛必须断烦恼,断烦恼就离不开四圣谛,早上成佛之道我们讲,六度万行,六度万行里面的般若般若蜜,般若般若蜜的无所得,其实就是从四圣谛而发挥出来的,从四圣谛而深入的,所以你六度万行里面,要成为六度,不能没有般若度,般若引导五度而成为般若蜜,没有般若般若蜜,就没有前面的五度,如果没有般若般若蜜,前面的布施,那就是只是一般的布施而已,没有般若般若蜜,你的持戒也不成为般若蜜,就是一般的持戒而已,那你说师父 为什么,因为般若的无所得,通于我执的破除,有我执就有所得,无我执就无所得,所以般若是从四圣谛的,灭圣谛而进一步扩大,深入来发挥讨论的,所以离不开四圣谛,为什么,刚刚不是有讲吗,你为什么能为众生起大悲愿,如果众生不苦你悲什么愿,众生如果不苦你怎么会忧悲愿,你是知道众身苦才忧悲愿,所以菩提心大悲心本来就是,缘众生的苦而生起愿力,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这就是苦圣谛的怎么样,深广的发挥,所以离不开四圣谛,那无所得,就是灭圣谛的宏扬跟发挥,灭圣谛怎么样才能得灭,破我执 无我,那就是灭圣谛,灭圣谛的灭,还有破我执,就通于般若的无所得 通于空,所以离不开四圣谛,所以大乘佛教还是在四圣谛上,谈无上等正觉,把这个四圣谛,发挥到不只是考虑到自己,而考虑到一切众生,那就是所谓的大乘教法,只是说细节上可能,等慢慢再谈这样子而已,那细节上要知道,就是早上的成佛之道,早上上的成佛之道在讲般若,有没有问题讲到这里,可以吗,如果想要知道更进步,我们来看一下,刚刚讲的那个其实就是这个图,我执 无常 ,那么不是说我执,就是苦集灭道里面的,哪一个圣谛,这个苦是苦圣谛,这是集圣谛,苦集 那灭呢,灭,道呢,灭这个,方法,那你没我执,你就什么,无什么,无所得 无无明,没错 无无明就无所得,你能无所得,就是能真正破我执,那就 无所得,那就是什么 灭圣谛,那你如果你知道说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本来就无所得,有所得是你自己的执著,一切法本来就缘起的无常变化的,本来就是无我无所得的,是我们自己以为有所得,才去执著才轮回的,那如果你能这样的理解的话,那那个就是什么,无所得 跟我执整个本来如此,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空性,了解吗,因为我们对无常的东西是执著的,但是在大乘佛教里面讲无常的,必然是空性的,是不是,那这无常空性,它本来如此,只是说我们有我执,所以会在无所得,在这个无常空性上,去执著有,所以才称为生死,但是就实理来讲 这个也是空性,这个也是空性,苦也是空性,那就是,成为大乘佛教的理,大乘般若就是在这里发展出来,然后让我们大家都能去学习,大乘佛教学佛的,那我再讲一下,在《阿含经》里面,比较强调我执的破除,对无常的接受,但是我们进一步,在《阿含经》里面如果去发挥,去了解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无常的变化会造成众生执著的苦,是吗,但是当我们在度众生,帮助众生的时候,虽然说在理上,实践上我们是要让众生,知道我执是错的,然后慢慢去修行 没错,但是一般众生一开始,没办法怎么样,一下子就悟到那么深,一下子就去这样的理解,所以大乘佛教从《阿含经》里面,发扬出来的 它就是说,众生因为对无常的变化不了解,这个无常变化,是无常的,无常变化,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是有它的原因跟道理的,所以师父也说在无常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东西,可以吗,它只是究竟上变化而已,但能不能在无常上,做一点功课,做一点东西啊,当然可以啊,究竟上虽然是无常变化,我问你,这个身体是无常变化的,对吗,但是无常变化,有没有它的一个道理跟条件,当然是有的,所以无常变化,你只要你不去保养它,你每天吃喝玩乐的,然后吃一些不健康的,它是变化的更快 坏的更快,更容易生病,没错吧,你要是去好好保养它,它生病的几率是比较少,它是不是坏的比较慢一点,有它的一定道理的,是不是,这个身体虽然无常变化,会不会肚子饿,肚子饿有东西吃,是比较不会那么苦,是吗,那大乘佛教在讲,我们帮助众生的时候,不只是在,究竟的理上去帮助众生,让众生得到究竟的离苦得乐,在相对上,也得给众生一些,暂时相对的一些稳定跟安稳性,是吗,你现在肚子饿了,现在这个众生肚子饿很痛苦 ,苦集灭道,这个苦是无常的,他说你不要跟我讲那么多,你能不能先给我一块面包,没错吧,那我们是说我先给你面包你吃饱了,然后吃饱了之后,然后我介绍你一份工作,那你稳定之后,慢慢的你可以去思考一些深的道理,我再跟你讲,你赚再多钱你再怎么样,其实都是无常变化的,这不是究竟的,你应该要寻找一个究竟之路,这样子他才有办法真正去理解,他肚子饿得要命 你跟他讲一些大道理,他会不会去听,不会去听的,所以叫做贫困学道难,相对的,富贵学道更难,是吗,所以在座的能学道,你一定不是贫困,当然师父不知道你有没有福贵,但是应该是蛮富贵的,至少生活上没有太多的问题,不然现在就在外面打工了,在外面忙到焦头烂额了,能坐在这里听经,都是一种福报,因此在大乘佛教里面,其实在《阿含经》里面也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可以在这个无常上,做一点帮助,给众生在现前,一个相对的安逸跟稳定跟安稳,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不是长远的 不是究竟的,会不会肚子饿 会,我给你一点面包吃,让你暂时可以不受苦苦的现前,这样子,是不是我们能做到的,这是不是相对的一种帮助众生,是啊,六度万行除了般若度是在整个上面,是讲这个(破 我执)以外,其他的五度其实都是建立在这个(无常)上面,然后来谈相对给众生的一些,相对的稳定跟安乐,如果能这样的话,那就是所谓的四圣谛,而得成佛之道,来静宽来,(弟子只是想开个玩笑,就延续刚刚的话,就是说,我们就是先帮人摆脱苦苦,苦苦转为坏苦,然后等他有能力了,然后意识到辛苦),就是你要先解,你要想办法先解决众生的苦苦,不然他哪里会去想什么坏苦,他苦苦都解决不了,他去想什么坏苦,所以菩萨道,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气蕴当中,慢慢慢慢产生出来的,但是你说归真究绝,这也是佛陀的精神,佛陀的精神,只是看你重视哪一个,在佛世很多弟子,也是这样子,也是在解决众生的很多什么,现前的问题,讲到这里,可以 ,信堂有问题吗,没有来没有来我们继续来看,修习四圣谛,修习四圣谛,其实就是在学习,三学八正道,其实前面都已经讲过了,但是只是说现在再回来再谈的话,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修习四圣谛,第一步,正见养成,现在很多人学佛,都有点好高骛远,正见养成,也就是闻慧的养成,很多人学佛,现在都一个很错误的 好高骛远,要么不学佛,要么学佛之后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他在短期间之内,要马上断烦恼马上得解脱,甚至要今生即身成佛,有没有听到,即身成佛,那很多人很急啊,所以现在你知道我们,谁做广告行销,有没有人在这边是做广告行销的,尽管你应该,不是做广告行销,你要做广告行销 师父今天就疏忽了,就省去很多麻烦,广告行销,是不是依众生需要什么,依你的顾客需要什么,所以我就推出什么,现在很多宗教也做行销,他知道这些修行的需要什么,所以他提出一套,符合他们的需求的,那当符合这些众生需求的时候呢,他再贵再多钱,他都愿意花钱,真正来讲,修行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修行是向,人生的 自我烦恼 去挑战,所以这一定是不容易的,因此一般人,一方面想学佛,一方面又不要太辛苦,现在人都是这样,一方面想要得到好结果,一方面又不愿意太多付出,所以总是喜欢找一些捷径,找一些快速的门道跟法门,都是这样子的,那现在就有一些附佛外道,或一些会广告行销的,你需要是不是,有,我有特殊的妙法妙方,有特殊的捷径教你,你可以短期间内,就可以 脱离轮回得解脱,什么方法你跟我讲好不好,哪有这么好的,这方法好 可不便宜,多少多少你跟我讲,我什么都缺 就是不缺钱,所以有人需要,那就有人弄出一套,所以现在很可怜,那些有钱人想学佛,又不想用功去学的,很容易被糊弄 很容易被忽悠,所以再多钱他都会拿出来,问题是天下没有这么好的白吃的午餐,修行有一些增上,但是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的慢慢去,理解慢慢去思维,慢慢戒定慧八正道的一步一步去修,虽然可以有一些增上,有一些善法因缘,去增上,但到最后还是靠自己去修行,这个叫自依止 法依止,莫异依止,那你说有没有佛菩萨的保佑,还是有没有,这些菩萨的这些,有,但这些种种种种,只能作为你修行的 增上缘 知道吗,到最后真正要不要做,能不能做还是要靠你自己,佛菩萨的保佑,各种因缘善巧都有,但是这些只能当增上,虽然说是增上 但很重要,不过很重要不是根本,根本还是你自己要不要修,我问你一件事情,你们来学佛,师父讲经说法,让你们了解正知正见,重不重要,重要啊,但师父讲经说法之后 谁在修,你自己在修,师父没有办法帮你修,没办法,所以师父是你修行的增上,重不重要,很重要啊,所以佛菩萨的保佑重不重要,重要啊,就是一种增上,但问题是重要,但不是根本,根本还是怎么样,你自己得修,所以这两个 增上缘,还有你自己的根本的因缘,这两个都不能缺一不可,都不能缺,因为你缺了你没有人家告诉你正知正见 ,你自己再怎么用功,你走错路了怎么办,有好的师父 好的善知识跟你讲对的路了,你自己不做没办法,所以佛陀也说,佛陀是一个良医善导,良医告诉你了,药也开了你不吃,佛陀也没办法,佛陀如一个好的向导,导人善道,佛陀在前面叫你跟着他走,你不走 佛陀也没办法,你就是要赖在原地,你就是要在这边休息,佛陀走了 告诉你 你不走那也没办法,这个就叫做修行,因此到现在我们来讲一件事情,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养成正见,养成正见,就是经由听经闻法,还有日常生活的不断的熏习,还有不断的 思维纠正,然后到最后呢,养成一个,根本的佛法的观念,这个叫做闻慧养成,也叫做正见养成,这是我们,学佛的第一步,你这辈子熏成,想办法养成正见,那一定是很难得,千万不要受到有些人的糊弄,一些人的错误的引导,动不动就想说,拜什么然后念什么,可以消除八万四千大劫的,什么障碍,然后就可以即身成佛,然后就可以境界多高,然后可以超脱多少怎么样,千万不要听这些人乱忽悠,有时候有可能只是方便的引导,但真正要学习的是,这一辈子把四圣谛,养成你的人生观,作为你人生的,一个修行或是人生待人处世,以及你终极这个人生的一个,导向,这样子就够了,那你说这样就够了吗,会不会程度太低了,我告诉你,不容易,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如果你这辈子真能把佛法,养成你的思维观念,四圣谛成为你的思维观念,那你这辈子真的可以,大量的减轻痛苦,而得到真实的快乐,虽然不是证果,但是把它养成知见,你可以改变你很多观念跟态度,那可以得到,相对这辈子的,相对的离苦得乐了,讲到这里,我们先来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等为正见,正见有两种,他说正见有两种,世俗有漏 有取,轉向 善趣,有取就有取著的,然后转向善趣,就是世俗的是有漏的,但是他可以让你怎么样,继续到善道,投身到善道的,然后 ,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他有两种,一种可以让你 ,虽然是有执取 有漏的,但是可以让你投生善道的,这是第一种,另外一种是什么,無漏、無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可以让你离苦得乐,真正离苦得乐,那这里 转向苦边 什么意思,苦尽 也是这个意思,苦的边,到这里你超过了,就是尽苦 ,苦直到这里 你往这边去了,就是可以达到苦尽,这个叫做转向苦边,不然的话想说,奇怪我要离苦得乐,为什么好像现在是乐的,我又转向苦那边去了,不是这样子,它边是尽头,你可以想说彼岸,到岸,他的意思是尽头,你到达苦的尽头,那接下来就没苦了,这叫转向苦边,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 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施是布施,有说 这说是什么,其实这有说有各种讲法,其中有一种 他又叫做有咒,咒语的咒,但是他不是指咒语,他是说什么你可以说是说法,因为他的有说有咒,或叫做祝愿,或叫做咒怨,咒怨不是不好的那个,好像我诅咒你,而是古代出家随,佛陀去受应供之后,他最后都会说一段祝愿的话,像我们常常讲,饭食已弃 但愿众生所作皆办 具足法,这就是祝愿,就是这里的有说,你也可以引申为,有教法有教说,这个叫做有说,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 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这中间很多,其他经文里面讲得很清楚,师父也给你们看过,这就是早上讲的四大正见,有善有恶 有业有报,有三世轮回然后有凡有圣,这个有阿罗汉正向世间,不受后有,这个就是有凡有圣,那中间因为这个是这个经,785经 前面的经,把这个讲得很清楚,但是我们现在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哪里呢,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 转向苦边,为圣弟子苦苦思惟,集、 滅、道道思惟 ,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 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 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意思就是说,你要把四圣谛经过不断的思维选择分别,这些都是叫你去抉择思维的,然后把你抉择思维,出来的四圣谛变成你的人生观,变成你的你的知见,变成你的待人处事,你的思维的模式,这样各位,用四圣谛来,应对你生活上的一切,这样相对来讲,就能离苦得乐,这个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养成 四圣谛的观念,你未来要解脱,未来要成佛,未来要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你没有先把四圣谛养成你的知见,那一些都不可能,而且也不用谈,讲到这里,(中间那个说,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阿罗汉应该是出世间的吧,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他的出世间,我问你 他的出世间是什么意思,他是说这个世间有阿罗汉,或是这个社会上有阿罗汉,这个世间上是有阿罗汉,你不要去想太多,或是说我们人群,或是我们当中是有阿罗汉,这个世间有阿罗汉,阿罗汉他的内心当然是超世间的,但是他生活,阿罗汉是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古代的僧团里面就有阿罗汉,阿罗汉是不是生于世间长于世间,但是他的修行,内心是超世的,超世的意思是不执著世间的东西,但是他的五蕴身心在哪里,当然在世间,不然还要在哪里,但是他往生,如果 入涅槃舍报之后,他就不会再来三世轮回,其他同学,所以正见养成是第一步,我们再来看,坚固的知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小綿丸,这上次是不是有讲过,还是师父是在,早课的时候开示的,他说 如小綿丸、小劫貝華,丸,置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这个应该是街道的街的古字,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与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不如实知,当之彼沙门婆罗门,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不以如实知故,闻彼所说 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整句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说,出家修行的人,没有正知正见 ,就是随着外道那些,歪理邪说的到处游荡,但是没走正道),没错 ,他说 如果你修行,对根本的教法,没有养成坚固的知见,那么很容易随风飘动,我学佛,不知道佛教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学佛 人家说禅宗很好,然后就去跟人家学禅宗,怎么那么困难,什么要悟本来面目,这什么搞不清楚,然后另外碰到一个人,那个禅宗太深了,你不是这种根基,祖师跟我说,你现在都不是这种根基,我们现在根基太脆弱了,需要靠佛的力量,什么力量呢,四十八愿就告诉你,他一定会渡你往生,你只要相信他,真的这么好,又去了 去学,四十八愿又开始去念佛,要求他方世界,然后学一阵子,又人家来 那个太慢了,有今生成佛的,有吗 有,有「有」 ,我带你去一个上师那边,你经过他的灌顶之后,然后学他的法今生成佛,有这么好的东西,那你怎么不早讲,因为我之前看你根基不成熟,所以现在根基成熟,所以我告诉你,就带他去跟人家灌顶,那你就东飘西荡,东摸西摸摸到头来一场空,这就为什么,知见不稳固,对佛法的根本教义没有通彻,没有掌握住,所以会跟人家东飘西荡,所以他上面说什么,说你知见不稳固,就像一个小棉花球,小棉花球,你把它放在十字街道,东风吹往西方跑,西方吹往东方跑,南方吹往北方跑,你没有坚固知见,你这边跑来跑去,我们说学佛那么多法门,我到底要对什么养成坚固知见呢,四圣谛 ,四圣谛养成坚固知见,你一切法门,都把它汇通到四圣谛来,那你一切法门,都是一种方便法门,都是一种善巧法门,你要四圣谛搞不懂,你整天在那边东逛西逛,到最后就是一场空,所以学佛的第一步,贵在把四圣谛养成你根本的知见,你看,这个叫做四圣谛,为什么我们会东飘西荡呢,因为对四圣谛不如实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啊 没错,所以叫真谛如如 ,如果养成正见,他说譬如因陀羅柱,銅鐵作之,於深入地中,四,方猛風不能令動,如是沙门婆罗门,以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如实知则,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視他面,不隨他語,是沙門、婆羅門智慧堅固,本隨習故,不隨,他語,彼求于四圣谛当勤方便,方便就是努力 ,精进的另外一种翻译,起增上欲 精进学,他说如果你对,四圣谛有坚固的知见,就像因陀羅柱,在古代,只要是官方或是印度的大乘,他外面都会立一根 因陀羅柱,作为一种象征跟代表,那因陀羅柱,因为它很高很大,所以他会像电线杆一样深入地里面很深,所以台风来他也刮不动,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对四圣谛要养成这样的知见,就像因陀羅柱一样,这样的话你就不会,随风吹动,你的知见坚固就不会飘来飘去动来动去,这样子你这辈子学佛,就有一个根本的着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学到这里,下礼拜,新的同学如果觉得还可以,欢迎都过来好不好,我们来回向,下礼拜我们继续来看,四谛的必然次第,所以先跟各位讲一下,学佛基本上的第一步,先把四圣谛养成你的坚固知见,其他什么都好说,我们来回向,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现在在讲四圣谛,增上慧学的四圣谛,那就是缘起四圣谛,现在在讲四圣谛,那上次讲到真实无余,真实无余就是说圣谛以外的,就是这个圣谛,没有其他,四圣谛以外的圣谛,只要讲到圣谛,那无非就是四圣谛,没有离开四圣谛以外的圣谛,那至于说苦圣谛,还有它为什么是圣谛,就是师父说的三个圈,图三个圈,它就是圣谛,那为什么会苦,因为它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是苦呢,它是必然的,为什么又是苦,因为它是此缘性,那就是缘起的流转跟还灭,这个师父已经之前讲过了,未来有机会我们会再提醒再讲,那今天我们再来讲另外一个,四圣谛是正法要,是一切佛法的核心教义,只要谈到出世间,那无外乎就是四圣谛,那至于大乘佛教,还是依四圣谛而建立起来的,依四圣谛而建立起来的,师父已经讲过好几次,只是说它建立起来之后,可能切入深广会有不同,但是还是立足于四圣谛,绝对不能离开四圣谛,那我们来看正法要,有一个经文,是杂阿含404经,它怎么说呢,【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师父常常讲这个故事,行下帕树林,申恕林,坐樹下。爾時, 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  大林樹葉為多,佛陀在那个申恕林中,行下帕树林当中,带着弟子们在那边打坐,其实佛陀那个时候也是住在那边,就是有一些,可能简单的茅棚,就住在那边,带着弟子就住在那边,就跟着弟子们在树林里面打坐,打完座,出定之后,佛陀就开始开示,开示的时候,就在地上因为很多落叶,在地上抓起一把树叶,就问弟子们说,你看我手中抓了一把树叶,你们觉得是我手中的树叶多,还是整片,大树林的树叶多,那么,我们是一般以 ,人间佛陀的这种角度来谈,你不要跟我讲那个,孙悟空西游记那神话故事,那个孙悟空神话故事,那里面的那个什么,那个孙悟空飞了十万八千里,还是没有逃出如来的手掌心,那这样看起来的话,如来随便抓一把那个树叶,是无量无限的,但我不是在谈那些神话故事,我们在谈什么,人间佛陀修行上的故事,那么比丘白佛言,当然就一般来讲人间佛陀,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当然你怎么去比,这树叶那么大一片不知道多少树叶,那你随便抓一把,这里面这个树叶是非常少的,手中的树叶非常少,比较起来的话,那这一大片的树林的树叶,那当然是不可比,那不是千万倍可比的,然后佛陀要说什么呢,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 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 涅槃,是故諸比丘!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 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他意思是什么,佛陀说他,我曾正觉,自所见法,為人 定說者,如手中樹葉,那佛陀的意思是说什么,他成佛之后,从过去以来到现在,自所见法,意思是说他成佛,然后所知道的东西非常的多,到底多少不知道,很多很多,但是这很多里面,有一些东西你可能不需要知道,但是有一些东西你必定要知道,有一些法义有一些教法,你必定要知道非知道不可,这些东西是什么呢,他说这些东西呢,虽然我懂得很多但这些东西里面,不是很多 就是这么一些,你必定要知道的,那这些是什么呢,这些东西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不可,因为这些东西呢,是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这个法义,逗点可能要去掉,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为什么  ,明、慧、正覺、向於 涅槃,为什么这些东西,你必须要知道,因为其他的,可能有助于,其他很多东西有帮助,但是现在他要告诉你的,根本这个东西呢,是有助于你解脱涅槃的,有帮助你脱离生死的,所以他叫做,彼法、義饒 益、法饒益、梵行饒益、,194,00:07:08,840 --> 00:07:10,360,他为什么叫做法饒益,一般来讲他会讲法饒益 义饒益,梵行饒益,法饒益就是说这个是法,必定是对的 这个东西,义饒益就是说,法的内容,梵行饒益就是说,法内容,还有佛叫你正确的去实践的方法,这个叫做梵行,梵行就是修行的清净法,那么,师父以前也解释过 我再说一次,比如说我们讲,八正道是法,那八正道的一一正道,比如说正见正思维,一直到什么,正命正定,正念正定,这八个都叫做法,你要是说一一这,八正道可以向于解脱,没问题 但 是,现在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你正见正思维,一直到正语正命,正念正定你怎么解说他的内容,有些人是八正道讲的说,有些人是告诉你,八正道向于涅槃没问题,但是他在解释正见正思维的时候,是解释错误的,所以他的义就错误了,所以变成说你法要解释的对,你内容义,义就是meaning,内容也要解释对,才能有帮助,现在很多人是,讲的好像是对,但是内容解释错误就有点似是而非,比如说有些人说,我们要相信有业力,没问题 对的,但是他对业力所解说的,把他解说成为宿命论,那就有问题了,变成是义的内容,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法是对的,义的内容也是对的,那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修行,最后指导修行的方针,怎么样去实践,也必须是对的,这叫做梵行饒益,那么四圣谛就是,法 饒益 义 饒益 梵行饒益,然后呢,明 慧 正觉 向于涅槃,这个明 慧 正觉,都是什么,智慧的异名,明就是针对无明来讲的,慧就是戒定慧的慧,正觉就是觉悟,缘起觉悟涅槃,然后呢,向于涅槃,比法 饒益义 饒益梵行饒益,明 慧 正觉向于涅槃,向于涅槃,那你说那师父,这些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佛陀说我们必定要知道的,佛陀接下来告诉你,是故諸比丘!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 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那是什么,四圣谛意思就是说,你要向于解脱,要向于断烦恼,解脱轮回,那么四圣谛就一定得知道不可,一定得学习一定得修行不可,所以佛陀虽然知道很多东西,可能世间出世间的种种种种,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重要的东西,就是四圣谛,四圣谛你必须,要清楚明白,你才有办法向于解脱,这个就是四圣谛,所以他说于四圣谛,为无间等者,这个无间等 上次师父说过是什么,无间等是什么,现观,那这无间等的现观,可从浅到粗 可深可浅,现观,如果依论师们的解说,是在定中见诸法实相叫现观,但是当然,你也不必要一下子定到那么高那么深,那你说师父不用定到那么深,那要怎么样,其实《阿含经》里面倒没有说定义的,非常深或非常清楚,只要从论师里面的说明来讲的话,现观要在,定中见诸法实相,你变成是,入定 作观,又叫做修慧,那就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未到地定的能力,一个是怎么样,有闻思慧的能力,那你要到有这个能力的话,那你必须要先前要具备,怎么样修定,先你要会要到达,能够有修慧的话那你前面要有闻思慧,所以,你现在虽然没有入定 作观的能力,但是你现在可以再具备,什么慧,你现在是在具备闻慧的阶段,闻慧的阶段,你有闻慧,你才能有思慧,有思慧,再加上你有未到地定,你才能入定中,做定中 作观的操作,你才有办法什么献官,所以我们现在目前都是在训练闻慧,那有同学又问说,那闻慧要怎么样才算养成呢,师父也解释过好几次,闻慧的养成,一定要到什么程度呢,谁知道,杰森你听过最近复习,有听过师父讲过吗,闻慧要算怎么样才养成,(对法理大开圆解),是,当然一定要对缘起法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没关系,那个敬堂,怎么样才叫做闻慧养成,多了一个 敬堂,真不错,早上五次,然后接一声敬堂,怎么样才叫做闻慧养成,(闻慧养成又叫正见养成),闻慧养成就是正见养成,就是八正道的正见养成,你觉得师父,这样放你过去可以吗,接着说,(碰到任何的境界,然后脑子里面反应出来的,第一个就是与四圣谛,相应的东西,这样才叫正见养成),很接近的,你再说一次,(碰到任何顺境或者逆境的时候,那个第一反应,就是与佛法相应的,与四圣谛相应的),他讲的不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顺逆境,碰到什么事情你的第一个反应,都是与四圣谛的态度来面对的,那么师父也常讲过,这样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叫做四圣谛的思维,或佛法的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的一个思维惯性,跟思维模式,这跟你长期以来受的教育有关系,师父举一个例子,大家分享分享,以前我们上次,我们落成的时候,请了插花老师,好像不是插花老师,好像是如立师父那种,我们在这边布置了一个,很漂亮的,由插花老师来插,大型的插花,那这大型的插花有点困难,就是说,它可能是一棵小树,它是插花的一部分,那你这棵小树你很难插,你不可能拿一大棒子把它插进去,所以要摆在地上,然后用各种方法让它立起来,然后很多同学专门多弄细弄,弄了半天弄不起来,然后我们里面有一位数学的,说这个要经过计算,我说你弄这个还要经过计算,然后弄到半天,然后立师父说来来来,他就七弄八弄,弄一些方法它就立起来,我还要经过你回家去计算好,等你计算好,我这个都已经不知道摆了多久了,那师父不是说对错,而是说这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他学数学他就学着说,我这个要立起来,我要经过计算多少立多少,这就是什么,他长期以来训练的思维模式,那我们很多时候,生活上都是这种思维模式,艺术家看到一片土地,来到看到 哇 中道禅林 好漂亮,然后就做诗吟诗,做一首什么词句,吴子霖有没有做过中道禅林的诗句,怎么样,你做过,等一下有空的时候下课念给大家听,早忘了,早忘了,这就是一个什么,学文学学艺术的,那有些人可能拍照,有些人后来不是听经闻法,他拍照,而且拍了好几次,百拍不厌,冬天也来拍 夏天也来拍 春天也来拍,极光也来拍,拍 就是他的一个思维模式,他学这个东西,有些呢,做房地产的,现在很值钱,以前买多少,现在涨几倍,思维的就是这个东西,他眼看到的就是房地产,现在这些都在涨价,土地都在涨价,房子都在涨价,他学房地产就是这种思维,也不能怪这些人,因为这些要提的就是思维模式,你学佛就是要把,四圣谛养成你的思维模式,你有了四圣谛的思维模式,你遇到事情,不管顺不管逆,你才能用四圣谛来面对它,好,敬堂,因为你下午才来,不能这样就放过你,那我们来谈一下,遇到逆境,四圣谛的思维模式没问题,四圣谛是什么,大声一点,四圣谛是苦集灭道,逆境,苦集灭道没问题,尤其是苦,顺境呢,遇到你又娶媳妇又赚大钱,又事业成功,什么都有 人生的胜利者,那你遇到顺境的时候,你怎么四圣谛的思维,顺境它也是无常的,也是因缘和合的,所以它也会变坏,这里面就有坏苦,他说什么,大家要听经楚,他说就算是顺境,它也是变化的,现在好不一定下一刹那好,也不一定明天就好,所以它是变化的,变化当中就有什么苦,未来就有坏苦,什么时候不知道,有可能你今天赚了大钱明天亏了,有可能今天股票涨起来,你赚了一堆明天马上跌了,所以这个,变化当中你的顺境就有,坏苦的存在,所以就是苦圣谛,所以顺利都不要太执著,太忧愁,好的会变,坏的也会变,因为无常变化当中,就是苦集灭道,那个武子你是不是要讲什么,(师父 弟子问个问题,这个三苦就是苦苦 坏苦 辛苦,坏苦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坏苦本身,比如说,前面是天天挨打,第二天变成挨骂了,他感觉好快乐 今天没打,但是还是挨骂他感觉很快乐),挨骂很快乐,(因为他以前是天天挨打,这次是变成不打了,挨骂了他感觉比较快乐,还有就是,刀尖上的蜜,你表面上是快乐,本身他也是苦的,这两种解释哪个是对的),哪两种解释,(他一种解释就是说,人的乐,本身就是坏苦,相当于说,本来你是天天挨打,结果变成挨骂了,你感觉这很快乐,我不挨打了,还有就是说,你乐的当下,本身他也是苦的),不乐的当下,(乐的当下本身他也是苦的,表面上看是乐,实际上他也是苦的),这个都是一种区分,但是这种区分有他的不同特性在,主要的是,现前不顺你意的,现前不顺你意的,相对客观不顺你意的,这个,现前的苦就叫做苦苦,现前不顺意的,客观上,不顺意的就是苦苦,现前顺意的,会产生快乐的,他存在着变化,所以叫做坏苦,至于你说从挨打变挨骂,那我问你,我们不要跟挨打比较,谁愿意被骂,被骂谁都不高兴,如果不清楚,师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用,牙痛很痛受不了,头痛比较轻受得了,问题是你愿意头痛吗,还是不愿意,所以只要是不顺现前近的,我们客观上,不觉得就是不自在的,不顺的这个都叫苦苦,现前上是快乐的,这个就叫做什么 坏苦,因此有人问,天人都是享乐的,尤其是,那个欲界天,要什么有什么福报很大,那到了色 无色界,那个几乎就是苦乐都没有了,就是唯一的清净,那这个就不谈,当然那个也会堕下来,那你说天人,他要什么有什么 他也不会头痛脚痛,他也不会肚子痛,他也不会没东西吃,他要什么有什么享受,那很快乐 是很快乐,但是他存在着什么,他存在着变化以后,还是会继续,继续六道轮回,那这个就是叫什么 坏苦,这样知道吗,那不管是苦苦坏苦,中间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存在一个诸行无常的变化,这个就叫做五蕴炽盛,又叫做辛苦 ,B 刚刚不错,有替我们说明了一下,大概就知道说,为什么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人世间的真实,我们人生的实相,讲到这里,可以吗,没问题我们再来看,那无间等就是现观,再来,人生难得,一般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生难得,一定要确认人生难得,那既然确认人生难得,那会要知道说那人生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人生的价值,当然有不同的人,我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们现在既然是学佛,就从佛陀,揭示开示人生的特性,跟人生他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一定要肯认出人生的价值,还有人生的殊胜处,你才能肯认,不然的话有时候会产生一些问题,问题是什么 ,我们等一下再来谈,人生难得,【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 一盲龜壽無量劫 ,他说大地,都是成为大海,这个在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你们要去恐龙薄物馆,他几亿年前,土地很少都是海,他说如果说所有的土地都化成大海,有一盲龟,盲龟就是瞎眼的龟,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 ,什么叫百年一出其头,一百年浮出水面,海面一次,那他这个,大地形成大海,意思就是很大很宽,这是一只,你看他把前提都设定好,一只看不到东西的乌龟,然后这只乌龟的,寿命很长无量劫,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然后 海中有一块浮木,只有一孔,他就是这个浮木上面有一个孔,有一个洞,漂流海浪,随风东西,就是漂来漂去,盲龟百年一出其头,當得遇此孔不,他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乌龟一百年,才浮出一次,那有一个木头中间一个洞,然后在大海上随风漂来漂去,这大海很大,很大很大,那有没有可能有一次,它浮出水面的时候,因为盲龟它看不到,它如果看到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它看不到,然后刚好凸出来的时候,刚好头塞进那个孔里面,有没有可能呢,当然  几率非常非常少,可能你得一百万次的一千万奖券,他可能才有办法遇到一次,机会很少很少,大家都知道有可能,理论上有可能 机会很少很少,那么阿难白佛言,不能 世尊 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 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他什么意思 阿难说,几乎不可能 ,因为这盲龟四处游,那个浮木也四处漂,那地球那么大海那么多,它们相碰在一起的机会非常少,更何况又它浮出来,头伸进那个洞里面,那几乎是不大可能,阿难意思说不大可能,佛告阿难,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意思就是说差很大 ,或復相得,或復相得什么意思,也许有可能,愚癡凡夫漂流五趣 ,暫復人身 甚難於彼,什么意思,他说我们凡夫在五道里面轮回,那一般有时候讲六道,有时候里面讲五道,师父讲过为什么五道跟六道,其实是一样的东西,他说我们众生有情,在六道里面不断的,无始以来一直轮回,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无可考,一直轮回,暫復人身,甚難於彼,什么意思,你要能够得到人身,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他叫做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 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 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你就是造各种恶业,不懂得佛法,然后杀盗淫妄样样来,所以一旦失去人身,我们叫做万劫不复,意思就是说,要得人身非常困难,因为大家不了解佛法,不懂得怎么样,持戒行善,所以是非常困难的,非常困难,因为众生都是这样,是 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 ,當勤方便, 起增上欲,學無間等,所以他说什么,佛陀这个经里面要告诉你的,不只是强调人生难得而已,他要强调的是什么,佛法难闻,佛法难闻,然后呢,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意思就是说,你要好好的掌握我们这一辈子的人生,好好去听四圣谛,实践四圣谛,这才是他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人身的价值来到这个世间,以我们这个人能够得到,这个人身来到这个世间,他的价值性就是,我们的人,人生能学佛,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强调人身难得,才有意义,那如果,师父曾经讲过 经典上讲,如果其他道众生,也那么容易能修行,那佛讲人身难得就没有太大意义了,但是有人会问说,师父那为什么经典上有很多,也讲说,其他道众生能修行呢,我告诉你,那个跟人道比起来,少之又少,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算,是的 经典确实有说,某一些状况之下,有一些其他道众生或许有可能,但这种有可能的可能,跟盲龟浮木几率是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拿,其他道众生能修行来说事,因为这个几率是非常非常少的,等于是没有可以忽略不算,那有时候,是要鼓励或是说在某些,适应文化之下会说其他道众生,然而我们要根本,抓住的是这《杂阿含经》里面,405经他讲人生难得,人生难得今已得,既然是人生难得今已得,也唯有人,人身能真正的修行佛法,能真正的听经闻法,能真正的实践,所以要珍惜此人身,好好的学佛,那学佛的核心就是四圣谛,四圣谛,讲到这里,可以 ,来那个,静宽你先吧,(师父能不能解释一下,那个不行真实),不行真实,不行善 不行真实 就是不想去了解,了解人生的实相,人生的真义,跟人生的真谛,这样了解 ,其实大家在座的会来,其实有时候都会有一个,讲到这里会有一个跟师父,可能以前有一些想,有一些思维跟想法是一样,会有相通点 就是说,你们可能也曾经考虑过,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间,来到这个世间有什么意义跟目的,那来到这个世间,这人生的真实相,跟他的真实意义到底在哪里,这世间的实相到底是什么,世间的真理到底是什么,你们或许有曾经思考过,或许没有,我跟你讲 师父从很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所以,才会出家学佛,印顺导师说他为了追寻真理,宁愿出家去修学,目的是什么,追求真理啊,就是这里讲的<nowiki>'''</nowiki>行真实<nowiki>'''</nowiki>,就是追求人生的真相跟实相,你这里有什么问题,(师父弟子问一个问题,咱们上午讲到持五戒 行十善,注定能得到一个人身,这个是不是就是,这里面,要是愚癡凡夫 不学法,那你就很难得到人身,但是我学法行持佛法的话,就容易得到人身,是不是有这个意义),愚癡凡夫众生,不学法 他讲什么,怎么样,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 不行善,不行真实 辗转杀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但是你现在,对四圣谛能无间等,那你对四圣谛能无间等,意思就是说什么,你能学四圣谛,那你学四圣谛,从道圣谛开始那就是什么,戒定慧,因此早上有说,你们早上都在,第一个你把戒持好,戒持好你就是不会不行其义,不行法 不行善,你就不会辗转杀害,所以把五戒持好,五戒持好不是说很圆满,把根本的五戒持好,你可以保证得人身,是不是,那么进一步你不能说,我五戒持好得人生这样就够了,不是啊 你要有福德的人,所以五戒持好 持戒布施,然后呢,听经闻法学法相应,那么进一步发心,那这个发什么心早上有说,你可以是增上身心,你可以是解脱 你可以是菩提心,那么照这样的次第去实践的话,那这个就叫无间等,但是这一些,还是离不开 四圣谛,讲到这里,( 这个一比 学佛赚大了),当然 ,学佛赚大了,懂得聪明的有智慧的,就好好来学佛,而且这些是真谛,你们如果好好去思维现在讲的,佛陀的教导,这是真谛你们去思维一下,现在的宗教很多,讲的很多东西不大一样,但是你真的,可以去思考,这些不同的宗教讲的很多东西,到底合不合理,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公平性,佛教讲,缘起业力轮回,哪怕我们没办法理解的,很清楚 但他的大方向,上来讲不是谁,去规定你的,也不是谁去操纵你的,各自造业各自担,是你自己造作自己,必须去承担的,这样有没有一定的公平性,当然有,对吧,我们现在讲一句话,师父自己的认知,如果相信业力跟相信,有一个神在操纵,就我来讲,我觉得神操纵很不公平,你高兴就好 你不高兴我怎么办,但是如果是业力轮回的话,我自己可以,主宰我自己的人生跟我自己的命运,那这相对是不是很公平,所以宗教,师父曾经讲过,宗教有几个重点,第一个,必须说明生老病死,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宗教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大部分,只要被承认是宗教,都要解释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管合不合理他就必须要解说,不管他说是用泥土捏的,还是什么都好,反正就是他必须解说,另外一个,要说明人生很多不公不义,表面上不公不义,表面上的各种种种问题,他的公平性在哪里,英文叫做,Justice,怎么样,为什么我做那么多好事,为什么会受到,这么不好的遭遇,我们常常会有这样子,那这个应该怎么解说,这应该怎么解说,你不要说谁在考验我,为什么要考验我,我好好的你考验我干,所以 宗教就必须要说明,人生的公平性,那如果就,人生的公平性来讲的话,你是要相信有一个,大而无外的东西在操控,还是你愿意相信一个,一个轮回,一个法则,谁怎么做不管是谁,他都一定要顺于这个法则,那就是因果循环缘起的法则,自己这个好好可以想一想,不然很多宗教讲的不一样,我也要信宗教那我要信哪一个,讲的才合理呢,自己要好好去思维看看,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学佛赚大了,但是你要真的学到教法,你不是说只是,拜一拜然后求求一求,祈祷祈祷这样而已,这样还是只是通一般的宗教行为而已,那个净宽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没问题 ,来我们继续来看,这边同学都可以吧,所以 这边有一些新来的同学,所以师父提出来你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再来,正法难闻,人生难得,正法难闻,这个人生难得 正法难闻,是不是到,学佛的人都耳熟能详,这个就是人生难得 正法难闻,最早的经典出处,找一个,国语比较好一点的,来帮师父念一下,谁要先帮师父念这一段,智雷吧,可以吗,慢慢念不要急,师父我到那边,你来你在前面没关系,小心慢慢来,不急,【日月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间者,一切众星亦不出于世间,晝夜、半月、一月、時節、 歲數,刻數、須臾,皆悉不現,世間常冥,無有 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若如來、 應供、等正覺不出世間時,不說苦聖諦、苦集聖 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世間盲 冥,無有明照。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於世,先到这里,你旁边先坐一下,等一下再继续念,净宽这段什么意思,你那边,有没有麦克风,你自己准备一支麦克风,大概 不是说每一个细节 ,(世间它的日月,日月的变化,也是,就是它不断地有,有规律地,日月有阴晴圆缺,在这个时候,在我们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正法的话,就像在暗夜里一样),你说什么,(就是如果我们没有,正法的指导的话,就是像在那个暗夜里),那他前面说日月不出世间,什么意思 日月不出世间,这些什么东西,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没有像佛陀没有真理,我们换个人吧,你可能大概知道吧,你讲不出来是什么,谁要说明这一段,不一定很细,大开方向,(我的理解就是,这段是说,如果没有佛法也没有佛陀的教示的话,人会一直,或者说一直会处在六道轮回中,就像漫漫黑夜一样,一直没有光亮),那他为什么说日月呢,因为,太阳是,带来光辉的),有太阳出现,才有阳光,有佛陀出现才有佛法,那没有佛法的话,众生愚痴就像是没有阳光一样,一直在无期的,长夜当中,那有太阳月亮出现才有光亮,那世间有佛陀出现,佛陀代表智慧的光明,我们才有机会可以,听闻佛法脱离长夜的黑暗,那至于说他说什么,一 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晝夜、半月、一月、時節、 歲數、 刻數、須臾,皆悉不現,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一直黑暗,你还有一天两天可以算吗,没有吧,一直都是黑暗,这个也是很有趣,跟现在是一样的,我们一天两天是以什么来算的,昼夜来算,那你长夜黑暗 你怎么去算一天两天,那没有一天两天可以算,你也没办法去分,一天几个小时啊,那你没有昼夜,你也没办法去分一个月到底几个昼夜,所以太阳如果不出,一切黑暗 没有时间可算了,那就长夜黑暗,就长期的黑暗,那现在有佛陀出现,就是有太阳出现,才可以带出阳光,才可以变成光亮,那有佛陀出现我们才可以去解决,众生无知的长期黑暗,这个就是 正法难闻,佛陀出现讲四圣谛,我们众生才有机会可以脱离,来我们继续下面,【若日月出於世間,眾星亦現,晝夜、半月、 一月、時節、歲數、尅數,須臾,悉現世間,長 夜明照,出於世間,如是,如來、應、等正覺出 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 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 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他这个就是刚才讲的,如果佛陀不出现那我们就永远轮回,没有办法听经闻法,佛陀出现了就像是太阳,月亮会出来一样,那一切大地就明亮了,佛陀出现讲四圣谛,我们依四圣谛修行,就有一道光芒可以让我们解脱,离开长夜的暗明,这个叫做,日月喻 正法难闻,佛陀出现在世间,所以讲的四圣谛讲的佛法,我们学佛才有机会脱离长期无始以来的黑暗,这叫做 正法难闻,所以刚才武子说,学佛就赚大了,可惜这世间人就是这样,那么好的东西,摆在现前的宝物,不拿不学,那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而且很贵,必须倾家荡产的,就愿意去拿,愿意千辛万苦去弄,这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这没办法的事情,这就是众生的愚痴,众生凡夫的愚痴,所以大家要知道,用我们的智慧去思考,不一定免费的就一定是不好的,不一定是很贵的才是好的,你要用你的智慧去分辨去思考,有佛法就好好的听经闻法,那个智慧我们可以了,还是你要坐这里也可以,那边也可以,讲到这里没有什么问题,这叫做 正法难闻,那你看在《阿含经》里面,他的 正法都是以四圣谛为根本,那师父也讲过,四圣谛不是小乘的,知道吗,四圣谛不是小乘的而已,四圣谛是大乘的基础,弄通弄清 是通大乘的,那师父现在要问了,我看不要再问敬堂了,四圣谛怎么通大乘,苦圣谛怎么通大乘,那个静修你要表示,还是Jason,你们两位哪一位,静修来讲吧,四圣谛怎么通大乘,(如果一谛一谛的说,就是说苦圣谛,那菩萨就是要拔苦,然后与乐于一切众生,即圣谛就是了解,这个苦的原因,然后那菩萨正是因为,还有佛菩萨正是因为,深刻的了解,并且与乐就是教给大家,如何离苦得乐,苦集灭,灭就是最后就是向于解脱,道 就是八正道,然后与乐,教给大家如何去修行,才能够离苦得乐,所以四圣谛是通于大乘,这是弟子的理解),如果你把四圣谛拿来自己用,救自己怎么样脱离轮回,那这就是解脱道,如果你把苦圣谛的苦谛,扩大到其他众生,而理解到,只要是凡夫众生,这个苦他就脱离不了,所以你是这么的苦,那你的悲心所缘,你也很清楚明白,别人也是这么的苦,不是只有你苦,是别人也苦,而且这个既然是苦圣谛,既然是圣谛,他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是穷人苦,我问你有钱人苦不苦 苦,凡夫种种苦,皇帝苦不苦  苦,你没钱很苦,有钱人苦不苦 苦,有钱人什么苦,生老病死怨憎恚,爱别离 五阴炽盛,有钱人表面有钱,就算是他现在不觉得他苦,但是他有坏苦跟辛苦,穷人那更苦,三苦都有,苦苦 坏苦 辛苦都有,所以这苦是一个普遍性,那这样的一个普遍性之下,发悲愿,而不只是自己要离苦得乐,希望有一个方法,同大家都能依起离苦得乐,这样的悲愿,那就是菩萨的菩提心跟大悲心,所以四圣谛是解脱道的根本,但是通深了理解透彻了,那就是也是什么,通往大乘之路,这样大概可以吗,静宽你有什么问题,(师父就像苦,弟子可以理解就是和大乘相应,集是惑业,惑业那怎么样在这个方面与大乘相应,惑业 大乘也不能离开惑 业,是啊,但是这个就是说您自己的理解,还是说惑业,就是你还是说你要去跟,别人去分享),是啊,你要让人家知道,苦你想要渡众生,你想要让众生也能离苦得乐,那你怎么让众生离苦得乐,交给他们四圣谛,那教导四圣谛不是说每个人,都讲经说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状况环境不一样,有些人,师父早上也说,师父讲经说法 我没有能力,讲经说法所以我不行大乘,不是 你帮忙也行啊,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啊,包括录音录影,包括来排桌子 包括来擦地,一分一毫一点,这个都是的,(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其实那更多是道),道就是八正道啊,但是如果你把八正道扩大了,不是你自己用而已,而是什么,而是给大众生,都能接受愿意去用,那就是大乘的悲愿,可以吗,这就是一个大原则 ,细节上要听早上的成佛之道,才知道细节上,可以吗,我们再来看,土石喻,还是在说明四圣谛,爾時,世尊手執土石,問諸比丘,此手中土石為多?彼大雪山土石為多,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雪山,土石甚多無量,百千巨億,算數譬類不可為,比。」,这个跟申恕林比喻差不多,只是地点不一样,那这个雪山,一般我们的认知跟考据,因为佛陀出生在什么地方,尼泊尔,古代当然是称为印度,泛印度地区,其实我们讲地理,讲出生在印度是没错的,泛印度地区,因为古代的尼泊尔也属于印度,叫泛印度地区,但是如果精确来讲,他是出生在现在的尼泊尔,那尼泊尔靠近什么,喜马拉雅山,所以佛陀当初的活动地区,是非常靠近喜马拉雅山的,所以他们常常拿雪山,指的其实就是,喜马拉雅山山脉,所以他说,他抓了一把土石,说我手上的土石多,还是整个喜马拉雅山的土石多,当然是喜马拉雅山的土石多,所以徒弟们就说当然是喜马拉雅山的多,佛告比丘:「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如我手中所持土石,这个跟上面有点不大一样,这跟上面不大一样,我们再看一次,上面这个看起来,好像类似,佛陀抓了一把土说,我这个手上的土多,还是喜马拉雅山的土多,弟子说当然喜马拉雅山的土多,你手上就这么一把而已,佛陀说什么,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如我手中所持土石,他的意思说,众生中那么多,真正这些众生,真正能够了解四圣谛的,是非常非常少的,就像是现在啊,地球多少人口,七十多亿,有多少人在学佛,那有些虽然表面上学佛,但是不是真实的学佛,为什么,如果他学佛从来不知道四圣谛是什么,那不是真学佛,因为这个地方是佛陀说的,所以,但是不是说你真的已经证到了,就是说你一定要了解四圣谛到底是怎么样,才能起勇猛心,真正的去学佛,所以地球人口这么多,佛教徒比例上很少,但是在佛教徒里面,真正能够去了解,不要说你已经悟到了,就是真正愿意去学习四圣谛,依四圣谛的认知,而发起勇猛学佛的心,那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佛陀才会说,真正对四圣谛愿意去了解,愿意知的,那就是这么少,所以他说,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數無量,知四圣谛的这么少,不知四圣谛的这么多,所以他说,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 上欲,學無間等,所以佛陀鼓励大家,四圣谛是佛法的教法核心,你们一定要认知了解,而起勇猛心,什么叫勇猛心呢,增上欲,起增 上欲,學無間等,才能真实的精进,那这个师父等一下再,画那个圈再说明一下,时间到了是不是,两分钟没关系 ,送你们喝点咖啡,四十分回来我们继续来上课,师父一直说,四圣谛是三乘所共的,声闻 缘觉 菩萨都必须要学要修,凡夫要走向出世路,也必须修四圣谛,师父不是空口说白话,这是经典上《阿含经》,确实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所以今天,让你们看看佛陀在《阿含经》里面他怎么说,叫做一切圣所证,一切圣所证来我们来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若善男子正信非家,他什么叫正信非家,离家 ,有时候叫正信离家,正信离家,善男子善女人,有时候就叫做诸信子,善男子善女人正信出家,出家学道,那出家学道要学什么,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為 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 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 ,这里面意思就是说,还有很多有关四圣谛的经典,因为这个就比较代表性,刚刚弄的其实都是四圣谛的经典,所以出家学什么,学四圣谛,出家学四圣谛,所以不管你在南传北传汉传藏传,出家就是学四圣谛,当然你大乘佛教学的更多,但是四圣谛一定得修,四圣谛修了,保证你的路不会走错,因为现在知见丛林,太多这个派,那个宗那个教那个什么,一大堆,不要说宗教一堆,连佛教里面的教派都一堆,那教他一堆,那我要学什么,核心是什么四圣谛,师父常画一个东西,师父缘起四圣谛,常画一个东西,学佛有一个核心,但是由于众生的根基,还有文化,还有因为从印度传到全世界,然后从2500年前到现在,有太多的适应,所以会有什么,种种不同的教法跟教派,什么净土法门也好,什么禅宗也好 密宗也好,华严宗 净土宗,什么宗都很多,但是这些中间,有没有一个根本的,你不能去不学的,是什么,是缘起四圣谛,就是这一块东西,这一块东西,所以你从任何法门入,他都必须,都有这一块东西在里面,然后你看,这一块橘色的地方就是缘起四圣谛,由于根基众生种种的不一样,所以我们会有这些方便,会有这些方便,那我们很可能是这些方便,目前是适合我们进去的,适合我们进去的,但是你进去之后,你不能只学这一块,这样是没有碰触到佛法的真实义的,碰触到佛法的真实意义,你必须由这些不同法门,深入到碰触到这一块,然后由这一块去了解其他,由这一块来了解我自己的法门,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学佛,才不会走偏,你学任何的教派,到最后他的真实意义,一定是通向四圣谛的,一定是以四圣谛为核心的,这样各位同学了解吗,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经文怎么说,他说出家学四圣谛,出家学四圣谛,证果 还是四圣谛,他说,又同一经文,又三結盡,得須陀洹,初果,哪三结,还有什么,身见就是我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这是根本的见惑,根本的我执烦恼断了,初果,他说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 當見無間等。」,他以什么得初果,得初果,四圣谛得初果,得初果之后,要得二果,还是什么,四圣谛,还是四圣谛,来看,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他说什么,你得二果是因为你对四圣谛如实知,这个是二果,三结尽 薄贪瞋痴,欲界的,何等為 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集无间等,知四圣谛,你得二果是怎么得的,还是由四圣谛进一步深入的悟,而断了,断三结以外,还薄贪瞋痴,欲界的贪瞋痴,细节上有空可以去,请那个,这边有 师父的《俱舍论》=精要,有空可以拿回去看一看,很多同学都看过了,细节上是怎么回事,二果,三果,五下分结尽,什么是五下分结,三结以下,然后再加上什么,欲界的贪跟瞋,五下分结,五下分结尽,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 ,彼一切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苦集灭道,五下分结简单的说,就是欲界的一切烦恼,就叫做五下分结,欲界烦恼断尽,证三果,他说,不還此世 ,他的不還此世 是什么意思,不再来欲界,为什么,因为欲界烦恼断尽了,你不会依欲界的烦恼,再润身来欲界,但你有可能升上二界,色界无色界,所以 要得三果还是四圣谛,进一步,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  何等為四,一切漏尽,无漏心慧解脱,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阿罗汉,到了阿罗汉的境界,才能说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意思说他已经烦恼断尽,不会再来三界轮回了,就叫做不受后有,什么叫做所 作已作,意思说该修行的他修完了,因为阿罗汉是以断烦恼,涅槃为主,所以他从断烦恼涅槃来讲,大家都已经该学的都学好了,就是叫做无学位,前面的初果二果三果都叫做还有学,为什么 烦恼还没断尽,那现在说他烦恼是怎么断尽的,学什么修什么断尽的,四圣谛,四圣谛而断尽,不是 断尽的,那你说那难道只有,解脱的四果,是修四圣谛吗,不是的,我们继续来看,辟支佛,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苦集灭道,所以辟支佛学什么,还是四圣谛,因为解脱无二路缘起四圣谛,那我问你啊,有没有某一些说,阿罗汉证四圣谛,然后 ,辟支佛修十二缘起支所以就叫做缘觉,有没有这样说法的,其实是有这样说法的,在大智度论,还是其他的某些经典里面,确实有这样子说,所以会导致有一些人造成,根本上的误解,误解以为四圣谛就是阿罗汉修的,然后辟支佛修缘起,十二缘起支,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样子的说法,叫做方便说 了了说,在某些状况下说,这样知道吗,不是究竟了义说,如果是究竟了义说,一切圣所证,那就是四圣谛,而且四圣谛,跟十二缘起它是同一件事情 不是两件事,(十二缘起支,可不可以认为十二缘,十二缘起支就是对,四圣谛的这种戒行,十二缘起支,就是对,十二缘起支就是对四圣谛的,戒行 四圣谛,十二缘起支,是不是包含了四圣谛),十二缘起支就是四圣谛的,四圣谛的流转 还灭,所以就是十二缘起支的什么,法相,缘生跟缘灭,你看,我们说缘起,缘起 不是讲一切的缘起,讲身心生命的缘起,那身心生命缘起,就分为生死的流转,生死的不停流转,还有什么,生死的修行 还灭,生死的流转,就是所谓的苦集,还灭就是什么,灭跟道,集分为什么 惑业,那惑业苦的不断循环,就是十二缘起支,这在前面有说过,那如果十二缘起支 从无明,缘无明而有行,那不断到有生所以有老死,那不断的这样的循环就是,苦集的不断循环,那你现在知道这个问题,那么从十二缘起支里面,把无明灭掉,但是你无明灭掉,其实是在哪里去灭无明的,无明灭则行灭,但你不能是追到我过去生去灭无明,其实无明随时,都跟着我们在一起,在哪个地方去开始修学,开始是降伏无明  灭无明的,对,无明 行 识 明相应触,虎子你好像一副,很惊讶的样子,谁叫你上礼拜没来,不惊讶,明相应触,就是十二缘起支的,认识论里面,从六根对六境然后产生六识,然后开始产生触,从这个地方,去降伏无明,而成为明,这个叫做明相应触,跟无明相应触,如果不懂的话,回到上个礼拜,这个地方明相应触特别讲,讲得很清楚,可以回上礼拜去看一看,那如果能这样的话,那就造成就会形成,所谓的苦集灭道的还灭,所以叫无无明故无行,这个叫做还灭,那照这样的道理来讲的话,所谓的圣人,要断除烦恼,是不是都是得这一套,如果没有这一套,那就有问题 ,什么问题,前面讲圣谛无余,记得吗,不是离开四圣谛还有另外一个什么东西,这样清楚明白吗,所以叫做圣谛无余,前面不是讲一个无余吗,真实无余吗,意思就是这个就是圣谛,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的圣谛可言,大乘教法还是,立足在四圣谛上面来谈的,只是谈的广跟狭,深跟浅,广跟狭隘而已,所以你看,辟支佛道还是知苦集灭道,只是辟支佛,无师自悟,但是他不是过去生中无师,他只是这辈子无师而已,过去生中还是跟着什么,佛陀跟着什么,他的老师跟着他的师父去学的,只是说,他过去生中的因缘非常具足,来到这辈子善根很强,所以就 在无佛无法的时代,证悟了那就是辟支佛,但是对于世间的苦集灭道,他还是清清楚楚的,离不开,讲到这里,可以,辟支佛悟四圣谛,没问题,成佛呢,佛陀能不能离开四圣谛呢,这里告诉你,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 苦滅聖諦,成佛离不开四圣谛,为什么成佛必须断烦恼,断烦恼就离不开四圣谛,早上成佛之道我们讲,六度万行,六度万行里面的般若般若蜜,般若般若蜜的无所得,其实就是从四圣谛而发挥出来的,从四圣谛而深入的,所以你六度万行里面,要成为六度,不能没有般若度,般若引导五度而成为般若蜜,没有般若般若蜜,就没有前面的五度,如果没有般若般若蜜,前面的布施,那就是只是一般的布施而已,没有般若般若蜜,你的持戒也不成为般若蜜,就是一般的持戒而已,那你说师父 为什么,因为般若的无所得,通于我执的破除,有我执就有所得,无我执就无所得,所以般若是从四圣谛的,灭圣谛而进一步扩大,深入来发挥讨论的,所以离不开四圣谛,为什么,刚刚不是有讲吗,你为什么能为众生起大悲愿,如果众生不苦你悲什么愿,众生如果不苦你怎么会忧悲愿,你是知道众身苦才忧悲愿,所以菩提心大悲心本来就是,缘众生的苦而生起愿力,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这就是苦圣谛的怎么样,深广的发挥,所以离不开四圣谛,那无所得,就是灭圣谛的宏扬跟发挥,灭圣谛怎么样才能得灭,破我执 无我,那就是灭圣谛,灭圣谛的灭,还有破我执,就通于般若的无所得 通于空,所以离不开四圣谛,所以大乘佛教还是在四圣谛上,谈无上等正觉,把这个四圣谛,发挥到不只是考虑到自己,而考虑到一切众生,那就是所谓的大乘教法,只是说细节上可能,等慢慢再谈这样子而已,那细节上要知道,就是早上的成佛之道,早上上的成佛之道在讲般若,有没有问题讲到这里,可以吗,如果想要知道更进步,我们来看一下,刚刚讲的那个其实就是这个图,我执 无常 ,那么不是说我执,就是苦集灭道里面的,哪一个圣谛,这个苦是苦圣谛,这是集圣谛,苦集 那灭呢,灭,道呢,灭这个,方法,那你没我执,你就什么,无什么,无所得 无无明,没错 无无明就无所得,你能无所得,就是能真正破我执,那就 无所得,那就是什么 灭圣谛,那你如果你知道说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本来就无所得,有所得是你自己的执著,一切法本来就缘起的无常变化的,本来就是无我无所得的,是我们自己以为有所得,才去执著才轮回的,那如果你能这样的理解的话,那那个就是什么,无所得 跟我执整个本来如此,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空性,了解吗,因为我们对无常的东西是执著的,但是在大乘佛教里面讲无常的,必然是空性的,是不是,那这无常空性,它本来如此,只是说我们有我执,所以会在无所得,在这个无常空性上,去执著有,所以才称为生死,但是就实理来讲 这个也是空性,这个也是空性,苦也是空性,那就是,成为大乘佛教的理,大乘般若就是在这里发展出来,然后让我们大家都能去学习,大乘佛教学佛的,那我再讲一下,在《阿含经》里面,比较强调我执的破除,对无常的接受,但是我们进一步,在《阿含经》里面如果去发挥,去了解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无常的变化会造成众生执著的苦,是吗,但是当我们在度众生,帮助众生的时候,虽然说在理上,实践上我们是要让众生,知道我执是错的,然后慢慢去修行 没错,但是一般众生一开始,没办法怎么样,一下子就悟到那么深,一下子就去这样的理解,所以大乘佛教从《阿含经》里面,发扬出来的 它就是说,众生因为对无常的变化不了解,这个无常变化,是无常的,无常变化,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是有它的原因跟道理的,所以师父也说在无常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东西,可以吗,它只是究竟上变化而已,但能不能在无常上,做一点功课,做一点东西啊,当然可以啊,究竟上虽然是无常变化,我问你,这个身体是无常变化的,对吗,但是无常变化,有没有它的一个道理跟条件,当然是有的,所以无常变化,你只要你不去保养它,你每天吃喝玩乐的,然后吃一些不健康的,它是变化的更快 坏的更快,更容易生病,没错吧,你要是去好好保养它,它生病的几率是比较少,它是不是坏的比较慢一点,有它的一定道理的,是不是,这个身体虽然无常变化,会不会肚子饿,肚子饿有东西吃,是比较不会那么苦,是吗,那大乘佛教在讲,我们帮助众生的时候,不只是在,究竟的理上去帮助众生,让众生得到究竟的离苦得乐,在相对上,也得给众生一些,暂时相对的一些稳定跟安稳性,是吗,你现在肚子饿了,现在这个众生肚子饿很痛苦 ,苦集灭道,这个苦是无常的,他说你不要跟我讲那么多,你能不能先给我一块面包,没错吧,那我们是说我先给你面包你吃饱了,然后吃饱了之后,然后我介绍你一份工作,那你稳定之后,慢慢的你可以去思考一些深的道理,我再跟你讲,你赚再多钱你再怎么样,其实都是无常变化的,这不是究竟的,你应该要寻找一个究竟之路,这样子他才有办法真正去理解,他肚子饿得要命 你跟他讲一些大道理,他会不会去听,不会去听的,所以叫做贫困学道难,相对的,富贵学道更难,是吗,所以在座的能学道,你一定不是贫困,当然师父不知道你有没有福贵,但是应该是蛮富贵的,至少生活上没有太多的问题,不然现在就在外面打工了,在外面忙到焦头烂额了,能坐在这里听经,都是一种福报,因此在大乘佛教里面,其实在《阿含经》里面也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可以在这个无常上,做一点帮助,给众生在现前,一个相对的安逸跟稳定跟安稳,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不是长远的 不是究竟的,会不会肚子饿 会,我给你一点面包吃,让你暂时可以不受苦苦的现前,这样子,是不是我们能做到的,这是不是相对的一种帮助众生,是啊,六度万行除了般若度是在整个上面,是讲这个(破 我执)以外,其他的五度其实都是建立在这个(无常)上面,然后来谈相对给众生的一些,相对的稳定跟安乐,如果能这样的话,那就是所谓的四圣谛,而得成佛之道,来静宽来,(弟子只是想开个玩笑,就延续刚刚的话,就是说,我们就是先帮人摆脱苦苦,苦苦转为坏苦,然后等他有能力了,然后意识到辛苦),就是你要先解,你要想办法先解决众生的苦苦,不然他哪里会去想什么坏苦,他苦苦都解决不了,他去想什么坏苦,所以菩萨道,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气蕴当中,慢慢慢慢产生出来的,但是你说归真究绝,这也是佛陀的精神,佛陀的精神,只是看你重视哪一个,在佛世很多弟子,也是这样子,也是在解决众生的很多什么,现前的问题,讲到这里,可以 ,信堂有问题吗,没有来没有来我们继续来看,修习四圣谛,修习四圣谛,其实就是在学习,三学八正道,其实前面都已经讲过了,但是只是说现在再回来再谈的话,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修习四圣谛,第一步,正见养成,现在很多人学佛,都有点好高骛远,正见养成,也就是闻慧的养成,很多人学佛,现在都一个很错误的 好高骛远,要么不学佛,要么学佛之后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他在短期间之内,要马上断烦恼马上得解脱,甚至要今生即身成佛,有没有听到,即身成佛,那很多人很急啊,所以现在你知道我们,谁做广告行销,有没有人在这边是做广告行销的,尽管你应该,不是做广告行销,你要做广告行销 师父今天就疏忽了,就省去很多麻烦,广告行销,是不是依众生需要什么,依你的顾客需要什么,所以我就推出什么,现在很多宗教也做行销,他知道这些修行的需要什么,所以他提出一套,符合他们的需求的,那当符合这些众生需求的时候呢,他再贵再多钱,他都愿意花钱,真正来讲,修行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修行是向,人生的 自我烦恼 去挑战,所以这一定是不容易的,因此一般人,一方面想学佛,一方面又不要太辛苦,现在人都是这样,一方面想要得到好结果,一方面又不愿意太多付出,所以总是喜欢找一些捷径,找一些快速的门道跟法门,都是这样子的,那现在就有一些附佛外道,或一些会广告行销的,你需要是不是,有,我有特殊的妙法妙方,有特殊的捷径教你,你可以短期间内,就可以 脱离轮回得解脱,什么方法你跟我讲好不好,哪有这么好的,这方法好 可不便宜,多少多少你跟我讲,我什么都缺 就是不缺钱,所以有人需要,那就有人弄出一套,所以现在很可怜,那些有钱人想学佛,又不想用功去学的,很容易被糊弄 很容易被忽悠,所以再多钱他都会拿出来,问题是天下没有这么好的白吃的午餐,修行有一些增上,但是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的慢慢去,理解慢慢去思维,慢慢戒定慧八正道的一步一步去修,虽然可以有一些增上,有一些善法因缘,去增上,但到最后还是靠自己去修行,这个叫自依止 法依止,莫异依止,那你说有没有佛菩萨的保佑,还是有没有,这些菩萨的这些,有,但这些种种种种,只能作为你修行的 增上缘 知道吗,到最后真正要不要做,能不能做还是要靠你自己,佛菩萨的保佑,各种因缘善巧都有,但是这些只能当增上,虽然说是增上 但很重要,不过很重要不是根本,根本还是你自己要不要修,我问你一件事情,你们来学佛,师父讲经说法,让你们了解正知正见,重不重要,重要啊,但师父讲经说法之后 谁在修,你自己在修,师父没有办法帮你修,没办法,所以师父是你修行的增上,重不重要,很重要啊,所以佛菩萨的保佑重不重要,重要啊,就是一种增上,但问题是重要,但不是根本,根本还是怎么样,你自己得修,所以这两个 增上缘,还有你自己的根本的因缘,这两个都不能缺一不可,都不能缺,因为你缺了你没有人家告诉你正知正见 ,你自己再怎么用功,你走错路了怎么办,有好的师父 好的善知识跟你讲对的路了,你自己不做没办法,所以佛陀也说,佛陀是一个良医善导,良医告诉你了,药也开了你不吃,佛陀也没办法,佛陀如一个好的向导,导人善道,佛陀在前面叫你跟着他走,你不走 佛陀也没办法,你就是要赖在原地,你就是要在这边休息,佛陀走了 告诉你 你不走那也没办法,这个就叫做修行,因此到现在我们来讲一件事情,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养成正见,养成正见,就是经由听经闻法,还有日常生活的不断的熏习,还有不断的 思维纠正,然后到最后呢,养成一个,根本的佛法的观念,这个叫做闻慧养成,也叫做正见养成,这是我们,学佛的第一步,你这辈子熏成,想办法养成正见,那一定是很难得,千万不要受到有些人的糊弄,一些人的错误的引导,动不动就想说,拜什么然后念什么,可以消除八万四千大劫的,什么障碍,然后就可以即身成佛,然后就可以境界多高,然后可以超脱多少怎么样,千万不要听这些人乱忽悠,有时候有可能只是方便的引导,但真正要学习的是,这一辈子把四圣谛,养成你的人生观,作为你人生的,一个修行或是人生待人处世,以及你终极这个人生的一个,导向,这样子就够了,那你说这样就够了吗,会不会程度太低了,我告诉你,不容易,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如果你这辈子真能把佛法,养成你的思维观念,四圣谛成为你的思维观念,那你这辈子真的可以,大量的减轻痛苦,而得到真实的快乐,虽然不是证果,但是把它养成知见,你可以改变你很多观念跟态度,那可以得到,相对这辈子的,相对的离苦得乐了,讲到这里,我们先来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等为正见,正见有两种,他说正见有两种,世俗有漏 有取,轉向 善趣,有取就有取著的,然后转向善趣,就是世俗的是有漏的,但是他可以让你怎么样,继续到善道,投身到善道的,然后 ,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他有两种,一种可以让你 ,虽然是有执取 有漏的,但是可以让你投生善道的,这是第一种,另外一种是什么,無漏、無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可以让你离苦得乐,真正离苦得乐,那这里 转向苦边 什么意思,苦尽 也是这个意思,苦的边,到这里你超过了,就是尽苦 ,苦直到这里 你往这边去了,就是可以达到苦尽,这个叫做转向苦边,不然的话想说,奇怪我要离苦得乐,为什么好像现在是乐的,我又转向苦那边去了,不是这样子,它边是尽头,你可以想说彼岸,到岸,他的意思是尽头,你到达苦的尽头,那接下来就没苦了,这叫转向苦边,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 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施是布施,有说 这说是什么,其实这有说有各种讲法,其中有一种 他又叫做有咒,咒语的咒,但是他不是指咒语,他是说什么你可以说是说法,因为他的有说有咒,或叫做祝愿,或叫做咒怨,咒怨不是不好的那个,好像我诅咒你,而是古代出家随,佛陀去受应供之后,他最后都会说一段祝愿的话,像我们常常讲,饭食已弃 但愿众生所作皆办 具足法,这就是祝愿,就是这里的有说,你也可以引申为,有教法有教说,这个叫做有说,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 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这中间很多,其他经文里面讲得很清楚,师父也给你们看过,这就是早上讲的四大正见,有善有恶 有业有报,有三世轮回然后有凡有圣,这个有阿罗汉正向世间,不受后有,这个就是有凡有圣,那中间因为这个是这个经,785经 前面的经,把这个讲得很清楚,但是我们现在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哪里呢,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 转向苦边,为圣弟子苦苦思惟,集、 滅、道道思惟 ,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 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 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意思就是说,你要把四圣谛经过不断的思维选择分别,这些都是叫你去抉择思维的,然后把你抉择思维,出来的四圣谛变成你的人生观,变成你的你的知见,变成你的待人处事,你的思维的模式,这样各位,用四圣谛来,应对你生活上的一切,这样相对来讲,就能离苦得乐,这个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养成 四圣谛的观念,你未来要解脱,未来要成佛,未来要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你没有先把四圣谛养成你的知见,那一些都不可能,而且也不用谈,讲到这里,(中间那个说,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阿罗汉应该是出世间的吧,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他的出世间,我问你 他的出世间是什么意思,他是说这个世间有阿罗汉,或是这个社会上有阿罗汉,这个世间上是有阿罗汉,你不要去想太多,或是说我们人群,或是我们当中是有阿罗汉,这个世间有阿罗汉,阿罗汉他的内心当然是超世间的,但是他生活,阿罗汉是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古代的僧团里面就有阿罗汉,阿罗汉是不是生于世间长于世间,但是他的修行,内心是超世的,超世的意思是不执著世间的东西,但是他的五蕴身心在哪里,当然在世间,不然还要在哪里,但是他往生,如果 入涅槃舍报之后,他就不会再来三世轮回,其他同学,所以正见养成是第一步,我们再来看,坚固的知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小綿丸,这上次是不是有讲过,还是师父是在,早课的时候开示的,他说 如小綿丸、小劫貝華,丸,置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这个应该是街道的街的古字,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与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不如实知,当之彼沙门婆罗门,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不以如实知故,闻彼所说 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整句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说,出家修行的人,没有正知正见 ,就是随着外道那些,歪理邪说的到处游荡,但是没走正道),没错 ,他说 如果你修行,对根本的教法,没有养成坚固的知见,那么很容易随风飘动,我学佛,不知道佛教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学佛 人家说禅宗很好,然后就去跟人家学禅宗,怎么那么困难,什么要悟本来面目,这什么搞不清楚,然后另外碰到一个人,那个禅宗太深了,你不是这种根基,祖师跟我说,你现在都不是这种根基,我们现在根基太脆弱了,需要靠佛的力量,什么力量呢,四十八愿就告诉你,他一定会渡你往生,你只要相信他,真的这么好,又去了 去学,四十八愿又开始去念佛,要求他方世界,然后学一阵子,又人家来 那个太慢了,有今生成佛的,有吗 有,有「有」 ,我带你去一个上师那边,你经过他的灌顶之后,然后学他的法今生成佛,有这么好的东西,那你怎么不早讲,因为我之前看你根基不成熟,所以现在根基成熟,所以我告诉你,就带他去跟人家灌顶,那你就东飘西荡,东摸西摸摸到头来一场空,这就为什么,知见不稳固,对佛法的根本教义没有通彻,没有掌握住,所以会跟人家东飘西荡,所以他上面说什么,说你知见不稳固,就像一个小棉花球,小棉花球,你把它放在十字街道,东风吹往西方跑,西方吹往东方跑,南方吹往北方跑,你没有坚固知见,你这边跑来跑去,我们说学佛那么多法门,我到底要对什么养成坚固知见呢,四圣谛 ,四圣谛养成坚固知见,你一切法门,都把它汇通到四圣谛来,那你一切法门,都是一种方便法门,都是一种善巧法门,你要四圣谛搞不懂,你整天在那边东逛西逛,到最后就是一场空,所以学佛的第一步,贵在把四圣谛养成你根本的知见,你看,这个叫做四圣谛,为什么我们会东飘西荡呢,因为对四圣谛不如实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啊 没错,所以叫真谛如如 ,如果养成正见,他说譬如因陀羅柱,銅鐵作之,於深入地中,四,方猛風不能令動,如是沙门婆罗门,以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如实知则,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視他面,不隨他語,是沙門、婆羅門智慧堅固,本隨習故,不隨,他語,彼求于四圣谛当勤方便,方便就是努力 ,精进的另外一种翻译,起增上欲 精进学,他说如果你对,四圣谛有坚固的知见,就像因陀羅柱,在古代,只要是官方或是印度的大乘,他外面都会立一根 因陀羅柱,作为一种象征跟代表,那因陀羅柱,因为它很高很大,所以他会像电线杆一样深入地里面很深,所以台风来他也刮不动,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对四圣谛要养成这样的知见,就像因陀羅柱一样,这样的话你就不会,随风吹动,你的知见坚固就不会飘来飘去动来动去,这样子你这辈子学佛,就有一个根本的着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学到这里,下礼拜,新的同学如果觉得还可以,欢迎都过来好不好,我们来回向,下礼拜我们继续来看,四谛的必然次第,所以先跟各位讲一下,学佛基本上的第一步,先把四圣谛养成你的坚固知见,其他什么都好说,我们来回向,




第101行: 第136行: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阿含经》已经讲到比较末期了,现在在讲增上慧学,那增上慧学之后讲正解脱学,那正解脱学讲完,我们《阿含经》就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阿含经》讲完之后,我们来讲讲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阿含经》讲了蛮久了,几年了,有那么久吗,有七年吗,今天是一个特别的,今天是第一百集,17年开始讲,那就五年多五年半了,快六年了,因为中间停了一年多,因为疫情的关系,所以我们《阿含经》讲完之后,来讲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佛法概论刚好可以对《阿含经》做一个总结,不过这次讲佛法概论有录影,上次讲佛法概论只有声音而已,而且上次佛法概论讲得比较浅,这次由于大家读过《阿含经》了,所以会稍微,佛法概论会讲深一点,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四圣谛,上次谈到说四圣谛的修习,第一个 闻思修,闻思修先养成,四圣谛的坚固知见,也就是对苦要肯认,这个世间是苦,然后把苦养成你的正知正见,世间就是苦,师父讲过好几次,世间是苦很多人会误解,认为世间是苦很消极,但是如果大家了解世间的实相,承认世间是苦,不但不是消极,而且是非常勇猛跟积极的,为什么,因为是面对问题,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世间是苦它不是消极的,它不是消极观 它是如实观,为什么如实观,因为世间真实就是这个样子,那你承认世间的真实,然后愿意去面对世间的真实,然后去解决世间的真实,解决世间的问题,那当然这是非常积极的,而不是消极观,那世间是苦已经讲过,不过我后面会再讲,四圣谛讲完之后,我们会讲一个苦圣谛,会讲那个无常,苦圣谛跟无常,对于世间苦跟无常,会再做更细微的或是更深的讨论,那么这个叫做世间是苦,所以四圣谛的认识跟观察,一定是从苦圣谛开始,然后观世间之苦,观世间之无常,观世间之无我,一定是这样,先这样,那我们等于这个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苦圣谛还有无常的,会讲苦圣谛还有苦的无常,这个无常性,那所以上个礼拜有讲到说,四圣谛的修学跟认识,一定是从苦圣谛开始,肯认 苦是世间的真实,世间的实相,这样子的话你才能产生勇猛的修行,如果你不认为世间是苦,那么你的修行绝对使不上力,为什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经,四圣谛的必然性,现观必然的次第,现观必然的次第,四圣谛的必然性,雜阿含435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时 这个时候,時,須達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於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无间等是现观,abhisamaya,abhi是直接,sam是结合,abhisamaya是看,然后他说【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 等?】,是次第的现观,还是一时的现观,【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 間等】,他意思说,你对四圣谛的了解跟深刻,一定是一下子的吗 全部,还是说必须一个一个这样子,必须一个一个,这次第的一个,佛陀说次第次第一个一个,当然你在了解上一起全部了解,但是你要深入的话,一定是有一个次第的,是从认识苦先开始,【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 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有说者 就是有人说,他对于苦圣谛还没有现观,也就是说没有认可,没有成为他的观念,跟正知正见,而他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已经养成了人生观,变成正知正见,此說不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此說不應,【 所以者何  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無有是處,在佛教里面叫做没有这样的道理,叫做没有这样的道理,無有是處,接下来,【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佛陀就举一个例子说,就像有人用那个很细的叶子,然后把它弄起来,然后说要盛水,那这样怎么样,水一定是漏掉的,所以说没有这样的可能性,然后他说,【譬如有人,取蓮華葉連合為器,盛水遊行,斯有是處】,莲花叶怎么样,就像荷叶很大,那你把它弄在一起,装水那就有可能了,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知道一件事情,古代印度可能,曾经常常拿莲花叶去装水,不然佛陀,如果佛陀用个例子是,大家都不知道的,那怎么用例子,所以可见印度古代跟我们一样,我们古代乡下,有可能很多人拿那个去装水,古代乡下那个莲花叶,那个荷叶很大的,以前我们曾经拔去当伞,拔来装水都可以用的,很大的,那现在城市很难找得到,譬如 这个经讲过,所以说【如是,長者!於苦聖諦無 間等已,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 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是故,長者!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 學無間等】,学无间等,这个经其实师父也讲过好几次,大家要了解一件事情,上次有讲到说,对于因跟果可以从不同角度,你认识的因果会不一样,但是不是说,它本身的因果中间有什么不同,比如说 四圣谛从因果来讲,从因果来讲的话,苦圣谛是果,集圣谛是因,没错吧,然后灭圣谛是果,道圣谛是因,这个是从修行的次第来讲,是这个样子,但是从认知的次第来讲,反而是应该先认识苦圣谛,才会产生对于集圣谛的求知,然后才有可能认识集圣谛 ,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没有觉得世间是苦,你也不会认可世间是苦,你有可能会去寻求苦的原因吗,不可能,我都不认为世间是苦,我都觉得这世间非常好,我都觉得说,哪有什么苦 佛教在讲世间是苦,根本不可能,这世间快乐得很,如果你不肯认世间是苦,你根本不可能去寻找,世间是怎么样的苦因,你一定是先肯认师父说的 ,对世间是苦他的种种理论教说明白了解,然后他说无间等,就表示是怎么样,不是只是知识上的认识,你学习四圣谛,当然你知识上都可以,对四圣谛做整套的认识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达到对苦成为你的知见,成为你的人生观,你要达到这个样子,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寻找,那么苦的原因,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没错吧,就像师父在例子,等一下他会用生病医药来讲,他说,如果你不认为自己有癌症,你会觉得,你会去寻找癌症的因吗,如果没有人说你有癌症,没有人说你生病,你会去寻找病因吗,你如果觉得我身体很健康,我都没有事啊,那你会去寻找生病的因吗,因为你都不认为你有生病,怎么会去寻找病因,今天你肚子痛然后去检查,医生说你可能有第一期的胃癌,那医生就会说,那为什么会得胃癌,你就是要了解说,我为什么会得胃癌,这个胃癌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我饮食不正常,吃穿不正常,还是长期吃了什么东西,你是不是会去寻找,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你不认为我有胃癌或是我有病,你怎么会去寻找原因,接下来你真的去寻找原因了,那么接下来,你 一定会去了解说,我有没有办法治,如果没办法治,那以后那一切就不用说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所以一定是对苦产生根本的认知,还有对苦产生,变成你的人生观跟你的知见,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寻找苦的原因,对苦的原因,认为 我执为根本,烦恼贪瞋痴是我们的问题,我执为根本,那你要肯认有我执的存在,我执的作祟,那你才能进一步去寻找说,那有没有可能把我执铲除灭掉,然后可以离苦得乐,如果没办法,那怎么样,如果没办法,那就白搭了,随便啦,看你要怎么样,随便怎么样,反正你都说没医了,没救了,医生说你剩下一个月,爱吃吃 爱穿穿,爱怎么样随便你,反正你就会死掉,那就是没办法治了,但是从四圣谛来讲,佛陀告诉我们,有没有办法治 有,所以是有办法治的,而且是可以彻底根治的,那这样的状况之下,你才有可能怎么样,问佛陀或是问医生说,那接下来我要怎么治,要怎么去出离这个病的问题,怎么去出离这个病因,所以治不是治病的症状,不是治胃痛 头痛 什么痛,是治为什么会造成你胃痛头痛这个原因,所以我们 ,要针对对治的不是苦这个现象,因为苦这个现象是因产生的,所以佛陀是告诉你,因灭除了,这个症状自然就好了,所以在这个状况下,你才能够发起勇猛心愿意去修行,这个叫做四圣谛的什么,次第现观,先把苦认知,变成你的正见跟人生观,接下来才能积极勇猛去寻找,而且认可苦的原因,认可苦的原因之后,你也认可,这个是可以灭除的,接下来你才真正的会愿意去修行,所以师父说过一次,现在很多人学佛,学佛但是不了解四圣谛,学佛也不知人间是苦,这样的状况,他是没办法对道产生增上欲望,增上欲 有没有看到,当起方便起增上欲,为什么有些人爱修不修,爱理不理 爱搭不搭,你叫他说佛法 他也懂一些,你叫他说跟他谈,他也可以谈得头头是道,他好像什么三藏十二部什么都懂,但是你看他,一副好像还是我行我素的样子,人家吃他吃 人家喝他喝,有些谈的时候高谈阔论,但是他连五戒都不持都不受,那可见苦圣谛在他身上来讲,他就认为只是一个知识,这种观念没有在他的人生观中起真实的作用,因此他也不会去寻求真实的原因,他也会告诉你,我们人就贪瞋痴,我们人就是我痴,但那在他来讲都只是一种知识,他也认可但不是他的人生观,然后灭苦之道,他也不会真的积极的去做,因为他不是真实恳切的认为人生是苦,因为他没有真实恳切的去面对人生的真实问题,在他来讲那一些都只是知识而已,不然的话,如果他已经成为人生观,所以师父一直说,人生观 人生观,人的思维模式跟你的知识是不同的,首先知识必须要先正确,进一步不断的熏修,把这些知识认可为你的人生观,也就是你的认可跟思维模式,这样子的状况之下,你才能发起积极勇猛心,愿意去追寻修行之道,那第一步你 一定会认为说,那对治我们烦恼我执的第一步,就是戒定慧的戒,你才能愿意勇猛的,愿意去三皈五戒去持戒,你才会有这样的心,所以你看,从《阿含经》里面看起来,师父现在讲《阿含经》,讲得比较深测,标准要求的会比较高,因为是依《阿含经》所要求的,很多人为什么会寻求方便之道,为什么不愿意针对问题,不愿意真正去寻求正道的修行,叫做八正道,是因为他对四圣谛,根本没有深入的了解,根本没有成为他的一种人生观,所以他发起不了勇猛的精进心,如果他对四圣谛,真的认为世他的人生观,对世间是苦是真实的,他 一定会发起勇猛的精进心,愿意做愿意去修行,当然不可能说马上180度完全改变,但至少他会愿意朝着这个方向慢慢去做,所以四圣谛的见 ,现观是非常重要的,讲到这里,当然是此缘性,它的必然次第一定是一个此缘性,当然这个此缘性,佛教讲的四圣谛的此缘性,他是从那个相生而讲的,那我们现在讲的次第现观,是从我们的认知上面来讲的,缘起,这个颜色看得到吗,如果是新来的同学,就尽量听多少算多少,你看这个缘起,生死的流转门还有还灭门,这个是苦集 这个是灭道,苦集灭道,苦集是十二缘起的什么,无明 行,无明行,然后,缘无明而有行,行一定是依无明而有的,这个在十二缘起里面,师父有讲过,行一定是依无明而有的,有无明 一定会有行,就是两者之间的必然性,这个就是缘起的此故彼的此缘性,那么你只要了解说,它一定是这个样子,所以我现在是苦,那么你一一十二缘起就 追,你就会知道说,那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无明,那这个无明你就会知道,它是集,所以就会了解这两支,苦跟集中间的必然性,那必然性就知道,就会导生出一个认识跟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会认知到说,我如果肯认世间是苦,那我必须进一步去肯认这个苦,有它的原因跟来源,而且你要正确的去抓住,了解它的原因跟来源,如果错误的认识到它的原因,你可能会造成怎么样,会造成什么取,会造成戒禁取,因为戒禁取的问题在于说,印度古代,其实不是只有佛陀说世间是苦,印度古代很多其他的宗教,都告诉你世间是苦,那世间是苦也有它的原因,但是很多外道,应该是所有的外道都告诉你原因,但事实上那些原因都是错误的,所以他们会造成戒禁取的一种错误的修行,所谓的修行就是寻找苦的原因,结果寻找错误了,就造成这个问题,然后佛陀现在是告诉你说,无明缘行,有行必定有识,到最后就是有生 然后老死,然后就是纯大苦聚集,所以你回去寻找的话,佛陀告诉你,它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明,不是其他,那这就是什么,必然性缘起的此缘性,那么从因果相生来讲,是有其才有什么,有其才有苦,但是从修行的深入跟认知来讲,你一定先认知苦,世间是苦的,我才有进一步去寻找怎么样,集的动力跟因,必须是这样子,那必须是寻找正确的,错误的话那一定是,因为你知道错误的话,无明永远在,你没有真正断除无明,那么从苦了解到集,然后知道集,根本就是我执是可以灭的,那就是什么,灭谛,那进一步说,那现在我怎么做,我到底要怎么做,那就是什么,道谛,那谈到这个道谛,还是缘起的必然性,叫此缘性,为什么是此缘性,因为这个道谛,第一个就是,先了解我们的苦的原因是是无明,所以必先是行,所以他现在八正道,为什么是依古仙人道,为什么是可以断烦恼的,因为他告诉你的,是正确的流转生死的原因,如果你找错了原因,你永远不可能离苦得乐,然后他佛陀告诉你,无明是根本,无明就是我执,是根本的原因,有无明就必定有行,行一定就是无明造成的,没有他因,所以你记得师父在讲,那个此缘性的时候,有一个逻辑式谁记得,那个进修你记得吗,还为了这个,特别去找逻辑的书来看,弟子不是很清楚了师父,不是很清楚,不记得了,但是,对,这个此缘性中间的关系,不是if,p,q,不是这样子的,p就是无明,q就是行,他不是if p and q,如果有无明,那就有行,不只不是这样而已,因为如果你是只有,如果有无明就有行,他只告诉你一个单方面而已,有无明有行,但是行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行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因为我告诉你,如果师父在这里,Jason就会来,他只告诉你师父在这里Jason会来,但Jason有没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来,有可能,我只是告诉你一件事情,师父在这里Jason就会在,但是反过来推,你不能说Jason在师父就在,因为Jason有可能是立师父在他也来,你们叫他也来,所以他不是单向的逻辑而已,这个逻辑是告诉你,if,only if,if only if,p and q,他就是告诉你,不但无明会造成行,你只要看到行,他的原因没有其他,就是无明,没有其他,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原则下,他就会告诉你说,只要无明灭除了行一定灭,如果行有其他原因,那你单方面除无明没用,他还有其他原因在,所以一定是无明缘行 行缘识,没有其他的,包括有生必有老死,老死 你会老会死有很多原因,各式各样的,但是他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生了,你生了就必有老死,你可能有可能就是说,我老了就死了,或是被车撞到,或是癌症,这个都其次,重点在于你生了,你就是必须 ,沿着老死去走,那现在就是说,你不生,不生就没什么,就没有老死了,有没有人没有出生,但是有老死,没有,所以他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此缘性的一个必然性,然后佛陀回到最后,寻找到说他的问题根源,在十二有支里面谈到,最后面就是说,我无明我执,就是他的一个根源,道圣谛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此缘性上面,告诉你无明灭了行一定灭,然后,后面的每一支一定灭,到最后叫做纯大苦聚灭,这个叫做四圣谛的因跟果,还有认知的现观次第,就是必须是这个样子,清楚吗,讲到这里,(师父 就是说,无论是从修行的次第,还是认知上来讲,他都是此缘性,也就是说从修行来讲,苦是果,然后集是因,我们就是要这样来,从修行上来看,这个是他的此缘性,但是从认知上来讲,就是必须要先认知苦,然后才能去寻找集的因,这个也是他的此缘性),也是他的此缘性,也是认知上的必然 ,他也是他的此缘性,因为他的同一个此缘性,他只是角度看的不一样而已,他不是两个不同的此缘性,明白了,谢谢师父,所以他才会产生这种,四圣谛的一个认知上修行的一个必然性,以及你真正去做的时候,造成他的因灭则果灭的一个必然性,讲到这里,你听《阿含经》听到这里,你如果真的了解,而且认可,而且真的懂得师父所讲的,那么有一个好处就是说,第一个 你抓住了,你至少大方向上,你知道修行怎么修,重点是什么,因为我们现在修行,有根本的方法 还有方便的辅助,我再讲一次,我们现在修行上有很多,有些是根本的有些是方便的辅助,什么是根本的,符合于此缘性的八正道,也就是戒定慧,它是根本的,它是针对烦恼对治断除的,依三学八正道,而开展出来的六度万行,它也是根本的,这些就是根本的,所以师父说,你任何法门不管你怎么用,怎么修怎么弄,你一定要跟戒定慧相应,那跟戒定慧相应,那就是根本,那么你说,那有没有一些方便 有,虽然它还没有跟戒定慧相应,它是引导你到戒定慧上面去的,也可以作为一种方便,但是千万不要把方便当成究竟,所以你把戒定慧这个方法,还有四圣谛这些弄懂了,抓住戒定慧的方法,师父说过,不管你拜佛念经念佛持咒,什么东西都好,各式各样的法门,其实都有引导我们,从进入佛法的一种方便,这些是方便,那你以这些方便,而慢慢慢慢进入到戒定慧,那就是真实的,但是 由于佛教在发展当中,为了适应各种众生,所以有各种方便,在印度就已经有很多种方便了,来到汉地中途又依于文化,而有各种更多的方便,到西藏也有很多方便,到南传也有很多的方便,这些方便都是无外乎就是适应,是世俗文化习俗而引导的,那这些方便它之所以成方便,就是它不是究竟,它是由引导你,我们不是说先与欲勾牵吗,入门之后,再以令入佛智,那就是戒定慧,所以千万不要把方便当成究竟,这样的话就会本末倒置,有一些经典或有一些人告诉你,某某咒持了几千万遍,它就怎么样,它就消多少灾,用多少啊,怎么怎样,其实这些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你某某咒如果不跟戒定慧相应,你可能可以增长一些善根,或增长一些什么,增长一些宗教 情操跟信心,但是如果不跟戒定慧相应,就是没有跟根本的此缘性相应的话,你是没办法去针对烦恼,根本无明对治的,你不对治无明,那你是没有办法断烦恼,没办法断烦恼,那你永远修的都只是一种方便的摄受,然后增长信心,就是这些而已,但是如果你这些方便,到最后都能够引导到四圣谛,修行戒定慧的话,那就有断除烦恼的可能了,那这个就不是方便而已,这个就是什么,四圣谛的正法要,所以佛陀在《阿含经》里面才会说,四圣谛是正法要,佛陀懂这么多东西,像是森林里面的树叶,但是那些无所谓,重要的四圣谛,是他手上这个,你必须要学,必须要知道,必须要懂,讲到这里可以吗,我们可以继续来谈,再来,另外一个杂阿含397经,刚刚那是第几经 435,另外一个,杂阿含397经,这几个经都是在讲四圣谛,而且都是在讲他的,他的那个必然次第,若苦圣谛,【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这句话讲什么,这句话跟刚刚那个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说刚刚是说,如果你对苦圣谛,没有现观成为你的人生观,然后你说你对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而成为你的人生观,那个是無有是處的,这句话相反过来,如果你对苦圣谛苦集圣谛,灭圣谛已经成为你的什么,现观人生观的,已经成为你的人生观,然后你进一步,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意思说你真正发起修道的精进跟用功跟勇猛,一定是怎么样,一定是前面三个,已经认知到变成你的人生观,你才有可能发起修道的勇猛心,所以师父没有骗你们,这是经文上讲的,如果你不觉得人生是苦,你不可能去寻求苦的原因,那你就算是说,你知道人生是苦,也知道苦的原因,但是你觉得,没治了 没办法救了,那你都觉得没办法救了,你去修什么,你就不可能去修,我这个绝症 没办法治了,那我就,一个礼拜两个礼拜等死,但是现在佛陀是告诉你说,可以救而且可以根治,那你才能发起勇猛心,去治这个病,所以他说苦圣谛,苦集圣谛 苦灭道圣谛,已经成为你的人生观的,你才有说,你发起勇猛的精进修行心,这个斯有是處,这个才有可能,【譬如有 言我以純曇摩葉、摩樓迦葉,合集盛水持行者, 此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如是若言我於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 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 是處故,若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 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 故。」 】,这个純曇摩 Paduma 就是莲花,然后这个摩樓迦 Māluvā:就是蔓草,反正这两个,不管你懂不懂,它的叶子都很大就对了,这样知道吗,这个Paduma是巴利文,我们妙法莲花经你知道吗,妙法莲花经,叫做Satana Puntarika,莲花Puntarika,那这个叫做Padama,那个叫做Satana Puntarika,叫做Puntarika,这个叫做Paduma,巴利跟那个梵文,有一点点差异而已,所以这个就告诉你说,你真正修行使得上力,而且真正能修行的,你 一定会苦集灭 四个谛,一定是有成为你的人生观,你才会发起勇猛进进心,讲到这里,可以吗,师父再讲一个,师父说你来这里听经,当然一开始不一定你能够修得多好,那师父也不是说都有修为,然后可以带大家修多好,但至少观念知见,是给大家一个,正确的观念知见,那么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说,你了解了,你在外面不容易被忽悠,不容易被欺骗,因为现在佛教,一个状况是佛教很兴盛,但是随着佛教的兴盛,一些内心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士,喜欢用佛教当幌子,然后挂羊头卖狗肉,这一些就叫做附佛外道,他借由各式各样的方式,比如说可以现生成佛,可以用什么什么方法,就可以多少,怎么可以灭多少劫,然后可以超脱,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然后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告诉你说,你只要钱交得够多,他可以教导你一些方法,然后用这些方法,就可以离苦得乐,太多这种附佛外道了,但是现在你就会知道,你如果肯认,对这个经文有真实的认识,你就会知道说,那一些都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你会知道,那一些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 ,他跟此缘性是不符合的,第二个,你自己都没有对世间,是苦产生的 无间等 ,你怎么可能去修道,修道刚才有说,三学八正道,修道不是光简单的念念咒或拜拜佛,或做了什么,你就可以叫做修道了,是不是这样子,那你说你对苦圣谛,苦集灭道这一些,尤其是前面的苦集灭,都没有现观,没有养成根本的知见,也不认可,也不知道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子,那么纯粹的,就要念几个什么佛号,或是念几万声佛号,或念几万声咒或怎么样,你就可以断烦恼吗,你就知道,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至少你不容易被骗被忽悠,为什么有些时候,你们拿一些什么,外面谁讲什么法门谁谁来问师父,师父可以直接了断跟你说这不可能,而且不是真实,为什么,因为佛教讲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此缘性根本完全不符合,所以叫做什么,無有是處,無有是處不是什么都不是,是没有这种道理,因为因果不符合,因为像这一类的跟你讲的,这一类用什么简单的方法,什么东西就可以除多少解,灭多少罪什么,其实都是没有重视苦集灭,都只是告诉你说,道 有什么特别的道,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你照这样去做就可以了,没有这回事,無有是處,讲到这里,至少你可以判辩分辩的出来,再来 ,静堂 有问题吗,可以吗,对四圣谛有一定的认识跟清楚,这边同学可以吗,没问题,(我想师父,可以解释一下,我们讲的 苦集灭道,那个集,如果它是果,那个因是无常),集不是果,从相生来讲,集是因,从相生来讲,集是因,(那么我们在这世上,以我的明白,那个集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的方式习惯),你这样说也不是不对,但是你要知道说,这种生活的习惯,它是不是有问题,它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根源在哪里,这个才叫做集,(所以我的问题就是在这里,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习惯,可能是因为有无常,所以造成那个集无明,但是有时候,那个集就是都可能就是有我明,就是不是无明,你知道这个是这样的 是明,那么那个集,如果是我明,它就不会生出来那个苦),是啦,问题是说你没办法马上这样子,你可以知识上知道,然后慢慢慢慢变成你的知见,然后慢慢慢慢变成你的闻思慧,然后慢慢慢慢才能成为你的修慧,然后到最后才能断,所以你现在知道了只是第一步,知识上知道了但是不够,因为知识上知道,你没有办法马上改变,你知识上要把它养成,变成 正见,那就是所谓的闻慧,所以明,我们现在是无明,你在知识上先了解,无明是错的 明才是对的,那你就不断的薰修薰修之后,这个知见就变成你的知见,那就是所谓的闻慧,那就是对于四圣谛的所谓的现观,我现在跟你讲,你知道你认可但是知识而已,你还没办法真正改变你的行为跟思维观念,还有问题吗,不过我们人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说,像师父这次回到台湾,去讲一个,师父这次回台湾讲什么主题,没有人知道,净堂 师父这次回去台湾讲什么主题,(好像讲了一个,佛教的知识观),不错,好学生,学霸就是这样产生,师父这次回去讲佛教的什么观,知识观,佛教的知识观,师父这次在台湾讲佛教的知识观,就是告诉你,知识在佛教里面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你们今天没来听经,人家问你说,知识在佛教的修行里面重不重要,你们当然都会说重要,因为你们来听经闻法,有没有认为,很多学佛的修行,有没有认为知识不重要,有很多,很多认为知识不重要,你跟他讲教理道理,他说那些都是知识 不重要,修行比较重要,那这矛盾不矛盾,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佛教的知识,因为更好修行,更正确的修行,所以知识在佛教里面,扮演有一定的重要角色,你先要有正确的知识,我问你,你现在在了解四圣谛,是不是知识,没错吧,如果他变成你的人生观,那就是知见了,那就不是知识而已,但是知见从哪里来,正确的知见,一定第一步先从正确的知识而来,所以很多人是对知识是有误解的,以为知识不重要,其实知识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些人,刚好相反,他有大量的佛教的知识,但是他就仅存于知识,他从来不把他当成是人生观,他可以讲的头头是道,即空 即有 非空 非有,谈得这样天花乱坠的,但是落到现实里面,他连个五戒他都不愿意守,连个三皈五戒他都不愿意做,那对他来讲,这些就是知识,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对他修行一点帮助没有,如果是这一类的,但是如果是真的想修行的,他 一定会把知识弄清楚搞明白,尤其是法行人知识分子,他先在知识上搞清楚弄明白,在知识上弄对了认可了,他继续来深入那这就没问题,可以吗,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四圣谛的现观,次第现观,醫王喻 ,这四圣谛的次帝,佛陀又用了醫王喻 来告诉我们,佛陀说,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就是说具备了成为王的条件 还有王的部分,什么叫条件 部分,就是他这些能力,还有他的知识各方面都具备了,这个叫做,具备王之分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这个对治是道,这个是什么,一则善知病,就告诉你你有病,师父我没病,有 你有病,那你要不承认就没办法,所以佛陀善知病就表示,告诉你 ,你有时候你不一定知道你有病,然后医生一看你眼睛,纯清,一般叫什么,纯白吗,脸清纯白,表示你有病,没有 我觉得我很好,没病,有 你有病,就是说好的医生,会从一些症状,你的症状或你讲话可以判断出你有病,但是怎么病,那他还得到诊治,所以他第一个就是说善知病,那知道你有病,他会知道,一个好的医生要知道说,那他是怎么得病的,病源在哪里,第三个 善知病的对治,就是这个是方法,第四个  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就是说灭道,就是说那个病治好了,是真的根治了,而不是留下一点,这个就是一个医王,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什么叫如是如是种种病,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生病的话你会有各种症状,叫做病症,然后一个医生一看你就知道你有病,然后进一步把脉,你真的有病,比如说你你眼睛纯白的,或是说 看你的这个脸色,或是哪里不对劲,比如说有糖尿病的人,他可能走两步 然后一直想喝水,然后一直想吃东西,然后好的医生你看不对劲,你一般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你有可能什么病,都有可能是这几种,那进一步把脉,知道说有可能是什么病,所以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会先了解这个人有病,而且可以正确的判断出他是什么病,但是这样还不够,一个好的医生,他还要知道病源是什么,这样子还不够,他要可以肯定这个病可以治,而且治疗好是什么样子,最后一个方法,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医生还知道治病的方法,有些医生他可以很正确的判断出病,也可以很多正确的判断出病源,但是每次开药都开不对,每次扎针都扎错地方,那这个就是什么,不知道怎么治,当然成为一个医生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中医,有时候很多是除了知识以外,还有很多经验,那一个医王,他现在讲医王,他很能正确的判断出病源,然后能不能治疗好,然后再来治疗,治疗完了之后,能不能确认完全治疗了,没有病根的存在了,这个就是一个好的医生,那我们来看这个,【云何名良醫善知病,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痰陰起、涎唾起、眾冷起、因現事起、 是名良醫善知病源,可能我们的淋巴还是什么,这些多痰,什么这些,还有涎唾,涎唾就是什么,我们的那些有关于水方面的这种分泌有问题,还有眾冷起,一个是吹风,一个是太冷能,因现世起,什么是现世,现前的很多原因,比如说压力大,比如说赚钱赚不够压力很大,很难养家活口,所以压力很大,所以造成新陈代谢不协调,就这个病源,时节,时节是什么,天气变化变热,师父不是说过吗,以前身体不好的人,他对这个敏感,尤其是那个什么,有关节炎的,天气变化他马上知道,其实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特别容易生病,为什么,从冷变热,而且从冷变热当中又忽冷忽热,所以身体不好的容易生病,所以这些就是病 时节起,是名良醫善知病源,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 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这些在文字的表面,其实很容易知道,什么叫做涂药,你 跌倒受伤,你就涂药就好了,因吐是怎么样,我今天肚子很胀,到底怎么回事,没关系,肚子吃太多,好料吃太多,烧烤吃太多,催吐,让你吐一吐,整个舒服了,还有什么,这个叫做上吐下泻,还有一些就是,弄一些泻药让你泻一泻,这上吐下泻,灌鼻,可能清理的这些呼吸管道,因薰 就是可能用什么艾灸,然后因取汗 让你流汗,就是种种的,如 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这个就是所谓的道,再来,【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就是灭了,所以他不但治病,治好病之后,他会看你的状况,然后告诉你,一般来讲已经根治了,不会再发,除非未来的因缘,又是同样的因缘,你又是一样不吃不喝,或是生活不正常,那就难讲,但是如果你照着这样,他可以判断你,你的病是真的根治了,他不会留下一点点,你下次来我好收钱,他 一定会帮你治好,而且告诉你治好了,剩五分钟,我们继续,【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 】,现在他把世间的病讲好了,他要比喻成为什么,佛陀是治出世间的病,【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他什么意思,【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后面这一句就是说,把前面的治病看医,比喻成对四圣谛的认知,佛陀清楚明白都告诉你,而且告诉你怎么做,然后回到一个大问题,世间医生只能治什么,身体的病 心理也可以,心理医生,但是出世间的生老病死病,一般人绝对没办法治,唯有佛陀可以治生老病死的病,这个叫做出世间的根本大病,唯有如来能治,那就是苦集灭道,所以这个叫做怎么样,醫王喻 ,四圣谛的一个次第无间等,我们先讲到这里,休息一下,我们十分钟后,差不多了,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何等是正见,四圣谛修八正道,第一个要养成正见,何等是正见,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那么什么叫做正见,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不取就是不执著,然后正尽苦 可以灭苦的,转向苦边,转向苦边什么意思,苦尽,这次回去还有师父的师兄弟问我说,为什么叫转向苦边,没有苦 转向苦的那一边,好像一边没苦 一边是有苦,然后转到那一边去,这怎么对,我说这个边是尽头的意思,转向苦边就是怎么样,往苦的尽头去,所以这个苦边的边,是指边缘 就是尽头,意思就是说怎么样才能到达苦的尽头,那苦的尽头过了就没苦了,他说那怎么样是聖、出世間,正见相应的,【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 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 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如果你的八正道 ,第一个正见是四圣谛相应的,那个就是出世间的,所以我们说四圣谛相应的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跟四圣谛相应,那就是出世间的,所以他第一个就引导,那如果不跟四圣谛相应,那就是世间八正道,【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这个就叫做四圣谛的修行,我们怎么修四圣谛,其实就是修八正道,怎么修四圣谛,我说现在是修四圣谛就是八正道,那怎么修,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那就是正见的认知是跟四圣谛相应的,这个就是修行的第一步,观念知见跟四圣谛相应的,就是修行的第一步,那么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 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正志又翻成什么正思维,我们不是说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这个正思维在古代又翻为正志,我问你思维跟 志 好像感觉不一样,一般这个思维,它不是一般简单的思维,它为什么会称正志,其实从某个意义上来讲,翻成正志可能更契近于它的意思,因为这个正思维的意思是 内心发起,发心推动于行为,愿意付诸于行为,是内心的发动,所以它翻成思维没错,因为它的梵文字就是这样,但是它可能翻成正志,会更契近于它本来应该有的意思,它意思是说,当你有这样的知见的时候,你就会从发自内心里面愿意去做,那这个愿意去做,内心的发动就叫做正思维,那你有内心的推动跟发动之后,后面才会有什么,正语正业正命,那 正语正业正命就是行动了,正语正业正命,那就是行动了,也就是说,知见清楚观念而且成为你的认知,你的思维模式,你就会愿意去做,你就会愿意去做之后,就会有行动,就是正语正业正命,那当然还有,后面正精进,正念正定,都是属于行动,所以这个叫做正志,那这里有两个(名相),計 數 是省察力 ,立意 是下决心,这里有没有看到,有自決,自決就自己下决心,立意 意解 ,就是内心里面认知认可,然后 計 數、立意,計 數就是省察力,然后立意就是下决心,这个叫做以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所以 四圣谛怎么修,就是以八正道下去修,还有什么修,何等 正语,正思维下面会有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就是语言上的 也是行动,然后正业正命就是 身体上的行动,正语正业正命,【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除邪命念、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心不樂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 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 
,这个就叫做正语,正语他重点就在于什么,除 邪命念,要离开邪命念,然后,口是恶行,口是恶行是什么,进修知道吗,恶口 两舌 绮语 妄语,你讲三个而已,讲四个了,你再讲一次再讲一次,恶口 两舌 绮语 妄语,恶口两舌是恶行,就是除这四恶行,那除这四恶行,可以是一般的慈善,那一般的慈善它只是增上善,只是一种伦理道德操守,但是这里为什么可以是圣出世间,因为它跟四圣谛相应,他已认知世间是苦,然后知道他的集,然后想要灭集,所以才持戒,对治自己的我执,所以一般学佛,如果只是世间增上的善法,你不一定要认可世间是苦,你也不一定要去断除烦恼,我说一般世间善法,如果你是初入学,你只是学五乘共法而已,但是如果你修学的是进一步想要灭除烦恼,那就是得认知世间是苦,那这是第一步,那就依这样而 修口 就是正语,正业,【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除了三恶行以外,其他恶行也要除,無漏、 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 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身三恶行,身三恶行是什么,谁要讲,静宽你知道什么是身三恶行,杀盗淫,这个不知道,那妄是什么,妄语是属什么 口,杀盗淫都是什么,重于身,身是三恶行,杀盗淫是身三恶行,那口  ,妄又可以开出,妄只是代表开出什么,四个 ,就刚才讲的四个,就是除身三恶行,那你除这身三恶行,你持这身三 口四,这就是根本的戒律,你持的这根本的戒律,根本的戒律跟四圣谛相应的,那就是出世间法,你持戒只是伦理道德操守,让我未来过得更好,那是人天善法,你持戒 身三口四,持戒是为了断除我执离苦得乐,就是四圣谛相应,那就是出世间善,再来,那么这里有讲了一个,无论 ,除了身三以外,还有其他身的恶行,相应于刚刚讲的,身的三恶行都算了,【無漏、 心不樂著,固守、】,就是心不樂著世间而能够持戒,守戒,【執持不犯,不度時節  不越限 防】,不越限 防什么意思,就不犯戒,就是规定到这里你不能超过他,这个就是修多罗相应不越毗尼,不能越过我们的持戒,所以我告诉你,如果有告诉你,杀盗淫妄酒,依这样的方式去修行的,就叫做邪知邪见,师父再讲一次,如果有人告诉你,用杀盗淫妄喝酒去修行的,就叫做什么,邪知邪见,因为这《阿含经》明明告诉你,你不管世间的出世间的,这个五戒一定要守好,这是根本的,所以任何人有告诉你,用杀盗淫妄酒去修行的,那都是邪知邪见,这一定要弄清楚,那么现在有一个,有一个字叫做 不度时节,这些都是持戒,什么叫做不度时节,师父下面已经告诉你了,不度时节 何時應做什麼就得做 ,什么叫做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就得做,吃饭的时候 就该吃饭就得吃饭,但是这样讲比较笼统一点,是没错,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那你们想到什么,倒不是那么宽,他现在是讲持戒,一般来讲,古代戒律比较严格,出家人过午不食,所以你午前该吃饭你赶快吃一吃,不要越过不过时,时跟节,不要越过,不要时间到了你不做,过了之后你才做,比如说过午不食,那你就是在午以前吃完,你不要过了那个时候,还在那边搞,这个叫做不越时节,那当然这个是出家戒,那么还有比如说很多,比如说出家人有结夏安居,你们知道吗,他意思就是告诉你,结夏安居的时候,该结夏安居你结夏安居,你不要过,还有我们要剃头,那当然每个区域都要剃就对了,有规定十天剃一次,有规定两个礼拜剃一次的,时间到了你就该剃就剃,意思就是说,在僧团的戒律里面规定什么,到了这个时间你就得做,这个叫做不越时节,那这个当然也是一个持戒的概念,一个持戒的概念,再来,【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这个是转向善去的,那这里有什么,何等為正 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 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一样,然后【於 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 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我问你,正命跟刚才正业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刚刚是正业这边是正命,正业跟正命哪里不同,你知道吗,等一下那个麦克风,(正业 ,这个业是指你去工作去做事,比如说去,守一些规矩,守一些法则,然后这个正命,是指你要养活自己的性命,那你要吃,比如吃素,你得穿合适的衣服),你第一句讲错,第二句比较模糊一点,他讲的方向上大致上没错,正业不是职业,正业不是职业,因为很多人会把正业当职业,这里的正业,业是Karma是行为,业Karma,它本来就是指行为,所以上面的正业是指行为,所以为什么会讲三恶行,上面的业是指行为,根本的行为,这里的命是指职业  ,用于养活你生命的行为,就是职业,职业来讲,你要正命不能邪命,在家出家不一样,当然在家范围比较容受一点,在家人的养活自己的职业,正命是合于五戒,在家人合于五戒的职业那就没问题,清楚,我再讲一次,在家人的正命,也就是他养活自己生命的职业是符合五戒,意思就是说,你不能犯五戒来来作为职业,杀盗淫妄酒,所以你不能卖酒开酒家,开夜总会,那就不符合正命,那你做一些赌,那开赌场,那不用讲,开赌场一定不行,这样清楚,这些叫正命,那出家人正命,出家人依什么而能够维持生命,继续活下去,以在家人的布施护持供养,所以出家人不能去做贩卖贸易,仰观星宿 耕田,种种这些在家人的工作,以这些来赚钱都不行,唯一的,出家人的正命就是靠居士的护持跟供养,这样来生活,这样各位清楚了吗,那你说,那出家人如果去学医,有些人会有些模糊的观念,学医很好啊,悬壶济世啊,很好啊,有没有这样想过,这些是一个,事实上会有点模糊的观念,其实是不可以的,如果你了解一些医学知识,用在临时,那没问题,但你不能变成专家,你说,师父 那悬壶济世学医救命有什么不对,基本上,救命悬壶济世没什么不对,但不是你的职业,你的职业是什么,弘法利生,所以医生救生命,出家法师救法命,法身慧命,两个都重要,但是如果从长远无始劫来讲,哪一个更重要,法身慧命当然更重要啊,你出家师父 ,早上说的还是刚刚说的,出家人除了自我修行以外,僧团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什么,住持正法,无上的甚深法是你应该要做的东西,你怎么去做世俗的东西,你说医生救命很好,师父也认可,但你命再怎么救,还是怎么样,还是世俗轮回,救得了苦苦,救不了什么苦,坏苦跟辛苦,什么叫救得了苦苦,你现前牙齿痛 苦苦,医生可以治啊,但是坏苦辛苦,医生可治不了啊,刚刚是不是有讲什么,佛陀是大医王 可以治什么,出世间病,那佛陀是大医王,我们还没办法马上成佛,不是 大医王,但出家人总得做个小医王吧,你就算是小医王做不了,你做个小医王的助手吧,也就是说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你出家的 任务是干什么的,你自己要弄清楚啊,你不要在家出家,混得莫名其妙,现在有太多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从这边你就要知道说,我们出家人的正命到底是什么,不然的话,你就不要现这个身,你在家你要学医,学中医学西医什么医都去学,要成为什么专家,都成为都没问题,没人管你,你只要合乎五戒就可以了,但出家他的要求更高,这样各位可以了解,来那个静修来,(师父,刚才在下课之前,在上一经里面,医王谕里面就是说,佛陀成就四德,在那一经里面,那四德指的是哪四德,弟子就是想问一下),你说什么,(医王谕里面,那个佛陀成就四德,四德 ),就是苦集灭道,就苦集灭道,对苦吗,他可以告诉你,人世间的真相,告诉你人间真相的什么原因,然后告诉你,这些是可以灭除的,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这个叫四德 苦集灭道,那小医王,不是小医王,就世间医生,也可以成就世间四德,知病 病因,然后知道病怎么去治好,然后接下来告诉你怎么治,这个一般的医生,也是成就这世间医生的四德,再来,正命已经讲过了,何等为正方便,这里的正方便指的是什么,就是精进,很多时候我们精进又称为方便,【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这些都是精进的不同语持,欲 善法欲,精进,方便也是精进的另外一个名称同义词,因为他这个方便就是去做的方法,精进 方便、勤踊, 超出,超出,这个就是很用心去做的意思,然后,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 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 
】,这个叫做精进,精进通于所有的八正道的其他,这个叫做正精进,【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 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 重念、憶念,不忘、不虛,是名正念是聖、 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这个正念师父讲过,有两种意思,谁记得,两种方向,两种意思的正念,我再提一下,一个是跟定相应,一个跟慧相应,静修记得吗,你等一下,你记得是不是,你知道是不是,不是很清楚,那给你讲,如果你清楚我就不给你讲,你讲,那个如果跟定相应的话,应该是四念处的那个念,应该是什么,四念处,可以,四念处可以,跟慧相应的,那你能讲更进一步吗,四念处然后跟定相应,除了四念处,更细节上是什么,身受心法,身身念处,然后就是,身受心法 ,然后,身受心法,就是身受心法,再来,你不用把四念处详细的解说,法 的重点在于什么,正念就是心一境性,当然身受心法,就包括在心一境性里面,所谓的正念,等一下,你还没讲完,慧学相应,弟子不是很确定,这个念,弟子不是很确定,跟四圣谛相应的念,那差在哪里,谢谢师父,没问题,敬堂你知道,应该知道你说,补充一下,你要是说清楚,我就不叫你讲了,你要是应该知道,不很清楚,你说,那个进修已经讲了一半了,另外一半你讲,你讲比较生活上或细节上,定上面的正念,就比如说我们的,正念,定上面的正念,定学方面的正念,比如说我们的,对于我们的行住坐卧什么的,都保持很清楚的觉知,是打坐的,打坐的前方便,他说定相应的正念,就是从平时的训练上,就是在生活上行住坐卧上,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正知到正念,这是定相应的,慧相应的正念,就是心里起了各种各样的觉受,或者苦受,或者乐受,然后又起了对他的取着,或者没有取着等等,或者这个取着有持续,或者没有持续等等,对这些东西都保持正念,(师父这个就是弟子想到,您之前讲的,那这个跟慧相应的,实际上就是叫现法见和灭炽然,没错,两个都叫正念,但跟定相应的,跟定相应的正念,就是平时对于我们的行住坐卧,正知正念,什么叫正知正念,就是你现在在做什么,你要清楚明白,你现在在做什么,然后,心跑掉了,把它拉回来,在你现在现前做的事情上,这个叫做定的正知正念,如果你常常这样训练,你打坐,坐下来,然后,摄心集中在你的所缘上就容易,你平时要妄念很多,你坐下来,还是妄念,这是定方面的,慧方面的正念,就是跟四圣谛相应的,你看到东西见闻觉知,刚才讲的要知道我现在是,有没有认,就是灭炽然,正向灭炽然,就是说清楚明白,我现在确实有看到东西,进一步我看到这个东西,听到这个声音,或是碰触到什么,我有没有起贪瞋痴,如果有起,怎么样灭炽然,把贪瞋痴依佛法相应的把它降伏下去,这个就叫做正念,第一步是正知,清楚明白,我现在有没有看到东西,我有没有起贪瞋痴烦恼,起了,不起,那就持续,起了,想办法把它,依佛法的观念,把它怎么样降伏,这个就叫做正念,这个就是定跟慧的正知 正念,敬堂不错了,年纪轻轻,可以当师兄,不错,不过,正常的,为什么,敬堂已经来听经多久了,敬堂你来听经多久,你忘记了,你来听经文化多久了,18年开始,18年开始到现在五年不到,18吗,18年,18年从网上开始听,差不多快五年了,快五年了,这个人事沧桑,沧海桑田变化很大,快五年 你几乎是一个老师兄,这里面大部分都,这几个月才来的,敬堂你多久了,敬堂你更久吧,你多久了,2014年底,他18年你14年来的,那你更久了,那敬修你多久,两年不到,那不错,两年不到能够这样子,很不容易,所以,做师兄的,要用功一点,你不要师父讲一讲,你下次不敢来了,这是正念有没有,所以他说什么,因为这个是讲定的正念,你看他说,【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 道道思惟,无漏相应思维】,意思是说,你在正念的时候,你就要这些相应的,然后,【若念、隨念、 重念、憶念,不忘、不虛】,这个就是,在所缘上一直记忆著,不要让它跑掉,然后,是明正念,【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 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三昧就是定,一心都是定,然后,【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正念跟正定很像,但是两个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依修定来讲,这里面有两个必须要讲清楚,第一个 从修定来讲,正念是方法,摄心一境,正定是成就,也就是说,你要修定,一定是依正念开始,然后你修到,有一定的成就产生了,离五欲五盖 轻安生起,就叫做定,其实师父之前在讲,增上定学的时候讲得很多,而且讲得很清楚,修还有印象吗,多多少少有印象,师父有印象,那个地方讲得更多,但是你只要大概知道,正念跟正定,如果要区分它哪里不一样,都是心一境性,摄心一境,正念是指修行的方法过程,定是指有一定的成就,所以你一定到五欲五盖 轻安生起,才能叫做基本的正定,所以就念跟定,不一样的地方,念从因上来谈,定从果上来谈,另外一个,既然谈的是正念跟正定,它就不是一般的四禅八定而已,它一定是四圣谛相应的,也就是说,就算你现在修的是四禅八定,但是你的目的,还有你之前带进来的观念跟知见是四圣谛的,是要出世解脱的,那这个就叫做正定,如果你不是四圣谛相应的,你修的一般的四禅八定,那个可能就是,也叫正定,但是世间的正定,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正定是出世间的正定,那就是得四圣谛相应,这种正定训练,这样的正念正定,其实在闻思修慧里面,八正道是配合闻思修的,我看来叫谁来问一下,Jason你知道,八正道配合闻思修,你不知道,是不是八正道配合闻思修,哪一个,闻所成慧是八正道哪一个,正见养成,八正道的正见属于什么,闻慧,思慧,你就把它配合起来,就往下配合就对了,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那正精进是通一全部的,所以这三个,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什么,思慧成就,为什么是思慧成就,为什么八正道的第二支叫做正思惟,是不是把这个道理,在这个行为过程当中去理解,对 ,一个正见是指观念的改变,符合佛法的思惟,观念的改变,后面的闻思慧的思慧,是属于不但观念知见改变,而且能配合你的行为,那在八正道里面,比较重在讲行为的是什么,就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还有,接下来,正精进是通一所有的,还有什么,正念正定是属于什么慧,修慧,杰森这样清楚了吗,我在问你们,为什么,正念正定属于修慧,进修要讲,很好,不错,很主动,非常好,因为这个要是修慧,一定要在至少有未到地定的,一个基础,所以修慧,一般来讲,在经论上的定义,定的很严格,不是说我正在修行就叫修慧,不是,修慧一定是跟定相应的,也就是讲得更具体,就是说是在定中作观,做四圣谛观,这样才叫做修慧,所以如果谈闻思修,闻慧是知见 两层,思慧是行为的配合,那就是戒律,然后修慧,修慧一定是怎么样,定中作观,所以那一定是正念正定,所以正念正定配合修慧,这样Jason清楚吗,有问题来,请问,平时在这个散论的过程当中,思维佛法,属不属于修,你说什么,日常生活,那是在正见两层的过程,还说正见,如果你是散心的观,或是散心的思维,那还是只是正见的养成,一定是在定中作观,才能叫做修慧,如果我们平时讨论,因为为什么,因为定中作观,不能有太复杂的概念,我们现在在讨论什么,此缘性 无明,这些谈得很复杂的,这一些,其实都是怎么样,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正知正见而已,那一定要经过这样子,然后配合我们行为,那有的行为,那你还有修定,到了一定的程度,未到地定,那你的观念,一定是已经有正见了,而且正思维,都能配合的,那表示你这个观念很强,很清楚,很明白,你才能在一定中,做这样的观察,那做这种观察,是很简单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定中对苦做很简单的确认,跟概念的认可,这个时候是,不能做复杂的思维,复杂思维,那就不叫定了,这样解释很清楚,这个就叫做八正道,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师父想请教一下,您刚才所说的定中作观,这个定指的是,打坐当中的那个定吗),只是在这个范畴里头,我跟你讲,是没错,简单的分别,就是打坐修定摄心集中,才能叫做修定,那当然,如果更大的讲起来,修定不一定坐着,它可以站着,但是走,当然不能真正集中,走只是一种,前方便的训练,真正你要的话,一定要依《阿含经》的,在一个地方不动,因为你一动心就会跑,那你可以,严格来讲,人家说行住坐卧都可以,这个是有不同,就是说,在方便讲上,行住坐卧都可以,为什么,因为师父刚才不是讲吗,你行住坐卧都要保持正知正念,那有些人就把它,这样叫做修定,但那只是修定的前方便而已,真正摄心集中的时候,走路是不行的,那你说可以卧吗,可以,可以站吗,可以,最好的是坐,为什么站着会有障碍,会有困难,因为站着容易累,你站二十分钟看看,你看你是坐二十分钟容易坐,还是站着二十分钟,容易累你就容易分心,卧著容易睡觉,所以理论上,站着卧著都可以,现实上佛陀教的还都是坐着,打坐,所以叫做打坐打坐,都是坐着为主,还有什么问题,(比如说,现见法灭炽然,这个是属于定的范围吗),没有 现见法灭炽然,都是在生活上跟慧相应,你必须先在生活上跟慧相应,然后去遣除粗重的,然后慢慢养成正见,然后慢慢变成正思维,最后才能在打坐定中作观,如果你没有那个观念,你坐到就算你有定力了,你不知道要做什么观,观不起来,这样清楚了吗,还有打坐师父是讲过很多了,还有最后讲一下简单的,就打坐,当然年轻,坐着可以双盘腿能够叠是很好的,必须要求,但是腿能不能弯,或是能够单盘双盘,其实都还是不是最重要的,年纪大了坐椅子都没问题,但是坐椅子有一个毛病,你容易去靠背,然后容易酸容易累,所以还是打坐或是盘起来,坐着会比较好一点,但是如果说年纪大了,或受过伤脚没办法,那没关系,脚动一动都无所谓,重点在于能不能摄心集中,这才是根本关键,其他的各种方式,都是在培养帮助你摄心集中,所以师父说过,这样可以不可以,可以容易累,卧可以不可以,可以 容易睡觉,坐椅子可以不可以容易腰酸,所以还是盘坐是最好,但是有些盘坐就认为说,那双盘比较稳,没错,那不能双盘是不是等于光护不好,不是啦,你要是要双盘的那些做瑜伽,或是那些拉筋的体操队的,那个比你更行,舞蹈的那些更厉害,难道舞蹈家他的拉筋拉得很松的,他就很厉害打坐吗,那也不是,摄心集中才是根本的关键,那其他的 师父在 ,增上定学里面已经讲很多了,以后有空回去那边看一看,讲到这里,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个图,就告诉你说,你们可以把它看一下,这个就是整个以八正道,有没有看到这里,八正道来配合各种修行,四念住,四神足相对的一种对应,那其实就是 ,以八正道来修四念处,八正道来修四念处的一个图,师父为什么把这个图放在这里,因为就让大家了解复习一下,不然已经忘光了,八正道相应修四圣谛,看一下这个图之前都有,我们再来看一下,苦法门,四圣谛的第一支是不是苦,是不是人生是苦,所以修四圣谛,如果我们要修四圣谛,为什么说四圣谛见识无间等,因为你对四圣谛的知识认识之后,你要修行的第一个入门观察,就要肯定世间是苦,苦圣谛,所以我们的苦法门,是共通一切的法门,那现在我们来,那个增上慧学里面,就是缘起四圣谛,缘起讲过了,四圣谛讲过了,现在要针对苦,苦圣谛还有人生是苦,做一个更透彻的一个分析跟说明,也是鼓励大家,来我们先来看,因为这个印顺导师在,在那个,佛法概论里面讲得非常好,所以就把这个里面,弄出来给大家来看一下,苦,有情的爱着,必然表现在时间当中,有情的爱着,这个爱着,就是我们之前的讲烦恼的贪爱,记得 十二有支的前面五支,不是后面,前面五支是什么,爱 取 有 生老死,那么爱着烦恼,就是依无明而起的,行为意志上的贪爱,叫做爱,爱染,有情的爱染,必然表现在时间当中,一切存在必现为时间相,到这里有没有问题,一切的存在都,必现为时间相,你们回去看看照片,过去,三十年前长什么样子,这我小时候,那可能会回忆,真好,以前怎么样,表现于时间,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照镜子,二十年过怎么苍老了那么多,还是你变漂亮,变帅了,变庄严了,都有可能,你看必现存的一切,表现中一切存在,必现为时间相,时间有前后两端,这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的,依前后两端安立现在,现在 我们会留恋过去,展望未来,在这中间有现在,这叫做三世,必现为两端安立现在,所以经中说,经中这是雜含卷29‧805經,经中说,於過去諸行不顧念, 未 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我们的染着都是在染着过去,染着未来 染着现在 ,当你现在过得很不如意的时候,你会怀念过去,除非你的过去(现在)过得更苦,那个时候真好,家里家财万贯,要什么有什么,吃什么,很多人喜欢谈那些,我从小都是怎么样,抱着金汤匙长大,想不到中间家道中落,落得我现在连房子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意念染着过去,然后就哀怨 悲怨,都是谁都是什么,有些人是展望未来,未来 一定会过得更好,我未来怎么样,我计划来做个生意,我现在来弄个什么,未来怎么样,我买几个鸡蛋来孵鸡,然后生了鸡之后,再来生鸡蛋,所以一个蛋孵出一只鸡,一只鸡生两个蛋,这两个蛋再孵出两只鸡,然后我觉得未来,我就可以怎么样,又回复到家财万贯,总是有这些欣乐,就是过去跟未来,佛陀就说,我们一般的人都是,都是什么,对过去顾念,对未来欣乐,对现在染着,就是一般人的状况,剩一分钟我们再看下面,有情就是我们以人为主,由于情爱的特性,所以對過去,總是戀戀不 捨,隨時執著,對未來...,即時時向前追求,總 覺得未來是怎樣的好,当然你要是,另外一种是嗔恨 厌恶 讨厌,还是情爱的一种相反,都是基于执著跟情爱,總是不滿於固有而要求新 的,並且是無限的欲求,一面回 戀過去的舊,一 面又拚命追求未來的新,这两者是一个大矛盾,在 此過未中間的現在,要離不離的染著,即緊緊的 抱著不放,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这就是苦的一个来源,还没讲完,我们现在先讲到这里就好,这就是导师,依他佛法的智慧,告诉我们一般人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我们下个星期继续来看,苦法门 苦圣谛,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阿含经》已经讲到比较末期了,现在在讲增上慧学,那增上慧学之后讲正解脱学,那正解脱学讲完,我们《阿含经》就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阿含经》讲完之后,我们来讲讲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阿含经》讲了蛮久了,几年了,有那么久吗,有七年吗,今天是一个特别的,今天是第一百集,17年开始讲,那就五年多五年半了,快六年了,因为中间停了一年多,因为疫情的关系,所以我们《阿含经》讲完之后,来讲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佛法概论刚好可以对《阿含经》做一个总结,不过这次讲佛法概论有录影,上次讲佛法概论只有声音而已,而且上次佛法概论讲得比较浅,这次由于大家读过《阿含经》了,所以会稍微,佛法概论会讲深一点,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四圣谛,上次谈到说四圣谛的修习,第一个 闻思修,闻思修先养成,四圣谛的坚固知见,也就是对苦要肯认,这个世间是苦,然后把苦养成你的正知正见,世间就是苦,师父讲过好几次,世间是苦很多人会误解,认为世间是苦很消极,但是如果大家了解世间的实相,承认世间是苦,不但不是消极,而且是非常勇猛跟积极的,为什么,因为是面对问题,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世间是苦它不是消极的,它不是消极观 它是如实观,为什么如实观,因为世间真实就是这个样子,那你承认世间的真实,然后愿意去面对世间的真实,然后去解决世间的真实,解决世间的问题,那当然这是非常积极的,而不是消极观,那世间是苦已经讲过,不过我后面会再讲,四圣谛讲完之后,我们会讲一个苦圣谛,会讲那个无常,苦圣谛跟无常,对于世间苦跟无常,会再做更细微的或是更深的讨论,那么这个叫做世间是苦,所以四圣谛的认识跟观察,一定是从苦圣谛开始,然后观世间之苦,观世间之无常,观世间之无我,一定是这样,先这样,那我们等于这个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苦圣谛还有无常的,会讲苦圣谛还有苦的无常,这个无常性,那所以上个礼拜有讲到说,四圣谛的修学跟认识,一定是从苦圣谛开始,肯认 苦是世间的真实,世间的实相,这样子的话你才能产生勇猛的修行,如果你不认为世间是苦,那么你的修行绝对使不上力,为什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经,四圣谛的必然性,现观必然的次第,现观必然的次第,四圣谛的必然性,雜阿含435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时 这个时候,時,須達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於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无间等是现观,abhisamaya,abhi是直接,sam是结合,abhisamaya是看,然后他说【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 等?】,是次第的现观,还是一时的现观,【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 間等】,他意思说,你对四圣谛的了解跟深刻,一定是一下子的吗 全部,还是说必须一个一个这样子,必须一个一个,这次第的一个,佛陀说次第次第一个一个,当然你在了解上一起全部了解,但是你要深入的话,一定是有一个次第的,是从认识苦先开始,【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 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有说者 就是有人说,他对于苦圣谛还没有现观,也就是说没有认可,没有成为他的观念,跟正知正见,而他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已经养成了人生观,变成正知正见,此說不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此說不應,【 所以者何  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無有是處,在佛教里面叫做没有这样的道理,叫做没有这样的道理,無有是處,接下来,【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佛陀就举一个例子说,就像有人用那个很细的叶子,然后把它弄起来,然后说要盛水,那这样怎么样,水一定是漏掉的,所以说没有这样的可能性,然后他说,【譬如有人,取蓮華葉連合為器,盛水遊行,斯有是處】,莲花叶怎么样,就像荷叶很大,那你把它弄在一起,装水那就有可能了,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知道一件事情,古代印度可能,曾经常常拿莲花叶去装水,不然佛陀,如果佛陀用个例子是,大家都不知道的,那怎么用例子,所以可见印度古代跟我们一样,我们古代乡下,有可能很多人拿那个去装水,古代乡下那个莲花叶,那个荷叶很大的,以前我们曾经拔去当伞,拔来装水都可以用的,很大的,那现在城市很难找得到,譬如 这个经讲过,所以说【如是,長者!於苦聖諦無 間等已,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 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是故,長者!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 學無間等】,学无间等,这个经其实师父也讲过好几次,大家要了解一件事情,上次有讲到说,对于因跟果可以从不同角度,你认识的因果会不一样,但是不是说,它本身的因果中间有什么不同,比如说 四圣谛从因果来讲,从因果来讲的话,苦圣谛是果,集圣谛是因,没错吧,然后灭圣谛是果,道圣谛是因,这个是从修行的次第来讲,是这个样子,但是从认知的次第来讲,反而是应该先认识苦圣谛,才会产生对于集圣谛的求知,然后才有可能认识集圣谛 ,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没有觉得世间是苦,你也不会认可世间是苦,你有可能会去寻求苦的原因吗,不可能,我都不认为世间是苦,我都觉得这世间非常好,我都觉得说,哪有什么苦 佛教在讲世间是苦,根本不可能,这世间快乐得很,如果你不肯认世间是苦,你根本不可能去寻找,世间是怎么样的苦因,你一定是先肯认师父说的 ,对世间是苦他的种种理论教说明白了解,然后他说无间等,就表示是怎么样,不是只是知识上的认识,你学习四圣谛,当然你知识上都可以,对四圣谛做整套的认识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达到对苦成为你的知见,成为你的人生观,你要达到这个样子,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寻找,那么苦的原因,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没错吧,就像师父在例子,等一下他会用生病医药来讲,他说,如果你不认为自己有癌症,你会觉得,你会去寻找癌症的因吗,如果没有人说你有癌症,没有人说你生病,你会去寻找病因吗,你如果觉得我身体很健康,我都没有事啊,那你会去寻找生病的因吗,因为你都不认为你有生病,怎么会去寻找病因,今天你肚子痛然后去检查,医生说你可能有第一期的胃癌,那医生就会说,那为什么会得胃癌,你就是要了解说,我为什么会得胃癌,这个胃癌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我饮食不正常,吃穿不正常,还是长期吃了什么东西,你是不是会去寻找,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你不认为我有胃癌或是我有病,你怎么会去寻找原因,接下来你真的去寻找原因了,那么接下来,你 一定会去了解说,我有没有办法治,如果没办法治,那以后那一切就不用说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所以一定是对苦产生根本的认知,还有对苦产生,变成你的人生观跟你的知见,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寻找苦的原因,对苦的原因,认为 我执为根本,烦恼贪瞋痴是我们的问题,我执为根本,那你要肯认有我执的存在,我执的作祟,那你才能进一步去寻找说,那有没有可能把我执铲除灭掉,然后可以离苦得乐,如果没办法,那怎么样,如果没办法,那就白搭了,随便啦,看你要怎么样,随便怎么样,反正你都说没医了,没救了,医生说你剩下一个月,爱吃吃 爱穿穿,爱怎么样随便你,反正你就会死掉,那就是没办法治了,但是从四圣谛来讲,佛陀告诉我们,有没有办法治 有,所以是有办法治的,而且是可以彻底根治的,那这样的状况之下,你才有可能怎么样,问佛陀或是问医生说,那接下来我要怎么治,要怎么去出离这个病的问题,怎么去出离这个病因,所以治不是治病的症状,不是治胃痛 头痛 什么痛,是治为什么会造成你胃痛头痛这个原因,所以我们 ,要针对对治的不是苦这个现象,因为苦这个现象是因产生的,所以佛陀是告诉你,因灭除了,这个症状自然就好了,所以在这个状况下,你才能够发起勇猛心愿意去修行,这个叫做四圣谛的什么,次第现观,先把苦认知,变成你的正见跟人生观,接下来才能积极勇猛去寻找,而且认可苦的原因,认可苦的原因之后,你也认可,这个是可以灭除的,接下来你才真正的会愿意去修行,所以师父说过一次,现在很多人学佛,学佛但是不了解四圣谛,学佛也不知人间是苦,这样的状况,他是没办法对道产生增上欲望,增上欲 有没有看到,当起方便起增上欲,为什么有些人爱修不修,爱理不理 爱搭不搭,你叫他说佛法 他也懂一些,你叫他说跟他谈,他也可以谈得头头是道,他好像什么三藏十二部什么都懂,但是你看他,一副好像还是我行我素的样子,人家吃他吃 人家喝他喝,有些谈的时候高谈阔论,但是他连五戒都不持都不受,那可见苦圣谛在他身上来讲,他就认为只是一个知识,这种观念没有在他的人生观中起真实的作用,因此他也不会去寻求真实的原因,他也会告诉你,我们人就贪瞋痴,我们人就是我痴,但那在他来讲都只是一种知识,他也认可但不是他的人生观,然后灭苦之道,他也不会真的积极的去做,因为他不是真实恳切的认为人生是苦,因为他没有真实恳切的去面对人生的真实问题,在他来讲那一些都只是知识而已,不然的话,如果他已经成为人生观,所以师父一直说,人生观 人生观,人的思维模式跟你的知识是不同的,首先知识必须要先正确,进一步不断的熏修,把这些知识认可为你的人生观,也就是你的认可跟思维模式,这样子的状况之下,你才能发起积极勇猛心,愿意去追寻修行之道,那第一步你 一定会认为说,那对治我们烦恼我执的第一步,就是戒定慧的戒,你才能愿意勇猛的,愿意去三皈五戒去持戒,你才会有这样的心,所以你看,从《阿含经》里面看起来,师父现在讲《阿含经》,讲得比较深测,标准要求的会比较高,因为是依《阿含经》所要求的,很多人为什么会寻求方便之道,为什么不愿意针对问题,不愿意真正去寻求正道的修行,叫做八正道,是因为他对四圣谛,根本没有深入的了解,根本没有成为他的一种人生观,所以他发起不了勇猛的精进心,如果他对四圣谛,真的认为世他的人生观,对世间是苦是真实的,他 一定会发起勇猛的精进心,愿意做愿意去修行,当然不可能说马上180度完全改变,但至少他会愿意朝着这个方向慢慢去做,所以四圣谛的见 ,现观是非常重要的,讲到这里,当然是此缘性,它的必然次第一定是一个此缘性,当然这个此缘性,佛教讲的四圣谛的此缘性,他是从那个相生而讲的,那我们现在讲的次第现观,是从我们的认知上面来讲的,缘起,这个颜色看得到吗,如果是新来的同学,就尽量听多少算多少,你看这个缘起,生死的流转门还有还灭门,这个是苦集 这个是灭道,苦集灭道,苦集是十二缘起的什么,无明 行,无明行,然后,缘无明而有行,行一定是依无明而有的,这个在十二缘起里面,师父有讲过,行一定是依无明而有的,有无明 一定会有行,就是两者之间的必然性,这个就是缘起的此故彼的此缘性,那么你只要了解说,它一定是这个样子,所以我现在是苦,那么你一一十二缘起就 追,你就会知道说,那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无明,那这个无明你就会知道,它是集,所以就会了解这两支,苦跟集中间的必然性,那必然性就知道,就会导生出一个认识跟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会认知到说,我如果肯认世间是苦,那我必须进一步去肯认这个苦,有它的原因跟来源,而且你要正确的去抓住,了解它的原因跟来源,如果错误的认识到它的原因,你可能会造成怎么样,会造成什么取,会造成戒禁取,因为戒禁取的问题在于说,印度古代,其实不是只有佛陀说世间是苦,印度古代很多其他的宗教,都告诉你世间是苦,那世间是苦也有它的原因,但是很多外道,应该是所有的外道都告诉你原因,但事实上那些原因都是错误的,所以他们会造成戒禁取的一种错误的修行,所谓的修行就是寻找苦的原因,结果寻找错误了,就造成这个问题,然后佛陀现在是告诉你说,无明缘行,有行必定有识,到最后就是有生 然后老死,然后就是纯大苦聚集,所以你回去寻找的话,佛陀告诉你,它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明,不是其他,那这就是什么,必然性缘起的此缘性,那么从因果相生来讲,是有其才有什么,有其才有苦,但是从修行的深入跟认知来讲,你一定先认知苦,世间是苦的,我才有进一步去寻找怎么样,集的动力跟因,必须是这样子,那必须是寻找正确的,错误的话那一定是,因为你知道错误的话,无明永远在,你没有真正断除无明,那么从苦了解到集,然后知道集,根本就是我执是可以灭的,那就是什么,灭谛,那进一步说,那现在我怎么做,我到底要怎么做,那就是什么,道谛,那谈到这个道谛,还是缘起的必然性,叫此缘性,为什么是此缘性,因为这个道谛,第一个就是,先了解我们的苦的原因是是无明,所以必先是行,所以他现在八正道,为什么是依古仙人道,为什么是可以断烦恼的,因为他告诉你的,是正确的流转生死的原因,如果你找错了原因,你永远不可能离苦得乐,然后他佛陀告诉你,无明是根本,无明就是我执,是根本的原因,有无明就必定有行,行一定就是无明造成的,没有他因,所以你记得师父在讲,那个此缘性的时候,有一个逻辑式谁记得,那个进修你记得吗,还为了这个,特别去找逻辑的书来看,弟子不是很清楚了师父,不是很清楚,不记得了,但是,对,这个此缘性中间的关系,不是if,p,q,不是这样子的,p就是无明,q就是行,他不是if p and q,如果有无明,那就有行,不只不是这样而已,因为如果你是只有,如果有无明就有行,他只告诉你一个单方面而已,有无明有行,但是行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行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因为我告诉你,如果师父在这里,Jason就会来,他只告诉你师父在这里Jason会来,但Jason有没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来,有可能,我只是告诉你一件事情,师父在这里Jason就会在,但是反过来推,你不能说Jason在师父就在,因为Jason有可能是立师父在他也来,你们叫他也来,所以他不是单向的逻辑而已,这个逻辑是告诉你,if,only if,if only if,p and q,他就是告诉你,不但无明会造成行,你只要看到行,他的原因没有其他,就是无明,没有其他,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原则下,他就会告诉你说,只要无明灭除了行一定灭,如果行有其他原因,那你单方面除无明没用,他还有其他原因在,所以一定是无明缘行 行缘识,没有其他的,包括有生必有老死,老死 你会老会死有很多原因,各式各样的,但是他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生了,你生了就必有老死,你可能有可能就是说,我老了就死了,或是被车撞到,或是癌症,这个都其次,重点在于你生了,你就是必须 ,沿着老死去走,那现在就是说,你不生,不生就没什么,就没有老死了,有没有人没有出生,但是有老死,没有,所以他就是十二缘起支的,此缘性的一个必然性,然后佛陀回到最后,寻找到说他的问题根源,在十二有支里面谈到,最后面就是说,我无明我执,就是他的一个根源,道圣谛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此缘性上面,告诉你无明灭了行一定灭,然后,后面的每一支一定灭,到最后叫做纯大苦聚灭,这个叫做四圣谛的因跟果,还有认知的现观次第,就是必须是这个样子,清楚吗,讲到这里,(师父 就是说,无论是从修行的次第,还是认知上来讲,他都是此缘性,也就是说从修行来讲,苦是果,然后集是因,我们就是要这样来,从修行上来看,这个是他的此缘性,但是从认知上来讲,就是必须要先认知苦,然后才能去寻找集的因,这个也是他的此缘性),也是他的此缘性,也是认知上的必然 ,他也是他的此缘性,因为他的同一个此缘性,他只是角度看的不一样而已,他不是两个不同的此缘性,明白了,谢谢师父,所以他才会产生这种,四圣谛的一个认知上修行的一个必然性,以及你真正去做的时候,造成他的因灭则果灭的一个必然性,讲到这里,你听《阿含经》听到这里,你如果真的了解,而且认可,而且真的懂得师父所讲的,那么有一个好处就是说,第一个 你抓住了,你至少大方向上,你知道修行怎么修,重点是什么,因为我们现在修行,有根本的方法 还有方便的辅助,我再讲一次,我们现在修行上有很多,有些是根本的有些是方便的辅助,什么是根本的,符合于此缘性的八正道,也就是戒定慧,它是根本的,它是针对烦恼对治断除的,依三学八正道,而开展出来的六度万行,它也是根本的,这些就是根本的,所以师父说,你任何法门不管你怎么用,怎么修怎么弄,你一定要跟戒定慧相应,那跟戒定慧相应,那就是根本,那么你说,那有没有一些方便 有,虽然它还没有跟戒定慧相应,它是引导你到戒定慧上面去的,也可以作为一种方便,但是千万不要把方便当成究竟,所以你把戒定慧这个方法,还有四圣谛这些弄懂了,抓住戒定慧的方法,师父说过,不管你拜佛念经念佛持咒,什么东西都好,各式各样的法门,其实都有引导我们,从进入佛法的一种方便,这些是方便,那你以这些方便,而慢慢慢慢进入到戒定慧,那就是真实的,但是 由于佛教在发展当中,为了适应各种众生,所以有各种方便,在印度就已经有很多种方便了,来到汉地中途又依于文化,而有各种更多的方便,到西藏也有很多方便,到南传也有很多的方便,这些方便都是无外乎就是适应,是世俗文化习俗而引导的,那这些方便它之所以成方便,就是它不是究竟,它是由引导你,我们不是说先与欲勾牵吗,入门之后,再以令入佛智,那就是戒定慧,所以千万不要把方便当成究竟,这样的话就会本末倒置,有一些经典或有一些人告诉你,某某咒持了几千万遍,它就怎么样,它就消多少灾,用多少啊,怎么怎样,其实这些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你某某咒如果不跟戒定慧相应,你可能可以增长一些善根,或增长一些什么,增长一些宗教 情操跟信心,但是如果不跟戒定慧相应,就是没有跟根本的此缘性相应的话,你是没办法去针对烦恼,根本无明对治的,你不对治无明,那你是没有办法断烦恼,没办法断烦恼,那你永远修的都只是一种方便的摄受,然后增长信心,就是这些而已,但是如果你这些方便,到最后都能够引导到四圣谛,修行戒定慧的话,那就有断除烦恼的可能了,那这个就不是方便而已,这个就是什么,四圣谛的正法要,所以佛陀在《阿含经》里面才会说,四圣谛是正法要,佛陀懂这么多东西,像是森林里面的树叶,但是那些无所谓,重要的四圣谛,是他手上这个,你必须要学,必须要知道,必须要懂,讲到这里可以吗,我们可以继续来谈,再来,另外一个杂阿含397经,刚刚那是第几经 435,另外一个,杂阿含397经,这几个经都是在讲四圣谛,而且都是在讲他的,他的那个必然次第,若苦圣谛,【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这句话讲什么,这句话跟刚刚那个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说刚刚是说,如果你对苦圣谛,没有现观成为你的人生观,然后你说你对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而成为你的人生观,那个是無有是處的,这句话相反过来,如果你对苦圣谛苦集圣谛,灭圣谛已经成为你的什么,现观人生观的,已经成为你的人生观,然后你进一步,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意思说你真正发起修道的精进跟用功跟勇猛,一定是怎么样,一定是前面三个,已经认知到变成你的人生观,你才有可能发起修道的勇猛心,所以师父没有骗你们,这是经文上讲的,如果你不觉得人生是苦,你不可能去寻求苦的原因,那你就算是说,你知道人生是苦,也知道苦的原因,但是你觉得,没治了 没办法救了,那你都觉得没办法救了,你去修什么,你就不可能去修,我这个绝症 没办法治了,那我就,一个礼拜两个礼拜等死,但是现在佛陀是告诉你说,可以救而且可以根治,那你才能发起勇猛心,去治这个病,所以他说苦圣谛,苦集圣谛 苦灭道圣谛,已经成为你的人生观的,你才有说,你发起勇猛的精进修行心,这个斯有是處,这个才有可能,【譬如有 言我以純曇摩葉、摩樓迦葉,合集盛水持行者, 此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如是若言我於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 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 是處故,若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 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 故。」 】,这个純曇摩 Paduma 就是莲花,然后这个摩樓迦 Māluvā:就是蔓草,反正这两个,不管你懂不懂,它的叶子都很大就对了,这样知道吗,这个Paduma是巴利文,我们妙法莲花经你知道吗,妙法莲花经,叫做Satana Puntarika,莲花Puntarika,那这个叫做Padama,那个叫做Satana Puntarika,叫做Puntarika,这个叫做Paduma,巴利跟那个梵文,有一点点差异而已,所以这个就告诉你说,你真正修行使得上力,而且真正能修行的,你 一定会苦集灭 四个谛,一定是有成为你的人生观,你才会发起勇猛进进心,讲到这里,可以吗,师父再讲一个,师父说你来这里听经,当然一开始不一定你能够修得多好,那师父也不是说都有修为,然后可以带大家修多好,但至少观念知见,是给大家一个,正确的观念知见,那么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说,你了解了,你在外面不容易被忽悠,不容易被欺骗,因为现在佛教,一个状况是佛教很兴盛,但是随着佛教的兴盛,一些内心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士,喜欢用佛教当幌子,然后挂羊头卖狗肉,这一些就叫做附佛外道,他借由各式各样的方式,比如说可以现生成佛,可以用什么什么方法,就可以多少,怎么可以灭多少劫,然后可以超脱,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然后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告诉你说,你只要钱交得够多,他可以教导你一些方法,然后用这些方法,就可以离苦得乐,太多这种附佛外道了,但是现在你就会知道,你如果肯认,对这个经文有真实的认识,你就会知道说,那一些都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你会知道,那一些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 ,他跟此缘性是不符合的,第二个,你自己都没有对世间,是苦产生的 无间等 ,你怎么可能去修道,修道刚才有说,三学八正道,修道不是光简单的念念咒或拜拜佛,或做了什么,你就可以叫做修道了,是不是这样子,那你说你对苦圣谛,苦集灭道这一些,尤其是前面的苦集灭,都没有现观,没有养成根本的知见,也不认可,也不知道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子,那么纯粹的,就要念几个什么佛号,或是念几万声佛号,或念几万声咒或怎么样,你就可以断烦恼吗,你就知道,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至少你不容易被骗被忽悠,为什么有些时候,你们拿一些什么,外面谁讲什么法门谁谁来问师父,师父可以直接了断跟你说这不可能,而且不是真实,为什么,因为佛教讲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此缘性根本完全不符合,所以叫做什么,無有是處,無有是處不是什么都不是,是没有这种道理,因为因果不符合,因为像这一类的跟你讲的,这一类用什么简单的方法,什么东西就可以除多少解,灭多少罪什么,其实都是没有重视苦集灭,都只是告诉你说,道 有什么特别的道,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你照这样去做就可以了,没有这回事,無有是處,讲到这里,至少你可以判辩分辩的出来,再来 ,B 有问题吗,可以吗,对四圣谛有一定的认识跟清楚,这边同学可以吗,没问题,(我想师父,可以解释一下,我们讲的 苦集灭道,那个集,如果它是果,那个因是无常),集不是果,从相生来讲,集是因,从相生来讲,集是因,(那么我们在这世上,以我的明白,那个集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的方式习惯),你这样说也不是不对,但是你要知道说,这种生活的习惯,它是不是有问题,它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根源在哪里,这个才叫做集,(所以我的问题就是在这里,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习惯,可能是因为有无常,所以造成那个集无明,但是有时候,那个集就是都可能就是有我明,就是不是无明,你知道这个是这样的 是明,那么那个集,如果是我明,它就不会生出来那个苦),是啦,问题是说你没办法马上这样子,你可以知识上知道,然后慢慢慢慢变成你的知见,然后慢慢慢慢变成你的闻思慧,然后慢慢慢慢才能成为你的修慧,然后到最后才能断,所以你现在知道了只是第一步,知识上知道了但是不够,因为知识上知道,你没有办法马上改变,你知识上要把它养成,变成 正见,那就是所谓的闻慧,所以明,我们现在是无明,你在知识上先了解,无明是错的 明才是对的,那你就不断的薰修薰修之后,这个知见就变成你的知见,那就是所谓的闻慧,那就是对于四圣谛的所谓的现观,我现在跟你讲,你知道你认可但是知识而已,你还没办法真正改变你的行为跟思维观念,还有问题吗,不过我们人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说,像师父这次回到台湾,去讲一个,师父这次回台湾讲什么主题,没有人知道,净堂 师父这次回去台湾讲什么主题,(好像讲了一个,佛教的知识观),不错,好学生,学霸就是这样产生,师父这次回去讲佛教的什么观,知识观,佛教的知识观,师父这次在台湾讲佛教的知识观,就是告诉你,知识在佛教里面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你们今天没来听经,人家问你说,知识在佛教的修行里面重不重要,你们当然都会说重要,因为你们来听经闻法,有没有认为,很多学佛的修行,有没有认为知识不重要,有很多,很多认为知识不重要,你跟他讲教理道理,他说那些都是知识 不重要,修行比较重要,那这矛盾不矛盾,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佛教的知识,因为更好修行,更正确的修行,所以知识在佛教里面,扮演有一定的重要角色,你先要有正确的知识,我问你,你现在在了解四圣谛,是不是知识,没错吧,如果他变成你的人生观,那就是知见了,那就不是知识而已,但是知见从哪里来,正确的知见,一定第一步先从正确的知识而来,所以很多人是对知识是有误解的,以为知识不重要,其实知识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些人,刚好相反,他有大量的佛教的知识,但是他就仅存于知识,他从来不把他当成是人生观,他可以讲的头头是道,即空 即有 非空 非有,谈得这样天花乱坠的,但是落到现实里面,他连个五戒他都不愿意守,连个三皈五戒他都不愿意做,那对他来讲,这些就是知识,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对他修行一点帮助没有,如果是这一类的,但是如果是真的想修行的,他 一定会把知识弄清楚搞明白,尤其是法行人知识分子,他先在知识上搞清楚弄明白,在知识上弄对了认可了,他继续来深入那这就没问题,可以吗,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四圣谛的现观,次第现观,醫王喻 ,这四圣谛的次帝,佛陀又用了醫王喻 来告诉我们,佛陀说,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就是说具备了成为王的条件 还有王的部分,什么叫条件 部分,就是他这些能力,还有他的知识各方面都具备了,这个叫做,具备王之分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这个对治是道,这个是什么,一则善知病,就告诉你你有病,师父我没病,有 你有病,那你要不承认就没办法,所以佛陀善知病就表示,告诉你 ,你有时候你不一定知道你有病,然后医生一看你眼睛,纯清,一般叫什么,纯白吗,脸清纯白,表示你有病,没有 我觉得我很好,没病,有 你有病,就是说好的医生,会从一些症状,你的症状或你讲话可以判断出你有病,但是怎么病,那他还得到诊治,所以他第一个就是说善知病,那知道你有病,他会知道,一个好的医生要知道说,那他是怎么得病的,病源在哪里,第三个 善知病的对治,就是这个是方法,第四个  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就是说灭道,就是说那个病治好了,是真的根治了,而不是留下一点,这个就是一个医王,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什么叫如是如是种种病,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生病的话你会有各种症状,叫做病症,然后一个医生一看你就知道你有病,然后进一步把脉,你真的有病,比如说你你眼睛纯白的,或是说 看你的这个脸色,或是哪里不对劲,比如说有糖尿病的人,他可能走两步 然后一直想喝水,然后一直想吃东西,然后好的医生你看不对劲,你一般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你有可能什么病,都有可能是这几种,那进一步把脉,知道说有可能是什么病,所以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会先了解这个人有病,而且可以正确的判断出他是什么病,但是这样还不够,一个好的医生,他还要知道病源是什么,这样子还不够,他要可以肯定这个病可以治,而且治疗好是什么样子,最后一个方法,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医生还知道治病的方法,有些医生他可以很正确的判断出病,也可以很多正确的判断出病源,但是每次开药都开不对,每次扎针都扎错地方,那这个就是什么,不知道怎么治,当然成为一个医生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中医,有时候很多是除了知识以外,还有很多经验,那一个医王,他现在讲医王,他很能正确的判断出病源,然后能不能治疗好,然后再来治疗,治疗完了之后,能不能确认完全治疗了,没有病根的存在了,这个就是一个好的医生,那我们来看这个,【云何名良醫善知病,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痰陰起、涎唾起、眾冷起、因現事起、 是名良醫善知病源,可能我们的淋巴还是什么,这些多痰,什么这些,还有涎唾,涎唾就是什么,我们的那些有关于水方面的这种分泌有问题,还有眾冷起,一个是吹风,一个是太冷能,因现世起,什么是现世,现前的很多原因,比如说压力大,比如说赚钱赚不够压力很大,很难养家活口,所以压力很大,所以造成新陈代谢不协调,就这个病源,时节,时节是什么,天气变化变热,师父不是说过吗,以前身体不好的人,他对这个敏感,尤其是那个什么,有关节炎的,天气变化他马上知道,其实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特别容易生病,为什么,从冷变热,而且从冷变热当中又忽冷忽热,所以身体不好的容易生病,所以这些就是病 时节起,是名良醫善知病源,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 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这些在文字的表面,其实很容易知道,什么叫做涂药,你 跌倒受伤,你就涂药就好了,因吐是怎么样,我今天肚子很胀,到底怎么回事,没关系,肚子吃太多,好料吃太多,烧烤吃太多,催吐,让你吐一吐,整个舒服了,还有什么,这个叫做上吐下泻,还有一些就是,弄一些泻药让你泻一泻,这上吐下泻,灌鼻,可能清理的这些呼吸管道,因薰 就是可能用什么艾灸,然后因取汗 让你流汗,就是种种的,如 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这个就是所谓的道,再来,【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就是灭了,所以他不但治病,治好病之后,他会看你的状况,然后告诉你,一般来讲已经根治了,不会再发,除非未来的因缘,又是同样的因缘,你又是一样不吃不喝,或是生活不正常,那就难讲,但是如果你照着这样,他可以判断你,你的病是真的根治了,他不会留下一点点,你下次来我好收钱,他 一定会帮你治好,而且告诉你治好了,剩五分钟,我们继续,【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 】,现在他把世间的病讲好了,他要比喻成为什么,佛陀是治出世间的病,【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他什么意思,【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后面这一句就是说,把前面的治病看医,比喻成对四圣谛的认知,佛陀清楚明白都告诉你,而且告诉你怎么做,然后回到一个大问题,世间医生只能治什么,身体的病 心理也可以,心理医生,但是出世间的生老病死病,一般人绝对没办法治,唯有佛陀可以治生老病死的病,这个叫做出世间的根本大病,唯有如来能治,那就是苦集灭道,所以这个叫做怎么样,醫王喻 ,四圣谛的一个次第无间等,我们先讲到这里,休息一下,我们十分钟后,差不多了,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何等是正见,四圣谛修八正道,第一个要养成正见,何等是正见,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那么什么叫做正见,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不取就是不执著,然后正尽苦 可以灭苦的,转向苦边,转向苦边什么意思,苦尽,这次回去还有师父的师兄弟问我说,为什么叫转向苦边,没有苦 转向苦的那一边,好像一边没苦 一边是有苦,然后转到那一边去,这怎么对,我说这个边是尽头的意思,转向苦边就是怎么样,往苦的尽头去,所以这个苦边的边,是指边缘 就是尽头,意思就是说怎么样才能到达苦的尽头,那苦的尽头过了就没苦了,他说那怎么样是聖、出世間,正见相应的,【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 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 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如果你的八正道 ,第一个正见是四圣谛相应的,那个就是出世间的,所以我们说四圣谛相应的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跟四圣谛相应,那就是出世间的,所以他第一个就引导,那如果不跟四圣谛相应,那就是世间八正道,【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这个就叫做四圣谛的修行,我们怎么修四圣谛,其实就是修八正道,怎么修四圣谛,我说现在是修四圣谛就是八正道,那怎么修,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那就是正见的认知是跟四圣谛相应的,这个就是修行的第一步,观念知见跟四圣谛相应的,就是修行的第一步,那么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 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正志又翻成什么正思维,我们不是说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这个正思维在古代又翻为正志,我问你思维跟 志 好像感觉不一样,一般这个思维,它不是一般简单的思维,它为什么会称正志,其实从某个意义上来讲,翻成正志可能更契近于它的意思,因为这个正思维的意思是 内心发起,发心推动于行为,愿意付诸于行为,是内心的发动,所以它翻成思维没错,因为它的梵文字就是这样,但是它可能翻成正志,会更契近于它本来应该有的意思,它意思是说,当你有这样的知见的时候,你就会从发自内心里面愿意去做,那这个愿意去做,内心的发动就叫做正思维,那你有内心的推动跟发动之后,后面才会有什么,正语正业正命,那 正语正业正命就是行动了,正语正业正命,那就是行动了,也就是说,知见清楚观念而且成为你的认知,你的思维模式,你就会愿意去做,你就会愿意去做之后,就会有行动,就是正语正业正命,那当然还有,后面正精进,正念正定,都是属于行动,所以这个叫做正志,那这里有两个(名相),計 數 是省察力 ,立意 是下决心,这里有没有看到,有自決,自決就自己下决心,立意 意解 ,就是内心里面认知认可,然后 計 數、立意,計 數就是省察力,然后立意就是下决心,这个叫做以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所以 四圣谛怎么修,就是以八正道下去修,还有什么修,何等 正语,正思维下面会有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就是语言上的 也是行动,然后正业正命就是 身体上的行动,正语正业正命,【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除邪命念、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心不樂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 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 
,这个就叫做正语,正语他重点就在于什么,除 邪命念,要离开邪命念,然后,口是恶行,口是恶行是什么,进修知道吗,恶口 两舌 绮语 妄语,你讲三个而已,讲四个了,你再讲一次再讲一次,恶口 两舌 绮语 妄语,恶口两舌是恶行,就是除这四恶行,那除这四恶行,可以是一般的慈善,那一般的慈善它只是增上善,只是一种伦理道德操守,但是这里为什么可以是圣出世间,因为它跟四圣谛相应,他已认知世间是苦,然后知道他的集,然后想要灭集,所以才持戒,对治自己的我执,所以一般学佛,如果只是世间增上的善法,你不一定要认可世间是苦,你也不一定要去断除烦恼,我说一般世间善法,如果你是初入学,你只是学五乘共法而已,但是如果你修学的是进一步想要灭除烦恼,那就是得认知世间是苦,那这是第一步,那就依这样而 修口 就是正语,正业,【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除了三恶行以外,其他恶行也要除,無漏、 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 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身三恶行,身三恶行是什么,谁要讲,静宽你知道什么是身三恶行,杀盗淫,这个不知道,那妄是什么,妄语是属什么 口,杀盗淫都是什么,重于身,身是三恶行,杀盗淫是身三恶行,那口  ,妄又可以开出,妄只是代表开出什么,四个 ,就刚才讲的四个,就是除身三恶行,那你除这身三恶行,你持这身三 口四,这就是根本的戒律,你持的这根本的戒律,根本的戒律跟四圣谛相应的,那就是出世间法,你持戒只是伦理道德操守,让我未来过得更好,那是人天善法,你持戒 身三口四,持戒是为了断除我执离苦得乐,就是四圣谛相应,那就是出世间善,再来,那么这里有讲了一个,无论 ,除了身三以外,还有其他身的恶行,相应于刚刚讲的,身的三恶行都算了,【無漏、 心不樂著,固守、】,就是心不樂著世间而能够持戒,守戒,【執持不犯,不度時節  不越限 防】,不越限 防什么意思,就不犯戒,就是规定到这里你不能超过他,这个就是修多罗相应不越毗尼,不能越过我们的持戒,所以我告诉你,如果有告诉你,杀盗淫妄酒,依这样的方式去修行的,就叫做邪知邪见,师父再讲一次,如果有人告诉你,用杀盗淫妄喝酒去修行的,就叫做什么,邪知邪见,因为这《阿含经》明明告诉你,你不管世间的出世间的,这个五戒一定要守好,这是根本的,所以任何人有告诉你,用杀盗淫妄酒去修行的,那都是邪知邪见,这一定要弄清楚,那么现在有一个,有一个字叫做 不度时节,这些都是持戒,什么叫做不度时节,师父下面已经告诉你了,不度时节 何時應做什麼就得做 ,什么叫做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就得做,吃饭的时候 就该吃饭就得吃饭,但是这样讲比较笼统一点,是没错,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那你们想到什么,倒不是那么宽,他现在是讲持戒,一般来讲,古代戒律比较严格,出家人过午不食,所以你午前该吃饭你赶快吃一吃,不要越过不过时,时跟节,不要越过,不要时间到了你不做,过了之后你才做,比如说过午不食,那你就是在午以前吃完,你不要过了那个时候,还在那边搞,这个叫做不越时节,那当然这个是出家戒,那么还有比如说很多,比如说出家人有结夏安居,你们知道吗,他意思就是告诉你,结夏安居的时候,该结夏安居你结夏安居,你不要过,还有我们要剃头,那当然每个区域都要剃就对了,有规定十天剃一次,有规定两个礼拜剃一次的,时间到了你就该剃就剃,意思就是说,在僧团的戒律里面规定什么,到了这个时间你就得做,这个叫做不越时节,那这个当然也是一个持戒的概念,一个持戒的概念,再来,【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这个是转向善去的,那这里有什么,何等為正 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 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一样,然后【於 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 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我问你,正命跟刚才正业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刚刚是正业这边是正命,正业跟正命哪里不同,你知道吗,等一下那个麦克风,(正业 ,这个业是指你去工作去做事,比如说去,守一些规矩,守一些法则,然后这个正命,是指你要养活自己的性命,那你要吃,比如吃素,你得穿合适的衣服),你第一句讲错,第二句比较模糊一点,他讲的方向上大致上没错,正业不是职业,正业不是职业,因为很多人会把正业当职业,这里的正业,业是Karma是行为,业Karma,它本来就是指行为,所以上面的正业是指行为,所以为什么会讲三恶行,上面的业是指行为,根本的行为,这里的命是指职业  ,用于养活你生命的行为,就是职业,职业来讲,你要正命不能邪命,在家出家不一样,当然在家范围比较容受一点,在家人的养活自己的职业,正命是合于五戒,在家人合于五戒的职业那就没问题,清楚,我再讲一次,在家人的正命,也就是他养活自己生命的职业是符合五戒,意思就是说,你不能犯五戒来来作为职业,杀盗淫妄酒,所以你不能卖酒开酒家,开夜总会,那就不符合正命,那你做一些赌,那开赌场,那不用讲,开赌场一定不行,这样清楚,这些叫正命,那出家人正命,出家人依什么而能够维持生命,继续活下去,以在家人的布施护持供养,所以出家人不能去做贩卖贸易,仰观星宿 耕田,种种这些在家人的工作,以这些来赚钱都不行,唯一的,出家人的正命就是靠居士的护持跟供养,这样来生活,这样各位清楚了吗,那你说,那出家人如果去学医,有些人会有些模糊的观念,学医很好啊,悬壶济世啊,很好啊,有没有这样想过,这些是一个,事实上会有点模糊的观念,其实是不可以的,如果你了解一些医学知识,用在临时,那没问题,但你不能变成专家,你说,师父 那悬壶济世学医救命有什么不对,基本上,救命悬壶济世没什么不对,但不是你的职业,你的职业是什么,弘法利生,所以医生救生命,出家法师救法命,法身慧命,两个都重要,但是如果从长远无始劫来讲,哪一个更重要,法身慧命当然更重要啊,你出家师父 ,早上说的还是刚刚说的,出家人除了自我修行以外,僧团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什么,住持正法,无上的甚深法是你应该要做的东西,你怎么去做世俗的东西,你说医生救命很好,师父也认可,但你命再怎么救,还是怎么样,还是世俗轮回,救得了苦苦,救不了什么苦,坏苦跟辛苦,什么叫救得了苦苦,你现前牙齿痛 苦苦,医生可以治啊,但是坏苦辛苦,医生可治不了啊,刚刚是不是有讲什么,佛陀是大医王 可以治什么,出世间病,那佛陀是大医王,我们还没办法马上成佛,不是 大医王,但出家人总得做个小医王吧,你就算是小医王做不了,你做个小医王的助手吧,也就是说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你出家的 任务是干什么的,你自己要弄清楚啊,你不要在家出家,混得莫名其妙,现在有太多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从这边你就要知道说,我们出家人的正命到底是什么,不然的话,你就不要现这个身,你在家你要学医,学中医学西医什么医都去学,要成为什么专家,都成为都没问题,没人管你,你只要合乎五戒就可以了,但出家他的要求更高,这样各位可以了解,来那个静修来,(师父,刚才在下课之前,在上一经里面,医王谕里面就是说,佛陀成就四德,在那一经里面,那四德指的是哪四德,弟子就是想问一下),你说什么,(医王谕里面,那个佛陀成就四德,四德 ),就是苦集灭道,就苦集灭道,对苦吗,他可以告诉你,人世间的真相,告诉你人间真相的什么原因,然后告诉你,这些是可以灭除的,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这个叫四德 苦集灭道,那小医王,不是小医王,就世间医生,也可以成就世间四德,知病 病因,然后知道病怎么去治好,然后接下来告诉你怎么治,这个一般的医生,也是成就这世间医生的四德,再来,正命已经讲过了,何等为正方便,这里的正方便指的是什么,就是精进,很多时候我们精进又称为方便,【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这些都是精进的不同语持,欲 善法欲,精进,方便也是精进的另外一个名称同义词,因为他这个方便就是去做的方法,精进 方便、勤踊, 超出,超出,这个就是很用心去做的意思,然后,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 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 
】,这个叫做精进,精进通于所有的八正道的其他,这个叫做正精进,【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 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 重念、憶念,不忘、不虛,是名正念是聖、 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这个正念师父讲过,有两种意思,谁记得,两种方向,两种意思的正念,我再提一下,一个是跟定相应,一个跟慧相应,静修记得吗,你等一下,你记得是不是,你知道是不是,不是很清楚,那给你讲,如果你清楚我就不给你讲,你讲,那个如果跟定相应的话,应该是四念处的那个念,应该是什么,四念处,可以,四念处可以,跟慧相应的,那你能讲更进一步吗,四念处然后跟定相应,除了四念处,更细节上是什么,身受心法,身身念处,然后就是,身受心法 ,然后,身受心法,就是身受心法,再来,你不用把四念处详细的解说,法 的重点在于什么,正念就是心一境性,当然身受心法,就包括在心一境性里面,所谓的正念,等一下,你还没讲完,慧学相应,弟子不是很确定,这个念,弟子不是很确定,跟四圣谛相应的念,那差在哪里,谢谢师父,没问题,敬堂你知道,应该知道你说,补充一下,你要是说清楚,我就不叫你讲了,你要是应该知道,不很清楚,你说,那个进修已经讲了一半了,另外一半你讲,你讲比较生活上或细节上,定上面的正念,就比如说我们的,正念,定上面的正念,定学方面的正念,比如说我们的,对于我们的行住坐卧什么的,都保持很清楚的觉知,是打坐的,打坐的前方便,他说定相应的正念,就是从平时的训练上,就是在生活上行住坐卧上,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正知到正念,这是定相应的,慧相应的正念,就是心里起了各种各样的觉受,或者苦受,或者乐受,然后又起了对他的取着,或者没有取着等等,或者这个取着有持续,或者没有持续等等,对这些东西都保持正念,(师父这个就是弟子想到,您之前讲的,那这个跟慧相应的,实际上就是叫现法见和灭炽然,没错,两个都叫正念,但跟定相应的,跟定相应的正念,就是平时对于我们的行住坐卧,正知正念,什么叫正知正念,就是你现在在做什么,你要清楚明白,你现在在做什么,然后,心跑掉了,把它拉回来,在你现在现前做的事情上,这个叫做定的正知正念,如果你常常这样训练,你打坐,坐下来,然后,摄心集中在你的所缘上就容易,你平时要妄念很多,你坐下来,还是妄念,这是定方面的,慧方面的正念,就是跟四圣谛相应的,你看到东西见闻觉知,刚才讲的要知道我现在是,有没有认,就是灭炽然,正向灭炽然,就是说清楚明白,我现在确实有看到东西,进一步我看到这个东西,听到这个声音,或是碰触到什么,我有没有起贪瞋痴,如果有起,怎么样灭炽然,把贪瞋痴依佛法相应的把它降伏下去,这个就叫做正念,第一步是正知,清楚明白,我现在有没有看到东西,我有没有起贪瞋痴烦恼,起了,不起,那就持续,起了,想办法把它,依佛法的观念,把它怎么样降伏,这个就叫做正念,这个就是定跟慧的正知 正念,敬堂不错了,年纪轻轻,可以当师兄,不错,不过,正常的,为什么,敬堂已经来听经多久了,敬堂你来听经多久,你忘记了,你来听经文化多久了,18年开始,18年开始到现在五年不到,18吗,18年,18年从网上开始听,差不多快五年了,快五年了,这个人事沧桑,沧海桑田变化很大,快五年 你几乎是一个老师兄,这里面大部分都,这几个月才来的,敬堂你多久了,敬堂你更久吧,你多久了,2014年底,他18年你14年来的,那你更久了,那敬修你多久,两年不到,那不错,两年不到能够这样子,很不容易,所以,做师兄的,要用功一点,你不要师父讲一讲,你下次不敢来了,这是正念有没有,所以他说什么,因为这个是讲定的正念,你看他说,【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 道道思惟,无漏相应思维】,意思是说,你在正念的时候,你就要这些相应的,然后,【若念、隨念、 重念、憶念,不忘、不虛】,这个就是,在所缘上一直记忆著,不要让它跑掉,然后,是明正念,【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 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三昧就是定,一心都是定,然后,【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正念跟正定很像,但是两个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依修定来讲,这里面有两个必须要讲清楚,第一个 从修定来讲,正念是方法,摄心一境,正定是成就,也就是说,你要修定,一定是依正念开始,然后你修到,有一定的成就产生了,离五欲五盖 轻安生起,就叫做定,其实师父之前在讲,增上定学的时候讲得很多,而且讲得很清楚,修还有印象吗,多多少少有印象,师父有印象,那个地方讲得更多,但是你只要大概知道,正念跟正定,如果要区分它哪里不一样,都是心一境性,摄心一境,正念是指修行的方法过程,定是指有一定的成就,所以你一定到五欲五盖 轻安生起,才能叫做基本的正定,所以就念跟定,不一样的地方,念从因上来谈,定从果上来谈,另外一个,既然谈的是正念跟正定,它就不是一般的四禅八定而已,它一定是四圣谛相应的,也就是说,就算你现在修的是四禅八定,但是你的目的,还有你之前带进来的观念跟知见是四圣谛的,是要出世解脱的,那这个就叫做正定,如果你不是四圣谛相应的,你修的一般的四禅八定,那个可能就是,也叫正定,但是世间的正定,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正定是出世间的正定,那就是得四圣谛相应,这种正定训练,这样的正念正定,其实在闻思修慧里面,八正道是配合闻思修的,我看来叫谁来问一下,Jason你知道,八正道配合闻思修,你不知道,是不是八正道配合闻思修,哪一个,闻所成慧是八正道哪一个,正见养成,八正道的正见属于什么,闻慧,思慧,你就把它配合起来,就往下配合就对了,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那正精进是通一全部的,所以这三个,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什么,思慧成就,为什么是思慧成就,为什么八正道的第二支叫做正思惟,是不是把这个道理,在这个行为过程当中去理解,对 ,一个正见是指观念的改变,符合佛法的思惟,观念的改变,后面的闻思慧的思慧,是属于不但观念知见改变,而且能配合你的行为,那在八正道里面,比较重在讲行为的是什么,就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还有,接下来,正精进是通一所有的,还有什么,正念正定是属于什么慧,修慧,杰森这样清楚了吗,我在问你们,为什么,正念正定属于修慧,进修要讲,很好,不错,很主动,非常好,因为这个要是修慧,一定要在至少有未到地定的,一个基础,所以修慧,一般来讲,在经论上的定义,定的很严格,不是说我正在修行就叫修慧,不是,修慧一定是跟定相应的,也就是讲得更具体,就是说是在定中作观,做四圣谛观,这样才叫做修慧,所以如果谈闻思修,闻慧是知见 两层,思慧是行为的配合,那就是戒律,然后修慧,修慧一定是怎么样,定中作观,所以那一定是正念正定,所以正念正定配合修慧,这样Jason清楚吗,有问题来,请问,平时在这个散论的过程当中,思维佛法,属不属于修,你说什么,日常生活,那是在正见两层的过程,还说正见,如果你是散心的观,或是散心的思维,那还是只是正见的养成,一定是在定中作观,才能叫做修慧,如果我们平时讨论,因为为什么,因为定中作观,不能有太复杂的概念,我们现在在讨论什么,此缘性 无明,这些谈得很复杂的,这一些,其实都是怎么样,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正知正见而已,那一定要经过这样子,然后配合我们行为,那有的行为,那你还有修定,到了一定的程度,未到地定,那你的观念,一定是已经有正见了,而且正思维,都能配合的,那表示你这个观念很强,很清楚,很明白,你才能在一定中,做这样的观察,那做这种观察,是很简单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定中对苦做很简单的确认,跟概念的认可,这个时候是,不能做复杂的思维,复杂思维,那就不叫定了,这样解释很清楚,这个就叫做八正道,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师父想请教一下,您刚才所说的定中作观,这个定指的是,打坐当中的那个定吗),只是在这个范畴里头,我跟你讲,是没错,简单的分别,就是打坐修定摄心集中,才能叫做修定,那当然,如果更大的讲起来,修定不一定坐着,它可以站着,但是走,当然不能真正集中,走只是一种,前方便的训练,真正你要的话,一定要依《阿含经》的,在一个地方不动,因为你一动心就会跑,那你可以,严格来讲,人家说行住坐卧都可以,这个是有不同,就是说,在方便讲上,行住坐卧都可以,为什么,因为师父刚才不是讲吗,你行住坐卧都要保持正知正念,那有些人就把它,这样叫做修定,但那只是修定的前方便而已,真正摄心集中的时候,走路是不行的,那你说可以卧吗,可以,可以站吗,可以,最好的是坐,为什么站着会有障碍,会有困难,因为站着容易累,你站二十分钟看看,你看你是坐二十分钟容易坐,还是站着二十分钟,容易累你就容易分心,卧著容易睡觉,所以理论上,站着卧著都可以,现实上佛陀教的还都是坐着,打坐,所以叫做打坐打坐,都是坐着为主,还有什么问题,(比如说,现见法灭炽然,这个是属于定的范围吗),没有 现见法灭炽然,都是在生活上跟慧相应,你必须先在生活上跟慧相应,然后去遣除粗重的,然后慢慢养成正见,然后慢慢变成正思维,最后才能在打坐定中作观,如果你没有那个观念,你坐到就算你有定力了,你不知道要做什么观,观不起来,这样清楚了吗,还有打坐师父是讲过很多了,还有最后讲一下简单的,就打坐,当然年轻,坐着可以双盘腿能够叠是很好的,必须要求,但是腿能不能弯,或是能够单盘双盘,其实都还是不是最重要的,年纪大了坐椅子都没问题,但是坐椅子有一个毛病,你容易去靠背,然后容易酸容易累,所以还是打坐或是盘起来,坐着会比较好一点,但是如果说年纪大了,或受过伤脚没办法,那没关系,脚动一动都无所谓,重点在于能不能摄心集中,这才是根本关键,其他的各种方式,都是在培养帮助你摄心集中,所以师父说过,这样可以不可以,可以容易累,卧可以不可以,可以 容易睡觉,坐椅子可以不可以容易腰酸,所以还是盘坐是最好,但是有些盘坐就认为说,那双盘比较稳,没错,那不能双盘是不是等于光护不好,不是啦,你要是要双盘的那些做瑜伽,或是那些拉筋的体操队的,那个比你更行,舞蹈的那些更厉害,难道舞蹈家他的拉筋拉得很松的,他就很厉害打坐吗,那也不是,摄心集中才是根本的关键,那其他的 师父在 ,增上定学里面已经讲很多了,以后有空回去那边看一看,讲到这里,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个图,就告诉你说,你们可以把它看一下,这个就是整个以八正道,有没有看到这里,八正道来配合各种修行,四念住,四神足相对的一种对应,那其实就是 ,以八正道来修四念处,八正道来修四念处的一个图,师父为什么把这个图放在这里,因为就让大家了解复习一下,不然已经忘光了,八正道相应修四圣谛,看一下这个图之前都有,我们再来看一下,苦法门,四圣谛的第一支是不是苦,是不是人生是苦,所以修四圣谛,如果我们要修四圣谛,为什么说四圣谛见识无间等,因为你对四圣谛的知识认识之后,你要修行的第一个入门观察,就要肯定世间是苦,苦圣谛,所以我们的苦法门,是共通一切的法门,那现在我们来,那个增上慧学里面,就是缘起四圣谛,缘起讲过了,四圣谛讲过了,现在要针对苦,苦圣谛还有人生是苦,做一个更透彻的一个分析跟说明,也是鼓励大家,来我们先来看,因为这个印顺导师在,在那个,佛法概论里面讲得非常好,所以就把这个里面,弄出来给大家来看一下,苦,有情的爱着,必然表现在时间当中,有情的爱着,这个爱着,就是我们之前的讲烦恼的贪爱,记得 十二有支的前面五支,不是后面,前面五支是什么,爱 取 有 生老死,那么爱着烦恼,就是依无明而起的,行为意志上的贪爱,叫做爱,爱染,有情的爱染,必然表现在时间当中,一切存在必现为时间相,到这里有没有问题,一切的存在都,必现为时间相,你们回去看看照片,过去,三十年前长什么样子,这我小时候,那可能会回忆,真好,以前怎么样,表现于时间,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照镜子,二十年过怎么苍老了那么多,还是你变漂亮,变帅了,变庄严了,都有可能,你看必现存的一切,表现中一切存在,必现为时间相,时间有前后两端,这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的,依前后两端安立现在,现在 我们会留恋过去,展望未来,在这中间有现在,这叫做三世,必现为两端安立现在,所以经中说,经中这是雜含卷29‧805經,经中说,於過去諸行不顧念, 未 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我们的染着都是在染着过去,染着未来 染着现在 ,当你现在过得很不如意的时候,你会怀念过去,除非你的过去(现在)过得更苦,那个时候真好,家里家财万贯,要什么有什么,吃什么,很多人喜欢谈那些,我从小都是怎么样,抱着金汤匙长大,想不到中间家道中落,落得我现在连房子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意念染着过去,然后就哀怨 悲怨,都是谁都是什么,有些人是展望未来,未来 一定会过得更好,我未来怎么样,我计划来做个生意,我现在来弄个什么,未来怎么样,我买几个鸡蛋来孵鸡,然后生了鸡之后,再来生鸡蛋,所以一个蛋孵出一只鸡,一只鸡生两个蛋,这两个蛋再孵出两只鸡,然后我觉得未来,我就可以怎么样,又回复到家财万贯,总是有这些欣乐,就是过去跟未来,佛陀就说,我们一般的人都是,都是什么,对过去顾念,对未来欣乐,对现在染着,就是一般人的状况,剩一分钟我们再看下面,有情就是我们以人为主,由于情爱的特性,所以對過去,總是戀戀不 捨,隨時執著,對未來...,即時時向前追求,總 覺得未來是怎樣的好,当然你要是,另外一种是嗔恨 厌恶 讨厌,还是情爱的一种相反,都是基于执著跟情爱,總是不滿於固有而要求新 的,並且是無限的欲求,一面回 戀過去的舊,一 面又拚命追求未來的新,这两者是一个大矛盾,在 此過未中間的現在,要離不離的染著,即緊緊的 抱著不放,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这就是苦的一个来源,还没讲完,我们现在先讲到这里就好,这就是导师,依他佛法的智慧,告诉我们一般人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我们下个星期继续来看,苦法门 苦圣谛,
editor、​limited
3,6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