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佛法概论-82 | 佛法概论-82 | ||
(2024-4-10) | (2024-4-10) | ||
第二十章、正覺與解脫 | |||
最后这一章都是从果位上来讲,一个是从声闻,一个是从佛果。第20章——正觉和解脱。什么是正觉?什么是解脱?正觉那是指佛的正觉,解脱是指声闻,就是阿罗汉的解脱。 | 最后这一章都是从果位上来讲,一个是从声闻,一个是从佛果。第20章——正觉和解脱。什么是正觉?什么是解脱?正觉那是指佛的正觉,解脱是指声闻,就是阿罗汉的解脱。 | ||
第14行: | 第18行: | ||
首先,谈到第一个主题,次第证果;第二个主题,解脱;第三个主题,涅槃。先从次第证果来谈: | 首先,谈到第一个主题,次第证果;第二个主题,解脱;第三个主题,涅槃。先从次第证果来谈: | ||
一、次第证果 | |||
( 一 )由凡入圣的 次第证果 | |||
1 、凡依法修行皆能得正觉的解脱 | |||
首先谈到,凡是依法修行都能够得正觉的解脱。 | 首先谈到,凡是依法修行都能够得正觉的解脱。 | ||
第39行: | 第42行: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 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 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 滅,名阿羅漢慧解脫。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 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 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 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 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 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 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 滅,名阿羅漢慧解脫。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 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 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 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 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 ||
2、坚毅的精进才能破无明与贪爱 | |||
【在家、出家的声闻众,为了无限生死的苦迫,觉了生死的根源是无明、贪爱,依中道行去修持,即能向于正觉,到达生死解脱。】 | 【在家、出家的声闻众,为了无限生死的苦迫,觉了生死的根源是无明、贪爱,依中道行去修持,即能向于正觉,到达生死解脱。】 | ||
第47行: | 第50行: | ||
【这必须坚毅恳到的精进,经非常努力,才能豁然大悟、超凡成圣,转迷情的生活为正觉的生活。】 | 【这必须坚毅恳到的精进,经非常努力,才能豁然大悟、超凡成圣,转迷情的生活为正觉的生活。】 | ||
也不是轻轻松松的,必须坚毅恳到的精进。所以这个坚毅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力,坚定的意志力。恳到其实就是一种过去用的词语, | 也不是轻轻松松的,必须坚毅恳到的精进。所以这个坚毅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力,坚定的意志力。恳到其实就是一种过去用的词语,到就是智的意思,至就是至诚,就是表示人的这种诚恳,诚恳到极致。诚恳到极致的时候,如果说用佛法的表达,那就是信欲勤,你要有这种真诚的信愿,然后还要有一种愿求就是欲,然后这种精进就是勤。所以经过非常的努力,才能豁然大悟,超凡成圣,转迷情的生活为正觉的生活。这个由迷情转入正觉,其实就是用这个八正道来完成的,所以三学八正道,它就是由凡转圣必须要经过的这个过程,这个也就是我们解脱的次第,下面就是讲这种解脱的次第了。 | ||
3 、实证的果位略分为四级 | |||
这个次第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个在我们成佛之道也都学到了,这里是简要的介绍。 | 这个次第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个在我们成佛之道也都学到了, 不过 这里是简要的介绍。 | ||
【所以学者的进修实证,略分为四级。】 | 【所以学者的进修实证,略分为四级。】 | ||
(1) |
(1)斷三結得初果 | ||
【(一)、須陀洹──預流果,這是內心初得從來未有的體驗「知法入法」,雖沒有究竟,但生死已可說解脫了。那時,斷了生死根本,徹見寂滅法性,如說:「於此 法(滅),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果。不墮 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雜阿含經》卷三‧ 六一經)】 | |||
所以这个三菩提也通于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佛菩提。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疑。 | |||
【三結是繫縛生死煩惱中最重要的: | |||
〔A〕身見即我見,由於智慧的證見無我性,不再於自身生神我想了。如闡陀說: | |||
「不復見我,唯見正法。」(《雜阿含經》卷一○‧二六二經)6 】 | |||
这是杂阿含经很有名的一个句子。 | |||
因为在我们五蕴身心观察,它都是因缘和合的一个复合体,中间没有一个独立的一个法存在,所以,其中不见我,但见因缘的和合的法而已。所以,见到无常无我,就是见到这个法。 | |||
【〔B〕戒取,即執種種邪戒──苦行、祭祀、咒術等為能得解脫的。】 | |||
戒禁取就是当时外道种种的苦行,种种的不正确的之行,还有祭祀,婆罗门就是祭祀为上的。然后还有一些咒术,以为持咒能得到解脱,或者能得到吉祥,这都是不正当的方法。 | |||
【聖者不會再生戒取、去作不合理的宗教邪行。 】 | |||
因为圣者完全了解因 果 业报这个法则 , 他不用那种不合理 的 修行方 法, 也不用 那 种祭祀祈求 , 用那种咒术 , 这些都不 是 合理的 , 它属于宗教的邪行 。 | |||
【〔C〕疑 ,是 對於佛法僧 的 猶豫 。 】 | |||
疑就是对于佛法僧的犹豫,对佛证悟了真理怀疑,对佛证悟的法,他也不清楚,对僧的修行,他也不大清楚。僧是以什么法去修行的,他证悟的圣道是怎样的,他都是犹豫不决。 | |||
【聖者「初得法身」 , 與佛及僧心心相印,還疑惑個什麼!】 | |||
因为圣者见 了 正法 ,见了 法的 寂灭性。就 是说悟佛所悟 了, 他看到佛当初悟的是什么 , 所以他也同样看到佛所悟的 法, 这样 ,就是 他和佛的心心心相印 , 那还 疑 惑什么? | |||
所以 | 所以 经典中经常说 , 见 缘 起即见法 , 见法即见 佛, 他 见 的 就是 佛所悟 的 实相。如金刚 经 所 说的 「若 见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意思 ,见 的都是同一个 法 ,并没 有 第二 个 法 。 | ||
初果圣者 , 断了三结 , 但三界 的 修惑烦恼 , 还 有一 品没断 的。所以,他 只是断了 见 惑的烦恼, 我 见断了,他还继续,往上修二果三果四果 , 就 是 次第的来断修惑的烦恼。见惑烦恼一断永断 , 修惑 的 烦恼,那就是一分一分 的 断 。 | |||
(2)依 法 進修直至四果阿羅漢 | |||
【 依此進修,經(二)、斯陀含── 一來,(三)、阿那含──不還,到究竟解脫的 (四)、阿羅漢。】 | |||
因为在欲界是九品烦恼。九品烦恼要断了六品,那就是二果 , 他只能润一生生死。然后到三果 的 时候 , 他欲界九品烦恼都断尽 了 ,所以 ,他不 再投生到欲界。三果就 是 投生到上界,因为欲界烦恼断了 , 他就没有引业往欲界来引。圣者 也不 叫引业了 , 一直到究竟解脱 的 四果阿罗汉 , 阿罗汉才能达到解脱 的 境地 。 | |||
(3)阿羅漢才能達到究竟解脫 的 境地 | |||
【 阿羅漢, 是生死的解脫 者 ──無生; 煩惱賊的淨盡者──殺賊; 值 得 供養尊敬的聖者──應供。】 | |||
无生、杀贼、应供 。 阿罗汉有这三个特色 。 | |||
【如經 中 說:須陀洹雖破除煩惱 , 還有「餘慢」未盡(《雜阿含經》卷五‧ 一 ○五經 10) 。 】 | |||
这个「慢」其实是修惑 的 烦恼,因为见惑烦恼 断了, 这些 修惑烦恼一品 还 没断。 五上分结里有个「慢」 , 这个「慢」 是 和我相应 的, 但是 我见 已经 断了 ,他和这种爱烦恼相应的 。 所以 他就 有一种微细 的 「慢」 烦恼 还起着作用 。所以 在成佛之道我们学到这种微细的烦恼 ,见 、爱、「慢」、无明,就是色无色界的,叫四无记根,是阿罗汉要 断的烦恼,就是 属于五上 分 结 的。所以它是 属于情爱方面的 烦恼。 这个「慢」在成佛之道之中讲到 , 它 是一 切众 生 烦恼的内在特性 。 因为我们在欲界 的时候, 这个「慢」都是对 他 而起的, 都 是因为我好像不比你差 , 看 到 别人比自己强,自己也会起「慢」心,有七种「慢」 。 但 是 色 界 这个「慢」,不是对外而起的 , 完全是内恃自我的一种特性 ,有 一种妄自尊大的一种感觉 , 它完全是内缘的。它不是像我们 欲界 众生的慢,都是往外 来 对比而生的慢心 。 | |||
所以这个慢是比较难断 的, 是非常非常微细的自我感,所以这个余慢未尽,就是自我的余习是非常微细的,有情众生难免还会有 自 我 的 这种习惯 。 | |||
【10】《雜 阿 含經》卷 5(105 經) :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於世尊所心得淨信 , 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即於此座慧眼清淨」!... 佛告仙尼: | |||
〔1〕「色 是 常耶?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 世尊」! | |||
復問:「仙尼!若無常者 , 是苦耶」?答言:「是苦 , 世尊」! 復問:「仙尼!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答 言:「不也,世尊」? |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 |||
〔2〕復問:「云何仙尼! 色 是如來耶」?答言:「不也 , 世尊」!「受、想、行、識 是 如來耶」? 答言:「不也 , 世尊」! | |||
〔3〕復問仙尼:「異色有如來耶?異受、想、行、識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 〔4〕復問:「仙尼!色中有如來耶?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 〔5〕復問:「仙尼!如來中有色耶?如來中有受、想、行、識耶」?答言:「不也,世尊」! 〔6〕復問:「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識 有 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仙尼:「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未)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 慢 則不斷 , 慢 不斷故,捨此陰已,與陰相續生。 是 故仙尼! 我 則記說是諸弟子 , 身壞命終 , 生彼彼處 。 所以 者何?以彼 有 餘 慢 故。 仙尼!我諸弟子,於我所說能解義者 , 彼於諸慢得無間等,得無間等故諸慢則斷。諸慢斷故, 身壞命終,更不相續。仙尼!如 是 弟子,我不說彼捨此陰已,生彼彼處 。所以 者何?無因緣 可記說故。欲令我記說者,當記說彼:斷諸愛欲,永離有結,正意解脫,究竟苦邊。我從昔 來及今現 在, 常說慢根 、 慢集 、慢 生 、 慢起 , 若於慢無間等 , 觀眾苦不生」 。 佛說此法時 , 仙 尼出家遠塵、離垢 , 得法眼淨 。 | |||
【此 慢, 或稱為「慢類」。11這 是 雖 因 無 我 智力不再起分別 的 我我所見 , 但無始 來習以成性 的 「內自恃 我 」,還 不 能淨盡 , 所以還剩有有限── 七生或一生的生死 。 】 | |||
有 | 所以无始以来形成的内自恃我,就是那种微细的自我感还是 有 的 。 虽然说初果的圣者,已经断了我见了, 但是 这断的我见是分别的我见, 这个 分别 的 我见 , 它还 是 属于萨迦耶见 的。 因为见烦恼,断 的 就是萨迦耶见 , 但是这个里头 是 不再起分别 的 我、我所见 。 因为萨迦耶见不起了,那分别我见也就 不 起了。里面一个爱染的自我感还 是 有 的, 但 是 非常微细的 , 所以它还会润七 生。 | ||
哪些烦恼润几生 , 我们在成佛之道学到了 , 还有分上品、中品、下品 , 上品烦恼能润两大生。 所以, 他总共起来润七生 。 | |||
【這需要再經 不 斷 的 努力 , 才 能 徹底根絕 , 達到究竟解脫 的 境地 。 】 | |||
那再努力 ,就是 要断五上分结 ,因为 先断五 下 分结 , 就是欲界 的, 贪、嗔、痴、慢、疑 。 | |||
然后 上 二界的 五 上 分结,就是 色 贪、 无色贪,还有掉举 、慢、 无明。圣者从初果二果至四果,这么一个次第 。 | |||
【11】《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19〈5 分別隨眠品〉(大正 29,101a12-b7): 且慢隨眠差別有七:一 、 慢 , 二 、 過慢,三、慢過慢,四 、我 慢,五、增上慢,六、卑慢, 七、邪慢 。 令心高舉總立「慢」名;行轉不同,故分七種 。 | |||
1、於劣、於等,如其 次第 ,謂己為勝、謂己為等,令心高舉,總說為「慢」 。 2、於等、於勝 , 如其 次第 ,謂勝、謂等,總名「過慢」。 3、於勝謂勝,名「慢過慢」。 4、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 5、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 6、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名為「卑慢」。 7、於無德中謂己有德,名為「邪慢」 。 | |||
然 | 然 《本論(*發智論)》說:「慢類有九: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 四 、有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六、有劣我慢類,七、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類, 九、無劣我慢類。」如 是 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離出。 「從三」者 , 何?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 是 三慢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 初 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過慢;後三如次即慢、過慢、卑慢。 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卑慢可成 , 有高處故 。 無劣我慢 , 高處是何?謂:於如 是 自所愛樂勝 有 情聚,雖於己身知極下劣而自尊重 。如是 且依《發 智 論》釋 。 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從三慢出,謂:慢、過慢、慢過慢三 , 由觀「劣、等、 勝」境別故。如 是 七慢,何所斷耶? 一 切皆通見、修所斷 。 | ||
然后接下来讲证入四果是不一致的 , 就是 从证 到 初果到四果 这个过程 , 它也是 不一 致的 。 这在经典中详细地讲的时候 , 是有信行人和法行人的 。 | |||
(二)依根性 的 不同 , 所證 果 位的情形也不一 | |||
【聲聞 的 證得初果與四果 ,是 極不一致的。大 智 慧 的 如舍利弗,最愚笨 的 如周梨槃陀伽 。 】 | |||
这里用最笨 的 周梨盘 陀 伽和智慧第一的舍利佛来做个对比 , 说明从证入初果一直到四果 , 这种 时 间性都不一样 。 你看舍利佛,听到 一个 偈颂证入初果。但是周梨盘陀伽证入初果 的 阶段是很艰难 的, 但 是舍利佛 用很短 的 时间内,半 个 月 ,就证入 了四 果。 那周梨盘陀伽经历的时间很长,这是从愚智的差别来对比的。然后下边就是从年龄上的差别来说: | |||
【年齡極老的,如須跋陀羅 ,一 百二十歲; 頂 年 輕 的 ,如七歲沙彌均頭 。 阿難從佛極久,還沒 有 證阿羅漢; 而舍利弗、憍陳如們,不過幾天就成了阿羅漢 。 】 | |||
从修道过程来说,有年龄很久的,120岁 , 还有最年轻的七岁的。 又说阿难跟随佛,二十多年,还没有证入阿罗汉 。你像舍利佛、乔陈如,不过几天就证入了阿罗汉,这是从时间上来做对比说明。这些虽然都是证了圣果,但是差别不等 。 | |||
【而且 , 證得須陀洹以後 , 有現身進修即得 阿 羅漢的 , 也有證得 初果 或二果、三 果 後 , 停頓不前的 ,但 生死已有限量,究竟解脫 是不 成問題了 。 】 | |||
佛在世的时候,有现生经过初果之后很快就证了四果 的 。但也有证入初果就不再前进了,或者证入二果,也就停止不前 , 或者证入三果,就停滞不前。然后,临终或者七 返 人天,或者是一来,或者是不来 , 所以他证的果位,都是差别不等 。虽然不等,但他生死也有限量,就像说如大池水和沼上水一样 。 | |||
【 證果的情形 不 一 ,大 抵基於根性利鈍及信道──深信三寶而努力求其實現的精誠程度 而定 。 】 | |||
所以就是无论是钝根还是利根,它证入的程度或快或慢,其实也都是他用功的程度。看他在现生之中,精不精进用功,有的可能不太精进用功,最长的七 返 人天。有的他精进用功,现生就能够证悟四果。 | |||
他对三宝深信,因为深信,他就会产生信、欲、勤,这种努力。如果说对三宝这种信的程度,不是那么恳切。可能就缓慢一些。 | |||
但 | 【這是人人可得的, 但如心有所 著、 有所偏,不能恰到好 處 的行 乎 中道,特 別 是 亂 心妄 執 ,那就非常 難 得了!】 | ||
就是说能够精诚去修学的,追求究竟解脱的,这样根性的人,那就非常的难得,如果说你有所着有所偏的,或者乱心妄执,那可就没办法去证悟。 | 就是说能够精诚去修学的,追求究竟解脱的,这样根性的人,那就非常的难得,如果说你有所着有所偏的,或者乱心妄执,那可就没办法去证悟。 | ||
二、生死解脫 | |||
(一)從見法與離欲,得生死解脫 | |||
证悟的次第,从出果到四果是有次第过程的。 | |||
然后就讲到声闻的生死的解脱,然后就是涅槃,其实这个都比较容易理解。 | |||
解脱就是解脱 烦恼对我们的束缚,一切的贪嗔痴烦恼束缚着我们,使我们不能自在,受很多冤枉之苦。然后,通过修行见法离欲,得解脱,解脱是解脱我们的烦恼束缚、流转生死。 | |||
涅槃就是我们解脱之后不再落后有,不再生死轮回呀,就是趣入这种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如果说我们明白这两种纲领的时候,它的过程也不难理解。 | |||
【生死解脫,在聖者是自覺自證的――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20】 | |||
生死解脱 ,圣者是自觉自证,他自己能够偈说。就是自己解没解脱,见不见法,他非常清楚的。所以说他最后能「我生已尽,梵行以立,所作已办,终不落后有」。 | |||
【20】《瑜伽師地論》卷 85: 云何自內所證?當知有四種相。 〔一〕若於有學解脫轉時,由二種相內慧觸證;謂我已盡諸惡趣中所生諸行,又我已盡除其 七生、二生、一生所餘後有所生諸行;又我已住能究竟盡無退轉道。 〔二〕若於無學解脫轉時,即由如是二種相故,內慧觸證;謂我已作為斷其餘一切煩惱所應 學事;我今尚無餘一生在,況二、況七!又隨所樂,亦能為他如實記別。如是名為自內所證。 | |||
1、自證涅槃的兩個面向 | |||
【 現生涅槃的自證智】 | |||
自证涅盘,两个方面来说的,一个是从见法,见法就是初果先见法,离欲那就是从我们思惑,一点点地断除我们的爱欲。因为思惑它是一分一分断,是从初果到四果的过程。 | |||
【(1)從「見法」說 :由於無常、無我而悟入法法歸於寂滅,現覺得沒有一毫可取可著 的。這無著無累的覺證,即涅槃無生──生死不可得的確證。】 | |||
因为我们有烦恼,有爱着就会被束缚着不能得解脱。得解脱就摆脱了种种系缚,就没有拖累的,无着无累。这是从见法来说的,因为见到实相了,没法可取的,都是见到诸法的空性,无常性,见到他的苦性,这是见到真相。见到真相这还要继续修这些爱惑,离欲。 | |||
【(2)從「離欲」說 從「離欲(煩惱)」說:不但在空性的現覺中如日朗天空,沒有一些兒陰影,即使 從此出觀回復平常的心境──世俗智,也自覺得煩惱不起。】 | |||
一个从知见上,一个是离欲上。如果真正的断除了我们这种修惑、爱欲,他就能够在这种日常生活中回到世俗的心境上。因为你还要待人接物,还要托钵乞食,这是平常的心境,世俗智。这时候你也能够觉得烦恼不起,这个就是解脱知见,他证悟了空性,断除了烦恼,还要在生活中来检验一下,有没有贪心,嗔心,痴心生起来?所以,他没有这些烦恼的时候,他的心境是如日朗晴空。 | |||
2、試驗煩惱淨盡的方法 | |||
【這是可以試驗的,如舍利弗說:「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 取淨相(即故意想男女的親愛、聲色的娛心等),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 | |||
所以试验烦恼净尽的方法, | |||
就是故意取着过去那种可爱像,想这种男女的亲爱像,声色的,娱乐的,这种可爱,可听的,可闻的这些声音,以及五种欲境,都可以去检验,这时候若感觉自己内心与这些境界都远离远离,順趣浚注,这是阿含经的用语。顺序,就是去顺从于这个灭,就是涅槃。那个灭了,寂灭顺序是流向的意思,就像那个河川水,它始终像于大海去奔流一样,因为它是顺于涅盘法的。这样他检验自己的心,不向五欲境界这个这方面去发展了,它完全是趋于寂灭涅槃的】 | |||
【...... 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雜阿含經》卷一八‧四九三經)21 】】 | |||
这样子,他就是真正的叫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里有个解脱和解脱知见。解脱,他可以说断烦恼,证真如法性,再自己来检验就可以自己既说自己作证,不用别人来验证自己。因为他观的法,非常清楚自己这些,烦恼有没有,这些无明无知有没有,这时候他完全清清楚楚的。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如果对法律清楚,我们也很能够心里很坦然的时候,我没有办法。那阿罗汉对这些烦恼法很清楚,自己已经断尽烦恼了。 | |||
【這樣,確見自己的煩惱淨盡,不會再從自我私欲、私見而行動,即不會再作感生死 的後有業。如明燈不再加油,不久會歸於息滅。 】 | |||
因为我们这个生命,它是一种业力的一种,就像说那个大树的根给断了之后,里边还剩余的这个水分,你在太阳下暴晒,它的水分马上就会干枯,它就不再这个发芽生枝了。就等于说確見自己的煩惱淨盡,我们不再生起烦恼,不再生烦恼就不会再给他加油,这样,我们余下的这个五蕴之身,就最终会归于熄灭。 | |||
(二)現證涅槃已離心苦,能實現正覺的生活 | |||
1、現證涅槃乃實現未來與現生解脫的自由 | |||
【現生的證得涅槃,不但能確證未來生死的解脫,對於現生,更能實現解脫的自由。這由於通達了無常、無我、無生──人生的究竟真理,知道一切的本來空寂,一切 本來如此而必然如此的。 】 | |||
因为解脱,你现生就能证明得到,他不是等来生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是现法见的,现法就是证得的。确实是,只要如法的去修,确实能达到,关键是我们很难实时的如理如法,这个还是我们个人的问题。是人的这种精进度,这种诚信的问题,人的根性的问题,它并不是法的问题。 | |||
【如老死──無常性的必然到來,佛也沒有例外,這有什麼悲哀?】 | |||
这个老死,佛陀已经看到这种真相,谁也躲不过这种生老病死的佛陀,这么大智的佛陀,他也难免。 | |||
【 依法持心,能於一切苦迫中得解脫,什麼都不能撓亂聖者的心情。】 | |||
圣者的心境已经能寂然不动,下边谈到这种身苦与心苦的解脱。 | |||
2、有情的苦迫不外身苦與心苦 | |||
【原來,人類苦迫無限,而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 | |||
一、從身而來的「身苦」,即有關於生理的,如饑寒等。 | |||
二、從心而來的「心苦」,如外物得失的憂惱,生離死別的感傷,尤其是老死到來,感到自己的幻滅、罪惡的悔嫌,繫戀家族、財產而起的痛苦。這二者雖有相互影響,但一是重於生理的,一是重於心理的。】 | |||
我们到生离死别的时候,就是有很多忧悲苦恼了,感到自我不存在了,非常恐惧。又感到了自我有种种的罪业,种种的不足,这都是我们生起心苦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它是互相影响的,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心理的,身体而来的是身苦,生老病死就是身苦,然后就是心苦。 | |||
3、解脫的聖者或有身苦,但無心苦(p.262-p.263) | |||
(1)身苦與一般共,心苦則有異 | |||
【身苦是一般共感的,心苦即因人而不同。舍利弗為那拘羅長者說「身苦患,心不苦患」(《雜阿含經》卷五‧一○七經),23即揭示了佛法修行而得解脫的要義。佛弟子的定慧熏修,只是到達心地明淨、真慧洞徹,即使老死到來那樣的痛苦(其他的苦可知),也不會引起繫戀的心苦。 | |||
慧解脫的,身體的痛苦與常人一樣;定力深的,身苦可以減輕,或者毫無痛苦。24】 | |||
俱解脱的,当然他身苦,心苦都已经断除了。 | |||
慧解脱的,他由于定力缺乏,所以,身体的痛苦和平常人是差不多的。;定力深的,身苦可以減輕,或者毫無痛苦。 | |||
【24】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二冊,(p.31-p.33): 佛與聖弟子達到究竟解脫的,稱為阿羅漢,有慧解脫,俱解脫二類。依慧得解脫,名慧解脫; 心離煩惱而得解脫,名心解脫:這二者,本是一切阿羅漢所共通的。由於心是定的異名,所 以分為慧解脫,及(心與慧)俱解脫二類。佛為須深說:慧解脫阿羅漢,不得四禪,也沒有 (五)神通,是以法住智通達緣起而得解脫的。俱解脫得四禪、無色定、滅盡定,依禪而引 發神通,見法涅槃。如從離煩惱,得漏盡智而解脫來說,慧解脫與俱解脫,是平等而沒有差 別的。 然慧解脫者,沒有根本定;眼見、耳聞都與常人一樣;老病所起的身苦也一樣(但不引起心 苦)。俱解脫阿羅漢有深的禪定;引發神通──見、聞、覺、知都有超常的能力;老病所生的 身苦,因定力而大為輕微。在阿羅漢中,俱解脫者是少數,受到佛弟子的欽仰。但得深定, 發五神通,依定力而身苦輕微,是共世間的,神教徒也有人能修得這樣的。所以,佛弟子應 以般若自證得解脫為要務,而以般若得解脫,是要從如實知見緣起中,對眾生──自己身心 (五蘊、六處、六界)的行動,了解為什麼會起愛著,為什麼會引生苦痛,要怎樣才能解脫, 依正見緣起的無常、無我,才能達成解脫生死的目的。如不了解道要,一心專修禪定,或者 求神通,那是要滑入歧途的。 | |||
(2)心苦由自體愛而生,證無我慧的聖者已離愛欲得心解脫 | |||
【心苦是從自體愛所起的我我所見中引發來的情緒,】 | |||
所以说心苦是从自己爱所起的,我、我所见中引发来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是这个患得患失, | |||
爱恋这个我们我所,亲人,财物,还暗恋我们身体,这样就引发了我们这种情绪,是心理的。 | |||
【聖者得無我慧,即能離愛欲而心得自在解脫。從自心淨化的解脫說,這是出世法最根本的,唯一的重要問題。 | |||
】 | |||
圣者,断了我见,他怔入了无我的慧,既能离开爱与心,得自在解脱,从自身净化的解脱来说,这是出世法最根本的唯一重要的问题。 | |||
所以,最主要就是这种心能够净化烦恼得解脱,这个是一定要说的,出世解脱最根本的问题。 | |||
【所以经中常說:「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 | |||
其实在这个具解脱里头,它也是可以说心解脱,在慧解脱里头,它也可以说是心解脱,所以这个心的解脱,它通于两边的。 | |||
【舍利弗說:「大師唯說調伏欲貪。」(《雜阿含經》卷五‧一○八經) 以貪欲──即集諦的愛為本的身心,是現生苦迫的根 本,貪愛又是未來流轉的根本。解脫了這,即現身自作證而得究竟解脫,未來不 再受生死,27 現時能離去自我執,解脫自在,從自他和樂的行為中,營為28正覺的合理生活。】 | |||
所以经中处处都谈这种调伏贪欲,断贪欲。或者是,依爱断爱,依欲断欲,讲的都是断这个爱欲,断了爱欲,它就得到心解脱。这个等于说,断了爱欲,他才能把我们的烦恼能够断,因为你断了见惑,他只是证入初果。所以,只有说断贪欲才能真正的能达到最后的生死根本解脱。所以,这都是从解脱来说,就是断尽我们这些心苦,种种烦恼的束缚。这些,一个是从知见来的,一个是从爱欲来的。 | |||
三、涅槃 | |||
(一)涅槃的定義 | |||
【生死解脫,不是現生不死,不是未來永生,是未來的生死苦迫的不再起,於現生的苦 迫中得自在。這樣的解脫當體,即是涅槃。】 | |||
解脱,那就是证入了涅槃。但是这里,证入涅槃和解脱,它是有什么区别?解脱当然是解脱烦恼,解脱我们的五欲,解脱我执我见。涅槃,他说具足那种真理,他不再生死轮转,从这个角度来说。 | |||
(二)有餘與無餘二類涅槃 | |||
【 關於涅槃,從來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的分別。29】 | |||
1、涅槃有不再來人世間受生的意義 | |||
【依漢譯《阿含經》說:涅槃的一般意義,應該是不再來這人世間了。如──《雜阿含經》(卷三四‧九五七經)說:「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 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30】 | |||
【29】(1)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p.145-p.146): | |||
《阿含經》中,意生身也是有的。什麼是意生身?有處約中有身說:如從人中死到傍生中 受生,在這人死以後,未生畜生間,也有生死身,名中有,或稱意成身。 或約色無色界身說:《阿含經》也說二種涅槃: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約古典的 《阿含經》義說:得不還果名有餘涅槃;得阿羅漢果,名無餘涅槃。三果聖人,上生而更 不還來欲界受生,所得上界身,即名意生身。佛在世時,優陀夷與舍利弗,曾諍論意生身 有色無色的問題,優陀夷硬說意生身是無色的,被佛呵斥。這樣,阿那含果得有餘涅槃, 有意生身:阿羅漢果得無餘涅槃,意生身也沒有了。 | |||
(2)印順導師《學佛三要》,(p.227): 當破了我見,斷盡煩惱,證入法性時,名為得涅槃。涅槃是親切的體證了,但還不能沒 有苦。有此身體存在,餓了還是要吃,冷了還是要穿,辛苦了還是會疲勞,會老,會病。 不過,比平常人不同,雖然身體有苦,而不致引起憂愁懊惱等心苦,這叫有餘涅槃,就 是上文的「斷惑則得涅槃」。到最後死了,這個身心的組合離散了,不再引生新的自體, 新的苦果,這叫無餘涅槃,也就是「業盡報息則入涅槃」。 | |||
【30 】《雜阿含經》卷 34(957 經) (大正 2,244a16-b8): 婆蹉種出家白佛:「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門瞿曇有何等 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 於餘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 | |||
佛告婆蹉:「此說有餘,不說無餘」。 | |||
婆蹉白佛:「瞿曇!云何說有餘,不說無餘」? | |||
佛告婆蹉:「譬如火,有餘得然,非無餘」。 | |||
婆蹉白佛:「我見火,無餘亦然」。 | |||
佛告婆蹉:「云何見火無餘亦然」? 婆蹉白佛:「譬如大聚熾火,疾風來吹,火飛空中,豈非無餘火耶」? 佛告婆蹉:「風吹飛火,即是有餘,非無餘也」。 娑蹉白佛:「瞿曇!空中飛火,云何名有餘」? 佛告婆蹉:「空中飛火,依風故住,依風故然,以依風故,故說有餘」。 婆蹉白佛:「眾生於此命終,乘意生身往生餘處,云何有餘」? 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 餘」。 婆蹉白佛:「眾生以愛樂有餘,染著有餘,唯有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沙門瞿曇!世間多 緣,請辭遠去」。佛告婆蹉:「宜知是時」。 | |||
这个有余,意生身不再来人间了。那这个三果也是不来人间了,所以,它有分有余和无余。 | |||
【《增一阿含經‧火滅品》也如此說:「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 是謂有餘涅槃界。......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 戲,......是謂無餘涅槃界。」31】 | |||
这个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不同,一般说活着的阿罗汉是有余,他这个临终进入涅槃,是无余。所以这个有余无余,它是两种来记的。最早的阿含经是这么个说法。 | |||
【31】《增壹阿含.2 經》卷 7〈16 火滅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 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 涅槃界。 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於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 此二涅槃界,當求方便,至無餘涅槃界。...」 | |||
【《中阿含經‧善人往經》,對於「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的,更分為七善人;而 現究竟不再受生死的,稱為無餘涅槃。32這可見,涅槃有不再來這人世間受生的意義。】 | |||
【32】(1)《中阿含.6 善人往經》卷 2〈1 七法品〉七種阿那含: 三種中般、 生 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 。 | |||
2、辨三果與漏盡者 不再 來人間之差異 | |||
所以 | 【阿那含與阿羅漢──佛也是阿羅漢,都不再來人間, 所以 並稱涅槃。但阿那含還有煩惱與身 的 剩餘 , 阿羅漢才 是 無餘 的。 】 | ||
(三)釐清 涅 槃涵義 的 兩個 面向 | |||
1、 涅 槃的否定 面:眾苦盡滅 ,生死 解脫 | |||
【涅槃是現生自證的 。 自覺人世間生死的 解 脫 , 無論 是 於人間究竟 , 或於「彼處」究 竟 , 生死 的 究竟解脫 , 稱為般涅槃。得 到 涅槃 , 除了「眾 苦 盡滅」 , 還可說什麼?】 | |||
所以有也不可 说, 无 也不 可说 。 | |||
2、涅槃 的 肯定面:甚深廣大 , 無量無數 | |||
(1)標示古德的錯誤見解 | |||
【古德有以為還有身心的,有以為有心而沒有身的。】 | |||
这个就是在后来的大乘经认为 ,这 个涅槃 是 有身心 的 ,或者是有心而没有身的,那这个都是 | |||
对这个涅槃都不了解的。像说这个有情无情都是佛的法身,山河大地都是 佛 的法身,这个佛的法身是那种无声在 说 法的 , 实实在为 我 们说法,就是这种 思 想来的。他一个是有身心的 , 还说有 心 没有身的,好像佛陀尽虚空遍法界,也是无所 不 在 , 其实这个思想 是 不对的 。 | |||
(2)舉經說明涅槃惟是性空 , 惟 是 法身 | |||
【依契經說 , 這 些 是妄情 的 戲論!】 | |||
【《雜阿含經》(卷三二‧九○五經)說:「如來者 , 色(受、想、行、識、動、慮、 虛誑、有為、愛)已盡 , 心善解脫 , 甚深廣大 , 無量無數 , 寂滅涅槃。......如來 若有、若無、若有無、若非有非無後 生死,不 可記說 。 」33】 | |||
如 来死 后,是有,还是无?是若有若无 , 还是非有非无?这些在导师中观论颂里头 , 讲得挺多 的。 | |||
【又(卷三四‧九六二經)說:「色已斷已知 , 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 , 如截多羅樹頭,無復 生 分 , 於未來世永不復起。......甚深廣大 , 無量無數 , 永滅 。 」】 | |||
就是这个 | 无量无数, 就是 没有 这个 数量 , 没 有 这个边界 , 可说甚深广大 ,这是 无边无际 , 所以后来就说无边无际 , 无量无边 的, 就给他一种 人性 化 , 或者 是 一种灵性化了 。 | ||
如 | 【 「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 真實, 如 是等解脫。比丘!生者不 然, 不生亦不然。」34】 | ||
就是在 这种 涅槃境界 , 言语道断 ,心 行处灭 ,一切 法 不 可说 不 可说了 。 | |||
【釋尊對於涅槃,除了說明煩惱、業、 苦 的不生以外 , 以「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來形容。甚深廣大與無量無數 , 即法性空寂 , 這是超名相、數量以上 的。 】 | |||
这个 就是 法性空 , 你要是有数有量 , 有名相 , 那是世俗谛 的。 | |||
所以 | 所以 ,经上常说 不 可数,这种数量里头,我们众 生 还是在这个落在数里头 , 数就是 有 为法 。 | ||
【如《雜阿含經》(卷三四‧九六二經)說:「如來法律,離諸枝條柯葉35,唯空幹堅固獨立。」 】 | |||
这个空,就像一个独立的芭蕉树一样,你看它外边有一个坚固的东西。层层剥皮,里头空无一物。 | |||
【別譯作:「瞿曇亦復如是,已斷一切煩惱結縛,四倒邪惑皆悉滅盡, 唯有堅固真法身在。」37 】 | |||
这是佛的清净法 身,就 是我 们 原先学到这个五分 法 身 。 | |||
【幻化 的身 心永滅 , 惟是性空 , 惟 是 法 身, 這即 是 涅槃 。 】 | |||
所以说心 | 所以 涅槃,经中有很多的形容词,无量无边,甚深广大。但是,如果 说 在我们众生的这个 心 识里,好像还 是 有一个相可得,无边的宇宙,宇宙 的 这种广大,还是有一个影像在 我 们这个脑海里头,那都是戏论,那都不符合事实 的。 | ||
(3)斷愛無 我 而蘊滅不起 , 純屬 法 性不可輿論 | |||
因为爱 ,它是 我们生命延续 的一 个动力因 ,爱 灭 , 我们 这个 五蕴, 就 不会再生起了 。 | |||
【 有 情 的所以 個體永續 ,所以 無限苦迫 , 只 是 迷情為本 的 諸行在我執的攝取、住著 中 , 形成和合相續 的 生命個體。這才「五蘊熾然」 , 死生不了。 如破我除愛 , 即割斷了生死的連索38 , 】 | |||
就是你不给它添加 这个 油 了,你这个 灯 , 它就早晚要熄灭 。 | |||
【前五蘊滅而後五蘊 不 再起 , 即唯一法性而不 可說為什麼 。 如大海水 , 由於過 分 寒冷 , 結 成 冰塊 。 冰塊 的 個體 , 與海水相礙 。 如天暖冰消 , 那僅 是 一味 的 海水,更不能想像冰塊 的 個性何在 。 】 | |||
因 为 冰块儿融在海水里头一样 , 混然一体 , 你不能说这个冰块在哪里。所以这个法性空 , 我们这个 生死的 身体 , 一个人 涅槃 了 , 我们可能 就 会想 这个人 去哪里去了? 佛 陀 涅槃 了 ,有, 就 是 一 个 常见 , 无 ,就是 灭见 。 | |||
这都 是 我们凡夫 的 一个思维 , 他总 是 想给你安立一个去 处, 如 果说什么 都没有了 ? 我们思想就蒙了 , 没 有 着落 , 他就容易落入灭 , 断灭见。所 以 我们众生 就 不能达到中道 这 样 的 想。 | |||
(4)小結 | |||
【這樣 , 如 想 像 涅槃中的 身心如何 , 或 以 為小我融於大我 , 擬想超越的 不 思議的個 體 , 實在 是 妄情的測度39!】 | |||
所以涅槃 都不 是 我们思维想象 的。 | |||
(四)結成: 涅槃是 超名 相 數量 ,不 可施設 | |||
【 所以 從有情趣向於涅槃 , 可說「此滅故彼滅」 , 可說「如截多羅樹頭無復 生 分」 。 如直論涅槃 , 那是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 ,不 能想像為生也不能說是無生 , 這 是 超名 相 、 數量 的,不 可施設 的。 】 | |||
可说此灭故彼灭,可说如今多罗树头,无复生分,如只论涅盘,那是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不能想象是为生,也不能说是无声,这是超明星数量的,不可实现的,但我们一般都说正如无声。。所以,要大家以为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 | |||
各被斥为邪见。这个时候断面见了,是问如来见法真实如无住,无所得,无所施设,这怎样可想象为无所有,无所有?就是断灭见了。本事经里头讲,也说得非常明白,毕竟寂静,究竟清净隐没不见,唯有清净无戏论体。如是清净无戏论体?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彼非有非无,为可说,为不可施者,究竟涅槃,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了,不可施设。后来就说不可说,不可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说及一物即不中。然后,你就蒙了, | 各被斥为邪见。这个时候断面见了,是问如来见法真实如无住,无所得,无所施设,这怎样可想象为无所有,无所有?就是断灭见了。本事经里头讲,也说得非常明白,毕竟寂静,究竟清净隐没不见,唯有清净无戏论体。如是清净无戏论体?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彼非有非无,为可说,为不可施者,究竟涅槃,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了,不可施设。后来就说不可说,不可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说及一物即不中。然后,你就蒙了, | ||
一般人就会懵了,但是这个需要一个悟性的。所以这个是对于涅槃的一个描述。因为佛法中对涅槃,你看大涅槃经,讲的讲的就更复杂,更多了。其实明白这个空,明白这个缘起,就是空气,是没办法施舍放施舍,都是世俗,世俗言语,世俗的像世俗有违法谴责,一切的遮浅,在这个真实的,永恒不变的,把它解除掉,当体就是极密的空性。如果说有悟性?就简单。但是,那如果说我们落入这个名校里头,越听他越烦恼,越乱,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培养一些这个悟性。所以这一段,我们就快速的学过了,大致了解就可以,因为它是果,下面大家来分享。 | 一般人就会懵了,但是这个需要一个悟性的。所以这个是对于涅槃的一个描述。因为佛法中对涅槃,你看大涅槃经,讲的讲的就更复杂,更多了。其实明白这个空,明白这个缘起,就是空气,是没办法施舍放施舍,都是世俗,世俗言语,世俗的像世俗有违法谴责,一切的遮浅,在这个真实的,永恒不变的,把它解除掉,当体就是极密的空性。如果说有悟性?就简单。但是,那如果说我们落入这个名校里头,越听他越烦恼,越乱,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培养一些这个悟性。所以这一段,我们就快速的学过了,大致了解就可以,因为它是果,下面大家来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