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Test:文字整理-YQ3」:修訂間差異

移除 49,483 位元組 、​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靖融


  佛法概论-16B
'''1、师父讲俱舍论的时候提到他心通可以通 对方的心所,那是不是也可以用在 别人打坐的时候观察对方的心力 呢?那是不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认证对方的定和果位必 须要与他一样或者更高才能在与他的生活中 观察出来?'''看别人的禅定,是不是可以用他心通来看别人的心心所呢?


师父:当然可以,如果你是要了解人家有没有果位或是有没有什么禅定的定力的话,基本上你要到达跟他一样的程度才有办法。比如说你要知道人家有没有初禅,那基本上你要有初禅的能力,以及要有他心通的能力,要这两个具备才可以知道人家有没有初禅。你可以看下面的,但是你没办法知道上面。


刚刚上面的一段,是解释由缘起无性,洞彻空无我的思想。现在开始,是要解释依缘起无我贯彻三印。


  所以 这个 ,大 家都 知道是 什么了,就 涅槃。
  
'''2、这个问题是替我群友 问的,他是藏 传佛教的,之前也是学 习过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但是他说藏传佛教没有天色身 这个 词,却有幻身和弘光身,并且无上瑜伽部的唐卡是双身 可不要求每个修行者都一定要双修, 这是违 背十四根本 戒的,所以想 知道 师父说的天色身的出 处。我自己的想法 现在藏传佛教被改良 过后特别 注意这些所以才这样讲?'''




(三)依緣起無 貫徹三
师父:天色生这个在密教经典里面很多地方都有讲到,类似这种东西,有时候又叫做修佛身,这个身要修到像天道一样放光什么的,这个就叫做修天色身,这个在密中道次第论里面确实有提到这样子。还有就是说, 现在讲的是 度的密教,不一定是藏传的密教。还有你最后一句讲的也对,就是说现在的藏传佛教,它很多东西是改良过,有些东西它不好讲,师父就是说他们每个寺院道场,不一定法师会讲,也不一定会去修。


  【'''無常與常 貫徹 這緣起 空無 中建立'''。】
  问:对,我也是这样看,因为我觉得反差太大了,他们的解释全部都是观想的,我发现他们有个很大 特别就是 他们 前期修止 时候就已经在修观了, 说你们这样的话怎么能够摄心呢?


师父:所以就是比较杂乱一点。其实我们北传的寺院也是这个样子,就是说很多教法不一定懂,反正就是东修西修。比如说北传的寺院,你问他汉传佛教的一些东西,他不一定懂,很多法师也不一定会教,你问他五时八教,藏通别圆是什么,他也不一定懂,不懂不等于说没有这种东西。


1、生滅是緣起本空的


  ''' 照上面說, 切法都是緣 沒有真實性,所以 生而 不起 滅而不起無見 ,  生滅都是緣起本空的。'''
  '''3、 为什么有部 定要建立三世实有呢?阿含讲了十二缘 起, 因为无明和外界接触而 烦恼显现那么思就会  造业, 了业就成了识。这个识在轮回 识一直在受可爱报和非可爱报 我觉得就是这样也够说明轮回 业报了吧?'''


  所以我们不管是色法也好,还是我们的心心所法也一样,看到它的生灭,不会随着它起有见、无见,那他生起、灭去,生起、灭去,感受也一样。这种能够如实看到生灭法,就是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那如果说自己生起了那个心就很执取那个感受,认为他就是不会消失,他是很真实的,那这种的话,那就是没有明白什么叫缘起本空。
 


有部为什么一定要建立这个三世实有?法体恒存我已经清楚了,但我觉他们想用来解决业报因果的问题,他就用原始佛教的十二缘起,那些知识其实就已经可以解释了。


2、緣起本空 從它 生起存在而了知幻化空寂
答:我辞位师父不 说懂 人就不懂 ,他就要再建立很多理论来成立。


  【 '''緣 歸於滅 說它是空;這 是因緣離散才是滅、是空,】'''
  问:就是说,能够通过十二缘 能够解释 的, 懂的话就需要再建立这个知识。


答:是,再建立各种理论。所以部派佛教兴起,一方面他对内、对外,对内就是说,很多佛陀的教法,他要把他统一,对外就是说,当有其他外道来挑战的时候,他必须有一套理论去跟人家讨论。所以他就会产生很多种不同,就会建立许多不同的理论,尤其是无我、三世怎么轮回,无我、业力、因果、业报谁受,这些东西他们一定要想办法建立一套理论来说明。


  就是法的此无故彼无,不是因为它消散了,必不得已而说它是灭,说它是空,从深一层来讲,不是。
  
陈复


  是因为'''【當諸法的生起時 存 在時,由於了無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滅的。 】'''
  
4


  就是当体即空,是从 还存在,还生起因 具足的当下 明白它是无自性。那这样 子, 真正是寂灭 一个深刻 特性
  (1).师父开示三种慈悲心:众生缘、 法缘 、无缘慈悲 对「法缘慈悲」不甚了解 虽然推测可能就 师父之前 提过 「随缘渡众生」,但弟子尚不能从「未能 胜解空性」 角度来理解


  【'''從無我而深入 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 即在這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21 】'''
  
陈复在吗?师父您好,阿弥陀佛。想请问一下,师父 三个问题


问:第一个是,师父在开示慈悲心的种类的时讲有三种慈悲,众生缘的慈悲、法缘、无缘慈悲。我觉得第一种跟第三种,因为很明显是相对的,这个比较容易理解。第二种的话我是在想,不晓得是怎么样去把它跟这个法缘合在一起。想请师父,听听我这样的理解是不是正确的。我把这个提问寄出去之后,就是在想是不是想说,因为这个应该对象指的是已经超凡入圣的这些众生,所以他们基本上对缘起法已经有相当的认识和证悟。所以他们会知道如果因缘俱足的时候,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还是会就像师父讲的会随缘度众生。那除此之外的话,在烦恼的,出离心的这个目标之下,也已经有相当的已经断了我执和我见这方面。所以他们也愿意,不会很执着说只能够帮助自己的,还是会有那种慈悲心去帮助众生,是不是可以从这样子?


  就是这一种缘起 空,或者 无我 空性 ,不 生不灭。它虽然 此无故彼无才能够显出,不过真正比较深刻 是在它还存在,还生 起的 时候 因为他了无自性 所以它就 空,寂灭 。那 这一种寂灭,或者是空,不 不灭的这种境界,不需要等它灭过后,或者 不存在了才能够看得出来。或者是,它是灭、无过后的另外一个单独 的一个 体的 境界 ,这个 都不对 导师说应该是在这 这个 不生不灭 没有离开 这个 生灭无常法当中能够看得出来。不是因为离开了生灭 才有不 不灭 而是在 这个生 命当中,就能够看得到它是不 不灭 。为 什么?因为在生灭法的过程里面 它是因缘 和合 ,此有故必有,因缘消散 时候,此无故彼无,涅槃就显示了 或者 是, 因缘和合 法当体 就是 无自性 无自性,就没有实体可言,没有实体可言, 本身就是寂灭性 因为 样的缘故,所以谈它不生不灭
  答:你讲 的是 的, 不是 法缘起 意思。这个法缘 起的 法是 比如说五蕴 一蕴 。那 么众 生是 五蕴和合 的一个 体的,这个 称作众生 一般我们凡夫就会缘 这个 五蕴和合的 ,这 样的一个 然后产 慈悲心 。这个 叫缘众 或众 另外二乘,大乘会认 二乘 他不会执着有这样一个 和合的 我的众生 但是他们还 有法 有法 概念 ,就是 五蕴的一蕴 比如说色蕴 它是 四大所成的,然后受、想、行、识 ,这 些他们就叫做法


 所以 我们不能够离开生灭 无常现象来谈不生不灭 那怎么贯通?看下面:
  问: 所以 对法有概念,表示说对于这个因缘法、缘起法跟这方面 缘起四谛这些就是


'''【 滅無常 是空 我的;'''
答:他们还是懂缘起四谛,只是说他们对于这个法是什么,我们就是前面讲的三世实有的那个法,就是五位七十五法的法。他们认为就是大乘的摩羯学派认为说二乘还会执着那些法是实有的,所以他不会缘和合的众 为我。但是他还是会认为这些法是有的,所以这个叫做法缘起。那无缘就是说 大乘就会认为说连这些法都 是空 的。所以叫做无所缘,意思就是从唯识或是从某些理论来讲,二乘还有法执,就是这个法缘,他们不会执众生合而的 。但是他们还有法 执着的那个存在。就某些大乘经、学派来讲,这种变成法执,但是法执不妨碍解脱。


'''空無我即是不生 滅的;'''

(2). 师父在佛教的知识观中提到:知识和佛法真理的差别在于前者「 可亲证」?


''' 生不滅即 生滅無常 的。'''
问:第二个问题就是师父在讲佛教的知识里提到,知识跟佛法这个真理的差别在于,这个知识是 可以用轻证的。那所以,我想说佛法的这个真理 可以证 ,当然是我们都有点概念 知识虽然它可以用科学的方式还是研究观察,可以去了解,但是师父您讲的这个轻证的意思是说,比如说在定中去观察到、比如说一个科学的原则,去能够真正在这个定中去了解它的真实的意义,是不是这个意思?


'''這樣 緣起 法的 本性空──無 ,就貫徹三印了'''
答:老实说我忘记师父那时候到底是怎么说的?师父的意思应该就是说 靠知识没办法证悟到真理,唯有用佛 法的 修证才可以证悟到真理。师父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子?这句话师父是怎么讲,还是怎么样 会忘记


  这就是 堂课画 表了 就是无常就是生灭、涅槃是 生不灭,中间透过空或者是无我来观测,
  问:好,那 会回去再听 下。所以刚刚您 意思是说 用知识 能够去验证佛教里所讲的真理?


  那这个空或者 无我 ,就是 缘起法本性空 就贯彻三印,到这里应该 可以 了吧?因为导师其实在重复那些重点而已 我们来继续看:
  答:但是知识却 第一步 指出一条方向。意思 就是 知识 可以 指出一个大方向 但知识没办法达到究竟。



5、六个根本烦恼里的「慢」,是五上分结之一,为什么即便已经断了我见,也和「贪」同为思惑,却那么难断「慢」?


3 、一 般學者 誤會

问:第三个,我就是一个感想。在根本的烦恼里头,这个贪瞋痴慢疑跟我见,觉得好像这个慢特别难去应对。然后在这个五上分结里,也包括这个慢。当然还有这个色界 无色界的贪,可是这个慢特别难。我觉得日常生活当中,我自己常常也觉得特别难。这个贪,贪当然也是很难。可是贪好像就是像师父您讲的,奸跟贪这两个部分。可是这个慢有七种慢,那每一个慢都是很大的挑战。虽然他们两个都是 生以来 这个?


  【''' 學者 誤會 即以為涅槃 要除滅什麼 如海 中的 波浪息滅 才能說 平靜  因此 常與無常 生滅與不生滅 對立而不 一。 對於緣起法 流轉與還 滅 也打成兩橛(截)'''
  答:不是,他这里的慢,五上分结的慢不是七种慢里面的,他是七种慢里面的那个我慢。师父的俱舍精要里面有,看 下第几页,俱舍精要里面讲慢的地方。你看那个俱舍精要第112页。有个慢,然后他里面有慢,就是自认为比人家高。但是有七种慢,有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悲慢、邪慢这几种。但是我们讲五上 结这个慢,指的是我慢,就是第四种我慢。那这里说,我慢是最根本的慢,就是第四个,我慢是最根本 他不只是粗显的那种,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不 那种粗显的比别人强 而是以五蕴身心由我而起的自我 心感,所以称为我慢。那么我慢可以说是我执 另一种表述 以我为中心,然后将我执向外投射,想要去控制周遭的 切。其实我慢就是我执 那这种我执呢 强烈的放出来就成为我慢。但是呢 我慢有粗显的还有微细的。那么粗显的我慢是证初果就必须要断的,这叫做身见。但是微细的他是属于失落的 他要证到阿罗汉才 断。所以你就可以知道说,我慢可以分粗跟细。最粗的就是其他的几种慢,稍微细 点的就是身见 就是初果的时候要断,那最微细的这种我慢,那就是五上分解结 失惑 那要到阿罗汉才能断


  那这个我们刚刚看那个补充资料,导师 经有给我们分析。
  燕雀  ( 由提问者校正)


4 誤解的釐清
6 师父在辩法法性论第一集里面说:阿含经是从经验论上来谈,唯识是从认识论上来谈,这个经验论和认识论,是什么意思?


  【'''要 從緣起無 我的<u>深義</u>去了解 】'''才能够 通三印
  师父:师父所讲的经验论,比较重在我们人间生活的现实上面对的各种经验,也就 印顺导师常讲的人间生活,在 们周遭认识碰触到的一切的这种经验,是很人间性的,贴切性 这种。所以阿含经 觉得说它很多时候是从我们生活上会碰触到的各种状况跟问题来谈修行


问:因为谈经验论的时候,经常是从唯识的角度,从禅定里面的经验来谈,那这个经验?


'''【 麼法 生起 幻起 還滅 幻滅 ,生 滅無常而本 來空寂 】'''
师父:你当然把它弄成这种经验,那当然就不是一般的经验, 唯识是从认识论。师父 意思 说,唯识特重从六根对六境的这种认识 它不只是这样而已。它把六根六境的这种认识,进一步去开展,去发展,然后把这种认识跟认识的资料来源,发展成一套完整的理论 甚至成为一种所谓的认识的那种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它不是纯粹谈认识怎么发 ,它已经从认识发展到存在


  生起 它是缘起和合 ,它是 如幻如化,灭,也 幻化而灭 生灭无常,本来寂灭。
  
问:从认识,然后再往上发展到存在。因为您讲 《唯识学思想概观》P14里面 讲到部派阿毗达磨学派的经量部认 为,它 一种认识吗 还没有谈到存在?


'''【 所以 佛弟子的證得涅槃 不過 顯出諸法實相 還它個本來如 是。 】'''
师父:是, 所以 部派比较重在于纯粹认识论,我们怎么认识到外界 一种认识论。但另外一种认识论是已经谈到存在是怎么一回事,从认识的角度去谈到存在 那这就 一种认识论


  所以佛弟子的證得涅槃 不过 显出诸法的实相而已 ,他 并不 离开 这个 生命,去求另外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没有,它只 显示诸法原来的 貌,空寂性,诸法 实相性,还它本来如是的面貌。
  问:当唯识在谈六根对六境 他本身就 有一种认识 还有一种说 的一种存在 怎么存在,而 这个 存在就 唯识里 遍计所执?


 所 以'''【三法印 隔別對立而不可貫通呢?】'''
  师父:是,变成这种认识的理论已经不谈,已经不会说认识的东西尤其是外在的。他已经谈到 谓的认识,一切都是我们心的一种显现跟造作 ,那 已经 很认识论的东西。


  它们的彼此的关系是很明显的 是很 致的 没有矛盾的。
  
问:那中观在这个时候 他没有谈到这 他只是说六根 六境?


师父:你要知道,从阿含经到阿毗达磨,到中观都认为有外在的东西,认识到外在的东西。(问:就是画那个线外面的那个东西?)如果那样的话,就是纯粹的简单的认识论。已经不是像唯识那种复杂的的认识论。唯识不去探讨线外面的,他已经不去探讨客观存在的东西。他认为一切的存在,我们认识到的存在,都是我们内心所现的,那已经是非常纯认识论的东西了。不是简单的说,我怎么认识到外境,不是这么简单而已。这种认识论,在哲学里面又叫观念论,一切的认识,都是我们的观念而已。


  二、三法印即 一法印
  
问:他的这个东西的产生的源头,还 从瑜伽师从那个禅定里面发现的,那他现在就说,再来告诉我们,但是我们很难理解,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禅定的能力。


(一)明三法印與一法印 真理本無二致
师父: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境界跟能力,(问:就是我们在理论上,我们可以知道,但是我们很难去体会到,他说 这个东西,所以有的时候,总还是在抓住外界的东西说,你怎么能说外面是假的呢?这个地方,这个非常难转换过来。


1、 一般 對三法印與 法印 分類
师父:其实,比如说包括无我,你从我们 一般 凡夫的经验是有我的,那佛教为什么一直讲无我?这就是因为跟我们的认知跟经验是不 ,因为我们经验一直认为有一个我。


7、三俱净戒里面,1、摄律仪戒,2、摄善法戒:广修一切善行,自利;3、饶益有情戒(摄众生戒):利他。


  复再讲这个主题
  请问:这2、3两个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有听法 讲说,这三种戒,1-着重 恶修善,2-着 自利,就是修定;3-是利他,那就是广修一切善,重在菩萨道的精神 那么本生故事里面,佛陀为救一船人而杀一恶人,是属于3吗?


  【 '''平常說:小乘三 大乘 實相印。這 似乎 而並不恰當的 】'''
  
师父:那个饒益有情利他是没错,但是问题是,那个摄善 戒怎么会只是修定呢?(问:他说从修定的角度 你就要离欲什么的)。当然,善法很多,不 修定,比 说布施 这些难道要修定吗?布施也是善法嘛


 为什么?
  看你的那个用心是那个去饶益众生。比如说你这里讲的那个例子,他表面上好像是作恶,因为杀人,但问题是他 为什么 杀人 他是为了救更多的人,所以他就是饶益有情,他为了饶益有情,他可以牺牲自己。


'''【 《阿含經》與聲聞學者,確乎多說三 印; 大乘經與大乘學者, 確乎多說一 印。 這三印與一印,好像是大乘、小乘截然不同的。其實,這不過多說而已。'''23】
  问:那这个行为为什么不属于摄善 戒?那他 是善


师父:因为他表面上是杀人,所以你不能说他善,但是他为什么杀人?因为他为了利益这些有情,所以他得牺牲他自己。所以他这样的话还是有因果业报,但是他愿意去去造作,然后承受这种报,为了救这些人。所以没错,摄善法就是你自己的善法功德比较多,但是饶益有情,那就要用各种方法,甚至是牺牲自己,那也是去饶益有情。所以大乘的最重要的大乘的精神就表现在饶益有情,因为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在二乘都可以做得到,也都在强调。


  因为在龙树的论里面有说,声闻多说无我了,或者是多说三 印;大乘多说空或者是多说一法印,那这个都是偏重不同,实际上无我或者是空,它们是相通 。我没有引出来 其实 应该有一段文,就是声闻多说无我,大乘人多说空了,其实这两者是可以一致的。大家假如有《空之探究》,对里面的内容稍微有一点了解,就知道它最主要就是研究这个空。这个空有时候是 行的过程,有时候是结果,刚刚已经讲过,在阿含经 讲空三昧,三昧有很多种,四种三昧:空三昧,无量三昧,无所有三昧,无相三昧。
  
问:那摄善 ,他修 定也算?


  四种心解脱,或者四种三昧,其中空三昧,它的内涵怎么 ?他说无我跟无我所,就 空三昧的修 。 我刚刚有一个注解引了舍利弗,舍利弗就是修空三昧的利根者 舍利弗智慧第一 是修 空三昧的
  师父: 法, 当然也算 不能光谈


  在《空之探究》导师 引出来 ,他 怎么修?在阿含经谈到舍利弗修空三昧,它的内容就是 ,舍利弗到处去托钵,眼见色就不取相 ,不 执着 就是如实知、如实见,就是守护根门如实知见,那 这个是 修空三昧。为 什么? 因为他在眼见色的时候,没有一个常乐我净,或者有一个自性见,所以在眼见色的当中,它是有无我的正见在里头,那这个就可以属于空三昧。
  问:大乘里面 一个话 ,他说 菩提心唯从大悲生 ,不 从余善生 ,这个 余善 指的 什么?


  那他的方法都是六根对六境这样子来修的。它都 是跟我 们生活很有关系 ,就是在这当中我们要有无我 境界 这个 就叫 做空三昧 那看了这 部经 ,你 知道某某法师怎么说吗?他说一般我们在修打坐修止观 是都结跏趺坐 正身而坐 这个舍利弗 的空 他是要张开眼睛来修,他 是闭着眼睛 ,因为这部经确实 这样子 的。 舍利弗他 修行 ,是 行住坐卧的 他不 只有坐 而已,行住坐卧都 的,这个才叫空三昧
  师父:意思就 说,你一定要 大悲相应,如果说 只是做一般 布施 不能 菩提心了 所以大乘 定要三心相应 ,你 要不三心相应 成为大乘了。比如说你布施 你没有发大悲心布施 那你就不 无上菩提。你 定也得要 心相应 ,不 定就 一般 (问:所谓 余善就是所有的善法都可以算是 比如十善?) 是, 那你要大悲相应,那就 菩萨 饶益 情戒


  当然了 因为我们没有舍利弗 么劣根 ,那 平常我们练习 那一 当然 还是 要闭 眼睛 否则我们都 专心 动中禅 ,那 个泰国的 泰国很多的 行方法 都是这样 就是 他们就 行住坐卧 的, 他们 不会 强调 其实阿含经都 蛮多这样子 方法了 只是我们 比较 少人去练习跟学习而已。
  我举一个例子:你修定,如果你只是离五欲五盖 ,那 是善法。你修定离五欲五盖,比较不会犯戒 ,那 就是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那问题是,你修定如果是为了饶益有情呢? 是不 样的。(问:那说到底 ,还是 在发心 面?)如果你依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相应来修定,然后修定不是为了自己可以离五欲五盖 ,不 会犯戒这样而已 如果你修定是为了进一步可以增加能力去利益众生 ,那 就叫做饶益有情 定是这样,那布施、持戒什么 一样。你持戒,如果只 不犯戒不要造业, 这样 就是 摄律仪戒。但 ,你持戒的目 是不伤害有情 是说自己 不会造业受报,重点不 这。更进一步,菩萨戒不但自己不会去伤害有情, 且有情有困难的时候,你必须去帮忙。那菩萨戒里面说,如果有情有困难你不帮忙,那也是犯戒 那就是饶益 情戒,如果是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 话,我不帮忙我会没有犯错,但是菩萨戒不 。所以菩萨戒的精神就在饶益有情 这样有没有 比较 清楚它两个的区别?


  所以空 无我 导师 《空之探究》就 有说, 其实它们两者 相关的 ,所以就 可以补充我们这里
  有些是善法,你不做并没有违反摄律仪戒 摄善法戒,但是,如果从菩萨的饶益有情的精神来讲,(你没做)那是犯菩萨戒的。比如说 附近 人在办法会在讲经 法,那你说我不去听经,那我没有违反摄律仪戒,我也没有不做善法 也没有问题。但 从菩萨来讲,因为你去护持去帮忙,你就可以饶益有情 ,所以 在菩萨戒 是说你就是必须去的


 那 声闻多说三 大乘多说一法印,那不过是多说而已,不是不说了。比如说阿含没 说一法印吗?有, 就是说空相应缘起。只是他谈到彼此 关系,比较少。

问:其实 个摄律仪戒跟摄善 它也 他的 成分?


23(1)《大智度論》卷 20〈1 序品〉(大正 25,207c4-20):
  师父:当然也有利他的成分,但是它的重点比较不是在利他,第三个是纯粹为了利他而做。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偏重自利方面,而且是比较消极的利他。那第三个,饶益有情是要很积极的去利他。所以菩萨戒里面说你不去帮人,如果是二乘戒没问题,但是第三个是说你不去帮人,不去帮助弘扬佛法,那你就犯菩萨戒了。所以菩萨戒的建立,当然是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都要,但是它最重要的精神是饶益有情,这是菩萨戒的精神。


  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 法, 以行 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 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 作為三界 ,是時無相轉名「無作」。譬如 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 實相是涅槃城 城有三門:空、 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 是空,亦 不取相, 人直入 事辦故,不須二門。若入 空門 取相、得是空 人不 為門,通塗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 相相心著 、生 戲論 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阿毘曇義中: 是空 解脫門 緣苦諦,攝五眾;無相解脫門,緣一法,所謂數緣盡;無作解 脫門,緣三諦,攝五眾。 摩訶衍義中: 三解脫門 緣諸法實相。以 三解脫門,觀世間即 涅槃。何以故?涅槃 空、無 、無作,世間亦如是。
  
8、成佛之道讲到 假——名假、受假和 有个偈子说“ 所生法, 我说即 是空,亦 假名 中道义” 那么这个名假和假名 ,是 一样的意思吗?成佛之道讲到三假( 受假和法假)和偈子:“因缘所 我说即 是空, 亦为 假名 中道义”的假名 是相 同的吗?


师父:假名跟名假不一样,假名可以包括三假,所以有时候讲假名,有可能是讲名假,有可能是讲受假,有可能是讲法假,因为名假、受假、法假都称为假。也就是说假名的范围比较大,假名的内容可以有统摄三假。


(2)《大智度論》卷 79〈65 稱揚品〉(大正 25,615b12-c1): 復次 ,有 菩薩未得無生法忍 未入菩薩位 行般若波羅蜜力故 常思惟籌量 求諸法實 相 能信解、忍 ,空, 虛誑、不堅固 。有 等相諸菩薩摩訶薩,佛 稱 讚歎
  不要被那个假名的名,给那个了,有时候又称为假施设 ,有 时候假名安立,都是一样的意思 它是形容因缘所造成的东西。它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那不管你哪一个层次 它都叫做施设 都叫做安立 又叫做假名。那这里面就分为三个层次 个层次就叫名假,那就是指名称;受假是指具体的事物; 假就是讲蕴处界的七十五法,或是百法。那么进一步跟大家讲的就是说,「因缘所 我说即是 空, 亦为是假名」的这个假名,到底是名假受假还是法假?我现在是说一般来讲,这个假名可以包括三个,但是它也可以是指其中一个 因为它是一个统称,当我们讲假名的时候,它 可能在某个意义上


  「虛誑 實、 堅固」者 無常、苦、無
    我问你,名称是 是一个假名?是。这时候的假名是指哪一个假?名假。那我再问你一件事情,我们五蕴和合的众生是 是一个假名?那这个时候指的是受假。那五位七十五法的每一个法 它也 假名,那它就是法假。所以 说假名的范围很大,它可以包括三个,但是很多时候也可以说就是指其中的哪一个


  「一切 空」者 空門
  
问:所以听到有的 师说 这个假名就等于是名假,我就感觉好像不 是。


 「 一切 無生 實相 滅諸觀。 復次 「虛誑不實、不堅固」 無作解脫門;
  师父:假名当然都可以是名假,它有时候指哪一个,你要看它在什么场合用假名。比如说你叫靖远,那这时候的靖远,它是指名假。师父进一步要跟你讲, 因缘所生 ,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 」, 这个假名它指的是名假,因为这个亦为是假名,它是指空。意思就 说,因缘所生 法, 佛陀或是龙树称之为空,但他称之为空,这个空只是一个称呼,表明它的无自性而已,所以这个空是一个名称 所以叫做假名 ,是 指名假。


  「一切法空」,即是空解脫門;
  慈佳  (已由提问者校正)


  切法無生」 即是無相解脫門 。  如是等三種差別。是人出柔順法忍 未得無生法忍;出凡夫法,未入聖法,而能信受聖 似得聖法人 是故希有。 佛所稱譽阿鞞跋致菩薩 ,能 斷二地、得受記; 是人 為佛 所稱譽 如是 是相人,雖未得無生法忍,智慧力故,為諸佛稱名讚歎。今以信根 力勝故,佛亦稱名讚歎,何者是? 所謂「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聞是深般若,其 心明利,不疑、不悔,作是念:『是事如佛所說。』」
15、如果用六和敬来管理 一个公司或者社会中的 个团体 感觉现实中困难重重 因为在僧团中六和敬有点像吃 大锅饭 好像可以 实现 但现在也做不到利和同均。那么 在社会中 果利和同均 在某种程度上来 说可 养懒 人,如 此看来这个像 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何正确理解和运 用六和敬精神?



师父的《成佛之道》里面,最前面的时候有讲到六合禁。现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如果我们是用六合禁去管理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社团,那么在现实当中其实是挺困难的。但是我想,您说,不好意思打断您,您继续讲。


2、明三法印與 法印 無二致 的理
在这个僧团当中,六合禁就是给人的感觉,就是还是有大的一个方向在那里,但是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立合同均的。所以我想在这里请教一下师父,如果在社会当中,我们做到立合同均,某种程度上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懒人。那么在这样子的 个社会运行过程当中,我们用六合禁是不是在制约了社会的发展?那么我要如何去正确 的理 解跟运用这个六合精神?其实六合禁的精神,就是说,大家去共相,尽可能的去共相这些资源。但是共相资源来讲,不一定说每个人都是齐头式 平均。比如说,其实精神很容易 解。我问你一件事情,比如说立合同均。立合同均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尽可能的去依所需,以及你的努力去共相这个资源。那么比如说一间公司,现在公司其实很多公司是朝着立合同均上面去发展。为什么师父这样讲?因为很多公司,你就是来上班,你就是我的职员,那我就是固定花薪水给你,那不管公司赚了多少钱,发展了多少,然后他就尽量剥削员工,了不起给你的讲经已经很厉害,那就没有立合同均的精神。但是现在很多公司是朝着立合同均的精神去发展。是怎么发展?比如祇夜文化。啥,祇夜文化怎么样的祇夜文化?他会给你一个蓝图,然后就是说通过比如说培训等等,然后就是说会在这个当中,然后给你树立一个目标。那么就是大家会根据这样子的一个目标去努力,然后共同去达到。你这个可能比较像是那个建合同级,好像是比较朝这个方向。那您说的是利是吧,师父好像断线了,我来跟师父讲一下,这样看得到师父吗?


  【 佛法本無大小,24佛法的真理並沒有兩樣 應該有兩樣。25】
  现在看得到 听得到,因为刚刚 知道为什么。


  注解【24】
  忽然间断了。刚才不是讲到利吗?讲个简单具体一点。现在是不是很多公司是跟员工去共相?公司所赚得到的盈利,部分,部分。我觉得是部分,不是全部。当然不可能全部。他不可能全部,但是他的精神上已经朝着这方向去做了。是的,这就是立合同级的精神。就是尽可能的跟大家去共相资源。不是说只有少数,或是老板去独占而已。这样子分析过来,好像是的。本来就是精神。比如说市院,他不可能把市院所有财产拿来大家均分。这样也是没有道理。那就是说其实在这当中,我们更多的重点应该是精神,而不是说他实际上需要去做的事情。是,他的精神必须要是这样。不是少数人独占利益,而是大家尽可能在共相利益的精神下。共相利益精神是有条件有原则的,或是有些规矩的。是的。


(1)《大智度論》卷 10〈1 序品〉(大正 25,130b16-24): 問曰:大者應行 小者何 能來? 答曰: 功德 ,不在 大小 若失功德利,行 善法 雖老而小;若有功德利 行善法
  除了这个以外,当然比如说深合同住 口而无争。其实都是可 达到这样的精神。比如说口而无争,意思就是你 公司里面开会,或是有什么意见什么问题 大家是 是要开会协调讨论。不能只是 那边争斗。是的 你只要了解六合金的精神 事实上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公司的一个方向跟原则。明白了 这样明白了。接下来的这个问题


  小而大。復次 此小者遠來 人見則歎:小而能爾 為法遠來!亦顯 法小大皆得 奉行 外道法中 婆羅門 行其法 非婆羅門不得行;佛法無大、無小 無內、無 一切皆得修 行。 譬如服藥 以除病為主 不擇貴賤大小。
  
16、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跑到寺院去拜 忏 以求消业障 或去放生 或去诵经 拜 等等 一旦危机过去 就认为自己做的这一切 到了佛菩萨响应加持 欢喜开心 从而可能就只单一的 继续这种行为 或不再继续这类宗教 若生活再遇到不顺 又开始这些行为


(2)《大智度論》卷 100〈90 囑累品〉(大正 25,756b18-24): 法皆是一種一味 所謂苦盡解脫味。此解脫味有二種:一者、但自為身;二者、兼為一 切眾生。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 之異 是故有大小乘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 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
  对于这种行为,做为现在的已经在学 的我 如何正确引 导他 人, 和正确理解 这种行为?



也是在我生活当中有去碰到的。经常就是说,在我们生活当中是不可能不遇到困难跟挫折的。那么就是说,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我们会去,比如说去寺院里拜禅,然后求一些消业障,或者放生等等的,包括诵经拜佛。那就是说,一旦危机过去了之后,我目前发现,会有两种。就是说比较大部分的人,一个就是,我会继续去做这个事情。那么另外一种就是说,既然我现在已经缓解了,那么接下来我就继续我自己的生活。那如果有再遇到一些不顺或者是什么,然后又再继续说,那可能是我最近寺院去的少了,我什么什么事情做的少了,那我继续开始。那其实就是说,在师父讲课的时候有讲过,我们的宗教行为其实是对于我们的信心上的增长。那么就是说,真正的我们是要从我们的认知开始去改变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行为等等的为人处事。那在这种行为当中,刚才我说的这几种行为当中,那么作为现在我已经开始跟着师父在学佛了,那碰到类似于。


很多时候也有人会找我去聊天。那我如何去正确的引导他,然后让他们去正确的理解这种行为,并非就是说外求才能达到你所内心想要的东西。老实说,这个真的是牵扯到渡人的善巧方便。你因为当然这个没有一套,就是统一的标准。这样你了解吗?所以为什么佛教里面那么多善巧方便,就是这样。要用很多的善巧方便。比如说有些人能讲有些人不能讲,有些人讲了他会接受,有些人讲了他会完全反对。那你就要看怎么样的人怎么样的状况。所以师父没办法告诉你说那应该怎么样,只能说因为你碰到什么人是最清楚的。你的朋友他个性怎么样,你也应该比师父清楚。所以到底要开显现实,直接跟他讲,还是说可以婉转的跟他讲,那这就完全看你自己。明白了,这个忘记问的。那么师父只能就是说一个大方向,到时可以跟你讲,尽量的诱导劝导他,让他来听经闻法。因为你直接讲,他可能会接受不了,但是如果是听经闻法,然后慢慢去听,因为不是针对他的,那听了他可能相对来讲,理解然后愿意接受的机会会稍微大一点。所以尽可能的善巧方便跟引诱,然后让他来听经闻法,这是像师父觉得相对好,比较好一点的,比较客气。师父我插一句,就是现在身边有朋友,说我的变化比较大,然后他们有过来去询问我,他说你是怎么做到的。那我有跟他讲过说,我是在听经闻法,然后在学习成佛指导。但是他们就会反过来问我一句,那你为什么不去寺院,去礼佛?你为什么只是这样子做?这样子做的话,好像没有特别大的意义。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回答他。那问题是,这个实际上要看人。其实如果碰到的话,师父这个东西是很容易回答他的。问题就是说,那你学佛的用意跟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有的时候,您说如果你到寺院求佛拜佛,完全个性什么都没改变,一样是这样。那你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也是这样子去访问他。我说那你觉得我现在已经好了是学习的关系呢,还是说是去听,去拜佛的?他后来就会看我一下。有些人会再继续跟我这样子去讨论,有些人他会直接不吭声。是,当然这就是一种比较深入的探讨。就是说那我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我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拜佛礼佛得功德。


2、明三 印與一 真理無二致 理由
拜佛礼佛得功德而已,还是我学佛的目的是要改变我自己,朝着正 的方向去。那如果有任何让我可以学习正法,然后改变我自己的,然后可以往戒定会的方向,然后可以往那个洗灭贪瞋痴的方向,那何必在意在哪里,然后用什么方 。那如果不行的话,那你求多少我拜多少我,不行那就是不行了。那为什么一定要说要这样子?是 ,就是可以好好地去讨论跟探讨。


  【'''佛法本無大小,24佛 法的 真理並沒 兩樣 應該有兩樣'''
  其实也是在这个上面延伸出来。就是我想问,就是人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但是师父要讲,就是说,如果当然像师父在这边,我都告诉他们不能离三宝太远,因为你们没办 。所以都是在网络上,但是在中道附近的这些,我一定要叫他们一定要过来,因为如果离太远 话, 时候是很难的 就会慢慢慢慢熏修就会 够。了解


24(1)《大智度論》卷 10〈1 序品〉(大正 25,130b16-24): 問曰: 大者 應行,小者何以能來答曰:在功德,不 大小。若失功德利,行不善 ,雖老而小;若有功德利,行善 ,雖
  
17、为什么人在遇到危机的 时候,就想要求 一个 神力 的庇佑? 是 人本天然就具有崇尚神秘 力量的自然需求 吗?所以 中就出 现了六念 门?


  小而大 復次 此小者遠來 ,人 見則歎:小而 為法遠來!亦顯佛法小 皆得 奉行 外道 法中, 婆羅門得行 其法, 非婆羅門 得行;佛法無 、無小 無內、無  外,一 切皆得修行 譬如服藥 ,以 除病為主 不擇貴賤大小。
  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上面那个问题的一个延伸 就是因为我们人在遇到危机的时候 其实第一个反应就是说 有没有 帮我。在这个过程当中可 希望有一个 力神者的庇佑 那我在想,就是说这是人本身天然就具有的崇尚神秘力量的这个需求吗,还是说,因为这样子的一个需求,所以说在我们的这个佛 会出现的这个六念法门?是 ,其 实六念法门本来就是一种信心的信念的一种增长而已。所以六念 门,它是方便的引导 是究竟的意义。这样了解,也就是说,你讲的没错。为什么我们遇到危机的时候会寻求一个外在的一个 的力量来庇佑?其实这是根本众生根本的一个我在作祟的,你向内的就有一个我 把这个我向 投摄,那就变成一个大我,那这大我呢 就会变成所谓的,然后神啦,然后创造者啦,然后希望这样 个大我来寻求他的保佑,其实这就是一个我之的一种向外追求跟表现 那由于人会有这样子 很多宗教就适应于这样子,而提出来让你去信仰


(2)《大智度論》卷 100〈90 囑累品〉(大正 25,756b18-24): 佛法皆 是一 種一味 ,所 謂苦盡解脫味。此解脫味 二種:一者、但自為身;二者、兼為 切眾生。雖俱求一解脫門 而有自利、利人之異 ,是 大小乘差別 二種人故,佛 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 聲聞法 摩訶衍是大乘法。
  这个在某 些程度上 确实可以克服许多的恐惧。 以在佛教里面也 应用六念法门,然后就念佛念法这样子的,能够念成这样子的 方便适应来提升我们的信念跟情操 确实 是有 它相对性的功能 它不 绝对的修行


明白了。雷君说,其实这个六念法门,是帮助我们控制一些,比方说恐惧,或者说其他的一些不善的一个念头,让我们就是说通过这样子,增加我们的信心,然后去达到我当下,应该去向善的一个层次性的目的。是是是,这些信念慢慢去训练之后呢,等到有些信念起来了,那你还是继续要怎么样?那就要清修戒定位,或者六度万能。我明白了,感恩师父。好,来,还有谁?来那个,这是哪一位?你是哪里来的?你的名字是怎么念的?那个靖远师兄请说。


 就是 佛法 只有一个。那这个是很 有趣 问题
  师父,我想请教,就刚才那个问题,我想再补充提一点问题,可以吗师父?可以,就是刚才石家提的那个问题,刚财施父,您讲 就是 关于这个,就是自我,我执的原因,导致他向外去辐摄,而产生了一种大力神的救助的思想。那如果说,我没有这个东西,我就说我不求大力神的那个什么救助,那我就直接就面对,我也面对不了困难,我也解决了问题,那我就 只有 死掉吗?不知道你的意思是怎么样?就是说您刚才说的,就是那个关于比方说,你创造了一个上帝,创造了 一个 什么梵天,这是创造出来的吗,而不是真正有这个东西吗?是,当然,佛教怎么会去承认一个梵天呢,或是一个创造者的东西呢?佛教是不承认,但是其他的宗教,他有这个说法 问题是这种说法在佛教里面,认为是错误的,这样,所以就,哲学上会说,到底是神创造人还是人创造神?对,是不是说您讲过这个?对,就是说, 是在佛教的角度来讲,是人创造了 这个 ,创造神。是,那人为什么会创造这个东西?他就是为了要自我安慰,不是说是把自内的我,然后往外去投摄。佛教认为这是他们这样的,这是一种就是我自内的一种放大而导致的。是是是,是我自内的一种向外放大。那佛教里面,他也有就 当我遇到困难,我要去求佛菩萨,那佛菩萨不用,所以这只能是方便,不是说佛教。佛教 多时候跟其他宗教相动,但佛教这种东西叫做方便,您这样说好,那我知道了。对对,他心与意构签,所以这种方式在佛教里面,跟很多宗教是相似 。包括持咒,然后拜神,什么这些,求神拜


  我们来看注解大智度论卷10。【佛法无大小,无大无小,无内无外, 切皆得修行 譬如服药,以除病 不择贵贱大小 】这个大家赞同吧, 所以 你看龙树 譬喻非常好 不管 什么 大乘经 小乘经都好 们的烦恼为主 ,这 个才 最重 。你坐禅也好 你行禅也 ,你卧禅也 好, 都是对治烦恼为主了,不要忘了本,在那些技巧上比大小,这个都没有意义
  跟其他的那个 些教派他有相似的时候 这个时候佛教也是是 了要去跟别人是 就是方便的色导 。所以 不是讲如来藏吗?那跟外道很像,那这些都是方便 色导。等到真正进门以后 然后告诉 说是什么 什么, 师父 您这样说 知道了 那当然有些人就不愿意承认。当然 就是,那就 是要 看客人怎么去抉择 ,好 谢谢师父


  再看大智度论卷100,这一句也很好,他说【佛法皆是一种一味,苦尽解脱味】,就是苦边,苦受没有了,苦到尽头,就解脱了,解脱的味。他说这种解脱为又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但自为身,就类似声闻,,自己的身。第二,是兼为一切众生。所以虽然大家都证同样的法,但是,有这样稍微的分别了。那这个大家要知道了,所以佛法真理没有什么两样。回到本文,导师先给我们再重复的说明。
  
靖融


21、阿特曼属于补特伽罗更里面的吗?之前师父有说补特伽罗是五蕴和合体,投胎后物质精神混合体。补特伽罗 会变,阿特曼不 变,补特伽罗我执是认为每个众生都有个 补特伽罗在轮回,可是婆 罗门教的阿特曼不也是一 样认为每个众生有阿特曼,阿特曼 夹杂着客尘而在六道轮回。


1)從緣起法相說三法印 差別,且三者 著次第 關係

问:补特伽罗和阿特曼 区别。上次师父 告诉我 就是说认为每个众生里面都有一个阿特曼,那个就叫补特伽罗是这样吧?


答:不是,补特伽罗是就是那个众生,就是因缘何合而有的。具体的众生这个叫做补特伽罗。


  站在法相世俗谛来说 三法印是 可以 差别 的。
  问:对,但这距离五阴合了众生 ,可以说 他更像灵魂对吧,


答:不是,阿特曼比较像灵魂,灵魂就是那个我,不变的那个我,不变的那个灵魂,我就叫做阿特曼。


  【'''無常、無我、寂滅 從緣起法相說,是可以差別的。'''
  问:阿特曼又变化出来 那个东西叫补特伽罗吗?


'''A、明無常 <u>豎觀</u> 諸法 延續性 ,念念 生滅的變異 稱為無常 '''
  答:不是变化,是两个概念不一样。补特伽罗是指因缘和合的这样一个整体的有情就叫做补特伽罗。阿特曼只是一个不变 叫做阿特曼,两种概 ,不是两种见,是两种概 。你可以执着补特伽罗里面,有一个阿特曼 那就叫做补特伽罗我执


'''B、明無我 <u>橫觀</u> 諸法 相互依存,彼此相關而沒 自體 稱為無 我。'''
  问:那就是说,就普通 就认为 一个补特伽罗 这还不算是 执对吧?这只是一个称呼


'''C、明涅槃  從無常、無我的觀察 切戲論,深徹法性寂滅,無累自 在, 稱為涅槃 】'''
答:讲补特伽罗那没问题 但是如果你讲补特伽罗有 个阿特曼 里面 那这个就是补特伽罗我执


问:那补特伽罗针对的也是所有的有情众生对吧?


答:是,普特犬罗是针对有情众生。


站在世俗法相来说,三者 定义、内涵 是不 太一样的 但是彼此他是 次第可以证入的
22、佛经里大部分 无量 否都理解成 让人 执着?因为计算有个多少背后 还是会有法有 的观点在



问:金刚经里面频繁的出现了这个无量。我的理解是让我们不要去执着?


'''D、【引經證  《雜阿含經》(卷 ○‧ 七○經)說「無常想者 能建立無我想 聖弟子住無我想 心離我慢 順得涅槃」,26 這 依三法印而漸入涅槃 明證 '''】
答:那个无量有几种意思。像大智度论里面有讲,第 个就是说真的无量,真的是很多,多到是无量。第 个意思 无量是指很多没办法去计算,但是实际上是有量的 第三个意思才是你说的 就是说无量它是怎么样,就是没有限制,没有个人的执着跟限制在里面。因为有执着就有量 那这个就是师父最近才讲的无量就 四无量心的无量 意思


  所以无常,无我,涅槃,他三者 相顺的。
  问:金刚经里面对应的 哪个呢?


  【26】《雜阿含經》卷 10(270 經) (大正 2,70c25-71a2): 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 修習、多修習,能斷 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 比丘於室露 ,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 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 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答:那你要看金刚经 到底是哪 方讲的无量


(2)從智證空寂闡明三法印 本空性(法 ) 內容

23、有朋友认为心一境性不能很好描述定,因为灭尽定就不属于这范畴,阿毘达磨里面有说灭尽定心王心所都灭了,那就是心没有了。可我觉得奇怪,会不会是因为翻译和体系的问题?阿毘达磨时期的心的功能太全了,放在唯识来看,解释灭尽定应该就 前六识不再作用会不会好些 ?这样心 性的 心特指前六识。


  【 '''然而真 智的 真能體證涅槃 的, 從無我智證空寂中 必然通達到三法印不 外乎同一法性的內容 '''】
  
问:关于灭静定,师父之前我记 讲过,灭静定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想,灭静定是三果圣人才修的。 朋友他就专门学阿毗达摩 他说灭静定就是心都没了。但他还给我看了阿毘达摩 解释 确实有这段话 他就说心都没了


答;灭静定本来就是心都没了,两个无心定。


  刚刚 一个是差别说 ,那 这一个 ,从真正得到这一种无我的智慧的时候,这个是从胜义谛来说,或者是从空性上来说,这一段,是从空性上来说 导师说,假如 们能够证 无我的智慧体证 涅槃 ,从无我 自证空寂当中,就能够通达三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内涵
  问: 如果心都没了 ,那 就感觉很奇怪 。我 心没了,就感觉有点像 涅槃的 那种感觉


答:没有,所以灭静定,他就是有暂时得到涅槃的那种感觉。


  那接下来的A、B、C , 重复的看了,才发现其实导师用词稍微不同,但实际上三法印在这里,它分成事相, 有法性,就 无常可以分成事相的 还有法性,法性就是理了,事理无碍,就是事跟理。无常有事跟理,无我 有事跟理 涅槃 有事跟理, 到底哪里是事 哪里是理?
  问:但 我还是 觉得 师父好像 讲过 灭静定好像 叫灭受想定。 我觉得用灭受想定来讲的话 会好了解。


A、明無常
答:因为灭静定又叫灭受想,是因为他入灭静定,第一个要先止息受跟想。那止息受想,受想是最根本的心所,受想止息,心所不起,那心当然也不起。


  【'''由於(法 )本性空 所以隨緣生滅而現為無常相 】'''
  问:对,然后最后出定是靠之前自己的发愿的愿力。我就觉得是不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心具有 功能就太多了,他说心没了,就把心给彻底否定了。我觉得如果放在那个唯识里面讲的话,他会说可能灭静定就是前六识暂时不起作用 但是不是说第七识、第八识


答:不是,那个如果是唯识的话是灭静定是可以让第七识暂时不起作用。


  由于法的本性空 随缘生灭而现为无常相,这种像就是事相,就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世俗谛。
  问:第七识也暂时不起作用 第八识呢?


'''【如實有不空,那生的即不能滅,滅的 不能 生,沒有變異可說,即 成其為無常了 】'''
  答:但是第八识 能不 作用的


  所以无常 无有常性 这个大家理解 了, 在事相上它本来 是会成住坏空、生住异灭,才叫无常,这个是它定义的内涵,这个是事相。
  问:但如果在他那样讲 是说 心没 了, 那我就感觉 有点.........


'''【 所以延續的生滅無常相,如從法性說,無常即無 常性 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 的理則 '''】
  答:他不是没 有, 他是暂时停止作用


  他说从这种生 无常相当中 如果能够从法性上 来说, 就是从理上来看,无常就是无有常性 ,'''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 的理則 '''就是理性,所以上面是事相,下面是法性,或者是下面 理性。无 也是这样
  问:但我就觉得用 受想定 ,来说 这样 我觉得更贴切一点 是我 自己的问题


答:但是,你这边有一句,有朋友认为心一静性不能很好的描述定。这不对的,这定就是指心一静性,这是最普遍最根本的。因为你要灭境定,你要先心一静性达到一定的定,你是没办法入灭境定的。你要得到灭境定,第一个如果是阿毗达磨讲你要有三果。第二个你要有非想非想定的力量,那你不心一静性你根本达不到那样的境界。


B、明無我
问:对,没办法入门。他估计就钻牛角尖,他意思就是说,灭境定那个时候是没有心的,所以不能说心一静性。


  【'''彼此相依相成 ,一 眾緣和合的假有 自存體 】'''这个是事相,接下来,
  答:那他也不是一下子就没心 你没有经过心 静性,你不可能达到那样子。而且你就拿俱舍论给他看,俱舍论的明文,不只 俱舍论 的阿毗达磨都是讲心一静静为定


靖甄:
24、刚开始修习七觉支(分)一定要按次第来学习/(修),一旦熟悉后或修到 一段时间后,是否可以挑 选相对比较 薄弱的部分来修 习,其它部分可以花 时间少修?


'''【 所以從法性說 即無有我性;無我性 現象 這樣 相互依存。'''】
  
问:我们学到那个阿含经 就是说 们刚开始学的时候,他是按这个次第来学修的,一旦学到一定程度以后 或者熟练 后呢,那 不是可以挑选针对薄弱的 环节来修?


  个法 ,就是 理性;无我 ,就是 无有我性 无我性 现象当然 就是 相互依存的 涅槃也
  答:原则一般来讲,七觉支它是一个修行而未生起进阶的一 次第。所以你不能跳着来修。你必须先有念觉知,那就是摄心集中。接下来才是觉法。觉 是摄心集中之后觉善觉不善 ,就是 想办法把恶法降伏,让善法升起。如果你是禅修的话 ,就是 要把心想办法一直集中在你的所缘上 然后慢慢去降伏五欲五盖 这个 就是 让善法升起,让恶法不起 那接下来近 步才会有息,那接下来才会有轻安。所以你不可能说,我前面不要直接让轻安生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问:了解,我想问一下师父,可能我还没达到这个层次。如果一旦按照这个设计,先做过熟悉了以后,假如说我这个摄心后面一步,我还不能做得非常好的话,那是加强薄弱的环节。当然,每一次打坐的时候,肯定也是按照这个次第来的。如果发现我其中的某一个次第,我觉得这个坎过得不是很顺利的情况下,我是这个意思。


C、明涅槃
答:师父不是很清楚。你说你哪一个环节?


  【'''這樣 相續 、和合的有情生死 如得無 智,即解脫而證得涅槃 】'''
  问:就比如说 就是要降伏五欲五盖,就是在打坐 时候 但是 可能不是完全都能降伏五欲五盖


答:师父知道你的问题,五欲五盖是打坐到一定程度之后,这样子你先把九住心,先把九住心的次第还有它的一些状况,你先把它看,然后弄清楚。我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其实打坐,它的降伏五欲五盖,你平时就要去生活上就要去降伏五盖。但是打坐,并不是说你现在要去降伏五欲五盖,而是说你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再继续下去,它就有降伏五欲五盖的能力了。那这个就是要到九住心的第五住心开始,就是调顺那个地方。这样靖甄,你知道吗?你把那个九住心看一看,那九住心师父的俱舍精要里面有,你去找找看。


  所以相续的是指 什么 ?无常; 合,无我。'''相續的、和合的有情 死''' 如果能够得到无我的智慧,就解脱证涅槃。
  
11、在四预流支中从听闻善知识到闻正法到正信再到正思惟 (志),为 什么 不是在闻正法之后是正思惟 正信呢? 因为听闻正法之后不一定能产 正信 为什么是这样排列顺序?


问:四预流支其实我们也是知道,它也是有一个次第。它先要了解善知识,然后到听闻正法,然后到正信。那也就是说我有时常会想,为什么不是在听闻正法之后是正思维和正信。因为听闻正法以后,它不一定马上就能产生?


'''【 涅槃 的不 生不滅 從事相上說 依「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消散過程而成 立;】'''
  答:我知道你 意思了。其实我跟你讲,你这个地方你要把听闻正法一直到正信,你把它当成八正道的正见。所以后面是正思维。所以这里的信是讲正信, 是一般的信仰 那你要正见养成就一定有一定的正确的信仰度。所以这里的听闻正法之后的正信 你把它当成八正道的正见 意思是差不多。接下来就是正思维。那就没问题了。


问:就是说其实在学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是一定要先建立初步的一个共性和信仰,然后面再去进一步的去听经闻法?


  这一段它就有分事相上跟法相上来说。从事相上来说,涅槃 '''依「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的消散過程而成 立'''而这样子的一个涅盘的境界,就是贪嗔痴永尽这样子的一个境界,是在事相上的消散过程而成立。所以我才说了,了知流转跟还灭,他还没有讲到真 涅槃的内涵,他 这个在了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过程过后,到达三毒永尽的那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涅槃。这个 从事相上来说
  答:不 是,正 思维不 把它当成 思考


问:我一直可能是我理解的错误。


  【'''約 性說 這即 本性 本來 一一 本自涅槃。涅槃無生性 能 實現涅槃寂滅'''
  答:正思维不是思考。比如说闻思修,这个正思。你看八正道里面的正见,正思维它是怎么样,又叫正智。它是因为有一定的信念跟知见后付诸于行动的那种推动力才叫正思维。你不要把它当成是思维。所以你们如果去听师父讲课,这个你们有讲义。所以讲义师父里面画了一个图,靖甄你可以找到139页,听闻正 法, 那这个就 配合闻思修。你看听闻正 法, 然后到正信,这是闻,那思呢就是 理思维,这是正思维,这不是实思维而已。这是已经怎么样,思慧了,戒行养成了。接下来这些都是修慧 ,法 随法行,都是在修定 ,以 及进一步定中作观


  从法性上来 ,并不 因为法的消散才显示涅槃,从法 本性或者理性上来 说, 诸法存在 时候,生起 时候,他本来就是无有自性,没有自性可得,所以它本来 特性就是空寂,本来 特性就 涅槃。所以涅槃无生性,就是可以让众生实现寂静涅槃。
  
9、师父 轻安乐属于行蕴。这里的行蕴 指心(内心) 状态吗?又 正解脱分2种:1.舍烦恼 2.行舍 其中舍烦 恼中 舍又分行蕴 舍和受舍。请问一下这里行蕴 舍和上面轻安乐 行蕴 一个意思吗?


  所以从三法印来看 实际上它可以分成事相跟理性这两个层面。那我们纯粹了解事相 三法印 ,这 个就 前面——從緣起法相說三法印的差別 且三者有著次第 關係 ,但是 如果了 事项 理性一体 是胜义了
  问:师父说 轻按是属于行蕴 的, 但是 里的行蕴又 指心 内心 状态 ,但是 又说正 脱分两种,舍烦恼 行舍,其中 舍烦恼中的舍又分行蕴的舍和受舍 觉得有点搞不清


D、結成
答: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师父有说正解脱吗?应该是舍,舍有两种,就是那个,舍觉知的舍有两种,一个是指烦恼的舍,一个是指行舍,舍烦恼的意思就是断烦恼,那么如果是行舍的话,那是指行蕴的舍。但是为什么会讲行蕴的舍呢?因为一般来讲,从心所来讲的话,舍有两种舍,一种是受蕴的舍,一个是行蕴的舍。受蕴的舍就是不苦不乐,我们不是有苦有乐吗,然后不苦不乐,也可以称作受舍,就是受蕴的舍,叫做受舍,这样了解吗?那么另外一种舍叫做行舍,是属于行蕴里面的,那个叫做行舍,这样知道吗。那两个的差别在哪里呢?受舍它是指不苦不乐。心所法里面,心所法里面是不是有一个,那个大地法是有一个受。有没有看到,这个受有苦受乐受,还有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又叫做受舍,因为它舍苦舍乐。还有一个大善地法的舍。这个是行蕴的舍,因为我们五蕴里面,五蕴里面是不是色受想行。受想行你看除了受想以外,其他所有的心所法,全部都含括在行蕴里面。你这样知道师父讲什么意思吗?


  【 '''無常性、無 性、無生性 同一空性。會得佛法宗旨,三法印即三解脫門, 觸處能直入佛陀 正覺。'''】
  问:就是说 不太明白 为什么 这样 区分?


(3)小結
答:因为它是为了让你了解一些事情。行蕴的舍,它的意思就是说无功用。比如说骑车或是做一个什么平衡。那么当你达到平衡的时候,你就不要再乱用力了。比如说我们再走一条平衡杠,你知道什么叫平衡杠吗?比如说刚开始学骑脚踏车,要么就是往边左右会摇动,有时候这边打,我们就要等到平衡的时候,你就不能随便再乱用力了。就是经过努力之后,它达到一种平衡的状况。那修定也一样,当我们很用心的时候,它达到一定的平等的平等而行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再乱用心了。这时候就叫做定的舍,这个时候是叫做行舍。靖甄你可以有空去,把俱舍论可以看一看,因为这些东西在里面都有。


  【'''由於三法印即同一空性 義相,所以真理並無二致。否則,執無我、執無常,墮 於斷滅中,這那裡可稱為法印呢'''!27】
  
10、正解脱里面的舍和七觉支的舍 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里?


  所以真正 无常和无我 要透过缘起或者是空性来理 解, 才不会落入断灭或者是常。
  问:七觉支 脱里面的舍 跟七觉支的舍有区别吗?


答:对,师父是说烦恼的舍是属于正解脱。烦恼的舍,我刚才不是说,七觉支里面的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舍烦恼,那舍烦恼当然是属于正解脱的。另外一个是指行舍,现在没有看到这个图,你看这个图,最后面是不是舍?那这个舍,舍如果是属于断烦恼的舍断。这个就是初果,那如果它属于行舍,那就是属于禅修的。图下面有关这个还得再讨论。反正就是说舍有行舍,跟舍断烦恼的舍。行舍是属于修定的,所以七觉支它可以用来止观双运的,也可以用来做修定的。那两种解释就有点不大一样,你要这个觉得有困难,你再多读几次,多看几次,慢慢就会有概念。


  【27】印順導師《學佛三要》,(p.183-p.184): 按照佛法的根本意趣,聞多識廣,並不就是聞 ;多聞博學而能契應三法印或一法印的,才 夠得上稱為聞慧。如小乘經說,能如實諦觀無常、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多聞。大乘教典則 以堪聞法性空寂,或真如實性為多聞。 修學佛法,若不與三法印、一法印相應,即是脫離佛法核心,聞慧不得成就。若能於種種法 相言說之中,把握得這個佛法要點,並發諸身心行為,如實修練與體驗,使令心地逐步清淨、 安靜,然後乃能引發聞慧,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关于在那个88讲里面,这个问题我知道了。(什么问题?)


答:这个师父可能当初表达的不是很恰当,他的第一个就是说方法善巧方法对,方法很善巧的话,你就不会那么的辛苦,而且可以快乐的修,而且是可以达到定的,这个叫做乐助正受。但是如果方法不善巧的话,你不但会修得很行苦,而且是不能达到定的。


(二)從根性 的不 同而說有三法印與一法印
问:他这里 苦助正受,他是 能达到定的原始。


1、佛為一般根性說三 為利根說一
答:对,他的苦就是说,你修得非常辛苦或是非常痛苦,但是这样子不但方法不善巧,你没办 好好的去修 而且是没办 达到定的。


  【 '''佛為一般根性 大抵從無常、無 我, 次第引入涅槃 】'''
  问:明白,他是没有达到定 ,我 一开始以为很辛苦 可能他也达到定


 就是 三法印次 学、次第证 一般 '''根性''' 如果 是对 呢?
  答:我现在知道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 就是 说,有时候会误解。 一个是很快乐轻松的就达到定 一个 很辛苦 但最后也达到定 其实他不是这样,他只 说乐助正受,意思 说方法 ,他的善巧方便对,方法对,他就可以很顺 利的 达到定。方法不对他就会修得很艰涩,很辛苦,但是他最后是没办法达到,因为他方法都不对,他怎么会达到。


'''【
  靖甄:
  但為利根如迦旃延等,即直示中道,不落兩邊。'''】



问:安那般那在四念处,声念处的时候,是呼吸对不对?


2、聲聞多依三法印 大乘多依一法印
答:他的重点 还是在呼吸。你的所缘境还是呼吸。只是你会感受到那个内心的轻安,最后会产生身体的轻安,或是内心的喜乐,最后会到身体的轻安。你会感受到,但是你的所缘境还是在那个,还是在呼吸上面。


  【 '''聲聞弟子多依一般 次第門 ,所 聲聞乘 ,多說三法印。28 】'''
  问:那所缘境 话是在呼吸上 是通过意来 缘,这个呼吸的,就是 的产生这个所缘。


  为什么声闻多说三法印?在前 一个 章节【 如完備三法印 依聲 聞常道說 即先觀無常 由無常而觀無我,由無我而到涅槃,為修行的次第過程。】  般的声闻 次第都是如此
  答:不只是意,你 定要去感受到这 气息在出入 不是你想出来的 跟那个不净观 还有那个念佛观是不 的。


  【28】(1)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十二章: 由於 根性不同 ,所以 或說此 或說彼,或說二印,或說三印。如完備三法印,依聲 聞常道說,即先觀無常,由無常而觀無我,由無我而 涅槃,為修行的次第過程。如經中 常說:厭、離欲、解脫,這即是依三法印修行的次第。觀諸行無常,即能厭患世間而求出 離;能厭苦,即能通達無我,無我我 執,即離一切愛欲;離欲即離一切煩惱,所以能得 涅槃解脫。這可見三法印的教說, 將諸法的真相與修行的歷程,主觀與客觀,事實與價 值,一切都綜合而統一了 這是佛陀唯一的希有教法!
  问:因为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就 这方面 分歧 ,所以 会通过受来 感觉 这个 缘境 呼吸


(2)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p.259-p.261) 在闡明《解脫道論》的修慧次第中, 露其「生 滅緣起 泛觀無常苦無我 而歸到見滅得道,與《雜阿含》 說的證道次第,大體相順 」 由於內容 第次分明 所以全文引述於【附錄二】
  答:不是 过受 就是说受你会有那个内心的喜悦的那种觉知 但是那个不是你的 缘对象 所缘对象 还是在气息上


问:你这个所缘,怎么样让它在气息上呢?


'''【大乘本 少數利根者 】'''
答:你刚开始 缘什么 是气息,你就继续缘它,你不能跑掉。


  所以 ,我们 假如 不是 很利根 可能 古代要属于大乘都难 为什么?因为大乘本是少数利根者
  问:就是说 ,我们 刚开始来感受这个气息的时候,它这个对象还是在这个气息上。就是说我 能够感觉到这个受为所缘,就是还 在这个气息 ,在 这个意念上面来 觉知它的气息


'''【在悟得無 法忍 即一般聲聞弟子以為究竟了的境界 ,不 以 為究竟 還要悲願利他。29 】'''
答:一直觉知气息,你看它这里受,它会有喜受乐受。它自然而然 起的时候 你会察觉到它 但是你 能把所缘转到它上面来 因为它是自然生起的。


  方便道度化众生而成佛
  问:因为心缘一旦自然产生的喜,它不 定在这个上面


  【29】(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26〈22 十地品〉(大正 9,564b12-c25): 入諸法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來、無去、無初、無中、無後,入如來智, 一切 、意、識憶想分別 無所貪著;一切法如虛空性 是名菩薩得無生法忍 入第八地。 入不動地,名為深行菩薩,一切世間所不能測,離一切相,離一切想、一切貪著,一切聲 聞辟支佛所不能壞,深大遠離而現在前。...。菩薩亦如是 ,住 不動地,一切 、意、識, 不現在前,乃至佛心、菩提 、涅槃心尚不現前,何況當生諸世間心?佛子!是菩薩隨順 是地,以本願力故。又諸佛為現其身 ,住 在諸地法流水中 與如來智慧為作因緣 諸佛皆 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是第一忍 順一切佛法。」善男子!...一切法性、 一切法相、 佛、無佛,常住不異。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聲聞、辟支佛亦 得此寂滅無分別法。...若諸佛不與菩薩 智慧門者,是菩薩畢竟取於涅槃...
  答:因为你看九住 里面 它到最后那个降五欲五盖之后 它会自然而然 你有没有看到 ,住心 有没有九住 心, 内住续 住, 它到最后会有自然而然会降我五欲五盖 那接下来呢 它会 那个轻安的生 起。


(2)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38): 般若法門是以「法性」為準量的。一切法性是這樣的,所以不必從世俗所見的生滅著手, 而直接的從「法性」──不生不滅、無二無別、無取無著而頓入。這是少數利根深智者 所能趣入的,被認為菩薩的般若波羅蜜,不共二乘,因菩薩思想的流行而漸漸發揚起來。
EMILY


问:师父好像在《阿含经》八十集讲里面有提到说,《阿含经》是到俱舍论才说是圣者所修。在《阿含经》里面是没有这种讲法,那俱舍论的说法是要跑到哪里才可以修呢?是跑到暖顶忍四谛的时候才修吗?


'''【從這無生的深悟出發 所以徹見三法印的一貫性惟是同一空性的義 相, 這才弘揚真 空,說一切皆空是究竟了義'''。30】
答:俱舍精要 你看那个四念处有那个总相念处别 念处


  【30 】《大智度論》卷 86〈74 遍學品〉(大正 25,662b24-c22): 聲聞人以四諦得道;菩薩以一諦入道。佛說 四諦皆是一諦,分別故有四;是四諦、二乘智 斷,皆在一諦中。菩薩先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見、有 無見、非有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忍。 「無生忍」者,佛後品中自說:「乃至作佛,常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 論者言:得是忍,觀一切法畢竟空,斷緣心心數不生,是名「無生忍」。 又復言:能過聲聞、辟支佛智慧,名「無生忍」。聲聞、辟支佛智慧,觀色等五眾生滅,心厭、 離欲得解脫。菩薩以大福德、智慧,觀生滅時,心不怖畏如小乘人。菩薩以慧眼求生滅實 相不可得,如先〈破生品〉中說,但以肉眼麁心,見有無常生滅;凡夫人於諸法中著常見, 是所著法還歸無常,眾生得憂悲苦惱。是故佛說:欲離憂苦,莫觀常相!是「無常」破常顛 倒故,不為著無常故說,是故菩薩捨生滅觀,入不生不滅中。 問曰:若入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復是常,云何得離常顛倒? 答曰:如無常有二種:一者、破常顛倒,不著無常;二者、著無常生戲論。無生忍亦如是: 一者、雖破生滅,不著無生無滅故,不墮常顛倒;二者、著不生滅故,墮常顛倒。 「真無生」者,滅諸觀、語言道斷,觀一切法如涅槃相。從本已來常自無生,非以智慧觀故 令無生。得是無生無滅、畢竟清淨,無常觀尚不取,何況生滅!如是等相,名「無生法忍」。
  问:那 说要到未到地 吗?


答:不是说未到地定,就是你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


3、三法印與一法印會互相抵觸 原因
问:只有未到地定 能力才可以修十六圣行,但是《阿含经》里面没有这么讲,是不是?


  【'''拘滯名相 傳統學者 】'''
  答:就是说两个 讲法有点不大一样 因为俱舍论的四念处跟《阿含经》的十六圣行这个运作不大一样,因为我讲的《阿含经》里面,它是把数息配合四念处来修。这个俱舍论里面,它不是这样子讲。


 就是 指一些部派 论师了。
  问:它 就是 纯粹作观 ,是这个意思吗?


'''【信 印而 一法 印; 久之, 乘者也數典(歷舉典故)忘祖 自 以為一法印 輕視三法印 '''
答:它就是纯粹作观,它不是配合那个止来修。但是那个练习十六特胜,前面那个身 心,都是在修止。它到 的时候才是修观,所以两个 样。讲 一样。当然 《阿含经》不只是讲念习十六特胜 已。它四念处讲的地方还很多。但是练习十六特胜是特别用习来配合四念处修。这样 解。那四念处不一定是非得这样修不可


  就是又忘迹了释迦佛 本怀 为一法印就好了 ,不 生不灭就好了,而轻视三法印,说人家 钝根,那这样子其实都是没有中道。所以导师的结论说,应该要向龙树菩萨看齐。
  问:对。那如果从《阿含经》的角度上来讲 实际上我不需要到未到地定我也可 修身念处 不是


4、惟 龍樹能貫徹三印與一印
答:其实如果你看《阿含经》的话,身念处其实它不一定说到,因为身受心法这个平时都可以去作观照。比如说身念处,身念处它不一定要在定中去观,但是就是说,你平时的行住坐卧,你的语默动静,然后去专注它的,这个都可以叫做身念处。你看师父讲《阿含经》里面 特别讲这部分。


  【'''惟有龍樹的中觀學 能貫徹三印與一印 】'''
  问:俱舍论主要它这边在讲 它是强调是去做慧观


答:是定中作观。


  这一段我们刚刚已经 有讲 过了 你现 看一次,你就会很清楚了。
  问:包括瑜伽师地论,它也 有讲 说十六圣行是圣者所修 它也是 观的角度上 讲?


答:它是从定中作观的角度来讲。但是四念处,就是《阿含经》来讲,它是平时就要训练的。



'''【如《大智度論》(卷二二)說:「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
靖慧    


'''無有自 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 不著 無相不著故 寂滅涅槃 」。  】'''
问:我们 看前面那张图十六特胜 关于 念处 这个地方有喜觉知、受蕴 跟那个以和轻安这 行蕴的 那么受念处和行蕴之间的这个受,是不一样的是不是?


答:是一样的都是属于受蕴。不然不会叫受,不能叫受。


  无有自在 就是无有自性 就是无法主宰 没有主宰性,所以 无常、无我无相 心不执着,不执着,当体就是涅槃。那有为法,当然也包含色法或者是名法。
  问:四念处和十六特胜的 那个图中 那个对比 ,是 讲到抉喜抉乐 这两个属于.....?


'''【又說:「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空即 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 說有廣略 」  這真是直探佛法肝心 的名論!'''】
答:这个 喜乐 属于受的 受蕴的


  我们现 就是每个礼拜六学习 这个 佛法的'''肝心 的名論,'''所以大家要用心一点
  问:后面的七觉支里面,你把喜放 在这个 行蕴上


答:但是七觉支里面的喜,它是属于行蕴的。


  剩下 世间 我们来慢慢看这个补充讲义。这个 实在太重要了 我先给大家稍微说明一下。我们看完这个解脱道论再回来看补充讲义第二页那个总表了。
  问:七觉支里面的喜是行蕴 的, 受蕴的 是吧?


  我们先看解脱道论(没找到)补充讲义第三页,解脱道论的修慧次第。其实导师介绍 这个 解脱道论,是南传解脱的修行次第,他跟清净道论是很吻合的,只 汉译的只有解脱道论 大藏经里面,但 现在 近代,有把清净道论翻译过来
  答: 这个 受喜 ,是 受蕴 的。


  我们来看一下解脱道论,导师在《性空学探源》有很好的解释,这 讲得很细,【解脱道论纯粹是依修行 过程,戒定慧次第而组织。】所以解脱道论,大家假如要知道决定会怎么修,可以看清净道论,也可以去看解脱道论,他整部论就是讲戒定慧的。解脱道论有谈到顿现观、渐现观的问题,我 次有跟大家说,部派里 ,见道有两种,一个叫顿现观,一个是渐现观 解脱道论 是属于 顿现观。顿现观见灭得道 问题 见灭 就是 灭谛的灭
  问:七觉支 喜应该在受蕴 上面。 轻安这边 是属于 行蕴 的。 我们 就是 在这个上面有点搞起来(不清楚)


  我们来看修慧 次第。首先他跟我们介绍的时候应该要先观察蕴处界,得到善巧慧 这个 第一 步骤。接下来,论说,观察色无常、苦,还有无我,就是对于蕴处界的诸 做无常、苦、无我 广泛观察,近于根本佛教 其实, 观善巧慧的地方 ,它 其实是观自相 认识蕴是什么?处是什么 界是什么?好好 了解他的自相。那要观察这种五蕴——无常、苦、无我,这个是观共相了,就是先观自相,再观共相
  答:它都可以配合 的, 说每 法的 粗细不大一样 所以 七觉支里面 ,它 会先有受喜 然后才会有行 才会有行 轻安出现


 这 个是第一个步骤。一个前提而已 接下来 教我们第一个步骤
  问:我知道了。所以我们在 张图里面 把七觉支的喜放在受蕴里面,放在精进这边


  其次 ,它 对于无常等下了这样的定义,于行色无常 灭意,苦不意;无我、不死意 对于蕴处界 切法亦无常、苦、无我,广泛观察就能够对治什么?三种颠倒见——常、乐、我。为什么?常 就是用无常来对治,乐 就是用苦来对治,我 就用无我来对治
  答:不是在精进那边 因为 毕竟 两法 你往上提


  内心安住于 「无相,无愿,空界」 三者,他把无常、苦、无我,而 、无愿、空界配合起来,就成为【无常亦是无相,苦亦是无愿,无我亦是空界,这种观察叫做分别智】,这个是第一步骤 观察
  问: 个图里面是不是 有相 对的对应关系 的。


  第一个步骤 观察就 是, 在于这个蕴处界当中,了之它这个无常、苦、无我。 因为 了解这三者,能够让我们进入无相、无愿、空,进 步起诸行分别智 什么叫诸行分别智?【观缘起 起灭】 起灭就 生灭了 起灭 那个 就是 生,【侧重在无常义,缘起是指有情生死流转 当体 所以经中说缘起 是此生故彼生 此灭故彼灭 都是重视生灭无常义。】所以阿含经谈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是着重生灭无常义的生灭
  答:有,但是不能说绝对,大方向上是可以对应的起来 ,只是说有时候不 绝对的 ,因为 毕竟它在某些地方描述的粗细不大 你看那个身受心法里面 觉知心形 无欲五盖 然后伏五欲五盖,那这个跟 那个 注心的调伏跟寂静,它 就是 等同类似 的。 然后它觉知里面也有讲喜跟轻安 然后念喜十六特胜的安那般那里面 它也有讲喜乐 它后面也有讲轻安


  那论接下去说【一切诸行以起诸边成分别,以灭后边成分别】,这个起,它全部都是生了。【以起出边成积集,以灭后边成积集。】请问大家了不了解?我是不太了解,我等一下要看导师的白话我才了解。
 
 
这个是论的,我们直接看导师的白话,对于缘起的生灭分别观察得到了善巧,这个是关键的,从流转门见到识由行而来,了知识是无常、苦、无我,当下就是寂灭。所以你看解脱道论这里,他叫我们观察缘起,他的止观,当我们了知这些共相第一个步骤过后,他开始要教我们进入缘起观了。缘起观,它就是要从流转门先下手。流转门,我们上个礼拜有讲三个连接,南传第一个连接就是行跟识,第二个连接是受跟爱,第三个连接有跟生,你看那个图表就知道了,三连结的地方。
 
第一个连接就是行跟识,所以你看解脱道论这里,他就用第一个连接,他说假如我们知道说无明、行、识那个识是由行而来的话,那就可以知道这个识,实际上他也是无常、苦、我,当下就是寂灭。还灭门,由于行的灭,识也跟着灭,这也可见的识是寂灭的。
 
所以不论是缘起的生或者是灭,都可以通达它是寂灭。到这里,就是观生灭,由生灭,通达它是寂灭,不生不灭。
 
接下来他说,同时法从缘生,没有本有的初相,法法规灭,没有常住的后相。就是法因缘生,没有本有的初相,就是知道他因缘生,所以不会执着它是实有的,或者是不会落入无见,因为他是因缘和合而生,此有故必有。法法归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它不是落入一个常的后相,也不是落入一个断灭,这些都是在发挥胜义空经的思想。
 
胜义空经就是我们杂含的335经,就是数数法跟第一义空法那一部经。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眼生时无有来处就是,你看眼见色,我们能够见到这种色,根、境、识都是因缘和合的法。所以他没有本有的初相,不是说,有一个什么实在的自性,让我眼睛去看到色尘,或者有一个 实在的外境,让我见到,没有。灭时无有去处,法法规灭,所以没有常住的后相。为什么?因为这两者都是无自性,都是因缘而已。
 
从广泛的无常、苦、无我的观察,缩小范围,专门观察生灭无际。就是生无所从来,灭无所去,都是没有一个边迹,这是第二步的观察。
 
所以如果你按照这一段来看的话,实际上观察缘起,当我们缩小范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十二缘起支,他这里他举了行跟识来谈。所以知道行是无常苦无我,那行灭、识也就灭,此无故彼无。所以也就知道,行灭识也不可能产生。
 
所以缩小范围在观察缘起,你可以用一段来观察。在南传,这个就是第一个连接,或者是,从受到爱,第二个连接也可以,你要用这个观生灭也可以,也可以在这当中看到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
 
然后第三个连接是什么?有跟生这样。所以在缘起当中怎么看生灭,或者缩小范围怎么观察?我们在修观的时候,他要你缩小范围来观,你要用一个连接都可以。所以有时十二支后,在观察的时候,不是每一个阶段都用完十二个,有时不一定的这样,那这十二个是最完整。
 
 
 
 
 
不注意,观生为见心灭,就是不要不要去注意,不要去注意生,只是看那个面,看那个面,这时候不光生起,像专观灭,为什么?因为有两个要注意,第一个关注法必归于灭,第二,管那些还没有灭的诸法,生就是起无所起,生无所生,住无所住,不是字体能起能住,如闪电般刹那刹那,当体都归于灭,就是它当体即空的意思,所以你我们这样子注意法的灭的时候,你看到他论文竟然有这么好的句子,他说倒数第三行第一,
 
一中无来去你看第二行后面,不见去来不见生,诸法不生,如虚空,犹如电起须一灭就是看到他就是在我们的心念里面,看到法的生跟灭,它是如闪电般这样子,那么的刹那,那如果说我们只是注意它的灭的话?那请问大家为什么我们要注意面?你看很简单的,比如说我现在喜欢这个时钟,这个时钟他现在还是住的阶段,她很漂亮,所以我想永远都获得它。所以这个生,我们很容易都会懒着,凡夫很容易拦住。那我们如果说关它的灭,因为生者必灭,我就我就关它变异,
 
坏了颜色变了,那生锈了,你还会还会想要拥有它吗?No ,我才不要,对不对。所以法的为什么论点教我们关,他要到这个时候,他要叫你观灭,他要让我们接下去以后,他要教的,要让我们产生厌离。厌离。好,我们来看后面。第四页一切法皆归于灭,灭的当体就是空,这是如来根本教法当中无常观空的方式,这个解脱道论称它为观灭字。所以这种观念字,是对于诸法中归云灭生起了恐怖厌倦星球解脱,我们敢,还拥有的这些法,还深入的法,
 
还希望它永恒不变,就不会因为你观灭的那个智慧越来越锐利了,它还存在,你就看着他就是有面相,那我们就不会想要占有他了,所以大家看到新衣服,你要帮他灭,很像那个骂不骂马脚不一样,那你就不要去买那么多新衣。这样知道吗?,可以省点钱。从观无常,苦无我能够证得正性离身,真性离身就是见到了。进入真见灭谛,刹那顿悟四圣谛,证得出国。那我最近在看泡泡禅师的书,他有解释法住智制跟涅槃制的,层次很清楚,很简单,他说修 ps 那关,从自相一直到这里,关第三行,无常,
 
苦无我到这里为止都是属于法住智,法住智接下来,还要以涅槃为所缘,进入倒置生起,就是以涅槃为所缘,进入那个那个见到的时候,因为他的所言是涅槃,所以那个时候,就称它为涅槃字。所以,泡泡禅师他解释南传的虚神经是这样解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好,最后一段,因缘起生灭,广观无常苦无我就归到见灭得道,跟杂含所说的正道次第大体相顺。所以为什么我要引这一段给大家,就是因为解脱道论这一段,无常苦我的观察导师说蛮相顺杂含的。所以大家假如要知道怎么观察这种三法应用怎么会通,
 
或者是缘起怎么关这这个解脱道论的说明。好好回去看。我去参,我以前看了,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到现在还想跟大家分享好,我们剩下一点世间我来归纳一下。最后请看补充讲义第二页最后这个图表,讲补充讲义第二业有 一个图表 这个图表是我自己发明的,让你给它汇通的,先从第一章开始,佛法概论第一章再谈三宝。那首先导师介绍的是法宝,为什么?因为导师说法是佛是由法而来的,没有法的话,佛是不能成佛,他悟到真理,
 
所以法是根本。那生,又是依法而行的人,所以叫身,所以法在三宝里面,导师在佛法跟人说这个是最重要的了,法达玛的最重要法,又分成什么法,分成很多种法,那其中导师说最究竟的学佛者就是皈依法,皈依法有三种,就是我们这个图表的最左边有灰色的那三个佛弟子应该要知道这三种法,一个是真谛法,第二中道法,第三解脱法,这三个,那假如你回去看第一章,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在谈真谛法的时候,导师在佛法概论,就是提到缘起跟4d对不对。所以,真谛法的内涵,
 
,大家可以在那个图表的上面,三重因缘,还有四圣地的地方,你可以在上面刮胡,就是我们第十章的内容,第十章,我论因,所以那一章的内容,三重因缘,跟四圣谛的关系。那第十章谈完过后?就谈第11章,第11章就是谈缘起,缘起法,缘起法最主要在第11章,导师介绍流转门和还灭门,那个就是在缘起自性这个地方,主要是在第11章谈缘起自性,那第十二章我们今天谈的?跟上个礼拜谈的,是谈什么三法印,所以你在三法印那里以后可以写一个第十二章,挂钩第十二章,最主要就是谈这三法印,无常,无我,
 
涅槃讲那,所以这个是我们要成,成就我们像佛法,成佛之道讲的,我们建立世间因果的正见,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假如要解脱生死,要成佛,就一定要培养什么?出世间正见出世间的内正见,最主要的内涵就是真谛法,就是缘起跟四谛三法印。所以假如我们这个真谛法了解的完整,就是等于我们要行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成就了,就是能够完整地学习到了这样,那这个正见成就,不是等于我们就挣到果了?还没有,还很远,我们只是八正道里面的第一个。有了这样子的文学会成就,正见性成就。那有了这样子的正见,我们接下去就好办事了。有了正见,
 
会引发我们正思维,正思维那就会表现于身,口意,就是正语,正业,正命。然后再来正精进,正勤就是正精进,再来就是修止观,正念和正定。那最后当然,如果我们透过定的休息,止观双运,就能够断烦恼,能够进入解脱法,就是果位出国,二国,三国,四国,或者是,出第2d等等,或者是,成佛讲,这个就是果那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个缘起跟诗经的内涵,因为他是在观念上的一种一种,广度。所以导师举了相当多的经典,用很大的篇幅来谈。那我们接下去要谈的,今天有大家有拿到一个新的讲义吗?
 
有,我们来看一行就好,来看一两行就好我知道大家要回家了,大家看第13章,中道泛论我们下个礼拜要讲的,我先稍微预告一下,奖励173页第三,第四行,第四行,173页第四行,世尊的正觉开示了缘起自性,还有圣道自性,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到现在那接下去你看到导师说圣道是恰到好处的道德,是像于正觉必经的肠道,所以称为中道,正道,古仙人道,那佛陀所开始的唯一的人生正道,八正道,你看这一段,
 
你就可以了解缘起自性上面讲完了,接下来要讲什么?圣道自性,这样可以吗?所以我们前面为什么说归纳缘起是真谛法,按照我们这个图表来讲,是是应该是不会错到里去的,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谈圣道自性,就是这个图表的中道法这里。八正道,这样可以吗?我们会一步步谈到谈到解脱法的,所以这个图表,你们就是带在身边了很好用这样。好,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个礼拜讲圣道自性,中道泛论,大家有世间会去先预习,
 
 
 
 
 
17A
 
好,我们这个礼拜进入第13章。好,大家有第13章的讲义吗?有,中道泛论,就是饭说中道。
 
那我们上上个礼拜在讨论到第十二章的时候,总结的时候我有带大家看,第13章的第一段我说其实导师写书,这种,有刺激性的书,导师都非常有善巧,就是它每一章,都是会承接前面所讲到的一个次第,然后接下去,这个开始的部分,就做一个起承转合,承先启后这样子的一个角色,导师很多书都有这样,除非有一些单篇的文章了,单篇的书那些就比较没有他的关系性就没有那么强。如果是整本的话,都有这样,像中观论颂讲迹,这些都有,都有这样子的那个,
 
承先启后这样子的一个转折,那173页。讲义第13章第一节。好,我们来看第一个小节是提到人类,就人类的德行。
 
那其中第一个小节就是从人到从神到人。那首先要说明一下,就是导师在这一章第13章里面,它分成两个就是开始在谈德行。因为我们前面,这个学期开始,一直在谈缘起,
 
谈缘起自性,或者是圣道自性,那那些,都是比较着重在像我们第一章所讲的真谛法的部分。那从这一章开始,那就是实际上,导师就跟我们讲什么是佛法里面所介绍的德行,就是中道的德行,那这个就是中道法了中道法。那我读,我读那个佛法概论,我也有跟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是每个人的解读有一点不同。所以,我到最后,我有我会做一个科判给大家参考,就是收摄整本书的一个次第这样那为什么要用这样子的一个次第?因为导师在第一章的时候有提到,我们佛教徒所学习的法主要就是皈依法,皈依法有三项,就是真谛法,中道法,
 
还有解脱法,那导师不断在重复这三项,那我们先来看这个中道法,中道泛论,佛法不是为了说明世间,而是为了解放自己,净化世间。当然佛法里面也有讲世间的现象,比如说苦,急等等,但是,他说的并没有像世间学问那么多,世间学问,像天时地利,天文科学等等这些比较在阐明,世间的现象或者是海洋学等等。但是佛法,它的着重点不是在这里,虽然世尊也能够看到3000大千世界对不对,但是,真正的目的还是在解放自己跟净化世间。所谓解放自己就是解脱自己。
 
 
 
那就是解脱烦恼,那由自己得到解脱,就是众生清净,然后才达到净化世间,就是国土清净。这个都有一个先后的次第,而且彼此息息相关。佛法是理智,德行,知行纵观的宗教,所以理智的就是知德行的就行,那后面,就是知行合一的宗教,要从生活经验实现出来。因为佛法,不离世间,不离开生活经验。然后真正的一个就是解脱的阵型,或者是中道,它是从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去体验出来的,说他是最高的则学,不如说它是完善的道德,深广的道德。那我们前面已经有提到世尊觉悟的内容,
 
缘起自性和圣道自性。
 
 
 
那缘起之境前面已经谈了很多,所以接下来,要有深入的介绍。圣道自性,为什么?因为有 览就是转进,圣道自性是很重要的一个,德行。那所以导师,用非常大的篇幅来介绍。我们看了这里的圣道自性,和导师说,这个也称为古仙人道,或者是中道,或者是正道,八正道,但是,你看了整张,导师并没有解释八声道,我没有解释八个,并没有,等一下我们看完大家就知道,并导师不是在这里解释八声道,所以他的中道法,他解释真谛法中道法,这个中道法是蛮常蛮蛮多个章节的,以我理解来看,所以导师比较在后面,好像出家的德行那一些章节好,才有真正地介绍到八正道的内涵。那这里?
 
这一个章节还是在同方的介绍什么是不苦不乐的中道等等。或者说世间的德行跟出世间的德行,有什么不同?这样子的关系而已。好,我们来看一下正道的具体说明,很深也很广,不过略说它两大特色,就是这个章节要介绍的,就是人类的德行,还有正觉的德行。好,我们来继续接下去看。神教者以为德行的根源是神,既然称为神教者,它不是佛教者,所以神教者当然是以神为主,为根源。那当然,一般我们所知道的神,最主要就是我们能够跟神作为一种沟通,
 
或者是效法神的这一种意识,那这一种其实他都还是站在主人跟就是不不人这样子的一个角色,就是服侍神或者是体贴神的意思,那这个就称为神的德行,或者是神教的一种德行,实际上它也是神的一种奴役。那乃至,导师说迷惘的宗教行为也被看作是道德更有价值的,这个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邪见。那接下去导师会给我们举一些阿含经的例子,一些宗教行为看起来是道德的,但是,它却是遭罪的,他就是遭罪的。好,我们来看,那刚刚介绍了神教者,那接下来刮胡二?
 
导师就介绍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他刚好跟神教相反,从人与人,人与人就是自他,人与人就自他,从合理的行为,深化到内心,就是从外深化到内。所以一般我们一般讲说合理的行为,你看我们要教小孩子,小孩子他不会分别善恶的,你要让他养成外外外线的行为,养成善的习惯性,那么当当他年纪慢慢常大了,能够分辨善恶的时候,你才跟他说,唉,你这样子的行为实际上才是也不会再损害到人家,或者不会损害到,小动物等等,那实际上小孩子的时候?,他不知道,这一种动作实际上就是符合我们人间正行,人间道德的行为,他升到深化到内心的部分,
 
他还不太清楚,但是大人?,我们也可以透过一些,教育,也是能够从外影响到内心,乃至,从个人扩展到一切有情,乃至这个地球以外的无边世界。所以佛法?他,接下来你看导师,导师说,从人本的立场,使德行从神的意志中解放出来。
 
那很多人看到导师这一篇文章,蛮多用人本的,导师都会用这个用词,导师说佛法其实是,站在人本的立场来讨论这个解脱,那什么叫人本?有一些人抓到导师这句话,就是说导师只是重视这个人间,那其他道德或者其他世界的导师就不重视。实际上你看我,我觉得有一些人看导师的书,他只是抓一两句来发挥呀,实际上你看导师他前后文?并不是这样,导师是先从人本开始,为什么?因为我们要让这个世界或者无边的世界清净,要从自己做起,要从第一点,就是我懂得道理的人从我开始做起,所以才说以人本,我们不能教育动物,教育别人做,
 
自己不做这个永远都不会达到那个目标的,所以以人本为主。那世尊其实也是一样,教育很多修行者都是从自己身上先做起,那否则的话,其实我们教育的工作,很难能够让人家心服口服。因为我我们叫人家做,但是自己不做像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因为我我我是在我我有去国小教过书所以小孩子的个性,我稍微有一些了解,它们,就是那些道德的教育,它们都有那些那些内容,就是说,教人家不要,要爱护小动物。
 
或者是,不可以抽烟,不可以酗酒等等。但是,导师在办公室,统统都来。你知道导师在办公室,统统都来。所以我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学佛了,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的教育,他只是做这种外线行为的合理,但是,内心,其实跟这种道德还是有落差,所以你看我们现在这种社会,虽然教育层面只是蛮高的,比起其他落伍的地方,但是为什么你看这一些杀盗淫妄,还是每天新闻都不断,还是还是还有层出不穷的?每天都可以有新的方式,我就是想象不到。所以你看这个我们可以看得到,一般世间的道德或者是学问,他始终没有办法像宗教一样,
 
就是从内心里面开始做起。那也许大家会问说,那师父,如果我们要知道怎么从内心做起,那要怎么样?其实导师的著作里面都有给一些方向,但是实际上要操作的话,我们还是要去参考别的东西。这样子,不能只是停留在导师的著作,因为我觉得有一些人在读导师著作就认为,这个导师就是佛这样子,实际上你看导师的时候,导师从来不会讲,导师都鼓励我们回到阿寒,回到经律论,对所以不可能导师只是要我们读他的书就好的。所以我们会来上大学读论是很好的,有机会我们还要上阿含经,还要上其他的,这样慢慢那个具体内心的一种操作,那才有机会跟大家说明一下,
 
我们看看以后有没有世间。好,我们继续来看那世尊。虽然是有这样子以人本为立场的这样子的一个角色,从自净其意乃至到一切有情都进化这样子的一个由小而大的这样子的一个次第,一个教育。那实际上,导师?看阿含经看得非常熟,所以我这我这一张,我引了非常多的注脚,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全部去看,我自己看的我都满头雾水了,因为太多了,你知道吗,我觉得导师超厉害的,就是他一句话,里面就几部经验,所以有时候我没有去查回那些经论,还不知道导师真的是读了读那么多,所以真的是很敬佩导师
 
我们来看一下,首先导师举,就是一般神教徒的一些问题,举印度的,导师其实是举印度的状况,就是,印度的外道,那首先是举中阿含伽弥尼经,这里是指,导师的说明,最主要举这部经,就是在否定神教的祈祷,那在印度的时候,负责祈祷的人就叫婆罗门,那印度教的三就是婆罗门的三大纲领,其中第一个就是婆罗门之上,婆罗门至上。所以它们的任务,它们的神职,就是要为众生祈祷。那刚好这一部经,导师看了,佛陀说这些范字,或者婆罗门,那至高就自视过高。他认为,奉是若干天,
 
就是能够奉事很多天,天人,那若众生命终的时候,因为有这样子的奉献,天神,那他就能够自在往来,善处生于天上。那这种神教的祈祷,祭祀的神权,佛陀以为这等于把石头丢到大水,然后站在岸上,一直祈祷石头扶起来扶起来。那,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好像我们希望解脱,不是说把头剃了就在那边等,我总有一天等到你这样,那你就慢慢等吧。那我们来看这部经,实际上它前后是蛮生动的。我们来看注角山。注角山的就是第三行经文。若春雨中
 
那这里有有讲到说你假如在村庄里面,或有男女懈怠不精进,然后又行恶法,成就十不善道,就是做十二页,那他命中的时候很多人来,然后插手?向他就是祈祷,这个插手不晓得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很像那个超人这样?因为他说插手,我我不太知道插手,你们知不知道插手是怎么样?是不是这样?是这样,可能是这样就是手指这样。我不晓得是不是,但是他经文是用插手。那就是在他的旁边那里这个造恶的人,临命终的时候,亲朋好友来给他求助,
 
那会不会因为他祈祷的因缘而让这个造恶的人往生天上?
 
 
那这个外道就说,不也世尊,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世尊就说钱迷你。那在这个乡村不远的地方有水了,有水沟,或者是深水眼。那假如有人把大石头丢到里头?那一直在岸上祈祷,愿石头浮起来,有可能吗?不可能。所以这部经主要是说那婆罗门帮忙众生在做神教的这种祈祷。实际上,如果按照佛陀来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个人造业,个人承受的,不是因为我们的神,神职人员帮你祈祷就能够消你的业,不可能,
 
如果按照这部经的话,那其其他的相关大家就去联想吧。好,我们来看174页。所以我们的前途,我们前途到底要选择苦或者是热?实际上决定在我们自己的行业,那不会因为,这样子的祈祷而有所改变。所以佛陀说奉使日月水火,那在那里说,希望你借我到梵天,那佛陀说无有是处。那第四注脚是这部经第八行,大家看一下,第八行,你算从注脚是从上面算下来。第八行这里有一个譬喻。好蛮好的婆媳杂,譬如阿姨罗河,
 
阿姨罗河其水平安?那水很高了,不鸟得云,因为鸟都可以很容易就喝得到水了,有人欲度,有人想渡过河,它不用手脚,不用船帆,能够过得到河吗?不能。所以,婆媳杂三名,婆罗门亦复如是。那你不修沙门的梵行就不修行,那更羞于道不清净行,那你不修梵行还不打紧,还去修那些恶行,那你还想生半天,那都是无有是处。所以在经典里面,它还有这样子的一个譬喻,你要过到对岸?你不用转发,你只是在那里忘了,也是没有用的。好,
 
我们看到本文刮胡二否定神教的祭祀万能,刚刚是否定婆罗门至上,那现在是否定祭祀万能。那这样子的一个祭祀?在印度里面它们是认为是万能的,那特别是血迹,血迹就是杀生,世尊反对,他说什么?若胜若邪盛大会,就是办这种协会的,神教,找了很多这些牛,羊,,小动物,来杀害或者是,逼迫它们,当做人的奴仆,这些小动物,就是哭得很凄惨,很就生命都没了,都可能。所以佛陀说这一种伤害众生的生命的盛会,我不称叹,我不承担,我不赞叹。为什么?接下来导师有演另外一部经。做事布施共养时生是罪。虽然你这种盛会,是,很多人布施这种牛羊出来,或者是我也捐一头牛,你也捐一头牛,我是不吃羊,不是牛出来。但是,布施或者是共养,实际上是让人家遭罪。为什么?因为那些小动物都被杀害。
 
所以,这个要谨慎的,不是说布施或者是共养就是好,如果布施跟共养,布施得福的话,就是反而有罪的话,那都是不不理想,是佛教反对的。我们来看一下主角六,注角六,佛告婆罗门,有一个也是邪师大会,学生大会,行施作福而生于罪,就是虽然布施作福,但是实际上还是遭罪,为什么?因为他伤害他心里面有做这样的思维,希望伤害这一些动物,
 
来做祭祀那所以这样子的一个思念,也实际上是罪,连思维都算是醉了那更何况身口,所以你看,这不仅和他形容一刀见,声刀见口刀见一刀见很有意思,这些刀见?都是在我们身口意里面的难怪中国古德中中国成语也有叫什么?口口什么?口蜜福建,或者是,笑里藏刀因为经文的也印度,印度也有这样的形容,
 
 
,而且你看,为什么在这里我要举这个一刀见?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人说,唉,我没有亲自杀算不算?如果按照这样的经文也算,所以那些发号施令的,搞不好他的罪还比较重, 所以有时候这个也是要警惕的。再来,我们继续看经文,不是看上面的本文倒数第二行,这一种残杀,牺牲,虐待奴仆的大祭祀,里是布施,简直是作恶。所以那个时候的人都称,都以为,沙门瞿昙和彻一切主祭祀法,就是认为释迦牟尼佛,
 
都是都是预测一切计时法,所以注脚区那里也是。最后一行,最后一行有一些外道,就是说佛陀,是呵斥一切祭祀法,这个是没有问题,因为佛陀确实是呵斥,因为他是遭罪,但是他有检测的内容,有两项,如果看经文的话,倒是只是引了一项,另外一项他是骂苦行人,以为避讳,有没有那前面那一项,呵,这一切祭祀法,这个是 ok 的,没有问题,但是后面那一项骂苦行人,这个佛陀有分别说,佛陀有分别说?,在注解七,就是在下一页,175页这里注脚,
 
你看第二行,注脚第二行。他说,假设我见彼等苦行人 他说苦行的人,佛陀说,我有一些看到他命中堕地狱,这个没问题,但是有一些苦行人,命中却升天上,我那有一些苦行人,喜欢苦行,所以他命中的时候,就堕地狱,有一些人,苦行的人,他喜欢苦行,那神话命中却升天那,所以按照这样子来看的话,就是苦行,他佛陀不竟然都完全都一概不取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佛法里面也有十二头陀,只是说有一些只见,要注意就对了好,那导师引了两段,就是否定祭祀,
 
要否定祈祷,否定祭祀,再来就是否定咒术,迷信。175最上面,第一段,那对于印度的吠陀,特别是阿达伯吠陀,阿达伯吠陀是吠陀里面的最后一个,它就是凡是讲习斋开运咒,咒术等等的这一种,学说理论,或者是占相吉凶的迷信。那导师引了范东经,常安含范东心说,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就是佛陀,并没有谈这些事,这都是无知的产物。为什么?因为凡是见到的人,见地人,就是见到的人,绝对不会相信这一些,占相吉凶,那乃至?认为,持一周,两周等等就能够解脱?那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说得彻底一点,就如杂阿含所说,幻法落学令人堕地狱。就一些一些迷幻众生的法。那假如让人家学人,反而让人家堕地狱,为什么?会产生邪见?。产生邪见那其实主角九注角,九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其实如果按照经文范动静来看的话,是蛮多的,是非常多的,就是佛陀反对的事情还是蛮多的。那这个大家可以慢慢自己看了,因为太多了再来,就是第11,
 
注脚11这个办法落学者令人堕地这一句话,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有兴趣,为什么?因为我找回注脚11这个经文的时候,这句话,是这个故事是佛陀说出来没有错,但是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阿修罗讲的,我一个阿修罗讲的,我们来看一下,注脚11第三行,就是有一天有一个阿修罗,他生病了,他来见这个试题法印,他跟试题环境说,你赶快把我的病医好,那让我不要痛苦。那身体环境就跟这个阿修罗讲说可以,你教我换法,魔术法,这样了,魔术法。然后,我就把你的病医好,就是交换,交换条件,然后那个这个阿修罗,就自己不敢教,
 
为什么?因为他教了这个字体,欢迎他的犯法,那所有阿修罗的方法他都知道了,所以他要去问他的那些朋友,其他的阿修罗,那他去问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很一个一个叫什么大维的阿修罗,我们来看一下176页,角度第一行其中有一个阿修罗,就跟这个生病的阿修罗讲,他说,我知道这个天地,就是这个试题,欢迎。他个性很好,他不会,他不会虚伪,就是他很正直那你去跟他讲说你学这个办法,是是不好的,是骗人的,那他就不会要学这样,果然,这个生病的阿修罗跑去跟实体环境讲过后,
 
是听欢迎说好好,如果你你这样子讲的话是真的话,那我就不要学你的幻术了。这样,所以那个那个另外的这个价为的阿修罗,也蛮聪明的但是因为他知道实体欢迎,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如果说这些幻术是骗人的话,或者是,不真实的东西,那他宁可不要学,所以佛陀说四地欢迎,它是一个天王,忉利天的天王,33天的天王,那他很正直,不虚伪,应该要向他学,所以这这句话,说犯法,若学者令人堕地狱。实际上是这样子的好,不管如何,因为这个故事是佛陀说的,
 
所以佛陀应该也赞同了好,我们来看176本文。总之,神教而来的祈祷,祭祀跟咒术,就是前面三段,这些迷信的行为,佛法一概否认。不过否认是否认,但是有一些宗教的行为呀,世尊觉得还是有它的一些价值,所以,巧妙地把它改造为为佛法里面的一个教育,其中那有拜火的这样子的一个婆罗门。那它们有拜三种火,那佛陀说我也有拜山火。第一个火,就是根本火,第二,居家火,第三,是福田火。那根本火就是共养父母,
 
那共养妻儿眷属的就叫居家火,那共养沙门修行者的就是福田火。那这个跟我们到底佛门的教育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只是看导师这样的叙述,看不出来,我们要看经文,所以我们看注脚十二,你看一下角柱。十二在没有看这个那个佛法的本意之前,我们先来看刮胡,一是根本火,刮胡二居家火有看到吗?你看到居家火的第三行,居家火的第三行,我要让大家看一下这个家。在经典怎么定义?家。他说,善男子处于居家,乐则同乐,
 
苦则痛苦,在所为作皆乡顺从市民为家。所以一般我们讲家,要有乐同享,有苦同当才是家,所以大家不管是怎么样,我们在家要有这样子的一个,要有这样子的一个信念。那大家在家才会和和乐乐的。
 
 
 
不要有好料,自己藏在房间吃那改天人家闻到味道,下次有好料也不会给你分享那好,我们看刮胡山。什么叫福田火?福田火?它的第二行就有了。他说是共事奉,是共养沙门,婆罗门,善能调伏贪嗔痴的人。所以你看,福田火火共养沙门,婆罗门,不是所有的沙门,婆罗门都共养,他是共养那些能够调伏贪嗔痴的修行者。那么假如我们不懂得怎么调伏贪嗔痴,那我们就可以暂时,不要受人家共养,因为不懂得挑战政治。
 
 
那我们来看佛陀怎么样?总结,你看一下,大家看一下那个注脚十二,从下注脚十二,经文倒数倒过来数比较快了,倒数第五行经文倒数第五行,就脚注十二善男子先所共养三火应断灭,就是共养山火的善男子,善女人,要让一些东西灭掉,那灭什么东西?佛陀说灭贪嗔痴火,所以我们共养山火,实际上是要灭三种火,贪嗔是火,所以我们共养,而不是为了要,要得到更多的福报,还是什么?不是究竟的,是因为我们想得到,贪嗔痴火都灭去,就是涅槃咯,贪嗔之火灭去就是涅槃所以这个是经文字讲得很彻底的。所以虽然是拜三种火,但是它确实灭了三种不好的火,你看多有意思,好,那这个是三火。再来是礼拜六方神教徒,其中那个上升?他有礼拜六方的习惯,那礼拜六方就是在东南西北上下,然后那佛陀,就把他合理化,就是把它说成是亲子师生父夫妇,亲友,主仆,宗教师跟信徒间的合理行为。
 
那角度13中阿含善生经这一部经,实际上我本来,我本来这一部经要慢慢讲的,因为我们居家的那个同学,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没有看过这一部经,因为这部经其实对我们要当一个在家的佛教徒,很重要的就是这些家庭伦理呀,是很基本的,当然也许你会说,唉,佛陀举的那些项目,好像不是很完整,但是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参考,那我在这里因为世间的关系,我们只可以举几个了,举两个来看看,我们来看角度13,刮胡一东方东方是共养父母就是亲子关系的,那你看刮胡一后面?,
 
儿子要怎么关待父母?儿子应该呀,要以五四恭敬共养父母。那五个?争议财物被办,重视,所欲则奉,自知不为所有失物尽于奉上,这个是指?对,就是下对上的,那倒过来了,接下来就是倒过来的,就是那儿子这样子对父母了,那父母应该怎么样对小孩?那他佛陀也说有五项,第一个,就是爱念儿子,第二,共给无法。第三,令子不负债。唉。你看,不要说,他负债那是他的事,不关我的事,那第四,是婚娶称可。第五?
 
父母可以所有财物尽与父子,当然了,我们现在这这种社会,当然很多项目可能有一点不同了,但是你看,佛经上,竟然有讲那么详细的内涵,有讲那么详细的内涵。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师常跟弟子的这个,这个也不错,第二,南方弟子怎么样来恭敬共养导师?或者是师常?第一个善恭顺,就是要善心的恭敬,随顺。第二,善成事,就是要奉献,第三,竖起,大家知道什么叫竖起吗?不是看到师父来了,一个跳起来了,应该是要比师父早起,比师父晚睡,比师父早起,
 
如果比师父早睡的话,那个就是不乖,或者比师父晚起来,还要师父来敲门,那个也不乖。那第四?所做善业,就是弟子要懂得做善业,做 业散,所作 业散。第五,能奉敬师常。那倒过来?市常要怎么对地址?第一个要教他技术。第二,塑胶。不可以故意的,慢慢的让你难堪,一年教一招,这样交到老了这样不可以了所以要快点交近郊所知,第三第四?安处上方,第五?,你看到第五也是很重要,就是师常,
 
对于弟子的教育还要付嘱他善知识就是要给他干了,就是说要给他一些分辨好朋友和朋友的这样子的一个一个指引。
 
那否则的话,他都是交到坏朋友,交到一些吃喝玩乐的朋友那当然,那人家都说,这个就是某某师父的徒弟,某某某法师的徒弟。那你也要负一点责任,因为你没有介绍他好朋友。如果是你介绍的三只是他不喜欢的话,他自己找那个是他的事但是至少我们当市常的要有这样子的一个指引刮胡山。第三?西方?是,说明夫妻俩,丈夫跟妻子,丈夫对妻子有五项,你看最后一行,妻子对丈夫有13项,我的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大家不要太紧张,你回去慢慢看了,
 
没办法讲那么多不知道怎么会是三项,突然那么多。那下一页,第事相?北方,是主人跟仆人,就是主人跟下人的关系,那下人,也是比较多,下人要奉是九项也是蛮多的那刮胡五下方,就是亲友关系。第六,上方就是,施主观修行者,就是就是信徒跟跟师父了,这样子的意思那这个大家请回去慢慢自己看了,因为这一部经也蛮不错的,蛮好的那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177页最上面。
 
小杰世尊就是清除神教的宗教道德,使人生正道从神教解放出来,确立人类的立场为佛法中道的特色。我们要要快一点了。第二,从少数人到多数人,那人类原本是平等,就原始的时候,是平等的,不过因为职业或者是种族的关系而有上下主仆之分。那种古代的社会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出有初期的宗教的时期与宗族与种族相结合,成为士族的宗教。氏族?就是就是有血缘关系的那些谱系,
 
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就是子庙孙唉呀子孙庙子孙庙那种,子孙庙,就是有血缘关系的,就是只是传给有血缘的,那些宗教,就是属于士族的宗教,这才因种族的兴盛衰而弱者的宗教被排斥,胜利者有宗教的特权,如耶和华是以色列的上帝,所以以色列人就是上帝的选民,那如果你不是以色列人,就连选民都不是这样。那再来就是婆罗门教。那导师这里举了四个。种族。第一个,婆罗门刹帝利吠舍,这个是,可以信仰婆罗门教,那最下的建筑?首陀罗?
 
是不可以。信仰宗教也没有再生的权利,人要在下辈子再来都没有权利,你看还有这样的事情?,再来最后这一段,印度的四姓阶级不但是世俗的,而且与宗教相符合,就是叫什么?,就是种族跟宗教结合了,乃至社会的制度,我以为是性皆等,四种种性都平等,无有种种慎如差别,慎如,就优劣慎如就是优劣,那不管是从财力,法律,政治,道德来说,都是因人就是就是没有差异。怎么说,我们来看角度15,
 
角度15杂含经,那佛陀有说道,第二行,他说以财力或者是以财力来看,四种种姓,任何一种种姓为国王的话,他都会得到四位四位的保护,或者是,有命令的这样子的权利,一切都如意。不管一个阶级的人做上皇帝,都有这样的权利。以法律来说,四种阶级的人,不管谁犯罪,都要受到处罚。那以道德第三来说?四种阶级的人,四种种姓的人,不管是谁,只要造了恶业,就堕恶道,造了善业都往善道。所以佛陀说以这样子的理由说四性皆平等。再来另外一部经,就是从女人所生来看,
 
或者是从随业受报修到解脱来看,四种种姓都是完全平等,机会均等。四种种姓不过是职业的分化,人为非法阶级这个是佛陀彻底反对。神权的私信说,那导师举了阿含经,他说这一种人为的阶级,就好像经文所讲的,如果有人,好像有人拿肉给你,然后跟你讲说你可以吃,但是你要给我同样价值的酬劳,这样,你不要吃也得要吃了,因为他权势很大,对,你不吃,他就抓你,然后关起你来。所以,这种神权的这种阶级,在印度是影响蛮深远,到现在都还有,到现在还有。
 
那佛性是性平等,就是种族优劣的根本否定,那佛法是一切人的宗教,所以出家学道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迦弟子。所以有一些人就以至不经来说,唉,凡是出家学道的人都叫都姓氏就是这样,其实应该要叫世家了。世家因为世家祖马,所以本来我们出家人搞不好是四个字的,像日本人,这是家开人,这样很像日本人的名字 ,因为他说世家弟子,但是道安法师就用一个,是因为中国人三个字。
 
 
那凡是出家都是叫释迦弟子,然后优婆离是建筑首陀罗,但是他却在十大弟子里面持律第一,可见佛法是人类平等的精神。那下面的经文有一些还还有蛮不错的譬喻我们休息一下再来看好了。
 
17B好,我们继续上课,刚刚提到出家,不管是一种种姓,在印度有四种种姓,佛陀都说出了家就没有所谓什么种姓,都说是四家地址,那角度19大家看一下。第六行四种种性平等,我讲这个大家都懂了。但是为什么,佛要这样说?第六行,所以难者有没有找到如来众者,其有 大海就是佛,如来众者就是来的人。。来的人好像大海那么多,
 
四地,齐鲁四大河,但是是圣地?对于这对于这些人来说,那好像是带四条大河,那好像在那个那些出家中,好像在大海。是是是在大海,遨有 大海。我们先看一下,去先拿。四圣地,如四条大河,除去烦恼,入于无余涅盘,就是入于涅槃城。所以不管是什么种姓的人,来到这个出家的,这个,那个,
 
这个领域呀,大家修学师生地到最后,都同样能够证得涅槃成。那这个是最主要,佛陀度处加重的一个因缘。那接下来?本文我们看刮胡二,接下来就谈到男众女众的问题了。导师导师这里用了一些篇幅来谈女众的一种,
 
一种就是情况,在佛教的情况。好,我们来看一下男女,那曰信仰德行跟智慧来说毫无差别,就是男女,实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那在第一章导师也曾经跟我们介绍,就是佛法身,第一章,佛法概论的第一章,那谈到绅宝的时候有介绍了佛教里面有七重,在家中男子叫优婆塞,女子叫优婆夷,出家中男的叫萨米比丘,女孩子,女中叫萨米尼比丘尼,或者叫斯帕摩纳尼,总共七重。那同为修道解脱,同样都可以修道解脱。一,
 
道气的平等观道气应该就是指修道的根器了,修道的根器,生理差别或者是男女的形象,实际上是不重要的,毫无差别。那如杂含有一个比丘尼,叫苏摩,苏摩比丘尼说,心入于正受旅行复合为,就是假如我们的心能够得到正受,正受有很多种可能,那增受?在梵文叫沙漠波底388,就等质,那这个他的用用的地方,有四禅,四无色定,灭尽定,还有九次地定。所以这种正正受,那如果是如果是这个比丘尼是阿罗汉的话,它也有可能是有四禅四无色定,
 
或者是灭尽定都有可能那所以如果我们看注脚21来看的话,那这个比丘尼在修行的时候,他就他就自己思维,为什么会有人来恐怖他那,他知道说这个是魔来扰乱那,所以这个比丘尼就说了一个寄送,他说 c 假如进入这样子的定当中,那外线男女相其实就不是那么重要,为什么?因为魔最主要要主要控制的是我们的心,不是外向,魔,他要控制的是我们的心,所以,他接下去说,落于男女想心不得距离,就是假如我们有这种男女相的这种,分别心,心不得距离,就是这种像,其实我们也离不开。
 
比及随摩说,鲁印往于比,那就可能就会跟魔相应了。为什么会这样说?实际上不是,正如阿罗汉的人才会了解这一点。实际上在我们在谈三三昧的地方,三三昧其中有一个三昧叫无相三昧,在阿毗达摩里面定义这个五项上面,也就是没有十种像,十种像里面,其中两个就是男女相,男女相没有男相女相。所以在修行的方法里面,其实蛮多,就是教我们要破除这种相的执着的。否则的话,实际上你要再进入生的涅槃层,也进入不了的,那为什么有一些阿罗汉,他还是好像,看起来好像他还会厌恶女性,实际上有一些,只是一些习惯性习气,他跟烦恼没有关系。所以有时候我们在,
 
,分辨,甚者反复的时候,有时也要小心,不要骂到圣人,那就惨了真的。那世尊制定戒律?为世界细谈,就是制定戒律,以法舍身,以戒色,身是世界细谈。世界细谈就是世界榕树的四西谈里面的最最最后一个,就是最第一个了,就是,为了这个世俗的,那是跟社会国家有关的那所以佛自界,是基于当时印度重男轻女的社会,所以,对于女众出家大非周章,就反复思维很久,然后才答应阿难的请求,然后特定为它们设立了八金法,
 
才让它们出家进法就是八斤法。中阿含经有八斤法。那这八条经法大概的名目我有,全文我没有了,就是大概它的含义我有列在注脚24那里,有八个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那我们继续看本文,导师说。明显,女中虽然自成集团,就是它们可以出家然后成为僧团,但是他还是附属于男中。最主要就是安全问题,那世尊答应了阿难的请求,准许女众出家。起初的审慎就是考虑到女众出家是否能够适应当时印度的社会,不障碍佛法的普通,所以这个是原则,就是当女众出家要适应当时的社会,这个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
 
就是出家了没有障碍佛法的红通。人家不会认为说,男女一起出家,那会不会有人,会不会有很多不不如法的东西?做这样的联想就伤害到佛教。所以基本上只要没有伤害到这两项原则的话都可以。那所以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所赋予男女平等,或者是,男女差别,或者是重男轻女等等这样子的一个一个价值观,是世界的现象。所以我们有时候到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国家,它的情况都不同,你不要在台湾,就是可以这样这么自由,让你在那边主张什么,你到一些一些比较保守的地方,你如果这样子的话,
 
有时候会突然,今天看得到你,明天你就不见了。这样。所以有时候,我们要有智慧了,因为我们知道这一些有一些事情是,并不是佛陀不平等,不,或者有一些修行人不平等,实际上是社会的关系。那我最近在看一个一个导师的文章,他有翻译南传的一些禅师的开示,其中他有提到缅甸。大家有听过马西禅师吗?马西禅师其实他是主张要恢复南传比丘尼僧团内,他是主张恢复,要恢复比丘尼僧团,但是你看到连这一种那么大师级的人提倡,都没有,都没有改变,没有没有,没有力量。为什么?因为它们那一种法脉的传承,
 
南传保守的这种传承太根深蒂固了,所以这种大禅师大师级的人来提倡都没有办法改变,到现在还是没有这样。那之前几年前不是达赖喇也是有。藏传,希望回复,但是也是不了了之。
 
 
所以不见得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尽量能够,就是北传有比丘尼僧团,你就可以出家。其实在那么多众生来说是很有福报的,所以,也应该要多珍惜。
 
我们继续看导师的解释。由于佛法多位比丘说,所以对于男女的性欲,多呵斥女色。就对于男众说了,女人是泛行,够女者累世间。那反过来对女众说,应该也是男人犯行,够男则累世间。所以导师说应该要这样才才对。2000多年的佛法一直落在南宋的手里,不能发扬男女平等精神,不能辅助女重提高你重,反而倾向重男轻女。鄙视你这种厌恶你中。你众不可教。这些都是对于佛法的歪取。但是目前台湾好像这种状况也不太可能,不管有没有人,
 
就是一直在,在提倡什么。但是台湾佛教的现象就是阴盛阳衰,不可,我觉得这种这种东西你是没有办法提倡的,就是你反对的声因 ,你在台湾佛教是不太可能提倡的,因为我们一一眼看下去,全部都是90,80都是女中,你说重男轻女这个社会是不可能,这个社会也不是事实。所以,有时候我们还是要看应应应当时的社会了总之,佛法是全人类的佛法,不论贵贱,男女老少,有智慧或者愚痴,都是佛法所摄受,佛法普为一切人的依附。好,
 
我们来看下一页一一百八十佛法不单是人类,而且是一切有情导师一直在提倡这个角色,为什么?因为站在众生平等的角度,不只是女人要尊重,乃至一切众生都应该要尊重才对。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导师后面会讲,有些人爱护爱护这些小动物,又爱护的太过头了,他,他专门在做放生,但是,他对于这种人类的关怀呀,他却不稳,不稳倒过来呀。所以人总是这样,他在里获得一些回想,一些支持,那就会忘我了。这样,所以我们有时候要有很好的正见。学习佛法要要常常提升,才能够看得广深。
 
佛法所要救济的是一切有情,所以学佛的人要扩大心胸,以救护一切有情为事业。所以佛法的广大处,如菩萨的悲心,不惜以身为辅。佛在人间,所以佛法的修学或者被救护者,到底是以人类为主,如基于自他和乐的共存道德律。以罪恶来说,你杀生就有分等级,杀人,杀处生,杀蚂蚁,罪恶的轻重有不同,那造功德,造福也也一样你对处生,对凡夫,对圣人的布施功德也不同。如忽略这普度一切有情,这个是前提,利乐一切众生,
 
而又以人类为本的精神,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人。导师,导师主要强调的是我们是人,所以要以人类为本,佛陀也是这样,佛以佛在人间成佛就是以人类为本,但是,以人类为本不是叫我们的忘了其他道的众生不是,前提还是普渡一切众生,但是,要从人类自己为修行的下手处。假如不是的话,导师说,如某些人关于放生,对于罹难的人类,人类反而不闻不问,反而这就是违反佛法的精神。当然他放生还是有功德,只是说你救人的功德跟你放生的功德,可能救人的功德比较大一点的,当时上面有讲完,所以有时候我们就是要有这样子的一个心态了,
 
当然,台湾现在佛教很自由,言论自由。所以很多变相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不过以一切有情为目标。其实就是吻合我们经,我们每天回回向的希望所有众生,我等于众生皆共成佛道,所以这个其实都是我们学佛的前提。
 
 
好,那我们来看下一节,正觉的德行,佛法的中道行为人类德行的深化与广化它所以超圣人间一般的德行,就因为中道是依于正法而去入正法佛法。实际上佛法所讲的中道行,它是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它是法界等流了,就是释迦牟尼佛体悟法而开始出来的,所以我们照着佛所讲的法去行,就会侵入这个法界去。所以中道是德行的肠道,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都如是法,而如是的就叫常道。与世间常见的真理,就是法相随顺相契合,
 
所以经中称为法随法行,就是这个真理。那在那个法随法行的阿毗达磨的定义,这个法,第一个法,就是空性也好,涅盘也好,就是究竟的真理,那属于法型?就是能够顺应这个法的方法,就是把子升道。我们来看一下注脚29刮胡二,在阿毗达磨的定义里面,法随法行,法,就是极尽涅槃,随法就是八正道。法随法行就是照着这样子的意思往前走,到达那个目的,就叫法随法行,这样可以再来回到本文一中,道行去实践,就会达到法的体现,这个体现就是体悟了,
 
就名为知法入法,就是见法,见法即见佛,那个见法,那能够听见正法,理智平等,称为法身。我们看一下注脚31,注脚31我们在第一章有读过这一段了。佛陀所以成为佛陀,是在乎他觉悟缘起法性,这是佛的法身,那佛陀觉悟缘起法身而成佛弟子假如也能够照佛的话去体证的话?一样也正得这样的法身。所以法身,它只是缘起的空性早期,就是这样的意思而已。好,回到本文。所以佛法里面说依法宪法的德行,依法就是知,
 
依法宪法的德行,德行就是行,执行。然后?真理与德行也是知行,并不是没有关系的,它们是息息相关的。以真理一真理而发起德行,就是医治导行一德行去体现真理,就是以行正理。所以真理,真理跟德行,知行才能够合一,达到理智无碍,知行合一的圆满。好,我们请看下一页。从法性空集,或者是无常,无我,涅槃等法应来说,这是法法,如此,真理无所不在。那第一个法性空集,
 
就是意识相应,后面三个,就是三法印。那这个真理是无所不在,但有情由于无明跟爱自我私欲,所以,所知的一切,不但不能出证法性,反而障碍他,因为我们前面谈过很多,有情会流转生死,最主要的生死本本源就是无明的爱,会让我们对于这个生命,产生自我,如迷方向的人,迷失方向的人,不但不能分别东西,而且固执以东为西,这个才是问题。所以导师说有情执着五蕴,无取蕴才成为自然大苦,不知道无常,
 
反而直肠直断,无常也成为大苦。所以其实,大家都会有很多这样的譬喻,本来无常是要我们对之常见,佛跟我们讲无常,但是我们又执着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无常的这种这样子的法的话,又落入另外一个窠臼当中,一个毛病当中。所以实际上,大致的论有这样的譬喻。他说就好像我们要教大家请安静,那也许你会说,师父,那你还讲安静这两个字,有一些人就是会鸡蛋里面挑骨头那实际上佛讲无常,或者是我们讲安静,实际上只要达到安静的结果,那这个方法,这个方式,
 
这个手法还是需要。所以有时候修行,他自我的警觉,跟自我的反省要非常强烈,否则很多东西其实我们都蒙在鼓里,不知道。好,我们继续看。对于自然,社会,身心,没有不是苦苦的,因为有一个我,所以到处都碰碰壁,到处都是苦。所谓自然,社会,身心,这个,我们在第三章曾经有讲过,他是八苦。这一段,整个都是在讲八苦。有情对于自然的就有求不得苦,那有情对于社会的就是爱别离跟怨憎会苦,有情对于身心的就是生老病死苦。那因为有这样子的凄苦,为什么会有?
 
那就是因为前面,有情执着有一个无取蕴,就是有五蕴,是甚苦,所以这一段,整个都是在讲八苦。那大家详细可以去看第三章,第三章,有一个图表,所以无明跟爱的有情,是有情的一个凡夫的特性,沉没于生死海中。所以佛法的中道,我们看第二,恶的地方。佛法的中道,就是希望扭转这样子的迷情生活,为正觉的生活,就是转迷启悟了,扭转苦苦的生活为自在的生活。所以我们在学佛的过程里面,导师说这三个,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是最重要。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目的呀,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证的这样子的法,第二,我们要证得这样的解脱自在,我们有没有方法,所以我们有没有迹录这个空性,或者迹录涅槃的思想跟行为,我们有没有方法,这个思想就是知,行为就是行,方法就是执行,要中到。那第三,就是我们学佛有没有一个动机,就是希望能够让自己转迷起悟那否则的话,我们自己并没有朝着真正的中道行前去。所以这三项,是很重要的,现在讲声闻道,解脱道是如此,就是我们要经常反省自己的动机,方法,还有目的。那我们到第19章,导师还会再介绍菩萨,也有菩萨修学的动机,
 
方法和目的不同,跟解脱道有点不同。这里是提解脱道,到第十十九章的时候,是提菩萨道所以在这里,我们有时候要。我我不晓得,因为以前我也是跟大家一样,我还没有出家,我也是在家的佛弟子,我也是跟大家一样,每每周都一定会去上课。
 
 
 
大家现在有捷运,有什么比我们好很多?以前我们我我在马来西亚那里还没有,我们就做那个巴萨,转来转去,转来转去。做巴斯坦去听成佛之道。那最近我在听一个导师的开始我们在我听他说就是在论诗里面,对于,就是我们说修学佛法,我们希望正道的这样子的一个道路,唯一知道或者是清净之道,就是我们修行的这条道。你知道他怎么形容吗?他说,朝向涅槃的道,朝向空心的道,这一条道是寂寞的道路。他讲,这条道是寂寞的道路,那也许我们很怕寂寞的人,
 
那你就会惨了,为什么?他是讲最究竟那里,他说,我们是一个人,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我们现在可以大家一起学佛,一起休息,没问题。但是当我们要走的时候,实际上能够带着走的,跟你走的,谁没有,都还是自己的。所以佛法我们要很清楚地知道,在我们在一起学佛的过程里面,这些同参道友对我们的帮助是相对的,是蛮大的,我们懒散,懒着。唉,有有朋友来鼓励一下我们还是可以热诚一点。但是有时候当自己病的时候,当自己要面临死亡的时候,那很多很多时刻,是要自己去面对的,别人替代不了我们,替代不了我们。所以,真正要朝向解脱的这条路,
 
 
有一些律师就说他是寂寞的路,当然这种寂寞不是我们凡夫的寂寞,他只是会觉得说这种修行的路为什么说是寂寞?是因为看到旁边,世间人,都是纷纷扰扰,都是颠颠倒倒,但是好像只有自己知道这条路上走去,所以我们虽然是活在非常热闹的家庭,但是只有自己学佛,或者在很好的工作领域,但是也只有自己学佛,那那一种情况,有时候会觉得很寂寞了所以我为什么会出家?跟这个有关?因为我整个办公室全部的那些都是在 happy 呀,所有我都不会 p ,我就拼命在在在一直在做很多考卷,你知道吗?因为我闲着没事,我就出很多那种考卷,什么考卷都出就对了,所以那些导师都很喜欢我,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不用处吗?它们拿我的去印就好了,你知道吗?那种就是补习班的那种习题呀,因为我都有空都都出,有空就出,有空就是这样。所以我的我到我要教了几年了,我那个那种补习班的练习题,一大叠,一大叠。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很,就是你学佛后跟世界人的价值观不同,有时候会有一点孤独了,但是这种孤独,我们很清楚,我们的方向是朝向解脱,所以我们不会害怕,不会害怕,纵使没有人能够体谅,能够能够跟你一起走,但是只要往往这钱这样子走到走去,总有一天,会遇到更多的好朋友,而且甚至在那里。所以也这样想就好了好,
 
我们来继续看第一个圈圈的地方,假如装修取向分别形是不够的,所以所以佛说要一字不一世。
 
 
 
什么叫一致不一致?,所以我们修行,有时候也是要分辨一下,我们看角度。34刮胡二学佛三要411字布一四?是四一里面的其中一个,它总共有四个。四一第一个是 a 上面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于医疗,易经不依不了义经。最后一个?一致不一致那导师的解释就是,这是修慧的指导标准,就是修学智慧,一字不一是是一个标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是有漏有取,有我我所的妄想分别,他只会障碍我们证悟的,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修学智慧,
 
把这个有肉无明的事转换成智慧。为什么?因为自然是刚好跟这个是相反,他是破除我执,前除邪见,无自性无分别的会关,它不只是能够破除这种我执,那当然的,他能够降伏烦恼,引发真正的无漏智慧。所以就是修行也许有些人说,我只要唉能够深入某个方法,那是最好。但是平常生活里面,其实我们应该要我们的正念正知,假如也能够保持二六十中,你就会发现我们能够见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你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个正面正直,他经常会提醒你说,唉你这样子的一个法印,一个直觉,一句话,实际上你里面有没有我在里面很清楚的,你看到为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多多谈?因为世间的关系,比如说我在谈到刚刚谈到说,男女平等的问题呀,但有一些人会说,这个就是戒律里面就这样讲,干导师一定要跟借力这样唱反调?要提倡这样的男女平等?。当然我们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假如知道说佛世界的因缘,那就要体谅当时有这样子的一个情况,社会的制度,那我们现在没有,当然我们不是说我们不行就可以产生傲慢,
 
我们不行,我们不实行这样的方式,那我们就静静的不行就好了,没有人要求你行,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佛法里面,我们的思维,任何东西,有没有我在里头,其实自己知道的,自己知道的,包括我们修行任何方法也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候跟人家相处,我有看到一些修行者,他跟人家相处,他是看外表的,他是看外表的,如果你对他不恭敬,也没有共养,他不理你,所以现在的修行者,很伤脑筋,真的。所以,变成了怎么样?出家中本来是引导在家中修行,变到出家这种自己本身都没有办法。
 
很好。为什么我会这样想。为。为什么我会这样讲?因为我自己出家。我想那法师应该也很清楚,我到一些场所我,我假如我在马来西亚,我到一些场所遇到出家中,我们会至少会合掌,大部分,但是我在台湾,有一些场合,是是没有的,是看不见的。这样,我很多感触。真的,我非常非常有感触,就是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子的修行者。为什么大家看到大家好像都分得很清楚。这样。所以这个我想我们应该要教育,因为举出家中是有居士来的,那我现在不跟你们讲以后,但其中你们有人发心出家,那也是慧学到这种的,
 
我们修行修行人,有时候初初发心可贵,但是久学了,自己变得什么样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为什么古德说莫忘初心,不是没有一一的,是很深很深的一一,很深很深的一一。所以你看现在那些人,不会跟人家应酬,不会打交道的,人家都说那些人是过时的人,就是老古董了,这样,实际上那一些能够坚持那么走这一条寂寞的路,不跟人家做这一种,应付,这种,这种在法上常期用功的,这种才可贵所以大家好好培养正见,自己去分别了当然,只要还是有正确的参团,有这种,政治界的,
 
我们还是要扶持这个是应该的好,我们来继续看。除了医治不一是以外,如专谈法法平等,不知行为的法,或者是非法导师的破折号,大家一定要留意导师用法,这个破折号的用法,法跟非法,他或者过去,就是顺语法跟不顺语法,这两个是对对应的 所以破折号刚好他是这样,所以不知行为的差别。差别两种差别?一个是法或者是非法,法就是顺于法,非法就不顺于法,那这种差别也是不对的,不能反弹空,这种法跟非法不去分别。他就好像我我我说我可以有很高的知见,
 
很空性的体会,但是,你问我师父可不可以?,就是我祖先传下来,我还还还是要要继承这一种,这种出身的祭祀,各位,站在世界戏谈,可以,你还是可以维持你这样子的一个传统,因为空,所以你你要你只要维持那个传统,这种资金,如果按照这一点来说,导师。导师说,按照佛法来看,是不对的,对不对的,你不对,就是要讲的,人家不对就是要指导人家的。所以接下去导师引的这个经文,是很重要的经文,因为我们后面好像很潮,是不是可以关一下那个门,所以经文有提到说信界无机,就是信,
 
还有借,没有没有这两个基础,一想取一空,是为邪空。那为什么?因为正见?在阿含经里面谈的正见,它是分有能力分别什么法跟非法,那个才叫正见。所以我们谈正见或者正思维,你去安安静看,他不是只有讲正面的,他还灭的他也要知道的,这样子他才能够分别善跟恶。所以分别善恶它是两面都清楚的人那才知道,我现在修不对了,我要移过来,那修的对?就去走它两边都要很清楚的。那我们来看一下大智度论的这一段的解释,角度35,这个是很重要的。光真空的人,就是有能够有能力观真空的人,
 
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结实,诸结使薄,然后能够得到真空。邪见中无此事,就是假如没有正知见的人,他反而认为说,我不要这种,我只要修空就好,反而一切无量的这种功德的人来臆想分别证得空,那是邪心取空,他永远都得不到真空,所以真正要体悟空的人,所以之前有一个法有问我,他说,师父,我读了阿含,我知道什么叫无我了,那因为无我,所以这个生命还有没有扭转,这个其实不重要。其实这样的观念,你说他错,他讲无我,
 
又是三法印,我没有错,但是,你讲无我,讲涅槃,讲空都好,那假如我们这种顺利地离开世俗谛的话,永远都是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不管我们了解的空性也好,涅槃也好,多么高深世俗谛的东西,就是能够成就我们体证空的这样这样子的一个无量功德,绝对绝对要一起做。那否则的话?其实。都是在炉子里。举一个譬喻,他说好像白浴巾里面,但是就能看到人家把盐放吃菜,放一点盐,说很好吃,那他就只是吃盐就好了,那这个就是很笨的人,
 
所以我们看大智度论倒数第二行,他说无智人闻空解脱门,没有智慧的人听到空,不行诸功德,只是想证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你看讲得多么真实。我们看导师学佛三要第二行,假如离开信戒卑定而专谈高深的无漏慧,都是妄想,你看,所以我们,在还没有真正体验空的时候,实际上这一些都是有帮助我们的。
 
所以不能够遗弃。所以谈到这里,导师就,一个一句话结束了,导师说,世尊的教导修行不外乎依法而行,行道法的体证。所以我之前有跟大家说,因为。因为我有讲过一个主题了,在美国叫法的研究,法就是大马法,那佛陀讲法,一般人就认为它是则理,真理,则理,则学。但是佛教的法,导师的解释,跟人家不同的,因为在阿含经讲的法,它是有一个学习的对象,观照的对象有一个静,那法,也有,行那法,也有过,
 
所以佛教讲的法,佛法,佛法,它是告诉你真理是什么样貌的。第二,他告诉你,怎么样走?,怎么样实践,会达到这样子的境界,那再来,你达到这样子,体验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你会获得怎么样的解脱,都是法的内涵。所以我们在了解法的时候,佛教宗教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学问不同,就是这样,他一定要你去实践的,他一定要你去实践的。好,我们来看画线的地方。182倒数第二行,依法修行,虽然因为根性不同,不一定现身就能够达到见法的目的。我,我那时候在讲这这个课的时候,我一开始就讲,假如今生,
 
我不要说挣到了,试过,正到无生法忍,我说,能够见法就不错,那导师更谦虚。他说,不一定现身就能够见法也没关系。但是至少我们不要认为佛法,要等到来生或者死后,或者另外一个世界才能够体验,实际上现在就能够体验,虽然我今生不一定能够解脱见法,但是体验佛法还是有可能,每个人都有可能。好,我们来看下一页。佛弟子依法修学,绝不等到未来他方,而要求现在提正当下。当下的意思。为什么?因为基于未来他方过于渺茫,所以佛法的中道第三行,他就非常重视。
 
自知自觉自作证就是要你亲自来亲政的意思。要你自己来亲证,你不要只是听我讲,你要自己来亲政。比如说佛说,我们能够要解脱苦,那我们要观无常,你不要听我讲而已,佛陀讲你不要听我讲,你要你遇到苦的时候,你管一管,佛陀的话是不是真的?那所以这一些道理,都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来签证。那有些人以为,比丘出家就是希望未来得到幸福,出家中就跟他说不是。那其实,出家是希望得到现前了,就是解脱了。为什么?
 
因为佛在中阿含念处经有提到法的体现,法的体会,你早上行实践,晚上,或者是傍晚,太阳下山,那你就可以得到进步,因为可以得到进展,倒过来的,如果你太阳下山的时候用功,那你早上起来搞不好就就得到神经,所以你这样可以看得到。目行如是。就是你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这样子做唉。早上起来为什么还能够提升,就证明睡觉也没有翻译。修行者是这样的,我们一般只是照顾到早上晚上就没有的。所以你看这部经,他有这样的小小的转折。连晚上睡觉都不放便,所以早上起来才能够生病,如果你在那边放屁什么?
 
你你早上起来得进步?那有可能。所以这是容易到达达到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照着佛的话去做那接下来这句,是很有名的一部经。对于法的刮胡三对于法的实证,很有可能,有可能。佛归纳说,世尊的宪法律就是佛陀所开示的法规律,它是能够让我们离开热闹的,非时通达,非时就是随时,不待时的意思,非时通达,给予宪法,就是就能够当下能够体现法,自己能够觉悟,这个就是这句话的意思。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在阿含经是非常非常重要,
 
就是我们学习佛法学习过后有没有离开热闹,请问大家,你学佛那么久?,热闹是不是离开你越来越远了?还是。唉,有这佛教好苦,我没有学佛之前还没那么苦,学佛更苦。那我们要检讨,没有离诸热恼那其实体验佛法也不带世间,随时都可以,自己能够觉悟。所以如能够修行,当下就能够觉悟此法。好怪不是佛法对于如实正知的如此重视,如实正知就是如实知见一般经文都用如实知见,非常重视,为什么?因为他提倡说,修行者,应该要理智,
 
德行合一呀。理智就知,德行就行了。知行合一的佛法能够让我们产生新的生命,什么生命?就是转迷情,无明爱的这种生命,转为正觉的生活。所以这个是修行的关键它是凡圣关,就是凡夫跟圣人的关键,或者是大小乘的关键这个没有多大差别,不过下手处跟究竟多少不同而已。那所以如实正知这个是关键词,就是他是凡圣观,或者是大小乘的观,所以在阿含经提到的如实知见,这个用词,或者是如实正知,阿含经都用如实知见比较多。如实知见什么?
 
那我们前面有看过,知跟见,实际上不是我们,我们的认知或者是看见而已。知跟见都是慧的别名,智慧的别名。所以,就是我们能够用智慧,如实地见到什么真实法,或者是能够见到我们的五蕴,能够如实的了知它,那我们就能够怎么样?如实了知无欲,就能够断我我所知,
 
 
就是能够断我,我所知就能够,就能够断除,所以我们就是一般凡夫,我们没有办法如实知见他,五蕴,所以我们还是会受他的影响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在做很多事情,或者是在讲很多话,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话都是没有如实知见五蕴的,
 
 
好,我看我们没有办法讲完了,那这个有关于刚刚我讲的那那部经。离诸热恼,飞时通达那个。注脚41。注脚41,有很重要的说明,我看我下个礼拜再详细跟大家解说好了因为这部经太重要。大家有世间回去看一下,注脚41的内涵。那我们下个礼拜大家有拿到新的奖励吗?但是我还没有拿到,我刚刚忘迹去 office ,那我还没有拿到。所以我们下个礼拜讲完这里,就会继续第14章。好,那我们今天就上课到这里。
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