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2-03-27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34,134字节 、​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Ywsz移动页面Category:2022-03-26 答疑Category:2022-03-27 答疑,不留重定向)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标签替换
第1行: 第1行:
'''答疑'''-2
(2022-3-27)
法鸿
问题1:大乘佛法注重广度众生,修菩萨行,而不急于求证涅槃。那佛陀成佛之后,为什么要涅槃呢?按理说,佛度众生的悲、智更广更深,那释迦牟尼佛怎么还是涅槃呢,还说那个涅槃只是示现,而实际上还在度众生?
1、好像说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会去哪里的问题,在佛教里边是一个无记的问题,好像说他是不回答的,那个意思就是说跟众生的修行没关系,或者是说众生理解不了或者什么的。但是弟子想到说,大乘佛法不是很重视度众生,弟子就觉得是不是也可以说,比如说还会继续的在我们这个世界度众生的意思?其他菩萨都可以不断的这样来我们这个世界,甚至包括可能我们发心的一些凡夫的菩萨都可以这样做,那已经成佛的,比如说释迦摩尼佛也好,还是其他佛也好,他们的智慧慈悲能力各方面应该更好。为什么没有说到这个方面?
'''师父''':你这个问题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说简单的其实可以从大乘佛教的某一个角度来讲,最简单的回答就是说,其实佛都一直在度众生,那么他的入涅盘只是一种示现,当然这是最简单的回答,然后大家也比较容易清楚,因为佛陀示现,也不是说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说佛陀示现在2无00年前的印度,所以它就依于印度当时代的因缘,比如说那个时代什么因缘?那个时代的人寿命,了不起五六十岁,他活到80岁,现在来讲,已经是算100多岁了。但是再年纪长,不可能说无限的延续下去,因为佛陀度众生也要依于当初众生的因缘,也不是无因无缘的。所以依于80岁的寿命,然后他到最后还是要入涅槃,这才是符合无常的法则。所以大乘经才说,虽然佛陀是示现入灭的,但是他到最后要以缘起的这样一个因缘,最后入涅槃,但是在《阿含经》里面入涅盘,它是无记的问题,涅槃到底去了哪里?这是无记性的问题,在《阿含经》讲的。
  那么大乘经所说的就是说,佛陀在这一个世间,我们五浊恶世入涅盘的,但是在其他无量无数的佛国,还是百千亿化身在度众生,所以事实上佛陀也没有真实的入涅盘,只是一种示现的相,依于世间应该有的,而示现生老病死,这样子而已。这样可以吗?这是大乘经所说的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这是不是唯一的回答,当然不是,还有很多比较复杂的,当然以后谈的更细的时候慢慢可以来讨论。
  还有另外一个我们也可以讲说,'''佛陀跟其他菩萨度众生不一样,其他菩萨度众生只是一时一地''',这样了解吗?那么佛陀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度众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最后一世来到这边成佛之后,他度众生能度的度了,不能度的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但是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说他'''过去当菩萨道的时候,并没有把佛法流传下来,但是他这一辈子成佛之后,他建立僧团,然后利用僧团把佛法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依于这样的一个因缘,所以佛度众生比一般的菩萨度众生更深更广'''。因为他能够建立僧团,把佛法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所以他入不入灭其实无所谓,最重要是他能够把佛法给依于僧团而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这才是更重要。所以佛说就算是他住世一劫,大家如果没有心学佛,到最后他住世太久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佛法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这才是更重要的,这是另外一个解释。
  所以菩萨度众生跟佛度众生还是有不一样的,这样可以吗?当然这个就是两种,第一个是从大乘经的角度,第二个是从三乘共法的的《阿含经》金以及阿毗达磨的一个角度来理解,这是两种的不同的认知,其实都有它的意义跟道理。
2:同理,一般说弥勒菩萨在几十亿年后,要来娑婆世界成佛,那么,在这几十亿年之间,他会不会来度众生呢?还是一直等到几十亿年以后再来?
'''师父''':他这段时间在兜率天,传说是弥勒内院的,不过这个还可以讨论,但是是在兜率天没错,他现在是在兜率天说法度众生,所以有些经典《弥勒上下生》说,你可以发愿,这辈子死掉之后发愿到上升到兜率天,去听弥勒菩萨讲经说法。所以弥勒菩萨不是还没来,实际上他只是没有来这个世间,但是他是在兜率天那边讲经说法,等因缘成熟了之后,他才下生,然后成佛度众生。
燕雀
3、《具舍精要》P174:意业没有表业和无表业的分别,那为什么禅定的静虑律仪—— 定共戒,入定时即有无表色?入定是独头意识到作用,这不是和“意业没有无表业”的说法矛盾吗?不过,道友们讨论以后说,其实打坐的时候,有身表,坐在那里不动就是身表,因为我们的身行,有行住坐卧,不是身体的动作才叫表色,也就是说静虑律仪是通过打坐的有表产生的无表业,但是这个无表色是“ 随定心生灭”,是什么意思?还有,道共戒的律仪无表产生的原理,和定共戒产生的原理有相似之处吗?
问:像无表业必须是有身口的造作才能导致无表业。那么打坐的时候,之前我的理解,打坐的时候它是个独头意识的作用,那么他就应该不存在有表业,但38讲学到定共戒的时候说入定,它就有可以产生无表业,所以这个地方我就觉得它和产生无表业的定义有一点矛盾,所以我就不太理解。
'''师父''':书要看一下174~179页。我们应该这样子讲了,其实无表业的产生有两种,一般就是依于身口造作,而且身口不是随便有身口,是要起心动念而造作善恶,这样了解吗?才能产生表业无表业。
所以你问题说,有时候打坐什么,然后什么,因为身口一定要依于起心动念,然后发出于身口,然后造作善跟恶,所以表业、无表业只有善跟恶,没有中性的。那么如果你综合来从174页到179页来看的话,其实严格来讲无表业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以身口而造作善不善,它有表;另外一种叫做“随心转”的无表业。这个“随心转”的无表业就是师父在178 ~179讲的地方,他随心转,定力跟无漏慧都可以产生无表业,是因为随心转的原因,这样了解吗?所以'''一种是依身口而转,一个是随心转'''。
但是它的'''随心转,唯有禅定,还有无漏慧,才有办法产生随心转的无表业,一般的意识没办法''',你如果问说,为什么定跟慧可以?因为一般的意识是散乱意识,所以没有那么强的力量。那么定的力量非常强,所以它可以不透过身口直接发出无表业,比如说我们依定发神通,神通力很强,都可以造作身口没有办法造作的一些事情。所以定力非常强,它不是一般的散心,意在散心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发出无表业?)因为它的力量不强,一般的意念不强,所以没办法由意念(发出无表业)。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意念杀人,一般时候不可能,但是如果你有定力,然后依外道的邪定,然后产生比如说,经上有几个故事,包括密勒日巴的故事,包括中阿含的故事,它都依定产生神通,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所以'''随心转'''的无表业就只有定力,无漏慧就更不用讲了,依无漏慧而产生无表业可以永断身口业的恶念恶行。
YQ:当身口意三业的时候,身口的业比意业要重?
'''师父''':正常情况是这个样子,身口业是比意业重,我讲正常情况,如果引发神通另当别论,就是要排除定力引发神通,这样了解吗?但是为什么平常不讲依定力引发神通?因为绝大多数99.9%以上的人没有这种能力,而且佛陀在讲这些,都是依一般人来讲的。(问:也就是说当说身口意的造作,身口业重的时候,其实指的是一般的散心状态下面?)一般散心,(问:到了打坐入定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就另当别论了,那就另外谈了。
YQ:我们理解说,是因为打坐,他也有身的造作,把这个造作当成说是产生了定的无表业,(师父:这种理解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是我们自己讨论的,我们感觉说,不然就没办法解释定可以产生无表业了。
'''师父''':因为无表有随心转,在P178~179的地方有讲,但是为什么一开始就不讲,因为我在想说,他讲无表业的时候,是就一般状况来讲,是依一般的身口意,不是讲禅定跟无漏慧。所以以后有问题就问师父就好了,不要自己乱想。书上是有178-179里面有特别讲,但为什么前面不讲?主要是因为《具舍论》在讨论这个东西的时候,它主要还是依一般的身口意来谈。一般的身口意,所以你看戒,一般就是讲戒定慧的戒,但是问题是它另外特殊情况的时候,另外再谈要谈定共戒、道共戒,但是定共戒、道共戒不是一般的,这必须依定引发神通,或是说引发无漏慧,那这个不是一般人的状况。所以当我们讲身口意造作善恶业的时候,都是一般状况为主来谈。
你下面问道共戒的律仪无表产生原理是一样的,定就有这么大的力量,更何况是无漏慧,力量更大。无漏慧的止恶向善的力量当然就更大。它和一般散心状态的那种当然差很多,因为你要有无漏慧一定要有定力,所以跟一般散心状况那就不一样了,一般我们讲说意业不能产生无表,那是就一般状况的身口意来讲。
《俱舍精要》P78-179:
【“'''静虑律仪”又称'''“'''定共戒”,由于定是色界的善法,必须脱离欲界的欲恶不善法才能入定,因 此入定时就能引发舍弃身口过非的功能。'''
“'''无漏律仪”又称为道共戒,是指证得无漏慧,断了根本烦恼,因而永远舍弃身口意的恶念恶行,成 就无漏的律仪无表。 】'''
'''【'''“'''别解脱 律仪”是以要期心经身、口引发,并能持续一定的时 间(除身亡或舍戒等)。它与我们的日常修行息息相 关,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所以《具舍论》注重的还是 在此基础上谈'''“'''律仪无表”。】'''
'''【'''“'''静虑律仪”和'''“'''无漏律仪”都是以心直接引发, 随定心而生灭,故又称为'''“'''随心转无表”。'''】
YQ:这里真的是有,一个是我自己没看仔细,再一个看了也不会理解。
'''师父''':现在就容易理解了,没关系啊,因为《俱舍精要》小小的一本,但是里面包含太多的观念,但不过慢慢学久了之后,这些观点慢慢都会清楚的。其他人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我有一个问题,我要有什么样的基础才能够开始看“俱舍论”?
'''师父''':很简单,第一个,希望你把“成佛之道”听一听,因为“俱舍论”不容易懂,然后“成佛之道”听完之后,因为你现在在听“阿含经讲要”了,其实“阿含经讲要”听完也可以,毕竟“俱舍论”真的不容易。所以师父是希望说,你“阿含经讲要”听完之后听“成佛之道”,然后把“成佛之道”听完之后再来听“俱舍论”,这样子的话会事半功倍。(看完了一遍)可以再看一次,因为第一次可能印象不深。你“阿含经讲要”一边看,你也可以一边看“成佛之道”,然后“阿含经讲要”跟“成佛之道”看完之后,有一些基本概念了,然后再来看“俱舍论”可能就会比较容易上手,然后事半功倍。
 《俱舍论》38集,师父说:“你跟他讲宿业病的话,医学是不承认有这种东西的,但是宗教学承认会有宿业病的,会有附身的,会有业力的影想的,宗教学尤其是佛学是这样子的,当然宗教学也不只是佛学,宗教学当然有其他宗教也算,其他宗教当然也讲一些外来的神秘力量所影想的”,问:佛教也承认有附身吗?这个“一些外来的神秘力量”是什么意思?如何以佛法的角度来说明其原理?
'''师父''':其实“附身”是现在的语词,佛教不用“附身”,佛教会用“天魔鬼神所扰”,这样了解吗?天魔鬼神扰乱,不管是在睡梦中,还是说平时这个时候,都会讲说天魔鬼神所扰。那么天魔鬼神所扰,就是被其他道的众生所干扰,其他道众生,有可能是大力的鬼神或阿修罗一类的,'''有时候因为我们的因缘业力所感''',所以有时候会受他们的一些干扰。在现在的可能就叫附身或叫做什么这一类,这样可以吗?
问:这种干扰是属于什么?他可以干扰心智吗?
'''师父''':他会干扰你的心智,甚至我们有时候会有像附身这一类的状况。
问:是不是他们的那种大力的鬼神,可能他有他心通之类的?
'''师父''':对,会告诉你一些话,会跟你讲什么东西的。
问:他心通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作用方法?
'''师父:'''他心通,他知道你的心里在想什么,而且会用这些,比如说用他的神通能力跟你在内心里面,跟你讲一些什么话,那一类的东西,这样了解吗?这些鬼神他有这些神通能力,他是与生具来的,这是其他道众生本来就有的这种能力。
问:也就是说现在其实真的有一些什么灵媒的人,他能够跟鬼神沟通?
'''师父''':我跟你讲,那也不全部都是假的,问题是鬼神也会骗人,这样了解吗?所以修行不要去牵扯鬼神的东西,但是佛教并不否定有鬼神,因为其他六道众生,有鬼道有阿修罗道,鬼道还有一些似天非天的这些东西,佛教并没有否定他的存在,而且这些(非人),他的能力比我们强了,这样了解吗?但不要去招惹他,也不要想办法找他来解决什么问题,大家了解吗?招惹他就像招惹黑社会一样。
你说师父,我要怎么避免?很简单,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多布施持戒,那绝对可以避免天魔鬼神的干扰,就算是一时的干扰,也不会一直干扰你。因为你福报大智慧高,一般他不大容易去干扰到你。如果你作恶多端常常毁戒,然后乱来,然后去求神问卜的,就容易招着这些鬼神。
其实在座的同学都要清楚,记得,有这些事情要往自己身上求原因,不要往外去求。当然你求佛菩萨可以,问题是你求菩萨,佛菩萨也告诉你,你就要持戒布施,勤修戒定慧,然后多听经闻法,这些当然就可以避免鬼神的干扰。针对刚才问的这方面,所以多行善就没问题了,多听经文法,多礼佛拜佛,求忏悔,然后勤修戒定慧,然后让贪嗔痴尽量减少一点,就比较会少遇到这些问题。
F:这个问题,师父其实在讲戒律的时候,也讲过《阿含经》的一个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的鬼神村,这些出家人到大树底下大小便,引起了鬼神的不满,但是由于出家人他持戒精严,他没有任何贪欲,所以说那些鬼神拿他也没什么办法,奈何不了他,所以就因为此事到佛陀那去告状。佛陀知道后,告诉弟子们,以后你再遇到这个情况要三弹指,那个故事是说什么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内心的贪嗔痴薄,或者是你要是能控制住,你就不怕什么东西(干扰你),然后要多修福多持戒。之前有个人也问过这个问题,说家里的亲朋好友拜过鬼拜过仙,可能也给他办成了一些事,但是办成以后这些鬼神你就不好弄了,真的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后续你就不好弄了。
'''5、38'''集41:08,师父说“:在禅修着了迷的话,他有时候怎么样,会很着迷禅乐,然后对外物的东西,一概不理不管,好像这个世间跟他没有关系”
问:这个跟大乘佛法说的要“忍而不证”,有没有关系?因为你要证,就必须常常修禅定,而且是深禅定。常常修禅定,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接触众生,所以“忍”,是深刻的认知,“不证”,就是导师说的“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吗?
'''师父''':刚好相反,忍而不证,他是因为悲心深恻,所以不想进入涅槃,他是要度众生,所以刚刚好相反。什么叫刚刚相反?刚刚那个是执着于禅乐,所以对众生就没有什么悲心,也不想管外面的事情,那个是执着于禅乐。但是忍而不证,反而他是因为悲心深恻,为了众生想要度众生,但是因为他的悲心还没真正到达那样的程度,所以他不能证,因为证就入初果了,初果七来生死就入涅盘,所以它叫忍而不证。(问:他的“忍而不证”是他自己觉得他的悲心还没到那种程度?)对,他是因为有发愿要度众生,但是他的悲心还没办法深彻到说,他证了之后会以悲心再来三界,还没到那个境界,所以他必须不能证。(问:他怎么知道他自己的悲心没到那个程度?)当然我们一般悲心都还没到,他到了,他会知道。比如经典上大概有说,菩萨修了多少劫,比如说一大阿僧祗劫然后怎么样。比如说从初住开始了,然后经过多少时间,然后修了什么东西,然后到最后他就可以证。大乘经上不同地方大概都有讲,这样大概了解。
'''6、'''另外,有几位道友说,跟师父的视频学习,有时候真的不想做别的事情了,不想做别的事情,甚至不想打坐,有那种上瘾的感觉,就是说一集看完了,还想看下一集,再下一集,有的时候就不想做别的事情,也不想打坐,就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的,总想知道下一个答案是什么,下一个答案又是什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才好?
'''师父''':有这么好看?是这样子的,师父要跟你们讲一下,刚刚讲说禅修着于定乐,对不对?事实上这是要提醒大家,为什么?因为大家要知道说,修行不是只有单一的,比如师父常说修行,你如果是依解脱道三乘所共的话,必须是戒定慧都要做。也就是说你要持戒,然后还要听经闻法,然后依于听经闻法来禅修,才知道说你修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只为了定的快乐或定的轻安乐而修定,而是为了真正能够离苦得乐,所以才叫做定增上学。为了学慧为了把智慧弄好我们才修定,为了降伏烦恼我们才修定。这样清楚吗?那也就是说,当你的认知正确,然后认知观念深,就算是打坐你也不容易着于定乐,因为一开始就要有这些观念,所以它是完整的一套,不是只有单一的。
  另外一个,比如说师父讲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基本上就六度万行,万行我们不讲,至少归纳为六度,所以你必须都要做,你会般若波罗蜜的慧学,听经闻法要做,但是布施持戒忍辱,这些全部都要做,这样了解吗?所以'''不能只是说我听经闻法就好,你要把听经闻法所得来的这些观念付诸于行动,用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去应对,去待人处世,这才是师父讲经的用意'''。
YQ:我们觉得听法的时间都不够,还要把时间拿去做什么别的事情,就觉得很可惜。你老做别的事情,你又觉得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师父''':老做别的事情分两种,哪两种呢?如果是贪嗔痴相应的,这些不做无所谓,最好是少做一点。什么贪嗔痴相应的?举个例子,如果你以前喜欢打牌,喜欢摸麻将,喜欢喝酒,然后喜欢出去party,有这些当然对你们在家人来讲也不是什么,只要不要太过分,也不是什么太不好,但是如果你现在因为听经闻法而减少这些活动,那是好事,师父鼓励,对吧?但是如果比如说你想参加义工,然后去帮助别人,然后你有正当的工作,你照顾家人所必须要做的一些责任,这些你必须去做。也就是自利利他的事情要做,贪嗔痴相应的东西少做一点,那没问题。
所以你们现在听经闻法要记住,你听经闻法,如果过去有很多的party或者喝酒或者是打麻将打牌这一类的,你不想做,师父给你鼓励,尽量不要去做。但是如果是工作上的或者是去做义工,是自利他的,包括照顾家人工作这些,你必须得做,这才是真正师父讲经说法的重点跟要义。这样可以吗?
还有一点了,我告诉你,其实你们也不用太担心,为什么?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很多人学一个东西,刚开始都有一个过渡,这样了解吗?比如说,以前师父学很多运动或是做什么东西,比如说学乒乓球,一阵子开始喜欢打,你打上瘾的时候就天天打,每天打,动不动就去打,这是因为刚开始觉得很有兴趣,觉得很新鲜,所以就会有这样一个过渡问题。过渡,所以大家在座的大家都要听,我们学东西都有一个这样的状况,一开始很有兴趣,一个上正玄波,很高,但是过后慢慢已经不觉得新鲜了之后,慢慢就会下来。其实有时候我们听经闻法,很多人学佛刚开始觉得很新鲜,也觉得很好用,也觉得很有趣,所以很多人可能就是这样的上去,但是过了比如说几个月、一年、两年,慢慢觉得不新鲜了,他(的热情)就会下,所以你讲那个问题有可能是一个过渡。
但是你们要记得,你要跟你的同道有这些(状况的)人讲,刚开始觉得新奇,很好,过了之后下来,也没问题,但是不要之后就不学,要让他回归到一个平稳的一个常态,变成说还是都是继续听经闻法,但是已经变成一个比较平稳的,能够找时间听,但是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那也不会说像刚开始那么的激动,就要变成一种,回复一种平稳的状态而平稳的上升,这样了解吗?
问:那我们可能现在真的就是上升的阶段?
'''师父''':是,所以上升的阶段是一个过渡,也不用太担心,重点在于未来,等到新鲜感不见了之后,是不是还能够坚持,那就要看个人的理解跟功力,对佛法深入到底多少。师父出家30年,研究佛法30年,你要是能够保持这么多年,不要说30年,你能够保持那么多年都是继续在用功当中,也不用太激情,然后继续这样不断的慢慢用功,这样就好。有些人,我看过很多人刚开始,哇!佛学怎么这么好,佛学广大精深,然后学学学,学了几年之后就觉得没有什么新鲜感,没有新鲜感之后就没有什么兴趣。(YQ:好的,我们就知道自己是这个状态就好了,不然觉得,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是一定要在激情过后,保持它的一个平稳的常态,然后慢慢继续的去学习,不要激情过后不学,这个问题就大。39:00
阿哲
1、我的问题是思惑,师父之前在讲《摄大乘论》的时候,就讲到定中起观,有一个顺序就是暖、顶、忍、世第一,如果观成了就会瞬间进入见道位,然后就会断除见惑。而思惑的部分就是几辈子之后,他会自己慢慢的消失,所以他就没有在这方面比较着力,然后他是烦恼部分,就没有再提,然后再提的是所知障的部分,就是去修六度。后来就听《俱舍论》,《俱舍论》好像对思惑讲的比较轻,有把81品的全部讲出来,但是他好像也没有提到说,要怎么去断思惑,然后我看到比较有关的书里面217页,有讲到“离系有重得”的,然后我在想,断思惑是不是靠把断见惑的方式再重复做的意思吗?
'''师父''':(《俱舍精要》)217页,就是“离系有重得”那个地方,
'''【随着对治道之胜进,次第断诸品思惑】''',意思就是说,见道过后,接下来。我们现在要分清一件事情,就是说,'''《具舍论》它是以解脱道为主,他的目的不是在修菩萨道''',但是《摄大乘论》是以菩萨道为主的,这样两个还是有差别。我们先认清这样子,我们再来看这里:《具舍论》他讲的是解脱道,所以他讲的,先断尽见惑之后,【'''随着对治道之胜进,次第断诸品思惑,无为离系 可以重起重得,所以称为离系有重得。】'''
【“'''离系”就是 离系果,离系果由择灭无为而来。「离系有重得」是针对思惑而言的'''】
有没有看到这句?「'''离系有重得」是针对思惑而言的,'''有没有看到?也就是说之前入定作观,观什么?观四圣谛,这样的动作不断的重复,然后他慢慢就会在这一生中把思惑漫漫,会把它断尽。当然你要是从此不修,也无所谓,七来生死,思惑还是会不见,这样知道吗?
问:就是说《俱舍论》这边,它举的例子是观四圣谛?
'''师父''':它不是举的例子,它是《俱舍论》“说一切有部”它的道品次第必须要这样子做。
问:因为四圣谛跟般若一些法空,觉得都很抽象,然后唯识讲的什么所取空能取空的,我觉得好像比较具体,我可以用所取空跟能取空这样来观?
'''师父''':那就是唯识的观法。(问:唯识也可以用“离系有重得”这样子的?)对,如果是三乘所共的话,就是说解脱道离系有重得,针对初果之后的二果、三果,然后到四果;如果是依菩萨道的话,就是《摄大乘论》那类大乘菩萨道的话,那就是依初地、二地这样子,没地他都要入观。
问:我的意思是说唯识他是菩萨道,可是如果你要把唯识接到烦恼障,就是不修所知障,修烦恼障,然后修「离系有重得」,这样也是可以的?
'''师父''':也是可以的,但是问题是怎么样的,他不是很必要,因为他证得初地之后,因为思惑,它会慢慢不见,但是他现在初地之后,他比较注重的是所知障的方面。
<nowiki>*</nowiki>Y Q:这个地方,记得师父讲过,这个思惑还是要修才可以断,不会象解脱道那样不修会自动不见,但这个地方,师父说“因为思惑,它会慢慢不见”,存疑!
问:如果大乘他要断思惑?
'''师父''':当然是要断的,问题初地之后,如果依《摄大乘论》来讲的话,他的目标是断所知障,因为思惑他会慢慢断。
问:如果有一个人他是学大乘,他是想要断思惑的话,他要怎么做?
'''师父''':一样,就是做这种同样的观法。离系有重得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断的去入观起无漏慧。入观起无漏慧其实在大乘里面,尤其是像唯识里面,他讲的就比较复杂一点,就是说,你到了五地,你的跟本智、后得智可以慢慢同时起来,但是你要断烦恼还是根本智。
问:之前在学《俱舍论》,师父说受、想、行、识的“想”是取相,比如说一个花的形状,然后识是花,然后它跟见识有相关吗?
'''师父''':有相关,但是在《摄大乘论》里面讲的见识跟相识,它是指六识跟六境,所以“想”不能把它当成是相识,“想”是心所法,所以它是属于见识的心所法,跟见识的一起作用的。如果这方面不清楚,你可以去看一下师父的《成唯识论摘要》,里面有讲,比如说六识跟多少心所相应,然后五识跟多少心所相应,受、想、行都是心所法。你有没有读过《成佛之道》?(答:没有,因为那时候不知道顺序)因为你现在有点乱,不过没关系,初学者会乱,很正常,但是师父建议你说,有空把《成佛之道》从头听听,未来你这些问题容易把它组织起来,再来,第七个问题。
问:师父说唯识的外境是A,我们看到的是B的影相,我们会生起一个C去认识 B,A是我们没有办法去认识到他的。我就有一个想法,某人有一天他脑中风……他看到一些能量在移动……我在想说,这个A有没有可能它就是一些能量?
'''师父''':因为“能量”这个东西是现在的名词,包括对能量的界定也是蛮那个的,所以师父是觉得说,师父曾经在这里面讲过说可以借用,但是不要套用。因为毕竟佛教在讲的东西,跟他们现在进一步在讨论东西,可能某些地方有点相似,但是很多地方是不太一样。可以借用来理解,但是不要套用。
问:我那时候就想说 A是能量,然后因为我们人,因为业力规范的关系,就会把这些能量看成是B。之前师父不是有说,比如说看水,恶鬼道众生跟天人看到的都不一样,所以就是因为对 A能量的东西解读不同。 因为之前我就把它跟《金刚经》说讲到什么,《心经》又讲到什么,这个色是指我们像 B,然后空是指能量,就是说能量跟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是因为我们业力的问题,就把能量看成是现在的样子,所以《金刚经》讲到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为我们 B,它其实本来的样子是像一堆能量,就是像梦幻泡影一样。
'''师父''':其实它的意思还不是这样的,但你说A是不是能量,你要讲能量,它都是能量,你要用什么名称来描述都可以,因为能量是现在的名称,只要你能够知道了解它的道理,这样就可以,但是你可以借用,但是不要套用,因为套用就会很多麻烦,但是你刚才讲的《金刚经》的那些,就跟能量就没有太大关系。
问:……种子跟习气的区别?
'''师父''':因为种子跟习气是同一件事情,只是说《摄大乘论》以来,以及一直到《唯识三十颂》都喜欢用种子,但是到了以后,他们就比较喜欢用习气,尤其是《成唯识论》里面。那么用“习气”比较重在受熏,用“种子”重在于能生的功能。只是说两种理论,它的重点强调不大一样,《成唯识论》重受熏,《摄大乘论》重种子的功能现行,是有这样的不同而已,但是两个东西是一样的东西。同样东西可以有很多名称,像阿赖耶也有很多名称,从不同的功的重点来讲。你现在用“光 ”用“能量 ”,老实说师父还是这样认为的,一个就是说,如果用来能够理解,要知道就是借用来理解,但是不要把它套用下去,因为我们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问:关于现行跟熏习能不能用 Word档来做比喻?要用的时候 word档就跑出来,类似我们在修改,等完成之后,熏习回去就像word再存储这样子?
'''师父''':如果你用这样比喻你能够了解那也可以,但是不要把它全部认为就是这样子。我曾经说阿赖耶就像一个大的种子库。(问:它就像能量一样全部混在一起了?)如果就唯识来讲,它跟种子是分开的,各个种子是不会混在一起,是各自独立的。比如说眼识种子跟耳识种子它不会混在一起……我们看到桌子其实是有眼识看到显色的显色、形色,然后包括我们过去熏习的语言概念跟印象概念,然后显色形色之后,意识在把它整合,再给它一个“桌子”的这种概念,然后这些复杂了概念之后慢慢熏习进阿赖耶,下次看到同样的东西,眼识会把它重新吸收进来,意识会把它重新组合再比对,然后就知道说它是一个“桌子”。
问:我们生活中做的一件善事或恶事,然后有业力,它不是跟见识相识绑在一起,它是另外熏在阿赖耶里面?
'''师父''':因为讲见识、相识是从认识论上来看,但是如果你谈业力的话,那就变成身口意的动作,那身口为起心动念,比如说什么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然后包括身口意三业也会熏习进去。当然这个也可以跟见识相识有关,但是它的一个是认识系统,一个是动作系统。
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当然你可以把它合在一起,但是我觉得合在一起的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佛教重点,因为为什么?我先讲。你的问题其实也不错,我先讲一个就是说,佛教谈认识论,讲见识相识的时候,重点在于我们附加烦恼,所以有错误的认识在里面,这是这谈认识论的重点。他讲动作论的重点的时候,是在讲我们依于烦恼,所以会有错误的行为。这样了解吗?
所以当然你要把它整个弄在一起,不是不行,确实它本来就是一套的,但是因为他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讲见识相识的时候,有他谈认识论上的重点,还有他在讲生活动作的时候,他有他在谈我们行为的重点。当然师父可以比较细的告诉你说这中间怎么去搭配,但是师父觉得说,以后有机会你如果碰到面,我再跟你讲说它怎么去搭配,但问题是因为经典上没有特别把它搭配起来,我们当然可以去想或去弄一套,这样了解吗?
65:00,后面的问题,未整理。
[[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行政员、​editor、​flow-bot、​界面管理员、​limited、​监督员、​管理员
101,0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