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 |
|
| |
| 现在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一直以来确诊的人很多,那现在这个时候,当然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所以大家如果有确诊的,尽量多在家里多休息,也不用太慌张太紧张,过几天就会好了。大家尽量学佛,以佛法来解决自己周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确诊之后,不要急,不要慌,趁这个时间好好修行,好好多听师父讲经,多听听视频,这样子很快的,这个疫情就会过了,大家又可以恢复三年前以往的正常生活。
| |
|
| |
| 1. '''师父在佛教的知 识观第四讲,解说知识的名义性提到遍 计所执,所以对外境无法真实把握。第五讲,知识的根本错乱,唯有无上正遍等正 觉 的觉者,方能纠正知识的错乱性。根据这两个解释, 我还是想不通为什 么几个月前师父回答一位师兄提问时说佛陀所见还是「似境」,不是真 实的外境?'''
| |
|
| |
| 师父:这样子,第一个,中观、唯识看法不一样,如果就中观来讲,佛陀可以看到外境,我们都可以看到外境,佛陀看到外境没问题,只是说对外境不起任何执着,中观讲的就是比较简单,跟《阿含经》讲的比较相近。就是说我们的见闻觉知看到了色声香味触,然后吸收为法,然后只是对色声香味触,还有外界的一切不起任何的执着跟染着,那这样是没问题的,这个是中观、阿毗达磨,还有《阿含经》以来的一些看法。但是唯识它有一个比较不同的地方,唯识认为说,既然叫唯识所现,也就是说不管你到什么程度,你都没有办法真正见到外境,如果可以见到见到外境的话,那就不叫唯识所现论,只要有一丁点的可以见到外境的话,那就不是唯识所现。所以到了佛,他还是为佛的清净识所现,那他的清净识就是大圆镜智。所以唯识跟中观是不一样,唯识绝对不能承认说可以见到外境,如果唯识承认见到外界,那就破了唯识了。他是去掉遍计所执而已,但是他现现的是清净智,大圆镜智所现。
| |
|
| |
| 7、'''《佛陀的教示》p.429 【若如是见『我一切不忍』,此 见非贪俱、非恚俱、非痴俱,清 净,非 烦恼;离系,非系;不 乐、不取、不着生。火种!若如是 见『我一忍、 一不忍』,彼若忍者, 则有贪;乃至染着生;若如是 见不忍者,则离 贪;乃至不染着生。】'''
| |
|
| |
| '''前面白话解释比较合理,但此处原文说"『我一切不忍』,此 见非贪俱、 非恚俱、非痴俱,清 净,非烦恼..."感觉不太合理。'''
| |
|
| |
| 问:这个故事就是说那个长爪梵志,他不是有三个都不认。师父的白话文的解释,师父讲说三种见解,不管你一切认或是一切不认,或者是有些认有些不认,这些东西都是跟贪嗔痴相应的。但是在那个原文的时候,是写说【'''若如是 见『我一忍、 一不忍』】'''那个这个地方,就觉得说怎么不是贪?
| |
|
| |
| 师父:你看师父的那个白话解释(答:白话解释,这三种见解都是与贪嗔痴相应的)。我不是说这三种见解都是与贪嗔痴相应,只会是徒增烦恼的。因为杂阿含这里跟别译杂阿含讲的不一样,别译杂阿含,它直接说这三种都和贪嗔痴相应。所以你从别译杂阿含203经,它全文会比较顺,就是说不管是你一切忍,一切不忍,有些忍有些不忍,都是跟贪嗔痴相应。这是别译杂阿含说的,所以当初我这里的解释是根据别译杂阿含白话注解,不然的话,你用原来的翻译的杂阿含,还有那个南传的都会讲不通。但是它别译杂阿含讲得很清楚,就是说不管你一切忍,一切不忍,亦忍亦不忍,都是跟贪嗔痴相应的。就是版本翻译上的问题。
| |
|
| |
| 问:那如果只是看到这个版本的人,我就会看不懂。
| |
|
| |
| 师父:所以就是最好是有不同的版本来比对是最清楚的,因为千百年来的翻译各方面,所以就必须要做校对、比对,甚至可以找到原版的,或者是找到梵文的,找到什么的,然后再来做研究就会比较好。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要有现代学术的研究,就是这样子。
| |
|
| |
| 8、'''《佛陀的教示》p.449「婆罗门涅 槃,是则常安乐,爱欲所不染,解脱永无余。断一切希望, 调伏心炽燃,心得寂止息,止息安 隐眠。」'''
| |
|
| |
| '''白话解释:师父用"得涅槃的修行人 ",原文"婆罗门涅槃",婆罗门应 该是没办法得涅槃,给孤独长者之前是不是婆罗门,所以这里的婆罗 门是不是佛陀 对给孤独长者的称呼?'''
| |
|
| |
|
| |
|
| |
| 师父:这个地方,其实它是另外一个解释,叫做梵行者。因为你知道婆罗门的那个布拉曼,它本来就是梵,本来就有清净的意思。所以那个《阿含经》里面常常讲梵行者、梵行者,或是那个修行者,它的梵是指清净无欲的意思。所以它这里翻的婆罗门会变成怪怪的,实际上他是指梵行者,就是修清净行的人,或叫做梵行者。就是翻译的问题,他实际上不应该翻成婆罗门,比较好的应该是翻成梵行者。所以你要知道很多经典,我们这个出家人修清净行的,离五欲的都叫梵行者。所以他应该就是清净的修行者得涅槃,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 |
|
| |
| '''9、P.422 八、罗睺罗—教学相长'''
| |
|
| |
| '''内容要述:佛陀要 罗睺罗对他人教授五 蕴法门、六入处、因缘法, 再去专心思考、观察其意义,佛陀便开示「一切法都是无常的, ...」'''
| |
|
| |
| '''问题:'''
| |
|
| |
| '''1.这里佛陀是在教授: 观身不净-五蕴,观受是苦-六入处,观心无常、观 法无我-因缘法,才能趣向涅槃?'''
| |
|
| |
| '''2.我们要如何按次第来思惟、 观察无常、四念住?'''
| |
|
| |
| 问:我在想说,这里佛陀为什么叫罗侯罗按这样的,五蕴、六入处、因缘法,然后趣向涅盘?那他在讲的意思是跟那个四念处一样,就是叫他去观身不净,就是说按这样子次第过来,然后他再走向涅槃,他是这样的意思吗?
| |
|
| |
| 师父:其实不是的,因为你知道其实四念处里面观身不净,这是在阿毗达磨开始,你要是看师父讲那个《阿含经》的话,早期的四念处的身,他四念处就是说没有要配合不净的意思。你看这个地方的次第,在佛陀的教示第24页,它这个其实是《阿含经》本身安排的一个次第。
| |
|
| |
| '''《 瑜 伽 師 地 論 》 中 又 將 「 阿 含 」 解 說 為 「 事 契 經 」, 此中的「事」特指修行相關的一切事。如論中指出九事 相 應 :'''
| |
|
| |
| '''1 、 有 情 事 : 五 取 蘊 (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
| |
|
| |
| '''2 、 受 用 事:十二 處;'''
| |
|
| |
| '''3、生 起 事:十二 分 緣 起( 無 明、行、識、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 、 老 死 );'''
| |
|
| |
| '''4 、 安 住 事 : 四 食 ( 麤 摶 食 、 觸 食 、 意 思 食 、 識 食 );'''
| |
|
| |
| '''5 、 染 淨 事 : 四 聖 諦 ( 苦 、 集 、 滅 、 道 );'''
| |
|
| |
| '''6 、 差 別 事 : 無 量 界 / 十 八 界 ( 眼 界 、 色 界 、 眼 識 界 ... ... );'''
| |
|
| |
| '''7 、 說 者 事 : 佛 及 彼 弟 子 ;'''
| |
|
| |
| '''8 、 所 說 事 : 四 念 住 等 菩 提 分 法 ;'''
| |
|
| |
| '''9 、 眾 會 事 :八 眾 ( 指 天 四 眾 與 人 四 眾,即「剎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四天王眾、 忉 利 天 眾 、 魔 眾 、 梵 天 眾 」。'''
| |
|
| |
| '''《 瑜 伽 師 地 論 》 指 出 的 這 九 事 其 實 都 是 現 存《 雜 阿 含 經 》的 具 體 內 容。'''
| |
|
| |
| 其实这个就是杂《阿含经》本身的道品,修行的一些道品这样子。意思就是修多罗里面所讲的种种这些修行,要了解要相关的。
| |
|
| |
| 问:所以他这个次序就是照这个24页的这样子,可是他有完全列出来了。
| |
|
| |
| 师父:对,他没有完全弄出来,他其实这个也是那个修多罗里面相应的安排,修多罗相应的安排大概是这个样子,就是《杂阿含经》修多罗里面的。所以你看这个修多罗,第一个也是五蕴,第二个六六处,然后第三个就是缘起,你看修多罗里面的次第也是讲这样子,其实他就是叫他去修修多罗里面所讲的各种修行的事。因为这个是经过弟子们编辑的嘛,这样了解吗?你要再去看那个26页:
| |
|
| |
| '''「修 多 羅」由 四 部 份 組 成:'''
| |
|
| |
| '''1、五 陰 誦 第 一:包 含 一 相 應 即 「 陰 相 應 」, 共 1 7 8 經 , 以 五 蘊 為 主 題 。'''
| |
|
| |
| '''2 、 六 入 處 誦 第 二 : 包 含 一 相 應 即 「入 處 相 應 」, 共 2 8 5 經 , 以 十 二 入 處 相 關 的 教 說 為 主 題。'''
| |
|
| |
| '''3、雜 因 誦 第 三:有 四 相 應,包 括 有 「 因 緣 相 應 」( 7 8 經 )、「 諦 相 應 」( 1 5 0 經 )、「 界 相 應 」 ( 3 7 經 )、「 受 相 應 」( 3 1 經 )。'''
| |
|
| |
| '''他就照这个次第。'''
| |
|
| |
| 10、《摄大乘论》24集里面讲,依报包括色声香味触, 是不是包括法?
| |
|
| |
| 师父:因为法是正报,因为依报是色声香味触是指外境,我们这个根身是正报,然后我们这个所依的器世间叫依报。那依报当然就是山河大地,那我们(内心)吸收的山河大地都是色声香味触。所以不要从唯识 的角度来讲的话,当然唯识也可以解释,但是唯识会比较复杂一点。所以基本上就是说我们的山河大地这些是依报,那当然我们对那个山河大地所吸收的只是我们意识的认识,但是实际上我们吸收的只是对山河大地的色身香味触。
| |
|
| |
| 问:就是说这个法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认识而已,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附加上去的而已,我在想这个依报也是我们所投射出去的嘛,也是我们这个内心。
| |
|
| |
| 师父:但是依报有个客观性,比如说人的依报都差不多,大概见到的不会差太远,从唯识来讲,我们投射出去的都是有它的一个共通性的。我看到的是石头,你看到应该是石头,你摸到是硬的,我摸到大概是硬的。但法的认知就比较会有差异性,甚至都是人,但是我的喜好还有意乐、认知会跟你不一样。
| |
|
| |
|
| |
| '''11、《印度佛教思想史》那本书,有关易行道中,有提到凡夫达到一定 标准, 才可以去净土。'''
| |
|
| |
| '''问题是, 在净土是有凡夫和圣人, 那么其共相是是清 净的,还是染污 的?如果有凡夫, 那么净土也是有烦恼的?'''
| |
|
| |
|
| |
|
| |
| 问:净土这个法门,可不可以用唯识这个角度去去解释?如果说可以的话,那净土里面既然有凡夫和圣人,如果说凡夫也到净土的话,那他所现出来的这个共相是清净或不清净的?这个地方是不能用唯识来解释的还是怎么样?
| |
|
| |
| 师父:其实可以用唯识解释,那个古代的祖师也曾经想办法用那唯识来解释净土,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就是说不同的凡圣所见到的净土还是不一样。同样是净土,凡夫圣人见到了,还是不同。
| |
|
| |
| 问:前面师父也讲了,佛陀他所看到的,他的净土也是大圆镜智所现的,他也是清净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染污的。
| |
|
| |
| 师父:因为我们没有大圆镜智,所以我们看到的就不是那么的清净,我们看到的,比如说像那个阿弥陀经里面描述的那个,都是凡夫所能看到最清净的东西。因为圣人看到了那种超越的清净,我们没有办法描述,我们只能用凡夫所认识到的来描述。你说黄金为地 ,那就是我们凡夫里面认为最好的东西来描述的。那你说佛陀的境界或那个初地以上圣人的境界,那哪里是我们能够用一般语言来描述?所以你看我们秽土当然也有一些清净的地方,是不是?那相对来讲还是清净。那到了净土,不同的众生见到的清净,那是不同层次的。
| |
|
| |
| 问:就是说如果用唯识的角度上来讲,它也会有一个共相在,但是这个共相的话,可能凡夫的力量,这个共相会少一点,或者菩萨多一些还是怎么样?
| |
|
| |
| 师父:因为他虽然说共相是清净,但是每个人见到了清净还是不一样,因为还是个人的识所现的。看到还是清净的,因为那是净土嘛,但是我看到的清净跟佛所见到的清净那是不一样的。
| |
|
| |
| 问:也就是说从这个基础来讲,他所看到清净,他不会有受报的这种状态,因为这个共相上面,但是大家都是相对清净。
| |
|
| |
| 师父:其实你说没有受报,他还是受报,因为他修的是清净法,所以他受的是清净报,所以他才去净土。所以他不是到恶道,他是到净土去,(问:到净土也是一个清净报?)当然了,你投生到净土,它本来就是一种引业的报。
| |
|
| |
| 问:那他如果是受报的话,那他也会有受尽的时候,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 |
|
| |
| 师父:所以变成是说,你不能在那边永远,因为你要从净土的本来意义上来讲的话,你看到师父在《印度佛教思想史里面》就有写,它本来意义就是为什么叫易行道,又叫做方便道,它就不是究竟,不是让你一直可以留在那边的。
| |
|
| |
| 问:因为那本书里面讲,这个主要是帮助大家建立信心为主。
| |
|
| |
| 师父:这是佛教里面发展净土的一个最大的用意,这个是吸收一些刚入门的,或者是对一些信心不足的,然后到了这样子一个地方去修学,它本来就不是让你长期留在那边的。从菩萨道来讲,你是要度众生才有办法成佛。所以读任何法门还是修任何法门,都要从佛教的根本教义,还有他的大方向上到底是怎么样来理解,才不会在细节上弄得头昏脑胀的。所以同样都是净土,但是我们要了解说有东方、有西方、有南方、北方,都是这样。但是最早在佛教里面,它产生用意到底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有净土这样的一个思想产生?那你只要大方向把净土在佛教里面的意义抓清楚了,那你再来谈不同的净土,那你这样就不会跑偏了,不然就会执着那个净土好,那个净土不好,这个净土为什么会有阿罗汉,那个净土为什么没有?就会在那边细节上东搞西搞。那实际上师父是觉得这样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只要了解抓住净土他的目标跟用意,最早在佛教里面为什么会发生,它的用意到底是怎么样,依于这样再来理解你自己相应什么净土,要不要去,那这样子就会比较好一点。
| |
|
| |
| 问:因为现在在大陆学净土的,包括出家了实在太多了,所以我们也了解一下这个方面的。
| |
|
| |
| 师父:就好像说,我们为什么要拿博士学位,为什么我们读书里面会有学位这样的东西产生,那到最后为什么会有大学会有硕士,会有博士,你把这些弄清楚,它最主要的用意是什么,才不会在细节里面去争。到底是硕士厉害还是博士厉害?难道博士一定都比硕士厉害嘛?然后哪一种博士会比较好,就会在那边东弄西弄,弄到最后它本来的用意就不见了。所以为什么说修净土的,一定要了解大乘佛教他本来的精神跟用意到底是什么,然后净土是在里面是扮演什么样的地位,才能够真正学到大乘菩萨的精神,不能到最后学净土就是为了到一个很好的地方去享受,那这样子就失去了佛教学净土的用意了。所以我不是说全部,我说很多弘扬净土的,已经没有办法去掌握佛教最早产生净土这样的一个用意到底是什么?只是在强调那边很快乐,哪一个净土是最殊胜最快乐,所以我们要赶快去那边,然后就一了百了,这个都失去了菩萨道的真实精神。
| |
|
| |
| 1'''、巴利三藏裡面有一段,舍利弗初證止息,出定後佛陀問他, ‘舍利弗,你的膚色特別明亮,你的 臉色特別光亮,你的心住於何處 ?’ “舍利弗答 : ‘我的心住於空性。 ’這個心住於空性可以理解 成《金剛經》裡的不住聲香味觸法嗎?'''
| |
|
| |
| 师父:当然意义上是差不多的,但是用意就是说就是在字义上的解释不太一样的。那个这个经在巴利三藏里面, 是《中部乞食清净经》,但是它在相对应的汉传佛教的杂《阿含经》里面,讲的是空三昧上座禅。里面,舍利佛有说,我多住空住,但是有些人从南传翻译过来的,把它说成空性,但实际上他应该是说我多住空住,住,不是性。那么杂阿含又称为空住为大人住,又称为上座禅。那他的空住跟上坐禅是什么意思?它是说佛陀告诉舍利弗说,上座禅,就是我们出去托钵,或是我们平时的行住坐卧,见闻觉知当中,都要安住于离爱染的清净。就是我们在见闻觉知行住坐卧中间,我们六根对六境当中,都要知道,而且要去离爱染,然后达到这样离爱染离执着的清净,然后这样的话就叫做空住。他的空是去除贪嗔痴,尤其是那个贪爱爱染的这样一个境界,这个就叫做空住。
| |
|
| |
| 问:那这种空住有点类似于被包含于空性的,对吧?它属于空性里面的,但空性要比这个空住要更大一些。
| |
|
| |
| 师父:不能这样讲。为什么?因为我们如果从《金刚经》里面讲的空性,《金刚经》有它《金刚经》的解释,这样了解吗?但是这里讲的主要是讲空住。当然它有共同点,因为《金刚经》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在色声香味里面里面不执着,那如果这样解释,那意义是差不多的。只是说《金刚经》的空性,它除了这样解释以外,它有另外一个解释,所以从一个意义上来讲,《金刚经》是属于比较早一点的般若,它跟《阿含经》是有一个共通处的,就是有一段相传处的。
| |
|
| |
| 问:这个问题师父提到上座禅,那这个是不是跟《佛陀的教示》160页那个上座禅的那个故事是一样的?
| |
|
| |
| 师父:对,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故事。这个跟那个《中部乞食清净经》是同一经,但这个是更早的,这个就是它的原版里面更早。
| |
|
| |
| '''2、《《俱舍论》》關於前五識與第六識的分別作用。俱舍論裡面前五識是不是和第六意識分開作用的。比如眼睛看到一幅畫覺得這種風格才好 看,聞到某種味道會特別喜歡,聽到某種音色會覺得很好聽這是前五識得作用,而第六意識 是在對應五識作用後,對已經有了覺得好看,好聞,好聽的所依而單獨的分析和思考。'''
| |
|
| |
| 师父:不是,你刚才讲的这个很好看,这个东西好吃,这个很香,这些都是已经是第六识的作用了。
| |
|
| |
| 问:我一直以为眼识的话,就属于是那种一个人的眼光好坏,比如说一个人书法写得多了,他看字和另外一个人看字的那种感觉不一样,是眼识不一样。
| |
|
| |
| 师父:不是,这些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眼识,我们大部分都差不多,眼识的作用是把颜色还有形状吸收进来,它只是这个作用,所以它叫做自性分别。它只是这个作用,但是也是不能吸取香味,也是不能吸取味道,也是不能品尝东西,你把味道拿给眼睛看,尝不出它的味道。所以它叫做无分别,那又可以叫做自性分别,它的自性分别意思就是他执取他自己的东西,但是第六识有办法把前面的五个东西全部结合起来。
| |
|
| |
| 问:但是第六意识作用的时候是前面五个识已经作用完了之后?
| |
|
| |
| 师父:是,比如说你看到一副画,眼识只是把它的颜色形状吸收进来而已,好坏,这就不是眼识的问题。比如说本来就有一幅画在那边,但是你眼睛没去看它,它就不是你的所缘。
| |
|
| |
| 问:这就是说我眼看到这个画的时候,前五识已经作用了,然后我第六识再作用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已经叫做这幅画,这个时候就已经叫做所缘境了。
| |
|
| |
| 师父:这幅画里面的颜色还有形状,就是眼识的所缘。然后这幅画如果它有味道,比如说它有颜料的味道,那就是你的鼻识的所缘。
| |
|
| |
| 问:还有一个作用,叫做随念分别。
| |
|
| |
| 师父:这个只有第六识有,其他五识没有。第六意识能够能够去记忆随念,然后能够去分辨他的各式各样的推理,那就是计度。思考就是第六意识的,前五识不能思考的,前五识很简单,你就把前五识当成是我们一个资料收纳进来了,那你去做分析,比如说你电脑里面,人家把资料传给你,前五识就是只接收这个资料而已,它不去分辨好坏。
| |
|
| |
| 问:但是在《俱舍论》里面就没有解释说我们的记忆存在哪里这个问题,对吧?
| |
|
| |
| 师父:《俱舍论》他就认为说,这些都是种子,但是《俱舍论》并没有说种子放在阿赖耶。
| |
|
| |
| 问:五蕴,比如说色蕴和色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呀?
| |
|
| |
| 师父:五蕴里面的色,因为色可以包含所有的物质,那色蕴它可以包含所有物质,但是如果是针对我们根身的,这个色蕴就指我们的身体,物质的身体。色蕴它是物质的,专指物质。
| |
|
| |
| '''4、僧人的法名是可以重名的嗎?為什麼除了印順長老以外現在還有一位印順?'''
| |
|
| |
| 师父:但是一般来讲的话,我们在取法名的时候都尽量避开高僧大德了,法名都可以重复的,是没问题的。你打“如源”的话,可能会很多法师叫“如源”。
| |
|
| |
| 5、'''師父,你在講第十講裡面有講過,眼識不能引發意識,而意識能引發眼識,比如離開某人後你想起某人的相貌,這個時候是意識引起的眼識作用。而為什麼後面又 說盲人在想像一樣東 西的時候只是意識起了作用,而眼識是因為眼根壞了是無法作用的。'''
| |
|
| |
| 师父:意识可以引发六识,但是眼识只能引发眼识。眼根坏了,因为我们要见到的东西要有几个缘,眼根是增上缘,你哪怕说也是意识都没问题,但是眼根坏了,你就少一个重要的缘了。
| |
|
| |
|
| |
| 慈佳
| |
|
| |
| '''1、 具舍论P132第11行'''
| |
|
| |
| ''' “想”是取像,就是认识作用,即心摄取外境而显现为心中的影像,由此表象作用构成概念,再安立种种的名言。所以六根发六识取六境就有“六受”和“六想”'''
| |
|
| |
| '''具舍论P85页最后1行'''
| |
|
| |
| ''' “受”依其性质可分为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舍受等三种。'''
| |
|
| |
| ''' 问:为何有六受和三受的两种说法?是否六受是专指对六境的感受?'''
| |
|
| |
|
| |
| 师父:'''六受是专指对六境的感受,'''眼见色可以产生有苦、有乐,不苦不乐。比如说你看到这个东西你很喜欢,那就是乐,看到这个东西很讨厌,那就是苦,然后看到这个东西也没有好不好,那就是不苦不乐。那你耳朵听到声音,在《俱舍论》里面有可意、有不可意,还有没有所谓的可意、不可意。就全部来讲,可以有十八受,因为眼有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耳也有三。
| |
|
| |
| '''2、具舍论P129第6行'''
| |
|
| |
| ''' “虚空无为”…其法体是“实体”'''
| |
|
| |
| ''' 问:这个“实体”怎么理解?'''
| |
|
| |
|
| |
|
| |
| 师父:你这样子理解,这个是最麻烦的地方,因为这个就是阿毗达磨,尤其是说一切部里面最难了解的东西。这个难了解的东西不是说它多复杂,而是这个是很难的一个概念。《俱舍论》33页:
| |
|
| |
| '''(二)實有之法'''
| |
|
| |
| '''說一切有部(以下簡稱有部)的論師們在對佛陀 所說的蘊、處、界等色、心、心所,這些構成現象界 的內在質因,一一分析研究後發現,其單一的不變本 質、不共他法之特性,就是「自性」。他們認為,有「自 性」之物才是實有,才能稱之為「法」。'''
| |
|
| |
|
| |
| 所以他们认为虚空无为也是有这种 自性,就是以无碍为性,也称之为实法。
| |
|
| |
| 那我们生活一般的事物,我们看得到的,摸得到这些,都是假法,都是这些实法所和合而成的。【'''這樣,「自 性」與「法」便成了定位「實有」之關鍵詞'''。】有没有看到,这个就是有部的法有论的一个比较定义的。那接下来这里面师父就开始分析了很多,说一切有部的这些实法的一些观念。所以这就是部派阿毗达磨,尤其是上座部里说一切有部里面,这个概念是很难去抓的。师父提到一点你可以去思考一下,在我们现在的研究里面,那个有物质体的那个构成质素,还有一种叫做哲学概念体,就是说有些东西它不是物质的,但是它是属于哲学概念里面的实质体。那有部讲的这个法体比较属于哲学概念体,你去了解一下,如果不了解没关系。
| |
|
| |
| '''3、具舍论-20集,谈到命根,具舍论P118,“命根”最主要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引、 所持,过去业力的造作成熟受报,决定这一期先天“命 根”的长短。'''
| |
|
| |
| '''请问:这个命根跟投胎识,还有过去世的引业,满业有什么关系?另外,这个前世,是指上一辈子吗?还是上上辈子?'''
| |
|
| |
| 师父:基本上命根投到哪一趣,会成为哪一趣的的生命体的话,这个是引业。所以你在哪一道的命根,这是引业所引。那你在哪一道的寿命长短,就是命根的长短,那就是满业所引。还有一般来讲,你投胎识去投胎之后,你成为那一个那一个道,不管是人道什么道的生命体之后,这个生命体就叫做命根。你先去投胎,然后投了胎,你成为那一个道的众生的时候,那就一定会有所谓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就叫做命根。那在《俱舍论》里面讲寿、暖、识,这个命根,就是那个寿。
| |
|
| |
| 所以这个生命体在佛教里面又叫做寿。比如说我们满业,也有可能会是上辈子上上辈子,如果哪一个成熟比较强的,也有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影响。
| |
|
| |
| 基本上引业是由我们这一辈子的造作为主。但是有一个情况就是说,如果我们这一辈子就庸庸碌碌的,也没有做太好,没有做得太坏,那么有可能是会是哪一辈子造的重业成熟了。但是人道基本上还是以这辈子为主,因为人道有办法造重的业,那你说什么时候哪一道才会由过去生中的业(所引)?有可能就是其他道(的众生),其它道基本上不造作重业,所以其它道也有可能是过去生中做人的时候的业力成熟。
| |
|
| |
|
| |
|
| |
| 问:刚才师父讲到了关于这个实体,就是从哲学性的角度,什么叫哲学性的角度?
| |
|
| |
| 师父:这个可能学哲学的比较知道就是说,你看我们很多东西,哲学上讨论的不一定是现实存在的,但是问题是这种哲学性的角度,是可以解决一些我们哲学思维上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讲有质素,有一个本体但很多东西都是在哲学上讨论。像我们说物质上有一个极微,那我们可以理解极微,比如说可能、核子、电子什么子的,但是问题是在佛教里面说一切有部,他认为说连精神都有法体,那精神这个法体你怎么去理解?你从只能从哲学上的角度去理解,所以这个叫做哲学。
| |
|
| |
| 问:哲学上这代表了什么?是形而上的意思还是怎么样?
| |
|
| |
| 师父:也不一定是形而上的,有时候哲学可以讨论形而上的东西,不过因为这个东西,当初师父对说一切有部的这个法体理论,也是一直去研究它到底是什么,但后来发现说,这就是他们在解决说明一些事情的时候,在哲学上提出了一些理论,这样了解?那这只是师父的一些心得,不然很多人确实搞不清楚,有部的“法体”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现在都是从物质上来理解,所以一直会觉得是不是跟物质一样,可以分析到最微细的那个颗粒,还是怎么样,都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后来师父就是转一个角度说,你不一定从物质物质上来理解,你可以从哲学上来理解它的“法体”意义到底是什么。不过这个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说照那个俱舍精要33页里面,有去说明这个阿毗达磨的法到底是什么,你只要这样去理解就好。
| |
|
| |
| 问:中观破的就是有部对于这个元素的这个自性执,像一切法的这个假法,它就不破?
| |
|
| |
| 师父:假法是缘起有的,这不能破。它破其他外道的也都是在破这个东西。只是自性有不同,包括六派哲学里面的数论派、胜论派了,只是说不同的自性,但讲的都是 自性。 自性的内容定义,还是说他的结构说法,会有点不一样,但是它的共同性还是都讲 自性,所以龙树菩萨特别讲无自性。
| |
|
| |
| 问:这个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刚才您讲说这个命根指的就是生命体,那么这个生命体它就包括了那个生理作用和精神作用。
| |
|
| |
| 师父:我们这样讲吧,它是生命的本体。那个暖及识都是一种生命的现象。我们有生命的一定就会有暖,我们有生命的一定会有识。那我们生命的本体又是什么?在说一切有部他认为说,寿就是生命体。
| |
|
| |
| 问:如果拿到唯识来讲,他会怎么认为?
| |
|
| |
| 师父:唯识直接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投胎后,这个阿赖耶识被过去的引业所规范,到底能活多久。【阿 賴耶在一期生命中,執持根身令其不壞失,同時阿賴耶也依此根身才能維持一期的生命,賴耶與根身可說安危與共,所以才說攝為自體同安危】——《成唯识论摘要》P67)问题是要能够执持多久,那就过去的业力所引。
| |
|
| |
| 问:比方说人这一期的人的生命是100岁,但是有的人他有可能只是到50岁?
| |
|
| |
| 师父:所以你看师父这里讲命根,《俱舍精要》P118,
| |
|
| |
| 【'''「命根」最主要是由過去的業力所引、 所持,】'''那就是引业所引,然后满业所持,
| |
|
| |
| '''【過去業力的造作成熟受報,決定這一期先天「命 根」的長短。】'''
| |
|
| |
| '''但最終的壽命長短,還要結合今生的現 緣條件而定。比如說這一生所造作的善惡業是否成熟,身心健康是否得到長養等等。以阿毘達磨的觀點而言,一個人是否死亡,關鍵看他的「命根」有沒有斷。'''】
| |
|
| |
| 比如说先天可能过去他做得不错,可能大概可以到七八十岁,但最终的寿命长短还要结合今生的现前条件而定,比如说你吃喝嫖赌样样都来,那当然你命会短了。还有这辈子他造作太多的恶业,他有些会现世报,那命当然就短了。那有些比如说你过去的引业来的,说不定(寿)不会那么长,但因为你这一辈子造作太大的善业,那会造成今生的那个现前报,所以可能会延长寿命。
| |
|
| |
| 问:那也就是说前世的业力会规定本来这一期的寿命只有那么长,但是不一定,还是可以变的?
| |
|
| |
| 师父:还是会变的,因为他有些条件不一样,但是你再怎么长,你是人,你就是人的寿命,不可能像天人的活到几百岁。
| |
|
| |
|
| |
| 燕雀:
| |
|
| |
| '''1、《金刚经》-34集''' '''师父说:人有天生的宗教倾向,一般人都有这种易行道的宗教倾向,也就是所有的宗教都有宗教行为,不可能没有的。'''
| |
|
| |
| '''请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人有天生的宗教倾向?是天生的恐惧感导致吗?'''
| |
|
| |
|
| |
| 师父:恐惧感只是其中一种。我跟你讲,这个地方师父以前读宗教的时候,有一种叫做宗教心理学。当然现代的宗教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那他的意思就是说人有三种意识的,叫做'''表意識consciousness,前意識preconsciousness,潛意識unconsciousness。'''
| |
|
| |
| 弗洛伊德又认为说,我们人的我有三种我,一个叫做超我 super ego ,一个自我 ego ,还有一种本我,叫做 id。那么本我,其实在佛教里面有相当于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我执,那这个本我,它的作用原则是随着意乐原则,依于人的求生本能,那这个人的求生本能在遇到外在的各种环境的时候,他会趋吉避凶。那么当他趋吉避凶到一定的程度,而发现他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会往外投射。因为这个又牵扯到说,你看小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小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他一定往哪里?比如说三四岁,五六岁这种小孩子,你带他出去,如果他遇到什么陌生人,或遇到什么没办法解决的,他往哪里跑?找爸爸妈妈。这是人很原始的一种反应,这样了解吗?那我问你,那如果当我们(成为)大人的时候,已经没有爸爸妈妈可以依靠,当然你年纪那么大,爸爸妈妈都老了,那我们要依靠什么?
| |
|
| |
| 所以人的这样的一个趋吉避凶的这样的一个天生倾向,会自然而然地透过一种无意识,就是这种潜意识往外投射,变成了一种潜意识,那这种往外投射,就会形成宗教倾向、宗教信仰的一个根本来源。所以你看大部分的人去寻求宗教,就在寻求什么庇护?庇护。只有少数人寻求宗教,寻求觉悟、觉性,那也是佛教才有的,不然大部分的宗教去寻求的时候都寻求什么?寻求庇护,寻求庇佑,这样大家了解吗?
| |
|
| |
| 所以我说人本来就有趋吉避凶的这种本能,所以一般人基本上来讲都有与生俱来的这种宗教倾向,这就是师父这样讲的一个来源跟原理。更深的如何跟佛教作比对,如果说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找一下师父有一篇文章,应该是写印顺导师的理论跟现代的宗教心理学的一些关系。
| |
|
| |
|
| |
| '''2、《金刚经》-23集,'''
| |
|
| |
| '''讲义:空生叹法美人 ,“空生”是指须菩提,这个“叹法美人”是什么意思?'''
| |
|
| |
| 师父:
| |
|
| |
|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他就是,赞叹法的可贵。然后美人?美人不是我们讲的美人,那个美人是赞叹人的,先赞叹法,然后赞叹人,他赞叹人,什么人?《金刚经》里面不是说【'''己二 信者难能叹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他就赞叹能听《金刚经》,能听般若经的人是稀有难得的,这个叫“美人”。这个“美人”,其实古代的我们中文是这样的,很多名词可以当动词用,他的“美人”其实也是在赞叹人的难能可贵。
| |
|
| |
|
| |
| '''3、心经-7(38:40)'''
| |
|
| |
| '''师父说:所以说大乘的菩萨,一直要到初地才能去断这个我执。为什么?他在前面的这个到初地的这个两大阿僧祗劫里面,全部都是在积极培养这些悲心跟资粮,这个悲心跟资粮一旦够了之后,他就算是断了烦恼,他不依烦恼业力来轮回,他依悲心愿力留在世间帮助众生。38:40'''
| |
|
| |
| '''请问:《金刚经》不是说七地才舍虫身,依愿力来世间吗?感觉师父这里是在说七地菩萨吧?初地~六地菩萨,还有未断的烦恼障,能否说是依部分烦恼业力,还有愿力来轮回?'''
| |
|
| |
| 师父: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就是说到了那个初地的时候,他愿力跟资粮都够了,所以他可以断烦恼了。他断烦恼之后他不会七来生死就毕竟入涅槃了。为什么?因为他的愿力,悲心还有资源在,所以他不会七来生死就是就入涅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可以说他是因愿力而来,但是,他还有思惑未断,所以他未来(到七地)的过程,这个思惑会一地一地慢慢慢慢去解决。
| |
|
| |
| 问:他还是依愿力来?
| |
|
| |
| 师父:如果他愿力不够,他就七来生死入涅盘了。他这时候的思惑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问:他再来没有那个引业的问题?)他的引业已经不被烦恼所绑架了,所以他不会下三恶道,那基本上都是在人道度众生,那这就是愿力的问题,悲心和愿力。但是他确实是思惑而还没断了。
| |
|
| |
| '''4、心经讲要-7'''
| |
|
| |
| '''师父说:这个分别我执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这个分别我执,就是说你接受其它外道或其它宗教的洗礼之后,它灌输你,我们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或灌输你有一个不变的创造者,这个叫做分别我执。'''
| |
|
| |
| '''请问:那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比如说放牛娃,就没有分别我执吗?那如果他是通过老一辈人的迷信说教,认为人死为鬼,或者人就这一辈子,这算不算分别我执?'''
| |
|
| |
|
| |
| 师父:放牛娃没有分别我执,但还有俱生我执。
| |
|
| |
| 问:他如果没有分别,那个分别我执不是见惑吗?
| |
|
| |
| 师父:不是,所以你们这边要分开来,因为我那个是依中观所讲的,不是依唯识所讲的,中观讲的分别我执跟唯识讲的分别我执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们要弄清楚,因为唯识讲的分别我执,他要到那个初地还是初果才能断。但是中观不是这样子讲的,那时候师父是在讲心经,所以我是依中观讲。所以唯识跟中观的分别我执,它定义非常的不一样,差别很大。所以千万不要把这个地方当成是唯识的,不然就会误解,就会说那放牛蛙不是得了(初地、初果),不是这样的。
| |
|
| |
| 问:那中观的那个分别我执和唯识得分别我执,有什么区别?
| |
|
| |
| 师父:一般来讲,中观认为俱生我执就是我们生来的贪嗔痴烦恼,我的执着,这个叫俱生。那分别的就是后天被灌输的就叫做分别,这样清楚嘛?那分别我执在中观来讲,它说它很容易导正,比如说我先天当然有俱生我执,但如果我来的时候被人家灌输,或是被其他宗教,或者是被老一辈的都一样告诉你有什么什么,还有一个什么灵魂什么什么,你就认为有,那就是分别我执。但是后来你学佛了,认为说没有这样的一个东西,一切都是因缘缘起的,然后生生世世就是不常不断这样子轮回下去的。这样子的话,你在分别的知识上面你已经导正了,所以你就没有分别我执。但是你并没有断烦恼,这样了解吗?所以你还是有俱生我执。
| |
|
| |
| 那唯识就不一样,唯识把分别我执跟俱生我执分开了。它的分别我执是见惑,俱生我执是思惑。所以有时候为什么师父要分清楚?有时候包括很多人在讲课的时候,他有时候没有特别去学,不知道说中观跟唯识讲的不一样,所以他会把它混在一起,所以有时候永远会搞不清楚,怎么会这样子?那中观、唯识讲的不同,分开来是最简单的,其实很多东西是不同的,不同的经典讲得不大一样。
| |
|
| |
|
| |
| '''21、《佛教的知识观》根本智、后得智,与一切智 (种智、种种智 )的关系。'''
| |
|
| |
| 问:师父讲到这个圣位菩萨的时候,就是经过了这个加行位之后,再过来就是根本智,然后过来是后得智,这个后得智就是菩萨在学习各种不同的方式,要度众生所用的这种特别智慧。那我就想这个智是不是圆满之后,佛的三德当中的智德?
| |
|
| |
| 师父:就是一切智跟种'''种种智'''。
| |
|
| |
| '''22、菩萨求法当于五明 处求,此处的法,是法的六种定 义中,是哪一种法?'''
| |
|
| |
| 师父:应该是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这个法,就是那个六个定义里面的那个佛法。
| |
|
| |
|
| |
| 问:……净土,有人说那么凡夫的话是不能去,这个可能说清楚一点,主要就是说是凡夫他还没有把污染转成清净的时候,直接去净土应该是不行的。
| |
|
| |
| 师父:我不知道这是谁讲的,但是经典上没有,而且这个违反净土的本来的用意。那如果只有圣人能去,那讲净土意义在哪里?第一个,经典上讲的净土都是凡夫能去,没有说只有圣人能去;第二个就是谈到说,那净土当初发展出来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本来就是给凡夫初学者的信心不足,然后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修学环境,然后才发愿去。那凡夫又不能去,那你当初发展净土这样的一个思想理念到底要做什么?那我不知道到底他为什么会想说这个凡夫不能去,这个(说法)从哪里出来的?
| |
|
| |
| 问:刚才那位师姐说,就有人说凡夫不能去净土,我好像之前在哪里看到过,说是那个三藏法师给窥基说的,他说那个弥陀净土对三果圣人以上才去,凡夫去不了,好像是有这样的。
| |
|
| |
| 师父:那当然了,如果就正统经典来讲,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 |
|
| |
| 问:……那个法的具体的指向到底是什么?那个说一切有部?
| |
|
| |
| 师父:那个有部法的实有跟那个《金刚经》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还不大一样。
| |
|
| |
| 问:我觉得对佛法对我来说是特别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师父讲的这些东西,我觉得特别的有理有据,我听着也特别的感兴趣,我很喜欢。但有时候我生活习惯一变的时候,听这些东西就特别的拖沓,其实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可能以前对佛教的话都还会觉得,修着学着的话,会觉得有菩萨保佑,我想那个时候也是想要寻求一种庇佑。但后来学了以后,不管是密宗的什么也好,还是汉传的各种菩萨,还是说是南传的各种,其实很多东西是吸引受众的一种善巧,增强信心的。我看到了这个时候,我就失去了这种庇护的感觉,所以导致我会有一点那种退失。所以我在想就是师父您是走这条路的,你是直接出家了,但你以前肯定有经历过。
| |
|
| |
| 师父:当然有,所以师父才说一定要有宗教行为。师父不是说智、情、意吗?你知道了法是这样子,但是我们都没有理性到那样子,对法的正见你还生不起来,所以师父不是说你一定要有宗教行为,不管怎么样,你觉得它作用多大多小,你一定要有。
| |
|
| |
| 所以说我觉得你要规定一下自己的宗教行为,如果你自己不知道怎么弄的话,你私底下找个时间跟师父谈一谈,师父给你一套宗教行为的一个方式,那你以你的时间能力还有各种状况尽量去做,才能生起那个信念。这就是为什么出家人一定要有早晚课,一定要有这些,然后要打坐要什么。
| |
|
| |
| 回向!
| |
| [[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 | [[Category:师父答疑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