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2,114
个编辑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65行: | 第165行: | ||
【拿阿罗汉果来说,他们自觉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已经到了学无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佛是阿罗汉,他们也是阿罗汉;佛得解脱,他们也得解脱。自以为究竟了,那当然一时不想修习大乘道,于大乘毫无兴趣。】 | 【拿阿罗汉果来说,他们自觉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已经到了学无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佛是阿罗汉,他们也是阿罗汉;佛得解脱,他们也得解脱。自以为究竟了,那当然一时不想修习大乘道,于大乘毫无兴趣。】 | ||
阿罗汉证入四果之后,他能够自己作证,自己知道自己解脱了,不再来受生死了,他已经学到了学无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因为无学位,阿罗汉就叫无学位,他无学了,当然也没有前进的一个空间了,阿罗汉就认为我已经生死已办,已经解脱涅槃,就无需再学,所以他进无可进的地步。但是佛也是阿罗汉,在《杂阿含经》把佛和阿罗汉看的是一样的,佛也是个大罗汉,所以这些四果阿罗汉也是阿罗汉,佛得解脱了,他们也得解脱了。阿罗汉们就认为自己已经究竟了,因为佛也是阿罗汉吗!佛也在僧中的一员,佛解脱了,我们也解脱了,那个时候当然就不想修习大乘道,与大乘道也毫无兴趣,这样他们就认为吧,自己已经修到了尽头了,他们把佛看得和他们是一样子的,其实这个就是声闻乘,因为我们前面学到三乘共证的,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共证的同一法味,因为都是解脱的圣者,都是证的同一法。这样在讲法华经的时候,很多500阿罗汉退席,为什么要退席?就是这种思想,学无可学,进无所进,以为跟佛平等平等了。所以对大乘道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 |||
【然而,佛不是修菩萨行,广度众生而成佛的吗?'''佛为什么不教声闻行者修菩萨行成佛,却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这是一大疑问。'''【4】】 | |||
确实是 ; 如果说按正常来说,一个人上了大学,上了博士后,你教学生是不是也能够希望学生都能够走上这个博士后 , 或者是读博士这条道路?他肯定也会引导一部分人走上佛陀修行这条路的,可是偏偏他就不同 , 佛 反而 教导人都去解脱 , 都去上中学就可以了,中学就毕业了,都让他们上中学,不让他们上大学,这可能从人之常情 , 他也是有这些疑问的是不是?好像有点不符合这种 常情 ,所以这个是一个大疑问。 | |||
【 同样的 证入 法性,同样的解脱生死, 声闻 阿罗汉果真的什么都与佛平等吗?比较起来,真是 『 天地 悬隔』 了 !】 | |||
那真的是有天地差别这么大 的 意思。 | |||
【 所以 在 事实的经验中 , 在佛的善巧教导中 , 阿罗汉们不免要从自 惭 而 到 自 怨 ,终于撤除了自以为究竟的心理障碍,发菩提心 , 重 行 走向佛道了 !】 那么这个其实就是佛陀,他因缘时节到了,他应该把大乘法,能够讲说出来,所谓的 『 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 开始把佛自己的这种修行过程来给大众讲出来了 , 不要一味的去满足这些解脱人的要求,因为解脱人那个时代可能是根性还不具足,因缘不具足。所以佛陀就为他们设一个方便道,就是一个化 城 ,在 《 法华经 》 就设一个化城,让他们先休息一下,休息完了 因缘 成熟了,然后 再 直接给他们讲解大 乘 道,这个就是 《 法华经 》 的思想 , 其实 《 法华经 》 虽然说我们没有详细的去学过,但是从这种核心也能大 要 的掌握 《 法华经 》 的这个脉络,这个核心就是这样 。 这样在佛陀的引导之下 , 认为二 乘 究竟的这 些 罗汉们 , 就引导他们 趣 入了大乘,所以他们不免自 惭 自愿 , 感觉自己不知不能,所以才能够重新的走向 佛道 。 | |||
下边就介绍这个不知不能和不敬 : | |||
'''二、二乘人回入大乘的动机''' | |||
'''1、耻有所不知:''' | |||
【 有的 是 自己心生 惭耻 ,觉得自己有所不知,不能如佛那样的 遍 知一切。 】 | |||
这个不知 ; 因为和佛来对比的话 , 那知道的太少了 , 所以他还有所不知,阿罗汉认识到之后才会有这种 惭耻 心,这种 惭耻 心他就会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知道的不足,他会升起这种上进之心吧,求取之心。然后去回入大乘 。 | |||
【'''(1)《 大 毘婆沙 论 》说''': 佛曾与弥勒菩萨 等 说法,阿 罗 汉们都不能了解 。【5】】 | |||
因为在 《 中 阿含》还是《 长 阿含 经 》 里面,就为弥勒说法, 弥勒上生经 经和弥勒下生经 , 当然了,给你勒说的都是大乘法 , 阿罗汉当然不能了解,就是不知。下边儿又举一个典故 : | |||
【'''(2)从前,'''有人到祇洹精舍来出家,阿罗汉们观察他的根机,一点善根都没有,这是不适宜出家的,出家也不能获得教证功德的。大家不肯度他,佛却度了他出家,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 。 】 | |||
从前人到齐桓精舍来出家呀,阿,后面的观察的根基一点事都没有,这是不适宜出家的阿罗汉,他有神通有宿命通,观察他这个,很多的。前世他都没有种下出家修行的因缘,所以就阻止他的出家。大家都不肯渡他,佛去渡了,他出家不久,挣了汗国。大家觉得稀奇,佛说此人在无量劫以前曾经因为苦难而口称,那么佛凭这归向佛的功德善根现在成熟得度。这个在经典中有个典故,是不是一个人上山砍柴,然后碰到一个老虎,在老虎的一个威胁之下他就爬上树,然后不用自主地称了一声南无佛。那么佛就是皈依佛的这个心理。其实因为他在紧急关头心里想出了这种皈依佛的一个念,这个念可能是很强烈,所以凭这一句皈依向佛的善根然后到今生今世这个因缘成熟了,但是因为他?太久远了,阿罗汉没有观察出这他这个人的善根,只有佛佛可能是他观,能够观。多少级?这个我就忘了,比阿罗汉关的时间要长,这就是说升完成他知道的远远不如我知道的广和深,一个是广度,一个深度,它都不如佛这个键在佛智慧的身处于广大面前的阿罗汉们的智慧,简直如日光下的荧光的萤火虫了。太阳下面那个萤火虫,那简直是非常非常的不显眼的。这个是持有所不知不知道,这个相当于佛的智德下边是持有所不能。阿罗汉他还进一步自己心生忏悔,觉得自己有所不能,不能如佛菩萨那样的大能。如舍利佛说,生自得,云何而自欺?曰。等于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与如来演说无上道。这个是舍利佛?他深深的自责。自责他有所不能,不能什么?像佛一样的无爱的说法,广度众生。其实那罗汉不能的事儿太多了,如菩萨的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些,当然阿罗汉他是没办法做得到的。所以这个不能它相当于菩萨的大悲也属于那种悲歌,因为度众生,生门他只是自己解决了就完事了,对这个净佛国土游戏神通成就众生这方面还不足。第三是有所不敬。不敬就是,生活成人,阿罗汉,还有习气没有断尽。所以他心生颤指觉得自己虽然说断绝烦恼,而和佛比起来事实证明还是有所不清净的。这个不清净从哪方面来来说?下边就举了一些譬喻理论一些典故,因为这些都是京东是所说的如大树紧那罗王弹琴大树紧那罗王那就是一般所说的那个灶神。所以后来把大树紧那罗王称为大圣紧那罗王。年年高德行的大假设。既然情不自禁的收入高起来就是,文哥起舞因为他的习气。假设说我谁能远离世间的娱乐,但菩萨的微妙娱乐?还有所染着。例如天女散花这个花呀,落到菩萨身上它不粘着就落下来了。落到声闻阿罗汉身上却粘上了,这证明了内心还有所染着。这个是经典中也有这样的典故。天女散花第三一个典故,又如那小鸟通过舍利弗的身影不免有余悸。娱记就是它有点颤抖。他有点,这个颤抖像啥?就像说,一个人在一个这个恶人面前就感觉到内心不安一样,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那种恶的影响力,就使人的内心不安。所以这个经典中就用这个小鸟它在这个舍利佛这个身影里头他就有这个余悸心里?不安,而通过佛的身影他就内心非常的安,这个恐怖的心理就没有了。那这些都是经典中这样去,记载的这些典故,那么这些习气呃,在大乘来说阿罗汉肯定它不如菩萨,佛的一个圆满。阿罗汉都有自己这个个性上的一些习气,所以这个它属于三德中的断德就是佛三德的断德,他断的不是那么彻底,阿罗汉们是不断习气的,这种习气便是菩萨断的烦恼,因为这个习气是不影响他解脱生死的,但是在菩萨来说它就变成了烦恼,因为菩萨那种无始无明因为他还有很多很多法不知,一般的说,尘沙无明,尘沙烦恼。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自己感觉到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敬,对不免要自己惭愧,自己埋怨自己。易经佛的善巧教化呀,他后面就会回自立的小心,然后发菩提心,若于利自利,利他的大圣道,因为声闻或者是这个阿罗汉们?在佛面前肯定在菩萨面前他有一个比较,在佛陀在世的,当然那个时代当然了,很多解脱的风气,都是大家都是以发出离心,愿读懂之苦都给予自己解脱,但因缘成熟的时候看到这些菩萨们这些佛陀呀,他们这些种种的功德所以就能够生起忏悔之心吧,能够感觉到自己不知,不能不敬,然后才不感觉自己就是已经到了学不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认为自己和佛平等,平等,大家知道自己和佛差的还是天地之差呀。这样他就能够回心向大。所以关于关于这种回小向大在下边这些经论里边,你像二乘人能不能回小向大?从初期大乘经论中约可分为四类的说法,就是初期的大乘经和大乘的论里面。它就有这种四类的说法一个是二层人他不能够回小向大。这个解了很多经你像这个,大波若经,美满结经,大智度论,菩提资粮论,始终比格杀论,他的主张二层是不能回小向大的,这里有经经就是摩诃经波若摩诃波若经和这个规模及经论就是大智度论,菩提资粮论和石柱毗婆沙论。第二是二层人他可以回小向大的。那首先就是法华经了,法华经是主张二成人是可以回小向大的。第三是导师在初期大乘起源开展里面说到小品波若经。大本波若经可能是主张二者不能够回到相当小本薄弱精一方面说声闻称可能发大心,一方面又暗示了回乡,暗示了回心的可能。经文是说若人以入正正位,就是出国,已经剑法了,正如出国了,则不堪任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就没办法再发大乘菩提心了,为什么?因为已经让你生死做割爱了,因为他已经?了脱生死了,你了脱生死,你就没办法再来生死之中去行菩萨道了。所以他和生死已经可爱了。诗人若发诺多了三藐三菩提,我也随喜。就是这样的人虽然说他也对生死做爱了,他发了菩提心,我也随喜,终不断其功德。所以这个上人应求上法上等人应该求上等的法。所以这个就代表了,一方面可以不可能发大心,一方面暗示他回小向大的可能性。这个是小品波若经大智度论里面就是也是讲他可以回小向大。就是今说那漏尽阿罗汉还可作佛,唯佛能知乐的人?可以去论述,但是其事不能测知,故不应色论。就是论述的人可以去论去论述它你是可以回小向大呀,可以发菩提心你论述是可以的。当然他的这种事是没办法知道的。若求得佛时,乃能了知。当你能够证入佛果,成就佛果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其他人可信而不可知的,这个是,可以回小向大的这些,经和论,经就是小品波若经,论就是大智度论,大致就是这些内容。这个就是从回小向大这个来讲,下面大家来分享吧。为什么?谢谢。没事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