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1

出自思辨与信仰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6

(2024-7-20)

上次我們學習了布施度的最後一個偈頌,不着相布施15-【三輪處處着,是施名世間,三輪空相應,出世波羅蜜】


1、世間的布施:着三輪相。

布施,一個是世間的布施,如果我們執着有一個施者,有一個受者,有一個真實的施的東西,這就屬於世間的布施,世間的人天功德,就不能稱為波羅蜜。

2、出世間的布施波羅蜜:

如果能達到布施的波羅蜜,一定要達到三輪體空,就是不執着一個我,一個受者,和一個真實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布施波羅蜜。

所以,布施的時候,一個是能以無所得的空慧相應,這個其實就是柔順忍。一個是和無分別智相應的,不取我相、不取法相的,這就是聖位的,大地的,真實的出世波羅蜜,就是無生法忍。『能動能出』,名為無分別智相應的布施。

能動能出」,出世間波羅蜜能動,就能夠把煩惱斷了。能出就是出我們生死世間,所以布施要學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就是智慧。五度如果沒有智慧引導,也不能達到出世,不能達到波羅蜜,所以聽經聞法對我們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辦法斷我相、人相、眾生相,但最起碼現在能夠對出世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後一步一步再往這方面努力。所以我們現在還是有相,執着一個相去布施的,因為善法沒有成就之前,我們還要斷惡,當善法累積到一定程度,我們才能夠一切法不着,連善法也不執着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捨棄善法,達到那種勝義的、無漏的法。我們執着有個善可得,執着有個惡可斷,現在還處於這個階段。所以我們學大乘的三輪體空,也要了解它,要建立在斷惡的基礎之上,如果惡法都斷不掉,你怎麼空呢?所以我們空的是善法不可着的時候,你才能夠三輪體空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戒波羅蜜,持戒是我們在修行上克制自己的情慾,克制自己不正當的行為。

戊二、戒度

 己一、護生為本

16A-【戒斷於損他,普施無所畏。

戒,要斷除一切損害他人的行為,普施無所畏,就是給大眾沒有恐懼,沒有怖畏的一個安定的環境。我們前面學到無畏施,就是持戒,所以這個戒也是護生為本的。

上面說了布施波羅蜜,接下來就說戒波羅蜜多:

【次說戒波羅蜜多。如修布施行,而不能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所作所為,時常損害惱亂眾生。這樣的慈濟利他,是不能達成利生的目的。】

這個就是說除了布施還要持戒,因為布施可能我們不會去檢點自己的行為如不如法,只是布施給一些身外之物,這還不能夠約束我們的行為,還不能真的代表我們的德行和品質,只有戒行才是真正的道德的意識,道德的意向。下邊就舉一個例子:

【就是孩子,一面給他吃糖,又一面打他罵他,孩子也不會與你結善緣的。】

一般我們說布施是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怎麼又能夠損害他?其實世間做慈善的,難免有一些不好的行為。像那種爭寵吃醋,或者有那種嫉妒的布施,這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世間有一些行為,比如說放生好不好?放生當然是一種慈悲不殺的善行。但是有很多放生的人,還是照樣去殺生,照樣去吃眾生之肉。就像網絡上有一些宣傳,特別西方,宣傳他們護生的美德,他們可以動用了很多消防隊員來救助一隻貓,可是他們還是會天天大量的去吃牛排,如果深刻的去思考這個事情,有的時候是一種悖論。可以說宣傳的非常好聽,但實際行為還是有點矛盾的。這就是說雖然做一些好事,但是不持戒,還是不能夠完善。

【而且,如果自己墮落不堪,事業與財富也一定喪失,來生失卻人身,這還能布施利他嗎?所以修行布施,更有修持淨戒的必要。】

不持戒都是放縱自己的,都是我行我素,不願意受人約束,也不願遵守這種規章制度。特別這種道德意識,他肯定更不遵守,那就是墮落不堪。墮落不堪其實在行為上,可能是一點都不去檢點,一點也沒有慚愧心,不知道上進、進取。他沒有道德底線和道德規範約束,事業財富也一定會喪失,等於說他做事業也會不成功,來生也會失卻人身。他沒有一個規範,也不願約束自己的行為,自己不檢點,不約束自己,還能布施利他嗎?所以修行布施,更有修持淨戒的必要。

下邊我找一段後觀法師講的布施:

【【厚觀,〈《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深觀廣行的菩薩道》,p.42:

菩薩發菩提心,本來應該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等等救度眾生為職志。如果菩薩不守十善道,反而殺害眾生、盜眾生財物、施以暴行、惡口,以邪見引導眾生入惡道的話,那怎能算是菩薩呢?而且帶給眾生最大痛苦的,不外乎殺、盜……邪見等十不善道,並不是過午不食、畜長鉢等行為。當然菩薩要圓滿一切戒行,這些也不能忽略,但是從「不惱眾生」的觀點來看,菩薩持的戒,應以十善道為根本,它是不惱眾生的近因緣, 其它的戒律則是不惱眾生的遠因緣。】

【十善道── 七事是戒,三為守護故,通名為尸羅波羅蜜。】

因為菩薩的要行、學處就是以十善行為本,十善行攝為三聚戒,所以,十善業屬於總相戒。布施其實也離不開十善,不遵守十善,反而殺害眾生,盜眾生財物,施以暴行、惡口。特別這個邪見,如果不學習正法,很難有正見,沒有正見,就會引導眾生走入迷信的道路,這樣怎麼能算菩薩呢?而且帶給眾生最大痛苦的,不外乎殺、盜……邪見等十不善道,這個就是十不善業,當然菩薩要圓滿一切戒行,這些也不能忽略。

所以從「不惱眾生」的觀點來看,菩薩持的戒應以十善道為根本,它是不惱眾生的近因緣。其他的戒,像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不惱眾生的遠因緣。所以說十善道,前面的「身三、口四」,意三「無貪、無嗔、不邪見」,它是護眾生的一個根本。這樣以意業為護,前邊的身業和口業為戒,因為身口都發動於意業。所以說慈心不殺,我們持戒「依慈住淨戒,修定最為樂」,因為不忍去傷害眾生,我們前邊學到的自通之法,其實都含有一種慈悲的意義。


回到法本:

一、戒的種類:【1】

1、有世間的】

2、有出世間的】

3、有出世間上上的【0】】

菩薩以尸羅波羅蜜為主,這個上上的在《大智度論》裡面講到:

【【0】《大智度論》卷 80:

一、欲界中持戒為上,以戒力攝導余助道法 菩薩以尸羅波羅蜜為主,所有身、口、意善業──布施、多聞、思惟、持戒等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戒力大故,總名「尸羅波羅蜜」。 何以故?欲界中持戒為上,余布施、聞、思、修慧等,以欲界心散亂故,得力微薄。 如《阿毘曇》中說:「『出法』名欲界系戒,色、無色界系淨禪定,學、無學法及涅槃。」

在欲界中持戒為最上,因為持戒屬於欲界的一種梵行,到色界無色界屬於定共戒,這個戒是欲界的一個善行,在欲界來說,它的力量是最大的,為什麼呢?因為在欲界有三惡道,如果能持戒,就不會墮入三惡道,所以說欲界中持戒為最上。

其他的像布施、聞、思、修慧等,以欲界心散亂故,得力微薄。因為布施,聞、思、修慧等,它是屬於欲界的散亂心,但是這個聞、思、修慧,修慧應該是和定心相應的。如果說是未到地定的話,它還是屬於欲界的。

所以【如《阿毘曇》中說:『出法』名欲界系戒】

這個屬於欲界所系的戒。

【色、無色界系淨禪定,】

色界和無色界屬於禪定之法。戒的種類在下邊註解里有上品戒、中品戒、和下品戒。

┌ 破戒:墮三惡道

持戒、破戒之果 ┤       ┌ 下持戒:生人中

│      │ 中持戒:生欲天

└ 持戒 ┤ 上持戒:生色無色天

│          ┌ 下清淨:得羅漢果

└ 上上持戒 ┤ 中清淨:得辟支果

        └ 上清淨:得佛果

下品持戒屬於生人中,中品持戒屬於欲界天中,上持戒生色無色天 。所以上上界分二種,一個是色界無色界的,屬於定共戒。上上持戒也分三類,下等的是得羅漢果;中等的,得辟支佛果;最上的,得佛果。總體有三品戒,有世間的,世間就是人天了。出世間最上品的,就是佛。

二、戒的原則:護生

【1、護生,就是同情別人,尊重別人,】

這就是一種慈悲的心情,因為慈悲才能去護諸眾生,尊重別人,不去傷害他人,它是屬於我們意業的慈悲。意業就是無貪、無嗔,無痴,無痴就沒有邪見,這樣就同情於別人,尊重於別人。

【2、尊重愛護別人的權利與自由,就要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持戒,不損害他才得。】

要尊重別人,別人有別人的權力和別人的信仰自由、學習自由,這樣就能夠尊重愛護別人,而且能夠維護他的權利和自由。所以《大智度論》講:

【貪慾增長起貪嫉不善道,瞋恚增長起恚惱不善道,愚痴增長起邪見不善道。三毒(是)三不善道因,三不善道是七不善道因。】

我們意業是身口的動因。如果我們有這種護生,就是意業,先有這種慈悲,先有這種正見,這樣才能夠引發我們身口的清淨的戒。

【有菩薩摩訶薩深行檀波羅蜜,安住檀波羅蜜中,布施眾生時得慈心,從慈能起慈身口業,是時菩薩即取尸羅波羅蜜。】

屍波羅蜜就是戒——尸羅。心就是我們的意,有了慈心,就沒有瞋。

【何以故?慈業是三善道,尸羅波羅蜜根本,所謂:不貪、不瞋、正見。是三慈業能生三種身業、四種口業。慈即是善業,為利益眾生故名為慈。】

所以這個慈,一定是和無痴的正見相應的,正見一定是和法相應的,和法相應,其實就前邊我們學的以己度他情,莫殺莫行仗,也叫自通之法。自己不想被傷害,別人也一樣不想被傷害;自己財富不想被別人盜取,同樣別人也一樣,有這種心情,不想被盜取。這就是有這種正見,有這種慈悲,才能引發我們的行為上,也是和慈心相應,所以慈就是護生。


三、戒的精神:

1、以能斷損他的願心為本

【  從不損他的意願,而表現於對人類,對眾生的身語行為,就是守法的戒行了。】

這個身口行為,我們在與大眾相處,與群體生活工作的時候,就需要遵守一種道德倫理關係。所以,戒一定是和法相應的,我們原先學過,戒和法的並舉,然後發展到法以律的對立。其實戒就是和法相應,和法相應,它一定和正見相應。

法可以說是自己身心的淨化,戒是和樂善生的一種道德行為。所以佛法不僅僅是你怎麼開悟,它一定是有道德的增上,我們前面也學到了,佛法就是道德的實踐,其實也是指六度。

2、對眾生,而普遍的施與無畏

 【 戒是對人類,對眾生,而普遍的施與無畏,造成彼此間,無威脅,無恐怖的和樂與自由。】

因為戒是側重在集體生活,能夠和大眾和睦共處,和樂共處,不去給他人造成傷害,不會給他人造成威脅,這個是持戒的一種精神。

如持不殺戒的,不是不殺甲,不殺乙,或今天不殺,明天不殺,是從今以後,於一切眾生離殺害心。】

所以這個不殺,不但是不殺人,連一切眾生都不殺。不但是短時間不殺,從此以後,盡未來際,一切都不殺。

【持不殺戒的,什麼時候,誰也不會對他有被殺害的威脅與怖畏了。這是約律儀戒說,就有積極的利生意義。】

這個不殺當然是律儀戒,在十善戒裡面,攝三聚淨戒,其中有個律儀戒。

【能這樣,才能說得上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

這個就是三聚淨戒。

下邊講失戒的過失,和持戒的功德利益:

己二、失戒果報

16B-【失戒眾患本,惡趣亦貧困。

 己三、持戒功德

17-【持戒三善本:增上決定勝;  為他淨尸羅,則入於大乘。】


首先講失去戒了之後,就會導致眾患之根本。因為你不持戒,一切的苦難過患,都會跟隨而來,你受惡趣之報,還會受貧困之報,這個是你失戒的果報。如果你持戒,也有很多功德,【持戒三善本,增上決定勝】,持戒是三種善的根本,增上能夠決定,能夠得到增勝。

然後,【為他清淨尸羅,則入於大乘】,這個持戒本身就是護生。為了不傷害眾生,我堅忍的持淨戒。這有點像自通之法,在菩薩來說,他為了利益眾生,為了不至於傷害眾生,所以為他去淨尸羅,尸羅就是戒的善性,這樣入於大乘。

一、不能受持淨戒的理由

【為什麼不能受持淨戒?】

【1、不知道犯戒的過失】

【2、不知道持戒的功德 【75】】

為什麼不能受持淨戒?因為不知道犯戒的過失,也不知道持戒的功德 ,不了解持戒的過失,當然了,他就不害怕做壞事,他不知道過失,就不知道它的功德。


下邊有講【「持戒之利益」與「破戒之過失」:

【(1)《大智度論》卷30:「持戒之德,拔三惡趣及人中下賤,令得天、人尊貴,乃至佛道。戒為一切眾生眾樂根本,

持戒的功德,當然了,它是拔三惡趣,人中的下賤,不會墮惡趣。也不會被生在下賤的群體,能夠得天道,或者在人中能夠得到尊貴的地位。乃至能夠成就佛道。所以說,戒為一切眾生得樂的根本。

下面是說持戒的種種好處:

【【】《大智度論》卷13: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所願皆得 複次,

如果說哪怕你得到這種貧賤的報,但是你能夠持戒,它勝於富貴而破戒者。因為如果你破戒了,生在下賤之家,但如果你貧困下賤,你要能夠持戒的話,它勝過富貴的人他不持戒。所以說,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所願皆得。

持戒為什麼天人敬愛?我們原先都知道,在初一、十五,六齋日、或十齋日,還有天人下人間來巡邏,來視察,一看人間有持戒的、持齋的、行善道的、天人就非常的歡喜,這個的經典中有記載,他能夠所願皆得,就是能夠滿足你的心願。這個在《大智度論》裡有很多這樣的說法,你真的持淨戒,你就會心想事成,所願都能得到籌滿,得到滿足。

【破戒之人,譬如清涼池而有毒蛇,不中澡浴,亦如好華果樹,而多逆刺。若人雖在貴家生,身體端政,廣學多聞,而不樂持戒,無慈愍心,亦復如是。

清涼池裡邊有毒蛇,你就沒辦法在裡邊走。亦如好華果樹,而多逆刺就是好的花果,有很多刺你不敢碰。若人雖在貴家生,身體端政,廣學多聞,而不樂持戒,無慈愍心,也是這樣。

【如偈說:「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憍慢亦為衰,持戒之人而毀戒,今世後世一切衰!」

下邊都是《大智度論》關於持戒的功德,和破戒過失的註解。


【75】 「持戒之利益」與「破戒之過失」:

(1)《大智度論》卷30:「持戒之德,拔三惡趣及人中下賤,令得天、人尊貴,乃至佛道。戒為一切眾生眾樂根本,譬如大藏,出諸珍寶。

戒為大護,能滅眾怖,譬如大軍破賊。

戒為莊嚴,如着瓔珞。

戒為大船,能度生死巨海。

戒為大乘,能致重寶,至涅盤城。

戒為良藥,能破結病。

戒為善知識,世世隨逐不相遠離,令心安隱;譬如穿井,已見濕泥,喜慶自歡,無復憂患。

戒能成就利益諸行,譬如父母長育眾子。

戒為智梯,能入無漏。

戒能驚怖諸結,譬如師子,能令群獸攝伏。

戒為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

修淨戒者,所願隨意;譬如如意珠,應念時得。如是等種種贊戒之德,令眾生歡喜,發心住尸羅波羅蜜。」(大正25,280c13-28)

【】《大智度論》卷13: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所願皆得 複次,破戒之人,譬如清涼池而有毒蛇,不中澡浴;亦如好華果樹,而多逆刺。若人雖在貴家生,身體端政,廣學多聞,而不樂持戒,無慈愍心,亦復如是。如偈說:

「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憍慢亦為衰,

持戒之人而毀戒,今世後世一切衰!」

人雖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

持戒之眾人敬愛,衣食無缺,死得生天,後得佛道

複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養,心樂不悔,衣食無乏,死得生天,後得佛道。

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譬如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 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問之曰:「汝求何等?」 答言:「我求富貴,欲令心之所願,一切皆得!」 天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從此瓶出。」 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馬、車乘,七寶具足,供給賓客,事事無乏。 客問之言:「汝先貧窮,今日所由得如此富?」 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此種種眾物,故富如是。」 客言:「出瓶見示,並所出物!」 即為出瓶,瓶中引出種種眾物。其人憍泆,立瓶上舞,瓶即破壞,一切眾物亦一時滅。

持戒之人,亦復如是,種種妙樂,無願不得;若人破戒,憍泆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物。

(2)《大智度論》卷13:

「云何名為破戒人罪?

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冢,人所不到。

破戒之人,失諸功德,譬如枯樹,人不愛樂。

破戒之人,如霜蓮花,人不喜見。

破戒之人,噁心可畏,譬如羅剎。

破戒之人,人不歸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

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

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

破戒之人,譬如苦(艹+瓜),雖形似甘種而不可食。

破戒之人,如賊聚落,不可依止。

破戒之人,譬如大病,人不欲近。

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惡道難可得過。

破戒之人,不可共止,譬如惡賊難可親近。

破戒之人,譬如大坑,行者避之。

破戒之人,難可共住,譬如毒蛇。

破戒之人,不可近觸,譬如大火。

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度。

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噉。

破戒之人,在好眾中,譬如惡馬在善馬群。

破戒之人,與善人異,如驢在牛群。

破戒之人,在精進眾,譬如儜兒在健人中。

破戒之人,雖似比丘,譬如死屍在眠人中。

破戒之人,譬如偽珠在真珠中。

破戒之人,譬如伊蘭在栴檀林。

破戒之人雖得供養利樂,是樂不淨。

破戒之人,雖形似善人,內無善法,雖復剃頭、染衣,次第捉籌,名為比丘,實非比丘。

破戒之人,若着法衣,則是熱銅鐵鍱以纏其身。若持缽盂,則是盛洋銅器。若所噉食,則是吞燒鐵丸,飲熱洋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則是地獄獄鬼守之。若入精舍,則是入大地獄。若坐眾僧床榻,是為坐熱鐵床上。

複次,破戒之人常懷怖懅,如重病人常畏死至。亦如五逆罪人心常自念:我為佛賊,藏覆避隈,如賊畏人,歲月日過,常不安隱。

譬如愚人供養莊嚴死屍,智者聞之,惡不欲見。如是種種無量破戒之罪,不可稱說,行者應當一心持戒。」(大正25,153b-154c、160c11-16)


回到法本:

二、持戒的意義

 【 重戒──性戒,不問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是罪惡的。】

持戒一般都重視這個性戒,性戒就是殺盜淫妄,這都是性戒,性戒罪過比較重,不問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是罪惡的。就是你不受戒,你犯了戒,還是有罪惡的,還是有惡報。

所以【所以有的聽了犯戒的過失,而不敢受戒,極為可笑!】

現在大多數感覺我持不了戒,等以後再說吧。

實際上,外依三寶的加持,內發深切的誓願而受戒,是更能做到清淨不犯的。】

就是說,外在有三寶善知識的一個加持攝受,能夠引發你的信心,信心就是內在的,對持戒了解它的過失,你就能夠花時間願意去受戒,這樣就能夠生起一種尸羅,就是戒體。戒體一旦產生,就會有一種清淨的善法生起來,就有那種防非止惡的能力,那種免疫力就有了。

所以我們一般受戒,都是側重這種尸羅善性,就是戒體。其實戒體需要我們信、願、行,就是有內在的一種思願之力,就是我們的意志力,才會和意業相應。這個意業含有一種慈悲性,沒有邪見,含有一種正見,意業才能夠生起這種尸羅,內在這種誓願,就是意業,和那種慈悲相應。


三、犯戒是貧乏因,持戒是富樂因

【1、從違犯而失戒的過失來說,這是眾患的根本,主要是墮落三惡趣,及受貧困的果報。】

因為我們不持戒,就容易失去人身,一失去人身,我們就很難再回到人道,我們也學到過經上說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所以,持戒在我們的修行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保住人身,使我們不墮惡道。

【2、平常說:慳吝不捨得貧窮報,犯戒得墮落惡趣報,這是約特殊的意義說。生在鬼、畜,有墮落而受福報的,在人中,有貧苦不堪的,這是施與戒的不同果報。】

所以說,在畜生道、鬼道,也有受福報的,你看有些小寵物,還有這些動物園讓人觀賞的動物,它們都有福報的,都被照顧的非常的好,梳妝打扮的非常美麗,供人觀賞。

一般在寺廟之中或在神廟之中供奉的這些神,其實它們都是鬼,談不上神。但一般民間都把它當作神,其實都是低級的鬼,因為有些鬼身和畜生身,他們也有些受福報的。我們學到五趣的時候,有多財鬼、有少財鬼、無財鬼。所以在人中,你看也有貧苦不堪的。這是施與戒不同的果報。在人間,若你是持戒的,得人身的,但是由於你沒有福緣,當然是貧窮之報。若你做了很多福業,但是你不去持戒,墮入惡道之中去享受,那就很冤枉了。

【3、如犯重戒而墮地獄,一定貧乏得什麼都沒有,如持(世間)上品淨戒而生天,一定是非常富樂的。】

這是二個極端,墮地獄什麼都沒有,只有苦;在天道沒有苦,只有樂,非常的福樂。

【可見犯戒也是貧乏因,持戒也是富樂因了。】

這就是犯戒和持戒的差別,如果我們只是做好事,不去持戒的話,很容易墮入惡道去享受福報。如果你沒有那麼多福報,你持戒最起碼說,你在人道,哪怕貧窮,但還有機會修行,墮入惡道你再富有,那也是大象戴瓔珞了。

4、要知道專知私德而潔身自好的,(如不布施)才會生人而得貧乏報。【】】

就是說他不去布施,有了財富,自己享受,雖然生在人間,得貧乏之報。

【如與慈心相應而持戒,充分表現積極利他的意義,生天是一定能得富樂尊榮的。】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個故事:

【【】《大智度論》卷8〈序品1〉(T25,119b17-c3): 「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一人持戒、誦經、坐禪,一人廣求檀越,修諸福業。 至釋迦文佛出世,一人生長者家,一人作大白象,力能破賊。長者子出家學道,得六神通阿羅漢,而以薄福,乞食難得。他日持缽入城乞食,遍不能得,到白象廐中,見王供象種種豐足。語此象言:「我之與汝,俱有罪過。」象即感結,三日不食。守象人怖,求覓道人,見而問言:「汝作何呪,令王白象病不能食?」答言:「此象是我先身時弟,共於迦葉佛時出家學道。我但持戒、誦經、坐禪,不行布施,弟但廣求檀越作諸布施,不持戒,不學問。以其不持戒、誦經、坐禪故,今作此象,大修布施故,飲食備具,種種豐足。我但行道,不修布施故,今雖得道,乞食不能得。」】

在過去迦葉佛那個時代,有兄弟二人出家學道。兄弟二人,一個人持戒、誦經、坐禪、他是戒定慧都有了。一個人廣求檀越,修諸福業。廣作布施,就願意做布施,修這個福業。到釋迦佛出世的時候,這二個兄弟,一個生長在長者家,大長者是非常富貴的一個家庭。一個人做了大白象,力氣非常大。長者因為家境好,他出家學道,得了六神通阿羅漢,但是福薄,乞食往往乞不到,就是乞食難得,

有一天他拖缽入城乞食,挨家挨戶都走遍了,可能也沒有乞到。然後到白象的棚中,見到了國王種種豐足的供養。因為國王養的白象,肯定都是非常好吃的,種種豐足的美食給白象。然後他就對白象說,我與你都有罪過,這個大象一聽,因為可能過去都是修行人,它就非常的感嘆,三天不吃飯,看管象的人,就非常的害怕,他找到了托缽的道人,見到他問,你給這個白象施了什麼咒語?令這個白象得了病,三天不食,道人就回答說:這個象是我過去世的一個兄弟,共同在迦葉佛時出家學道,那時,我持戒、誦經、坐禪,我不做布施。我這個兄弟廣求布施作福,他不持戒、不學問,正是因為他不持戒、誦經、不坐禪。今作此象,他得了今生象的果報。因為什麼呢?因為他廣修布施,飲食具備,種種豐足。我但能行道,不修布施故,所以,今天雖然得道了,乞食很困難,總是托空缽。

這是《大智度論》的一個故事,說明只布施不去持戒,就墮入大象身,到畜生道享受福報,享受國王的待遇,這就是大象披瓔珞,羅漢托空缽的比喻,但是他畢竟得道,即便托不到食,不影響他解脫涅槃了。


四、持戒的功德:三善的根本

三善是:

【1、以「增上生心」而持戒的,能得增上生,生人天而得富樂自在的果報。】

這就是發心了,因為我們學過下求增上生,現樂後亦樂。中發出離心,涅槃解脫樂。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樂。】發心的不同,你所得的果,持戒、布施也就不一樣。

【2、以「出離心」而持戒的,能得決定勝果。決定,是證得聖果勝法的,一得永得,決定不再退墮生死。】

【3、以「菩提心」持戒,為利樂他而持清淨的尸羅(戒),這就入於大乘,名大乘戒,為成佛的因。所以,優婆塞戒也好,沙彌戒也好,比丘戒也好──七眾的別解脫戒,從菩提心出發而受持的,就是菩薩的別解脫律儀。】

五、佛教衰落與混亂的原因

【1、有人以為:七眾別解脫戒是小乘的,我是大乘學人,所以不用受持聲聞的別解脫戒。】

我們在前邊學到菩薩十善戒的時候,《瓔珞經》還是哪個經就不重視別解脫律儀,認為別解脫律儀戒是小乘人學的,大乘只有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


【2、有人聽到持戒,就以為是小乘。這是大邪見,為佛教衰落與混亂的原因!】

這個說法,在一般大乘戒都講菩薩以攝心為戒,菩薩是不講形式的,因為不講這個戒相的。戒一條一條的很繁瑣,所以,有的宗派就不重視這個戒,一聽說持戒,就認為是小乘才一條一條的去講,去受。大乘是攝心為戒,我自性中戒就具足,所以說這就是大邪見。為什麼佛教衰落和混亂呢?原因就是有些學大乘法的不重視戒律,不重視規章制度,都是很隨意。

上邊【】有很多引《大智度論》講這種破戒之罪,和持戒的種種功德利益。

戒波羅蜜內容很短,也只是講到這種綱領性的,戒以護生為本,一個是失戒果報:16B-【失戒眾患本,惡趣亦貧困。】一個是持戒功德17-【持戒三善本:增上決定勝, 為他淨尸羅,則入於大乘。】最後還有一個偈誦,那就是輕重等持,和不着於相。

戒波羅蜜二節課就差不多了,因為前邊我們在菩薩學處的時候,十善戒、攝律議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大致都學到了。特別律議戒我們在三乘共法章就學很多了,這裡只是從原則上來講,這節課就到這裡。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