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出自思辨与信仰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3

(2024-7-8)

今天我們學到三類能施,三類所施。上次我們學的布施,也是布施的一個總說,菩薩要

【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眾生,無惜而行施。】也談到了布施,在五乘共法章談到三福業中有個布施福業,在三乘共法章,這些道品裏邊是沒有布施這一項的。在大乘菩薩道中,又恢復了布施的項目,而且是放在第一位的。

菩薩大乘的布施,比一般的布施要深化和廣化,是和三心相應的。

講到布施的意義就是捨己為人!也能夠破除我我所,這樣才能成為大的舍。其實大的舍也就是把我見我執,要徹底的舍掉,才是真正布施的意義。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是不容易布施,一般人因為這是自己的身及諸受用,都是我的、我所的,不知道執為自己的過失,也就不知道利他的功德。

所以菩薩從種種的因緣來分析這個布施,為什麼要布施?談到世間一切為了佔有,造成無邊的苦痛,從人來說;一般認為是經過自己努力所賺取的,自己的工作所應該得到的回報,但是在菩薩的這種法義的深刻理解之中,就知道這還是與一切人有關係,與社會和大眾的各自分工,才會得到財富,這屬於現緣,即便你有宿世的善根,你要藉助現緣。如果你獨自一人身生活在深山老林,即便說滿山的土地都是你的,但是你還是非常的貧困,因為很多的行業,很多的產品,你還是沒辦法獲得它。

就算我們自己的身體,也不是自己就能夠成長起來的,要經過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朋友的輔助,以及社會公共的醫療衛生,國家的法律。其實這都是菩薩能夠深觀因緣法,深觀我們在這個世間生存,它不能單獨成立的,需要眾緣和合,我們才有生活的資具;還有我們自己身心生命,都需要各種條件來促成,相互依緣,相互的存在。包括我們的學識,以及科學的發明,道德的進修,宗教的進修,都是受到人類的恩德。因為這些知識不是我們生來就有的,也都是通過父母、師長、社會、不斷的信息提供。使我們能夠知識豐富起來,道德長養起來!其實這都是來自於社會,來自於大眾,並不是我們一個人就能夠得到的東西。如果你生存在一個蠻荒的世界,這些也是無從談起。

過去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小孩兒從小與狼為伍,那他的成長是怎樣呢?那就跟狼是一樣的。我們生存在這個文明的社會,經濟的社會,獲得一切都是跟這個環境有關,都與一切人有關。菩薩才有深觀到世俗法的能力,像聲聞只是觀到勝義法就可以了,就能夠完成自己生死的解脫,痛苦的止息。關於世俗這些因緣,可能不知道也可以,畢竟能自己解脫。但菩薩不一樣,為了回饋眾生,回報大眾,可能深感到自己苦痛,眾生一樣是苦痛,所以悲天憫人,能夠去發大悲心來拔苦眾生。這就是菩薩對法的一個深觀。這樣一切都來自於大眾,然後再回饋給大眾,這是菩薩所要做的忘己為人【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眾生,無惜而行施。】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三類能施,三類能施其實我們前邊兒也大概的提到。

己二、三類能施

【下士為己施;中士解脫施;

  利他一切施,是則名大士。】

前邊大概提到了;人天功德的三福行中,有一個布施福業。解脫施在解脫道之中是沒有布施這一項的,但今天有這個解脫施,為什麼今天談到了解脫施,然後是菩薩的利他一切施,一切施就上面所說的【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所有的,包括生命都可以布施了。

同樣的施捨,由於施者的動機觀念不同,功德也就不一樣。

其實這就包含了下士布施、中士布施、和大士來布施。布施的動機是不一樣的。

一、下士(增上生心)

發增上生心而求人天功德的,名下士。下士的布施,看來是道德的,其實出於功利心,為自己的人天福樂而布施。布施的功德是有的,但極其有限。

下士的布施是發增上生心而求人天功德的,名為下士的布施。所以說下士的布施,看起來是道德的,其實是出於功利心。為自己的人天福樂而布施。

在五乘共法章的時候,談到現世樂、後世樂,依什麼為樂呢?當然依資具得樂,這也是正常的。人生存在世間,需要多麼的物質條件,沒有物質條件,你怎麼去得到福樂呢?福樂要從資具得來,資具是從布施而得來的。並不是說憑我們的聰明智慧,能求得來的。還是你有這種福報,或者是福業,我們前面學到,有宿世的善根,加上今生的現緣,能夠求得。如果過去沒有修那麼多福業,今生的欲望還蠻大的。可能跑斷腿也達不到滿足,也求不來,這是跟人的福業有關。

現在世間其實很明顯,有的人很聰明,忙碌了一生,也不過就是維持了生存。有的可能也很辛苦求,但是他所求的財富非常的豐厚。同樣是一種求,但是有的人就能夠成功,有的人就不得成功,很明顯就知道;有福業的人和沒有福業的人就不一樣;所以人天功德還是讓人們去求福樂的,增上生就是我們今生的幸福指數,希望來生過得更好,就是增上,一生一生的去增上,進步。

所以在人天功德之中,談到動機不同,有布施的動機「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一個是純正的動機,一個分悲田和敬田,又分施事的多少和勝劣,來區分不同的功德。

一個是從心上的動機來看,一個是從所布施的田上來看,一個是所布施的事上來分別,在這三方面;心存的什麼心?懷的悲憫心還是恭敬心?就是心的不同。當然悲憫心對應的是悲田,悲田就是對這些貧苦、老弱病殘。恭敬心對應的是敬田,敬田中最殊勝的當然是聖者,因為敬田之中,也有父母、師長,但是最殊勝的,是出世法的三寶。悲田比較殊勝的是老弱病殘,是最值得去幫助的。這是從五乘共法的用心,和所對布施的田;和所施的物的多少來分勝劣,但是這塊是從三類能施來說的。

所以,布施的功德是有的,但極其有限,因為人天功德,布施的功德,或許是能夠生到人天的福樂,或者人間有福樂,或者天上有福樂。但是它是世間的,終究不是究竟,有一天福樂享受完了,還是要墮落,要輪迴,要生死,要受墮落生死之苦,所以是極其有限的,因為它不徹底,不究竟。當然我們在人天功德的角度來說,有的人不希望出世,沒有出世之心。還是求人天福樂,比他墮落要好。

二、中士(出離心)

【1發出離心的,名中士。中士是厭離生死苦,為求解脫而施的,着重於解脫,不受財物等所累,而不重視利人的積極意義。所以聲聞法中,有人寧可將財寶投入大海【1】,卻不想用來利濟貧窮。】

中士就是發出離的心,想求自己解脫的。發出離心的,名中士法。中士就是厭離生死苦,為求解脫而去布施的。上一次我們談到解脫道之中,道品之中是沒有布施這一項的,這裏講到;厭離生死苦,求解脫而布施的,是指哪些呢?其實解脫布施在下邊就談到了,為求解脫,當然不受財物所拖累,因為解脫要厭離財物,視財物為毒蛇,不重視利人的積極意義,因為財物消極方面來說;確實能給人帶來無邊的痛苦,但是從積極意義上來說,能夠去幫助人,給人與樂,救濟貧乏之苦。他只是為了厭離世間的五欲;厭離世間的物慾;甚至厭離世間的男女欲;種種的貪慾;離貪慾才能得解脫。

所以聲聞法中,他寧可把財寶投入大海,卻不想用來利濟貧窮,這裏談到了;有人寧可將財寶投入大海,其實這就不是出家的行為,是在家,就像我們學到三乘共法章;一些在家居士,心住非家,感到世間「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體會到世間苦,然後就捨棄財富,心住非家。把自己的財富與大眾共享,解脫道《雜阿含經》中,還要知道財富共享,但是這裏為什麼把財富都投入大海,寧可白白的扔掉,也不布施給貧窮之人?在下邊有一個歷史典故:

這個是指龐蘊,唐蘊是唐朝一個居士,他也是禪宗很有名的一個大家,他家境很富有。祖輩也都很富有,他也很慈悲;將財富經常去布施給貧窮之人。但是在布施貧窮的同時,有些人知道他非常慈悲,好施捨,時間長了,有好佔便宜的人,三番五次的總想來討點兒便宜,龐居士也知道,他是來佔便宜的,特別是沾親帶故的,由於家境非常好,他也不譏嫌,對方需要多少就給多少。

有一個遠房的親戚,貪無止境,來了幾次,最後要了很多,可能自己都帶不走,龎蘊居士又給他一頭驢,用驢給他馱着走。可是驢由於路途太遠,走到半路就累的走不動了,在歇息的時候,他就做了一個夢,原來這個驢是他前世的一個冤家,今生在龐居士家來還債的意思,他聽了之後就非常的反悔。經過很多事情之後,龐蘊對佛法有一定的了解了,他感到人貪得無厭,所以他陷入深深的思索,並且由此萌生了出家之志,他也認識到金錢是人犯罪的根源,他要把所有的金銀,用船裝了之後,往江河裏面倒。有人阻止他說:「你不要錢,你可以用做功德,布施給人,總比倒入海里去好些呀?」這是人之常情,可能大多數人都會這麼想。可是他卻說;現在我布施這麼多的金錢,如果我來生做了大財主,而不肯學佛,那更是不得了。恐怕造惡的力量就更大,犯法的機緣就更多。這種『三世怨』的傻事,我才不干呢!所以他就把家裏的金銀財寶,萬貫的家財,盡數拋入湘江之中。

其實說明什麼?這也是一位在家居士,他看破了紅塵,想去出家修道,由於他經常的布施,感得一些貪得無厭的人佔便宜,不但說沒有幫助他,反而使他貪心更加的增強,也許他沒辦法引導他走上修行之路。比如說一般的救助他,布施給他的一些好處,然後引導他去修善。之所以你今生貧窮,因為過去不去修善,積累福德,所以今生貧窮。可能引導他去修行,不失為一種善巧方便,就是「先以欲鈎牽,後欲令佛制。」也可能太難,他就沒有進一步去幫助大家,然後把這些財富都扔到江海里去了。

在《雜阿含經》中,這些在家居士有了心住非家的念頭,他們把這些財富與大眾共享。他們是什麼原因,願意與大眾共享呢?這裏為什麼他寧可拋到海里,也不願意與大眾共享呢?什麼原因?

yz:大眾共享,是無我,不當我想,就無我想,就是大眾共享。因為各有各的因緣吧,他的因緣就是他看到人性貪得無厭,他的布施,把人那種貪慾展現出來了,也許是從這一方面來講的吧。

師父:也可以,證入無我了,與大家共享也是一方面。

其中最主要的,細看這個經文;它是以三寶為主的,那時候以乞食的三寶為主,與他們共享,當然了,也有世間乞討的人士,但還是以當時佛陀在世時這些僧團,基本上布施僧團,供養僧團的幾率多,所以是時代不一樣,龐蘊居士那個時代,可能大多數世間貧窮者多,因為中國沒有托缽的生活方式,面對的都是這些貧窮之士,也可能是是這樣的原因。

所以,在《佛法概論》裏面,這個解脫施指的也是在家眾,這裏其實指的也是在家眾,之所以佛法中37道品里,大多指的是出家的修道方式,出家的修道方式是沒有布施這一項的,因為他是以乞食為生,他拿什麼去布施呢,所以,中士的布施基本上都是指在家。

三、大士(菩提心)

 【 發菩提心的,名大士,就是菩薩。菩薩的布施是:】

菩薩的布施當然一切都是為了利他,前面我們學到【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眾生,無惜而行施】。

1、為利他而施:

【  這不是說否定自己的布施功德,而是不從自己的功德着想,專為與樂拔苦的利他而布施。】

當然了,慈能與樂,悲能把苦,他是出發於慈悲,出發於下化眾生而去布施的,所以說一切施,還是我們上邊學的;

2、一切施:

【   菩薩是內而身心,外而財物,一切功德善法,什麼都是施捨了的。一切施,是菩薩的淨施。】

所以一切施,是菩薩的淨施。淨施一定是和三心相應的,在五乘共法章的時候,談到施應如法施,如法施就是淨施,談到這些不如法施,就是不淨施,《佛法概論》也談到這些不如法的布施:

【【0】《佛法概論》:「布施是實際利他的善行,但一般常含有不純正的動機。如:「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誑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智論),這都不是佛陀所讚嘆的。即使是善心淨心的布施,究竟是身外物的犧牲,不及持戒的功德。」( Y 8p204 )】

就是不如法的布施,常含有不純正的動機,都是有求,大多數人為了求財,五乘共法當然是提倡的,布施能夠得財富,能夠有累積後世的福樂,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誑人令喜故施,其實這塊兒,我們原先也學過,就不用細學了。

【 在發菩提心時,即將自己所有的一切,無條件的舍與眾生。雖然還在保有,使用一切,但菩薩不再作自己私有想,覺得這是一切眾生的。】

所以 在發菩提心時,即將自己所有的一切,無條件的舍與眾生。但菩薩不再做自己私有之想,覺得這是一切眾生的。其實這個也像解脫道中,心住非家之想,感覺世間無常,一切積聚皆消散,都是五家所共,他像看破紅塵,一切都是一切眾生的,前邊菩薩觀到自己諸受用,自己的身心,自己所得財物的這些外緣,社會、法律,各行各業,都提供種種的因緣,讓我們去獲得這些資具,他不視為都是自己的,但我們一般人,當然了,都是憑我自己能力賺取,但菩薩觀世俗法,觀的就非常透徹,所以說「知空未必能知有」這就是菩薩,要二諦並觀,不但要觀賸義諦,一切法無自性空,還要觀一切有的因緣法,所以,菩薩之所以能勝過二乘,他把世間的世俗有,觀察的非常細緻,然後才能知道這些因緣,我們所生存的一切,都離不開因緣,從空中去成立一切法,所以一切法就是如幻如畫,一切的世俗假有。

這些世俗家有的,無論是財物,身心,種種的知識,技能,都不是自己憑自己得來的,都是眾緣和合,各種因緣互相促成,互相的依存,其中是沒有我的,所以,他深觀到這種程度,才知道這些都無自性,都沒有自我,也就不做自己的私有之想,一切來自於大眾,一切再歸還給大眾,所以說一切歸於一切,就是這個道理。

【自己如僱員或公僕一樣,代為管理經營,如物主需要時(有人來乞求時),就無條件的奉上。自己的享受,正像僱員的取得合法的生活費一樣。】

這個就像現在銀行的公務員,天天面對那麼多的貨幣,那麼多的金錢,肯定他都知道,就是代為大眾在管理,在經營,這些錢雖然他天天保管這麼多,但他知道這都不是自己的,誰來取錢,還是無條件的奉上,自己享受的,不過就是我勞動所得的一點回報而已,生活費用而已,

所以【能這樣的布施,才名為大士。大士的利他一切施,才是最可稱嘆的!】

當然最可稱嘆,但是,我們一般人還很難一下子做得到,比如說,我們在現實世界,一般的在家居士,都是有家庭,有兒女,有父母,有親朋好友,但是我們看;在大乘經典中,菩薩都是個人,很少談到;菩薩的夫妻是是如何處理的,兒女關係是如何處理的,父母關係是如何對待的,朋友關係是怎樣的一個情況,經中很少去介紹這些,一看菩薩的行為,就像一個獨身主義者,無牽無掛,自己所有一切,都可以無條件的去布施出氣,也不顧家庭兒女,父母,妻子,但是作為我們現實的人來說,除非你是一個獨身主義者,因為你留錢沒有多大用處,享受也享受不了那麼多,吃多少用多少都是有數的。像一個出家眾一樣,出家更接近了人間,他不以自己為主要一個私有的經濟,他完全來自於大眾,然後再回饋給大眾。

所以,這是經論和現實沒辦法去通達的地方,當然有的經能多少介紹一點,菩薩的家庭生活;他怎麼去處理家庭生活的,大乘經典從來都不講,只表現菩薩的個人偉大的行為,偉大的精神,因為菩薩確實是偉大,像《佛法概論》裏學;偉大的目標,和純正的動機,和善巧的方便,真的是一般人達不到的,但是,他的偉大難道完全是個人的行為嗎?前邊兒我們學到;菩薩觀世俗法的時候,他知道,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師長、我們的知識、技能、來自於社會,種種的因緣條件教導,我們的經濟也是,來自於社會,來自於群體,菩薩從他的觀察上來說;他觀察這些都沒有自我的,都不屬於我的,其實菩薩觀察的時候,真的就像一個群體生活的人,但是家庭生活的處理,就沒有那麼詳細的介紹。所以現在在家學菩薩,也只能說力所能及吧,因為像經典中的這種情況,肯定是學不來的,當學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做得到。

下面是三類所施,上面是三類能施,三類所施其實我們前邊兒也都學到過,也不難,我們一起學完:

己三、三類所施

財法無畏施;

己四、行施態度

難施殷勤施。聞施心歡喜,

  勝於寂滅樂。

所施就是;財施、法施、和無畏施;就是三類所施。然後是行施的態度,態度上是「難施殷勤施。聞施心歡喜, 勝於寂滅樂」

1、財施:

  【 身外財物的布施,叫外財施。身體,生命的施捨,叫內財施。】

這個我們前邊已經學到。

2、法施:

【 以自己所解所行的佛法,教化眾生;或以醫藥,工巧,文學等種種有益的知識技能,教授別人,都叫法施。】

這些當然是屬於世間的,也稱為法施。法施包括世間的,和出世間的,前邊這個屬於出世間的,如果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佛法更側重在出世間的法施,當然世間也屬於法施的一種。

3、無畏施:

 無畏施 比較難一些。

【 或是惡王,盜賊,流氓等威脅迫害的怖畏;或是獅子,虎,狼,毒蛇等威脅傷害的怖畏;】

就像現在很多發達國家侵略那些弱小的國家,這就是惡王,怎麼樣能夠免除他們的怖畏呢?或是獅子,虎,狼,毒蛇等,這些屬於動物之類的,怎麼能夠免除這些怖畏呢?其實現在這個社會,可能還很少有這種傷害了,這都是社會的發達,基礎設施的建設,城鎮化,像農村也都建設的比較好,這些就少一點,天災可能是還是難免。

 【  或是水災,風災,地震,瘟疫等傷財失命的怖畏。】

 一個是人間的,一個是動物界的,一個是自然界的。這些都會給人造成一種恐怖,一種怖畏。

【  對這些,菩薩都能給以力量,協助他,保護他,使人獲得沒有威脅,沒有恐怖的自由,叫無畏施。】

其實像這方面,主張和平的,主張互利共贏的,就能夠解決這些弱小國家受欺凌的一種恐怖,這方面我們的中華文明,在國際上正在推廣這些互利共贏,不以霸權來統治世界,來領導世界。

自然災害其實中國方面是做的也非常好的,一旦出現災難,人民子弟兵是衝鋒在前,你看外國就很少有這樣的行為。所以菩薩如果對這方面,他能夠有所幫助,那肯定不是個人,菩薩或許是當一個國王,當省級的一個領導,或者市級的一個領導,他就有能力組織這些抗災的,或者安全部隊,能夠解決這些種種的危險,這叫無畏施。

如果是個人,他哪有這麼大的力量,能夠抗拒國王和盜賊,如果個人的,流氓還可以,盜賊是個人的行為,一個武功高強的人就能夠解決他,但如果他是群體,你像那種惡王,率領的都是一個群體,所以菩薩肯定也是一個國王級的很大的地位,領導級的,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  所以菩薩的布施,不僅是慈善救濟性質,而含有知識,技能,道德的教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積極援助。】

這點真的需要一個團隊,一個軍隊,一個公安部門來輔助做這些事情,無畏施可以參考其他的地方,多方面來了解。

下邊是難施殷勤施,在布施中的態度:

二、在菩薩的布施中,有兩點值得提到。

1、難施:

  【 或是自己還不夠用的財物,或是自己最心愛的物品,或是以極大努力與犧牲而得來的東西,菩薩也能樂意的施捨出去,所以是不容易的布施。】

這個難施是指你自己最珍愛的,可能是冒着種種危險所得來的東西,這樣你能夠真正的布施出去,才是菩薩的這種無我的大捨,所以這個叫難施。就像我們現在最寶貴的東西是啥?我們失去要命的東西,肯定是最寶貴的,失去就沒辦法活了的東西,所以菩薩的施,可以捨身飼虎,寧可失去自己生命,去成全動物的生存,當然修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不用說生命,就是拿我們物質的東西,不用說失去它就要失去生存了,就是我們最珍愛的,都很難施捨出去,所以我們一般的,可能是有所剩餘的,去施一施,自己都不夠用,哪捨得去施?初學來說也是正常,我們現在學到大乘菩薩道了,我們這個第一個台階還沒有做好,第三個台階可能是望塵莫及了。

2、殷勤施:

【  一般人每是因人求上門來,不得已才布施;】

這個在五乘共法章講到【 施應如法施,勿隨至怖報】這個是因為求上門了,不得已才布施,這個屬於隨至,人家已經上門了,你才不得已布施。

【 或自以為有錢有勢,隨便叫人拿一些給他;或是冷譏熱諷的說上一頓,再給他多少,這不是如法的布施。菩薩總是以清淨心,恭敬心,歡喜心來布施,而且親手布施,決不使人有難堪的感覺。】

這是一種傲慢,自認為自己有錢,高高高在上。對一些貧窮的,可能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給他施捨一點吧,隨便打發人,這是一種高慢的姿態。

或是冷譏熱諷的說上一頓,再給他多少,這不是如法的布施。譏諷人家,就是瞧不起。

菩薩總是以清淨心,恭敬心,歡喜心來布施,這就是菩薩的一種淨施,前面學到;菩薩的一切施就是淨施,和三心相應,和大悲願,和堅定的意願,純正的動機,方便的善巧相應的,而且親手布施,決不使人有難堪的感覺。

這種親手布施,就表示自己能夠對他非常非常的尊敬,尊重,這樣可能不會引起人家難堪的感覺,態度非常的和藹可親,非常的溫和,不會那種高高在上,瞧不起的態度。

三、聞施心歡喜

     【 凡不知積聚的過失,布施的功德,在布施時,每有捨不得的心情,或者心裏不樂意,特別是比較重大的布施。】

  這個前面也學到;積聚的過失,不能知道布施的種種功德,知道了之後,你可能就沒有這種難捨之心了,或者有那種不情願,很勉強的布施,何況比較重大的布施,更是像割塊肉一樣難受。

  【   而菩薩卻是:一聽聞到求施的人來了,要求什麼,心裏就歡喜得了不得。這種歡喜,不要說勝過世間的「第三禪樂」【1】,也勝過了二乘聖者證得的寂滅樂,可說是無上的歡喜。因為菩薩覺得:功德送上門來了!沒有乞施的,就不能圓成布施功德;由於來人的乞求,才使自己的功德增長。】

菩薩為什麼這麼歡喜?下邊介紹說;

因為菩薩覺得功德送上門兒來了,如果沒有這些乞施的,我就不能緣成布施的功德,因為菩薩要有這種慈悲,有這種布施的功德,布施的功德前面我們學到;最後要舍掉我與我所,最大的舍是要舍掉我見和我愛,這樣就是一種波羅蜜,才能達到布施不羅蜜。如果布施總是有那種難施難捨的心境,這個我我所我愛,怎麼能夠去除掉呢?所以,來求布施的,那真的是功德送上門來了,沒有這些乞食的人,我就沒有功德可做,也沒有功德可成就,因為來人的祈求,才使自己有做功德的機緣,這樣使自己功德才能增長。

 【  而且自己的財物,身體,知識,技能,如不能好好地使用,一旦損失,死亡了,豈不可惜!】

前面寫到;菩薩不但把自己財物不視為為自己的,包括把自己的身體、知識、技能、這都是來自於社會,來自於大眾,他儘可能的回饋給大眾,回向給大眾。當然了,這些三世的善法功德,也能夠回向大眾,回向給菩提,如果有了這些才能,這些知識,這些財物,不能好好的使用它,一旦損失,死亡了,豈不可惜!

就是說你沒有充分的利用它,其實從現在來說吧,也都沒有浪費,為什麼呢?現在凡是能賺取名的,用它可以換來名譽,能賺取利益的,當然用它換取利益,能讓它換取地位的,用它去換取地位,現在其實它也不會浪費,也會用種種辦法換取一些利益再說,換取一些名聞利養再說。現在是經濟社會,什麼都可以變現,什麼都可以換流量,什麼都可以賣錢,但是菩薩不一樣,菩薩換的是功德法財,我們世間人,拿這些東西換的都是物質的財富,可能是造了很多不正當的業帶走了。菩薩可能賺取了很多功德法財帶走。

【 有人來乞求,使自己的無常物,能投入波羅蜜多大海,成為成佛的資糧,無窮無盡,這真是世間第一等好事!所以菩薩聞施心喜,真能體驗到『為善最樂』的境界。】

波羅蜜蜜就是前面所說的;到彼岸,或者是度生死之大海,波羅蜜是向彼岸的大海,或者叫智慧的大海,或者叫功德的大海,這些無常物,都投入了波羅蜜的大海,成為成佛的資糧,無窮無盡,這真是世間第一等好事!所以菩薩聞施心喜,真能體驗到『為善最樂』的境界。

菩薩當然了,都是以三心相應,一切功德也都是回向給無上菩提,這些都可以作為成佛的資糧,成佛的善法功德,善法資糧。

這塊有個三禪樂,我們時間還來得及,大概參考一下:

《大智度論》裏邊;菩薩聽了布施歡喜的了不得,勝過三禪樂。

問曰:佛言涅槃第一樂,何以言第三禪樂?】

因為經典中都是說寂滅為樂,得到最究竟的解脫涅槃樂,但為什麼還說第三禪樂是三界的極樂呢?

答曰:二種樂:有受樂,有受盡樂。受盡樂,一切五陰盡更不生,是無餘涅槃樂。能除憂愁煩惱,心中歡喜,是名樂受;如是樂受滿足,在第三禪中。以是故言,譬如第三禪樂。】

回答說,二種樂:有受樂,有受盡樂。受盡樂,受盡當然就是解脫涅槃樂了。有受就是你沒有解脫之前,禪定之中還是有受的,受盡樂就是一切五蘊盡,更不生了,是無餘涅磐樂,就是阿羅漢「此生已盡,所作已作,終不落後有」所以這個受盡樂就是無餘涅磐樂,能除憂愁煩惱,心中歡喜,是名樂受;如是樂受滿足,在第三禪中。以是故言,譬如第三禪樂。所以說一個是去除了憂愁煩惱,心中歡喜,這屬於樂受。這樣的樂受能滿足,是在第三禪之中他能滿足。下邊又問:

問曰:初禪、二禪亦有樂受,何以故但言第三禪?】

因為初禪叫離生喜樂,也有樂受,第二禪叫定生喜樂,和定相的這種樂受,也有樂受,初禪、二禪都有樂受,為什麼非得說第三禪的樂受?

答曰:樂有上、中、下:下者初禪,中者二禪,上者三禪。】

當然了,中、下;可能不是那麼殊勝,最殊勝是上的三禪的樂受。

初禪有二種:樂根、喜根。五識相應樂根,意識相應喜根。】

初禪一個是樂,一個是喜,就是離生喜樂,離生喜樂一個是樂根,一個是喜根,這個樂根和喜根,又分和前五識相應的樂根,是樂根,因為前五識對應的是前五根,根就是我們神經系統上的樂受。

意識相應的喜根,意識是我們心裏的,這個喜是一種心裏的受,所以叫意識相應的喜根。所以初禪一個是樂根,一個是喜根,一個是五識應的,一個是意識相應的。

【 二禪中意識相應喜根。三禪意識相應樂根。一切三界中,除三禪,更無意識相應樂根。】

二禪中意識相應喜根。因為二禪是無尋無伺地,所以說定生喜樂,這個喜是意識相應的,因為二禪已經無尋無伺了,前五根已經不起作用了,所以它只有意識相應的喜根。

三禪意識相應的樂根,你看三禪有意識相應的樂根,初禪有這個樂根,三禪有這個樂根,初禪的樂根,和三禪的樂根,有什麼區別呢?因為初禪的樂根是和五識相應的,但是三禪的樂根和意識相應的,所以它是不一樣的,同是樂根,也是來自於和意識相應,不和五根相應,初禪是和五根相應的,意識相應的是喜根,差別在這兒。

所以「一切三界中,除三禪,更無意識相應的樂根。」三界之中;欲界,色界,無色界;除了三禪有意識相應的樂根,其他禪能都沒有意識相應的樂根了,所以說三禪的樂是極樂。

【 是五識不能分別,不知名字相,眼識生如彈指頃,意識已生。以是故,五識相應樂根不能滿足樂,意識相應樂根能滿足樂。以是故,】

這塊解釋五識,就是指這個五識相應的樂根,它不能分別,五識確實不能分別,不知名字相,眼識生如彈指頃,意識已生。這個就是根境二合和生識,三和合觸,我們一觸境界,剎那意識就生起來了,意識有識別能力,有辨別能力,眼識是眼根所觸的五境,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因為眼識屬於前五識,只有意識,是通過眼識,能夠緣外境,這樣五識相應的樂根不能滿足樂,意識相應樂根能滿足樂。為什麼說五識相應樂根不能滿足樂?因為剎那過去,就滅了。

五根接觸五境,我們的受不能延續很長,這個樂受它不能延續很長,只是剎那就變了,為什麼我們眼睛所看外境,總是找新鮮的感覺,刷手機剛看挺刺激,看一會兒就不滿足了,然後又去刷新的內容。所以說前五根所對的境,剎那過去了,就滅了,然後,相應的意識就生起來了,所以說意識相應樂根能滿足樂,因為它不依我們前五根,意識相應的,它依的是禪的內觸的樂。來自於從身心裏邊觸發出來的這種普恰遍身的那種樂,像大水一樣遍滿身心毛細血孔,我們的意識它是遍滿身心的。

前邊學到;在六根六根裏面有個根身,根身就是指我們的意根,意根有的時候是對前五根來說,對六根來說稱為意根,但是它從神經系統來說,這個意識是不能說身體在某一處的。

【 三禪中諸功德少,樂多故,無背舍、勝處、一切入。過是三禪更無樂,以是故言,譬如比丘入第三禪。"】

三禪中諸功德少,樂多故,因為三禪屬於三界中最極樂的一個境界,世間沒有再比三禪更樂的事物。所以說它是功德少,樂多,沒有八背舍、八勝處、一切入處。這些都是禪定功德,所以這個是菩薩聞施歡喜,勝於三禪樂,或寂滅樂,大致是這個意思。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