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来自思辨与信仰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3

(2024-7-8)

今天我们学到三类能施,三类所施。上次我们学的布施,也是布施的一个总说,菩萨要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诸众生,无惜而行施。】也谈到了布施,在五乘共法章谈到三福业中有个布施福业,在三乘共法章,这些道品里边是没有布施这一项的。在大乘菩萨道中,又恢复了布施的项目,而且是放在第一位的。

菩萨大乘的布施,比一般的布施要深化和广化,是和三心相应的。

讲到布施的意义就是舍己为人!也能够破除我我所,这样才能成为大的舍。其实大的舍也就是把我见我执,要彻底的舍掉,才是真正布施的意义。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是不容易布施,一般人因为这是自己的身及诸受用,都是我的、我所的,不知道执为自己的过失,也就不知道利他的功德。

所以菩萨从种种的因缘来分析这个布施,为什么要布施?谈到世间一切为了占有,造成无边的苦痛,从人来说;一般认为是经过自己努力所赚取的,自己的工作所应该得到的回报,但是在菩萨的这种法义的深刻理解之中,就知道这还是与一切人有关系,与社会和大众的各自分工,才会得到财富,这属于现缘,即便你有宿世的善根,你要借助现缘。如果你独自一人身生活在深山老林,即便说满山的土地都是你的,但是你还是非常的贫困,因为很多的行业,很多的产品,你还是没办法获得它。

就算我们自己的身体,也不是自己就能够成长起来的,要经过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辅助,以及社会公共的医疗卫生,国家的法律。其实这都是菩萨能够深观因缘法,深观我们在这个世间生存,它不能单独成立的,需要众缘和合,我们才有生活的资具;还有我们自己身心生命,都需要各种条件来促成,相互依缘,相互的存在。包括我们的学识,以及科学的发明,道德的进修,宗教的进修,都是受到人类的恩德。因为这些知识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也都是通过父母、师长、社会、不断的信息提供。使我们能够知识丰富起来,道德长养起来!其实这都是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大众,并不是我们一个人就能够得到的东西。如果你生存在一个蛮荒的世界,这些也是无从谈起。

过去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孩儿从小与狼为伍,那他的成长是怎样呢?那就跟狼是一样的。我们生存在这个文明的社会,经济的社会,获得一切都是跟这个环境有关,都与一切人有关。菩萨才有深观到世俗法的能力,像声闻只是观到胜义法就可以了,就能够完成自己生死的解脱,痛苦的止息。关于世俗这些因缘,可能不知道也可以,毕竟能自己解脱。但菩萨不一样,为了回馈众生,回报大众,可能深感到自己苦痛,众生一样是苦痛,所以悲天悯人,能够去发大悲心来拔苦众生。这就是菩萨对法的一个深观。这样一切都来自于大众,然后再回馈给大众,这是菩萨所要做的忘己为人【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诸众生,无惜而行施。】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三类能施,三类能施其实我们前边儿也大概的提到。

己二、三类能施

【下士为己施;中士解脱施;

  利他一切施,是则名大士。】

前边大概提到了;人天功德的三福行中,有一个布施福业。解脱施在解脱道之中是没有布施这一项的,但今天有这个解脱施,为什么今天谈到了解脱施,然后是菩萨的利他一切施,一切施就上面所说的【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所有的,包括生命都可以布施了。

同样的施舍,由于施者的动机观念不同,功德也就不一样。

其实这就包含了下士布施、中士布施、和大士来布施。布施的动机是不一样的。

一、下士(增上生心)

发增上生心而求人天功德的,名下士。下士的布施,看来是道德的,其实出于功利心,为自己的人天福乐而布施。布施的功德是有的,但极其有限。

下士的布施是发增上生心而求人天功德的,名为下士的布施。所以说下士的布施,看起来是道德的,其实是出于功利心。为自己的人天福乐而布施。

在五乘共法章的时候,谈到现世乐、后世乐,依什么为乐呢?当然依资具得乐,这也是正常的。人生存在世间,需要多么的物质条件,没有物质条件,你怎么去得到福乐呢?福乐要从资具得来,资具是从布施而得来的。并不是说凭我们的聪明智慧,能求得来的。还是你有这种福报,或者是福业,我们前面学到,有宿世的善根,加上今生的现缘,能够求得。如果过去没有修那么多福业,今生的欲望还蛮大的。可能跑断腿也达不到满足,也求不来,这是跟人的福业有关。

现在世间其实很明显,有的人很聪明,忙碌了一生,也不过就是维持了生存。有的可能也很辛苦求,但是他所求的财富非常的丰厚。同样是一种求,但是有的人就能够成功,有的人就不得成功,很明显就知道;有福业的人和没有福业的人就不一样;所以人天功德还是让人们去求福乐的,增上生就是我们今生的幸福指数,希望来生过得更好,就是增上,一生一生的去增上,进步。

所以在人天功德之中,谈到动机不同,有布施的动机“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一个是纯正的动机,一个分悲田和敬田,又分施事的多少和胜劣,来区分不同的功德。

一个是从心上的动机来看,一个是从所布施的田上来看,一个是所布施的事上来分别,在这三方面;心存的什么心?怀的悲悯心还是恭敬心?就是心的不同。当然悲悯心对应的是悲田,悲田就是对这些贫苦、老弱病残。恭敬心对应的是敬田,敬田中最殊胜的当然是圣者,因为敬田之中,也有父母、师长,但是最殊胜的,是出世法的三宝。悲田比较殊胜的是老弱病残,是最值得去帮助的。这是从五乘共法的用心,和所对布施的田;和所施的物的多少来分胜劣,但是这块是从三类能施来说的。

所以,布施的功德是有的,但极其有限,因为人天功德,布施的功德,或许是能够生到人天的福乐,或者人间有福乐,或者天上有福乐。但是它是世间的,终究不是究竟,有一天福乐享受完了,还是要堕落,要轮回,要生死,要受堕落生死之苦,所以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它不彻底,不究竟。当然我们在人天功德的角度来说,有的人不希望出世,没有出世之心。还是求人天福乐,比他堕落要好。

二、中士(出离心)

【1发出离心的,名中士。中士是厌离生死苦,为求解脱而施的,着重于解脱,不受财物等所累,而不重视利人的积极意义。所以声闻法中,有人宁可将财宝投入大海【1】,却不想用来利济贫穷。】

中士就是发出离的心,想求自己解脱的。发出离心的,名中士法。中士就是厌离生死苦,为求解脱而去布施的。上一次我们谈到解脱道之中,道品之中是没有布施这一项的,这里讲到;厌离生死苦,求解脱而布施的,是指哪些呢?其实解脱布施在下边就谈到了,为求解脱,当然不受财物所拖累,因为解脱要厌离财物,视财物为毒蛇,不重视利人的积极意义,因为财物消极方面来说;确实能给人带来无边的痛苦,但是从积极意义上来说,能够去帮助人,给人与乐,救济贫乏之苦。他只是为了厌离世间的五欲;厌离世间的物欲;甚至厌离世间的男女欲;种种的贪欲;离贪欲才能得解脱。

所以声闻法中,他宁可把财宝投入大海,却不想用来利济贫穷,这里谈到了;有人宁可将财宝投入大海,其实这就不是出家的行为,是在家,就像我们学到三乘共法章;一些在家居士,心住非家,感到世间“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体会到世间苦,然后就舍弃财富,心住非家。把自己的财富与大众共享,解脱道《杂阿含经》中,还要知道财富共享,但是这里为什么把财富都投入大海,宁可白白的扔掉,也不布施给贫穷之人?在下边有一个历史典故:

这个是指庞蕴,唐蕴是唐朝一个居士,他也是禅宗很有名的一个大家,他家境很富有。祖辈也都很富有,他也很慈悲;将财富经常去布施给贫穷之人。但是在布施贫穷的同时,有些人知道他非常慈悲,好施舍,时间长了,有好占便宜的人,三番五次的总想来讨点儿便宜,庞居士也知道,他是来占便宜的,特别是沾亲带故的,由于家境非常好,他也不讥嫌,对方需要多少就给多少。

有一个远房的亲戚,贪无止境,来了几次,最后要了很多,可能自己都带不走,厐蕴居士又给他一头驴,用驴给他驮着走。可是驴由于路途太远,走到半路就累的走不动了,在歇息的时候,他就做了一个梦,原来这个驴是他前世的一个冤家,今生在庞居士家来还债的意思,他听了之后就非常的反悔。经过很多事情之后,庞蕴对佛法有一定的了解了,他感到人贪得无厌,所以他陷入深深的思索,并且由此萌生了出家之志,他也认识到金钱是人犯罪的根源,他要把所有的金银,用船装了之后,往江河里面倒。有人阻止他说:“你不要钱,你可以用做功德,布施给人,总比倒入海里去好些呀?”这是人之常情,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可是他却说;现在我布施这么多的金钱,如果我来生做了大财主,而不肯学佛,那更是不得了。恐怕造恶的力量就更大,犯法的机缘就更多。这种‘三世怨’的傻事,我才不干呢!所以他就把家里的金银财宝,万贯的家财,尽数抛入湘江之中。

其实说明什么?这也是一位在家居士,他看破了红尘,想去出家修道,由于他经常的布施,感得一些贪得无厌的人占便宜,不但说没有帮助他,反而使他贪心更加的增强,也许他没办法引导他走上修行之路。比如说一般的救助他,布施给他的一些好处,然后引导他去修善。之所以你今生贫穷,因为过去不去修善,积累福德,所以今生贫穷。可能引导他去修行,不失为一种善巧方便,就是“先以欲钩牵,后欲令佛制。”也可能太难,他就没有进一步去帮助大家,然后把这些财富都扔到江海里去了。

在《杂阿含经》中,这些在家居士有了心住非家的念头,他们把这些财富与大众共享。他们是什么原因,愿意与大众共享呢?这里为什么他宁可抛到海里,也不愿意与大众共享呢?什么原因?

yz:大众共享,是无我,不当我想,就无我想,就是大众共享。因为各有各的因缘吧,他的因缘就是他看到人性贪得无厌,他的布施,把人那种贪欲展现出来了,也许是从这一方面来讲的吧。

师父:也可以,证入无我了,与大家共享也是一方面。

其中最主要的,细看这个经文;它是以三宝为主的,那时候以乞食的三宝为主,与他们共享,当然了,也有世间乞讨的人士,但还是以当时佛陀在世时这些僧团,基本上布施僧团,供养僧团的几率多,所以是时代不一样,庞蕴居士那个时代,可能大多数世间贫穷者多,因为中国没有托钵的生活方式,面对的都是这些贫穷之士,也可能是是这样的原因。

所以,在《佛法概论》里面,这个解脱施指的也是在家众,这里其实指的也是在家众,之所以佛法中37道品里,大多指的是出家的修道方式,出家的修道方式是没有布施这一项的,因为他是以乞食为生,他拿什么去布施呢,所以,中士的布施基本上都是指在家。

三、大士(菩提心)

 【 发菩提心的,名大士,就是菩萨。菩萨的布施是:】

菩萨的布施当然一切都是为了利他,前面我们学到【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诸众生,无惜而行施】。

1、为利他而施:

【  这不是说否定自己的布施功德,而是不从自己的功德着想,专为与乐拔苦的利他而布施。】

当然了,慈能与乐,悲能把苦,他是出发于慈悲,出发于下化众生而去布施的,所以说一切施,还是我们上边学的;

2、一切施:

【   菩萨是内而身心,外而财物,一切功德善法,什么都是施舍了的。一切施,是菩萨的净施。】

所以一切施,是菩萨的净施。净施一定是和三心相应的,在五乘共法章的时候,谈到施应如法施,如法施就是净施,谈到这些不如法施,就是不净施,《佛法概论》也谈到这些不如法的布施:

【【0】《佛法概论》:“布施是实际利他的善行,但一般常含有不纯正的动机。如:“有为求财故施,或愧人故施,或为嫌责故施,或畏惧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诳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贵故应施,或诤胜故施,或妒瞋故施,或㤭慢自高故施,或为名誉故施,或为咒愿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为聚众故施,或轻贱不敬施”(智论),这都不是佛陀所赞叹的。即使是善心净心的布施,究竟是身外物的牺牲,不及持戒的功德。”( Y 8p204 )】

就是不如法的布施,常含有不纯正的动机,都是有求,大多数人为了求财,五乘共法当然是提倡的,布施能够得财富,能够有累积后世的福乐,或愧人故施,或为嫌责故施,或畏惧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诳人令喜故施,其实这块儿,我们原先也学过,就不用细学了。

【 在发菩提心时,即将自己所有的一切,无条件的舍与众生。虽然还在保有,使用一切,但菩萨不再作自己私有想,觉得这是一切众生的。】

所以 在发菩提心时,即将自己所有的一切,无条件的舍与众生。但菩萨不再做自己私有之想,觉得这是一切众生的。其实这个也像解脱道中,心住非家之想,感觉世间无常,一切积聚皆消散,都是五家所共,他像看破红尘,一切都是一切众生的,前边菩萨观到自己诸受用,自己的身心,自己所得财物的这些外缘,社会、法律,各行各业,都提供种种的因缘,让我们去获得这些资具,他不视为都是自己的,但我们一般人,当然了,都是凭我自己能力赚取,但菩萨观世俗法,观的就非常透彻,所以说“知空未必能知有”这就是菩萨,要二谛并观,不但要观賸义谛,一切法无自性空,还要观一切有的因缘法,所以,菩萨之所以能胜过二乘,他把世间的世俗有,观察的非常细致,然后才能知道这些因缘,我们所生存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从空中去成立一切法,所以一切法就是如幻如画,一切的世俗假有。

这些世俗家有的,无论是财物,身心,种种的知识,技能,都不是自己凭自己得来的,都是众缘和合,各种因缘互相促成,互相的依存,其中是没有我的,所以,他深观到这种程度,才知道这些都无自性,都没有自我,也就不做自己的私有之想,一切来自于大众,一切再归还给大众,所以说一切归于一切,就是这个道理。

【自己如雇员或公仆一样,代为管理经营,如物主需要时(有人来乞求时),就无条件的奉上。自己的享受,正像雇员的取得合法的生活费一样。】

这个就像现在银行的公务员,天天面对那么多的货币,那么多的金钱,肯定他都知道,就是代为大众在管理,在经营,这些钱虽然他天天保管这么多,但他知道这都不是自己的,谁来取钱,还是无条件的奉上,自己享受的,不过就是我劳动所得的一点回报而已,生活费用而已,

所以【能这样的布施,才名为大士。大士的利他一切施,才是最可称叹的!】

当然最可称叹,但是,我们一般人还很难一下子做得到,比如说,我们在现实世界,一般的在家居士,都是有家庭,有儿女,有父母,有亲朋好友,但是我们看;在大乘经典中,菩萨都是个人,很少谈到;菩萨的夫妻是是如何处理的,儿女关系是如何处理的,父母关系是如何对待的,朋友关系是怎样的一个情况,经中很少去介绍这些,一看菩萨的行为,就像一个独身主义者,无牵无挂,自己所有一切,都可以无条件的去布施出气,也不顾家庭儿女,父母,妻子,但是作为我们现实的人来说,除非你是一个独身主义者,因为你留钱没有多大用处,享受也享受不了那么多,吃多少用多少都是有数的。像一个出家众一样,出家更接近了人间,他不以自己为主要一个私有的经济,他完全来自于大众,然后再回馈给大众。

所以,这是经论和现实没办法去通达的地方,当然有的经能多少介绍一点,菩萨的家庭生活;他怎么去处理家庭生活的,大乘经典从来都不讲,只表现菩萨的个人伟大的行为,伟大的精神,因为菩萨确实是伟大,像《佛法概论》里学;伟大的目标,和纯正的动机,和善巧的方便,真的是一般人达不到的,但是,他的伟大难道完全是个人的行为吗?前边儿我们学到;菩萨观世俗法的时候,他知道,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师长、我们的知识、技能、来自于社会,种种的因缘条件教导,我们的经济也是,来自于社会,来自于群体,菩萨从他的观察上来说;他观察这些都没有自我的,都不属于我的,其实菩萨观察的时候,真的就像一个群体生活的人,但是家庭生活的处理,就没有那么详细的介绍。所以现在在家学菩萨,也只能说力所能及吧,因为像经典中的这种情况,肯定是学不来的,当学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做得到。

下面是三类所施,上面是三类能施,三类所施其实我们前边儿也都学到过,也不难,我们一起学完:

己三、三类所施

财法无畏施;

己四、行施态度

难施殷勤施。闻施心欢喜,

  胜于寂灭乐。

所施就是;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就是三类所施。然后是行施的态度,态度上是“难施殷勤施。闻施心欢喜, 胜于寂灭乐”

1、财施:

  【 身外财物的布施,叫外财施。身体,生命的施舍,叫内财施。】

这个我们前边已经学到。

2、法施:

【 以自己所解所行的佛法,教化众生;或以医药,工巧,文学等种种有益的知识技能,教授别人,都叫法施。】

这些当然是属于世间的,也称为法施。法施包括世间的,和出世间的,前边这个属于出世间的,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佛法更侧重在出世间的法施,当然世间也属于法施的一种。

3、无畏施:

 无畏施 比较难一些。

【 或是恶王,盗贼,流氓等威胁迫害的怖畏;或是狮子,虎,狼,毒蛇等威胁伤害的怖畏;】

就像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侵略那些弱小的国家,这就是恶王,怎么样能够免除他们的怖畏呢?或是狮子,虎,狼,毒蛇等,这些属于动物之类的,怎么能够免除这些怖畏呢?其实现在这个社会,可能还很少有这种伤害了,这都是社会的发达,基础设施的建设,城镇化,像农村也都建设的比较好,这些就少一点,天灾可能是还是难免。

 【  或是水灾,风灾,地震,瘟疫等伤财失命的怖畏。】

 一个是人间的,一个是动物界的,一个是自然界的。这些都会给人造成一种恐怖,一种怖畏。

【  对这些,菩萨都能给以力量,协助他,保护他,使人获得没有威胁,没有恐怖的自由,叫无畏施。】

其实像这方面,主张和平的,主张互利共赢的,就能够解决这些弱小国家受欺凌的一种恐怖,这方面我们的中华文明,在国际上正在推广这些互利共赢,不以霸权来统治世界,来领导世界。

自然灾害其实中国方面是做的也非常好的,一旦出现灾难,人民子弟兵是冲锋在前,你看外国就很少有这样的行为。所以菩萨如果对这方面,他能够有所帮助,那肯定不是个人,菩萨或许是当一个国王,当省级的一个领导,或者市级的一个领导,他就有能力组织这些抗灾的,或者安全部队,能够解决这些种种的危险,这叫无畏施。

如果是个人,他哪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够抗拒国王和盗贼,如果个人的,流氓还可以,盗贼是个人的行为,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就能够解决他,但如果他是群体,你像那种恶王,率领的都是一个群体,所以菩萨肯定也是一个国王级的很大的地位,领导级的,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  所以菩萨的布施,不仅是慈善救济性质,而含有知识,技能,道德的教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积极援助。】

这点真的需要一个团队,一个军队,一个公安部门来辅助做这些事情,无畏施可以参考其他的地方,多方面来了解。

下边是难施殷勤施,在布施中的态度:

二、在菩萨的布施中,有两点值得提到。

1、难施:

  【 或是自己还不够用的财物,或是自己最心爱的物品,或是以极大努力与牺牲而得来的东西,菩萨也能乐意的施舍出去,所以是不容易的布施。】

这个难施是指你自己最珍爱的,可能是冒着种种危险所得来的东西,这样你能够真正的布施出去,才是菩萨的这种无我的大舍,所以这个叫难施。就像我们现在最宝贵的东西是啥?我们失去要命的东西,肯定是最宝贵的,失去就没办法活了的东西,所以菩萨的施,可以舍身饲虎,宁可失去自己生命,去成全动物的生存,当然修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不用说生命,就是拿我们物质的东西,不用说失去它就要失去生存了,就是我们最珍爱的,都很难施舍出去,所以我们一般的,可能是有所剩余的,去施一施,自己都不够用,哪舍得去施?初学来说也是正常,我们现在学到大乘菩萨道了,我们这个第一个台阶还没有做好,第三个台阶可能是望尘莫及了。

2、殷勤施:

【  一般人每是因人求上门来,不得已才布施;】

这个在五乘共法章讲到【 施应如法施,勿随至怖报】这个是因为求上门了,不得已才布施,这个属于随至,人家已经上门了,你才不得已布施。

【 或自以为有钱有势,随便叫人拿一些给他;或是冷讥热讽的说上一顿,再给他多少,这不是如法的布施。菩萨总是以清净心,恭敬心,欢喜心来布施,而且亲手布施,决不使人有难堪的感觉。】

这是一种傲慢,自认为自己有钱,高高高在上。对一些贫穷的,可能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给他施舍一点吧,随便打发人,这是一种高慢的姿态。

或是冷讥热讽的说上一顿,再给他多少,这不是如法的布施。讥讽人家,就是瞧不起。

菩萨总是以清净心,恭敬心,欢喜心来布施,这就是菩萨的一种净施,前面学到;菩萨的一切施就是净施,和三心相应,和大悲愿,和坚定的意愿,纯正的动机,方便的善巧相应的,而且亲手布施,决不使人有难堪的感觉。

这种亲手布施,就表示自己能够对他非常非常的尊敬,尊重,这样可能不会引起人家难堪的感觉,态度非常的和蔼可亲,非常的温和,不会那种高高在上,瞧不起的态度。

三、闻施心欢喜

     【 凡不知积聚的过失,布施的功德,在布施时,每有舍不得的心情,或者心里不乐意,特别是比较重大的布施。】

  这个前面也学到;积聚的过失,不能知道布施的种种功德,知道了之后,你可能就没有这种难舍之心了,或者有那种不情愿,很勉强的布施,何况比较重大的布施,更是像割块肉一样难受。

  【   而菩萨却是:一听闻到求施的人来了,要求什么,心里就欢喜得了不得。这种欢喜,不要说胜过世间的“第三禅乐”【1】,也胜过了二乘圣者证得的寂灭乐,可说是无上的欢喜。因为菩萨觉得:功德送上门来了!没有乞施的,就不能圆成布施功德;由于来人的乞求,才使自己的功德增长。】

菩萨为什么这么欢喜?下边介绍说;

因为菩萨觉得功德送上门儿来了,如果没有这些乞施的,我就不能缘成布施的功德,因为菩萨要有这种慈悲,有这种布施的功德,布施的功德前面我们学到;最后要舍掉我与我所,最大的舍是要舍掉我见和我爱,这样就是一种波罗蜜,才能达到布施不罗蜜。如果布施总是有那种难施难舍的心境,这个我我所我爱,怎么能够去除掉呢?所以,来求布施的,那真的是功德送上门来了,没有这些乞食的人,我就没有功德可做,也没有功德可成就,因为来人的祈求,才使自己有做功德的机缘,这样使自己功德才能增长。

 【  而且自己的财物,身体,知识,技能,如不能好好地使用,一旦损失,死亡了,岂不可惜!】

前面写到;菩萨不但把自己财物不视为为自己的,包括把自己的身体、知识、技能、这都是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大众,他尽可能的回馈给大众,回向给大众。当然了,这些三世的善法功德,也能够回向大众,回向给菩提,如果有了这些才能,这些知识,这些财物,不能好好的使用它,一旦损失,死亡了,岂不可惜!

就是说你没有充分的利用它,其实从现在来说吧,也都没有浪费,为什么呢?现在凡是能赚取名的,用它可以换来名誉,能赚取利益的,当然用它换取利益,能让它换取地位的,用它去换取地位,现在其实它也不会浪费,也会用种种办法换取一些利益再说,换取一些名闻利养再说。现在是经济社会,什么都可以变现,什么都可以换流量,什么都可以卖钱,但是菩萨不一样,菩萨换的是功德法财,我们世间人,拿这些东西换的都是物质的财富,可能是造了很多不正当的业带走了。菩萨可能赚取了很多功德法财带走。

【 有人来乞求,使自己的无常物,能投入波罗蜜多大海,成为成佛的资粮,无穷无尽,这真是世间第一等好事!所以菩萨闻施心喜,真能体验到‘为善最乐’的境界。】

波罗蜜蜜就是前面所说的;到彼岸,或者是度生死之大海,波罗蜜是向彼岸的大海,或者叫智慧的大海,或者叫功德的大海,这些无常物,都投入了波罗蜜的大海,成为成佛的资粮,无穷无尽,这真是世间第一等好事!所以菩萨闻施心喜,真能体验到‘为善最乐’的境界。

菩萨当然了,都是以三心相应,一切功德也都是回向给无上菩提,这些都可以作为成佛的资粮,成佛的善法功德,善法资粮。

这块有个三禅乐,我们时间还来得及,大概参考一下:

《大智度论》里边;菩萨听了布施欢喜的了不得,胜过三禅乐。

问曰:佛言涅槃第一乐,何以言第三禅乐?】

因为经典中都是说寂灭为乐,得到最究竟的解脱涅槃乐,但为什么还说第三禅乐是三界的极乐呢?

答曰:二种乐:有受乐,有受尽乐。受尽乐,一切五阴尽更不生,是无余涅槃乐。能除忧愁烦恼,心中欢喜,是名乐受;如是乐受满足,在第三禅中。以是故言,譬如第三禅乐。】

回答说,二种乐:有受乐,有受尽乐。受尽乐,受尽当然就是解脱涅槃乐了。有受就是你没有解脱之前,禅定之中还是有受的,受尽乐就是一切五蕴尽,更不生了,是无余涅磐乐,就是阿罗汉“此生已尽,所作已作,终不落后有”所以这个受尽乐就是无余涅磐乐,能除忧愁烦恼,心中欢喜,是名乐受;如是乐受满足,在第三禅中。以是故言,譬如第三禅乐。所以说一个是去除了忧愁烦恼,心中欢喜,这属于乐受。这样的乐受能满足,是在第三禅之中他能满足。下边又问:

问曰:初禅、二禅亦有乐受,何以故但言第三禅?】

因为初禅叫离生喜乐,也有乐受,第二禅叫定生喜乐,和定相的这种乐受,也有乐受,初禅、二禅都有乐受,为什么非得说第三禅的乐受?

答曰:乐有上、中、下:下者初禅,中者二禅,上者三禅。】

当然了,中、下;可能不是那么殊胜,最殊胜是上的三禅的乐受。

初禅有二种:乐根、喜根。五识相应乐根,意识相应喜根。】

初禅一个是乐,一个是喜,就是离生喜乐,离生喜乐一个是乐根,一个是喜根,这个乐根和喜根,又分和前五识相应的乐根,是乐根,因为前五识对应的是前五根,根就是我们神经系统上的乐受。

意识相应的喜根,意识是我们心里的,这个喜是一种心里的受,所以叫意识相应的喜根。所以初禅一个是乐根,一个是喜根,一个是五识应的,一个是意识相应的。

【 二禅中意识相应喜根。三禅意识相应乐根。一切三界中,除三禅,更无意识相应乐根。】

二禅中意识相应喜根。因为二禅是无寻无伺地,所以说定生喜乐,这个喜是意识相应的,因为二禅已经无寻无伺了,前五根已经不起作用了,所以它只有意识相应的喜根。

三禅意识相应的乐根,你看三禅有意识相应的乐根,初禅有这个乐根,三禅有这个乐根,初禅的乐根,和三禅的乐根,有什么区别呢?因为初禅的乐根是和五识相应的,但是三禅的乐根和意识相应的,所以它是不一样的,同是乐根,也是来自于和意识相应,不和五根相应,初禅是和五根相应的,意识相应的是喜根,差别在这儿。

所以“一切三界中,除三禅,更无意识相应的乐根。”三界之中;欲界,色界,无色界;除了三禅有意识相应的乐根,其他禅能都没有意识相应的乐根了,所以说三禅的乐是极乐。

【 是五识不能分别,不知名字相,眼识生如弹指顷,意识已生。以是故,五识相应乐根不能满足乐,意识相应乐根能满足乐。以是故,】

这块解释五识,就是指这个五识相应的乐根,它不能分别,五识确实不能分别,不知名字相,眼识生如弹指顷,意识已生。这个就是根境二合和生识,三和合触,我们一触境界,刹那意识就生起来了,意识有识别能力,有辨别能力,眼识是眼根所触的五境,是没有辨别能力的,因为眼识属于前五识,只有意识,是通过眼识,能够缘外境,这样五识相应的乐根不能满足乐,意识相应乐根能满足乐。为什么说五识相应乐根不能满足乐?因为刹那过去,就灭了。

五根接触五境,我们的受不能延续很长,这个乐受它不能延续很长,只是刹那就变了,为什么我们眼睛所看外境,总是找新鲜的感觉,刷手机刚看挺刺激,看一会儿就不满足了,然后又去刷新的内容。所以说前五根所对的境,刹那过去了,就灭了,然后,相应的意识就生起来了,所以说意识相应乐根能满足乐,因为它不依我们前五根,意识相应的,它依的是禅的内触的乐。来自于从身心里边触发出来的这种普恰遍身的那种乐,像大水一样遍满身心毛细血孔,我们的意识它是遍满身心的。

前边学到;在六根六根里面有个根身,根身就是指我们的意根,意根有的时候是对前五根来说,对六根来说称为意根,但是它从神经系统来说,这个意识是不能说身体在某一处的。

【 三禅中诸功德少,乐多故,无背舍、胜处、一切入。过是三禅更无乐,以是故言,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三禅中诸功德少,乐多故,因为三禅属于三界中最极乐的一个境界,世间没有再比三禅更乐的事物。所以说它是功德少,乐多,没有八背舍、八胜处、一切入处。这些都是禅定功德,所以这个是菩萨闻施欢喜,胜于三禅乐,或寂灭乐,大致是这个意思。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