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6

来自思辨与信仰

 

                  《阿含经》卷讲要第五集

  我们继续来上《阿含经》,上个礼拜已经大概解释过“阿含”的语义,但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所以很多同学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那么我们大概再来复习一下“阿含”的语义到底是什么。前面把佛陀的生平,到时候怎么入灭的,入灭后经典怎么结集,结集之后就有了《阿含经》。 那么现在我们再谈语义的时候,各位要有一个观念,就是教法跟经。 所谓的教法跟经,两个不是说截然不同,是教法跟经两个概念不大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们讲说什么经,其实最早指的是教法。那教法跟经有什么不一样?

答:就是对那几次集结,然后集结以后澄清的。

师父:对,教法就是教法。教法就是佛陀到底教教导了我们什么。但是经呢?经是经过佛弟子结集,甚至编辑、分类、归纳之后才成为经。所以虽然说,经典上会说“如是我闻,佛一时在……”然后会描述它的一个事件,但是你不要把它当成说,这个事件所发生的事,就像你今天早上起来先刷牙再吃早餐这样,一件一件那么详细,它意思不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佛弟子在编辑的时候,他会大概是什么时候,然后大概过程是怎么样,它只是描述一个大概过程,但是最重要经的内容在表述教法。不管《阿含经》还是《大乘经》都一样,经就一定是经过佛弟子的编辑结集之后所称的才叫做经,所以教法经过编辑之后或是结集之后就成为经。


第二章 阿含經簡介

第一節 語義

• 梵文:Ā gama;ā (反)+√gam (去)

• 音: 阿含、阿含慕、阿鋡、阿鋡暮、阿笈 摩、阿伽摩…

• 義: to come near from, to approach, to arrive at, toreach, to return;來,趣向,到達,回…

1. 輾轉傳來coming near • 《瑜伽師地論》:「傳來」

2. 萬法歸於此、趣向approaching • 姚秦僧肇〈長阿含序〉:法「歸」。法歸者, 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

3. Nikā ya : volume 部類、品類

• 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毗婆娑》:容受聚 “集”

4. 一切事相應教/事契經

「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集為四阿笈摩)。」 「如是四種(阿笈

摩),師、弟輾轉傳來于今, 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是名事

契經。」 《瑜伽師地論》 • 事: 一切可以認識到的現象:生活上

與宗教 上的事物。

第一个,《阿含经》是什么意思?

梵文: 阿含它的梵文是Ā gama,,它的ā长音,是“相反、过来”的意思,那么如果短音的话,它的ā就是“没有”的意思。比如说阿弥陀佛的ā就是无,然后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无量光无量寿,比如说āh,叫做什么?阿罗汉。阿罗汉是无生,所以ā它如果短音就是没有的意思,但是长音它就有相反的意思,所以是√gam是“去”的意思,后面加一个a,它是名词化,它是变成gam,指的就是“来”。所以阿含实际上它的字义上就是来的意思。

音:它的音译有阿含慕、阿含、阿含暮,义一样字不大一样,阿笈摩、阿伽摩,都有这样子的,但是我们现在用国语发音的话,会觉得跟阿含不大一样,但是你用唐音了,比如说闽南音还是用广东音念起来,就会Ā gama跟阿含很像,

义:它的义有什么?它有To come near from,to approach , to arrive at,to reach to return。总之它有“来,趣向,到达,回来,回”的意思,这个就是它的字义——来的意思。

上个礼拜有弟子问说,那来什么了?怎么来呢?

1、第一个,这些都是印度祖师或中国祖师辗转传来,“come near”就是辗转传来的意思,所以根据《瑜伽师地论》,它有辗转传来就是传来的意思。

2、第二,僧肇(姚秦僧肇《长阿含序》),他认为归是回来的意思,一样,那么僧肇有更深一部的解释说法“归”的意思,它的“归”是指:“法归者,蓋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 他认为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可以汇结到阿含来,也就是说阿含的教法是佛教教法的根本。一切教法都可以,它的胜义都可以回归到阿含的意思来,《阿含经》或阿含的教法里面来,所以它说是“万善之源府”,上个礼拜师父大概讲过。

 3、 Nikāya,这个是南传,因为《善见律毗婆娑》是跟南传的律有关系。Nikāya,部类、品类,它有容受或“集”,但是这不是阿含这个字的本义,这个是从南传的翻过来的有这个意思。

4、还有,更重要也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一切事相应教又叫做事契经,这个契经就是相应教的意思。所以阿含它的内容叫做一切事相应教,或叫做相应教,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集为四阿笈摩)。我们知道有四阿含是因为《瑜伽师地论》里面说有四阿含,那我们现在汉译的也有四阿含,但是分属不同部派。

它说是四种阿笈摩就是四阿含,师、弟就是师父徒弟之间辗转传来于今,所以它这里解释的就是辗转传来的意思。“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

  上个礼拜师父讲说辗转传来,从哪里辗转传来?从第一节结集到第二节结集之后,最主要是从第二结集的,因为第二节结集之后四阿含就已经完成了。所以是从第二节起辗转传来,不是从佛的时代辗转传来的。因为佛的时代有教法,但是没有经,必须佛弟子去会整之后才有经。这一些经或是会整之后的《四阿含经》》,就这样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到公元前100年左右才被写下来。但是不管是口口相传,还是公元前几百年被写下来,它都是一代传一代,所以它有辗转传来的教法的意思。师徒间辗转传来,所以叫做阿笈摩 ,阿笈摩 叫Ā gama(阿含)的意思,从它的意义上来讲叫阿笈摩 ,从内容上来讲叫四契经。


上个礼拜讲到“事”:是指一切可以认识到的现象,包括生活上、宗教上的事物,生活上宗教上的事。比如说《瑜伽师地论》提出九事,它的本地分是九事。

1、有情事:五蕴(色、受、想、行、识),你要是上过一些基础教法应该都会知道。

2、受用事:叫做十二处,如果你以前上过师父的课,你就知道讲五蕴为什么要讲十二处,因为五蕴十二处这些东西都是《阿含经》的根本教法,以后讲的时候都会谈到。

3、生起事:什么叫生起事?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叫做生起事。这个生起事指什么生起?生命的生起,生命的流转,不断相续的生起。生命的流转不断相续的生起,在《阿含经》里面最早讲的就是十二缘起之一,这个内容上我会慢慢再解释。

4、安住事:比如说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谁记得这个在讲什么?《佛法概论》里面有讲,师父其实在以前也曾经讲过解释过,谁记得这个在讲什么?

问:就是六道众生吃饭的方法,保持色身。

师父:吃饭的方法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光讲吃饭的方法好像(不全面),还有意识食还有触食呢?这是吃饭吗?你讲的是第一个。

问:识食,好像我记得是说的天人或者地狱众生,然后都有食才能保持它那个……?

师父:不一定是天人、地狱,那人呢?

问:人不需要食是吧。

师父:人不需要食?

问:精神食粮呢?

师父:这里面有包括物质食粮、精神食粮都有。我大概讲一下,所谓的安住事,为什么叫安住,有这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我们才能安住。这里面包括一般吃的东西的食粮,还有精神食粮,两个都有。也就是说这个四食是维系生命的基本,维系我们生命的基本。粗抟食指的就是一般的吃饭,吃食物吃东西。你一天没吃可以,2天没吃,3天没吃,4天没吃,10天没吃行不行?还可以。那20天呢?一定死嘛。20天不吃东西不会死?那40天不吃会不会死?

问:禅宗里面喝水就可以了,他们有个避谷。

师父:你讲这个东西还包括水,你说一个月不吃东西不会死,那两个月呢?还是会死嘛,也就是说食物是必然的。你说一个月不吃,你说最厉害一个月40天不吃不会死,比如说什么灾难,被东西压在洞里面,他只要有水可以活多久多久,不吃东西不可能活三个月,你不喝水可能7天就会死,你说不吃东西再怎么样三个月总是会死嘛,粗抟食主要指吃东西了。你说水,包括水,物质性的嘛,这里大概解释,其实我以前在《俱舍论》里面还有更(早)之前都讲过。

  触食呢?接触我们的感官接触,必须要随顺我们的精神的啦,比如说耳朵听到东西。问你在一个嘈杂的生活里面会不会早晚会有精神问题?会不会?对呀,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触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反正我们的感官接触到、认识到这个都可以叫触。所以我们也需要触食,就是我们感官要顺于我们的精神长养的。我问你,你每天生活在,比如说战场上,或者是坟场或者是手术室,每天看到都是那些很可怕的东西,会不会影响精神呢?一定会的。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环境里面是鸟语花香,看到的满湖光山色,会不会活久一点?当然,一定会,这个触食就是我们的类似有点感官上的接触。那你听到的呢?如果你听到的是鸟语花香,和你住在火车轨旁边每天听到火车来来去去,哪种会活久一点?我们光就这一点来看,肯定是鸟语花香的,所以有些人喜欢住乡下。那么你说闻到的味道,如果你闻的都是自然的空气,自然的鲜花,以及说你每天去工厂里面闻到什么皮臭味或者是什么那些,久了会不会有问题?当然会,所以这个叫触食。

  那意思食呢?意思食最根本讲的就是求生的意志。我们求生的意志让我们可以在任何艰难的环境里面继续生存下去。我问你,如果一个人觉得我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意义,他会不会早点死?不要说自杀,他会不会有可能短命?有,因为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求生存的意志力。那问题是如果你有强烈的生存求生欲望,会不会可以让生命长一点?刚刚师父说遇到地震灾难什么。如果你说我就这样管他死的,那可能几天就真的死。但是你求生意志很强,你可能靠水都会活好长一阵子,所以这个意思食就是求生意志。这个四食就是我们的精神体,我们的生命的精神体,它是业力而引导而来的。

  你说四食是跟我们修行有关系吗?有,以后会谈到说这四食跟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 。

 5、 染净事,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6、再来差别事:十八界。

  佛教认为说,我们的修行跟我们的感官跟认知有很深的关系,有没有听过六根门头好修行?我们的修行其实是在我们的感官跟对象的认知当中产生了什么问题,这是修行的一个入手处,所以这个认知在佛教里面就很重要。基本的认知佛教认为有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前面的这五种(眼、耳、鼻、舌、身)是物质的,就是我们的神经系统,这个(意)是精神的认知的根本。我们对外物质外界的认知,佛教最根本的分为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包括我们所有的触碰,还有意,脑袋里面的好认识的一个主体精神体。它这个叫做内六入,它对的对象是叫做外六处,外六处就是他认识到的对象。眼睛对色,耳朵对声,鼻子是香,这个香不是臭跟香的香,是味道的意思的;然后舌对味,这个味也是味道的意思。你说两个都叫味道,一个味觉的味,一个是舌尝东西的那个味,这个(鼻)叫做smell,这个(舌)叫做taste。当然这样讲的清楚,你不可能说我鼻子去吃东西,鼻子是闻到香味的,舌头才能去吃,感觉到味道。那么身体对触;意对法。简单的讲,法就是内心的概念。

  你要不知道法是什么,法的范围很大,但是这里我们(是讲)精神体所认识到的就是内心的概念,就是说我们这感官会取一个像进来,之后变成我们内心的概念,然后我们的精神体会去认识它,这个就叫做十二入处,这里的十八界呢?因为眼对色的时候会产生眼识,你看这个是根,这个是境。那根对境的时候会产生眼睛的对对象的认识,这个叫作眼识。然后有耳识,然后有鼻识,舌、身,最后是意识。这三个加起来有多少?十八,就是这里讲的十八界差别事:无量界/十八界(眼界、色界乃至眼识界……)。

  在佛教里面说我们的一切无外乎就这十八界,因为我们的认知离不开这十八界。你说那师父,你没有认知到的那些呢?问你说,但是在佛教来讲,你没有认识到那些意义在哪里?因为佛教在讲修行一定在谈,我们认识到的范围里面,我们怎么样去采取对我们认识这些东西到底发生什么问题,然后怎么去解决?佛教不谈那些什么外星人、天文地理什么什么,那些跟烦恼的灭除降伏没有太大关系,烦恼的灭除跟降伏就在于我们认识到这个境界当下发生什么问题。所以说佛教讲说一切法万事万物的存在,不外乎就是十二入处还有十八界,就是这样。那离开我们的这些什么亿万光年之外有没有外星人,有跟没有关你什么事?

所以这个跟科学不一样,你证明了外星人存在,你烦恼有降伏吗?没有。你证明没有外星人存在,烦恼有没有降伏?也没有。所以你要知道说佛教很注重分析我们身心生命,还有我们的感官认知,从中里面去降伏我们的烦恼,这才是佛教的根本重点。


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这个地方它差别事既然立了十八界,为什么在第二项的时候还要立受用是十二处?十八界应该是包括六根、六尘和六触。

师父:对,因为他有时候就讲十二入处而已,有时候是细讲十八,粗讲十二,因为在很多时候它就讲十二,但是讲十二的时候其实在细节上它已经包含十八在里面。但是,在很多更细的分析的时候它会讲十八界。界它有种类的意思,那么受用主要是在谈认识上。这没关系,你要不懂以后我们再谈经文的时候它提出来看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它有哪里不一样。所以这十八界跟十二入处在分析上有点不大一样,十八界是分一类一类的,十二处只要在讲我们认识的感官这样子,以后细节上我们会慢慢再谈。

还有说者事。谁?佛跟弟子。你会说:“说什么?”说修行说佛法,就佛跟弟子。佛弟子能不能说佛法?当然,很多时候不是佛说的,很多时候是目键连、舍利弗,还有那些大阿罗汉也会开示,很多时候是他们讲的,我们等一下看《阿含经》的内容就知道了,不只是佛说而已。

还有众会事:八众,这个八众就是指天龙八部的八部。金庸武侠小说最有名的其中一部就是《天龙八部》。你会说那八部到底哪八部?就是这八部:天四众,人事众。人包括刹帝利,那就是王公贵族;婆罗门就是宗教师;居士,就是一般信佛的人;还有沙门,就是修行出家的修行人。天四众有四天王天,有忉利天,有魔众,有梵天众,这是天四众。细节上以后有碰到我再跟你们谈。

问:师父,我觉得现在从我们目前中国的这种情况,我们说这叫居士众。这个是针对当时古印度的时候分类,现在我们比如说刹利众、婆罗门这些我们又没有。

师父:你说没有?你要严格分起来是有的,比如刹帝利就是王公贵族嘛。你说现代吗?现在你就说达官贵人或者总统那些人,概念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它是以古印度分类。你说他为什么会这样分类?因为你要记得这是佛跟佛弟子在跟那些居士或跟那些人讲,他跟什么人讲?佛跟佛弟子当然是对古印度的人讲。那古印度的人对象不同有没有差?当然有,对象不同,有差的。所以他为什么这样分?我觉得说,你不一定非得这样分不可,但是古代佛开示的对象就是他就是这样分别,就是有这些。佛有时候会跟那些居士或者是沙门,这些沙门有可能就是佛弟子出家众,但是也有可能是外道。佛常常跟外道论法的。当然还有比如说其他的鬼神这些东西,当然也会有。假设佛是生存在现代,生存在现代的中国,他可能会分类会不大一样。比如说跟总统级、部长级开示了什么,跟一般的商人开示什么?跟工人结集开(示)了什么?跟无业游民讲的什么?还有跟佛出家的会讲了什么……都也是会有这样的分类,可能分的不大一样。

问:师父,也就是说这些人并不一定是佛弟子。

师父:有些不是,有些是。

问:我想在人四众里面,前两个在古印度有四种结集。

师父:对呀,四姓阶段。它不是指四姓阶段,他只要是佛法的对象, 你说其他结集呢?你看有刹帝利、婆罗门这是上面两个结集下面两个结集呢?一般的人跟那些奴隶呢?你只要学佛的都可以是居士众,只要在家人学的佛那就是居士众了,所以居士可以范围大一点了。但是学了佛的王公贵族当然还是居士。但问题是,你算是学了佛,王公贵族还是王公贵族。 那还有婆罗门呢?婆罗门是佛陀时代印度主流的宗教,所以叫做婆罗门,信的就是大梵教(Brahma),他们的宗教师也叫做Brahma,翻译成婆罗门。婆罗门他当然不是佛教徒,因为婆罗门是主流宗教。

  那么佛陀创出新宗教之后会不会跟主流宗教有抵触?在那个时代会不会?会。所以印度那个时代我们大概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种宗教:一种是统治印度由雅利安人所带进来的主流宗教就叫婆罗门教。另外一类的宗教就是雅利安人还没进来之前,在印度当地流传的各式各样的信仰跟宗教,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佛陀那个时代新兴的宗教,像佛教就是。当然那时候也不叫一个学派的,就是教法啦,还有耆那教也是。这一些很多观念是反婆罗门的,所以有时候佛陀很常跟婆罗门论法。当我们讲外道的时候是指包括婆罗门,包括不是佛教其他的那些(宗教)都叫外道,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讲婆罗门教。讲外道很多时候有可能指的就是不是婆罗门教以外的那些各式各样的信仰,都可以叫外道。

  我大概提一下,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雅利安人你们听过吗?听过雅利安人的请举手一下。大部分都没有听过。我们这样讲,雅利安人是白种人,它不属于当地印度的土著。我讲土著不一定是那种野蛮没有开发的,就是在当地的土著。三千年前,大概距今三千年整,雅利安从西方(白人一般讲说是从)高家索来的,我们大概这样认知就好。雅利安人是白种人,超过三千年前大概从西方过来,因为白种人是从西方来的,不会从东方来,从东方来有可能就事众国人。

  从西方进来之后,当初的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但是印度当地已经有很高的文明,而且是农业社会。那么你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古代高度文明农业社会打仗绝对打不过游牧民族,这是千古不变。你不要讲说我帝国多厉害,除非少数,一般来讲游牧民族打仗一定比农业社会的人更厉害,他一个可以打十个。他进来之后以少数的游牧民族统治的差不多西北印跟中印度一大片的地方。那么他以少数人来统治出多数人的时候,就采取一种方法——分结集,所以最高结集就是婆罗门。婆罗门绝对是雅利安人,还有刹帝利、王公贵族,还是以雅利安人占多数。接下来就是其他一般印度的土著,还有更低的也都是一般印度的土著,所以它就分四姓来统治,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才会有婆罗门,也有刹帝。那么雅利安人带进来的宗教就是婆罗门教,信奉的就是一神的大梵天。其实印度它是介于一神跟多神,他其实也不能说一神,他有一个总体的信仰,那个叫做大梵,但是那个是超越的。

  婆罗门他是一神教(雅利安人)他把一神教带进印度当初的文化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一神教融多神教。一神教怎么融多神教?雅利安人还没进来之前,(印度)它当地的文明就有很多它的信仰,有什么天神,有什么神,什么各式各样都有。那么雅利安人基本上信奉的是一神教,一神教带入多神教的时候要怎么融合?谁要提供一下意见?

问:包容。

师父:怎么包容?当然我也知道包容。

问:采取提高你结集等级的手段来融其他的教,比如说你信了婆罗门教,你就种族提高了。

师父:也不是这样子,你种族不能提高。我跟你讲,印度的四姓结集跟中国的士农工商还不一样,中国士农工商只是以它的职业分化而已。我问你士可不可以当农?你罢官不做或被贬官你可以去当农夫,工跟商它可不可以对换?我今天工人做一做有钱我来做生意,他只是职业的分化而已。但是四姓的婆罗门他是不可以跳的,你休想说我本来是戍陀罗结集的,结果我要跳到刹帝利那里,没这回事,不行就是不行,千百年来它就是这样。那么我们回到一个主题,一神教融多神教怎么融?

问:武力。

师父:基本上武力打败就已经被统治了。基本上你用武力攻克细微,但是你怎么统治那是一回事。第一个是四姓,你要用结集来统治;第二个宗教,你必须要想办法让这些人在宗教上产生一种信仰,因为印度人的宗教信很重。一般如果你没有学过宗教学,你很难去说一神教跟多神教怎么融,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难。你可以是一神统治多神,你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除了一神统治多神以外,比如说本来当地有很多神,我带进来这个神我就说我这个神是最高的,它管理你们这些神,那不就好了嘛。还有一个方法,我觉得那个方法更好。

问: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变的。

师父: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变的,那不是很好吗?也就是说他带进来他怎么融,他说其实你们所有的神它的根本就是我们的唯一的神,这个唯一的神它怎么样印化?以依不同种族他就印现成不同的神,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的变现,所以你信的也是我的神,那不就没问题了吗?那是更好的一个方法。

  所以基本上为什么说当初会有这些什么天龙、梵天,你看这里的梵天,这梵天不就是婆罗门信的大梵吗?但是在佛教里面又把它容赦进来之后,就变成现在就是师父一部一部这样讲,现在将印度讲完了那么佛教在佛教弘图当中,刚跟它当地的婆罗门有冲突的时候,第一个论法,第二个把你的神贬低一点。什么贬低一点?你的神没有究竟,你的神没有解脱。所以佛教立三界里面大梵天它只是在初禅天里,它根本没有解脱,它也是三界六道轮回,只有我们真正的佛,还有这些阿罗汉才是真实的解脱。所以它变成是说佛不但对婆罗门说法,对婆罗门辩论,它还对梵天说法,对魔众说法,对忉利天……你看到忉利天众其实是四天王天、忉利天这些,都是印度当初雅利安以外的各种鬼神的信仰。梵天是雅利安人带进来的,所以他把它排在一起,这一些都是佛教化的对象。

问:师父,我想就是现在也有人说,将来就是说像耶稣基督他是菩萨,也等于是类似于这种说法?

师父:当然啦有些人要度化西方人。是啊,你要度化西方人,有人问师父说耶稣是不是也是菩萨来化现的?你要度他们当然你不要说:“没有没有,那个差远啦,那个跟我没关系。”但是,你要融设他们说:“对啊,耶稣慈悲、博爱那也是菩萨的精神。”那是不是很好的融设?但是,耶稣跟菩萨还是不一样的,菩萨绝对信仰佛法,绝对否认一个创造神,但是耶稣是承认有一个创造神的。不过(这是)其他的(内容)了。只是说一般世间用的,还有真实在讲课的时候(它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这一些都是一切事相应教的事,有没有?

众会事,这个是说者事,这个是所说事,这个众会事,说者事就是教导的老师佛、佛弟子,所说的内容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然后教导的对象就是八众。

问:我不知道恰不恰,但是我很好奇。因为在佛陀的时代外道也有很多修禅地方,像雅利安人或者是婆罗门教,他们也修禅定?

师父: 当然婆罗门也修禅定了,但是婆罗门更重的是仪式。

问:所以我的问题就是,像一些印度的官方就是你能够入圣生禅是不是都是比较,你的源流是属于他们原来婆罗门进来?

师父:没有,不是,我说过婆罗门比较重仪式,对神的供养跟各种仪式,但印度当初当地的宗教很多不属于婆罗门的,比较重以自我的修炼,还有禅修。

问:对,这就是我的问题,因为我在想……然后就想到西方的宗教基本上当然也是信唯一的神,可是那种禅定就没有对他们比较重视……

师父:对对,他们比较不重禅定。我不能说完全没有了,但是他的特性来讲,他比较重视跟神怎么沟通,受神怎么保佑这样子。四禅八定类似都是原来当地发展出来的,所以佛陀当初出家去学习的不是向婆罗门学习,是向当地的外道学习。但是你说婆罗门的东西他有没有学?有啊。他在什么时候学的?还没出家的时候在宫里就学了,所以不需要再去学那些东西。

总之,所谓的事就是生活事就是这里周遭的一切,但是这些事绝对不离开什么?离不开修行事。所以一切事相应教的事其实就是修行事,佛陀跟佛弟子的生活就是修行,就是事。所以一切事相应教就是说一切跟修行相应的这些教法,叫做一切事相应教。所以要记得《阿含经》就阿含的意义来讲,它是从第二结集以来辗转传来的教法,从它的内容来讲就是修行事。

我们来做一个小结,上礼拜讲到这里。

《阿含经》意义:辗转传来的圣教。

内容:一切事相应教。一切事就是修行事,是佛陀和佛弟子生活上的应对,还有教导。

生活事就是修行事。所以这个叫做小结。

  现在明白“阿含”是什么意思了吗?以后人家问说,你现在星期天去中道听什么?听《阿含经》。阿含到底是什么?师父讲过好像是来什么…… 是辗转传来的圣教。记得阿含的意思就是辗转传来的圣教。从哪里传来?从第二结集以来。

圣教的内容叫做一切事相应,那事什么事——修行事,断烦恼解脱的事。有没有趣?一般不会讲这样子,但是这是当初在佛陀之后发展确实的状况,经教的来源、教法的来源就是这样子来的。


第二节:阿含的部类

  既然《阿含经》是从第二结集以来就有的,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或是它到底部类是怎么样,到底有多少呢?

基本上《阿含经》如果依大正藏来分的话,它有两大册,这么厚一册,这么厚的两大册。那两大册包含了四部阿含,在汉传里面两大册包含有四部阿含在里面。我等一下下课之后,我上去拿一下,让你们了解一下那两大册有多大册,我会看让你们看一下。

问:师父,南传的那些贝叶经就是《阿含经》吗?

师父:南传不一定叫贝叶经。一般南传的经只有《阿含经》。我等一下会讲,我现在正好要讲。所谓的贝叶你们知道吗?它是一种类似像棕榈叶,它比较粗比较重。古代他们把它写在上面,因为他们没有纸,所以贝叶经不是一部经,只要写在贝叶上被发现的那些都叫贝叶经,贝叶经也有一些大乘的,不一定只有《阿含经》。所以我们讲贝叶经,其实是古代印度写下来,他不是写在纸上,他写在一种贝叶上面,而且这个贝叶比较不会腐烂,可以保存很久,这个就叫贝叶经。但是你要问的应该是师父现在要讲的,基本上阿含在汉传来汉译来讲的话,最早是公元二世纪的时候翻译进来的,它包括四部: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包括这四部阿含。所以我们阿含一般讲四阿含,那么这四阿含里面以杂阿含为最根本的,所以是记得师父上次讲结集的时候吗?第一结集,第一次结集,它的内容大概相当于杂阿含。第二结集结束之后,它的内容相对大概是四部阿含。那么第二结集以后,佛教因为种种思想借力,佛教就分部分成各个宗派了,从中国来讲叫宗派的,但是讲宗派有点怪怪的,以后我再解释。

  那么在印度就叫做部派,用英文他们常常称为school或sect,就是派别的意思,所以他们喜欢称作部派,也就是说第二次结集有经有律,经就是四阿含,然后有律。但是他们这一些佛弟子对于这个经还有律,他的解释认知不太一样,那么因此他就分派,基本上有分为所谓的上座部,跟大众部。分派然后越分越细,还有很多派,最大的一个有十八部。分派之后,他们各个派就把第二结集下来的经跟律各自传下来。传下来中间会不会有少些的更动?一定会的,不可能说没有。这样各位了解吗?一定会有少数的更动。

  那么汉译的四阿含跟现在南传所传的四阿含他们,南传巴利。你们记得上次师父讲佛教的传播吗?大概是什么时候传到南方斯里兰卡去的?公元前大概三百年左右。所以他们那时候部派慢慢开始分裂,所以他们也有他们的阿含,但是他们不叫阿含,因为部派所传给的名称不大一样,阿含是北传常用的,但是南传不一定用阿含,他们用尼柯耶(nikāya)。你看尼柯耶(nikāya)是部的意思。但是他们有五部,我们北传汉译有四阿含,你说:为什么人家五部我们是少了什么?没有少,我后面会讲。

他们巴利(Pāli)的经典,它就叫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是不是跟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差不多,对应起来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有增,只是某些地方小地方有增有减,但是内容大同小异。这样大概了解吗?也就是说可以证明说其实他们都是从第二结集之后各自传承下来,但是你说传了二千年后会不会变得天差地别?没有。阿含跟相应部比较起来的话差不多,内容差不多。

  所以你记得师父曾经讲过一句,就是说研究原始佛教,研究《阿含经》必须要懂两种文字,哪两种?你不要跟我说英文日文,或是英文法文没有,要哪两种语言?来说梵文的请举手。讲中文的请举手。讲中文的为什么那么少,你们认为读阿含不用懂中文就对了。中文当然是一定要,不然我们现在汉经这些都事众文。除了中文以外还有哪一种语言?当然是巴利文。你说有没有梵文阿含?我不可能说没有,但是非常少。相对来讲,巴利文的这五部就非常的完整,而且是同一个部派的。我们的四阿含还是属于不同部派的,但是内容跟这个是相应的。所以基本上如果要研究原始佛教的话,那研究原始佛教的话你一定要懂《阿含经》吗?就是要懂中文,还要懂巴利文,两个要必须去比对。

问:是说他们真的没有English version吗?

师父:有,有人翻。巴利盛典协会有把它翻成英文。但是我们讲英文是现代翻译的不是古代。但是,你如果去用英文去读,这个(五部)有翻成英文的啦。但是你要用英文去读不是不行,这个(五部)都有,师父英文版的,巴利文版的都有,但是你用英文版做一个研究,去读翻译版这个研究的品质就稍微差了一点。如果他翻译的错误怎么办?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点的研究,程度水准要高你必须自己懂。

问:就是我的问题,我中文也不了解,如果我要看英文。

师父:你读英文的话完全没问题,我不是说你的能力。你去读英文没问题,因为你不用做研究。

问:可是也不容易。

师父:当然啦。不要说你读英文不容易,你去看中文你也不一定看得懂,不然师父就不用站在这里啦,我就发一部你们自己去读就好了。

问:师父,佛陀的时候是讲的什么文?

师父:我后面会讲。我先讲一下根据研究,但是我们不敢百分百,因为二千年前没有百分百的。佛陀出生的地方是哪里?南尼泊尔。应该是那个地方的语言。但是佛陀懂不懂梵文?当然懂。懂不懂各地的方言?当然懂。所以佛陀其实讲很多种语言。但是根据研究佛陀主要用的语言,也就是他的家乡或那个地区的语言,基本上是巴利,我们只能说大概,我们不能说百分百一定是这样,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有经典记载说佛陀到哪里用各种语言讲经。曾经有弟子建议说,佛陀为什么我们不干脆统一用梵文就好?梵文是婆罗门的主要主流语言,也就是说上流社会当初用的就是梵文,巴利可能就是各地某一个地方用的那种方言。现在中国普通话是国语,是主流,是主要语言各地方言多的是。

问:这个是方言,但是文字总有的吧。

师父:他也没有文字。

问:但是梵文跟巴利文是连文字的意思都一样?

师父:等一下我刚讲错,不是巴利文,是巴利语。他到最后是用,比如巴利经典它有泰国版的,有什么版什么版,他是用他们当初的音再把它拼出来的,它只有语没有文,这样明白吗?这样大家清楚吗?所以当初很多地方跟中国有点类似,因为其实文明古国都有这种类似的,它有一个官方语言,还有官方文字,但是各地的方言它可能是只有方言,但是没有文字。师父这样讲是大概,我也不知道说哪一个地方忽然间有什么文字,因为有时候地方跟某些国家那个只是概念上的问题而已。我问你,你有没有在金庸小说或历史上有没有西夏国?

问:有。

师父:有西夏国西夏国有西夏语,有西夏文。西夏文说很早以前就有不知道,有可能在二千年前它可能就只有语言而已,没有文字,但后来慢慢就把它弄出来了。所以为什么基本上最早巴利它不用文字?因为最早在口口相传的时候它不需要写下来,所以它不需要文字,它只是口口相传而已。你说佛陀当初用什么语,佛陀会很多种语言,但是根据研究他主要的在他家乡附近或那一块主要用的(语言)有可能而已,有可能是巴利语。

问:一开始只有巴利语,后来他们借用梵人的字母把它写成巴利文吗?

师父:没有,刚开始梵文很早以前就有了。

问:对,就像这个巴利语最后他就根据这个写下来的时候……

师父:因为我们不知道当初它结集的时候到底用什么语言,不一定就是非得用巴利文,有可能是用梵文了。但是它传到南传的时候,他用他们当地国家的语言的拼音,用音把它再拼回来。

问:它的字母呢?就是放在前面?

师父:字母其实在,我等一下后面会讲它字母。其实在印度它有很多种字母,我等一下会介绍,最后面我会介绍它用的语言跟字母,大概会提一下。

  刚刚如果讲有问题的话,你可以再提出来师父斟酌的回答,只要不影响课的进度,或是不要离题太远,师父都尽量回答。 接下来,这个四部阿含还有五部你可以哪,师父它为什么多一个小部?我后面会讲。

第一项: 杂阿含

我们四阿含还记得吗?杂阿含还有什么?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我们先来讲第一个杂阿含。 你看到第一句很重要,“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

  佛法这时候是教法,教法它只是一切事相应教,它不一定称为经,经是经过编辑或者是结集之后才叫经。师父再强调你们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佛法就是教法。佛陀没有讲说我来讲哪一部经,佛陀不会说我讲哪一部经给你听,佛陀就是开示说你这样子应该怎么样,他就是这样告诉你,他不会说我这部经叫什么经。所有的经都是一定是佛弟子之后,不管是结集或编辑过才叫经。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佛随机散说,弟子依部类而集成,就是杂阿含。】

现在我们来一字一字来看。

【佛法只是一切事……】

什么事?修行事,跟修行相契相应的教法,这就是佛法。所以我问你“佛说……”人家很多人在讨论“佛说……”佛说什么?你不要用禅宗佛没有说什么,佛说了30年的,你说没说,现在不要先弄那个。我说佛说什么?佛就教法,佛说的就一切事相应教,所以佛说的内容怎么定义?你不能把”佛说的就是一切事相应教“定为说佛一句一字这样叫做佛说,你这样定问题会很大,为什么?如果你非得定说佛是这样子用什么一字一句,像师父现在,像录音这样子讲出来的话,那问题会很大,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佛当初用什么语言讲的。你说巴利文,我是说可能但是也不能百分百。如果你说是巴利文现在这只有巴利经典是佛说,其他都不是,那中文这些经典那就不是佛说的。为什么?因为它不是佛当初的语言,它是翻译过来。你不能因为翻译过来就说这不是佛说的,所以要记得佛说的就是佛法,佛法它的内容就是一切事相应教,所以只要是一切事相应教,它就是佛说。这是应该有的概念。

还有【佛说法是随机散说】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佛不是说来我现在开班收徒打广告,那么我现在从增上善学、增上性学,然后增上戒定慧,然后证解脱……佛陀不会这样子教的,因为佛陀并没有住在一个固定的同一个地方。佛陀当初跟孔子很像,带着一堆弟子在南尼泊尔以及印度恒河流域到处去教化,所以他到处去,到哪里遇到什么人他就讲什么法。你说“有没有地方住久一点的?”当然有。但是住久一点,每天来拜访佛陀的,佛陀不是开班收徒,佛陀从来就不是说我在这里开班,然后大家时间到来,很多时候是佛弟子动不动讨论有问题跑去就找佛了,或是说今天哪一个在家居士或哪一个王公贵族来面见佛陀,那么佛陀就随机教化。所以佛随机教化四十五年。第一结集第二结集,佛弟子就依部类而集成。所以你说第一次结集的时候,难道说谁先谁后他就随便零零散散的,当然不是这样子。你都会分门归类的,那时候佛弟子怎么不会分门归类?所以当初佛弟子在编辑的时候,在结集之后在编辑的时候是“佛弟子依部类而集成”,那什么部类师父等下会讲。

  它的部类基本上是主题,主要指的就是主题。来谁告诉我佛教里面可以有什么主题?你要编佛教的话,如果说以主题来编,佛教里面举个例子可以有什么主题?

问:苦集灭道、四谛、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四食、五蕴、四念住、三环、缘起、三十七道品、缘起性空……

师父:缘起是一个主题,它已经不一定讲性空了,但是它讲缘起无我,意思上差不多。还有吗?戒定慧也是一个主题,可以是一个主题。所以当初佛弟子在编辑不是零零散散的,他是把同类的东西依主题来分门别类,就是依部类而集成就是《杂阿含经》。那你就会有疑问了,那一部类为什么叫杂呢?

问:杂就是不单一。

师父:你这个解释不错,不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杂”。其实古代《瑜伽师地论》,还是其他论其他解释这个“杂”不是杂乱的意思,它这个杂是《间厕鸠集》。

问:《间厕鸠集》是怎么样?

师父:你不知道,如果我没解释,反正不知道没关系,后面这个比较重要。

  集合为部类的意思。  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了(categories),这是古字。《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集合为部类的意思,所以它的杂不是杂乱,它的杂是分门别类的意思,所以它的杂就是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的意思。所以他为什么分门?他这叫作相应。他的相应教是什么样?他除了跟教相应以外,还有相应的东西。一切事相应,依主题不同把相同的东西分门别类的归在一起,这个就是一切事相应教,就是杂阿含“杂”的意思,所以杂含的杂是分门别类。依什么来分门别类?依主题来分门别类。依一切事相应教的内容同主题的东西集合在一起,既是《杂阿含》的“杂”的意思,所以《杂阿含》巴利文叫Samyutta-nikāya同为"相应"的意思。这个南传它叫做Samyutta-nikāya是相应。它相应什么?除了跟教法相应以外,它的相应意思就是说同一类的叫相应,所以同一类它就集合在一起。

问:nikāya是什么意思?

师父:nikāya就是部类,部的意思,品类或部类的意思。

问:所以有这么多的常随众就千万人行,佛陀就像孔夫子周游列国,可是佛陀他那时候去各个地方是不是一般都是除非有大富长者或者国王那种,因为他们那么多人去,要护持就没有人护持他们禅定。

师父:其实我们一般说常随众那么多了,但是根据《阿含经》有时候佛陀可能也就跟着几十个人,十来个二十个左右而已,有时候也有这样子状况。

问:他是不是总是一开示有护持的护法的居士?

师父:有些,比如说是这样他(佛陀)看地方,有些大事王公贵族当然就没问题,但是有些乡下小地方,佛陀可能就带着十几个去而已。所以曾经在很多聚落里面,佛陀甚至只是跟着阿难还是几个这样走而已。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曾经佛陀有一次进入婆罗门村托不到东西,因为婆罗门他只供婆罗门而已。我们说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当然是说量大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可能多可能少,当然不一定是这样,多的时候可能更多,少的时候可能就十几个甚至几个跟着,你看到什么地方去。

问:可是佛陀还是有一个他的本部。

师父:没有本部。他就是这样一直到年纪大之后又受伤,诸行行无常,身体慢慢不行的时候他就住下来。

问: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有点类似无居无定所。

师父:对。他的原则就是居无定所,他不是没地方,他的原则就是居无定所。你问得很好,为什么原则是居无定所?除了传法很重要以外,你就住在这个地方,比如说师父在卡加利那,其他地方的人呢?当然不是说师父多厉害,我是举一个例子,其他地方就比较没有机会听法,所以他必须第一个弘法。第二个呢?

问:利益众生。

师父:利益众生跟弘法是一样的。我们借力,还有我们的僧团里面有一个规定,最早的时候一个地方不可以(居)住超过三天。为什么?怕产生地方的执着。就是要身无分文,身没有财产,但是你不要想说窝久了就变成你的,他(佛陀)是不允许这样子的。你不要以为这个没什么,人都是有这样习惯的,不要说人,动物有这种习惯,地方窝久了会产生对地方的执着,窝久就变成你的。流浪汉有没有争地方的?流浪汉也有争地盘。你以为最烂的我去都不去,但问题流浪汉对他来讲就是什么?垃圾桶旁边是我长期占下来的你不能占,这个是我的。有些什么楼梯间旁边小的地方,有些就是这样子,这是人的烦恼的根本特性,窝久就会有对一个东西就会产生执着。所以早期佛陀就规定说,必须这样不能在一个地方(居)住待过三天。但是随着因缘文化很多地方也没办法,佛到最后因为年纪大也没办法再这样,所以他就在王舍城长住了蛮久。但是我们就要知道他的用意跟原则精神到底在哪里。

问:我有一个比较好奇的问题,就是佛教在印度兴盛了多少年?

师父:印度兴盛严格来讲,我们只能说到底多兴盛不知道,但我们严格来讲从佛陀时代开始,但是真正它有几个弘播的层次,佛陀时代主要是以恒河东北印跟恒河流域一带为主,后来阿育王把它扩展成为弘扬整个印度,那么阿育王也派人传到斯里兰卡。阿育王之后佛教渐渐扩张到中亚,然后慢慢到中国。我们先不讲兴盛,就是说佛教在印度大概流传了多久?从佛陀开始,如果从他入灭开始,二千四百年前一直到一千年前在印度灭亡。一千年前左右在穆斯林进去之后佛教正式宣告成住坏灭,大概有一千四百年左右。那么你说最兴盛的时期应该是从阿育王开始,从阿育王那个时代开始,那么到差不多相对于我们的唐末之后佛教就慢慢没落了,就是六七世纪七八世纪左右,到十世纪就灭亡了。师父只是说大概,不是说一定是怎么样。

问:那是不这个地方是一切事相应教同主题合集在一起叫杂阿含,另外三个阿含难道不是叫同主题吗?

师父:不是不是,它就不是以主题来划分。当然,它不是以主题来类集的,中阿含它有它每一个经,每个经都有一个经目(题目)。比如说,中阿含它不是只有一部,它里面包括很多经,很多经它有名称,但是杂阿含里面的经它没有名称,它是有经树,你这个问题等会再回答,因为后面我会讲。

接下来,《阿含经》的杂阿含,现在讲杂阿含,后面还会讲其他阿含。

《杂阿含经》的组织分为三大部类,三个部分:修多罗、袛夜(geya)、记说。

修多罗就是我们一般最常说的su^tra,我们常翻译为经。但你说不是所有的经都是佛说的经吗?对不起,我跟你讲“修多罗”说出来有两个意思。

狭义的“修多罗”专门指的就是《阿含经》的第一个部分。

所有的广义的su^tra,一切佛教的经都可以叫做su^tra修多罗或者叫做经。所以你们要知道我们说经,佛教的经就是su^tra,就是叫做经典的经,su^tra我们就翻译成经,经典的经,狭义的指的就是专指《阿含经》第一个部分修多罗这个部分。广义的泛指一切佛教的经典。

第二个部分叫做袛夜 (geya),我后面会多作解说。

第三个叫做记说。这个记说后来被当成受记,但这里的记说不是受记。这里的记说是甚深探讨的意思,英文有explanation,还有system nice。这里的记说不是受记,是讨论,对甚深法的讨论的意思,讨论跟解说的意思。

问:师父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在佛教里面所有经,能称之为经的不需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师父:这是一般的理解。当你不去做非常详细的探讨跟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经就是佛说的叫经,一般的理解。

问:但是六祖慧能的《坛经》呢?

师父:那个就例外了,那个事众国的,我们现在讲的是印度过来的。所以印度过来的一般来讲如果叫经的话,那就是必须佛说或佛弟子们依佛而说。那是一般的理解。六祖坛经它是比较特殊了,为什么它叫六祖坛经我也不知道,但是实际上六祖坛经不能把它当成是我们这里讲的经的概念了,它是另外一个意思。所以基本上我们只能说一般来说经是佛说的叫做经,但是要更详细来讲说除了佛说以外,还有佛弟子依佛意而说,那么佛陀认可也可以。我后面等一下会讲,其实你看《阿含经》里面,记说里面有弟子所说。

  基本上修多罗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是说su^tra嘛,等一下我会解释的更详细。它叫做契经或者叫做经,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什么叫做散文的教说?就是长行描述,就是描述。跟有做成有偈颂的又不一样,你们知道什么叫偈吗?有押韵的,有几个字有押韵的那个叫做偈颂。长行记说就是说,它没有说限定几个字然后必须押韵,它就是描述一个故事,或是描述佛陀怎么教导,就是一种长行的描述,这个叫长行或者是散文的记说,或者是散文的描述。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的故事,一个一个的故事,这个故事都是佛陀怎么教导弟子,或是佛弟子跟佛弟子怎么讨论,就是这修罗多的部分,我等一下会再讲。

第二部分叫做袛夜 。

袛夜 叫做诗意:有诗颂、朗诵、唱颂、歌咏。有这个就必须牵扯到有几个字要押韵,这是它的第二部分,现存杂阿含的第二个部分,我大概讲一下后面会细讲。

第三个叫做记说,对问题的回答,里面有佛记说、佛所说还有弟子所说。所以你们现在要记得杂阿含分为三部分——修多罗、袛夜 、还有记说三个部分,记说里面有佛说,还有弟子所说,就有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我等一下下面还会详细的解说。

问:师父这三个是比方说经一到经多少是修多罗,然后接下来是袛夜 ,然后再接下来多少经是记说?

师父:对,大概,我后面会讲。对,你大概意思是这样没错。就是比如说前面的一百二十经是修多罗,后面多少经是什么,因为很容易分,我等一下讲你就很容易分。后面那些是这个部分,所以三大部分。我等一下会把它列出来会更详细。

问:《阿含经》的组织是什么?

师父:杂阿含,杂阿含的组织,我们还没有讲到其他三部阿含。

问:它是称为什么?就是一部两部三部?

师父:第一经、第二经、第三经、第四经。

问:每一经里面都有修多罗的部分?

师父:没有,比如说杂阿含部分有三百个经,可能前面一百个经是属于修多罗的部分,然后第一百到二百是属于袛夜 的部分,然后最后就属于记说,就这样分的。我后面会分所以不用紧张,我后面会把它分出来。现在慢慢清楚了。

修多罗包括五阴诵及六入处诵、杂因诵、道品诵,四部分。五阴诵第一,六入处诵第二,杂因诵第三,道品诵第四。

刚才师父有没有说部类、分类或者分门别类的以哪一些主题?

五蕴处,十二入处,六入处,包括六入处,包括十二入处,包括十八界。

杂因诵它讲缘起,缘起就包括十二因缘,包括三法印,都有。

道品诵,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这就是修多罗的部分。

当然它是分门别类,有没有五蕴、六入这样分,但是每一个里面有很多经。

袛夜 部分就是八众诵,哪八众诵?天龙八部,人事众,天事众。袛夜 专门针对八众,它有八众诵。记说有弟子所说,有如来所说,有这两部分,就是这样一个范围。这样容易分的吗?所以杂你看它是以主题分布,当初结集的时候它就以主题来分。这五阴又叫做五蕴,它只是在翻译的时候不一样而已。

问:师父,记说是为什么把弟子所说的放在前面,然后如来所说放在第二个,放后面?

师父:他只是编排的问题,他就这样子排的问题。他有他的一个特殊的意思,我等一下后面会讲。基本上记说的部分,弟子所说比如来所说更重要。他不是说弟子比较厉害,因为如来主要的教法都是在前面教的,但是后面的如来所说它有它的一个特殊的用意,如来所说这部分他以如来功德、果德来度化众生为主,他不是在探讨胜甚义。但是弟子所说这部分很多是弟子跟佛在探讨,或者弟子跟弟子在探讨,佛陀在这部分解说的教法的胜甚利到底是什么?

问:师父,譬如说修多罗是这样的话,看得出来修行次第就可以教法,然后偈诵或者袛夜 、八众诵,它里面是不是也都包含类似这种?

师父:也是很多经。

问:主题也是就类似《阿含经》?

师父:对,等一下我会讲。什么众?八众,比如说天众它归一类,沙门众归一类,这一类全部都是讲沙门,很多沙门来问佛陀,魔众归一类。我等下后面会讲。

问:师父讲白骨观,什么那些修定的方法,都是在道品里面会讲。

师父:对,都会在道品里讲。

问:我有一个好奇的问题,当时的魔众指的什么?

师父:魔众它的范围其实有点广,有时候是真的天魔,有时候是指烦恼。但是问题是说你怎么分,他只要讲说这是什么魔的就把它归起来。比如说它有五蕴之魔就是那就是五蕴,所以它的魔其实规范的蛮广。

问:它和居士众是有很大区别?

师父:对,有区别的。居士必须是人。

问:魔众不一定是人?

师父:魔众基本上就不是人。

问:像提婆达多,像那种害佛的,就不叫他是魔众?

师父:因为他还是人。提婆达多害佛故事里面有,但是他可能不是编在一个叫做提婆达多里面,他可能佛陀在讲的时候他在讲,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一定要修行要修什么,比如说他谈到说有四圣谛,他可能就归在四圣谛里面。这很有趣的,当初佛陀就跟阿难说提婆达多时候死后下了地狱,阿难就很难过,因为提婆达多是阿难的哥哥。那么佛陀就告诉阿难了说这不是佛所为,不是天不是魔不是谁所为,是提婆达多自己造的业,那就必须下地狱,这没办法的事情。因为阿难问你是佛,为什么让他下地狱?佛说不是我让他下地狱,是他自己造的一些恶业,让他自己下地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以后有这个以后应该都会谈到,慢慢讲内容都会谈到。

修多罗它的意义:to sew(缝)、and connected with(连结)、a thread(线)、yarn(线)、string(穿)、line(线)、cord(线)、wire(线),所以修多罗本意它是有线或穿的意思,所以中文它有缝、有连接,有线、有穿、有串起,又叫做契经,这是散文的教说,说是经典最早的部分。 我现在问你说为什么修多罗它用线来说,它有什么意思呢?

问:难道是佛说的理和具体的修行事一个一个给连起来了?

师父:你这样想当然是有道理,而且不错,基本上好像意义不是这个样子。

问:是不是把几个主题都连起来?

师父:有几个主题连起来这样的一个意思。基本上它是把教法分门别类之后,把它归纳串起来成为经。

  记得师父讲过教法跟经吗?它把不同类的教法分门别类之后,然后把它归纳整合起来。佛陀在各地散说那是教法不叫经,所以现在是做比较细的分析,你不要说师父那个怎么不叫经,佛说的叫经,我说那是我们一般后来的认知。最早佛说的就是教法,它不叫经。那么佛散说的教法弟子之后把它归纳分门别类之后,利用分门别类把它整合起来,等于是把它整个连接起来,这个就叫做经。所以由教法变成经,必须是由弟子整合的过程,必须是有教法必须有弟子整合的过程,之后就变成经,所以叫做契经,是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问:契经这个契是什么意思?

师父:就是相应的意思,契就是相应的意思。什么跟什么相应,事相应的、,一切事相应。

内容上有五阴诵第一。五阴诵第一就叫做阴相应,就是五阴相应,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经,比我刚才举的例子多很多。

问:经是讲每一句话还是?

师父:不是,一个小故事,这里的一百七十八经表示有178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可能就几行而已,字上可能几行而已,或是说可能最多就是一页,就是佛陀在哪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哪里,然后什么弟子来了,然后怎么样,它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经,这一百七十八经就是178个小故事。

六入诵第二,入处相应有二百八十五经。

杂音诵第三,它里面还分成几个部类,有因缘相应讲缘起的;有谛相应讲四圣谛;界,十八界或六界;受相应,受受、想、行、,受相应。这个相应也是一样杂的意思的,也是分类的意思,也就是说杂因诵还分成这五类,然后每一类里面都有一些经。

还有道品相应,有念处相应,四念处,正断、四正断,四如意足,根,五根,五力、觉知,还有圣道相应,还有安那般那相应。师父这边讲的禅座叫做安那般那,你看它把安那般那还特别列出一个。

还有学相应,不坏相应,这学就是三学,不坏净就是四不坏境,这就是修多罗su^tra的内容。我们前面是在讲修多罗的意义、内容,那么以后我们在教的时候,我们不会这样一个一个教了,我们把它依修行的道次地,佛虽然散说,但是后来佛弟子又把它编成道次第,从增上善学、信学、戒定慧,然后证解脱这样子。我们把它排起来,然后在这些经里面去找他怎么样在谈戒,怎么样禅定,怎么样谈慧,就这样子,然后怎么谈生起信心是怎么样。

问:师父,受相应和他为什么没归到那个五阴相应里面去?

师父:因为他有他的特殊用意,我们以后看到的时候就知道了。它受不一定只是受、想、行、的受,它还有其他的。

问:为什么叫诵呢?因为我们一般讲诵,都是合辙押韵的。

师父:为什么要叫诵?很简单,以前是诵出的,口口相传是诵出来的。

问:讲故事他也要诵的是吧?

师父:基本上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他最早以前背的时候,他不一定把内容长行背出来,他可能是背偈颂,他只记偈颂就知道它的内容。所以是诵出的,所以他们叫诵出。师父教《《成佛之道》》成前面有没有偈颂?有。有些人厉害《《成佛之道》》有背,但是我现在忘光了,如果你把它背起来,你对它的内容很了解,你都不用看。

我今天教,我把前面几个诵写出来,我就照诵讲讲它的内容。

问:是不是像我们背汤头歌一样,浓缩了精华的?

师父:对,也有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你要背起来你就可以说“人之初”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开始解释。所以他们古代就是口口相传这样诵出来的。不是写下来,是诵出来的,不是记下来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因相应处,我举个例子。这是一个经,其中一个小经,这样就是一个经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为佛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到这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如世尊说多闻,"多闻,一般你们认知的多闻叫什么?广博多闻,好像懂很多,一般都会这样认识,其实不是。

你看,【如世尊说多闻,云何多闻?】多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记得这个“云何”?师父说这个“云何”在中文字里面可麻烦了,有五个坏,有五个W。“云何”可不可以是what的意思?有没有what的意思?有没有how的意思?有没有which,汇合的意思,好像都有,那你就要看他到底问的是什么。他说“云何为多闻?”这里是什么?是属于哪一个?什么是what?什么是多闻,是不是?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问我多闻义耶?”】这个应该很白话。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对的,我就是问世尊说什么是多闻。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好好的听,好好的去思考,不要师父说的你就说对。

【当为汝说。比丘当知,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

  什么叫”闻色是生厌“?你要听闻道说,色不是我们所能够贪著的啦,我们必须对色起厌离心,不要去贪著,要离欲爱就能灭尽集尽法,如果能这样做慢慢就能解脱到达寂静和涅槃,这样的话就叫做多闻。

【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这样明白了吗?

  他这里讲多闻什么意思?这里的“多”不是很多的意思,是你要听闻到甚深的佛法,甚深的解脱法,要听到告诉你说这个物质的东西不是你能够去感染的,不是你人应该去执着的。所以下次看到LV,看到Benz(奔驰),你就要想到多闻。离LV生厌,离欲,离Benz生厌,离欲,能达到集尽解脱,这个才叫做多闻,而不是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懂,就是佛法不懂,那不叫多闻。

你看他有讲五蕴这个经里面其实它的主题很多,它的主题好像是在讲多闻,但是你不能因为他讲什么就列一个(主题),他很多地方多闻可能只讲四五个经而已,你不能四五个经编一个(主题)。所以你看因为他有讲色、受、想、行、识所以他编在哪里?五蕴相应。这样各位了解吗?

问:红字是因为它是色一系的?

师父:红色这个是师父把它弄出来的,特别指说,因为他讲色、受、想、行、识。

问:对,您要是讲的时候能把后头那几个给解释一下,举个例子比较好。比方说是讲到他说的是【如是闻,受、想、行、识,】他省略了,重复了一句话,它本生把闻,比方说最后一个是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你看这个识你怎么去生厌,你怎么离欲?

师父:这个以后我慢慢跟你讲。我现在不讲这些,这个以后我再讲,那这样讲完了以后不用讲了。其实你听过师父讲应该都知道了,我后面会讲了,你应该都知道什么叫做五蕴离欲,就是师父画的三个圈。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以后师父会讲。我问你如果你懂的话,师父画 的ABC三个圈跟五蕴没有关系?当然是有深的关系。我会讲怎么样生厌,为什么会,因为我们的……我想一下哪里有,没关系啦反正以后师父会讲。师父有一个叫做《活在《心经》的自在中》,是一个演讲,里面有讲。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什么叫“头面礼足”?不只是磕头,他不是把佛的足抬起来,而是低下去捧佛足,捧着然后用额头去碰,这是印度行大礼,是表示说我对你最高的尊敬。这是最尊贵的地方,足是一般人最下的地方,他是这样去碰表示说我最对佛陀最高的尊重。

【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法师,云何名为法师?”】我们现在不是称出家人为法师,他有定义的。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这应该不用解释了。

【“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什么叫做法师,什么叫做法?

问:1:44:30

师父:但是重点不一样。你要能够听到寂灭,离欲之法你才叫做多闻。一个法师要怎么样才能称得法师?要跟你说寂静解脱之法,要劝你离欲,不要在物质上太贪著,要这样的说法这个人才能叫法师。如果跟你讲那些天文地理或者是讲那些跟生死解脱没有关系的,不能叫法师。

  为什么师父要举这两个经呢?因为师父现在在讲五蕴诵。他把五蕴结为一个诵,就是说这一类虽然有时候讲的重点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因为都有提到五蕴,所以就把它归纳在五蕴的部类里面。虽然都是谈五蕴,但是每一个重点都不大一样。 前面是讲怎么才叫多闻,这里讲什么样的人才叫做法师,这样各位了解吗?不管它主题或许有不一样,但是它讲的都是五蕴,所以得把它集合为五蕴诵,蕴相应。

问:是这样师父,我读这一段的时候读不懂。我觉得您的用红色一标,我发现多闻和这两个区别是在于“若于说色是生厌”,于色说是。因为这个是法师嘛,法师要说法,他要说的时候色是什么。

师父:“于色是生厌”,我这个红字是告诉你主要要表达是这里有色、受、想、行、识,这样你知道吗?你不要被这红字等一下又弄得,我意思说这里有讲色、受、想、行、识,所以他把有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就归类到五蕴诵里面,这样各位了解吗?但是五蕴诵里面虽然都讲色、受、想、行、识,但它表达的主题不大一样。不是主题,是表达的重点可能不大一样。


回向!


阿含经讲要-5

前言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上《阿含经》。

上个礼拜已经大概解释过“阿含”的语义,但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所以很多同学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那么我们大概再来复习一下“阿含”的语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讲了这个是第五个礼拜了吧,然后慢慢才讲到说“阿含”到底是什么。问题说前面那一些如果不介绍,忽然讲“阿含”你一定会搞不清楚我在讲什么。前面把佛陀的生平,到时候怎么入灭的,入灭怎么结集,结集之后就有了结集说的《阿含经》。

那么现在我们再谈语义的时候,各位要有一个观念,就是教法跟经。

所谓的教法跟经两个概念不大一样,不是说截然不同,是教法跟经两个概念不大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们讲说什么经其实最早指的是教法。那教法跟经有什么不一样?

问:教法的集结就是经。

师父:对,你讲的非常好。你再讲一次。

问:就是对那几次集结,然后集结以后澄清的。

师父:对。教法就是教法。教法就是佛陀到底教教导了我们什么。但是经呢?经是经过佛弟子集结,甚至编辑、分类、归纳编辑之后才成为经。所以虽然说,经典上会说“如是我闻,佛一时在……”然后会描述它的一个事件,但是你不要把它当成说这个事件所发生的事,就好像你今天早上起来先刷牙再吃早餐这样一件一件那么详细,它意思不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佛弟子在编辑的时候,他会大概是什么时候,然后大概过程是怎么样……它只是描述一个大概过程,但是最重要经的内容在表述教法。不管《阿含经》还是《大乘经》都一样,经就一定是经过佛弟子的编辑结集之后所称的才叫做经。所以教法经过编辑之后或是结集之后就成为经。这以后我会慢慢讲,等一下我会慢慢讲。

好,那么《阿含经》第一个,《阿含经》是什么意思?

阿含它的梵文是Ā gama,上次讲过。Ā gama,它是由ā长音,是相反过来的意思,那么如果短音的话它的ā就是没有的意思。比如说阿弥陀佛的ā就是无,然后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无量光无量寿,比如说āh,叫做什么?阿罗汉。阿罗汉是无生,所以ā它如果短音就是没有的意思,但是长音它就有相反的意思,所以是νgam是“去”的意思,后面加一个a它是名词化,所以它是变成gam,指的就是“来”。所以这样阿含它实际上是来的意思,它的字义上就是来的意思。他的音译有阿含慕、阿含、阿含暮,译一样字不大一样,阿笈摩、阿伽摩,都有这样子的,但是我们现在用国语发音的话,会觉得跟阿含不大一样,但是你用唐音了,比如说闽南音还是用广东音念起来,就会Ā gama跟阿含很像,

这个只是它的字义,那么它的意义有什么?它有To come near from,to approach , to arrive at,to reach to return,总之它有来,趣向,到达,回来,回的意思,这个就是他的字义——来的意思。

好。那来什么?上个礼拜弟子问说那来什么了?怎么来呢?

好,第一个,这些都是主印度祖师或中国祖师辗转传来,“come near”就是辗转传来的意思,所以根据《瑜伽师地论》它有辗转传来就是传来的意思。

那么第二呢,僧肇(姚秦僧肇《长阿含序》),它认为归是回来的意思,一样啊。那么僧肇它有更深一部的解释说法“归”的意思,它的“归”是指:“法归者,蓋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它认为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可以汇结到阿含来,也就是说阿含的教法是佛教教法的根本。一切教法都可以,它的胜义都可以回归到阿含的意思来,《阿含经》或阿含的教法里面来,所以它说是“万善之源府”,上个礼拜师父大概讲过。

Nikāya这个是从南传,因为《善见律毗婆娑》是跟南传的律有关系。Nikāya是有部类的意思,部类、品类,它有容受或聚“集”,但是这个不是阿含的本义,这不是阿含这个字的本义。这个是从南传的翻过来的有这个意思。还有,更重要也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一切事相应教又叫做事契经,这个契经就是相应教的意思。所以阿含呢它的内容叫做一切事相应教,或叫做相应教,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集为是阿笈摩)。我们知道有四阿含是因为《瑜伽师地论》里面说有四阿含。那我们现在汉译的也有四阿含,但是分属不同部派。

好,那么它说是四种阿笈摩就是四阿含,师、弟就是师父徒弟之间辗转传来于今,所以它这里解释的就是辗转传来的意思。所以阿含的来的意思就是说辗转传来的意思,“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

那么上个礼拜师父讲说辗转传来从哪里辗转传来?从第一节结集到第二节结集之后,最主要是从第二结集的,因为第二节结集之后四阿含就已经完成了。所以是从第二节起辗转传来,不是从佛的时代辗转传来的。因为佛的时代有教法,但是没有经。必须佛弟子去会诊之后才有经。这一些经或是会诊之后的《四阿含经》,就这样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到公元前100年左右才被写下来。但是不管是口口相传,还是公元前几百年被写下来,它都是一代传一代,所以它有辗转传来的教法的意思。师徒间辗转传来,所以叫做阿笈摩 ,阿笈摩 叫Ā gama(阿含)的意思,从它的意义上来讲叫阿笈摩 ,从内容上来讲叫四契经。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是在复习上个礼拜而已。因为怕你们有些人可能第一次接触,所以会稍微讲一下,有问题尽量举手发问。

事,上个礼拜是讲到哪里?讲到事是不是?

事契经的事是指一切可以认识到的现象,包括生活上、宗教上的事物,生活上宗教上的事。

比如说《瑜伽师地论》提出九事,它的本地问题是九事,第一个叫做有情事:五蕴(色、受、想、行、识)。你要是上过一些基础教法应该都会知道。

还有受用事叫做十二处,如果你以前上过师父的课,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讲五蕴为什么要讲十二处,但是没上过也没关系。因为五蕴十二处这些东西都是《阿含经》的根本教法,以后讲的时候都会谈到。

还有生起事,什么叫生起事?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叫做生起事。这个生起事指什么生起?生命的生起,生命的流转,不断相续的生起。生命的流转不断相续的生起,在《阿含经》里面最早讲的就是十二缘起之一,这个内容上我会慢慢再解释。

还有还有安住事,比如说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认识的识,识食。谁记得这个在讲什么?我给你们《佛法概论》里面都有,师父其实在以前也曾经讲过解释过,谁记得这个在讲什么?

问:就是六道众生吃饭的方法,保持色身。

师父:吃饭的方法哦。但是我知道你的意思大体对了,但光讲吃饭的方法好像(不全面),问题是意识食还有触食呢?这是吃饭吗?你讲的是第一个。

问:识食好像我记得是说的天人或者地狱众生,然后都有食才能保持它那个……

师父:不一定是天人、地狱,那人呢?

问:人不需要食是吧。

师父:人不需要食?

问:精神食粮呢?

师父:这里面有包括物质食粮、精神食粮都有。

我大概讲一下,所谓的安住事为什么叫安住,有这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我们才能安住。这里面包括一般吃的东西的食粮,还有精神食粮,两个都有。也就是说这个四食是维系生命的基本,维系我们生命的基本。我大概讲一下,以后在后面都会讲。粗抟食指的就是一般的吃饭,吃食物吃东西。你一天没吃可以,2天没吃,3天没吃,4天没吃,10天没吃行不行?还可以。那20天呢?一定死嘛。20天不吃东西不会死?那40天不吃会不会死?

问:禅宗里面喝水就可以了,他们有个避谷。

师父:你讲这个东西还包括水。你说一个月不吃东西不会死,那两个月呢?还是会死嘛。也就是说食物是必然的。你说一个月不吃,你说最厉害一个月40天不吃不会死,比如说什么灾难,被东西压在洞里面,他只要有水可以活多久多久,好的,没关系,你可以活三个月,不可能嘛。不吃东西不可能活三个月。你不喝水可能7天就会死,你说不吃东西再怎么样三个月总是会死嘛。所以粗抟食主要指吃东西了。你说水呢,包括水,物质性的嘛,这里大概解释,其实我以前在《俱舍论》里面还有更(早)之前都讲过。

触食呢?接触我们的感官接触,必须要随顺我们的精神的啦。比如说耳朵听到东西。问你在一个嘈杂的生活里面会不会早晚会有精神问题?会不会?对呀,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触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反正我们的感官接触到、认识到这个都可以叫触。所以我们也需要触食,就是我们感官要顺于我们的精神长养的。我问你,你每天生活在,比如说战场上,或者是坟场或者是手术,每天看到都是那些很可怕的东西,会不会影响精神呢?一定会的。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环境里面是鸟语花香,看到的满湖光山色,会不会活久一点?当然,一定会。这个触食就是我们的类似有点感官上的接触。那你听到的呢?如果你听到的是鸟语花香,和你住在火车轨旁边每天听到火车来来去去,哪种会活久一点?我们光就这一点来看,肯定是鸟语花香的,所以有些人喜欢住乡下。好,那么你说闻到的味道,如果你闻的都是自然的空气,自然的鲜花,以及说你每天去工厂里面闻到什么皮臭味或者是什么那些,久了会不会有问题?当然会,所以这个叫触食。

那意思食呢?意思食最根本讲的就是求生的意志。我们求生的意志让我们可以在任何艰难的环境里面继续生存下去。我问你,如果一个人觉得我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意义,他会不会早点死?不要说自杀。他会不会有可能短命?有,因为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求生存的意志力。那问题是如果你有强烈的生存求生欲望,会不会可以让生命长一点?刚刚师父说灾难的什么,如果你说我就这样管他死的,那可能几天就真的死。但是你求生意志很强,你可能靠谁都会活好长一阵子,所以这个意思食就是求生意志,这个四食就是我们的精神体,我们的生命的精神体,它是业力而引导而来的。

那么大概讲到这里。你说四食是跟我们修行有关系吗?有,以后会谈到说这四食跟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我以后慢慢也会谈到。

还有染净事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好,再来差别事:十八界。新来的同学你们知道十八界是什么吗?不知道十八界是什么请举手一下。举高一点,我看我还有差不多1/3。你要不知道没关系,我以后内容会讲,但是我这里你们不懂,我大概讲一下。

佛教认为说,我们的修行跟我们的感官跟认知有很深的关系。有没有听过六根门头好修行?我们的修行其实是在我们的感官跟对象的认知当中产生了什么问题,这是修行的一个入手处,所以这个认知在佛教里面就很重要。基本的认知佛教认为有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要记起来看,需要师父写下来吗?我写一下好了,你们有些人可能不知道。

我们的六种感官,叫做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我们的根六种感官。(师父画图)

前面的这五种(眼、耳、鼻、舌、身)是物质的,就是我们的神经系统,这个(意)是精神的认知的根本。刚刚举手说没有听过这样清楚吗?我们对外物质外界的认知,佛教最根本的分为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包括我们所有的触碰,还有意脑袋里面的好认识的一个主体精神体。它这个叫做内六入,它对的对象是叫做外六处,外六处就是他认识到的对象。眼睛对色;耳朵呢,声,声音的声;鼻子是香,这个香不是臭跟香的香,是味道的意思的;然后舌对味,这个味也是味道的意思。你说两个都叫味道,一个味觉的味,一个是舌尝东西的那个味,这个(鼻)叫做smell,这个(舌)叫做taste。当然这样讲的清楚,你不可能说我鼻子去吃东西,鼻子是闻到香味的,舌头才能去吃,感觉到味道,那么身体,触;意呢,法。简单的讲,法就是内心的概念。你要不知道法是什么,法的范围很大,但是这里我们(是讲)精神体所认识到的就是内心的概念,基本上就是说我们这感官会取一个像进来之后变成我们内心的概念,然后我们的精神体会去认识它,简单的讲就是这样。但这个就叫做十二入处,就是刚才讲的十二,六加六是十二,十二入处。跟这里的十八界呢?因为眼对色的时候会产生眼识。因为你看这个是根(师父画图),这个是境。那根对境的时候会产生眼睛的对对象的认识,这个叫作眼识。然后有耳识,然后有鼻识,舌、身,最后是意识。这三个加起来有多少?十八,就是这里讲的十八界差别事:无量界/十八界(眼界、色界乃至眼识界……)。

在佛教里面说我们的一切无外乎就这十八界,因为我们的认知离不开这十八界。你说那师父你不没有认知到的那些呢?问你说,但是在佛教来讲,你没有认识到那些意义在哪里?因为佛教在讲修行一定在谈,我们认识到的范围里面,我们怎么样去采取对我们认识这些东西到底发生什么问题,然后怎么去解决?佛教不谈那些什么外星人、天文地理……什么什么,那些跟烦恼的灭除,跟降伏没有太大关系,烦恼的灭除跟降伏就在于我们认识到这个境界当下发生什么问题。所以我们的变成他说佛教讲说一切法万事万物的存在,不外乎就是十二入处还有十八界,就是这样。那离开我们的这些什么亿万光年之外有没有外星人,有跟没有关你什么事?所以这个跟科学不一样,你证明了外星人你烦恼有降伏吗?没有。你证明没有外星人烦恼有没有降伏?也没有。所以你要知道说佛教很注重分析我们身心生命,还有我们的感官认知,从中里面去降伏我们的烦恼,这才是佛教的根本重点。

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这个地方它差别事既然立了十八界,为什么在第二项的时候还要立受用是十二处?十八界应该是包括六根、六尘和六触。

师父:对,因为他有时候就讲十二入处而已,有时候是细讲十八,粗讲十二,因为在很多时候它就讲十二,但是讲十二的时候其实在细节上它已经包含十八在里面。但是,在很多更细的分析的时候它会讲十八界。界它有种类的意思,那么受用主要是在谈认识上。这没关系,你要不懂以后我们再谈经文的时候它提出来看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它有哪里不一样。所以这十八界跟十二入处在分析上有点不大一样,十八界是分一类一类的,十二处只要在讲我们认识的感官这样子,以后细节上我们会慢慢再谈。

还有说者事。谁?佛跟弟子。你会说:“说什么?”说修行说佛法,就佛跟弟子。佛弟子能不能说佛法?当然,很多时候不是佛说的,很多时候是目键连、舍利弗,还有那些大阿罗汉也会开示,很多时候是他们讲的,我们等一下看《阿含经》的内容就知道了,不只是佛说而已。

还有众会事:八众,这个八众就是指天龙八部的八部。金庸武侠小说最有名的其中一部就是《天龙八部》。你会说那八部到底哪八部?就是这八部:天四众,人事众。人包括刹帝利,那就是皇宫贵族;婆罗门就是宗教师;居士,就是一般信佛的人;还有沙门,就是修行出家的修行人。天四众有四天王天,有忉利天,有魔众,有梵天众,这是天四众。细节上以后有碰到我再跟你们谈。

问:师父,我觉得现在从我们目前中国的这种情况,我们说这叫居士众。这个是针对当时古印度的时候分类,现在我们比如说刹利众、婆罗门这些我们又没有。

师父:你说没有?你要严格分起来是有的,比如刹帝利就是皇宫贵族嘛。你说现代吗?现在你就说达官贵人或者总统那些人,概念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它是以古印度分类。你说他为什么会这样分类?因为你要记得这是佛跟佛弟子在跟那些居士或跟那些人讲,他跟什么人讲?佛跟佛弟子当然是对古印度的人讲。那古印度的人对象不同有没有差?当然有,对象不同,有差的。所以他为什么这样分?我觉得说,你不一定非得这样分不可,但是古代佛开示的对象就是他就是这样分别,就是有这些。佛有时候会跟那些居士或者是沙门,这些沙门有可能就是佛弟子出家众,但是也有可能是外道。佛常常跟外道论法的。当然还有比如说其他的鬼神这些东西,当然也会有。假设佛是生存在现代,生存在现代的中国,他可能会分类会不大一样。比如说跟总统级、部长级开示了什么,跟一般的商人开示什么?跟工人结集开(示)了什么?跟无业游民讲的什么?还有跟佛出家的会讲了什么……都也是会有这样的分类,可能分的不大一样。

问:师父,也就是说这些人并不一定是佛弟子。

师父:有些不是,有些是。

问:我想在人四众里面,前两个在古印度有四种结集。

师父:对呀,四姓阶段。它不是指四姓阶段,他只要是佛法的对象,

你说其他结集呢?你看有刹帝利、婆罗门这是上面两个结集,下面两个结集呢?一般的人跟那些奴隶呢?你只要学佛的都可以是居士众,只要在家人学的佛那就是居士众了,所以居士可以范围大一点了。但是学了佛的皇宫贵族当然还是居士。但问题是,你算是学了佛,皇宫贵族还是皇宫贵族。

那还有婆罗门呢?婆罗门是佛陀时代印度主流的宗教,所以叫做婆罗门,信的就是大梵教(Brahma),他们的宗教师也叫做Brahma,翻译成婆罗门。婆罗门他当然不是佛教徒,因为婆罗门是主流宗教。那么佛陀创出新宗教之后会不会跟主流宗教有抵触?在那个时代会不会?会。所以印度那个时代我们大概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种宗教:一种是统治印度由雅利安人所带进来的主流宗教就叫婆罗门教。另外一类的宗教就是雅利安人还没进来之前,在印度当地流传的各式各样的信仰跟宗教,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佛陀那个时代新兴的宗教,像佛教就是。当然那时候也不叫一个学派的,就是教法啦,还有耆那教也是。这一些很多观念是反婆罗门的,所以有时候佛陀很常跟婆罗门论法。当我们讲外道的时候是指包括婆罗门,包括不是佛教其他的那些(宗教)都叫外道,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讲婆罗门教。讲外道很多时候有可能指的就是不是婆罗门教以外的那些各式各样的信仰,都可以叫外道。

我大概提一下,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雅利安人你们听过吗?听过雅利安人的请举手一下。大部分都没有听过。我们这样讲,雅利安人是白种人,它不属于当地印度的土著。我讲土著不一定是那种野蛮没有开发的,就是在当地的土著。三千年前,大概距今三千年整,雅利安从西方(白人一般讲说是从)高家索来的,我们大概这样认知就好。雅利安人是白种人,超过三千年前大概从西方过来,因为白种人是从西方来的,不会从东方来,从东方来有可能就事众国人。从西方进来之后,当初的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但是印度当地已经有很高的文明,而且是农业社会。那么你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古代高度文明农业社会打仗绝对打不过游牧民族,这是千古不变。你不要讲说我帝国多厉害,除非少数,一般来讲游牧民族打仗一定比农业社会的人更厉害,他一个可以打十个。他进来之后以少数的游牧民族统治的差不多西北印跟中印度一大片的地方。那么他以少数人来统治出多数人的时候,就采取一种方法——分结集,所以最高结集就是婆罗门。婆罗门绝对是雅利安人,还有刹帝利、皇宫贵族,还是以雅利安人占多数。接下来就是其他一般印度的土著,还有更低的也都是一般印度的土著,所以它就分四姓来统治,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才会有婆罗门,也有刹帝。那么雅利安人带进来的宗教就是婆罗门教,信奉的就是一神的大梵天。其实印度它是介于一神跟多神,他其实也不能说一神,他有一个总体的信仰,那个叫做大梵,但是那个是超越的。

婆罗门他是一神教,(雅利安人)他把一神教带进印度当初的文化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一神教融多神教。一神教怎么融多神教?雅利安人还没进来之前,(印度)它当地的文明就有很多它的信仰,有什么天神,有什么神,什么各式各样都有。那么雅利安人基本上信奉的是一神教,一神教带入多神教的时候要怎么融合?谁要提供一下意见?

问:包容。

师父:怎么包容?当然我也知道包容。

问:采取提高你结集等级的手段来融其他的教,比如说你信了婆罗门教,你就种族提高了。

师父:也不是这样子,你种族不能提高。我跟你讲,印度的四姓结集跟中国的士农工商还不一样,中国士农工商只是以它的职业分化而已。我问你士可不可以当农?你罢官不做或被贬官你可以去当农夫,工跟商它可不可以对换?我今天工人做一做有钱我来做生意,他只是职业的分化而已。但是四姓的婆罗门他是不可以跳的,你休想说我本来是戍陀罗结集的,结果我要跳到刹帝利那里,没这回事,不行就是不行,千百年来它就是这样。那么我们回到一个主题,一神教融多神教怎么融?

问:武力。

师父:基本上武力打败就已经被统治了。基本上你用武力攻克细微,但是你怎么统治那是一回事。第一个是四姓,你要用结集来统治;第二个宗教,你必须要想办法让这些人在宗教上产生一种信仰,因为印度人的宗教信很重。一般如果你没有学过宗教学,你很难去说一神教跟多神教怎么融,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难。你可以是一神统治多神,你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除了一神统治多神以外,比如说本来当地有很多神,我带进来这个神我就说我这个神是最高的,它管理你们这些神,那不就好了嘛。还有一个方法,我觉得那个方法更好。

问: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变的。

师父: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变的,那不是很好吗?也就是说他带进来他怎么融,他说其实你们所有的神它的根本就是我们的唯一的神,这个唯一的神它怎么样印化?以依不同种族他就印现成不同的神,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的变现,所以你信的也是我的神,那不就没问题了吗?那是更好的一个方法。

所以基本上为什么说当初会有这些什么天龙、梵天,你看这里的梵天,这梵天不就是婆罗门信的大梵吗?但是在佛教里面又把它容赦进来之后,就变成现在就是师父一部一部这样讲,现在将印度讲完了,那么佛教在佛教弘图当中,刚跟它当地的婆罗门有冲突的时候,第一个论法,第二个把你的神贬低一点。什么贬低一点?你的神没有究竟,你的神没有解脱。所以佛教立三界里面大梵天它只是在初禅天里,它根本没有解脱,它也是三界六道轮回,只有我们真正的佛,还有这些阿罗汉才是真实的解脱。所以它变成是说佛不但对婆罗门说法,对婆罗门辩论,它还对梵天说法,对魔众说法,对忉利天……你看到忉利天众其实是四天王天、忉利天这些,都是印度当初雅利安以外的各种鬼神的信仰。梵天是雅利安人带进来的,所以他把它排在一起,这一些都是佛教化的对象。

问:师父,我想就是现在也有人说,将来就是说像耶稣基督他是菩萨,也等于是类似于这种说法?

师父:当然啦有些人要度化西方人。是啊,你要度化西方人,有人问师父说耶稣是不是也是菩萨来化现的?你要度他们当然你不要说:“没有没有,那个差远啦,那个跟我没关系。”但是,你要融设他们说:“对啊,耶稣慈悲、博爱那也是菩萨的精神。”那是不是很好的融设?但是,耶稣跟菩萨还是不一样的,菩萨绝对信仰佛法,绝对否认一个创造神,但是耶稣是承认有一个创造神的。不过(这是)其他的(内容)了。只是说一般世间用的,还有真实在讲课的时候(它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这一些都是一切事相应教的事,有没有?

众会事,这个是说者事,这个是所说事,这个众会事,说者事就是教导的老师佛、佛弟子,所说的内容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然后教导的对象就是八众。

问:我不知道恰不恰,但是我很好奇。因为在佛陀的时代外道也有很多修禅地方,像雅利安人或者是婆罗门教,他们也修禅定?

师父:,基本上,当然婆罗门也修禅定了,但是婆罗门更重的是仪式。

问:所以我的问题就是,像一些印度的官方就是你能够入圣生禅是不是都是比较,你的源流是属于他们原来婆罗门进来?

师父:没有,不是,我说过婆罗门比较重仪式,对神的供养跟各种仪式,但印度当初当地的宗教很多不属于婆罗门的,比较重以自我的修炼,还有禅修。

问:对,这就是我的问题,因为我在想……然后就想到西方的宗教基本上当然也是信唯一的神,可是那种禅定就没有对他们比较重视……

师父:对对,他们比较不重禅定。我不能说完全没有了,但是他的特性来讲,他比较重视跟神怎么沟通,受神怎么保佑这样子。四禅八定类似都是原来当地发展出来的,所以佛陀当初出家去学习的不是向婆罗门学习,是向当地的外道学习。但是你说婆罗门的东西他有没有学?有啊。他在什么时候学的?还没出家的时候在宫里就学了,所以不需要再去学那些东西。

总之,所谓的事就是生活事就是这里周遭的一切,但是这些事绝对不离开什么?离不开修行事。所以一切事相应教的事其实就是修行事,佛陀跟佛弟子的生活就是修行,就是事。所以一切事相应教就是说一切跟修行相应的这些教法,叫做一切事相应教。所以要记得《阿含经》就阿含的意义来讲,它是从第二结集以来辗转传来的教法,从它的内容来讲就是修行事。

我们来做一个小结,上礼拜讲到这里。

《阿含经》意义:辗转传来的圣教。

内容:一切事相应教。一切事就是修行事,是佛陀和佛弟子生活上的应对,还有教导。

生活事就是修行事,所以这个叫做小节。

现在明白“阿含”是什么意思了吗?以后人家问说,你现在星期天去中道听什么?听《阿含经》。阿含到底是什么?师父讲过好像是来什么……

是辗转传来的圣教。记得阿含的意思就是辗转传来的圣教。从哪里传来?从第二结集以来。

圣教的内容叫做一切事相应,那事什么事——修行事,断烦恼解脱的事。

TY这样有录到?你说没录到我下礼拜还要再讲一次。好,不过因为这个很重要了,你弄懂了以后下面慢慢就容易懂。

有没有趣?一般不会讲这样子,但是这是当初在佛陀之后发展确实的状况,经教的来源、教法的来源就是这样子来的。

抄了吗?大概抄一下,你可以拍,可以用手机拍,还有(讲义)我们都会放在网上你们知道吗?你们可以事先去把它DOWN录下来,在网上都已经有了。

好,再来。

第二节:阿含的部类

既然《阿含经》是从第二结集以来就有的,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或是它到底部类是怎么样,到底有多少呢?

基本上《阿含经》如果依大正藏来分的话,它有两大册,这么厚一册,这么厚的两大册。那两大册包含了四部阿含,在汉传里面两大册包含有四部阿含在里面。我等一下下课之后,我上去拿一下,让你们了解一下那两大册有多大册,我会看让你们看一下。

问:师父,南传的那些贝叶经就是阿含经吗?

师父:南传不一定叫贝叶经。一般南传的经只有《阿含经》。我等一下会讲,我现在正好要讲。

所谓的贝叶你们知道吗?它是一种类似像棕榈叶,它比较粗比较重。古代他们把它写在上面,因为他们没有纸,所以贝叶经不是一部经,只要写在贝叶上被发现的那些都叫贝叶经,贝叶经也有一些大乘的,不一定只有《阿含经》。所以我们讲贝叶经,其实是古代印度写下来,他不是写在纸上,他写在一种贝叶上面,而且这个贝叶比较不会腐烂,可以保存很久,这个就叫贝叶经。但是你要问的应该是师父现在要讲的,基本上阿含在汉传来汉译来讲的话,最早是公元二世纪的时候翻译进来的,它包括四部: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包括这四部阿含。所以我们阿含一般讲四阿含,那么这四阿含里面以杂阿含为最根本的,所以是记得师父上次讲结集的时候吗?第一结集,第一次结集,它的内容大概相当于杂阿含。第二结集结束之后,它的内容相对大概是四部阿含。那么第二结集以后,佛教因为种种思想借力,佛教就分部分成各个宗派了,从中国来讲叫宗派的,但是讲宗派有点怪怪的,以后我再解释。

那么在印度就叫做部派,用英文他们常常称为school或sect,就是派别的意思,所以他们喜欢称作部派,也就是说第二次结集有经有律,经就是四阿含,然后有律。但是他们这一些佛弟子对于这个经还有律,他的解释认知不太一样,那么因此他就分派,基本上有分为所谓的上座部,跟大众部。分派然后越分越细,还有很多派,最大的一个有十八部。分派之后,他们各个派就把第二结集下来的经跟律各自传下来。传下来中间会不会有少些的更动?一定会的,不可能说没有。这样各位了解吗?一定会有少数的更动。

那么汉译的四阿含跟现在南传所传的四阿含他们,南传巴利。你们记得上次师父讲佛教的传播吗?大概是什么时候传到南方斯里兰卡去的?公元前大概三百年左右。所以他们那时候部派慢慢开始分裂,所以他们也有他们的阿含,但是他们不叫阿含,因为部派所传给的名称不大一样,阿含是北传常用的,但是南传不一定用阿含,他们用尼柯耶(nikāya)。你看尼柯耶(nikāya)是部的意思。但是他们有五部,我们北传汉译有四阿含,你说:为什么人家五部我们是少了什么?没有少,我后面会讲。

他们巴利(Pāli)的经典,它就叫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是不是跟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差不多,对应起来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有增,只是某些地方小地方有增有减,但是内容大同小异。这样大概了解吗?也就是说可以证明说其实他们都是从第二结集之后各自传承下来,但是你说传了二千年后会不会变得天差地别?没有。阿含跟相应部比较起来的话差不多,内容差不多。所以你记得师父曾经讲过一句,就是说研究原始佛教,研究《阿含经》必须要懂两种文字,哪两种?你不要跟我说英文日文,或是英文法文没有,要哪两种语言?来说梵文的请举手。讲中文的请举手。讲中文的为什么那么少,你们认为读阿含不用懂中文就对了。中文当然是一定要,不然我们现在汉经这些都事众文。除了中文以外还有哪一种语言?当然是巴利文。你说有没有梵文阿含?我不可能说没有,但是非常少。相对来讲,巴利文的这五部就非常的完整,而且是同一个部派的。我们的四阿含还是属于不同部派的,但是内容跟这个是相应的。所以基本上如果要研究原始佛教的话,那研究原始佛教的话你一定要懂《阿含经》吗?就是要懂中文,还要懂巴利文,两个要必须去比对。

问:是说他们真的没有English version吗?

师父:有,有人翻。巴利盛典协会有把它翻成英文。但是我们讲英文是现代翻译的不是古代。但是,你如果去用英文去读,这个(五部)有翻成英文的啦。但是你要用英文去读不是不行,这个(五部)都有,师父英文版的,巴利文版的都有,但是你用英文版做一个研究,去读翻译版这个研究的品质就稍微差了一点。如果他翻译的错误怎么办?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点的研究,程度水准要高你必须自己懂。

问:就是我的问题,我中文也不了解,如果我要看英文。

师父:你读英文的话完全没问题,我不是说你的能力。你去读英文没问题,因为你不用做研究。

问:可是也不容易。

师父:当然啦。不要说你读英文不容易,你去看中文你也不一定看得懂,不然师父就不用站在这里啦,我就发一部你们自己去读就好了。

问:师父,佛陀的时候是讲的什么文?

师父:我后面会讲。我先讲一下根据研究,但是我们不敢百分百,因为二千年前没有百分百的。佛陀出生的地方是哪里?南尼泊尔。应该是那个地方的语言。但是佛陀懂不懂梵文?当然懂。懂不懂各地的方言?当然懂。所以佛陀其实讲很多种语言。但是根据研究佛陀主要用的语言,也就是他的家乡或那个地区的语言,基本上是巴利,我们只能说大概,我们不能说百分百一定是这样,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有经典记载说佛陀到哪里用各种语言讲经。曾经有弟子建议说,佛陀为什么我们不干脆统一用梵文就好?梵文是婆罗门的主要主流语言,也就是说上流社会当初用的就是梵文,巴利可能就是各地某一个地方用的那种方言。现在中国普通话是国语,是主流,是主要语言,各地方言多的是。

问:这个是方言,但是文字总有的吧。

师父:他也没有文字。

问:但是梵文跟巴利文是连文字的意思都一样?

师父:等一下我刚讲错,不是巴利文,是巴利语。他到最后是用,比如巴利经典它有泰国版的,有什么版什么版,他是用他们当初的音再把它拼出来的,它只有语没有文,这样明白吗?这样大家清楚吗?所以当初很多地方跟中国有点类似,因为其实文明古国都有这种类似的,它有一个官方语言,还有官方文字,但是各地的方言它可能是只有方言,但是没有文字。师父这样讲是大概,我也不知道说哪一个地方忽然间有什么文字,因为有时候地方跟某些国家那个只是概念上的问题而已。我问你,你有没有在金庸小说或历史上有没有西夏国?

问:有。

师父:有西夏国,西夏国有西夏语,有西夏文。西夏文说很早以前就有不知道,有可能在二千年前它可能就只有语言而已,没有文字,但后来慢慢就把它弄出来了。所以为什么基本上最早巴利它不用文字?因为最早在口口相传的时候它不需要写下来,所以它不需要文字,它只是口口相传而已。你说佛陀当初用什么语,佛陀会很多种语言,但是根据研究他主要的在他家乡附近或那一块主要用的(语言)有可能而已,有可能是巴利语。

问:一开始只有巴利语,后来他们借用梵人的字母把它写成巴利文吗?

师父:没有,刚开始梵文很早以前就有了。

问:对,就像这个巴利语最后他就根据这个写下来的时候……

师父:因为我们不知道当初它结集的时候到底用什么语言,不一定就是非得用巴利文,有可能是用梵文了。但是它传到南传的时候,他用他们当地国家的语言的拼音,用音把它再拼回来。

问:它的字母呢?就是放在前面?

师父:字母其实在,我等一下后面会讲它字母。其实在印度它有很多种字母,我等一下会介绍,最后面我会介绍它用的语言跟字母,大概会提一下。

刚刚如果讲有问题的话,你可以再提出来师父斟酌的回答,只要不影响课的进度,或是不要离题太远,师父都尽量回答。

接下来,这个四部阿含还有五部你可以哪,师父它为什么多一个小部?我后面会讲。

再来,第一项 杂阿含

我们四阿含还记得吗?杂阿含还有什么?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我们先来讲第一个杂阿含。

你看到第一句很重要,“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

佛法这时候是教法,教法它只是一切事相应教,它不一定称为经,经是经过编辑或者是结集之后才叫经。师父再强调你们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佛法就是教法。佛陀没有讲说我来讲哪一部经,佛陀不会说我讲哪一部经给你听,佛陀就是开示说你这样子应该怎么样,他就是这样告诉你,他不会说我这部经叫什么经。所有的经都是一定是佛弟子之后,不管是结集或编辑过才叫经。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佛随机散说,弟子依部类而集成,就是杂阿含。”

现在我们来一字一字来看。

”佛法只是一切事……“什么事?修行事,跟修行相契相应的教法,这就是佛法。所以我问你“佛说……”人家很多人在讨论“佛说……”佛说什么?你不要用禅宗佛没有说什么,佛说了30年的,你说没说,现在不要先弄那个。我说佛说什么?佛就教法,佛说的就一切事相应教,所以佛说的内容怎么定义?你不能把”佛说的就是一切事相应教“定为说佛一句一字这样叫做佛说,你这样定问题会很大,为什么?如果你非得定说佛是这样子用什么一字一句,像师父现在,像录音这样子讲出来的话,那问题会很大,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佛当初用什么语言讲的。你说巴利文,我是说可能但是也不能百分百。如果你说是巴利文现在这只有巴利经典是佛说,其他都不是,那中文这些经典那就不是佛说的。为什么?因为它不是佛当初的语言,它是翻译过来。你不能因为翻译过来就说这不是佛说的,所以要记得佛说的就是佛法,佛法它的内容就是一切事相应教,所以只要是一切事相应教,它就是佛说。这是应该有的概念。

还有”佛说法是随机散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佛不是说来我现在开班收徒打广告,那么我现在从增上善学、增上性学,然后增上戒定慧,然后证解脱……佛陀不会这样子教的,因为佛陀并没有住在一个固定的同一个地方。佛陀当初跟孔子很像,带着一堆弟子在南尼泊尔以及印度恒河流域到处去教化,所以他到处去,到哪里遇到什么人他就讲什么法。你说“有没有地方住久一点的?”当然有。但是住久一点,每天来拜访佛陀的,佛陀不是开班收徒,佛陀从来就不是说我在这里开班,然后大家时间到来,很多时候是佛弟子动不动讨论有问题跑去就找佛了,或是说今天哪一个在家居士或哪一个皇宫贵族来面见佛陀,那么佛陀就随机教化。所以佛随机教化四十五年。第一结集第二结集,佛弟子就依部类而集成。所以你说第一次结集的时候,难道说谁先谁后他就随便零零散散的,当然不是这样子。你都会分门归类的,那时候佛弟子怎么不会分门归类?所以当初佛弟子在编辑的时候,在结集之后在编辑的时候是“佛弟子依部类而集成”,那什么部类师父等下会讲。

它的部类基本上是主题,主要指的就是主题。来谁告诉我佛教里面可以有什么主题?你要编佛教的话,如果说以主题来编,佛教里面举个例子可以有什么主题?

问:苦集灭道、四谛、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四食、五蕴、四念住、三环、缘起、三十七道品、缘起性空……

师父:缘起是一个主题,它已经不一定讲性空了,但是它讲缘起无我,意思上差不多。还有吗?戒定慧也是一个主题,可以是一个主题。所以

所以当初佛弟子在编辑不是零零散散的,他是把同类的东西依主题来分门别类,就是依部类而集成就是杂阿含经。那你就会有疑问了,那一部类为什么叫杂呢?

问:杂就是不单一。

师父:你这个解释不错,不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杂”。其实古代《瑜伽师地论》,还是其他论其他解释这个“杂”不是杂乱的意思,它这个杂是《间厕鸠集》。

问:《间厕鸠集》是怎么样?

师父:你不知道,如果我没解释,反正不知道没关系,后面这个比较重要。

“集合为部类的意思。”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了(categories),这是古字。《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集合为部类的意思,所以它的杂不是杂乱,它的杂是分门别类的意思,所以它的杂就是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的意思。所以他为什么分门?他这叫作相应。他的相应教是什么样?他除了跟教相应以外,还有相应的东西。一切事相应,依主题不同把相同的东西分门别类的归在一起,这个就是一切事相应教,就是杂阿含“杂”的意思,所以杂含的杂是分门别类。依什么来分门别类?依主题来分门别类。依一切事相应教的内容同主题的东西集合在一起,既是《杂阿含》的“杂”的意思,所以《杂阿含》巴利文叫Samyutta-nikāya同为"相应"的意思。这个南传它叫做Samyutta-nikāya是相应。它相应什么?除了跟教法相应以外,它的相应意思就是说同一类的叫相应,所以同一类它就集合在一起。

问:nikāya是什么意思?

师父:nikāya就是部类,部的意思,品类或部类的意思。

问:所以有这么多的常随众就千万人行,佛陀就像孔夫子周游列国,可是佛陀他那时候去各个地方是不是一般都是除非有大富长者或者国王那种,因为他们那么多人去,要护持就没有人护持他们禅定。

师父:其实我们一般说常随众那么多了,但是根据《阿含经》有时候佛陀可能也就跟着几十个人,十来个二十个左右而已,有时候也有这样子状况。

问:他是不是总是一开示有护持的护法的居士?

师父:有些,比如说是这样他(佛陀)看地方,有些大事皇宫贵族当然就没问题,但是有些乡下小地方,佛陀可能就带着十几个去而已。所以曾经在很多聚落里面,佛陀甚至只是跟着阿难还是几个这样走而已。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曾经佛陀有一次进入婆罗门村托不到东西,因为婆罗门他只供婆罗门而已。我们说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当然是说量大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可能多可能少,当然不一定是这样,多的时候可能更多,少的时候可能就十几个甚至几个跟着,你看到什么地方去。

问:可是佛陀还是有一个他的本部。

师父:没有本部。他就是这样一直到年纪大之后又受伤,诸行行无常,身体慢慢不行的时候他就住下来。

问: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有点类似无居无定所。

师父:对。他的原则就是居无定所,他不是没地方,他的原则就是居无定所。你问得很好,为什么原则是居无定所?除了传法很重要以外,你就住在这个地方,比如说师父在卡加利那,其他地方的人呢?当然不是说师父多厉害,我是举一个例子,其他地方就比较没有机会听法,所以他必须第一个弘法。第二个呢?

问:利益众生。

师父:利益众生跟弘法是一样的。我们借力,还有我们的僧团里面有一个规定,最早的时候一个地方不可以(居)住超过三天。为什么?怕产生地方的执着。就是要身无分文,身没有财产,但是你不要想说窝久了就变成你的,他(佛陀)是不允许这样子的。你不要以为这个没什么,人都是有这样习惯的,不要说人,动物有这种习惯,地方窝久了会产生对地方的执着,窝久就变成你的。流浪汉有没有争地方的?流浪汉也有争地盘。你以为最烂的我去都不去,但问题流浪汉对他来讲就是什么?垃圾桶旁边是我长期占下来的你不能占,这个是我的。有些什么楼梯间旁边小的地方,有些就是这样子,这是人的烦恼的根本特性,窝久就会有对一个东西就会产生执着。所以早期佛陀就规定说,必须这样不能在一个地方(居)住待过三天。但是随着因缘文化很多地方也没办法,佛到最后因为年纪大也没办法再这样,所以他就在王舍城长住了蛮久。但是我们就要知道他的用意跟原则精神到底在哪里。

问:我有一个比较好奇的问题,就是佛教在印度兴盛了多少年?

师父:印度兴盛严格来讲,我们只能说到底多兴盛不知道,但我们严格来讲从佛陀时代开始,但是真正它有几个弘播的层次,佛陀时代主要是以恒河东北印跟横河流域一带为主,后来阿育王把它扩展成为弘扬整个印度,那么阿育王也派人传到斯里兰卡。阿育王之后佛教渐渐扩张到中亚,然后慢慢到中国。我们先不讲兴盛,就是说佛教在印度大概流传了多久?从佛陀开始,如果从他入灭开始,二千四百年前一直到一千年前在印度灭亡。一千年前左右在穆斯林进去之后佛教正式宣告成住坏灭,大概有一千四百年左右。那么你说最兴盛的时期应该是从阿育王开始,从阿育王那个时代开始,那么到差不多相对于我们的唐末之后佛教就慢慢没落了,就是六七世纪七八世纪左右,到十世纪就灭亡了。师父只是说大概,不是说一定是怎么样。

问:那是不这个地方是一切事相应教同主题合集在一起叫杂阿含,另外三个阿含难道不是叫同主题吗?

师父:不是不是,它就不是以主题来划分。当然,它不是以主题来类集的,中阿含它有它每一个经,每个经都有一个经目(题目)。比如说,中阿含它不是只有一部,它里面包括很多经,很多经它有名称,但是杂阿含里面的经它没有名称,它是有经树,你这个问题等会再回答,因为后面我会讲。

接下来,《阿含经》的杂阿含,现在讲杂阿含,后面还会讲其他阿含。

杂阿含经的组织分为三大部类,三个部分:修多罗、袛夜(geya)、记说。

修多罗就是我们一般最常说的suˆtra,我们常翻译为经。但你说不是所有的经都是佛说的经吗?对不起,我跟你讲“修多罗”说出来有两个意思。

狭义的“修多罗”专门指的就是《阿含经》的第一个部分。

所有的广义的suˆtra,一切佛教的经都可以叫做suˆtra修多罗或者叫做经。所以你们要知道我们说经,佛教的经就是suˆtra,就是叫做经典的经,suˆtra我们就翻译成经,经典的经,狭义的指的就是专指《阿含经》第一个部分修多罗这个部分。广义的泛指一切佛教的经典。

第二个部分叫做袛夜 (geya),我后面会多作解说。

第三个叫做记说。这个记说后来被当成受记,但这里的记说不是受记。这里的记说是甚深探讨的意思,英文有explanation,还有system nice。这里的记说不是受记,是讨论,对甚深法的讨论的意思,讨论跟解说的意思。

问:师父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在佛教里面所有经,能称之为经的不需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师父:这是一般的理解。当你不去做非常详细的探讨跟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经就是佛说的叫经,一般的理解。

问:但是六祖慧能的《坛经》呢?

师父:那个就例外了,那个事众国的,我们现在讲的是印度过来的。所以印度过来的一般来讲如果叫经的话,那就是必须佛说或佛弟子们依佛而说。那是一般的理解。六祖坛经它是比较特殊了,为什么它叫六祖坛经我也不知道,但是实际上六祖坛经不能把它当成是我们这里讲的经的概念了,它是另外一个意思。所以基本上我们只能说一般来说经是佛说的叫做经,但是要更详细来讲说除了佛说以外,还有佛弟子依佛意而说,那么佛陀认可也可以。我后面等一下会讲,其实你看阿含经里面,记说里面有弟子所说。

基本上修多罗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是说suˆtra嘛,等一下我会解释的更详细。它叫做契经或者叫做经,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什么叫做散文的教说?就是长行描述,就是描述。跟有做成有偈颂的又不一样,你们知道什么叫偈吗?有押韵的,有几个字有押韵的那个叫做偈颂。长行记说就是说,它没有说限定几个字然后必须押韵,它就是描述一个故事,或是描述佛陀怎么教导,就是一种长行的描述,这个叫长行或者是散文的记说,或者是散文的描述。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的故事,一个一个的故事,这个故事都是佛陀怎么教导弟子,或是佛弟子跟佛弟子怎么讨论,就是这修罗多的部分,我等一下会再讲。

第二部分叫做袛夜 。

袛夜 叫做诗意:有诗颂、朗诵、唱颂、歌咏。有这个就必须牵扯到有几个字要押韵,这是它的第二部分,现存杂阿含的第二个部分,我大概讲一下后面会细讲。

第三个叫做记说,对问题的回答,里面有佛记说、佛所说还有弟子所说。所以你们现在要记得杂阿含分为三部分——修多罗、袛夜 、还有记说三个部分,记说里面有佛说,还有弟子所说,就有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我等一下下面还会详细的解说。

问:师父这三个是比方说经一到经多少是修多罗,然后接下来是袛夜 ,然后再接下来多少经是记说?

师父:对,大概,我后面会讲。对,你大概意思是这样没错。就是比如说前面的一百二十经是修多罗,后面多少经是什么,因为很容易分,我等一下讲你就很容易分。后面那些是这个部分,所以三大部分。我等一下会把它列出来会更详细。

问:阿含经的组织是什么?

师父:杂阿含,杂阿含的组织,我们还没有讲到其他三部阿含。

问:它是称为什么?就是一部两部三部?

师父:第一经、第二经、第三经、第四经。

问:每一经里面都有修多罗的部分?

师父:没有,比如说杂阿含部分有三百个经,可能前面一百个经是属于修多罗的部分,然后第一百到二百是属于袛夜 的部分,然后最后就属于记说,就这样分的。我后面会分所以不用紧张,我后面会把它分出来。现在慢慢清楚了。

修多罗包括五阴诵及六入处诵、杂因诵、道品诵,四部分。五阴诵第一,六入处诵第二,杂因诵第三,道品诵第四。

刚才师父有没有说部类、分类或者分门别类的以哪一些主题?

五蕴处,十二入处,六入处,包括六入处,包括十二入处,包括十八界。

杂因诵它讲缘起,缘起就包括十二因缘,包括三法印,都有。

道品诵,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这就是修多罗的部分。

当然它是分门别类,有没有五蕴、六入这样分,但是每一个里面有很多经。

袛夜 部分就是八众诵,哪八众诵?天龙八部,人事众,天事众。袛夜 专门针对八众,它有八众诵。记说有弟子所说,有如来所说,有这两部分,就是这样一个范围。这样容易分的吗?所以杂你看它是以主题分布,当初结集的时候它就以主题来分。这五阴又叫做五蕴,它只是在翻译的时候不一样而已。

问:师父,记说是为什么把弟子所说的放在前面,然后如来所说放在第二个,放后面?

师父:他只是编排的问题,他就这样子排的问题。他有他的一个特殊的意思,我等一下后面会讲。基本上记说的部分,弟子所说比如来所说更重要。他不是说弟子比较厉害,因为如来主要的教法都是在前面教的,但是后面的如来所说它有它的一个特殊的用意,如来所说这部分他以如来功德、果德来度化众生为主,他不是在探讨胜甚义。但是弟子所说这部分很多是弟子跟佛在探讨,或者弟子跟弟子在探讨,佛陀在这部分解说的教法的胜甚利到底是什么?

问:师父,譬如说修多罗是这样的话,看得出来修行次第就可以教法,然后偈诵或者袛夜 、八众诵,它里面是不是也都包含类似这种?

师父:也是很多经。

问:主题也是就类似阿含经?

师父:对,等一下我会讲。什么众?八众,比如说天众它归一类,沙门众归一类,这一类全部都是讲沙门,很多沙门来问佛陀,魔众归一类。我等下后面会讲。

问:师父讲白骨观,什么那些修定的方法,都是在道品里面会讲。

师父:对,都会在道品里讲。

问:我有一个好奇的问题,当时的魔众指的什么?

师父:魔众它的范围其实有点广,有时候是真的天魔,有时候是指烦恼。但是问题是说你怎么分,他只要讲说这是什么魔的就把它归起来。比如说它有五蕴之魔就是那就是五蕴,所以它的魔其实规范的蛮广。

问:它和居士众是有很大区别?

师父:对,有区别的。居士必须是人。

问:魔众不一定是人?

师父:魔众基本上就不是人。

问:像提婆达多,像那种害佛的,就不叫他是魔众?

师父:因为他还是人。提婆达多害佛故事里面有,但是他可能不是编在一个叫做提婆达多里面,他可能佛陀在讲的时候他在讲,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一定要修行要修什么,比如说他谈到说有四圣谛,他可能就归在四圣谛里面。这很有趣的,当初佛陀就跟阿难说提婆达多时候死后下了地狱,阿难就很难过,因为提婆达多是阿难的哥哥。那么佛陀就告诉阿难了说这不是佛所为,不是天不是魔不是谁所为,是提婆达多自己造的业,那就必须下地狱,这没办法的事情。因为阿难问你是佛,为什么让他下地狱?佛说不是我让他下地狱,是他自己造的一些恶业,让他自己下地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以后有这个以后应该都会谈到,慢慢讲内容都会谈到。

修多罗它的意义:to sew(缝)、and connected with(连结)、a thread(线)、yarn(线)、string(穿)、line(线)、cord(线)、wire(线),所以修多罗本意它是有线或穿的意思,所以中文它有缝、有连接,有线、有穿、有串起,又叫做契经,这是散文的教说,说是经典最早的部分。

我现在问你说为什么修多罗它用线来说,它有什么意思呢?

问:难道是佛说的理和具体的修行事一个一个给连起来了?

师父:你这样想当然是有道理,而且不错,基本上好像意义不是这个样子。

问:是不是把几个主题都连起来?

师父:有几个主题连起来这样的一个意思。基本上它是把教法分门别类之后,把它归纳串起来成为经。

记得师父讲过教法跟经吗?它把不同类的教法分门别类之后,然后把它归纳整合起来。佛陀在各地散说那是教法不叫经,所以现在是做比较细的分析,你不要说师父那个怎么不叫经,佛说的叫经,我说那是我们一般后来的认知。最早佛说的就是教法,它不叫经。那么佛散说的教法弟子之后把它归纳分门别类之后,利用分门别类把它整合起来,等于是把它整个连接起来,这个就叫做经。所以由教法变成经,必须是由弟子整合的过程,必须是有教法必须有弟子整合的过程,之后就变成经,所以叫做契经,是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问:契经这个契是什么意思?

师父:就是相应的意思,契就是相应的意思。什么跟什么相应,事相应的、,一切事相应。

内容上有五阴诵第一。五阴诵第一就叫做阴相应,就是五阴相应,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经,比我刚才举的例子多很多。

问:经是讲每一句话还是?

师父:不是,一个小故事,这里的一百七十八经表示有178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可能就几行而已,字上可能几行而已,或是说可能最多就是一页,就是佛陀在哪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哪里,然后什么弟子来了,然后怎么样,它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经,这一百七十八经就是178个小故事。

六入诵第二,入处相应有二百八十五经。

杂音诵第三,它里面还分成几个部类,有因缘相应讲缘起的;有谛相应讲四圣谛;界,十八界或六界;受相应,受受、想、行、,受相应。这个相应也是一样杂的意思的,也是分类的意思,也就是说杂因诵还分成这五类,然后每一类里面都有一些经。

还有道品相应,有念处相应,四念处,正断、四正断,四如意足,根,五根,五力、觉知,还有圣道相应,还有安那般那相应。师父这边讲的禅座叫做安那般那,你看它把安那般那还特别列出一个。

还有学相应,不坏相应,这学就是三学,不坏净就是四不坏境,这就是修多罗suˆtra的内容。我们前面是在讲修多罗的意义、内容,那么以后我们在教的时候,我们不会这样一个一个教了,我们把它依修行的道次地,佛虽然散说,但是后来佛弟子又把它编成道次第,从增上善学、信学、戒定慧,然后证解脱这样子。我们把它排起来,然后在这些经里面去找他怎么样在谈戒,怎么样禅定,怎么样谈慧,就这样子,然后怎么谈生起信心是怎么样。

问:师父,受相应和他为什么没归到那个五阴相应里面去?

师父:因为他有他的特殊用意,我们以后看到的时候就知道了。它受不一定只是受、想、行、的受,它还有其他的。

问:为什么叫诵呢?因为我们一般讲诵,都是合辙押韵的。

师父:为什么要叫诵?很简单,以前是诵出的,口口相传是诵出来的。

问:讲故事他也要诵的是吧?

师父:基本上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他最早以前背的时候,他不一定把内容长行背出来,他可能是背偈颂,他只记偈颂就知道它的内容。所以是诵出的,所以他们叫诵出。师父教《成佛之道》成前面有没有偈颂?有。有些人厉害《成佛之道》有背,但是我现在忘光了,如果你把它背起来,你对它的内容很了解,你都不用看。

我今天教我把前面几个诵写出来,我就照诵讲讲它的内容。

问:是不是像我们背汤头歌一样,浓缩了精华的,

师父:对,也有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你要背起来你就可以说“人之初”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开始解释。所以他们古代就是口口相传这样诵出来的。不是写下来,是诵出来的,不是记下来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因相应处,我举个例子。这是一个经,其中一个小经,这样就是一个经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为佛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到这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如世尊说多闻,"多闻,一般你们认知的多闻叫什么?广博多闻,好像懂很多,一般都会这样认识,其实不是。

你看,【如世尊说多闻,云何多闻?】多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记得这个“云何”?师父说这个“云何”在中文字里面可麻烦了,有五个坏,有五个W。“云何”可不可以是what的意思?有没有what的意思?有没有how的意思?有没有which,汇合的意思,好像都有,那你就要看他到底问的是什么。他说“云何为多闻?”这里是什么?是属于哪一个?什么是what?什么是多闻,是不是?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问我多闻义耶?”】这个应该很白话。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对的,我就是问世尊说什么是多闻。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好好的听,好好的去思考,不要师父说的你就说对。

【当为汝说。比丘当知,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

什么叫”闻色是生厌“?你要听闻道说,色不是我们所能够贪著的啦,我们必须对色起厌离心,不要去贪著,要离欲爱就能灭尽集尽法,如果能这样做慢慢就能解脱到达寂静和涅槃,这样的话就叫做多闻。

【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这样明白了吗?

他这里讲多闻什么意思?这里的“多”不是很多的意思,是你要听闻到甚深的佛法,甚深的解脱法,要听到告诉你说这个物质的东西不是你能够去感染的,不是你人应该去执着的。所以下次看到LV,看到Benz,你就要想到多闻。离LV生厌,离欲,离Benz生厌,离欲,能达到集尽解脱,这个才叫做多闻,而不是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懂,就是佛法不懂,那不叫多闻。

你看他有讲五蕴,这个经里面其实它的主题很多,它的主题好像是在讲多闻,但是你不能因为他讲什么就列一个(主题),他很多地方多闻可能只讲四五个经而已,你不能四五个经编一个(主题)。所以你看因为他有讲色、受、想、行、识所以他编在哪里?五蕴相应。这样各位了解吗?

问:红字是因为它是色一系的?

师父:红色这个是师父把它弄出来的,特别指说,因为他讲色、受、想、行、识。

问:对,您要是讲的时候能把后头那几个给解释一下,举个例子比较好。比方说是讲到他说的是【如是闻,受、想、行、识,】他省略了,重复了一句话,它本生把闻,比方说最后一个是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你看这个识你怎么去生厌,你怎么离欲?

师父:这个以后我慢慢跟你讲。我现在不讲这些,这个以后我再讲,那这样讲完了以后不用讲了。其实你听过师父讲应该都知道了,我后面会讲了,你应该都知道什么叫做五蕴离欲,就是师父画的三个圈。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以后师父会讲。我问你如果你懂的话,师父画 的ABC三个圈跟五蕴没有关系?当然是有深的关系。我会讲怎么样生厌,为什么会,因为我们的……我想一下哪里有,没关系啦反正以后师父会讲。师父有一个叫做《活在心经的自在中》,是一个演讲,里面有讲。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什么叫“头面礼足”?不只是磕头,他不是把佛的足抬起来,而是低下去捧佛足,捧着然后用额头去碰,这是印度行大礼,是表示说我对你最高的尊敬。这是最尊贵的地方,足是一般人最下的地方,他是这样去碰表示说我最对佛陀最高的尊重。

【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法师,云何名为法师?”】我们现在不是称出家人为法师,他有定义的。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这应该不用解释了。

【“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什么叫做法师,什么叫做法?

问:1:44:30

师父:但是重点不一样。你要能够听到寂灭,离欲之法你才叫做多闻。一个法师要怎么样才能称得法师?要跟你说寂静解脱之法,要劝你离欲,不要在物质上太贪著,要这样的说法这个人才能叫法师。如果跟你讲那些天文地理或者是讲那些跟生死解脱没有关系的,不能叫法师。

为什么师父要举这两个经呢?因为师父现在在讲五蕴诵。他把五蕴结为一个诵,就是说这一类虽然有时候讲的重点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因为都有提到五蕴,所以就把它归纳在五蕴的部类里面。虽然都是谈五蕴,但是每一个重点都不大一样。

前面是讲怎么才叫多闻,这里讲什么样的人才叫做法师,这样各位了解吗?不管它主题或许有不一样,但是它讲的都是五蕴,所以得把它集合为五蕴诵,蕴相应。

问:是这样师父,我读这一段的时候读不懂。我觉得您的用红色一标,我发现多闻和这两个区别是在于“若于说色是生厌”,于色说是。因为这个是法师嘛,法师要说法,他要说的时候色是什么。

师父:“于色是生厌”,我这个红字是告诉你主要要表达是这里有色、受、想、行、识,这样你知道吗?你不要被这红字等一下又弄得,我意思说这里有讲色、受、想、行、识,所以他把有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就归类到五蕴诵里面,这样各位了解吗?但是五蕴诵里面虽然都讲色、受、想、行、识,但它表达的主题不大一样。不是主题,是表达的重点可能不大一样。

阿含经-6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阿含经》,继续讲《阿含经》。今天会讲《杂阿含》的部类,还有四部阿含的成立。你要知道《阿含经》它有四部,记得吗?哪四部?

答:《杂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

师父:还没,慢慢来。《杂阿含》,然后呢《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很容易吧。

第一个《杂阿含》的杂的意思是相应的意思,部类的意思。当然接下来就是长度稍微长一点的,因为《中阿含》里面的经典,每一个经有名称,而且比较长。那个《杂阿含》里面的经有时候很短,像上次师父给你们看短短的而已。《中阿含》比较长一点,在更长的是长阿含,那么后来还有增补的《增一阿含》,《增一阿含》它是由1、2、3、4、5这样排列下来,我后面会讲。

那么《杂阿含》它分成三大部,哪三大部分记得吗?

第一个部分是修多罗,然后袛夜、记说。记得修多罗、袛夜、记说这是构成《杂阿含》的三个主要部分,那么其中又以修多罗为主,这样各位了解吗?后面我们慢慢会讲。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到修多罗,修多罗梵文是sūtra,上次有大概讲了一下。广义的修多罗,所有的经典广义都可以叫修多罗,只要是经。我们现在又普遍的新的概念跟定义,只要是经都可以叫做修多罗,《六祖坛经》那是例外。上次有人问《六祖坛经》那个例外,那个很特殊。一般经就是在印度佛的时代,我们这样定义比较清楚一点。所谓的经是指佛的时代佛还有佛弟子所讲出来的那个就叫做经。这样各位了解吗?这样了解大概就是这样讲广义的,所以大小乘所有的都可以叫经典。那么如果狭义的来讲,就是定义的狭义来讲,有一部分就是《杂阿含》的第一部分修多罗,这个是比较狭义的最狭隘的定义。所以有时候我们谈修多罗,如果是讲经讲sūtra的时候,一般讲的都是大范围的定义,好,但是如果很专业在探讨《阿含经》的时候,讲的修多罗指的就是《阿含经》的第一个部分,这样大家了解吗?

好,那么第二个,师父要给大家一个观念,上个礼拜也提过。就笼统的来讲,一般的宗教性笼统的来讲,经就是佛那个佛的时代佛跟佛弟子的讨论,对佛法的说明,我们一般的理解是这样子,这样子一般的理解没问题,但如果要更精确的去了解经的意义的时候,那我们就要分别来说了。分别来说什么?其实所有的经都经过佛弟子的编辑跟结集才能叫做经,这样各位了解吗?也就是说佛陀的时代,不管是佛还是佛弟子他们所讲的东西都不能叫经,他们所讲的东西叫做教法,教法,所以一般讲说佛讲什么经,你们一般来讲没有错,你不能回去之后跟人家讲说其实佛没有讲这部经,不是这样子。其实一般广泛的定义这样没错,但是我们现在做细节上更精确的讨论的话,其实佛跟佛弟子他应机,根据什么样根基,根据什么样的人讨论,他不一定说我这样讲完之后这部经叫什么经,它不一定是这个样子。他有时候教只是教法,教你们怎么解脱或怎么修行成佛,他不一定从头讲到尾,很像是今天你们来问师父,师父就针对每个人问题讲,教导,然后佛弟子跟佛弟子间会探讨,所以这些东西探讨之后都叫做教法,这样各位清楚吗?那么教法经过佛弟子的结集或编辑之后,就变成什么?才会有经的东西出现,那这个是广义的,广义的经。那么狭义的经就是这里指的修多罗《阿含经》的部分,但是修多罗的部分还是怎么样?符合这个意义,由教法经过结集之后就变成经。这个是各位同学现在上的是比较专业的课程,我问你你们在国小国中有没有上过物理课?,有哦。它会基本做一些很简单的定义,但是到了大学时候,它的物理的做更经确定义的时候可能就会跟你国小国中认知的有时候不大一样,这样各位了解吗?

好,那么首先《阿含经》的第一部分叫修多罗,叫sūtra,sūtra梵文字它本来的意义有sew、connected with……,就是缝、连结、线、贯穿、穿起来……所以它有时候又翻成契经,你看这个契有相连结的意思,契合的意思,这是”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中集成的最早部分“。那么为什么这个部分叫经呢?因为它是什么意思?它是佛弟子把佛的种种教法有没有?整个集在一起贯连起来这样子,经过有类集的分门别类的安排,那就变成有好像一个东西把它串起来,整个规模一个串连接起来,所以这样就变成经。所以师父为什么说有教法变成经,必须有分门别类之后的类集,这样各位了解吗?

问:师父我提问,那么在《金刚经》里面须菩提问佛【当何名此经?】是不是真的佛,哦此经,因为……

师父:对,【当何名此经?】的时候,其实中间已经有经过佛弟子的编辑了。

问:那么当时实际上他们应该这样的,就是当何名这个教法。

师父:当何名这个教法。那么当然你看哟《金刚经》自己也讲了它不一定叫《金刚经》,它是列举无相的教法,空的教法,这个都可以算呢。这样子这们各位了解吗?其实般若经里面很多类似这种空的教法,它不一定称作什么经,只是《金刚经》后来比较凸显的能把它突出来,所以我们叫《金刚经》,但是依《金刚经》它不一定就叫《金刚经》,它可以叫各式各样的教法,所以它里面不只是《金刚经》一个名称而已,它有好几种名称。

好。所以你现在就是说这个是一般的理解没有问题了,那师父意思是说其实它的过程上是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好,那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个是修多罗。好,那么这是”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集成部分“,为什么特别说是散文的教说呢?因为经典里面有很多的是什么?偈颂的,有押韵的,这些没有押韵的就像故事一样的叙述,就叫做散文的教说。这们各位了解吗?好,那么它的内容上次有讲过有五阴颂。五阴颂里面的阴相应只有一个相应叫因相应,这个相应记得吗?分门别类的意思,杂的意思,分门别类。有六入处颂第二,就是入处相应;杂因颂第三:因缘相应,还有谛相应、界相应、受相应。然后这个因缘讲缘起,谛相应讲四圣谛,道品相应就是讲什么?修行的道,有八正道,有觉支什么,觉支是什么?七觉支。念处呢?四念处。正断呢?四正断什么?四正断又叫四正勤啦。它为什么叫四正断?断恶修善,

【还没已生起恶要令其断,未生恶令之不生,未生善要令其生,已生善令其增长。】

所以这叫做四正断,四正勤。四如意足是什么?是修定,我后面都会讲。然后有根,哪一个根?五根是哪五根?信、净、念、定、慧。然后接下来有五力,然后有七觉支、有八正道,这个就要讲什么?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就叫做道品相应。这三十七道品我们后面会讲它中间是一个整体,这三十七道品是一个整体的,那每一个部分它只是从这个道品一整体的一个道品里面,从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地方再谈某一个东西。所以其实修行就是一个是完整性的完整的次第,完整的次第里面每一个东西它强调的不一样。里面讲的最完整的是圣道相应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最完整的,还有三学也是完整,但是有时候讲的不精细。那比如说觉支相应呢?我想你们记得你们应该也不记得七觉支的第一觉支是哪一个觉支?好,念,念觉知,然后到最后两个是什么?定跟舍。记得吗?好,那么从命开始到最后的定跟舍,它是在讲什么?它跟八正道什么配合?八正道最后两支是什么?八正道最后两支是正念正定了。八正道最后不是正念,然后有正定,记得吗?(师父画黑板)那一般我们讲说从念可以生定对不对,正念的训练,然后定是结果。念是方法训练的方法,然后正定就是结果,但是问题是这中间是有学问的,这中间的过程就是什么?(中间)的学问就是七觉支,七觉支就是从正念,第一个是念觉支到定,然后舍的一个过程,

它里面的有一个叫如意足。什么如意足?四如意足。它其实是如意足一直是在讲修正念跟正定的,其实它是在修定的,但是修定一定要从力开始修,它还是在修正念正定的。所以它整个完整的道品,它完整的道品里面,它的三十七道品就是从每一部分不同的部分强调它是在谈什么,这样子。

好,然后这上个礼拜有讲,我们来看看,现在师父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例子它怎么样?比如它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袛树……】

师父上次讲过【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就是有其他的比丘来。你看,你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异比丘来诣佛所】,有异比丘就是说这个比丘不是跟佛住在一起,其他来的,但是也是佛弟子,不一定都是跟佛出家,有可能是目键连的徒弟,或是哪一个阿罗汉的徒弟,但是他看到佛来的,他知道佛住在这边,他就跑来了。

【作礼,却住一百,白佛言:“如世尊说多闻,云何为多闻?”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问佛多闻义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他说你是问佛多闻是什么意思吗?这个比丘说是的,然后佛告比丘你好好的听,认真的听,好好的思考,我为你说。

【比丘当知,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如是闻受、想、行、识,】

这个地方因为红字的地方意思就是说他提到受、想、行、识、五蕴,他提到五蕴,那么在编辑,在结集的编辑的人他怎么编呢?因为其实它里面有一些重点,你看它重点是在讲多闻,但是他不能因为这样弄一个多闻,那这样子很多。所以他因为有提到色受、想、行、识、五蕴,所以你觉得他会把它编在哪里?哪一个相应里面?它会弄在哪一个相应里面?当然是五阴颂第一阴相应。他就因为这样把它编在这个里面,这样各位同学大概了解吗?刚刚那一经就被编在了五相应里面,五阴颂里面,阴相应颂里面,所以阴相应颂有178经。每一个经平均大概都是刚刚那样子的一个长度,当然有长有短,有的短的两三行,长的可能就是一页一页多,不会很长。但是里面都有一些重点,你看刚刚这个重点是什么?这个五蕴我们大家都会知道,但是这里有一个重点就是说什么叫做多闻,多闻它的定义,《阿含经》还有佛法的定义。就不是说你天文地理什么都懂叫多闻,那就不是了。你广学多闻什么都懂,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八卦什么都懂,那个叫多闻?不是。他说要闻什么,要闻厌、离欲、寂灭解脱之法,要听到无常无我,要提到缘起四圣谛,这样子才叫做多闻。

这个上礼拜有提过,另外一个经还是一个例子。它说【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头面礼足”这上个礼拜讲过,这是古代印度的一个很恭敬的顶礼法。【如世尊所说法师,云2可名为法师?】什么叫做法师呢?【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你看【谛听,善思】我上次说叫你好好听听清楚,然后要好好思考,不是叫你只有听而已,听清楚听明白我讲什么,然后回去思考。他说【“若于色说是】就是说什么叫法师呢?对这个说,这个色它的教说,说法师要叫你要生厌,要离欲,要灭尽,要寂静,这个是寂静法,然后是名法师,这样子才叫做法师。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叫你要离欲、色、受、想、行、识,不能对色、受、想、行、识产生贪著不舍,这样子的教法跟讲法,如果有人这样教你,这样的人才能叫做法师,才真正的说法。这样各位了解吗?

那么你们不要小看说“于色生厌,离欲、灭尽……”这个都是根本教法,那以后我会讲它的道理是怎么样。那么因为他有讲到色、受、想、行、识,五蕴,你们不要以为说这个是小乘,我问你《心经》有没有讲色、受、想、行、识?你们读过《心经》吗?《心经》第一个开头就讲什么?【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我问你,如果你真正了解五蕴皆空的话,你会不会离五蕴怎么样?生厌、离欲、灭尽、寂静,会不会?当然会。那我们一般人会有烦恼,会有贪嗔痴就是因为有什么?对五蕴怎么样?不生厌,执着,没有离欲,贪婪,然后觉得它真的有很好,不是灭尽的,不是寂静之法。这们各位了解吗?它表达不一样,但是《阿含经》里面实际上也告诉我们就是要这个样子做,那你要是真正了解五蕴皆空的话,你就不会去对五蕴起贪婪了。因为我们照见五蕴不空,真的是有的,所以我们起贪婪,起爱恋,起执著。如果你照见五蕴皆空,在《阿含经》里面它不讲空,但是它讲五蕴无我,但是它的意义如果讲到深是一样的,那么你当然会对怎么样?五蕴不执著。这样各位了解吗?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发问。那么你看它这个又会被排在哪里?还是排在五蕴颂里面的。我再问你一下,刚才不是讲说有道品,那么有什么有六,你看,你看十八界相应,有因缘相应,这个是讲缘起,有四圣谛,记得吗?谛相应讲什么?讲四圣谛。因缘讲什么?讲缘起,还有十二缘起支,还有界讲十八界,我问你们因缘相应,四圣谛、十八界这些在《心经》里面有没有?有还是没有?还是不确定?还是不敢说?有。【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什么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有没有?乃至无意识界有没有?都有,所以你不要忽略了这些,这些都是根本教法。你要了解《心经》,如果你对这些不懂,对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这些没有真的懂,你真的不了解《心经》到底在讲什么。这样你知道《阿含经》根本教法的重要了吧。这些不是说只有小乘在讲,或是只有解脱在讲,不是哦,到后面大乘也是在讲这些东西,离不开的。只是它更深的去探讨,更广的去应用,这样而已。

这样子修多罗大概,师父只是给你们修多罗一个概念,这样有没有?如果它讲十二入处,讲什么它就用在那个什么十八界了里面,就界相应里面了,这样知道它的编辑了。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叫做什么?《阿含经》的第二部分叫做袛夜,叫做geya,袛夜叫做geya。这是《阿含经》的第二个组成部分,geya。

意义:最初:指的是修多罗重颂或摄颂。现存:有偈颂的八众颂。什么意思?

内容:八众,比丘相应,魔相应,帝释相应,刹帝利相应,婆罗门相应、梵天相应,这些都是它的内容。好,geya是印度的一种偈颂,那么有押韵的它都可以叫偈颂,但是它其实印度的偈颂很多种内容,比如说卡卡或geya,这些都是偈颂,卡维卡他也是偈颂,只要是押韵的它都是偈颂,但是它不同的范围名称它的特性不大一样。好,慢慢后面讲到的时候我就会讲。我们中文里面有押韵的那一种可以叫做什么?诗,词。赋算不算?赋也是押韵的一种,好,所以你看中文里面也有不同的,诗、词、赋这些有没有完全,是否完全一样?没有哦。有时候它的特性或文学题材或者它的特色不一样,它(们)就不一样。那么同样是有押韵的东西,有押韵的东西就叫做偈颂,但是偈颂里面又分很多种偈颂,这样知道吗?那么没有押韵就叫做散文或长含,这样明白吗?清楚吗?可以吗?

好,那么geya这种偈颂有什么特色呢?最早的这个geya的偈颂呢,它指的是修多罗的重颂或摄颂,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修多罗的重颂?最早,刚开始最早它是修多罗得重颂,或是摄颂,它是什么意思?这个居士你知道吗?你猜得出来,这样猜得出来。你看到重颂还有摄颂猜的出来吗?

答:是不是有时候会唱颂的一些?

师父:当然唱。但是颂很多种,但是为什么它这里特别叫做重颂,或特别叫做重重那个重,或叫那个摄,重颂又摄颂,什么意思?而且特别指的是前面修多罗的重颂或摄颂,谁知道?猜猜看。师父要是一次讲了,你们一定没什么印象,过了两个月问你一定没有印象。我现在这样问的时候,你们去思考看看,之后两个月问你,你绝对会有印象。

师父:为什么叫重颂或者是摄颂?这个居士你是要猜猜看吗?

答:重颂是不是反复的说?

师父:有反复的意思。

问:师父,像普门品里面它前面讲,然后后来又是一些那种短的是不是?

师父:那个就叫做重颂或叫做摄颂。因为从普门品来讲,你们不要以为当初过来或是印度的,因为在印度普门品它本来就有增减又有变化,不一定是这么多了,这样你知道吗?但是当初很多为什么它可以讲呢,其实师父上个礼拜有讲过,很多时候它是记摄颂或偈颂。记得摄颂或偈颂,他照摄颂偈颂来解释,他就可以解释出长含的意思了。因为我们有时候不需要你有很多很多,你说只是短短的那没问题,但是有时候你看一大篇一大部经典那么多,那些古代印度那些人那些论师怎么记?他不一定全部长含记起来,他记得是摄颂,那记摄颂之后他讲经容易。可惜师父我头脑没那么好,年纪已经大了。不然其实以前我们在读《成佛之道》的时候,我们把偈颂背出来,这样子的。那么我可以不用备课,如果熟的话把揭颂背出来,里面的内容熟的话我可以不用备课,每天来写下偈颂我就可以照偈颂来讲,这们各位了解吗?所以它的摄颂的意思是前面长含散文的部分,佛讲的什么故事或者是有多少经什么故事,佛弟子什么故事呢?他用偈颂重新把它怎么样?连接起来,让你容易去记忆那些。这是重颂跟摄颂的本来的意思,它有重,像普门品后面那些就是重颂,因为它前面讲的什么然后后面就什么弟子妙相应什么就开始,你只要把它背起来你就差不多知道它内容是什么。但经过了一阵子,可能几十年之后,慢慢的这个重颂或偈颂它已经比较失去了它重颂的意思,它已经另指有具体内容的一部分,那么这些内容就叫做比丘,就是八众颂的内容。这样各位了解吗?它最早的是重颂,是指修多罗散文的重颂,但是在几十年的发展当中,它慢慢的有它具体的部类,所以这时候修多罗变成了第二个就是叫geya,袛夜就有具体的内容。本来它没有具体内容,本来它就是散文的经典的重颂而已,但后来发展成有具体的内容,那么就变成了什么?变成了《杂阿含》的第二部分,向各位同学了解吗?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那么第一结集如果要更精确地讲的话,第一结集其实它的内容其实就是修多罗跟重颂的部分,这时候重颂指的就是真的重颂,就是修多罗的重颂而已。可以吗?有什么问题吗?这样有没有听懂?有没有了解师父在讲什么?你不懂?为什么不懂?哪里有问题?

问:geya最后它原来还是以一个颂的方式存在,然后到了第二集结的时候……

师父:不是,不是第二结集,到了,到了,对了,可以说第二,应该是,对了,可以说到第二结集。

问:所以说它是跟修多罗分开的。

师父:跟修多罗的部分。

问:你看经典里面前面都是讲,然后像《普贤行愿品》,前面讲普贤菩萨的一些愿,最后就偈颂。

师父:对,那个就是重颂。

问:重颂就是摄颂最重要的部分。就像我们写一篇文章,一开始abstract太简单或者conclusion的时候,你押韵的或者什么。

师父:你conclusion的时候把前面东西再讲一次,但是你不是对你提纲挈领,而且是用有押韵的再讲一遍,重新把它描述一遍,但是是押韵的简单的短文这样子。本来geya是这个意思。

问:可是师父不是说后来就?

师父:后来就慢慢发展就变成有具体的内容。

问:就是说重颂排在那,然后在前他们加上具体的内容,还是重颂之后他们加上呢?

师父:重颂之后把重颂拿到变成是专门指的这个(geya),这时候geya就不是重颂的意思了。它有这个内容的时候它就失去了重颂的意思。

问:可是重颂还在。

师父:重颂还在。修罗多的重颂还在。

问:还在。然后他现在是先看到重颂,然后后面看到他们就是解释或者说重点……

师父:不是,本来是概要的摄颂,但到最后它变成已经不是重颂的意思了,它已经有具体的部类了,有具体的内容了,就不再只是修多罗的重颂而已。这样明白吗?

问:因为它原来是提纲挈领。

师父:那个东西都保存着,我等一下会讲。那个东西都保存着,比如《阿含经》的修多罗部分,它每讲十个经它就会有一个重颂,最早的geya是指那个重颂,那个都还保存着,但到了第二结集的时候的geya已经有它具体的内容部分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修多罗的重颂而已。

问:所以它不仅是重颂,它还有长文。

师父:它还有长文,它已经有长文了,但是已经跟修多罗没有太大关系了。已经是跟第一部分没有太大关系的,另起一个部类。

问:它有长文的,长文也是一合着押韵的吗?

师父:没有,没有,就没有合着押韵的。

问:长文是针对的是geya?

师父:不是针对geya,是这时候,第二个这个时候的geya已经有偈颂的八众颂了,八众颂这里面它有颂,文也有长行,里面就是指这些内容。

问:这个内容是新增的?

师父:第二结集的时候新增加的内容。你们记得说,你问说那为什么第二结集会新增加呢?其实要有一个观念,佛的教法从第一结集以来一直在从各地不断的传出来,为什么?师父上次讲第一结集讲完之后讲过几个原因记得吗?因为虽然五百阿罗汉结集了,但是能不能代表整个佛教界就网罗说?那不可能的。记得吗?一定还有一些各地的教法没有被结集进去的。在第一结集之后,各地就不断的说我以前听过佛这样说,但是我当初赶不及第一结集,所以各地方都有佛在各地方传说的教法慢慢出来,所以慢慢地第二结集的内容就比第一结集更多了。到了第二结集是不是就这样就结束没问题了?佛的教法还是从各地不断的出现,我后面继续会再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以后我们讲内容的时候你们大概就会知道了。

问:师父是不是重颂和摄颂两个是一样的?

师父:一样的,它就是颂,它既是重颂又是摄颂。来,我举个例子给你看。

1【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这个是《《杂阿含》经》的第1经,第2经到第4经、第5经、6、7、8、9、10,这10个经是《杂阿含》的第1经到第10经,这10个经师父没有全部列出来,因为比较长了,但是内容差不多。

第1个它说【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后面就讲说【当观受、想、行、识、无常……】当观什么什么……

第2个它说【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这是两个经,从第2到第4经都是在讲这个内容。然后第5就是【世尊告诸比丘:”观色无常如实知……“】

第6【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无明、不断……】

第7、第8、第9都跟第6的内容差不多,都是在讲不知、无明、不断……

第10【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第10经是类似这样的内容,当然它还比较长不是这么短,我只是揭露比较重要的。

这10个经后面就有一个颂,这个颂就是重颂跟摄颂。它说【无常即苦、空、非我正思维,无知等四种,及于色喜乐】,这一个就是重颂跟摄颂。

问:最开始你们学这个时候是不是只要背颂就可以了?

师父:开始是,像我们学《成佛之道》的时候是有些是先有偈颂再有长含,那个就叫Karka。你知道吗,古代印度有些它就是先写偈颂再做长含的解释,有些是先有长含它再做偈颂和摄颂。我们以前学有可能就是说先背偈颂,然后再去看它内容听解说,有时候长含先讲一讲然后偈颂,所以以前《成佛之道》偈颂我们要背的,还有一些经典我就背偈颂了。你看摄颂为什么要重颂呢?因为它把前面的重点都重复了。为什么摄颂?因为它颂里面把前面的重点也摄在里面了。你看【无常即苦、空、非我……】有没有?然后正思维就是对这些要正思维。【……无知等四种……】不知、无明、不断,这些无知等四种,然后【及于色喜乐……】后面都是讲对色喜乐,后面这第10就是讲说【……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这一个就叫做摄颂或重颂,最早重颂就是这样的意思。但是ge,这个就是最早gaya(祇夜)的意思,但是gaya(祇夜)到后来已经失去了这个意思了,已经自己有自己的一个部类了。这样子清楚的吗?

问:原来这样的话是否它本生就是词汇词义在变化?它后来发展到最早期的是叫袛夜,但是过多少年以后发展它就说是那个是偈颂。

师父:《阿含经》里面的gaya(祇夜)就已经有它具体的部类了,但是其他经的gaya(祇夜)可能还是重颂。比如说,刚才讲《普门品》那个还是重颂,那个还是叫做gaya(祇夜)。所以为什么说有时候我们搞不清楚,就是因为它在多年的变化当中,这个词义跟它的定义有一些变化。那么现在师父指的是说就《阿含经》来讲,它最早的是指它的重颂和偈颂这个部分,但是到了第二结集的时候,它已经有它自已具体的部类的内容了,那就是八众颂,有【比丘相应……】什么相应这些。

问:在《金刚经》里的地方的四季基经算是偈颂吗?

师父:它是偈颂,但它不一定是摄颂。你说它是重颂也可以,因为它把整个经的经要给揭露出来,所以它是摄颂没问题,你这样讲它也没问题,但是《普门品》更明确。其实很多经典都有,目前很多都有,无论大乘小乘都有,都还有这个摄颂的部分,摄颂的意义都还在。

问:师父还有一个,像《心经》的最后的咒算不算有什么揭颂?

师父:咒还有点不大一样,咒的意思还有点不大一样,但是咒确实有摄的意思。因为咒它就叫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它把它的意义整个归设起来,但是它跟偈颂某些时候意义相当,但是还是有不同的意义在里面。

那么我们回去看一下。

当它gaya(祇夜)成为第二结集的时候,当它成为有具体内容的时候,它就有几个部分,就是八众,比如说有比丘相应(22经)、有魔相应(20经)、有帝释相应(22经)……那就是这个佛在对比丘说法就有22经,佛对魔说法就20经,佛对帝释说法或是帝释天他的一些刹帝利这些加起来就是有这么有22(经)、20(经)、有21(经)……这些加起来一共差不多100多(经)左右。这100多的经的内容就是后来的八众颂的部分,等于《杂阿含》的第二个部分。

问:师父,八众还是天龙八部的八众,还是什么八众?

师父:它这个八众就是指天龙八部的意思,就是天龙八部的八部。

问:那么这个颂为什么都没有经文?

师父:有经文,这个都是经文的内容。比如说,它跟比丘有相关的有22个经。

问:但是你说这是重颂。

师父:不是,它现在已经成为具体的内容了,已经不是仅仅的重颂而已,它已经有它具体的内容了。

问:但是这个内容只是颂。

师父:不是,有长含,举个例子,我看过我后面有没有例子。比如说,这个是记说啦,类似也是像这个样子(看视频,师父对着黑板)。你也可以说这个是弟子相应比丘,但是这个是记说的部分,下次我再弄一个例子给你们看一看。反正经文的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比如说哪一个比丘跑来跟佛打招呼,然后问了佛了什么,可能就变成就是比丘相应里面了。等一下我还会回来。

好。再来。

我们再来讲《杂阿含》最后一部分叫做记说。

记说是:问答说明,法义的问答,对深秘事理作明显、决了的说明。也就是说,当佛跟佛弟子在对一些法义做更深的探讨的时候,这些就归纳到记说的内容。比如说,刚才说佛对弟子说,当观色无常,当观什么受、想、行、识、无常,好,那么可能佛弟子回去之后,佛弟子跟佛弟子就会开始讨论,五蕴、色到底是什么意思?受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色是无常?无常义又是什么?就做这些分别探讨回答的时候,等一下可能佛弟子跟佛弟子中间讨论讨论发现,没有办法有解决,大家有不同意见跑去问佛,那么佛就会跟大家开示所谓的当观色无常的色无常是什么意思?无常又是怎么样?这方面做甚深明了,决断的回答,这个就叫做记说,也就是说记说比较属于讨论式的。一般来讲,当佛遇到外道,或佛遇到有一些佛弟子,或佛弟子遇到佛弟子来问一些问题的时候,会有四向四答,叫做四种记别。其实师父在很久以前讲过,、记得吗?师父讲过不止一次。

问:比方说,观色无常,就是那一段,观的时候你怎么观法,就说是必须得做下去,打坐,然后就开始想做的。

师父:比如说,他问师父说观的时候是一定要坐下,要打坐,师父怎么回答?如果说一定非得这样不可,那我就会怎么样?我就会一向答,说:“对的,观就是要坐着观,其他的不行。”,但是如果不一定非得这样,在某些状况下要这样子,在某些状况下不需要这样子,那可能师父会怎么回答?分别回答。像你刚才问师父分别说,一般人必须坐着打坐,然后依定起观就要坐着,但是打坐不一定要坐着,根据经典记载你可以站着,你可以躺着、卧着都可以。但是一般人最好是坐着,那就变成怎么样?分别说分别答。

你看,一向回答就是如果问题明确,而且应清楚决定的解答,那就是一个答案。但是如果法义,法与义都宽通多义,很宽广而且多种意思,那就要分别回答。这样明白清楚吗?如果你说师父说世事无常,那师父应该怎么回答?世事无常,一切法是不是缘起?是一切法缘起。那就没有说有些法不是缘起,有些法是缘起。这样大概了解,所以只要是清楚明确的,而且就单一答案的,你就要清楚明确的回答。但是这个分别的很多种的,有多种意思的你就要分别来解说,叫做分别答,分别问分别答。第三个叫做反诘答,反诘问反诘答,如问题的词意不明,那就应反问,以确定所问的内容,而后给予解答。就是说你问佛的到底是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不是要确定一下你到底是不是这样问?师父常常会问说你刚刚问什么,你再说一遍,或者说你刚刚问的是不是说打坐,一定要打坐起观一定要坐着吗?你的问题是不是这样子?因为我不确定你的问题是怎么问,在班上常常有人问师父的问题,师父都不知道他到底在问什么,我就必须怎么样?反诘反问。好,反诘反问有两种意思,师父刚才讲的是第一种意思,另外一种意思,就是用反问你来回答问题。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反问你来回答问题吗?谁要举一个例子?

答:《金刚经》里的“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不是这类的?想引导他说一些,然后再回答他一些。

师父:不是。一般是这样,就是说人家问你问题,比如说你现在问师父问题,那我不直接给你答案,我反问你,当我反问你的时候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你们有没有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你们有没有什么例子?

答:比如说,我问师父就是说我感觉到好像有我存在,请师父解释为什么叫无我?感觉好像有我存在的,想不明白这个我,感觉就是有我,但是佛经上老是讲无我是吧。无我的话我现在又在说话,我感觉能控制我说下一句话,我能控制是吧?所以我感到还是有我,能控制我下一句话,所以叫有我,所以请师父解释为什么叫无我?

师父:这时候如果是那个反诘问的第二的话,师父会问你说,如果有你可以控制一切的话,我请问你要赚多少钱就能有多少钱吗?那是这种回答就是什么?就是反诘。

用问题来回答你的问题,这样子你知道,清楚吗?这生佛上我们其实常常碰到,当人家来问你一个问题或是来责难你,还是来问你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能用问题来回答他,对不对这样子?

问:我想,在《金刚经》里面有一段就是说外道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佛,须菩提就说了YES,可以,然后我就接着说了,如果你说是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的话转来诵我,这算不算一个反诘?

师父:这有点像,但还不完全。为什么呢,这不是须菩提来问。这是佛问须菩提,如果他的方式是这个样子,须菩提跑来问佛说:“我能不能依三十二相来观如来?”如果须菩提的问题是这样,那么我问他说那如果可以的话,转轮胜王是不是就是佛了呢?如果佛这样子回答,就是反诘了。如果心里会想想说对,像我这个问题好像自然就知道说不行了。因为如果可以那就转轮胜王就是佛了。我不直接问不直接回答,他只会说如果可以的话,那转轮胜王就是佛喽。是不是他是在问他,但这种问题已经给他答案了,这个叫做第二种的反诘问,也没有其他可以吧?清楚吗?师父举一个例子,这个故事很多旧同学听过,但是很多新同学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听过,所以师父可以讲一讲,很多人遇到出家人,遇到出家人会问最多的两种问题,你们觉得哪两种问题?

答:什么叫四大皆空?

师父:一般不大会问这么深,我说最普遍的,你都不用想太多。

答:为什么要出家?

师父:为什么要出家,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出家,

答:出家以后到什么地方去?

师父:很多人,对,有可能。但是很多最普遍就是,有些客气一点说师父你为什么要出家?有时候看着年轻的,年轻人你为什么要出家?更不尊重就是,剃这样光头的你为什么要出家?各式各样都有,是不是想不开?失恋?欠钱?反正很多都是这样。第二个问题呢?所有人都出家了怎么办?,那么最常见的就是会有这两种问题。这个就怎么样?反诘。反问他一个问题,然后自然而然就解答他这个问题。各位同学知道反诘什么意思吗?所以反诘问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说他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很明白,你再问清楚他到底想问的是什么。第二个就是说你用问题来问他,这就是一个回答。其实在经典里面常常会有这种,尤其是佛陀跟外道的时候,常常是这样,像长爪梵志舍利弗的舅舅,跑来跟佛陀说我一切法不受,那佛陀说你这个法受不受?,问他,这个就是反诘的意思。

还有一个叫做无记:不予回答,如所问不合理那就应不回答。有些是故意来挑毛病的,或者是乱问一通的,那佛陀就不回答。还有一些是这种问题根本不是真正的问题,比如说龟毛兔角,问你说龟毛是长什么样子的?那是故意找茬挑剔的那就不回答。因为乌龟没有毛,兔子没有脚,所以才问你说兔子的脚长什么样子?是什么?那就是来胡乱问的,那么佛陀里面还有很多回答,就说回答的也没用,对你的生死解脱也没有帮助。你要是那时候去问佛陀说宇宙有多大,佛陀会怎么回答?佛陀不答,这个不答有两个情况,后来我们研究两个,一个就是说讲了你也不明白,第二个就是说跟生死解脱没有太大关系。你问宇宙有多大?问题是你知道的你有解脱吗?你生死没解脱,跟烦恼没有关系,所以你们要知道说师父讲过好几次佛法的探讨的重点,都是真的一定是跟我们身心生命的轮回,还有身心生命的整个状况息息相关的。它不会离开我们身心生命去谈什么天文地理、火星撞地球,宇宙大爆炸,它不会去谈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跟生死没有关系,要抓住跟生死烦恼的解脱没有关系。所以你们学佛一定要抓住这一点,不然有时候谈到不知道哪一生哪一世去了,结果跟生死没有关系。所以只要跟生死解脱没有关系的,这个问题是不合理的。还有就是说讲了你也不明白的,佛陀就不回答。有些人会问佛陀圆寂之后死的时候到底去哪里?这个不回答,这不是你境界所能了解的。这样可以了解,像这种无记佛陀就不答,还有有些人故意挑衅的,佛陀不答,但是如果可教化的,佛陀还是会答。这样大概了解吗?这个叫做无记,无记就是不予回答的意思。

问:那时候翻译成在这地方写上无记是不是本来的意思说没有记载下来?

师父:不是没有记载下来。无记的记是没办法去记别,意思是没办法回答。那个记是回答,分别的意思,这个记是分别的意思,就是没办法回答的意思。不是记载下来,不是没有记载下来,是没办法回答的意思。

问:翻译过来当时用了这个词不记这个东西?

师父:我就说它本来就是记别,什么叫记别?就去分,说去记别,去了解说这个是怎么样的,但是问题是你没办法这样去分。这样可以吗?

问:佛会默然,还是佛就直接说这是一个无记的?

师父:有时候佛会默然,然有时候会想说这是无记性的问题,不予回答,很多时候佛是默然,静静的就不答。

问:这种问题现在也都是在这个记说里面,这个问题就是佛没有回答,但是这个过程或者问题……

师父:这个过程的故事记说里面会有。有时候比如说死后在什么地方,然后你拿一个外道来问的佛是什么,然后什么世间有边无边……就是常有外道来问佛,佛说世界有边无边,那么佛就不回答,然后它就会说佛默然故,然后它就说因为此事无记的问题这样。

问:是不是就是说给佛家弟子也是一个范围,就说这一类的问题,我们所有佛家弟子都不用回答?

师父:一般来讲是这样子,因为探讨这种没有太大意义。经典上有说中的毒箭,你到底要赶快去治伤?还是有人说,不行,我一定要知道到底是谁射我的,我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去医治。那么佛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切身的根本问题到底是什么?贪嗔痴、烦恼是造成你的问题跟痛苦的所在,你要针对这个问题你不去探讨,跟贪嗔痴、烦恼,我们人类身心根本的问题,你不去探讨,你离开这些然后广谈外面,其他这些东西对佛教来讲因为跟烦恼没有关系,所以这是无记性的问题。比如说像师父刚才讲的佛说世界有边无边,很明显就是从空间的观念来问这个世间宇宙到底多大,但佛不答,为什么?因为我讲的比较清楚一点,因为佛陀认为所谓我们空间的这概念那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没有所谓多大的问题,而且这个不离开我们的六根对六入的认知,所以你去问多大,离开了六根跟六入的认知没有太大意义。佛教讲五蕴世间,就是我们身心生命所能接触的这个叫五蕴世界,这个是佛教关心的重点,不是物质空间的重点。这样各位了解吗?物质空间那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怎么回答?就等于是回答龟毛兔角一样。

问:师父,这个记说它是不是有名有姓,前面第一就是听书说好像也是看起来佛在回答人家的问题,那个是归于?

师父:弟子记说里面,有名有性,比如说舍利弗记说,目犍连记说,阿难记说,有名有姓。

问:师父,我的问题是无记这个回答方式是只有佛陀才能使,其他的人比如说佛陀的徒弟(不能这样回答)?

师父:基本上都可以,只要是这一类的问题大家都可以不去回答。

问:那如果说,比方说问一个问题,结果这个师父或者这个善知识根本就不懂。比方他教给你说是你这一辈子你一句佛号就能成就。如果真是一句佛号的话,按佛经的说法肯定是能成就,能到西方世界去。但是如果说你给我讲一讲什么叫室外无尽,他显然他可能都不懂,他会不会告诉你说你这无记的问题你不用知道,我也能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师父:那个问题就是说对无记这个人回答跟你说这个是无记,他到底懂不懂什么叫无记?

问:对,现在问题是如果说佛陀没有说他认为你这个问题。

师父:无记里面有分出来,有14个无记。有详细的14个无记,也就等于这一类的才能叫无记。你不能说师父我能不能多读一些经典,他说你不用读那么多这些你不懂你就念佛就好,你不能说这个叫无记,它有它具体的内容到底哪一些无记,一般归纳成14无记,以后我会讲的。这一类的问题,还有这一类相类似的问题才能叫无记,不是说他不想回答或他自己不知道跟你讲这些无记,那就不是这样子了,如果你来问佛说师父定怎么修,你不要修那么多,无记不懂念佛就好,那就不能叫无记。

问:我觉得也是。当时我就是在一个地方问,问完了他说你这是无记的问题,我觉得很冤枉。

师父:所以有些东西要专业一点。无记它有具体的内容,14无记里面确实有具体的内容到底哪一些,师父就说那个世界有边无边?还有佛死的时候去到哪里?它有具体的这些内容,还有这些内容相关的同一类型的。不是我随便回答,爱怎么随便给你乱说叫无记。这样清楚吗?

问:佛弟子跟佛弟子之间讨论,是否佛也一定在场?

师父:不一定。像舍利弗回答的时候很多时候佛不在场,因为舍利弗跟目键连根本没有跟在佛身边。因为他们是大阿罗汉,他们不是阿罗汉而已,他还是大阿罗汉。舍利弗的智慧佛曾经说过,舍利弗自己也说过,说佛讲一句话舍利弗可以七天七夜用不同的东西跟语言来解释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而且没有错误。你看舍利弗智慧可以到达这样子,那也就是说他是没问题的,佛陀认定他没问题。所以经典上很多时候是佛教说,但是很多时候是弟子依佛。当然你不能违背佛法,佛讲下来的佛法,然后是对的东西,他也可以去诠释,然后去教导,所以到最后为什么那么多出家人佛不是每一个都剃度,到最后佛基本上不直接剃度,佛就是让这些弟子去剃度,所以就有佛、法、僧。佛就是佛,他就剃前面那几个,后面他就不再度了,那就是这些弟子们去剃度。

记说的内容:有如来所说,弟子所说,如来和弟子的讨论,弟子和弟子的讨论,如来和弟子的讨论呢,你说那前面修多罗难道不是吗?它的特性有点不一样。修多罗它是以佛法的根本教法为主的讨论,但是这个时候为了摄受某一个弟子,他以佛、果、德、祈、信仰为主,这样各位了解吗?什么叫做佛、果、德、祈、信仰为主?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这样子,强调佛菩萨的功德多大,然后你就要跟在身边,或者是跟着这样诵跟着这样念那就可以了的这一类,有些叫你说你就念具佛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是以信为主的。但是这一类的,如果这样讲它是一种方便教导,引导你进来,但是真正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根本的教法还是要告诉你,什么缘起、无我、四圣谛还是要教导你。那么弟子跟弟子的讨论,这个叫做抉择深义。为什么弟子所说,还有弟子跟弟子讨论叫抉择深义?因为师父刚才讲,佛有时候不一定讲的那么清楚,佛他时间有限的,而且他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必须弟子,或者说舍利弗、目键连甚至阿难、大迦舍他就会做很多详尽的分析,告诉其他这些新来的弟子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做各式各样的讨论,所以它叫抉择甚深义为主。那么现在的记说的内容它就是如来所说,还有弟子所说,过去以前根据研究,它还有诸天所说了,但是这诸天所说放在哪里?祗夜里面。因为袛夜里面有对天龙八部天龙鬼神的教化,这样各位了解吗?虽然有这类部分的教化,但是师父说过,我们要记得一件事情,佛讲十方法界,但是重哪一方?重这一方,此方此事。讲三生重哪一生?今生。讲六道重哪一道?人道,以人道为主,然后才广开来涉及其他道,我们要不要对其他众生起怜悯心,起慈悲心,起关爱心?要。但能不能本末倒置?什么叫本末倒置?不关心人。有些人很关心动物,但对人很冷漠,这有点本末倒置,那比如说有些人拼命到外面去做善事,做很多善事很好呀,回到家里到处刻簿家人,看到这个骂看到那个骂。然后说师父为什么我妈妈来师父这边特别勤劳,在家里我们被她骂的要命,那这样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慈悲要从你周遭的人开始,但是要记得要广开,不是只是仅此于的周遭的人。学佛要从人开始,关爱也是必须从人开始,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说虽然经典上确实有,比如说袛夜这些东西有划到诸天鬼神的有吗?有。但是绝大多数是对谁讲的?人哪。你说那些诸天鬼神有的不一定五蕴具足,有些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全权具足。但你看佛讲十二入处的时候,是针对正常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具足,五蕴具足这些在讲法的,这样各位清楚了解吗?所以重点一定要抓好。

问:师父不好意思,我有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个内容我刚才没听清楚。第一个是“如来所说,以佛、果、德为主”这个意思就是指成佛或者是成阿罗汉解脱为主,是不是?

师父:不是,依佛的果德来摄受众生。强调他的果德,强调他的功德多大,比如说你念一句南无佛画一个佛,罪灭河沙这样子跟你讲,就是依佛的果德来摄受,方便教化,如果师父跟你讲说什么罪灭河沙,你要自己好好的对治自己的烦恼,不然你一点罪业都不能灭。如果我这样讲的话,那就以法为主的教导了。

问:那这个是叫抉择甚深义?

师父:不是,抉择甚深义是弟子所说跟讨论,这个才是抉择甚深义。你把两行看错了。我明明是如来所说,如来弟子的讨论以果、德为主的,这是上面这一行,你不要两行看错了。

问:下面那个抉择是您怎么说的?

师父:师父不是说佛有时候讲这样子,但他没有详细去分析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因为有时候很难,佛可能时见惑者是可能他有限的时间生命,他有时候可能简短的讲,但是这一些大弟子们他会做详细的解说,甚至做详细的讨论。

问:抉择就是挖掘佛陀讲的甚深义?

师父:对。比如说你现在听到的可能你们不是很清楚,下去跟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讨论,讨论的非常甚深,讨论里面佛到底的意思,或者说师父讲的意思深入的到底是什么,做这些甚深的讨论的话,那就是所谓的弟子所说这个部分。

好,再来。比如说弟子所说的部分,这一集里面其实很长,师父只是抉一段而已。(请看视频01:22:54)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

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复问:“舍利弗!有道 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涅槃耶?”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时,二正士共论义已,各从座起而去。

这一段里面你觉得弟子所说里面这个是谁所说?谁说目键连呢?这里面没有目键连的名字,是舍利弗。所以很明显这个记说里面的弟子所说的是舍利弗所说,你看他不一定跑来问佛,阎浮车他是一个外道的修行人,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涅槃?】他问舍利弗,他不是跑去问佛,那时候他为什么不去问佛,那刚好可能佛在很远的地方,就舍利弗在这里呀,那问舍利弗是一样的意思。舍利弗跟他讲怎么讲,【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就是贪嗔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这一句话虽然不是佛说的,但这是涅槃最根本的定义。

问:现在修行者只要就是说他肉身死掉的话都这样?

师父:这是后来引申出来的用意。这样明白吗?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是对修行人的尊重。不是大师死了听起来怪怪的,大师逝世这好像是世间一般人用的,所以我们用大师圆寂或大师涅槃这样子,这表示说这个人的修行很高了,但是他是不是真的高我们不知道,但是这后来是对一个修行人的一个尊重跟称呼。所以佛涅槃意思到最后是指这个佛已经死了,你不能说佛死了,那有点不恭敬,所以就说出佛涅槃。但涅槃的根本意思是这里,经典上的根本意思,你要知道是【“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这是最根本的定义。【复问:“舍利弗!有道 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涅槃耶?”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时,二正士共论义已,各从座起而去。】这经典告诉你说涅槃就是贪嗔痴永尽。那么有没有办法修行到贪嗔痴永尽,有没有方法?有,八正道。这个就是这个经的用意。你看涅槃者贪嗔痴永尽,这句如果说要照经典这个经来讲,这不是佛说的,但问题是这个是不是等于佛教最根本的定义?是的。这样各位了解吗?那么后来还有经典上还有分,那就分为说有些他贪嗔痴永尽但是他也死了。但是有些阿罗汉他贪嗔痴永尽,但是还活着这怎么分,所以又分为有余涅槃跟无余涅槃。有余涅槃就是说他得了涅槃,贪嗔痴永尽但他还活着好好的,这个叫做有余涅槃。是余什么?余这个身心,有余一。无余什么?连这个身心都死掉了。

问:那么是他要自己知道自己已经含嗔痴永尽了?

师父:如果这个是真正的(涅槃)他必定自己知道,不用人家来印证。

问:那么说舍利弗那时候已经贪嗔痴永尽了。

师父:舍利弗是阿罗汉,大罗汉了,他贪嗔痴有尽了。一个修行证果的人他自己绝对知道,不需要人家去印证,不需要跑来佛说我是不是贪嗔痴永尽了?经典上曾经说佛说过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贪嗔痴有没有永尽你自己知道。举一个例子,你肚子饿了你自己知不知道?知道。吃饱了知不知道?知道。

问:问题现在是有各种害大家(说)自己是真佛?

师父:那是他们的事情,我没有办法判断。

问:那么万一他自己知道也是贪嗔痴永尽?

师父:所以佛教里面有一个东西叫做增上慢,什么叫增上慢?就是他根本没有贪嗔痴永尽,他误会自己贪嗔痴永尽,所以要这样子讲,真正证果的从初果到阿罗汉,他一定知道自己有没有证果,他一定知道,但是告诉你证果他不一定真的证果,他有时候是骗你的,有时候他是误解。这样明白吗?但是外面我看到的是骗人的比较多,因为现在宗教骗子太多了。

问:师父,关于贪嗔痴和一切烦恼,它三个就是一切烦恼,然后一切烦恼就是指的是贪嗔痴?

师父:对。

问:因为五概里面还多出来两概,那两概不叫烦恼吗?

师父:一般来讲,烦恼最简单的可以用一个字,叫做惑,这个可以代表所有烦恼。但是你说细分,有没有可以细分?有啊。可以用两个字:无明,那这个也包括等于所有烦恼,可以用三个字:贪嗔痴,可以用四个字,见爱慢无明。所以你必须要知道说这时候经典它这样子到底是代表所有烦恼,还是它是指某一类的?在这个地方(阎浮车问舍利弗)它用贪嗔痴代表一切烦恼,这样明白吗?所以他(舍利弗)才会说贪嗔痴永尽,一切烦恼一切诸烦恼永尽。当然你要照师父讲的《俱舍论》里面讲的那烦恼分好几品对不对,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各式各样的品,但是你要说统归起来可以用什么来代表?一个字叫惑,当然也可以叫解,也可以叫缚,系缚的缚,惑也可以叫解,这个都是烦恼的意思,可以叫无明的,其实也可以叫爱染,也可以叫做贪嗔痴,也可以叫见爱慢无明,它都代表一切的烦恼,这样清楚吗?

问:这一段经文的说法就是,你想涅槃的话有八正道就足够了,是这样吗?

师父:可以这样讲,没问题。一向讲,我不需要分别讲,足够了。但是你说其他都可以含摄在八正道里面,我后面会讲三十七道品无非都是八正道,里面的哪一支讲的详细一点?六妙门就是正念照正定的,到正解脱所以这个师父就可以一向讲了。

问:那么师父那个八正道一定要到很高的level以后才可以去修?

师父:没有,我们现在都正在修,我们你现在听经其实就在修了,只是还没有修到很高而已。比如说,我们现在也一样在修八正道,但是我们是小学的程度,你修到大学的程度还是八正道,只是深度就不一样了,程度就不同。八正道内容以后我都会讲。

问:师父前面讲的阎浮居或者阎浮车他是外道来问一下,最后他说【二正士共讨义已】它的意思是表示这个舍利弗告诉他八正道这些之后,能够把它给摄受过来的吗?

师父:你可以这样子讲,他有后来确实成为佛弟子了,然后跟着佛教修行。

问:因为后来知道他这样,所以在这就称他为二正士,等于是他学佛的一个缘起?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它前面的后面的故事很长,只是中间取一段而已,他问了很多问题。

问:师父,在《阿含经》里面很多外道过来问,问了以后他实际上好多就变成那个佛的弟子,你像一千二百人,他最初的弟子好多都是外道。

师父:是啊。几乎都是外道,舍利弗、目键连以前还是拜佛外道,大迦舍也是外道,但是都是触发一方的大外道,但是他只是在等机缘成熟佛出现来跟他皈依而已。因为你要知道虽然说外道他不一定说就像很坏的外道这样子,因为他没碰到佛,所以他还没有真正去照佛这样的法来修行而已。但是他对于禅修他可能修到很高,他对世界的了解也可能已经接近觉得世间是有一点点无常,不是那么可以染着的,已经有到这种程度了,甚至过去生中已经修到很高的境界,就差那么一小段就开悟了这样而已。很多外道来学佛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经典叫《虚身经》。《虚身经》这个故事很有趣,他说佛当初开始教化的时候佛陀的教团很庞大,而且很多人对佛陀很恭敬,所以很多人就供养佛陀的教团,供养这些佛陀的弟子出家众。外道也有很多出家众的,很多外道的出家众就分不到食物。那么其中有一种外道,他们就想说奇怪了为什么那个沙弥(1:34:00)叫??,就是指佛,因为他不需要称你佛,他也不认为你是佛。这样知道吧?他就直接称佛的名字嘛!为什么他的教团这么受欢迎呢?那么大家都要供养他们,搞到我们现在出去都托不到什么食物,然后他们就说我们要想一个办法来对付,什么办法呢?我们派一个间谍(spy)进去看看他到底教的什么东西,那么你们回来之后我们也来一样画葫芦也来搞一套,就派了一个人,这个人就叫虚声。那虚生就跑进去开始进去看看,问问,学学,后来就来问佛陀一些问题这样子。经典里面牵扯到几个问题,而且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典,而且成为后代讨论的一个重点,这个以后有谈到我会讲。那么到最后有一些关键问题他来问佛,佛也有给他教导,之后他恍然大悟觉得说原来佛的法这么好,所以他就发露把他来做spy(间谍)的故事这个状况讲给佛听。佛就说,你能够这样诚诚实实的是非常好的,表示说你的烦恼慢慢的已经不会那么重了,虽然你过去有这样,但是你能这样子诚恳发露那是对你自己做过的东西一种坦诚。那么就这样子他就说,现在他开始是真心诚意的来学佛法,不久之后他就(证)得阿罗汉。这也是一个很有名的《虚生经》的故事,你看这个够不够生活上的贴切,有派一个间谍去。

问:这种人已经本生自己的修位已经到了?

师父:应该到有一定的程度了,不然他不会这样听听就(证得阿罗汉),但是你看是很贴切的一个故事,外道派一个人来当间谍,来看看你们这些在干什么,

问:外道有没有这种法也是一切烦恼永尽?

师父:没有,不可能,这样子不叫佛法,就不用佛法了。

问:它具体内容可以不一样,它最后的目标可能是一样?

师父:他们认为一样,但是实际上不一样,他没有真正解脱。佛陀还没成佛之前他就是尝试各种外道,但是得不到真正的解脱,最多就是禅定修好一点而已。

问:我就是说外道他好多来做间谍也好,来偷听也好,实际上那些人最初的初心,他们在外道出家的话,他们也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解脱,

师父:对,没有找到真正地方法。佛当初也是这样尝试,尝试各式各样但是发现这些都不究竟,所以他自己去悟到缘起正法。

好,来,第二项:《四阿含经》的成立。首先成立的就是《《杂阿含》经》,《《杂阿含》经》的修多罗跟它的重颂部分在第一结集已经完成了。所以它在第一结集就是第一个阶段,《杂阿含》,泛称“相应教”,“修多罗+袛夜+记说--弟子所说、如来所说”。比较《阿含经》整体来讲,尤其是修多罗部分,它重于甚深的教育,根本的教法都在修多罗里面,佛教的根本教法,最根本的教法,核心的教法都在这个修多罗里面,所以它整体来讲重于甚深教育。但是在第一结集之后,师父说过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以前讲过,所以各地方传出来有佛陀的新教法,这些新其实不是新,只是说没有在第一结集里面被结集,不断的传出之后然后慢慢的就有《中阿含》的出现。《中阿含》怎么出现呢?修多罗,看好,等一下我会画一个图。“修多罗+弟子所说+新增的教法”你们应该知道新增教法怎么来的,知道吗?就是《杂阿含》的修多罗的部分,加记说里面的弟子所说,加上新增的教法成为《中阿含》,所以《中阿含》里面其实已经包括了《杂阿含》的修多罗,新增的部分就是在第一结集之后教法从各地不断的出现,然后在第二结集之后弟子们不断地把它结集进来。是“依弟子所说的学风”它的特色“依弟子所说的学风,而展开法义的分别、抉择,开展出很多的经典。”这个讲经典有点怪怪的,应该说教法了,开展出很多的教法。“依弟子所说的学风”弟子所说什么学风?探讨甚深义,抉择甚深义。什么学风?展开法的抉择、分别,然后有很多的教法出现,而它的重点是“以僧伽内部为主”,也就是以出家众为主的探讨,比《《杂阿含》经》长的经典所以我们就统称为《中阿含》了,因为比《杂阿含》长,因为它已经把《杂阿含》的这个两个部分已经加在里面了。这样各位同学知道吗?你说为什么是弟子修多罗+弟子所说?因为修多罗是根本的教法,弟子所说它的特色是什么?重在分别抉择甚深义的探讨,然后再加上后来新增的这些教法,所以就造成了所谓的《中阿含》的出现。这只是一个常识而已,你们大概有这样的(概念)。

问:《中阿含》有一部分重复了《杂阿含》?

师父:重复了《杂阿含》的修多罗,还有弟子所说还有内容,然后还有新的教法产生。

问:会有百分之多少?

师父:我没有去计算说百分之多少,很多以前研究不知道。早期的研究以为《四阿含》里面,因为他发现《杂阿含》最短,但是《杂阿含》里面很多的东西《长阿含》都有,所以他们以为《杂阿含》是从《长阿含》里面抉录出来,后来反过来才说原来是在新增的过程从《杂阿含》到《中阿含》到《长阿含》。

好,大概理解一下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就好。那为什么?因为它有比《杂阿含》更长,因为它有新增的教法,又把阿含这两个部分拿进去,而且新增的教法出现,所以它比《杂阿含》还长,而且很多。尤其是《杂阿含》的修多罗,还有弟子所说这部分都重复了,已经被纳进去了。你就知道佛教的经典在征广当中,他会把前面的纳进来,然后再加一些新的或者是新被抉择出来的东西,所以有时候经典会越来越大部,你们不要以为一开始就这么大一部。

问:学习的时候主要学《中阿含》就已经包括了这个《杂阿含》了这样?它会不会有什么任何不同义?

师父:因为为什么呢?因为它多,所以有时候你不容易集中,所以学习的时候师父还是建议从《杂阿含》开始学起,把它的根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弄清楚,不然它一多,然后特色又不一样,你就容易抓不住重点。

问:那么它重复部分是不是一模一样,还是有稍微新的解说?

师父:因为它新的解说就有新的教法的部分了,所以它大致跟这个地方不会差很远。那你说是不是每个字都应该(一样),不一定哟。它有时候不管是后期的或是新增的,多多少少文字然后表达上会有点不大一样,但是意思差不多。尤其翻译的人有不同,翻进中文的人又不同,他可能在翻译同样一个经典,一模一样的经典,不同的人翻可能就表达意思,文语的用法会不大一样。

好,再来。

第三阶段《长阿含》。

这个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都是在第一结集到第二结集当中慢慢形成的,然后到了第四阿含,《增一阿含》形成的时候就是在第二结集完成。第三阶段是《长阿含》是袛夜的部分,八众诵的部分记得吗?加《中阿含》+新增的经。《中阿含》已经包括了《杂阿含》的修多罗,还有弟子所说的部分,还有新增的,然后它再加袛夜,然后又加了一些新增的。你说师父怎么有这么多新增的?从第一结集到第二结集一百年,当然各地方会不同,那你出现了二三十年之后就把它集一下,二三十年之后再集一下这样子知道哦。比《中阿含》更长那就是《长阿含》,所以它越来越长。

第四阶段《增一阿含》是重以如来所说的部分+长阿含+新增的部分,以“如来所说”为主,以增一法而进行类集,重一般信众的教化;以如来的神通跟果德为主,有没有看到《增一阿含》的特色?那你看哟,长阿含它的特色是什么?因为它有袛夜这部分,所以它对外道婆罗门的说法是为适应世间及外道,它的特色是这个样子,它有这样的特色。到了《增一阿含》的时候它是重一般信众的教化,所以每一个《阿含经》的特点跟特色有它的不大一样。那《杂阿含》是根本教法,甚深教法的所在。

问:师父,它不是第二次结集的时候已经把三就已经齐备了,但是为什么还要分第三第四呢?

师父:因为到了第二阶段结束的时候《四阿含》具备,但不是说《四阿含》在第二结集的时候一次形成,他前头已经慢慢形成。因为第二结集跟第一结集不大一样,第一结集它是佛忽然间过世涅槃的,所以大家必须一起来一次结集。但是你看第二结集到第一结集中间隔了多久?一百年。这一百年当中不断有新教法出现,那么佛弟子之间对这些教法的取抉,乃至对戒律的认知不大一样,所以变成再慢慢的编辑,慢慢的结集起来,到了第二结集就把整个它这些过去已经结(集)到统合起来,就是《四阿含》。但是要记得它那时候不一定把你叫做《四阿含》,《四阿含》是后面所称呼的,那个时候也不一定就叫做阿含,我们后面就把它称作阿含。因为它的结集特色确实有不大一样,所以叫做杂、中、长、增一,

问:可以说第二次结集之后增加了,就这个里边的内容已经是完全出来了?

师父:对。

问:那大乘经典是什么出来?

师父:我等一下后面会讲。我们只能叫大乘教法,不能叫大乘经典,讲到大乘经典会比较一点(不适合),所以我先讲大乘教法。后面会讲大乘教法怎么来的。

问:第二结集后有没有文句?

师父:没有。到公元前一百年,大概的,据研究公元前一百年左右才被写下来,才有文字记载下来。这到第二结集出来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结集出来都是背诵下来的。

师父教的这些你们可以去思考看看,不一定说你百分之百会照师父讲的这些,这是比较做精确的研究跟描述,因为既然讲《阿含经》我要把它整个过程到底怎么讲的比较清楚一点。当然师父不是说叫你非得百分之百,如果有些地方不了解,你就先暂时放着回去思考看看。

问:师父,那后面还会不会讲一些具体的经文?

师父:我后面会讲什么什么学什么什么学,讲的时候我就引经典给你看。

问:不会说是从第一经往后讲?

师父:不会,从第一经要讲到公元多少年了。两大部这么厚有空拿给你看,要讲到何年何月何日。因为它有经意思是重复,我只是把它的依怎么样,它的特色是什么,然后把它归纳为增上善学、增上性学、增上戒定慧,然后证解脱学这样子的一个依道次第这样排过来。

问:因为读经的时候发现还是经文不管是古文也好,还是现代文也好,还有很多不了解。

师父:当然啦,如果你都了解了,那师父站在这里做什么?当然读经不容易的,那师父也是经过二十几年的训练才比你们都懂那么一点点而已。那么多经,有些单一的某些字或某些意思,我也不一定完全清楚,但是很多大概的意思大概知道。

好,来,这个图就清楚了吧。(请看01:50:18)。这个图就告诉你们《四阿含》它的类集发展是什么?其实跟你们刚才讲的重复了,师父只是图画的清楚一点。你看(师父指图)有没有看《杂阿含》?《杂阿含》分哪三大部分?修多罗、袛夜、记说。那么从《杂阿含》的三部分里面,以修多罗为主,还有弟子所说,两个加起来加新增的部分过来就是《中阿含》。这个就是蓝色线条,没有蓝色线条。然后袛夜过来《中阿含》红色的部分加在一起,加新增的部分就变成《长阿含》。再来虚线的部分,弟子所说的就刚才被结集被拿走了,以如来所说为主,如来的果德,如来的神通为主,重信愿的摄导过来然后加上《长阿含》,再加上新增的部分,叫《增一阿含》。这就是《四阿含》结集的过程,所以它到后面越来越大部,越来越大部,其实大小经典都有这种倾向。你说《华严经》它不是只有一部,它是把各式各样的相关的给集在一起。你说《般若经》、《大品般若经》或者《大般若经》它也不是说只有这一部,它里面很多类似主题的经典整个集在一起叫做《大般若经》。有跟般若教义的全部集在一起,就叫《大般若经》。大小经典都是这个样子。

那么《增一阿含》师父稍微讲一下,剩下最后一分钟。我说增一为什么叫增一?它以增一法来编定。什么叫增一法?比如说它会说谁来问佛陀,然后佛陀说有一法可以数得菩提,可以怎么样,这样。什么一法?比如说佛教里面有讲一的,比如说一法灭无明,一法,那就编在一里面,并在一里面。很多这种经的有一个什么,比如说有一众,有一佛出世,有一大罗汉这样子,都是讲一的。那么有讲二的,比如说有二正式共论,那就编在二里面。有阿罗汉当初怎么样怎么样,反正就谈到二的全部都编在二里面。比如说有讲三的,拿佛说有三学,戒定慧三学,还有三福业,有三什么全部都编在三里面,它就这样增一法,一、二、三。怎么叫增一?一加增一那就是二,二增一那就是三。所以它就依这样子的数目把它编编编,然后就编到一大部叫《增一阿含》,它用这样的类集法。

阿含经-7

第七讲

我们上个礼拜讲到四阿含的成立,那么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四阿含的成立。在复习四阿含的成立的时候,师父必须要强调一点,基本上要有一个观念,就是说第一个观念是佛法跟佛教它相关,但是不是一码子的事情。

佛法是宇宙普遍的真理,是佛陀觉悟的真理,觉悟之后就成佛,这个叫做佛法。那么佛教是什么?佛教就是经过佛陀用口头、语言、动作把他证悟宇宙的真理宣称出来之后,由弟子们接受慢慢成为一个教法,这个就叫做佛教。佛法不变,但是佛教会变,教法会变。教法怎么变?语言、环境、时代、听者流传这个就会产生变化,这样才符合佛教基本教义,叫做基本的原则,也叫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说教法不变,那就不符合缘起的道理。在它的演变当中,基本上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佛陀的开示基本上都是叫做教法,佛陀的宣讲、教导的全部都是教法。佛陀宣讲的教导,如果基本上从《阿含经》的这种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讲的话不能叫做经。那么经是怎么样的状况才叫经呢?经,一定是经过佛弟子的结集,还有编辑之后才能叫做经。因为经(sūtra)是什么意思?就是贯穿,还有缝合的意思,就是贯穿缝合的意思,这个叫做经教(sūtra)。它的贯穿缝合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佛弟子他们把佛的教说、教法编辑或结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叫做经,这是第二个。还有第三个,佛教的经,还有佛教的教法其实一直在新增,新增的教法一直不断出现。从第一结集开始到第二次结集中间,这些教法(不一定是新的),可能就是没有被编辑到第一结集里面去,所以在各地不断的出现。那到了第二结集之后,第二结集安排了之后,是不是到第二结集就结束了?没有哟。第二结集之后,还有许多新的教法还是不断的再出现。所以第二结集之后还有各地方有小结集,那么我们比较称做边集。所以如果是公认的佛教的大的结集就两次——第一结集、第二结集,之后因为新教法不断的出现,所以一直有不断的大大小小的边集跟结集出现,所以包括第二次结集之后,就有各式各样经典一直出现。那这一些你说它新不新,其实是从本源的教法里面慢慢的一直经过抉择,经过抉发,经过诠释,一直的不断出现的。这是从一种佛教经典或是教法来源的一个比较历史观跟角度上来谈的一个状况。

那么我们现在继续来讲教法——四阿含。上个礼拜讲过的,复习一下,因为这个很重要。

四阿含的成立第一个阶段就是《杂阿含》,泛称“相应教”,修多罗+祗夜+记说。记说里面有弟子所说,如来所说,这个是重甚深教理。也就是说《杂阿含》里面的修多罗是一切教法的根本,三乘教法的所共,佛法教法的核心,所以这是从修多罗里面的。

然后到了第二阶段,修多罗+弟子所说+新增的教法。第一阶段它的结束差不多就是在第一结集佛灭的当下的第一结集,那么从第一结集到第二结集中间100年,就许多新增的教法出现,所以就有修多罗+弟子所说+新增的教法就称为《中阿含》。新增的部分是依弟子所说的学风,然后展开法义的分别、抉择,开展出很多的教法了。你说经典也可以了,因为这是弟子已经有结集的。

这个是很现实的一个状况,比如说,师父现在告诉你们(内容)这样讲,那么师父回台湾去了,有一天你们就会根据你们现在的笔记,或是你们大家的讨论说师父当初到底讲了什么,那是不是每个人意见都一样?可能会不一样哦。不一样的时候怎么办?就要讨论,讨论会达到一些共识。那么还有说很多时候你不能照师父表面上这样子讲,你要会抉发深层的意义,说师父这样讲他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当初佛弟子对佛的教法也是这样子,他必须要去抉发了解佛这样子讲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么就有从各地方的弟子们的一些不断的诠释,不断的探讨,慢慢这些教法就不断不断的出来。这样各位了解吗?但是某些时候不一定有共识。《中阿含》是以僧伽内部为主,比《长阿含》较长的经典。因为你们要知道在佛陀当初或是佛灭的几十年中间,佛教的弘扬主要是以教团为主,什么叫教团?出家的僧团。所以不管是研究、讨论还是弘扬,都是以出家的教团为主,所以做深的研究也都是在教团里面。那么外面的这些居士信众他们一般就以跟随着教团,跟随着出家人修行、了解、听经闻法为主,就这样而已。但是在印度一般在家人他不做太深的研究或太深的探讨。那么对外?因为对外的在家人太多了,各式各样都有,甚至有时候是以信仰为主的来弘扬。甚深的教法其实很多都是在教团内去探讨去研究的,所以在这个时候还是以教团内为主。第三个阶段,以祗夜为主+《中阿含》+新增的经或是新增的教法,主要是对外道婆罗门所说的法,为适应世间及外道比《中阿含》更长的经典。你看,以祗夜为主。祗夜里面都是什么?祗夜里面有八众,天龙八部,人事部,天龙四部。人事部里面有包括婆罗门了,天龙里面当然就一些鬼神,一些那些不是人类的(众生)。这一些对外道,对婆罗门的说法就会适应世间跟外道,所以《杂阿含》里面修多罗为主的都是跟针对人讲的。但是佛法在弘扬的过程当中,为了适应以及怎么样教化这一些当初的婆罗门跟很多外道,所以又有这些很多天龙鬼神的东西出现。佛陀有没有度天龙鬼神?当然是有的。但是佛法的教法根本是针对谁?是人,这一定要记住。所以师父讲过好几次,师父在以前跟各位同学讲过一个就是说佛教它有它的核心对象跟重点,但是它并不局限于这样子,它广但是又有它的核心,如果它只是有核心但是不广,那就太狭隘。佛教它以人为主,但是佛教也知道除了人以外还有其它众生,所以以人为主然后扩及其它众生,但是你们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人忽略掉,然后专谈天龙八部这些东西,这是一定要了解的。那么佛教它讲三生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但它重哪一生?此生。所以不要误解,不然会变成很大的一个问题。差不多在七八十年前,100年前,在民国初的那个时候,太虚大师曾经提过一个改革,就是中国佛教长期以来把佛教当成是死亡的佛教,死人的佛教或是死人的宗教,为什么?需求来世。,当然净土法门的弘扬也是一个,但是净土法门它有讲人间净土,有讲他方净土,有讲唯心净土,各式各样。但是当慢慢一些人把它太过宗教化光求他方净土的时候,变成有点追求像死后的天堂的样子,以致让千百万年来的中国人对于佛教误认为佛教是针对死人的,所以他们会把儒释道做一个分配,什么叫分配? 儒家,他们会认为儒家是入世的、现实的生活的,什么礼仪,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规矩、伦理、道德……它都会把这些规范,它都依这一套。那道家呢?出世的修炼。如果你觉得说,我差不多了,我要追求更高就出世的修炼,就去寻找道家,那佛教呢?

答:来生。

师父:我现在不是说佛教本生是这样,我是说中国人对佛教的误解之后把它安排变成佛教寻求来世,所以你平时不用去(找佛教),要死的时候再去找佛教。其实到现在都有是不是?

答:我想起日本。好像日本人他结婚的时候是基督教,五十是神教,然后死得时候是佛教。

师父:对,因为日本净土也是非常发达的,所以常常会造成这样的误解。所以当初佛教在改革的时候,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意思说佛教它既出世又入世,依入世的态度来寻求出世。这样各位了解吗?那么佛教有没有讲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当然有,但是佛教更深远,它除了讲今生也讲过去也讲未来,但是你一旦误解了,忽略了今生就会变成说佛教光谈未来来世,那就不是佛教的意思了,所以一定要重视这样的一个态度,这是根本。所以虽然说有讲天龙八部这些东西,但是还是以人怎么样去除烦恼,对治我们的问题这是主要的。还有再来,它因为比《中阿含》更长所以它叫做《长阿含》,最后以如来所说+长阿含+新增的教法,那么就变成了《增一阿含》,以如来所说为主,以增一法而进行类集,从1、2、3、4这样子。那么一般信众的教化以如来的神通果德为主。上次有人问过说什么叫做重一般的如来神通果德为主?一般人的信仰,你不要说佛教,我们一般人的信仰,他信仰什么?你们到庙里面去拜神、拜玉皇大帝、拜天宫拜什么,你们信仰的是什么?超越的一种能力。你希望这种能力能够保佑你,所以台湾有一句话叫做有拜就有保佑。所以有些人去到教堂他也跟人家做,去到道教的道观他也跟人家拜,去到佛教他也跟人家拜,反正他认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也好,上帝、耶稣或太上老君或什么反正都一样,反正只要他能保佑我就拜,你问他说哪一个真实?他不管你的,反正那么多总有一个真的。他有点像撒一个网,反正我什么都投资总是会有碰到的嘛。这是一般的信仰。一般的信仰他是没有理性的,你不要去谈理性,谈智慧,谈怎么分辨,他是没有信仰,一般的信仰他是没有理性的,他是感性的,他是寻求保佑,寻求力量的,这个很有效,我不是说真的有效。我的很有效是说很多人是依信仰这一套的,因为人内在本来就有这种需求,你说叫你自己去修行,你有贪嗔痴你要对治,我告诉你困难还是简单?当然困难了。你说你去拜什么很灵,你这样讲有多少人真的会相信?蛮多的。当然有少数他不愿意信仰没关系,但是你这样讲有没有对某些人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

问:师父,我插一句。真有一次我拜佛去的是吉乐寺,哈尔滨吉乐寺,确实就非常的灵验,我心想真的失常的,就不可思议。

师父: 我知道,宗教本来就有不可思议的事情。

答:是这个样子我之前也没有拜过,然后是十多年都没拜,我又就偶尔一次,然后就……

师父:这是一个问题可以探讨的。是不是每次都灵?那么偶尔小事灵大事不灵怎么办?那大事灵小事不灵呢?好像不大恰当。所以是这样的,师父是讲说宗教本来就是求灵感,求神迹,求灵验,所以如果这样讲师父不会偏袒佛教有灵感,你去拜什么佛拜什么菩萨会有灵感。但是基督教、道教或是什么教他们也说他们有灵感,什么耶稣见证者,那一大堆人就起来什么三百见证、六百见证,讲了一大堆,师父不是说否认有这种宗教灵感,不是去否认,而是有的。但我现在要问的是佛教它讲的根本教法跟核心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这些灵感的话,你要有一个疑问提出来:佛教跟其它宗教哪里不一样?如果只是求这些神迹,求这些灵感,佛教没有高出其它宗教,这样各位了解吗?那也就是说,从一个角度来讲的话这种神迹跟这种灵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跟普遍。这种神迹跟灵感你必须相信说有这么一个超越的东西能保佑我们,能给我们感应,你必须要这样子相信。 所以为了普遍的教化,还有普遍的适应,跟宗教的信仰,所有都会有种一般信众的教化,然后以如来的神通跟果德为主的教导,这个就是为了适应一般众生,那么也是一般宗教的形式跟宗教化。所以师父常讲一句话,佛法它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宗教。那我问你佛教是不是宗教?佛教就是宗教。为什么?佛教它融合了世俗或是文化,或是时间,或是习俗,然后有宗教的性格在里面,因为它传播出来一定是这个样子,不然它没办法传播。但是,你看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一体两面的,如果它把宗教性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它还可以借由它来弘扬。所以人家说什么有句话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不是这样?佛法的弘扬或是佛教的弘扬,也有可能是成也宗教性,败也宗教性。

问:如果迷信佛教呢?

师父:如果把这种宗教性扩大了,而掩盖的佛教它本生的特性的时候,那么慢慢地大家就信仰佛教跟其它宗教是一样,把佛教的本质给忽略了,但是问题是说,那么佛教在弘扬当中能不能说我完全不用这些宗教性的东西?不可能的。可能就只有少数根基非常高的,那它(佛教)没办法普及,有可能就会很脆弱,这些人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那(佛教)就没了。这样各位了解吗?这就是当初佛教为什么在印度灭亡的一个(原因),还有佛教为什么在唐末之后一振不起,这个都是其中一个原因了。所以为什么师父要讲《阿含经》,就是告诉你佛教的基本教法到底是什么,它在演变当中又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能忽略佛教的这种宗教性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但一方面又不能把这种宗教性的无上的扩大,然后去掩盖佛法的根本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师父讲《阿含经》的一个很重要的用意。不然到时候佛教一旦普遍起来,很多人只是重视这种一般的教化跟果德的时候,就会到处讲佛法的时候重的都是神通跟感应,你们周遭很多人学佛的,他来告诉你不是敢讲教法,不是讲佛法是什么,是告诉你他去哪一间庙拜的很有感应。所以你们自己要稍微(思考),这个东西很多人去有(感应),你说师父出家二十年有没有到哪里有这种感应?当然会有,怎么可能没有,但是师父总是抱持着感应也是缘生法也是缘起法,因缘有它就是这个样子,因缘没有它就是这个样子。人说到哪里的庙,九华山的什么庙很感应,有些人他很虔诚,他去他也不一定有,你能说假的?平时看你很虔诚结果你去没感应,你是不能这样讲的。这样各位了解吗?你说师父这二十几年来你有没有在修行中遇到过跟佛陀或者是菩萨什么感应跟神迹?当然有,怎么可能没有?师父出家二十几年来当然多多少少会都有,这一些你也很难讲说它到底为什么都是有。比如说念佛念到,或是说打座什么都可能会有的,但是我说有形的这些东西在我看来它就是缘起缘生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我心里面一个最根本,而且最大的神迹,最大的感应是什么你(们)知道吗?是从出家到现在为止没有遇到过太大的障碍,除了家人,拜上真下华老和尚为师父,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神迹。入了福严又能亲近印顺导师这一代大师,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神迹,然后福严六年毕业之后想出国读书就有人护持,你说这神不神?你不要以为很简单,一个出家人要有得到(护持),因为家里不是很有钱,我也不是什么大道场出来的,什么道场一笔(费用)就给你然后出去可以用好几年?不是。但是人想要读书出国留学就这样,人家出来护持你说神不神?当然神了。现在更神,什么东西更神?要盖禅修中心。你说师父神在哪里,人家那个寺院盖的比你大。你觉得神在哪里?基本上你问很多旧同学就知道,师父基本上没有真正去筹款,没有到处跟你说我们要盖什么,基本上没有到处去筹款。再来中道从来,我这样讲当然不是说别人做不好,我意思是说中道没有做什么超度,法会这一些来筹款,没有消灾超度、做死人、做功德、做牌位、做什么这些完全都没有。你说神不神?当然这个神不是师父神,是活菩萨的灵感,这样各位了解吗?这就是师父所认定的所谓的神迹,依法才是真正的神迹了。这样各位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好,我们回到这里,你看这就重一般信众的教化,以如来的神通跟果德为主。那么你们现在学《阿含经》要有一个重点,要把佛法的法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好好去修,好好去做,自然而然福报增长智慧增长,好的感应自然会有。因为为什么?是因为善恶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因果善恶本来就是相应的。

所以上个礼拜讲到这里,《杂阿含》经它以修多罗、祗夜跟记说为主,那么修多罗+弟子所说然后再加新增的这些教法,以弟子所说为主,有弟子们的探讨,研究抉发佛的教义,佛的精神,然后就变成所谓的《中阿含》。那么以祗夜为主(看视频,师父在对照讲义)下来红色部分加《中阿含》再下来加新增的教法,那就变成《长阿含》。以这个虚线以如来所说的果德为主,然后加上《长阿含》加上新增有没有?为什么一直都有新增?记得师父说过一个原则有没有?佛教的教法没有被固定下来,就算你固定了它后面还会一直在出现,这就是佛教特色。佛教的特色就在这里,它是一种智慧的启发,它不是说佛讲这样就一定是字面上这样,佛讲这样,但我们要去理解说佛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只要你符合佛的意思,符合佛的法的原则,其实这一些都可以是佛法。所以这个都是弟子们的探讨跟抉发对佛的真实意义的抉发,所以就会有这样不断有新增新增新增,或有一些当初结集没有被编进去的就一直出现。

问:师父,记说的时候已经有弟子说跟如来说了?

师父:有。

问:那么《中阿含》为什么就只有弟子说和新增,不把如来说放进去?

师父:因为它的重点是,就是说它某一类的时候,比如说在某些时候,有些人他特重的就是说对佛教义的觉者,那就会变成依弟子所说为主。

问:所以到增一的时候他们觉得如来所说还是要放进去?

师父:对。就是说,比如说我们这一类人的特色就是对教法比较重视,所以我们抉发出来就会变成依弟子所说为主。那比如说另外某一些人他重视佛陀的果德跟神通,然后他们去探讨教法的时候就会以佛的果德跟神通为主,也就是说他们在结集的过程当中,要看什么group(集团)它的重点跟特色会不一样,这样各位可以吗?其实就现实的状况来讲也是这个样子的。今天来这边座的各位,如果说你对教法对听课没有兴趣,你今天不会五六堂来坐在这里,你说有些寺院它是专门做宗教仪式的,拜佛、念佛、拜忏、诵经,如果他们对没有兴趣他不会去坐在那边。你有时候去注意一下,那些你不能说他们没学佛,他们其实是学佛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你去跟他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们的观念某些地方非常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比较重视什么?果德、感应,拜佛拜多少,他们的修行觉得是这样。但是在做听经的会比较重视什么?佛法、教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应用,日常生活应该怎么去做,就会有这样的差别,那有这样的差别慢慢就会形成这样不同的东西。这个就是四阿含的成立,那么基本上四阿含在第二次结集的时候就已经完成。虽然经过100年的演化,但是在第二次结集的时候,基本上四阿含在第二次结集已经完成。

问:那《增一阿含》是包括了所有的内容?

师父:对,全部,涵盖所有内容。

问:其它的三个它还有各个侧重点。

师父:对,《增一阿含》它有它的侧重点,但是它基本上是加又加加又加,所以它也包含了前面,但是它有它的侧重点。你看,它以如来所说,以如来的果德为主,所以每个阿含都有它的侧重点,我等一下会稍微列一个表讲一下。

问:师父您讲记说里面如来说和修多罗它俩最大的区别在哪?

师父:如来所说跟修多罗它们的最大的区别是,在修多罗里面如来讲的是真正的正法要,是佛法的根本,讲的就是怎么样用智力去对治烦恼,如来所说里面是普遍的教化,强调佛的果德跟神通,适应一般的众生。比如说,你来问师父,师父我最近诸事不顺要怎么办?师父会讲因为你这个人贪欲重,而且你的习性就是这个样子,你这样的个性跟习性就会造成你周遭的一些影响,就会常常造成这样的一个事情。因为人的性格决定的它未来会遇到什么事情,你说师父怎么办?我说你要对经教多了解,然后从经教里面慢慢去对治,(用)戒定慧去对治你这些烦恼,然后以后遇到事情的时候依智慧来抉择,不要再用依贪嗔痴烦恼相应来抉择。这样简单吗?这样很简单。讲得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为什么要对自己最根深蒂固的习气跟毛病呢,当然有一定的高度一定的程度的人,我才能这样跟他讲。这样是不是师父教你的一个方法?对嘛。那你说我业障重,业障重是这样子。你们如果读过俱舍论就知道,过去的恶业现行这个叫业障。那过去的恶业为什么会现行?烦恼太重去滋润它,又造恶业去滋润它,就让恶业现行了。容易吗?你要现在怎么办?你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让过去恶业不在现行,善业多现行,现在又造善业,当然就叫业障消除。如果我这样讲的话,就佛教来讲是讲正法要,那么如果换一个人来跟师父谈,师父知道他的个性,我分析我就讲刚才那一套他绝对没办法接受,他也不了解什么叫烦恼,他也不知道什么个性是怎么样,那我怎么办?我觉得你这个人也是业障重,我告诉你你多拜佛求忏悔,借有三宝的护佑、佛陀的加持,你一定要这样子,所以每次回去念多少经然后念多少咒,这样子的可以得到佛的加庇。师父没有骗他,问题就是说什么?我讲个两个,基本上重点不大一样,这样各位了解吗?等于一个就是修多罗的正法要,一个是引导入门的,其实后面我还会讲,佛陀一开始不一定马上说很深的正法要,很多时候他看这个人不行,他就讲一些世间善法而已,你多持五戒多修一些善福、布施,他有时候就这样而已,他不会一下子讲无我、空、相应什么?那是不是都是佛说的,当然都是佛说的。

问:在《杂阿含》里头你讲修多罗、祗夜和记说,它是可能一个经里面就包含了这三种情况,

问:没有,修多罗里面有什么?五蕴诵,六入处诵、杂音诵、道品诵,有这一些经。五蕴诵有178经,有没有?这是修多罗的内容。祗夜内容有八众颂,有比丘,有魔众,有帝释众是天众啦,有刹帝利……那每一个每一个都有经,这是祗夜的内容。还有,记说有如来所说,有弟子所说,它都有它的经典,师父这边有立出来。记说里面弟子所说有舍利弗所说,有目键连所说,有阿难说,有大迦说,有没有?

问:师父这样的话,如果说这个四部《阿含经》太多了,从解脱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只需要读《杂阿含》、修多罗足够了?

师父:老实说那是最根本的教法。如果你真的能够把它弄通弄懂,解脱那个绝对没问题。我后面会讲。

问:小乘和大乘,不能一下子到大乘?

师父:对呀对呀。但是问题那个是根本,根本的教法它可深可浅。光解脱来讲依《杂阿含》、修多罗绝对没问题,重点你要弄通弄懂,然后依着它去做。因为它是三乘所共的教法都是这个。那是什么?简单讲是四谛、十二因缘,我后面会讲,我后面会把它统摄起来,修多罗里面的这些到底在讲些什么。

问:师父,像《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这个有没有说《杂阿含》是最小的一部分。

师父:《杂阿含》是最小的,最短的。

问:最短的,然后后面是有叠加?

师父:有叠加,就叠加,你没有看这个图?

问:也不完全叠加是吧?

师父:一定是叠加。你把它想想看,祗夜+修多罗+弟子所说,然后加新增的它变成《中阿含》。

问:但是祗夜好像不在这一部?

师父:对,祗夜不在,但是你到了增一之后,这所有的全部在里面了。这两个还有它的重点,增一当然也有重点,但是到了增一它所有东西都在里面了。

问:增一就是最大的,最全的?

师父:对,最大的。

问:涵盖的《杂阿含》?

师父:涵盖了《杂阿含》在里面,也涵盖《中阿含》,也涵盖《长阿含》,都有。《中阿含》的一些已经涵盖了修多罗,到了《中阿含》它已经是修多罗,然后弟子所说,然后新增,它以弟子所说跟修多罗为主,它已经有涵盖的修多的部分,还有弟子所说的部分,当然主要没有涵盖到的是祗夜。

问:没有祗夜,《中阿含》没有袛夜?

师父:《中阿含》没有祗夜跟如来所说,但是不是说完全没有,百分百没有。它当然多多少少会提到,但是它的重点就是以前面两个,但是它又加上新增的,所以它就更大部。那新增是什么我后面会讲。而且重点它新增部分比如说第一个是第一结集没有被收进去的,第二个是各地方大家对佛陀当初怎么讲的了解,然后就出现了,出现就把它类集进来。

问:师父,刚才你说这个涵盖是指意思涵盖,还是全文的涵盖?

师父:全文内容。原文我不敢说一字一字都不变,但是基本上的经文还有它的内容都涵盖。因为它有翻译,然后在过程当中,我不可能说这一部经文160字全部(涵盖),我不敢这样子讲,但是大意跟内容是涵盖了的。

问:就是说修多罗在《杂阿含》里面,比方说是有200经,在中译里至少也有200经?

师父:至少会有这样子,或者说会少一些,或许会多一些。因为它在进化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不敢跟你说200经它是全部200全部拿进来,可能会少一些,可能会多一些,200(经)它可能拿到178(经)。那你说为什么不见?因为这个过程当中本来就是这样。而且你要记得,很多一经一经它有时候不是绝然是这个样子的,有时候可能是长的被分成三个经,都有可能。

问:印顺导师他汇编《杂阿含》30万,那这个《增一阿含》还是很大喽?

师父:印顺导师他是汇编《杂阿含》而已,就是汇编这三部分而已。

问:对,我说它有三册。

师父:三册主要都是这三个而已,都是这三个而已。

问:《增一阿含》是不是比它大好多倍?

师父:当然啦,当然是这样子。但是只要把这个地方弄清楚了,后面就清楚了。

我现在先附带讲一下,为什么印顺导师要汇编《杂阿含》。因为在传统的《杂阿含》它整个经文,每个经跟每个经的顺序整个都乱掉了。它乱掉了,所以印顺导师才比对瑜伽师地论的后部分,因为瑜伽师地论后面它有汉译《杂阿含》,所以就有部的经的经顺。他依那个地方再重新编整,然后再比对南传的,大概这样就好了,我们大概理解。

问:师父,那就是说读这个《杂阿含》是最好的,印顺导师是最好的?

师父:当然是,对,因为现在所有的经典都被整编过了,包括藏经里面的还都是被整编过的。现在《杂阿含》经整编过最完整的,次第最好的,现在为止那就是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汇编。

问:要请印顺导师的编的《杂阿含》怎么请?

师父:很简单,台湾正文出版社。如果你想要师父帮你请。

问:说《杂阿含》好多次序都被换了,是它传进来的那个时候就已经乱了?

师父:对,它当初翻译进来的时候顺序都已经乱掉了。

问:不是说因为翻译到中国,然后中国这边的?

师父:不是,不是中国的问题,是译经当初就已经乱掉了。

我们之前不是有说什么相应什么相应什么相应,其实汉泽的《杂阿含》它刚开始是没有这样的顺序,整个是乱七八糟的,不一定是五蕴什么,它没有这样。但是问题是它在印度是有的,只是当初带进来的时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都有可能,所以乱掉了。但是现在依瑜伽师地论后面的地方去重编,因为后面它有全部的《阿含经》的顺序。这个还是蛮有学问的一件事,而且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我们可以以后有机会再探讨为什么会乱掉。我告诉你,很多进来的那些祖师他不一定经典拿在手上,有时候是记在脑子里面的,你说会不会乱掉,凡人来讲当然会乱掉,机会也非常大。你看从印度过来中间历经那么多说不定哪一些祗夜不见了都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要记得一件事情,以前我们都以为印度只写在贝叶上面,其实印度是有卷的,这样你知道吗?师父现在讲一下,以前我们都会奇怪印度如果写贝叶是没错,印度很多是解释在贝叶上,但是你会发现说为什么印度过来的经跟论,它都有写第几卷第几卷,这难道是中国人编的吗?中国人是用卷的,我想说那问题是如果中国编的那为什么刚刚好呢?它结束刚好这一卷结束,一卷大概就是中文字至少一万字左右,一卷一万字左右。我那时候很奇怪,后来在这边大学有一个从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过来之后,他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在中东、阿富汗还有很多那些中东地方,因为以前印度它的界限不一定很清楚,很多连中东都是古印度。他们在很多地方找到一千四五百年前,或者是更早一千六七百年前的那些佛教的经典和论典,它是卷轴的,它不是贝叶,它是卷起来的,卷轴的,卷起来的。而且他们也是利用类似像什么草就去捣,然后弄有点像纸,但又不是纸,它是卷的。他们把好几卷卷起来之后放在大瓮里面,放进去然后旁边放一些保证不让它腐烂的(东西),再封起来,藏在山洞或舍利塔里面这样子。他们找到之后不是要把它摊开吗?但是因为太久了它整个连在一起,所以你摊的时候变成上面的字会附到下面来,下面都会搪过去搪到后面去,所以他们就要慢慢去研究说它到底是怎么样。他们有(拿)其中碎片给我看,看的让师父觉得很感动,它确实就是我们汉译的经部的一些论典,所以让师父采访当中原来印度就有卷的,不是一般人认定的贝叶,所以我们对古代有什么东西其实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

再来,佛法适应世间的四大宗趣。(请看视频的师父列表讲说)

首先有四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

有三分教,哪三分教?修多罗、祗夜跟记说,是所有的最根本的,是一切佛教的的法人,根本的,是修多罗、祗夜、记说。三分教分别可以配合,有没有?从刚才的发展来讲《杂阿含》是以修多罗为主,《中阿含》为以弟子所说的探讨跟抉择为主,《长阿含》以祗夜为主,《增一阿含》以如来所记说为主。从刚才的发展的顺序,刚才的图,所以它有这样的一个次第。

四阿含的特色来讲的话,还有三分教的特色来讲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说一切的教法里面,它有这样子的不同的特色,这个就是最早的判教,知道吗?听过判教吗?有没有听过判教?不是背叛,评判、分判,因为传进来的教法很多,但是你会发现它有时候讲的不大一样。那么就说这一类的教法是属于什么?这种教法是属于什么?然后那一类教法是属于什么?然后它的作用在哪里?这个叫做判教。那么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教法里面有这样的一个特色,从四阿含的《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跟《增一阿含》,它所配的三分教就是以《杂阿含》是以修多罗为主,《中阿含》以弟子所说为主,《长阿含》以祗夜为主,《增一阿含》以如来所说为主,这可以显示出四部阿含的特色。那么这一些判教基本上不止用于阿含,可以用于一切佛教的教法,所以不管大小乘的经典,其实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特性,有些起信为主,有些讲般若智慧,有些讲菩萨的大愿,有些就适应于一般众生,都有这样的一个状况。所以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祖师也判教,最有名的就是天台了,那这些师父就不讲,以前讲过,华严也叛教。那么这里就是讲说比较早期的怎么判(教)呢?

第一个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他认为说教法它有四种悉檀,这里的悉檀是陈旧的意思。第一个叫做第一义悉檀,第二个是对治悉檀,第三个叫做世界悉檀。第四个叫做各各为人生善悉。第一义悉檀指的就是说一切教法的根本甚深义,根本教法它就用以第一悉檀来谈。那么还有一些教法,它是针对对治人的毛病跟习气,所以这个叫做对治悉檀。还有有一些教法是适应众生,适应文化社会基础了,这个为什么叫世界,也可以叫世间。为什么?适应世俗,适应这个世间的,所以这个叫做世界悉檀。 还有为人各个为人生善是什么?针对各个不同的人。你喜欢禅宗它教导你禅宗,你喜欢净土它教导你净土,你喜欢念咒它教导你密教念咒,你喜欢探讨甚深法义它教导你甚深法义,就是针对个人的好乐的。世界悉檀是针对比较普遍的习俗文化的。所以龙树也说过,借力是属于世界悉檀,普遍的受文化习俗所影响。

觉音尊者,是斯里兰卡南传上座部的一个很有名的论师。他判四阿含或是斯尼科亚这样子。他说《杂阿含》或者是相应部是显扬真义,第一义,然后这个叫破斥犹豫,就是有一些观念不是很清楚或有疑虑的时候,探讨之后破除你这些有疑虑的地方。然后吉祥悦意,乐喜悦的悦。还有最后一个是满足需求,满足什么需求?满足个人需求,针对个人的特色满足个人的需求,你喜欢念咒,我就告诉你念咒多好多好,你喜欢念佛号求生他方净土,我就告诉你求生他方净土好多好。这样各位了解吗?

那么还有智者大师他也认为说教法里面也有随(胜)义,随(对)治,随(好)乐,随(适)宜,也差不多,印顺导师他判四阿含,《杂阿含》修多罗的部分以甚深教法佛教的根本教法为主。《中阿含》以分别、抉择探讨甚义为主,然后《长阿含》以佛超越天、魔、梵,所以这个也是适应世间的,是印度文化的。《增一阿含》以教化弟子世间上,然后出世间上,用佛的果德来引导的。最后做一下这些大师们的总结。

《杂阿含》的修多罗是根本教法的所在,《中阿含》是以对教法的诠释为主,《长阿含》是以适应社会文化为主,《增一阿含》是以个人的好乐为主,这个就是四阿含的宗趣。佛法不管后来的大小乘经典都好,或是论典都好,论典比较没有,主要是经典,基本上都可以有这样的一个特色来判设。这只是判,一个判设的状况,让大家了解四阿含的特色

问:那个悉檀是什么?

师父:悉檀是成就,或是accomplish,accomplishment这样,也有意趣的意思。

下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四阿含到这里讲完了,但是我们对佛教的早期的经典,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什么角度呢?这里就要讲的就是所谓的九分教跟十二分教,有没有听过九分教跟十二分教?那么如果九分教、十二分教不知道我讲个更具体点,有没有听过三藏?有没有听过佛教有个术语叫三藏十二部?经、律、论三藏,你们一般来讲绝对不知道十二部到底是什么知道吗?十二部就是这里讲的十二分教,十二部又称为十二分教,又称为十二部。但是它刚开始并不是十二部的,它刚开始是先以九部或九分为主。那么这怎么回事呢?其实九分教跟十二分或是十二分教跟四阿含并不是说完全不一样,四阿含是以它的部类编辑为主,九分教是从内容和文学体裁而言,原始圣典又可分为九分教跟十二分教,从文学题材还是它的内容来说,又可以把它分类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九部或者是十二部。这样子听得懂师父讲什么吗?如果不懂没关系,我后面讲你就清楚。

首先第一部叫做,首先它的十二部或者是它的九部是怎么样?它有这个是9个,后面加3个。修多罗(sūtra)是九分教的第一分,祗夜(geya)、记说(vyākarana),伽陀(gātha)、优陀那(udāna)、本事(itivrttaka/如是语)、本生(jātaka)、方广(vaipulya)、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这个就叫做九部或九分教。我再讲一次九分教第一分教修多罗(sūtra),第二祗夜(geya)、记说(vyākarana),伽陀(gātha)、优陀那(udāna)、本事又叫如是语,叫做itivrttaka,本生叫jātaka。本生你们应该有听过,佛陀的本生故事,讲佛过去生中怎么修菩萨道,最有名的是歌利王的故事,在《金刚经》里面也有讲,好几个经典里面都有,这些都是在佛本生故事里面,本生故事里面太多这种佛过去生中修菩萨道,然后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这个就是大乘教法,我们后面会再讲。方广(vaipulya),到最后方广这个名称,我说这个名称不是它内容,方广这个名称到最后拿来称呼所有大乘经,早期所有大乘经都叫方广经,后来就称大乘经。但是早期称大乘经很多时候叫做方广经,所以华严经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还有很多经早期的名称都是以方广来命名,什么方广经,什么大方广什么经。但是我不是说它这个内容,我是说这个方广到最后被拿来作为大乘经的通称。 再来,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这些我慢慢都会解说,这个叫做九分。这一些九分教在第二结集的时候就完成了,跟四阿含同时完成,但不是说有不同内容。你们会不会觉得前三分修多罗、祗夜跟记说有一点熟悉,是《杂阿含》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一些是被编入《阿含经》里面去的,四《阿含经》里面去的。前面这三分就是《杂阿含》的内容,只是说它现在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它是从内容上文学题材来区分的,所以就有九分教这样的一个东西,然后第二结集后不久因为又有教法出现,所以要有因缘、譬喻还有论义出现。

这9个加3个加起来就是十二分教,九分教在第二结集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三个是在第二结集之后不久又出现了,又把新增的教法又编成因缘、譬喻跟论义这三个。论义呢就是后来论的鼻祖,就是论义(upadesa),是论的鼻祖。

问:您说的这个九分教它也是属于是《阿含经》里面的?

师父:都是《阿含经》里的。

问:那么也就是说除了上面这三个修多罗、祗夜、记说,后面这些都是新增的部分,是不是都是新增的部分?

师父:都是新增的部分,然后被编进其他《阿含经》里面去。我后面会讲。所以所谓的新增部分其实就是这些新增部分,比如说修多罗,然后加记说里面的弟子所说,然后又加上什么,然后就变成《中阿含》,这样解了吗?我后面会讲。

问:比如说刚才讲本生里面,这些都是佛自己说的吗?还是说也有佛的弟子?

师父:也有佛的弟子说的。因为它本生故事里面常常是佛的故事,还有弟子的故事,还有佛跟弟子之间的故事。比如说它本生故事里面很多,它曾经有一个故事讲什么,它说呢大迦舍跟阿难一个高原子一个非常低的原子,一个年轻年纪很轻,一个年纪很大。当然就一般世俗来讲,谁去托钵会比较托得到东西?当然是阿难比较托得到东西。你说颜值取胜,不是智慧取胜,一般的外面世俗是这样子。你看如果外面很多流浪汉,人都会这样分别的,一个流浪汉虽然是流浪汉,但是穿着西装笔挺长得又高又帅,没关系,这个可怜。那一个畏畏缩缩的,然后好像一副又脏又乱那样子,你就(认为)这个一定是吸毒又喝酒,不需要同情他,这是人的心态,那么两个常常出去托钵,阿难常常托到东西,大迦舍比较常常托不到东西。有一天到了一个森林里面,那么附近就有一个居家而已,这是本生故事里面,然后佛陀就说来阿难你多闻第一,你去托。阿难去。结果他到一个小民宅看到一个老太婆,他说老婆婆我们来到这边没东西吃,能不能跟你要一些供养,给我们这些东西,然后老太太碰到他,你为什么身上一股臭味呢?赶快滚,你们不要来闹。好,阿难就很无奈跑回去说我托不到。佛陀说大迦舍去吧。大迦舍去老太太非常高兴,就像佛一样说你是佛,就赞叹他然后给他很多东西,然后大迦舍就很高兴的回来。阿难就很不服气问说为什么会这样子?我明明没有什么臭味,我一向都颜值称第一的都可以拿到东西为什么这次不行?那佛就说过去生中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情,阿难跟大迦舍过去好几辈子之前也曾经是师兄弟,两个人也是修行人,然后有一天在森林里面游化,然后看到一只死狐狸,不是死老鼠。因为死很久之后发出臭味,然后阿难看到说很臭,绕道赶快绕过去走开。然后过去生中的大迦舍,他看到说这很可怜,他把它埋起来,然后把它弄好,然后顺便诵个经诵一个偈颂什么给它回向这样子。那么以至来到这一生中,所以自然而然的老太太碰到阿难那就觉得你很臭,她不是故意的,她是真的闻到阿难的臭味,为什么?因为他过去身上是这种人,然后佛陀就说过去生中那只死狐狸就是这个老太太,然后绕道而行的就是现在的阿难,然后把它埋起来现在的大迦舍,所以才会发生现在今天这件事情。这就本生故事里面的,本生故事都是很多都是这样,所以本生故事它不只是佛的故事,它有佛自己的故事,那么有佛弟子们的故事,有佛弟子跟佛之间的故事,就是说为什么今天佛陀会成佛,然后为什么这些弟子会来,然后成为佛的弟子,因为过去生中在某某时候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这一些由过去由现在的发生的事件归结到过去,然后再谈回来的这个就叫做本生故事。菩萨道就都在这些本生故事里面,所以你们看到大乘经里面很多的菩萨道的故事,其实很多都是在本生经故事里面就有。 这样各位了解吗?

问:师父,佛陀他怎么知道你过去?现在一般性的人一般没办法。

师父:对,但是本生故事是在特别在强调它是一种像寓言性的故事,它只是告诉你说什么应该怎么做,什么东西应该不能怎么做,应该是怎么样,它只是告诉你这些,它不是特别在强调神通怎么样,那么但是讲完之后,很多时候它会又回到根本教法,所以现在我们要必须要离慢知见、不爱不取怎么样,它会回到这里。所以它把过去生中的事情谈完之后,它又回到基本教法,你们现在碰到了应该怎么办呢?你难道说,比如说阿难遇到说这个不给我,所以你给我记住,下次来的话你看看,你不能这样,所以它就说过去虽然已经是这个样子,但是过去生中不圆满不完整,但是你来到这里,现在那个时候大迦舍已经是阿罗汉了,阿难也是证初果了,所以到这一辈子已经都有一个了结了。所以佛陀就会又回到原始教法,对于赞叹我们的我们不用欢喜,不用高兴,对于诽谤我们的,打骂我们的,批评我们的也不要不高兴,嗔恨、忧悲苦恼,他就又回到根本的教法这样。好,大概谈一下以后慢慢后面会讲。

问:我就说听到这一类的故事,我总感觉到,我觉得有矛盾。

师父:我跟你讲没关系。你要了解它故事的意含到底要告诉你的是什么,这样就好了。你有没有听过西方的伊索寓言?你不要去探讨说伊索寓言里猴子跟狮子怎么会有办法沟通呢?这当然是大矛盾。所以我们要知道说这些故事它要讲的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歌利王节节肢解,当初佛陀为什么能不起嗔恨心,因为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你要抓住它这些重点。

问:对,我知道您那个意思。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就是说这个故事里头说狐狸它已经死了,照道理讲就是说咱们在修多罗里面,前头就开始观这个五蕴是空的对吧?刚才讲死了,不管是狐狸死了,鸟死了,人死了它就是剩下的一个色身的地方对吧?慢慢退化了,而它那个识应该是早已离开了。这个时候如果说还有业报这一些,像这样的业报的话,那就是给我们一个想法,比方说你今天碰到一个死狗或者一个死鸟,你是不是都应该把它埋了,你不埋的话说不定哪个世……

师父:不是,你要把故事看清楚了,你不埋没关系,但是你不要嗔恨想。所以你要把故事看清楚,你没办法没时间那人家不会怪你,但是你不能起狰恶想,你狰恶想种子就熏习自己的阿赖耶识。所以为什么唯识会发展出来,就是来解释这些问题的。当初阿难为什么会出来这样,他是起了狰恶想,所以今天人家会狰恶他。你如果从唯识来说讲就是自己种子所现的,那也没什么太大问题。这样可以吗?要解释当然可以解释,只是说后来为什么论书会发展起来,专门在解释这一些的。你要随便问师父都可以跟你解释,又不是乱吹的,是有根据的,只是说师父觉得这一类的故事不需要在细节上去钻牛角尖的或者什么,你只要抓住它的故事重点到底在表达什么,这样就好。你要是要用根本教法,你说师父我也是说轮回里面没有识有的我,过去生中也是不生不灭,过来生中怎么会有过去生中,这样就没有意义了。在谈菩萨道的时候你就必须有一个相续而不断的这样一个业力的延伸,无我但是有业力的延伸,所以前后是不一不异的,不是同样的但是也不是斩断没有关系的,没有关系我今天去偷一偷抢一抢我以后不会受报,那受报是下辈子的,那个不是我,这样就忽略了教法的意义。

问:我想就是说,假设你在现实生活中,比如说有的人跟你不同缘对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你应该更尽力的去结一个善缘?

师父:是啊。所以佛教两个原因都不能忽略。现在很多人学佛但是没有学透,常常把佛教当宿命论,什么东西都归到过去。过去或许是某些因缘,但是忽略了什么?佛教讲今生今世,所以很多人会推到过去,什么东西什么都把它推到过去。确实我们本生里面有讲过去,但是佛陀很多时候讲到最后会怎么样?回归到说基本教法叫我们应该怎么做,讲过去生中或许觉得不行,有一些不善的缘,我们不知道或许有可能,因为我们没有天眼通看不出来,但是有可能,不然为什么跟他是不成相识他为什么讨厌我?或许某些原因,但是你现在学佛了,你能不能用佛法的智慧把一切的顺缘跟逆缘都转为法的增上缘,这才是正法要的重点。你说过去三生中有没有影响?当然有,不然他为什么讨厌你?但是是不是真的过去也不一定,所以你也不能把什么东西都推到过去,说不定你刚进来拿一个东西,搞到让他不高兴,说不定你跟上司关系很好,然后他不高兴,虽然没碰过面,他对你不高兴也有可能。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过去的会影响到就过去了,这重点是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我觉得我要怎么样运用佛法的智慧来转一切的顺利成为增上。

所以学佛的重点,佛法的重点在哪里要搞清楚,不要等一下过去的这些譬喻因缘讲讲太多了,又开始在谈宿命论了。很多学佛学到最后会让人误会,以为佛教讲宿命论。比如说最好笑的是什么你知道吗?有个人很不满,以前我讲经的时候,曾经有人很不满的问我,师父他跟我做生意然后把我钱拐跑,然后那些佛教徒都跟我说你过去欠他的,我不服。我说,我也不服。那我来骗你,骗一骗,我说你欠我的,谁会服?你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你过去欠他的?我告诉你,有意的就是造业,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他骗你钱,然后把你钱拐走了他就是造业,以后就要受报。这样有没有比较心里面比较舒服一点,他说有。我说我不是编一个故事来骗你的,这是以佛法的正法要来讲的,你说什么状况才受报,无意的才能叫做受报,有意的就是造业,比如说你跟人家做生意,结果你钱亏的人家不是故意要蒙你骗你还是什么,那是经济不景气结果你就亏了一些钱。你当成说可能过去生中确实做了什么,该还的你还一还那这样可以。但是如果他是有意把你钱拐走了或者是怎么样,他有意的那就是造业,造业未来就要受报。

问:师父,拐别人钱的那人是造业,被拐的是受报?

师父:不能这样子讲,师父刚才讲的你还没讲清楚。被拐的他就是被拐,他就是受害者,他不是受报。我说无意的勉强才能叫做受报,无意的。比如说我去投资做生意,然后我钱亏了,没有人要害我。我钱亏了可能在某些方面,或是过去某些方面,或者只是自己智慧不足,都有可能。但你不能说你来骗我钱,我钱被你骗了我是受报,谁能报呢?如果是叫做受报的话,表示他不造业了,他只是来拿回他应该有的而已。你不能这样讲我去抢你,我说你受报。

问:被拿着钱的那个人算什么?

师父:受害者,他不受报也不造业,跟前世也不一定有关系,因为我们没有天眼通,这些不能乱推乱通。你说佛为什么他是佛,他有这种能力,佛陀就知道,但是我们不能乱推。所以对佛法的观念跟之间要弄清楚,不能老是让人家误会佛,佛教会让人家误会,让人家很不信受就是某一些佛教徒似懂非懂,然后乱讲。乱讲乱恚,比如说发生海啸然后就说那些人都是受报,你能用这种态度吗?这是菩萨的态度吗?你来看医生,医生说你生病受报,你自己想办法去。所有人发生事情都受报了?不是这个样子。凡是发生事情的要用佛教的智慧,应该怎么去面对怎么去解决,这才是佛教的态度。比如说发生灾难的,不管哪一国人发生灾难的,我们应该要发挥菩萨道的精神来救助,这是当下所要面对的。就发挥佛教的智慧跟菩萨精神来救助,至于说这些人过去生中造什么事情,那是他的事情,这才是佛教的精神。等到过去之后,人家来问你,你才可以讲说有些因缘有些业报才怎么样,你不能受灾当下说你这个就是报应,谁能服呢,而且会让人家误解。这个就是佛教常常会让人家误解的地方,有时候似乎看到一些文章什么的又在无形中破坏佛教,而且破坏佛教还是佛教徒。

问:师父,我听很多法师都说,如果现在很多人现世享尽荣华富贵,做很有地位的人,他的生活很好很优越,是不是他那个前世积了很多福报?

师父:这个就是福报,但是有福报其实有时候蛮危险的,因为你有福报你智慧不足,你有可能利用福报去做坏事。这样说回来还是要有佛教的智慧,你福报大有时候做坏事可以做很大。是福报,没错,那个是福报。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出生就在无忧无虑里,那是福报,没错。但是如果没有智慧的话那就非常危险。

问: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所有做皇帝的都要下地狱,因为他们肯定杀的,是不是这样的?因为他生下来就是帝王皇帝家,在过生中累积百年的福报。

师父:基本上师父要分别说了。比如说你说所有做皇帝都要下地狱,我不能这样讲,为什么呢?因为少数好皇帝的也有,所以做皇帝跟下地狱没有绝然的关系,下地狱只有不管你是做皇帝,你造了地狱的业你就要下地狱。相对来讲皇帝比较有可能跟比一般人更有可能造下地狱的业,我们只能说机率上是这样。师父不能说做皇帝的全部下地狱,那做皇帝跟下地狱中间有一定的关系吗?

问:皇帝他一方面有可能造这个业,但是他可能造善业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大得多,对他有一个配比此消彼长。

师父:所以就是说福报大,得做的好他可以造更大的福,他有这个能力。那福报如果大没有智慧的话,他有造很重的恶。

问:就是说皇帝他一方面造了很大的福,也造了一些业,像秦始皇那些,他是不是就抵消一下?

师父:这不能用抵消,一码归一码。师父暂时不在这边说太多,我大概讲一下。这个到时候要看他的是善业重还是他的恶业重,看什么先现行。比如说,皇帝也打仗杀过一些人,但是他可能造福更多的人,他的福报可能大盖过于他的恶业,盖过不是恶业没有了。我说这个力量上现在盖过,所以他到时候死了投胎,他可能还是投胎到富贵之家,但不是说造着这些恶业就抵消不算的啊,有些可能皇帝可能造的很重的业的意思,就杀了很多,但是他也没有造多少善业,到时候可能恶业先现行。师父就是依佛教的业力观作为基本的解说,所以师父刚才要讲的意思就是原则上不是说皇帝跟下地狱是等同,不是这样的,下地狱跟下地狱的业是等同的,你造了下地狱的业那你就必须会下地狱,是这样子。好,那话说回来,刚才谈到什么?就是说福报权力大的,他相对来讲造善的种业和恶业相对几率就高。这样各位了解吗?

问:师父,刚才讲那个例子。我在想比方说是恐怖分子他撞了一幢大楼,然后多少人死了。恐怖分子他是有意去做这个事,他是造业毫无疑问的,但是那些受害者死亡的受伤的,当然对他来讲这个事也是一个业报不可乐的不可爱的业报,但是未必是说是前世他就欠了一个恐怖分子。

师父:不能这样说了,他也不是受报,他就是受害者而已。

问:他不可乐的这是显然是一个报。

师父:我们说报有可爱不可乐,但不是所有发生事情都是报。我们以后慢慢再谈好不好?因为师父在讲成佛之道的时候,说那时候讲因缘业力讲报的时候就谈论过很多,我们暂时就把打住,师父私底下再跟你谈,不然等一下变成又在讲业力的事情。这业报的东西暂时到此为止,我们现在来回到这个。

问:师父,我还是不太清楚伽陀(gātha)、优陀那(udāna)。

师父:我后面会讲,不用担心,我现在不是它列出来,然后列出跳过就算了,不会。后面我一个一个慢慢讲。伽陀,这个叫伽陀gātha,伽陀也是一种偈颂,优陀那也是一种偈颂,但是它的偈颂要表达的特性不大一样。比如说师父不是说过,反正偈颂就是一种押韵的文体,然后它在印度它有gaya、gātha、udāna各式各样的,有karuka。中国也是有,中国有押韵的词、诗、赋各式各样的,但是问题它都是押韵,但是它内容特性不大一样。

再来,前面的修多罗、祗夜、记说就是《杂阿含》的内容,讲过了,现在来讲4、5、6。4是gātha伽陀,偈颂、诗颂、结句说,有韵律的文学作品,但是它具体的是什么内容呢?除了与祗夜相当的八众诵、优陀那相应的法句以外,其它以偈颂说法的都是称作伽陀。只要是以偈颂说法的,把八众诵除外,把优陀那的法句除外,其它只要是以偈颂说法的都是伽陀,那么这些就分布在哪里?这个伽陀就分布在《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里面,只要不是八众诵,当然就是《杂阿含》里面的,还有优陀那以外的,只要是这种法句的,是有偈颂说法的,全部都称作伽陀这样子。

问:细致的还是搞不清楚?

师傅我:具体就是要有例子看。但是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说八众诵除外,还有刚刚讲的优陀那除外,其它在中长还有《增一阿含》里面所看到的,只要有偈颂说法的全部都可以叫做伽陀。

什么叫偈颂说法?押韵的。很多,不管大小乘经都是这样,很多都有押韵说法的,只要押韵说法的基本上都可以称作伽陀。

问:师父,还有法句用引号引起来,有个法句经对吗?

师父:对,法句经里面。法句经也是属于这类,它这些法句不是法句经。这里的法句就是指有偈颂的法的法句,一句一句,但是它有押韵,有偈诵,有押韵的,它一句一句的这些法句,不是法句经。

好,还有优陀那(udāna)叫做赞叹、自说,有感而发的兴叹或感兴语。就是有时候佛陀看到什么事,而且这些也是偈颂优陀那(udāna)。有时候佛陀看到一件事情,然后他就会感叹说这世人真的愚痴,怎么会这样子,然后他就怎么样心叹,然后用偈颂说法,这样子。这一类的叫做心叹,或者是叫做有感而发,或者叫做自说。有时候佛弟子不一定来问,也没有人来请问,那只是佛跟佛弟子可能在游化当中看到一件什么事情,然后佛陀就有感而发。我们很多东西讲话会有感而发,他就有感而发,然后用偈颂来描述来讲说众生怎么样,暗夜无常……这样子就称做优陀那(udāna)。

还有第六个叫做如是语(itivuttaka),又叫做本事。是过去的事,过去生中的事,过去久远的事,辗转传来,不为谁说,在何处说,为何事说,这些传说的记录就叫做如是语。

有很多这种故事,它说过去曾经怎么样,历史上曾经怎么样,或过去生过去怎么样,但是它不一定是佛的过去,也不一定是佛弟子的过去。它就是过去曾经比如说过去久远劫有一个阿罗汉,然后他怎么样,并没有说阿罗汉就是现在的谁,它没有这样子。比如说过去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谁,一个国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做了什么事,但是他并没有说这个就是过去身中,这个就是我,他并没有这样,如果说过去身中就是我,那个就是阿难,这样的话就叫做本生。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它还是把这个分开来,这个叫做本事。

问:师父,这些是不是在佛经里面它就是在说这个故事之前,它说这个是属于如是语?

师父:它没有具体说这个是如是语。

问:我怎么知道这个是属于如是语或者?

师父:因为这一些是依内容,还有题材是弟子编的。这么多教法里面你不能让它很凌乱,所以它就把这一类的编成如是语这样子,是弟子编的。不是佛一开始说我要讲如是语,所以说不是这样子,是弟子编成的。

问:我的意思说就是我怎么知道这个属于如是语还是优陀那?

师父:所以其实这些也没有说很明确的一定是这个样子,它说大体上的内容跟特性是怎么样就属于什么,这样子。

问:师父,这个是不是因为像前面你说的,比如像优陀那前面说这些,它都有注解上面比如有多少经多少经,那么这个是不是也会有这些?

师父:不是,没有,这个是分散被编在《中阿含》、《长阿含》跟《增一阿含》里面的。比如说一个经里面如果它有用偈颂讲法的,这个就是属于伽陀的部分,如果这个经里面讲的忽然佛陀心叹感叹,然后用偈颂讲法了,那就是属于优陀那。这样知道吗?它跟前面还不一样。它们这些是没有具体内容,我等一下会讲,它们是分散被编在各个阿含里面的。

问:它是集中放在一起的,还是插在某一些里?

师父:都插在某一些里面。如果说它是用偈颂说法的,不是八众诵不是优陀那,那就是伽陀。这样可以吗?

问:实际上是不是下面修多罗有几个经它只在《杂阿含》里?

师父:所以前面九分教修多罗,祗夜、记说是《杂阿含》,只有《杂阿含》的内容。你说那个就没有在其它里面了,是全部被打散在里面的。

问:那也就是说你只有看了《杂阿含》,你再看《中阿含》的时候,你才知道这个属于。

师父:也有可能这样,如果你去看你就可以知道说它有些特色是不一样。那么其实这个东西你以后去读大乘经教或者是读某些其它经典的时候,其实这些隐约的都还有在里面。有些经典它中间会有一些偈颂,后面还会有其它《长阿含》的经文,这样子。它常常很多经典会有这样,如果你经典看的够多,它常常会有这样子,它可能一个经就已经包括了很多部分都有,长行也有,然后兴叹也有,然后它可能也有重诵,也有其他什么这样子。

问:师父,那这样分类的意义在哪呢?对我们学佛经的帮助作用在哪里?

师父:这样的分类让我们读的时候知道它的特色了。

问:如果我们读一书这里面有诗歌就是诗歌,有叙事就是叙事,只是让我们自己脑子里有这样的分类?

师父:有这样的分类,你分不分都没关系。但是问题是我既然讲阿含,那这是早期圣典的一个四阿含的编辑,另外是九分教的分类。这些我要讲清楚,在演变过程。这样未来如果读《阿含经》的时候,是在引用经典的时候,有时候引到里面就大概知道说它原来会有这个样子,方便我们理解跟阅读了。

好,再来。

本生,那本生这个特色就比较清楚一点了。前生的故事与现在的关联,这个就比较清楚一点了。但是本生跟本事有时候有一点混在一起,本生是前生的故事与现在的关联,因为现在是说过去事再结合到现在,就刚才师父谈的那个,他就过去就是什么,然后本生也解说佛的前生重在于菩萨行。就是佛重点在于佛过去生中他是怎么修的,他做了哪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然后把这些过去生中对佛所做的事情利益众生事情,把它总结为叫做波罗蜜,所以菩萨所修就叫做波罗蜜。

我再讲一次。本生故事里面谈到很多佛,佛弟子,弟子跟弟子,佛跟弟子都有,但是基本上它的重点是以佛过去生中为主,符合过去生中的做的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在利益众生的,这些利益众生的行为佛弟子们就称它为波罗蜜,所以波罗蜜就是菩萨道的修行。这样各位了解吗?

一般来讲我们说六波罗蜜,那是后来在大乘教法里面比较固定的,其实波罗蜜它很多,它有四波罗蜜,有归纳成四波罗蜜,有归纳成六波罗蜜,有归纳成十波罗蜜,波罗蜜广说有五百波罗蜜,只要凡是利益众生的大行的菩萨行都可以称作波罗蜜。那只是说那么多它是可以归纳的,所以一般在般若经的系统,波罗系统它归纳为六波罗蜜。

问:是波罗蜜多还是波罗蜜?

师父:都可以,波罗蜜多或波罗蜜都可以,因为它叫Pramitā。Prā就是波罗,mi就是蜜,有时候ta翻译出来就是多,有时候会把它神略掉,但是一般实际上是应该要有的。你说ta是什么意思?有意思了,ta的英文是ness,是一种状态,所以ta就翻译变成“多”了。所以你只要了解就不需要在“多”上面去做文章。我看过有些解释波罗波罗蜜多心经,然后或者波罗波罗蜜或者波罗波罗蜜多,然后就在这个“多”上做一大堆文章,其实它就是ta有翻没翻而已。好,本生你们应该多多少少看到很多本生故事,我再讲一个本生故事,有没有听过世界释迦族被灭的故事?

我简单讲释迦族被比琉璃王灭的时候,佛陀头痛了三天。你说那佛陀怎么头痛,不管,但是问题是佛陀就曾经跟他弟子说过,说因为过去生中比琉璃王是一条大鱼,可能是类似像鲸,那种大蓝鲸什么的,然后释迦族是过去生中很久劫远是个小村落,然后这些人就捕捉到这只鲸,然后把它拖回村落去,然后大家都开始分食,因为那么大一条,大家就割肉割回去。那么里面有个小孩,这个小孩比较善根,他不想吃,但是他很好奇说怎么这么大一条,然后他敲它的头,敲了三下,哐哐哐~这到底是真还是假的,敲了三下。结果因为这样的一个因缘,这个是本生故事里面制,这样的一个因缘,所以这鱼与久远劫后机缘成熟来报仇,他就是比琉璃王,他杀了释迦族3000贵族。佛陀因为过去生中没有造这种业,而且现在佛他成佛了。 所以佛陀虽然没有被杀掉,但是佛陀因为过去生中曾敲这个鱼,敲了鱼头三下,所以佛陀头痛了三天。你当然也可以说家族被灭族,当然也会心里也会有那个的,他当然会头痛三天,你说他心里怎么样?当然他成佛他也就不会苦恼,但是他有怜悯心,有悲心,他不会说好好真好,没有这种事情了。他看到你众生的痛苦,他当然也会有怜悯,有大悲心,他虽然不会忧悲苦恼,但是因为过去生中的这样的因缘,所以头痛三天,但你不要以为说佛陀头痛就是很忧悲苦恼,他不会忧悲苦恼,但是生理的反应就是反应,热了就冷肚子饿了就必须得吃,受了风寒还是会感冒,这都是正常,所以他是人间佛陀,记得吗?师父最早讲人间佛陀记得吗?

问:师父,那么佛陀也没办法把这个事情减掉?

答:因为缘起,因为有缘起的时候他也不能随便去影响这些。

师父:因为神通改变不了业力。如果可以的话,那无量佛每一个用个神通来度我们,每个人都成佛,每个人都消灾免难,所以佛教讲缘起必须有他的因跟他的缘,哪怕成了佛,释迦族的这种这么大的业力今天成熟了,他也没办法。但是他之前也度了很多出家,释迦族有一些就出家了,出了家那一些就免造杀业了,那你说佛陀是不是说你们业力你们自己去承担?佛陀有没有试着曾经做过什么?有。佛陀曾经三次去阻挡他的军队,他不是显大神通,因为比琉璃王其实是他的亲戚。第一次他坐在一个枯树下,没有叶子的树下这边打坐,然后比琉璃王他带头,其实带了一大批军队的经过,一看到佛陀跑下去说佛陀你为什么乘凉怎么会坐在没有叶子的枯树下呢?佛陀说我失去了依护,我失去了仿护。什么叫失去依护?因为亲属要被你杀的,我当然失去的依护。比琉璃王当然聪明,一听就好吧,看到你是佛陀,这次既然因缘这样,我这次就不杀了,就回去了。第二次又来了,佛陀自己站在路中间,比琉璃王说那我这样开去佛陀就死,但是比琉璃王觉得这样不行,毕竟他也知道他杀释迦族可以,他不能杀佛,他就班师回朝。第三次比琉璃王聪明了,怎么聪明?他躲在后面让那些下面的兵先走前面。兵不知道啊,那佛陀就没有办法挡了,那佛陀还是去坐在那边挡,兵不知道,象、马、军车就直接要过去,然后阿难就把佛陀拉过来,让那些军过。你说佛陀为什么不讲神通?因为因缘法就是这样子,神通是比不过业力的。那故事上也说,目键连他也曾经用他的神通把少数几个释迦族的放入他的钵里面,这是一些故事啦。放在钵里面然后托到天上去,让比琉璃王找不到,但是他拿下来之后那些人都死了,因为业力就是这样子。所以佛教讲因缘法,不是说你有神通,你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包括佛陀他都知道这世间的因缘就是这样子,所以他只能讲教说法,让我们依佛的教法去做,然后怎么样?多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这样子就能让善业多造作多现行,让恶业缘缺而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