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2

来自思辨与信仰

阿含经讲要-10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

我们来讲《阿含经》的时候,现在在讲什么?我们现在《阿含经》讲到哪里?佛陀的教学方法,记得吗?佛陀的教学方法。当然方式很多,但是师父列举几个比较重要的,未来如果有碰到再继续讲。第一个是佛陀开始教学一定教什么?第一个是什么?法说、义说。佛陀的第一个教学一定是法说、义说。法说是什么?都忘记了,上个礼拜讲一下法说是什么意思?没关系,大声一点。法说是什么?法饶益、义饶益。当然是法饶益,但是法说的法是什么意思?名相,专有名词或者是名相,对不对?你学任何学科都一定从名相入手的,没有名相,你入不了一个专业的学科。那义说呢?内容的解释。好,所以第一个佛陀的教学一定清楚的解释名相是什么,然后解释名相的内容,先列举名相,再讲名相的内容,对不对?三宝是不是名相?对不对?佛法身也是名相,那么佛到底什么是佛?佛的内容是什么?那个是义。好,这个很不错。名相跟内容。好,再来。怎么样?第二个是什么?次第教授。先从浅的开始讲,当然他也看根机了,一般来讲如果根机非常高的,他就直接入甚深法义,这样了解吗?但是一般普通人来讲的话,他一定是次第教授,就是怎么样?先讲简单的或者叫做端正法,先讲人天善法,然后再进一步讲什么?正法要,再讲出世法。先让一般人有一些基本的人伦善恶的道德观念,那么觉得你的善根培养起来,觉得你的根机可以了才进一步讲什么?才讲出世的正法要。好,各位了解吗?这个是上个礼拜讲的。

第三个去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不是说他佛陀他自己教学相长,是说谁教学相长?弟子,学习的人对不对?有时候佛陀讲半天下面的人不一定懂,或是说虽然懂,但是不够深入,不够透彻。那么这时候他一直问佛陀一直讲也没有太大作用,这时候佛陀会怎么样?叫他去跟别人讲,叫他去跟别人开示,叫他去教人家,从他教别人的怎么样教学当中,他自己一定要去深入,很多自己不懂的,以前以为自己懂了,那现在要教人的时候就不是只是普通的懂,要教人他要深入的懂,那在他自己要教人准备当中,他自己就会真的用心去思考,用心去研究,用心去理解。那这样子在教人的过程当中,人家会问他问题,人家问了他问题之后,他必须要想办法去回答,如果问题回答不出来,那就表示什么?没有真搞懂,或者懂得不够透彻,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师父这几年来教你们,其实也是在什么?教学相长。这样各位了解吗?也是在教学相长。但是要教学相长一定要有一个观念,有一个动作叫做互动啦。,互动的教学相长比光自己讲要怎么样?效用要好的太多了。因为如果今天只是师父什么东西都准备好,我就一直讲一直讲,那我也没有刺激思考的机会了,因为我在备课的时候会有啦,对不对?但是问题是如果这样讲的话,我的挑战性就不高了。你们只受到师父的帮助,但是师父没有受到你们的帮助?为什么?

答:我们一定要发问。

师父:你们没有发问,你们没有发问师父就刺激不到我的思考,对不对?那你们没有发问很多疑问你就怎么样?放在心里面,不然就跳过绕过,不然就算了,但是这样的话就了解不够透彻,所以你们必须发问。当我在教学相长之后必须互动,你们必须要能够问问题,我也必须要让你能够问问题,那在问问题的当中其他人也可以得到什么?得到帮助了,叫做法饶益、义饶益,那师父也可以怎么样?得到帮助,我也可以刺激,不然我的思考都是怎么样一个模式一个方向。

你们有时候问下来我才知道说这个问题有时候值得思考一下,说不定以前我没有这样的思考过,以前可能没有这样的角度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你们现在问的怎么样?我就可以让师父自己知道说我懂得到底透不透彻,这样各位可以了解吗?所以教学相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要教学相长,基本上你自己要有一定的程度啦,你不要今天听了似懂非懂随便去跟人家乱讲,回去秀一秀炫一炫,这样然后乱讲一通,这样就不大好。所以第一个教学相长,第一个你自己要先稍微了解到一定的程度。第二个你就可以找你的亲戚朋友或者你的家人,来试着跟他们讨论讲解给他们听,讲解给他们听当中你必须要有跟他们互动,对话的互动,你这样才能知道你到底懂不懂。这样可以了,好。这是佛陀的一个教学的方式,教学相长。

再来。

理性的思辨有没有?不以信入。这样了解吗?虽然佛教讲信愿行,信愿行,对不对?佛教也重视信,但是佛教真正的信不是依情感,也不是依意志力的信。佛教的信是建立在哪里?理性的信,理性的思辨,有理性思辨之后所产生的信,那个叫做自性,智慧的智。这样了解吗?经过你对问题的理解,经过你对问题的思考,然后你透彻的理解之后,所产生这种信才是佛教真正要的信,这种就叫做自性,又叫做正信,那就不是迷信。所以佛教讲信,所有的宗教都讲信,其他很多宗教也讲信了,大部分宗教都讲信。但是你要理解说那佛教讲的信,信的方式跟态度跟其他宗教到底有没有不一样?如果跟其他宗教一样的话,那佛教就显不出它的特色。所以佛教的信,当然你刚开始你不很了解的时候,你也可以有意志的信,可以有情感的信,但是到最后你必须以智导情,以智导信。就是真正经由思辨,有没有?理性的思辨,真正有理性的思辨,透彻了解之后所产生的信,那个才是真正坚定不移的信。这样各位了解吗?那这个经典的故事里面上个礼拜有讲过了,师父就不再重复。

师父:来,什么问题?

问:刚才你说那个自性和正信,这个信是这个信还是说竖心旁的一个性?

师父:就是这个信。

问:那么这个信和?因为通常我们是佛教里面很多很少写,很多人讲悟性的性都是指竖心旁这个性,那么这个信和竖心旁的性有什么区别?

师父:你竖心旁是哪一个性?

答:性别的性。

师父:这个是相信的信。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差远了。这个信跟这个性不一样,这个信是相信的信,对我现在讲的是相信的信。这样了解吗?师父现在讲的是说我们对于佛教的相信是以理性的思辨之后的相信,这样你理解师父在讲什么?

问:但是你刚才还有说,你说一个是正信是吧?那正信的信也是指(这个)?刚才你说一个正信。

师父:正信的信是这样子,也是这个信,正信、自性,这样了解吗?

问:那么可不可以理解竖心旁的性是表示通过你的思想感悟了以后产生了一种想法,是不是?这两个信什么区别?

师父:有区别,这个信是相信,我相信。下面写的是理性,两个是不,这个信跟这个性是不一样的东西,不要把它搞在一起,这个指的是理性,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师父现在的重点是在讲相信,对不对?这两个信(正信、自性)必须理性放在一起才是师父要表达的意思。你不能把性抛起来(把理)遮起来讲性,那个这个性的意思太多了。

问:我觉得佛学里面因为用这个字很多,因为这个字上的意思我的感觉是通过因为性是竖心旁的,其实是你动了心以后,就说你因为从说文解字。

师父:你不要用中文字去猜,这些都是梵文字过来的。你不要用中文字去猜,中文字当然也有它的一点意思了,但是你不能完全用中文字去猜。佛教讲这个性的地方太多了,但是,寻个比如说什么,法性,三性,对不对?各种各样性,但是有时候跟这个信没有太大关系,这样可以吗?现在师父的重点是在讲什么?相信。是在讲相信,意思就是说你怎么样相信佛教,你信仰,相信佛教是以什么态度,以什么状态而相信的?师父在讲这个,了解吗?好,各位同学没有其他什么问题,好,那师父的意思是说佛教的信仰跟佛教的相信不单只是情感面的,也不是只是意志力面,最重要的是什么?理性的智慧的,真正理解之后所产生的相信,这种信就叫做正信或叫做自性,这样可以吗?

其他有没有什么问题?好,那么我们继续。我们继续来。这个故事上次讲过了我就不讲了,就不能讲重复就没有意思。

再来。

依于法的论辩。依法的论辩就是说,佛跟弟子们对于某些东西探讨的时候的一种强烈的互动,强烈的互动,佛陀说法,有时候不是说佛讲的你点头就好,或是佛讲你说佛很厉害,佛很了不起,佛是最好的,最伟大的。不是只是这样就好了。佛陀有时候会问弟子说你为什么会知道?你不知道你凭什么这样子讲,对不对?佛陀不是没事找茬,佛陀是怎么样?互动,而且是强烈的互动,让你动动脑,让你刺激一下,让你知道说为什么要这样子。这个是不是上次讲的故事讲到一半,对不对? 7天很快就到了,讲到一半师父说什么?预知详情,下回分解。好,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这个故事。

他说,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智慧第一。有一天来看佛,然后来顶礼佛,然后坐到一旁,跟佛说,就是告诉佛,向佛禀报。佛,【世尊!】我相信世尊,【深信世尊过去,未来】当来就是未来,【现在,诸沙门】沙门就是修行人,婆罗门就是印度婆罗门,所有的智慧,这一些修行人所有一切的智慧,没有可以跟世尊相提并论的,没有跟世尊的正觉,菩提就是觉的意思。没有谁可以跟世尊相提并论,世尊是佛,更何况说有人超过世尊的,对不对?那么舍利弗是在做什么?赞叹佛,舍利弗是在赞叹佛,说佛的智慧非常高,所有的修行人不管是过去的修行人,现在的修行人还是未来的修行人,没有一个可以像佛的智慧这么高的,都没办法相提并论,更何况都超过佛,那个是不可能的事情。基本上舍利这样赞叹,对不对?对我们一般在经典上来讲都是这样赞叹的,当然是对的。难道佛就很高兴,你讲得非常对。佛陀不是这个态度,所以你下次赞叹师父,师父不是这个态度,所以你不要乱赞叹。我叫你不要乱赞叹,我有说不要乱赞叹,不是叫你不要赞叹,知不知道。也就是说当你赞叹,我问你你要讲得出道理,讲不出道理叫乱赞叹。好,来再来。那么佛告诉舍利弗,对佛就告诉舍利弗说,【汝复能知】你知道,你怎么能知道现在佛所有的戒功德,佛的法,佛的智慧,佛的内心的光明,还有佛的解脱,汝佛对内心状态是怎么样你是不是知道?有没有?问一个问号。佛,这个“不”就是佛的意思,你是不是知道呢?对不对?舍利弗怎么讲?不知道。因为佛的境界他怎么可能知道呢?这样了解吗?佛说的话他知道,但是他现在佛现在问的是说佛本身的真实功德,我的智慧,佛的法到底有多大多少?对不对?你怎么你知道吗?舍利弗说不知道。那不知道接下来,佛说如果你不知道过去现在诸佛世尊心中所有诸法,就是佛的内心的境界,还有说他所懂的东西的话,你为什么这样子赞叹呢?然后又在大众中,你不是只是这样小小的跟我说而已,你是在很多人或弟子面前赞叹【于大众中做师子吼,说言:“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雨势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什么意思?你既然不知道你凭什么在大众中说所有的修行人智慧没有超过佛的,不管是现在过去未来,佛问的问题够不够尖锐?你们觉得舍利弗应该怎么回答?不知道。如果你来有一天来这样赞叹师父,师父这样问你你怎么回答?你们可以想一想。

答:相信佛陀的智慧能达到这个境界。

师父:你凭什么相信?你不能说我相信,我信主得永生,佛跟上帝一样,我就不管我就相信你就对了,那这就绝对不是佛陀要弟子相信的态度。你讲你还没讲。

答:我想说你就相信就对了,我觉得他有佛陀有悟性和境界,达到了这个高度,所以我们才会来聆听师父的教诲,所以我相信他。

师父:你现在讲的当然没错了,但现在问题你没有回答佛的问题,就是说你都不知道我的境界是怎么样,你凭什么这么相信这么赞叹,这样了解吗?你不能说我就是相信你,那这不是佛要的态度,也不是佛的答案。

好,来,预知详情,马上分解,不用等待下礼拜。我们来看看,你们来看看参考看看了。好。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能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之分齐,】心之分齐什么意思?这个分齐的意思就是说什么你知道吗?比如说一个东西让你拿到跟他平等同等的这个叫做分齐,这样了解吗?比如说你们切东西对不对?两根不一样长,拿过来一刀切,两个一样长,分齐什么意思?就是测量到同样的。比如说你不知道这根杆子多长了,你拿一个尺来量到这边,这个叫做分齐。这样了解吗?所以他说他不知道佛的心之分齐,说我不知道佛心的境界到底到什么程度,分齐就是可以测量的意思。所以他的意思是什么?他说我不知道诸佛过去的,现在,还有当来佛的心的境界到底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他当然不知道,如果知道他就是佛了,佛的境界只有佛能知道。然而,【我能知诸佛世尊法之分齐】这样了解吗?舍利弗是大罗汉,是智慧第一的,他说我不知道佛的境界,内心境界是怎么样,但我知道法的状况到底是怎么样,法而由谁说出来的?佛说出来的。这样了解?也就是说,我不知道你的内心但你说的东西我懂,这样了解吗?

问:但是,师父,佛还有很多没说呢?

师父:是啊,是啊。

问:他不知道啊。

师父:他不知道啊,那没关系呀。

问:那怎么知道这个法之分齐?

师父:但是,就是等一下他会讲,他会讲,等一下会讲。

我知道佛世尊法之分齐,就是说佛没讲的他不知道,但佛讲出来的怎么样?他知道,而且不但是知道,你看【我闻世尊说法】有没有?我听世尊说法【转转深、转转胜、转转上、转转妙】什么意思?转什么?越来越来越来好。刚开始佛陀可能跟他讲一般的,他懂了没问题,然后怎么样?佛讲更高的,没问题。佛再讲更高的那也没问没问题。所以他这个佛就怎么样?越来越讲越深,越讲越妙,越讲越深奥,他怎么样?他都有听,对不对?好,所以他说我闻世尊说法,对不对?次第不断的越来越深,越来越殊胜,越来越怎么样?上妙。越来越妙,【我闻世尊说法】而且他不是听而已。【我闻世尊说法,知一法即断一法】什么意思?当佛讲说这样子可以灭除什么样的烦恼,可以消灭什么样的问题,他真的听了,而且这样去做了,而且确实也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他说【知一法即断一法】你可以把它理解,简单理解说知一解脱法即断一烦恼法,可以这样子解说了。然后【知一法即证一法】,是一个言说的教法,可以证得真实的法。因为你要记得舍利弗是大罗汉,而且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然后【知一法即修习一法】有没有?他是这样子去就做的,而且【究竟于法,于大师所得净信,心得净。】他什么意思?他说我不但听佛讲法,而且佛越讲越深他都可以听得懂,他不但听得懂,而且他有照这样去做,他不是天天回去装作没事,他要这样去做,而且做了之后怎么样?确实也达到那样的结果和效果,而且他确实已经证悟了,而且他确实也断了烦恼,所以他是依自己的怎么样?亲身的体验,不是只是说一说理解,他是以亲身亲自的体验。这样了解吗?那你说那佛陀没有说那些话,那些法不管,但是你现在说出来的这些确实是我真正,你这样讲确实有达到他这样的效果,所以可以证实说以我的本身来讲佛陀是本实不虚,这样可以吗?

问:师父,那么这是这时候的舍利弗他是一个什么状态?阿含罗呢?还是他是进到什么?

师父:他是大阿罗汉。这个时候他就已经是大阿罗汉了,已经是说见尸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了,而且他不只是大,我说为什么叫大阿罗汉呢,因为这种阿罗汉他是什么?他不只是他把烦恼断灭降伏成阿罗汉,而且他智慧高,他可以替佛说法,替佛教导弟子,这样了解吗?好,那也就是说他现在依什么,他依说很简单,我不知道你的境界,他永远因为除非他成佛,但是他现在是你的境界是借由你的口说讲出来的,对不对?你讲出来之后我是依这样子的听授,而且我能了解,我不断的了解,而且我照这样去做,我不但是这样去做了,而且怎么样又体会了而且证悟了,的确实你讲的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是亲自体会到的。这样各位了解吗?吗?

问:师父我再问个问题。那么他如果要比较各种各样的法的话,那么还有其他比如讲除了佛法以外,还有其他法,其他教啊?这个舍利弗是不是?

师父:你问得非常好,舍利弗以前是大外道,他还没跟佛陀弟子之前,他以前的智慧就非常高了,而且他是辩论第一的。以前他父亲,我以后我再讲舍利弗的故事的,舍利弗他爸爸跟他妈妈都是很伟大的论师。这样了解吗?以后那个很有趣,那个故事非常有趣。他有一个比较。而且他还没跟佛之前,他本身也是外道,跟着外道出家修学,而且智慧辨证非常高。所以他知道,你问的非常好。所以你必须知道说舍利弗他的怎么样,他本来他是怎么一回事,我简单讲一下就好了。我简单讲一下舍利弗的爸爸是怎么样一回事?有一个人,舍利弗的爸爸,舍利弗的应该是爷爷了。爷爷是那个城里面最厉害的论师,然后辩论所向无敌,这样了解。然后国王就封他很多地啊,豪宅的,什么都有这样子。然后不久之后,不久之后,这个城来了一个另外一个很厉害的论师,这个厉害的论师,厉害多厉害到怎么厉害呢?我们在台湾有一个比较不好听的话,叫做厉害到非常臭屁。好。很会夸张自己多厉害,他厉害他怎么样?他进城的时候头顶火炉,头顶火炉,头顶火炉,然后肚子用什么铁片绑住。你知道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读书人,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他在太阳底下晒肚子,你没有听过这个故事?有一个读书人还是你知道他是谁,他在太阳底下晒肚子,你没有印象。然后晒人家说你为什么在太阳底下晒肚子,然后他说我饱读四书里面的学问太多了,如果不好天气拿出来好好晒一晒的话,恐怕在里面会发霉。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中国的?

答:苏轼。

师父:反正我不知道是谁,忘记了。有点印象,苏轼吗?反正就当是苏轼好了。反正他也是很有学问的,没关系,谁都一样。听过了?我这样一讲就听过,到底是谁我忘记了。不过那没关系,反正那也不是佛教的。我说这个人已经有够怎么样爱炫了,但是跟我说印度论师比起来那差远了。他说什么,然后人家问说你为什么大白天的进城然后上面用火炉,他说你这个城市一片暗淡,没有光明,所以我必须要用火炉。那人家说你为什么肚子要绑铁片的?他说我这里面的学问太多了,不绑铁片会爆出来。这个人真的是有得夸。他为什么说大白天人家问他大白天为什么你用一个火炉说这个城市暗淡,他意思是什么?

答:没有智慧。

师父:你们这个城市没有一个有智慧的人,所以全部叫做暗淡。人家就很生气,然后就传到国王的耳里面了,耳朵里面了,然后就怎么样?然后国王就很生气,说怎么可以说我的国家城市里面是没有智慧的人,好,找谁?找第一论师去跟他辩论,对不对?好,结果第一论师就是舍利弗的爷爷去了,怎么样?输了。那个点火炉不是假的,那是真的,他真的有智慧。输了这个国王就说很高兴,又来了一个大论师太好了,然后就要封地,田宅了,豪宅什么都给他,旁边的大乘说你这样不行,你要是来一个给一个,下次又来一个又说他很厉害,你不是30:09对不对?国王说怎么办?他们很简单,把输的那一个怎么样给他,那问题大了。所以你知道输的大论师他怎么样?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个输的大论师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讲到这里知不知道是要讲什么了吗?当然是做女婿啦,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当然是做女婿。

答:教导这两个小孩以后……

师父:没有,因为这两个儿子女儿他都很会辩论,而且头脑都很聪明。所以大论师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我要是这样子我的田宅财产都被剥夺,那很简单怎么样?他去跟论师说我女儿非常聪明很厉害,我是把女儿要嫁给你,然后论师就看一看,这个论师当然知道说虽然这个论师输给他,但是也知道他很聪明,女儿应该也不赖.我是说不赖里面(头脑)这个不赖,我不是说颜值不赖。因为他是论师嘛,所以他们就怎么样结婚,就给他结婚,这样就怎么样两全其美。结婚之后所生下的就是谁?舍利弗。所以接下来的舍利弗是怎么样?集两边的基因,好,接下来的故事那我们有空再谈。这个老论师的另外的有一个儿子对不对?儿子后来也成为佛陀的弟子,叫做长爪梵志,他就变成是舍利弗的舅舅了,他后面还有故事,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谈,这样可以吗?所以舍利弗的智慧本身就会很高。然后他这样讲完还没完,我看后面还有没有还。讲完还没完哟,舍利弗又举,如果他只是这样讲,那讲一半。印度的论师辩论的时候很喜欢做什么?举例,举例更有说服力,对不对?举例,接下来他举一个例子,【世尊是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世尊!譬如国王有边城】什么叫国王有边城?边城就是说在守边地的地方的有一个城,在守边地呀,比如说我们的西域边地有一个城,这样子。然后呢,小城当然不是大城,边城当然的是小城。然后呢【城周匝方直】有没有?四四方方的,【牢固坚密】为什么边城,因为边城就是一个堡垒而已,对不对?它当然要坚固牢密。【唯有一门,无第二门】因为为什么?它是一个小城,是一个堡垒,是一个castle,有没有?它不是一个很大,很大当然不会只有一个门,所以他说边城。【唯有一门,无第二门,立守门者】怎么样?他只要放一个守门的人然后在门边,【人民出入皆从此门】对不对?你不要说有没有跳墙的,一般都跳不过了。那个墙很高,他就特别跟你讲是怎么样坚固牢密,你不要想说学校随便跳过。人民皆从此门,怎么样?【若入若出】。你进去也从这个门你出来也从这个门,【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什么意思?这里面的人民或者守军或是任何人要出出入入就只能从这个门,对不对?那我问你,舍利弗讲的譬喻跟上面有关系?谁来看看?

答:世上只有就这样一个法,并没有其它法门。

师父:他不是这个意思。什么意思?

答:就是说所有的法,他就相当于一个守门人,他所有的法他都经或者他知道,或者说他经历过,所以他才能说法之分齐。

师父:有这么点意思,有这么点意思,有没有更精确一点?他讲守门人,然后你看特别讲,他讲守门。守门就是意思就是说这个人没有进去。他说【立守门者,人民出入皆从此门,若入若出,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不知道城里面的人数多少,因为他没有进去,但是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门。什么意思?想想看。

答:那个人是舍利弗。

师父:那个守门可以是舍利弗,没错啊。

答:他说,他虽然没有到佛陀的那个境界,就是知道那个佛陀,因为佛陀说他没有到那个心嘛,你也不知道我的境界在哪里。

师父:对

答:但是说我虽然没有到你的境界,虽然进到你的境界,但是所有人他是过程,如果进到的人,因为我都看着他们进去的,所以我知道到底什么人可以进去,所以我了解。

师父:不是可以进去,就是说……

答:我知道什么办法能进去,所以我可以做比较。

师父:很接近了。也就是说他虽然不知道里面,他知道这些人,但是他并不是因为他进去里面看,进去里面数,他没有进去,也就是说佛的内心境界他不知道。

对不对,但是他从哪里?从佛能表现出来的身、口、意,他就可以知道佛的境界是怎么样。他守门的他虽然没有进到里面去,他没有一个一个去数一个一个去看,但是他守在前面就知道你这个城里面大概多少人,大概都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大概了解吗?他这个比喻意思就是说我虽然没有进去,但是从佛所讲的法,佛的身表现,佛的意表现,我就知道说佛的状况大概到底是怎么样。

问:你一个要想要想入法之前它有一个门槛,我必须要,这是最初的一个槛。

师父:他意思倒不是。因为他之前,你之前故事没听到,他主要是说因为佛陀,因为舍利弗赞叹佛,对不对?那么佛问他什么问题?佛说:我内心的境界到哪里你知道吗?他说不知道。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你可以这样赞叹我,佛是这样问他的,你既然不知道你凭什么可以这样赞叹我?那舍利弗怎么回答?因为我通过你所说的法,你的身、口、意,你所说法,然后我了解,然后我怎么样修行让我亲证,对不对?这是第一个。只是他的亲证,但是他不够,他还要用譬喻在理论上证明,虽然他没有亲自到佛的境界,但是佛的大概状况他是可以推论得到的。就是用这个守门喻。

问:但是我觉得是师父你讲过的,你讲,你如果是阿罗汉,你也是阿罗汉,大家都知道。

师父:是。

问:那么你是大阿罗汉,那么也要是对方也要是大阿罗汉,那么相互大家就知道了。那么现在如果这边是佛,那么舍利弗也要是佛那个境界才能知道佛这个。

师父:才能知道他真正的境界,对呀,但是现在舍利弗说我不知道,他不知道哦。

问:那还是应该他很多地方佛还是,他还是超越的。

师父:当然佛是超越的。但是现在关键是说舍利弗为什么可以这样赞叹,他解释给佛说我为什么可以这样赞叹。舍利弗说我并没有说我可以到达你的境界,了解你内心,舍利弗我没有这样子讲。这样你了解吗?你可以知道吗?

问: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他也能知道的话,说明他自己也能形成到佛那个境界?

师父:没有,他说他不知道。你要先知道,舍利弗说他不知道,但是他是从佛所讲的法,还有佛所显现出来的身、口、意,然后他依佛讲的法去了解、修行、证悟,然后到达一定的境界,但是并不是跟佛一样的境界。然后接下来除了他自己有证到这样一个基本的境界以外,他还用一个理论上的比喻来说明他为什么可以这样子做。这样可以吗?你想想看。

问:他就是说,他说他认为这个城只有这一个守门,只有这一个门,本来就是一个假设嘛。为什么所有的就是一个门,而且他作为一个守门者,他这里面就假设了,所有人如果想得到一定是通过一定要看他这个境界。

师父:对,通过这个门。

问:他其实已经说只有这条路,只有他是这个境界的才可能得到更高的法。这个里面也是一个假设的,他不能被其他的外道,尤其这个城里面其他的门应该……

师父:对对,他已经假设说只有一个门了。也就是说佛的内心境界就像这个城里面的东西。

(中间断了)

答:他讲出来的那些法,所以法之分析。所以他也没有自己的规定。

师父:对。也就是说他没有进去里面看,所以他不知道里面是怎么样,那个叫做心之分齐没错了,但是你只要人走出来他就看得到。这样了解吗?你如果说那里面城,为什么他前面已经设定这是一个小城,它不是像一个北京城那么大的城,那这个小城可能就几十个人,它就是一个门,然后你守在那个地方。他已经把这些条件都设定好了,这样各位了解吗?那这是比喻,你比喻你要知道说他到底要讲的是什么。那你要想说如果有一个人他永远不出门,你这样子就不了解他比喻到底要比喻什么呢,这样可以吗?

答:因为边城本身就是一个关,而且里面的人民必须走出走出。

师父:对对对,而且里面的人民本身类似像守军,就是人不多,而且必定要出出入入。你们想想看这个就是舍利弗的一个智慧,那么后面当然还有,但是还有的不重要就是说,后面的佛就赞叹他赞叹说:舍利弗真的是智慧第一。这样各位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他举的边城的比喻,除了说他自己是因为听佛闻法,然后慢慢修证以外,这个就是一个论师厉害的地方,他还怎么样?还举例,而且在理论推论上证明说可以是可以这个样子的。那我举一个例子,今天你坐在师父教室门边快要上课了,对不对?你坐在这边,那我们不要说有人会从旁边溜进来,我就不要这些吹毛求疵,对不对?那么有五个人从这个门进来,那师父问你说教室里面来了几个人?你会说几个人?五个人。师父会不会说?谁说的?你怎么知道?你要不要进去数数看?你说:不用,师父我怎么需要进去数?我一直都坐在这里,从中午就一直坐在这里,那就是五个人进去而已。那你为什么能确定?因为我在门口待着,进去一个数一个,我就知道了,我不需要到里面去看了。这样了解吗?舍利弗意思就是说城里面就像世尊的心境的境界,我没有进去看,所以实际上怎么样我没办法真正的体会到,但是因为我守在门口,所以心之分齐我不知,但是法的分齐只要出出入入的我就知道。这样了解吗?好可以吗?这就是舍利弗智慧的地方。

好,其他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师父,他还是不是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是因为他这个城相当于佛的智慧,因为他没有第二门,所以他尽管不懂里面有多少,大概目前他知道出出入入,那么这些人知道这都是正知正法,没有一个是这个是?

师父:这个是比较延伸性的了。我问你为什么只说就一个门?

答:反正他遇到的这些出来这些进出,他知道这都是正知正见。

答:没有,不用这样引申太远了,不用这样引申。我问你就是说他为什么说设定,他举这个例子有一个设定的前提,他为什么说只有一个门?

答:法之分齐。

师父:不是。因为你如果没有做一个门,人家会说如果他从其他门走呢?所以他要举这个例子要把所有的前提假设好嘛,对呀。那你要是矮矮的如果他爬墙出去,所以你要看说他把一个这个前提先假设,边城就不是大城,城周匝方子,就是没有一些可以什么隐隐诺诺隐隐藏藏的地方,【坚牢密固】就是你没有办法随随便便去爬去钻或者是什么破洞,因为你如果胡扯说如果破洞呢,如果从哪里钻进来呢,对不对?然后【唯有一门,无第二门,立守门者】而且他叫【人民皆从此门】出出入入,这样了解吗?他已把这些前提都设定好了。那这个门,【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但是【要知人民唯从此门】这样子他就了解他的状况到底是怎么样,【更无他处】有没有?这是一个比喻。这样知道吗?还可以吗?他是比喻就是说我虽然没有进去,但是我所知道的是用这样的一个条件跟状况下,我可以推论出世尊的法的分齐到底到哪里?这样应该容易明白?

问:主要是他说那个世尊法之分齐,是讲这个舍利弗他现在的程度就是在法之分齐这个程度,还是在法之分齐以上?

师父:他至少到法之分齐的这个程度,他至少到。对不对?但是世尊的内心,佛的内心到底到什么程度他是不知道的。他知道他就是佛了。这样可以吗?好。有没有什么问题?回去思考看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而且我觉得舍利弗非常聪明,他举的这个例子,我是个人是觉得非常的好。

问:我只是非常好奇,一开始的时候就引述舍利弗赞叹世尊的,后面世尊就问他问题是打问号。师父的第一个讲舍利弗他所说赞叹世尊的,然后最后打一个问号,那是从整个剧上来讲,因为我是说

师父:哪里?

问:最后【况复过上?】然后打个问号。

答:反问吧。

问:这个地方是求证佛说我这样子说是对不对?还是因为?

师父:没有,这个要句号了。对了,这个句号。

问:就是因为这是舍利弗自诚心,那是说后来心里有点肯定对不对?

师父:这个是句号,这个是句号,因为舍利弗是肯定的,舍利弗这句是肯定的。还有其他问题吗?可以,好。如果没有,我们继续来看。

第五节——根本教法

我们已经把《阿含经》的前行的各种状况,还有在《阿含经》里面佛怎么教学,佛怎么教学已经都讲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说大致的了解一下那《阿含经》里面的根本教法谈的到底是什么?很概要的来看一下,那以后我会慢慢在细节上再讲。那在讲他根本教法之前,你们抄之前,我想问你们一件事:刚刚对于世尊的教学方法,还有师父所列举的那些故事,你们对《阿含经》里面佛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心得吗?有什么新的感触吗?有什么跟你们以前所理解的认知的不一样的地方吗?

答:我感觉他这个就是从《阿含经》前面师父讲这些,我觉得他这个就很朴实,很接地气。

师父:很什么?

答:很接地气。

师父:很接地气?

答:很朴实。

师父:很朴实我懂,很接地气是什么意思?

答:很贴切。

师父:很贴切是不是?

答:很接地气,很生活化。

师父:很生活化那个叫很接地气。然后为什么不很接人气?你说第一个很朴实对不对?不夸张不炫耀。第二个很生活化,很现实化。佛就像一个怎么样人间导师一样,对不对?他不是用什么神通或者49:30或者什么来帮你摸一下,然后你怎么样。他是怎么样?像一个老师一样,一个大导师一个老师然后来怎么样?来谆来怎么样?谆谆教导,谆谆教诲,告诉你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修,劝你应该怎么做是不是?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那你呢?

答:我感觉他的教法有点什么,他是想通过一种互动的方法引起你的思考,因为只有通过你的思考,你才能真正的明白这里面的一个道理,通过一种互动。

师父:对,就是佛陀不单是说每次都他讲,佛陀很多时候是怎么样叫你讲。你可以问,你不问他问你,是不是这样?所以是我以前就说师父的教学方法是佛陀的教学方法,我是从佛那边学的,我就不是自己瞎扯了。这样子是吧,证据了。以前师父一直没有时间拿证据给你看,这样证据对不对?师父是不是常常问说你们有没有问题?有就可以问,你不问那换我问,是不是?我问我就你来讲讲看怎么回事,是不是常常这样,这样才能刺激,不然你在里面打瞌睡我也不知道你在干嘛。你头没晃,眼睛看着我,我以为你很认真,但是我怎么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对不对?他有没有被我叫到吓了一跳的?有呀,以为师父不知道你在打妄想。好,还有吗?你就觉得就是说佛陀是一种非常互动式的,对不对?这样可以刺激我们这种思考。还有没有?你有没有什么感觉?你是最近两次才来。

答:今天讲我第一反应就是说,他这个就是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再刺激他思考,就是说佛陀教学方法非常的很直接。

师父:很直接,对呀。不是光他讲我们自己记笔记。佛陀很会问问题的。

答:我觉得还有一个感触就是说,感觉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去教授,和当前很多佛法是一个,感觉这就是更强调宗教信仰的信,是很不一样的,我觉得基本上是一个本质的。

师父:对,这是《阿含经》的特色,也是佛教的一个本质。但是我不是说你信仰或是说你比较感性的不是说不对,而是说你可以了解说,佛教的本质它显现出来的特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了解?当然我们有些人你没办法施考太多,或是有些人说他情感比较重,你可以用信,可以啦。但是你一旦进来之后,你要往上提升一步的时候那就必须要去碰触到佛法的本质,不然你进来后我就一直都在这个层面上,你进来佛教就一直在这个层面上,你从不去思考,你就一直维持在信仰的层面上而已。但这个可能不是佛,可能就离佛法的本质还差一还差一点。你要往上你就是要去碰触到佛法的本质,碰触到佛法的本质,这个东西就不能怎么样?思想懈怠。我们讲懈怠,不是说你现在不拜佛了叫懈怠,你不打坐的懈怠,当然这都是懈怠,你不听经的懈怠,我告诉你,你如果布施考,这才就是很严重的修行上的懈怠,叫做思考懈怠,思想懈怠,你还是你上次是跟我师父讲什么思想懈怠吗?思想懈怠是学佛一个很大的障碍。好,来!

答:所以我就觉得他辩论,大家这种教法就像在老外这种说法——Brainstorming,就是脑袋的激荡,激荡以后才会可能有生还。

师父:这个叫做动动脑,筋急转弯,不过跟外面那种急转弯不一样,动动脑,要刺激要想,而且后代的唯识学论师他们也是这样,他提出一个理论,意思就是说你思考之后种子的熏习才会怎么样?才会强呀,你布施考熏习的种子弱,你经过思考辩证动脑之后所做的东西所思考的东西才会强。

答:我觉得也不仅仅是思考,而且还要用到你自己身上。

师父:还要去实践,当然啦。但是修证实践你必须要思考,你要是做错,你必须要思考说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虽然是对,但是到底哪里出问题了,这样了解吗?还有没有其他同学?答:师父我的体会是,我觉得佛陀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体现了佛陀他的一种自性,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的话可能体现了这种他能够,就是从他的弟子,然后还有广大门的接收各种各样的思想,能够对他说的这个(信服)。

师父:对对对,你各种思想进来都没关系,但是你经过这种激荡之后,人家不是说真理越辩越明,很多辩论到最后,有的弟止观念是错误的,辩论到最后会被佛陀指证的,对吧。很多其他宗教或者是原本宗教,婆罗门或者是什么其他沙门什么有些都进来,对不对?进来他有他的想法跟看法,但是你在受教的时候他就会提出来,那在这样的各种不同的不断的激荡,然后辩证之下,佛陀的真正教理正确的观念理论它才会浮现出来。好,以后慢慢我们会再举很多例子,在辩论当中有些外道跑来跟佛陀辩论,到时候辩输了,皈依了。好,所以这个就是《阿含经》的特色。还有没有?

答:因材施教。

师父,因材施教?对!佛陀有时候会看各式各样的人,这跟孔子有点像,不是说每个人来说了脱生死,世事无常,不一定了。有些人他来他讲什么?讲端正法,讲说你只要把善恶思维先分清楚,先修布施先持戒,不是说一下子你就去解脱,就去叫你离开家里来出家,他也不是这样子。因材施教,也是一个很大的佛陀的教学,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

刚刚已经把佛陀的教学大概讲完了,我们现在来看教法的根本内容,好,基本教法的内容,其实有些内容你们应该大概都知道,只是说还不够贴切,我把这些内容更贴切,更有系统的讲给你们听。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杂阿含应该知道什么是杂阿含的了吧?好,如果后面有来的同学不知道没关系,回去把师父前面几集听一听。但是从第一集就开始听的人你不要跟我说“我不知道什么叫杂阿含。”然后好像师父好像没听过,我说你第一集有没有来?有。中间有没有来?都有。那到现在你不知道杂阿含是什么。回去看看。杂阿含的修多罗,有支道修多罗是什么吗?长含七经对不对?杂阿含的修多罗是第一结集的内容,没有问题吧?

第一结集、第二结集师父都讲得清楚,那么杂阿含的修多罗的内容就可以代表人间佛陀,讲的是人间佛陀。你不要跟我说什么佛到什么兜率天,到哪里去讲法,去哪里或到什么哪里讲,或者他方世界……不要讲这些,我讲人间佛教。佛人间佛教可以代表人间佛陀的什么?根本教法。代表,所以杂阿含的修多罗可以代表人间佛陀的根本教法,佛法的一切甚深义从此出。所谓的甚深义包括大小乘,一切教法,我说甚深义都从这里出,以后我会讲。大小乘它的分别不在法的分别,不在佛法,佛法本身,法本身没有所谓大小,发愿发心才有大小。法的本身并没有大小,这样各位了解吗?诸法实相唯有一个,没有大跟小,这以后我们慢慢谈。所以一切甚深义都从这里出。那么修多罗的内容,修多罗的内容以前讲过,我要再复习。因为这个跟我们现在讲的很很贴切,很重要,很关键。

五阴诵第一:阴相应(178经),这个是修多罗的内容。

五阴诵,阴相应178经,也就是说有178经都在讲什么?五阴或叫做五蕴。这里的五阴就是五蕴。好,我再讲一次这里的五阴就是五蕴。玄奘大师喜欢翻成蕴,所以《心经》第一句叫什么?【观自在菩萨,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有没有?所以这里的阴相应到了大乘经他还是用阴了,还是用。它只是翻译上有些用阴也是要用蕴了,他还是照样沿用的。这样各位了解?所以你懂得你以后去读《心经》,你知道他五蕴在讲什么了,不然你背了一辈子,你不知道说人家说照见五蕴皆空时,师父是拿哪五蕴?你不知道就跟他讲什么,叫五蕴就是什么,你会乱扯什么,五蕴就是什么?金木水火土。有的会这样胡瞎胡瞎扯的。我不是瞎编,我真的听过人家这样讲,讲什么五蕴我们中国的什么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个都是共通的,中国这样讲,所以印度也这样讲,他说讲来讲去都是一样的东西,就会这样胡编瞎编的,好,这个就五蕴。

第二个叫做六入处诵第二,叫作入处相应,讲十二处的。杂音颂第三,里面有包括因缘相应。因缘相应在讲什么?讲十二因缘,讲缘起;谛相应,四圣谛;什么?界相应,十八界相应或六界,后面会讲。还有受相应,哪一个受?受、想、行、识的受。你说师父前面也就五蕴,这边还是受,因为受很重要,它特别有体。接下来什么?道品诵,有没有?道品诵第四,道品中里面包括什么?念处,四念处;四证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知、八正道,安那般那,还有学相应是,什么学?三学,戒、定、慧三学。还有什么?不坏进,不坏净就证初果,不坏净是指证初果。这样子看来你们会看到什么?这个就是它的重点了。《杂阿含经》里面的重点,你们看到的是看到什么?看到这个对你,你感觉说第一个印象印出里面说原来《杂阿含经》里面修多罗了,我一想,你想你看到哪一个?你看到什么?你对哪一个里面比较观念比较或是对你印象比较深?还是都很陌生?有吗?

答:因缘相应比较深。

师父:因缘相应比较深,为什么?

答:比较熟。

师父:因为我们常讲果叫什么?讲因缘,讲因果对不对?人来到这个世间就是有因有缘,我跟你结了不少缘,我们过去生中可能有很多缘,对,好。一般这样讲是没错,但是它有更深的道理的。是啊没错啊,你看到这个因缘,佛教讲因缘对不对?没错,还有吗?

答:戒、定、慧。

师父:戒、定、慧三学,对不对?我们讲佛教修行就是戒、定、慧三学,还有吗?还有谁?你看到哪一个给你的印象,你直接感受,我知道,我好像有接触过。

答:六根。

师父:六根,这个以前你们常听师父讲对不对?以前来上课一定听过了六根,内六处外六触对不对?有六根然后六境,六根对六入处。但是如果新来没有听过,那就没关系。还有吗?这些看似有点相似,有些东西好像有点知道,因为很多教法不管大乘、小乘或者师父讲经多多少少会讲到,多多少少都会讲到这些东西。这些你们不要小看它,这些是教法的根本,也是《阿含经》修多罗的根本,教法的根本。你把这些弄熟了,你就读任何经,或是修其它任何法门都容易,这些是根本。这样了解吗?好,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我们来看。

可归纳,从刚刚那些都是修多罗的内容,这些就可以归纳为,归纳为什么?下面的主题,归纳为下面几个主题。

第一个可以归纳为蕴、入处、界三科,对不对?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不是讲意处界,对不对?还有缘起四谛,对不对?缘起四谛,刚才讲了因缘,因缘就是在讲缘起的。刚才没有一个叫做谛相应的?谛相应在讲什么?讲四圣谛,那因缘里面包括缘起跟缘生,四谛,谛相应讲四谛,就讲苦、集、灭、道,对不对?这就是《阿含经》的修多罗了的内容。那么还有什么?蕴处界,缘起,四谛还有道品。道品就是什么?修行的方法啦,对不对?道品就是修行的方法,它有三十七道品。知道什么三十七道品了吧?刚才念的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断又叫做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到这里,你们算一算到八正道,圣到八正道到这里有没有三十七?有没有超过还是不足?刚刚好,刚好三十七道品,你看,有没有?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实际上就12的嘛。然后五根、五力,10那就是多少?22, 22加7多少?29。29加8 ,37对不对?三十七道品。好,所以你看三十七道品,有没有讲三学?戒、定、慧,三学就是学相应。还有安那般那,还有四不坏净:佛、法、僧,不坏净。你看喽,师父教你们打坐都教什么?安那般那。师父一直告诉你们说安那般那多好你们都不相信。你们觉得说,这个大家都懂,这个师父教这个没什么,也没有什么更高、更钝、更妙的,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更……我告诉你,在《杂阿含经》里面就是列出一个叫做什么?安那般那相应,安那般那相应,这个有一个应,安那般那相应。它特别提出安那般那,就是它把三十七道品讲完之后,特别强调的一个安那般那,三学不坏净,它被特别列出这里,这不是师父自己列的,这是《阿含经》里面的内容哦,这样了解?所以安那般那它重不重要?重要,当然其他的修定的方法都重要,但是佛陀特别重视安那般那。因为这是古代那些佛教的弟子,佛陀弟子们,出家人特别在修的,打坐禅修的方法就是安那般那。那师父以后在这里面会不厌其烦的再教你。然后四不坏净,对佛,对法身,对戒的不坏。这个是至少初果,这个是在讲果位,以后我们慢慢会讲。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缘起和缘生,生和起就是一个意义?

师父:感觉上就一个意义,我后面会讲,不用紧张。因为这些我都慢慢一个一个讲,我会把这些大体上先讲过,然后我们再从道品上来讲,然后讲到道品在讲正见讲慧的时候,会把这些做更深入的分析。缘起跟缘生是不一样的,我后面会慢慢讲。有没有问题?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好。这个只是列出来告诉你们说,《杂阿含经》它的修多罗相应到底是哪些内容。如果你这个地方有问题,还是前面没来的同学回去,只有几集而已,你不要等到二三十集你要再来前面看,你越想越累,二三十集往前面看。现在是第几集,好像七八集而已是不是?8集,第9集,还没超过10,没关系,你回去后面再好好看一看。很快的,你要到三十集再看,我告诉你你想到都累。

好,上述的主题的关系可以做如下图的安排(看视频01:09:18)就是缘起跟四谛。就是刚刚那些到品,还有刚刚那个修多罗的,《杂阿含经》修多罗的内容,蕴处界相应,道品相应,蕴处界相应,然后因缘四谛相应,还有什么后面的道品相应,整个可以怎么样安排成这样子的内容。所以佛教的根本教法如果要讲的最简洁的叫做缘起跟四谛,缘起跟四谛。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法,法则、教法。缘起的流转跟还灭都可以说是缘生。缘起是法则,缘生是现象,我后面会讲的更细。我再讲一次,缘起是法则,缘生是现象,缘生有身心生命的流转,还有身心生命的还灭。那流转了,身心生命的流转就是苦集二谛,苦集二谛,苦集二谛,集谛可分为惑跟业,那这个苦集二谛呢?惑业苦呢可以用什么来说明呢?可以从时间的当下来讲的惑业苦就是蕴处界。那么如果从生命前后的怎么样?流转上来讲,就是十二有支。这样你知道它蕴处界在讲什么?如果从当下现在,当下来分析我们的人生是苦,来分析我们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什么?烦恼。我们烦恼会造业,那烦恼为什么会是苦?它的说明就是蕴处界的当下。从蕴处界来说明我们人生是苦,我们有烦恼,有造业就会是苦,这是蕴处界当下,当下就是苦。那么如果从时间前后轮回,前头为什么我们生生世世的这种轮回来讲的话,这种生生世世轮回来讲的话,他就是十二有支,后面内容我会讲。那么我们有这样子的生死的轮回就是因为有烦恼了,造业了,好,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办呢?好,我们必须要修行,修行就是道品,修行就是道品。修了道之后呢我们就可以灭除烦恼,灭除苦,然后到达什么?涅槃寂静的境界,那这个就叫做不坏净的说明。好,这个图非常重要,要抄一下,因为它把整个系统,佛教的系统,根本教法的系统都缩在里面。

问:那个十二有支就是十二缘起吗?

师父:就是十二缘起,那十二缘起有时候又叫十二有支。因为它为什么叫十二缘起呢?你看它把缘起跟这十二整个放在一起,因为从流转面来讲,有没有?从我们的流转面来讲,它就是叫做十二缘起,那么从它的现实状态来,它从现实状态来讲叫做有支,每支它都有它的一个作用,所以叫十二有支,这十二有支因为它是缘起的流转吗?所以又叫做十二缘起。好,我等一下分析你就会清楚。这十二有支就是十二缘起,没错。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就是说最后讲的不坏净,就是说它是不坏的是吧?就字面上来理解还四不坏净,

师父:这个净又叫做信。这个不坏净就叫做不坏信。这个信哪。为什么?好,我现在问你们一件事,为什么这不四不坏净,这个净又叫做信呢?谁能回答?上过师父的课绝对能回答。为什么师父讲说这个不坏净有没有?这个四不坏净又叫做四不坏信,为什么这个净又等于信,相信的信,谁能回答?尤其是上过《俱舍论》的应该要能回答。你们手上都有本《俱舍论》,来,谁知道?你知道吗?

答:不记得了。

师父:你知道师父的问题吗?

答:知道,不记得了。

师父:你知道吗?

答:有清净的心才能够有信,正信。

师父:你不错哦,你用字面上就可以猜出答案。来《俱舍论》有一个心琐法的地方,心琐法有没有看?你们也要翻翻看。翻到心琐法,大善地法里面翻到100,翻到59页,翻到59页有没有一个表? 59页旁边有一个表,58那个地方有一个表,那个表有没有一个叫做大善地法?有没有看到?心琐法有一个大善地法。有没有一个信?有没有看到?这个信?有,好,那么我们由这个信我们去翻翻,我看这个信到底在哪里?大善地法, 92页是不是?信,论中对信的定义叫做令心成净,于第十业果中现前许可,所以叫做什么?心净为信,有没有看到?92页有没有看到?这是阿毘达摩的定义,但是这个定律不是乱定的,这是依这个来定的,所以为什么四不坏净又叫做四不坏信,因为信是以心静,心清净为信,这样了解吗?那么与第十业果中现前仍许,有没有看到?仍许是什么意思?允许认可。但是这个认可不是一般的,只是你说对我就对,而是什么?生人乐意,是真实的清楚明白理解认识之后的认可。我再讲一次,这里的认可是真实清楚明白理解之后的认可,那怎么样才能真实清楚的明白呢?心无疑惑。那你说是怎么样才能达到心无疑惑呢?就是你要去学,要去想,要去了解,有问题要解决,有问题要提出来,有问题要问,问了之后师父回答还是跟同学讨论之后解决了你内心就没有疑惑,你就是真实的了解了。而不是说你不了解装作了解,有疑问也不问,然后就这样得过且过,那你怎么能真实的了解?所以这里的信就是真实的了解的意思。然后这个不坏净叫不坏信,就是说信的不坏,真实信的不坏要到哪,要到什么境界你们知道吗?初果,要到初果,断根本烦恼才能对三宝,势必还有界才产生真实的信心而不疑惑,要到初果。

问:初果是不是须陀洹?

师父:对,初果就是须陀洹。那就要断三见,基本的身见断掉。好,那这以后我后面会慢慢讲。

问:就是说他达到不坏信之后是不是就真正能体悟缘起?

师父:对。要真能体悟缘起才能达到四不坏净,我们话用另外一个说回来。

问:这样话就跟那个缘起能统一起来。

师父:当然能跟缘起统一起来。

问:我前面是想问,就是说他既然是不坏的话就跟缘起有点冲突。

师父:如果冲突那就问题就大了。为什么说四不坏净是对佛法僧的不坏,为什么可能会跟缘起有关系?四不坏净是对佛法僧戒的真实不坏信,那跟缘起有什么关系?师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他刚刚还问我说那四不坏信跟缘起会有什么关系?佛是悟什么成佛的?

答:缘起性空。

师父:当然,佛是悟,当然后面就是缘起必定是性空。我们如果讲最简单佛是悟缘起而成佛的,佛是悟缘起而涅槃的。那有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当你达到四不坏信的时候,对缘起已经达到不坏净了,对不对?那法呢?三宝。那法是什么?佛法的根本就是缘起,缘起就是法的内容。那僧呢?僧就是把佛悟的内容还有法的内容传承下来的嘛,然后教导大家的,对不对?你人真的悟缘起你还对三宝有怀疑吗?因为如果要严格讲起来,细节分析来,三宝就是缘起,缘起就是三宝,我敢这样子讲。因为佛是第一个觉悟到缘起的,对不对?那缘起,法的内容就是缘起,最根本就是缘起。僧就是把缘起的教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一个教团。所以这四不坏净就是缘起的不坏,对缘起的真实的不坏性,悟缘起就能真实,悟缘起就能断根本烦恼。好。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有问题尽量问那,因为到这里应该只是一个图一个表,没什么问题继续我们来看看。

第一,缘起法。缘起法是佛法的核心教法,缘起法是佛法的核心。一切的教法都是依缘起开展的。所以刚财施父强调好多,悟缘起即悟法。这经上有这样的故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没有列在里面,但是我讲给你们听,有没有听过?见缘起即见佛,有没有听过?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那么佛有一天到天上去说法,我们说是天上,但也可以理解说佛到其他地方去说法,然后很久之后回来了,这些佛弟子有好一阵子都没有看到佛的,对不对?那么大家都要去迎接佛陀,都要迎接佛陀。那么这个想说,有一个叫做莲花舍,莲花舍,不是莲花界。有一个叫比丘尼,佛时代的比丘尼叫莲花舍比丘尼,她对佛非常敬仰,非常的尊敬。她说佛这么久没有来了,那么我应该要去迎接佛陀,对不对?但我迎接佛陀我不要排在最后,我不要一大堆人,然后在挤在后面那么跳来跳去看也看不到这样子。好。她排在第一个,第一个碰到,第一个迎接佛这样子。她是有神通的,她还没真正开悟断烦恼,但是她有神通的。她想想我要怎么样才能排在第一个,好,她变成转轮圣王,那就是一个大国王,大国王就可以排在最前面,对不对?好,那么同样的有一个佛弟子,他也很想念佛陀,你知道这个弟子是谁吗?好,有说须菩提有说舍利弗了,但是一般是以舍利弗哈。舍利弗也很想见到佛,因为大弟子有好久没有看到佛,那么舍利弗就想说我应该要,要怎么样要去见佛才对。但是舍利弗想说去见佛人那么多,那么我要见佛我应该依佛法佛的根本教义,和见佛的真实义义来见佛才对。什么叫做见佛的真实义义?所以他有一句很有名的一句话叫做见法即见佛。见法即见佛这也是《阿含经》里面一个故事。见法即见佛。见什么法?缘起法。所以舍利弗就不去了。他见佛这个色身,肉身没有太大意义嘛,他见的是真实的佛是什么?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在《阿含经》里最早是什么意义,记得吗?就是佛法,佛法的根本就是缘起法。所以舍利弗就躲在他的精舍里面然后禅修入定,打坐观缘起法。好,这就是舍利弗见佛的方法。好,佛回来了,很多人夹道欢迎了,又丢彩带啦又放鞭炮什么的。没有那么夸张了,真的,当然很多人去很多弟子都去。好,那莲花舍比丘尼就排第一个,因为变成转文圣王了。然后她看到佛很高兴,顶礼说,佛你,看我对你多么的敬仰,我对你的敬仰如什么?滔滔江河里绵绵不绝这样。你看,我是第一个来见你的,你就知道我对你多敬仰。佛陀说什么?佛陀说你不是第一个见我的。她说,啊,周遭四下我是排在第一个。怎么会这样子呢?佛说什么?佛说舍利弗是第一个见我的,因为你见的只是佛表面的色身而已,这不是真的佛。舍利弗在精舍里面,观缘起法,所以舍利弗见的是佛的真身,就是佛的法身,所以叫做见法即见佛。这样可以了解吗?可以吗?但是,以后中道有任何的什么你们要参加,你不要跟我再说了。你不要在家里说见法即见师父,所以我就是不需要去。第一个师父不是佛,第二个你也没那么伟大,所以有师父宁愿你来见肉身。好,这个就是一个见法即见佛,所以他见什么?见缘起法。缘起法就是佛法法的最根本的核心。好,所以缘起法是佛的根本核心。来,你看,我现在引的几个经典。【诸贤!】第一个诸贤是吧?【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这是《阿含经》里面讲的。【诸贤!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有没有?所以法是缘起,是法的根本核心教法。还有第二个经,第二个经典,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故事。当然师父是捡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但是故事还很多来给跟各位来了解。【尔时,聚落主大姓婆罗门闻沙门释种子】这什么意思?就是一个有钱的大员外啦,这个聚落族,比如乡长或者是什么。婆罗门,他是婆罗门,然后闻,听到。【沙门释种子】是谁?释家族的,释迦族的沙门,那就是指什么?佛嘛,就是指Siddhāttha Gotama。【于释迦大姓】怎么样?【于释迦大姓】释迦族是当年尼泊尔里面一个大族,一个大姓号。【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什么叫【正信非家】?正信离开家了,不执着于家了。然后【出家学道,成无上等正觉】他说释迦族大姓里面有人剔除鬓发,剃头哦,然后着袈裟衣。袈裟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吗?谁知道?迦裟不是服典的意思,是坏色、坏色、染坏色,意思就是说你不能有太鲜艳的。你太鲜艳的花瓣染成暗淡的颜色,为什么?你修行你要穿花花绿绿还穿金戴银不行,对不对?像这种大红的什么,你必须把它染成坏色。所谓的坏色,深青色黑色或是木兰,木兰就是深紫色,就是比较深的颜色,表示你在食衣住行上不染着,这个叫做坏色,就是袈裟的意思。好,袈裟是坏色的意思,意思是把颜色染成暗淡不明,要破坏它的颜色,不能穿得花花绿绿,这样子怎么红的,大紫什么,这样的。好,【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成无上等觉】就是成佛。然后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你看到人间游行你有什么想法吗?不要把它想成佛是从天上下来在人间,这里的人间就是指什么?

答:就有游走人间说法。

师父:游走人间,这里人间反正就是在说怎么样,什么?在一般的,我们的生活,就这样。这里人间不要把它比对是天上人间那个人间,不要比对这样子。他只是说在这个地方,在市集或是在国家或者市集,这个社会里面或者是说如果。古代如果说卡加利,来到卡加利,他会说卡加利人间,这样你知道吗?意思就是卡加利这个城市里面。好,来这个拘萨罗国或叫做乔萨罗国人间游行。为什么叫游行?因为佛陀当初那个时候居无定所,所以他到哪里就住哪里到哪里住哪里,这里跟孔子有点像,周游列国。【到婆罗门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这个要叫Simsapa树林,申恕林中。那么【即便严驾,多将翼从】什么?很多随从。然后【执持金瓶】阵杖很大。执什么金瓶?【执持金瓶、杖枝、伞盖、往诣佛所】这个婆罗门是一个大,这也是个有钱人家,大员外对不对?所以出门什么?驾车啦,还有随从,然后还拿伞盖,还拿金瓶,正藏很大,对不对?如果依现在来讲就是好几台劳斯莱斯,旁边有保镖什么这样大正藏来到,对不对?然后来什么来看佛,来看佛,然后【恭敬奉事。到与林口,】什么林口?这申恕林的林口。【下车步行】他真的却非常虔诚,它不是大拉拉的车就开进来。【下车步行,至世尊所,问讯安否】就问说世尊怎么样,最近好吗?怎么样?【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瞿昙是什么?Gautama对不对?Gautama。【何论何说?】因为他没有见过佛,他是听到说有一个释迦族的出家成道,成为无上正等觉。好不容易现在听说来到我住的附近有一个叫做Simsapa树林的地方,那我要去看看这个佛他到底说了什么法。对不对?我然后他就大正藏或者什么伞盖啦,马车啦,金铜玉女,然后侍卫什么就这样去了。去到森林的林口他下来步行。为什么呢?因为印度人很尊重修行人的,这样了解吗?印度人他有这样习惯,非常尊重修行人,但是他还不确认说佛到底讲了些(什么)。这个瞿昙,你看它不是用佛,他是用什么?【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他直接叫他名字了,当然他称呼他是沙门,但是他没有说世尊,他没有说世尊你修什么,他没有。因为他还不知道。所以他说沙门瞿昙直接叫他的名字,但是他有加一个沙门,就是说修行人瞿昙你到底教了什么?【何论何说?】你到底教什么法呢?这【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这“论因说因”什么意思?讲缘起嘛、讲因缘嘛、讲因果嘛。【“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那你讲的论因说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就是说,这个世间的成立的,消灭,万事万物的成就都是因缘而成的。但是这里有一个更深的意义,这里讲的世间它不在于器世间,他讲的是什么?他重点是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就是我们身心生命,我们这个生命的由来是因缘而成,身心生命的消失也是因缘而成的,一切就是缘起缘灭。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缘起缘灭,这我会慢慢一步一步再讲。所以世尊,佛就告诉他说我讲缘起或者我论因说因呢。他说那讲什么叫论因说因呢?世尊就说我们的身心生命的生起,还有消灭消失都是有因有缘,都是因跟缘而成的。好,那么婆罗门就问了【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那你意思是怎么样?又进一步意思又是怎么样?【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谈到这里知道他讲什么吗?谈到这里他在讲什么?讲有支,讲四圣谛,讲什么?讲缘起讲生。还有讲什么?讲五蕴。是不是?这一大套。他不是零零杂杂全部把它放进来,他是有一个什么样?一整套系统的。他说什么?首先我们这个人身是怎么样?是缘起的。那引起我们身心生命的当下的组合是缘起,那么根据分析就是我们身心就是五蕴的,五蕴所成的,那五蕴就是由受、想、行、识所成。那问题是说那五蕴为什么会是怎么样?你说五蕴所成那没问题,那五蕴所成之后他有什么问题呢?愚痴凡夫怎么样?【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什么叫做色离?我们这个肉体对不对?因缘和合集对不对?什么叫色灭?因缘不在的时候这个慢慢变老也好,这个灭有什么?成住坏灭嘛,慢慢变老或者是一下子被石头一砸,死了。色灭是不是?色味是什么?色味是什么?味是执着的意思,染着以这个色,身体。色患呢?就是说身体是一个大患了,然后色离是什么?告诉你你不要去执着这个色。然后我们对这些东西都怎么样?都不如实知,没有真实的理解跟了解,不如实知所以什么【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对不对?你看到他讲缘起,但是他讲说,我后面会讲的更详细。既然是缘起的,那就是怎么样?随时在生,随时在住,随时在异,变化,随之在灭。对不对?既然是缘起的,但是我们不了解,我们都不去承认这样子,所以对于色的生住异灭时时都在什么?执着,随时都在染着,一直执着一染着,这色一旦变坏,变化就怎么样?忧悲苦恼。为什么我们不知道他是缘起的?你说师父,知道啊,理论是讲缘起的。你只是在知识上这样认知,你有没有在身心生命上真实的去体悟呢?没有。所以呢,变老了皱纹又出来了,皮肤又皱了,来打个玻尿酸来了,对不对?这个鼻子本来很挺的,现在慢慢挂下来的,看能不能把隆长一点,这个叫做对色什么?对色染着,【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对不对?某某偶尔化化妆这都没关系的,对不对?到一定的程度就好。因为什么?色是什么?色集、色灭、色味、色患。我们不是说叫你不要去照顾身体,照顾。但是你要知道它的因缘法,你不照顾它,它也会出问题,它就跟你捣蛋,那么你照顾它你就可以它会帮你点忙,但是是不是你等于你照顾它,它就完全都没事。它还是会出问题,因为什么?缘起的就是怎么样?变换的,就是无常的,这样各位了解吗?你在用心做事的当下,你必须要去想到说它随时都有可能会变化,这样各位了解《阿含经》的特色。我们后面,下下礼拜再把这个讲一下。所以你看一个字简单,我论因说因,谈的就是我们生死的忧悲苦恼到底是怎么回事。好,我们来这里。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哦。佛教讲人生是苦,是因为这样的苦,他不是悲观,他是正观人生。我以后会慢慢,以后《阿含经》还有长的很,我会慢慢一个个告诉各位。好,我们先来回向,因为时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