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K3”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K3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成佛之道-9 (2024-6-24) 今天我们学习菩萨的学处。上一次我们学习菩萨的要行,菩萨要行还是以三要门,因为有了三心,发了心还需要有菩萨行,因为发了菩提心,然后还要依此三要门善修一切行,一切行都能够入成佛的一乘。 谈到了行菩提;发了愿就是愿菩提心。然后接下来就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和三要门相应,行菩提也就是菩萨的正行。依菩萨的正行,能够趣入佛乘,所以菩萨也是成佛的因行。 提出了三要行;以菩提相应的就是上求下化的志愿。以慈悲心为上首,从慈悲心引发六度、布施;然后法空慧就是善巧方便。所以归纳出;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是它的目标;慈悲心是它的动机;法空慧就是它的技巧。依这三要行,修习一切行,一切行包含了世间法,就是人天法和出世的三乘共法,解脱法。还有大乘的六度四摄,这些都是一切行。依此这一切行,就能够达到究竟的一佛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菩萨的学处;以十善为本,学的还是菩萨行,以行菩提心为主。因为这也是行佛性的主要内容。所以说菩萨的学处十善行,为他的根本。 丙六、菩萨学处 丁一、十善为本 【'''菩萨之学处,十善行为本'''】 '''一、愿菩提心(大乘的归依)''' 首先还是讲到愿菩提心,讲到大乘的皈依,我们在最初入佛门,那是最基本的皈依,只有学到大乘,才涉及到大乘的皈依。大乘的皈依是什么呢?下面就说: 【大乘道,只是菩提心的修治历程。上面所说的发菩提心,是愿菩提心,以大乘的信愿为体,也就是大乘的归依。】 大乘的皈依是什么呢?就是以菩提心为大乘的信愿为体,所以,菩提心也就是大乘的皈依了,发菩提心在大乘来说就非常的重要。 【 发菩提心时,先受大乘归依。这不是尽形寿的归依,而是:『从今日乃至菩提』的归依,【11】归依于佛法,不退菩萨僧。】 因为大乘皈依,不像我们最初的皈依,是尽行寿,但是大乘的皈依,是从即日起一直到无上的菩提,就是一直到佛果。他皈依是大菩萨,他也是皈依三宝『佛,法,僧』佛当然是佛陀的无上菩提无上正觉;法就是大乘的法;大乘的法基本上是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的真如实相,也是佛的涅槃。然后以圣位菩萨作为菩萨的僧宝,作为皈依的对象。 所以愿菩提心就是大乘的皈依。因为在大乘的皈依,发的心就需要长远的心——菩提心,以佛果为究竟的理想,不像声闻,只是达到解脱就可以了。这个菩提心,不是以自己究竟解脱为目标,他是上求下化。这个大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菩提萨埵』需要有这种大心,勇猛之心;才能完成究竟的佛道。 '''二、行菩提心(菩萨戒)''' 行菩提心就是菩萨戒,菩萨的大行其实还是以戒为体的,前面是发心,发心是皈依大乘的菩提心。 【 归依表示了信心的所在,再发菩提愿,愿将所有的一切善根,如诸佛菩萨那样的,为无上大菩提而发心:『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盘者令得涅盘』【12】。】 『未度者令度』这是得度,『未解者令解』就是要对我们生死苦的原因要进行解,然后要安住在佛法的正道上,最后才能达到究竟的涅盘。当然这都是上求下化。菩萨是缘苦众生,以度众生为他修学的一个增上缘,才能完成无上菩提。 【 这也就是一般归依文中,『从今日始,乃至命终,护生』的究极意义。】 究极意义;就是菩萨要长久的在世间去护生,不像一般的世间,尽这一生,终此一生来护生,菩萨的这种命终护生,它的究极意义是;菩萨生生世世要护生了,所以究极意义;就是代表他不仅仅是局限在这一生,要生生世世护持佛法,护持众生,所以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也就是菩萨的最终的使命。 【 论理说,归依表示了信愿,就依归依得戒;】 从共通的法理上来说;因为你发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有了信愿,就会依这种皈依能得到戒了,因为这种信愿,就像我们对三宝皈依一样,也会有这种戒体,也会得戒的,叫皈依戒。 【 再受五戒等,不过开示戒相而已】 有了三皈戒,再受五戒等,不过开示戒相而已。因为这种无上的菩提心,他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他肯定会有戒体的存在, 再受五戒等,不过开示戒相。,就是把这些一项一项的戒条,能够明确的开示出来,分辨出来。五戒、十善戒、还有出家戒、菩萨戒,这都是波罗提木叉戒相。有了这种皈依得的戒体你再去受戒,不过就是把戒相清楚地分别一下而已。 【 然在如来的善巧渐化中,也有但受归依而不受戒的弟子。】 因为善巧渐化;是个长远修行的道路,所以要逐渐逐渐地教化,由浅入深的;循循善诱的。所以,也有但受皈依而不受戒的弟子。 【 '''1、同样的,受大乘归依而发菩提心''',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萨戒,名为菩萨。】 发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前面已经大概知道了;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是下化众生,然后要有三心,当然它有这种菩萨的要行。三心要和一切善法功德相应,就能够依菩提心而得菩萨戒,名为菩萨。 【 其后再受菩萨戒,也不过开示戒相而已。但如来善巧化导,在大乘法中,也有但受愿菩提心,而没有受菩萨戒的。然经论中说:『菩提以正行而为坚实』;『若无正行,不得菩提』【13】;】 这个正行就是菩萨的大行,因为菩提心以正行才能够坚固你的信心,其实这个正行都是上求下化,离不开三要行的,有了这种行,才能够坚实。 我们前边儿也学到八正道;八正道有;正见,正思,有正思就有正欲、正志,就是一种发了菩提心,愿意去实践;愿意得种种善法功德的一种心。所以下边就有正语、正业,正命这种戒行。这样以知导行,以行正知,就是用行把我们的理想,逐渐给实践出来,给证实出来。所以,它就坚固,坚实,不容易退失。如果没有正行,就不会得到这个究竟的菩提之果。 【'''2、不但以信愿而能成佛''',立菩提愿以后,应进一步的受持菩提正行(行菩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萨的学处。】 信愿而成佛就是我们立了志向,就是我们的愿菩提心,有了愿菩提心,一定要有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其实就是菩萨的戒行。因为菩萨行有很多;六度万行,其实都是菩萨的大行。但是虽然有那么多的自利利他的大行,但菩萨的戒(学处),还是以十善为根本的。 十善为根本,我们参考一下注解: 深观广行的菩萨道,这是厚观法师的一篇文章,归纳出六项: 【 1【14】 厚观法师《深观广行的菩萨道》(p.40-48) 十善的特色:1、十善总摄一切戒法。】十善的特色,总摄了一切的戒法,所以,在大乘来说总摄了三聚净戒,这个下边能谈到。 【 1、十善总摄一切戒法。】 【 2、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 十善道只是利益众生,不恼害众生的根本。 【 3、菩萨的十善道是尽未来际。】 菩萨的十善道,是尽未来际的,不仅仅是局限在这一生。 【 4、不论如来出不出世皆有十善道。】 不论如来出不出世,都有十善道。这个我们前面也学过。 【 5、十善道是性戒。】 【 6、十善道特重意业。】 十善道特别重这个意业。 意业就是:无贪,无嗔,不邪见,因为菩萨侧重在内心,不像声闻戒;人天戒法;只是身口不犯就可以了。菩萨戒不但身口不犯,意业还要清净。菩萨要利益众生,所以更重视内心的净化。 '''三、菩萨戒(学处):十善为本''' 【14】 【比丘戒名比丘学处,】 很多戒都有各自的学处;五戒、八戒、出家戒、菩萨戒、在家戒、出家戒、男众、女众、各自都有各自的戒。 但是菩萨戒,就是菩萨应该去学的处所。比丘戒是比丘的一个学处,这个「学」在解脱道里称为三学。菩萨一般菩萨要学的,也都是菩萨的法。「处」局限于戒律这一方面。所以「学」范围比较广,「处」局限在戒律,比较狭义的这方面。戒律无论是比丘、菩萨、七众所依止学的处所。 【说到菩萨戒,是以「十善行为」根「本」的。】 菩萨戒虽然包含了很多戒,但是它以十善为根本。 【不但菩萨初学,从十善学起,名为十善菩萨。如说:『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15】。】 导师在《学佛三要》里讲到;十善菩萨其实就是十信菩萨,十信菩萨就是菩萨的初学,因为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信,从信增上,信增上结合种种善法功德相应,所以,它也是属于十善菩萨。十善菩萨发大心,发这种大心,勇猛之心,快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就是发心;第一能够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第二自己也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这是菩萨要完成的使命,这是从最初十信开始。 【就是大地菩萨,也就是十善正行的深广实践。】 因为十善行『深』能够达到圣位,证入法性,『广』当然是救济众生,严土熟生。 【除身语的正行清净外,如不邪见而得甚深的正慧,不瞋恚而具广大的慈悲,不贪欲而成无量三摩地。】】 这还是从我们的意业,因为十善重在意业,意业除了我们身体行为上的清净以外,还要不邪见,意业的不邪见,就能够得到甚深的智慧。 不嗔恚;就会升起广大的慈悲,这就是菩萨要学的大悲心,所以菩萨的对这种嗔恼就非常的重,菩萨重戒其中就有一个嗔恼。 不贪欲;就是定;一般的声闻里也是;无贪就能够得到种种的三摩地,得到定。这个在下边注解《大智度论》里: 【「问曰:何等善根故,不堕恶道、贫贱,及声闻、辟支佛,亦不堕顶?】 问说:什么善根会不堕恶道?不会落入贫贱?以及声闻、辟支佛,亦不堕顶?堕顶我们也学过;暖顶忍四善根那个顶,因为那个顶,还没有达到不退堕,我们原先学到;只有到忍位才能终不堕恶道。如果没有到忍位的时候,声闻、辟支佛这个根性的人,也会顶堕,这个就是什么善根才不会堕恶道,以及顶堕。 【答曰:有人言:行不贪善根故,爱等诸结使衰薄,深入禅定;】 回答说:有人说,行不贪善根故,爱等诸结使衰薄,就是三善根的无贪善根,无贪爱等烦恼就淡薄了,就会深入禅定。 【行不瞋善根故,瞋等诸结使薄,深入慈悲心;行不痴善根故,无明等诸结使薄,深入般若波罗蜜。如是禅定、慈悲、般若波罗蜜力故,无事不得,何况四事!」】 有了这三善根,无事不得。所以这个善根;等于说要具足意业的三善根,就能够无事不办,无事不得,就不会堕恶道,也不会顶堕,可能一直达到圣道,三善根我们前面没少学,和三心相应;三特胜、三德,都是三善根的圆满。所以三善根,不断的扩充,不断的圆满,最后才能达到菩萨的究竟。 这一段就是以十善为本,十善比较重在意业的三善根,所以我们的善心所里,有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三善根其实就是信,一般说你发起菩提心,就是有一分的净信心。我们在《佛法概论》其实也学到了;这种道德的意识;道德的努力;道德的纯洁;道德的根本;三善根就是道德的根本。 十善业表: 【1、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菩萨:不淫)】 不杀;离杀救生,不偷盗;离偷盗布施,不邪淫;离邪淫就是梵行,这就是身的三业。 【2、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口业:是四个;离妄语;就是诚实语,离两舌,不两舌就能够和合不争。离恶口;就是爱语。离绮语;就是质直之语,这是口四业。 【3、意:不贪欲:成无量三摩地;不瞋恚:具广大的慈悲;不邪见:得甚深的正慧 【16】】身三、口四、意业三。 不饮酒归纳到意业,无嗔就是慈悲,离邪见,离贪清净,离嗔慈悲,离邪见就是正见。所以意业除了发菩提心,菩提心不能够维持长久,菩提心虽然说能够长养我们这个信愿,长养这个戒体,但是,如果能够持久,再结合十善业这种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这样才能够达到三善根。当然我们三善根;一念的净信容易,要想信心成就不容易。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一个是有正信,一个是要有正见。有正信,因信而去解这个义理,解法义能够明理,明理更能够升起这种更纯净之信,当然纯净信需要一定摄受的力量,因为我们的闻思,就是闻慧成就,也需要一个宁静的力量,要不然我们的心不稳定,也容易落入这种散乱之中,就是在这种贪嗔的心所之中,不能够自主,所以,还是容易受杂染的摆布。 下边说十善业能够摄为三聚戒: 丁二、三聚净戒 【'''摄为三聚戒,'''】 下边说这个十善业,它能够摄为三聚戒 【从菩萨戒来说,就是十善正行,不过从善行的不同意义,总摄为「三聚净戒」:】 【'''一、从离恶防非来说,名律仪戒;】''' 律仪就是我们就是种种戒条,一项一项戒条,就像我们五戒、八戒、出家戒,这都属于律仪,律仪就是防非止恶的一个功能。 【'''二、从广集一切善行来说,名摄善法戒''';】 就是世间一切善法,用十善能够给它设摄持起来。 【'''三、从利益救济一切众生来说,名饶益有情戒'''。】 这就是菩萨的三聚净戒。 【总之,菩萨的戒行,是无恶不除,无善不行,无一众生而不加利济的。】 从三聚对号来说: 【'''一、摄律仪戒:无恶不除】''' 【'''二、摄善法戒:无善不行】''' 【'''三、饶益有情戒:无一众生不加利济】''' 这就是大乘佛法,比较广开方便之门,不舍一位众生,才去广开方便之门,所有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 所以,从声闻法来说;只是我不行恶就可以了,我消极的不作恶,一般都是禁;让我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在大乘来说;不仅仅止恶,还要积极的行善,积极的扬善,可以说把世间一切微妙善法,其实都能够归纳到佛道上来「世间一切微妙善法,佛法都说尽。」就是这个意思。虽然说佛法广开方便之门,不舍一位众生,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一个很序列的引导,可能像我们前面学到的;以方便为究竟,就把方便的当成究竟。 下面说七众所通行;菩萨的十善戒七众所通行。 丁三、七众通行 【'''七众所通行。'''】 '''一、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异''' 【'''1、在声闻法中,'''律仪戒有男女、僧俗等差别,】 出家戒有比丘,比丘尼,然后还有出家和在家戒,这样就分为很多的差别。 【分为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因戒的不同,分佛弟子为七众。】 分为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沙弥,沙弥尼戒,出家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戒。因为戒律不同,所以分佛弟子为七众,因为男众女众持的戒不一样,出家沙弥和沙弥尼,比丘和比丘尼,他的戒法也是有所不同。在家和出家戒也是不同,这样就分为七众。 【'''2、但菩萨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小差别)的,所以是七众弟子所共通奉行的。】 但菩萨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当然是有小差别的,所以是七众弟子所共同奉行的,菩萨戒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无论是男女,都可以受菩萨戒,所以,它是通于七众,都可以来受持,来行持的。 '''二、菩萨戒要有声闻戒为基础''' 【要受菩萨戒,应先受七众的律仪戒。如优婆塞(受五戒的男众)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优婆塞;沙弥尼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沙弥尼;比丘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比丘。】 在受菩萨戒之前;肯定先受在家五戒,出家戒,我们在出家登三坛大戒的时候,都是先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然后是菩萨戒,它的次序就是这样的,菩萨戒要有声闻戒为基础。 '''三、戒藏''' 三藏就涉及到这个戒藏。 【'''1、说到戒法,声闻藏中有广律。】''' 【'''2、菩萨藏虽传说有菩萨的戒藏''',但从传译到中国(西藏在内)来说,菩萨戒都是附见于经中的。】 就是大乘的这个戒藏;没有单独这么一个藏。大乘有经藏,大乘经、有大乘论,但是唯独没有大乘的戒藏,所以一般来讲三藏,都是指声闻的三藏。大乘唯独就没有戒藏这一项,都是附于经中和论中。 '''四、菩萨戒藏的内容不尽相同''' 【'''1、'''现有传说为'''罗什译'''的《梵网》戒本,列'''十重四十八'''轻戒;'''】''' 《梵网经》这个就是经,这个戒本是附在经中的,它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2、昙无谶译的《优婆塞戒经'''》,列'''六重'''二十八轻戒;'''】''' 《优婆塞戒经》是六重二十八轻戒,也是附在经中的。 【'''3、玄奘译的《瑜伽菩萨戒本》''',列举'''四重'''四十三轻戒。'''】''' 这个是论,前边儿是经。 【轻戒多少有出入,菩萨的重戒,大致相同,如《虚空藏经》、《菩萨本业璎珞经》、《胜鬘经》等,也都有说到。'''】''' 轻戒多少有些出入,其实不同的经本,可能多少有出入的,十重四十八轻,还有六重二十八轻,还有四重四十三轻。所以轻重戒,多少都有出入的。菩萨的重戒,大致是相同的。 下边儿还有《虚空藏经》、《菩萨本业璎珞经》、《胜鬘经》等,也都有说到这些戒本。所以谈到菩萨戒,这里大概介绍了菩萨戒本的一个来处。 【我国一向采用《梵网》戒本,但广说开遮持犯,犯轻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 我国一向采用《梵网经》的戒本,但广说开遮持犯,犯轻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就是《梵网经》,对这个开遮持犯,讲的比较多,也比较细致,这也是中国传统比较侧重的《梵网经》戒本的,犯轻犯重这个戒相,《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 但是在中国戒学这个宗,就是律宗,在中国形成一个宗派,律宗所整理的戒就更详细,因为它把各种戒本的戒都详细的归纳出来,也就形成中国南山律,形成中国独特的律学。 按南山律学来学的话,基本上很难去受持了,因为戒相戒条太细,太细等于说对佛陀当初治戒的因缘,持戒的精神,就有点忽略,总是侧重在琐碎的戒条戒相里边去了,佛陀为什么治这个戒,治戒的因缘是什么?我们持戒的精神。为什么持戒?之所以要治戒,应当让我们去注意什么,防范什么,其实这样就失去这种大体的原则,这样就容易只是注重的琐碎的戒相,失去了那种精神的话,使人们持起来的时候,由于戒条太多,使人思想情感,受到种种的压抑郁闷,使我们的心理不但得不到戒体,反而会造成心理的一种负担,给心理造成很大的一种压力,使心情得不到纾解,不但不能起到戒的精神,不能获得这种戒体,反而徒生烦恼。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回向! [[Category:其它整理]]
返回
Test:文字整理-K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