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K3”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K3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其它整理]]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6 (2024-7-16)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佛之道的布施度,今天是布施最后一个偈颂,世出世间的布施。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菩萨,虽然说他一切施,但是也有不应施的,不应施分三种;自他及所为;一个是对自己,一个是对布施者,一个是从所布施的目的,就是布施给他,他求布施的目的。从这方面来讲。 菩萨本来应该不惜身命财物来布施。但是菩需要逐渐逐渐的修学,累积佛法的种种功德,达到那种忍力强,悲心深,做各种布施不带一分勉强才可以,如果没有那个能力,非勉强去布施,可能不但达不到好的效果,还会障碍修习。 对自己施的;从求布施者来说,如果是邪魔外道故意来捣乱的,或者是癫狂的,幼稚的;不正常的;不需求的;就不应该布施给他。邪魔外道肯定都不是正道的,还有故意来捣乱的;癫狂的;精神不正常的;还有幼稚、思想不太成熟的;就是做不正常的一种求,或是不需要的,这都是原则性的,在经论中讲的很多了。 然后从所为来说;你祈求这些物质,这些东西,是去干什么用的?如果为了小小的事,而来求你的身命,这个是不应该布施的,勿小而舍大。其实这个事情现实来说也很少碰到。 还有要求你帮他提供一些财产物质,促成他杀盗淫妄业,这也是不应该施的;促成他做一些恶业,恶事是危害大众的。这个当然是不能帮助他造业的;然后他祈求的目的是为了损害众生,不应该施。损害众生,也是杀盗淫。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的动物,损害其他的动物也不应该布施。还有为了赌博游荡,不务正业也不应该施。总体来说;对他没有益处,对自己道业也是有损害的,这些都不应该施给他。这是上次我们学的菩萨【或有不应施,自他及所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己七;世出世的布施;什么样是世间的布施,什么样是出世间的布施。 己七、世出世施 【'''三轮处处着,是施名世间;''' ''' 三轮空相应,出世波罗蜜'''。】 三轮处处着,三轮着相;肯定是执着一个我在布施,施者,受者、还有施物。执着有一个真实的人,这就是世间施,这个是着相布施。世间施就不能称为波罗蜜,波罗蜜才是出世间的到彼岸。因为是有相布施,是分别好坏的布施。 三轮空相应;就是出世的波罗蜜相应。三轮也是;没真实的我;没有真实的布施者,布施的对象;没有一个真实布施的事物。这个叫出世波罗蜜。波罗蜜我们前面也学到,翻译『到彼岸』其实是与空相应的慧,就是我们前面学的;菩萨的三心,三心就是无所得为方便。 下面解释: 【『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1】,叫波罗蜜多;所以波罗蜜多是『到彼岸』,也是『事成办』的意思。】 这里这个波罗蜜是指『到彼岸』,是『事成办』。『事成办』就是波罗蜜多,达到了最究竟的圆满的佛果。就是『事成办』。前面也有一种说法,波罗蜜翻译为『度』。『度』就是从此到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因行上来说的,也称为波罗蜜,即『度』。再者就是从果德来说的,就是『事成办』。这里就是一直到究竟的佛果来说的。『一切智智中住』那就是佛地佛果。 '''一、如修布施,怎能成为「波罗蜜多」、「到彼岸」呢?''' 他要用一种方法才能够到达究竟的彼岸。 【 论上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2】;布施等所以能趣入佛道,完全是般若(慧)摄导的力量。所以布施而成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 为方便而修。】 论上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布施等;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所以能趣入佛道,完全是般若慧摄导的力量。五度就像没有眼睛的人一样,般若就像人的眼目。我们原先也学到『净戒如行、如足』『正见如眼』和八正道的『足目两相成』是一个原理。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在佛法来说也是福德因缘,般若也属智慧因缘。还有一种分法;般若、布施、持戒、忍辱,这是利他的;精进,禅定是自利的;精进通于利他和自利。所以所以布施而成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 所以,般若就是智慧,也可说是正见,不过这个正见属于大乘六度的正见,下边注解《大智度论》卷 29: 【「 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余波罗蜜亦皆如是,】 檀是布施的梵文,檀就是布施波罗蜜,如果你想行布施波罗蜜,应当学般若波罗蜜,其他波罗蜜也是这样。 【以般若波罗蜜心助成故。】 以般若波罗蜜心助成故,就是五度,前五度都得以般若慧来促成。所以佛法不仅仅是说我们布施持戒就可以了,还要修学佛法的正知见,其实跟我们三乘共法章八正道的修行次第,是大致相近的。 【复次,诸余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亦不牢固。】 就是前五度;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的话,就不能称为波罗蜜这个名字,就不配波罗蜜这个名称。为啥呢?因为没有智慧作为导向,就不能达到究竟。波罗蜜是『到彼岸』不能达到出世的彼岸,当然也不牢固。 【如后品中说:五波罗蜜不得般 若波罗蜜,无波罗蜜名字。】 后品中说;就是《大般若经》后品说;五波罗蜜不得般 若波罗蜜,无波罗蜜名字。也确实是,五种波罗蜜没有智的话,无论是怎么修,也没办法达到到彼岸这个名称,这个名称你是配不上的。 【亦如群盲无导,不能有所至。】 就是一群盲人,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五度,这五种修学方法,如果没有波罗蜜当做慧眼的话。就像一群盲人看不到路,也没办法达到他要所去的目标。 【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导五波罗蜜,令至萨婆若。】 般若波罗蜜也是,如果前五度我就不用功,专学般若慧,一切空慧,这个慧没有前五度,慧也不能够成就的。也不能达到萨婆若,萨婆若就是佛的智,一切智,或一切种智。 下边是一种譬喻: 【譬如大军无健将,不能成办其事;又如人身余根虽具,若无眼者, 不能有所至;又如人无命根,则余根皆灭;有命根故,余根有用。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如人身,其他的根都具足,但是没有眼睛,就不能达到目的。又譬如人如果说没有命根,其余的根都会不起作用,都灭了。有命根,其余六根才起到作用(命根就是寿、暖、识)我们的生命不存在,我们的根身就是死尸了,没有什么作用。所以说般若波罗蜜也是这样子的。 【五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则不得增长;得般若波罗蜜故,余波罗蜜得增益具足。以是故,佛言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这是《大智度论》卷 29。 下边也是《大智度论》卷 29: 【五波罗蜜殖(生长义)诸功德,般若波罗蜜除其着心邪见。如一人种谷,一人芸除(出去杂草)众秽,令得增长,果实成就。】 五波罗蜜殖诸功德;生这五种波罗蜜,生长各种佛法的功德。「 般若波罗蜜除其着心邪见」智慧能去除种种的邪见,然后五波罗蜜才能增长各种的善法功德,去除什么邪见呢? 在大智度论 卷39里面说: 【问曰:云何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 云何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呢? 【答曰:檀有二种:一者、净,二者、不净。】 回答说:布施有两种,一个是,净施,第二是,不净施。 所以说般若需要去除这些不净施的不正见。 不净施分几种: '''一、不净者:''' 【'''骄慢故施''',作是念:劣我者尚与,我岂不能?】 一个是娇慢故施,有骄慢的人,怀着一种骄慢的心态去做布施。他心里想:劣我者尚与,我岂不能?就是比我差的人,都能够去布施。我岂非不去布施呢?这个布施的心态就不正,波罗蜜要去除这些著心的邪见,执着。 下边是嫉妒故施: 【'''嫉妒故施''',作是念:我之怨憎,施故得名,如是胜我;今当广施,要必胜彼。】 由于怀有嫉妒心,他心里就想;『我之怨憎』就是我比较怨憎的这个人,『施故得名』他因为布施得了名声,这样他的名声胜过了我,比我出名了,他就心生嫉妒。『今当广施,要必胜彼。』这个就是怀嫉妒心去布施的,争强好胜,还有一种贪着回报的心态来布施。 【'''贪报故施''',作是念:我施少物,千万倍报,是故布施。】 他这样想;我施少少物,能够得千万倍的回报,这样我去布施,这个是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想法的;在佛菩萨面前;供养了少少的供物;水果、点心、然后所求真的是能带上全家,真是一本万利。 【'''为名故施''',作是念:我今好施,为人所信,好人数中。】 还有为名布施的,为了出名,名利心吧,心里就想;我今好善乐施,为人所信用,所以我可以在好人的群体之中,这就是为了名誉,这种虚荣心,为了虚荣,为了一点儿名誉,被人称好。 【'''为摄人故施''',作是念:我今施之,人必归我。'''】''' 为摄人故施,他为了摄受人,他心里想;我今天去布施,布施的人必然归我;就是我给你好处了,我给你利益了,你必须要加入我的群体,必须要听从我指挥,这就是为了摄受人。 【'''如是等种种杂结行施,是名不净。】''' 『杂结』就是杂着种种的贪嗔痴烦恼,做这些布施,就是不净。为什么要学般若?般若就是让我们有纯正的动机,让我们有自我意志的增上心,就是信愿。这种慈悲是一种纯正的动机,空性慧就是利他无所得为方便,利他的方便,或者叫利他的技巧。所以学般若波罗蜜,才能够把我们这些不太正确的心念,给他纠正过来。 '''二、净者''': 【'''无是杂事''',但以净心信因缘果报,敬悯受者,不求今利,但为后世功德。'''】''' 净施当然就是没有这些杂结之事,杂染之事,完全以净心信因缘果报,『敬悯受者』对这个接受者,非常的怜悯和恭敬、尊敬。『不求今利,但为后世功德。』就是他完全是信因果业报的。不求,只要你去做,功不唐娟,自然会从因果而得到好处。所以,『不求今利』也属于一种净施,就是没有那种为今世利的一种贪婪心。 【'''复有净施''',不求后世利益,但以修心助求涅槃。'''】''' 我们前边学到;下士为己施,中士解脱施;解脱施就不是为了自己未来的福乐,但为求涅磐乐,可以说他宁可把财力扔到大海之中,他为了求解脱涅槃,这个属于解脱施。 【'''复有净施''',生大悲心,为众生故,不求自利,早得涅槃;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净施。'''】''' 这是我们前边学到的;他对众生生起这种大悲,为佛法为众生不求自利,早得涅槃;不是为了求自己得涅槃,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菩提;就是为了能够回向佛菩提,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众生成就自己再成就,大悲大愿,就是最难得的了,这种净施。 【以般若波罗蜜心故,能如是净施。以是故说;'''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 所以这是五罗蜜生长诸功德,般若波罗蜜去除内心的这些杂染邪见,这就是完全以般若慧摄导,所以布施才能成就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就能够达到布施的圆满,这个就是空性慧,以无所得为方便,为做事的技巧。 回到法本: '''二、布施的「三轮」(三处):''' 【'''1、施者:'''是能布施的自己 】 【'''2、受者:'''是受布施的人 】 【'''3、施物:'''是布施的那个东西 】 布施的人;我们前面学到布施;菩萨「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诸众生,无惜而行施」因为菩萨能观察到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就是自己的色身,他也知道都是父母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协助,还有公共医疗卫生的设施,国家法律的秩序,才能够安稳的生存在这个社会,这些都是种种因缘才有的自己的身体,也不是独立能够存在的,这样才能够不执着有一个真实的布施者,它都是因缘所成的。 然后这个受者;受者就是所布施的对象,布施的对象;在《大智度论》里有关于这方面的解说: 【【】《大智度论》:问曰:若不见我、不见世间乐故不破(破悭贪,不破布施),亦应不见檀,云何行布施?】 问曰:若不见我、不见世间乐故不破(破悭贪,不破布施),亦应不见檀,意思不见布施,不见有布施这个善行,其实这个『不见世间乐故不破』我查过之后;不破是他只破悭贪,不破布施这个行为,意思你不见世间有福乐,因为不见我,不见布施的功德,将来会有得到世间的福乐。也应不见布施,意思也应该没有世间布施这个行为,为什么还行布施,有这个疑问。 【 答曰:是菩萨虽不見布施,以清净空心布施;作是念:「是布施空无所有,众生须故施与。」】 回答说;是菩萨虽不見布施,以清净空心布施;他怎么以清净空心布施呢?他布施的时候就有这个意念;「是布施空无所有,众生须故施与。」众生需要,所以才去布施的。为什么众生需要呢?后边儿又做个譬喻: 【如小儿以土为金银,长者则不見是金银,便随意与,竟无所与。】 就像一个小孩儿,以土为金银一样,小孩不懂事,以土做非常金贵的金银,大人见的不是金银,见的是土,所以便随意施给,没有什么东西施给他,这个就是譬喻;虽然没有一个施的对象,但是他需要,就是我们一般众生认为他是一个真实的东西,但是在一个圣者来说;这都是众缘和合,没有一个东西可布施,不见我,也不见这些布施,也不应该去行布施,以清净空心做布施,空性慧就是无所得为我们做事的技巧,所以空无所有,众生像小孩子一样,他认为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当然了,圣者或者菩萨,三轮体空,认为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然后布施给他,没有布施的东西。受布施的人,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小孩子比喻我们众生,他需求。虽然说在菩萨的空性慧之中,没有一个真实接受的人,但是,在事实上还是认为有个真实的东西可得。 我们前边儿学到;菩萨不但自己所有的受用,也能够观察;虽然自己过去世种下了福德善根,但他还要有现世的社会关系,有种种的社会关系,种种的社会的分工,才能够谋求一个职业,得到这些财富。等于说财物也是跟一切人有关,也不是自己独有的,因为把你放深山老林里,即便大量的土地,山林都是你的,你还是贫穷。前边儿其实也学到了;菩萨一切施的时候,把这一切都不看成是自己的。不但不看自己私有的,觉得这一切都来自于大众。自己就像公务员一样,为大众做临时的保管,如果大众需要的时候,就无条件的奉献给他。所以在菩萨来说;一些财物都是众缘和合,没有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当然就不执着一个真实的东西可得。这个就是布施三轮,没有一个布施的自己。没有个真实的受施的人,没有真实受施的东西。 【有了这三处,才能成为布施。但如对于这三处,没有法性空慧的照见,在布施时,就着这三处为实有的。如实有能施的自我,以为我是能行布施的;实有受施的受者,以为他是受我施与的;实有所施的东西,是大是小,是胜是劣的。】 有了这三处,才能成为布施。但如对于这三处,没有法性空慧的照见,在布施时,就着这三处为实有的。如实有能施的自我,以为我是能行布施的;实有受施的受者,以为他是受我布施,受我恩赐的。 还有实有所施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是大还是小,是多还是少,是胜还是劣,都是在真实有的一个心境之中,才有质的和量上的区别。我们在五乘共法当中;学到『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心动机不一样,田有悲,有净田,功德也不同,然后是事;就是你布施的东西,有量大的,量小的差别,它也会产生功德分胜和劣的。 这里讲布施的物质有十分珍贵的,也有不怎么值钱的。在五乘共法章是有分别心的,因为它是世间的布施,这里因为是菩萨,大菩萨的布施,大心的布施。所以就要有不执着一个我,还有布施的对象,还有布施的东西,这叫三轮体空。菩萨为什么以空性慧慧,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他修六度都是以三心来修的。三心这个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常重要,所以,菩萨修布施波罗蜜,必须要学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才能达到这种无相的布施。因为只要执着有个我,有个布施对象,有个真实的东西,那就是著相的。有分别心的布施。这样虽然有功德,它是世间的功德,不能够达到出世的波罗蜜,菩萨要达到波罗蜜,五度一定要以般若波罗蜜为导向的。 '''三、「世间的布施」与「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 '''1、世间的布施:着三轮相。''' 【 不能通达无自性空,处处着我相,着法相。有取有着,就为我我所 执所系缚,不能出离三界而趣入佛道。这样的着相布施名为有分别的布施。】 有分别当然都是我们着相,才能取着相。取着这种功德大小好坏,在五乘共法章我们还要必须去取着相布施,怎么样能够如法的去布施,怎么样是非法的,不如法的布施。如果我们布施不如法,可能不但得不到功德,可能还随顺了种种的恶业,帮助人家造了恶法,自己还不知道。菩萨当然要达到一定程度,和三心相应。 '''2、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 【 三轮体空。对于施者,受者,施物能与无所得的空慧相应,或是无分别智相应,】 三轮体空。对于施者,受者,施物能与无所得的空慧相应,或是无分别智相应,一个是无分别致相应。一个是无所得的空慧相应。这二者,跟下边能动能出就有关系。 【 深入法性空,不取我相,不取法相,那就是有方便善巧的布施,不 为烦恼所系缚,『能动能出』【3】,名为无分别智相应的布施。】 深入法性空,不取我相,不取法相,那就是有方便善巧的布施,方便,就是以无所得为方便。不为烦恼所系缚,能动能出,名为无分别智相应的布施。这是无分别智。 能动能出,在下边注解《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讲的挺多: 【 「舍利弗问须菩提:云何世间檀波罗蜜?'''云何出世间檀波罗蜜?'''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作施主,能施沙门、 婆罗门、贫穷、乞人,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衣与依,卧具、床榻,房舍、 香华,璎珞、医药种种所须资生之物;尽以给施。】 舍利弗问须菩提:云何世间檀波罗蜜?'''云何出世间檀波罗蜜?'''须菩提回答世间的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作施主;有一个我,有一个施主,能施沙门、 婆罗门、贫穷、乞人,需要食物给你食物,需要喝的给你喝的,需要衣服给你衣服,需要卧具、床榻,房舍、 香华,璎珞、医药种种所须资生之物;都能给你。 【 若妻子、国土,头目、手足、支节,内、外之物,尽以给施。】 若妻子、国土,头目、手足、支节,内、外之物,尽以给施。这个可能跟印度文化习俗有关,妻子可以去布施。国家的国土都可以布施,这在历史上是丧权辱国的,但是他可以把国土拿出去布施给人家,就像巴勒斯坦把土地让给以色列了,但以色列不但不感恩。还恩将仇报。 【施时作是念:我与彼取,我不悭贪,我为施主,我能舍一切,我随佛教施,我行檀波罗蜜。作是施已,用得法与一切众生共之,】 菩萨作施的时候这样想;我布施给你所需的,我不悭贪,我为施主,我能舍一切,我随佛的教导去布施,我行檀波罗蜜。做这样的布施之后,用得法与一切众生共之,有所得之法,就和法空慧就不一样,因为法空慧是无所多为方便,但是他还是有所得,有所得,他就执取一个我,执取个有个真实的众生,真实的施物,他和一些众生共享。这个从五乘共法来说,也很不错了。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念言:是布施因缘,令众生得今世乐,后当令得入涅盘。】 然后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都回向佛道,心里念言;是布施因缘,令众生得今世乐,后当令得入涅盘。 【是人布施有三碍:何等三?'''我相、他相、施相;着是三相布施,是名世间檀波罗蜜'''。】 这样的人布施有三种障碍;因为他是有所得的,哪三种呢?我相、他相、施相;着是三相布施,是名世间檀波罗蜜。何因缘故名世间?于世间中不动不出,是名世间檀波罗蜜。不动不出,就等于说他没有断烦恼,也不能出离世间。 【云何名出世间檀波罗蜜?所谓三分清净。何等三?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我不可得,不见受 者,施不可得,亦不望报,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分清净檀波罗蜜'''。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布施时,与一切众生,众生亦不可得;以此布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布施的时候,他和一切众生;众生也不可得,布施给一切众生,不见有众生可得。有这样的布施,回向究竟的佛道。 【乃至不见微细法相。舍利弗!是名出世间檀波罗蜜。何以故名为出世间?于世间中能动能出,是故名出世间檀波罗蜜。」 】 乃至不见微细法相;究竟的佛的一切的智,一切功德都无所得;心经讲无智亦无得。舍利弗!是名出世间檀波罗蜜。何以故名为出世间?于世间中能动能出,是故名出世间檀波罗蜜。 这个能动能出,在《大智度论》卷 53里讲; 【「何等是二种波罗蜜?一者、世间;二 者、出世间。世间者,须菩提自说义,所谓须食与食等。是义,如初品中说。若施时有所依止,譬如老病人依恃他力,能行能立。施者离实智慧,心力薄少故依止。依止者,己身、财物、受者,】 何等是二种波罗蜜?一者、世间;二 者、出世间。世间就像须菩提前边自说自己说的那些一样;都是有所得去布施的,有所得,施的时候,有所依止,依止是什么呢?依止者,如依的是自己的身,有一个我,有一个财物,还有一个受施者。 【是法中取相心着,生憍慢等诸烦恼,是 名世间,不动不出。】 是法中取相心着,取相布施,生憍慢等诸烦恼,是 名世间,不动不出。这个就是他没有般若波罗蜜,没办法断除我见,种种的邪见。所以他就不能动也不能出,因为他要动的话,要断除自己这些不正见,这些我见。 所以【动者,柔顺忍;出者,无生法忍。声闻法中:动者,学人;出者,无学。」】 动者,柔顺忍;出者,无生法忍。声闻法中:动者,学人;有学人,初果、二果、三果。出者,是无学人,就是四果。动就是学人,初果、二果、三果,都在断尽思惑,三界思惑的烦恼,就是修惑的烦恼。所以他动,就是正在断烦恼。一直到四果,他已经烦恼断尽,到无学位,他就出了三界。 菩萨来说,就是用柔顺忍,和无生忍来表达,断烦恼的过程,和最后证入无生法忍,达到圣位。 《大智度论》53里面有讲; 柔顺忍与无生法忍:【'''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前说无生是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观得无生忍则毕竟净。】''' 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无生是柔顺忍观不必究竟。就是观柔顺忍的时候,他还没有达到究竟。逐渐习柔顺观得无生忍则毕竟净。 柔顺忍;导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里: 【"般若的体悟法性,名为得无生法忍;知一切法实相而不证(证入,就成为声闻的阿罗汉了),登阿鞞跋致位──不退转(七地)。以前,名柔顺忍。"( Y 34p85 )'''】''' 般若的体悟法性,名为得无生法忍;知一切法实相而不证(证入,就成为声闻的阿罗汉了),登阿鞞跋致位──不退转(七地)。就不退位,在《般若经》来说属于七地,属于圣位。在圣位以前名柔顺忍。这个柔顺忍是在圣位之前,圣位之前,一般有 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位。都是在断烦恼,在发心,在信心成就,培养大悲,也等于说;在发心菩提。和行菩提过程之中,叫柔顺忍,柔善忍,就是能够把智慧调柔,顺于真理这个意思,这个就是出世波罗蜜。 无所得空慧相应,其实就是柔顺忍的过程,也等于说我们正见,能够正见一切法的无自性空;我空、法空。这个就是柔顺忍。 和无分别智相应那就是证入了圣位。到无生法忍就是无分别智相应。能和无分别智相应的那就是空慧,菩萨以空慧相应,或者是能够无所得为方便。无所方无所得为方便的时候,有的是凡位,加行位,然后到圣位,圣位就是和无分别智相应的,无分别智在唯识里,它有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八地严土熟生后得智了。大地菩萨就是圣位了。圣位从初地,到八地,到十地,都是大地菩萨。 回到法本: 【 ◎'''大地菩萨:'''与无分别智相应的布施,真实的出世波罗蜜多。'''】''' 与无分别智相应的布施,属于真实的出世波罗蜜多。真实的出世波罗蜜,他就证入圣位,当然它不是证入实际,菩萨证入实际就落入二乘了。他忍而不证,就是无生法忍。所以,无生法忍就是无分别智的布施。可以说,他的布施达到了真实的波罗蜜多。 【 ◎'''发心住以上菩萨''':能与法空慧相应,近(似)波罗蜜多,也能趣向佛道了。'''】''' 发心住以上菩萨:能与法空慧相应,近(似)波罗蜜多,相似的波罗蜜。不是真实的波罗蜜。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闻思慧,闻思慧还没有禅定,没有和真实智相应,所以它是相似波罗蜜。相似波罗蜜其实就是正见,一般我们所说的闻慧和思慧。闻慧他见到了真相,但是像隔着一层纱一样,看的是相似的真理,因为他没有去证实。所以叫相似波罗蜜。这样就发心住以上,发心住就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都是行菩提心,或者叫伏心菩提。能够把烦恼逐渐逐渐伏下去,只要有三心,逐渐逐渐的完善,也都能够趣佛道了。这也就是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来圆满三心。三心其实就是般若空慧,和福德行,就是前五度。 所以正知见和这个正行,它是相依相待的,我们在学《佛法概论》里也讲到;菩萨的德行,菩萨的德行不单单也只是我见到真理也好,一定有六度的德行作为福缘的增上。所以导师也说;福缘不足,智慧也很难成就的。所以大乘的般若,如果福缘没有增上,比如说布施、持戒、修忍这些福缘,或者精进、禅定这些福缘,如果善法功德没办法提升,没办法增上。般若也不会圆满开发的,虽然五度以般若为导,但是五度的功德善法还是要增上的,这样六度是相互相成,相依相成。 所以【 ※'''布施度要三轮体空''',一切修行,一切波罗蜜多,都应这样的修习。'''】''' 就是和三心,整个大乘佛法,前边我们都大概都知道;依三心修习六度,六度有福德因缘,和智慧因缘,彻始彻终都是以般若为摄导,布施波罗蜜也要修般若,也等于说,在五乘共法章的时候,世间正见就学到了布施要如法施,虽然说那时候取相,取相就是让我们分别;哪些如法的布施,哪些不如法。还要去甄别的,甄别清楚,然后才能增上的出世间,到出世间的时候,虽然说和三心相应,但他是为了完成前五波罗蜜,没有般若的时候,波罗蜜没办法完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知见没有正见的话,这个五度也不如法,不能合理合法,这样善法功德就不能够增上,这一段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回向!
返回
Test:文字整理-K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