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K3”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K3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其它整理]] 佛法概论-78 (2024-4-19) 前面讲的是八正道的德行,在家的德行和出家的德行,第十九章讲 菩萨的德行,其实这都是讲八正道品,那么道品不是从理上来讲,从人的行持上讲的。 '''第十九章 菩萨众的德行''' '''第一节 菩萨行通说''' '''一、空与慈悲''' 空与慈悲在大乘里面是菩萨要具备的,其实就是菩萨三心——菩提心、空性慧、慈悲愿,是菩萨就要具足这三种条件。那么,空与慈悲是什么关系? '''(一)略说菩萨道的根源与原理''' 菩萨道的根源是什么?根源还是慈悲,为什么菩萨要具足慈悲? 【'''前来所说的在家与出家,约释尊适应当时的一般声闻弟子说'''。】 因为在家也有修出离道的,所以也都是佛的声闻弟子。 【'''本章的菩萨,虽不出于在家与出家,】''' 菩萨也是来自在家、出家这个群体。在《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面,导师说其实菩萨是源于出家,也源于在家。 '''【但约追踪释尊精神、发挥释尊本怀的佛教徒说。】''' 在阿含经中有讲,他最注重都是以阿罗汉以解脱为修行的一个目标,以解脱精神为主的。所以在杂阿含经也有经文,说明佛陀和阿罗汉他们区别在哪里。声闻听闻佛法解脱,但他不能完整的说法。只有佛陀不但能教导别人解脱,他还能完整的讲经说法,在杂阿含经这么一经,那么到后来就逐渐以佛陀为主,逐渐的把佛陀的精神,给发展起来了。佛陀在世的时候,为什么大家都去解脱,也没有人去问佛陀是怎么修行成佛的,基本上都是问声闻怎么去解脱的。所以佛陀的这种慈悲利世的精神,就没有发挥出来。就到后来,由于佛弟子对佛陀的追念、怀念,逐渐逐渐的发现佛陀才是最圆满的,最崇高的,最伟大的。然后追踪佛陀过去佛陀的修行,也叫本生谈,或者叫本事。然后才把佛陀的本怀把发挥起来,他的本怀就是慈悲利世的本怀。 所以说'''【菩萨道源于释尊的本教,】''' 本教也是源于阿含经根本的教典,因为阿含经也有大乘的思想,不过在那个时代没有被重视。 '''【经三、五百年的孕育长成,才发扬起来,自称大乘。'''】 2、大乘教虽有多少天化,但它的根本原理能彻见佛法的真髓 【'''大乘教虽为了适应时机而多少梵化,【1】然而它的根本原理,到底是光华灿烂,能彻见佛法真髓的!'''】 所以根本原理就是菩萨的慈悲利世的思想,所以佛法的真髓就是慈悲。那么大乘佛法适应时机,就是它适应当时的那个时机时代,有些梵化。在下面注解里,导师说就有点天化的意思。因为梵在印度就是大梵天,所以梵化在《华雨集》里,应改为天化,也就是低级天的鬼神化。因为大乘佛法为了怀念佛陀,有理想化信仰的成份加深。怀念佛陀,基本上来自于这种信仰,这种崇拜。理想化的成分就加深,与印度神教自然就多了一份共同性。 下面就谈到了这些,大乘有些梵化的原因,就是很多佛教天龙八部,这些鬼神,低级天,他们都以大菩萨的姿态出现于大乘经中。所以大乘经里面有很多鬼王,天,都是这些佛菩萨化身了。如果说他们当作一般的护法还是可以的,但是却凌驾人间的圣者,大有人间修行不如鬼神、天的意趣。如果大家学到过大乘经,可能都会有这种感觉,很多这些鬼王,鬼神,金刚神,他们都是大菩萨化身了。大菩萨化身的地位,胜于声闻圣者。所以提到这种华严法会这些菩萨,还有这些神教里的咒术,也混入到佛法里头来。 因为在初期大乘佛法里头,这种(梵化的)思想就存在了。导师在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或者在佛教史里就谈到了很多,都是那种梵化的教典,或者说是如来藏的经典。 有开仁法师整的图表,就是把这几点单拎出来。 图11 '''(二)从空与慈悲别说菩萨道的内涵''' (1)从世尊的本生得知菩萨以修空为主 从佛陀过去生修行的方法看,才知道他是以修空为主的。他怎么修的空呢?空,是阿含本有的深义。一般来说,无常、无我、苦、空,也等于说三法印,它是涅槃印,所以阿含经就有这种空的思想,有大空经、小空经,所以他与菩萨别有深切的关系。 【'''佛曾对阿难说:「阿难!我多行空。」(《中阿含经‧小空经》)【2】】''' 这个多行空,这个经里都是亦空亦有的,就是一部分一部分把这个空遣除去。 【'''这点,《瑜伽师地论》(卷九○)解说为:「世尊于昔修习菩萨行位,多修空住,】''' 所以一个是行,像上座禅一样,行走坐卧都在空行之中,然后多住空之中。 所以【『'''故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无常苦住。」】''' 我们原先也学过,大乘直接从空入手,不从无常、苦来来入手。 '''【【3】这可见菩萨是以修空为主的,不像声闻那样的从无常苦入手。【4】'''】】 「阿难!我多行空。」这个空在《空之探究》里,或者在《性空学探源》里,都讲的那种空三昧,空三昧最有名的其实就是上座禅。 【'''《增一阿含经‧序品》也说:「诸法甚深论空理,……此菩萨德不应弃。」'''【5】】 菩萨德是什么呢?就是论空理,空理无论讲的多么深,多么奥妙,你修行不能离开菩萨的德行,菩萨的德行就是六度。他是从行持善法功德(入手),这样它就和空相应,或者是空住的。所以《心经》也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这个空,在导师《空之探究》里其实也谈到,空三昧,因为体会到一切法空,才能够成立一切法。 所以说中观里讲,「已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因为佛陀在本生的时候,就透视了这个空,然后从空之中看这个世间的这种幻有,这种缘起的,无自性的假有,这样他是从因缘彼此相依、彼此相关才能看到。他这种 无缘大慈的慈悲才能生起来,对众生皆以平等的悲心。但这个空,不是证悟的那个空,它是賸解的那个空。导师在著作之中讲,菩萨这种正知见,是賸解的空义,才能够在世间不造太重的恶业,然后在世间度化众生,庄严佛土,然后累积资粮。 '''(2)从缘起之三法印说无常即空的深义''' 【'''如从缘起的三法印的深义说,无常即无有常性,本就是空的异名。'''【6】】 这个就是三法印的深义,三法印的无常无我,它是缘起世俗的这一面,是甚深这一块,但是空,它是甚深倍复甚深,难知难见这一块。这样从甚深义——三法印的深义来讲它是空,再回过头来,才能观察这个缘起法无常,即没有常性,本就是空的异名。这种'''无常即无有常性''',它就没有本性,没有自性,这种缘生缘灭是无自性的在生灭,所以说它就没有常性,也就是就是空的异名,这个在前面的三大理性的统一中也谈到了这一点。 '''A、二乘因厌离心重,故无法充分开展释尊广大的利他行''' 【'''但一般声闻弟子,对于无常故苦的教授,引起厌离的情绪极深。声闻、辟支佛们,不能广行利济众生的大事,不能与释尊的精神相吻合。他们虽也能证觉涅盘空寂,但由于厌心过深,即自以为究竟。声闻的方便适应性,限制了释尊正觉内容的充分开展。'''】 佛陀的这种正觉的内容, 佛陀体会的缘起,像大海一样深广,能探测到缘起的底里;声闻就像兔子一样,他只是在水面上,但他能解决生死。 他由于厌离心过深,他就不能和佛陀的悲心相吻合。佛陀那个时代,厌苦的风气非常兴盛,佛陀也没办法改变那个时代,也只能顺应那个时代厌离出离的这种风气,去为他们开示解脱的方便适应。在成佛之道里也学到了,「随机立三乘,正化于声闻」,就是那个时代还是以声闻为正化,菩萨为旁化。 '''B、菩萨直观缘起性空,故不急自了,且从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 【'''佛从菩萨而成,菩萨的观慧直从缘起的法性空下手,】''' 这个就是大乘,大乘都是从空性直接入手的。 '''【见一切为缘起的中道,无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 从一切法的本性去入手,就是空义去入手,然后反过头来,成立一切如幻的,不实在的一切法,这样它就是一个中道。他就是没有'''急急的自了''',落在这个空寂之中不出来,也等于说大乘讲这种二谛的中观,叫中道。 '''【这样,才能于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急的自了,从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7】】''' 因为菩萨的这种正见,这种对空的胜解,他正见的都是四圣谛或者都是寂灭,空义,都是见的这种实相。但是从大乘正见来说,大乘正见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一切法无自性、无分别,无自性分别,以无自性,以无性正见观察及安住。这样,他才能够生死中忍苦,忍苦是用智慧去认可这种苦。认可这种苦,他不仅仅是说为自己,他忍苦也是为让更多的众生去出离苦。他忍自己的个体的苦,他想成就无量的众生。所以他能够忍耐自己的小苦,然后不积极的自了,他要急于自了,那就是声闻乘。 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大悲心在驱动,不忍看到众生在这种苦海之中迷失,不能够觉悟。所以他就在入世度众生之中向于佛道前进。因为,他一边追求无上的正等正觉,一边去度众生累积自己的资粮。因为你度众生,你就要学很多很多的本领,从现在来说,你要会很多的能力。是法可能你都要去学习,做哪个行业,你都能够做的出类拔萃,你这样才有能力在这个世间,去渡众生去修学。 图13 这个杂阿含经567经,空是和无我,我所相应的。 杂阿含经,232经空是指 此性自而,这个就是大空经。眼生无有来处,去无有灭处。然后,空与尽灭,此性自而。就是他本性就是空,这个本性空就比较倾向于大乘的本性空,因为大乘就是从本性空来入手的。 然后杂阿含经236经,空三昧就是,在空三昧这个三昧相之中,行住坐卧,与境界的不生染着之心。 所以这个空三昧,在声闻法之中,也只有三三昧,还有无量三昧。 但是在大乘法之中,导师在佛教史和初期大乘起源开展里头,讲这种大乘的无量三昧,那真的是百千三昧,不但说行走坐卧,你是读诵礼拜赞叹,供养都可以有三昧的。所以空三昧,在佛法中,真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在《空之探究》或者是在《性空学探源?里头,没少谈到空三昧。这就是说“空”在阿含经中,就有大乘的信息存在。 '''2、慈悲''' (1)声闻者忽视了与慈悲有关的四无量心,亦能直入法性 【'''与戒律有关的慈悲,声闻也不能说没有的,但佛灭百年,已被歪曲为粗浅的了(《四分律》七百结集)'''。【8】】 就是在结集的时候,这个慈悲和戒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去发挥它。 '''A、明四无量心能直入法性的教证''' '''【声闻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缘起而空寂,以为慈悲等四无量心但缘有情、不能契入无为性。【9】】''' 图14 声闻法,他认为四无量心是只缘有情,是属于世俗的,没办法契入无为性。因为契入无为性,你要有那种法缘慈,就是你要缘法,缘法就等于说,有情也都是这种因缘法在起着因果的作用。没有一个真实的有情众生、我这个东西。所以,他认为你缘的是有情,你就没办法和实相相应。因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是针对有情,才能生起慈悲喜舍,你对山石草木,肯定是没有慈悲喜舍的。所以,这是他们的误解。 '''【不知四无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如质多罗长者为那伽达多说:无量三昧与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有差别义,也有同一义。】''' 差别义,可能是他们从修证上,或得的这种境界上可能有差别。但是,他们也有相同义,相同义就是都能够断贪嗔痴。 【'''约「无诤」义说,无量与无相等,同样是能空于贪、瞋、痴、常见、我、我所见的(《杂阿含经》卷二一‧五六七经)。【10】】''' 这是杂阿含经的经文,就是阿含经本身就有这样的经义,但是后来的论师,可能就没有去注意它,没有把这个给发展出来。 【'''从空相应缘起来说,由于有情无自性,是相依相缘相成,自己非独存体,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对立的,所以能「无怨、无瞋、无恚」。了达有情的没有定量性,所以普缘有情的慈悲──无缘慈,即能契入空性。【11】】''' 这个就是从有情他都是互相关联,是相依相缘的存在,其实我们现在活的世间,我们感觉不到,我们是依大众提供的这些条件来生活的,所以我们都是以为自己独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 所以深观缘起,空相应缘起,因为缘起深入的话,就是空相应的。所以空相应就是从自他无我,心净这个关系去深观,它都是那相互存在的,相依相缘而相成的,并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存在这个世间。 所以说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但是在我们凡夫的心境之中,我们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对立的。认为我们自己是一个独立体,别人在我们这个身外,他有个独立的人。我也是独立于他人之外,我也是个独立体,好像彼此没什么关系,我和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好像都没关系,其实,这个就是我们的自性见,也叫我见,我所见。 因为从缘起法来说是没有这个我,没有我,自然就没有我所,但是由于我们无明,所以就不能够知道真相,我们感觉上一切的人、动物都是截然对立的。如果说能够深入缘起的法性,那知道大众一切有情都是平等平等,都是法法缘起,都是在遵循着因缘业果。所以,这样就不能做到无怨、无嗔、无恚。 了知没有一个独立的人和独立的我,他才不会对他人生起那种怨瞋。了达有情,没有定量性。其实每个有情,他都没有一个固定性。这个定量,就是固定的东西,没有固定的东西,他就是没有自我的,没有自性的,所以他就没有定量。一切有情那都是法法相依,法法相缘,都是因缘的关系,他怎么有定量呢。但是在我们的无明痴暗的心境里头,我们是有定性的。这个知见就是我们的定性,都有个我,就局限在自我的枯宅里头出不来。所以,如果说能够打破这种有情的自性、自我,能够普缘有情的慈悲,叫无缘慈。无缘慈,就是平等的,没有个别个别的独立的有情,既能契入空性。所以这种慈就是平等的慈悲,就能契入这法法无自性的通性。这个是有部论师的思想,他们认为缘有情,不能契入无为性。 B、声闻因偏重厌苦与厌世,才错解无量三昧为纯世俗 【'''四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脱门,依三法印而成观;】''' 前面我们学到三法印的实践,就是三解脱门。三解脱门,就是依三法印而成观的。 '''【无量三昧,即是依苦成观。】''' 因为四无量心,无量心观察这种苦,不但说自己有生老病死苦,也能够怜悯一切众生都在这,生死苦恼之中在流转。所以不但说观一己之苦,他能够观一切有情。 '''【观一切有情的苦迫而起拔苦与乐的同情,即「无量心解脱」。【12】】''' 这个大智度论里讲的就特别的详细,其实主要的内容就是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修慈悲心的时候,愿一切众生没有怨敌,愿一切众生没有瞋恚,愿一切众生没有痛苦,愿一切众生常常喜乐。就是慈无量、悲无量的这种,无我的、就是无缘的慈悲。因为他缘的不是个人,缘的是一个群体,然后不断的去扩大,达到无量心。这在佛法之中说众生无尽,我愿力无穷,他也是来自四无量心。因为众生只要世间有众生,那我的悲愿力就无尽,这在普贤的大行,还有地藏的大愿之中,都是这种思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因为这种四无量心,观的是我们这个世界外还有十方世界,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无量的扩展。因为修四无量心可以在凡夫位上达到定,但是真正的达到定,这个无量就能够缘起来。我们由于心太散乱,我们心是没有力量的,想缘到一个群体我们心都不容易生起力量来。这就是菩萨依苦成观,需要借助慈心,我们在学四无量心的时候,慈心的功德是最大的。 '''【由于声闻偏重厌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厌世,不能即世而出世,这才以无量三昧为纯世俗的。'''】 这是一切有部的思想,所以声闻只是偏重厌自身的苦,他没有去同情其他有情。所以说他不能够去感同身受的去同情别人,他只是讨厌自身所受的这些苦,观的也是围绕我们五蕴身心自己来观的。 四种三昧 无所有三昧,诸行无常;无量三昧,所受皆苦;空三昧,诸法无我;无相三昧,涅槃寂静; 其中,无量三昧,观的就是世间的苦的一个总相,虽然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他观的也都是无量的有情,如果说只是观我们自身的这种感受,其实他还是局限在厌离自我。如果说他观一切有情苦,他就会生起悲心去救拔。 图15 (2)声闻偏于依法而解脱自我,对于离瞋的无量心解脱,略而不论 '''【声闻的净化自心,偏于理智与意志,忽略情感。】''' 因为情感是代表慈悲,或者代表同情他人,同情我们这个世间。因为声闻注重慧,空慧,还有意志,坚定的意志力倒是坚定不移的,但是缺乏慈悲情感。当然这种情感也不是没有,他不过没有像菩萨那样去延续。 '''【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说「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13】对于离瞋的无量心解脱,即略而不论。】''' 因为声闻侧重离贪,离贪就是用禅定,离无明就是用慧。没有平等的来发挥它,偏重在智慧和禅定。 【'''声闻行的净化自心,是有所偏的,不能从净化自心的立场成熟有情与庄严国土;【14】】''' 成熟有情必须要有同情心,庄严国土,才能利乐有情,但是声闻是缺乏这种长远的来世间利他(的愿心)。他只是在有限的一生之内证入圣果,只局限在这一生。 所以说'''【但依法而解脱自我,不能依法、依世间而完成自我。【15】】''' 一般我们说三种增上,依自、依法、依世间。依世间是愧,依自我是惭,然后才能够依法就是道德的意识,我们依法来完成道德的成就。这个法当然是八正道法,八正道就含有中道的德行。 所以我们依自我,感觉到自我太不完善,太有缺点,太有不足。我们不应该甘于堕落,甘于平庸,我们应该自我增上,自我提升,能够向贤圣去看齐。 依世间,就是依圣贤们,感觉自己太不完善,受圣贤们的批评,所以我们要努力,不要受圣贤们的指责。这就是依他,或依世间,其实这都是我们有惭愧心的一种自我道德的意向。这样,才能真正的来完善自我,就能够去同情他人去帮助他人,免得受世间的冷落。 (3)大乘行者完成声闻所欠缺的慈悲──无瞋善根的扩展 【'''这一切,等到直探释尊心髓的行者急于为他,才从慈悲为本中完成声闻所不能完成的一切'''。】 有很多后代佛弟子,他就探求佛法的功德,这种大悲之行。他会看到世尊过去生修行无量劫,修行的也都是六度法门,或者有的地方认为是十度法门,他生生世世不舍世间,不舍众生。所以他是急于是为他,急于不是为自己。为他,他才有同情心、悲悯心,为他去服务,为世间去做贡献。从现在来说是为社会、为国家,整个人类做一些贡献。这样他才能够从利他之中来完成自己的佛道。也等于说来完成声闻所没有完成的无上的功德。因为声闻只完善了自己的出离解脱,他没有继承佛的法身慧命。佛弟子应该像佛一样的,行佛所行,悟佛所悟,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三)应使三善根的德行,均衡的扩展到完成 【 '''德行是应该均衡的、和谐的扩展,不能如声闻行那样偏颇。如针对厌离情深的声闻,应重视大悲的无瞋。】''' 因为声闻只发扬这种智慧,坚定的意志力,慈悲就没有均衡的得到发展。如针对厌离情深的声闻,应重视大悲的无嗔。 1、贪欲虽是不善,却尚有其相对的价值 【'''对于不善根的根治,也认为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严重的;贪欲不一定厌弃有情、障碍有情,世间多少善事,也依贪爱而作成。】''' 导师在般若经里讲到我们的贪,大多数都是恶法贪,也有个善法贪,也就是善法欲。世间有很多善事也是需要这种贪才能完成。当然世间善事是德行的,要你去十分的努力,甚至说你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够完成这个善事。 所以说从佛法利他这个角度来说,贪欲不一定都是坏事,也不一定都是厌弃有情,厌弃世间,其实修圣道也是需要这种贪。不过圣道上基本上都不用贪来说,用正欲、正愿、信来表达,或者叫善法欲。有的论典也叫爱,我们对善法也有爱。 '''2、惟有瞋恚,才是最恶劣的恶心''' '''【惟有瞋恚,对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违反和乐善生的德行,所以说:「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16】恶心中,没有比瞋恚更恶劣的。】''' 所以,这个瞋心无论大乘小乘,都是对它要比较克制的、要对治的。因为嗔心,特别菩萨,菩萨 的「嫉悭与嗔慢,障于利他行,为失大乘戒」。菩萨要有嗔心、嫉妒心,都是破大乘戒。所以菩萨就是最忌讳嗔心、嫉妒心。因为嫉妒心就是瞋心的恶心所外现。 '''3、小结''' '''【菩萨的重视慈悲,也有对治性。】''' 对治他障碍有情,障碍利他的不善心所。 '''【论理,应该使「无痴的智慧、无贪的净定、无瞋的慈悲」,和谐均衡的扩展到完成。【17】 】】''' 这个就是三善根的扩展,就是菩萨的三德,菩萨的三要。 这些内容我们到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还要学的更详细一些,菩萨大悲为上首的。这段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返回
Test:文字整理-K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