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K3”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K3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佛法概论-83 (2024-4-13) 这个是第二十章的第二节;佛陀的正觉,上节课讲的是声闻解脱的次第,生死的解脱到涅槃,因为声闻重于个己的解脱,佛陀是重在正觉,第二节就专门谈佛陀的正觉。 '''一、正觉与解脱的特胜''' '''(一)佛与声闻正觉的同异''' 第一个主题,正觉与解脱的特胜,他们正觉和解脱各自的特胜,就是这个意思,各自的特性,也可以这么说。 '''1、佛陀超越声闻的地方''' 首先,佛陀超越声闻的地方,因为这一点,我感觉是在讲正觉的特胜,也可以依正觉的特胜来理解它。 【佛陀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遍觉者。】 因为在讲佛陀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遍觉者,所以说这个佛陀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遍觉者,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音译,是用梵文的音来翻译的,从意义来说,它就是无上的正遍觉者。 【正觉的普遍性、究竟性,超过一般声闻弟子,所以佛陀是重于正觉的。】 所以关于这个正觉的普遍性,究竟性,超过一般声闻弟子,因为上一节学到三菩提,就是这种正觉,就是觉,所以这个正觉是通于声闻的,但是佛陀和声闻的正觉是不同在哪里呢?就是声闻的正觉没有普遍性,菩萨的正觉有普遍性,但是他不究竟,只有佛陀的正觉,又是普遍性,又达到究竟的圆满,所以说他超过一般声闻弟子,所以佛陀是重于正觉,所以这个三藐三菩提,这个三藐就是「正」,三就是「普遍」,所以菩提就是「觉」,也叫等正觉,正遍知,就是佛的十大名号有正遍知,就是指这个,这样就是佛陀超越声闻的地方,就是他有正遍知,也叫正遍觉,它是无上的,无上的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 【学佛者也不称发出离心,而说发菩提心。】 所以说学佛者不称发出离心,而说发菩提心。因为我们一般都说是学佛的人,没有说学声闻的人,所有学佛者基本上,都是以佛为我们修学的对象,当然了就说发菩提心,如果说从学声闻来说,那就是发出离心。 【声闻是闻佛教声而解脱,佛却「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身知,得三菩提」(《杂阿含经》卷二六‧六八四经)。】【42】 声闻是闻佛教声而解脱,佛没有听闻佛法,就是先没有听闻佛法,就能自觉知,现法身知,得三菩提,这是佛,就是无师自悟,所以这就是正确的特胜,这是佛的正觉特胜,那么声闻也有正觉,不过他的正觉的特胜是解脱,而且他发的是出离心,所以这块是佛陀,重于发内心,他是无师自悟,然后下边就是说它正觉的内容; '''2、正觉内容的同异处''' '''(1)佛从三善根的完满开展,来显示超越声闻的程度''' 【佛陀的正觉,是无贪、无瞋、无痴的完满开展、究竟圆成;而声闻弟子的正觉,是偏于无贪、无痴的。佛与声闻的正觉,可说有程度上的差别。】【43】 其实这个还是关于正觉的特胜来说,佛陀的正觉的特胜是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圆满的开展,究竟完成,这个在我们上一节,菩萨的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完成三心,最后达到究竟的圆成,这也是佛陀正觉的特胜,特胜,就是无贪,无嗔,无痴的圆满生活的正觉,他只是无贪、无痴、没有无嗔的大悲,这样佛与声闻的正觉,可以说是程度上的差别,程度上的差别,其实下边还是在详细的介绍有哪些程度上的差别,因为这块已经点出他正觉的特胜,前面是在讲正觉的特胜,下边就在讲正觉程度上的差别: '''(2)声闻所证的法性空,与佛无有差别''' 【但这是说佛陀的正觉是智慧中心的,含摄得无贪、无瞋、无痴,从身心净化、自他和乐的生活中得究竟自在。】 但这是说佛陀的正觉是智慧中心的,因为正觉觉悟真理,他就以智慧为中心,但是他不光是智慧,还含摄了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这个三善根的圆满,我们前边也大概都谈到了,他也是先依身心自我的净化,然后发展到自他和乐的生活中得到究竟自在,佛陀的正觉,也可以说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 【如从智慧的无痴说,无漏慧的证法性空与声闻没有差别,毕竟空是没有什么彼此差别的,【44】能实现智证空如,即转凡成圣、转迷成悟。三乘同性的圣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证空寂而得离欲解脱的自由人。】 从智慧的无痴说;无痴就是智慧,无漏慧的证法性空与声闻没有差别,这个就是我们在成佛之道学的三乘共证,从证法性空来说,佛陀的智慧和声闻的智慧,他证的这个空意都是一样的,所以三乘同坐解脱船,三乘共证一法性,所以他是没有差别,毕竟空是没有什么彼此差别的,因为这个是从三乘共证这个角度来说,能实现智证空如,即转凡成圣、转迷成悟。如就是真理,三乘同性的圣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证空寂而得离欲解脱的自由人。 下面是开仁法师整理的图表;它是真俗和悲智相结合的,阿罗汉,声闻,就有点偏真,从三乘共证来说是一样的;声闻的智和佛陀的法空性智,空性慧是一样的,但他们不同;声闻只是无贪、无痴,佛有无嗔的大悲,声闻就没有发展出这种大悲,这样也可以说是从真俗无碍、悲智相应中去说明与声闻的差别,这个是在第二个主题里的。 '''(3)佛「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无上正觉,比声闻富裕积极性''' 【不过,慈悲而偏于消极的不害他,这是声闻;重于积极的救护他,即是从修菩萨行而成佛。佛在这三乘同一解脱的圣格中,显出他的伟大。】 那这个就是程度上;声闻他就缺乏大悲,佛是三善根的圆满,他从真俗无碍这个角度来说的,声闻只是偏真,不过慈悲是偏于消极的不害他,这是声闻,消极的不害他,属于这种智证,那么重于积极的救护他,即是从修菩萨行而成佛。因为声闻他缺乏大悲,他只是注重不害他,然后能够自己智证,菩萨更积极地去救护他,利益众生,'''所以说在这三乘同一解脱的圣格中,显出菩萨的伟大,'''那么这个也是声闻和佛,他的这种程度的差别,等于说同样是正觉,声闻的正觉和佛的正觉,他的程度就显出他的差别。 【有情,是身心相依,也是自他互成的,所以佛陀的正觉不但契合缘起的空性,更能透达缘起的幻有,慈悲利他的德行更能发挥出来,不像声闻那样仅是消极的无诤行。【45】】 这个就更展示出了这个程度,声闻的正觉,他就是缺乏这种自他互成,他只是能够了解到身心相依,他不能够来利济世间的自他互成,所以只有佛陀,不但契合缘起的空性,就是他从有,缘起依有名空,他不但依缘起的有契入空性,更能透达从賸义空中,又回过头来,透达生死这一边的幻有,因为从缘起无实而透达空性,那么从空性中,又反过来,透达世俗的幻有或者假有,这样他才能够从这个成空滞寂之中,从空出假。回过头来慈悲利他的德行便能发挥出来,这就是大悲,因为上面没学到,菩萨是依苦成观,他不但能观自己苦,也能够悲天悯人,自利利他,这样利他的大悲才更圆满地发挥出来,所以说不像声闻那样,又消极的无诤行,无诤行就是空三昧。 【人间佛陀的无上正遍觉,应从真俗无碍、悲智相应中去说明与声闻的差别。】 这个就是呃从正觉的特胜来讲的,因为佛陀有重视正觉,但是声闻也有正觉,所以这样的声闻的正觉和佛的正觉,就有程度上的差别。 下边就是论到解脱,解脱的特胜上面谈到是正觉的特胜,这这一节,第二是讲解脱的特胜,那么解脱;佛陀也是解脱,菩萨也是解脱,声闻也是解脱,但他们的解脱有什么差别?有什么各自的特胜? '''(二)佛与声闻解脱的同异''' 【论到解脱,佛与声闻弟子平等平等。】 论到解脱,佛与声闻弟子平等平等。就像说同正一法性,前面也谈到了。 【如《中阿含经‧瞿默目犍连经》说:「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二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46】」【47】 所以说佛陀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解脱,和智慧解脱的阿罗汉的解脱,两种解脱是没有差别的,也没有胜劣的。 【解脱的平等,约解脱能感生死的烦恼及生死说。】 所以说解脱的平等,他是从解脱能感生死的烦恼及生死来说的,从这块来说,佛陀也解脱了生死,不再轮转了,阿罗汉也是解脱了生死问题了,也解脱生死的束缚。佛陀、菩萨、也一样要解脱世间生死烦恼的束缚,从这点来说,佛与声闻解脱是平等的。那到底他们解脱的特胜在哪里呢?下边儿就谈到解脱的特胜: '''2、对于烦恼的习气──尽与未尽,则有差别''' 【如论到烦恼的习气,即彼此不同,】 所以他的特胜,声闻的解脱还留有余习,而菩萨佛的解脱,是余习断尽的,同样是特胜解脱,他们的特胜就不同,前面讲到正觉的特胜,是程度上有差别,但这块儿解脱的特胜,佛与声闻就是习气与无习气的差别了。 【如舍利弗还有瞋习,【48】毕陵伽婆蹉有慢习,这是烦恼积久所成的习性,【49】虽然心地清净没有烦恼,】 他这个习性是不影响他解脱生死的,他内心也没有烦恼了,但是还要在无意间表露于身语意中这余习。当然从他自己解脱生死来说,和佛的解脱是无差别的。但是从内在的智慧德行来说,可能还有一些区别,就是阿罗汉还有一些习气。 【声闻的清净解脱,还不能改善习以成性的余习。这虽与生死无关,但这到底是烦恼的余习,有碍于究竟清净。【50】】 所以说声闻的清净解脱,还不能改善习以成性的余习,这余习就跟生死没有关系了,不影响生死了。但到底是烦恼的余习,有碍于究竟的清净,因为它有碍于达到佛陀那样的究竟清净,下边儿就做个譬喻: 【古人譬喻说:声闻急于自了,断烦恼不断习气。这如犯人的脚镣突然打脱,两脚虽得自由,而行走还不方便。【51】】 声闻急于自己解脱,就像说犯人的脚镣突然打打开了,两脚虽然自由了,但行走还是不方便,因为被锁链捆久了,他一旦摆脱之后,还流露着那种习惯。 '''(2)菩萨久劫修行至成佛时,烦恼与习气都断尽''' 【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久已渐渐的消除习气;】 菩萨就不一样了,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他久已渐渐的消除了习气,因为他修习的时间过于久长久远,这样他习气就淡了些。 【等到成佛,即烦恼与习气一切都断尽了。这如犯人的脚镣,在没有打脱时,已设法使它失去效用;等到将脚镣解去而得自由时,两脚即毫无不便的感觉。】 等到成佛,即烦恼与习气一切都断尽了。就像犯人的脚镣,在没有打脱的时候,已设法使它失去效用,等到将脚镣解去而得自由时,两脚即毫无不便的感觉,这个他早有准备, '''3、小结''' 【这解脱的同而不同,还是由于声闻的急于为己、菩萨的重于为人。】 所以说解脱的同而不同,还是由于声闻的急于为己,菩萨的重于为人。这样解脱的特胜就区别出来了。 所以这块如果简单从主题上就能够区别出来,一个是正觉的特胜,一个是解脱的特胜。声闻缘觉两个圣人都有正觉和解脱,但是他们的特胜就有一些差别,所以他有平等处,正觉有平等处,解脱有平等处,但他们还有不同处,就是他们各自的特胜,下面就是讲佛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二、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一)现实人间的佛陀观''' 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佛有相对性,就是现实人间的佛陀观,他有绝对性,就是大乘中理想的佛陀观。 现实人间的佛陀观,比较倾向于最早的原始佛教,后来大乘,就是后期,理想的,在佛弟子之中越来越崇尚佛陀,一个理想化佛陀。, '''1、于正觉的法性中,更具「真俗无碍性,悲智相应性」者,即是佛''' 【现实人间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佛,成立于无贪、无瞋、无痴的均衡扩展,】 所以三善根是我们人类三种特胜的一种发展,我们前面也对比过,因为人类就有三种特胜,而且这个是善心所,无贪,无嗔,无痴。这个善心所也是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但是像我们凡夫不能得到均衡的扩展。而且我们的三善根,是杂染在烦恼之中的,不能得到究竟的净化,这就是我们人性和佛性都是依此来发展出来的。 所以三善根是怎么扩展的呢?它就是从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世间,这个就是三增上的,自增上,法增上,世间增上。法增上就是尊重真理;自增上就是依自己;尊重世间就是他增上。 【【53】而德行能作到时代的完成。这是说在圣者正觉的同一性上,更有真俗无碍性、悲智相应性,达到这步田地【54】即是佛。】 而德行能作到时代的完成,这个德行就是在一个时代中,就是在生命的一个时代中来完成。因为这些都是在一段时间中,生命得到了完美的净化,最终能够达到究竟的佛果,这是说在圣者正觉的同一性上,更有真俗无碍性、悲智相应性,达到这步田地即是佛。 因为这个三增上,其实这就是菩萨,尊重世间就利益世间,自他互成,因缘的彼此相依相待,所以这是透达缘起法世出世间的一种无碍性,也叫真俗无碍。那么它也具有了这种悲,这种大悲才能够去缘世间之苦,去救助世间,利益世间,这个我们前面也学到;佛陀的大悲虽出家,但是他是为身忘世,他出家更接近了世间。这个就是从人的这种三善根,然后依照三种增上,达到最终的真俗无碍,悲智相成的佛地。这个确实是人间的佛陀才能这样的,从凡夫转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果。 '''2、佛陀的智证彻底与三德完善,于时、地、机三者恰到好处''' 【这在智证空寂的正觉中,没有彼此差别,是彻底的;】 在智证空寂的正觉之中,没有彼此差别,是彻底的;正觉之中,还是谈到正觉的特胜,声闻和佛陀,所证的都是三乘共证的同一法性;同一真理,都是证的缘起寂灭性,他是彻底的。 【三德【55】的平衡开发,是完善的。本着这样彻底而完善的正觉,适应当时、当地、当机,无不恰到好处,佛陀是究竟圆满的!】 三德是平衡发展,是完善的,三德也可以说是智德、悲德、断德。本着这样彻底而完善的正觉,适应当时、当地、当机,无不恰到好处,佛陀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三德等究竟,方便而有差别,因为三德就跟菩提心、大悲愿、空性慧;和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还有自增上,世间增上,法增上,还有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都能够对应上。 三德是佛的三德,所以也等于说三善根究竟圆满,关键是说他能够适应当时,就是当时的那种时间背景,时间就是在那个历史的时代,当地就是在印度那个地区,然后当机又适合人的一种根基。所以当时、当地、当机、如果说放在我们今天,佛法也应该就是;此时、此地、此人、佛法是因缘法,它一定要结合此刻的时代,和地域、和人;这样才能无不恰到好处,佛陀是究竟圆满的,恰到好处就是中道,佛陀的这种德行的中道,还有智慧的中道,其实都是恰到好处的。信智的,悲智的,知和行的,它都是相结合的。 '''3、证无生忍者因具慈悲与空慧,因中说果亦可称为佛''' 【大乘法中说:菩萨初得无生法忍──这虽是慈悲相应的,约智证空性说,与声闻平等,【56】即可称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说成佛了。【57】】 因为菩萨无生法忍,菩萨无声法忍的相当于声闻的解脱,四果阿罗汉的地位。所以声闻的阿罗汉的果位,相当于菩萨的无生法忍,所以他所证的空性说,就和声闻是平等的了。这时候因为菩萨称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说成佛了。因为菩萨到了无声法忍的地步,已经是胜义菩提心,所以他已经从因说果来说,他毕竟要究竟成佛了,虽然这个时候还有一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过程,但他完全是严土熟生。 '''4、人间的佛陀,是净化人性,扩展人的德能而达到恰好处''' 【究竟圆满的佛陀,不外乎净化人性,扩展人的德能而达到恰好处。这才是即人成佛的佛陀,实现于人间的佛陀!【58】】 这个是从现实的人间的佛陀,因为在阿含经中,佛陀就是这样的非常现实,非常接近于我们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慈悲,智能。 '''(二)大乘中理想的佛陀观''' 我们学过传统佛教的,可能理解到,特别是如来藏思想,特别能发挥理想中的活佛陀观。 '''1、大乘「无所不知、不能、不在」的佛陀观,难以从现实中得到证明''' 【在大乘法的展开中,佛陀观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 所以说在大乘开展中,佛陀观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这三种情况,那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所以这无所不知,是佛陀的智慧;无所不能,是佛陀的大神通力;大雄,大力,无所不在是指佛陀,遍十方世界,遍一切处,虚空法界,无所不遍了。我们时常听说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整个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的存在。 【【59】在从现实人间的佛陀说,这是多少可以考虑的。】 所以这种绝对无限的佛陀,因为这种佛陀观,从现实人间的佛陀来说,这是多少可以考虑的。 【【59】在从现实人间的佛陀说,这是多少可以考虑的。佛陀虽因久劫修行,有广大的世俗智、自发的胜义智,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实难以从现实的佛陀中得到证明。】 因为佛陀虽然久劫修行,有广大的世俗智、自发的胜义智,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实难以从现实的佛陀中得到证明。因为现实的佛陀,去看阿含经根本佛教之中,佛陀也有病苦,也有遭遇,也有所不能办的事情,就连佛陀托钵,有时候还托不到,佛陀也腰酸背痛,也被人陷害,所以在人间现实佛陀中,很难得到这种理想佛陀观的证明。 【反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佛也决不因此而称为佛陀。】 反过来说,这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佛也决不因此而称为佛陀。因为佛陀悟的就是世间缘起法。缘起法都是相对的存在,都是既矛盾的,又矛盾又不完善,又有缺陷的,哪有那么绝对的,因为缘起就是相对的存在。 所以佛陀不是因为这三个成为这佛陀,是这个意思。正因为佛陀本身也有一些不能,不知、所以他才是佛陀,是这个意思,但是人们总是理想化,不用说佛陀,就是世间的伟人,都给予理想化,甚至是神化,这个很现实的,都是出于我们主观的、情义的一种臆想,这是我们人类自我主观的一种投射,投射到外在,然后就想象成一种能力非常强的,无所不知的,无所不存在的,完全是有情内心中向外的一种投射,一种臆想,世界是没有这个事情的。 【人间世──只要是现实存在的,即是缘起的存在,缘起是有相对的特性的,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所以说人世间,只要是现实存在的,它既是缘起的存在,缘起是有相对特胜的,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因为缘起是相对的存在,相对的存在,肯定就没有这种绝对性,没有那种无所不知的绝对性。虽然说形容佛陀的智慧,好像说佛陀的智慧广大,但是再广大,佛陀肯定也不能说像我们现在这种电子世界,佛陀也能够通达。虽然说现在是科技时代,技术时代,物理化学,那个时代还没有这些东西。但是世间应有尽有佛陀也不可能说无所不知,但是我们,可能比我们凡夫,比阿罗汉圣者,比天人要强得多了。 '''2、理想的佛陀观,源于佛弟子对佛般涅盘的永恒怀念,是自我意欲的客观化''' 【佛陀观的发展到如此,因为佛法的普及民间,从信徒归依佛陀的心情中发展出来。】 佛陀观就是发展到这个样子,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佛法的普及民间,从信徒归依佛陀的心情中发展出来。因为离佛世越远,信徒对佛陀就越加的怀念,越加的崇尚,甚至不允许佛陀有丝毫的瑕疵,如果佛陀有丝毫的瑕疵,就不能满足众生的自我意愿,因为我们好像说,佛应该是圆满无缺的,人们形容一个人非常的纯洁完美,是由于我们人有世间完美的一种意义,一种构想,然后就把它投射到伟人的身上。甚至说民间就把它神化。你看世间文化也是,历史上都是,把世间名人都有些给他神化了,超出想象。 【自释尊入灭,在时空的演变中,信众意欲──知识、能力、存在的无限欲求,不能满足于适应当时人间的佛陀,这才想象佛陀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而为任何时代、环境、信众所不能超越的,推尊为圆满的、绝对的。这是理想的,是自我本质的客观化。】 可以说我们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崇拜的对象给完美化,这也是事实,就是在任何的时代,任何的环境,信众都没有办法超越这种心理。 【一般宗教,幻想此为外在的神;而正见的佛弟子,即知这是自心的佛,是自我──意欲本质的客观化。】 所以说一般宗教,幻想外在的神,就是在世间,都可以把一个大能力者,幻想为自身以外的一个大能力的神,这就是自我意欲的客观化,但是正见的佛弟子,即知这是自心的佛,是自我意欲本质的客观化。 有正见的佛弟子,可能就知道;这是我们自心想象出来的,完美无瑕的,一种自我意欲的。因为人都想做一个比较纯正的,完美的人,可能人人都会有完美化的一种理想。因为从人类诞生,为什么世间有这种净土观,有大同;有平等,没有争斗,没有苦难,勾画出美好世界。其实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美好的愿望。佛教文学为什么那么发达,其实都是人类内心之中反映出来的美好的意境。 你看文学描述的美好的诗情画意,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美好的伟大人物,其实人都有这种纯善的,纯美的这种理想,都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自古都有的,何况宗教界,宗教界更容易落入理想化,甚至说神化,本来他不是神,本来佛陀是高于神,但是又给佛陀神化。那就是更大的神,因为也没办法去形容,因为我们众生没办法了解佛的境界,所以只是说一种意欲的客观化,我们只是推想,因为你没有成佛,你怎么能了解佛,只能说从自我的意愿之中去意臆想了。 '''(三)从缘起的相待性中,来显示佛陀的绝对性'''【我们知道,成佛是智证──即三法印的空寂性的,这是没有彼此而可说绝对的、彻底的,能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 因为佛陀智证的还是三法印,没有彼此,因为空性,不能说这个空怎么怎么样,那个空怎么怎么样,同一法性。 在这种同一法性空寂之中,而可以说它是绝对的,彻底的,但是这种绝对的、彻底的,它是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这一点才是在真俗无碍,就是在相对之中显示那种绝对。因为悲就是在世俗谛上才能够生起悲,然后同体大悲,智就是和没有独立性,没有恒常性的三法印的智,是相应的悲。 这个悲也不是把众生实有化,他正是因为知道众生是在空法之中生死,所以他才生起大悲,想让众生出离。 【到达这,即是佛陀,知识、能力、存在――缘起的一切,永远是相对的。这并非人间佛陀的缺陷,这才是契当真理。】 你看佛陀,无论是他的知识,智慧,因为智慧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因为相对,就是通过世俗的相对,才能达到毕竟空的这种智慧。这样他还是从相对,展现出一种绝对。能力也是。佛陀的这种十力,还有种种的圣德,都是从修行中,从相对之中,来呈现出来的。 所以缘起的一切,永远是相对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佛陀有什么缺陷,这样才是契合真理,因为真理是在相对之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依有名空,依有才显现出理则性。 【虽说是相对的,但无论佛陀出现于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的知识、能力、存在,必是适应而到达恰好的。佛陀的绝对性,即在这相对性中完成!】 这就是说佛陀的绝对性,还是说在相对之中来完成的,所以如果说了解了这一点,佛陀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现实的佛陀观,和理想的佛陀观,我们就不会落入神化的佛陀观。神化的佛陀观说佛陀不是从娘胎生的,是从胁下生的,佛陀身也是无漏的,佛陀的大小便,那都是干净的,所以理想的佛陀观就是佛陀的大小便都是净的,这个都有评述,这就是太理想化了。 这节课;一个是佛陀的正觉与解脱的特胜,一个是佛陀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Category:其它整理]]
返回
Test:文字整理-K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