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K3”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K3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2 (2024-5-31) 我们上一次学习的大乘不共法章第一个偈诵,第一个偈诵总结了一下前面的三乘共法和五乘共法,它们都是善的,但是都不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佛出世一大因缘,是能够走上一乘——成佛之道。然后对大乘的名义又解释一下,什么是大乘?一个是从『相待』来说,『相待』就是小乘所没有的。 再者就是『含容大』,『含容大』包含了小乘,所以无论是『殊胜大』『含容大』,都是对小名大的,就是在相对之中而安立的大。 然后又有『绝待』的,因为有『殊胜大』,『相待』是对「绝待大」而来说, 它是超胜,超胜它是超越了『相待』性。然后含容到无所不摄,无所不容,这个就是『绝待』。『绝待』等于说它是超越了小乘。那种『含容大』包括了小乘,其实在佛法中,一般说离开小乘之外有一个大乘,这个是从『绝待』来说的。 再一个就是大乘包含了小乘;依上能摄下,依下能起上。所以如果说离开声闻乘还有个大乘的时候,它就容易抛弃小乘,所以,从趣入大乘来说,又分回入和直入。 第一个偈诵就是回入;【'''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从三个方面来说;阿罗汉非常的惭耻,感觉到很惭愧;还有不知道,还有不能的,还有不净的,这都是针对佛乘来说,阿罗汉不圆满,不彻底,不究竟, 因为这个就是;佛说法唯有一佛乘,从《法华经》来说,是统括大小乘来说的;阿罗汉感觉到自己还有不足,还有自己不知的,可能就再回小向大,再进一步完成修学佛道。所以这三方面,也针对佛陀的三德圆满来说的。『不知』就是智德,『不能』那就是悲德,『不净』那就是断德,上面是大致第一个偈颂。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偈诵,第二个偈诵我把大致的科判做了个列表: 首先是大乘通说,就是大乘中共同所要讲的内容就是这些,然后分人的根基,根基上他有动机不同,就是发心不同。性习不同,就是方法不同,然后所依法不同,目的不同。今天我们学的是直入的: 【'''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 上一次从回入,这一次从直入,这个表,是对六度之前,菩萨、人与法的一个大概分类;教法有异;就是从法方面来说,前面都是从人的根性来讲的,所以也是一个是从人,一个是从法;二方面来讲。这个科判表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这个架构。 直入大乘;前边我们学到这种回入就是阿罗汉,阿罗汉就是声闻,他是属于回入的,因为他是走解脱道的,然后感到不足再回向大乘。那么怎样才算直入呢?偈诵从二方面来说,一个是【'''不忍圣教衰'''】;能够看到佛法在世间逐渐的衰落,没有人去弘扬,没有人去认识,几千年的正法就要失去,菩萨不忍佛的正教,佛的正法在世间衰弱,这样他发起心去弘扬正法,继承正法,所谓的续佛慧命,正法久住,这样才能够利益更多的众生,这些方面。 再者就是【'''不忍众生苦'''】;菩萨他从这两方面,生起的一个大悲心,来趣入大乘,所以这个大悲心,就是直入佛法的一个动机,一个主机。下面就说: 【发心向大乘道,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相反的,修学大乘法的主机,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的。】 发心向大乘道,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当然了,学习大乘,声闻法是可以学的,但是不一定非得证了果才来学大乘,并不是这样子。相反的,修学大乘法的主机,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这个就是直入大乘的一个要点。因为直入大乘,是从凡夫来直接发菩提心来成就佛道的,并不是说非要证什么果,再去修菩萨道,这是点出一个主题,然后下边儿就讲了: '''一、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 '''1、引起发心的因缘,种种不同:有的是''' 【(1)亲见如来(及菩萨)的'''色身相好'''而发心的;】 有的亲见如来或者是菩萨的色身相好而发心的,其实这个我们原先也学到,《楞严经》讲到阿难,阿难看到佛陀的种种相好,感觉到非常殊胜,非常的羡慕。然后发心,《楞严经》是这样讲的。 【(2)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 再者,就是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佛陀的神通威力,非常非常殊胜庄严,因为在经典中,他能够降服很多很多的外道,降服很多很多的天神,包括大梵天,都非常佩服佛陀的神通力,当然了,作为一般人来说,更感觉到佛陀的神通威力广大,然后发心去向佛的。 这二个,可能是对佛陀的某种好感,就是那种羡慕,崇仰崇敬的类型,就是通过这种好感来发心的,等于说凭这种虔诚的信仰来发心的。 【(3)见如来'''法会的庄严''',听如来的'''圆音教化'''而发心的。】 因为佛陀说法,在《杂阿含经》上也有,佛陀说法都是非常庄严清净的,然后佛陀的声音,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不但说有招感力,也有那种亲和力。下边儿注解: 圆音也可以说佛陀的圆满的音声,还有一种解释,圆音就含摄了圆满,一音就包括了种种世间的音声;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它有这个含义,这样能够羡慕如来的庄严,和清净的法音来发心修学的,他就有一定的智慧,就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毕竟能够听闻了教义。 【(4)生在佛后,听见'''佛弟子的教化''',或'''诵读佛经'''的深义而发心的。】 生在佛后,能够听闻佛弟子的教导、教化,这个属于一般所说的;我们闻法是从佛闻,佛弟子闻,或者从经典闻,那么从经典闻的人,根性可能就更利一些,等于说不通过善知识,通过自己自来读诵佛经,然后能够从中解义,解经文的深意,这样发起心来,可能力量就更强一些。 所以,前二个发心,还是倾向于信仰型的,信仰型的,就是凭这种好感,很虔诚的,真诚的信仰,这样就是缺乏理性的根基,所以,他可能是不太那么稳定,因为情感是靠不住的,时间长了,可能好感就会消失,然后就会退失,因为这都是注重在外向。 那么从因信而易解的,就不但说侧重在外向的相好庄严,声音的美妙,他就进一步去理解法义,他就能通过外,而能够深入到内心理智的层面,这样他就更能够坚定,因为有智慧,有理智的根基,他可能就更坚定一些,但是;有了信,有了智,其实还是不足。下面就是进一步要谈。 【'''2、或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而发心的。发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希求。'''】 自动,当然了,从前面来说,无论是仰慕尊崇,他都是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被劝是通过同参道友,或者是团体的影响力,使他逐渐逐渐的生起这种愿求,当然,他也能够去走菩萨道,这就是环境的力量,也能够使他去发菩提心,去希求。其实上边缺什么呢?一个是有信愿,一个是也有听闻佛法的解法的智慧,就是有这种闻思的慧。在声闻法里头来说,当然了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在大乘法里,就显得不足,为什么?因为缺乏这个慈悲。这就讲到重点; '''二、着重于悲愿而发心'''【14】 【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愿求,当然是发菩提心的主要内容。】 这个在前边,无论是佛的相好,佛的音声,以及经过佛弟子教化,都是能引起发自内心的一个主要的内容,所以这个崇高深妙,就包含了前面的内容,这里就点出一个重点; 【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愿''',那不是不圆满的,就是'''容易退堕'''的。】 因为缺少悲愿,就容易退堕,为什么呢?因为信和智是通于声闻法,通于二乘的。声闻乘和大乘不共之处就是大悲,就是悲愿,所以说如果没有悲愿的,肯定不圆满,就会落入二乘,自己得解脱,当然对佛来说是不圆满,因为大乘是以佛为目标,而且菩萨道容易退堕。 【经上说:『菩萨但从大悲生』【15】;】 所以经上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因为菩萨的大悲,不像我们一般说的,一个人很有慈悲心,好像人人都有,确实是人人都有这种同情心,仁慈之心。但是,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其实这个慈悲也是不容易走到底,因为这个慈悲,我们前边在《佛法概论》也学到;一般的声闻缘苦,厌离这个世间。但是菩萨依苦成观,生起大悲心,不但能够观自己的身心之苦,更同情众生,都是在生死苦之中而颠倒无知,所以菩萨深感同受,以他人苦当作自己的苦,所以就生起大悲,希望众生都能够脱离苦,所以;他一定有观苦的慧,才有这种大悲,因为观苦不仅仅是观自身,同甘苦,观一切众生,他才生起大悲心。 【所以发菩提心,也是:『发心为利他,欲(求)正等菩提』【16】。'''】''' 因为菩萨发心一个是利他,一个是求得佛陀的正觉,所以说菩萨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两方面的。利他是培养种种福德智慧资粮,然后才能完成究竟圆满的佛道,要究竟圆满成佛,必须在利他之中来成就自己。 【这样,前面所说的,不'''太着重悲愿的发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发心了。】''' 前面因为也有信,有这种虔诚的、纯净的信心,仰慕的,崇尚的这种信,也有能够听闻教化,能够自己深解法义,也有对法的闻思,或者叫胜解。但是他若没有大悲,就容易退失。 '''着重于悲愿而发心,'''略有二类: 这个就是偈诵;不忍生教衰、和不忍众生苦这二类。 '''1、不忍圣教衰──护法''' 【不忍圣教(就是佛法)的衰微,着重于护法而发心: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 首先是不忍圣教衰;菩萨有护法的精神,菩萨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菩萨当然对三宝种种的殊胜功德,三宝的功效就是救人救世,能够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这就是三宝的殊胜功德。 【可是生在像末(像法、末法时期),佛法衰落不堪,】 可是生在像法和末法时期,这个像末就是像法和末法时期,佛法衰落不堪,特别在末法,末法就是正法不是那么明显,这个相似法非常的兴盛。正法就容易衰落不堪。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时代一样,这也是与末法众生有关,都是追求物质享受。对人生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一味的去追求世间五欲之乐,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人人都有一种贪欲之心。 【为教内教外的邪恶所娆乱,不能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 因为教内和教外;教内也有不务正业,贪腐的,也有教外的这种抹黑。所以就很难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世间对佛法的误解,其实不怨世间人,大多数都怨我们本身,所行所做没有起到正确的效果,没有起到正确的影响,所以才会导致正法的衰落,不那么的彰显,反而这些相似之法,方便之法大行其道。所以菩萨 【 知道这唯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才是复兴佛教,利乐众生的唯一办法。】 因为菩萨只有发心,能够一方面上求佛的大菩提;一方面去随缘对一切众生进行施化,进行救济。这样才能够复兴佛教,等于说把佛教的这种教育,这种大行,能够真正的体现在世间;真正影响到世间,这样使大多数人,能够看到佛法纯正的一面,才能够让大众来修学。 【这样,就以不忍圣教的衰微为缘,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大菩提愿。】 依大悲心而发起大悲愿,这个很重要,比方说像前边一样,都是缘佛的相好庄严;音声的清净;或者是能够自己解读法义,自己用功修行;但是大悲心不足,就不能完成佛道。如果说他能够完成自利,那也是好的。但是现在就是能够完成自利的都不多,何况利他了!所以就更难。这个大悲心在直入佛道这个立场来说,就非常重要了,所以依大悲才能发起菩提愿。所以我们听闻佛法,还要培养大悲,然后才能逐渐逐渐的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力量,因为菩提愿发心,这种力量就是大悲的力量。这样才能够不舍众生,大悲就不舍众生,然后就会有这种坚定的意志力,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艰难险阻,然后完成一个志愿,完成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如果说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个远大的目标很难走下去。所以不仅仅说要有智慧,有解法的智慧,解法的智慧可以通向声闻,但通向佛道非要有大悲来滋润这个法水不可,这是大悲。 菩萨为了护法,为了使正法久住,为了使佛法在世间更彰显,更明显。也确实是难,因为修学佛法不是个人的问题,其实导师在佛教史也讲;无论是经中还是论中,导师说 : 印度传来的这种菩萨风格,都是一种伟大个人的一种倾向,因为在印度历史的文化背景之中,他们就比较崇尚伟大的个人。但是,如果从缘起的角度来说;,真正的想用佛法来净化世间,使更多人能够得益,需要有个团队,需要有个群体,就像导师讲声闻的僧团,当然了;从声闻来说他的集团就是僧团,有一种力量。但是菩萨为啥到后来一个倾向于在家,一个倾向于个人的伟大,就忽略了这种团体、集体,所以就不容易成功,使佛法也不容易彰显。他说跟这个有关系,所以龙树菩萨曾经想组建菩萨僧团,但是也没有成功。从现实来说吧,确实是不容易,菩萨团队的成立不容易。所以菩萨在经典中都是独来独往,都是那种伟大的个人。 '''2、不忍众生苦──利生''' 就是利益世间,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之苦也是有条件: 【不忍众生的苦迫,着重于利生而发心:或有生在时势混乱,民生艰苦的时代,想予以救济,而自己却没有救护的力量。】 在过去的那种战乱年代,或者那种君主帝王的时代,你想真正的救苦大众,个人的力量是很薄弱的。 【深细的考究起来,知道唯有学佛成佛,才能真正的救度众生的苦迫。】 为什么只有学佛成佛,才能够真正的救度众生的苦迫?因为在整个佛教的发展,佛教在印度诞生,只有佛陀出世,然后佛陀才有那么大的力量,才有那么大的智慧,才有那么大的能力。佛陀这些能力、这些智慧、这些慈悲哪里来呢?其实就是经过长久的去利益众生,修学智慧,这样才能够成就佛果,这样才有力量! 【这样,以不忍众生的苦恼为因缘,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 所以从从个人来说;菩萨道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当然不容易帮助更多的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除非能够有种种的福德因缘,能够在世间的影响力够大,你的能力够大,可能影响的人就更多一些,如果说人的各种因缘条件不具足,影响力是有限的。特别我们这个时代,人口众多,世界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地球村了,信息非常的发达,我们现在有什么力量能影响更多的人,能够信仰这种业果,能够了解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你说有轮回之苦,肯定对一般人来说,认为你是一个笑谈,认为你在那瞎说,现在这个时代和过去不一样,现在是经济物质非常发达的时代,众生追求享受还来不及,哪有想脱离生死之苦的这种观念呢?就很难。 所以菩萨生起这种大悲心,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大悲心说起来很容易。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同情心,看到别人受苦受难,自己于心不忍生起大悲心,完成究竟的佛道,确实也不容易。所以一般的经论中,原先听过;「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这就是说;菩萨发心的时候可能很多,但是用三个譬喻;一个是鱼子,鱼产的子很多,但是能够真正活的不多。你像这个庵树花,就是那个芒果树,芒果开花的时候,非常非常的多,可是结果的时候就非常少,所以因时多,就是菩萨发心因时多,也就是产鱼子,还有芒果树开花,但是成就的时候就非常少了,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这种大悲心不容易充足,菩萨的大悲,主要是缘苦众生,菩萨如果不缘苦众生,只是自己一心想成佛,这样也容易退,因为什么呢?悲心不足,只想自己能成就高高无上的伟大佛陀,受人崇仰,受人尊敬,但是没有关怀众生的这种悲愿,也很难成就,因为佛陀佛心是大悲,「佛心者为大悲是」是导师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大悲,就很难完成佛道,虽然我们一般都听习惯了;我要成佛,我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要即身成佛,很少去谈行菩萨道的这个事情,这就是在传统上来说,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吧,大家认为我成佛就可以了,不用经历菩萨道,因为什么?我一切的功德都具足,都圆满,其实是不符合正常道的,只是这种易行道、方便道是可以的。 【这二类发心,是出于深刻的智慧及悲愿而自发的,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真能这样的依悲愿而发心,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17】】 这里面都谈到深刻的智慧和悲愿,这两就是;智与悲一定是相辅相成,如果只有智慧,智慧很聪利,悲愿不足,其实就容易落入二乘,落入声闻乘,因为他悲心不足,但如果慈悲很强,但是缺乏佛法的深刻的解慧,深刻的空慧,那这个悲愿,也会落入这种败坏菩萨。所以二类一定是相依相成,有了这二点,又能够产生这种自发的一种意志力,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因为智慧能够普缘一切,悲愿能够同情一切,同情众生。所以经中说「悲能拔苦,慈能与乐」悲就想把众生在苦海之中救拔出来,然后让他真正得到解脱的安乐。 他有这种悲情悲愿,就能够坚定地克服种种的困难,能够坚定的经过长时间去完成佛道,这样他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就是从人直接来发菩提心,这个在《成佛之道》;一个是皈依三宝,一个是闻思佛法,听闻佛法,再者就是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到大乘不共法。所以从凡夫地,就是从五乘共法章开始,为啥叫五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人、天、都要共同学的法,所以叫五乘所共,五乘共当然看你发心,你发的是增上心,那是人天功德,你发的是出离心,那就是二乘法,发的是菩提心,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第一个偈诵的时候;菩萨能够统摄一切的功德,趣入佛道,这样就是含容大,能够含容世出世法一切的功德,所以后边儿还有「世出世功德,唯有菩萨有」。所以我们在凡夫地就可以发一个大乘心,但是我们现在还要培养这种悲心,慈悲,才能生起这种菩提愿,就更坚强,更坚定。 发心其实在这里当然是讲了这二方面;一个是缘苦众生,一个是不忍圣教衰,这是一个总的纲领,其实在《学佛三要》里,谈到菩提心的培养,怎么样能够把菩提心培养起来,包含了更详细的内容。 【 我们这个时代,佛法是这样的衰落,人生是这样的苦恼,真正发菩提心的,应该是时候了!】 这节主要是在讲培养大悲,是直入佛道的一个主机,所以不一定非得说先修人天果,或者先修声闻法,然后再转向大乘,或者是回向大乘,不用的,直接就可以趣入大乘。所以大乘法离不开我们人、天、声闻这些功德法。这才是含容大的内容,殊胜大就容易离开前边功德,然后直接从第三层楼去走,这样就失去了种种功德。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Category:其它整理]]
返回
Test:文字整理-K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