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3」:修訂間差異

增加 7,479 位元組 、​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4行: 第4行:
 (2024-6-14)
 (2024-6-14)


 今天我们学习佛的种性
 今天我们学习佛的种性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丙二 教法有异 4-【趣入大乘者,直入或回入,相应诸教法,实说方便说】。所以,直入的和回入都是相应教法的不同了,而教法有'''方便说和真实'''说。


丙三、成佛种性
'''方便说''':有分正方便和异方便。


    丁一、二种
  正方便: 就是正化声闻。从大乘来说,声闻也是大乘的方便,诱化他直接趣入 道。


  【''' 众生 有佛性 理性亦行性 '''】
  异方便 :就是胜方便,用种种的方法来引导大 趣入佛道。异方便从两个方面说,一个是净乐国土(往 净土),一个是以乐得乐 净乐色身(持明仙人)


  丁二、别叙行性
'''真实说:'''就是直接从人乘而趣入佛道。


  【'''初以习成 性, 次依性成习;'''
  方便说,是权说,权说就是为这些爱乐的根 性, 对他说天行,或者是净土行,使他们在培养善根到一定程度再转入正常道。


'''  以是待修 ,一切佛皆成。'''】
  我们今天学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教法有异;「教法异」就是【趣入大乘者,直入或回入,相应诸教法,实说方便说】。所以;直入的和回入的,都是相应教法的不同了,教法有方便说和真实说。
  丙三、成佛种性


  方便说; 正方便和异方便。「正方便」就是正化声闻。从大乘来说 声闻也是大乘的方便,诱化他直接趣入佛道
  丁一、二种佛性 【众生 佛性 理性亦行性


  「异方便」就是胜方便 用种种的方法来引导大众趣入佛道。「异方便」从两个方面 一个 以乐得乐 ,一 个是净乐国土,净乐色身
  丁二、别叙行性 【初以习成性 次依性成习 待修习 ,一 切佛皆成


真实说;就是直接从人乘而趣入佛道。方便说;是权说,权说就是为这些爱乐的根性,对他说天行,或者是净土行。使他们在培养善根的方面,到一定程度再转入正常道。


  我们今天学习 大乘的教说,就是成佛的种性
 大乘的教说,就是 成佛的种性


'''一、「佛性」的意义''' 【1】
'''一、「佛性」的意义''' 【1】


 怎样才算成佛的种性?这里谈到;
 怎样才算成佛的种性?这里谈到
 
'''【一切「众生有佛性」,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说,是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原理所在。什么是佛性呢?可以有二个意义。】'''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分两种,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然后「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 以是待修习,一切佛皆成。」。习成性就是久习成性,然后再依性而成习,这样一切佛可以修成。


  【一切「众生 有佛性 ,为 大乘 重要 教说,是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原理所在。 什么是佛性呢?可以有二个意义。】
  其实这个佛性说,也有方便说和真实说这二方面,也是各 相应的教法。所以 佛性 在佛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说,因 在佛法中很多思想都有这种 的教说,是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原理所在。


  一切众生都有 佛性 ,佛性分两 理佛 性, 一个 佛性 。然后初以习成性,次依 成习
  【【1】 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p.262:「 佛性 可以有二 意义:''' 无上菩提的种子'''(因 '''二、 是佛 的体 '''(佛 」】


习成性就是久习成性,然后再依性而成习。这样一切佛可以修成。其实这个佛性说;也有方便说和真实说这二方面,也是各有相应的教法,所以佛性说;在佛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说,因为在佛法中很多思想,都有这种佛性的教说,是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原理所在,什么是佛性?有两个意义:


  【【1】 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p.262:「 佛性可以有 二种 意义:'''一、是无上菩提的种子'''(因性);'''二、是佛的体性'''(佛性)。」】,
  什么是 佛性 可以有 两个 意义:


'''一、'''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它是因性。
'''一、'''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它是因性。
第44行: 第46行:
'''二、'''是佛的体性。
'''二、'''是佛的体性。


 什么是佛的体性?下边 也有讲,不过导师在《如来藏研究》里谈到佛性 是佛的体性,含摄了一切如来功德。就是因为众生有烦恼垢给遮住了,所以不能够显发出来 。然后, 还有菩提是佛的体性,菩提就是佛觉悟的真理。
 什么是佛的体性?下边也有讲,不过导师在《如来藏 研究》里谈到佛性是佛的体性,含摄了一切如来功德。就是因为众生有烦恼垢给遮住了,所以不能够显发出来 还有 菩提是佛的体性,菩提就是佛觉悟的真理。
 


'''1、佛的体性'''(通俗义) 【佛性是佛的体性,】
'''1、佛的体性'''(通俗义)


 佛的体性 下边举一个譬喻;这个譬喻非常通俗易懂;
  【佛性是 佛的体性 ,】


  【『如黄石中有金 性, 白石中有银性』【2】一样
  佛的体 下边举一个譬喻 这个譬喻非常通俗易懂


这是指矿 ,银 矿,没有开采的时候是矿石
'''【『如黄 中有 白石中有 性』一样 【0】】'''


  【【2】《大智度论》卷32:「法性者法名涅盘
  这是指矿石,金矿,银矿,没有开采的时候是矿石


  《大智度论》 里讲; 法性者 法名 槃。涅槃这个法性
  【【0】 《大智度论》 卷32:「 法性者法名涅


 【 不可坏不可戏论。法性名为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盘性。】
  在《大智度论》里讲, 法性者,法名涅槃。 不可坏不可戏论。法性名为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盘性。】


  佛性的意思; 一切世间法都有涅槃性,等于一切众生中都有佛性了。
 一切世间法都有涅槃性,等于一切众生中都有佛性了。


 所以【诸佛贤圣以智慧方便持戒禅定。教化引导令得是涅盘法性。】
 所以【诸佛贤圣以智慧方便持戒禅定。教化引导令得是涅盘法性。】


 所以诸佛 用智慧,种种的善法功德,引导大众来趣入涅槃的法性,因为法性是遍一切世间法中。
 所以诸佛用智慧,种种的善法功德,引导大众来趣入涅槃的法性,因为法性是遍一切世间法中。


 【利根者即知是诸法皆是法性。】
 【利根者即知是诸法皆是法性。】


 这个法性,就是法的本然性,它的本性。本性是什么? 我们学到 本性就是空性 诸法都有空性义。
 这个法性,就是法的本然性,它的本性。本性是什么?本性就是空性 诸法都有空性义。


 【譬如神通人能变瓦石皆使为金。钝根者方便分别求之乃得法性。」( 大正25p298b )】
 【譬如神通人能变瓦石皆使为金。钝根者方便分别求之乃得法性。」( 大正25p298b )】


  譬如神通人能变瓦石皆使为金,点石成金。钝根者方便分别求之乃得法性。其实 这个意思也不难理解 就是一切法 本性就是空性。空性,就是诸佛所体证的涅槃法性,或者叫涅槃法身,这样 从人来推的话,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了。
 这个意思也不难理解 就是一切法本性就是空性。空性,就是诸佛所体证的涅槃法性,或者叫涅槃法身,这样从人来推的话,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了。
 
 
回到法本:


下边就介绍 佛的体性 ,从 通俗义 来说佛的体性:
1、 佛的体性 通俗义


  【众生虽在生死迷妄当中 但不是没有 佛的 成分。】
  介绍佛的体性 从通俗义来说 佛的 体性:


我们 众生 生死迷妄 的,无明烦恼的 ,但 不是没有佛的成分。 佛的成分是什么呢?下边还是用这个譬喻;
'''【 众生 虽在 生死迷妄 当中 ,但不是没有佛的成分。 】'''


  众生 在生死迷妄 当中 ,但不是没有佛的成分。 如矿中有金性,所以可炼 黄金;如没有金性,那怎 也炼不出金来。当然, 是一般的说法 】通俗的说法。
  我们 众生 在生死迷妄 的,有无明烦恼的 ,但 不是没有佛的成分。 佛的 分是什 呢?下边还是用 个譬喻


 【在科学进步的时代,可以非金属的物质,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 佛性说也如此,
 【'''如矿中有金性,所以可炼成黄金,如没有金性,那怎么也炼不出金来。当然,这是一般的说法, 在科学进步的时代,可以非金属的物质,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


 其实现在科学 可以合成, 不用说提炼,掌握了这个元素,用这种元素去合成 ,是这个意思
 其实现在科学不用说提炼,掌握了这个元素,用这种元素去合成。


 【佛性说也如此,众生本有佛的体性,】
 【''' 佛性说也如此,众生本有佛的体性,'''


  本有佛的体性, 佛的体性刚才也谈到了 就是一切如来的功德。一切佛的体性,或者涅槃法性,或者是这种菩提 ,其实 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谈到三宝的真实功德,是无漏性清净的,三宝当然是 佛宝、法宝、和僧宝,都是无漏性清净,这里不但说佛的功德是离垢的清净,就是在杂染中,也是本性清净的。
 佛的体性刚才也谈到了 就是一切如来的功德。一切佛的体性,或者涅槃法性,或者是这种菩提 我们在 学习 皈依三宝的时候,谈到三宝的真实功德,是无漏性清净的,三宝当然是 佛宝、法宝、和僧宝,都是无漏性清净,这里不但说佛的功德是离垢的清净,就是在杂染中,也是本性清净的。


 世间都有这个涅槃性,就是世间都有空性 空性 当然从三乘共法章 缘起 来说,缘起就是空义,没有自体,没有我,这种本然性遍于一切法,从这个角度就是说 众生本有佛的体性,涵盖了佛的无量功德。
 世间 都有这个涅槃性,就是世间 都有空性 空性 当然从三乘共法章来说,缘起就是空义,没有自体,没有我,这种本然性遍于一切法,从这个角度就是说 众生本有佛的体性,涵盖了佛的无量功德。


【或说众生本有如来胜德,相好庄严,】
''' 【或说众生本有如来胜德,相好庄严,】'''


 如来 德,是种种功德 ,但是 如来相好庄严, 其实 就是色法,有形有相,我们眼能见,耳能听的这些色法 如果说佛的清净功德 是不可见的,但 可以通过外相展现出来,当然就涵盖了心和色两方面。
 如来 德,是种种功德 如来相好庄严,就是色法,有形有相,我们眼能见,耳能听的这些色法 如果说佛的清净功德是不可见的,但可以通过外相展现出来,当然就涵盖了心和色两方面。


 【或者说众生本来是佛,所以修行就可以成佛。这一本有佛性的教说,确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也就成为佛法中最通俗的学派。】
 【''' 或者说众生本来是佛,所以修行就可以成佛。这一本有佛性的教说,确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也就成为佛法中最通俗的学派。】'''


 这种思想,确实是容易让一般人所信受,所信解,这个思想为什么那么普及?因为比如说 一切法无所得,无自性,毕竟空性,可能只有说五事具足的人。但大多数 ,可能 都没有能力去深解法义,所以用通俗说,就容易让一般人所理解信受,一般人就是一般的大众了,不是指那种根性非常好的人,所以这是通俗的学派,也就是如来藏思想,其实也就是佛法中的方便说 这样能够让大多数人有信心 ,所以在皈依三宝的时候,为啥我们最后皈依的深义的时候,就要【自利自依止,世人则能契,归于真实义】。相信归向我们自己的自心、自性,我们自己是佛,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当体,就是正法涅槃
 这种思想,确实是容易让一般人所信受,所信解,这个思想为什么那么普及?因为比如说 ,讲 一切法无所得,无自性,毕竟空性,可能只有说五事具足的人 (才能明白) 。但大多数 都没有能力去深解法义,所以用通俗说,就容易让一般人所理解信受,一般人就是一般的大众了,不是指那种根性非常好的人,所以这是通俗的学派,也就是如来藏思想,其实也就是佛法中的方便说 这样能够让大多数人有信心。


 自己当体就是正法涅槃,其实就是佛的佛性,和佛的体性。为什么皈依三宝的时候,就用这种通俗的说法 ,是 能够引导初学的人 生起信心来。
  所以在皈依三宝章讲皈依的深义的时候,就要【若人自皈命,自力自依止,世人则能契,归于真实义】。相信归向我们 自己 的自心、自性,我们自己是佛,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 当体就是正法涅槃,其实就是佛的佛性,和佛的体性。为什么皈依三宝的时候,就用这种通俗的说法 能够引导初学的人生起信心来。


'''2、成佛的可能性,也是成佛的因缘:'''
'''2、成佛的可能性,也是成佛的因缘:'''


 【但这是佛性的深义,有些人是不易信解的。那到底什么是成佛的可能性呢?】
 【''' 但这是佛性的深义,有些人是不易信解的。那到底什么是成佛的可能性呢?】'''


  成佛的可能性, 佛性的深义,深义就是成佛的因缘,成佛要有因缘,不是说我们本来就有佛性,然后你就是佛。
 佛性的深义,深义就是成佛的因缘,成佛要有因缘,不是说我们本来就有佛性,然后你就是佛 。这个原先我们也谈到,一切法本自清净,本性清净跟我们凡夫什么关系呢?如果不去发心修学的话,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成佛的可能性就是深义,这是引用《法华经》来说的


这个原先我们也谈到;一切法本自清净,本性清净跟我们凡夫什么关系呢?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不去发心修学的话,那就是一点关系没有。


  成佛的可能性就是深义, 是引用 《法华经》
  《法华经》说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3】


  《法华经》说 :『'''诸 两足尊 常无 性,佛种从缘起,是 故说 乘'''』 【3】。】
 这 句偈诵很有名的,也正是 《法华经》 这个偈诵,如果 把这个思想解到本有 那就是如来藏思想。《 华经》的本意不是本有佛 性, 佛种从缘起, 佛种子 从因缘而有的。下边注解里,导师在《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对这 段话,解释得比较清楚:


这句偈诵很有名的,也正是《法华经》这个偈诵,如果说把这个思想解到本有佛性,那就是如来藏思想。《法华经》的本意,不是本有佛性,是从缘起,佛的佛性,佛种子是从因缘而有的。下边注解里,引用了《妙法莲花经》,导师在《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对这一段话,解释得比较清楚:


  (2)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经上说(《妙法莲华经》卷一 ,大正9.9b)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佛种是从缘而起,依善知识的劝发而起的。所以从缘而起,】
  【3】 (2)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经上说(《妙法莲华经》卷一:'''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佛种是从缘而起,依善知识的劝发而起的。所以从缘而起,】


 佛种是从缘而起,不是本有的,这个缘是什么缘?还是依善知识的劝发而起,善知识的引导,听经闻法,所以是从缘而起。
 佛种是从缘而起,不是本有的,这个缘是什么缘?还是依善知识的劝发而起,善知识的引导,听经闻法,所以是从缘而起。
第132行: 第136行:
 无性的缘起,就是无自性的缘起。
 无性的缘起,就是无自性的缘起。


 【所以说一乘,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法华经》的思想,原是承 般若 毕竟空义而来的。(p.1183-1184)】
 【所以说一乘,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法华经》的思想,原是承般若毕竟空义而来的。(p.1183-1184)】
 
因为一切法没有自性,众生依缘而修,他都有成佛诵的可能性。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原来是继承了般若毕竟空义而来的,这句话其实是点出了《法华经》的核心。问题是在哪里呢?问题就是讲《法华经》的人,一般都讲到本有佛性里面去了,讲到如来藏里面去了,这个是导师很重要的一个点题。所以《法华经》这句偈诵,是从佛的深义来说的。
 


  因为没有自性,众生依缘而修,他都有成佛诵的可能性,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原来是继承了《般若》毕竟空义而来的。这句话其实是点出了《法华经》的核心。问题是在哪里呢?问题就是讲《 华经》的人,一般都讲到 有佛性里面去了,讲到如来藏里面去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点题,给点出来。所以《法华经》这句话,还是从佛的深义来说的。
  回到 法本


【 这可以方便分别为二种佛性:1、理佛性,2、行佛性。(二佛性是印度旧说,今依中观义说)。】
''' 【 这可以方便分别为二种佛性:1、理佛性,2、行佛性。(二佛性是印度旧说,今依中观义说)。】'''


 佛性 方便分别有二种佛性,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
 佛性 方便分别有二种佛性,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


'''二、述《法华经》的二种佛性'''
'''二、述《法华经》的二种佛性'''
第144行: 第151行:
'''1、什么是理佛性'''(理):
'''1、什么是理佛性'''(理):


 【 一切法是从本以来无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无性(古人别说常与无性,是附合三谛的解说),法法毕竟空
 【 ''' 一切法是从本以来无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无性(古人别说常与无性,是附合三谛的解说),法法毕竟空 ,】'''
 
法法常无性,就是无自性空,但是古人(天台智者大师)把 常和无性给它分别的解释,这样就符合三谛的解说了。本来佛说法是二谛,但古人把它一分别就变成三谛,对这个问题,其实经中也讨论了,本来是二谛,但是变成假、空、中三谛。说明什么问题呢?还是没有理解法义,从文句上来解释。一分开解,就变成三谛了,所以说法法毕竟空。
 
【 '''这无性即空,空即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的。'''】
 
这就是理佛性了,从理上来说法法无自性,法法毕竟空,所以这个无自性就是空的,不可得的,空就是不生灭的法性,这个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这样来说,佛性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真实义来说,是从法理的空性而来,这就是法尔如是,法之自然。法法本来就是无自性,空不可得的,为什么把它称为佛性了?这就是后边要介绍的。
 
'''【因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么,凡夫是实有的,将永远是凡夫, '''


  法法常无性这句话,古人别 常与无性,本来 法常无性 无自 性空, 古人给它分开来说,常和无 性, 给它分别的解释;这样就符合三谛的解说了 ,因为 本身佛说法是二谛 但古人把它一分别 变成三谛,导师对这个问题,其实经中也讨论了;本来 二谛,但是变成假、 、中三谛。说明什么问题呢?还是没有理解法义,从文句上来解释。一分开解,就变成三谛 了, 所以说法法毕竟空
  因为如果 说法 是真实有的 是性空 的话 那凡夫性永远 个凡夫 性, 不可改变 ,因为 他不空,他有自己的自性 有自性 了, 那实有的凡夫永远是凡夫


这无性即空 空即不生灭的法性 可称为佛性的。
''' 杂染是实有的 将永远是杂染 ,】'''


  这就 理佛性了 从理上来说 法无自性 法法毕竟空 所以这个无自性就 空的 得的 空就是不生灭 法性 这个不 法性,可称为佛性 这样来说,佛性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真 义来说;是从法理的空性而来,这就是法而如是,法 之自 然。法法本来就是无 空不可得 的, 为什 把它称为佛性了 这就是后边 介绍的
  如果说 实有的、不空的 杂染始终是没办 改变成清净 就像凡夫永远是凡夫 我们愚钝永远是愚钝。但 是, 事实我们都知道,通过努力,也 以提高知识文化 我们通过学习也可能掌握某种 技术 也能学一些 本领 我们在现 生活 中能够转变 己,改变 如果说是固定 的, 那我们怎 去改变 不过改变需 付出一些辛苦而已


因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 是性空的,那么,凡夫是实有的 将永远是凡夫;
''' 已经现起 的不 能转无 ,】'''


  因为 如果 说法 是真实 ,不是性空的话,那凡夫性永远是个凡夫性 ,不可改变,因为 他不空,他有自己的 自性 自性就不是性空 那实有的凡夫 永远是凡夫。
  比如说我们现起的生死, 如果是真实 存在 的,不可改变 你怎么能让他消失呢? 因为自性有的, 不用因缘而生起来 怎么能让它消失呢?


杂染是实 有的, 将永远是杂染;
''' 现起 不能转有 ,】'''


  不可能转变成清净, 如果说是实有 的、不空 的, 杂染始终是 改变 ,就 像凡夫永远 凡夫 我们愚钝永远 愚钝
 如果说是 自性无,真 是没 有的,没 有生起的 法, 也不能让它缘起而有。那 就是 实有和实无,实有就不能让它灭 真实的无,也不能让它生,就 这个意思


  是, 事实我们都知道;通过努力 也可 提高知识文化,我们通过学习也可 掌握某种的技术 也能学 些生活的本领,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 ,可以 说能够转变自己,改变自己,如果说是固定的,那我们怎么去改变?不过改变需要付出 些辛苦而已
  因为一切法没有这种不变性 没有自体性 『以有空义故 ,一 切法得成』 ,可以 因缘和合生起 切法


 【 已经现起的 不能 无, 没有现起的不 能转 ,】
 【'''那就是无可断,无可修,也就 成佛了(如《中论》说【4】)。好在一切法是空 性的 能转 染成净,转迷成悟 转凡成圣。 '''


  就是我们现起的,比如说我们现起的生死, 如果是真实 存在 的, 改变 的, 你怎么能让他消失呢? 因为自性有 ,不 用因缘而生起来 因缘 怎么能 让它消失呢?
 如果是真实 的有,那就没有可断 的, 也没有 ,因为自性有 ,断也断不了,凡夫自性就是凡夫 ,不 可改变 怎么 修还是凡夫,这样也就不可 成佛了。


  现起 的,也 不能让它有 就是说没有生 ,如果说是自性无,真 是没 有的, 也不能让它缘起而有 那就 实有和实 无, 就不能让它灭,真实的无 也不能让它生 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是中观来破除 实 实无 思想 缘起 是这样 起法 就在破除或 或无 二边 或断或常的二边 好在一切法 性的 这样它才 因缘转染成净 转迷成悟 转凡成圣


  正是 因为 一切 法,没有 这种不 自体 性, 所以才能『以有空义故 一切 得成』 ,可以因 缘和合生起一切 法。
 因为 在因缘 来说 ,没有 固定性,一切法都可以改 变, 哪怕我们是罪恶深重的凡夫,只要你 心向善,都可以改变。像说我们 格不好 脾气不好 但是只要长时间如 的修习 多多少少都 可以 转变的。所以,就是 为法无定 ,我们没有固定性


【那就是无可断,无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如《中论》说【4】)。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才能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如果 真实 的有, 就没有 可断 的, 没有 修的 ,因为自性有 凡夫 自性就 是凡夫 ,不 可改变 怎么 修还 凡夫 ,这 不可能成 佛了
  【4】(1)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 p.473- p.475:「(颂)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释)一般的有情, 没有成佛的,自然也就没有佛 体性。既先前没 佛性 ,就 该永 没有 ;因为自性有的佛,一定是始终一如 。有定性,就不能先没有而后有。这样 众生本来没有成佛,就是没有佛性。既 没有 佛性,虽发菩提心而复勤猛精进的 行六度万行,严土度生 菩提道,然他原先没有佛性,发心修行也还是不得成佛。事实上,以善士指示,听闻正法 发菩提心为 ,三大阿僧祇的长期修行 缘,到福智资粮圆满时,是可以成佛的。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既可以成佛,可知是缘起无 自性 的。实 论者,如说一切有部等, 还是说修行成佛的。现在难他 得成佛,是因他主张有定性的,有定性怎么可以修行成佛呢?真常妙有论者 不知性空者以众生没有佛 自性 的理论,责难实事论者。竟然断章取义的,以本颂为据,说龙树菩萨也成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假使众生起初没有佛性, 不能成佛了。现见众生能成佛 可知原来就有这佛性存在的。 修行 怎么 能成佛呢?这种不顾颂意,强龙树同己,真 龙树的罪人!实则,龙树并不承认先有佛性的;佛性先有 ,这 是因中有果论,是龙树所痛斥的。性空者的意见,一切法是性空的,是待缘而成的。因为性空,所以因缘和合可以发心,可以修行,可以成佛。《法华经》说:『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与性空者相合。一切众生是有成佛可能的,因为是性空的。然而性空并 能决定你成佛,还是由因缘而定。所以,一切众生有成佛的 能,而三乘还是究竟的。佛性本有论者,只是觉得性空不 能成 立,非要有实在的、微妙的无漏因缘而已


  这个是 中观 ;来破除时 无的 思想 ,缘起也是 这样 缘起法其实 就在破 除或 无的 二边 或断或常 二边 好在一切 是空无性 的, 这样它才 缘, 转染 转迷 转凡成圣
  (2) 印顺导师《中观今论》 p.149-p.150:「《 论》〈 四谛品〉(卷 4,大正 30,34a)说:「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论中的意思是说:如执诸法实有,那就凡性、圣性两不相干。那么,众生既都是凡夫性──异生性,不是圣性,没有佛性,即使精进修行,也就没 成佛的可能了!其实不然,众生虽是凡夫,以 凡夫 定性故,遇善缘而习善,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可以久习成佛。《法华经》(卷 1〈方便品第二〉,大正 9,9b8-9)说:「诸法常无性 佛种从 缘起 ,是故说一乘」, 也是 此义。古德为佛性本有的教说所惑 颠倒解说,以为龙树也是主张要先有佛性才可以成佛的。我早 怀疑,后来 北碚访问藏译,才知是古德的错解,论文是龙树评 萨婆多部固执实 性的。善性恶性,无不从积久成性中来, 天生 弥勒 也没有自然 释迦 性,不过是缘起 中由于久久积习、渐成为强有力 作用 非此不可之势。常人不知 偏执自性有,所以将积渐 性为本性,或习性以外另立本性。性虽有自尔的、不变的意思 但不过是相对的,能在未遇特殊情况,及未有另一积习 性时 可以维持此必然的性质及其倾向


因为在因缘法来说;没有固定性,一切法都可以改变,哪怕我们是罪恶深重的凡夫,只要你有心向善,都可以改变。像说我们性格不好,脾气不好,但是只要长时间如法的修习,多多少少都可以转变的。所以;就是因为法无定法,我们没有固定性。


 【 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5】 。】
 【 ''' 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法就是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法就是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 我们可凡可圣,可染可净,为什么我们凡夫可以去杂染?可以去贪爱?因为它无固定性,我们又可以产生种种的烦恼,产生种种的造业;但我们也可以断恶向善,改变自己,认识自己, 明它没有一个不变的定性,所以这就是它的原理存在,就是法的不确定性,或法的空性,就是法的原理。所以说: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这是中观很有名的一句话


  所以我们可凡可圣,可染可净,为什么我们凡夫可以去杂染?可以去贪爱?因为它无固定性,我们又可以产生种种的烦恼,产生种种的造业,但我们也可以断恶向善,改变自己,认识自己,说明它没有一个不变的定性,所以 它的原理存在,就是法的不确定 ,或法的空 ,就是法 原理。所以说:『以有空 故,一切法得成』,这是中观很有名的一句话
'''【 这是 称空 为佛 性的 义。 】'''


  【 这 称空 佛性的 深义
  前边 通俗说,一切法都有佛 ,一切众生都有 佛性 ,也是一种善巧 方便说


  前边是通俗说;一切法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是通俗说。也是一种善巧的方便说。 这里是把空性称为佛性的一个深义,为什么是深义?就是因为一切法无固定性,是没有自性的,所以 可以转凡成圣,转迷成悟。这样就把这个空性 慢慢成为佛性的一种深义了。这个深义 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理解得了的,所以说它是深义。
 这里是把空性称为佛性的一个深义,为什么是深义?就是因为一切法无固定性,是没有自性的,所以可以转凡成圣,转迷成悟。这样就把这个空性慢慢成为佛性的一种深义了。这个深义 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理解得了的,所以说它是深义。


 深义只能说在佛法的不断的累积,不断的去修习,才能慢慢理解到法的深义。因为深义,一般人不容易理解,通俗的佛性说,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
 深义 只能说在佛法的不断的累积,不断的去修习,才能慢慢理解到法的深义。因为深义,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通俗的佛性说,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


【 同时,法空性虽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但空性就是胜义,是悟而成圣,依而起净的法性,实为成佛的要因。】
''' 【 同时,法空性虽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但空性就是胜义,是悟而成圣,依而起净的法性,实为成佛的要因。】'''


 依这个法空性,就能够悟此而成圣,依此而转染成净,就是成佛成圣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前边 其实 学到 成佛的要因分三种 就是学佛三要 空义是三要之一。 还有什么? 我们前面讲到三心的时候,菩萨要有菩提心,大悲愿,所以要具足这三要,才是成佛的完整的因素 。但是; 菩萨三心里有个无所得为方便,也是要因之一。但仅仅 这个空义, 前面我们学到;它 还不足成佛 ,要成佛还必须离不开它 ,因为声闻证的也是这个普遍的真理。为什么是普遍的理性?就是声闻,缘觉都可以证到,叫三乘共证。
 依这个法空性,就能够悟此而成圣,依此而转染成净,就是成佛成圣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前边学到 成佛的要因分三种 就是学佛三要 空义是三要之一。我们前面讲到三心的时候,菩萨要有菩提心,大悲愿,所以要具足这三要,才是成佛的完整的因素 菩萨三心里有个无所得为方便,也是要因之一。但仅仅 具足 这个空义, 还不足成佛,因为声闻证的也是这个普遍的真理。为什么 是普遍的理性?就是声闻,缘觉都可以证到,叫三乘共证。


 但是,菩萨依此空性,依此方便,可以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愿,也能够成就最究竟的佛道,这个就是成佛的要因。所以 法空性,当然 菩萨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其实就是要追求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心,也离不开法空性。
 但是,菩萨依此空性,依此方便,可以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愿,也能够成就最究竟的佛道,这个就是成佛的要因。所以菩萨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其实就是要追求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心,也离不开法空性。


【这虽是遍一切法,而与迷妄不相应,与无漏净德是相应的。】
''' 【这虽是遍一切法,而与迷妄不相应,与无漏净德是相应的。】'''


 这个法空性虽是遍一切法,而且是与迷妄不相应的。它和迷妄的凡夫,当然是不相应的,和无漏净德是相应的。
 这个法空性虽是遍一切法,而且是与迷妄不相应的。它和迷妄的凡夫,当然是不相应的,和无漏净德是相应的。


【所以为了引发一般的信解,方便说此法空性为如来藏,佛性,】
''' 【所以为了引发一般的信解,方便说此法空性为如来藏,佛性,】'''
 
称空性为佛性的深义,这是实说。但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为了引发一般人的信解,方便说此法空性就是如来藏,就是佛性,这是通俗说。


这个就是实 方便说;称空性 佛性的深义,这是实说,但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为了引发一般人的信解,方便说此法空性就是 如来 藏,就是佛性,这是通俗说
'''【而 说为 本有 如来 智慧德相等 】'''


  【而 本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也是通俗 ,称法空性就是如来藏,就是佛性,说法空性就是 本有如来智慧德相。 所以这个法空性,为什么说它是佛的体性,含藏了一切如来的智慧德相?也就是这个意思。


  就是 通俗说 称为法空 性, 就是 来藏 就是佛性 说法空性就是本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 个法空性,为啥说它是佛的体性 含藏了一切如来的智慧德相,也 个意思
  『含藏』意思 就是, 众生的佛 被颠倒无明烦恼所覆藏着 ,如 果他能够发起菩提心 生起大悲愿 去除 些烦恼盖 能获得 些功德


  『含藏』就 众生 被颠倒 明烦恼所覆藏着,如果他能够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愿,去除这些烦恼盖,他就能获得这些功德,是这个意思
  所以【'''法空性 遍一切一味的,于一切 众生无 差别 '''】


 所 以【 是遍 一切 一味 的, 于一切 众生无差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佛果来说,佛 证的遍法界这个 法性 ,那么 一切 众生都是空义的,没有自体 的, 佛和众生毫无差别,因为《华严经》上说『佛、 众生 、心、三 无差别 这个三无差别,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谈的,佛圆满的证悟了法界性。要知道,如来藏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讲的,如果从众生这个角度来说,众生含藏了如来功德,不过是没有开发出来,那么在佛的这个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的这些种种相好,种种的智慧德相,就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所覆藏着不能显发。


因为遍一切;法空性遍布一切的,与众生无有差别的,为什么呢?因为从佛果来 ;佛所证的遍法界这个法性,那么 一切众生都 是空义的,没有自体的,和众生,毫无差别,因为《华严经》上说『佛、众生、心、三无差别』,这个三无差别,是从 果这个角度来谈的,佛圆满的证悟了法界性,要知道;如来藏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讲的,如果从众生这个角度来说,众生含藏了如来功德,不过是没有开发出来,那么在佛的这个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的这些种种相好,种种的智慧德相,就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所覆藏着不能显发
'''【所以 说一切众生都 可以成 佛。 】'''


  【所 一切众生都 可以成 佛。
  这个是从理性来说的。因为法空性,理上是可 成立的,遍一切法,遍一切众生。在众生这边看,就是因为众生无明颠倒、无知,不认识法,也不认识无我,这样他颠倒造业,流转生死;佛能够清楚平等法界,这个是理佛性。理佛性,在天台宗讲到名字佛,名字佛就是有名无实, 一切众生都


这个是从理性来说的;因为法空性,法空性理上是可以成立的,遍一切法,遍一切众生,这个法空性。在众生这边看;就是因为众生无明颠倒;无知,不认识法,也不认识无我,这样他颠倒造业,流转生死,佛能够清楚平等法界,这个是理佛性,因为理佛性,其实在天台宗;讲到名字佛,名字佛就是有名无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个是有名无实的,


'''2、 什么是 行佛性'''(事):
'''2、 行佛性'''(事):


 行佛性它是从事上来说的,理佛性是从理性上来说的,从理则上来说的,理则上可以成立的,众生有佛性,众生都是空性,但问题是说,如果没有事行,还不算能够成就佛道的,这个行佛性,下边就介绍说:
 行佛性它是从事上来说的,理佛性是从理性上来说的,从理则上来说的,理则上可以成立的,众生有佛性,众生都是空性,但问题是说,如果没有事行,还不算能够成就佛道的,这个行佛性,下边就介绍说:


【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
''' 【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


 所以这个行佛性,必须要发菩提心。下边就举了唯识者说:
 所以这个行佛性,必须要发菩提心。下边就举了唯识者说:


【如唯识者说:依『法界等流』的『闻熏习』,【6】成为成佛的种子。】
''' 【如唯识者说:依『法界等流』的『闻熏习』,【6】成为成佛的种子。】'''


 下边注解,我们参考一下:
 下边注解,我们参考一下:
第240行: 第254行:
 【正法,与闻熏习,为什么不属遍计性及依他性?】
 【正法,与闻熏习,为什么不属遍计性及依他性?】


 这个牵扯到唯识了,唯识这个遍计执当然是杂染的,依他起 通于两边, 通于杂染和清净 如果说正法闻熏习,就属于清净的,属于正见,正思惟了,所以它就不属于遍计 和杂染的依他起。
 这个牵扯到唯识了,唯识这个遍计执当然是杂染的,依他起通于杂染和清净 如果说正法闻熏习,就属于清净的,属于正见,正思惟了,所以它就不属于遍计 所执 和杂染的依他起。


 【因为依他性是虚妄杂染,遍计执性是颠倒之因,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是世间的,却能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智,】
 【因为依他性是虚妄杂染,遍计执性是颠倒之因,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是世间的,却能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智,】
第248行: 第262行:
 【复能悟入诸法的真实性。这与平常的有漏无漏的观念,略有点不同。现在是说:一个向生死流转的遍计依他性路走,】
 【复能悟入诸法的真实性。这与平常的有漏无漏的观念,略有点不同。现在是说:一个向生死流转的遍计依他性路走,】


 就是说 一个向生死流转的遍计执性路走,一个向真实性的路走。
 就是说 一个向生死流转的遍计执性路走,一个向真实性的路走。


 【就是在向生死流的心中,发生一个向清净真实性反流的动力,渐渐把它拉转来。】
 【就是在向生死流的心中,发生一个向清净真实性反流的动力,渐渐把它拉转来。】
第254行: 第268行:
 因为闻熏习,就是正法,正见,正思的一种力量,它是逆着我们不正见、不正思的。
 因为闻熏习,就是正法,正见,正思的一种力量,它是逆着我们不正见、不正思的。


 【本论但建立新熏,不说本有。这不是有漏唯生有漏,无漏唯生无漏的见解所能理解的。能得出世心,由清净法界的等流正闻熏习 因此,法界虽没有内外彼此的差别,却也不是内心在缠的法界──如来藏,是诸佛证悟的法界。这与本有无漏的妄心派或真心派,都有其不同。」(p.136)】
 【本论但建立新熏,不说本有。这不是有漏唯生有漏,无漏唯生无漏的见解所能理解的。能得出世心,由清净法界的等流正闻熏习 因此,法界虽没有内外彼此的差别,却也不是内心在缠的法界──如来藏,是诸佛证悟的法界。这与本有无漏的妄心派或真心派,都有其不同。」(p.136)】
 
所以这就是一种新熏,在杂染的阿赖耶识之中,熏进来一股清净的法流,种下佛的种子,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就是一种心熏,在杂染的种子里,心识之中,熏进来一股清净的 流,种下佛的种子,就是这个意思。
  回到 本:


【《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也就是约行性说的。】
''' 【《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也就是约行性说的。】'''


 『佛种从缘起』其实也是 要听闻正法,然后发心 熏行 这些圣道,也是从因缘而起的佛的种子,不是本来就有的。
 『佛种从缘起』其实也是要听闻正法,然后发心 修习 这些圣道,也是从因缘而起的佛的种子,不是本来就有的。


'''3、小结'''
'''3、小结'''


【 一切法空性,为可能成佛的理性。】
''' 【 一切法空性,为可能成佛的理性。】'''
 
这个法空性,这里也只说是成佛的可能性,为什么是可能性?因为如果证悟了法空性,没有回小向大,那当然就是二乘,没办法成佛,如果要回心向大,那就有成佛的可能性。
 
所以说【 '''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
 
这就是可能性,因为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么多声闻,同样是听闻佛的法界等流闻熏习的,但是佛为弥勒佛讲的法,他没办法理解,自然没办法发心,自然也不能够成佛。真的对佛的法界等流能够熏习进来,领受进来,领纳进来,然后再发心,才是成佛的一个必然性。
 
所以说'''【 事理是一致的:】'''


  这个法空 ,这里也只说 可能性 的可能 性, 为什么是可能性?因为 如果 证悟了法空性, 没有 回小向大 当然就是 二乘 没办法成佛,但是要回心向大,那就有成佛的可能性
  行佛 性是 佛性 是理 有理 如果没有 ,当然 有名无实;如果有理有事,那 就是 以智导行 以行证智了


  所以说 依佛菩萨 教化 发心成闻熏习 ,为 可能成佛 行性 。】
 【'''如不是缘起 的, 就不是空的 不是空无自性的,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因 无性空,所以从缘而起,从缘而起,所以是无性空 的。】'''


  这就是可能性, 因为 佛陀在世 时候 那么多声闻 同样是听闻 的法界等流闻熏习的 他没办法理解佛为弥勒佛讲 的法, 办法理解 自然没办法 发心, 自然也 能够成佛 对佛 法界等流 够熏习进来 领受进来,领纳进来 然后再 发心, 成佛 一个必然性
 因为 理是空 的, 但是事还要从缘而起,还要待缘 还要具足因缘。就像虽然说我们都有 我们本来 无我 ,一切 没有自性 ,没 有自体 但如果我们不 发心,不 按圣道六度去修 我们还是缘不起圣道 法。缘不起六度的话,所学 说是一种空洞的知识 等于说就算明白了法理 如果 不起 心, 那就 知识 事情了


 所以说 【   事理 是一 :】
 所以 从空义能够缘起大悲心,缘起菩提心,真的还要不断地去努力,因为没有固定性,所以它就能够从缘而起。我们现在在不断的进修之中,一般所说因缘不具足,或者叫因缘还没到,但这个因缘不是等待而来的,必须要积极的努力,才能把行佛性这个缘给它生起来。如果不去积极的追求,我们只是<u> 等待、随缘,其实随的都 这种业缘,没办法随这个圣法缘</u>。所以这个圣道,需要我们的信,愿,行,三方面的积极努力,积极的态度来追求,才能缘起来。我们现在缘起杂染法很容易,但缘起清净法确实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我们对这个杂染法,可能欢喜心、爱乐心也很足,对生起圣道法,可能就困难 些,这个也是很现实 问题。


行佛 是事 理佛 是理 有理如果没有事 当然有名 实, 果有理有事 那就 以知导行,以行正知了
'''【无 而缘起 缘起而无 性, 佛在坐道场时 就是这样的通达:『观 明(等) 虚空无尽 …… 诸菩萨不共妙观』 】'''


  【如不是 起的 就不是空的;不 是空无 自性的 不会 缘起 的。因为 无性空, 所以从 ;从 起, 所以 是无性 的。
  因为佛观十二因 缘, 像虚 一样 ,就是缘起无性空, 因为 缘起 是与空相应的。贤圣的 缘起 和明,和智相应的,当然就没有自体可得。观十二因缘,像虚空一样无尽,虚空相一样 尽,其实就是一切法空性,就是一切法的一个本然性,这个本然 ,是菩萨坐道场,到最后成佛的时候,能够断一切 习气无明


因为理是空的,但是事还要从缘而起,还要待缘,还要具足因缘,就像虽然说我们都有佛性,我们的本来是无我的,一切法没有自性,没有自体,但如果我们不发心,不按圣道六度去修,我们还是缘不起圣道的法,缘不起六度的话,只能说是一种空洞的知识,等于说;就算明白了法理,如果发不起心,那就是知识边的事情了,所以从空义能够缘起大悲心,缘起菩提心,真的还要不断地去努力,因为没有固定性,所以它就能够从缘而起。


缘也可能我们现在在不断的进修之中,所谓一般所说的因缘不具足,或者叫因缘还没到,但这个因缘,不是等待 来的 必须要积极的努力,才能把行 性这个缘给它生起来,如果不去积极的追求,我们只是 等待,随缘,其实随的都是这种业缘,没办法随这个圣法缘,所以这个圣道,需要我们的信,愿,行,三方面的积极努力 积极的态度来追求,才能缘起来,我们现在缘起杂染法很容易,但缘起清净法确实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 明我们对圣道的意乐心欢喜心,我们对这个杂染法,可能欢喜心很足,爱乐心也很足,对 起圣道法,可能就困难一些,这个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依此 成佛 ,佛 也就依此而 一乘 ,说 一切众 有佛性 【8】】'''


  【无性而 缘起而无性 佛在坐道场时 就是这样的 达:『''' (等)如虚空无尽 ……是诸 菩萨 不共妙 '''』
  因为观十二因 缘, 完全是从事行来观理的 事理能够一致 事当然要 过六度万行来 ,不是仅仅说 心见性 不经 菩萨 道就能够 出来。这就是行佛性


  因为 观十 二因 像虚空一样无尽 缘起无性空 因为缘起是与空相应 。贤圣 缘起 法, 和明 和智相应 的, 当然 自体可得 观十 因缘 像虚空一样无尽 虚空相一样无尽 其实就 是一 切法空性 就是 一切 法的 个本然性 这个本然性 ,是 菩萨做道场 到最后 成佛 的时候 ,能 够断 习气无明
  【8】如來藏學者與唯識學者對一切眾生是否皆能成佛之看法:參見: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335-336:「一、理佛性:這是就真如法性而言的。真如──又名法界,此理 性的圓滿清淨,故又名法身。 、行佛性;成佛與否,須視有無無漏種子而決定。 為眾生的根性各各不一 有人 具有聲聞乘無漏種子的 有人 具足獨覺乘無漏種子的 有人具備成佛無漏種子 ,也有人圓具三乘聖法無漏種子 ;也有人沒有三乘聖 無漏種子,而祇有人天乘種子的 這便 所謂無性眾生 不能成佛的。從這一解說中,否認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以成佛 教說。唯識學者認為 ,就有 無無漏種子的立場言,確有一分眾生沒有佛性 不能成佛的。具 乘種子,不具成佛無漏種子的 還是不能成佛的 這是唯識與如來藏學者的諍論處。<u>如來藏學者 ,是 以「 乘為究竟,三乘為方便」的 因為 一切 眾生有如來藏,具足無量清淨功德,個個都可成佛。而唯識學者與此相反,以「三乘為究竟, 乘為方便」 因為佛說一乘 一種方便教說 有些眾生根本不能 成佛, 乘是究竟的?在唯識學者的眼中,《法華經》因此也成為不了義 的。 」</u>


【【7】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说一切众生有佛性。【8】】


因为观十二因缘,完全是从事行来观理的,事理能够一致的,事当然要通过六度万行来观,不是仅仅说明心见性,不经菩萨道就能够观出来,这就是行佛性。


'''三、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差异'''
'''三、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差异'''
第294行: 第316行:
'''1、理佛性'''
'''1、理佛性'''


【约理佛性说,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的。】
''' 【约理佛性说,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的。】'''


 这个是从理上来成立的。
 这个是从理上来成立的。
第300行: 第322行:
'''2、行佛性'''
'''2、行佛性'''


【约行佛性说,待缘而成,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 【约行佛性说,待缘而成,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这个行佛性,是待缘而成,待缘而成就没有那种必然性,
 这个行佛性,是待缘而成,待缘而成就没有那种必然性,


【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 【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有』除非你是发菩提心,生起大悲愿,然后行六度,行佛性就会生起来 缘起来,如果说没有生起信愿,那就是当做一种知识学问,等于说是没有的。
 『有』 除非你是发菩提心,生起大悲愿,然后行六度,行佛性就会生起来 缘起来,如果说没有生起信愿,那就是当做一种知识学问,等于说是没有的。


【大乘法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就是行性佛性。】
''' 【大乘法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就是行性佛性。】'''


 所以这个菩提心 不是说心里一个想法,完全是和戒定慧 六度 相结合的。
 所以这个菩提心 不是说心里一个想法,完全是和戒定慧 六度相结合的。


【《法华经》的『''' 佛种从缘起''' 』,就是约菩提心种说的。】
''' 【《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就是约菩提心种说的。】'''


 菩提心,就是要亲近善 ,听闻正法,多闻熏习,然后发起菩提心 如果听经闻法,没有发起菩提心,就没办法种下佛种,那等于说是没有。
 菩提心,就是要亲近善 ,听闻正法,多闻熏习,然后发起菩提心 如果听经闻法,没有发起菩提心,就没办法种下佛种,那等于说是没有。


【如在从前大通智胜佛法会中发菩提心的,有些人是退修小乘了。如亲友的为他系上无价宝珠,他竟不觉不知,弄得贫困不堪。其实,『''' 一切智愿(菩提愿)犹在不失''' 【9】 。在醉酒时,亲友为他系上无价宝珠,如在无明生死中,遇佛菩萨的化导而发菩提心(有人解说系珠为本有佛性,与经义相违)。发菩提心,就成大乘法器,能展转出生无边功德。】
''' 【如在从前大通智胜佛法会中发菩提心的,有些人是退修小乘了。如亲友的为他系上无价宝珠,他竟不觉不知,弄得贫困不堪。其实,『一切智愿(菩提愿)犹在不失』。在醉酒时,亲友为他系上无价宝珠,如在无明生死中,遇佛菩萨的化导而发菩提心(有人解说系珠为本有佛性,与经义相违)。发菩提心,就成大乘法器,能展转出生无边功德。】'''


 所以说发菩提心,就成就大乘的法器,能辗转出生无边的功德 因为菩提心就会有一种动力,追求无上的佛菩提,然后还要累积度众生的功德,就会辗转生出无边的功德。
 所以说发菩提心,就 成就大乘的法器,能辗转出生无边的功德 因为菩提心就会有一种动力,追求无上的佛菩提,然后还要累积度众生的功德,就会辗转生出无边的功德。


【所以《十地经》,《大集经》等,都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的果德。【10】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11】】
''' 【所以《十地经》,《大集经》等,都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的果德。【10】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11】】'''
 
这里又举了二个经,《十地经》,《大集经》,都譬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果。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
 
菩提心为宝珠,《法华经》里有一个系珠喻,系珠的一个比喻,《法华经》上说,至亲友家醉酒的时候,他的一个善知识把宝珠给系在衣服里了。因为这个就是菩提心,他过去在善知识那里听经闻法,经善知识引导,他发了菩提心,但后来就忘失了菩提心。等于说他种下了佛的种子,暂时的忘失了而已,这个善根没有显发出来,所以经中譬喻给缝在衣服里,意思就是这个菩提心的种子很微细,不容易发现,所以用宝珠来譬喻。
 
 
【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34入法界品〉:「善男子!譬如摩尼名净光明,有人以此璎珞身者,蔽余宝光,悉如聚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摩尼宝珠璎珞其身,映蔽声闻、缘觉心宝。善男子!譬如水珠,置浊水中,水即澄清。菩提心珠亦复如是,除灭一切烦恼垢浊。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珠,璎珞其身,入深水中而不没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宝珠,入生死海而不沈没。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大龙宝珠,往到龙所,龙不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大龙宝珠,入欲界中,烦恼恶龙所不能害。」
 
【11】《菩萨地持经》卷 1:《菩萨地持经》:"行方便亦如是。云何为种性。略说有二。一者性种性。二者习种性。性种性者。是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是名性种性。习种性者。若从先来修善所得。是名习种性。又种性名为种子。名为界。名为性。又不习者。果细果远。习者。果粗果近。菩萨成就种性者。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何以故。有二种净。一者烦恼障净。二者智障净。二乘种性烦恼障净非智障净。"


这里又举了二个经;《十地经》,《大集经》,都譬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果。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


菩提心为宝珠,《法华经》里有一个系珠喻,系珠的一个比喻,《法华经》其实也是说;至亲友家醉酒的时候,他的一个善知识,把宝珠给系在衣服里了,因为这个就是菩提心,他过去在善知识那里,听经闻法,经善之引导,他发了菩提心,但后来就忘失了菩提心,等于说他种下了佛的种子,暂时的忘失了而已,这个善根没有显发出来,所以经中譬喻给缝在衣服里,意思就是这个菩提心的种子很微细,不容易发现,所以用宝珠来譬喻。


 行佛性又分两个阶位:
 行佛性又分两个阶位:
第330行: 第359行:
'''(1) 性种性位:'''
'''(1) 性种性位:'''


【起初,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菩提心,熏习成大乘佛性。如下种一样,名性种性。
''' 【起初,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菩提心,熏习成大乘佛性。如下种一样,名性种性。'''


【  菩提心一发起,永为成佛的因缘,是不会失去的 如《法华经》系珠喻所说。但这不能说是本有的,因为是依发心而熏习成的──法界等流的闻熏习。】
''' 菩提心一发起,永为成佛的因缘,是不会失去的 如《法华经》系珠喻所说。但这不能说是本有的,因为是依发心而熏习成的──法界等流的闻熏习。】'''


 不能说本有,它是依发心而种下来的,这个是性种性位 性种性位是唯识里面的说法,在下边也有这个解释,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不参考了。
 不能说本有,它是依发心而种下来的,这个是性种性位 性种性位是唯识里面的说法,在下边也有这个解释,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不参考了。


 性种性位就是种下了种子的一个阶位,因为理佛性没种下种子,还没办法去实行,只有说发了菩提心,才能够种下菩提种,这个就是行佛性。
 性种性位就是种下了种子的一个阶位,因为理佛性没种下种子,还没办法去实行,只有说发了菩提心,才能够种下菩提种,这个就是行佛性。
第340行: 第369行:
'''(2) 习种性位:'''
'''(2) 习种性位:'''


【其次,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
''' 【其次,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


  有了菩提心种 ,就 依这佛性而渐渐 修习引 发, 使佛种的 清净功德,由 成中 由中成为上 因为 清净功德, 也有 中下的一个程度,按现在来说,就是程度
  按现在来说 ,就 是程度不同。一般用大乘 阶位来说,『下』可能是 心十信位 『中』是三贤位,『上』就是十地位。因为这些 清净 功德, 都是 菩提心 逐渐逐渐的累积 逐渐逐渐的修发 ,这 清净功德, 由十信增长到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再增 到十地


一般用大乘的阶位来说;『下』可能是发心十信位,『中』是三贤位,『上』就是十地位,因为这些清净性功德,都是由菩提心种逐渐逐渐的累积,逐渐逐渐的修发,这些清净功德,由十信增长到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再增上到十地。
''' 【大乘的功德净能,不断熏习而增胜起来,名为习种性。】'''
 
【大乘的功德净能,不断熏习而增胜起来,名为习种性。】


 就是这种修习,不断的累积。
 就是这种修习,不断的累积。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12】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12】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 【12】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


 就是到初地的时候,不但是得了清净功德,也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就是得了一分佛的法身了。
 就是到初地的时候,不但是得了清净功德,也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就是得了一分佛的法身了。


【以是,法空性(理佛性)虽凡圣一如,】
''' 【以是,法空性(理佛性)虽凡圣一如,】'''


 这个理佛性,在凡不增,在圣也不减,一切一切法界众生,都普遍具备这种本然性的。
 这个理佛性,在凡不增,在圣也不减,一切一切法界众生,都普遍具备这种本然性的。


【众生界、菩萨界、佛界,平等平等,】
''' 【众生界、菩萨界、佛界,平等平等,】'''


 因为从理性佛说来说,都是平等的,在众生界、菩萨戒、佛界、平等,平等。
 因为从理性佛说来说,都是平等的,在众生界、菩萨戒、佛界、平等,平等。


【而成佛或不成佛,还待修习来分别:】
''' 【而成佛或不成佛,还待修习来分别:】'''


 虽然说这个普遍的法性,遍满了众生界,菩萨界,佛界,众生、心、佛、是没有差别,都是平等的,但是到底能不能成佛,还是待修习行佛性来分别的。
 虽然说这个普遍的法性,遍满了众生界,菩萨界,佛界,众生、心、佛、是没有差别,都是平等的,但是到底能不能成佛,还是待修习行佛性来分别的。


【是否熏发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如不修习,凡夫还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问是谁,一切众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 【是否熏发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如不修习,凡夫还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问是谁,一切众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所以这个行佛性 ,还 是很重要的,性种性位和习种性位,都是行佛性 有两种阶位 一个是种下了发菩提心的种 这个位置,一个是依菩提心而行六度四摄这些功德法,累积才能够完成佛道,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这种通俗说和真实说 真实说是深义的,通俗说就是一种通俗义的,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到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区别了。
 所以这个行佛性是很重要的,性种性位和习种性位,都是行佛性 。行佛性 有两种阶位 一个是种下了发菩提心的种 这个位置,一个是依菩提心而行六度四摄这些功德法,累积才能够完成佛道,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这种通俗说和真实说 真实说是深义的 (唯识、中观) ,通俗说就是一种通俗义的 (如来藏说)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到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区别了。


 下 边注解还有很 挺好 参考 由于 时间的 因, 我们就先学 这里
  【12】 印顺导师《中观今论》 p.148-p.149:「约初后(远近)论性相:《智论》卷 67(大正 25.528b25-26)说:「是相积习成性,譬如人瞋,日习不已,则成恶性」。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初或善或恶,或贪或瞋,即是相。如不断的起作,久后会积习成性。等到习以成性,常人不了,每以为本性如此。佛说众生有贪性人,瞋性人、痴性人等,这都由久久积习而成性的,并非有定善定恶的本性。《智论》卷31(大正 25,292c3-5)说:「如人喜作诸恶,故名为恶性,如集善事故名为善性,如《十力经》(见《杂阿含》卷 26,684 经,大正 2,186b-187b)中说」 ──佛以种种界(即性)智力,知众生根性等不同。俗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不过是说习久成性,从串习而成为自然而然的,不容易改换而已。人生 来,受父母的教养和师友的熏陶,社会的影响不同,养成 少不同 性格;或是因为宿因善恶的潜力,或生理机能的差别 成为不同的性格、嗜欲等,这些都是积渐而成的。不但人的性格如此,一切法也是如此的。因为一切法无不表现在时间中,依幻论幻,有 时间 相,即不无前前后后的相续性。前前的对于后后的有影响,即有熏习。相虽不即是性,但由不断 起作,即由相的积习而成性。从微至着,从小到大,都有此由相而成性的意义。所以,性不是固定的、本然如此的。依中观说:人之流转六趣,都因熏习的善恶而定其升降的。凡夫如此,佛、菩萨等圣贤也如此,无不是由积渐而成。有人说:佛性人人本具。还有约无漏种子,说某些人有佛性,某些人无佛性!这都是 中有果论者。依中观说:众生没有不可以成佛的 以众生无决定性故。这是说:生天、为人,都没有定性,都是由行业的积习行成。等到积习 成为必然之势,也可以称之为性,但没有本来如此的定性。所以,遇善习善可升天,遇恶习恶即堕地狱,乃至见佛闻法,积习熏修,可以成佛




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