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2,092
次編輯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第33行: | 第33行: | ||
【行不瞋善根故,瞋等诸结使薄,深入慈悲心;行不痴善根故,无明等诸结使薄,深入般若波罗蜜。如是禅定、慈悲、般若波罗蜜力故,无事不得,何况四事!」】 | 【行不瞋善根故,瞋等诸结使薄,深入慈悲心;行不痴善根故,无明等诸结使薄,深入般若波罗蜜。如是禅定、慈悲、般若波罗蜜力故,无事不得,何况四事!」】 | ||
有了这个三善根,无事不得。所以这个善根;等于说要具足意业的三善根,就能够无事不办,无事不得,就不会堕恶道,也不会顶堕,可能一直达到圣道,三善根我们前面没少学, | 有了这个三善根,无事不得。所以这个善根;等于说要具足意业的三善根,就能够无事不办,无事不得,就不会堕恶道,也不会顶堕,可能一直达到圣道,三善根我们前面没少学,和三心相应;三特胜、三德,都是三善根的圆满。所以三善根,不断的扩充,不断的圆满,最后才能达到菩萨的究竟。 | ||
这一段就是以十善为本,十善比较重在意业的三善根,所以我们的善心所里,有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三善根其实就是信,一般说你发起菩提心,就是有一分的净信心。我们在《佛法概论》其实也学到了;这种道德的意识;道德的努力;道德的纯洁;道德的根本;三善根就是道德的根本。 | 这一段就是以十善为本,十善比较重在意业的三善根,所以我们的善心所里,有无贪、无嗔 、 无痴三善根,三善根其实就是信,一般说你发起菩提心,就是有一分的净信心。我们在《佛法概论》其实也学到了;这种道德的意识;道德的努力;道德的纯洁;道德的根本;三善根就是道德的根本。 | ||
十善业表: | 十善业表: | ||
【1、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菩萨:不淫)】 | |||
不杀;离杀救生,不偷盗;离偷盗布施,不邪淫;离邪淫就是梵行,这就是身的三业。 | |||
【2、口 :不 妄语、 不 两舌、 不 恶口、 不 绮语】 | |||
口业:是四个;离妄语 | 口业:是四个;离妄语 ; 就是诚实语,离两舌,不两舌 就能够和合不争。离恶口;就是爱语。离绮语;就是质直之语 , 这是口四业。 | ||
【3、意: 不 贪欲:成无量三摩地;不瞋恚:具广大的慈悲;不邪见:得甚深的正慧 【16】】 身三 、 口四 、意 业三。 | |||
不饮酒归纳到意业,无嗔 就是 慈悲,离邪见,离贪清净,离嗔慈悲,离邪见就是正见。所以意业除了发菩提心,菩提心 不能够维持长久,菩提心虽然说能够长养我们这个信 愿 , 长养 这个 戒 体,但是,如果说能够持久,再结合十善业这种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这样才能够达到三 善 根。当然我们 三善 根 ; 一念的净信容易 , 要想信心成就不容易。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一个是有正信,一个是要有 正见 。有正信,因信而去 解这个义理 ,解 法义能够明理,明理更能够升起这种更纯净之信,当然纯净信需要一定摄受的力量,因为我们的闻思,就是文慧成就,它也需要一个宁静的力量,要不然我们的心不稳定,也容易落入这种散乱之中,就是在这种贪嗔的心所之中,不能够自主 , 所以,还是容易受杂染的摆布。 | |||
下边说十善业 能够摄为 三聚戒: | |||
丁二、 三 聚净 戒 | |||
【''' 摄 为 三 聚 戒,'''】 | |||
下边 说这个 十善业 ,它能够 摄为三聚戒 | |||
从 | 【 从 菩萨戒 来说, 就是十善正行 ,不 过从善 行 的不同意义,总摄为「三聚净戒」:】 | ||
【'''一、从离恶防非来说 , 名律仪戒;】''' | |||
律仪就 是我们就 是种种戒条 ,一 项一项戒条 , 就像我们五戒、八戒、出家戒 , 这 都 属于律仪 , 律仪 就是 防非止恶的一 个 功能 。 | |||
【'''二、从 广 集 一 切善行来 说, 名摄 善法 戒''';】 | |||
就是世间一切善法 , 用十善能够给 它 设摄持起来 。 | |||
【'''三、从利益救济 一 切众生来说 , 名饶益 有 情 戒''' 。 】 | |||
这就 是菩萨的 三聚净 戒。 | |||
【总之 ,菩萨 的 戒 行 ,是 无恶不除 , 无善不行 , 无一众生而 不 加利济 的。 】 | |||
从 三 聚对号来说: | |||
【'''一、摄律仪戒:无恶不除】''' | |||
【'''二、摄善法戒:无善不行】''' | |||
【'''三、饶益有情戒:无一众生不加利济】''' | |||
这就是大乘佛法,比较广开方便之门吧,不舍一位众生,才去广开方便之门,所有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 | |||
所以,从声闻法来说;只是我不行恶就可以了,我消极的不作恶,一般都是禁;让我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在大乘来说;不仅仅止恶,还要积极的行善,积极的扬善,可以说把世间一切微妙善法,其实都能够归纳到佛道上来「世间一切微妙善法,佛法都说尽。」就是这个意思。虽然说佛法广开方便之门,不舍一位众生,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一个很序列的引导,可能像我们前面学到的;以方便为究竟,就把方便的当成究竟。 | |||
下面说七众所通行;菩萨的十善戒七众所通行。 | |||
丁三、七众通行 | |||
【'''七众所通行。'''】 | |||
'''一、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异''' | |||
下面说七众所通行;菩萨的十善戒是七众所通行。 | |||
【'''1、在声闻法中,'''律仪戒有男女、僧俗等差别,】 | |||
出家戒有比丘,比丘尼,然后还有出家和在家戒,这样就分为很多的差别。 | |||
【分为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因戒的不同,分佛弟子为七众。】 | |||
分为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沙弥,沙弥尼戒,出家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戒。因为戒律不同,所以分佛弟子为七众,因为男众女众持的戒不一样,出家沙弥和沙弥尼,比丘和比丘尼,他的戒法也是有所不同。在家和出家戒也是不同,这样就分为七众。 | |||
【'''2、但菩萨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小差别)的,所以是七众弟子所共通奉行的。】 | |||
但菩萨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当然是有小差别的,所以是七众弟子所共同奉行的,菩萨戒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无论是男女,都可以受菩萨戒,所以,它是通于七众,都可以来受持,来行持的。 | |||
'''二、菩萨戒要有声闻戒为基础''' | |||
【要受菩萨戒,应先受七众的律仪戒。如优婆塞(受五戒的男众)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优婆塞;沙弥尼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沙弥尼;比丘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比丘。】 | |||
在受菩萨戒之前;肯定先受在家五戒,出家戒,我们在出家登三坛大戒的时候,都是先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然后是菩萨戒,它的次序就是这样的,菩萨戒要有声闻戒为基础。 | |||
'''三、戒藏''' | |||
三藏就涉及到这个戒藏。 | |||
【'''1、说到戒法,声闻藏中有广律。】''' | |||
【'''2、菩萨藏虽 传说有菩萨的 戒藏''' ,但从传译到中国 ( 西藏在内 ) 来说,菩萨戒都是 附见 于 经 中的 。】 | |||
就是大乘的这个戒 藏; 没有单独这么一个 藏 。大乘有经藏,大乘经 、 有大乘论,但是唯独没有大乘的戒藏,所以一般来讲三藏,都是指声 闻 的三藏。大 乘 唯独就没有 戒藏 这一项,都是 附于 经中和论中 。 | |||
'''四、 菩萨 戒 藏的内容不尽 相同''' | |||
'''1、罗什译的《梵网戒本》''',列'''十重'''四十八轻戒; | |||
'''2、昙无谶译的《优婆塞戒经'''》,列'''六重'''二十八轻戒; | |||
'''3、玄奘译的《瑜伽菩萨戒本》''',列举'''四重'''四十三轻戒。 | |||
轻戒多少有出入,菩萨的重戒,大致 相同, 如《虚空藏经》、《菩萨本业璎珞经》、《胜鬘经》等,也都有说到。我国一向采用《梵网》戒本,但广说开遮持犯,犯轻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 | |||
第一,是传说中罗什的饭碗经戒本大王经这个就是经,所以这个剧本,是附在经中的,它有十重48轻戒。然后,还有这个优婆塞戒经,优婆塞戒经,是六重28轻戒,它也是,附在京中的,还有瑜伽,瑜伽菩萨戒本,就御前菩萨戒本,他列举了四重,四重43轻,这个是论前边儿是经。清戒多少? | 第一,是传说中罗什的饭碗经戒本大王经这个就是经,所以这个剧本,是附在经中的,它有十重48轻戒。然后,还有这个优婆塞戒经,优婆塞戒经,是六重28轻戒,它也是,附在京中的,还有瑜伽,瑜伽菩萨戒本,就御前菩萨戒本,他列举了四重,四重43轻,这个是论前边儿是经。清戒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