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3」:修訂間差異

移除 205 位元組 、​ 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行 9: 行 9:
 提出了三要行;以菩提相应的就是上求下化的志愿。以慈悲心为上首,从慈悲心引发六度、布施;然后法空慧就是善巧方便。所以归纳出;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是它的目标;慈悲心是它的动机;法空慧就是它的技巧。依这三要行,修习一切行,一切行包含了世间法,就是人天法和出世的三乘共法,解脱法。还有大乘的六度四摄,这些都是一切行。依此这一切行,就能够达到究竟的一佛乘。
 提出了三要行;以菩提相应的就是上求下化的志愿。以慈悲心为上首,从慈悲心引发六度、布施;然后法空慧就是善巧方便。所以归纳出;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是它的目标;慈悲心是它的动机;法空慧就是它的技巧。依这三要行,修习一切行,一切行包含了世间法,就是人天法和出世的三乘共法,解脱法。还有大乘的六度四摄,这些都是一切行。依此这一切行,就能够达到究竟的一佛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菩萨的学处;以十善为本,学的还是菩萨行,以行菩提心为主。因为这也是行佛性的主要内容。所以说菩萨的学处十善行,为 的根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菩萨的学处;以十善为本,学的还是菩萨行,以行菩提心为主。因为这也是行佛性的主要内容。所以说菩萨的学处十善行,为 的根本。


 丙六、菩萨学处
 丙六、菩萨学处
行 27: 行 27:
 【 发菩提心时,先受大乘归依。这不是尽形寿的归依,而是:『从今日乃至菩提』的归依,【11】归依于佛法,不退菩萨僧。】
 【 发菩提心时,先受大乘归依。这不是尽形寿的归依,而是:『从今日乃至菩提』的归依,【11】归依于佛法,不退菩萨僧。】


 因为大乘皈依,不像我们最初的皈依是尽行寿,但是大乘的皈依,是从即日起一直到无上的菩提,就是一直到佛果。他皈依是大菩萨, 因为 他也是皈依三宝『佛,法,僧』佛 当然是佛陀的无上菩提无上正觉;法就是大乘的法;大乘的法基本上是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的真如实相,也是佛的涅槃。然后以圣位菩萨作为菩萨的僧宝,作为皈依的对象。
 因为大乘皈依,不像我们最初的皈依 是尽行寿,但是大乘的皈依,是从即日起一直到无上的菩提,就是一直到佛果。他皈依是大菩萨,他也是皈依三宝『佛,法,僧』佛当然是佛陀的无上菩提无上正觉;法就是大乘的法;大乘的法基本上是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的真如实相,也是佛的涅槃。然后以圣位菩萨作为菩萨的僧宝,作为皈依的对象。


 所以愿菩提心就是大乘的皈依。因为在大乘的皈依,发的心就需要长远的心——菩提心,以佛果为究竟的理想,不像声闻,只是达到解脱就可以了。 这个菩提心,不是以自己究竟解脱为目标,他是上求下化。这个大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菩提萨埵』需要有这种大心,勇猛之心才能完成究竟的佛道。
 所以愿菩提心就是大乘的皈依。因为在大乘的皈依,发的心就需要长远的心——菩提心,以佛果为究竟的理想,不像声闻,只是达到解脱就可以了。这个菩提心,不是以自己究竟解脱为目标,他是上求下化。这个大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菩提萨埵』需要有这种大心,勇猛之心 才能完成究竟的佛道。


'''二、行菩提心(菩萨戒)'''
'''二、行菩提心(菩萨戒)'''
行 41: 行 41:
 【 这也就是一般归依文中,『从今日始,乃至命终,护生』的究极意义。】
 【 这也就是一般归依文中,『从今日始,乃至命终,护生』的究极意义。】


 究极意义;就是菩萨要长久的在世间去护生,不像一般的世间,尽这一生,终此一生来护生,菩萨的这种命终护生, 的究极意义; 菩萨生生世世要护生了 所以究极意义;就是代表他不仅仅是局限在这一生,要生生世世护持佛法,护持众生,所以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也就是菩萨的最终的使命。
 究极意义;就是菩萨要长久的在世间去护生,不像一般的世间,尽这一生,终此一生来护生,菩萨的这种命终护生, 的究极意义 ;菩萨生生世世要护生了 所以究极意义;就是代表他不仅仅是局限在这一生,要生生世世护持佛法,护持众生,所以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也就是菩萨的最终的使命。


 【 论理说,归依表示了信愿,就依归依得戒;】
 【 论理说,归依表示了信愿,就依归依得戒;】
行 57: 行 57:
 【 '''1、同样的,受大乘归依而发菩提心''',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萨戒,名为菩萨。】
 【 '''1、同样的,受大乘归依而发菩提心''',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萨戒,名为菩萨。】


 发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前面已经大概知道了;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是下化众生,然后要有三心,当然 有这种菩萨的要行。三心要和一切善法功德相应,就能够依菩提心而得菩萨戒,名为菩萨。
 发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前面已经大概知道了;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是下化众生,然后要有三心,当然 有这种菩萨的要行。三心要和一切善法功德相应,就能够依菩提心而得菩萨戒,名为菩萨。


 【 其后再受菩萨戒,也不过开示戒相而已。但如来善巧化导,在大乘法中,也有但受愿菩提心,而没有受菩萨戒的。然经论中说:『菩提以正行而为坚实』;『若无正行,不得菩提』【13】;】
 【 其后再受菩萨戒,也不过开示戒相而已。但如来善巧化导,在大乘法中,也有但受愿菩提心,而没有受菩萨戒的。然经论中说:『菩提以正行而为坚实』;『若无正行,不得菩提』【13】;】


 这个正行就是菩萨的大行,因为菩提心以正行才能够坚固你的信心, 就是菩提心。 其实这个正行都是上求下化,离不开三要行的,有了这种行,才能够坚实。
 这个正行就是菩萨的大行,因为菩提心以正行才能够坚固你的信心,其实这个正行都是上求下化,离不开三要行的,有了这种行,才能够坚实。


  等于说到 我们前边儿也学到八正道;八正道有;正见,正思,正思就有正欲、正志,就是一种发了菩提心,愿意去实践;愿意得种种善法功德的一种心。所以下边就有正语、正业,正命这种戒行。这样以知导行,以行正知,就是用行把我们的理想,逐渐给实践出来,给证实出来。所以,它就坚固,坚实,不容易退失。如果没有正行,就不会得到这个究竟的菩提之果。
 我们前边儿也学到八正道;八正道有;正见,正思, 正思就有正欲、正志,就是一种发了菩提心,愿意去实践;愿意得种种善法功德的一种心。所以下边就有正语、正业,正命这种戒行。这样以知导行,以行正知,就是用行把我们的理想,逐渐给实践出来,给证实出来。所以,它就坚固,坚实,不容易退失。如果没有正行,就不会得到这个究竟的菩提之果。


 【'''2、不但以信愿而能成佛''',立菩提愿以后,应进一步的受持菩提正行(行菩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萨的学处。】
 【'''2、不但以信愿而能成佛''',立菩提愿以后,应进一步的受持菩提正行(行菩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萨的学处。】
行 74: 行 74:


 【 1【14】 厚观法师《深观广行的菩萨道》(p.40-48) 十善的特色:1、十善总摄一切戒法。】十善的特色,总摄了一切的戒法,所以,在大乘来说总摄了三聚净戒,这个下边能谈到。
 【 1【14】 厚观法师《深观广行的菩萨道》(p.40-48) 十善的特色:1、十善总摄一切戒法。】十善的特色,总摄了一切的戒法,所以,在大乘来说总摄了三聚净戒,这个下边能谈到。
【 1、十善总摄一切戒法。】


 【 2、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
 【 2、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
行 109: 行 111:
 【不但菩萨初学,从十善学起,名为十善菩萨。如说:『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15】。】
 【不但菩萨初学,从十善学起,名为十善菩萨。如说:『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15】。】


  其实 导师在《学佛三要》里讲到;十善菩萨其实就是十信菩萨,十信菩萨就是菩萨的初学,因为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信,从信增上,信增上 结合种种善法功德相应,所以, 也是属于十善菩萨。 所以 十善菩萨发大心,发这种大心,勇猛之心,快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导师在《学佛三要》里讲到;十善菩萨其实就是十信菩萨,十信菩萨就是菩萨的初学,因为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信,从信增上,信增上结合种种善法功德相应,所以, 也是属于十善菩萨。十善菩萨发大心,发这种大心,勇猛之心,快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就是发心;第一能够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第二自己也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这是菩萨要完成的使命,这是从最初十信开始。
 就是发心;第一能够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第二自己也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这是菩萨要完成的使命,这是从最初十信开始。
行 127: 行 129:
 【「问曰:何等善根故,不堕恶道、贫贱,及声闻、辟支佛,亦不堕顶?】
 【「问曰:何等善根故,不堕恶道、贫贱,及声闻、辟支佛,亦不堕顶?】


 问说:什么善根会不堕恶道?不会落入贫贱?以及声闻、辟支佛,亦不堕顶?堕顶我们也学过;暖顶忍四善根那个顶,因为那个顶,还没有达到不退堕,我们原先学到;只有到忍位才能终不堕恶道。如果没有到忍位的时候,声闻、辟支佛这个根性的人,也会顶堕,这个就 是什么善根才不会堕恶道,以及顶堕。
 问说:什么善根会不堕恶道?不会落入贫贱?以及声闻、辟支佛,亦不堕顶?堕顶我们也学过;暖顶忍四善根那个顶,因为那个顶,还没有达到不退堕,我们原先学到;只有到忍位才能终不堕恶道。如果没有到忍位的时候,声闻、辟支佛这个根性的人,也会顶堕,这个就是什么善根才不会堕恶道,以及顶堕。


 【答曰:有人言:行不贪善根故,爱等诸结使衰薄,深入禅定;】
 【答曰:有人言:行不贪善根故,爱等诸结使衰薄,深入禅定;】


 回答说:有人说,行不贪善根故,爱等诸结使衰薄,就是 我们 三善根的无贪善根,无贪爱等烦恼就淡薄了,就会深入禅定。
 回答说:有人说,行不贪善根故,爱等诸结使衰薄,就是三善根的无贪善根,无贪爱等烦恼就淡薄了,就会深入禅定。


 【行不瞋善根故,瞋等诸结使薄,深入慈悲心;行不痴善根故,无明等诸结使薄,深入般若波罗蜜。如是禅定、慈悲、般若波罗蜜力故,无事不得,何况四事!」】
 【行不瞋善根故,瞋等诸结使薄,深入慈悲心;行不痴善根故,无明等诸结使薄,深入般若波罗蜜。如是禅定、慈悲、般若波罗蜜力故,无事不得,何况四事!」】


 有了这 三善根,无事不得。所以这个善根;等于说要具足意业的三善根,就能够无事不办,无事不得,就不会堕恶道,也不会顶堕,可能一直达到圣道,三善根我们前面没少学,和三心相应;三特胜、三德,都是三善根的圆满。所以三善根,不断的扩充,不断的圆满,最后才能达到菩萨的究竟。
 有了这三善根,无事不得。所以这个善根;等于说要具足意业的三善根,就能够无事不办,无事不得,就不会堕恶道,也不会顶堕,可能一直达到圣道,三善根我们前面没少学,和三心相应;三特胜、三德,都是三善根的圆满。所以三善根,不断的扩充,不断的圆满,最后才能达到菩萨的究竟。


 这一段就是以十善为本,十善比较重在意业的三善根,所以我们的善心所里,有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三善根其实就是信,一般说你发起菩提心,就是有一分的净信心。我们在《佛法概论》其实也学到了;这种道德的意识;道德的努力;道德的纯洁;道德的根本;三善根就是道德的根本。
 这一段就是以十善为本,十善比较重在意业的三善根,所以我们的善心所里,有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三善根其实就是信,一般说你发起菩提心,就是有一分的净信心。我们在《佛法概论》其实也学到了;这种道德的意识;道德的努力;道德的纯洁;道德的根本;三善根就是道德的根本。
行 151: 行 153:
 【3、意:不贪欲:成无量三摩地;不瞋恚:具广大的慈悲;不邪见:得甚深的正慧 【16】】身三、口四、意业三。
 【3、意:不贪欲:成无量三摩地;不瞋恚:具广大的慈悲;不邪见:得甚深的正慧 【16】】身三、口四、意业三。


 不饮酒归纳到意业,无嗔就是慈悲,离邪见,离贪清净,离嗔慈悲,离邪见就是正见。所以意业除了发菩提心,菩提心不能够维持长久,菩提心虽然说能够长养我们这个信愿,长养这个戒体,但是,如果 能够持久,再结合十善业这种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这样才能够达到三善根。当然我们三善根;一念的净信容易,要想信心成就不容易。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一个是有正信,一个是要有正见。有正信,因信而去解这个义理,解法义能够明理,明理更能够升起这种更纯净之信,当然纯净信需要一定摄受的力量,因为我们的闻思,就是 慧成就, 也需要一个宁静的力量,要不然我们的心不稳定,也容易落入这种散乱之中,就是在这种贪嗔的心所之中,不能够自主,所以,还是容易受杂染的摆布。
 不饮酒归纳到意业,无嗔就是慈悲,离邪见,离贪清净,离嗔慈悲,离邪见就是正见。所以意业除了发菩提心,菩提心不能够维持长久,菩提心虽然说能够长养我们这个信愿,长养这个戒体,但是,如果能够持久,再结合十善业这种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这样才能够达到三善根。当然我们三善根;一念的净信容易,要想信心成就不容易。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一个是有正信,一个是要有正见。有正信,因信而去解这个义理,解法义能够明理,明理更能够升起这种更纯净之信,当然纯净信需要一定摄受的力量,因为我们的闻思,就是 慧成就,也需要一个宁静的力量,要不然我们的心不稳定,也容易落入这种散乱之中,就是在这种贪嗔的心所之中,不能够自主,所以,还是容易受杂染的摆布。


 下边说十善业能够摄为三聚戒:
 下边说十善业能够摄为三聚戒:
行 185: 行 187:
 【'''三、饶益有情戒:无一众生不加利济】'''
 【'''三、饶益有情戒:无一众生不加利济】'''


 这就是大乘佛法,比较广开方便之门 ,不舍一位众生,才去广开方便之门,所有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
 这就是大乘佛法,比较广开方便之门,不舍一位众生,才去广开方便之门,所有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


 所以,从声闻法来说;只是我不行恶就可以了,我消极的不作恶,一般都是禁;让我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在大乘来说;不仅仅止恶,还要积极的行善,积极的扬善,可以说把世间一切微妙善法,其实都能够归纳到佛道上来「世间一切微妙善法,佛法都说尽。」就是这个意思。虽然说佛法广开方便之门,不舍一位众生,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一个很序列的引导,可能像我们前面学到的;以方便为究竟,就把方便的当成究竟。
 所以,从声闻法来说;只是我不行恶就可以了,我消极的不作恶,一般都是禁;让我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在大乘来说;不仅仅止恶,还要积极的行善,积极的扬善,可以说把世间一切微妙善法,其实都能够归纳到佛道上来「世间一切微妙善法,佛法都说尽。」就是这个意思。虽然说佛法广开方便之门,不舍一位众生,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一个很序列的引导,可能像我们前面学到的;以方便为究竟,就把方便的当成究竟。
行 197: 行 199:


'''一、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异'''
'''一、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异'''
下面说七众所通行;菩萨的十善戒是七众所通行。


 【'''1、在声闻法中,'''律仪戒有男女、僧俗等差别,】
 【'''1、在声闻法中,'''律仪戒有男女、僧俗等差别,】
行 243: 行 243:


 【轻戒多少有出入,菩萨的重戒,大致相同,如《虚空藏经》、《菩萨本业璎珞经》、《胜鬘经》等,也都有说到。'''】'''
 【轻戒多少有出入,菩萨的重戒,大致相同,如《虚空藏经》、《菩萨本业璎珞经》、《胜鬘经》等,也都有说到。'''】'''


 轻戒多少有些出入,其实不同的经本,可能多少有出入的,十重四十八轻,还有六重二十八轻,还有四重四十三轻。所以轻重戒,多少都有出入的。菩萨的重戒,大致是相同的。
 轻戒多少有些出入,其实不同的经本,可能多少有出入的,十重四十八轻,还有六重二十八轻,还有四重四十三轻。所以轻重戒,多少都有出入的。菩萨的重戒,大致是相同的。
行 253: 行 252:
 我国一向采用《梵网经》的戒本,但广说开遮持犯,犯轻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就是《梵网经》,对这个开遮持犯,讲的比较多,也比较细致,这也是中国传统比较侧重的《梵网经》戒本的,犯轻犯重这个戒相,《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
 我国一向采用《梵网经》的戒本,但广说开遮持犯,犯轻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就是《梵网经》,对这个开遮持犯,讲的比较多,也比较细致,这也是中国传统比较侧重的《梵网经》戒本的,犯轻犯重这个戒相,《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


 但是在中国戒学这个宗,就是律宗,在中国形成一个宗派,律宗 所整理戒就更详细,因为 把各种 戒本的戒都详细的归纳出来,也就 形成中国南山律,形成中国独特的律学。
 但是在中国戒学这个宗,就是律宗,在中国形成一个宗派,律宗所整理 戒就更详细,因为 把各种戒本的戒都详细的归纳出来,也就形成中国南山律,形成中国独特的律学。
 
 
 
那个南山律学来学的话,那基本上就是很难去收拾了。因为那个戒象戒条太细太细等于说,


  就是 对佛陀当初 世界 缘,持戒的精神,就有点忽略 了。 总是侧重在 那个 琐碎的戒条戒 里边去了 。但是这种 佛陀为什么治 ?是 这个戒, 他自己 戒的因缘是什么?我们持戒的精神。为什么持戒? 所以要戒,应当让我们去注意什么,防范什么 其实这样 就失去 这种大体的原则这样就容易 只是注重的 那个 琐碎的 界限 失去了那种精神的话,使人们 起来的时候,由于 这种 戒条太多,
  按南山律学来学的话,基本上很难去受持了,因为戒相戒条太细,太细等于说 对佛陀当初 治戒 缘,持戒的精神,就有点忽略 总是侧重在琐碎的戒条戒 里边去了 佛陀为什么治这个戒, 戒的因缘是什么?我们持戒的精神。为什么持戒? 所以要 戒,应当让我们去注意什么,防范什么 其实这样就失去这种大体的原则 这样就容易只是注重的琐碎的 戒相, 失去了那种精神的话,使人们 起来的时候,由于戒条太多, 使人思想情感,受到种种的压抑郁闷,使我们的心理不但得不到戒体,反而会造成心理的一种负担,给心理造成很大的一种压力,使心情得不到纾解,不但不能起到戒的精神,不能获得这种戒体,反而徒生烦恼。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使人就思想情感,就受到种种的压抑郁闷,使我们的心理,不但得不到解体,反而,它会造成心理的一种负担,给心里造成很大的一种压力,是心情,得不到这种书籍,他不但不能起到这种戒的精神,不能获得这种解体,反而徒生烦恼。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回向!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editor
2,0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