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8 | 《 成佛之道 》 大乘不共法章-18 | ||
(2024-7-26) | (2024-7-26) | ||
我们继续学习成佛之道,今天已经进入了成佛之道 | 我们继续学习 《 成佛之道 》 ,今天已经进入了 《 成佛之道 》 六度里忍波罗蜜的课程,前边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我们已经学完了,布施是以利他为主,持戒是以护生为上。上节课学了【受持净戒者,如护于浮囊 ,不轻于毁犯,持犯俱不着。】受持净戒就像护 持 我们的橡胶船,因为戒能够保证我们不堕恶道,像个橡胶船一样,不会沉在水底。 | ||
毁戒的原因 | 谈到 毁戒的原因 , 一个是环境的诱惑力太强,外界的诱惑力往往是我们破戒的主要原因 , 再者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冲动性也比较强,内境与外境因缘和合,我们就会破戒。最关键的是 , 我们 持 戒的力量太弱 。怎么样能够增强我们 持戒的力量 呢?要于微小的过失处见大怖畏,微小的过失是导致大失败的原因。要能够在小小的过失之中,提高我们的警觉性,使我们警觉它的危害性,即便犯了也能够及时的忏悔,让我们的戒能够及时的恢复清净 。 | ||
菩萨没有登地之前,都是生生世世在人间修行的,在人间利他,累积善法功德,从受 持 净 戒 到等持。 微小 戒和极重戒他都比较重视,人们会忽略小小戒,不去注意 。 菩萨持净戒也 是 不离三心,最后达到无相戒——「持犯俱不着」。 因 为菩萨往往都是对他人犯戒,或者持戒,由于他 能够 深观法义 , 能知道一切法无常无 我, 都是因缘合和,没有一个持戒者 , 没有一个 犯 戒者, 也 没有一个戒可持,当然这是修到三轮体空才 能 达得到。 我们 现在这个凡夫位,还是注重在怎么能增长净 戒的 力量(下功夫) 。 | |||
戒学完了,开始学忍,其实忍跟戒是相关的 , 大要的讲,戒是克己,忍是恕他,宽恕别人。 | |||
戒学完了,开始学忍,其实忍跟戒是相关的 | |||
戊三、忍度 | 戊三、忍度 | ||
第17行: | 第15行: | ||
己一、摄生为本 | 己一、摄生为本 | ||
19A- 【'''摄护于众生,菩萨修忍度。'''】 | |||
己二、三类忍义 | 己二、三类忍义 | ||
19-B 【'''耐怨安受苦,及谛察法忍。'''】 | |||
这 | |||
这个偈诵 , 摄护众生为本, 那么 怎样来摄护 ? 下边就介绍: | |||
'''一、为「摄化」「护念」于众生而修忍度''' | '''一、为「摄化」「护念」于众生而修忍度''' | ||
摄护就是 | 摄护就是 , 摄化和护念众生修忍度。 | ||
''' 【 再说忍度。菩萨行是为了成佛。成佛一定要「摄」化众生,「护」念「众生」 , 】''' | |||
菩萨为了成佛,一定要摄化众生,护念众生。 | 菩萨为了成佛,一定要摄化众生,护念众生。 | ||
【'''1、成佛一定要 | 【'''1、成佛一定要修集摄受众生的「布施」,''' 】 | ||
因为你要摄受众生,要给予布施,给予他利益来摄取他的信任, 才能 进一步引导教化。 | |||
''' 【护念众生的「净戒」,才能利益众生而后成佛。】''' | |||
前边 | 前边持戒是护生为本 , 护念众生的净戒,去除一切损害众生的意愿,这样利益众生而后成佛。这是指前面的布施和持戒。 下边讲到忍,什么原因要修忍? | ||
【'''2、但众生是愚昧的''' ,'''可能会给予布施而不知感恩,或反而相仇害的,护念众生而持戒,众生却偏 要 来娆害的。】''' | |||
这是二种情况,有的 众生是布施 给他,他 不知 道 感恩 ;有 的 是 护念众生 ,为了不伤害众生, 而 坚韧 持 净 戒 。可是你不伤害他 , 有的 众生却来 伤 害 你,来欺凌你 。 | |||
'''【如 不 能坚忍 , 施与戒 的 功德,都 是 会因 而 破坏 的。 】''' | |||
这就需要修忍来成就前面的功德,否则( 不能忍的 话)前面的善法 功德 可能就要毁于一旦 。 下边就接着说: | |||
【'''3、世间尚且 要 『相忍为国』,『小不 忍 则乱大谋』,何况在无量生死中度众生而 成 佛 的 大事 , 那有 不 修 忍 而 能 成 就 呢!】''' | |||
世间 为了国家的和平安定,有些事也 要忍 一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小的事情能忍则忍 ,何况在度众生成佛的大事 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不如意的遭遇 ,不修忍 怎么 能 够 成就 佛道 呢 ?一切法得成于忍,是《金刚经》的一句话。 | |||
【'''所以菩萨非修 忍度不 可 , 而 忍成 为菩萨 的 大行之 一 了!】''' | |||
这是讲到 菩萨 为什么要 修忍度, 世间也要修 忍 ,何况佛法。 | |||
'''二、忍的意义''' | '''二、忍 【2】 的意义''' | ||
''' 【1、忍是忍耐】''' | |||
要有一定的忍耐性。 | 要有一定的忍耐性。 | ||
''' 【2、忍辱不过是忍的最重要的一项】''' | |||
因为忍 | 因为忍有很多种类,不过 忍辱 是忍中最重要的一项。 | ||
【'''从忍(kSAnti)之字义看:【3】】''' | 【'''从忍(kSAnti)之字义看:【3】】''' | ||
【'''(1)堪忍、忍辱''':属意志。】 | 【'''(1)堪忍、忍辱''':''' 属意志。''' 】 | ||
忍从字义看 | 忍从字义看 , 有堪忍、忍辱, 坚定的 意志 力 , 堪忍是有一 定的 承受能力,能够忍得下,这属于 意志 方面的。 | ||
【'''(2)忍可、认可''':''' 属知解。''' 】 | |||
【'''(2)忍可、认可''':属知解。】 | |||
忍可是属于知解的,知解就和知见、智慧相应的。 | 忍可是属于知解的,知解就和知见、智慧相应的。 | ||
第83行: | 第79行: | ||
忍在下边《空之探究》里讲到: | 忍在下边《空之探究》里讲到: | ||
【 | 【 【2 】《空之探究》:「正见甚深法的菩萨,从这样的情况下出现。悲愿力所持,自知「此是学时,非是证时」。所以不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盘,成为'''观空而不证空的菩萨'''。最深彻的,名为'''无生法忍'''。<u> 阿毘达磨中,忍是无间道 , 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u> 。」( Y 38p153 ))】 | ||
菩萨不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盘,成为观空而不证空的菩萨。观空而不证,最深彻的,名为无声法忍, | 【 菩萨不 断 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盘,成为观空而不证空的菩萨。观空而不证,最深彻的,名为无声法忍, 】 | ||
下边有个注解, | 无生法忍就是八地菩萨,他证的果位,有的判摄属于阿罗汉的阶位,但他是不证入实际,有的是初地的阶位。《阿毘达磨》中,《阿毘达磨》是小乘的论典,像《俱舍论》里边讲到,八智八忍是无间道,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这个知包含了知一切法、一切事项和究竟的空义。 下边有个注解, | ||
忍不但忍辱,还忍苦耐劳,忍可(即认透确定)事理。所以论说忍有三:忍受人事间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以及风雨寒热等苦,叫法忍。忍可诸法无生性,叫无生忍,无生忍即般若慧。 |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p.89: 「梵語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所以論說忍有三: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可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所以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忍是強毅不拔的意解力;菩薩修此忍力,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在的惡環境、惡勢力所屈伏。受得苦難,看得徹底,站得穩當,以無限的悲願熏心,般若相應,能不因種種而引起自己的煩惱,退失自己的本心。所以,忍是內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而內心能不變初衷,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而忍。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 | ||
导师在《般若经讲记》里都讲到: 忍不但忍辱,还忍苦耐劳,忍可(即认透确定)事理。所以论说忍有三:忍受人事间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以及风雨寒热等苦,叫法忍。忍可诸法无生性,叫无生忍,无生忍即般若慧。 | |||
'''三、忍的特性''' | '''三、忍的特性''' | ||
【'''1、忍是意志坚定''',经得起打击,受得了磨难,不问怎样艰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来的影响,而改变宗旨,或者引生罪过。】 | 【'''1、忍是意志坚定''',''' 经得起打击,受得了磨难,不问怎样艰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来的影响,而改变宗旨,或者引生罪过。】''' | ||
忍有一种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我们前边学戒的时候谈到,净戒的力量也能够让我们不受外境的诱惑,也不会受自身烦恼冲动的造作,也不会改变宗旨而造业,造业就引生了罪过。但这块是从忍来说,忍是别人来欺凌你时,你就要去忍,受了很多磨难,经得起很多打击,无论经过怎样的艰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下边导师举个例子,舍利佛这个典故: | |||
【'''2、从 前, 舍利弗六十劫修菩萨行 , 有人来乞求眼睛。舍利弗对 他 说 ,这 并无用处 , 他却一定 要 乞化 。 等到给 了 他,他又嫌他腥臊,丢在地上, 很 不满意的走了。舍利弗觉得众生 难 度 , 因此退了大心 , 这就是不 能 忍而失败 的 一例 。'''【4】】 | |||
下 | 舍利弗经过六十劫的菩萨行,有人来祈求眼睛的故事,舍利佛对他说,眼睛也不是什么宝藏,挖 下 来并没什么用处。从现在来说,要冷冻上,有那种设备。那个时候什么设备都没有,他挖出来了那个人也没用,这 个 人却非要乞化。可是等把眼睛挖出来给他,他又嫌他腥臊,丢在地上,很不满意的走了。 舍利 弗觉得众生难度,因此退了大心, 这 就是不能忍而失败的一例。 | ||
【4】《大智度論》卷 12(大正 25,145a17-b1): 「譬如渡河未到而還 , 名為不到彼岸。如 舍利弗 於 六十劫 中行 菩 薩道 , 欲渡布施河。時 有 乞 人 來 乞 其 眼 , 舍利弗 言:眼無所任 , 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答言:不須汝身及以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爾時 , 舍利弗出 一 眼與之。 乞 者得眼 , 於舍利弗前嗅之 嫌 臭 , 唾而棄 地, 又以腳蹋 。舍利弗 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難可度也!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 得 而棄,又以腳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 生 死。思惟是已 , 於菩薩道 退, 迴向小乘, 是 名 不 到彼岸。若 能 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 」 | |||
'''四、忍的种类''' | '''四、忍的种类''' | ||
'''1、耐怨害忍 | '''1、耐怨害忍''' | ||
这是来自于人与人事之间的忍。 | 这是来自于人与人事之间的忍。 | ||
''' 【 如有怨仇来损害,或是刀杖伤害(身业),或是挟怨诬害(没有的事说成有,诬陷),或是恶意诽毁。这是一般人最难忍受的,菩萨应修安忍:怜悯对方,觉得他为烦恼所驱迫,为恶势力所转动 , 忍受怨敌的伤害而不生瞋忿,不加报复。】''' | |||
这种烦恼的冲动,并不是他能够做了主的,是他烦恼所驱使。为恶势力所转动,恶势力的这种烦恼 | 如有冤仇来损害,或者是刀杖伤害,拿着刀仗属于身业,或者是挟怨诬害,就是抱着积怨来诬害你,这属于意业;没有的事说成有,诬陷;或是恶意的诽毁,就是口业。这是一般人最难忍受的,菩萨应修安忍:怜悯对方,觉得他为烦恼所驱迫,为恶势力所转动,忍受怨敌的伤害而不生瞋恚,不加报复。菩萨当然要观察众生,众生都是不修行,自己造作了业也不知道,都是被自己的烦恼所驱使。因为人内心的烦恼冲动起来,他也不跟你讲道理了,大多数人都是, 这种烦恼的冲动,并不是他能够做了主的,是他烦恼所驱使。为恶势力所转动,恶势力的这种烦恼 , 一个是会引发身业来加害 , 再一个会引发意业来诬陷 , 还有口业来诽谤 , 这都是恶法的势力 , 也就是被恶业所牵引,所驱使。菩萨深感众生都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 , 无明造业他也不得自由,菩萨就会忍受这些众生无明的伤害,不生嗔恚,不加报复 。当然,菩萨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如此,我们一般人可能没有修到那个程度的时候,难免心里还会发起火来,生起瞋心来,你说正不正常呢?其实从修行的过程来说,也是正常 。 | ||
注解【】宋代林逋:《省 心 录》: | |||
【 | 【'''以责人之 心 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 | ||
从儒家思想来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 我们一般人总是爱责备人,所以你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你的过患就会少。 | |||
从儒家思想来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 |||
【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 | 【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 | ||
第127行: | 第122行: | ||
我们一般都对自己特别的宽恕,对别人非常的刻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对自己非常的任性,就是宽己,任由自己,对自己特别的自由放纵,对别人就比较苛刻。 | 我们一般都对自己特别的宽恕,对别人非常的刻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对自己非常的任性,就是宽己,任由自己,对自己特别的自由放纵,对别人就比较苛刻。 | ||
【 | 【'''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 ||
一般儒家讲:修行者都是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一般儒家讲:修行者都是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
【《论语》"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 【''' 《论语》"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 | ||
论语中也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儒家也讲君子之道,君子之风,君子往往都是责自己的过失。 | 论语中也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儒家也讲君子之道,君子之风,君子往往都是责自己的过失。 | ||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
儒家修身之道也有忍,宽恕的意思(人如果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很少有怨恨了)这 | 儒家修身之道也有忍,宽恕的意思(人如果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很少有怨恨了)这是对人事上的。 | ||
'''2、安受苦忍''' | '''2、安受苦忍''' | ||
【 苦是各式各样的,从外界的无情物来的,有从外界的有情来的 】 | ''' 【 苦是各式各样的,从外界的无情物来的,有从外界的有情来的 】''' | ||
'''(1)外界''' | '''(1)外界''' | ||
第147行: | 第142行: | ||
一个是自然界的,再者就是动物。 | 一个是自然界的,再者就是动物。 | ||
''' 【 无情物:风、雨、寒、热等。】''' | |||
像天太热,天太 | 像天太热,天太 冷 ,暑湿,你都得去忍受这些风寒暑湿的苦。 | ||
''' 【 有情物:蛇、蝎、蚊、虱等。】''' | |||
就是一些动物之类,昆虫之类的。在过去可能建设不发达,都是那种农村土路、茅草之房,难免有动物,或者那种蛇、蝎、非常的多,当然从菩萨来说,要忍受这些苦。 | 就是一些动物之类,昆虫之类的。在过去可能建设不发达,都是那种农村土路、茅草之房,难免有动物,或者那种蛇、蝎、非常的多,当然从菩萨来说,要忍受这些苦。 | ||
在前边持戒的无畏施里也有 | 在前边持戒的无畏施里也有 , 风寒、风雨、自然灾害,能够给众生造成威胁的时候,菩萨也要去做种种的救护,这叫无畏施。这些蛇蝎、动物的侵害危险,菩萨也应该去救护它 , 这里是菩萨自身,要忍受这些。对于众生来说,他要去做一些无畏施,帮助众生解除种种的危险逼迫。 | ||
'''(2)自身''' | '''(2)自身''' | ||
【 | 【 ''' 有从自身发生的,就是出家,乞食,游化,修行,也都是会引生苦痛的。这都要磨练心志,安心忍受 , 不能忍,那不是引起烦恼罪恶,就是障碍自己的修行。''' 】 | ||
出家修行也不是说一片净土,接触人事,过去是乞食,现在没有乞食行为了,现在出家在寺院和大众共处,用功修行,都会遇到这些苦, | 出家修行也不是说一片净土, 要 接触人事,过去是乞食,现在没有乞食行为了,现在出家在寺院和大众共处,用功修行,都会遇到这些 事情。修行你要用功,要精进,得吃点儿 苦, 不能懈怠。 这 都要磨练心志,安心忍受,不能忍,那不 是 引起烦恼罪恶,就是障碍自己的修行,如果对 自身的 事不能忍,也会引烦恼造作罪恶 。 | ||
不用说出家,在家修行其实也是一样,面对种种环境上的艰难,环境上的不一致,人家看你像是另类,因为世间大多数人都不修行,都不是修行的群体,你要是太认真了,可能看你挺另类的。你要是不认真,就容易和他们同流合污 。 所以也要修忍 , 忍得住寂寞,忍的住讥嫌,要不然也会引起烦恼罪恶,这样就障碍自己的修行了。 | |||
不用说出家,在家修行其实也是一样,面对种种环境上的艰难,环境上的不一致,人家看你像是另类,因为世间大多数人都不修行,都不是修行的群体,你要是太认真了,可能看你挺另类的。你要是不认真,就容易和他们同流合污 | |||
'''3、谛察法忍''' | '''3、谛察法忍''' | ||
第171行: | 第164行: | ||
谛是真实,如实的去观察,真实的去观察这些法,而且能够深深的认知它,确定它。 | 谛是真实,如实的去观察,真实的去观察这些法,而且能够深深的认知它,确定它。 | ||
''' 【法是佛法,审细谛察而悟入佛法,】''' | |||
这是能够达到那种微细的破除烦恼,破除我见,而悟入了佛法。 | 这是能够达到那种微细的破除烦恼,破除我见,而悟入了佛法。 | ||
''' 【忍是安心入理的意思。如浮光掠影,不能安心深入,就不能获得深广的法益了!】''' | |||
这个忍属于圣位的忍 | 这个忍属于圣位的忍,安心入理就是在那种法的观慧之中,与定心相应的心非常的寂静,就 是 和法的正见相应,就能够知法入法。如浮光掠影,不能安心深入,就不能获得深广的法益了! 如果 我们心在没有专注,没有得定的时候,我们心肯定都是浮光掠影的,就没办法安心深入。 | ||
己三、别明忍辱 | 己三、别明忍辱 | ||
20- 【'''瞋他有何益?自他增忧苦'''。''' 瞋火烧善根,忍则五德具。'''】 | |||
''' | ''' 【受到名誉,财产,事业,身体的损害,是一般人所最难忍的,所以特再为开示。受人损害时,会引起 瞋 忿的反应,取敌视、反抗、报复的行动 , 这确是凡夫的本性 。 】''' | ||
前边讲耐怨安 受 苦 ,是 来自于 人 与 人 之间 的 忍 , 不过这里又进一步 的 讲到忍辱 的 意义 。 | |||
'''【但在人类德性的进展中,尤其 是 通达甚深法义 , 忍就被发现而尊重起 来 。因为如不 忍 而「瞋他」,向他报复 ,这到 底有何利益呢?这真是不必要 的。 】''' | |||
这个「忍」是''' 在人类德性的进展中,尤其是通达甚深法义,忍就被发现而尊重起来。''' 因为 前面讲到这个「<u> 忍」, 在阿毗昙里面它属于无间道 ,是 忍而 不 证的意思,但在大乘法就给它发挥起来,所以在人类德性 的 进展中,通达甚深法义,通达甚深法义的时候,它还是忍而不证 。 (?)</u> | |||
'''一、瞋他有何益 , 自他增忧苦''' | |||
''' | 【''' 1 、 要知自身的失败''','''决不单是为了 他 人的损害破坏,主要还在自身的不健全。换言之 ,自 己才能损害自己。】''' | ||
前边我们讲毁戒的原因,是说无论是外在环境上的诱惑,还是我们内心烦恼的冲动,主 要 还是说我们净戒的力量薄弱。但是这里说,我们修行 的失败,不 单 单是 他人的伤害,或者 他人的损害 ,或者来自他人的 破坏,主要还 是 自身的不健全。 自身不健全等于说,我们这个忍的力量还不足,或者净戒的力量也不足。因为净戒也是防非止恶的力量,你没有别人来损害伤害你,你为了护戒,而宁死也不去犯戒,在戒里也有这样的说法。不过这里说,你失败了,那就犯戒了,那就还是说你自身不健全, 换言之,自己才能损害自己。 为什么说自己才能损害自己呢?因为本身我们戒的力量不足,慈悲力也不足,忍的力量也不足,肯定是自己损害自己。 | |||
'''【古人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 而 无 一日之患』 。 眼前 的 受 损害, 受冤曲 , 在 自 己如法 的 进修中 ,没有 不被 了 解 而 恢复 的。 】''' | |||
我们前面学到业力的时候 , 也谈到 我们 一时 的不 如意的遭遇 , 一时受到种种的苦报,我们 也 只有接受它,因为这些苦,不是结果,它是我们 不 断在前进的过程会发生的,走过了黑夜,就会到达黎明!眼前受了冤屈,受了污蔑 , 一般人当然 忍 受不了,就去做种种 的 解释,有的时候你越解释就越陷入那种圈套里,越抹越黑 , 因为有的时候你 自己 解释,没办法解释清楚,还不如置之不理它,等待一段时间,真相终究会大白。但我们一般人受了一点委屈,可能马上就解释,能够澄清 自己 的清白,有时候你是说不清的 。 | |||
''' 【 唯 有 自己不向上 , 到死 而 德业 无 成 , 才是可忧虑 的。】''' | |||
我们 | 就是 我们 道 业 才是可忧虑 的 。修行佛道 , 修行出世 的 圣道,其实在修行路上,肯定都 不 是一帆风顺 ,受到种种的 艰难困 苦,受到 种种的误解陷 害冤屈, 如果你能够 不 断 的 在修行圣道 , 要用功办道 ,不去 在意别人 的 是非 , 可能心 不会 受到影响 。 如果心失 了 道心 ,就 会在在烦恼堆里打转出 不 来 。 | ||
【唯有 | 【'''2、依佛法,不要说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冤抑,屈辱,牺牲,在无尽的生死过程中,这算得什么? 唯有不 能趣 向 佛道 , 永远在生 死 中头出头没 ,才是可 悲哀呢!所以不应该瞋忿报复,而应该安忍 。】''' | ||
就是我们 | 确实, 就是我们 一辈子,哪怕你一辈子受冤屈了 , 受屈辱了 , 不明不白 的 死了 , 但要放 在 我们无尽轮回的生死之中 , 真的 不 算什么。我们无尽的生死长河真的是太长远了,过去是无有始,未来 是 无有终 , 但是这需要菩萨有大 的 魄力 , 大 的 眼光 , 才 能不 被眼前的黑暗所遮蔽双眼。一般有智慧的人,他会看到光明,他懂了佛法,尽未来际 的修行 之路 , 菩提之路 ,不 是 在 几生,也不 是 在几世 , 是生生世世。生生世世也不 能 说你某一世,总是那么一帆风顺,也 不 总是坎坎坷坷,它像水流一样,经过长江大河,忽而遇到急流,忽而遇 到 浅滩,它都不一样了,这就需要有远大的眼光 。 所以这个菩提 心 很重要,从今日乃至究竟菩提,菩提 心 就以佛果为究竟的目标,无论经历多长时间 , 是要一步一步给它完成 。 | ||
【''' | 【''' 3 、 而且 , 向怨敌瞋忿报复''' ,'''并 不就是 恢复已受 的 损害 。】''' | ||
他人对自己的伤害 ,哪 能说 你去 报复他 , 你 的 损害就 能 得 到 恢复呢?这 是不 可 能 的 ,不 过 是 为 了 泄内心 的 怨恨而已 。 | |||
'''【不忍而瞋忿报复 , 徒然使自己与他人 , 增长种种 的 忧苦 。 】''' | |||
这种忧苦 , 一个自己生嗔恨心,自己生 怨 恨之心,本身这是一种烦恼心所,你又去 报复 人家 , 所以自他曾增忧苦 。 | |||
'''【向他报复,他当然受到忧苦,而 自己 瞋心发作 , 身心烦躁不安 , 有时会不顾 一 切 , 造成更大的错误 , 招致更大 的损害。 【】】''' | |||
【不 | 我们在《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讲到 【 烦恼贪嗔痴, 不 善之根本,痴如醉如迷,嗔重贪过深】 , 嗔烦恼就是【痴如醉如迷,嗔重贪过深】,嗔烦恼成为穷凶极恶的罪恶的根源。我们在前面也学到了,嗔烦恼是欲界最重的一种烦恼,不但对 自己 对世间是百害无一利 。 | ||
从业来说,嗔业也是最重 ; ,从报体来说,嗔的果报也是最深,因为 嗔 属于我们欲界很重的烦恼 , 它不通三界 , 只 是 欲界才有嗔 烦恼 。所以菩萨修忍波罗蜜都是在欲界来修忍,但菩萨也不单单在散 心 位上来修忍,菩萨也需要修专注 , 也要修禅定 ,他 才能够忍得住更重的伤害 。 | |||
【 | 【 】《大智度论》卷 14:有人言:「善心有二种:(1)有粗,(2)有细 ,(1)粗名忍辱 ,(2)细名禅定。 (1)未得禅定 心 乐 , 能遮众恶,是名忍辱,(2) 心 得禅定乐 ,不 为众恶 , 是名禅定 。 」 | ||
善心有二种:有粗,有细,粗名忍辱,忍辱也是属于善,一个是粗的善,一个是细 的 善,细的善就是禅定,未得禅定 心 乐,能遮众恶 , 是名忍辱。他没得禅定心 之 前,能够遮潜诸恶,能够忍辱。心得禅定乐 ,不 为众恶 , 是名禅定。因为禅定 ,是 色界、无色界的 ,嗔 只有欲界有。《大智度论》把忍辱定义 为 很粗 的 善,原因它是欲界 的 ,因为 嗔 心就是欲界的,关键是你不忍,那就 是 欲界很重很 重的烦恼 造作 , 忍 是 欲界很粗很粗的善 。 | |||
【'''4、以怨 报 怨''' ,'''这 是 不能解决问题 的 。所以说:「 不 可怨 以 怨 , 终已得休息。行 忍 得息怨 , 此名如 来 法」【3】 。'''】 | |||
这句话来自 《 出曜经 》。 | |||
【3】《出曜經》卷 16(大正 4,697a) : 「不可怨以怨 , 終已得休息 , 行 忍 得息怨 , 此名如來法。不可怨以怨者 ,是 時世尊告諸來會:「吾自追憶無數劫已來 , 怨能息怨?人身難 得, 佛世難遇 , 猶如憂曇缽華時時乃有。難 得 為人 , 出家學道亦不可果 。 汝等已 得 人身 , 諸根 不 缺,堪任受化 , 何為於正法中共相諍競?」 是 故說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也 。 行忍得息怨 , 此名如來法者 , 夫人行忍 , 寂默為首。聽彼已報 , 聞彼罵已 , 還以罵報 , 如 是 之比(*輩)怨終 不 息。弱名 忍 強,亦名為勝 ,是 故說行忍得息怨 , 此名如來法也 。 」 | |||
我也在《大智度论》里面找到一个 注解 : | |||
【2 】(一)《大智度论》卷6:生忍 | |||
【1、忍恶不瞋,忍赞不喜 】 | 【1、忍恶不瞋,忍赞不喜 】 | ||
忍 | 忍 , 一个是忍恶不起瞋,再者还要忍赞不喜 。 我们在这个章节里,忍的基本上都是恶 法 ,布施、持戒、利他 , 众生不但不知道感恩,有时候还来损害你 , 忍其实也包含了忍这种乐。 | ||
【生忍名众生中忍,(1)如恒河沙劫等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 | 【生忍名众生中忍,(1)如恒河沙劫等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 ,'''(粗贼)】''' | ||
粗贼就是粗的善,你忍下了,那就称作粗的善,没忍下就变成粗的贼。 | 粗贼就是粗的善,你忍下了,那就称作粗的善,没忍下就变成粗的贼。 | ||
第249行: | 第241行: | ||
【(2)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软贼)''' 】 | 【(2)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软贼)''' 】 | ||
你也能够忍得住别人对你的赞叹,赞美、恭敬、种种的供养,一般人可能很喜欢人去恭敬赞叹供养,然后内心就很欢喜。忍其实它包含了对欢喜的事儿,你也要忍,不要去放纵自己,所以这个叫软贼,软贼就是那种很恭维的很好听的话。 | |||
(二)《大智度论》卷 14: '''问曰''':云何名生忍?'''答曰''':有二种众生来向菩萨:一者、恭敬供养,二者、瞋骂打害。 | |||
就是有二种众生来亲近菩萨 | 就是有二种众生来亲近菩萨 , 一个是对菩萨恭敬供养,一个是对菩萨嗔骂打害。 | ||
【尔时,菩萨其心能忍,不爱敬养众生,不瞋加恶众生,是名生忍。】 | 【尔时,菩萨其心能忍,不爱敬养众生,不瞋加恶众生,是名生忍。】 | ||
第261行: | 第253行: | ||
【'''问曰:'''云何恭敬、供养名之为忍? '''答曰''':有二种结使:】 | 【'''问曰:'''云何恭敬、供养名之为忍? '''答曰''':有二种结使:】 | ||
结使就是烦恼,一般「结」就是我们内心打的结,内心纠结不开,为什么称为「使」呢?因为往往被这些烦恼所驱使,使你不能自在,往往被脾气所驱使着走,我们都有烦恼使结。 | |||
【一者、属爱结使,二者、属恚结使。】 | 【一者、属爱结使,二者、属恚结使。】 | ||
第269行: | 第261行: | ||
【恭敬、供养虽不生恚,令心爱着,'''是名软贼'''。是故于此应当自忍,不着不爱。】 | 【恭敬、供养虽不生恚,令心爱着,'''是名软贼'''。是故于此应当自忍,不着不爱。】 | ||
【《大智度论》卷 5〈序品 1〉:「是利养法如贼,坏功德本。譬如天雹,伤害五谷 | 【 (三) 《大智度论》卷 5〈序品 1〉:「是利养法如贼,坏功德本。譬如天雹,伤害五谷 , 利养、 名闻亦复如是,坏功德苗,令不增长。如佛说譬喻:「'''如毛绳缚人,断肤截骨 , 贪利养人断功德本,亦复如是'''。」」(大正 25,98b26-c1) 】 | ||
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到 | 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到 , 利养法如贼 , 利养、名闻、称叹,就像天上下的雹子,伤害五谷。像毛绳来把人捆绑住,能把你的皮肤骨都能勒断 。 所以贪利养人断功德本,也是这样,贪着赞叹供养。 | ||
'''二、瞋恚之五过失与修忍之五德''' | '''二、瞋恚之五过失与修忍之五德''' | ||
【'''1、修集布施''',持戒,好不容易。但由于一念的不忍,瞋忿心发,全部都被摧坏了。】 | 【'''1、修集布施''',''' 持戒,好不容易。但由于一念的不忍,瞋忿心发,全部都被摧坏了。】''' | ||
这些布施持戒功德达到一定的清净,善法累积,达到尸罗戒体,有一定到防止恶的力量。但由于一念的不忍,嗔恨心发,全部都被摧坏了。 | |||
【如说:『若有瞋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善,一剎那顷能顿坏』 | 【''' 如说:『若有瞋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善,一剎那顷能顿坏』。所以形容瞋是火一样的,能焚烧一切功德善根,非下决心修忍不可!】''' | ||
就是你宿世的善根,被一把嗔火给烧了,形容嗔是火一样,能焚烧一切功德善根,非下决心修忍不可! | 就是你宿世的善根,被一把嗔火给烧了,形容嗔是火一样,能焚烧一切功德善根, 所以 非下决心修忍不可! 也确实是,嗔火会烧善根,为什么呢?因为本身有戒体,有那种很清静的心境,一旦发了火,嗔心起来,你心里面就烦恼动乱不安,也就火烧功德林了。 | ||
【'''2、假使能知道瞋恚的过失''' ,'''安忍 的 功德 , 自会以理智 来 制伏瞋忿 烦恼。'''】 | |||
'''(1)瞋恚之五过失''' | '''(1)瞋恚之五过失''' | ||
【'''坏色: | 【'''坏色:瞋心一起,全身血脉沸腾,面色会立刻变成丑恶的样子。研究美容学的说:如人而多起瞋怒,面貌是很快的衰老了。】''' | ||
人一 旦发 怒起来,全身的血脉沸腾,面色一下就改变了,满脸通红,呲牙咧嘴的,从美容来说 , 如人而多起瞋怒,面貌是很快的衰老了。 | |||
【'''失辩: | 【'''失辩:瞋心一起,情感压倒了理智,有的连对方说话的意义都听不明白。冲动紧张,当然失掉了论辩的才力,为自己申诉,有时也会说错了。】''' | ||
人瞋心一起来的时候,情感压倒了理智,有时候连对方的说话啥意思你都听不明白了, 这个时候 的人情绪非常冲动紧张,当然你就失掉了理性的辩才能力,有时也会说错话。也确实是,人那种情绪冲动的时候,他就没有理性的,这个时候没理辩三分 , 妄语、恶口、什么恶的口业都来了。 | |||
【'''善士远离: | 【'''善士远离:凡性情暴躁,多起瞋忿的人,良善的朋友,都会为了不值得结怨而离去的。''' 】 | ||
脾气非常暴躁的人,一般都会远离。 | 脾气非常暴躁的人, 他人 一般都会远离。 | ||
【'''毁戒: | 【'''毁戒:瞋忿发作,只图达到报复目的,什么都顾不得了。杀、盗、淫、妄,无恶不作''' 。】 | ||
嗔心总是发作,你肯定是守不好戒的,只图达到报复目的,什么都顾不得了。杀、盗、淫、妄,无恶不作。嗔心只是图自己心情的痛快了,自己内心不满,马上就宣泄出去,不管给别人造成什么伤害,他只图自己心情快乐就可以了。 | 嗔心总是发作,你肯定是守不好戒的,只图达到报复目的,什么都顾不得了。杀、盗、淫、妄,无恶不作。嗔心只是图自己心情的痛快了,自己内心不满,马上就宣泄出去,不管给别人造成什么伤害,他只图自己心情快乐就可以了。 | ||
【'''堕落: | 【'''堕落:这样的积集瞋业,一旦老死到来,还有什么善报,只有堕落恶趣的一路了。】''' | ||
'''(2)修忍之五德''' | '''(2)修忍之五德''' | ||
【 | 【 ''' 一念的不忍,产生这样的恶果,怎可不加以制伏?''' 】 | ||
一念嗔心起,会烧很多的功德法财,还会产生种种的恶果,这样的过失你要制服他。 | 一念嗔心起,会烧很多的功德法财,还会产生种种的恶果,这样的过失你要制服他。 | ||
''' 【 反之,如能忍怨,那么,相貌端严,辩才明晰,善友共聚,不犯禁戒,死后上升而向佛道──五德都具足 了。在五乘共法中,雖也有忍,但真能『難忍能忍』,就只有菩薩行 了。】''' | |||
上面一个是恚嗔的五失,一个是修忍的五德。 | 上面一个是恚嗔的五 种过 失,一个是修忍的五 种功 德。 | ||
为了维护我们的善根,施的善根,戒的善根,还是尽量的忍一忍 。 我们现在的忍,可能是那种强压制的忍,因为还没有那种认可、认知的知解, 与 智慧还不太相合 。 我们现在听经闻法,其实就是不断的在增强我们的认知,对人生对佛法不断的增强正见,让我们能更加了解修行路上怎么样才能够尽量的不造作恶,尽量的向善,所以这需要认知认可 。 你可能忍的能踏实一些,或者持久一些,不会那么冲动,如果我们没有认知的时候,那种忍耐能够忍一次、二次,三次可能就忍不过了,那就会大爆发,更严重!我们现在等于说也不断的在增强忍的认知度,今天就学到这里。 | |||
回向! | 回向! | ||
第323行: | 第314行: | ||
补充资料: | 补充资料: | ||
《学佛三要》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禅定主宰根身的力量及过程,正与医学上,施用麻醉药的情形相同。施用手术的,以麻醉剂,使患者的身心,部分停止活动。先是忆想不起,大脑的记忆失去了。其次,苦乐的感觉也失去,那正是动手开刀的时候。在动手术过程中,有呼吸,也有脉搏。等到手术成功,麻醉力消失,苦痛的感觉来了,忆念也来了。假使在手术过程中,忽然呼吸停顿,脉搏停止,那就手术失败,生命也就完了。这个过程,与禅者入定,恰好相合。若修至初禅,眼不见,耳不闻,但意识还相当活动,还有思想忆念。修到二禅,「无寻无伺」,忆想就没有了(这是定境的无分别)。修到四禅,没有苦痛,也没有快乐的感觉 | 《学佛三要》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禅定主宰根身的力量及过程,正与医学上,施用麻醉药的情形相同。施用手术的,以麻醉剂,使患者的身心,部分停止活动。先是忆想不起,大脑的记忆失去了。其次,苦乐的感觉也失去,那正是动手开刀的时候。在动手术过程中,有呼吸,也有脉搏。等到手术成功,麻醉力消失,苦痛的感觉来了,忆念也来了。假使在手术过程中,忽然呼吸停顿,脉搏停止,那就手术失败,生命也就完了。这个过程,与禅者入定,恰好相合。若修至初禅,眼不见,耳不闻,但意识还相当活动,还有思想忆念。修到二禅,「无寻无伺」,忆想就没有了(这是定境的无分别)。修到四禅,没有苦痛,也没有快乐的感觉 , 那时,「身行」的呼吸停止了。修到空无边处,身体的温度也低落而冷了。可是,那时的定心,还是存在的。等到要从定起,心一动,温度增加,呼吸也来了,苦乐的感觉,思想的活动,一切回复如故。那些修定纯熟,到了「超作意位」,一念间就入了定,比麻醉剂优胜而迅速得多。麻醉剂,只是以物理来影响生理 , 一旦分量过重过轻,或引起生理上的突然变化,依于肺脏的呼吸,依于心脏的脉搏停止,就会死亡。可是修禅定的,是以心理来影响生理,呼吸虽停顿了,脉搏或温度都没有了,却并不会死。」( Y 15p57~58 ) | ||
《华雨集第二册》:「俱解脱阿罗汉有深的禅定 | 《华雨集第二册》:「俱解脱阿罗汉有深的禅定 , 引发神通──见、闻、觉、知都有超常的能力 , 老病所生的身苦,因定力而大为轻微。在阿罗汉中,俱解脱者是少数,受到佛弟子的钦仰。但得深定,发五神通,依定力而身苦轻微,是共世间的,神教徒也有人能修得这样的。所以,佛弟子应以般若自证得解脱为要务,而以般若得解脱。」( Y 26p32~33 ) | ||
《佛法概论》第十二章:「慧解脱的,身体的痛苦与常人一样。定力深的,身苦可以减轻,或者毫无痛苦。」 | 《佛法概论》第十二章:「慧解脱的,身体的痛苦与常人一样。定力深的,身苦可以减轻,或者毫无痛苦。」 | ||
《佛在人间》:「佛法的光明,引导我们 | 《佛在人间》:「佛法的光明,引导我们 , 佛法的信心,支持我们,实现现生的福乐。但决不是说,信了佛,就不会穷,不会病,不会受到挫折。要知世间身苦的解除,是相对的,也是有限度的。经上说:「积聚(财物)皆销散,崇高(权位)必堕落,合会(眷属)要当离,有生无不死」。这是终于到来的 , 不是意外,而是世间事物的必然。所以正信佛法的人,如患病而福寿未尽,那么求医药,求三宝,病苦会早日健康。如福寿已尽,那么在三宝的光明中去世,会因自己的善业净业,而自然的增进。不病是这样,病了也这样,病而不能痊愈,还是这样 , 信心坚定,不因病而动摇,才是于佛法有信心的人。」 | ||
《佛在人间》:「我们得到了这个身体,从业而有。有了这个业报身,从身体而来的苦痛是难免的。特别是生理机能,必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一切暂时的喜乐,在无常的过程中,都要逐渐消逝。无常是世间的实相,是不可抗拒的,也是应有的,何必专为这小小的身苦而不能自拔呢!」( Y 14p223 ) | 《佛在人间》:「我们得到了这个身体,从业而有。有了这个业报身,从身体而来的苦痛是难免的。特别是生理机能,必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一切暂时的喜乐,在无常的过程中,都要逐渐消逝。无常是世间的实相,是不可抗拒的,也是应有的,何必专为这小小的身苦而不能自拔呢!」( Y 14p223 )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Category:其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