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2,089
个编辑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8行: | 第18行: | ||
''' 以是待修习,一切佛皆成。'''】 | ''' 以是待修习,一切佛皆成。'''】 | ||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教法有异;「教法异」就是【趣入大乘者,直入或回入,相应诸教法,实说方便说】。所以;直入的和回入的,都是相应教法的不同 |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教法有异;「教法异」就是【趣入大乘者,直入或回入,相应诸教法,实说方便说】。所以;直入的和回入的,都是相应教法的不同 了, 教法有方便说和真实说。 | ||
方便说;有正方便和异方便。「正方便」就是正化声闻。从大乘来说,声闻也是大乘的方便,诱化他直接趣入佛道。 | 方便说;有正方便和异方便。「正方便」就是正化声闻。从大乘来说,声闻也是大乘的方便,诱化他直接趣入佛道。 | ||
第24行: | 第24行: | ||
「异方便」就是胜方便,用种种的方法来引导大众趣入佛道。「异方便」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乐得乐,一个是净乐国土,净乐色身。 | 「异方便」就是胜方便,用种种的方法来引导大众趣入佛道。「异方便」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乐得乐,一个是净乐国土,净乐色身。 | ||
真实说;就是直接从人乘而趣入佛道。方便说; | 真实说;就是直接从人乘而趣入佛道。方便说;是权说,权说就是为这些爱乐的根性,对他说天行,或者是净土行。使他们在培养善根的方面,到一定程度再转入正常道。 | ||
我们今天学习大乘的教说,就是成佛的种性; | 我们今天学习大乘的教说,就是成佛的种性; | ||
第36行: | 第36行: | ||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分两种;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然后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 |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分两种;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然后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 | ||
习成性就是久习成性,然后再依性而成习。这样 | 习成性就是久习成性,然后再依性而成习。这样一切佛可以修成。其实这个佛性说;也有方便说和真实说这二方面,也是各有相应的教法,所以佛性说;在佛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说,因为在佛法中很多思想,都有这种佛性的教说,是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原理所在,什么是佛性?有两个意义: | ||
【【1】 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p.262:「佛性可以有二种意义:'''一、是无上菩提的种子'''(因性);'''二、是佛的体性'''(佛性)。」】, | 【【1】 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p.262:「佛性可以有二种意义:'''一、是无上菩提的种子'''(因性);'''二、是佛的体性'''(佛性)。」】, | ||
第68行: | 第68行: | ||
【利根者即知是诸法皆是法性。】 | 【利根者即知是诸法皆是法性。】 | ||
这个法性,就是法的本然性,它的本性。本性是什么?我们学到本性就是空性。诸法都有 | 这个法性,就是法的本然性,它的本性。本性是什么?我们学到本性就是空性。诸法都有空性义。 | ||
【譬如神通人能变瓦石皆使为金。钝根者方便分别求之乃得法性。」( 大正25p298b )】 | 【譬如神通人能变瓦石皆使为金。钝根者方便分别求之乃得法性。」( 大正25p298b )】 | ||
第80行: | 第80行: | ||
我们众生是生死迷妄的,无明烦恼的,但是不是没有佛的成分。佛的成分是什么呢?下边还是用这个譬喻; | 我们众生是生死迷妄的,无明烦恼的,但是不是没有佛的成分。佛的成分是什么呢?下边还是用这个譬喻; | ||
【众生虽在生死迷妄当中,但不是没有佛的成分。如矿中有金性,所以可炼成黄金;如没有金性,那怎么也炼不出金来。当然,这是一般的说法,】 | 【众生虽在生死迷妄当中,但不是没有佛的成分。如矿中有金性,所以可炼成黄金;如没有金性,那怎么也炼不出金来。当然,这是一般的说法,】通俗的说法。 | ||
【在科学进步的时代,可以非金属的物质,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佛性说也如此,】 | 【在科学进步的时代,可以非金属的物质,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佛性说也如此,】 | ||
其实现在科学可以合成,不用说提炼,掌握了这个元素,用这种元素去合成 | 其实现在科学可以合成,不用说提炼,掌握了这个元素,用这种元素去合成,是这个意思。 | ||
【佛性说也如此,众生本有佛的体性,】 | 【佛性说也如此,众生本有佛的体性,】 | ||
第92行: | 第90行: | ||
本有佛的体性,佛的体性刚才也谈到了;就是一切如来的功德。一切佛的体性,或者涅槃法性,或者是这种菩提,其实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谈到三宝的真实功德,是无漏性清净的,三宝当然是;佛宝、法宝、和僧宝,都是无漏性清净,这里不但说佛的功德是离垢的清净,就是在杂染中,也是本性清净的。 | 本有佛的体性,佛的体性刚才也谈到了;就是一切如来的功德。一切佛的体性,或者涅槃法性,或者是这种菩提,其实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谈到三宝的真实功德,是无漏性清净的,三宝当然是;佛宝、法宝、和僧宝,都是无漏性清净,这里不但说佛的功德是离垢的清净,就是在杂染中,也是本性清净的。 | ||
世间都有这个涅槃性,就是世间都有空性, | 世间都有这个涅槃性,就是世间都有空性,空性 ; 当然从三乘共法章缘起来说,缘起就是空义,没有自体,没有我,这种本然性遍于一切法,从这个角度就是说;众生本有佛的体性,涵盖了佛的无量功德。 | ||
【或说众生本有如来胜德,相好庄严,】 | 【或说众生本有如来胜德,相好庄严,】 | ||
第108行: | 第106行: | ||
【但这是佛性的深义,有些人是不易信解的。那到底什么是成佛的可能性呢?】 | 【但这是佛性的深义,有些人是不易信解的。那到底什么是成佛的可能性呢?】 | ||
成佛的可能性,深义,深义就是成佛的因缘,成佛要有因缘,不是说我们本来就有佛性,然后你就是佛。 | 成佛的可能性, 佛性的 深义,深义就是成佛的因缘,成佛要有因缘,不是说我们本来就有佛性,然后你就是佛。 | ||
这个原先我们也谈到;一切法本自清净,本性清净 | 这个原先我们也谈到;一切法本自清净,本性清净跟我们凡夫什么关系呢?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不去发心修学的话,那就是一点关系没有。 | ||
成佛的可能性就是深义,这是引用《法华经》来说的。 | 成佛的可能性就是深义,这是引用《法华经》来说的。 | ||
第128行: | 第126行: | ||
【由于一切法无性,所以一切法从缘而起,众生也能从缘发心,修行而成佛。】 | 【由于一切法无性,所以一切法从缘而起,众生也能从缘发心,修行而成佛。】 | ||
这就是依因缘而成就的佛道,或者种下的佛种, | 这就是依因缘而成就的佛道,或者种下的佛种, 它 不是本来就有的,一切众生具足的。 | ||
【佛深彻的证知了无性缘起,】 | 【佛深彻的证知了无性缘起,】 | ||
第152行: | 第150行: | ||
【 这无性即空,空即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的。】 | 【 这无性即空,空即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的。】 | ||
这 | 这就是理佛性了,从理上来说法法无自性,法法毕竟空,所以这个无自性就是空的,不可得的,空就是不生灭的法性,这个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这样来说,佛性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真实义来说;是从法理的空性而来,这就是法而如是,法之自然。法法本来就是无自性,空不可得的,为什么把它称为佛性了?这就是后边要介绍的。 | ||
【因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么,凡夫是实有的,将永远是凡夫;】 | 【因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么,凡夫是实有的,将永远是凡夫;】 | ||
第166行: | 第164行: | ||
【已经现起的不能转无,没有现起的不能转有,】 | 【已经现起的不能转无,没有现起的不能转有,】 | ||
就是我们现起的,比如说我们现起的生死,如果是真实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你怎么能让他消失呢?因为自性有的,不用因缘而生起来,因缘怎么能让 | 就是我们现起的,比如说我们现起的生死,如果是真实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你怎么能让他消失呢?因为自性有的,不用因缘而生起来,因缘怎么能让 它 消失呢? | ||
没有现起的,也不能让它有,就是说没有生起的法,如果说是自性无,真实是没有的,也不能让它缘起而有。那就是实有和实无,实有就不能让它灭,真实的无,也不能让它生,就是这个意思。 | 没有现起的,也不能让它有,就是说没有生起的法,如果说是自性无,真实是没有的,也不能让它缘起而有。那就是实有和实无,实有就不能让它灭,真实的无,也不能让它生,就是这个意思。 | ||
正是因为一切法,没有这种不变性,没有自体性,所以才能『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 正是因为一切法,没有这种不变性,没有自体性,所以才能『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 可以因缘和合生起一切法。 | ||
【那就是无可断,无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如《中论》说【4】)。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才能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 【那就是无可断,无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如《中论》说【4】)。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才能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 ||
第178行: | 第176行: | ||
这个是中观;来破除时有时无的思想,缘起也是这样,缘起法其实就在破除或有或无的二边,或断或常的二边。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这样它才有因缘,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 这个是中观;来破除时有时无的思想,缘起也是这样,缘起法其实就在破除或有或无的二边,或断或常的二边。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这样它才有因缘,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 ||
因为在因缘法来说;没有固定性,一切法都可以改变,哪怕我们是罪恶深重的凡夫,只要你有心向善,都可以改变。像说我们性格不好,脾气不好,但是只要长时间如法的 | 因为在因缘法来说;没有固定性,一切法都可以改变,哪怕我们是罪恶深重的凡夫,只要你有心向善,都可以改变。像说我们性格不好,脾气不好,但是只要长时间如法的 修 习,多多少少都可以转变的。所以;就是因为法无定法,我们没有固定性。 | ||
【 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5】。】 | 【 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5】。】 | ||
第208行: | 第206行: | ||
【而说为本有如来智慧德相等。】 | 【而说为本有如来智慧德相等。】 | ||
这就是通俗说,称为法空性,就是如来藏, | 这就是通俗说,称为法空性,就是如来藏,就是佛性,说法空性就是本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这个法空性,为啥说它是佛的体性 , 含藏了一切如来的智慧德相,也就是这个意思。 | ||
『含藏』就是;众生被颠倒无明烦恼所覆藏着,如果他能够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愿,去除这些烦恼盖,他就能获得这些功德,是这个意思, | 『含藏』就是;众生被颠倒无明烦恼所覆藏着,如果他能够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愿,去除这些烦恼盖,他就能获得这些功德,是这个意思, | ||
第214行: | 第212行: | ||
所以【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于一切众生无差别,】 | 所以【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于一切众生无差别,】 | ||
因为遍一切;法空性遍布一切的,与众生无有差别的,为什么呢?因为从佛果来说;佛所证的遍法界这个法性,那么一切众生都是空义的,没有自体的,和众生,毫无差别,因为华严经上说『佛、众生、心、三无差别』,这个三无差别,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谈的,佛圆满的证悟了法界性, | 因为遍一切;法空性遍布一切的,与众生无有差别的,为什么呢?因为从佛果来说;佛所证的遍法界这个法性,那么一切众生都是空义的,没有自体的,和众生,毫无差别,因为 《 华严经 》 上说『佛、众生、心、三无差别』,这个三无差别,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谈的,佛圆满的证悟了法界性,要知道;如来藏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讲的,如果从众生这个角度来说,众生含藏了如来功德,不过是没有开发出来,那么在佛的这个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的这些种种相好,种种的智慧德相,就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所覆藏着不能显发。 | ||
【所以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 【所以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 ||
这个是从理性来说的;因为法空性,法空性理上是可以成立的,遍一切法,遍一切众生,这个法空性。 | 这个是从理性来说的;因为法空性,法空性理上是可以成立的,遍一切法,遍一切众生,这个法空性。在众生这边看;就是因为众生无明颠倒;无知,不认识法,也不认识无我,这样他颠倒造业,流转生死,佛能够清楚平等法界,这个是理佛性,因为理佛性,其实在天台宗;讲到名字佛,名字 佛 就是有名无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个是有名无实的, | ||
'''2、什么是行佛性'''(事): | '''2、什么是行佛性'''(事): | ||
行佛性它是从事上来说的,理佛性是从理性上来说的,从 | 行佛性它是从事上来说的,理佛性是从理性上来说的,从理则上来说的,理则上可以成立的,众生有佛性,众生都是空性,但问题是说,如果没有事行,还不算能够成就佛道的,这个行佛性,下边就介绍说: | ||
【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 | 【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 | ||
第234行: | 第232行: | ||
【【6】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闻熏习,以清净法界为因,无分别智为果,】 | 【【6】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闻熏习,以清净法界为因,无分别智为果,】 | ||
因为闻熏习就是我们亲近善士,听闻佛法,如理思惟, | 因为闻熏习就是我们亲近善士,听闻佛法,如理思惟, 『 以清净法界为因,无分别智为果, 』 | ||
【因果皆属于真实性,所以闻熏习也是真实性的。就是佛陀的等流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也属于真实性。】 | 【因果皆属于真实性,所以闻熏习也是真实性的。就是佛陀的等流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也属于真实性。】 | ||
第242行: | 第240行: | ||
【正法,与闻熏习,为什么不属遍计性及依他性?】 | 【正法,与闻熏习,为什么不属遍计性及依他性?】 | ||
这个牵扯到唯识了,唯识这个遍计执当然是杂染的,依他起通于两边 | 这个牵扯到唯识了,唯识这个遍计执当然是杂染的,依他起通于两边,通于杂染和清净,如果说正法闻熏习,就属于清净的,属于正见,正思惟了,所以它就不属于遍计行和杂染的依他起。 | ||
【因为依他性是虚妄杂染,遍计执性是颠倒之因,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是世间的,却能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智,】 | 【因为依他性是虚妄杂染,遍计执性是颠倒之因,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是世间的,却能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智,】 | ||
第272行: | 第270行: | ||
所以说【 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 | 所以说【 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 | ||
这就是可能性,因为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么多声闻,同样是听闻佛的法界等流 | 这就是可能性,因为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么多声闻,同样是听闻佛的法界等流闻熏习的,但是他没办法理解佛为弥勒佛讲的法,他没办法理解,自然没办法发心,自然也不能够成佛,真的对佛的法界等流能够熏习进来,领受进来,领纳进来,然后再发心,才是成佛的一个必然性。 | ||
所以说【 事理是一致的:】 | 所以说【 事理是一致的:】 | ||
行佛性是事,理佛性是理,有理如果没有事, | 行佛性是事,理佛性是理,有理如果没有事,当然有名无实,如果有理有事,那就是以知导行,以行正知了。 | ||
【如不是缘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无自性的,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因为无性空,所以从缘而起;从缘而起,所以是无性空的。】 | 【如不是缘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无自性的,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因为无性空,所以从缘而起;从缘而起,所以是无性空的。】 | ||
因为理是空的,但是事还要从缘而起,还要待缘,还要具足因缘,就像虽然说我们都有佛性,我们的本来是无我的,一切法没有自性,没有自体,但如果我们不发心,不按圣道六度去修,我们还是缘不起圣道的法,缘不起六度的话,只能说是一种空洞的知识,等于说;就算明白了法理,如果发不起心,那就是知识边的事情了,所以从空义能够缘起大悲心,缘起菩提心, | 因为理是空的,但是事还要从缘而起,还要待缘,还要具足因缘,就像虽然说我们都有佛性,我们的本来是无我的,一切法没有自性,没有自体,但如果我们不发心,不按圣道六度去修,我们还是缘不起圣道的法,缘不起六度的话,只能说是一种空洞的知识,等于说;就算明白了法理,如果发不起心,那就是知识边的事情了,所以从空义能够缘起大悲心,缘起菩提心,真的还要不断地去努力,因为没有固定性,所以它就能够从缘而起。 | ||
缘也可能我们现在在不断的进修之中,所谓一般所说的因缘不具足,或者叫因缘还没到,但这个因缘,不是等待而来的,必须要积极的努力,才能把行佛性这个缘给它 | 缘也可能我们现在在不断的进修之中,所谓一般所说的因缘不具足,或者叫因缘还没到,但这个因缘,不是等待而来的,必须要积极的努力,才能把行佛性这个缘给它 生 起来,如果不去积极的追求,我们只是说等待,随缘,其实随的都是这种业缘,没办法随这个圣法缘,所以这个圣道,需要我们的信,愿,行,三方面的积极努力,积极的态度来追求,才能缘起来,我们现在缘起杂染法很容易,但缘起清净法确实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说明我们对圣道的意乐心欢喜心,我们对这个杂染法,可能欢喜心很足,爱乐心也很足,对生起圣道法,可能就困难一些,这个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 ||
【无性而缘起,缘起而无性,佛在坐道场时,就是这样的通达:『'''观无明(等)如虚空无尽,……是诸菩萨不共妙观'''』。】 | 【无性而缘起,缘起而无性,佛在坐道场时,就是这样的通达:『'''观无明(等)如虚空无尽,……是诸菩萨不共妙观'''』。】 | ||
因为佛观十二因缘,都是像虚空一样无尽,就是缘起无性空,因为缘起 | 因为佛观十二因缘,都是像虚空一样无尽,就是缘起无性空,因为缘起 是 与空相应的 。 贤圣的缘起法,就是和明,和智相应的,当然就没有自体可得,观十二因缘,像虚空一样无尽,虚空相一样无尽,其实就是一切法空性,就是一切法的一个本然性,这个本然性,是菩萨做道场,到最后成佛的时候,能够断一切的习气无明。 | ||
【【7】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说一切众生有佛性。【8】】 | 【【7】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说一切众生有佛性。【8】】 | ||
第308行: | 第306行: | ||
【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 【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 ||
有 | 『 有 』 除非你是发菩提心,生起大悲愿,然后行六度,行佛性就会生起来,缘起来,如果说没有生起信愿,那就是当做一种知识学问,等于说是没有的。 | ||
【大乘法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就是行性佛性。】 | 【大乘法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就是行性佛性。】 | ||
第326行: | 第324行: | ||
这里又举了二个经;《十地经》,《大集经》,都譬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果。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 | 这里又举了二个经;《十地经》,《大集经》,都譬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果。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 | ||
菩提心为宝珠,《法华经》里 | 菩提心为宝珠,《法华经》里有一个系珠喻,系珠的一个比喻,《法华经》其实也是说;至亲友家醉酒的时候,他的一个善知识,把宝珠给系在衣服里了,因为这个就是菩提心,他过去在善知识那里,听经闻法,经善之引导,他发了菩提心,但后来就忘失了菩提心,等于说他种下了佛的种子,暂时的忘失了而已,这个善根没有显发出来,所以经中譬喻给缝在衣服里,意思就是这个菩提心的种子很微细,不容易发现,所以用宝珠来譬喻。 | ||
行佛性又分两个阶位: | 行佛性又分两个阶位: | ||
第344行: | 第342行: | ||
【其次,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 | 【其次,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 | ||
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的修习引发,使佛种的清净功德,由下 | 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的修习引发,使佛种的清净功德,由下种成中,由中成为上,因为这个清净功德,也有上中下的一个程度,按现在来说,就是程度。 | ||
一般用大乘的阶位来说;『下』可能是发心十信位,『中』 | 一般用大乘的阶位来说;『下』可能是发心十信位,『中』是三贤位,『上』就是十地位,因为这些清净性功德,都是由菩提心种逐渐逐渐的累积,逐渐逐渐的修发,这些清净功德,由十信增长到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再增上到十地。 | ||
【大乘的功德净能,不断熏习而增胜起来,名为习种性。】 | 【大乘的功德净能,不断熏习而增胜起来,名为习种性。】 | ||
第354行: | 第352行: | ||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12】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 |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12】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 | ||
就是到初地的时候,不但是得了清净功德,也不但是佛的因性, | 就是到初地的时候,不但是得了清净功德,也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就是得了一分佛的法身了。 | ||
【以是,法空性(理佛性)虽凡圣一如,】 | 【以是,法空性(理佛性)虽凡圣一如,】 | ||
第364行: | 第360行: | ||
【众生界、菩萨界、佛界,平等平等,】 | 【众生界、菩萨界、佛界,平等平等,】 | ||
因为从理性佛说来说,都是平等的,在众生界 | 因为从理性佛说来说,都是平等的,在众生界 、 菩萨戒 、 佛界 、 平等,平等。 | ||
【而成佛或不成佛,还待修习来分别:】 | 【而成佛或不成佛,还待修习来分别:】 | ||
第372行: | 第368行: | ||
【是否熏发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如不修习,凡夫还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问是谁,一切众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 【是否熏发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如不修习,凡夫还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问是谁,一切众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 ||
所以这个行佛性,还是很重要的,性种性位和习种性位,都是行佛性有两种阶位 | 所以这个行佛性,还是很重要的,性种性位和习种性位,都是行佛性 , 有两种阶位 ; 一个是种下了发菩提心的种姓这个位置,一个是依菩提心而行六度四摄这些功德法,累积才能够完成佛道,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这种通俗说和真实说,真实说是深义的,通俗说就是一种通俗义的,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到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区别了。 | ||
下边注解还有很多挺好的参考,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先学到这里。 | 下边注解还有很多挺好的参考,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先学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