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行: |
第1行: |
| |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8 |
|
| |
|
| 成佛之道-6 | | (2024-6-21) |
|
| |
|
| (2024-6-14) | | 菩萨要行,菩萨的药性,就是三种药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菩萨殊胜,就是,发布的心,因为前面,我们写了众生有佛性,理性,以行性,这也学到了两种佛性一个是理佛性和行佛性行合性,要发布的心种下佛种,所以,出于牺牲性形成起, |
|
| |
|
| 今天我们 学习佛 的 种性 , 上 一 次 我们学习 了 丙二 教法 有 异 4-【趣入大乘者,直入或回入,相应诸教法,实说方便说】 。所以, 直入的和回入 都是 相应教法的 不 同了 , 而教法 有'''方便说和真实'''说 。 | | 所以 学习 发菩提心种下 佛种 就是习佛 性 。出于习诚信。所以 上次 就还是依照行佛性讲到发心才是菩萨。发 了 菩提心的人,他就是众生之上首是出是功德都有菩萨拥 有。所以 说呃虽然说一切法空性因此 , 说众生 都 有佛性,但 是 ,并 不 因此也就是菩萨所以你要发心行佛性 , 才明白菩萨还 有 成佛的可能性 。 所以上次, |
|
| |
|
| '''方便说''': 有分 正方便和异方便。
| | 谈到这种菩萨,他的全称,是菩提萨多。对这个菩萨的名义,进行了一个解释,菩提,就是这个发作,就是觉有情,因为菩提,它一个是自觉,觉他大多,一个是众生一个是大心呐就是挺大型的, 有 条。所以菩萨又 分 了几类菩萨,有这个初学的,有教学的,嗯他分四个阶段,一个是初学的,九级的,不退的,一直到一生补处 |
|
| |
|
| 正方 便 : 就 是 正化声闻。从大乘来说 , 声闻也 是 大乘 的方 便 , 诱化他直接趣入佛道。 | | 能跟你的麦打开了。所以说,菩萨他又讲到了这种败坏,菩萨因为什么,一旦发了菩提心,然后,菩提心和一切功德法相应,这样,以菩提心愿所相应的一切世出世的善法,都归菩萨所有,所有的菩萨即 便 失败了,败坏菩萨,但 是, 他还 是 有悲心他能够感到世间一些领袖,一些领导,所以有 的 地 方, 它可以, |
|
| |
|
| 异方便 :就 是 胜方便 , 用种 种的 方 法来 引导大众趣入佛道 。 异方便从两个方面说 , 一个 是 净乐国土(往生净土) ,一 个 是 以乐得乐,净乐色身(持明仙人) 。 | | 是 也可以做鬼王,或者做天王,但是 , 他由于有菩萨的这 种 本性吧,还是没有失去他,是做一些利他,立即世间,所以,他多多 的 去教导善 法 。后 来 ,又分菩提的种类哈,有愿菩提行菩提和这个圣义菩提 。 今天 , 我们学习还 是, 关于菩提心大悲院空心会的三要性,所以这 一 点,就 是 菩萨的药性 。 |
|
| |
|
| '''真实 说 :''' 就是 直接 从 人乘而趣入 佛道 。
| | 寄送就是,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慈悲为上首,空会是方便,以此三药门,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也等于 说 ,菩萨的三心,一三心的修六度万恨, 就 像你现在花大概论,也写到了一三心行六度,一六度,来圆满三心这块,其实也是这个概要的来讲。首先, 是从 成 佛 之 道 这个阴性来说明菩萨行,因为成佛, |
|
| |
|
| 方便说 ,是 权 说, 权 说就是 为 这些 爱乐 的根性, 对他说天 行, 或者 是 净土行 , 使他们在培养善根到一定程度再转 入 正常道 。 | | 他要从音形上来休息运行 , 那就 是 菩萨的广大行,广大行,还要从发心开始。所以 说 其实大乘道的不同的根性 , 佛性,发菩提心的尊重都已经 说 到了。这个 就是 前边 这些 大乘 的根性 还有这个 , 现 行 人 , 发行人就 是 从西门入的。有从智慧门入的 , 从慈悲门 入 的 。 还有这个发菩提心的特圣尊圣就是一切众生之上首, |
|
| |
|
| 我们 今天 学 习: | | 他又讲到了佛法中这个佛性,这些这都是大乘佛法中吧经常提到的这个题目。嗯上边儿这个几个寄送,也都大体的介绍完了。然后法院以后就应该鉴于实行了,因为这个也符合这个 我们 在声闻法中所 学 的八正道,是不是,八正道,证件。然后,证书立志以后,他下边儿就是正与正义证明。那菩萨,他发了信,有了慈悲,那就要践行六度。 |
|
| |
|
| 丙三、成佛种性 | | 说到菩萨的正行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菩萨想菩萨行,我们前面学到菩提的菩提道的类别,一个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所以,从发愿到行菩提,就是菩萨的大行。那菩萨神法它需要哪些要素,下面就介绍哈说声闻乘原简称是通与因果的,但大乘中, |
|
| |
|
| 丁一、二 种 佛性 【众 生 有佛性 , 理性亦行性 。 】 | | 是重于音形的因型,就是菩萨乘。对,你看在声门道,解脱道,他是通于因果,因果,也得说是这 种 或者从法律上来说,他是从缘起 生 灭 , 缘起的事项,缘起事项,那就是因果的 。 那大乘中,他重于阴形就是菩萨的三心,是不是,然后他一个是从法律上来说,它是重于不生不灭,就是重于法的实相,实相,当然了, |
|
| |
|
| 丁二、别叙行 性 【初 以 习成 性, 次依性成习; 以是 待修习 ,一切佛 皆成 。 】 | | 他先一切从一切法 性 空来入手,这个就是嗯 以性 空 ,以 这个空域为菩萨的方便,也就 是 善巧 , 这样他才能够圆满 一切 功德,嗯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为一佛乘,当然了,是以 佛 的种种功德为他的目标,那阴形,那就是菩萨行菩萨因行的圆满,才能达到佛的果德,也就是佛乘 。 所以, |
|
| |
|
| | 讲佛乘一定要从菩萨这个音响。所以这样,它指大乘,它只是从音形上来侧重来讲来行。所以声称,它是通音,也通过,因为声纹称,他可以说先生他可以得到这个果,因为在佛世的时候,那么菩萨行的大乘,它只有音形被在大臣为啥说他要有三称为究竟,一称为究竟了。当然了,一乘究竟,它是终究要达到佛果来说的。 |
|
| |
|
| 大乘的 教说 ,就是 讲 成佛的 种 性。 | | 三乘究竟,其实它也是侧重在阴性来说,所以说因缘果满为 大乘 法 的 前提 , 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要你运行圆满 就是 佛,佛果,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幸福的阴性,一直到 成佛的 圆满,这就是大乘法的前提。当然了,这个全体,它只有成佛,他才能够实现这个果德。那没有成佛之前,那都属于阴 性。 |
|
| |
|
| ''' 一 、「 佛 性」 的 意义''' 【1】
| | 那从这两个嗯声纹称它的侧重因果和大乘侧重的音型,这个大的原则上来说,现在,从成佛之道阴性来说,大乘是菩萨所乘的法门,依此法门,从凡夫地哪儿去做大菩提也叫 一 切智海大菩提,当然了,就是 佛 菩提,就是大菩提。佛的智慧,就是一切智之海。今天晚上这么热,闷热闷热 的 。 |
|
| |
|
| 怎样才算成佛 的 种性? 这 里谈到: | | 第二组题。一,三心修一切善行。其实,一,三心行六度跟那个书法概论里面第19章我们学到了。所以说菩萨行,不论修饰什么,有必不可少 的 三要的例如布施先举 这 个布施。布施,第一,要以菩提心相应,这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愿而不施,所以他这个布施哈,他也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愿而行布施, |
|
| |
|
| '''【一切「众生有佛性」 ,为 大乘佛教的重要教 说,是一 切 众生 同成佛道的原理 所 在。什么是佛性呢?可 以 有二个意义。】'''
| | 吃的时候 , 还要以慈悲心 为 上手没想到就是从慈悲心而引发不食。所以 说 一个是,从志愿志愿来布施 , 这个志愿就 是 上求下化。 一 个是,以慈悲心来布施。对。慈悲心布施,当然了,引发慈悲心,他只能说是缘 众生 才能够引发这种怜悯之心。呃 所以 这块, |
|
| |
|
|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 佛性分两种 ,一 个是理佛性 , 一个是行佛性 。 然后「初 以 习成性 , 次依性成习; 以 是待修习 ,一 切佛皆成。」。习成性 就是 久习成性 , 然后再依性而成习 ,这 样一切佛可以修成 。 | | 以布施来可以射到六度的。这个,在我们原先学到过 , 你布施 , 就可以设到六度。所以这 一 段,在波若经讲记里头 , 把这段也引用起来 。 所 以 说发菩提心 ,以 大悲度众生为首 , 这 一 布施,布施, 就是 把自己所有的给予众生 , 是他那里苦得乐尤为吻合 , 就是 这 种布施和菩萨,他大悲其实利益众生就非常的吻合 。 |
|
| |
|
| 其实这个佛性 说, 也有方便说和真实说这二方面 , 也是各有相应 的 教法。 所以 佛性说 , 在佛 法 中是 一个 很重 要的 教说 , 因为在佛法中很多思想都有这种佛性的教说 ,是 一切众 生同 成佛道 的 原理所 在 。 | | 所以 说 本金 , 以布施为主 , 而统摄利他 的 流动行,那布施,如何能摄六度, 所以, 就用三种诗一个是诗,一个是无为是,一个是 法 师,禅师,当然 一个 是, 要 外在 的 财物去,不失去利益他人 , 再者 , 就 是 内财,以体力甚至牺牲 生 命去帮助人,救助人也是,才是所不 同的 是什么,衣服饮食这些外 在 财物是外财, |
|
| |
|
| 【【1】 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p.262:「佛性可 以 有二种意 义 :''' 一 、 是 无上菩提的 种 子'''(因性) ,'''二、 是 佛 的体 性'''(佛性)。」】 | | 食,体力,心力, 以 及生命为内才是,所以这些这才是,它属于狭 义 的十波罗蜜, 一 个 是 内财与外财。其实我们也学到这 种 内财就是体力,心力 , 其布施,它 是 胜于外财 的 。那当然了,布施就像菩萨,修到一定程度就是隔绝肢 体 其实不是那当然了,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得到,不然,他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 |
|
| |
|
| | 不但没做到布施的功德,反而会造成很大的罪业,所以,它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然后就是为师,为师,其实就是持戒了,就是佛法的这个。实践。就是。不让众生得到伤害,得到危险。所以说能令众生离开种种的恐怖,这个就是持戒和忍辱这两个菠萝蜜。这是无为识。实际就是能与大众相处的时候不妨碍大众 |
|
| |
|
| 什么 是 佛性?可 以有 两个意义: | | 不使人受到威胁,不安。比如,你杀人,使人生存受到了威胁,你伤害了人的生命,这样,就会给别人造成了一种恐惧不安。偷盗,偷盗 是 使人这个外面财务,因为人 以 外的财物,才能够生生存,财务就属于人的外面一样,所以说 有 人偷盗你的财物,就像嗯夺取了你的外命,使你生存受到了危险,所以,你就嗯不偷盗,你就没有丧失财务的恐怖,这样, |
|
| |
|
| '''一、''' 无 上菩提 就是 菩提心 , 它 是 因 性。
| | 如果能受持警戒洁身自守,既不会伤害他人,能使人与人间相安 无 事,这个 就是, 我们实际。布施,能达到和乐善生,这个我们前面也学到了。但 是 ,人人的个 性 不一样,你,以戒来自律自守,不伤害他人 。 但是,他人,认为你好欺负,好说话,会非礼来待你,如果不能感化,或者是设法去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 |
|
| |
|
| '''二、''' 是 佛 的 体 性 。
| | 造成人家的人间的恐怖。所以说必须,以戒来自守,克己,坚忍,持境界嘛,戒,就 是 能够克制自己 的 私欲,情欲,当然,这个克制自己,是为了不伤害他人。但是如果说,我们没有这种理 性 的克制,他可能也会给我们,给我们自身造成伤害,是不是因为你忍得,忍生,忍气吞声,然后,让你的内心不平衡,其实,也会伤害我们自己,所以一般人为什么他就不愿意去克制自己, |
|
| |
|
| 什么 是 佛的体性?下边也有 讲, 不过导师在《如来藏之研究》里谈到佛性 是 佛的体性 , 含摄了 一 切如来功德 。 就 是 因为众生 有 烦恼垢给遮住了 , 所以不 能够 显发出来;还有 , 菩提是佛的体性 , 菩提就是佛觉悟的真理。 | | 因为没有这种说法正当的理念,确实很难克制住自己,对自己,能够坚韧的克制,然后,又能够去宽恕,容忍他人就 是 素。儒家,就 讲 个数字 , 就是这个意思,做一个是就 是 饶恕 ,一 个是宽恕 。 宽恕,当然它也 是有 一种同情心有一种同情或者这种换位思考理解这样 , 他才 能够 忍得下 , 宽松得了。要不然我们心 , |
|
| |
|
| | 有的时候这个酒席成性的时候。所以,他是忍,忍不了的,马上就会爆发出来。所以这个在大肠道来说,这个休整,也是一种功力。所以说大成有这种忍辱波罗蜜称他有何意,自他真有苦嗔,火烧上根呐。忍则不得尽,所以他需要对法有一分的理解,你才能够忍下一分。这个人,他可能不是那种强制的,他是一种认可的人,带有一种智慧型, |
|
| |
|
| '''1、佛 的 体性'''( 通 俗义)
| | 这样才能够忍得下,这个就是我们一般所说 的 以智化情。所以这个就是无为,是无为师。我们在五中上学到那个四 通 之法,是不是以己度他情。这个就是一种自通之法。因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知道自己不愿意,受到别人的伤害,受到别人的欺辱,那我们可能就会。别人一样也不会,受到伤害自然,就心甘情愿地去守这些戒,欺负这些人。 |
|
| |
|
| 【 佛 性 是 佛的体性 , 】 | | 然后就是法师,法师,你看他包含了精进,禅定,薄弱,所以他也是适当的。法师,他可能是是倾向于出家,在家,他倾向于才识为师,其实他在家和出家的。薄弱,是明达事理的薄弱智慧嘛,通达事理,没有智慧,它往往落入两边呃,两边,有无生灭1e。也不知什么是 佛 法,是邪 是 正是善是恶呀。可能 , 也没办法去区别。 |
|
| |
|
| 佛 的 体 性 下边举一 个 譬喻 ,这个 譬喻非常通俗易懂 。 | | 那怎么去救人,对,这个需要智慧明辨是非肯定的,是见机的如内心散乱的贪着世间,我健忘之既不能洞见时机,不知众生 的 根 性 ,既不能知识知己而可以适宜的话,要。所以这个禅定,它能够鉴别众生的根基和这 个 十级,呃,实际,要掌握到恰到好处 , 因为 这个 ,在佛法中,也有这种知己,要知识,也要知己,也要知量,当然这个需要智慧 。 对这个禅定, |
|
| |
|
| '''【『 如 黄石中 有 金性 , 白石中有银性』一样 。 【0】】'''
| | 就是他,对一切的因缘,就能够把握得住他就需要定力,但是 如 果说我们没 有 定力,内心散乱了,我们自己都做不了主。当然了,你就不能洞察这些时节因缘,当然你不能洞察这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机缘 , 你就没办法了,给予适当的法药去调理,去对治它。所以这个禅定,是起到这个作用的 。 因为禅定,它就是观察得非常透彻, |
|
| |
|
| 这是 指矿石 , 金矿,银矿 ,没有 开采 的 时候是矿石 。 | | 什么事理吧,看得比较透彻。透彻,就是看得比较深,或者看得比较远。我们一般心散乱,他就看得不深,看的都是表象。它就像说这个河里,这个水呀,波动不止 这 个浪花,汹涌不止,那你看的都 是 表象。如果说有定力心 , 就像一个很深的一个水 , 它可能就 没有 那种急促 的 肌瘤它就比较稳 。 可能,你这个智慧透视得比较深看的,也比较远, |
|
| |
|
| 【【0】《大智度论》卷32:「法性者 法 名涅盘 。 】 | | 这时候,才能看到一些时机和人不同的根基。然后,给予适当的 法 药,然后还要有这种精进的雄健无畏,这种精精进的这种勇猛为好 。 也有这种意志力,没有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是也缺乏这种勇气一样,所以,就不能克服种种困难,有了这些勇气,就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这样,他诲人不倦,令人不厌的,呃,教会人, |
|
| |
|
| 在《大智度论》里讲 , 【法性者 , 法名涅槃。 不 可坏 不 可戏论 。 法性名 为 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 是 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盘性 。 】 | | 可能,他就不知疲倦因为这完全来自于一种无谓的精进的 , 所以这样的六波罗密 , 统摄布施为菩提行的根本,所以说要救众生,不能 不 牺牲自己去利他,这个就是 不 实施以舍己力 。 因 为 ,不是我前面写道,你要舍心就就 是 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利他,所以,这必须要记住物质的救济,以达到众生生活的满足 。 其实,我们过去吧, |
|
| |
|
| 一 切世 间 法都有涅槃性 , 等于一切 众生中 都有佛性了 。 | | 可能物质生活不这么充足但现在,基本上物质生活都达到充足了,不过,就是还想生活的质量更高 一 点而已所以说必须借人的精神,才能达到人与人之 间 的安乐和乐,安宁,要必须,以精进禅定和智慧的教化呀 , 核心 众生 的思想意志,使之归于 中 道。所以,六这个僧团的六合镜三这个三种根本就是我们六合的本质,这个就是你布施来设计六度。因为这块也是 。 |
|
| |
|
| 所 以 【诸佛贤圣 以 智慧 方便 持戒禅定 。 教化引导令得 是 涅盘 法性。 】 | | 还是 以 菩提心和大悲,都是, 以 布施为主的。嗯法空性,也是法空会它是嗯六度型的 方便。 方便,是善巧的别名。善巧,就 是 能够对一些事物,对佛 法 吧,就是非常的熟练因为我们,熟练它,才能够。多多的学习,就是,出于习成 性 清洗久了才能够对它熟悉,熟悉了才能够成为善巧 。 |
|
| |
|
| 所以诸佛 用 智慧 , 种种 的 善法功德 , 引导大众来趣入涅槃 的 法性 , 因 为 法 性是 遍 一 切世间 法 中。 | | 对这个方面,它就是对薄弱会的一个善巧,运 用 这个意思叫方便。如下方就说如不着不执着 , 有个真实 的 师者 , 有一个真实的受者。然后还有一个我所布施 的 东西部件 , 名 为 有方便就是有善巧。当然了,这个就是空 性 。会嘛,就 是 三轮体空。嗯三轮体空, 一 般我们,可能是没办 法 理解,那明明有一个,我在布施是不是,你明明有一个布施的对象, |
|
| |
|
| 【利根 者 即知 是 诸法皆 是 法性。】 | | 他缺乏东西,我才有目的性的去布施给他,我还要,选择一个好的东西,去让他欢喜。那如果说我们都说,不执着一个真实的接受 者 ,也不执着一个真实的我,那可能,我们这种布施的心呐,可能就 是 没有那么那么强烈所以,这个就 是 菩萨,你看他这种菩提心他上求下化这个志愿,他有这个志愿,然后有这种慈悲心悲,就是把苦愿意,让众生得这些苦愿意, |
|
| |
|
| 这个法性,就 是 法 的 本然性 , 它 的 本性 。 本性 是 什么?本性就 是 空性 , 诸法都 有 空性义 。 | | 是 给他物质上 的, 精神上 的 种种的利益 。 但 是 ,我们从心念上好像说我能够帮助一些人他需要的,能够满足他内心的需求,但 是, 如果说我们给他一些不需要的,没 有 给他这个精神上的,那可能你给他多少,他也不会满足,是不是,你肯定 。 |
|
| |
|
| 【譬如神通 人 能变瓦石皆使为金 。 钝根者方便分别求之乃得 法 性 。 」( 大正25p298b )】 | | 你总帮他帮习惯了,他依赖习惯了,一旦你不帮他,其实,这时候,大声来说,你就休整。所以,这个空会来说,可能,就不会执着了。有一个我再去帮他,有个真实的 人 ,在接受我的帮助,然后,我还有一个可贵的东西。给他,让他喜欢。那这样,等于说,我们三轮体空就是,没有一个真实的,那当然了,都是这种假名 。 哈,这就需要 法 空会来升官了。这当然了,这个西药,对缘起空义的一个圣洁 。 |
|
| |
|
| 这个 意思也不难理解 ,就 是一切法本性 就 是空性。 空性,就 是诸 佛所 体证的涅槃法性,或者叫涅槃法身 ,这 样从人来推 的 话, 一 切众生都有佛 性 了。 | | 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嗯文法建立的薄弱,证件,合法的证件。嗯进一步,达到大乘的三轮体空, 这 都需要对空域的一 个 圣洁才能做得到。所以如果说没有这个法空会你着相布施 ,就 因为没有善巧,没有善巧,它 就 没有这个 空性 的方便 , 也 就 不能出离生死,也没办法去向 佛 智。 所 以 ,这 个在菩萨道 的一 个嗯空 性 , |
|
| |
|
| | 渐渐的一个圣洁上吧,才能慢慢的能够达到空有不爱的圣洁观,所以这个需要长久的学习。下边就是继续介绍这个这种山药,这种山药,嗯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空军会是做事的技巧。以此三药门为本上缴的,修习一切的行,一切的行,他包含了世间的,是不是前面没学到世,出世间法皆有菩萨有世间法, |
|
| |
|
| 回 到法 本: | | 就是五戒十善呐,三伏业,这个就是五重的章,我们学过的,然后,出世善法的四圣谛,缘起,三学,八正道,37道品,这都是解脱道的内容。这个,我们在三乘共法章,也都学 到 了,这些,都是道品,因为菩萨行是吧,因为菩萨行,它就像八正道那个道品。所以,八正道,在声闻 法 中,他只是用标八正道来表达,在大乘六菩萨来说,它是以六度来统摄菩萨一切万恶的,所以以六度,四摄。 |
|
| |
|
| 1、 佛的 体性(通俗义)
| | 所以,出示法,是这些。然后大乘法的六度四摄,百八三妹,还有42字门等也好,这都是一菩提心,而缘起种种的功德法,所以他有世间的和出世间的,还有大乘的,这些行为就归于成 佛 之道的一乘法。因为菩提心就是在我们凡夫位,它能够统摄世出世 的 一切善法,然后, |
|
| |
|
| 介绍 佛的 体性 , 从通俗义来 说佛的 体性: | | 归入究竟的一俯卧撑。所以菩提心为什么是众生之上首,所以是出世功德悉有菩萨有。所以,世间一切善法都是来自于菩萨。也确实是这样,只要是你发了菩提心慈悲愿,这样,他就能够统摄 佛 法 的 一切功德的。所以菩提心他一定和种种功德相应的。下边就总结说 , 简单的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果 说 离开了这三心,或者是,缺少了一个,那什么也不是成 佛的 法, |
|
| |
|
| '''【众生虽在生死迷妄当中 , 但 不是没有佛的 成分 。 】'''
| | 因为这个三心 , 他要记住,比方说你这个三心 不 具足,你只 是 有一个菩提愿, 没有 大悲,那 佛 道那个没办法完成,是不是,如果说你有空性慧,你没有菩提心,那他也不能够完成活动。所以这个三心,它是整个大成 的 山药 。 所以说嗯导师有专门有一部著作,就是学佛三要专门对这三门,详细地论述了,这是一切善行,下边,是三心同等的重要 |
|
| |
|
| 我们 众生 是 在生死迷妄 的, 有无明烦恼 的, 但 是不是 没有佛的成分。佛的成分 是 什么呢?下 边 还 是 用这个譬喻 , | | 三心的意义。大波若经,他讲了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这个, 我们 已经写了很多遍了,这个就 是 三心菩萨 的 三心 , 以此,能说 的 饱满论本位菩提心兼顾如山王大悲便是方不一二边会 , 二辩会,当然了,他不 是 中道, 不是 薄弱了,就 是 空一它不依两 边 的会,他就 是 以中道的薄弱的会 , 就是空性会。 |
|
| |
|
| 【''' 如 矿中 有 金性 ,所以 可炼 成 黄金 , 如没 有 金性 , 那怎么也炼不出金来。当然 , 这 是 一般 的 说法 , 在科学进步的时代 , 可 以 非金属的物质 , 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 | | 看菩提心大悲和空性会。那我我,也找一个,这个大杯和这个杯它有哪些区别,因为菩萨,它是以大悲为主的,但是,悲 如 果这个悲心,声闻也 有,所以 只有说菩萨才能 成 大悲这一块 , 讲到这种大悲和悲,它区别 有 八种的区别 , 第一 ,是 自信 的 差异,大悲,以智慧为体 , 悲 ,以 无嗔为体,是不是 , |
|
| |
|
| 其实现 在 科学 不 用说提炼 , 掌握了 这个 元素 , 用 这 种元素去合成。 | | 我们 在 声闻法谈到 a ,就是对着称的,吴称就是慈悲,但是,菩萨,他这个大悲他 不 是,以无嗔为它本体的,它是以智慧为它的体,它大不一定和智相应 ,这 也是第一 个 的差别。第二 , 是形象差别大。悲,原三苦的形象,悲,为人苦苦的形象。所以说 这 个苦苦,它和八苦之中,他苦苦和比方说, |
|
| |
|
| 【'''佛性说也如此 , 众生本有佛 的 体性 ,'''】 | | 苦苦是怨憎会苦和这个生老病死苦,我记得是这个碑,它只是源以苦为缘的,所以它是以苦苦为缘的。大悲和三苦,三苦,一个是苦苦,一个是坏苦,一个是行苦 , 这都是大悲的形象,它原这三种苦,这个是大杯和杯的一个差别,然后就是所缘 的 不同。大悲,它通缘三界,a ,它为原御姐,因为什么,御姐嘛,他要称是不是,所以预计,他对治这个称 , |
|
| |
|
| 佛的体性刚 才 也谈到了 ,就是一 切 如来的 功德。一切佛的体性 , 或者涅槃法性 , 或者是这种菩提。 我们 在学习皈依三宝的时候 , 谈到三宝的真实功德 , 是无漏性清净的 ,三 宝当然是,佛宝、法宝、和僧宝 ,都 是无漏性清净 , 这里不 但 说佛的功德 是 离垢的清净,就是在杂染中, 也 是本性清净的 。 | | 所以他 才 有这个碑。第四 , 它所依的 d 的差别 d 就是 四大悲,一第四。A ,通 一 四禅这个大悲一第四场他唯一,初禅二禅三禅第四那个禅。对这个大悲,那 如 果说,他一地 来 生 的 话 , 哈 , 那大悲 我们 普通人,还不容易有 , 因为他一第四层 , 那这个碑 , 他通一与四 三 等于初3233343 ,都 可以有这个碑 ,但是 他背 也。 |
|
| |
|
| 世间法都有 这个 涅槃性 , 就是世间法都有空性 。 空性 , 当然从三 乘 共法章来说 , 缘起就 是 空义 , 没 有 自体 , 没有我 , 这种本然性遍于一切法 , 从这个角度 就是 说 , 众生本 有 佛的体性 , 涵盖了佛 的 无量功德 。 | | 御姐也同意 这个 碑。大悲 , 一身的差别 。 大悲,他以佛身,a , 他以二 乘 之身,因为只有佛才是大悲的一个圆满的体,是不是一个神呐,第六 ,是 正德的差异。大悲 , 系远离 有 鼎之祸而证得,悲 , 在远离欲界之祸而证得 , 远离欲界的货 ,就是 我们三界的货吗,嗯。大悲 , 它远离 有 鼎之后,有顶 , 就是是空定 的 非想非非想处 。 |
|
| |
|
| '''【或说 众生 本有如来胜德 , 相好庄严 , 】'''
| | 所以,他演的三界嘛,因为大悲,他远的三界边缘的御姐,所以,他从政这个角度,这是从欲界和三界来讲救济的差别,大悲,能成就救济济世,悲,为希望救济,悲为希望救济希望,可能是,就是不圆满因为只有大悲他才能够缘苦众生,能够让一切 众生 脱离苦海。A ,可能只是希望救济他 , 但是 , |
|
| |
|
| 如 来 胜德 , 是种种功德;如来相好庄严 , 就是色法 ,有 形 有 相 , 我们眼能见 , 耳能听 的 这些色法 。 如果 说 佛的清净功德是 不 可见的 , 但可以通过外 相 展现出来 , 当然就涵盖了心和色 两 方面 。 | | 他没有生生世世 来 完成这个就是救济的这个大事。哀米的差异,大悲 , 能哀悯平等 , 杯子 , 为拔除欲界 有 情之苦,大悲,可能他对一切众生都平等的,其怜悯,悲,他只是把欲界 有 情之苦 , 所以 , 他哀民 的 不平等 。 此外,诚实论卷首也详是佛之大悲,所 说 有 不 知说 , 大致 相 同,为诚实论。强调,先谈空法,后论大悲 ,两 者显著的差异 。 |
|
| |
|
| 【'''或者说 众 生本来 是 佛 , 所以修行 就 可以成佛。 这 一本有佛性 的 教说 , 确是 一般 人 所 容易信解 的, 也就成 为 佛法中最通俗的学派 。 】''' | | 所以这个诚实论,它虽然是声闻乘的,但是,他的思想是和大 众 部的空域 是 相合的 , 这个 就 是论中对 这 个大悲和悲的种种 的 形象给予了七分,凸显出菩萨大悲 , 他和 一般所 说的悲 的 种种不同处,差异处。下边,是大日经,大师经说 , 大菩提 为 因卑微根本,以方便治 。 究竟,这个也是三心汉译工作, |
|
| |
|
| 这 种思想 , 确实是容易让 一 般人所信受 , 所信解 , 这 个 思想为什么那么普及?因为 比 如说,讲 一 切 法 无所得,无自性,毕竟空性,可能只有说五事具足 的 人( 才 能明白)。但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去深解法义 , 所以用通俗说,就容易让一般人所理解信受,一般人就 是一 般的大众了,不是指那 种 根性非常好 的 人 , 所 以这 是通俗 的 学派 , 也 就是 如来藏思想 , 其实也就 是 佛法中的 方便 说 , 这样能够让大多数人有信心 。 | | 方便就是究竟。其实 这 个,大日经嘛 , 它属于密宗的 一 部经典。因为这个 , 其实导师 , 是在和那 个 法中 比 丘吧探讨 一 些 法 理 的 时候 才 知道这个在翻译经典的时候 ,是一种 错误 的 翻译 , 因为 以这 种方便善巧,一直达到佛果 的 圆满 ,就是 究竟 , 它不 是方便, 就被翻译成究竟。所以,就是患上了一种错误 。 |
|
| |
|
| 所以在皈依三宝章讲皈依 的 深义的时候 ,就 要【若人自皈命 , 自力自依止 , 世人则能契 , 归于真实义】。相信归向我们自己 的 自心、自性 , 我们自己是佛 , 自己有佛性,自己 能 成佛,自己身心的当体 就是 正法涅槃 , 其实 就是 佛 的 佛 性, 和佛 的 体性 。 为什么皈依三宝的时候 , 就用这种通俗的 说 法?能够引导初学的人生起信心来。 | |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法华经 的 一切志愿 , 也 就 是菩提心的别名。大悲 , 是遍十方一切众生日期 , 所以说辨十方剂。所以这个大悲 , 它所圆 的, 嗯就比较普及不像碑 , 它只 能 预计我所得 就是 薄弱 ,就是 布衣,有无两边 的 空 性 会大事经,兼存有相说 , 所以说以种种 的 方便而到达究竟 。 所以这个大肠经这个他兼存有相说 , 有像 说 , |
|
| |
|
| '''2、 成佛的 可能性 , 也是成佛 的 因缘:'''
| | 我们前边儿其实也学到了,他就是有这种这个天色深,是不还有能用种种的咒语,修种种的谈 成 ,这等于说有像说,就是方便说,因为前面学到,就是会天人肉或一生纹肉或天或人肉的时候,天它分为嗯这个色色身,天色深来入佛道,还有以净土身来入 佛 道,所以这些都属于种种 的 一方面 , 慢慢 的 达到究竟。 |
|
| |
|
| 【'''但 这 是佛性 的 深义 , 有些人 是 不易信 解 的 。那 到底什么 是成佛的 可 能 性呢?】''' | | 对这种种种的一方面,而把 这 种种种一方面当成究竟的时候,那就等于说他翻译 的 时候 , 完全 是 误 解 了,经历了 。 你要把总统一方便当成究竟了 那 就 是 变成就是这种方便成了究竟。究竟话就给抛弃了。所以说下边儿就说。但 成佛的 主要的方便,不 能 不说是都所得的空会, |
|
| |
|
| 佛性 的 深义 , 深义 就是 成佛的因缘 , 成佛要有 因 缘 , 不是说我们本来就 有 佛性 , 然后你就 是 佛 。 这个原先我们 也 谈到, 一 切 法 本自清净 , 本性清净跟我们凡夫什么关系呢?如果不去发心修学的话 , 其实 一 点关系都没有。 成 佛的可能性 就是 深义,这是引用《法华经》来说的 。 | | 因为我所得 的 工会才是主要的方面不是那种种种的一方面,种种方便 , 在法华经里头 就是 那种更以一方便 , 助显第一义。 因 为生门通 , 它也 有 方便 , 它 是 正方便 。 那大乘法,他 也 要有方便他有那种种种的 一 方面就是种种不同的方便善巧方 法, 等于说,所以说它兼存有相说 , 那把这个 一 方面当 成 究竟,那 就是 大错特错了 。 |
|
| |
|
| | 所以说如果取个相,什么都不能到于究竟,就是你把这个取向的种种方便当究竟,那你就根本就没办法得到真实的究竟。因为在佛法中,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要不然,他就有一些误解对经论的误解,其实,也是有些翻译解说,他可能也是解说的,不够圆满就会造成了这种误解。下面说,在大乘法中, |
|
| |
|
| 【 这 如《法华 经 》 说 :『'''诸 佛 两足尊 , 知法常无性 , 佛 种 从缘起 , 是故说一 乘'''』 【3】。】 | | 这 三者是同等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但是,大肠 经 各有所尊重的,因为虽然 说 ,这个三心,它不可缺少,它是同等的重要,我们前面其实也学了,但是,大乘经是各有所重的,各所中,或者特种菩提心的特征,发菩提心,因为有的经,它就让人发成 佛 之心 , 是不是 , 所以有那 种, 劝发菩提心文,因为很多大圣经,都劝发人发菩提心,有的大 乘 经, |
|
| |
|
| 这句偈诵很 有 名 的, 也正 是 《 法 华经》 这个 偈诵 , 如果说把 这个 思想解到本 有 佛性 , 那就 是 如来藏思想。《法华经》的本意 不是 本有佛性 , 是佛种从缘起 , 佛种子是从因缘而 有的 。下边注解里 , 导师 在 《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对 这 一段话 , 解释得 比较 清楚: | | 特别重视,大悲心, 有的, 特别重视,菠萝的空会,菠萝的会。所以你看一般的波若经,或者 是 那个,文殊 法 门,特别重视 这个 智慧,这个比较 ,这个有 名的观世音呐 ,是不是 都知道 , 大慈大悲 , 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所以说 有的 经典 , 侧重 在这 种慈悲救度,你像那个地藏经是吧 , 它也是 比较 侧重这种慈悲, |
|
| |
|
| | 就这种苦难的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就是一种大悲的体验。对这个菩提心,它是注重在这种性情信任的,那一般的,这个信任,比方说嗯十大愿王,普贤的十大愿王还有这个净土的这种信任,是不是他都是注重侧重在你信,一般性就读法门,都侧重在你信。所以他有自己每个经都有自己所特重的, |
|
| |
|
| 【3】(2)印顺导师《 初 期 大 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经上说(《妙法莲华经》卷一:'''『诸佛两足尊 , 知法常无性 , 佛 种 从缘起 ,是 故说一乘』'''。佛 种 是从缘而起 , 依善知识的劝发而起 的。 所以从缘而起,】 | | 每每就把他所侧重的说做首要的,这是所以中药而巧说。其实这三者,出血是可以偏重而不可偏废的。这个我们在前面也学到了,因为 初 学嘛,就是到嗯法身大菩萨,它还是各有特色,是不是,嗯你看文书,他就是代表智慧, 大 智文殊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 , 还有那个大势至菩萨 , 侧重那 种 心愿,还有那个普贤的大恨菩萨 , 普贤大恨也 是 这 种 心愿 , 普贤 的 十大愿望 。 |
|
| |
|
| 佛种 是从 缘而起 , 不 是 本有 的, 这个缘 是 什么缘?还 是 依善知识 的 劝发而起 , 善知识 的 引导 , 听经闻 法, 所以 是 从缘而起 。 | | 所以初学,可能是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性,我们前边信息一样,菩萨入大成,也 是从 三本中也是这样子的。第四 ,是 大乘的真意,大乘 的 真意 , 其实 是 人生的气象,已究竟既然成功的话,所以说三心 是 大乘 的 通行,呃 , 正义儒者 的 三达德,智,仁,勇一样,因为呃 , 山西,是大乘 法 的通行 , 就 是 ,大乘法,一切的这个大乘行都离不开这个三心 。 那儒家的三达德也是 |
|
| |
|
| 【只因为 一切法 是常 无 自性毕竟 无 性空 的。 】 | | 他,是也是通于一切世间君子,他都要具足这三种条件。这三种条件,下边儿就是它出于论语的里边,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就是三八德,他也是,是通于世间君子的 一切 ,君子的一个特征。有智慧,他可能就是没有这个迷惑,这个跟佛 法 中, 无 明,有了智慧,就破除 无 明一样,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有迷惑颠倒 的。 那儒家,也是指治, |
|
| |
|
| 只 因为 一切法是常无 自 性毕竟无性空 的, 正因 为 一切法是无自性空 的, 所以能从缘而起。 | | 就是不惑。不惑,其实在整个儒家思想说,人40而不惑,50之天命,60而顺,70,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是从人生的一个经历来谈这种不惑的。仁者不忧,那人,是指这种仁爱,仁爱,它就是能够,呃,就是天下为公,天下为人,他就没有那种私心, 因为 你有私心,你就会有有顾虑,就会为 自 己 的 得失担忧。但你要这种 , 天下 为 人 的 时候 , |
|
| |
|
| 【由于 一 切法无性 ,所以 一切法从缘而起 , 众生 也 能从缘发心 , 修行而 成佛 。】 | | 可能,都是像菩萨一样为他人所着想的,可能就没有那种自我的忧虑。勇者不惧,勇者,它就需要你内踝,人外, 一 定要有这种坚韧的意志 , 电充上。 所以 这种等于说,实行这个词人,实行这个人道,呃 , 你 也 需要这种勇气,克服种种的困难,艰难险阻 , 去完 成 你这种仁义之道,跟 佛 法这个慈悲一样慈悲,如果说你没有这种坚定的意志, |
|
| |
|
| 这 就是依 因 缘而成就的佛道 , 或者 种 下 的 佛 种 ,它不 是 本来就有 的, 一切众生具足的。 | | 他也没办法,完成救苦救济众生的一种大型吧。所以,它呃 这 种菩提愿 因 为我们,前面也学到这种精进力有这种菩提愿,大悲心通信会,所以,他也需要这种精进力,勇猛力。对,三心,你像这种菩提愿 , 其实也要这 种 坚定 的 意志力去完成了这 种 正道。所以这就 是 和儒家 的 三达德 , |
|
| |
|
| 【 佛 深彻 的 证知 了无 性缘起 , 】 | | 这本是人类的特性,所以三大德,和我们这个人的三种特性,也能够相结合起来,意念生,相配的就是我们智慧范,形胜,就是一种词人坚忍,胜,就是我们这个勇猛的意志力,也就是理智的情感,意志的特征。中医人称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大乘通德的人治,所以说大乘法本是着重一人乘其出,直入 佛 道 的 ,所以就揭示 了 究竟 无 上的志愿菩提心。菩提心,这个就属于这个,自身上的意志 , |
|
| |
|
| 无性 的 缘起 ,就是 无 自 性 的 缘起 。 | | 普遍平等 的 同情慈悲。前面我们也学到了这种伤心 , 它属于是增上的,世间增上的情感,彻法源底的智慧。空慧,那 就是 法则上的理智。为了菩提心和大悲院空心会配合,一个是 自 身上的意志,世间增上的情感空间会,这是法增上的理智。这就是大成型必备的通德呀。整个大乘菩萨道都要具备这个三个条件 的。 |
|
| |
|
| 【所以 说一 乘 ,一 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 《 法华 经》 的 思想 , 原是承般若毕竟空义而来 的 。(p.1183-1184)】 | | 当然了,在最圆满的时候,那只有 说 到佛地才能够究竟圆满。在运行的时候,可能都有 一 些侧重,这种就是偏重他,不是偏废。可能 , 有的人性欲比较充足 一 些,有的是慈悲充足,有的时空会慈悲,这个充足 。 因此大乘 法 ,就是使人类特征的德性进化,或者叫德性的升 华 。因为我们前边儿佛法概论写道就是道德,有在家 的 道德 , 出家的道德,和这种菩萨 的 德性, |
|
| |
|
| 因为一切法没有自 性, 众生依缘而修 , 他都有 成 佛诵 的 可能性 。所以 《法华经》 的 思想 , 原来是继承 了 般若毕竟空义而来的 , 这句话其实是点出了《法华经》的核 心 。问题是在哪里呢?问题 就 是讲《 法 华经》的人 , 一般都讲到本有佛性里面去 了 ,讲到 如来藏 里面去了 ,这个是 导师很重要 的一个 点题 。 所以《法华经》这句偈诵 ,是 从 佛的 深义来说的。 | | 这种德 性, 其实就是人的这种道德的意识道德纯洁的道德的努力得到了净化,升华,使它融合,进展,达到完成,那这就是三心行六度,六度 , 完 成 三心,三心就是德性 的 升华和净化 。所以 成佛 的 时候 , 菩提心就成 了 法身德 , 慈悲 心 ,成 就 了解脱德, 法 空会 , 成就 了 波若德。所以 如来 的三德秘 藏 不是别的 , 只是人生德行的最高完成。所以 这个 三德秘藏,本身 是 如来藏思想 的一个 用语 。 但是,因为他不知道嘛 , 他 是 把这些 佛的 德行是统合在一起, |
|
| |
|
| | 没有那么详细的分类,只有说到大城不到的时候才给他分出来。所以大声的争议,与带有隐遁情人的小成型,带有神秘气息的天成型是不大相同的,因为这个前边,我们学到了会生门入它就带有隐遁倾向的小曾想它必须要回小向大这种神秘期的天成行,天色身形和这种大乘真义,也是不相合的,他也是,这种以种种方便型容易达成的。所以大乘的真意,只是人生的气象与究竟,即人成佛的法。大乘的真意,就是一人正而向于佛道的。我们前面也学到了, |
|
| |
|
| 回到法本: | | 要不是个 表 。这 段 , 大致 也就是这 些 。还是,你这个 山药 菩萨的三要 形 来 综合 的讲,因为 往 下边,其实还要 谈 到 今天 就 先 到这里,下 面 ,大家。 |
| | |
| '''【 这可以方便分别为二种佛性:1、理佛性,2、行佛性。(二佛性是印度旧说,今依中观义说)。】'''
| |
| | |
| 佛性,方便分别有二种佛性,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
| |
| | |
| '''二、述《法华经》的二种佛性'''
| |
| | |
| '''1、什么是理佛性'''(理):
| |
| | |
| 【 '''一切法是从本以来无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无性(古人别说常与无性,是附合三谛的解说),法法毕竟空,】'''
| |
| | |
| 法法常无性,就是无自性空,但是古人(天台智者大师)把 常和无性给它分别的解释,这样就符合三谛的解说了。本来佛说法是二谛,但古人把它一分别就变成三谛,对这个问题,其实经中也讨论了,本来是二谛,但是变成假、空、中三谛。说明什么问题呢?还是没有理解法义,从文句上来解释。一分开解,就变成三谛了,所以说法法毕竟空。
| |
| | |
| 【 '''这无性即空,空即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的。'''】
| |
| | |
| 这就是理佛性了,从理上来说法法无自性,法法毕竟空,所以这个无自性就是空的,不可得的,空就是不生灭的法性,这个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这样来说,佛性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真实义来说,是从法理的空性而来,这就是法尔如是,法之自然。法法本来就是无自性,空不可得的,为什么把它称为佛性了?这就是后边 要 介绍的。
| |
| | |
| '''【因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 不 是性空的,那么,凡夫是实有的,将永远是凡夫,】'''
| |
| | |
| 因为如果说法是真实有的,不是性空的话,那凡夫性永远 是个 凡夫性,不可改变,因为他不空,他有自己的自性,有自性就不是性空的了,那实有的凡夫永远是凡夫。
| |
| | |
| '''【杂染是实有的,将永远是杂染,】'''
| |
| | |
| 如果说是实有的、不空的,杂染始终是没办法改变成清净,就像凡夫永远是凡夫,我们愚钝永远是愚钝 。 但是,事实我们都知道,通过努力,也可以提高知识文化,我们通过学习也可能掌握某种的技术,也能学一些生活的本领。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能够转变自己,改变自己,如果说是固定的,那我们怎么去改变?不过改变需要付出一些辛苦而已。
| |
| | |
| '''【已经现起的不能转无,】'''
| |
| | |
| 比如说我们现起的生死,如果是真实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你怎么能让他消失呢?因为自性有的,不用因缘而生起来,怎么能让它消失呢?
| |
| | |
| '''【没有现起的不能转有,】'''
| |
| | |
| 如果说是自性无,真实是没有的,没有生起的法,也不能让它缘起而有。那就是实有和实无,实有就不能让它灭,真实的无,也不能让它生,就是 这 个意思。
| |
| | |
| 正是因为一切法没有这种不变性,没有自体性,所以才能『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可以因缘和合生起一切法。
| |
| | |
| 【'''那就是无可断,无可修 ,也就 不可能成佛了(如《中论》说【4】)。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才能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 |
| | |
| 如果 是 真实的有,那就没有可断的,也没有可修的了,因为自性有,断也断不了,凡夫自性就是凡夫,不可改变,你怎么修还是凡夫, 这 样也就不可能成佛了 。
| |
| | |
| 这个是中观来破除 实有实无的思想,缘起也是这样,缘起法其实就在破除或有或无的二边,或断或常的二边。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这样它才有因缘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 |
| | |
| 因为在因缘法来说,没有固定性,一切法都可以改变,哪怕我们是罪恶深重的凡夫,只要你有心向善,都可以改变。像说我们性格不好,脾气不好,但是只要长时间如法的修习,多多少少都可以转变的。所以,就是因为法无定法,我们没有固定性。
| |
| | |
| | |
| 【4】(1)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 p.473- p.475:「(颂)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释)一般的有情,是没有成佛的,自然也就没有佛的体性。既先前没有佛性,就该永没有;因为自性有的佛,一定是始终一如的。有定性,就不能先没有而后有。这样,众生本来没有成佛,就是没有佛性。既没有佛性,虽发菩提心而复勤猛精进的修行六度万行,严土度生的菩提道,然他原先没有佛性,发心修行也还是不得成佛。事实上,以善士指示,听闻正法,发菩提心为因,三大阿僧祇的长期修行为缘,到福智资粮圆满时,是可以成佛的。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既可以成佛,可知是缘起无自性的。实有论者,如说一切有部等,也 还是 说修行成佛的。现在难他不得成佛,是因他主张有定性的,有定性怎么可以修行成佛呢?真常妙有论者,不知性空者以众生没有佛自性的理论,责难实事论者。竟然断章取义的,以本颂为据,说龙树菩萨也成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假使众生起初没有佛性,就不能成佛了。现见众生能成佛,可知原来就有这佛性存在的。不然,修行怎么能成佛呢?这种不顾颂意,强龙树同己,真是龙树的罪人!实则,龙树并不承认先有佛性的;佛性先有,这是因中有果论,是龙树所痛斥的。性空者的意见,一切法是性空的,是待缘而成的。因为性空,所以因缘和合可以发心,可以修行,可以成佛。《法华经》说:『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也与性空者相合。一切众生是有成佛可能的 , 因为是性空的。然而性空并不能决定 你 成佛,还是由因缘而定。所以,一切众生有成佛的可能,而三乘还是究竟的。佛性本有论者,只是觉得性空不能成立,非要有实在的、微妙的无漏因缘而已。
| |
| | |
| (2) 印顺导师《中观今论》 p.149-p.150:「《中论》〈观四谛品〉(卷 4,大正 30,34a)说:「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论中的意思是说:如执诸法实有,那就凡性、圣性两不相干。那么,众生既都是凡夫性──异生性,不是圣性,没有佛性,即使精进修行,也就没有成佛的可能了!其实不然,众生虽是凡夫,以无凡夫的定性故,遇善缘而习善,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可以久习成佛。《法华经》(卷 1〈方便品第二〉,大正 9,9b8-9)说:「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也是此义。古德为佛性本有的教说所惑,颠倒解说,以为龙树也是主张要先有佛性才可以成佛的。我早就怀疑,后来在北碚访问藏译,才知是古德的错解,论文是龙树评破萨婆多部固执实有性的。善性恶性,无不从积久成性中来,无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性,不过是缘起法中由于久久积习、渐成为强有力的作用,而有非此不可之势。常人不知缘起,偏执自性有,所以将积渐成性为本性,或习性以外另立本性。性虽有自尔的、不变的意思,但不过是相对的,能在未遇特殊情况,及未有另一积习成性时,可以维持此必然的性质及其倾向。
| |
| | |
| | |
| 【 '''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 |
| | |
| 法就是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我们可凡可圣,可染可净,为什么我们凡夫可以去杂染?可以去贪爱?因为它无固定性,我们又可以产生种种的烦恼,产生种种的造业;但我们也可以断恶向善,改变自己,认识自己,说明它没有一个不变的定性,所以 这 就是它的原理存在,就是法的不确定性,或法的空性,就是法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这是中观很有名的一句话。
| |
| | |
| '''【 这是称空性为佛性的深义。】'''
| |
| | |
| 前边是通俗说,一切法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也是一种善巧的方便说。
| |
| | |
| 这里是把空性称为佛性的一 个 深义,为什么是深义?就是因为一切法无固定性,是没有自性的,所以可以转凡成圣,转迷成悟。这样就把这个空性慢慢成为佛性的一种深义了。这个深义,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理解得了的,所以说它是深义。
| |
| | |
| 深义,只能说在佛法的不断的累积,不断的去修习,才能慢慢理解到法的深义。因为深义,一般人不容易理解,而通俗的佛性说,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
| |
| | |
| '''【 同时,法空性虽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但空性就是胜义,是悟而成圣,依而起净的法性,实为成佛的要因。】'''
| |
| | |
| 依这个法空性,就能够悟此而成圣,依此而转染成净,就是成佛成圣的一个主要的因素。但是我们前边学到,成佛的要因分三种,就是学佛三要,空义是三要之一。我们前面讲到三心的时候, 菩萨 要有菩提心,大悲愿,所以要具足这三要,才是成佛 的 完整的因素,菩萨 三 心里有个无所得为方便,也是 要 因之一。但仅仅具足这个空义,他还不足成佛,因为声闻证的也是这个普遍的真理。为什么说是普遍的理性?就是声闻,缘觉都可以证到,叫三乘共证。
| |
| | |
| 但是,菩萨依此空性,依此方便,可以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愿,也能够成就最究竟的佛道,这个就是成佛的要因。所以菩萨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其实就是要追求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心,也离不开法空性。
| |
| | |
| '''【这虽是遍一切法,而与迷妄不相应,与无漏净德是相应的。】'''
| |
| | |
| 这个法空性虽是遍一切法,而且是与迷妄不相应的。它和迷妄的凡夫,当然是不相应的,和无漏净德是相应的。
| |
| | |
| '''【所以为了引发一般的信解,方便说此法空性为如 来 藏,佛性,】'''
| |
| | |
| 称空性为佛性的深义,这是实说。但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为了引发一般人的信解,方便说此法空性就是如来藏,就是佛性,这是通俗说。
| |
| | |
| '''【而说为本有如来智慧德相等。】'''
| |
| | |
| 这也是通俗说,称法空性就是如来藏,就是佛性,说法空性就是本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这个法空性,为什么说它是佛的体性,含藏了一切如来的智慧德相?也就是这个意思。
| |
| | |
| 『含藏』意思就是,众生 的 佛性被颠倒无明烦恼所覆藏着,如果他能够发起菩提心,生起大悲愿,去除这些烦恼盖,他就能获得这些功德。
| |
| | |
| 所以【'''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于一切众生无差别,'''】
| |
| | |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佛果来说,佛所证的遍法界这个法性,那么一切众生都是空义的,没有自体的,佛和众生毫无差别,因为《华严经》上说『佛、众生、心、三无差别』,这个三无差别,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谈的,佛圆满的证悟了法界性。要知道,如来藏是从佛果这个角度来 讲 的,如果从众生这个角度来说,众生含藏了如来功德,不过是没有开发出来,那么在佛的这个角度来说 , 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的这些种种相好,种种的智慧德相,就是 因为 众生有烦恼所覆藏着不能显发。
| |
| | |
| '''【所以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 |
| | |
| 这个是从理性来说的。因为法空性,理上是可以成立的,遍一切法,遍一切众生。在众生这边看,就是因为众生无明颠倒、无知,不认识法,也不认识无我,这样他颠倒造业,流转生死;佛能够清楚平等法界,这个是理佛性。理佛性,在天台宗讲到名字佛,名字佛就是有名无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 |
| | |
| | |
| '''2、 行佛性'''(事):
| |
| | |
| 行佛性它是从事上来说的,理佛性是从理性上来说的,从理则上来说的,理则上可以成立的,众生有佛性,众生都是空性,但问题是说,如果没有事行,还不算能够成就佛道的,这个行佛性,下边就介绍说:
| |
| | |
| '''【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
| |
| | |
| 所以这个行佛性,必须要发菩提心。下边就举了唯识者说:
| |
| | |
| '''【如唯识者说:依『法界等流』的『闻熏习』,【6】成为成佛的种子。】'''
| |
| | |
| 下边 注解 , 我们参考一下:
| |
| | |
| 【【6】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闻熏习,以清净法界为因,无分别智为果,】
| |
| | |
| 因为闻熏习就是我们亲近善士,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以清净法界为因,无分别智为果,』
| |
| | |
| 【因果皆属于真实性,所以闻熏习也是真实性的。就是佛陀的等流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也属于真实性。】
| |
| | |
| 因果都属于真实性,为什么是真实性?因为闻熏习也是真实的,是从佛的清净法界流流露出来,等流出来的,所以是真实的,就是佛陀的等流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也属于真实性。
| |
| | |
| 【正法,与闻熏习,为什么不属遍计性及依他性?】
| |
| | |
| 这个牵扯到唯识了,唯识这个遍计执当然是杂染的,依他起通于杂染和清净。如果说正法闻熏习,就属于清净的,属于正见,正思惟了,所以它就不属于遍计所执和杂染的依他起。
| |
| | |
| 【因为依他性是虚妄杂染,遍计执性是颠倒之因,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是世间的,却能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智,】
| |
| | |
| 唯识的无分别智,也是到禅观那个阶段上。
| |
| | |
| 【复能悟入诸法的真实性。这与平常的有漏无漏的观念,略有点不同。现在是说:一个向生死流转的遍计依他性路走,】
| |
| | |
| 就是说,一个向生死流转的遍计执性路走,一个向真实性的路走。
| |
| | |
| 【就是在向生死流的心中,发生一个向清净真实性反流的动力,渐渐把它拉转来。】
| |
| | |
| 因为闻熏习,就是正法,正见,正思的一种力量,它是逆着我们不正见、不正思的。
| |
| | |
| 【本论但建立新熏,不说本有。这不是有漏唯生有漏,无漏唯生无漏的见解所能理解的。能得出世心,由清净法界的等流正闻熏习,因此,法界虽没有内外彼此的差别,却也不是内心在缠的法界──如来藏,是诸佛证悟的法界。这与本有无漏的妄心派或真心派,都有 其 不同。」(p.136)】
| |
| | |
| 所以这就是一种新熏,在杂染的阿赖耶识之中,熏进来一股清净的法流,种下佛的种子,就是这个意思。
| |
| | |
| | |
| 回到法本:
| |
| | |
| '''【《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也就是约行性说的。】'''
| |
| | |
| 『佛种从缘起』其实也是要听闻正法,然后发心修习这些圣道,也是从因缘而起的佛的种子,不是本来就有的。
| |
| | |
| '''3、小结'''
| |
| | |
| '''【 一切法空性,为可能成佛的理性。】'''
| |
| | |
| 这个法空性,这里也只说是成佛的可能性,为什么是可能性?因为如果证悟了法空性,没有回小向大,那当然就是二乘,没办法成佛,如果要回心向大,那就有成佛的可能性。
| |
| | |
| 所以说【 '''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
| |
| | |
| 这就是可能性,因为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么多声闻,同样是听闻佛的法界等流闻熏习的,但是佛为弥勒佛讲的法,他没办法理解,自然没办法发心,自然也不能够成佛。真的对佛的法界等流能够熏习进来,领受进来,领纳进来,然后再发心,才是成佛的一个必然性。
| |
| | |
| 所以说'''【 事理是一致的:】'''
| |
| | |
| 行佛性是事,理佛性是理,有理如果没有事,当然有名无 实 ;如果有理有事,那就是以智导行,以行证智了。
| |
| | |
| 【'''如不是缘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无自性的,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因为无性空,所以从缘而起,从缘而起,所以是无性空的。】'''
| |
| | |
| 因为理是空的,但是事 还要 从缘而起,还要待缘,还要具足因缘。就像虽然说我们都有佛性,我们本来是无我的,一切法没有自性,没有自体,但如果我们不发心,不按圣道六度去修,我们还是缘不起圣道的法。缘不起六度的话,所学的只能说是一种空洞的知识,等于说就算明白了法理,如果发不起心,那就是知识的事情了。
| |
| | |
| 所以从空义能够缘起大悲心,缘起菩提心,真的还要不断地去努力,因为没有固定性,所以它就能够从缘而起。我们现在在不断的进修之中,一般所说因缘不具足,或者叫因缘还没 到 ,但这个因缘不是等待而来的,必须要积极的努力,才能把行佛性这个缘给它生起来。如果不去积极的追求,我们只是<u>说等待、随缘,其实随的都是这种业缘,没办法随这个圣法缘</u>。所以这个圣道,需要我们的信,愿,行,三方面的积极努力,积极的态度来追求,才能缘起来。我们现在缘起杂染法很容易,但缘起清净法确实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我们对这个杂染法,可能欢喜心、爱乐心也很足,对生起圣道法,可能 就 困难一些,这个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 |
| | |
| '''【无性而缘起,缘起而无性,佛在坐道场时,就是这样的通达:『观无明(等)如虚空无尽,……是诸菩萨不共妙观』。】'''
| |
| | |
| 因为佛观十二因缘,都是像虚空一样无尽,就是缘起无性空,因为缘起是与空相应的。贤圣的缘起法,就是和明,和智相应的,当然就没有自体可得。观十二因缘,像虚空一样无尽,虚空相一样无尽,其实就是一切法空性,就是一切法的一个本然性,这个本然性,是菩萨坐道场, 到 最后成佛的时候,能够断一切的习气无明。
| |
| | |
| | |
| '''【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说一切众生有佛性。【8】】'''
| |
| | |
| 因为观十二因缘,完全是从事行来观理的,事理能够一致,事当然要通过六度万行来观,不是仅仅说明心见性,不经菩萨道就能够观出来。这就是行佛性。
| |
| | |
| 【8】如來藏學者與唯識學者對一切眾生是否皆能成佛之看法:參見: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335-336:「一、理佛性:這是就真如法性而言的。真如──又名法界,此理佛性的圓滿清淨,故又名法身。二、行佛性;成佛與否,須視有無無漏種子而決定。因為眾生的根性各各不一,有人是具有聲聞乘無漏種子的,有人是具足獨覺乘無漏種子的,有人具備成佛無漏種子的,也有人圓具三乘聖法無漏種子的;也有人沒有三乘聖法無漏種子,而祇有人天乘種子的,這便是所謂無性眾生,不能成佛的。從這一解說中,否認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以成佛的教說。唯識學者認為,就有無無漏種子的立場言,確有一分眾生沒有佛性,不能成佛的。具二乘種子,不具成佛無漏種子的,還是不能成佛的,這是唯識與如來藏學者的諍論處。<u>如來藏學者,是以「一乘為究竟,三乘為方便」的,因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具足無量清淨功德,個個都可成佛。而唯識學者與此相反,以「三乘為究竟,一乘為方便」,因為佛說一乘,祗是一種方便教說,有些眾生根本不能成佛,怎能說一乘是究竟的?在唯識學者的眼中,《法華經》因此也成為不了義的。」</u>
| |
| | |
| | |
| | |
| '''三、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差异'''
| |
| | |
| '''1、理佛性'''
| |
| | |
| '''【约理佛性说,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的。】'''
| |
| | |
| 这 个是从理上来成立的。
| |
| | |
| '''2、行佛性'''
| |
| | |
| '''【约行佛性说,待缘而成,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 |
| | |
| 这个行佛性,是待缘而成,待缘而成就没有那种必然性,
| |
| | |
| '''【所以是或有或无的。】'''
| |
| | |
| 『有』,除非你是发菩提心,生起大悲愿,然后行六度,行佛性就会生起来、缘起来,如果说没有生起信愿,那就是当做一种知识学问,等于说是没有的。
| |
| | |
| '''【大乘法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就是行性佛性。】'''
| |
| | |
| 所以这个菩提心,不是说心 里 一个想法,完全是和戒定慧、六度相结合的。
| |
| | |
| '''【《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 , 就是约菩提心种说的。】'''
| |
| | |
| 菩提心,就是要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多闻熏习,然后发起菩提心。如果听经闻法,没有发起菩提心,就没办法种 下 佛种,那等于说是没有。
| |
| | |
| '''【如在从前大通智胜佛法会中发菩提心的,有些人是退修小乘了。如亲友的为他系上无价宝珠,他竟不觉不知,弄得贫困不堪。其实,『一切智愿(菩提愿)犹在不失』。在醉酒时,亲友为他系上无价宝珠,如在无明生死中,遇佛菩萨的化导而发菩提心(有人解说系珠为本有佛性,与经义相违)。发菩提心,就成大乘法器,能展转出生无边功德。】'''
| |
| | |
| 所以说发菩提心,就能成就大乘的法器,能辗转出生无边的功德。因为菩提心就会有一种动力,追求无上的佛菩提,然后还要累积度众生的功德,就会辗转生出无边的功德。
| |
| | |
| '''【所以《十地经》,《大集经》等,都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的果德。【10】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 , 略有二位:【11】】'''
| |
| | |
| 这里又举了二个经,《十地经》,《 大 集经》,都譬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果。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
| |
| | |
| 菩提心为宝珠,《法华经》里有一个系珠喻,系珠的一个比喻,《法华经》上说,至亲友 家 醉酒的时候,他的一个善知识把宝珠给系在衣服里了。因为这个就是菩提心,他过去在善知识那里听经闻法,经善知识引导,他发了菩提心,但后来就忘失了菩提心。等于说他种下了佛的种子,暂时的忘失了而已,这个善根没有显发出来,所以经中譬喻给缝在衣服里,意思就是这个菩提心的种子很微细,不容易发现,所以用宝珠来譬喻。
| |
| | |
| | |
| 【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34入法界品〉:「善男子!譬如摩尼名净光明,有人以此璎珞身者,蔽余宝光,悉如聚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摩尼宝珠璎珞其身,映蔽声闻、缘觉心宝。善男子!譬如水珠,置浊水中,水即澄清。菩提心珠亦复如是,除灭一切烦恼垢浊。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珠,璎珞其身,入深水中而不没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宝珠,入生死海而不沈没。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大龙宝珠,往到龙所,龙不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大龙宝珠,入欲界中,烦恼恶龙所不能害。」
| |
| | |
| 【11】《菩萨地持经》卷 1:《菩萨地持经》:"行方便亦如是。云何为种性。略说有二。一者性种性。二者习种性。性种性者。是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是名性种性。习种性者。若从先来修善所得。是名习种性。又种性名为种子。名为界。名为性。又不习者。果细果远。习者。果粗果近。菩萨成就种性者。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何以故。有二种净。一者烦恼障净。二者智障净。二乘种性烦恼障净非智障净。"
| |
| | |
| | |
| | |
| 行佛性又分两个阶位:
| |
| | |
| '''(1) 性种性位:'''
| |
| | |
| '''【起初,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菩提心,熏习成大乘佛性。如下种一样,名性种性。'''
| |
| | |
| '''菩提心一发起,永为成佛的因缘,是不会失去的,如《法华经》系珠喻所说。但这不能说是本有的,因为是依发心而熏习成的──法界等流的闻熏习。】'''
| |
| | |
| 不能说本有,它是依发心而种下来的,这个是性种性位。性种性位是唯识里面的说法,在下边也有这个解释,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不参考了。
| |
| | |
| 性种性位就是种下了种子的一个阶位,因为理佛性没种下种子,还没办法去实行,只有说发了菩提心,才能够种下菩提种,这个就是行佛性。
| |
| | |
| '''(2) 习种性位:'''
| |
| | |
| '''【其次,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
| |
| | |
| 按现在来说,就是程度不同。一般用大乘的阶位来说,『下』可能是发心十信位,『中』是三贤位,『上』就是十地位。因为这些清净性功德,都是由菩提心种逐渐逐渐的累积,逐渐逐渐的修发,这些清净功德,由十信增长到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再增上到十地。
| |
| | |
| '''【大乘的功德净能,不断熏习而增胜起来,名为习种性。】'''
| |
| | |
| 就是这种修习,不断的累积。
| |
|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12】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
| |
| | |
|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12】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
| |
| | |
| 就是到初地的时候,不但是得了清净功德,也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就是得了一分佛的法身了。
| |
| | |
| '''【以是,法空性(理佛性)虽凡圣一如,】'''
| |
| | |
| 这个理佛性,在凡不增,在圣也不减,一切一切法界众生,都普遍具备这种本然性的。
| |
| | |
| '''【众生界、菩萨界、佛界,平等平等,】'''
| |
| | |
| 因为从理性佛说来说,都是平等的,在众生界、菩萨戒、佛界、平等,平等。
| |
| | |
| '''【而成佛或不成佛,还待修习来分别:】'''
| |
| | |
| 虽然说这个普遍的法性,遍满了众生界,菩萨界,佛界,众生、心、佛、是没有差别,都是平等的,但是到底能不能成佛,还是待修习行佛性来分别的。
| |
| | |
| '''【是否熏发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如不修习,凡夫还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问是谁,一切众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 |
| | |
| 所以这个行佛性是很重要的,性种性位和习种性位,都是行佛性。行佛性有两种阶位,一个是种下了发菩提心的种性这个位置,一个是依菩提心而行六度四摄这些功德法,累积才能够完成佛道,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这种通俗说和真实说。真实说是深义的(唯识、中观),通俗说就是一种通俗义的(如来藏说),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到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区别了。
| |
| | |
| 【12】 印顺导师《中观今论》 p.148-p.149:「约初后(远近)论性相:《智论》卷 67(大正 25.528b25-26)说:「是相积习成性,譬如人瞋,日习不已,则成恶性」。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初或善或恶,或贪或瞋,即是相。如不断的起作,久后会积习成性。等到习以成性,常人不了,每以为本性如此。佛说众生有贪性人,瞋性人、痴性人等,这都由久久积习而成性的,并非有定善定恶的本性。《智论》卷31(大正 25,292c3-5)说:「如人喜作诸恶,故名为恶性,如集善事故名为善性,如《十力经》(见《杂阿含》卷 26,684 经,大正 2,186b-187b)中说」 ──佛以种种界(即性)智力,知众生根性等不同。俗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不过是说习久成性,从串习而成为自然而然的,不容易改换而已。人生下来,受父母的教养和师友的熏陶,社会的影响不同,养成多少不同的性格;或是因为宿因善恶的潜力,或生理机能的差别,成为不同的性格、嗜欲等,这些都是积渐而成的。不但人的性格如此,一切法也是如此的。因为一切法无不表现在时间中,依幻论幻,有时间相,即不无前前后后的相续性。前前的对于后后的有影响,即有熏习。相虽不即是性,但由不断的起作,即由相的积习而成性。从微至着,从小到大,都有此由相而成性的意义。所以,性不是固定的、本然如此的。依中观说:人之流转六趣,都因熏习的善恶而定其升降的。凡夫如此,佛、菩萨等圣贤也如此,无不是由积渐而成。有人说:佛性人人本具。还有约无漏种子,说某些人有佛性,某些人无佛性!这都是因中有果论者。依中观说:众生没有不可以成佛的,以众生无决定性故。这是说:生天、为人,都没有定性,都是由行业的积习行成。等到积习到成为必然之势,也可以称之为性,但没有本来如此的定性。所以,遇善习善可升天,遇恶习恶即堕地狱,乃至见佛闻法,积习熏修,可以成佛 。 」
| |
| | |
| | |
| 回向!
| |
| |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Category:其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