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Test:文字整理-K3」:修訂間差異

增加 1,199 位元組 、​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標籤已被回退 視覺化編輯
無編輯摘要
標籤已被回退 視覺化編輯
行 120: 行 120:
 然后还有的佛,他住世有长有短,正法住世,也是有长有短,有的佛涅槃之后,佛法很快就灭了。有的法在世住的时间比较久,有的感召的弟子多一点,有的感召弟子少一点,但这不是佛的智慧上的优劣,而是示现的差别。
 然后还有的佛,他住世有长有短,正法住世,也是有长有短,有的佛涅槃之后,佛法很快就灭了。有的法在世住的时间比较久,有的感召的弟子多一点,有的感召弟子少一点,但这不是佛的智慧上的优劣,而是示现的差别。


 所以说【在大乘经中,虽广说十方净土,称扬种种易行道,而确是多称扬赞叹弥陀净土的。 阿弥陀佛所表显的特色,是因中立二十四大愿【1】(或作四十八愿【2】),以无边的悲智功德,现起极乐世界。】
 所以说【在大乘经中,虽广说十方净土,称扬种种易行道,而确是多称扬赞叹弥陀净土的。】


 在大乘经中,虽然广说十方的净土,因为净土很多,有西方净土、东方净土、南方净土、北方净土、这些净土的都比较称扬种种的易行道,而确实是多称扬赞叹弥陀净土的。因为大乘经中,对西方弥陀净土,还是赞叹比较多的。
 在大乘经中,虽然广说十方的净土,因为净土很多,有西方净土、东方净土、南方净土、北方净土、这些净土的 都比较称扬种种的易行道,而确实是多称扬赞叹弥陀净土的。因为大乘经中,对西方弥陀净土,还是赞叹比较多的。


'''二、阿弥陀佛所表显之特色'''
'''二、阿弥陀佛所表显之特色'''


 【 '''1、阿弥陀佛'''所表显的特色,是因中立二十四大愿【1】(或作四十八愿【2】),以无边的悲智功德,现起极乐世界。 肯定 宣说: 论什么人 只要信赖弥陀 愿力,愿生极乐世界, 称念 阿弥陀佛,不 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 ,一 心不乱 ,就能 为「 弥陀 「佛力」所加「持」 死后往生 极乐世界。
 【 '''1、阿弥陀佛'''所表显的特色,是因中立二十四大愿【1】(或作四十八愿【2】),以无边的悲智功德,现起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所表显的特色,是因中立二十四大愿,或作四十八愿,这个都是在净土经里所记载 有点 同,《无量寿经》有的是二十四大愿,有的地方就四十八愿 虽然 愿力 上有差别,但内容大致还是一样的,所以说;他以无边的悲智功德现起的极乐世界,这些大愿其实都是希望众生能听到佛的名号 能够 修行佛道,发大心,都能 到极乐世界。所以这个 极乐世界, 由于有西方 阿弥陀佛 的这种大悲大愿的愿力。他感召了很多菩萨去跟随阿弥陀佛去修学 然后共同感召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他 是说阿弥陀佛,它仅仅是 个大愿 自己 个大愿 ,就能 够成立起来的,所以在净土中,都讲这些和阿 弥陀 佛有同样 心愿的,共愿共行 才能够缘起这个西方 极乐世界。 所以从因缘法来说,也是因缘所生,他也不是那种恒常的,不变的。但是,对于初学人来说,说它是无量寿,它也可以说引导一个方便。


'''往生彼国的条件:'''
'''往生彼国的条件:'''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什么样的条件能往生呢?肯定的宣说: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因为愿力嘛,就是48大愿力,你只要能够和这个48大愿力相应,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共愿,共愿还要共行,就是去行持善法,然后还有专念,愿生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乃至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肯定的宣说: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什么样的条件能往生呢?肯定的宣说: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因为愿力嘛,就是48大愿力,你只要能够和这个48大愿力相应,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共愿,共愿还要共行,就是去行持善法,然后还有专念,愿生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乃至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但是,因为这个念佛,说起来很容易,大家可能都没有专修过,真正的说,专诚的、虔敬的去念,能够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比较难,我们一般都是散心念,当然很容易了,这个你不需要懂什么道理,你就念念一个名字嘛。所以,一般弘扬净土的,就把这个弥陀佛的圣号,它能够解释出万德洪名,就是说;阿弥陀佛这个圣号,它把整个佛陀所有的功德,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慈悲都含摄在内了,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就念了佛陀所有的功德,一切的大智大悲,都含摄在阿弥陀佛里了。当然了,这个其实引导我们初学的信心还是有作用的,关键说;它能够慢慢长养我们信心,长养我们这个福力,他才能够转入这个难行道上来。
 但是,因为这个念佛,说起来很容易,大家可能都没有专修过,真正的说,专诚的、虔敬的去念,能够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比较难,我们一般都是散心念,当然很容易了,这个你不需要懂什么道理,你就念念一个名字嘛。所以,一般弘扬净土的,就把这个弥陀佛的圣号,它能够解释出万德洪名,就是说;阿弥陀佛这个圣号,它把整个佛陀所有的功德,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慈悲都含摄在内了,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就念了佛陀所有的功德,一切的大智大悲,都含摄在阿弥陀佛里了。当然了,这个其实引导我们初学的信心还是有作用的,关键说;它能够慢慢长养我们信心,长养我们这个福力,他才能够转入这个难行道上来。


''' 三、 彼国中无有诸苦'''
'''彼国中无有诸苦 '''


 【'''2、在极乐世界中''',物资非常丰富,所以没有所求不得苦。
 【'''2、在极乐世界中''',物资非常丰富,所以没有所求不得苦。
行 154: 行 158:
 比如说一个人,在一个清静的环境里,从来都没有遭受过苦,那当然他乐,也想不出来乐,就是一种麻木不仁的感觉。或者那种定境,清净的定境。或者我们这种清净的心境,和那种智慧相应的一种心境,那这个时候它完全是和智慧相应的。
 比如说一个人,在一个清静的环境里,从来都没有遭受过苦,那当然他乐,也想不出来乐,就是一种麻木不仁的感觉。或者那种定境,清净的定境。或者我们这种清净的心境,和那种智慧相应的一种心境,那这个时候它完全是和智慧相应的。


'''得生彼国必得不退转'''
'''得生彼国必得不退转 '''


 【 往生极乐净土的上品上生,当下就华开见佛,悟无生忍。其余中品、下品根机,虽还没有了生死,而可说生死已了,也就是必了无疑。虽还没有得不退转,但可说已得不退。】
 【 往生极乐净土的上品上生,当下就华开见佛,悟无生忍。其余中品、下品根机,虽还没有了生死,而可说生死已了,也就是必了无疑。虽还没有得不退转,但可说已得不退。】


 生到极乐世界得不退转,往生极乐 世界 的上品上 ,当下就 开见佛 ,悟无生 这个 品上,因为 三品 三倍九品,上品,中品,下品,你要上品上 ,那当然了,到那就花开见佛,悟无生, 忍不 就是见法悟道的一个阶段,见到真相了。
  生到极乐世界得不退转, 往生极乐 净土 的上品上 ,当下就 开见佛,悟无生 忍。 这个 品上 ,因为三倍九品,上品,中品,下品,你要上品上 ,那当然了,到那 就花开见佛,悟无生 悟无 生就是见法悟道的一个阶段,见到真相了。
 
其余中品、下品根机,虽还没有了生死,而可说生死已了,也就是必了无疑。中品生,下品生,当然了,没有了生死,但是可说生死已了,必了无疑。为什么?就像我们说,一个证初果的人,他虽然说烦一品烦恼,没有断,他必然是生死已尽了,顶多顶多七返人天了,必然要解脱涅槃了。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不退转,其实也是这样,虽然还没有得不退转,但可说已得不退了,就是如果说你下品下生,到那还是凡夫位,你还没有得到不退转,但是由于在极乐世界嘛,可说已经不退转了。
 
【'''3、总之,'''在极乐净土修学的,不论时间多长,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的。】


 , 其余 中品 下品的根基 谁还没有老 生死, 而可说生死了,也 就是 b 了无疑,中品生,下品生,当然了,没有了生死,但 可说生死 了, 必了无疑。 为什么? 就像我们说 一个正出国 ,他, 虽然 烦恼 没有 一品烦恼没 断它必然是生死已尽了 顶多 顶多七返人天了 必然 解脱,你完 了, 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也 不退转 ?是 其实也是 虽然还没有得不退转 但可说已得 不退了。 就是如果说你下笔下生,那那还是反复位,
  总之 在极乐净土修学 的, 不论时间多长 一定要了 生死, 不退于无上菩提的。 就是 菩提心 不退的 了, 为什么 因为极乐世界,也要发菩提心的 发菩提大愿 的,他 才和48大愿相应 如果 说没有 发起菩提心的 可能去 他和这个阿弥陀佛的愿力也不相应 可能也很难往生的 所以只 了, 就能够得 不退转, 所以现在学净土的,弘扬净土的,基本上都 么说 只要你往生了 不退了 ,一直到成佛


  你还没有得到不退转,但是由于在极乐世界嘛,这个说已经退款了。总之,在极乐世界净土修学的,无论时间多长,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的 是,菩提心?是不退的了。因为什么?因为呃,极乐世界,也要发菩提心的,发菩提愿,就是大院的,他在和48大愿相应,如果 没有发起菩提心的?那有可能去?他和这个阿弥陀佛的愿力也不相应,可能?也很难往生的,所以只要去了,就能够得不退转,所以现在学净土的,
  下边 就说


  弘扬净土的,基本上都这么说,只要你往生了就不对了,一直到成佛,下边就说。 所以如 觉得自己 心性 介入了 菩萨道难行,恐怕会堕落二 ,或者 随业力而漂流,不能 向佛道,那么 曾经 阿弥陀佛是最稳当的 。其实,我们现在如果 比较没有底气,心里没底,记得像头一阵子原形话说,心里没底。其实,念佛也 不失 为一种 方便 ,要么,能够设置这个心,不要太散乱 ,因为我们,现在年轻,体力,还,还可以。所以,
  所以 如觉得自己 :(1)、 心性 怯弱,(2)、 菩萨道难行, (3)、 恐怕会堕落二 (4)、 或者随业力而漂流,不能 向佛道,那么 称念 阿弥陀佛 是最稳当的 了!也就是最能摄护初 众生 ,不 致退 信心的妙 方便


 我们,好像说感觉现在还能做得了主,其实 没到那个年龄,到那个年龄吧,我们 这个 身体衰老了。有的时候,你真的是不能自主了,是有心而力不足 ,唉呀 ,心想的可好了,但是,你就给不上力,不听使唤了。当然我们现在,还年轻,还不到那个年龄,感觉不到,所以到那个年龄的时候,你才能深刻地体会,人老了就是老,有的时候不服老还是不行的。所以,这个专业的,信心,
  所以,如觉得自己心性怯弱,菩萨道难行,恐怕会堕落二乘,或者随业力而漂流,不能趣向佛道,那么称念阿弥陀佛,是最稳当的了!我们现在如果心性比较没有底气,心里没底,其实念佛也不失为一种方便,让 我们 能够摄持这个心 不要太散乱。因为我们现在年轻,体力还还可以,所以 好像说感觉现在 自己 还能做得了主,其实人没到那个年龄,到那个年龄吧,我们 身体衰老了。有的时候,你真的是不能自主了,是有心而力不足,心想的可好了,但是,你就给不上力,不听使唤了。当然我们现在,还年轻,还不到那个年龄,感觉不到,所以到那个年龄的时候,你才能深刻地体会,人老了就是老,有的时候不服老还是不行的。所以,这个专业的,信心,


 非常的。,专一的信息非常强烈的。你是用念佛的方式去修炼,其实也是可以。,所以,我们要了解方便法它的价值,它的作用在哪里?我们,也可以当做我们修正念的一种方法,虽然说你不求往生,你用这个方法来摄心来,
 非常的。,专一的信息非常强烈的。你是用念佛的方式去修炼,其实也是可以。,所以,我们要了解方便法它的价值,它的作用在哪里?我们,也可以当做我们修正念的一种方法,虽然说你不求往生,你用这个方法来摄心来,
editor
2,0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