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 1: |
行 1: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23
| |
|
| |
| (2024-10-8)
| |
|
| |
|
| |
| 上次课讲到23A-【'''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
| |
|
| |
| 这次课讲 24B-【'''佛有胜方便,摄护于初心。'''】
| |
|
| |
|
| |
| 【'''2、希求简易迅速的方便道''','''虽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萨,提婆菩萨有《大丈夫论》)的志行,】'''
| |
|
| |
| 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佛有殊胜方便,就是这种妙方便,来摄护于初心的修学者。希求简易迅速的方便道,虽然缺乏大丈夫的这种大愿、大行、大智、大勇。提婆菩萨专门为这个事情,做了一个《大丈夫论》,确实是,因为佛法中的大乘法,基本上都讲修行佛道是大丈夫所为之事。那意思,如果说我们没有那种大勇气,大气魄,大志向,可能还没办法去承担佛道这个修行任务。所以,菩萨道都讲这种大丈夫之所为。这里为这些心性怯弱的人,佛用种种的方便,来摄护初心。
| |
|
| |
| '''【 但佛有无量善巧,别说殊胜的方便,】'''
| |
|
| |
| 别,就是另外施设一个很特殊的方法。
| |
|
| |
| '''【摄护怯劣的初发心学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这就是易行道法门了。】'''所以,这个就是说,心性怯弱的,没有大志向、大勇气的人,那就先设立一个方便,先以欲钩牵,让我们增长志向,增长信心。所以你看《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都让我们对大乘有一种信念,信心,所以佛就讲了很多善巧,方便引导初学的人。
| |
|
| |
| 下边引了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
| |
|
| |
| 【 '''这如龙树在《十住毘婆沙论》里,虽呵责了一番,仍摄受他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难行苦行),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 |
|
| |
| 龙树在《十住毘婆沙论》里,虽呵责了一番,呵责这些心怯弱的人,没有大志向的人,呵责他们没有大丈夫的志向,没有大丈夫的勇气。批评完之后,还要去摄受他,又摄受他说:你如果必须要听闻这样的又快速简单的方法,今天当为你们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也是这样。或有勤行精进,勤行精进就是难行苦行的菩萨道,或有以信方便容易行的,快速能达到不退转的。
| |
|
| |
| '''【易行道,就是以信愿而入佛法的一流。】'''
| |
|
| |
| 我们前面其实也学到了,佛法有信愿入的,有依天和人入的,有依声闻入的,种种不同的根性。信愿入的就是这种简单易行的、容易的、又快速的。
| |
|
| |
| 其实,这在我们大众之中,可能大多数人都有这个心理,也就像我们世间人一样,都想一夜暴富。不要经过太多的辛苦,我就找一个简单的行业,让我一下子就发财,世间人有这种心理。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当然也有这种根性的人,简单易行的,我就能够成就的,不要费那么大力气的。就像现在有很多人说,佛法怎么那么难,你就不能简单讲一讲,让我们一听就明白的,一听就开悟的法门?当然了,佛菩萨其实也都想把佛法能够简单化,但问题是说它简单不了,要简单,从古到今,这些祖师大德早就给简单化了,所以,还是需要按照这个法来去理解它。
| |
|
| |
| '''三、易行道的真正意义'''
| |
|
| |
|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
| |
|
| |
| 这个在前面我们学到了,要念十方佛,以及诸大菩萨,要一心念,也能够得到不退转 。
| |
|
| |
| 【'''2、易行道除称佛菩萨名而外''','''『应忆念、礼拜,以偈称赞』。''' 】
| |
|
| |
| 【'''3、易行道不单是称名'''、'''礼拜而已,如论说:『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 】
| |
|
| |
| 这个都是普贤行愿品里的内容。
| |
|
| |
| 【 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贤的十大愿王 。】
| |
|
| |
| 这个七支,下边注解说,是我们的身三、口四 。
| |
|
| |
| 【'''4、易行道为心性怯弱的初学说''','''重在摄护信心,龙树论如此说,马鸣论也说''':】
| |
|
| |
| 易行道为心性怯弱的初学者说,重在摄护信心,龙树论如此说,马鸣的论也说,马鸣的论就是《大乘起信论》。
| |
|
| |
| 龙树的论,一个是《大智度论》,《中观论》、还有《十住毗婆沙论》。所以《十住毗婆沙论》讲易行道,讲的比较多一点。
| |
|
| |
| 【'''『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
| |
|
| |
| 所以众生初学这样的法,欲求正信,但其心怯弱,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于信心。
| |
|
| |
| '''【5、易行道的摄护信心'''
| |
|
| |
| '''或是以信愿,修念佛等行而往生净土。到了净土,渐次修学,决定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这如一般所说。'''】
| |
|
| |
| 净土宗都是这么说的,往生极乐世界就不退转。
| |
|
| |
| 【 '''或者是以易行道为方便,坚定信心,转入难行道,】'''
| |
|
| |
| 因为在易行道不断地去长养信心,长养福缘,也能够转入难行道的。
| |
|
| |
| 【 '''如说:『菩萨以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故,福力转增,心调柔软。于诸佛无量功德清净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诸大菩萨清净大行希有难事,亦能信受。……愍伤诸众生,无此功德,……深生悲心。……以悲心故,为求随意使得安乐,则名慈心。】'''
| |
|
| |
| 这就是从易行道不断的增长这种福力,然后心性柔软,柔顺忍。柔顺忍,按照佛法修行过过程中,属于闻思,思慧的内容。思慧就是让我们思想能够调顺,顺于法义这个过程。因为我们心柔顺,你才能够去调顺它,如果说我们心刚强难化,非常的固执,就不容易去遵循法义。所以,心调柔软,就能够随顺法吧,顺从于法。
| |
|
| |
| 所以佛的无量功德清净第一,凡夫不能信受的,就是大菩萨,他所行的这种难行而行的稀有的难事,他能够信受,受是能够去持受,去受持,这样他能够悲悯众生,因为悲悯众生没有这些功德,不修佛法这些殊胜的功德,菩萨的功德,他深深地生起悲心,这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因为众生,他也能够获得菩萨这些功德,他可能就不会担心堕落生死苦海去受苦了。有这些功德,他能够游戏人间,去度众生,累积佛道的无量功德,他就非常信受了。然后去同情众生,生起悲心,以悲心为求随意使得安乐。
| |
|
| |
| 以悲心就能够引导众生,使他逐渐逐渐能得到法义,能得到法义的安乐,安住于这个佛法的圣道上,这就是慈心,因为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样能够使众生安乐于圣道之中。
| |
|
| |
| '''【若菩萨如是,深随慈悲心,断所有贪惜,为施勤精进』。这就是从菩萨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萨的难行正常道了!【12】】'''
| |
|
| |
| 其实这一块说的,当然也有往生净土的,也有在我们怎么从信行人,转化成法行人的一个过程,就是从易行道,怎么样转入这种难行道。所以这个易 行道,也等于说是我们摄护初心的方便,这样就知道佛法中这些很多的,又简单、又快速、又容易的法门,它的价值作用在哪里。虽然说我们现在学习了正常道的方法,在闻思,但是我们也可以对这种简单易行的念佛,诵经,忏悔,也应当去加强,加强我们这种信心和这种正知正念,要不然我们修观,也修不起来。平时在生活中,散乱让我们的心不能够摄受,不能够安住在善法功德上,因为这些方法,能够让我们心在善念上,善法上,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 |
|
| |
| 【12】《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布施品第 12〉(大正 26,49b11-c9):「菩薩能行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福德力轉增,心亦益柔軟,即信佛功德,及菩薩大行。』是菩薩以懺悔、勸請、
| |
|
| |
| 隨喜、迴向故,福力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
| |
|
| |
| 復次,『苦惱諸眾生,無是深淨法,於此生愍傷,而發深悲心。』菩薩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但以諸邪見,受種種苦惱,故深生悲心。
| |
|
| |
| 『念是諸眾生,沒在苦惱泥,我當救拔之,令在安隱處。』是菩薩得悲心已,作是念: 「是諸眾生常為貪、恚、癡所病,以身心受諸苦惱,我當拔濟使離身、心苦惱深埿,畢竟無生、老、病、死患,得住安隱涅槃樂處。」是故,於此苦惱眾生,生深悲心,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
| |
|
| |
| 『若菩薩如是,深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菩薩,是求佛道、度苦惱眾生念者。隨,名隨順慈悲,不隨餘心。深慈,名遍諸眾生,念徹骨髓。所有,名一切內外,所有金銀、珍寶、國城、妻子等。貪,名欲得無厭。惜,名愛著,不欲與他。斷,名離此三惡。如是,則開檀波羅蜜門,是故常應一心勤行,無令放逸。」
| |
|
| |
| 接下来,就例举了二门,二门就是易行道二种修行的门径,一个是弥陀净土,一个是药师净土。
| |
|
| |
| 壬二、例举二门
| |
|
| |
| 癸一、弥陀净土
| |
|
| |
| 25-【'''于中殊胜者,往生极乐土,'''】
| |
|
| |
| 就是在种种的易行道之中,比较殊胜的还是西方净土了,中国就大力提倡这个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净土,它是乘佛力加持的,属于仰仗佛陀外力的,仰仗他力的。那么经过阿弥陀佛的加持,能够信心增长,然后专心一念,达到不退转。首先介绍:西方弥陀净土法门
| |
|
| |
| '''一、以信愿为门的弥陀净土'''
| |
|
| |
| 【'''1、以信愿而趣入佛道''','''是乐行的,他力的法门。】'''
| |
|
| |
| 因为信愿就是信他,然后是乐行的,乐行的是不会吃那么多苦,因为它简而易行,一边享受世间的福乐,一边去修行。我们原先也学过,在家修法行,适合乐行者,出家作沙门,比较适合那些苦行者。那么菩萨道,本身就侧重在家,特别这种信愿入门的,比较符合这种乐行根性的人。
| |
|
| |
| '''【如大乘经论所说,法门也是很多的,】'''
| |
|
| |
| 因为大乘经论所说的法门很多,就是这些易行道的法门。
| |
|
| |
| '''【但其中殊胜的,为中国佛教界所特重的,不能不说是称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了。】'''
| |
|
| |
| 这个等于说我们中国佛教「家家弥陀,户户观音」,这个非常普及的。所以说净土宗在我们中国,才非常的兴盛起来。
| |
|
| |
| '''弥陀净土的环境:'''
| |
|
| |
| 【'''2、极乐世界,在西方十万亿国土以外,阿弥陀佛,现在那边说法教化'''。】
| |
|
| |
| 这个就是佛灭后,感觉过去有佛,未来有佛。但是现在,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已经涅磐了,看不到佛了,但是他方佛土,佛陀还在他方说法。这样,他方的净土(的说法),就随着时代而衍生出来。
| |
|
| |
| '''依阿弥陀佛的大愿现起极乐世界:'''
| |
|
| |
| 【'''佛佛道同,功德愿力是不能说有优劣的,那到底弥陀净土,有什么殊胜呢?在佛佛道同的平等一法界中,确也不碍差别而显出诸佛的特胜。】'''
| |
|
| |
| 依阿弥陀佛的大愿现起极乐世界,佛佛道同,功德愿力是不能说有优劣的,因为佛佛道同,佛的功德,佛的愿力,佛的智慧,不能说哪个佛比较优,哪个佛比较劣。这个我们在成佛之道归敬三宝章也学到了『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三德等究竟,方便是差别。』所以他大智大悲,种种的功德,都是一样的,佛佛道同嘛,但他所示现的佛的世界有所不同。
| |
|
| |
| 下边就说,虽然不能说有优有劣,那到底弥陀净土,有什么殊胜呢?它不能说有优有劣,但极乐净土有哪些比较殊胜的地方呢?所以在佛佛道同的平等一法界中,确也不碍差别而显出诸佛的特胜,这个就是方便示差别。因为他证的是同一法界,这个平等法界。原先我们学过,佛证悟了清净的法界,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清净的法界,它也不妨碍每个佛所示现各自的差别,差别可能就是佛示现的国土,有净、有秽、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秽土。然后有的佛,他住世有长有短,正法住世,也是有长有短,有的佛涅槃之后,佛法很快就灭了。有的法,在世住的时间比较久,有的感召的弟子多一点,有的感召弟子少一点,但这不是佛的智慧上的优劣,而是示现的差别。
| |
|
| |
| 所以说【'''在大乘经中,虽广说十方净土,称扬种种易行道,而确是多称扬赞叹弥陀净土的。】'''
| |
|
| |
| 在大乘经中,虽然广说十方的净土,因为净土很多,有西方净土、东方净土、南方净土、北方净土、这些净土的,都比较称扬种种的易行道,而确实是多称扬赞叹弥陀净土的。因为大乘经中,对西方弥陀净土,还是赞叹比较多的。
| |
|
| |
| '''二、阿弥陀佛所表显之特色'''
| |
|
| |
| 【 '''1、阿弥陀佛所表显的特色,是因中立二十四大愿 (或作四十八愿 ),以无边的悲智功德,现起极乐世界。】'''
| |
|
| |
| 阿弥陀佛所表显的特色,是因中立二十四大愿,或作四十八愿,这个都是在净土经里所记载的有点不同,《无量寿经》有的是二十四大愿,有的地方就四十八愿,虽然愿力上有差别,但内容大致还是一样的。所以说,他以无边的悲智功德现起的极乐世界,这些大愿其实都是希望众生能听到佛的名号,愿修行佛道,发大心,都能生到极乐世界。
| |
|
| |
| 所以这个极乐世界,由于有西方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它感召了很多菩萨跟随阿弥陀佛去修学,然后共同感召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它不是说阿弥陀佛,他仅仅是一个大愿,自己一个大愿,就能够成立起来的,所以在净土中,都讲这些和阿弥陀佛有同样心愿的,共愿共行,才能够缘起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从因缘法来说,也是因缘所生,它也不是那种恒常的,不变的。但是,对于初学人来说,说他是无量寿,它也可以说引导一个方便。
| |
|
| |
| '''往生彼国的条件:'''
| |
|
| |
| 【'''肯定的宣说: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 |
|
| |
|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什么样的条件能往生呢?肯定的宣说: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因为愿力嘛,就是48大愿力,你只要能够和这个48大愿力相应,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共愿,共愿还要共行。就是去行持善法,然后还有专念,愿生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乃至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 |
|
| |
| 但是,因为这个念佛,说起来很容易,大家可能都没有专修过,真正的说,专诚的、虔敬的去念,能够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比较难。我们一般都是散心念,当然很容易了,这个你不需要懂什么道理,你就念念一个名字嘛。所以,一般弘扬净土的,就把这个弥陀佛的圣号,它能够解释出万德洪名,就是说,阿弥陀佛这个圣号,它把整个佛陀所有的功德,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慈悲都含摄在内了,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就念了佛陀所有的功德,一切的大智大悲,都含摄在阿弥陀佛里了。当然了,这个其实引导我们初学的信心还是有作用的,关键说,它能够慢慢长养我们信心,长养我们这个福力,他才能够转入这个难行道上来。
| |
|
| |
| '''彼国中无有诸苦:'''
| |
|
| |
| 【'''2、在极乐世界中''','''物资非常丰富,所以没有所求不得苦。】'''
| |
|
| |
| 在极乐世界中,当然物资非常丰富了,所以没有所求不得苦。我们都知道,在极乐世界也不用你去上班,也不用你工作,也不用你赚钱,当然就没有所求不得苦,一切都是现成的,不用说极乐世界,就是天界,它也是所求如愿,你想啥就来啥呀,我们在学到欲界天的时候,它也是这样的,不用你工作,不用你求,自然的福报所感。
| |
|
| |
| '''【与诸上善人在一处,精勤佛道,所以没有怨憎聚会,恩爱别离的苦恼。】'''
| |
|
| |
| 诸上善人,都是修善的大善人在一起,所以,都是精勤修学佛道,中间都没有那种人事上的恩怨烦恼。
| |
|
| |
| 【 '''莲花化生,在这生中,一定会悟得无生法忍,所以没有老病死苦。】'''
| |
|
| |
| 极乐世界,它的寿命非常长,几大劫几大劫也不死,我们人间就没有这么长的寿命,天界它有几大劫几大劫的寿命。地狱它也寿命很长,中间都不会死。如果说我们人能够活几千年,几万年都不死的话,那你说我们这个地球,它是不是就装不下了,几千年的人还在地球上活着,那我们这个地球,它肯定就变成了一个灾难,所以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说我们真的要是不死的话,我们学习的本领很多,这个智慧会积累,经验会积累。所以我们经常说人生苦短,人生去了工作,去了生活,去了吃喝拉撒睡,去了睡觉,真正的能用在修道的时间,那真的很少很少,占我们生命的比例,那就是1%的比例,所以极乐世界没有诸苦,唯有诸乐。
| |
|
| |
| 其实,我们如果说去思考一个问题,苦乐它是相对产生出来的,如果没有苦,它怎么会有乐呢?如果说我们去了解这种乐,它是一种譬喻,譬喻在哪里?就是针对我们人间来说,有这种爱别离苦,八苦,但是也有乐,但是这种乐,从长远来说也是苦,所以,它相对我们人间来说,无有众苦,但有诸乐。这种诸乐,可能就是一种清净的,不是我们这种激动的乐,感情比较冲动的乐,所以只是一种形容,因为苦乐,没有苦的感觉的话,你也显不出乐的感觉来。比如说一个人,在一个清静的环境里,从来都没有遭受过苦,那当然他乐,也想不出来乐,就是一种麻木不仁的感觉。或者那种定境,清净的定境。或者我们这种清净的心境,和那种智慧相应的一种心境,那这个时候它完全是和智慧相应的。
| |
|
| |
| '''得生彼国必得不退转:'''
| |
|
| |
| 【 '''往生极乐净土的上品上生,当下就华开见佛,悟无生忍。】'''
| |
|
| |
| 这个上品上生,因为三倍九品,上品,中品,下品,你要上品上生,那当然了,到那里就花开见佛悟无生忍,悟无生就是见法悟道的一个阶段,见到真相了。
| |
|
| |
| '''【其余中品、下品根机,虽还没有了生死,而可说生死已了,也就是必了无疑。虽还没有得不退转,但可说已得不退。】'''
| |
|
| |
| 中品生,下品生,当然了,没有了生死,但是可说生死已了,必了无疑。为什么?就像我们说,一个证初果的人,他虽然说一品烦恼没有断,他必然是生死已尽了,顶多顶多七返人天了,必然要解脱涅槃了。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不退转其实也是这样,虽然还没有得不退转,但可说已得不退了,就是如果说你下品下生,到那还是凡夫位,你还没有得到不退转,但是由于在极乐世界嘛,可说已经不退转了。
| |
|
| |
| 【'''3、总之,在极乐净土修学的,不论时间多长,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的。】'''
| |
|
| |
| 就是菩提心是不退的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极乐世界,也要发菩提心的,发菩提大愿的,他才和48大愿相应,如果说没有发起菩提心的,那有可能去,他和这个阿弥陀佛的愿力也不相应,也很难往生的,所以只要去了,就能够得不退转。所以现在学净土的,弘扬净土的,基本上都这么说,只要你往生了,就不退了,一直到成佛。
| |
|
| |
| '''小结:'''
| |
|
| |
| 【'''所以,如觉得自己:(1)、心性怯弱,(2)、菩萨道难行,(3)、恐怕会堕落二乘,(4)、或者随业力而漂流,不能趣向佛道,那么称念阿弥陀佛,是最稳当的了!也就是最能摄护初心众生,不致退失信心的妙方便了。】'''
| |
|
| |
| 所以,如觉得自己心性怯弱,菩萨道难行,恐怕会堕落二乘,或者随业力而漂流,不能趣向佛道,那么称念阿弥陀佛,是最稳当的了!
| |
|
| |
| 我们现在如果心性比较没有底气,心里没底,<u>其实念佛也不失为一种方便,让我们能够摄持这个心,不要太散乱</u>。因为我们现在年轻,体力还还可以,所以好像说感觉现在自己还能做得了主,其实人没到那个年龄,到那个年龄吧,我们的身体衰老了,你真的是不能自主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想的可好了,但是你就给不上力,身体不听使唤了。当然我们现在还年轻,还不到那个年龄就感觉不到,所以到那个年龄的时候,你才能深刻地体会,人老了就是老了,有的时候不服老还是不行的。
| |
|
| |
| 所以,这个专念的,信心非常专一的,信心非常强烈的,你用念佛的方式去修,其实也是可以的。我们要了解方便法它的价值,它的作用在哪里,我们也可以当作修正念的一种方法,<u>虽然说你不求往生,你用这个方法来摄心,来修持正念,也是可以的。</u>要不然我们心,它可能东跑西跑,东想西想,随着境界跑,现在感觉不怎么样,一旦这个习惯形成了,到年龄大的时候,你想自己做主,好像都做不了。
| |
|
| |
| '''三、依净土论的五门而修'''
| |
|
| |
| '''净土法门的修学:'''
| |
|
| |
| 【'''(壹)《十住论》七支修法''' 】
| |
|
| |
| 净土法门的修学,依《十住毗婆沙论》,它七支修法。
| |
|
| |
| 【'''称念阿弥陀佛,应该礼拜、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
| |
|
| |
| 这个是七支修法,也等于说,它不仅仅是念佛,还要礼拜、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回向当然就是回向一切众生,都归向西方净土,回向自己,亲人。净土比较侧重在回向,无论念佛诵经,都回向亲人,和一切众生,还有自己,回向无上菩提,这叫七支修法。这个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讲的这种七支。
| |
|
| |
| 【 '''依净土论的五门 渐次成就来说,应从礼拜、赞叹,而进入止、观、回向,也就是渐成智慧、慈悲、方便。】'''
| |
|
| |
| 在净土论,就是《往生论》里面,也有五门的次第,依净土论的五门渐次成就来说,应从礼拜、赞叹,而进入止、观、回向。所以<u>净土五门它要修止观这一项,也就是逐渐的修成智慧,慈悲、和方便,</u>方便就是止观,一般说空慧为方便。
| |
|
| |
| 【'''【这所以能速得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与龙树的论义一样,『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还要修止观和回向)''' 】
| |
|
| |
| 所以,修行净土法门,它有的只是让你念佛,一句佛号念到底,其他善法功德都不去修。当然也有这种专门的弥陀忏,弥陀忏现在基本上都不用修净土的功力上了,弥陀忏也变成一种法会,就是消灾免难,为大众,不论你念不念佛,好像都用在这方面了。关键说从<u>净土五门修的时候,他要进入止观,</u>止观就是修定,修观,止观修成就才是定慧。所以这一块,基本上修净土的没有人去重视。你像《观无量寿经》,大家没有人去宣传,因为它太难了。
| |
|
| |
| '''【 世亲造《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往生论》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 |
|
| |
| 这个五门你看,毕竟往生安乐国,见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
| |
|
| |
| '''【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 |
|
| |
| 什么是礼拜呢?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所以,礼拜也是有这种要求生弥陀净土,然后,礼拜阿弥陀佛这些功德。
| |
|
| |
| '''【云何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 |
|
| |
| 赞叹,称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就是称如来名,能够生起如来的光明智慧的一种相,你念阿弥陀佛,无量光,光明无量,光明无量其实它是智慧之光,它好像都是阳光的那种光,其实这种光,是代表佛陀的无边的智慧之光。
| |
|
| |
| '''【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 |
|
| |
| 就是你念赞叹阿弥陀佛,你还要和阿弥陀佛的实修相应,阿弥陀佛是怎么修的,你也应该去怎么去修。
| |
|
| |
|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 |
|
| |
| 云何作愿?心经常能够生起一种愿,这个愿就是,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要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奢摩他就是止。所以这个作愿,他想往生极乐国,就是一心专念西方极乐世界,他要如实修行止,这个是作愿。你想求生极乐世界,一般说要念到一心不乱,其实这个一心不乱,就是指止。
| |
|
| |
|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毘婆舍那故。】'''
| |
|
| |
| 就是要去如实的修行毗婆舍那,就是观慧,正面去观察,我愿意向这个方法去修。
| |
|
| |
|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 |
|
| |
| 这个观察有三种:
| |
|
| |
| 【一者,'''观察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
| |
|
| |
| 功德庄严其实这个都是菩萨修的福德功德,因为极乐世界嘛,是用菩萨的这种福德来庄严的。但是一般说,从八地菩萨之后,就是庄严国土,成熟众生。所以庄严国土,它都是用这种福德智慧庄严,因为智慧,它只能是那种清净来代表庄严。我们一般所说清净庄严,你像佛陀,两眼微闭,在那打坐,就是一种清净相,清净像是他智慧显的外在的一种相——清净。功德就是那种相好庄严,佛陀的身相的庄严。
| |
|
| |
| 【'''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
| |
|
| |
| 这个是观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是国土的功德,国土的功德按佛法说,它是佛陀感得的依报,阿弥陀佛的身相功德庄严,是阿弥陀佛的正报。所以,他依报、正报、都是功德庄严,非常的殊胜,就代表了佛陀的这种福智都非常的圆满。所以这个观,一个是阿弥陀佛的国土庄严,也是阿弥陀佛的自身的功德庄严。
| |
|
| |
| 【'''三者,观察彼诸菩萨的功德庄严。】'''
| |
|
| |
| 因为极乐世界,它不单有只是阿弥陀佛,它有清净大海众菩萨,有这些完全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去共同去修行的这些大菩萨,共同成立的极乐世界,如果说只是阿弥陀佛成立这个世界,没有人去住这个极乐世界,那也就不成极乐世界了。这就是众因缘所生之法,不是单一一个心愿能够完成的。
| |
|
| |
|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
| |
|
| |
| 什么是回向?就是不舍一切苦恼的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因为不舍一切众生,就是常常内心希望,一切众生都求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 |
|
| |
| 所以修净土的人,我们修净土的那个时候,也确实是,念佛有的时候都是希望给别人听听,然后说能给别人种下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一历耳根就成佛种,那个时候是一种信仰吧,说只要你念阿弥陀佛给对方听得到,一历耳根,究竟成佛。所以那个时候,越人多的时候,还要大声念,可能人家都比较反感,但我们自己内心觉得是很有功德的。当然有的不反感,也欢喜随喜的,可能还是有好感,就说这种悲心也挺好的,但问题是说你自己得专心,自己这个心专不下来。然后希望别人去专心,自己往生都没把握,希望别人都去往生,怎么可能?但是能够自己念到一心不乱,确实是不容易。
| |
|
| |
| 这次课大致就是这些内容,净土法门大家可能都没有系统地学过,这里也只是大致介绍一下它的重点。
| |